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成本的构成合集12篇

时间:2023-08-24 09:29:10

经营成本的构成

经营成本的构成篇1

跨国经营的企业与纯粹国内经营的企业相比,具有独特的运作形式,其资本结构问题的复杂程度随之增加。正因如此,跨国经营企业资本结构的研究受到国外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相比之下,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却十分少见,关于企业资本结构的研究绝大多数着眼于国内经营企业的传统模式,这与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日益蓬勃发展的现状已不相适应。在这种情况下,加快对跨国经营企业资本结构的研究已是势在必行,本文即对此问题作出一些探讨。

一、跨国经营企业资本结构的目标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长期资本筹集来源的构成和比例关系。在通常情况下,企业的资本结构由长期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构成,资本构成就是指这两者各占多大比例,企业通过债务工具和权益工具筹集资金时,要分别承担相应的债务成本和权益成本,此时就要寻找一个最佳组合比例,即目标资本结构,使得债务与权益两者综合而成的企业总资本成本最低,从而有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二、跨国经营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

企业权益资本包括留存收益和股票筹资,权益资本成本就是投资者购买或持有该企业股份所要求的投资收益率。根据CAPM模型,权益资本成本等于无风险报酬率加上风险溢价:Ks=Rf+β(Km―Rf),其中Ks代表企业权益资本成本,Rf代表无风险收益率(常以国库券收益率代替),Km代表市场组合收益率(即市场所有股票的平均收益率),β系数反映该企业股票的系统性风险。可见,企业权益成本受以下三个因素影响:无风险收益率、市场组合收益率、该股票的β系数。

对某个企业来说,无风险收益率、市场组合收益率都是既定的,自身无法影响,但β值却与企业自身有着密切关系。通常情况下,CAPM模型中的市场组合代表的是国内市场组合,衡量企业系统性风险的指标β值也只表明用国内市场组合衡量的风险。而企业进行跨国经营后,可以更多地考虑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权益筹资,这时的β值是根据国际市场投资组合计算出来的,相应便会降低。其原因在于,国际股票市场比国内股票市场有更多的选择,投资者能够更好地分散风险,通过投资范围的扩大将在国内市场上无法分散的某些系统性风险给规避掉。企业的β值下降,导致权益成本的下降,也即企业跨国经营带来了权益资本成本的下降。

三、跨国经营时企业债务资本成本的影响

与跨国经营有利于降低权益资本成本的情况不同,债务资本成本会受到企业跨国经营行为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1.跨国经营对债务资本成本的降低作用

首先,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可以涉及较广泛的范围,在多个市场获得收入,这些现金流是不完全相关的。与投资组合理论相类似,企业整体现金流波动的方差就会减小,即出现现金流危机的概率降低。这样无疑能够提高债权人的信心,从而降低跨国经营企业利用债务筹集资本的成本。

其次,开展跨国经营的企业如果在海外设立子公司,还可以拥有财务灵活性以降低债务资本成本。比如当子公司所处东道国的公司所得税率较低时,该子公司可能比处于高税率国家的子公司有较高的税后收益,而这种税率差异优势可以通过跨国经营企业内部协调来实现,即通过跨国运作调节所属子公司的资本结构来减少公司收益的税收侵蚀。因此开展跨国经营的企业在削减债务融资风险和降低债务融资成本方面的能力要强于纯粹的国内经营企业。

2.跨国经营对债务资本成本的拉升作用

首先,公司跨国经营后会面临较高的财务拮据成本。这是指当财务拮据发生,企业没有足够的偿还能力及时偿还到期债务时有破产风险,即使不会破产,也会发生大量的额外费用和机会成本。跨国经营的企业由于面临着政治风险和汇率风险,财务拮据成本比纯粹的国内企业要高。如在非固定汇率制下,跨国经营的企业容易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公司现金流波动变大;同时,东道国不确定的税收政策,存在侵夺公司资产的可能性等国际政治风险也加大了跨国经营企业的现金流的波动,同样会增加财务拮据成本,提高企业的债务资本成本。

其次,债权人在提供资金时会考虑成本的因素。企业在国外开展经营使得债权人和公司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情况比国内经营时更加严重,债权人很难监督企业是否将债务资本投资到借款合同条款规定以外的用途,也很难根据公司披露的财务信息来掌握公司内部真实的财务状况,因此,债权人必然要求更高的投资回报率,从而提高了跨国经营企业的债务资本成本。

四、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开展跨国经营会对其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产生多方面的影响。跨国经营的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其在资本成本特别是债务资本成本方面的优势,因为相比股权筹资,债务筹资可以更加灵活地进行。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成分并非越高越好,因为随着债务比重的不断上升,财务拮据成本和成本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开展跨国经营的企业应当根据自身情况,慎重决定资本结构,把权益资本成本和债务资本成本设定在最优的水平,并根据企业发展的情况不断调整,以使得整体资本成本最低,提升企业价值。

参考文献:

[1]张俊瑞:国际财务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经营成本的构成篇2

一、企业诚信的成本——收益分析

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是否选择诚信不仅仅是一个伦理道德问题,更多的还是个经济问题。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必然会在利益的获得与诚信道德选择的代价之间进行成本和利益的权衡,这便形成了对诚信道德选择的成本—收益经济学分析。诚信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既有投入,也有回报,具有商品的某些属性。企业诚信是一种无形资产,根据经济学原理,企业要取得诚信这种无形资产必须有所付出,即诚信是有成本的。企业诚信付出会使其在市场上诚信度提高,从而树立起良好的市场形象,无形资产升值,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回报,即诚信收益。

1.企业诚信成本

企业诚信成本有多种划分方法,有人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有人分为有形成本和无形成本;有人分为主动成本和被动成本。本文在以上划分基础之上把诚信成本分为守信成本和失信成本。守信成本包括主动成本和被动成本(守信机会成本),失信成本包括罚款支出和信誉丧失成本(失信机会成本)。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诚信成本

(1)企业守信成本是指企业坚持诚信经营所付出的代价。其中被动成本指企业为了生存的需要不得不支付的成本,是对企业诚信经营最基本的要求,可以说是企业“为了诚信而诚信”。WWw.133229.CoM例如:要实现对客户和消费者诚信的承诺,必须如期履行合同、保证产品质量;实现对企业员工诚信的承诺,必须保证按时足额发放员工的工资报酬、保障员工的福利、建立和完善劳动安全保障设施;实现对投资者诚信的承诺,就要保证投资者财产的安全和投资者财产的保值增值;实现对政府、社会诚信的承诺,必须保证及时足额缴纳税款、保证合理开发和使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所花费用等等。企业若不支付这些被动成本,则可能会给自身带来一时的利益,但这些收益是以牺牲长期利益而换来的短期收益。因此,也可以把这部分成本看作企业守信机会成本。

企业守信经营的主动成本是指企业具有了长远眼光,为了树立良好的企业诚信形象而心甘情愿主动支付的成本。如企业用于维护自身诚信形象的广告宣传活动费用;企业向客户和消费者提供优质完美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所需支付的费用;对员工进行情感投资、建立诚信用人机制、用于职工诚信教育的费用等。海尔集团著名的“砸冰箱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诚信经营的例子,目的就是要教育员工竖立严格的质量意识,以诚实守信的态度对待消费者。也正是凭着这种诚信的经营理念使海尔得以稳步走向世界。管理学家爱德华·劳勒在其所著的《最终竞争力》一书中提到:通过企业的高投入建立的雇主和雇员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是企业竞争力的最终来源。

(2)企业失信成本指失信经营所带来的损失,主要包括:

①信誉丧失的损失。例如企业因为失信行为而导致市场份额缩小甚至丧失的损失;投资者不愿再继续投资或抽回投资造成的损失;员工的忠诚度降低甚至离开企业造成人员流失的损失;失去与其他经营者合作机会而造成的损失等。这些成本是间接的、隐性的信誉丧失成本,一旦发生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若能避免则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利益,因此也可被看作企业的失信机会成本。

②惩罚支出的损失。这是企业失信成本的直接、显性的表现,例如不履行合同而支付的违约金;因商标侵权、制假售假、偷税逃税、走私贩私、环境污染等受到社会有关部门严厉制裁的支出等。

诚信投资是一个战术问题,更是一个战略问题;是一个艺术问题,更是一个科学问题。我们要杜绝失信成本的发生,但对于守信成本也不是一味盲目的投入,“庄妈妈净菜社”就是一味进行诚信投资不注重回报而导致失败的典型的教训,因此,必须要注重企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

2.企业守信收益

(1)市场集聚收益。企业通过诚信经营,依靠信得过的产品与优质的服务,建立起客户与消费者对企业的忠诚,从而实现连续不断的重复性购买。再通过消费者之间的口碑相传赢得更多的顾客,使企业形成再次销售和多次销售,增加企业的销售量,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2)人才集聚收益。企业通过诚信待人的用人机制来吸引并留住更多优秀的人才,使企业有充足的人力资源。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忠诚而发挥出来的主人翁精神和巨大的创造力,可以为企业带来的更大价值。

(3)资本集聚收益。有了诚信相当于企业拥有了一张融资的通行证,这对于当前融资难的中小企业来说更为重要。而且如果企业信用充足,一笔同样数额的资金,可以周转使用多次,这样可大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成本。

(4)无形的商誉集聚收益。中国一个企业生产的领带在市场上价格只有数十元人民币,当该企业成为皮尔·卡丹的定点生产厂家,还是原来的领带贴上皮尔·卡丹的商标时,其价格猛增至700元~800元以上,这就是诚信的巨大价值。因为人家卖的不仅是产品,还有企业的商誉。商誉就是企业的市场形象,就是金钱,而企业的商誉是由诚信铸成的。

二、企业诚信与失信经营的时间模型

现实的经济活动表明,“诚信”是有价值的。任何经济现象的出现都是成本和收益相互对应的,付出成本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收益的高低,这是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欺诈只会给自己带来一时的不义之财,但要付出丧失交易伙伴的沉重代价,严重者将最终被市场淘汰出局,这是任何一个有远见卓识的经营者和企业家都明白的道理。“诚信”已成为时下中国人最为稀缺的一种资源,谁拥有它并进行认真的经营管理,谁就会成为一个成功者。

1.企业失信时间模型

图2企业失信时间模型

总体来讲,企业失信行为的单位时间内,成本和收益水平是时间的函数,见图2所示。虽然企业采取了不诚信经营行为,但由于信息传递的滞后性,其行为并不能迅速被其他人所知,因此在短期内其收益水平会迅速提高,达到较高水平,随后会进一步增加。但随着企业不诚信行为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收益水平会停止增加并开始下降。在某个时点,也即企业不诚信行为被社会了解到某种程度或受到某种处罚时,其收益水平会大幅度下降,严重的失信行为甚至会失去收益能力。无论企业用什么样的理由解释不诚信行为,人们都无法给予原谅,因为信誉很脆弱,它经受不住一次良心的违背。企业通过长时间的经营才能建立信誉,拥有信誉时间越长久的企业越受人们信任。但是无论企业的信誉保持了多久,只要有一次不诚信行为,就会击垮多年的诚信形象。不诚信给企业的伤害一般是致命的,即使能够勉强渡过危机,也要用更长久更巨大的努力去愈合这道伤口。

