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教学设计合集12篇

时间:2023-09-10 15:02:43

德育课教学设计

德育课教学设计篇1

如何在德育教学课的教学活动中渗透素质教育的观念,真正贯彻“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教育理念,笔者在多年从事技工学校政治课的教学实践中,不断优化教学模式,逐渐形成较为稳固的教学程序。

一、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主体思想

明确教学目标,掌握教学主体思想,这是教学模式的首要组成部分。从教学的具体情况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看,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逐步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教师必须对每一节课进行精心的策划,科学的创意。尤其是德育课,不仅应为学生的智商(IQ)培养服务,更要为学生的情商(EQ)教育服务。从长远角度看,德育课更应偏重情商(EQ)教育,注重学生潜能开发,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所以,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选择授课内容和方式方法。

二、构建科学的教学程序,完善教学模式

1.设计课前研究,让学生主动思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堂课是否成功,不应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要目的,应以是否真正使学生有所发展为标准。所以,教师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很重要,这就是必须让学生有较强的兴趣。根据《德育》教材的编排内容,每开始一个新的专题内容之前,教师都要给学生设计一个和授课相关或有联系的课题,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去搜集资料。比如第一册第一节课是“谱写新的人生”,这一课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讲授这部分内容之前,我们设计了和授课内容有联系的问题,让学生去搜集有关“潜能开发”的科学资料,让他们认识潜力,了解自己,树立坚强的信念和勇气。并把他们的感受和疑问拿到课堂上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讨论,充分暴露学生思维,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然后师生共同学习这一课。这样就能较容易地让学生认同课本知识,反思自己的行为习惯,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同时,通过这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模式,也能优化师生关系,共同创建民主化的教学氛围。

课前设计课题有很多优点:它不仅调动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更重要的是能促使学生动脑想问题。所以,课题设计要合理,既要与课本内容有关系,又不能等同于课本内容,而且形式应多样化。

2.精心设计新课导入,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德育课应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此,教师在每一堂课都必须对学生心智有所启发,有所指导,因此,能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新课导入内容的引导非常关键。

德育课有其自身的特点,每一章每一节都有其即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内容。所以,新课导入必须紧扣课题,同时又要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德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材料,又提供了最好的教学手段。所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精心组织新课导入的内容,既有新意,又有科学性;还可以使学生直观感受教学内容,形成互动教学。

3.课堂创设问题情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德育课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树立共产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教师让学生每节课都学有所得,有所提高,既掌握了知识,又启迪了思维,还培养了学生的道德情操。因此,严格地说,上好每一节课,都是一种挑战。课堂教学必须不断创新,从科学研究的成果来看,创新思维是人人都有的天然能力,而课堂教学又是开发学生这一潜力的主战场。所以,必须让学生养成勤动脑的习惯,这就很有必要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去创设问题场景,让学生来解决问题,而这些问题必须具有鼓励学生思考、推断,需要对许多相关的知识进行综合、联系、概括才能回答的问题。所以,提问什么问题、问题有没有启发的实际意义,这本身就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比如,在讲授“知法守法,预防犯罪”这一节时,我们没有把精力过多地放在知识的讲述上,而是在认真分析了许多案例的基础上,精选了几个有一定难度的案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分析。最后,让学生去断案。在学生分析案例的过程中,他们必须仔细去阅读课本,领会课本内容,明确案件性质,才可能做出较为准确的结论。而这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必然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开发学生智慧潜能,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4.多种教学方法交替使用,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作为德育课教师,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越来越感到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已成为德育课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发展而教,不要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而是要把他们当成独立发展的个体,尊重学生人格尊严,满足学生认知需求。

德育课从内容设计上看,也非常适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在讲授“正确对待人生”这一节时,我们设计了一节演讲课,就“理想与现实”“顺境与逆境”“竞争与合作”“人生观”“价值观”等等主题拟了一些演讲题目,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这种形式,锻炼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认识能力,同时,也使教师更加了解学生,融洽了师生关系,活跃了课堂气氛,为教师进一步传授知识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实践中,实例演示法能激起学生兴趣,而辩论法则更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其他各种教学方法也都有其各自的优势,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来选择。教师把各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能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5.布置课后实践探索题,延续课堂教学

德育课的课堂教育固然重要,但课外实践更为重要。我们课后给学生布置一些实践性课题,尤其是具有探索性的内容,成为德育课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从德育课本身的内容来说,主要是为实践服务的。德育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促使学生服务于社会。所以,通过实践让理论联系实际,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课堂教学的目的。

德育课教学设计篇2

正确贯彻和实施新课程首先要精心进行课前准备,必须对每一环节、每一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加以精心设计;对大纲要求、学生状况做到胸有成竹。在课前准备中英充分考虑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能起到引导作用,将符合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融合到教学方法设计中来,以便在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真正的最大限度地发挥。我还特别注意做到:

1、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充分注意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必须以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让儿童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和活动体验来获得认知发展。如《我和妈妈做午餐》这一课,设计“露一露,我来做”这一活动环节,让学生尝试“择葱”“择韭菜”“打鸡蛋”等家务活动。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妈妈劳动的辛苦,从而体会妈妈对自己的爱。

2、认真充分了解学生,特别是了解不同学生对同一教学内容和问题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采用传统教育方式,让小学低部的孩子们坐足40分钟无疑是很枯燥的。孩子们个性较活泼,所以在课堂中我注重创设情景,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活动方式。如《到同学家玩》这一课,让分成小小组的各组学生到别的小组那儿“窜门”。让每个学生动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3、采用不同的手段设置情景,引发学生讨论。教师提供有效信息,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思维方式调动智力因素,去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如《到同学家玩》这一课,通过播放《安全地玩》课件,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分析图中小朋友们这样玩好吗?生活中还有哪些危险的事不能做。

4、充分考虑到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预备一些调动学生思维和积极性的方法。要不断变换手段来调节学生的兴奋点,减轻学生的疲劳。活动教与学的最佳配合,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新课程教育要求教师要熟备教材、熟备学生、精选内容、巧用方法、科学严谨、灵活多样地把知识精彩地、艺术地、传授给学生。

二、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教育实施的主阵地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是教育过程的主要环节,使教师实施知识传授的主要场所,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主体参与是关键。教师的作用在于创造,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去思维、去发现。在新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始终围绕“保护天性、弘扬个性、完善人生”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过程,使学生的主体活动得到充分显示,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我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

1、合理设计实践活动,尽可能地留给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和舞台。学习不仅是学生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用自己的耳朵聆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用自己的双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心去感悟,因此学生参与活动、操作、实践就显得尤为重要。《春节逛花市》的教学中,巧妙设计“师生共同布置教室”这一环节,在《喜洋洋》的欢快乐曲中,师生一齐动手,贴春联、插花、摆“大吉”、挂灯笼、唱新年祝福歌,在浓浓的节日气氛中,孩子们如同真的在一个大家庭中过了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孩子们兴致高扬,几乎每个学生都参与布置活动,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到知识。

2、重视直接经验,也就是将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去同学家玩》这一课中,让学生看录像,找出录像中到同学家玩的学生有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应改正,从而调动学生思维,让学生讨论分析,从中得出结论:到同学家做客应讲礼貌,玩游戏应注意安全,再设计“我们去做客”这一课堂活动,再让每个小组的同学互相到别的小组那里做客,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学会如何接待客人,如何当一名受欢迎的客人。

3、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合理设问,问题要有层次,有一定深度,留足时间,引导学生讨论,如新教材《春节逛花市》这一课设计“压岁钱该怎么花最有意义”,教师通过开讨论会,引导孩子们各抒己见,说出“将压岁钱存起来、买书、交学费、捐给希望工程”等方法,在讨论中,孩子们对春节这个传统节日的认知已经不再停留在吃喝玩乐上,他们懂得将金钱和时间用到具有意义的事情上。

正如布鲁纳指出的那样:“教学既非教师讲,又非学生听,而是教师通过自己的引导启发,让学生自己去认知,去概括,去亲自获取知识,从而达到发展他们目的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成为学习主体,也使课堂充满活力,提高课堂质量。

