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教学要求合集12篇

时间:2023-09-03 15:19:50

四年级语文教学要求

四年级语文教学要求篇1

1.大学俄语教学与四、六级考试的碰撞

《大学俄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大学俄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俄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大学俄语课程教学要求分三个层次:基本要求、较高要求、更高要求。基础阶段达到四级为基本要求,这是每个非俄语专业本科生毕业时必须达到的标准。而俄语四级考试已成为大学俄语教学规模最大、影响最广、同时也是最具权威性的全国统一考试。俄语四级考试从1990年开始,在我国已有多年的历史,其考试制度、试题质量、考题设置、评判标准日趋完善,但四级考试在内容和难度上与教学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相差很大。虽然考试内容是以教育部颁发的《大学俄语课程教学要求》为依据,在《大学俄语四级考试大纲》规定的读、听、写、译的全部技能范围之内,但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僵化的俄语教学内容、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较差,四级通过率一直很低,这大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俄语的兴趣热情,产生了消极作用,这样严重地影响了正常的俄语教学。

另外,俄语学生在求职就业时与英语学生相比有较大的压力,因为俄语学生能过级的,也只能拥有俄语四级证书,这就与拥有英语六级证书的大学英语学生失去平等竞争的权力,而且社会上大多用人单位对此并不了解,本来俄语学生就业就很严峻,现在又雪上加霜,客观上就存在不平等。因此,设立大学俄语六级考试是必要的。还有一点,由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每年都有两次,而俄语只有一次,这也存在着机会少、不平等,不利于激发俄语学生学习俄语的积极性。

面对现实,大学俄语教学也渐渐变得扭曲,俄语的教学目的也越来越明确,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过级率,不知不觉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做出相应调整。课堂上,教师不再注重文化的传播,文章背景资料的介绍,只重视考试中词义辨析、固定搭配和深奥的语法的推演解释,进行所谓的“应试教学”。这违反了教学规律,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混淆了教学与测试两者之间的关系。大学俄语教学应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这是大学俄语教学的目标。因此,推广新的教学模式,合理地设置课程,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再对考试进行改革,适当降低考试难度,完善考试类型题。

2.加强综合文化素养,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大学俄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大学俄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俄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要加强听说能力的训练,进一步提高读、写和译的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以俄语为工具,有效地进行交际,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以前,学生错误地把学习俄语的目标定位在通过四级考试上面,因而,追求应试技巧,从而忽视俄语语言应用能力的训练和提高。从俄语四级考试的成绩中反应了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较差,语言的基础知识薄弱。即使通过了四级考试,也并不代表掌握了俄语的应用能力,因为考试必定有其局限性,这就要求大学俄语课程的设置有层次、有水平,回到激发学生学习俄语的积极性,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勤学苦练,稳扎稳打,培养综合文化素养,提高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上来。

在俄语教学中,特别要加强听说能力的训练。学生除了教材之外,有为数不多的参考资料,多媒体光盘也少得可怜。因没有有效的学习语言的环境,从而也制约了俄语听说能力的快速发展。这部分的教学与听力理解考试的难易程度有偏差。这对俄语听力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考试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无论是在俄语教学中,还是在四级考试中,阅读理解所占的比率及难度都是很重的。准确度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前提;语境、语感对阅读理解起着方便、快捷的作用;词汇语法教学对阅读理解是极为必要的;阅读速度快慢是阅读理解能力高低的表现;阅读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借鉴异国文化,教授国情知识。总之,掌握阅读技能、技巧,提高阅读能力,从而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目前,大学俄语写作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大学俄语课程教学要求与学生实际水平有巨大差距,导致学生在四级考试中写作能力与课程教学要求差距颇大。建议在四级考试中降低难度或转型,在较高或更高阶段争取达到标准。

3.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及趣味性

近几年俄语学习资料也有所增加,或多或少可弥补教材、课堂教学及四级考试的不足。尽管如此,还需从报刊、杂志、电台中搜集资料,从计算机互联网上下载最新材料信息,注重开发和利用多媒体软件,使这项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其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教学中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多样性、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取代枯燥乏味、填鸭式教学,使学生在欢快、趣味、生动、自然的环境中体会学习俄语的快乐。

参考书目:

1.大学俄语课程教学要求,教指委俄语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马步宁,全国大学俄语四、六级考试方案修订设想,中国俄语教育,2001.4

秦营,沈阳大学副教授,现从事俄语语言教学工作,研究方向:教学法及俄罗斯文学。

内容摘要:大学俄语教学与俄语四级考试在实际的教学中出现碰撞,四级考试已成为大学俄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俄语教学中不能确保学生在俄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因此,如何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与如何测试学生的俄语水平要有机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俄语教学;四级考试;文化素养;应用能力

1.大学俄语教学与四、六级考试的碰撞

《大学俄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大学俄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俄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大学俄语课程教学要求分三个层次:基本要求、较高要求、更高要求。基础阶段达到四级为基本要求,这是每个非俄语专业本科生毕业时必须达到的标准。而俄语四级考试已成为大学俄语教学规模最大、影响最广、同时也是最具权威性的全国统一考试。俄语四级考试从1990年开始,在我国已有多年的历史,其考试制度、试题质量、考题设置、评判标准日趋完善,但四级考试在内容和难度上与教学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相差很大。虽然考试内容是以教育部颁发的《大学俄语课程教学要求》为依据,在《大学俄语四级考试大纲》规定的读、听、写、译的全部技能范围之内,但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僵化的俄语教学内容、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较差,四级通过率一直很低,这大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俄语的兴趣热情,产生了消极作用,这样严重地影响了正常的俄语教学。

另外,俄语学生在求职就业时与英语学生相比有较大的压力,因为俄语学生能过级的,也只能拥有俄语四级证书,这就与拥有英语六级证书的大学英语学生失去平等竞争的权力,而且社会上大多用人单位对此并不了解,本来俄语学生就业就很严峻,现在又雪上加霜,客观上就存在不平等。因此,设立大学俄语六级考试是必要的。还有一点,由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每年都有两次,而俄语只有一次,这也存在着机会少、不平等,不利于激发俄语学生学习俄语的积极性。

面对现实,大学俄语教学也渐渐变得扭曲,俄语的教学目的也越来越明确,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过级率,不知不觉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做出相应调整。课堂上,教师不再注重文化的传播,文章背景资料的介绍,只重视考试中词义辨析、固定搭配和深奥的语法的推演解释,进行所谓的“应试教学”。这违反了教学规律,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混淆了教学与测试两者之间的关系。大学俄语教学应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这是大学俄语教学的目标。因此,推广新的教学模式,合理地设置课程,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再对考试进行改革,适当降低考试难度,完善考试类型题。

2.加强综合文化素养,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大学俄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大学俄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俄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要加强听说能力的训练,进一步提高读、写和译的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以俄语为工具,有效地进行交际,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以前,学生错误地把学习俄语的目标定位在通过四级考试上面,因而,追求应试技巧,从而忽视俄语语言应用能力的训练和提高。从俄语四级考试的成绩中反应了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较差,语言的基础知识薄弱。即使通过了四级考试,也并不代表掌握了俄语的应用能力,因为考试必定有其局限性,这就要求大学俄语课程的设置有层次、有水平,回到激发学生学习俄语的积极性,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勤学苦练,稳扎稳打,培养综合文化素养,提高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上来。

在俄语教学中,特别要加强听说能力的训练。学生除了教材之外,有为数不多的参考资料,多媒体光盘也少得可怜。因没有有效的学习语言的环境,从而也制约了俄语听说能力的快速发展。这部分的教学与听力理解考试的难易程度有偏差。这对俄语听力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考试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无论是在俄语教学中,还是在四级考试中,阅读理解所占的比率及难度都是很重的。准确度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前提;语境、语感对阅读理解起着方便、快捷的作用;词汇语法教学对阅读理解是极为必要的;阅读速度快慢是阅读理解能力高低的表现;阅读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借鉴异国文化,教授国情知识。总之,掌握阅读技能、技巧,提高阅读能力,从而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目前,大学俄语写作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大学俄语课程教学要求与学生实际水平有巨大差距,导致学生在四级考试中写作能力与课程教学要求差距颇大。建议在四级考试中降低难度或转型,在较高或更高阶段争取达到标准。

