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的内涵合集12篇

时间:2023-09-07 09:20:25

健康教育的内涵

健康教育的内涵篇1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19-0016-03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1年,广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普及发展、规模发展、全面发展”的思路,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十几年来,全省各地中小学迅速行动起来,轰轰烈烈地开展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发展起来。但是,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和教育效果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目标定位太空泛,缺乏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大多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定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目标脱离学校办学目标和中心工作,成为附加的“一张皮”。结果心理健康教育对学校的人才培养、升学考试的辅助作用不明显。二是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定位太空泛、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只提出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但具体“培养学生哪方面的心理素质”不明确,好像“猴子挑桃子”,选一个,换一个,你挑你的,我选我的。结果是全校教师忙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目标不明确、不统一,打乱战,不知道“攻哪个山头”。

2. 课程内容太繁杂,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

一方面,由于目标定位不明确、不具体、不具操作性,教师不知道该培养学生哪方面的心理素质,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设置较多、较乱、较繁杂,面面俱到,课程教学内容针对性、系统性不强;另一方面,由于学校没有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针对性、系统性又不强,造成教师的教学活动内容过于随意,今天教“自信心理”内容,明天教“学习心理”内容,后天教“人际交往”内容,成为“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短期行为,出现了“万金油”效应,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佳。

3. 教学分工太混乱,缺乏一致性和集中性

首先,由于课程内容繁杂,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因此,教师教学无分工或分工混乱。全校教师的教学各自为战,你教你的、我教我的,找到什么参考资料就教什么,没有资料就不教,结果是集中不了“火力”,影响了教育效果。

其次,由于课程分工不明确,教师方方面面都要教、都要懂,而实际上很多教师无法做到这一点。这样一来,教师只能苦于应付,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能力永远得不到提高,教学效果也无法体现。

4. 效果评价太虚泛,缺乏指标性和专业性

心育效果评价空泛主要源于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不知道评价什么。一些学校心育效果没有具体评价指标,只是“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所提高”或“师生心理素质有明显提升”的描述,过于空泛。

二是不知道采用什么指标来评价。一些学校用教师心育科研成绩、德育活动获奖情况、高考升学率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成果和惟一成效。

三是不知道如何进行评价。由于课程分工不明确,教师专业性不强,缺乏专业性评价指标,结果出现了教师教与不教、教多教少、教好教坏无法评价,学生哪方面的心理素质指标是否提高,均不清楚等现象。长此以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将变成“摆设”“花瓶”。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提升的思路与实践

教育质量是生命线。2010年,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从“普及发展、规模发展、全面发展”向“规范发展、提升发展、内涵发展”的思路,目的在于“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同时,明确提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15个主题内容:个性心理、自我意识(含自我认识)、自信心理(含自卑心理)、情绪心理、青春期心理、意志心理、学习心理、品德心理、人际心理、亲子心理(含感恩教育)、生命心理、创造力心理、积极心理(含幸福心理)、适应环境心理、升学与就业心理。

一所学校,究竟该如何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心理素质?经过三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总结出了如下几个环节:

1. 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心育目标是引领全校开展心育活动的标杆,也是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目标保证。如何凝练心育目标?学校在确定心育目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目标的确立要与学校办学目标和中心工作相吻合,心育目标应是学校办学目标的具体体现。例如,珠三角某初级中学的办学目标是:人文、人本、人和;其心育目标是:让每个学生自信、快乐、成才。二是目标的确立要与学生的心理年龄吻合。三是目标的确立要具体,不能太空泛,如“培养学生阳光心灵”或“提升每位学生的心理素质”之类的目标,定位太空、太大,不具体,因此难以实现。四是目标不宜太过于“文学化”,如“心海导航、润物无声”这类目标要进一步予以明确的、带有心理学专业性的界定。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一旦确定,就要做到:第一,全体教师都要了解并理解学校的心育目标,要明确“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心理素质”。第二,要相对稳定,不能随意改变,不能一两年就换一个目标,也不能随时改变教育内容。

2. 构建课程体系

健康教育的内涵篇2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心理健康至少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界定。(一)心身症状出现与否及其严重程度是最直接的标准;(二)行为风格;(三)内心体验特点;(四)积极的心理品质。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大学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动荡”期。在这个阶段,大学生要解决好包括适应、人际关系、情感、学业、就业及未来发展定位等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其心身状况、行为风格、内心体验及心理品质都会出现波动。有调研资料表明,近年来在校大学生出现心理障碍倾向的人数约占总体的20%-30%,有较严重心理障碍的约占10%,有严重心理异常者约占1%。心理不健康的人数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而近年来不断见诸报端的关于大学生自杀的报道,更是让我们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甚担忧。因此,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是刻不容缓的要求。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一)过分依赖量表测查

心理科学的发展和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为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依据。目前,很多高校都会对新入学的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普查,这里面,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居多。有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的有关大学生SCL-90状况的实证研究,共收集文章214篇,被试263775人,包括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的24个省市。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我们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提供了数据支持,也有助于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别是在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人员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可以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但是,从症状自评量表(SCL-90)本身来看,SCL-90只是一个90题的症状校核表,其项目主要来自于精神病症状学,涉及感觉、思维、情感、行为、人际关系、生活习惯、饮食、睡眠等方面。主要目的是用于评定一个人是否有某种心理症状,及严重程度如何,临床上常用作精神科、咨询门诊的一个筛选量表。因此,简单地通过量表的普查或者完全依赖量表测查的结果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的一个误区。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不健全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第16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意见》下达后,广大高校纷纷重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开心理健康教育的公开课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宣传普及工作。然而,我们应该看到,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成为一项系统的工程,要使心理健康教育能达到解决、促进学生心身健康发展的目标,仅仅依靠学校内部的几个部门或几个专人员,是无法做到深入细致和达到目标的。

(三)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重视不够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育人体系的组成部分,即有教育的一般规律,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程中,我们即要发挥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地位,也要充分重视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然而,目前很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是过分侧重发挥主导作用,而忽略了大学生这个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没有充分地调动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积极能动性。

(四)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缺乏整体的认识

人的心理发展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很大。对于大学生而言,影响他们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几个因素。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始终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因素组成的整体环境的影响,要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必须十分重视学校外部环境的营造与引导,从而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性合力。然而目前,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在重视校园内部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构建的同时,却对家庭、社会等外部因素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形成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体认识。

三、中医思想内涵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发

(一)用发展的眼光促进大学生心身的健康成长

在《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有这样的论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中医“治未病”理念的提出,使人们对于健康有关更加深刻地认识,“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则更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思维。尽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会有一部分人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健康问题,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知道,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是良好的。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目的不仅在于治疗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还应以发展的眼光,促进大部分学生心身的健康成长,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大学生能够在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下,去“治未病”、“治未乱”,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同时,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的常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体性与延续性

中医的整体观念强调的是整体的联系性、有机性和不可分割性,一方面与外界有机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自身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大学时期不是一个独立的时间段,而应该是个体成长的一个延续、关键的阶段,因此,在开展心理教育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局限于大学阶段,而忽略了大学生成长的整个过程。同时,影响大学生心身健康的因素,也不仅公是学校的因素,也包括家庭、社会等学校外部因素。要联系、有机地看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不能人为地割裂个体前期成长阶段及其他外部因素对于大学生心身发展的影响。对确实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大学生个体,应该从个体发展的整个过程、整个环境去研究、发现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这样才能更好地去帮助其解决心理出现的问题。

(三)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

中医的辨证论治也可称为辨象论治,一个证是由若干个“象”组成,通过对“象”与“象”之间联系的分析、归纳和综合,找出之间规律性的东西,确定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最根本目的就是要调节机体状态趋向平衡,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状态——恢复健康“象”。如果把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提高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良方的话,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每个环节,我们就可以把它理解成中医问证的一个个的“象”。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一项系统,需要去分析、归纳和综合出高校育人每个环节所具备的作用,通过找出它们之间规律性的东西,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形成科学的施教方法,使每个环节结合起来产生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最大合力,从而提高高校心理教育教育的实效。

健康教育的内涵篇3

中图分类号:B844,G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2)03-0069-06

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必须弄清楚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含义的具体化,它是心理健康量表制定、心理健康诊断、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内容体系构建及促进临床心理治疗的基础,不仅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一个亟待回答的实践问题。关于心理健康标准,国内外心理学界数十年来发生了旷日持久的争论,可以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来形容。有研究者对1987—2006年间我国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论文进行计量学分析后发现,讨论心理健康标准的论文数量逐年增长。但迄今为止,学者们仍没有形成一个共识。本文通过对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的深入探讨,系统分析两者的关系,澄清两者的混淆,为心理健康标准及心理素质标准的制定及相关测量工具编制提供科学依据,促进该领域研究的深化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有效开展。

一、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探讨的现实价值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2年9月)要求“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2002年4月)强调:“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林崇德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而不要过多地强调学生心理如何不健康;我们一直强调“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根本途径是培养其健全的心理素质”。科学探讨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对于从根本上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弄清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本质区别及其关系对于科学创建中国本土健康心理学和有效指导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都至关重要。从心理健康教育实际需要角度看,可为心理健康指标的确定及量表的编制提供理论基础,有助于化解心理健康标准和心理素质标准的众说纷纭,从而改善目前研究者们将心理健康标准的心理状态与心理素质标准的心理品质混为一体的现状,建立在正确把握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本质内涵结构的基础之上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测量指标和评价标准。从学科建设需要角度看,可以进一步从实证的角度开展相关问卷调查、追踪和实验研究,从而阐明两者的关系机制,“从青少年健全心理素质发展的动态过程对青少年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归因分析”,为维护心理健康,预防和缓解心理健康问题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促进学科发展。