德育课教学设计篇3

一堂能对学生思想产生震动或深远影响的课程必然有非常明确的教学目标,并且教学目标的确定应该有其现实需求。例如:现阶段的中职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且都是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下长大,对亲情的习惯性接受甚至漠视淡然、对挫折和逆境(如单亲、残疾、不富裕等)的排斥与不知所措等是他们的特点。针对这种现象,我把“让孩子们学会接纳自己,懂得珍惜现在所拥有的资源,感受并能体会幸福;接纳父母,感受父母之不易,感恩父母,感恩社会”做为教学目标,设计了《体会幸福•学会感恩》这节课。

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是学生兴趣的保证,是课堂效率的保证,更是学生思想内化为行动的保证。这节课上,为了能达到预期目标,我分别采用了小组活动法、对比法、启发式、故事讲述法、演讲法、激励法等十多种教学方法,催生学生真切的幸福感,并有立刻要为父母做点什么的冲动。例如,我把学生分成若干个三人小组,每组派代表抽取象征着第二次生命的“命运之牌”,然后对自己的新生命发表感怀。通过和现实生活的对比,同学们意识到假如生命会有第二次选择,结果未必会比现在好,说不定还不如现在。然后用我国残疾人数量、失学儿童数量、意外事故人员伤亡数量等一系列悚目惊心的数字,让同学生体会到自己现在所拥有的平安、健康、安宁就是最最好的资源,从而启发学生接纳自我、珍惜生活。又如,我用著名歌手韩红《天亮了》这首歌背后鲜为人知的亲情故事为引子,例举父母养育子女的不易与艰辛,让同学们深刻体会父母之恩、天高海深。多种教学方法的共同使用充分地调动了学生们的参与热情,他们积极发言、勇于表达,使课堂效率实现了最大化、最优化。

三、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高新技术的日新月异,使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时代成为了历史,电化教学辅助设备和多媒体设施的运用使教学过程变的更加生动、直观。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也多次运用音频和视频,使教学内容和效果得以更形象的展示与呈现。例如,在导入新课时,我用毛阿敏的《幸福》做前奏,把同学们带进了温馨恬静的氛围;用2012年网络流行语中排行第一的热点词汇“你幸福吗?”和关于这个问题的神回复集锦视频引发了同学们对自身幸福指数的考虑与讨论;用一组组生动的写实图片让学生感受到了自己的富足;用一段优秀公益广告——谭晶的《好人就在身边》激发了同学们胸腔里的正能量;歌曲《天亮了》的凄美使同学们潸然泪下;结尾的《时间都去哪了》呼唤大家为父母写下了最真挚的祝福。教学手段的多元化,使课堂声、形、图、色并茂,生动、形象地展示各种教学情境,有利于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在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下接受了思想、提高了认知。

德育课教学设计篇4

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渠道和方法,在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高校政治理论课中的一门,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长期以来道德教育多停留于道德原则与规范的灌输与记忆上。过多地关注了理性需要而脱离了现实的当下需要,致使本该是很平常的道德教育成了海市蜃楼式的“高、大、空”的东西。在道德教育的方法上,把德育处理成一个单向度的知识传授过程。学生则只管听,只能囫囵吞枣地记住他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抽象的说教和理论教条代替不了活生生的道德生活,道德认识的提高也代替不了复杂情景中的道德选择。所以,道德教育必须从这种过分突出认知的教育价值的知识论德育模式中走出来,从注重道德知识的传授转向关注学生的躬身实践和情景体验,关注人之生命意义的安顿,把学校道德教育与具体的道德生活和复杂的道德情景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理解道德、实践道德、发展道德。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他们具有较高的学识水平,对个人、群体、组织和社会已有较稳定的看法。因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课题,要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必须结合大学生群体自身的特点,通过参与型的教育模式,达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本人在长期的德育教学中深刻体验到,抽象的说教和理论教条代替不了活生生的道德生活,道德认识的提高也代替不了复杂情景中的道德体验、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为了提高课程的实效性,切实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本人在教学中进行改革,首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为主;其次,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运用体验学习、案例分析,创设不同的体验情境,让学生在各种鲜活的道德体验场中,不断涤荡自己的道德情感,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感悟生命的意义;最后,广泛开展道德实践,将课堂的体验延伸到生活中、社会中,道德实践可以克服约束性道德教育的不足,使道德教育本身与教育对象之间发生有效的情感关联,使教育对象把有关的道德知识与一定的实际道德情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发生实际的体验,亲历感动,使学生的道德情感不断提升,情感与理智直接对话,让道德知识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在的精神世界。

转贴于 如何设计课堂案例和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相关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选择和课堂活动开展必须精心设计,特别要注意营造相应的学习环境、氛围。教师必须考虑自身和学生的因素,发挥自己的优势,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以及实际的道德水准和行为习惯等因素,设计出主题鲜明的活动,在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中,配合适当的音乐、照片和影像等,师生之间通过各种形式的道德体验,达到共情。在实际生活和道德体验教育过程中,道德体验的诱发因素和唤醒线索是十分丰富的,只要环境、关系和氛围适当,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成为道德体验诱发或唤醒的有效因素。例如,在讲到亲情和责任的主题时,笔者先调查(谈话法、问卷法)学生对这一主题的认识情况,了解学生在这个时期的心理特点,比如,他们比较以自我为中心,不体谅父母的辛劳,不懂得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有些甚至对父母有强烈的逆反心理,觉得与父母的沟通不畅有代沟,还不能自觉地承担起为人儿女的责任。针对学生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精心设计了主题及创设体验情境。首先铺陈出学生中的一些问题,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然后给学生观看中央电视台聊天节目中曾播过的一位西北农民卖血供儿子上大学的真实故事,随着故事的诉说,主人公的悲惨境遇在声、光、影像等直观冲击下,课堂氛围越来越凝重,随着情节的发展不少同学在唏嘘、感叹、掉眼泪,有些强忍着不让泪水滑落。观看完案例后,笔者先谈自己的体验,谈自己对父母亲情与责任的感悟,然后在教师的导引下,以学生为主体,以自身的成长为线索,通过不同个体的诉说,大家进行了一次情感的交流。有些学生在诉说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感受时,有的真情流露声泪俱下,感染了其他同学,唤醒了他们沉睡的既往生活阅历和感受,更加深刻体验到父母的伟大和自身的责任,思考了如何对自我生命负责。最后教师再将这种道德体验进行总结,并将它延续下去,要求学生回去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家书,感谢父母对自己的抚育和栽培,将自己真实的情感和感受告诉父母,让体验在父母和子女之间继续。因此,在设计体验情境时注意把握好一些准则,设计的体验情境要与教学的内容相符合,要能对学生产生吸引力,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来设计,要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这样才能产生效果,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道德体验。注重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理解、高峰体验、环境氛围等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得以成长和表现。正如情境教育的倡导者李吉林所说,情境能够以鲜明的形象强化学生感知的真切性;以真切的情感调动学生参与认识活动的主动性;以广远的意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蕴含的理念引导学生提高对事物的认识。

在设计案例和情境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防止形式主义,注重效果。在这次问卷中学生反映,老师在挑选案例或播放影片时,能更具针对性和典型性,更接近同学生活。因此,我们在选择案例和设计情境时要注意:一是设计体验情境要充分反映教学内容的实际,符合教学内容的需要,能和教学内容相贴切;二是体验情境要能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吸引力,使学生对体验的情境能产生浓厚的兴趣,都能有跃跃欲试的感觉;三是设计体验情境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群体在经历、年龄、兴趣、职业等方面的特点,就相同的教学内容而设计或选择不同的体验情境,使学生也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四是设计体验情境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根据现有的和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客观条件去设计或选择体验情境。[1]教师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借助教学设施,运用各种方法诱发和唤醒学生的道德体验。例如,鲜活的案例、图片、动漫、影像、音乐等都可以有机地组合起来,形成良好的体验氛围。本人在教学当中采用了中央电视台和凤凰卫视开辟的《聊天》、《艺术人生》、《名人面对面》、《鲁豫有约》、《今日说法》、《共同关注》等栏目作为案例,当事人在诉说人生故事时,倾听者在整个过程中,唤醒和分享着生命体验。实践证明,一个好的案例、一部好的电影、一本好书对学生影响是巨大的,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产生情感共鸣,甚至好过教师在台上讲几个小时。

