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教育合集12篇

时间:2023-12-24 15:28:50

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教育

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教育篇1

体育教学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则担负着通过体育教学去实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艰巨使命。做为体育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更为突出。

中学生作为年轻的一代,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对他们加强政治思想品德教育,不仅可以使之继承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而且完全可以期望他们把人类文明推向更高的境界。

中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必须先了解体育教育的“六性”,即:集体性、表现性、竞争性、规范性、实践性和交往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贯彻课堂常规和教材的特点,严密课的组织教学,处理好突发事件,发挥集体力量等,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体育教学之中。下面根据我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谈谈粗浅的体会。

1. 集体性

体育教学一般在室外,活动范围广,内容变化多,受外界干扰大,没有一个良好的组织规范,纪律约束,就无法进行教育。如集合、整队,队形、队列变换限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以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如投掷课,若一个班的学生男女各分成两组,一组投掷时其中一人喊口令,大家一起做,等这一组同学全部投掷完后,另一组同学才能去拾器械准备投掷练习。因此要使学生明确,一个思想品德作风良好的整体是校风、班风的窗口,从而引导他们建立必要的制度,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对违反集体利益,破坏集体荣誉的不良行为及时地进行批评教育,启发,培养学生发扬集体主义思想、精神,提倡互相尊重,互相配合,团结协作的共产主义思想。

2. 表现性

中学生具有爱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体育教学内容多、广泛,在活动中一个人的思想品德,作风,内在世界状态较易全部地体现出来。如活跃、稳健,沉着、急躁、信心、坚定、胆小懦弱、自尊心极强,勇敢顽强,知难而退、不求上进、个人主义、认真负责和敷衍了事,文明礼貌和蛮不讲理,做为一个优秀的体育教师首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实际情况,掌握学生心理特征,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

3. 竞争性

为了完成课的任务,教学中经常采用比赛的形式,充分体现出竞争性,它反映一个人的实力、意志晶质和心理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心理素质,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如上球类课时,要求灵活果断,有整体配合意识,上耐久跑时要求坚强,有恒心,肯吃苦耐劳,有敢于克服困难的大无畏精神,要使他们在成绩面前胜不骄,败不馁,发扬坚韧不拔的战斗作风和拼搏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在乎常的教学训练中要把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与体育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教育篇2

我们通常所说的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指在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时展的要求下,吸收国际先进的教育方法与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规范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旨在促进高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培养更多的符合社会要求的先进人才,从而最终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为我国的思想政治建设贡献力量。

文中所涉及的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并不是单指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而是所有为我国德育工作做出贡献的人们。以下将围绕我国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探究。

一、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的情况来看,教育方法有了很大的进步,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教学体系相比也更加健全。除此之外,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也更加紧密,更加紧凑。从我国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情况来看,教学的重点也有所转移,当前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思维方式的培养与锻炼。虽然我国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然存在较大的 进步空间,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一)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学目标不合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的思想与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人们越来越看重教育的经济价值,或者说是教育所能发挥的经济功能,这就导致人才的衡量标准也发生了变化。在人才的选择过程当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参选者的文化素养以及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市场化用人的推动下,学校把学生的培养目标逐步向证书靠近,证书成为了工作的敲门砖,成为了人才市场竞争的利器。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学生的成绩水平自然而然成为了学校和家长最看重的教学成果,也就成为了衡量教育者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准,升学率也就成为了衡量一个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长此下去,升学率的高低以及学生的成绩水平就逐步成为了整个教学追求的唯一目标,教学目标严重不合理。虽然很多德育工作者都在强调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政治教育仍然处于边缘位置。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当中,德育工作者没有对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工作引起重视,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方法以及思维方式的训练,一味地进行教学内容的灌输,却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根本目标。

(二)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问题

我国的中学阶段的政治教育已经经历了几次改革,教学内容相对以往更加丰富,更加多元化,内容的选取也与现实生活联系更加紧密,同时思想政治理论也更加立体化,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更加成熟。但是从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程度以及知识的储备程度并不是特别吻合,同时也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脚步,与当今社会的发展出现脱节的现象。当前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教学内容的设计重心过于片面化,教学内容过于单调必然导致内容的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价值,达不到训练学生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目的。从根本上说,知识的实践价值要求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关注到理论知识的灌输与传授,更重要的是如何将这些理论和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为社会的发展做出实际的贡献,让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

(三)学校没有对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重视

高中阶段,学生基本上都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和高考的磨炼。从大学阶段对人才的衡量标准来看,大学对人才的选择主要是看学生的高考成绩,根据高考成绩进行优胜劣汰。因此,从学校的角度来说,一所高中学校的教学质量如何就看学生的升学率以及优秀毕业生的人数以及高考情况。在这样的人才衡量方法之下,高中学校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源和发展机会,就会十分重视学生对高考考试科目的课程学习情况。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在高中阶段一直不被看重,因而即使在课表中安排了相应的学习时间,但最终还是被其他科目的教学所占用。

二、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传统教育模式不科学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及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环境当中,升学考试成为了一道重要的关卡。在这样的教育形势之下,应试教育成为了高中教育的主要模式,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和成长。整个学校、教师以及家长都为了让学生取得更好的高考成绩而奔波,却渐渐忽视了学生其他能力的发展和知识的拓展。从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就可以看出,大部分学校都只是片面地将教材内容灌输给学生,让学生记住这些内容来应付考试,却没有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的指导,也没有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或者知识内容是否适合学生学习等等。

(二)教育者的素质不达标

由于在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当中,德育工作者是进行知识传授和学习指导的主要角色,因而在整个教育实践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德育工作者自身的专业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工作的开展情况和成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有着显著的影响。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是要对自我的认识以及对受教育者的了解,不断探索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应对,从而才能真正促进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高。从教育工作者对自我的认识方面来说,就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来让自己到达更高的高度。当前还有很多德育工作者没有具备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对知识体系的认识存在错误。除此之外,很多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外部环境以及教育方法也没有达到要求的程度。导致教育工作者无法正确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进行工作,不利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学生学习效率不高

在我国的教育环境当中,高中阶段正是学生学习压力最大,学习任务最艰巨的时候。由于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升学压力,因而怎样在短暂的三年时间中掌握所学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成绩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成长。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教育课题。学习效率的提高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能够有效节约学习的时间,在同样的时间当中掌握更多的知识,也就有了更多的时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是从当前高中学生的学习效率整体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因而学习效率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学习效率不高,就导致很多学生将自己日常生活的时间拿来学习,从表面上看是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不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拓展,不利于学生思想政治的学习。

三、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教育模式的转型

想要从根本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就需要进行教育模式转型,关注社会的需求和时展的要求,从而才能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和作用。首先,这需要经济实力的支撑,只有经济发展了,加大对教育工作的投资,才能拥有更加充分的教学资源;其次,应当积极转变人们的传统教育观念,汲取先进的教育理念,将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最后,教育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只有体制的变革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

(二)大力提高教育者的专业素质

提高教育者的素质就包括对教育者的道德素质、政治素质以及专业知识水平的提升,道德素质是一个德育工作者的基本素质,政治素质是德育工作者进行教育事业的核心要素,是政治教育的必备素质之一。另外,教育者还需要树立创新意识,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三)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处于整个教育实践活动的核心位置,如果受教育者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不能主动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则无法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四、结束语

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必须要一直坚持的教育事业。但是从我国当前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教育水平有所进步,但是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还需要采取措施来跟上时展的步伐。当前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都需要德育工作者做出更大的努力来解决和处理,但是在教育的要求与教育的实践之间仍然存在一些障碍,制约着我国教育的发展。笔者以上的分析旨在针对一些突出的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找到深层次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从而让更多的德育工作者认识到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力争为我国的教育工作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璐.提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华人时刊(中旬刊),2015,(6):137.

