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合集12篇

时间:2023-12-05 11:12:47

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篇1

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曾说过:“每个人在他们幼年的时候都是科学家,因为每个孩子和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的奇观怀着好奇心和敬畏”,他们时时刻刻都在探究周围的事物。但由于他们的年龄小,他们的探究只停留在经验的基础上。我们科学课就是要引导学生感受科学的探究,使他们成为“会思考”“会探索的智慧的人”。

“科学探究室”为我们把学生培养成为“会思考”的人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场所。在“科学探究室”里,学生可以懂得“潜水艇的原理”,可以清楚地感知什么叫“静电屏蔽”,可以制作出“人工彩虹”,还可以明白“地球为什么是圆形的”道理――我们可以利用科学探究室中的设备让学生感受科学的探究:可以通过学生观察“自动上坡的旋转体实验”,让他们自己探究为什么会上坡的奥妙。可以通过让学生玩“手动仿古鱼洗实验”,使他们探究“水为什么会溅出来”的道理。从这一个小小的课题里,学生体会到科学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体验了如何做才叫科学的探究。每一个小课题,学生都会像这样,初步感受科学探究的方法、过程,而真正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探究还有科学的方法,也体验了科学探究带来的快乐。

二、积极营造实验的氛围以培养学生探究的个性

研究认为,如果对新奇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探究的欲望。兴趣越多,求知欲越强。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与老师思维的灵活性、丰富性和学校的氛围密切相关。因此,老师和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引起探究兴趣的环境,唤起学生的探究意识。“科学探究室”恰为学生探究能力培养和探究个性的形成提供了物质的基础。

1.启发猜想。课堂上我们要利用“科学探索室”的实验仪器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和时间,鼓励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思考,、去猜想。如实验前先启发学生猜想:袋鼠是上爬了,还是下滑了;潜水艇的上浮与下沉和哪些因素有关等。教师力争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告诉学生科学家的新发现也离不开猜想,这是培养自己探究能力、形成探索个性的最基本的方法。通过启发学生猜想,使学生体会到重要感、主题感,实验后又增加了一份成功感。

2.鼓励操作。学生动手实验最能直接培养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通过动手掌握操作技巧,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接受情况设计一些实验,布置课外小实验从而既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也为学生参与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亲手做实验,亲眼观察实验现象,亲自归纳实验结论,通过实验不仅锻炼了操作技巧,而且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成果,体验到其中的乐趣,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意识。如当学习了有关地球的知识后,就让学生根据科学探索室所提供的材料设计“地球是球体的”实验,再如当学生有了“折射、反射”等概念后,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科学探索室的材料制造“模拟彩虹”等等。

3.做后思考。实验结束后,对实验记录数字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论,让学生受到从特殊到一般的逻辑推理方法的熏陶,并认识到数字对研究科学问题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推理的方法。每次做完实验我们都应鼓励学生对实验装置、步骤、结论多问几个为什么,并探讨怎样会更好,每个学生要有属于自己的问题,自己的见解,自己的发明。这是一个人探究能力的表现,谁越能表现自己,谁的探究能力就发展得越快。

三、使学生在试探究、做探究中培养探究的能力

1.在“试探究”中培养探究能力。“试探究”是一种对科学家、教师的模仿,在此过程中,学生对探究会有深一层的认识。我们教师应充分利用探究室的材料,如怎样制作“望不到尽头的长廊”,怎样证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等。我们要鼓励学生遇到困难时不退缩,碰到问题时不害怕,发展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科学思维素质、思想品德素质。

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篇2

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教学切入点。首先,教师要善于利用演示实验的积极教学功效。演示实验通常是那些具备一定危险性,或者是以学生的实验能力与实验水平还难以操作的实验内容。然而,不少需要演示的实验内容中都包含着非常重要的教学知识点,这也是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将其得以呈现的原因。在这部分实验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要让学生仔细观察整个实验过程,并且可以通过思考问题的设计来让学生参与到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特定的实验现象以及实验结果或者是实验产物等来让学生思考相关的问题,并且有意识地引发学生的分析探究。这会让教学过程变得更加丰富,也会很好地实现在演示实验中锻炼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教学目标。很多演示实验都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良好教学素材。比如,演示20℃的金属钠投入到82~95℃的水中的反应实验,产生的实验现象是金属钠在投入到水中的瞬间,浮于水面并发生非常剧烈的反应,多次试验最后都会发生燃烧。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探究相关问题,比如,结合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思考精确的金属钠的密度要怎样获得等。通过演示实验和问题设置,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并且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善于发挥演示实验的积极教学功效,要通过有效的知识呈现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这才是更为有效的实验教学模式。

二、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展开分析探究

教师同样可以丰富学生实验探究的形式,可以以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于特定的实验主题展开科学探究,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策略。有的实验探究问题学生一个人可能很难将其解答,对于这样的内容则可以组织学生间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让学生借助小组的力量来共同展开对于很多问题的分析与探究,让大家集合集体的智慧,共同为很多问题找到答案。这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教学过程,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让很多问题的解答更容易,学生们在彼此思维火花的碰撞中,也能够让自身的思维受到引导与激发,这些都会成为学生在实验课堂上的积极收获。

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篇3

我们要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获取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并体验过程,了解科学方法,同时受到科学价值的熏陶。通过探究,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科学知识,培养了科学素养和能力。课堂教学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主阵地,在新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是主要的途径。如在教八年级“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这一内容时,首先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同学们在寝室里晾的湿衣服,为什么有时干得快,有时干得慢呢?”在几个同学简单地说明原因之后,接着又提出:“液体蒸发的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呢?”让学生猜想。通过探究,使他们深刻地理解了科学知识,培养了科学素养和能力。同时,我们教师要对学生的探究成果以及成果的表达交流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能更加积极地参与探究活动。课堂教学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主阵地;在新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是主要的途径。

