经济学的几大原理合集12篇

时间:2023-08-16 09:21:17

经济学的几大原理

经济学的几大原理篇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1-147-02

一、微观经济学教学模式现状

微观经济学是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界称之为现代经济学或主流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西方经济学以理论抽象、模型复杂、术语深奥、逻辑性强、假设条件多、流派多、相互冲突甚至矛盾的观点多等特点成为理解和讲授的重大障碍。目前国内研究型高校的经济学讲授偏重模型和逻辑性的公式推理,而以教学型为主的国内高校的经济学讲授偏重模型和经济学基本原理。经济学教学向来有初级、中级、高级之分,笔者认为模型和逻辑性的分析应该放在中级和高级经济学来学习,而对于大专及本科一、二年级学生来说学习重点应该放在经济学原理和经济思想方面。

目前国内对于微观经济学教学研究成果颇多:周怀峰(2009)的《普通本科案例教学研究的几点思考》当中强调案例对于枯燥的理论进行过渡,加强对理论的理解。博昭(2008)的《关于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思考》当中额外强调采用小论文的方式加强学生主动式学习。陈晓芳(2007)的《经济学教学的几种操作模式》详细介绍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具体步骤。以上学者大都围绕案例教学谈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没有意识到经济思想对于经济学初学者来说的重要性,现在大多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时容易照搬经济思想,这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适应。正是与此,应该注重经济学基本原理及经济思想发展规律这二个部分的教学。

二、微观经济学教学新尝试

笔者从事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三年多以来发现目前本科大多学生对于抽象的经济学原理不易理解,如再添加晦涩模型数据便更难以接受,于是有必要调整初级经济学的学习重点,由原先重视模型化到向经济学原理及思想方面转变,透过经济史讲解经济原理及其思想。这即是本文提出的先原理、再思想、后模型的新教学模式。

1.先原理、再思想、后模型的基本教学模式。目前来看,本科学生已经适应“先原理,再思想,后模型”的教学模式。具体是通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原理的讲述,结合原理揭示经济现象的本质特征以及经济学发展思想变迁,引出东西方经济思想的差异性,再结合基础模型总结经济学内在规律。

现在就按照“先原理,再思想,后模型”的顺序具体讲解这种教学思维。初级微观经济学教学工作应该是系统性、完整的一个整体。学习微观经济学应该从原理入手,把握西方经济发展脉络和思想变更以及三者之间相互联系。

先原理意思就是注重经济学基本原理的诠释。首先原理要精炼,围绕作为“理性人”从事经济活动作出的经济行为探讨交替关系、机会成本、边际量以及对激励作出反应;然后探讨“理性人”之间如何进行交易,比如贸易可以改善生活、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最后探讨宏观经济如何运行,包括生活水平取决于生产率、物价与货币发行存在关系、通货膨胀与失业存在短期交替关系。

以上几大原理指导着经济学方方面面的具体研究方向。学生学习经济学应该从最基本的原理入手,掌握其内在实质和基本定义,比如像理性人、机会成本、边际量这些最基本的经济学定义。

再思想就是通过学习经济思想掌握基本原理。经济学发展速度最快的近三百年中,经济学发生了几次革命,经济学的革命对于我们学生学习微观经济学和正确把握适应中国的经济学路线有很大帮助,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曾经担心国内高校重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转而放弃了或者是忽略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引导学生站在一个高度看待主流经济学流派之间的矛盾与观点的区别,介绍各流派观点形成原因。

这个部分的教学其实是有一定的难度,很多高校开设了相关课程,但大部分高校却没有重视这部分教学,只是作为选修课来设置;另外担心学生能否吸收这部分内容。笔者个人认为这个部分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如果采用图表归纳相关基本知识,相信学生可以接受。

后模型是指通过原理的讲解和经济思想的理顺再利用最简单而又有效的模型来解读经济学原理。模型这个部分的讲解尤为重要,它是进入中级经济学和高级经济学学习必须使用到的一种分析工具,对于初学者来说必须掌握基本分析工具,如生产可能性边界、预算线等。像消费者理论和厂商理论,还有市场理论等等都可以利用模型来解决问题。

在初级经济学的学习中,以上三个部分教学过程应该注重原理和思想的教学时间,这对于初学者而言,是必要的。模型的学习也非常重要,它是将原理和经济学思想归于数学模型,用数学的思想解决问题。这种过渡为更高一级经济学学习打下基础。

2.探索新教学模式的原因分析。鉴于目前刚进门的大学生无法很好掌握经济学知识,入门无道的现实,作为教员来说,当从经济学基本原理入手,提纲挈领,总领经济学基本原理下的基本概念,以及背后默认的基本假设;然后在简单回顾西方经济学上千年的发展的同时着重讲述三百年来经济学快速发展过程。主要讲述各个阶段的经济思想,揭露经济学思想背后的利益链条。作为学生应该掌握近代以来各主要经济学流派经济思想;作为教员应该负责任的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制度选择,并非盲目崇拜西方经济理论。选择这种模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第一,学习目标可以更加明确。自引入国外教材后很多学经济学的学生无法解释最基本的问题,学习不能致用。这主要是西方功利主义经济学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不相容性导致的,我国经济学家刘国光教授在2005年7月15日发表题为《对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一些问题的看法》,告戒青年学子必须学会取西方经济学之精华,去西方经济学之糟粕。故而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主流西方经济学的功利性,学习经济思想史可以加深对经济学的认识,更能够开拓经济学视野,在比较过程中学习和研究,进一步促进适应自身的经济学的发展。

第二,从实施的效果来看可以达到预期目标。制定的预期目标有三个:首先必须熟练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能够举例说明原理和概念。然后针对思想能够简单说明历史当中重要的几次经济学革命内容以及观点。最后能够根据模型说出经济学意义,并能够简单作图。从实施效果来看发现很多数学基础不好的学生对于经济思想对抗很感兴趣,喜欢经济学流派之间的不同观点。

第三,案例教学的使用更能够突出这种教学模式的优越性。案例教学在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起到很好的效果。国内学者在这个方面有很多很好的见解。作为先原理再思想后模型的教学模式来说,案例教学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三个部分当中原理和模型都需要案例教学的辅助,学生才能够正确理解经济学概念和原理,以及对模型的正确的理解。

消费者理论具备典型特征:通过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生产可能性边界和预算线比较讲解序数效用论和基数效用论的区别。首先是边际效用的定义;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定义;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的定义;这些定义都可以用模型来讲解,而且可以举例进一步讲解这些曲线推导出替代率递减规律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还有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这些规律都不易理解,但采取举例说明,就可以很好解决。

三、总结

通过经济思想史角度下的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研究我们发现,初级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原理、思想、模型三个典型部分。在原有基础上注重第二个部分即思想部分的教学,达到学生有“思想”地去鉴别西方经济学的能力,同时应用案例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吸收原理和模型,以巩固整个知识整体。

参考文献:

1.雁.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学研究,2008(1)

2.周怀峰.普通本科案例教学研究的几点思考[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1)

3.博昭.关于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8(22)

4.陈晓芳.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几种操作模式[J].高教高职研究,2007(22)

5.赵红梅.关于微观经济学体系的教学体会[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2(1)

6.张淑云.经济学――从理论到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经济学的几大原理篇2

1.引言

在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增长通常被定义为产量的增加。具体理解,经济增长包括两层含义:(1)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经济体所产生的物质产品和劳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持续增加,即实际总产出的持续增长;(2)经济增长是指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实际产出(人均实际产出)的持续增加[1]。中国在过去的近30年保持了增速较快的发展阶段,但是在近几年增速开始下滑。这些现象与经济增长理论和模型中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关,也与中国自身特殊的国情息息相关[2-6]。在下面,将逐步分析经济学的增长理论和模型的特点,并根据相应的经济学增长理论,分析中国近30年增速较快以及最近几年增速下滑的原因,并给出展望。

2.中国近30年增速较快的原因

中国近30年经济增长一直保持了较快的经济增长,并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可以分别从新古典增长理论和增长核算方程的因素理论来加以分析原因。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角度,在于总量资本增长、总量劳动增加以及技术进步提高了劳动效率提高。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至今,改革开放的范围持续扩大,市场在资源的配置中占有逐步重要的作用直到开始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对外开放扩大了利用外资和台资、港资的资本,经济体制和结构上改革,建立和发展了金融体系,银行体系不断成长,证券市场确立和成长,货币投放不断增加,居民储蓄维持高位,这些都增加了总量资本,也为产业的快速发展、调整和从三大产业的不断增长以及动力转换提供了存量资本和动力[6-9]。在总量资本推动产业的发展中,工业化快速发展,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是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在过去30年,中国的总量劳动也快速增加,这也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从1980年到2010年的30年中,中国的人口总量继续增长,更多适龄人口进入劳动年龄人口阶段,劳动力人口持续增加,总量劳动供给持续增加;同时,由于人口受教育年数的延长和大学教育从1998年的扩招,适应复杂劳动的高端劳动力总量增加,掌握专门技术和各种行业技能的人员的就业,也适应了中国劳动效率的提高,适应了工业化快速的推进;随着主导产业的转换,劳动人口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工业转移,再进一步向第三产业的服务业转移;这使得折合成简单劳动计量时,总量劳动供给数量十分巨大,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在过去30年快速增长的第二个重要原因。在过去近30年,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愈发重要,技术进步带来的劳动效率的提高也在经济增长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技术进步在农业、工业、服务业中得到了全面的反映,先进的工业技术、信息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层出不穷,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为制造业、城镇化、能源供应和利用、工业化、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和广泛的现代服务业提供了劳动效率提高的手段和新的工具,也使中国在过去30年基本变成工业国,并在东部沿海向后工业化阶段迈进,并大幅度提高了城镇化率。这三个方面是过去近30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我国在过去30年的技术进步、资本形成、劳动投入增加和建立了促进经济增长的制度,是我国过去30年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8]。在核算理论中,产出增长率的提高也依据于资本增长的贡献、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和劳动增长的贡献。改革开放的制度红利为我国过去30年的产业结构转化,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快速推进,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资本以及劳动的供给增加和发挥作用提供了保障。在我国的资本形成与增长,技术进步和应用以及劳动投入增加以及劳动者素质提高的共同作用下,促进了中国过去30年的较快经济增长。

