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德育的方法合集12篇

时间:2023-09-03 15:19:51

简述德育的方法

简述德育的方法篇1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要点速记:全民多现身。

 

2.简述近代社会教育的特点。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3)教育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倡导以法治教。

 

3.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2)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学校结构。

(4)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4(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要点速记:两权一目的。

5(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①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

②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③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

要点速记:人(人才)鱼(舆论)公(公民)主(民主)促政治。

每天积累一点点,一起来遇见更好的自己(^ω^)

 

6.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3)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4)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

要点速记:目内方育。

 

7.简述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1)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要点速记:两传选新再创造。

 

8.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要点速记:严(延时价值)规范(社会性规范),塑(加速个体发展)个性(发展个性),总之要发展。

 

9.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接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学校教育对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要点速记:三有一训练,控制影响全面。

 

10.简述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

(2)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人的发展。

(3)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离开了人的活动,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的发展的现实。

 

11.简述影响教育制度的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要点速记:社会、个人、外国三方面。

 

12.简述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

(1)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展,年限不断延长。

(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3)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

(4)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要点速记:义务要延长,高等要大众,职业要统一,终身要建立。

 

13.简述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3)人们的教育思想。

(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要点速记:社会、个人、理论三方面。

 

14.简述现阶段我国教育的基本精神。

(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展的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 能力。

要点速记:社会主义接班人,全面个性多发展。

 

15.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要点速记:提速(国民素质)个性创两全。

 

16.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顺序性。

(2)阶段性。

(3)不平衡性。

(4)互补性。

(5)个别差异性。

 

17.简述活动课程论的观点.

(1)主张一切学习都来自经验,而学习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2)主张学习必须和个人的特殊经验发生联系,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 开始。

(3)主张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有步骤地扩充学习单元和组织教材,强调在活动中学习,而教师从中发挥协助作用。

要点速记:个人经验,打破界限。

每天积累一点点,一起来遇见更好的自己(^ω^)

 

18.简述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1)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水平对课程开发的影响。

(3)学科特征影响课程的编制。

要点速记:学生、社会、学科。

 

19.简述课程标准的含义及作用。

(1)课程标准的含义。

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学科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

(2)课程标准的作用。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20.简述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着八种相对独立的智力:

(1)语言智力。

(2)逻辑—数学智力。

(3)视觉—空间智力。

(4)音乐智力。

(5)身体—动觉智力。

(6)人际智力。

(7)自知智力。

(8)自然智力。

要点速记:语(语言智力)数(逻辑—数学智力)体(身体—动觉智力)音(音乐智力)美(视觉—空间智力),一人(人际智力)两自(自知智力和自然智力)。

 

21.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要点速记:两独一发。

 

22.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具体来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要点速记:开醋(促进)放盐(研究)。

 

23.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观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要点速记:学习过人。

每天积累一点点,一起来遇见更好的自己(^ω^)

 

24简述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要点速记:方(学习方式)平(评价与考试制度)的关(课程管理制度)节(课程结构)有内(课程内容)功(课程功能)。

 

25.简述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

(3)发展学生体力,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

(4)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 素质。

要点速记:双基 + 全面发展(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26.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3)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相统一的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要点速记:建(间接经验)立(发展能力)主(学生主体)育(思想教育)。

 

27.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要点速记:一动机四知识。

28.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好课的前提。

(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3)布置、检查课外作业。

(4)课外辅导。

(5)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要点速记:备上作业来辅导,学生成绩差不了。

 

29.简述教师应该如何备课。

(1)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设计教法。

(2)备课要写好三种计划: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单元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要点速记:三备三计划。

 

30.简述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1)目的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结构合理。

(5)语言艺术。

(6)气氛热烈。

(7)板书有序。

(8)态度从容。

要点速记:明确内容;方法合理;语言热烈;板书从容。

 

31简述教师布置作业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1)作业内容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2)考虑不同学生的能力需求。

(3)分量适宜,难易适中。

(4)作业形式多样,具有多选性。

(5)要求明确,规定作业完成时间。

(6)作业反馈清晰、及时。

(7)作业要具有典型意义和举一反三的作用。

(8)作业应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含有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并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9)尽量同现代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力求理论联系实际。

 

32.简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

(1)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教师的讲授应抓重点、难点和关键。

(3)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

要点速记:主(主动性)抓(抓重点、难点、关键)情境(设置情境),培方法(培养思维方法)。

 

33.简述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贯彻要求。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要点速记:小联(联系实际)在乡(乡土教材)下训练运(运用知识)输技能(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

 

34.简述教学方法选用的依据 

(1)考虑教学方法本身的特点和功能,灵活选择,综合运用。

(2)依据学科特点和学习内容选择教学方法。

(3)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4)依据学生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5)依据现有的教学媒体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要点速记:依自身,依内容,依目标,依学生,依媒体。

 

35.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注意。

(1)培养学生善于与注意分散作斗争的能力。

(2)培养学生稳定而广泛的兴趣。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培养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5)使学生能分析自己在注意方面的优缺点,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每天积累一点点,一起来遇见更好的自己(^ω^)

 

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36(1)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①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②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③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37(2)班级授课制的缺点。

①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做主,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②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现成的知识,动手机会少,不利于培养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③教学面向全班学生,强调的是统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④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有限。

要点速记:大养人,教主导,学集体;限独立,少动手,难个别,缺灵活。

 

38简述知觉的基本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

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觉的选择性。

(2)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的。人在知觉时,并不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统一的整体。

(3)知觉的理解性。

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它,并把它用词语标示出来,这种特性就叫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39简述记忆的品质。

(1)记忆的敏捷性。

这是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记住较多的东西,就是记忆敏捷性良好的表现。

(2)记忆的持久性。

这是记忆的保持特征。能够把知识经验长时间地保留在头脑中,甚至终身不忘,这就是记忆持久性良好的表现。

(3)记忆的准确性。

这是记忆的正确和精确特征。它是指对于所识记的材料,在再认和回忆时,没有歪曲、遗漏、增补和臆测。

(4)记忆的准备性。

这是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它使人能及时、迅速、灵活地从记忆信息的储存库中提取所需要的知识经验,以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

要点速记:两准一敏才持久。

 

40.简述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1)学习材料的性质。

(2)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

(3)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

(4)识记的方法。

(5)时间因素。

(6)情绪和动机也影响着遗忘的进程。

 

41.简述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

(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5)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要点速记:引观察、勤思考、扩知识、练想象、爱幻想。

每天积累一点点,一起来遇见更好的自己(^ω^)

 

42简述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材料的意义,少用机械记忆。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深度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材料。

(5)运用多重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要点速记:理解(理解材料意义)目的(明确记忆目的)精加工,组块编码重方法。

 

43简述如何组织复习以防止遗忘。

(1)及时复习,经常复习。这是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来进行复习的。

(2)合理分配时间。

(3)做到分散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4)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5)复习方法要多样化。

(6)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要点速记:法(复习方法多样化)官(多种感官)及(及时复习)时(分配时间)返(反复阅读)回(试图回忆)三中(分散和集中)。

 

44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②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③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①保护好奇心。

②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③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④重视非逻辑思维。

⑤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①发散思维训练。

②推测与假设训练。

③自我设计训练。

④头脑风暴训练。

要点速记:环境 + 个性 + 课程。

每天积累一点点,一起来遇见更好的自己(^ω^)

 

42.简述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要点速记:储数量、训方法、多练习、勤思考。

 

43.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1)学生的学习是以掌握间接知识经验为主的。

(2)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进行的。

(3)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4)学生的学习是在学校班集体中进行的。

(5)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44.简述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45.简述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

(4)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要点速记:阶(阶段特征)个(个别差异)机(积极性)缘(原型)

 

46.简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1)班杜拉总结了影响学习的三类因素:环境、个体和行为。

(2)班杜拉把观察学习的过程分为注意、保持、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

(3)班杜拉将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4)学习的实质是观察学习。

 

47.简述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1)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

(2)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要点速记:材料意义 + 新旧知识 + 心向。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48(1)建构主义知识观。

①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也不是最终答案,而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

②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

49(2)建构主义学生观。

①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强调学生的巨大潜能。

②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

50(3)建构主义学习观。

①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②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③学习的情境性。

 

51.简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要点速记:创情境、控水平、用反馈、指归因。

 

