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作品赏析合集12篇

时间:2023-12-10 16:32:44

文艺作品赏析

文艺作品赏析篇1

古希伯来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与积淀,终于诞生了英美文学的圣典之作———《圣经》。从文学发展的视角来看,《圣经》不单单是西方基督教的教义经典,也是古希伯来不同文化交融渗透的结晶,更是基督文化的核心内涵与精神支柱。因此,作为英美文学语言艺术的最初发展源泉,《圣经》发挥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具体来说,《圣经》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运用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第一,将《圣经》包含的寓意故事直接作为创作的素材,比如《贝尔武夫》这部长篇诗集,在诗中不仅提到上帝,而且还详细介绍了妖怪格兰代尔的来历,这些都是从《旧约全书•创世纪》中直接引用过来的;除此之外,著名诗人兰格伦笔下的经典寓言故事作品《农夫皮尔斯之幻想》,也是14世纪基督教文化与精神传播的重要文学作品。在阅读与赏析这类文学作品时,首先要对与《圣经》相关的基本知识进行了解,这样才能更加全面地认知其所在的历史环境。第二,在故事中体现出《圣经》的寓意。比如,作者约翰•班杨所写的《天路历程》,在整部作品中始终贯穿、宣扬的都是基督教义,甚至连灰尘遍布的客厅都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诗人拜伦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希伯来歌曲》中直接将《圣经》题材作为其诉说自身情怀的蓝本;而《扫罗王最后一站之歌》则直接来源于《旧约全书•萨姆耳记》中的故事,其主要颂扬以色列人民敢于斗争、顽强拼搏、不畏的精神。

2.古希腊神话中的语言艺术源泉

古希腊神话可谓是欧洲文明起源的历史根基,对现阶段的影响范围十分宽广。古希腊神话的两个显著特点就是独特的艺术魅力与初始文学性,其在审美艺术表现以及故事情节安排等方面都是其他英美文学作品难以超越的。伟大的哲学家马克思在评价希腊神话时曾这样说道:“神话故事是希腊艺术起源的宝库,是艺术繁荣的土壤。正因如此,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后期的希腊文学。人们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来社会或自然的艺术形式,即希腊艺术。总体说来,古希腊神话为后来英美文学发展提供了两个方面的支持:第一是发展基础。古希腊神话是欧美文学发展的起源,产生了许许多多著名的历史作家与诗人,如诗人但丁、戏剧家阿里斯托芬以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埃斯库罗斯等,他们的作品始终渗透着希腊神话的各种人物形象。第二是独特的思维。神话中注重对人物的个性、形象进行刻画,并且着重追求形象的完美。英美文学中追求乐观、自然美以及自我个性等思想,这些均能够在古希腊神话中追溯到原型,也正是这种赞扬斗争、讴歌英雄的思维方式,才使得希腊神话为英美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动力。

二、从跨文化视角赏析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艺术特点

1.强调使用戏剧性独白

在一些英美文学作品中,使用较多的就是戏剧性独白。戏剧性独白的最早使用与发展主要得益于诗人索恩伯里,他在1857年创作的《骑士与圆颅党人之歌》中一些诗歌片段就是文学艺术领域的“戏剧独白”。而戏剧性独白的广泛应用则是在1886年之后,丁尼生创作了《六十年后的洛克斯勒观》并将其出版,从而使戏剧性独白的使用具有了高度的权威性,并得到了推广与应用。戏剧性独白使说话人与作者分离开来,如在彭斯的《威力神父的祷告》中,不仅可以听见人物的声音,还可以看到作者对人物的评价,尽管其没有高度权威性,却依然能够留给人们丰富的想象空间。

2.来源于现实而超越现实

很多英美文学作品都从现实中创作而来,而发展却远远超越现实。在赏析英美文学作品时,应当结合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并在充分了解英美语言文化的基础上,对作品展开深入的理解与研究。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更加注重的是对生命的感悟与思考,以及对社会价值追求的理解与判断,是作者在走过人生之旅后对社会、人生的真实体验与领悟。英美文学作品采用的文体风格与语言文化都是多样而变化的,且在语言表现方面也更加多元化。因此,对英美文学发展历程进行探究,是理解英美文学作品精神价值与内涵的重要手段。

3.语言艺术中的经典引用与发挥

文艺作品赏析篇2

语言是人类敞开心扉的交流形式,是人类搭架心灵桥梁的快捷方式,是人类情感交集的抒发模式,是人类释放悲喜的表达公式。如何淋漓尽致、唯美完善地运用语言这门深奥的哲学,是一种深内涵、高层次的学问。所以,语言是一门艺术。文学作品在体现地域文化,融入时代特征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文学作品的学习和挖掘,是体会语言艺术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在世界文化不断交融的今天,以跨文化的视角,虚心学习他国文学作品是非常必要的。在这些他国文学作品中,英美文学作品是很好的代表之一,审视和赏析英美优秀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既是一件令人享受的事情,也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

一、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之源

每一种文学作品都有其特有的土壤。我国的文学作品来自于炎黄子孙五千年的文化积淀,英美文学作品来源于古希伯来的基督文化和古希腊罗马的神话传说。

(一)重要源泉之《圣经》。古希伯来的基督文化经过后人的总结提炼,形成了《圣经》这颗皇冠上的明珠。《圣经》不仅是基督教的宗教教义经典,从更为深远的文学发展角度来看,《圣经》还是古希伯来各路文化的融合总汇,更是基督文化的精神支柱和文化结晶。所以,《圣经》作为英美文学的重要源泉,对英美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无可取代的影响。

具体说来,英美文学作品对《圣经》的运用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方法是比较容易辨认的,作者直接引用《圣经》中的故事作为素材。比如说长诗《贝尔武夫》,诗中提及了上帝,而且对妖怪格兰代尔的渊源也做了介绍,这都是直接取自于《旧约全书·创世纪》;另外,14世纪诗人威廉·朗格兰写的寓言故事《农夫皮尔斯的幻象》,也是传播基督教精神的蓝本。对于这类文学作品的阅读,需要有对《圣经》的基本认识,才能够更好地体会其中的历史背景。第二种方法是将《圣经》中的寓意融入到作者自己的故事中。对于这类作品的理解是比较难的。作为中国读者,要想弄清其中的寓意,需对《圣经》中的典故有更为深层次的了解。当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比如,约翰·班扬的《天路历程》,从始至终都渗透着基督教义,就连布满灰尘的客厅都有其特有的象征意义;浪漫诗人拜伦的《希伯来歌曲》利用《圣经》中的题材来诉说着自己的情怀;《扫罗王最后一站之歌》的故事直接取自《旧约全书·撒母耳记》,歌颂古以色列人不畏压迫,勇于斗争的精神。第三种方法是作者不再故意引用或者变通《圣经》中的故事和寓意,而是已经深入到作者的意识之中,潜移默化地将其思想融入作品。这类作品常常具有一定的历史真实性,以此类人或事件为故事背景,反映人类的道德、欲望、性格以及是非善恶的判断标准。

(二)重要来源之古希腊罗马神话。古希腊罗马神话是欧洲文明的根基,到如今,影响欧美,具有初始文学的特点,艺术魅力极其独特。她在故事情节的编排和审美特征的艺术表现手法上都是后世一切文学无法比拟和模仿的。以希腊神话为例,马克思曾经这样评价:“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宝库,而且是它的土壤。希腊文学——希腊艺术的前提是希腊神话。也就是已经通过人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这就是希腊艺术的题材。”

综合而言,古希腊罗马神话为英美文学作品提供了两个方面的重要支持:首先,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希腊神话是欧洲文学的发展基础。古希腊三大著名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著名的戏剧作家阿里斯托芬,中世纪诗人但丁,以及欧美大批的近代作家,他们的作品中无不渗透着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形象。但丁的《神曲》通过长诗叙述的形式,阐述了古希腊神话中神的体系和情感线索。其次,提供了独特的思维方式。古希腊罗马神话注重刻画人物的形象、个性,同时,并追求人物的完美。其实这些人们崇拜、赞美、敬仰的神们,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他们的爱恨情仇甚至还不及人理性。所以,这些英雄们时常也会犯错,时常也会不如意。比如尤利乌斯潜入特洛伊军营杀死色雷斯国王瑞索斯,他使阿喀琉斯与阿伽门农重新和好。尤其是后来献计木马,使希腊联军取得了特洛伊战争的胜利。英美文学中体现的追求自我、讲求自然美、乐观主义的精神均可以在这些神话故事中找到原型。之所以神话故事能够源源不断地成为英美文学作品的创作源泉,是在于他们讴歌的英雄品质、赞扬的斗争精神。

二、跨文化视角下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特点

跨文化研究并不是一个新课题。在当前世界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各国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人们取长补短的迫切性更为显著。在多种文化的碰撞、交融中,选择文学作品作为研究对象,是理解、消化不同文化的一种快捷且有效的方式。英美文学作品是西方国家文化现状与审美情趣的综合体现,这些文学作品不仅展现出了西方国家的民族特点与时代特征,更蕴涵了西方文化思想与内涵。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这样,才不至于在日常交流中,产生误解和冲突。