3.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及趣味性

近几年俄语学习资料也有所增加,或多或少可弥补教材、课堂教学及四级考试的不足。尽管如此,还需从报刊、杂志、电台中搜集资料,从计算机互联网上下载最新材料信息,注重开发和利用多媒体软件,使这项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其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教学中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多样性、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取代枯燥乏味、填鸭式教学,使学生在欢快、趣味、生动、自然的环境中体会学习俄语的快乐。

参考书目:

1.大学俄语课程教学要求,教指委俄语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四年级语文教学要求篇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6-0059-02

大学英语四级统考自1987年9月第一次实施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对大学英语的教与学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对大学英语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地方工科院校多把四级一次性通过率作为考评教师教学水平的标尺、检验学生大学英语学习成果的指征、衡量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硬指标乃至同类高校比评的重要数据之一。各地方工科院校因此不惜在人力、财力和物力上给四级考试以尽可能的投入――大部分的教学资源都运用于以提高四级通过率为目标的基础英语教学上,但是对于四级后的课程开发或开设则无暇顾及。由此,目前在各地方工科院校普遍存在但尚未引起重视的问题是四级统考成了大学英语教与学的一个分水岭,相对于四级前的大学英语教与学受到各方普遍关注与重视,四级后的教学与研究则少人问津。

中知网的相关检索数据可见一斑:与大学英语四级相关的论文可追溯至1987年,数量庞大,共3195条。而与四级后教学相关的论文则始见于1996年,接近20年的时间仅有23条,且针对地方工科院校四级后教学的相关研究至今仍是一片空白。以笔者所在的盐城工学院为例,随着大学英语改革的逐步加深,大学英语四级教学模式日趋完善,校方长期以来为此不惜重金,四级一次性通过率逐年稳步攀升――由十年前的不足30%到如今已超过了80%,且2012级学生大一下学期的四级通过率就已经超过70%。大学英语学时因此被削减,学分被减少,而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却并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由此,影响了学生的职场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毕业生就业难的窘况。显然,四级后大学英语的教学研究直接关系到地方工科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到其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有必要探寻当前地方工科院校大学英语四级后教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对策。

一、地方工科院校大学英语四级后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定位不清

四级后教学应该首先考虑学生毕业后用所学的英语去做什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稿)(以下简称《课程要求》)提出英语学习四年不断线,规定学生在完成基础阶段的学习任务――达到大学大学英语教学基础阶段的目标――通过四级考试后,紧接着还有四级后,即应用提高阶段的目标达成。但《课程要求》对于四级后教与学的目标没有作出统一要求,因此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培养目标不明、教学定位不准,地方工科院校四级后教材的选择五花八门,课程的设置缺乏系统性、实用性,授课的内容和形式难逃单一呆板等。

2.系统性与实用性兼具的课程设置与配套教材缺乏

四级后教学质量的提高固然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但缺乏一套适合地方工科院校相邻学科学生公用的四级后的优秀教材也是导致四级后的应用提高阶段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原因之一。地方工科院校四级后的课程设置应该系统性与实用性兼备。所谓系统性是指课程设置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基础英语到专门用途英语。实用性是指要开设符合学生的专业发展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后续课程,真正满足学生的需求。

3.师资匮乏

由于大学英语教学的中心被放在了大学一、二年级的四级通过率上,各方倾尽全力保证四级前教学的师资配备、优先安排教学、满足学时分配、制订配套措施督促等等。相比之下,四级后的教与学就显得无足轻重了――不仅学生四级后的学习状况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四级后的师资建设也相应地被忽视了。

另一方面,地方工科院校在现有条件下要保证四级后教学的师资配备上确有一定困难。如开设高级英语选修课需要借助一部分英语专业教师来完成,而英语系并不一定能抽调出这部分师资力量;专业英语因其内容专业性太强,需要既懂专业又懂英语的复合型教师,而语言学科类毕业的教师在短期内是无法胜任的;第二课堂建设也需要一定的师资投入。

另外,四级后大学英语教学客观上需要更多英语教师转型、再培训或跨专业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但地方工科院校英语教师一直以来已经是超负荷的工作,同时还担负着晋升、科研的压力,长时间的脱离岗位学习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上述种种原因也在无形中加剧了四级后师资的短缺。

二、地方工科院校四级后大学英语教学应采取的对策

1.以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为目标,制订相适应的教学大纲

地方工科院校四级后教学应该服务于其人才培养目标,兼顾学生的特点以及其就业和继续深造的需求,把培养和提高语用能力作为终极目标,并制订与之相适应的四级后教学大纲,充分保证英语学习不断线,从而使课程安排、教学模式、教材选择标准等有据可依、有的放矢――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授型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型;变知识传授型为能力培养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大量鲜活实用的教学内容来代替陈旧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常常具有成就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使学生英语能力向专业职场的方向靠拢。

在实践上可以成立校级大学英语四级后教学指导小组,由外国语学院和各学科具有专业英语教学经验的教师组成,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大学英语四级后英语学习情况的调查,统筹制订以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为目标的教学任务,加强对四级后大学英语教学的指导,充分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对大学生大学英语四级后的教学阶段进行研究,设置合理的教学任务,解决大学英语基础阶段向专业阶段过渡的问题,以促进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目标的实现。

2.针对学生特点,按需设置多元化课程,选择或编撰相应的教材

地方工科院校四级后的课程设置应以满足学生需求为目标,并与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人文、创新能力的培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设置多元化的课程,丰富课程内容、风格和类型,为学生提供进一步提升语言应用水平的平台。另一方面,由于地方工科院校的学生文化素养不足,且对人文课程重视不够,因此在四级后的课程设置上还需要体现文理并重。如有必要,教师也可结合本校实际自行编写教材来满足更为个性化的需求。

根据国内学者对四级后英语课程设置的研究和调查,学生对于四级后课程的需求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语言知识与技能类,如英语演讲与辩论、口译等,促使学生把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学习之中。二是文化素养类,如东西方文化比较、英美文学、影视等,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语言的系统性和交际的流利性。三是考试辅导类,如英语六级辅导、考研辅导、雅思辅导等。此类课程会吸引大量致力于报考英语六级、考研英语等亟需进一步学习英语的学生。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挖掘现有师资的潜力,发挥教研团队的作用

加强英语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校英语教学得以发展的关键。相对理工学科而言,地方工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师普遍承担了更为繁重的教学任务,“工与学矛盾”、“教与研矛盾”突出,教师发展机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迫切需要从组织层面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对从事四级后教学的教师加强培训,增加学术交流、国外访学的机会,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实现教师队伍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国际化。

其次,通过教研团队的建设促进四级后教学研究的开展和教学经验的交流,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学科引领和教学示范作用,从而提高四级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效实现资源整合。

4.建立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四级后大学英语教学要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使评价变成激励的过程、反思的过程、教育的过程。终结性评价注重的是对学习结果的检验,多采用书面考试的形式,学生的考试分数即为教学优劣的标尺。显然,这种评价方式缺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监控和反馈,且忽视了学生对评价的参与。

然而,辅之以形成性评价手段,教师和学生在四级后教与学的过程中共同设计和参与评价活动,体验学习的过程,总体把握学习情况,看到成绩或差距,逐渐掌握学习策略,进而激发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率,最终使学生能够自我激励和自我监控,有效提高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同时,教师虚心接受学生的建议和批评,教师对自己的学生作出公平的测试评估,学生给予教师正确的评价。以此引导学生关注学习过程、注重学习成效,激励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合作精神,提高交际能力,为今后踏上工作岗位运用英语奠定扎实的基础。

大学英语四级后教学是保证大学英语学习四年不断线的关键所在――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地方工科院校虽然受制于有限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但培养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即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满足职场与社会的需求。因此,只要各方重视,明确目标,加强师资队伍、课程、教材的建设,改善教学评价方法,把课内外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调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必能达成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徐黎鹃,崔文琦,祝平,等.大学英语四级后课程设置的探索――以北京化工大学2008级非英语专业学生为例[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71-74.

[2]李笑,韩雪.社会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四级后教学探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4-66.

[3]张雪梅.四级后大学英语教学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

2012,(1):88-90.