3.中国最近几年增速下滑或波动的原因

中国最近几年经济增速出现下滑,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角度可以分析原因。近几年,随着我国进入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东部地区进入工业化后期或后工业化阶段,全国总体工业化进入中期或后期,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已开始超过农业和工业的占比,经济发展速度开始下滑,是经济发展阶段转化和增长动力转换所致的[10]。我国的总量资本增长更多的是表现在货币进入房地产业、服务业、新兴产业和金融业;传统的工业化速度放缓,大量重化工业部门出现产能局部过剩,尤其是在钢铁、煤炭等领域产能过剩明显;受全球外部经济增长乏力的不利影响,出口乏力,内需消费的动力的成长还在过程中,投资增速下滑,新旧增长动力还在转换过程中;我国的城镇化率增长速度在东部已开始放缓;消费总需求增长放缓,储蓄率偏高;环保和生态约束提高使过去的粗放增长的企业进一步提高成本。这些方面是总量资本增长放缓以及经济结构问题导致的中国近几年增速下滑的原因。在总量劳动增长和技术进步促进增长方面也可以进一步说明中国经济近几年增速下滑的原因。中国人口总量、劳动人口总量、人口结构和老龄化的新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增速下滑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始于过去30年的人口控制政策的持续发力,中国人口的增长率得到了有效控制;新增劳动人口供应量持续放缓,人口老龄化持续加重,劳动力的刘易斯拐点在近几年已到来,这些不仅推高了用工成本,同时还降低了人口对国内住房和消费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经济在消费领域的消费能力,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放缓的作用。技术进步对传统工业产业的劳动效率的增长的贡献比重已降低,目前也无新的革命性的技术进步突破带来某几个大体量的新兴行业的经济增长改变经济版图;虽然人工智能、信息技术、互联网、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但是还无法对冲传统工业经济增速下滑的体量,导致技术进步带来的劳动效率的提高对经济的贡献作用有限。同时,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看,经济发展具有周期性和规律性。中国的最近几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滑,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的自然结果,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自我调整,是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表现。

4.中国经济的展望

对中国的经济的展望可以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中国经济的发展轨迹做出。未来一段时间的国内总量资本、总量劳动和技术进步带来的劳动效率的提高会深刻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速率。中国经济在未来十年到十五年的时期会在很大概率上呈现出L型的增长率轨迹。我国的经济结构处于持续调整阶段,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已超过工业占的比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发展阶段,供给侧改革和结构调整将深刻影响未来一段时期的经济发展。中国经济的未来结构将进一步变化,金融、服务业、消费、产业升级、高科技产业、城镇化、生态环保、基建、大健康和制造业升级将进一步加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增长速度将会持续保持,经济增长质量和结构会继续优化;一直到与欧美日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差距趋于平衡或孕育新的技术革命突破和新的重大人类与社会需求的出现,中国经济在未来温和向好增长的趋势不会有大的波动。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前景和迈向中高端发达经济体的趋势是必然的。在未来,中国成长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并有着进一步发展的广阔空间。

5.结论

通过应用宏观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对中国经济近30年的较快增长速率以及近几年的增长放缓进行了解释,并对未来给出了展望。中国经济近30年的较快增长与总量资本、总量劳动和技术进步的贡献推动了经济增长因素的持续加强呈正相关,也与社会发展阶段和经济结构、经济动力有关。近几年经济增速下滑是由于总量资本、总量劳动的下降以及结构转型、技术贡献率推动降低等因素的作用。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将会在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下持续增长,直到切换到新的平衡状态或获得新的强大增长动力,才会发生经济增长状态的变化。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六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2]蔡昉.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基于一个贯通的增长理论框架[J].经济研究,2013,(11):4-16/55.

[3]徐浩庆.对中国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再检验[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2):27-30.

[4]刘伟,蔡志洲.经济增长新常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求是学刊,2016,43(1):56-65.

[5]熊俊.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模型:对索洛模型的一个扩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8):25-34.

[6]刘长庚,张晓鹏.劳动人口占比对投资率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索洛模型和中国数据的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0(3):60-65.

[7]唐末兵,傅元海,王展祥.技术创新、技术引进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经济研究,2014,(7):31-43.

[8]方福前,祝灵敏.人口结构、人力资本结构与经济增长[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8):5-16.

经济学的几大原理篇3

一、当前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研究对象的认识不统一,且很少体现出经济学的特色

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概括起来学术界主要有这样几类: (1)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口与资源、环境及其相互关系,或者研究经济过程和经济发展中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总之是将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关系作为研究对象。(2)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上述关系中将经济纳入相互关系的研究中。

2.学科体系不严谨且缺乏整体性

从目前已经出版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教材和著作来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体系所包含的内容可谓是五花八门,由于在上述基本问题上的认识尚不统一,因此在其研究内容上也存在非常大的差异。由于学者们的研究背景和基础不同,以及对人口、资源和环境经济学学科对象的认识不统一,因此在研究体系构建上差异极大。

3.缺乏应有的基础理论支持

任何学科的形成,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理论基础。但是从目前来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除了借用已有的人口经济学、资源环境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各种现成理论,没有自己本学科独有的理论。或者在各学者所建立的体系中,有意识地忽略这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进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本文试将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进行简单分析。首先,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渊源上看,该学科主要由原来的人口经济学学科发展而来,而非从经济学内部分化而来。从事人口经济学的大多是当前活跃在人口研究领域的学者,而随着很多大专院校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硕、博士学位点的建立,一些环境学科和经济学科也都出现了从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学和科研的学者队伍。这些学者研究背景差异很大,而真正从事经济学主流方向研究的学者反而较少涉足这个新的学科领域。

第二,学科涉及的领域跨度过大,学者受学科背景局限对该学科比较难以驾驭。如前所述,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横跨人口学、经济学、环境学、资源学等众多学科领域,因此从事该学科的者需要具备或基本具备这几大学科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基础。然而,在现实中很少有学者能同时经受这几个方面的专业培训,或有精力同时对几个学科进行潜心深造。因此,这是阻碍该学科发展的一个现实原因。

第三,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几大学科之间的真正交流和沟通远远不够,尤其是经济学界对本学科的关注、实际参与比较缺乏。从国务院学位办设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以后,由一些著名大学牵头,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召开过四次本学科的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

组织者邀请了全国范围内主要博士点和部分硕士点单位参与,对学科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就会议参加者而言,主要集中在人口学和资源环境学领域的学者,真正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学者非常少见。除了这样一个平台的交流以外,该学科在其他方面的交流就很少。经济学家、人口学家和资源环境方面的专家,很少能一起对有关问题展开广泛的讨论,更别论展开争论了。

三、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经济学视角思考

1.关于研究对象的经济学表述

如前所述,一些学者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或矛盾作为研究对象。本文认为,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应当是本学科的研究客体,而不是真正的研究对象。再说,这也不是经济学的表述,而且很难将这样的两维交叉的关系直接纳入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中。因此,需要有一种经济学视角的表述,将人口与资环境关系纳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视野中。研究对象的确定,应该有一定的抽象过程。尤其是在我们将人口、资源、环境作为研究对象时。

2.关于用经济学外部性原理来分析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矛盾与问题的思考对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的主要研究客体即人口与环境的关系,能否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解释和分析呢?本文认为,经济学中的外部性理论就是一种很好的分析工具。

四、基本结论及探讨

1.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发展,必须进一步纳入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框架将其统一起来,该学科才能得到顺利健康的发展。需要有更多经济学、人口学、资源与环境学领域学者来共同协作,将其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对中国和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学科。

2.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可以用经济学的理论加以抽象,以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和矛盾为研究课题,从人口与环境资源的共性加以抽象,将该学科的研究对象表述为“研究在可持续发展系统(而非传统的经济增长)中人口、资源与环境稀缺性资源的合理调配(或配置)的学科”。这样的表述,既符合经济学的惯例,同时又能充分体现人口、资源与环境关系与问题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复杂性和关联性,并具有超越传统经济学的更广阔的视野。

3.采用微观经济学中的成本效用基本分析手段,对人口资源环境关系与矛盾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也有着广泛的前景。当然,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经济学角度和视角远非这几个方面所能囊括。重要的是,我们怎样将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视角以及分析方法,借鉴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和问题分析中去,这应该是本学科需要做出极大努力的方向。而且,将人口、资源、环境等作为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共同引入经济系统之中,这不仅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也将带来宏观经济理论的创新。

参考文献

经济学的几大原理篇4

中图分类号:F74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9-0184-02

一、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分析

上学期,笔者带了金融学专业4个班的国际经济学,共有280个学生。金融学专业学生应该算是基础比较好的,但是在学习国际经济学过程中也发现他们学得很吃力,听讲效果不好,缺勤现象也比较频繁。

