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分析合集12篇

时间:2023-08-20 14:41:11

地理教学分析

地理教学分析篇1

关键词:

初中地理;地图教学;意识培养策略

“地图是学习、研究地理知识的有效工具。”在地理教学时,我们会面临着很多诸如图例、地名等琐碎的知识,一旦记忆不牢固,则会出现混淆情况,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对地理知识产生厌烦情绪。但是,在地图的有效协助下,能够将地理知识空间化,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拓宽教学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对此,合理使用地图,发挥地图的实用价值,对地理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结合下面几点进行浅析:

一、教会学生读图

1.要看图的标题。地图标题一般都会注明地图的属性,这是掌握地图知识的前提。教师要先指导学生找准地图,让学生及时知晓不同地图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当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阅读地图,效果也是非常理想的。

2.要掌握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利与注记)。这是学生看懂地图的最基本条件。

3.要学会看地图内容。教师可以紧扣地图主题,提出相关问题,指导学生主动结合地图的标题、图例有效思考,从地图中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教师再适当归纳、总结,需要时,再适时板书,阐述地理知识间的关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例如,在探究“东南亚”这一章节,先组织学生看《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图,先让学生知道这是一张地形图,这节教学目标需要学生掌握的是“中南半岛地形的分布特点以及对河流、城市分布”的影响,为此,要先让学生看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图例,让学生知道不同的颜色则代表不同的海拔高度,分组讨论,探究“中南半岛各地区”的不同海拔高度与范围,然后结合内容,回答教师的问题。当明确学习目标时,学生们也会主动参与进来,很快总结出“北高南低的地势导致山河相间、纵列分布”这一特点。这样的教学比起一味讲解效果要理想的多。

二、搭建理想地图,提升地图意识

理想地图:地图表象在学生头脑中的保持与再现,这也是学习地图的高境界。例如,“世界政区图”在学生的头脑中构成的表象,就算地图不在眼前,一说到某一地区时,则可以迅速根据理想地图进行思维定位。但是,理想地图的形成与积累是需要一段时间,为此,在教学时,就需要教师经常将相关联的各种图示展示出来,组织学生在地图上分析问题、寻找规律,结合地图对相关的知识及时进行归纳、概括、总结。另外,也要适当加强地图训练,比如《地理填充图册》,以此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得一些地理知识在他们的头脑中反复出现,留下深刻印象。

三、巧用地理简图

地理简图,顾名思义,就是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来的简图图形。根据教学需要,要能用最简单的笔画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且准确地绘制出教学所需要的示意图或者是简图,也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边讲边画,这样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沉闷单调的地理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便于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所要探究的问题上来。例如,在探究“中国地理”的相关知识时,就可以采用简图:“全国主要铁路干线”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一边讲一边在黑板的左上角用圆圈绘制出铁路干线的交汇点,再用直线条连接成为铁路干线;把全国铁路枢纽中心“北京”用粉色笔标注出来,在相应的位置标注出全国最大的城市“上海”,再用直线相连,讲明该线路的名称;讲述一条干线知识时,就画一条,画完南北铁路干线,再将东西铁路干线找出来;最后,师生再一起回忆、熟悉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结合铁路干线,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结合农民工的流向思考从本地区出发到北京、上海等最便利的线路。学生们的探讨积极性很高,简图的实用价值也得到充分发挥,这样的教学效果也是独一无二的。

四、运用地图教学时需注意的问题

在地理教学中,结合地图教学时,一定要把具体的地理知识融入到地图当中,再借助地图进行深入、详尽的分析,同时,还要注意不同的地图类型区别,有助于师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有所侧重,不至于主次颠倒。另外,在结合地图教学时,教师也不要一味枯燥地讲解知识点,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切实做到在地图上概括问题,适时有效地引导学生对此进行有效思考、总结,然后再精心设计分层分明的问题,引导学生步步深入,逐渐提高他们使用地图的能力,充分发挥出地图作为重要工具的价值。提出来的问题也要和教材有机融合,这样的教学既有广度,也有深度,便于学生在有效理解知识的同时,还能知晓知识之间固有的联系与规律性。地图对探究地理知识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地理教学中,常借助地图教学,既能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所学的知识,还能有效发展、锻炼他们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对问题的分析思考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另外,在地理教学中,也要教会学生在学习中读图、用图、绘图的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在地理学科中的具体体现,对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大有益处。

参考文献:

[1]李素娟.初中地理教学学生主体参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地理教学分析篇2

高中地理不仅包含了地理知识,还涵盖了其他学科的一些内容。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地理中除了地理知识外,还有一些定义和公式的理解,需要学生有很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及思维逻辑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一直以书本和教师为中心,只是机械地记忆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减弱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甚至使一些学生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老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让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给学生创造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例如,在学习必修二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就题目发表自己的想法,然后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结构,把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城市形成的原因,最后教师给予正确的答案。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多微笑,保持愉悦的心情,这样可以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有效的设置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对于地理的兴趣。