(一)跨文化视角的原则

1.尊重文化差异。之所以叫跨文化视角,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尊重文化差异。所谓文化差异,包括风俗差异、价值观差异和思维方式差异。其中,风俗是指各民族在长期的聚居,经济交流中创造的独特文化。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性,不同的风俗习性形成了不同的风俗文化。比如说,我国汉语中的“老”字,含有对人尊称的意思,我们常说的“老师、老人家、老前辈”等等,而英语中的“old”不仅表示年纪大,还含有落后过时,跟不上时代的意思。再比如,汉语中的“红”字,代表着传统观念中的喜庆,红红火火、鸿运当头等,是吉祥如意的代名词,而英语中的“red”仅仅表示颜色。价值观表示个人对客观事物及其特性的总体评价,因历史背景、社会环境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价值观。以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为例,在我国的文化里面,个人主义是一个贬义词,它是自私的利己主义,是不值得提倡的,我们更注重集体主义,要舍小我顾大我,要舍小家保大家。而在英美国家,他们强调个人主义,崇尚个人价值,甚至认为个人主义的体现是民主的象征。思维方式则体现在精神、物质、行为等诸多方面,是文化特点的集中反映,影响深远。比方说,我们强调辩证的思维方式,凡事要看其两面性,做事讲究中庸之道等,而英美文化中更注重逻辑思维,注重对事物本身特点的研究,注重数据分析,定量分析。这些不同的文化差异,正是我们跨文化研究的出发点。所以,尊重文化差异是跨文化研究的第一原则。

2.实用性与交际性并重。实用性要求在进行跨文化的英美文学作品研究中,需充分尊重客观的现实环境,将有用的材料与实际语境结合起来,将特有的文化内容与语言特点结合起来。在实用性原则下,加深对作品的认识程度。交际性要求通过跨文化的文学作品研究提升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是对实用性的延伸。语言是交际的主要手段,也是文化特征的重要载体。在文学作品研究的过程中要提升跨文化意识,在对语言知识有基本认识的基础上,了解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特征,通过对文化的解读,实现基本的语言交流和沟通,促进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发展。

(二)英美文学的语言艺术特点

1.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英美文学作品源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对英美文学作品的解读,需综合其所在的社会文化背景,在对英语语言文化的基本了解和认识基础之上,进行渗透和理解。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表现力更注重反映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对社会价值取向的判断和理解,是作者对人生、对社会生活的真实感悟和体验。美英文学中的语言文化以及文体风格是变化多样的,在语言的表现力上也更加丰富,表现力多元化。因此研究文学作品的过程,是领略文学作品中的丰富内涵的过程。

2.多方面引用和发挥经典。多方面引用经典既是英美文学作品的特点,也是其语言艺术丰富的奥秘所在,简单的语言透露着耐人寻味的故事。比如希腊英雄阿基里斯的“Achile’s heels”:阿基里斯在婴儿时期时,他的母亲海洋女神特提斯就捏着他的脚后跟将他置于斯提克斯河里浸泡,在这神奇的河流中进浸过的他拥有了刀枪不入的身体。但是由于母亲捏着他的脚后跟而无法完全浸入河水中,这未曾被神河之水浸过的脚后跟就成了他的致命缺点。在他攻占特洛伊城时,太阳神的一箭正中他身体唯一的缺点即他的脚后跟,最终因此毙命。从此以后,“Achile’s heels”在文学作品中出现时,表示“要害部位、致命的弱点”的意思。

3.强调戏剧性独白的使用。在英美文学的部分作品中,戏剧性独白使用较多。戏剧性独白最早出现于1857年,诗人索恩伯里在著作《骑士与圆颅党人之歌》中的部分诗歌被称作“戏剧性独白”。到1886年,丁尼生的作品《六十年后的洛克斯勒官》的出版,使“戏剧性独自”具有了权威,开始被广泛运用。戏剧性独白使作者与说话人分离,例如在罗伯特·彭斯的著作《威力神父的祷告》中,不光能听到主人公的声音,还可以隐约听到作者对主人公的评价,虽然评价不具备权威性,但给作品留下了想象空间。

三、结语

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艺术体现在引证经典,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且戏剧性的独白参入,使作品更为生动。在当前的世界多元化背景下,我们需要以更积极的心态包容和理解不同的文化,通过对英美文学作品的赏析,去学习新的文化,促进交流。

文艺作品赏析篇3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9-0118-01

通过音乐鉴赏理论的掌握能够获得基本的音乐艺术审美素质,并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对一般音乐作品进行相关的审美评价,音乐作品的鉴赏与审美探析是更深层次接触音乐艺术文化的方式,有利于激发广大音乐爱好者对于音乐艺术文化的热爱情感,从而进一步推广音乐艺术。

一、音乐鉴赏中的理性探析

音乐艺术的理性认知与审美有利于深化观众在音乐艺术欣赏过程中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从音乐艺术所涵盖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作品内在情感思想等对作品进行分析,且在理论知识上加入个人对于音乐艺术的理解才能实现对于音乐作品的正确鉴赏与评价。在对音乐作品从艺术文化角度进行鉴赏时,应就其音乐风格、音乐体裁等进行分析。面对不同类型音乐作品,其理性认知的内容也都不同,因此音乐鉴赏中的理性认知主要从两类音乐作品入手:

(一)针对声乐作品的音乐理性探析。声乐作品是由多种音乐创作元素融合的音乐艺术,其中音乐旋律及音乐歌词是其主要部分。在对该类作品进行鉴赏与评价时,不能将歌词与旋律互相独立,应在两者结合的状态下,根据鉴赏者个人的音乐理论知识分析,形成一定的音乐艺术审美感受。

(二)针对器乐作品的音乐理性探析。在对器乐作品进行理性认知与审美鉴赏时需要同时考虑到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者当时的情感以及创作目的等,相对声乐作品的鉴赏显得更加复杂深刻,音乐鉴赏课程主要围绕器乐作品的深入探析来开展,这对于欣赏者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以及个人的音乐思想情感要求都较高。

二、音乐鉴赏的审美探析

音乐作品的审美探析与一般的音乐评论不同,音乐评论更多考虑音乐理论逻辑在音乐作品创作过程中的思考,而音乐审美探析更多强调的是一种因音乐情感上的感受。对音乐艺术作品的审美评价必须考虑多个艺术要素才能有效地提高个人的音乐艺术审美能力,首先,就音乐作品所表达出来的音乐艺术形式、情感等进行思考,就音乐欣赏过程中有关音乐作品个人的思想情感进行思考与深入理解,在自己的音乐感受中再建与创新音乐作品的艺术表达形式与内容;其次,在音乐感受基础上实现音乐艺术形式的再建与创新,对于音乐作品的艺术评价予以再次反馈。音乐艺术的审美鉴赏不是停留在对于某个音乐作品的单纯评价与结论,而是将对于音乐艺术的理论认知与鉴赏者个人的音乐情感、听觉感受等结合,并充分发挥个人的艺术想象能力,使得音乐作品对人的精神影响达到进一步的深入。

三、如何对音乐作品进行理性的鉴赏与正确的审美评价

(一)注重音乐艺术文化欣赏。对音乐艺术的鉴赏首先需要对基本音乐理论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其次对丰富的音乐作品风格与类型进行深入了解,将音乐艺术融入于社会文化背景,,从而实现更高水平的音乐艺术鉴赏。

(二)注重音乐作品背景文化的融入。对音乐作品的评价与鉴赏并不是单一的专注于音乐演奏技巧,音乐作品本身必须包含有大量的音乐艺术文化背景,能够表现出一定的音乐知识深度与广度。因此,音乐鉴赏过程中不能缺少对音乐背景文化的导入,对于丰富音乐鉴赏知识,提高音乐审美品味至关重要。

(三)对多地区音乐文化元素以及民族音乐作品的了解。世界音乐艺术文化发展历史悠久,并且形成了相当独立且富有地区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系统,在各个民族地区都拥有十分丰富的音乐资源,应作为音乐理性探析与审美研究的重要内容。

(四)注重音乐鉴赏的实际效用性。随着音乐与艺术文化的不断累积与深入,音乐艺术的审美与鉴赏应与现实素材相接轨,音乐鉴赏过程中应注意音乐资源与素材的拓展,除了关于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之外,也要通过大量的音乐作品鉴赏实践对实际音乐理性认知能力以及审美能力进行提高。

(五)强化关于音乐作品的鉴赏与探析交流。音乐鉴赏过程中应首先就某个音乐作品的风格流派、文化背景等内容进行探讨与分析,每一个鉴赏者都是一个单独的鉴赏个体,通过沟通与交流能够让每个个体充分发挥与贡献自己对于的音乐作品的理解,同时也在讨论过程中获取其他的人的音乐感受,这种方式能够很好地实现欣赏者对于音乐作品内涵的多角度思考。