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教育篇3

1 对高校思想教育中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现状分析

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对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校学生思想活跃,渴望成才,他们关注形势和政策变化的趋势,积极思考国家的命运和自己的社会角色,关心国家、家庭和本人的发展前景,这充分表明高校学生也有学会判断形势、把握政策的内在需求。那么什么是形势与政策的内容呢?形势是国际和国内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状况和态势;政策是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目标和任务而制定的行为准则。政策的制定要以国内外形势为客观依据,而形势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政策的相应调整。形势与政策教育,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形式,无论是从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掌握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培养学生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还是从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弘扬科学精神等方面,形势与政策教育都显示了其独有的作用与地位。其受重视程度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的变化而不断的得到提升。但是从教学实践来看,效果不尽如人意,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

2 对于高校发展中形势与政策的几点思考

2.1 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

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高校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

2.2 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若干对策

教学内容上要坚持“精”的原则, 注重基础、把握重点、突出主旋律 。“精”,要求在内容的选取上突出重点,从可讲的素材中提取出最适合当前形势发展,学生最想了解的热点、难点和深层次的思想问题作为要讲的内容;避免面面俱到,要把所选取的内容给学生讲深讲透,让学生领会并学会运用。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进理论武装青年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方向、道路信念教育都是完全有必要的,但是新形势更要求我们应充分重视并切实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基本的思想观念教育,以及基本的道德观念、法制观念、纪律观念教育。“管用”就是从社会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学习在思想上、认识上真正受益,避免空洞乏味地理论说教。通过形势政策课,真正能吸引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和社会发展形势,起到统一思想、引起共鸣、鼓舞精神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想觉悟。

2.3 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存在的几对矛盾及有效的解决方法

(1)形势与政策教育中的几对矛盾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下,国际、国内形势变得异常复杂,并且时时刻刻都在多渠道、全方位地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如何引导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在五彩纷呈的现实世界里正确认识形势,使他们无论面对国际局势风云变幻,还是社会思潮涌动,都能够知行统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一门大学问,难度非常大。但从应对复杂局势的措施来看,力度明显不够,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途径单一,主要是课堂教学,甚至在一些院校仅仅是通过几个讲座、几场时事报告会来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既缺乏针对性,又不能保证教育的普遍性和经常性,效果可想而知!形势与政策我们天天都在接触,它也天天都在发展变化,要把难点、热点、深层次问题讲好,教师需要做大量的实际研究比较,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与更新,这就需要教师能潜心钻研、与时俱进地充实教学内容。而从教学实践来看,“形势与政策”课往往由“两课”教师或学校行政工作人员兼任,由于地位上不受重视、教师精力上的局限及资料上的缺乏,导致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空洞枯燥,这样的课学生当然不会喜欢。

(2)教学形式、方法要灵活、要创新

形势政策课应多开展一些新闻评述、形势分析讨论、信息论文交流评比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并提高自己的分析理解能力。同时可辅以音像视听、参观等鲜活的形式配合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可以打破课堂界限,有针对性地邀请内行专家与学生面对面讨论交流。还可以尝试把形势政策课引入第二课堂、引入社团,让学生上讲台,教师做点评,使形势政策课更加生动,更有说服力,效果更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众传媒手段的变化,特别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迅猛发展,给广大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网络时代,形势政策课的载体要不断创新,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资源,办好多媒体教学,尝试网络教育。在国际上,网上大学也纷纷宣告成立,并以其开放性、资源共享性、灵活性、费用低等一系列优势赢得学员的广泛欢迎。

当前正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和栋梁的青年,他们的素质如何是关乎国运兴衰的头等大事。胡锦涛总书记一再强调: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府,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加强大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引导大学生全面了解今后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和要努力实现的目标,认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判断发展形势,自觉把自己的前途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的重要举措,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明智之举。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开发教学的生动性,探求教学的实效性,对高校学生思想教育中“形势与政策”教育任重而道远。

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教育篇4

中图法分类号:G6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2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runs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which is a new require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d the curr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partment management problems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the whole education proces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n college student apartment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necess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the apartment, and then introduces several ways of think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of education in the student apartment management mode and management of College apartments.

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Education; Apartment Management

引言

2016年12月7日,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我国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坚持立德树人至关重要。如何贯彻落实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高校的学生公寓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场所,高校的学生公寓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阵地。在高校学生公寓的管理实践中,常常会出现学生公寓具体事务的管理和学生思政教育的脱节,服务的社会化致使高校学生管理教育脱离了学生公寓管理的范围。而当代大学生群体思想活跃、个性张扬、生源复杂。因此,在高校学生公寓中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当前高校教育中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一、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公寓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1.教育环节薄弱,管理网络不全

长期以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以课堂教育为主,思政教育进学生公寓管理一直是教育环节中薄弱的地方,首先,各高校的思政进公寓的制度不完善,管理网络不健全。这主要是因为目前的高校,学生公寓大多数已经社会化运作,宿舍管理人员大多数是直接从社会招聘,导致公寓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必要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综合素质差异较大,而且,管理人员的工作变动也非常的频繁,公寓的管理人员根本无法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另外,学生工作人员如辅导员、班主任深入公寓也仅仅是形式,为了完成考核的任务。虽然各高校对辅导员班主任深入学生公寓有具体的规章制度,但基本可操作性不强,对他们的考核仅限于对进入公寓的次数的统计,没有具体工作内涵的要求。由于高校的管理体制和绩效考核,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有大量的具体管理事务,繁重的教学、科研等工作压力下,他们根本无暇顾及公寓中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1]。所以教育环境薄弱,辅导员等不能真正深入学生的宿舍、深入学生的生活,不能和学生交朋友,不能及时掌握学生在公寓中的思想动态,没有在公寓中没有起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2.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中,缺乏专业的指导队伍

高校的教学模式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传统的固定教室已经不多见,传统的班级活动也越来越少,班级观念进一步弱化,大学生们大多数时间是和室友在一块。虽然各个高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体制很健全,但能真正深入到宿舍还是非常少的。在学生公寓没有专职的辅导员和学工管理人员。公寓的管理人员大多数文化程度较低,在理论水平、专业素养和工作经验等方面大学生并不认可。在实际的工作中,公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佳,很难通过公寓的教育引领学生思想意识形态[2]。这就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薄弱环节,必须加大专业队伍的建设。

3.高校公寓的软硬环境有待改善

高校后勤的改革,公寓的社会化,导致高校公寓商业化氛围过浓,高校公寓的硬环境和软环境都有待改善。这样的背景之下,高校公寓的软硬环境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协调,增加了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教育的难度。还有更重要的是,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技术革命,引发了校园信息化的大普及,无论移动终端还是台式计算机,在大学校园都能非常方便的联入互联网。网络已经成为学生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网络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外面世界,帮助学生做科研、查资料、写论文,网络在大学生们学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通过网络,各种负面的、不健康的信息毒害着毫无防备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灵。在高校里,迷上网络聊天和网络游戏大有人在,还有同学因为网络诈骗等引起社会问题。大学生网络成瘾而荒废学业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的报道时有发生。因此,通过学生公寓的思想政治教育非常有必要。

