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趋势合集12篇

时间:2023-09-07 09:20:30

高考历史趋势

高考历史趋势篇1

随着教育体制的变革,高考命题的方式由知识立意转向了能力立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突出了对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考查,另一方面是突出了能力考查和情境设计的考查方式,注重对学生的分析理解、比较、概括等应用能力的综合考查。那么,面对这样的转变,高中历史教学又该如何进行?

一、转变教学理念,树立新的教学观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理念从传统的以讲为中心,教师全权包办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渐渐向以学生为主,注重学生个人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教学方式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的学生只是具有“知识”的人,整个教学过程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抑制了学生的潜能开发和创造力发展,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具备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的能力。现在新型的教学方式,以把握学生的个性为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但调动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引导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让学生只是单纯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并不能让学生从历史学科中创新。所以,随着时代的变化,历史教学方式也应该及时改变,与时俱进。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教师起到了重要作用。教师不变,学生变不了。历史教师根据自己的观点,敢于大胆地创新教学方式,设计自己特色的课程安排,对一些历史事件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不搞教条主义,不让学生读“死书。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讨论时间,让他们走进历史,用自己独到的眼光去理解历史,而不是一书本上的观点为自己的观点,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大胆发表看法。

二、简化课程内容,提炼历史精髓

现代的历史教学,不能再像传统的历史教学那般将教材当做学习的主要内容,这不仅降低了历史学科的趣味性,还增加了学生背诵记忆的负担。现代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首先要明白教材只是学科的辅助,历史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转变。现在高考中,对于历史学科的考查,大部分题型都已经是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而并非完全的记忆背诵能力。这种教学方式顺应了高考的趋势,不会让学生在面对考题时无所适从。

历史教师在授课时应该简化课程内容,将冗杂的内容去掉,引领学生牢牢记住历史的基本线索和把握重大的历史事件主干,记住重要的概念和掌握基本的框架。将学生历史课程的基本任务设置为了解各个历史阶段的特征和牢记基本的历史线索。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历史知识的串联法,将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整个线索弄清楚,这些线索可以将历史知识串联起来。比如,以时间为线索,列出历史事件的年表等。

三、史料教学,培养学生对历史书籍的阅读理解能力

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侧重点。所以,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新材料,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中国历史博大精深,史料更是数不胜数。历史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搜集、积累各种与自己教学相关的史料,建立自己的资料体系。面对很多教材中没有提及的重点或者是对重点描写得很简单的时候,就可以用自己的材料给学生补充,让学生了解得更加仔细和具体。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有效地运用材料,一定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主动研究历史,解决问题的情境,帮助学生提升分析、归纳、比较、推理等思维能力,使学生面对高考的各种题型都不会感觉无从下手。

如何增加学生的历史知识,可以使用点面交叉法,帮助学生找准一个“点”,将知识“点”拓展成知识“面”,将与这个点相关的历史知识范围扩大化。如,从韩非子这个人物点,将知识面扩展到整个法家历史等。

四、夯实学生基础知识,提高学生个人素养

历史课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作为历史教师,应该在平时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历史。比如,观看与中国历史相关的纪录片,多阅读一些与中国历史相关的史料书籍、通俗读物等,扩大自己在历史学科上的知识面,提高个人的知识素养和历史素养。

现在高考中很多题型都是关于历史史观和研究史学方法的题目,很多学生遇到这样的题目就会无从下笔。这类题要求学生要有极高的历史素养和个人史学观念。这种学生的个人能力都不是在课堂上可以全部学到的,必须靠学生自己慢慢沉淀,在阅读学习中培养自己的素养和观念。

历史课的语文教学法能帮助学生记忆历史知识、培养个人能力,用语文课的授课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理解、逻辑能力。例如,指导学生将历史课按章节来抓中心、写提纲等。

总而言之,从现在的高考趋势中可以解析出各个学科即将面对的教育方式变革问题。历史学科是一个培养学生尊重历史,传承历史文化的学科,同时也是一个培养学生个人素养和品格的学科。历史教师必须与时俱进转换新的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方式,不断强化对学生历史知识的结构教化教学,全面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饶玉珍.从高考发展趋势谈高中历史教学[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1(1):196-197.

[2]徐晓荣.谈高中历史教学方式的转变[J].科教纵横,2010(5):188.

高考历史趋势篇2

对近几年的高考历史试卷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不难从试卷中挖掘一些命题思路和趋势,对于老师指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备考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根据多年的历史教学经验,通过与多位优秀历史教师的沟通和交流,对于高考历史命题的衍变及发展趋势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高考历史命题突出整个历史进程的主干知识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其中的主干知识有着关键的作用和意义。这些主干知识主要包括一些较为重大的历史事件、人文思想、社会政治制度以及影响力较大的历史人物等。对于备战高考的学生来说,要对这些主干知识做到理解和掌握,同时还要对中国和世界在历史中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的发展主线和特征进行把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国古代史。在这个历史阶段,要将各个时期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等相关的制度和特征,以及这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行不断深化、理解和掌握。二是中国近代史。这个阶段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水平,具体表现存在着何种差异,相同之处是什么,重要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背景、过程、结果以及影响等要分析透彻;针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主流思想和价值观如何演变而来也要重视。三是世界史。世界上主要国家的发展过程和特点需要进行对比和分析,并归纳和总结;对工业革命的相关背景及影响进行概括。四是对中外历史进程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差异化比较。

二、高考历史命题注重对历史课程知识的考查

一是部分历史课程知识在高中历史课本中涉及甚少,但在之后大学阶段的学习中有着关键地位,也就是说,目前高考命题注重与大学历史课程中的重点知识进行紧密结合。如2012年,海南单科第14题,利用民间的传言反映我国民族矛盾的日益加剧,在高中历史课本中并未体现。

二是高考历史命题中,体现了当前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以及学术界较为热门的争论。如2011年课程标准卷第28题,利用巴黎公社的文告,充分表达巴黎公社从此开始积极关注工农群众的基本利益,从而快速获得了群众支持和拥护,解决了政治孤立的现状。

三是高考历史命题中在考查相关知识的同时,还体现出培养学生史学素养的理念,主要有史学研究观、史学思想、史学研究方法及重要的文史知识等方面。

三、高考历史命题呈现主流价值观

(一)命题中蕴含着浓厚的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主要针对的对象是个人或集体,是对国家的一种较为积极的认同感以及行为上的表示。爱国主义就是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与民族主义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站在历史的角度,中国史和世界史中都蕴含着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主干知识,这是高考命题发展的趋势。对于考试命题来说,不能只是将其作为选拔学生的要求和标准,还是整个历史教学活动的风向标,是整个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高考历史命题中,蕴含着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点,历史教师对此要充分重视,引导学生高效复习。

(二)追求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平等、公民意识

社会公平正义是整个人类一直所追求的奋斗目标,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标杆。公平正义需要将社会中的各个主体的利益矛盾进行正确处理和协调,从而有效实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民主自由平等是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景和向往。在近代史中,人们追求自由、平等以及民主的社会氛围,反对专制统治;在现代社会中,社会主义的民主得到了充分发展,最大化的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公民意识是每一位公民对自我的认识和定位,核心内容是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把国家主人翁精神与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行有机融合。因此,在高中历史主干知识中,必须建立公正平等的社会制度机制、多元化的民主体制、公民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保障人权等基本的思想主张。

(三)尊重文明多元化的同时追求和谐

民族的种类较多,文明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其中,每一种文明的发展和壮大,有着最为根本的原因和依据,同时也有着丰富的价值和积极的作用。各种各样的文明形态是整个人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人类的发展和壮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人类历史长河的发展过程中,文明与文明之间也存在着交融和摩擦,在冲突中交流,在碰撞中发展。因此,在高考历史备考中,要深入挖掘东西方文明的特征和差异,将文明之间的交流融合作为学习和复习的主线,注重对不同国家的外交手段进行学习。

(四)符合团结、合作和共赢的精神内涵

团结是任何一个集体发展和成长必须具备的精神内涵,这是一种由多种情感碰撞所产生的精神,团结能建设好一个优秀的团体,也是集体主义的集中表现。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团结能够凝聚整个集体的核心力量,能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壮大中占据优势,从而推动国家富强和民族团结。在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中,集中表现的知识点有:清代商帮、近代革命中国共关系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等。

