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合集12篇

时间:2023-09-10 15:02:23

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

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篇1

信息化发展水平是新经济时代企业价值能力的一种体现,是衡量港航企业现代化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当前,港航企业信息化向着智能化、集约化、突出协同应用和综合服务的趋势发展,并趋向于进一步的大规模应用。信息化水映的是一个综合体系,把人、组织、技术、应用及企业战略整体纳入考虑范围。综合评估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考察其对组织业务运作和管理的支持程度、对组织落实发展战略的支撑水平、信息化建设成效,切实反映信息化对组织的业务水平提升、管理效能提升所起到的作用,并客观反映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对促进港航企业更好地转型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1 信息化评估基本思路

围广、技术要求高、考虑因素多,不仅要评价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水平和先进程度,还需综合考虑被评估对象的业务体系、组织模式和管理特点等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信息化评估体系。

具体评估时,可以根据评估目的和对象的不同选取不同的评估方法,一般需按照以下思路(见图1)进行:(1)明确信息化评估的目的和要求;(2)根据企业业务战略对信息化进行正确定位和认识;(3)评估贯穿于整个生命周期,而不仅是事后评估;(4)根据不同的评估需求尽量选用成熟的参考框架;(5)分析信息化水平影响环境因素,充分考虑不同组织和条件下的差异性;(6)选择合适的评估技术方法,并适应信息化技术的要求,注重定量与定性评估的有机结合;(7)将评估与监管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注重动态监控和管理,然后以合适的形式展现评估结论。

2 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2.1 设计原则

评估指标是评估模型的骨架。科学建立评估指标体系是决定评估工作成败的关键。指标体系的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务实性原则,强调与被评估对象业务特点和规律紧密结合;二是整体性原则,合理构造层次结构和指标数量,全面反映信息化建设各个方面;三是简明性原则,尽量选与目标关联最紧密的重要指标,与现有数据衔接,数量精炼、定义明确,便于采集;四是独立性原则,便于专家根据情况灵活运用。

2.2 指标体系构成

建立评估指标体系是信息化评估的首要工作,也是研究的难点和重点。结合港航企业业务特点和信息化应用情况,将评估指标体系分为5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和35个三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为:业务支持、技术架构、管理与运营、应用绩效、可持续发展等5类。每类指标,根据评估要求再逐层细化建立二级指标(见图2)。

(1)业务支持。主要考察信息化是否能有效支持企业业务战略的发展,关键是从应用覆盖面、覆盖深度与广度、业务协同等方面,测度是否能满足业务应用和经营管理工作需求。

(2)技术架构。重点考察企业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状况,包括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应用系统、信息资源、信息安全和信息技术应用(渗透和扩散)等方面的先进性与实用性,关键在于测度技术架构与业务体系的技术支撑能力。

(3)管理与运营。考察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管理方面的水平和能力,包括战略管理、组织、流程制度、运维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提升情况。

(4)应用绩效。考察企业信息化的价值,衡量信息化组织贡献与影响,包括运行效率、管理效能、社会效益、节省费用、组织成长和知识创新等方面提升的响应能力情况。

(5)可持续发展。考察企业信息化保持平稳、高效、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包括信息化建设的技术和管理基础、资金投入水平、人才队伍保障和制度规范程度等方面内容。

3 信息化评估流程

(1)建立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建立方面,采用“层次清晰、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理念,充分反映被评估对象的业务与管理特点,遵循系统全面、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建立分层、分级的指标体系。

(2)选择评估模型。根据评估对象与评估目的的不同,在适应性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组织信息化能力评估的基准,明确评估指标与基准的对应关系,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估模型。

(3)确定指标权重。指标权重是指该指标在本层指标中的相对重要程度。具体评估时,可以根据不同的评估目的和要求,分析指标的内涵与属性特征,选取主观或客观的赋权法,以确定指标权重。

(4)评估数据处理。评估数据是评估结果产生的源泉,有了评估数据才使得评估变得有意义。数据分为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两种,在应用评估模型C时通常要对数据进行一定的处理。其中,定性数据的处理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调查问卷法,如采用隶属度赋值方法,将定性指标分成几个档次,制定评分依据。定量数据的处理则按照指标的释义和组织的具体情况进行收集,然后进行无量纲处理,将定量指标原值转化为评估值。

(5)结果综合分析。对企业信息化能力进行定量分析,是准确评价信息化水平的关键。在评估中,体现技术效益和有形经济效益的指标,一般采用定量分析方法。而体现社会效益和无形经济效益的指标,由于较难被量化,则采用定性分析方法进行考核。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实现客观、科学的评估。

4 应用与分析

模型”,将信息化能力分为启蒙级、基本级、适应级、规范级、战略级等5个评分等级。每项指标按评分区间从低到高依次为1~5分,如1分表示“启蒙级”,5分表示“战略级”等。每个评分等级都有相应的评价尺度和标准。

以企业信息化总体建设成效为依据,立足于企业发展战略的信息化支撑与服务,通过实地调研与专家打分相结合的模式,从业务支持、技术架构、管理与运营、应用绩效、可持续发展等5个方面对其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估,并采用直观、简明的雷达射线图进行展现(如图3)。

评估结果表明,该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总体水平达到规范级,未来在管理与运营、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尚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以更好地适应港口转型发展的需要。

5 结 语

信息化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港航企业现代化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不同的测评方法会产生不同的评价结果。要从被评估对象的业务体系分析入手,充分理解组织业务模式和管理特点,结合好评估的目的与要求,在评估综合分析中尽量采用简单、明了的形式直观反映综合评估结果。科学、客观地评估港航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有助于港航企业梳理和认识自身信息化建设成效与差距,尤其在多个同类企业的比较分析中能相互借鉴与促进发展。然后,在此研究基础上选择同类型港航企业进行评估比较分析,给出综合性的评估结论,以促进信息化工作更有力地支撑和融入企业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篇2

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从文献[1]可以看出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已成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但想衡量一个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必须建立一个科学的企业信息化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对于衡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达到了何种水平,找出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瓶颈以及明确未来努力的方向等,具有现实意义。

文献中提到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chy Process,AHP)是一种系统工程的方法,可将非定量的事物定量分析,用层次分析法识别问题的系统性强,可靠性相对较高,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在解决多目标决策问题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如何对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行全面评价,这就需要使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综合评价。

从文献中可以看到,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往往是非结构化的,很难用简单的数学方法加以准确描述。模糊评价方法的思想就是利用模糊数学的基本理论隶属度来将模糊信息定量化,合理地选择因素域值,再利用数学方法对多因素进行定量评价,从而科学地得出评价结论。

一、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

(一)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1.目的性。整个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必须紧紧围绕被评价问题被展开,与问题不相关或者影响很小的指标不予考虑,间接相关的指标应进行科学的数学处理,以确保最后的评价结论能正确的反应该指标体系的评价目的。

2.全面性。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反映被评价问题的各个方面,在建立过程中,必须探究被评价问题的内涵和外延,力求全面实际地反映问题。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要注重评价指标体系反映被评价客体的完整性,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应该能够反映被评价客体的全部信息。

3.科学性。在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中,从每一个指标计算内容到计算方法都必须科学、合理、准确,以保证指标量化的过程是正确的。科学性原则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保证评价结果的前提保障。

4.动态性。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这就要求相应的指标体系也应具有动态性,以便准确地反映出信息化水平的实际状况。

5.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在构建的过程中要考虑指标含义明确,信息集中,数据资料容易获得,能与企业现有的数据衔接,否则评价工作难以进行或者代价太大。

(二)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上文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引用《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的研究》中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具体的指标如表1所示。

二、企业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

(一)数据来源

本文将以甘肃条山集团公司为例进行企业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从上面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到给出判断矩阵过程中,特别是在进行两两比较进行重要程度赋值时,受人的主观因素作用的影响很大。为了尽量避免主观性过强的缺点,本文设计了甘肃条山集团公司信息化水平调查问卷及信息化效益调查问卷,将对2008~2010年甘肃条山集团公司信息化发展进行总体评价,问卷调查选择了本企业该领域专家、信息工作者以及企业职工代表等专家对指标体系的内容进行评估。

发放评估表,评估者按照量化表内各项指标检查企业实际情况,并与同行业中的信息化水平进行比较,根据自己的判断,给出各指标的得分,在评估等级得分栏中相应的位置划上符号“√”。收回评估者的评估量化表,统计各栏中的“√”数,计算频率,即用评估人数除各栏中的符号“√”数。如有10人参加评估,在“信息化重视度”与评估等级得分“较高”的交叉处有4人划了符号“√”,则“√”频率为4/10=0.4,即10人中有40%的人认为该企业的信息化重视度属于较高水平。本次调查中共发放6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52份,经过计算,该企业的二级指标的原始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反映企业信息化的各种指标具有多种多样的属性和度量单位,无法在综合评价时进行直接计算。因此,需要对指标原始值进行无量纲处理。基于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都属于正指标,即指标值越大越好,因而我们采用以下公式进行处理,见公式1。

(1)

EI′ij-无量纲处理后的指标值,即第j个企业所对应的第i个指标的无量纲值;EIij-指标的原始值,即第j个企业所对应的第i个指标的计算结果;maxEIi-第i项指标所对应的最大值;minEIi-第i项指标所对应的最小值;将信息化水平指标和信息化效益指标原始值量纲化处理后的数据如表3所示。

(二)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为了能够反映评价指标的实际意义、指标间的相对重要程度和政策倾向性,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用该方法求得甘肃条山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水平指标权重如表4所示:

(三)企业信息化综合评价

1.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判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应用模糊关系合成的原理,将一些边界不清,不一定量的因素定量化,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综合模糊评价模型的建立和分析过程如下:(1)按照上面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建立评价因素集:U=[U1,U2…Un]。(2)建立评价等级集,V=[V1,V2…Vl],l为评价等级个数。U分别对V做映射得到模糊关系矩阵R:R=■ ,其中,rij为第i个指标对第j个评价等级的隶属度。(3)利用AHP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W=[W1,W2…Wn]。(4)计算企业信息化综合评价:

B=R・W=■ ×[W1,W2…Wn]

合取运算取M(・,+),这种合取方式对所有因素权重大小均衡兼顾,比较适合要求整体指标的情况。根据B的计算结果,按照最大隶属原则,确定企业信息化水平的等级。

2.甘肃条山集团公司信息化水平模糊综合评估。(1)评估指标权重的计算。在首先进行的三轮调查研究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经过多次实证性评估论证后由评定小组的专家对影响企业信息化的19项指标进行评分(以十进制评分,共有6名专家),根据两两比较法可以确定信息化水平的权重以及各二级指标的权重,见表5所列:

从上表可得出矩阵:

