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电影市场分析合集12篇

时间:2023-11-27 16:03:39

网络电影市场分析

网络电影市场分析篇1

摘要:本项目通过问卷调研分析了北京市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影响因素。很多研究表明,汽车市场具有网络效应,而且表现为较强的间接网络效应。因此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次调研设计了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充电方便程度、市场普及程度以及周围人的影响等问题,侧重于分析网络效应机制作用下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调查发现,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方便程度、充电时间和维修保养便利程度是消费者最担心的问题。这些结果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网络效应。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网络效应

中图分类号:F713.5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1-0233-03

根据国务院2012年印发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新能源汽车作为节能减排的标志,一直是行业的热点和前瞻话题,更是承载着人们的汽车理想和寄希。2010年9月,新能源汽车被国务院确定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2014年5月,国家主席在考察上汽集团时强调,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虽然新能源汽车产业从上游“产业研发”到终端“购车补贴”都享受了政府的重点支持,获得了爆发式的投资浪潮,但是这些并没有真正促动私人消费市场的销售[1]。首先,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销仅逾万辆(2012年产12,552辆,销12,791辆;2013年产销17,533辆,销17,642辆),而且其中大部分属于政府采购公车,私人购买量仅占10%[2]。其次,与普通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虽然在一些地区获得了限行限购“豁免令”,仍无法吸引消费者。2014年3月天津个人电动汽车的有效申请量从2月的125人下降到85人,仍有数百个节能车摇号指标无人“认领”。2014年上半年,北京的6,000辆指标中实际上牌的新能源小客车仅为320辆[3]。而与冷淡的销量数据相比,2011年德国莱茵TüV全球电动车市场调查结果显示超6成中国消费者表示电动车的续航特性适合市内中短途用车,青睐纯电动车的调查对象占总数的88%[4]。以上鲜明的反差说明,新能源汽车市场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消费者对产品正面的态度无法转化为购买意愿。

很多研究表明,汽车市场具有网络效应,而且表现为较强的间接网络效应。网络效应是指产品的用户网络越大,就会吸引更多的新用户加入的现象,例如电信服务。直接网络效应指用户可以从更大的用户基数中获得更多价值;间接网络效应是指用户增多后,市场中提供的产品配套设施或服务增多,用户进一步获得价值。在网络效应的作用下很多市场策略和市场演化规则都发生了改变。例如,网络效应强的产品会出现旧技术锁定消费者,新技术导入期缓慢,产品与互补品网络协调发展才能打开市场的现象[5]。

因此引入产品之外的影响因素对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分析非常重要。但目前的研究较多的集中在购车成本、汽车品质和使用能耗等产品特征因素,较少的考虑汽车市场的运行特点,这正是本工作试图弥补的研究空缺。本研究根据汽车市场的网络效应特点设计了调研问卷,分析新能源汽车用户基数、配套设施数、周围人群的影响与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探究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网络效应运行机理,并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提供对策建议。

一、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影响因素分析

为了准确地搜集到新能源汽车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的数据,本研究选择了北京13届国际车展中北汽E150等新能源汽车展台,以及北京全福源等40家新能源汽车4s店发放问卷,现场采取填写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98份,其中有效问卷443份,问卷有效率89%。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被调查者男女比例相近,男性占58.0%,女性占42.0%;年龄主要集中25-40岁之间,25岁以下19.7%,25-40岁之间54.3%,40岁以上26.0%;受教育水平较高,高中及以下学历占7.9%,大专及本科学历占78.1%,硕士及以上学历占14.0%;收入水平集中在3000-8000元之间,没有收入(主要为大学生)占12.9%,3000元以下占13.6%,3000-8000元占53.3%,8000元以上占20.2%;北京地区的调查对象占71.5%,非北京地区的占28.5%,如图1所示。

以下是我们的调研结果。

基于里克特五级量表我们修订了纯电动车购买意愿影响因素量表,从非常不重要到非常重要分成5级,分别对应1-5分,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在影响消费者购买纯电动汽车的各因素中,代表着间接网络效应的“充电方便程度”、“充电时间”、“维修和保养便利程度”等因素的得分较高,均值分别为4.29、4.18、4.14,处于第一梯队;代表产品性价比的“价格因素”、“平均时速”、“百公里费用”等因素的得分次之,均值分别为3.94、3.81和4.02,处于第二梯队;而代表了直接网络效应的“周围人是否使用”对消费者的影响是最小的,均值只有3.03。

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因素”、“平均时速”、“百公里费用”等因素得分均在3.9左右,说明消费者较为看重新能源汽车的质量问题和价格优势,这一研究结果与我国邵继红和辛明亮(2012)等学者对购车成本、汽车品质和使用能耗等产品特征因素影响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的分析结果是一致的[6]。

但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充电便利程度”、“维修和保养便利程度”等代表了新能源汽车间接网络的因素得分最高,超过了性价比因素。可以看出间接网络对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消费者在最担心的新能源汽车的间接网络问题,这些担心不无道理。据资料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充电站仅600座,充电桩2.6万个。而且这些充电站大都集中在大城市,更严重的是由于国内各电动动车生产企业的快充接口以及通信协议都存在差异,地方的公共快速充电桩多由当地车企提交设计方案,造成了各地之间的快速充电桩无法通用的情况。据了解,目前一台普通的交流充电桩成本在1万~3万元之间,而快速充电桩成本则在10万~20万元之间。有业内人士预测,倘若要对这些充电设施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改造成本或高达上百亿元。

此外,周围人是否使用等直接网络效应因素的影响程度远远小于间接网络和性价比因素。这主要由于我国处在新能源汽车推广的初期,直接网络效应对新能源汽车影响较弱。综合上述分析,网络效应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至关重要,厂商或政府要想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必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网络效应。

二、消费者对网络效应的认知分析

由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目前大多数消费者对于纯电动汽车持观望的态度,主要影响因素是间接网络发展的制约。对此我们设计了问项进行了原因分析,结果表明传统动力汽车加油来源多,方便、大品牌较多,质量有保障是消费者重视间接网络的主要原因。

图3是问项“市场普及程度如何,才会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调研结果,其中选择“大部分人”的比例为42%。这说明产品的已有用户数也对相当一部分人的购买决策起着的决定作用。对于直接网络效应,我们同样设计了问项,发现消费者重视直接网络的原因主要包括:用户增多后有关产品的信息成本降低;互补品和维修服务的提供商增多,互补品市场更接近完全竞争市场,互补品的成本降低等因素。

三、不同人群受网络效应影响的列联表分析

为了调查网络效应因素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与收入水平和学历有无关系,我们对样本进行了列联表分析。图4、5给出的是不同收入水平和不同学历的人群对间接网络效应(即充电方便程度、充电时间、维修保养方便程度等因素)的重要程度认知的列联表分析结果。两类分类变量的卡方检验结果分别是12.2和7.9,Sig分别为0.73和0.95,均大于显著性水平α=0.05。说明不同类人群的对间接网络效应的认知存在着显著差异。等高柱形图显示当人群的收入水平或受教育程度的越高,勾选“非常重要”选项的人数比例越大,说明他们对间接网络的重视程度越高。

同样,图6、7给出的是不同收入水平和不同学历的人群对直接网络效应认知(产品的已有用户量和周边消费者的使用情况等因素)的列联表分析。两类分类变量的卡方检验结果分别是13.6和18.3,Sig分别为0.85和0.57,均大于显著性水平α=0.05。说明不同类人群的对直接网络效应的认知也存在着显著差异。等高柱形图显示当人群的收入水平或受教育程度的越高,勾选影响程度“一般”的人数越少,认为直接网络“重要”或“非常重要”的人数比例越多。对直接网络的态度在不同人群之间出现了一个逆转。

四、结论

本研究主要验证了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主要因素,统计结果说明了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存在着网络效应,并且充电设施、维修保养服务的欠缺等间接网络效应问题制约了消费者的购买。文章进一步分析了消费者重视间接网络效应和直接网络效应的主要原因,并通过列联表分析发现高收入人群和高学历人群,更加重视间接网络效应和直接网络效应对其新能源汽车购买和使用的影响。

基于实证研究,新能源汽车的相关企业和政策制定者可以考虑实施如下策略: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服务、燃料补给等互补品及其服务构成了典型的产品系统。正是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导致了很多消费者不愿购买。新能源汽车作为新技术产品存在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电池寿命有限等一系列问题。在产品自身技术还不完善的情况下,更应该建设相应的配套设施形成竞争优势。作为新能源汽车的目标消费群体,高收入和高学历的人群更重视充电设施、服务保障体系等网络效应因素的完善程度问题。所以政府和新能源汽车企业要大力推进其互补品(如充电桩)的建设,让消费者看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刺激消费,为新能源汽车在私人消费市场上推广铺路。

参考文献:

[1] 林维奇,陈启杰. 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文献综述[J].《特区经济》,2012年第11期:287-290.

[2] 张贵群, 张欣.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路径依赖及其破解[J]. 工业技术经济,2014年02期:75-80.

[3] 李冬阳,政策力推电动汽车消费者不买账[EB/OL],舜网-济南日报,jnrb.e23.cn/shtml/jinrb/20140414/vC04.shtml

[4] 电动车有望在华受青睐——德国莱茵TüV全球电动车调查对中国市场寄予厚望[J],汽车零部件,2012年02期:7-9.

网络电影市场分析篇2

1.1 政治法律环境的影响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发展.必然要受到国家政治和法律环境的影响与制约。企业在互联网络上经营,也要受到国家、地区所制定的有关互联网络的相关政策、法律、各项规章制度的制约和影响。

1.1.1 我国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现状

2005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信息化领域的第一部法律,标志着我国电子商务法律建设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通过确立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规范电子签名行为,从法律制度上保障了电子交易的安全,为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律环境,为我国电子商务安全认证体系和网络信任体系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为推动网络营销的发展,我国政府还颁布了《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纲要》,特别是在与网络营销相关联的电信业、互联网服务业和电子信息产业,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和规章。随着整个网络营销体系的建立,国内电子商务的竞争环境也在逐步随之完善起来,这将更有利于企业之间的网络竞争。

1.1.2 国内网络营销发展需要立法解决的问题

由于我国的网络营销发展相对于发达国家要滞后一步,尚处在发展初期,缺乏足够的社会实践,因此,目前在中国全面制定一套网络营销法律的条件还不成熟,立法工作也还在初始的研究阶段,相关的法律、政策正在制定和建立过程中。法律的不健全,对企业网络营销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一旦网上交易出现问题,消费者往往处于弱势地位。若消费者进行维权。则需要克服跨地区远程交易维权成本高、区域管理、买卖双方和中介方的法律关系等一系列问题。除此之外,在网络营销的市场准入、网络营销经营者的合法性、网络营销交易的安全性及法律保障等方面还存在有急需解决的立法问题。

1.1.3 发挥政府在网络营销发展中的作用

企业是网络营销发展的主体,应该在网络营销的技术、应用、实践和服务中起主导作用。政府的作用是推动网络营销业的发展。我国的网络营销立法正在发展过程之中,有关的法制建设也在不断地健全完善,国家有关部门和法学界人士都在关注国际网络营销的发展趋势,并从法律不断完善、技术不断创新、基础设施不断建设和认知度不断提高的发展眼光去考虑研究问题,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过程中还需要政府、专家、企业等各方人士相互协作,共同创造一个有利的法律环境。

1.2 人口环境的影响

市场是由消费者构成的。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人口规模的变化将引起市场容量和市场潜力的变化。人口结构的变化将引起消费结构和产品构成的变化,人口组成的家庭、家庭类型的变化对消费者市场有着显著的影响。

1.3 经济环境的影响

经济环境是对市场具有广泛和直接影响的重要宏观因素。宏观经济环境对网络营销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国家经济体制、经济政策、经济增长等方面;同时,网络营销也受到国民收入、市场价格水平、税收等比较具体的经济因素的影响。网络营销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程度有直接的关系。市场三要素之一就是购买力,而社会购买力受宏观经济的制约,直接受收入水平、市场价格等因素影响。事实也证明,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的网民数量远远大于西部及偏远等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网民数量。所以,企业在定位消费群体、制定网络营销策略时,应着重考虑网络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和对产品价格的不同需求。

1.4 科技环境的影响

科技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效率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上。科技进步不仅改变生产力和生产方式,还对市场有直接且显著的影响。因此,科技进步有可能给市场、给网络营销带来颠覆性的影响,企业在实施网络营销过程中,要不断关注科技的发展和创新,应对科技进步给企业经营带来的挑战。

2 企业网络营销微观环境分析

分析网络营销的微观环境因素,企业可以认清所面对的各种竞争者,确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掌握网络营销过程中企业内部条件的变化情况,以及这些变化对企业网络营销的影响作用,合理建设和挖掘内部环境资源,有效地适应、协调和利用各种外部环境条件。

2.1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从企业网络营销的角度出发,企业内部环境分析应主要侧重于产品特性、财务状况、企业领导人对待网络营销的态度、企业内部网络营销资源的拥有和利用状况等。这些都是与企业网络营销有重要关系的因素。在实际分析过程中,应从以上几方面明确具体地找出企业目前的情况,并归纳出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2.2 企业外部竞争环境分析

