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电工安全反思合集12篇

时间:2023-10-20 09:46:16

煤矿电工安全反思

煤矿电工安全反思篇1

关键词 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TD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8-0065-02

要进行煤矿开采,机电运输是生产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每一个环节。据全国重大煤矿事故调查分析表明,机电相关事故在各类事故中高居第四位,运输事故占到总事故数20%~30%。机电运输技术性强、战线长且涉及面大。那么,机电运输设备是否安全运行,就会直接影响到煤矿的生产安全。因此,本文对煤矿机电运输事故进行原因分析,并且吸取其教训,探索新的用工体制下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提高机电运输的管理管理水平,以有效规避此类事故。

1 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原因分析

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相对淡薄,麻痹大意,也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违反了三大规程和相关的安全规定, 违章操作和违章指挥经常发生。二是特种作业人员文化程度不高,对特种作业的技术掌握不够娴熟。很多机电运输的事故里,当事人只有小学文化的占了将近一半,掌握技术工种的安全知识不牢,这是造成事故的一个主要原因,尤其是采掘一线的电瓶车司机不稳定,农换工和农协工较多,而且文化基础也比较差,对于工作也没有长期的打算,对学习自己业务知识的积极性较差,素质也偏差,这都在无形当中给机电运输事故带来隐患。三是频繁调换特种作业的人员,这都给机电运输安全留下了隐患。四是一些指令性临时工的顶替。代岗的人对顶替的工种掌握程度较差,没有在顶岗之前进行案例培训,这必然会产生盲目操作和违章指挥等不安全隐患。五是作业现场和轨道质量的空间和环境也是事故隐患,因为钢轨的磨损限,且轨底的变形,底拱的弯道不够圆顺,这些因素直接造成车辆在运行中会有不平稳现象,导致事故的发生。六是进行特种作业的人员其安全意识相对淡薄,工作中不能牢固建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就会有违反规定和违章指挥、操作现象发生违。七是煤矿的安全制度不够严格,埋下了安全隐患,首先是岗位责任制度不健全,这就会直接导致工作扯皮,就算查到隐患也得不到立即的落实整改;其次是对执行安全制度不严格,各项安全相关的考核还不严厉,一些奖惩措施不能兑现,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2 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控制对策

综上所述,运输事故存在的八个方面主要原因,要“依方开药”,做好事故的防范控制对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加强思想教育

企业要利用各种渠道多种途径引导教育职工,看到事故所产生的危害,明确事故的危害性,要避免侥幸的心理,铸牢职工的安全意识。可以通过典型的案例事故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可采用以下方法:一是邀请一些典型事故家属到单位做报告,从思想上引起职工的共鸣;二是可设立事故教育展厅,定时对职工开放,利用生动形象的事故案例直观的影响和教育职工;三是制作相关事故的视频录像,采用播放录像的形式让职工在耳濡目染中树立安全意识。在教育中,要注意随时了解受众的思想状态和各种表现,因人而异、因地制宜,防止出现心理因素而造成的各种突发事故。

2.2 树牢“安全第一”的意识

安全第一指的是如何看待以及处理安全与生产以及其它各项工作的关系。企业要强调安全,重点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当前的矿井生产大多实行了岗位承包的方式,不可排除有的承包者为谋求最大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于安全生产的投入,让设备带病运行,不去仔细排除可能出现的故障或隐患而违章冒险蛮干,此时的安全生产自然变得毫无保障。所以,煤矿采用了承包机制以后,要重点加大安全监察的力度,统一协调各条战线上的每一道生产环节,要真抓实干,对安全工作及目标管理要统一部署,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意识不动摇。

2.3 强化安全业务技能培训

通过三结合(重点培训和业余培训、以内部培训为主、加强新技术新岗位和新职工的培训)的方式进行培训,以达到提升职工安全技能为最终目的,打下以人为本的坚实基础。可通过定期组织技术大比武的方式,设置奖项,对优胜者进行重奖,提高职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其按规程和标准安全作业。对管理人员和技术工种实行竞争上岗制度,建立竞争机制,制订技能挂钩工资制度,从制度上要求职工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对新岗位和新工人新技术都要进行强化培训,全面提高他们的安全业务素质,为做好安全生产而打下坚实的基础。

2.4 强化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

加强煤矿质量标准化管理是保证安全的最基础工作。实践表明,对煤矿质量的标准化投入,可以获得几十倍的产生效益,可以有效促进生产。必须大力抓好煤矿质量的标准化建设,把过程抓牢,以期达到生产的全过程都达标。

2.5 实现本质安全性

实现本质安全性是指通过直接安全技术措施,选择一个最佳的设计方案,最大限度地去消除危险或者限制风险。比如把车场设计成甩车场,可以有效避免跑车事故的发生。

2.6 通过管理抓安全

加强安全工作力度,通过管理来抓安全。要强化监督制约的机制,发挥好现场的安监人员作用,同时完善业务部门和领导的生产案例责任制度以及职工的岗位制度,讲清职责。可通过各种激励的机制和经济挂钩,落实考核制度,正确实施奖惩,以促进安全管理的制度落实。

2.7 强化特殊工种制度管理

对选拔煤矿机电运输工种,要遴选技术好、思想正的职工担任。与此同时,要加强对临时用工人员的管理,尽可能的避免或少用临时人员。选拔时通过严格的考核,通过才能上岗,对选拔上的机电运输工种,没有特殊原因时不轻易调换,

3 结论

煤矿的机电事故是煤矿生产和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机电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和设备的伤害,还有可能成为各种事故的诱因,有可能导致采区甚至整个矿井都受到严重的破坏。本文通过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原因分析,提出了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对策进行控制,有效地规避煤矿机电运输事故,从而推动煤矿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王宝辉.煤矿机电运输的隐患排查及预防对策[J].科技风,2010(9).

[2]母晓斌.煤矿机电设备故障诊断及维修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8).

煤矿电工安全反思篇2

中图分类号:T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3-0009-01

1 煤矿机电设备检修的必要性

煤矿企业生产具有较高的风险性,机电设备实际使用过程中检修技术落后或是对其检修工作不及时,必将会对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产生严重影响。而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强化检修工作,能够维持设备的正常使用性能,可从很大程度上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确保煤矿企业的稳定和安全生产,使煤炭企业的整体效益获得提升。

2 煤矿机电设备检修现状存在的问题

2.1 设备生产、使用、维护等环节的信息共享差

具体表现为在设备的设计、制造、检修、维护、管理过程中,相关信息不能反映给有关部门,导致了信息沟通上的阻塞,最终将会影响机电设备检修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影响机电设备工效的正常发挥。

2.2 固定检修仍有一定的缺陷

对于机电设备的固定检修而言,它的利处是可以有效、及时地发现机电设备可能存在的问题与故障,可以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的频率,但是,检修后的设备磨损并不是固定的,它受到运行、工作环境、自身制造缺陷的影响,我们不能用一个统一的磨损标准来指导设备检修,因此,出现了设备检修过于频繁的现象,也就是过剩检修。再次,事后检修仍有不易克服的缺点。现行的机电设备维修策略主要是以事后检修为主,事前检修的预防策略还不够完善,现有的检修技术还不能够提升机电设备对于潜在故障的预防性,事后检修相对来说是被动的,检修措施要依据设备故障来制定,相对比较有挑战性,而且检修质量也因故障状况的复杂程度而无法有效保证。

2.3 机电设备监控不完善

大中型煤矿企业相应地建立起了煤矿机电设备的监控系统,对生产线上运行的机电设备进行监控以及时发现故障隐患。但是监控的主要对象是旋转运动的设备,还没有完全覆盖全部的生产设备,因此,监控系统不能及时反馈完整的设备运行信息,对于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还是不能及时发现并排除,这就阻碍了设备检修工作的及时推进。

2.4 专业人才相对不足

煤矿生产企业虽成立了专门的检修部门,但当前煤矿生产应用的机电设备含有较高技术含量,在最短的时间内排出故障不仅需要检修人员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应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经验。但研究发现,尽管煤矿机电设备检修待遇较好,但因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很难吸引高素质专业人才,尤其一些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更是缺乏,因此,一旦机电设备出现故障,不能及时有效的将故障排除,给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3 煤矿机电设备检修及优化

针对机电设备检修出现的问题,煤矿生产企业应立足实际,既要考虑到检修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又要分析检修工作存在问题的特殊性,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资源,采取针对性解决策略。