WF =0.15,0.008,0.051,0.022,0.005,0.042,0.021,0.08,0.0

51,0.035,0.08,0.073,0.0,0.03,0.051,0.021,0.041,0.025,0.035)。

其中,WF为二级指标综合权数矩阵,由一级指标权重和二级指标权重的积构成。(2)利用模糊综合评估法进行计算。应用模糊等级综合评估法进行评估前,首先设计一份企业信息化评估量化表。量化评估表设计成纵横表,其中纵向两列分别表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而横向可分为 5个量化等级,即很好(90~100分)、较好(75~89分)、中(60~74分)、较差(45~59 分)以及很差(0~44分)。并发给本企业该领域专家、信息工作者以及企业职工代表等评估者,让他们就指标内容进行评估。通过对调查问卷收回的指标原始值进行评估,得到了甘肃条山集团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矩阵,如表6所示:

假设以上矩阵为R,用R左乘矩阵E得一个19×1阶矩阵R′即二级指标的综合得分矩阵;再用矩阵R右乘矩阵WF,即得到该企业信息化效果的综合分数。据此就可以评定该企业在同行业中信息化水平实施的程度[10-11]。再确定等级得分组中值矩阵E,E由考核评定级中的评定等级确定,评定等级设置如下:很好为90~100分,较好为75~89分,中为60~74分,较差为45~59分,很差为0~44分。所以E=(90,80,72. 5,52.5,25. 5)T,R′= R・E=[64.5,60.5,73,44.4,86,30.9,

36.3,64.5,64.5,44.6,33.6,36.3,33.6,66,56.5,60.5,60.5,64.5,60.5],综合S=WF・R′=45.0398分。

通过以上计算得到S为45.0398,对照评定等级可知甘肃条山集团公司的信息化水平较差。

三、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本论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研究理论,深入了解企业信息化理论等相关领域知识的基础上,对甘肃条山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水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研究结论:

1.通过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权重的计算和模糊综合评估法的计算得出甘肃条山集团公司存在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的问题。

2. 通过全面分析总结出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七点,分别是:认识层面的问题、管理层面的问题、技术层面的问题、资金层面的问题、人才层面的问题和中小企业信息化实施中充满艰辛。

3.通过对出现的这些问题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八个方面的对策建议,即营造企业信息化推进的宏观环境、领导转变思想,提高认识,加快深化企业改革的步伐,完善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建设,建立与信息化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坚持从实际出发,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加大对企业信息化的投入、加快培养造就一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人才、各部门的共同支持、选择外部企业信息化建设领域的合作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总之,甘肃条山集团公司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综合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实际出发,既要全面系统,又要有所侧重,走适合甘肃条山集团公司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道路。

(二)展望

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数据来源主要是调查问卷和通过和相关部门的沟通获取的,覆盖面不是很全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建立指标体系时使用的是主观赋值中的层次分析法,主观赋权法虽然目前应用较多,有能够反映评价指标的实际意义、指标间的相对重要程度和政策倾向性的优点,而且确定权重的计算方法相对简便易行;但存在的问题是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致使权重设定的结果会在某种程度上由于评价专家的不同而改变,同时,无法考虑指标间的相关性,即使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加以考虑,也难以准确地反映指标体系的内在结构关系。如果能将主观赋值法和客观赋值法相结合,评价结果会更加准确,实用。

参 考 文 献

[1]朱海荣.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向的研究[D].南京,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7:20~21

[2]李荣,周春林,周其楼.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旅行社信息化评价研究[J].经济论坛.2009,2(3):61~64

[3]Elliot Rabinovich and Philip T.Evers.Enterprise-wide adoption patterns of inventory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information system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Part E;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2002,13(6):32~41

[4]牛秀敏等.几种常规综合评价方法的比较[J].统计与决策.2006,21(3):142~143

[5]Editiorial.In search of European model for the Information Society[J].Telematics andInformatics.2000,11(17):1~7

[6]Anders Henten,Thomas Myrup Kristensen.Information society visions in the Nordiccountries[J].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2000,14(17):77~103

[7]王其荣等.综合评价方法之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6,4(6):137~138

[8]王少卫等.数字化车间布局模糊层次评价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9,22(7):290~293

[9]徐绪堪.基于模糊理论的毕业设计质量评估模型的构建[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07,24(6):117~ 119

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篇3

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当前全党全国都十分重视的一项工作。“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党中央面对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作出的重大决策。我国拥有lo00多万家企业,多数企业信息化基础薄弱,水平较低,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面对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企业只有抓住机遇、排除阻力,强力、正确地推进各项信息化工作、提高信息化水平,才能发挥后发优势,加速自身改革与现代化的进程。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在生产和经营的各个环节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充分开发和利用内、外部信息资源与人力资源,建立与此相适应的组织模式,从而提高企业生产、管理、决策等过程的效率、水平与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估工作,为企业的利益相关体(内部的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外部的股东、宏微观经济管理机构)提供了认识企业信息化水平的途径,为改进企业的各项信息化工作提供了依据。

一、对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估所应秉持的理念

在信息化投入早期,人们普遍有一种理解就是信息化投入越多,所能带来的效益就会越大。对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估工作也仅仅停留在某些局部概念和技术应用水平上。其实,信息化的本质目的是为了解决企业实际问题而寻求一种新的出路。所有这些系统建设的关键在于信息系统能否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能否给企业带来显著的价值,即信息化工作是以效益为导向的,而不是以技术为导向的。只有那些“出效益”的信息系统,才能得到用户的青睐。信息化水平的评估应关注的是信息化对战略的支撑度,对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和成本降低所带来的效益;并且关注信息化系统投入运行后,是否达到预定目标,是否发挥出期望的性能和价值。信息化工作应坚持一个明确的基本原则: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坚持“it以用为本,持续改进”。坚持三个持续力:“持续应用、持续改进、持续跟踪评价”,坚持应用整合和复用。“实用”是it系统价值实现的载体,反之,即使是能够成功上线而不能成功应用的项目投资,其价值也是零,而且还会给企业带来负资产,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因此,信息化工作应把系统能量释放、价值实现的重心放在推进应用上,从“实用”的角度促进信息系统能量的释放,从“实用”的角度进行效能评估,而不是放在个别指标数据的计算上。、

因此,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估工作应以合理、正确的设定企业信息化所要达到的目的为前提和根本出发点。对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估无论其工作环境还是最终目的,都与为宏观经济管理服务的国家信息化水平评估存在较大的区别,不能照搬评估国家信息化水平的指标体系。

对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估不能仅偏向于技术应用。因为技术应用侧重的是设备、技术是否到位,而不关注企业的管理性质是否发生变化。这样的指标往往不问信息化工作是固化原有管理,还是改变、提升原有管理。往往导致与信息化有关的技术设备是新的,而管理理念和体系却是旧的,两者叠加从本质上看,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并没有提高。比如,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原有不合时宜的管理结构,管理规则却不变。这样的企业信息化,造成用新技术固化旧体制,承担不了改革的功能。

在企业层面上开展评估,应反映并强调人的作用。早在在西方商业界开展信息管理之初,信息管理专家斯劳特(r.synott)和格鲁博(h.gruber)就指出,企业的信息化工作仅从专业技术上来努力是不够的,关键是要“理解和接受以下事实:信息是一种必须加以全面整体处理的有价值的共享性资源,为了这一共享资源加以集中管理,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益,负责此项工作的信息资源管理必须由cio来担任。”这表明,作为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类自身与信息技术设备相比所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作为最终目的,评估要对企业信息化的效果作出评价和分析。推进企业的信息化要达到两个效果:第一是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减少内耗,增加创新能力。第二是对环境的变化能够迅速地适应和响应。人是企业的核心,信息系统搭建企业的整个数字神经系统,使人和整个企业融为一体,对外界产生快速的决策。这两点在企业中形成两种效应,一是网络协同效应,强调协同的优先性。从单纯面向职能,转向以职能转变为基础,以流程重组为导向,面向企业内外部的各种流程。通过协同,发挥企业作为大系统的功能倍增优势。二是网络生命效应,强调创新的优先性。从非学习型或非适应型的组织,转向学习型的适应型组织。

在企业进行信息化评估工作是为管理服务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该项工作很大程度是为企业自身的管理服务的,应包括对企业领导、运作、实施、技术平台全方位的测评。

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估不仅是对测评对象简单地打分排序,还要通过评估过程和结果把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引导到建设“有效益的信息化”上来。只有从领导战略、投入结构、应用、效益、人力资源、组织与文化、信息安全等多个方面,从效能出发评估企业信息化水平,才能引导企业建设有效益、务实的信息化,信息化才能为企业提供切实的帮助。

二、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估的对象和方法

依据上述理念,我们对于信息系统项目的评估和评价,不在于投资的多少,系统规模的大小,也不在于技术的高精尖,而在于与业务战略与系统平台的匹配度和适应度,在于投入价值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在对一个系统需求分析和方案选型时,需要始终把握的一个原则就是把有限的资金投到对业务最有价值的应用上。而那些对企业的业务发展最需要的最有帮助的信息化工作就是最有价值的应用。众多企业通过信息化工作的切身实践体会到,企业信息化评估的对象有四层:领导层、运作层、实施层、技术层。相应决定四个方面:推进信息化的领导能力,企业的运作机制和模式,实施信息化的能力,技术能力;并可细分为外溢效应型指标、网络协同型指标、社会资本型指标、团队协作型指标、虚拟企业型指标、客户关系型指标、企业文化型指标、流程重组型指标、竞争能力型指标、知识管理型指标、技术指标、技术创新型指标、决策理论型指标等。

与国家信息化水平评估使用客观的定量评比所不同的是,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估方法是通过获取被调查对象(内部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外部的股东、宏观经济管理机构)对某一信息化指标描述的认同程度的信息,最终将所有对单个指标进行描述的信息加以汇总分析,得到信息化水平的评价结果。

2003年10月9日,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正式推出了中国第一个面向效益的信息化指标体系——中国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企业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制订企业信息化专项指标体系,对于丰富和完善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是一个具有探索意义的重大课题。中国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由基本指标、效能指标和评议指标三部分组成。指标体系参考了国内外数十个方案的优长,集中了专家的智慧、心血,创造性地应用了从效能上评估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新方法。该指标体系第一次将“建设有效益的信息化”的要求以评价指标的形式落到实处;第一次提出从效能角度,从适宜度、灵敏度等多个方面,全面评估企业信息化水平并提供解决方案的咨询。在评估工作的调查阶段,在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外部的股东、宏观经济管理机构的有关人员中分别以随机或抽样的方式确定调查对象,由于企业有多种类型,如专注于生产或专注于服务的企业,对相同的企业显然不能使用同一份问卷,所以进行试验调查是必不可少的。

