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意义合集12篇

时间:2023-12-27 15:49:48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意义篇1

中图分类号:S220 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从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来看,农机的使用数量逐渐增多,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正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了辅助农业生产的重要载体。为了保证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我们应该重视农业机械的应用。但是从目前农业机械行业的发展来看,在农机修理中虽然市场潜力巨大,但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农机修理网点分散、管理不规范、管理难度大等问题都普遍存在。为了保证农机修理能够有效为农业生产服务,并实现行业的快速发展,我们有必要加强农机修理网点的管理工作。

2 农机修理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农业机械的大面积运用,农机修理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无论是农机修理网点和农机修理技术都实现了快速增长。但是受到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的制约,农机修理行业面临的问题依然不少。目前农机修理行业的发展现状主要为:

2.1 农机修理市场增速较快

从目前农机修理市场的增长来看,年均增长率均达到了10%以上,这主要是受到农业机械大面积采用的影响,在农业生产持续大发展的局面下,农机修理市场在规模上有了大幅的增加,目前我国农机修理市场总额相当可观。

2.2 农机修理网点数量众多

随着农机修理市场的做大,农机修理网点也在迅速增加。目前农机修理网点多以乡镇一级居多,总体数量已经突破了20万家,并且随着农机数量的进一步增多,农机修理网点的数量还处于进一步的扩张之中,增长速度迅速。

2.3 农机修理网点管理不规范的问题相对突出

虽然目前农机修理市场发展较快,修理网点数量也比较多,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农机修理网点的管理还不够规范,修理质量和网点的技术手段还比较欠缺,服务质量也成为制约农机修理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必须对农机修理网点的管理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

3 实现农机修理网点规范管理的必要性

从农机修理行业的发展现状可知,目前农机修理网点的管理问题成为了影响农机修理行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此,我们必须要明确农机修理网点规范管理的必要性,认真做好农机修理网点的规范管理工作。

3.1 从保证农机修理网点服务质量的角度来看,实现农机修理网点规范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为了保证农机修理网点的服务质量能够达到用户需求,我们不但要提高农机修理网点的服务手段和服务职能,还要加强对农机修理网点的管理,保证农机修理网点的管理规范化统一化。

3.2 从提高农机修理网点发展水平的角度来看,实现农机修理网点规范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考虑到目前农机修理行业快速发展的现状,农机修理网点应该积极转变发展观念,通过实现规范管理来达到提高农机修理网点发展水平的目的,全面提高农机修理网点的服务品质。

3.3 从促进农机修理网点发展质量的角度来看,实现农机修理网点规范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受到目前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制约,农机修理网点的发展质量远远没有达到预期要求。考虑到农机修理行业的现实发展要求,要想实现农机修理网点发展质量的提高,就要实现农机修理网点的规范管理。

4 实现农机修理网点规范管理的重要意义

正是为了满足农机修理市场发展的需要,以及提高农机修理服务质量的现实需求,我们要努力构建农机修理网点管理体系,实现农机修理网点的规范管理。从目前来看,实现农机修理网点规范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4.1 实现农机修理网点规范管理对建立统一的农机修理网点管理体系有重要意义

在目前农机修理网点的发展过程中,建立农机修理网点管理体系成为了农机修理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实现了农机修理网点的规范管理,才能推动农机修理网点管理体系的建立。因此,农机修理网点的规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4.2 实现农机修理网点规范管理对提高农机修理的服务质量有重要意义

从目前农机修理网点的发展实际来看,实现农机修理网点的规范管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只有农机修理网点实现了规范管理,农机修理服务质量才能得到全面提高。因此,从提高服务质量的角度出发,农机修理网点的规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4.3 实现农机修理网点规范管理对满足农机修理市场的发展需要有重要意义

从我国农机修理市场的整体发展来看,未来的农机修理网点只有实行统一规范的管理,其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才能得到持续的提高。因此,从满足农机修理市场发展需要的角度来看,农机修理网点的规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5 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随着农机修理行业的快速发展,农机修理网点的管理问题成为了困扰农机修理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为此,我们必须认清农机修理网点规范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从根本上提高农机修理网点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农机修理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立岩,韩玉福.农机维修市场管理工作的措施及对策[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8(03).

[2]袁守斌,徐莉.依法推进农机维修管理工作健康和谐发展[J].山东农机化,2007(12).

