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跨学科教学合集12篇

时间:2023-08-29 09:20:13

化学跨学科教学

化学跨学科教学篇1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305-02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把促进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学生有个性地发展作为出发点,把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学习,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以及材料、能源、环境、生命科学等现代社会问题,体现化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以及化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1]

1.化学教学中增强学生汉语言水平,提升科学人文修养

1.1 针对目前中学生汉语言水平不高, 笔者在学生初学化学时,特意强调认识化学中出现的生僻字。例如"坩埚钳"、"蒸馏"、"硝酸"等,同时也避免考试时因为写错字而丢分。

1.2 另一方面教学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其中重难点,例如在学习《水的净化》这一课题时,学生自学找出自来水厂净水方法,净水顺序,各种方法的作用。通过在教材上勾画,找到答案,相互讨论。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又锻炼了自学和互学的能力。

1.3 教师在授课时可以渗透汉语言知识。例如在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时,笔者利用"讲故事~猜谜语一品诗歌"等方式,复习了本单元所有化学方程式及其相互转化关系。学生很感兴趣,更增强了对老师的亲近感,学习效果也达到了最佳。又如在介绍碳酸钙时,可以引出明代于谦的《石灰呤》这首诗,学生明白了石灰烧制过程及成分的同时又能够体会诗中更深层的含义,诗句本身包含的诗人崇高的人格气节,与千变万化的化学过程有机统一,让学生在追寻化学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人格的洗礼!可见,化学教学中渗透汉语言知识,学生不光提高了化学知识,汉语言知识也得到了丰富,同时又拓宽了教师的教法,使其课堂更生动。

2.把数学思想运用到化学中,提升学生解题能力

2.1 方程思想。方程在初中化学中的运用最典型的就是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其实有些看似非方程的应用而用方程思想去解决,也会使问题简单化。例如:某元素R的氧化物中,R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8,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则R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解:设化学式为RxOy

那么R与O的质量之比就是起对应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即14X/16y=7/8 x/y=1/1

所以R的氧化物化学式是RO

2.2 函数思想。近年来中考化学中会出现坐标图、曲线图等图像题,这些都是化学知识和数学函数思想的综合。解题时也应该运用函数知识分析。例如:

同时,在进行新授课时,可以利用学生已学的函数知识引入新的化学知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例如:学习溶解度曲线的时侯,笔者这样导入: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共同研究一道数学题,请根据下表画出函数图象,并说明函数 y 与自变量 x 的关系。 当时全部同学的满脸狐疑。在学生感到这是数学函数与图象中非常容易的题目时,巧妙地将函数 y改成溶解度,自变量 x改成温度并说明所画的曲线是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这样学生感到溶解度曲线的知识就非常简单了,应用起来就理所当然地轻松自如了。

3.让化学、物理、生物知识相互综合,提前感受理科综合

物理、化学、生物三科都属于自然科学,虽然它们的研究对象、知识体系不同,但由于自然界本身是统一的、和谐的,它们对自然现象的研究是遵循相同的认识规律,在一些研究方法上是相同的,而且有许多共性的方面。理科综合知识是以学生所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高科技成果、社会现实等为知识载体或背景材料,强调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交叉和综合,侧重体现以能力为主导,培养学生把中学所学这些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转化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当学生在学习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时,就可以让学生练习下面习题: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广口瓶盛有正在萌发的种子及一装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经过一段时间后,U形管的a、b两端液面有什么变化?

这是一道典型的学科综合题,综合了理、化、生三门自然科学的知识,看似复杂,实则简单,在这里,教师只要引导得当,相信有不少学生都会解决这个问题。在解答之前,笔者进行了简单的提示:此题应用了物理学中的压强知识和生物学中的呼吸作用的知识。结果,很多学生都顺利地进行了解答。

可见,在化学教学中多联系自然科学知识,会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综合素质,为以后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4.时时联系时事热点,渗透文科知识

4.1 化学来自于生活,也应该走进生活。在化学教学中多介绍相关的时事政治热点事件,丰富学生阅历,提高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爱护水资源》这课题时, 笔者给学生介绍了我国版图地势分布和气候带分布情况,举止瞩目的三峡工程和今年即将完工的南水北调工程,以及爱护水资源相关的法律、法规;在讲解《化学肥料》时,笔者介绍了我国农田耕地基本红线政策,当前城镇化进程,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等热点;在讲解《氢气》〉时,笔者介绍了神舟飞船和长征火箭,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情况;在讲解《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时,笔者介绍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政策和一些基本国策等等。

4.2 化学本来就是一部历史,化学知识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逐步积累,化学中穿插着很多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给化学增添了一抹亮色。教学中引用这些人物和故事,显得水到渠成。例如,学生学习元素周期律,让他们认识门捷列夫其人和趣事,当时历史环境;学生学习空气,认识拉瓦锡和他当时处在的西方宗教势力对人们的影响;学生学习燃烧和灭火,让他们知道火对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性;学生学习爆炸,了解我国四大发明,火药在历史发展中起的作用;学习盐的性质时,给学生讲诸葛亮七擒孟获行军途中遇到哑泉的故事等等。

笔者从不同的学科与化学的渗透的角度,介绍了一些跨学科教学的方法,总之,化学是一门综合性、知识性强的中心学科,它与语文、数学、物理、生物、政治、历史、地理诸学科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在化学课堂上,教师要善于以物理、生物知识为工具,以历史、语文、政治知识为依据,以数学知识为载体,达到知识间的相互渗透。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化学新知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化学跨学科教学篇2

(一段)围绕主题,集体备课、研讨执教者集思广益后上课,课题组其他成员介入课堂,把自己提供的建议作为观察点进行观察(二段)评课,分析、整合资源执教者修改教学设计再上课(三段)再评课,对各学科提供的资源做深度分享、反思。

在合作教研中,我们分年级寻找学科之间相融的、能统领各科教学活动的研究主题。如:《小管家》是四年级数学、信息、品德与社会和语文等学科共同开发出的主题,老师们依托四年级各科教材内容――数学科的统计学、信息科的统计表、品德与社会科的做生活小主人、语文科的口语交际和健康科的营养学等多方面知识,进行课前集体研讨。由课题组一位数学老师集思广益后执教,课题组其他成员深入课堂听课时,把自己提供的建议作为观察点(知识点的掌握,课堂提问有效性分析,建议采用情况等)并制作成观察量表进行观察。评课时,课题组成员将自己通过课堂观察所发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建议进行分享,最后一致认为该节课可用综合实践课型呈现。执教者重新修改教法,课前让学生充分探究与“管家”相关的家庭开支等内容,第二次上课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地呈现自己探究所得,从观察收集家庭开支数据,到发现问题并通过亲身探究怎样才能合理安排家庭开支,再到合作汇报“争当优秀小管家”,无不展示了小主人主动学习的风采。课后再评课,总结成功经验:因为《小管家》主题的设计,能很好地与生活相结合,又由学生通过探究和体验来求知,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最大限度地兼顾了各学科教学内容及教法的整合。

二、跨学科资源共享促教研内容优化

教研的起点在课堂归宿也在课堂,目的是提高课堂效率。我们注意挖掘学科间相互渗透的教学资源,在学科教学中恰如其分地利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享学科资源,拓展知识的广度,享受学习的乐趣。在教研中,我们建立了资源收集――资源筛选――资源应用――资源积累的流程。

例如,语文老师在讲授绘本故事《我的爸爸》前,根据课题组老师从各学科角度出发给出的各类与故事内容有关的资源中,选择了音乐科的有关世界著名音乐家的名字,美术科的素描、色彩表现形式,科学科的动物习性,数学科的培养逻辑思维的方法等资源。因为有多学科资源的铺垫,培养了学生对该绘本的兴趣,同时也扫清阅读障碍。课中,老师相机用想象表达法和图画观察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听故事过程中边欣赏边研究,不仅掌握绘本阅读方法,还深刻感悟出父爱的伟大。

三、跨学科动态机制促教研形式优化

高效灵动、切合实际的制度是教研活动不流于形式的保证,随着跨学科合作教研的深入开展,我们建立了动态教研机制。

(一)成立综合性教研组。一是以年级为单位成立教研组。二是确立若干研究专题,每个专题将各学科的部分教师聚集到一起,共同开展研究,形成专题教研组。

化学跨学科教学篇3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7-0096-01

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和参与者,最终教学效果的优劣不仅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更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在如今知识爆炸、网络化的自媒体时代,即使是小学生也同样具有获取海量信息的不同渠道。作为教师,如果仍然抱残守缺,不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最终必将被社会所淘汰。在十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也深刻感受到了这种持续素质提升所带来的压力和动力,并形成了一些浅薄的思考和看法,希望能与各位同仁共享。

一 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及教师素质提升的必要性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即使是在笔者所在的东部地区也同样存在教学思路程式化、教学方法单一化,以及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的现象。素质教育虽然喊了很多年,但在考试指挥棒的引导下,教师急功近利的思想仍然牢牢把握着课堂教学。大量重复、无用的知识点,却不分区别地强迫所有学生进行背诵、抄写,为的仅仅是所谓的尽快出成绩。教师喊累、学生叫苦、家长焦心、学校无奈,看似短期有效果,实则在学生进入中学后其综合素质不足的软肋已暴露无遗,成绩迅速下滑。教师在这种教学思路的指引下,也会出现教学程式僵化、课外拓展不足、过分围绕教参等问题,长此以往出现储备弱化、知识老化等现象,影响综合素质的提升,并使教学形成恶性循环。

最近几年,虽然各级教育部门及学校也已经认识到了教师综合素质提升的必要性,并采取了一些有益的措施,教师的教学方法总体上也有了很大的改进。但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仍然还有很大的差距,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刻不容缓。