德育课教学设计篇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175-02

1 教学任务分析

1.1 教学内容分析

从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看,本课位于教材第三单元的最后一课,是本单元教学重点之一,也是本单元教学落脚点,引导学生用法定程序维护权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针对教材中的学科知识,笔者从学生认知规律和能力培养出发,按照“认识依法维权―― 正确运用维权―― 解决现实纠纷”的逻辑层次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更好地突出本课重点。

1.2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是11级广告专业,从该班级学生的维权现状看,课前笔者对全校学生做过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4.3%的学生选择忍气吞声,自认倒霉,4.9%的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办,维权方式不当的学生占59.6%,只有9.2%的学生选择用法律解决。很显然,学生普遍依法维权意识淡薄,在维权方式上问题较多,方式不当引发冲突时有发生。

从知识储备上看,学生对法律和程序正义有初步了解,但认识并不深刻,需直观性经验的支持。从心理认知特点上看,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不爱看文字说教,看不懂理论性强的法律术语,重情感情绪,需正确引导。

1.3 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教材,结合学情,确立本课三维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能正确识别民事、行政和刑事诉讼及非诉维权方式;了解诉讼基本程序。情感态度观念目标:初步树立依法维权观念;增强证据意识。运用目标:能依法为现实纠纷初步设计维权方案。

1.4 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为:树立依法维权观念;增强证据意识。

为了引导学生实现知行统一,教学难点设为“能依法为现实纠纷初步设计维权方案”。

2 教学方法选择

2.1 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教法主要是启发式教学法,学法主要采用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2.2 设计思路

师生共同创设现实生活和未来职业中的纠纷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发现问题,在问题启发下,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对如何设计维权方案进行小组探究,最终解决问题,学会以法定程序维权。

3 教学过程设计

整个教学过程是在学校自主研发的网络教学平台下完成的。主要包括五个环节。

3.1 课前准备,预设方案

教师借助网络教学平台,预习任务和评价标准:

预习任务:学生分成四组,各组根据教师设定的民事、刑事和行政纠纷情境及要求,用网络搜集或拍摄邻里纠纷、同学间伤害纠纷、产品质量纠纷和虚假广告被罚等视频素材。(视频不超过1分钟)

针对本组纠纷,各组通过互联网和教材预设维权方案。视频和预设维权方案一并上传到学习平台,经教师审核通过后,形成学习资源。同时,评价标准如下:评价得分1~5分:

课前准备环节:小组成员能积极参与素材的搜集和整理;能合作完成视频和预设维权方案的上传。

情境导入环节:能积极在论坛发言;认同依法维权观念。

小组探究环节:修正和完善方案时,能基于本组案例正确选用多种维权方式,并有法律依据;能认识到证据的重要性,并能列举出多种证据形式;分享方案时,能根据所学知识点评其他小组的维权方案;组内交流积极主动、分工协作有默契,能按时完成维权方案。

在此环节,学生积极搜集案例素材,了解评价标准,明确学习目标,为课堂高效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运用教学平台、互联网、视频等信息化手段,其优势在于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3.2 情境导入,呈现方案(8分钟)

首先展示学生课前上传视频和预设方案:第一组,学生用手机拍摄的作品:楼上管道漏水导致自家财产受损,有待解决的邻里纠纷。第二组,学生用微电影再现真实案件:因多次被同学欺负,一时冲动武力维权致对方重伤的同学间伤害纠纷。第三组,来自于网络,味千拉面虚假广告被罚事件。第四组视频,来自于网络。新买的电脑出现故障,找商家维修苦等百天没有结果的产品质量纠纷。

展示视频时,教师对学生所拍摄的作品和搜集、筛选网络信息的能力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各组呈现出的维权方案分别为:找楼上理论,不成再找物业处理;告诉老师、报警;打官司解决;先威胁,再告他。

从各组预设的维权方案不难看出,学生普遍对维权的认识比较片面,个别组还存在盲目维权的问题;为此,教师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并提出两层问题:

问题1:如何避免“从最初的受害者到犯罪人”情形的发生?引导学生树立依法维权观念。通过自由发言,学生基本能达成共识: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必须通过合法程序保护自己。如果采取不正当手段,结果只能是害人害己!由此,学生清醒地树立起依法维权观念。突出教学重点:初步树立依法维权观念。问题2:现有维权方案是否恰当?还能采用哪些合法维权方式?依据是什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然进入小组探究环节。

信息化手段:教学平台、视频、学习论坛。

优势:直观生动的视频能提高学生注意力,迅速吸引学生融入教学情境,在情境中体验、领悟。学习论坛能提高学生参与度,课堂发言交流可记录。

3.3 小组探究,修正完善方案(28分钟)

此环节,教师设计了三个步骤,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地探究。

步骤1:自主学习,修正方案。

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课资源库自主学习。通过浏览电子教材,助学资料,三大诉讼流程图和维权网址等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对不打官司(调解、仲裁和行政复议)和打官司(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的维权方式、诉讼基本程序等知识,会有初步了解;为了解决学生不爱看文字说教、看不懂法律术语的难题,教师创设视频和动画情境,直观地诠释法律术语。

以民事纠纷为例,学生点击动画:同学楼梯间打闹摔伤引发赔偿纠纷,当事人可以经学校老师、派出所或者司法所等第三人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再提起民事诉讼,也可以申请仲裁,或者直接提起民事诉讼;学生在人机互动中对民事纠纷的维权方式、诉讼基本程序和相应的法律依据有了清楚认识,从而落实认知目标。

随后,各组学生通过论坛进行组内交流,合作修正维权方案。学生参与度高,讨论过程可以记录,避免了传统课堂部分学生游离于活动之外的弊端。

考虑到学生所学广告专业,笔者以第三组味千拉面虚假广告被罚事件为例,与预设方案中“打官司”维权的模糊认识相比,学生在修正方案中已经能正确识别行政纠纷,准确列出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两种维权途径,知晓了相应的法律依据,更让笔者欣慰的是,学生维权思路明显拓宽,甚至能想到选择维权方式时要权衡利弊。

步骤2:教师点拨,完善方案。

选择出合法维权方式,只是迈向维权之路的第一步;要想成功维权,还必须遵循法定程序,提供有力的证据。为此,教师设置两层问题进行点拨,引导学生继续完善维权方案。

步骤3:分享方案,师生点评。

组间互评:通过组间互评,各组维权方案实现共享。各组学生不仅能分清纠纷的性质,根据纠纷的不同性质选择出合法的维权方式,遇到民事纠纷,可以自主选择和解、调解、仲裁和民事诉讼维权;遇到行政纠纷,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遇到同学间伤害纠纷,一定要头脑冷静,及时报警,避免冲动犯罪,而且进一步了解了民事、行政和刑事诉讼程序,增强了证据意识。同时,学生从第三组纠纷中,也深刻领悟到作为职业人,诚信做人,负责做事,合法经营,才会有更好的成就和发展。

教师点评:教师在充分肯定学生学习成果的同时,对维权方案的探究中出现的个别错误理解,及时纠错补缺,强化教学重点。信息化手段:教学平台、资源库(视频、电子教材、图片等)、互联网、学习论坛。

优势:直观形象、人机互动,扫除学生不爱看文字说教、看不懂法律术语的障碍;学习论坛提高学生讨论参与度和效率,帮助学生高效完成维权方案。

3.4 检测评价,学习反馈(7分钟)

(1)互动游戏,检验效果。学生进入学习平台中的互动小游戏,在游戏中轻松识别民事纠纷、刑事纠纷和行政纠纷,并根据纠纷的不同性质选择出相应的维权方式,检验学生对维权方式的运用情况;通过电子试卷自测,学生进一步巩固了维权知识。学习效果及时反馈。

