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价值理论合集12篇

时间:2023-09-01 09:20:21

经济学价值理论

经济学价值理论篇1

(2)马克思价值转形理论。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是以现实价格波动为中心。在简单商品生产情况下,价格是直接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到了资本主义社会,随着生产的社会化,价格不再直接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而是直接围绕转形价值上下波动。价值转形有三个层次:首先是价值由于产业资本的参与分配转化为生产价格。资本不创造价值,但资本仍然参与价格的形成。所费资本(C+V)转化为成本价格(K),又由于等量资本要求获得等量利润,因此,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又转化为平均利润(P)。这样,就转化为生产价格=K+P。其次价值由于商业资本的参与转化为完全的生产价格。商业资本是有一部分产业资本形成的。商业资本不具有生产剩余价值的职能,但具有实现剩余价值的职能。因而也属于职能资本,从而也要求取得平均利润。由于商业资本的介入,商品的价格就由产业部门的生产价格加商业利润加纯粹流通费用构成,这就完成形态的生产价格转变。最后价值通过土地所有权的参与再转化为垄断价格。土地由于所有权的存在使它具有包括绝对地租、级差地租和垄断地租三种形式的地租。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成本价格+产业利润+商业利润+绝对地租+级差地租+垄断地租,最终形成垄断价格。

二、当代西方经济学价值理论

(1)边际效用价值论。这种理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决定于边际效用,该理论是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一些奥地利经济学家提出来的,所以,又称奥地利学派,主要代表有门格尔、庞巴维克、维塞尔等。以后以杰文斯和瓦尔拉为代表的数理经济学派与以克拉克为代表的美国学派都从不同的角度发展了边际效用价值理论,而当代西方经济学大都是以边际效用价值理论作为分析经济问题的基础。

(2)均衡价值论。均衡价值论又称均衡价格论,它认为商品的价格决定于供给价格相交之点。供给价格受生产费用决定,需求价格受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决定。均衡价格论是当代西方价格理论的一个重要学派,其中主要以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的局部均衡价格论为代表,一直到后来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的一般均衡价格论,还有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等提出的动态均衡价格。

(3)“创新”价值论。这种观点通过引入新产品、新技术、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引用新的原材料、实现企业的新组合等。自动创造新的价值。因此,“创新”价值论又称自动化价值论。这种理论是由美籍奥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来的。他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1942年)等书中宣称边际效用价值论要优胜于劳动价值论,而他的“创新”价值论则最为科学。

三、马克思经济学与当代西方经济学价值理论之比较

马克思经济学和当代西方经济学对价值问题都作了详细的研究。在某些方面,二者也具有共同之处,但从本质和总体上看,二者的区别是极为深刻的。

(1)关于价值的本质和决定。马克思经济学继承了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成果,通过决定商品交换价值的内在基础的分析,抽象出价值并把价值和交换价值明确区分开来。马克思通过对商品二因素的深入分析,发现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价值是体现生产者的一种神会关系。

当代西方经济学家则把交换价值、价值同价格融为一体。如作为当代西方经济学基础的均衡价格论,取消了价值作为商品本质特征的地位,把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归纳为价值决定,并采取价格决定价格循环论证的方法,把价值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归结为市场买卖双方之间的供求关系。另外西方经济学家特别强调知识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知识可以提高劳动的复杂程度,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

(2)关于商品价格的形成。在价格形成上,马克思经济学与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共同特点在于都是从个别商品价格与一般商品价格两个方面分析其决定和变化的,二者都认为商品的供求关系会影响个别商品的价格,而纸币发行过多则会导致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即出现通货膨胀。但西方经济学更进一步地对需求和供给对于价格变动的伸缩性(弹性)作了更为具体的量的分析,提出了计算弹性大小的公式,进而分析了决定一种商品弹性大小的因素。

经济学价值理论篇2

引言

自2003年哥本哈根会议以后,“低碳经济”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是目前其理论体系几乎是空白的,对于“低碳经济”的概念也没有明确的界定。关于“低碳经济”理论体系的构建问题,方大春等学者认为关键是夯实其理论基础。他们进一步指出,理论一般来源于两方面,一是从经济史中探寻根源,二是与相关学科比较,定位其研究领域。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和经济学价值进行了分析,以求对低碳经济的理论研究有一个系统的梳理,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有关方面进行理论研究和行政决策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低碳经济发展概述

“低碳经济”是在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提出严峻挑战的大背景下被提出来的。最早提出“低碳经济”概念的是英国2003年2月24日发表的《能源白皮书》,书中指出英国要在2050年实现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60%,使得英国从根本上成为一个“低碳经济”国家。随后T·特雷福斯等学者就德国在2050年实现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80%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他们认为通过采取相关政策,经济增长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可以同时实现。2006年的《斯特恩报告》中也指出,如果全球每年为“低碳经济”投入1%的GDP,可以实现未来每年减少5%-20%的GDP损失,他呼吁全球积极向“低碳经济”转型。我国政府在2009年11月26日明确了碳排放量减排目标,到2020年实现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一方面标志着我国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向低碳经济转型;另一方面标志着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组织、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必须成为低碳经济转型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国内外学者对“低碳经济”的研究文献众多,内容涉及“低碳经济”的诸多方面。我国学者庄贵阳认为“低碳经济”是碳生产力、人文发展水平共同达到一定水平的经济形态,目的在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张世秋认为“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创新;张坤明认为中国许多环境与发展问题可以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而得到解决;潘家华等学者认为追求低碳和发展经济并不矛盾;吴晓青认为技术和制度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政府和企业的参与式主要形式;郑志国认为“低碳经济”的概念构造存在缺陷,不能很好地揭示未来经济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提出要对二氧化碳排放征税;日本的茅阳一提出了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泰勒公式;日本薛进军认为如果没有理论指导,“低碳经济”很容易出问题,并呼吁创建该门学科;美国学者莱斯特·R·布朗出版的《B模式:拯救地球延续文明》则奠定了发展“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等。

低碳经济的概念界定

哥本哈根会议虽然提出了“低碳经济”概念,但是却没有给出明确的界定,各国对于“低碳经济”是一种发展模式还是一种经济形态也未达成共识。我国学者庄贵阳认为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是“低碳经济”的实质;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低碳经济”的核心;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低碳经济”的目标。游雪晴等学者认为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就是“低碳经济”。周生贤也指出,“低碳经济”是以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的报告中指出,“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形态,它出现于后工业化社会,旨在把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控制到一定水平,以防气候变暖给各国带来不利影响,保证全球人居环境的可持续性。

虽然上述概念对“低碳经济”的分析角度不同,但是表达的内涵却是一致的,它是碳生产力、人文发展都达到某种高度的一种经济形态,其目的在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应对环境、能源和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

“低碳经济”的提出既有现实的社会背景,又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前文已指出,理论基础一般来源于两方面,一是从经济史中探寻根源,二是与相关学科比较。下文就遵循此思路来探寻“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

(一)“低碳经济”的经济学基础

20世纪以后,GDP的产生使得“新古典综合派”把人们对经济学的认识带进了一个误区,他们认为经济学就是研究一个国家的GDP如何增加。而“世界主义经济学”则认为经济学研究要具有全球眼光,不只是要关注本国经济发展,还要关注世界经济发展。其实在很多早期经济学思想中,就已经隐含了关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低碳经济”思想。魁奈是最早关注此问题的,在其《重农主义或最有利于人类的支配力量》指出,所有各个国家的商人是处于一个商业联邦之下的。这无疑是与政治经济学相对立的,它应该属于世界经济学的范畴。同样地,斯密也认为对经济学的研究应该立足于世界范围,他对经济学的研究极少涉及到国家为了改进经济状况所应当遵循的政策。萨伊认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全体人类社会的利益,西斯蒙第则指出我们只能把财富看作是人类物质享受的象征和获得物质幸福的一种手段,我们不能颠倒目的和手段。西斯蒙第还强调相对于只考虑少数人致富的问题,政治经济学更应该研究社会上大多数人的福利问题,国家成立的目的不是积累财富,而是让每个公民都能够享受到财富所带来的物质生活的快乐。由以上叙述可以看出,以魁奈和斯密为代表的“世界主义经济学”认为经济学的使命应该是造福人类。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这些全球思维都可以认为是“低碳经济”的经济学思想源头。

(二)“低碳经济”的相关学科比较

对于此问题,方大春等学者已经进行过相关研究,“低碳经济”是对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气候经济学、绿色经济和资源环境经济学等经济学分支的继承和发展。

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运动规律的学科。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是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循环经济要求用生态学规律指导经济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绿色经济是一种平衡式经济,它的特征是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合理保护资源与能源以及有利于人体健康。气候经济学是经济学的边缘分支,主要是揭露天气和经济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资源环境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索合理调节经济活动和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基本规律,使经济活动取得最佳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一门学科。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这四种形式的经济思想都产生于20世纪后半期,都是从“三高一低”转向“三低一高”的经济模式。气候经济学主要是探讨气候和经济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低碳经济”主要研究的是高温室气体排放量对经济的影响,两者的内涵是相同的,只是同一问题的不同表述而已。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高碳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从该层面来说,“低碳经济”与资源环境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有交叉的部分。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比较完善和成熟的,在研究“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时要注意借鉴和参考。

低碳经济的经济学价值

(一)丰富了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很多值得经济学家们研究的新名词,如“碳足迹”、“碳货币”、“低碳生活”、“碳贸易”、“低碳发展”、“碳期货与期权”、“低碳技术”、“碳关税”、“低碳城市”等。虽然其中很多概念还有待完善,但是已经给金融学、虚拟经济等增加了新的研究内容。

(二)完善了国际经济学体系

国际经济学其实是研究在国际经济学相关理论指导下发展本国经济,实现本国国际收支平衡,从而建立起促进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贸易体系和金融体系。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基础是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但是它并没有把国际社会当作是一个整体,如果把“低碳经济”的相关理论融合到国际经济学中,就使我们能从整体上把握国际经济学,推动国家间的经济合作。

(三)促进了人们消费方式的转变

目前“三驾马车”仍然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一个国家要取得持续发展,归根结底是要靠消费拉动经济。就目前的生产能力来看,要增加物质消费就需要增加温室气体排放量。显然,刺激物质消费与发展“低碳经济”之间是存在矛盾的,但是这些是可以由“低碳经济”相关理论化解的。现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居民对物质的生理需求早已转向享受性需求,人们日益关注生活质量的高低。假若仍然以物质消费作为经济发展的最终动力,不仅人们的需求得不到,也是对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利用,更会产生更多的温室气体。“低碳经济”不仅促使社会转变生产方式,同时也要求人们转变生活和消费方式。

(四)拓宽了环境问题解决的途径

皮古曾经提出通过增税手段来解决负外部性问题,使得资源得到帕累托最优配置,或者通过对产权的界定来降低人们的交易成本,达到社会帕累托最优配置。但是对温室气体的产权却很难界定,也无法确定征税对象,此时就可以借鉴“低碳经济”中有关碳关税等概念来设计解决方法。

结论

本文对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与经济学价值进行了分析,低碳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流,也是国内学界在未来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现在对低碳经济的相关领域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目前,“低碳经济”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但是已有的研究大多着眼于“低碳经济”的发展途径和意义,关于“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和经济学价值却研究甚少。

本文首先大致梳理了“低碳经济”的发展历程,然后列举了国内外学者研究“低碳经济”的部分成果,引出研究“低碳经济”的必要性。接着对“低碳经济”的概念进行界定,对于“低碳经济”的具体概念,人们还没有达成共识,本文列举了几种对“低碳经济”的理解,虽然表述不尽相同,但是内涵却是一致的,即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然后本文探讨了“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其哲学基础主要是生态哲学,经济学基础主要是“世界主义经济学”等全球性经济思想,与相关学科的比较主要是在研究“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时要注意借鉴生态经济学、循环经济学、绿色经济学、气候经济学、资源环境经济学等的相关理论。最后,本文分析了“低碳经济”的经济学价值,主要的四点分别是丰富了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完善了国际经济学体系、促进了人们消费方式的转变、拓宽了环境问题解决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方大春,张敏新.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及其经济学价值.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7)

2.刘传江,冯碧梅.低碳经济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学习与实践,2009(1)