心理健康的标准各异,从表面上看好像是其确定的依据不同、对“标准”把握的宽严尺度不同,而实际上这种方法论层面的差异可能隐含着一些更深层次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对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及其关系缺乏科学的分析和明确的认识。“长期以来,学者们就心理健康标准本身的研究较多,对心理健康内涵与实质的探讨较少。心理素质研究领域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虽然编制了不少心理素质问卷、对心理素质进行了许多探索性的研究,但是其问卷、其研究往往没对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梳理,内涵结构混淆不清,两者相互混淆使用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有研究者在不同程度上用心理健康的一些指标来测量心理素质,或用心理素质的一些指标来测量心理健康,更有甚者则直接用心理健康的问卷来测试心理素质,只是将心理健康的概念换成了心理素质。这些均严重制约了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相关研究的深入及教育实践的效益。为此,有学者就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标准问题争论不休的一个根源就是没有区分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可见,对心理健康、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及其两种关系的正确认识,是解决和真正回答心理健康标准问题的重要理论前提,对于该领域及其相关研究也至关重要。

二、心理健康的内涵结构

(一)健康的内涵结构分析

心理健康是由“心理”和“健康”结合而成的复合概念,因此要从根本上分析心理健康的内涵结构,有必要分析其属概念健康及其本质。

关于健康这一概念,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中认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且是一种在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状态”,这是至今为止应用最普遍的、认可度最高的健康概念。该定义认为:健康不仅包括个体健康,还包含群体健康(社会健康),并从生物、心理和社会三个基本侧面形成了三维立体的健康观,SRHMS等国内外知名健康量表也是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三个方面对健康概念进行操作化处理的。此外,我国学者在国外四维健康新概念的基础上也认为:“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身体不虚弱的状态,而是包含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的全面的状态”,即除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外还包括道德健康。实际上道德健康也是社会健康的重要方面。

从上述关于健康的概念中我们不难看出,健康的本质是一种状态,它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等基本方面。作为健康的子概念和人的整体健康状态的必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本质上也应是一种状态,即一种完全的心理状态。

健康教育的内涵篇4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1-000-02

一、武德的时代性内涵

武德是经过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孕育,由长期的武术实践发展而形成的习武之人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是传统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和优良的文化遗产。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武德的精神内涵也应与时俱进,不断突破历史局限,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满足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需要和时代诉求,发挥其应有的精神指导作用。

二、大学生健康人格

(一)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内容

从西方人格理论家对健康人格的论述中可以看出,给健康人格下定义是困难的,但对健康人格的认识还是有一定的共识的,即能够超越其生物本性和环境特征,相信人自身有扩展、丰富、发展和完善自我的潜能,而这些潜能的实现成就了健康的人格。健康人格的主要特点是能保持人格的完整、统一。具有健康人格的人不仅有高尚的理想和追求,而且认知、情感价值道德等审美要素整合良好,身心系统保持平稳状态,人格和谐统一,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

所谓健康人格是指人格和谐、全面、健康的发展,人格处于健康状态,是与社会环境相适应,为其他社会成员所接受而又充分展现主体个性特征的人格模式。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就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出的健康人格标准,是对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特征的集中概括。

(二)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性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梁启超先生对此认识之深刻令吾辈肃然起敬。看来,大学生人格健康与否不但关系其自身的身心健康,是否顺利成长和成才,更关系着民族的未来与希望。21世纪的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主要力量,他们自身的人格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民族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的完成。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是一项基础性工程,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高校推进素质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新的形势下,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改进素质教育的工作方式和方法,通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促进当代大学生人格培养工作。

三、武德的时代性内涵与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相关性

(一)大学武术课是契合点

《礼记·大学》篇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虽然此大学和彼大学有区别,但毫无疑问,当代的大学是可以肩负这一历史使命的。大学生健康的人格是培养出来的,是需要通过素质教育的途径实现对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正确的向度意识、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和不断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学武术课是实施大学作用的主要渠道之一。

(二)武德的时代性内涵与健康人格相统一

在社会转型期,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思潮多元化发展,大学生思想意识和人格理念发生了显著而深刻的变化。信仰迷茫、理想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泊、缺乏责任感、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人格缺失问题依旧存在,迫切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与培养。武德的时代性内涵可以通过不断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大学生人格的培养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与时俱进,从而有效地减少上述负面思想的影响。

(三)武德的时代性内涵与素质教育相统一

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应该基于以下三点: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每个受教育者都能得到机会均等的教育,且在他们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得到尽可能的发展;2.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发展的教育,将弘扬人的创新精神作为教育的灵魂;3.素质教育要造就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武德的时代性内涵是可以满足大学生的共性和个性需求的。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武德的时代性内涵是可以再次满足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需求的。

(四)把握武德内涵的时代性是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切入点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不能只停留在理论概念和结论的背诵上,而应是现实的、感性的、真切的理解上。而大学武术课就不是以单纯的理论知识传授为目的,而是让大学生把健康人格的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思想素质和能力,使武德的时代性内涵成为大学生的思想准则和行动指南,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明辨是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时代性的内涵的把握要始终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紧密联系大学生思想实际,回答社会现实的重大问题,回答大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实际问题。同时,还要注意改变武德时代性内涵的实施方式,通过多种方式与方法调动大学生的兴趣,增强参与意识,增加吸引力和说服力,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

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养成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全社会的人们都来关心和爱护大学生的思想成长。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在人格养成上将逐步完成向成人的过渡与转变,但完成这个过渡和转变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实际困难和思想矛盾,由此产生的困扰和冲突并不少。这些问题如果解决的不好或不够及时,就可能造成大学生人格上的裂变和扭曲。武术课的有效实施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的成长压力的。

(五)武德的时代性内涵与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相一致

古人云:“人格之道,当治于心”。古人对人格培养的看法尚且如此,现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更是如此。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大学生面对裸的竞争与利益关系,面对个人得失、进退的取舍等诸多的困惑、苦恼、压力、焦虑和担忧,使不少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滑坡,令人堪忧。因此,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对他们进行帮助。高校广泛开展武术课就是要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制定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计划,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重点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健康人格。使学生能够自觉地运用武德的时代性内涵战胜各种心理压力,把武德的时代性内涵变成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

(六)武德的时代性内涵是人文素质培养的内容之一

亚里士多德说过:“美德有两种,即心智方面的和道德方面的。心智方面的美德的产生和发展大体上归功于教育;而道德方面的美德乃是习惯的结果。”可见,美德是可以通过实践逐渐养成。而大学武术课就是在实践和加速养成这种美德。大学武术课可以从三个方面完成这一目标:一是武术课实践可以激发道德需要;二是培养道德认知能力;三是完成德性修养。武德的时代性内涵可以包括上述三个方面,并通过武术课不断地渗透到大学生的内心,加速完成美德的养成。

人文素质是指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能够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文素质培养在大学生人格培养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包括大学生个人的社会文化修养,也包括对理想世界和健康人格的执着追求。

“过去我们只注重怎样让年轻人更聪明,而忽视了如何使他们更善良”。就是在21世纪的今天,美国的校园凶杀、暴力依旧存在。大学生的健康人格缺失问题依旧是个重要议题。因此,武德的时代性内涵应该以此为契机抓住当代的热点焦点问题,不断提出新的目标增强自身的校园和社会的影响力。还应该将大学生父母、大众媒体、商业界、市民和社会团体联合起来,培养尚武的校园氛围,为发扬武德的时代性内涵创造良好氛围,形成一个大学生人格健康成长的校园人文环境,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四、小结

总之,当代大学生素质培养要以不断更新武德内涵为契机,迎合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时代需求,以尚武习武为手段,促进人格培养的知、情、意、行各个侧面及自身知识、能力的协调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集[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健康教育的内涵篇5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20-0010-03

重质量、重内涵 提高心育实效性

记者(以下简称记):袁主任您好!2012年,重庆市沙坪坝区被教育部评为首批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这是对沙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肯定与支持。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沙坪坝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路。

袁宇副主任(以下简称袁):重庆市沙坪坝区共有中小学校84所,在校学生8万余人,从20世纪90年代初我区就开始推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宣传、专题讲座、心理咨询、课题研究等方式在师生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教育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沙坪坝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成立了以区委副书记为组长的“沙坪坝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领区域内未成年人的思想、政治、道德、法制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区文明办设立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科”,负责落实领导小组的工作安排。区教育党工委、区教委成立了“中小学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区教委设立了德体卫艺科,具体负责全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工作。区教委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的意见》《关于聘任中小学德育心理中心组成员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指导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同时,在每年的教育经费预算中列出20万元专款,有力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当前,沙坪坝区的教育已由重规模、重硬件迈入重质量、重内涵的发展阶段。区教委明确提出,教育必须走内涵发展之路,要求学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加以落实。各中小学均制定了《三年内涵发展规划》,把育心育德作为办学目标之一,在规划中认真谋划,在工作中努力推进。各学校成立了心育机构,落实心育人员,安排心育经费,增添心育设施,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内涵发展有机融合。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年度督导考核范畴,考核结果直接运用于对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学校领导班子的综合评价之中。这些措施使区域教育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创新教师培训机制 打通心育发展瓶颈

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的心理教师队伍。沙坪坝区在师资培训方面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有实效、有特色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之路,请您谈谈沙区的师资培养模式。

袁:随着时展,师资的薄弱、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而教师队伍建设是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区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提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坚持三个纳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全员覆盖

一是纳入校级干部培训。在校级干部的岗职培训、提高培训、研修培训和校级干部中心组学习中纳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严格执行不少于16学时或课程总量5%的“硬杠子”,让每名管理者都具备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能够领导学校开展好此项工作。

二是纳入教师全员培训。针对中小学生成长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开发培训课程和资源包,对班主任和学科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在中层干部、后勤服务人员等各级各类培训中,均安排与岗位贴近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面向全员的通识培训,强化普及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帮助教职工调适自身心理,掌握心理辅导技巧,夯实了心理教师队伍的基础。

三是纳入专业成长培训。我们在区教师进修学院设立“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配备两名专职教研员。举办中小学心理教师培训、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心理教师“导师制”培训,组织心理教师成长工作坊,通过专家系统讲学、案例督导、实践考察等,培训出一批批较好地掌握了心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兼职心理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部分教师走专业成长之路,采取联合办学模式培养认证心理健康辅导员和心理咨询师,全区所有学校都配备了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

2.建设“三个阵地”,夯实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基础条件

一是建立区级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中心。我区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中心面积约200平方米,配备音乐放松椅等专业设备,由两名持证的心理咨询师管理,对全区师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活动,成为我区心理健康教育的龙头。