[3]李光辉,张敬,张杰.农机维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J].中国教育期刊学会,2009(07).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意义篇2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 ― 0114 ― 02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社会主义条件或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并提出“要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需要大量的农民的积极参与,而且需要高素质农民们的大力支持。新型农民应该是身份与城市居民平等的知识型、技能型和智慧型的高素质劳动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和主力军。无论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还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农民问题的论述,都是着眼解决三农问题,对我国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

一、农民素质提高的重要意义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生活的水平低,文化素质影响中国整体的发展。三农问题是影响我国向前发展的重大阻碍。新农村的建设者是农民,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农民。实现中国梦,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解决农民问题,是实现我们国家富强民主、繁荣的基础。

第一,农民素质的提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就是培养新型农民,新型农民是农村和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同时也是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统筹城乡发展的途径。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困扰我国发展。三农问题是我国的基础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国家的经济就谈不上现代化。要想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就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农民,即新型农民。高素质的农民不仅要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还要具备较好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和法律素质。只有拥有高素质的农民,国家的社会经济才能得到发展。

第二,农民素质的提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环节。提高农民素质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所在。农村的发展要需政府的支持,无论是从政策上、资金还是技术上的支持。但是,从长远的发展角度看来,农村自身发展还需要提高农民的素质。人永远起着决定作用,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劳动者才是最重要的因素。只有不断的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科学技术,并转化为生产力,创造经济收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第三,农民素质的提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客观需要。“三农问题”制约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三农问题的解决不仅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还能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农民素质的低下制约了先进技术在农村发展中的应用,制约了自身发展的提高,三农问题的解决需要提高农民素质。

二、 农民素质的现状、原因问题研究

进入21世纪以来,农民素质虽然有着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从整体来看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农民的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我们可以看到,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国家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村的思想政治文化素质,积极发展各项医疗卫生事业,农民的素质有着显著的提高。农民的知识结构不断的完善,农业技能不断的提高。广大农民承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断的提高自己。但总体上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需要具有较高的素质,不仅包括科学文化素质、道德素质、自身条件、法律知识等。农民素质不高的原因是多样的,有经济发展的因素,也有国家政策的影响,也不乏农民自身的原因。

(一)经济发展的不良影响

1.扭曲的价值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西方社会思潮的涌入,信念和理想在金钱的冲击下受到影响。有些农民忘记了理想的追求,忘记了对信念的坚定。有些农民集体观念相对淡薄,只关注自身及家庭的利益,完全摒弃了国家、集体的利益。还有一部分的农民观念发生了偏差,拜金主义盛行,一切以金钱为唯一原则,为了钱不择手段,甚至出现了欺骗、制假售假现象。严重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同时也严重扰乱了农村的稳定局面。

2.传统美德的强烈冲击。中华民族自古就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传统美德正在悄悄的淡化,一些不良风气在农村日渐盛行,甚至少数农民唯利是图、不负责任。还有些农民为一些琐事争吵,邻里和睦、孝敬父母的美德也开始丢失。农民所特有的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精神在一点点丧失。中华传统美德的缺失,妨碍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二)国家政策的影响

1.城乡二元结构制约了农民素质的提高。在我国的建国初期,我们国家向苏联学习,一味的注重发展重工业而轻视农业,重视城市的发展而轻视了农村的发展,这就在城乡间树立了一道无形的藩篱。这样,农村缺少了许多提高农民素质和发展生产力的机会,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在许多方面都要优于农村,无论是物质供给还是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城市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飞速发展,农村却在原地踏步。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又进一步被拉大。城市的优越性吸引着农村的优秀人才,致使农村流失大量优秀人才,这样农民的素质整体处于较低的水平。

2.国家重视程度的不够。我们国家对农民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农村的许多基础设施不够健全,教育条件不够完善,导致农民接受不到优质的教育,这就涉及到了教育公平问题。与农村相比较,城市的教育设施更完善,教育条件更优越,师资力量更强大。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教育都不能言及公平,何况社会呢。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在人力、物力等资源都得不到改善,农村得不到发展,农民素质得不到提高。

(三)农民自身的原因

1.受到小农意识的影响,大多数的农民乐于这种自足自给的生活,安于现状,没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对于先进的知识与技术或机器设备都采取保守的态度,不敢主动接受,沿用破旧的生产机器与生产技术,农村的经济得不到长远的发展。

2.思想相对封闭、保守。对于农民来说,他们长期生活在他们自己的小圈子,没有过多的接触外界的事物,闭塞于自己村子,与外界的缺乏交流和沟通。他们的目光只关注与自己的家人,看到的只有眼前。不了解先进的政策,不接受先进的技术,不学习先进的知识。