(2)过程学习,多元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反馈,从资料准备到预设方案,从自主学习到修正方案,从完善方案到分享方案,评价系统贯穿教学始终;师生按照评价标准,分别完成学生自评、组间互评和教师评价。此环节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及时检验,高效评价,随堂反馈,为教师调控教学提供了客观依据。

信息化手段:教学平台、互动游戏、电子试卷、测评系统。

优势:寓学于乐,全面参与,高效检测,及时反馈,教师可以从后台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评价结果。

3.5 课后延展,成果迁移(2分钟)

(1)在学习平台上交流学习心得,强化学生依法维权的观念。(2)通过平台中专家答疑系统,向校内外行业专家了解维权方案在实践中的可行性,拓展教学内容。(3)结合所学专业,搜集未来职业或创业中可能遇到的法律纠纷,并初步设计维权方案,实现学习成果的迁移。

信息化手段:教学平台、互动空间、专家答疑系统、互联网。

优势:便捷、高效,提高学生参与度。

4 教学创新追求

4.1 教学平台,实现学生快乐学习

课后学生在互动空间里写道:“我们很享受这一过程,既学习了大量的维权知识,也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

4.2 做学结合,实现学生知、情、意、行统一

维权方案从预设到修正,从完善再到分享,学生自主建构维权知识,以知导行,学以致用,树立起了依法维权的观念。

4.3 测评系统,全面参与,高效检测,及时反馈

教师通过测评系统,引导学生积极、全面参与课堂,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教学效能。总之,引导学生依法维护权益,健康成长,做合格公民,幸福快乐地生活,是我们德育教师永远、不懈地追求!

参考文献

[1] 王继平.进一步增强德育课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3):5-12.

德育课教学设计篇6

活动教学法随着课改走进了教师,走进了中职德育课堂,走进了学生。教师通过创设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和实践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动”起来、“做”起恚让课堂“活”起来,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一言堂”灌输式的教学,大大提高了德育课课堂教学实效。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在感受活动教学给课堂带来益处的同时也发现了活动教学在实际运用中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不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需求等生搬硬套的开展活动;开展的活动过多,对学生的启发引导过少;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依然不够突出,师生双边活动依然是教师主导下的“互动”;活动中学生的参与面不广等问题。

如何让活动教学更加有效,我们教研组以教师发展为主线,以课题研究为引领,充分利用教师的自我创造、各人专长,发挥特色,深入探讨了“活动教学课型”在中职德育课中的创新运用与设计,进一步激活德育课堂,从而提高活动教学的实效性。

二、活动教学的内涵及其课型类型概述

活动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实现教学目标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各种操作、经历、探究、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亲身操作、感受体验、主动探究,解决实际问题,获得知识,提高素质与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也称新型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繁衍出不同活动教学课型。广州市德育教研会教研员蒋老师以不同学习内容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为划分依据,将活动教学课型分为:认知任务活动型、活动体验性教学、活动探究型教学和实践活动型等四种基本课型。

那么,在中职德育课中运用哪种活动课型开展教学效果才理想呢?下文将进行一番探讨。

三、以“一课两讲”的形式进行活动教学课型实践

为了进一步探讨课型适用性和有效性,笔者与我校江柳苹老师以《职业生涯规划》中《创业是就业的重要形式》一课为例采取“一课两讲”的形式对活动教学课型进行比较探讨。江柳苹老师采取“情境――探究式”(活动探究)活动课型在15级高管1班开展教学,笔者采取“实践探究”(实践活动)课型在15级电子商务2班开展教学。

(一)“情境――探究式”课型教学设计与效果

“情境――探究式”课型是一种让学习者在合适的情境中自主探究、主动构建知识的课堂教学过程。在课堂中,江老师通过创设“读烹饪专业的小王毕业后开餐馆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探究。

具体环节是:情境开始(问题①:读烹饪专业的小王快要毕业了,他将面临怎样的人生选择呢?)――情境展开(问题②:曾经在多次烹饪比赛获奖的小王决定开餐馆,开业需要哪些条件?体现了创业者需要具备哪些能力?)――情境发展(问题③:小王餐馆开业后会遇到什么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体现了创业者需要具备哪些能力?)――情境深入(问题④:开业后餐馆处于亏损状态,小王应该如何应对?――创业者应具备的心理素质)――情境回顾(问题⑤:小王的餐馆终于扭亏为盈,创业成功对自己、对社会有什么作用?)

这四个情境的设置一环紧扣一环,连贯性强,问题的设置清晰明了,且具有启发性。整节课学生探究气氛热烈,小组竞争意识强。授课班级共有45人,主动回答问题的达31人,约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回答问题两次以上的学生达15人,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二)“实践探究”课型教学设计与效果

“实践探究”课型是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活动,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实践中探究知识,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课型。笔者针对学情和教学内容设计了以下活动:

分享创业、增强自信(学生观看本届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张伟欣同学的创业故事视频)――展示项目,争取入股(各小组代表展示课前拟定的创业项目,争取获得教师入股,并评选出最佳创业项目组,初步感悟创业者应具备的能力和心理素质)――启动项目,共同经营(最佳项目组以创办者的身份,教师和其他落选小组以股东的身份入股到最佳创业项目组,共同经营获胜组的创业项目,并说出经营该项目所做的准备和应对经营亏损的解决办法)。

课前,为获得教师20万元的投资,各小组都风风火火地融入到创业项目的设计;课中,各小组成员团结战斗,组间竞争意识表现强烈,为获得最佳创业项目组,各小组都使出浑身解数,拟写最佳方案,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课后自主探究,描绘属于自己的创业蓝图。可以说,整节课,组间争优恐后,组内通力合作,课堂学习气氛浓烈而又有序高效进行。

以上所述,无论是“情境――探究式”课型还是“实践探究”课型都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新知――运用知识)出发,从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学习需要考虑。注重合作学习,考虑学生课堂参与度;注重“以生为本”,考虑活动主体性;注重直观、情感、实践产生认识的原理,考虑认识的形象性和抽象性相结合,所以这两种课型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不存在着一种课型能适用于所有中职德育课程教师和班级的教学,评判课型的优劣在于是否适合学生,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是否有所生成;教学目标是否得以落实,活动方式是否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四、中职德育课活动教学课型的设计思考

要使活动教学课型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取得理想的效果,让它成为中职德育课教学的主要运用方式,笔者认为可以从下列三个方面考虑。

(一)心中有学生,提高活动的适用度

教师要想教得有效,并让学生学得高效,必须在确定活动教学课型之前重视研究学情,做到心中有学生。只有立足课堂,致力于研究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性格等心理特点,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班级采取不同的课型,才能提高活动教学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江老师任教的班级(14高管1班) 是本校特色专业――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学生,该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明确,就业集中在酒店与餐厅。由于入学录取的分数较高,所以该班的学风较好,学习投入高。基于学生乐于探究的学情,江老师采取的是“情境――探究式”课型开展教学,教学中即使是用“语言描述情境”途径也能奏效。

笔者任教的班级(14子商务2班)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据学校就业部门的统计,该专业80%左右的学生希望毕业后自主创业,因此,针对学生专业的特点对商务专业的学生进行创业准备工作的教育,很具实效性。另外,该班学生,男女比例约各半,大部分学生活跃好动,有一定的表现欲,乐于参与课堂实践活动。基于上述学情,笔者采用“实践探究”课型开展教学,其最大的效果是使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学到创业的知识与技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心中有目标,提高活动的实效度

心中有目标是指在设计活动教学课型时,要制定出符合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实际并具有操作性、可测量性的教学目标。赵亚夫教授曾说:“教学目标的作用,对教师而言,如同打靶时抢上的准星,要把得住、瞄得准,三点(眼睛、准星、靶心)一线且不能马虎。”在德育课活动教学课型运用的过程中,如果活动目标定位过于抽象、要求模糊甚至脱离学生实际,导致活动游戏化、娱乐化,为活跃课堂而活动,活而无实,流于形式,教学效果无从谈起,活动目标也就形同虚设。所以,心中有了符合学生实际,并具有可操作性、可测量性的目标意识,我们才能找到相应的、最佳的活动方法,我们的德育课活动教学才能真正做到切实有效。