二是建立校级心理辅导室。区教委组织开发了《沙坪坝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包》,为学校开展教育提供解决方案。我区100%的中小学在地方、校本课程中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100%的中小学建立了心理辅导室并每周开放,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小组辅导。辅导室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提出相关意见或建议;指导班主任和其他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升本校教师自我心理调适和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技能,为家长教育子女提供建议、咨询和帮助。

三是建立校外心理健康培训基地。我们在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同时,注重借助专业力量,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效性。与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高校签订协议,利用高校资源建立校外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基地,聘请专家教授担任导师,指导开展科研、个别培训等工作。同时,高校的研究生深入中小学,定期到校开设心理辅导课、做团体辅导、开心理讲座等。

3.实施“三项举措”,创新心理健康培训工作机制

一是构建三级教研网络。第一级为区级中心组,由区教委发文聘任,组织开展全区性学习研究与实践活动,起示范辐射作用;第二级为片区学习组,将全区中小学分为七个片区,把区中心组成员安排到片区,负责所在片区的学习交流与活动组织,在片区开展校际间交流活动;第三级为学校教研组,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组,负责学校心育教研、科研、交流、竞赛等工作。

二是科研引领教师成长。以教育部规划课题“西部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为引领,在全区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同时,各中小学“变问题为课题”,根据学校实际积极开展“小、实、新、活”的研究与实践。如重庆七中开展了“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作用,转化后进生”的研究;天星桥中学开展了关于学生考试焦虑的调适的研究;嘉陵小学从语文学科教学入手,研究如何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等。心理健康科研把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有机地结合起来,锻炼了一大批教师,促进了他们的专业成长。

三是以赛促培,提高心育能力。我区组织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竞赛、心理健康教育成果评选、班级心理辅导活动方案设计和实施竞赛等活动。每次组织竞赛,我们的着眼点不在结果,更关注过程。赛前开展专题培训,赛后及时总结反思,邀请专家作点评辅导,把赛课和培训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师看到成绩,也找到差距,以竞赛带动队伍建设,以竞赛推动工作开展。

4.实现“三个转变”,彰显心理健康教育实效

全员心理培训使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突破了“瓶颈”,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改变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心理教师孤军奋战的状况,走向了校内外“全员育心”的方向。全员心理培训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单一的宣传走向多途径的心理关怀,由重形式转向重内涵的专业化发展。

以“学本式卓越课堂”为阵地 探索心育有效形式

记: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沙坪坝区“学本式卓越课堂”的探索实践,为心理辅导活动的开展开辟了一个良好且有效的阵地,请您简要谈谈“学本式卓越课堂”的理念。

袁:2012年,重庆市出台了《重庆市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渝教基[2012]53号),启动了全市“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卓越课堂”是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让所有学校变得更优秀,让优秀学校变得更卓越”为理念,倡导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价值取向,坚持以学论教、先学后教、多学少教、因学活教的改革方向,发挥督导评估的引导、监督、改进和激励功能,引导学校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卓越课堂”是重庆市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一种“好课堂”理念、境界或形态,是一个多元、开放、包容的系统。

全市启动实施“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以来,沙区围绕内涵发展主题,抓住学生发展根本,在全市率先制定并实施“学本式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

实施区域“学本式卓越课堂”行动是沙坪坝区推进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加快建成现代化教育强区的有力行动。在“学本式卓越课堂”核心理念及价值取向的引领下,我区把目光聚焦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课堂形态——班级心理辅导活动上,积极迈出了探索教学改革的步伐,创造性地将“学本式卓越课堂”理念与班级心理辅导活动有机结合,开展“学本式卓越课堂”的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活动的有效形式。在此基础上,还推出了具有我区教改特色的“沙坪坝区‘学本式卓越课堂’中小学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评价指导标准”。

“学本式卓越课堂”坚持以建构主义、团体动力学、发展心理学以及心理咨询理论取向作为评价心理活动课的价值标准,将教育性作为教学评价的根本出发点,既重结果的有效性,更重过程的有效性;既关注教师,又关注学生;既遵循了“学本式卓越课堂”的通用标准,同时也保持了班级心理辅导活动的学科特色。

“学本式卓越课堂”着力于把“讲堂”“教堂”变成“学堂”,促使“教本”向“生本”全面转型,实现学生主动、活泼、健康发展。“学本式卓越课堂”的理念和实践都高度关注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推进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教育行政、教育督导和教育科研的联合驱动功能,产生了广泛影响。

以“示范校建设”为引领 促进校际均衡发展

记:沙坪坝区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探索了许多切实有效、有自身特色的途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建设便是其中之一,请您简要谈谈这项举措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袁:2012年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新形势下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工作目标和任务要求,为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巩固和提升示范区成果,我区在推进合格/示范心理辅导室专项评估的基础上,启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建设,进一步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评估导向机制,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建设工程,将全区所有中小学按照示范学校和薄弱学校、大型学校和小型学校、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合理搭配,强强联手,强弱帮扶,共享区域资源,缩小了校际差距,实现了共同发展的目的。

我区制定并出台了相应的示范校建设评估标准。坚持立足实际、注重发展、积极导向、引领示范等原则,从顶层立意,将考评指标分解为领导管理、队伍建设、课程建设、辅导室建设、教育科研、全员育心、学校特色七大类,涵盖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主要内容、途径方法、组织保障等方面。通过顶层立意来引导学校全面认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整体规划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此同时,我们立足区域实际,通过调节指标的得分权重,突出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当前的工作重点。此外,我区在制定标准和实施评估时,尽量体谅学校难处,对辅导室建设、学校办学条件等硬件要求从实,学校量体裁衣、量力而行,不盲目追求设施设备的齐备与奢华,重在实用、够用;在软件要求上从严,坚持标准不放松,宁缺毋滥,确保“示范学校”真正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建设宣传、启动以来,效果明显。各学校纷纷按照评估标准,逐项认真自查,巩固成果,提炼经验,弥补不足,促进建设。暂未达标的学校也积极分解任务,落实责任,采取有力措施认真整改。通过示范校建设,进一步提升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水平,促进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均衡发展,让师生们都过上了“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积极探索 构建特色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记: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已经出台,请您结合《纲要》谈一谈如何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袁:“非凡与平庸的主要差别不在于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而在于人的思想与精神,在于人的心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普照心灵的阳光工程,是激励奋进的希望工程。我区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育人为本”的原则,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以人为本,全员育心”使我区心理健康教育走向可持续发展:由心理教师孤军奋战走向校内外全员育心,由单一的心理宣传走向多途径的心理关怀,由装点门庭的形式化走向注重内涵的专业化,由一花独放的典型示范走向万紫千红的整体提升。

健康教育的内涵篇6

马克思指出:“未来的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方法,而且是塑造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素质教育就是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尊重学生主体和主观能动性,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学生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因此,体育教育和德育、智育、美育等方面的教育一样,都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方面,都是提高人才整体素质的重要环节。对学校教育的改革,为社会培养全面的、有创造力的新型人才,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育之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予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进一步说明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深刻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认识到体育教育与改革的重要性,将素质教育融于体育教育、健康教育之中,对学校教育将是一个重大的推动。

二、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中央根据学校教育改革,对体育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和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就是要求体育教育从过去传统单一的传授知识转化到多元化的教育过程中来。同时,健康教育已得到全世界的关注和重视,在各国的教育策略和实施办法中,得到进一步的体现。

1、健康的内涵

目前,世界上各卫生组织,普遍认可由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所组合成的现代多维健康观。世界卫生组织1978年在《阿拉木图宣言》中提出:“健康不仅是疾病和体弱的匿迹,而且是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联合国卫生组织(WHO)也明确提出:健康的内涵应该是体格的心理的社会适应能力的良好状态。表述了现代社会对健康概念的共识。

2、身体健康

从生理学和医学的角度看,健康就是发育正常,体魄强健,没有疾病、不虚弱。在体格外形上:身材均匀挺拔、体重适当;头、肩、臀位置协调;眼睛明亮、反应敏捷;头发光泽、牙齿坚固、肌肉发达、皮肤有弹性。在心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各内脏器官中无疾病。

那么,从体育运动的角度看,则以其速度、力量、耐力、协调、柔韧、灵敏、反应等基本素质和消化、神经、呼吸、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等,来衡量判断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3、心理健康

在当今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一个健康的人,除了身体健康外,还要使心理与环境保持同一性。心理活动和行为,在形式上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保持相对稳定而又区别于他人的独特人格。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充沛的精力,不感到紧张、疲劳、烦躁。要积极乐观,勇于承担责任,心胸开阔、精神饱满、能上能下、有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应变能力与适应能力。

4、社会健康

社会健康包括社会适应能力、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就是指个体对所处的社会环境、生活环境、工作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与平和的心态。使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保持良好的协调关系;与人群之间保持友好和睦的相处,把个体很好的融于社会之中。道德健康,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和与人的交往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健康行为与准则。不仅要维护和提高个体的健康行为和准则,而且,要维护和促进整个社会和人群的道德健康。从而促进社会健康地发展。

三、健康教育的实施

健康教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新目标,也是人类健康事业的新阶段。同时,也是一项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过程。通过健康教育的有效的实施,能增强人们对健康的意识,进行健康教育,自觉进行健康行为,从身体、心理、社会三个方面达到健康教育的效果和目的。

1、健康意识的培养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健康意识的教育,能影响和促进人的内部努力系统的生成、发展、完善,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低级走向高级。也就是通过各种健康宣传教育,使广大受教育者从思想上,认识到健康的意义和作用,提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健康行为中来。也就是促进了个体内动力系统、提高了个体完善自我的意识和正反馈机制。把社会和教育对其提出的外部要求,化为其个体内部的需求,为实现健康教育提供了内在动力。

2、健康教育的传授

在健康教育的传授中,课程结构的调整、教学内容的更新是十分重要的,是完成教育目标的关键所在。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出基础性、全面性、整体性、时代性;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可接受性。教材要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基础与前沿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趣味性与系统性统一。还应增强一些学生喜爱的、有助于提高自信心和交往能力的、终身收益的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如“体医结合”的体育医疗、体育保健、体育康复及各种科学健身知识和技能。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三个方面都取得良好效果。并建立有利于激励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指标能客观反映受教育者的生理、体能、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等综合素质,以保证健康教育的全面实施。