经济学价值理论篇3

经济法在我国作为一个新兴的法律部门,产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它是同我国的市场经济同步发展起来的,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经济法在法学中的独立地位已经得到大家的认可,随之关于经济法理论和实践的各种探索和研究也逐渐繁荣起来。作为一个法学分支,同其它部门法一样,必然具有一定的价值,而且由于其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的特殊性,其价值目标也和其它法律部门有一定的差异存在。在这里探讨经济法的价值本质,笔者认为可以遵从这样一种逻辑谈起:价值――利益――法的价值及价值本质――经济法的价值及价值本质。一 “价值”的阐述“价值”一词被广泛应用于哲学、经济学等各个学术领域,对价值的概念,有多种认识,我国学术界普遍认为有如下两层涵义:1、是指凝聚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2、是指客观事物的有用性或具体的积极作用,在这里,笔者认为作第二种解释较好。“价值”作为客观事物一种有用性或积极作用,笔者认为应是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性,这种特性基于物的根本属性产生,包括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它外在的表现为物的有用性或具体的积极作用,即对人有用的、有利的、能够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东西。这里的物应作哲学范畴理解,即其不仅指物理意义上的物,还包括一切社会观念性的东西,如:正义、秩序、平等、安全等。有学者认为:“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关系”,“它产生的前提是人的需要”,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物的价值是基于其根本属性产生的,客观事物所固有的属性多种多样,可以在不同的方面满足人的需要,每个人可能只会同其中一个或几个方面建立起价值关系,而且,这些有用的属性,有的会自动暴露于人们面前,为人们感知而满足人们,而有些则不会自动的暴露出来直接展现于人们面前,不能为人们意识到,或即使意识到它们有用,但未能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人们不能主动的和客观物建立起一种价值关系,那在这种情况下,该物是否就失去了其价值的存在?如果失去了价值,是否就意味着该物所具有的客观属性不存在了呢?如果是这样,那是否更进一步意味着该物的灭失呢?很显然,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价值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它离开客观事物的根本属性,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客观基础和源泉。所以,笔者认为:价值是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性,这种特性基于物的根本属性而产生,它外在的表现未一种有用性或具体的积极作用。此外,价值虽然具有客观性,但它又与人们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的需要、利益、兴趣、愿望密切相关,受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变化了、发展了,人们的价值标准或所追求的价值及其构成迟早也要发生变化,而且,作为客观事物根本属性的社会属性也会随之变化,同样也造成价值的历史变化。所以,价值还是一个历史范畴,根本不存在永恒的价值规范和价值标准。二 “利益”的阐述利益是和价值相近的一个概念,有些人则完全把利益等同于价值,忽略了二者的区别,在笔者看来,二者虽意义相近,但与价值相比,利益还是具有自己显著特征的,依然可以区别开来。首先:利益表征的是一种关系,建立在人与客观事物之间,这里的客观事物也包括作为利益主体的人。利益产生的前提是人的需要,产生的基础是客观事物所具有的价值,所以,笔者认为利益就是一定程度上物的价值的实现。其次:利益具有实践性,利益作为主体对客体的一种主动关系,是通过人的实践建立起来的,即人在某种需要的驱使下,作用于客体,同客体建立起价值关系,这时才产生利益。第三:利益具有主观性,客观事物对主体有无利益、利益的大小,一方面取决于其自身的价值,而另一方面,则取决于人的主观需要,及需要程度的大小。利益不会脱离于客观物存在,更不会脱离于主体存在,而且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没有利益主体的利益是不存在的。最后:利益具有相对性,利益产生的基础是客观事物的价值,其外在的表现为一种有用性或积极作用,但这种有用性只对有需要的、并通过实践与之建立起价值关系的主体发生作用,并非对所有社会主体都发生作用,只相对于特定主体而言。所以,笔者认为,利益是客观事物的价值的实现,这种价值实现是作为利益主体的人基于自身某种需要通过社会实践与客观事物主动的建立起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产生的基础是客观事物的价值,产生的前提是人的需要,产生的方式是社会实践。利益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如根据内容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物质利益、政治利益、精神利益,根据利益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个人利益、国家利益、社会利益等。三 法的价值及价值本质对法的价值这一概念,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法所要实现的价值,也有学者将其表述为法所中介的价值,即法的目的价值,包括公平、正义、秩序、效率、安全等。2、法自身所具有的价值,指法律在形式上所具备的值得肯定的或“好”的品质。3、法所具有的工具性价值,即法作为一种工具,在各种利益发生冲突时,它所发挥的一种评价性作用。对法的价值的认识,学术界基本上是一致的。对法的价值的本质,笔者想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就法的产生来看,法是阶级利益分化的产物,从这一视角分析的话,可以说利益是法产生的基础,利益的分化是法产生的前提。而法作为一种政治上层建筑,它所体现的首先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统治阶级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它的意志必然要体现和反映该阶级的利益。“法的功能则在于调整各种社会关系,实质上也即调整各种利益关系”,统治阶级将法作为一种制度、一种工具,在与被统治阶级之间做出一种有利于统治阶级的利益界定和利益分配,同时,在统治阶级内部,协调各方的利益,维护一定的利益秩序,通过法这一制度来降低执政成本,巩固其统治地位,其最终目的也是实现其自身的利益。在这两种利益界定和分配得以实现的同时,法的价值也得以实现。法的诸多目的价值,如正义、平等、秩序、安全、效益等,在笔者看来,都无一例外的可以视为一种利益,而且它们也正是一种以社会观念形态存在的利益,这种利益可以相应的划入物质利益、政治利益、精神利益等范畴。而正义、公平、秩序、效益等不过是披着“美丽外衣”的各种利益在不同社会生活领域的反映和表象而已。所以,笔者认为:法的价值的本质,即是一种利益,但具体是何种利益,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待,根据利益冲突的双方、冲突发生的社会背景、冲突利益的类型等具体情况考虑。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体的多样性、主体需求的多样性,客观事物根本属性的多样性等这些都决定了利益的多样性,更造成了利益在各主体间的剧烈冲突,同时也决定了各种利益的必然冲突,而且,这些冲突是在所难免的,在冲突发生的情况下,如何取舍,取何方利益或何种利益,舍何方利益或何种利益;在制定、适用、解释法律时,必然会产生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对这些利益如何评价?用什么原则来决定它们相互之间的分量?在发生冲突的情况下,那些利益应该让位?成为人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而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法的利益本位问题,或者说法律在调整个人利益、社会利益、国家利益的关系方面发挥作用时,调节的前提是什么的问题。不同的法律是建立在对个人利益、社会利益与国家利益相互关系的不同认识之上的。因此,对于法的各目的价值,笔者认为应当做出一定的价值梯度的划分,而且,法的各目的价值是应该具有价值梯度的。如果从法的整体性或抽象性来看,正义、平等、秩序、效益等各法的目的价值应是平等的,都作为法共同的价值取向而地位平等的相互依存,但法作为利益调整的工具,其作用体现在“社会失灵”的情况下,也就是在出现利益冲突的情况下来发挥其作用的,而且,作为抽象概念上的法在社会生活中是不具体发生作用的,它的作用的实现则要靠具体的各部门法来实现,而各部门法,都有其独立的调整对象,每一部门法如果都将这些目的价值作为其平等的价值目标而存在的话,则会陷入一种自我纠缠、难以自拔的困境中。所以,笔者建议在各部门法中,根据其调整对象等具体情况对法的目的价值做出一定梯度的划分,这样有利于目的价值的系统化,有利于各部门法的立法和实施。有学者认为由于不能对法的目的价值足够精确的量化,因而不能建立和划分价值梯度。但笔者认为:该论断理由是正确的,但结论却绝对化了。诚然,作为社会观念形态的正义、秩序、安全等法的价值是无法量化的,但是,无法量化并不意味无法进行比较。在利益冲突没有发生时,冲突双方和利益类型是不确定的,但在具体利益冲突发生时,冲突利益的类型及冲突双方就确定了,这时,作为法的价值本质的利益就可以相对量化进行比较,“两利相较取其大,两害相较取其小”,并不是要将其绝对数量化以后才可比较。也并不是要拿出一套绝对顺序化的书面的1、2、3、4……的东西来展示给大家。所以,价值梯度的确立应作为一种原则性的指导,不能陷入教条之中,更不能死搬硬套,而且,这种划分,要根据冲突发生时的具体情况而定,切忌“一刀切”。四 经济法的价值及价值本质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学部门,它的价值如法的价值一样有如下三层含义:1、经济法所要表现的价值,即经济法的目的价值,它要表现和促进哪些价值。2、经济法自身的价值,即经济法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手段本身的特殊价值。3、经济法所具有 的工具性价值,即经济法在其所调整的领域内发生利益冲突时,它所发挥的评价作用如何界定各方利益。对经济法价值的分析,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加以分析,一是经济法产生的背景,二是经济法的体系。

经济学价值理论篇4

马克思有一句话来描述价值,他说价值是“幽灵般的对象性”。意即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但它看不见,摸不着。那我们怎么感受它的存在呢?那只有将价值范畴的客观性揭示出来。因此,从前古典经济学时期到近代西方经济学时期,每个时期总有其独特的价值理论新主张,林林总总,重重叠叠。价值论也由单纯的劳动价值论逐步向包括劳动在内的生产要素价值论演变发展,随着发展进程的推进,现代西方经济学家逐渐抛弃了价值本源的分析,由价格论取代了价值论。受此启发,本人认为,价值的具体表现形式不会仅仅局限于经济学意义上的交换价值、使用价值和劳动价值等,还应有更多元的表现形式,比如会计价值。

一、价值的概念和内涵

何谓价值?我们通常得到的答案是: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人类劳动。同时,人们又会告诉我们: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白暴力先生在其著作《价值价格通论》中对价值是这样阐释的:价值不仅仅是三位一体的初始含义,更应是对三位一体概念的分解,而且要深入到价值范畴的内部去探讨。

1.价值范畴上的财富论

财富或商品真实所值及其度量,在这方面的研究就是价值范畴上的财富论。人们说:“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创造价值”,或者说,“三要素创造价值”,实质上都是在这一意义上使用价值一词的。

2.价值范畴上的价格论

商品之间的交换比例或商品的价格运动的中心的决定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决定商品之间交换比例或价格运动中心的方式,在这方面的研究就是价值范畴上的价格论。人们在讲到价值规律时,说:“价格围绕着价值拨动”、“价格由价值决定”,或者说:“商品之间的交换比例由商品的价值决定”,就是在这一意义上使用价值一词的。

3.广义价格论

广义价格论通常指的是财富或商品真实所值与商品价格运动中心之间的关系。商品的内在所值就是决定价格运动中心的因素。这是人们潜意识中的一个“公理”。人们认为:如果商品交换按照其内在所值决定的比例进行,则是合理的;如果不是按照其内在所值决定的比例进行,就是不合理的。

二、经济学中对价值理论的认识

“价值”这个概念在经济学中是被广泛应用的,而且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中。从早期的前古典经济学,到近现代的经济学,无不对价值理论问题加以探讨。

1.前古典经济学家的价值学说

古希腊、古罗马、欧洲中世纪是经济知识的原始积累时期,这一时期的思想家都生活在非市场社会中,但在古希腊和古罗马,已出现了商品交换,货币和一些商业。色诺芬(前430―前355)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历史学家,他认为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色诺芬已了解到物品有两种用途:直接使用和用于交换。但他强调的是物品的第一种用途,即强调商品的使用价值方面。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发展了色诺芬关于物品有两种用途的思想,他已经看到了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两重属性。他在《政治学》中更加明确地指出:我们所有的财物,每一件都可以有两种用途。其一就是按照每一种财物的本分而做正当的使用,其二则是不正当的使用。他的这一思想到后来亚当?斯密那里发展成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这两个概念,并从此成为经济学的固定范畴。

2.古典经济学家的价值学说

古典经济学是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学说,产生于17世纪中叶,完成于19世纪初叶的英、法两国。威廉?配第(1623-1687)是经济学说史上最早研究劳动价值论的经济学家。他提出了自然价格和政治价格的概念。所谓“自然价格”,实际上就是指商品的价值,而政治价格则是指商品的市场价格,自然价格是政治价格涨落围绕的中心。并且配第从谷物和白银两种商品相比较的角度,说明了生产商品时耗费的劳动时间是决定商品价值的基础,这样,配第就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最初的基础。亚当・斯密(1723年~1790年)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他首先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还借助有名的“钻石与水”的悖论分析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大卫・李嘉图(1772年~1823年)接受了斯密对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区分,但正确指出使用价值虽然不能成为交换价值的尺度,但是对于交换价值来说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他实际上认为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前提,即物质承担者。

3.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

马克思在批判继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他指出商品的两重性即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则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接着从商品的两重性导引出包含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商品所含的劳动一方面是个人的、具体的劳动;另一方面是社会的、抽象的劳动。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说明了新的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创造的,而由资本转移到新商品上的价值则具体劳动来实现的。马克思认为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马克思认为决定工业产品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不是在最劣生产条件下所必要的劳动,而是在现有社会的生产技术下,以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生产出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

4.新古典经济学家的价值学说

19世纪70年代,奥国经济学家门格尔、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几乎同时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这一理论反对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不是取决于商品中所包含的客观的劳动量,而是取决于人们对商品效用的主观评价。由边际革命直接导引出了以马歇尔经济学为主要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马歇尔(1842-1924)把主观的、心理的边际效用价值论归结为决定需求、消费、买方的力量,把客观存在的劳动价值论归结为决定供给、生产、卖方的力量,当两种力量相等时,就处于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均衡状态,形成均衡价格。