四年级语文教学要求篇3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高职学生 四级考试 通过率 途径

【中国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的提出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目的在于准确的衡量我国在校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有力地推动了外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促进了外语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同时,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针对高职类毕业生,社会和相当一部分企业越来越重视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对于学生是否具有代表英语水平的资格证书也十分注重。一个合格的高职类毕业生若在拥有PRETCO(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或B级证书(广东省是CACE证书,即:高级职业英语能力证书)同时,也拥有了大学英语四级(高职英语专业的学生要求有六级)证书,更能赢得所应聘企、事业的重视和青睐。然而严酷的现实是:高职院校师生虽然对这一问题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但高职学生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一直很低。那么如何在不可能延长学制,增加学时的情况下,提高四级通过率呢?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认为:开设大学英语四级公共选修课是提高四级通过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2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对考生的要求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科学性和必要性得到普遍的承认。它要求应试者要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以及具备一定的应试技巧。四级考试是在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也是对英语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的检验,更是对整个院校英语教学水平的评价。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是依据大学英语考试大纲而确定的,即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的能力,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使学生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信息,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较好的基础。因此,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不仅适用于检测普通高校学生的英语水平,更加符合培养高职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由此可见,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对高职英语教学也同样起到指导和促进的作用。四级考试教学大纲对四级考试这一标准化考试各部分做了如下要求:

1、词汇

领会式掌握4,200个单词(其中复用式掌握的单词为2,500个),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1,600条(中学所掌握的单词和词组均包括在内),并具有按照基本构词法识别生词的能力。

2、语法

巩固和加深基本语法知识,提高在语篇水平上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

3、阅读能力

能顺利阅读语言难度中等的一般性题材的文章,掌握中心大意以及说明中大意的事实和细节,并能进行一定的分析、推理和判断,领会作者的观点和态度,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70词。在阅读篇幅较长、难度略低、生词不超过总词数3%的材料时,能掌握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阅读速度将达到每分钟100词。

4、听的能力

能听懂英语讲课,并能听懂题材熟悉、句子结构比较简单、基本上没有生词、语速为每分钟130-150词的简短会话、谈话、报道或讲座,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和有关细节,领会讲话者的观点和态度。

5、写的能力

能在阅读难度与课文相仿的书面材料时做笔记、回答问题和写提纲,能就一定的话题或提纲在半小时内写出120-150词的短文,表达意思清楚,无重大语言错误。

6、译的能力

能借助词典将难度略低于课文的英语短文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译速为每小时300英语单词。能借助词典将内容熟悉的汉语文字材料译成英语,译文达意,无重大语言错误,译速为每小时250汉字。

3 高职英语教学及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对考生的要求

长期以来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一样,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B级)大纲对考试各部分也提出了以下要求:

1、词汇

领会式掌握3400单词(其中复用式掌握的单词为2500),以及由这些构成的常用词组(中学所掌握的单词和词组包括在内),并具有按照基本构词法识别生词的能力。

2、语法

巩固和加深基本语法知识,在听、说、读、写、译中能正确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

3、阅读能力

能顺利阅读语言难度中等的一般性题材的简短英文资料,理解正确。在阅读生词不超过总词数3%的材料时,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70词。能读懂通用的简短实用文字材料,如信函、技术说明书、合同等。

4、听的能力

能听懂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中使用的结构简单、发音清楚、语速较慢(每分钟120词左右)的英语对话和不太复杂的陈述,理解基本正确。

5、写的能力

能就一般性题材,在半小时内写出80-100词的命题作文,能填写和模拟套写简短的英语应用文。语句基本正确,格式恰当,表达意思清楚,无重大语言错误。

6、译的能力

能借助词典将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文字材料和对外交往中的一般业务文字材料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格式恰当,无重大语言错误。在翻译生词不超过总词数3%的实用文字材料时,笔译速为每小时250英语。

4 开设大学英语四级公选课是提高高职学生四级通过率的有效途径

通过对比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和“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B级)”对应试者的要求,我们不难看出两者的差距是很大的。也就是说通过四级考试的难度远远大于通过“应用能力考试”,这也就是为什么高职学生参加四级考试通过率比较低的主要原因。以笔者学校为例:

表一:近几年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情况统计

以上表格显示我院学生报考大学英语四级的积极性很高,然而通过率却不能令人乐观。本人认为造成这种现状有其主客观因素。主观原因是:学校、老师、学生对四级考试重视程度还不够,学生通过四级的愿望不强烈,学习积极性不高,也不够努力,同时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应试技巧。客观原因是:高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学制短、英语学习的学时太短。因此,笔者认为:在目前学制无法延长,学时也不可能增加太多的情况下,开设大学英语四级公共选修课是提高高职学生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5 对大学英语四级公选课班级学生的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5.1 开展问卷调查

笔者自09年下半年以来,连续多学期在本院教授英语应用能力训练(四级)公共选修课,此课程实为大学英语四级考前辅导班。为了准确了解此课程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本人分别于2011年上半年和2012年上半年共两次在自己授课的公选课班级中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如下: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大学英语四级公选课调查问卷

所在系______ 专业______

1.你觉得你的英语水平总体如何:

A. 很好 B.好 C. 一般 D.较差

2.对于在校英语课程,你认为:

A.非常重要 B.重要 C.一般 D.不重要

3. 你认为英语等级证书对你找工作有没有帮助?

A.有 B.没有 C.不知道 D.无所谓

4. 你考四级的目的是:

A.继续学习 B.找工作有用

C.认为将来工作需要 D.证明自己的英语水平

5. 你备考四级的途径是:

A.自学 B.参加公选课

C.自学+参加公选课 D.上网做题

6. 你参加四级公选课的目的是:

A.提高英语水平 B.复习、报考大学英语四级

C.喜欢学英语 D.只是随意报了一门公选课而已

7. 你认为开设四级公选课有没有必要性?

A.有 B.没有 C.不知道 D.无所谓

8. 只在学院开设两个班的四级公选课能满足全院学生的需要吗?

A.不能 B.能 C.不知道 D.无所谓

9. 你认为四级公选课怎样安排最合适?

A.每周2节,共10周,白天上课 B.每周3节,共6周,晚上上课

C.每周4节,共10周,白天上课 D.无所谓

10.你对四级公选课教学和教师的整体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很满意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 B.比较满意

C.不满意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 D.不便评价

5.2 对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笔者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46份,有效问卷146份,有效回收率约97%,说明学生对这份问卷调查的态度是认真的,调查结果的可信度是很高的;且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涉及到全院几乎各个专业。在对待自己的英语水平评价方面,同学选择一般和较差的分别有100和14人,约占78%,说明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对英语课程的态度,有70人选择非常重要,50人选择重要,共占比例为82%,说明学生有学习英语的愿望。在考四级的目的方面,有96份问卷选择了“认为将来工作需要”,约占66%,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认为四级证书对他(她)们很有用。在备考四级的途径方面,124份问卷选择了“自学+参加公选课”,约占85%,可见学生一方面意识到考四级的难度,自己非下大功夫不可,同时也对公选课有比较高期待。在参加四级公选课的目的方面,选择复习、报考大学英语四级的有104人,占比约71%,说明学生参加公选课的目的性很强、很明显。在开设四级公选课的必要性上,144份选择“有”,占比例高达近99%,可见学生认为开设四级公选课非常有必要。在被问及:在全院只开设两个班的四级公选课能否满足需要时,106个同学回答是:不能,约占被调查者的73%。当让同学在白天还是晚上上四级公选课作出选择时,有多数同学选择了晚上。同时,绝大多数受试的同学在问卷表达了“对四级公选课教学和教师的很满意”,他们写到“本课程针对性强,有助于我们答题技巧的提高”,“老师教学方法好,我们的英语水平有了提高”。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者认为在目前不可能延长高职院校学制和大幅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学时情况下,开设大学英语四级公选课是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的有效途径。不过靠笔者和少数几个人的努力,大幅提高全院通过率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学校领导、承担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教师提高对大学英语四级证书的认识。学校要鼓励、支持更多老师开设大学英语四级公选课,从事高职公共英语课的教师们应主动承担大学英语四级公选课。只有这样全校上下齐动员、全校师生共努力,才能尽快提高以我院为例的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通过率。

参考文献:

[1]白震坤.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4

[2]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2006年修订版)http://.cn/cet/2007-11-22/1801109279.shtml