(一)教学内容

我们采用的是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的国际经济学教材,所讲的内容包括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现代贸易理论、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对外贸易政策与理论、对外贸易措施、国际经济一体化、要素流动与跨国公司、外汇与汇率、汇率决定理论、国际收支、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搭配。内容比较多,涉及范围比较广。

(二)教学方法

笔者采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来讲授以上各章内容。除了传统讲授以外,还让每个班的学生分成小组对某些章节涉及到的一些现象进行案例汇报,个别时候播放一些视频让大家了解和关注教材里提到的相关理论与经济背景。

(三)考核方式和考核结果

学校采取这样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25%,期中考试占15%,期末考试占60%”,这几部分成绩的综合作为最后的评定成绩。期末试卷题型包括单选题(20分)、判断题(10分)、计算分析题(15分)、简答题(35分)、画图分析题(20分)。按照这样的考核比例和考试类型,综合评定下来,280个学生中有65个学生是不及格的,不及格比例23%;如果按照期末卷面成绩计算的话不及格的会更多,每个班有40%的学生卷面成绩在60分以下,有些学生的卷面成绩只有几分或者十几分。这样的成绩说明,这些学生一学期下来几乎没有学到什么东西。这样的结果让我们反思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后应该怎样来讲好这门课。

二、国际经济学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

通过学生的信息反馈,国际经济学是一门比较枯燥而且难学的课程。教学效果不太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有任课老师的原因,笔者虽然教书10年,但毕竟是一个阅历比较少的教师,没有企业方面的实践锻炼,所以,在讲课过程中不能通过自己的实际感受来传达一些心得,使得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感觉没有多大的兴趣,另一方面应该跟国际经济学课程本身的特点有关,使得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够高。就国际经济学课程本身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一)课程内容综合性强

国际经济学是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综合。虽然这些课程各有侧重,但内容重复的还是比较多的。有些内容在其他学科里接触过,有些学生已经开设过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了,再学习国际经济学就觉得没有新颖了,没有把精力过多地放在国际经济学上。但是,国际经济学是用西方经济学原理来分析国际贸易的,学生没有重视,导致最后成绩不理想。还有些专业的学生在开设国际经济学之前,没有接触过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虽然有学习的兴趣,但由于同时学习贸易和金融理论和专业用语,对他们来说有点难度。

(二)理论过多,且与实际脱离

国际经济学包括古典、新古典、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以及汇率决定理论、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等,这众多的古老理论与中国的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偏离,运用这些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当前的经济现象,让学生觉得这些理论太空虚、没有多大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国际经济学不像国际贸易实务那样能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抽象的理论内容让学生提不起学习这门课的积极性。

(三)以西方经济学为基础,加大了学习难度

国际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延伸,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范围内的扩展,很多章节都用到西方经济学的基础概念和原理,比如相对优势理论的分析,运用生产可能性曲线、无差异曲线、一般均衡来分析贸易利益。很多学生对生产均衡、消费均衡、生产可能性曲线等西方经济学知识学得都不好,现在在西方经济学的基础上再学习国际经济学,这更加加大了学习难度,导致学生慢慢失去了学习这门课的兴趣。

(四)图形分析过多

国际经济学大量采用数学模型和图形分析贸易利益和金融理论,比如第二章第三节比较优势理论的贸易利益的图形分析、第四节的国际均衡相对价格的局部均衡分析以及第五章经济增长与贸易变动的图形分析等,这都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数理知识和抽象的图形分析能力。由于三本院校学生的这方面能力的欠缺,导致学习国际经济学难度比较大。文中的图形都是静态的,很多学生不愿意动脑去分析,有些还不了解每条线的含义,使得他们不能理解图形所反映的经济含义。国际经济学的特色就在于运用西方经济学的概念,通过作图来反映国际贸易的,在考核时这应该是必考的,这让很多学生失分过多。

(五)课堂教学互动少,学习参与度不高

虽然笔者采用多媒体教学和板书相结合来讲解教材内容,也让学生分组来进行小组汇报,但由于每个班人数众多以及课时限制,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一个班70多个人,如果人人参与,课时绝对不够,教学内容完成不了。只能是每个小组找代表来汇报成果,案例分析和小组汇报只能提高个别学生的查阅资料、做课件、讲课的能力,还有很多学生压根就没有参与到这个学习过程中,坐享其他学生的成果,自己只注重平时成绩、老师考勤,而不关注课堂听课质量。由于班级人数多,老师又不能照顾到所有的学生,导致一学期下来,一部分学生就没有学到知识,期末考试题不会做。

三、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改进创新

对于国际经济学课程体系内容来说,一个老师是无法更改的,这需要学者再编国际经济学课程时注重与实际的结合,引入一些实时案例来说明抽象的理论。在既定的教材下,任课老师要想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只能通过灵活采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途径来实现。

(一)推进互动式教学

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课堂上增加学生与老师的互动环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合教材涉及到的内容,围绕现实经济中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第一,加强学生对实时热点经济问题关注。可以利用每次上课前的几分钟,提前安排某个学生在课下准备近几天的国内外经济热点新闻,以便在下次上课时对全班同学进行阐述或抒发个人的看法和观点。这一方面能尽最大能力调动全班的参与性,另一方还能充实所有学生的实践知识,能更好更多地了解和把握国际经济局势。第二,针对性地进行提问。上课前就给学生说明老师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时不时地对所学内容进行提问,回答好的可以加分作为额外的奖励。这会让学生能专注地听讲内容以备老师提问,如果老师都是满堂灌从不提问学生,那么就有一些学生会在课堂上走神,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第三,让学生讲课,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挑一些简单的章节或一个案例,让学生自己预习、搜查资料、自己做课件,然后给大家讲解。这能提高一部分学生的查阅资料、设计课件和讲课的能力,当然,由于学时的限制,这只能对个别学生,不能适用于所有学生。

(二)充分运用网络实时视频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就学习知识来说,凭着当代大学生的聪慧,如果努力学,没有学不会的,之所以考试效果不够好,就在于没有找到好的学习方式,没有花时间备考。所以,要把精力放在平时,让学生在平时就能轻松而且有效地把知识掌握住,这是一个比较难的任务。面对抽象的理论体系,只通过枯燥的讲解很难收到这样的效果,需要借助发达完善的网络工具,学生也非常喜欢声色并茂的东西。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充分地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播放与课程有关的视频。比如,在讲国际贸易理论时可以播放大国崛起、货币专题,也可以关注财经郎眼、经济半小时等财经节目,把某些经济热点专题播放给学生,通过这些图文、声音、动作把信息传递给学生,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重视案例的运用,增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国际经济学理论较多,需要用一些实际案例把理论具体形象化。比如在讲罗伯津斯基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一种要素的增长将引起密集使用该要素的商品生产扩大时,使密集使用其他要素的商品生产缩小)时,可以引进“荷兰病”这一案例,引导学生查阅“荷兰病”的起因和表现,然后让学生结合中国实际来分析中国是否有“荷兰病”这一病症,从而让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更深的理解。另外,在学反倾销内容时,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反倾销”案例,让学生了解我国为什么遭受反倾销案例频繁,以及如何应对,从而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更多的反倾销知识。

案例教学虽然能提高课程的趣味性,但需要老师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搜集合适的案例。所以,针对这一问题,应该组建国际经济学课程组,由多个任课老师来建立国际经济学案例库,达到资料共享,单凭一个老师案例教学效果是很有限的。

(四)改良考核方式

我们采用“平时+期中+期末”的考核方式,期末采取闭卷考试,内容限于教材并且还要求题型不少于五大类型。这种考核方式出现以下现象:一种是平时成绩不错,但最后期末考试时没怎么复习,导致综合成绩不及格。这一方面原因在于平时不缺席但没怎么听课,只是应付老师点名;另一方面原因是平时作业抄袭其他同学的,自己压根就不会。还有一些学生平时成绩平平、缺勤比较多,最后期末考得也不高,导致综合成绩不及格。这种考核方式仍然是传统的应试考核,没有让学生真正地学到知识。所以,要想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整体成绩,需要改良一下考核方式,让任课老师有更多的权利。可以尝试把国际经济学的课程考核分成几个组成部分,不要局限于卷面考试,闭卷考试占一定的比例,以考察学生的理论掌握情况,其他考核可以通过提交学科论文或者案例分析的形式来获得成绩,前提是必须是自己写的,这一方面能让学生了解国际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锻炼他们的搜集资料、帅选资料、构建框架、组织语言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锻炼本科生搞科研、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

国际经济学作为经济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如何讲好这门课,让学生都能乐于学习这门课,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需要任课教师从能力、课堂设计、教材选取等众多方面来全面改进提高。本文里给出的一些教学分析和改进意见,希望能给将来的国际经济学教学以启发,让更多的学生乐学、爱学国际经济学。

参考文献:

[1] 姜文学,邓立立.国际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经济学的几大原理篇5

中图分类号:F24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1-044-02

一、20世纪科学技术的积累

当今世界之所以会兴起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特征会长期持续下去。现在世界上有些地区存在动乱和武装冲突,但各个大国之间尚能和平共处,这就能稳定住大局,各国有条件致力于和平发展,为新科技革命创造出一个和平环境。第二,经济危机的压力。2008年由美国开始的金融危机,中印等新兴经济体也受到拖累。至今,经济复苏仍然举步维艰。历史经验证明,当经济危机来临时,会形成一种压力,推动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第三,科学技术的积累效应。科学技术越积累越多,能量越来越大,引发一场科技革命并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在20世纪前30年,发生了以量子力学、原子科学和相对论为标志的科学革命,同时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各交战国忙于战争,除军用技术以外,无暇顾及其他用途。这就积累了大量的科学技术,二战结束,这些积累和储备的科学技术知识释放出来,引发了一场科技革命,带来了20多年的经济大发展。现在,有几十年未发生科学技术革命,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称之为“科学沉寂的60年。”科学技术的沉寂,标明其正酝酿着一场革命,称之为科学技术的积累效应。

分析科学技术的积累效应,首先要考察其起源。现在都是将科学技术连成一体,而在19世纪以前,科学同技术是分开的,二者有不同的源头。科学起源于人的智力。人从观察自然现象中搜集到信息,用大脑进行分析判断得到知识,知识经过系统化就形成了科学。这一精神生产过程与物质生产过程有相似之处。信息相当于劳动对象(原料),智力相当于劳动工具,科学知识相当于产品。科学起源于人脑(智力),技术则起源于人手(生产经验)。人在生产实践中,经验的积累就形成了技术。现代技术与古代技术(技能技巧)有明显区别,古代技术以实物和人为载体,人不在光有实物也不行,技术随之消失。现代技术除了实物和人作载体以外,还有文字信息作载体,人不在,技术还能延续下来。技术与科学的区别,在载体上,技术有实物作载体,科学则没有实物载体,只有文字信息载体。在18世纪以前,科学和技术是分离的,如牛顿力学受到推崇,但在产生100多年时,尚不能用于生产技术。技术发明依赖生产经验,而并非按照科学原理,最有力的证明是蒸汽机的发明。1712年苏格兰铁匠纽可门制成了单式蒸汽机,这种机器热效率低,耗煤量大,只是在煤矿用。瓦特长期修理纽可门机,积累了经验,在1768年发明了复式蒸汽机,由此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这项技术上的重大发明,全靠经验摸索,并不依靠什么科学原理。在蒸汽机发明和应用了几十年以后,法国物理学家卡诺于1856年从蒸汽机中总结出热力循环规律,称卡诺循环。蒸汽机的发明应用,是技术先于科学和科学技术分离的证明。发电机的创造发明,则是科学先于技术的开端。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于1837年提出了电磁定律,号称法拉第定律,在这项科学定律出现了30年之后,德国西门子公司按照这一科学定律,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由此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电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应用,是科学先于技术的证明,也是科学与技术结为一体的证明。进入20世纪,科学与技术更加紧密地结为一体,任何一项重大技术发明,都是遵照已有科学原理,再也没有全靠经验的技术发明了。同时,科学的发现和发展,也更加依赖于技术的支撑。以原子能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例,当年居里夫人发现镭的放射性,揭示了原子核内部有能量释放出来。1916年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从理论上证明了原子核内部蕴含有巨大能量。这些科学发现只是证明了原子核内部有巨大能量,如何证明原子核内部有能量特别是如何利用原子能,就依赖于技术发明。美籍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与1938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原子反应堆,是在原子能科学的指导下进行的,他证明了以前关于原子能的推论,并推动了原子科学的发展,由此产生了一门名为核物理学的新学科。原子能的利用,又产生了一大批新学科。由此可见,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并在实际中应用,会派生出一些新学科。两门以上科学结合会产生一门新学科,如分子物理学与生物学相结合形成了一门名为分子生物学的新科学和遗传工程新技术。还有从老科学中也能派生出新科学,如热力学是19世纪就有的老科学,在20世纪70年代,普里高津从研究热力学中开创了名为耗散结构论的新论说,又派生出专门研究模糊(不确定)现象的模糊数学。由科学与技术相互渗透与结合,不断分化与综合出新学科,使得科学技术滚雪球式的增多,到20世纪末,人类进入了知识爆炸时代。

科学技术能够以信息文字为载体永远存在下去,如两千多年来造的船,都是遵循阿基米德原理(浮沉原理),船早已消失,而阿基米德原理永存。科学技术还永不过时,永不减少。如18世纪发明的蒸汽机,到20世纪70年代已停用,从蒸汽机中总结出的热力学理论并未过时停用,至今仍在用,并由此衍生出耗散结构理论。200年来造出多少台蒸汽机没有统计,但总是用一台少一台,而热力学用的人再多,也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多,如20世纪首年(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就是从热力辐射中发现了量子,并由此开创了量子力学。20世纪初,出现了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力学,号称物理学革命,这里讲的革命(Revolution)指重大变革,并非是否定了牛顿力学。实际上牛顿力学并未过时,仍然适用。而科学革命只是揭示了其适用范围:量子力学指明,牛顿力学在宏观物理世界适用,不适用于微观物理世界;相对论力学指明,牛顿力学对静止和低速运动物体适用,对高速运动(指接近光速)物体不适用。其实,任何科学都有其适用范围,举个简单例子,欧几里得几何学产生了两千多年,也用了两千多年,到19世纪末,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创立了一套几何学,同欧氏几何大为不同,乃至相反,号称非欧几何学。如欧氏几何有条定理是:三角形三内角之和等于180度;非欧几何证明三角形三内角之和小于180度。德国数学家高斯还在阿尔卑斯山设立了足够大的三角形,测量结果是等于180度,并宣称,在地球范围内,欧氏几何是完全正确的。直到20世纪中期,有了射电天文学技术,测量结果证明,在大于5光年的世界,即是远大于太阳系,三角形三内角之和方才小于180度。充分证明,欧氏几何定理在地球范围内是完全适用的。至此可以发现,科学技术以信息文字为载体,成为人类精神的遗传基因,只生不灭,越积累越多,而且科学知识的增多,会产生连锁反应,进一步的增多,使得科学技术加速发展,越走越快。恩格斯把科学的发展比作人口的增长,指出:“人口的增长同前一代人的人数成比例,而科学的发展同前一代人遗留下的知识量成正比,因此,在最普通的情况下,科学是按几何级学增长的。”由于人的科学知识积累越多,这就形成了一座庞大的精神资源,并在不停的膨胀,且越用越多,而地球上的物质资源则越用越少,这就会陷入物质资源匮乏的困境。随着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大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进展,这一困境将会越陷越深,摆脱这一困境的出路,就是发挥精神资源的优势,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时代在呼唤科学技术革命,当前,科学技术积累已相当深厚,也正酝酿着一场新的革命。

二、发挥教育的基础作用

由于科学知识越积累越多,则学会已有的知识所需要的时间即受教育的时间就越来越长。同时,现代从事各种产业的工作,都需要掌握科学知识。同时,当今世界,科学知识变革很快,不断地出现新知识、新技术,要求人不断地学习掌握。古代近代社会,没有文化知识,照样可以种地、作手艺乃至打仗,现代就不行了。这样一来,教育就关乎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乃至国家民族的盛衰。在世界面临新科技革命来临时,教育就更加显得突出重要。在学习会上指出:“物质资源必然越用越少,而科技和人才却会越用越多。”又说:“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靠人才,培养人才靠教育,要发挥教育的基础作用。

中国一向重视教育、重视知识的传统。古人说:一年之计,在于树谷;十年之计,在于树木;百年之计,在于树人。就是说,安排一年的生计,在于种好庄稼;安排十年的生计,在于种好树木;安排好百年的生计,在于教育培养人。可见中国古人已深深了解教育的巨大而深远的意义。当代世界,科教与人才成为决定社会前进的首要因素,教育对社会的推动作用,远比古代为大,我们更有理由比古人更加重视教育。以往我们常以地大物博自豪,冷静的分析,我国人均占有的土地和矿产资源,在世界上都排在后面。最大的特色是人口众多,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的素质,才是我们真正的优势,我们更有理由比世界各国更加重视教育。今后国家富强,民族的复兴,这一历史重任都落在教育上,中国的教育事业可说是任重而道远。

人们常说中国是一个经济和文化落后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经济落后是无可置疑的。说中国文化落后,颇有疑问。中国属于儒学文化圈,欧美属于基督教文化圈,即人们常说的东西文化。这二者不可比,正同中国的京剧与外国的歌剧、舞剧不可比一样。说中国文化落后于西方,如同说京剧落后于莎士比亚剧一样,是讲不通的。因而不存在中国文化落后于西方文化的问题。但教育是可比的,如文盲、在校学生、大学生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都是可比的,同外国一比较,中国确实明显的落后,因此,中国的实际情况是教育落后,而并非是文化落后。

中国的教育落后在满清时已经显示出来。到了19世纪,欧美国家兴办学校,教授自然科学课程,属于近代教育。我国仍然盛行私塾,全教人文科学,属于古代教育。到了20世纪初,才开始向近代教育迈进。

教育对各个领域都发生深层次的影响,这种影响有些是看不到的,但确是巨大而深远的。如许多地区,有丰富的资源,却得不到合理的开发利用,依然处于贫困状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有眼光、有创业能力的人才。想反,有了人才,就要资金有资金,要技术有技术,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样的外部环境与条件,只是由于管理人员的素质不同,一个企业,一个学校,一个机关,竞争会有不同的结局。少年、儿童的成长和社会风气的好坏,极大地同家庭环境、幼儿园、学校和各种社会组织的熏陶有关,归结起来,还是人的教育问题。