四、结语

通过对高考历史试卷的分析,历史教师在引导学生备考时,要基于历史课本知识,将其作为高考的新趋势和新动向,善于挖掘和整合历史知识的核心和内容,将多元化的史料作为鼓励和培养学生多元化思维的手段和途径,并不断完善和优化,从而有效提高历史备考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方旭,付三龙.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与启示[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2(07)

高考历史趋势篇3

一、高考历史命题趋向“稳定”状态

第一,高考命题思想,即“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有利于高校招生的自’,、“有利于中学教学”的主导原则不变。第二,基于高考试卷的题型以及分数安排,文科12题48分;历史材料题1题32分,三科综合题历史20分,政治、历史、地理三科各占100分基本成为定式。第三,高考试题的整体难度应当略微下降,注重对学生基础的考察,整体难度应当在0.58左右。

1.高考历史命题体现“综合”能力

不仅如此,当前的教育模式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自身素质的提高。高考试题不仅仅需要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应当能够透过试卷看出学生的综合能力。命题人在出题更多注重各个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性,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此外,在历史的考试中,放松了对于细节知识点的考察,在命题时注重历史对现实的意义与指导作用。在高考历史的试题中,不再仅仅的围绕历史事件进行考察,更多的关注其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性,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与熟练运用的考察,能够充分的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面临的困难。在最近几年的历史高考试题中,都是通过其他学科知识背景的引入,考察本科目的知识,这也符合高中课程改革的标准,符合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

2.高考历史命题呈现“时代”特征

当前,历史高考试题对于时政焦点越来越关注,对于教材中细节知识考查的越来越少。这就使得历史与时代相结合,彰显出新的活力,也间接的对现实具有指导意义。其次,高考命题的角度更加新颖,选材范围更加广泛,课标理念更加渗透,能够利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提出新设问(比如说利用网络名词),实现对学生能力与素质考核的标准,也让学生能够正确的看待考试这个问题。

3.高考历史命题的凸显“自主”精神

首先,关于历史教材的编撰呈现了多样化的特征,教育部不再制定统一的教材。教材的多样性也为学生学校的选择奠定了基础,这也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其次,国家教育考试中心出的高考试卷也不再强制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允许部分省市自主命题,这就使得高考更加人性化。地方命题在彰显地方特色的同时能够有针对性的考察学生的能力。此外,允许部分高等学校自主招生,这种新的举措呼应了高考目标“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

二、新课标下的历史科高考备考策略

新课标改革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不可逆转的方向,如何在这种新时期从容应对高考,在历史高考中再创辉煌?笔者有自己的见解。

1.认真学习教改理论,迅速转变教学观念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时展的需要,呈现了越来越多的弊端。为此,应当地我国当前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与时俱进,为祖国的建设培养综合实力更强的建设者。但是,这次教育制度的改革与以前的具有较大差异如“建构主义的课程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策略”、“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知识的本质是创新”等等。只有更新观念,才能正确把握现代考试改革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做好备考工作。

2.深入研究课标教材,准确把握重点难点

在前一阶段,我国教育部已经出台了关于历史课程改革的标准。在08年,江苏省也推出了自己的高考方案,只有不断地深入学习与研究这些历史考试命题指导思想,才能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有的放矢,提高备考效率。对新课标,我们还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版本(如岳麓版与人教版)的教材,求同存异,以此来加强对新课标的理解和认识。

3.扎实打好知识基础,不断强化基本技能

有些专家错误的理解新课标的之后的高考命题指导思想,将基础知识的教学淡化,轻视。其实不然,在高考命题指导文件中,表面上是降低了对基础的考察,提倡创新。考察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只有夯实基础,才能从容不迫的应对百变难题。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就必夯实基础,让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知识来解决面临的问题。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学生只有真正的掌握做题的方法,才能够在高考中不乱阵脚,获取高分。

4.精心设置教学情景,构建和谐探究课堂

在新课标模式下,对于高考进行了改革,注重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性。所以,历史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关注时政热点,将当前的事件与历史事件联系,或者采用专业知识对当前的热点进行分析,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热情。此外,老师在课堂上应当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可以针对某一话题与学生讨论,交流。

5.系统归纳知识体系,针对考点精讲多练

在临近考试前,应当建立一个完善的知识结构,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并逐步形成历史学科思维能力。此外,对于高考中常考的知识点反复强调,拓展。在布置学生的课外作业时,应当注重质量,避免同一种类型的题目做的很多,还有众多类型的题目没有涉及。当然,定期的学习检测也是必不可少的,老师应当充分的重视每一个测试,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改变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薄弱点,让学生在高考中从容应对,考出佳绩。

高考历史趋势篇4

高考中对历史学科的考察,不仅仅考察学生对书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更主要的是设置历史情境,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总结概括的能力、将不同时间的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的能力,分析历史事件发展的原因及结果的能力。从这种趋势中看,高考更加侧重对学生能力的考察,为此,高中历史老师需要转变历史教学模式。

一、中国古代史教学

首先是中国古代政治史方面。高考出题一大特点之一便是给出一段历史材料,根据材料提炼知识点,开阔思维,进行答题。为了让学生在做题的时候从容的应对各个题目的变形,高中历史考试在每个板块讲完之后,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了解早期中国各个时期的政治制度,例如:夏商西周的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的演变特点,秦至清时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萌芽、确立、,秦朝、西汉、以及唐宋元明清各朝代中央和地方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国古代经历的世官职、军工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选官制度演变,以及古代的监察制度的发展演变。

然后是中国古代经济史,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史从井田制、到封建土地所有制、到均田制,体现从私有向国有的转变;中国古代经济形态从奴隶制经济到奴隶社会经济,从封建经济到封建社会经济;中国古代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政策等。

最后便是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汉代出现了新儒学、以及后期的宋明理学、明清的儒学思想,每一时期的发展都有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分析好作品风格,人物特点。

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中,老师需要带领学生分清各制度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描绘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各制度的特点,让学生了解每一种政策、制度的特点,真真正正做到无论考察形式如何变化,都可以明确的说出这是哪个时期的何种政策。

二、中国近代史教学

中国近代史主要是指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新中国成立(1840-1949)期间,在中国近代史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让学生围绕两条线索学习:其一,由于外国列强凶野蛮入侵,导致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二是由于国家不断衰落,中国各个阶级开始了救国存亡的反帝反封建运动,推动中国逐步向近代化前进。

在学习列强入侵我国时,以PPT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每场战争的背景、结果、影响、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分析列强侵略中国的趋势、日本对中国的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日本侵华过程中的重大事件(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等),中国反帝反封建运动中的开眼看世界、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等。

在这种有线索的历史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严格按照线索教学,用线索将各个事件联系在一起,这种线索式教学能够让学生对历史整体有充分的了解。

三、中国现代史教学

中国现代史是指新中国到现在这个阶段。在这个模块教学中,老师可以将中国现代史分为两个版块:新中国的政治建设、新中国的外交。在中国政治建设这一版块中,可以从年代入手,如五十年代:民主政治方面: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三大民主政治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共的良好开端;新时期的政治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制度的恢复和发展、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在新中国外交这个版块中,外交方针在五十年代表现为: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另起炉灶;七十年代表现为:和其他国家积极交往;新时期表现为:以联合国为中心,支持多边外交、积极参加地区性的国际组织、不和其他国家结盟。

高中历史老师在讲中国近代史时,可以借助中国拍摄的七八十年代的影片,从影片中体会中国的变化,这个时期是和学生最接近的时期,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老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以辩论的形式让学生分析中国当生的历史事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各抒己见,还能了解其他学生的想法,能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四、外国史教学

在讲授外国历史的时候,老师需提前给学生讲好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外国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方便学生了解各个事件发生的导火索。除此之外,学生经常看到一个关于外国史的材料题,感觉无从下手,这就要求历史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多采用材料题作为例题讲解,教导学生在做题时要分段分层、标题化、序号化。例如,一道高考真题: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中发言说:“诸位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利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再做这个题目时,按照划分段落、序号化、标题化的形式,分析出试题的考点在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定”,如此,就可以分析出题目应该如何解答,也就可以明确出答案。因此,老师应该多多用这种资料题讲解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考历史发展的趋势更加西方化,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分析能力,纯粹考知识点的出题方式已经非常罕见。高考历史主要分为四大模块,老师应该注意模块教学,让学生真正梳理好每个模块的知识点,建立好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高考战场中能够从容的应对各个题型、各个题目。