四年级语文教学要求篇4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7-0060-0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更是一个社会源源不绝的发展源泉。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要从细节着手,更要从小做起,从基础教育抓起,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更是至关重要。在四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针对这一阶段小学生各方面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组织和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

1.四年级语文创新教学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以及综合性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面对这一情况,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不断改革以往的教学方法,探索更有效的创新性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创新教学主要强调的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基础价值取向的教学模式。 创新教学的核心为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以实施素质教育为载体,适应经济时代、知识时代的环境挑战,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探索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教育的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思路的转变、 教学模式的转换和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展现。 小学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极具情感意识、极富想象、极易产生灵感的学科,无论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还是从树立学生自我学习意识方面来说,都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环境。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针对课文教学部分,传统教学只重视课文朗诵、课文内容分析、生词讲解等内容。 而运用创新教学,增设课文内容讨论、课文情节表演、课文主题提问等环节,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延伸课文的内容,质疑课文表达的含义,加强对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视。 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学生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更提高了整体教学的有效性,一举两得。

2.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创新措施

2.1 转变教育观念,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调动小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进行四年级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这一阶段小学生的兴趣、个性和认知特点,为小学生创造更多的发挥空间,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小学生爱看的影片,将其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以此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思考,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积极自主的参与教学互动,以促进小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增强小学生的自信心。四年级是小学生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在接受别人的鼓励和评价时,能够发现自身的价值,对自己充满信心,从而对学习的兴趣就会比较高。总而言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更多的鼓励和表扬,让学生增强其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四年级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

2.2 培养四年级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 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来说就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个良好的习惯,其力量是十分巨大且长久的, 良好的习惯将会使人一生受益。 只有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帮助学生真正地将其所学知识全部转化成为自身的素养。新时期下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要求主要有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以及科学性。 应该培养的是学生的预习习惯。 预习是帮助学生自学的一项重要手段,正好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良好习惯的自主性要求相呼应。 在上课之前对将要学的知识进行准备能够帮助学生对新知识具备一定的了解, 从而在上课的时候就会心中有数, 带着目的来听课, 集中精力来听自己不理解的知识点, 这样一来便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3 教学要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掌握博大精深的语文学科知识是时代的要求,随着信息技术设备在教学课堂的普及,将教学活动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已经成为一种极为有效的方式。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可以选择更加优秀的模式和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更开阔的视野,能够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利用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很好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2.4 改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听、说、读、写相结合。和小学一、二、三年级相比,四年级的内容相对来说明显加深,学生对不同方面知识的掌握程度都不一样,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听、说、读、写相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在各方面的学习能力,从而使语文学习成绩得到整体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开始教学内容时,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朗读示范,在朗读之前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认真倾听的同时对问题进行思考,引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并根据教师朗读的内容回答问题,培养小学生的倾听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一个话题说一段话,让学生通过思考,认真组织自己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一些有意义的文章和诗歌进行朗读,让学生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或者经典的句子背诵下来,能够帮助学生增加语文知识的积累。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以这些要求为起点,教好小学四年级的语文,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四年级在小学阶段是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 只有不断加强对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重视,才能真正将创新教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发挥其优势。

参考文献:

[1] 王朝瑞.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互动的现状调查[D].南京师范大学,2011.

四年级语文教学要求篇5

二、层级分明的英国大纲

1988年,英国国务秘书在当时读、写、算基本能力教育的广泛争论的基础上,按合法程序建立了英语工作小组,指定该小组将国家英语课程中对5—16岁年龄阶段学生的教学内容作一介绍,该报告提出的各种要求都是法定的。英国还根据学生的差异,在制定语文教学大纲时,将听说、阅读与写作三部分内容分别分为八个层级与一个“超常表现”。请看听说达标层级的部分内容。

一级:学生谈论直接感兴趣的事情,听别人讲话并做出恰当的反应。他们向别人表达简单的意思,讲话别人能听得到,并开始在表现观点或讲内容的时候增加一些细节。

二级:学生在听说时表现出自信,尤其在感兴趣的话题上,有时他们意识到听话人需要他人们增加相关的细节,在解释自己的想法时,讲话清晰,用词越来越多。他们通常认真听别人讲话,并做出越来越好的回答,他们开始意识到在一些场合正规的词语和语调的作用。

(三级到七级从略)

八级: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情境中有目地地保持并发展他们的谈话,他们组织语言,表达清晰,使用恰当的词汇、正确的语调和强调,在讨论中他们发言多,表现出他们在认真地听,并十分清楚讨论的进展,他们能够在各种场合自信地使用标准英语,根据需要调整语言的使用。

超常表现:学生在各种情境下正确地选择使用语言的结构和风格,根据不同的目的自信地改变词汇和短语。他们主动展开讨论,并通过各种各样的发言使讨论持续下去,在讨论中起主导作用,同时专心听别人说,并能理解不同的和复杂的讲话内容。他们在各种场合和不同目的下都能够自信和流利地使用标准英语。

三、阶段明晰的法国大纲

法国教育部在1996年修订了《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制定了初中四年(六、五、四、三年级)语言教学的性质、培养目标、教学大纲,用以指导教学。大纲主要由适应阶段、核心阶段、分流阶段组成。适应阶段:巩固小学阶段的学习任务,并逐步向中学教育过渡;该阶段为六年级(初一年级)。核心阶段:深化和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可以组织不同的培育模式;该阶段为五年级、四年级(初二、初三年级)。分流阶段:充实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走向普通教育、中等技校或职业高中;该阶段为三年级(初四年级)。法国在1998年颁布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二年级与二年级分别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对一年级(高二年级)确定了“中学会考指导”与10门“毕业系列”的学科及其具体要求。

四、要求全面的日本大纲

日本的语文教学大纲是由其文部省统一制定的,是全国编写语言教材和进行语言教学的依据。初中有“中学国文”科教学大纲,高中有必修课“国语1”、准必修课“国语2”、选修课“国语表达”、“现代文”、“现代语”、“古典1”、“古典2”、“咸肉讲读”8科教学大纲。这些大纲所表现的要求比较全面;既重视现代语文的学习,也重视古典语文的学习;既重视语言知识的学习,也重视读写听说语文能力的培养;既强调发展学生的智力,又强调锤炼学生的语感,还强调丰富学生对现代人类、社会、自然的认识;既要引导学生深刻思考生活及人生意义,又要培养学生刚毅的生存意志。

四年级语文教学要求篇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170-02

一、研究背景

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以应试为导向,大学英语课几乎等同于四、六级备考课。在课程设置上基本为大一大二两学年的基础课,而大三大四应用提高阶段的英语课则形同虚设。这样的弊端显而易见,一方面教出来的学生只会考试,而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一塌糊涂;另一方面,在通过四级之后,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明显下降,甚至完全放弃英语的学习,从而导致毕业时英语水平的大幅度倒退。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对具有较强外语应用能力的各类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提高大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呼声越来越高,英语学习四年不间断的教育理念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四级后的大学英语课程该如何设置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着力构建更加完整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在建设好大学英语基础阶段课程的同时还应加大开设后续课程的力度”(王守仁,王海啸,2011)。

二、四级后学生英语学习状况与需求分析

为科学设置四级后大学英语课程,笔者通过一份问卷力图全面真实地掌握紫金学院四级后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和需求,受试均为我院大三、大四已通过四级的学生。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9份。结果分析如下:问题一是调查学生对英语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的自我感知度(可多选)。认为自己口语和听力两项能力较薄弱的学生高达94.7%和83.1%,这反映出我院大学英语口语和听力教学的不足。而社会用人单位对英语说和听的技能需求量最大,要求应聘者“语言表达流利”并“能适当使用交际技巧”。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必须要坚持《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的培养目标:“培养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胡学文等,2011)问题二是了解学生对后续课程需求程度:很有必要,有必要和没有必要。结果只有18.5%的学生认为后续课程没有必要,而81.5%的学生认为有开设后续课程的必要,这反映出大部分学生有学习英语的强烈愿望。问题三在于了解学生希望开设后续课程的原因,分为过六级、考研、工作需要、爱好和出国五项(可多选)。数据显示,81.2%的学生选择工作需要,这说明大部分学生能够认识到英语在将来就业中的重要性。另外在“证书效应”下,有42.2%学生选择过六级。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为了继续深造学习选择了考研需要,而出于爱好和出国需求的学生加起来仅占到30.5%。整体而言,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性,更侧重发展实际能力和选择更贴近自己专业或将来工作的英语学习。问题四是调查学生所希望的后续课程类型,分为四类:考试英语(6级、托福、雅思、考研等),专业英语(与各专业相结合的双语课),学术英语(学术英语写作、专业文献阅读与翻译等),人文社科类选修课(职场英语、英美文化、旅游英语等)(可多选)。数据显示,我院学生对四种类型后续课程的青睐度差不多,所占比例分别为51.9%、51.3%、59.7%和57.1%。这反映出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我,寻求专业发展。