企业网络营销外部竞争环境分析是对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的分析,首先应确定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然后对其进行网络营销目标、主要消费群体、产品特色、网上营销策略、网络工具运用等方面的分析.并明确提出他们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为自己企业网络营销定位和网络营销策略策划提供依据。

2.3 消费群体的需求环境分析

消费群体的需求环境分析是企业微观环境分析中重要的方面之一,能否准确地认识企业主要的消费群体需求是企业制定和实施网络营销策略能否成功的关键。消费群体的需求分析主要包括消费群体的主要需求、网上行为特点、影响其网上行为的主要因素等。在进行消费群体需求分析时,首先应明确企业的主要消费群体,然后逐一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还可以借助相关的市场调查工具,进行线下或网上的消费者调查。

3 网络营销给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网络营销几乎对传统营销的每个步骤都有一定的影响.产生了多方面的冲击。网络营销为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对企业的整体影响

在面向国际市场方面,无论客户是位于全球哪个地方,都可以通过网络建立商务关系。网上的潜在客户在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方面都相对较高,客户也会比传统的有所改变。客户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的优越性充分的比较产品。互联网有着无限的空间,它有着对产品广泛介绍的优势,这是其他媒体所不能比拟的,它也是迄今为止最廉价的营销工具。

3.2 网上企业的竞争优势

网上企业拥有较明显的成本优势。网上企业没有专门的存储仓库,但是却能提供充足的商品资源,创造更大的利润,它在中间环节也相对现实企业较少,从而很好的节约了成本,进而提高了消费者价值。小企业可以与大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人们很难判断网上企业的规模和历史,消费者关心的只是产品和价格信息。

3.3 增加竞争调研的透明度

了解竞争者状况 在网络营销的条件下,网上企业可以充分的运用网络透明度这一优势,通过实际访问竞争者网站获得它新产品、价格和服务的信息,阅读与竞争者有关的新闻去获取消费者对他们产品和服务的评价,并借此改善自己的质量,以消费者地眼观去观察自己与竞争企业的不同与评价,从分运用网络来了解竞争者状况。在日常的新闻组和讨论版上了解本行业的发展状况,敏感的领导还能预测到本行业的发展趋势。卖现与其他企业的联合 世界各地的零售商、分销商、商可以通过了解网上企业的信息,做出市场分析,从而做出对这个产品的前景预测,如果适合本企业可以主动联系,争取合作,通过网上建立长久合作关系。

3.4 市场拓展

通过在网上做调查问卷的形式来了解潜在客户的需求情况。也可通过像杂志、电视、广播等媒体来宣传网络营销,让更多的客户去接触、了解,增加他们的印象,留意网站的内容。另外,也可以通过邀请客户参加研讨班和产品展示会的机会来加深对企业的了解。

3.5 销售

对产品目录进行更有效的管理,调整产品的结构构成,向新市场中销售老产品。可以通过网上销售改变那些在传统分销渠道流通不畅和不适合普通商品目录的产品改善企业的销售状况,并且通过网络营销还可以弥补传统商品目录不能详细描述产品性能的缺点。网络营销还有着及时发送价格调整消息、减价信息和新产品信息,降低与潜在客户及时联系成本的优势。在网上可以低成本即时的更新信息,进行营销变量和产品价格的测试,网络营销还有着根据客户和季节变化及时更新产品展示的优势。网络销售可以分为直接销售(如可直接下载的计算机软件、在线游戏等)和通过网络营销将客户指引到各地的分销商(如kodak就是这种形式)潜 在用户可以通过访问网页下载打印的优惠券,获得对该商品购买的优惠。这样既可增加网站访问量,加深客户对企业的了解;也可以促进销售额的提升,促进企业之间的交易。在网站上提品的背景知识让客户去学习,利用多媒体动态的展示产品,加深客户对企业产品的研究。

3.6 公共关系

与记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根据记者的提问和细致的答复在网络上的宣传,加大企业的知名度,并及时向记者、雇员以及消费者公布公司的政策变化,以此来消除误导信息。设置专门的网络信息监督员,及时纠正新闻组和邮件列表中的错误信息,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减少不必要的误解。举行网络上的新闻会,这样可以使不等参加新闻会的人及时了解新闻会的内容。

3.7 客户服务

充分运用客户的反馈信息,了解客户对本产品的满意程度、新产品意见和偏好程度等,通过E-mail与客户建立“一对一”的联系,准确判断消费者的需求心理和决策过程,对市场进行细致分析,并结合客户的需求,向客户符合其需求的产品信息以及向他们传播新产品信息和升级信息等。及时发现不满意客户,并了解不满意原因,进行改进处理。建立老客户的信息库,让他们参与到网络营销中来,以消费者的身份去提供宝贵意见,促进技术上的改进,也为公司及时发现消费者在网上的不利消息。

3.8 网上广告

由于网上的所有活动都是可以追踪的,可以及时的了解到消费者购买产品的决策过程和测试广告的实际效用,还可结合其他媒体增加广告的多样性。

3.9 降低产品支持费用

网络电影市场分析篇3

引言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平台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目前,淘宝网、京东网、凡客网、当当网、敦煌网等较大型的电子商务平台相继实行了开放平台策略,这就意味着我国主要的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已进入了平台竞争的时代。随着电子商务平台的不断开放化,许多业态或管理方式将不断被透明化,因此电子商务平台的不少领域将出现合作互通或互补。另一方面,虽然电子商务开放平台的势头不断延续,但这意味着电子商务平台的竞争也可能进入新的状态。有学者研究表明,当前许多电子商务平台企业相继推进平台开放化,这将促使平台竞争的广度被不断扩大化,促使更多的产品进入竞争队伍。那么,电子商务平台的竞争机制问题非常值得关注和研究。

从行业特征来看,电子商务平台是以网络为渠道,具有双边市场的行业。在行业内部,企业(厂商)之间的网络也存在一定的不兼容性,使网络用户承担了一定的转移成本,对社会福利的改善带来一定影响。本文以双边市场理论为基础,研究电子商务平台的横向差异化竞争机制和策略。然后,探讨了平台兼容环境下的模块化运行为平台运作带来的影响。

双边市场中的电子商务平台横向差异化竞争机制

以霍特林模型为基本研究框架,本文主要从垄断与竞争、转移成本、兼容性三个角度对电子商务平台的横向差异化竞争机制进行分析。考虑到网络溢出效应,这里引入直接网络效应和间接网络效应的概念。

(一)垄断与竞争角度的分析

这里先假定电子商务平台只收取交易费用,电子商务平台的目标是争取利润最大化,平台两边有买方和卖方两类用户,他们的效用水平分别为uB和uS。买方和卖方的间接网络外部性强度系数分别为αB和αS,直接网络外部性强度系数分别为βB和βS。买方和卖方接入电子商务平台服务的价格分别为pB和pS,买家和卖家的数目分别为nB和nS。通过霍特林模型计算可得到垄断条件下电子商务平台的最优价格:

(1)

(2)

其中,αS nS表示买方为卖方带来的外部收益,βB nB表示买方的网络溢出, 表示买方的需求价格弹性。由式(1)、(2)可知,垄断电子商务平台的买方和卖方的定价机制中包含三个影响因素:买方和卖方约束对方的外部收益、买方和卖方自身网络溢出收益、买方和卖方的需求价格弹性。

通过模型分析可知,在垄断条件下,当买方对电子商务平台的需求弹性较高,且网络溢出也较高时,电子商务平台对买方的价格将低于平台服务成本。对于卖方而言,考虑到买方的影响与卖方自身影响恰好相反,因此在价格制定时要同时考虑αSnS、βBnB的大小。

在电子商务平台横向差异化竞争过程中,假定有两个竞争的平台企业i和j,它们都向市场提供电子商务平台服务,而客户只选择其中一个平台接入,现有nBi个买方用户和nSi个卖方用户进行i平台交易,买方和卖方的效用分别为uBi和uSi。设tB和tS分别为买方和卖方的运输费用,即表示电子商务平台对买方和卖方的服务差异化程度。通过计算可得到横向差异化竞争下电子商务平台i在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份额分别为:

(3)

(4)

由上式可知,受网络溢出影响,买方用户每增加1个,将引致个卖方用户;同时,卖方用户每增加1个,将引致个买方用户。由一阶条件可得到电子商务平台i的利润最大化均衡价格结构分别为:

pB = cB+ tB-αS -βB (5)

pS = cS + tS -αB + βS (6)

由结果可知,网络溢出对横向差异化竞争下电子商务平台的价格产生一定影响,此处买方和卖方的价格都通过间接网络溢出和直接网络溢出重新调整。此时,电子商务平台的利润为:

π= (tB+tS-αB-αS-βB+βS) / 2 (7)

在双边市场中,电子商务平台面对价格弹性不同但相互存在网络溢出的两边,在定价时应考虑两边的互补效应和均衡效应。用户需求价格弹性越大,间接网络溢出越强,产品的差异化需求越大,那么电子商务平台就越趋于对该方用户制定低价格。笔者认为双边市场中电子商务平台的价格均衡主要受以下两个因素影响:

双边需求价格弹性。双边市场的均衡价格往往遵循需求价格弹性越小,价格越高的原则,因此双边市场买卖方的需求价格弹性对平台价格有重要影响。

网络溢出强度。网络溢出强度系数越高,则网络溢出越强,于是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双边的价格不对称程度也就越大。

(二)转移成本角度的分析

在横向差异化竞争过程中,电子商务平台企业为了鼓励用户,可以通过提高电子商务平台交易量和转移成本锁定用户两种方式进行运作。在转移成本的策略中,会员便被锁定在电子商务平台上。为了满足网络效应最优,往往会推出多平台策略。

现假设转移成本是外生的,有λ比例的客户由于转移成本影响而被锁定在平台企业中,这会导致有λ比例的市场被平台企业垄断,其余的(1-λ)比例的用户则会选择其他不同的平台服务。又假设潜在的竞争平台与现有的平台满易数据库兼容,于是会员将选择多平台接入。为简便起见,假设卖方中有λ比例参与多平台交易,买方不参与多平台交易,而且网络溢出对所有用户在不同平台的影响无差异,于是,根据霍特林模型,可得到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对买方和卖方的价格分别为:

pB = cB+ tB -αS・(1 + λ) (8)

pS = cS+ tS・ (1 + λ) / (1-λ) -αB (9)

根据上述结果可知,当转移成本较高时,电子商务平台的价格将重新调整,接入多平台的用户(卖方)将放弃多平台,因为这里 (1 + λ) / (1-λ)也较高,导致平台价格较高。正是由于转移成本,电子商务平台竞争出现非均衡价格。

(三)平台兼容角度的分析

当电子商务平台不兼容时,受转移成本影响,会员被锁定在平台上,这部分市场为不完全竞争市场。现假定平台是兼容的,那么转移成本便不存在,于是会员用户便可实现多平台交易。

当平台兼容时,交易平台之间便是互通的,产品之间也将不具备网络差异性,因此平台企业提供的服务效用也都相等。此时,各平台企业的利润变为买方和卖方运输费用的平均值,即为:

π = (tB + tS) / 2 (10)

对比可知,在平台兼容的条件下,互联互通的平台企业利润和消费剩余均高于非兼容条件下的垄断和竞争相应结果。平台兼容意味着用户实现了跨平台交易,于是网络价值将提升,而电子商务平台的市场势力被削弱,网络溢出带来的影响也将减小,因此社会福利也将得到改善。

互联互通条件下电子商务平台的模块化分析

虽然一个完整的电子商务平台包括搜索平台、支付平台、配送平台等平台,但是其核心平台主要是对配送平台进行规制,使配送平台模块化。对于支付平台而言,其也基本倾向于模块化管理。电子商务平台中的交易一般都具有较强的网络溢出效应,而支付平台又是以电子商务平台为依托的,因此电子商务支付平台也具有较强的网络溢出效应。在互联互通的条件下,电子商务平台的横向差异化竞争势必会促进电子商务平台的模块化经营。为此,有必要对双边市场中电子商务平台的模块化进行分析。

(一)模块化体系中的竞争表现

1.模块供应方之间的竞争。在电子商务平台模块化体系中,模块供应方往往存在背对背竞争,即一方不能观测到另一方的内部信息。例如,第三方支付平台一般在数据库标准的条件下,独立进行研发设计,客户可以根据服务需求进行平台选择。

2.主导企业与模块供应方之间的竞争。在模块化体系中,主导企业与模块供应方之间存在既得利益的竞争关系,模块供应企业注重核心功能开发,同时与主导企业进行利益谈判。例如,模块化经营体系中电子商务平台的所有交易,主导企业都能根据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情况获取利益。

3.主导企业之间的竞争。电子商务平台中的主导企业与模块供应方进行择优组合,组成一个网络组织,从而获得核心竞争力。此时,行业的竞争便转化为组织的竞争,主要表现为技术的竞争、品牌的竞争等方面。

(二)电子商务平台模块化对交易费用的影响

第一,模块化生产网络体系中主导型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的重点交易对象,是作为模块供应方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和物流配送平台。考虑到模块供应方的数目相对较少,而且规模相对过大,因此主导企业电子商务平台搜索成本会有所降低。而对于模块供应方,由于其交易对象正是主导企业,这些主导企业往往高度模块化,所以搜索成本较低。

