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的困难合集12篇

时间:2023-09-22 09:12:36

大学生就业的困难

大学生就业的困难篇1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2009年12月18日召开的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指出:明年的劳动力供给将进一步增加,其中高校毕业生800万人,初中、高中毕业后未升学的520万人,创近年来新高,加上900万失业人员和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等因素新产生的失业人员,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总人数将超过3000万人,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

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的原因分析

1.国家宏观经济转变和社会转型的影响

我国宏观经济的转变和社会的转型,在某些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我国实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这种宏观经济的转变和社会的转型引起了社会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其对高校毕业生的影响从深度和广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在这种变化中,我国开始出现“下岗”一词,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进入就业市场,这给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带来了空前的挑战。还有就是,在这个演变的过程中,我国也从传统的“统包统分”转变为毕业生与市场的“双向选择”模式,这也对我国的高校毕业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在的情况是,高校毕业生已不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而是要给高校毕业生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从原先的被动就业转变为现在的主动就业,这在思想和观念上都对高校毕业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我国人口基数过大的影响

在中国这么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基数的过大对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产生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人口问题不仅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制约了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指出,全国招收研究生51.09万人,比上年增加6.45万人,增长14.45%;其中,博士生6.19万人,硕士生44.90万人。在学研究生140.49万人,比上年增加12.19万人,增长9.50%;其中,博士生24.63万人,硕士生115.86万人。毕业研究生37.13万人,比上年增加2.65万人,增长7.69%;其中,博士生4.87万人,硕士生32.26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639.49万人。而且,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在2006年披露,“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大学毕业生供给数量高达2700万人。在每年新增的1700万适龄劳动人口中,在城镇就业的约为700万。这就是说,城镇新增劳动人口的绝大部分都是大学毕业生。由此可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人数在迅速递增,这给我国的高校就业工作带来沉重的压力。虽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对我国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长,但是,社会上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远远达不到需求量水平。这种供求关系的不平衡,导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3.高校规模扩大和高校扩招的影响

高校规模的扩大和高校的连续扩招,也给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带来了压力。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深入,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就业难问题已成为高校毕业生、高校以及社会共同的感受。进入新世纪,我国高校毕业生以每年60万人左右的数量激增。高校毕业生从2000年95万人已经增加到2010年的630万人左右,总量增加近六倍。扩招不仅致使人数的急剧增加,而且扩招加剧了毕业生学历层次、专业结构的失衡。近几年来的高校扩招,许多高校来不及论证,就扩大所谓热门专业的招生数,以期获得最大的招生利益,导致在人才市场上有些专业的毕业生“滞销”。扩招还对教育、教学的质量产生影响,使毕业生的质量下降。这些毕业生由于没有受到严格、恰当的教育培训,不能适应社会的现实变化,因而被社会所拒绝。此外,扩招还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人民群众的教育消费,毕业生及家长的预期回报心理加强,就业期望值偏高,与社会需求相对不足产生矛盾。高校的扩招虽然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刺激了人民群众的教育消费,但从理论上或从长远的角度看,学生和家长都希望有一个比较满意的工作岗位,不愿到贫困地区、艰苦行业和低收入单位工作,出现了“好多事没人干,好多人没事干”的怪圈,人为造成了一种就业难现象。这些因素的产生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产生严重的影响。

二、解决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的对策

1.国家政策措施的积极引导,有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

国家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上,担当着一个积极主导的角色。国家在不断地、积极地引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2009年11月20日,在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提出了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力争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基本稳定,确保就业人数持续增加,到基层就业、自主创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相关领域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实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项目;做好高校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的征集工作;各省级主管部门要积极探索出台鼓励毕业生下基层的新政策,并且制定地方性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资助办法,建立为农村基层输送大学生的招生、培养和就业三位一体的长效机制;开辟新的基层就业领域尤其是积极开发社会工作岗位,探索实施大学生社区就业计划,积极出台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新政策,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新的支撑平台;对于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残疾人、少数民族毕业生和就业困难的女大学生等特殊群体的就业帮扶力度,要摸清底数,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努力帮助他们就业。可见,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的重视,正在积极努力地去解决日益严重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为高校毕业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正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步伐转变。高校毕业生应该认识到,我国高等教育已完成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将成为高校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高校应当不仅仅只培养出“知识型”人才,更要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人才。使市场与高校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从而更好地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现在,许多高校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产生了结构性的脱节现象,高校应当根据社会的需求开设专业和设置课程,不断地改革教学形式和内容以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提高高校毕业生与市场的衔接度,增加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另外,高校应当充当一个中介和桥梁作用,把高校与市场紧紧地衔接在一起。让学生在刚进入高校之初,就开设就业教育课程,使他们在入学初就有一个良好的就业观。对于在校的学生要给他们提供大量的就业实践活动,使他们尽量有和社会直接接触的机会,在就业实践活动中得到提高,为未来即将面临的就业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高校应当积极地与用人单位联系,搭建桥梁,提供就业信息,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展示自我能力的平台。相信通过这一系列的改善措施,一定能够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得到一个很好的解决。

大学生就业的困难篇2

近年来,贫困大学生的人数逐年上升,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高校毕业生特别是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解决好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千万个家庭,也关系到整个教育事业使命的成败,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国家的未来。

一、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造成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的有以下几方面:

(一)就业观念的偏差,择业地区较为集中

观念决定行动。贫困大学生由于求学给家里带来的较大的经济负担甚至是债务,导致其对就业地域和待遇看得过重,往往抱着希望去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工作,希望去收入高一点、工作轻松一点、生活舒适一点的单位工作。“三大”“三个一点”的观念,使得他们不愿意到西部、基层和中小企业去就业。

贫困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呈现此特点,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市场经济社会的世俗化倾向。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人希望名利双收,即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都想获得更多的东西。其次,来自家庭不合理的期望值。许多贫困家庭把培养一名大学生作为改变家庭现状的重要投资,导致贫困大学生把薪酬待遇作为就业考虑的首要因素。再次,个人虚荣心作祟。部分贫困大学生认为自己是“草窝里飞出的金凤凰”,从欠发达地区考出来就是为了就业时找个“体面”的好去处。

(二)缺乏一定的社会资源

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毕业生就业课题组的调查显示,家庭背景决定子女就业。家庭背景愈好,毕业生工作落实率与起薪点就愈高。据2003 年度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显示,父母社会地位越高,权力越大,社会关系越多,其子女求学和就业的机遇就越多。北大的调查还显示,父亲为公务员的毕业生工作落实率要比农民子弟高出14个百分点。当前,国内就业压力居高不下,高校毕业生增长率远高于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增长率,使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面临着求学、就业的双重压力,亟须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破解贫困生求学就业“两难”问题。

(三)经济资源匮乏

近年来,因为高校的收费制度变革,学生多是交费上学,因此家庭经济负担更重,这也是高校贫困生情况加剧的重要原因。虽然在国家政策的关心下,通过完备的“奖、贷、补、助、免、减”体系帮扶,家长和学生已经不必为入学难、读书难担心。但是,即便如此,很多贫困生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已经达到极限,不能再承受任何风险。害怕经济上受挫,在择业心态上就表现为求地位、保稳定,在择业范围、择业方向上就必然受到这个束缚。求职成本的高昂,也加大了他们的就业难度,有些贫困生为考虑费用的支出只能坐失良机,望职兴叹。

(四)综合素质偏低,难以适应新的就业形势

大多数贫困生来自老少边区的农村或经济收入偏低的城镇家庭,进入大学以后,由于生活环境、学习方式和人际交往模式发生了许多变化,贫困生在饱受经济压力的同时,还要承受重新适应环境的任务,诸多心理的不适应逐渐凸显。有的贫困生在高中出类拔萃,但到了大学渐渐失去优势,学习成绩一般者较多。他们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特长欠缺,实践创新能力较差。尤其像计算机这样需要较强动手能力的专业,贫困生往往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实际操作的时间少,又不擅长利用各种机会进行锻炼,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而用人单位招聘员工时,在学习成绩与动手能力之间往往更注重后者。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距离用人单位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也是造成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

