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礼仪的特征合集12篇

时间:2023-09-04 09:26:08

茶艺礼仪的特征

茶艺礼仪的特征篇1

中图分类号: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18)07-0041-03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礼仪修养则是指对人际交往行为规范和准则的认知程度和水平[1],简言之,即礼仪达到的一种程度。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作用体现在以茶育人、以茶言志、以茶喻理等方面[2]。大学生是国家及社会建设性发展的人才保障,同时也是科技文化教育发展的重要承载者,结合茶文化活动,加强大学生礼仪修养教育,于国家于社会均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礼仪修养对当今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案件频发。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大学生正处于由校园步入社会的转型时期,在此期间,他们面临着升学就业、恋爱交友、师生关系、家庭问题等多重因素带来的心理影响。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说:“一切的财富和成就,都源于杰出的智慧和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实现人生理想和成才目标的前提,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基础,也是大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必备条件[3]。在大学学习生活期间保持心理健康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大学生进行礼仪修养培养有利于帮助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他们学会尊重他人、诚信待人、举止得体,谈吐适度。进一步具备化解人际冲突、加强其与他人的合作精神,巩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心理状态,在学习与生活中,表现出正面态度多于负面态度,在一定程度上逐步培养应对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对待消极情绪的调节能力,从而建立心理预防机制有效防范心理疾病的发生。

(二)有助于大学生塑造人格与自我完善

人格,是指人的性格、品格及资格的总和。从心理学角度而言,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等特征的总和;从伦理学角度讲,人格指人的品格,体现人在一定社会中受教育和自我修养的文明程度;从法律角度讲,指人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体现人在一定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权利和义务的统一[4]。从伦理学角度阐述:礼仪修养能从言谈举止等外在的行为上提升人的姿态和气质,塑造优良的形象,同时可以展现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精神面貌。这说明礼仪修养可以使大学生拥有积极健康,青春活泼的形象,落落大方的氣质和彬彬有礼的礼仪风度,同时展现自身的道德素质和品行修养,体现人格魅力。礼仪修养培养帮助大学生不断剖析自身性格和处事的不足,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使其今后尽快融入到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富有挑战性的职场生活。歌德说:“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5]。当代大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自我促进、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发展以及学习礼仪,遵守规范,提高交际技巧和应变能力,才能适应社会、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个体社会化,礼仪修养是一门必修课[6]。

(三)有助于大学生学有所成

校园中,良好的礼仪风尚有助于发扬朴实求真、勇于创新的学风。例如在学术研讨会中,激发学生之间思维火花相互碰撞;在讨论学习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参加考试,诚信守信,不违规不越矩;学术竞赛上,求真务实、真诚参赛、营造公平公正的良性竞争氛围等。从以上多个方面都可以看出礼仪对于学风建设的益处。

同时,大学生具备良好的礼仪修养有利于维持和谐稳定的师生关系,大学学习期间,难免遇到学业上的问题,如实验课题进展缓慢、专业知识理解一知半解、对研究方向前景迷茫等,都可以虚心地向老师请教,老师定将答疑解惑、耐心指导,帮助他们在学业上取得进步或者实验上获得进展,为今后步入社会或继续进行学术研究、出国深造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二、大学生礼仪缺失的表现

(一)公共意识淡薄

公共意识淡薄是大学生礼仪缺失的常见表现。具体现象可以涉及到社会与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乘坐公交车、地铁旁若无人地吃有气味的食物,大声外放音乐引发喧哗;图书馆中违反规定随意占座,嬉戏吵闹,手机不静音,接电话音量大;在校园街道、草坪上随意吐痰、乱扔果皮纸屑烟头,无视告示故意采摘花草,冒险攀爬雕塑拍照;骑行共享单车乱停乱放,恶意损坏公共设施等。

(二)个人素质欠缺

个人素质高低可以从日常待人处事中体现出来。如能否尊敬师长,能否正确引导新入学师弟师妹建立正确的学习生活态度;能否尊重体谅和关心同学,能否维系寝室生活融洽;能否具有集体荣誉感,能否按时参与集体活动、服从组织安排和是否有责任心与使命感,能否對待社团与学生会工作尽心负责;以及能否在课业方面诚实守信,不弄虚作假等。当代大学生活中时常涌现与同学老师关系冷漠,缺少沟通;班级集体意识淡薄,经常缺席公共活动;偶遇老师,刻意躲避甚至无视老师;集体撒谎逃课,普遍旷课,学习功利心严重,考试作弊的现象。

三、茶文化对大学生礼仪素养培养的内在联系及意义

(一)茶文化的定义

茶文化的定义首次出现于庄晚芳教授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一文中。陈文华则提出了从广义与狭义两个角度定义茶文化的概念:广义的茶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7],它以物质为载体,反映出明确的精神内容,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和谐统一的产物,是一种对茶事认知集合形态的人类现象[8]。而狭义的茶文化则专指注重精神享受部分[9]。目前茶文化的研究重点在其精神功能与传播价值,且茶文化涉及历史学、民俗学、社会学、美学、传播学等,是茶与文化综合全面的结合。故本文主要从广义的角度来阐述茶文化对于大学生社交礼仪的推进作用。

(二)茶文化对礼仪素养培养的内在联系

茶是尊重的象征。前人有宋代诗人宋耒“寒夜客来茶当酒”般“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高雅。今时有寻常百姓“引座上茶”的待客之道。“来客不筛茶,不是好人家”,来客奉茶是中华民族传承了几千年的最起码的待客礼节,表达出主人热情友好、诚挚尊敬的心意[10]。一杯热茶疏解了客人沿途的疲乏,人情之暖胜过冬夜之寒。进门一杯淡茶,不似烈酒浓烈醉人,淡然清香中传达的正是一份恰到好处的尊重。茶道吸收中国传统道家“天人合一”的理念,要求人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发现与遵循客观规律,戒骄戒躁、耐心冲泡,方显对茶叶,这片神奇的来自大自然恩赐的“东方树叶”的尊重和对客人满满的敬意,将精神的东西融进茶中,使之成为精神文明的代言,从而让茶文化成为精神文明的体现[8]。

茶是和睦的象征。常言道:“茶品如人品,茶道即人道”,茶之所以被称之为“君子之饮”说的正是茶与为人之道的关系[11]。饮茶之人其精神内涵与品性修养也有一定的高度:待人和睦,为人真诚。茶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吸收中国传统儒家“和”的精神。唐代诗人裴汉在《茶述》中写到“其性精清,其味浩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而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论述到“祛襟涤滞,致清导和”。这些都表明古时茶人将和谐、中庸的思想引入茶文化中。

茶是清廉的象征。古时有陆纳以茶作为“素业”倡导廉俭,反对奢靡的美谈,流芳百世;茶神陆羽作有茶诗《六羡歌》云“不羡黄金晕,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惟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此诗将陆羽淡泊名利、不慕荣华、不贪功名、不同流俗的高尚品格传达地淋漓尽致。如今“茶之廉,推行清廉、勤俭有德、以茶敬客”仍是正道,通过接纳茶文化这一健康、生活、不以虚华为荣,而以廉俭为贵的文化风尚标,自觉接纳现代礼仪规范,正是茶文化与当代礼仪又一默契的切合点。

从以上三个方面来看,茶文化与礼仪有着紧密而深刻的联系。

(三)茶文化对礼仪素养培养的意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不断壮大,经久不衰的丰厚滋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高贵的灵魂,只有文化兴才能国运兴,文化强才能民族强。茶文化作为中华名族传统文化的特殊形式,其海纳百川,传达着高尚而普世的价值观,并且深入寻常百姓家。人们以茶明叙伦理,以茶热情待客,以茶和睦氛围。这些都是礼仪涵养所需要的精神境界与行为规范,具有文化的教育功能。而茶文化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茶文化对人的教化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10]。一方面,茶文化的广泛传播直接向人们传达仁义、朴素、热情、真诚、团结、勤奋的精神导向。另一方面,茶文化的价值输出从一定程度上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切合。二者都倡导和谐友善、对于传播社会正能量,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而良好的社会风气可以约束人们自觉遵守社会秩序,提高社会公共意识,培养社会公德心与责任感,进而提升礼仪素养。从全民饮茶到全民爱茶再到全民兴茶最终全民进步的伟大跨越。

四、茶文化对大学生礼仪修养的推进——以湖南农业大学校礼仪队为例

(一)学习茶诗,提升综合素质

茶诗作为茶文化的形式之一具有语言优美、意境高远、体裁多样、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等特点[12]。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近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13]。湖南农业大学礼仪队通过学习茶诗中饱含的思想和精神,可以加深对传统文化精髓的理解,也是对中国茶文化的继承。

古往今来,修身养性、明伦怡情的茶诗妙句不在少数。苏轼在《汲江煎茶》中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取水、烹茶、斟茶等茶事活动,用以表达诗人高雅的情趣,托茶喻志。“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写下“茶香宁静却可以致远,茶人淡薄却可以明志”,源自诸葛亮的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用以表赞饮茶之人重德行、尚和睦的特点。诗僧皎然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写道:“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徒自欺”[14],倡导以茶代酒,探讨茗饮艺术境界,对唐代中后期中国茶文学——咏茶诗歌的创作和发展,产生了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礼仪队开展茶文化的学习是当代大学生对茶风古韵的传承,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茶文化教学不但可以传播茶文化知识,同时丰富学生内涵修养,综合提升素质。

(二)茶艺培训,增进操作技能

礼仪队队员定期参加茶艺课程培训。通过品茶、泡茶等过程,不仅让礼仪队队员对茶文化有了直观的了解,而且提高队员们动手、动脑、动心的能力。同时在茶事活动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利于培养队员的组织管理和协作能力。茶艺中鞠躬礼、伸掌礼、寓意礼、着装要求、神态规范、解说演示等[10],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队员的气质和日常言行,可提升队员们良好的外表形象和气质。礼仪队队员结合平时生活实际的需要,通过练习茶艺,既丰富了业余生活,又掌握了一门特长,是将茶文化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最佳方式。

此外,茶艺学习也培养了队员们勤俭养德的品行。如白族三道茶茶艺具有“一苦、二甜、三回味”的精神意蕴,“清苦之茶”寓意年轻一辈“要立业,先吃苦”,这与中华传统文化常说的“先苦后甜”的人生哲理相互照应。好似著名茶学家庄晚芳教授倡导的“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的茶德[15]。

(三)开展茶会,丰富精神涵养

将礼仪队中对茶文化有兴趣的学生集中起来,定期举办茶话会,每期精心制定不同的主题,筹划不同形式的活动。如六大茶类的品茗会;茶与茶点搭配的品鉴会;茶历史小知识有奖问答等。参加茶话会的成员面向所有年级,无年纪大小区分,都应一视同仁,让队员们在自然平和,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品赏不同的茶,了解有关茶的小故事与小常识,并以愉快的心情去接纳茶,以从容的姿态去欣赏茶,以喜悦的态度去分享茶。通过一系列与茶相关的活动,促进了队员们之间的交流,提供更多机会给大家用心感受他人的优点,是增进队内友谊的绝妙方式;同时让队员学会修身养性,培养审美情操,也是丰富队员们精神涵养的良好方式。

(四)走进茶园,培养劳动品德

茶本为山间普通一草木,可日常食用而性俭。去茶园感受茶叶最原始的姿态,以回归本真的方式让礼仪队队员全面知晓茶叶,拓展茶叶知识面。中国种茶和制茶历史悠久[16],包含了从采茶、萎凋、发酵、揉捻、干燥等各个程序,六大茶类,工序各异,如绿茶制作过程关键环节在于杀青,红茶的品质好坏与发酵有密切联系,青茶有特殊的摇青与作青工艺,而白茶萎凋看似简洁实则萎凋程度相当考究,黄茶在绿茶制作上有闷黄环节,黑茶的色香味在渥堆或发花环节提升显著。在茶叶采摘生产季节,组织礼仪队队员在生产季节参观湖南农业大学的长安基地茶园,参与制茶的相关工艺的流程中,培养队员们实践劳动能力和严谨的思维能力。

茶艺礼仪的特征篇2

所谓“仪式”,是对具有宗教或传统象征意义的活动的总称。“仪式”之所以成为“仪式”,是源于它控制的是人们思想层面的象征意义,而非生活中的直接实用价值。“仪式感”则是近年来网络上的流行语,“好生活需要仪式感”、“应设立国家阅读节,用节日唤起阅读仪式感”等创意性网文标题,暗含着“仪式感”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潜台词。那么,具体到日本茶道,我们该如何理解这种“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仪式感存在的意义呢?