二、高校学生公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教育的必要性

1.公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国高等教育坚持社会主义方向k学的重要保障,学生公寓恰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如今的社会,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消息及西方文化的思潮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造成很大的冲击,不少大学生一定程度的存在思想方面的问题,缺乏正确的价值取向,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的挑战。因为教学改革等多种原因,传统的课堂理论政治教育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据统计,当代大学生平均在学生公寓的时间远远超过在其他场所的时间,因此,在高校公寓管理社会化的背景下,学生公寓正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3]。近日国家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意见》,而思想政治教育进学生公寓是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稳步前行,也必将成为新时期高校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2.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载体贯穿大学生教育全过程

学生公寓的管理,要以思政教育为载体,把服务育人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和出发点。在学生公寓的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往往管理具体的事务,忽视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因此,公寓管理部门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有意识的在日常管理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把育人作为公寓管理的突破口。公寓管理中心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状况、学习和生活状态,把解决问题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及时高效的化解管理中的矛盾和问题,形成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公寓的主动管理,消除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盲区和空白点,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贯穿德育教育的全过程。

三、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的学生公寓管理

1.建立“五位一体”的学生公寓管理模式

建立学校、教师、辅导员、公寓辅导员、学生“五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学校在人才培养中提供良好平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课堂,强调教师的学术引领。在课外,强调辅导员的思想教育。在学生公寓,由公寓专职辅导员对学生双重管理,思想引领,传道解惑。通过“五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建立了良好的管理生态系统,达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目的,通过育人模式的改进,综合教育环境和人文环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有用人才。通过“五位一体”的管理模式,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从而在制度上、管理模式上保证了教育的有效性。让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进公寓、进宿舍,让公寓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营造高校公寓文化主旋律。

2.学生公寓队伍建设是思想政治全过程教育的保障

建设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全过程的重要保障,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在公寓有效实施的关键。学生公寓设公寓专职辅导员,这支队伍是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的主要实施者,他们的选拔也须严格准入门槛,须有一定的专业背景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在实际管理中,他们在专业理论素养方面有着较明显的优势和特长,既懂得专业知识,又懂得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能充分运用他们的专业知识背景和所掌握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从而在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各高校可以结合各自的人事制度的改革,按照辅导员职业化的思路,建设队伍稳定、思想素质高和作风优良的公寓辅导员队伍。对于队伍建设和工作经验,可以进一步加强公寓辅导员队伍的专业理论学习,举办各类业务培训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注重对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管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同时,管理部门要加强公寓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用管理人员良好的服务感染学生,教育学生。通过一支队伍的润物细无声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无形之中[4]。

3.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教育要在学生公寓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学生公寓全过程教育中要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另外还要发挥学生会等学生组织作用,为学校和学生、辅导员和学生、公寓和学生架良好沟通的桥梁。充分发挥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为学生公寓管理和服务工作积极建言献策。通过学生的示范、自我的教育和管理,使得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有说服力。同时,要在公寓建立团总支,建立党支部,让党建、团建进公寓,在思想上促进学生成才。通过团组织、党组织,在高校学生公寓内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

4.公寓文化活动和环境是思想政治全过程教育的重要载体

校园文化的延伸是宿舍文化,正能量的宿舍文化具有的引导积极向上的寓意,具有无形中育人重要功能。所以,要以学生公寓为阵地,开展充满正能量的宿舍文化活动,通过公寓文化活动,创新思政全过程教育的模式,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在学生公寓管理工作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和身心发展特征,改进学生公寓的文化氛围、艺术气息,为学生的人格、个性和专业发展,提供管理服务环节上的可能性。在公寓内,建立学生公寓自习室、会议交流室、图书资料室等,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让学生在公寓内足不出户完成小组课题讨论、自主学习、社会活动等各方面事务。优化学生公寓周边软、硬环境,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健康和谐的公寓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备条件。高校要加强学生公寓周边的娱乐和商业网点的管理,加强学生公寓网络的管理,大力净化网络环境,保障校园的和谐稳定,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高校还要充分利用宣传栏等传统媒介加强思想理论宣传和引导,做到思想政治教育无死角,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学生公寓阵地,确保思政教育进公寓。

5.利用网络平台畅通思想政治教育渠道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新媒体的学习推送提供可能。将符合时代要求的政治观念、道德规范通过新媒体,推送给学生,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事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案例,让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教条和空洞无力。在无线移动网大规模应用的前提下,开发相应的APP软件,让学生通过手机终端就可以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另外,在校园网等学校门户网站,开通相应的栏目,增加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保证了学生与学校各部门信息沟通的畅通,也让学生有畅所欲言的渠道,也可以让辅导员得到第一手学生诉求方面的资料。通过网络平台的建设,在学生公寓让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不再有距离。

四、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公寓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关键。要在学生公寓积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公寓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抓手,推进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内涵式发展,更好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为培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冬霞.基于思政教育的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

[2]薛宝志.简论高校大学生公寓管理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教育篇5

1 他山之石:关于《论语》中的孝道思想

“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区区二十字却道出了孝道的精髓,即:一养,即赡养父母。二敬,即敬爱父母。三安,即不给父母带去烦恼。四终生孝敬。

1.1 春秋时管仲提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可以看到没有基本生活的满足就无从谈及孝道了,故而尽孝道首先要能够做到物质上赡养父母。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1]意思就是说:子女侍奉父母能经常和颜悦色是件难事。遇到有事,子女去操劳;有好吃好喝的,让父母享用,仅这样就可以认为是孝了吗?从孔子的疑问中就可以知道,孔子认为仅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要孝敬父母肯定要做更多,那么更多的是什么呢?《论语》中对这个问题又做了进一步的阐释,即“敬”。

1.2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1]意思就是说:现在称作的孝,是仅仅能供养父母就行了。然而就是狗、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如果没有对父母的一片孝敬之情,那赡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在此,孔子认为仅仅供养父母还是不行的,除此之外,还应该对父母怀有一片孝敬之情。也就是要注意养父母之心,从内心深处敬爱父母,让父母生活的心情舒畅。里仁篇第十八讲到,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1]意思就是如果发现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应该婉转地规劝,如果父母没有听从的意思,仍然应当恭敬的侍奉,不要冒犯他们,尽管内心忧虑,对父母却不怨恨。

1.3 除了“养亲”、“敬亲”,孔子认为要做到真正的孝,还要注意“安亲”,要做到弗辱。[1]也是孔子提及的安亲的重要内容。

1.4 里仁篇第二十讲到,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1]意思就是说:父亲在世时,因为儿子不能享有独立行动的权力,所以只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之后就要看他的行为,如果他能长时间地遵照父亲生前的道德规范而没有改变的话,就可以称他是孝子了。孔子总结性的指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三”是虚指,指很长的时间,甚至是一生,所以笔者觉得这是孔子所认为的敬父母的最高标准了,同时也是终身孝敬的难能可贵之处。

2 玉石之契:《论语》中的孝道思想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关联

2.1 孝道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之根本。百善孝为先,遵守孝道、践行孝道是一个人格完善的重要环节,没有健全完善的人格,就无从谈及爱人与爱国,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国家的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服务,因而孝道教育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当为根本。