四、结语

对于音乐作品的艺术鉴赏并不是停留在单纯评价与结论,而是将对于音乐艺术的理论认知与鉴赏者个人的音乐情感、听觉感受等结合,并充分发挥个人的艺术想象能力,使得音乐作品对人的精神影响达到进一步的深入。音乐鉴赏的过程更多地是从音乐艺术所涵盖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作品内在情感思想等进行分析,将音乐艺术的理性分析运用于音乐艺术鉴赏中,在理论知识上加入个人对于音乐艺术的理解才能实现对于音乐作品的正确鉴赏与评价。

参考文献:

[1]殷.音乐欣赏活动中的“身体”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文艺作品赏析篇4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涵盖了智力、心理教育、德育、美育等内容。要想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将这些教学内容全部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融会贯通,是不切实际的。只有结合良好的教学方法与实践训练,把健康和生存、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赏析作品的分类与角度

1.赏析作品的分类

在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赏析作品是比较常用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对相关作品的赏析,对作品内容、材料、绘画形式等进行初步了解,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教材中的作品赏析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国内外名作赏析,如拉斐尔的《椅中圣母》、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等,这类作品以美术史为主,作品风格各异,是赏析教学的主要内容;另一类是其他艺术门类的赏析,一些作品制作精妙,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建筑、雕塑、剪纸、编织、拼贴等。

2.赏析的角度

(1)画面的直观形象画面的直观形象就是画面给人的第一视觉印象。如,在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这幅画中,当耶稣在和门徒进餐过程中说出有人出卖了他时,门徒们惊异的神情就给人们留下了直观的视觉印象;我国画家齐白石的作品《虾》,活蹦乱跳的虾在水中嬉戏的画面给人直观的视觉印象。(2)艺术风格艺术风格的赏析涵盖了作品画面的构图、色彩和表现手法等。徐悲鸿的《八骏图》采用水墨技法,通过线条的干湿、浓淡、疾徐等技法将骏马的气势和形体张力展现得栩栩如生;后印象派画家凡•高的《阿尔的吊桥》,采用有力的笔触和鲜艳浓烈的色彩,充满了活力,给人们一种明快、跳动的感觉。(3)对作品思想内容深入挖掘徐悲鸿的《八骏图》讴歌了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凡•高的《星月夜》使用短线笔触组成激荡的旋转宇宙,大小不同的星辰围绕月亮翻滚着,表现出强烈的情感冲突。学生在赏析过程中对作品思想的深入挖掘和把握,对提高知识水平具有关键作用。

二、赏析教学的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

1.专题赏析课

专题赏析课是课堂教学方式之一,它主要是指教师在整个课堂时间里组织学生对特定作品进行赏析。以室内设计的赏析内容为例,赏析我国传统建筑艺术,让学生在赏析多组传统建筑图片过程中对建筑艺术形成深刻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传统与现代的内在联系和实际区别,在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建筑文化。在专题赏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讨论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观察、分析、讨论,让学生自发地对相关问题展开思考。

2.现场赏析

现场赏析指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以现场查看的方式进行赏析教学。如,在展示设计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通过直观的视觉印象学习展示设计知识。

三、教师在赏析课堂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1.提高自身对课程内容的认识

在赏析教学中,教师要全面认识、理解选用的赏析作品,对赏析方法、教学用具、学生的接受程度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数。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深刻思考教学内容,以便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地传授相关的知识。

2.赏析时要有重点

在赏析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着重对绘画作品的核心思想加以领会,在赏析作品、教材选择上也要有主次之分。教师要把赏析的重点放在具有代表性和风格独特的名作上,以加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作品的理解。3.赏析方法要多元化教师要注重赏析方法的多元化,以营造灵活、生动的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讲故事、提问、讨论、观察等多种教学手法,利用幻灯、挂图、录像等教学工具,增强赏析教学的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赏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欣赏、评价作品,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让学生在审美实践过程中初步了解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性质特点,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周通 单位: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文艺作品赏析篇5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1-0066-02

一、国画名作赏析资源建设概述

艺术赏析,又称艺术鉴赏,是指人们在对艺术作品的接触过程中所产生的审美评价和审美享受活动,也是人们利用艺术形象和艺术意境来感知和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思维活动。在艺术赏析过程中,欣赏者的感觉、知觉、表象、想象、思维、情感和联想等各种心理因素都会被极大触动和激活,在艺术欣赏者的参与下,作品会在原创的基础上实现不断的艺术再创造。所以,艺术创作过程必须加上艺术赏析过程才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活动,而且,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不可偏废的关系。

人们对国画作品的创作能力与鉴赏能力也是在相互促进中不断发展变化的。国画艺术创作水平的提高会促进人们对国画艺术鉴赏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国画艺术鉴赏水平的提高也会促使国画创作者不断提高创作水平。国画艺术作品的赏析发展主要经过三个时期:国画艺术产生的初期,也就是国画艺术鉴赏的诞生期,这时的国画艺术的表现形式主要为山石崖画等艺术形式,鉴赏者的鉴赏活动处于相对被动的情况下;伴随着布锦纸张、笔墨彩绘等新技术手段的出现,国画艺术鉴赏进入了新的发展期,此时,国画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均飞速发展,国画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随之大幅提升,对国画艺术的鉴赏发展为私人之间的人人相传的观赏群体中,这种观赏群体相对狭小和封闭;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国画艺术鉴赏步入了成熟期,书籍和画册的出现,使得人们对国画艺术作品的鉴赏发展为以书本为主要媒介的鉴赏活动。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产生、发展与广泛使用,人们收集信息、存储信息和利用信息的手段与方式不断发生着巨大的改变,这也推动了人们对国画艺术的鉴赏方式的改变。借助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以电子媒介为载体的国画艺术赏析活动进入了现代国画艺术赏析时期,其与以传统媒介为载体的国画艺术赏析活动相比较而言,具有很多优点,比如:便捷性,现代国画艺术赏析方式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欣赏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获取国画艺术资源,进行国画艺术赏鉴;信息丰富,网络信息资源的广泛与丰富使得现代国画艺术赏析的资源量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高,这使得欣赏者可以欣赏到更多更好的国画艺术作品;受众面广,传统国画艺术载体在同一时刻只能供一个或几个欣赏者同时欣赏,而现代国画艺术赏析方式使得电子国画艺术资源可以在同一时刻提供给许多个欣赏者同时独立欣赏,这使得国画艺术的受众面得到了极大扩展;检索功能强大,现代国画艺术赏析资源是以电子形式为载体,不但可以实现本地资源检索,还可以实现在线的跨资源库存的资源检索,而且检索功能丰富而强大;互动方便,网络的便捷拉近了国画艺术作品的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的距离,使得互动性增强,加速了国画艺术创作与欣赏之间的相互促进。从以上诸多优点可以看出,将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与国画艺术作品的赏析相结合,进行全新的网络国画艺术作品资源建设,对于提高艺术受众的艺术赏析水平有着巨大的作用,必将成为国画艺术赏析的新趋势。

二、国画名作赏析资源建设具体途径

(一)国画名作图片的采集

国画名作的图片采集工作主要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可以通过对于已有的图片进行整理和筛选,对已有的国画名作的图片进行分类,根据国画作品原作是否存世入手,对存世的国画作品的图片质量进行划分,对于图片摄影质量较低的给予补录提示;其次,可以对国画名作中没有图片信息的作品进行整理,将目录进行编辑,通过网络向广大艺术爱好者进行征集,力求收集更好质量和更多数量的作品;最后,可根据现代电子商务发展迅猛,专业图片库企业已经非常完善的情况,面向国内外专业图片库企业征集信息,逐步完善国画名作图片的采集工作。现代影像的处理技术日趋发达,高像素、多角度的图片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因此,在图片的采集过程中要对过去已有的一些图片尽可能的进行技术整理和更新,尽可能地进行新的图片采集。

(二)国画名作图片的分类和检索

国画名作图片的分类:对于以图片为主要内容的网络平台的开发,需要从包括年代、题名、责任者、分类号、出处、叙词、朝代、收藏地点、作品规格、材质与技法等多个信息点出发,来解决图片资源的分类和顺序化问题,建立多层次的立体结构的分类构架。分类系统的建立,有利于方便阅读者的查找,同时也有利于后续图片的渐次进入,将阅读者的查找和后续图片的渐次进入置于有序状态。

当前,主要采用TBIR或CBIR图片检索技术进行图片检索。TBIR(Text-based Image Retrieval)是基于文本的图像检索技术,该技术主要是用文本作为关键字索引,利用基于文本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管理图像的文本信息。其沿用了传统文本检索技术,回避图像语义分析,使用文本描述的形式从图像名称、尺寸大小、压缩类型、主题内容等方面标引图像,一般以分类目录浏览或者是关键词提问的形式进行检索;CBIR(Content-based Image Retrieval)是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主要通过分析图像的视觉特征和上下文联系来进行检索,通过其检索web图像,首先需要从web中剥离图像,组成图像集,然后对图像集中的各个对象进行基于内容的特征分析、相似度匹配。在检索原理上,无论是TBIR还是CBIR,都主要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分析及进一步的转化,形成可以检索索引数据库的提问;第二步是收集和加工图像资源,进行特征提取、分析及标引,建立图像索引数据库;第三步是根据相似度算法,计算用户提问与索引数据库中记录的相似度大小,提取出满足阈值的记录作为结果,按照相似度降序的方式输出。建设国画名作赏析资源,对国画艺术资源进行索引可以将TBIR和CBIR二者有机整合,构建出一个基于web的图像检索系统,使其可以同时获取图像的低层和高层特征,欣赏者通过关键词开始检索一个查询,而返回结果后,再选择可以作为查询样图的图像进行基于内容属性的检索。这样,既可以弥补TBIR和CBIR的各自不足,又可以发挥其自身优势,实现图像检索的简单性与高效性。