(五)弱者心理常见,挫折体验明显

不少贫困生存在自卑心理,性格孤僻内向,缺乏与教师和同学们的交流和沟通,直接影响其全面发展。相当一部分贫困生对家庭的困境没有正确的认识,始终把自己当成一个等待救助的弱者,没有勇气去参加社会的筛选和与其他人的竞争,常常因为在求职过程中遇到一点挫折,就怨天尤人,抱怨社会的不公。另外,贫困大学生求职时想一步到位、一次成功,容易因为遇到一点挫折便产生悲观情绪;贫困大学生容易满足,偶有所获就裹足不前,不再去尝试和追求。因此,许多就业机会与贫困学生擦肩而过。

二、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对策

分析当前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难的原因,可以看到,经济困难依然是造成贫困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因素,对他们的择业心态、职业取向、求职消费和还贷信用等方面有较深的影响,缓解与解决经济困难是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基础。同时,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是经济方面的问题,还涉及自身心理问题、求职方法与技能等方面的问题,还有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原因。因此,只有建立起政府、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合力机制,并加强相互间的沟通和合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为高校本身,应充分认识到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不断扩招的情况下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积极为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创造各种有利条件。

(一)做好就业指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学校及有关部门应切实加强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教育,帮助学生解决择业思想矛盾,引导他们改变以往不正确的“三大”“三个一点”的择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贫困大学生应该着眼于能够发挥自身才华,能对社会有益的工作,国家早已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各省市自治区近几年开始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均给大学生就业带来新的机遇。各类专业人才的匮乏为祖国西部、各基层地区的开发和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那里正需要我们的大学毕业生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时,还应当明确大学生成长的价值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贫困大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树立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把个人需要与社会需求紧密地结合起来,自觉地服从社会的需要,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要学会正确地看待社会主流和阴暗面,全面认识和理解就业政策、就业形势,明确自身定位,积极参与到社会竞争中,从而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

(二)做好技能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现今的就业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双选过程。毕业生综合素质的高低成为用人单位聘用的关键。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从整体着眼,以提高贫困生的综合素质为工作目标,特别注重对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各级学生组织的作用,积极组织技能比拼类竞赛,充分调动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中锻炼他们的组织能力、与人交往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促进他们自信心的建立、成就感的增强,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且实际操作能力较强的大学生,以提升他们的竞争力,促进他们就业。

(三)做好心理辅导,树立必胜信心

大学生就业的困难篇3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不断进步,教育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自从我国实行高校扩招政策以来,大学生毕业人数已经逐年增加,而就业率却呈现出连年下滑的趋势,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究其原因,主要与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心理问题,以及就业市场不成熟和就业观念较落后等因素有关。要想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就必须确立科学的发展观,树立大众化就业的新观念,通过政府和高校的共同努力,为大学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关键词:新时期 大学生 就业困难 因素

随着我国教育机制的不断改进以及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拥有了更多的择业自和择业机会,同时大学生就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国内外竞争环境,用人单位、大学生、高校及社会只有共同努力,才能使得高校毕业生这支宝贵的人才队伍,到祖国最需要的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国家,发挥更大的贡献。

1.用人单位在招聘中存在误区

多数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误区,主要表现为:首先,过分注重文凭、强调工作经验。不少用人机构认为,学历越高越好,过分强调工作经验,认为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进入工作岗位后不能及时创造效益,所以在招聘过程中常常打出必须具备2年至5年不等的工作经验要求,致使缺乏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很难很好的就业,其实多数用人单位却忽视了大学生的内在潜力和可塑性,其实只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岗前培训,多数大学生便能胜任工作;其次,部分单位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这是女大学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再次,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

2.大学生自身的问题

大学毕业生自身存在不少问题:首先,诚信问题,有报道称,在一家招聘单位收到的80多份大学毕业生自荐表中,竟有十多人同时为一所学校的学生会主席,二十多人同时为某班的班长。另外,一些学生在签约后屡屡违约,也成为当今大学毕业生不诚信的主要标志之一,这些都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其次,大学生自身定位偏颇。很多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名校的毕业生,刚刚毕业,刚刚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不能摆正自己的合理位置,期望值过高,片面追求工资待遇、工作环境以及工作所在地等因素,使得毕业生择业的心态趋于现实化和功利化,而很少真正考虑到自己的能力范围、兴趣爱好、特长优势以及内在潜力等。第三,求职途径把握不准。不少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各样人才交流会,或通过熟人“托关系”、“找门路”等方法来使想办法自己捧上“金饭碗”,而不善于“推销”自己,没有针对自己的切实优势,不能亲自重点了解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情况,从而与就业机会擦肩而过。

3.我国高校教学存在误区

我国目前高校存在不少问题,例如:许多重点大学的教师一般都重视科研教育,而对本科生教学的责任心不强,讲课采取满堂灌,不顾学生到底有没有听懂、课后也不进行辅导、考试标准设置的也不严;对教育内容及方法掌握不到位,专业知识面比较狭窄,对于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不明确,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不尽合理等等,虽然教育部对高校学科专业进行了调整,但由于各高校办学水平参差不齐,学科调整、专业设置仍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这些因素都进一步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

4.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新变化

新时期下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了不少新变化。首先,我国高教市场逐步向国外资本开放,各种形式的外国教育机构都可以进入,产生了更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机构,提供了更多人才短期培训的机会,不少教育机构还与国内大学进行联合办学,这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本土高校大学生就业增强了不少的竞争对手。其次,人才市场更加偏重“好”“热”型专业。所谓的“好”“热”型专业,是指当前就业市场较紧缺的专业。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对大学生的专业偏好更加看重,有专长的复合型人才是用人单位竞相争聘的热点。再次,海外归来学子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冲击加剧。近几年来,留学生回国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直接挤压了国内大学生的就业空间。

5.结束语

在新时期下,不管是高校在校生或者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都要真正认清就业的大众化和市场化,要强化自身的综合素质,要明明白白知道用人单位优先选用什么样的人才以及用人单位的用人原则通常是什么,要根据这些来不断的完善自己。其次用人单位招聘时对大学生文明礼貌、气质和语言表达、沟通能力等也很讲究,这就要求毕业生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实践技能,更要有很高的个人素质,才能更好的解决就业难的问题,真正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职业。

大学生就业的困难篇4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4-0000-01

一、前言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大学生的人数日益增加,2013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了768万,达到了历史新高。但是当大学生走出象牙塔之后,却发现就业难的问题,本文就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及对策进行探讨。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一)就业环境与毕业生就业期望值之间的差距

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会对大学生求职的结果和行为进行影响,也会对大学生就业的理性程度造成直接的影响,它是建立在大学生综合考量就业市场和自身能力的基础之上形成的。虽然在就业困难的作用下,很多大学生的择业观、就业观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但是绝大多数学生的就业首选还是珠三角、长三角、上海、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而发展空间和人才需求更加强烈的西部地区和基层,却很难招聘到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认知模糊

很多学生将大学校园看作为自由放任、脱离家长管束、摆脱高考噩梦的场合。美国的学生在大学阶段为了能够顺利就业,在读大学才开始认真学习,以就业为导向来学习,而中国学生在没有读大学之前刻苦学习,在考上大学之后就不愿意好好学习了,他们的职业目标相对模糊,对社会变化、市场变化的关心度也较低,很多同学都快要毕业时才开始准备就业,不能很好地将所学专业与自己的爱好、兴趣相结合。

(三)就业市场与大学生就业能力之间的差距

(1)自身素质不高。近年来随着各个高校大量“扩招”和民办高校数量的日益增加,大学教育早已从原来的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教育,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再加上很多学校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没有跟上招生人数的增长,导致学生的质量出现了大幅度下滑。

(2)适应社会环境能力不足。有一部分大学生者逃避现实,不敢正视社会现实和挑战,也不能对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进行正确处理,一遇到问题,就往往会怨天尤人,或者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他人和社会,无法适应社会生活。

三、如何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当代大学生在择业时不要过分的看重工作的待遇和福利,不要一味的贪图安稳,要勇于下基层,进私企,要看重工作所带给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机遇。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实践能力,所学的知识不能很好的应用于实践,在找工作时容易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时就是要转变就业观念。基层和私企需要大量的人才,这些地方能够很好的锻炼毕业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能够为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大学生应该转变择业思路,抓住就业的机遇;要立足脚下、迎接挑战、鼓足勇气、敢拼敢干;要积极到那些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到那些有利于自己发挥聪明和才智,为祖国的发展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的地方去就业和创业。