二 多元化、开放式、跨学科教学探索的优势

好的教学方法是成功教学的关键。在如今的小学课堂开设有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社会、科学、信息技术、体育、美术、音乐九门课程,而许多学科之间往往存在大量知识点的交叉,从而出现教师重复布置、学生重复完成,学生的大量时间被无效学习所占据,减负和素质教育都会成为一句空话。而多元化、开放式、跨学科的大语文教学则可以将不同的学科进行整合,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以师生课内、课外的互动进行延伸,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如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了实现对大语文教学的探索,对部分关联学科进行了整合,笔者兼任语文、品德与社会、科学三门学科的教学,进而进行大语文教学的探索。在大语文教学的背景下,笔者对三门学科的异同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并最终以一门大语文学科的方式进行教学。多元化、跨学科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接收的信息量大增,而在校学习的时间却并没有增加;而开放式自主学习模式的确立,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彻底改变了学生消极、被动接受的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 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行多元化、开放式、跨学科的大语文教学模式虽然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但客观上对小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大语文教学的教师必须是一本真正的大百科全书。现代的社会是一个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即使是小学生,当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后,其获取的知识量也是惊人的,所以教师要有被学生问倒的思想准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日常的知识储备以及课前的充分准备都将显得尤为重要。

当然,立足现实,在目前的教改实践中,完全跨学科的大语文教学在实现上还有许多需要逾越的高山,其教学成果也有待于更多的检验,但这不妨碍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借鉴这种多元化、开放式、跨学科的教学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阅读的东西越多,他掌握课内的基础知识就越容易。教师可以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更多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更多地将教学向课外实践延伸、向临近学科延伸,拓展他们的思维方式、健全他们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探索出一条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路子。

四 新的教学模式客观上也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升

化学跨学科教学篇4

Abstract The increasing demand of international nurses sets an even higher demand on English teaching in nursing major.English teaching for undergraduates should not only give emphasis on the students’ fundamental language skills but also focus on cultivating thei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 nursing contex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and feasibility of improving nursing student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 English teaching and proposes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nursing student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Keyword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nursing major; undergraduates English teaching

0 引言

随着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日益加深,越来越多的护理人员参加到涉外医疗活动中。护理人员面对外籍护理对象应根据当地的文化提供相应的护理照顾,从而实现良好的沟通,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具有较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跨文化交际语境中,交际者得体(符合目的文化的社会规范、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有效(实现交际目标)的实施交际行为的能力”(彭云鹏 2012:19)。如何提高护理学生的在护理情境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在涉外护理中能得体、有效的与病人进行跨文化交流,是医学院本科英语教学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1 提高护理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1)随着国家的发展,持续对外开放,外国留学生不断增加,在中国定居的外籍人士也持续增长,因此在中国国内接受医疗护理的外籍人士也大幅度增加;另外国内医科大学,医学院和医院每年也会派大量的护理学生和护士到国外进行交流学习和提供护理帮助;国际护理人才面临严重短缺。英国、美国、新西兰等国家都建立了引进外籍护士的计划和项目。这为国内就业情况一般的护理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就业机会。面对不同国籍不同文化的护理对象,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涉外护理人员必备的条件。

(2)在涉外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但在沟通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外籍患者往往能够理解和原谅护理人员语言和语法上的错误,而对于一些因为不了解他文化而造成对患者的不尊重,往往无法原谅。如果护理人员只考虑语言的形式,而不注重不同文化中语言使用习惯,就会造成医患之间的误解甚至是冲突。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医疗观念,风俗禁忌。如果护理人员对护理对象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不能正确理解护理对象的需求,就会造成交际失败,护理不当甚至会让患者拒绝护理。因此护理专业本科英语教学不但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表达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得体的交际能力。

(3)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护理理论家雷林格尔(Leininger)就提出了跨文化护理理论。跨文化护理的核心部分是“日出模式”,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为世界观和文化与社会结构层;第二层为服务对象层;第三层为健康系统层;第四层为护理照顾决策与行动层(蒋晓莲2006:9)。该理论模式提出:“护理不应是一固定的模式,只能有一个相对的框架,为不同的民族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提供各异的护理”(施楚君2004:538)。因此跨文化护理理论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护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涉外护理的过程中,要有跨文化意识,注重了解护理对象的文化背景,社会习俗,医疗观等。

2 在本科英Z教学中提高护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可行性

(1)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文化包括语言, 语言是文化这个大家族中的一个成员;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类所有文化现象都可以在语言中得到反映。”(刘伟荣 2009:241)毕继万提出第二语言教学应该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因此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护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2)近些年来ESP教学受到外语教学研究者的广泛重视。ESP是指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4)也强调大学英语教学应当“满足学生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根据护理专业学生的特定需求,将英语教学和护理专业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在护理情境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 护理专业本科英语教学的现状

我国大多数医科大学和医学院都为护理学生开设了英语课程,但是却广泛存在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不高的问题,英语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程设置和教材选择不当。许多学校在大一大二开设的大学英语课程更注重学生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培养,没有和护理专业知识以及毕业后工作中与外籍患者交流的需要相结合。二是即使有的学校开设了护理英语,但基本都按照“英语+护理知识”的模式进行。这种护理英语课程一般只是让学生阅读一些关于护理专业方面的英语文章,掌握相关的护理词汇和进行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忽视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而这种能力的缺失往往会造成在涉外护理中的交际失败,从而导致医患关系的紧张。三是教师在课堂中占主导地位。课堂上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缺乏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更不用说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4 护理专业本科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几点建议

(1)优化护理专业本科英语教学的课程设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4)指出“各高等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课程要求》和该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因此单一的笼统的两年的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不能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在护理英语本科英语教学的课程设置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需求从而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可考虑第一学年设置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综合英语课程;第二学年设置护理英语课程和与护理专业紧密结合的跨文化交际课程。

(2)根据护理专业学生的需求选择教材和制定教学内容。护理情境中的跨文化交际是发生在特定职业情境中的交际,这决定了与日常生活中的跨文化交际有很大的不同。Parkinson和Brooker (2004)指出护理人员学要与病患之间的交际需要了解他们的病史,提供关于他们护理过程的信息和帮助他们怎样处理他们的疾病。这样的交际具有特定的步骤,涉及到特定的词汇和用语。雷林格认为“护理是一种需要解释的跨文化现象,是与文化息息相关的专业,是充满人道性、科学性的专业与学科”(蒋小莲 2006:10)。护理人员与病患的交际一定是建立在相应的文化背景之上的。因此在选择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材和制定教学内容时除了要包括在病患沟通时常用的一些词汇和用语,还要侧重于医学机构组织,医学设备,医疗制度,医疗观,医疗风俗和病人的就医心理等方面的内容。

(3)提高英语教师的护理语境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很多医学院和医科大学,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教师自身就非常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政府和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机会让护理专业的英语教师到英语国家的医院或医学院进修。一方面学习一些护理的专业知识,一方面了解相关的文化,将一些在护理过程中医患沟通的真实案例放到跨文化交际课程中进行讲解和分析。

(4)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基于交际式语言教学法,把真实的语境引入到课堂中,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应该设计一些模拟真实护理场景的任务,让学生与外籍患者沟通。在设计任务时要侧重于跨文化的差异,让学生通过反思沟通解决交际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中还可以引入护理语境中跨文化交际的真实案例,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出案例中体现出的文化差异,找出如果在今后与病患实际沟通中遇到类似情况合理的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 Leininger, M.Transculturual nursing:A promising subfield of study for nurse educators and practitioners[M]. St. Louis: Mosby,1996.

[2] Parkinson,J&Brooker, C. Everyday English for International Nurses: A guide to working in the UK[M].London: Churchill Livingstone,2004.

[3] 万继.第二语言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J],中国外语,2006.2(1).

[4] 蒋小莲.跨文化护理理论及其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06.20(29).

[5]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6] 刘伟荣.浅谈护理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12).

化学跨学科教学篇5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5)01-0093-04

基金项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项目“研究生教育跨学科协同研究”(X14227)。

作者简介:蔡英辉(1981-),男,山东烟台人,对外经贸大学组织部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公共管理、教育政策;高媛(1978-),女,山东临沂人,对外经贸大学党委办公室副主任,硕士,研究方向: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政策。

研究生教育是继本科教育之后的高层次人才培养阶段,多依托高校研究生院(部)、学院或科研院所存在。研究生教育并非超然独立的系统,其与教育改革相辅相成,与学科发展唇齿相依:教育改革是研究生教育所处的环境,影响程度不言而喻;学科分化有助于推动研究生教育发展,却也导致各个专业逡巡于学术前沿和自留地,知识被分解切割得支离破碎。近年来,随着各学科不断剥离母体,跨学科交流陷入困局,使得目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呈现碎片化态势。

跨学科协同是破解研究生教育碎片化态势的途径:宏观层面营造良好的协同创新环境,打破学科界限和鼓励新生力量创新;“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袁贵仁,教育部网站);操作层面让两个以上的专业产生交集,使不同的学术观点和方法在交叉中彼此碰撞,实现学科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彼此补充。跨学科协同对于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极具意义。

一、研究生教育碎片化的外在表征

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碎片化并非朝夕间形成。学科在自立门户后迷失自我,发展导向“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阻断了研究生教育的跨学科交叉增长;学科过度分化的情境下,专业发展在知识边界和行业壁垒前止步;各个学科看似规模宏大,实则专而不精,难以形成系统合力,专业分工之后不会带来天然合作,各学科建构起自己的话语体系,也无形间树起了壁垒。研究生教育碎片化有多重成因,最终可归因于:学科划分过于琐碎、办学主体单一化、创新意识不足、目标定位不清晰。

1.过于细分的学科设置,形成学科专业壁垒。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已经形成规模,博士生培养数量世界第一,但研究生教育受制于学科划分而难以沟通,培养质量方面有待提升。新中国照搬苏联模式,囊括高校的人事任命、机构派驻、专业设置、课程安排等,割裂了高校与社会的联系;研究生教育受制于专业设置的窠臼,不同学科之间隔行如隔山。“没有一种研究方法能揭示一切,宽阔的论述必须是多学科的。”[1]研究生教育过度崇尚学科分类的外表,却很少思考学术方法论、逻辑推理、思维方式的内涵,有舍本逐末之嫌。利益纠纷的交织盘根导致学科交流困难,多重压力下的研究生教育难有施展空间。