52.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要点速记:马(马斯洛需要层次)里(立志教育)奥班(班杜拉自我效能感)委(韦纳归因)。

 

53简述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

(1)关注学生的认知结构。

①关注学生原有认知经验的丰富性。

②关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与组织性。

③关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可利用性。

(2)教育内容与教学过程的选择与安排。

①精选教材。

②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③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3)教授学习方法。

要点速记:有结构,有内容,有方法,促进迁移。

 

54简述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1)情绪的产生与有机体的自然需要有关,而情感的产生则与人的社会性需要有关。

(2)情绪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心理现象,而情感则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

(3)情绪产生早(个体生命开始,饥饿哭闹),情感产生晚(在社会生产实践中产生)。

(4)情绪具有情境性和动摇性,而情感则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

(5)情绪多具有外显性和冲动性,而情感则具有内隐性和持久性。

要点速记:需要、人类、时间、特点。

 

55.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0 ~ 2 岁)。

(2)前运算阶段(2 ~ 7 岁)。

(3)具体运算阶段(7 ~ 11 岁)。

(4)形式运算阶段(11 ~ 16 岁)。

要点速记:感前具形。

 

56.简述维果斯基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2)心理发展观。

①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

②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

③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

④心理活动的个性化。个性的形成是心理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个性特点对其他机能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内化学说

(4)教育和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

 

57简述最近发展区的含义及其教育意义。

(1)最近发展区的含义: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

(2)最近发展区的教育意义: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水平,还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水平,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特别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58.简述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

(2)社会文化因素。

(3)家庭因素。

(4)学校教育因素。

(5)个人主观因素。

要点速记:万能答案因素类:遗传+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 学校教育+个人主观能动性。

 

59.简述具有场依存型认知风格的人的认知特点。

(1)他们对事物的直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

(2)他们的态度与自我知觉更加容易受周围其他人,尤其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

(3)他们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语言信息中的社会内容。

(4)他们的社会敏感性强,善于社交。

 

60简述埃里克森社会化发展理论。

(1)婴儿期(0 ~ 1.5 岁): 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2)儿童早期(1.5 ~ 3 岁):自主感对羞怯与怀疑。

(3)学前期(3 ~ 6、7 岁):主动感对内疚感。

(4)学龄期( 6 ~ 12 岁):勤奋感对自卑感。

(5)青年期(12 ~ 18 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6)成年早期(18 ~ 30 岁):亲密感对孤独感。

(7)成年中期(30 ~ 60 岁):繁殖感对停滞感。

(8)成年晚期(60 岁以后):完善感对绝望。

 

61简述强迫症的概念及其治疗方法。

(1)强迫症的概念

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

(2)强迫症的治疗

①森田疗法:日本的森田强调,当事人力图控制强迫症状的努力,以及这种努力所导致的对症状出现的专注和预期,只会对强迫症状起维持和增强作用。因此,为了矫正强迫症状,应放弃对强迫观念做无用控制的意图,而采取“忍受痛苦,顺其自然”的态度治疗强迫行为。

②“暴露与阻止反应”。例如,让有强迫性洗涤行为的人接触他们害怕的“脏”东西,同时坚决阻止他们想要洗涤的冲动,不允许洗涤。

 

62.简述理性情绪疗法。

理性情绪疗法又称合理情绪疗法。它是帮助当事人将情绪困扰理性化,从而达到辅导目标的一种心理辅导法。由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斯创立。其主要观点是:情绪或不良行为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本身引起,而是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造成的。辅导老师可以通过暗示、说服和质疑等方法,来改变学生的非理性的信念,从而恢复和建立理性的思考方式,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63.简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辅导。

 

64.简述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1)外部条件。

①家庭教养方式。

②社会风气。

③同伴群体。

④学校教育。

(2)内部条件。

①认知失调。

②态度定势。

③道德认识。

 

65.简述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1)有效的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

(4)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5)价值辨析。

要点速记:服榜样、约奖励、价辨析。

 

66.简述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论。

(1)前道德阶段(2 ~ 5 岁)。

(2)权威阶段(5 ~ 8 岁)。

(3)可逆性阶段(9 ~ 11 岁)。

(4)公正阶段(11 岁以后)。

 

67.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前习俗水平(10 岁以下):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相对功利道德定向阶段。

(2)习俗水平(10 ~ 20 岁):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20 岁以后):社会契约定向阶段;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也称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

要点速记:三水平、六阶段

 

68.简述知行统一原则的贯彻要求。

(1)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2)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在接触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加深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

(4)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要点速记:强道德、加实践、持统一、律自己。   

 

69.简述中学德育的途径。

(1)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社会实践活动。

(3)课外活动。

(4)共青团组织的活动。

(5)班会、校会、周会、晨会。

(6)班主任工作。  

要点速记:一教(教学)、二班(班会+班主任工作)、三活(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活动+共青团组织的活动)。  

 

70.简述如何运用道德修养法。

(1)在指导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之间的关系。

(2)在肯定学生自我教育意愿和能力的基础上,班主任要启发、帮助学生制订自我教育计划,使学生明确自我努力的方向。

(3)班主任要注意给学生提供自我教育的机会。

 

71.简述如何运用说服教育法。

(1)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2)有知识性和趣味性,内容真实、可信。

(3)态度真诚、热情。

(4)善于捕捉说理时机,拨动学生的心弦,以增强教育效果。

 

72.简述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1)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2)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3)建立班集体的领导核心。

(4)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要点速记:生(研究学生)目标,导(领导核心)关系。

 

73.简述班集体的发展过程。

(1)初建期的松散群体阶段。

(2)形成期的合作群体阶段。

(3)成熟期的集体阶段。 

 

74.简述良好班集体形成的特征。

(1)共同的奋斗目标。

(2)有力的领导集体。

(3)健全的规章制度。

(4)健康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5)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75.简述班级管理的主要模式。

(1)常规管理。

(2)平行管理。

(3)民主管理。

(4)目标管理。

 

76简述课堂纪律的类型。

(1)教师促成的纪律

所谓教师促成的纪律,主要指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形成的班级行为规范。

(2)集体促成的纪律

所谓集体促成的纪律,主要指在集体舆论和集体压力的作用下形成的群体行为规范。

(3)任务促成的纪律

所谓任务促成的纪律,主要指某一具体任务对学生行为提出的具体要求。这类纪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4)自我促成的纪律

简单说就是自律,是在个体自觉努力下外部纪律内化而成的个体内部约束力。自我促成的纪律是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的。

 

77.简述班主任的常规工作。

(1)了解和研究学生(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3)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4)组织班会活动和课外活动。

(5)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6)操行评定。

(7)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78.简述如何对后进生进行教育。

(1)关心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2)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3)善于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4)针对后进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5)对后进生的教育要持之以恒。

 

79.简述课外活动的特点。

(1)参与的自愿性、自主性。

(2)内容的灵活性、综合性。

(3)过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80.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2)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5)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81.简述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简述德育的方法篇2

研究德育模式,应该先弄清“模式”一词的含义。“模式”一词源于拉丁文(modus)意思是与手有关的定型化的操作样式,它最初只是指对操作过程的经验性的概括,以后这一词上升到更抽象的意义,一般通用为“方式”。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20世纪后社会活动的多样化,又从“方式”中分离出来,意指某种方式中的具体的定型化的活动形式或活动结构。《现代汉语词典》定义:“模式,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美国两位比较政治学者比尔和哈德格雷夫认为:“模式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的形式。”英国人丹尼斯·麦奎尔和瑞典人斯文·温德尔从传播学角度将模式看作是:“用图像形式对某一事项或实体进行的一种有意简化的描述。一个模式试图表明任何结构或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这些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以上所述“模式”定义的发展状况看,“模式”既有抽象性,简约性特征,但它又不等于具体的事实经验,它是一般原理与具体条件相结合,原理的共性与具体的个性相结合而形成的活动结构的活动形式。“模式”可以更有效地帮助人们进行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我们研究德育模式的目的也在于此。