二、采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网络的发展,教学的方式也呈现多样化。很多教师开始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然而一些老师在课堂中更加注重知识的传授,几乎不使用多媒体,忽略了传授知识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地理本来就是一门抽象的、有时空限制的学科。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可以生动有趣地将地理知识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学习地理知识。例如,在学习鲁教版中的从宇宙看地球时,如果采用多媒体将宇宙环境展现给学生,会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宇宙环境,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媒体观看一些地理现象,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学习一些地理现象和规律。教师在地理的教学中应该根据具体内容,适时地采用多媒体教学。这有利于突出重点,增大信息量,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听觉记忆和视觉记忆,从而更好地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三、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也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在备课时,教师要钻研教材,清楚地掌握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教材中地图和示意图的分析引导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对于地理知识新系统的学习和掌握。教师也可以通过实验模拟一些地理现象来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热力环流”一节中,将一杯水和沙子放在玻璃罩中,然后用灯光照射它们,再用温度计测量它们的温度,最后用秒表计时,五分钟后再测量它们的温度,让学生观察这个实验的现象和变化,并思考原因。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我分析、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促进教学的有效性。

地理教学分析篇3

一、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地理教学要对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用地理知识来进行解释和说明,激发学生用学到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从而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在地理教学中根据讲授内容恰当穿插一些趣味故事,既能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又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促进了课堂教学。如讲“日界线”时,可以结合生活实例讲一个故事:有个孕妇乘坐海轮由西向东航行,在接近日界线的时候,生下了一个女婴,越过日界线后又生下了一个女婴。先出世的当然是姐姐,这一天正好是1996年元月1日,而后出世的妹妹是在日界线东侧出世的,日期是1995年12月31日,于是妹妹的年龄就比姐姐大一岁。在讲述气候或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时,给同学提出生活中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夏天更多的人穿白色衣服,而冬天则有更多的人穿深色衣服?”同学们讨论总结之后,一些头脑反应较快的同学则能举一反三地列举其他例子:阿拉伯地区的居民服饰为什么以白色长袍为主,我国藏族牧民则穿一件胳膊可以露出来的“不对称”的藏袍等等。教学中以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地理的学习内容,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充分适应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索欲和好奇心,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地理,从中体验学习地理的成功乐趣,树立学好地理的自信心。例如,教室里贴的课程表及一个学期变动几次的作息时间表,其实也是很好的教材,从“月相”的讲解,联系校历表中的“星期”,从变动的作息时间表来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的变化”等内容。例如,当学校更换作息时间表的时候,我在课堂中问学生:“上个学期18点30分上晚自习,天已暗下来了,而现在为什么19点30分上晚自习,天仍大亮”……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更好地了解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

二、鼓励学生把学到的地理知识灵活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

中国教育的一个普遍现象是中国教育过于重视动脑,而比较不重视动手实践,虽然思维活跃了,但是接受的知识都是死的,除非用于实际的运用中。让学生学习地理就是为了让他们能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运用地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阐述一些生活现象,使地理这门学科的实践性有所增强。因此,应结合实际,创造条件,让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课堂运用实例,在课堂上动手绘制学校的平面图,以培养绘图能力(地图基础知识);肯德基分布调查(商业网点的布局);暑期夏令营的考察方案,包括目的、路线、景点概况、预算等,以培养考察能力(旅游活动);提供相关素材,让学生为不同企业布局,培养地理评价与决策能力等。

地理教学分析篇4

一、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地理教学要对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用地理知识来进行解释和说明,激发学生用学到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从而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在地理教学中根据讲授内容恰当穿插一些趣味故事,既能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又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促进了课堂教学。如讲“日界线”时,可以结合生活实例讲一个故事:有个孕妇乘坐海轮由西向东航行,在接近日界线的时候,生下了一个女婴,越过日界线后又生下了一个女婴。先出世的当然是姐姐,这一天正好是1996年元月1日,而后出世的妹妹是在日界线东侧出世的,日期是1995年12月31日,于是妹妹的年龄就比姐姐大一岁。在讲述气候或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时,给同学提出生活中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夏天更多的人穿白色衣服,而冬天则有更多的人穿深色衣服?”同学们讨论总结之后,一些头脑反应较快的同学则能举一反三地列举其他例子:阿拉伯地区的居民服饰为什么以白色长袍为主,我国藏族牧民则穿一件胳膊可以露出来的“不对称”的藏袍等等。教学中以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地理的学习内容,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充分适应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索欲和好奇心,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地理,从中体验学习地理的成功乐趣,树立学好地理的自信心。例如,教室里贴的课程表及一个学期变动几次的作息时间表,其实也是很好的教材,从“月相”的讲解,联系校历表中的“星期”,从变动的作息时间表来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的变化”等内容。例如,当学校更换作息时间表的时候,我在课堂中问学生:“上个学期18点30分上晚自习,天已暗下来了,而现在为什么19点30分上晚自习,天仍大亮”……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更好地了解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