【参考文献】

高考历史趋势篇5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05-0006-02

\[作者简介\]邱俊(1987―),男,江苏省南京市大厂高级中学教师,二级教师。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人文学科中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是当代学术发展的重要特点和趋势。就历史学科而言,历史学家早就尝试从不同的学科视角、用不同的学科研究方法对历史问题进行综合研究。

史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必然影响高考命题。仔细研究近年课改区高考历史试题,所体现多学科交叉渗透的色彩越来越明显。笔者尝试以2013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为例,探讨高考历史命题中所体现的多学科交叉渗透趋势。

一、以文证史,多元文本解读历史

文学和历史学同根同源,在发展的过程中紧密相连,互相影响。文学作品是某一特定时期历史生动形象的反映,包含大量补充、证明、解释历史的信息。近年来,西方后现代主义史学兴起,他们认为“文本性是每个人的历史的操作条件;要想像某种非文本的历史是不可能的。过去留给我们的材料必须‘在当时它所产生的语境中被解读’”。\[1\]诗歌、散文、小说、歌谣、神话、民间文学,甚至口述文学等文学作品都成为史学研究的文本,高考突出对这些文本做出史学情境解读。2013年多种文本进入高考历史命题的视野,涉及诗歌、小说、民谣、话本等。江苏卷4和6题选取清代《望江南百调》和《京华百二竹枝词》两篇文学作品作为文本材料,要求学生能够获取文本描述的历史信息、分析文本创作反映的时代特征和判断创造者的认知和态度。

表1中国轮船统计

年份船只吨位

其中千吨以上船只

船只吨位

19281352290791117213482

19302792415447138247969

19323456577257178342211

19353895675173208461812

《望江南》是传统的词牌,短小精悍,朗朗上口,成为历代咏诵江南地区社会面貌和风俗人情的重要载体。该词反映清代扬州地区盐商的生活场景。盐商由于垄断盐业贸易,积累大量财富,同时盐业贸易也推动扬州地区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繁华。扬州盐商成为诗歌咏诵的对象,本身也说明作者自身情感色彩和所处时代社会风气的变化。

竹枝词是以吟咏各地风土为其主要特色的文学体裁,对社会生活史、文化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因此,这一材料在高考历史命题中频繁出现。本题材料中《京华百二竹枝词》形象展示了近代北京地区报馆林立、报纸发行多,而且肯定了报纸开启民智的功能和作用。最有趣的是通过谐音双关的手法指出报纸宣传“大同”等维新变法思想,表达作者鲜明的感情倾向。

二、计量史学,多种图表呈现历史

当代史学的特点之一是计量革命,历史研究者试图把史料置于可计量研究范围之中,运用数学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定量分析,从而试图客观说明历史变革和发展的进程、结构。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更是大大推动这一历史研究趋势。在中学历史教学和测量评价中,数字和表格使历史得以直观地呈现,有利于学生学习情境的构建和能力素养的提高,因此成为历史高考命题中一种常见形式。2013年江苏高考试题中有四道题目的命题情境以数字图表方式呈现,基本上囊括了几种常见的图表形式,旗帜鲜明地体现高考命题这一趋势。

四道题目运用了四种常见的图表。8题是一个单纯历史数值的列表,要求学生能够比较不同项目的具体数值从而认识历史进程的发展变化,进而分析导致这些变化可能产生的历史原因及带来的影响。学生从表格可以得出1928―1935年中国的船只数量、规模有较大发展,其中千吨以上大船占有重要地位。结合时间要素,可知是受到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12题是一个簇状柱形图,这种图表强调不同类别间的值比较。题目中,从1990年到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无疑得益于南方谈话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完善。

图21978~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

三、心态史学,内心深处理解历史

20世纪历史学研究大量借鉴了其他社会科学的方法论,心态史学就是历史学和心理学相交叉发展的成果。心态史学是理解和解释人类历史活动的一种认识方式,它重视历史上各种类型人物的欲望、动机和价值观念,重视历史上各种社会集团、各种阶层的精神风貌,重视平静年代人们的精神活动和激荡岁月中人们的精神变化,重视上述这些因素对历史进程所产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简而言之,心态史学关注历史全体和个体的心理状态及其对历史产生的深刻影响。2013年江苏高考尝试从心态史学的角度来观察和解读史实是试卷的一大亮点。

2013年江苏高考创新地以心态史学角度来观察和解释历史,创造新的设问情境。22题从民族凝聚力来分析影响抗日战争的因素,实质是关注在宏大历史事件中的群体心态对于历史发展的影响。而23题明确关注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中罗斯福的心理和人民的心态,强调民众信心提升对于渡过经济危机的客观作用。高考命题中从多角度设置问题情境,不单纯是一种新的史学观念的介绍,也引导考生多角度看待历史问题的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四、左图右史,地理空间历史认知

关注地理环境对历史发展的影响是史学界的优良传统,中国古代就有左图右史的传统。历史唯物主义则认为自然环境是物质资料生产和社会物质生活必要和经常性的条件。现代西方年鉴学派在史学研究中强调历史长时段的架构,看重地理环境对人文社会的深远作用。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环境问题的突出,史学研究中越来越关注地理空间因素的影响。电子信息技术进步(如GIS技术和图像资料运用)使得地理空间成为历史研究在继承传统研究的基础上新的途径和手段,极大地丰富了历史的研究内容。法国著名历史学家、汉学家安克强接受上海《文汇报》采访就认为:“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地理信息系统)并不是历史学研究中一个简单的工具,而是能够帮助研究者找到研究方向和路径的关涉到想象力的技术。”\[2\]2013年江苏高考历史20题从地理空间角度来重新审视地图在历史学科的运用。

图4被占领的德国 1945~1949年

地图是以形象的符号表示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相互联系与动态变化的图形,它把广阔的地理空间缩变成可视的准平面,把丰富多彩的地理环境浓缩成为满足人们不同需要的图形语言。\[3\]虽然传统史学研究一直重视地图的使用,但本题从创新的角度展现了“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把人类历史活动纳入到地理空间中考察,颇具新意。地理空间既为人类历史活动提供物质基础和平台,自身也是历史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可以看作是对传统史学观念的继承与突破,也是对今天史学研究趋势的一种呼应。

参考文献:

高考历史趋势篇6

自2004开始江苏省获得命题自,教师通过对新课程背景下江苏省历史高考命题的研究,一方面可以感受历史高考命题趋势和方向,另一方面可以从试题中获得正确的备考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复习的有效性、针对性,进而提高历史高考成绩。

一、试题类型变化趋势

纵观单独命题的江苏历史高考卷,2008年开始考试时间由120分钟减到100分钟,考试总分也由150分减少为到120分。选择题的题目减少,分值减少,难度加大,非选择题题型方面有较大变化:2004年到2007年都是两种形式,2008年只有材料解析题一种形式,必做3题,选做2题,主要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归纳总结有效信息的能力。

二、内容变化特点趋势

(一)注重基础知识,突出思维能力。

江苏高考历史卷紧贴中学教学的实际,重视基础和能力;突出学科主干知识和重点内容;强调整合和实践,逐步加强对学生理解和思维能力的考查。2007年考题灵活性明显加强,角度非常新颖。如第25题王安石变法题最后一问,两种不同的观点学生可以任选一种并说明理由,答案不惟一,学生只要言之有理均给分,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充分想象的空间,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判非正即误的单一模式。

(二)注重专题联系,设计灵活新颖。

2004、2005年高考弱化了对专题知识的考查,2006年以后高考中出现了专题类的题目,专题联系使得试卷跨度很大,设计灵活新颖,纵横联系,旧题翻新意。

(三)注重图文并茂,激发探究兴趣。

江苏历史高考试题营造了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生活的氛围,试题中非文字信息源比重越来越大。其中图片最为突出,呈明显的增长趋势,图的范围广泛,有地形图、人物图、货币图、宣传海报、漫画、书法作品、历史图片、连环画、美术画等。文字题越来越多地利用文献创设情境来命题。丰富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体现了史学的博大精深,也使得试卷图文并茂,激发了学生做题的兴趣。

(四)注重人文科学,扩宽知识层面。

与2006、2007年的试卷相比,2008年的试卷难度明显增加,出题方式新、取材开阔是主要原因,选择题的难度比以往有所上升。比如第15题大科学家牛顿这一知识点,选用了其墓碑铭文:“他以神一般的力量……第一个证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图像。”学生要作出正确判断,除了要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外,还要具有相关的人文与科学素养。

