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问题合集12篇

时间:2023-09-07 09:20:29

古代文学问题

古代文学问题篇1

1.2增加质疑的意识。对待文献要有正确的选择态度,就文献本身而言,它只是参考资料的一种,文献考据也只是研究中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学问。古代文学研究的文献多源自一代一代的流传保存,在流传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伪造、篡改的情况发生,例如被世人称为“诗仙”唐代诗人李白在去世之前并没有将平生创作的诗作固定成集,很多都是后人整理结集而成,元稹等李白后代名家都曾受到委托进行编撰李白诗集,在清朝编订的《全唐诗》纳入李白名下的作品也有数集,其中真伪需要结合李白当时的创作风格、创作心情等慢慢敲定。而在明朝对古书的篡改更是广为人知。古书文献中的一字之差就能有完全不同的解释,如果没有可靠的文献版本进行参考,将让古代文学的研究进入歧途。因此,在研究中参考的古典文集一定要时刻怀有质疑的意识,有判断真伪的能力,特别是现在网络技术发达的今天,很多从网络而来的文献信息也存在纰漏,需要广大研究学者活取活用,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工作,为后人留下可靠的文献信息。

1.3对文献的准确解读。文献中的注释是对文章中内容的进一步解释,一旦发生偏差将会影响整篇文章的分析,即使是文献中的一个标点,对原作也会产生影响,标点的错误不仅影响断句,特别是书名、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也要严格遵守标点要求。为了提高古代文学研究的准确性,必须对文献文本资料进行正确的解读,要有精准的注释内容、标点符号等,通过校对完成文学准确性的把关。校对过程就是寻求文献全貌的过程,根据创作的环境、作者的境况进行整理,把一本书不同的版本和相关的文献进行比较、筛选,校正对错,尽全力整理出最接近原稿的版本。如果研究者参考的文献与原稿相距甚远的版本,在注释和标点等方面存在出入,那么得到研究的结论也必然远离原作的本意。因此,我们必须对文献进行精准的解读和校对。2.4重视文献学的历史地位。将文献学方法引入到古代文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古代文学的研究对象是历史上存在的真实人物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它有着特殊的历史时代,但是时间已经过去,历史无法重演,凭空臆造的不是对文学的研究。因此,只能借助历史留下来的文献作品帮助研究,只有重视文献学的作用,肯定它的历史地位,在思想上转变对文献的认识,将推动古代文学研究的深入。

古代文学问题篇2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它的发展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即使现代社会不断发展变化,无论是对我国古代文化的传承,还是对古代文学的研究和发展,中国古代文学始终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当然,面对时展,古代文学教学需要不断与时俱进,以新的手段、注入新的思想等实现教学的时代化和现代化,而教学的内容和精华始终不变。总之,古代文学教学实施改革创新也是必然和必要的,而就其改革,以下则从教学改革的现状入手,结合笔者教学经验提出几点改革建议。

1.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分析

在时展之下,古代文学教学既面临着更大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因此,古代文学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创新,抓住机遇面对挑战。针对古代文学教学改革,许多高校都在积极采取行动。但是,纵观当下一些高校的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其中存在着以下几点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若不加以重视,将会直接影响到古代文学教学的效果,影响到该教学作用的发挥。就其问题而言,以下是具体的分析。

1.1古代文学教学课时缩减的问题

当前许多高校针对汉语言专业课程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其中古代文学课程部分也发生了改变。从其课时来看,相对过去古代文学的课时缩减相对较多,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许多学校认为古代文学课程属于基础性的课程,与汉语言其他专业课程相比,其排位相对靠后。但是,依据笔者教学经验,古代文学教学课时的缩短,实际上也会带来一些问题。由于古代文学涉及到的教学内容从先秦至近代几千年的优秀作品,包含的内容极为广泛,这也意味着其包含的知识点也非常多。而该课程的课时缩减,则对教师对学生均是一个挑战。对教师而言,在时间范围内要讲授所有古代文学知识,教学质量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以上古文学教学内容为例,这部分内容涉主要与先秦时期的文学作品有关,其中代表文学作品包括《诗经》、诸子百家的作品、《战国策》、屈原的《楚辞》、宋玉的作品等,仅仅是《诗经》就占有上古文学教学的一定比例,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师对其中内容的讲解和深入分析必然会相应减少。由此可见,教师减少与学生共同深入分析文学作品,古代文学教学的深度则相对不足,学生对各个时代的文学理解不深入,对古代文学的学习则更多停留在表层,最终在汉语言学习以及古代文学研究、传承及发展方面都是不利的。

1.2古代文学教学新方法应用的问题

古代文学教学的改革及创新,最为突出的则是在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创新。当前,在大的教育改革环境下,产生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念,并且这些教学方法及理念大多也都有相应的理论支撑。例如,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教学方法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可加深学生对古代文学中某一知识的理解。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应用这些新的教学方法去实现教学创新改革时,面临着对新的教学方法内涵理解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同样以上古文学教学为例,上古文学具体的时间可从西周东周开始至秦始皇时期,这段时间内的优秀文学作品有很多,以其中《诗经》为例,教师要让学生深入了解什么是“风、雅、颂”,教师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之前,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而后将探究的成果以小组为代表在课堂上分享和呈现。在此过程中,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看学生参与该主题教学当中。如此一来,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极度淡化,这对教学而言也是极为不利的。综上两点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分析,就古代文学教学的发展以及作用的发挥,笔者对其教学改革与创新有以下几点建议和看法。

2.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创新建议

基于当前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关于其改革以下具体的建议和改革对策。

2.1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规划

针对古代文文学教学课时缩减的问题,高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和改进:(1)基于古代文学教学大纲,合理组织高校教师对该教学课程的课时设置进行研讨,实现合理科学的课时安排;(2)可在现有古代文学教学课时安排的基础上,增加以古代文学为主的选修课程,以该选修课程作为相应的补充,以此增加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厚重性,又在专业内容拓展方面开阔学生眼界,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3)可就古代文学教学的课时进行调整,即直接增设该教学课时,并对该课程教学设置相应的学分。以上三点建议,主要重在保证古代文学教学的课时,为该教学提供足够的时间条件,从而推动该课程教学有效的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

2.2重点突出教学方法及模式的改革创新

目前许多教师在古代文学教学当中已经采用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及理念,但是在具体实施这些新教学方法、理念时,存在的对新教学方法、理念的理解不深刻等问题,以下则以当下应用比较广的几种教学方法为例,提出几点看法:(1)探究式教学方法下,教师可以问题为引导,以体验为手段,教师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积极发挥自身引导的作用。即教师在实施探究式教学方法时,给予学生必要的说明、要求以及指导,或者在某一教学主题下设计好教学问题,让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思考和探究,并且对学生的探究进行合理的评价,也可针对古代文学中的某一知识点进行延伸性的提问,引导学生延展思维;(2)情境创设教学之下,具体以情境为基点,以交互为方式开展教学。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在课堂上为学生构造教学内容背景、进行情境的模拟,以此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当中所包含的“美、艺术、情感”产生共鸣及思考。另外,值得重视的是,当下古代文学教学多会借助多媒体开展教学,这一方式可以为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也能够更好地辅助教学。但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改革创新当中,也需要注意不可过分依赖多媒体,无视文学课程自身的个性特点,否则很容易使得学生失去古代文学的美感,学生在想象力和理解能力方面也均会受到影响,最终教学则是不成功的,其改革创新的效果也不能得以体现。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古代文学在我国文学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代表着我国文学发展的历程,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在新时展背景下,古代文学更是应当被继承和发展,因此其教学应当不断就行改革创新,以实现古代文学教学的时代要求。就此,以上主要针对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当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改革的建议,希望可以为该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参考,不断促进古代文学教学的发展,同时也实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建华.高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存在问题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4,08:141-142.

[2]董素贞.古代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策略[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01:163-164.

[3]金艳霞.关于古代文学教学理念改革的几点思考[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107-111.

[4]郑升.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理念的再审视[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1,11:47-50.

