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产业化培训合集12篇

时间:2023-08-31 09:22:30

数字产业化培训

数字产业化培训篇1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1-0000-02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继续教育,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潮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数字化学习变得非常流行,数字化学习通常指的是通过局域网络或者国际互联网的学习,数字化培训是数字化学习的一个重要体现。本文关注数字化培训在产业世界使用的情况,研究的目的是在商业世界中,数字化培训使用的方法,以及数字化培训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所具有的优势及带给顾客的利益。

一、数字化培训(e-learning)

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普通员工,管理者都需要频繁地更新他们的技术和管理知识。由于数字化培训并不受限于时间和地理,数字化培训在很多企业成为一个流行的,时尚的“继续教育模式”。根据[3],数字化培训的优势包括:多样的学习方法、教育成本的花费减少、教育时间和地方的灵活性以及科目教学材料的易管理等。

[4]提及,在传统的教学模式里,老师教学生学习,学生完成家庭作业,这样的模式及其被动。(缺乏探究,专研的主动性)。然而在数字化培训模式下,学生拥有更多的主动学习空间,一些数字化培训提供者能在网站上提供“学习社区”包括聊天室,论坛等,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不需要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时间收集信息就可以彼此沟通,灵活的分享各自以及教师的资源。数字化培训这种教育模式是如此的灵活,以至不仅仅在产业界,在政府,教育组织等其他机构里,数字化培训也被广泛采纳,应用。比如[4]当中提及,路易斯安娜州政府投资“在线职业教育模式”,开发出了教育网络系统,也即各个教育专家能够在线学习一些课程以便彼此分享各自的经验。[4]也陈述,在南佛罗里达州,政府投资$3,340,000,以提高6,800,00学生的学术在线学习条件,学术在线实际上是一个包括教师及学生能力提升等多方面管理资源的一个互联网技术入口。该计划还为区域级的课程协调员提供了一个证书体系结构,由于培训并非一定同步,课程协调员可以任何时间登录系统参与管理。由此看出,数字化培训可以被看作合适的教育模式在不同产业中运用。以下重点介绍数字化培训在商业世界中的运用情况,一些优秀,成功例子会被分析。

二、思科培训,数字化培训服务

思科是一个能提供优秀网络解决方案,技术和设备的著名全球跨国公司。由于思科新产品和设备的快速增长和全球部署,以及全球客户量的增加,思科提供了“数字化培训服务”(EST), 该服务对思科公司的“第三方现场网络服务工程师”是一个优秀的,最好的培训模式之一。“现场维护工程师”在维护思科产品上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对现场维护工程师的培训是必须的,也是困难的,思科旧有的培训模式(讲师引导培训)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式,“数字化培训服务(EST)”取代了“讲师引导的培训”模式。[1]提及,“数字化培训服务”(EST)对比“讲师引导模式的培训”包括几乎讲师模式所有的全部课堂教学模式,在这个基础上引入了web,从而“数字化培训模式”对思科这种跨国企业来讲,在世界任何地方都能被接受,数字化培训服务包括以下五个方面:数字化学习,数字化实验室,视觉手,资格考试,虚拟会话等。[2]陈述,数字化培训学习主要针对思科员工,现场工程师,外包技术工程师,数字化学习通过互联网或者有时候通过发行的CD帮助培训对象了解思科产品的技术特性和应用状况;数字化实验室能够在线提供对仿真设备的操作实验,以利于更新培训对象的技能;视觉手能够提供一些产品的描述包括图像,视频,音频,以利培训对象更好地完成培训任务;资格考试是一个在线评估计划,能够在线评估培训对象的技能水平。培训对象能够通过虚拟会话向思科培训指导教师提问一些关于产品培训方面的问题。

三、思科职业证书体系

数字产业化培训篇2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数字出版产业对人才需求的层次来看,高职院校的数字出版专业主要是为行业培养基础性、支柱性的技术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数字出版专业人才既要具备出版技术的基本素养,更要掌握应用现代数字技术进行信息加工和处理的实践能力。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在制订高职数字出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以行业调研为基础,以职业岗位分析为支撑,依据学生未来就业面向的数字出版行业主要职业岗位及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确定人才规格和素质要求,科学定位培养目标,以校企共建为平台,以培养数字出版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数字出版专业应培养熟悉传统出版物编辑出版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制作技术,能够对传统出版物进行数字化加工以及对数字出版物内容进行编辑加工、管理并通过网络传播,具有新闻出版行业素养、开拓创新以及踏实工作的职业精神,适应数字出版行业所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基于职业能力培养构建数字出版专业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体系的科学性直接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按照高职课程体系应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构建原则,高职数字出版专业人才课程体系应紧紧围绕数字出版企业的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进行科学设置,构建基于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实践教学为主导,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从而更好地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可分为专业基础素质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和专业拓展课程模块。其中专业基础素质课程模块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及新闻出版专业素养等职业基本能力,专业核心课程模块注重培养数字技术应用技能、网络技术及出版业务技能等职业岗位关键能力;强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课程应围绕提高岗位素质、突出专业技能、掌握计算机软件操作技术及网络技术来设置;在综合实践模块可设计典型的数字出版实训项目,依托校内工作室、校外数字出版公司等实训平台,通过仿真实训、真实项目操作训练、参与各种竞赛活动、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等,培养学生数字出版专业实践操作能力。

三、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数字出版专业要培养出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技能型应用人才,完善与数字出版行业发展相融合的实践教学条件是必备的。在出版产业数字化趋势下,应将过去独立的、分散式的传统出版实验室过渡到融平面媒体、电子媒体、数字媒体为一体的数字出版整体系统,为培养数字专业人才创造良好环境。

1.建立校内仿真实训室、数字出版专业工作室

为满足数字出版专业校内实训教学的需要,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引进技术和设备,依据数字出版企业生产流程建立校内数字出版仿真实训室、工作室。按照数字出版企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典型任务设置工作室的实训项目,也可与出版社、期刊社合作,引进真实项目,参照数字出版企业岗位生产标准及考核方案,通过项目训练,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学生可利用校内工作室完成校内图书馆、出版社的书刊数字化制作、网络化及数字化营销以及互动式书报刊数字内容制作与等项目,通过参加工作室的项目活动,快速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利用校内工作室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和仿真的实训环境,培养学生的数字出版职业素养。

2.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校外实训基地是体现实践教学内容、教学场地与企业生产相对接,更好地体现实践的针对性、现实性和一体化教学问题。加强学校与企业、行业的合作,积极创造条件吸引行业企业参与实训基地建设,创设接近生产实践的实践教学环境,让学生真正做到与企业相结合,为学生创造实习条件和就业机会。