从20世纪初中国才开始有了近代教育,比欧美国家落后了一个世纪。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急起直追,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三、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了经济迅速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和运行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益。教育则是百年大计,着眼于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在一定程度上教育和市场经济的目标存在差异。由于市场经济的原则是追求经济效益,因此,教育部门培养的实用人才,如会计、销售、法律、公关以及各部门应用技术的人才,很容易为市场所吸收接纳。对于基础科学的人才,如哲学、历史学等人文科学,理论物理学,理论数学等基础科学,从世俗的市场经济的观点看是效用不大的,不能立即产生经济效益的。从社会功能的角度看,基础科学如同水,各门应用技术如同船,水涨船高,只有基础科学水平提高了,应用技术乃至生产和工作的水平才能提高。基础科学起到基础的作用,没有牢固的基础何以能建起高楼大厦。故世界上的有识之士,都极其重视基础科学人才培养。政府应有远大眼光,不能局限于短期的功利目的,要高瞻远瞩,稳住基础科学学科专业这一头。

基础科学人才是学界的精华,在精而不在多。我国过去高等学校在学科设置上,基础科学偏多而失之于精。特别是文科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专业,每个综合性大学都设置,应用专业则设置的少。近年来,由于市场大潮的冲击,基础科学学科受到巨大冲击,以至于取消或改变专业方向。为今之计,应本着少而精的原则,稳住基础科学系科这一头,选择条件好的院校,设置基础科学专业,培养高精尖人才,为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乃至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

科学界精英人才也是教育应当稳住的一头。特别是要关注底层平民家庭中有天赋、有潜能、有强烈的向上意识的子女的培养教育,使他们有机会、有条件得到更多学习深造的机会。由于这部分子女有奋发图强的精神动力,只要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求学条件,极有可能成为科学精英。因此,政府和全社会都要注视科学精英的苗子,对于那些勤奋而有天赋的学生,要在经济上予以大力支持,决不能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使其丧失求学的机会。

参考文献:

经济学的几大原理篇6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4-18

一、“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困境分析

1.教学内容过多,学时分配不够

“经济学基础”作为高职财经类和管理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其内容非常庞杂,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微观部分包括价格理论、消费理论、生产理论、市场理论以及分配理论等,宏观部分包括国民收入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笔者根据对各大高职院校和本科学校的调研,了解到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一般安排在一个学期完成,学时为56课时,而本科院校“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几乎都安排在两个学期完成,学时一般不少于96课时。高职院校要在一个学期,仅几十个学时的时间内完成“经济学基础”课程微观、宏观主要内容的教学,学时显得非常紧张。

2.学生学习基础薄弱

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招生是文理兼收,文科学生偏多,他们与工科类学生相比,有其自身的知识特点和思维方式,这些学生数学、英语基础普遍比较薄弱, 再加上高职院校数学课程学时较少,导致学生对数理知识掌握不深入,对“经济学基础”课程的学习产生了比较大的障碍。不少学生在数理推导、经济学术语理解等方面具有一定困难,不能很好地理解相对抽象的经济理论、数学模型与经济理论之间的关系等。老师在教学中讲到经济学的一些案例、当今经济形势时,学生非常感兴趣;而讲到逻辑推导、图、表、公式、数学模型等内容时,就觉得很枯燥,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积极性不高。

3.教师过分注重讲解

经济学原理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教师往往照本宣科,不注意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运用到生活中去并分析当今经济问题,学生没有进行思考,只是死记硬背知识应付考试。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会“纸上谈兵”,达不到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很多高职院校的老师都有深入学习相应学科知识的经历,专业能力都比较强,问题是如何把晦涩难懂的经济学基础的理论知识通过更简单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而不是自己一个人在课堂上机械地从头讲到尾,不顾学生是否消化吸收,不管学生是否乐于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样呆板的教学方式只会不断降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高职院校与普通大学相比,更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许多课程都根据所学的理论课程配备实训环节,但是在高职经济学原理教学中缺乏这一块,整个学期就是老师在讲理论知识,学生做习题,要么讲几堂案例分析课,学生只能学到书本上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不够,这样的学习可以说是没有成效的。

二、改进“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的建议

1.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为了培养出符合市场和企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适当削减过于高深的经济学理论知识,而应该结合市场和企业实际,有针对性地选取更实用更接近生活实际的理论知识,并且结合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把理论知识内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目的。虽然“经济学基础”是经济管理众多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但是并不代表各专业对于该课程的教学应该一成不变。每个专业有自身的特点,专业课程的设置都应该以服务于本专业的学习为目的。另外,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受到教学课时的局限,在讲授过程中就更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经济管理中众多专业应该选取更接近本专业实际应用的经济学理论知识进行讲解。比如,物流管理专业应该加强企业理论最大化理论的学习,会计专业应该加强成本理论的学习,市场营销专业应该加强消费者均衡和生产者均衡的学习。只有真正以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才能有的放矢,让学生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

2.用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及各种有趣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现象来解释经济学原理,可以使学生学习更加直观,记忆深刻。如在学习影响需求的因素的内容时,可以从以下经济学现象引入: 汽车涨价了,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有何变化?社会收入普遍增加了,人们对汽车的需求是增加还是减少了?汽油价格涨了,人们对汽车的需求是增多还是减少了?

利用《渔夫与金鱼的故事》说明深刻的寓意:老渔翁的妻子代表了人类的本性――总是追求更多更大的享受,永无止境。这无可厚非,也无所谓善恶。问题在于怎样来满足人类无止境的欲望。这正是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通过介绍《三个犯人的故事》告诉学生: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我们要了解最新的信息,了解最新的经济形势,从而更好地创造自己的生活。而经济学就是如何选择的学问。

通过上述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的引导,用学生熟悉的有关现象来解释经济学概念,让学生感到经济学不仅不那么难学,而且非常有趣。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应多和时政相结合,多用最新的数据说话,这对后期知识的学习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3.解放课堂,以任务推动学生参与

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不是教师一人说了算,不是对某个经济观点或封闭体系的“经典教条”的灌输,而应该注重学生分析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将自己定位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学生学习的协作者、研讨活动的支持者,并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分析应用能力、实践能力不是通过几个实践学时就可以简单培养的,而应该把这个培养目标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始终。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的模式,甚至有个别知识点放手让学生来讲,教师适时进行知识点的点拨,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另外,在教学中应侧重讲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效地利用案例,尤其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有说服力和时效性强的案例来讲解相关知识,以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掌握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提高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与经济实践相结合,通过对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探索批判、创造性潜能的发挥,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当前高职学院“经济学基础”课程存在知识体系庞大、教学内容过多、学时分配不够、学生数学基础不好等问题,导致教学难度很大,教学效果不明显,因此,教师应从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手段的改进以及本身教学能力的提高出发,增强“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汪海洋.高职经济学教学的几点体会[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09,(1):72-74.

经济学的几大原理篇7

自2000年9月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将北京故宫等20处部级著名景点门票价格管理权限下放地方以来,我国景区门票价格不断攀升。2004年11月,北京6处世界遗产景点门票价格上调后张家界武陵源核心景区、黄山风景区、九寨沟风景区等著名景区门票也先后涨价。此次涨价波及范围广泛、影响程度深远,引发了我国学者对门票价格及门票经济的研究。随着2012年进入国家发改委规定的景区价格3年一调整的解禁期,我国学者再次对景区门票问题开展研究。

笔者在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对2004年以来篇名、摘要、关键词含“门票经济”“门票价格”的期刊进行检索,共搜索到90篇,其中与门票经济相关的有34篇,与门票价格相关的有64篇。门票价格的研究是学者们研究的焦点,主要研究内容有:门票价格形成机制、门票价格的管理、门票价格的制定、门票价格的模型,对其主要是技术层面的研究。学者对门票经济的直接研究较少,研究主要集中在:门票经济产生的原因、门票经济的影响、门票经济的转型发展。本文旨在对我国学者关于门票经济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与总结,以期能更加清晰地认知国内研究进展,最后提出几点研究展望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与启示。

一、文献内容回顾

(一)门票经济的概念

门票经济概念的提出来源于门票涨价的事件,因为门票非理性的涨价行为,导致旅游经济在旅游经营过程当中被片面的理解成旅游门票收入。在旅游发展的初期,在不科学的开发观念、开发模式下,门票收入是景区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经济被片面理解为门票经济。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发展旅游的外部环境发生很大的改变,旅游者对旅游的要求越来越高,长期形成的门票经济模式与发展旅游的环境不相适应。门票经济模式成为我国旅游业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门票经济尚未有标准的定义。有学者认为:门票经济是主要依赖门票涨价赚钱的发展模式。有学者认为:门票经济是在特定的旅游市场内,经营者和管理者以收取门票为主导盈利模式和管理方式的旅游经济体制。还有人认为:门票经济是一种资源经济,是依赖资源对旅游经济的影响,最大化攫取资源的经济方式。

门票经济在一定条件下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但它是一种短视行为。门票经济深层次反映的是景区体制机制的落后、景区发展模式的落后、景区经营水平的低下。这种对门票经济的依赖性不利于景区可持续健康发展,更不利于中国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二)产生门票经济的原因