古代文学问题篇3

问题之一:放弃板书,不方便学生课堂记忆

当前高校中,有相当多的古代文学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授课时,只是一味地播放课件,极少或者根本不在黑板上写字。教室的黑板对这些教师来说如同虚设,即使偶尔兴之所至,他们也只是信手胡乱涂鸦一番,毫无书写条理。规整的板书传统被遗忘得一干二净。从提高教学效果的最终目标来看,这种做法是极不恰当的。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多媒体并不能完全代替板书。首先,板书可以写出课堂内容的梗概,且能长时间展示。这对于学生听课过程中的重复记忆是十分必要的。而多媒体手段仅能在开头和结束的某个时间点对内容梗概进行短时展示,这是不利于学生记忆的。据研究,人对知识的记忆主要有三个阶段,即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瞬时记忆作用时间短,容量有限,除非转入短时记忆,否则感觉痕迹很容易衰退。瞬时记忆中经过编码的信息方可进入短时记忆。短时记忆容量也十分有限,且容易受到干扰,必须在不断复述的条件下才能进入长时记忆。长时记忆的信息来源主要是短时记忆阶段加以复述的内容,也有由于印象深刻一次形成的。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L.索尔索(RobertL.Solso)认为:“某种记忆系统(短时记忆)能够储存信息,但如果信息未得到复述,它就从记忆中失掉。”[1]板书能使教师所讲授的核心内容在上课过程中长时间留存,有助于学生认知感觉的强化与信息的编码,并促进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其次,板书机动性强,使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也更便于记忆。相对于预先准备好的多媒体课件,板书应对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有更大的优势。比如讲课过程中突然发现的疑难字词、学生的随机提问、需要增加的图示、适时划出重点难点等。第三,板书更便于学生记录与思考。一般来说,教师板书速度与学生记笔记速度是一致的。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2]古代文学犹为如此。要真正学好古代文学,学生需要在课堂之外下苦功夫。这已成为高校古代文学教学圈子中不争的事实。然而,因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不当而导致过快的课堂节奏,往往使学生应接不暇,没有时间做课堂记录,也几乎没有时间进行适度思考与提问。课堂记忆效果自然也不好。好的古代文学课堂,应是多媒体教学技术与板书传统的有机结合。以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卷第三章《司马迁与〈史记〉》为例。在教学计划及进度中,该章所分配课时一般为二至三个,要讲解的问题有五个,即司马迁与《史记》的成书、《史记》的叙事艺术、《史记》的人物刻画、《史记》的风格特征、《史记》的地位和影响等。不管是司马迁还是《史记》,其背后都有大量的历史故事及研究材料。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五个问题之中的任意一个问题都可以讲授两个课时。在这种情况下,若此章全用板书讲授,显然时间捉襟见肘;若全用多媒体讲授,则往往因为信息量太大或者材料的取舍不当而导致学生不得要领,含混而过。这就要求讲授者把板书与多媒体结合起来,把五个问题及每个问题的讲授要领书写在黑板上,而将讲解与论证过程辅以多媒体展示。可以通过播放鸿门宴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以及荆轲刺秦王险象环生、惊心动魄的影视片段,来说明司马迁对材料的驾驭能力与《史记》高超的叙事艺术。总之,板书与多媒体结合,课堂方能张驰有度,学生才有记录与思辨的空间,也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问题之二:不写教案,教学设计不当

许多教师上课完全不看教案,或者根本没有教案,而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搬到了多媒体课件上。理由是在授课过程中一边放映多媒体课件,一边看教案会导致顾此失彼,不好取舍,不知道该以哪一边为主,所以就只好不看教案或者索性不要教案了。这种做法显然是错误的。对于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来说,教案是教学实施过程中最基本的教学文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绝不能被忽略。准备教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学设计过程,也可以说是对将要进行的教学活动的预演过程。所以,一般情况下,教案准备得充分与否决定了课程讲授的成功与否。首先,教案能使上课过程紧扣教学大纲,突出重点、难点,防止讲授内容的枝蔓。不管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讲授内容的取舍都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高校新教师大多具有研究生学历,因为刚从较高的学习层次出来,心理状态还没有真正改变,对教师角色的认识不深,身份感不强,往往不按教材讲,自我发挥较多。他们认为自己还是一个知识的学习者而不是传授者,认为教材内容太俗套,没有发挥空间,没有新东西,所以在授课时往往不自觉地把自己知道的相关知识一股脑儿全讲出来,而不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由于所讲内容较深,又偏离教材,故收效甚微。接受新知识如同爬坡走路,毕竟是要付出辛苦努力的。学生在学习中趋轻避重、趋易避难,乃人性使然,教师就更应该严格要求,恰当选择授课内容。然而一些老教师往往喜欢投学生所好,花大量的时间讲段子、讲故事、讲经历、讲笑话、讲时事,就是不讲教材。学生虽然听得津津有味,而于要掌握的知识则愈发遥远。其次,教案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以及教学时间的分配等,使教学活动有的放矢,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学效果。既非私塾教学,没有太明确的时间限制,又非通贤大儒,可以不用准备就出口成章,现代教学是多位教师面对更多位学生的过程,每位教师的授课时间及内容都有明确规定。这就要求教师授课一定要有计划性,预先要有精准的设计。本堂课要讲什么,怎么讲,时间分配如何等,都应该有预先设定。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才能自由发挥,突出自己的个性与能动性。所以,教师上课无异于戴着枷索跳舞,要讲好一门课,站好一节讲台,绝非易事,必须认真对待,不能掉以轻心。第三,准备教案的过程能使讲授者对有关教学材料进行整理与分析,并详细罗列出教学内容,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也避免出现因停电、故障等原因无法操作多媒体而耽误上课的情况。知识的传播与接受存在一个因材施教的问题。孔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3]同是孔子学生,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孔子鼓励他临事果断;子路争强好胜,办事不周全,孔子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的意见,三思而后行。在大纲一定的情况下,教师授课仍然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与接受程度选择合适的内容。所以,教师在授课前通过准备教案使授课内容条理化、精准化,十分必要。在完整教案的基础上再根据需要制作多媒体。授课是以教案为依赖,而不是以多媒体为依赖,所以即使停电,也不影响授课。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并不能代替教案。一些教师不写教案,直接带课件上课的做法,实际上是对教学活动准备不充分,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且不说准备教案的过程对课堂实践多么有帮助,单从教学内容来看,教案书写与课件文字并不相同,自然也无法互相替代。教案是教师授课的底本,并不直接面对学生,就像舞台演出的脚本并不直接面对观众一样,它可以将提示性的话语写入。而多媒体课件要直接播放给学生,它对文本的要求就比较严格、拘谨,远没有教案书写随便、具体、细致。相对于多媒体课件,教案内容更全面,且具有更大的自由发挥空间。教师在授课前应花费适当的时间与精力准备好教案。若决定使用多媒体授课,教师则应在已完成教案的基础上再行努力,化繁为简,由隐蔽到直观,制作出适合课堂播放的多媒体课件,切不可直接以课件授课而忽视对教案的认真准备。古代文学的课程性质决定其课堂讲授内容极为丰富。多媒体课件并不能反映其全部内容。我们应该分清准备教案与制作课件的先后次序及主辅地位。多媒体仅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远不是教学活动的全部。在使用多媒体授课时,我们万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问题之三:过度依赖课件,口头讲解太少

古代文学问题篇4

【中图分类号】I20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6-0048-01

一、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目的

中国古代文学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演变历史的学科。它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所占课时比重较大。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目的是知识与能力兼顾,重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提高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能力与审美感受能力,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成为知识基础雄厚、能力素养良好的新型人才。

2.授课侧重点各有不同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知识覆盖面广、内容难度大,涉及文献学、文化学、哲学、美学、史学等诸多学科,在高校教学实践中,如何具体操作该课程的讲授过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教者强调与文字、音韵、训诂学的近缘整合,认为对打牢基础、充实底气、克服浮躁学风是必须的;有的强调与中国古代史、文化史、哲学史等近邻学科进行整合,目的是为古代文学教学提供多维视角和众多参照系;有的强调与中国古代文献学的整合,认为这是古典文学研究和教学自身的需要;还有的强调与文艺学、现当代文学乃至音乐、美术等学科进行整合,对“古典文学”进行真正的“文学”还原,对她的艺术魅力进行深入分析探索。

3.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发展方向需要新的定位认识。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历来是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是一个研究队伍庞大,研究领域广阔的成熟学科。然而,与学术研究的红火相反,课程的教学研究一直相当冷清,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观念僵化、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调等问题十分突出,加上社会上急功近利观念的影响,以及中国古代文学学科本身固有的内容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等特点,应该说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目前存在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重新把握古代文学的教学实质,总结古代文学的教学特点,探索适合古代文学的教学方法,已成了学界同仁面临的共同课题。

二、如何在教学中对中国古代文学进行现代阐释

1.教学内容的阐释要与时俱进

教师要在遵循传统讲授原则基础上,提出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的新的认知,即如果仅只是以古代佐证古代,或者所研究和讲授的东西限制在古代范围内论古代,那么这种教学毫无意义。教者必须在研究和教学过程中从古代通向现代,也就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要对当代大学生的现代生活、情感、审美、价值观念产生作用,产生现代的新意识,为现实服务。要真正使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为当下所用,增强古代文学的现代意识,用现代意识观照古代文学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拉近古代作品与现代生活的距离,引发学生的共鸣,从而达到育化学生心灵的效果。这应该是目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所追求的一个重要问题。