3.1 完善机电检修体系

煤矿生产企业应将机电检修工作提升到应有高度,注重检修工作体系的完善,转变被动检修工作思路。一方面,分析现有检修策略存在的问题,尤其应制定有效的防范性对策,灵活处理常规检修、周期检修以及大范围检修之间的关系,争取“有点到面”对机电设备进行全面覆盖。同时,根据机电设备工作实际,结合机电设备出现的常见问题及可能出现的问题,构建预防检修体系,及时排除潜在问题,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为提高检修工作效率,积极协调各部门工作,确保故障信息短时间内反馈到相关部门,为及时排除故障奠定坚实基础。

3.2 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的日常检修

为降低煤矿机电设备故障率,就必须做好煤矿机电设备日常检修工作。煤矿机电设备日常检修能够及时发现设备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相关技术人员才能够借此维护与管理设备,进而降低故障率。为做好煤矿机电设备日常检修,首先应从煤矿机电设备停产检修计划编制入手,保证检修计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并且严格按照计划定期检修煤矿机电设备,以此保证机电设备运行状态。此外,除煤矿生产中的检修计划,煤矿企业还应编制机电设备年度检修计划,并积极引进先进的检测手段,加大机电设备检修投入,有效提高检修质量。

3.3 加强技术改造

为提高检修质量,煤矿企业应加强技术改造,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及材料,同时建立相应的动态监测体统,有效提升煤矿生产在线监测能力。此外,为缩短机电设备检修停机时间及故障检修时间,可以建立全方位的煤矿系统安全监测系统,为煤矿机电设备安全运行提供更好的保障,进而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及经济效益,增强煤矿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煤矿企业长期发展。

3.4 加强高素质专业人才引进

煤矿机电检修技术性要求较高,因此,需要专业人才支撑,才能保证检修目标的顺利实现,为此,煤矿生产企业应结合机电检修队伍人员情况,加强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一方面,提高薪资待遇及各项福利。人才给煤矿生产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可估量,尤其机电检修部门更应加强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引进,在薪资及福利上尽可能满足高素质人才要求。另一方面,加强高素质人才思想道德教育,使其提高机电检修认识,自觉遵守检修工作规范,不断攻坚克难,在工作上不断突破。另外,主动关心高素质人才工作、生活情况,为其解决诸如子女上学问题等,解决其后顾之后,提高其归属感,全身心的投人到工作之中。

4 结语

随着社会对煤炭需求量的急剧增加,煤矿企业的机械化水平已成为影响和制约煤矿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煤矿企业的高度机械化可以有效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可以说,煤矿企业的机械化水平已与煤矿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煤矿企业的生存发展需要很多先进的技术支撑,而机电设备的检修和优化技术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技术。首先论述了煤矿机电设备的检修内容及检修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强化机电设备检修的对策,最后探究了优化机电设备的相应对策。通过上述论述,以期能够确保设备安全运转、促进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保证煤矿生产的高效率和高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岳刚.试论煤矿机电设备检修与优化[J].科技风,2013,14:226.

[2] 陈建龙.煤矿机电设备的检修技术探讨[J].广东科技,2012,09:116+118.

[3] 戴苏伟.加强设备检修与改造技术 提升煤矿机电设备的使用率[J].科技资讯,2012,28:55+57.

煤矿电工安全反思篇3

要进行煤矿开采,机电运输是生产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每一个环节。煤矿机电事故是煤矿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它不仅造成人员及设备的伤害,还可能成为煤矿煤尘、瓦斯爆炸的一个诱因,使采区乃至整个矿井受到严重破坏。如何预防煤矿机电设备事故的发生,是一个煤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一、煤矿机运事故频发的原因剖析

1.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违反了“三大规程”及有关安全规定,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时有发生。

2.特种作业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掌握特种作业技术不娴熟。根据我们平时工作统计。在煤矿机电出现事故中,大多是因为职工对技术工种安全操作知识掌握不牢,熟悉程度不够,是造成多发事故的重要原因。特别是采掘一线电机车司机不稳定,农协工、农换工多,文化基础差,工作无长期打算,学习业务技术的积极性差,素质极低,给机电运输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

3.指令性的临时工顶替。

4.特种作业人员的频繁调换,岗位的调整,给安全埋下隐患。特别作业人员大都是经过当地劳动部门或供电部门专业培训取得操作合格证后作业者,对他们的工种不宜随意予以变动。但是,矿山某些技术性工种,有些企业领导不去考虑学识水平,不讲究用工要求,而是当作好工种,并通过人情关系把一些不合格的人员充塞进去,加之一些人员不钻研技术业务,违章违纪现象比较突出。另外,临时性工作调整时安全培训工作没有及时到位也带来了安全隐患。

5.安全基础工作薄弱,安全可靠性差。一是安全投入不足,考核不严,机运标准化工作难以到位;二是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不够,特别是用人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并岗之后,职工都在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状态下工作,有的岗位还打破了8小时工作制做连班,要抽出人员进行脱产培训的确很难。

6.安全制度不严,遗留安全隐患。一是岗位责任制不健全,对某些工作相互扯皮,隐患得不到及时整改落实;二是安全制度执行不严,对安全考核不够严厉,安全奖罚不及时兑现,影响了管理人员反“三违”的积极性;三是对事故处理未严格按“三不放过”原则分析处理,处罚太轻甚至层层保护,不严肃追究责任,职工受不到教育,防范措施不到位,结果是事故重复发生。

7.设备陈旧老化

在煤矿建设时,煤矿设备的投入必须成套,而且相互之间必须配套,所以一次性投入的资金数目相当大,无论是国企还是私企,都难以承受。由于投入不足,致使煤矿机电设备更新速度较慢,设备相对老化。另外,我国煤炭行业的设备制造业,由于科学技术、工艺设计、原材料、加工制造及检测手段等综合配套能力较低,加之涉及的材料、电子、液压及机械零配件等行业的能力不相匹配,导致煤炭行业整体装备相对落后, 设备维护工作量大。

8.煤矿设备选型不合理

我国煤矿生产设备品种少、水平低、质量差,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和机械基础产品还不能满足煤炭工业迅速发展的要求,比如液压支架、采煤机、掘进机、重型刮板输送机等都是在引进技术基础上完成的,对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现状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另外,机电设备的选型要求配套化,对不同的地质条件、使用人员及管理水平等有较强的适应性。而实际情况则是设备与条件不相适应,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磨合,磨合期内,往往事故率较高。

9.煤矿设备检修存在缺陷

如今正规煤矿大多采用了采煤机、运输机、掘进机、支架等一系列的先进采掘设备,逐步由机械化向自动化迈进,但长时间运行和在运行当中职工操作的失误都会引起设备的损坏,这就要求对设备检修必须做到认真、细致、全面。现在的煤矿职工整体素质不高,再加上设备陈旧, 本身维护工作量很大,所以对设备的检查维修只能是哪坏修哪,年检月检工作很难进行下去。据统计,发生的机电设备事故约有75%~80%是由于操作不规范、检修不到位而造成的,因此,一定要严格按照要求及时检修,防患于未然。

二、控制煤矿机电事故对策

随着煤矿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对各种设备配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努力加强培训,严格管理,减少和杜绝机电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

1.统一思想认识,坚持“安全第一”不动摇。要强调安全,突出安全,把安全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煤矿采用承包机制后,安全工作不但不能放松,而且要加大安全监察力度,要时时事事把安全工作摆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位置,始终坚持安全第一不动摇。

2.要严把质量关

在加强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同时,煤矿在购进机电设备时,各个厂家所生产的配件在细节上存在差异,更有一些小厂家为了自身利益,偷工减料、降低成本,这也给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检修带来了一定影响。

3加强用工制度管理

煤矿机电工种技术性较强。不能以照顾的身份出现,尽量减少或者不使用临时用工。特殊工种不能调换频繁,要严格考核发证,坚持持证上岗。

总之,要加强特殊工种的用工制度管理、职工的安全业务培训及安全工作。由于煤矿机电运输各岗位工种的技术性较强,应由思想端正、技术全面的操作人员来担任。建立竞争机制,定期组织职工进行技能比武,采取“三结合”的培训方式,即业余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以重点培训为主,内培与外培相结合,以内培为主。抓好安全工作,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和作业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做好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煤矿电工安全反思篇4

要进行煤矿开采,机电运输是生产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每一个环节。煤矿机电事故是煤矿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它不仅造成人员及设备的伤害,还可能成为煤矿煤尘、瓦斯爆炸的一个诱因,使采区乃至整个矿井受到严重破坏。如何预防煤矿机电设备事故的发生,是一个煤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1 煤矿机运事故频发的原因剖析

1.1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违反了“三大规程”及有关安全规定,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时有发生。

1.2 特种作业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掌握特种作业技术不娴熟。根据我们平时工作统计。在煤矿机电出现事故中,大多是因为职工对技术工种安全操作知识掌握不牢,熟悉程度不够,是造成多发事故的重要原因。特别是采掘一线电机车司机不稳定,农协工、农换工多,文化基础差,工作无长期打算,学习业务技术的积极性差,素质极低,给机电运输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