关于德育模式,在理查德·哈什等著、傅维利等译的《道德教育模式》中讲到:“德育模式是一种考虑教育机构中关心、判断和行动过程的方式。它包括关于人们如何发展道德的理论观点以及促进道德发展的一些原则和方法。”在国内,由于德育的改革实验及国外德育模式理论的引进,德育模式问题也受到关注,其定义也得到一些探讨。有的把德育模式归入方法范畴;有的强调它与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表现出特定的结构与活动序列;还有的认为,德育模式是德育理论以简化的形式表达出来。究竟如何把握这一概念。首先,德育模式不是德育方法,它与讲授、谈话等德育方法显然不属同一层次;其次,德育模式不是德育计划,计划是它的外在轮廓,仅此不足以揭示其内含的德育思想和意向;如前所述,德育模式也不是理论,至少不仅仅是理论,它还内涵着程序、结构、原则、策略等,远比纯理论丰富的多。所以,德育的方法、计划、理论、结构、程序等都是构成模式的某个要素或侧面,对其中任何一项来定义德育模式显然不太全面,在未能确切定义之前,笔者认为不妨这样描述:

德育模式是在一定的德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经长期德育实践而定型的德育活动结构及其配套的实施策略。这个定义包含着理论指导、活动的结构与程序、实施原则、操作要领等诸因素统一结合构成的德育活动形式。

二、关于德育模式的比较

学校德育应实施开放型德育,要开展比较研究,横向比,纵向比,才能较全面的研究和把握德育模式。

1、我国学校的德育模式。我国建国以来学校德育受政治运动干扰,摇摆较大。曾出现过德育途径单一化、片面性的倾向。一时强调政治运动,就以运动替代德育;强调劳动重要,就以劳动压倒一切;强调业务,就以智代德。这些片面的作法,都是不利于充分发挥各种途径的作用,实现德育目标任务的。人的品德是多种多样的,品德结构又十分复杂,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单靠一种德育模式、途径是完不成的,必须采用多种方式实施德育,才能产生最佳德育效果。这些年来,不少学校采用的主要德育模式有:各科教学德育模式,主要通过挖掘各科教学内容的内在思想性对学生进行德育;社会实践德育模式,强调德育以实践为基础,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形成高尚的品德;组织活动德育模式,通过党团组织、学生会、社团组织开展的课内外、校内外活动进行德育;从环境角度讲,还有班级德育模式,强调班级德育的基础和主体;社会德育模式强调通过社会教育机构、社会舆论、社会交往施加德育影响;家庭德育模式,强调家庭是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的基础,是塑造人们灵魂的第一个环节。这些德育模式,都不同程度从某一方面发挥了德育作用。

简述德育的方法篇3

高校德育评估是实现高校德育目标的重要环节,它依据一定的标准、程序和技术手段对高校德育作出评述与估量。“评述”侧重于定性描述,它以高校德育目标体系为依据;而“估量”则侧重于定量,以反映高校德育目标程度的具体指标体系即德育评估指标体系为依据。德育评估应该是定性和定量的有机统一,是对高校德育过程及其结果作出某种意义下的价值判断。本文就高校德育评估的客体问题、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问题及评估的分值问题等作些探讨。

一德育评估的客体问题

评估的客体问题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并认为评估客体可以随便设定,这是严重的失误。

要实现高校的德育目标,完成高等教育的任务,很有必要进行德育评估。实践证明:德育评估是高校德育不可缺少的环节。要使评估得以实现,必须具备几个相互独立的要素:即评估者,评估客体(被评估者),评估指标体系(评估依据),评估的程序和方法,评估结果及其表达和解释。在诸要素中,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及评估的程序和方法都是以特定的评估客体为前提的,因此评估客体的确定尤为重要。

笔者认为,高校德育的评估应从三个层面进行,同时分别确定评估客体。第一层面: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各高等学校的评估。主要由各省教育主管部门,根据《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及中央有关德育工作的指示精神,制定高校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组织力量对高校的德育现状进行评估。如浙江省教委、教育工委制定《浙江省高校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评估标准》,对各高等学校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状况进行评估。第二层面:学校对各设定集体的评估。学校根据《大纲》要求及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总体要求,具体展开总目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评估指标体系,对各设定集体进行评估。如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制定《班风、年级学生工作评估条例》,对各年级、班级德育工作情况、学风建设情况进行评估。第三层面:各系(院、分院)对学生个体德育状况进行评估。为了使德育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学校制定《学生德育测评方案》,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全面的规范。德育评估分三个层面,自上而下,层层展开,形成纵横交叉的目标连锁体系,从而实现高校德育总目标。

高校德育在第一层面、第三层面上的评估开展得比较顺利,成效也较为显著。在第二个层面上的评估显得比较薄弱,存在的问题也较多:有的院校放弃了在这一层面上的评估;有的院校评估客体设定“失当”,极大地阻碍了德育评估功能的有效发挥。要做好德育评估工作,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力量,取得各方面支持、共识。系(院、分院)分管学生工作领导必须吸收进入评估领导班子。

如果以系(院、分院)作为评估客体,系(院、分院)分管领导作为评估客体的直接承担者置于“被评估者”的地位,这种评估者与被评估者“二位一体”的矛盾、冲突是无法回避、解决的。因此,以系级单位作为评估客体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不能成立的,它违背了使评估得以有效进行的诸要素的独立性。

以年级、班级作为评估客体,克服了上述矛盾,评估客体的直接承担者是各年级(以系、专业为单位)的年级主任和班主任。各系学生工作负责人比较“超脱”地开展工作。作为系级学生工作负责人,一方面根据学校统一要求积极推进德育评估,领导其所在各年级积极开展年级学生工作竞赛,各班级开展班风达标活动。另一方面,他又作为评估者,检查、督促全校的德育工作,特别关心其所在系(分院)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经常提出整改意见。同时,作为众多评估客体的承担者——年级主任,既是德育目标的执行者,又是实施具体目标的领导者,他们经常处在“决策者”的地位,他们权衡、考虑如何有效地落实德育目标。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各评估客体的竞争性,还可以全方位培养学生管理干部,使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因此,笔者认为:各高校应建立以系(院、分院)为实体,以其年级为相对独立的学生工作格局,配足一定数量的年级主任并确定其工作职责,开展年级学生工作竞赛、班风竞赛,全面落实德育目标。

二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问题

在《论高校德育的目标管理》一文中,笔者曾就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德育目标的确定,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是一项极其艰难的事情。《大纲》是国家对高等学校德育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素质的基本要求,是指导和规范全体教职工教育思想和行为的重要依据,也是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学校德育实行管理与检查评估的根据。《大纲》明确指出:“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纲》规定了高校德育的目标及其具体的规格要求,起到了“导航”作用。但总体而言,这个“具体的规格要求”还是比较笼统的,抽象的。在具体的实施德育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照抄照搬,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努力把《大纲》内化为自己的德育要求,形成自己的德育目标,建构属于自己的、具体的、动态的德育目标体系。

德育目标体系的建构,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方向性”依据,定性地反映高校德育工作努力方向。但我们不能停留在这个层面上,必须使高校德育目标体系上升到德育评估指标体系。德育目标体系与德育评估指标体系既互相区别,又相互联系。评估指标体系通常是可操作的、可测量的、数值化的,同一德育目标可以用几个不同的指标来反映,而某一指标也可以反映几方面的德育目标。德育评估指标体系主要从质和量两方面判断德育目标的实现程度,而不是德育所追求的目标。明确德育目标与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联系和区别,是建构科学的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前提。

建构德育评估指标体系,必须把握以下几点:一是指标体系具有时代性。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应体现先进性与方向性,指标、权重、标准都应体现时代精神,它应该是德育目标的具体化。德育评估的根本目的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并打上时代烙印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目标本身是体现时代特色的,因此评估指标体系应与德育目标一致,体现时代要求。

二是评估指标体系具有可接受性。德育评估指标体系是否科学,其实施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评估指标体系是否具有可接受性。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必须实事求是,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在建立学校德育目标体系的基础上,建构切实可行的、广大师生都能接受的德育评估指标体系。

三是评估指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德育评估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及其过程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又是重要的前提。评估指标体系要尽可能的简明,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如果过于理想化势必造成操作困难;评估指标体系如果过于简单就不能全面、整体地反映德育状况,达不到预期效果。

四是德育评估指标体系要具有独立性。同一层次的指标之间必须是相互独立的,每项指标都要有明确的独特的含义,做到内涵明确,外延清楚,每项指标的含义尽可能不重复,逻辑上必须是并列的,避免交叉或因果关系。