例如,笔者与江柳苹老师制定的目标,两位教师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创业是就业的重要形式》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如下表所示:

两位教师在教学目标上都注重三维目标且在知识目标上都扣住本节课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创业者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和能力,认知目标围绕“说出”“分析”“归纳”等具体明确的行为动词,可观察、可测量,教师根据学生的活动表现就可以判断这些目标是否实现。但根据不同专业,不同教学对象又颇具个性,尤其是“学以致用”和“情感态度”的培养。方案一重在让学生明白创业对职业生涯发展的意义,且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注重探究习惯的养成和探究能力的提高;方案二重在培养学生的创业准备意识,在“做中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要将准备落实在行动上。

(三)心中有方法,提高活动的参与度

心中有方法是指在设计活动教学课型时要选择能吸引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的方式方法。

实践证明,把情景模拟、做游戏、组织竞赛、进行辩论等活动引进的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每一个精心设计的活动,都会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但是,我们应该知道,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是教学的组织形式,而不是教学目的,所以,在开展活动时不在于采取的活动方式的多少,而在于有否采取有效的方法促进活动的开展与深入。

“情境――探究式”课型活动方式侧重于“探究”,方式虽单一,但为了使学生大面积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江老师精心设置问题情境,诱导启发学生思考,学生在一个个贴近生活情境、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趣中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收到预期教学效果,达成教学目标。

德育课教学设计篇7

教师设计德育课堂时应该根据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要求,结合现代教法学法(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②突出中职德育课改新理念,彰显学生主体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④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以人为本,关爱教学双方,充分考虑到学生和教师的主体和主导作用,设计出承载新课程理念的有效德育课堂。下面就以中职德育课程《职业生涯规划》中“性格及其调适”为例发表一点自己的浅见。

一、教学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职业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要求:“德育课教学应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中等职业教育与其它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其“职业性”。“适应市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通过职业学习,主动适应市场的需要,向职业生涯发展,促进其就业成才。学生毕业后将直接面向社会,走向社会选择职业.就业、择业、创业就是中职学生的最终目标。课程只有贴近学生,并与学生今后的职业经验相联系,使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互为补充,才能真正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培养健全的人格。

课的设计也应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职业反映职业教育的特色。

[案例] 学习作为中职德育课程之一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职业,了解社会的基础上制订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个人发展规划的过程。因此,以《各职业对应的职业性格》进行探讨教师引导学生展开社会调查,从各行各业入手,课前把学生分成几组以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职业需要的性格出发制作调查问卷,询问各种职业的从业人员或观察他们在职业中反映出的性格特征(特别是自己专业对应的职业)或上网查询相关资料。这是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因此便于学生寻找资料、发现资料、合作学习,学生也很容易做到。通过对资料的整理、交流、讨论,认识到职业性格的含义得出一个结论:不同的职业需要不同的职业性格。对于今后自己从事的职业性格有了感性的认识。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实现课堂教学与社会环境的沟通,使课程由传统教育模式转化为贴近职业、贴近社会。一方面,通过社会调查拓展课程时空,打开学生视野;另一方面,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懂得职业性格与今后的职业活动密切联系。

二、教学要突出中职德育课改新理念,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从而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德育课的教学就应该积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以适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教学设计时应创设合理问题情景,提供自主探究的氛围,从而激发学生自主与合作探究的欲望,留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只有创设条件,提供他们主动参与的空间,自主探究的效果才能得到增强。

[案例]在进行“职业对从职业者性格的要求”这一教学重点时采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各自选择一个自己比较熟悉的职业(如营业员、医生、警察等)进行表演,通过角色扮演法设置教学情境,形象地展示不同职业的职业性格各有特点。之后,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并让学生采用小组相互讨论的方法,联系本班级所学专业探究相适应的职业性格。并积极思考自己的性格与所学专业的职业性格符不符合?既而引发更深层的思索性格与职业不相适应怎么办?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了本课最终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性格是可以调适的)这个内容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要求,这些问题几乎每个学生都能讲出一些观点和理由,使不同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给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发现、分析、整理出了更多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创造思维能力的锻炼。而且还能实现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使课堂变的鲜活而生动。在此基础上,教师努力挖掘活动内容中的开放性因素,设计开放性的作业,(作业:谈谈自己的性格与将来职业性格的差别,并订出适合自己的性格调适方案)将课堂延伸到课后。同时,也为学生的学习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渠道,改变以考试为唯一终极评价方式的弊端。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

三、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在这日新月异的时代里,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素质、创新能力的人才。课堂教学是实施教育创新和教学创新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德育课教学中,使用自编自演的小品或进行角色表演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案例]导入新课过程中采用学生表演小品(咖啡厅里的故事)导入,然后让学生根据小品内容讨论:对待咖啡里的苍蝇几位表演的同学处理的方法为何迥然不同?学生很容易就能根据表演得出答案(性格不同)从而导入新课,自然地拉近了学生与教学内容的距离。教师因势利导营造轻松的欢乐气氛,让学生分别说说自己的性格特点。这样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情绪被调动起来,容易带领学生融入课堂。

在教学中,恰当适时的运用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把学生带进一种情景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讲授新课过程中:首先学生通过多媒体演示的性格的类型及适合的职业分析出自己的性格。接着多媒体演示《张飞大战长坂坡》《林黛玉葬花》两组经典片断,让学生充分想象(两人位置互换的情景:张飞葬花,黛玉打仗),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形成视听冲击,走进教学情境。然后讨论出两人位置互换不行,理解职业性格。在此基础上,学生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职业(如营业员、医生、警察等)进行表演让学生充当营业员、医生、警察等感受职业性格。并由此探讨到本专业对应的职业群相适应的职业性格(如电子专业学生可能从事电子技术工人需要重复型、服从型、协作型,电子维修人员需要变化型、独立型、机智型,电子销售人员则需要变化型、劝服型、协作型)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在实际教学中给学生创设动脑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创新能力。扩大参与范围和深度从而能激发学生无穷的内在潜力。这样教学贴近学生的学习任务,贴近将来从事的职业能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生参与其中,与单纯的提问相比,学生的积极性和体会是有天壤之别的。更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应变、分析问题等能力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四、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德育课教学设计篇8

探究式教学是以问题为主线,学生围绕问题主动构建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从教学过程来看,这种教学方式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以问题为主线,以培养思维能力为核心。问题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问题既是教学的起点和主线,也是教学的终点和延伸。以问促思,以思生疑,以疑促学,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交流学习,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发展。二是师生角色的转换。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促进者。而学生由知识的被动建构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在内驱力的作用下变被动发展为主动发展,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

1.1 创设情景,营造氛围。

心理学实验证明:在宽松自由的时空内,一个人的思维最活跃,人的创新性思维活动也体现的更为突出。教师要善于营造宽松、融洽、愉快、和谐、自由、坦然的教学氛围,要善于使用夸奖的言辞、友好的微笑、热情的鼓励来激发学生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要,使学生感到没有任何形式的压抑和强制,在自由的学习环境中让思维驰骋,提出疑难假设,在讨论中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1.2 提出问题,引发思维。

思起于疑,疑问是学生思维的触发点。没有问题就没有真正的思考,没有问题,也就没有创造。问题是学生进入探究状态的导火索。因此,设计探究式教学的关键在于问题设计得是否合理、科学。问题哪里来?一方面来自于教师。教师要尽量了解学生的情况和教材的内容,善于从教材中挖掘问题,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挖掘问题,使问题的内容紧扣教材的重点、难点,并且设计的问题难度要适中,还要有梯度。另一方面来自于学生。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发现问题。提出以问题为主线的探究式教学的实质和基本作用就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存在问题,才能使学生不满足现状,去投身于创造活动之中。围绕问题展开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得出问题的“问题意识”。