(二)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

各高校应该开展诸如《开启职场之门》之类的就业指导讲座。就业指导老师应该详细地给大学生分析当前的就业率、就业去向,帮助大学生分析了当前的就业形势。并针对求职简历和面试中的技巧,用鲜活的例子,生动形象的现场展示,让大学生掌握了非常实用的求职技巧。同时,明确职业生涯规划,激起了大学生的求职的信心,也明确了大学生职业发展方向。为了更好帮助大学生解决所面临的就业问题,应该形成从“学生、导师、学院、学校”入手的“四位一体”就业指导体系。从大学生入手,在大学生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帮助大学生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意识,转变择业就业观念。

(三)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校进一步加强就业工作队伍建设、完善工作体系的一项新举措。以绍兴文理学院为例,随着新一轮就业高峰期的到来,绍兴文理学院全方位做好应对准备,一方面突出院(系)就业指导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加大院(系)就业指导人员的培训力度,着实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近日,学校专门面向各院(系)就业工作负责人、联系人和毕业班班主任,开展了首届就业指导人员培训班。培训班以专家系列讲座的形式进行。学校先后邀请浙江理工大学学生处副处长、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徐颖云,浙江京东方显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长潘石江、绍兴县建设局副局长缪智勇以及校内部分专家进行辅导。培训内容涉及就业形势、企业的岗位要求和人才指标、校(院)两级就业管理模式、毕业生求职辅导等内容。绍兴文理学院一直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明确提出要树立“就业是学生之本”的观念,坚持创新思路和举措,已在毕业生就业政策教育、两级管理体制、目标管理、奖惩机制等方面初步构建了长效机制。随着2006届毕业生就业高潮的来临,毕业生群体更加多样化,也暴露出毕业生就业难、用人单位招聘难等不对称现象,高校就业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亟待提高。绍兴文理学院针对这一新形势,首次举办就业人员培训班,着力促进就业工作由“量”的积累转向“质”的提高,增强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帮助毕业生充分就业。

参考文献:

[1]杨柳,施华顺,覃瑜潇.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及对策浅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34(02):120-124.

[2]郭秀丽,赵春胜.高校就业困难学生情况分析及援助对策[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25(01):112-114.

大学生就业的困难篇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4-171-02

自我国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毕业就业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就业困难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全国高校毕业生从2002年的145万猛增到2010年的630万,平均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由此可见,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社会所能够容纳的饱和度。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切身利益,还关系到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的实现,以及我国经济科技各方面高速发展的前景。为了解决这一严峻的社会问题,我们需要从致使其出现的原因来进行分析和讨论。

1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1.1学生自身的因素

1.1.1大学生错误的择业观

陈旧的择业观促使大学生把择业的目光都定格在国家机关、大型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外资企业,盲目地追求舒适的工作环境、优厚的薪资待遇、繁华的大都市,缺乏准确的自身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在择业的时候,大多都不是以社会需要为前提,而是一味地追求个人的利益和眼前的利益,急功近利,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另外由于大部分大学生在就业前,缺乏就业前对自身特点和专业水平的理性判断和职业发展规划意识,于是在上大学后,失去了目标和追求,缺乏了个人学习和发展的动力,不能结合个人职业发展方向对大学生生涯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导致就业求职时个人综合素质、专业实践能力、学习成绩、岗位资格要求等方面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从而造成就业困难。

1.1.2大学生综合素质不高

如今的社会需要毕业生具有很高的综合素质,包括多方位的知识面,优秀的心理素质,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可是现在的大学生质量严重下滑,很多大学生连生活自理能力都不具备,更别说承受挫折和失败了。

1.1.3大学生实践能力不足

大学的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普遍都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都流于形式,大部分学生根本不愿参加实践活动,而是托人找关系到事业单位直接盖章了事,学校的考核也不过是走走过场,根本不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导致大学生实践能力不足,难以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在应聘中处于劣势,最终致使大学生就业苦难的局面。

1.1.4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主动性不强

社会的竞争日趋激烈,可是现在的大学生缺少竞争勇气,面对竞争时畏首畏尾,疑虑重重,积极性和心理承受能力不够,在几次碰壁后,便意志消沉,只能依赖父母、亲戚和学校。有的学生为了逃避压力,盲目考研、考公务员,最后只能是更加消磨了意志力。如此可见,大学生的就业主动意识需要多多加强。

1.2家庭的因素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被父母当作宝贝一样,造成多数大学生娇生惯养的个性,以至于进入到社会中,严重不适应,变得遇事就怕,长此以往,更加对择业缺乏了信心。另外,父母在对子女进行就业教育的时候,忽视德育的培养,具有明显的功利性,过分注重个人利益。

1.3学校的因素

1.3.1高校过度的扩招

扩大高校学生的入学率,使更多青年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确实是一件造福国民、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好事情。可是近几年,适龄青年的高校升学率已经达到65%,高校的过度扩招直接导致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而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量相对不足,供需量达不到平衡,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就会更加激烈。扩招对教育的质量也会产生影响,因为生源质量差距很大,非常不利于教学,最终降低了毕业生的整体质量,致使用人单位接受毕业生的积极性不高。而与此同时,我国正处于全国性就业高峰期,农民工、城镇待岗人员、留学回国人员三股劳动大军几乎同事涌入劳动市场,如此多的就业人员同时涌向一个有限的就业市场,给不具备过高竞争力的大学毕业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1.3.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节

大多数的高校仍然沿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削弱了大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水平在实际操作中下降,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还有另外一部分高校设置的专业、课程不是面向市场和社会需求,而是立足于学校师资条件,在高校招生和专业设置上不是以社会需求、学生就业和发展为本,结果就导致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结构性矛盾。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国高校教育滞后于社会的需求,以理论教学为主,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

1.4社会的因素

1.4.1金融危机的影响

从2007年开始到2009年,全球出现的经济不景气逐渐演变成了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对于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无疑对我国各大中小企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甚至是濒临破产。各大中小企业为了减少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只能是开源节流,缩减岗位,裁员减薪。让原本就业已经非常困难的大学生,更是无所适从。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压力成为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就业形势的重要原因之一。

1.4.2用人单位门槛过高

陈旧的用人经验导致了各大中小企业盲目追求高学历、多年经验的人才选择,本来一些大学生完全能够胜任的工作,硬是把要求提高到研究生、博士生的学历上去,甚至要求具备3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敢问一个初出茅庐的应届毕业生,何来经验所谈?这些过高的用人门槛为大学生设置了重重关卡,不仅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匹配或者人才浪费,还让许多有能力有抱负的大学生只能眼睁睁看着机会流失,止步不前,丧失了自信。

1.4.3用人单位存在的歧视

对比男大学生,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女大学生的生理因素、婚姻因素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等情况,在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就业水平和能力相等的情况下,一般的选择是弃用女大学生,造成了女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除了对性别的形势,不少用人单位还会考虑到应聘者的户口问题,看看他是否熟悉当地的民俗,是否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络等等。另外,用人单位还存在着“托关系,走后门”的现象,若是求职者与该单位的内部人员认识,或者求职者的亲戚朋友与用人单位有着往来,往往这些求职者便会有着更强的竞争力。这些就业问题,完全不利于大学生的就业公平竞争,产生了极坏的社会影响,扭曲了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大学生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2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对策研究

2.1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随着就业形势的逐渐严峻,大学生们也应该更新自己的就业观念。找工作不一定是要在大型的企业、沿海高发展的城市,其实很多中小型企业、西部的各大发展中城市,更加迫切需要大量的人才,不要盲目追求良好的工作环境、优厚的薪资待遇,在逆境中成长,更能锻炼大学生的各方面技能。调整自己的心态,摆正自己的位置,规划自己的职业前景,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这样才能避免就业的盲目性,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需要很多人才,社会需要、市场需要决定着就业选择的方向,因此,大学生应该清楚职业的前途是与社会需要息息相关的,只有准确把握社会需要,紧跟时代步伐,选择的职业才有发展潜力,个人在职业方面的努力和投入才会增值,个人才能获得比较大的发展空间,自我发展才会有可靠的保障。

职业选择本身是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个人选择单位,单位选择个人,大学生在做职业选择的时候,需要考虑到用人单位的需求,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这样才能成功进入到适合自己的用人单位。不能完全凭主观意志和愿望行事,应该把社会需要和个人的理想、抱负和志趣结合起来。

