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的教学重点合集12篇

时间:2023-08-23 09:19:20

初中语文的教学重点

初中语文的教学重点篇1

语文阅读有效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语文阅读与应用能力,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与客观要求,而且还将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初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与语文阅读有效教学有极大关系,在大力推行“语文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提高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无法回避和必须做好的事。

一、问题的提出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不尽如人意,一方面是教师感觉很难教、教得痛苦,另一方面是学生感觉很难学、学得费劲。教师希望通过详细解析几篇典型课文就能教会学生阅读分析方法,希望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进而读懂天下所有文章;而教学方式却普遍采用的是教师以备课代替学生阅读的方式,学生很少有诵读、分析课文的时间和表达自己思考成果的机会。其结果是教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换来的却是讲台下学生的似懂非懂、昏昏欲睡,学生根本就没时间去思考、没兴趣去学习、没动力去领会、没能力去感悟。

(二)有效教学理论简介

教学有效性研究起源于20世纪初的教学科学运动,其基本认识是教学活动不仅是一门艺术,而且也是一门科学。目前教学有效性研究已形成一种较为系统的有效教学理论,研究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问题,研究的重点是教师的教学行为,评判的依据则是学生的表现和收获。早期的教学有效性重在关注教师的素质,后来延伸到关注教师的教学设计与课堂行为。

(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简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指导意见》也提出“阅读应注重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的考查,应使学生从阅读实践中去吸取知识素养,去掌握读书方法,去养成读书习惯,进而实现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等教学目标”。

二、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思考

从知识体系的建构规律和语言学习与应用能力的培养上来说,初中三年的学习是一个建构知识体系、明确学习方法、历练学习能力和确立未来发展方向的关键阶段。因此,准确把握当前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有效教学策略显得极为迫切和意义重大。

(一)重点处理好“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发展是其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后才能发生的行为,学生学习应该是一种基于自主建构的内化过程。这就是说,有效教学不仅取决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更要强调学生个体的参与和表现。而实践性很强的阅读教学对学生参与度的要求更高,只有主动参与到对文本的阅读实践中,并根据自己的经验有选择地去感知内容和体味情感,学生才能与文本进行平等而积极的对话,所以有效的阅读教学应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的,围绕文本内容展开的“对话”过程,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不可能是成功的阅读教学,没有学生的积极思考就不可能是有效的阅读教学。

(二)科学处理好“重点教导”和“梳理辅导”的关系

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才能既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又能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实际,高质量地实施语文阅读有效教学,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认真准备阅读教学资源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笔者所在学校采取的方式是将“重点教导”和“梳理辅导”相结合,而非简单地对每篇文章都平均用力。所谓“重点教导”,是指在每学期都根据文章类型和题材内容,分类选择 。“ 篇无论是主旨、内容、结构,还是遣词造句、修辞运用都具有特点的典型文章进行重点分析和讲解。

(三)妥善处理好“阅读教学”与“习作训练”的关系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在认真读、反复读的过程中去领会文章的含义,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去领悟作者的表达技巧。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是告诉我们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因为博览群书不仅可以激发兴趣、开阔视野和活跃思维,而且会增加素材、知识和表达方法的积累,由量变到质变,以达到融会贯通和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实践

(一)激发阅读兴趣是实施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的前提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北宋哲学家也告诫我们“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不成”,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谈到学习和研究的动力时也强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兴趣对学习者有着强大的内驱力,兴趣能使学生自愿付出努力,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

(二)加强指导、促进思考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对于刚开始涉猎与小学完全不一样的课内外阅读书籍的中学生来说,语文教师加强阅读指导和引导学生思考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以保证阅读速度和阅读效果,尤其是要能够根据选材的不同和学生的个体差异,灵活运用朗读与默读、速读与精读、口述与背诵等多种方式,对可塑性很强的初中生进行各种阅读技能训练,从而不断提高其阅读与理解能力。其次,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从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其思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注重课堂评价是提升语文阅读有效教学质量的保障

初中语文的教学重点篇2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109-02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初中教学质量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而语文课程作为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初中学生的未来学习和发展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及时转变传统模式的教学观念,更新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将多元化教学方法有效的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去,调动初中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初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文素养和综合素养,从而促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1.当前初中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初中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动力,在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如果初中学生对语文知识充满着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在语文学习中就会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的投入到语文知识的学习中。但是,当前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老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死板,缺少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导致初中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严重影响了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1]。

1.2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相对低下。在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为了尽快完成语文的教学任务,往往忽视了初中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只是一门的赶进度,通过"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将语文教材知识灌输给初中学生,初中学生还没有好好消化刚学的语文知识,就已经开始教授新的课程内容,使得初中学生对语文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接受效果有限,进而降低了对语文课堂知识的学习效率。

1.3忽视了初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化和改革,使老师和学生的地位发生了极大地变化,老师由原来的课堂主导者转变成现在的课堂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而学生由原来的课堂被动接受者转变成课堂教学的主体[2]。但是,由于当前很多老师的教学观念还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转变,大多时候依然占据着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让初中学生被动的接受语文知识,限制了初中学生大脑思维的发展,从而严重影响着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