三、四级后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设置

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对课程设置的要求是:各高校在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我国高校大学英语课程大致可分为三个类别:普通英语/通用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和通识教育类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Education)。其中,普通英语是基础,旨在巩固语言知识;专门用途英语又分为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和职业英语(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目的是培养学生有效进行专业交际的语言能力;通识教育类英语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我国大学英语的四级教学应属普通英语教学,而四级后教学则相当于专门用途英语和通识教育类英语教学。整体而言,大学英语课程的性质应界定为“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应符合连续性和系统性原则,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坚持实用性,授课内容、课堂活动和评估模式多样化,选课采取强制性和灵活性并重原则(徐黎鹃等,2012)。

基于上述并结合对我院四级后学生英语学习状况与需求分析,笔者试提出四级后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设置方案:

四、结语

上述课程设置仅仅是笔者提出的一个理想方案,应当注意的是在现实教学中教师会遇到各种问题而无法完全履行这一方案,如课时分配较少;有效的考核方式难以实行;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差无法适应课程要求;教师自身水平有限无法胜任教学等问题。这些问题将是进一步研究的切入点。相信通过广大教育者的共同努力,大学英语四级后续课程一定会更加有效、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四年级语文教学要求篇7

大学英语是我国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二十多年来经历了“恢复―发展―改革”几个阶段。在这一时期,作为一种为教学服务的、检验教学大纲落实情况的标准化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在不断地发展与改革。由于四六级考试大纲是依据教学大纲而制定,因此,教学大纲的变化必然促使四六级考试做出相应的调整。分析各个时期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可以发现,我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85―1998年。1985年原国家教委公布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根据《大纲》,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的能力和译的能力,以及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使学生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的信息,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较好的基础。同时,《大纲》将大学英语课程分为六级,每级都用定量指标加以具体化,对结束四六级学习的学生进行统一的标准测试。很显然,《大纲》突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兼顾听和译及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这反映了当时国家对高等专业人才外语方面的要求,符合国情。八十年代初,随着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英语作为一种国际交流工具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当时交流的主要形式是阅读。因此,大学英语教学提出重视阅读的教学要求是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1985年版《大纲》的制定表现出明显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特色,即强调语言结构学习及对语法结构、词汇用法的掌握程度等。作为一种教学考试,四六级考试必然要体现《大纲》精神。因此,它主要测试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对词汇、语法的掌握情况,较少测试听力能力,而口语考试则未实行。尽管现在看来,这种考试方式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但当时却是符合社会需要的,并且从实施效果来看,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大学生的阅读能力已有了一定的提高。考试成绩显示,四级考试第一个五年(1987―1991)平均分是25分,第二个五年(1992―1996)平均分是26分,第三个五年(1997―2001)平均分是27.5分。不可否认,四六级考试的创设与推行在当时对推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及提高教学质量等都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

第二阶段是1999―2002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原先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过度强调阅读能力而忽视听说等语言应用能力的发展,导致“哑巴英语”、“高分低能”等现象的出现,使得毕业生从业后无法满足相应岗位的要求。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加强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1999年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将教学目标调整为“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以英语为工具交流信息”。很明显,1999年版《大纲》在继续强调重视“阅读能力”的同时,加大了听、说、写、译技能的比重,要求教学要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针对教学目标的变化,CET做了相应的调整:设立新题型(如复合式听写和简答题)、采用平均级点分报告成绩、设作文最低分、开始实施口语测试等。应该说,这些措施都是为了更客观地反映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对促进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不过,这次CET的调整虽然增加了考查听、说、写、译的比重,但阅读能力仍是考查的重点,占比40%。

第三阶段是2003年至今。2003年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此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修改原有的教学大纲,制订新的课程教学要求;实行基于计算机的教学模式改革;改革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为此,2004年1月教育部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课程要求》),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调整为“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为了适应《课程要求》,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教育部于2005年2月公布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新方案》),对原有的CET模式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并于2006年1月、6月分别试行新的四六级考试,2007年起全面实施改革后的四六级考试。这预示着新一轮的四六级考试将在我国全面展开。

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从设立以来受语言测试理论、英语教学要求和人才培养标准变革、考试安全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其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和考试管理模式一直在不断地调整和变革,不断进行完善,对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增强高校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确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其功不可没。但是现行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仍然还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只有不断克服和解决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的各类问题,才能推动这项考试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使其能更好地服务于大学英语教学工作,服务于学生。本章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性质、考试的社会关注度、测试的完整性等方面认真分析和归纳现行的大学英语考试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考试制度改革提供有效的参考。

(一)考试性质定位仍模糊不清,不能有效落实教学目标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发展过程中,考试委员会和试题设计组不断采取改进记分方法、设计开发新题型、采取无纸化考试等手段,来增强考试的信度和效度。随着这项考试的持续使用,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越来越多,即使国家教育部在2005年启动了一揽子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方案,包括彻底改变考试以往的记分和成绩报道体系、对分值和题型进行调整等,但考试所带来的一些问题一直没办法得到根本性解决。笔者认为,目前英语四、六级考试所带来的问题不仅仅人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得与火及对策研究是考试的信度和效度的问题,所以仅靠对考试的记分体系、成绩报道、分值调整和题型变化等进行改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大学四六级考试改革存在的最大的也是最主要的问题可能仍然是没有明确的性质和功能定位。一项考试如果性质不明,其功能定位就会摇摆不定,那考试作用的充分发挥就很难保证,这将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二)社会关注度未能降低,副作用颇大

考试存在于一定的教育和社会环境中。其社会功能的发挥不仅受试题质量的影响,也受到教育体制、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考试将会对学习目的、人才评价观念、就业标准和社会风气等产生广泛影响,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功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大学英语教学既有积极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考试被社会过度关注,加上社会上对此项考试性质和目的的认识存在偏差,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被过多的赋予了其不能承受的社会功能,导致考试成绩被误用甚至滥用,扭曲了测试目的,使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功能被无限夸大,产生许多严重的副作用,突出表现在为:

第一,错误地将英语教学考试评价与大学生的毕业与就业评价划等号。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仅仅是高校英语教学评价的一种手段而已,但将它与人才培养质量相关联后,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加之大规模考试往往都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一项考试活动的适应范围与考试结果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成正比关系。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设计初衷主要用于测评在校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评价高校英语教学情况。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一些学校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目的和意义缺乏正确认识,把通过考试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有些院校为了提高四、六级考试成绩,不惜采用非理性的手段,对教师采取将考试成绩与其收入和职称评聘等利益挂钩,对学生采取将考试成绩与学位证书挂钩的做法,这使得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功利色彩十分浓厚,必然会导致考试功能被扭曲和异化,严重影响大学英语教学健康发展。

第二,在教学与考试的关系上,本应为教学服务的英语四、六级考试成为了目的,导致正常的英语教学秩序受到较大影响,不利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发展。尽管绝大多数高校将大学英语考试成绩与学位证书授予脱钩,但由于考试的高社会关注度的原因,学生本人和用人单位对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的态度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还是一如既往的看得相当重要。虽然教育部已经取消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划定及格分数线的做法,但将426分作为及格线在学校和社会单位得到了默认。

第三,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不强,学生学习的英语兴趣不高。学校和社会过于强调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成绩,将其与许多的利益挂钩,降低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滋生了不良学风和学习方法。由于现在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与课堂教学的内容相关性不强,导致课堂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意识不强,使课堂教学功能被严重弱化,导致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提高很缓慢。