3、自觉健康行为

健康教育的内涵篇7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034-02

在政治民主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信息高速化等内外因素的影响下,无论是从生理角度出发,或是从心理角度出发,当代的大学生都发生了不同于以往的巨大变化。为了能够为社会输出既具有能力又有较强心理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教育部和相关部门在国家的部署之下,于2004年就先后出台了诸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等一系列相关文件。在这些文件的指导之下,各高校也都不同程度地开设了“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大学生心理教育包括两层含义,即狭义和广义。从狭义上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指心理咨询老师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对部分发生心理问题并进行咨询的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治疗”,从而让咨询的学生克服已产生的心理问题。从广义上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对全体大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和“治疗”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就与思想政治教学结合而言,广义的含义是教育者所能进行的。在教学过程中,其目的在于“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应以促进大学生个体的心理适应与发展”。

2.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上,不仅要体现时代、国家和民族精神,而且还要提高每一个学生个体的道德水准、思想境界、人生哲学境界,健全他们的心智(即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荣辱感),从而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以提高我国在世界中的核心竞争力。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致性。通过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我们可以看出:这两种教育在某些地方存在有一定的一致性。而关于这些“一致性”,如下所述:(1)教学内容一致。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是务必要做到的。而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其教学目的在于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然而,经验告诉我们:每一种能力的形成,通常是架构在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良好的道德水准这些基础之上的。所以,笔者认为:当代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内容有着“同根”的关联。(2)教学目标一致。从《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这一文件中,我们可以读到:学生独立人格的建立健全和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而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的开设,本身就是以满足学生健康发展为目的的。因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在教学目的上是存在共性的。

通过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两个课程的内涵和共性,以及近些年来高校经常发生的暴力事件、“拜金思想”、自杀问题等现象来看,狭义上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或是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都存在有明显的局限性,是远不能解决现有问题的。因而,将这两门学科有机、科学和合理的结合是极为必要的。而关于具体的结合方式,本人有如下观点。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方式

1.教学目标重新定位。我们知道,当今这个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不仅是要具备完善的科学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有崇高的思想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而这也是新时期对高校教育的一个基本要求,因而在着眼于社会科学的发展观和学生整体素质培养的基础上,唯有树立适时可行、科学完善的教学目标,才是实现两个学科有机结合的先决因素。

2.教学内容有机融合。经验告诉我们:大学生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并非只关乎心理素质问题,也和一个人所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必然的联系。因而将两个学科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有机的结合,使教学内容有所创新,是保障学生形成良好道德情操和拥有良好心理素质的有效方式。在具体的结合过程中,教育者(教师)要以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活动为出发点,并借鉴诸如心理学、哲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知识,去科学地拓展和完善与学生发展或是教学相关的知识内容,从而使高校的教育在现代社会这个繁杂的新阶段,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还具有指导性。例如: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我们除了给学生讲解“马列主义”等政治思想理论,还应当重视关于学生个体心理发展的教学内容(教育者可以将诸如遇到挫折时的自我调节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有机地穿插于课堂之中)。

3.教学方式多样化。关于此点,笔者有两个观点需要阐述。其一,在将心理教育和思想政治结合之后的课堂之上,教师应当改掉“一言堂”、“零交流”的授课方式,而是应该和学生“坐在一起”,用平等的态度去和他们交流,用“互动式”教学方式去进行知识传授;同时,在课外教师也应当和辅导员等相关教师进行交流,并尽可能全方位地去了解学生的各种变化,而后再将一些普遍的问题于课堂中进行解决。其二,心理教育和思想政治的结合,除了要在课堂之上进行,还需要在院方的统一部署之下,广泛地开设到课下,开设到学生中间去,以达到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延展到各个地方的目的。比方:教育者可以和学生通过面对面的方式,或是借助QQ、微信等“新沟通工具”,去进行深入、细致的谈心,并对他们出现的问题及时给出解决意见。

三、结语

以上,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这一学术问题进行了一定的阐述。无论于心理健康教育而言,还是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其在高校的开设初衷都是为了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复合型”人才。而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二者的有机结合,不仅有利于对所有大学生顺利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且也让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一个相对抽象和无用的课程(在部分学生眼中)。在具体的结合过程中,校方起到的是提供教学环境、聚集学生的作用,教师起到吸引学生走进课堂和帮助学生的作用,而学生则是一个“施教主体”。毋庸讳言,三者有机结合是课堂稳健进行下去的关键。然而,学生虽是一个主体,但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校方和教师,因而,校方和教师关注“主体”、科学教育,才是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王佳,尚大军,贺小翠.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J].学理论,2010,(22):266-267.

健康教育的内涵篇8

一、中学开展健美操教学的意义

健美操运动是融体操、舞蹈、音乐于一体的体育运动项目,它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有氧运动为基础,以追求学生身心健康、塑造学生形体、娱乐为目的,既有广泛的适应性、兼容性和健身性,又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较高的欣赏价值,符合“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大众需求。在轻松优美音乐伴奏下的健美操运动,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规范意识,有利于促进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也可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健美操教学的开展为中学的体育教育注入生机和活力,受到了广大学生的青睐。

通过健美操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健美操既含运动性又含艺术性。一些基本动作配上节奏鲜明或旋律优美的音乐,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注力,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现在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反应敏锐且接受快,通过对健美操的学习,既可以改进体育教学模式,也可以改变体育课中只有“三大球”和“两小球”的尴尬处境。同时健美操还为一些体质较弱又没有运动专长的学生提供了较好的锻炼机会,通过健美操的练习增强体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从而体现“尚力精神”。

常先厚通过追溯西方现代体育的产生,回顾中国近、现代先哲对“力”的发现和环视中国当代社会发展与体育角色的基础上建构了“尚力精神”,认为它是“以力本论思想为基础,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崇尚追求感性生命活力的意识和信念”。具体地说,“尚力”精神具有三层内涵:(一)在生命机体方面,追求强壮的体魄、强健的体能。(二)在内在意识方面,彰显丰富个性情感和坚强的意志力。(三)在参与竞争合作中,融体力之强和毅力之强,实现对感性生命强力的审美关照。所以,尚力精神是蕴蓄着体育的文化符号价值所在,是现代体育运动能指的一种“全息图像”(包括体力、意志力、生命力)的显现。可以说,常先厚的这个定义为我们揭开了现代体育的一种本质性的东西。对于我们理解现代体育的功能、意义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因此,本文主要借鉴常先厚的这一定义,并将其作为中学健美操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在依据。

二、目前的健美操教学方法

传统的中学健美操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对单个(或一组)动作进行示范、讲解要领、再示范,之后学生在教师的统一口令(或音乐伴奏)下进行单个(或一组)动作的重复练习。教师只能在学生分解(或完整)练习中观察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无疑,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保证学生更规范地掌握动作,也能较好地保证取得掌握动作的教学目标。但是,这样的教学方法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一)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深重,不能突出体育课自身的特点。

传统的健美操教学方法是长期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在“三基”体育思想的指导下形成的。应试教育是一种单纯为追求教育效果而采取的教育方式,其特点表现为机械性。为了让学生掌握一个动作,需要反复地不间断地练习,直至学生能熟练掌握为止。应该说,这种方法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需知,体育课程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这种性质注定了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处于主体地位。因此,体育教学活动特别关注和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以及情感体验。传统的健美操教学方法十分单一,学生练习方式也极为单调。这正是由于没有按照体育课的特点来安排教学任务,机械地安排一个或一组动作来要求学生掌握,所以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学情、身心发展的特殊要求出发。如此,不是”我”要学,而是要“我”学,师生之间在教与学的关系上缺少一致的认同点。

(二)难于与现代教育观念有机融合,不能凸显体育课程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教育。体育是学校五育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现代教育别重视体育这一项内容。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体育也关联着德育、智育、美育等内容,它们是共同组成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作为现代体育项目,健美操受学生欢迎是由其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如刚柔相济的动作、节奏鲜明的音乐、富有情感的表现力,让学生在运动过程中体会健美操的力之美。过去的教学方法由于极偏于动作的掌握,缺少人文色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也就缺少自我调整的机会,更别提用心去感受健美操运动所带来的内在魅力。

(三)在具体授课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投入与教学效果不成正比。

应该说,“学会动作”是传统健美操教学的最主要目标。为保证学生更规范地掌握动作,教师注重采用“示范”“讲解”“带领”等教学法,教师的运动强度相当大,它要求教师不停地示范动作,学生的强度反而不如教师。因此,在一定范围内,示范对学生掌握动作是必要的,但在最终效果的取得上,我们很难说它起到了一种理想的教学效果。那么,何谓理想的教学效果呢?

