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价格策略分析合集12篇

时间:2023-08-31 09:22:31

房地产价格策略分析

房地产价格策略分析篇1

主要工作内容:

一、对项目位置、规划红线图、项目相关的法律手续文件、项目周边环境、项

目所在区域的市政规划入行了解熟悉;

二、开展房地产市场调查

①市场环境调查分析

对项目所在地的城市规划、宏看经济、人口规模、土地资源和房地产市场入行考察

②房地产市场调查分析

对项目所在地的房地产市场供给、需求状况、价格现状和趋势、产品类型及市场缺位、销售渠道入行具体调查。

三、项目初步定位

根据相应的市场研究分析后,初步明确项目的形象定位、产品定位、价格定位等,为项目开发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

四、提出初步的项目操作总体思路。

第二阶段:项目开发阶段

跟踪动态市场行情,进行竞争楼盘和竞争对手调查、消费者调查,对本开发进行优劣势分析,入一步明确的项目市场定位和项目的总体操作思路,提出相应的营销策略;

主要工作内容:

一、开展房地产市场动态调查

深入了解项目所在区域的房地产市场供应、需求状况,价格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产品类型、销售渠道。

二、开展竞争楼盘和竞争对手势态调查分析

①竞争楼盘扫描

②替在竞争对手入入可能扫描;

③供给量分析

④竞争对手的产品分析,包括房型、规划、土地、综合配套;

⑤竞争对手的市场定位及趋向

⑥竞争对手的价格基准分析

⑦竞争对手的背景和实力。

三、进行消费者调查,明确项目的目标客户群

①消费者的二手资料分析

②竞争对手消费者轮廓描述(职业特征、消费关注、消费心理、产品选择)

四、明确项目的市场定位,明确项目的总体操作思路

根据深渗透的市场研究分析后,明确项目的形象定位、产品定位、价格定位等;明确项目的总体操作思路

①产品分析

②本项目的SWOT分析(优劣势分析)

基于SWOT分析(优劣势分析)提出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五、战略分析与规划

①项目卖点回纳

②营销总策略

③销售价格总策略

④总推案分阶段策略

⑤公关与宣传总策略

⑥营销推广项目的策划

*各阶段推广主题策划

*各阶段营销分析与总汇

*各阶段市场动态分析与对策

*各阶段客户总体分析与推盘策略

渗透市策划、强销策划、促入策划对本项目进行分析

六、最终确定销售渠道选择

①自售

②:

通过邀请招标或公开招标等方式确定入围的专业物业公司

对项目进行交底,要求各投标公司各自提交营销策划报告

组织公司相关人员对《营销策划报告》入行评审,选取方案,确定物业公司。

签订《项目顾问服务合同》或《销售合同》,明确合作双方、合作方式、合作内容、时间、权利、义务,付费标准与付款方式等。

注:如选择专业的物业,则本项目的全程营销策划及销售执行均由公司完成,贯穿项目的开发全程。

第三阶段:资源整合,完善销售所需手续,蓄势待发,预备销售

主要工作:

一、完成销售的人员配备,制定销售人员的考核奖励制度,组织销售培训;

二、制定销售模式、设计销售组织的架构;

三、其他物料准备完成,售楼处的布置、样板房、国土部门户型的测绘报告书、《房

屋认购书》样本、《房地产买卖合同》样本、售楼书和广宣彩页;

第四阶段:销售执行

制定详尽可行的营销策略及阶段性的销售目标和计划,全程监控项目销售的执行情况,并适时作出针对性的策略调整,实现公司开发项目的目标利润率;

主要工作:

一、制定详尽可行的营销策略并组织实施

①销售总体策略房地产营销策划流程具体说明

销售的总体战略思路和目标的制定

销售模式的选择和设计

销售阶段的划分和时机选择

②推盘策略

选择时机

选择房源

销控计划

总体均价的制定

制定一房一价的价目表

单体差价的要素指标与系数体系,产品系数、楼层系数、景观系数、朝向系数、房型系数等

④付款方式

优惠政策

分期、分类的动态价格策略:内部认购的数量和价格政策

市场预热期的价格政策和数量控制

开盘价格的动态策略

SP(销售推广)活动价格策略和销售控制

调价计划和调价技术

整体价格和房源调价技术

⑤广告策略

主题制定房地产营销策划流程详细说明

品牌形象定位

媒体计划

广告创意

现场包装设计:

房地产价格策略分析篇2

一、房价上升循环

首先, 我们要明确房价上升循环, 整个上升循环分为四个阶段, 即土地价格上涨增加房屋建造成本, 迫使房价升高; 高房价诱使地方政府或开发商等土地所有者囤积土地, 导致土地市场供求失衡, 由此致使住房供应减少; 住房供不应求, 房价再次升高;再次升高的房价导致土地价格上涨, 从而进入下一轮循环, 需要说明的是, 在这个循环中, 政府、开发商及购房者等房地产市场参与者同时进行博弈, 促使循环不断进入下一阶段。(见图1)

图1房价上升循环图图

二、房价上升循环分析

为较为严密地对房价上升循环进行分析, 我们还要明确以下几个一般性的前提和假设, 即:

1 土地资源是稀缺的;

2 城镇人口数量是不断增长的, 对土地及住房的需求是不断增加的;

3 开发商是理性的;

4 购房需求包括自住性需求、改善性需求、投资性和投机性需求, 其中自住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是一种期望提高幸福指数的需求, 是一种特殊的投资性需求, 因此购房需求即为投资性和投机性需求。(注: 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 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 又是对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它表现为在生活满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 幸福指数就是衡量这种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值。)

5 土地囤积者包括地方政府和开发商, 暂且把地方政府作为囤地者的代表。

第一阶段: 土地价格上涨迫使住房价格升高

一般来说, 土地资源的自然供给即自然赋与的土地数量是固定的, 我们这里不考虑沿海岸造陆地等创造土地有效供给或采取某些方式毁坏土地有效供给的情况, 因此土地资源具有稀缺性,一方面, 不断开发利用土地使土地资源有效供给逐渐减少, 使供给曲线左移; 另一方面, 城镇居民人口不断增长, 对住房及土地需求不断增加, 使需求曲线右移。由于土地资源供需情况变动使土地均衡价格两次提高, 从E1提高到E3, 这里面土地价格的上涨, 我们可称之为非博弈性土地价格上涨, 这种上涨是必然的,非政策所能调控的。土地成本的增加使开发商房屋建造成本增加,迫使房屋售价升高, 这里房价的升高源于增加的建造成本, 其幅度是可以预测的。(见图2)

图2土地供求变动图

第二阶段: 地方政府囤地导致土地市场供求失衡。

房价上升循环的第二阶段, 是地方政府与开发商进行动态博弈的结果, 博弈的行为主体是地方政府和开发商, 两者均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为目标, 策略的选择依赖于交易双方对自身净收益的评价。此博弈为三阶段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 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的行为均是可以观察到的。首先, 地方政府选择囤地或卖地的策略; 其次, 在地方政府选择卖地的条件下, 开发商可以选择开发或不开发策略; 第三, 如果开发商选择不开发的策略, 地方政府可以选择惩罚或默认。用ai ( i = 1, 2, 3, 4) 表示地方政府获得的收益, bi ( i = 1, 2, 3, 4) 表示开发商获得的收益。(见图3) 。

图3地方政府、开发商之间的博弈树

第一博弈阶段, 地方政府若采取囤地策略, 一般来说房地产商会选择放弃在该地区的投资, 从前面分析可以知道, 对于一定的时间周期T, 土地价格必然上涨, 即其上涨概率为1, 设其基期价格为P, 上涨量为X, 潜在开发收益为Y, 其中Y > X, 那么囤地可能的收益期望a1 = P +X + Y, 而开发商的收益b1 = 0; 第二博弈阶段, 由于地方政府间的博弈, 地方政府不可能长时间囤积土地, 地方政府若采取卖地策略, 而开发商选择开发策略, 那么房地产开发会立即进行, 地方政府收益期望会立即实现, 即a2 = P +Y, 设开发商收益期望为b2 = Z, Z >X; 第三博弈阶段, 开发商成为囤地者, 地方政府若对开发商不开发策略予以默认, 那么地方政府收益期望会立即实现, 即a3 = P +X, 开发商收益期望b3 = X; 地方政府若对开发商不开发行为予以惩罚, 设其惩罚约束成本为Cf, 那么地方政府收益期望a4 = P + X - Cf, 开发商收益期望b4 =X - Cf。

从地方政府收益期望来看, 对土地垄断性和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使地方政府收益期望a1 > a2 > a3 > a4,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 囤地是使其利益最大化的最优策略, 从前面分析我们知道, 囤地使土地供给减少, 破坏了原有的土地市场均衡, 致使土地价格上涨,这种土地价格上涨, 我们可称之为博弈性土地价格上涨, 该上涨不是必然的, 是可以通过政策进行调控的。

另外, 地方政府收益a2 > a3 > a4, 即地方政府在选择不囤地的情况下, 与开发商合作完成土地开发也可获得仅次于囤地的收益, 此时开发商获得整个博弈过程的最大收益b2, b2 > b3 > b4 >b1, 因此开发商一定会选择开发策略, 此阶段的合作性博弈使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形成利益联盟。这能够很好解释很多地方政府违背中央意图进行房地产开发现象。

第三阶段: 住房供应量减少导致房价升高。

房价上升循环的第三阶段是购房者之间博弈的结果, 博弈的行为主体是所有购房者。从前面分析我们知道, 非博弈性和博弈性的土地价格上涨使房价两次升高, 而如果所有购房者统一集体行动, 均采取观望(不购买) 策略, 假设有足够可租用的住房,房价也不可能升高。下面我们证明这种统一集体行动是不可能实现的。

从前面的假设我们可以得出, 参与博弈的所有购房者购房动机是投资或者投机, 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分析。我们以两个购房者作为购房者集体代表, 假设投资收益只要大于0 即可, 我们假设不存在购买力问题, 买房是一种投资或投机行为, 如果购房者都不买房, 则没有投资收益, 如果买房, 可能面临房价上涨和下跌两种可能, 设该概率为A和1 - A, 对于一定的时间周期T, 上涨或下跌量为X和- Y, 那么买房可能的收益期望即效用函数是XA - Y (1 - A) , 因此, 购房者间动态博弈矩阵为:

购房者2

设R =XA - Y ( 1 - A) , R是未来时间T内的投资收益期望,讨论R =XA - Y ( 1 - A) 的值, 如果R大于0, 那么(入市, 入市) 是纳什均衡; 反之, (观望, 观望) 是纳什均衡。此博弈能够很好解释2009年至2010年我国房价增长过快现象, 这期间地价和房价快速提高, 国家出台一些调控政策, 但并没从根本上改变购房者看涨预期, 使其收益期望R远远大于0, 从某个购房者利益出发, 无论其他购房者采取什么样的策略, 对于他的最优策略就是入市, 从整个购房者集体来看, 整个购房者集体均会采取入市策略, 形成统一集体行动, 从而使房地产市场供应更加紧张, 致使地价和房价增长快于一般速度。此时房价的升高是购房者间博弈的结果, 是源于购房者的预期, 其幅度是不可预测的。