通过对于国画作品的详细分类与精确检索的相互结合,可以使欣赏者的图片查找变得简单容易,方便欣赏者的欣赏活动。

(三)国画名作资源的管理和维护

文艺作品赏析篇6

朱光潜《谈美书简》说:“文学欣赏,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认识活动,是通过对欣赏对象的感受、体验与想象,通过感性形象来认识社会生活。它以把握形象为起点,而又自始至终离不开形象。”[1]268指出了文学欣赏的基本性质是一种“认识活动”,主要是途径“通过对欣赏对象的感受、体验与想象,通过感性形象来认识社会生活。”欧阳友权等主编的《文学原理》认为“文学欣赏是读者透过语言符号去感受、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审美意识,从而获得情感愉悦和精神满足的一种特殊心理活动。”[2]349认为文学欣赏的性质是“一种特殊心理活动”,其过程主要是“读者透过语言符号去感受、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审美意识”。王先霈、王耀辉主编的《文学欣赏导引》说“:文学欣赏实际上是一种读者以自身修养为基础进行的主体实践活动。”[3]7“主体实践活动”强调了文学欣赏的个体行为方面。我们赞同这样的观点,即文学欣赏的性质是读者个体对具体文学作品的一种认识活动,这种认识活动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与欣赏能力,它绝对不是一种出于娱乐目的而进行的文字消遣或观赏,而是需要付出相当努力去理解的“主体实践活动”。毫无疑问,文学欣赏课程就是教授文学欣赏的一门课,课程的目标一般在于培养欣赏的兴趣与能力。这可从教材的说明中得到印证,如《文学作品欣赏教程》前言说:“本书一方面全面地介绍了中外文学作品的全貌,使大学生对人类的文学作品有一个整体而直观的印象;另一方面又通过作品欣赏实例分析,因势利导地发现和培养学生文学欣赏的兴趣和能力。”[4]2该教材强调了课程目标“全面地”介绍“中外文学作品”与发现和培养“兴趣和能力”。《文学基础理论与作品赏析》前言说:“本书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为出发点,旨在通过对有关文学欣赏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具体作品的赏析,培养学生审美,提高文学艺术修养水平。”[5]1不难发现,“培养学生审美,提高文学艺术修养水平”成为其主要追求。这二者不仅重视理论,而且强调要培养文学审美。《文学欣赏与创作》在绪论中说:“希望读者通过本书有关作品的欣赏,能够提高文学修养,获得精神享受。”[6]7其目标似乎更在于文学修养与接受效果,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以上认识,遵照文学欣赏的性质与教学目标,我们对传统的课程教学进行了变革,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注重文学欣赏“主体实践活动”规律与实践性的课程教学模式。

二、文学欣赏课程的构成要素

传统的文学欣赏论主张“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但是“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文心雕龙》“知音篇”)。正是由于“知音难”的文学欣赏现实,才需要文学欣赏课程的学习与指导。理论家艾布拉姆斯《镜与灯》认为进行艺术鉴赏涉及到艺术家、作品、世界、欣赏者四个要素,他用这四个要素建立了一个坐标图式,认为作品居于坐标中间,说“运用这个分析图式,可以把阐释艺术品本质与价值的种种尝试大体上划分为四类,其中有三类主要是用作品与另一要素(世界、欣赏者或艺术家)的关系来解释作品,第四类则把作品视为一个自足体孤立起来加以研究,认为其意义和价值的确不与外界任何事物相关。”[7]5《镜与灯》认为鉴赏涉及艺术家、作品、世界、欣赏者四个方面,通俗一点就是指作家、作品、读者、现实这几个要素,在这四个要素中,作品即欣赏对象成为核心。当然,艾布拉姆斯的观点主要是针对个体文学欣赏而言。但是,文学欣赏课也必须同样面对“作品”这个文学欣赏的形式与内容共同体。然而,由于课程教学的构成要素与特殊性,它显然与个体欣赏的“主体实践”有所不同。文学课程教学模式中的教师、学生构成了欣赏的双主体,或者说文学欣赏课程不仅仅是一种文学欣赏活动,它更承载了教学目的或学习要求等诸多具体实践要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教材作品、学生构成了文学欣赏课程的关键要素,如何设置这三个要素,则是课程教学模式必须解决的问题。教师,在文学欣赏课程中不再仅是一个个体欣赏者,他必须将自己的文学欣赏经验、理论、文本等内容与他的学生分享,并且成为课堂的主导,即他既要自己欣赏文学作品也要担负引导、指导学生共同欣赏所学习的文学作品,进而启发、推动学生去赏析其他推荐或学生自选的文本。《文学欣赏导引》认为进行文学欣赏一般需要三方面的基本能力与素养,即“首先是艺术感受力”“、另一种基本能力即艺术推想力”与“一定的生活阅历和知识储备”。[3]8其中,艺术感受力与艺术推想力是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习来获得与提高。因此,教师在课程教学构成中要发挥引导作用。学生,已经不再是知识的接受者,根据文学欣赏课程的实际,他们已经成为文学欣赏的参与者,在教师引导下参与欣赏并得到“艺术感受力”与“艺术推想力”锻炼,能够初步进行文本欣赏,努力实现“通过语言的阅读,准确把握这个语言组合体(文学文本)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文本语言符号的提示下,调动自己的艺术感受力去感知文本形象,展开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去进行形象的再造,从而尽可能完整、清晰地将作品形象、意境‘复现’在自己的意识屏幕上,并对文本意义、意味做出解读。”[8]2学生成为课程实现的终极目标。文本,是指课程教学使用的文学作品,它不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却是文学欣赏教学活动的主要构成,也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学习或欣赏的共同对象媒介物,在课程教学中充当了一个赏析样品,一个教学案例。因为文学文本“是由语言符号按照一定‘规则’组成的结构性的能指系统”[8]10它需要教师和学习者一起完成对其“能指”意义的解读。如此,这个充当了案例的“文本”,对于教学双方,对于课程教学的效果,对于教学模式的设置等,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教师、学生、文本作为文学欣赏课程的主要构成要素,只有恰当地发挥各自的课程教学功能,才能够实现课程教学目标,而教学模式的设置,则是合理调配这三个要素的关键所在。

文艺作品赏析篇7

朱光潜《谈美书简》说:“文学欣赏,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认识活动,是通过对欣赏对象的感受、体验与想象,通过感性形象来认识社会生活。它以把握形象为起点,而又自始至终离不开形象。”指出了文学欣赏的基本性质是一种“认识活动”,主要是途径“通过对欣赏对象的感受、体验与想象,通过感性形象来认识社会生活。”欧阳友权等主编的《文学原理》认为“文学欣赏是读者透过语言符号去感受、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审美意识,从而获得情感愉悦和精神满足的一种特殊心理活动。”认为文学欣赏的性质是“一种特殊心理活动,”其过程主要是“读者透过语言符号去感受、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审美意识”。王先霈、王耀辉主编的《文学欣赏导引》说“文学欣赏实际上是一种读者以自身修养为基础进行的主体实践活动。”“主体实践活动”强调了文学欣赏的个体行为方面。

我们赞同这样的观点,即文学欣赏的性质是读者个体对具体文学作品的一种认识活动,这种认识活动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与欣赏能力,它绝对不是一种出于娱乐目的而进行的文字消遣或观赏,而是需要付出相当努力去理解的“主体实践活动”。

毫无疑问,文学欣赏课程就是教授文学欣赏的一门课,课程的目标一般在于培养欣赏的兴趣与能力。这可从教材的说明中得到印证,如《文学作品欣赏教程》前言说:“本书一方面全面地介绍了中外文学作品的全貌,使大学生对人类的文学作品有一个整体而直观的印象;另一方面又通过作品欣赏实例分析,因势利导地发现和培养学生文学欣赏的兴趣和能力。”该教材强调了课程目标“全面地”介绍“中外文学作品”与发现和培养“兴趣和能力”。《文学基础理论与作品赏析》前言说:“本书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为出发点,旨在通过对有关文学欣赏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具体作品的赏析,培养学生审美,提高文学艺术修养水平。”不难发现,“培养学生审美,提高文学艺术修养水平”成为其主要追求。这二者不仅重视理论,而且强调要培养文学审美。《文学欣赏与创作》在绪论中说:“希望读者通过本书有关作品的欣赏,能够提高文学修养,获得精神享受。”其目标似乎更在于文学修养与接受效果,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基于以上认识,遵照文学欣赏的性质与教学目标,我们对传统的课程教学进行了变革,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注重文学欣赏“主体实践活动”规律与实践性的课程教学模式。