二、在探索实验中开展科学探究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多设计探索性实验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如:在学习《大气压》时,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我用一个空的易拉罐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过一段时间后,看到有“白气”冒出就停止加热;用橡皮泥把冒气的小孔堵住后,发现易拉罐压瘪了。紧接着,我设置了这样的疑问:“易拉罐为什么会变瘪呢?”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于是对此问题进行了大胆的猜想:⑴可能是易拉罐内部变为真空;⑵可能是因为铝皮的热胀冷缩;⑶可能跟外面的大气压有关:⑷可能是易拉罐内部空气温度变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课堂组织者的教师不能盲目地对待这些问题,不能全部解决,也不能都不解决这些问题。围绕这些大大小小的问题,教师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而要找到一个能激活学生探究兴趣的中心问题,力求激起学生的“疑”,并促使学生想办法解“疑”,在解“疑”过程中诱发学生争论。而争论应该是真争论,应该是学生对容易混淆问题的争论,争论的目的应该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更开阔视野和思路,而不是为了争论而争论,让争论流于形式。教与学应该做到和谐与统一,形成合力,教与学的共同指向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

三、在开放性问题中开展科学探究

进行开放性问题教学,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开放性问题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在于强调学生获取新知识的体验,在于强调学生探究新知识的经历,是又一种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

四、在课外活动中开展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篇4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的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不断涌现,对社会和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在推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生活方式转变和思维方式变革的同时,对每一位当代公民的科学素养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基础性课程,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小学科学课程的主要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初步了解与小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运用科学解决实际问题表达与交流能力;使学生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科学与探究的好奇心,具有创新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为今后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活动性课程,把探究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强调通过学生参与动手动脑活动,学习科学知识,了解科学探究中的具体方法和技能,提高科学能力,发展科学态度。因此,在日常科学教学中,注重对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对此作探讨。

一、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什么是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是由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构成的。各能力相辅相成,协同作用,对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创新精神,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以及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提出问题: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可供探究的问题,或者直接给出要探究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

2.建立猜测与假设: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提出的问题可能出现的答案,作出猜测和假设,并经过讨论、思考作出初步的论证。

3.制订方案:根据科学探究的要求,设计实验方案,包括选择实验器材等。

4.收集事实与证据:收集并整理通过实验得出的实验现象、实验数据,以及其他与猜测假设有关的资料、信息等,为验证猜测与假设做好充分准备。

5.解释与评价: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得出事实证据与猜测假设之间的关系,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得到结论。

6.合作与交流:用口头或书面等方式表达探究过程的结果,与他人进行交流讨论时,敢于发表观点,倾听并尊重他人的意见,与他人存在不同之处时,能与他人进行讨论,不断反思,并提出改进的具体建议,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二、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意义

1.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学生创新思维的源泉。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在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的前提下,教师可让学生体验探究的全过程,通过分析、归纳,自行得出结论。这种教学形式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得到充分发挥。

2.有助于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合作能力。新课改提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要求改革传统教学方式,改变课堂中“没有学生”的现象,变注重学习结果为注重学习过程;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学生接受式学习为探究式学习,广泛应用探究教学、问题解决、情景教学、合作教学、开放教学、实践教学等行之有效的模式,积极探索转变学习方式的新途径。

3.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要创造,非你在用脑的时候,同时用手去实验;用手的时候非用脑去想不可。”科学探究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这种形象、直观的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手、脑及各种器官协同作用。教材中有些实验装置不够完善,有些实验现象不够明显,有些实验设计不够合理。通过各种探究活动,师生共同改进实验原理和装置,学生亲身体验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4.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发展知识迁移能力。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是一门与其他学科有密切联系的课程。它强调多个学科领域知识的相互渗透和联系整合,注重自然世界的整体性和科学各领域共同的教育功能、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它与并行开设的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课程相互渗透,科学学习能丰富其他学科的内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会影响科学学习。如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结论的总结体现了学生语文文字的表达能力;五下的第一单元《沉和浮》涉及体积大小,要用到数学知识等。虽然小学生的知识有限,但在实验教学中如能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促进他们对知识的探究,就会为他们将来成为复合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途径

小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在日常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1)科学课的地位得不到重视:在小学阶段把语文、数学和英语视为主课,学校、家长和学生都重视。科学课是副科,在绝大部分山区家长和老师的思想里学不学都没关系,只要把语文、数学和英语学好就行,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不重视科学课。(2)教师资源比较缺乏:学校专职的科学教师比较少,基本由其他非专业老师兼任。(3)学生科学素养有待提高:山区小学生知识面狭窄,获取信息途径匮乏,动手操作能力差强人意,对常用实验仪器使用不规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

鉴于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从以下方面提高山区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1.精心设计趣味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唯有学生爱上科学课,才会有持之以恒的求知兴趣,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精心设计趣味实验,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就水到渠成。因为学生有了兴趣就会思考,有思考就会发现问题,有了问题就会探究。问题是一切探究的伊始,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开端。