2.企业守信时间模型

同样,企业守信行为单位时间内,成本和收益也是时间的函数。企业守信经营模型可分为投入期、发展期和品牌期三个阶段,见图3:

图3企业守信时间模型

投入期:企业在进行诚信投资的初期阶段,有可能是不赚钱甚至是赔钱的,企业的收益曲线是缓慢增长的。因为诚信从投入到产生存在一个“时滞”,包括消费者的反应时滞、需求时滞等,主要取决于消费者对企业所投入诚信的理解程度、收入因素等,往往是投资进行一段时间后,消费者和合作者才相信企业有信誉。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在被动成本支付时,企业可能会吃亏。比如在遇到困难时仍要履行合约,顾客不必为此支付诚信费用,也不会立即要求进行其他合作。企业付出了诚信成本,但并没有得到诚信收益。但客户因为这件事情更加信任企业,以后还会继续合作,甚至给企业带来其他客户。这笔诚信收益比其诚信成本大得多,只是在行为发生时没有反映出来。因此,从当前看,诚信被动成本大于诚信收益;从长远看,诚信被动成本小于诚信收益。所以,只要企业想继续生存下去,就应该诚信经营。

发展期:当企业准备支付诚信的主动成本时,就已经有了长远眼光,树立诚信形象为将来获得更大的利益。这时,因为企业已经有了积累起来的信誉,所以企业诚信回报就会快速增长,其收益曲线就会变得陡峭。当企业不会为了诚信而诚信时,其被动投资已变为主动投资。企业发现诚信能带来的收益越大,则会投资越多的资金用于树立诚信形象。支付诚信被动成本还处在较低层次,为了生存;支付诚信主动成本则处在较高层次,为了企业发展。不管是哪一种,只要用持续发展的眼光看,诚信收益一定大于诚信成本。

品牌期:当企业持续不断的投入诚信投资,而又源源不断得到诚信回报时,企业就形成了自己的诚信品牌。品牌是企业在诚信方面长期大量投入的结晶。我们已经进入了品牌的时代,社会越发达,需求越复杂,消费越高档,品牌也就越重要。品牌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除了满足人们的物质消费要求以外,更能满足人们在精神、文化、心理等方面的享受。根据西方经济学家的调查统计表明:在人均收入达一万美元以上的国家,90%的消费市场是满足人们心理和精神上的追求。正因为如此,品牌在市场经济中有着独特的经济魅力。品牌是一种信誉和口碑,是企业诚信的投入和企业文化的结晶,是一种巨大的无形资产。它将直接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回报和收益。在一个健康向上、秩序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中,投资诚信的回报应该远远大于付出,即收益远大于成本。据美国的一家咨询公司的调查显示:在诚实守信方面每投入一元,将产出3元~6元的收益,其投资收益率远远高于一般的投资项目。我们平常所说的“老字号”、“金字招牌”和品牌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是企业诚信在市场中的折射影像,是企业经过多年甚至几十年、上百年持久的市场考验才得来的,是老百姓心目中的一块不朽的丰碑,同样也是一种宝贵的无形资产。

参考文献:

经营成本的构成篇3

1.对于非营利性质医疗机构成本核算进行分析

1.1非营利性质医疗机构的成本核算观念与特色

非营利性质医疗机构的成本核算是依据其管理模式以及发展需要,将医疗机构的各项支出进行记录、总结、配置以及分析制成相关报表,从而体现非营利性质医疗服务过程中成本消耗的一种经济管理方式,是医疗机构运营过程当中的劳动耗资的总量。具体是由这么六中成本组成;业务费用、公务费用、劳务费用、材料费用、管理费用以及固定资产费用。这几点是组成成本核算的关键。非营利性质医疗机构在成本核算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医疗机构全员性、过程性以及技术经济性的体现。

1.1.1非盈利性质医疗机构过程性的体现

医疗服务工作量大小、医疗质量品质的优劣、工作效率以及医疗仪器使用率的多少、医疗耗材的使用情况;全部都能够从医疗服务中心的成本核算当中直接表现出来。对此,我们需要从非营利性质医疗服务机构的整体运用流程、医疗设备、医疗耗材以及物资的购入、存放以及使用等各个环节着手于成本的控制。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该注意医疗技术、临床以及行政后勤等部门的运营过程当中产生的成本,严格控制支出,实现节约成本的目的。

1.1.2非营利性质医疗机构全员性的体现

将医疗机构成本核算的概念深入到医疗机构全体上下,引起各个部门,甚至是个人的重视,让各个干部以及员工参与到这其中,充分调动每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能,自行进行费用的控制,只有这样才可以让非营利性质的医疗服务机构的成本控制工作长久和有效。

1.1.3非营利性质医疗机构技术经济性的体现。

非营利性质的医疗服务机构在进行成本核算的时候绝不应该只是考虑单一的经济的活动,必须把医疗技术与经济两个方面作为切入点,进行成本核算。把经济融入技术活动当中,对医疗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这有这样在才可以降低成本,从而制定出最佳方案。

1.2非营利性质医疗机构进行成本核算的意义

将成本核算引用到非盈利性质医疗机构财务管理工作当中,这对于其非常的重要,不仅仅能够帮助有效的控制运营成本,而且还能够促进非营利性质医疗机构的经济效益提升,具体的表现在以下这么几个方面:

1.2.1成本核算有助于将技术经济划分到每个科室

因为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之中,经济目标的最初的制定与分解,再到把经济目标进行落实与考核,全部都和技术经济责任当中的权利、责任以及利益紧密相关。仅仅从制定目标、划分责任、分配权利这个角度来讲也是与之相符合的。

1.2.2成本核算有助于非营利性质医院规划管理

成本核算有助于非营利医疗机构在走向市场的时候,能够更快的适应市场。所以增强管理力度非常有必要,把战略目标作为基础,将成本核算的管理制度落实到每个科室,细化到每个人头上,要把成本核算管理制度切实有效的利用起来,要意识到成本目标的重要性。

1.2.3成本核算能够帮助医疗机构提升经济效益

非营利性质的医疗机构是把病患当成重点、质量为中心、效益为基础的机构,如果仅仅是以提升运营效益为目标,而没有实际有效的手段,那么什么都不可能实现。对此,非营利性质的医疗机构必须要将目标与效益有效的结合起来,并且将这个观念有效的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之中。然而,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就是提升非营利性质医疗机构经济效益的关键。

2.当下非营利性质医疗机构的成本核算有哪些问题以及问题解决的方法

2.1成本核算全方面的落实对非营利性质医疗机构的影响

在当下,已经有很多的非营利性质医疗机构展开了成本核算。但是有很多仅仅是对一部分营运成本进行核算,或者只是对一些相对重要的科室进行成本核算。这样的成本核算所提供的数据部完善,因为缺少关键性的成本核算数据,所以让整体成本核算精准度极低,这样的成本核算,也让资源分配不合理,让其投入与成本消耗不相符,费用支出无依据。另一方面,依据这样成本核算所预测的成本经济活动与相关的经济收益也将会出现偏差。全方面的成本核算指的不光是直接成本核算,而且对间接成本也要合理核算,所以要全方面的落实成本核算,完善其管理体制,增强全体工作人员的成本意识,尤其是财务工作人员。

2.2医院的服务价位和服务成本的可比性

物价部门与医疗单位根本不是一个系统,对此医疗服务很难定价。因为历史原因,当下,政府部门对于医疗服务收费还是偏低的,有些医疗服务甚至低于了成本价,这就导致了一部分非营利性质的医疗机构一些医疗服务项目都没有相应的收费标准。所以,必须根据成本核算,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医疗项目收费标准,有针对的性进行成本预算,从而减低成本核算难度,让成本控制变得更加简单。

2.3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在成本核算问题上观点的变化

由于国内非营利性质的医疗机构成本核算开展时间相对较短,还没有健全的成本核算制度,其模式大多都是:收入减去成本再乘以提成率就等于科室纯收入。就这存在一切向钱看齐的片面性。我们要加强医疗机构的精神文明建设,不是说不要经济效益,而是从本质上提升医疗技术,让医疗服务质量变得更加优质,增强医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个人能力,从这些点着手让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实现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

经营成本的构成篇4

该书在应用创新方面有几个突出特点:通过构建企业融资博弈模型从理论上就不同产权制度安排对企业融资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产权制度的不合理是导致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最大障碍,明晰并切实保障融资双方产权成为缓解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根本途径”的结论;以我国转型经济为背景,基于西方资本结构理论的分析框架对民营企业的融资结构和资本结构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对民营企业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优化资本结构有助于提高民营企业绩效”的观点;通过构建银行合作模型,就大银行和小银行为民营中小企业提供信贷融资的合作效应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通过大银行和小银行的优势互补,实现‘双赢’,并有效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思路;以经济转型为背景,基于公司治理的视角分析了民营企业资本结构的形成机制,探寻了民营企业资本结构优化难的症结所在。

经营成本的构成篇5

一、收入结构分析

企业收入取得的途径有二:一是在主业中获取的经常性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经常性收入具有可持续性、可再生性及稳定性;二是在非营业活动中取得的非经常性收入,包括营业外收入、投资损益、补贴收入等。非经常性收入具有偶然性、间断性。因此,通过分析经常性收入或非经常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就可评价企业的经营风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经常性收入的比重越大,说明非经常性收入比重越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强,经营风险越小。但在进行收入结构分析时,不仅要重视收入的量,更要关注收入的质。收入的本质是经济利益流入,而经济利益流入的主要形式就是现金的回收。因此,要判断企业收入的品质与有效性,还须结合现金流量表计算销售净现率,该指标可反映企业销售商品所获取的变现收益水平。该指标越大,说明企业货款回笼越及时,坏账发生的可能性越小,收入质量越高。

二、销售结构分析

销售结构是指每一种产品的销额在总销额中所占比重,该指标可用来观察企业的经营模式、经营战略和经营风险。若企业每一种产品的销售比重很小或相差无几,说明企业多元化经营程度较高;若企业某一产品的销售比重占绝大部分,说明企业专业化经营程度较高。多元化战略是与专业化经营相对应的企业经营战略,而专业化经营又是多元化经营的基础. 企业在开始采用多元化发展战略时,需要主营业务提供雄厚实力和稳定保障来支持,这不仅是企业多元化发展的前提,更是企业避免因多元化的风险而遭受灭顶之灾的客观要求。如果主营业务已经陷入困境,欲用多元化使企业摆脱困境,企业不仅缺乏足够的资源在新领域内建立新的优势,甚至还会使原来的经营领域受到连累而危及到企业的生存。因此多元化进入的程度,与原企业业务在资源和能力的运用上有较强的关联性。企业应该通过保持和扩大自己所熟悉和擅长的主营业务,尽力扩大市场占有率以求规模经济效益最大化,要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作为第一目标,在此基础上兼顾“一元化”与“多元化”。