三、会计价值观念

我接受这样一个观念:“价值应使用统一的含义,即价值一词的原意或哲学观念去表达。”经济学中对价值的表述如此,会计学也不例外。我个人理解,会计价值最突出的表现形式就是会计计量。

1.会计计量的发展历程

“结绳记事”是我国原始公社时代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时人们的计量观念已十分丰富,用绳结的大小表示事的大小,这与我们现在用数的大小来表示事务的多少并无实质差异。到了原始社会末期,这种方法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了,由此,用“书契”计量和记录的时代来到了。到了奴隶社会,绝大部分是应用实物价值观,采用实物计量单位。比如“黄钟钜黍”。随着生产关系的发展,贝币作为物物交换的媒介,既见之于形,又存在于实,使会计计量跨入以货币计量单位的初期阶段。到春秋时代,会计计量中采用了铸币,而且人们已经对货币进行研究了。货币价值观的萌芽源于实物价值观的缺陷和不足,这是会计价值观念发展变化的一个基本趋势。

2.现行会计计量的表现形式

目前会计对经济业务事项或交易采用货币单位计量,而货币的价值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就会涉及到会计选择何种货币价格进行计量的问题。当前中外会计界研究会计计量问题基本依据都源于FASB研究。因此下面内容拟以FASB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阐述当前的会计计量属性。

(1)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历史成本指取得一项资产而付出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其特点是发生的时点是资产取得当时,即历史时态下的成本,是基于过去的真实交易。正因为如此,历史成本因其可验证、计量方法简单、取得成本较低等优点而被利益相关人作为决策的信息依据。但历史成本也有其局限性,首先它的可靠性用事实表明并不总是可靠的。如采购员在采购时接受大量回扣,为此形成的历史成本就不能如实反映市场上的公平市价,也就没有了可靠性。其次,在价格明显变动时,一些非货币性项目都可能因此被高估或低估。

(2)现行成本计量模式:现行成本又称重置成本或现时投入成本。指在现时为重置某一特有资产所付出的成本的计量属性。由于条件因素影响,事实上难以存在与原有资产完全吻合的重置成本。同时,在计算上缺乏足够可信的证据,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因此一般会计原则中不去考虑现行成本这一属性。但在经济学中,用重置成本进行资产计价,却是一些经济学家如J?R?希克斯坚持的观点。

(3)现行市价计量模式:现行市价又称脱手价值,指销售某种资产可望得到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与前两种计量模式不同的是站在卖方的立场计量交换的产出价值,而非买方立场的交换的投入价值。这种计量属性的理论依据是,会计主体最需要的是对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具备的较强的适应能力,只有如此才能确保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而这些只与资产变现价值有关。但事实上,由于某些资产的现行市价难以确定,降低了信息资料的可验证性,导致了极强的主观性;另外,不符合持续经营假设,似乎企业随时处于清算状态,不利于履行经营管理的责任。

(4)可变现净值计量模式:可变现净值又称预期脱手价值,它在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情况下,计量资产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可带来的预期现金流入或将要支付的现金流出。可变现净值与现行市价的共同点在于都反映资产的脱手价值。区别在于变现的时点不同,现行市价是基于当期的脱手价值,而可变现净值基于未来的销售或其他事项。显而易见,可变现净值仅用于计划将来销售的资产或未来清偿既定的负债,无法适用企业全部资产。

(5)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计量模式:是企业持有资产通过生产经营,或者持有负债在正常的经营状态下可望实现的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在所有可能的计量属性当中,只有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考虑了现金流量的数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性,真正体现了资产、负债作为“未来经济利益的获得或者牺牲”的本质属性。因此,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提供的财务信息对于使用者也是最为相关的。

五种会计计量属性各有千秋,单纯地选择一种计量属性对于整个会计工作而言都不可能永远体现其连续、系统、全面的计量特征,也不可能始终使会计信息如原则要求的那样准确、真实、相关等。

3.基于价值的会计计量模式

传统的会计计量模式基于交易,即会计主体的资产计价根据过去的交易来计量,由于人为的会计分期所产生的时间差异,此时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不相等。而基于价值的会计计量模式根据资产的实际价值确认。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解释是:在公平交易中,知悉情况的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一般而言,市场定价是最符合公允价值定义的。据此,我个人认为,在经济学中,有一种市场结构所描述的状态与公允价值的内涵最接近。

完全竞争市场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是一个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在这个市场上有无数个购买者和生产者,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厂商所面对的都是一个既定的市场价格,它们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所有厂商在市场上提供的是标准化产品,任何一个厂商都不能通过生产有差别性的产品来控制市场价格;厂商可以根据各行业的盈亏状况,无障碍地自由进入和退出某一行业,这样,生产要素就会从生产效率低的行业转向生产效率高的行业,从而使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购买者和生产者对市场信息完全了解。买卖双方都掌握有关产品和价格的完全信息,可以据此确定最佳购买量和销售量,也可以据此以一个确定的价格来出售产品,而不致因信息不畅造成多个价格并存的现象。由此可见,完全竞争市场资源配置最为合理,资源利用最为充分,生产效率最高。

如图:

在图中,P0 为市场价格,在这个市场中,每一个厂商和购买者都是在对市场信息完全了解的情况下出售或购买商品,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即定义中的公允价值。

参考文献:

[1]白暴力:《价值价格通论》.第一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

[2]邓春玲:《经济学说史》.第一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

[3]候荣华:《西方经济学》. 第一版.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年

[4]梁小明:《西方经济学》. 第一版.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年

经济学价值理论篇5

人们对价值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但对价值的认识仍众说纷纭。在以往的研究中,尤其是在 国内的经济价值研究中,大多是对某种价值理论的引申和演绎,而缺乏从宏观或整体的角度 来综合考察和分析人类价值现象的总结性成果。因此,一些研究通常厚此薄彼,流于片面 ,而不能够有所突破。

价值是什么,不应该只从现有的价值理论中去寻找,而应从人类的经济活动等社会实践中去 分析、提取。现有的价值理论是不同的理论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 对价值的认识成果,这些认识成果存在差异。而正确的价值理论只能是唯一的,这种唯一正 确的 价值理论只能蕴含在现实的社会经济活动中。因此,我们对价值的研究,一是要总结前人 的研究成果,二是要认真考察社会实践,从现有的理论和社会实践中形成价值理论。

其实,价值是什么并不复杂。人类社会的追求是什么,经济活动在生产着什么,交换着什 么,分配着什么,价值就应该是什么。因此,从人类的生命过程、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目 的和内容中去寻找价值的本质,是本文的一个目的。

人类的追求是多种多样的,但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却一定是共同的或者说是同一的 。正是由于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的共同性或同一性,才造成人类的团结与纷争:为了共同 的目标而团结,为了争夺同一个东西而斗争。因此,价值的本质也一定是同一的。把哲学价 值(最一般的价值观念)、理论经济学价值(经济理论的价值观念)、应用经济学价值(经 济计量使用的价值观念)相统一,把效用价值(物的功能)、需求价值(人的需求)、劳动 价值(利益消耗)相统一,把利益、财富、价值相统一,以及实现这三个方面的统一,是本 文的又一个目的。

如果说一种价值理论是正确的,那么它必然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因此,依据其客观规律也一 定能计算出物的价值量。这是因为人类由来已久的经济活动中的价值规律的存在与运行, 并不以理论家的价值理论的正确与否而出现差错,它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客观地按照 自身的规律对人类的经济行为发挥着作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寻找价值的这些客观存在的运 动规律。这是本文的第三个目的。

揭示价值的本质和规律的根本目的,是要建立既适应于经济理论研究又适应于经济计量的、 统一的计量工具,这就要求我们所建立的价值理论必须符合客观价值规律。因此,我们的研 究首先不是从引用前人的价值理论,而是从考察现实的价值存在和人类的生命、生活和生产 活动开始。如果把价值看作一头大象,那么前人的探索总会摸到大象的腿、大象的头、 大象的耳朵、大象的尾巴,甚至是大象的全身,等等。本文的任务还在于把前人观察“大象 ”的这些结果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关于“大象”的完整的影像。

一、价值的起源

价值起源于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活动。①当人们认识一个事物时,首先认识这个事物的色彩 、形状、结构、功能,然后认识其对人的意义或与人的关系。如:我们在认识猪肉时,首先 知道猪肉中蕴含着丰富的蛋白质,然后知道它可以向人提供营养,补充人的体力脑力消耗, 再后就知道猪肉能给人带来利益。前者是对物的功能的认识,后者是对物与人的关系的认识 ,再后者就是对物的价值的认识。当一个物能给人带来益处时,或一个物对人意 味着利益时,我们说这个物对人具有了价值。价值是人的利益的代表。价值如同公斤、米等 物理量一样本身并无多大意义,只是由于价值代表的利益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价值这个概念 才具有了极其重要的意义。价值的功能在于对利益的度量,如同公斤、米、速度、温度等是 物理学的物理量一样,价值是经济学的“经济量”。

价值形成于人类对财富的转移和交换活动。由于财富的主体特性,决定了财富的转移、流 通、利用只能通过财富与财富之间的有偿交换来实现(也可赠与和遗传)。价值作为利 益的代表,或作为度量利益的“经济量”,就在财富与财富的这种交换活动中应运而生了。 具有不同功能和效用的财富,就是通过相互比较其对人意味着的利益来实现相互度量和相互 评价,进而实现等价交换的。价值作为利益的代表,作为度量人的利益的“经济量”,就这 样进入了我们的生活,进入我们对经济理论研究的视角,并因此而具有了极为广泛和极为重 要的意义。

二、价值的定义

价值是物对人所意味着的利益,也是人所追求的利益,是物的效用和人的需求的统一。效 用是物存在和运动所形成的功能,需求是人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条件。效用和需求是同一事 物的两个方面,一个是提供者,一个是需要者,本质都是人的利益。效用和需求的统一形成 价值,可以表示为:价值=效用×需求。②

如果我们把物能提供的利益定义为效用价值,把人所追求的利益定义为需求价值,把劳动过 程支出或消耗的利益定义为劳动价值,那么,人造物的价值=劳动价值+效用价值×需求价 值;自然物的价值=0+效用价值×需求价值。具体物的效用总是凝结在物上,因而是恒定 的;但由于人对物认识的角度、程度和时间的不同,具体物的效用又表现出多样性和历史性 。人的需求则随着人所处的时间、地域、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的变化,人的活动的动机、 目的,及活动所依赖的条件的变化而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当物的需求价值为0时,自然物 的价值为0或处于潜在状态,如:空气、阳光和水的价值;人造物的价值等于其劳动价 值。当物的需求价值大于0时,物的价值处于现实状态。当物的效用价值一定时,物的需求 价值越大,物的价值也越大,如:天然钻石的价值。当物的需求价值一定时,物的效用价 值的增加,也会使物的价值增加。在我们的研究中,上述的价值因素关系式还不具有计算的 功能,它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物的价值和其价值因素之间的变化规律罢了。但物的价值之 间的这种关系对物的价值量计算却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规定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三、价值量的计算

物的价值量是物的劳动价值、效用价值、需求价值总体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的利益的大小 。物的价值量是在物物交换过程中,通过人相互比较其利益形成而确定的。不同物的价值因 素总体的一定状况,构成对人的一定的利益,这些对人具有不同利益的物通过相互比较形成 一定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就是物与物之间的价值量的关系。某物的价值量就是它所当 的比照物的数量,亦即:某物的价值量就是此物在一定时间、地域和社会条件下所当的货币 的数量。由于物的价值因素随着时间、地域和社会各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物的价值量也 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因此,物的价值具有历史性和社会性,如:文物的价值。

从形式上看,物的价值量是在物物交换过程中通过人相互比较其利益形成而确定的。但事实 上,物的价值量是由物的价值因素相互作用,或由物的价值的客观规律形成和确定的。物的 价值量的计算公式是:v=c+er。v=个体物的价值量,c=个体物的成本,e=效用基数,r=需求 度数。其中,e=c,r=b/s。b=需求量,s=供给量。③物的价值量的计算公式,表明了物的 价值量与其价值因素之间的量的关系,并可适应各种物的价值量的计算。