二、鼓励学生把学到的地理知识灵活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

中国教育的一个普遍现象是中国教育过于重视动脑,而比较不重视动手实践,虽然思维活跃了,但是接受的知识都是死的,除非用于实际的运用中。让学生学习地理就是为了让他们能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运用地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阐述一些生活现象,使地理这门学科的实践性有所增强。因此,应结合实际,创造条件,让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课堂运用实例,在课堂上动手绘制学校的平面图,以培养绘图能力(地图基础知识);肯德基分布调查(商业网点的布局);暑期夏令营的考察方案,包括目的、路线、景点概况、预算等,以培养考察能力(旅游活动);提供相关素材,让学生为不同企业布局,培养地理评价与决策能力等。

地理教学分析篇5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设计的生命,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人才的培养。但是一种教学理念的提出,必然意在影响教学实践。因此,必须在理清有效教学的真正内涵的同时,结合学科教学的具体实践提出实现有效教学的可操作的办法。本文试结合中学地理教学的特点,对有效教学、中学地理有效教学,以及课程目标的实现、教学方式的选择、学习效果的测评在新课程理念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一些看法。

一、深刻领会和正确把握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要求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目标有机结合,教学目标在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同时,不能忽视知识教学,应切实保证知识教学的有效性。传统教学中重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即“双基”,已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在确立课时目标时,有意或无意削弱“双基”这不可能是有效的教学。而有效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内涵并不矛盾,二者都主张教学必须促进学生的发展,以满足社会和个体发展的需要,都要求依据和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都强调教与学的统一,都蕴含着教学要遵循规律。只不过有效教学更侧重从学生的角度看待教学,而传统教学则侧重从教师的角度看待教学。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有效教学的主张呢?因为在教学实际中还有不少教师习惯于简单灌输、甚至“填鸭式”教学方法,不注意或者不会运用帮助学生发展心理技能的办法来进行学习,也就是说只注意如何使学生接受教学内容,而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人需求和自。我们绝不能把简单灌输、“填鸭式”教学等现象的存在归结为“把教学定义为传授知识、讲学或讲课所致”。因为传统的教学定义并非如此。这些现象的产生和长期存在,恰恰是对教学的真正内涵理解不到位。因此,在研究和推进有效教学的时候千万不要将其与传统教学对立起来,以有效教学来全盘否定传统教学,在有效教学的旗号下又在鼓吹“教学就是师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把教学变成无目的、无计划、无规定内容的简单活动,甚至只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面活跃程度作为判断教学活动优差的唯一指标。这些从课程改革起始就屡见不鲜,至今仍在延续的现象恰恰是对传统教学和有效教学的双重背离,最终只会使得教学变成毫无意义的学生自由行动,反而会阻碍学生的发展。

二、正确把握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许多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越俎代庖,代为探究。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到分析论证、得出结论,都是教师按照自己的思路展开,视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教学时间上的浪费,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环节很少,只是机械地按照教师设计的方案进行。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俨然成了科学探究的主人,学生只是接受的工具。他们只是被动地按照教师的设计完成“探究”,这样的教学实际上是用教师的“讲授探究”代替了学生探究。学生的自主建构缺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有了问题。因此,要正确把握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在学生的探究学习中充当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与学生一起探索、讨论、交流,共同完成意义建构。在探究过程中,当学生不能提出问题时,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当学生设计的方案不合理时,教师要帮助他们修改;当学生交流讨论出现争执时,教师应及时地协调关系,鼓励他们更深入探讨;当学生无法正确分析现象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整合知识点,从中寻找规律,发现规律;当学生不能完整地表述结论时,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补充。在充分肯定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突出形象化、直观化教学,突出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励他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发展智力和能力。师生间的互动交往不应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而应追求实实在在的质量和效果。

三、活用教学方法防止课堂教学模式僵化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较适宜的方法。课堂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在教学过程中,过重地注重模式,机械地套用一种模式,往往只流于形式,处于被动僵化的局面。各种教学方法在实现教学目标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作用,但也有其缺陷的地方,每一种方法和模式能够发挥其最大作用是建立在一定的教学内容、学生水平、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不同课时的教学内容、不同班级的学生等都是可变因素,因此,课堂教学中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所谓最好的方法和模式。随着课堂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教学中要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建构多样化、最优化的课堂教学体系,做到“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以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地理教学分析篇6