三、成本结构分析

企业总成本由主营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构成,主营业务成本在企业成本费用中占绝大部分,它包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制造用。不同的成本项目,其习性和控制方法也不同。主营业务成本主要靠改进和创新工艺技术、使用熟练工等途径来降低消耗,企业可通过弹性预算来控制成本水平;而期间费用大多与产销量无关,一般属固定性成本,企业可通过固定预算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因此,通过成本结构分析,就能找准成本控制方向、重点及相应的成本控制方法。成本结构分析指标主要有主营业务成本与总成本比、期间费用与总成本比、主营业务成本材料费用率、主营业务成本人工费用率、主营业务成本制造费用率等。

四、收入成本结构分析

收入成本结构是用来反映所得与所费、资金耗费与资金产出的关系。收入成本结构分析指标主要有收入成本率、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率、收入期间费用率等。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率还可以再分解为收入材料费用率、收入人工费用率、收入制造费用率。收入期间费用率也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收入管理费用率、收入财务费用率、收入营业费用率、收入研发费用率等指标。

1、 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率

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率=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毛利率,该指标越小,企业毛利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率可分解为:

(1)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率=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材料费用/材料费用=收入材料费用率×主营业务成本/材料费用=收入材料费用率×1/主营业务成本材料费用率

(2)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率=收入人工费用率×主营业务成本/人工费用=收入人工费用率×1/主营业务成本人工费用率

(3)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率=收入制造费用率×主营业务成本/制造费用=收入制造费用率×1/主营业务成本制造费用率

2、 收入期间费用率

收入期间费用率=期间费用/主营业务收入

由于期间费用大多属于固定成本且有无效消耗的成分,因此收入期间费用率越大,企业经营风险就越大,企业盈利能力越弱。收入期间费用率可分解为:

(1)收入期间费用率=收入研发费用率×期间费用/研发费用=收入研发费用率×1/期间费用研发费用率。对于高科技行业,在成本费用总水平降低的情况下,研发费用的比重应提高。这既是知识经济发展以及提高企业只自主创新能力的客观要求,也是国内外企业发展的共同经验和趋势。

(2)收入期间费用率=期间费用/主营业务收入×管理费用/管理费用=收入管理费用率×期间费用/管理费用=收入管理费用率×1/期间费用管理费用率

(3)收入期间费用率=收入财务费用率×期间费用/财务费用=收入管理费用率×1/期间费用财务费用率

(4)收入期间费用率=收入营业费用率×期间费用/营业费用=收入营业费用率×1/期间费用营业费用率

3、 收入成本率

收入成本率=总成本/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成本=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率×总成本/主营业务成本

=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率×1/主营业务成本比率

=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率×主营业务成本乘数

或 收入成本率=收入期间费用率×总成本/期间费用

=收入期间费用率×1/期间费用比率

=收入期间费用率×期间费用乘数

五、成本利润结构分析

成本利润结构是用来反映投入与产出、资金耗费与资金产出的关系,该指标与收入成本结构负相关,成本利润率越高,收入成本率就越低,该指标应越小越好。成本利润结构指标主要有成本利润率、主营业务成本利润率、主营业务成本毛利率等。

1、 成本利润率

成本利润率=利润/总成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利润率×主营业务成本/总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利润率×主营业务成本比重

主营业务成本利润率用来反映主营业务成本的盈利能力,而主营业务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反映的是成本构成中的风险程度。

2、主营业务成本利润率

主营业务成本利润率=利润/主营业务成本×毛利/毛利

=主营业务成本毛利率×利润/毛利

其中主营业务成本毛利率可进一步分解为:

(1)主营业务成本毛利率=毛利/主营业务成本×材料成本/材料成本

=材料成本毛利率×材料成本/主营业务成本

(2)主营业务成本毛利率=人工成本毛利率×人工成本/主营业务成本

(3)主营业务成本毛利率= 制造费用毛利率×制造费用/主营业务成本

我们还可用期间费用对成本利润率进行分解:

成本利润率 = 管理费用利润率×管理费用/期间费用

=管理费用利润率×管理费用比重

或 =财务费用利润率×财务费用比重

或 =营业费用利润率×营业费用比重

六、利润结构分析

企业利润按来源分营业利润和非经常性损益,营业利润是企业在主业中赚取的,它反映企业的经营效果、盈利能力、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前景,具有稳定性、持续性、可再生性、风险小等特点;非经常性损益来源于非营业活动中,大多与企业资产处置和证券交易等业务有关,具有偶发性、间断性、易操纵、风险大等特点。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净收益营运指数来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风险。

净收益营运指数=营业利润/净利=1-非经常性损益/净利

非经常性损益占比越大,因营业利润的比重就越小,企业盈利能力就越差,经营风险就越大。

净收益营运指数只能用来反映企业盈利的数量,却不能反映企业收益的质量。因为企业利润是按权责发生制确认和计量的,在没有取得实际性现金流入之前,账面上的利润永远是纸上的收益,是抽象的,特别在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时,利润虚假的成分更大。因此报表上的利润规模大,并不能得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济效益良好的结论,我们还应结合现金流量表,通过计算现金营运指数和销售净现率等指标才能做出正确的评判。

七、利润分配结构分析

企业实现的净利,一部分形成企业积累,即留存收益或“内源性融资”;另一部分用于向投资者分配。而留存收益与股利支付两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提高留存盈利,必然会降低股利支付额。用来表达

利润分配结构的指标是股利支付率和留存盈利比率。

1、股利支付率=股利/净利=每股股利/每股盈余

股利支付率的大小,净利不是决定性因素,而是取决于企业股利分配政策。

经营成本的构成篇6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完善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去年6月财政部组织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首次将民营民营企业列为检查对象。今年1月8号,公布的会计信息质量报告显示,大部分民营民营企业存在会计基础士作薄弱、白条抵现金、财务管理混乱等问题,尤其是提前确认收人、粉饰报表的现象比较突出。中国的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9年。很多企业之所以发展到一定阶段就英年早逝,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财务管理工作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破产与持续经营只是一步之遥。一个企业如果不重视财务管理,导致财务状况恶化,丧失现金支付能力,不管其规模多大都会破产。对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完善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科学地设置财务管理最优目标,对于研究财务管理理论,确定资本的最优结构,有效地指导财务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拟从确定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出发,分析财务管理最优目标(民营企业价值最大化)与资本结构的关系,并运用资本结构的计量指标(财务疚杆利益),对我国民营企业的负债经营状况进行分析研究。

一、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民营企业价值最大化

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民营企业在特定的理财环境中,通过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民营企业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民营企业价值最大化、民营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根据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并通过关于财务管理目标的几种主要观点的比较,认为民营企业价值最大化应作为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

(一)以民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弥补了利润最大化的不足

如果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一方面,没有考虑民营企业所创造的利润与投人资本之间的关系,不利于不同资本规模的民营企业或同一民营企业不同时期之间的比较另一方面,它没有考虑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取得的同一利润额所用的时间不同,其价值不同,承担的风险也可能不同。如果以追求民营企业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还可能会忽视产品开发、生产安全、履行社会责任等工作,导致民营企业短期行为的发生。进行财务管理就是要权衡报酬与风险的得失,实现二者的最佳平衡,使民营企业价值最大。以民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可以将民营企业取得的报酬按时间价值进行计量,考虑了报酬与风险的关系,使民营企业的前当收益与未来收益都对民营企业价值产生影响,有效地避免民营企业短期行为的发生。

(二)以民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对务管理目标更符合我国国情

在我国,有人认为应将民营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因为经济效益是指投人与产出的关系,即以一定限度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限度的收益。这是一个比利润更广义的概念,它是三类量化指标的综合:一是以资本、成本、利润的绝对数及相对数表示的价值指标;二是以产量、质量、市场份额等表示的实物量指标;三是以劳动生产率、资产利润率、保值增值率等表示的效率指标。并认为第一类指标反映的是民营企业现实的盈利水平,第二类、第三类指标反映的是民营企业潜在的盈利水平或未来的增值能力,因此该指标在利润中加人了时间因素,可以认为该指标考虑了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由于反映民营企业盈利水平的利润指标是按照权责发生制计算的,并没有考虑时间价值。这种认为潜在的盈利能力或未来增值能力反映了时间价值的观点在理论上是缺乏依据的,在实践上也是难以计量的。而以民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体现了对经济效益的深层次认识,不仅考虑了风险与报酬的关系,还将影响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及各利益关系人的关系协调起来,使民营企业所有者、债权人、职工和政府都能够在民营企业价值的增长中使自己的利益得到满足,从而使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和经济效益均进人良性循环状态。因此,民营企业价值最大化应是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

二、资本结构理论与民营企业价值最大化

资本结构理论是西方当代财务理论的主要研究成果之一。民营企业的资本结构是由于民营企业采取不同的筹资方式形成的,表现为民营企业长期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即民营企业资产负债表右方的长期负债、优先股、普通股权益的结构。各种筹资方式及其不同组合类型决定着民营企业的资本结构及其变化。资本结构的变化与民营企业价值处于怎样的关系?当民营企业资本结构处于什么状态能使民营企业价值最大?这种关系构成了资本结构理论的焦点。其中,莫迪利安尼和米勒创立的MM定理,被认为是当代财务管理理论的经典。

(二)资本结构理论对我们的启示

资本结构理论的重要贡献不仅在于提出了"是否存在最佳资本结构即这一财务命题;而且认为客观上存在资本结构的最优组合,并使我们对资本结构有了以下几点明确认识:

1、负债筹资是成本最低的筹资方式

在民营企业的各项资金来源中,由于债务资金的利息在民营企业所得税前支付,而且,债权人比投资者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小,要求的报酬率较低,因此,债务资金的成本通常是最低的。当存在公司所得税的情况下,负债筹资,可降低综合资本成本,增加公司收益。

2、成本最低的筹资方式,未必是最佳筹资方式

由于财务拮据成本和成本的作用和影响,过度负债会抵消减税增加的收益。因为,随着负债比重的增加,民营企业利息费用在增加,民营企业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在加大,民营企业的财务风险在加大。这时,无论是民营企业投资者还是债权人都会要求获得相应的补偿,即要求提高资金报酬率,从而使民营企业综合资本成本大大提高。

3、最优资本结构是一种客观存在

负债筹资的资本成本虽然低于其它筹资式,但不能用单琐资本成本的高低作为衡量的标准,只有当民营企业总资本成本最低时的负债水平才是较为合理的。因此,资本结构在客观上存在最优组合,民营企业在筹资决策中,要通过不断优化资本结构使其趋于合理,直至达到民营企业综合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方能实现民营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三、衡,资本结构孟要指标一一财务杠杆利益

由于民营企业一般都采用债务筹资和股权筹资的组合,由此形成的资本结构一般称为”杠杆资本结构”,其杠杆比率即为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与股权资本的比例关系。因此,财务杠杆利益就成为衡量民营企业资本结构,评价民营企业负债经营的重要指标。