2.教学中要深度挖掘古代文学作品的现实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应难易适当,教学重点放在作品的深度挖掘上,力求让文学作品感染人,文学形象鼓舞人,文学事件教育人,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上下工夫。采用点面结合,点线结合的方法,进一步彰显古代文学作品内涵所蕴涵的魅力,课堂上要最大限度的融入作品,做到一般作家一人一作品,主要作家一人多作品。从教学大纲所选的精读篇目中确定课堂精讲内容,由浅入深,选取人物形象丰满、富有现实教育意义的内容,以名家名篇为主。开展以作品赏析为主的课堂讨论活动,培养学生通过古代文学作品透视现实人生的能力。引导学生以小论文的形式,对问题进行理论总结,同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写作能力等实际能力。

3.采用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目前高校的古代文学课程,都是以教师课堂讲授,并且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对教学资源实现共享,但是其范围是有限的,而且经研究发现,目前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学习古代文学的积极性比较低。“慕课”平台可以有效的解决这样的问题,它可以使全球范围内有关古代文学教学的资源实现共享,“慕课”平台的使用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完善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内容,丰富发展了古代文学的教学方式方法,更主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慕课”与原有的只提供课程资源的名校视频公开课不同,“慕课”实现了教学课程的全参与。在这个平台上,学习者可以完成上课、分享观点、做作业、参加考试、得到分数的全过程。

当前,有相当部分大学生在社会行为上显得孤独、冷漠,对社会、对集体、甚至对亲人朋友,他们缺乏基本的友爱之情,表现出狭隘和自私。因情感缺失而引发的生命悲剧日益增多,这些悲剧提醒我们在高校开展情感教育刻不容缓。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师要努力发掘古代文学作品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所具的人文价值,启发学生思辨能力,拓展其他们人文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使他们达到理想人格的塑造,人性境界的提升,使学生在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体味中国文学的文化意蕴和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汪国林.中国文学批评史教学原则新探―以批评史元典与现代阐释及文化背景为考察中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04).

[2]曹顺庆,王庆.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当代文论的对话[J].当代文坛,2010(03).

古代文学问题篇5

1.课程被边缘化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的不断改革,高校教育教学内容得到了很大拓展,开设的学科越来越多,而文学类课程受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尤其是外来文化在与我国本土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这导致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重视程度不高。另外,很多学生原本就对文学作品的重视程度不高,认为人文课程浅尝辄止即可,不用深究,最终导致越来越多的古代文学作品被人们遗忘,这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产生了消极影响。

2.教学方式陈旧

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填鸭式教育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地阻碍了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对于古代文学教学而言,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至关重要,而填鸭式教育使学生不能积极思考,只是一味地等待教师传授内容。比如在古诗词的讲解过程中,常规流程就是对古代诗词作品进行总体介绍、对诗人进行介绍、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总结等,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的主动性被磨灭了,不能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枯燥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对古代文学课失去了兴趣。

3.教学素材不够丰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教师只有发挥好引导作用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文学作品,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分析。但当前很多高校的文学课提供的教学素材都比较单一,基本是大纲规定的内容,教师拓展教材的范围也不够广泛,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接触到更多有趣的文学作品,对古代文学的了解程度不足。在高校教育过程中,古代文学课程不仅是汉语文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应该被当作一个独立的教学内容,被当作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高校应该加强对古代文学教育的重视,让学生意识到古代文学课不仅是文学作品阅读课,更重要的是对古代文学创作原理形成深刻的认识,提升自身的创新学习能力。在确定古代文学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高校应该加强对素质教育理念的认识,掌握学生的基础能力,转变传统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学习的机会。

二、高校古代文学课程的改革策略

1.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

在素质教育中,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可以让课堂变得更加自由和宽松,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让其在课堂上发挥更多的自主性。在进行古代文学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提供视频、图片等资料信息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其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主旨。比如在《诗经》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传递有教育意义的观念。《国风•郑风萚兮》中写道:萚兮萚兮,风其吹女。叔兮伯兮,倡予和女。萚兮萚兮,风其漂女。叔兮伯兮,倡予要女。这首诗描述了枯叶被风吹落的场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这个自然现象中挖掘出丰富的人文主义精神,表达出对生命的思考。在讲解该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枯树落叶的照片,配着舒缓的音乐,让学生讲出自己的感受。比如有的学生认为枯树落叶对应了人在老年时的场景,昭示了生命的发展规律,告诫我们在生活中要懂得珍惜,懂得把握人生有限的时间,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这种自主形成的感受对学生有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

2.加强对本土特色和文化的融入

语言与文化本就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概念,为了加强学生对古代汉语的理解,我们可以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让两者融合,从而使学生对古汉语知识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说文•耳部》中记载:“闻,知闻也。从耳门声。”在对这个词进行讲解时,我们可以同时借助其他词进行分析。比如“闻鸡起舞”中“闻”字对应的是听觉上的感受,与“听”是同义词;而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又表示嗅觉,所以现在依然有地方用“听”来表示嗅觉,比如有的方言说“你听一听,这花儿多香”,这句话中的“听”就是嗅的意思。

3.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古代文学问题篇6

[作者简介]周建华(1973- ),男,内蒙古赤峰人,赤峰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内蒙古 赤峰 02400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8-0141-02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各高校各学科都在紧锣密鼓地搞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以适应当前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的主流,及时跟上教学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各高校都对教学改革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措施,结合学校的基本情况,积极主动推进各项工作,以取得教学工作的新突破。但这种教学改革和建设工作需要认真审慎展开,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是一个复杂、科学的系统工程,应该做好长期工作的准备。当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多数仍旧沿袭传统的以教师为主进行讲授、学生复习考试的传统模式,这会产生教学观念僵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另外中国古代文学学科本身固有的内容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加之古代文学课程属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中比较难学的课程之一,所以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目前存在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应该提出策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以便深化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

一、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1.课时减少和教学质量保证存在矛盾。“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自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伊始就是主干课程之一,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所占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课程有其自身突出的特点:教学时间跨度大,教学内容庞杂,教学任务繁重。“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从时间跨度上看,前后涉及3000年历史,其中包括的作家作品浩如烟海。从涉及学科上看,课程既涵盖哲学、史学学科的内容,也涉及美学、文献学、文化学等学科的知识,知识覆盖面广、内容难度大,体系恢宏。如何处理教学内容丰富而教学课时相对减少的问题摆在各位专家和教师面前。需要寻求一种办法,既让学生努力学习课程,增加知识厚度,又能获得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完成从知识到能力的飞跃,这就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大胆的改革。目前,在各高校大力压缩理论课时的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课时被一减再减,最初部分院校在课程设置上达到500多课时,现在大部分院校将课程课时压缩至200课时到300课时之间,更有极少数学校将课时压缩至100多课时。虽然我们认识到压缩理论课时、增加实践课时很重要,但就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而言,体系庞,跨度大,内容多,怎样处理教学课时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向学生传授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内容,充分锻炼学生的阅读鉴赏审美能力,是精减部分文学作品的讲解还是面面俱到讲授但内容深度上稍打折扣?是通过讲练结合学生作业来完成一些课程内容还是重点讲解重点篇目而略讲、少讲或不讲非重点篇目来保证完成教学任务?这对教师来说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只有解决了这一问题,才能处理好重点讲解和略讲、少讲或不讲的关系,真正解决教师讲解和学生自学的问题,使学生通过自学,主动思考,认真钻研,在欢愉的气氛、轻松的环境中,增强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从而获得文化熏陶,较好地完成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任务。