2.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策略

2.1激发初中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初中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条件,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丰富语文课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初中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老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外,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开展一些户外实践活动,带领初中学生到社会中、自然界中去感受身边的事物,通过户外的实际考察为学生们讲解语文相关知识,增加初中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拓展初中学生的视野[3]。并且通过户外实践教学的增加,可以丰富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模式,更能有效的激发初中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调动初中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2.2培养初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化和改革,老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应该更新教学观念,尊重初中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增加与初中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充分调动语文课堂的教学氛围。通过提问式和合作式教学方法,合理的设置问题,逐渐引导初中学生的大脑思维,对老师的问题进行自主的探究和分析。同时,老师也可以将初中学生们分成几个合作小组,对相关课题进行合作式探究,并且让他们以竞赛的形式参与课堂教学,看看哪个组最快、最完整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逐渐培养初中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精神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语文课堂的学习效果。

2.3老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和点播。初中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知识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时就需要老师在一旁进行适当的指导和点播,促进初中学生的进一步学习。通常情况下,点拨会分为直观点播、想象点拨、情境点拨等三种方法。其中直观点拨就是老师为初中学生进行直观的演示,帮助初中学生直接理顺思维,让他们简单直观的理解问题;想象点拨就是指在某个特定的节点上,引导初中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更加形象的理解语文知识内容,让初中学生融会贯通;情境点拨主要就是通过身边的环境和事物对学生进行指导,为初中学生营造一个多元化的意境,进而更加有效的理解语文知识内容[4]。

2.4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老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下载网络教学资源,丰富语文课本知识内容,转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同时,老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将语文知识以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展现出来,让初中学生可以简单、直观、生动的接受语文知识,加深对语文难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进而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和质量。

结论:总而言之,语文课程作为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初中学生的未来学习生活和成长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老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将多元化教学方法充分的应用到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去,激发初中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开拓初中学生的大脑思维,逐渐培养初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语文素养,进而有效提升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幼娣. 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的研究[J]. 新校园(中旬),2016,06:53-54.

初中语文的教学重点篇3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3-0205-02

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与实施,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更加明确,教育部门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加具体与高层次的要求。特别是对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教育部门提出初中学生的阅读量要达到260万字,每个学年至少要阅读两部中外名著的要求。这样的要求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讲有重要的意义,是一个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开展,使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传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此,笔者选择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社会教育意义的。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十分突出,但是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于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高具有不利影响。下面,我们就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进行简要的分析。

1.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观念落后。许多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都是教师的教,学生的阅读活动太少,这就造成初中学生的语言积淀不足,没有牢固的语文功底。语文课上,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时间太少,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都被教师的讲解所占用。教师没有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自己对课堂的控制作为重点。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阅读太少,使得学生很难发表自己对于阅读的看法。任何学习能力的培养,都需要自己的领悟以及练习,光靠他人的听是很难得到提高的。一些教师并不鼓励学生自己阅读,并且还抑制学生读课外书的欲望,造成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强。

2.对语文阅读内容进行肢解。受到传统教学思想与现有教学条件的影响,许多教师在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会将课本作为重要的资源,每一节课的重点就是对此课文进行学习。这样一来,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内容就是对一个文章的结构、主题思想以及作者的情感进行分析。这样的初中语文阅读课堂并没有引导学生真正地进行阅读、感情阅读,而是全面地控制学生的行为。对阅读内容的肢解会大大影响到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

3.重视考点的讲解。重视考点是许多初中语文教师的通病,对于要学习的课文,教师要先找到考试中的重点,然后利用阅读的方式让学生反复记忆这些考点。比如说让学生阅读记忆文章中的生字与生词,让学生了解与此文章相关的文学常识,了解作者说过的名言,等等。而对于阅读文章的情感与表达意识,许多教师因为其不是考试的重点而对其忽略。还有一些教师,过于注重考试的结果,会在课堂上将文章改编为阅读考试题,让学生在题目的引导下半猜半蒙地进行阅读学习。这样的阅读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阅读情感的培养,更不能满足学生对于阅读学习的期待。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对策分析

面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加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十分重要。下面,笔者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认识到阅读教学的独立性。阅读学习,可以让学生学会在不同的文章中获取有效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一种有效方法。阅读教学,可以使学生发现语文学习的更多乐趣。阅读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受到教学模式的限制,语文阅读教学的独立性没有突显出来。许多教师将阅读教学作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手段、一种方法,没有认识到独立的阅读教学对于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当代的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阅读教学对于学生审美能力以及情感的培养作用,加强学生收集信息与整理信息的能力。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开放的阅读环境,使学生在阅读中得到享受。比如在讲解《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时候,教师应当从阅读的题目开始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可以将认为这个观点正确与不正确的学生分成两小组,鼓励学生通过阅读来进行观点辩论。这样开放性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投身于文章的阅读中,了解文章的内涵以及作者关于此观点的看法,促成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能力的提高。

2.加强阅读内外条件创设。阅读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师在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要考虑到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使学生利用自己的学习兴趣作为内在动力参与到阅读学习中来。对于学生来讲,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对于自己喜欢的书具有明显的阅读倾向,而学生的需求也正是阅读教学效率提高的重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应当强迫学生完成对某些问题答案的寻找,而是要让学生自主选择合理范围内的阅读素材,引发思维的活动。另外,教师要关注课外阅读活动,将阅读的自还给学生。学生喜欢读什么样的书,喜欢用什么方式阅读,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选择。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正确地引导,为学生推荐一些有利于青少年发展的名著或者现当代小说,教师的有效指导会使学生的阅读目标更加明确。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对于那些不懂的问题可以与老师进行探讨,这样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希望当代初中语文教师认识到阅读教学的独立性,给学生更大的空间,让学生的阅读兴趣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杨昶.“终身教育”与语文阅读教学[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06).

[2]谢华玲.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初探[J].新课程(教研版),2008,(06).