1.明确的指导思想。本研究提出的健美操教学方法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注重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心理需求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整体的健康水平”,努力使学生的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在健美操课中有机结合,“引导个体智力、人格、精神的整体生成与完善”。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三基”作为指导思想,它是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产生的,虽然它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现在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之需。

2.正确的教学目标。传统的健美操教学方法是以让学生掌握动作技能为己任。那么,学生往往为学动作而学,为取得好的课程成绩而学。本研究提出的健美操教学方法是以“尚力精神”为引领的,它不仅可以奠定学生必要的知识技能基础和强健的体魄基础,而且可以延伸至学生的精神领地,它可以丰富学生的个性情感,使学生享受到悦心悦意的美感,从而提高生命活力。这种方法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并体现出丰厚的人文精神。正确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在丰富、健全的精神世界中来提高学生步入社会后的适应能力,把学生培养成有利于社会民族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本研究提出的健美操教学方法,不仅能满足学生的个人需要,又能适应社会和时展之需。

3.良好的师生关系。众知,不良的师生关系极有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孤僻、冷漠、自卑、冷酷、嫉妒的消极学习态度,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则能促进学生形成热忱、自信、顽强、好学的积极学习态度。本研究提出的健美操教学方法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运动,教师不再像以往那样高高在上,而是走下“神坛”,放弃“权威”,做学生的知者,当学生的朋友。同时,教师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鼓励学生、教育学生。学生们在这种良好的环境中学习,有了良好的师生情感联系,不仅有利于构建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还可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更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品质,如信任他人、尊重他人、宽容、善良、同情、友善、自尊、自信等。在此基础上,学生的心理也将向更高的水平发展,形成社会化水平更高的品质,如助人为乐、有远大理想等。总之,它将会成为学生今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一种潜在范式,让学生终身受益。

社会在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更新,尤其是人们对健康理念理解的不断深入,以及提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统的健美操教学方法已经满足不了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不能较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教与学的矛盾已日显突出。健美操教学已流于形式,缺乏生机和活力,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学校健美操教学如果要适应现代教学和社会的双重需要,必须改变目前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思路,倡导新型教学理念,尤其要在教学方法上另有创新。

三、健美操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

(一)“尚力精神”在健美操教学中的贯彻

“健康第一”的提出是“尚力精神”在学校健美操教学方法改革中贯彻的前提条件。

人是一种既具有生物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的高级动物。人们能够意识到何谓“生”、何谓“死”,懂得健康的重要性。健康可以说是人类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那么,何谓“健康”?根据《汉语大词典》的解释,健康是“谓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在医学模式中健康被定义为“没有疾病或没有生理机能失调”。但是,世界卫生组织在1978年国际保健大会上通过的《阿拉木图宣言》中重申了健康的含义,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痛苦,而是包括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的完好状态。这一健康的含义对当代人们是有积极意义的。近些年,我国一些学者对健康的内涵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研究,给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如王广虎概括健康的内涵是:“以生理机能为特征的身体健康,以精神情感为特征的心理健康和以社会实践为特征的行为健康。”

在对健康的内涵进行解读时,我们可以惊喜地发现,“健康”与“尚力”两者思想的内涵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其中,“尚力精神”的内涵“一、在生命机体方面,追求强壮的体魄、强健的体能”可以说等同于健康内涵的“以生理机能为特征的身体健康”,健康内涵中的“以精神情感为特征的心理健康”包括“尚力精神”内涵“二、在内在意识方面,彰显丰富个性情感和坚强的意志力”和“三、在参与竞争合作中,融体力之强和毅力之强,实现对感性生命强力的审美关照”。假如“尚力精神”的内涵“二”和“三”得以实现了,学生的行为健康便可在“丰富的个性情感”“坚强的意志力”和“人性的解放”中得以实现。因此,我们可以说明“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落实为“尚力精神”在学校健美操教学方法改革中的贯彻提供了前提。

(二)技术健身教学论是学校健美操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基础

“技术健身教学论”是张洪潭先生从中国国情出发,充分借鉴西方成果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全新和完整的体育教学理论。他以学校教育和国家体育为逻辑起点,以现代物理学的互补原理为哲学基点,在亲自参与和不断参观体育教学活动的基础上而建构成一种全新的体育教学理念。它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却没有使运动技能学习与强身健体活动相结合的主张,单为健身,完全可以采取其他手段,而不必从事运动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但运动技能的学习及其熟练的过程,确实是强化体质和增进健康的有效途径。因此,技术健身论为我们研究健美操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

因此,本研究在张洪潭的技术健身教学思想的启示下,在“尚力精神”的引领下,依托当今社会的时代特征,立足于自身对健美操课的教学经验和健美操动作的多样性、连贯性的特点,并由增进学生健康的主线贯穿始终,对健美操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具体方法为:在教师的带领下,(以“跟我做”形式)学生不间断地练习。这种教学方法是把教师的讲解、纠正错误动作等都融合在学生不间断的练习中进行。它不像过去那么注重动作技能的传授,而是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让他们更直接地、零距离地参与运动,并在运动中深刻地体验生命的力量与激情。

改革、创新是无限的,新世纪一切事物都在更迅猛地向前发展,现代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求新心理”,使传统的健美操教学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他们需要尝试新的体育活动方式,而健美操教学方法的改革正满足了当今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特点及精神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洪潭.技术健身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27.

[2]李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91―103.

[3]樊临虎.体育教学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154―160.

[4]邓树勋.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92―393.

[5]F.D.沃林斯基.健康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123.

[6]国家体委群众体育司.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131.

[7]常先厚.尚力精神与体育教学[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健康教育的内涵篇9

一、前言

职业核心能力是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是伴随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包括: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数字应用等方面的内容,是职业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职业活动中起支配和主导作用的能力。体育教学是按一定计划和课程标准进行的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教育过程,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传授、专业技能技巧教授、思想道德教育和综合素质全面培养的过程。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要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思维与教育观念,树立新时代体育教育思想与职业教育理念,把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理念融入体育教学中,实现以教师、教材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方向转变,从单纯的教授知识与体育技能、技术向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方向转变,也向注重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方向转变。随着健康中国的提出,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开展,全民健康意识明显提升,学校体育得到了空前的关注与重视。新时代背景下学校体育也开始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内涵建设被重视起来。而在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体系改革与内涵建设中,主要是参考普通高校的改革,没有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定位不够明确,改革效果不明显。基于此,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应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融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元素,从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职业需求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加强体育课程的内涵建设符合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

二、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涵建设的重要性

习近平同志强调:“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体育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弘扬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一重要论述,是对我国新时期体育事业进一步改革发展的准确定位。对体育工作者更加充分地认识体育工作的价值与意义,对加强体育课程内涵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体育是唯一一门始终贯穿小学到大学整个教育过程的课程,大学体育是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衔接点,作为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和自我完善非常重要,是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的总的要求,足见体育课程的重要性。然而,近年来学生身心素质每况愈下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学生伤害事件频发,学生跳楼、学生在体育锻炼和校运会等运动中猝死的事情已屡见不鲜。可悲的是,学校体育作为强身健体、调节身心的基本手段,面对学生身心素质不断下降的局面,并没有正视现实地去进行反思和改变,反而出现逐步退守的局面。例如当前学校体育教学和比赛中,常常回避容易产生突发事件的中长跑项目就是最好的例证。基于此,学校体育工作者应重新审视体育课程体系,认识到高职体育教学不是为了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和体育师资,而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高职体育应走出以单一的运动技术技能传授为中心的旧课程体系的桎梏,构建一套与高职教育发展相适应的,与“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新型体育教育思想相一致的,与充分体现“尊重个体、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相配套的,传统与实际结合,理论与实践相融,知识与能力并重,过程与结果兼顾,注重品质意识与习惯培育,融合职业核心培养的具有高职特点的体育课程体系。加强高职体育课程的内涵建设,有利于提高学生参加体育课余活动与体育课堂活动的热情,促使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三、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高职体育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学生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提出:“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因此,体育课程内涵建设要在“素质高”的特点上做文章,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观念与服务意识,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性,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当下,高职体育课程体系与新时代高职教育存在着一些不匹配的因素,主要体现在职业导向性不强,体育教学思想陈旧,教学内容单一,教学目标不明确等特征。

(一)职业导向性不强

高职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服务于区域经济。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生产一线的技术工,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和职业技能。而在体育课堂,学校体育教学所开设的体育教学内容大多都是注重开展竞技体育项目,这样的课程设置遏制了学生天性的发挥,不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的个性张扬、喜欢新事物的特点,导致学生不喜欢上体育,学生认为那些简单枯燥的体育运动项目内容缺乏吸引力,进而也使得学生课堂达不到提升学生体质健康的目标。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职业导向性不强,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参与度低,达不到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的目标。因此,高职院校学校体育的体育课程改革迫在眉睫,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加强体育课程内涵建设,从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点与服务区域经济的特点,结合区域体育特色,构建出职业导向性强的体育课程体系。

(二)体育教学思想陈旧

“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等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高职体育应该加强素质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教学思想。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等,因此可以延伸高职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都应该遵循“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然而,教学思想、教育理念的改革不是朝夕之事,需要培育与坚持的。当下,高职院校的学校体育教育思想与理念体现不出“健康第一”,只注重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的学习,没有注重学生的思想意识品质,新时代正确的健康观念的培养,更没有根据职业教育的特征,在体育教育教学中融入职业能力培养的元素。体育课程的教学死板无趣,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教学内容单一

据了解,高职院校学校体育的课程标准大部分都是套用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标准,没有形成具有职业特色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课程体系,也没有形成一定的体育课程标准。高职院校人才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培养的方向,一切培养方案都要围绕培养的目标服务,公共基础课程的课程目标与任务相应的也要融入职业教育的相关内容。因此,高职体育课程与普通高校的体育教材、课程比例、课程的教学内容都有所区别。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有:羽毛球、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网球、游泳、武术、跆拳道、体育舞蹈、健美操、瑜伽、气排球等。高职院校现阶段的培养模式大都采用“2+1”培养模式,还有一部分“三二分段”、学徒制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不到两年,有的还只有一年的时间,基于此情况,学生的体育课学习时间大幅挤兑。远远达不到专科学生不得少108学时的基本要求。所以学生不可能全部学习所有的内容,只能选择一个或者两个体育项目学习。高职院校体育师资的紧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开设的体育课程项目也是非常有限,很难满足学生的兴趣要求,因此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明显降低,课余体育锻炼更是减少,这不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无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学内容的单一化与体育项目的选择局限性给体育教学效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严重制约体育课程的内涵建设。

(四)教学目标不明确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理想和道德,具有高技能、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服务区域经济。高职院校学校体育的体育课程目标也应契合职业教育的特征制定。然而,许多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课程并没有提出明确的教学目标,有的也只是一种形式而已。没有明确的课程定位,缺乏清晰的教学目标,使得体育课程呈现出一个无序的状态,更谈不上什么教学效果。课程标准是规范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秩序的指导性文件,因此,规范制定好体育课程标准,将职业教育特点与体育教学的特征有机结合起来,融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元素,选定好高职体育课堂应该教授的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有利于体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四、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涵建设的措施

健康已成为新时代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在学校体育中必须贯彻“健康第一”的体育思想。从体育管理水平,课程建设,教材教法,师资队伍,课余体育活动以及场地设施方面着手,加强体育课程的内涵建设。结合高职教育的自生特点,融合职业核心能力的元素。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习惯,是高职体育课程改革,内涵建设的重要努力方向。