2 以场景再现作依托,设计情境式教学

情境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教学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以培养兴趣为前提,以情感共鸣作基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减轻学习负担;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感受性,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愉悦,享受学习的快乐。创设情境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进行设计,一是进行功能设计,二是进行方法设计。

所谓功能设计,就是创设情境服务于不同的教学需要。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2.1 引发内容。通过创设情境,巧妙地导入讲解教学内容,使学习水到渠成。例如,在学习“矛盾”概念时,教师可先讲一个小故事:一个船夫在很急的河水中驾着小船,船上坐了一位哲学家。航行中,哲学家问船夫:“你懂历史吗?”船夫答:“我不懂。”哲学家说:“那你就失去了一半生命。”过了一会儿,哲学家又问:“你研究过数学吗?”船夫答:“没有。”哲学家说:“那你就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正当哲学家与船夫继续交谈时,一阵飓风把船掀翻,哲学家和船夫都被抛进河里。这时,船夫喊:“你会游泳吗?”哲学家回答:“不会?”船夫说:“那你就失去了整个生命。”这一情境的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教师趁机开导学生:“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每个人只有正确看待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才能立足于世,才能不致使自己陷于窘境。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2.2 引发思维。引出内容的目的还在于引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学习“民事责任”内容时,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现在穿的衣服、用的文具是不是商品?”这一疑问立即引起了学生的注意,他们迫不及待地查看教材,积极思考,并展开了激烈的辩论,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所谓方法设计,就是以不同的手段来创设情境。常见的有:

2.2.1 语言描绘法。即用规范、精确、形象、生动、幽默、优美的语言来叙述趣味性的历史故事、寓言故事、当前国际与国内所发生的事件、相关的经济与政治等社会现象。丰富生动的语言是一种优良的情境创设手段。

2.2.2 画面再现法。即利用挂图、课本插图、漫画或多媒体课件来创设情境。此法给学生的印象比较直观、深刻。

2.2.3 有意示错法。即教师故意在讲课中设置一些学生在现有知识水平上能够发现的错误,然后让学生辨别并予以纠正的教学情境创设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培养了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3 以平等交往为前提,设计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是指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一主题,讨论交流,实现师生多边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教学相长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互动式教学设计应以“平等交往”作为前提。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中的交往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而是人人参与的平等对话、合作交流的意义构建。要实现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平等交往,教师应主动转换角色,由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课堂的“主宰”转为“平等中的首席”。如此的互动交往才能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弘扬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能。

互动式教学设计应以“思维互动”作核心。课堂上教师不能仅以活动频繁作为互动的标志,不能仅以气氛活跃作为互动的尺度,师生互动的本质应把握在“思维互动”上。实现“思维互动”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德育课教学设计篇9

一、讨论式教学的必要性

受信息化、网络化的影响,当代学生的发展呈现出思想多元化、需求多样化、价值目标分散化等新特征。如何引导他们掌握科学理论,冷静、客观分析和认识社会问题,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德育课必须完成的任务。一直以来,受到传统单向性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等被忽视,无法发挥职业学校德育课的教育功能。因此,探讨新的教学模式,推动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指出:“改革教学方法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要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改革‘灌输式’以及在教学中过分偏重讲授的教学方法,积极实践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的引导性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很好地弥补了讲授法的缺陷,真正发挥了德育课的教育功能。

二、讨论式教学的程序设计

讨论式教学强调教师的引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通过教与学之间的双向互动实现提升德育效果的目的,这一过程包括问题设计、学生准备、课堂讨论和理论总结四个具有相互关联性的环节。

(一)设计问题

要将学生吸引到德育课中,并使其成为主要的参与者,教师必须完成一项基础性工作――问题的设计。这一环节既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又要稍高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该考虑下面三点:一是问题的实际性。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既是讨论式教学程序设计的出发点,也是这一过程的落脚点。涉及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实际材料很多,教师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如学生的专业、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目标规划等因素,选择的材料、案例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在讨论中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尽可能使学生学会做人、做事。二是问题的开放性。德育课是一门满足于现实需要的、开放性的课程,因此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能够包容不同的答案,引导学生从宽角度、多方位、深层次去思考、分析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获取知识,提高理性认识。三是问题的启发性。具有一定难度和启发性的问题,能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针对学生的差异,教师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因人而异,设计深度层次不一、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总体上激发学生追问问题、探索问题的兴趣。

(二)课前准备

讨论式教学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扮演“主角”而非“观众”,这种参与首先体现在课堂讨论前的准备过程中。

首先,组建学习小组。各个学习小组根据学生的意愿自由结合,且各个小组的成员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每次讨论问题不同,可以重新自由选择组合,这种分组方式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其次,明确小组成员职责。明确小组各个成员的内部分工与职责,对于组织目标的达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德育课设计的内容繁多、任务艰巨,为了能顺利完成讨论的问题,小组成员应该分工明确、共同合作。再次,通过讨论达成小组共识。在前期准备的基础上,小组成员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讨论,进行思想上的交流、碰撞。在讨论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小组成员达成一定共识,为接下来的进一步讨论奠定基础。

(三)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师生双向有序互动的重要环节,也是前期准备的课堂展示,更是讨论式教学在德育课中应用能否成功的关键。课堂讨论能够给学生思想交流提供一个可以相互“论剑”的平台。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展示自我,不仅能够训练有逻辑的表达、得当的举止和良好的风度等,而且能够通过倾听汲取他者的思想拓宽自己的视野,同时也是尊重他人的良好表现。讨论式教学虽然强调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但并不否定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协调作用。教师的有序引导,既可以让整个课堂讨论在和谐氛围中有序进行,也可以给每个学生相对均等的机会。

(四)理论总结

由于受到知识广度、能力水平和思维方式等因素的限制,学生很难依靠一己之力将讨论的成果转化为自身的能力和素养。因此,教师在讨论之后的理论总结非常重要,不仅要将抽象的理论学习落实到具体的实践活动过程中,还要将具体的交流讨论进行升华,总结到理论的高度。教师要统领整个讨论过程,不仅为学生提供方法论指导,而且引导学生将探讨的理论具体化为丰富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的实际行动,最终实现德育课的教学目的。

三、讨论式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从讨论内容看,须注重讨论问题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德育课最忌讳与现实脱离,故意忽视甚至不敢回应社会热点问题,会导致德育课的“形而上学”和“无用”。因此,讨论式教学要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讨论的问题应该是学生普遍关心的国内外重大事件及热点、难点问题,让学生在搜集资料、汇总资料、讨论话题中培育道德认识,加强道德修养,并在这一过程提高从多层面、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从教师角度看,须注重角色转化

讨论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差异在于,前者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中以教师为主体的现象。在讨论式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引导,让课堂讨论沿着预先设置的轨迹运行,不至于讨论跑题或者难以深入。同时,教师要善于观察和诱导,当学生思维处于困境时予以点拨,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特征,真正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三)从学生角度看,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问题意识

讨论式教学需要学生有质疑精神和强烈的好奇心,这样才能产生学生感兴趣的讨论话题。教师要保护、引导和激发学生对新情况、新变化的好奇心,同时也要宽容和鼓励学生对既有的、权威的观点和解释持批判和质疑的态度,大胆创新。在讨论式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善用自己的认知结构,用自己的视角去质疑任何现成的东西,形成独具个性的解读,培养学生批判精神。要使学生能够乐问、善问、会问、多问,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问题意识,才能更好地完成讨论式教学,真正提高德育课的教学质量。

德育课教学设计篇10

二、教学方法选择

1.教学方法基于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笔者运用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和讲授法开展教学。与之相对应,将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法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同时尝试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重难点突破,体现“做中教、做中学”的理念。2.设计思路以微课中的案例来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体验和思考感悟中发现问题;在问题启发下,借助网络平台,沿着“什么是犯罪—有什么特征—应受到怎样的刑罚处罚—刑罚处罚有哪些种类—我国刑法的任务“这一逻辑主线,实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新知。