因此,笔者认为:德育评估指标体系既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又要考虑因素的可行性。既简单易行,又抓住主要问题;既不能抽象、笼统地用简单空泛的“公式”硬套生动的具体的德育实践,又不能过于繁琐、人为地把问题复杂化,用琐碎、孤立、繁杂的“目标集合”来冲淡学校德育总目标。根据实际情况和可能,经过反复筛选和提炼,形成完整而简练的德育评估指标体系。

三德育评估的分值问题

评估分值是评估客体德育状况的物化形式,是德育评估的量化体现,是“估”的结果。因此把德育评估的分值当作唯一的衡量德育工作成效的标准,是不恰当的,还要考虑其它因素。

德育评估分值的不确定性因素。根据德育目标,建构德育评估体系X,各具体评估指标xi。建构评估指标体系是具体到抽象的反复过程,我们建立的具体的评估指标体系只能是尽可能地反映德育目标,而不可能全部、完全反映德育目标。而德育的实践领域是极其生动和丰富的,实现德育目标的途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德育实践领域的丰富性、多样性与德育评估体系的非完全性是一对无法克服的矛盾,必将导致评估分值的不确定性。在建构评估指标体系时,只要评估项目xi,各项目xi的权重ai({图}ai=1),项目xi的评估等级(赋值给分法)这三个要素,只要其中有一个稍作调整,其评估的分值都将发生变化,这是评估体系本身所致。

造成评估分值不确定性的另一个原因是“评估过程”。在确定评估指标体系的前提下,根据评估条例,进行跟踪调查、信息搜集、总汇、数据处理。由于:(1)过程的复杂性造成信息收集的不完全。德育评估是在完全搜集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过程及其程序的复杂性,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信息丢失现象。(2)评估过程中主观因素的影响。由于评估者认识上的偏差及感情因素,在信息汇总,掌握处理等方面造成偏差,影响评估分值。

简述德育的方法篇4

高校德育评估是实现高校德育目标的重要环节,它依据一定的标准、程序和技术手段对高校德育作出评述 与估量。“评述”侧重于定性描述,它以高校德育目标体系为依据;而“估量”则侧重于定量,以反映高校德 育目标程度的具体指标体系即德育评估指标体系为依据。德育评估应该是定性和定量的有机统一,是对高校德 育过程及其结果作出某种意义下的价值判断。本文就高校德育评估的客体问题、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问题及评 估的分值问题等作些探讨。

一 德育评估的客体问题

评估的客体问题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并认为评估客体可以随便设定,这是严重的失误。

要实现高校的德育目标,完成高等教育的任务,很有必要进行德育评估。实践证明:德育评估是高校德育 不可缺少的环节。要使评估得以实现,必须具备几个相互独立的要素:即评估者,评估客体(被评估者),评 估指标体系(评估依据),评估的程序和方法,评估结果及其表达和解释。在诸要素中,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 及评估的程序和方法都是以特定的评估客体为前提的,因此评估客体的确定尤为重要。

笔者认为,高校德育的评估应从三个层面进行,同时分别确定评估客体。第一层面: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 各高等学校的评估。主要由各省教育主管部门,根据《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及 中央有关德育工作的指示精神,制定高校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组织力量对高校的德育现状进行评估。如浙江省 教委、教育工委制定《浙江省高校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评估标准》,对各高等学校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状况进行评 估。第二层面:学校对各设定集体的评估。学校根据《大纲》要求及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总体要求 ,具体展开总目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评估指标体系,对各设定集体进行评估。如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制定《班 风、年级学生工作评估条例》,对各年级、班级德育工作情况、学风建设情况进行评估。第三层面:各系(院 、分院)对学生个体德育状况进行评估。为了使德育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学校制定《学生德育测评方案》,对 学生的行为进行全面的规范。德育评估分三个层面,自上而下,层层展开,形成纵横交叉的目标连锁体系,从 而实现高校德育总目标。

高校德育在第一层面、第三层面上的评估开展得比较顺利,成效也较为显著。在第二个层面上的评估显得 比较薄弱,存在的问题也较多:有的院校放弃了在这一层面上的评估;有的院校评估客体设定“失当”,极大 地阻碍了德育评估功能的有效发挥。要做好德育评估工作,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力量,取得各 方面支持、共识。系(院、分院)分管学生工作领导必须吸收进入评估领导班子。

如果以系(院、分院)作为评估客体,系(院、分院)分管领导作为评估客体的直接承担者置于“被评估 者”的地位,这种评估者与被评估者“二位一体”的矛盾、冲突是无法回避、解决的。因此,以系级单位作为 评估客体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不能成立的,它违背了使评估得以有效进行的诸要素的独立性。

以年级、班级作为评估客体,克服了上述矛盾,评估客体的直接承担者是各年级(以系、专业为单位)的 年级主任和班主任。各系学生工作负责人比较“超脱”地开展工作。作为系级学生工作负责人,一方面根据学 校统一要求积极推进德育评估,领导其所在各年级积极开展年级学生工作竞赛,各班级开展班风达标活动。另 一方面,他又作为评估者,检查、督促全校的德育工作,特别关心其所在系(分院)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经 常提出整改意见。同时,作为众多评估客体的承担者——年级主任,既是德育目标的执行者,又是实施具体目 标的领导者,他们经常处在“决策者”的地位,他们权衡、考虑如何有效地落实德育目标。这样可以极大地激 发各评估客体的竞争性,还可以全方位培养学生管理干部,使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因此,笔者认为:各高校应建立以系(院、分院)为实体,以其年级为相对独立的学生工作格局,配足一 定数量的年级主任并确定其工作职责,开展年级学生工作竞赛、班风竞赛,全面落实德育目标。

二 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问题

在《论高校德育的目标管理》一文中,笔者曾就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德育目 标的确定,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是一项极其艰难的事情。《大纲》是国家对高等学校德育工作与大学生思 想、政治、品德素质的基本要求,是指导和规范全体教职工教育思想和行为的重要依据,也是教育行政部门对 高等学校德育实行管理与检查评估的根据。《大纲》明确指出:“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大纲》规定了高校德育的目标及其具体的规格要求,起到了“导航”作用。但总体而言,这个“具体的规格 要求”还是比较笼统的,抽象的。在具体的实施德育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照抄照搬,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 努力把《大纲》内化为自己的德育要求,形成自己的德育目标,建构属于自己的、具体的、动态的德育目标体 系。

德育目标体系的建构,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方向性”依据,定性地反映高校德育工作努力方向。但我们 不能停留在这个层面上,必须使高校德育目标体系上升到德育评估指标体系。德育目标体系与德育评估指标体 系既互相区别,又相互联系。评估指标体系通常是可操作的、可测量的、数值化的,同一德育目标可以用几个 不同的指标来反映,而某一指标也可以反映几方面的德育目标。德育评估指标体系主要从质和量两方面判断德 育目标的实现程度,而不是德育所追求的目标。明确德育目标与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联系和区别,是建构科学 的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前提。

建构德育评估指标体系,必须把握以下几点:一是指标体系具有时代性。

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应体现 先进性与方向性,指标、权重、标准都应体现时代精神,它应该是德育目标的具体化。德育评估的根本目的是 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并打上时代烙印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目标本身是体现时代特 色的,因此评估指标体系应与德育目标一致,体现时代要求。

二是评估指标体系具有可接受性。德育评估指标体系是否科学,其实施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十分重要的一 条就是评估指标体系是否具有可接受性。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必须实事求是,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在建 立学校德育目标体系的基础上,建构切实可行的、广大师生都能接受的德育评估指标体系。

三是评估指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德育评估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及其过程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又是重要的前提。评估指标体系要尽可能的简明,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如果过于理想化势必造成操作困难;评 估指标体系如果过于简单就不能全面、整体地反映德育状况,达不到预期效果。

四是德育评估指标体系要具有独立性。同一层次的指标之间必须是相互独立的,每项指标都要有明确的独 特的含义,做到内涵明确,外延清楚,每项指标的含义尽可能不重复,逻辑上必须是并列的,避免交叉或因果 关系。

因此,笔者认为:德育评估指标体系既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又要考虑因素的可行性。既简单易行, 又抓住主要问题;既不能抽象、笼统地用简单空泛的“公式”硬套生动的具体的德育实践,又不能过于繁琐、 人为地把问题复杂化,用琐碎、孤立、繁杂的“目标集合”来冲淡学校德育总目标。根据实际情况和可能,经 过反复筛选和提炼,形成完整而简练的德育评估指标体系。