(一)加强体育管理能力与水平建设

教师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教学效果。首先,重视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相关的培训班学习,是提升教师管理水平和能力的主要途径;其次,开展集体备课,集体业务能力学习研讨会,老师们轮流分享教学方法与管理经验;再次,轮流牵头组织学校的体育竞赛和体育节活动,采用任务驱动的办法提升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最后,体育部门的负责人,要提升自己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协调意识,团结体育教学部门所有的教师们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的良好格局。

(二)加强课程建设,开发校本教材,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

课程建设包括有: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方法等几个方面。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结合高职教育的的特点,编写好每一门体育课的课程标准。制定好了课程标准后,教学的内容要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高职教育的特征,融合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元素,准备好教案,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合理组织安排开展教学活动。当下,高职体育教程与大学体育教程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不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也不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由于职业院校的特定性,鼓励学校开发与本校专业特色鲜明的校本教材。职业教育是服务区域经济的特色教育,体育教学也应与之契合,教师应该学习的新的知识、新理念探索一些的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体育教师作为影响学生参与课内教学活动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其体育认识水平以及教师的专项技术水平在学生体育学习习惯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教师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设计师与领航者,教师的言行举止、思想境界、业务水平等直接影响学生体育习惯形成。因此,作为新时代高校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多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新理念;树立立德树人、服务育人的素质教育观,为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不断努力前进,为学校体育事业建设奠定基础,为学生的体质健康提供服务保障。

(四)健全教学评价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评价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量规。高职院校的学生体育学习情况评价应与普通高校的学生学习评价与之区别,原因是高职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如果按普通高校教学评价量规实施,不符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特性。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评价量规,可以分为四个评价内容,第一,知识能力学习情况的考量;第二,体育技术技能的考量;第三,参与过程的考量;第四,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结合职业核心能力的考量。这是教学评价量规的一级指标,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制定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四级指标等。教学评价量规的制定与实施,使得学生学习更加具有指向性,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五)注重校内体育竞赛的培育,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

体育竞赛与课余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体育课程体系的重要补充。搞好学校的体育竞赛与课余体育活动,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了,对体育课参与度与学习激情就会产生影响。因此,加强校内体育竞赛的培育,其实就是要加强校内体育竞赛主办部门的管理,学校体育竞赛的举办主要由两个部门负责,一是体育部,二是校团委(一般是由社联负责实施)。加强学校体育竞赛和体育社团活动的管理,团委与学校体育部门协调合作,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委派专业教师指导体育竞赛的组织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开创校内竞赛与体育社团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技术支持到位、管理质量一流的新局面。

(六)加强体育运动场地建设,注重实践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健康教育的内涵篇10

通过对教育心理学的具体应用状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其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和不足,无论是具体的元素内容,还是完善的元素理念,都实现了系统化完善。但是,由于文化理念的缺失,大大限制了整个教学活动的具体效果和质量。但是对于整个教育心理学的应用状况而言,文化理念的缺失,大大影响了整个教学活动的质量。我国有着丰富完善的传统茶文化元素,具体的茶文化理念,不仅是对我国文化体系内涵的有效融入和诠释,同时更是整个社会元素的价值展现,因此,融入理念内涵将为整个教育活动有效开展奠定重要基础。

1教育心理学的具体应用背景分析

教育心理理念是当前人们对心理健康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教学体系不断完善的,所出现的理念内容,而认知该理念的具体内容和内涵,将为心理教学活动取得理想效果,提供有效帮助。但是在整个心理教学运动中有着自身特殊性,比如学生普遍参与,学生参与深度广泛等等,因此,想要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融入整个心理教学活动的具体特点和内涵,通过完善教学元素,从而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教育心理理念的价值内涵主要表现为:首先,教育心理理念的目标在于一切内容围绕健康开展,无论是具体的课程内容设置,还是教学方案,都需要将具体的健康要素和知识内容融入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当然,这就要求,不仅要将健康知识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同时更要将可能影响心理教育的具体因素进行系统化完善,从而使其能够实现教育心理活动的体系化开展。其次,教育心理理念的关键在于无论是具体的教学元素,还是体系化的教学方案,都需要充分融入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要求,从而确保整个教育心理活动能够落实到具体教学过程中。实际上,教育心理活动想要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充分认识到,教育心理实际上是一种体系化的教育理念,无论是具体的方案,还是整个教学计划的基础方案设置,都需要将教育心理的具体要求融入其中,从而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最后,在教育心理理念中,其不仅需要充分注重将健康元素融入其中,同时也要对各种影响教育心理或者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实施预防与教育相结合,从而实现教育心理的理想效果,教育心理,不仅是一种教学目标,同时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习惯,同时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所具备的意识理念。因此,认知教育心理的理念内涵,将为整个心理教学有效开展提供重要帮助。对于心理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如果能将传统茶文化理念的具体内涵元素融入其中,其不仅能够丰富整个教育心理学的具体应用价值,同时也能丰富和完善整个教育心理教学活动的理想效果。

2传统茶文化理念的具体内涵

我国是传统茶文化大国,无论是具体的文化元素,还是整个茶叶产业的发展完善度,其都是当前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传统茶文化理念的具体内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能够被系统化应用到当前整个社会体系中,当然,其基础和前提在于对传统茶文化理念的具体内涵进行全面分析,传统茶文化理念的内涵和价值,不仅是一种文化元素,更重要的是其中所具备的行为理念和规范要素,其能够对学生成长提供重要的引导。探究传统茶文化理念中所具备的具体内涵,能够帮助我们有效解决当前整个茶文化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同时更重要的是在整个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状况,因此将传统茶文化元素融入到整个教育心理学过程中,其能够为整个教学活动优化开展提供重要帮助。传统茶文化理念内涵的具体元素应用将为整个教育活动的优化与元素理念丰富奠定重要基础。传统茶文化作为我国整个文化体系的基础和核心,合理完善应用传统茶文化将为整个教学活动创新发展提供重要基础,因此想要实现理想的传统茶文化应用效果,就必须寻找到合适的传承机制和载体。传统茶文化理念融入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丰富优化的过程。因此探究两者的具体融入机制就极其必要。传统茶文化对整个文化体系的融入和影响,客观上反映和诠释了整个茶文化价值作用。

3教育心理学的具体内容分析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不断成熟,如今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还是心理健康意识的融入,其都实现了系统化实施。教育心理学运动作为整个体育运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其需要在完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提前发现潜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完善教育心理学的具体内容,从而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随着当前教学体系不断成熟、完善,如今心理学教学的元素和内容也实现了内涵丰富与完善,尤其是一些极具时代气息的心理学项目,但是在对这些心理学项目的价值应用和认知来说,其更多停留在教学方法上,忽略了整个心理学教学活动中潜在风险的有效认知。因此,对于整个教学活动开展来说,结合其广泛参与的具体特点,想要实现整个教育心理学开展的理想效果,就必须通过全面完善融入教育心理的具体理念,完善整个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潜在的运动风险防范机制建设,从而实现教育心理学的理想效果。随着当前整个教育心理体系不断成熟,心理教学作为整个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无论是该教学活动的参与人数,还是该教学过程中所具备的价值和作用,其实际上都是当前整个教育心理活动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如何完善有效开展教育心理活动,就极其必要。对于整个教育心理学应用来说,其在开展过程中,风险不可避免,甚至一些风险,如果不能妥善处理,甚至影响学生的全面提升,因此,结合当前教育心理开展的价值和作用,完善教育心理学体系建设,其必然能实现该心理教学活动的理想效果。

4传统茶文化在教育心理学中的具体传承思路

通过完善构建教育心理教学机制,其能够在丰富整个教育心理体系元素和内容的基础上,创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模式,从而实现教学活动的创新与完善。当然,在教育心理学机制建设过程中,融入传统茶文化元素,不仅是元素理念的丰富,更是一种教学体系成熟发展的重要表现。因此,想要实现教育心理体系的理想效果,就需要从风险防范机制的建设与融入实施,通过完善教学理念,从而实现教育心理运动的理想效果。当然,通过将传统茶文化元素,完善融入教育心理教学机制,实际上也是当前健康教育理念推广和应用过程中的必然要求。实际上,通过对当前整个教育心理活动开展的具体形式和背景进行系统化分析,无论是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是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状况,以及心理意识等等,都与社会实际需要之间存在极大差距。因此,融入茶文化元素,实现教育心理风险防范机制的有效构建,能够有解决当前学生培养过程中,潜在的心理素质问题,从而实现教育心理应用的理想效果。当然,传统茶文化元素的具体应用过程中,实际上也是整个教学元素的丰富与应用。不仅如此,将茶文化元素融入到教育心理机制的具体完善过程中,也是从整个教育心理实践活动开展状况中所得到的具体经验认知。通过对目前教育心理开展的具体状况进行分析,我们能够看到由于老师和学生缺乏应有的教育意识和必要的问题解决能力,从而大大影响了整个教育心理内涵的有效开展,更重要的是教育心理机制的具体建设,将大大降低教育心理过程中,意外状况的发生概率,从而在确保整个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上,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对于整个教育心理活动开展来说,其开展的核心目标在于确保学生能够实现健康心理素质。因此,健康教育理念对整个教学活动开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价值。而在教育心理理念应用过程中,其存在一系列较难把控的风险问题,如果不能提前认识到教育心理活动的价值作用,其不仅影响整个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价值体现,更重要的是丰富的教学元素,直接关系到整个教学活动的完整性,因此,如果能够将传统茶文化的具体理念内涵融入到整个教育心理活动中,其不仅能够丰富完善教学元素,更重要的是整个茶文化体系所具有的各项元素,其能够为整个教育心理活动的有效推广奠定重要基础。尤其是随着当前人们对传统文化等多元文化的价值作用认知日益成熟,将茶文化理念融入到学生培养过程中,其将有着重要作用和价值。

5结语

在当前整个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人们对心理学活动开展的价值作用认知日益成熟,尤其是教育心理学中,其参与人数的广泛性和心理学项目的多元性,决定了我们必须选择构建整个心理学教学运动开展的具体元素,从而确保整个教育心理学能够发挥其理想效果和价值。结合目前教育心理学的具体开展状况,我们可以看到由于缺乏足够的师资力量,加上对教育心理学的问题认知不全面,从而使得整个教学运动开展过程中出现了体系化。而认知这些风险内容并制定合适的方法,将为整个教育心理学活动的具体应用提供重要帮助。

参考文献

[1]罗宇娟.传统文化传承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实践研究———以《中国茶文化》课程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127-129.