在搜索的文献中,对产生门票经济的原因进行专门研究有三篇,但在对其他方面的研究中对产生原因都有所阐述。高舜礼从经济学、旅游经济发展规律来阐述其原因,提出景区门票定价已普遍市场化、政府调控作用有所失灵、观光性旅游消费占较大分量、旅游业还处于初级化阶段是产生门票经济的原因。曾曼琼认为造成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门票经济的原因有弥补经费不足、景区的经营目的错位、控制拥挤、保护景区需要、景区管理体制方面。罗燕认为原因是经营者缺乏长远发展的观念、管理体制问题、景点门票外包市场运作方式、资源独特性优势。姜甜认为产生门票经济的原因是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旅游附加收入少、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旅游景区多个利益相关者的博弈。蒋昕、曹流利用路径依赖理论解释门票经济形成机制,他们提出门票经济是内外在机理作用下形成的。外在机制是以团体观光旅游为主的“点线旅游”的运行方式,这种运行方式决定了景区门票是回报投资的主要利益来源。“点线旅游”的产品单一,购物、娱乐等产品供给不足导致了旅游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景去消费。内在机制是利益分配机制的不合理。

笔者对产生门票经济的原因做了总结见表1:

(三)门票经济的表现

2007年,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规定“旅游景区门票门票调整频次不低于3年”,但景区门票似乎落入了“三年必涨”的怪圈,往往三年时间一到,景区调价的消息不绝于耳。2013年的《2013年我国4A、5A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分析报告》,中国所有5A级旅游景区平均票价为109元,52.94%的景区门票价格在100―200元之间,7.19%的景区门票价格在200元以上,部分甚至超过300元。如此昂贵的票价让游客触目惊心。

宋丁概括门票经济的表现有:门票泛滥、门票乱涨价、门票腐败、门票依赖性。姜甜认为门票经济表现在:门票收入比重大、门票涨价快、门票价格过高。周丽洁,熊礼明指出:门票泛滥、门票价格高、景点门票涨价随意性。

(四)门票经济的弊端

门票经济是低端的旅游发展模式,它并不是旅游经济。门票经济阻碍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罗燕认为门票经济对整个旅游市场形成不良竞争、使客源市场萎缩、部分景区可能成为“贵族景区”、对相关服务行业收入也造成不利影响。王伟伟认为门票经济直接造成客源市场流失,长期以往限制国民潜在需求的增长和旅游需求良性循环,间接造成社会公平缺失、旅游经济畸形发展。周丽洁利用供求定理分析“门票经济”的不经济性。孙钦明指出门票经济不利于旅游产业链的延伸发展、弱化了旅游景区社会公益性、强化了旅游市场恶性竞争。秦合岗指出门票经济侵犯游客消费权利、在游客经济和心理上影响出游积极性、游客人身危险增加、景区处于混乱状态、影响景区和经营企业形象。刘旭东,冯明义认为门票经济剥夺广大民众基本权利和国民福利、国内财产外流、损害当地社会和经济的长远发展、影响到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不利于社区关系的改善、影响游客心态和满足程度。

笔者对门票经济的弊端整理如表2:

(五)门票经济转型发展

门票经济的发展模式不是长久之计,政府、企业经营者、行业、学者都认识到门票经济需要转型,在十几年间,政府出台了不少措施来转变门票经济模式。如:2008年国家推出“限涨令”、2012年国家发改委作出门票价格三年一提调整的决定、2013年《旅游法》出台、2014年《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些政策都对门票经济的转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由于对门票经济依赖度大,对其转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学者对门票经济如何转型问题一直很关注,也是今后关注的重点。

李文峰提出要改革创新景区管理机制体制,理清景区资源属性并分类管理,地方政府及旅游相关部门树立科学发展观、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经营管理者应更新景区发展理念、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阮修星认为地方主管部门要转变发展思维,坚持景区公益性优先的发展理念,减少“揽金”冲动;景区要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创新发展模式,逐步摆脱“门票经济”,走出一条“靠人气带动消费”的多元化发展之路。宋丁提出加强对高端旅游模式的明晰认识,旅游要素项目及相关延伸产业全面、合理规划、投资,以游客为本,大力提高服务意识和水平。崔凤军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西湖传统旅游城市实现新生的过程,分析了西湖免票带来了西湖整个经济的盘活。郭立珍提出了“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化。姜甜提出门票经济模型要向产业经济、目的地经济模式转化。孙钦明在产业融合视角下提出要发展旅游产业经济、复合经济。

笔者对门票经济转型发展对策总结如表3:

二、研究局限

我国学者对门票经济研究的局限性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学者对门票济的研究虽然有研究,但研究的少且层次较低。学者将研究重点放在了门票价格的研究上。第二,学者对门票经济的研究主要从宏观的角度进行阐述原因、影响、对策,多是定性研究,较少通过开展实证研究来获取第一手数据资料进行量化统计分析。第三,纵观十几年对门票经济的研究,突破性较小,研究角度局限。第四,我国学者对门票经济的原因、对策分析的研究主要是从景区、政府角度阐释,却较少从旅游者角度考量,使得研究内容广度不够。

经济学的几大原理篇8

引言

梅河口市是森利资源遭到人为破坏较严重的地区,尤其近20年来,一部分人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大肆砍伐林木,违法销售木材,使很多有林村原有的森林植被消耗殆尽,有的个别村屯砍树种玉米多年,甚至已达到了沙化程度。可见,几年的肆意破坏,要想再恢复林地正常,至少也需要半个世纪。

可是,眼前的利益是改变大多是人行为的重要因素,从近几年的现象看出,凡是国家投资补助的造林地,近十来年的努力,90%的得以恢复,现已郁闭,生长良好;但对于没有投资补助或投资补助较少的林地,就出现了“年年植树不见林”的现象,有的地块,十几年来“栽栽补补”,树苗品种换了几次,大都是因火烧秸秆烤死、受药害毒死、人畜踏压弄死,这就是“林粮间作”的必然结果。

特别是这几年各级政府加大了林地回收工作,营造林面积猛增,年度造林绿化任务量加大,在全面退耕还林问题上出现了诸多的困难,比较突出的就是:

1)在杜绝“林粮间作”后,农户种植耕地面积减少,收入降低,所以大量的农民外出务工,植树造林就失去了“及时性”和“普遍性”;

2)严禁林粮间作后,没有了眼前效益,即使进入国家工程的造林地,政府发放了补助的苗木,但很多农户不经心,在栽植期间搁置时间长、管理不善等诸多原因,造成了成活率不高,反复补植现象严重,加大了农民的投入,从而使很多农户处于消极管理状态。

当地政府为了调动起造林户的积极性,在林下经济上下功夫,开展了林药间作、林菜间作等项目,激励农户“以短养长”来实现林地植被的恢复。此项之举是否科学;是否对林业事业的发展有效;是否真正的实现“林业产业化结构模式”。当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先要搞清、弄懂党中央颁布的《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精神,才能探讨林下经济如何搞,怎样兼做、搭配才能科学合理,这就是我们各级政府当前亟待商榷和解决的课题。

1林下经济开发的条件

1.1林下经济的开发利用

首先要明确开发利用的对象是“林下”,确切的说是林木的“下面”空间,不要误认为:是林地就可以搞的经济开发。这是不严谨的,要谨慎在未成林地和幼林地里大搞兼作性的经济开发,这是因为,大多数林地对林木的生长能力已经很脆弱。

1)从回收的小片荒、流失的采伐迹地情况来看,原有地类性质完全改变。尤其在近些年大量种植玉米上,原土层流失、土质沙化现象严重,树苗生长条件严重破坏,生存能力极低,如再搞“兼作性”的经济作物开发,如不科学管护,又不实地实情,势必对林苗生长造成严重伤害;

2)自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目前现存的有林地,大都是上个世纪60~70年代栽植的落叶松、樟子松、杨树等,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地类是小片荒地,林木生长能力低下,一般已不适应林下经济的开发利用。如能合理施肥,种植一些多年生草本经济类植物,对林木的生长还会有一定的好处。如大桦树村在及时更新的红松造林地里种植大黄,就是一个很成功的经验。

1.2实地实情,科学探讨,是开发林下经济的不败之举

1)通过这几年的观察和对比,我市原姜家街乡的林下参,生长好、质量优,远销全国各地。之所以能形成规模,主要是有无污染的天然林分,人工林更新及时,黑色的腐殖土土层较厚,平均在25㎝以上,透水性好,植被丰富,保墒能力强。生长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不匮乏,因此,生长条件好,产出就增加,收入自然就会提高;

2)同样是种植林下参,在双兴乡娄山村,在天然林下也种植了一片林下参,由于林木大都是以椴树、曲柳等阔叶为主的林分,虽植被较好,腐殖土层较厚,但地涝,渗水性能差,造成成片人参染上黑斑病、锈腐病。

2林下经济间作物的确定

1)树立高度的科学分析理念,不盲从跟进,以实验基地的形式,总结收集可靠适地资料,因地制宜,严格要把握住林木、间作植物相互促生的方法。其实在有林地下散养一些鸡、鸭、鹅类的小动物,或在林地空间圈养一些大型动物,也是林下经济的一种,但必须是依林木为主,既要和森林要收入,也要确保森林的生态安全;

2)有林地的林下经济开发,目前大都以一两年全株采挖的草本植物为主,如:川贝、桔梗、地龙骨、细辛等,如在多年生的草木本植物、菌菇类上下功夫,效果会更好,如;软枣子,山葡萄,山芹菜、木耳等菌菇类,尤其是松树伞,也会获得较高的经济价值;

3)在未成林的造林地上开发经济作物,一定要坚持在不影响林木生长的前提下进行。既要留足林木生长的空间,也要注意农药的危害,最好采取只施肥、谨用药的方法,适当种植一些无蔓、矮棵、不影响林木生长的蔬菜类。树趟子间只能种植一个正常垄,这样,既能以短养长,也能使林地不能随意放牧而保护树苗。