1.3 指令性的临时工顶替。

1.4 特种作业人员的频繁调换,岗位的调整,给安全埋下隐患。特别作业人员大都是经过当地劳动部门或供电部门专业培训取得操作合格证后作业者,对他们的工种不宜随意予以变动。但是,矿山某些技术性工种,有些企业领导不去考虑学识水平,不讲究用工要求,而是当作好工种,并通过人情关系把一些不合格的人员充塞进去,加之一些人员不钻研技术业务,违章违纪现象比较突出。另外,临时性工作调整时安全培训工作没有及时到位也带来了安全隐患。

1.5 安全基础工作薄弱,安全可靠性差。一是安全投入不足,考核不严,机运标准化工作难以到位;二是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不够,特别是用人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并岗之后,职工都在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状态下工作,有的岗位还打破了8小时工作制做连班,要抽出人员进行脱产培训的确很难。

1.6 安全制度不严,遗留安全隐患。一是岗位责任制不健全,对某些工作相互扯皮,隐患得不到及时整改落实;二是安全制度执行不严,对安全考核不够严厉,安全奖罚不及时兑现,影响了管理人员反“三违”的积极性;三是对事故处理未严格按“三不放过”原则分析处理,处罚太轻甚至层层保护,不严肃追究责任,职工受不到教育,防范措施不到位,结果是事故重复发生。

1.7 设备陈旧老化

在煤矿建设时,煤矿设备的投入必须成套,而且相互之间必须配套,所以一次性投入的资金数目相当大,无论是国企还是私企,都难以承受。由于投入不足,致使煤矿机电设备更新速度较慢,设备相对老化。另外,我国煤炭行业的设备制造业,由于科学技术、工艺设计、原材料、加工制造及检测手段等综合配套能力较低,加之涉及的材料、电子、液压及机械零配件等行业的能力不相匹配,导致煤炭行业整体装备相对落后, 设备维护工作量大

1.8 煤矿设备选型不合理

我国煤矿生产设备品种少、水平低、质量差,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和机械基础产品还不能满足煤炭工业迅速发展的要求,比如液压支架、采煤机、掘进机、重型刮板输送机等都是在引进技术基础上完成的,对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现状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另外,机电设备的选型要求配套化,对不同的地质条件、使用人员及管理水平等有较强的适应性。而实际情况则是设备与条件不相适应,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磨合,磨合期内,往往事故率较高。

1.9 煤矿设备检修存在缺陷

如今正规煤矿大多采用了采煤机、运输机、掘进机、支架等一系列的先进采掘设备,逐步由机械化向自动化迈进,但长时间运行和在运行当中职工操作的失误都会引起设备的损坏,这就要求对设备检修必须做到认真、细致、全面。现在的煤矿职工整体素质不高,再加上设备陈旧, 本身维护工作量很大,所以对设备的检查维修只能是哪坏修哪,年检月检工作很难进行下去。据统计,发生的机电设备事故约有75%~80%是由于操作不规范、检修不到位而造成的,因此,一定要严格按照要求及时检修,防患于未然。

2 控制煤矿机电事故对策

随着煤矿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对各种设备配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努力加强培训,严格管理,减少和杜绝机电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

2、1统一思想认识,坚持“安全第一”不动摇。要强调安全,突出安全,把安全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煤矿采用承包机制后,安全工作不但不能放松,而且要加大安全监察力度,要时时事事把安全工作摆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位置,始终坚持安全第一不动摇。

2、2要严把质量关

在加强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同时,煤矿在购进机电设备时,各个厂家所生产的配件在细节上存在差异,

更有一些小厂家为了自身利益,偷工减料、降低成本,这也给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检修带来了一定影响。

2、3加强用工制度管理

煤矿机电工种技术性较强。不能以照顾的身份出现,尽量减少或者不使用临时用工。特殊工种不能调换频繁,要严格考核发证,坚持持证上岗。

3 结束语

总之,要加强特殊工种的用工制度管理、职工的安全业务培训及安全工作。由于煤矿机电运输各岗位工种的技术性较强,应由思想端正、技术全面的操作人员来担任。建立竞争机制,定期组织职工进行技能比武,采取“三结合”的培训方式,即业余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以重点培训为主,内培与外培相结合,以内培为主。抓好安全工作,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和作业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做好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工作。

煤矿电工安全反思篇5

要进行煤矿开采,机电运输是生产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每一个环节。煤矿机电事故是煤矿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它不仅造成人员及设备的伤害,还可能成为煤矿煤尘、瓦斯爆炸的一个诱因,使采区乃至整个矿井受到严重破坏。如何预防煤矿机电设备事故的发生,是一个煤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一、煤矿机运事故频发的原因剖析

1.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违反了“三大规程”及有关安全规定,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时有发生。

2.特种作业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掌握特种作业技术不娴熟。根据我们平时工作统计,在煤矿机电出现事故中,大多是因为职工对技术工种安全操作知识掌握不牢,熟悉程度不够,是造成多发事故的重要原因。特别是采掘一线电机车司机不稳定,农协工、农换工多,文化基础差,工作无长期打算,学习业务技术的积极性差,素质极低,给机电运输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

3.特种作业人员的频繁调换,岗位的调整,给安全埋下隐患。特别作业人员大都是经过当地劳动部门或供电部门专业培训取得操作合格证后作业者,对他们的工种不宜随意予以变动。但是,矿山某些技术性工种,有些企业领导不去考虑学识水平,不讲究用工要求,而是当作好工种,并通过人情关系把一些不合格的人员充塞进去,加之一些人员不钻研技术业务,违章违纪现象比较突出。另外,临时性工作调整时安全培训工作没有及时到位也带来了安全隐患。

4.安全基础工作薄弱,安全可靠性差。一是安全投入不足,考核不严,机运标准化工作难以到位;二是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不够,特别是用人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并岗之后,职工都在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状态下工作,有的岗位还打破了8小时工作制做连班,要抽出人员进行脱产培训的确很难。

5.安全制度不严,遗留安全隐患。一是岗位责任制不健全,对某些工作相互扯皮,隐患得不到及时整改落实;二是安全制度执行不严,对安全考核不够严厉,安全奖罚不及时兑现,影响了管理人员反“三违”的积极性;三是对事故处理未严格按“三不放过”原则分析处理,处罚太轻甚至层层保护,不严肃追究责任,职工受不到教育,防范措施不到位,结果是事故重复发生。

6.设备陈旧老化。在煤矿建设时,煤矿设备的投入必须成套,而且相互之间必须配套,所以一次性投入的资金数目相当大,无论是国企还是私企,都难以承受。由于投入不足,致使煤矿机电设备更新速度较慢,设备相对老化。另外,我国煤炭行业的设备制造业,由于科学技术、工艺设计、原材料、加工制造及检测手段等综合配套能力较低,加之涉及的材料、电子、液压及机械零配件等行业的能力不相匹配,导致煤炭行业整体装备相对落后,设备维护工作量大。

7.煤矿设备选型不合理。我国煤矿生产设备品种少、水平低、质量差,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和机械基础产品还不能满足煤炭工业迅速发展的要求,比如液压支架、采煤机、掘进机、重型刮板输送机等都是在引进技术基础上完成的,对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现状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另外,机电设备的选型要求配套化,对不同的地质条件、使用人员及管理水平等有较强的适应性。而实际情况则是设备与条件不相适应,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磨合,磨合期内,往往事故率较高。

8.煤矿设备检修存在缺陷。如今正规煤矿大多采用了采煤机、运输机、掘进机、支架等一系列的先进采掘设备,逐步由机械化向自动化迈进,但长时间运行和在运行当中职工操作的失误都会引起设备的损坏,这就要求对设备检修必须做到认真、细致、全面。现在的煤矿职工整体素质不高,再加上设备陈旧,本身维护工作量很大,所以对设备的检查维修只能是哪坏修哪,年检月检工作很难进行下去。据统计,发生的机电设备事故约有75%~80%是由于操作不规范、检修不到位而造成的,因此,一定要严格按照要求及时检修,防患于未然。

二、控制煤矿机电事故对策

随着煤矿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对各种设备配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努力加强培训,严格管理,减少和杜绝机电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

1.统一思想认识,坚持“安全第一”不动摇

要强调安全,突出安全,把安全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煤矿采用承包机制后,安全工作不但不能放松,而且要加大安全监察力度,要时时事事把安全工作摆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位置,始终坚持安全第一不动摇。

2.要严把质量关

在加强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同时,煤矿在购进机电设备时,各个厂家所生产的配件在细节上存在差异,更有一些小厂家为了自身利益,偷工减料、降低成本,这也给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检修带来了一定影响。