1977年,古川彻三在《茶道美学》一书中,以艺术的隔离性为根据,将茶道定义为:以身体的动作为媒介而演出的艺术。他指出:所谓艺术的隔离性是有意识地与自然的世界和日常的世界隔离开,以此来确立艺术世界自身的独立性。这个定义既可以用于对茶道文化的阐释,也可适用于各种艺术性活动。如京剧需要夸张的扮相、身段和唱腔;交响乐需要明亮的舞台和观众的盛装。就连时下流行的行为艺术。也要借助道具和超乎想象的夸张创意,来将自己的艺术与生活闹剧相区分。

在日本的日常饮食习惯中,正如同中国的“开门七件事”一样,茶也是一个非常具有实用价值的世俗饮料。日本惯用语中,用“日常茶饭事”一词来形容生活的琐碎庸常之事。甚至有字面意思为“用肚脐煮茶”、“茶叶袋子压咸菜缸”这样的俗语存在。可见饮茶习惯,贯穿着日本人生活的各个细节,茶在日本民众生活中也并不是高高在上。

那么,一直定位于贵族化的交际与修养方式的茶道文化中,又是如何将茶与现实生活相区隔,赋予茶事活动以应有的艺术性呢?如同书法前要静心研墨,礼佛时要上香跪拜……这些用固定的仪式性步骤来调整心态,进入境界的手段。它们符合人们的心理习惯、审美取向甚至生理科学。

同样,一场茶事活动中,从客人们开始步入主人精心设置的茶庭,便已经进入了暂时脱离俗世生活的心理准备阶段。进入了一个只有主人、客人、各种等待着被鉴赏的珍贵茶道具、茶饮食所组成的小世界,融入了一种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去感受彼此之间平等敬重、珍视诚意的氛围之中。当客人进入主人精心设计的、清幽雅致的茶庭中,曲径通幽,欣赏了处处别致的景致,再进入茶室特意设置得非常低矮的小门,以示放低身姿之后,眼界另开,茶室内各种和风精妙的道具,禅意的挂轴,庄重奉客的主人,尽在眼前。一系列颇具戏剧性的情节安排后,大家都完整地进入了自己扮演的角色中。

茶事活动的进行中,有很多看似无端的规矩。细细深究,均有其背后的深意,也参与了这种仪式感的造就。如主人撤污水罐要从身子左侧进行;并排而坐的四名客人,位首的主要客人离席时要左转身,其余两名次要客人转身时要向右转身。左右之别令人迷惑。其实这皆出于“代表脏污或隐私部分要尽量少停留在别人的视线中”这一原则罢了。欣赏茶碗、茶勺、茶罐等茶具的时候,要先向茶具鞠躬致礼;有图案的茶具摆放的时候。要将美丽的正面图案面向别人,让茶具的背面朝向自己;用有图案的茶碗喝茶时,应避免在茶碗有图案的一面“下嘴”;吃小巧而精美的茶点心时要一口吃尽,不可把咬得破败的点心放回盘中……只要你能以一颗体贴而敬重的心,把茶具茶点也当做灵物来敬惜,将它最美好的形象展示给别人,避免将它不美的状态曝露于众,那么就会发现,这些看似繁琐的规矩其实是理所应当的习惯。

至于点茶的手法、拿茶具的方式、甚至主客在茶席上行走的步伐、品用茶汤茶食的具体步骤……这些环节,是在长久反复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最为稳妥有效的路径和程式,可以在最大的限度上消弭人们的慌乱、避免拿递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失手,防止自己的行动干扰了下一个步骤,将自己的所有举止都包含在一个最为配合默契、行进顺畅的、有效率的流程中。

茶艺礼仪的特征篇3

正如冈仓天心所说的那样”我们(日本人)的风俗、习惯、衣食住行、瓷器、漆器、绘画,乃至我们的文学,全都蒙受了茶道的影响。”在一定意义上讲茶道成为日本传统文化的标致,且其标致性的地位越来越凸显。同时,在茶道不断发展过程中,对日本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带动和促进日本传统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丰富了日本的饮食文化

茶道来源于中国的饮茶文化,在自身不断地充实和完善的过程中,形成了日本国民更具特色的饮食文化的基础,为日本饮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茶事活动中,为了充分体现茶道的根本精神,主客之间要始终保持心情一致,互敬互爱,烘托和谐气氛。在茶事环境的衬托下,茶庭园的小路、景物及茶室的茶席、等候的长廊、人与人长时间的接触,欣赏与茶用具的协调搭配等等。这一切有机的结合到一起,宛如弹奏出美妙的交响乐章一样,物与物、人与物的结合,又创造出极好的饮食文化的天地。

“怀石料理”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它是茶事后,给客人的一种较高的礼遇,也是茶事中唯一的料理形式。它是把茶道精神和形式融入一体并考虑整体的平衡,同时把握季节和原材料的搭配而制成的便饭。虽称便饭,但内容十分考究和丰盛。提到它的命名与茶道的建立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与禅宗语言紧密相连。信奉禅宗的僧侣们,在冬季为了抗寒,把石头烧热后,用布包好,放在怀中,以抵御严寒和饥饿带来的痛苦,”怀石”由此而得名。这一词后来变成简单饮食的代名词。后人们还把虽不是山珍海味,但特别讲究的佳肴比喻成”怀石料理”。现在,它已经成为邀请一方招待客人的饮食。

在此还要提到的是”精进料理”,它是与佛教一起,经过中国和朝鲜传入日本的,并很快融人到日本的国土中。它与中国、朝鲜的料理多少有些不同,但后来逐步发展成为更细腻、更合理、更健康的料理。佛教崇尚因果报应,认为万物皆有生命。由此所得”精进料理”之名。此料理禁忌食肉,尽可能多地使用植物类东西;在使其发挥最好功效的同时,用最佳的搭配形式表现出来。”精进”意味着消除杂念修行佛道,即尽可能地成为人格健全的人。它是做为健康食品并具有传统意义的有代表性的日本料理,一直深受日本国民的青睐。当然”怀石料理”也是从”精进料理”派生出来的,都是以食素为基础。这两种料理已成为日本料理的代表作,为日本饮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二、促进了日本礼仪文化的提升

茶道含括日本文化诸多的特点和精华,形成了一个综合的文化体系。而茶事过程就是日本传统礼仪文化展现的过程。日本茶人为举办好茶会,甚至要准备几个月的时间。他们把每次茶会都作为一次礼仪的大检阅。茶主人精心准备,不放过每一环节,而来参加茶会的客人同样以”一期一会”的心态,把此次茶会当作毕生仅一次的难得相会,用感恩之心体会主人的良苦用心。茶庭园的一草一木,茶室的精心布置,所用的茶器皿和茶点等,都倾注了主人对客人的真挚和爱戴。客人也会挣脱茶室之外尘世的一切束缚,全神贯注地品味一碗茶。茶事的每一个动作都有严格的规定,如清洗茶宪,在开始时,初次一定要将茶笑清洗干净,而在客人面前清洗茶宪时,要在洗净后轻敲三下举起两下后,才能完成清洗动作。而在结束时,则是先用热水将茶碗中的余茶洗净,然后在用热水洗净茶宪,最后轻敲两下后举起,才能完成的清洗动作。

再有,品茶时茶碗的转动方向也有规定,为了避免从正面饮茶,将茶碗转动一圈半,并离开茶碗的正面后,才可以饮用。饮用后一定要清洁饮用之处,然后将茶碗转回正面。如此等等,茶人们必须严格执行。可以说所有参加茶会的人,在茶事的整个过程中既是礼仪的大亮相,也是学习礼仪的最好课堂。

当然,茶事过程中还有更细致的规程,如茶叶要碾得精细,茶具要擦得干净,插花要根据季节和来宾的名望、地位、辈份、年龄和文化教养等来选择。茶主人的动作除了要规范外,还要有乐感和亲和力,至始至终都要准确到位。一举一动都表示对来宾的尊重,即体现出”和、敬”的精神。茶道礼仪作法的基本思想,来源于古代禅宗和佛教。

茶道及其他领域也明显反映出日本人的传统习俗和礼仪。可以说比起茶道的活动、程序和形式来,茶道的礼仪尤为重要,即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同情、平等和互敬。茶道重视礼节对日本礼仪的形成和完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茶道的做法是从谢礼开始到谢礼结束,一切多在感激之中进行,这就是礼仪的基础。茶道礼仪的实际效应,只有在你学习了茶道之后,方可领悟。即使你只是学习了茶道的初步做法,你的一举一动都将变得更有气质,你将会发现注重礼仪是做人的关键。在日常生活中,

你还可以发现当品尝普通的茶品或点心时,你的态度、举止、言行,实际上已经受到茶道礼仪的诸多影响。接人待物更加妥当,温文尔雅的身姿,证明你在礼仪方面有很大提高。

总之,茶道是一种以沏茶、品茶为手段来接待贵宾,联络感情的特殊礼仪,又能修养心神、陶冶性格、又能学习礼仪、鉴赏品茶艺术与高雅文化。

三、弘扬了日本的传统艺术

茶道的内容十分丰富,在形式上,它是各种生活艺术的总汇,并融合了日本的绘画、服装、插花、音乐、舞蹈、文学等传统的艺术。在某种意义上,茶道也属于艺术的一个范畴,甚至可以说是传统艺术的总和,也是日本传统文化之一的融合体。

日本是世界上唯一在学校里传授茶道仪式的国度它融合了饮食、阅读、咏诗和思考等诸多方面。从僧人到武士,从贵族到百姓,从陶瓷艺术到和服制作,还有园艺等围绕着茶道的是整整一部历史。茶道有其专用场所,仿佛是戒律严格的机密之处,人们从小门悄然而人,在此享受到无比的喜悦和脱俗之感,为心灵的净化上了一堂难得的必修课。像日本传统戏剧中的歌舞伎、能乐、文乐以及茶室的优雅背景,还有戏剧中,无论是演员的表演或舞台设计等,都能强烈反映出日本国民对美的追求和欣赏;同时也展示出日本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日本人以善于吸收美意识和外来文化闻名天下,他们巧妙地引进国外的精华并与本国文化相融合,进一步提升其国粹文化。

在茶事中,茶人们也是一种再学习和表演的过程,同时在场的宾客也都把兴趣放在如何辨别鉴赏茶器皿和观察事物的能力上,即眼界拓宽,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寻物质的内在含义。又能增加对艺术品和美术品的了解和喜爱。再有,欣赏茶室的饰物等,在此基础上,留意茶具的特征、色彩、花纹、形状等,大致在手里过一下,就送到下一位客人手中或返回到主人手中。这种观察方法,不只限于茶道用具,就一切器皿而言都适用。日本民族是以欣赏陶器为愉悦的,并在日常生活中更喜欢使用之。可以说日本人喜欢陶器是他们的第二天性。其主要原因是受到茶道的影响。茶道的普及使得欣赏陶器皿成为一般常识,尤其是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大量生产陶器皿及日常生活广泛使用的缘故,形成了欣赏陶器皿的热潮。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应用,使得现代艺术更具有生命力。茶道的特色还在于把饮茶这种简单的日常行为上升到极具传统和形式美的艺术高度。

参考文献:

【1】千宗室,[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

【2】靳飞,茶禅一味[M].日本的茶道文化,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茶艺礼仪的特征篇4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种文化所具有多元化的内容与功能,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仍旧在持续地延伸与拓展。将茶文化渗透到高职院校教育当中,不仅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而且能够在学生社交能力、礼仪水平、艺术素养和思想修养的提升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这对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具有着重要意义。

1茶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

1.1社交教育

我国茶文化中的“和合”思想,有利于调整社会个体所具有的社交关系,并促使社会个体能够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实现彼此的团结与矛盾的化解。在我国茶文化发展过程中,茶会是结交朋友、款待宾客的重要礼节,同时也是古代文人群体结交挚友的重要手段,甚至在封建社会的统治阶层,茶经常出现在国事的讨论中,如唐宋时期的茶宴,有着庄重、简朴而又活泼生动的特点,在“清茶一杯谈国事”的氛围下,并不会产生酒宴上的俗气与奢华,并可以拉近交流者之间的心理距离。文人以茶会友的事例在许多咏茶诗歌、咏茶画作中都能够得到展现,如唐代诗人杜牧在《寒夜》中写道:“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这一诗句写出了作者与友人在火炉旁饮热茶的场景,而这种场景中儒雅和谐的氛围也令人神往。另外,明代画家文征明所创作的名画《惠山茶绘图》,同样呈现出了古代文人以茶会友的场景,并体现出了文人茶会对意境的追求。显然,随着我国茶文化的发展,茶文化的功能已经不仅仅局限在满足社会大众的娱乐需求,而且也逐渐渗透到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社会准则以及审美理想当中,引导高职院校学生通过学习茶文化、参与茶会,必将能够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交能力,并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和谐,这对于拓展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交手段,确保他们能够在社交中获得心理愉悦、缓解心理压力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1.2礼仪教育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中,不仅创造出了丰富璀璨的文化、构建起了系统的社会道德标准,同时也形成了完整优秀的利益规范,也正因为如此,中国才被世人称作“文明古国”与“礼仪之邦”。中国这一“礼仪之邦”的发展,与儒家文化中所提倡的政治伦理关系以及封建社会时期所推崇的仁政与礼治有着紧密的关联。而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也受到了这些传统文化以及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因此,中国的茶文化自然就具备了礼仪教化功能。从中国茶文化所包含的礼仪内容来看,沏茶、端茶、奉茶、倒茶、饮茶、续茶乃至主客、长幼之间的座次顺序等,都有着系统且严格的礼仪要求,虽然这些礼仪十分复杂并且看似乏味,但却是在我国茶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渐精炼而成的,因此,每一项礼仪要求都有着相对应的价值,并且是茶事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只有如此,茶文化所具有的技艺美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才能够得以展现。礼仪教育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一个人不懂礼仪、“不拘小节”,也自然会在生活别是在人际交往中处处受挫,并最终成为一个不受欢迎和孤独的人。而由于我国茶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礼仪文化元素,所以,在高职院校针对学生开展心理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将茶文化的渗透当作礼仪教育的切入点,帮助学生在提升自身素质、优化自身形象的过程中,更好地获得他人的认可与肯定,并更好地融入到集体生活当中,从而避免各类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