乡土地理是指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文化、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方面的内容。新课程标准提倡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特别是中学地理教学,充分发挥乡土地理的载体作用是非常有必要,因为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实用性较强的学科,为学生今后的社会生活服务。

一、乡土地理载体能够增强地理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课堂教学要想取得好教学的效果,最主要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要进行有机的互动、融入其中,这就要求课堂教学组织要立足于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包括实际生活以及自身的经验和感受,而乡土地理知识都是学生们看得着、经历过、切身感受过的内容,这就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学习兴趣,通过课堂教学进一步达到拓展学生生活经验、增强学生对家乡的感知,使学生对家乡、对祖国产生热爱之情,也使课堂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乡土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要紧扣教材内容,充分利用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方式,运用分析、综合、比较等方法,精讲多议,让学生从亲身经历谈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教与学结合起来,并根据课本内容,联系乡土知识,通过深入浅出的、生动形象的比喻,形成准确的、较全面的乡土观念。例如,讲我国的位置和面积时,把我县的位置和面积也指出来,通过比较,可使学生较好地记住这两个地方的位置和面积。

二、乡土地理载体可以贯穿中学地理教学的始终

乡土地理涉及面比较广,内容比较丰富。中学地理教材中的每一章节都可以与当地实际相结合,通过乡土地理这个载体让学生把教材中的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从而更好的丰富了地理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乡土地理教育能够结合本乡本土的实际,使学生生动更好地认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之间关系,在地理教学中结合地形、气候、河流、植被与水土流失、风沙危害、大气污染、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环境等内容,使乡土地理教学显得更具体、更生动、更实际。例如讲我国的气候时,让学生归纳出我国的气候特征之一是季风气候显著,这时可以联系本地季风气候的实际,让学生说说他们亲身感受的冬季风和夏季风的特征。

三、乡土地理载体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民情民风

乡土地理教学能够使学生走进家乡,切身感受家乡的风土民情,了解家乡历史,有助于学生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乡土是学生自幼就熟悉的地方,因此他们对家乡的人文社会变迁都有着切身的感性认识,再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家乡人民勤劳向上的精神、家乡独特的风俗习惯等生动而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能激发起学生热爱乡土乡亲,激起他们的乡土情结,从而树立献身家乡、建设家乡的崇高志向。例如:通过板报和专栏、读乡土历史等读物、介绍延边名人等活动,不但有利于课堂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还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感性认识的加深。比如举办“延边风光”图片展,介绍古今历史上一批杰出的延边人,激励学生为家乡争光。通过课堂教学自然渗入乡土地理,渗入家乡的风土人情,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调查、野外考察、旅游观光、环境保护等内容,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乡土地理载体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乡土地理教学强调通过具有实践特色的教学过程,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促使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通过乡土地理知识教学可以使地理教材知识得到延伸,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将乡土地理知识作为背景资料作简单介绍,告诉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如何去查找。乡土地理案例教学的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点,认识和分析各种地理要素对居民的生活习惯、独特的地理景观、经济发展、环境状况的影响和彼此之间的联系,以整合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容,使学生逐渐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形成多角度地综合分析、判断地理现象的思维习惯。在教学中还要充分利用身边的事物,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和培养其观察能力,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如讲“北半球夏季时昼长夜短,冬季时昼短夜长”这个结论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我们汪清夏季和冬季白天时间长短变化情况,学生很容易得出夏季日出早、日落晚,白天时间长,夜晚时间短;而冬季则相反的结论。然后教师再加以详细解释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由于其日常经验相验证,自然就加深学生对这个结论的印象。

地理教学分析篇7

二、重视思维的深化与迁移

地理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不要仅停留在事件的表面上,要透过现象关注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并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能够学到地理理论或者原理,面对知识能够进行迁移,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综合分析一下近几年的高考地理试卷,考察学生的死板背记的知识比例也越来越小了,试卷更加注重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考察,也更加注重把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如把教材中的地理知识与国内外形势及人类所面临着的问题等结合起来考察等,这些主要都是考察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综合能力。考题也越来越灵活,越来越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结合大纲,灵活创设情境教学,为学生的高考提前“预演”。

三、结合实际生活,创设情境教学

地理知识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是紧密相联的,在讲授地理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高中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创设生活式的教学情境。建立这样的教学模式,既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又能帮助他们将学到的知识用到实处,进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样,学生也会用掌握的地理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既能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又能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热力环流”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中,教师首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下生活中烧水的情境,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说一说水的运动实况,通过设置这一情境,活跃了课堂氛围,然后教师再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大气的运动状况上面,他们根据创设的教学情境,再结合教材内容去学习就变得简单明了。再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对海陆风变化的感受和热力环流的原理进行授课,再根据气温和气压、气压与风的关系进一步解释海陆风变化的具体原因。这样有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记忆效率。所以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让他们在真实的情境中去获得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真正促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也有利于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或者其他的学习环境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地理教学分析篇8