三 德育评估的分值问题

评估分值是评估客体德育状况的物化形式,是德育评估的量化体现,是“估”的结果。因此把德育评估的 分值当作唯一的衡量德育工作成效的标准,是不恰当的,还要考虑其它因素。

德育评估分值的不确定性因素。根据德育目标,建构德育评估体系X,各具体评估指标xi。建构评估指标体 系是具体到抽象的反复过程,我们建立的具体的评估指标体系只能是尽可能地反映德育目标,而不可能全部、 完全反映德育目标。而德育的实践领域是极其生动和丰富的,实现德育目标的途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德育 实践领域的丰富性、多样性与德育评估体系的非完全性是一对无法克服的矛盾,必将导致评估分值的不确定性 。在建构评估指标体系时,只要评估项目xi,各项目xi的权重ai({图}ai=1),项目xi的评估等级(赋值给分法 )这三个要素,只要其中有一个稍作调整,其评估的分值都将发生变化,这是评估体系本身所致。

造成评估分值不确定性的另一个原因是“评估过程”。在确定评估指标体系的前提下,根据评估条例,进 行跟踪调查、信息搜集、总汇、数据处理。由于:(1)过程的复杂性造成信息收集的不完全。德育评估是在完全 搜集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过程及其程序的复杂性,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信息丢失现象。 (2)评估过程中主观因素的影响。由于评估者认识上的偏差及感情因素,在信息汇总,掌握处理等方面造成偏差 ,影响评估分值。

简述德育的方法篇5

1.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教育)

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视具体情况,可又多种选择)

3.实行饥饿纪律教育的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

4.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实际锻炼法)

5.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的教育家是(马卡连柯)

6.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教育影响"的德育原则是指(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这句明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教育法)

8.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说理教育法

9.中小学德育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是(教学)

10.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二、辨析题

1.德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活动。

错误。德育是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所谓品德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政治准则、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来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哪些经常而稳固的倾向和特征。因此,品德包含的范围较广,而道德只是期中一部分,故不能以偏概全。

2.德育过程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

错误。德育过程是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其主要不同在于三点:其一,范畴不同。德育过程属于教育活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属于素质发展范畴。其二、影响因素不同。其三、结果不同。

3."一个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方向性原则。

错误。体现的是因材施教的原则。

4.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矛盾。

错误。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现又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三、简答题

1.简述德育的重要意义。

1)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2)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条件

3)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2.中小学德育的具体任务有哪些?

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制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3.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具体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2)理想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

4)劳动教育

5)自觉纪律教育

6)民主与法制教育

简述德育的方法篇6

在现行教育的各类学科里面,不仅仅是学生,甚至是老师也往往忽略了体育教育的德育作用,会把体育课仅仅当成是一门锻炼身体的课程。实际上,体育课有着自身独特性,比如多在室外进行课堂教学、学生之间相互交往比较多、身体接触比较频繁、常遇突出事件等。因此,如果合理引导、正确教学,通过恰当的方法和途径,将能够很好地在体育教学之中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本文就对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教学进行简要分析。

一、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内容

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和寓德于体的必备条件与依赖的基础是放矢地展开德育工作,寓德于体要以开发本学科丰富的德育资源为基础,必须结合实际。

体育教学蕴含了丰富的德育资源,为寓德于体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它涉及的内容较多,范围较广。它可以培养学生的意志、进取心、民族自尊心、竞争拼搏精神、审美观,同时培养了学生活泼、健康、向上、奋进的思想品德。

每项体育教材都有自己的特点与优势。作为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为了使德育工作落实到实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对教材进行认真的分析钻研,把握好教材的优势与特点,对其思想教育的功能进行深入挖掘,认真开展德育工作。

二、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特点

(一)动态性。在动态过程中进行的德育教育就是它的动态性。让学生直接参与体育运动,就充分体现了德育教育的动态性。在参加运动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比如:车辆、天气、场地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心理活动就容易显露出来。所以,更利于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师应重视并把握这些机会。

(二)直接参与性。体育教学具有直接参与性。它相比于其他学科来讲,能让学生亲自参加各种体育活动,通过独特的教育性,达到教育的目的。长跑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此活动可以磨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的精神。

(三)社会性。体育教学具有社会性是针对体育运动而言。参加者在体育的过程中要根据一定需要担任某种角色,按照社会道德准则,承担某种责任与义务。所以,体育被人们看作是“社会的缩影”。

(四)身心合一性。身心合一性指的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在运动心理负荷(如紧张、独断,对器械的畏惧等)和生理负荷(如练习密度、运动强度等)共同作用下,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个性才得以提高。两者缺一不可,必须共同存在。

三、现阶段体育教育中德育的不足

体育教学的目标是“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但要想真正实现其目标却是任重而道远。目前来看,体育教育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尤其是要在体育教学中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还需要一些时间的引导和创新。它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目标较为泛化。近几年的教学大纲中指出,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活泼愉快、积极向上、勇于探索以及克服困难的精神;培养学生对游戏和体育活动的兴趣,初步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其目标混乱、宽泛,很难让人理解、把握和具体操作,它脱离了体育教学的培养范围,导致道德教育目标虚无。同时,体育教学目标中道德教育目标抽象,教学者无从下手落实。

(二)重视程度不够。学校领导和老师认为道德教育不重要,对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目标更没有充分认识和理解。学校没有制定全面、有效的教师工作考核制度和体系,所以,体育教育的教学指标中没有明确指出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在教师考核指标中,也没有具体要求师德修养,于是,体育教师便忽

视和放松了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同时,学生也没有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只是报一种放松、玩玩的心态。

(三)方法比较简单

传统教育,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的方法有榜样法、说服法、奖惩法、评比法等。这几种方法过于陈旧、简单,缺乏创新,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受到压抑,德育的目标和任务就落不到实处。

(四)内容相对空洞

长期以来,学校混淆了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界线,将道德教育与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制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道德教育“政治化”。政治思想教育是不能替代道德教育的。把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体的目标列入体育教学的目标当中,这样的目标得不到落实。

四、强化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功能的对策及建议

(一)优化德育方法,确保德育实效

要想实现寓德于体的全面育人目标,有效开发德育资源,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来实现。目前来看,能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并且比较有效的体育教学方式有游戏比赛法、目标引导法、评价激励法、巧抓时机法、困难训练法、对抗竞赛法等形式。

(二)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的对策研究

现代体育提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它追求的是学生心理、道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因此,要强化体育教师的育人观念,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角色职能。就当从三方面抓起:一是要加强培训。为了适应德育工作的要求,对体育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和外出培训,从而提高教师的德育素质。要让学生从教师身上汲取积极的道德力量。二是要进行全面辅导。要多渠道、多方位的举办理论讲座、培训和辅导,切实提高教师的体育观念和认识,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明确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主动将德育作为自己工作的目标。三要经常性开展交流活动。学校要经常性的开展德育交流活动,公开教学内容,通过教师的共同探讨和研究,掌握一定的德育技巧和德育方法。

(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体育教学德育优势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动机,调动积极性,从而主动地参与学习。其次要优选体育课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实、调整,选择一些与社会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所需要的、适宜从事终身锻炼的健康技能和知识。

总之,我国的体育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和关注,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更是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的发展。体育教学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特之处,对于学生德育教育也可以从不一样的角度入手予以强化,所以,应该在以后的教学和研究中强化相关方面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周登离.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陈民利.关于学校道德教育困境的反思.[J].教育探索,2006,(1).