在企业进行评估实践的过程中,各企业可以根据企业实践在国家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得出切合企业实际的问卷并进行试验调查。在问卷设计上,使用语义区分量表(semantledifferentialscales)构成的闭合式问题是一种简单、高效、稳定的方法。问题的具体形式如下例所示

在问卷的内容上,通常包括四个方面,即领导层、运作层、实施层、技术层。通常在问卷设计完成后,会随即进行小范围的试调查,并对试调查结果进行整理、编号和输入工作,然后开始问题鉴别度的分析,即求出每一个题项的“临界比率”(criticalratio,简称cr值),其求法是将所受试者在预试问卷的得分总和进行高底排列,得分的前27%为高分组,得分的后27%为低分组,以独立样本t检验对高低二组受试者在每题得分的平均数的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将t检验未达到显著性水平的题项予以删除,因为这些题是不具备鉴别度的。然后,为了检验问卷的结构效度,会对问题的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以达到减少强相关问题的数量,精简问卷的目的。最后,为了确保问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还需要进行信度分析。对由semanticdifferentialscale型问题组成的问卷,常用检验信度的方法为l.j,cronbach所创的系数(cronbach’slapha),其公式为:

其中:k为问卷所包括的总题数

为全部试验问卷总分的方差

为单个问题得分求总后的方差

a系数值界于0~1之间,其值越高代表问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越好。

经过以上修改和检验,试验问卷就可确定为最终用于调查的问卷。为了满足测度工作标准化的需要,以实现同类企业测度结果具备可比性;同一行业的企业应使用相同的问卷,以同一方式选取调查对象或进行抽样。最后,从回收的问卷中求出该企业被测度的四个分量(领导层、运作层、实施层、技术层)的平均得分和整份问卷的总分,以此作为分析的依据。更进一步的是,作为信息化评估工作的发展趋势,利用因特网和计算机程序可以实现问卷的网上填报,将结果直接汇总、计算并存人数据库。

三、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估结果的分析

作为分析的依据,首要任务是建立评估结果数据库。由于不同的行业所需达到的信息化水平和推动信息化的力度肯定有所不同,所以,该数据库应按行业分类,用于收录该行业中已实施的信息化评估工作的企业的评估结果。从这些结果中,可以提炼出某行业中企业信息化水平最高的企业的单项得分和总分值,并依次找出行业内处在不同信息化水平(阶段)的各项得分值。

2004年7月15日,中国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ceca)在北京举行“中国企业信息化标杆工程”首批标杆企业发布会,发布了首批2l家标杆企业,重点推荐标杆企业的最佳信息化实践。神州数码、联想、首钢、光明乳业等一共2l家企业首批成功人选中国企业信息化标杆企业。对于人选信息化标杆企业,除了考察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规模,以及在同行业中的地位等基本能力之外,还重点考察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路、信息化建设与企业发展战略是否相适应,是否务实有效,以及领导人对于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和战略。作为信息系统的评判依据,企业资金周转周期、决算速度、对市场竞争的反应速度等内容亦成为考核信息化的重要指标。此外,信息系统的软硬件平台建设水平、应用水平、人员素质等要素也在考核之列。首批标杆企业中,有名列“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榜首或行业信息化之首的;有在信息化关键应用上取得突破成就、创造多项世界记录的;有在改革和创新方面作出创造性贡献的;有在竞争中利用信息系统获得显著优势地位的;有带动整个供应链信息化发展的。当选企业涵盖当前涉及国计民生的主要行业,它们在以往信息化实践中,为中国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进行了创造性的、成功的探索,发挥了凸显表率和示范作用,对中国的企业信息化实践具有深远的影响。

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篇4

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当前全党全国都十分重视的一项工作。“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党中央面对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作出的重大决策。我国拥有lo00多万家企业,多数企业信息化基础薄弱,水平较低,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面对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企业只有抓住机遇、排除阻力,强力、正确地推进各项信息化工作、提高信息化水平,才能发挥后发优势,加速自身改革与现代化的进程。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在生产和经营的各个环节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充分开发和利用内、外部信息资源与人力资源,建立与此相适应的组织模式,从而提高企业生产、管理、决策等过程的效率、水平与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估工作,为企业的利益相关体(内部的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外部的股东、宏微观经济管理机构)提供了认识企业信息化水平的途径,为改进企业的各项信息化工作提供了依据。

一、对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估所应秉持的理念

在信息化投入早期,人们普遍有一种理解就是信息化投入越多,所能带来的效益就会越大。对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估工作也仅仅停留在某些局部概念和技术应用水平上。其实,信息化的本质目的是为了解决企业实际问题而寻求一种新的出路。所有这些系统建设的关键在于信息系统能否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能否给企业带来显著的价值,即信息化工作是以效益为导向的,而不是以技术为导向的。只有那些“出效益”的信息系统,才能得到用户的青睐。信息化水平的评估应关注的是信息化对战略的支撑度,对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和成本降低所带来的效益;并且关注信息化系统投入运行后,是否达到预定目标,是否发挥出期望的性能和价值。信息化工作应坚持一个明确的基本原则: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坚持“it以用为本,持续改进”。坚持三个持续力:“持续应用、持续改进、持续跟踪评价”,坚持应用整合和复用。“实用”是it系统价值实现的载体,反之,即使是能够成功上线而不能成功应用的项目投资,其价值也是零,而且还会给企业带来负资产,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因此,信息化工作应把系统能量释放、价值实现的重心放在推进应用上,从“实用”的角度促进信息系统能量的释放,从“实用”的角度进行效能评估,而不是放在个别指标数据的计算上。、

因此,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估工作应以合理、正确的设定企业信息化所要达到的目的为前提和根本出发点。对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估无论其工作环境还是最终目的,都与为宏观经济管理服务的国家信息化水平评估存在较大的区别,不能照搬评估国家信息化水平的指标体系。

对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估不能仅偏向于技术应用。因为技术应用侧重的是设备、技术是否到位,而不关注企业的管理性质是否发生变化。这样的指标往往不问信息化工作是固化原有管理,还是改变、提升原有管理。往往导致与信息化有关的技术设备是新的,而管理理念和体系却是旧的,两者叠加从本质上看,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并没有提高。比如,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原有不合时宜的管理结构,管理规则却不变。这样的企业信息化,造成用新技术固化旧体制,承担不了改革的功能。

在企业层面上开展评估,应反映并强调人的作用。早在在西方商业界开展信息管理之初,信息管理专家斯劳特(r.synott)和格鲁博(h.gruber)就指出,企业的信息化工作仅从专业技术上来努力是不够的,关键是要“理解和接受以下事实:信息是一种必须加以全面整体处理的有价值的共享性资源,为了这一共享资源加以集中管理,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益,负责此项工作的信息资源管理必须由cio来担任。”这表明,作为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类自身与信息技术设备相比所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作为最终目的,评估要对企业信息化的效果作出评价和分析。推进企业的信息化要达到两个效果:第一是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减少内耗,增加创新能力。第二是对环境的变化能够迅速地适应和响应。人是企业的核心,信息系统搭建企业的整个数字神经系统,使人和整个企业融为一体,对外界产生快速的决策。这两点在企业中形成两种效应,一是网络协同效应,强调协同的优先性。从单纯面向职能,转向以职能转变为基础,以流程重组为导向,面向企业内外部的各种流程。通过协同,发挥企业作为大系统的功能倍增优势。二是网络生命效应,强调创新的优先性。从非学习型或非适应型的组织,转向学习型的适应型组织。

在企业进行信息化评估工作是为管理服务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该项工作很大程度是为企业自身的管理服务的,应包括对企业领导、运作、实施、技术平台全方位的测评。

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估不仅是对测评对象简单地打分排序,还要通过评估过程和结果把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引导到建设“有效益的信息化”上来。只有从领导战略、投入结构、应用、效益、人力资源、组织与文化、信息安全等多个方面,从效能出发评估企业信息化水平,才能引导企业建设有效益、务实的信息化,信息化才能为企业提供切实的帮助。

二、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估的对象和方法

依据上述理念,我们对于信息系统项目的评估和评价,不在于投资的多少,系统规模的大小,也不在于技术的高精尖,而在于与业务战略与系统平台的匹配度和适应度,在于投入价值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在对一个系统需求分析和方案选型时,需要始终把握的一个原则就是把有限的资金投到对业务最有价值的应用上。而那些对企业的业务发展最需要的最有帮助的信息化工作就是最有价值的应用。众多企业通过信息化工作的切身实践体会到,企业信息化评估的对象有四层:领导层、运作层、实施层、技术层。相应决定四个方面:推进信息化的领导能力,企业的运作机制和模式,实施信息化的能力,技术能力;并可细分为外溢效应型指标、网络协同型指标、社会资本型指标、团队协作型指标、虚拟企业型指标、客户关系型指标、企业文化型指标、流程重组型指标、竞争能力型指标、知识管理型指标、技术指标、技术创新型指标、决策理论型指标等。

与国家信息化水平评估使用客观的定量评比所不同的是,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估方法是通过获取被调查对象(内部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外部的股东、宏观经济管理机构)对某一信息化指标描述的认同程度的信息,最终将所有对单个指标进行描述的信息加以汇总分析,得到信息化水平的评价结果。

2003年10月9日,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正式推出了中国第一个面向效益的信息化指标体系——中国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企业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制订企业信息化专项指标体系,对于丰富和完善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是一个具有探索意义的重大课题。中国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由基本指标、效能指标和评议指标三部分组成。指标体系参考了国内外数十个方案的优长,集中了专家的智慧、心血,创造性地应用了从效能上评估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新方法。该指标体系第一次将“建设有效益的信息化”的要求以评价指标的形式落到实处;第一次提出从效能角度,从适宜度、灵敏度等多个方面,全面评估企业信息化水平并提供解决方案的咨询。在评估工作的调查阶段,在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外部的股东、宏观经济管理机构的有关人员中分别以随机或抽样的方式确定调查对象,由于企业有多种类型,如专注于生产或专注于服务的企业,对相同的企业显然不能使用同一份问卷,所以进行试验调查是必不可少的。

在企业进行评估实践的过程中,各企业可以根据企业实践在国家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得出切合企业实际的问卷并进行试验调查。在问卷设计上,使用语义区分量表(semantledifferentialscales)构成的闭合式问题是一种简单、高效、稳定的方法。问题的具体形式如下例所示