过于分散的学科设置产生学术壁垒,不利于新学科门类的建构发展,对研究生教育产生不良影响。中国素有文人相轻的传统,学科之间沟通甚少,限制了研究生跨学科交流。专业壁垒有意无意地阻碍了创新发展,学术权威有形无形的掌握了话语霸权。实际上,学科之间原本就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人为割裂只会导致学科之间产生陌生感和距离度。而学术活动一旦产生垄断,挑战权威则会遭到严厉惩罚,加之学者地位并不独立,或受自身思维局限,导致近亲繁殖或“武大郎开店”现象层出不穷。

2.教育主体相对单一,行政干预弊病显著。当前承担研究生教育任务的主要是公立大学和科研院所,教育主体较为单一。大陆曾有国立、私立、教会大学等多种办学方式,研究生教育内容灵活开放,与社会发展比较契合。国立如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成绩斐然,西南联大最艰难时期依然培养出李政道等精英,教会大学之燕京大学研究院培养出瞿同祖、谈家桢等知名人士,东吴大学1917年培养出“中国最早的化学硕士”(《科学时报》2010年4月20日)。如今民办或私立学校发展迟滞且弱小,仅有少数学校获得研究生招考资格,影响可忽略不计。中外合作办学如宁波诺丁汉、西交利物浦等高校,其规模和影响不大。此种境况下,民众接受研究生教育的需求寄予公立高校身上,公立高校不得不通过扩招、设立独立学院等方式来解决问题,这导致教育质量的降低和专业设置的不合理,进入了恶性循环的怪圈。

行政干预对高校研究生教育影响甚大,行业办学后遗症明显。1952年院系调整后,催生出诸多按照行业划分设置的高校,希冀在各行各业引领潮流;燕京、辅仁、圣约翰等高校不见踪影,政治学等促进国民自省意识的学科被裁撤,尤其是文理分科的后果始料未及,甚至影响到中学生的综合发展。由浅至深分析:学校高层的干预会对研究生教育产生影响,但至多在校内掀起波澜;国家的干预则影响深远,文理分科过早进行、彼此不知所学何物何用。这种缺失的影响不容小觑,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学科之间缺乏渗透融合,研究生教育受到极大束缚,而困境在可预期的未来难有改观。

3.学科发展创新不足,研究生教育缺乏变通。研究生教育立基于学科发展,依靠创新精神开拓新领域。学科发展并非系统内部的独立生长,要有充足的阳光雨露,要有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土壤,要形成与外界的广泛联系,促进研究生教育的跨学科整合。“学科整合倡导跨学科研究……研究的最终结果可能会演化成为新的专门化领域,进而产生一门新的学科。”[2]作为高校基础的学科门类,要不断探索创新以契合研究生教育发展。当前科学研究碎片化严重,相关人员宁愿揣摩政策走向也不独立思考;缺乏创新机制和激励因子,跨学科研究多是炒概念的噱头;学科发展缺乏足够的支撑,更遑论新学科的破土而出,研究生跨学科发展前景不明朗。

研究生教育要以开放的姿态进行,秉持学术独立的精神。“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3]1925年清华设立与大学部、留美预备部并列的研究院,专门招收大学毕业生学习;国学四大导师学贯中西,教学过程融汇中西文化,清华国学一时声名鹊起;学生独立思维意识,亦有驱逐吴南轩等意气风发之举。如今文、理、工科院校的研究生教育各归其位,理工科院校的人文气息凋零许多。研究生跨学科教育平台难以建构,协调机构不完备、资源难以共享、思维难以融通,甚至有暮气深深之感。

4.教育目标定位分化,受外界环境影响过大。研究生教育事关社会转型未来,要秉持一以贯之的目标。现代教育体系面临学科过度分化的困境,研究生教育呈现分离状态,诸多大学目标定位分散,缺乏持之以恒的坚持。具体体现在:研究生教育在服务国家、回馈社会、地方政绩、领导颜面、家长期待中摇摆不定;高校和社会在资金联系方面过从甚密,人才交流却并不畅通;社会对研究生教育寄予厚望,高校为筹措资金不得不广开财源,显然目标并不契合。高等教育固然源自社会发展需要,但作为精英化的教育体系,研究生教育仍然要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不能为政绩观和跑课题所左右;亦不能仅靠纲要或规划来限定,要有国家法律、赋予自等保障机制,这就要找到阻滞因素和破除不利条件,促进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

外界环境瞬息万变,研究生教育在风险社会中难以坚守本位。任何新生事物都是有风险的,研究生教育开拓创新异常困难。有的主管机关担心变革会引起异动,更乐于看到眼前政绩而不思进取。有学校鱼与熊掌想要兼得,既要求科研水平精进,又要保障日进斗金,总裁班等赚钱的项目比比皆是。研究生教育有陷入名利场之忧,象牙塔中出现了变相兜售学位的权钱交易,衍生出“中国最大博士群体在官场”(《中国青年报》2010年3月8日)的怪诞现象。研究生教育面对各种物质诱惑,为抢项目和课题而四处公关,学术水倒处于次要地位,有日益世俗化的趋势。理性地说,研究生教育不能受制于外部环境,要在复杂的社会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以问题意识驱使学生主动思考,以独立意识保障学术尊严,超越学科情结和实现兼容并蓄,催生跨学科发展的新支点。

二、基于未来的呼唤:整合研究生教育资源

研究生教育改革要求整合学科资源,与社会发展共生共荣。从学科的联动来讲,政治学的发展必然带来法学、行政学、社会学等的进步,人文底蕴的提高自然促进工科理科的发展。回归到研究生教育本身,涉及到招考方式、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培养机制、科研管理、职业发展等衔接配合,关系到硕士、博士等不同阶段的教育,关系到如何甄选有科研潜质的人才读博士等等,这都是值得商榷和深究的课题。另外,研究生培养要与本科教育遥相呼应,要契合社会发展的需求,要与科研攻关项目结合,这就要求整合教育资源和实现跨学科协同。

1.学科繁荣和科技创新的需要。学科发展意味着专业设置枝繁叶茂,伴随着学系、学院的增设,研究生招生数量也日益扩大。随之而来的弊病是:学院越来越多,研究生跨学科合作起来却愈来愈难,研究生受教育范畴日益狭隘;有学校试图以“学部”统筹跨院系学科,有限度的整合不是学部无权就是学院被架空,徒增层级而无益于研究生培养。研究生教育不应止步于学科边界,而要形成衔接有序的跨学科系统,破除隔阂实现多学科齐头并进;现代工业技术和机械制造、信息技术的发展,都要求跨学科系统整体协同,整合研究生教育资源势在必行。第一,国家层面要充分重视,法律源头重视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学术的尊严和独立;实现学科之间的彼此融通,建构起开放兼容的培养体系。第二,学校层面则鼓励跨学科报考研究生,以大门类招生缓解学科隔离;在学业引导方面拓展研究空间和加强研究深度,探寻学科边缘处的增长点。

2.社会发展和经济推动的需求。研究生教育要求学科间的融会贯通,闭门造车只会延误时机。研究生教育一环扣一环,失去了的发展机遇往往难以弥补;各学科要摒弃陋习、推陈出新,彼此学习优点长处,打破矜持尴尬并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其中。当前研究生教育体制僵化,出于不信任和利益纠纷,各行业学者难以形成共同话语平台。研究生教育资源的整合要立足高远,基于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行事,促成高精尖学科之间的跨域合作。

3.突破壁垒和地域协调的诉求。研究生教育体制受制于高校行政化、学科壁垒和管理层级,导致资源整合困难重重。从高校管理权限来讲,有教育部属、其他部委属、省属之分,研究生教育彼此争夺资源,打架现象层出不穷,这与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不无关系。金字塔式的层级制也侵染至研究生教育。从区域分布而言,研究生教育资源过度集中于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学术交流便利,而地处偏僻的高校跨区域交流则受到限制,学科发展缓慢甚至停滞。虽然诸多临近高校已经互认学分,对促进研究生资源整合大有裨益,但影响范围只限同区域,跨区域协调依然难以解决。研究生教育全国一盘棋,并不能厚此薄彼,要突破束缚和整合资源,促成跨区域科研机构的协调。

4.体系整合与总体发展的要求。研究生教育不仅要完善自身培养体系,还要把好入口的本科教育关,做好出口的就业导向,实现一条龙式的上下游系统整合。首先,从研究生教育本身来讲,师资队伍水平至关重要,吉林大学博导下岗事件敲响了警钟,虽然制定标准有待商榷,但毕竟推动了优胜劣汰;其次,没有好的本科基础就不可能有好的研究生教育,夯实本科教学基础和做好衔接成为必要。要在入学考试和面试时认真遴选,挑出合适的人选就读研究生;再次,关注研究生的职业规划和进行职业培训,创造机会让准备就业的研究生熟悉市场环境,引导对学术感兴趣的硕士生攻读博士学位。从学科体系的整合来讲,高校之间乃至跨国交流交换生,对于快速提升研究生科研水平起到促进作用。台湾承认大陆百所高校的学历(《人民日报》2013年3月14日),促成教育资源的互动和推进全面理解信任。从总体发展而言,要比较借鉴西方国家成功院校的经验,梳理出研究生教育跨学科整合的思路,促成学科体系的跨越和教育内容的更新,使之服务于国家目标和社会诉求。

三、总体性的回归:研究生教育的跨学科协同

高校作为社会进步的源动力,愈来愈关系到国家繁荣发展;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子系统,承担着越来越多的期待。研究生教育改革要促成跨学科协同创新,回归整体协调一致的本原,不能陷入专业壁垒,避免沦为工具的仆人。具体路径在于:

1.制度章程的规范,社会环境的宽容。研究生教育要有制度规范,这就要建构法治秩序、保护知识产权和打破旧框框。基于历时态角度追根溯源,梁启超1898年起草的《奏议京师大学堂章程》、张百熙1902年起草的《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标志着大学的开始;蔡元培组织制定《北京大学章程》,民国时期公立私立大学一般都有章程,以此夯实学校治理的法理依据。改革开放后,高校相当一段时期没有章程规范,研究生发展也无章可循,毕竟《高等教育法》等是宏观概括,对高校办学模式、自主管理权限等并无描述。北大、清华等9所高校章程(《人民日报》2014年10月9日),会对高校发展、研究生跨学科教育产生较大影响,此时可趁热打铁,公布公开具体内容和掀起大讨论,确保大学章程在执行中不走样。尊重学术的独立性,认清科研效率的长期性和周期性,为研究生教育跨学科协同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研究生教育改革要敢于试错和容许失败。当前社会有怕输或输不起的心态。对涉及师德等本应问责的地方处置过轻,对一些无关紧要的错谬则纠缠不止。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余地不足、任务紧迫,但改革总要有物质基础和资源保障的前提,这样才能营造出“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如竺可桢出任浙大校长的条件是“财政须源源接济;用人校长有全权,不受政党之干涉;而时间以半年为限”(《法治周末》2013年7月3日),为浙江大学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有宽容的社会环境必不可少,要承认研究生创新能力普遍不强的事实,给研究生教育以自由空间和缓冲时间,以炼真金的姿态保障充分的学术自由。科学发展并无捷径,切不可心态急躁,否则容易导致功亏一篑。

2.优化顶层设计水平,促成跨校跨区域协同。世界科技发展水平日新月异,研究生接受新思维、新事物能力强,打破学科束缚和跨学科交流是可行思路和有效方法。实际上,厮守在单一学科内很难有长足发展,如诺贝尔奖获得者西蒙就不拘一格,在政治学、经济学、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都有突出贡献。我国要在宏观角度布局谋划,增强国际合作和夯实学科基础,鼓励在前沿领域跨学科交流,激励在交叉处创新和多出成果;在新兴领域要鼓励风险基金的投入,在做好质量监控和适当引导的前提下,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予以规制,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发展;组建引领学科发展导向的项目小组,集中资源优先开发高精尖项目,以科技实力形成研究生教育的拳头产品;一些短期很难见到收益,却对国家发展有重大意义的基础性学科,要采取稳扎稳打的方法夯实基础,不失却本原又形成新的发展平台。

研究生教育不能固守本位,要打破隔膜实现多元互动。“一个学科虽然被包含在一个更广阔的科学整体中,但是通过它为自己划定的边界、它为自己构造的语言、它为自己制订的或使用的技术和最后特别是它所特有的理论,它总是自然地趋于独立。”[4]独立取向并不可怕,树枝分叉后也并不一定总是合作,却时常有竞争资源之忧,这在学科分类后的研究生教育中表现明显。要深究阻滞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的原因,实现跨校跨区域的精诚合作。从高校角度来讲,陷入资源争夺和级别较量是误入歧途,大量内耗会导致错失良机。跨区域层面,要鼓励高校之间跨界互动交流,通过联合项目、师资共享、交换学生等形式促进沟通。国务院系统内部要重视协调,打破教育部、工信部等中央部委所属与地方所属的范畴,分配资源时要凭专业水平和科研实力说话,避免因亲疏之分而挫伤研究生跨学科交流的积极性。

3.赋予高校自限,研究生教育主体多元化。“研究生教育一定要放权给高校,放权给高校就是放权给市场。”[5]现实中高校往往缺乏独立发展空间,外行领导内行的情况并不少见,研究生教育处于畏首畏尾的境况,有些行政官员染指高校学科建设,甚至将大学视作某级政府或个别人员的后花园。实际上,将高校发展与政府政绩捆绑在一起并不科学,缘于行政官员有任期限制,为追逐短期利益而牺牲高校发展难以避免,权力统摄适用于政府管理却不适合高校治理。大学要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不能仅按照国家机关的政策指挥棒走。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大框架,不能既做标准制定者,又做裁判员,这样容易导致学术行政化。既然制定了大学章程,就要按照章程办事,否则章程就会成为一纸空文。从培养机制来讲,要从思维机制上突破束缚、推陈出新,鼓励人文社会科学与理工科教育的融合,促进学生了解跨学科知识和发表不同见解。

研究生教育要实现培养主体的多元化,鼓励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实际上,很多学校在本科生教育方面已经采取书院、实验班等形式融合贯通,研究生教育亦可突破传统思维,在入学之初就鼓励学生跨专业报考,入校后突破专业划分实现综合性教育。研究生教育方式上不能局限于一校或一地,要创新办学体制和实现多方融通,依托学部或研究院实现联合办学,适当赋予研发中心以资源分配权限,解除束缚在教师身上的思维枷锁,促成学校员工的觉醒和民智的开启。进而言之,“推进培养主体多元协同,为整合碎片提供强大合力”,[6]营造私立高校健康成长环境,为国际知名高校入驻创造条件,援引优势学科进入我国,更好地实现与国际接轨乃至融入。

4.整合资源协同一致,契合社会发展诉求。研究生跨学科协同要在动态发展中保持开放姿态,促成相关学科、资源和人员协同一致,实现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的融合统一,提升研究生教学的质量。“无论在每一个学科内部还是在学科之间,正在寻求包罗万象的图式、普适的统一框架;在这些框架中,所有存在的事物都可以被表明是系统地,即逻辑地或因果地相互连接着的。”[7]研究生跨学科教育环环相扣、关键在人,当前懒人政治现象在政府部门并不鲜见,高校高层也普遍存在。研究生教育改革喜欢选择方便快捷的途径,或基于自身利益而进行,或满足于现状而止步不前,这是逃避责任和避免承担风险的表现。研究生教育要打破单个学科的闭合体系,激发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活力,鼓励多方围绕问题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要厘清思路反思改革教育方式,推动跨学科跨区域合作。

迈入信息化时代的研究生跨学科培养要回应社会诉求,契合未来发展趋势。“历史上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同处于一个时代,科学家、思想家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和思想交流,却通过各自的研究得出相似的结论。”[8]这是各个学科通过不同途径研究开拓,却最终殊途同归的验证。实际上,教育体系是社会的一部分,不能脱离社会大环境独立存在。研究生跨学科协同要有研究方法的介入、信息的融通与资源的互换,实现非政府组织、企业与学校交流发展。政府部门对高校要放松管制与监控,促进NGO与高校合作,促进研究生教育衍生关注社会公益的产品,促进国家整体科技水平的递进发展。

四、小结

研究生教育的碎片化,要从宏观国策、教育体制、学科交流、培养机制等方面查找原因,破除因循守旧思维生存的土壤。回归总体的途径在于:顶层设计方面重视研究生教育改革,形成政府、社会、科研院所之间的有序沟通渠道;建构系统衔接的教育体系,促成多方联动、跨区域跨校的协同配合,公平合理的入学甄选和明确合理的就业方向;鼓励跨越学科界限系统剖析问题,教授学生以“渔”之方法;依托大学章程完善培养机制,大胆放手让高校有所作为,促成研究生教育彰显自身特色,在协同合作基础上实现和而不同,推动研究生教育跨学科发展。

参考文献:

[1]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2.

[2]芮国强.论行政学学科研究与跨学科研究的统一与协同[J].社会科学研究,2013,(5).

[3]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0.

[4]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96.

[5]苏力.数量与质量:中国研究生教育的问题和回应[J].北京大学学报,2010,(1).

化学跨学科教学篇6

浙江衢州学院开设的大学德语是面向零起点的学生开设的一门外语选修课,开设3个学期,每周2~3个课时,因为平时课时较少,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德语训练。为了尽快提升学生的德语水平,在课堂上让同学们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训练听说读写,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让课堂气氛就变得异常活跃,学习效果明显,适应现代德语应用需求。因此,传统的大学德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必须对其进行改进和提高。通过总结以往的经验以及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探索一种互交式学习教学模式,除了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外语的能力外,还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综合德语应用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把教师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课文的传授、语法、词汇中,学生操练的比重较少,即使操练,也是以语法、词汇为主,而不是针对真实市场环境中语言的正确使用,即使学生能够变换各种不同的句型,却不善于结合各种情景进行沟通与交流。外语教学的特殊性在于不仅要教学生语音、语法、词法和句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更重要提要求学生能用这门语言进行无障碍交流。所以,应采取一种适合学生能够熟练合理运用德语教学的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德语的兴趣,而且能不断提升学生运用德语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语言的沟通方式多种多样,在沟通中产生的信息通过交际双方的处理,会产生多方面的意义。因此,德语教学不能停留在“传统理论知识的灌输”,而是要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由于文化价值观、成长的环境、社会道德等因素的不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交流就存在语义理解上的差异。同样的一个内容,它的内涵和外延都是受到本国文化影响的。学习德语其实也是认知德国人的思维方式,对他们的思维方式了解得越深刻就越容易理解和掌握德语的表达方式。在进行跨文化沟通的时候,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是否理解德语和文化的内涵。如果不了该国的文化习俗,就容易因为语言方面不适当的表现而造成文化冲突。

在德语教学过程中,学生认为如何发音、拼写比较简单,最大的难题在于如何正确使用所学习的语言知识。例如:Heute kommt er zum Arzt. (他今天去看医生)此处使用的动词kommen在德语中是来的意思,而不是去的意思。因此,在德语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学生了解词汇和语法,还要让学生懂得德语国家中的一些交际规范,体会中国人和德国人思想习惯上的差异,体会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只有用德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才能适应实际的工作与生活。

二、改进衢州学院德语教学方法和措施

为了转变传统的德语教学理念,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德语人才,提高德语的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德语的兴趣,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尝试。

1、基于教学中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加速德语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

随着衢州经济的发展,人才需求的变化,衢州学院的教学环境也在不断变化,面对其它本科院校的竞争,学校要求各专业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实施不断创新,特别是对德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发更多的学生学习德语,教学方法上进行相关的改革创新。通过教学中跨文化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对德语教学的兴趣,符合企事业单位对德语人才的要求,按照市场的要求“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增强衢州学院德语教学的综合竞争力。强调德语沟通与交流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应用,为学习德语的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情景模拟环境,例如在每个班级设立德语角,每周固定时间开展德语交流实践活动,每个班级设计一个具体的主题,开展多轮次的情景模拟,增强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从而有益于学生对德语沟通与交流技巧的掌握。