三、教学过程设计

整个教学过程主要分为5个环节,计划用时1课时。1.首先是课前准备,预习微课笔者提前录制了一节微课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通过师生交互平台要求学生登录学校网络学习平台,根据自主学习任务单要求,自学微课《犯罪的含义》,并在线交流。笔者用录屏软件制作的微课,提前上传。这节时长约4分钟的微课讲了犯罪的含义,并引用了一个案例来说明,案例的名字叫《抢劫八毛判罚八千》。上课时,笔者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做诊断性评价,并要求学生将同学之间的互评到班级微信群中交流。信息化手段:教学平台、微课、视频、班级微信群。2.情境导入,任务引领以微课中的案例设置情境导入,设计两个问题:①法院为什么判得这么重?②如果只是偷了八毛钱,结果会如何?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下一个学习环节。信息化手段:教学平台、微课、班级微信群。优势:直观生动的视频能提高学生注意力,有利于学生尽快融入教学情境,在情境中体验、感悟。微信交流群能提高学生参与度,发言交流可记录。微课预习和学生在线交流的情况,经教师审核通过后在线反馈,形成学习资源。3.讲授新课、自主学习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利用教学课件讲解新课内容,运用案例教学法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利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在网络平台上搜索震惊全国的“四川刘汉集团涉黑案”,以信息化手段切入,将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一一讲解,以案说法,依法析案,帮助学生构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信息化手段:教学平台、互联网、班级微信群。4.任务驱动,小组合作这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笔者设计通过分组学习、小组讨论和展示交流三个步骤,引入不同的信息化学习手段,突破重难点,实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新知。在步骤一中,以微课案例迁移至小组合作学习,并拓展延伸,驱动教学,并以信息化手段将学生预习及交流情况当堂反馈,让学生在线搜集犯罪和一般违法行为的区别,从而解决好教学重点。教师在利用教学课件讲解时,要兼顾学生的不同层次,及时点拨,利用信息化手段引导学生有效掌握教学内容。在步骤二中,考虑到该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是艺术表演及学前教育类岗位群,笔者提前在网络平台上放置了曾轰动一时的“幼儿园喂药案”,要求每个小组对同一案例发表各自的见解,组长负责把各种观点收集汇总,小组成员协作完成。在此过程中,教师仔细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各种表现,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以便进行个别指导。最后结合所学专业以及对未来职业的期许,增进体验和感悟,以突破难点。在步骤三中,请各小组将讨论意见归纳汇总,由组长展示,并点评本组成员意见,同时评价其他小组的结论。将小组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并邀请专业律师视频讲评,然后由教师进行全面总结,为学生梳理出最佳思路。信息化手段:教学平台、微课、互联网、视频。优势:运用教学平台、互联网、视频等信息化手段,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避免了传统课堂部分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的弊端。相关案例提前为学生敲响警钟,引导学生树立遵纪守法的自觉意识。5.强化练习,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虽然有些枯燥,但前面这些教学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理解能力非常有效。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笔者又为学生设计了与其就业相关的案例分析(幼师颜艳红虐童案)来巩固提高。请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说说学到了哪些知识以及有什么感受,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让学生填写课堂教学评价表,教师将表中反馈的信息进行统计并得出结论,以便指导今后教学工作,针对学生特点充分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设计新颖的教学环节,增加师生互动内容,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信息化手段:教学平台、互联网、视频。优势:形象直观地再现教学内容,巩固强化了学习效果。同时让学生认识到,犯罪和一般违法行为并没有严格的界限,罪与非罪只在一念之间,从而告诫学生,只有自觉珍惜青春年华,遵纪守法,才能打造成功的职业生涯。6.布置作业,多元评价作业分为常规性作业和拓展延伸性作业,拓展延伸性作业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一两个案例,以说明我国刑法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的作用,并到学生综合评价平台和师生交互平台上与同学、家长、教师和律师进行交流,目的是由多元的评价主体通过多元的评价方式,在不同环节中分别做到诊断性、过程性、效果性和总结性评价(如组内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律师讲评、在线评价等)。信息化手段:教学平台、资源库、互联网、班级微信群。

德育课教学设计篇11

培训课程是关乎培训质量的一个核心问题,当前,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还缺乏比较完善的培训课程体系,课程目标不明确,培训内容侧重理论、理念,培训方式以讲座为主,这种培训脱离了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的实际需求,严重影响了德育骨干教师培训的效果。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复杂性、多样性决定了德育教师培训课程设置的复杂性、艰巨性,它不可能有完全可以照搬的经验,需要我闪认真研究。

一、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的目标取向是提升实践智慧

培训目标是构建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的依据,必须首先厘清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的目标取向。

教师培训目标取向一般可分为三种:一是知识取向,即通过培训,丰富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知识的储备;二是技能取向,即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工作技能,如课件制作技能、活动设计技能等;三是能力取向,即通过培训,提升教师实践智慧,增强工作能力。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是当前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比较优秀的一个群体,有一定的工作经历,知识基础较扎实,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是学科教学和德育工作“双肩挑”,但就德育工作而言,影响其工作效果的主要因素还是实践能力。良好的工作技能是每一个德育工作者所必备的,但作为德育骨干教师仅有技能还不够,还必须具备在工作实践中形成的“有关德育工作的整体的辨析判断、创造与升华的机智性理解和行动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来源于对具体的德育情境和德育事件的关注与反思,是实践知识和经验提升的内化,也就是实践智慧。

教师是一种实践性职业,教师培训中的理论与实践之间并非简单的直线应用关系,理论的简洁性和一般性很难解决实践问题的复杂性和情境性。在教师培训中,需要把实践放在核心地位,秉持实践取向的培训理念与立场,充分发挥实践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根本性作用,进而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德育骨干教师的培训尤应如此。我们把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的目标确定为:帮助德育骨干教师掌握德育的工作方法和艺术,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德育骨干教师的实践创新和经验反思,提升实践智慧,促进其专业发展。

二、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的原则

按照泰勒的课程开发“目标模式”,培训课程设计首先要确立培训目标,再确定如何选择教育经验,也就是在培训中应该学习掌握的内容,即培训课程,然后思考如何组织教育经验,最后是如何评价培训目标的达成度。因此,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的培训目标——提升实践智慧,是培训课程设计的依据。

德育骨干教师是成人学习者,诺尔斯的成人学习理论认为:只有当成人感到需要和产生兴趣时,才会激发学习的动机;成人的学习定向以生活为中心;经验是成人学习的重要资源;应当因成人学习者学习风格、时间、地点和速度的差异而提供最适宜的教育。

上述理论告诉我们,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设计必须深入研究德育骨干教师的现状、需求,目标定位准确,培训内容针对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困惑问题;课程要注重德育骨干教师已有的工作经验,为他们提供最适宜的培训。因此,课程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满足需求的原则:要以满足德育骨干教师的培训需求为核心来设计课程。首先是课程内容要紧扣培训对象的实际需求,力求多样化、个性化,给予参训者足够的选择权和机会,围绕参训者的需求组织教学。其次是要克服简单的“传授”、“讲解”、“指导”之类的形式所体现的单项研修或集中训练,应力求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2.基于实践的原则:要以德育骨干教师工作实践为基础来设计课程,要充分尊重德育骨干教师已有的工作经验,与他们的工作实践紧密结合。培训者必须和培训对象一起发现实践性问题和成长课题,通过案例的采集、评析、反思等研修方式,让存在的问题成为自己的研究项目,逐步提高德育骨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应是由培训者和培训对象在实践中共同建构、不断发展的演进式动态课程。

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要用前沿的理论来诠释,最终要升华为理论,因此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三、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的总体框架

1.以问题为核心,确定培训专题。在培训之前,要对培训对象的培训需求进行深入、广泛的调查,比较全面地收集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和疑惑,并对这些问题进行筛选、归类,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如浙江省瑞安市教师进修学校的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在众多问题中筛选出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活动的组织实施、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班级管理、德育论文案例写作、德育教师专业发展等七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作为反思性培训专题,形成了七个培训模块。