第二,在模块化的生产网络体系中,为了弱化专用性资产投资的风险,主导企业和模块供应方往往会研发较多的标准化数据库和应用软件,因此模块化生产网络的相对优势也将得到明显提高。而主导企业的电子商务搜索平台与模块供应方的交易活动具有较高的标准化程度,而且数据库接口也相对标准,少有可讨价之处,因而平台的交易谈判成本较低。对于模块供应方,因为它采用了标准化接口,因此与主导企业的交易谈判成本也较低。模块供应方实质上相当于第三方支付平台,具有标准化数据接口,可以实现多种服务功能共同使用该接口。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支付宝接口,它不仅可服务于淘宝,也支持对外埠网商提供数据库接口服务。

第三,由于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的信息服务是数字化的,因此主导企业的电子商务搜索平台和模块供应方的合同签订之后,信息的互通一般都在标准化互通界面实现。这样产品的生产和交易信息都将数字化,促进合同的实施成本有较大幅度减少。

结论

本文引入双边市场理论视角,从电子商务平台垄断和竞争、转移成本、平台兼容三个角度对电子商务平台的横向差异化竞争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电子商务平台企业的兼容(即平台企业互联互通)可以为买卖双方带来的社会福利高于电子商务平台企业横向差异寡头的方式能带来的社会福利;同时,网络溢出的存在是助长市场势力的一大主要原因,而发展电子商务平台的兼容性,可以有效降低网络溢出带来的影响,有助于社会福利的提高。对电子商务平台的模块化分析可知,模块化经营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交易费用,因此在实行电子商务平台互联互通策略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平台的模块化管理,促进社会福利的提高和电子商务平台运作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Rochet, J.C.. & J. Tirole.. Platform Competition in Two-sided Markets[J].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2003(1)

网络电影市场分析篇4

分析影响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对“十二五”期间影响我国电信业发展的各种关键因素及其变化趋势进行预判,评估金融危机等环境的变化对我国电信业发展的影响,参考国外电信行业发展情况,评估我国电信行业的总体竞争能力,判研电信行业发展存在的关键问题。

(二)电信业和相关行业间的相互作用及影响

研究“十二五”期间电信业与软件业、广播电视行业等相关行业之间的融合或相互渗透的可能性、融合程度及发展趋势;研究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趋势,评估行业之间的融合或相互渗透对电信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三)电信业在支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重点研究“十二五”期间电信业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行业自身优势和作用,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支撑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等问题,评估电信业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

(四)新技术、新形势对市场格局的影响

分析研究以3G及宽带移动为代表的新技术和全业务经营对市场格局的影响及对策。

二、总体框架

(一)发展战略

研究“十二五”期间电信行业的战略定位,以及推进电信行业转型、发展信息服务业、电信业支撑“两化融合”、“三网融合”、完善TD产业链、固网发展演进策略、移动通信总体发展战略、互联网总体发展战略、宽带发展战略等重大问题,提出电信行业适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并保持自身持续健康发展的发展战略框架。

(二)发展思路

根据对“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电信业自身的发展变化情况的预判,从电信市场、技术、网络、企业管理、监管等多层面、多角度研究保持行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思路,研究进一步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思路。

(三)发展目标

根据电信业发展状况和趋势,研究确定“十二五”期间电信行业发展的宏观目标,并对业务发展和网络能力的主要指标进行预测。

(四)指标体系

分析现有指标体系,根据对“十二五”和“十一五”后期的市场变化情况的预判,特别是结合3G和TD业务的发展,研究引入新的指标,完善现有指标体系,实现全面、准确、真实反映电信行业发展情况和电信行业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情况,并进一步研究将关键指标纳入“十二五”规划中。

(五)实施措施、政策保障

根据现实情况和对“十二五”期间发展目标、发展思路的研究和把握,对实施措施和政策保障进行研究,并研究提出重点建设项目建议以及相应的支持措施。

三、用户和服务

研究“十二五”期间电信用户和服务的发展特点及联系,并提出相应的评估方法。

(一)普遍服务

从国家推进电信普遍服务的角度,分析新时期、新形势下电信普遍服务的服务对象、服务类型、实施办法、推进策略等,研究电信业服务于“三农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十二五”期间普遍服务阶段性目标、未来发展方向。

(二)消费行为

全面分析我国不同消费群体,包括企业、家庭及个人的电信消费特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收入、支出、技术、业务等影响居民消费心理行为和电信消费决策行为的重点因素。

(三)服务质量

研究分析现有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全业务竞争、3G业务逐渐推广的条件下,电信服务的新特点、新问题、新趋势,保障用户权益。研究提出新形势下的电信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和评估方法,完善服务规范、标准,明确“十二五”期间服务质量改进的方向。

四、业务

(一)业务发展

根据对“十二五”期间电信行业发展状况的预测和把握,分析业务整体发展情况,对“十二五”期间的市场需求、业务发展形态、发展趋势、生成模式、盈利模式等问题展开有针对性的重点研究。

(二)典型业务发展研究

“十二五”期间,我国电信业将面临3G业务、移动互联网业务定位、推广和完善产业链等诸多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本领域将研究3G业务、移动互联网业务、互联网接入服务、移动电子商务及增值业务等典型业务的发展,并重点研究融合业务的融合路线、融合方式、最先开始融合的业务及衍生出的融合业务产品等方面的问题。

五、技术和网络

(一)技术方面

分析研究各种新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重点研究互联网、传输、无线、核心网、接入网、IT支撑等方面的新技术。

研究三网融合技术,对电信行业如何有效引进三网融合技术进行分析;研究3G和现有网络的互联互通、运营支撑系统等有关新技术。

(二)网络方面

研究下一代网络的总体发展趋势,互联网、移动网、传输网以及宽带网络的发展趋势和网络架构,结合新技术的发展,研究现有网络向下一代网络演进的策略和技术路线。根据技术发展和业务发展趋势,研究业务支撑网络结构变化和实现目标网络的技术路线,以及业务支撑平台的发展思路。研究我国国际电信业务和网络的发展趋势、研究国际电信出入口等网络设施布局。

六、市场开放和开拓国际市场

(一)国内电信市场开放

根据重组后国内电信市场竞争状况和国内外市场、技术、业务的发展趋势,结合WTO机制,借鉴其它国家市场开放的经验并参考其配套制度,研究我国电信市场开放的总体思路及配套政策制度,并对增值电信业务市场开放对策和措施,VOIP、虚拟运营等业务开放的可行性等问题有针对地开展重点研究。

(二)电信运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分析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电信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可能面临的有利或不利因素,并对提高企业自身素质、优化企业人才、知识、技术储备、开拓国际市场的重点方向和重点领域、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增值电信运营企业、设备制造企业、电信建设企业、咨询企业联合开发国际市场等问题展开深入研究。

七、安全与应急

(一)网络与信息安全

分析网络与信息安全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评估、研究互联网、3G网络技术发展与应用、网路融合演进和业务创新对信息安全带来的挑战和应对措施。研究互联网、电信网网络和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导向、安全标准体系、主要政策措施等问题,重点关注互联网网络和信息安全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网络和信息安全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举措。

(二)应急通信

梳理我国应急通信的现状,借鉴国外应急通信发展的先进管理模式和成熟经验,研究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应急通信建设的总体构想、体系框架、发展模式等,研究公众通信与应急指挥平台的构建体系和法律定位、针对我国应急通信的资金投入方向、政企职责划分等问题开展重点研究分析。

(三)安全生产

分析我国电信业安全生产事故的特点和规律,研究完善安全生产事故的上报机制和责任认定制度,制定“十二五”时期的安全生产目标。

八、政策与监管

对现行监管体系、监管政策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调整、完善的建议,以适应电信重组、3G牌照发放、全业务运营等新形势下对行业监管提出新的要求。

(一)监管方面

研究电信行业在新的竞争格局下号码携带、实名制、重组后三大运营企业市场竞争结构、电信资费、互联互通、上下游产业链协调与管理、新形势下有害和不良信息治理、净化网络环境等一系列问题的监管措施。

(二)政策方面

分析现有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是否与“十二五”期间电信行业的发展状况相适应,并提出新形势下进一步完善电信行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的重点方向。对电信行业战略转型、促进新技术研发、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信息化建设、促进TD-SCDMA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进程、加强TD后续建设能力、电信企业走出去战略、鼓励电信企业技术和业务创新、鼓励和引导电信业制订和实施节能减排措施、合理配置电信资源、网元资源共建共享、新形势下的网间结算问题、完善适合新业务形态的资费政策、进一步完善政府宏观调控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电信企业信誉管理机制、加强互联网接入管理等重大政策进行深入探讨。

对促进增值电信企业的发展、活跃增值服务市场、推动“三网融合”等政策法规开展研究。结合“十二五”期间新业务的发展,为制订业务发展指导及监管政策提供建议。

(三)电信行业标准

结合当前电信业发展和自主创新情况,研究电信标准战略和标准体系。结合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纲要,研究电信业知识产权战略和政策。

九、可持续发展

研究如何促进电信行业可持续、良性发展,并关注电信行业对社会、环境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一)自主创新

结合我国电信行业自主创新能力、特点,研究企业在自主创新中应采取的措施,提出政府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建议,探索建立保护企业自主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机制。

(二)节能减排

分析电信行业能耗状况,对“十二五”时期电信行业节能减排、加强电信行业污染预防和清洁生等主要问题展开预研,并对节能减排的主要方向、节能目标、电磁辐射污染防治及相关措施等问题进行重点研究。

(三)共建共享

分析研究共建共享存在的问题,探讨“十二五”期间共建共享的目标、相关法规制度和配套机制等问题,推进共建共享。

(四)资源有效利用

研究合理分配、充分有效利用电信网码号、互联网域名、IP地址等资源的问题,制订相关资源发展规划、发展战略和策略。

十、区域发展

结合“十一五”时期国家振兴东北、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重点区域发展战略,对我国区域通信的发展进行研究。

(一)区域通信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

网络电影市场分析篇5

[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5-0020-03

1引言

伴随着计算机的发明,网络设施的建设,通信技术的创新,互联网逐步融入到社会经济生活中来,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电子商务应时而生,电子商务的产生改变了传统零售运作模式,形成网络—实体并轨的零售模式。

中国网络零售市场最早可追溯到1999年,其发展初期,国内计算机网络发展滞后,消费意识尚未形成等环境因素造成网络零售市场发展缓慢,伴随着21世纪初网络泡沫的破灭,网络零售市场处于艰难的探索期。2003年非典疫情的爆发为网络零售带来了转机,伴随着计算机的快速普及和投资泡沫的退去,市场实现理性回归,大量电子商务企业涌入,实现中国网络零售市场的迅猛发展。近年来,网络零售业的发展出现了结构性转变,以B2C为核心的业态取代以C2C为核心的势头逐步体现。网络购物这种新型的购物模式,作为电子商务的分支,正以独特的优势成为一种大众化的购物方式。

产业组织研究的是介于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网络零售市场作为电子商务这种新型产业形态的重要分支,可通过产业组织视角深入了解其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并从企业和政府的角度对网络零售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出意见。

2网络零售市场概况

网络零售市场作为电子商务的重要分支,其产业链构建需要一系列配套设施支持,产业链上下游的相互合作形成电子商务的良性生态体系,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如图1所示。硬件供应商、软件供应商和网络运营服务商为电子商务的构成提供前期配套支持;支付体系、物流配套设施为电子商务提供后期服务配套支持;电商服务平台作为电子商务的核心,成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交易平台。

图1网络零售市场生态系统

网络零售具备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属性,虚拟主要体现在平台的虚拟性,即电子商务给消费者提供一个虚拟的交易场所,消费者与经营者间的交易主要通过网络进行;现实主要体现在交易产品的现实性,电子商务交易的产品最终凝结了有一定社会劳动力的商品与服务。网络零售业的特殊属性对其产业链上下游构成部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充分协调好、发展好产业链各部分,才能有效促进网络零售的快速健康发展。

3网络零售业的产业组织分析

3.1市场结构

(1)市场集中度。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检测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中国B2C网络零售市场(包括平台式和自主销售式)的市场占有率(交易额占比)如图2所示。另外,C2C网络零售市场中,淘宝集市的地位依然稳固,其市场占有率(交易额占比)如图3所示。

根据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法,网络零售市场的集中度划分如下:B2C市场中CR4=81.3%,属于寡占II型,C2C市场中CR4=100%,属于寡占I型,由此看出网络零售市场属于高寡占市场。

尽管网络零售市场结构属于中高寡头结构,但其市场内部的具体表现却显示出截然不同的竞争格局,这也是网络零售业的鲜明特征——电商平台的垄断及平台内部的竞争格局。形成这种格局与电商企业的市场切入点密切相关,不同的市场定位造成网络零售业内企业间的战略发展方向截然不同,对其市场行为和绩效造成不同的影响。