财务杠杆利益是民营企业运用负债对普通股收益的影响额。财务杠杆理论的重心是负债对股东报酬的扩张作用。其计量公式如下:

普通股利润率=投资利润率+负债股东权益x投资利润率一负债利率x(1一所得税率)。由上式可见,当民营企业全部资金为权益资金,或当民营企业投资利润率与负债利率一致的情况下,民营企业不会形成财务杠杆利益;当投资利润率高于举债利率时,借人资金的存在可提高普通股的每股利润,表现为正财务杠杆利益。当投资利润率低于举债利率时,则普通股的利润率将低于税后投资利润率,股东收益下降,表现为负财务杠杆利益。在实际工作中除要考虑财务杠杆利益外,还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一)经济周期因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国家的经济都既不会较长时间的增长,也不会较长时间的衰退,而是在波动中发展的。这种波动大体上呈现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的阶段性周期循环,即为经济周期。一般而言,在经济衰退、萧条阶段,由于整个宏观经济不景气,多数民营企业经营举步维艰,财务状况常常陷人窘境,甚至恶化,经济效益较差。在此期间,民营企业应尽可能压缩负债,甚至采用即零负债朋策略,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而在经济复苏、繁荣阶段,一般来说,由于经济走出低谷,市场供求趋旺,大部分民营企业的销售顺畅,利润水平不断上升,此时,民营企业应增加负债,以抓住机遇,迅速发展。

(二)市场竞争环境因素

即使处于同一宏观经济环境下的民营企业,因各自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不同,其负债水平也不应一概而论。一般来说,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垄断性行业的民营企业,如我国目前的煤气、自来水、电力等民营企业,以及在同行业中处于垄断地位的民营企业,由于这类民营企业的销售不会发生问题,生产经营不会产生较大的波动,利润稳中有升,因此,可适当提高负债比率,以利用债务资金,提高生产能力,形成规模效益,巩固其垄断地位;而对于一般竞争性民营企业,由于其销售完全由市场来决定,价格易于波动,利润难以稳定,因此,不宜过多地采用负债方式筹集资金。

(三)行业因素

经营成本的构成篇7

一、资本结构与负债经营的涵义

资本结构与负债经营是一对密切联系又有所区别的概念。资本结构属于静态的概念范畴,是从理论上来体现一个企业负债资金与权益资金的比例关系的,即明确负债在企业全部资金中所占的比重。而负债经营则需要从动态意义上加以理解,它所强调的是资本结构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当资本结构用以赚取利益时,即被赋予了负债经营的内涵,即企业以资本结构理论为指导,通过借入资金弥补自有资金不足,用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以获取最大收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二、资本结构理论是负债经营的基础

(一)MM理论。该理论认为,在没有所得税的情况下,任何企业的价值,不论其有无负债,都等于经营利润除以适用于其风险等级的报酬率。风险相同的企业,其价值不受有无负债影响;在有所得税的情况下,存在税额庇护利益,负债越多,企业价值越大。

(二)权衡理论。该理论认为,MM理论忽略了现代社会中的两个因素:财务困境成本和成本。在考虑这两项因素后,运用负债企业的价值应按以下公式确定:

运用负债时企业价值=无负债时企业价值+负债减税收益-预期财务困境成本现值-预期成本现值

上式表明,负债可以给企业带来减税效应,使企业价值增大,随之,两种成本的现值也会增加。只有减税利益和两种成本保持平衡,才能确定最佳资本结构,即最佳资本结构应为减税收益等于两种成本现值之和时的负债比例。

(三)理论启示。由上可知:1.负债筹资是成本最低的筹资方式。2.成本最低的筹资方式未必是最佳筹资方式。3.最佳资本结构是一种客观存在。

三、资本结构对负债经营的影响

资本结构又称“杠杆资本结构”,财务杠杆利益是衡量企业资本结构,评价企业负债经营的重要指标。通过对负债经营的利弊分析,我们可以深入地了解资本结构对企业的影响。

合理的资本结构对负债经营企业的利益主要有:

(一)产生“财务杠杆正效应”。在企业的总资产收益率发生变动时,利息的存在会给权益资本带来更大幅度的波动,从而产生“财务杠杆正效应”。因此,当

企业税前利润率高于负债利息率时,增加负债额度对企业有利。

(二)具有节税作用。负债的利息计入财务费用,在所得税前与收入抵扣,使企业少交所得税,而且,利息费用越高,节税额越大。

(三)可降低企业资金成本。债务资本成本较权益资本成本低,负债经营可降低企业资本成本,即综合资本成本。

(四)可减轻通货膨胀的损失。在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情况下,原有负债额的实际购买力下降,企业仍按账面价值还本付息,实际上是将货币贬值的后果转嫁给了债权人,减轻了企业的损失。

(五)有利于控制权保持。负债筹资在增加企业资金的同时,不分散企业所有者权益,有利于保持现有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

不合理的资本结构将带给企业不同程度的影响:当负债率过低时,不能充分发挥上述提及的资金结构中负债对企业的良好作用,不利于企业价值的有效提升;当负债率过高时,企业会面临如下风险:

第一,引起“财务杠杆负效应”。当企业面临经济发展低谷时,由于固定利息支出,会使企业的利润迅速了清,权益资本收益更快下滑。

第二,引发财务风险。对于负债筹资,企业负有到期偿还本金的法定责任。如果企业权益资本收益大幅下降,会使企业面临无力偿债的风险。

第三,导致财务困境成本。如果企业无力承担偿付义务,则会面临财务危机,甚至破产,由此会产生财务困境成本,而增加企业费用,减少企业所创造的现金流量。

第四,再筹资风险。由于企业负债比率增大,对债权人保证程度降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今后的负债筹资能力,使未来筹资成本加大,筹资难度增加。

第五,道德风险。企业资本不足,负债率过高,会产生道德风险。

四、优化资本结构,实现负债经营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任何企业都应该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过高的负债率会使企业陷入债务危机,增大破产风险;过低的负债率影响企业的价值提升;合理的负债率就是由于企业负债率上升导致的企业价值增加与同时引起的企业破产风险增加和债务成本上升导致的企业价值下降在边际上相等。只有把握合理的负债比率,不断地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合理利用财务杠杆利益,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问题与风险的产生,从而实现企业负债经营的良性循环。

(一)资本结构优化决策的方法

资本结构的优化决策就是根据若干个可行的资本结构优化方案,从中选择企业最佳资本方案的过程。所谓最佳资本结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能使企业综合资本成本最低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资本结构。比较资本成本法是在充分反映企业财务风险的条件下,以公司价值最大同时综合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作为最佳资本结构,进行资本结构决策的一种简单而实用的方法。它是通过计算不同资本结构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并以此为标准相互比较进行资本结构决策的。

(二)资本结构优化要处理好的关系

1.企业收益能力和负债比率的关系。优化资本结构,确定最佳资本结构时应分析企业的收益能力。当企业预计资金收益率高于负债利率时,资本结构中的负债比率可适当提高。

2.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的关系。企业的总风险包括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资本结构中负债比率是否最优,还必须考虑经营风险的大小而定。

经营成本的构成篇8

    在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初期阶段,我国经纪业务一直是在制度壁垒的层层保护下生存的,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限制了竞争者的进入,这使证券公司在粗放式经营模式下仍能保持较高的利润率。近年来,管理层从政策导向上放松了对经纪业务经营资格的管制,使证券经纪业务的进入壁垒大大降低。在这种政策背景下,证券公司和证券营业网点的数量迅速增加,同时各证券公司大举进行增资扩股 .到 2002 年底,我国共有证券公司 124 家,证券营业部 2895 个,同时 2001 年共 30 家证券公司进行了增资扩股。随着证券经营机构的数量和规模的迅速增加,行业内的竞争加剧。

    在行业内竞争加剧的同时,潜在的竞争者逐步对经纪业务进行渗透。 2001 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中,明确规定商业银行经审批可以开展证券业务。当前通过各种银证合作方式,银行业正逐步向证券经纪业务渗透。在世界金融界混业经营成为趋势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进入经纪业务领域只是时间问题。另外, 随着证监会《证券网上交易暂行办法》和新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出台, IT 公司可以通过从事网上交易涉足证券经纪业务。可见,证券经纪业务垄断经营的格局已被打破,意味着证券经纪业务已经告别垄断经营下的高盈利时代,进入行业生命周期的微利阶段。

    ( 2 )我国正式加入 WTO ,经纪业务将直面国际竞争对手的冲击

    随着我国加入 WTO ,我国证券市场加快了国际化进程。 2002 年 11 月 6 日,日本内藤证券株式会社获准成为首家直接获得B股席位的境外证券经营机构; 2002 年 10 月份 , 首家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国安基金管理公司获准筹建; 2003 年 4 月,入世后首家合资证券公司——华欧国际证券成立。随着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沪、深证券交易所分别《上海证券交易所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证券交易实施细则》、《深圳证券交易所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证券交易实施细则》, 2003 年 5 月第一批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获准投资 A 股市场,宣告我国 QFII 机制正式进入实施。国际化将推动 证券行业快速发展,但也意味着更加激烈的竞争。

    ( 3 )信息技术的进步给经纪业务经营模式带来巨大的改变

    网上交易的迅速发展使证券经纪业务的经营成本大幅降低 ,导致 传统的以营业部为中心的经纪业务经营模式受到冲击。网上交易改变了客户与券商间的信息传递方式,打破了地域、时空对业务拓展的限制。同时,网上交易规模效益巨大,令通道服务的边际成本趋近于零,这为佣金下调提供了巨大空间,也为营业部提供的现场交易模式造成很大的竞争压力。

    技术进步推动经纪业务转变盈利模式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集中交易技术的日臻成熟。现阶段,我国绝大部分券商采用的是以营业部为中心的分散型的交易系统,与之对应,经纪业务的管理也是以营业部为核心的分权式管理,营业部获得“小而全”的业务功能。实行集中交易后,它将交易事务集中到了公司层面,相应的风险控制、客户分析和客户服务策略、方案策划和各种金融服务产品的设计制作将会在更高层面上统一起来。证券公司可集中研究力量,形成大研发中心,各个营业部成为券商在各地的营销服务中心或信息散布终端,这将极大地降低营业部运营成本和管理成本,提高公司市场反应速度,而客户得到的服务产品也会更专业,投资更安全更方便。

    3. 重构经纪业务盈利模式

    传统经纪业务盈利模式存在的内生矛盾已不适应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佣金浮动制的实施和网上交易的快速增长使这种盈利模式存在的弊端更为突出,构建经纪业务新盈利模式是经纪业务经营机构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继续生存的必然选择。

    3.1 重构后的经纪业务盈利模式:

    3.1.1 服务模式

    目标:经纪业务成为向客户提供投资理财服务,追求客户资产增殖的真正意义上的金融服务业。

    方式: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经纪业务经营机构的管理重心和资源配置从交易硬件转向营销和研究咨询产品的开发。