2.分朝代、分阶段讲授存在诸多问题。分朝代、分阶段讲授文学史是各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传统的授课方式,由于历时较长,让教师改革授课模式从教师主观思想上存在很多问题。现在大部分院校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做过诸多探索,但彻底分朝代、分阶段的文学史教学与文学作品讲授模式的院校目前还没有。分朝代、分阶段的文学史教学与文学作品讲授模式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可以清晰地把握不同历史时期文学发展的线索,特别是了解掌握古代文学发展演变的过程与特点,不同历史阶段的著名作家作品的风格。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第一,讲授方式仅能清晰地体现不同教师的不同风格,至于各种文体纵向式、立体感的把握上,在形成、发展和演变的衔接上存在重要问题。第二,分段讲授过分注重朝代的更迭,注重时间的延伸,注重本阶段的作家作品,这对文学史整体上不能作客观、全面、科学的把握,另外如何科学分期和合理分段,界定分期、分段的标准都是文学史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第三,讲授方式多数是一个阶段由一名教师讲授,但必须执行教学大纲,由于各个教师讲解的侧重点不同,对问题深入的程度各异,加之未能从文学史发展的总体脉络进行分析归纳,使得前后段教师授课之间的补充说明更为重要,教师间的沟通交流提上日程,对课程研究、集体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文学史与作品选课时分配极不合理。大部分院校将文学史和作品组合在一起讲授,也有极少数院校将中国古代文学史与作品选分开讲授,基本上都存在一种认识,重视文学史的讲授而忽视作品选的讲授。古代文学教学在课时减少且保证教学质量的情况下,应根据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认真处理好文学史与作品选的关系,有效优化课程内容,但大多数院校采取保证文学史教学的教学时数而减少作品选课程时数,认为文学史教学才真正属于学习古代文学的高级研修阶段,作品选的学习仅仅是感知认识或对于作品选的学习学生可通过自学完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是整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不学作品选,如何理解和掌握文学史,况且作品选是学习文学概论、现代文学等其他课程的重要参考资料,需要真正领悟学习古代文学史和作品选的真正内涵,正确处理文学史和作品选之间的关系。

二、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解决策略

1.制订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的总体方案。各个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教学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整体思路,切实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总体方案,找到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需要解决的症结所在,最后一个关键的环节是制订可操作性的具体方案并予以落实。

2.以学生为主体,优化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其优点是便于知识系统传授,但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类似于“一言堂”或“满堂灌”,这样学生处于被动角色,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很好发挥,不利于培养有独到见解、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因此在教学中需更新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切实扭转师生之间沟通不够、协调不畅、互动不强等问题,提倡启发式、问题式、探究式教学,努力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深入思考、勤于探索的能力,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3.改革课程结构,构建多元化课程结构体系。一直以来,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秉承一个思路:主要讲授文学史,以选修课作为补充,通过对作家作品的研读全面提高学生古代文学素养。传统的专业教学计划仍然是必修课占绝对比例,况且课程结构单一,随着适应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要求,需增开一些专业选修课,但这些选修课多是因人设课,数量上并不是很充足。基础课和选修课二者应相互补充,既增加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厚重性,又在专业内容拓展方面开阔学生眼界,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

4.稳步推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改革。将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引入古代文学教学,使学生感到古代文学特别亲近,同时可以加大信息量、增强讲授的直观性、形象性,引发学生兴趣,提高古代文学教学效率和质量。切实推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改革,教师在备课上需认真动脑筋,精心做各方面准备,不是说教师的工作量减少了,反而是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了,对教师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在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改革的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之间的关系,既要注意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长之处,也要注意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调动问题。

5.努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决定因素,如何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素养,如何保证教师认真钻研本专业理论研究,如何发挥学科带头人的示范榜样作用,如何发挥教学团队的整体合力,都将影响和决定教学任务能否保质保量完成,教学目标是否有效实现,要想扎实推进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必须提上日程。

要做好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是基础,深化课程改革是全面提高课程建设水平、扎实推进专业建设工作的重要保证。作为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中之重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应引起广泛重视,中国古代文学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其教学内涵、教育理念应随时代的变化与时俱进,有效实践,充分论证,科学审慎推进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杨寅平.现代大学理念的构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古代文学问题篇7

古代文学课程是所有综合性及师范类大学的一门传统课程, 是高校中文系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基础课。近几年来传统的教学方法受到多媒体技术的巨大冲击,如今,仅仅运用板书和教师口授的方法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难以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更不能把古代文学的优势充分地表现出来。而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视觉和听觉综合形象,声像兼备,将古代文学知识与传统的音乐、书画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将学习古代文学知识当作一种享受,同时扩大了课堂的知识容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趣味性,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更有利于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提高;它使教学方法多样化,教育手段多样化,信息技术传递立体化,具备了以往教具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符合认知理论模型,对现代教育技术产生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为我们的古代文学教学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在教学中受到很多教师的欢迎。但是这毕竟是一种新兴事物,还处于发展阶段,同时它也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于我们来说,任何真理走向极端就会变成谬误,在这种手段的具体操作运用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或者误区,还有许多领域有待探索。比如在理论上显得超前和乐观,把多媒体技术会带来优质课堂教学的可能性当成了必然性,同时片面地否定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多媒体教学模式难以发挥应有的优势等等。本文试就如下几个问题做些探讨。

一、过分追求多媒体表面效应,忽视传统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总结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手段仍不能脱离传统的教学手段,必须承认传统教学手段仍然具有生命力,多媒体教学只能作为“辅助”的手段,而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模式。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同教学方法一样,只有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才是有效的。否则,就不可用,也不能用。比如经常见到有的教师将教案内容原原本本搬到了电脑屏幕上,再用投影仪设备投射到大屏幕上,用课件替代黑板,学生拼命记笔记,但也赶不上教师的讲课速度。而其他教学方法依旧。老师眼不离显示器,手不离鼠标、键盘,无章法的机械式教学模式,实际上是把课件变成了单纯的“黑板搬家”或“课本搬家”,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精力的极大浪费。过多地使用这种方式,也会造成“审美疲劳”,使学生出现厌学症。长此以往学生必然失去学习兴趣,多媒体也起不到辅助教学的作用了,这样的教学效果也绝对不如板书。还有的教师认为多媒体课堂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没有的优势,于是他们为了哗众取宠以达到烘托课堂气氛的效果,竟做得花里胡哨。更有甚者,竟故弄玄虚,给课堂教学造成了负面影响。这都是没有把握好尺度、过于极端的表现。由此可见,把课件作为教案的翻版或完全替代黑板的教学,弊大于利,应慎之又慎。

二、违反信息量适度原则,忽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

教学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信息传输过程。课件教学以其容量大、速度快、易操作、课堂教学效率高而备受青睐,是不是课件教学过程中就要无限制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呢?显然不能。但是,在多媒体教学中我们是否真正重视了这个问题呢?众所周知,传统教学都能存在“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何况在多媒体课件教学中,如果稍不注意,就更容易发生“吃不了”的现象,从而严重制约多媒体教学优越性的发挥。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出现信息量堆积过多过大、画面切换得太快的现象,像电视或电影画面那样一闪而过,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速度,不容学生细看和思考,学生难以消化吸收,违背了信息量适度这一条教学原则,过犹不及,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另外还有些课件教学把所有抽象思维、文字语言的理解都用多媒体形象展现出来,实际上是扼杀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有的教师违反多样性的教学规律,上课时只顾用事先设计好的课件,单方面地一味播放、讲解,而无暇顾及学生听课时的表情反应,结果使多媒体教学成了讲稿演示。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都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被动接受知识,无法与教师进行很好的交流,无法进行教学互动,也就无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组织信息资源,提供适度的信息量,在解决教学难点、重点、扩大视野的同时,又能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理解、思考、交流和质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以后更需要教师的激情、学术修养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也应该站在讲台前面,面向学生,有表情、有手势、抑扬顿挫、即兴发挥,和学生要有交流,对学生的表现和表情要有所反应,要让学生感到面对的是一个人而不是一台机器。否则,学生完全可以自学。也就是说,有了好的工具,还要有好的使用者,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过分依赖多媒体资源,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多媒体技术与课程整合,其主体是课程,而非多媒体技术。不能为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更不能以牺牲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代价,应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以改善学习者的学习为目的,选用合适的技术。切忌在使用传统教学手段就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情况下,还 去生硬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如有的教师在进行网络教学时,即使与学生近在咫尺,却非得通过BBS对话方式才可以交流,认为这才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其实恰恰相反,这样反而人为地拉远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我们经常说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网络上的课程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侧重点发生了变化。当我们创建了公共学习邮箱、讨论区、把学习资料挂到网上后,有些教师随之在实际教学中把主体回归的课堂变成了主体放任自流的课堂,过度弱化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教学中出现了放手让学生在网络中自学而不进行监控,在讨论区中自由发言而不围绕主题的现象。这样,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优势不但没有发挥出来,而且连传统教学的任务也没有完成。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系统考虑教学活动诸要素和诸环节的相互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优化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在通过多媒体技术、多种学习策略和多种活动形式主动学习的同时,不断地将反馈信息传递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地对教学过程实施随机调控,达到和谐共振的状态。整个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双向交流互动、不断循环、不断调控的过程。可见多媒体仅仅是教学的辅助工具,教学中教师还要发挥其主导作用,也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过分夸大课件的作用,不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邓其畅.物理课件制作的误区[J].教育信息技术,2003,(3).