2.以专题为纽带,组合理论与实践。反思性培训专题就是培训对象急需弄清楚的实践问题,培训者要从这些问题出发选择最前沿的理论,这些理论是“临床性”的,培训者通过学习理论,达到用理论的眼光审视实践中的问题,对实践问题进行诊断,并能用理论指导实践。如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专题,安排“德育原理”、“当前青少年德育的几个问题”等两个理论讲座,结合学员工作实际开展“学校德育、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等案例的撰写与评析”、“青少年良好习惯培养专题研讨”等实践活动;德育活动的组织实施专题,安排了“德育活动设计与组织实施”理论讲座,紧接着举行“学校大型德育活动观摩”、“班级活动课研讨”活动。在这里专题是纽带,紧紧地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3.以目标为导向,构建培训模式。德育骨干培训要本着开放、互动、实践、反思、创新的理念,开展讲授、交流、观摩、讨论、考察、研究等活动,为凸显提升实践智慧的目标取向,我们构建了理论学习—实践反思—交流分享—研究发现—提升智慧五步培训模式,每个专题均按五步模式滚动推进。

(1)理论学习是先导。理论培训主要采用专题讲座、经验介绍、自学研修等形式,培训力争做到理论阐述与案例剖析相融合,集中授课与自学研修相促进,使理论培训真正成为实践的先导。

(2)实践反思是基础。实践反思主要采用自我诊断、案例评析、课堂观摩、活动设计、专题考察、撰写心得等形式,实践反思强调实践真实扎实、反思真切深刻,真正让实践反思成为专业成长的基础。

(3)交流分享是促进。交流分享主要采用专题研讨、小组讨论、德育论坛、经验交流、观点展示等形式,交流分享强调全员参与、观点鲜明,既注重培训对象之间的交流分享,又注重培训对象与导师之间的对话与沟通,在交流分享中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4)研究发现是创新。研究发现主要采用案例研究、行动研究、课题研究、归纳整理、理论概括、专题总结等形式,研究发现强调切口要小、过程要实、挖掘要深,让研究发现成为德育创新的源泉。

(5)提升智慧是归宿。提升智慧主要采用论文撰写、论文答辩、成果展示等形式,检验培训成效,真正达到提升实践智慧之目的。

参考文献

德育课教学设计篇12

一、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的目标取向是提升实践智慧

培训目标是构建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的依据,必须首先厘清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的目标取向。

教师培训目标取向一般可分为三种:一是知识取向,即通过培训,丰富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知识的储备;二是技能取向,即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工作技能,如课件制作技能、活动设计技能等;三是能力取向,即通过培训,提升教师实践智慧,增强工作能力。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是当前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比较优秀的一个群体,有一定的工作经历,知识基础较扎实,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是学科教学和德育工作“双肩挑”,但就德育工作而言,影响其工作效果的主要因素还是实践能力。良好的工作技能是每一个德育工作者所必备的,但作为德育骨干教师仅有技能还不够,还必须具备在工作实践中形成的“有关德育工作的整体的辨析判断、创造与升华的机智性理解和行动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来源于对具体的德育情境和德育事件的关注与反思,是实践知识和经验提升的内化,也就是实践智慧。

教师是一种实践性职业,教师培训中的理论与实践之间并非简单的直线应用关系,理论的简洁性和一般性很难解决实践问题的复杂性和情境性。在教师培训中,需要把实践放在核心地位,秉持实践取向的培训理念与立场,充分发挥实践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根本性作用,进而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德育骨干教师的培训尤应如此。我们把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的目标确定为:帮助德育骨干教师掌握德育的工作方法和艺术,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德育骨干教师的实践创新和经验反思,提升实践智慧,促进其专业发展。

二、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的原则

按照泰勒的课程开发“目标模式”,培训课程设计首先要确立培训目标,再确定如何选择教育经验,也就是在培训中应该学习掌握的内容,即培训课程,然后思考如何组织教育经验,最后是如何评价培训目标的达成度。因此,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的培训目标——提升实践智慧,是培训课程设计的依据。

德育骨干教师是成人学习者,诺尔斯的成人学习理论认为:只有当成人感到需要和产生兴趣时,才会激发学习的动机;成人的学习定向以生活为中心;经验是成人学习的重要资源;应当因成人学习者学习风格、时间、地点和速度的差异而提供最适宜的教育。

上述理论告诉我们,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设计必须深入研究德育骨干教师的现状、需求,目标定位准确,培训内容针对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困惑问题;课程要注重德育骨干教师已有的工作经验,为他们提供最适宜的培训。因此,课程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满足需求的原则:要以满足德育骨干教师的培训需求为核心来设计课程。首先是课程内容要紧扣培训对象的实际需求,力求多样化、个性化,给予参训者足够的选择权和机会,围绕参训者的需求组织教学。其次是要克服简单的“传授”、“讲解”、“指导”之类的形式所体现的单项研修或集中训练,应力求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2.基于实践的原则:要以德育骨干教师工作实践为基础来设计课程,要充分尊重德育骨干教师已有的工作经验,与他们的工作实践紧密结合。培训者必须和培训对象一起发现实践性问题和成长课题,通过案例的采集、评析、反思等研修方式,让存在的问题成为自己的研究项目,逐步提高德育骨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应是由培训者和培训对象在实践中共同建构、不断发展的演进式动态课程。

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要用前沿的理论来诠释,最终要升华为理论,因此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三、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的总体框架

1.以问题为核心,确定培训专题。在培训之前,要对培训对象的培训需求进行深入、广泛的调查,比较全面地收集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和疑惑,并对这些问题进行筛选、归类,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如浙江省瑞安市教师进修学校的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在众多问题中筛选出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

育、德育活动的组织实施、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班级管理、德育论文案例写作、德育教师专业发展等七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作为反思性培训专题,形成了七个培训模块。

2.以专题为纽带,组合理论与实践。反思性培训专题就是培训对象急需弄清楚的实践问题,培训者要从这些问题出发选择最前沿的理论,这些理论是“临床性”的,培训者通过学习理论,达到用理论的眼光审视实践中的问题,对实践问题进行诊断,并能用理论指导实践。如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专题,安排“德育原理”、“当前青少年德育的几个问题”等两个理论讲座,结合学员工作实际开展“学校德育、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等案例的撰写与评析”、“青少年良好习惯培养专题研讨”等实践活动;德育活动的组织实施专题,安排了“德育活动设计与组织实施”理论讲座,紧接着举行“学校大型德育活动观摩”、“班级活动课研讨”活动。在这里专题是纽带,紧紧地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3.以目标为导向,构建培训模式。德育骨干培训要本着开放、互动、实践、反思、创新的理念,开展讲授、交流、观摩、讨论、考察、研究等活动,为凸显提升实践智慧的目标取向,我们构建了理论学习—实践反思—交流分享—研究发现—提升智慧五步培训模式,每个专题均按五步模式滚动推进。

(1)理论学习是先导。理论培训主要采用专题讲座、经验介绍、自学研修等形式,培训力争做到理论阐述与案例剖析相融合,集中授课与自学研修相促进,使理论培训真正成为实践的先导。

(2)实践反思是基础。实践反思主要采用自我诊断、案例评析、课堂观摩、活动设计、专题考察、撰写心得等形式,实践反思强调实践真实扎实、反思真切深刻,真正让实践反思成为专业成长的基础。

(3)交流分享是促进。交流分享主要采用专题研讨、小组讨论、德育论坛、经验交流、观点展示等形式,交流分享强调全员参与、观点鲜明,既注重培训对象之间的交流分享,又注重培训对象与导师之间的对话与沟通,在交流分享中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4)研究发现是创新。研究发现主要采用案例研究、行动研究、课题研究、归纳整理、理论概括、专题总结等形式,研究发现强调切口要小、过程要实、挖掘要深,让研究发现成为德育创新的源泉。

(5)提升智慧是归宿。提升智慧主要采用论文撰写、论文答辩、成果展示等形式,检验培训成效,真正达到提升实践智慧之目的。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