把效用价值和需求价值确定为相乘的关系,是因为效用价值和需求价值对于物的价值具有互 为条件、相互促进的作用。但事实上,由于财富意味的利益和人所追求的利益是潜在的,效 用价值和需求价值也只是两个抽象的、潜在的价值因素,只有在它们相互结合时才能形成现 实的、人们可以感受到的价值,而这个现实的价值只有一个。因此,在实际计算时,我们用 效用价值来承载这一现实价值,并把它确定为效用基数,而把需求价值作为一种需求度数来 处理。根据利益用利益来度量的原理,我们把制造物所耗费的利益或价值作为确定物的效用 基数的依据,即:物的成本等于物的效用基数;其含义是:投入一定的价值,必须能够产出 与投入等量的价值。用物的成本来确定物的效用基数的另一个依据是生产力的生产原理。生 产力对生产对象的作用是通过生产力的功能实现的。根据系统论的原理,系统的功能大于其 要素之和,并且系统要素越能协调运作,其功能就越大,反之就越小。在这里,我们把生产 力功能大于其要素之和的一倍作为生产力的标准功能。假使生产力要素价值是v时,其功能 价值就是2v。其中,一个v是要素价值或凝聚在产品中的利益投入,另一个v就是生产力功 能创造的、新增的价值,亦即产品的效用基数。我们把生产力的2v功能称为生产力的理想功 能或生产力的理想的功能价值。事实上,在现实的生产和经营实践中,像这样的“成本加倍 法”已经成为许多工商企业产品定价的惯例。需求度数是根据边际效用 原理设定的,用以确定一定供求状态下人对某物的需求强度。需求度数与需求量成正比,与 供给量成反比。由于效用基数和需求度数的相乘关系,一定的需求度数将会增强或者削弱效 用基数的价值含量,这与价值的原理或实际的价值现象相吻合。另外,需求度数具有方向性 ,正方向表示需求强度,负方向表示供给强度。

四、一般价值论及其意义

价值理论是经济学理论的基石,价值概念的正确与否决定了经济学理论的科学与否。价值之 于经济理论的这种极端重要性,并不在于价值对经济活动的计量功能,而在于价值的本质和 价值的内容。价值计量的内容是什么,或者说价值的本质是什么,即是价值理论研究首先要 解决的核心问题,也是经济理论研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这就是说,价值理论的研究起点和 经济理论的研究起点是一致的。价值的本质是什么,就会形成以什么为起点的经济学理论, 这就是价值理论对于经济学理论的奠基作用,作为用“始点研究法”创立的经济学说尤其是 这样。

然而,由人类的生命活动、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决定的价值的本质是客观的、不以任何理 论家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正确的价值概念只能从人类的生命活动、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 中去寻找、去抽象、去概括。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地考察人类的整个价值活动和价值现象 、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认真地分析人类关于价值的已有的理论,认真地吸收各个时代、各 种学派、各种学科对价值理论研究的成果。只有从现实的社会经济现象中和已有的人类价 值理论中抽象和概括出来的价值理论,才有可能揭示出更科学、更真实、更有普遍性的价值 的本质。

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是对实践的抽象和概括。当我们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认为价值是什么 时,我们在反映这种经济现实的经济理论中也应该认为是什么;我们的经济理论认为价值是 什么时,反映具体学科的哲学理论也应该认为是什么。所以,只有实现哲学价值、理论经济 学价值和应用经济学价值的统一,实现使用价值、需求价值和劳动价值的统一,实现利益、 财富和价值的统一,以及这三者的统一,这样的价值概念才可能是正确的价值。

目前,在应用经济学中,把物品的货币值作为物品的价值,并据以建立了整个应用经济学的 计量体系。如财务、会计、统计、银行等活动中对物品的计量均以物品的货币值为依据。尤 其是在市场经济社会里,几乎所有对人意味着利益的事物都可以、 并且实际上都用货币作为其计量的等价物,应用经济学中价值的本质通常被看作是人们的经 济利益。在哲学中,价值被认为是物对人所意味着的积极意义,并能成为人们追逐的对象 。如果用严格的机械论来解释“意义”这个词,意,即意味,表情达意的意思;义,利也( 义利观);意义就是意味着的利益。哲学的价值比较本质地揭示了价值的内容,已经接近于 应用经济学中价值的含义。在我们传统的理论经济学中,把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作 为价值的本质,忽视了“使用价值”对物的实际价值形成的作用,也没有把对物的价值形成 具有决定意义的人的需求作为物的价值的重要因素。因此,理论经济学中的价值只能解释人 造物的价值,而不能解释自然物的价值;不仅与现实的经济生活和价值现象严重脱节,而且 失去了对现实经济活动的计量意义。

科学地认识物的价值本质、价值因素及其构成,实现利益、财富和价值的统一,实现劳动价 值、效用价值和需求价值的统一,实现哲学价值、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价值的统一,形 成能够计量人类利益的价值理论,为建立密切联系当代社会经济实际的经济学理论提供理论 的起点,就是一般价值理论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注 释:

经济学价值理论篇6

1 劳动价值理论的评述

1.1劳动价值理论观点描述

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劳动价值理论由商品理论、货币理论和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三部分组成。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其中,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但不是商品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就是由其所凝结的抽象人类劳动量的大小来决定的.商品所包含的抽象人类劳动是劳动者的具体劳动耗费在商品经济关系中转化变成的结果。抽象人类劳动的凝结表现了主观具体活劳动耗费所产生的客观杜会效果—满足杜会需要的有效的劳动的含童。

商品的价值量同样由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来计量,取决于生产商品是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即等价交换.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起着支配作用,通过价格的运动来表现。而价格的运动又离不开竞争机制、供求机制.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市场的调节产生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弱点和缺陷,这需要政府采取措施,把市场经济下价值规律的调节机制的消极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

1. 2从经济人类学的角度对价值理论的评述

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是人类社会工业化、市场化的初期,其目的是为划清劳动与剥削的界限,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价值创造过程中,除资本、土地和劳动力外,先进技术、科学知识、经营管理和信息等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生产因素.尤其是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它的不断创新与推广对社会财富积累的贡献越来越大.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的“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已造福于民”.科学技术对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创造具有重大的作用,通过人这一劳动主体把科学技术融人到其他生产要素当中来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从而产生出多倍的劳动生产率的劳动者创造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也即科学技术的运用使人类的劳动不断地起着自乘的作用.现代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中立足,更需要通过改进技术,改善经营和管理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制度作为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它的产生不过是把社会价值共意得到一种稳定性存在的保证,把道德秩序转化为一种权利秩序,它为社会的共同价值标准和交换行为规范、组织原则以及知识技能等等的人类发展的创造物,提供了一个基本的世代承续的社会机制,保存了人们交换行为和关系的模式,并且通过使价值共意合法化和固定化,而扩大了社会交换的范围.这种外部意志的强加力协调着人们的行为动机,并促进或阻碍价值的创造。例如,我国当前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制度.股份制逐渐成为公有制主要形式,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对劳动者创造价值有激励作用。

2 民族品牌的价值来源及构成

2.1从商品的二重性粉民族品牌的价值来源

(1)从商品的使用价值分析。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马克思在这里就强调了满足人们需要的是物的客观存在.物的这种“有用性”离开了商品实体就不存在了.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商品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层次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受人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既包括物质的,也有梢神的,还有社会的。从另一角度看,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的“消费者剩余”概念从另一角度分析了商品对消费者的满足.“一个人”对一物所付的价格,绝不会超过,而且也很少达到他宁愿支付而不愿得不到此物的价格.因此,他从购买此物所得到的满足,通常超过他因付出此物的代价而放弃的满足;这样,他就从这购买中得到一种满足的剩余。他宁瓜付出而不愿得不到此物的价格,超过他实际付出的价格的部分,是这种剩余满足的经济衡量.这个部分可成为消费者剩余”.这种消费者剩余既可能是商品本身所具备的,也可能是消费者的“发现”,还可能是消费者的心理感受.

民族品牌的“有用性”承载于其产品上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的同时,在买方市场的今天,消费者购买民族品牌更多的集中在精神和社会需求层面.人们在购买民族品牌享受其基本的“有用性”的同时.更能够感受到爱国主义,振兴民族产业.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品牌走上全球化品牌的趋势的欣慰。可以说,消费者在购买民族品牌所得到的精神和社会层面的上满足,远远高子他所为此支付的价格,也远远高于一般商品所提供的“消费剩余”。

(2)从商品的价值分析.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告诉我们,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人的筋肉、神经、脑等的一定生产消耗”.这种劳动耗费的量是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算的,即劳动时间的长短决定商品价值的大小。这里说的商品的价值高低对来说,既表现在商品的内在质量和基本功能上,也表现在商品的外在质量和辅助功能、美学功能上;既表现在商品带给人们物质需要满足程度的差异上,也表现在商品带给人们精神、社会需要满足程度的差异上,也表现在商品带给人们的精神、社会需要满足程度的差异上。民族品牌与非民族品牌以及其他非品牌商品的本质差别即在于劳动投入量与数量的差异。由于人们对民族品牌商品投人的劳动从质和最两个方面都高于非民族品牌商品的投人,因此品牌商品就包含更多的价值和交换价值,就能满足人们更多、更高从层次的需要。

2. 2民族品牌的价值内涵与构成

(1)民族品牌的价值内涵。

品牌价值的内涵可以界定为被消费者认可的品牌所赎予产品的物理功能上的情感和体验附加值.由于其能够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所以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总资产的著称部分之一在既定的劳动投人条件下,民族品牌价值取决于生产者特殊劳动投人和市场认可的契合程度。本文主要谈及民族品牌的文化内涵.

品牌文化的积累使得产品不仅仅作为实用价值的载体而存在.更使得产品在内涵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品牌文化更是以一种价值符号来传到产品的理念、价值观念和特殊效用.并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同,进而转化为品牌的经济价值.

(2)民族品牌的价值构成.

从传统的角度看,民族品牌价值的构成要素不仅包括资源组成、技术工艺、文化特征、广告与形象等也包括安全性、实用性、特殊性所带来的效用(包括生理和心理).民族品牌价值和其他品牌价值一样,生成过程本质上并无差别.所不同的是,民族品牌价值中更多的包括劳动者的复杂劳动.本文主要讨论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

王成荣在其著作《品牌价值论》中运用品牌经济价值曲线分析了品牌价值的构成,认为品牌价值大小取决于生产者者特殊劳动投人量与市场与社会认可程度的契合点.当两者值较高时,经济价值也就越大.反之亦然。但是当前者值较大,后者值较小时,民族品牌经济价值较小,甚至为负,当前者值较低,后者值较高时,民族品牌经济价值较大.所以.我借鉴王成荣的品牌经济价值构成理论来说明民族品牌经济价值构成,并认为民族品牌价值在其经济价值构成方面与传统品牌的经济价值并无差异性,只是民族品牌更能使消费者从产品的消费过程中得到更高层次的梢神效用(民族自豪感、荣誉感等).

3 民族品牌发展的制度性依赖

制度作为价值共愈合法化或者说一种社会的游戏规则,必然会对经济过程产生影响.经济主体行为在不同的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制度等约束下将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制度要素在经济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核心地位。

3.1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对制度的依翰

产品和服务是民族品牌的载体,也是民族品牌经济价值增值的核心.产品创新是民族品牌提升的第一组成部分,它主要集中在新产品的开发、新包装的设计与运用、新技术的创新和运用、新产品的市场推广等方面。服务价值也是构成民族品牌价值的有一个组成部分。良好的服务质量创造良好的品牌形象,也可以使产品因良好的服务而增值。

民族品牌在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过程中投人大量的生产资源、技术、资金和信誉保证等以使民族品牌经济价值得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制度因家无不为民族品牌提升给予支持和保障。制度是以对努力成果的承认和保护,来建立激发努力的激励机制,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来源的。在一个封闭性的制度模式中,最重要的发展基础,或许就取决于经济主体的努力程度;而在一个开放的制度模式中,其他因素的介人,或许在某些情况下,会比努力程度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如政府对先进技术引进的激励、对高级人才的优惠待遇、以及其他的政策性支持和财政倾斜.

这些年来,大家目睹了我国众多民族品牌如健力宝、活力28、乐百氏等等本土品牌一个个被外资收人囊中之后,汇源的举动确实触动了国人敏感的神经。这些民族品牌的消失殆尽无不反应了当前国内民族企业发展的艰难和政府对民族品牌重要性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政府应基于民族品牌发展更好的环境和关怀,以必要的合理的措施保护民族品牌的发展壮大.(1)政府应主导国家品牌计划,扶植优势产业区域、产业集群重点突破。(2)制定一系列完备的政策性保护和扶植措施.(3)政府从长远利益考虑有必要干涉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民族品牌与外国品牌的并购。

3. 2民族品牌营销传播创新对制度的依翰

除了民族企业产品本身的创新,对民族品牌进行有效的营销传播活动同样是提升民族品牌经济价值的重要途径。民族品牌营销也需要投人资源,而资源是价值转换的前提。制度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民族品牌传播过程中也担任重要的角色.制度对信息资源获得的可能性以及获得的效率直接影响了民族品牌传播的速率和传播广度.因此,政府应该建立和完善信息平台,为民族品牌发展提供必要的信息,借鉴很多发达国家在利用首脑外交渠道为自己的企业在海外拓展市场的做法,开放国家外交资源,扶植企业走出去,塑造国家形象.