在问卷的内容上,通常包括四个方面,即领导层、运作层、实施层、技术层。通常在问卷设计完成后,会随即进行小范围的试调查,并对试调查结果进行整理、编号和输入工作,然后开始问题鉴别度的分析,即求出每一个题项的“临界比率”(criticalratio,简称cr值),其求法是将所受试者在预试问卷的得分总和进行高底排列,得分的前27%为高分组,得分的后27%为低分组,以独立样本t检验对高低二组受试者在每题得分的平均数的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将t检验未达到显著性水平的题项予以删除,因为这些题是不具备鉴别度的。然后,为了检验问卷的结构效度,会对问题的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以达到减少强相关问题的数量,精简问卷的目的。最后,为了确保问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还需要进行信度分析。对由semanticdifferentialscale型问题组成的问卷,常用检验信度的方法为l.j,cronbach所创的系数(cronbach’slapha),其公式为:

其中:k为问卷所包括的总题数

为全部试验问卷总分的方差

为单个问题得分求总后的方差

a系数值界于0~1之间,其值越高代表问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越好。

经过以上修改和检验,试验问卷就可确定为最终用于调查的问卷。为了满足测度工作标准化的需要,以实现同类企业测度结果具备可比性;同一行业的企业应使用相同的问卷,以同一方式选取调查对象或进行抽样。最后,从回收的问卷中求出该企业被测度的四个分量(领导层、运作层、实施层、技术层)的平均得分和整份问卷的总分,以此作为分析的依据。更进一步的是,作为信息化评估工作的发展趋势,利用因特网和计算机程序可以实现问卷的网上填报,将结果直接汇总、计算并存人数据库。

三、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估结果的分析

作为分析的依据,首要任务是建立评估结果数据库。由于不同的行业所需达到的信息化水平和推动信息化的力度肯定有所不同,所以,该数据库应按行业分类,用于收录该行业中已实施的信息化评估工作的企业的评估结果。从这些结果中,可以提炼出某行业中企业信息化水平最高的企业的单项得分和总分值,并依次找出行业内处在不同信息化水平(阶段)的各项得分值。

2004年7月15日,中国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ceca)在北京举行“中国企业信息化标杆工程”首批标杆企业会,了首批2l家标杆企业,重点推荐标杆企业的最佳信息化实践。神州数码、联想、首钢、光明乳业等一共2l家企业首批成功人选中国企业信息化标杆企业。对于人选信息化标杆企业,除了考察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规模,以及在同行业中的地位等基本能力之外,还重点考察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路、信息化建设与企业发展战略是否相适应,是否务实有效,以及领导人对于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和战略。作为信息系统的评判依据,企业资金周转周期、决算速度、对市场竞争的反应速度等内容亦成为考核信息化的重要指标。此外,信息系统的软硬件平台建设水平、应用水平、人员素质等要素也在考核之列。首批标杆企业中,有名列“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榜首或行业信息化之首的;有在信息化关键应用上取得突破成就、创造多项世界记录的;有在改革和创新方面作出创造性贡献的;有在竞争中利用信息系统获得显著优势地位的;有带动整个供应链信息化发展的。当选企业涵盖当前涉及国计民生的主要行业,它们在以往信息化实践中,为中国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进行了创造性的、成功的探索,发挥了凸显表率和示范作用,对中国的企业信息化实践具有深远的影响。

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篇5

“两化融合”试验区以来,“两化融合”推进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成效。2009年上海市建立了“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以下简称“评估体系”),并连续五年开展相应评估,为顺利推进“两化融合”工作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也为国家层面及其他省市有关评估与标准制定等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示范与支撑。

评估体系初建

为了及时把握上海“两化融合”的阶段水平、发展路径与趋势特征,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经信委”)的指导下,上海市互联网经济咨询中心(以下简称“互联网中心”)经过研究和反复论证,于2009年建立了上海市“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并连续五年开展相应评估(其中2013年的评估工作正在进行中)。

评估体系的架构

评估体系自上而下由四级指标构成,其中一级指标分为社会“两化融合”水平、大型企业“两化融合”水平、中小企业“两化融合”水平三项,权重比例为3:4:3。社会“两化融合”水平指标构成见图1。鉴于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指标与调查问卷构成有较多共性,因此在一张架构图(见图2)中展示。

评估标准与方法

数据标准化(无量纲)处理

方式一:对数据较正常的指标,采用一般的标准化公式进行无量纲处理,即:

其中: 为第个指标标准化处理后的值; 为第个指标的原始值;为第 个指标的最小值;为第个指标的最大值。

方式二:对指标数据最大值与最小值差距过大(比值超过100)或数据分布不均匀、却大多集聚在平均数据以下的指标,采用对数方法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处理,即:

指数测算模型(公式)

指数测算采用线性加权方法计算指数,公式如下:

其中,为第个指标标准化处理后的值,为的权重,(Informatization Index)为信息化发展水平总指数值。

考虑到实际研究中存在两级指标,因此具体的计算分为两步。第一步公式为:

其中,为第个一级指标(分类指数)值, 为构成该一级指标的二级指标个数, 为第个一级指标中的第个二级指标标准化处理后的值, 为第个一级指标中的第个二级指标的权重。

第二步公式为:

其中,为发展水平总指数值, 为一级指标个数, 为第个一级指标值, 为的权重。

评估体系的应用

评估体系被用于评估上海“两化融合”的水平。评估实施包括社会“两化融合”数据采集以及企业“两化融合”调查两个方面。其中,社会层面数据采集主要通过上海市统计局及有关业务主管部门等途径来获取;在企业调查方面,通过行业协会、重点企业集团以及区县职能部门等渠道,从2009到2012年四年间,共调查企业近3800家次。

自2009年评估体系建立以及首次开展调查评估以来,已连续四年通过调查评估形成当年度的上海市“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并通过对调查评估结果的梳理分析,编写了相应的评估报告,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了公开,形成广泛影响,引起了国家工信部、重庆等外省市经信委的多方关注,并曾被多家媒体报道。

评估体系应用成效

“上海市两化融合指数”成为市政府工作量化目标

通过连续5年的评估,评估工作已较好地实现了“把握上海‘两化融合’现状水平,为政府部门制定有关推进措施、检验推进效果提供量化依据与标准”的功能定位。目前,上海市“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已作为量化目标,列入《上海市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行动计划(2009-2011年)》、《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上海市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十二五”规划》、《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等多项政府规划中》。

形成了分区域评估反馈机制,促进市区互动推进“两化融合”

将评估体系应用于上海的区县,通过多年评估的实施与相关积累,已初步形成了对于区县的分区域评估反馈机制,尤其针对企业调查样本数量较多的区县,以专门针对其区县情况的评估快报、数据简报、宣讲材料等形式与其进行了反馈、交流与沟通,对于其把握区域内“两化融合”现状水平与发展情况,制定区域政策落实、推进相关工作提供支持。已有宝山、浦东新区等区县,将其区县的“两化融合”评估结果,作为与“两化融合”有关的发展目标。其中,浦东新区还专门就其区域的“两化融合”水平与互联网中心合作开展了专门研究。

引导企业围绕上海“两化融合”推进重点开展信息化

首先,评估成果对企业把握自身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所处的阶段,了解区域、行业的“两化融合”水平特征与发展趋势,定位其与“两化融合”有关工作推进的重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次,评估工作的开展,实现政企互动,为企业与政府之间“两化融合”工作的衔接提供了有力抓手。如今,参加评估已成为市经信委与“两化融合”有关的专项资金接受企业申报与评审的必要条件,为企业将自身信息化建设、技术改造升级等需求与政府推进“两化融合”的导向与成效检验连接在一起。

评估体系研究和实践成果具有示范作用

作为国内首个区域性的“两化融合”综合水平评估,该评估为国家层面及其他省市有关评估与标准制定等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示范与支撑。其中,由国家工信部主导的全国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就重点参考借鉴了上海的相关做法。而且,从2013年起上海的评估也同时增加了为全国评估采集上海地区数据的相关工作。此外,相关研究成果与评估实施的检验,也成为各方面关于“两化融合”理论概念研究的参考对象。其中,互联网中心以评估工作为基础的相关研究成果,自2011年以来已被各方研究者几十次引用。

逐步完善评估体系

开展评估体系新一轮研究

在结合现有体系结构、总结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至少面向未来5年的“两化融合”评估为目标,开展新一轮的上海市“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主要方向与内容包括:结合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任务、融合上海相关产业发展的规划导向、充分考虑“两化融合”发展相关的新技术与新模式。

优化完善评估工作机制

通过建立“两化融合”门户网站等方式,完善调查评估的平台化、标准化与智能化;将调查评估的实施途径由政府职能部门,拓展到园区等与企业接触更紧密的相关主体;加强与上海市其他经济与信息化有关的评估、统计工作的融合,深化与国家“两化融合”有关工作的对接。

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篇6

开展两化融合评估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能够增强中央、地方、行业和企业不同层面工作的协调性和一致性;第二能够促进两化融合推进工作体系化和规范化;第三能够摸清两化融合发展现状,找准目标和定位第四能够加强对企业两化融合发展的科学引导和务实推进。

有色金属行业两化融合评估工作于2010年正式试点启动,首次试点在电解铝行业展开,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总体指标体系框架基础上,充分调动行业内先进企业和资深专家的力量,协会组建了评估专家组和工作组,通过走访企业、组织专家座谈会等形式研究制定了电解铝行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指标广泛吸收先进的管理理念,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能力为目标,重点评价信息技术在促进企业业务改进和管理创新过程中产生的效果,激发企业内生评估需求。此次评估,让有色金属行业更加明确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概念,厘清了两化融合的发展阶段、关键要素和实现路径,提升了政府、行业和企业不同层面工作的协调性与一致性,相关数据、成果和结论成为协会制定行业两化融合相关政策和规划的重要依据,提升了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指导了电解铝行业各企业间的对标工作,评定的优秀企业充分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甩参与评估的企业依据评估结果在薄弱环节加大投入力度,并全面梳理自身现状,明确了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和实现路径。

与此同时,工业和信息化部认真总结评估经验,提炼最佳实践,制定了面向整个工业企业的两化融合评估规范,与2011年11月了《工业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试行)》,用于指导行业评估、企业自我评估以及与企业两化融合相关的各项工作,引导和促进企业两化融合及其持续改进。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作为十四家单位之一参与了评估标准的起草。

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篇7

2011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了《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

合”评估规范(试行)》(工信部公告〔2011〕39号)(以下简称评估规范)。

一、目标和导向

评估规范引导企业始终保持两化融合工作与其发展战略的一致性。评估规范引导企业紧紧围绕战略目标,更加强调企业发展的本质需求,充分调动企业内在自发和自主性,从企业全方位、多层次的整体层面统筹协调,通过不断应用和深化信息化相关的新技术、新理念,推动企业技术、产品、业务、管理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加速提升。