初中地理教材中,图像信息丰富,知识点鲜明,直观精确。主要有地图,分布图,景观图,统计图以及示意图,素描图等。《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第二部分,明确的要求“学生需要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1]。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和掌握从图像中,分析信息。在课堂上通过图像,引出新课内容,学习新课。优化教学课堂,带动学生,增加老师和学生的互动。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图像教学的类型

总所周知,初中地理教学中,有很多的图像,增加了课堂的生动性,学生通过从图像教学中,更加清晰生动的学习地理知识。课本中的图像主要有地图,分布图,景观图,统计图以及示意图,素描图等。因而我们的图像教学也是根据这些图像进行的。

(一)地图教学。作为地理教材中,常见的插图,地图可以说是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必备工具。教师在进行讲解之前,要仔细阅读地图,对地图的信息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在进行对学生读图的引导。再教他们如何在地图上定位,并且根据实际需要,教会学生对海陆位置,地形位置以及经纬位置的认识等等。然后教师还要通过地图,教会学生在地图上寻找相关的地理现象以及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让学生在实际中,加强对地理事物的理解和认识,最后,还要根据大纲的要求,让学生记忆事物的空间分布的特点。

(二)示意图教学。一般来说,初中教材中的示意图,多数是成因示意图。成因示意图,主要讲述的是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和过程,因此,它们常常出现的时候也伴随着统计图一起。所以,在示意图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对地理事物所处的位置等有一个简单的了解,然后让学生,对这个地方的各个地理要素进行分析。再一次揭示,地理现象的发展历程,最后在和学生一起,对其中蕴含的规律进行总结。

(三)景观图教学。描绘图和摄影图,是初中地理教材中,最主要的景观图。两者比较而言,描绘图的重点很突出,摄影图也比较真实。景观图较其他图像更容易吸引学生的眼光和兴趣。可以很好的让学生感受到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感觉,地理现象复杂多样,很多现象,学生不能够通过想象直观的感知到,而景观图的存在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个问题。因此,为了加强学生对地理事物认识的直观性,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的应用景观图教学,加深学生对地理事物的理解。

(四)统计图教学。统计图的作用是通过数字资料,直观的表现地理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一种直观反映数据关系的图像。在地理教学中,使用统计图,可以帮助学生,揭示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发展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能力。讲课的时候,要对统计图进行认真的分析,进而正确的推导出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具备的规律和特征,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果。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图像教学的相关建议

(一)教学中正确认识图像教学的重要性。图像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重视图像教学,树立教学离不开图像教学的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地理学习,一旦脱离了图像,就是不完整的。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的教材,文字越来越精炼精简,而图像包含的信息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2]。图像的增多让地理教学变得更加生动,直观,过去需要老师不断描述才能想象出的画面,如今通过图像直接展现出来了。而且彩图的增加,也进一步的吸引了学生的目光,增加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图像教学,教会学生正确读图。

(二)重点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为了让图像教学,取得不错的成绩。关键是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让他们拥有正确读图的能力,能够读懂图,会读图。虽然图像包含的信息较文字包含的信息更加直观,更加丰富,,但是初中生对图像的认识,往往不够深刻,全面,仅仅停留在图像表面包含的信息,忽略了图像信息的实质。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深刻全面的读图[3]。

(三)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绘图的能力。图像教学不能只依靠老师的讲解,还需要学生在会读图以后,自己动手绘图,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只有自己动手,才能更加清楚的知道图像包含的信息从何而来,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让学生把自己通过图像了解的信息,自己动手再绘出来,印象更加深刻[4]。

(四)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的习惯。任何东西的学习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需要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地理的学习离不开图像,既然如此,地理教学中,老师不仅要自己通过图像教学让学生掌握应该学习的知识,还要让学生养成自己读图,用图来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地理学习是一个综合的学习,包含的信息量复杂多变,要做好地理教学,让学生很好的学习到地理知识,就需要老师在地理教学中重视图像教学,善用图像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李双柱.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图像教学[J].才智,2011,02:105.

[2]胡久龙.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地理教学改革实践――以Google Earth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为例[J].教育导刊,2011,07:79-82.