[2]袁金华.课堂教学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212-230.

古代文学问题篇8

古代文学课程是所有综合性及师范类大学的一门传统课程, 是高校中文系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基础课。近几年来传统的教学方法受到多媒体技术的巨大冲击,如今,仅仅运用板书和教师口授的方法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难以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更不能把古代文学的优势充分地表现出来。而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视觉和听觉综合形象,声像兼备,将古代文学知识与传统的音乐、书画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将学习古代文学知识当作一种享受,同时扩大了课堂的知识容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趣味性,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更有利于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提高;它使教学方法多样化,教育手段多样化,信息技术传递立体化,具备了以往教具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符合认知理论模型,对现代教育技术产生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为我们的古代文学教学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在教学中受到很多教师的欢迎。但是这毕竟是一种新兴事物,还处于发展阶段,同时它也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于我们来说,任何真理走向极端就会变成谬误,在这种手段的具体操作运用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或者误区,还有许多领域有待探索。比如在理论上显得超前和乐观,把多媒体技术会带来优质课堂教学的可能性当成了必然性,同时片面地否定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多媒体教学模式难以发挥应有的优势等等。本文试就如下几个问题做些探讨。

一、过分追求多媒体表面效应,忽视传统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总结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手段仍不能脱离传统的教学手段,必须承认传统教学手段仍然具有生命力,多媒体教学只能作为“辅助”的手段,而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模式。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同教学方法一样,只有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才是有效的。否则,就不可用,也不能用。比如经常见到有的教师将教案内容原原本本搬到了电脑屏幕上,再用投影仪设备投射到大屏幕上,用课件替代黑板,学生拼命记笔记,但也赶不上教师的讲课速度。而其他教学方法依旧。老师眼不离显示器,手不离鼠标、键盘,无章法的机械式教学模式,实际上是把课件变成了单纯的“黑板搬家”或“课本搬家”,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精力的极大浪费。过多地使用这种方式,也会造成“审美疲劳”,使学生出现厌学症。长此以往学生必然失去学习兴趣,多媒体也起不到辅助教学的作用了,这样的教学效果也绝对不如板书。还有的教师认为多媒体课堂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没有的优势,于是他们为了哗众取宠以达到烘托课堂气氛的效果,竟做得花里胡哨。更有甚者,竟故弄玄虚,给课堂教学造成了负面影响。这都是没有把握好尺度、过于极端的表现。由此可见,把课件作为教案的翻版或完全替代黑板的教学,弊大于利,应慎之又慎。

二、违反信息量适度原则,忽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

教学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信息传输过程。课件教学以其容量大、速度快、易操作、课堂教学效率高而备受青睐,是不是课件教学过程中就要无限制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呢?显然不能。但是,在多媒体教学中我们是否真正重视了这个问题呢?众所周知,传统教学都能存在“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何况在多媒体课件教学中,如果稍不注意,就更容易发生“吃不了”的现象,从而严重制约多媒体教学优越性的发挥。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出现信息量堆积过多过大、画面切换得太快的现象,像电视或电影画面那样一闪而过,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速度,不容学生细看和思考,学生难以消化吸收,违背了信息量适度这一条教学原则,过犹不及,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另外还有些课件教学把所有抽象思维、文字语言的理解都用多媒体形象展现出来,实际上是扼杀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有的教师违反多样性的教学规律,上课时只顾用事先设计好的课件,单方面地一味播放、讲解,而无暇顾及学生听课时的表情反应,结果使多媒体教学成了讲稿演示。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都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被动接受知识,无法与教师进行很好的交流,无法进行教学互动,也就无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组织信息资源,提供适度的信息量,在解决教学难点、重点、扩大视野的同时,又能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理解、思考、交流和质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以后更需要教师的激情、学术修养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也应该站在讲台前面,面向学生,有表情、有手势、抑扬顿挫、即兴发挥,和学生要有交流,对学生的表现和表情要有所反应,要让学生感到面对的是一个人而不是一台机器。否则,学生完全可以自学。也就是说,有了好的工具,还要有好的使用者,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过分依赖多媒体资源,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多媒体技术与课程整合,其主体是课程,而非多媒体技术。不能为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更不能以牺牲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代价,应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以改善学习者的学习为目的,选用合适的技术。切忌在使用传统教学手段就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情况下,还去生硬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如有的教师在进行网络教学时,即使与学生近在咫尺,却非得通过bbs对话方式才可以交流,认为这才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其实恰恰相反,这样反而人为地拉远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我们经常说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网络上的课程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侧重点发生了变化。当我们创建了公共学习邮箱、讨论区、把学习资料挂到网上后,有些教师随之在实际教学中把主体回归的课堂变成了主体放任自流的课堂,过度弱化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教学中出现了放手让学生在网络中自学而不进行监控,在讨论区中自由发言而不围绕主题的现象。这样,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优势不但没有发挥出来,而且连传统教学的任务也没有完成。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系统考虑教学活动诸要素和诸环节的相互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优化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在通过多媒体技术、多种学习策略和多种活动形式主动学习的同时,不断地将反馈信息传递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地对教学过程实施随机调控,达到和谐共振的状态。整个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双向交流互动、不断循环、不断调控的过程。可见多媒体仅仅是教学的辅助工具,教学中教师还要发挥其主导作用,也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过分夸大课件的作用,不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邓其畅.物理课件制作的误区[j].教育信息技术,2003,(3).

[2]袁金华.课堂教学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212-230.

古代文学问题篇9

俞孔坚本来是借用语言现代化来说明建筑现代化的问题。可是,我们反过来正好说明1919年以来的中国语言现代化的问题。应该说在这近100年的发展中,我们在中国语言现代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但是局部时间和空间的倒退经常出现。如果一种倒退行为只是作为一种文化补偿表现出来,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成为一种普遍的时尚,就值得我们关注了。学术语言文言化的复古倾向就是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

“学术语言文言化”指部分学术著作的叙述语言大量使用文言成分甚至整个文章使用文言。“文言文”作为一种脱离口语的书面语,虽然占有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的书面语生活,但是在20世纪初期“白话文运动”废除了。这应该是时代的进步,是语言现代化的表现。但是不到100年的今天,又有从学术领域开始复古文言文的倾向,甚至在高考作文中使用文言文得到鼓励。(彭泽润2001)

客观地说,在一般交际中,根据需要使用一些来自文言但是被现代汉语系统接纳的词语,例如“获悉”、“诞辰”、“口是心非”等),或者类似的语法格式,例如“人不人,鬼不鬼”等,都是正常的。在学术论著中,由于引用的需要,或者在叙述中由于习惯作用偶尔使用一些文言成份,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目前在一些古典文化例如古代文学、语言、历史、哲学等研究领域,有一些论著出现的文言化倾向越来越强烈,就应该引起警觉了。

二、学术语言文言化的表现

1.整体使用文言文

整体使用文言文,主要表现在一些著作的序言、跋言。

2001年出版的一套“中国文化大观系列丛书”的《总序》整体使用文言文。例如:

“文化者,民族灵魂之光也。雄浑浩茫之文学艺术,博大宽容之哲思气质,生生不息之民族精神,兼收并蓄之文化表象,实乃中华民族灵性之结晶。中国文化品格,重各类学术文化精神之融合,而恒以完美人格之形成和民族文化之宏扬为旨归。……知言在于知人。盖人者,关乎文化精神之消长,民族气运之盛衰也。鉴于此,予以为,文化之根系于人。文化之创造,诚当日新其德,通其变以不倦;月新其视,刚健笃实以辉光。故而,冷峻把玩与审视国宝家珍,重塑华夏审美文化人格,乃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之要旨。”(江溶《中国儒学文化大观》总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1999年一部《佛经文学粹编》的序言也是这样。例如

“余也不敏,睹斯郁盛,常企采撷佳胜,方便赍呈读者。本集编次,盖因乎是。昔年秋杪始冬,亟赖胡君襄助,要诸学契,了彼夙敦。研核旧藏,抄摭往记,勘验精华,疏通辞句。别类增门,逐条比例。钩索事源,务期脉胳昭彰;商详疑点,愿令经文晓达。投笔下笔,常存纰谬之忧;读书注书,尽属因缘所系。淹迟日积,甫毕厥功。猥蒙上海古籍宽宏见录,惠予审稿付梓。新镌捧手,得失自知;友辈断金,慰欣何限。纵伊怀之难述,惟乐悦之在兹。浅才未照,识解未周,明哲倘览,挥哂可耳。”(陈允吉《佛经文学粹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读这些文言文章,似乎使人不知道自己是生长在21世纪还是又回到了100年前的文言文时代19世纪。