[2]付家东.中国传统音乐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传承的现状与思考[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119-122.

[3]臧亚平刘廷亮.传统茶文化在我国高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3):232-235.

健康教育的内涵篇11

自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并实施《奏定学堂章程》,要求“各学堂一体练习兵式体操以肄武事”[1]算起,体育课程在我国已经有了一百余年的历史。然而,即使是在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到全面实施阶段的今天,人们对体育课程涵义的理解仍然歧义频生,似乎众所周知,却又似是而非。有人片面地把体育课程等同于体育课,有人简单地把体育课程归结为体育教材,还有人错误地认为体育课程就是体育教学,不一而足,却又难得要领。那么,体育课程的本质涵义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命题,同时也是一个亟需明晰的课题。

1见仁见智的体育课程定义

1.1课程涵义的多重性

之所以说“体育课程的本质涵义是什么”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命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课程是一个使用广泛而涵义多重的教育学术语。课程涵义的多重性甚至早在课程(Curriculum)一词出现的同时就埋下了种子。在西方学者中,最早使用课程一词的是英国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他在1859年发表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首先使用了课程一词。Curriculum源自于拉丁语“currere”,意为“跑道”(race-course)。根据这一词源,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斯宾塞将“课程”术语引入教育领域,并很快被西方教育学者所普遍采用。然而,在当代课程文献中,这种界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甚至对课程一词的拉丁文词源也有不同的看法。因为“currere”的名词形式意为“跑道”,重点是在“道”上,这样,为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轨道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从而引出了一种传统的课程体系;而“currere”的动词形式是指“奔跑”,重点是在“跑”上,这样,着眼点就应该放在个体对自己经验的重新认识上。[2]由此可见,甚至连选择课程的哪一个词根都反映了两种不同的课程思想,从而导致不同的课程实践。

总之,在课程论的研究中,关于课程的定义繁杂纷呈,从广义到狭义,从词语本意到引申义,从要素到功能,从课程设计者到实施者和受施者,从静态到动态,从过程到结果,从设计到评价,应有尽有。

1.2几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体育课程定义

课程涵义的多重性及我国体育课程研究的滞后性,导致了人们对体育课程涵义理解的不尽一致。以下是迄今为止国内六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1)体育课程是以发展学生体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性课程,它与德育课程、智育课程、美育课程、劳动教育课程相配合,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是整个学校教育的一个方面的课程。[3]

(2)体育课程是指为实现学校体育目标而规定的体育内容及其结构、程度和进程。它包括体育课程目标、体育课程内容、体育课时分配、课外体育锻炼等。体育课程不是一门学科的课程,而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方面的课程。[4]

(3)体育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体育课程是具有综合性的文化科学基础课程。[5]

(4)体育课程是指在学校指导下,为了使学生能在身体、运动认知、运动技能、情感与社会方面和谐发展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6]

(5)体育与健康课程是指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实现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7]

(6)体育课程是增强学生的体能,传授体育的知识、技能,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课程,它与德育课程、智育课程、和美育课程相配合,共同实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必不可少的课程。[8]

上述六种体育课程定义分别有着各自的课程理论基础,有的把体育课程归属于“学科”,有的把体育课程归属于“活动”,有的把体育课程归属于“体育内容”,有的则直接把体育课程归属于“课程”。

2体育课程本质涵义的再认识

2.1课程涵义的新进展

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对课程涵义的理解同样如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课程认识的深入,课程的定义也在不断地得以丰富、完善和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的内涵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呈现出如下六个趋势: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从强调教材的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与“空无课程”并重,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9]上述课程内涵发展的六大趋势,对重新认识体育课程的本质涵义以巨大的启示:单一的、片面的体育课程定义不再适应我国体育课程发展的需要。

2.2重新认识体育课程的本质涵义

根据当今课程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和体育课程的本质特征,我们认为,体育课程的本质涵义是指在学校教育的环境中,学生主动地提高健康素质和体育文化素养,逐渐养成体育生活方式的一门课程。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社会和体育学科协调发展的重要媒介。

具体来说,体育课程的涵义应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2.2.1体育课程涵义的整合化

把体育课程的上位概念定位于课程,符合逻辑学的就近原则。不过,这也衍生出一个新问题,那就是,这里的课程究竟是指什么?是指“学科”?还是指“活动”?抑或是指……从课程涵义的最新进展来看,无论是把体育课程归属到“学科”,还是归属到“活动”、“计划”、“内容”、“经验”、“目标”,都难以避免地存在着较强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建国以来,体育课程在我国被定位于“学科”,这在体现了当时社会发展的特征和提高了体育课程社会地位的同时,也抹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摸索之后,有学者提出,要改变传统体育课程见“物”不见“人”的现象,要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把体育课程的出发点放在学生身上,实现体育课程从“物”到“人”的转变。无容置疑,这一观点彰显了课程改革的时代特征。然而,如果据此简单地把体育课程归属于“经验”或“活动”,姑且不说“经验课程论”是否已经过时和是否适合我国国情,只需正视这种课程观在实际活动中所带来的教育过程的随意性、内容的不系统性和评价标准的不确定性,就可认定片面地把体育课程归属于“经验”或“活动”是不可取的。总之,课程涵义的整合化,是重新认识体育课程本质涵义的基础。

2.2.2体育课程本身是静态的,其意义生成的过程是动态的

美国课程论专家古德莱德(J.I.Goodlad)认为,课程可以分为五个层次:观念层次的课程、社会层次的课程、学校层次的课程、教学层次的课程和体验层次的课程。处于不同层次的课程,其涵义是不一样的。其中,前两个层次的课程属于课程计划、课程采用阶段,往往表现为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是一种静态的“文本课程”;后三个层次的课程则进入课程实施阶段,是课程意义生成的动态过程。

体育课程同样具有涵义不同的五个层次。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倡导体育课程要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这是观念层次的体育课程。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研制的体育课程计划、体育课程标准和体育教材,属于社会层次的体育课程。各级各类学校根据课程方案和体育课程标准开设的体育课和大课间体育活动等,属于学校层次的体育课程,而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和大课间体育活动等课程实施活动中真正实施和学生真正体验到的体育课程,则是教学层次和体验层次的体育课程。无论是观念层次的体育课程,还是社会层次的体育课程,只有学校真正知觉了,教师真正运作了,学生真正体验了,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简而言之,体育课程本身是一门静态的学科,是一种自成一体的目标体系和内容计划;但其意义生成的过程是动态的,着重关注学生的活动与体验及课程目标的达成。静态的体育课程只有通过动态的过程才能实现其价值。

2.2.3从“三位一体”之“和”走向学生主体发展之“谐”

这里的“三位一体”是指体育课程三种价值取向的融合。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人们基于对体育课程总的看法和认识,在制订和选择课程方案及实施课程计划时所表现出的一种倾向性,主要包括学科本位、社会本位和学生本位等三种基本类型。这三种价值取向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同时也各有其局限性。学科本位价值取向的体育课程,强调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课程内容主要是人类长期积累下来的体育文化知识和运动项目;但由于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可能造成学生简单模仿和机械训练,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去甚远。社会本位价值取向的体育课程,认识到了体育课程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但过于强调课程的社会服务功能,必然会导致把学生作为工具来训练。学生本位价值取向的体育课程,强调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出发来编制和实施,有助于避免见“物”不见“人”的现象;但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过分倡导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实现,容易滑向人本主义的误区。

事实上,学科本位、社会本位和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并非一种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应注重学生的主体价值,关注学生的主体发展,在突出人本化倾向的同时,吸收社会本位和学科本位的优点和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实现三种课程价值取向的有机融合,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3体育课程相关概念辨析

3.1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

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究竟是一种怎么样的关系?是体育课程内在地包含着体育教学,还是体育教学包容着体育课程?抑或是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既各自独立,又相辅相成?建国以来,课程在我国被理解为教学内容,是指学校教育科目及各科教材。受“大教学小课程”思想的影响,体育课程被归属于体育教学的下位概念,等同于体育教材。显然,体育课程绝不仅仅是指体育教材。与此相反,有学者认为,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的下位概念,体育教学的上位概念。学校体育课程在没有实施前,它只是以方案和计划的形式呈现给大家,此时它所涉及的问题实属体育课程范畴的问题。如果把课程计划付诸于实施就变为教学,在这一层次所涉及的问题实属体育教学范畴的问题。[10]这种把体育课程付诸实践的过程等同于体育教学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塞勒(Saylor)等人认为,以下三个隐喻可以说明课程与教学的关系:(1)课程是一幢建筑的设计图纸,教学则是具体的施工;(2)课程是一场球赛的方案,教学则是球赛进行的过程;(3)课程可以被认为是一首乐谱,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11]这一观点把课程看作是静态的计划,而把教学看作是动态的实施过程,强调课程与教学联系的互动性。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线性联系,简单地把一种概念归属于另一种概念的认识是不合理的。一方面,体育教学是体育课程付诸实践的核心途径,但并不是惟一途径;另一方面,体育教学并不仅仅局限于学校体育的范畴,还广泛存在于社会体育甚至竞技体育工作中。

3.2体育课程与体育课

有学者经过计算,认为我国体育课程根本达不到发展学生身体健康的目标,因为按照有关规定,小学1~2年级学生每年在体育课程中的运动时间不到40h,平均每天不到7min;在3~9年级,学生每年在体育课程中的运动时间不到30h,平均每天不到5min。实际上,这里存在着一个似是而非的误区,错误地把体育课程等同于体育课。体育课是体育教师根据国家的有关法规文件,在规定的时间内,对相对固定的学生所实施的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如果说体育教学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核心途径,那么体育课就是这一途径的主要表现形式。

诚然,仅仅通过体育课确实难以实现发展学生身体健康的目标,这就要求切实加强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就像体育课程实施途径的“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体育课程内在地包含着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等形式,涵盖了显性体育课程和隐性体育课程,兼有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双重特性。

4结束语

虽然课程是一个使用广泛而涵义多重的教育学术语,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课程涵义的理解日益呈现出整合化的趋向。根据课程涵义的整合化倾向和体育课程的本质特征,我们认为,体育课程的本质涵义是指在学校教育的环境中,学生主动地提高健康素质和体育文化素养,逐渐养成体育生活方式的一门课程。这一界定可以这样理解,体育课程是一种内在地蕴含着学生主体经验的目标体系和体育内容计划,体育课程本身是静态的,其意义生成的过程是动态的。

从体育课程的本质涵义来看,体育课程改革要避免见“物”不见“人”的现象,从严格遵循体育课程的学科特征转向密切关注学生的主体需要。需要指出的是,强身健体是体育课程的本质功能,体育课程改革要高度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掌握和学会应用运动技能是体育课程的独特目标,淡化运动技能的提法是不正确的。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实现,不能过分夸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不能过分夸大建构主义认识论的作用,体育课程的实施过程应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促进学生健康素质的提高、体育生活方式的养成和生动活泼地发展,这才是体育课程的真义。

参考文献:

[1]张百熙,荣庆,张之洞.学务纲要.参见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212-213.