    金融服务行业的实质是创造客户价值的服务行业,但传统的经纪业务由于市场的高速发展和严格的进入壁垒的保护享受着可观的利润率,偏离了金融服务业的服务模式。当经纪业务赖以产生超额垄断利润的外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重构经纪业务服务模式的过程就是推动经纪业务回归金融服务行业的经营模式的过程。

    3.1.2 收入模式

    目标:经纪业务收入从佣金模式转变为费用模式。

    方式:改变按照客户完成交易量的一定比例收取佣金的方式,转变为经纪业务经营机构按照提供给客户的服务和产品来制定收费标准的费用模式。

    费用收入模式的优势体现在:

    ( 1 )鼓励经纪业务经营机构实施差异化战略。由于收费内容的细分,各种类型的证券经营机构可以根据自身的战略定位选择细分客户群,提供具有相对优势的服务内容,从而改善了经纪业务竞争同质化局面,全面提高经纪业务服务的专业化程度,提高行业内的资源配置水平。

    ( 2 )激励经营机构进行业务创新。费用模式下,各种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都会为先行者带来产品生命周期初期的高额利润,而跟随者则丧失了一次发展机遇,及相应的市场份额和利润。这为经纪业务开展创新业务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激励机制,而创新正是经纪业务不断发展的源动力。

    ( 3 )拓宽经纪业务来源。在交易佣金收入和利差收入之外,增加了服务收费项目,具体包括咨询产品收费、投资理财收费以及与银行、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合作的各项中间业务的收费项目,如代销基金、保险产品,推出金融超市服务,等等。

    ( 4 )改善收入结构,降低了经纪业务经营中的系统风险。改变了经纪业务收入过度依赖交易佣金收入的局面,降低了市场波动对经纪业务收入的影响程度,使证券公司在经营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回避市场风险的能力。

    ( 5 )有利于新的服务模式的实现。收费方式的标准化对应着服务内容的标准化,客户的资产增值情况、客户的满意度与券商的收入直接相关,促使以客户投资增殖水平为核心的市场评价体系的形成,将推动重构后经纪业务服务模式的目标实现。

    3.1.3 成本模式

    目标:建立一个具有高度收入弹性的成本控制体系。

    方式:全面改造传统经纪业务以营业部为经营管理中心的经营模式和业务流程,将固定成本的规模压缩到最小,强调管理集约化,通过制度建设使资源的分配与成本的控制和经纪业务收入紧密挂钩。

    重构的经纪业务成本具有以下优势:

    ( 1 )改变了经纪业务长期以来高投入的投资方式,与当前经纪业务经营环境下利润趋于平均化的趋势相适应,投入方式的改变降低了经纪业务成本的总规模。

    ( 2 )改善了经纪业务成本刚性特征,成本结构中变动成本替代固定成本占据了主导地位,使经纪业务的成本结构得到优化,直接提升了经纪业务在经营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

    ( 3 ) 提高行业的管理水平。金融服务业是高风险的行业,这种行业属性要求经营机构具有精细化的管理水平,重构后的经纪业务成本模式在投资管理、成本控制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成本模式的改变涉及到经纪业务经营模式、组织架构、业务流程、职能划分等全方位的改变。所以重构经纪业务成本模式的过程将推动经纪业务的管理由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变,全面提高行业的管理效率,同时降低管理成本。

    3.2 重构经纪业务盈利模式的具体实施

    要实现重构经纪业务盈利模式的目标,必须打破现行的经纪业务经营管理模式。我们选取营业网点众多、地域分布广泛、经营模式复杂的综合类大型券商为例。以下是这类券商普遍采用的传统经营管理模式下的组织架构:

    传统经纪业务经营模式的特点是以营业部作为经纪业务的交易中心,地区管理总部主要职能是出于风险控制的角度对所辖营业部的运营进行指导和监督,总公司各部门对应营业部的相关部门给予业务上的指导和管理上的沟通。

    这种经营模式的劣势表现在,在整个业务体系中,管理职能占据了过多的资源,直接创造利润的部分实在有限。在总公司——地区管理总部——营业部三级管理的模式下机构设置重复,人浮于事,导致管理成本高企,各机构的职能定位模糊,整个组织架构中横向和纵向之间的协作缺乏责、权、利相对应的有效约束,管理效率低下。这样的业务流程架构无法适应当前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

    下面是我们对新的盈利模式下经纪业务经营模式的设计:

    新的经营模式把经纪业务职能一分为二,分为运营和营销两部分。

    运营的职能是保证证券交易和机构运转的正常进行,包括了原来的交易、财务、电脑、综合管理的职能;营销则担负着开发客户、服务客户,创造利润的重任。

经营成本的构成篇9

中图分类号:F01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8)08-0041-03

一、营业杠杆问题的由来及基本原理

营业杠杆是指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而使企业利润变动幅度大于产销量变动幅度的现象。营业杠杆的产生有其客观必然性。

1、成本特性、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成本特性是指成本总额与业务量之间的一种依存关系。根据成本特性,企业发生的一切成本可以划分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两大类。

凡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或一定业务范围内,不受业务增减变动影响而固定不变的成本,称为固定成本。固定成本的“不变”是指其总额在“相关范围”内保持不变,实际上,单位产品中的固定成本会随着业务量的增减变化作相反方向的变动,即业务量增大,单位固定成本减小,业务量减小,单位固定成本增大。

凡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称为变动成本。变动成本的变动是就其总量而言,单位产品中的变动成本是固定不变的,它与业务量的增减没有关系。

2、营业杠杆的基本原理

如果企业的成本不存在“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之分,姑且笼统称之为“成本”,那么企业的利润变动幅度将等于产销量变动幅度,正是由于企业成本中出现了固定成本,从而导致了企业利润变动幅度大于产销量变动幅度,即营业杠杆现象。

固定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的大小(即成本结构),还将直接影响营业杠杆的大小,固定成本所占比重越大,营业杠杆越大,固定成本所占比重越小,营业杠杆也就越小,而且不同的产品,不同的企业,不同时期的成本结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营业杠杆,这就是营业杠杆的基本原理。

二、营业杠杆分析法的应用

当前营业杠杆分析法在应用中通常用营业杠杆系数来描述一定产销量水平上营业杠杆的大小,营业杠杆系数是指企业利润变动幅度相对于销售量变动幅度的倍数程度(多种产品情况下用销售额变动幅度)。计算营业杠杆系数一般有两个公式,即:

公式一:

营业杠杆系数=净收益变动率/销售量变动率

其中:

净收益变动率=(预测期的净收益―基期净收益)/(基期净收益)

销售变动率=(预测期销售量―基期销售量)/(基期销售量)

公式二:

营业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期净收益

其中:

基期边际贡献=基期销售收入―基期变动成本

基期净收益=基期销售收入―基期固定成本―基期变动成本

这两个公式的应用举例如下:

例1:某公司生产某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表:

假设该公司的销售数量在现有基础上增加20%,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该公司的利润计算如下:

根据上面提供的资料,运用前述两个公式分别计算销售量为100台时的营业杠杆系数:

公式一:

营业杠杆系数=净收益变动率/销售量变动率

==0.9/0.2=4.5

公式二:

营业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期净收益

===4.5

计算结果表明,在销售量为100台的水平上,当销售量每增长10%时,该企业净收益将增长45%,由此可见,由于营业杠杆的存在,企业利润增长幅度确实大于产销量增长幅度。

上述两公式都对营业杠杆的大小作了定量的规定,在实际工作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营业杠杆是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而存在,即成本结构决定了营业杠杆的大小,但上述两种计算公式中均未直接反映出成本结构与营业杠杆之间的内在定量联系,这使得对成本结构与营业杠杆之间的关系还停留在定性认识阶段,不利于深刻认识和理解二者之间的本质联系,下面就成本结构与营业杠杆的定量分析作进一步的探讨。

三、成本结构与营业杠杆的定量关系

前面两个公式均是基于营业杠杆系数的定义而直接得出或推导出的,即认为利润变动的过程是“产销量变动”?邛“利润变动”,实际上,利润变动是遵循“产销量变动”?邛“单位固定成本变动”?邛“利润变动”这一过程的,因此,建立成本结构与营业杠杆的定量关系是可行而且必要的。

1、成本结构系数

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可用成本结构系数来反映,令:

成本结构系数c=单位固定成本Cf /单位变动成本Cv

例2:设某公司生产甲产品140台,固定成本总额为700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00元,试求该公司的成本结构系数。

该公司的单位固定成本为:

Cf0==5000(元/台)

成本结构系数c0===5

2、产销量变化与成本结构系数变化的关系

设Q0为基期产销量,Q1为预测期产销量,令Q1=aQ0(预测期产销量为基期的a倍),则

C1=====×=c0

其中:Cf1:预测期单位固定成本

c0:基期成本结构系数

c1:预测期成本结构系数

CF:固定成本总额

上述推导结果说明,产销量增加到基期的a倍时,成本结构系数变为基期的1/a倍。

例3:借用例1的资料,销售量从100台变为120台,即Q1=120,Q0=100,则Q1=1.2Q0,即a=1.2,此时

c0===7

c1===

==

c1=c0=c0=c0

3、成本结构系数与营业杠杆系数的定量模型

先作一些定义:Q0、Q1、Cf1、c0、c1、Cv、a意义同上,Cf0为基期单位固定成本,M为产品销售单价,P为营业杠杆系数,根据营业杠杆系数的定义可知:

营业杠杆系数P=净收益变动率/销售量变动率

净收益变动率=(预测期净收益-基期净收益)/基期净收益

=[(预测期销售收入-预测期固定成本-预测期变动成本)-(基期销售收入-基期固定成本-基期变动成本)]/(基期销售收入-基期固定成本-基期变动成本)

=

经计算,年收益变动率=(a-1)(1+)

销售量变动率===a-1

因此,营业杠杆系数p=

=1+

以例1的资料计算销售数量为100台时的营业杠杆系数。

c0===7

营业杠杆系数=1+=1+=4.5

4、营业杠杆的特点

(1)由于销售单价和变动成本通常是常量,因此,营业杠杆的大小可由成本结构系数唯一确定。成本结构系数与营业杠杆系数呈同方向变动,当成本结构系数增大时,营业杠杆系数随之增大;成本结构系数减小时,营业杠杆系数也减小。

P=1+

=1+

=1+=1+Cv

(注:P0是单位产品利润)

当c0增大时,p0减小,1+Cv也增大,即营业杠杆系数增大,反之则反。

例4、某公司生产某种产品,销售单价为10000元/台,单位变动成本为1000元/台,当成本结构系数分别为c1=3.5,c2=5,c3=7时,试求相应的营业杠杆系数。