2.夹杂使用文言文

夹杂使用文言文是在现代汉语中大量使用一些并非必要的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子。在词汇方面,例如不说普通话有生命力的“说”、“指出”、“记载”等,而说普通话口语根本不用的“云”、“言”、“曰”;不说“源头”、“创始”,而说“滥觞”、“发轫”;不说“接近”、“几乎相同”,而说“庶几近之”;不说“属于这类”,而说“殆此类矣”;不说“不再多说”,而说“不再?缕”;不说“过去的学者”,而说“耆旧”;不说“抽空”,而说“拨冗”;不说“杰出”,而说“翘楚”;等等。这种现象大有泛滥成灾的趋势。

除了文言词语的使用,还出现了一些在五四时代就被淘汰的文言格式。例如“抑……抑……乎”、“何其……奈尔”、“……孰若……”、“窃以为……”、“与其…毋宁……”、“……之谓”、“……之谓也”,等等。

三、学术语言文言化的不正确的理由

1.看的语言和听的语言可以不一致

中国流行一种“学说”,认为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不是写给别人“听”的。书面语和口语一致是不可能的。甚至认为,文言不但简洁、优美,而且节省节省纸张,提倡白话等于提倡浪费。这种“学说”曾经在“五四”运动以后不久的复古思潮中流行,今天又改革开放的新中国抬头。

能针对这个理由,周有光先生指出:“在文言时代,的确文章是‘看’的,不是‘听’的。文言读出来是听不懂的,只要求能看懂就够了。可是,时代变了。一百年前就进入‘传声技术’时代。日新月异的传声技术都要求文章读出来能听得懂。听不懂的文章不便于信息传输和语文转换。只能看得懂、不能听得懂的文章,不是好文章了。”(周有光1997,第41页)

2.继承传统文化和前辈学者的语言风格

有人认为,传统文化的书面记录一般采用文言文,有的学术大师是用文言或者半文半白的语言写学术著作的。因此现在的学者在继承的过程中也自觉和不自觉模仿,应该是继承前辈语言风格的表现。

不用说古代,即使在1919年前后的近代和现代,确实有一些学术大师,例如梁启超、王国维、鲁迅、胡适、陈寅恪、钱钟书等都曾经写过学术水平一流的文言论著,甚至有的终生都用文言文写作。但是绝对不能因此认为,他们的学术成就高在于采用了文言文这种表达形式。众所周知,他们的杰出、伟大,是由于他们表达的内容有超越前人的学术观点和与时俱进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他们往往中国现代化的先驱。但是,由于他们接受传统教育的时候没有学习活的共同口语,书面上使用文言,学术界还没有及时养成用白话写作的习惯,或是由于学术脱离大众缺乏学术语言口语化的客观要求,使他们的写作不能完全采用现代白话文。应该说,用文言写作恰恰是这些大师在语言过渡时期可以原谅的缺陷,而不是他们的优点。

在21世纪这个互联网络时代,可以说,普通话不断普及,人人都具备使用白话的内部和外部条件,不必再去模仿前人落后的语言习惯了。研究古代语言和古代文化的学者最有条件使用文言,于是带头形成使用文言的新现象。其实,使用脱离时代的语言是共同语没有普及的时代迫不得已的低效率行为。我们不是学习前人再语言上这个消极的方面,而是要学习他们组织语言的技巧。

3.适应古典文雅的修辞需要

有人认为文章不写得“古典文雅”,就不足以表现水平和份量。一些语言学者和语言教材甚至把使用文言当做一种积极的修辞手段提倡。认为很受到“欢迎”,值得提倡,“在一定的语境中,文言也可以成为一种可能规范。”(田小琳《由社区词谈现代汉语词汇的规范》,见陈章太等编辑《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243页,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9,)

不能否认人们的这种审美心理。但是,这种审美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而且也不是语言的主要审美需要,更加不是对语言主要功能的追求。我们知道,每个时代有不同的服装,电影电视表演或者服装表演可以穿古代样式的衣服,但是有多少人会在现实生活中穿呢?也许有人就会反问:学术语言不就是一个特殊领域吗?不对!学术领域不是艺术,不是休闲娱乐。如果出现相声、小品等艺术节目中,就可以接受。即使这样作者也要用现代语言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否则欣赏人无法顺利欣赏。可是,我们现在一些写文言的学者似乎生怕读者看懂他的意思,似乎与读者捉迷藏。

四、学术语言文言化的危害

1.违反国家语言法律

200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规定国家的通用语言是普通话,“国家推广普通话”。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另外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扫除文盲工作条例》、《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法规都规定了推广普通话的内容。显然,使用文言写作是推广古代汉语而不是推广现代汉语普通话,违反了以上法律。

2.对青少年的语言使用造成复古倒退的误导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人员,尤其是教授、研究员、博导、硕导,包括博士生、硕士生在广大青少年心目中都是特别值得学习和崇敬的人物。他们的言行往往会成为青少年模仿的榜样。被媒体大力炒作并且引起教育界关注的2001年高考中出现得到满分的文言作文《赤兔之死》,就是一个典型事例。这个事件,显然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它代表了个别人掀起的文言复古思潮对青少年的直接影响。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3.不利于汉语信息处理

在多媒体网络传播日益发达的今天,文言学术论著却只能看不能听,甚至看也看不懂,实在很不正常。文言学术论著越多,造成的信息处理的困难就越大。

4.不利于中国学术走向世界

现在外国人学习汉语出现热潮。但是他们学习的往往中国国家推广的普通话。如果中国的学术论著采用文言,会使他们学习汉语失去学术价值。难度还要外国人再学习古代汉语?

5.不利于学术事业继承和科学普及

在一个现代文明国家,学术应该是向广大人民群众敞开的。出版物的口语化,是现代先进国家语言生活的通用规则。学术成为个别人垄断的专利而不被广大人民群众知道的愚民时代早就过去了。现在,包含学术性的报刊大量发行,例如《中华读书报》、《读书》、《书屋》、《博览群书》、《随笔》。人民群众对国家学术事业的关心呼唤着学术语言的通俗化。

 

古代文学问题篇10

俞孔坚本来是借用语言现代化来说明建筑现代化的问题。可是,我们反过来正好说明1919年以来的中国语言现代化的问题。应该说在这近100年的发展中,我们在中国语言现代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但是局部时间和空间的倒退经常出现。如果一种倒退行为只是作为一种文化补偿表现出来,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成为一种普遍的时尚,就值得我们关注了。学术语言文言化的复古倾向就是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

“学术语言文言化”指部分学术著作的叙述语言大量使用文言成分甚至整个文章使用文言。“文言文”作为一种脱离口语的书面语,虽然占有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的书面语生活,但是在20世纪初期“白话文运动”废除了。这应该是时代的进步,是语言现代化的表现。但是不到100年的今天,又有从学术领域开始复古文言文的倾向,甚至在高考作文中使用文言文得到鼓励。(彭泽润2001)

客观地说,在一般交际中,根据需要使用一些来自文言但是被现代汉语系统接纳的词语,例如“获悉”、“诞辰”、“口是心非”等),或者类似的语法格式,例如“人不人,鬼不鬼”等,都是正常的。在学术论著中,由于引用的需要,或者在叙述中由于习惯作用偶尔使用一些文言成份,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目前在一些古典文化例如古代文学、语言、历史、哲学等研究领域,有一些论著出现的文言化倾向越来越强烈,就应该引起警觉了。

二、学术语言文言化的表现

1.整体使用文言文

整体使用文言文,主要表现在一些著作的序言、跋言。

2001年出版的一套“中国文化大观系列丛书”的《总序》整体使用文言文。例如:

“文化者,民族灵魂之光也。雄浑浩茫之文学艺术,博大宽容之哲思气质,生生不息之民族精神,兼收并蓄之文化表象,实乃中华民族灵性之结晶。中国文化品格,重各类学术文化精神之融合,而恒以完美人格之形成和民族文化之宏扬为旨归。……知言在于知人。盖人者,关乎文化精神之消长,民族气运之盛衰也。鉴于此,予以为,文化之根系于人。文化之创造,诚当日新其德,通其变以不倦;月新其视,刚健笃实以辉光。故而,冷峻把玩与审视国宝家珍,重塑华夏审美文化人格,乃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之要旨。”(江溶《中国儒学文化大观》总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1999年一部《佛经文学粹编》的序言也是这样。例如