在《磁铁有磁性》这节课上,我利用小游戏“钓鱼比赛”导入,结果一名男同学将所有的“鱼”都钓走了,女同学空手而回。学生的情绪非常高涨,同时让男同学公开获胜秘诀是钓鱼竿下有磁铁,就此引出磁铁的性质,让学生以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进入本堂课的探究学习。类似的趣味实验还有很多,如混合小苏打和白醋,让套在锥形瓶口的气球鼓起来;让“无字天书”显现出字,等等。

2.保护好奇心,引导学生探索,鼓励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寻找答案。用眼看、用脑想、用嘴说、动手做,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鼓励他们发现、提出问题。问题提出来后,教师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让学生自己操作和相互讨论。在教师的引导和建议下,学生自己观察、提问、动手实验、搜集证据、验证结论。

《点亮小灯泡》的引入环节是我为每位学生提供了一根未经处理的导线。刚开始时都不能点亮小灯泡,在我的引导下,慢慢有同学成功了。让他们上台展示述说,两名同学合作,将导线的截面分别紧贴灯泡和电池的连接点,结果灯泡亮了。在他们的示范下,“亮了,灯泡亮了”的欢呼声越来越多,待导线收上来时,部分导线的两头已被学生剥去了“外衣”。看到此现象,我非常欣喜,虽然课时数由1课时变成了2课时。

3.利用教材中的活动,设计多种参与方式,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通过自学、讨论、评议、师生交流等多种教学手段,把课堂还给学生,使教师成为组织者、指导者,多让学生各抒己见,倾听学生意见,与学生配合,引起思想与情感的共鸣,努力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品质。

《金属热胀冷缩吗》这课的第一个探究活动,我并没有告诉学生该如何操作及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而是向学生抛出了三个问题:(1)该活动需要哪些实验器材?(2)在活动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3)这个活动的操作步骤是怎样的?学生先带着这三个问题自行阅读思考,接着小组讨论,再汇报交流,最后动手操作。一系列环节下来,实验效果非常好,学生印象深刻,知识点掌握牢固。

4.变“扶着学生走”为“让学生自己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合作能力。传统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实验内容学生仔细听,教师提问学生答。这种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新,不利于学生主体精神的培养。我们要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通过阅读、研讨,自己确定实验步骤,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巡堂只做启发和点拨。

在教学《简单电路》这一节内容时,根据山区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动手操作情况,我将一课时的课拆成两课时上。第一课时的内容是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材料包里的材料,连一个简单的带灯座的电路。最先连好的同学上台展示述说连接过程,连接好但不亮的学生寻找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再根据全班情况,教师讲解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接着让学生继续连,还不会连的同学可以向同小组已连接成功的同学请教。第2课时的内容是在第1课时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尝试用2个小灯泡、2个小灯座、3根或4根导线、1个电池盒和1节电池组成电路,并用不同的连接方法让灯泡亮起来。在此活动基础上,将1节电池变为两节电池继续连。通过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了学生对电探究的兴趣,发展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教师要上好每一堂科学课,就要立足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出于教材而不盲从于教材,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形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掌握一定的探究思维方法,感受探究的乐趣,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新一代复合型人才。

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篇5

1.素质教育的要求需要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并把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发展重点,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核心,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联系起来,在教学中创设适宜的探究问题,形成主动的、活跃的、和谐的气氛的学习过程。因此,素质教育的要求需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多采用探究式教学,使学生通过质疑、探究过程,从“学会”向“会学”转化,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2.科学新课程顺应探究式教学

宁教版《化学》内容的选择,教材知识的结构编排等顺应探究式教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化学新课标教材中实验教学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体现在实验内容的选择、实验的呈现方式等方面外,还增加了一部分突出科学探究的实验和突出过程体验、科学方法渗透的实验,而且实验不再分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需要学生做的实验增多。教材知识结构的种种变化,目的是强化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自主性,增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及探究能力的培养。而且教材中还增设了一些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等密切相关的科学小探究,这样可以从熟悉的知识、现象入手,也可以以光盘、实验、多媒体影视中大量的现象为素材,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将新知识置于问题情境中,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通过探究分析解决问题,获得新知识。教学中教师应顺应教材知识的结构安排,提供给学生探究空间,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思维品质、习惯、能力。

例如,学习金属腐蚀时,让学生观察自行车、护栏、铝合金等的生锈,进行调查分析,探究生锈因素及防锈措施,做到掌握第一手材料,增强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相关内容的兴趣,获得新知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

二、注重科学探究的过程教学,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逐步树立科学探究的精神,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1. 教学中注重科学探究过程的引导

一个相对完整的探究活动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试验、收集证据、分析与评价五个环节。

(1)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如果没有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就不能提出问题,科学探究便无从谈起。在探究教学中要求培养学生洞察质疑问题的能力,自主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

“最精湛的教学艺术,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敢于质疑,敢于思索,逐步形成思考的能力。如何提问?首先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问题生长“的土壤,使学生想问;进而引导学生针对内容从不同角度以适当方式提出问题,培养问题意识及思维方式,通过一次次探究在潜移默化中逐步交给学生提问方法,形成提问技巧,使学生想问、会问、善问,提高学生提问能力,最终形成提问技巧。

(2)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先导。引导学生做出合理的猜想与假设,能帮助探究者明确探究的方向和内容,从而为有目的的制定探究计划,设计实验方案奠定必要的基础,避免盲目性,培养学生探究的逻辑思维品质。

(3)制定计划对完成科学探究起引航作用。引导帮助学生制定合理完整的科学探究计划,才得以使科学探究活动有计划进行,顺利完成,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效率品质。

(4)实验与收集相关证据是进行科学分析的依据。实验现象和相关证据是科学探究得出结论的依据,探究过程中应引导如实纪录实验现象(如化学实验中出现的色、态、味、温度等的变化)、数据等,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严谨品质。