(2)网络零售商的差异化。网络零售商在电子商务市场上采取不同运营模式,其发展路径的差异化造就了市场竞争格局的多样化。B2C市场可以归纳为平台型、自主销售型、平台—自主销售型三种类型。平台型网络零售商并不从事产品销售,而是为厂商商提供网络销售平台,此种销售平台类似于C2C网络销售平台,但又不尽相同,该平台主要针对品牌商和大型经销商,天猫商城就是典型代表。自主销售型网络零售商通过建立独立网络零售平台,依托平台进行产品销售,此种模式出现于实体零售商建立的B2C网站和大型经销商,苏宁易购就是典型代表。平台—自主销售型网络零售商是介于平台型和自主销售型之间的模式,该种模式既为品牌商提供销售平台,又利用该平台进行自身产品的销售,京东商城就是典型代表。

C2C市场的销售主体主要是个人和小微企业,他们主要依靠电商企业提供的电商服务平台进行销售,淘宝集市和拍拍网就是典型代表。此种发展模式源自于百货商场的模式,电商服务平台通过吸引销售主体在虚拟交易平台内建立店面,并为其提供服务以实现电商企业的职责。

(3)进入与退出壁垒。网络零售业区分于传统商业的属性决定了其不同的进入与退出壁垒,作为新兴产业,网络零售业市场竞争激烈。虽然电商企业容易从形式上进入电子商务领域,但想从中取得收益,需要从广告营销、支付体系、物流配送等方面加深建设。成功的电商企业在其发展初期需要通过融资来完善基础设施,同时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形象也需要时间的积累才得以建立,因此网络零售商的成长离不开长期的资金保障。与其他行业的沉没成本相比,电商的硬件设施、软件服务、网络设备等资产专用性较低,总体来说,电子商务产业的退出壁垒较低。

3.2市场行为

(1)价格竞争。网络时代的市场价格信息十分透明,如何制定合理的价格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

第一,低价策略。低价是电商企业利用电商平台进行竞争的主要手段,通过价格优势争夺市场份额,排挤现有对手,又可以通过此策略阻碍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同时,网络零售商的低价策略往往具有时效性,通过部分产品的低价吸引顾客,放弃部分高额利润,实现薄利多销,此后又能带动平台内其他产品的销售。

第二,实体店铺与网络零售相结合。面对网络虚拟平台这个更为宽广的销售渠道,实体店融入B2C或C2C平台以完善其销售体系。近年来,企业在进行战略布局时都会考虑电子商务,凭借电子商务的广泛影响力,企业不仅能克服空间的距离,还能扩大其销售范围。在实体店铺与网络零售相结合的同时,也出现了产品价格与产品质量的相互博弈。

(2)差异化竞争。差异化作为一种有效的非价格竞争手段,能让消费者感知企业的独特性进而影响他们的购买行为。电子商务依托便利的网络搜索功能,通过差异化竞争能快速寻找稳定的目标群体,相比传统市场的差异化行径,电子商务的差异化方式也具有其特殊性。

第一,客户需求的差异化。网络零售商通过选择一个细分市场,形成产品主体差异化,通过差异化手段建立企业形象,形成核心产品或平台的品牌价值。营销学将产品定义为核心产品、有形产品、期待产品、延伸产品和潜在产品五个层次,企业通过满足客户的核心需求,再发展不同梯度的产品满足不同类别的客户,实现多类型产品的销售,这也是许多网络零售商的发展路径之一。

第二,服务的差异化。网络零售主要通过网络进行沟通,其售前咨询服务、售后品质保证服务都是考核网络零售商的重要标准,透明的评价机制也会引导市场购买力的流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化,核心产品的差异化优势不断缩小,服务作为产品销售的延伸成为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三,物流的差异化。有别于传统零售市场,网络零售在商家和消费者这两要素的基础上,需要增加“物流”这一要素,三要素共同构成网络零售市场。物流起着物品传递的重要职能,针对B2C及C2C市场,不同的经销商和个人选择不同的物流模式。部分网络零售商通过与物流公司达成战略合作解决其物流问题,部门零售商通过自建物流基地,布局物流网络实现商品高效传递。物流作为特殊的服务延伸,也会使消费者产生品牌信赖。

第四,支付方式的差异化。网络零售的交易通过网络支付、汇款、货到付款等手段进行,不同的支付方式带来不同的消费体验。支付环节作为电子商务交易的重要环节,支付方式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对交易的成败有重要影响。

(3)广告行为。广告对消费者感知产品差异、扩大消费者心理偏好的作用明显,也是企业用来传递产品差异和品质信息最常用的手段。面对激烈的广告市场,网络零售商将重心放在网络广告而非传媒广告,这也契合了网络零售的市场出发点,网络广告依据现代营销手段,主要投放于搜索引擎、视频网站、邮件等依托网络的方式,从大范围的人群中吸引目标群体。

(4)企业兼并。企业兼并是企业控制市场的重要战略行为。企业兼并主要用两种形式:一是横向兼并,电子商务企业的规模效益明显,通过同质企业的兼并整合,不仅可以消灭竞争对手,还可以通过整合资源实现规模经济及范围经济。二是纵向兼并,网络零售的产业链上下游部分联系紧密,实现产业链不同环节的整合,能进一步优化资源结构,增强市场掌控力,寻找创利点。

3.3市场绩效

(1)市场规模。网络零售市场的市场规模可以从交易规模和企业规模两方面来看,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近5年来,我国网络零售市场的交易规模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如图4所示。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3年前两季度,中国网络购物交易规模为7892亿元,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网络购物交易规模的迅速扩大,网络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也不断提高。企业规模方面,B2C、C2C和其他电商模式企业数量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如图5所示。伴随着网络零售市场价格战的进行,电商企业在不断的整合,部分B2C企业势必会在竞争中被淘汰。

(2)行业利润。网络零售的目标客户群和潜在客户群的流动性大、忠诚度低,网络零售商只有通过不断扩大规模才得以提高其运行效率和建立品牌价值,对所有网络零售商而言,没有达到经济盈亏平衡的规模预示着企业最终将失败。

尽管网络零售业的销售规模不断扩大,但行业利润水平却不高,以B2C为例,网络零售商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增强市场控制力,不约而同采取了价格战,激烈的价格竞争导致整个行业的利润水平维持在低位甚至亏损。企业的营收状况直接影响企业的市场行为,比如当当网、银泰百货、1号店都纷纷入驻天猫商城,网络零售业出现相互融合的趋势,网络零售商的行为体现出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相互作用。

(3)网络投诉。网络零售体现出的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性质容易造成纠纷,据报告显示,2012年网络购物占电子商务类投诉55.4%,团购占21.32%,移动电子商务领域占5.36%,B2B网络贸易领域投诉占2.53%。网络零售投诉比例相对较高,并且主要集中于退款问题、网络欺诈、物流快递、产品质量等问题。网络投诉表示用户体验的不满,直接影响网络零售商的口碑与形象,网络零售企业针对网络投诉需要积极采取措施。

4针对网络零售业提出的建议

4.1提高商品与服务品质,实现产业良性发展

网络零售业虚拟与现实结合的性质对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严格的要求。网络零售业在发展阶段要保证产品的品质,商家要从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上把关,继而引导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向,实现网络零售业的良性循环发展。

4.2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形成相对公平的市场竞争格局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的法律体系不完善,造成不少不法分子针对法律漏洞实行犯罪行为,各级政府要结合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特点,尽快建立完善电子商务的市场规则,营造良好的市场法制环境,引导网络零售业的良性竞争。

4.3完善配套设施建设

网络销售以虚拟平台为主,产业链上游的硬件、软件、网络供应,下游的支付体系、物流对电子商务而言都是瓶颈,在网络购物市场发展的道路上要追求发展的平衡。国家要积极推进信息化进程,完善物流交通网络,培育并发展电子商务产业链上下游的相关行业,尤其重要的是完善支付体系和物流配套设施,多样化的支付体系和完善的物流能引导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实现网络零售业的发展。配套设施的建设与完善能为网络购物业的发展提供服务,从根源上解决发展的瓶颈。

参考文献:

[1]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陈柏良.SCP范式下我国电子商务产业市场结构分析[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6).

[3]张赞,凌超.基于SCP范式的中国网络零售产业组织现状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2(2).

[4]成莹.中国电子商务产业的SCP理论分析[J].当代经济,2011(2).

[5]卫德佳,唐国峰.我国网络零售业的产业组织分析[J].中国市场,2013(34).

[6]张津.基于SCP分析模型的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研究——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J].中国市场,2013(36).

网络电影市场分析篇6

网络大电影概念的提出,是相对于传统院线电影而言的。它是近几年借助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电影消费形式,专指投资成本较少、影片时长超过 60 分钟,制作水准精良,具备完整电影的结构与容量, 并且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 以移动和互联网发行为主的影片。由于其借助互联网进行影片的播出和发行,其播出渠道也被称为网络院线。跟传统院线电影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准入门槛较低, 对资金、设备及人员要求限制较少, 可以在短时间快速制作完成, 适合年轻的影视制作人及中小影视制作公司。其次, 网络大电影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商业营销模式电影在网络上发行上线, 再由各大视频播放网站通过对点播观看影片的用户进行收费,最终双方按比例进行收益划分。

作为 网络大电影 概念的缔造者,视频网站 爱奇艺在推动网络大电影的发展及合作机制的建立上,一直走在市场的最前沿。以 爱奇艺为例, 2015 年上半年, 网络大电影放映数量已经超过 500 部, 远远超过了同年院线电影的排片量, 获得 1. 5 亿 ~ 2 亿的票房, 其中票房分账超过 5000 万元。在爱奇艺的付费收入中, 网络大电影的收入一直稳定占据 15% ~ 20% 的水平, 业内预计这个比例还有上升的空间。

比较成功的案例是网络大电影 《道士出山》,整部影片投资不到 30 万元。自 2015 年 4 月推出上线, 截至 8 月,不到 4 个月的时间全网票房收入累计超过 2000 万, 其中视频网站 爱奇艺一家便分账达 230 万, 版权方获得分账收入 618万。接下来推出的第二部作品 《道士出山 2: 伏魔军团》自 6 月 12 日上线, 只用了一周时间版权方分账便破百万, 两个多月的时间就追平了第一部作品 2000 万的票房纪录。截至 11 月, 《道士出山》两部作品累积票房收入已超过 5000 万, 投资回报率极高。此外, 11 月 20 日上线的 《道士出山 3: 外星古墓 ( 上) 》 截至次日 16 时点击率已破 500 万, 单日的票房就超过了 300 万, 付费率达 12. 36% , 票房创收速度比前部作品快了三倍。至此, 《道士出山》 的成功, 不仅打破了影视作品必须进入院线渠道才称得上优秀和成功这个传统迷思,而且也为今后的网络大电影树立了良好的典型。

目前虽然拥有全网最多视频付费用户的 爱奇艺在网络大电影市场上一家独大,但是从种种发展迹象看, 国内其他两家视频巨头集团优酷和腾讯视频将很快就会跟进。尽管相对于成熟的中国电影产业,网络院线是否会取代传统电影发行模式尚且未知, 但至少它已在市场上成功与传统影院产生了分化, 并积蓄发展壮大的潜力。

二、网络大电影兴起的必然性

( 一) 网络大电影可以兼顾时效性, 反映社会热点题材

网络大电影的兴起和繁荣, 很重要的一点要归结于能够把握当下社会热点话题,迎合观众的心理需求。从诞生至今, 网络大电影一直追求违快至上,迅速打造影片上线的商业模式, 这极大地有别于传统院线作品。

传统电影作品自诞生以来就和时效性关系甚微,院线电影的制作周期从立项开始一般都要经历一年时间, 有的甚至几年, 很难及时反映当下社会热门话题。而基本摆脱了传统电影烦琐审查制度的网络大电影,由于其具有两个月左右短时间制作周期的特点, 对社会热点题材的把控则能更加精准, 能迅速反映市场热点; 与此同时,宽松的播放环境也给了工作团队更广阔的创作空间, 从内容上制作出符合观众口味和市场需求的影视作品。

《道士出山》 这部网络大电影的成功, 很大程度上是借用了著名导演陈凯歌 《道士下山》 的名片效应。由于 《道士下山》 在 2014 年进行正式拍摄, 期间已经有了一定的舆论效应, 而网络大电影 《道士出山》正是借用了观众在等片过程中对 道士这个题材的关注度,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就完成了剧本的编写, 并在接下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拍摄到后期制作所有工序, 早于《道士下山》 在网络上发行上线, 利用观众的好奇心理, 迅速出现并抢占市场份额,用二十几万的投入获取了十倍以上的票房回报。并借助这股热点效应延续完成了余下几部 道士 系列作品,并都获取了极高的票房分成。可见这种追踪社会热点题材的网络大电影, 很大程度上可以得到更好的宣传推广及最终盈利。当然, 《道士出山》系列网络大电影的成功, 其借助舆论吸引眼球只是成功的敲门砖, 被观众真正接受认可的还是影片有内容、有内涵这个核心关键。