经济学价值理论篇7

1 劳动价值理论的评述

1.1劳动价值理论观点描述

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劳动价值理论由商品理论、货币理论和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三部分组成。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其中,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但不是商品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就是由其所凝结的抽象人类劳动量的大小来决定的.商品所包含的抽象人类劳动是劳动者的具体劳动耗费在商品经济关系中转化变成的结果。抽象人类劳动的凝结表现了主观具体活劳动耗费所产生的客观杜会效果—满足杜会需要的有效的劳动的含童。

商品的价值量同样由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来计量,取决于生产商品是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即等价交换.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起着支配作用,通过价格的运动来表现。而价格的运动又离不开竞争机制、供求机制.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市场的调节产生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弱点和缺陷,这需要政府采取措施,把市场经济下价值规律的调节机制的消极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

1. 2从经济人类学的角度对价值理论的评述

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是人类社会工业化、市场化的初期,其目的是为划清劳动与剥削的界限,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价值创造过程中,除资本、土地和劳动力外,先进技术、科学知识、经营管理和信息等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生产因素.尤其是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它的不断创新与推广对社会财富积累的贡献越来越大.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的“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已造福于民”.科学技术对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创造具有重大的作用,通过人这一劳动主体把科学技术融人到其他生产要素当中来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从而产生出多倍的劳动生产率的劳动者创造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也即科学技术的运用使人类的劳动不断地起着自乘的作用.现代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中立足,更需要通过改进技术,改善经营和管理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制度作为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它的产生不过是把社会价值共意得到一种稳定性存在的保证,把道德秩序转化为一种权利秩序,它为社会的共同价值标准和交换行为规范、组织原则以及知识技能等等的人类发展的创造物,提供了一个基本的世代承续的社会机制,保存了人们交换行为和关系的模式,并且通过使价值共意合法化和固定化,而扩大了社会交换的范围.这种外部意志的强加力协调着人们的行为动机,并促进或阻碍价值的创造。例如,我国当前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制度.股份制逐渐成为公有制主要形式,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对劳动者创造价值有激励作用。

2 民族品牌的价值来源及构成

2.1从商品的二重性粉民族品牌的价值来源

(1)从商品的使用价值分析。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马克思在这里就强调了满足人们需要的是物的客观存在.物的这种“有用性”离开了商品实体就不存在了.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商品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层次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受人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既包括物质的,也有梢神的,还有社会的。从另一角度看,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的“消费者剩余”概念从另一角度分析了商品对消费者的满足.“一个人”对一物所付的价格,绝不会超过,而且也很少达到他宁愿支付而不愿得不到此物的价格.因此,他从购买此物所得到的满足,通常超过他因付出此物的代价而放弃的满足;这样,他就从这购买中得到一种满足的剩余。他宁瓜付出而不愿得不到此物的价格,超过他实际付出的价格的部分,是这种剩余满足的经济衡量.这个部分可成为消费者剩余”.这种消费者剩余既可能是商品本身所具备的,也可能是消费者的“发现”,还可能是消费者的心理感受.

民族品牌的“有用性”承载于其产品上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的同时,在买方市场的今天,消费者购买民族品牌更多的集中在精神和社会需求层面.人们在购买民族品牌享受其基本的“有用性”的同时.更能够感受到爱国主义,振兴民族产业.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品牌走上全球化品牌的趋势的欣慰。可以说,消费者在购买民族品牌所得到的精神和社会层面的上满足,远远高子他所为此支付的价格,也远远高于一般商品所提供的“消费剩余”。

(2)从商品的价值分析.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告诉我们,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人的筋肉、神经、脑等的一定生产消耗”.这种劳动耗费的量是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算的,即劳动时间的长短决定商品价值的大小。这里说的商品的价值高低对来说,既表现在商品的内在质量和基本功能上,也表现在商品的外在质量和辅助功能、美学功能上;既表现在商品带给人们物质需要满足程度的差异上,也表现在商品带给人们精神、社会需要满足程度的差异上,也表现在商品带给人们的精神、社会需要满足程度的差异上。民族品牌与非民族品牌以及其他非品牌商品的本质差别即在于劳动投入量与数量的差异。由于人们对民族品牌商品投人的劳动从质和最两个方面都高于非民族品牌商品的投人,因此品牌商品就包含更多的价值和交换价值,就能满足人们更多、更高从层次的需要。

2. 2民族品牌的价值内涵与构成

(1)民族品牌的价值内涵。

品牌价值的内涵可以界定为被消费者认可的品牌所赎予产品的物理功能上的情感和体验附加值.由于其能够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所以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总资产的著称部分之一在既定的劳动投人条件下,民族品牌价值取决于生产者特殊劳动投人和市场认可的契合程度。本文主要谈及民族品牌的文化内涵.

品牌文化的积累使得产品不仅仅作为实用价值的载体而存在.更使得产品在内涵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品牌文化更是以一种价值符号来传到产品的理念、价值观念和特殊效用.并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同,进而转化为品牌的经济价值.

(2)民族品牌的价值构成.

从传统的角度看,民族品牌价值的构成要素不仅包括资源组成、技术工艺、文化特征、广告与形象等也包括安全性、实用性、特殊性所带来的效用(包括生理和心理).民族品牌价值和其他品牌价值一样,生成过程本质上并无差别.所不同的是,民族品牌价值中更多的包括劳动者的复杂劳动.本文主要讨论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

王成荣在其著作《品牌价值论》中运用品牌经济价值曲线分析了品牌价值的构成,认为品牌价值大小取决于生产者者特殊劳动投人量与市场与社会认可程度的契合点.当两者值较高时,经济价值也就越大.反之亦然。但是当前者值较大,后者值较小时,民族品牌经济价值较小,甚至为负,当前者值较低,后者值较高时,民族品牌经济价值较大.所以.我借鉴王成荣的品牌经济价值构成理论来说明民族品牌经济价值构成,并认为民族品牌价值在其经济价值构成方面与传统品牌的经济价值并无差异性,只是民族品牌更能使消费者从产品的消费过程中得到更高层次的梢神效用(民族自豪感、荣誉感等).

3 民族品牌发展的制度性依赖

制度作为价值共愈合法化或者说一种社会的游戏规则,必然会对经济过程产生影响.经济主体行为在不同的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制度等约束下将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制度要素在经济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核心地位。

3.1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对制度的依翰

产品和服务是民族品牌的载体,也是民族品牌经济价值增值的核心.产品创新是民族品牌提升的第一组成部分,它主要集中在新产品的开发、新包装的设计与运用、新技术的创新和运用、新产品的市场推广等方面。服务价值也是构成民族品牌价值的有一个组成部分。良好的服务质量创造良好的品牌形象,也可以使产品因良好的服务而增值。

民族品牌在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过程中投人大量的生产资源、技术、资金和信誉保证等以使民族品牌经济价值得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制度因家无不为民族品牌提升给予支持和保障。制度是以对努力成果的承认和保护,来建立激发努力的激励机制,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来源的。在一个封闭性的制度模式中,最重要的发展基础,或许就取决于经济主体的努力程度;而在一个开放的制度模式中,其他因素的介人,或许在某些情况下,会比努力程度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如政府对先进技术引进的激励、对高级人才的优惠待遇、以及其他的政策性支持和财政倾斜.

这些年来,大家目睹了我国众多民族品牌如健力宝、活力28、乐百氏等等本土品牌一个个被外资收人囊中之后,汇源的举动确实触动了国人敏感的神经。这些民族品牌的消失殆尽无不反应了当前国内民族企业发展的艰难和政府对民族品牌重要性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政府应基于民族品牌发展更好的环境和关怀,以必要的合理的措施保护民族品牌的发展壮大.(1)政府应主导国家品牌计划,扶植优势产业区域、产业集群重点突破。(2)制定一系列完备的政策性保护和扶植措施.(3)政府从长远利益考虑有必要干涉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民族品牌与外国品牌的并购。

3. 2民族品牌营销传播创新对制度的依翰

除了民族企业产品本身的创新,对民族品牌进行有效的营销传播活动同样是提升民族品牌经济价值的重要途径。民族品牌营销也需要投人资源,而资源是价值转换的前提。制度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民族品牌传播过程中也担任重要的角色.制度对信息资源获得的可能性以及获得的效率直接影响了民族品牌传播的速率和传播广度.因此,政府应该建立和完善信息平台,为民族品牌发展提供必要的信息,借鉴很多发达国家在利用首脑外交渠道为自己的企业在海外拓展市场的做法,开放国家外交资源,扶植企业走出去,塑造国家形象.

经济学价值理论篇8

一 经济法产生的背景早期的资本主义是一种完全竞争的社会,社会的每个主体在经济生活中都是完全自由的。这种社会模式的形成与建立受到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亚当·斯密、重农主义思想和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亚当·斯密基于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自由主义提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追求个人利益,它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是人的天性,凡是人都有这种要求,人类的利己心促成了变换”,他认为,每个人虽然追求的是个人利益,而没考虑到他人的利益,但是追求个人利益同社会利益不是矛盾的,而且是一级的,“每个人改善自身境况的一般的、经常的、不断的努力是社会财富、国民财富及私人财富所赖以产生的重大因素”。在斯密看来,政府对自由秩序的干预都几乎是有害的,抽象为“经济人”的个体在自私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他们好像为“看不见的手”引导而实现公众的最佳福利,这是所有可能出现结果中最好的。产生于18世纪中叶的法国的重农主义,把农业中的“自然秩序”推崇到了整个社会领域,崇尚“自然秩序”,反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主张自由放任。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认为:“社会是一个个人的总和,社会利益是个人利益的总和。只要每个人真正追求他自己的最大利益,最终也就达到了社会的最大利益”。在这几种思想的影响下,早期的资本主义举行完全竞争,国家在社会生活中只充当了“守夜人”的角色,对社会经济生活完全放任,相信其可以遵循“自然秩序”。这种思想在当时占据了主导地位,政府也就作为一个“夜警政府”,除赋税外不再承担任何经济职能,因为他相信,他所统治的“经济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过程中,可以自动实现整个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也就达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这几种思想在早期的资本主义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它们犯了一个共性的错误,他们都忽视了社会关系的存在,割裂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人看作是绝对独立的个体,而社会是一张“关系之网”,每个人都处在这张网之中,牵一发而动全身,个人利益最大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与他人利益、社会利益、国家利益发生冲突。但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生产和资本进一步集中,不可避免的导致了严重的后果。19世纪末20世纪初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打破了“自然秩序”的神话。社会经济过度集中,各种形式的经济垄断大量出现,工人大量失业,社会贫富差距悬殊,市场秩序遭到“理性经济人”的严重破坏,整个社会处于近乎瘫痪状态,这时,充当“守夜人”的政府发现,他们所推崇的“自然秩序”原来只是一种理想,放任主义非但没有促进社会利益的增加,反而对其造 成了破坏,于是,应运而生的凯恩思主义通过主张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不仅拯救了资本主义世界,也促成了实质意义上的经济法的诞生。同时资本主义集团为了各自的利益,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经济法”也应运而生。所以,从这一时期看,经济法在诞生之初,就承担了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维护国家利益,抑制贫富差距的扩大,实现社会公平的职能,而作为国家干预经济之法的经济法,它最后所要维护的仍然是一种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 二 经济法的体系经济法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多层次。门类齐全的经济法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主要内容包括市场管理和宏观调控两大部分。市场管理法究其本质是国家权力对市场交易活动的依法适度干预,而其根源则是市场失灵。它的宗旨在于重现和复制公平的市场交易活动,自由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根本属性、主要优点和发展动力,要发展市场经济必须促进和维系市场自由竞争,而要实现这一点,最根本的在于赋予和保障市场自由竞争权,作为市场管理法核心和基础的市场竞争法很好的承担了这一职能,它的建立旨在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通过禁止不正当的竞争行为和限制竞争行为,为社会各主体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提供给大家公平竞争的机会,在全社会实现竞争民主。宏观调控法其本质是国家通过经济政策间接影响市场主体经济行为的法律手段,和市场管理法不同的是他的干预是间接的,他主要通过一些诸如货币政策、财政税收政策等经济性的政策来影响市场主体的具体经济行为选择。市场经济不是放任自流的无政府主义经济,宏观调控可以校正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协调市场经济的总体平衡,调节市场经济的发展态势,维护市场经济的宏观秩序,抑制市场主体的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亚当·斯密的自由放任到凯恩思的全面干预,走到了今天的自由基础上的干预和干预下的自由相结合,政府已经认识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不是个人利益绝对最大化所能实现的,社会 利益也不再局限于经济上的利益,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已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笔者认为,它应当包括经济秩序,社会公德,经济资源与机会的共享,人类文明等各方面。而且,社会利益是处在社会中的个人实现其利益的基础,没有社会利益的存在,个人利益是没有保障的,只有基于社会利益,个人对利益的追求才是自由的。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但其本质又是个人利益,不过它所强调的是每个社会个人的个人利益,是相对于单个个人利益、集团利益和国家利益而言的,具有极强的涵盖性、广泛性和更强的整体性。所以,从经济法的产生及其体系看,笔者认为,经济法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良好的经济秩序、经济民主、社会公正。1、经济秩序。经济法的价值目标在于实现一个良好的经济秩序,只有有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社会主体才能“最自由”的实现自己的利益,从而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二、经济民主。经济法通过维护经济秩序,建立良好的经济环境,赋予社会主体平等的、自由的竞争权,机会均等地参与市场竞争,实现自己的利益。经济法通过国家干预,保证每个社会主体的最大民主,从而实现了社会的最大民主。三、社会公平。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利用税收杠杆调节个人收入,均衡社会财富,通过社会保障实现对弱者的利益的保障,通过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代际之间的公正。经济法作为一种工具,在对利益冲突双方进行调整和评价时,无不依据其价值进行,而其价值就其本质来看乃是属于社会利益的范畴,所以,笔者认为:经济法的价值本质,乃是社会利益至上。