(5)分析与评价:收集的实验数据并不等于探究的结论,实验数据是对实验事实的客观纪录,探究的结论是在实验现象、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论证所得出的结论或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在科学探究中,分析与评价是得出正确结论不可缺少的环节,及时恰当分析与评价有利于激励学生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养成严谨科学态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也离不开教师的分析指导作用。在学生探究阶段,教师要融入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巡视学生探究情况,及时给以指导,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缺陷,使学生选择最合理或设计更合理的方案,避免实验的盲目性或误入歧途等,推动探究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篇6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是灌输――接受,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是:听讲――记忆,理解――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往往被老师牵着走,教师设计好教学的每一步,实际教学时来回控制,把学生引向预定的结果,而当学生提出与教师的预定结果不相一致甚至相反意见时,往往被教师斥之为“异想天开”、“胡思乱想”,从而扼杀了学生猜想的天性,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对学习缺乏积极性,不愿意思考问题,只是盲目地等待教师给出的正确答案或结论,以此养成了学习上的被动与惰性,毫无疑问的,当他们迈出校门走向社会时必然缺乏竞争力,缺乏创新的激情与活力。现今,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茶地进行,广大教师试图用探究性教学来改变这一切,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很好的发展与培养。但是,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上,探究式教学往往流于这样一种形式:教师引导学生遵循课本上正确的推理逻辑,预定的探究程度和表面的实验操作,来验证书本上科学知识的正确性。这样的探究教学必须会使学生形成这样的科学观与探究观:探究学习、科学实验只不过是在证明一个已知结论的假设而已。这样的探究学习其实已失去了探究活动的浓郁味道和勃勃生气,名为探究,实为外显,表浅的实验操作与验证,学生的探究体验肤浅,更谈不上对知识真伪的辨别与意义构建,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失去科学探究的热情与兴趣。因此,笔者认为,面对一个问题,需要开动脑筋,大胆猜想,提出各种可能的假设,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设计与验证,才能使学生真正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艰辛体验挫折感与成就感。从而真正起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这才是科学探究的精神所在,也是探究教学的目标所在。

二、猜想的重要性

首先从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来看,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在这一过程中,提出猜想,树立假设是科学研究问题的核心环节,它决定探究的方向,同时又是学生认识事物的第一自我判断,对于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而言,应该说,提出猜想,树立假设比验证更为重要,没有对问题探究的猜想与假设,染色也就谈不上验证,因此,在学生的探究式学习中大胆而正确的猜想与假设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从猜想的思维过程看,猜想是指在观察、操作或根据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问题的发展趋势或本质规律进行归纳,判断的思维过程。因此,猜想并非瞎猜,是以一定科学事实和理论为依据的,具有科学性的特点。同时,猜想又是一种超前思维,具有一定的猜测性,与已成为真理的理论相区别,它的结论是否正确还需通过实践检验,因而具有证伪性的特点,它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与验证欲望,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再者,猜想又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一切创造活动都需经过认真思维,作大胆猜想才能实现,猜想思维往往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直接涉及事物的本质,重新排列已有的认识,创造出新形象,或在已有认知基础上提出新的见解,这些正是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因而猜想具有创造性,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猜想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最佳途径。

第三、从现代教育心理理论来看,猜想符合学生好奇、大胆、敢于尝试的心理特点,猜想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能的自由空间,当学生发现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并为实验所证实时,心理就会产生一种满足感与成就感,因而更能促进其探究问题的兴趣;当学生的猜想被事实证明是错误时,在其脑海中便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其对知识真伪的辨别与体验,并为构建正确的知识体系作准备,只要正确引导,亦能激发其再度猜想,探究的热情,以满足自身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内心深信,科学探索的发展主要在于满足对科学的如步与对纯粹知识的渴求”;因而,猜想之于学生各方面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四、从自然科学的发展史来看,猜想思维在基础学科的发展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并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道个顿(原)假说:阿佛加 分子假说:促进了当时化学研究的深入与发展;胡克关于物体相互作用与距离平分成反比的猜想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法拉第由“电生磁”进而大胆猜想“磁生电”而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并为电与磁统一奠定了基础,普朗克关于能量量子化的猜想打开了近代物理学的大门……可见伟大的猜想造就了非凡的智慧,科学是从想象开始,没有想象就不可能有创造的意向,便不能进行创造,只有想象和大胆的猜想才能产生假说,同时想象和猜想又能激励创造。因此,在物理教学与实践中有意识、有计划地鼓励、培养学生的科学猜想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学生猜想能力的培养方法

首先要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猜想习惯

传统的灌输――接受式教学,教师总是要求学生课前先预习,课堂认真听,课后要复习,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其实已知道相关的结论在教学过程中其实不可能有异于书本知识的猜想,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显然是不利的。因此笔者认为采用探究式教学,教师首要的一条是不能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只有把学生置于一种未知结论的情景下才能有效地开展猜想与探究。笔者曾经听过一堂县级公开课,教学内容是《库仑定律》,任课老师试图用探究式教学,师生共同猜想――实验验证的出点电荷相互作用力大小计算公式――库仑定律。当教师要求学生猜想一下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有学生马上回答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与两带电体间的电量的乘积成正比,与点电荷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学生马上将结论得出,弄得上课老师十分尴尬、被动。事实证明,学生在已知结论情况下是不可能真正进行猜想的,因为一切的猜想与假设在已知结论面前是显得那么的多余和苍白无力。因此也就谈不上对科学知识获得过程的体验,从而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同时要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探究点,注意预设问题的梯度性设问必须由易到难,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究,养成对问题的猜想探究的好习惯。