( 二) 网络大电影依据互联网大数据,可更好地把握观众喜好目前看来, 网 络大电影还是有着十足的活力, 不可避免地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市场的主流, 但市场一直在变, 观众的口味也一直在变,信息的爆炸、选择的多样化使得如今的观众更为挑剔, 能够持续地把握社会热点及观众的观影需求, 才能赢得未来的市场。在当下这个强调互联网大数据的时代, 大数据已经介入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电影行业同样需要互联网大数据的支撑。网络大电影在这点上独具优势, 它可以通过对观影用户所呈现出来的各项数据指标进行分析研究来获取参考依据, 譬如当下受追捧的题材热点、受众群体等各种数据指标, 借助这些数据能够把真正的受众和创作者的距离缩小, 让创作团队清楚知道观众喜欢什么、需要什么, 从而创作出更有针对性的作品。

当年推出热播美剧 《纸牌屋》 的美国 Netflix公司堪称成功使用大数据的典范, 这家公司的网络电影营收在美国名列前茅, 基本上家喻户晓。但早年它并不是一家纯粹的影视制作公司, 之所以能够取得现在的成功, 离不开他们当年借助大数据来分析研究观众的观片兴趣点。在有了这些参考依据后, 才下决心去拍摄这部耗资不菲的美剧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第一次在影视行业掀起了大数据热潮。 《纸牌屋》 因为有了前期精确的数据分析, 高投入才没有伴随高风险, 相反还取得了巨大成功。可见在互联网时代, 大数据对于影视作品的创作具有绝对的指引性。通过对观看网络大电影观众的行为、喜好、特点、年龄等进行分析研究, 再将这些网络大数据进行对比参考,有针对性地去投入和创造。这种 精密计算 而来的影视作品势必拥有更强的竞争力和更高的成功率, 这也恰恰是网络大电影的独特优势。

( 三) 网络大电影新生代电影人的机遇

为了适应现在国内电影市场大制作的发展趋势,院线电影越来越趋向大成本制作。在高昂的投资下,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电影人耗费数年时间去制作一部影片,打造出比以往更多的优秀影视作品; 但另一个方面也不可避免地限制了国内中低成本影视产业的发展。到现在, 随着国内影片数量逐年增长和影院有限的排片量, 很多影片耗费了巨大的资源、时间、金钱, 只能获得短暂的影片排期, 必然票房惨淡。更有甚者, 更多的影片则是由于各种原因被影院直接拒之门外。面对这种局面,制片人们为了确保投资回报率, 普遍热衷于合作知名导演和当红演员。如此的资源分配和循环, 使得很多年轻的电影人更难得到展现才华的机会和平台。北京电影家协会编剧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秋平表示, 中国影视市场对年轻人来讲, 有一个很高的壁垒, 如果没有专业院校的背景, 如果没有前辈师父的引领,很难撞开这扇门。但如果一个行业里, 没有中小成本电影的生存空间, 是非常不健康的,不利于一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网络大电影的出现, 则使得更多年轻影视制作人及中小影视制作公司有了发挥的舞台和空间。由于网络大电影具有电影的属性, 使其拥有良好的盈利基础, 这便给了新生代电影人更多话语权。同时由于其具有低成本制作、大范围传播, 甚至可以获得大投入影片同样的传播效果,这样的制作和传播如同一个不可多得的契机,使得投资人愿意花小钱办大事。由于单部影片投资规模不大, 制作周期短, 投资人甚至可以分散投资多个剧组进行不同类型的影片拍摄,只要其中有一部电影在网络上发行获得成功, 就可以赚回其他电影的投资成本。并且由于网络大电影大多启用未成名或新出道的演员,一旦其参演的某部网络大电影市场反响好, 其参与拍摄的其他网络大电影也会被再次挖掘关注, 形成热点, 带动其他网络大电影再次受益。因此网络大电影为新生代电影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也丰富和完善了中国大电影产业格局和发展的拼图, 为中国电影产业的人才梯队建设和补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

三、网络大电影未来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影视作品不再像以往必须去走院线这一条路, 时代和科技给了好的作品更多的生长形式, 网络大电影就是其中之一。经过了 2013 年的试水、2014 年的积累, 网络大电影在 2015 年异军突起, 2016 年更是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影视制作人、影视工作室以及影视公司都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准备进入这个新的领域。随着更多有才华的影视制作人进入网络大电影这个行列,在视频网站上将会出现更多有分量的影视作品, 不难想象, 网络大电影在 2016 年将迎来爆发式的增长。

网络电影市场分析篇7

网络大电影概念的提出,是相对于传统院线电影而言的。它是近几年借助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电影消费形式,专指投资成本较少、影片时长超过 60 分钟,制作水准精良,具备完整电影的结构与容量, 并且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 以移动和互联网发行为主的影片。由于其借助互联网进行影片的播出和发行,其播出渠道也被称为网络院线。跟传统院线电影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准入门槛较低, 对资金、设备及人员要求限制较少, 可以在短时间快速制作完成, 适合年轻的影视制作人及中小影视制作公司。其次, 网络大电影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商业营销模式电影在网络上发行上线, 再由各大视频播放网站通过对点播观看影片的用户进行收费,最终双方按比例进行收益划分。

作为 网络大电影 概念的缔造者,视频网站 爱奇艺在推动网络大电影的发展及合作机制的建立上,一直走在市场的最前沿。以 爱奇艺为例, 2015 年上半年, 网络大电影放映数量已经超过 500 部, 远远超过了同年院线电影的排片量, 获得 1. 5 亿 ~ 2 亿的票房, 其中票房分账超过 5000 万元。在爱奇艺的付费收入中, 网络大电影的收入一直稳定占据 15% ~ 20% 的水平, 业内预计这个比例还有上升的空间。

比较成功的案例是网络大电影 《道士出山》,整部影片投资不到 30 万元。自 2015 年 4 月推出上线, 截至 8 月,不到 4 个月的时间全网票房收入累计超过 2000 万, 其中视频网站 爱奇艺一家便分账达 230 万, 版权方获得分账收入 618万。接下来推出的第二部作品 《道士出山 2: 伏魔军团》自 6 月 12 日上线, 只用了一周时间版权方分账便破百万, 两个多月的时间就追平了第一部作品 2000 万的票房纪录。截至 11 月, 《道士出山》两部作品累积票房收入已超过 5000 万, 投资回报率极高。此外, 11 月 20 日上线的 《道士出山 3: 外星古墓 ( 上) 》 截至次日 16 时点击率已破 500 万, 单日的票房就超过了 300 万, 付费率达 12. 36% , 票房创收速度比前部作品快了三倍。至此, 《道士出山》 的成功, 不仅打破了影视作品必须进入院线渠道才称得上优秀和成功这个传统迷思,而且也为今后的网络大电影树立了良好的典型。

目前虽然拥有全网最多视频付费用户的 爱奇艺在网络大电影市场上一家独大,但是从种种发展迹象看, 国内其他两家视频巨头集团优酷和腾讯视频将很快就会跟进。尽管相对于成熟的中国电影产业,网络院线是否会取代传统电影发行模式尚且未知, 但至少它已在市场上成功与传统影院产生了分化, 并积蓄发展壮大的潜力。

二、网络大电影兴起的必然性

( 一) 网络大电影可以兼顾时效性, 反映社会热点题材

网络大电影的兴起和繁荣, 很重要的一点要归结于能够把握当下社会热点话题,迎合观众的心理需求。从诞生至今, 网络大电影一直追求违快至上,迅速打造影片上线的商业模式, 这极大地有别于传统院线作品。

传统电影作品自诞生以来就和时效性关系甚微,院线电影的制作周期从立项开始一般都要经历一年时间, 有的甚至几年, 很难及时反映当下社会热门话题。而基本摆脱了传统电影烦琐审查制度的网络大电影,由于其具有两个月左右短时间制作周期的特点, 对社会热点题材的把控则能更加精准, 能迅速反映市场热点; 与此同时,宽松的播放环境也给了工作团队更广阔的创作空间, 从内容上制作出符合观众口味和市场需求的影视作品。

《道士出山》 这部网络大电影的成功, 很大程度上是借用了著名导演陈凯歌 《道士下山》 的名片效应。由于 《道士下山》 在 2014 年进行正式拍摄, 期间已经有了一定的舆论效应, 而网络大电影 《道士出山》正是借用了观众在等片过程中对 道士这个题材的关注度,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就完成了剧本的编写, 并在接下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拍摄到后期制作所有工序, 早于《道士下山》 在网络上发行上线, 利用观众的好奇心理, 迅速出现并抢占市场份额,用二十几万的投入获取了十倍以上的票房回报。并借助这股热点效应延续完成了余下几部 道士 系列作品,并都获取了极高的票房分成。可见这种追踪社会热点题材的网络大电影, 很大程度上可以得到更好的宣传推广及最终盈利。当然, 《道士出山》系列网络大电影的成功, 其借助舆论吸引眼球只是成功的敲门砖, 被观众真正接受认可的还是影片有内容、有内涵这个核心关键。

( 二) 网络大电影依据互联网大数据,可更好地把握观众喜好目前看来, 网 络大电影还是有着十足的活力, 不可避免地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市场的主流, 但市场一直在变, 观众的口味也一直在变,信息的爆炸、选择的多样化使得如今的观众更为挑剔, 能够持续地把握社会热点及观众的观影需求, 才能赢得未来的市场。在当下这个强调互联网大数据的时代, 大数据已经介入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电影行业同样需要互联网大数据的支撑。网络大电影在这点上独具优势, 它可以通过对观影用户所呈现出来的各项数据指标进行分析研究来获取参考依据, 譬如当下受追捧的题材热点、受众群体等各种数据指标, 借助这些数据能够把真正的受众和创作者的距离缩小, 让创作团队清楚知道观众喜欢什么、需要什么, 从而创作出更有针对性的作品。

当年推出热播美剧 《纸牌屋》 的美国 Netflix公司堪称成功使用大数据的典范, 这家公司的网络电影营收在美国名列前茅, 基本上家喻户晓。但早年它并不是一家纯粹的影视制作公司, 之所以能够取得现在的成功, 离不开他们当年借助大数据来分析研究观众的观片兴趣点。在有了这些参考依据后, 才下决心去拍摄这部耗资不菲的美剧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第一次在影视行业掀起了大数据热潮。 《纸牌屋》 因为有了前期精确的数据分析, 高投入才没有伴随高风险, 相反还取得了巨大成功。可见在互联网时代, 大数据对于影视作品的创作具有绝对的指引性。通过对观看网络大电影观众的行为、喜好、特点、年龄等进行分析研究, 再将这些网络大数据进行对比参考,有针对性地去投入和创造。这种 精密计算 而来的影视作品势必拥有更强的竞争力和更高的成功率, 这也恰恰是网络大电影的独特优势。

( 三) 网络大电影新生代电影人的机遇

为了适应现在国内电影市场大制作的发展趋势,院线电影越来越趋向大成本制作。在高昂的投资下,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电影人耗费数年时间去制作一部影片,打造出比以往更多的优秀影视作品; 但另一个方面也不可避免地限制了国内中低成本影视产业的发展。到现在, 随着国内影片数量逐年增长和影院有限的排片量, 很多影片耗费了巨大的资源、时间、金钱, 只能获得短暂的影片排期, 必然票房惨淡。更有甚者, 更多的影片则是由于各种原因被影院直接拒之门外。面对这种局面,制片人们为了确保投资回报率, 普遍热衷于合作知名导演和当红演员。如此的资源分配和循环, 使得很多年轻的电影人更难得到展现才华的机会和平台。北京电影家协会编剧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秋平表示, 中国影视市场对年轻人来讲, 有一个很高的壁垒, 如果没有专业院校的背景, 如果没有前辈师父的引领,很难撞开这扇门。但如果一个行业里, 没有中小成本电影的生存空间, 是非常不健康的,不利于一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网络大电影的出现, 则使得更多年轻影视制作人及中小影视制作公司有了发挥的舞台和空间。由于网络大电影具有电影的属性, 使其拥有良好的盈利基础, 这便给了新生代电影人更多话语权。同时由于其具有低成本制作、大范围传播, 甚至可以获得大投入影片同样的传播效果,这样的制作和传播如同一个不可多得的契机,使得投资人愿意花小钱办大事。由于单部影片投资规模不大, 制作周期短, 投资人甚至可以分散投资多个剧组进行不同类型的影片拍摄,只要其中有一部电影在网络上发行获得成功, 就可以赚回其他电影的投资成本。并且由于网络大电影大多启用未成名或新出道的演员,一旦其参演的某部网络大电影市场反响好, 其参与拍摄的其他网络大电影也会被再次挖掘关注, 形成热点, 带动其他网络大电影再次受益。因此网络大电影为新生代电影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也丰富和完善了中国大电影产业格局和发展的拼图, 为中国电影产业的人才梯队建设和补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

三、网络大电影未来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影视作品不再像以往必须去走院线这一条路, 时代和科技给了好的作品更多的生长形式, 网络大电影就是其中之一。经过了 2013 年的试水、2014 年的积累, 网络大电影在 2015 年异军突起, 2016 年更是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影视制作人、影视工作室以及影视公司都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准备进入这个新的领域。随着更多有才华的影视制作人进入网络大电影这个行列,在视频网站上将会出现更多有分量的影视作品, 不难想象, 网络大电影在 2016 年将迎来爆发式的增长。