2.2优化高校的专业课程。增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高校的课程设置需要进一步完善,应该设置更多的具有计划性、前瞻性和科学性的新专业,制定学校发展的长远规划,结合自身条件和特点,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最重要的是强化大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大学生的实践经验,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行动完美结合,以满足将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做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科学确定各学科的招生规模,使学校稳步发展。另外,针对当代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承受挫折能力普遍较弱的特点,通过开设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课程,或者让老师多与大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充分肯定学生,鼓励学生,让学生对未来就业充满信心,主动投入到应聘者的行列。

2.3增强就业的公平性,规范用工制度

用人单位应该改变落后的用人观念,从本单位实际需求出发,把人才用在合适的岗位,做到人才的合理使用,不要盲目追求高学历、高学历。杜绝急功近利,去掉偏见,多耗费时间和精力去培养人才,取消工作经验的门槛,给大学生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加强人才储备,从而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更好的迎接竞争。不仅有利于大学毕业生自身的成长,而且有利于企业工作和事业的发展。并且制定相关制度,保护大学生就业的公平性,抵制歧视女性、歧视外地户口、关系户找工作等等不良用人之风。

政府应该与时俱进、深化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积极调整就业政策,鼓励自主创业,倡导积极的就业意识和理念。加强宏观调控,创新就业政策,通过财政政策和计划手段等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集成机构、农村、西部地区或欠发达地区以及艰苦行业工作,政府还要重视和加强就业市场和就业法规的建设,促进就业市场的规范化,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调控和管理力度,营造公开、公正、公平的就业环境,畅通就业信息渠道,促进人才充分流动,给毕业生提供一个公平的就业平台。

参考文献:

[1]王飞.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析[J].文教资料,2010.

[2]李敏峰.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教学研究,2010.

大学生就业的困难篇6

当前一些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经常表现出一些自身存在的缺点:如择业时“眼高手低”、求职技巧差、缺乏团队合作能力、职业目标不明确、专业技能不强、心理调适能力较差等。综合以上表现,本人认为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在就业观念上期望值过高;在就业心理上承受能力不强;在就业竞争力上水平不高;在就业规划上比较欠缺。

二、高职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1.在就业观念上期望值过高

主要表现:一是薪酬期望值高出现实市场行情,一味追求稳定收入和高收入;二是工作环境期望值过高,只选择发达地区、工作环境好的大企业,而不愿意到条件比较艰苦的地区和行业去工作。造成学生薪酬、工作环境期望值过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大学生缺乏对就业现实形势的了解,对自我的职业的发展没有一个合理的定位。再加上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的安排呵护下长大,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就业选择仅仅局限在个人的理想职业目标。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成本连年上升,使很多家长和学生出于经济投入和收益差距的考虑,难以接受较低薪酬的“底层”工作,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社会现实。

2.在就业心理上承受能力不强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不良心理表现主要有:浮躁、焦虑、抑郁、自卑、盲目从众等等,这些不良的心理表现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和合适的定位,从而导致了就业困难。

(1)就业焦虑心理。产生焦虑心理主要有两种原因:第一是毕业日期越来越接近,工作还没着落,学生难免会为之焦虑。第二是家长和老师总是灌输学校是单纯的、社会是复杂的理念,使有的学生对进入社会后的人际关系感到恐惧,心里也会产生焦虑。如果毕业生对这种焦虑体验过度或持久,就会形成就业焦虑心理,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2)就业自卑心理。不少学生本来是由于高考考得不理想才进入高职学校,刚入学的新鲜感很快就消失了,继而产生的是自卑和茫然。强烈的自卑感一直困扰着他们,就业时面对用人单位提出的各种条件不是以积极的态度去争取、应对,而是认为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不如其他名牌学校的学生,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自卑心理,不敢正面对待就业问题。

(3)就业抑郁心理。一些大学生频频向其理想中的单位投递求职材料,但很少接到回音,从满怀希望到希望破灭,使他们的情绪低落,心情紧张而压抑,有的甚至对求职失去了信心。时间久了就会产生抑郁心理,反而增加了就业的难度。

3.在就业竞争力上水平不高

(1)专业知识不扎实,缺乏实践技能。高职学生很多在基础教育阶段成绩就不优秀,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睡觉,作业抄袭,三年下来对本专业知识掌握甚少,更不用谈实践技能。再加上学校在教学设置方面只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缺乏针对学生实践技能提高的教学安排,导致学生空有知识而不会应用,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2)综合素质不高。一些学生仍然认为在大学学好专业知识就可以了,因此很少担任学生干部工作,对社团活动也不感兴趣,只追求学习成绩。这样就容易造成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不足。而企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只是学习成绩好而综合素质不高的学生用人单位并不欢迎。

4.在就业规划上比较欠缺

不少学生在面对就业的十字路口时,茫然无措,不知何去何从。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就是缺乏对职业目标的规划与准备。一方面,他们对职业生涯规划在人生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虽然很多学生都知道“职业生涯规划”,但并没有深入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程序,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来科学规划出可行的职业目标,并对各个职业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缺乏预见性,导致这类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比较盲目。另一方面,有的学校也不重视对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设计指导。首先,在“就业指导”课程的安排上,课时少,上课时间基本在晚上;其次,授课教师大多没受过相关的专业训练,空谈理论,上课气氛沉闷枯燥,使大部分学生认为就业指导课“不重要”,在上课时经常旷课去做其他事情。最终使这种“就业指导”课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三、针对学生就业困难提出指导性对策

1.完善就业指导课

就业指导课不仅要帮助学生了解职业、了解就业程序、了解就业形势、掌握求职技巧,还要帮助他们调整就业期望值,建立正确的择业观和价值观,保持良好的求职心态,增强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1)重视就业指导课,提高教学质量。要把就业指导课列为学生的必修课,从入学至毕业,分阶段、分重点地为学生提供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就业信息指导、求职技巧训练等各方面的指导。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一要加强对当前就业指导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二是可以直接聘请专家主讲就业指导课。在条件成熟时可以成立就业指导专业教研室,为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提供制度保障。

(2)授课形式多样化,增强学生接受效果。例如:邀请往届毕业生现身说法讲述自身的求职体会;开展面试模拟实践。通过丰富多彩的授课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的接受效果。

2.开展职业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就业心理承受能力

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使学生迅速调整心态,适应新的环境,尽早进入新的社会角色。从大一开始应在就业指导课中安排职业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各种方式对新生的心理特性、人格、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测评,并对测评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培养心理调适能力。还可以通过团体咨询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他人和外部客观世界,完善自我。要注意对职业指导人员进行心理学知识的相关培训,建设完善的职业心理咨询机构,为学生提供个体咨询,引导学生如何正确认识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障碍,并给予相应的解决建议。

3.注重社会实践训练,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用人单位不仅需要专业知识优秀,更需要技能过硬的学生,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重点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在平时的专业学习过程中就要重视专业技能训练,引导学生按照职业需求来强化自己的专业技能,通过与专业技能相关的竞赛来强化专业理论、增强专业实践能力。强化专业技能资格认证,保证学生能顺利获得“两证”:学历证和职业资格证,提高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认可度。同时开展和专业实践相结合的活动。一是尽可能为每位学生创造“顶岗实习”机会,让学生在公司实习的过程中对未来从事的行业有全面的认识,并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二是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去打工求职,了解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为将来进入社会做好准备。

4.引导学生明确职业定位,帮助学生制定科学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

要加强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设计的能力培养,引导学生拟定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充分利用人才网络测评,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职业素质测评,找到适合自己性格、个性和兴趣的职业方向,然后以测评结果为依据编写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还要通过建立一支专业性强、稳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加大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培训指导力度,在学生制定职业规划过程中出现问题时给予及时科学的指导。

以上是从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就业心理、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规划四个方面,对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指导对策。当然,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局面不仅需要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更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以及学校和企业的通力合作。

参考文献:

[1]涂思义.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01).

[2]刘宝昌.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6).