校企合作的形式可以是多样性的,一是与出版企业合作培养,根据合作企业对人才职业能力的需求,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合作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的制订,按企业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设置课程体系,在合作过程中,学校可以准确了解数字出版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实现人才质量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二是在合作企业建立实训基地,依托数字出版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同时,还能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

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还可引入相关行业职业资格标准,将职业资格鉴定与专业课程的学习融合起来,通过构建“课证融合”、以证代考等形式,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数字产业化培训篇3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5-0187-03

根据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16号文件精神为指导。湖北科技职业学院数字印刷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有数字设计工作室、数字印艺工作室、装饰画制作工作室、数码摄影工作室、印后工艺工作室、包装展示设计工作室、视觉传达设计工作室等校内实训场所,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与多家印刷企业签订了协议书,以基地为基础,建立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该实训基地已经正式挂牌为“武汉市总工会人才孵化基地”和“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授权认证中心”。通过该项目的实施,能为社会开展职业教育、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促进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作贡献。本文通过对湖北科技职业学院数字印刷技术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分析,为校企合作校内外一体化生产性实习基地的建设以及高职数字印刷专业建设提供借鉴。

1 校企合作校内外一体化生产性实习基地的内涵与特点校企合作校内外一体化生产性实习基地是指学校与企业共同建设的既在校内又在校外的实习实训基地,实习实训基地是既能满足学校实习实训教学的需求又能满足企业生产创新需求的教学生产基地,学校通过到实习实训基地顶岗实训,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以及学生订单培养式就业;企业通过实训基地完成基地建设、生产、经营、技术开发等环节,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学校和企业获得双赢的社会局面。

2 校企合作校内及校外生产性实习基地的现状

湖北科技职业学院目前是华中地区唯一拥有数字印刷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与武汉彩峰数码图文快速输出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实行“五个共建”,即共建专业、共建教学计划、共建课程体系、共建师资队伍、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具体内容见表1校内实训基地一览表、表2校外实训基地一览表。

该实习实训基地是学校与企业通过合作办学、校企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方式利用企业的生产管理与经营、社会影响力建立的互惠互赢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是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夯实具有数字印刷技术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为培养、培训高质量技能型人才提供保障。数字印刷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面向数字印刷及其相关专业,建设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思路,陆续建成印后工艺设计室、数码摄影工作室、包装测试室、电子制版实验室、打样实验室、色彩管理实验室和产品陈列室等。该基地设施齐全先进,功能多样,集教学、实训、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具备社会技术培训与服务的区域资源共享的综合性实训基地。

3 实习基地的具体开发与构建

通过以设计工作室为纽带,扩大合作企业范围,强化校企深度合作,将企业真实项目引进工作室,由企业技术人员、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项目,实现教学、生产、技术开发多种功能,达到企业、学校、学生“三赢”。进一步加强与武汉彩峰数码图文快速输出有限公司的深层次合作,将企业生产线引入校内实训基地,实现实训基地校企共建。与企业合作开发体现工学结合的实训指导书;以学生为主体,按照“做中教,做中学”的原则选择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设计以“能力考核”为重点、企业参与的实践环节考核方式;校企共同制订集技术与艺术设计于一体的数字印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训教学大纲。

“数字印刷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能完成实践教学任务与职业训练功能,能按照职业岗位要求开展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训。具备齐全的满足职业训练所需的设备配置与足够的工位,以保证学生充分的动手实践机会。并且所购实训设备是目前社会普遍使用且三五年不会落后的,以保证学生在校能力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相接轨。

该专业目前已建成的数字印刷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包括数字印前、制版工艺、印刷包装技术、印刷包装检测、模拟数字出版等实训单元,包括编辑设计、印前图文处理、数码印刷、数字制版流程、印刷、印后加工以及印刷质量检测等印刷技术的整个流程,在国内高职院校印刷技术专业中具有领先地位。并且通过进一步增设媒体创意与制作分室:艺术品的特种仿真工艺复制与制作,有相当高的技术含量和发展前景,目前实训室在做很好的尝试,取得一定的效果,设备上投入,包括原稿摄取与制作设备、丝网印刷设备等,所需经费100万元,2009年年底已经完成。目前可拓展各种艺术品的仿真复制工艺和技术。升级数字设计工作室:数字印前技术是印刷技术的核心之一,目前实训室的印前设备在设备精度、设备台套数、设备功能上能满足专业方向、专业群发展的需要,投入经费50万元,2009年年底完成建设。已经添置电脑20台、高端图像扫描仪2台、高精度大幅面平台扫描仪1台、印前处理工作站1套、数码印刷系统1套等。目前可同时可满足平面设计、电子出版、编辑出版等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增设制版工艺分室: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正被行业迅速应用,传统制版工艺正逐步被计算机直接制版、数字流程所替代,由此,需提升制版实训条件。投入经费30万元,2010年年底完成购置海德堡数字流程1套、色彩管理软件、硬件2套、拼大版、直接制版系统1套,建成后可服务于该专业群“计算机直接制版”、“数字印前技术”、“色彩管理”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训任务,承接校内外的相关培训和专业教师的科研与技术开发。新建印后工艺工作室:新建印后工艺工作室承担本专业大部分的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的实训教学,如印刷媒体基础、印刷原理与工艺、胶印机操作、印刷设备、印后加工工艺、印刷生产实习等,目前在设备先进性、设备台套数等方面滞后。通过投入经费50万元,2009年年底完成计划购置海德堡四开四色印刷机1台、国产单色印刷机1台,另寻求企业捐赠,建立完善的印刷技术中心。建成后可服务于该专业群大部分专业大量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训任务,承接校内外的相关培训和专业教师的科研与技术开发。

4 实习基地建设的保障与发展

4.1 “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在提高该专业办学水平的同时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在实验、实训室的建设过程中引进大量先进的精密仪器和贴近企业实际的实用设备。该专业拥有教师24人,其中,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6人、硕士学历13人。同时积极组织中青年教师参加企业生产实践,为使中青年教师跨入“双师型”教师队伍创造条件。逐步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的爱岗敬业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具体如表3所示。

4.2 基地建设的资金保障与激励措施

该院对参与基地建设并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将给予奖励:学院将设立专项奖励资金,根据教职工参与基地建设所取得的成果和作出的贡献,分级别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成绩突出的给予重奖;对在基地建设中做出突出成绩的人员,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评先选优等活动中,将予以优先考虑;不断面向全国招聘高素质专业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预计每年引进“双师型”教师2~3名;组织专业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活动;每年派出专业教师参加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教师实践能力;与企业联合,从企业外聘和引进具有丰富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与知名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联系,掌握本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给学生传授最新的知识和技术;经费来源于上级拨款、学院自筹、社会捐赠。资金合计投资723万元,其中,投入713万元用于实训基地硬件建设,投入4万元用于教学团队建设,投入3万元用于人才培养方案(含课程体系)创新建设。