第四阶段: 房价上升诱使土地价格上涨。

房价同比上涨是第四阶段开发商之间博弈的前提条件, 房价不可预测上涨带来的巨大利润空间诱使更多的开发商追逐更少的土地, 在目前我国国有土地出让实行招拍挂制度前提下, 便形成完全信息下开发商之间的“斗鸡博弈”。每个开发商都有两种策略, 即加价或不加价, 我们以两个开发商作为开发商集体竞价代表, 假设双方均选择加价, 则地价成本增加, 两者收益为- 2个单位; 如果一方加价, 而另一方不加价, 则加价的一方获得开发机会, 赢得利润, 收益为1个单位, 而不加价的一方失去开发机会,损失利润, 收益为- 1个单位; 如果双方均不加价, 均失去开发机会, 损失利润, 收益均为- 1个单位, 博弈矩阵为:

开发商2

这个博弈有两个纯策略纳什均衡: 一方加价, 另一方不加价;或一方不加价, 另一方加价。在前面分析我们知道, 地价成本可以转嫁给购房者, 所以每个开发商均会优先选择加价策略, 在其收益预期为正及经济实力允许的情况下, 任何一方不会放弃竞价,从而导致地价持续攀升, 这能够很好解释全国各地“地王”频频出现的现象。当然, 由于开发商经济实力毕竟存在差别或对收益预期判断不同, 终有一方采取不加价策略, 此时博弈结束。

三、政策建议

(一) 适当借鉴新加坡房地产发展模式

从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的博弈可以看出, 由于地方政府的垄断性博弈致使土地价格上涨, 因此可借鉴新加坡模式, 即先把购房者能够承受的价格计算出来, 以此价格为基础, 扣除建筑成本、开发商固定比例利润之后得出土地价格, 这样既能控制博弈性土地价格上涨, 也能防止开发商暴利, 并且把房价控制在购房者能够承受范围之内。

(二) 加快廉租房建设

从购房者间博弈分析可以看出, 政府应该加大廉租房建设投资力度, 给予开发商政策支持, 加快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足够的可租用的住房, 缓解房地产市场供给紧张状况, 从而降低开发商及购房者收益预期。

(三) 继续缩紧房地产信贷。

从购房者间博弈分析可以看出, 假设购房者不存在购买力问题, 购房者均会入市, 形成统一集体行动促进房价升高, 因此继续采取多种手段缩紧房地产信贷, 影响购房者购买能力, 能够有效干预购房者入市。

(四) 完善土地出让招拍挂制度

从开发商之间博弈可以看出, 在土地出让招拍挂制度下, 若把价格作为土地竞得的唯一标准或重要标准, 地价就会节节攀升,因此完善土地出让招拍挂制度, 地方政府切勿急功近利, 应把投资者的资质、从业经验、房产业绩、市场声誉、信用度、开发计划、土地利用率等指标作为土地竞得的重要标准。

(五) 出台更为严厉的调控政策

从前面博弈分析可以看出, 无论是地方政府、开发商, 还是购房者, 收益预期一直是促使房价上升循环进行的关键因素, 目前, 由于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调控房地产市场相关政策, 房地产市场基本处于观望阶段, 因此国家应该继续出台更为严厉的调控政策, 传递房地产政策趋紧信号, 坚定市场信心, 以降低地方政府、开发商及购房者收益预期, 从而有效抑制囤地、高价竞地及炒房行为。

参考文献:

[ 1 ] 张维迎1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 ] 1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1

[ 2 ] 张蔷薇, 徐健1 房地产市场价格博弈分析[ J ] 1华东经济管理, 2007, (2) 1

房地产价格策略分析篇3

中图分类号: F293.3文献标识码: A

目前,随着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范围逐步扩大,使调控的作用逐步显现和推动房地产业的逐步走向成熟。另外,我国的房产市场交易逐步发展壮大,推动房产市场交易营销行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所以,这就使房产的市场营销面临新的挑战形势。根据房产交易的特殊性,使房产产品区别于一般市场上的消费品。例如:房产的物业具有不可转移、随意移动性;房产的自身价值具有保值与增值性;加之房产的生产周期较长;消费者对房产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多层次性,这些特殊性因素都从多方面影响着房产市场交易的销售情况,影响着房产企业的盈利与收益情况。

一、新时期我国的房产市场交易营销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现在一些房产企业仍采用对房产单一定价的营销策略

我国的房产市场交易从其对房产的定价方面分析,一般采用以低价开盘的营销战略,再开盘后不断提高价格,这样会造成房产市场交易过程缺乏合理的升降价格进行市场调节,违背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另外,从房产价格的营销率分析,例如:少量的使价格变动、进行节日折扣价格等房产营销策略,实际上这些策略的性质基本雷同。尽管,房产企业产品营销管理者大多懂得:随时间的变动改变房产价格的营销策略,部分楼盘还甚至推出房产价格的个案变动营销策略,但是事实上,大部分房产企业的产品营销只停留买卖开始后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对房产价格进行调整,缺乏房产销售先期对市场的准确理论定位。

2.新时期一些房产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对市场的实际情况和企业自身的特殊性缺乏真实、全面性的调查

新时期一些房产企业在产品销售之前对企业房产的市场营销策略制订方案时,大多数以一些报纸上或网络上的数据信息为制定依据,这些数据往往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与市场的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偏差。另外,在对房产市场需求的调查过程中缺乏专业性的实地调查与研讨。从当前的一些房产企业的营销策略报告上可以得到证明,一些房产企业对于房产需求者――消费者的实际考察,主要包括:购房者心理价格、购买者需求的房产类型缺乏细致分析。除此之外,房产企业的经营者对其竞争者分析不到位,例如:销售动态、可利用借鉴的销售经验、销售优势等因素缺乏分析,还具有不考虑房产企业自身产品的特殊性进行跟风定价的性质,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房产企业提高自身市场营销水平,从而直接影响到房产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

3.房产企业制定的房产市场交易促销等形式的销售策略不够多样化

从新时期的房产市场发展表面看,当前各房产企业的营销氛围日益白热化,但实际上,对房产市场销售的深入分析,则不难从现象中发现其内在存在的问题。以房产市场交易过程中房产企业采用的促销形式分析,一些房产企业的促销广告,指仅限于对房产一般信息简要广告,重在用价格或房屋表面吸引购房者,而忽视了对自身房产内部设计布局的有关细致接受,顶多只会在促销广告的编排模式上进行一些新颖的技术处理,至于房产企业对于促销广告的实现目标、购房者的消费针对性、自身房产物业形象、促销广告的文案制定等方面都缺乏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这是滞后于房产市场交易发展的前景表现。

二、对于房产市场交易过程中出现的营销问题应如何解决

1.房产企业注重对市场的整体、全面调研,避免单一定价

新时期房产企业应整体、全面的对市场进行分析,实施对本企业房产开展全过程的战略营销。房产企业要对本企业的房产进行差别性定价,在分析市场经济发展的具体行情情况下,制定房产的定价,避免跟风现象出现。另外,对于一些房产企业制定的片面价格变动营销行为,政府部门应该给予一定的宏观调控,遏制这种欺骗购房消费者的营销行为出现。在避免单一定价的前提下要对自身的房产进行细致接受,给购房消费者以心理上的充实感。例如:曾在海楼市产生轰动的“沙田花园”,就是因为其对自身房产的充分、全面的介绍和差别性的制定房产价格,使其楼盘在两个月内销售一空,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房产营销成功案例。

2.房产企业要对自身企业特殊性进行充分分析,开展人性化的房产营销策略

针对新时期一些房产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对市场的实际情况和企业自身的特殊性缺乏真实、全面性的调查的营销问题,房产企业应采用人性化房产营销策略,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前景的产品营销理念。所谓人性化的房产营销策略:就是对市场实际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地分析,对购房者的这是需求进行细致考察,而不是只依靠一些网络数据来制定营销方案,并通过对消费者需求的满足来实现本企业的营销目的。另外,还要注意对企业自身房产的特殊性进行差别性分析,制定适合本企业房产销售的人性化营销战略。对于人性化的房产营销过程要注意:第一,顺应购房者购房需求的本性;第二,顺应房产市场交易发展的客观规律性,进行营销;最后,对于一些企业自身的特殊性应具有房产市场营销的个性,将自身房产的特点充分展现在购房消费者面前。

3.房产企业要开展多样化的房产营销形式

对于房产企业开展多样化的房产营销形式,可以开展网上营销,从多方面入手对本企业的房产进行多方面、全方位地宣传,要把购房消费者的谨慎购买的心理转化为其自愿购买的欲望。借助网络平台,使企业建构自己的房产网站,提供购房最新信息,并要求设置企业与消费者的互动栏目,便于及时解答购房客户的疑问。这样能更多的吸引多方的购房客户,使房产企业提升盈利的机会。

可见,对于房产的营销也是房产企业开发过程中需要考虑和设计的重要环节,促进房产企业更好的收益的重要手段。所以,对于房产的营销策略越来越多的被房产开发商所重视。不过,因为我国的房产企业发展还不够成熟化,让在不断探索的道路上,所以,房产企业对于自身的房产营销策略和付诸实践情况尚处于探索和启蒙期,这就需要我国的房产企业在不断开发房产、进行销售的发展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找寻房产市场营销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提出解决办法,更好的促进房产市场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艳.《浅谈房地产营销策略》.[J].沈阳干部学刊.2005.

[2] 陶婷.《略谈房地产营销策略》.[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4.