2.1.1 孝道是人道德素质的逻辑起点。在中国古代社会,孝被看作是德之本,教之所由生,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孝道确实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和起点。孔子认为,为人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身体力行的法则。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已经注意到了孝道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要把学生培养成道德高尚、人格完美的人,最重要的方式是进行孝道教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2]一切善行和精神建设都出于对别人的关系与爱护,作为子女最先接触的思想就是父母的爱,从父母身上获得母爱或父爱,而今再融发出子女对于父母的以及其他人的爱。如果没有对于父母的基本孝道,其也不可能对他人具有怜爱之心。孝是人之道德之基,也是精神文化境界之渊源,当今许多的教育学家对于孝道进行了精神层次分析,明确进行孝道教育是进行爱国教育的第一步。

2.1.2 孝道是人际关系的价值基础,是社会和睦的精神支撑。在我国传统社会文化建设中,人际关系遵循血缘以及宗法原则而进行,人们的精神文化建设遵循一个“孝”,孝道是我国传统文化建立的基本,儒家思想所追求的文化精髓就是要将血缘之爱推及他人,以对于父母之爱的善行对待他人,那么一定会形成一个充满相互爱护的文化氛围,人们之间的关系也将和蔼相处。因此当今社会的人际关系要借鉴与吸取儒家思想,建立一个充满爱心的社会,人们相互之间充满着爱心与关爱,对待老人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对待儿童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多为社会尽一点责任,因此要以孝道为思想精髓,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促进精神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2.2 孝道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软肋。当前,学生群体的孝道缺失现象,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可以说这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不重视对孝道思想的教育不无关系。

2.2.1 学校孝道教育的重视不足。学校是学生的第二教育场所,学校对于学生的道德素质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对学生道德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分强调学生政治理想层面与专业文化的学习的教育,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明显不足。首先,有些学校虽然也开设思想道德修养课,也曾讲到孝道,但教育形式古板生硬,学生对所讲孝道内容并不能很好的领会掌握;其次,除了略微提到孝道的相关知识,思想道德课更多的是向学生教授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无私奉献等高层次的道德要求,却忽视了对父母尽孝的基本的道德教育;第三,学校的道德教育体系并不是非常规范,关于孝道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也没有从制度层面进行规范,这就使得学生的道德修养略显不足甚至是缺失。

2.2.2 学校孝道教育的知行脱节。学校在进行孝道教育时过重于理论环节的教育而忽视孝道实践,重点考察学生的孝道理论,而不重视对于学生实践孝道的引导,不能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实践主体作用,这是目前孝道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当代人对“照顾父母”、“尊敬父母”和“体贴父母和令他们开心”有着很大的认同性,但是不可忽视的是我们在身体力行方面却不能让人满意。道德教育由于考察评价存在灵活性,因此学校在开展孝道教育时也只是教育学生如何进行孝道以及孝道的意义等,而对于孝道的具体实现形式以及孝道实践效果忽视评价,同时学校对于孝道教育的形式也过于死板,缺乏创新性的内容,学生在利用孝道知识时他们采取的方式也过于死板,造成学生对于孝道的实质没有深刻的领会,容易误导学生,因此目前大部分学生都知道要对父母孝顺,但是却认为孝顺要在父母老了之后才能进行,因此目前学校开展孝道教育模式会导致学生孝道认知和孝道践行的脱节。

3 攻玉之用:《论语》中的孝道思想对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启示

内容是孝道教育的核心和灵魂,以《论语》中的孝道思想为鉴,我们要不断丰富完善孝道教育的内容体系,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笔者认为,孝道教育的内容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能养:养父母之身。所谓能养,就是教育学生尽孝道首先就是要对父母进行物质赡养,让父母吃饱穿暖,保持身体健康,这是尽孝最起码的要求。首先,学生应当明白要做到善事父母,尽孝道,首先就要做到能够养亲。父母老了以后,他们的劳动能力就会降低,他们就没有自食其力的能力了,同时加上疾病的困扰,此时需要子女要进行赡养义务,以孝心尽父母养育之恩。其次要对学生进行养亲的方式教育。一般说来,对父母的物质赡养应包括经济资助和生活照顾。但由于学生在经济上还没有独立,还没有能力对父母进行经济资助,因此学生所能做的就是在生活上应尽量照顾父母,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生病的时候应随侍在侧等,这些都能体现出子女的孝道。

3.2 尊亲:养父母之心。所谓尊亲,就是教育学生除了养父母之身,还要注意从内心深处敬爱父母,让父母生活得心情舒畅,这是尽孝更高一层次的要求。首先,应使学生了解孝道中“敬”的重要意义:《论语》为政篇第七讲到,“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1]孔子在这里突出了一个“敬”字,要求子女对父母尽孝心,应该和颜悦色、真诚坦荡,尽孝道不仅是物质上的赡养,更是一种精神沟通和心灵抚慰,做到这一点最重要也最困难。《孝经》中也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这说明孝的最高境界应是尊敬父母,给予情感上的关照,而养只是最基本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养”已经不是我们面临的紧迫问题了,随着空巢现象这一问题的日益凸显,老年人的精神诉求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话题。尤其是对尚未经济独立的学生来说,精神上尽孝道是他们的主要形式,因此更要把握从精神上孝敬父母的重要性。其次,教授了学生尊亲的重要性之后,还要注意教授如何来践行尊亲,要做到尊亲,就是要尊重父母,关心其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了解他们的心理、情感和需求,尊重他们的经验、意见、建议和决定,给予父母充分的爱和情感支持,使老人在精神生活层面上能够体会到子女的一片孝心。

3.3 感恩:孝道的灵魂。子女对父母的孝道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从这一点上来说,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进行孝道教育的情感基础。因此要从子女和父母的情感联系入手,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进而培养起学生的孝道。此外,我们不仅因父母、妻子、儿女给我以关怀、爱护、帮助、照顾、支持、提携而感恩,还要对邻里、亲戚、朋友和社会中的人表示感恩,更要感谢社会给我们的一切。“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应当成为个人的基本价值观之一。

3.4 践行:孝心成孝行。看孩子孝顺与否标准很多,不一定认为孝顺的孩子就会给父母磕头,也不能认为给父母磕头的孩子就是孝顺的。孩子们的孝顺不能够用硬性的要求来要求和管理,我们需要做的是能够走进孩子的内心,促使孩子们认为孝顺是应该的一种很自然的习性,是人们亲情的顺理成章的表现。孝道不应流于一种形式,更不应该把某些陈旧的教育方法和方式强加在青年人身上。孝心只有真正变成一种行动,让孝心变成孝行,才是孝道的真谛。如何能够打动学生呢?这就要求我们采取生动活泼、形象感人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在孝道教育过程中要建立针对性的教育模式,对于不同的教育对象其采取的形式、活动内容要有所区别。总之关于孝道的践行,要避免形式化,也不可搞“形象工程”,要做到求真务实,在学校里可以以各种形式广泛开展,此外还要注意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相联系,走出学校的小圈子,在各种社区、公众场所开展有组织的志愿者服务活动,进而为整个社会孝道体系的建立做出努力,孝道教育要从小事入手、正视对于学生的孝道意识培养和孝道行为习惯的锤炼。

参考文献:

[1]文选德.论语诠释[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70,69,162,

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教育篇6

1.学校要发挥主阵地作用

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相应教育工作者应该有效指导并帮助学生有效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这样才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相应教学任务,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顺利完成,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较长,因此学校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针对这样的发展状况学校就需要有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并且这也是学校教育过程中的重点内容,怎么样才能够有效帮助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成为教育主体,并有效承担相应责任,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内容。