4.3 实习基地立足本校辐射社会功能

该院实训基地,不只对该院学生开放,同时还可对共享学校和社会开放,接受其他院校师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或向社会提供服务。例如:再就业培训,为企业的职工提供职业技能的培训等,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它主要实现以下社会服务功能:为该院与共享学校学生实训课程提供场地与设备,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设立职业技能鉴定站,为该院及共享学校学生,为社会人员进行职业技能的鉴定工作;利用自身技术与设备的优势,为社会企业从事加工与技术服务,提高基地技术水平;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企业人员的培训提供条件。作为企业培训职能部门的延伸,实行订单式教育,同时促进实训基地知识的新陈代谢;为数字印刷技术、装潢设计类专业教师进修提供培训;创建数字印刷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到专业实训室参加有偿的勤工俭学专业实践,既增加了专业实践的机会,又达到了勤工助学的目的。数字印刷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建立和运作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教学和专业实践水平。

5 结 论

高职校企合作校内外一体化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的开发与建设更加贴近职业教育的本质,充分体现艺术专业与职业教育结合的特点,通过与社会、企业等资源的共享缓解了学校办学资源不足的问题,通过实习实训、订单培养等手段解决了学生学习、就业的问题,为企业培养了实用性人才,具有极强的推广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欧亚梅.基于“双元制”教育模式的高职数字印刷专业教学与实践——以湖北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 3(31):32-33.

[2]廖建军,杨喜生,叶勇军.设计艺术类专业校企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湖南社会科学,2009(3).

[3]孔玲君,姚海根.新建数字印刷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出版与印刷,2009(1).

数字产业化培训篇4

另一方面,文化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一部分,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包含数字影视、动漫、互动娱乐、文化创意等,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文化结合的产业,也是本世纪开发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据赛迪咨询统计,2006年全球动漫游戏产业总产值约2500亿美元;美国动漫游戏产业规模连续4年超过好莱坞电影业,发展速度超过电影业和唱片业,成为美国目前最大的娱乐产业;英国的创意产业占到整个经济份额的7.3%,与金融服务业所占份额相当,而旅游业只是它的一半;日本是世界第二大动漫游戏生产国,动漫游戏产品出口额已经超过钢铁产业;韩国是第三大动漫游戏生产国家,动漫游戏产业产值已超过其汽车工业产值。在我国,全国动漫游戏企业超过5000家,国产动画片产量从2000年的1.3万分钟增长到2006年的8.23万分钟;我国网络游戏用户达到4490万,网络游戏的发展为电信业、出版业等周边产业带来的直接效益超过300亿元。2006年7月,国家十部委出台了《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若干意见》,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定了基调。针对这样一个巨大的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大的。文化产业急需同时具备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文艺术的复合型人才,针对产业的需求,教育部在我国高校设立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方向。

《计算机教育》:据我们所知,除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以外,还有一个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两者有什么区别?两个专业的现状怎样?

孟祥旭:是的,目前高校招生确实存在这样两个专业,由于专业名称非常相近,所以容易引起混淆。其实,两个专业在生源、培养目标上有很大不同。目前,从全国各高校招生情况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一般以理科招生为主,或者文理兼招,学生毕业拿工学学位,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一般是艺术类招生,学生毕业拿文学学位。

从培养目标上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强调学生具备计算机动画、互动娱乐和数字媒体系统等的设计、构建、实现和运行维护能力;具备艺术欣赏能力和与领域专家沟通能力;具备一定的绘画、音乐等方面的技能。专业面向更为宽泛的产业,不仅是影视动画、动漫、文化创意等与人文艺术结合紧密的产业,而且面向一些新兴的产业,如计算机游戏,数字出版,数字内容管理等产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则强调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艺术作品创作和制作的能力,强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艺术进行创新和发展,强调技能的训练。学生就业更加集中在影视动画、动漫、文化创意这些产业。

目前,在我国已有数十家高校设置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如浙江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山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等,山东大学2007年开始招收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学生。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或者软件工程专业设置数字媒体技术方向。在国际上,由于是新的学科专业,各国有不同的情况。韩国的大学强调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如韩国的东西大学,中央大学等,有非常类似的专业,美国也有一些大学有数字媒体技术方向。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设置更早一些,据统计,截止到2006年,全国有400多所大学设立了动画专业,有1230所大学开办动漫专业的院系。这些院系大都由原来的艺术专业分离出来。

《计算机教育》:前面您提到,文化产业特别急需复合型人才,请您具体谈谈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人才应具备的特点,或者在进行本专业人才教育时注重培养的能力有哪些?

孟祥旭:好的。我体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的特点有两个方面,一是复合,二是创新。这是和这个专业学生面向的产业有关。这个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的工作应该在计算机游戏开发,计算机动画制作,特效制作与合成,人机交互系统,多媒体信息系统开发,数字内容管理等方面,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计算机软件开发能力,但又不同于其他行业的软件开发。在上述类型的软件开发过程中,设计、管理的对象全都是各种媒体对象,开发的系统强调适合人的视觉、听觉等感知特点,强调系统的趣味性,人机界面的美观和艺术性,因此需要开发人员有较高的人文艺术素养,懂得欣赏,评价一个创意、一个设计的好坏。同时,开发过程中,要频繁地和创意设计、美工设计等人员交流,要领会人文艺术的概念、术语,以熟练地和各类设计人员进行流畅的交流。因此,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计算机理论和技术基础,同时兼备艺术、人文以及历史专业较高的知识素养。需要注意的是,数字媒体技术不仅仅是创意设计或美工设计人员用来实现意图的工具,它有自己的专业知识,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可以大大改善和提高原有的创意和设计水平,提高创作效率。比如利用三维立体显示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可以使计算机动画比手工动画作品更有沉浸感,更加富有趣味性和感染力。因此,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员,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引导和丰富创意设计和美工设计,这是这个专业人才在工作中的真正价值所在,是其复合、创新特点的体现。

《计算机教育》:针对这个专业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教育方式上有什么特点,目前是否有经验可以借鉴?山东大学在这方面有什么特点?