网络电影市场分析篇8

所谓网络电影不是指以网络故事为题材拍摄的影片,而是特指专为在网上播放而制作的电影短片,一般长度为5至30分钟。[1]与传统电影相比,网络电影剧长较短、在风格、剧情和收视的随意性上都更加贴近现代生活。对网民而言,利用5—30分钟碎片化的时间来欣赏一段有完整故事情节的网络短片不仅是解压的方法,更是应对现代快节奏生活的休闲方式。而与传统电影的网络点播等本质不同的是网络电影是基于网络需求和网络传播的“原创电影”,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免费收视,网络电影价值的实现依赖于网民的点击率,即便是大明星参演网络电影,也必须先付出,然后才能通过源源不断的点击率获得商业回报。正因为此,有人惊呼网络电影将成为传统电影的“终结者”。网络电影到底能走多远?网络电影市场如何构建行业生态并体现行业价值?正确认识网络电影市场的发展阶段意义重大。

一、网络电影市场所处的行业生命周期阶段

行业生命周期理论(IndustryLifeCycle)认为,任何行业都会经历从产生到衰亡的过程,它表现为具有阶段性和共同规律性的企业行为(特别是进入和退出行为)的改变的过程。行业生命发展周期主要包括四个发展阶段: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不同阶段表现出来的行业特点各不相同。从网络电影的市场现状来看,目前网络电影市场具有以下特点:

1.内容生产商数量众多,市场集中度较低。由于市场准入壁垒较低,内容制造商数量增长较快,市场竞争程度加剧,大致形成网民自制、视频网站、民营电影制作机构等三大类内容制作商。其中网民自制主要以视频分享娱乐体验为主,而视频网站和民营电影制作机构则以盈利为主要目的。

2.技术手段日趋成熟,制作质量逐步提高,网络电影类型多样化趋势明显。从2010年开始,越来越多的专业制作团队、优秀演员、制作人加盟网络电影,网络电影从类型、形态、制作方式上逐渐向艺术方向靠拢。除了早期的恶搞类作品外,原创作品开始崭露头角并深受瞩目,网络电影的原创合作模式在电影业掀起波澜,如优酷网与中国电影集团联合投资网络电影,掀开网络电影原创模式的新篇章。

3.市场规模扩大,需求增长显著,部分网络电影已经实现盈亏平衡。CNNIC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突破了4亿关口,其中宽带网民规模为36381万,使用电脑上网的群体中宽带普及率已经达到98.1%,手机网民也已达到2.77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研显示,56.7%的网络视频用户认同对互联网的依赖要超过电视,网络视频媒体成为网民获取电影、电视、视频等数字内容的主要渠道。①网络视频用户的增加刺激了网络电影的市场需求,《四夜奇谭》的网络点击率突破2.1亿次,《老男孩》的点击率突破2千万,凭借前期的赞助和植入式广告,加上贴片广告和版权出售,收回成本已不成问题。[2]由上可见,网络电影市场经过早期网友自发式娱乐体验的幼稚市场培育期,现在已迈入市场的快速成长期。随着用户需求和网络电影内容供应商的数量增加,行业竞争必然加剧。要促进网络电影市场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对网络电影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二、网络电影成长阶段存在的问题

网络电影虽然迎合了市场、网络用户的需求特点,看似充满商机,但是作为网络新媒体的代表,网络电影的成长环境面临着内外夹击,体现为:

(一)行业外环境:版权问题与内容监管导致政策风险高

用于宏观环境分析的PEST理论指出,Political(政治),Economic(经济),Social(社会)和Tech-nological(技术)是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一般不受行业掌握并容易带来未知风险。从这四个方面来看,网络电影绝对属于不缺资金、不差注意力的行业,一方面是风险投资公司的长期青睐、视频网站上市板块的广为看好,另一方面是网络用户的热情追捧和倾情投入,再加上网络电影自身在技术和传输手段上的日新月异,可以说经济、社会和技术三方面带来的风险已经转化为行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唯有政策因素最有可能成为影响网络电影市场健康发展的主要风险。这是因为网络电影的草根特质,使网络电影在传播的互动性、便利性、及时性上远远超过传统电影,但同时也滋生了侵权盗版、非法传播等问题,《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就是其中的典型。2007年12月广电总局颁行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指出,必须依照规定取得广电主管部门颁发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或履行备案手续,方可从事网络视听节目服务。随后的《关于加强互联网视听节目内容管理的通知》规定,“未取得许可证的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理论文献影视片,一律不得在互联网上传播”。作为普通的视频节目,网络电影可以在网络上播映;但如果将其归入影视剧的范畴,其在互联网上的传播就需要办理许可证。这使得对网络电影的内容监管进退两难,网络电影在网络上传播的合法性遭到质疑。因此,网络电影的类型界定、多元制作主体导致的版权风险和传播监管问题已成为影响网络电影市场健康发展的主要风险。

(二)行业内环境:多重竞争导致不稳定因素增多

迈克尔•波特(Porter)的竞争力模型指出,行业的竞争力取决于行业中存在着决定竞争规模和程度的五种力量:供应方的议价能力、买方的议价能力、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以及现存竞争者之间的竞争。这五种力量综合起来影响着产业的吸引力。从网络电影行业来看,当前行业竞争的不稳定因素表现为:#p#分页标题#e#

1.供应方的议价能力远低于买方的议价能力。网络视频网站、影视制片机构和自制用户共同构成了网络电影市场的供应方,而庞大的网络用户群是网络电影买方。根据市场结构的细分理论,要形成寡头垄断式的卖方市场,供应方或者由大型的垄断型企业所控制,使其他供应商都不可能成为供方的主要供应商;或者供应方的产品差异明显、各具特色,买主难以转换或转换成本较高;又或者供应方能实现供应链的纵向一体化,提升供应方的议价能力。但在现阶段,网络电影市场既缺乏大型有影响的垄断型企业,又处于争抢流量和点击率的自由竞争阶段,没有出现供应链的纵向一体化,因此行业发展总体处于买方市场,市场主导权掌握在庞大的网络用户群手中,市场竞争中的不稳定因素较多。

2.潜在进入者与替代品的威胁大。当前,试水网络电影的内容制作商大多以民营的视频网站、制作机构为主,拥有雄厚资金、行业背景的大型国有网络传播机构和制作机构尚未发力。网络电影由于具有创意原发独特、故事情节完整、观看时间碎片化、免费的盈利模式等特征,因而对传统电影、普通网络视频等具有较强的竞争替代关系。但随着网络电影盈利前景的看好,一旦资本大鳄看好并加入网络电影的市场角逐,行业主体将面临重新洗牌。此外,网络电影在画面质量、制作资金投入等方面与传统电影、电视剧无法比拟,随着传统影视作品的数字化转型与网络投放,一些制作精良的中短篇电影的出炉,网络用户将面临多重的产品选择,因此被替代的几率非常高。3.现存竞争者之间的竞争正在加剧。从网络电影行业的生命周期阶段来看,较低的市场准入门槛和看好的盈利前景,使得当前竞争企业的数量剧增,在竞争市场上除了自制用户外,网络电影的供应方如优酷、土豆、搜狐等在该市场上势均力敌,未分胜负,而其他视频网站和制作机构也纷纷跃跃欲试,市场竞争加剧趋势明显。

三、网络电影市场的行业生态建设

2010年被专家称为“网络电影的元年”,以《4夜奇谭》为代表的网络电影宣告了网络电影草根时代的结束,网络电影不再只是网民自娱自乐的作品展览,其制作成本、演员阵容、产品质量和商业运作已经直逼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如前所述,网络电影市场正处于成长期,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但网络电影市场的政策风险、竞争环境风险也说明,网络电影必须有效地克服或规避潜在的风险、构筑和谐的行业生态环境,才能走出一条健康的行业发展之路。

对网络电影市场而言,政策的风险主要集中在国家法律法规对网络电影归类的认定、制作和传播资格的许可、侵权盗版行为的鉴定、电影内容的审查上。从现阶段政府对视频网站等视听服务机构的管理和监管措施可以看出,网络电影市场的发展必须要走一条国家版权保护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内生型道路,版权保护与政策风险规避、网络电影传播内容的监管、网络电影的产业融合将成为构建网络电影市场生态的三大关键。在版权保护和网络电影的传播监管上,国家立法正在跟进,现阶段当务之急则是推进网络电影市场的产业融合,提升行业的竞争优势,从行业内部构建自律型的生态环境。

日本战略学家大前研一(KenichiOhmae)认为,公司成功战略的3C模型有三个关键因素,即在制定经营战略时必须考虑三个因素:公司自身(Corporation)、公司顾客(Customer)、竞争对手(Compe-tition)。只有将公司、顾客与竞争者整合在同一个战略内,兼顾三者的利益诉求,良好的行业生态才会成型,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才有可能存在。网络电影市场由“内容提供商———网络传播平台———用户”三部分构成,在内部构筑和谐的行业生态环境需要在这三者中寻找利益平衡点,满足三方的需求。因此,对网络电影市场的发展主体而言,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协同推进来构建和谐的行业生态,进而凝练形成可持续的行业竞争优势:

网络电影市场分析篇9

一、前言

现在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网络资费的降低,上网企业和上网人数的不断增加,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24次调研报告,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人,较2008年底增长13.4%,上网普及率达到25.5%。网民规模持续扩大,互联网普及率平稳上升。同时,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1.55 亿人,半年内增长了32.1%,手机网民规模呈现迅速增长的势头。这不但标志着我国互联网已经彻底走出了早期的“概念化”阶段,互联网已经迅速成长为影响社会大众的一个“超级媒体”,而且意味着利用互联网来推进企业营销已经成为可能。中国域名的总数为1,626万个,其中CN域名1,296万个,域名总数和CN域名数较2008年底均略有下降。 中国网站数量为306.1万个,其中CN下网站数占78.7%。从网民的使用目的来看,网络应用行为可以划分为信息获取类,交流沟通类,网络娱乐类,商务交易类四种,基本涵盖了目前的网络新闻、搜索引擎、即时通信、博客、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网络购物、网上支付、网络金融等具体应用类型新的商品和服务需求也越来越多,作为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不但要做好传统市场的营销活动还要加大网络市场客户群体的营销活动,但是如何进行营销,何时进行营销,这是企业营销机会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营销机会指企业营销管理人员通过传统和网络市场的扫描,分析市场的各种因素确定推出新的产品或服务,并能吸引客户认知并购买,使企业获得收益的时机。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营销机会的确定。

1.通过传统和网络市场导向的战略计划确定营销机会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就更应该注重市场导向尤其是网络市场的战略计划的制定,把企业的组织目标、技能、网络资源和千变万化的网络市场结合起来,使其保持一种可行的网络适应性过程,不断的塑造和调整企业业务和产品的研发和推出,同时根据需要协调好适合网络市场的企业层,部门层,营销层和产品层之间的关系,把握好企业短期和长期的目标,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营销计划,设计营销战略,计划营销方案,同时分析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及外界的威胁,发现适合企业营销的最好机会。明确企业当前的营销使命是什么,在相关行业如何取胜,根据企业的战略和财务情况找准营销的目标是什么。

2.通过收集市场信息和市场需求确定营销机会

现在信息已是一种商品,对企业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要,谁掌握信息谁就会获取更大的市场。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在信息获取方面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每一个企业都可以在自己的门户网站上建立销售系统,营销情报系统,营销调研系统,CRM等可以实时获取商业信息,分析信息,通过克服一切干扰因素获取有用的信息,了解当前客户的需求以及潜在的客户需求。二是通过企业不同时期的销售情况,产品用户的需求的对比,可以对总的网络市场潜量进行一个合理的预测,以挖掘出更大的网络市场潜量。同时客户可以跟企业实时的实现在线互动,这样更容易获取市场信息以及客户需求,企业可以正确的作出决策,发现营销机会。

3.通过扫描企业营销环境确定营销机会

互联网已经迅速成长为影响社会大众的一个“超级媒体”,而且意味着利用互联网来推进企业营销已经成为可能。作为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我们更应该了解企业当前的外部环境如消费者市场,企业市场和同行业的竞争者,以及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人文、经济、自然、技术、政治和文化因素的构成及影响力,进而得出自己在市场中所处的位置。同时对市场发展的趋势能够有很好的预测,获取适合自己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推出市场的策略和时机。

4.通过分析网络消费者市场和购买行为确定营销机会

营销的目标是使目标顾客的需要和欲望得到满足。而消费者行为研究主要指研究个人、集团和组织究竟怎样选择、购买、使用和处置商品、服务、创意或经验,以满足他们的需要和欲望,因此理解消费者应为和认识顾客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网络虚拟环境中,顾客的内心世界和需求更不不好预测和把握,这就要求营销管理者及时分析影响消费者购买需求的诸多因素如文化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及心理因素等,得出购买决策中的发记者,影响者,决策者、购买者和使用者,以确定消费者属于哪一种购买类型,即复杂的购买行为,减少失调的够买行为,习惯性的购买行为和寻求多样化的购买行为等,以确定营销的时机和实施计划。