二、文学欣赏课程的构成要素

传统的文学欣赏论主张“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但是“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文心雕龙》“知音篇”)。正是由于“知音难”的文学欣赏现实,才需要文学欣赏课程的学习与指导。

理论家艾布拉姆斯《镜与灯》认为进行艺术鉴赏涉及到艺术家、作品、世界、欣赏者四个要素,他用这四个要素建立了一个坐标图式,认为作品居于坐标中间,说“运用这个分析图式,可以把阐释艺术品本质与价值的种种尝试大体上划分为四类,其中有三类主要是用作品与另一要素(世界、欣赏者或艺术家)的关系来解释作品,第四类则把作品视为一个自足体孤立起来加以研究,认为其意义和价值的确不与外界任何事物相关。”《镜与灯》认为鉴赏涉及艺术家、作品、世界、欣赏者四个方面,通俗一点就是指作家、作品、读者、现实这几个要素,在这四个要素中,作品即欣赏对象成为核心。

当然,艾布拉姆斯的观点主要是针对个体文学欣赏而言。但是,文学欣赏课也必须同样面对“作品”这个文学欣赏的形式与内容共同体。然而,由于课程教学的构成要素与特殊性,它显然与个体欣赏的“主体实践”有所不同。文学课程教学模式中的教师、学生构成了欣赏的双主体,或者说文学欣赏课程不仅仅是一种文学欣赏活动,它更承载了教学目的或学习要求等诸多具体实践要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教材作品、学生构成了文学欣赏课程的关键要素,如何设置这三个要素,则是课程教学模式必须解决的问题。

教师,在文学欣赏课程中不再仅是一个个体欣赏者,他必须将自己的文学欣赏经验、理论、文本等内容与他的学生分享,并且成为课堂的主导,即他既要自己欣赏文学作品也要担负引导、指导学生共同欣赏所学习的文学作品,进而启发、推动学生去赏析其他推荐或学生自选的文本。《文学欣赏导引》认为进行文学欣赏一般需要三方面的基本能力与素养,即“首先是艺术感受力”、“另一种基本能力即艺术推想力”与“一定的生活阅历和知识储备”。其中,艺术感受力与艺术推想力是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习来获得与提高。因此,教师在课程教学构成中要发挥引导作用。

学生,已经不再是知识的接受者,根据文学欣赏课程的实际,他们已经成为文学欣赏的参与者,在教师引导下参与欣赏并得到“艺术感受力”与“艺术推想力”锻炼,能够初步进行文本欣赏,努力实现“通过语言的阅读,准确把握这个语言组合体(文学文本)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文本语言符号的提示下,调动自己的艺术感受力去感知文本形象,展开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去进行形象的再造,从而尽可能完整、清晰地将作品形象、意境‘复现’在自己的意识屏幕上,并对文本意义、意味做出解读。”学生成为课程实现的终极目标。

文本,是指课程教学使用的文学作品,它不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却是文学欣赏教学活动的主要构成,也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学习或欣赏的共同对象媒介物,在课程教学中充当了一个赏析样品,一个教学案例。因为文学文本“是由语言符号按照一定‘规则’组成的结构性的能指系统,”它需要教师和学习者一起完成对其“能指”意义的解读。如此,这个充当了案例的“文本”,对于教学双方,对于课程教学的效果,对于教学模式的设置等,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教师、学生、文本作为文学欣赏课程的主要构成要素,只有恰当地发挥各自的课程教学功能,才能够实现课程教学目标,而教学模式的设置,则是合理调配这三个要素的关键所在。

三、教学模式的变革与确立

传统的文学欣赏教学一般是教师代替学生进行文学欣赏,就文学作品进行所谓主题、结构、手法等方面的分析,课程互动一般就是提问与回答问题。其教学模式表现为单一而固定的课时内容、平淡而乏味的教学过程、照本宣科式的授课方法等,这些都必须在文学欣赏课程教学中进行变革。

根据文学欣赏课程教学的实际,我们将课程定位于文学欣赏与创作并重,设置了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即将教学、学生、文本三要素结合在一起,形成集师生文本选择互助、课堂文本赏析互动、课后文本创作促进为一体的教学模式。三位一体的中心是赏析文本,它是欣赏课程模式的关键要素。

据此,我们首先在文本选择上采取了师生选择互助模式,即教师与学生围绕教材内容共同就赏析文本进行选择,重点是选择具有新颖与“可写的”(需要积极思考去进行创造性解读)文本,如郁达夫《水样的春愁》、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苇岸《大地上的事情》、林耀德《宠物K》、琦君《髻》、闻一多《发现》、徐志摩《偶然》、郑愁予《错误》、顾城《一代人》与《远和近》、舒婷《惠安女子》、朱定《关连长》、汪曾祺《受戒》、陈启佑《永远的蝴蝶》、郭美玲《有毒物品》、秦俑《我的网恋手记》、毕飞宇《相爱的日子》、严歌苓《谁家有女初长成》、东西《不要问我》、金庸《倚天屠龙记》、都梁《亮剑》等文学作品与《大闹天宫》、《黄飞鸿》、《大话西游》、《霸王别姬》、《十七岁的单车》、《围城》、《情深深雨蒙蒙》、《中国式离婚》等影视作品。教学内容的新颖,使得学习者耳目一新,也增强了学习兴趣。

文艺作品赏析篇8

艺术欣赏课是为高等院校非艺术专业类学生的综合素质选修课之一。目的是提高选修者对具体的艺术作品形式和内容形成相对专业的欣赏视角,提高艺术赏析能力,从而提高个人人文素质。艺术赏析课程按照赏析的对象分为中国、外国以及特定种类艺术的赏析,本文所提及的主要是视觉艺术赏析课程。这种课最为常见的上课形式就是讲授和多媒体相结合,并集中授课。其较之传统上课方式固然丰富和生动。然而根据作者教学与研究,即便有严谨系统的理论支撑,通俗易懂的讲解和丰富的多媒体展示,从教学效果上来看始终差强人意。问题主要体现为:对于艺术的认知有模糊感,受制于课程上提供的视角和理论;有距离感,对作品的把握仅限于多媒体能够展示的精度和方式;有冷漠感,对艺术及作品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所具的各种价值没有兴趣。其本质上来看是上课的形式将学生束缚于课堂上和教学框架中,缺乏和艺术本体的直接接触,无法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如果论尊重个体判断和提供自由学习艺术的场所,当数美术机构。本文所指的美术机构主要是指与美术接受相关的机构。。这些美术机构与艺术赏析课相结合的可能程度和方法是本文将要讨论的重点。

首先,美术机构中,博物馆是庋藏包括重要艺术品在内的历史文物的主要机构。

我国现阶段博物馆的发展状况,决定课程与之结合的程度和方法。博物馆含有很多种,其中艺术博物馆又被指称为美术馆,是以展览和收藏视觉艺术作品最为集中的一类。根据国家文物局印发《2011年全国博物馆名录》,全国核准备案,能服务社会公众,专业化程度较高且功能较完善,社会作用比较明显,而最终编入博物馆名录的有3089家,较前一年增加129家。就实际而言,一方面具有人均拥有量低,分布不均匀的特点。艺术品庋藏丰富的博物馆都分布在发达的中心城市。总体数量上来看较为巨大,但是其重建设轻收藏的现象较为多见。另一方面艺术博物馆的数量并不多,大多数都是综合性的。以2011年黑龙江省为例,共有博物馆161家,职能上兼具科研与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其中艺术作品庋藏具有一定数量的博物馆只有7家。在这其中,提供的展品以地方性的当代艺术和民间艺术为主,经典历史艺术遗存很少,更鲜有外国作品。而从决策层面来看,我国的美术馆正致力于将大学生群体作为特定教育对象而进一步的调整。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教授曾经在一次访谈中明确提出“对社会公众的基层和群体在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普遍对象之外的特定对象来组织项目,比如大学生群体……这些年,全国各地的美术馆都将大学生教育作为教育项目的重点。”

鉴于上述情况,对本论产生的影响是:一方面,能够接触到本土艺术本体较多,有利于学生自由了解此类对象,建立本土艺术认知。这对于艺术赏析的素质培养是有价值的。但是艺术赏析的对象不仅局限于此,艺术本体的丰富性和艺术规律的呈现也不是这样的条件下能够很好揭示和把握的。也并不是所有的艺术赏析课都能利用博物馆来进行完成,因此仍然需要讲授者结合赏析艺术领域给予全面的指导和补充。另一方面,学生对于博物馆的认识和利用存在不足,博物馆在现有发展情况下艺术教育只能有待发挥。同时学校虽然对博物馆资源的利用持肯定态度,但是并没有在实际行动上给予学生更多参观的机会。而基础教育阶段也没有培养起利用博物馆的习惯,且没有显示有专门的艺术方面指导和目的。造成高校阶段的学生参观博物馆的次数很少。因此鼓励和指导学生在博物馆中对美术作品进行赏析,是此类课程和博物馆结合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还要坚持对艺术理论和历史在课堂上的讲授,以及在具体实践中的指导。