解:根据题意得

P1=1+≈1.64

P2=1+=2.25

P3=1+=4.5

由此可见,当成本结构系数越大,营业杠杆系数也越大,成本结构系数越小,营业杠杆系数也越小,营业杠杆系数与成本结构系数是同方向变化的。

(2)营业杠杆系数总是大于1,即利润变动幅度总是大于产销量变动幅度。

经营成本的构成篇10

一、引言

资金是企业运作的血液,不论是初创期、成熟期还是衰退期,企业都必须拥有适当的资金,才能实现有效运行,更好地提升经营业绩。学术界对于资金的构成历来争议不断,负债与权益的比例究竟该维持在何种水平并没有形成定论。MM理论指出不考虑公司所得税、资本可以自由流通、充分竞争、利率一致、高度完善和均衡时,企业经营风险相同而只有资本结构不同时,公司的市场价值不受有无负债及负债程度的影响,即企业价值与是否负债无关。但实际情况下,MM理论所提出的一系列假定不可避免地存在,企业难以规避税收,借款利率更是无法达到完全一致,中国资本市场还有待进一步发展、成熟和完善,这些都导致负债以及负债程度对企业价值产生重大影响,决定企业未来发展及经营业绩的提升。

河南地处我国中部地区,自古以来是农业大省,改革开放以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积极鼓励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技术创新、转型升级,稳步促进河南经济实力的增长。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下,截至2012年12月底,河南在实现企业良好运作的同时,已有上市公司86家,其中涉及医药、食品、煤电、电子产品等多个行业,尤其是纺织、煤炭、有色金属、钢铁等传统行业在经济发展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十二五”规划的指引下,如何提升经营绩效、实现河南省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河南省龙头企业通过改制上市,能够有效提高资源优化配置效率,改变之前单纯依靠负债的融资模式,拓展多元化的筹资渠道;但是也有一些上市公司效益不佳,这与没有良好地运用各种筹资方式,形成有效的资本结构、股权结构有很大关系。

资本结构是企业存续的起点、运作的中心,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基础,并最终决定企业的绩效和可持续发展。企业必须依据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资本结构、股权结构,有效规避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提升经营绩效。目前关于河南省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关系的文献较少,本文将以河南省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基于河南企业自身发展特点,在各种环境制约下,考察资本结构、股权结构与公司经营绩效之间的影响,以期对改进融资方式、提高企业经营绩效提出参考意见。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1.股权集中度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假设1: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经营绩效显著负相关。

假设2: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经营绩效显著正相关。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原则,但是也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缺陷,导致管理层,,给企业经营带来不利影响。为了更好地解决委托的问题,股东必须对管理层实施有效监督。研究表明,股权集中度高时,大股东具有足够的监督投票权以监督管理层,遏制其不良的经营行为,提升企业的经营绩效。而股权分散时,不容易达成一致意见,对管理层实施监督,因此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提高,有助于经营绩效的提升。但是,如果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太高,随着管理控制权的增大,就会控制公司运作,出现更多榨取中小股东权利的行为,牺牲小股东利益换取自身利益,忽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谋求较大的短期既得利益,导致公司经营绩效下降。

2.资本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假设3:资产负债率与公司经营绩效显著负相关。

假设4:长期负债率与公司的经营绩效显著负相关。

根据优序融资理论,由于外部融资需要支付成本,权益融资会传递经营不利的信息,因此企业融资顺序中依次为内部融资、债务融资,最后是权益融资。如果企业盈利能力强,则会拥有充足的自有资金,筹资时将优先选择内源融资,企业的负债率较低。反之,如果盈利能力弱,企业的自有资金不足,在需要资金时,将会优先选择债务融资。因此,经营绩效越好,资产负债率越低;经营绩效越差,资产负债率越高。而且如果企业的负债率高,特别是长期负债比重高时,将因定期偿还利息而缺乏足够的资金进行生产经营周转,不足以应对各种经营风险,很可能陷入财务危机,导致经营绩效下降。长期负债资本比越高,这种影响就越明显。因此,长期负债资本比与公司的经营绩效呈现明显的负向变动关系。

(二)样本选取

本文以河南省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各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为了避免通过盈余管理操纵利润,剔除在2012年后上市的公司,只选取2012年以前上市的公司,其中剔除所有数据异常和缺乏部分会计数据的上市公司,最终选取了76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所有的统计数据都来自于Wind中国金融数据库。

(三)变量选取及模型设定

根据以上文献回顾可以得到,经营绩效受资本结构、成长性、股权结构、企业规模等因素影响。以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衡量企业成长能力,以资产负债率和长期负债率衡量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以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衡量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以企业规模作为控制变量,建立以下模型:

ROE = c + ?茁1DAR + ?茁2LDA + ?茁3GROW + ?茁4TOP1 +

?茁5TOP5+?茁6SIZE+?着

各变量含义如表1。

三、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通过变量描述性统计表2,可以得出河南省上市公司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45%,最大值为14.5%,最小值为-2.74%,说明各公司之间的盈利能力差异显著,但经营业绩总体欠佳。从资本结构来看,资产负债率均值为45.31%,最大值为87%,最小值为4%,反映出资产负债率均值较为适中,但是波动较大;长期负债率均值为23.22%,显著低于资产负债率均值,说明企业更多地依赖短期负债筹集资金,但是每个公司的选择不尽相同,跨度较大。企业成长能力平均值为15.62%,说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整体不高,其中最小值为-29.62%,最大值为30.05%,说明各公司的成长能力波动较大,差异明显。

从股权结构来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均值为41.36%,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最大值为84.36%,均值为53.26%,最小值为23.39%,说明河南省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较高,股权制衡能力差,中小股东利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二)相关性分析

对数据进行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中可以得到,企业经营绩效与资产负债率显著负相关,表明负债率高的企业会因为偿还利息的压力导致经营绩效下降,证实了假设3。经营绩效与长期负债率呈现明显的负向关系,进一步说明长期负债的数额高,对企业存在不利影响,证实了假设4。经营绩效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正向关系,但是并不显著。此外,企业经营绩效与成长能力、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企业规模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不高,明显低于共线性临界值0.8,本文对相关系数在0.3以上的变量进行了回归方程和整体回归方程检验,结果没有发现实质性的差异,所以不存在严重的共线性,而且各解释变量能较好地反映经营绩效。

(三)多变量分析

从表4中可见,将资本结构和股权结构同时纳入模型中时,R2和调整R2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说明此时回归方程的拟合度要明显高于仅考虑股权结构或资本结构的拟合度。根据回归结果,从股权结构来看,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经营绩效的系数为正,但是并没有显著关系,说明一股独大并不能明显提升经营绩效。虽然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对于强化管理监督有益,但是实际运作中,容易侵占小股东利益、完全控制公司经营,出现重大投资决策失误,导致企业陷入危机,反而降低经营业绩。前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经营绩效显著正相关,证实了假设2,说明虽然股权集中,但是各股东之间相互制衡、监督,同时强化对管理层的制约,决定企业正确的发展方向,因而能够有效提升经营绩效。资产负债率、长期负债率均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负向关系,证实了假设3和假设4,说明负债率高,特别是长期负债率高,企业的财务风险大,会对经营绩效产生不利影响。企业在筹资时应该谨慎考虑负债方式,优先选择内源融资以及股权筹资。成长能力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说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高的企业往往具有较好的经营业绩与盈利能力。企业规模与经营绩效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发展壮大企业规模对于提升经营绩效存在积极作用。

四、研究结论

通过研究发现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选择河南省上市公司2008—2011年的财务数据作为样本,结合资本结构、股权结构、成长能力以及企业规模等多个变量分析对企业绩效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1)资产负债率、长期负债率均与企业绩效显著负相关,有力地验证了假设3和假设4,说明过度的负债筹资会对企业经营产生不利影响。(2)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经营绩效无明显关系,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经营绩效正相关,说明第一大股东“一股独大”严重影响公司的经营绩效、治理效果,必须建立有效的大股东制衡机制,强化管理。(3)成长能力、企业规模均与经营绩效显著正相关。本文研究表明,选择融资方式,必须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谨慎合理使用负债筹资,尤其要改变目前过度依赖长期借款的方式,防止资产负债率过高,通过调整资本结构、股权结构等相关因素,提升经营绩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钟玮,杨天化.资本结构、内部控制与公司绩效:基于中国银行类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5).

[2] 闵丹,韩立岩.市场结构、行业周期与资本结构[J].管理世界,2008(2).

[3] 李喜梅.“三性”原则下中国上市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与绩效关系研究[J].管理世界,2011(2).

[4] 汪旭晖,徐健.不同成长机会下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以A股流通服务业上市公司为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7).

[5] 蔚,曾海舰.宏观经济因素、企业家信心与公司融资选择[J].金融研究,2011(4).

[6] 肖作平.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度、政府干预与资本结构选择: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10(5).

经营成本的构成篇11

(一)债务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债权人作为公司的外部投资者,其权力是受《公司法》、《证券法》、《合同法》、《破产法》等法律保护的。债权人受法律保护的权利主要包括当企业不能偿还债务时,对抵押财产的获取权和对企业的破产权。债权人对企业的破产权,就是在企业偿债能力严重不足时,由于破产机制的作用,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便由股东转移给债权人,由债权人对企业及其经营者实施控制。格罗斯曼和哈特(Grossman & Hart,1982)认为,债务是一种担保机制,能够激励经营者努力工作,节制个人消费,对投资管理与决策更加负责,从而降低由“两权”分离而产生的成本。埃格豪和波尔顿(Aghion & Bolton,1992)认为,资本结构的选择就是控制权在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选择与分配,最优的资本结构就是在一定负债水平上导致企业破产时能将控制权由股东转移给债权人,从而实现债权人对经营者的控制。张维迎(1999)认为,与股东控制相比,债权人控制对经营者更加残酷,因为经营者在债权人控制时比股东控制时更容易丢掉饭碗。可见,债务能更好地约束经营者。

(二)股权结构对治理结构的影响。所谓股权结构,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公司股份由哪些股东所持有;二是各股东所持有股份的比重有多大。前者是说明股份持有者的特性,是股权结构质的体现,而后者则是说明股权集散程序,是股权结构量的体现。因此,分析股权结构对治理结构的影响,应从这两个方面来展开。就股权集散程度而言,股权越集中,风险成本就越高,而治理成本就越低;相反,股权越分散,风险成本就越低,而治理成本就越高。因此,股权集散的适度性应该表现为使风险成本和治理成本这两种成本之和为最低的股权比例。再就股东特性而言,个人股东是自然人,具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因此应该具有对经营者行为进行监督的动力,但是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张和股东人数的增多,个人股东对公司的关心程度和治理能力便大为减弱,或是采取“搭便车”的行为来减少其治理成本,或是采取“用脚投票”的方式来约束经营者的行为;法人股东与个人股东不同,对公司的治理能力较强,对公司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稳定作用,但是如果法人股东持股的比重过大,使股票过于稳定,也会影响公司的经营效率;股东身份不明确,即“所有者缺位”,就会产生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无论采取何种方式的治理均是无效的。所以,马连福(2000)认为,一种能对公司治理效率产生良好影响的股权结构一般应满足两个条件:第一,股权集散的适度性是使风险成本和治理成本之和为最小的股权集散程度;第二,股份持有者的身份应当是明确的。