5.通过分析企业市场与企业购买行为确定营销机会

企业市场指的是包括所有购买商品和服务,并将他们用于生产其他商品或服务,以供销售、出租或供应给他人的组织。它与向消费者出售的区别就是购买者比较少,购买量较大,供需双方关系密切,购买者在地理区域上集中,需求缺乏弹性,需求波动大,采购专业性强,影响购买的人多,直接采购,互相购买及租赁方式等。因此要获得较好的营销时机,管理者就要分析组织购买者面临的是怎样的购买形态,谁在参与企业购买过程,对组织购买者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同时还要了解企业购买者是如何做出他们的采购决策的初衷是什么,机构购买者和政府商通常是怎样采购的等。销售管理者只有了解了组织的需要、资源、政策和购买过程就能很好的把握营销时机。

6.通过企业参与竞争确定营销机会

今天,竞争不仅普遍存在而且逐年激烈,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要想在相关行业市场获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这就对企业营销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当前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不仅面临传统市场的挑战,同时也正受到网络市场的冲击,怎样才能实现网络和传统市场共赢,我们就必须通过调查和研究分析谁是主要竞争者,他们的战略、目标、优势和劣势,反应模式是什么。根据以上情况设计好自己的竞争情报系统,确定市场领导者,挑战者,追随者和潜在发展者,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获得市场机会。

7.通过在产品生命周期中定位和个性化市场供应品确定营销机会

产品生命周期是指在市场上产品通过导入,成长,成熟及衰退的过程。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更应该了解自己产品的生命周期,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根据产品利益的高低,及时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营销战略,同时个应该掌握市场的个性化需求,今天,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个性化消费越来越旺盛,尤其是网络市场,如果没有很好的了解市场,一味的追求大众商品的生产和营销这样对企业将很不利,因此只有了解自己的产品生命周期,及时创新,了解市场的个性化需求。这样才能很好的适应市场,获得市场先机。

三、电子商务企业环境下的企业营销机会的应用

通过以上确定的营销机会,电子商环境下的企业管理者更能认识客户的重要性,加强客户网络需求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加强企业内外信息报告系统,营销情报和调研系统的建设,更好的制定出适合自己企业的营销战略,积极的参与到市场竞争当中去,使企业的销售网络更加健全和完善,以便获取更广的市场空间,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总之,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比传统企业面临的压力和冲击更大,尤其是产品的销售,没有好的营销管理,就不能获得好的营销机会,企业的利润就无从谈起,只有企业在全面的分析企业当前面临的所有因素和问题,弄清楚自己所处的环境和自己的优劣是,尤其是在营销机会的获取方面,这样企业才能知道在什么阶段采取什么样的营销战略,推出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美]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第11版)[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李华:我国中小企业外贸网络营销方式探析[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3]级柠:现代企业网络营销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8

[4]孙思:BtoC电子商务模式下的消费者行为分析[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5](英)戴夫.查菲;菲奥纳.埃利斯-查德威克等:网络营销战略、实施与实践(原书第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6]利甫民:网络营销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7]级柠:现代企业网络营销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8

网络电影市场分析篇10

目前,网络自制剧凭借较高的影响力,吸引了较多的观众。电视剧与网络剧存在较多差异于审美意象方面,在尊重二者间差异的基础上,优化网络剧质量、丰富网络剧类型势在必行。本文针对二者的审美意象差异展开探究,借此深化对网络剧的认识和了解。

一、网络剧产生的必要性分析

现如今,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在这一时代背景中,传统商业少量优秀产品占较高利润的现状逐渐被打破,产品制作成本逐渐降低。在大众传播的引导下,电视剧播放时间内,相同类型的电视剧数量较多,随着观众数量的增多,它的传播内容要满足广大观众的文化需要,同时,电视剧肩负着文化传播的重要职责。同一电视剧内容在播放过程中,要迎合不同年龄、喜好人的艺术认同,电视剧工作者将其视为观众群体。观众群体共同认可的电视内容能够被及时满足,但是不同观众的差异性电视内容在长时间内未能充分满足,如何满足分众对电视节目内容的差异性需要,这渐渐成为电视节目工作者关注的重点,此时,网络自制剧恰恰能够占据这一空白市场,网络剧将产品和用户巧妙连接,用户能够借助这一平台及时获得适合的节目内容[1]。

二、传播特性的影响

网络剧作为艺术的一种,艺术具备的相关要素,网络剧也同样具备,具体包括创作者、世界、作品以及观众。社会进步的同时,网络传播在电视传播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网络传播不仅仅是传播形式的简单转换,网络剧借助新型媒体,像手机媒体、电脑媒体等进行同一时间不同画面播放,这与电视剧在内容播放上存在较大不同,网络剧的首播特点能够及时迎合分众需要,在这一特点的影响下,它能够宽泛的进行题材选择。针对某一热门题材,往往电视剧会在渠道、规格以及演员中占据较大优势。网络剧在题材表现、审查等方面占有一定优势,网络剧能够进行特殊题材播放,如玄幻题材、幽默题材、惊悚题材、推理题材等,上述题材在传统电视剧中不能随意播放[2]。

三、摆脱时间流

网络剧能够将播放的节目随时暂停、随地观看,传统电视剧只能提供特定时间内的特定内容,电视剧更加强调时效性。我国国内电视剧主要实施日播制,或者首播制,并且仅有少数商家及独一电视台享有节目首播权利,对其进行日播放,进而电视节目在制作的过程中,只有多集才能获得较高关注度,如果电视节目集数较少,那么在短暂的日播之后,观众会迅速转移到新的日播电视节目当中,进而较短集数的电视节目会被观众遗忘,它只能暂时存在观众的记忆当中。网络剧播放模式主要是首播制,或者周播制,网络观众迫于工作和学习,做不到定期观看日播电视剧,然而网络剧能够满足观众的观看需要,每七天一集的节目播放特点,在迎合观众需要的同时,还能留有大量时间接受观众反馈,进而根据观众反馈进行节目内容编排[3]。

四、作者、作品和观众

传统的电视剧只能为观众提供固定式屏幕,这不仅限制了观众对丰富信息接收,而且还不能满足分众对不同节目的需要,当电视剧观众数量逐渐减少的同时,电视剧节目内容创作者的创作动力也会逐渐下降,进而不利于电视剧作品的产生。网络剧能够提供分屏优势,即可以实现个人分屏,也可以实现大众分屏,不同观众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进行屏幕选择,以此充分满足自身的是节目需要。网络剧在制作之前,为了获得较多分众的关注度,在之前要进行全面的市场分析,通过市场分析准确定位制作方式、市场需要,要考虑的问题具体包括节目观众定位、观众性别、节目播放城市等级等,针对具体问题细化分析,能够影响作者的创作方向、编排特点以及剪辑方式,同时还会影响作品点击率以及传播范围。只有将关注点全面化、准确化、具体化,才能实现促进网络剧质量不断优化、影响力不断提高。

五、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自制剧与电视剧在审美意象上存在较多不同,除了在创作思路上二者较为接近外,无论是在播放模式、播放时间,还是在拍摄进度上,二者均存在较大差异。网络自制剧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借助技术优势、详细分析观众需要,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网络电影市场分析篇11

余额宝的推出为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开创了先河并使互联网金融得到迅猛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开放性在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网络安全风险。手机、电脑的木马及中病毒、密码或账号被盗等情况非常严重,给网络用户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一些用户利用不正当手段获取用户的账号及相应密码,有的绕过余额宝的风险验证机制就可利用互联便捷迅速地获得用户资金。尽管余额宝采取了降低用户网络安全风险感知的措施,但网络风险并未消除,反而强化了用户对网络安全的风险感知。这也会给用户带来一定的心理创伤及因赔付所致的交易成本。所以用户希望得到风险补偿,反之则会选择赎回。网络安全风险感知能够有效观察互联网金融资产定价问题,对网络安全风险感知和互联网金融资产定价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一、互联网投资者的网络安全风险感知情况

(一)风险感知与风险补偿

风险感知是人们对风险的直觉判断或态度的描述,影响着人们对重大事件的决策及日常行为。网络安全事件具有负面影响大和突发性的特点,给投资者的网络安全感知带来严重影响,并使其产生一系列情感反应,进而使投资者利用社交网络转载或该内容,甚至在转载或内容时带有一定情绪。这些情感性反应则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给其它投资者带来的负面情绪较大,影响其投资行为。此外,风险感知对管理层的风险服务保障措施及降低负面影响等具有促进作用。余额宝是互联网金融的重要形式之一,其利用互联网使交易费用大大降低,并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余额宝初期,普通投资者对其存在的安全隐患未能有足够的认识,其风险认知程度也较低。余额宝管理层对余额宝的安全隐患认知度也相对较低,其服务保障措施也非常匮乏,服务保障质量不高。而随着余额宝用户的增多及使用频次的上升,投资者的网络安全知识相对增强,其遭遇的安全事件也越来越多,该类投资者利用社交网络传播余额宝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这些知识的迅速传播和余额宝服务保障的滞后,使投资者的情绪变化较大,而余额宝管理层也会为吸引投资者和降低赎回、增加申购等采取有效措施,试图以此降低用户的网络安全风险认知。大量网络安全风险事件证实,高风险感知可以将投资者置于焦虑状态中,促使余额宝管理层采取有效服务保障措施,尤其是被曝光的余额宝被盗事件,事后余额宝在兑现相关承诺的同时也在大数据分析及网络安全技术方面加大资金、技术投入,以降低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而有效降低其投资者的安全风险感知。由此可见,投资者若较为理性,风险感知越强,其风险补偿的期望也越高。当其风险补偿同能够余额宝的回报率存在差异时,比如低于银行存款利率等,则会使投资者改变投资行为。因此,余额宝投资数量的增加,网络安全知识匮乏者和网络安全知识认知不足的用户越来越多,余额宝安全风险事件也越来越多,投资者也更加关注余额宝网络安全风险的存在问题。由此可以推断,网络安全风险感知同风险补偿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

(二)不同网络用户的风险感知

随着通信技术及网络的广泛应用,移动客户端和电脑用户的数量均显著上升。先关资料显示将近一半的网络遇到过网络安全问题。其中手机及电脑木马或病毒、账号、弥漫被盗最为严重,均在30%左右。尤其是移动用户的网络安全风险更大,移动客户端网络用户都大多有安全风险感知,其在使用相关的应用软件过程中,对网络安全缺乏足够的认知,但此用户的安全风险感知较高。电脑用户的安全风险发生率较低,据调查显示,我国超过97%的电脑网络用户安装有网络安全软件,此安全软件的安装及使用率显著高于手机网络用户。手机端网络用户不选择安全软件是因为不需要、占内存及没发生过安全事件是其主要原因,有此想法的电脑端网络用户的占比较小,在实际应用中,电脑端网络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也显著低于未安装安全应用软件的手机端网络用户。这一些遭遇到安全事件的群体中,超过一半者认为安装相关安全软件浪费精力和时间,30%的人群认为影响到自己的工作和学习。由此可见,手机端网络用户对网络安全的认知严重不足,而电脑端网络用户的网络安全认知则相对较高,这是因为多数电脑用户安全有相关安全软件。因此,如果发生网络安全事故,对移动网络用户的影响则较大。因电脑端网络用户的安全认知度比移动端网络用户较高,所以,移动用户的安全风险知识匮乏,其感知度相对较为强烈,以及要求的风险补偿也较高。

二、互联网金融资产定价的回归分析

由上述分析可知,移动端互联网用户的网络安全风险感知明显低于电脑端网络用户,其所要求的风险补偿也相对较高。按照上述分析来设计、选择样本,并对互联网金融的资产定价进行分析。

(一)数据分析

本文以2014年5月至2016年9月的余额宝七日年化收益数据为研究对象,并综合相关基金、股票等回报率对此进行回顾分析。Prewanret的中位数0.915%,均值0.964%,最大值3.241%,最小值-1.310%,标准偏差0.835%;prepcindex中位数4.765%,举止4.497%,最大值6.790%,最小值0.001%,标准偏差1.780%;wangrowth中位数-0.002%,均值-0.002%,最大值0.033%,最小值-0.029%;winrisk中位数0.028%,均值0.047%,最大值0.280%,最小值0.006%,标准偏差0.054%;listed中位数0.000%,最大值1.001%,最小值0.000%,均值0.268%,标准偏差0.441%;preshib-oron中位数2.915%,均值3.012%,最大值4.535%,最小值1.765%,标准偏差0.596%。余额宝的七日年收益均值达0.973%,0.915%为中位数,最小值及最大值分别为-1.308%和3.234%,此结果显示其收益率具有较大差异。总体网络风险感知的自然对数中位数及均值分别为5.479和5.617,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4.158进而7.299,此结果体现出余额宝每日总体安全风险感知的差异较大。移动用户风险感知中位数和均值分别是4.835和4.958,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四4.158和6.425,表明移动网络用户风险感知差异较大。电脑端网络用户风险管制中位数和均值分别为4.763和4.498,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是0和6.783,表示电脑端用户的风险感知同样存在差异性。