其次,艺术专业院校是美术机构中培养艺术人才,产生艺术作品,研究艺术课题的机构。

它对于艺术赏析课程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2013年拥有艺术类普通高校95所,而在600所综合院校中,艺术专业院系作为必要组成部分亦具有相当数量。艺术作为实践性质较强的学科,其创作过程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艺术作品具有很好的作用。而艺术院校的专业教师也能够给学生更多的专业性指导。艺术学院提供的艺术作品展览也是学习艺术赏析课程的学生接触艺术作品的可贵机会。而在一些知名艺术院校中,其美术馆的收藏与展览水平甚至高于一般博物馆。这些资源并没有统计在前文所提到的博物馆数据中,却是对社会公众开放的艺术资源。实际情况是,艺术院校以及综合类艺术院校中的艺术院系与非专业的学生之间的互动同样很少,也没有相应的关注和研究。因此,艺术赏析课与艺术院校的艺术活动相结合,也是尚待探索的道路。

最后,艺术出版机构和媒体、商业画廊,也是艺术赏析课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

我国出版业发展迅速,每年面世的大量出版物中,通俗性的艺术出版物包括书籍、期刊、音像制品等也越来越多见。其讲述生动、形式多样、感受直观。这对于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是很好的艺术赏析课内容的补充。其缺点在于出版质量良莠不齐,其中一些理论导向和价值观点有待商榷,需要在课上给予相关的指导。

而网络作为现代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对于大学生而言是非常熟悉和依赖的。而在艺术赏析方面,能够提供最多帮助的当属对于艺术展览信息平台以及网上博物馆的开设。当下我国很多美术机构都会在网络上展讯,以及进行艺术批评活动。这一方面为艺术赏析可与博物馆的结合提供便利,另一方面,其观点和价值评判也可以作为课程中讨论的话题。很多国内外知名博物馆有自己的网络版本,且功能完善。而商业性画廊在我国分布亦不均匀,只有在少数发达大城市才有比较繁荣的发展,比如北京的798,上海的莫干山等。这也商业性画廊提供了鲜活的艺术生态面貌,是了解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理解时下艺术流行与变化最好场所。但是在实地的参观过程中,需要任课者具有足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快速的应变能力以解答学生随机提出的问题。

综上所述,高校艺术赏析课与当代美术机构的结合有很多选择,每一种美术机构能够提供的帮助都是不一样。应该根据赏析课的不同赏析范围和特点因地制宜的选取合适的美术机构来加以利用和结合。熟悉每种美术机构的特点和现状,合理的安排课程的构成是本文论题的前提。其实质上是要充分利用公共文化教育资源来为艺术赏析课服务的过程。让艺术赏析不仅是课上老师带着学生被动接受艺术,而是在实践过程中将艺术史论知识、欣赏经验与艺术接受的实践结合起来。 与美术机构结合,艺术赏析课将变成一种根据体验性的课程。

参考文献:

[1] 国家文物局.2011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EB/OL]. http:/,2012-09-18.

[2] 国家文物局.2010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EB/OL]http:/http:/,2011-10-27.

[3]周小园.论小型美术馆(博物馆)的现实意义.[D/OL].http:/.

文艺作品赏析篇9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121-01

一、在教学中加强优秀舞蹈作品分析与欣赏的重要性

(一)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在教学中加强优秀舞蹈作品的分析与欣赏,为学生感受、评判艺术提供了有利条件,也是我国教育体系中学校教学实施美育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加强优秀作品的分析和欣赏,通过对舞蹈作品本身形体美的发现和舞蹈作品深层意蕴的挖掘,使学生在灵魂上获得一种满足,在愉悦中陶冶性情,引发学生对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产生深刻积极的思索【1】。

(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选择

进入21世纪,社会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单一的人才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社会需要各种素质综合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加强对优秀作品的分析和欣赏是提高学生综合组织的必然选择。一方面通过优秀舞蹈作品的熏陶,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另一方面还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将舞蹈艺术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艺术来源于生活,又反过来为生活增添光彩,为人个体生命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通过分析和欣赏实现对优秀舞蹈作品的艺术审美

(一)异国风情的展现——以舞蹈《阿育王》为例

音乐、造型、色彩等都是一部优秀舞蹈作品的基本要素,在舞蹈赏析教学中首先要增强学生注重听觉感受和视觉感受的意识,印度电影《阿育王》里面的舞蹈为我们提供了一场视觉盛宴,为我们展现了独特的异国风情。《阿育王》舞蹈与宗教紧密结合,有着深刻的民族印记;姑娘眉间鲜明的朱砂、“S”形的曼妙曲线,透露出印度特有的梦幻与诱惑;印度民族曲调与流行元素的完美结合,成就了《阿育王》的音乐魅力【2】。通过对舞蹈《阿育王》的分析和欣赏,在宗教祥和的氛围中,感受到了印度人民对生活对爱的炽热追求。

(二)中国画卷的意境——以舞蹈《雀之恋》为例

杨丽萍演绎的舞蹈《雀之恋》给观众营造出一幅绝美的中国画卷,是生活中这篇土地上中华儿女对“爱”的美好期盼。舞蹈作为一种舞台艺术,出了要求作品本身优秀和表演者舞艺精湛之外,对舞台背景要求也极高,《雀之恋》运用现代技术对舞美进行了动态设计,引人入胜。除此之外,服装和人体彩绘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增加了舞蹈的表现力和真实性。

(三)中国革命的经典——以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为例

《红色娘子军》作为我国首部芭蕾舞剧历久弥新,是西方芭蕾舞与中国民族舞的完美结合,是一部非常优秀的舞蹈作品。在教学中对《红色娘子军》进行分析和欣赏时,一方面引导学生感受革命时代女战士的斗争和生活,另一方面加强学生对舞蹈动作和舞蹈编排的学习和创新。《红色娘子军》在创作上实现了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的完美结合,实现了革命与浪漫的统一。除此之外,引导学生发现《红色娘子军》中音乐表现与舞蹈技巧上的艺术创新,海南民歌与西洋乐器的混合、中国民族舞蹈与西方芭蕾舞蹈的结合,共同成就了《红色娘子军》的艺术魅力【3】。

(四)生态中国的体验——以舞蹈《丽水金沙》为例

现代社会生活步伐不断加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片面的重视经济的发展速度,却忽视了自然生态的健康发展。因此,在教学中也应适当的提升学生的生态意识,舞蹈作品《丽水金沙》是原生态舞蹈中的经典之作。《丽水金沙》以美丽的城市丽江为背景,汲取人类早期舞蹈的歌舞元素,通过“火把节”“走婚”等文化的演绎,将民族的传统与现代进行有机融合,成就了一方心灵的净土。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加强优秀舞蹈的分析和鉴赏,既能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也能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对优秀舞蹈作品进行分析和欣赏时,也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将现实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对舞蹈作品的深层意蕴进行挖掘,从而促进发现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能力提升。

文艺作品赏析篇10

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视觉教育”是指利用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指导学生在视觉感知的基础上,能够对视觉物象有一定清晰的理解。开展视觉教育目的在于让学生在高中美术鉴赏课程中培养视觉信息到 处理能力。学生需要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以及能够和美术作品进行交流。因此需要重视“视觉教育”的学习。

一、视觉教育的内涵

视觉教育分为三个层次:感知层、理解层以及运用层。感知层是培养学生对视觉文化上的感知能力;理解层是指让高中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能够正确的理解视觉物象。运用层是指学生能够利用视觉符号对视觉文化创造的情景教学进行交流。感知层是人类的生理功能,而理解层和运用层是人类感知和认识的高级阶段。通过“视觉教育”可以让学生增强对美术作品的感知力、想象力,让学生能够和美术作品进行情感的交流。美术鉴赏作品都是历经千挑万选而形成的艺术精品,这些作品饱含了作者的情感,而且不同时期的作品,可以折射出不同的历史特色。重视高中学生的视觉教育,通过视觉教育可以培养高中学生的体验和感知,进而培养学生的视觉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美术鉴赏教学中的作品需要学生运用感知、记忆等对其进行理解、分析以及体验,这样才能够获得视觉的享受。视觉教育的理解层是让学生学会对视觉物象以及符号进行选择和组织,通过物象的外表,真正理解其深层次的含义。运用层是指高中学生在通过视觉的感知和领悟,能够运用美术符号来表达自己观点,并且能够分析和鉴赏艺术作品。运用层也是交流层,它是让学生能够运用视觉文化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的一种方法。

二、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视觉教育”的培养方法

1.让学生通过观看感知美术作品

生活中处处出存在图像,这是人类的艺术结晶,这些图像可以被看作是艺术作品,人们对艺术作品的观看仅仅是笼统的观看,不能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的认知。而艺术作品中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因此需要我们改变传统的习惯,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的感知。高中美术的鉴赏课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思路,让学生从多角度观看美术作品,打开眼界,开阔思维,对艺术作品进行仔细的观看,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需要培养学生从感悟式的角度进行美术作品的观看,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感悟去体验作品,发挥主观能动性,对美术作品进行相关的联想。接着以形式鉴赏的角度对美术作品进行细致的观看,让学生从构图、空间、色彩、明暗以及线条等角度出发进行分析。美术作品的构图画面优美、引人入胜,从空间上看,美术作品能够把湖面进行拉伸,增加画面的层次感,而从明暗以及色彩上看,画面柔和,色调过渡恰当。最后通过社会学式的鉴赏分析出作品蕴含的深层次的含义。社会学式的分析就是要对美术作品诞生的历史时期进行分析,还要探析美术作品作者的经历以及文化背景等。比较式鉴赏就是指把艺术作品放置在特殊的历史时期进行欣赏。教师引导学生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横线上要把主体相同的相同时代的作品进行对比鉴赏;而纵向上要把主题相同但是处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作品对比分析。