评估规范与信息化领域一些现有体系和方法不同,我们不是仅关注信息技术的服务能力,也不是仅聚焦信息化(项目)组织、实施、过程控制与改善等方面的信息化能力。评估规范引导企业通过深化推进两化融合,获取和提升与企业战略紧密相关的,支持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能力。这些核心竞争能力与两化融合密切相关,是能够直接影响企业市场经营活动的关键成功要素,如质量稳定性、成本控制力、交货期承诺能力、产品创新能力等。

评估规范引导企业在推进两化融合工作中,要坚持信息化新技术、新理念应用的适度性和适宜性。为技术而技术,为信息化而信息化,“瞻前顾后,裹足不前”或“冒失激进,过犹不及”都是很容易犯的错误。在过去我国信息化进程中已经有很多惨痛的教训,我们也已经付出了高昂的学费和代价。时至今日,我们对信息化已经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信息化基础和条件更为成熟,在国际国内新的发展形势要求下,评估规范引导企业从自身战略出发,紧紧围绕技术、业务、管理和市场的发展需要,从企业整体层面统筹考虑和充分权衡,结合自身基础和条件,积极主动且又合理适当地引入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理念,重点突破,循序渐进,最终实现全面提升。

评估规范的长远目标是引导企业持续深化两化融合,应对变化的需求,不断提升创新实力,增强运作柔性,实现敏捷快速响应,整体提高精细化智能管控水平与能力;激发全体员工的内在潜力,推动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为顾客创造更多价值,极大限度实现顾客和企业的价值双赢;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市场容量,实现合作伙伴协同发展;将节能减排作为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加强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化,最终实现企业创新发展、智能发展和绿色发展。

二、特点和原则

评估规范强化了科学性和体系性,界定了工业企业两化融合的概念、内涵和特征,指明了两化融合的发展阶段、主要方面和关键要素,支持挖掘和提炼企业两化融合的发展规律与可行路径,是覆盖我国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全局的顶层框架和引导体系,对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具有全方位、多层次的促进和引导作用。

现有信息化评估体系往往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出发设计指标,但是信息技术更新换代极为迅速,且不同技术之间经常存在边界不清、理念和范畴相互交织和渗透等情况,导致了该类评估体系难以保持稳定,也不易取得共识。评估规范则从企业业务和管理等角度出发构建评估体系架构、主要内容和指标,随着企业两化融合的不断深化发展和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评估规范的总体框架体系和主要内容仍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同时也可支持关键要素的适时调整和优化完善,具有较强的相对稳定性和可扩展性,从而能够实现对工业企业两化融合的长期、持续促进和引导。

评估规范设计理念科学,架构体系完整,但在设置具体的评估指标时,则注重“抓大放小”,简便易行,加强其表征性和可操作性。一方面,评估规范中的评估内容要求重点体现那些与工业企业两化融合紧密相关的关键要素和评估要点,而简化和略去了相对不重要的内容和要求,以降低评估规范执行难度,提高执行效率;另一方面,对于那些不可度量、难以采集、难以分析的关键要素和评估要点,用可度量、易采集、可分析的替代性指标进行间接表示和评估,从而提高评估规范的可实现性。

与发达国家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和模式不同,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两个历史进程交汇发展,我国两化融合具有显著中国特色,决不能简单引入和模仿国外先进的相关技术和理念,必须自行深入探索和实践。评估规范借鉴了国内外已有先进方法和理念,但更重要的是符合我国工业企业两化融合的现状、趋势、特点和需求。评估规范给出了一套全新的评估框架、体系和理念,重点引导工业企业持续深化两化融合,破解我国当前亟需解决、有条件解决、有能力解决的重大问题,也为企业展示了两化融合发展全景图,指明了尚待追求的未来方向和可行路径。该评估规范来源于大量的工业实践,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系我国首创。同时也普遍适用于和我国情况类似的工业后发国家,在工业化和信息化均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着眼于如何在工业化发展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大力推进信息化,实现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跨越。

三、框架和内容

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篇8

那么,什么是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它与两化融合评估规范标准是什么样的关系,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如何构建和实施?

一、什么是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创新完善的企业管理,多年来形成了成熟的管理体系。这一体系一般包括财务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18001)、薪酬管理体系、战略管理体系、营销管理体系、风险管理体系、专业性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22000)等;其中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专业性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等比较通行,可以由第三方认证机构进行符合性审核确认。西方发达国家众多咨询机构如麦肯锡、IDC、SAP等多年前也探索提出过类似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问题,但由于不同国家、不同企业信息化发展程度不同,没有形成通行的标准体系;其实企业建立信息化管理体系,对于培育创新型企业具有深远意义。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提出,应该是针对中国工业化尚未完成、信息化迎头赶上这样的历史际遇,为将信息化的时代特征与工业化的历史进程紧密结合,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而应运而生的重要举措。

《5年行动计划》附带的名词解释说明:“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一种符合性认定标准,它借鉴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方法,适用于所有开展两化融合工作的企业。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规范企业系统推进两化融合的过程管理机制和方法论,是企业建立、实施和改进两化融合推进管理的通用方法,有助于企业稳定获取预期的信息化成效,引领企业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竞争能力。此外,《5年行动计划》还明确了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定“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国家标准、推动建立第三方认定服务体系、制定两化深度融合的技术标准规范等。

从基本定义和主要内容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出,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构建与企业两化融合水平评估规范标准密切相关;可以说,管理体系是在评估规范标准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和体系化,是在评估规范标准基础上,可以实施第三方认定的管理体系。

二、两化融合评估规范标准的主要内容

两化融合涉及理念的转变、模式的转型和路径的创新,是一个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的变革过程,两化融合在推进过程中必须要不断转变观念,摸清发展现状、找准科学路径,创新推进模式。笔者从2009年开始,主持工信部企业两化融合评估工作组,与相关研究人员一道,深入研究企业两化融合内涵、要素、路径和评价方法,形成了企业两化融合水平评估框架体系,然后联合相关工业行业协会,对32个行业1200多家企业的两化融合情况进行了实际评估,并于2011年编制完成《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以工信部文件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1年第39号);2012年又形成《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国家标准》,经由工信部上报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审批。

(一)规范标准的基本思路:

1、核心导向是帮助企业获取和提升信息化环境下的可持续市场竞争能力。在广泛吸收先进的管理理念,重点评价信息技术对工业企业业务改进和管理创新的促进作用,通过企业两化融合能力和水平评价,激发企业内生需求,获取和提升市场竞争力。

2、强调产品质量,将产品质量全过程稳定和全面提升要求,贯彻和落实到两化融合各评价要素和评价内容中。

3、不片面追求所应用信息技术的先进性,而是注意技术与业务及管理的适宜性和协调发展。评估体系重在引导信息化环境下企业的业务变革和管理创新,技术应用应该与业务的发展现状和需求相匹配,而不是过度追求信息技术本身的先进性。

4、遵循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科学性要求评估指标要能够体现两化融合内涵和核心特征,反映两化融合发展阶段和持续改进方向;评估方法要基于事实数据,充分发挥数据的分析价值,支持综合评估、分析、诊断和改进。实效性要求评估体系应结合企业两化融合的内在需求,立足工业实践和企业需求,用工业的语言,从业务和管理角度出发,评估信息化环境下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经营管理及各方面的综合集成和协同创新发展的能力与水平,以及效能与效益。可操作性是指评估指标要易于选取,指标体系要易于构建;评估指标数据要可采集、易采集、准确可控、可分析;评估方法要易于理解、便捷有效。

(二)规范和标准的基本框架

评估规范和标准的框架体系设计在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紧密结合环境下,突出两化融合的关键作用点,并综合考虑了对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现状的反映以及对未来发展方向的科学引领。通过评估框架体系可明确两化融合发展路径,引导企业通过两化融合实现创新发展、智能发展和绿色发展,获取和提升可持续发展的竞争能力。评估框架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评估框架体系

企业两化融合总体评估包括水平与能力评估、效能与效益评估两个部分。水平与能力评估包括基础建设、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等四个主要评估方面。效能与效益评估包括竞争力、经济和社会效益等两个主要评估方面。

基础建设旨在通过评估两化融合基础设施和条件建设情况,衡量两化融合基本资源保障的水平与能力级别,主要评估内容包括与“财”相关的资金投入、与“人”相关的组织和规划、与“物”相关的设备设施、与“信息”相关的信息资源、与“安全”相关的信息安全等。

单项应用旨在通过评估信息技术在企业部门级单一业务环节中的应用情况,衡量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以及企业单项业务融合的水平与能力级别,主要评估内容包括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管理、生产制造、采购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质量和计量、能源与环保、安全管理、项目管理、设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办公管理等。

综合集成旨在通过评估企业跨部门、跨业务环节的业务综合和集成情况,衡量两化融合环境下企业内多业务综合集成和融合的水平与能力级别,主要评估内容包括产品设计与制造集成、管理与控制集成、产供销集成、财务与业务集成、决策支持等。

协同与创新旨在通过评估跨企业的业务协同和发展模式创新情况,衡量两化融合环境下企业间业务协同、创新和融合的水平与能力级别,主要评估内容包括产品协同创新和绿色发展、企业集团管控、产业链协同等。

竞争力旨在通过评估企业综合竞争力变化情况,衡量两化融合直接或间接带来的企业能力提升效果,主要评估内容包括质量提升与顾客满意、业务效率、财务优化、创新能力等。

经济和社会效益旨在通过评估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水平变化情况,衡量两化融合直接或间接带来的企业效益提升,主要评估内容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

我们将企业两化融合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起步建设、单项覆盖、集成提升和创新突破,可共同表征企业两化融合不断跃升的阶段特征和内涵,适用于工业领域各行各业。如图2所示。

企业已经开始建设两化融合基础设施和具备一定条件,但其单项应用尚未开展或刚刚起步,则企业处于两化融合的起步建设阶段。企业具备了一定的两化融合基础设施和条件,单项应用对企业业务覆盖和渗透逐渐加强,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其综合集成尚未有效实现,则企业处于两化融合的单项覆盖阶段。企业基础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单项应用基本成熟,综合集成有效实现,但其协同与创新尚未有效开展,则企业处于两化融合的集成提升阶段。企业基础建设趋于完备,单项应用和综合集成趋于成熟,且协同与创新得到有效实现,则企业处于两化融合的创新突破阶段。

企业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过程,就是不断实现上述阶段性跃升的过程。企业通过两化融合促进能力增强,实现竞争力提升,并进一步促进经济和社会效益提高,其提升作用随企业两化融合发展阶段跃升而跃进。企业所处的两化融合发展阶段及其对应评估方面的水平与能力级别,与竞争力、经济和社会效益水平相辅相成,可实现持续改进和螺旋式上升。