[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3.

[3]吴志超,刘绍曾,曲宗湖.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312.

[4]杨文轩,陈琦.体育原理导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173.

[5]耿培新.关于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体育活动课程的研究.参见《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87.

[6]毛振明,赵立,潘少伟.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6.

[7]教育部.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8]杨贵仁.中国学校体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19.

健康教育的内涵篇12

关键词:

美国高校;生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迅速变化,当今时代的大学生要直面日趋复杂化的成长环境。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常伴有课业压力、交际压力、就业压力,由此而产生负面效应。很多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堪忧,心理调适能力明显不足。对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其可以帮助在校大学生增强其自身的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达到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的目的。[1]由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目前仅采取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个人或者团体的心理辅导及咨询活动的方式来进行,还处在较为浅显的层面。例如,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面,学生反映课程内容空洞、流于形式,对于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及心理调适能力的增强作用并不明显。另外,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心大多放在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方面,属于心理矫正,并没有建立相对完善的心理健康危机预防、预警机制。如何能够让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功用及效果最大化,生涯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思路。美国是生涯教育的发源地,在中在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生涯教育的内容,为我们提供了借鉴。

一、生涯教育内涵的嬗变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最初生涯教育是在心理学理论基础上产生的,由职业指导的相关理论转变而来。随着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和职业决策社会学模式的提出,职业指导理论强调个人特征和社会、家庭、工作、职业发展过程中的交互作用。在职业指导理论的影响下,生涯教育最早出现于1971年美国联邦政府开始的一项教育运动。美国教育总署对生涯教育作出了如下的定义:生涯教育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教育计划,其重点应该放在人的全部生涯当中,即从幼儿园开始到成年的成长过程当中,应该逐一按照生涯规划的五个步骤来实施,即生涯认知、生涯探索、生涯定向、生涯准备、生涯熟练。通过生涯教育使学生获得各自的谋生技能,从而建立良好的个人生活状态。从美国联邦教育总署所下的定义可以看出,美国教育的重点已经开始面向人的全部生涯教育发展历程。进入到21世纪,美国生涯教育更进一步形成了从“学校到工作”(STW)到“学校到生涯”(STC)工作思路的转变。[2]生涯教育内涵的转变反映了其关注的重点从追求社会就业率转移到提升就业质量和未来的幸福感。这种内涵的嬗变秉承了杜威的教育哲学和终身教育思想的主要理念。首先,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包涵了适用于当代生涯辅导理论发展的合理因素;其次,终身教育打破了传统“一次性教育可以解决终身教育问题”的观念,使职业生涯的可持续性发展、个性发展、全面发展成为可能。[3]这种内涵的嬗变也迎合了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需求。发展是整个人生的主题,强调“终身性”而非“阶段性”、“综合性”而非“单一职业性”的生涯教育,对于引导个体全面协调发展和破解毕业生就业问题都是很有裨益的。而这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也有共通之处。当前的心理健康不再仅仅停留于传统意义上的静态层面,而是动态的、综合的,包括心理、身体、精神、生活态度以及环境统一协调的健康。[4]由此可以看出,生涯教育的发展已经逐渐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的一生是漫长的,唯有在自我了解的基础上才能逐渐适应整个社会,并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在当代大学生遇到心理健康问题想解决时,往往离不开对自身生涯发展的总体认识。总之,生涯教育已成为研究和解决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重要课题、途径和方法。这正如俞国良等学者所言,生涯规划概念的演变及其发展历程与心理健康教育是分不开的,生涯教育的发展已经逐步被纳入到心理健康教育的视野当中,同时生涯教育概念的演变与心理健康概念的形成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5]

二、生涯教育视域下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

由于生涯教育的发展是在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产生的,随着个体生涯发展问题的突出和生涯教育对个体人格心理发展作用的凸显,生涯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不可缺失的效能。在美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生涯教育已影响到心理健康理念与课程设计、教师能力素养和实施模式。

1.在心理健康理念上重视生涯教育

在后工业时代,心理健康内涵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健康并非简单的生理健康,也要包括心理健康,因此心理健康的实质及内涵重点应该在健康上,要考虑到将各方面的多种因素有机结合集合起来,以人的健康发展作为切入点,突出生涯发展的状态,强调个体能够在日常的工作和所从事的职业当中充分发挥自身作用,让自己过上健康并且有效率的生活。相较我国而言,美国心理协会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较为全面。其中关于生涯的模块更具关注力度,具体表现为能充分运用自己的天赋;能确立合理的人生目标;能自我思索、自我抉择;能全力投入工作,能寻求乐趣几方面。美国的这种心理健康理念一直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及课程的开展,具体内容主要涉及到心理健康咨询、生活指导以及磋商等几个放面。为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开展,美国成立了国家学校心理学学者协会(NASP)和美国心理学会(APA),在其官网上可以找到关于生涯教育的专题模块,供每一位公民参考。前者通过网络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寻找工作咨询、毕业生职业生涯辅导和已工作者的生涯咨询几个方面的服务和指导。[6]后者也专门为美国当代大学生提供个体生涯发展方面的专业指南、生涯培训等多方面的服务和帮助。[7]

2.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能力素养涵盖生涯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性很强,需要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和进行相关的辅助。美国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培养上遵循严格的准入制度,体现在教师资格的认证标准方面。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资格认证主要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是州强制性的资格认证方式,第二类是符合国家水平的自愿的资格认证方式。[8]由于州际标准差异很大,这里只对国家层面标准的生涯教育特点进行阐述。美国全国优秀教师委员会(NBPTS)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标准中规定了优秀教师对学生升学、生涯发展、社会生存能力有深入和广泛的理解。[9]对于如何指导学生,教师应通过小组和个别辅导相统一的方法,与学生一起制定学生学业计划,并教授一些实用的技巧;对于学生生涯发展,教师通过了解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兴趣和动机,鼓励他们探索未来发展的方向,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资源让其了解各种职业的具体要求及工作状态,并以此指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计划;对于社会生存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培养与同学、同伴的交往,提高社会环境适应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

3.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模式融合了生涯教育内容

美国学校心理学会(NASP)提出了一套全国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模式,以指导毕业指导、证书发放、专业的教育服务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道德行为。从此实施模式分成的两大方面,即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和实施原则来看,生涯教育都融合在其中。[10]在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方面,美国学校心理学会(NASP)特别提出了要提供关于发展和生活技能方面的干预以及心理健康方面的服务。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整合学生行为发展、心理健康、学业三大目标,帮助学生养成自我约束的健康行为,用发展的系统思维方法来找出影响学生学习、生活上出现的行为困难的原因。总之,将生涯教育的理念整合到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当中,对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大有裨益,符合学生成长成才的心理需求,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面发挥的作用也较为明显。模式的实施原则提出了在组织、环境、专业交流等六个方面的行为价值取向,都体现有生涯教育。如在环境原则中就提出学校应该缩小学校和工作的环境差异,以使学生尽快适应工作生活。

三、美国生涯教育对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美国生涯教育对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影响,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较完善的操作体系。掌握生涯教育的理论体系对于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其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1.生涯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面对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缺乏“职业性”的规划和生涯指导。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必然要做出相应的调整。首先,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取向要进行转变,应从社会本位走向人本位,让当代大学生学会协调自身与社会的关系,达到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和谐,逐渐促进自身达到一种自觉的道德境界,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心理健康教育遇到的困境。这就要求高校在日常德育教育过程中更加关注人的存在和社会性发展的统一。其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取向也应转变,从单一走向整合。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教育不同,知识不是单一,知识应用应是具体、动态的。第三,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实施应从“说教”走向“对话”,更加注重学生个体的体验,满足学生个性需求。

2.生涯教育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美国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教师要求十分严格,例如在学历要求上就要求获得心理学博士、硕士及以上学位,并获得执照,生涯教育内容是其培训必有的课程和环节。我国很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虽拥有相关专业背景和心理咨询师的等级证书,但专职老师比例较少。由于教师培训课时较短,且培训课程仅限于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师专业素养明显不足,尤其在生涯发展指导方面非常薄弱,更谈不上系统掌握生涯教育知识和技巧。总之,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必须拓展生涯教育的内容,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学生、学校和社会。

3.生涯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载体

心理健康教育要秉持“系统化”的原则,是一项系统教育工程,是躯体、心理、生活乃至工作多样需求的统一。而生涯教育实施的特点恰能符合其需求。首先,就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而言,其系统性较强,包括自我评估、环境分析、设定职业目标、制定行动方案、评估与反馈等几方面内容。其次,生涯教育以学校为基点,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让学生自觉、自愿、自主地参与其中,以保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效开展。第三,由于生涯规划是分阶段进行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

作者:肖汉 邬强 单位:惠州学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Z].2001.

[2]付雪凌.从STW到STC:实际之交美国职业教育改革走向[J].职业技术教育.2005(10):72-75.

[3]张姝.杜威教育思想对"生涯辅导"的影响与启示[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9(2):105-10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