“余也不敏,睹斯郁盛,常企采撷佳胜,方便赍呈读者。本集编次,盖因乎是。昔年秋杪始冬,亟赖胡君襄助,要诸学契,了彼夙敦。研核旧藏,抄摭往记,勘验精华,疏通辞句。别类增门,逐条比例。钩索事源,务期脉胳昭彰;商详疑点,愿令经文晓达。投笔下笔,常存纰谬之忧;读书注书,尽属因缘所系。淹迟日积,甫毕厥功。猥蒙上海古籍宽宏见录,惠予审稿付梓。新镌捧手,得失自知;友辈断金,慰欣何限。纵伊怀之难述,惟乐悦之在兹。浅才未照,识解未周,明哲倘览,挥哂可耳。”(陈允吉《佛经文学粹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读这些文言文章,似乎使人不知道自己是生长在21世纪还是又回到了100年前的文言文时代19世纪。

2.夹杂使用文言文

夹杂使用文言文是在现代汉语中大量使用一些并非必要的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子。在词汇方面,例如不说普通话有生命力的“说”、“指出”、“记载”等,而说普通话口语根本不用的“云”、“言”、“曰”;不说“源头”、“创始”,而说“滥觞”、“发轫”;不说“接近”、“几乎相同”,而说“庶几近之”;不说“属于这类”,而说“殆此类矣”;不说“不再多说”,而说“不再覼缕”;不说“过去的学者”,而说“耆旧”;不说“抽空”,而说“拨冗”;不说“杰出”,而说“翘楚”;等等。这种现象大有泛滥成灾的趋势。

除了文言词语的使用,还出现了一些在五四时代就被淘汰的文言格式。例如“抑……抑……乎”、“何其……奈尔”、“……孰若……”、“窃以为……”、“与其…毋宁……”、“……之谓”、“……之谓也”,等等。

三、学术语言文言化的不正确的理由

1.看的语言和听的语言可以不一致

中国流行一种“学说”,认为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不是写给别人“听”的。书面语和口语一致是不可能的。甚至认为,文言不但简洁、优美,而且节省节省纸张,提倡白话等于提倡浪费。这种“学说”曾经在“五四”运动以后不久的复古思潮中流行,今天又改革开放的新中国抬头。

能针对这个理由,周有光先生指出:“在文言时代,的确文章是‘看’的,不是‘听’的。文言读出来是听不懂的,只要求能看懂就够了。可是,时代变了。一百年前就进入‘传声技术’时代。日新月异的传声技术都要求文章读出来能听得懂。听不懂的文章不便于信息传输和语文转换。只能看得懂、不能听得懂的文章,不是好文章了。”(周有光1997,第41页)

2.继承传统文化和前辈学者的语言风格

有人认为,传统文化的书面记录一般采用文言文,有的学术大师是用文言或者半文半白的语言写学术著作的。因此现在的学者在继承的过程中也自觉和不自觉模仿,应该是继承前辈语言风格的表现。

不用说古代,即使在1919年前后的近代和现代,确实有一些学术大师,例如梁启超、王国维、鲁迅、胡适、陈寅恪、钱钟书等都曾经写过学术水平一流的文言论著,甚至有的终生都用文言文写作。但是绝对不能因此认为,他们的学术成就高在于采用了文言文这种表达形式。众所周知,他们的杰出、伟大,是由于他们表达的内容有超越前人的学术观点和与时俱进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他们往往中国现代化的先驱。但是,由于他们接受传统教育的时候没有学习活的共同口语,书面上使用文言,学术界还没有及时养成用白话写作的习惯,或是由于学术脱离大众缺乏学术语言口语化的客观要求,使他们的写作不能完全采用现代白话文。应该说,用文言写作恰恰是这些大师在语言过渡时期可以原谅的缺陷,而不是他们的优点。

在21世纪这个互联网络时代,可以说,普通话不断普及,人人都具备使用白话的内部和外部条件,不必再去模仿前人落后的语言习惯了。研究古代语言和古代文化的学者最有条件使用文言,于是带头形成使用文言的新现象。其实,使用脱离时代的语言是共同语没有普及的时代迫不得已的低效率行为。我们不是学习前人再语言上这个消极的方面,而是要学习他们组织语言的技巧。

3.适应古典文雅的修辞需要

有人认为文章不写得“古典文雅”,就不足以表现水平和份量。一些语言学者和语言教材甚至把使用文言当做一种积极的修辞手段提倡。认为很受到“欢迎”,值得提倡,“在一定的语境中,文言也可以成为一种可能规范。”(田小琳《由社区词谈现代汉语词汇的规范》,见陈章太等编辑《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243页,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9,)

不能否认人们的这种审美心理。但是,这种审美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而且也不是语言的主要审美需要,更加不是对语言主要功能的追求。我们知道,每个时代有不同的服装,电影电视表演或者服装表演可以穿古代样式的衣服,但是有多少人会在现实生活中穿呢?也许有人就会反问:学术语言不就是一个特殊领域吗?不对!学术领域不是艺术,不是休闲娱乐。如果出现相声、小品等艺术节目中,就可以接受。即使这样作者也要用现代语言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否则欣赏人无法顺利欣赏。可是,我们现在一些写文言的学者似乎生怕读者看懂他的意思,似乎与读者捉迷藏。

四、学术语言文言化的危害

1.违反国家语言法律

200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规定国家的通用语言是普通话,“国家推广普通话”。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另外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扫除文盲工作条例》、《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法规都规定了推广普通话的内容。显然,使用文言写作是推广古代汉语而不是推广现代汉语普通话,违反了以上法律。

2.对青少年的语言使用造成复古倒退的误导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人员,尤其是教授、研究员、博导、硕导,包括博士生、硕士生在广大青少年心目中都是特别值得学习和崇敬的人物。他们的言行往往会成为青少年模仿的榜样。被媒体大力炒作并且引起教育界关注的2001年高考中出现得到满分的文言作文《赤兔之死》,就是一个典型事例。这个事件,显然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它代表了个别人掀起的文言复古思潮对青少年的直接影响。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3.不利于汉语信息处理

在多媒体网络传播日益发达的今天,文言学术论著却只能看不能听,甚至看也看不懂,实在很不正常。文言学术论著越多,造成的信息处理的困难就越大。

4.不利于中国学术走向世界

现在外国人学习汉语出现热潮。但是他们学习的往往中国国家推广的普通话。如果中国的学术论著采用文言,会使他们学习汉语失去学术价值。难度还要外国人再学习古代汉语?

5.不利于学术事业继承和科学普及

在一个现代文明国家,学术应该是向广大人民群众敞开的。出版物的口语化,是现代先进国家语言生活的通用规则。学术成为个别人垄断的专利而不被广大人民群众知道的愚民时代早就过去了。现在,包含学术性的报刊大量发行,例如《中华读书报》、《读书》、《书屋》、《博览群书》、《随笔》。人民群众对国家学术事业的关心呼唤着学术语言的通俗化。

参考文献:

古代文学问题篇11

一、高校大学生古代汉语学习简况及存在问题

古代汉语这么学科的基础性、重要性和实用性得到了大学生的普遍认同。大学的学习模式与初、高中学习模式区别甚大。在大学学习里面,师生互动的时间在客观上受到限制,然而根据抽样调查的反馈结果而言,我们遗憾的发现:大学生自主学习古代汉语的情况令人堪忧。针对“你古代汉语知识最重要的来源”这一问题,73.93%的人选择了“课堂教学”,21.56%的人选择“课外自主学习”,剩下的4.51%选择了“网络教学”,这一结果让我们惊讶的发现“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的比例大约是7:3,不难发现大学生自主学习古代汉语的情况并不理想。

受当代大学生依赖的“课堂教学”存在教师知识缺乏,理解不深。教师授课方式单一,教师讲解不清晰,课外扩展不当,让学生难以学以致用。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广度和深度不足,现在的大学生只有很少的人拥有与古代汉语相关的工具书,超过半数的学生只拥有一本工具书,而拥有工具书数量最多的同学也仅仅有四本工具书。还有在调查问卷中有这样一个题:你阅读古诗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和不懂的问题经常怎么办?结果着实出人意料,学生不约而同的选择查阅工具书。结合着两个问题,可以发现大学生阅读的古诗文无论是量还是研究的深度都还是不够的,这就让我们的古代汉语学习陷入僵局。 古代汉语教材内容偏旧,内容略显沉闷,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目前各个高校所用古代汉语教材风格大体一致,内容主要包括:文选,常用词讲解,理论知识等。在调查问卷中学生就指出古代汉语不易学,理解难,记忆难,枯燥,教材存在繁简体以及编排问题。教材中死板的学究式语言,缺乏生动性和形象性,让古代汉语艰深难学,枯燥乏味,实用性不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