2.要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对人类教育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是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成长最为重要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并且这与其他一些教育形式进行比较,家庭教育有着其他教育形式不能比较的重要性,也是子女教育中较为重要的内容,且家庭教育时间比学校德育教育的时间更长一些,其感染力与针对性也更强。

二、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重视学生主观意识

人类所有正确思想都源自于客观实际,并且社会实践对其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一些重要性正确认识都需要付出重大代价之后才能够获得,依照国家发布的相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可知,高职院校需要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并且德育教育一定要有效融入其他课程学习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需要有效影响学生的学习。不仅教育的内容需要系统化之外,需要有效强化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辅导员需要帮助学生养成较好的行为习惯。另外,要有效保证每一门课程都有相应学科带头人领导,使其具备一定的敬业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教师的思想观念能够给予学生正面影响,并且教师的立场要坚定,观点要明确,教师要保障教学队伍的稳定,这样才能够保障教育队伍的先进性。

三、强化高职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入手点

1.强化理想信念

事实上,理性信念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需要深刻践行科学发展观念,需要深入开展党的基本路线、基础教育路线,有效引导广大高职院校学生能够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树立正确思想观念。

2.强化思想道德教育

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问题,大力宣传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积极有效开展相应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个人道德教育,辅导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可以组织有关强化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活动,比如作文比赛、演讲比赛等,帮助学生能够在活动环节中潜移默化受到良好教育。

3.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有效落实中共中央相应文件内容,有效贯彻落实相应文件内容,坚持德育为先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才能够帮助学生提升道德修养水准,强化道德实践,并且多个方面有效贯彻落实,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保障其更好地发展。比如教师队伍在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可以根据每一个学生表现状况,对其实行奖惩,运用较好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较好的行为习惯。

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教育篇7

近几年来,随着高职教育迅猛发展,在校生的规模也在相应地不断扩大,导致高职院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各种各样新挑战,并且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大学生高尚道德情操,最终有效帮助大学阶段学生有效规范自身行为,使其能够培养起正确的行为习惯。高职院校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还需要将这种教育有效落实到行为习惯中。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学生主体地位

1.学校要发挥主阵地作用

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相应教育工作者应该有效指导并帮助学生有效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这样才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相应教学任务,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顺利完成,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较长,因此学校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针对这样的发展状况学校就需要有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并且这也是学校教育过程中的重点内容,怎么样才能够有效帮助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成为教育主体,并有效承担相应责任,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内容。

2.要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对人类教育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是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成长最为重要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并且这与其他一些教育形式进行比较,家庭教育有着其他教育形式不能比较的重要性,也是子女教育中较为重要的内容,且家庭教育时间比学校德育教育的时间更长一些,其感染力与针对性也更强。

二、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重视学生主观意识

人类所有正确思想都源自于客观实际,并且社会实践对其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一些重要性正确认识都需要付出重大代价之后才能够获得,依照国家的相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可知,高职院校需要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并且德育教育一定要有效融入其他课程学习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需要有效影响学生的学习。不仅教育的内容需要系统化之外,需要有效强化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辅导员需要帮助学生养成较好的行为习惯。另外,要有效保证每一门课程都有相应学科带头人领导,使其具备一定的敬业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教师的思想观念能够给予学生正面影响,并且教师的立场要坚定,观点要明确,教师要保障教学队伍的稳定,这样才能够保障教育队伍的先进性。

三、强化高职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入手点

1.强化理想信念

事实上,理性信念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需要深刻践行科学发展观念,需要深入开展党的基本路线、基础教育路线,有效引导广大高职院校学生能够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树立正确思想观念。

2.强化思想道德教育

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问题,大力宣传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积极有效开展相应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个人道德教育,辅导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可以组织有关强化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活动,比如作文比赛、演讲比赛等,帮助学生能够在活动环节中潜移默化受到良好教育。

3.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有效落实中共中央相应文件内容,有效贯彻落实相应文件内容,坚持德育为先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才能够帮助学生提升道德修养水准,强化道德实践,并且多个方面有效贯彻落实,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保障其更好地发展。比如教师队伍在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可以根据每一个学生表现状况,对其实行奖惩,运用较好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较好的行为习惯。

四、运用多种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需要运用灵活多变形式进行,可以开展相应专题讲座,使用摄影展、演出形式向学生进行宣传。并且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开展一定要讲求实际效果,可以在校园环境中进行,在教学区、宿舍区张贴相应宣传画报,营造较好的德育教育氛围,并举办相应的德育讲座,促使师生都能够接受到良好教育。

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教育篇8

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消极面,对大学教师来说,善于利用手头上有效的资源,在课堂中渗透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铸造优良品质是应该担负的责任。那么如何能够有效地利用高职英语课文中的内容,使学生在英语语言学习的同时,又能受到很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呢?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一、课堂教学实践:

下面笔者就以《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这套高职英语教材为例,具体分析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价值观教育的。

1.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在讲授第二册第七单元的“诚实”问题时,教师就引导学生对文中“员工应不应该向老板诚实地说明自己把老板委托他邮寄的重要文件不小心当做垃圾扔掉了”这个问题进行讨论,讨论的结果千差万别。针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就诚信的问题给学生进行了一次耐心而又深刻的教育。首先解释了什么是诚实,诚实的各种体现,和我们要诚实地八个原因,最后对他们寄语:“如果你不诚实,你就无法获得别人对你的信任,你就会毁掉你的名声,那样的话,没有人会和你做朋友,没有人会与你做生意。相反,如果你诚实,人们会尊重你并高度赞扬你。如果你欺骗别人,别人很可能反过来欺骗你。如果你讲真话,别人也愿意对你说真话。说真话将有助于你与身边的人和睦相处。记住:诚实是最好的品德。诚实总是上策。”由此使学生明白诚实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一个守诚信的人。

2.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要有感恩、宽容的美德。在讲第一册第三单元的“感谢母亲”时,教师先让学生讲讲自己的母亲或父亲为自己做过的最难忘最感人的一件事,然后一起学习文中作者的母亲所做的一切,接着道出了母亲所肩负的责任“除了给你物质生活,还教你如何做人”,紧接着顺势进行情感教育,指出虽然孩子与父母在对某些事物的态度上会有些不同,但对养育我们的父母要始终有一颗感恩的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讲第三册第三单元“宽容”这个主题时,教师随机地组织学生进行了讨论,同学们谈论了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方法,并对学生所不理解的父母的教育行为作了深刻的分析和沉思,之后学生得出了结论:虽然有时父母会表现得近乎冷酷无情,但是他们的做法是用心良苦的,随着时间的流逝会逐渐沉淀出父母那份诚挚的爱心,怨恨怀疑父母的爱是没有道理的,要学会宽容父母有时“不恰当”的做法。通过这样的教导,学生认识到了:学会了宽容就会保持拥有一个积极的人生观,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