初中语文的教学重点篇4

一、微课运用于初中语文教学特点和要求

(一)主要特点

相比于传统的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微课是在这些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微课教学的主要特点表现在:1.教学重点明确:微课教学研究的问题都能具体到某个知识点上,或者是关于某个教学主题的活动。微课内容精准、重点突出,非常有利于对教学重、难点的讲解。2.教学时长较短:与传统教学手法不同的是,微课讲授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一般控制在5-8分钟左右。既能够高效利用时间,又能够节省出多余的时间让学生吸收消化新知识,和教师进行更多的交流。3.传播形式多样:微课内容精确、简短,容易被学生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利用多种方式有效保存。可以通过微信、QQ等交流,用APP、土豆、优酷等视频软件进行广泛的传播。

(二)具体要求

熟练掌握教学内容,对教材有一个深刻的解读。对于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能够利用多个角度进行讲解。不是所以学生都能从一个角度对文章有一个好的理解,我们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从多个角度教学讲解。充分考虑微课教学的特点,注重细节。无论是对语文课文的理解还是对名词的解释,都要注重去设计一些相关的细节性问题,这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地思考知识点,对初中语文进行深度的思考。

二、微课运用于初中语文教学实践

(一)精准定位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豁然开朗

初中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对于语文学习中的一些知识点的分析不全面、人物情感的理解不充分。所以就不能一针见血地定位到学习的重难点上,即使定位了也不一定就能学得好,这时就需要教师从多方面进行引导学习,微课教学特点之一是重点突出、主题明确,因此微课教学进入初中语文的学习课堂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这样在面对教学重难点时,教师才不会苦恼,学生才不会头疼。还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语文学习能力,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结合语文学习的特点,精心设计微课

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运用中,除了需要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较高之外,微课设计的能力也很重要。教师要在备课过程中认真选取讲授方式、挑选相关的短视频、资料等,合理运用于初中语文的教学课堂。微课教学对于当代初中语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要求较高。教师需要自主设计微课,准备好录音录像设备,进行后期视频的剪辑,为多次利用打好基础。

(三)利用微课教学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初中语文的教学重点篇5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246-01

阅读,是初中生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有效地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是学生提高语文成绩的关键,更是教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关键。然而,大部分初中教师并没有认识到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时忽视了对初中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教学,使得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开展得十分缓慢。因此,为了提高我国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学校和教师需要认识到语文阅读的重要性,寻找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在我国,语文是初中生学习的主要科目,然而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阅读则不受学校教师的重视,因为阅读能力缺乏而导致语文成绩不高的现象在我国初中十分常见,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

1、教师对阅读教学不重视,课前准备不足。在大多数语文教师心中,阅读教学并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他们并没有正确地认识到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对于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效率的作用,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时更侧重于对拼音、成语、作文等知识的讲解,而对于阅读教学则是一笔带过,更不用说做课前的准备工作了。这就导致了在我国初中,很多学生的语文基础比较扎实,写作水平也较高但是阅读能力却十分缺乏。要想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学校教师必须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认真做好备课工作。

2、语文阅读教学手段过于形式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在课堂运用的增加,我国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手段过于形式化: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为了追求与时俱进,片面利用幻灯片等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备课时,将重点放在了如何利用特效使得幻灯片看起来更加华丽、吸引人,而忽略了教学的内容;教学时以自身为中心,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上的种种情况都表明,在我国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手段过于形式化,忽视了教学的实质内容。

3、对相关知识点没有做拓展延伸。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对文章中的知识点只是一笔带过,而没有对知识点做相关的拓展延伸,这使得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十分有限,由于教师讲解的缺乏很可能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只是保留在表面上,没有能深入掌握知识点的运用技巧。因此,要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对相关知识点做拓展延伸,让学生全面地理解知识点,懂得如何灵活运用知识点。

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鉴于阅读教学在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我国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希望对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有所帮助。

1、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当学生对阅读产生了兴趣之后,一切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就变得简单得多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需要教师通过文章中优美的语句、语境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美,认识到阅读的乐趣。

以人教版教材为例,在讲解八年级上册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教师可以通过文中探、攀、缩、微倾等动作描写将父亲的艰难努力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体会作者在面对自己父亲的背影时心酸、感慨的心情。通过学生心情的带入来增强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兴趣。

2、重视阅读教学,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教师要想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重视阅读教学的作用,充分做好课前准备,使自己的课堂有条理、有秩序地进行。在备课时将学生可能存在疑惑的地方划出来,在课堂上进行详细的讲解,使自己不至于在课堂上面对学生的提问无从下手。

例如,在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大自然的语言》一课进行备课时,需要从文章的说明对象、该对象的特征、文章的说明顺序、文章的说明放、文章语言的特点等方面进行准备,在上课时也需要针对以上几点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解答。另外,教师也需要对课文十分熟悉,以确保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与文章有关的问题时能够从容面对。

3、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互动。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需要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来增强课堂的活跃度,让学生享受课堂。例如,在讲课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课前让学生提问,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教学;对于学生提出的反对意见要虚心听取,找出其中可取的地方。

4、加强对知识点的延伸,让学生更加充分地认识知识点。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需要对相关知识点做延伸讲解,不能将目光仅仅放在课本上,而要将学生通过课本文章上的知识点引导到课外文章上,教会学生利用其中的共性进行阅读分析,利用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点进行课外阅读。

例如,在讲授八年级下册《端午的鸡蛋》一课时,首先带领学生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首先描写家乡的端午风俗,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思念;然后描写家乡的双黄鸭蛋;最后描写孩子们过端午的情形。在带领学生理清作者写作思路的同时教会学生在进行阅读时如何寻找作者的写作思路,在了解作者思路的基础上进行阅读。