大学生就业的困难篇7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应严格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其培养成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合格接班人”为指导,切实把握好高职大学生就业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高职大学生就业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紧跟时代步伐,以先进的政策理念为指导方向。在完成和未完成就业的过程中,都能够以高度的思想水平来调整自己,时刻准备好投入社会的就业工作环境中。

2.发挥高职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观引导

针对就业困难群体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首先做好学生的心理引导,让主观方面的因素做好处理。摆正就业学生社会地位,做好职位的准确定位。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以工作中的实际人物来做出标杆,例如2015年度的感动中国人物朱敏才、孙丽娜夫妇,他们放弃了安逸的生活环境在贵州山区进行义务支教。让学生明白一个人的价值不是所处多高的位置,而是能够创造出多少的劳动,付出多少贡献。对于拥挤并且人才满满的大城市来说,可能二三线城市更能发挥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只要是投身在了社会主义建设中,就是自我人身价值实践的开始。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做好面试心理调节,将面试看作是普通的谈话交流,展现真正的自我。

大学生就业的困难篇8

1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概述

据统计,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已经达到680万人,而且几乎都是备受争议的90后。而今年,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开始减弱;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减弱。另一方面,一些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出现了心理上的焦虑、思想认识上的困惑。更为严重的是,部分高校存在着重视业务素质培养,忽视思想道德素质培养,重视表面就业率的提高,轻视学生职业发展。所有的这些无疑给毕业生的就业造成了巨大压力。

2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分析

2.1 社会方面的问题

2.1.1 就业岗位问题较大

就业岗位问题首先表现在社会岗位总量不足,就业岗位因为区域、产业、行业以及专业需求的不平衡,导致带来的结构性失调的就业难问题。劳动密集型行业人才需求量大,而高科技企业人才需求量不够。这些都不同层次地挤占了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对大学生的就业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

2.1.2 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要求过于苛刻

很多单位在录用毕业生时以很多条件作为门槛。如211高校毕业、英语六级425分以上;是否党员等。这些条件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可以筛选出较优秀的人才,但大部分的应届毕业生具有很强的工作能力,只因为没有满足上述其中某一项条件而被淘汰出局,使得他们的潜力遭到遏制甚至完全被埋没。

2.1.3 就业过程显失公平

时下整个社会都刮着“拼爹”的不正之风,一些有关系有条件的毕业生通过特殊渠道涌向了比较稳定的企事业单位或公务员岗位,同时一些相关部门的中间人利用职务之便,中饱私囊。这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其他本来有资格、有实力的大学生的工作与发展机会。这种做法最严重的后果就是使得整个就业市场一片混乱,从而加剧社会的不公平。

2.2 高校方面的问题

2.2.1 专业设置明显过时

目前,企业对毕业生的录用标准不断在提高,但高校在培养学生方面却严重滞后,学生能力和素质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专业设置和调整并不是面向市场需求,而是只是单纯地参考学校的教师资源和目前的硬件条件,造成了毕业生知识面相对狭窄,学习适应能力差,专业知识结构与企业需求存差异,最终无法满足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2.2.2 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发展不够

目前,大多数高校对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够重视,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更别谈全程、全面的职业生涯规划。很多高校甚至都没有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授课老师,仅仅是由就业指导中心来负责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工作,目标也仅仅是停留在形式就业上。

2.3 学生个人方面的问题

2.3.1 就业观念存偏差

目前,备受争议的“90后”大学毕业生开始大规模“上市”了,他们几乎都是独生子女,缺少理想和信仰、功利欲望心强烈、过分自我和追求个性。他们总是不能将自己的期望和自身特点、个人优势结合起来加以考虑、定位。

2.3.2 知识结构不够合理、综合能力待完善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对于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和必备技能的掌握不够,应用水平有限,但社会的需求却是倾向于那些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

2.3.3 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

目前有70%以上的大学生没有接受过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培训和指导,且大多数的学生对职业规划理论知之甚少。而一份调查结果显示,45%的大学生完全没有进行过职业生涯规划。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普遍比较缺乏,很少有学生会针对自身情况而专门制订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学生毕业时,往往会受到所学专业、志向、家人等方面的影响,很容易在茫茫的求职大海中迷失方向。

3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对策研究

3.1 社会方面的对策

3.1.1 与高校合作,培养人才

初涉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在能力和方法上肯定会有很多地方需要提升,所以不建议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各方面的要求太过苛求,而应对他们多培养和指导,并做好人才储备。社会用人单位还应与高校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比如合作办学、校企互动、订单式培养等。这样既能让企业招聘到更多的符合岗位要求的优秀人才,又能为企业树立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形象。

3.1.2 改善社会就业风气

基于传统观念的影响,现在绝大多数的父母都想自己的子女能够端上“铁饭碗”、“金饭碗”。这种思想对大学生择业与就业产生着很大的负面影响。事实上,现在大学生找到一个能养家糊口的工作并不难,难的是找到一个能让其本人和家长都感到满意的工作。“望子成龙”这种想法固然无可厚非,但应与当前的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同时对于相关的职能部门,应加大公开和透明度,以便公众能有效进行监督,防止就业的不公平,影响社会的和谐进步。

3.2 学校层面的对策

3.2.1 高校应该进行教学体系改革,调整教学方式及教学科目

若要满足社会的需要,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就要将学科建设、专业、课程随着社会需求不断进行调整。大力发展当今企业急需的应用型专业,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课程或品牌专业。这样才能达到专业课程与人才市场、用人单位的需求相适应,同时,要注重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注重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3.2.2 高校应注重全程、全面的职业生涯教育

即在整个大学期间向所有年级和所有学生进行辅导,让大学生从大一起,就开始学习职业规划课程,并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并付诸行动,并不断做出适当调整。所以高校应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指导教师队伍,提高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引进一些职业测评体系,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自我,评定其个性特征和动机需求,并提供相应指导。

3.2.3 高校应积极创造锻炼平台,加强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目前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综合素质不高的情况,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需要积极创造锻炼平台,指导大学生从平时的学习和实践中提高就业竞争力。鼓励大学生掌握学习技巧,注重自我学习,加强知识的积淀,培养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学生课外科研,培养创新素质并树立团队观念,增强合作精神。

3.3 大学生个人方面的对策

3.3.1 转变陈旧的就业观

大学生若想在职业生涯中一帆风顺,那他就必须首先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用辩证、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自己今后的工作,必须转变陈旧的就业观念,放下自己高贵的身姿,低姿态进入工作岗位,先就业再择业。

3.3.2 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

大学生若想在充满竞争和挑战的就业洪流中,把握住机会,争取主动权,那么大一入学时就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英语、计算机水平,努力培养自身的实践、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比赛,不断地锻炼自己、完善自己,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拓展自己的知识面,熟练掌握一些必备技能,增强自身人文素养,培养良好的职业和道德修养。只有不断地让自己升值,才能在今后的就业中处于不败之地。

3.3.3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

大学生必须提高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多学习一些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多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通过职业测评来了解自我并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选择适合自己喜欢并且能够胜任的工作岗位,一步一步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并在工作期间,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对自己的当前的处境进行分析指导,并不断修正。只有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才能让自己的大学生活更完美,更有意义,才能让自己在今后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大学生就业的困难篇9

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问题日益突出,尤其在就业问题上。因此,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帮扶工作,不仅解决学生的前途问题,而且对推进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帮扶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对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目前,大学生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群体。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客观原因

1.招生规模扩大

高等院校招生收费制度的改革和实行并轨招生以来,毕业生人数逐年呈跳跃式增长的态势,与之相矛盾的是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数量却增速有限,供大于求的矛盾更加突出,总体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对广大普通学生已经构成威胁,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而言则难上加难。

2.就业成本攀升

随着就业竞争日趋激烈,毕业生谋求职位时,在搜索职位信息及自我包装等方面的花费都逐步升高,另外还有不菲的隐性人情关系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经济问题主要表现为:差旅费、正装费、电话费甚至简历制作费,很多学生为了减轻经济压力从而导致信息闭塞,由此也使他们在就业中失去许多公平竞争机会。

3.社会资源稀少

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是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成果,是社会的进步。然而,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才招聘还存在一些不公正的现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由于家庭背景、社会地位和人际关系的原因,在联系就业单位问题上明显处于被动和弱势地位,双向选择变成了单向选择,这有违择业的公平性。

(二)主观原因

1.就业期望值过高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多来自农村和山区,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过于期望“读书改变命运”。在求职思想上,更是注重就业地域和待遇,将目光都投向经济发达城市、薪水高的三资企业或工作稳定的企事业单位。但就业的心理压力和就业难的现实,却让这些学生发现自己在就业、择业面前的无奈和无助。