3.关注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心理健康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或问题。因此,教师们在教学中应正确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形成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品格。在讲第一册第六单元那个脚伤未愈但仍然跑完三千米比赛全程的女大学生时,还有在讲第三册第四单元那个与癌症进行了一场生死斗争之后连续五次问鼎冠军的自行车选手阿姆斯特朗时,学生为他们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力所深深折服。为了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又给他们讲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那个在奥运比赛颁奖结束后一个多小时(拖着他受伤还在渗血的腿)才到达体育场终点的坦桑尼亚人感动了全世界,并成为了奥运史上最伟大的倒数第一名。这些英雄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背后包含着运动员们多少的艰辛和汗水,多少失败和伤痛。从这些具体、生动的事例使学生们深深懂得成功之路的坎坷艰辛。激励着他们刻苦学习,增强意志力,不断地完善自己,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

二、活动及训练课程实践

在此环节中,为了给学生们实践的机会,教师引导学生展开了主题演讲和编演短剧、单词比赛等多项活动。在学生学习高职英语第二册时,教师安排在每学一课前每个班都要出两名同学做本课主题的演讲,一个学期结束,参加过演讲的人数多达几十人,除了锻炼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之外,还使他们亲身体验了种种价值观和思想道德的教育。在讲过第三册第五单元课文“一个甜美的爱情故事”后,教师组织了学生编演话剧,学生自己编,自己导,自己演,积极性非常高,有的班演的非常精彩,观看的人有的人甚至感动地流了泪。很显然,同学们对真爱的理解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他们的追求纯真追求美好的感情得到了升华。这对学生们以后对人生的态度和选择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其次,在训练课程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行为习惯是思想道德素质的外在表现形式。我们应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这一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如在《实用听说教程》的教学中,通过学习如何表达歉意、感谢和讨论东西方文明礼仪的异同,使学生们深刻地认识怎样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矛盾、什么是好的礼仪习惯、怎样做一个有着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除此之外,我们的英语教材中还有很多这些方面的教学素材,在教学中可以因地制宜加以引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

大学生毕业时将直接面临社会的挑战,而社会对这些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仍然较高。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价值观的教育是素质教育对英语教育者工作提出的要求之一。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实现育人的宗旨,对大学教师来说,利用教材,在课堂中渗透价值观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必定会对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良好的品质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

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教育篇9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模式创新

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现状

虽然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不断发展进步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也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下面,笔者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论述。

1.1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方式有待完善

任何工作的组织方式对于工作的开展以及工作质量的保证都是十分重要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如此。要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高,也需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方式进行完善。现阶段,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方式还存在一定的缺陷。第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系统组织形式有待突破。我国很多高校长期以来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部门都是传统的组织模式,组织模式比较单一,这使得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有明显的局限性,很难在教育工作中有所突破和创新,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也会难以突破。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形式系统发展比较封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在组织形式上与教学活动的分离并不少见,这使得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很难全面落实,而且也容易导致教育工作的系统存在片面性,对教学的一些内容存在缺失和偏差。

1.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水平。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接近40%的高校学生在大学期间明显缺乏自己的理想和人生规划,思想政治觉悟并不高。也有不少学生在大学期间理想趋于功利化,很多学生在大学期间把加入学生的学生组织、担任班级干部、加入中国共产党等作为今后工作的资源,在对待这些工作的态度上趋于功利化。这也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不足的表现,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因此,需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加注重教学质量的问题,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1.3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内容需要进一步完善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确客观认识是开展工作前的重要工作,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一个前提。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界定不够清晰准确,将一些不属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工作也当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开展了,可见,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对于教学内容的界定还需进一步明确。另外,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缺乏对核心问题的切入,很多高校都是从一些比较表面的工作入手,而且教育工作也就停留在表面,很难真正切入到核心问题。这种缺乏对核心问题切入的教学方式对于教学质量也有一定的负面作用。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的理念

要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工作,就需要有较为科学合理的理念作为指导,因此,笔者将对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的理念进行论述。

2.1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所以,在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应用以高校学生的具体情况为依据,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教育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对的是我国以90后为主体的学生,这代人也有着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个性也比较独立、思维比较活跃,因此,在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这些特点,采用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尽量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2.2 将创新理念渗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创新的理念是教学模式创新的一个重要指导,也是保证教学模式创新的一个重要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如此,要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就需要有客观正确的创新理念作为指导。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给学生的感觉都比较缺乏吸引力,这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也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需要有创新理念的支持和渗入,在教学模式创新上真正下工夫,真正做到有效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做到教学对学生有吸引力,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将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质量提高。

2.3 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的系统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作,这个工作涉及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工作,因此,要用系统的视角来看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教学的内容、教师的素质、教育活动的硬件设施等都有关系,而且也与社会的思想政治氛围有关系。因此,要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模式,也需要把握系统性的原则,兼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涉及到的诸多部分,以充分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

2.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需要确保可操作性

任何工作和计划的可操作性是十分重要的,也是确保这项工作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研究也是如此,可操作性是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也是直接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不仅需要有创新的理念,而且也需要有创新的可操作性,这样才能保证创新模式得以实施,而且也确保创新目的得以实现。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需要以可操作性作为一个重要指导,贯穿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的工作中。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的对策

前文中笔者已经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现状及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并且对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的理念进行了阐述,下面,笔者将结合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目标以及先进的教学经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对策进行论述。

3.1 突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提高教学的深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自身的教学目标,并不是简单的普及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是应该进行具备一定深度的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起到重要作用,但是,还是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点不够突出,教学深度不够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要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首先就要突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提高教学的深度。因为高校学生不仅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而且也对社会有了一定的认识,对国家的发展和政治问题更加关注,也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所以,在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并不一定要将教学停留在表面,而是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将教学内容提高到一定的深度。这样不仅符合学生的需求,而且更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有更加深入地理解,避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统模式的单调和枯燥。这样的创新不仅符合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目标,而且也符合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的需求,有助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发展。

3.2 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的方式对于教学质量十分重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也是如此,教学的方式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都比较单一,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这让很多学生感觉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枯燥,很难真正吸引学生想注意力。因此,笔者认为要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应该注重对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在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生活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设计上,教师可以根据教授的内容,设计一定的教学情境,将讲授的内容与具体的情境结合起来,这样让学生对思想政治问题有更加深刻地理解,并且加以思考和内化。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开展一些素质训练或者是一些与教学有关的游戏,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且在实践中对这些理论知识有更加深刻地认识,对理论知识进行升华。在这些实践中也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进而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对思想政治问题有更加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以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水平。

3.3 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相联系,以促进教育模式的创新

随着科学水平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我国教育的发展和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研究中,也可以将网络结合进来。网络在现代社会中已经为高校学生获取资讯提高了很大帮助,但是网络信息所包含的正面和负面信息都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讲网络应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中也需要慎重,要注意利用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带来的好处,避免网络负面讯息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在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可以将网络上比较受关注的思想政治问题与学生进行认真探讨和交流,这样不仅可以将一些网络热点讯息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而且也可以让学生对这些问题有更加客观正确地认识,避免对这些问题产生一些偏激的看法,也可以将一些典型的思想政治负面讯息与学生进行交流,在客观分析这些负面讯息的基础上,将这些问题作为一个警示,以提高学生对于这些问题的重视,也提高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面对和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树立自身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

结束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国高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我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和提高都起到关键作用。本文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论述,着重提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的对策,希望可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的发展。

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教育篇10

[作者简介]苏畅(1980- ),女,江苏连云港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上海 20162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1-0051-02

一、实效性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

现在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引领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格,促使大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大学生如何正确地处理与他人、集体、国家之间的关系,如何找到一条实现自我价值的道路,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而实效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最为根本的价值取向。