经济学价值理论篇9

大体上,数学在经济学中的运用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古典经济学时期,数学开始在经济学中运用;新古典经济学时期,数学开始显现出在经济学中运用的重要性;新古典经济学之后,数学大量运用于经济学。[1]

(一)古典经济学时期:萌芽阶段

一般认为,数学在经济学中的运用可以追溯到17世纪威廉•配第的《政治算术》和魁奈的《经济表》。配第试图以简单的统计分析为政治经济学提供“精确性”基础。他努力“用数学、重量和尺度的词汇表达自己想说的问题”。魁奈的《经济表》试图通过理性演绎和数学运算去发现人类社会的“自然秩序”。1826年,屠能(JohannHeinrichyonThtinen)发表《孤立国》,首次利用了微积分和其他一些变数数学公式来表达若干经济范畴和原理,开启了运用数学模型研究问题的先河。[1]这时,经济学家采用数学仅是作为经济理论的补充。古典经济学时期对国民物质财富的追求成为经济学研究的目的与出发点,而此时,数学慢慢成为经济学家物质财富创造的一种有利工具。真正将数学运用于经济学,并且认为数学将在经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是古诺。1838年,古诺发表了《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研究》。在该书中,他率先运用函数形式表达了商品的需求同价格之间及产量同成本之间的依存关系。例如,古诺用d表示市场需求,p表示市场价格,则需求作为价格的函数,就可以记为d=(fp)。然而,古诺著作的伟大成就直到20世纪50年代之后才被充分肯定。1854年,被称为“经济学上的哥白尼”戈森发表《交换规律的发展和人类行为准则》,极力主张应用变数数学方法,并将这种方法看作是唯一健全的经济学方法,并且运用数学建立起了“戈森定律”。马克思在这一时期,也采用简单符号、具体数字以及数学运算对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经济周转与利润率的关系进行分析。

(二)新古典经济学时期:地位提升阶段

19世纪70年代,边际技术引入到经济学中,对经济学的发展做出巨大推动作用。杰出代表人物有杰文斯、瓦尔拉斯和门格尔,三人都强调数学微分对经济增量问题的运用。1871年,杰文斯出版《政治经济学理论》,通过四个命题,强调了数学在经济学中的重要地位:一是经济学的本性是数学的;二是变量无法精确测量并不妨碍经济学的数学性;三是经济学所用方法主要是微积分;四是数学方法是使经济学进步的必要条件。同年,门格尔发表《国民经济学原理》,提出了经济学中的“边际分析法”。瓦尔拉斯在其著作《交换的一种数学理论的原理》中提出了现在的“边际效用”理论,并在1874出版《纯粹经济学要义》,利用代数方程式,建构出了一套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并提出了一般经济均衡理沦,为现在意义上的数理经济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1]此后,埃奇沃思、马歇尔、帕累托、克拉克等均采用数学方法研究经济理论有了进一步发展。

(三)现代经济学时期:快速发展阶段

现代经济学时期,数学在经济学中大行其道,达到了专门化、技术化和职业化的程度,甚至到了登峰造极并主宰经济学的地步,数学化成为经济学发展的主流趋势。20世纪上半叶,数理经济学建立并得到迅速发展。1939年,希克斯在《价值与资本》中真正将微积分等现代数学技术运用于表述经济理论,并对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等概念和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完善。1947年,萨缪尔森在《经济分析基础》中,采用数学模型和数学推理,对生产者行为、消费者行为、国际贸易、公共财政、收入分配等各种问题,用求极大值、极小值的方式加以推导。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数理经济学的基础由微分转变为集合论等新的数学工具。计量经济分析是20年代之后发展起来一项重要经济学分析技术。由学者弗瑞希在1926年发明,随后成立计量经济学会,并出版《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ea)杂志。成为计量经济学的奠基人,并获得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60年代,是计量经济学模型发展的黄金时期。但由于计量模型的预测常常失败,60年代中期以后,计量经济分析的重心便从模型参数的估计和检验转向到模型设定的方法论讨论,运用范围也从传统的宏观经济领域转向微观领域及其他领域。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也被大量运用于经济学理论命题的实证检验。50年代,探讨经济行为与决策一致性的博弈理论进入经济学领域。80年代之后,博弈论真正受到经济学界重视。博弈论的运用包括不完全竞争、市场均衡、谈判、产品质量、保险、委托—关系、歧视、公共物品等微观领域,也包括宏观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等。部分经济学家利用博弈论方法,分析合作、利他主义、信任、惩罚、报复之类现象,力图探讨社会规范、制度如何产生等棘手问题。从此之后,为了追求严谨性、普遍性和简洁性,经济学进入了公理化、形式化和数学化之路。数学化几乎深入经济学的所有领域。

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由于资源稀缺性与人类需要的无限性,西方经济学以资源的配置研究为出发点,通过对劳动与资源的利用,争取以最少的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自色诺芬、亚里士多德开始,一大批古希腊思想家在论述经济问题时都把重点放在对物质财富的探讨上。如色诺芬在《经济论》一书中通篇就在阐述财富及其增长问题。亚里士多德则把获取有用物看作是经济学的永恒主题。他们眼里的财富就是使用价值。马克思说:“古典古代的著作家只注重质和使用价值。”“关于使用价值的观点既在柏拉图那里,也在色诺芬那里占统治地位。”[2]

中世纪末期,地中海沿岸和西欧一些国家的资本主义蓬勃兴起,商业和赚钱备受重视,纷纷奉行重商主义政策,财富动机驱使他们竞相去征服和掠夺他国。对南美洲的征服使得大量贵金属流入欧洲,极大地提高了欧洲统治者和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为欧洲统治者进一步的军事拓殖和商业扩展奠定了基础。研究财富问题的文章和小册子如雨后春笋,“政治经济学时代”开始取代了“道德哲学时代”。一批专门研究商业财富的重商主义思想学者从传统的道德哲学中解脱出来而集中于世俗的贸易和货币流通问题,把体现为金银的财富当作讨论中心。边际主义者把实用价值理论转向了主观价值论,财富的概念被大大拓宽,有形财富的“客观”概念被心理效用的“主观”概念所取代。物质的东西不仅与同类物质产品相交换,而且也与“非物质”的东西(如荣誉、名望和赏识等)相交换,人类的需求层次发生变迁与上升。边际主义者开始把财富的理解建立在主观效用之上,并且得出了两个基本命题[3]:一是经济原则是所有理性行动的基本原则,强调最大化获取经济利益;二是把考虑荣誉、虔诚或政治目标之类价值的行动称为“理性的行动”。可见,传统经济学专注于物质财富这一狭隘范畴的做法就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置疑,或者说,财富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地被拓广。

马歇尔在其经典著作《经济学原理》中开篇写道:“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物的学问,它研究个人和社会生活中与获取和使用福利的物质必需品最密切相关的部分。因此,一方面,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另一方面,同时也是更重要的方面,经济学也是研究人的学问的一个分支。”20世纪20年代,马歇尔理论体系的维护者庇古(1877—1959)出版了《福利经济学》一书,创立了福利经济学体系,被誉为“福利经济学之父”。他把福利经济学分为一般福利(满足人的一般欲望、情感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和经济福利(满足人经济生活等方面的物质需求)。进入现代经济学以后,1998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阿玛蒂亚•森提出“个人能力”学说论,即个人幸福指数高低由先前的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转为人所能做的各种事情的函数。包括个人能力的培养和个人能力的提高,而不是以往福利经济学关注的财富的增长和效率的提高。阿玛蒂亚•森认为人均收入的增加并不必然会带来社会福利的增加。[4]经济学不应只研究总产出、总收入,还应关注人的权利和能力的提高,把人自身的因素纳入研究范围。芝加哥大学商学院(GSB,UniversityofChicago)行为科学教授ChristopherK.Hsee(奚恺元)明确指出,我们的最终目的不是最大化财富,而是最大化人们的幸福,[5]点明了经济学是使人幸福的经济学,幸福是经济学研究的目的与出发点。

三、数学与经济财富

自古典经济学开始,数学即扮演一种重要的经济分析工具。17世纪威廉•配第在《政治算术》中以简单的统计分析为政治经济学提供“精确性”基础。魁奈在《经济表》中试图通过理性演绎和数学运算去发现人类社会的“自然秩序”。古典经济学时期对国民物质财富的追求成为经济学研究的目的与出发点,数学因此慢慢成为经济学家物质财富创造的一种有利工具。而真正将数学运用于经济学,并追求数学运用与财富增长关系的是古诺。1838年,古诺发表了《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研究》。书中率先运用函数形式表达了商品的需求同价格之间及产量同成本之间的依存关系。财富分为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边际革命之前,整个社会对财富的关注集中于物质财富。边际革命后,由于边际效用分析能够较好地说明财富的增长问题,因此社会各界对数学在主观效用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扩大。边际效用分析依赖于高等数学的微分求导,通过对自变量的求导获得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数量变化关系,从而反映出个人满足程度的主观需求。如果说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自然科学,则在当时对财富增加的研究完全可做成纯数学的工程分析。边际革命后期,整个社会财富急剧增加,财富表现形式也慢慢出现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差异。

四、数学与经济收益

20世纪70年代,社会从对物质财富的追求转向对人的能力提高与人的精神情感(幸福指数)满足的关注,并重点关注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情感因素。如果说“财富”是物质产品的代名词,使人变成完全“理性人”,则“收益”可形容成精神产品的代名词,将人描述成具有“有限理性人”的特性。经济收益从人获取收益的“满意度”与“心理可接受度”来解释,强调收益获得的过程与收益的分配,并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素。因此,70年代后期,研究经济行为互动的博弈论开始真正受到了经济学界的重视。博弈论是指某个个人或是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从各自选择的行为或是策略加以自行调整与实施。博弈论作为一种数学方法其对社会经济现象的研究以从事件抽象出基本的元素为出发点,对抽选出的元素进行数学建模分析,而后逐步引入对其形势产生影响的其他因素,从而分析最终结果。博弈论基于不同抽象水平具有三种博弈表述方式:标准型、扩展型和特征函数型。利用此三种表述形式,可以解释经济运行中的各种问题。因此,博弈论被称为“社会科学的数学”。由于博弈论的应用,社会对人的情感因素关注更多,人与人之间的利益所属与利益分配引起的各自心理感受研究被纳入到福利经济学的研究中。进入21世纪,福利经济学更加关注经济收益总量的上涨,即由纯粹追求物质财富的“理性人”向“有限理性人”的转变。

五、数学在经济运用中的辩证分析

虽然数学应用对经济学的研究做出大量贡献,但不少经济学家也对数学在经济学中的过度运用指出了批评,并明确提出了数学在经济学中只能够适度运用。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虽然大量运用了数学,但同时也提出:“经济学上是没有进行一长串演绎推理余地的。经济研究中经常使用数学公式,初看起来似乎主张与此相反的东西;但是,经过研究之后,我们发现这种主张是虚妄的,也许除了某理论数学家为了数学游戏而使用经济学假设的场合;因为那时他所关注的是,根据经济研究已提供了宜于使用数学方法的材料这一假设来证明这种方法的潜力。他对这种材料不负技术上的责任,而且往往不知道这种材料是如何不足以承担他那强大机器的压力。”投入产出方法的创始人列昂惕夫在对《美国经济评论》1972—1981年10年内发表的所有论文采用数学的情况进行研究后提出,“专业经济学杂志中数学公式连篇累牍,引导读者从一系列多少有点合理但却完全武断的假设走向陈述精确但却不切合实际的结论”,“经济学系正在培育出一代傻瓜学者,他们擅长于难懂的数学,但对实际经济生活却一无所知。”199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威廉•福格尔也曾经指出“:近年来,人们一直把经济理论与经济行为的数学模型相提并论。把模型和理论混为一谈是不幸的。”[1]