房地产价格策略分析篇4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房地产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并且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壮大。市场营销是房地产企业面向社会的注意窗口,是房地产企业运营生产的重要手段。只有正确合理的市场营销手段才能促进房地产事业的蓬勃发展,推动社会经济的进步。市场营销策略是房地产企业向社会获取经济利益的有效途径,市场营销决定了房地产开发的增长速度。

一、当前房地产市场营销现状分析

(一)市场调研不足且缺乏真实性

开展房地产市场营销策略的重要依据就是进行市场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当前,有些企业对市场调视力度不够,市场调研不足,缺乏真实有效性。致使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时,仅仅是理论性的判断,没有实际生活调研数据作为依据。忽略了社会需求的状况,导致理论与实际出现了偏差,使制定的市场营销策略失去了时效性,制约了市场营销策略的效果,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经济利益。

(二)目标市场的定位模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出现了两级分化的情况,导致了在收入和思想意识形态的差异,使社会的整体消费人群之间存在着对产品需求的差异,需要的房地产产品也不相同。当前,有些房地产开发商忽略了这一特点,将房地产建设成高端大气的高档小区,使得中低收入人群无法承受高档的房价。这种目标市场定位的模糊状态,影响了整体的房地产市场。

(三)市场营销渠道陈旧

当前的房地产市场影响渠道采用的是以电视营销和平面广告设计为主。随着网络的兴起,大中规模的房地产企业的市场营销渠道比较广泛,获得的经济效益更好,一些小的房地产企业由于资金和品牌知名度都不到位,所以限制了市场营销渠道的发展,使得受益低,导致房地产企业减少了在营销方面投入的资金。

(四)价格营销策略单一

价格营销包括市场定价和调价,是房地产市场营销的重要策略。当前的房地产企业都采用了降低价格开盘的策略,在楼盘销售过程中,逐渐的调节房价,没有合理的调节机制制约。有些房地产企业甚至是盲从的进行价格的调整,促使价格营销策略的单一性。

二、房地产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一)产品策略

房地产营销包括的内容有房地产实体项目产品和有关项目的服务设施。所以,房地产市场营销策略要从基础、核心、产品等方面考虑,将房地产市场营销策略的重点放在打造品牌战略和特色战略上。特色战略就是突出房地产项目的实体产品特征、周边环境、相关的配套设施等方面的特点和不同与别家的优势,将房地产项目的优势充分的展现出来,用建筑的风格、户型设计、质量、服务等作为抢占市场的依据,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打造房地产品牌战略就是将房地产企业的形象鲜明化。品牌的竞争是房地产市场竞争的核心,是将企业的无形资产变成企业竞争的附加值,将企业向多元化发展。凭借企业品牌优势,可以促进市场营销的开展实现营销目标。

(二)价格策略

价格策略是房地产市场营销的重要策略,直接影响房地产的发展。价格关系到房地产经营的成本和利润,和消费者的购买支付行为,影响着销售的情况和企业利益目标的最终实现。价格策略的制定要考虑企业成本利润核算和消费人群的实际购买情况,运用科学的定价方法,制定出合理的价格。

(三)促销策略

促销策略就是运用合理的传递方法将房地产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知名度扩大化,包括人员促销和非人员促销两种。人员促销就是房地产企业的销售人员直接与楼盘消费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接洽,建立良性的关系,用产品和服务质量说话,加强消费者的信任度。人员销售的行为受到人员自身素质的影响,而且人员销售的成本比较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非人员销售指的就是房地产的各种广告,树立的品牌形象,进行中的营业推广技术等,运用到房地产产品销售和服务质量中进行的促销活动。将人员促销和非人员促销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促销策略。

三、房地产市场营销策略的创新发展

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房地产市场经济的发展,所以传统的房地产市场营销策略和组成营销策略就无法满足经济市场的发展和壮大,为了在社会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房地产企业只有改变已有的思想理念,创新市场营销策略,使房地产企业长久的发展下去。

(一)人文营销

由于现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影响着消费水平的发展,所以消费者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房地产的产品和服务质量要具备人文理念。在进行市场销售时,将产品的项目特点和服务的人文理念充分的体现出来,将项目营销变环境,提升房地产企业文化的内涵。

(二)社会营销

社会营销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因为房地产企业是社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经济实体的形式,获取社会群众的经济利益。在做房地产企业营销策略时,以品牌形象承担社会应尽的职责,与人们群众搞好关系,建立口碑式营销,树立社会良好形象,获取经济利益。

(三)知识营销

房地产价格策略分析篇5

房地产项目后评价是针对房地产全程的评价。本文主要是针对房地产项目前期即投资决策环节进行后评价,具体指房地产企业在项目完成后对项目前期投资决策的科学性与可靠性、项目实际运行的偏差进行分析评价,找出偏差并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并汲取教训,为企业建立科学投资决策机制、提高项目投资决策管理水平提供依据。

一、投资决策后评价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项目投资分析决策水平

许多项目前期缺乏科学投资决策分析,随意性和盲目性强;同时,根据历史数据和假设预期完成的前期分析,在项目施工过程、完工投入市场时,面临各种不确定因素,项目的实际运营状态与前期决策分析会出现各种偏差,甚至导致严重损失。在房企利润空间逐步压缩的形势下,规范投资分析决策方法对房地产项目可持续经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有利于科学制定企业投资决策机制

面对宏观调控以及竞争日益激烈的房地产市场、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以及不断上升的开发成本,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对确保房地产企业收益,规避房地产市场风险,实施房地产企业发展战略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投资决策后评价能够帮助重构和完善投资决策机制,更好地规划未来的项目拓展战略,做出更科学、合理的项目投资决策。

(三)有利于加强房地产企业和行业制度化建设

建立健全项目投资决策后评价,将企业发展历程中项目投资决策的经验和失误及时有效反馈,对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从制度层面提高决策正确性,引导公司规范化、制度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又将推动房地产行业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

二、投资决策后评价对象与目的

房地产项目投资决策后评价的对象是项目前期投资决策阶段的决策成果。具体包括:前期可行性研究成果、项目前期战略定位、项目各项策划成果、企业项目投资决策机制等。投资决策后评价的核心是对前期项目战略定位和投资可行性研究进行后评价。

房地产项目投资决策后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对前期决策成果及其与实施效果的对比分析,评价项目投资决策分析的科学性、投资决策机制的合理性,以及投资决策成果与实施效果的偏差并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提出对策建议。

三、投资决策后评价层级体系

投资决策后评价从决策分析科学性、决策成果偏差性、决策机制合理性三方面着手进行,层次体系见图1。

(一)决策分析科学性

前期投资分析作为决策依据,其完备性与深度对项目投资决策具有重大影响。后评价从投资前期分析的完备性和深度的角度,评价决策分析的科学性。

前期投资分析主要成果为投资可行性研究,完成从技术、经济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对拟建项目的科学分析。分析深度体现在:决策依据的内容齐全、项目要素分析全面、数据准确可靠、论据充分、结论明确,深度应能满足投资决策需要。科学合理地完成房地产投资项目分析应包含以下七大项内容:宏观经济和房地产市场发展分析、项目概况及地块分析、项目定位、建设条件与方案、建设方式、投融资与财务分析、环境效益分析。

(二)决策成果偏差性

在房地产项目建成销售完毕(或运营)一段时间后,收集项目建成、售后(或运行)的实际信息,考察销售(或实际运营)效果,对比投资分析阶段的预期,得到项目偏差状况。如果发生的偏差很小,说明前期决策分析工作较为到位,应客观总结前期工作经验。如果偏差状况非常严重,或是在判断阶段没有将偏差项目纳入前期分析,并对整个投资活动产生巨大影响,这就属于严重的投资决策失误。针对失误,找出偏差原因并分析,完善未来投资项目分析要点,提高投资决策的质量。

以下从后评价主要内容展开介绍决策成果偏差性的评价。

1.投资环境与市场分析合理性及偏差分析

回顾项目当地经济发展和房地产市场演变情况,将预期投资环境与实际经历的外部环境作对比,评价预期投资环境与市场走势研判的正确性与分析的合理性,找出前期分析的缺失项或分析不合理的部分,总结在项目建设期间应对投资环境的变化而采取的措施,深化对未来项目的投资环境与市场研究。

2.项目定位合理性及偏差分析

项目战略定位是对投资方向的确定,通过市场调查,对投资环境、市场状况、竞争对手、目标客户的分析,对产品及销售策略进行定位策划。项目定位后评价主要从以下几点着手进行:第一,投资分析中是否对项目主题、产品、客户、价格、经营进行全面定位。第二,对比前期主题概念定位与实际效果的差别,检验主题定位的预期影响力。对比产品定位与实际产品,是否发生调整,如果发生调整找出调整原因,并评价产品功能定位的效果。对比目标客户和实际客户,评价客户群定位的精准度。对比前期价格定位和实际执行的价格,评价价格策略制定及调整的合理性,评价具体产生的市场效果。评价经营定位,先对比分析前期的租售策略与实际经营策略,回顾是否采取了调整措施,评价具体经营策略市场效果。

如果定位与市场效果相吻合,则说明前期定位工作具有合理性,可总结前期定位的经验。如果定位与市场效果偏差很大,无论是比市场效果更优还是更劣,均应客观地将偏差程度、偏差原因以及所得结论如实总结。

3.项目经济技术指标变动及偏差分析

对比完工后与规划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包括物业类型、占地面积、容积率、建筑面积、公建面积、车位数量等),计算偏差额度以找出偏差的指标,分析偏差原因,指出指标变化产生的经济影响,重点分析可售面积增减带来的收益变化和总建筑面积增减带来的成本变化。

4.进度计划变动及偏差分析

评价项目前期计划的关键时间节点实现的可能性,与实际完成的关键时间节点作对比,列出每个节点的延迟(提早)天数,查出控制节点与计划偏差的节点,分析影响项目节点进度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未来类似开发项目的应对措施。关键时间节点包括:项目前期报批报建计划、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许可证、开工许可证、销售许可证等的时间;工程计划的开竣工时间及工期计划、各期开工面积等;销售计划的各期销售时间、价格、面积、入住时间、预期销售计划实现时间。

5.财务可靠性及偏差分析

回顾项目的投融资模式选择,资金来源和融资方案分析的合理性,是否提出多方案建议与方案优化以及风险分析。在项目实际运行中,选定的融资模式与方案是否适合项目开发,融资方案是否能够满足资金需求,筹资的风险控制情况。

由于项目发展期间开发成本、进度调整和销售价格的变动,原来投资分析中的财务指标会发生相应调整,通过对比前期成本估算、预期收入、税务分析、项目财务指标(如净现值、内部收益率、销售利润率、投资回收期等),测算项目实际效益,评价项目盈利能力;查看实际资金来源与运用情况、现金流量、资金需求最高点,评价项目资金平衡能力;税务筹划工作是否进行,筹划方式的选择及效果,评价项目税务筹划能力。

6.不确定性分析合理性及偏差分析

受房地产价格、成本费用和其他因素影响,房地产收益有很大波动,需要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包括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风险分析。通过盈亏平衡分析查看投资项目的成本、销售、利润三者关系,预测经济形势变化带来的影响,分析项目的抗风险能力。通过以投资额、收入、支出等因素的±5%、±10%、±20%的变动范围计算经济效果指标的变化得到项目敏感性。房地产投资风险有营运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等,还包括预测风险及风险收益,并提出风险应对措施。结合项目实际发生的情况对不确定分析的合理性进行评价,是否实际情况在不确定性分析的考虑范围内,应对不确定因素发生的措施是否有效。

(三)决策机制合理性

为了加强房地产企业开发与经营投资活动的投资决策科学性、降低项目风险、减小项目成果偏差,企业应建立一套合理的投资决策机制。开展投资决策后评价时,从机制的完备性与合理性两个方面,对决策制度、决策流程、决策执行与反馈体系进行评价。

首先,房地产企业是否构建了健全的决策制度。是否构建投资决策组织,包括决策部门、专家构成、参与部门及实施人员等;是否形成规范性的规章制度,规范程度体现在是否有利于房地产企业的项目投资决策科学性、操作有据可依、管理的统一协调。其次,企业是否形成完善的决策流程。流程是否涉及项目投资机会发现、项目投资申请、审批、计划编制等多个明晰环节,并且责任落实到部门或个人。项目投资审批要点的把握直接关系项目投资决策成果偏差大小,后评价应侧重关注审批要点是否到位。最后,企业是否形成决策的执行、监督及反馈的体系。具体采取了何种措施保证投资决策有效实施,如何有力地推动企业持续改善项目投资决策的行为与效率,同时评价反馈机制发挥的作用。