煤矿电工安全反思篇6

一、煤矿电工学教学现状分析

从学生角度来看,基础知识薄弱是较为严峻的一个问题。很多学生对于电工知识的了解都来自于初高中的物理课堂,部分学习煤矿电工学的学生在以前甚至没有电学知识,这给教师讲授知识的过程带来一定的难度。其次,学习煤矿电工学的学生很大程度上都没有积累认真学习的习惯,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旦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瓶颈和困难就会放弃和打退堂鼓,教师需要在课堂上花费时间来维持课堂秩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这样势必会占据授课时间,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此外,部分学生认为煤矿电工学并不是主要课程,对电工学的重要程度认识不足,觉得学得好与坏都无所谓,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都严重不足。

从教学层面来看,煤矿电工学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状况不符。煤矿电工学的教学安排应该兼具系统性和基础性,教学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学生的就业服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以便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能够实际应用、直接上手,所以煤矿电工学应该给予学生机会掌握实际的设备操作,这样将来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尽快地适应岗位要求。从当前的教学来看,教师和学生并没有意识到实际教学的重要作用。

二、提升煤矿电工学教学效果的思路

第一,注重学以致用概念的运用。煤矿电工学在众多学科中是比较基础的学科,学些这门课程的学生大多也是非电类专业的学生,教学内容也是为了后续的专业课程教育奠定基础,所以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应该控制每一堂课教学的量,以学生能够接受的程度为限,以学生能够掌握的知识量为前提,将一些不必要或者学生难以掌握的知识适当地删减掉。比如说在讲解电机控制和安全用电等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讲解的重点应该集中电机控制和安全用电上,对于其中的晦涩的理论基础知识可以适当地略过和删减。

第二,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教师要想在煤矿电工学学科上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不仅仅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合理性,还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唯有如此,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潜能才能激发出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反复强调理论知识对实践操作的指导意义,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其背后蕴含的理论基础。比如说在讲解三相电反转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课意识到只要将电机和与电源相连的三根线中的任意两根进行调动就可以实现电动机的反转,这样学生对三相电反转的相关知识理解得将更为透彻。

第三,要将相似的内容进行集中教学安排。煤矿电工学中部分概念和知识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学生在理解它们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混淆的情绪。如果教师按部就班按照课本顺序讲解,学生可能会有前后脱节之感,并且在理解上也存在较大难度。教师需要灵活地运用教材,将具有相似性的教学内容安排在一起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对比和类比的过程中加深对相关知识和理论的把握程度,提升教学效果。

第四,要注重比拟教学方法的运用。煤矿电工学中有些知识比较抽象和生硬,学生单凭自己的阅历和过往的学习经验难以理解得透彻。如果教师要让学生能够提升学习兴趣,就要适当地采取比拟教学方法,将课本知识和生活中的一些案例对比起来,将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象化,使得学生更加容易理解。

第四,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煤矿电工学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显得至关重要,所以教师要认真地思考应该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热爱实践、重视实践。

三、提升煤矿电工学教学效果的策略

(一)根学生实际要求安排教学内容

煤矿电工学,顾名思义,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突出煤矿企业的特征。教师在教学工作安排中应该以煤矿企业的实际应用作为切入点,教学内容则要根据不同的专业进行优化配置。在教学实施中要以电工技能的培养为重难点,做到精简高效、有的放矢,运用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突出教学重点,使得学生充分掌握课程要求。

鉴于煤矿电工学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兼顾两个重点,当然这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精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秉承以实践技能培养为主题的思想,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为学生数学推到和分析中课程理论基础,减少课堂中繁琐的计算环节,注重煤矿电工学和物理课程的衔接和渗透,使得教学能够有序和连贯地进行下去。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在课程教学中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为学生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让学生在生动更有趣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融洽的教学情境和师生关系有利于减少学生在学习煤矿电工学课程中的紧张感和压力感,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去思考和探索,最终突破教学难点。

(三)设置合理的实践操作课程

煤矿电工学要想学好学精,教师就必须重视实践操作环节的教学。在实操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到抽象的电工学知识和生活中具体的形象和事例之间的关系,这样本来晦涩难懂的知识可能一下子就柳暗花明了。实操教学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比如说在电气设备的安装课程中,学生的读图能力不高,难以理解图像中的抽象符号和设备零件之间的对应关系,教师可以通过亲身示范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方法。

教师在实验课程前可以为学生示范式样的操作方法和注意要点,并在操作的过程中穿插理论知识回顾,和学生进行共同讨论,然后学生再进行独立的实践操作,最后教师要检阅学生上交的实验报告,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都得到显著的提升。

煤矿电工学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教学问题没有解决,本文从此出发,提出了可以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教学对策,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

参考文献:

煤矿电工安全反思篇7

国家下达攻坚战任务后,重庆市召开了“50个煤矿安全重点县攻坚战”动员会和专题工作会,对攻坚战工作进行了专题安排部署;市级包片督导组与各重点区县攻坚战领导小组签定了攻坚战责任状;市级包片督导组通过百日攻坚行动、蹲点督查、专项执法检查等方式,开展调研和督导检查。

重庆市在全市煤矿开展了“百名干部与千名矿长谈心对话”活动。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监局、重庆市政府,以及重庆市级煤监煤管部门,分别对5个重点区县211个煤矿的338名煤矿矿长和实际控制人进行了谈心对话。

重庆市开展煤矿事故警示教育培训,集中观看了四川省泸县桃子沟煤矿“5・11”重大瓦斯爆炸事故警示教育片,并将近期全国和重庆市典型事故案例制作成警示教育片,发放到基层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矿企业,督促基层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矿企业进一步加强煤矿事故警示教育。

严格落实“五真”(真查、真停、真盯、真改、真验)措施。通过检查督查,对不符合要求的煤矿进行停产整顿,落实“一对一”的盯守,督促制定方案,严格落实整改工作,对复产验收工作严格验收标准,全面落实了由相关主要负责人签字的验收程序。

大力推进整顿关闭小煤矿。2014年,重庆市已经确定关闭40家小煤矿,其中5个重点区县将关闭7个煤矿,已确定的关闭煤矿已经全部停产并启动了关闭程序,有11家煤矿已实现井口封闭。2015-2017年,重庆市计划再关闭130-150个煤矿,将全市煤矿控制在500家以内。

严格煤矿市场准入。在5个重点区县中全面停止了30万t/a以下煤矿和90万t/a以下煤与瓦斯突出煤矿的新建项目核准;停止了90万t/a以下煤与瓦斯突出煤矿资源增划和扩能项目的核准。

全面开展水害普查治理。5个重点区县全面启动了矿区水害普查治理,均明确了水害普查治理示范矿区建设名单。

全面推进综合信息化平台建设。重庆市市制定了综合信息化平台建设方案,确定了信息化平台建设示范区县和示范矿井。

全面启动煤矿机械化升级改造工程。重庆市市各重点区县均已确定了建设采煤、掘进机械化示范矿井名单。

进一步加强煤矿劳动用工管理。所有煤矿 “五长、五科、五队”(五长,即:矿长、安全矿长、生产矿长、机电矿长、总工程师;五科,即:生产科、通风科、机电科、安全科、调度室;五队,即:采煤队、掘进队、机电队、运输队、通风维修队)配置齐全。

开展煤矿“打非治违”。5个重点区县全部建立了煤矿“打非治违”常态化工作机制,重庆市政府组织7个市级部门开展了 “打非治违”联合执法督查,督促巫山县、奉节县开展“剿非治违”专项行动,对非法违法井口进行了炸毁、对违规井口进行封闭、对非法开采责任人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对合法井口进行登记建档,并进行挂牌管理。

“12345”工作思路

2014年6月3日,重庆能投集团所属南桐矿业公司砚石台煤矿发生重大瓦斯事故,22人不幸遇难。为了深刻汲取事故教训,重庆煤监局、重庆市煤管局提出了“12345”工作思路,坚决打好煤矿安全重点区县攻坚战。“12345”工作思路的具体内容为:

坚守一条“红线”

必须牢固树立“红线”意识,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始终把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把“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落实到煤矿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

实施“双九”举措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庆市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是注重“九个结合”,即:与贯彻落实煤矿安全“双七条”规定相结合、与煤矿安全重点区县攻坚战相结合、与开展煤矿安全警示教育相结合、与开展“百名干部与千名矿长谈心对话活动”相结合、与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相结合、与“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相结合、与持续开展“四大行动”相结合、与全面落实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相结合、与“安全生产月”活动相结合,持续深化“压事故、保安全”百日攻坚行动。