二、高校大学生古代汉语学习问题原因分析

高校大学生古代汉语学习存在自主学习效果较差,长期学习难以坚持,课堂学习效果不明显,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不足等问题。那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哪些呢?接下来,就让我来给大家做个具体分析。

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有这样一个开放性问题:“你古代汉语知识匮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同学们的答案五花八门,包括阅读量少,没有及时补充自己的知识,没花时间去学,课时安排少,不容易学,兴趣不够,没有学习环境和途径等等。虽然同学们的答案很丰富,虽然这么多的答案,但是概括起来说也就是以下几点。

高校大学生进行古代汉语学习的时候,其基础是不一致,学习的起点不同,学习的层级要求也就不尽相同。而如今高校授课方式单一,实行集中的课程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使得学生获得的知识与希望得到的教学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让高校大学生在统一的授课方式下,在古代汉语学习中迷失自我,不断困惑。

“兴趣不够”是很多同学写出来的,这是古代汉语知识匮乏的主要原因,在调查问卷中的第一个题目就是“你喜欢学习古代汉语吗”其中选择一般的占53.39%,选择不喜欢和讨厌的人占9.9%,也就是接近63.5%的同学都表现出兴趣不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只是把古代汉语当做任务去完成它的学习,肯定达不到良好的效果。还有一个问题:你平时看的书偏重于(多选题),选择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人占32.09%,外国文学占19.33%,它们占据了第一、二位,排在第三的是“休闲娱乐类作品”,“古文经典”排在第四,只比排在最后的名人传记高一人次。

学习的主体应该是学生,但是现在高校大学生对自我要求非常低。同学自身没有自主学习和长期学习的自觉性,除了按部就班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外,学生自愿自觉地进行深入学习的时间非常少。

三、高校大学生古代汉语学习问题解决方案

中医古代汉语学习究竟如何才能真正达到效果,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在此,主要论述了兴趣的作用。毕竟它所起的作用是任何人也无法忽视的。我相信,在师生兴趣激发和产生的前提下,古代汉语学习的现状会得到很大改善的。当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会有其他诸多困难,但只要我们有兴趣,再加上大家的共同努力,又何愁不能解决呢?

就教师而言,首先要引导的是蕴涵其中的人文精神。从绚丽多姿的古代文献里,融入曲折生动的情节、感人至深的教育,这样会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到美。古人留给我们丰富的文学遗产,其中不乏很多美文,譬如大家都熟知的王羲之的《兰亭序》,王勃的《滕王阁序》,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等。这其中,蕴涵着意境美、形式美、语言美等各种美,教师指导学生用心去感受。再次,教师应该触类旁通,善于找到古代汉语与其他学科或相关技术的结合点,以此来打动学生,让学生体会到任何知识结构都是相通的。

古代文学问题篇12

【关键词】

古今观;古代文论;研究现状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文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力载体之一,这已间接说明,传统文化对古代文论的全面渗入和影响。因此从文化学角度来研究中国古代文论也的确是一个势在必行的选择,并不是照搬西学的盲目跟风。但是从目前学界的研究现状来看,由于“文化”概念的极大涵盖力,这样的研究还显得远远不够。无论是对个案的研究还是在整体性的研究都还有向文化更广阔领域扩展的必要。而从中国古代文化中较为重要的古今观念角度来审视古代文论的研究目前则显得更为欠缺。

虽然西方学者非常注意对观念进行研究,但是因为古今问题主要还是一个中国化的问题,故而西学视野中的古今观研究基本还是一片空白。西方文化主要把古今概念视为纯粹的时间观念来进行科学的考察,譬如英国菲利普・费尔南多-阿梅斯托《改变世界的观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一书就是如此。鉴于此类著述与中国古代文论古今观研究的关系不多,于此本文不作过多引述。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在古今观念研究的问题上,西人的科学体系及其观念也或多或少地阻碍了我们对传统文化中古今观念的认识和探索。

目前,国内学界对中国文化观念的研究也取得不少实绩。有张岱年等人的《中国观念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翟华和张代芹合著的《观念世界探幽》(山东文艺出版社,1989年)。两本著作对中国人的观念世界进行了初步的探究,《中国观念史》对中国文化中有关的文化观念予以个体式的讨论;《观念世界探幽》则从横向上具体对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知识观、时间观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文崇一和萧新煌主编的《中国人:观念与行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一书收集了大量从人类文化学角度考察观念形态的论文,该书中杨国枢的论文《中国人与自然、他人、自我的关系》对文化的层次及其关系有深入的分析。文章指出只有从主观文化(主要是指思想、态度、观念)的角度出发才能了解物质文化与完成文化(文学、艺术、制度)的精髓。另外金观涛的专著《观念史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更是对观念问题研究进行了整合和总结,但他多关注的还是政治性或与其相关的观念。而学界真正对中国观念理论进行研究的则是张连海的《观念论》(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这是学界第一部以中国文化为研究对象而建构起来的观念理论研究著作,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观念研究无疑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对于古今观念的研究,以上著作都较少涉及。目前真正讨论文化中的古今观念的论文有3篇。分别是晋文《汉代的古今观及其理论建构》(《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杨春燕《从看刘勰的古今观》(《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李修贵《浅谈的古今观》(《沧桑》,2010年第2期)。 以上三篇论文分别从人们对待古今的态度、对古今关系的认识这两方面对古今观进行了个案式的研究。论者注意到了传统文化中一直存在的古今问题及人们在这个问题上所形成的观念。所以这些研究在开拓文化研究新领域上有着一定的贡献,但是因为目前这些研究往往都是以个案为例,就容易造成研究的偏差,导致目前对古今观的研究还显得很不全面,所以有必要在研究个案的同时结合整体性的研究,即把古今观的研究放在社会历史文化大背景下来进行考察。

学界对古今观念的研究论文本来就少,从这一角度来考察文学和文论的研究就更少了。最早把古今问题纳入文论研究的是罗根泽先生。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一书中就把“贵古贱今”和“贵今贱古”视为是文学批评的两种错误意识。他的著作中就有很多章节注意从古今的视角来讨论文论。由此说明,文论与古今问题的密切关系在文学批评史学科创立的早期就已经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可惜这一方面的研究后继者没有再往前继续推进。近来的著作中,郭英德等人撰写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中华书局,1995年)一书对古今问题也颇有涉及。论者对汉代人如何认识文学发展中的古今关系作了一个粗概的梳理。文章注意到了汉代尊经复古和变古贵今的两种不同倾向,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此种古今认识对后世文学的深远影响。虽然这部分内容的讨论还显得比较粗略,并且主要讨论的是汉代的古今观与文学观念,但是这也为探讨古今观与文论的深层关系提供了文学史层面上的具体体现和经典个案。此外,刘文忠《正变・通变・新变》(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年)一书虽然是探讨文论家在看待文学变化问题上所形成的文论范畴,但是实质上也较多牵涉到古今问题,故而实际上也揭示了历代文论家对继承和创新问题的基本看法。但是该书的主要论述部分还是集中在南朝及其后的文论思想,对之前的文论谈得比较粗略。而刘绍瑾的《复古与复元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则对儒家的复古与道家的复元古思想进行了文化探源式的深入剖析。更为可贵的是该书还从中西比较诗学的角度对中国复古文学思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究。但是刘著仅仅从复古的方面来谈文论思想则容易忽略文论思想中的适时性与当下性的一面,并且仅仅以儒道两家来观照中国传统文论中的“文化复古”的思路也限制了著者的研究视域。党圣元《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古代文论的现代遭际》(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则把中国传统文论放在了全球文化格局的当下态势中来进行关照。该书认为古今关系是中国文论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因而需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此书对传统文论发展观的阐述相当深刻,著者的古今意识也相当突出,但书中对文论古今问题的阐述仅限于宏观上的理论考察与梳理,对中国古代文论古今观的具体内容则较少论及。

另外,注意到文化中的古今问题对文论的影响的研究还有胡大雷的《传统文论的魅力、模式与智慧》(凤凰出版社,2005年)一书。论者把古今问题视为传统文论的问题之一,认为它是文学批评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文章对整个古代文论中的古今之争进行了粗略的梳理,进而说明了文论中古今问题的持续存在。但是对于文论中为何有这样的古今认识,这种古今认识在文论史中是如何变化并体现时代文化对它产生的影响,文章都没有进一步探讨。徐和勇的硕士学位论文《魏晋南北朝书论中的“古今观”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对古今观与文论关系的讨论更为具体一些。论文旨在研究古今观念变化产生的结果对书法发展起到的影响作用,但论文仅限于对呈现在书论内容中的古今观念的考察,这本来就有可能篡改了古今观的历史原貌,另外论者对古今观的理解也被局限在了古今关系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