2.综合素质不高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由于家庭背景和教育经历不同,他们在英语、计算机、知识面和文艺特长方面和其他学生有一定差距。在校期间较少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未得到发展,综合素质和能力较差。这与企事业单位招聘需求的能力要求有一定差距。

3.就业心理脆弱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卑、自闭、敏感和焦虑。因此,在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时,各种困难和挫折的出现,进一步引发了不良心理情绪,并且往往加重自卑心理,缺乏竞争勇气、自信心。在参加招聘面试时心理负担过重,忐忑不安,不善于展现自己,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面试效果。

二、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整个社会不容回避的热点问题,这一问题涉及国家社会、高校和学生三个主体。要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顺利毕业,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群策群力,从国家与社会、高校和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三个层面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支持体系。

(一)国家和社会支持体系

1.完善相关就业政策

国家通过疏通就业渠道,规范就业市场,完善就业法规,改革劳动人事、户籍管理制度等对毕业生就业从政策上帮助;通过法律、行政手段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以保障人才的公平竞争,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提供保证,消除就业市场上性别、籍贯、相貌等就业歧视现象。

2.营造平等就业环境

用人单位要转变用人观念,树立理性、科学的用人观,尊重每一位大学生的自然特性和人格特征,抛除性别、学校名气、学历等方面的偏见,积极接受大学生,广纳贤才,遵循人职匹配理论,做到“人适其事、事得其人”,为每一位应聘的大学生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

(二)高校支持体系

1.经济资助层面

一是落实好常规性的帮扶手段。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进行财力支持是党和政府一贯采取的救援措施,具体包括在校期间生活困难补助、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从经济上保证学生在校期间顺利完成学业;二是设立就业专项援助资金。学校面向广大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实行签约报销路费的优惠政策,为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免除因路途遥远、花费较多而带来的各种负担,鼓励学生只要有希望就要勇于尝试。

2.能力提升层面

一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根据大学生活的特点,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养提升和就业技能的指导,并结合相应的实践平台和活动平台,系统帮助学生掌握职业规划的基本方法、就业择业心理调试以及面试技巧和获取就业信息的途径,进行求职演练,增强求职信心,进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二是做好勤工助学工作。在保持原有的劳务型勤工助学岗位外,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更多参加技术型、脑力型的勤工助学。例如:设立创新奖,鼓励他们参加“U势界”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科研水平,而且还能带动一批学生自主创业,进而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宏观驾驭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三是加强校企合作。结合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加强与企业联系与交流,通过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基础,以项目化运作为手段,开辟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培训基地,开展订单式培训,定期提供培训岗位,进而丰富培训内容,拓宽培训方式,提升培训档次,切实提高就业服务的效率和质量。[1]四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大学生“三下乡”平台,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积极参与服务集体、服务社会、献身祖国的实践活动,更好地了解国情、了解社会。既能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交往技能,增长社会阅历,又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3.服务支持层面

一是建立就业心理援助机制。通过设置就业心理援助机构,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就业指导服务,为他们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指导,帮助他们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同时,在开展工作时要善于分析他们的就业心理,帮助他们消除消极的情绪,积极地进行心理引导,使他们摆脱消极心理的影响。[2]二是搭建就业信息平台。完善就业信息平台,及时就业相关政策,组织招聘会和宣讲会,及时帮助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求职碰到的问题和困难。同时向学生大力宣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和“大学生应征入伍”等项目,以便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三)学生自助体系

1.学会自我调适,提高就业自信心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要善于寻找和发挥自身优势,寻找适合自身特点的行业单位,勇敢接受社会的挑选,敢于用自己的实力同其他同学竞争,在竞争中争取自己的权利和地位,做到自立、自强、自重;及时调整心理状态,不因一时的就业挫折和困难而悲观失望,学会在挫折中培养自己的意志,提高就业自信心。

2.加强自我提升,提高就业竞争力

就业竞争是人才素质的竞争,关键是综合素质的竞争。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更应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主动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和就业技巧,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专业素质,全面发展,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竞争型、开放型、通用型的复合型人才,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

3.认清就业形势,树立理性的就业观

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要认清就业形势,实事求是地分析自我,树立理性的就业观,确立适当的就业期望值,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转变就业观念,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待机而发的择业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3]

参考文献:

[1] 王波,仲国民.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三线援助”模

式的探索[J].高教与经济,2009,22(3):54-57.

[2] 陆莹.浅析影响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索

大学生就业的困难篇10

1 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形成的原因分析

高校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因素和高校自身的因素。一方面,从社会环境因素讲,随着高校大量扩招,导致社会需求量与毕业生数量之间存在巨大差距,造成"供大于求"的现象。另一方面,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问题,高校许多专业不能紧跟社会需求,造成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眼高手低"现象以及企业招聘不到合适的毕业生现象时有发生。产生这一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高校专业设置不能紧跟社会需求,课程设置偏重理论教学,应用型和操作性不强。其二,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素质不高,就业指导形式单一和效果不明显。表现在对就业指导教师培训不够,课堂理论讲解多,求职环节现场指导与模拟不够,就业指导效果不显著。

2 政策和制度上保障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

政府层面和高校层面要从政策和制度层面保障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积极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第一,根据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从政府层面出台相应政策,保障这一群体有业可就。继续完善"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大学生义务服兵役"、"特岗教师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各类计划项目的政策。通过激励政策和保障措施,使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有精神支持和物质保障,以便他们更加积极地去就业。政府要继续在助学贷款代偿、住房补贴、毕业生户口政策方面营造宽松的就业政策。另外要继续加强和规范用人单位人才选拔方面的监督,积极关爱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

第二,高校要积极调整专业设置,紧跟社会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要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计划中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实践,提高动手能力。注意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积极与相关专业企业建立实习与就业合作关系,实现企业用人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及通畅的就业渠道。

第三,加强职业生涯教育,配备高素质的职业指导教师队伍。高校要将职业生涯教育纳入学生培养方案中,从大一入学开始到大四毕业时结束,不能只在毕业生中进行。另外,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加强就业指导课教师参加国家就业指导师培训和研修等相关学习和培训,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同时,要将就业指导课程与各种形式的实践课程相结合。要构建完善的职业指导体系,形式以就业指导课相关课程为主,就业报告、就业咨询、就业现场模拟比赛等活动为辅,将就业指导教育与就业咨询服务紧密结合起来,构建完整、科学、高效的就业指导体系。

3 针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包括因家庭贫困、心理问题、学习成绩、就业观念、他人不当引导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就业困难。针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高校要结合他们实际的情况,分类指导,从各方面想对策,解决他们的就业困难问题。

针对因家庭贫困而在就业方面出现困难的学生,要在经济上提供支持。比如通过发放学校和学院"求职困难补助"等措施,解决毕业生求职时交通、着装、求职材料、求职培训等方面的费用,切实解决他们因经济问题而造成的就业困难。

针对因心理问题造成就业困难的学生,要在心理咨询方面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服务。通过心理疏导,帮助就业时出现自卑、迷茫、失落等心理问题的学生,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自信,找准定位,提供可参考的就业目标,并加强后续跟踪服务。

针对因学习成绩差而导致就业困难的学生,要在学业帮扶上下功夫。特别是有多门不及格考试和需要清考的学生,要帮助他们尽快通过考试,修满学分,解决他们在求职时可能出现的被拒面和拒签情况的发生。

针对因就业观念有问题、就业期望值较高的学生,要耐心地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势和大学生求职薪水状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鼓励他们到基层就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

针对他人不当引导,比如父母、亲戚朋友等对就业地域、就业单位、就业工资等方面给予的不当引导和干扰而出现的就业困难,要加强与其父母等的联系,降低不当引导对学生的影响。要引导他们,树立自我意识,提高分析判断能力,找准定位,适时就业。

综上所述,高校就业困难学生群体的形成原因是复杂的,高校和社会需要从政策和制度层面寻求解决对策。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课程设置、实践操作、心理咨询、就业指导与服务等方面着手,才能最终实现这一群体的顺利就业,切实提高工作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岳喜凤,邓术新.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帮助[J].高等教育,2013(8):193-195.