(五)注重时代气息,关注现实生活。

试题不避时政热点和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热点问题,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增强了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体现了历史思维能力和思想教育的功能。2008年第6题接生题就很富有时代生活气息,说明社会习俗和思想文化史也可以以生活化的材料为题目创设新情境,这种鲜活导向的新题型不可轻视。

(六)注重地方特色,培养爱国情怀。

历史教学在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的同时,更要让学生感知地方历史、地域文化的内容。如2006年试题中的第1、3、6、7、24、28题都是考查与江苏地区有关的内容,既改变了教材缺乏生动具体情节和缺少趣味性的不足,又激发起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和献身家乡建设的热情。

三、教学思考及应对

(一)强化课标意识,兼顾不同教材。

新课标是“一标多本”,不同版本对同一问题的表述,以及历史基本知识点有所差别。教师要紧紧依托《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找到人教版和人民版两种历史教材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将所须掌握的内容从不同的版本中挖掘出来,使复习有针对性。

(二)理解主干知识,注重思维训练。

新课程提倡“为理解而学”,近几年江苏高考试题大大降低了对繁琐的历史知识点的记忆要求,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重点的知识;加强了对历史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考查。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主干知识的特点,采取“联想、谐音、口诀、特征、谐音、归纳、理解、数字记忆法”等手段,帮助学生记住重要的基础史实。

新课改的理念是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其阅读材料、提炼有效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优化课堂结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给学生各种试题的解题思路、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比较和概况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答题的正确率。

(三)建立通史体系,形成立体思维。

新教材是专题史,进行通史复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进行知识整合时教师要以主干知识为枢纽,以线索为网络,形成独特的知识框架,通过对每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科技、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知识梳理,给学生一个知识网络。通过通史复习,学生能够对前后知识联系比较触类旁通,古今中外融会贯通,形成立体思维;放宽历史视野,善于纵横联系,有通概的眼光,能举一反三。

(四)关注社会热点,提高学习兴趣。

围绕热点出题,是江苏高考的一大特色。社会热点不仅包括人类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相关的热点问题,还包括一些百姓生活中的热门话题。近几年的高考题大多从现实生活的热点问题设题,考查的是专题类的问题。学生在平时要关注国家大事和身边发生的重大变化,学会用所学的历史知识解释和分析现实问题。

尊重高中历史教材的观点和表述吸收史学研究的新成果,让高考历史试题更多地具有新意和时代气息,是近年来各类高考历史试题的共同追求。对于这些文献材料和图像材料及史学成果,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认真观察,它们是进行训练的好素材,可以将历史知识生动化,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五)探究高考试题,积累备考经验。

近几年的高考题,无论是题目的构思还是答案的构成都给我们以很多启发,用它们做范例,既不会迷失方向,又可以少走弯路。对这些典型题,教师要发掘其丰富内涵与思维角度,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变式训练,尽可能缩短与高考题在思路、心理等方面的距离,积累备考经验。

近几年江苏历史卷命题稳中有变,一改以往江苏高考历史卷平易、浅显的本色,侧重对学生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学习的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考查,彰显了江苏地方特色,人文气息相当浓厚,富有勃勃的生气。

参考文献:

高考历史趋势篇7

(一)2011年福建省高考文综试卷第Ⅱ卷第41题A题:(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日本仿效普鲁士确立近代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日本与英国的君主在近代中的权利差异。

此题的第一问侧重考查学生阅读和概括材料的能力,只要对材料一、二进行比较,就不难归纳出两者的共同点:日本仿效普鲁士确立近现代的主要内容是天皇作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在议会协助下行使立法权,统帅陆海军。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日本与英国的君主在近代中的权利差异”渗透了必修一专题七第一节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的内容,通过对选修和必修史相关内容的比较,可知两国政体的差异在于君主的实际权力不同:日本天皇权力至高无上,英国王权受限制。

同样是比较,一问以材料及选修史为基础即可;一问则要联系必修史的相关内容才能回答得完整。

(二)2012年福建省高考文综试卷第Ⅱ卷第41题A题:(1)据材料一指出马丁·路德的主张。为什么材料二所述“公开书”销售这么大?

此题的第一个问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不难得出马丁·路德的主张:建立民族教会;司法权实行政教分离。第二个问项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材料二“公开书”可联系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背景之一——改革史第58页第一段末行“德国社会各个阶层对都会普遍不满,整个德国与都会的矛盾非常尖锐”得出原因之一:反映了德意志民族的迫切要求;而原因之二:“印刷技术的应用”则必须联系必修三专题二第一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第26页末二行:“印刷术传到欧洲后,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以及27页的资料卡片:“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的发明……这些都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才能得出。这就既需要选修与必修史相关知识的联系,又需要中外相关知识的联系才能答好问题。

(2)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推动“点燃了整片森林”的力量还有哪些?

此题的第一个问项主要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联系改革史所学可知引发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导火线是:罗马教会兜售赎罪券。由此得出理解之一:路德原本反对罗马教会兜售赎罪券。“却点燃了整片森林”则要联系必修三专题六第二课人性的复苏95页倒数第二段最后二行:路德的思想和主张引发了德国和欧洲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由此得出结论:引发了西欧宗教和世俗社会的改革。而这在选修课本上根本就没有提及。第二个问项其他力量可联系选修课本中马丁·路德改革的作用去发散思维:国王、诸侯等;人民群众;卡尔文(加尔文)等教会人士。

高考历史趋势篇8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139-03

2007新课改后的高考《考试大纲》提出:“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对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目标要求作出了全新表述和阐释,由关注知识积累转向关注学习能力,由关注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习过程。为体现这一转变趋势,近年江苏高考试题的命制越来越借助史学研究的新理论和方法为工具,注重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史学素养,其中计量史学的理论和方法的运用和体现尤为突出。下面,笔者就计量史学的基本内涵及在近年江苏高考中的体现,以及就此类题目的解题策略做一定介绍、梳理和探究。

1 计量史学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计量史学(Quantitative Method of History)又称历史计量分析方法或历史定量分析方法。是指运用数学方法、统计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技术,通过各种数据关系,揭示和认识历史的一种方法。[1]

计量史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突破了过去传统史学中以个体和事件为中心的政治史,为当前以群体和过程为主体的整体史研究提供了利器。计量史学有以下特点:一是研究对象由个体至群体;二是用数据说话,更精准科学;三是用数学表达,语言更精炼;四是由定量到定性的结合更精当。计量史学有着如此多的特点,其优势不言自明,它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使原来不够确定的历史问题得到可靠的数据的证明,能够揭示历史发展的特征动因和发展趋势,使历史研究向科学化精确化发展,扩大了新的研究领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法。因而今天,计量史学的研究方法不仅在经济史领域,在政治史、文化史、社会史(包括人口史、家庭史、妇女史)、心态史等领域都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成为其研究的重要范式和工具。杰弗里・巴勒克拉夫曾经说过“就方法论而言,当代史学的突出特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所谓的‘计量革命’”。[2]

2 计量史学在近几年江苏高考中的应用和特点

笔者对2008年以来的江苏高考中体现计量史学的理论和方法的考题作了如下不完全统计:2009年底12题;2010年第11题、第12题、第16题;2011年第2题、第16题、第23题(主观题);2012年第14题、第23题(主观题);2013年第8题、第9题、第10题、第12题、第13题、第23题(主观题);2014年第15题;2015年第8题、第18题,2016年的第9题、第17题。

综合统计分析,该类考题有以下特点:

第一,在高考试题中分布日益广泛。自新高考以来,除了2008年高考试卷中没有体现,其余年份的高考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尤其是2011年,2013年该类试题分值均超过10分以上,2013年达到20分之多。从题型分布看,不仅有选择题,也有主观题,如2011的第23题,2012年的第23题,2013年的第23题。

第二,数据研究手段和方法各异,试题形式多样化。以上的试题主要通过各类统计数据资料,以数字关系作为论证历史问题的确切根据。简单的初级数量统计还占着相当的比重,将数据制成各种数据表格、数字条形图、柱形图、饼型图,折线图等进行初级统计比较。但一些更为专业的手段如回归分析、相关分析、时间序列等较高级的数量分析手段也悄然渗入历史高考命题的领域。