2、基于教学中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下,加强德语教师对外交流

一方面,外国语学院通过定期德语教师间教研活动展开交流与讨论,让不同的教师能够取长补短,及时发现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经验积累,提升德语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基于教学中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下,加强衢州学院与兄弟院校的沟通与联系,定期选派年轻教师到国外进修学习,体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德语教学氛围。鼓励年轻教师加大教学改革力度,转变德语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位,推动衢州学院德语教学的发展。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不定期的引入德语教学人才,通过开设讲座、教师座谈会、聘请校外专家授课、德语教师一帮一等活动,互相学习,有利于德语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改革传统的德语教学方法,提高德语教学的质量水平,增强德语教师交流的目的性,提高德语教师交流的有效性,同时衢州学院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为年轻德语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制度保障,激发德语教师的教学改革热情,不断完善德语教学方式,提高衢州学院整体的德语教学质量水平。

3、基于能教学中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下, 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观

(1)课内知识模块化

目前大多数的德语教材都包含文章阅读、练习、语法、听力、词汇,由于教学模式传统,只注重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德语语言环境氛围的理解。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我们将教学内容整分解为不同的项目,每个项目都包含单词拼写、阅读理解、语法训练三个子任务。各个项目之间关联度高,德语在不同环境中的应用,例如:朋友之间打招呼常用Grü? dich,而对长辈和尊敬的人则常用Guten Tag。通过设置不同的情境,从日常生活交际中提炼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如问候、介绍、约会、看病、问路、购物、邀请等,在课堂上进行情景模拟对话,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运用外语进行实践活动的目的。让学生根据提供的词汇进行训练,最后让学生总结词汇在不同情况下运用的规律,为学生创设多种反映文化差异的情境。

(2)课外学习常规化

化学跨学科教学篇7

【分类号】G527

一、实现教育现代化,对加快云南现代化建设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

当今社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竞争,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优先发展教育不仅成为了发达国家保持领先地位的法宝,同时也成为了发展中国家奋起直追的捷径。教育与人才培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根本途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

云南属于“边、山、少、穷”地区,由于教育落后,国民科学文化素质偏低,人才状况难以适应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教育和科技发展水平不高成了制约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瓶颈。我省要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与全国同步跨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优先引进教育人才,优先解决教育困难。重点应实施新校园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职业教育建设、普通高中建设等教育现代化建设工程,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党政领导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吸引更多的人才、技术等要素向云南聚集。这是通过发展现代教育,引领现代“三农”的发展,形成教育现代化、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四轮驱动”的良好局面,实现超常发展、跨越发展的最佳选择。

二、抓实现代教育,全面提升云南教育现代化水平

(一)树立现代教育思想,是云南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内容

现代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是以受教育者为本体,以发展受教育者个性和培养受教育者综合素质为目标,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平等的、民主的、互动的创新教育。临沧这样的贫困地区实现教育现代化,首先是要构建“一个价值”,即构建现代教育价值。其次是要明确“一个目标”,即以发展受教育者个性和培养受教育者综合素质为目标。再次是要树立“两种理念”。一是树立终身教育与学习的理念;二是要树立现代办学理念。

(二)加强教育管理,是云南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构建人本管理体系,激发学校办学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学校管理要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管理转变,实现管理的“四化”:制度建设规范化;管理体系网络化;管理行为民主化;学校建设标准化和管理手段信息化。

(三)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云南教育现代化的主要标志

提高教育质量,首要是构建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其次是要明确教育各个领域质量的内涵。基础教育主要是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要加强学生职业素养、实践能力培养。高等教育要培育高水平的学科、专业,充分发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作用。社会教育则要突出终身教育体系的特点,为现代化公民的发展提供条件。

(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云南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深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任教。启动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深入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各学校的校本师资培训,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条件对教师进行岗位培训提高。大力加强骨干教师和紧缺学科教师培训,促进中小学名师队伍建设。全面实施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和高层次创新人才计划,推动人才强教、人才强校。评选教书育人楷模和教学名师,大力宣传模范教师先进事迹。

(五)保障教育公平,是云南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前提

保障教育公平,首先是要扩大教育机会,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全市各族人民享有接受平等教育的机会。其次是要保障教育机会公平,要积极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根据城镇化进程、新农村建设和人口流动情况,按中学向县城转移、小学要向乡镇转移的基本原则统筹规划学校布局,加快薄弱学校改造,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努力满足人人都能“上好学”的要求。

(六)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是云南教育现代化的内在动力

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探索公办学校多种办学形式,允许非政府机构通过公办民助、委托管理、合作办学等方式参与举办现有公办学校。鼓励公办学校之间,以及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之间联合组建教育集团。鼓励高中阶段公办学校集团化办学,借助优质教育资源改造薄弱学校。推动公办职业院校依托行业企业办学,鼓励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和培训。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

(七)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是云南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规划,优化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围绕普及、公平、优质“三大目标”,落实规划、经费、公共资源“三个优先”,促进教育规模、结构、质量“三个协调”,着力构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相互衔接,协调发展,开放多元、高标准、高质量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化学跨学科教学篇8

一、跨学科研究的内涵、模式和特点

(一)跨学科研究的内涵。跨学科,学界也称作“交叉学科”。中文“跨学科”一词是从英文interdisciplinarity翻译引进的。最初只是在一般字面意义上使用此词,随着研究的深入,跨学科一词由原来的多种理解已经逐步趋向较为稳定的公认的涵义。目前在国外学者中较为公认的“跨学科”的涵义是指对于典型学科之间的问题的研究。西方学者G·伯杰克在《跨学科——大学的教学和科研问题》指出,跨学科是两门或两门以上不同学科之间紧密的和明显的相互作用,包括从简单的学术思想,甚至全面交流整个学术观点、方法、程序、认识和术语以及各种资料。著名学者钱学森指出,所谓交叉科学是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相互交叉地带生长出来的一系列新生学科。由此可见,跨学科是一种多学科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合作研究,是打破学科界线而进行的一系列科研活动。

(二)跨学科形成的模式。依据学术界一般分析,跨学科的形成有三种主要的模式:适应模式、前沿模式和问题模式。

从科学、技术、经济三者日趋紧密的关系和交融渗透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看出适应模式的形成,科学与技术交叉、科学与经济交叉、技术与经济的交叉,便形成了诸如技术经济学、经济数学等学科。前沿模式则发生在学科交叉的场合。这些交叉体现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各不相同学科领域内的不同层次的交叉、各个学科领域间的各个层次交叉以及各类学科之间的不同学科领域的交叉,甚至诸多学科间的综合交叉。学科间不断交叉、渗透综合,促使大量边缘学科、综合学科不断涌现。学科交叉是产生新概念、新定律、新理论、新科学问题、新技术手段的生长点。第三种模式为问题模式,问题模式则产生于科学问题与前沿和适应学科交叉的环境下。

(三)跨学科研究的特点。从目前跨学科的三种基本模式可以看到,在跨学科的课题研究中,实现了多种知识,多种方法,多种研究手段的交叉与汇流。因此,跨学科研究是知识、智慧和技能高度集中的研究领域。近年来,这一领域已成为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的一个新亮点,无疑这也是研究生教育战略发展的一个突破口,这是与跨学科研究的特点是紧密相关的。

1、跨学科研究具有综合性。科学本身的发展客观上需要化整为零,化繁为简,将零碎的简单的事物进行精确的研究。但是,客观事物本身是一个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都不能离开其他事物孤立地存在于一个封闭的系统中,科学的发展要求人们所研究问题的方法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当代重大的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都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正因为环境问题的起因、性质和影响所具有的综合性和复杂性,环境问题的研究也就从单学科研究进入到多学科合作,进而发展到跨学科。

2、跨学科研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当代各国所面临的迫切的重大现实问题,大多是需要跨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和解决的复杂问题,如人口、粮食、能源、环境、国家安全等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必须进行学科理论,研究方法与研究手段的综合运用。单举青少年犯罪问题来说,已经从原来由单一学科法学来解决,发展到了由多个学科的共同研究,这些学科涉及了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哲学甚至经济学等。

3、跨学科研究产生当代尖端科技项目。当代重大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项目,无不是由具有宠大实力的科学共同体、集合各学科的新成果,综合各学科的新成就而完成的。跨学科研究是推动科技尖端项目的主要组织形式。

二、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

跨学科研究生教育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也是随着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而产生的。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科学技术进步表明,走高等教育跨学科研究生教育道路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

首先,与现代科技交叉渗透综合整体化发展相适应,研究生教育必然走向跨学科、综合和整体化,跨学科和综合研究生教育必然出现[1]。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具体体现在诸如跨学科课程设置及学习、跨学科科学研究和相应的学位论文、跨学科指导和综合管理等等方面。综合(或整体化)研究生教育表现在诸如培养目标整体化、学科(专业)设置整体化、课程设置及课程结构整体化、教学过程整体化、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以及与现代科学技术内容、结构、形式等相适应的培养目标和形式、学科(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形式等方面。 转贴于

其次,近现代科技发展历史表明,社会需要与科学内在逻辑的交叉点以及不同学科的交叉点便是科学突破和产生的生长点。因此,研究生教育只有在面向社会实践中才能有所作为,只有进行跨学科和综合教育,才能有所创造和发展[1]。

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已经或必将进一步或必须受到高等教育界和有关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有关研究生培养单位正在努力探索适应并满足现代化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需要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道路,并取得了初步经验。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不只是研究生教育的问题,还涉及到本专科教育,因为本专科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从更大范围讲,它涉及到社会各界。因此,我们希望我国高校、有关科研单位和全社会一起行动起来,共同努力,把研究生教育包括跨学科研究和教育推向一个新台阶。