2.让学生理解美术作品

在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的时候,学生需要了解美术作品的诞生的情境,理解作品时,需要把作品置身到特殊的情境中去,让学生充分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所处的文化环境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从作者的角度出发体验作者的情感,进而理解作品的真正内涵。高中学生由于受到知识水平以及生活阅历的制约,无法对抽象的艺术语言进行详细的解读,这样就不能很好的理解美术作品深刻的内涵,因此需要在美术鉴赏课中重视对“视觉教育”的运用,注重开阔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对抽象作品的理解,进而强化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3.让学生树立独立判断的审美自信心

美术鉴赏课教学中涉及到多元文化,高中学生可以接触到古今中外各个国家的美术作品,这样可以让学生受到更多的艺术的熏陶。由于每个人的理解能力和审美标准不同,因此在美术作品的鉴赏中,教师应该尊重和理解学生对艺术的见解和感受,让学生对艺术作品从多个角度进行鉴赏,要对学生的鉴赏进行分析和引导,让学生树立独立判断的自信心,进而提高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结语

随着视觉文化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高中在美术的学习普遍存在审美文化缺失的现象,因此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需要重视“视觉教育”。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视觉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视觉审美功能,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眼光,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欣赏艺术作品。

文艺作品赏析篇11

一、文化情境中进行美术作品鉴赏的原因分析

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不仅要重现事物的美,更重要的是把艺术家自身的思想感情融入其中,通过对各种学科综合知识的巧妙运用,使得“美”在其笔端得到升华。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要对美术作品创作的基本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能力机型综合运用在,这样才能创作出一幅完美的作品。所以,我们在欣赏这样一幅作品的时候要对这些思想感情、多学科知识进行综合的分析,才能很好地提高鉴赏效果。

二、在文化情境中进行美术鉴赏的简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对美术作品的鉴赏与研究也在发生变化,将美术作品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去分析其蕴含的深层意味,可以对画家创作时的情景进行真实的在现,这样可以很好的提高我们的鉴赏水平。所谓文化情景就是一件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当时所处的文化环境、时代背景、文化特征等等。在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的过程中,分析其文化背景至关重要。在鉴赏美术作品的时候,不应该只对作品的技巧进行分析,还要明确作品的历史背景、社会人文以及科学特征等等,把作品融入到当时的文化环境当中去,对画家创作时的内在情感进行分析。优秀的美术作品作为我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社会文明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作品的优秀思想、优良的精神可以运用到社会生产实践当中去,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促进社会的进步,还能引导人们的心态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而且对研究人员的想象力、创造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此外,还有很多非常深奥的哲学思想蕴含在美术作品中,这就更加要求我们在做美术作品鉴赏的时候不仅要分析其历史环境,而且要分析画家在创作的时候内心的思想与情感。画家在进行美术作品创作的过程,实际上是对多种不同文化与知识的综合运用,所以,加强文化情景中美术作品的鉴赏可以提高人们的基本素质。这种鉴赏本身就是对生活的一种很好的还原,但是不是对生活简简单单的那种描述,而是把价值观、审美观与文化情景进行统一。人们在进行美术作品鉴赏的时候,应该通过视觉感受来体会作品中蕴含的深层次的思想与感情,努力与作者产生共鸣,在鉴赏美术作品的时候使自身的思想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三、文化环境中进行美术鉴赏

俗话说“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不同地区的美术艺术也有不同风情,所以我们在鉴赏美术作品的时候,要近距离的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例如黄永玉前辈的《山鬼》有着浓厚的湘西本土特色,黄老塑造的“山鬼”这一形象其实是在湘西本地神话故事中有着悠久的历史,黄老在创作这幅作品的时候也让“山鬼”这一形象有了鲜明的特点。这个时候,我们要结合湘西本地的文化对“山鬼”这一民间形象和艺术形象进行对比分析。使我们在认识“山鬼”这个艺术形象的时候更加深刻。在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视觉、心理等方面的共鸣来进行,从视觉与心理上对作品进行感受,在这一过程中体验作者想要体验的情感与意境。例如在传统的国画进行赏析的时候,我们要对作品被创作出来的时代背景及其历史文化有所了解,在鉴赏这种作品的时候应该对当代历史文化有很好的掌握,还可以借助古典音乐来进行联想,体会作者创作时的情感。中国古典画作和古典诗歌一样很多都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了解了这一点很有利于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在进行美术作品鉴赏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连接,由于美术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不仅仅是美术技巧的简单堆叠,其过程结合了很多其他学科的科学内容,其蕴含的知识是比较广泛的,这就要求我们在鉴赏的时候,融入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内容,这样可以很好的提高鉴赏的效果。例如:在对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进行鉴赏的时候,我们要很好地了解当时当地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经济背景等等,把这些背景有机的结合起来,接受画家生活年代、国家发展面临的环境和当时的世界环境。这样可以加强对作品的思考,得到作者想通过作品传达出的深层思想。在鉴赏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与生活联系起来,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生活中有着丰富多彩的美术作品,所以想要在文化情景中鉴赏美术作品可以从身边的美术作品入手,以此来提高自身的美术鉴赏能力。美术鉴赏还要与自然美进行有机结合,用自然美来发展自身的思维意识与审美能力。将美术鉴赏与行为艺术相结合,用这样的方式来提高美术鉴赏效果。

四、结语

不同的美术作品其蕴含的思想不同,再加上画家在创作它们的时候,融入了当时画家生活的环境与时代背景,所以我们在鉴赏美术作品的时候,要注重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对画家生活的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和进行深入了解,才能更好地体会到作品深处蕴含的深刻内涵。

参考文献

[1]梁汉.试析在文化情境中开展美术鉴赏[J].美术教育研究,2013,(12).

[2]张媛媛.“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理念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6)

文艺作品赏析篇12

The Analysis and search of Architectural art Charm

Lou Shi-feng

( Pingdingshan City Planning Bureau Planning Center, Pingdingshan,henna 467000 )

【Abstract】The charm of architectural art is a combination of social and material content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beauty effect, aesthetic power system is the product of movement; it includes the cont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constantly updated changes. Based on the essential charm of architectural art, architecture artistic charm of static analysis, construction of the dynamic artistic charm, and artistic charm of the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groups in exploring the artistic charm of the methodology described in an attempt to explore with the architectural works of art contains the charm Some clues.

【Keywords】architectural art charm; nature; static analysis; dynamic analysis; Methodology

1.前言

建筑艺术的魅力不仅是建筑师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建筑艺术欣赏者刻意探寻的秘密。因此,本文的目的就是试图分析与探寻建筑作品蕴涵的艺术魅力的一点线索。

2.建筑艺术魅力的本质

建筑艺术作品作为人类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物化形态,是审美意识、审美评价和审美表现的统一体。因此,研究建筑艺术魅力的本质,就必须把它置放在整个建筑艺术活动的审美调节机制之下来考察、研究建筑艺术影响社会生活的具体过程。建筑艺术魅力只是建筑作品实现其社会功能的中介,它不是建筑作品自身的客观属性,而是人类审美系统复杂运动的产物。

2.1建筑艺术魅力具有系统性、多因性、动态性的特点。系统性是指艺术魅力是建筑作品的美感动力系统,它产生于美的整体性,每个建筑作品的魅力都是一个系统,要揭示一个建筑作品的魅力的本质,就必须要考察它的系统结构。多因性是指构成建筑作品魅力的美学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而不是单一的。动态性是指艺术魅力表现为审美主客体在审美环境的作用下辨证运动的过程,它是动态发展着的。建筑艺术魅力的上述特点告诉我们,要弄清建筑艺术魅力的本质,必须首先弄清它的系统结构。

2.2建筑艺术的本质是一个立体的三维结构,建筑作品的再现因素、评价因素和表现因素构成了这个结构的三个方面。这个三维结构在运动中产生出三种不同方向的张力,这种张力在具体的建筑作品中表现为三种审美形态,即由建筑作品的形式技巧所产生的愉悦性因素、由建筑作品的思想内容所产生的认知性因素和由建筑作品的情感性所产生的感染性因素,这就是建筑艺术魅力的深层结构。建筑艺术的魅力,就是建筑作品审美形态的深层结构衍生出来的复杂功能体系所激发出来的综合美感效应。

2.3我们把建筑艺术魅力的本质界定为美感效应,就是说,艺术魅力并不是建筑作品的一种客观属性,而是人对建筑作品的审美关系的产物,是审美主客体的统一,它是发生学的概念。因此,分析与探寻建筑艺术魅力的本质,不能仅仅到建筑作品中去寻找,而应该在艺术欣赏的实践活动中寻求解释。同时也必须借助辩证逻辑的方法,根据它的多因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对它进行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3.建筑艺术魅力的静态分析