四、投资决策后评价的方法与评价体系

投资决策后评价既可以采用各种定性的评价方法,也可采用各种定量的评价方法,如层次分析法等。但不论哪种方法都必须基于基本逻辑框架法构建合理的投资决策后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系统设计和深入分析,评价找出项目投资决策的经验、教训、存在问题,以及对未来工作提出建议。

参考文献:

1.王广浩 周坚.项目后评价方法探析.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1

2.国家发展改革委 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房地产价格策略分析篇6

一、 引言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价格一直上扬,且保持高位运行。而当房地产价格过分偏离内在价值时,泡沫成份被大量转移给了金融机构。而当房地产金融系统中积累的泡沫压力太大时,系统运行的内在机制将以急性和突发性的方式来释放压力,泡沫破裂的最危险的结构甚至会促成整个金融系统风险的爆发。因此,要深入研究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形成的特殊机理,促进房地产业和房地产金融业的稳定发展,为完善我国房地产市场体制和宏观调控提供决策支持。

本文通过对房地产开发商与银行建立演化博弈模型,并根据房地产市场化以来政府调控和利率调控的不同特点分阶段进行分析,基于不同阶段政府的不同调控行为,房地产开发商与银行不同初始条件,得出不同阶段二者不同的演化稳定策略和房地产金融状况。

二、 房地产开发商与银行的演化博弈模型

1. 博弈假设。根据模型的设计思想,对房地产开发商与银行的演化博弈模型做出如下假设:

假设1:局内人。博弈双方为房地产开发商和银行,且均是风险中性的,博弈双方各为相似个体组成的不同群体,且博弈过程属于非对称的有限理性复制动态进化博弈;

假设2:策略空间。在不同的房地产市场发展阶段中,银行群体只存在两种策略集合:(宽松信贷,紧缩信贷),而房地产开发商也只存在两种策略集合:(投资,投机);

假设3:支付。支付是房地产开发商与银行在不同的房地产市场发展阶段中得到的效用水平。

2. 博弈模型。以2×2非合作重复博弈为例,对演化博弈论的思想作一些分析,如表1的支付矩阵所示。

其中,假设p表示房地产开发商群体在一次博弈中采取策略1(投资)的概率,q表示银行群体在博弈中采取策略1(宽松信贷)的概率,而概率可解释为群体中选取该策略的参与人的比例;An,Bn(n=1,2,3,4)分别表示房地产开发商和银行采取不同策略时的收益。

通过分析可得:

房地产开发商以p和(1-p)的概率选取策略1和2的平均收益是:

u=p*u1+(1-p)*u2=p*[A1*q+A2*(1-q)]+(1-p)*[A3*q+A4*(1-q)]

同理:

银行以q和(1-q)的概率选取策略1和2的平均收益是:

u=q*u1+(1-q)*u2=q*[B1*q+B3*(1-P)]+(1-q)*[B2*p+B4*(1-P)]

根据演化博弈理论,若同种群房地产开发商和银行选择相同的战略S,其利润相等,则任何一个房地产开发商和银行不会改变其战略。当同种群房地产开发商和银行中某个参与者试验不同的战略S',称之为变异房地产开发商或银行,而当变异房地产开发商或银行获得比同种群其它房地产开发商或银行更高的利润时,其它房地产开发商或银行必然会模仿变异房地产开发商或银行。反之,当变异房地产开发商或银行的利润低于其它房地产开发商或银行的利润时,其它房地产开发商或银行将保持原战略而该变异房地产开发商或银行也将从战略S'调整为战略S这样,战略S成为有限种群演化稳定战略。

房地产开发商与银行的复制动态实际上是描述某一特定策略房地产开发商或银行中被采用的频数或频度的动态微分方程。根据演化的原理,一种策略的适应度或支付比种群的平均适应度高,这种策略就会在种群中发展,即适者生存体现在这种策略的增长率大于零,即房地产开发商或银行将持续的选择这一策略。

复制动态方程为:

房地产开发商:

dp/dt=p*(u1-u)=p*(1-p)[(A1-A3+A4-A2)*q-(A4-A2)]

银行:

dq/dt=q*(u1-u)=q*(1-q)[(B1-B3+B4-B2)*p-(B4-B2)]

于是动态复制系统平衡点所对应的策略组合为房地产开发商与银行的演化均衡,而房地产开发商与银行演化博弈均衡的稳定性取决于其在合作和非合作时所能带来的收益大小比较,在达到演化稳定策略时群体中的个体仍在不断变化,即呈现出内部不断变化而总体不变的的过程。

对于上述由微分方程表示的群体动态演化过程,其均衡点的局部稳定性可由该系统的相应的雅克比矩阵局部稳定性分析得到:

J=

(1-2p)[(A1-A3+A4-A2)q-(A4-A2)] p(1-p)(A1-A3+A4-A2)q(1-q)(B1-B3+B4-B2) (1-2q)[(B1-B3+B4-B2)P-(B4-B2)]

这样,运用雅克比矩阵局部稳定性原理,通过分析房地产开发商与银行在房地产市场化不同发展阶段中演化稳定策略,可以系统地论述房地产金融风险的演进过程,从而为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提供一定的启发和建议。

三、 演化博弈稳定性分析

从1998年房地产市场化以来,根据不同发展阶段中政府调控的重点和央行基准利率调控政策的特点,本文将房地产市场化发展阶段分为四个阶段:

1. 1998年~2003年:初步繁荣发展阶段。1998年,我国开始实行城镇住房分配制度货币化改革,为了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提出了实施增加投资、扩大内需的方针政策,培育房地产业作为新经济增长点,中央银行在五年内共有五次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推行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来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同时由于人们改善居住条件的要求产生了巨大的房地产市场需求,房地产业迅猛发展,而国家政策法规对房地产开发商的限制与要求并不太高,房地产行业的准入门槛比较低,房地产投资额、施工面积等指标均出现大幅增长,与此同时,房价也快速上涨,房地产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在该时期内,当银行实行宽松的信贷政策时,由于房地产市场一片繁荣,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并且处于市场化初期,房地产开发商进行房地产投机行为的违规成本也很小,因此当房地产开发商投资高风险的项目,基于巨大的市场需求,房地产开发商能够及时卖出楼盘,能获得巨大收益;同理在房地产开发商投机的情况下,银行放出更多的贷款,则获得利息等收益也大大高于房地产开发商投资时的收益。此外,若银行实行宽松的信贷政策,贷款总额高于紧缩信贷政策下,从而银行获得更大的收益。

当银行实行紧缩的信贷政策时,只有房地产开发商从事投资行为时,才能及时顺利地获得贷款从而取得更大的收益。

当处于1998年~2003年的房地产市场初步繁荣阶段时,无论房地产开发商与银行初始状态采取什么样的博弈策略,最终都会回到演化稳定策略,即房地产开发商采取投机策略且银行采取宽松信贷的策略。

在房地产市场初步繁荣发展阶段,房地产需求旺盛,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扬,银行短期内忽略了房地产的贷款风险,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而房地产市场不断涌入大量的资金,这进一步加快了房地产价格的上扬,有可能会催生房地产价格泡沫,房地产金融风险开始形成。

2. 2004年~2007年:宏观调控、抑制投机阶段。2003年以来,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扬,大部分城市住房销售价格上涨明显,部分城市住房价格上涨过快,房地产市场出现投资过热的趋势。

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过热现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密集的调控措施,期间房地产投资过热的现象有所遏制,但是随着居民住房需求持续快速增长以及住房购买力的不断增强,部分地区投资性购房和投机性购房大量增加。该时期内来自国内贷款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上涨,贷款增速也基本保持较高水平。

虽然受到政府宏观调控和加息等方式,但由于房地产市场供需两旺的势头强劲,房地产市场火热,同时对房地产开发商投机行为的打击力度不够,房地产开发商从事投机行为获得的收益仍然远大于所付出的成本。因此在该时期内,无论银行采取何种信贷政策,房地产开发商的投机行为利益仍高于投资行为的利益所得。

但在此时期政府目标着重于宏观调控、抑制投机,因此无论银行采取何种信贷政策,房地产开发商的投机行为时的银行收益将小于房地产开发商投资行为时的利益所得。此外,若银行实行宽松的信贷政策,贷款总额将高于紧缩信贷政策下,从而银行获得更大的收益。

则当处于2004年~2007年的政府机制投机阶段时,无论房地产开发商与银行初始状态采取什么样的博弈策略,最终都会回到演化稳定策略,即房地产开发商采取投机策略且银行采取宽松信贷的策略。

此时处于房地产市场初步宏观调控时期,尽管政策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房地产市场发展势头有所抑制,但房地产需求依旧异常旺盛,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在银行采取宽松的信贷政策情况下,银行贷款规模迅速扩大,使得银行贷款的潜在风险处于急剧积累的过程中,同时贷款规模的扩大也进一步助长了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和投机活动的升级,二者之间形成了一种互相推动的螺旋式前进的恶性循环,房地产金融风险不断膨胀。

3. 2008年~2009年:鼓励合理住房消费阶段。自2007年底起,一方面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影响,整个房地产市场观望情绪浓重,商品房交易量大幅下滑。其中在2008年下半年,中央银行连续五次降息,同时采取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以鼓励合理住房消费,从而能再次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但2009年下半年以来,基于房地产市场迅速反弹,房地产市场供需两旺的势头明显,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密集且严厉的调控政策,旨在打击投机性住房行为,维持正常的住房需求。

在此时期内,房地产开发商从事投机行为获得的收益将小于其违规成本。因此,在此时期内,当房地产开发商采取投资行为时获得的收益将大于其采取投机行为取得的收益。

而在该时期内,无论银行采取宽松还是紧缩的信贷政策,若房地产开发商采取投机行为,由于惩罚力度较大,投机行为的收益很小,如果资金链发生断裂,则无法保证按时还款付息,从而银行的收益较小。而当房地产开发商采取投资行为时,若银行采取宽松的信贷政策将比紧缩的信贷政策取得的收益大。

则该阶段时,无论房地产开发商与银行初始状态采取什么样的博弈策略,最终都会回到演化稳定策略,即房地产开发商采取投资策略且银行采取宽松信贷的策略。

在鼓励合理住房消费阶段,受国际整体经济的消极影响,房地产价格开始回落,房地产市场陷入不景气的局面,房地产抵押贷款价值降低,房地产贷款风险将迅速增加,房地产贷款的呆账坏账将有所增加,如果此时银行采取紧缩的信贷政策,提高贷款标准,减少房地产贷款,则将加剧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现象,加快房地产价格的下降,最终会使得房地产泡沫破灭,形成金融危机。

4. 2010年~2011年: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严厉打击投机行为。自2010年起,政府出台一系列房地产重拳调控政策,综合运用土地、信贷、税收等手段,先后出台了房地产税、限购令等严厉政策,极大地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在此时期内,房地产开发商从事投机行为获得的收益远远小于其付出的成本。因此,在此时期内,当房地产开发商采取投资行为时获得的收益将远大于其采取投机行为取得的收益。

而在该时期内,无论银行采取宽松还是紧缩的信贷政策,若房地产开发商采取投机行为,由于惩罚力度较大,投机行为的收益很小,如果资金链发生断裂,则无法保证按时还款付息,从而银行的收益较小。