同时,重庆市还将开展推进煤矿安全控总量、控事故、保安全的“九个一”工作,即:制发一次“6・3”事故通报、制发一次2014年以来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通报、召开一次国有重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专题会、召开一次全市5个煤矿安全重点区县攻坚战专题会议、召开一次煤矿安全生产事故超出控制指标区县约谈会、给产煤区县的区县长写一封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警示信、开展一次 “6・3”事故警示教育活动、开展一次全市煤矿安全生产“打非治违”联合执法专项行动、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蹲点督查工作。目前,各项工作正按照要求有序推进,重庆市政府安委会近期下发的《关于近期六起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通报》《关于今年以来全市煤矿事故情况的通报》,以及2014年6月25日召开的煤矿安全生产事故超出控制指标区县约谈会等,就是“九个一”工作措施的具体体现。

落实“三盯”责任制

“三盯”责任制,即:一盯区县长,强化党政同责,落实区县政府的煤矿安全监管职责和属地监管责任;二盯区县煤管局长,强化一岗双责,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三盯煤矿矿长,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七条规定》。

用好“四大硬招”

“四大硬招”,即:一抓关闭,关闭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特别是高瓦斯矿、突出矿,这是控制煤矿事故的治本之策;二抓停产,重庆市提出南桐矿业公司所属煤矿立即停产整治,市属国有重点煤矿、万盛经开区所有煤矿和全市所有高瓦斯及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立即停产整治;三抓处罚,实施煤矿安全监管监察“一线”工作法,进一步加大煤矿安全执法力度;四抓追责,坚持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和“四不放过”的原则,严厉查处煤矿安全事故。

落实“五个一律、三个坚决”

一律严查事故原因;一律关停整改;一律高限重罚;一律查处责任人;一律采取综合验收复产。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坚决控制较大事故、坚决减少一般事故。

狠抓责任落实

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目前重庆市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基本趋稳,收到了一定成效,但形势总体依然严峻。下一步,重庆市还将采取以下措施,促进攻坚战工作的顺利开展。

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攻坚战各项任务的工作方案,强化攻坚战领导责任。督导重点区县攻坚战领导小组履行工作责任,制定和完善推进攻坚战工作方案,制定每项工作任务的启动和完成时间表、明确牵头负责人、落实到具体煤矿,并指导和督促煤矿实施,确保攻坚战各项工作按期推进。

进一步改善煤矿安全条件,强化煤矿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认真开展“压事故、保安全”百日攻坚行动,对煤矿彻底开展大排查。对煤矿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要全部开出清单,根据轻重缓急,逐一进行“脱胎换骨”的整改。凡是没有完成改造和整改的煤矿,无论停产时间有多长,绝不允许复产。

煤矿电工安全反思篇8

一、要高度统一思想,推进驻矿督查督导工作。新中国成立62周年庆典在即,尤其是在当前安全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全县各级各部门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把思想和行动集中到市、县的统一部署上来,举全县之力打一场矿山企业停产整顿攻坚战,确保全县煤矿和非煤矿山按市县规定时间要求关、停到位。要切实开展煤矿和非煤矿的停产整顿整治督查督导工作,各驻矿工作组组长所在单位(部门)主要负责人是责任煤矿(矿区)的驻矿联系领导,负有领导责任,要全力支持驻矿工作组的工作,确保驻矿工作组的用车用油和工作经费,不得以任何理由推卸责任,否则按规定给予纪律处分。派驻人员所在单位(部门)不得安排派驻人员其他工作,确保工作脱勾,并保证派驻人员的伙食费和相关工作经费。驻矿工作组成员要切实履行好职责,积极开展督查督导、巡查监管工作,配合参与联合整治、打击、查处行动,并将乡镇、职能部门履职情况及时反馈给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二、要全面开展整治,打击非法违法行为。县政法部门、县直相关职能部门、各乡镇要摸清所有矿山企业老板的真实情况,对非法矿山企业老板要逐个进行谈话,辩析形势、讲明道理,绝不允许非法违法生产(开采)行为的发生,否则从严从重从快打击。由县政法委牵头,研究制定专门的工作方案,依法依规依程序严厉打击涉矿非法违法案件,发挥震慑作用,营造高压态势。强力开展“打非”整治专项行动,对全县煤区、非煤矿区开展联合监察执法,按照“六个不留”的标准坚决取缔非法违法反弹矿井,彻底拆除非法违法供电线路,严厉查处火工产品非法违法行为;同时,对电力和火工产品的供用,实行严格地审批把关,从源头上杜绝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三、要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停产整顿实效。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有证合法煤矿由煤炭局负责监管,有证合法非煤矿山由安监局负责监管,非法反弹矿山由国土资源局负责整治;按属地管理原则,乡镇对辖区范围内的所有矿山企业都负有监管责任。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监管责任,对矿山企业做到真关闭、真停产、真整治、真整合、真技改。

四、要推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强化安全生产保障。停产整顿结束后,煤矿和非煤矿山企业申请复产验收的,必须按照相关行业管理部门核定的矿井生产能力,按标准缴纳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任何煤矿、非煤矿山企业不得以任何理由降低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缴纳标准。由县安监部门牵头,会同县财政、煤炭、国土资源等部门研究制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收取、管理和使用制度,确保该项资金收得上,管得住,用得好。

煤矿电工安全反思篇9

近几年,随着科技的进步,煤矿安全问题一直是困扰采矿业的一大难题,机械化生产水平的提高,煤矿业也与时俱进将生产机械化,煤矿每年都会加大煤矿机电设备的投入,借以提高生产效率。但是,在提高生产的同时,机电事故的发生也就不可避免,根据近年来的统计,煤矿机电发生的事故不断的增加,并且产生的危害也越来越大,而事故多发的设备就是机电运输设备。

一、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发生的原因

1.1 操作技术不熟练、违反安全章程

机电操作人员大多是短期的农工,没有专业技术支持。根据统计,在煤矿机电事故中大多数的事故发生是由于操作人员技术不规范造成的。人员的技术问题成了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挑战。 工作人员违反安全章程,没有将安全生产作为生产的基本思想。违规指挥使得操作产生误差,违章操作造成了安全事故的直接发生。

1.2 人员素养与培训

特种工作操作员是经过专业培训,具有某些专业技术素养,并通过了当地的劳动部门或者供电部门的认可以后,取得了上岗合格证的人员。但是在现实中,有些人不考虑职位对于专业技术的要求把一些根本没有能力胜任矿上技术性工作的人员,通过人情安排上岗;另外,有些领导不考虑工种对稳定性的需求,经常对人员安排进行变动;另有一些工作人员纪律意识差的违规操作,企业的工作培训又没有做到位,这就带来了诸多的安全问题。

1.3 企业安全意识差,对于安全培训不够重视

一方面对于安全设施的配备不够,基础工作与理论要求不匹配,机运标准化工作难以到位;另一方面,对于人员的安全教育远达不到规定标准,面对严峻的工作压力,想要脱产培训人员是不可能的。这就体现出了在单位的人事体制上的改革问题。

1.4安全制度不严,遗留安全隐患

一是岗位责任制不健全,对某些工作相互扯皮,隐患得不到及时整改落实;二是安全制度执行不严,对安全考核不够严厉,安全奖罚不及时兑现,影响了管理人员反“三违”的积极性;三是对事故处理未严格按“三不放过”原则分析处理,处罚太轻甚至层层保护,不严肃追究责任,职工受不到教育,防范措施不到位,结果是事

故重复发生。

1.5设备陈旧老化

煤矿的设备都是成套的投入,所以在建设初期,企业一次投入,之后仅做一些维护工作。由于投入资金过大,无论是国企亦或是私人企业都很难承受,所以后期的更新投入不足导致多数煤矿的设备都相对老化。在生产过程中,老化的设备不能满足现代的生产要求,由于技术、工艺、以及加工手段等都不能及时的配套,再加上涉及技术的设备与行业能力不匹配,从而导致了煤炭行业的整体生产设施的落后,不但安全系数提高不了,日常的维护其实也相对较大。

1.6 煤矿设备选型不合理

我国煤矿生产设备品种少、水平低、质量差,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和机械基础产品还不能满足煤炭工业迅速发展的要求,比如液压支架、采煤机、掘进机、重型刮板输送机等都是在引进技术基础上完成的,对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现状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另外,机电设备的选型要求配套化,对不同的地质条件、使用人员及管理水平等有较强的适应性。而实际情况则是设备与条件不相适应,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磨合,磨合期内,往往事故率较高。