阅读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就必须要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寻找办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在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基础上提高初中生的语文水平。相信通过学校和教师的不懈努力,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一定能够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寿山.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 教育导刊,2010-07-10

初中语文的教学重点篇6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290-01

层递式教学方法即根据课程教学的实际特点,把握课程教学的实际层次,并结合各个教学层次的需求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初中作文教学作为初中语文课程中的重点内容,采用层递式教学方法,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在各个阶段逐步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整个作文教学效果才能不断的提升。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积极的探究课程教学的实际特点,把握各个阶段教学工作的根本特点,以采取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作文教学的层递式前进。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阶段特点

文章在本首先节探究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阶段特点,以详细分析不同阶段教学工作的实际重点,进而为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提供相关的切入角度,为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提供参考。

1、初级阶段,夯实学生写作基础。初中阶段的学生刚刚完成了小学课程的学业,虽然通过小学作文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文写作基础,但是相对于初中作文学习的要求来说,其实际的写作基础仍然非常的薄弱。因此进入初中阶段学习后,初中作文教学的首要阶段就是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帮助学生从小学写作学习逐步过渡到初中文章写作的基础锻炼阶段中来,最终为初中作文教学工作的开展树立有效的前提。

2、中级阶段,指导学生初步形成基本写作能力。在学生具备一定的作文写作能力后,初中教师要及时的对作文教学内容做出调整,此时初中阶段语文作文教学进入到中级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完成了学习思维的转变,并且具备了作文学习的基础,初中语文教师作文教学的重点任务逐步转变成学生基本写作能力的提升,即在现有的作文教学基础上,通过写作方法教学、作文训练等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起基本的写作能力,最终让学生在适应初中写作学习后,逐步的获得写作能力方面的提升。

3、强化阶段,以实际训练交流不断强化学生写作能力。在学生掌握基本写作能力后,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学生学生能力的进一步强化,以在初中作文方面提升学生升学的实际竞争力。在强化阶段,学生除了应当掌握基本的写作能力外,还应当对初中作文创作有一定的思考,并且独立完成几篇文章,以实现对作文写作的深度感悟。教师在这一阶段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注重对学生的强化训练外,还应当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总结,以帮助学生在写作方面实现质的转变,真正的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教学初级阶段、中级教学阶段以及强化教学阶段的层层递进将整个初中作文教学工作分成了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三大模块,并为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实现提供了最为有效的平台。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深入的分析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把握教学过程中各个层次的界限与转变节点,以有效的方式推动教学层次的递进以及教学效果与最终教学目标的逐步实现。

二、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有效应用的主要措施

根据文章分析,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往往分为初级阶段、中级阶段以及强化阶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采用层递式教学方法,最终实现作文教学效果的提升。文章在本节结合初中作文教学的阶段性特点,探究层递式教学方法在初中教学中有效应用的主要措施。

1、以小学作文教学为基础开展初中作文探究,构建学生初中作文学习基础。初中作文教学初级阶段是实现学生作文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在这一阶段,初中语文教师应当以小学作文教学的内容为参考,探明学生现有的作文基础,进而在小学作文教学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开展初中写作认知介绍、佳作阅读、作文文体构思教学等,帮助初级阶段的学生逐步认识初中作文写作,并构建起初中作文学习的基础。

2、教学与训练并重,帮助学生构建基本的作文写作能力。层递式教学方法在初中作文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效果往往需要各个阶段有效推进,在学生掌握写作基础后,初中语文教师应当结合课程教学的实际内容与阶段特点,采用教学与训练并重的方法。一方面,教师在这一阶段可以积极实行传统的作文教学内容,以作文写作技巧、段落模仿写作等促进学生基本写作能力的养成。另一方面,在这一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当注重以写作训练来加强学生对于写作技巧的把握,通过命题式作文写作、假期自由作文创作等形式不断强化学生作文能力,最终帮助学生真正构建起作文写作的能力,巩固阶段教学的实际效果。

3、采用开放式教学方法,以写作活动结合作文训练,不断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初中作文教学在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提升,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掌握,而应当在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能力后,逐步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以实现学生在写作方面的能力的强化,最终达到作文强化教学的阶段目标。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教师需要继续采取相应的训练措施,以各类型的作文的有效训练不断强化初中阶段学生的写作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还应当积极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通过作文学习交流、佳作评选与阅读、写作技巧交流等主题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之间实现学习心得的交流互通,最终以初中作文的基础学习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来实现学生在写作方面的长足进步。

结束语:层递式教学方法下,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的安排,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往往分为初级教学阶段、中级教学阶段以及强化阶段。通过层递式教学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结合,教师在初级阶段以小学作文教学为基础开展初中作文探究,构建学生初中作文学习基础;在作文教学的中级阶段,以作文教学与作文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构建基本的写作能力;在强化阶段,教师再以写作活动与作文训练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学生在写作方面获得质的转变,真正实现写作能力的强化提升,发挥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效果。

初中语文的教学重点篇7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6-0035-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6.018

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联系并不大,这样也就忽视了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过渡教学。然而近年来小初衔接严重脱节的现象日益显著,绝大多数小学生在升入初中后,无法良好地理解初中语文教学内容,逐渐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导致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和效果不理想。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过渡教学,为小学生进入初中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一、树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过渡教学意识