其次、改变教学观念,营造猜想氛围

试想,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板着一张脸,学生绷着一张脸,在老师不看置疑的权威目光下,学生能进行大胆的猜想吗?实践证明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师生互动的探究活动中,教师应发扬民主教学,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任命者,要摒弃“师道尊严”旧思想、旧观念,积极投入到学生群体中去,与学生打成一片,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猜想,敢于提出问题,敢于提出不同见解,敢于大胆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真正让学生畅所欲言。当学生的猜想与假设合理时,教师要进行表扬、鼓励,当学生猜想出现错误或偏差时,教师要进行引导和纠偏,师生共同对猜想与假设进行讨论,设计与实验验证,共同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实践证明,只有在这种民主、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毫无压力地解放思想,大胆猜想,积极探究,其创造潜能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发展。

第三要适时启迪,培养学生的猜想信心

“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猜想的重要性。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机地渗透科学史中科学家由大胆猜想而导致重大科学发现与科研成果的事例,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灵感”和意向,例如在进行有关电磁感应中,可以引导学生模仿法拉第由电生磁的实验事实,逆向思维作出磁能否生电的大胆猜想,进而进一步引导学生一起探究如何能使磁生电,如何设计实验检测出由磁生电的电流?如何由把导体棒置于强电场中使其产生电流的静态思维,到移动导体棒的动态思维,而发现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并进一步猜想,如果导体棒没有切割磁感线运动能否产生感应电流?并最终发现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这一科学结论,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一步启发和引导学生猜想这一产生感应电流的闭合回路中的感应电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设计实验来定量讨论探究它们之间的定理关系,并最终由实验定量的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律的数学表达式,在这一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是学生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当学生进行猜想的,教师要善于抓住其创意加以表扬,培养其猜想的积极性自信心。有了猜想后,还要注意培养学生不管正确与否都要亲自动手与证明的良好习惯,一旦猜想被证实,学生就会有一种成就感,猜想的积极性会更高,而一旦学生的猜想不正确时,教师要注意适时启迪与引导,有意识地保护学生的猜想积极性,并且教师也可以把自己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去积极参与学生的猜想与反驳,有时甚至可以有意提出错误的猜想与假设,被学生所反驳、证伪,这样,既能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究的巨大力量,同时也能使学生深切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的能力,也才能使学生走出学习只是为了用正确结论去解题的应试教育的误区。

第四要开展多种活动,提高学生的猜想能力

除了在课堂教学上采用探究式教学外,为了提高学生的猜能力,在课外教师还可以提出不带结论的问题去让学生去讨论,辩论去猜想,或以小论文形式,或以辩论会形式或以设计小实验、小发明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猜想能力。例如,在进行磨擦力知识教学后,可以以“假如没有磨擦”为题,要求学生以小论文形式展开大胆而合理的猜想,世界将会怎么样?我们的生活将会有哪些改变?再在进行完有关万有引力知识教学后;可以布置学生思考,结合宇宙大爆炸理论,布置学生猜想,万有引力作用使天体间有相互靠近趋势,而大爆炸理论认为现在宇宙还处于不断膨胀之中,今后宇宙演化趋势如何?是一直膨胀下去?还是要回塌宿回来?等等,象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它要求我们广大教师充分挖掘书本知识及课外活动的探究点以提高学生的猜想能力。

当然猜想毕竟是猜想,在进行论证前不能作为真命题,教师可举出一些不正确事例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教育,为防止学生胡乱猜测或模式化,可以让学生充分地猜,并要求说明这样猜的理由,与此同时,我们教师要积极加以引导。一位哲人说得好:“知识是创造的基础,想像是创造的翅膀”,而想象的主要形式是猜想,让我们放飞猜想的翅膀。尽管有时猜想的结果可能是错误的。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努力去开发和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多的培养出言于想象力,富于创造性的人才,以适应与促进时代科学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篇7

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吃透它的基本要素,“吃透”基本要素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涵义:

1. 要清楚科学探究的几个要素

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该途径涉及到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多个要素。曾经有教师跟我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我先问他有多少学生知道科学探究有多少个要素,他的反应很茫然。学生如果不清楚科学探究有哪些要素,自然就无法自主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也就不可能掌握科学探究方法,更不可能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我们一定要明白,只有让学生清晰了科学探究的要素,在脑海中建立起了科学探究的模型,才能让科学探究成为学生自主和自觉的行为。

2. 要理解要素之间的紧密联系

只是知道了科学探究有几个要素还不够,因为探究各要素不是独立的,而是有着紧密的联系。“提出问题”就是确定了整个探究的方向和主题,也为“猜想与假设”明确了范围;“猜想与假设”是在“提出问题”范围内判断可能性,也为“制订计划”明确了目标和方向;“制订计划”是针对“猜想与假设”设计的方案,也是“进行实验”的活动依据;“进行实验”是在“制订计划”的指引下开展的实践活动,也为“收集证据”提供了事实依据;“收集证据”是对“进行实验”的有关现象和数据的记录,也为“解释与结论”提供了实践证据;“反思与评价”是对探究过程、探究结果和个人参与的评价,也为“表达与交流”进行梳理、整理和提炼;“表达与交流”是对探究成果的分享和交流,是科学探究活动教育意义的升华。科学探究的各要素之间承上启下,互为因果,理解其间的紧密联系,有利于建立对科学探究的整体思维。