1.3艺术教育

在我国茶文化的发展中,茶事与哲学、美学、宗教文化之间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也让茶事成为了具有综合性、生活性、实用性与审美性的文化艺术活动。由于茶文化中包含了医学、饮食文化、建筑园艺、文学等多元化的元素,因此,在对中国茶文化内涵进行品位的过程中,社会个体所具有的综合素养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如在饮茶活动中,无论是茶室的布置还是茶具和插画的选择,都能够体现出茶文化所具有的魅力以及茶人所具有的审美意识,在了解这些内容的过程中,饮茶之人能够感受到茶文化对协调美、自然美的追求,并被这些美所熏陶与感染,从而提升自身对美所具有的感受;再如,在观看茶艺表演的过程中,饮茶者不仅能够感受到茶事活动所具有的礼仪美,而且能够感受到音乐艺术、环境艺术所带来的审美体验,因此,观看茶艺表演不仅能够丰富饮茶者具有放松自身身心的途径,而且可以为饮茶者提供一个可以提升自身艺术修养的渠道。当然,中国茶文化不仅强调形式美,也强调心灵美,更加强调形式美与心灵美的统一,因此,中国茶文化在为饮茶者带来艺术享受的同时,也要求饮茶者能够具备朴实、真诚、自然的品格,并在养成良好风度与举止的基础上,感受茶文化所具有的艺术底蕴。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通过渗透茶文化并发挥出茶文化的艺术教育功能,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放松身心、宣泄情感的途径,同时能够在陶冶学生心灵、满足学生审美需求、提升学生审美意识以及升华学生情感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塑造完整健康的人格,从而推动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以及自身的不断完善。

1.4修行教育

茶圣陆羽提到:“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在茶圣眼中,茶具有着高洁的品性,以至于在饮茶之人中也具有“宜”与“不宜”之分。于此同时,茶圣陆羽的这句话,也反映出茶在修身养性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事实上,喝茶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形态,一种形态为饮茶,另一种形态则为品茶,对于茶人而言,简单的饮茶能够满足他们的生理需求,而品茶则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在品茶过程中,茶人用茶来提升自身修养、陶冶自身琴操,并通过茶对人生进行品位。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这种形式也可以作为学生开展自省、提升自身修养的有效途径。另外,在茶与茶人的身上,也反映出了许多优秀的品质,从茶来看,这种植物生于深山,并在其成熟之时供人们采摘,而从茶人来看,他们吃苦耐劳、自强不息,二者所具有的奉献精神,也是一种高尚的处世哲学与人生态度,更为重要的是,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中,茶人用“俭、清、和、静”来总结茶叶的秉性,即茶尚俭、贵清、导和、致静,而茶所具有的这些秉性,也能够引导高职院校大学生将节俭朴素、清正廉洁、和睦相处、恬淡安静当作自身的重要追求,这对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修生养性的境界、推动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着重要意义。

2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对茶文化的渗透策略

2.1茶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

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开设了茶文化专业,也有一些高职院校则将茶文化课程作为选修课,这些专业与课程的开设,能够引导学生对茶文化做出系统的学习,并在开拓学生文化视野、丰富学生文化知识的基础上,促使学生深化对茶文化的认知。与此同时,由于茶文化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能够发挥出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这些课程的开设对于学生群体心理的健康发展也具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在当前高职院校所开设的茶文化专业和茶文化选修课程,缺乏全国性的课程规划与教学大纲作为指导,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能够将校本课程的开发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来抓。在此过程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要以丰富学生的茶文化知识为出发点,而且需要以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效为出发点,重视将茶文化发展史中能够推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思想内容以及事例体现在教材当中。另外,为了强化茶文化课程的吸引力,高职院校还应当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重视本土茶文化资源的融入,以使学生能够更加直接地接触茶文化、感受茶文化,从而确保茶文化能够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推动作用。

2.2积极开展茶文化活动

高职院校要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出茶文化的作用,就必须拓展茶文化在高职院校中的覆盖面,推动茶文化走入学生的生活,以便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茶文化所具有的魅力,并受到茶文化的熏陶,从而实现自身心理的健康发展。为此,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对茶文化的渗透,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渗透,还应当重视课外渗透,通过开展各类有教育意义的茶文化活动来发挥出茶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具体而言,当前高职院校中可以开展的茶文化活动包括茶话会、名茶介绍征文活动、茶知识竞赛活动、茶艺表演活动以及茶文化讲座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茶文化所具有的审美功能、教育功能都能够得到良好的体现。当然,高职院校所开展的茶文化活动甚至可以向校外拓展,在此方面,高职院校可以组织学生对当地的茶文化风俗做出了解与收集,并参与到当地的茶文化活动当中,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茶文化所具有的生活气息,并强化茶文化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可接受性。

2.3优化茶文化渗透方式

茶文化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并不代表着高职院校可以仅仅依靠强化茶文化宣传与教育,就可以对茶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做出充分的发挥,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还应当重视茶文化渗透方式的优化,特别是要重视提升茶文化渗透方式与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契合性。这要求高职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所开展的茶文化渗透工作,不能使用纯粹的单方面宣传与教育方式,而应当重视体现出茶文化所具有的文化魅力、趣味性以及参与性,具体而言,首先,高职院校所选取的内容要具有时代性特征,只有这样的内容才能够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审美需求,也才能够推动学生对茶文化的接受以及对茶文化内涵的感悟;其次,茶文化教育过程应当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契合。高职院校在茶文化教育过程中,应当重视学生茶文化素养的逐步积累,而不能使用“速成法”,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够对茶文化做出更加充分的感悟与体验,也才能够在茶文化中挖掘到有利于自身心理健康发展的内容。同时,高职院校茶文化教育的开展,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并重视茶文化内容与学生专业知识的结合。如在旅游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一些盛产茶叶的景区,将茶文化中的一些传说、典故等呈现在学生面前,这种方式方法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茶文化的关注、深化学生对茶文化内容的印象,而且容易激发学生对茶文化做出深入探索的兴趣,这对充分体现茶文化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价值的具有重要作用。

3结语

我国茶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内容,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当中,充分的挖掘与运用茶文化的文化底蕴与内容,可以发挥茶文化在高职学生社交教育、礼仪教育、艺术教育、修行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实现自身人格的完善以及自身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高校应当重视茶文化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渗透,通过开发校本课程、开展课外活动来提升茶文化在高职院校中的覆盖范围,并在确保茶文化渗透方式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强化茶文化的可接受性。

参考文献

[1]靖国华.中华茶道思维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J].福建茶叶,2016(4):228-229.

[2]连伟利.以茶润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新途径[J].福建茶叶,2016(6):247-248.

茶艺礼仪的特征篇5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其来源脱不开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其组成部分主要由儒释道三家构成。其中,儒家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年来统治阶级的主流文化意识,亦是茶文化的主体。细观儒家思想之精义,在中国茶文化的各个领域均有体现。 一、儒家之“仁”与茶人精神 儒家极其看重人格,而且要求从自身做起。儒家的人格思想奠定于孔子的“仁”,“仁”的一大特性就是突出对个体人格完善的追求。孔子在《论语•八佾》中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又在《论语•颜渊》中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仁”是孔子仁学中最根本、最具普遍意义的道德范畴与伦理原则,仅在《论语》当中就被提到109次之多。以礼达仁,是儒家文化对茶道的最大贡献,这也使得儒家的人格思想成为中国茶人精神的基础。茶的特性为儒家文人所注意,并将其与儒家的人格思想联系起来。儒家正是以自己的“茶德”,作为茶文化的内在核心,从而形成了民俗中的一套价值系统和行为模式,它对人们的思维乃至行为方式都起到指导和制约的作用。 茶是一种文明的饮料,被人们视作饮品中的“君子”。首先,这是由其本性决定的。茶性温,喝茶使人清醒,喝茶可以驱病健身,茶对人可谓有百利而不一弊,故茶自古已有君子之誉。其次,茶的“君子性”还表现在茶的诸种属性上。茶的属性之一是其形貌风范为人景仰。北宋司马光把茶与墨相比:“茶欲白,墨欲黑;茶欲新,墨欲陈;茶欲重,墨欲轻,如君子小人之不同。”茶的属性之二是茶作为人间纯洁的象征。茶从采摘烘焙到烹煮取饮,均须十分洁净。正因为如此,人们历来总是将茶品与人品相比,有茶德似人德的说法,这茶德正是寄寓着儒家追求廉俭、高雅、淡洁的君子人格。 古往今来,有识之士一直倡导廉、俭,增加自身的道德修养,而历代文人雅士的品饮活动向来具有内涵深刻优雅的文化情结,因为茶清廉、高洁的品性,茶在养廉、雅志和励志等方面的作用是由古及今的,对君子之风的崇尚心理与饮茶的天然物性被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清茶一杯”寓意深长,两晋北朝时,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便提出“以茶养廉”,以对抗当时的奢侈之风。作为中华茶文化的奠基人,陆羽将儒家修身养性、克己复礼的首先追求引入茶文化,将品茶作为人格修炼的手段,他在《茶经一之源》中就认为真正的茶人必须是“精行俭德之人”。可以说,陆羽的一生就是在不断地实践和修炼“精行俭德”的理想人格。唐人斐汶在《茶述》中也表述得非常明确:“茶,起于东晋,盛于今朝。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效和。参百品而不混,越众饮而独高……”在唐代刘贞亮所总结的茶的“十德”中,有“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这些都代表了儒家的观点。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中,进一步综合了前人的说法,总结概括了儒家的茶人精神:“至若茶之为物,擅甄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察。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冲澹简洁,韵高致静,则非追速之时可得而好尚炎。”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曾说:“君子爱茶,因为茶性无邪。”林语堂先生也说:“茶是象征着尘世的纯洁。” 总体而言,孔子与后儒的道德修养理论,一般都坚持首先克己修身,然后推己及人,而及于社会政治的修养路线。品茶一旦上升到了与人格节操相对应的高度,也就是对茶的清淡宁静品格的欣赏十分和谐的统一起来了。儒家将道德摆在首位,必须保持高洁的情操,才能在茶事活动中体现出高逸的中和美学境界。 二、儒家之“和”与茶的社会功能 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强调和谐统一的民族,处在春秋时期的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就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体会到“和”的作用。“和”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范畴,同时也是美学境界。“和”在儒家哲学中有相当丰富的内涵,它不但显示了儒家的理想境界,也体现了儒家的艺术情调。“和”可用于自然、社会、人生各个方面,是处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的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理想中拯救社会的一剂良方。茶之为物,最为高贵醇厚,而茶人茶事也是相应的纯洁平和,茶文化之中更是处处渗透着和的思想,可以说讲究和谐已成为中国茶文化应有的内在特质。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也认为茶因禀有山川之灵气,因而能“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可见茶道以“和”为最高境界。如果说“和”可以代表茶性的核心,那么这个“和”充分说明了茶人对儒家和谐或中和哲学的深切把握,对自然与人文统一的追求。儒家认为茶可以协调人际关系,饮茶营造了一个强调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和谐的空间,这正是代表了儒家茶文化真实的理想。茶在民间作为习俗出现,首先是相互交往、互敬互重、增进友谊的象征。饮茶风俗作为睦邻之道,可以从钱塘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中找到相关的记录:“杭城人皆笃高谊,……或有新搬来居止之人,则邻人争借助事,遗献汤茶,……相望茶水往来,……亦睦邻之道,不可不知。”通过清茶一杯,可以更多地审己、自省,清清醒醒地看待自己,认识别人。各自内省的结果,是加强理解,促进和谐,增进友谊。其间蕴含的宽容平和与绝不强加于人的心态,恰恰是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相处之道,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这恰恰又正是最具有现代意识的宇宙伦理、社群伦理和人道原则。 三、儒家之“中庸”与行茶之道 所谓中庸,按儒家创始人孔子自己的解释就是“不偏不倚”“执其两端而折之”。“中庸之为德”这句话出于《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应该说,中庸思想在孔子和后代儒家那里,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孔子甚至把中庸作为一种君子人格,《中庸•第二章》中有:“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p#分页标题#e# 儒家认为中庸是处理一切事情的原则和标准,中庸之道乃是一种修身之道,是处世做人的态度与方法。有中庸这种善德的人格,处世为人处处得乎中道,恰如其分,可见它是一种不偏不激的高贵的君子人格。在修身律己的过程中,只有保持中庸精神,中言中行,“允执其中”,不走极端,避免“过”与“不及”的片面和偏激,才能把握住“度”,才能造成社会的和谐。生于山野之中,承甘露滋润,其味苦中带甘,茶的这些特性与儒家所提倡的中庸之道相契合。儒家的思想要求我们不偏不倚地看待世界,这正是茶的本性。在漫长的茶文化发展历史中,中庸之道一直是儒家茶人自觉贯彻并追求的哲理境界和审美情趣,儒家把中庸思想引入中国茶道,各家茶文化精神都是以儒家的中庸为前提。在儒家茶人眼里茶代表了中,代表了度,代表了宜,代表了当,代表了一切恰到好处,无过亦无不及。儒家茶人对自身的要求是保持高洁的情操,在茶事活动中体现出高逸的中庸美学境界。茶道本身就是一种人文与自然结合的至高的艺术,反映出自然的四时有序,万物和一。 因此,无论是煮茶过程中茶具茶器的使用,还是品饮过程中茶事礼仪的动作要领,都要不失儒家端庄典雅的风韵,正如儒家“中庸”之所谓“发而中节”,符合规范。从这一点看,儒家茶人的行茶之道,被视为一种修身的过程、陶冶心性的方式、体验的途径、格物致知的方法,比之道家的“自然之道”显得更为讲究。从实践的角度看,行茶要取得完满的结果,关键在于把握“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的中庸之美。首先,礼茶人必须调节自己的精神状态,不能有偏激走极端,要心平气和,进退有节,待人有礼;其次,在具体活动中也要不偏不倚。例如礼茶的动作,既要突出仪式美,又不过于夸张;选择茶器时融贯美的追求,既讲究了造型与材质,又不失端庄;沏茶过程中,碳火煮水的温度既不过高,也不过低;置茶叶时,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斟茶时,也依照了同样的原则,不多,也不少,恰到好处。虽然具体的量是因人而异,但基本的中庸之度,却是一致的。 四、儒家之“礼”与茶的礼仪性 礼是中国古代调整人际关系的根本和行为规范,是一种理想的人生状态。每个人都能按照礼的精神自律与待人,整个社会就会处于非常和谐融洽的状态,这就是儒家所以重视礼的原因。由于儒家的重视和提倡,中国人特别看重礼,言行举止都力图讲礼、合礼。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自觉地以礼来要求或规范自己的行为,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体现其礼仪教化,力图通过礼,达到一种和谐的境界,因此,中国被世界公认为是“礼仪之邦”。 “茶”作为民俗礼仪的使者,千百年来为人们所重视,民间甚至有“无茶不成仪”的说法。茶使人清醒,所以在中国茶道中也吸收了“礼”的精神,茶道重礼,这和儒家重礼异曲同工。总的来说,茶礼所表达的精神,主要是秩序、仁爱、敬意与友谊。它上达国家间的礼仪活动,下渗入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成为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礼俗,成为相互交往、相互敬重、增进友谊的象征。“敬”是儒家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客来敬茶”,就是儒家思想主诚、主敬的一种体现。其次,敬茶有序,先敬谁后敬谁,必按长幼尊卑顺序。我国人民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在饮茶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好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遍布我国的大江南北。客来宾至,清茶一杯,可以表敬意、洗风尘、叙友情、示情爱、重俭朴、弃虚华,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高尚礼节和纯洁美德。 在我国历史上,不论富贵之家或贫困之户,不论上层社会或平民百姓,莫不以茶为应酬品。以茶叶相馈赠,在唐朝以前的文献中还记述不多,从《全唐诗》中便能发现馈赠茶叶成为常见的题材,经粗略查点,《全唐诗》关于答谢馈赠茶叶的诗篇,多达30余首,这也多少说明了茶在当时受人重视的一斑。一般平民百姓也用茶来相互请托,互致问候,来表达和睦相处之情。北宋汴京民俗,有人搬进新居,左右邻居要彼此“献茶”,邻居间请喝茶叫“支茶”,可见,茶已成为民间礼节。南宋时,临安(现杭州)每年“立夏”之日,家家都会各自烹了新茶,再配上诸色细果,馈送亲友比邻,俗称“七家茶”,这种习俗,直到今日在杭州郊区农村还保留着。 自古以来,朝廷会试有茶礼,寺院有茶宴,居家茗饮更是皆有礼仪制度。比如明代《家常礼节》中提倡奉茶明礼敬尊长,深刻地影响了民间茶礼,深入人民生活之中,并且一直延续下来。受儒家礼教思想影响之深的中国文化,历来主张长幼有序,敬老抚幼。居家生活常以差表示相敬相爱,明礼议论序,向长辈敬茶已成为家里的重要形式。 茶的礼仪性还体现在茶在婚礼、祭祀等特殊的礼仪活动中的地位。茶与婚礼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在缔婚中应用、吸收茶叶或茶叶文化作为礼仪的一部分。茶的许多特性都暗合了中国人的传统观:因“茶性最洁”,可示爱情“冰清玉洁”;“茶不移本”,可示爱情“坚贞不移”;茶树多籽,可象征子孙“绵延繁盛”;茶树又四季常青,又寓意爱情“永世常青”。儒家向来有祭祀的仪俗,而我国以茶为祭,大致是在南北朝时逐渐兴起的。