地理教学分析篇9

怎样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怎样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如何改变地理地图的教学方法,这些问题成为现阶段我国地理教师研究的重点课题,也是在新课标改革下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初中地理教学内容,对教学中的具体实例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几点提高初中地理地图教学的建议。

一、地理教学现状

当地理学科被纳为升学考试的基本科目时,地理教学的重要性凸显出来,逐渐被人们重视,因此,地理教学也规定了一些教学内容。这些教学内容,对于教师而言并不难,但是学生全部完成还是有一定难度的,甚至有一些教学内容并不能完成。

笔者为此进行了一次学校调查,调查对象为初一年级的学生。调查发现有40%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并没有接触过地理知识,甚至有20%的学生家中没有地图,也没有使用地图的习惯。通过再次进一步调查,笔者发现,这些在初中阶段学习地理地图较为困难的学生和没有使用过地图的学生是成正比的,缺少基础知识,使其在学习地理地图时较为困难。笔者认为,对于这样的情况,唯一的途径就是改变地理地图的教学方法。

二、提高地理地图教学效果的策略

1.大量阅读

上述调查表明,学生学习地图困难的原因是缺乏积累。因此,教师就可以根据原因解决问题。提倡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要多看一些地图知识,如中国地图、地球仪、书籍等,打好地理知识基础,为今后的地图学习奠定基础。当学生学习感到轻松时,就会增加对地图的兴趣,进而能够主动学习,能够运用地图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仔细阅读

有些地理地图知识,对于教师而言是较为容易的,但是从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具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有些教师忽略了此点,当学生未完全掌握知识点时,就开始进行下一个知识点的讲解。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跟上教师的步伐,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就会感觉知识点混淆,长此以往,就失去了学习兴趣。但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们要知道教学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而并非是有针对性的,所以,教师要顾及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避免强制记忆的教学方法。针对这样的情况,笔者通常会加强地图学习的引导,为学生讲解地图中的含义,引导学生根据地图获得需要的知识点。在接下来的深入研究中,与学生探讨,使每张地图的有效性得以充分发挥。

3.画图

笔者认为,地理这门学科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绘图,将给出的已知信息以简洁明了的图画形式绘画出来。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对它的学习可以结合我国的实际地貌情况进行分析,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引导学生进行绘图,形成自己的简易导图。通过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思考能力,更将地理地图的有效性发挥最大价值,同时提高了教学效率。

4.描图

教师在读图的同时,也要ν夹谓行描述,加深学生记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在教学中,笔者发现,有的学生只会看图,对于图中的信息表达却不知其意。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了描图环节。例如,在讲解黄河流域时,笔者会一边绘图一边讲解: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经青海、四川、甘肃、黄土高原、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注入渤海,通过一些区域的描绘,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综上所述,将地理知识通过地图的方式表达出来,将抽象化的事物变得具体化,在一定程度上创新了学习方法,实现了地理学科的有效性,进而提升学生地理成绩。除了以上几点,教师还应利用教材阅读材料,拓宽学生知识面。在地理教材中,许多单元后都有一些补充的阅读资料,这些阅读材料具有丰富的趣味性,学生也会喜欢阅读。所以,地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阅读材料,增加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同时丰富学生的知识内容,提高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能力,让学生加强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深化地理知识的学习。

参考文献:

[1]王晓燕.探究如何提高初中地理地图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A版,2014(5):44.

[2]刘薇.提高初中地理地图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商业故事,2015(15):137.

地理教学分析篇10

地理学科的突出特点是运用了大量的图表等进行空间概念、地理事物空间结构以及发展变化过程的表达,所以,它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特征即表现在地图学习上,它是地理知识学习的一项重要工具和手段。地图中包含了许多隐性或显性的地理知识,很多地理特点与规律都可以通过地图观察与分析而得出。

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应始终有地图相伴左右。地理课中的很多原理、事物等都占有大篇的叙述且重在理解,而一般的口头讲解又不利于学生的接受。所以,充分利用地图教学,可简化较难的知识,将抽象转化为具体,将静态转化为动态,以其高于文字的准确性、形象性、直观性,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高中地理学科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地图能力,能够对不同比例尺的地图或地形剖面图进行判读,能够绘出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及分布区等,同时,应熟练掌握各种示意图、等值线图、各自然要素、统计图标等,并能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

地图教学的有效实施,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图文结合的学习,掌握读图的正确方法和能力,培养观察力、注意力、思考力、记忆力和判断力等,同时展开地理知识的联想,拓展其思维方向,培养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形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二、地图教学策略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有效实施

1.激发学生的读图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地图使用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读图兴趣的激发。例如:运用多媒体技术根据需要将大量的图片插入多媒体课件,营造多姿多彩的课堂氛围,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激发起来,提高其学习效率,引导其养成地图阅读、运用的好习惯。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正确读图,培养其读图、用图的良好习惯。例如:利用地图学习某个地方的经纬度、海拔、交通、气候、地形等,有利于学生空间概念的形成,同时将这种思维方法渗透于学生心中,便于其感知、理解并形成良好的应用习惯。