二、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是按照公司制原理建立起来的现代企业,总的来讲,其治理结构要比一般国有企业完善。但是,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或缺陷,主要有:(1)股东大会“形骸化”,即股东大会形同虚设,没有起到治理公司的应有作用;(2)董事会难以决策,即政府在上市公司中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董事会的主要成员由上级主管部门委派,其决议须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因此董事会实际上执行着行政机关的职能;(3)监事会不管事,即监事会的成员基本上是企业内部人员,他们一般先由党的组织部门、经理班子任命,然后才进入监事会,因此监事会很难代表股东的利益,同时也缺乏有效的手段行使监督职能;(4)经营者激励与约束不相容,即对经营者既缺乏有效的激励,也缺乏有效的控制,使经营者难以自我约束;(5)“新三会”与“老三会”相融困难,即国有企业改制后的“新三会”与国有企业改制前的“老三会”之间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抵触,使公司治理结构形同虚设;(6)“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即由于公司治理结构失衡,公司内部人包括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人员,为了追求个人的自身利益,利用自己手中的职权以及国家在行政上的“超强控制”和经济上的“超弱控制”,与政府进行博弈,其结果造成过分的在职消费和行为短期化,严重地侵蚀了包括国家和个人在内的投资者的利益。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目前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不合理。如国有股的主体不明确和比重过高、经营者持股比例较低和零持股的公司较多、股权结构多元化不够、国有资本进入公司的方式单一、债务缺乏“硬预算约束”等资本结构方面所涉及的问题,均是造成目前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够完善的一些重要原因。因此,从合理安排资本结构着手来完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无疑是一种现实而有效的选择。然而,目前我国学术界对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却忽视了这一重要方面,而仅仅局限于股东大会、董事会及监事会之间的权力安排。

三、合理安排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基本构想

为了完善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提高其治理效率,我们主要从“制度层面”对资本结构的合理安排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完善经营者的报酬激励制度,使经营者这一重要的人力资本成为公司资本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经营者的报酬不仅较低,而且结构也比较单一,由基本工资加年终奖金构成。我国于1997年底开始试行的《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试点方案》规定,经营者的年薪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基本收入,即按本地区(省一级)和本企业职工综合平均工资的一定倍数确定,具体倍数要符合国家有关政策及企业实际,不能攀比;二是效益收入,即与企业经营业绩挂钩的年终奖金。该方案的实施对于改革国有企业分配制度,完善经营者的激励制度,保障所有者权益无疑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仍带有平均主义色彩, 经营者收入与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难度和业绩的联系不够密切等,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我们完善经营者报酬激励制度的初步设想是:将经营者的报酬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基本年薪,即经营者从公司获得一笔相对稳定的收入,这主要根据经营者在过去几年的经营业绩来加以确定;二是风险收入,即与企业经营目标完成情况相联系的收入,包括年度奖金和远期收入两个部分,其中,年度奖金主要根据企业当年经营状况确定,而远期收入则主要根据企业未来经营状况确定,并可采用股票、认股权等形式,使经营者这一重要人力资本在公司的股权结构和收益分配中加以体现。这种报酬结构能把经营者的报酬与企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经营状况较好地结合起来,促使经营者对企业作出长期投入,而不是采取短期化行为。当然,经营者报酬制度的实施还必须以严格而科学的业绩考评制度为前提,否则,再好的办法和制度也难以奏效。

(二)强化债权人的“相机性控制”,特别要重视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所谓“相机性控制”,就是当企业有偿债能力时,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拥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而债权人则只是合同收益的要求者;相反,当企业偿债能力不足或违反债务合约时,由于有关法律的保护,债权人就应参与这两种权力的分配。与股东控制相比,债权人控制,尤其是银行控制更具优势:第一,企业的商贸结算和贷款都由银行办理,因此银行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盈亏等方面信息的掌握比股东更多、更准确;第二,银行利用其对企业信息掌握更多、更准确的优势,能以较低的成本有效地控制内部人;第三,当企业无力偿还债务时,由于破产机制的作用,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便由股东转移给银行,从而由银行对企业及其经营者实施控制。把债权人的“相机性控制”机制引人公司的治理结构中,重视债权人尤其是银行对公司的治理作用,有利于提高公司治理结构的效率。

经营成本的构成篇12

文章编号:1003-4625(2009)07-0003-06 中图分类号:F830.34 文献标识码:A

很长时间以来,旨在向低收入家庭和微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小额金融机构(Micro-financeInstitutions,MFIs)一直是全球各地消除贫困的重要手段。这些机构往往由非政府组织(NGO)或政府发起成立,资金多来源于社会捐赠或政策性资金,并以较低的利率提供给需要资金的穷人。然而,这种非市场化的运作有很明显的弊端,资金来源的有限性和资金低收益,以及补贴方式的低效率,妨碍了小额金融机构自身的可持续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期,人们开始尝试引入市场机制,并进行了大量的创新,由此开启了小额金融发展的新阶段。从1997年到2002年,全球小额金融机构数量增长了4倍多,商业银行和其他市场化的金融机构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这些机构绝大部分已经能够实现财务上的自我可持续发展,对捐赠和政府资金的依赖下降,并在促进落后群体发展以及缓解金融抑制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小额金融机构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时间,不过,早先的实践大都没有基于市场机制,其规模和影响范围都相对有限。在随后的一段时间中,商业化的发展方向逐渐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认同。2006年,有关当局开始推出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试点工作,并在随后的两年多时间中,取得了迅速的发展。据银监会统计,截至2008年末,在试点省份,已先后建立起了超过100家的新型小额金融机构,其中包括89家村镇银行,6家贷款公司和lO家农村资金互助社。当然,目前这些小额金融机构仍处于尝试和实验阶段,能否最终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尚未可知。也正因为此,借鉴国际经验,对促进我国小额金融机构的实践有一定的意义。

一、小额金融机构的可持续性的界定

目前,大多数的研究者都认同,小额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主要应从财务可持续角度来衡量,即营业收入能够弥补相关成本,实现独立生存和发展。从财务角度看,小额金融机构的成本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营业成本(Operational cost),主要涉及小额金融机构在从事核心业务时所发生的费用和成本;二是风险成本,与计提的坏账准备直接相关;三是融资成本,主要涉及各种市场化资金来源的成本。Vento(2006)根据收入与成本的对应情况,将小额金融机构的可持续性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

(一)“补贴依赖型”(Subsidies dependenccy)。小额金融机构的经营收入不足以覆盖其营业成本,这类机构无法利用有偿性资金,其在经营上的持续,实质上依靠的是各种各样的补贴。

(二)“营业成本自足型”(Operational self-suffieiency)。小额金融机构的经营收入足以覆盖其营业成本,并略有盈余。这类机构对补贴的依赖稍低,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利用有偿性的资金来源。不过,由于其收益不足以覆盖拨备成本,这类机构的可持续基础比较脆弱,容易受经济波动的影响。

(三)“完全营业成本自足型”(Fully Operational self-sufficiency)。小额金融机构的经营收入除能覆盖营业成本外,也能负担拨备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小额金融机构的可持续性较强,不但能在很大程度上摆脱对补贴的依赖,也能经受一定的经济波动影响。不过,由于这类机构的盈利能力还不足以使其利用市场化资金,其发展规模会受到一定限制。

(四)“完全财务自足机构”(Fully financialself-sufficiency)。营业收入足以覆盖全部的成本,包括利用市场化资金所产生的成本。这类机构已能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市场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机构规模扩大、服务人数增加的同时,也能给其债权人及股东带来市场化的收益和利润。

以上对可持续发展层次的划分,仅是基于财务层面的考察,并不意味着某种状态的机构要更为优越。因为,由于所处国家的不同,以及服务对象的不同,对小额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不过,从发展趋势来看,上述可持续性标准中的第四种,即完全财务自足,已成为一个广为接受的判断小额金融机构可持续状况的指标,该指标可用一个完全财务自足指数FSS(Financial self sufficiency index)来反映。该指数等于经调整后的营业收入除以经调整后的财务成本,再乘以100。该指数大于等于100,说明小额金融基本已实现可持续发展,小于100,则意味着尚未实现可持续发展。

应该说,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全球范围内的小额金融机构,在盈利能力以及可持续性发展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根据MIX所公布的数据,2007年,在向其报送财务数据的892家小额金融机构中,有549家的FSS比率在100以上。而且,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小额金融机构,平均的资产收益率、股权收益率以及财务自足性比率等指标,均处于较高的水平。

二、小额金融机构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FSS为标准,我们可以从标准的财务分析人手,从小额金融机构的收入和成本两个大的方面,考察影响小额金融机构可持续的各种因素。由于相关数据的可得性限制,本文分析的数据均来自MIX。

(一)经营收入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小额金融机构的经营收入必须要能覆盖其全部成本。在典型的小额金融机构中,经营收入大致可以划分为三大类。一是来自贷款组合的收入,主要由贷款利息和手续费等构成;二是来自其他资产的收益,主要是投资所获得的收益;三是来自其他金融服务的收入,如提供保险服务、汇款服务等。

数据显示,贷款组合是小额金融机构的主要收入来源,占总收入比重90%左右,而其他资产收入占4%,其他金融服务的收入占6%。表2列出了MIX样本机构的收入构成状况。

贷款收入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与小额金融机构的客户特征有关。他们通常收入偏低,对金融服务的需求相对单一,更多地集中于对贷款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额金融机构收入结构的多元化。而从小额金融机构的角度看,由于贷款组合的收益要远高于其他资产组合,将更多资产配置于贷款,会有助于收入的提高,这也会导致小额金融机构收入来源向贷款收入的集中。

表3列出了小额金融机构不同资产的收益率

状况。2007年,全部小额金融机构贷款组合的平均收益率约在34%左右,远高于其他资产3%的收益水平,然而,实现财务自足的小额金融机构的资产收益率与非财务自足的机构相比并无太大差异。这似乎说明,两类机构在收入方面的差距,可能主要在于资产配置结构的不同。根据MIX的数据,在2007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小额金融机构,贷款占总资产的平均比重为77%,而在未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机构,这一比重为68%,差异相对明显。

1 已实现财务自足的小额金融机构;

2 未实现财务自足的小额金融机构。

贷款之外的其他收入,特别是来自其他金融服务的收入,尽管目前在小额金融机构营业收入中所占比重并不高,但其重要性也不容忽视。在2007年的样本中,如果剔除非贷款收入,549家已实现财务自足的机构中,有181家的收入将不足以弥补其全部的财务成本。从长远看,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小额金融机构的贷款能力或许会逐步受到削弱,非贷款收入对其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将会越来越重要。