第三,试题涉及的内容范围日益扩展。虽然必修二经济史和社会史依然是涉及此类试题的核心领域,经济史的相关历史文献包含了大量数据和统计信息,如赋税、物价、产量的数据等经济资料,计量史学可使用数据统计方法合理处理和利用以往传统史学无法处理的这些大量史料。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历史学科的其他领域,如政治史、文化史、军事史、环境史等诸多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进展。如2010年的第10题,2011年的第2题,2013年江苏卷的第13题。

从以上统计和分析可看出,计量史学研究方法在高考中的考查呈现出数量越来越多、力度越来越大的趋势。

3 例举几类典型计量史学类高考试题与解题策略探究

3.1 典型例题解析

3.1.1 柱状图

柱状图是一种以长方形的长度为变量的表达图形的统计报告图,易于比较各组数据之间的差别。在明确比较内容之后,注意高峰值的背景原因。

例一,(2013年江苏高考第12题)下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的经济理论是( )

A.社会主义的高度计划经济

B.自负盈亏的分配管理制度

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形势观

【解题指导】此类题是计量史学在历史高考中的典型运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解读好数据图的有效信息,这道题在数据处理上比较简单清晰,柱状图能一目了然地看出在“甲线段”相应时间内数据的上升趋势,再根据题意“经济理论”作出判断是C。

3.1.2 折线图

折线图可以显示随时间(根据常用比例设置)而变化的连续数据,适用于显示在相同时间间隔下数据的变化趋势。

例二,(江苏卷2015第18题)下边是1920~1940年的美国经济数据图。对该图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

A. 1921~1930年预算结余,反映经济政策顺应时代要求

B. 1930~1932年预算赤字,反映政府全面加强经济干预

C. 1933~1935年预算比重接连增加,表明公共开支增多

D. 1936~1938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表明经济出现复苏

预算结余或赤字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百分比,1920~1940

【解题指导】此类题目主要考查历史事物的数据特征(静态特征、动态特征)、数据关系(不同类型数据之间的联系性、相关性)、数据成因(形成数据特点、数据关系的成因)可以显示随时间(根据常用比例设置)而变化的连续数据,因此非常适用于显示在相等时间间隔下数据的趋势,或上升,或下降,或曲折发展。因此一定要仔细观察图表曲线的走向,然后需要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变化的原因。观察图,1921~1930年预算结余时期,反映了美国经济的发展,而这一时期,也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逐步走向尖锐时期,A项错误。1930~1932年是胡佛当政时期,他继续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B项错误。根据图片信息观察,1933到1934年预算比重呈增长趋势,1934年到1935年财政预算有所下降,故C项错误。预算比重的下降是经济形势好转的表现,D项表述正确,符合题目要求。

3.1.3 饼状图

饼状图可以显示一个数据系列中各项的大小与各项总和的比例。

例三,(2013年江苏卷第13题)下图为古代雅典居民结构的比例图,观察图示信息,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A. 雅典超半数的居民拥有公民权

B. 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

C. 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

D. 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

【解题指导】在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注意观察饼图中的数据点显示为整个饼图的百分比,单个饼图注意比例大小之间的差别,多个饼图注意各比例之间的变化。观察图片可知当时雅典人口约有40万,享有民主的自由民只有16.8万,故A项中“超半数”的说法与其不符。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雅典的民主是本城邦男性公民的民主,故排除C、D两项;本题答案是B。

3.1.4 表格类

表格类题目信息量大,对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

例四,(2015年江苏高考第8题)下表展示了1914~1920年华商火柴厂的发展情况。对表中数据的解读正确的( )

A. 辛亥革命直接导致了1914~1915年工业发展

B. 火柴进口量的递减影响着华商投资额的递增

C. 火柴业发展折射出近代民族工业的某些特征

D. 反对“二十一条”推动了1920年的投资高潮

【解题指导】在解答这类题目时,第一步,要仔细读表格,看标题,确定答题方向;看表格关键数字信息,注意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第二步,要高度关注提示语,表格类题目中的提示语是解题的关键,很大程度上也是最终答案的组成部分。第三步,捕捉表格中潜在的动态信息,即读出表格中所蕴含的变化,态势等。第四步,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数据、综合判断得出结论。从本题表格数据看,火柴进口量逐渐递减,但无论是新厂数还是投资额,都呈波状,B项错误。反对“二十一条”兴起于1915年,D项错误。从图片数字看,近代中国火柴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体现了近代中国民族的某些特征,C项表述正确,符合题目要求。故选C项。

3.2 解题策略探究

综合以上几种类型的题目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不管哪一类型的数据图,它都是用数据说话、用数学表达、定量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从构成看通常都由“标题”、“图表”、“注”三部分组成。因此,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一些基本对策:

第一,指导学生阅读数据表的标题,明确考查内容方向。标题是整个试题的灵魂,数据图表都是围绕它呈现的。它一般包含着时间、空间、人物等重大破题信息,会反映出该图表的考查要求,因此关注好标题就可以明确考查方向。同时还要注意数据图表的“注”,重视数据图表的来源,这有时会直接影响对数据的客观分析。

第二,引导学生把握时间信息,确定考查历史阶段。每一张数据图几乎都隐含着重要的时间信息,因此观察数据图首先要确定该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发生的历史时间,据此把握相应历史阶段特征。要注意的是,历史时间包含显性时间和隐性时间,隐性时间需要借助试题中的相关文字信息获取。明确时间后可据此确定在时代特征、发展趋势、历史潮流、主要矛盾相关历史信息等。

第三,引导学生学会读取和观察数据变化,挖掘关键有效信息。不可忽视的是,历史现象和历史过程中的数量、数量关系和数量结构具有显性和隐性两种形式。因此,观察显性数据和提取隐性数据是关键的一步。[1]首先观察数据图表的具体内容,它有几个项目组成;其次准确把握数据图表中数据的变化,学会横看和纵看比较数据。柱状图要注意相互间数据的高低变化;曲线图要注意与时间联系反映的高低起伏;饼状图要注意各项数据的比例关系;表格图要注意横纵栏的数据大小变化;再次根据数据提取首、尾、最高、最低等数据,合并同类项,看数据升降、最高点、最低点、变化趋势等信息。最后要注意切记只看图表的个别数字或具体情况,或者只关注微观具体数据而忽视对数据规律性信息和数据整体变化趋势的宏观把握。

第四,引导学生把数字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透过现象看本质。计量史学,就是通过运用各种比较成熟的数学手段,来研究历史社会中的数量及数量关系,试图从数量的角度来揭示历史现象和历史过程的深层次本质。[1]因此从数据统计图中全面有效的提取数据信息后,注意将其译成文字信息和历史知识,要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即把感性直观表象转化为理性的思维概括;要变静态观察为动态分析,并从各种数据的动态变化中探寻历史现象和历史过程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东西,即抓住历史深层次本质问题。

以上是笔者在高中历史教学尤其是高三备考实践中的一点探索和感悟,只是管中窥豹,但希望能对广大同仁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高考历史趋势篇9

1DCS历史站存在的问题

我厂一期两台300MW机组DCS控制采用的是横河YOKOGAWACS3000系统,做为一套成熟的分散控制系统,CS3000本身具有数据的趋势显示功能,但是只能作为实时趋势进行查看,要想记录并保存历史数据,必须要安装横河控制系统的历史趋势软件包,在DCS控制中配备了历史数据站,作为对历史数据的保存,但是由于PC机硬盘容量不够和历史趋势软件包的限制,导致许多的现场数据无法进入历史站,即使进入历史站的数据也只能够保存一周,而根据热电厂《热工标准规程》中规定,历史数据保存无法达到行业的标准,另外由于当初将历史趋势文件包安装分别安装到了不同的操作站上,趋势画面上的数据是已经定义好的,无法进行数据的重新组合,这就为机组的事故分析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此在我厂#1机组进行大修的时候,就对历史趋势进行了技术改造,新增加了独立的历史趋势系统,它是独立与DCS的一套历史数据采集分析系统——Exquantum/HDM,它也是横河公司开发的专门应用于数据保存的历史趋势软件。