孟祥旭: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其实,关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仅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各个专业都强调,有关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有很多经验。与其他专业不同的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更强调在复合的基础上创新,强调从形式上,表现手段上的创新。德国波兹坦电影学院动画系主任乌里・温伯格博士认为,创造机会使不同专业人才交流,可以碰撞出思想火花;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马志辉教授强调教育过程中使学生接触大量实际案例或作品,熟能生巧;赫特福德大学文化创意学院院长克里斯・麦金特瑞教授则认为培养学生勤于思考,而不是只满足能实现什么,做完一件作品,让学生学会对整个过程进行反思,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高有非常大的帮助。这些观点都对我们有启示。

山东大学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学,并以文史见长,这使我们培养这个专业的学生有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我们在本专业建设上有如下特色,(1) 提出了“2+x”的培养模式;(2) 校内多个学院联合进行专业建设和培养;(3) 坚持与产业密切联系,合作,坚持开放式办学。所谓“2+x”的培养模式,就是让学生利用刚入学的2年时间,学习和掌握计算机和人文艺术核心基础知识,这是“2+x”中的“2”。在三四年级,面向不同领域,设置不同的专业特色方向,学生根据不同兴趣和特长,选择不同的特色方向。并且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培养方式,学生除了学习专业课程外,可以选择到与学院有合作的公司,即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技能训练,也可以在学院的实训基地边学习,边实践,这就是“2+x”中的“x”。 校内多个学院参加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建设和学生培养,学生在二年级全部搬到艺术学院学习一年,与艺术学院的学生紧密接触,熏陶学生的艺术修养,增强不同学科的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学院积极与公司建立密切的联系,选出一批有能力,有热情的公司作为学院学生的实习基地,邀请公司人员到学院作报告,介绍工业界最新技术和对学生知识、素质的要求。同时,在学生中组织各种社团和工作室,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大赛,通过大赛作品制作锻炼创新意识和能力。

《计算机教育》:目前国内有很多培训机构从事计算机游戏和动漫方面人才的培训,能否分析一下这些培训和院校教育之间的关系,有什么区别?

数字产业化培训篇5

长庆油田自2008年起历时五年对全油田进行了数字化升级改造,目前,绥靖油田已经改造完成进入运行管理维护阶段,这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提高员工应用系统处理业务的素质和能力,需要全体员工用好、管好数字化,这些矛盾和问题同时出现在数字化油田运维管理过程中必然会增加工作的难度和繁杂程度。

因此,为了充分发挥数字化管理实施效果,采油厂需要采取新型运维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数字化运维管理工作,形成了数字化运维 “三级”维护体系,形成了项目管理 “四个一”工作法,形成了员工培训“三级”体系 。

1 油田数字化建设与管理现状

1.1 数字化建设概况

前端建设:一是对于不具备生产数据自动采集的老油田,按照“关、停、并、转、减”的建设思路,进行流程简化优化,减少管理站点的数量,实现井上无人值守和作业区劳动组织架构扁平化管理。二是对于己具有一定生产数据自动采集,但未形成系统管理的老油田,按照“保、增、配、升”的技术思路,已低成本完成数字化升级改造。三是对于新建油田,按照地面装备小型化、集成化、橇装化的技术思路,推广应用数字化新设备新工艺和油井生产控制系列装备,优化简化工艺流程。

中端建设:利用前段生产管理系统采集的实时数据,以及与生产相关的管理数据,构建油气集输、安全环保、重点作业现场指挥、应急抢险一体化为核心的生产指挥和安全应急预警系统。

1.2 数字化管理情况

一是为确保管理工作目标的顺利完成,由机关科室相关岗位管理与技术人员,制定岗位职责,完善相关制度。二是选取两个采油作业区为先导试点单位,作业区数字化管理岗和数字化维护岗人员均按公司要求配备到位,明确各岗位职责。

2 油田数字化运维管理模式

2.1 建立数字化运维管理理念

数字化运维体系建管原则:业务驱动、以用促建,谁建、谁用、谁管,建管用一体化。

建立三级维护体系:一级维护主要任务是针对数字化设备工作现场的运行特点,按操作规程保证设备正常运行。二级维护:主要任务是针对各类数字化仪器仪表的管理、维护和定期校验工作。三级维护:主要任务是制定数字化管理维护制度;数字化管理软硬件系统的运行管理和技术支持;组织协调软硬件系统升级、更新、维护工作。该工作由厂级数字化管理人员负责。

2.2 规范数字化运维管理管理模式

生产指挥中心、作业区调控中心对系统中所有模块数据进行监控,对数据录入、上线情况进行检查,对存在问题进行统计分析整改,形成了“一听、二看、三检查、四督导、五通报”的日常运行管理模式。

2.3 紧密结合运维管理实际,提高数字化应用能力

以建促用:作业区是数字化管理的主体,要全方位参与数字化建设管理,统筹兼顾“建、管、用、维” ,紧贴实际,发挥数字化在生产管理中的作用。

主动应用:数字化管理要紧密结合日常生产,达到减轻员工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真正让数字化建设成果惠及到每名员工,促进员工积极主动应用数字化。

以用促管:通过实际应用,不断总结探索,进一步完善数字化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形成行之有效的数字化管理体系,全面提升数字化应用水平。

3 新型运维管理模式的实施对策分析

通过实践探索,形成了数字化运维管理 “四个一”工作法,即,一套制度――制定了《XX采油厂数字化系统运行维护管理细则》等7项管理考核制度,一支队伍――组建了数字化应用维护管理小组,一个例会――坚持每月召开数字化运维管理例会,一项举措――每月对作业区、施工单位数字化应用与维护管理进行考核并进行通报。

3.1 数字化运维管理具体实施方案

围绕数字化建设,运维管理需求,积极推进新型劳动组织改革。

(1)一是对两个试点单位进行沟通和现场调研,及时了解新型劳动组织模式的实施情况,针对试运行期间在生产运行、内部考核等方面出现的各种问题,协同有关部门进行解决。二是结合厂部岗位工作实际,人事部门结合产量和生产规模及两个数字化改革试点单位岗位工作实际,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对公司下发的文件进行研讨和测算,重点从科室、采油作业区、联合站、采油站点及岗位性质等方面做出意见反馈。

(2)制定和完善数字化运行、维护管理制度,细化岗位操作、数据录入、运行管理、运维保障等职责,严格执行落实。

制定《XX采油厂数字化管理制度》、《XX采油厂数字化考核细则》等管理制度7项,规范各级岗位员工职责、数字化维护验收标准、井场施工作业、仪器仪表周检等工作流程,规范管理。

(3)“三级”员工培训体系形成数字化培训长效机制。

按照“统一协调、系统负责、分层实施、全员参与”的原则,明确培训职责,确定培训重点,确立培训目标,制订培训计划,建立了数字化 “三级”员工培训体系,确保了数字化培训工作落实到位,人员达标上岗。

3.2 数字化运维管理具体对策

(1)通过召开厂数字化运行维护管理交流会,提升基层运维管理水平。(2)加强日常监督考核,规范系统高效运行。(3)日常维护程序,明显缩短管理链条。(4)推行作业区自主管理模式。数字化维护由作业区自主管理,数字化日常维护纳入作业区日常工作,维护队伍由作业区统一进行调派管理,减少了管理关节,提高了运行效率。(5)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员工应用维护培训。结合《油气田数字化管理》教材,以现场为基础,多层面开展数字化培训,切实把加强员工数字化管理的实践应用作为提升管理和操作技能水平的关键环节抓紧抓实。

4 结论

连续四年的数字化建设是长庆油田落实集团公司对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一种打破传统思维定势、突破传统思维方式,建立一套全新管理理念的变革,这种变革对劳动组织架构、生产运行方式和生产组织方式进行全面转变,以达到控制用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绥靖油田采油厂经过四年的探索和实践,已基本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数字化管理架构体系,数字化油田管理已具备一定规模,也给各大采油厂后期数字化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带来了新的难题,后期运行维护管理已成为支撑数字化管理的关键环节,只有将数字化运行好、维护好、管理好,才能保障整个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平稳运行,为确保第四采油厂平稳可持续发展实现数字化采油厂,为长庆油田早日实现5000万吨目标提供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朱天寿.油气田数字化管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1,10.