1.7煤矿设备检修存在缺陷

如今正规煤矿大多采用了采煤机、运输机、掘进机、支架等一系列的先进采掘设备,逐步由机械化向自动化迈进,但长时间运行和在运行当中职工操作的失误都会引起设备的损坏,这就要求对设备检修必须做到认真、细致、全面。现在的煤矿职工整体素质不高,再加上设备陈旧,本身维护工作量很大,所以对设备的检查维修只能是哪坏修哪,年检月检工作很难进行下去。据统计,发生的机电设备事故约有75% ~ 80% 是由于操作不规范、检修不到位而造成的,因此,一定要严格按照要求及时检修,防患于未然。

二、控制煤矿机电事故对策

近年来,煤矿企业随着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矿井运输设备不断投入,煤矿机电事故频率且逐年上升,而且危害程度越来越大,我们深入思考,其中有大部分事故就是因为机电运输设备出现问题产生的。本文分析机电事故多发原因,同时制定相应的对策,对各种设备配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努力加强培训,严格管理,减少和杜绝机电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

2.1 统一思想认识,坚持“安全第一”不动摇

要强调安全,突出安全,把安全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煤矿采用承包机制后,安全工作不但不能放松,而且要加大安全监察力度,要时时事事把安全工作摆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位置,始终坚持安全第一不动摇。

2.2 要严把质量关

煤矿管理是安全生产的重要方面,但是设备的质量同样重要,有些煤矿在进设备的时候,不留意每个厂家在设备上的细小差异,忽视了质量问题。为了私利,偷工减料,虽然投入减少了,可是为安全留下了隐患,同时对于机电的正常运行也造成了影响。

2.3强化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强化监督制约的机制

煤矿质量标准化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根基。大量实践证明,煤矿企业对对煤矿质量的标准化投入越多,延续性的效益就越多,煤矿企业应该强化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为煤矿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同时煤矿企业强化监督制约的机制,充分发挥安监人员的监督作用,不断健全业务部门和领导的生产案例责任制度以及职工的岗位制度,通过一些激励的机制或者考核机制为安全管理的制度的落实提供保障。

2.4加强安全技能培训,严格用工制度管理

煤矿安全技术培训是一项严肃、认真的安全基础工作,搞好职工的安全技术培训,努力提高煤矿职工队伍的安全素质,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根本,也是维护职工人身安全的基本保证。煤矿企业应时刻以提高职工的安全素养与安全素质为目的,以各种形式加强对职工安全技能培训,为安全生产夯实基础。 同时用工制度管理要严格,对特种作业人员在任用钱要严格进行考核,达到相关要求时才能上岗,并不得任意调动岗位,此外,要尽量减少或者不使用临时用工。

总之,对于煤矿特殊工种操作安全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从根本杜绝事故发生,从操作避免事故发生,从人员的意识上提高安全生产率。这就要求企业要对特殊工种的管理进行适当的调整,对职工进行安全业务培训。在人员聘用上,需要有专业技术支持以及资格、思想品德良好的人员担任,在日常工作中加强职工的技能竞争,岗位比拼,借以增加职工对于技术的钻研。除了加强工作人员的素质之外,对监督人员的强化也是必不可少的,领导和业务部的安全意识指导着生产。安全生产,避免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要内外结合,强化各方面的安全意识,加强各个岗位的责任意识,做好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永兵. 煤矿机电运输及设备的管理[J]. 内蒙古煤炭经济,2012,(11).

煤矿电工安全反思篇10

1 煤矿机运事故频发的原因剖析

1.1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违反了“三大规程”及有关安全规定,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时有发生。

1.2 特种作业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掌握特种作业技术不娴熟。根据我们平时工作统计。在煤矿机电出现事故中,大多是因为职工对技术工种安全操作知识掌握不牢,熟悉程度不够,是造成多发事故的重要原因。特别是采掘一线电机车司机不稳定,农协工、农换工多,文化基础差,工作无长期打算,学习业务技术的积极性差,素质极低,给机电运输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

1.3 指令性的临时工顶替。

1.4 特种作业人员的频繁调换,岗位的调整,给安全埋下隐患。特别作业人员大都是经过当地劳动部门或供电部门专业培训取得操作合格证后作业者,对他们的工种不宜随意予以变动。但是,矿山某些技术性工种,有些企业领导不去考虑学识水平,不讲究用工要求,而是当作好工种,并通过人情关系把一些不合格的人员充塞进去,加之一些人员不钻研技术业务,违章违纪现象比较突出。另外,临时性工作调整时安全培训工作没有及时到位也带来了安全隐患。

1.5 安全基础工作薄弱,安全可靠性差。一是安全投入不足,考核不严,机运标准化工作难以到位;二是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不够,特别是用人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并岗之后,职工都在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状态下工作,有的岗位还打破了8小时工作制做连班,要抽出人员进行脱产培训的确很难。

1.6 安全制度不严,遗留安全隐患。一是岗位责任制不健全,对某些工作相互扯皮,隐患得不到及时整改落实;二是安全制度执行不严,对安全考核不够严厉,安全奖罚不及时兑现,影响了管理人员反“三违”的积极性;三是对事故处理未严格按“三不放过”原则分析处理,处罚太轻甚至层层保护,不严肃追究责任,职工受不到教育,防范措施不到位,结果是事故重复发生。

1.7 设备陈旧老化

在煤矿建设时,煤矿设备的投入必须成套,而且相互之间必须配套,所以一次性投入的资金数目相当大,无论是国企还是私企,都难以承受。由于投入不足,致使煤矿机电设备更新速度较慢,设备相对老化。另外,我国煤炭行业的设备制造业,由于科学技术、工艺设计、原材料、加工制造及检测手段等综合配套能力较低,加之涉及的材料、电子、液压及机械零配件等行业的能力不相匹配,导致煤炭行业整体装备相对落后, 设备维护工作量大。 1.8 煤矿设备选型不合理

我国煤矿生产设备品种少、水平低、质量差,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和机械基础产品还不能满足煤炭工业迅速发展的要求,比如液压支架、采煤机、掘进机、重型刮板输送机等都是在引进技术基础上完成的,对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现状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另外,机电设备的选型要求配套化,对不同的地质条件、使用人员及管理水平等有较强的适应性。而实际情况则是设备与条件不相适应,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磨合,磨合期内,往往事故率较高。

1.9 煤矿设备检修存在缺陷

如今正规煤矿大多采用了采煤机、运输机、掘进机、支架等一系列的先进采掘设备,逐步由机械化向自动化迈进,但长时间运行和在运行当中职工操作的失误都会引起设备的损坏,这就要求对设备检修必须做到认真、细致、全面。现在的煤矿职工整体素质不高,再加上设备陈旧, 本身维护工作量很大,所以对设备的检查维修只能是哪坏修哪,年检月检工作很难进行下去。据统计,发生的机电设备事故约有75%~80%是由于操作不规范、检修不到位而造成的,因此,一定要严格按照要求及时检修,防患于未然。

2 控制煤矿机电事故对策

随着煤矿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对各种设备配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努力加强培训,严格管理,减少和杜绝机电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

2、1统一思想认识,坚持“安全第一”不动摇。要强调安全,突出安全,把安全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煤矿采用承包机制后,安全工作不但不能放松,而且要加大安全监察力度,要时时事事把安全工作摆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位置,始终坚持安全第一不动摇。

2、2要严把质量关

在加强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同时,煤矿在购进机电设备时,各个厂家所生产的配件在细节上存在差异,更有一些小厂家为了自身利益,偷工减料、降低成本,这也给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检修带来了一定影响。

2、3加强用工制度管理

煤矿电工安全反思篇11

一近期的电煤保障工作应充分肯定。省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但任务依然艰巨。对近期电煤保障工作。多次进行安排部署。1月10日、12日,市政府两次召开全市电煤保障工作会议,王晓光市长亲自进行安排。全市会议后,有关单位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工作调度,落实封关措施,积极组织煤矿抓好安全生产,部分地方还出台了鼓励煤矿抓好电煤供应的奖励措施。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从1月14日起,市每天进电煤达到1万吨以上,其中地方日供电煤由元月12日的1600多吨上升到6000吨左右。这一成绩,当前低温凝冻气候下取得的实属来之不易,各级各有关部门和企业单位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更要看到工作与任务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一是每日地方供煤差距较大。按省政府要求我市日供电煤应达到1.2万吨以上,目前只完成任务的50%左右。二是电煤库存差距较大。截止1月16日,全市电煤库存16.66万吨(其中鸭溪电厂存煤13.8万吨,习水电厂存煤2.86万吨省政府要求春节前存煤达30万吨(鸭20万吨、习10万吨每天要增加库存煤1万吨左右,任务十分艰巨。