3.1建筑艺术魅力的本质是一种美感效应,一方面是客体对主体的一种有效的作用,另一方面则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心理反应。建筑艺术魅力是建筑审美主客体辨证运动的动态结构。为了进一步分析、探寻建筑艺术作品的审美素质与欣赏者审美心理结构的关系,我们首先应对引起美感效应的各种因素进行静态的分析。

3.2艺术形象是建筑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基本构成单位,建筑艺术的魅力实际上就是建筑形象的魅力。建筑艺术形象的真实性、新颖性、动情性和蕴籍性是建筑作品产生美感效应的四个基本要求,这四个方面处在艺术美的整体结构之中,是建筑作品产生魅力的内在根据。

3.2.1真实性。

艺术真实性是建筑作品的一种审美素质,是历史的真实性与心理的真实感的统一。它由细节的具体性、特征的鲜明性、内容的逻辑性、关系的整合性和价值的协调性五个因素构成,是现实感、真切感、逻辑感、生命感、历史感的综合。它对应着欣赏者审美感知的表象性,激活了欣赏者审美感受中的知觉功能,使欣赏者产生某种如临其境的幻觉,从而激发出再认。

3.2.2新颖性。

审美感受的独特和艺术表现的新颖,也是建筑作品的基本要求。形象的个别性、变化性和表现的独创性构成了建筑作品的新颖性,它对应着欣赏者审美想象的自由性,激活了欣赏者的审美感受中的想象功能,使欣赏者产生了涉新猎异的满足感。

3.2.3动情性。

情感的深沉、情感的丰富、情感的辩证、情感的凝聚和情景的交融是动情性原则的五个具体要求,它构成了建筑作品的动情性。它对应着欣赏者审美情感的动力性,激活了欣赏者审美感受中的情感功能,使欣赏者产生不由自主的情感陶醉,因而建筑作品具有感染力,激发出欣赏者的移情。

3.2.4蕴籍性。

蕴籍性指的是建筑作品生活内涵表现的基本原则。它对应着欣赏者审美理解的非概念性特征,激活了欣赏者审美感受中的理解因素,使得艺术形象的认识性因素与欣赏者的审美理解的功能相契合,从而获得回味的。

以上所说的真实性、新颖性、动情性和蕴籍性是建筑艺术作品的四种基本的审美素质,它们的复杂综合正是艺术魅力的内在根据或产生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建筑艺术作品的信息状态与欣赏者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功能状态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对应关系,这就是审美主客体的内在联系的必然性。当然,这种联系在建筑艺术欣赏实践中的表现形态是极其复杂的,故必须在建筑艺术魅力的动态分析中才能看得清楚。

4.建筑艺术魅力的动态分析

4.1建筑艺术欣赏活动包含着两个方向相反的过程:一是建筑作品的美学特性心灵化的过程,一是欣赏者审美能力外化的过程。建筑艺术的魅力是建筑作品的审美特性与欣赏者的审美心理结构达到契合之后产生的,因此建筑艺术的魅力不是预成的、而是生成的,不是既定的、而是发生的,不是先验的、静止的美感结构的复演,而是连续不断的建构过程。

4.2建筑艺术魅力生成的动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建筑作品的美学特性;二是欣赏者的个人条件;三是欣赏过程中的环境因素。魅力的产生就是这三种动因获得平衡、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艺术魅力的发生,是欣赏者的心理文化结构(包括审美心理结构、智力结构和伦理道德结构等)与欣赏者的心理组织功能(包括对刺激的同化和异化机能)共同对建筑艺术美的信息系统在审美场(包括社会环境和具体欣赏环境)中进行复杂的心理组织过程之后所产生的美感效应。从以上艺术魅力生成的心理机制中,我们不难发现:一、魅力形成的过程在特定的审美环境中进行;二、心理组织功能和心理文化结构始终成相辅相成;三、欣赏者的心理文化结构起主导作用。

4.3心理的层次之外,历史的层次也不容忽视,建筑艺术魅力的生成是人类建筑历史不断发展的伟大成果。从宏观角度看,人类审美的总体实践逐步赋予了人类审美感官和审美直觉力;从微观角度看,欣赏者个体的每一次欣赏实践都能够发展和完善他自身的审美感知能力。

总之,艺术魅力的形成,就是在历史的积淀和心理的组织作用的基础上,欣赏者的审美感知图式对建筑作品的刺激所做出的反应。这是一种美感效应,是审美动力系统运动的产物。

5.建筑艺术魅力的群体发生

5.1建筑艺术作品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是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它又是超意识形态的抽象形式,即符号。作为建筑师创造的产物,它的内容是观念性的,独特的;作为欣赏者欣赏的起点,它又是激发欣赏者审美再创造的媒介,可以成为被不同的欣赏者共同用来寄托情怀的抽象形式,具有符号性的特征。

5.2建筑艺术作品是通过概念逻辑的告知、艺术形象的象征和表现形式的暗示这三个层次来分别传达它的语义信息、形象信息和形式信息的。概念逻辑的告知和表现形式的暗示这两个层次的信息传达都畅通无阻,不需要中介,而艺术形象的象征这个层次的信息传达却需要借助形象体系这个中介来进行。一方面建筑师用形象符号系统作为外壳包裹着观念内容;另一方面欣赏者为了超越形象符号系统的不确定性,又把它作为生发自己的经验和情感的外壳,即表现的媒介。正应为这样,建筑作品才具有了观念性和符号性统一的两重性特征,也就是说,作为观念形态的建筑作品必须首先过度成为激发欣赏者展开经验联想和情感表现的符号,欣赏者借助于这种符号的媒介重新创造一个渗透着欣赏者自己的观念内容的审美意象。这种符号性能够使作品超越自身观念内容的个体性局限,普遍激起欣赏者群体进行经验和情感的表现。因此,建筑作品成为欣赏者个体经验与情感的异质同构的象征。因为是异质同构,故不求经验和情感的完全契合,只求结构特征相似,所以同一作品可以与不同阶级、民族和时代的欣赏者建立起感情的联系,从而产生普遍和永恒的魅力,这就是艺术魅力的群体发生现象。但是我们必须记住,艺术魅力的普遍性、永恒性并非来自建筑作品自身的某种客观属性,而是来自艺术欣赏中的象征表现运动,优秀的建筑作品必然具有社会性的象征功能。

5.3优秀的建筑作品必然具有深刻的艺术启示力,即具有超越作品内容自身的具体性而指向无限性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内容的概括性、典型性和深刻性,它能过激发欣赏者的联想和想象,从而获得永久的生命力。建筑艺术欣赏的中心任务,就是把握作品所蕴含的深刻的艺术启示力。

6.建筑艺术魅力探寻的方法论

6.1建筑艺术的审美结构有三个相互关联的层次,一是建筑作品的各种形式因素所唤起的深层意象;二是建筑作品的意象所指示的丰富的历史内容,其中包含现实世界中的客观生活内容和建筑师个人主观的理解评价;三是建筑作品所呈现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蕴,即建筑形象和建筑空间的象征意向。这三个层次相辅相成,共同架构起了建筑作品的哲理和诗情,其基本性质是建筑作品内容的丰富性、典型性和深刻性,其依托是建筑作品个性特征表现的鲜明性,其表现形态则是从建筑作品个性特征中抽象出来,能够超越建筑作品自身特定历史内容的局限性而指向无限暗示性的象征意蕴。它是建筑作品触发欣赏者联想和想象的媒介,是建筑艺术启示力的源泉, 是建筑艺术不朽生命力的基因。

6.2建筑艺术的三个审美层次,决定了建筑作品欣赏必须按照对建筑形式的把握和建筑形象的感受、对建筑作品内容的理解和体验以及对建筑作品深层意蕴的探究这三个互相联系的步骤进行。真正意义的建筑艺术欣赏,必须深入到建筑作品所涵括的象征意蕴之中。因此,建筑艺术魅力的分析与探寻就必须运用新的方法论原则,即“远观”、“圆识”和“静悟”。

6.2.1 所谓“远观”,就是把建筑作品中复杂的多样性还原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行审美观照,然后考察其内容、情绪是否展露得有序、和谐与完美。

6.2.2 所谓“圆识”,就是多侧面、多角度、调动各种经验知识去理解、认识建筑作品的内容。

6.2.3 所谓“静悟”,就是在欣赏中全神贯注,排除外界的各种干扰,让自己的心灵完全融入艺术形象之中,进行超实用的观赏,同时又融入自己的经验,在凝神观照中进行心灵的象征表现活动,从而对建筑作品内容达到超出表象的理解,彻悟出深刻意蕴。

7.结语

建筑艺术的魅力是一个永恒而神秘的话题,它是一种综合了社会物质内容和文化内涵的美感效应,它所涵括的内容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变化的。因此,对建筑艺术魅力的分析与探寻也是一个运动变化的漫长过程,它需要一代又一代建筑师为此而付出艰辛和不懈的努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