[2]项有建.冲出数字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数字产业化培训篇6

二、实习日程安排

1、实习日期:7月4日

实习内容:学习安全守则

2、实习日期:7月5日

实习内容:数控铣床

3、实习日期:7月6日

实习内容:数控电火花成形机床

4、实习日期:7月7日

实习内容:注塑机及模具拆装

5、实习日期:7月8日

实习内容:现代测量技术

三、实习单位概况

我们本次实习的单位是位于天山路的上海市职业培训中心,即天山路公共实训基地。为提高本市劳动者的职业技能素质,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上海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通过分析借鉴发达国家的职业技能发展趋势,根据上海产业发展方向,以“以明天的需求培训今天的学员”为指导思想,坚持“前瞻性、先进性、操作性”相统一的原则,通过政府集中投资,建立了一个面向社会培训机构免费开放、无偿使用、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的公共实训基地。

数字产业化培训篇7

因为“线上”课毕竟不同于“线下”课,怎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怎样才能让员工学会合理地使用数字化平台?这不得不成为战疫保教小组在数字化平台前期准备工作中需考虑的问题。经过组长合理分工,各位成员各司其职,但是因为小组成员多数成员是第一接触云学堂线上平台经验欠缺,在组织的线上培训过程中又不能和培训老师一起接处演示,所以问题诸多。好在有回放,每个成员都跟着回放尝试每个功能的应用。熟能生巧,摸索的多了就明白了。但是员工对于软件不太了解,好在我们分工中专门负责讲解的成员,尽自己所能的教给他们,一遍遍的讲解,截图说明,打电话,直到所有的员工都能进入了平台顺利学习。

终于经过小组加班加点的共同奋斗,实现了“云学堂”首期在辽阳公司试行在线培训试用版本,2月12日,线上数字化平台对股份辽阳公司开通使用,股份辽阳公司全员共200余名员工参加。之后,小组多次组织职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青年骨干培训、班组长培训、安全员培训、职业经理人培训和高级经理人培训,培训人数规模超过2200多人次,包括:EOD操作、仪表维修、化工工艺、化工安全、化工检验及电工等10个工种。2020年开展各类在线培训累计达3845人次,累计开展化工总控工、化学检验员和化工吸收工等工种技能等级在线培训和鉴定220多人次,累计开展数字化远程在线实训290人次。

开展个性化技能培训,依据各子公司需求,组织2批次80多名新员工“订单式”上岗技能培训,从技能理论到技能实训,经考核后上岗。组织分析工及相关岗位30名员工进行整体技能提升培训,培训后组织进行技能等级认定。

利用云学堂网络平台开展在线培训,特别是复工后安全教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培训,为指导职工合理规划学习内容,在线学习平台还将在系统中增加推出职业技能学习指导模块,可以查找每个工种的考试考核科目及内容大纲、对应的学习内容,让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一网在手,一目了然,截止7月底,上线培训人数达3800多人次。

数字产业化培训篇8

大力推进社区教育工作,提升社区居民整体素质。按照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民生幸福工程的总体要求,加强统筹协调,开展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广泛开展社区教育,大力推进农村成人教育,加快发展老年教育,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抓好面广量大、社区居民普遍欢迎的各类短期培训活动。常年开展各类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老年人社会文化活动、弱势人群生存技能培训、青少年校外素质教育等。积极开展时事政策、法律法规、公民道德、知识技能、文化艺术、卫生保健、科普常识、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活动。紧紧围绕社区建设和社区居民的教育培训需求,加强培训课程和教材建设,推进社区教育理论研究,丰富和拓展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满足居民学习提高和修身益智需求。创新培训方式,吸引社区居民广泛参与,逐步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率。

积极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建立较高水平农村人才队伍。以加快推进我市农业现代化为目标,继续组织实施农村人才工程、现代农民教育培训工程,着力培育一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农村人才队伍,全面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和创业致富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统筹利用各类教育培训资源,重点培训农村村组干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镇村涉农专业服务人员、种养大户、农村经纪人等对象,努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能经营、守法纪、讲文明、会生活”的新型职业农民。各镇牵头组织实施区域内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结合本地产业特色,采取集中授课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经考试考核合格的学员,发放相应资格证书和合格证书。市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市统一部署,各司其职,加强协作,对各镇培训工作全力提供支持,真正把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要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合理确定培训内容,灵活安排培训时间,积极创新培训方式,努力提高培训质量,确保取得良好效果。同时结合我市产业结构特点和农民学习需求,精心编写新型农民培训系列读本。

加快构建数字化学习网络,提高社区教育信息化水平。在充分发挥各类传统教育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努力创新社区教育发展模式。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打造数字化学习平台。注重数字化学习手段在社区教育中的推广应用,推动社区教育的创新发展。加快构建数字化学习网络,建好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学习在线”网和各镇社区教育网等各类学习型网站。实现与市内外相关学习网站的互联互通,促进社区教育内容、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拓展社区居民学习空间,提高学习效率与效果。启动镇数字化学习中心建设,依托各镇社区教育中心计算机教室建立数字化学习中心,引进和开发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面向居民免费开放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库。加强“学习在线”的推广和应用,引导广大居民注册学习。大力开展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帮助城乡居民了解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满足居民对技术、信息的需求,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数字产业化培训篇9

计算机技术已全面渗透到机械领域,学生熟练掌握和应用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已成为其必备的基本技能,企业在招聘中也将这项能力作为重要考核指标之一。为适应这种快速发展的新形势,满足社会的迫切需求,研究和探索如何培养掌握和应用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的优秀毕业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广泛调研和细致分析,结合我校机械专业实际情况,提出了以典型数字化设计、分析、制造技术工程软件应用为主线,以实践教学基地和工程训练中心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目标,构建了贯穿于机械专业培养过程始终的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培养体系。

一、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保持专业原有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着重对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制造的教学内容、实习和实训等进行改革与创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提高学生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能力的教学体系。