则当处于该阶段时,无论房地产开发商与银行初始状态采取什么样的博弈策略,最终都会回到房地产开发商采取投资策略且银行采取宽松信贷的策略;或者房地产开发商采取投资策略且银行采取紧缩信贷的策略。

在严厉打击房地产市场投机阶段,房地产价格将会受到调控影响,价格增速回落,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将逐渐消失,无论银行采取宽松或紧缩的信贷政策,房地产开发商都将采取投资的策略,房地产市场将会实现稳定健康快速的发展。

四、 结语

在房地产开发商与银行的演化博弈模型中,当房地产市场处于市场化初期阶段时和政府初步的不断进行宏观调控阶段,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热,房地产开发商和银行的演化稳定策略均为银行采取宽松的信贷政策,房地产开发商采取投机的策略。这意味着当房地产市场繁荣发展时,供需两旺的势头明显,房地产价格迅速上涨,房地产业有利可图,银行忽略了房地产的贷款风险,纷纷扩大贷款规模,使得房地产市场不断涌入大量的资金,同时这进一步加快了房地产价格的上扬,两者交互作用,房地产金融风险开始形成并且不断加剧。

而当处于鼓励合理住房消费时,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房地产开发商的演化稳定策略为投资策略,银行采取宽松的信贷政策。这意味着房地产价格开始下滑,房地产抵押贷款价值降低,房地产贷款风险将迅速增加,而如果此时银行采取紧缩的信贷政策,控制房地产贷款规模,则将加剧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现象,加快房地产价格的下降,最终会使得房地产泡沫破灭,形成金融危机。

因此,为了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减少房地产市场投机行为,需要政府严格、持续的执行有效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从宏观政策的角度分析,政府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调控房地产市场:

(1)从信贷政策的角度来看,根据现在的市场状况,宽松的信贷政策对房地产市场效果不大,因此央行应加紧市场流动性的回收工作,继续实施紧缩的信贷政策,降低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的风险,同时也有助于降低通货膨胀。

(2)从政府财政政策角度来看,政府应将资金重心向基础制造业倾斜,大力发展实业,防止产业空心化危机的发生,以加强房地产泡沫破灭时的风险的抵御能力。

(3)从政府的金融体系改革来看,政府一方面要对整个金融体系加强监管力度,一方面应该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开发商的贷款制度,促进其技术创新及产业结构调整,将股市与楼市之间的资金向实业转移,从而在根本上解决房地产金融风险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俊.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形成机制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06.

2. 刘铁军.我国房地产市场非理性繁荣成机制及其金融风险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2007.

3. 吴艳霞.基于房地产开发商的演化博弈研究.西安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08.

4. 于嘉.房地产泡沫形成机制研究及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防范.复旦大学学位论文,2009.

5. 夏宇晓.我国房地产市场非理性繁荣的形成机制及治理对策.华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0.

6. 达庆利.有限理性条件下进化博弈均衡的稳定性分析.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6,(3):279-284.

房地产价格策略分析篇7

2房地产企业成本管理中的战略成本会计

战略成本会计最直接的运用即在企业成本管理中,是对传统成本管理的再造与优化,是企业通过成本管理降低企业成本与发现企业发展战略的第一步。成本分析与管理可以通过成本核算找到降低成本的因素或生产经营环节,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待销售的商品房即为房企的存货,一般企业通过存货成本核算与管理,发现采购原材料的价格、次数,安排采购周期实现对原材料采购环节的成本管理;而房地产企业一般而言在其商品房的建造过程中对建筑材料的购买也需要采用战略性成本管理法则,通过对原材料采购次数、平均采购成本进行核算,从而科学设计原材料采购周期与采购次数,结合不同时间段的原材料价格最小化其建筑材料的采购成本支出;另外对商品房存货的销售环节,根据房地产市场景气程度进行逐渐“放盘”实现对商品房存货销售有节奏的控制,可以发现房地产行业或市场目前出现的问题或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价格策略或促销策略,配合发盘节奏实现房地产企业存货待销售费用的管理与控制,提高房企经营的绩效。因此,可以看出战略成本会计对于房企来说,是考虑将生产(建设)经营的某一环节联系全局,不仅将每一生产环节以成本控制作为量化手段与标准,更将每一生产环节在房企经营管理的整体系统中的成本优化因素予以研究发现,采取适当的成本核算方法将存货(待售商品房或投资性房产)成本价格分摊到各个环节,以发现各个环节成本改善的因素,最终从单一环节上升到全局成本优化的高度,体现了房企企业管理策略的战略性高度。

3战略成本会计在房企售前、售后服务管理中的应用

战略成本会计贯穿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而对于房企来说根据售前市场调查情况制定存货销售价格与销售策略,根据销售的实际情况对售后销售环节的反馈从而控制销售费用,能够实质性帮助房企降低销售成本、提高销售业绩。对于房地产企业的售后服务管理中,战略成本会计主要变现为适度服务质量控制、销售网点布局与路线设计、售后服务的完善三个方面。适度服务质量控制对于房企来说,销售环节的服务质量控制与成本挂钩,即有效的销售培训使销售人员能够提高房地产的销售业绩,销售培训费用与销售人员提成费用的控制,都是战略成本控制的适度服务质量控制的关注环节;销售网点布局则是通过市场调查设计房地产销售的主要售楼部与广告宣传投放地,通过合理的销售网络布局实现较小成本耗费下的高销售业绩与目标,这在房地产销售环节是十分重要的,合理有效的销售网络布局,如地铁进出站口的广告牌设计,能够在人流量的地方设置醒目的销售广告,战略成本会计能够权衡广告费用与销售业绩之间的关系;另外,旅游景区房地产在市区设立的售楼咨询中心,也需要考虑人流量与周围居民或市民的收入情况,战略成本会计即能够通过该环节的成本分析与控制实现对销售网点布局的优化升级;售后服务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应该是越来越受重视的环节,因为房地产企业的销售团队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售后服务往往是房地产开发商移交到物业管理公司,业主对商品房售后的各种物业管理事务的预期感受与满意程度,这不仅仅是对房地产企业战略性发展的高要求,也是对与房地产休戚相关的物业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战略成本会计要求房企在售后服务质量的管控,实际上对于房企改善服务质量并进一步提高销售量,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对于房企来说,售前售后环节关系到房企销售业绩的可持续化与企业商誉或形象的进一步提高,要想将其做得更好,就要增加售后服务的设施和相应的售后服务人员。

4战略成本会计在房地产企业高层决策管理中的应用

战略成本会计不同于传统成本会计的最明显之处,即在于其对于企业来说的战略意义。房地产企业需要时刻关注和了解市场动向,尤其是房地产行业的价格走势,战略成本会计通过市场调查、企业成本控制与市场未来走势预测为房地产企业提供多元化的信息,帮助企业高层制定有助于企业发展的决策,如有市场竞争力的价格决策或是商品房促销决策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而关于房地产企业与竞争对手优劣势方面的比较研究,则有利于企业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战略成本会计还能够帮助企业了解准购房者的需求方向,有助于房企制定有利于企业与消费者双赢的发展性策略。另外,对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战略性成本会计信息的使用,无论是企业经营决策管理人员这还是企业的投资者,是企业经营过程最为直观的状态描述与分析,有效的成本分析与管控将大大提高这方面信息的使用效率,有效服务于企业管理。

房地产价格策略分析篇8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中国房地产高价原因的博弈分析

收录日期:2012年1月5日

一、研究背景

近十多年来,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不断升温。自1998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进入新一轮的景气周期,房地产市场上的商品房房价一直处在一个快速上涨的通道之中。近几年来,“房价过高”、“房价超过老百姓承受能力”的声音不绝于耳,高房价一时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从2004年开始有关调控措施便频频出台,以此抑制房价过快增长的势头,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但实际情况是,房价依旧在不断上涨。

在当前这种形势下,房地产市场中错综复杂的博弈关系,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从宏观层次到微观层次,从经济学领域到社会学领域,相关的学者专家和研究机构都表达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即在强大的房地产开发商面前,消费者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房价之高已经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那么,究竟房地产高价的成因是什么?这其中,开发商之间、开发商与消费者之间以及开发商与政府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博弈?本文将围绕开发商展开讨论,了解其制定高价策略的根本原因。

二、博弈分析

(一)存在的博弈关系。在房地产市场中,涉及的博弈主体有开发商、消费者、政府以及银行,等等。开发商提供住宅产品,消费者提供住房购买需求,银行为购房者提供住房按揭贷款,政府提供土地和行政管理服务。而后几种主体无一例外,都要和产品的提供者――开发商打交道。在房地产行业纷杂的多重博弈关系中,围绕开发商的博弈关系是最重要的,弄清开发商背后的博弈关系,是揭开房地产高价成因的关键所在。围绕开发商的博弈关系主要有以下三种:开发商之间的博弈、开发商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开发商与政府之间的博弈。

――开发商之间的博弈。在房地产市场中,如果不存在法律或行政上的市场进入或退出壁垒时,企业要实现垄断地位的途径有两条:一是企业的成本优势,即凭借其生产成本低于市场均衡价格,就能垄断市场;二是先动优势,即企业通过在市场竞争中先发制人、在保持市场占有率的前提下,设置各种策略壁垒,使产品的市场交易价格维持在其他企业的成本之下,以达到阻止其他企业进入市场的目的。如果开发商要想获取较大的收益,有两条基本途径:一是降低边际成本;二是在开发产品的异质性上下工夫,即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广告宣传、售后服务等方面打造自己的品牌,提升在房地产开发中的核心竞争力,以保持自己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开发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博弈。在房地产交易过程中,房地产交易双方处于一种信息非对称状态:处于卖方的房地产开发商,掌握着房地产商品的大量实质信息,具体包括地理位置、地形、交通情况、户型等相关信息,也包括产品的成本、质量、盈利能力、增值潜力等内在信息,还包括物业管理等售后服务在内的不确定性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基本确定该产品的综合品质以及它在市场上的状况,因而拥有这些信息的卖方处于信息优势地位;而交易的买方――消费者所拥有的信息只包含一定量的公开信息和诸如消费偏好、消费能力等大量私人信息,这些信息的作用在于让消费者明确自己的消费定位,确定目标产品范围,对产品本身的影响较少。因而消费者处于信息劣势地位。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在房地产市场中存在许多问题,如产权不清晰,违法售房;将旧村改造、旧城改造、合作社会建房等所谓的“小产权房”当作商品房出售;延迟交房却拒不承担责任;消费者自我保护措施不力,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后,经常出现消费者有理却得不到开发商赔偿,法院也不受理的局面;房屋面积涨水、缩水等严重后果。这些或多或少地都与消费者所处的信息劣势有关。