第四、考试舞弊现象严重。诚信参考是保证考试公平公正的基本前提,也是考试评价的最基本要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弊行为不仅不能影响了考试成绩的真实性,而且严重破坏了考试的公平公正,败坏了学风考风。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舞弊事件时有发生。虽然在考试改革中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推行考试诚信系统和采用网络报名体系等,以及在考点内架设无线电屏蔽设备,确实对防考试舞弊起到了一些积极效果,但这些措施只能治标不能治本的,原因就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由政府部门组织的全国统一的考试,这使其享有了中央级的行政权威性,必然导致学校、社会给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赋予了超出考试本身以外太多的东西,派生出了一系列非教学评价功能,使之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评价大学英语教学的考试了。具有功利色彩的考试必然会有舞弊现象跟随。2005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进行大幅度改革,其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弱化社会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关注度,淡化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社会权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虽然调整和限制了考试范围,规定只有在校大学生才能参考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将社会考试拒之考试大门外,同时还规定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与大学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授予脱钩,但是这对降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社会关注度的效果十分有限。因为,第一考试组织部门的权威性决定了考试的权威性。作为由教育部承办的全国大规模的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一直以来在社会各用人单位心中的地位和权威性相当高。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给出的量化成绩,常被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单位作为各高校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人才的评定和录用的标准。按照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大纲》所指出的那样,改革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更加科学,更加能测试出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应该是具有更高的权威性了,这将不仅不能降低社会对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关注程度,有效防止考试的功能异化,相反可能还会加剧社会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会更“高看一眼"。第二很多高校还没完全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与学生利益真正脱钩。2005年教育部领导就明确表示反对将大学英语四六级的高校教师在职硕+学位论文考试成绩与学位证挂钩。但实际操作中却又是另外的一个情况。虽然现在高校不要求学生在取得学位证之前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必须及格(或者达到426分),但对这项考试的成绩并不是没有任何要求的。

三、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未来的发展方向

四年级语文教学要求篇8

关键词:英语四、八级统考 英语专业 教学

Abstract: TEM4 and TEM 8 are the English tests with the highest rank and authority in our country, reflecting the students’ achievements in their studies and representing the teaching level of the universities.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syllabus for English teaching and the syllabus for TEM4 and TEM 8, we discuss in great detail how to base ourselves upon English teaching, strengthen the test training, achieve a higher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passing rate for TEM4 and TEM 8.

Key words: TEM4 and TEM 8; English-major; teaching

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四、八级统测是由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统一组织的,对英语专业二、四年级学生分别进行的一种英语水平考试。目前,四、八级统测已成为衡量各高校英语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而且其社会影响也在不断增加。现在在许多地方的人才市场上,通过八级考试所获得的证书已成为高水平英语的一个重要标志。另外,作为一种权威性的考试,其结果不仅反映着参试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也代表着参试学校英语教学水平。我院自1995年参加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四、八级统测,至今已有10余年。实践证明,四、八级统测在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的同时,还发挥了很强的积极反拨作用,即对教、学产生了极为有利的影响。首先,它使教学决策、组织和管理人员以及考生明确了教学大纲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增强了向大纲看齐的意识;二是对教学提供了反馈,使教师与学生了解了自己教与学中的成绩与不足,进而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三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教与学的动力,考生们(尤其是参加四级统测的考生)普遍反映,统测对他们的学习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考前的准备阶段,他们往往都全面复习了所学的内容,发现并及时弥补了学习中的漏洞,同时,在复习过程中也学到了不少新东西。而且,由于社会上对专业英语八级证书的高度认同,其特殊的含金量使证书持有者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有着明显的优势,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努力学习、力争考取八级证书的积极性。

一、英语专业教学方面

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四级和八级考试着重检查学生的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测试内容应包括教学大纲规定的、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必须掌握的语言技能、交际能力以及语言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应注重检验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测试内容来看,统测既有对听、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检测,也有对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的检测。写作、翻译、完型、改错、人文知识除了检测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外,在测试的各部分都包括了一定的跨文化知识。此外,四级考试的主观题占40% ,客观题占60%,八级考试的主观题为60%,客观题为40%。显然,八级考试中主观题的分量大大高于四级考试,这是由高年级阶段的教学特点决定的。

在英语专业教学中,我们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中的具体要求,对低年级教学以技能训练为主,要求学生建立起牢固的基础知识。学生入学伊始,针对生源特点制定系统的阶段侧重点,有计划地安排各科各阶段的主要授课内容。各科互相协作,使学生各项语言运用能力得到均衡发展。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扩充词汇量,规范语音语调、背诵精品短文、系统基础语法、强化学生听力技能、加强学生课外阅读。在教师的安排上,派有教学经验、责任心强、教学效果好的教师任教,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入学阶段的学习,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为高年级阶段的自主性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高年级阶段同样要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中的具体要求,在进一步提高听、读、写、译等单项技能的同时,加强综合技能的培养。在听力教学上加强训练,让学生多听、多读不同体裁的内容,要求学生不但听懂字面意思,还要透过字面理解其深层含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解准确度及理解过程中主题思想和主要细节的兼顾,培养学生从篇章细节中总结概括中心思想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上加强培养学生通篇和重要细节的理解能力,增大阅读量,加快阅读速度,提高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从教纲、考纲规定的阅读相当于《时代周刊》社论及文学原著的要求来看,高年级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应接近英语本族人士水平。在写作教学上,培养学生注意组织结构和语言的正确性,在审题、谴词造句、句子的衔接和段落的过度等方面下功夫,力求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另外,要加强说明文和议论文的写作训练,特别是要提高领会和把握写作中心的能力,根据中心进行展开的能力等。在翻译课教学方面,我们知道,英汉互译包含了接受技能和产出技能的综合运用,同时涉及汉英两种语言、文化及其表达方式,这就要求学生具有对两种语言和文化的理解运用能力,因此,要指导学生在阅读中仔细体验文字的语气、韵味和行文风格,注重其文化意识的培养,通过多读书,拓宽知识面,不断积累语言滋养,要逐渐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化以及翻译艺术的敏锐感觉、精细的鉴赏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的语言不但正确、规范,而且丰富、生动。惟有如此,才有可能在面对各种题裁文章的翻译时,做到形神俱佳。翻译测试既是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一种有效测试手段,从中我们也能对学生的语言功底和文化素养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把握。

二、备考强化训练方面

首先,我们对此项任务立足于日常的教学中。在学生刚入校时即向他们强调四、八级统测的重要性,提出目标要求并以此鞭策学生努力学习。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词汇方面,我们在二年级下学期初和四年级上学期始对学生分别进行四、八级词汇测试并记入平时成绩。该测试的基本依据是刘毅五千词、一万词,王迈迈五千词及姚乃强教授主持编写的专业英语四、八级词汇表。

在听力方面,我们力求培养学生获取口头信息的能力。利用英语国家人士关于日常生活、社会生活的讲演或交谈和难度相当于TOEFL中的minitalk作为听力材料。要求学生理解中心大意,抓住主要论点或情节。同时从一、二年级就加入VOA的special和standard的国际新闻的教学内容。四、八级培训中要求学生能听懂VOA和BBC节目中有关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记者现场报道;能听懂有关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教育、语言、文学、科普方面的一般讲座及讲座后的问答。

在写作方面,由多年参加四、八级写作部分阅卷的老师对专业英语教师进行标准化阅卷培训,使他们熟悉四、八级写作的基本要求,较为准确地掌握打分标准。另外,对学生做课外四、八级写作讲座并进行反复的写作训练。具体训练可分别放在基础写作和高级写作课程作业中实施。

在翻译方面,除在翻译课程中教授基本的翻译理论和技巧外,将历年的具有权威性的英语专业八级翻译考段融入每次教学,使学生将平时所学知识与考试技巧有机地结合起来。

其次,考前辅导也是提高四、八级统测成绩的有效途径。针对性复习能够使考生更熟悉在考试中经常遇到的格式、习惯及特殊类型。考前辅导能够提高学生在统测中的名次,也能够提高学生在考试中的自信心和效率。因此,考前辅导是必要的、有利的。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在考前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权威性的英语专业四、八级模拟试题(如上外邹申教授历年来主持编写的四、八级考试指南及有关模拟试题)及历年统测的全真试题融入相关课程教学中,细做精讲,使学生熟悉考试内容,增加实战经验并调整好应试的竞技状态。

参考文献:

四年级语文教学要求篇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6-001-02

1 引言

一般认为,写作水平短期内迅速提高可能性不大,英语写作也不例外。但是,针对特定考试或特定文体的写作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备考,短期内有较大进步并在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并非不可能。本文结合四、六级考试写作命题特点,借助“图式理论”指导四、六级写作的备考和教学,在强化学生“语篇图式”方面做理论性细化和实践尝试,提出“功能段落”备考和教学。

2 CET-4&6 写作命题特点

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教学要求”)中对大学阶段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虽然四、六级写作要求考生达到“一般要求”和“较高要求”,但其命题特点相似,如多数有三或两个汉语提纲,是对内容的要求,且官方给高分范文多为“三段式”。三段可对应三个“功能”。历年四、六级论说文写作可概括为六种“功能段落”:现象、危害、原因、建议、观点、意义。

即使题目未给汉语提纲,也可写三段。如2011年12月四级,作文题目为“Nothing Succeeds without a Strong Will”,且要求评论一个幽默说法“Quitting smoking is the easiest thing in the world. I''ve done it hundreds of times.”那么,至少可写两个“功能段落”:(1)对所给“saying”的评论;(2)对主题的阐述。考生还可扩展一个段落,如建议、现象段。

总之,无论四、六级命题如何变化,“三段论”对应三个“功能段落”已成为其突出特点。

3 “段落图式”与CET-4&6写作备考、教学

图式理论认为,语言教学中的图式可分为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形式图式和策略图式。语言图式和策略图式指学习者的语言基础积累和写作策略应用。内容图式指学习者已理解掌握的“事实知识”或“对于世界的背景知识”(Carrell,1984);形式图式指文体和语言组成文章的方式。写作过程是四种图式的积累、激活和重新建构;这四种基本形式运用于写作过程表现为:遣词、造句、布局和谋篇。

基于四、六级“功能段落”特点,笔者提出“段落图式”概念来概括六种功能段落。“语言图式”作为教学基础,“段落图式”作为写作教学的重点。如2010年12月六级作文,题目为“My Views on University Ranking.”和三个提纲:(1)目前高校排名相当盛行(现象段);(2)对于这种做法人们看法不一(观点段:支持方观点分析“利”;反方观点分析“弊”);(3)在我看来……(观点或建议段)。

有时,试题给出两个汉语提纲,也转化为三个功能段落,如2010年12月四级作文题目为“How Should Parents Help Children to Be Independent?”和两个提纲:(1)目前不少父母为孩子包办一切(现象段);(2)为了让孩子独立,父母应该……(建议段)。为使内容更详实,还可写“原因段”或“危害段”作为文章第二段。

4 基于“图式理论”和“功能段落”的写作教学建议

写作备考,主要是解决两个问题:思路和表达。思路解决“怎么写”的问题,表达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如果一个写作中既知道“怎么写”又知道“写什么”,他的作文预计可以顺利完成。从“图式理论”出发,形式图式和策略图式解决“怎么写”,语言图式和内容图式解决“写什么”。

4.1 强化“遣词造句”,构建语言图式和内容图式的“功能”意识

教学和备考中,遣词是写作的基础,也是语言图式和内容图式的核心内容。四、六级评分中14分档次的要求如下:“文字通顺、连贯,基本无语言错误,仅有个别小错。”

遣词造句方面,强化两个能力:广度和深度。

(1)遣词方面。

广度即词汇的丰富程度(variety or diversity)。考生的词汇丰富程度越强,语言图式和内容图式越是丰富。达到用词广度的技巧方面,可以使用同义词替换的方法,也可以使用同根词,还可以使用“范畴词”:上义词、下义词、相关词等(如,people可以理解为上义词, 它的下义词可以为men,women,teachers,students,customers等,相关词汇为与主题相关的同范畴词汇,如2011年6月四级作文主题为Online Shopping,与该主题相关的词汇有customers,online shops,Internet等)。

深度即词汇表达的学术化(academic)。四、六级写作一般为议论文,因此写作表达应该尽量正式、学术化。

此外,“功能段落”教学中应强化学生的词汇“功能”意识,即学生应该在学习时明确词汇的用途,如contribute to 短语可用于(正面)现象段、原因段、建议段等。

四年级语文教学要求篇10

一、引言

就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而言,大学英语教学考核应该是对大学生的英语能力和英语学习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也是对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一种检验。然而,纵观大学英语教学和学英语教学考核情况来看,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一直起着总“指挥棒”作用。多年来我国大多数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一直围绕着如何能提高四、六级考试通过率而教学,大学英语教学考核的方式也以四、六级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为准,并且多数院校以期末考试作为评价学生整个学期的大学英语成绩。这种考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学习英语积极性,因而大学英语教学效果没有达到教学期望值水准。目前,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和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都在进行重大改革。了解这些年来大学英语教学,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和大学英语教学考核的发展过程和现状,对促进大学英语教学和大学英语教学考核质量的提高具有一定价值。

二、大学英语教学考核的发展过程

自改革开放以来,大学英语教学考核经历了一个观念不断更新、考核内容不断丰富、考核形式不断完善、考试环境不断优化的过程。总体来讲,大学英语教学考核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为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后期。当时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对英语作为一个交际工具的需求有限,更多的是局限于书面交流。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差,起点都很低,加上教学条件和教学资源非常有限,于是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以词汇、语法、阅读和翻译教学为主线的教学方式。大学英语教学考核采用的是终结性评价,即期末考试的分数决定了学生整个学期的成绩。考试的形式主要以主观题为主,如填词、回答问题、英汉互译等。考试的内容基本以测试词汇语法知识、阅读和翻译能力为主,不考核听力、写作和口语。

第二阶段为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上世纪90年代末。在1986年,教育部颁布《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在这一时期,全国采用统一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的能力,以及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使学生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较好的基础”。随之全国统编的大学英语教材也出现。各校把大学英语课程列为重点建设课程,大学英语教学迅速发展。大学英语作为公共必修基础课,开课两年四个学期,小班授课,学生统一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统考。这一时期教育理念中引入交际思想和技能训练。此时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要求分三个层次(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和译的能力,以及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大学英语教学考核随之有了很大的变化。1987年,中国开始了首次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英语四级试卷中有了听力和写作项目,但没有翻译项目,而且除了写作是主观题外,其它都是客观题。全国大多数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考核采用的仍然是期末考试的分数决定学生整个学期的成绩的方法。试题大都效仿四级试卷。考试的形式主要以客观题为主,只有写作是主观题,占15%,听力、词汇与结构、阅读、综合填充均为客观题。后期才增加了回答问题、英译汉项目。考试的内容基本以测试词汇语法知识、阅读为主,不考核口语。

第三阶段为上世纪90年代末至2003年。1999年9月,教育部对1986年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版)》中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大学英语教学应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的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很明显,此时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要求分二个层次(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大学英语教学考核也有了相应的变化。大学英语四级试卷中听力项目不总是客观题,而有了主观题,即复合式听力,同时写作项目也确立了最低分,并有了四级口语考试。该时期,全国许多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考核采用的还是期末考试的分数决定学生整个学期的成绩的方法。试题大都效仿四级试卷。客观题的比重在70%以上。

第四阶段为2004年至现在。2004年教育部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课程要求》中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课程要求》别强调听说能力的训练。此时的大学英语教学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要求不再分层次,而是要求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和译的能力,即英语综合应用能力。随着《课程要求》的颁布,教育部正式启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包括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改革。教育部在全国高校中选取180所院校,要求它们以《课程要求》为依据进行大学英语网络多媒体教学改革试点,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将分别于2007年1月和2007年6月全面实施改革后的四级考试和六级考试,在新的题型中听力占到35%。听力理解部分增加了长对话,阅读理解部分细分为快速阅读理解和仔细阅读理解。仔细阅读理解又进一步分为篇章阅读理解和篇章词汇理解。综合测试部分除了原有的完型填空和篇章问答外,还采用改错或句子翻译(中译英)题型。原有的词汇与结构部分全部取消。同时,《课程要求》也对教学评估作了要求。它把对学生的评估分为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两种。全国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考核也积极跟上,许多院校一改过去单一的终结性考试方法,都在探索着如何实施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的考核模式。