(一)工程制图类教学与实践

工程制图类是学生认识机械、了解机械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开设了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三维设计等制图类课程,在教学中注重各门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计算机绘图将制图基本知识、视图表达方法、零部件绘制、装配关系等用计算机实现,提高了效率和设计质量,加深了对机械制图的理解和掌握。在三维设计中,通过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动态仿真,使学生容易理解,更容易激发其空间想象力和创新热情。

(二)工程力学类教学与实践

开设了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如ADAMS)和有限元分析(如ANSYS)等分析课,增强工程力学类课程的直观性。如将刚体的静力学、动力学分析,变成动态的曲线或动画等输出形式,将构件的应力、应变分析等,变成动态的颜色改变、形状改变以及数据改变,形象直观,印象深刻。

(三)机械基础类教学与实践

机械基础类包括完整的机器设计过程―运动设计和工作能力设计。利用ADAMS等可以根据机构的运动尺寸建模,对机构进行运动学、动力学分析,为工作能力设计提供技术支持。利用ANSYS等进行应力、应变以及应力集中问题的仿真分析,加深学生对传动方案、结构尺寸和选用原则的理解。

(四)机制基础类教学与实践

机制基础类教学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工艺设计和夹具设计的能力。针对工程实际中的一个具有典型特征的机械产品零件,根据生产纲领要求以及现实生产条件,进行工艺设计和夹具设计。利用数字化设计表达夹具零件和装配体,并验证其设计结果。

(五)数控技术类教学与实践

针对工程实际中的典型加工对象,利用三维数字化设计首先进行建模、编程,生成加工轨迹,仿真加工及检验,后置处理,最终生成数控G代码。通过串行通讯或网络,实现上位机与数控机床之间通讯,将编制好的数控G代码下载到数控设备中,从而进行实际加工。从对象建模、刀具选择、工艺规划、代码生成、实际加工、加工效率检验等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设计制造综合能力。

(六)现代设计方法类教学与实践

反求工程是现代设计方法之一。其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无接触地扫描被测对象表面轮廓,获得几何数据,构建曲面数字化模型,经过后置处理,生成RP需要的模型截面轮廓数据或NC代码,最终复制出原型或加工出实物。反求工程实现了从产品原型、产品设计到产品制造的数字化,达到了对学生进行综合应用训练的目的。

二、工程训练体系和内容的改革

工程训练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四年不断线,分阶段、分内容、分层次系统地进行训练和培养。

(一)机械基础认知实习

对于刚入校的学生,进行包括传统设计、数字化设计、常规制造技术以及数控制造技术等在内的机械设计和制造方法的参观演示,使学生对主要的设计方法、制造技术和实现方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热情和对专业的热爱。

(二)机械基础技能训练

进行全面的机械设计技术、制造技术等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训练。绝大部分时间是用于车削、铣削、磨削、钳工、焊接、铸造、锻压、冲压、剪切等传统制造技术训练。同时,也进行简单典型零件二维、三维设计、读图能力训练以及基本的数控加工技术训练。

(三)数控技术训练

学生使用数字化设计制造手段进行典型零件的设计和数控编程,并在数控机床上完成零件的加工,突出了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二者的有机融合。

(四)特种加工训练

训练学生掌握和使用多种与特种加工有关的设计、加工软件,掌握特种加工方法。加入这些训练内容,可使训练内容更加全面、生动、丰富。

三、项目驱动式第二课堂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

项目实践过程与听课不同,是一个主动的学习经历。项目课题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学生自主命题,就是学生将在生活实际中遇到的困难、问题,进行提炼、分析、总结,提出有创造性价值的课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有主题的实践活动,例如根据各种学科竞赛的主题要求,组织学生开展创新设计实践,选拔优秀的创新设计作品参加竞赛,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三是教师提供项目课题,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科研课题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项目。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从设计构思、具体设计、工艺规划、加工制造、装配调试以及产品商业化等全过程都需要学生付诸实践。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手段为项目课题的顺利实施起到重要作用。

四、结语

以数字化设计制造能力培养为切入点进行教学改革,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完善。通过实践,该方法行之有效。不但使学生在空间思维能力、图形表达能力、常规工程设计制造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而且其创新设计能力、先进制造能力以及工程实践能力也得到培养和训练,适应了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雷辉. 机械类专业实验创新模式的构建与实践―链式工程训练实验教学法研究[J]. 中国大学教育, 2010, (6).

[2] 张树仁. 构建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教学平台的探索与实践[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2010, (4).

数字产业化培训篇10

CAXA数字化实训工厂是在实训基地建立真实企业的生产环境,学员按照真实企业的生产过程组织实训项目,学员按照企业的生产岗位分工协作,学员生产的成果按照企业的模式来检验,使学员通过项目式的实训项目掌握进入企业就业所需的先进制造技术、制造业自动化技术和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同时实现实训教学过程的可视化、信息化,成本的可控性和图表化。

整个CAXA数字化实训工厂包括了理实一体化讨论区、可视化管理、PLM体验中心、车间管理、库房管理和实训资源管理、绩效管理、设备管理部分,这模块是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和实训基地学员实训的每个过程紧密连接,利用基于网络的CAD/CAPP/CAM/PDM集成技术即PLM技术,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具体的应用如下:

一、学员进入基地:进入PLM体验中心和实训车间参观,调用实训资源管理平台中的资源如开学第一课视频、多轴数控加工视频等树立企业和岗位的概念,并了解课程与岗位的对接。

二、实操实训:

在PLM环境下进行产品设计和制造,实现产品无纸设计和全数字化制造。在无纸化的设计、生产过程中,产品按照流程实现设计、工艺及制造,所有数据之间相互关联。同时在对外培训过程中,实现了理实一体化,融洽的匹配了学员理论和实操的整个过程。

1、零件加工前的分析讲解及加工完成后老师的总结评判:通过一体化讨论区老师调用教案、课件及视频讲解等资料现场讲解,实训零件的加工示范学员可在一体化讨论区清晰直观的看到,实训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杜绝围观。

2、零件加工前需要准备的刀具和材料:老师可以通过库房管理刷卡领用,完成后刷卡归还。根据实训规划,库房准备工具及物料,库房管理员负责制单及发放物资,由带班老师刷卡领取,实训管理员负责审核单据;

3、库房物料编码管理:对入库的物料进行统一编码,自动为单据设置想要格式的单据编号,编码自动生成,不需要人工手动再设置;对到库房办理相关业务人员统一使用ID卡。

4、库房物料消耗跟踪管理:通过读卡器识别并记录到库房办理相关业务人员的ID卡,库房管理系统可以对该人员进行统计和跟踪查询。

通过扫描枪扫描条形码,能够直接把某物料部分信息直接写到作业页面内,并通过系统软件显示该物料价格、库存情况等信息。提升工作人员效率和准确率,提升数据电子化的使用率和利用率。