――开发商和政府之间的博弈。中央政府掌管宏观房地产大局,对房地产行业的基本立场是:当宏观经济增长过快时,将出手调控,避免经济增长方式的“房地产化”和房地产过热对其他行业资源的挤压;当宏观经济增长过冷时,将出手扶持。地方政府着眼于区域经济发展,相比中央政府对房地产行业有更强的依赖性。而开发商作为企业,其投资大小和其对房地产行业未来量价景气程度、政策风险大小的评估有关。中央政府希望保住地产投资进而保住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地方政府希望能继续获得卖地收入和房产交易税费,维持地方财力。但开发商作为市场主体,在行业销售低迷、资金寒冬时压缩投资是本能反应,以销定产、持房观望成为开发商普遍心态。

(二)开发商之间的博弈。尽管在购房者眼中,房屋的供不应求往往是造成房价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实际上,在环形竞争下产生的垄断性寡占才是房价如此之高的根本原因。

对于目前中国的房地产行业,一般是由一家或几家大型房地产公司先行定价,其他公司在此基础上决定自己的开发量及价格。这种一家领导企业首先制定价格,其他企业随之跟随的定价方式被称为价格领袖制。

如果开发商不合谋,就有可能造成商品房滞销。一旦新开发的商品房卖不掉,则可能造成烂尾或烂盘,开发商的巨额投资就可能无法收回,从而形成沉淀成本,成为决定市场进退壁垒的重要因素。在房地产业中,所有的企业都将卖不掉的商品房作为退出市场的首要壁垒。正是因为如此,开发商才有动力相互勾结,达到垄断市场,避免竞争的目的。

所以,可以看出,中国房地产现今居高不下的价格,原因之一是在供不应求的市场环境下,房地产企业放弃价格竞争,选择价格合谋的结果。

(三)开发商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开发商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情况如下:首先,交易双方是具有完全理性的,即符合各自利益最大化选择的原则;其次,交易过程中信息存在着不对称。比如,如上文所说,开发商处于信息优势地位,既拥有房地产商品的位置、交通和户型等公开信息,又具有建造成本、质量和增值潜力等隐蔽信息;而消费者只拥有部分公开信息和消费能力、心理预期、个人偏好等私人信息。所以,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在没有政府政策管制的前提下,房地产开发商和消费者之间博弈的均衡点就会出现两种可能性,但是无论哪一种可能性发生,开发商的策略都是一样的――采取高价策略。对于开发商来说,采取高价策略是其占优策略,无论消费者是否选择购买,定制高价格都是其最优选择。这也是在我国房地产市场上,房价一直高居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开发商与政府之间的博弈。众所周知,在市场经济中,政治和经济是不可分割的。通常,在开发商和政府之间存在着某一特定的关系,这种关系产生的结果是政府行为不一定会按照纯经济学理论的方向发展,即在一定程度上政府的行为不是为了社会效用最大化这个目的,而是把政府自身效用最大化作为目标。本文将从博弈的角度来分析政府这一行为,从而可以推断开发商制定价格政策的根本标准。

博弈双方主体为开发商和政府,开发商的行为选择为高价策略和低价策略,政府的行为选择为管制和不管制。同时,对政府来说,不管制也是最优策略。也就是说,不管开发商选择怎样的策略,不管制对政府来说都是最优的选择。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开发商明白政府一定不会管制房地产市场,开发商则可以放心地采用高价格策略,政府方也明白,开发商采用高价策略时,自己的效用可以得到最大化。政府和开发商之间的博弈结果,导致的是社会购房公众的利益受到伤害,利益受益者为政府和开发商。

所以可以得出,政府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直没有出台直接相关政策文件进行宏观调控,也是房地产高价的原因之一。

三、总结

(一)研究结论。在开发商之间,为了寻求自身的最大利益,采取价格合谋的方式比采用价格竞争的方式能够获得更大的利润。在开发商和消费者之间,不管消费者如何行动,对开发商来说,制定高房价策略都是最优的选择。在与政府的博弈中,开发商的策略可能会受到政府管制的影响,但是由于开发商和政府之间存在的特定关系,这种关系会导致政府为了自身效用的最大化,采取一些对开发商有利的行动。在这种背景下,政府和开发商是共同的受益者,此时消费者是利益受损害者。

(二)解决措施。在这个利益博弈时代,利益主体间为了各自的利益进行全方位的博弈,并且在博弈中同相关利益主体结成利益集团或利益联盟,利益博弈与利益集团的形成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而一系列博弈事件的背后,实质内容则取决于具体的制度背景。在当前的综合环境下,利益主体发育不均衡;强势集团(如开发商)与弱势群体(如消费者)之间的裂痕不断加剧;力量失衡的博弈导致群体间的财富掠夺。对此,政府需要采取行动保障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平衡,具体为:一是将兼顾程序公平与结果公平的原则作为新体制建立的原则之一;二是以社会保障制度、分配制度、就业和劳动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扩大改革的受益者范围;三是通过社会保障等制度的改革,对在改革中利益受损较为严重的群体和个人进行必要的补偿。

主要参考文献:

[1]谢识予.经济博弈论(第2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范俏燕.房地产市场的多方博弈和金融风险研究[J].南方金融,2009.7.

[4]姜阵剑.进化博弈论中的进化稳定策略――研究我国诚信危机的一个新视角[J].经济论坛,2004.9.

[5]杨殿学.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房价的发展趋势[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9.1.

[6]鞠方.中国房地产泡沫的综合判断[J].社会科学家,2007.3.

[7]刘华伟.房地产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J].中国房地信息,2002.11.

[8]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9]范如国,韩民春.博弈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10]何元斌.开发商与地方政府、消费者在房地产市场中的博弈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11]易宪容.正确判断当前的房地产市场形势[J].市场周刊,2008.12.

[12]贾康等.中国住房制度改革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13]童悦仲等.中外住宅产业对比[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4]王保安.我国利益主体博弈的现代伦理透视[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3.

房地产价格策略分析篇9

2战略成本会计在房企售前、售后服务管理中的应用

战略成本会计贯穿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而对于房企来说根据售前市场调查情况制定存货销售价格与销售策略,根据销售的实际情况对售后销售环节的反馈从而控制销售费用,能够实质性帮助房企降低销售成本、提高销售业绩。对于房地产企业的售后服务管理中,战略成本会计主要变现为适度服务质量控制、销售网点布局与路线设计、售后服务的完善三个方面。适度服务质量控制对于房企来说,销售环节的服务质量控制与成本挂钩,即有效的销售培训使销售人员能够提高房地产的销售业绩,销售培训费用与销售人员提成费用的控制,都是战略成本控制的适度服务质量控制的关注环节;销售网点布局则是通过市场调查设计房地产销售的主要售楼部与广告宣传投放地,通过合理的销售网络布局实现较小成本耗费下的高销售业绩与目标,这在房地产销售环节是十分重要的,合理有效的销售网络布局,如地铁进出站口的广告牌设计,能够在人流量的地方设置醒目的销售广告,战略成本会计能够权衡广告费用与销售业绩之间的关系;另外,旅游景区房地产在市区设立的售楼咨询中心,也需要考虑人流量与周围居民或市民的收入情况,战略成本会计即能够通过该环节的成本分析与控制实现对销售网点布局的优化升级;售后服务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应该是越来越受重视的环节,因为房地产企业的销售团队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售后服务往往是房地产开发商移交到物业管理公司,业主对商品房售后的各种物业管理事务的预期感受与满意程度,这不仅仅是对房地产企业战略性发展的高要求,也是对与房地产休戚相关的物业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战略成本会计要求房企在售后服务质量的管控,实际上对于房企改善服务质量并进一步提高销售量,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对于房企来说,售前售后环节关系到房企销售业绩的可持续化与企业商誉或形象的进一步提高,要想将其做得更好,就要增加售后服务的设施和相应的售后服务人员。

房地产价格策略分析篇10

一、市场营销创新理论的演进

营销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始于20世纪初的美国。但直到50年代营销研究才开始超越流通领域,与企业的整体的经营管理活动密切结合起来,并且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所谓营销创新,是指企业为实现其经营目标,其营销行为在理念、措施、途径、方法、体系等方面的更新、改进和完善。事实上,营销观念的创新和营销组合的创新是最大程度的创新,同时,后信息社会营销观念的创新也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1)营销观念的创新

现代营销观念创新的路径是沿着两条线索展开的:一是以顾客价值为基础,其目的是尽量满足消费者利益最大化,进而实现企业的发展;二是以社会价值为基础,其目的是让企业承担更大的社会义务或道德责任,从而把赢利目标和价值追求有机结合起来。实践中,更多的研究者将精力集中于以顾客价值为基础的营销创新领域,在营销策略、营销技术和营销边界的扩展上提出了形形的新理论、新技术。而以社会价值为基础的营销创新则提出了社会营销、绿色营销、道德营销等方式。在50年代和60年代,营销这一领域属于销售导向,重视个人推销。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营销进入顾客导向时代,这时重视的问题有市场细分化、目标市场选择、产品定位及营销组合等,营销成果则是依据市场占有率、市场地位、以及市场成长率之类的指标衡量。80年代中期至今,营销处于一个激烈变动的时期,众多新的营销概念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出来,包括社会营销、绿色营销、生态营销、关系营销、服务营销、网络营销、理念营销、整合营销、知识营销、文化营销等等。

(2)营销组合的创新

(3)后信息社会营销观念的创新

后信息社会,又称比特(bit)时代或数字化时代,是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之后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比特时代的来临使营销面临着一个全新的环境,营销创新又达到了一个更新的境界。

①动态营销观念

企业营销面临的永远是动荡不定的市场,现代企业必须抛弃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的静态营销思想,时刻保持高度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树立动态营销观,做到既把握现在又驾驭未来。

②创造市场营销观念

传统的市场营销常常是以赢得既有市场、提高既有市场份额为目标,营销者盯着已经成熟的市场,采用各种策略手段,旨在从其他公司那里夺得部分市场份额。但随着全球竞争和市场细分的加剧,企业必须树立创造市场的营销观,引导和创造需求,创造市场,如此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权。

③绿色营销观念

后信息社会里,消费者的绿色需求不断扩大,企业必须以绿色营销观念为指导,把市场需求与环境保护,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在维护全社会的整体及长远利益的基础上去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企业自身利益。

④服务营销观念

由于企业间同类产品之间质量性能上的差异日趋减少,同质性日趋增加,一个企业利润的源泉更多的来自于企业提供的与该产品相配套的服务。服务营销中蕴涵着企业对顾客的亲情,通过建立一种新型的亲情关系,以企业的“感情投资”换取顾客的“货币投资”。

⑤知识营销观念

后信息社会的经济形态是知识经济,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树立知识营销的观念。知识营销要求企业提供的产品是企业利用新技术研发或改进的产品,要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知识含量,能满足消费者的知识需要。

二、当前房地产市场营销现状分析

1.市场调研不足且缺乏真实性。进行市场调研是企业获取真实资料数据的最直接来源,是开展营销策划的最重要依据。但当前一些企业在开展市场调研时,调查力度不够,缺乏真实的实地调研资料数据,而又缺乏专家意见,因此导致企业在制定项目市场营销方案时,只是片面地以书面报告的资料作为制定依据,而忽视了对目标市场消费者的需求状况、实际支付能力以及竞争者状况的分析。