大学生就业的困难篇11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演变成为一个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党中央和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强调“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并提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改善就业结构”。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因此,面对劳动力市场变化的新形势,开展针对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深入研究,是摆在我国理论界和实践部门面前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成因研究

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象,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其成因都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和看法。

1.国外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研究

国外学者研究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主要包括:(1)高等教育发展过快,大学毕业生的供给超过了经济需求(Jean Jacques Paul and Jake Murdoch,2000;George Liagouras et al.,2003);(2)大学生预期工资过高(Blaug,1969);(3)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减少对大学生的雇佣(Carnoy,1977);(4)高等教育体系僵化、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导致毕业生无法适应市场需求(Gray and Chapman,1999;Harald Schomburg,2000;Jose Gines Mora et al.,2000)。

2.国内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研究

国内学者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也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相对的,具有转型性和结构性的特点。赖德胜(2001)认为,大学生就业难是劳动力市场分割这一特定制度背景下,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相互搜寻的结果。即在某些大中城市,大学毕业生的供给量是相对过剩的,但在广大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他们则是绝对不足。(2)大学生就业存在“难”的问题,不过由于目前初次就业率统计指标不科学,事实上也夸大了这一困难的程度。曾湘泉(2004)从就业制度的演变、大学生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变动、个人就业意愿和行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的期望和国外有关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和措施等方面,对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他认为大学生就业难显然与高校和求职者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能力有关,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结构性失业;户口、就业协议等就业分配制度因素,对当前大学生就业构成了不利的影响;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薄弱,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就业导向激励措施缺乏。(3)由于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各自的替代程度与价格弹性不同而产生的预期劳动力价格的差别所造成的。宋福进(2002)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从初次就业率可以看出,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就业状况处在供不应求或基本平衡的状态,关键问题是合理地调整自己的期望水平。专科生就业较困难,潜在面临着和下岗职工以及社会失业人员竞争的威胁。(4)毕业生自身素质和就业观念等也是造成其就业难的重要原因。谢维和、王洪才(2000)指出,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体制改革的大环境有关。(5)学历层次和专业是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瞿振元、谢维和及陈曦(2001)以2000年中央部委所属高校毕业生的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各学科和学历层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结果得出此结论。(6)行业收益的显著差异可以部分地解释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并存的现象。岳昌君和丁小浩(2004)经过研究发现,毕业生的基本教育情况、学业状况以及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等是影响高校毕业生求职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应当积极发挥高校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加强学生的就业教育和高校教育改革,降低行业垄断程度,促进行业之间的竞争和人才的跨行业流动。(7)现实的大学生人力资本供给却与这样的需求结构不相吻合。谢作诗、杨克瑞(2007)研究认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实质是我国经济社会大量需要的是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熟悉某项操作与技能的实务型人才。(8)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主要表现为就业能力问题。杨河清(2007)对北京市大学生就业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调研显示,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有比较高的期待,但实际上大学生还做不到:60%的被调查企业反映,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岗工作,实际知识的应用率不足40%,反映出大学在专业设置、能力培养、课堂知识方面存在比较大的问题。30%被调查的大学生反映,在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很远,还有30%的学生认为所学知识陈旧。

3.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综上,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1)结构失调。即,高校的专业设置大都是从学科的体系结构出发,与市场对人才需求的结构存在较大差距,从而造成大学生过剩;(2)大学毕业生素质不匹配。大学生都是在应试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大学教育中存在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致使大学毕业生缺少实践经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足,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3)劳动力市场分割的问题。我国过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和过高的工作转换成本,使大学生只愿意在一级劳动力市场搜寻就业机会,而不愿意到二级市场搜寻就业机会,但城里的用人单位却因过高的解聘成本和户口成本而不能吸收更多的大学毕业生。(4)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问题。大学生就业的期望值较高,求职时喜欢去东部沿海地区以及大城市,而不愿意去西部和农村。由于就业观念的不适应,大学生不能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择业,不能根据实际调整就业目标。所以不是完全找不到就业机会而是找不到他们理想中的岗位,这也是就业难的一个重要成因。(5)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缺乏针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体系,缺少专业的职业顾问等。由于大学生就业绝大多数属于初次就业,他们对劳动力市场运行的了解不充分;如果没有适当的职业服务体系来提供就业信息与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市场过程显然面临着市场效率的损失。

二、基于生态系统论的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研究

生态系统是由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A.G.Tansley)在1935年提出来的,他指出有机体与它的环境密不可分,两者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在该系统中,空间内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它把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看成是互相影响、彼此依存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具有构成系统的3个基本条件:(1)由许多成分组成的;(2)各成分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3)具有独立的、特定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之间借助一定的功能流(物流、能流和信息流)使系统达到平衡和稳定。

本文认为,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影响因素非常复杂,应该以生态系统论为指导,将大学生就业视为一个生态系统,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与周围的环境共同组成的物质-能量-信息系统,其构成要素包括:大学毕业生,高校,政府,家庭/亲友,用人单位等。在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彼此依存,形成一个生态整体。本研究构建的大学生就业生态系统模型如图1所示。

本研究将分别研究各个构成要素的内涵,全面分析各要素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及其相互影响、动态调适的过程,以全景图的形式系统阐释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就业难的成因,可以为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促进和优化大学生就业工作。下面分别分析各要素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地位和影响。

1.大学生毕业生。促进大学生就业,需要外界的帮助,但最终的落脚点还在大学生自己。对于大学生毕业生而言,知识技能、气质形象变得越来越重要,但环境改变了,用人单位的要求也发生变化了。同时,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大学生需要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提升自己的可雇佣能力,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既不好高骛远,也不要妄自菲薄。

2.政府。政府的大学生就业政策、措施将对大学生就业状况产生重要的整体影响。例如,2009年各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人社部、民政部、教育部在全国城乡基层开发20万就业岗位提供给高校毕业生;组织民营企业招聘周,提供80万个岗位信息,组织就业网络联盟联合招聘周;教育部、商务部力争在五年内培训120万服务外包人才,新增10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等,政府的就业促进政策取得了相应效果。但长远而言,治标更需要治本,需要临时救济,更需要为大学生参与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与制度安排,包括促进城乡、地区均衡发展;加快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规范就业市场,强化对劳动就业的监管等。因此,政府需要在大学生就业中发挥积极作用,没有政府的积极作为,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是无法解决的。

3.高校。高校一方面承担着培养大学生的任务,另一方面还承担着连接市场与学生的“连接桥”的作用。为了促进就业,高校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职业规划、心理辅导、招聘会等。我们认为,这些措施更多的是为就业提供一些帮助,但并没有从供给上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其做法并没有切中要害。因此,高校要培训社会需要的大学生,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理论知识,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当然,开展积极的就业辅导活动也是非常必要的。

4.家庭/亲友。边燕杰(2001)提出了“机制共存假设”,即:在转型期,市场规律和权力规则同时制约着资源的配置。成功的求职者一方面需要弱关系收集职业信息以克服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困难;另一方面,必须通过强关系与决策人进行人情交换,获得实质性的帮助。作为信息桥的弱关系和作为人情网的强关系将共同发挥作用。中国作为一人情社会,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家庭亲友的支持帮助及其社会资本,即“行动者在行动中获取和使用的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资源”(林南的定义)可能对大学生的就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大学生就业方面,需要家庭亲友的帮助及其社会资本的帮助。大学生生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

5.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尤其是企业是提供大学生就业岗位的主体。因此,近年来人们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例如招聘时要一视同仁,不能有学历崇拜,不能歧视女生,不能片面强调工作经验,经济危机下也不能一味裁员等。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大学生就业,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企业的用人需求受产业结构、经济政治社会形势等的影响,我们在强调企业责任的同时,企业同样需要一个公平的环境,实现自身的发展。包括企业发展需要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中小企业发展需要公平对待,其成长需要政府在信贷、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扶持,促进高新技术、创业型、服务型中小企业的发展,这可以从需求角度促进大学生就业。因此,用人单位需要提早提出用人标准,并及时和教育部门沟通,以便有针对性的培养。

三、结束语

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力争让每一名大学生都能及时、充分地将其在大学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于社会实践,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现实要求,也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长远需要。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单靠一个方面的努力无法根本解决问题,需要大学生毕业生、政府、高校、家庭/亲友、用人单位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大学生就业的困难篇12