在以往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几乎没有对小学生进行过渡教学,而且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与初中语文教学在知识方面也没有太大联系,其教学内容也有明显的区别。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具有阶段性的教学特征,这一特征在学生进入六年级之后表现得尤为明显,由于小学语文教师对成绩非常重视,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一味地赶超教学进度,将大把的时间用在小学语文的复习课程中,对小学语文的全部知识点进行梳理,为全面复习做好准备,然后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反复练习,让学生牢固掌握所有的知识点,在复习中做到“点水不漏”,这样一来学生的成绩是有了显著提高,教师也认为是为学生的小学阶段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然而这样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毫无创新可言,这样的复习知识对过去所学知识的机械重复,同样也只是让学生带着高分成绩进入初中。小学语文的作用主要是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但是还要注意的是在为学生奠定知识基础的同时还要注重学习的延展性,尤其是知识的过渡性与持续性。我们通过初中的语文教材不难发现它与小学语文有着本质的区别,在知识难度和形式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就这种情况看,小学语文成绩较好的学生进入初中后语文成绩严重下滑的现象就有了解释。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过渡教学观念,让学生能够在进入初中后快速适应初中的语文教学方式。

二、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融入初中语文教学方式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内容量并不大,教学进度也不快,关于重点的知识内容教师都会重点讲解,并且会要求学生进行反复练习,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家庭作业都比较具有针对性,教师也会对学生的家庭作业进行细致的批改,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将所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掌握。在中考时,语文考试的内容并不多而且难易程度也适中,学生只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对知识点进行反复练习,对知识掌握的牢固,然后将所学习的知识认真作答,拿到好成绩是不太困难的。然而,初中语文教学内容难度加大,知识点增多,不仅要求学生背诵和记忆,还要求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更加深入地理解,教学速度也逐渐加快,由于教学内容多,很多知识点都是一带而过,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家庭作业量明显加大,教师在进行批改时也只是粗略批阅。在初中考试中,语文考试的内容多,难度加大,而且考试时间也非常有限。要想让小学生在进入初中后能够快速适应初中语文教学,就必须将小学语文教学与过渡教学相结合。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所学习的修改病句中,教师可以增加“主、谓、宾、定、状、补”等语法知识,让学生能够提前为修改病句做准备。再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所学的《石灰吟》中运用的是托物言志的方式,然而在小学语文中没有涉及这一知识点,教师只能解释为借物喻人,实际上这样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教师不能给学生先入为主的印象,错误地引导学生,让学生进入初中再改正。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要注重引导和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要培养学生专心认真的习惯,在课堂上能够集中注意力,遵守课堂纪律。第二,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指导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将重点词汇进行标注,将运用的手法批注在旁边,甚至可以用简洁的语言对文章进行评析或者写下自己的读后感受。第三,培养学生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不需要家长监督就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第四,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沟通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说话的胆量,让学生能够大方得体地说话,并对学生提出要求,让他们说恰当的话、说礼貌的话,让学生形成自主思考的习惯。第五,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形成写日记的习惯,摘抄一些美文中的词句,积累文学素材。第六,指导学生恰当利用参考书和工具书,在平时的学习中遇到一些问题时,要学会自己查阅参考书和工具书解决问题。

四、增加小学语文教师与初中语文教师的交流机会

小学与初中是完全不同的独立教育场所,所以,小学语文教师与初中语文教师能够交流的机会也相对较少,这就严重地影响了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过渡教学,而且小初语文教学衔接有一定的难度,只有将小学与初中有机联系起来,建立小初语文教学衔接交流制度,将过渡教学作为一项改革内容让中小学教师进行讨论与交流,还可以组织开展中小学生教师关于过渡教学的交流会、座谈会等等,邀请教师到小学和初中听课,通过相互听课去了解双方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这样就能够给小学教师学习和借鉴的机会,让小学教师能够更好地完成小初语文过渡教学。

初中语文的教学重点篇8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297-01

1.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为了对当今新课程理念进行适应,加强对于我国初中语文教育改革的力度,不断将初中语文教学课堂自身效率提升,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要求教师必须要重视应用教学艺术,使学生能够成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主体,引导初中生能够积极地参加到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之中,增加初中生对于语文教学内容趣味性的感知,初中语文课程自身的内容含量十分大,也比较枯燥,再加上其教育教学任务十分繁重,因此,将理论性很强的初中语文课堂开展的生动有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2.初中语文教育改革的重点

2.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创造兴趣,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素质和创造型人才的重要工作。达尔文在他的自传中说:"就我记得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后来对我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刻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创造兴趣要从小培养,求知欲望要早期激发,以便使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增强创造的激情和自信,成为其终生受用的追求认识真理的志向和源泉。面对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何老师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通过讲故事、听名人轶事、猜想故事结尾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同学们都感兴趣的活动中,何老师对他们进行了适时的启发和引导。

2.2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近些年来,我国初中语文教师应该顺应时展,充分认识到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至关重要,并且成为了我国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充分考虑和优先考虑最为基本的问题之一,兴趣是一个人学习过程中最好的教师,因此,快乐教学和愉悦教学是教师们一直在不断深入探讨以及研究的话题。如果初中语文教师能够在课堂中传授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知识,那么,初中生一定会积极主动地学好语文知识,并且在情不自禁中取得好成绩,优化导语设计、实施情景教学以及实现语文教学生活化等等措施都能够从本质上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趣味性。如果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课堂的过程中只顾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那么,初中生会感受到十分痛苦,并且学习效率很低。如果初中语文教师能够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变通,把初中知识融入到情节里面,使初中生成为语文教学故事中的主人,这个时候,初中生就会对学习十分感兴趣,同时加深了初中生对于语文教材的探索和理解,进而能够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以及效果。