2.目标市场的定位模糊。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收入人群对于房地产产品的需求层次也是不断提高的,但是由于收入、意识形态的差异,社会的整体消费群体之间对于房地产产品的需求层次还是存在差异的,即房地产产品需求是多层次的。而当前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却忽视这种需求多层次性的特点,只是盲目地进行高档产品的定位,大建高端住宅产品,从一方面既反映出企业对目标市场的定位模糊,细分不明,另一方面,也表明目标市场的模糊定位将导致整体房地产市场结构的不合理性,中低收入人群住房困难的问题难以解决。

3.市场营销渠道陈旧。目前房地产市场营销的渠道仍是以电视营销和平面广告为主,网络营销渐渐兴起和发展,整体看来大中规模的房地产企业的营销渠道较多,经济效益更好,而一些小企业由于受到经济规模和品牌知名度的限制,采取的营销渠道更少,收效更低,可能会促使企业进一步缩减营销投入。

4.价格营销策略单一。价格营销是房地产市场营销的重要策略,包括定价和调价。当前多数房地产企业都是低价开盘,在销售过程中适时进行价格调节,但是调价的过程都缺乏合理的调节机制。

三、房地产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当前房地产市场营销策略主要包括产品策略、渠道策略、价格策略和促销策略。

1.产品策略。房地产营销活动的客体既包括房地产实体项目产品,也包括项目相关的服务。因此作为市场营销的核心策略与基础策略,产品策略要围绕项目产品和服务展开,即产品策略的重点在于实施差异化战略与打造房地产品牌(品牌战略)。差异化战略是要突出地产项目产品在实体形态特征、区位条件、相关配套等方面的优势和特色,充分显示出项目的差异性,具体如在建筑风格、户型设计、建造质量、物业服务、地理区位、配套设施等方面的差异,以此来作为细分目标市场的依据之一,满足目标市场的差异化需求。实施房地产品牌战略就是要打造特色鲜明的企业形象。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房地产企业品牌的竞争已经成为市场的主要竞争,逐步取代了价格竞争和产品竞争。品牌成为房地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能够提升企业的附加值,并且促进企业的多元化、纵深化发展。凭借企业品牌优势,可以促进市场营销的开展,实现营销目标。

2.价格策略。价格策略是房地产市场营销中的重要策略,其对于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具有直接现实意义。因为价格直接关系到房地产开发经营的综合成本与利润,即包括土地成本、开发费用、管理费用、各种税费、利息以及利润等在内。另外,产品价格也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支付行为,从而最终影响产品销售状况和利润目标的实现。因此价格策略的制定要兼具企业的成本利润核算及目标市场人群的实际支付能力,采取科学灵活的定价方法和手段。具体而言,价格策略包括两部分:第一,在确定初始售价时的定价策略;第二,由于供求状况、开发成本、市场竞争环境等因素会不时发生变动,因而房地产企业必须对产品价格进行相应的适当调整,即调价策略。初始的定价策略可以根据折扣优惠和产品差异来进行定价,给予消费者一定的现金或实物折扣来刺激购买行为,实现销售目标;而调价策略则是要综合考虑项目成本、通胀情况、供求状况和市场占有率等因素,分阶段进行产品价格的合理调整。

3.促销策略。房地产市场营销不仅要求房地产企业能够通过各种营销渠道及合理的销售价格,将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给消费者,还要求房地产企业能够利用各种宣传和沟通手段,将房地产产品和服务的相关信息传递给消费者,促进购买行为的发生。而促销不外乎是合适的传递方法,它还能扩大房地产企业及其产品与服务的知名度。促销策略一般包括人员促销和非人员促销两类。人员促销是企业销售人员直接联系消费者,与消费者进行接洽,透露当前产品与服务的相关信息。但进行人员促销时容易受到销售人员个人素质的影响,并且人员促销所需要的成本更高,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非人员促销大多则是指利用各类广告、进行营业推广或树立企业品牌形象等手段,进行房地产产品和服务的促销。人员促销与非人员促销的组合应用,就构成了房地产市场营销中的促销策略。

四、房地产市场营销策略的创新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房地产市场的不断成熟,传统的市场营销策略及其组合营销策略已经无法满足市场不断发展的需求特点,为了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房地产企业必须要转变营销观念,创新营销策略才能谋求企业的长远发展。

1.人文营销。当前社会文化对现代消费的影响力越来越

大,住房消费亦不例外。社会的进步要求居住环境包含文化的韵味,这就要求房地产产品和服务具备高尚的文化理念,而文化又是人文的核心内容。因此,在进行房地产市场营销时,要充分打造项目产品和服务的人文特质,营造项目范围内的人文环境,提升房地产企业文化的人文内涵。

2.社会营销。社会营销是从房地产企业作为社会生产关系组成部分的角度出发,因为房地产企业既是社会的一部分,又作为经济实体从社会大众获取经济利益。因此在进行企业营销策划活动及构建企业品牌时,需要在强调企业经济利益目标的同时,要承担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以此,打好群众基础,树立企业良好社会形象,进行社会口碑式营销。

3.知识营销。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消费者已经具备了更加丰富的房地产相关知识,对房地产相关知识的了解欲望也在增强,因此房地产企业可以为消费者传输相关知识,并提供相应的辅助,以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最终促进营销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张永岳.房地产市场营销[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

[2]殷友田,吴建藩.房地产开发理论与实务[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

[3]叶剑平.房地产营销策划[M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4]符启勋.房地产隐性营销策略初探[J].现代财经, 2002,8.

[5]程欣.浅析房地产营销理念的创新[J].市场周刊, 2005,12.

[6]胡志强.论房地产营销中的品牌运做[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4,2.

房地产价格策略分析篇11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c)-0149-01

2013年对于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而言,绝对是不同寻常的一年,各种调控政策的出台和楼市现象的交相出现,使得全国楼市发生着剧烈的震动。在国家对房地产市场严厉的调控政策下,山西房地产市场也变化颇深。近几年来,太原市连续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稳定省城住房价格的通知》两个增加保障房供给和平抑房价的房市导向文件,楼市调控效果已经显现;同时,作为二线城市,随着上市和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进入,太原楼市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在政策的强势影响下,太原房地产公司的竞争会愈来愈烈。

山西T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主要经营范围为房地产开发。成立几年来,公司没有制定出科学的竞争战略,缺乏全局观,资源和力量过度分散,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的匹配性差。但是,公司高层已经逐渐意识到了竞争战略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意义。因此,TX房地产公司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在纷繁多变的市场环境中,通过有效地制定企业竞争战略,保证企业的生存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以能够获得一般甚至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

本文对西TX房地产公司的竞争战略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首先用PEST模型对TX公司面临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然后利用五力模型对潜在进入者、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以及买方的议价能力等行业环境进行了分析,对公司内部条件的分析则是使用SWOT分析法,从组织制度、人力资源状况以及开发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综合研究认为,山西TX房地产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的优势有:公司与政府部门拥有良好的关系,具有较强的成本控制能力和开发经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支人员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人员队伍,拥有较强的资金实力、以及较为广泛的融资渠道,这些都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的重要能力保证。其劣势在于:公司在太原的知名度仍然有限,在周边城市的影响力尚没有形成;长期以来,公司对内部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在公司战略的制定上,完全由集团领导和少部分分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来参与制定,战略目标也有上层管理者来掌握,全员参与无从谈起。在进行战略制定时没有进行细致调研,对自身、企业环境、宏观经济发展和行业趋势的分析不够深入;激励机制不健全。公司没有形成标准化、制度化的考核方法。各级别员工多根据其在公司的职务级别和工作业绩来衡量最终的收入水平。因此,呆板的薪酬制度以及不健全的考核方式,使得员工缺乏归属感,每年都有人员流动,影响了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对公司的长远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该公司的发展机会在于以下几点。

(1)良好的宏观经济形势。房地产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且随着国民经济的萧条而萧条,随着国民经济的复苏而复苏。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以及国家积极采取调控措施保障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为TX房地产公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太原的发展机遇。太原市目前正在加快推动城市化进程,延长建设好汾河景区,使太原成为宜居宜业之城和蓝天白云之城。

(3)居民收入的不断提升。以太原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来看,从2009年以来,太原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的增长率基本都保持在12%以上,我市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为房地产公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4)洗牌后的优胜劣汰。限购令以及其他相关政策的出台,加速了房地产的行业整合与重组,大大提高了房地产企业自身资本实力的要求。

该公司发展中所面临的威胁在于以下几点。

(1)政策从严。政府管制的力度正在逐步加强。房地产企业在今后或者更长一段时间内将处于不利的发展地位。

(2)市场竞争的加剧。太原已经吸引了省内外大大小小的房地产公司数百家,行业内的竞争不断加剧,而且国外的房地产企业也正通过各种方式试图加入到竞争中,这对TX房地产公司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挑战。

(3)消费者的“观望”心态。随着“限购令”的出台,以及一些地产商难以承受资金压力,积极进行降价,这些“信号”使得消费者的观望气氛浓厚、购房意愿降低,这也使得TX房地产公司的市场风险增大。

综合对TX房地产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以及其发展的机会和面临的威胁分析,从企业发展的竞争战略上来说,公司应该选择低成本战略。对于TX房地产公司低成本战略的选择,本文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从融资成本控制、决策阶段成本控制、设计阶段成本控制、招投标阶段成本控制、施工阶段成本控制、营销阶段成本控制六个方面制定了具体的低成本战略。在融资成本控制方面,公司应加强预售房产的实施;在决策阶段的成本控制方面,公司应做到严格把握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提高估算的精确程度、认真客观地做好项目评价;在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方面要做到:推行标准化设计、对设计单位进行招标、推行设计监理制、推行和完善限额设计;在招投标阶段的成本控制应做到:提前进行合作伙伴评估考察、招标工作必须公平公正公开、做好招标文件的编制工作、推行清单招标、严格标底价格的审查工作;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应做到:综合各方面的成本控制措施形成体系、加强现场签证管理、做好市场材料价格调查、正确应对工程索赔;营销方面的成本控制应做到:充分利用房地产展销会、开通免费现场看楼班车及其他吸引客户的措施。

结语

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有助于山西TX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并能对与TX公司相类似的房地产公司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李朝达.RF房地产开发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云南大学,2012.