茶艺礼仪的特征篇6

中图分类号:C9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81(2013)04-0079-04

收稿日期:2013-08-09

作者简介: 白佩君(1971-),男,蒙古族,青海海西人,青海民族大学法学副教授,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民族学博士生。主要从事文化人类学、民族法学研究。

Discussion on Social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Butter(Mar)

BAI Pei-jun

Abstract: Butter,called“Mar”in Tibetan language and“Tuolesi”in Mongolian,is a daily life necessity loved by Tibetan and Mongolian people in Tibetan-Qing Plateau. It is widely used in daily life,religion,art and medicine for its various functions and has become a highland cultural symbol. The paper explored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butter.

Key words: Butter;Diet;Cultural Symbol

饮食作为物质文化,具有象征符号的性质和特征,其功能包括人们对饮食的生理需要、心理需要和社会需要三重属性。在人类活动的过程中,这种特殊的文化符号映射出差异性的社会文化现象。提及青藏高原的乳制食品——酥油,人们往往会将其归类为物质文化的范畴进行理解,但在青藏高原的世居藏族、蒙古族等民族中,这种乳制品不单单表现出餐桌上的食用,而且还表现出礼仪交际、食疗医用、生产贸易等物质载体的社会属性以及与艺术审美的特征,具有行为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内涵。正因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用途使酥油具备了多种文化属性重叠的特点,成为了藏族、蒙古族等高原游牧民族特殊的文化符号,反映出迥异的民族文化内涵。

一、酥油——高原游牧民族的特色食品

谈到中国的饮食,人们总是精辟的概括道:南米北面,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不同地区的民族由于地理区域与经济方式的不同,享用着差异性的食品。如同埃文斯·普里查德记述的努尔人[1]对于牛及奶制品的依赖一样,青藏高原游牧民族的生活资料主要依赖畜牧肉食及奶制食品,在畜牧食品为主的饮食活动中,酥油随之应用而生。酥油藏语称为“玛尔”(mar),是青藏高原藏族、蒙古族等游牧民族的食品精华。酥油是世界范围内游牧经济畜产乳制品的一种,是从牛、羊奶中提炼出的似西餐黄油的脂肪,营养价值颇高。即便是在食品结构较单一、冬季气候寒冷的青藏高原牧区,食用酥油能御寒暖胃、解渴润肺,补充人体多方面的需要。由于酥油具备可塑性、发酵性、起酥性、融水性、可燃性等特性,是面粉类烘烤食品、手工艺品捏制、照明油料、饮茶等理想的原料油脂[2]。

酥油在青藏高原农牧区的饮食结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酥油茶(周加 bsrubs ja )文化,千年来已深入到高原人的社会风俗、宗教礼仪和生活艺术等各个方面。根据《政教史鉴·附录》中唐文成公主嫁入时带去了内地茶叶的记载,可知在藏族的饮食演进过程中,中原的茶叶与酥油结合,酥油茶随即出现。酥油茶的饮法在牧区(卓巴 ‘brog ba)和农区(绒哇 rong ba)和半农半牧(绒玛卓 rong ma ‘brog )有着迥异。①作为高原民族须臾不可离开的仪器饮品,盛酥油茶的器皿也非常注重。民间使用最多的是木碗,最好是藏式银木碗或如意八宝玉制碗,不但具有防毒功能,而且彰显华贵和饮茶品味[3]。由于游牧的机动性特点,为便于餐饮,牧区藏族、寺院僧人一般都随身携带自用的木碗,随时可拿出喝酥油茶、拌糌粑。这种特殊的习俗在卫生条件局限的牧区防止了疾病的传播。

酥油“糌粑”(rtsam pa),被藏民族公认为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方便性食品之一,也使藏族成为世界上靠单一食物能够生存的民族。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在青藏高原的探险之旅中生动描述“唐古特人”用碗做饭的情景,碗中做饭即指捏制糌粑。[4]糌粑由于油性较大,纤维细腻,消化较慢。为此,牧民早晨拌上一拌酥油糌粑,外出放牧既顶饱又便于携带。习惯酥油的味道,对于其他民族也是一种尚好的甜点小吃。酥油面点,即藏族用酥油炸制或调制的面饼类。藏历年时面点种类很多,有酥油炸制的耳朵状的“古过”、长形的“那夏”,还有青海藏族常吃的藏语称“特”的水油饼,四川、东南部的藏族常吃巴差玛尔库(酥油浇面疙瘩)、玛尔森(酥油面糕),②还有藏族及僧人常食用的大米、酥油、蕨麻、牛羊肉参合制成的蕨麻米饭等等。

饮食结构反映出一个群体的生活环境和生计方式,也确定了这一群体的生理特征和生活习性。民以食为天,在特定自然环境中解决肌体能量的前提下,生活群体在吃什么,怎么吃的尝试中创造了丰富无比的饮食品种,在生产与消费食物的过程中又不断融入了群体的智慧和文化底蕴,创造出了独特的饮食文化圈。酥油不但成为高原藏族、蒙古族、土族的主要食品,而且在这一区域的回族、汉族等民族的饮食中也离不开酥油的影子,成为这一文化圈下各族共享的特色食品。

二、酥油作为物质载体的社会功能

在青藏高原各民族饮食文化互动的过程中,酥油成为高原饮食文化圈下各族间社会化交融的一个纽带,从生产加工、买卖经营、食用餐饮、礼仪载体到医疗保健等方面都融入了高原不同民族的生活因子,带动了社会文化各层面的流动,成为生产生活中的物质载体。

(一)游牧生计方式下固有的生产者

作为乳制品的酥油,藏族、蒙古族等牧民成为固有的主要生产者。藏族传统提炼酥油法俗称“打酥油”,打酥油通常由妇女承担。在打酥油的劳动中,妇女们甚至给劳动插上歌舞的翅膀,创造了许多劳动气息的藏歌小调,为其增添了艺术的色彩[5]。为便于保存和运输,酥油往往被装进牛羊肚儿中缝好,制成椭圆形皮囊装存。提取完酥油后的奶渣“曲拉”(chur)可食用,分离出的“达曲”水可以喂牲畜,贫苦人家也有当饮料喝的。③

(二)变迁的生活方式,扩大的消费群体

在青藏高原,藏族、蒙古族以及藏传佛教僧人成为酥油的主要消费群体。吐蕃时期由于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酥油产量有限,显得十分珍贵而成为上层社会的消费品。随着畜牧经济的发展,酥油逐渐成为藏族等游牧民族的普及食品。到了近代,酥油仍是上层的主要饮食。例如旧的贵族阶层尽管在饮食上比较讲究,但每日的饮食仍旧离不开糌粑和酥油茶[6]。农牧区的藏族、蒙古族、土族依然是酥油的主要消费群体,就连回、汉等民族也常常食用酥油。随着生活方式的变迁,进入现代都市生活的大部分藏族、蒙古族每天也离不开酥油。笔者对10几户牧区退休后在西宁居住的家庭进行走访,70%早晨常以酥油糌粑、奶茶为早餐,而90%的群体在通过礼仪、宗教祭祀等方面对酥油的功用仍然保留。特定的饮食结构中酥油成为必不可少的餐桌食品,常久伴随在藏族、蒙古族等民族的生活周围,又被赋予了礼品、祭品等功用,成为民族传统的符号而得以保留。同时又被更多的群体所吸纳,成为酥油的消费共享者。

(三)消费者与经营人双重身份的扮演

随着畜产品成本的提高,酥油的价格近几年也随之不断攀升,酥油生意的获利不断加大,穆斯林生意人的酥油买卖市场逐步繁荣起来,他们在自己食用酥油的同时,更成为主要的经营买卖者,扮演了消费者与经营人的双重身份。笔者在对西宁市城东区共和路的韩某等几位经营酥油生意的穆斯林群众(回族和撒拉族)的调查中得知,20世纪八、九十年代西宁城市居民多为汉族,对酥油的需求量不大,生意也很清淡。随着近几年农牧区人口的城镇化,特别是来自牧区藏族、蒙古族居住城市人口的攀升和消费群体加大使得生意红火起来,店铺增加到20几家,上等酥油的价格由十几年前的每斤5元左右涨到现在的50多元。

(四)礼物与通过礼仪中的价值

礼物馈赠织成了以个人和家庭为中心的人际关系网络,维系和强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7]。藏、蒙古、土族等民族常常用酥油作为礼物来传递敬重和表达礼仪。在卓仓藏族地区的婚礼仪式中,当“达其”(娶亲牵马之人)前往新娘家娶亲时,新郎家要准备一方块酥油和一条羊后腿肉,献给新娘家,以示慰劳为新娘出嫁而操劳的家族老少。在婚礼仪式中,男方必须为前来吃席的女方家亲戚制作一种碗口大小、形状有点像草帽的圆形酥油叫“玛尔国”,作为婚庆的象征性礼物展示于女方亲戚面前,以示敬重。在卓仓的整个婚礼仪轨中,酥油处处可见,可谓没有酥油就不成婚礼宴席。青海蒙古族在传统节日、通过礼仪、欢庆丰收等活动敬酒祝酒时,在酒瓶或盛酒器皿上涂上一块酥油敬给客人,客人按长幼依次用无名指粘偿,从而成为一种特殊的待客礼仪。藏、蒙、土族等信徒到寺院进香礼佛或拜谢活佛高僧,以上等的酥油和哈达等物品作为礼品敬献。可见,何种物品在什么样的场合可以作为馈赠礼物并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有目的的选择,从而使礼物本身具有了文化的属性。酥油在此展示了藏族、蒙古族等草原民族的通过礼仪的规范,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了馈赠过程中所蕴含的既定社会的内在文化逻辑。

(五)食疗医用的功能

藏医藏药的治则和药理主要依托于青藏高原这块特殊的地理环境,因而,酥油常常被应用到藏医药用与食疗之中,发挥了诸多功效。对于酥油的食用疗效,《晶珠本草》早有记载。《四部医典》中也详细论述了酥油对人体的营养作用:“油类酥油芝麻髓和脂,味甘,后者重凉腹谷油。其性纯细软和又湿润,老幼力小干瘦耗精血,泻后劳神风害可裨益。[8]”在藏医治疗与药用功能中,许多种病症的治疗都离不开酥油。如白酥油调制广木香、雄黄、油松木等可治疱疹,高山柏子加融酥油煎后涂抹痔疮处可治愈,还有治疗黄水病的文官木酥油丸、治疗痹病的蒺藜酥油丸、治理白脉病的三果酥油丸等等。也就是酥油具有强骨健脑、养胃健脾、润肠通便、润肺止咳等功效。另外,牧区藏族、蒙古族将酥油涂抹于脸上和手上,防止冻伤和晒伤,起到滋润皮肤的作用。打完酥油提取曲拉后剩下的浅黄色达曲水,民间也常常作为医用,孩子皮肤过敏或瘙痒时用其涂抹擦拭,具有止痒、解毒、消炎等功效。