2.引导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

地图一般都会涉及方向、比例尺、图例、注记等因素,所以地图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所给的图表特点,对其所属类别如原理图、景观图、分布图等进行判读,进而采取恰当的读图方法。

例如:等值线图包括等高线图、等压线图和等温线图,需要关注等值线的疏密、弯曲程度等关键点。等高线图的判读,就需要从等高距的多少、山谷位置、山峰位置、山脊线和集水线等方面进行判断。阅读地图时,也应关注地图的名称、图例、重要地理界线等因素,以对地图的类型和地域范围等进行判定。同时,有针对性、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观察,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并进行积极思考与研究,以便对图像的内涵进行准确地理解,抓住地理特征与规律,获得正确的结论。

3.培养学生地图分析与运用的综合能力

阅读地图需要学生积极思考,所以高中地理课堂的地图教学,也是学生图表感知能力、空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和提高的过程。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学生就可以独立进行一幅全新地图的判读,从而获得相应的知识,以及地图表象经验的积累,地理思维能力的加强,其信息量会越来越丰富,其知识深度与广度都会得到拓展,其地图判读、分析及运用的综合能力也会随之而不断增强。

地图教学策略的有效实施,有利于学生从图中的显性信息挖掘、分析出隐性信息。比如,根据某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交通线路、河流以及资源等显性信息,可引导学生分析出此地的气候特点、人口分布或流动特点、植被和水文状况、工业生产的特点和布局等隐性信息。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地图教学是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空间性与概念性,很多知识都体现在各种图表之上,所以教师应合理充分地利用地图教学策略,注重对学生积极思维的启发,清晰、准确地进行地理知识的传递,积极引导学生读图、用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吸引其注意力,提高其学习兴趣,培养并提高其识图、用图的能力,使其对地理知识与原理有良好的掌握,并能准确把握地理规律,增强地图综合运用能力,从而有效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地理教学分析篇11

二、强化地理学法指导作用

地理学习虽然相对枯燥,但是对于教师而言,一定要想方设法缓解这样的状况,可以通过学习方法指导的形式,增强地理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技巧,提高地理学习效率。这也是立体化教学模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授人以渔的方式促进地理教学成效的提高。笔者在教学中重点对学生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技巧指导,首先强化了地理知识点建构方面的技巧指导,引导学生在地理学习中不要孤立地记忆和理解,要将前后知识点连贯起来开展学习记忆,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复习过程中会产生“串珠子”的神奇效应,减轻了学生记忆、理解的难度。其次,笔者指导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坚持“动口、动手、动脑”,遇到学习难点的时候多讨论,集中大家的智慧来解决问题,可以提高重难点突破的成效;课堂学习中做好笔记,将知识要点及时摘记下来,以便于课后的复习和巩固;养成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不再被动等待知识的灌输,而是通过自主探究去获得知识。另外,笔者还对学生进行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方面的介绍,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理特点确定巩固记忆的时间间隔,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地理学习效果。

地理教学分析篇12

    “以阶段特征来理解史实,以史实印证阶段特征”是高考命题的常见思路。有鉴于此,大多数历史教师在二轮复习中会以通史形式组织教学,通过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阶段分析实现模块知识整合。这不失为知识重组和查漏补缺的良策,但是如果仅仅停留于此,则难免使学生的历史理解停留于较浅的层面上,从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角度看,也容易养成教条主义的分析习惯。要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深化历史的理解、有效提升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必须更灵活地分析阶段特征。

    1.从历史趋势着眼分析“长时段”特征

    “缩放法”中的“放”是放宽历史的视野,将事件、人物、制度放在“长时段”中加以考察,是宏观分析历史发展的总体特点。这种长时段的阶段特征在分析一些历史现象时有特殊意义,如2007年宁夏高考文综卷:

    中国古代强调“家齐而后国治”,这种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什么?

    参考答案: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儒家的伦理道德(或儒家思想)

    此题就是要求运用秦汉以后几千年的经济和思想特点分析“家齐而后国治”的观念。由于长时段的历史所涉及内容纷繁复杂,从具体事件、制度中概括阶段特征比较困难,因此,长时段的阶段特征分析的主要方法是看趋势。如2011年浙江文综卷第38题: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历史趋势。