经济学价值理论篇10

大体上,数学在经济学中的运用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古典经济学时期,数学开始在经济学中运用;新古典经济学时期,数学开始显现出在经济学中运用的重要性;新古典经济学之后,数学大量运用于经济学。[1]

(一)古典经济学时期:萌芽阶段

一般认为,数学在经济学中的运用可以追溯到17世纪威廉•配第的《政治算术》和魁奈的《经济表》。配第试图以简单的统计分析为政治经济学提供“精确性”基础。他努力“用数学、重量和尺度的词汇表达自己想说的问题”。魁奈的《经济表》试图通过理性演绎和数学运算去发现人类社会的“自然秩序”。1826年,屠能(JohannHeinrichyonThtinen)发表《孤立国》,首次利用了微积分和其他一些变数数学公式来表达若干经济范畴和原理,开启了运用数学模型研究问题的先河。[1]这时,经济学家采用数学仅是作为经济理论的补充。古典经济学时期对国民物质财富的追求成为经济学研究的目的与出发点,而此时,数学慢慢成为经济学家物质财富创造的一种有利工具。真正将数学运用于经济学,并且认为数学将在经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是古诺。1838年,古诺发表了《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研究》。在该书中,他率先运用函数形式表达了商品的需求同价格之间及产量同成本之间的依存关系。例如,古诺用d表示市场需求,p表示市场价格,则需求作为价格的函数,就可以记为d=(fp)。然而,古诺著作的伟大成就直到20世纪50年代之后才被充分肯定。1854年,被称为“经济学上的哥白尼”戈森发表《交换规律的发展和人类行为准则》,极力主张应用变数数学方法,并将这种方法看作是唯一健全的经济学方法,并且运用数学建立起了“戈森定律”。马克思在这一时期,也采用简单符号、具体数字以及数学运算对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经济周转与利润率的关系进行分析。

(二)新古典经济学时期:地位提升阶段

19世纪70年代,边际技术引入到经济学中,对经济学的发展做出巨大推动作用。杰出代表人物有杰文斯、瓦尔拉斯和门格尔,三人都强调数学微分对经济增量问题的运用。1871年,杰文斯出版《政治经济学理论》,通过四个命题,强调了数学在经济学中的重要地位:一是经济学的本性是数学的;二是变量无法精确测量并不妨碍经济学的数学性;三是经济学所用方法主要是微积分;四是数学方法是使经济学进步的必要条件。同年,门格尔发表《国民经济学原理》,提出了经济学中的“边际分析法”。瓦尔拉斯在其著作《交换的一种数学理论的原理》中提出了现在的“边际效用”理论,并在1874出版《纯粹经济学要义》,利用代数方程式,建构出了一套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并提出了一般经济均衡理沦,为现在意义上的数理经济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1]此后,埃奇沃思、马歇尔、帕累托、克拉克等均采用数学方法研究经济理论有了进一步发展。

(三)现代经济学时期:快速发展阶段

现代经济学时期,数学在经济学中大行其道,达到了专门化、技术化和职业化的程度,甚至到了登峰造极并主宰经济学的地步,数学化成为经济学发展的主流趋势。20世纪上半叶,数理经济学建立并得到迅速发展。1939年,希克斯在《价值与资本》中真正将微积分等现代数学技术运用于表述经济理论,并对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等概念和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完善。1947年,萨缪尔森在《经济分析基础》中,采用数学模型和数学推理,对生产者行为、消费者行为、国际贸易、公共财政、收入分配等各种问题,用求极大值、极小值的方式加以推导。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数理经济学的基础由微分转变为集合论等新的数学工具。计量经济分析是20年代之后发展起来一项重要经济学分析技术。由学者弗瑞希在1926年发明,随后成立计量经济学会,并出版《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ea)杂志。成为计量经济学的奠基人,并获得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60年代,是计量经济学模型发展的黄金时期。但由于计量模型的预测常常失败,60年代中期以后,计量经济分析的重心便从模型参数的估计和检验转向到模型设定的方法论讨论,运用范围也从传统的宏观经济领域转向微观领域及其他领域。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也被大量运用于经济学理论命题的实证检验。50年代,探讨经济行为与决策一致性的博弈理论进入经济学领域。80年代之后,博弈论真正受到经济学界重视。博弈论的运用包括不完全竞争、市场均衡、谈判、产品质量、保险、委托—关系、歧视、公共物品等微观领域,也包括宏观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等。部分经济学家利用博弈论方法,分析合作、利他主义、信任、惩罚、报复之类现象,力图探讨社会规范、制度如何产生等棘手问题。从此之后,为了追求严谨性、普遍性和简洁性,经济学进入了公理化、形式化和数学化之路。数学化几乎深入经济学的所有领域。

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由于资源稀缺性与人类需要的无限性,西方经济学以资源的配置研究为出发点,通过对劳动与资源的利用,争取以最少的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自色诺芬、亚里士多德开始,一大批古希腊思想家在论述经济问题时都把重点放在对物质财富的探讨上。如色诺芬在《经济论》一书中通篇就在阐述财富及其增长问题。亚里士多德则把获取有用物看作是经济学的永恒主题。他们眼里的财富就是使用价值。马克思说:“古典古代的著作家只注重质和使用价值。”“关于使用价值的观点既在柏拉图那里,也在色诺芬那里占统治地位。”[2]

中世纪末期,地中海沿岸和西欧一些国家的资本主义蓬勃兴起,商业和赚钱备受重视,纷纷奉行重商主义政策,财富动机驱使他们竞相去征服和掠夺他国。对南美洲的征服使得大量贵金属流入欧洲,极大地提高了欧洲统治者和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为欧洲统治者进一步的军事拓殖和商业扩展奠定了基础。研究财富问题的文章和小册子如雨后春笋,“政治经济学时代”开始取代了“道德哲学时代”。一批专门研究商业财富的重商主义思想学者从传统的道德哲学中解脱出来而集中于世俗的贸易和货币流通问题,把体现为金银的财富当作讨论中心。边际主义者把实用价值理论转向了主观价值论,财富的概念被大大拓宽,有形财富的“客观”概念被心理效用的“主观”概念所取代。物质的东西不仅与同类物质产品相交换,而且也与“非物质”的东西(如荣誉、名望和赏识等)相交换,人类的需求层次发生变迁与上升。边际主义者开始把财富的理解建立在主观效用之上,并且得出了两个基本命题[3]:一是经济原则是所有理性行动的基本原则,强调最大化获取经济利益;二是把考虑荣誉、虔诚或政治目标之类价值的行动称为“理性的行动”。可见,传统经济学专注于物质财富这一狭隘范畴的做法就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置疑,或者说,财富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地被拓广。

马歇尔在其经典著作《经济学原理》中开篇写道:“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物的学问,它研究个人和社会生活中与获取和使用福利的物质必需品最密切相关的部分。因此,一方面,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另一方面,同时也是更重要的方面,经济学也是研究人的学问的一个分支。”20世纪20年代,马歇尔理论体系的维护者庇古(1877—1959)出版了《福利经济学》一书,创立了福利经济学体系,被誉为“福利经济学之父”。他把福利经济学分为一般福利(满足人的一般欲望、情感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和经济福利(满足人经济生活等方面的物质需求)。进入现代经济学以后,1998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阿玛蒂亚•森提出“个人能力”学说论,即个人幸福指数高低由先前的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转为人所能做的各种事情的函数。包括个人能力的培养和个人能力的提高,而不是以往福利经济学关注的财富的增长和效率的提高。阿玛蒂亚•森认为人均收入的增加并不必然会带来社会福利的增加。[4]经济学不应只研究总产出、总收入,还应关注人的权利和能力的提高,把人自身的因素纳入研究范围。芝加哥大学商学院(GSB,UniversityofChicago)行为科学教授ChristopherK.Hsee(奚恺元)明确指出,我们的最终目的不是最大化财富,而是最大化人们的幸福,[5]点明了经济学是使人幸福的经济学,幸福是经济学研究的目的与出发点。

三、数学与经济财富

自古典经济学开始,数学即扮演一种重要的经济分析工具。17世纪威廉•配第在《政治算术》中以简单的统计分析为政治经济学提供“精确性”基础。魁奈在《经济表》中试图通过理性演绎和数学运算去发现人类社会的“自然秩序”。古典经济学时期对国民物质财富的追求成为经济学研究的目的与出发点,数学因此慢慢成为经济学家物质财富创造的一种有利工具。而真正将数学运用于经济学,并追求数学运用与财富增长关系的是古诺。1838年,古诺发表了《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研究》。书中率先运用函数形式表达了商品的需求同价格之间及产量同成本之间的依存关系。财富分为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边际革命之前,整个社会对财富的关注集中于物质财富。边际革命后,由于边际效用分析能够较好地说明财富的增长问题,因此社会各界对数学在主观效用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扩大。边际效用分析依赖于高等数学的微分求导,通过对自变量的求导获得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数量变化关系,从而反映出个人满足程度的主观需求。如果说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自然科学,则在当时对财富增加的研究完全可做成纯数学的工程分析。边际革命后期,整个社会财富急剧增加,财富表现形式也慢慢出现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差异。

四、数学与经济收益

20世纪70年代,社会从对物质财富的追求转向对人的能力提高与人的精神情感(幸福指数)满足的关注,并重点关注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情感因素。如果说“财富”是物质产品的代名词,使人变成完全“理性人”,则“收益”可形容成精神产品的代名词,将人描述成具有“有限理性人”的特性。经济收益从人获取收益的“满意度”与“心理可接受度”来解释,强调收益获得的过程与收益的分配,并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素。因此,70年代后期,研究经济行为互动的博弈论开始真正受到了经济学界的重视。博弈论是指某个个人或是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从各自选择的行为或是策略加以自行调整与实施。博弈论作为一种数学方法其对社会经济现象的研究以从事件抽象出基本的元素为出发点,对抽选出的元素进行数学建模分析,而后逐步引入对其形势产生影响的其他因素,从而分析最终结果。博弈论基于不同抽象水平具有三种博弈表述方式:标准型、扩展型和特征函数型。利用此三种表述形式,可以解释经济运行中的各种问题。因此,博弈论被称为“社会科学的数学”。由于博弈论的应用,社会对人的情感因素关注更多,人与人之间的利益所属与利益分配引起的各自心理感受研究被纳入到福利经济学的研究中。进入21世纪,福利经济学更加关注经济收益总量的上涨,即由纯粹追求物质财富的“理性人”向“有限理性人”的转变。

五、数学在经济运用中的辩证分析

虽然数学应用对经济学的研究做出大量贡献,但不少经济学家也对数学在经济学中的过度运用指出了批评,并明确提出了数学在经济学中只能够适度运用。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虽然大量运用了数学,但同时也提出:“经济学上是没有进行一长串演绎推理余地的。经济研究中经常使用数学公式,初看起来似乎主张与此相反的东西;但是,经过研究之后,我们发现这种主张是虚妄的,也许除了某理论数学家为了数学游戏而使用经济学假设的场合;因为那时他所关注的是,根据经济研究已提供了宜于使用数学方法的材料这一假设来证明这种方法的潜力。他对这种材料不负技术上的责任,而且往往不知道这种材料是如何不足以承担他那强大机器的压力。”投入产出方法的创始人列昂惕夫在对《美国经济评论》1972—1981年10年内发表的所有论文采用数学的情况进行研究后提出,“专业经济学杂志中数学公式连篇累牍,引导读者从一系列多少有点合理但却完全武断的假设走向陈述精确但却不切合实际的结论”,“经济学系正在培育出一代傻瓜学者,他们擅长于难懂的数学,但对实际经济生活却一无所知。”199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威廉•福格尔也曾经指出“:近年来,人们一直把经济理论与经济行为的数学模型相提并论。把模型和理论混为一谈是不幸的。”[1]

经济学价值理论篇11

1 庸俗经济学价值理论的表现?

1.1 否认商品二因素?

马克思从商品出发,指出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因素,并指出这二者之间既统一又对立。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统一的,是指它们共存于一个商品体内,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价值便无法存在。说二者之间是对立的,一方面指它们是商品的两种完全不同的属性,使用价值是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另一方面是指二者相互排斥,“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

然而庸俗经济学家对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认识却是十分混乱的。例如萨伊就提出了商品的价值由效用决定的观点,他认为,生产活动不仅创造效用,而且也创造价值。因为人们只有对有用的东西才会给予其价值,所以效用就构成了物品价值的基础。马克思指出,在这里,萨伊显然是把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混成一谈了。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绝不会有价值,而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并非都有价值。?