2.3提升举例频率。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提升举例频率能够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对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初中语文知识并不容易被人理解,因此,怎么样才能够将理论和实际联系到一起,举例子就变得十分重要,语文教师在举例子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当前文学的热点问题,并且要引出其他大的学科内容,这样不仅仅能够有效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自身学习的热情,更加能够对初中生所特有的好奇心进行满足。在初中语文教师举例子的时候必须要注重将其和地理以及历史等等知识进行结合,使初中生能够在学习语文课程的同时增加自身其他学科的知识,再通过其他学科知识来促进初中语文课程的学习。这样不仅仅符合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自身的要求,更加能够使初中生真正体会到语文课程所具有的有用性。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举例子是语文教师在自身备课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要求语文教师必须要挑选一些具有启发性以及精致的例子,这样才能够做到抛砖引玉,引发学生思维,进而对学生进行启发。同时,要使初中生能够明白所举例子和知识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初中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语文知识。

2.4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要注重备课。除了要将初中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并且采取举例子的措施之外,还要求语文教师必须要备好课,做好开展初中语文课堂之前以及初中语文课堂之后的工作。教师实施语文教学最为重要的基础就是进行有效的备课工作,通常情况下,备课都要按照语文教师进行备课课程的标准以及备教材这两个基本环节来实施,每一个课程标准都能够从本质上帮助初中教师对语文教材深广度、教材体系以及教材知识层次进行了解。语文教师备教材的目标就是要找到语文教材与各个单元、每个知识重点、语文教学内容、语文结构体系以及教材编写意图之间存在的关系,因此,要求语文教师必须要在自身备课过程中多选择一些时事,或者在自身备课过程中多找一些初中生比较关心和注意的话题,这样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语文教师备课的过程中还必须要课后的作业,初中生在学校初中习到的知识与生活、社会实践相互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语文知识变得十分鲜活,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一些全新的作业形式,比如说通过对学生邻居或者居民小区实施调查,进行调查报告的撰写工作,初中生要根据初中语文教材内容开展辩论赛等等作业,这些作业锻炼了初中生行动、思考、分析以及设计等等方面能力。

3.总结

总的来说,我国初中语文教育面临全新的课程改革,为了追求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的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品质,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解放自身思想,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指导学生发现语文学习中的乐趣所在,要顺应当今时代的不断发展,伴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改革,来对我国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的教学重点篇9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听说训练 重要性 思路构建 探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对学生们的语文综合水平的培养,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一要求对教师们来说不仅是一个机遇,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如何促进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平衡初中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训练,是本文重点讨论的内容。

1.初中语文教学听说训练的重要性

从上文的叙述中可以得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包括听、说、读、写四个环节,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导致初中语文教学体系不够完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听说训练主要有以下重要作用:

(1)听说训练是提高学生理解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读写能力虽然在应试教育中很实用,但是良好的听说能力却是学生们在生活中不可忽视的能力,它决定着人们能否更好地相互理解和交流[1]。

(2)听说训练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一个人的人文素养是通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来的,离开听和说,人文素养就会变成纸上谈兵,在实际生活中毫无意义。

(3)听说训练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学好知识最快捷的方法就是理解教师的讲课内容,只有加强对学生的听、说训练,才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其他学科教师的讲课内容并且清楚地跟教师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

2.初中语文听说教学的目的

任何事情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都很难有条理的达到想要的效果。本文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确定了在初中各阶段听话和说话训练的目的。

2.1初中语文听话训练的目的

在初中语文听话训练的过程中,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的:

(1)针对初一的学生,教师们应该把训练的重点放在听人说话的态度上,良好的听话态度是沟通的基础,听话训练的第一步应该放在听话态度训练上。

(2)针对初二的学生,教师们应该把训练的重点放在听人说话的方法上,好的方法是事情成功的一半。因此,听话训练的第二步应该以训练学生的注意力为主。

(3)针对初三的学生,教师们应该把训练的重点放在听人说话的内容上,听话训练的最终目的是理解,只有听懂别人说话的内容,才能达到理解的目的。因此,听话训练的第三步应该以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为主。

2.2初中语文说话训练的目的

与听话训练一样,本段文章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设定了不同阶段的目的:

(1)针对初一的学生,教师们应该把训练的重点放在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上,足够的兴趣是学生学会说话的基础,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说话,并且彼此交流时习惯使用普通话[2]。

(2)针对初二的学生,教师们应该把训练的重点放在学生抓住说话要点的能力上,经过初一的训练,学生已经能够习惯说普通话,在这一阶段,应该训练学生说话抓住重点,言简意赅,才能使听话的人更好地了解。

(3)针对初三的学生,教师们应该把训练的重点放在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上,在与人交流时,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会使人们在生活中的沟通更加轻松愉快,在这一阶段,应该鼓励学生带有个人感彩地向大家讲故事。

3 初中语文教学的听说训练思路构建

在构建初中语文教学的听说训练思路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充分结合生活实际,分阶段对学生的听说能力进行训练,在训练时,只要遵循上文中所述的各阶段的目的来进行训练即可。

(2)课上、课下紧密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的听写训练必须要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之上积极联系生活实际,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3]。例如:教师在讲述《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之后,便可以让学生即兴演讲关于自己叔叔的口头作文。最后,让学生在课文朗读的过程中进行分角色朗读或者分角色表演,让学生在表演或者朗读过程中得到语言文字的熏陶,提高听说能力。