企业两化融合总体水平等级评定需综合水平与能力评估和效能与效益评估的结论。在总体评估体系架构稳定,上层指标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各行业对总体评估指标进行必要的取舍、细化和调整,这样既能够体现行业特点,加强对行业企业的引导性,又可以增强行业之间的可比性,以及对总体情况进行准确的判断和分析。

结合以上对行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历程、阶段和关注视角的探讨,我们还提出了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的总体指标体系(如图3),包含指标体系一、二级指标,各行业在总体框架和思路的指导下,结合行业特点和需求设计三级细分指标。其中:

就绪度(基础)就是就绪度即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基础准备程度,衡量企业两化融合基础设施和条件保障水平,包含上述基础建设的相关要素;下设四类二级指标。

成熟度(应用)即信息技术在业务环节应用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对成熟度的评估可以了解企业在信息化环境下的业务和管理水平。成熟度本身蕴含着阶段等级性,因此分解的二级指标也能够反映出信息技术在业务中应用的阶段层次。通过对我国工业两化融合现状调查,成熟度(应用)下设三类二级指标: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

贡献度(绩效)即企业在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实现的综合产出。两化融合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力。因此,不仅要对信息化基础和应用进行评估,还应该对其最终产出进行评估。贡献度(绩效)下设三个二级指标:竞争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框架思考

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规范企业系统推进两化融合的过程管理机制和方法论,是企业建立、实施和改进两化融合工作的体系保证和方法路径。构建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应是在现有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估规范标准的基础上,明确基本导向和原则,确定及体系框架和主要内容,并编制出具体的实施细则。

(一)导向与原则

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导向是围绕企业战略目标,以业务发展需求为牵引,坚持信息技术应用的适宜性,强化企业产品与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加强流程信息化、规范化和优化重组,推动管理变革与创新,实现持续改进,以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体系建设为主要目标,明确融合和创新的方法和路径,引导企业获取和提升可持续发展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应坚持以下五条主要原则:

——确保企业总体战略一致性和适时优化性。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促使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贯穿企业管理、产销、服务的各个环节、各级员工和上下游合作伙伴等,并有效促使企业根据市场变化及时做出战略调整。

——以推动企业创新和管理能力提升为关键着眼点。管理体系实施要侧重推动企业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促使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以推进企业产品与服务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为基础。管理体系实施要不断提升企业的产品与服务,促使企业实现产品结构调整,强化增值服务。

——以流程信息化、规范化和优化变革为重点。管理体系要注重企业流程再造,在标准化、规范化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流程管理。

——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管理体系实施必须全员参与,在水平评估的基础上,明确企业两化融合工作方向和路径,实现两化融合工作的持续改进。

(二)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

在企业两化融合推进过程中,最关键的视角和着力点主要包含四个方面,一是企业的管理能否与信息化同步发展、同步落实和调整创新,二是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相关基础设备设施保障能否到位,三是企业围绕新型能力打造的一系列两化融合项目是否能够规划好和实施好,四是企业能否合理评估两化融合成效并推动实现持续改进。

因此,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应该包括:管理职责,基础保障、两化融合项目实施,评估、诊断与改进等。

1、管理职责

管理承诺:向企业员工传达推进两化融合、打造新型能力的重要性;组织做好规划策划; 制定实施办法; 确保各方资源保障到位等。

领导与组织设置:领导设置;领导职责;全员职责;组织与管理机制的战略一致性等。

管理职能执行与考核:管理职能的执行落实;保持内部充分沟通;全员考核机制与办法等。

2、基础保障

资金投入:资金投入及时性和适度性要求等。

人才保障:明确人才的能力需求;明确人才选拔的要求;培训计划和培养办法等。

信息和工业基础设施:基础设施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要求;对企业两化融合推进需求的满足等。

信息资源:信息资源规划;信息资源标准化;信息资源的采集获取、管理、开发与优化要求等。

信息安全:计算机和网络安全;信息资源安全;设备设施和系统安全;安全管理的防范机制等。

3、两化融合项目实施

两化融合项目规划与设计:确认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两化融合项目的要求;项目规划的融合与创新性、适度性、实用性、可行性及主要内容要求;装备现代化、流程信息化、管理集约化和市场协同化螺旋式上升的需求;数字化设备设施、信息技术和系统的应用要求等。

两化融合项目执行与过程管理:项目组织要求;项目执行规范;项目过程管理要求等。

两化融合项目验收、运维与考核: 项目的评审及成效验证,项目规划的落实情况;项目运维管理要求;项目考核管理办法等。

4、评估、诊断与改进:

企业两化融合评估:企业两化融合水平及通过推进两化融合获取核心竞争力的周期性评估要求;评估体系构建与应用要求;评估方法选择与应用要求等。

校验与诊断:企业两化融合推进管理体系符合性的校验与诊断要求; 企业两化融合推进管理体系实施与保持的有效性校验与诊断要求; 校验与诊断数据来源及其客观性要求等。

持续改进:确认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企业两化融合推进管理体系的改进需求; 企业两化融合推进管理体系的改进措施等。

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篇9

需要说明的一些问题

1.细分行业的选择

包装行业门类众多,纸包装和塑料薄膜包装是发展最快的两个细分领域,无论是从行业规模还是行业管理的复杂性来看,两者都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其中,我国纸包装行业的总产值达到4000亿元以上,占包装行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而塑料薄膜包装行业的自动化程度较高,信息化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十分广泛,通过对其两化融合程度进行评估,可以为包装行业其他子行业提供借鉴。

2.评估方法的确定

本次评估采用企业调研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课题组在工信部总课题组和行业专家、企业代表的共同帮助下,制定了《2012年包装行业(纸、塑料薄膜包装)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设计了调查问卷。2012年12月,课题组在业内展开企业培训会,对评估指标进行了深入讲解。之后进行了问卷发放、回收和数据整理工作,并撰写完成了评估报告。

3.评估指标的制定

遵循指标体系要具有基础性、激励性、引导性、稳定性的设计原则,《指标体系》将评估指标分为三级,其中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92个。一级指标如下所示。

(1)基础建设。该指标衡量两化融合的基础,即两化融合需具备的基本条件和支撑环境,可从人、财、物、制度4个层面考虑。作为一级指标,“基础建设”在指标体系中的权重设为15%,并向下分解出5个二级指标,分别为资金投入、组织规划、设备设施、信息资源、信息安全。

(2)单项应用。该指标反映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包含研究开发、生产过程控制、主要业务管理、办公自动化等内容。由于仅反映信息技术在单项业务环节中的应用情况,只涉及单一的业务部门,管理难度相对较小。作为一级指标,“单项应用”在指标体系中的权重设为20%,并向下分解出10个二级指标,分别为产品设计、生产管理、生产制造、采购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质量和计量管理、能源与环保、安全管理、其他经营业务管理。

(3)综合集成。该指标反映信息化在不同单项业务环节之间的集成应用情况,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业务部门,伴随着部门之间的管理集成,因此不仅存在较大的技术难度,管理难度也相应增加。作为一级指标,“综合集成”在指标体系中的权重设为25%,并向下分解出5个二级指标,分别为产品设计与制造集成、管理与控制集成、产供销集成、财务与业务集成、决策支持。

(4)协同创新。该指标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单项业务或单项业务之间的集成应用,而是关注扩展到企业外(间)、面向市场、战略层面的深度应用,有助于企业能力和竞争力的大幅提升,是两化融合效果显现的重要标志。作为一级指标,“协同创新”在指标体系中的权重设为20%,并向下分解出2个二级指标,分别为产品协同创新和绿色发展、产业链协同。

(5)竞争力。该指标反映的是两化融合能为企业带来的以客户满意、市场占有为目标的竞争能力的提升,主要包括与企业业务能力相关的效率提升、周期缩短、比重增强、满意度提升等,是信息化的直接贡献。作为一级指标,“竞争力”在指标体系中的权重设为15%,并向下分解出4个二级指标,分别为:质量提升与客户满意、业务效率、财务优化、创新能力。

(6)经济和社会效益。该指标主要包括经济和社会两方面的效能和贡献,是信息化的间接贡献。作为一级指标,“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指标体系中的权重设为5%,并向下分解出2个二级指标,分别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4.评分方法的确定

包装行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采用百分制,满分为100分。每级指标分值满分均为100分,指标分值与其权重的乘积为该项指标的评估分值。在对具体指标进行评估时,根据情况采用定量评分或定性评分的方法。评分体系较为复杂,详情可扫描文中二维码,登陆科印网进行阅读。

评估样本分析

在本次评估工作中,课题组共收回问卷49份,其中有效问卷43份。

对评估样本进行分析:从业务类型来看,在43家样本企业中,生产纸箱、纸板的企业有33家,生产塑料薄膜的企业有10家;从区域分布来看,位于长三角地区(主要为浙江、江苏、上海)的企业有24家,位于珠三角地区(主要为广东)的企业有6家,这也是我国包装行业最主要的聚集区域,其余13家企业分别来自辽宁、天津、福建、四川、重庆、陕西等地;从产值规模来看,年销售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4家,5亿~10亿元的企业有5家,1亿~5亿元的有21家,1亿元以下的有13家,分别占样本总量的9%、12%、49%、30%,具有一定的行业代表性。

值得关注的一些数据和结论

1.基础建设水平

样本企业在基础建设方面的平均得分为49.2分,在信息资源、信息安全、组织规划方面的工作做得较好,而设备建设是相对薄弱的环节,尤其是在资金投入方面严重不足。

调查显示,样本企业近3年信息化建设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率平均为0.11%,其中年销售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为0.21%、5亿~10亿元企业为0.17%、1亿~5亿元企业为0.03%、1亿元以下企业为0.01%;100%的样本企业都制定了信息化规划,93%的企业成立了信息化部门,53%的企业信息化部门主管能参加决策层会议;在所有样本企业中,信息化部门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率平均为1.9%,信息化应用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平均为36.1%,比例偏低。

2.单项应用水平

样本企业在单项应用方面的平均得分为50.9分,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方面发展水平较高,在生产管理、能源环保方面的发展水平相对一般。

调查显示,在产品数字化、智能化设计方面,76%的样本企业利用计算机辅助产品工艺设计,83%的企业建立了企业产品设计知识库,40%的企业产品设计知识库包含全部产品设计信息;在生产指令下达方面,手动进行生产线换单的样本企业占比为9.3%,半自动换单的企业占比为44.2%,全自动换单的企业占比为46.5%;在产成品标签管理方面,46%的样本企业采用手写标签管理,54%的企业采用条码标签管理。