三、跨学科研究的现实意义

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变革的不断加速,为跨学科研究提供强大的动力,并将使它达到新的更高的水平。目前学术界对跨学科发展特征的定论,充分体现了跨学科研究在高级科研、重大科技突破中的作用和地位。

(一)重视、发展跨学科研究,有利于高等学校参与地方经济建设。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建设存在着密不可分、双向互动和促进发展的关系。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只有有机地将科学、技术与社会进行综合研究,才能更清楚地了解和处理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于跨学科研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发展跨学科研究有利于参与经济建设,为国家、地方政府的重大决策提供依据。

(二)跨学科研究有利于加强学科建设。跨学科运行机制的关键是组织管理,多以集体的形式进行工作,参与工作的人员则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群体。不同的思想、观点、理论和技术相互碰撞,产生新的火花和创造性的结果。多学科的杂交也会在学科界面形成具有独特研究对象的新科学,对改造和促进传统学科的进步和发展,加强对学科内涵的改造和建设,促进新兴学科的形成,加速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三)跨学科研究有利于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培养的人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的标准之一。科学技术迅猛的发展,社会急剧变革,经济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人类必须不断地面对经济社会加速变化而带来的各种挑战,必须认识和解决复杂的新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靠跨学科、多学科、尤其是综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技能。结果必然是对跨学科研究的需要越来越大。对研究生跨学科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四)跨学科研究有利于师资队伍的建设。由于跨学科研究不受学科边界和传统专业的限制,不受某一理论和方法的约束,多学科合作、交流、互补,使参与者知识得到更新,知识结构得到改善,研究能力得到提高,创新性得到加强。同时,参与者的智能结构在多学科潜移默化的作用下逐步趋于优化。

四、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是突破传统研究生教育的有效途径

要使重点学科的学术梯队智能结构适应学科综合化发展的需要,有两条途径可以选择:一是吸收、配备其他学科毕业的高层次人才;二是学科点通过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来培养高层次通才。从牛曼的《大学观》,至费莱克斯纳的《现代大学》,再到克尔的《大学的功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跨学科研究、选修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跨学科意识越来越明朗,这就为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提供了基本前提条件,而且,相对来说,第二条途径更有效,也更重要[2]。

当今科学发展的时代瞬息万变,但不管怎样,培养帅才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必要的。重点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不仅在自己的研究方向上应有突出的成果,而且对本学科应有整体的了解,对相邻学科也应有所了解,未来的科研主力军更应如此。所以,为适应学科的综合化建设之必需,实施跨学科研究生教育乃是明智之举。学科的综合化建设对研究生教育提出了跨学科培养的新要求,同时,跨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又能服务于重点学科的综合化建设。综合化、跨学科两者是一个问题的两种表达,从发展规律来说是综合化,从推动发展的源泉来说则是跨学科教育,两者是互为条件的。也正是基于此,两者才得以围绕科研这个轴心形成相互协同、相互推进的动态关系。

化学跨学科教学篇9

[作者简介]马恩祥(1955-),男,天津人,天津师范大学,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图书馆情报学。(天津300387)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7-0171-02

当代科技和教育发展的突出特点,是在学科高度分化基础上,综合跨学科趋势,加强拓宽学科交叉的力度和广度,实现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本文将就国外跨学科教育的最新进展以及与职业教育的关系、作用和影响作一简要论述,以期抛砖引玉,引起更多同行的关注。

一、跨学科与跨学科教育

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当时的理事会提出:它的主要职能是发展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学会的综合研究(那时它共有7个学科性专业学会),而“跨学科”一语是该理事会会议速记使用的记录文字。最早公开使用跨学科一词的是该理事会成员、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伍德沃思(R.S.Woodworth)。1926年,他在理事会上指出,理事会是由不同学科背景不同的专家组成的,目的是促进不同学科间的交流合作,为此,伍德沃思使用了一个前所未见的词“interdisciplinary”,该词由英文前缀“inter”(交互、跨)和“dis? ciplinary”(学科)组合而成,通常翻译为中文“跨学科”。1937年,《新韦氏大辞典》和《牛津英语辞典补本》首次收入“跨学科”一词。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跨学科”一词风靡世界,极大影响了科技和教育发展的模式。

目前,对“跨学科”的含义有多种探讨。刘仲林教授(1993)认为,通常说的“跨学科”有三方面相互关联的含义,即:(1)广义(宽指)的“跨学科”含义。凡是在研究或教学中涉及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关联的活动,都称“跨学科”;(2)狭义(专指)的“跨学科”含义。专指两门或两门以上不同学科交叉以后形成的交叉性学科群,如物理化学、教育经济学等,我通常称“交叉科学”(或交叉学科);(3)元学科(特指)的“跨学科”含义。由对“跨学科”现象的历史、规律和方法的研究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领域,通常称“跨学科学”(或交叉科学学)。美国尼萨尼(M.Nissani)教授有一个较新而简明的说法:“跨学科”可以定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要素的时尚结合。“跨学科”包含依次相续的四个典型方面:(1)跨学科知识;(2)跨学科科研;(3)跨学科教育;(4)跨学科理论。

由上可见,“跨学科教育”是现代“跨学科”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跨学科教育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就萌发了。不过,真正形成规模的改革高潮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末。1970年9月由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所属“教育研究与改革中心”和法国教育部联合主办的跨学科教育国际研讨会在法国尼斯大学召开,会后出版文集《跨学科——大学中的教学和研究问题》,标志跨学科教育步入一个新时期,该文集也成了跨学科教育理论的经典文献。

目前跨学科教育涉及面非常广阔,从教育层次上来看涉及小学教育、中学教育、职业教育、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各层面,从专业内容上看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工程技术等各领域。世界著名的美国“跨学科整合协会”新世纪提出的目标是:提倡最佳实践技术的跨学科教学;提倡最佳实践技术的跨学科研究;探索新的至关重要的跨学科性和一体化的模式;推动跨学科和整合方法在现实世界的应用;鼓励同时在本科和研究生水平的高品质的跨学科课程发展;跨学科项目评审标准的制定;提供跨学科教育的评估方案和课程的最佳实践方法;鼓励在高等教育的管理制度、人事政策和资金分配方面,支持跨学科的教学和研究;促进跨学科和整合性教学和学习的奖金落实;支持和加强学会内外跨学科和整合的战略发展等。

二、从“跨学科大学”看“职业教育”的作用

奥地利教育家詹奇(E.Jantsch)运用系统论的观点设计了新颖的“跨学科大学”蓝图,在跨学科教育研究上具有代表性。詹奇把跨学科教育体系看成一个多层次、多目的、分等级的系统。如172页图所示。这个系统层次分明,由低到高呈金字塔形(见图左侧标识):(1)最底层为经验科学层次,主要是指我们常见的自然科学单学科体系。大体分为三个科学体,无生命的物质科学(如物理、化学、地质学);生命科学(生物学等);心理科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2)第二层为实用层次。包含三个部分:物质技术,它包括从生产简易产品的基本技术到复杂的综合技术;自然生态学,包括种植技术、养殖技术等;社会生态学或简称文化,它包括社会学、语言学、微观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等。(3)第三层为规范层次,焦点集中在广义的社会系统或生态技术上。如人类环境生态学。(4)最高层次是目的层次,通过像哲学、艺术和宗教等的相互作用,使价值和价值动力学发挥作用。

“跨学科大学”共有四个层次:目的层次、规范层次、实用层次、经验层次,并应对应有三种系的建制(见图右侧标识):(1)系统设计实验室。主要进行复杂系统的跨学科战略研究和系统规划设计的科研和教学。(2)功能定向系。这些学系注重科学和技术在社会现实中的应用,打破学科界限灵活地研究和传授达到某一功能的各项技术。这些系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以功能为核心,培养适应本方向发展的各类跨学科人才。(3)学科定向系。这些学系按通常的单学科分系,和传统大学的系建制类似,但范围有所不同,侧重基础知识,为进一步跨学科学习打下基础。

由以上“跨学科大学”(见图)设计可知,大学的结构可分为:系统设计实验室、功能定向系、学科定向系三大部分。其中“功能定向系”即按社会功能、社会职业划分的系,其重点在知识和技术的社会应用,使学生灵活地掌握围绕某一社会功用相关的各项专门知识技术。显然,“职业教育”正属于“功能定向系”,它的教育特点比“学科定向(基础科学)系”有更鲜明的跨学科性。这说明,在未来的大学改革中,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职业教育不仅有满足社会职业需要、培养初级应用技术人才的含义,也有在专科、本科(学科定向系)的基础上,培养更高层次跨学科综合应用人才的含义(功能定向系),这一点,值得我国职业教育界关注。

2011年,哈泊瓦(S.N Khapova)等人发表了《应用跨学科方法研究当代职业规划》,对职业规划进行了深入的跨学科探讨。他们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经济学对职业生涯概念进行了不同的描述和探讨,进而引入了一项大规模的跨学科调查,分析了上述各社会科学领域职业规划研究专家的不足,进而建议社会科学研究者应做到:重视各种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引入更多适合的多学科、跨学科研究方法、保持更宽泛的交叉学科对话交流,面向未来,培养更高层次的跨学科职业人才。

三、对我国职业教育的跨学科反思

与国外发达的职业教育相比,从总体上说,我国职业教育研究大多跟普通教育研究随行,独立性较差,特别是对跨学科问题关注不够,没有把职业教育的自身特点充分展现出来。“跨学科”对我国职业教育未来发展至少有四个方面的重要影响:

1.适应职业教育跨学科发展的需要。随着当代科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新的跨学科专业、职业层出不穷,为适应这一变化,职业教育亟待建立跨学科视野,反映当代交叉科学发展大趋势。例如:包装职业教育粗看起来涉及的主要是包装技术,但细分析起来却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三大门类。像包装材料学、包装机械学、包装工艺学、包装营销学、包装心理学、包装经济学、包装过程自动化等。又如:“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比较新的职业教育领域,它纵向分为法律、管理、艺术三个层面,横向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由此三三交叉形成九个交叉点,构成了人力资源管理的跨学科网格。