二从现在2月底。必须竭尽全力,电煤保障工作最艰苦的阶段。精心组织,加强应急管理,千方百计实现电煤保障目标。一是合法煤矿有限。受关闭保留一套生产系统和煤矿整合的影响,今年我市煤炭产能与去年相比减少500万吨左右,现有合法生产矿井52对,日产原煤约1.5万吨,剔除块煤和群众生产生活用煤、茅台酒厂等必保的重点企业用煤,可供电煤十分有限。二是安全压力很大。由于煤矿安全生产基础薄弱,面临保安全与保生产的双重压力和考验。三是雪凝气候影响。有的煤矿企业因停电和生活物资不能保障停止生产建设;有的煤炭生产出来后不能及时运输到电厂。四是春节因素。这期间组织煤矿坚持生产遇到困难和阻力较大。但是当前经济发展用电的旺盛需求、保民生用电的需要、各大电厂存煤严重不足的实际,要求我必须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闯过这一最艰苦的阶段。市目前日均用电3700万度左右,同比增长近800万度,比省下的用电计划超500万度以上,而全省用电和电煤都很紧张,如果电煤上不去,经济增长、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都难以保住。因此,必须痛下决心,背水一战,闯过难关。

务求电煤保障工作取得持续提高的工作效果。三进一步强化和落实工作措施。

第一。有关县、区(市长是电煤保障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坚决有力地落实电煤保障责任制。一是要继续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管领导是具体责任人,必须亲自调度。二是有关县、区(市必须按照每日供应电煤量,分解落实到乡镇和煤矿企业。2月28日前,地方要全力实现日供电煤1万吨以上的目标。三是加强与煤矿和发电企业的衔接,对电煤供应实行日调度和通报制,并每日向市、县两级政府主要领导通报电煤供应情况。

第二。春节期间正常生产建设的矿井不能低于70%二是矿级领导、现场监管人员、保障系统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坚决有力地执行煤矿春节不放假的规定。一是全市合法煤矿必须坚持正常生产和建设。市县分管煤炭工业的同志春节原则上不能外出。三是扎实认真做好矿工的思想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并认真组织开展慰问等活动。四是对春节期间不服从安排放假停产的煤矿,节后不得随意验收复产,电力紧急时对其生产用电不予保障。市在2月下旬要进行总结。此项工作难度很大,切不可掉以轻心,也是对我最现实的考验。

第三。防风斯、防透水、防顶板事故的措施必须到位,坚决有力地抓好煤矿安全生产。一是落实“一通三防”措施。通风必须可靠。特别是要依法依规办事。二是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三是落实矿级领导带班下井等规定,加强现场管理,把工作措施落实到班组一线,特别注意严格培训和管理职工。四是要继续落实煤矿“包保”责任制和驻矿安监员制度,加强督促检查,确保监管措施落实到位,千方百计防止因安全事故造成煤矿停产。

第四。能够抓住电煤就是胜利。二是地方政府要全力保障电煤的转运,坚决有力地做好外购煤的采购转运工作。一是鸭电公司、习水电厂都要千方百计争取从市外多采购、多运进电煤。当前情况下。做到运进多少就必须转运多少。

第五。按五项要求坚决有力地做好外运煤炭的控制工作,坚决有力地做好煤炭外运的控制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室厅关于切实做好煤炭外运控制工作的通知》黔府办发电[2011]20号精神。并在春节期间工作不中断、不撤人、不撤岗,坚决杜绝工作松懈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控制煤炭外运措施取得实效。

第六。及时协调解决电煤供应中的问题,坚决有力地做好综合保障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联动。确保电煤供应。一是供电部门要全力做好抗冰保电工作,抓好正常生产建设煤矿的电力供应,确保企业生产用电和矿工生活用电需要。二是交通运输、公安交警、公路、高管等部门要为电煤运输开辟绿色通道,保障电煤运输畅通。交通运输、商务部门要积极作好融冰盐准备,必要时用于电煤运输道路上。三是商务部门和成品油经营企业要为电煤运输车辆提供充分的成品油供应。四是煤炭、煤监、安监等部门要投入足够力量指导和抓好煤矿复产和联合试运转验收,确保安全生产措施监管到位。五是物价、工商等部门要加强煤炭市场价格的监控,严厉打击各种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

第七。虽然省经信委下文明确一季度不执行电煤挂钩政策,坚决有力地落实煤电挂钩的政策。鉴于“两会”召开等特殊情况。但仍要防止在万一缺电时仍然执行。一是对产煤大县的煤电挂钩,根据电煤供应情况适度执行。二是要作好高能耗、低效益企业必要时的应急调控准备。市工业能源委要制订相关方案。三是高能耗企业要利用春节期间电力相对丰富的机遇,组织坚持生产。

起步之时就是冲刺之时”要求相称的思想、组织、作风打好煤矿建设攻坚战二、迅速行动。以与“开局之年就是决战之年。

一打好煤矿建设攻坚战。转型跨越”目标破瓶颈、强保障的迫切需要。电煤保障工作碰到困难局面,为实现“十二五”提速赶超。反映了煤矿建设很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回顾“十一五”工业发展,成绩应当充分肯定,问题必须清醒正视,最大的问题就是煤矿建设费力不少但严重滞后。这固然有煤炭资源赋存条件差、地质勘探程度低、缺乏大中型煤矿支撑、煤炭产业政策调整频繁、一些煤矿经营者综合素质不高等客观因素影响,但我主观努力还不到位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一些地方和部门,煤炭工业是重要支柱产业,但领导力度不够,投入力度不够,工作力度不够,对煤炭工业“取”多“予”少;面对煤炭工业发展和煤矿安全生产中的种种困难和矛盾,不是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千方百计破解发展难题,竭尽全力推动煤炭工业发展、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而是工作一般化,甚至回避矛盾,躲避困难,得过且过,能拖则拖,贻误了发展的大好时光。从市的层面反思,也存在工作体制机制不健全、督促指导工作力度不够等问题。当前形势非常逼人,无论是从保证“十二五”提速赶超,转型跨越”对电力和煤炭需求的角度,从保证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对电力和煤炭需求的角度,还是从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角度,都要求我痛下决心,迅速启动,坚决打好煤矿建设的攻坚战,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增加煤炭的有效供给,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进一步明确打好煤矿建设攻坚战的主要奋斗目标。主要是完成100对煤矿标准化建设。要促使52对合法煤矿正常生产,新增产能1000万吨以上。与此同时。当年地方煤炭产量1200万吨以上;煤炭地质勘探、煤矿电网建设、运煤公路建设、煤矿人才培养、煤炭工业体制机制建设要取得明显进展。

三进一步明确煤矿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

第一。投入足够的精力抓好煤矿建设。一是建立全市煤矿建设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领导小组要总揽全局,加强煤矿建设的组织领导。市和重点产煤县、区(市要把煤炭工业摆在突出位置。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支持煤矿建设,协调解决煤矿建设中碰到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帮助企业跑手续和创造水电路等基础条件。二是组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协调服务。重点帮助企业办理各种手续、指导煤矿建设、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为领导小组当好参谋、助手和耳目。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工业能源委,从有关单位抽人办公。三是市建立煤矿建设月调度制度,逐月检查、逐月调度、逐月公布建设进度。四是加大以煤矿建设为重点的煤炭工业的考核权重。

第二。引导煤矿企业认清当前煤炭工业发展的形势,充分发挥煤矿企业的主体作用。一是通过加强政策宣传发动。抓住机遇,下定要么全力推进建设、要么迅速退出煤炭行业的决心。二是积极推进有条件的煤矿兼并重组,增强市内煤矿企业在资金投入、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综合实力。三是要指导逐矿落实按月建设推进计划,并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按计划推进建设。

煤矿电工安全反思篇12

其次要落实国家及相关部门出台的政策法规及制度。国家及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及行业法规,思想提升了,制度完善了,我们就要不折不扣去执行,去落实,去管理。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

第三要加大力度治理“三违”。从3.24芦岭矿生产安全事故来看,几乎都是由于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造成的。要想彻底消除“三违”,就要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努力形成矿级领导一条线,工队组织一条线,在全矿形成对“三违”现象施以重罚的态势。各班组要充分利用班前会、案例分析、“三违”亮相等形式,认识“三违”危害。对有“三违”思想的人员着重教育,提高其知识水平和技能素质。要通过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对于违章违纪,无论是否造成后果,一律按规定进行处理。这一点我们管理干部要彻底转变观念,决不能当好人,使干部员工对制度、规定形成敬畏感。对于各项制度,要求,必须有相应的追查落实机制,一追到底,彻底追查不落实的人事。

第四是煤矿安全无小事。

矿井的采煤、掘进、机电、运输、“一通三防”等生产环节和相关岗位的安全工作,是煤矿的生命线。因此,在矿井生产中,我们需要将各项规章管理落实到安全生产的全过程。通过对细节的管理,使安全生产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程等规定,并达到和保持一定的标准,使煤矿始终处于安全生产的良好状态,全过程监控一切影响安全生产的问题,坚持井下安全隐患的全方位排查,持续消除不安全的隐患性问题。