可以对库存、台账、出库单、入库单,出库明细、入库明细、单据明细、物资借出等信息进行查询和追踪。

5、零件加工所需的代码文件,实训前由老师审核并通过车间管理的机床联网DNC下发到学员实训的机床,保障实训安全。

6、对于多人共用一台机床进行实训,一人加工操作,其它的学员可以通过可视化管理了解零件时间加工的过程,在实训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可以通过一体化查询终端自主学习,带实训的老师可通过可视化设备时时了解学员实训的现场及碰到的问题,及时答疑。

> 实训内容的可视化,每2台机床配置1台触摸屏电脑,通过触摸屏电脑查看实训内容和工艺要求,同时跟资源库相连,初学数控的学员可以通过触摸屏电脑查看机床的操作要点及操作过程的注意点,同时能够在操作过程中有问题,通过资源库查询解答。

> 实训场地视频监控 ,在实训车间设置全方位视频监控,对实训车间的整体情况的视频可以连接到领导办公室、教师办公室和实训老师电脑显示屏上。

> 通过引入现代化企业7S现场管理理念,提升学员的企业“见识”,为培养学员良好的职业素养奠定了基础。

7、老师授课的教案、课件、课程相关的素材通过资源管理平台老师可随时查阅、上传。管理各种教职工资料及教学中使用的课件、题库或科研成果,不断积累公共资源、分级授权访问。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管理教案、课件、企业实例、题库,实训项目等资源。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规范化管理。同时可以将现场加工视频连接到实训中心机房,通过投影的方式,让学员在接受软件教学的同时,可以同步切换到现场生产加工环节,从而理解软件教学中关于工艺设置等方面的理论内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入一体,丰富课堂教学手段。

三、综合实训:基于工作流程的项目式教学

学员阶段性的综合实训:实例项目通过PLM体验中心模拟企业产品的计划、设计、工艺、编程、仿真、零件加工最后装配,学员完成企业生产流程过程的体验,并对所学课程与企业岗位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认知。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职业学校的培养模式,采用项目式分组规划,按一个班42人的规模来规划分7组,每组6人为一个项目小组,共同完成一个目标(组合件),作为共同的综合实训成绩,老师作为指导和最终的评分。总共有7个项目,每组完成一个项目。完成后轮换项目,这些项目以数车和数铣的加工零件。

通过CAXA数字化实训工厂的整体项目式教学,对整个教学有了极大的改善,具体表现在:

1.融入企业工作流程

实训项目按照企业项目管理模式组织,学员按照真实的角色进行协同工作,尽早适应企业角色、岗位。实训流程定义:实现企业面向产品的订单、产品设计、工艺设计、数控编程及仿真、生产派工、检验、进度跟踪、工时核算等整个产品制造过程的模拟与组织。

2.符合技术形成规律

按照单项技能、综合技能与生产型技能的递进关系,培养全方位技术型人才,符合本专业人才的技术形成规律。

3.创新实训模式,有利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对浙江省制造业产生三个方面的引领作用:一是通过基地的先进平台进一步加深校企合作,从设备场地的共同使用,到教师及优秀学院直接参与企业的产品创新、生产制造过程,可以较好地解决企业面临的加工和工艺难题;二是引导企业对自身的企业开展虚拟制造和并行工程项目改造,保障高效、高质生产;三是极大地改变企业产品开发、生产管理等模式,提升企业在现代市场中的竞争力。

总结:杭州市公共实训基地功能定位:面向主导产业及企业、面向院校、面向社会提供服务平台、以全市技能劳动者特别是高技能人才重点,满足职业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和技能竞赛的需要,成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和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及企业事业单位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成为新技术、新工艺、新职业推广和中高级职业技能鉴定基地;成为国内一流的综合性、公益性和示范性的公共实训基地。通过引入CAXA数字化实训工厂,极大深化并拓展了先进机械制造实训中心的服务能力。

作者简介:

数字产业化培训篇11

北京新华:小改动,新探索

作为一家老牌国企,北京新华印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新华”)于2012年8月引进了一台施乐数字印刷设备,作为传统印刷的配套设备,主要完成已有客户的一些短版业务,如样书的印制工作等。数字印刷设备的引进,不仅拓宽了业务种类,也对北京新华的生产管理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数字印刷业务的特点是印量小、种类多、个性化,而且其客户往往对数字印刷的材料、工艺等也不甚了解。“所以,我们专门制订了针对数字印刷业务的订单管理办法。”北京新华数字印前部部长李良介绍道。在客户下单后,订单不会直接进入ERP系统,而会先由数字印前部门进行核查,检查客户所要求的材料是否与数字印刷设备相匹配等。对于不符合印制条件的订单,数字印前部会和客户进行沟通,客户核查相关内容后,再重新下单,以保证印出的印品能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在设备安置规划方面,北京新华目前将这台数字印刷设备放置在印前部门的一间室内温度常年为22℃、湿度为40%~50%的半封闭房间内。这样做一方面由于数字印刷业务的电子信息化操作在整个印刷过程中所占比重较大,因此将其放置在印前部门会使操作更加方便;另一方面,数字印刷设备对生产环境要求较高,恒温恒湿的半封闭房间可保证数字印刷设备一直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从而保证印品质量。“这种规划方法无须另辟场地,也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科学合理,还为企业节省了不少成本。”

李良欣喜地说道。

在人才选拔、培养方面,一方面由于目前北京新华仅有一台数字印刷设备,所需操作人员不多;另一方面,由于数字印刷设备的主要操作与印前图文处理工作类似,都要求有较高的IT技能,所以在引进设备后,北京新华从印前部门选拔出了3~4位具备较强印前文件处理以及色彩管理方面的知识、懂得后加工技术、具有较强学习能力的人员,由数字印刷设备工程师对其进行多天的数字印刷设备操作的培训,并在之后的工作过程中,再针对实际印刷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对他们进行相应的系统培训。

北京新华的例子让我们认识到,传统印刷企业在将数字印刷作为配套时,可充分利用企业原有资源,即所积累的经验与人才,所具备的厂房空间等,以减少投入。同时,传统印刷企业应对原有生产管理流程进行适当修改,以更加符合数字印刷的特点。

国彩数字印刷:多业务,多模式

深圳市国际彩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国彩”)是一家拥有26年历史的传统印刷企业,随着客户需求的转变,短单、个性化等业务的不断增多,深圳国彩逐渐意识到传统印刷已无法满足这部分客户的需求,于是开始尝试进军数字印刷领域,并于2009年前成立了深圳市国彩数字印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彩数字印刷”),引进了2台彩色数字印刷设备,专门开展数字印刷业务,主要包括配合传统印刷打样、商业小批量印刷、个性化影像印刷以及制卡类可变数据印刷等。因此,对于生产管理与人才培养,他们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1.根据业务特点,合理放置设备