饮食文化圈内的特质包括了食物生产行为,经营行为,消费行为以及食物功能所延伸的食疗医用、礼仪习俗等社会化功能。酥油在蒙藏牧民的生产过程中体现出高原游牧经济文化特征;在穆斯林的经营买卖中又呈现出民族贸易中的物质载体的成分;不断扩大化的消费群体,透视出高原游牧文化通过不同方式的向外延伸。在酥油的生产、经营、消费等社会化活动中,融入了不同民族对这一文化符号功能的体验和认知,由而产生了不同的价值认同。藏、蒙、土等民族由于相同的和近似的生活习俗,酥油在这一群体的宗教活动、礼节表达和通过礼仪方面表现了特殊的蕴意。穆斯林经营者在酥油的商品交换中加深了与藏、蒙等民族的沟通。更多消费群体在食疗医用、艺术鉴赏等文化共享背景下对酥油的认同,使之成为了各民族间文化互动的纽带。

三、酥油蕴含的宗教与审美文化解读

(一)酥油在宗教仪规和道场供奉中的角色

在藏传佛教中将酥油视为圣洁之物。无论是活佛讲经弘法,僧人念经修行,还是信徒供奉佛像、祈祷祭灯,都离不开酥油的影子。酥油灯带来的是光明,在藏族、蒙古族的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格鲁派认为,“光明是智力所固有的特征,由于我们一生中的所有思想状态的这种光明,我们就可以看到、听到和理解到智慧的目标[9]。”在寺院的法会和其他供奉仪式中献燃百供(百盏酥油灯)或千供(千盏酥油灯),代表着深厚的信奉佛祖的蕴意。《塔尔寺志》中记载藏历每年十月二十五日的燃灯节(五供节),藏语音译“安却”(lnga mchod),燃灯节从二十五日起五天的时间中,对宗客巴大师的忌辰供养,晚间在寺院僧舍屋顶燃灯供养。藏历十一月初二,为班禅罗桑伯敦耶协的忌辰燃灯供养,定为永葆常规[10]。点灯所需酥油由各噶尔哇(活佛院)自己开支,僧人所用酥油也由自己差分,这些酥油大多为信民朝拜提供所得。每个经堂、佛殿专门由香灯师果尼尔④负责保证酥油灯干净明亮、长明不灭。

在信仰仪式中,信民将酥油供奉于佛像之前以示进供、尊崇,煨桑及其它祭祀仪式也离不开酥油。特别是藏传佛教艺术精华“酥油花”和祭祀礼仪中大量使用的“朵玛”(gtor ma),均以酥油捏塑而成。“朵玛”是用酥油、青稞炒面调和后用手工捏制的礼仪供品,上面常饰有酥油花制成的彩色图案,形状、颜色、大小也根据用途而不一。主要有三种形状:一是供奉朵玛,用于怀柔、增长及除障等仪式;二是锥形食用会供朵玛,精神祝福的仪式举行后将其切开分散食用,沾以福气;三是神灵朵玛,代表坛城的形象或符合某种神灵的“口味”[11]。有很多的文献详细记载了“朵玛”的制作过程,说“朵玛”至少有108个品种。例如一种叫做护地神“朵玛”就是巨型供糕。还有青海黄南的山神祭祀中的荤祭和酥油糌粑制成朵玛的素祭等,从用朵玛祭祀性情各异的山神中表现出了人们在信仰供奉秩序中所确定的内在逻辑。佛教寺院、藏族、青海河南县蒙古族家中和场所庄严位置所供奉的“卓索切玛”,是一种形同汉族传统的五谷丰登斗,“卓索”(gro zhib)藏语意为麦子、谷粒,“切玛”(phye mar)就是用酥油、白糖和糌粑做成的酥糕,特别是在藏历新年等节日上,用染色五彩的麦穗、青稞、酥糕装填装饰切玛斗,以示风调雨顺,吉祥安康。青海德都蒙古人的“秀木乃”即是用炒面、奶皮、酥油、曲拉制成的供物,“秀木乃”中顶部酥油捏成太阳和月亮,代表日月同辉,中间堆积炒面代表地球雪山,四周摆放奶皮长条,曲拉裹边表达四周方圆、五湖四海,可谓蕴意深刻。以上种种仪式与供物对酥油情有独钟,反映出酥油在宗教道场内外的和仪式中的重要功用。

(二)酥油祭供品中的艺术审美

因宗教祭供而创造的酥油花是藏传佛教艺术中的一种雕塑绝技,它是藏、蒙、土等多民族艺人的心血结晶。酥油在一定温度下容易改变形状,柔软顺滑、粘连吸附、光泽亮丽,是捏制手工艺品(酥油花)的尚好材料。加之酥油在藏区应用广泛,久而久之,僧侣艺人们根据酥油的特性悟出了捏制工艺品的优点,用酥油塑成佛祖、天神、人物、动物以及各种花卉草木、宫室建筑等形象,并有机地组合成佛经以及重大历史传说故事的艺术品。民间传说酥油花的缘起有文成公主说和宗喀巴托梦缘由说等。在藏传佛教信徒看来,酥油花的繁荣景象乃是宗喀巴的梦境而已,所以在上世纪50年代以前,酥油花在展出后次日天亮之前必须全部焚烧完,以示昙花一现梦境的结束[12]。民国年间修《西宁府续志·志余》中对酥油花会的盛况就有记载:“五光十色,惟妙惟肖。架前燃铜灯百千万盏,光辉相映,笙萧和鸣。远近观者,人如山海”[11]。塔尔寺的酥油花在藏传佛教寺院独树一帜,艺人们制作时为了保持手温低于酥油的熔点,在青藏高原寒冷的冬季,边制作、边在刺骨的冰水中浸泡降低手温,多年下来十指都不能伸展,有些甚至手臂残废。但他们深信,这就是心中有佛、自我修行、积累功德、超度众生的完美实践。除了酥油花被赋予了宗教和艺术展现的功能外,前面提及的颜色绚烂、造型各异的多玛、切玛以及秀木乃等酥油食用和祭供品,也展现了酥油被佛教僧人和民间百姓艺术化的文化气息。

高原游牧文化的内涵诸多方面关联了宗教文化的内容,这种文化通过宗教仪规、习俗、艺术等手段呈现出来并通过一定的载体加以表现。藏族、蒙古族、土族及寺院僧人在信仰中应用酥油以煨桑、供奉、祭灯等仪轨行为和多玛、切玛、酥油花等宗教物品来表达宗教活动。可以说,酥油除去饮食功能外,深深地植根于宗教场域之中,发挥了更广泛的宗教文化载体的功能。同时,由于对信仰的虔诚和宗教活动呈现物的敬重,往往将呈现物精心美化,显其柔美与庄严,达到了艺术品味的效果,从而被更多的信众和其他群体乐而接受。不难看出,酥油在宗教活动载体、大众艺术熏陶及宗教文化传播中表现出了重要的功能。

四、酥油文化符号下的民族认同与文化共享

(一)酥油文化固有民族的族群认同

外来文化、现代化对高原游牧民族传统文化带来了挑战和冲击,在这一冲击下的族群互动中,藏族、蒙古族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也竭力保持着传统游牧文化中最具民族特征的元素。如富有青藏高原民族特色食品的酥油,尽管从经济价值和外观来看,无法与包装精美的现代高雅食品相提并论,但在千百年的历史过程中已延伸和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被赋予了特殊的文化象征意蕴。在藏汉民族的互动中藏族对酥油的态度,除作为特有的传统食物外,还具有巴斯所认为的“一个群体(族群)通过强调特定的文化特征来限定‘我群’的‘边界’以排斥他人”[14]的表现族群边界的象征意义。吃酥油与不吃酥油在藏族和其他民族互动中构成了“我群”与“他群”之间不同的族群性特征。笔者与一位牧区藏族朋友聊天时对我说,“如果你会吃酥油糌粑,就很容易学会藏语,不吃酥油糌粑的人是讲不好藏语的。”细细想来,话语背后的涵义应该是一个非藏族的“外来者”吃不了牧区传统食品就很难真正融入到他们的生活圈子中。在藏族家中,对于热衷于肯德基、麦当劳的孩子而言,多数家庭的早餐主食仍就摆上酥油、糌粑,家长们的民族情感中认为不吃酥油糌粑就不能算是真正的藏族,吃酥油糌粑是强化年轻一代民族认同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和方式,是进行传统文化传承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同时,每逢藏历新年、佛教节日点燃酥油灯,全家老少定期携带酥油到寺院转经点灯,节日家中进行切玛供奉等宗教礼仪,强化了年青一代的民族认同感。老年人更是坚定认为食用民族传统食品酥油对人身体的好处,暂且不谈营养学的观点,从传统观念和习俗中窥视出族群心理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又使得传统的饮食习惯得以保留和延续。

(二)酥油在族群互动中的文化共享

多年前,青藏高原之外群体的确较难接受酥油、糌粑、羊肉等民族传统食品。他们对酥油糌粑的感觉,一如美国学者鲍大可对酥油糌粑的评价:“它有些像波特兰水泥,对于我的舌苔来说,它的味道也像是我想象中波特兰水泥的味道。”[15]前来高原观光的内地客人初到寺院,对酥油的气味表现不适应,即便是在藏家做客时,很少主动要求吃糌粑、喝酥油茶,更不会把它们当作自己的日常饮食。主位和客位的观点都认为,酥油糌粑是青藏高原藏族、蒙古族等民族特有的食品,非青藏高原民族的“他者”是较难接受酥油的。随着各民族文化习俗的进一步交融,经济社会和饮食互动的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构建使不同民族的饮食品味与习惯相互交织和重叠,酥油作为高原民族食品特产逐渐被青藏高原游牧文化圈外的群体购买食用。而在同一文化圈下,除游牧群体外被更多的他者接受并共享酥油所延伸的通过礼仪、艺术审美、食疗医用等社会与精神文化,表现出群体间的相互尊重和认同,可以说,酥油文化的共享拉近了不同民族间的交流情感。

综上所述,酥油首先具有食用的饮食功能。从生产食用来满足特定环境下生活群体的生理机能需求到消费用途、经营买卖、医用保健、艺术品味的过程中,融入了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生计方式和传统思维定式的成因,反映出饮食文化社会化的特征。同时,特定群体在宗教、礼仪、艺术等精神生活中对它的依赖,使其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符号,表现出了特殊的蕴意。其次,在各民族文化互动过程中和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下被赋予了民族认同的象征意义。吃不吃酥油糌粑不仅是饮食习惯问题,也是区别青藏高原藏族、蒙古族等民族与其他群体的文化边界和民族身份的标志。酥油文化符号的民族性特征强化了他们的民族归属感以及“我群”和“他群”的区别。象征了“我群”之中老与少的代际差异,城市与农牧区之间的身份之别,现代与传统的时空距离。再次,随着高原游牧文化圈内外各族文化习俗的交融,不同群体对酥油文化的共享,拉近了不同民族间的交流情感和相互认同,从而增进了各族文化间的互动与互补。最后,酥油虽在食用之外更多体现了社会文化符号的功能,但就饮食层面而言,他的消费群体的限定性映射出在高原少数民族游牧文化与汉地文化长期的交流和互动过程中,汉地对待游牧饮食文化常常伴有体验和猎奇的因素,一些畜牧食品被汉地所接受,但更多的还是呈现出单向的流向,即汉地饮食文化对游牧民族饮食结构、饮食活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反过来看,处在同一地域空间的汉族却很少接受游牧文化特别是藏族饮食文化中的成分,这也是今后值得进一步探究的课题。

注释:

①酥油茶的一种饮法是将烧开的砖茶水与酥油在专用的酥油桶中充分搅和,使茶油一体,稍加盐,然后倒入陶制或金属制的茶壶中,加热(但不能烧开)后饮用。茶味的浓淡、酥油的多少及咸淡,因人而异,这种饮法在藏族牧区(卓巴 brog ba)民众中比较普遍。另一种饮法比较简单,即在碗中加入一块酥油,大小随个人需求而定,再添入烧开的砖茶或牛羊奶茶化开酥油后直接饮用,农区(绒哇 rong ba)和半农半牧(绒玛卓 rong ma brog )民众饮用普遍。

②“巴差玛尔库”是藏语,意即麦面汤圆,是藏族“生活美满”的代名词,如熟人相遇,一方问:“今天吃什么?”笑答:“巴差玛尔库!”即“吃最好的。”

③提取完酥油后桶中的奶水称作“达拉”(dar ra),倒入锅中烧开,即有块状物质分离出来,滤出晒干即成奶渣,叫“曲拉”(chur)。剩下的水变清,称作达曲。

④果尼尔:僧人,负责供奉酥油灯和圣水,管理佛殿法器、佛经、佛像及财物等。

参考文献:

[1][英]埃文斯·普里查德.褚建芳等译.努尔人——对尼罗河畔一个人群的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的描述[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

[2]喻峰,熊华,吕培蕾.酥油营养成分及营养特性分析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142~145.

[3]何心,付兴华.木碗相随似情人[J].中华手工,2010,(1).

[4][俄]普尔热瓦尔斯基.荒原的召唤[M].王嘎,张有华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12.

[5]陈立明,曹晓燕.民俗文化[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0:29.

[6]邢肃芝(口述),张健飞、杨念群笔述.雪域求法记[M].北京:三联书店,2003:209.

[7]阎云翔.礼物的流动[M].李放春,刘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50.

[8]宇妥·云丹贡布.四部医典(《甘露精要八支秘诀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63.629.

[9][意]图齐.宗教之旅[M].耿昇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84.

[10]色多·罗桑崔臣嘉措.塔尔寺志[M].郭和卿译.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191.

[11]罗伯特·比尔.藏传佛教象征符号与器物图解[M].向红笳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222.

[12]杨贵明.塔尔寺文化[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7:195.196.