[2] 汪圣.宏观调控下中小房地产企业发展战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3] 关欣.A房地产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

房地产价格策略分析篇12

一、我国当前房地产调控政策简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随着住房制度的改革,一个有着巨大需求的房地产市场开始形成。以这个巨大的市场为基础,在十几年的时间里,中国的房地产业以一种超常规的速度发展起来。在经历了九十年代中后期的调整后,最近三四年,房地产价格又呈现全面飚升的态势。面对不断攀升的房价,不少学者和房地产商纷纷抛出所谓自由市场理论,来论证其合理性。但是,事实却雄辩地说明,当前的房价已经进入了一个非理性区间,对国民经济产生了不良影响。有鉴于此,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稳定房地产价格。特别是从2005年开始,无论是政策的强度,还是政策的系统性,都是前所未有的:

1. 2005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采取措施“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

2. 3月17日,央行调整了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政策,购房者贷款成本开始提高;

3. 3月26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这份《通知》因为有8条调控房价的意见,被业界称为“国八条”,内容主要包括: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稳定住房价格,把稳定房价提高到政治高度,建立政府负责制,大力调整住房供应结构,调整用地供应结构,正确引导居民合理消费需求,全面监测房地产市场运行,认真组织对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督促检查等;

4. 4月30日,建设部、发改委等7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这个意见因为也有8条,被业界称为七部八条,也叫“新八条”;

5. 2006 年4月28日,央行全面上调各档次贷款利率0.27个百分点,其中,5年期以上的银行房贷基准利率由6.12%上调至6.39%。这是央行在加息后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再次上调利率,其目的主要是抑制投资需求,进一步稳定房地产价格。

6. 5月17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上提出了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六项措施(业界俗称“国六条"),内容涉及住房供应结构、税收、信贷、土地、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等方面。与此前政策不同的是,“国六条"首次提出,要加强房地产开发建设的全过程监管,制止擅自变更项目、违规交易、囤积房源和哄抬房价行为,同时要求完善房地产统计和信息披露制度,增强房地产市场信息透明度,全面、及时、准确地市场供求信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7. 7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2006 〕50号),九个国家土地督察局被派驻地方,将全国各省、市(区)及计划单列市的土地审批利用纳入九大土地督察局的严格监管之下。

通过研读以上各类政策文件及相关措施可以发现,近年来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主要包含了这样一些信息:房地产市场作为一个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同时作为一个对国民经济有着重要影响的市场,政府有必要进行调控;调控政策必须基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在供给方面,除了总量控制、结构调整,还须加强信息披露;在需求方面,除了控制需求水平,还须设法改变需求者预期。

作为对此类政策的理论解读,本论文将通过建立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证明房地产市场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出现价格非正常上涨的必然性,同时,试图从分析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模型构造

1.模型假定

⑴令卖方的类型空间为,其中表示卖方提供的是质量相对较低的房产(为此付出的是低成本),表示卖方提供的是质量相对较高的房产(为此付出的是高成本);同时假定,由于高质量的房产具有相对稀缺性,并且一般来说付出了额外成本,因此,在定价时有理由获取超额利润;

⑵卖方的信号空间为,其中,表示卖方选择以较低的市场正常价售房,表示卖方选择以高出市场正常价的较高价售房;

⑶卖方的类型空间是卖方的私人信息,但是,买方有属于公开信息的关于卖方类型的先验概率: ;

⑷买方的行动集为,其中表示采取买的行动, 表示采取不买的行动;

⑸买方观测到卖方发出的信号m,使用贝叶斯法则从先验概率 得到后验概率。不妨令,;

⑹卖方的支付函数为,买方的支付函数为;

⑺假定:以低成本所造房产,若要高价卖出,必须花费宣传或包装费。

2.扩展式博弈树

在上述假定下,可以将问题转化为分析下面的扩展式博弈树。

⑴对图的说明

博弈树的终结点为支出向量,其中上方的数值为卖方的净收益,下方的数值为买方的净收益;

―卖方提供高质房产条件下买方对房屋的估值;

―卖方提供低质房产条件下买方对房屋的估值;

一分别是提供高质产房条件下,卖方以高出市场正常价的较高价、以较低的市场正常价卖出房产时的收益;

一分别是提供低质房产条件下,卖方以高出市场正常价的较高价、以较低的市场正常价卖出房产时的收益。

⑵各符号间的数量关系说明

显然是成立的。

假设成立。说明:当买方用低价买到本该涨价的房产时,显然是占了“大便宜”,因此我们假设,并且这种交易为买方带来的效用最大;买方用高价买到本该涨价的房产和以低价买到本来不该涨价的房产,均能实现“正常”的“交易利润”,故有;当买方用高价买到本来不该涨价的房产时,交易为买方带来的效用为负,故。

假设成立。说明:如果卖方能以高价卖出本来不该涨价的房产,对卖方而言是最理想的结果,故位于不等式的最左边;卖方以低价卖出本该涨价的房产,通常是一项“亏本”买卖,故我们认为;以高价卖出本该涨价的房产或以低价卖出本来不该涨价的房产时,卖方都可获得“正常”的“交易利润”,故。

在以上条件下,博弈到底会实现怎样的均衡?均衡的条件是什么?研究发现,实现何种均衡主要由c值的大小决定,某些情况下则要受c与值的共同影响。

三、模型解释

1.考察分离均衡

分离均衡指的是,不同类型的发送者以1的概率选择不同的信号,或者说,没有任何类型选择与其他类型相同的信号。此时的市场是完全成功型的市场,运行效率是最高的。本博弈中分离均衡的条件是:

可以推得 。即当成立时,分离均衡存在:

(1 )当提供的是高质量的房产时,卖方选择涨价;当提供的是较低质量的房产时,卖方选择不涨价;(2)买方唯一的选择是“买”(a1);(3)买方的判断是,其中分别表示当卖方已经提出要价后,买方对卖方所售房产是应该涨价或者不该涨价的后验概率。

2.考虑混同均衡

混同均衡是指不同类型的发送者选择相同的信号,或者说,没有任何类型选择与其他类型不同的信号。在本博弈中,混同均衡的条件是:

假定是均衡战略,那么,

可以解得。即当成立时,混同均衡存在。具体地,又有两种情况:

(1)成立时,将出现这样一个精练贝叶斯均衡:当提供的是高质量的房产时,卖方要价;当提供的是较低质量的房产时,卖方要价;买方帷一的选择是“买”(a1),因为当成立时,“买”的期望收益大于“不买”的期望收益;买方的判断为:。这时的市场仍然是部分成功的,但运行效率低于完全成功型市场。

(2) 当成立时,市场只能实现完全失效或者接近失效的完美贝叶斯均衡。因为,假设买卖双方只能采用纯策略,则()将是均衡结果,即涨价理由不成立时,厂商采用不涨价策略,买者放弃购买。

四、模型的现实意义

由前面的分析可见,市场实现何种均衡主要是由c与值的大小决定。当时,卖方的包装成本c超过了包装所能带来的增量收益,显然,不管此时的值如何,卖方都没有包装的动机,最佳策略当然是自动选择不涨价。

但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卖方通过包装实现的超额收益通常远远大于包装的成本c,即一般情况下,有 成立,因此,有必要将重点放在研究该条件下卖方的策略和博弈的均衡结果。

当成立时,市场实现何种均衡唯一地取决于:当时,卖方统一采取涨价策略的混同均衡能够实现,这意味着即使涨价理由不成立,卖方仍然能够采用涨价策略从而获得超额利润;当时,尽管卖方依然有涨价的动机,(因为涨价能为卖方带来超领利润),但卖方只能采用不涨价策略(因为此时买方接受涨价的期望收益为负,故买方不会接受涨价)。

问题的关键是,即使当成立时,卖方并不会轻易放弃对超额利润的追逐。如果卖方能找到一种办法提高 值直至成立,那么,即使在涨价理由不成立时,卖方也可实行涨价战略。事实上,这正是卖方为获得超额利润而采取的主要策略。

理解卖方的这个策略需要深入分析的真正含义。表示在一定时期,卖方所开发的房产价格上涨理由成立的“客观”概率,它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例如,某个时期市场的总需求扩大了或者地价提高了,那么的真实值会增大。此时,基于的真实提高而产生的涨价,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合理”涨价。但是,卖方也可以利用自己与买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没有提高或者虽然有所提高但仍然有成立时,实现涨价。这种涨价是“非正常涨价”。卖方之所以可能实现这种非正常涨价,主要是因为买者在决策时,实际使用的并不是的客观值,而是在自己已占有信息的基础上形成的“主观”概率()。无疑,为了实现正确的决策,买者希望自己的主观判断尽可能向靠拢。然而,由于房地产市场上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买者很难真正了解真实的,往往形成与客观值偏离较大的“错误”判断;不但如此,买者的判断还会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在一定条件下,与之间可能会出现“稳定”的系统性误差,且在长期内存在。卖方知道和的这种特性,并且会利用这种特性来为实现超额利润服务。

卖方的主要策略是加大对“涨价属合理要求和合理范围”的包装力度。通过包装,卖方向买者传递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同时掩盖或弱化不利信息,甚至制造虚假信息,以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买者的,从而诱导买者做出接受涨价的选择。如果卖方采用增大包装力度的办法,在的条件下,能将提高至 成立,尽管此时涨价的理由事实并不成立,卖方也可以采用涨价策略。

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卖方的包装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包装真实需求;包装生产成本,主要是地价和建筑安装成本;包装房屋品质。尤其是前两项,卖方较之买者具有显著的信息优势,所以通常是卖方的重点包装对象。包装的具体方式则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可以通过人为制造楼盘销售时的虚假“热销”、鼓吹由于土地供给制度的改革带来地价大幅度上升、鼓吹建筑材料价格上升、鼓吹房屋品质大幅度提高等手段来加大对房价上涨的包装,人为制造供不应求的现象,以诱导市场价格上升从而实现暴利。

在信息极不对称的条件下,买方往往会被卖方“牵着弃子走”,做出错误的判断。

五、结束语

当涨价理由不成立时,房地产商可以利用自己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通过采用夸大商品房的需求、成本等包装手段,诱导消费者提高对房价上涨的概率判断,从而达到高价销售的目的。显然,这是一种典型的投机行为,它将房产价格不断人为推高,从而使房地产商越来越多地占有消费者剩余。要消除房地产价格的这种非正常上涨,主要应从降低消费者与房地产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入手,关键又在于要让消费者充分了解房地产的市场需求、房产质量和房产成本。这里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商业机密问题。但是,对于房地产这样的特殊商品,房地产商不能以保护商业机密为由而否定信息公开,就像上市公司不能以保护商业机密为由而拒绝披露自己的财务报表一样。当然,这里所说的信息公开主要是强调在宏观、行业、区域层面上充分揭示和传递影响房地产价格的信息,从而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形成合理判断的基础。

为了减弱房地产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特别需要政府管理部门的介入。有关机构应定期客观公正的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对市场的需求变化、行业发展态势、土地价格、重要建筑材料价格、行业工资水平、行业利润水平等影响房产价格的主要因素进行重点披露,并在行业或地区平均的意义上揭示房地产的成本水平及构成,以便消费者能了解市场的真实状况。针对房地产商经常以土地价格上涨为由而提出涨价,管理部门应要求房地产商建立商品房土地价格公开制度,向消费者公开土地成本。除了政府管理部门的参与,市场中介机构在消除信息不对称上也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公正的房产评估机构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价格分析和评估服务,这对消费者形成正确的价格判断非常有帮助。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弃论与信息经济学 [M]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2]谢识予:经济博弈论 [M]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杨建荣,孙斌艺:政策因素与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路径――政府、开发商、消费者三方博弈分析[J] 财经研究,2003,(4)

[4]肖元真,金建国:我国房地产发展的政策.[J],四川经济研究, 2003

[5]许经勇:当前房地产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6,(1)

[6]唐敏:调控房地产[J] 嘹望新闻周刊,2005,(15):18

[7]谢然浩:遏制投机炒作切实稳定房价.[J],经济日报,2005―04―26(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