2.适应职业教育跨学科研究的需要。跨学科研究是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方向。在普通教育学跨学科研究的示范与启示下,我国职业教育不断拓宽自身的研究领域,出现了为数不少的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例如:职业教育的管理学、教育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哲学、文化学等新兴领域层出不穷。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既有共性也有自己的个性,其中一个最鲜明的个性,就是紧贴社会职业需要的广泛的跨学科性,其研究空间十分巨大。

3.适应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创新不仅需要精湛的专业知识和技艺,更需要广泛的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否则难以做出重大的、原创性的创新。例如:光密码锁发明人方荣光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该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跳出传统机械制锁方法窠臼,跨学科引入现代光密码控制技术。其原理是装设光码电路板,只有光密码与设定的门锁密码一样才能开锁。如果没有光密码,除非用爆破,小偷根本无从下手。方荣光悬赏200万现金,声称谁能打开光密码锁,现金就当场奉送。擂台设了很久,尝试开锁的高人不计其数,但都无从下手。职业教育不仅仅是培养会技术的劳动大军,更需要培养视野广泛、眼光敏锐、善于创新的人才,为此,跨学科教育,应该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4.适应21世纪高级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四个学会”: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生存,作为现代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四个学会,不是单纯的某个专业技术培养,而是一个科技与人文综合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例如:就第一个“学会求知”而言,看起来是学知识,但知识有显性知识(言传知识、书本知识)和隐性知识(意会知识、社会知识)两大类,其中后一种知识,不是单学科课堂讲授能学会的,必须在社会实践中才能获得。不言而喻,“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生存”更是单独的课堂学习无法真正获得的,必须打破学科专业的界限,文理综合学修。从未来“跨学科大学”的建设角度说,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既可能是低于普通大学的初级应用人才培养,也可能是高于普通大学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培养,后者的跨学科深度和广度,将代表未来跨学科教育发展前沿。

[参考文献]

[1]刘仲林.交叉科学时代的交叉研究[J].科学学研究,1993(2).

化学跨学科教学篇10

[关键词]

商务英语专业;复合应用型本科人才;跨文化能力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大环境下,社会对于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渐增加。只培养精通某一专业的单一式精英教育已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而具备一定语言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应用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大部分本科院校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通过传授科学文化技能使学生尽快走向社会工作岗位,将所学知识快速转化为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这就要求各高校各学科立足校情,探索出一条适合的道路,为培养出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做贡献。商务英语专业以其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型的特点在众多专业中显得尤为特别,为了增强商务英语专业本科人才的就业竞争力,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能力和商务技能的同时,更应重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能力和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只有开创出实用性强、理念新颖的特色跨文化人才培养模式,商务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才能有所提升,进而培养出兼备“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商务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商务英语专业复合应用型本科人才。

二、商务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的现状

商务英语专业兼具文科和理科思维,更是具备了复合应用型专业的特征,因此,商务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在市场上较其他专业更受欢迎和肯定。但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否成功、是否具有潜力,市场肯定并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现在越来越多本科院校过于急功近利,而忽略了一个适合校情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必须经过一定的历史沉淀,突出特色,重点创新。目前,商务英语专业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上普遍存在三个误区:一是弱化了跨文化能力在商务英语专业学习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师资投入等方面都存在失衡的现象,过于强调英语课程或商务知识;二是主要课程比例不合理,或是在英语课程中附加一些商务课程或是在商务课程中增添一些非系统化的英语课程,这都违背了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复合型本科人才的初衷;三是忽视实践课程的教学,偏重理论课程的教学,不经过实操的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往往会缺乏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为了避免这些误区继续横行,提高商务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已刻不容缓,这也正是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内在要求。尽管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于跨文化能力(interculturalcommunicativecompetence,ICC)的要素(compo-nents)界定角度和研究侧重各异,但Byram提出的欧盟模式获得国内外学术界高度认可且影响力巨大。他将跨文化能力分为知识(包括本国文化知识和他国文化知识,如社会政治、宗教、历史和地理、社交礼仪、行为规范、生活习俗与价值观等)、技能(包括跨文化交流技能和跨文化认知技能)、态度(包括尊重、开放性、好奇心、乐观接受和包容等)和意识(包括批判性文化意识、自我意识、社会语言学意识等)四个维度。目前,商务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在跨文化能力提升方面存在的问题有:(1)学生英语基础和综合素质较为参差;(2)对于跨文化知识知之甚少,不求甚解;(3)受母语负迁移影响,较难以英语的思维模式进行语言活动;(4)当前,商务英语专业要开展全面多样化的跨文化课程有困难。

三、提高商务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对策

通过分析研究商务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在提高跨文化能力方面的几个突出问题,说明他们在特定跨文化环境下不能有效、得体地完成交际活动。而这与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能从事国际商务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目标相悖,因此,如何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能力便成为了商务英语教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优化课程设置,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本科学生来说,跨文化知识的习得主要来自课堂上老师的授课和课后的相关教材阅读,因此,学校应立足校情和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不盲目跟风其他学校,优化课程设置。在开设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的同时,应鼓励学院教师开设多元化的英语文化选修课程,如英美报刊选读、词源学、西方宗教等。此外,应根据学生需求和水平精心挑选具有系统性跨文化知识的教材,建议选用外文原版教材。虽然学生在阅读时可能会有一定难度,但能让学生在目标语境下学习外国文化,逐渐熟悉和了解地道英语和富有魅力的文化知识。教师可出台学生必读书目,鼓励学生阅读中英文经典名著并组织开展对经典著作的讨论,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和对比中西方作品,进而延伸至跨文化的高度与深度。交流都是双向的,但不少语言专业学生会出现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不了解和不认同的情况,无法对中国文化进行具有表现力的传达,因而也会引起跨文化交流中的障碍。建议学校针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开设语文课、在校内开展多样化的中国文化学习活动,如邀请名师进行中国文化系列专题讲座,强调母语在语言学习和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和不可缺失性。强调只有不断积累本国文化知识,提高用英语诠释中国文化的能力,才能在自身能力的基础上较顺利的完成跨文化交际。

(二)改进教学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提高商务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跨文化能力,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应摒弃传统的一言堂式授课,鼓励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积极为学生参与跨文化交流创造环境。例如,教师可以以教材中的文化知识讲授为主,辅以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中西文化对比等以任务为中心的各种活动,进而提高学生在课堂上掌握跨文化知识和交流技能的效率。学校教师队伍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学习的热情。应努力把商务英语教师团队建设成为一支具有团队合作精神、专业技术过硬、组成结构合理的高水平、高素质教育团队。团队中的每一位教师,都应树立终生学习和发展的观念,乐于参加继续教育学习,丰富知识储备,更新知识结构,优化教育理念,增加与国内外其他教师的交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根据实际需求将中青年骨干教师分批次送往国外交流学习,或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将教师送到企业实习,不断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有效提高教师贯通中西文化的能力和对不同文化的敏锐洞察力。只有教师队伍自身的跨文化能力得到全面提高,才能在帮助提高学生跨文化能力上取得进步和成就。

(三)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强化跨文化意识

具备较强跨文化能力的人才,其价值观及意识形态相对开放,更易接受文化之间的差异,在沟通中言语得体、方式得当,使得交流更具理解性和接受性。这正符合了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国际型人才的目标。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将语言输入与文化学习有机结合,如,讲解课本知识时可适当引入相关历史文化知识和概念,增加学习趣味,弥补学生在跨文化知识上的空白,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与文化的孪生关系决定了语言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不可或缺性。因此,在鼓励学生广泛了解目标语风俗文化和历史传统,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学习掌握跨文化知识的同时,逐步强化跨文化意识,培养学生在跨文化交流时的文化移情能力(交际主体自觉地转换文化立场,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意识地超越本土文化的框架模式,摆脱自身原有文化的积淀和约束,将自己置于另一种文化模式中,在主动的对话和平等的欣赏中达到如实地感受、领悟和理解另一种文化的目的)和文化差异敏感度的能力。

(四)发挥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是衡量学生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高效的自主学习不仅能使学生的学习成果显著,更能培养学生的全方位能力。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教师充当的是指导者和协助者的角色,在课堂上应更注重传授学习方式而不是一味的灌输书本上的知识,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效率有目的地开展自主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强调课堂上的时间有限,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喜好,合理安排时间,有计划地进行文化知识和交流技能储备。如,有学生喜欢看美剧,可建议学生通过美剧看美国社会文化,留心观察和记录电视剧中的蛛丝马迹。只要有自主学习的积累和潜移默化,学生就能主动将课后自主学习到的社会文化知识和交流技能融入到课堂上的语言和商务知识学习中,取得跨文化能力、英语语言能力和商务能力三丰收的成果。

四、结语

随着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学校和社会对本科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对于具备国际化特征的商务英语专业复合应用型本科人才来说,无论是受到当前就业压力增大的影响还是自身对于提高能力水平的需求,不断丰富跨文化知识、增强跨文化意识、摆正跨文化态度、提高跨文化技能,已刻不容缓。通过对商务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调查研究,不难发现学生们的跨文化能力亟待提高,对于跨文化能力的认识也有待深化。如今,各高校面临一系列改革创新,商务英语教学改革可以以此为契机,针对提高学生跨文化能力存在的问题,以各校校情和学生基本情况为基础,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创新出具有学校特色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而,提升商务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而只有逐渐探索出以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教学模式,着重进行跨文化知识的积累,注重主观文化层面的训练以及培养跨文化的自主学习能力,强调学生对跨文化知识、意识、态度和技能进行反复体验和思考,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才能更上一层楼,从而实现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目标。

作者:曾靓 段红鹰 单位: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参考文献:

[1]高林.应用性本科教育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1-25.

[2]陈准民,王立非.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王振亚.社会文化测试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0(4):32-36.

[7]尹小芳.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与中国式英语[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1(1):58.