简述德育的方法篇7

笔者多年来关注并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神,致力于学校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的范式转换。利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眼光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神,对传统道德精神进行现代诠释与运用,可以成为今日学校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新的方法论。

简述德育的方法篇8

笔者想指出的是,各高校按教育部的统一要求,将法学专业以外的法律教育列入思想品德课教学课程后,担负这一课程教学任务的专业教师们在处理涉及法律问题的教学内容时,或多或少会受自己专业知识背景的牵引,习惯于从道德的立场来阐述法律问题。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教师与学生都习惯于用“好”或者“坏”、“对”或者“不对”等二元对立观点来评判法律事件与行为,其实质是中国法律伦理化传统的现实表现。这种带着些许的德育色彩的法律教育,也许仍然秉承中国传统,强调社会整体的步调一致性,却没有对实践中个体的差异需求给予必要的关注。这种教育所塑造的心理若向极端发展,必定会有人一面屈服于社会整体的一致性需要,内心却为自身的个性被抹杀而耿耿于怀。这显然不是我们当下教育所希望看到的,无论是德育或是法律教育。从课程内容设置上看,法律教育的内容也在不断减少。1986年,时逢法律基础课教育起步,当时的法律基础课的内容是: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宪法、行政法及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民法、婚姻和继承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律师和公证制度。到了1995年以后,教育部不断调整法律基础课的课程设置,在“法的基本理论”一章,有了较大篇幅的删减,但法律基础课仍然是一门独立的课程。2005年以后,法律基础课被合并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涉及法律教育的章节被归入两个专章,尽管在其他章节也略有涉及,其内容仍涵盖现行法律体系中的所有方面,但总篇幅约为80页,能否将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阐述清楚是值得怀疑的。

二、法律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教材内容表述过于空洞,过于专业,不适于法学专业以外的学生学习现行的法律基础课程教材,与其说是法律基础,倒不如说是法律术语与法律条文的集合体。例如,在论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一中国地方政权问题时,全部转述了《宪法》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相关条文,但却没有对至关重要的“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这两个概念进行阐明。有人可能争辩这两个概念过于专业,可是在教材中却列出了“抽象行政行为”这一概念,并进行了相当专业且精简的阐述,笔者认为这一概念根本就没有必要在法律基础这门课中提出来,这一专业的术语即便是在法学专业内部也是少有提及的一个概念,可是涉及选举权———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这两个基本概念却不着一丝笔墨。这本是对学生进行公民权利教育的最有利机会,却被轻易放过。这一点也已经有文章指出,要“……力图改变过去压缩饼干式的内容体系框架,创建……以‘相关权利与义务’为重点的大学生法制教育教学内容体系”。[5]

(二)缺乏针对中国的法律现实问题的关注,无视学生头脑中已具备的但不系统的法学理论,也没有在教材中对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疑虑给予应有关注我们以“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一重要内容为例,在这一问题的阐述上,基本是围绕“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这五个方面展开的。然而,最为微妙,最难以讲清楚的莫过于“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因为非但是学生,社会大众在理解“党的领导”这一论述时,也会不自觉的将其和“依法治国”联系起来,得出一个令人并不愉快的结论。在这里本应当讲清楚“党”与“政府”的关系,但教材没有给予关注。学生最为困惑的是“服务大局”与“公平正义”的关系,因为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已经成为一个彰显个人权利的时代,学生的困惑就在于:到底是要个人的公平正义,还是要以服务大局优先?现行的法律教育传授给学生的是一种理念,但却忽视学生大量接受并关注的是社会现实,这两者其实是有矛盾的,教材必须对这些类似的问题给予充分关注。

(三)缺乏恰当的批判立场这实际上是我国分析法律问题时的一个通病,学生对中国当下涉及的一些法律问题,浅尝辄止的停留于“法治意识淡薄”、“陋习”、“亟需改进”、“人治残余”之类的负面评价上,不去分析背后的原因;或者对国外标榜的法治范例津津乐道,例如了解到“马伯里诉麦迪逊案”时,仅作表面考查,没有完全掌握美国宪法的制度安排和该案的历史背景,就觉得这个制度新颖,中国也应该建立,这完全是用西方的法治标准来要求中国的法治实践,却忽视对西方法律的批判。

三、高校法律教育的转向

(一)将高校法学专业以外的法律教育定位为通识教育

中国的高等教育最初模仿前苏联的高等教育思想,强调以专业学习为主的教育,这明显的带着一种功利色彩。不可否认,在建国之初,百业待举之时,这种目的性极强的高等教育思想是非常合理的选择。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权威部门以及大批学者就已经强调单纯的专业教育并不是大学的唯一使命,呼吁大学更应当致力于培养一个知识体系全面的人才,在实践中让学生可以接触到跨学科的知识领域。而恰逢此时,“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等主流概念的提出,加速了作为独立课程的“法律基础课”朝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合过程。但遗憾的是,接纳“法律基础课”的载体———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并没有真正的准备好,而是下意识的将原本是法学专业内容的知识体系浓缩后,变为“法律基础”,并没有认真的考虑如何切实有效的开展“法律基础”教育。将法律教育定位为通识教育,可以避免以功利性的思维来评判高校法律教育的成败的片面性。在功利性的评判标准的指引下,人们会追问“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提高了吗?”如果回答是否定的,就会引申出“法律素质、法治意识的培养和法治精神的培育还存在着相当薄弱的环节”这样一种论断。笔者认为这种论断过于武断,是经不起推敲的。

首先,很难用一个客观的尺度来衡量一个人的法律素质是不是真的提高了。一个人依法而行,未必就是法律教育的结果使然;一个人任意妄为,也未必就是法律教育的缺失而致,“因为一个缺乏理性的法治观念的人,不仅不会认真地对待和遵守法律,还有可能以邪恶的方式运用自己所掌握的法律知识。”所以,马加爵案、付成励案、郭力维案、药家鑫案等等牵涉高校学生的重大案件,笔者认为,恐怕公众不能单纯的指责这是由于他们法律素质不高、学校的法律教育缺失造成的。否则,按照这样的逻辑,三十年以来我国的普法岂不是也不怎么成功?只要以“犯罪率趋势是走高”这一理由就可以否定已开展的普法活动?再者,现行的法律教育,实际上在向学生讲授一部浓缩的法律法规大全,很少将这些知识与学生的本专业结合起来,去拓宽学生的思路。在法学领域,学者们已将法学与文学、法学与经济学、法学与历史学结合起来研究,为法学专业的学生展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反倒是法学专业以外的学生把法律教育还停留在规则的记忆层面。这无论如何都不是开展法律教育的初衷。笔者并不是否定在高校开设法律教育课程的必要性,而是想强调,不能够赋予法律教育过多的功利性目标,而是应当把法律教育还原为一种通识教育,有利于我们更为科学的去展开法律教育。

(二)高校法律教育与意识形态教育要结合进行

“意识形态”是一个令人异常敏感的词汇,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受西方思潮的影响,有很多人从潜意识里以贬义的角度来看待“意识形态”,更遑论“意识形态教育”了。然而,法律本身就是意识形态的一个方面,通识教育也正是克服生硬的意识形态教育的渠道之一。笔者坚定不移的支持国家在高校开展法律教育,因为这就是要强化法律意识形态乃至整个国家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形成一种观念上的共同确信,从而对依法治国这一方略的外在运行和内在运行起到促进作用。而另一方面,实际上的法治实践与法律意识形态之间又包含着冲突,实践中的众多问题会对法律意识形态的权威和合理进行抵消,诸如法律制定的不科学、法律执行过程产生的有失公正、传统观念和本土资源对法治运行的阻却等。所以笔者认为,应当在高校开展法律教育的同时,应该把握法律意识形态的主导权,要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当下的、中国的基本立场,并以此为出发点,阐述中国的法律问题,而不只是进行简单的法律概念与法律条文的解说。要力争使中国自有的法律意识形态取得主流的地位。笔者一贯认为,在政治和法治问题上,中国犯不起错误,特别是中国正在崛起的当下。

(三)高校法律教育的教材编排要调整,不能仅从纯粹的法律知识教育展开如前所述,不能将法律教育等同于法学教育,一方面追求大而全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又要顾虑法律教育课程总学时的安排,如此一来,法律教育的教材无非就是一本浓缩的法学百科全书。我们在编写法律教育的教材时,要果断的舍弃一些专业性强的概念和理论,要尝试让学生用法律的方法去分析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焦点问题,比如在阐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的“公平正义”时,可以引导学生从平等权的角度讨论异地高考政策、户籍迁移政策,并且抓住此类机会阐述政府的公共政策。再比如引导学生从法律的角度去阐述被无限拔高的道德争议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笔者不反对仍然将法律教育整合在德育课中,德育课专业教师尽管会受专业知识背景的牵引,但是当学生遭遇到法律与其他规范的冲突时,德育专业教师的引导也许比法学专业教师更为有效。西方刑事审判程序中的陪审团制度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陪审团的成员也不是法律专业人士,但审判却要倚重这些非专业人士的判断。这当然很难,但必须要做,否则法律教育又会落入教条主义的俗套。