1.实效性是检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主要衡量标准。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要结合实践,所以大学生在学校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必须要充分地结合到日常的工作和学习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够把理论转化为成果。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样,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他学生指明正确的发展道路,帮助他们培养健全的人格。所以在高校中对大学生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放在实践中去检验其成果。只有用实践来检验过之后,才能够使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素养,促进其更为全面发展。

2.实效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内在要求。在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中,以人为本是一种基本的教育理念。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要努力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转变他们的思维,使他们能够主动地学习,把塑造健全人格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作为最主要的目标。把培养大学生的国家意识、团体意识作为主要的教育内容,鼓励大学生的创新和独立人格的发展。积极引导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使大学生重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

3.实效性是促使思想政治教育长久发展的永恒动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主要指的是,学到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是否能够达到当初的教学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在于促进大学生能够全面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需要放在实践当中去检验。所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顺应时展趋势,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改进,扩宽思想政治教育渠道,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薄弱的原因

1.大学生思想逐步解放,外来思想的影响,社会的变革,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有极大的困难。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改革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使西方一些思想对大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些思想影响了大学生的判断能力,扭曲了他们的价值取向。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对比较落后,导致大学生所遇到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够及时有效地加以指导和解决。学校的学习压力和进入社会后的工作压力,以及家庭方面的压力都使大学生的心理存在着巨大的负担,如何采用有效方式缓解自身压力,在社会快速发展过程当中使大学生不至于迷失自我,成为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现在大学生越来越多地出现集体意识淡薄、道德品质下降等问题。所以高校的政治教育需要针对大学生的实际,与时俱进,站在大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转换自身的教育模式,把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深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去,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位,促进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有效开展。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现阶段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依然存在着较为薄弱的环节。首先,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以人为本的思想还是需要进一步深化。其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上,缺乏连续性的培养过程,高校对大学生缺乏针对性的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采用统一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没有针对性。第三,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现实生活存在脱节现象,教育的方式也是以课堂说教为主,不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四,高校思想政治专业课老师或辅导员的素质差异较大,不能满足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第五,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实际生活结合不够紧密,不能够有效地调动大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积极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机制也需要健全。第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得不够紧密,从而不能够很好地对大学生的实际工作进行有效指导,高校缺乏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三、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随着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大,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也在不断完善,高校在思想教育课程上加大了改革的力度。在改革的过程当中,许多高校都把以人为本放在首位,把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贴近大学生的实际,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把构建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作为首要的目的,在课程管理上不断地进行创新,也收到了比较好的成效。想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1.强化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要分层次管理。高校在学生的管理方面应当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行为,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次管理。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面,要更加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把思想政治理论更好地与实际相联系,使大学生乐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从而进一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向前发展。

高校在大学生日常管理方面应当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立足于高校的实际情况,安排每一个人员到位。根据学生不同的年级阶段,有针对性地安排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例如,针对大学一年级的同学,可以重点培养其对人生目标的规划,以及对自己学习的计划,使他们能够明确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对于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可以对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行合理引导,开拓他们的思维和眼界,促进学生能够全面的发展。对于大三大四的学生,更重要的是安排其进行职业培训,使其能够在实践中磨炼自己,培养他们的就业意识与能力。

2.高校要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组织保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是保证高校思想教育质量和实效性的基础。高校在教师的聘任过程当中,应当采取考核机制,安排阅历丰富的老师给学生传授思想政治课程。学校要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要充分地考虑到大学生的实际需要,给辅导员更大的发展平台,提升高校辅导员的作用。辅导员要加强对各年级学生的辅导工作,要采用科学化的管理手段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指导。辅导员也要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提高自身素质和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让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当中,激发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团队意识和服务精神。高校应该组织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过程当中能够不断进取,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在集体性的活动当中,可以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使其在高校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能够充分运用到日常的社会生活当中去。另外,学校要不断开拓创新,构建高校思政教育的激励机制,以激发大学生投入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在高校开展的活动当中,可以组织红色创联活动,培养学生的政治觉悟,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可以进行奖励。这样既能够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成绩得到提升,又能够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能够推进学校的党建工作,在学生当中营造思想政治学习的氛围。也可以定期开展优秀学风班级评选活动,这样既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又能够形成良好的学风。其余的活动例如文明校园、文明寝室的评选等活动,都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主动性,从而促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升。

4.学校的思想政治管理要与实际相结合,注重解决学生生活和工作当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首先,学校应当针对家庭困难学生,做好困难学生的助学工作。一切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解决困难学生在生活和工作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此学校应构建完善的助学贷款和奖学金、助学金机制。鼓励困难学生进行勤工俭学,在学校的指导下,磨炼其坚忍不拔和自强不息的品格。其次,学校应该充分利用高校的网络资源,有效地开展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帮助和解答,使学生能够合理地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提高自身心理的调整,促进人格的完善。第三,对于受到学校处分的学生,应当对其加强思想政治的再教育,保证这些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对于学习落后的学生,高校应当帮助落后学生进行合理的再教育,改善其学习成绩。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高校要对其进行专门指导,培养其的就业理念,使其能够认清就业形势,给自己制定一个合理的职业规划。

5.高校应当鼓励红色文化在校园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高校应当构建校园红色文化,让学生在红色文化的氛围当中,更好地促进自身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要不断地加强爱国主义的宣传教育工作,在学校中开展各式各样的歌颂党、歌颂祖国的活动。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在学生当中树立榜样,以此来激励大学生不断向前发展。还要注重榜样的力量,在大学生的课余文化之外,给他们提供一道丰富的精神食粮,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构建和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要不断改革创新,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杜红芳.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2).

[2]杜启达,余显龙,高翠翠.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3).

[3]邓晓春.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J].理论导刊,2007(3).

[4]郝文军.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路径[J].教育探索,2010(8).

[5]黄伟.主观幸福感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求索,2011(6).

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教育篇1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更加的全面,不仅仅局限于只要求人才的专业理论知识过关,更对人才的道德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标准。而我国高校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也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了挑战。为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选拔标准,高校也应适当的调整人才培养模式,重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许多形式,并且包含了许多内容。而在这些内容和形式之中,美育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美育也称审美教育、心理教育,是通过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借助,来开辟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它与德育、智育和体育相辅相成,组成了完善的教育体系,而美育这一重要环节,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也具有着重大意义。因此美育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和重视,而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美育能有效的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效果,并且加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力度和深度,有利于加强学生道德素养的行程,并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发展。因此分析美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并且对美育的基本内涵加以理解,从而充分运用美育的德育效应,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美育的相关内涵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也是一种心理教育,它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美育是泛指其能在一切自觉和非自觉的审美活动中,感染人、陶冶人并影响人的教育功能,而狭义的美育则是包括社会、学校、家庭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审美观念塑造的这些教育活动。不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美育的本质内涵都是基于现实基础和审美活动的内在依据。其本质上是为了人类对更全面、完整表现自己内在力量的特有生命需求,也是对追求完满自足的人生的一种形式。在美育教育的过程中,为人塑造一个精神家园,从而抒发人在现实中被压抑的情感,加强人对自身价值的审视,提高对理想的追求激情,促进人的精神升华。

二、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时代精神的一种体现,并且也是美誉教育与爱国教育、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主旋律教育的有效结合,还是提高我国高校大学生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美育是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推动全面教育过程中必要的组成部分。