    本题涉及的时间范围是“近代以来”,要求考生答出时间跨度超过150年的政治变革的趋势: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从主权沦丧到国家独立。这一趋势事实上就是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特征。如果教师没有在近现代史的阶段复习中分析这类长时段的阶段特征,学生就难以全面地分析出这三个变革趋势。引导学生分析此类长时段的阶段特征不仅可以深化历史理解,也可以提高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首先要学会分辨历史事件是否反映历史趋势。例如,近代中国有袁世凯复辟帝制,有日本全面侵华,有“文化大革命”,但这些事件不能反映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变革的趋势,因而不是近代以来中国政治领域的阶段特征。其次,要善于在比较中分析历史发展的趋势。例如2011年浙江卷第38题要求“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

    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取代贵族政治。

    在周秦政治制度的比较中,可以发现周秦之际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过渡,形成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从重大事件入手分析“中时段”特征

    历史复习教学中的“中时段”是个相对的概念,在古代史中可能指一个朝代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时间,在近现代史中则一般指几年、十来年的时段。与长时段的阶段特征着眼于历史趋势不同,中时段的阶段特征应该从本时段中的重大事件入手。一般可以通过“界定历史阶段——罗列重大事件——概括阶段特征”三个步骤来完成。只有详尽罗列史实,才能做到特征概括的准确全面。如五四时期中国的外交,主要事件是参加“一战”、参加巴黎和会、参加华盛顿会议,三个事件反映的特征是不同的,如果漏列了其中一项,就会影响对当时中国外交的理解。又如五四时期思想领域的特征,如果只看到必修三的“新文化运动”,就只能看到“民主、科学成为时代精神和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这样的阶段特征,但如果联系必修一的“五四运动”,就能认识到当时另一种重要思潮是“爱国主义成为时代强音”。

    阶段特征的把握还应注意不同史观的综合运用和史学新成果的引入。仍以五四时期为例,要看到“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特征(革命史范式),又应看到“共和制度逐渐巩固,北洋军阀统治下,专制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实(文明史范式)。要看到“中国仍是被列强侵略的半殖民地国家,民族独立仍是中国人民面临的最迫切任务”的一面,也要看到“开始参与国际事务,走出半殖民地的最低谷”的一面。

    3.从历史背景切入分析“短时段”特征

    这里说的“短时段”是将阶段特征缩到某一个时间点。给出一个时间点,要求分析它所体现的阶段特点,或者给出某种典型的历史情境,要求判断相应的时间点,是高考命题的常用手法。如2011年浙江卷第18题:

    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字标语:“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中国红军万岁!”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

    A.九一八事变前后 B.一·二八事变以前

    C.西安事变前后  D.八一三事变以后

    给出的历史情境提供的信息是:已经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但红军尚没有改编,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在逐步形成,但又没有最终形成。根据这一阶段特征可以判定最早可能出现在“西安事变前后”。这种短时段的阶段特征,一般可以从历史背景切入,将之纳入“中时段”中进行分析。如2011年浙江卷第21题:

    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着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

    ①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

    ②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

    ③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④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有搞清楚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将1899年这一时间点纳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时段”中,就可以发现:当时思想界的特征是维新思想的传播和革命思想的兴起,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从而排除错误的选项(本题还涉及史料的证明力问题,此处不展开论述)。

    二、以“辐射法”深度理解历史概念

    历史概念是叙述历史的细胞和单位,掌握历史概念不仅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功,也是深化历史理解的关键。复习中可以用“辐射法”全面分析概念的产生、特征、影响等要素,从而深度理解历史。

    1.步步为营,逐节梳理

    就高考而言,有些历史概念要全面掌握其定义、时间、性质、主要特征、历史地位等方方面面,有些概念则不需要说出具体定义,只要能够理解其大致含义、主要特征,并能运用于分析问题就可以了。所以概念复习的第一步是根据“教学指导意见”和考纲要求将教材中出现的历史概念逐一排查掌握。以必修一专题一为例,宗法制、分封制、郡县制、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明内阁制、军机处等概念属于前一类,要求掌握得比较“细”。而血缘政治、官僚政治、专制主义等概念则属于后一类,只要“观其大略”就可以了,要求掌握得比较“高”。

    2.变换角度,全面掌握

    无论哪一类历史概念,在掌握时切忌片面地、僵化地理解,而要善于变换角度,通过“移步换形”认识历史概念的多个侧面,形成对概念的多重理解。例如,对于“斯大林模式”,一般会从其政治经济特征入手,肯定它在推进苏联工业化中的积极作用,指出它给前苏联政治、社会、经济带来的各种弊端。但这种常规的理解尚不足以应对高考的挑战。试看2009年浙江高考调测卷第39题: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斯大林模式”,并分析其对苏德战争的影响。(材料略)

    本题不但要求考生知道“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征,而且要求变换角度分析“斯大林模式”对苏德战争的影响。这类对历史概念的“换位”审视在高考命题中屡见不鲜。多做变换角度的训练,不仅能深化对历史概念的理解,也能有效地提高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3.纵横联系,形成网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