(二)回归分析

wanret=+1prewanret+2prepcindex+3wangrowth+4wan-risk+5listed+6preshiboron+通过模型分析发现,模型1显示余额宝七日年收益对当日收益的影响,且显示其对当日收益呈正相关性;模型2和3则是总体网络分先感知,其风险感知系数均为正数,表明余额宝为低收益的货币基金,按期望理论,用户安全风险感知强的用户关注损失,可见风险感知高可能更在意损失,其风险补偿也较高。模型5、4是移动端风险感知,显示移动网用户安全风险感知度低,移动端网络用户对于网络安全带来的危害缺乏足够的认识,使其对网络安全风险感知最为敏感,且余额宝投资者会利用是手机微信、微博及QQ等社交软件将各种余额宝被盗的信息进行传播,这些风险负面信息的传播会影响投资者的心理,处于多种目的,其也会再次利用此社交软件传播负面信息,进而导致移动端网络用户投资者能够在百度搜索中了解和确认余额宝的负面信息,致使其安全风险感知上升。可见,移动端网络用户投资者关注网络安全风险越多,其网络风险感知度也越高,所追求的风险补偿也会相应提高。模型6则是电脑网络用户感知,其系数显示为正数,表明电脑端网络用户投资者的安全风险感知对获得风险补偿的要求较低,此结果显示电脑端用户的风险补偿较低。但是,随着余额宝互联网金融地位的上升,其在普通投资者心中的品牌地位得到强化,尤其是其成功上市后,投资者对余额宝的认同感进一步提高,其投资群体不断增长。投资者数量的上升也推动着余额宝管理者不断优化余额宝安全管理系统和强化用户体验,在网络安全方面投入更多的物力和财力,以保证其服务的安全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者的网络安全风险补偿诉求。投资者对余额宝安全风险感知中风险补偿的诉求相对降低,可能是由于投资者认为余额宝成立后的被盗事件较少有关,并且一旦发生被盗事件,被盗资金能够得到全额赔付,因此投资者认为其相对安全和稳定。在对模型2分析后发现,总体网络安全感知同移动端网络用户的安全风险感知较为一致,模型3中,不管是余额宝上市前或上市后,电脑端网络用户投资的网络安全风险感知度均无明显变化,这表明电脑端网络用户投资者的安全防护较好,风险感知度相对较弱,因此,电脑端网络用户对安全风险感知的风险补偿要求不明显。

(三)市场资金分析

在对市场资金分析中发现,市场资金宽松时投资者风险感知的风险补偿明显高于市场资金从紧时,此结果表明,市场资金宽松是资金市场回报低,按期望原理,投资者高风险感知度而市场回报则较小,投资者关注的是资金风险,此时管理层为降低赎回吸引投资则会满足更高的风险补偿诉求。同时,移动网投资资金宽松时因市场回报低而使其风险补偿能按要求获得,而在资金紧张时因回报高其不可能获额外风险补偿要求。电脑网络用户在资金宽松时回报低,其风险补偿诉求高,反之,其收益高时也不能额外要求风险补偿。总之,互联网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借助于互联网平台的低成本,金融理财产品得到迅速发展,进而聚集了大量资金及其投资者。然而,网络安全问题始终威胁着网络交易,网络安全风险隐患也成为人们网络消费理财的关注点,一些网络被恶意利用,投资者的资金安全受到威胁,因此,投资者的安全风险感知便产生了。网络安全风险感知的考察,能够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特征及其资产定价情况,并为其提供了较好的试验探索机会。本文利用余额宝相关数据资料集文献来测量、探索余额宝用户的网络安全风险感知情况,以其风险互联网金融资产定价同网络安全风险感知的问题。通过分析发现,网络安全风险感知度同其风险补偿要求相关,风险感知度越高,其风险补偿的要求也越高,网络安全风险感知同风险补偿及资金定价等存在显著正相关性,风险感知度越高其风险补偿也越高,但其资金定价则同市场资金的宽松和紧张程度显著相关。

参考文献:

[1]张维、武自强、张永杰、熊熊、冯绪.基于复杂金融系统视角的计算实验金融:进展与展望.管理科学学报.2013(6).

网络电影市场分析篇12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7-0147-03

引言

2014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额达到2.8万亿,增长48.7%,仍然维持在较高的增长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网络购物交易额大致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7%,年度线上渗透率首次突破10%。2014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中淘宝网在网络购物市场品牌渗透率高达87%,总成交额1.172万亿人民币,占总的网络购物市场成交额的41.9%,天猫总成交额5 050亿人民币,占总的成交额的18%,但是在B2C中占比超过六成。可见,阿里巴巴集团仍然是我国网络购物平台的霸主。在此背景下,本文以阿里巴巴旗下最大网络购物平台淘宝的数据为基础,来分析网络购物与城市经济发展的相关性问题。

一、网络购物快速发展的原因

(一)价格具有优势

由于网上商品省去租店面、召雇员及储存保管等一系列费用,同时网络购物是消费者与销售者的直接对话,省去了很多中间商。所以网购的价格一般比商场的同类商品要便宜,这使得网络购物具有价格优势。

(二)减少固定成本

成本永远是销售者考虑的重中之重。对于实体店来说,网店的成本相对较低,大大降低了开店门槛。网店省去了开设实体店所需要承担的,包括房租、水电费、员工开支、管理费等大部分经营费用。同时,网店可以根据订单进货,不会因为积货占用大量资金。据调查,如果在中等城市,开一家实体店的最少投资会在5万元以上,而在网上开一家一般规模的网店,除了硬件设施,有个一两千元的启动资金就可以了。

(三)突破传统因素限制

网店基本不受营业面积、营业地点、营业时间这些传统因素的限制。网店的商品数量不会被店面面积限制,一般网店都可以摆上成千上万种商品。网上开店基本不受经营地点的限制,网店的流量来自互联网,即使销售者与消费者空间距离很大,也不会影响到网店的经营。网上开店,也不会受时间限制,只要销售者愿意,可以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不停地运作,无论何时都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服务。

(四)潜在顾客范围广泛

由于实体商店都受到营业地点一定的限制,因此其潜在顾客范围也是有限的。但是网店则完全不受营业地点限制,顾客是通过互联网进入网店的,因此从理论上讲,只要是上网的人群都有可能成为商品潜在购买者,大大增加了销售机会。

(五)经营方便快捷

相对于实体店,在网上开店的手续及流程方便快捷。卖家不用花费时间来回于工商局和税务局之间,也免去了让人头疼的各种手续。商家只需花费几分钟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注册。在经营时,足不出户,通过网络轻轻松松就能将生意做到全国各地甚至是国外。

(六)更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

在商品流通上,传统销售因空间差异问题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容易造成商品积压或者短缺。而网店把流通的环节置于消费之后,消费者下单后销售者直接通过物流将商品配送至终端,减少了渠道层次,加快了商品流通的效率。

二、网络购物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根据已有研究表明,网络购物的交易额增长会引起经济增长,但是网络购物是怎样引起经济增长的呢?本文将网络购物的流程简化,即可以清晰地看到如下过程:

所以,在一个完整的网购循环中,主要有消费者、支付平台、销售者、物流公司这四个主体,本文主要分析消费者与销售者两个终端对于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在网络购物中受益最大的物流行业,支付平台便不再赘述。

(一)消费者――增加消费,扩大内需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购用户规模达3.61亿,其中手机购物用户规模达2.36亿,增长率达63.5%。正是因为拥有如此庞大的消费者群体,所以网络购物在拉动内需,加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将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国未来几年的经济增长将主要通过内需来拉动,到2020年,居民人均收入翻1番,但是,如果储蓄率还像今天这样居高不下、消费不足的话,就会影响经济健康发展。所以,经济发展需要网络购物来拉动国内消费需求。美国里根政府曾说过“供给自动创造需求”,但是一味地提高供给、拉低价格来刺激需求上升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以后应该是电子商务来创造需求,网络购物的节日促销典型地反映了电商拉动内需、创造内需的巨大能量。说是创造内需也不全对,需求其实是不变的,网络购物的作用是激活需求。网购在这方面的作用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它既是先进的发展方式的代表,方便快捷、便宜时尚,又比传统商业更加贴近消费者,品种丰富、海量个性,所以网络购物会成为今后中国商业流通的新增长点,网购与经济发展互动的空间将会非常广阔。

(二)销售者――从产出分析网络购物对城市经济的影响

本文以2014年12月淘宝全网数据为基础,将每个城市的商品数量和排名取对数,发现每个城市的商品总数量和其排名基本符合齐夫法则。这也就意味着:淘宝作为一个高度市场化的经营平台,它在空间上自然产生了某种程度的集聚。由于空间上的集聚,使得网络购物对城市的影响并不是均衡的,而是对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用商品指数和密度进行分析,发现,商品数量高度集聚在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密度最高的两个区域分别是长江三角区与珠江三角区―香港―深圳。从密度上看,北京虽然也较强,但却孤独地矗立在华北平原当中,并未与其南部的河北山东的各个孤点连成一片。

但淘宝商品和卖家的集聚程度并不一定意味着网络购物对城市的影响程度。对于上述三个城市群而言,其经济和人口本来就高度集聚,淘宝的集聚也可能只是一种附属现象。因此,某城市的淘宝指数高,并不意味着网络购物对城市的影响程度大。那么如何判断网络购物对城市的影响程度呢?简单地说,假如人们认为淘宝指数的集聚在某种程度上是城市经济集聚的附属现象,那么需要做的是把城市自身的经济集聚特征剥离出去,然后再看淘宝指数的变化。也就是说,需要将各个城市的淘宝指数和其总体经济指数合在一起进行综合比较。在这里,本文选择了城市的GDP作为被剥离的指标。笔者从《中国城市年鉴2014》中整理了相关城市的GDP指标,然后将每个城市的“淘宝指数/GDP指数”作为度量网络购物对城市影响程度的指标。在这个度量体系中,相同GDP的城市,淘宝指数越高,改变程度越大;相同淘宝指数的城市,GDP指数越小,改变程度越大。本文利用每个城市的“淘宝指数/GDP指数”进行分析,发现:这一指标密度最高的地区虽然仍在东部沿海,但和淘宝指数的空间分布已经并不完全一致了。网络购物对北京的影响作用大幅度地降低了,降到了与石家庄差不多的程度;网络购物对长江三角区的影响作用仍然极强,但其影响的重心则向南大幅移动,从上海移动至浙江中南地区;对珠江三角区的影响作用仍然极强,但在保持了原有影响的同时,其高强度影响范围向东侧沿海大幅度地延伸,一直连接到了福建沿海地区。这一结果在现实中拥有大量例证,浙江金华与福建莆田近几年的发展便验证了这一结果。

那么网络购物对那些城市的影响程度最大呢?我们把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再按照GDP排名,然后叠加了每个城市的淘宝指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个城市GDP指数和淘宝指数的关系:淘宝指数曲线偏离GDP曲线越高,网络购物对该城市的经济发展影响程度越大;越低,则网络购物对该城市的经济发展影响程度越小。数据显示,网络购物对于一二线城市的影响不如对三四线城市的影响,这也就为网络购物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物流公司――促进区域城市经济整体发展

可以说,物流公司的发展壮大一定程度上是网络购物引起的。当物流公司的发展与区域城市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时候,物流和区域城市经济的发展就可以达到一个平衡点,相互之间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使物流公司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对区域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如降低区域城市经济的运作成本,扩大区域内的就业岗位,优化整体区域内的产业结构,促进城市的产业布局等,而这些影响中的每一个都会带动区域城市经济的整体发展。

但是,目前中国的物流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物流发展落后于电子商务发展;物流服务制约电子商务平台的拓展;物流现状阻碍电子商务活动的顺畅推进;物流干扰消费者对商家进行客观评价。所以要积极改善物流现状,发展高规格的物流行业,进一步促进城市区域经济发展。

三、发展网络购物的策略

(一)向三四线城市与农村进军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网络购物对城市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区域并不是一线城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收入来源变得越来越多样化,GDP的收入来源也不再依赖某一行业或某一领域经济的单方面增长。一二线城市经济收入来源多样,结构较为合理,网络购物渗透率基本饱和,不需要再加大力度发展网络购物。相反,三四线城市与农村网络购物发展相对落后,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网络购物对于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相对较大。

(二)加速向各行业渗透

随着网络购物进程的加深及网络销售商品品类的不断扩充,除了电商行业内先发品类如服装、3C家电、化妆品等线上渗透率不断提升外,偏服务及体验的产品如商旅、保险、基金等产品的线上发展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此外,重服务的家装电商、医药电商等也开始快速发展。

(三)完善网络购物的法律法规

要建立专门的关于网络购物方面的法律。由于网络购物的特殊性,使得现有法律、法规针对性差、适用性不强,甚至在处理一些网络购物纠纷案件时根本找不到适合的法律依据,现有法律远不能适应网络时代要求。因此,我国建立和完善网络购物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赔偿责任承担主体、合同模式、权利与义务、纠纷处理机制、赔付途径等做出规定。

(四)建立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保证网络购物的顺利完成

首先,各地政府应加强对物流的重视程度,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大力培养物流方面人才。其次,利用我国运输企业众多,厂商在全国建立了众多连锁机构这一优势,优化配置这些资源,建立跨地区的专业物流通道。以此来降低成本,形成整合服务网络,提高物流服务水平,解决货物配送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参考文献:

[1] 吴育为.刍议网络支付手段(支付宝)对于新经济模式发展的影响[J].信息与电脑,2014,(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