(3)综合训练听、说、读、写。“听、说、读、写”四个环节是初中语文基础教学的核心内容,听说读写构成了初中生聆听语言、口头表达、理解字面、表达语言涵义的完整教学环节[4]。“听说读写”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只有听懂了才会说,会说了才会写。因此,初中语文教学的听写训练一定要加强“听、说、读、写”四个环节的结合,让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彻底得到提高。

【结 语】

从上文的叙述中,可以总结到: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进行听说训练,首先应该明白听说训练的意义和目标,把握住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听说训练主要弊端及其原因,有针对性地听说训练,促进初中生顺利进行语文学习。

【参考文献】

【1】王起德.初中语文教学的听说训练思路构建探析【J】.语文学刊,2014(20)

初中语文的教学重点篇10

初中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最为关键的时期,教师应在传授初中语文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表达能力以及想象力。现阶段,许多语文教师仍缺乏丰富的教学手段,并且其教学理念仍在强调知识的传输。长期以往,初中生难以高效的掌握语文知识,进而失去对初中语文的热爱。因此,将多元化教学模式灵活应用到语文教学中,对全面提升初中生语文素养有着积极意义。

一、多元化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

多元化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应从多个角度来引导初中生对语文知识进行理解,以此全面培养初中生的语文素养。就初中语文来讲,其不仅要求教师将教材知识传授给初中生,还应培养初中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学习能力,包括情感表现力以及思维能力等,使初中生能够用心去理解不同的语文知识。

二、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

(一)全方位培养初中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在多元化教学模式的要求下,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还应加强初中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并加强对初中生思维能力、创造力以及情感的培养,使初中生能够用心感受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写作情感。例如,在写作教学中,可将盛开的桃花作为写作题目,并让全体初中生先通过想象来感受桃花盛开的景况,再组织全体初中生去实地观察桃花盛开的景况,并引导全体初中生融入自己的情感来完成写作。如此一来,可全面提升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并丰富初中生的情感,既能提升初中生的写作能力,还能使初中生写的文章更富有情感。

(二)适时对初中生进行指导

在课堂中,教师应学会在适当的时机对初中生进行指导,可让初中生更快地理解文章的难点。一般来讲,指导方式主要分为三种,分别是直观点拨、情境点拨以及联想点拨。在直观点拨法运用中,主要是对课文的某一晦涩点进行演示,使初中生能够直观感受到各个晦涩点的具体含义。在情境点拨法的运用中,主要是指导初中生结合课文人物特点来扮演各个角色,并从对话中感受到各个人物的心理特征以及性格特点。例如,在讲解“智取生辰纲”这一文章时,可让其中一位学员扮演生辰纲,其他几位学员分别扮演吴用、晁盖以及杨志等水浒传英雄,并引导这些学员依照课文的台词进行对话,如此一来,既能让参与表演的学员体验到各个人物的特点,也能让台下观看表演的学员直观感受到智取生辰纲的过程。在联想点拨法的运用中,主要是指导初中生结合想象来理解课文的重难点,并加强初中生纵向思考能力。例如,在讲解“孤独之旅”这一文章时,可向全体学员介绍杜小康的家庭背景,并描述杜小康与其祖父在边疆牧鸭的生活,再引导全体学员对杜小康牧鸭的场景展开想象,可让全体学员深刻理解“孤独之旅”的含义。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

在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设备,可有效发挥多元化教学质量。基于这一点,教师应借助多媒体设备来整合教材资源,并将教材内容通过多媒体来呈现给全体初中生,可让初中生更深刻地掌握课本知识。同时,还能将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使初中生能够全神贯注地听取教师所讲的内容。例如,在讲解智取生辰纲这一章节时,可在课前收集一些关于水浒传的视频,并截取其中描述智取生辰纲的视频,并在课堂上将这段视频播放给全体初中生。在此期间,可引导初中生对水浒传英雄的机智行为以及反抗精神进行思考,并告知全体初中生反抗压迫者的行为以及精神值得推崇。如此一来,全体学员不仅能直观了解到生辰纲被抓获的主要过程,还能认识反抗压迫者是一种正面精神,从而掌握这一章节的全部内容。

(四)丰富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的教学重点篇11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9-0029-02[WN]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初中阶段教育的地位不断上升。作为初中学生的必修学科,语文教育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教育事业创新发展的今天,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思路与方法都应当进行合理的变革。因此,本文以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路与对策为题,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思想与创新方法进行分析。

一、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路

要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需要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教师只有明确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路,才能使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首先,初中语文教师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开展课程教学的重要基础,要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就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教学目标进行指导。

其次,教师要讲究初中语文教学的方法,教师的教学水平对于学生学习成果好坏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方法使用是否得当,会使学生学习感受完全不同。教师要从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出发,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程进行合理调整,使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水平相适应。

最后,教师要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内容要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明确学生的学习重点。所以,教师在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前,要考虑社会时代热点,选择有效的阅读内容,使初中阅读教学可以服务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二、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整理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思路之后,最重要的就是明确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在笔者看来,要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引导学生融入语文阅读情境

初中学生是初中语文阅读学习活动中的主体。让学生融入语文阅读学习情境中去,对于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与语文素质提升都有着促进作用。在阅读教学之前,教师要对阅读段落进行仔细分析,针对阅读题材进行教学活动设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可以融入到阅读情境中去。在阅读情境中,学生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对阅读学习内容进行理解与分析,这样阅读学习内容可以对其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产生影响。教师更要从社会的发展需求出发,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优化阅读教学。