1.2 无视劳动二重性原理?

劳动二重性作为一种科学理论,是首先由马克思批判地证明。马克思在揭示了商品二因素之后,指出了决定商品二因素的是劳动二重性。具体有用劳动是指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进行的特定种类的生产活动,其中包括一切无用劳动的免除;抽象人类劳动是指撇开各种具体形式的一般的共同的人类劳动,是人类劳动力的耗费。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了商品二因素:具体有用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人类劳动创造价值。?

由于庸俗经济学家混淆商品二因素,因此也无从分析隐藏于商品二因素背后的劳动二重性。不仅如此,他们甚至否定商品的价值是由抽象人类劳动创造的。例如,马尔萨斯剽窃了斯密一种错误的价值规定,即认为商品的价值等于该商品所换得或支配的劳动;萨伊则用使用价值来决定商品的价值;而庸俗经济学的集大成者约翰•斯图亚特•穆勒,他的价值论是由供求论、生产成本论、工资决定论、边际最高费用等综合在一起的大杂烩,他在研究方法上陷入了混乱。?

1.3 价值量决定上的混乱?

马克思指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大小成反比。?

反观庸俗经济学家,他们否认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继而也否认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决定的。詹姆斯•穆勒以保存在商人酒窖中的葡萄酒为例,把葡萄酒的生产价格超过其价值的现象,解释为葡萄酒的价值本身在窖藏期间有所增加。这实际上就否认了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原则。?

1.4 价值形式上的混淆?

商品既是使用物品又是价值承担者,它们作为商品这以事实的内容,又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因而它们又具有二重的表现形式,即自然形式和价值形式。所谓价值形式,就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在商品交换关系中,人们只能从商品的交换价值即价值形式上,才能看到价值的存在。?

庸俗经济学家麦克库洛赫是混淆交换价值概念的典型。李嘉图在谈到交换价值时,始终是指除劳动之外的其他商品,他明确区分了商品价值决定于商品可以买到的劳动量。但是麦克库洛赫却从李嘉图那里倒退了,他歪曲了李嘉图学说,认为与实际价值相区别的交换价值,不仅指一种商品可换得的其他商品,而且也指一种商品所换得的劳动。?

1.5 对价值规律的歪曲?

从一般商品生产流通来说,价值规律的规定性可以分为三个层面:首先是直接生产过程中价值形成的规律,然后是它在交换过程的展开,再次是它在流通过程的进一步展开。?

约翰•穆勒把商品分成三类,其中第一类是数量绝对有限、供给不能任意增加的商品,如古代雕刻和古代绘画等。对于这一类商品的价值,约翰•穆勒照搬供求价值论,认为是由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约翰•穆勒只看到影响商品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却只是盲人摸象,竟然完全忽视了商品价格是由生产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一原理,这也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对价值规律的歪曲。?

2 庸俗经济学的荒谬性、辩护性?

(1)庸俗经济学家们只关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外表,以为现象形态可以说明问题,于是,现象就被当作本质来把握。什么对他们有利,他们就说什么是真理。正如约翰•穆勒对于古代艺术品,认为它们的价值是由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实际上艺术品的价值是由创作它们的抽象人类劳动决定的。商品按价值交换,但这并不意味着价格和价值绝对一致,供求关系的变动使得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一个商品的价格高,并不能断言该商品的价值一定大。

(2)庸俗经济学极力反对劳动价值论。庸俗经济学家们的一个普遍特点就是,从古典经济学家那里,他们抛弃了合理成分,却剽窃了其错误观点,并不遗余力地加以“继承”和“发展”。例如对于斯密两种不同的价值规定,李嘉图曾经指出,斯密把劳动量和劳动的价值(工资)混为一谈,认为二者都决定价值的观点是错误的;李嘉图还指出,劳动量和劳动的价值是两个不同的东西,决定商品价值的是劳动量而不是劳动的价值。而马尔萨斯却反对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他沿袭了斯密的混淆劳动的价值和劳动量的错误。 庸俗经济学家否认劳动创造价值,在商品二因素理论上陷入混乱,极力否认劳动二重性原理,混淆了价值形式,歪曲了价值规律。?

(3)庸俗经济学断然否认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在他们眼里,资本主义社会到处呈现的是一派歌舞升平的场景。譬如对于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他们宣称利息是资本所有权的收入,而企业主收入则是所谓管理工资的劳动收入,似乎只能资本家并没有剥削雇佣工人;而在另一些场合,他们则狡辩利息是“节欲”的结果,资本家既然节制享受,那么他也就有权要求“赔偿”,那就是利息。像工人得到工资一样,资本家得到利润和利息,是合情合理的。事实上资本家获得的企业主收入,在数额上远远超过管理指挥劳动应得的报酬,而包含着大量的剥削性质收入即剩余价值;而利息,则是借贷资本家凭借货币资本所有权与职能资本家共同瓜分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所得。?

3 马克思对待庸俗经济学和古典经济学的态度对我们的启示?

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在阐述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指出如何看待人的本质时所声明的:“我决不用玫瑰色描述资本家和地主的面貌。” 马克思在对待古典经济学家、庸俗经济学家的问题上,也是一贯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的。马克思对经济思想史上的人物并没有主观成见,而是依据他们在人类科学的经济思想发展史上的贡献进行甄别。对于某一个人的正确的、错误的观点,甚至用错误的概念表达的正确思想萌芽,马克思都会在科学经济思想史上为它们找到合适的位置。譬如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虽然他一直摇摆于两种不同的价值规定之间,但在研究剩余价值问题时他坚持了价值决定于生产商品所必要的劳动这一正确规定,马克思充分肯定了这个观点的地位;但是斯密将价值全部分解为收入,而丢掉了不变资本∑C,即至今仍然被现代西方宏观经济理论沿袭的“斯密教条”,马克思毫不留情地对其进行了批判。?

4 马克思的批判对于我们认识当代资产阶级主流经济学的启发?

马克思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坚持唯物史观,客观地、辩证地看待古典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生产、流通过程,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大厦。马克思的科学严谨治学态度,对于我们认识当代资产阶级主流经济学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自从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以来,西方经济学经历两百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不乏一些合理成分,例如微观经济学中的边际概念和边际分析方法。但是纵观西方经济理论,其中还是渗透着传统的拜物教观念和私有制意识形态,承袭了从古典经济学甚至庸俗经济学以来的一些极不合理成分。例如,斯密把工资当作商品的价值尺度;马尔萨斯极力想证明货币工资的提高,必然引起商品的货币价格普遍提高。这一错误,马克思早已深刻揭露了其荒谬性,然而在当代资产阶级主流经济学中仍能寻见它的踪迹:西方经济学者关于通货膨胀提出了一系列解释,其中一个为成本推动通货膨胀。该理论认为成本推动通货膨胀主要是由工资的提高造成的,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上,由于工资的增长率超过生产力增长率,工资的提高就导致成本提高,从而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上涨。西方经济学家进而认为,工资提高和价格上涨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工资提高引起价格上涨,价格上涨又引起工资提高。这样,工资提高和价格上涨形成了螺旋式的上升运动,即所谓工资——价格螺旋。 再如萨伊“三位一体”公式,鼓吹资本主义制度的永恒,其荒谬性和辩护性显而易见,但该理论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仍颇有市场。在系统阐述西方宏观经济理论的经典教材、哈佛大学教授格里高利•曼昆编写的《宏观经济学》一书中就提到:“我们把生产要素——资本与劳动——以及生产技术作为经济产出,从而也就是总收入的源泉。这样,收入差别必然产生于资本、劳动和技术的差别。” 很明显,西方宏观经济理论仍将马克思早已深刻批判过的萨伊“三位一体”公式作为其理论分析的前提之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张薰华.资本论.(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经济学价值理论篇12

一、马克思的价值学说

(1)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决定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两种含义:第一种是指平均劳动时间,它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第二种含义是指社会总劳动分配上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它实现商品的价值量。对于价值构成,马克思把商品价值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代表生产上消费掉的转移到产品中去的不变资本的价值部分(C);补偿可变资本的价值部分(V);剩余价值的部分(M)。商品的价值(W)=C+V+M。对于价值规律,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规律;既包括价值交换的关系,又包括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关系。总的说来,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2)马克思价值转形理论。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是以现实价格波动为中心。在简单商品生产情况下,价格是直接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到了资本主义社会,随着生产的社会化,价格不再直接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而是直接围绕转形价值上下波动。价值转形有三个层次:首先是价值由于产业资本的参与分配转化为生产价格。资本不创造价值,但资本仍然参与价格的形成。所费资本(C+V)转化为成本价格(K),又由于等量资本要求获得等量利润,因此,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又转化为平均利润(P)。这样,就转化为生产价格=K+P。其次价值由于商业资本的参与转化为完全的生产价格。商业资本是有一部分产业资本形成的。商业资本不具有生产剩余价值的职能,但具有实现剩余价值的职能。因而也属于职能资本,从而也要求取得平均利润。由于商业资本的介入,商品的价格就由产业部门的生产价格加商业利润加纯粹流通费用构成,这就完成形态的生产价格转变。最后价值通过土地所有权的参与再转化为垄断价格。土地由于所有权的存在使它具有包括绝对地租、级差地租和垄断地租三种形式的地租。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成本价格+产业利润+商业利润+绝对地租+级差地租+垄断地租,最终形成垄断价格。

二、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价值理论

(1)边际效用价值论。这种理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决定于边际效用,该理论是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一些奥地利经济学家提出来的,所以,又称奥地利学派,主要代表有门格尔、庞巴维克、维塞尔等。以后以杰文斯和瓦尔拉为代表的数理经济学派与以克拉克为代表的美国学派都从不同的角度发展了边际效用价值理论,而当代西方经济学大都是以边际效用价值理论作为分析经济问题的基础。

(2)均衡价值论。均衡价值论又称均衡价格论,它认为商品的价格决定于供给价格相交之点。供给价格受生产费用决定,需求价格受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决定。均衡价格论是当代西方价格理论的一个重要学派,其中主要以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的局部均衡价格论为代表,一直到后来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的一般均衡价格论,还有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等提出的动态均衡价格。

(3)“创新”价值论。这种观点通过引入新产品、新技术、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引用新的原材料、实现企业的新组合等。自动创造新的价值。因此,“创新”价值论又称自动化价值论。这种理论是由美籍奥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来的。他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1942年)等书中宣称边际效用价值论要优胜于劳动价值论,而他的“创新”价值论则最为科学。

三、马克思经济学与当代西方经济学价值理论之比较

马克思经济学和当代西方经济学对价值问题都作了详细的研究。在某些方面,二者也具有共同之处,但从本质和总体上看,二者的区别是极为深刻的。

(1)关于价值的本质和决定。马克思经济学继承了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成果,通过决定商品交换价值的内在基础的分析,抽象出价值并把价值和交换价值明确区分开来。马克思通过对商品二因素的深入分析,发现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价值是体现生产者的一种神会关系。

当代西方经济学家则把交换价值、价值同价格融为一体。如作为当代西方经济学基础的均衡价格论,取消了价值作为商品本质特征的地位,把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归纳为价值决定,并采取价格决定价格循环论证的方法,把价值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归结为市场买卖双方之间的供求关系。另外西方经济学家特别强调知识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知识可以提高劳动的复杂程度,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

(2)关于商品价格的形成。在价格形成上,马克思经济学与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共同特点在于都是从个别商品价格与一般商品价格两个方面分析其决定和变化的,二者都认为商品的供求关系会影响个别商品的价格,而纸币发行过多则会导致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即出现通货膨胀。但西方经济学更进一步地对需求和供给对于价格变动的伸缩性(弹性)作了更为具体的量的分析,提出了计算弹性大小的公式,进而分析了决定一种商品弹性大小的因素。

区别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决定商品价格的基础上,马克思坚持由社会必要劳动决定的商品价值是商品价格的基础,而当代西方经济学则把商品的边际效用或商品的生产费用作为价格基础,进而又以供求的均衡价格作为决定价格的基础。(2)在对待供求均衡的经济意义上,马克思认为供求均衡只具有分析方法上的理论意义,对于分析商品价值决定则毫无实际经济意义,而且从长期的平均来看,供求总是一致的。当代西方经济学把供求均衡作为决定商品价值(他们称为均衡价格)的基本条件,供求不均衡则被视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3)在决定供求变化的因素上,马克思特别强调了收入在不同阶级之间的分配和商品的价值变化对于供求的调节作用;而当代西方经济学是从供求的变化和生产费用的变化来说明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化。

四、结论

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尽管不排斥供求对价值、价格的作用,但是没有过多的去研究供给和需求是如何参与价值、价格的决定;而西方经济学着重研究供给和需求决定的价格理论,研究供给、需求价格机制的作用如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价格与供求关系,更有实际意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