3林下经济开发管理与制约

1)每项工作的开展,管理体制事关重要,各环节的管理制度要细腻完善,这是每项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因此,首先要有专家小组考察论证,提出科学有效地实施意见,而后行政部门根据实地状况,制定严格的运作制度,确保林下经济开发项目的科学操作;

2)对管理人员,要完善岗位责任制度,也就是定点、定人员包片(乡、镇)管理,按责任制度标准、计划、步骤稳步实施,抓好各环节的操作,尤其是较大的林下经济开发项目,要及时监督,及时与专家、学者和已形成规模的种植户沟通,实现“上一个项目,实现一个目标”目的。这是因为:我们的农民“伤不起”;我们的林地更是“伤不起”;

3)在零散的林地搞林下经济的开发,要实行一村或一沟、一坡式的运作模式,农户的林地可以集中管理,形成几户联营的形式,这样,管理方便,遇事能及时集中处理,而且能及时的统一思想,以集体的力量,及时化解一些现实的矛盾,如:“地边地沿儿”问题;材料使用、运输销售等一些不预见问题。使一些消极因素变成积极因素,相互协作,必然能使林下经济的开发利用形成一种规模。

经济学的几大原理篇9

一、前言

高职经济管理专业近些年来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主要是因为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在很大程度上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性人才,同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要想最大限度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那么必须参加实训课程。因此,实训课程建设质量的高低对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很有必须对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训课程的建设情况进行研究。

二、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训课程存在的问题

由于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主要是为社会培养一些实用性的人才,那么相关的实训课程在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当中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近些年来,我国开设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院校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相关专业技能,已经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建设实训课程并且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虽然实训课程在建设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与完善,但是在建设的过程当中仍然还 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实训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介绍。

(一)实训课程所包含的内容不系统

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虽然已经设置了相关的实训课程,但是这些实训内容几乎都以比较分散的形式存在的,分布于多门相关课程当中。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大部分还主要以单项性实训为主要实训模式。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训过程当中在现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训内容相对于理论内容来说占据的比例还非常的小。第二,实训的内容深度不够,非常的简单,不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第三,实训内容的不规范性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总之,实训课程所包含的内容不系统以及采取固定的训练模式都影响了实训课程的建设。

(二)综合实训课程存在的问题

开设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院校为了更加明显的突出实训的特点,也开设了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实训课程。综合性实训课程的开设虽然对实训课程的建设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仍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综合性实训课程所设置的内容还比较分散,在系统性方面还有待提高。第二,综合性实训内容的层次与国外相比还比较低。第三,综合性实训课程在规范化方面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难度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小。第四,采用的实训模式还是比较固定的,灵活性方面比较欠缺,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三)教授实训课程的教师专业素质比较低

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要想通过实训课程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那么在实训课程的讲授过程当中,必须有一个专业素质比较高的教师。讲授实训课程的教师所接受的理论方面的教育还是比较多,参加的实际培训相对来说还比较少。因此,从事实训课程教授的教师专业素质的低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训课程的建设。

三、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训课程建设所遵循的原则

高职经济管理专业在实训课程建设方面虽然采取了比较多的措施并且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建设的不合理性,至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待我们去及时的认识清楚,以此来提出科学合理的措施对其进行解决。因此,我们在对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训课程进行建设的过程当中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一)实用性与仿真性原则

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在对相关实训课程进行建设的过程当中,需要遵循的两个首要原则就是实用性以及仿真性的原则。实用性以及仿真性原则在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训课程建设过程当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最大限度的体现实训的特色,即使实训所设置的内容与真实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但是一定要尽可能的做到实训内容具有较好的仿真性以及实用性。实训内容在进行设置的过程当中,要采取一些措施尽可能的让实训内容与实际情况相接近。总之,实用性以及仿真性两个方面的原则是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在实训课程设置当中必须遵守的。

(二)完整性与动态性原则

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在对实训课程进行建设的过程当中,除了要必须遵守实用性以及仿真性两个重要原则之外,还必须遵守完整性以及动态性的原则。动态性原则是为了提高实训内容的复杂程度、系统性以及层次性。大部分实训内容都采用静态的教学模式,这使得实训内容在很大的程度上显现的非常的单一,层次性比较低并且系统性也比较差。除了要遵循动态性的原则之外,还要遵守完整性的原则。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在进行实训课程的建设过程当中,一定要对设置的实训内容进行充分的考虑,以此来保证实训内容的完整性。与此同时,在保证实训内容具有较高的完整性之外,实训内容还必须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总之,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在进行实训课程的建设过程当中,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对其进行改进与完善。

参考文献:

[1]于若冰.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训课建设的途径探索[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9(3).

经济学的几大原理篇10

目前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中日益受到重视,许多高校都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通识教育的开展也影响到一些学科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内容的调整,尤其是一些基础性学科和文理交叉学科,如《经济学原理》,本文即在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背景下分析《经济学原理》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 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中的发展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非专业教育部分,是非职业性、非功利性的教育。通过一些课程的设置和开设,培养能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具有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的公民,陶冶当代大学生的情操,促进在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识教育的“通”,是融会贯通的意思,“识”则指见识或视野。

通识教育源于欧洲,形成于美国,是美国大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产物。对我国来说,建国后直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人才缺乏,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以“专业教育”为指导思想,“通识教育”被忽视。到了80年代末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高等教育中过度强调专业教育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各高等院校逐渐认识到高等教育的任务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未来成为各领域的专家打下坚实的基础,于是高校开始提出加强学生基础知识教育,如拓宽专业口径、进行文理科渗透等。20世纪90年代中期,华中理工大学率先实施了素质教育。到了1998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随后在全国建立了3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随着这些文件的出台,素质教育不断向纵深拓展。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通识教育或者说素质教育在我国高校中全面推开。

二、 通识教育课程中的经济学案例教学

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得到健康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勇于探索的未来建设者。《经济学原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我国也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期,各种经济现象非常丰富,因此《经济学原理》被许多学校作为社会科学领域的通识教育课程所开设。但是通识教育课程的授课对象为没有系统学习过前期基础课程的非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这就要求通识教育课程中的《经济学原理》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变,以利于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知识。

在作为通识教育开设的《经济学原理》教学中,为提高学生兴趣和增强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引用案例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引用案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巩固所学知识;案例使用得当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为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在选择案例时,应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基本性原则。与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相比,《经济学原理》作为通识教育的一门课程,其理论内容更具有概括性,或者说基本性。即只讲授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原理,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时,要包含经济学的基本要素。例如微观经济学部分的市场结构理论,应该选择与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这几种市场结构相对应的行业,如农产品市场、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和公共产品市场,这几类行业中产品价格的制定、产品的替代程度、厂商的垄断程度等多个案例来阐述相应的理论知识。在宏观经济学部分的通货膨胀理论,应该选择通货膨胀的表现、通货膨胀的类型、通货膨胀的影响等方面的案例来说明所涉及的知识点。不管是微观经济学部分还是宏观经济学部分,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都有丰富的现象和典型案例。选择合适的案例,不仅有助于提高非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经济学基本理论的理解,也能更好的实现通识教育拓宽学生知识基础、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其次,贴近性原则。西方经济学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对市场经济运行进行的理论分析和总结。不管是微观部分还是宏观部分,其许多经典案例都来自欧美发达国家。虽然这些案例很好的揭示了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但毕竟不太适合中国转型时期的特殊国情。而且在校大学生社会经验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尤其是对于接受通识教育而学习《经济学原理》的非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对许多案例中所揭示的现实经济问题更是缺乏感性认识。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接受和理解经济学基本理论,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在选择教学案例时,应该尽量选取学生生活中或学生身边的现实事例来讲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更好的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例如微观经济学部分的成本理论,在讲解“沉没成本”这个概念时,可以针对在校大学生谈恋爱的实际现象,以谈恋爱为例,在恋爱过程中所发生的金钱开支、耗费的时间、投入的感情等都是沉没成本,对学生讲清楚付出后无法收回的沉没成本的道理。而在讲解“机会成本”这一概念时,以读书升学为例, 接受高等教育虽然提高了自身素质,但是也放弃了其他的机会。如果高中毕业就参加工作而不是读大学,也能够获得收入,甚至收入还会很高,这种为了读大学而放弃的收入即为读大学的机会成本。这样结合学生身边的现实生活,深入浅出,不仅能够讲清楚抽象的经济学基本概念,还能够培养学生理性决策的习惯,更好的面对人生中的成功和挑战。

第三,多面性原则。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以拓宽学生视野、消除专业隔阂为目标。作为通识教育的一门课程,《经济学原理》在教学中力求使学生养成用经济学的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这就要求在选择案例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仅要针对社会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大学生身边的经济问题进行分析,还要涉及人们生活中关注的一些热点事件,如“明星的巨额收入”、网络红人 “凤姐”等。以这些大学生广泛关注的热点事件为案例,在课堂讨论中讲清楚其中包含的经济学原理,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使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以达到了解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