比如在对《繁星》一课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为学生打造一个真实的阅读情境,引导学生融入到情境之中。在教学前,教师要利用网络平台对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进行搜集,准备好教学素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呈现与繁星、夜晚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深入到文字中,与阅读文本进行互动,有利于初中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

二)引导学生进行个性语文阅读

每一个初中学生都具有自己的个性,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具有明显差异的,无论是学习水平还是学习兴趣,都会有所不同。一些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较强,在同样的课堂上,其学习效果就会较好。而一些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较弱,其阅读课堂学习效果不尽理想。因此,教师要从学生不同的语文阅读学习追求出发,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语文阅读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适当引导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而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则要引导其对文章进行分析,掌握阅读文章的内容,促进学生整体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教师更要尊重学生的阅读学习习惯,让学生利用自己觉得最高效的方法进行阅读学习。

比如在以《往事依依》作为阅读文本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他们通读文章,发现文章的亮点与自己在阅读活动中所产生的问题。而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组织他们开展合作学习,针对阅读方法进行探究,共同分析文章内容,了解文章主题。一些学生提出借助网络平台进行学习,那么教师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

三)满足学生语文阅读学习需求

利用丰富的教学方案,满足初中学生的阅读学习需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案,应当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更要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在社会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内容也在变换,阅读内容也不断升级。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方案的制订时,要特别注意教学方案的时代性,使教学方案与初中语文学科的发展规律相适应,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为学生传递更多的内容。

比如在以《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作为文本进行教学时,教师要考虑到华夏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及社会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宣传活动,使教学活动具有时代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孔子学院的广泛建立作为例子,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华夏文化的魅力。更要将此阅读教学活动与《论语》学习结合,使教学方案符合语文学科教学规律。只有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才能促进教学内容的丰富,实现学生学习热情的提高。

四)营造生动活泼的语文阅读学习氛围

课堂学习氛围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会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兴趣,更能强化阅读教学效果。初中学生好动,对阅读文本中的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只要初中学生对阅读学习产生兴趣,就会不断深入到阅读学习活动中。因此,教师要抓住初中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点,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教师要关注互动环节的作用,利用合理的课堂互动,使学生成为初中语文阅读学习的真正参与者。比如在讲解《甜甜的泥土》的时候,教师可以就阅读文章的题目与学生进行交流。为什么作者要用“甜甜的”来修饰泥土呢?是泥土真的是甜的,还是其中有什么样的故事?师生就这些问题进行交流会促进语文课堂的活跃,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对于教师的业务水平来讲是一项考验,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来讲是一种提高。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建立起科学的阅读习惯。笔者从初中语文教学内容出发,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路与方法进行了分析,在日后的教学中,笔者亦会确立阅读教学内容的地位,传授有效的阅读方法,引导初中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初中语文的教学重点篇12

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语感就是人们对语文文化和知识点的一种比较直接的感应能力,同时也是一种心智方面的基础技能。初中环节的教育工作是小学和高中的过渡环节,因此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语感教育也是尤为重要的。初中环节的语文教学也是学生增加人生阅历、确保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关键阶段,所以,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比较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语文知识点语感能力的强弱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大力加强培养学生的语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并且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掌握一个科学、正确的学习手段,也能够确保培养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在初中语文的学习阶段,教师更应注重学生语感的培养。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含义

1.语感的根本含义。所谓初中语文的语感,也就是指在长期的训练以及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对于语言的一种独特感觉。语感同时也是一种比较高等级的掌握语文综合性能力,是反映一个人基本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叶圣陶老先生就曾对语文学习中的语感进行详细的描述: 不了解其字辞的主要意义,仅仅依靠着查字典是根本不够的。只有首先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用心,不断获得经验,才能够对语文学习中的语言有一个比较丰富而正确的认识。而这种对于语文学习中语言的灵敏的感觉,就被称为“语感”。现阶段,一些研究工作人员还认为语感同时也是一种理性的直觉感。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感受与感觉,是一种心理方面的活动。

2.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培养语感的意义。初中语文对于学生语感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项工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学生语感的培养是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核心任务。在现阶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下的课程目标中这样提出:学生应该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具备比较丰富的知识积累,能够形成非常良好的语感能力。由此而知,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感的培养工作就是语文教学的关键目标,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关键任务,还是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关键突破口,同时也是初中语文教学中最为根本的目的,是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的核心,所以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2)语感的培养有利于增强初中学生对语言的直觉感知,以期充分发展思考力。一个语感强的人可以对语言的要点作出准确的判断,可以自由想象,还可以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但是在现阶段,学生往往是咬文嚼字、望文生义,很多学生写抒情文章时,也只是简单地列举名称,并没有把自身的感受形象地表达出来。学生的字词积累太少,对语言的感悟也太少。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语感的培养途径

1.创设良好的听说情境。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水平,要清楚语感和语文知识点中语言的灵敏感觉以及悟性是息息相关的。在此基础上,语文教师要创设一些适当的听说情境,帮助学生学会自己研究、分析,并在学生有所感悟的前提下,尽量让学生通过自由想象,和作者达到“心神合一” 。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语文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看图说话以及复述课文等培训,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感情境,适当地提供环境,鼓励学生及时进行交流,并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师生之间的交流,不断增强学生的语感能力。

2.通过朗读、背诵训练初中学生的语感能力

(1)大力强化示范性的朗读。初中语文教师要有表情地进行课文朗读,传达出课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在教师的朗读过程中可以得到比较科学、有效的信息,并且能够进一步萌发对课文朗读的兴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