2系统配置

本次所新增的历史趋势系统,配有一台服务器,三台OPC,一台网络交换机,一台显示器。做为服务器PIMS0145的硬件配置最高,内存为32GB,硬盘容量为2TB,这就为机组数据的保存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并配置了可刻录光驱,对于进入历史站的数据可以做定期的备份,根据安规的要求备份的历史数据除了可以保存在本地磁盘上以外,还要保存到光盘上,以确保历史数据的查找和备份。三台OPC站主要的功能是完成数据的采集。网络交换用来实现趋势系统与DCS各控制站和操作站的通讯,网络控制与DCS是一样的,为双网控制,分别是控制网和开放网。服务器PIMS0145的主要功能就是进行系统的配置、历史趋势的定义(包括趋势画面和监测数据的定义)、日常维护(历史数据的备份)、远程登录等,用来进行系统配置与趋势定义的是基于SQLServer数据库的Exquantum软件,SQLServer数据库用来保存历史数据,数据采集的方式为ExquantumServer从OPCHADServer(S)中采集过程数据进入到Real-Timedatabase,从而能够实现数据在YOKOGAWADCS和Exquantum之间的等值传递。

3趋势调用

Exquantum/HDM所采集的数据在最初的定义完成后,就不需要再进行太大的变动,而为了日常观测数据和维护数据库,在运行人员监测机组运行状态的PC机上安装了趋势客户端,供运行人员调取数据时使用,其使用权限仅限于查看数据,而无法进行编辑。在热工人员使用的工程师站内的两台PC机上安装的趋势客户端,除了能够进行数据的调取以外,还可远程登录PIMS0145,完成对趋势库的日常维护,趋势查看软件共有两部分的功能,一部分为趋势查看—Trend,另一部分为报警与事件分析—AlarmandEvents。

Trend功能内常用的是FourPenTrend和EightPenTrend,是在一个趋势画面内可同时显示四个数据和八个数据,并且数据是可以任意组合的,如图:

它是用不同颜色来区分不同的数据,并且软件会根据数据的数值来自动调整用来显示的上、下限的量程的,这样就可以使每组数据的显示都是在显示区域的中间部分,若不需要某一组数据的显示,可以在其标签名上双击或者将其标签前的对勾去掉。如果平时总是需要调取的一些相关数据来进行分析,则只需要将这一组换面进行保存,下次再使用时只要打开相关的文件名即可,不需要每一次都重新进行对数据的调取。此画面可以查看数据的实时趋势,也可以查看历史趋势,使用历史趋势按钮后,在时间选择器内输入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即可调取相关时间内的历史数据。数据查找则是在趋势软件的右侧区域内完成。此趋势定义并没有把所有的数据全部定义到数据库中,如果在日常的维护中增加某个数据到历史库中,则需要在Exaquantum软件中的AdministrationTools内完成,当然这样定义的数据趋势的显示是要在定义点时间之后的才能显示出来的。

报警与事件分析—AlarmandEvents,主要是包括过程报警,系统报警,模式/状态报警,操作员操作记录,工程师维护记录等。系统报警用来监视控制系统的异常,过程报警用来监视数据的数值显示的异常变化,模式/状态报警用来监视仪表模式和状态的改变,操作员操作记录和工程机维护记录则能够记录下每台PC的哪个时间有哪个用户进行了哪些操作,这些报警和记录对事故的分析都提供了足够的信息。

4结束语

此次我厂对#1机组历史趋势系统的改造事实证明是成功的,它为我们对机组实时数据的监测、对历史数据的保存,报警监测,故障分析提供了最直接和可靠地数据源,极大的提高了机组运行的稳定性。

高考历史趋势篇10

【中图分类号】K0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019-02

120世纪80年代开始,社会史内容进入了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

20多年来,社会史已经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相对主流的研究方向,从一定意义上改塑了传统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基本格局。

社会史是以“人”为轴心的历史。社会史以“人”为核心,不是指某个具体的人,而是作为某个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整体意义的人的历史的演变。社会史不是一个特定的史学领域,而是一种新的视角,新的路径,亦即一种“自下而上”地研究历史的史学范式。

当然,社会史研究之所以以主角姿态登上历史研究的舞台,自然有它自身鲜明特色及研究意义。第一,在研究时段上,社会史研究大多选取了变化剧烈的近代社会作为研究对象,近代社会史在中国社会史复兴与研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第二,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更加突出问题意识。它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使社会史研究逐步走向深入。第三,社会史实际上是在历史学和社会学的交叉渗透基础上产生的新学科,具有高度综合性、边缘性、交叉性的特点。

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推进,社会史研究也打上新的时代特征。第一,由精英的历史转向普通民众的历史。社会史的研究对象的日趋“下层化”或“大众化”。第二,新时期的社会史与以往的历史著述侧重于政治事件不同,其研究密切关注的是同社会大众日常生活相关的内容,这使得历史学研究内容带有了浓郁的生活气息。第三,由一般历史事件转向了重大的社会问题。社会史崛起伊始,就试图从历史的纵向探索中为现实的社会问题的化解提供历史借鉴,并借以强化史学的社会功能。社会史以高度开放的姿态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学科特色。

2理论方法革新,跨学科的研究成为必然趋势,新的技术观念渗透其中

随着近代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研究特色也更为鲜明,即史料多,范围广,多方面阐释。量化并非研究历史的唯一方法,但它能够以简驭繁,对大量史料的处理,特别是有数量的史料处理必须应用此法。故学者应该加强数理训练,进而建构模型把研究向前推进。而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理念的引进及应用,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将为近代史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3史实考证将会更为深入,误读的历史将被更好的修正,政党偏见也将被逐渐淡化

(1)中华民国史的研究仍旧会成为热点对民国人物的误读,对国民政府的误读,对政党偏见会逐渐淡化。对国民党政权以及蒋介石、胡适等人物这样一些在过去比较敏感而研究相当薄弱的问题都有了大胆的开拓性探讨,尤其蒋介石研究备受关注。

(2)对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研究会更加客观。关于新政与制度变革研究,关晓红认为,清末政制的转型,决非单纯移植西方制度,而是社会变动与实际需求内在潜因促动下,逐渐突破旧有规制束缚,以表达新的政治诉求,不断导致职能转变与内容更新的结果。迟云飞对清末新政时期的平满汉吵域问题作了专门探讨,指出在清政府平满汉吵域的措施中,地方官多任用汉族人,而中央核心层,仍由满族亲贵控制。这种情形加剧了社会的不满,加速了清廷的覆亡。

(3)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研究方面也会更加实事求是,明显摆脱了以往教条主义框框的限制,对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新的探讨,对许多历史人物的研究有了新的视野。

4三种日趋明显的历史观呈现在我们面前,即更趋精细的历史观、长程的历史观、内部取向的历史观和总体的历史观

更趋精细的历史观主张以一种更为精细的观察视角,通过对史实的细致重建,再现历史的复杂性和多面相。以期最终达到历史真像之再现,这在很大程度上预示着本世纪历史研究的走向,实不容忽视。

长程历史观的一个长处,便是能够在较大的时空范围内梳理历史发展的脉络,揭示历史表象之下更深层次的运动,从而进入所谓“总体史”研究的新范式、新境界。比如,对社会结构史的研究就是如此。社会结构是社会各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关系架构,是庞大复杂的社会的存在方式,它的演变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是社会的整体性、根本性的变迁。其相对稳定性和整体性,要求由过去偏重短时段的研究,演进为重视长时段的研究。

内部取向历史观“主要指在研究中国近代史时把注意力集中在中国社会内部因素,而不是放在外来因素上”。在日本,有沟口雄三、滨下武志等倡导“亚洲视角”,主张站在亚洲自身历史演变的立场,“从亚洲出发进行思考”,“从亚洲来看欧洲”,重新诠释西方对亚洲的冲击和影响。循此思路,也可以有所谓“中国视角”,从中国内在自身规定性方面,从中国文化传统的可变性与不变性方面,重新审视西方对中国的影响。

作为研究范式的“总体史”,它追求的是层累结构的丰富性和范式转换的多次性、多样性,不能局限于现有的某一典型范式或终极范式,它主张对历史进行“全景式”或“全辐式”的把握,但它并不排斥微观的、具体的历史研究,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小中有大、以小见大,把握和审视是宏观的,切入和描述是微观的,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史学风格。

此外,兼容并蓄,吸收港台欧美学界关于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成果,不囿于本土研究,为研究注入新的元素,找出新的视角也是近代史发展的明显趋势。而拥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追求正确的解读历史的方法,挖掘新的史料是结论更经得起推敲及填补学术空白也将是近代史研究的新趋向。

现实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需求将成为近代史研究今后持续发展的动力源,现实社会对史学的这种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史学工作者对研究领域和课题的选择。可以预见,中国的近代史研究在广大学者的共同努力下,顺应时势,开拓创新,必将开辟出光明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沈雲龍,李國祁,王聿均,王樹槐.“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过去与未来”座谈会议发言记录.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4期 1985/06411-425 

[2] 徐波.《近代以来国内中国近代史研究趋向》.山东大学.2007-10-20硕士论文 

[3] 朱英.更加完整和客观: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发展走向.史学月刊,2004-06-25 期刊 

[4] 王先明.《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的历程及走向》.历史教学(高教版). 