3. 要领会每个要素的内在要求

在建立了科学探究各要素整体认识的基础上,还需要认真领会每个要素的内在要求。“提出问题”是在问题情景下,抓住问题矛盾的冲突,发现有价值和意义的问题;“猜想与假设”是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推断问题涉及原因的所有可能性;“制订计划”就是设计验证假设的方案,包括活动方案和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本身就是一种验证性实验,包括定性和定量两种实验方法;“收集证据”包括记录实验前后发生的变化,以及运用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间接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就是对事实与证据进行加工处理,初步判断事实证据与假设之间的关系,并得出合理的结论;“反思与评价”就是对探究结论进行可靠性评价,并对探究过程进行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认识;“表达与交流”就是对探究结果进行加工,变成作品,与他人进行讨论、交流和分享。领会了每个要素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准确把握思路和方法,形成正确的科学探究思维。

二、科学探究教学要讲究基本策略

要把科学探究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做到既能熟练驾驭科学探究教学方法,又能真正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就一定要讲究方法和策略。

1. 要建立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模型

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完全熟悉科学探究的构成要素,在脑海里建立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模型。课标确定了科学探究由八个要素组成,其实就是科学探究的八个环节,这八个环节构成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模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教材设计的科学探究主题,往往只是活动探究的情景,或者是问题的分析与探讨,没有包含科学探究的全部要素。开展这些探究主题教学时,一定要把它们作为学生建立完整的探究模型的教育机会,让学生在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全部环节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科学探究模型的意识,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2. 要在教学中分解渗透科学探究各要素

在教学中不追求科学探究各要素同时呈现,也不追求各要素呈现顺序固化。这与要建立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模型并不矛盾,如果一味强调八要素的落实,势必会使科学探究变得僵化,使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变得被动。我们应该将科学探究各要素分解渗透到教学中,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各种素养。因此,在教学中要及时把握机会,尽可能创造条件,有所侧重地对科学探究某些素养进行训练。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问题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发现问题,并能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在问题讨论的时候,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或经验,大胆地对问题可能的原因或答案提出猜想,培养学生提出假设的能力;在验证性实验教学时,鼓励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尝试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等。

3. 以科学探究为主线设计课堂教学

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篇8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多给学生创设时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真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以饱满地精神状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他们自主地学习,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养成勇于探究的精神。这样,教师给学生创设了充分表现的舞台,教师不做法官,不当裁判长,让学生自己评说,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争议的局面,使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充分的调动,有利于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对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大有益处。

二、鼓励质疑问难,激发探究欲望

疑问是思维的源泉,是创造的基石。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努力创设符合学情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进行质疑,使他们在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领下,学会挑战。只有“疑”才能“思”,只有“思”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在教学“校园植物调查”这堂课时,首先,我通过进行周密的观察,对校园内的植物数量、种类、分布和用途进行了分类整理,自己首先做到了心中有数,这样就能很好地保证组织学生开展调查活动。然后,我将全班同学进行分组,每个组小组长要充分要付起责任,对整个小组的成员的行动管理做到位,并组织小组中的成员对校园植物进行调查,填写调查记录表,把调查过程中遇到的不认识植物用相机拍下来,或取适当的标本。学生在“怀疑”中产生问题,在“质疑”中就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把学习新知识的心理调节到最佳状态。这样的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探究意识。

三、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1)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观察,发散地思考问题。例如在教学观察“蜗牛”时,因为蜗牛身体的观察内容相当丰富,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观察蜗牛身体的颜色开始,并重点观察蜗牛头部、腹部、尾部和头部的眼睛、触角、嘴,通过结构特征思考功能特征。(2)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迁移。蜗牛吃什么?蜗牛有牙齿吗?蜗牛怎样吃食物?蜗牛喜欢吃什么?在周围有好几种食物的时候,蜗牛会选择什么食物?蜗牛是怎样发现和找到食物的?……教师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观察蜗牛,从蜗牛吃食物的观察进展到蜗牛与环境的联系、蜗牛与食物的相互作用层面,在新的层面提出更多的问题,发现更多的问题。在这个层面上,还有诸如蜗牛与温度、蜗牛与水、蜗牛与光等许多观察研究的内容。蜗牛怎样吃食物?这个问题指向蜗牛的嘴和齿舌、蜗牛吃食物动作的观察和描述。

四、重视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篇9

中图分类号:G421;G6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7-0046-01

课程标准,宛如一盏指路明灯,指引着每个教师在创新改革的洪流中前行,更能让教师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是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文章结合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这一分目标的要求,结合高年段的科学课的教学,谈谈如何践行课程性质与理念。

一、逐步放手让学生拟订实验计划

小学科学课是由一个个的活动组成,制订研究计划是学生在解决科学问题时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也是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方面。课程标准在科学探究的标准中指出,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做出书面计划。同时提出,对制订研究计划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它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动手前先思考,使活动的探究方法更科学,更明确清晰。所以说培养孩子制订研究计划的能力,对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有着重大意义。六年级学生对探究计划的步骤已熟知在心,为此教师就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拟订实验计划。例如,有一位学生的研究计划中的问题是:有无植物覆盖会影响土地被侵蚀吗?在这个对比实验中他提到,不同的条件是:一个盆里放上无植物生长的土壤,对照组应选择在同一块土地上,选一块生长植物并与实验组同样大小的土壤块放入另一个盆中。这就保证一个实验没有植物覆盖,另一个有植物覆盖。看来这位学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可见写实验计划时需要学生仔细揣摩,反复推敲,长此以往,学生的科学思维就会有明显提升。为此,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当学生遇到一些疑难问题、烦琐之事时,都能用这种科学的方法,像成人一样,甚至比成人做得更好,很快理清思路,并独立解决问题。