茶艺礼仪的特征篇7

茶叶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文化产品,其发展及推广主要以汉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为根本。在《神农本草》中,茶叶被称为“一名茶草”及“苦菜”,是拥有提神醒脑、舒经通络等药用功能的本草植物。而在《茶经》中却有“茶为饮,源于神农,闻与周公”的记载,以此表明,茶叶具有较强的饮用功能及礼仪功能。根据相关历史记载,茶叶最早在公元前300年由我国传递到日本,进而与佛教、儒教等文化开辟了我国国际化发展的道路。在此之后,茶叶与茶叶文化先后流入英国、荷兰、朝鲜、俄国及土耳其等国家,成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1茶文化的理论内涵与推广意义

1.1茶文化的理论内涵

针对茶文化的定义多达十数种,从广义的层面来分析,茶文化具体指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形成的,与茶叶有关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总和。即茶叶在拥有饮用功能的同时所形成的社会和文化现象,在文化层面上,茶文化能够有效表达生态与人、人与人间的信仰、情感、理念及思想的关系。因此可以说,茶文化拥有较强的时代性、民族性、国际性、历史性及地域性。它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介质,更是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有效结合,是雅俗共赏的思想意识。能够有效诠释我国汉文化的思想及内涵,行为及礼仪。而在我国茶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茶文化经历了长期的文化积累及文化整合,逐渐成为多层次、多民族的系统体系,既蕴含着道家的清寂、儒家的思想,又包涵了佛家的哲理。因此茶文化又被成为纯洁与礼仪的化身,灵魂与思想的内化。此外,茶文化包涵美、善、真等理念,蕴含着友谊、仁爱、敬意及秩序等社会发展内涵。所以说茶文化是我国社会文化与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载体,是体现国民思想情感的文化形态,是教人涵养,摒弃浮躁念的文化饮品,因此通过品尝茶叶,能够有效地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思想理念、文化精髓及人文哲理。

1.2茶文化的推广意义

首先,全面推广茶文化能够有效提升国民对传统礼仪的认识,培养国民正确的生活方式,满足国民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茶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包涵着“美、善、真”等理念,能够有效提升国民的人文涵养,陶冶个体的情操,培养优雅的气质,从而调动国民对传统礼仪的认识。其根本原因在于,茶文化最为突出的外在表现是茶艺,在茶艺展示的过程中,国民能够有效地感受到茶叶本身固有的味觉之美与视觉之美,从而做到“有节有礼”。其次在旅游层面上,茶文化能够有效满足游客在旅游中对历史与文化的需求,使游客冲破心理枷锁,实现精神层面的超越。尤其在文化旅游产业中,游客通过茶艺,能够有效缓解现代生活所带来的烦恼,凸显茶叶的心灵慰藉功能,从而使游客更真切、更全面地感受文化旅游项目所蕴含的人文思想及文化氛围。最后,在文化产业发展层面,茶文化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软实力,能够在满足国民精神文化发展需求的前提下,引导现代市民及国外友人更深入地了解并探寻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

2茶文化的网络推广问题

2.1检查文化与茶叶商品的混淆

在当前的计算机网络推广的过程中,传播主体容易将茶文化传播与茶叶商品的营销活动相混淆,从而使社会大众将茶文化推广局限在茶叶销售、茶叶包装、制作工艺及茶叶品类等属性上,忽视了茶文化所潜藏的精神与历史内涵。其根本原因在于茶商品的传播主体主要以茶叶代理商、生产商及零售商为主,在宣传层面上过于注重茶叶商品外在的品质及特征,从而在“规模效应”的作用下,使社会大众走入“茶文化推广”就是茶产品宣传的误区。此外,茶文化的传播主体,没有充分地理解茶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及外在表现,仅仅将与茶文化相关的历史事件、文学作品及茶叶品种作为宣传主体,从而使社会大众将茶文化推广置于茶产品宣传的范畴中,极大地限制了茶文化的快速发展。

2.2市场行为导致茶文化推广受限

现阶段,我国茶叶制造商、经销商及零售商,为获取巨大的经济效益,普遍将茶叶作为普通的产品进行营销,甚至存在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销售问题,严重地影响茶商品的健康定位,不利于茶文化的快速推广。而在营销策略层面,茶商品经销商或制造商通常将茶文化作为茶商品的宣传媒介,从而在错误的文化理念的引导下,制约了社会大众对茶文化的理解与认识,不利于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譬如,在网络推广的过程中,茶商品经销商将茶文化中的礼仪文化及思想文化作为特定茶商品的推广媒介,使茶文化的理论内涵逐渐浓缩,导致茶文化的社会推广效用不断降低,不利于社会大众对茶文化的深入理解。

3利用网络推广茶文化的策略

3.1构建茶文化资源推广机制

首先应提升计算机网络在茶文化宣传中的作用,拉近社会大众与茶文化间的距离,拓展茶文化的发展空间。在茶文化的内在特征层面,相关学者及专家应积极探索茶文化与互联网共同发展的路径,提升网络基础建设的力度,逐渐构建基于茶文化的数据发布、分析、采集等服务机制,从而切实实现茶文化数据资源的网络共享功能。这样将有效地规避茶文化的流失及实际与文化不符的现象发生。在具体的网络推广中,传播主体应通过门户网站、信息平台的服务功能,提升茶文化的推广质量与效用。首先在搜索引擎层面上,传播主体应在优化关键词的基础上,提升茶文化的宣传几率,提高社会大众接收并理解茶文化的意识。其次,也可利用邮件营销、新闻广告、微信推广、博客群发等方式,将多媒体、社交平台,作为茶文化推广的主要平台。

3.2构建茶文化的内容建构体系

茶文化能够有效将我国悠久的文化思想、礼仪风俗、人生理念及文化内涵融入到茶艺的展示过程中,通过对茶艺的熟练掌握,能够有效地帮助社会大众探析出茶文化所蕴含的人文文化、历史文化及思想理念,从而从心理层面上,调动国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及激情。因此在茶文化的推广过程中,应以茶礼与茶艺作为主要的推广方式。在内容制作上,应构建氛围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进而使茶艺与茶礼的展示过程,更加自然流畅。此外,传播主体应将茶艺与茶礼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人文理念进行深入的阐释,在配合茶叶种类介绍的过程中,提升国民对茶叶的认识与理解。除此之外,还要全面规范茶商品的营销活动,降低其对茶文化宣传的不利影响。

茶艺礼仪的特征篇8

1. 服饰

和服是日本传统的民族服饰,以其高度的艺术性和独特的款式闻名于世。“用布一幅,中穿一洞,头贯其中,毋须量体裁衣。”——《魏志·倭人传》 这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倭人的服装,这便是和服的雏形了。现在的和服衣领大而延至腰际,向左衽以布带系之,衣袖宽并且较短,袖口处长约两三尺,衣襟垂直脚背,腰间用布带束之。男女和服的款式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女士和服色彩鲜明艳丽,通常有人物、动物、花卉、风景等图案。而男式和服则一般是单色布料,腰间的束带相对来说较短。

和服之所以能成为一种艺术,除了样式和色彩鲜明的特征之外,不得不讶于和服的繁冗与细致。日本妇女穿和服时,背上都要缠上腰带,用腰带系身可以不让和服松展,显示出形体的美同时也是为了装饰,使艳丽的和服更加多彩。而且腰带在背后打有不同的花结,象征的意义也是不同的,表达着日本人的信仰和祈愿。据统计,日本带的普通结法就有289种,最为有名的是“名古屋带”。这种带宽30厘米,长3.6米。和服除了带、节的搭配外,还有一系列繁琐的配件来陪衬,这些配件使和服的穿法变得很复杂,一般要经过12个步骤才能将全部的行头披挂好。

和服的种类一般分为盛装礼服、纹服(也称带家徽的礼服)、结婚礼服、丧服、访问服等。按照日本的传统习惯,每逢正月、插秧、中元节之时,人们都要置办新装。一般来说这种服装不能做成长袖衣服,因节日不同这些服装的名称也是不同的。如正月装、中元装、祭祀装、节日装等。江户时代是日本服装史上最繁盛的时期,现今所看到的和服大都是延续了江户时代的服装特式,其后几百年中再没有较大的变动。直到明治维新以前日本人都是穿和服。明治维新之后上层社会的男士才开始流行西服。不过和服在今天仍是日本人的最爱,无论是在节日庆典、毕业典礼、婚礼、葬礼或是庆祝儿童的“七三五”等重大场合之上,随处可见身着传统和服的人们。

2. 歌舞伎

日本的歌舞伎和我国的国粹京剧有些类似。歌舞伎所表现的人物豪爽正直、古朴淳厚、动作优美动人,使人赏心悦目,具有独特的日本民族风格。歌舞伎作为一门艺术最后完善可以说是在日本元禄时代。在歌舞伎发展为戏剧之前的100年里,它就一直受到日本人的喜爱。相传歌舞伎的创始人是出云地方一位名叫阿国的巫女。为了修缮某社殿,阿国组织了一个以女性为主的歌舞团。带领歌舞团从出云来到京都,进行了募捐演出,表演轰动了京都。当时战乱已经平息,日本人迎来了相对稳定的和平时期,这种令人耳目一新贴民生活的新潮艺术受到了狂热的欢迎,成为当时最流行的消遣。此后,歌舞伎的传人们开始潜心研究技艺,通过表演故事的离奇情节来吸引观众。

歌舞伎可以分为4类。第1类为历史剧,又称时代狂言。这类戏主要是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第2类是竹本系,又称义太夫狂言。这类戏的曲调为木偶戏大师竹本义太夫所作,因此得名。第3类是世话剧,这类剧是以江户时代平民生活为题材的,还可以细分为形式性较强的时代世话和写实性较强的生活世话。第4类为舞蹈剧,这类剧基本上是从能乐的舞蹈戏转化而来的,既有有台词的也有无台词的。音乐分为“清元”“义太夫”“长歌”等。

歌舞伎使用的幕布必须按绿、茶、黑三色的顺序染成。这三种颜色也是歌舞伎的代表色。歌舞伎演员的独特化妆方式称为“隈取”。通过勾画脸谱观众可以大致了解剧中人物的好坏。

3. 茶道

大批的遣隋使、遣唐使等把中国文化传到日本后,日本人并不急于简单的模仿,而是对其精细的加工和改造,最终把原来简单明了的东西提升为“道”,增加了庄重神秘的因素。茶文化进入日本产生了“茶道”。

茶艺礼仪的特征篇9

关键词:

安土桃山文化 茶庭 空间设计 禅宗思想

中国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4-0094-02

茶庭作为进入茶室之前的隔离尘俗、放弃烦忧的空间,具有时空转变和心理上的过渡作用。茶庭文化于一小块天地中通过一方竹林、几块素石、朴拙的木材、水景等自然要素,浓缩了景观元素精髓,追求朴素的野趣,创造出写意的山水景观。

1 日本安土桃山文化时期茶庭空间的概念界定

1.1 安土桃山文化时期

应仁之乱后,日本战火丛生、民不聊生,织田信长决定一统日本,再了室町幕府最后一个将军足利义昭后与丰臣秀吉一起称霸日本,分别定居安土城和伏见城(因遍植桃树,又名“祧山城”)。由此,历史上把1573年-1603年这一时期称为安土桃山时代。富商和大名阶层经过发展逐渐繁盛,佛教虽仍对造园活动和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其影响力逐渐减弱,西洋文化开始传播,茶道日渐盛行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化特征。虽然,这一时代持续时间比较短,但是茶庭文化在这一时期得到充分的形成和发展。

1.2 茶庭空间的内涵

茶庭又名露地,随着茶道技艺的日臻完善,茶会与斗茶之风盛行,茶人们开始探索与茶室相合的庭院景观的营造技法,逐渐形成了茶庭。其主要布置手法为茶室前方四周以篱墙围合,中间有步石和石板铺就的小路通往茶室,路旁沙石树木层层掩映,相较于枯山水庭院的抽象挥洒,更具有自然的真情实境,看似朴拙无华,于细微之处却匠心独运。安土桃山时期的茶庭露地则称为中世茶庭,江户时代的茶庭露地被称为近世茶庭,近世茶庭是由中世茶庭发展而来。

2 茶庭的历史源流及类型

2.1 茶庭的历史脉络

日本的庭园发展至桃山文化时期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飞乌、奈良、平安时代早期的池泉式庭园营造多受中国造园思想的影响,道教的宗教观和哲学理念对园林营造也产生深远影响,以池作海,以岛作为蓬莱、方丈、瀛洲的缩景,“一池三山”式的园林有追求永生之意,是对中国造园思想的舶来期。奈良、平安时期在池泉式庭园的基础上,“净土宗”的影响下,园林渲染西方极乐世界的安逸与舒适,出现了净土式园林。

镰仓时代则是园林艺术转变的第二阶段,虽然庭园的设计还是以岛为主,但是庭园的游览模式发生了转变,由池泉式舟游庭院逐渐回游式,大型庭园中,在池的中心增加了湖心岛数目的同时点缀以亭榭瀑布等景观,游览路线也是回环式的。在此期间中国的佛教禅宗传入对日本的思想、造园艺术以及审美情趣都产生了深刻影响,较之之前造园审美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佛教中的得道高僧为了寻求道法的体悟,隐居于深山岩窟之中,加之从奈良、平安时期,日本即接受了中国茶文化,并在贵族、僧侣等上层社会开始传播。这一时期的园林逐渐与日本的民族文化融合,这都为后期茶庭的产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在第三个阶段室町时代,源自中国的禅宗思想在日本达到顶峰,贵族统治者的审美情趣受到禅宗思想的影响,没有任何一个时期像镰仓时代园林与山水画高度契合,已臻平易、谦逊和朴拙的至美之境。园林的表现形式在此阶段形成两种趋势,一种仍延续了之前平安时代的“湖岛形式”,同时园林已经独立于建筑而存在并可以多角度欣赏。另一种形式即为平庭又称枯山水,源自中国禅修形式以追求苦行和自律,来得到感悟。受此影响造园艺术摈弃了池泉式庭园的表现形式,通过抽象的表现手段以白砂、砾石来表现云雾或者海水、湖水,用亚石来象征山川,配以苔藓、绿植等静止不变的元素,营造出的园林景观对人的心境产生神奇的力量,蕴含了深沉的哲理极具禅意。