[5] 李侃,李占领.《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历史教学. 

高考历史趋势篇11

复习课不同于新授课,它是对旧有知识的系统整合,把以往零乱无序的知识、概念以及解题思路等整理、归纳,从而达到条理化、体系化,最终实现浓缩化。一堂高效的复习课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以学生为主体,逐步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在这一理念下,历史复习课也要进一步地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完善认知结构的过程中温故而知新,领悟历史的学习方法,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下面,笔者就以人教版必修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一课为例,谈谈新课程下提升高中历史复习有效性的几个策略。

一、认真研读新课标和考试说明,指导学生明确复习重点和方向

高中历史考试说明是考察学生在历史课程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的重要依据。它规定了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命题要求、考试范围等,也是高考复习的指明灯。所以教师首先要积极研读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从而为每一节复习课抓准复习目标和核心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做法就是:认真细致地研读课标和考试说明中对于知识与能力要求的行为动词,把握其要求的难度与深度,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一般而言,常采用“知道”“了解”“理解”“概述”“归纳”“认识”和“探讨”等行为动词,以区别不同的能级要求。如《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这一节的课标是:“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其中“了解”属于相对浅层次的知识的概述与再认的要求,“认识”在能力方面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而“探讨”则体现了高中历史新课程下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实现三维目标的特点。

因此,教师一定要认真研读这些行为动词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和知识难度的界定,从而对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教学策略,并有效掌控复习过程中的难度定位,这样才能给学生以有针对性的指导,进一步提升复习课的有效性。另外,在研读新课标时,必须严格以课标为基准,凡是与新课标和考试说明中没有关联的,都可以进行删除,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二、大力夯实基础,加强学法指导,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高考命题,离不开历史基础知识,知识又是能力和思维的奠基。只有全面夯实基础,注意知识之间点与点、点与线、线与面之间的关系,才能形成清晰连贯的历史知识网络。中学历史的复习课也是要求在全面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一些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弥补以往的知识漏洞,并多方了解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帮助学生积极构建起自身的知识体系,从而提升学生自我复习备考的实效性。

那么,如何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再次深刻理解主要历史概念的内涵、重要历史现象的本质以及知识间相互的内在联系,从而整体把握这个阶段的体系特征?在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下进行教材的研读显得尤为重要。首先,阅读书前目录,思考这节所在单元在整册书中的地位。其次阅读本单元每节的标题,思考每节内容与单元标题之间、各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结合单元引言加以理解和掌握。进入本节研读时,不仅要读前言、正文、插图,还要读书上的注释和习题(包括“学思之窗”和“本课测评”)。在研读中还要求学生做到及时思考课文中段落、章节、图文的一些内在联系,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同时笔头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在此基础上再对学生容易忽视的问题,或者教材没提及但是有助于理解本节重难点的内容进行补充讲解,进一步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进行夯实并促成提高。

例如,本节处于必修二第八单元的最后一节,首先分析出与前面单元中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及我国的改革开放密切相关。接着单元内各节之间分析如下: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区域集团化则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短期内又会对全球化产生阻碍。接着,进行本节的教材研读和梳理:第一目“经济向全球化发展”要抓住“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历程、原因及经济全球化影响”;第二目“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要读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宗旨及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第三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围绕“中国政府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努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史实,以及这一举措对中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领会全球化是必然趋势,进而深刻理解全球化下中国应如何应对“机遇与挑战”,进而积极融入全球化。

三、积极创设情境,努力调动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全身心参与

复习课的教学时,学生已经有了相关知识的掌握,一般的归纳反复往往很难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极易产生思维疲惫现象。如何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无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于复习内容产生了新的兴趣,学习动机再次被激发,对历史的体验与感悟进一步加深。在多种的教学方法中,情境教学可以算是打造复习课高效课堂的“催化剂”。情境的创设有很多种,如问题情境、角色情境、情绪情境等,不同的情境也有不同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世界贸易组织的由来和发展及其作用”考点的分析中,笔者先呈现了一段材料,由此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主动地将已有的知识积累积极调动起来,对所学知识前后贯通,既培养其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充分体验了作为学习主体的成功,从而突出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提升了课堂的复习效率。

“2002年3月,美国政府宣布,对大多数国家的多种钢材实施为期3年的关税配额限制或加征高达30%的高额关税,这意味着欧盟、日、韩、中、俄的数十亿的钢材无法进入美国的钢铁市场,但这并不对加拿大、墨西哥实行。”问题如下:(1)最初是哪一国际机构来维护世界贸易公平的?为什么说它是奠定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支柱之一?(2)既有关贸为何还要新建世贸?(3)世贸组织的宗旨与之前所学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有冲突吗?几个问题在回顾旧知时,激发探究欲。由此得出:世贸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是符合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是其发展的重要表现,过渡至另一考点。

四、加强资源的重组,合理构建知识体系,调动学生的迁移能力

复习课的教学,特别要注意一个方面,即如何不会演变为单纯的重复?所以复习时应把所学资源重新组织,将各个静态、零散的知识点进行动态的串接,同时调动学生对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进行再加工,链接成一清晰合理有序的知识网络,以促进内化和吸收,运用时也就能够由点到线,连线成面。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也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那么复习课的资源重组和知识体系的构建,究竟能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真正的实效,关键是看学生能否将其合理有效的迁移到新问题的解决中去。所以复习课的资源整合也不能只局限于本单元,可延伸至不同模块,甚至是地理和政治的学科知识,最终让学生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相应也就提高了历史复习的有效性。

例如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问题”的复习,先以2009年江苏高考一道错误率较高的选择题引入:“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滚滚而来。这主要是因为①全球化导致了全球环境的恶化 ②南北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③发达国家就业机会的减少 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从本题中分析出要从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入手,那么经济全球化对整个世界究竟有哪些不利影响?如针对造成“金融危机的破坏性和感染性也将增强”这一问题,可以联系必修二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和第六单元“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进行分析:经济全球化也是继近代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世界市场的影响下,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赖和影响也日益加深。

接下来看到:反全球化者不单单来自于发展中国家,也来自发达国家。那么这两类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所受的冲击有何不同?作出对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分析,进而领悟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的新一轮扩张。那么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为什么还要积极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呢?将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视野下的个案,直接过渡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一考点。

接着联系必修二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国改革开放的相关内容,以及必修一中中国历史上闭关锁国带来的问题和危害,分析出中国为什么应该扩大开放,抓住机遇,规避风险,趋利避害。政治学科的“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中也提及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和中国加入世贸的意义”,可以引入补充,加深对中国入世的必要性的理解。

五、精选习题,改编中提升解题实效,全面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复习课的教学中,练习设计需要更多地体现知识的综合性和开放性,更好地提升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水平。教师也就需要积极钻研题目,根据本节课的复习目标更具针对性和典型性加以选取,搜集来的题目也不能生搬硬套,拿来就用。要经过重新整合改编,考虑好学生的个体特征,处理好难度和数量,并通过解题来再现知识点的串接,感悟其中的方法和规律,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从而提高解题能力和答题得分率,这也是复习课练习的根本意义所在。

另外,在选题中,还可以多加利用近年的高考题目,训练学生活学活用,注意答题规范,预先体验高考。这样的“实战演习”也使学生多次接触了高考题目的难易程度、出题思路,逐步减低对高考的恐惧心理。同时试着让学生更改某个角度,编制新题,把学生的基础知识的记忆和解题能力的提升有效联系起来,进而指导学生在复习基础知识时,学会主动发现和捕捉命题角度,相应也就提升了历史复习课的有效性。

例如,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问题”进一步分析时,选用了已经做过的高考题:(2010年全国卷I)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描述了一种现象: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任何大的民族企业,不论是“美国的”“德国的”还是“法国的”大企业,都难以生存,这表明经济全球化时代