三、讨论

从上述大学英语教学考核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带来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改革,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改革影响了全国许多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考核。事实上,这些年来全国许多高校把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成绩(通过率)作为衡量学校大学英语水平高低的标准,进而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又把教师所教授的班级的四级成绩(通过率)作为考核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准。有的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还把四级考试的分数作为第四学期的大学英语教学考核的成绩,不合格者需要补考。还有的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把四级考试是否合格作为发放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的标准,不合格者不发放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影响不仅仅局限在高校之内,社会用人单位也把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合格证书或成绩作为是否录用的重要标准。因此,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不仅仅影响了大学英语的教与学,即教师的授课方式与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内容,还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

当前,随着这些试点院校的改革不断深入,经验不断积累与推广,全国许多高校都在尝试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将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引入大学英语教学,构建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改革也在紧锣密鼓进行。改革包括两部分:考试内容的改革和考试方法的改革。考试的方法就是实施计算机网络考试,考试的内容是以视听为基础而进行的说、读、写、译测试,这与《课程要求》中强调听说是相一致的。

《课程要求》的颁布,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改革使全国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考核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各级学生的期末成绩实行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考核模式,改变以往单一的笔试和客观题比例偏大的弊端,变读写为主的测试体系为多元化的测试体系已成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考核改革的目标。为做好终结性考核,我们应加大主观题比重,注重应用能力的测试,特别是听说能力,并把口试作为期末成绩的组成部分。为做好形成性考核,大学英语教师不但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成绩、网络学习中的参与度及输出情况,还要在平时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考勤、作业及课堂表现等记录。此外,形成性考核还包括学生自我评估、学生相互间的评估、教务部门对学生的评估等。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并付诸实践。

四、结语

我们知道测试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一种检验教学效果的工具,又具有巨大的反拨作用。在过去,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以及各高校效仿其考试方式的大学英语教学考核都对大学英语教学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教师的应试教学、学生的应试学习“费时低效”、“高分低能”,造成了“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然而,测试体系总是在教学中扮演指挥棒的角色,指挥棒的正确使用可以给教学指明方向,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和动机,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课程要求》在教学评估一节中对大学英语教学考核作了较为详细的指导,但如何贯彻落实好这一精神,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大学英语教学考核实践中探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张尧学.关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J].外语界,2008,(5).

[3]《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工作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Z].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蔡基刚.当前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压力[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3).

[5]桂诗春.我国外语教育的根本出路[J].中国外语,2004,(1).

[6]杨惠中.从四、六级考试看我国大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现状[J].中国外语,2004,(1).

四年级语文教学要求篇11

近年来,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的语法部分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新题型,并呈现出比重逐年增加的趋势。以往的专四考试的语法部分主要是考一些语法知识的应用------主要是根据语法规则,选择正确的选项完成句子。2008年以来,开始出现一些考察语法概念的新题型,如考察学生对句子结构的理解,分析句子画线部分的语法功能。通过分析近5年的英语专四试题,可以发现:专四试题中15道语法中,语法概念题占到了相当的比重。

以2014年专四试题53题为例:

53.Which of the following italicized parts is used as an object complement?

A. The front door remained locked. B. The boy looked disappointed.

C. Nancy appeared worried. D. He seemed to have no money left.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结构的掌握,ABC选项为系表结构(系动词+过去分词),斜体部分的形容词作表语,而D选项过去分词left用来形容宾语money,因此正确选项为D。

从本校的情况来看,学生普遍反映这类题型较难,原因如下:

1.此类题型与以往的侧重语法应用的题型差别较大。学生们在初高中阶段所做的大量试题都是侧重应用方面。很多学生虽然会做题,但是对句子的语法结构未必熟悉。

2.对英文的术语感到陌生。中国的学生都是用中文来学习英语语法。虽然学生知道定语、表语、同位语、补足语等术语,但是对它们的英文表达却一窍不通,这就导致了在考试中很多学生连题目都看不懂,更谈不上选择了。

二、专四新题型对综合英语教学的新要求

全国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目的在于考查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它既是对专业二年级学生进行的基础阶段终点测试,又是一种较全面地检验学生真实水平的权威性测试。但就当前综合英语课的教学现状来说,还难以达到培养合格英语人才的客观要求。对于提高学生专业四级过级率的作用发挥上,也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所以,改革综合英语课教学模式,努力提 升教学质量。确保学生顺利通过专业四级考试,已成为综合英语课教学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2]

针对专四考试语法部分出现的新题型,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方式应及时做出调整:

1、在课文里强化语法概念。在课文里通过大量、反复地结构分析强化学生的语法概念。学生们在中学阶段已掌握了基础语法,在综合英语课堂上,教师应把重点放在对基础语法的复习与巩固上。对于课文中出现的复杂句式,应详细剖析句型结构, 及时总结重要的语法项目,强化英语专四级考试中经常出现的语法结构。[3]

2、尽量使用英文讲解语法,这样学生自然熟悉了语法概念的英文说法,从而在考试中应对自如。英文讲解语法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并伴以中文解释,不断重复以加强学生对英文语法概念的理解。

3、鼓励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培养英语语感。综合英语课的课文大多篇幅长且难度高。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不仅可以解决词汇语法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长、难句。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较好地英语这门语言的遣词构句的规律。

三、以英语专业四级为导向改革综合英语的教学模式

1、 采取互动式教学模式。教师就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法,采用组织复述课文、讨论作者观点等不同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也可以组织学生间的辩论和问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启发性的、开放性的,这样就能让学生自由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语言输出能力 。

2、改革教学模式。构建以综合语言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英语课堂。传统的英语精读教学

四年级语文教学要求篇12

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引发英语教学的改革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由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主持的大规模标准化的全国统一考试。它以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为依据,从1987年开始实行,并在全国普及。此后,大学英语受到了高校师生的高度重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然而,其消极面也逐渐出现,许多大学过度重视四、六级通过率,使得大学英语教学成为应试教学,忽视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出现了“高分低能”、“聋子、哑巴”英语的现象,这不仅引发人们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质疑,同时对英语教学也发出了警报。由此,2005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试行)》。该方案的试行推进了大学英语改革,同时也预示着在大学英语教学领域将发生一系列彻底的变革。

二、改革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特点

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四、六级考试改革的特点:其一,计分体制和成绩报导方式的变化。四、六级考试的分数在经过加权等值、正态化数据处理后,将报导均值为500、标准差为70、成绩全距在290分至710分之间的正态分。四、六级考试不设及格线,考后向每位考生发放成绩报告单,报导其总分和各部分的单项分。这样,教师可以更充分地了解教学的长处和短处,学生也可了解自己语言能力上的强项和弱项。其二,考试内容的变化。按照《课程要求》修订考试大纲,考试内容的主要变化表现为:加强了听与写的考核,增加主观题的比例,增设长对话理解、短文回答和快速阅读等新题型。主观题的增加,能比较客观全面地反应考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其三,四、六级考试加大了语言输出能力的考核力度。主观题的增加,对听、写、译等应用能力的考核超过50%,既能比较全面地反映考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又有助于调整教学重心,使教学安排趋于合理、遵循教学规律,实现“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教学目标。

三、大学英语教学面临改革

四、六级考试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指挥棒,其巨大的调控作用势必导致教学方方面面的改革。通过对其特点的分析,可以肯定四、六级考试改革对英语教学的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模式等方面均有影响。

根据2004年教育部公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和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可以看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必须深刻领会教学目标的含义,使教学的开展始终以目标为中心,紧跟改革形势,转变观念,更新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式。

教学目标的变化导致教学重点的转变。在四、六级考试改革内容里,明显增加主观题的考核,加强对听、读、写和译的能力考查,多样化的题型从各个层面测试考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实际运用语言能力上。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意识到英语是一种语言,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能在实际中应用它,所以英语教学应是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把重点始终放在语言能力的培养上,加快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从整体上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水平,以适应全面素质教育的新要求。

一贯重视语法和阅读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加的交际需要,更不能适应新的教学目标和重点,学生很需要新颖的教学方式、工具和手段,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教师作为课堂的主角,除了应具备良好的素质外,还应具备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进行基于网络的多媒体立体化教学体系建设与试点工作。在教学中综合使用网络、教学软件等工具帮助学生学习,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有助于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积极有效地学习,进而推进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结论

教育部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改革,既反应了我国英语教学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又适应社会的需要,同时也满足了广大学生的要求。然而,教学改革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要根据社会实际需要的变化而变化,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更严、更新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杨惠中,从四、六级考试看我国大学生当前的英语语言能力现状[J],中国外语,2004(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