对于学生而言,重要的不是牢记规则,而是领会精神,不能忽视这样一个事实:一个普通人对法律的诉求只不过是寻求一种大方向的指引,具体的细节与他无关,细节是由专业的法律人去掌握的,在分工日益细化的今天,不能刻意培养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才。笔者对高校法律教育教材编排的初步设想为四大部分:西方法治理论及其批判、中国的法治之路、宪法常识、三大诉讼法常识。首先对学生饶有兴趣的西方理论进行简要但全面的梳理,更要着重指出西方法治之所以为西方社会所接受的历史原因、经济原因以及文化背景,应当客观的指出西方法治理论背后的荆棘;其次要简述近代以来中国的法治历程,应当从马克思主义以及一脉相承的思想体系中寻找理论依据来支撑,更应当从经济、政治、文化的角度讲透、讲清中国法治进程中的得与失,中国法治问题背后的中国思维,切忌简单武断的评判近代以来的中国法治实践,并指出完善中国法治需要完善的方面以及背后的阻力所在;第三,应该详细阐述中国的现行宪法,但是不应该局限于宪法条款本身,其中应当补充政治学常识、政党制度、各种组织法、选举法的知识,并且要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社会热点事件交由学生讨论;第四,应当详细的介绍三大诉讼法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对每一类型诉讼的基本程序有完整的了解。

(四)调整法律教育的教学计划

目前,高校的法律教育主要还是依赖以思想政治课为主导的课程,并且是安排在一个学期内完成,问题在于: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模式下,“法律基础”部分所占的学时总量是否足以满足法律教育的要求?要着重指出的是,笔者并不认为解决了这部分的学时总量就可以把法律教育的水平提上一个新台阶。我们必须首先要实事求是的综合考虑学生所在专业的培养计划、学校的教育资源配备、师资力量的充实与否等方面的因素。笔者的设想是将法律教育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列入选修课,并适当提高本门课程的学分,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学习。

简述德育的方法篇9

美术教育学试题

课程代码:00747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综观中外美术教育的发展,最早被主观追求的教育学目的是其______功能。

A.审美教化B.精神熏陶

C.技能传承D.道德教育

2.学校教育与______并存,构成了中国古代美术教育的一大特征。

A.“百工”技艺B.“世业”传授

C.“六艺”教育D.“画学”教育

3.1906年,两江师范学堂的李瑞清创办了高等师范院校第一个美术系科

A.图画科B.美工科

C.图画美工科D.制图科

4.古罗马教育家______不仅提出了健康的儿童观,论证了学校教育的优越性,还把美育列为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

A.赫拉克利特B.德谟克利特

C.菲迪亚斯D.昆体良

5.文艺复兴不仅提高了美术家的身价和地位,导致了美术教育的新形式——______的出现。

A.佛罗伦萨绘画学院B.达芬奇学院

C.美术学院D.画院

6.德国教育家______认为艺术是人的内部生命的表现,是人的本能。

A.康德B.赫尔巴特

C.福禄贝尔D.佩斯泰洛奇

7.德国美学家______将美术教育与国家经济联系起来,将一个国家、民族的艺术素质视为商业竞争的重要因素。

A.丢勒B.朗格

C.席勒D.孟克

8.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______,主张以儿童为教育过程的中心,强调儿童的自我表现,注重儿童的图画、手工、目测、计算机以及各门学科的互相联系,并采用画报、活页读物代替教科书。

A.行动教育观B.进步教育运动

C.要素主义D.能动学校

9.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教学挂图、画册、实物、多媒体课件、电影等直观教具,或在黑板和画纸上进行示范,这些方法统称为

A.展示法B.演示法

C.呈现法D.示范法

10.美术教育中学生能力的培养包含:教学生学会做人、培养学生的各种基本能力和

A.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B.教会学生独立思考

C.成为反思型学习者D.适应新时代的信息处理能力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1.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间是怎样的关系,请简要回答。

12.请谈谈你对美术教师职能的理解。

13.请简述美术教育对培养专门人才的具体目的。

14.简述美术教育对个体素质的发展和提高的作用。

15.请简述美术教育的层面性。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6.请结合实际谈谈美术教育的智力价值系统。

17.请结合实际论述应如何确定美术教学目标。

四、教案设计题(本大题20分)

18.根据所提供线索设计一份教案,字数300左右,附板书设计。

简述德育的方法篇10

目前德育评价,只表现在为思想课的考试,简单以分数进行代替,或表现在班主任以短小的评语来体现。不管是运用怎样的形式,学生德育评价参与和主体都缺少学生,这导致了德育评价参与者单一,就算有不公正的评价,学生也无法改变。

(二)评价方法简单

第一,评价程序过于公式。总以先德育、后智育,再到体、美顺序排列,视乎在前的就是重要的。在实际的评价中,学校总是把智育放在第一位,而德育放在最前面只是人为的一种固定式。第二,评价表达方式传统。传统的评价只有简单的几点条框,都只是以描述式方法进行评价,且评价方法简单,只有班主任有主导权。

(三)评价内容不明确

一般来说,我们将德育理解成对学生思想、情操、信念、教育等等。但是具体至每一个学生时,真正可说出个性的并不多。这也就产生了调试总结操行的评语。而这些内容是不明确且抽象的,如尊敬老师、学吃苦、成绩优良等等。这些评语过“虚”,所评价的话也都是空话。

二、如何进行德育评价的改进

(一)克服评价简单

要准确及评价一个人是很困难的。要对一个班级的所有学生进行准确、客观的评价则更难。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心理、个性,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差异性。因此不可只用一种评价方法来对所有的学生进行评价,而是需要从多个角度、不同阶段,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评价。只有这样才是全面、客观的。而且德育评价不可定期及公式化,不能等到期末的时候才对学生进行评价,而是要采用其他的方式,如单独交流、网络交流的形式进行。在德育评价时,要以鼓励为主,尽量不要用批评的语句,同时不可忽视及抛弃批评,应该用平稳的口气以及温暖的态度来体现人文的关怀。

(二)克服评价模糊

德育内容非常广,是一种长期、艰巨的教育工程,同时德育评价也并不是德育考试所能完成的,也不是一句、两句操行评语所能概括的。操行评语虽无法真正准确涵盖学生思想品德,但可从某个角度或某个方面具体体现学生思想品德。例如一次拾金不昧、一次助人为乐、节约用水等等。虽事小,却可小中看大,反映出学生虽小却心灵美丽、思想单纯。学生这类生活细节都是解决德育评价内容模糊的良好对策。因此我们老师在平时要和学生多多沟通、接触,注意观察学生、收集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德育事例。

(三)评价内容多样性

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日益呈现出多样性的趋向,不同文化价值观受到冲击,这让德育所面对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传统道德体系受到了之前未受过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变化,学校德育评价一定要承认,也要面对社会价值多元化,其评价内容也要努力实现多样性。多样性的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下,要从小培养学生合作观念,也只有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才更适应未来的学习与生活。

(四)利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评价重要,但教育也不可忽视。学校应该教会各个教师,让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渗入德育教育。例如在音乐课堂中,要品德教育融入到课堂中。比如学习歌曲《咱们从小讲礼貌》这首歌曲,从歌词中启发学生热爱生活,从小养成待人有礼的品质,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和歌曲表演,切身感受到做个文明有礼的孩子的自豪感。进而培养我们学生的优秀品质和文化修养。渗透德育教育于各学科教学中。(五)激发小学生自我道德教育我们的德育评价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起到作用,因此一定还要形成学生自我道德教育动机。成功学校德育教育不是硬性强调小学生要具备怎样的道德品质,要引导学生用眼睛去观察,以心体验,发现现实生活的真、善。例如,把生活看成是学生进行自我德育教育的良师,学生要突破学校的禁锢,而是要面向社会,在适当的机会下积极主动参与到道德实践活动中,并且积极主动参加到道德实践活动,感情别人命运,对学会明辨是非,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

简述德育的方法篇11

随着“校校通”工程和“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逐步推广,网络和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数字故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通过将文字、图像、声音、音乐等多媒体素材的有机整合,讲述真实性、情感性、意外性的可视化故事,为学生提供一种高质量的学习体验。笔者认为,将数字故事与中小学德育教育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德育的教育质量和效益。

一、数字故事的简介

数字故事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达纳?温斯洛?阿奇利作为数字故事的首创者,用电脑把自己的老照片配合讲述制作成了一部自传体小电影,得到了好评[1]。后来,随着数字故事的成型和不断推广,越来越多的教师参与到数字故事的学习和制作中,并将这种方法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