三、 通识教育课程中经济学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作为通识教育的一门课程,在《经济学原理》的教学中,通过运用生动形象的案例,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要运用好这一教学方法,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案例的选择要恰当。在经济学的教学中,虽然有一些典型案例,能够很好的解释经济社会现象,如“外部性”理论时使用的“蜜蜂和果园”、“灯塔”等,这些案例可以长时间使用而不衰,但并不是每个案例都适合这样使用。如微观经济学部分的“垄断”理论,“波音兼并麦道”、“美国电话公司拆分”等案例虽然能很好的解释这一问题,但是这些案例毕竟来源于国外,对于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进行深入分析。而作为通识教育开设的《经济学原理》课程,由于授课对象为非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相对来说对经济理论和经济现象理解的不够深刻,因此在选择案例时最好选取来自于我国经济现实、学校所在地以及与广大群众日常生活切实相关的事例,如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的行政垄断行业的作为和影响。这样的案例贴近生活,更易于被理解和接受,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案例应及时更新。在经济学的教学中,有一些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能深刻反映教学内容的经典案例,如有关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案例,这些案例在教学过程中被长期使用。但是现在的在校大学生都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生的90后一代,不要说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没有感性认识,就是对20世纪末期的一些重大事件也没有什么印象。如果每次在讲到“经济危机”这一问题时,都引用1929-1933年危机或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显然就比较过时了;而如果分析2008年的金融危机,如这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对各国国民经济的影响,尤其是学校所在地的经济表现等新的案例,就会收到更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密切关注新闻事件尤其是当地发生的经济现象、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的最新观点、国内重要期刊的文章和报道、网络媒体所反映的最新经济动态等,如2008年以来我国多次降息及今年以来的加息对居民储蓄和投资的影响等。将这些最新的信息及时进行整理,并补充到自己的案例库中。

第三,应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虽然是一种普遍被采用的方式,但多数情况下往往是随堂穿插一些小的事例以说明知识点;或者仅仅由教师讲解事例,提出问题并给出回答,学生只是被动的听,形式比较单一。这种方式一般只适合于较为简单的知识点,如果是比较复杂的经济问题或现象,就难以发挥作用了。如果根据不同的知识点而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利用多媒体设备、小组讨论等,则会突破这一局限。如在讲解 “逆经济风向而行”的宏观经济政策时,为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一理论内容,可以结合2008年以来全球范围的经济危机,让学生在课前先查阅有关资料,如2008年以来各国的经济表现及应对危机的措施,在这个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课堂讨论;还可以进一步讲解2010年以来美国提出的极端“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及最近应对债务危机两党所做的妥协,并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视频资料如各国的经济形势、美国两党的辩论等,对这些资料给出点评。这样多种教学手段综合使用,既可以活跃学生思维,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把握,更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金丽, 张守凤.参与式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探析——以“西方经济学”课程为例.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年第1期.

经济学的几大原理篇11

在世界经济领域,一些常识和基本概念常常不能令人满意,原因之一是它包含了太多互相矛盾的观点和准则。具体到政策实践上,例如发达国家对新兴市场经济危机应做出何种反应,人们提出的诸多建议都包含着某种道理,但由于存在着矛盾对立,足令危机国家无所适从。关键在于要理解在什么情况下一个常识、一个原则可以成立,而在什么情况下另一个常识、另一个原则能够成立。

理解的困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亚里士多德认识到这点,并有一种“亚里士多德方法”。简单地讲,就是他一直试图将形而上学、逻辑学、物理学、心理学、道德伦理、政治学和诗歌等知识集合在一起,视它们为一个共同学术探索的各部分,以建立一种基于原因、形式和目的研究的总体分析框架。后来,无论是马克思,还是韦伯,终生追求的都是试图为整个现代社会找到一个基本的分析、解释和批判的框架。

在上期专栏,笔者曾谈到过世界经济教学的体会,具体到如何理解世界经济、如何提高世界经济的研究素质上,补充以下几点:

将世界经济学科看作是观察当代国际社会联系、理解变化、探知趋势所必不可少的一种认识工具。它包含着对市场、效率、资源、均衡、竞争、发展等问题做出论断,更包含着对各国政治、社会、环境、历史、政策取向等的价值判断。

实事求是,敢于打破垄断。理论严重脱离实际依然是这个时代的一个特点。90多岁的“大牌”经济学家约翰・加尔布雷思前几年在演讲里说过,“只是在印度几年之后,我才意识到自己原来的知识中有一半是错的,另外一半在印度也是不适用”。从社会科学的措辞上看,“世界经济”是由一套论述所设定出来的分析对象,而正是这些论述提供了各种世界经济概念、分析方法、统计估算及各种政策论辩与实施,凡此种种构成对各国经济及彼此联系的不同理解。这些论述事实上只是反映了论述的权力,表现在它有许多限制如什么可以说、谁可以说和在什么时候可以说等等。研究世界经济必须要从世情、国情出发,从实际问题出发,打破这种限制。

避免日常专业术语的侵害。每个学科都会产生一套专门术语,这套术语对一般人甚至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众来说是陌生的。世界经济学科也是如此。对此,我们要把其他人的主张看成是观点而不是发现。避免日常所谓专家、学者的语言侵害。因为在他们看来,只有合格的读者才能看懂文章,合格的听者才能听懂他们说什么。实际上,合格读者、听众的标准是要看懂、听懂他们背后的动机。

要认识到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之间的遥远差别。世界经济领域提出的问题比回答的问题要多得多。事实上,这一领域出现的诸多问题只有极少数得到了真正解决。相反,问题的数量还在不断倍增。有趣的是,这一领域层出不穷的专著正将这些问题转化成无限琐碎的理论,导致本来已是包容甚广的教科书变得更是前所未有地复杂,而其作者或研究者则声称这种复杂性才是真正发现。

经济学的几大原理篇12

2高校经济学教学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偏西方经济理论,轻中国特色理论

市场经济起源西方,并在西方国家经历几百年的实践。确实,经济学中许多理论都从西方引入,这是我国市场经济的一大进步,也是我国经济学教育改革的一大进步。但在我国高校经济学教学中,主要以外国教材为主,优点是通俗易懂,形式丰富多样,文中穿插有较多的案例分析,但不足之处是,其中的许多事例是外国的,对中国学生来说感觉与自己相距甚远,很难产生共鸣。国内教材则良莠不齐,大多是盲目照搬国外的事例和数据,而没有把经济学原理做本土化处理,中国特色理论不明显。

2.2偏理论讲授,轻现实接轨

教学就是教与学相统一,经济学教学也是如此。经济学理论虽然理论性较强,相应的公式原理较多,但绝不是条条框框,而应是一种实践科学。目前,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大多数教师都选择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出发,然后围绕这些概念、原理结合一些具体的事例加以分析和证明,较少关注国际国内经济现象的变化及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学生也习惯于死记硬背经济学原理的内容,而对原理的形成过程、具体运用等不甚了解,无法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来解释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经济学教学效果不理想。

2.3偏考试成绩,轻实际问题解答

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市场经济中被广泛运用。而在高校中,考核经济学教学效果的主要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其中,又以期末考试最关键。众所周知,考试成绩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知识掌握情况、实践能力情况。在考试形式上,重闭卷笔试、轻其他形式,不考虑经济学课程性质、特点,对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无法评估,也使考核内容与实际能力严重脱节。

3高校经济学教学中应关注的几个关键点

3.1坚持中国特色经济学教学基本原则

经济学是一门关于经济的科学,很多理论与规律为经济实践所证明与运用。但经济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也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体系,创建了中国特色的经济理论体系。这里面,与西方的市场体系特征有很大的不同,体现中国经济特色,也有体系不健全和完善方面,有缘对现有的市场经济理论进行改造完善。这些都需要在经济学教学中.关注中国经济实践的特殊性,坚持中国特色经济学教学基本原则,不断总结探索中国经济运行的规律,提出新观点,创造新理论,创建一种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国特色经济理论体系。

3.2树立全面成才的经济学教学方向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主阵地。经济学教学中主要是要培养全面成才的社会主义经济学人才。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而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为顺应时代需求与市场变化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已迫在眉睫。经济学教学中力戒教授空洞的、过时的经济知识,应主动关心市场变化,关注市场动向,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教育环境,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敢于展示自己,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大胆质疑,具备敢于想象、创新以及批判精神。

(2)培养学生诚信意识。市场经济也是诚信经济,是一个人与经济主体在市场中最基本和最主要的要求。在经济学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诚信理念和公平意识的培养。诚信理念就是在市场中,对自己承诺的都必须要严格地兑现,如包括对合作伙伴和客户的产品质量承诺、服务承诺内部员工工资、工作环境、社会保障基金交纳等方面的承诺,等等。不能以损人利己的方式而获得利益,而应以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和服务,技术创新和经营创新获得利益。

(3)培养遵纪守法意识。市场经济也是法制经济,一切经济行为都应以法律为基础,只有置于法律的监督下才能长盛不衰。在经济教学中要求学生培养遵纪守法的观念。如不制造假冒伪劣商品,坑害消费者;不随意承诺却不兑现;不编造假帐,诱使投资者上当,要如实地告诉客户产品的效用及性能,让消费者自己选择;如实地告诉投资者自己企业的真实情况.由投资者来决定自己的购买行为和投资行为;如实兑现自己的承诺。等等。

3.3注重理论联系实践的经济学教学方式

经济学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结合十分紧密的学科体系,它应经济需要而产生,也应经济问题圆满解决而光大。因而在经济学教学过程中:①要理论联系实际。多用一些日常生活的事实、身边的实例来阐述经济学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②加大案例在经济学教学中的运用。通过精选案例,使学生犹如当事人一样,身临其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复杂问题的实际能力。③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变老师教为学生主动学,角色互换,师生联动,在经济学的教学中,更多通过提出问题然后进行讨论来调动和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建立学生的批判性的思维模式,从而达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目标。

3.4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经济学教学手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