3.综合集成水平

样本企业在综合集成方面的平均得分为55.9分,在产品设计与制造集成方面的水平较高,在产供销集成和决策支持方面的水平较低。

调查显示,在产品工艺设计与制造集成方面,有11家样本企业实现了产品设计与工艺设计之间产品模型信息自动传递,14家企业实现了工艺设计与生产制造之间产品信息自动传递,12家企业实现了产品信息在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制造、生产管理各业务环节的关联维护和一致性管理;在经营管理系统向生产制造系统下达指令内容方面,3家企业无法下达指令,32家企业能下达排产计划指令,34家企业能下达生产指令,24家企业能下达物料清单信息;在生产制造系统向经营管理系统上传信息覆盖范围方面,6家企业无法上传任何信息,32家企业能上传工序进展信息,19家企业能上传设备状态信息,25家企业能上传物料使用状态信息。

4.协同创新水平

样本企业在协同创新方面的平均得分为30.5分,发展水平较低。

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篇10

一、引言

税源管理是税收征管工作的核心,纳税评估是税源管理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大力推进以税源管理专业化为特征的新一轮征管改革,纳税评估成为这一轮改革的重头戏,为契合征管改革的进程和规范评估工作的需要,国家税务总局征管科技司开始制定《纳税评估工作规程》。越来越多的税务机关开始将纳税评估列作为专项课题进行研究。石河子国税局在建立纳税评估指标体系、运用纳税评估的方法加强税源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建立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在研究纳税评估在企业所得税税收征管工作中的应用及寻求有效利用纳税评估手段提高税源管理水平的途径至关重要。

二、石河子国家税务局税源管理及纳税评估现状

从1994年到2012年,石河子国税局已累计组织税收收入104.49亿元,“十一五”期间,共计组织税收收入44亿元。2012年,全局共管辖各类纳税人12667户(截止到2012年12月31日),共组织入库税收收入18.68亿元

图1:石河子国税局1994-2012年税收收入

如图1所示:工业企业的快速发展,带动税收收入的高速增长。“十一五”期间石河子市国税局累计组织税收收入44亿元,年平均增速25.2%;提供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1.3亿元,年均增速25.8%,为地方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力支撑。2006年收入突破5亿,实现5.6亿元; 2007年突破6亿,实现6.9亿元;2008年突破8亿,达到8.9亿元; 2010年突破12亿大关,2011年更是突破19亿元大关。

图2:石河子国税局分税种示意图

如图2所示:石河子国税局税源主要来自国内增值税、消费税和企业所得税。2012年,三级重点税源企业共116户,入库税收13.7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80%,重点税源企业涵盖化工、电力、纺织、食品、房地产等重点行业。以2012年为例,石河子国税局共组织税收收入186,787万元,其中增值税收入完成91,033万元,企业所得税61,472万元,消费税6,792万元,储蓄利息个人所得税、车辆购置税、石油税收等其他税收27490万元。

图3:企业所得税税收收入所占比重示意图

如图3所示,石河子国税局企业所得税税收收入在全部收入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由2007年的10%上升到了2012年的35%,企业所得税收入在全局收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税制改革的继续,直接税所占比重将会继续增大,企业所得税的重要性将会凸显。

2007年以来,石河子国税局逐步将税收风险理念植入到纳税评估工作中,由最初的零、负申报和低税税负率分析到依据数据分析报告、税收征管状况分析、数据分析进行预警和风险管理,实现预警提前、监控前移,逐步对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申报缴纳情况进行纳税评估。2012年4月以后,结合税源专业化管理,积极探索团队化税收风险识别、集体和个人风险应对的纳税评估管理模式。纳税评估在企业所得税税源管理工作中初见成效,较好地实现了“以评促收、以评促管、以评促查”的工作目标。

三、分析石河子国税局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存在问题

(一)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分析指标体系尚不完善

“经验式风险识别”是当前石河子纳税评估现状的一个真实写照。“穿新靴走老路”的根本原因在于:零敲碎打、不成体系的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就代表了纳税评估分析的全部,而纳税评估的应对工作及绩效考核等后续都没有及时跟上,加上配套制度的缺失或者不健全,也容易产生横向、纵向配合渠道不畅,协作力度不强的现象。不能有效的评估和指导评估工作运行的好与坏。真正涵义上的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应该是较高的计算机数据分析+信息的加工处理+熟悉各种类型经营管理方式+会计核算等多种业务技能+完善的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的综合体。目前,部分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缺乏科学性、针对性。由于石河子行业户数的发展,有些行业样本点呈现逐渐萎缩状态,如果沿用以前的指标及分值,必然产生错误的判断,这些指标本身失去了原有价值。此外,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企业发展方式、经济管理手段等因素的影响,总局、区局以及各地州局确定的某些纳税评估指标已经滞后于实际征管需要,必须重新测算。

(二)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运用的方法和手段落后

纳税评估的方法和手段具有明显的目的性、技术性,采用先进、科学、实用的手段和方法,会使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能及时发现纳税人在纳税申报过程中的错误行为,对其进行纠正,督促其及时、足额缴纳税款的目的。

在纳税评估方法上,评估人员过度重视财务信息,不注重非财务信息的对比分析。现行的纳税评估,由于信息采集渠道单一,信息数量有限,大部分评估人员误将企业报送的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财务报表作为纳税人涉税信息的全部。对所报送的报表资料进行分析时,能够发现财务指标之间的对比变动关系,但对于那些做假账、制造多套账本、体外循环的企业,以失真的财务信息为依据评估分析出的结果,其真实性必然无法得到保障。

在评估手段上,目前的评估手段主要采取人机结合的方式,即:“先由计算机根据事先设定的指标公式筛选出评估对象申报纳税中的疑点,在此基础上,再由人工进一步分析判断。” 而软件开发相对滞后,纳税评估模型数量达不到现实需求。日常工作中,纳税评估子系统无法整合到整个征管信息系统中。开发设计者的理想化与实际工作的复杂化相差甚远,设计的评估程序繁琐、僵化,表现为对手工评估工作程序的重复模拟,无法从本质上起到提高评估效率的目的。数据模型的建立,是评估科学性的体现。现实工作中的评估结果,主要是基于对指标数据的分析对比而产生,不是通过对数据模型进行评价得出,缺乏税种间的逻辑性和结果的准确性。目前研究开发的数据模型主要分为税种类数据模型和行业类数据模型两大类。目前我局的数据模型的建立尚未完成,数据模型的创建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建立实用、易于操作的数据模型任重而道远。

四、结论

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篇11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35-0164-03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针对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出台,畜牧行业的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已经是业内关注的重点,越来越多的企业建立了产品追溯系统。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公信力如何,产品的追溯信息是否可靠,政府如何加强各个追溯环节的风险把控,杜绝利用追溯平台进行溯源信息造假,误导消费者,这都是亟需探讨解决的问题。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畜产品质量安全评估体系是政府加强监管的一个有利手段。

1 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

1.1 什么是质量安全追溯

质量安全追溯采用自动化技术、信息加密技术为每件或每批次产品建立唯一的“身份证编码”,身份证编码是追溯框架规定的标准化的一组数字。通过对生产过程中产品赋码及流通销售信息的监管,对每件或每批次产品进行跟踪和溯源。

1.2 国内外质量安全追溯的发展现状

在英国、美国、加拿大等欧美国家已经基本形成了相对比较完善的产品安全控制系统。英国无论是在畜牧养殖和畜产品加工行业,对可追溯系统研究及建立方面,还是对整个系统的控制上面都相当发达,其建立的风险控制执行机构体系已经完全覆盖了可追溯系统安全控制的所有环节,并建立了相关的兽医实验室及检测评价系统。世界各国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时间和形式不一样,且相应的技术规范也有差别,但各国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非常重视,不断制定更新相应的解决方案,农产品加工生产的各个环节农渗入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近年来,国家对食品安全的加强监管的力度逐步加强,国务院多次对食品安全作重要批示,强调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加快建立食品质量追溯体系。越来越多的企业建立了产品追溯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产品信息的公开。但各地食品溯源体系标准不一,由于企业自建的食品溯源平台缺乏监管,出现了借助溯源码鱼目混珠、以次充好的乱象。有的食品张冠李戴,乱贴追溯码;部分原产地品牌的溯源码,变成了企业的牟利工具;消费者能查到的溯源信息也是参差不齐。对于溯源的种种乱象,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已经表态将尽快搭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并制定全国农产品追溯管理办法和相关技术规范,最终形成全国一盘棋的传输、调度、数据处理系统,统一规范追溯参与方的行为。目前农业部在规模化的农垦产品、生猪耳标等方面做了有效的探索,地方农业部门也对品牌化农产品和规模化的生产基地开展了一些追溯试点。追溯体系要扩大试点范围,“尽可能将生猪、肉牛、牛奶和三品一标(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率先纳入追溯范围。”

2 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风险因素

2.1 厂家随便填写追溯信息

由于很多追溯平台是企业自建,一些企业刻意隐瞒信息,追溯数据随意填写更改,消费者并不知情,在政府监管环节缺失的情况下,产品追溯信息没有公信力。

2.2 追溯信息环节缺失

目前各地方、各企业之间的畜产品溯源系统,水平和完善程度差距较大,多数企业采用的仍然是在生产、销售某个环节,给产品贴上事先录入信息的二维码。但“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溯源体系,畜产品溯源是从畜产品投入品的生产、检验、销售到畜禽养殖的饲养、防疫、监督、检疫、出栏、运输、屠宰,再到畜产品的检疫、运输、销售等每个环节都建立监管和追溯体系,环环相扣、层层追踪的全程产业链追踪,一旦中间某个供应商、销售渠道出现问题,就没办法做到溯源和把控。

2.3 调换追溯码

国内某些羊肉厂家假冒内蒙古羊肉,贴上内蒙古知名企业原产地追溯码,价格大涨;一些畜产品进口商调换追溯码,撕下进口畜产品的溯源码,重新贴到其他畜产品的外包装上,冒充原装进口产品误导消费者。除了畜产品,其他农产品也出现类似状况,如利用虚假的追溯码,假冒知名特产宁夏“中宁枸杞”,其他燕窝产品调换进口产品追溯码,冒充印尼、马来西亚进口燕窝等。

2.4 追溯平台协助造假

一些追溯平台运营商提供追溯码的定制服务。比如有的企业以200万个起定制,价格为每个0.02元到0.08元,产品的追溯信息完全由定制方自行掌握,方便企业造假。

3 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评估指标

建立适应畜产品行业特点的评估指标,才能定性的去评价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优劣。设计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等多级指标体系,依据权值,确定质量安全追溯评估系统等级,指导企业合理选择使用追溯系统平台,促进追溯平台纳入政府监管,逐步完善。在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评估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评估指标体系。依据行业特点,设计如下一级指标。