第五要形成企业文化。通过形式多样的形势教育和文体活动,广泛宣传安全文化理念,进一步加强矿井管理人员及员工的安全思想观念,增强了广大员工的责任感,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及切身性。用实际行动自觉抓安全、抓“三违”,为煤矿的安全发展贡献力量。煤矿事故反思心得体会

煤矿工作就是与大自然做斗争,其特殊性决定了有时事故又难以回避。从观看建国以来24起百人以上矿难事故不难看出,安全就是煤矿的“天”,“天”塌下来就没有煤矿的安全发展,就没有矿区的安全稳定。每一起事故的发生,都破坏了整体安全环境,同时也打乱了矿井的正常工作秩序,给矿井和职工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也给死者家庭带来顷刻间的破碎,事故造成了不可想象、不可挽回的后果。通过矿多次组织各区队和个人自行观看“煤矿百人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宣传片”,认真反思建国以来24起百人以上煤矿事故的原因及教训,结合方庄一矿“一通三防”和防治水专业实际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和加强专业技术管理工作。主要体会如下:

一、加强“一通三防”和防治水管理是预防重特大事故的重要手段

看过煤矿百人事故案例后我们应该怎么想?我们应该怎样避免事故的发生?从每一起事故的发生我们可以看出,事故之所以发生,它与违章作业、责任不到位、安全意识不高、现场管理有漏洞都有直接关系;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接受教训,把心里的压力转变成我们工作执行的压力,将压力有效地传递下去。

首先要将“安全就是命”的根本理念真正让大家共知、共享,要唤起我们每名员工“违章就是事故、事故意味死亡”的意识,做到干一辈子煤矿、谨慎一辈子,时刻如履薄冰、时刻如临深渊。还要真正将我们的安全文化理念渗透到每一名员工的思想、意识、操控、行为;真正做到本质安全,不能麻痹大意凭侥幸;工作中我们要改变传统思

维,做到安全工作精细求细,如果稍有大意、必然出事,而且事故残酷,一旦发生不可原谅、不可挽回,我们就是要在提高安全保证程度的基础上做到“预测、预知、预警、预报、预防”。如:(1)郑州大平煤矿矿井通风管理混乱,进、回风巷道之间的反向风门没有按规定关闭,导致突出后的瓦斯逆流进入进风流,灾害范围扩大。(2)黑龙江鸡西城子河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混乱,非防爆设备入井,电火花成为瓦斯超限后引燃瓦斯的主要火源;通风瓦斯管理混乱,矿井安全监测系统控制室无专人值班,不能及时发现瓦斯超限现象并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

二是要提高我们每名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认知能力。

要真正认识到安全管理的严肃性、严厉性,认识到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否决一切的极端重要性。只有境界提高了才会真正重视起来,才会将安全真正放到生命至上的高度去研究、去管理、去落实,去全面履职履责。要想不被安全否定,我们的管理就要有高度,要严格落实“安全发展”的要求,抓好“人、机、物、环”四种隐患的排查,做好薄弱环节和风险预控的管理,严惩不安全行为。如:(1)黑龙江龙煤集团新兴煤矿113工作面掘进作业规程规定了打超前钻的安全技术措施,但实际未能严格执行,造成突出发生。(2)黑龙江鸡西城子河煤矿不按规定安装和使用风电、瓦斯电闭锁,随意接电、停送电。不能严格地按照要求落实各项规定,造成制度形同虚设,电火花引爆了瓦斯。

三是一定要做好“一通三防”和防治水隐患的排查,防患于未然。

要把无事当有事,无中找有,小题大做。如:黑龙江省新兴煤矿三水平南二石门揭煤未采取有效的区域防突措施,发生的诱导突出;郑州

大平煤矿21采区下部发生的误揭煤层突出等,均是没有在石门附近严格地探测煤层和瓦斯情况并制定针对性的综合防突措施,这都是未进行认真排查的结果。排查隐患很重要的是要细致,一定要有细之又细、慎之又慎的心,不采取细致全面的方法、手段就可能对问题视而不见,就可能对发现的问题解决不了。我们安全生产是动态的,是24小时不停运转的,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可能又会出现,一定要建立全面细致排查隐患的长效机制,解决“不得病”的问题。

四是一定要抓好施工地点本质安全和本质质量要求的落实。

本质安全讲究内在的本质安全,首要的是人的本质安全,这就要求对员工要一手抓教育,实行正面引导,树立正确的防范意识,一手抓制度约束,严格执行各项制度规定,目的是解决保护自我的问题;本质质量就是要干标准活,高标准干活,规范操作,不糊弄自己、不糊弄别人。同时要抓好“一通三防”和防治水工作的规范,设计标准、操作过程、人的行为都要依照标准去规范。要对照检查一下自己的工作,哪些还没有标准,先把标准明确了,再按照标注去做,就是规范。我们要追求的就是凡事有标准,凡事按标准去做,这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习惯纠正的过程。

五是要重点工程重点抓。

矿、专业、区队、班组、现场都有不同的重点,自己分管范围的重点自己最有数,这就要求对各自的管理重点首先自己要重视起来,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保证重点工程管控到位。目前我们矿井51采区的防瓦斯、岩巷掘进的防治水和技术管理同样也都是安全管理重点,都要牢牢掌控。

二、吸取事故教训,防止发生“一通三防”和防治水事故的主要

措施

通过对事故案例的学习和分析,在“一通三防”和防治水管理方面应注意以下方面,防止事故的发生:

1、加强通风系统管理,尽快解决矿井专用回风不完善的问题。加强通风设施管理,保证通风系统可靠,加快51采区专用回风的尽早形成,确保采区独立通风。

2、加强安全监控系统的日常检查和管理维护,确保系统安全运行、稳定可靠。

(1)对监控系统维护管理不到位的加大处罚力度。

(2)按规定调校瓦斯传感器和便携仪的悬挂。

(3)扩修地点加强对监控电缆的维护。

3、严格执行矿井防尘、防灭火管理制度,加强防尘管理工作。真正将防尘工作落到实处,做好冲尘、除尘记录,抓好职业危害防治和防尘管理工作。

4、加强爆破管理,严格落实“一炮三检”管理规定。

严格执行火工品管理和“一炮三检”、“三人连锁”放炮制度,加强爆破撤人距离管理,使用好爆破掩体,杜绝爆破事故。

5、加强防治水工作,防治突水事故发生。

严格执行河南能源和焦煤集团防治水相关规定,加强精细地质管理,对新地区坚决做到有掘必探。

总之,我们要用血的教训唤起每名员工保护生命、珍惜健康的意识,教育每名员工不能违章,不能图侥幸、怕麻烦,要按照标准、按照规范,实实在在地抓好自己的安全。安全就是命,我们要将安全

文化理念渗透作用于每一名员工,形成大家的广泛认同,做到全员共知共享。我们要通过培育、引领、渗透使大家切实认识到,抓安全是为了自己,是为了自己家庭幸福,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怎么做才是安全的,促使员工发自内心地提升自我保护意识。我们要学习事故,也要把兄弟单位的事故当作自己的教训,变成我们的日常教材,做到警钟常鸣,警示高悬,围绕本质安全的管理做到认知高、工作细、落实严,不断推进矿井的安全发展。煤矿事故反思心得体会

学习了这多起事故案例,给我以深刻的体会。这些事故的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给公司的安全生产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暴露出安全思想松懈、管理混乱等一系列问题。痛定思痛,我们应该深刻汲取这些事故的教训,举一反三的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努力把义桥煤矿打造成一个本质安全型、和谐稳定型、强势竞争型、科学发展型的现代化企业。

思想决定行动。抓好煤矿安全生产,首先要始终摆正搞质量标准化与安全之间的关系、与生产之间的关系、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牢固树立“质量为本、安全为天”和“持之以恒抓质量、扎实有序做工作”的思想观念,牢固树立起“抓质量就等于抓安全、就等于增效益”的观念,牢固树立“没有质量标准化建设就没有安全生产的良性循环”的思想观念,在全矿上下形成共识,凝聚合力。要制定科学的管理机制、考核机制、事故问责机制和激励机制等一系列制度。

制度落实是关键。思想提升了,制度完善了,我们就要不折不扣去执行,去落实,去管理。层层落实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责任,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只有实施强有力的管理,才能保证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才能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

杀不住“三违”的风,就迈不开安全的路。从发生的这几起事故来看,每一起几乎都是由于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造成的。要想彻底消除“三违”,就要广泛动员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努力形成党政领导一条线,工团组织一条线、纵向管理一条线、女工家属一条线,在全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