在安土桃山文化时期,虽然只有短暂的三十年,但是在平庭和池泉式庭院继续延续发展下,创造出新的庭院表现形式即茶庭。平安、镰仓时代即中国的唐朝时,水墨画开始传人日本。奈良、平安时期,茶文化即传入日本,并在贵族、僧侣等上层社会发展开来,日本开始了栽种茶树、制茶、煎茶的活动。镰仓时期仿效宋朝,“斗茶”流行,伴随而来的茶道礼仪的逐渐发展,室町时代把禅宗思想引入茶道,茶道技艺与禅宗思想逐渐及日本文化结合进而本土化。安土桃山时代,武士阶级力量壮大,茶道成为其修生养性的必修课。茶道文化以寺院为中心获得了至上而下的推行,以此,为满足茶道礼仪与审美,并使茶、禅、画结合的造园技艺得到成熟发展。

2.2 茶庭的类型

茶庭面积相对较小,有时会附设在平庭或筑山庭之中,是为满足茶道礼仪,同时为提高品茶意境而创作的园林形式。可分为禅院茶庭、书院茶庭、草庵式茶庭。根据茶庭的规制大小又分为一重露地,二重露地,三重露地等多种形式。禅院茶庭多分布于寺院之中,庭院结合枯山水景观,极具视觉张力,同时枯寂的氛围更能引入深思。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遗存为以茶道闻名遐迩的禅宗文化中心――大德寺孤蓬庵。书院式茶庭较为豪华,在大型园林空间中较为常见,路线安排上多采用“回游道路”的形式,布置“露路”联通不同庭院空间。

3 桃山文化时期茶庭空间的设计手法

茶艺礼仪的特征篇10

【关键词】

茶艺社团;中职生;就业能力;培养

就业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能力。一个人想要顺利地找到工作,在工作中做出成绩,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就业能力。就业能力包括一般就业能力和特殊就业能力。一般就业能力是指:一个人的态度、世界观、价质观、习惯;与工作有关的一些能力,主要是指处理与周围的人和工作环境的关系的能力,以及有关自我方面的一些知识、对学校所学课程与工作中具体运用之间的关系的理解能力。特殊就业能力是指某个职业所需的特殊技能和环境所需的某种特殊技能,如一个茶艺师必须具备品茶、泡茶等技能。

我校茶艺社团在日常活动中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中职生的就业能力: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中等职业教育就是为了使学生有一技之长,只有在抓好文化课,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的基础上,狠抓理论与实操一体化道路,才能培养出专业基本功扎实的学生,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从而提高就业率。清雅茶艺社团每周分别由一位老师负责茶艺表演指导,另一位老师负责品茶和理论知识指导。

冲泡是茶艺的要素中最关键的环节,是否能把茶叶的最佳状态表现出来,全凭冲泡的技巧掌握得如何。冲泡不同的茶叶,要使用不同的茶具,其泡法也不相同。但是有几个环节却是在绝大多数茶叶冲泡过程中要共同做到的,其要求大体相同,如:(1)备器;(2)煮水;(3)备茶;(4)温壶(杯);(5)置茶;(6)冲泡;(7)奉茶);(8)收具;这些过程,每一个学员都应该掌握。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茶叶的用量、水温和茶叶浸泡时间,甚至悬壶高冲的时机掌握不同,茶味都会有很大的差异。在茶艺表演实践课上,教师根据学生的身高、练习的手法等方面的综合评分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通过个人展示、小组展示,相互观摩学习,或用手机拍下学生操作的视频进行播放,通过讲解、点评、示范等方法,努力使每个社员都掌握相关茶艺的基本功,并学会基本的茶艺讲解以及和他人的团结合作。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一起练习茶艺,相互学习,相互指导,上下年级之间的同学也在这里“传、帮、带”,融洽感情,交流技能,为低年级同学尽快掌握茶艺技能打好了基础。学生通过学习茶艺表演,从茶礼到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整体动手动脑的协调能力,提升个人素质。

在理论及品茶课上,教师每周会介绍中国不同的茶及其相关知识,定期举办茶艺知识竞赛。联系茶企业,每个月带学生到茶叶店品茶,使社员更好地了解茶道文化,体会泡茶和品茶的乐趣。在习茶的过程中,通过对茶叶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认识茶,科学泡茶,健康饮茶,引导学生养成一种健康的生活状态。

2 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前瞻性地其次,在专业课课堂上大胆创新,如在汽车维修的课堂上,中职教育由于其培养目标和生源的特殊性决定了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必须让学生认识到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在教学活动中将职业和道德两者紧紧结合成一个整体,帮助学生今后就业走向成功。我们在茶艺社团的活动中不仅有技能点,更强化德育点,教给学生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

对于社团学生的出勤,每周都有社长点名。凡是迟到或无故缺席达三次的学生就要求她们退出茶艺社。每个月对社团学生的仪容仪表、行为举止进行考核,连续三次考核不合格者,建议她们参加其他的社团。如果学生在自律等方面做得很好,我们则优先推荐她们参加各项茶艺展示活动。在每次茶艺表演训练课上,教师把茶具的摆放、茶艺操作室的清洁归位作为德育点,并作为技能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实现德育和智育的内在统一,共同完成职业道德的教育目标。

有部分中职生没有获得成功,不是缺乏知识和能力,而是不懂得做人的道理。“能力差”是次品;“道德差”是废品。我们一直相信会做人的学生,也一定有较好的职业道德操守。我们茶艺社团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职业人和学生的角色差异,从而去纠正某些不良惯性思维和行为。

从2011年开始每年海峡两岸龙舟赛开赛当日,我校茶艺社团都会为市民及游客奉上丰盛的文化大餐。也是从2011年开始我们茶艺社每年都会派出学生参加厦门市文化科技卫生法律“四下乡”活动,为地区经济和茶产业发展做了较多的宣传和服务工作。连续四年我校茶艺团在茶艺室教授德国大盖劳职业学校的师生铁观音的茶艺冲泡技巧。我校茶艺社学生接待了到我校参观的国内教育界近几百人次,同时我们社团也下到福利院、养老院、部队等单位表演。这些活动不仅传播了茶文化,加深了国际友谊,展示了茶艺团成员的风采,还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心理素质、抗压能力、沟通能力、团队精神等,培养了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在多元化的社会中尊重、负责、关怀他人的社会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对人才的培养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目前我国关于中等职业教育目标中,技能学习成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培养的第一要素,在培养过程中被过分强调,综合职业能力则被忽视。综合职业能力是指人们在从事某种职业过程中所需的多种能力的综合,主要包括专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技能学习能力和责任意识能力等,其中技能学习能力是专业能力的一个方面,代表学习者在技术操作上达到了要求的水平,更好的适应工作的需求和变化,发展职业生涯更有赖于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因此,中职教育必须加强对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育实践中加强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才能实现“制器”到“育人”的转变,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职业岗位,提高职业就业能力。

我校茶艺社团注重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具体表现在:

3.1 提高学生文化艺术素养

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茶文化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包容了文、史、哲、艺术等多学科的内容,具有综合性、知识性和全面性的特点。开展不同形式的茶艺文化活动,可对学生起到全方位的教育作用。通过茶文化活动的开展,茶艺社团同学的文化艺术素质得到较大提高。

3.2 提高学生身心素养

自古以来民间饮茶将插花、挂画、点茶、焚香并称为四艺,意在营造质朴优雅的古典审美意境。在这种环境中品茶,茶人最能与自然界展开精神上的沟通,内心与外界环境交融,使尘心洗涤,达到精神升华。自然清新的环境中品茗才能真正体味到环境、艺境、心境、人境的和谐美,才能心旷神怡。茶艺社团的活动提高了学生接受文化艺术素养熏陶的机会,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培养了学生欣赏美、创造美和热爱生活的激情。对学生起到了陶冶情操和心理调适的积极作用,也为今后的就业和适应社会打下了一个良好基础。

3.3 提升学生的礼仪素养

茶艺中的礼仪是一种动态的素养。茶,本身就是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容各种审美于一体,如环境的选择、茶汤的鉴赏、茶具的把玩,这些都与泡茶者的礼仪及内在素养息息相关。茶艺中所体现的礼仪包括个人卫生、发型选择、皮肤保养、服装、用语,还有热情的微笑与动作的美感。例如茶艺表演中的仪态美,是由优美的形体姿态来体现的,而优美的姿态又是以正确的站姿为基础的,正确优美的站姿会给人以精神充沛、气质高雅、礼貌亲切的印象。茶艺表演中的站姿要求身体重心自然垂直,从头至脚有一线直的感觉,取重心于两脚之间,头虚顶,腋似夹球,呼吸自然。在茶艺社团的活动中,学生必须时刻保持良好的礼仪,长时间的锻炼使得她们拥有良好的气质。

3.4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是人们的一种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茶作为一种文化,主要是因为它在满足人们解渴的生理需要的同时,还能满足人们审美愉悦、社交联谊等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我校空乘专业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技能功底,还应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这样方能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进而将美好的一面展示给他人。

4 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竞赛

职业技能竞赛能推动高端技能人才成长,符合高端技能人才兴企强国的客观规律。近六年来我们社团组织学生参与各种行业、企业的茶艺技能竞赛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各种活动中展示学生的茶艺技能水平,提高学生在各种场合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0和2011年厦门市中职技能大赛我校茶艺社图的选手连续两年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我校茶艺社团的郭栩莹、刘永欣两位同学都获得了2011年“闽南十大茶叶形象大使”的称号,连旋旋获得“最佳参与奖选手”的称号。在2011“环球旅游小姐国际大赛”中国总决赛中,我校茶艺社团的周颖仪同学参加了比赛。在才艺展示环节中,她优雅地展示了自己的茶艺,最终从众多佳丽中脱颖而出一举夺魁,成为了2011环球旅游小姐中国网络赛区总决赛的冠军和“最佳人气奖”双料得主。第三届“福鼎白茶杯”海峡茶艺电视公开赛总决赛我校茶艺社团的郭栩莹同学从复赛当中脱颖而出,并在决赛中技压群芳,获得了本次总决赛的最佳气质奖。这也是中职学生参赛选手在本次大赛中所取得的最好成绩。

我校茶艺社团的周颖怡、林佳美两位同学都获得了2012年“八马杯厦门十大茶叶形象大使”的称号,我社团成员多位获得“最佳参与奖选手”的称号。在2012第四届“海峡两岸大红袍杯”总决赛中,我校茶艺社团的周颖仪同学参加了比赛。在才艺展示环节中,她优雅地展示了自己的茶艺,最终从众多佳丽中脱颖而出一举夺魁。这也是中职学生参赛选手在本次大赛中所取得的最好成绩。

2012年11月,在厦门市中职生素养大赛中,我校茶艺社团学生的“秋香茶韵”茶艺表演获职业风采最佳视觉效果奖。2013年6月,《秋香茶韵――闽南茶艺表演》参加了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展示作品展洽会优秀学生技能作品大赛并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

茶艺大赛既是考验更是机会,同学们利用比赛进行相互交流和学习,取长补短,自我提高,再次培养和增强实践能力,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

我校茶艺社团的郭栩莹、郑大萍、高越阳等多位同学由于她们长期学习茶艺,拥有良好的气质,她们都优先被海南航空、厦门航空公司、东方航空公司云南分公司等各家航空公司录取。此外茶艺社的成员,由于她们的综合素养较高,目前她们都就职于厦门的一些知名企事业单位,受到用人单位的称赞和认可。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特征。我校茶艺社团体现这一特征,服从和服务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这一大局。总之,在职业学校教学中,中职生的技能教学诚然重要,但是职业道德教学同样不能忽视,学校应该“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两者不可偏废。茶艺社团让兴趣相同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艺,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使学生找回自信,体会成功的喜悦,实现学生公共道德和个性道德的完美统一。

此外,中职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是一个较长的渗透和熏陶的过程。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要把学生的日常管理与就业能力培养有机结合,抓住每个环节和机会,时时刻刻有意识地营造相应的氛围,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和影响。提升中职生就业的能力,就必须转变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利用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如社团的建设等来培育适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这就要求中职学校把能力本位和素质本位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能掌握一种技能,从事简单的机器操作,而且自身的综合素质明显提升,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茶艺礼仪的特征篇11

作者简介 朱黎光,男,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副教授。(河南郑州 450044)