数字故事的制作流程主要包括三个步骤:

1.确定主题、编写故事

在制作数字故事的过程中,主题的选择非常重要。这个主题要源于生活,在真实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和升华,再配合具有意外性的欧亨利式结尾,带给观众心灵的震撼,引起观众的共鸣。

2.设计故事模板

故事模板能够形象直观地显示出作品完成后的可视化效果,就像是一个可视化“地图”,指引故事创作者去组织故事开头至结尾所能看到和听到的素材,为编辑数字故事起指导作用,方便作者直观性地思考和安排各种素材[2]。

根据故事的结构安排和内容要求,选择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图片、文字、视频、音频,并用powerpoint、绘声绘影、move maker等软件将各类多媒体素材加以整合,形成完整的数字化故事。

二、数字故事与中小学德育教育的结合点

(一)中小学德育工作本身存在急需解决的问题

《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指出:“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因此,必须把德育工作放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然而,目前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最为突出的是远离学生实际,针对性不强,“假、大、空、远”现象严重;德育途径单一,方法简单,存在“老办法不行,新办法不明、硬办法不行”的无奈[3]。如何拓宽学校德育途径,改进学校德育方法,成为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数字故事让学生成为德育学习的主人

中小学德育教育要求结合学生年龄小、思想单纯的特点,展开形式活泼、生动形象的德育活动,让学生理解深层次的思想教育内涵。此外,《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总论)》中指出:“青少年思想品德必须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这就要求德育教育必须集合学生生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内容的情境中。

数字故事的制作特点恰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对现实生活进行探究,并通过数字化故事叙述的方式来展现自己掌握的知识和自己对问题的看法[4]。数字故事通过确定主题、设计模板、搜集多媒体素材、制作作品等一系列的过程,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和高质量的学习体验,激发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让学生用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索心将内容抽象、理论深奥的知识点转化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可视化故事,培养学生创意、表达、艺术、逻辑等综合素养。

(三)数字故事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情感

数字故事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简洁的文字、契合主题的图片和声音,带给人们心灵的震撼和对生活的思考。如数字故事《逃生者》,讲述了一位伟大的母亲为了拯救自己的孩子,选择自杀性的跳楼方式;《我不愿当老师》告诉我们作为教师的辛酸以及他们甘愿为学生奉献的精神;《老师,我可以不爱吗?》带给我们一个孩子因为不想看到母亲在恶劣的天气下工作,向老师提出不爱秋天和冬天的故事。这些故事虽小,却具备极高的故事性、艺术性、技术性和创新性,深深感动着每一位观众。由此可见,制作符合德育教育主题的数字故事,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促进师生思想深度交流,将知识技能教育与情感态度教育相融合,使学生从数字故事的启迪中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三、教学设计案例

本文以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马路不是游戏——遵守交通法规靠自觉》为例进行教学设计,来探索数字故事在中小学德育教育中的运用模式。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环境:网络教室,要求每台计算机安装powerpoint等软件,并能链接互联网。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师:大家小时候一定都学过一句童谣:“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那大家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吗?

生:(自由回答)

师:大家回答的非常正确,这句童谣就是告诉我们要从小养成交通安全意识,遵守交通法规。

2.展示违反交通规则和交通事故的图片

师:交通猛于虎,之所以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是因为一旦出现交通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下面大家来看一组图片,并告诉老师你们有什么感想?

生:(观看图片并谈观后感)

3.播放数字故事案例

师: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此时此刻同学们又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生:(观看屏幕并交流感想)

4.小组合作,制作数字故事

师:大家都基本了解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和意义,现在老师要把同学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制作一个有关交通安全的数字故事。

生:各小组确定主题、编写故事、设计故事模板、分配任务、搜集资料。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技术指导,帮助学生高效率地完成多媒体素材的选择和编辑工作。

四、总结

数字故事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不仅是对学科课程的补充、延伸,更体现了它的“综合性、跨学科性”[5]。数字故事与学科教学相整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同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作一个好的数字故事,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功底和艺术审美能力,还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数字故事”教学软件制作能力和多媒体素材的编辑处理能力。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和信息素养,有意识地制作和推广数字故事,让数字故事真正成为中小学德育教育强有力的工具。

参考文献:

[1] 孙卫华、郑红艳:《数字故事在美国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年第2期。

[2] 李颂:《数字故事:一种新学习和表达方式——以“上海市女教师故事大赛”为例》,《上海教育科研》,2011年3月,第44-46页。

简述德育的方法篇12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2.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兼爱 B.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3.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

A 人身自由权 B 人格尊严权 C 受教育权 D 隐私权

4.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

A 必然要求 B 必然结果 C 心理前提 D 必要保证

5. 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互补性 D 差异性

6. 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教学目标 D 培养目标

7、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

A德育内容上 B德育规律上 C德育原则上 D德育方法上

8.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教育、教学工作应

A 有针对性 B 因材施教 C 抓住成熟期 D 循序渐进

9.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A.夸美纽斯 B.康德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10.以课程任务为依据可把课程分为

A 学校课程 B 技能性课程 C学生中心课程 D基础型课程

11.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12.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D课外辅导

10、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多采用

A分组教学 B个别教学 C道尔顿制 D班级上课制

11.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学要

A温故而知新 B不陵节而施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D学而时习之

15、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

A德育内容上 B德育规律上 C德育原则上 D德育方法上

二、简答题

1.简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2.怎样理解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规律?

3.关于学校文化的界说有哪些不同的观点?

4.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包括哪些?

5.简述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课程之间的关系。

三、论述题

1. 为什么说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

3.试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教育学原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C 4.D 5、D 6、D 7、A 8、D 9、C 10、D 11、D 12.B 13、B 14、B 15、A

二、简答题

1.简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2.怎样理解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规律?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者统一在教学活动中。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学生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是他们进一步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必要条件。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和质量,依赖于学生原有智力水平的高低。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让的内在机制。知识与智力的相互转化,应注意以下条件。

第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

第二,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

第三,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

3.试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能否正确履行教师角色,根本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

(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教师应该对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能广泛而准确的掌握,对基本的技能熟练运用,对学科的基本结构能深入的理解。

第二,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包括学科间的相关点、相关性质、逻辑关系等。

第三,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包括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趋势和动向,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了解学科发展的因素,该学科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及在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中的表现形态。

第四,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包括领悟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域界、层次及思维的工具和方法等。

(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教师职业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所教学科的专业素养,还要有教育专业素养。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具有热爱学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愿意终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信念;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对教育功能有全面的认识,全面理解素质教育;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全面理解学生的发展,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第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教师的教育能力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比如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重要工具,是传播知识和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没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师,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第三,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重视进行科研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融进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师的研究还包括教育研究,通过教育研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更大发展。

4.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包括哪些?

(1)人身权、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等;

(2)受教育权、受教育的平等权、公正评价权、物质帮助权等。

5.简述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课程之间的关系。

(1)基础型课程的教学是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拓展型课程的教学是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

(2)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对基础型课程的教与学两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增益促效的基础作用。

(3)各类型、各科目课程的教育过程中虽然任务不同、层次要求不同,但都具有渗透性、综合性。

(4)从课程目标来说,三者在统一的目标下,在不同层次的要求上功能互补递进,全力形成一个整体。

三、论述题

1. 为什么说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教育是以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和单一性为基本出发点,以知识记忆和再现为基本学习目标,它强调的是掌握知识的数量和准确性,强调的是对过去知识的记忆。因此,传统教育把掌握知识本身作为教学目的,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积累的过程。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也不可能得到重视。现代社会,知识创造、更新速度的急剧加快,改变着以知识的学习、积累为目的的教育活动。知识的学习成为手段,成为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也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2.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

(1)原则的含义:启发性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贯彻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是启发的首要问题。第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要注意提问、激疑,启发他们的思维,不仅启发学生理解知识,还要理解学习的过程,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第三,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发扬教学民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3)举例,略。

3.试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政治经济制度通过对教育方针、政策的颁布,教育目的的制定,教育经费的分配,教育内容特别是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规定,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的任命聘用等,实现对教育领导权的控制。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一个国家设立怎样的教育制度,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进入不同教育系列的标准怎样确定,基本上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在不同的社会里,不同的人享有不同的受教育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特别是培养出来的人应当具有什么样的政治方向和思想意识倾向,则是由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体现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的。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教育目的也就不同。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