1.1美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统一性

美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在教育目标有所差别,但却因彼此的相互联系,能通过某种教育方式,在美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情况下,培育学生的思想觉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美化学生的心灵世界。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是由我党的根本目标决定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基于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而美育教育则可以通过对学生主观世界的改造,通过对学生精神文明的提高,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通过对于美的传播和美的追求,来让全国各族人民积极的投入到共产主义建设之中。并且学生还能在各种审美活动之中,获得精神满足以及情感升华,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积极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2教育方法的一致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依靠传播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对学生进行理性的说教,在这个过程之中,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理性的分析、判断等教学活动,但这些呆板的教学方法,很难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不够形象化的教学内容,更是加剧了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枯燥乏味等印象。而美育的教育过程,具有高度的形象化,其感性的美的形象,往往能感染学生的情感,从而对学生的人生追求加以启发。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应该与美育教育相结合,保存理性的内容,但要用感性的形式加以表达,并将枯燥的政治教育理论融入到美的形象之中,加强教学内容的生动性,从而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接受教育,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效果。

三、美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2.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美育教育在建立善恶观、美丑观和人生观等基本观点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不良思想观念充斥在校园之中,而美育教育能够让学生在复杂的现实生活之中,进一步对自身的心灵加以净化,从而在审美活动之中,对自身的理想目标加以审视。而美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相当于为学生的心灵打开一扇通往未来通往光明的窗子,让学生通过对自身未来理想的审视,来认清自己。再通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对学生加以引导,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美育具有感情性和超越现实等特点,因此可以通过以审美活动,来表现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性内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改善了学生的物质水平,但也加剧了学生功利心的行程,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更是影响着学生的道德修养。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应该对美育教育加以提倡,净化学生的虚荣心和功利心,从而积极乐观的面对生化,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

2.2充分发挥美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决定了需要对工作方法加以不断的改进,并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高层次、高水平的方向不断发展。目前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存在许多问题,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没有强烈的主动积极性。并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较为理性的教学内容,更是加剧了学生对其枯燥、乏味的印象。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工作过程中,应充分运用美育教育,并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加以结合,从而采取更为生动形象的教育方式,加强学生的主动积性。在审美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而不同于传统理论对于学生说教的约束,美育教育能够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到相应的教育情境之中,在引起学生美的共鸣同时,以情感认同为基础,对学生进行人生价值、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

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加强,需要认清美育的基本内涵,并对美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加以分析,并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教育篇12

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复杂背景下,探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合,对高校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代社会要求高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有正确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此,《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都明确指出,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指导,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意义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导致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多元化;各种各样的大众传媒、精神文化、娱乐方式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不断增强,这也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内心世界,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发生冲突和变化,心理问题也尤为突出。对此,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有效教育机制的构建,有必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整合,运用心理学知识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丰富高校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克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理论说教的局限,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为交流式教育,缩短师生双方的心理距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同时,运用心理学知识来分析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和主动性,便于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其行为加以控制和引导,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充实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创设了良好的心理氛围。

心理健康教育本身是完善人格、发展人格的重要手段,它所实施的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能改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人际关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学生之间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者处于主导地位,对学生进行理论说服教育,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内心想法容易被忽视,两者缺少思想交流,教育效果往往不明显;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咨询者与来咨询者是平等的朋友关系,咨询者不是说教而是开导来咨询者,这两者之间建立平等、协调的人际关系。这种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有利于双方都敞开心扉,显露出真情实意,形成平等融洽的人际关系。这种融洽的人际关系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者,透视学生的内心世界无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使得学生对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观点、看法听得进、记得牢,从而容易改变自己的原来态度和行为方式,这为顺利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创设了良好的心理氛围。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有利于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机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统一体的不同方面。在教育人的问题上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整合,对心理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也十分有益,能更好地联系社会实际,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许多大学生心理不健康,是由于不能正确认识、评价和接受自己而引起的,表现为或高傲自大,或自暴自弃。思想政治教育可帮助大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对自己有一个正确评价,并能坦然接受现实中的自我,从而保持心理健康。另有一些大学生的心理不健康是由于不切实际地把目标定得过高或过低引起的,思想政治教育可帮助学生分析理想实现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确定合适的目标,减轻为不切合实际目标的奋斗而遭受挫折的程度,以激发大学生的热情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有利于高校教育功能的优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运用说服教育、榜样示范和实践锻炼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虽然这些不失为重要的方法,但往往过于强调外在力量的作用。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解决学生的政治立场、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问题,却往往忽视学生人格方面的特点,如社会适应、应对挫折、情绪调适及人际交往等。而心理健康教育采取柔性化、隐性化、个性化、多样化的形式,善于在双向以至于多向的互动中工作,通过渗透教育、养成教育、示范教育来推进工作,注重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解决他们的心理障碍、病态行为等人格问题,以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就是完善人格、发展人格的重要手段,它所实施的内容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有效补偿,心理健康教育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整合,有利于高校教育功能的优化。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途径方式

(一)转变传统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提高认识,转变传统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积极创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整合的条件和氛围,首先需要教育工作者对此观念有深刻的了解、认识和认同。教育者应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质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其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坚定的政治信念的心理基础。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整合,将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相关学科的教学和学校的教育、管理活动中,能使二者相互协调、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突破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课只重视心理学知识的传授,思想政治教育只重视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的现状,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与依托,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人格品质和健康心理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以心理健康教育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树立现代教育目标观,促进构建起新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达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整合。

(二)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整合。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应互相汲取对方领域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灵活运用,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方法的综合优势。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要发扬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变被动应对矫治型教育为主动引导发展型教育。采取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等多种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自我调适能力,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方法,把心理学中一系列原则和方法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通过心理咨询,可以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予以纠正,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通过心理咨询,可以帮助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调适和平衡,使其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个别教育功能,使学生不断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在较高的层次上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矫正不良人格,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功能。

(三)培养一支具有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双重角色”的教师队伍。

从体制上,把心理教育教师纳入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使之浑然一体,使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倾向问题,而且要全面掌握大学生的主要心理及应对措施,调适、矫正、发展学生心理,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提高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会有针对性、实效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这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目前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得不理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一支具有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双重角色”的教师队伍。改变这种状况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国家在师范院校开设一门兼顾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专门为高校培养一支素质过硬的具有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双重角色”的师资队伍。

(四)以和谐理念为指导,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氛围直接关系到大学新生的健康成长,特别是随着时代和社会不断的前进发展,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阶段的迈进,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显现出我们教育体系中的弊端。对此,我们更要重视校园文化的功能在大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加大校园文化的建设力度,完善和创新校园文化的功能,努力建设一种高等教育大众文化阶段的创新性、先锋性、兼容性、民主性的校园文化氛围。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要以和谐理念为指导,这样才能使全校师生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增强凝聚力;才能营造和谐舆论氛围,塑造积极健康的心态;也才能使高校肩负起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学校应加强指导,努力营造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利用多种渠道和途径,通过组织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把校园文化中的先进的价值观念、文化品位、思想意识、现代文明行为、健康生活方式等传播辐射到广大学生中去,在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中达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

总之,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在这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感到迷茫,学生的人生问题和心理问题日益增多,道德实践中知与行脱节,多元化的价值观显现。在这种情况下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整合,符合我国现阶段高校学生教育的实际情况,将极大地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对高校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S]。2001.

[2]曹庆宝。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及思想政治工作[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3]谢军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心里机制研究[J]。理论探索,200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