为了能高效、高质地开展数字印刷服务,国彩数字印刷将一台数字印刷设备放置在位于郊区的传统印刷车间中,主要用于配合传统印刷的打样、承接客户的小批量印刷业务;另一台放置在位于市区的数字印刷门店中,主要承接个性化影像及企业标书印刷业务等,以方便客户收取印品,并扩大业务范围和规模。

2.根据业务需求,采取不同管理方式

根据数字印刷业务的特点,国彩数字印刷在引进数字印刷设备前期,就引入了适合自身企业需求的数字印刷管理系统,该系统可实时监控和反馈订单的处理过程和设备的生产状态,以合理分配订单和操作人员。不仅如此,该系统还可对操作人员的工作绩效、客户资料以及售后服务进行在线管理。

同时,由于数字印刷业务类型多样,需求各异,国彩数字印刷针对不同业务实施了不同的订单管理方式。对于打样、客户的小批量印刷业务,接到订单后,其会通过数字印刷管理系统安排到数字印刷设备上完成印刷;对于个性化影像印刷而言,客户可直接下载服务端,自己完成设计制作,再上传到网站并在线下单;对于企业标书印刷业务,其会进行全程跟踪,以防止企业机密的泄露。

3.建立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

在人才培养方面,国彩数字印刷同样下足了功夫,“由于我公司有快印门店,所需数字印刷人才较多,所以,我们除了从企业内部选拔培训人才外,还会面向社会招聘。”国彩数字印刷总经理姚勇说道。选拔或招聘到人才后,深圳国彩会对其进行相应的培训,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礼仪培训,主要针对业务人员、前台客服人员等,目的是让新员工尽快了解公司的企业文化和掌握沟通技巧;二是软件技术培训,主要针对市场、印前和印刷人员,内容包括印前图文处理软件的操作,文件的处理方法等;三是印刷基础知识培训,主要针对公司所有人员,邀请精通印刷基础知识的传统印刷人员对其进行相关的纸张分类、印刷工艺以及后道加工方面知识的讲解等。

数字产业化培训篇12

0 引言

随着信息科学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数字媒体以其超强的实用性也日益迅猛发展,数字媒体专业既需要具有较强的多媒体技术也需要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我校为进一步提升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和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和科研能力的提升,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五年制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开始逐步改善培养目标和模式,使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并开始建立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和实践能力,更能体现教学理念和教学作用的工作室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训、职业鉴定、技能比赛、校企合作以及创业的平台和机遇,以实验和实训等实践性教学模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国内外相关机构在工作室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都已经进行了很好的探索和研究,并且积累了多方面的经验教训。应该充分考虑校企的深度融合,在校企之间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体现其价值。

1 数字媒体专业工作室化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

高职高专学校数字媒体专业工作室化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新要求,也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和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途径。数字媒体专业工作室化实训基地的建设,有利于学生在团队工作中更深一步地了解到在社会上和在公司中的工作方式、技术需求和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处理方法,在公司中学会团队合作、发现自身优缺点、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同时将自身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工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使学生更进一步地适应公司的工作环境,为学生顺利的走入社会和更好地适应社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高职高专数字媒体专业工作室化实训基地建设目标与实践

2.1 数字媒体专业工作室化实训基地建设目标

数字媒体专业中的数字艺术是指使用计算机制作的与艺术相关的一系列影视、动画、游戏和广告等艺术作品。工作室化实训基地是供在校学生进行理论和实际、工作和学习相结合的实践场地,由多个校内或校外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组成。数字媒体专业工作室化实训基地的建设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技能和用智慧高标准的完成任务的技能,其具体的目标主要包括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可以满足社会生产的职业需求、提高学生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的能力、提高学生适应职业的综合能力、优化课程体系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学校和社会保持联系以达到学校培养的学生和社会需求的人才相互协调统一的状态五个方面。

2.2 数字媒体专业工作室化实训基地建设路径

(1)实现教学过程的开放式。在数字媒体专业工作室化实训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实现教学过程的开放式是指要将工作室向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市场开放,通过教师引导使学生参与到真正的生产实践中去,用学生在图书馆、互联网以及至市场中的学习、实践和锻炼代替传统课堂中的理论教学。这种开放式的教学过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主动归纳、探索、分析和实践锻炼真正地学习到市场和工作所需要的综合技能,同时实现了学校教学、市场需求和企业生产的进一步联系,加强了教学与市场的进一步联系和融合。

(2)学习内容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在数字媒体专业工作室化实训基地建设的过程中要做到以社会实践的工作任务指导学习内容,学习内容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在组织学习内容的过程中要注意将技术层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融为一体,通过工作任务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统一在一起。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完成理论知识的实践,然后再通过分析和反思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进一步展开理论知识的学习。因此,教师给学生学习内容的设定必须和工作任务紧密相关,学生才能通过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真正理解学习内容的精髓和内涵,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注重产学发展与企业合作。在数字媒体专业工作室化实训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将学校教学与市场需求紧密联系起来,加强教学、学习和生产的统一发展,进一步开展校企合作的相关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勤工俭学,有利于学校教学水平和理念的提高,还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更有利于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为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就业问题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因此,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真正的工作岗位,让学生在岗位上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真正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真正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真正地锻炼出适应社会岗位需求的能力,从而可以自信地走向岗位施展自身的才华,也进一步提高社会的就业率。

(4)学研竞赛互动。在数字媒体专业工作室化实训基地建设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学习、研究和竞赛的互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以各种奖励方法和鼓励形式不断激发自身的学习动力、自主进取意识和创新精神,这种良性循环的激励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拥有更扎实的理论知识、过硬的工作实践技能,还可以增加学生勇于创新创造的信心。

2.3 效果评价与展望

数字媒体专业工作室化实训基地的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比如开放与发展的教学环境、扎实的工作锻炼和密切的校企合作使学生更有针对性的学习了更有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提高了学生的工作技能和学习质量,实现了教学实训、科技开发、企业经济和学生就业多方面的促进效果。因此,我们期望数字媒体专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开发出更多的开放式教学模式,采用更具针对性和专业性的工作任务来深化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广泛地开展校企合作,举办各种形式的学习、研究和比赛的系列活动,进一步增强数字媒体专业工作室化实训基地的研究和实践,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工作岗位上更加自如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并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3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高职高专学校的数字媒体专业将越来越适合社会的需求,其工作化实训基地的建设对于专业的人才培养和解决社会就业问题都有很大的帮助和效果,同时也值得很多高等院校的借鉴和学习,从而培养出更多既有优秀的专业技能又有适应岗位的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