二、培养学生在实验中进行观察、记录、思考的能力

实验作为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常以独特的魅力吸引学生步入奇妙的科学殿堂,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启发他们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索自然的奥秘。为提高学生参与实验的有效性,我常常要求和提示学生一定要在实验中进行观察、记录和思考,在观察、记录和思考中进行实验。高年段学生通过3年级~5年级这三年的训练学习,已有了较强的对实验观察、记录、思考的能力,所以这个阶段,教师一定要放手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记录、思考。例如,在“斜面的作用”一课中,学生经过提出问题,猜想结果,拟订实验计划后,我让学生自己做实验,放手让学生自己在实验中进行观察、记录和思考,学生通过填写书中表格,更加清晰实验步骤。首先通过直接提升一个物体的力是多少,然后沿斜面再提升这个物体的力是多少,把实验数据记录在书中表格中,第二步再换一个重一些的物体做同样的实验,第三步再换一个更重的物体做同样的实验,最后学生很快发现沿斜面提升物体比直接提升物体更省力。学生自己很轻松得出斜面的作用就是可以省力。在学生的探究热情高涨时,我引领学生提出不同坡度的斜面作用时,学生对这个探究问题更加感兴趣了。拟订完实验计划后,学生们自己搭建不同的三个斜面,这三个斜面每一个要比上一个陡一些,即坡度大一些,首先学生们直接用测力计测量物体的力,然后把数据填在表格里,然后再沿三个不同的斜面提升物体的力,学生们边做实验边记录,宛若一个个小小的研究家。由于实验步骤清晰,实验准确,实验数据搜集充分,所以学生很快发现:坡度越大越费力,坡度越小越省力这个科学道理。看着学生们的进步,看着他们在实验中进行观察、记录和思考,已成为一种很愿意去尝试的习惯,我真是由衷地感到高兴。通过这些事例,我真正感悟到:让每一位学生在小组实验中观察、记录、思考,在观察、记录、思考中实验,对每位学生来说都是培养他们良好的科学素养,培养他们探究能力的有效手段。

总之,课程标准是教材的灵魂,我们要在课标性质、理念的引领下,利用一切能培养学生自行探究的契机,充分发掘学生探究的潜力。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要以一种平和的心态,让学生们的生活世界通过科学探究而得到扩展,让他们在探究中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篇10

1.联系生活实际,选择恰当的探究主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学课是以学习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一门新型课程。它不是空洞说教,而是让学生在学学做做、玩玩乐乐中,思想上受到熏陶和感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向学生宣传科技知识,带领学生搜集科技信息,使学生对科学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明确了上科学课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不能马虎对待,为今后学好科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所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为重要。

要开展探究,首先是要有主题。要形成主题就得从问题开始,问题可以是学生直接提出,也可以是老师引导形成。但最关键的还应该是让学生感兴趣的。只有这样,才可能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探究活动,而且学生较高认知水平的提问能刺激学生进行较高水平的思维活动。所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对科学实践活动是不可缺少的。对于问题的来源,主要从三个方面获取:

一是挖掘教材中隐藏的“发现”因素,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形成主题。如在学习了《观察月亮》以后,教师在小结时,启发道:通过一个月的连续观察,我们除了发现月相的变化规律外,还有什么新的发现或问题呢?这时,学生纷纷发言了,“月亮每天升起的时间相同吗?”“月亮每天升起的地方一样吗?”“月亮每天是在同一个地方落下的吗?”这些问题都是学生感兴趣又完全能通过他们自己的研究解决的,于是我在班上成立了一个以“月亮运动”为主题的研究活动小组,学生兴趣很高,全都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了。

二是在生活中发现。如上学期,为了让学生了解春天的特点,一开学我就布置了一项长期作业:关注校园变化。结果学生通过几个星期的观察,发现操场旁边的粉团花的颜色不尽相同。于是关于《粉团花的颜色》的研究小组就产生了。又如,上学期春末的一个星期一早上,天气凉爽,同学们到校时发现胖的同学衣服要穿的薄些而瘦的同学衣服就穿的厚些,于是同学们组成几个研究小组展开对这一现象的研究活动。

三是教师引导。近两年来我校在进行“五化三园”建设过程中,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参与进来,我们从“花园式学校”中的有关环保问题出发,提出大量有关适合这方面的探究主题。例如:校园植物的调查、学校绿化率、学校周边环境、废旧电池的回收……,这一些都是很好的活动主题,而且也很适合小学生的思维。

2.在合作学习中引导学生探究,培养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是一动态的教学信息交换、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教师应灵活地组织课堂教学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合作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自觉、自动、自主地参与探究教学过程。

2.1“先学后教”,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

“先学后教”是让学生对教学内容先尝试自我探究,教师在学生自我探究的基础上再进行指导,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将自我探究获得的信息,相互交流,共同讨论,一起完成,提高学生自我探究能力。例:在学习《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时,建议以探索式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和生活现象,猜测白糖加热后会发生什么变化,蜡烛燃烧后有什么变化,豆子和沙子混合后有什么变化,然后教师引导和组织学生实验探索、讨论,最后教师归纳总结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学生能够凭借已有旧知识大胆地探究,通过自我探究、互相讨论,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尝试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在不断地探究中获得新知和能力,注重培养他们试一试的精神,长此以往,便逐步形成了创新精神和能力。达到叶圣陶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2.2“先练后讲”,培养探究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先练后讲”是让学生在已有内容的基础上先探究练习,然后教师再根据探究练习的结果进行排疑解难。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教学方法,非常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在其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特别具有深刻性,它不仅使学生学会一些解题技巧,更重要的是在学会在练习过程中培养了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思考方法,发展智力,具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本领。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向学生提供在形式上和解答上均具有多样性的练习题,经常提出一些没有固定或唯一答案的发散性问题,诱导学生多途径、多方向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与训练学生化学发散思维的能力。