[8]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要求(试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化学跨学科教学篇11

1创新创业跨学科平台的教学条件建设

建立跨学科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教学组织:高效组织机构中,学校-学院-专业系别的层级管理模式制约着跨学科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跨学科平台的建立需要多个院系共同参与,然而,由于教学经费和教学成果的不确定性,使高校各个院系难以共同合作。因此,建立跨学科平台首先必须打破院系的制约和专业学科的界限,成立专门的课题组或实验室组织开展跨学科创新平台,从而在各院系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有利于加强专业之间,院系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为跨学科平台的建设和运行开辟道路。创造利于跨学科培养的创新创业人才的环境:改革教师管理制度在推动创新创业跨学科平台建设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打破了原有的学科院系壁垒,有利于增强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改变课程观念,建立学科联合群和专业组合群。此外,大部分教师可以熟练掌握本专业知识教学,但对其它专业知之甚少。因此,各高校应该提供学习、培训和相互交流的机会给跨学科平台的授课老师,鼓励教师参加创新创业跨学科平台的教研,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2创新创业跨学科平台的教师队伍建设

建立教师队伍的聘任制度和激励机制:实行双向聘任制度,聘用来自不同院系的老师。另外,邀请知名企业家来校讲授创新创业课程,可以结合企业家的亲身经历讲述创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激励学生艰苦奋斗。在科研工作中,将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组成教师科研团队,以座谈会或者讨论会的方式,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加深教师对各个科目的理解,以便更好的进行跨学科教学。加强教师队伍的协作精神:跨学科平台教师队伍在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科研思想的同时,要积极参与团队教研活动,发挥自身专业特长,与其它来自不同院系,不同专业背景和不同学科的老师团结协作,取长补短,使团队的价值最大化。此外,团队成员之间最重要的是相互信任,在交流中丰富自身的跨学科知识储备,不断提高跨学科授课水平。

3创新创业跨学科平台的培养体系建设

培养方式多样化:跨学科授课老师应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和相关比赛,检验教师教学成果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参与教师的跨学科课题研究,丰富他们的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比如,学校整合不同院系不同专业多个课程,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选修不同的课程。再比如,学生针对自身的性格特点和学习习惯自主设计课题,在跨学科教师的指导下选择不同的跨学科课程组合方式,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化:高校进行跨学科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让学生主动进行跨学科学习至关重要。在创新创业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例如,教师给予学生一定量的虚拟货币,让他们进行自主创业,独立计算创业过程中的商品生产成本,企业运营成本,市场份额,员工薪资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跨学科学习的积极性。鼓励跨学科学习,表彰获得研究成果的学生。完善学分奖励制度,对于在创新创业比赛中获奖的学生给予创新创业学分。重视跨学科的课程设置:根据学生的兴趣所在,结合专业背景和实际创业需求,对跨学科平台的课程进行个性化设置,给予选修课和跨学科课程的选择。这要求授课老师有较高的授课水准,擅长知识迁移,而不是简单地多学科知识堆砌,实现跨学科知识的融合。

化学跨学科教学篇12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2-0151-03

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是优势学科的发展点,也是人才培养的制高点。为了更好地开展交叉学科研究生教育,引导研究生从事交叉学科研究来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我们必须加强研究生导师跨学科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培养研究生导师具有跨学科综合素质是时代要求

1.是推动学科渗透、促进学科交叉发展的需要

研究生导师具有跨学科的综合素质,掌握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专业知识,不仅能够推动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融合和创新,而且也是学科多样化和专业化发展趋势的重要特征,更是学科未来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研究生导师具有跨学科的综合素质,促进了一大批交叉学科的发展。如数学生态学(数学和生态学的交叉,是用数量方法来定量研究生态过程及生态平衡等问题的科学)、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科学交叉形成的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销售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商品流通过程中销售人员心理活动规律及与销售活动有关的心理的学科)等专业,推动了学科渗透,促进了学科交叉发展。

2.是培养跨学科人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已经超出了传统的学科界限,有的甚至超越了国界,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例如生态环境的维护和改善、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问题。面对多层次和多领域的综合性复杂问题,并不是仅仅依靠某一个学科和某一学科领域的专家所能解决。我们必须把各个领域的专家组织起来,从多学科、多角度审视这些问题,才能够解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难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具有复合型知识背景的高层次人才需求越来越迫切。因为只有掌握多学科的知识和具备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才能够更好地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处理好各种的复杂问题,我们只有不断地加强对跨学科人才的培养,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培养研究生导师跨学科综合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

1.跨学科发展的观念薄弱

研究生导师进行跨学科研究还是一种比较新的观念,在社会上还没有达到广泛共识,甚至在高校也没有得到大多数老师的广泛接受和认可。很多人受到“小而精”、“大而杂”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跨科学研究只是几个学科之间的拼凑,很多东西只是学到一些皮毛,对跨学科的发展前途缺乏信心。很多高校的领导者受到传统学科观念的影响,在发展探索过程中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在跨学科观念的更新上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

2.跨学科的组织结构不够合理

随着学科间的不断渗透、融合和创新,跨学科的组织结构的不合理性日益凸显,阻碍了交叉学科间的融合和发展。不合理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我国综合性大学多采用“校一院一系一专业教研室”为主的学术组织模式,跨学科的组织模式就是建立在这种组织结构基础之上的。这种科层化的结构模式首先造成了学院和学系如何实体化运作的难题。其次,学院、学系和教研室设置的依据是按照学科的专业目录。这样势必会把学科的多重属性、任务与人为的学术分割交织在一起,即使在以研究为主的大学,也基本没有专职的跨学科研究体系,在很多情况下体现了科研依附教学的传统教育体制。这就使得人员和组织结构都被限制在单一学科和专业范围内,不利于跨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跨学科的学术交流不够活跃

在跨学科学术交流活动中,研究生导师的跨学科交流不够活跃,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学术交流本身的角度来说,主要体现在跨学科的学术交流活动形式比较呆板,交流的内容针对性不强,交流活动质量不高,缺乏新颖性,失去了吸引力和活力。另一方面主要体现在导师跨学科交流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导师只重视自身的钻研而不重视对外的交流,有的甚至把对外的学术交流作为一种负担,具有一种排斥心理,因而在主观上也造成了一些导师不愿意进行跨学科学术交流活动。

4.跨学科的招生制度不够完善

随着交叉学科的不断涌现,跨学科招生对于培养研究生导师的跨学科综合素质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招生单位对跨学科的招生缺乏足够的重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整个招生过程中,缺乏完善的招生制度。对研究生报考条件、跨学科门类报考上限制过严,没有专门的方针政策鼓励和支持学生跨学校、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报考,在跨学科专业经常设置门槛,歧视跨学科考生,或者有意将跨学科考生拒之门外;在考试的试卷设计上缺乏重视,没有突出交叉学科自身的特点。在面试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提出一些与原有专业背景相关的前沿问题;在对复试生是否具备跨学科思维方式上缺乏重视;在录取环节上没有享有特殊政策的照顾,甚至受到不公平待遇。

5.跨学科的教师进修制度不健全

随着交叉学科的不断发展和深化,日益反映出跨学科教师进修制度不健全,尤其在教师的培训观念上和管理机制上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首先,跨学科教师培训观念落后,形式单一。高校教师进修中普遍体现出整体观念陈旧、意识落后,因而导致了一些进修制度的落后,很多高校教师对进修重视不够,也忽视对跨学科教师的培养和提高;在教师的培训形式上比较单一而且规模也比较小,对教师的培训往往只重视岗前的培训,而忽视了教师在岗期间的培训。其次,跨学科进修的管理机制比较薄弱。很多高校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教师的跨学科进修缺乏足够的支持和引导,对上级的培训任务只是应付了事,没有积极地采取措施来保证教师能够按时按量地参加培训;教师进修培训工作缺乏法制性,随意性很大,而规范性很少。

三、培养研究生导师跨学科综合素质的主要措施

1.更新跨学科发展观念

随着知识经济日益全球化,各国的学术交流日益密切,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术之间的相互交叉融合的现象不断涌现。例如,早在1989年,英国科学和工程研究委员会提出在三年

内使它所赞助的跨学科中心增加到四倍的意向,于是,英国科学研究委员会咨询委员会计划在它已经批准的8个跨学科研究中心之外,再创办20个跨学科中心。交叉学科是利用多学科的优势,从多个角度研究重大问题,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趋势。为了更好地培养跨学科研究生导师的综合素质,我们就要不断更新跨学科的发展观念。一方面要转变观念,打破自我封闭、不愿研究涉及其他学科内容的局面;另一方面要主动参加跨学科的交流,多听取、多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形成相关学科间的知识互补,从而共同推动交叉学科的发展。

2.优化跨学科的组织结构

目前高校跨学科的组织结构存在很多不合理性。我们要不断地优化跨学科的组织结构,使跨学科的组织结构更加趋向合理。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组织建设上,我国高校多采用学院制学术组织模式,实现了“大学―学院一学系”三级管理,更好地使学院和学系两级实体化,学院主要以科研和研究生教学为主,而学系主要是以本科教学为主。与此同时,更加注重各学院之间以及学院内部之间逐步实现多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形成科学的跨学科群结构。其次是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成立具有本校特色的学科交叉研究院,来具体管理非实体结构的跨学科研究。该研究院主要是为跨学科研究机构提供办公场地和活动场所,为不同学科的导师提供正式或非正式交流的机会,鼓励跨学院、跨校科研合作,使科研体系更加灵活化。

3.加强跨学科间的学术交流

跨学科的学术交流不够活跃直接影响多学科之间韵相互渗透和融合,不利于跨学科组织结构的和谐。我们要不断加强跨学科间的学术交流,首先要不断地丰富跨学科学术交流的内容,增强学术交流形式的多样性,加强学术交流内容的针对性,提高学术交流活动的质量,使学术交流活动更具有新颖性和吸引力,从而在客观上更好地调动导师参与学术交流的积极性。其次,在跨学科的学术交流中导师的积极性有待提高,要加强导师对学术交流活动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要深化跨学科交流活动工作改革,制定一定的奖惩制度,从而调动研究生导师参与学术交流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活跃跨学科的学术交流,从而提高研究生导师的跨学科综合素质。

4,改革跨学科的招生制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