A.世界经济发展趋于合理平衡

B.推动世界经济的主要力量出现变化

C.跨国大企业的民族属性消失

D.发达国家的资本开始扩张到全球范围

先让学生分析出解题的一般思路方法和采用的哪些知识点,把规范化要求渗透于平时训练过程中。分解如下:“解题思路:解读题干,再审问题,划出关键词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知识迁移,最后看选项,确保逐项分析,明显错误的结论首先排除,剩余选项精细判断。”“知识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从而得出:民族性显示的是地域性,明显与全球化冲突。其难以生存并不是说完全消失,而是寄存融入于全球化中发展成为世界的、跨国的企业。由此足可看出经济全球化的巨大推动力。所以正确答案为B选项。

然后,让学生调动已有的其他相关知识,更改某个命题条件,编制分解为几个新的小题,逐层设问。如:①跨国公司与经济全球化是什么关系?②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那么什么因素又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③经济全球化还给世界带来了哪些问题?其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境遇有何不同?原因何在?④发展中国家应对这一趋势的主要措施有哪些?⑤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处理全球化与民族主义的关系?等等。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对于一些学生难以直接回答或者理解的问题,教师再辅之以相关的史料补充,从而加强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层次领会。

六、建立历史新视角,联系热点,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

高中历史新课程以文明的演变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这些变化必然要引起高考命题的相应变化。因此,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的引入是现阶段高考命题的一个趋势。通过对经济全球化形成发展原因的分析、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是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不同文明的交往与碰撞也是文明发展的动力。只有顺应历史的潮流,跟上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才能不被历史所淘汰,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也历史的必然选择。

另外,历史作为人文学科,其重要功能就是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社会、关注世界。而热点问题更强调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充分体现了“学以致用”和“以史为鉴”的功能。所以,上历史复习课时要注意把实际问题与历史学科基础知识联系起来,也就是要依据历史学科特点,多角度地挖掘现实问题所涵盖的历史考察范围。例如本节最后总结探究时,给出下列问题:从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分析评价当今世界经济复苏中的重要合作和发展问题;近三十年来,中国是怎样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从中可以总结出哪些成功的经验?

总之,提升高中历史复习课的有效性还在不断的探索之中,我们要从学习他人的经验和自身的教学实践中提炼和总结,把有效教学理念更好地运用在教学上,提升教学行为的合理性,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这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思考和努力。

参考文献:

高考历史趋势篇12

    “以阶段特征来理解史实,以史实印证阶段特征”是高考命题的常见思路。有鉴于此,大多数历史教师在二轮复习中会以通史形式组织教学,通过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阶段分析实现模块知识整合。这不失为知识重组和查漏补缺的良策,但是如果仅仅停留于此,则难免使学生的历史理解停留于较浅的层面上,从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角度看,也容易养成教条主义的分析习惯。要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深化历史的理解、有效提升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必须更灵活地分析阶段特征。

    1.从历史趋势着眼分析“长时段”特征

    “缩放法”中的“放”是放宽历史的视野,将事件、人物、制度放在“长时段”中加以考察,是宏观分析历史发展的总体特点。这种长时段的阶段特征在分析一些历史现象时有特殊意义,如2007年宁夏高考文综卷:

    中国古代强调“家齐而后国治”,这种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什么?

    参考答案: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儒家的伦理道德(或儒家思想)

    此题就是要求运用秦汉以后几千年的经济和思想特点分析“家齐而后国治”的观念。由于长时段的历史所涉及内容纷繁复杂,从具体事件、制度中概括阶段特征比较困难,因此,长时段的阶段特征分析的主要方法是看趋势。如2011年浙江文综卷第38题: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历史趋势。

    本题涉及的时间范围是“近代以来”,要求考生答出时间跨度超过150年的政治变革的趋势: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从主权沦丧到国家独立。这一趋势事实上就是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特征。如果教师没有在近现代史的阶段复习中分析这类长时段的阶段特征,学生就难以全面地分析出这三个变革趋势。引导学生分析此类长时段的阶段特征不仅可以深化历史理解,也可以提高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首先要学会分辨历史事件是否反映历史趋势。例如,近代中国有袁世凯复辟帝制,有日本全面侵华,有“文化大革命”,但这些事件不能反映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变革的趋势,因而不是近代以来中国政治领域的阶段特征。其次,要善于在比较中分析历史发展的趋势。例如2011年浙江卷第38题要求“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

    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取代贵族政治。

    在周秦政治制度的比较中,可以发现周秦之际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过渡,形成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从重大事件入手分析“中时段”特征

    历史复习教学中的“中时段”是个相对的概念,在古代史中可能指一个朝代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时间,在近现代史中则一般指几年、十来年的时段。与长时段的阶段特征着眼于历史趋势不同,中时段的阶段特征应该从本时段中的重大事件入手。一般可以通过“界定历史阶段——罗列重大事件——概括阶段特征”三个步骤来完成。只有详尽罗列史实,才能做到特征概括的准确全面。如五四时期中国的外交,主要事件是参加“一战”、参加巴黎和会、参加华盛顿会议,三个事件反映的特征是不同的,如果漏列了其中一项,就会影响对当时中国外交的理解。又如五四时期思想领域的特征,如果只看到必修三的“新文化运动”,就只能看到“民主、科学成为时代精神和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这样的阶段特征,但如果联系必修一的“五四运动”,就能认识到当时另一种重要思潮是“爱国主义成为时代强音”。

    阶段特征的把握还应注意不同史观的综合运用和史学新成果的引入。仍以五四时期为例,要看到“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特征(革命史范式),又应看到“共和制度逐渐巩固,北洋军阀统治下,专制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实(文明史范式)。要看到“中国仍是被列强侵略的半殖民地国家,民族独立仍是中国人民面临的最迫切任务”的一面,也要看到“开始参与国际事务,走出半殖民地的最低谷”的一面。

    3.从历史背景切入分析“短时段”特征

    这里说的“短时段”是将阶段特征缩到某一个时间点。给出一个时间点,要求分析它所体现的阶段特点,或者给出某种典型的历史情境,要求判断相应的时间点,是高考命题的常用手法。如2011年浙江卷第18题:

    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字标语:“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中国红军万岁!”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

    A.九一八事变前后 B.一·二八事变以前

    C.西安事变前后  D.八一三事变以后

    给出的历史情境提供的信息是:已经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但红军尚没有改编,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在逐步形成,但又没有最终形成。根据这一阶段特征可以判定最早可能出现在“西安事变前后”。这种短时段的阶段特征,一般可以从历史背景切入,将之纳入“中时段”中进行分析。如2011年浙江卷第21题:

    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着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

    ①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

    ②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

    ③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④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有搞清楚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将1899年这一时间点纳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时段”中,就可以发现:当时思想界的特征是维新思想的传播和革命思想的兴起,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从而排除错误的选项(本题还涉及史料的证明力问题,此处不展开论述)。

    二、以“辐射法”深度理解历史概念

    历史概念是叙述历史的细胞和单位,掌握历史概念不仅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功,也是深化历史理解的关键。复习中可以用“辐射法”全面分析概念的产生、特征、影响等要素,从而深度理解历史。

    1.步步为营,逐节梳理

    就高考而言,有些历史概念要全面掌握其定义、时间、性质、主要特征、历史地位等方方面面,有些概念则不需要说出具体定义,只要能够理解其大致含义、主要特征,并能运用于分析问题就可以了。所以概念复习的第一步是根据“教学指导意见”和考纲要求将教材中出现的历史概念逐一排查掌握。以必修一专题一为例,宗法制、分封制、郡县制、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明内阁制、军机处等概念属于前一类,要求掌握得比较“细”。而血缘政治、官僚政治、专制主义等概念则属于后一类,只要“观其大略”就可以了,要求掌握得比较“高”。

    2.变换角度,全面掌握

    无论哪一类历史概念,在掌握时切忌片面地、僵化地理解,而要善于变换角度,通过“移步换形”认识历史概念的多个侧面,形成对概念的多重理解。例如,对于“斯大林模式”,一般会从其政治经济特征入手,肯定它在推进苏联工业化中的积极作用,指出它给前苏联政治、社会、经济带来的各种弊端。但这种常规的理解尚不足以应对高考的挑战。试看2009年浙江高考调测卷第39题: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斯大林模式”,并分析其对苏德战争的影响。(材料略)

    本题不但要求考生知道“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征,而且要求变换角度分析“斯大林模式”对苏德战争的影响。这类对历史概念的“换位”审视在高考命题中屡见不鲜。多做变换角度的训练,不仅能深化对历史概念的理解,也能有效地提高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3.纵横联系,形成网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