2.3“先做后导”,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篇11

从小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是十分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重要环节。很多学生认为观察是一件非常简单人人生来就会不用学习的事情。因此在教学中发现学生中存在很多不良的观察习惯,所以从小有意识培养很重要。良好的观察习惯包括:观察的全面性、观察的持久性、观察的敏锐性、观察的客观性、观察的艰苦性。对于这些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

例如在学《声音的产生》一课时,学生在观察中只是兴高采烈的陶醉在“敲鼓弹琴”的热闹场面中,而忽视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时教师予以及时纠正,培养正确观察能力。学生在观察中往往以局部代替整体,导致观察不完整,不全面。培养学生能够有耐心地、长期地观察事物与变化习惯,而不是“走马观花”。观察不是一件很轻松愉快的易事,要获得有价值的科学知识教给学生必须付出艰苦的去观察,才能提高观察能力。

二、在观察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生的观察能力只有在观察实践中才能形成和发展,科学教学的各种活动都离不开观察,所以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贯穿在教学观察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通过丰富的观察实践内容让学生积累观察方法和观察技能。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供丰富的观察内容,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观察方法与技能的实践中来。教学中指导学生在观察中注意观察的顺序和观察环境的联系的观察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观察技能,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去经历,学会把这种观察事物的思想和方法运用到其它的观察活动中去,同时帮助观察能力差的学生,让他们在其他同学的活动中得到帮助和启发,共同提高观察能力。

2、在观察活动中,让学生综合利用感官进行观察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借助于人的各种器官对周围事物有意识的感知。观察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观察者必须依赖于自身的某一种感官,一般观察借助于感觉器官有5种―视觉、触觉、味觉、听觉、嗅觉。教师必须综合利用各感觉器官,全面有目的、仔细地来感识。反复训练,举一反三,持久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指导学生在观察中学会观察描述,思考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不仅是观察出来。能力的高低重在把观察到的现象,结果描述出来,让学生领略到观察的真实性。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特征影响这方面能力比较差,老师可以用一些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来描述,从而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观察不仅仅是获取知识和积累一些现象,更重要是对所获取的大量感性材料进一步科学的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抽象活动,透过直观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内在联系上升为理性认识。观察活动是科学探究外在形式,而科学思维才是它的灵魂,没有思考的观察,只能是一个忠实记录者,不可能获得实质性观察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平时观察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能只局限为了观察而观察。“秋天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这个自然现象几千年如此,每个人都看到了,可一直到牛顿把这种现象通过思考和当时科学家们一直探究的“地心引力”连系起来。

4、观察能力的培养要注意学生的兴趣问题。也就是学生“喜欢和不喜欢”。只有在教学中用很好地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从才能让学生对观察事物感兴趣,这样才提高观察质量,观察能力也会进一步提高。

5、在平时教学活动中,多用对比观察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三、教师充分利用结构教具、学具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课程标准”是我们工作的指导思想,其中“谈及的探究既是科学课学习目标又是科学课学习的方式。亲自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科学的主要途径。”探究活动中观察是首要一环,而观察离不开教具,学具和信息技术。

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篇12

一切探究源自问题,学生是否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将直接影响到科学探究的真正开展。因此,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那么在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

一、培养问题意识,激发探究兴趣

问题是入门的先导,是学生学习科学积极性的内在动力。在科学教学中学生有了问题,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乐学、好学,学习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教学效果显而易,这就是问题产生的效应。

如教《蜗牛》一课时,在课前开展寻找蜗牛,饲养蜗牛活动的基础上,一上课,教师就请学生提出对于蜗牛想研究的问题,比一比谁的小问题最多。学生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问题:“蜗牛的身体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蜗牛最喜欢吃什么?”“我找不到蜗牛的脚,它是怎么爬的?”“蜗牛是怎么生宝宝的?”“蜗牛有眼睛,鼻子吗?”“为什么雨后的草地里蜗牛特别多?”“蜗牛壳上的花纹只向一个方向旋转吗?”

好奇心是推动学习的动力,学生对科学有了好奇心,就能主动钻研,当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提出各种各样古怪的问题时,教师应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给予鼓励。而在具体观察中是尽量地鼓励小学生主动、独立,尽可能利用自己的感官,以各种方式观察蜗牛。从学生的角度讲,对于不了解的事物,本身就有一种好奇心和神秘感,希望通过自己的独立观察活动、观察方式去发现秘密。假设问题由老师提出来,那就可能破坏了孩子们对蜗牛的神秘感,减弱了孩子们的观察兴趣,就不会出现课堂上那种积极主动的、独立而热火朝天的观察活动了。所以,孩子的观察能力,也只有老老实实地按照“实践出真知”的科学规律,让他们在观察中学会观察。培养学生在“做中学”的思想。

二、加强实验观察,体现探究价值

学生只有在亲历了做科学,发现科学的全过程,才能享受到科学的乐趣与魅力。从而增长科学探究能力,理解和形成科学概念,树立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