(二)营业成本

在小额金融机构的成本中,营业成本占比在60%以上,大大超过普通商业银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小额贷款的平均额度小,客户相对分散,信息收集和服务提供都存在着很大困难。在营业支出的构成中,职工薪酬占据主要部分,占比约在55%左右,日常管理费用约为35%,折旧及其他支出约占10%,该结构与普通商业银行没有明显差异。因此,营业成本占比较高主要是小额金融机构服务对象与业务特征决定的。

1 表中各项资产均为资产费用率概念,即相关成本支出与平均总资产之比。所列出数据按样本机构整体计算得出,样本机构间存在很大差异。

2 总资产费用率包括营业外支出。

营业支出的相对重要性意味着,控制营业成本对于实现小额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现实中,影响小额金融机构营业成本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成立时间的长短、规模的大小、所处的地区、服务对象,甚至所有制结构,可能都会对营业支出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Gonzalez(2007)利用跨国数据,对影响小额金融机构营业支出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其分析的变量包括,小额金融机构所处地区的基础设施,人口密集程度,金融基础设施(如分支机构数量),营业时间长短,宏观经济环境,以及贷款规模等等。其研究发现,在众多可能的因素中,有三个变量对营业支出的影响最为显著,即贷款平均规模,经营时间长短和小额金融机构的总资产规模。

第一,贷款平均规模的扩大可减少贷款的数量,能有效降低贷款管理的工作量以及对劳动力投入的需要。在Gonzalez的研究中,随着贷款平均规模扩大,经营成本呈明显下降趋势。平均规模扩大一倍,会导致营业成本费用率降低7个百分点左右,不过,随着平均贷款规模的不断扩大,其所导致的营业成本节约有逐渐缩小的趋势。

第二,经营时间对营业支出也有显著影响。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经验积累,以及员工业务熟练度逐渐提高之后,小额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会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提高。这会有助于经营成本的节约。这种节约效应,在小额金融机构成立的最初阶段,会尤为明显。根据Gonzalez的研究,在小额金融机构成立的最初6年里,经营时间每延长一年,营业支出费用率会下降约2个百分点。不过,在运营时间超过8年之后,小额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似乎开始进入相对稳定的状态,随时间推移而产生的成本节约效应开始趋于消失。

第三,资产规模对小额金融机构营业支出也有着显著的影响。规模较大的机构的支出水平要大大低于规模较小的机构,平均营业成本费用比要比规模较小的机构低11个百分点。而且,如果将机构规模进一步细分,处于两个极端的机构之间的差异会更大。

应该说,由于数据方面的限制,Gonzalez的研究还有很多值得改进之处。不过,其所得出的结论,在很大程度上符合我们以往有关小额金融经营的一些判断,基本反映了真实的情况。在其所得到对营业支出影响最明显的三个变量中,贷款的平均规模以及小额金融机构总规模,所反映的其实都是规模经济效应,即随着规模扩大所产生的成本节约。规模经济效应一直都是金融业的一个基本特征,小额金融机构也并不例外。从长期看,扩大规模可能是小额金融机构跨越营业成本障碍最为重要的手段,也正因为此,在全球范围内,在可持续性层面最为成功的小额金融机构,都以规模庞大著称(如格莱珉银行和印尼人民银行等),而且也正是这些大型机构,服务了绝大多数需要资金支持的落后群体。

(三)信用风险成本

在一般人的意识里,小额金融业务的风险会比一般金融业务要高,而且客户对象越是贫困,信用风险会越高。然而,过去几十年的实践证明这一观点并不正确。从全球范围来看,小额信贷的风险状况并不差,甚至还好于普通商业银行。表6列出了M1X样本机构的信用风险状况,可以看到,2007年底,全部小额金融机构整体的逾期率指标、贷款核销指标和贷款损失指标都处于较好的水平。

良好的信用风险状况,与小额金融领域的持续创新不无关系。小额金融也面临信息不对称问题,金融机构搜集或者个人(小企业)提供规范和充分的财务信息的成本都相对高昂,而低收入个人和小规模企业难以提供有价值的抵押品,这些客观事实都意味着降低信息不对称性的传统方法难以适用于小额金融,因此寻求新的风险缓释手段成为小额金融机构创新的主要方面。降低信用风险的相关创新包括:1、分组信贷(Group lending)。这种方法由格莱珉银行首创。人们自愿组成小组,然后由金融机构向小组成员直接发放贷款。分组贷款与普通贷款方法的根本差异在于违约责任的承担。在普通贷款下,违约责任只局限于借款人自身,但在分组借贷下,如果个人出现违约,整个小组未来的信贷计划都会受到影响。这种以小组作为贷款对象的方法,充分地发挥了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监督,有效地抑制了信用风险。2、动态激励的个人信贷技术(Dynamic incentive individuallending)。贷款对象仍为个人,但与传统上对违约行为进行惩罚不同,这种贷款技术试图建立起一种正向激励,以鼓励贷款人信守合约。3、引入新的担保、质押机制,例如要求借款人进行强制性储蓄,以借款人的储蓄账户作为贷款的质押品,当客户违约时,用来弥补贷款损失;设立专项担保基金,对贷款违约风险进行担保;设立专设机构或基金,对特殊风险进行剥离(如设立特殊的农业保险基金,分离可能的灾害损失等)。

总体上讲,尽管还远未完善,但小额金融在风险控制方面已经取得了极大的进步。这些进步确保了小额金融机构资产质量,进而也大大降低了为覆盖贷款损失而进行的拨备成本,从表5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一点。

(四)融资结构与成本

在前面的讨论中,我们已经看到,与普通商业

银行相比,小额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占比相对低一些。这一点并不难理解,因为在很长时间里,小额金融机构都没有被当作是在商业上可持续的机构来对待,其资金大多都来自于政府的支持或捐赠,资金成本比市场化资金要低很多。而且,在许多人看来,这种低成本的资金来源,也是维持小额金融机构发展所不可或缺的环节。

然而过去10年中,这种情况有了明显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小额金融机构开始利用吸收公众存款、同业借款以及发行债券等市场化的融资渠道。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社会资金面逐渐宽裕,市场化资金来源日趋多样化,且成本不断下降;二是小额金融机构经营状况持续改善,收益能力提高使之能够承受更高的资金成本。从数据上看,在小额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结构中,权益与资产比率逐年下降,2007年底,全部小额金融机构权益与资产的比率已经下降到22.5%。同时,商业性资金来源与贷款总额之比逐年上升,到2007年底,这一比率已上升到71.9%。

市场化资金来源的扩大,有助于小额金融机构突破原有的资金限制,可以迅速实现规模经济效应,以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然而,市场化资金来源的增加从另一个方面也增加了小额金融机构的成本压力和运营压力,为小额金融机构提高效率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对小额金融机构来讲,由于其自身运作能力的局限,在很长时间里,其市场化资金最主要的来源可能还会集中于吸收存款。不管怎样,从总体上看,市场化资金来源的不断扩大是小额金融机构发展的一个主流趋势,也是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保障。

三、总结与建议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贫困问题的极大改善,国际范围内的小额金融产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本文对国际小额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从财务指标探讨了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从根本上讲,基于市场机制的可持续要求金融机构的经营收入能覆盖全部成本。因此,对小额金融机构自身来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可以总结为“提高收入、降低成本”。

第一,贷款合理定价和收入多元化是提高小额金融机构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

在提高收入方面,贷款定价是最为核心的问题。相对普通商业银行,小额金融机构的单笔贷款成本会相对较高,因此基于成本覆盖的贷款定价方法意味着小额金融机构贷款定价也会远高于普通商业银行。但在早期的小额金融实践中,出于保护借款人的考虑,监管部门大都给小额贷款设定了利率上限,这些限制性利率大大低于小额金融机构的成本,导致了小额贷款的供给的严重不足,反倒有损于借款人的利益。尽管在现实中,小额金融机构通过创新,用各种收费以及强制存款的方法,绕开了利率管制,但由此使小额金融机构的贷款定价变得复杂且不透明,大大影响了效率,也不符合小额金融长期发展的需要(Yunus,2002)。因此,从长远看,在一定程度上取消利率限制,使其定价向市场化和透明化的发展,是实现小额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从实践看来,在过去一段时间中,已有相当多的国家开始了向这个方面的转变。

收入多元化也是提高收入的一个可行途径。随着金融服务范围的扩大,小额金融机构来自贷款以外的收入(如各种投资收益、服务收费等等)开始有所增加,尽管所占比重不高,但对小额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当然,小额金融机构的收入多元化,在根本上与其客户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多样化程度相关。

第二,在降低成本方面,发展规模效应降低营业成本,通过技术创新降低信用风险以及实现资金来源多样化是促进小额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从实践来看,高昂的营业成本是阻碍小额金融实现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因素。经验分析表明,贷款的平均规模、经营时间以及小额金融机构的规模是降低营业成本的重要因素。贷款平均规模和小额金融机构规模指标,反映了由规模效应所产生的成本节约,而经营时间长短,则反映了小额金融实践“干中学”的效应。这也正说明,可持续发展能够实现良性循环。

分析表明,小额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状况并不比普通商业银行差,这要归因于小额金融机构在实践中所发展出来的一系列风险缓释方法,因此开发风险管理技术、提供合理的激励机制将有助于降低小额金融的风险,并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最后,随着小额金融机构对商业资金利用的增多,在大规模利用商业化资金扩大金融机构规模经营与有效遏止融资成本之间取得合理的权衡,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在这一方面,小额金融机构借鉴商业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管理将日益重要。从实践来看,吸收存款是大多数小额金融机构商业化资金来源的主要方面,未来利用同业拆借、债券发行的方式吸收稳定的资金也是可选方案。

当然,由于小额金融本身的特殊性,其发展的路径也不能完全等同于商业化金融机构。由于肩负着更多的社会使命和任务,实践中还或多或少地接受着来自政府和其他机构的补贴和捐赠。一定程度的合理的补贴,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机制的形成,也有着积极的作用。从长期看,我们应该致力于提高小额金融机构的财务自足性,逐步推动该类型金融机构的发展与壮大。

参考文献:

[1]Armenddriz de Aghion,Beatriz, and JonathanMurdoch. “Microfinance: Where Do We Stand?,” inCharles Goodhart(ed.),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Economic Growth: Explaining the Links,[M] London:Macmillan, Palgrave, 2003

[2]Stiglitz, Joseph and Andrew Weiss. “Credit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 American Eco-nornic Review. 1981(71):p393-410.

[3]Stiglitz, Joseph. “Peer monitoring and creditmarkets”. [J],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1990(4):p351-366.

[4] Gonzalez, Adrian. “Sourse of Revenue andAssets allocation of MFI.”,[R], Microbanking Bul-letin, Wshington D.C, 2007.

[5]Mario La Toerre, and Gianfranco A.Vento.“Microfinanc”, [M],Palgrave,Macmillan,N.Y,2006

[6]Karlan, Dean.“Using experimental economicsto measure social capital and predict real financialdecislon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95(5), pp. 1688 - 99,2005.

[71 Karlan, Dean. “Social Connections andGroup Banking.” [R], Yale University EconomicGrowth Center Discussion Paper 913,200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