一。

为了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现状及其成因,我们面向浙江工业大学等浙江省内 10 所高校的 1000 名大学生进行了“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在受访的大学生中,存在就业困难的人数比例占 42. 7%。可见,就业困难群体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本文重点从就业认知和就业现状两个角度,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特征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

就业认知包括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判断及所持的就业态度,还包括大学生对理想工作地和行业的选择期待。通过问卷调查,我们看到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普遍持悲观态度,有 75. 8% 的就业困难学生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困难。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就业困难群体中超过五成的大学生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正常。在理想工作地的选择方面,无论是就业困难群体还是非就业困难群体,都倾向于杭州和浙江省内其他县市,这与高校生源来源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也与浙江省经济活跃的态势相关。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和非就业困难群体在理想工作地的选择方面无显著差异。在行业选择方面,无论就业困难群体还是非就业困难群体,首选的三个行业方向依次是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但是,就业困难群体愿意去私营企业工作的比例仅为非就业困难群体愿意去私营企业工作比例的二分之一。就业困难群体在就业观念和基层就业心态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为改善和提高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提供了可能的解决思路。

就业现状真实地反映了大学生在求职准备和求职实践中的实际状况,通过比较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和非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现状差异,从中可以找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实际求职过程中的优势和弱势。在职业规划目标方面,高校就业困难学生普遍表现出对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不太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仅有三成的就业困难学生表示了解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非就业困难学生中有一半以上了解,甚至非常了解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可见,对职业规划目标的了解程度影响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实状况,对职业规划目标的定位和了解越清晰越符合自身的状况,在求职过程中就会少走很多弯路。在求职过程中,毕业生要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不但要做到知己,还要做到知彼。即除了对自我职业目标的明确定位外,还要了解专业、职场状况,抓住有利时机为自己进入职场做好准备。在问卷调查中,将近一半的就业困难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太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就业困难群体中对职场了解甚至非常了解的人数比例是非就业困难群体中人数比例的二分之一。对专业了解和职场了解的欠缺,制约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求职空间。

从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特征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形成并非单因素作用的结果,也非一朝一夕,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并长期作用的结果。我们将这诸种因素归为四类主要矛盾,以此来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原因。就业形势的开放性与就业观念的封闭性之间的矛盾。

当前,随着经济转型的基本完成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就业形势整体保持开放性特征。劳动力市场上人才供给和人才需求基本保持平衡,影响人才流动的各种因素公开透明。即便如此,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自身对就业形势的盲目悲观、对就业地域的盲目热衷、对基层就业的盲目排斥,造成了就业观念的盲目封闭。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由于生理、心理、学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对大学生就业形势持过分消极态度。他们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是将就业困难归因于外在就业形势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在就业市场上屡屡受挫。同时,狭隘的就业地域选择和行业选择观念,更加剧了就业困难群体的弱势地位,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上优势群体越强、弱势群体越弱的“马太效应”。

人才需求的时效性与人才供给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

高等教育作为根植现实、面向未来的事业,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和未来社会的需求培养相应的人才。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全球经济生命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的需求成为人才流动的航标。

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复杂的、瞬息万变的,全球经济发展中某一元素的微弱变化也将有可能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急剧变迁,这就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变迁的“蝴蝶效应”。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思想和办学体制的相对滞后性,自然暴露出人才培养的诸多弊端。高校在专业及课程设置上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无法抓住人才需求的时效性特征,“因师资设专业”、“发展容易上马专业”等现象比比皆是。这种闭门造车的后果,直接导致了人才供给的相对滞后性,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客观因素。

就业能力培养的弱习得性与就业能力运用的强实践性之间的矛盾。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升级和产业机构的升级,对实用型、服务型、技能型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大,而大学生在知识结构、技能水平、职业素质方面与就业市场需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导致大学生在求职时普遍存在有知识、缺能力的现象,这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中尤其突出。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普遍存在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不了解,对所学专业不了解,对目标职业环境不了解的“三不了解”状况。因而,在大学阶段片面关注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自我管理能力和可迁移能力的培养。相关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最看重、而学生最缺少的是责任心、敬业精神和就业能力。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实践性的就业能力,正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所最欠缺的能力,这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关键因素。

求职竞争的高风险性与就业心理的低承受性之间的矛盾。通过调查,我们看到一些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缺乏对自身情况的客观分析,而难以给自己制定合理的职业目标,在求职过程中简单地以他人的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由此产生了盲目攀比心理和依赖心理,造成有业不就的现象。还有部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因主观上求职态度消极、求职竞争能力较弱和客观上求职时机不利等现实因素,造成求职竞争中的屡屡受挫,进而导致心理失衡和出现自卑心理。攀比心理、依赖心理、心理失衡和自卑心理,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求职竞争中低承受性的具体表现,显然不适应人才竞争的高风险特征,这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内生因素。

二。

我们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特征和成因分析,初步掌握了该群体的系统结构。为了帮助和改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系统状态,挖掘该群体的就业优势,创造可能的就业机遇,克服就业弱势,规避可能的就业威胁,我们提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策略。

尽管在就业市场上,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并不占有普遍优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但我们可以通过充分挖掘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优势,为该群体的顺利就业创造一切可能的机会。从群体属性来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本质上仍然属于大学生群体,尽管在就业观念、就业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适应状况,但他们普遍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与此同时,他们又具有相对独立的人格,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相对非大学生群体而言,他们总体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

这几个方面的优点,使得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仍然占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当前,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建立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确立了较为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在如此良好的就业体制和就业环境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只要善于把握政策的大好时机,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文化素养等优势,将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就业前景。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主要体现为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作为享有人力资本优势资源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虽然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拥有学历优势和政策保护优势,但是在外界赋予的优势外衣保护之下,大学生若一味地把自己禁锢在象牙塔中,只偏重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能力的习得,只注重个性的过分张扬而忽视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只注重自我感觉的过分良好而忽视社会的现实需求,便很难为自己赢得竞争优势。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得高校毕业生总量持续增加,大学生群体内部就业竞争力加大; 地域经济和城乡经济发展的失衡,导致传统产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收能力明显下降。在外部竞争环境的威胁面前,大学生若不注重发挥自身的优势,将直接沦为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困难一族。这说明,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要想在就业市场上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群体优势,敢于、勇于面对就业市场上的各种威胁。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劣势,主要表现为就业观念的封闭性、就业能力的弱实践性、就业心理的低承受性。这些劣势遇到外部环境的不理想,直接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陷入最不利的就业境地。对此,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尤其是加大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关注和帮扶工作; 另一方面需要高校帮助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加大对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的投入力度,引导就业困难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注重就业能力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合,适时调适大学生的不良就业心理。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其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劣势是显而易见的。对该群体的关注和帮扶,直接关系到大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声誉,更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为此,我们除了要充分挖掘该群体的优势以外,还要善于辩证分析该群体就业过程中的劣势,规避劣势带来的求职威胁,帮助把握一切可能的就业机遇。

就业机遇的创造需要高校、政府和毕业生自身的通力合作。首先,从高校的角度来看,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就业形势的盲目悲观态度,高校在对就业困难群体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时,注意引导其尽早树立职业规划意识并做好相应的求职准备,以在时间上赢得就业优势。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理想工作地和理想行业选择的狭隘倾向,高校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的重点在于引导其职业价值观趋向现实性,帮助就业困难群体摆正自己的就业定位和心态,以在价值导向上为其赢得就业优势。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所学专业和目标职场不了解的薄弱之处,高校除了加强对大学生的专业通识教育外,还要加强校内外的沟通和合作。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实习实践环节,利用校企合作、暑期社会实践、模拟实训等多种形式,让大学生充分参与到职场体验中去。其次,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当前我国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开放,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大学生“两项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大学生入伍政策、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等的实施,为转变大学生眼高手低的就业观念,培养赴基层就业的职业价值观,起到了积极的政策导向功能,为拓宽大学生的职业目标视域创造了更强大的政策支持空间。除此之外,各地纷纷结合自身的地域特点,实施了不同类型的就业帮扶援助工程、寒门学子就业推荐和专场招聘会、就业困难群体“一卡通”措施等等,这些都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顺利就业创造了条件。再次,从毕业生自身的角度来看,对自身的理性定位、对专业和职场的准确把握、对就业形势的正确判断、对就业心理的适时调适,以及脚踏实地的努力实践,对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自身的劣势,规避就业威胁,均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