一、民俗音乐的基础

民俗音乐文化的研究,首先应从物质生活条件着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体系之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是决定习俗惯制及其衍变的力量。宋代的经济民俗主要表现在传统生产方式中所形成的一系列惯制,它是社会民俗的基础。农业工具的创造和发展是农业生产习俗的主要内容。宋代的农业工具进人了木与金属的复合工具阶段,在一些墓葬中发掘了成组的犁、铡、褛、耙、锄、镰等铁制农具,表明农业的精耕细作和耕耘程序的增多。南宋时期,棉花种植从两广、福建地区扩大到长江、淮河流域,形成了扦子、弹花、纺纱和织布的生产工序,艾可叔《木棉》诗中的“车转轻雷秋纺雪”、“弓弯半月夜弹云”、“机抒终年织妇勤”的诗句就是形象的见证。生产民俗不是孤立演变的,而是与产品的使用和交换紧密地关联着,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商业文化。宋代都市贸易习俗与乡镇的集市商风相映成辉,在我国古代贸易习俗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宋代的市集在城外的称“草市”,在乡村的叫“小市”,北方叫“集”南方叫“墟”或“赶场”。宋代的城镇形成了以地方产品通销为大宗的专营市集,成为商业经济的一大特色。南宋时市商经营的标识,除叫卖声“皆效京师叫声”外,还采用吹奏乐曲等形式以招徕顾客。临安的茶肆,注重室内装饰,大多挂名人画,插四时花。四季经营奇茶异汤。而乡间的“茶担”、“浮铺”,卖茶人挑担或推车,配有锡炉、茶盅、茶碗、茶船、瓢托、调羹等,深入街头巷尾供游观人点茶汤。而市民每月初一或月半,互相提着茶,在街坊邻里中“点茶”。可见,南宋时期加工的茶叶,精巧的茶具,曲雅的品茶环境,讲究的饮茶习惯,构成了一门独特的饮茶艺术文化。因此,宋代民俗音乐的内容及表现形式都与民间风俗有着种种密不可分的关系。它的产生往往出于民俗、社会的需要,反过来有反映出民俗生活的具体内容,民俗音乐深深地植根于具体的民俗事象活动中,而民俗对民俗音乐所反映的内容和形式往往又有着种种制约。

二、岁时节令民俗音乐

中华古国历史悠久,传统民俗节日众多,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都是有影响的传统节日,表现节庆时的欢乐气氛以音乐活动为多,娱乐性是民俗节庆音乐活动的特点。岁时节令民俗活动中的音乐最为活跃。元宵节中“奇术异能,歌舞百戏’,“诸舞队次第簇拥前后,连亘十余里,锦绣填委,箫鼓振作,耳目不暇给。”岁时节令中的音乐在使用时在时间上错落有致,音乐形式各不相同,但娱乐性是其突出特点,歌、舞、乐、戏剧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欢庆元宵乞福的风俗始于汉代,至唐更盛,往往接连数夜,通宵张灯。宋代,元宵佳节成为全国最为重要的民俗节日。各种庆祝活动纷至沓来,“百艺群工,竞呈奇伎。”在众伎陈杂之中,舞队的表演最为人注目。官府对此活动积极扶持,往往用酒、钱搞赏舞队表演者,以示与民同乐。民俗节庆音乐得到了统治阶级的允许与参与,顺应了音乐文化由宫廷向民间转移的历史发展规律,同时也鼓励了民俗音乐文化的发展。

三、信仰民俗音乐

民间信仰是以天神崇拜和祖芜崇拜为羽翼,以其他多种鬼神崇拜为补充。其音乐主要分祭祀音乐和丧葬音乐。由于宋代祭祀活动极为兴盛,祀神成为维系社会秩序的精神力量,民间的神祠小庙建造极多,供奉香火不断,众多的神庙杂祠为敬神献乐提供了很好的场所。献乐形式多为民间技艺,有彩旗、鼓吹、妓乐、舞队等。这是宋人借祭祀活动献演技艺音乐来满足信仰与娱乐两种目的的行为。丧葬音乐是建立在近祖崇拜和鬼神崇拜之上,并伴随着儒家厚葬隆丧之仪礼。可见,宋代的丧葬礼俗大多进入宗教和迷信的范围,与社会关系之间的往来甚远了。古代丧葬音乐的使用,一方面反映了生者对死者的哀悼之情;另一方面,也反映着鬼神信仰的文化心理。鉴于宋代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的社会形态、人生仪礼、等具体特点,丧葬音乐在使用上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品官与士庶的丧葬用乐有着各自的特点。宋代品官丧仪程序极为严格和繁琐尔,品位不同,其规模大小也不同。挽歌是丧仪中常用的一种形式,它往往在“葬”这个环节出现。根据官位由大到小,挽歌使用的人数也依次减少。宋代士庶丧葬用乐的重要形式是鼓吹乐。宋代,不仅品官丧仪中使用鼓吹,士庶百姓在丧葬中使用鼓吹已成为风尚。

四、茶肆酒楼音乐

茶肆、酒楼是中国古代特有的社会、经济及民情风俗条件下的产物。宋代的茶肆酒楼之所以对一般民众具有吸引力,这不仅在于它迎合了人们的饮茶、饮酒之习俗,能够满足人们一般的生理需求,更重要的是人们在茶肆酒楼中还可以得到娱乐、文化的享受。音乐也就成为了茶肆、酒楼之中一项重要活动内容。在这些场所中人们默默地打发闲暇的时间,从中滋养着民族精神的风习意识和文化。茶肆、酒楼中的音乐活动反映出了宋代民俗音乐文化的某些特征。

宋代的饮酒之风非常盛行,卖酒之处统称为酒肆。北宋时酒肆分为正店和脚店两类。正店兼营酿酒、批发和零售,脚店专营从正店批发后的零售业务。作为北宋都城的汴京,酒店林立,规模也相当大,仅正店即有72家。为了招徕顾客,酒店大多雇有歌妓。关于酒肆音乐表演的具体情况,《东京梦华录》卷二“饮食果子”条载:“有百姓入酒肆,见子弟少年辈饮酒,近前小心供过,使令买物命妓,取送钱物之类,谓之‘闲汉’。又有下等,不呼自来,筵前歌唱,临时以些小钱物赠之而去,谓之‘札客’,亦谓之‘打酒坐’。”可见,宋代都市酒楼音乐,主要是由歌妓来歌唱的,她们虽然地位卑贱,但却有着精绝的技艺。

茶艺礼仪的特征篇12

主要体现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社交能力、礼仪素养、个人修养、诚信水平、吃苦耐劳精神、创业思维等力一面,因此,在高校创业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充分挖掘茶学思想内涵,并将茶学思想渗透到高校创业教育当中,这对于推动大学生创业能力以及创业成功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从社交教育力一面来看,唐宋时期,茶宴、茶话会等庄重而活泼的社交力一式被广泛的运用到社会大众的社交活动当中,特别是在饮茶流行于宫廷的背景下,“清茶一杯谈国事”的现象也逐渐出现,由此可见,茶学,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宫廷的社交体系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我国社会大众之所以爱茶并将茶学运用到社交活动当中,是因为茶学承载着很多传统思想文化,这些传统文化能够让交际双力一产生高度的文化认同,并在拉近交际双力一心理距离的基础上推动交际双力了解程度的深化,继而促使友情或者合作关系朝着更为和谐的力一向发展。在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中,社交能力是学生创业能力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在具备良好的社交能力基础上,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才能够与他人7F展顺畅的沟通并构建和谐的关系,从而为创业过程中的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奠定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在高校创业教育过程中,有必要引导学生掌握饮茶这种交际力一式,并引导学生对茶学中蕴含的礼法文化和传统文化思想做出深入认知,从而有效丰富学生在7F展创业实践过程中的人际交往力一式,促使学生在与他人的沟通中更好的产生文化认同与文化共鸣,继而促使学生更加合理的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社交和谐。    

在礼仪教育力一面,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而茶礼仪则是中国礼仪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茶礼仪所涉及到的力一面十分广泛,如在饮茶过程中具有泡茶礼仪、敬茶礼仪等,这些利益对于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茶文化中的礼仪文化虽然看似复杂,但是却是茶人通过饮茶实践长期积累的结果,因此,在饮茶过程中所需要遵循的礼仪不仅没有任何多余成分,并且可以彰显出茶学、茶文化所具有的技艺美与和谐美。创业活动是劳动力一式中的一种形式,创业者要创业成功,不仅需要依赖于运气、思维以及技术,而且需要面临许多复杂且难以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欠缺资金支撑、经验支撑等,都会制约大学生创业成效的提升,而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大学生不可避免的要与他人进行接触,为了能够与他人构建起互相尊重的关系,大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礼仪素养。由此可见,茶学思想在高校创业教育中的应用,可以将凝聚传统礼仪文化的茶礼仪渗透到高校创业教育过程当中,从而推动大学生礼仪素养的提升,确保大学生能够运用比较稳妥的力一式力-法与他人7F展交流与沟通。在此基础上,良好的举}卜礼仪、谈叶礼仪,都能够让大学生为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并在构建起顺畅的人际沟通关系基础上对个人形象和企业形象进行有效维护。    

在个人修养教育力一面,茶不仅能够为受众带来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而且也能够成为一种提升个人修养的有效手段。在唐朝时期,饮茶己经被社会大众当作一种修身养性的力一式,与此同时,许多茶人也通过自身的茶著作,对饮茶之人所应当具有的品行做出了论述,如陆羽在《茶经》中提到:“为饮,最宜精行检德之人”。陆羽所提出的这一观点,不仅将饮茶从物质层面升华到了精神层面,而且也是对我国茶学思想中“茶德”的精辟总结。另外,饮茶追求宁静的氛围与心境,从饮茶氛围来看,茶室需要十净、整洁且具有平静的环境,而室外环境则需要体现出亲近自然的特征,从饮茶心境来看,饮茶之人需要与自然融为一体,追求宁静致远的境界。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大学生所具有的个人修养、人格品质等都是影响创业成功率的关键性因素,因此,高校创业教育需要强调大学生个人修养的提升。而将茶学思想渗透到高校创业教育当中,不仅能够有效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提升个人品德修养,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树立良好的心态,始终使用冷静的态度对待创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心理抗压水平,并让学生处于宠辱不惊的心境当中,这对于强化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消除大学生在7F展创业过程中的负面情绪、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而n具有重要意义。    

在诚信水平力一面,在茶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传统的儒释道精神对茶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产生着明显的影响。其中,儒家学者强调修身,提出了“为人谋而不忠乎?传不信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并将自省自律作为对自身的严格要求,而这种思想在茶文化中的渗透,不仅让茶学思想具有了济世救人的情怀,而且也具有了诚信廉洁的内涵。诚信廉洁是一种修养、一种风格,更是创业者立身处世、7F展创业实践的根基,诚信廉洁要求社会大众能够做到诚实守信并肩负责任,也要求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做到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一诺千金、始终不渝,只有如此,大学生才能够在创业过程中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与企业形象,也才能够为自身企业谋求更大的生存空间与发展空间。将茶学思想渗透到茶学教学当中,能够让引导学生将自身自律当作自身习惯,并对自身行为做出严格规范。为此,教师有必要对茶学思想中的诚信文化做出充分挖掘,并结合我国传统文化及经典案例渗透到高校创业教育当中,从而充分发挥出茶学思想在强化学生诚信素养力一面的作用。    

在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力一面,茶人精神是茶学思想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吃苦耐劳的品质则是茶人精神中重要的体现。在千年茶马古道上,脚夫行走于几寸宽的悬崖、身负上百斤的茶包,将茶叶送到千家万户当中。正是这些劳动人民的脚印,在“世界屋脊”上描绘了茶文化发展历史中最为雄伟的篇章。当然,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不仅存在于茶马古道之上,而且也存在于每一个茶农身上,这种精神的代代传承,为我国茶文化、茶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由于当代大学生普遍为独生子女或者家庭中仅有两个孩子,因此,家人对孩子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与宠爱,这导致了部分学生产生了坐享其成的思想,而欠缺努力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而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吃苦耐劳精神是学生所应当具备的基木品质,这是大学生在面临诸多困难时仍旧能够努力实现目标的重要动力。将茶学思想渗透到高校创业教育当中,能够引导学生对茶人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精神做出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知,这对于提升学生吃苦耐劳的意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推动学生在未来的创业中能够坚持努力前行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生创业思维的培养力一面,茶学思想同样能够发挥出重要作用。茶具有质朴无华、自然醇和的特征,这种特征不仅彰显着茶的中和}之美,而且对我国儒家文化中的中庸和谐之道做出了反映。中庸和谐之道,引导着社会大众使用“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力一式实现自我提升,以“中和”作为标准对自身价值、自身行为做出衡量。在许多学者的研究中,认为中庸之道难以发挥出推动创业教育成效提升的作用,但是事实上,中庸之道不等于平均主义,而是要做到恰到好处。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具有中庸思维的大学生能够对创业环境和自身所面临的整体局面做出细微观察,并能够对不同利益主体所具有的需求做出考虑与平衡,从而实现创业工作的和谐发展。另外,中庸之道属于一种整合性思维,强调在了解矛盾的基础上利用折中力一式对矛盾进行缓解,因此,中庸之道对于降低大学生创业风险而n具有重要意义。将茶学思想渗透到高校创业教育中,能够促使学生对茶学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做出更好的理解,从而在掌握中庸之道的基础上,推动自身创业能力的提升。

2新媒体环境下茶学思想在高校创业教育中的应用

2.1新媒体环境下的茶学思想传播    

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推动着信息传播力一式的变革。与传统的媒体相比,新媒体在信息传播力一面展现出了更多的优势。一力一面,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形式旱现出了综合化的特点。在传统媒体环境下,电视、广播以及纸媒等所具有的信息传播形式相对单一,而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实现了文字、音频、视频、图片等多元化形式的融合与交叉,同样的信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完成多样化的传播。对于信息受众而言,多元化信息传播形式不仅优化了信息受众的信息接受体验,而且不同信息传播形式之间的互补关系也有利于更好的展现信息内容所具有的深刻性和丰富性,这对于降低大学生对茶学思想的接受门槛、提升茶学思想在高校中的传播成效具有重要意义;另一力一面,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内容旱现出了全面性的特征。相对于传统媒体平台而n,新媒体在信息传播容量力一面展现出了明显优势,在此基础上,高校大学生的信息阅读视角可以突破特定媒体的束缚,通过超链接对茶学思想以及茶学思想对自身创业能力发展的重要意义做出认知。与此同时,新媒体中的新闻图片和新闻视频等传播形式,也强化了茶学思想传播所具有的立体感、冲击感和张力,这对于吸引更多学生关注茶学思想以及满足大学生对茶学思想做出深入了解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2.2利用新媒体挖掘与传播茶学思想,提升高校创业教育成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