3.1.1 政府监管

企业必须在政府监管下运营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这个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缺失,建议一票否决,不允许追溯系统平台运营。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完全依靠企业自律与社会责任意识是不现实的,缺乏政府监管的企业迟早会出现问题。政府监管一级指标包括国家平台、省级平台、地市平台、行业平台二级指标。依据平台的监管级别,分配相应的分值。分值为30分,如果缺失直接判定为不合格系统。

3.1.2 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主要评估系统平台开发架构的合理性、安全性、可扩展性等。一级指标包括系统架构、安全设计、服务器配置、数据结构、升级扩展二级指标。分值为20分。

3.1.3 追溯环节

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追溯信息涉及从养殖、检疫、屠宰、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如果缺失某一环节或者只是依据某一环节的数据进行质量安全追溯,不是一个完整追溯系统,环节的缺失必定会影响追溯系统的评估分值。一级指标包括养殖信息、检疫信息、屠宰信息、物流信息、销售信息、消费者查询信息二级指标。分值20分。

3.1.4 运营状况

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只有经过行业应用的检验,才能出具安全性、实用性等相关材料,平台运营的企业越多,时间越长,证明平台的使用价值,相应的分值自然越高。运营状况包括平台企业数量、平台已运营时间、服务支持二级指标。分值为20分,没有投入运营的追溯系统设置为0分。

3.1.5 其他

其他一级指标包括平台资金投入、政府支持、项目奖励二级指标。分值为10分。

3.2 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评估系统

依据可追溯评估指标,搭建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评估系统(图1)。畜产品质量安全评估系统受到政府监管、系统设计、追溯环节、运营状况和其他的影响,它们的分值比例分别为30%,20%,20%,20%和10%。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评估结果=政府监管评估分值*30%+系统设计评估分值*20%+追溯环节评估分值*20%+运营状况评估分值*20%+其他评估分值*10%。每个二级指标中都会设计相应的打分题目,打分题目一般设计五个选项,每个选项赋予1到5分不等的分值,根据打分分值最终得到具体的分数,然后通过系统内部公式处理,得到各类一级指标的得分,依据相应权值,算出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最终评估分值,系统自动对应确定畜产品质量安全评估级别,分值越高对应的级别越高,评估级别分为5级。如果评估级别低于2级,评估平台提示追溯系统不符合上线要求,必须进行整改后达到级别要求再投入运营。

3.3 制定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国家或行业评估标准

国家还没有一个明确的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标准,很多畜产品生产企业依据自身需求,建立了各类追溯平台,政府针对企业的可追溯平台的监管无法可依。探讨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国家或行业评估标准,划分系统等级,促进企业与政府监管对接,逐步完善追溯系统,淘汰缺失政府监管的追溯系统,真正实现政府全程监管下的产品全程透明化可追溯管理。

3.4 确定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专业评估机构

目前,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评估、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等专业评估,国家委托具有资质的机构开展评估工作。针对畜牧行业,国家可授权相应的权威机构,在国家标准出台后,针对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进行评估,为通过的可追溯系统颁发相应的安全证书,确保评估结果的权威性,使追溯平台建设进入健康有序的发展道路。

3.5 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评估系统推广

按照商务部制定的统一标准,开展畜禽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实现统一采集指标、统一传输格式、统一接口规范、统一编码规则、统一追溯规程的“五统一原则”,保证追溯技术模式信息互联互通。逐步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评估系统的推广,加强配套法规制度建设,强化市场准入管理,逐步淘汰没有经过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评估、缺乏政府监管的可追溯系统平台。

4 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评估体系的作用

4.1 加强政府依法监管力度

建立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评估体系,各级政府可以依据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根据相应配套的法律法规,依法加强企业畜禽产品的全程质量安全可追溯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快速应对处理突发的畜产品公共安全事件。

4.2 规范企业生产行为,提高产品的质量

企业加入通过评估的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在政府和消费者的实时监督下,不敢再擅自修改追溯信息,约束自己的生产行为,确保真实的产品信息,把产品安全作为企业经营的重中之重,提升企业的整体形象。

4.3 提升了消费者的信心

食品安全已经得到消费者的重视,而且他们已经开始有了主动选择认证或可追溯食品的倾向,消费者愿意选择具有双重保障的安全认证与可追溯产品,并且为其支付更高价格。如果企业加入的追溯系统平台通过了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评估,获得了国家权威部门颁发的安全证书,相信消费者会优先选择这类企业的产品。

5 结束语

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评估体系从畜禽产品供应链各环节出发,评估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控制点和关键信息指标,为把握可追溯系统的各个风险环节,杜绝企业录入虚假的追溯信息,实现可控的追溯,为政府监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提高政府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和安全监管效率,真正实现“从养殖场到餐桌”整个供应链的跟踪和溯源服务。

参考文献:

[1] 魏兴芸.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 中国农机推广, 2015(1):8-10.

[2] 崔先雨, 张淋江. 畜产品全程监管可追溯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 价值工程, 2015(15):44-46.

[3] 刘丽军, 邓子云.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1.

[4] 叶三成,高洁, 李刚. 基于可追溯制度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管理研究[J]. 物流技术, 2014, (12): 374-376.

[5] 江斌. 基于可追溯系统的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体系研究[D]. 上海: 东华大学, 2014.

[6] 刘亚东. 我国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现状及分析[D]. 郑州: 河南农业大学, 2013.

[7] Shigeyuki Goto. The Bound of Classical Risk Management and The Importance of a Behavioral

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篇12

所谓纳税评估,是指税务机关运用数据信息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纳税申报情况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断,并采取进一步征管措施的管理行为。纳税评估能否有效实施,依赖于建立一系列的评估指标和采取适当的评估方法,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现行制度确立的某些纳税评估指标尚需进一步改进,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实际应用不足。

1 纳税评估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在税收管理中始终存在着征收与管理脱节问题,税收管理水平不高,征管资料利用率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纳税申报质量不高、零(负)申报过多的现象,产生税收流失。开展纳税评估,可以有效弥补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加强税收管理,防范税收流失。

2 纳税评估存在的主要问题

纳税评估的有效实施依赖于建立一系列的评估指标和采取适当的评估方法。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现行制度确立的某些纳税评估指标尚需进一步改进;二是在实际操作中,纳税评估指标和纳税评估方法应用不足。

2.1纳税评估指标应用的局限性

企业迫于外部投资者的压力,有的在人为地制造企业均衡发展的假象,即以平滑或均衡各期利润来获取较好的业绩评价。因此,评估指标已不能清晰地展现企业是否严格遵循了公认会计原则,是否进行了公允和充分的财务信息批漏。另外,评估指标对比基础不一致。如果只以行业为标准进行指标比对,判定纳税人是否已真实申报,势必造成对比基础不一致,形成不可比。

再者,评估指标中相对数指标在运用中存在缺陷。它没有考虑到企业规模、收入、费用的绝对数。因此,评估中必须将“相对指标”与“绝对值”(尤其是企业规模)结合起来考虑,否则,会漏掉大额税款。

2.2获取纳税评估指标信息来源具有局限性

纳税人报送的纳税申报数据和财务数据不包括生产经营类信息、经营核算类信息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如登记注册类、价格类等相关信息,而这类信息需要税收管理员在日常征管中自行获得。由于征管实务的复杂性,税务部门目前还没有足够的渠道获取这些信息。

3 纳税评估指标的基本分析

纳税评估指标是指能识别、判断纳税人纳税行为中的错误和异常行为的指标,特别是偷、逃税等不遵从行为的指标,是税务机关筛选评估对象、进行重点分析时所选用的主要指标。纳税评估时,要综合运用各类指标,并参照评估指标预警值进行对比分析。根据《管理办法》的规定,纳税评估指标预警值由各地税务机关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各地纳税评估指标的预警值参数应考虑规模、地区差异,考虑本地区同行业、同规模、同类型纳税人各类相关指标以及多个年度的平均水平,以使预警值参数更加真实、准确和具有可比性。同时各级税务机关使用评估分析指标,要在掌握纳税评估原则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求同存异、突出实效、讲求创新,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构建科学、高效、便捷、系统的纳税评估指标体系。

4 纳税评估方法的基本分析

在评估时,首先,对纳税评估对象进行案头分析,通过各种方法筛选出有疑点的纳税人,以便进一步分析。其次,分析纳税人是否按照税法规定的程序、手续和时限履行申报纳税义务,各项纳税申报附送的各类抵扣、列支凭证是否合法、真实、完整。第三,审核纳税申报主表、附表及项目、数字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正确,适用的税目、税率及各项数字计算是否准确,申报数据与税务机关所掌握的相关数据是否相符。第四,审核收入、费用、利润及其他有关项目的调整是否符合税法规定,申报减免缓抵退税、亏损结转、获利年度的确定是否符合税法规定并正确履行相关手续。第五,通过对纳税人生产经营结构、主要产品能耗、物耗等生产经营要素的当期数据、历史平均数据、同行业平均数据以及其他相关经济指标进行比较,推测纳税人实际纳税能力。最后,税务机关及税收管理员认为应进行审核分析的其他内容。通过进一步的评估分析,最终达到加强税收征管、和谐征纳关系、依法征税的目的。

5 纳税评估指标和方法的改进与应用

5.1纳税评估指标和方法的改进

第一,依靠科技手段,扩展收集信息的渠道,广泛采集各方面的信息。第二,针对相对指标存在的局限性,考虑企业规模因素,对不同规模的企业设置不同的权重。动态地调整行业峰值,以避免因权重造成的异常数据出现。第三,通过绘制指标变动曲线,直观地反映企业各指标的变动情况。利用计算机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各项指标变动情况进行描述,可以随时与往年指标进行比较,方便查询。第四,注意运用注册税务师的各项鉴证报告,以及各项涉税服务业务记录,可以消除纳税评估工作的误差。

5.2加强纳税评估工作的建议

第一,确立“服务型”的纳税评估,融洽征纳关系。要树立服务的观念,提高纳税人依法纳税意识,促进纳税人诚信纳税。第二,提高信息采集量,整合信息。建立和完善评估信息提供机制,确保评估信息的准确全面;依托计算机网络,提高信息收集能力和质量,实现涉税信息共享;不断优化完善纳税评估软件,增加评估指标,与各企业自动对比查找疑点问题。第三,高度重视约谈和举证工作。掌握纳税人的基本情况和概貌,把握约谈的主动权,即时分析反应,提出不同看法,巧妙利用谈话中的矛盾之处,找出疑点。第四,强化培训,提高评估人员的综合素质。坚持学习经常化、制度化,掌握各项税收政策,熟悉企业财务制度和财务核算方法。

参考文献:

[1] 潭光荣.选择纳税评估指标的局限性及应对措施[J].税务研究,2007,(2).

[2] 滕青.论纳税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估模型[J].财贸经济,2006,(1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