三、提升农民素质的路径选择

第一,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农村的教育是个薄弱的环节,完善农村的教育体系,普及和巩固农村基础教育。要想提高农民的素质,就得大力倡导教育的普及。随着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国民的素质在不断提高,说明基础性教育是提高人民素质的有效途径。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道德意识及精神追求都得益于所受到的教育。农村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国家要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农村、农业问题。提高农民的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农民来说,加强职业技术培训非常重要。经过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农民不仅获得了专业的知识,还获得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职业技能。这对提高农民素质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提高农民的素质。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不仅要在资源上进行城乡统筹,还要在师资力量上得到均衡发展。在城乡教育资源上,城市具有很大的优势,也得到更多的经费投入。要想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就要在根本上解决问题。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加大对农村的经费投入。改善学校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逐步缩小城乡的教育差距。在城乡的师资力量上,城市享有较好的资源,教师的待遇也比较高。这就更吸引了农村优秀的人才外流,农村教育更得不到发展。农村教学的条件相对艰苦,待遇相对低下。国家应该大力鼓励优秀的人才到农村去教学,去施展他们的才华,释放他们的热情。努力实现城乡资源的共享,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只有农村教育得到发展,农民的素质才能得到提高。

第三,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农民的素质。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思想道德建设都是重要的。社会风气对于社会来说是非常重要。良好的社会风气会使整个社会积极向上,反之对社会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要不断提高农民的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广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最重要的是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广大农民,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活力。我们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引导广大农民树立创业精神,确立与社会主义现代经济、文明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增强发展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形成良好氛围,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农村还要积极开展老少适宜的文化活动,丰富农民分业余生活,根据时代和人民的要求,开展形式创新、内容精彩的文化活动。发挥农民的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在人们中树立起典型,积极认真的向先进人物学习。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农民的素质。

〔参 考 文 献〕

〔1〕陈庆立.中国农民与新农村〔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8.

〔2〕余永康.培育造就社会主义新农民的思考〔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6,(05):l4.

〔3〕詹静.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的培育〔J〕.江苏农村经济,2006,(05):167.

〔4〕林美卿,侯爱萍,张庆坤.我国农民素质现状的差异分析及存在问题〔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35.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意义篇3

1我国生态环境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污染物及城乡生活污水逐年增加,在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农膜等农业投入品使用量不断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田水土流失严重,农用水体与土壤污染加剧,野生动植物资源减少,农作物病虫草害严重,农产品中有害物质超标成为普遍[1]。

我国人多地少,近年来由于资源开发利用不科学,导致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据统计,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56万km2,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37%,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km2。黑龙江省水资源匮乏,每年干旱面积达106.67万hm2。同时,因不合理不科学用水,农业用水浪费严重。

我国有533.33万hm2农田遭受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农村环境污染呈蔓延趋势,废污水随意排放,秸秆焚烧,人畜粪便进入河道,水体污染严重。

农业生产每年带来的环境污染也十分惊人。我国化肥年使用量达4124万t,平均用量在400 kg/hm2以上,鹤岗市郊区年化肥用量达到9256 t,平均化肥用量高达450 kg/hm2。农民几乎不施用有机肥,连续多年使用化肥,化肥应用指标已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水体污染而设置的225 kg/hm2的安全上限,化肥平均利用率仅为40%左右。化肥的大量使用,使氮素浪费严重,加剧水体富营养化,导致农业污染加剧。

农药污染也十分严重,全国遭受不同程度农药污染的农田面积超过933.33万hm2。目前,生产上使用的农药品种十分混乱,随意添加组合的现象十分严重。据调查,鹤岗市郊区每年使用农药达到12 t,除30%~40%左右被作物吸收外,大部分进入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使耕地及农产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

农业生产中由于投入品的不合理应用,形成农业面源污染,又称农业非点源污染。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重金属以及其他有机和无机污染物质、土壤颗粒等沉积物,从非特定的地点,以不同的形式对大气、土壤和水体等环境造成污染,尤其是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漏造成水域环境污染。农业生产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而农业面源污染涉及范围广、随机性大、隐蔽性强,因此不易监测,难以量化,控制难度大。

2黑龙江省生态环境治理的意义

资源与环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黑龙江省是东北地区水稻优势产业带的主要区域,水稻种植面积233.33万hm2(2007年),约占东北水稻面积的60%左右,比北方14省市水稻面积的2/5还多,位居全国第九,总产量为1 650万t,商品率高达952万t/a。鹤岗市下辖2县1区,区域内耕地面积47.2万hm2(包括绥滨县、萝北县及宝泉岭管局)。水稻种植面积15.67万hm2,其中宝泉岭管局11.67万hm2,县区4.00万hm2。水稻平均产量为7.0~7.5 t/hm2,稻谷产量115万t,其中县区27.5万t。

从生态环境上看,黑龙江省发展绿色优质水稻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由于开发晚、人口密度小、工业化程度低和森林覆盖率高等原因,该地区空气清洁,自然环境优越,稻田灌溉用水质量优良。全年冬季严寒漫长,夏季作物生育期短,病虫害种类少,发生程度较轻,本田使用化学农药数量也少,尤其是对生产绿色稻米影响很大的生育后期农药使用量远远低于南方省市。

黑龙江省生产的粳稻深受国内外销费者的欢迎,发展生态农业具有较大的优势。但是,由于长期掠夺式经营,农药、化肥超量使用,农田有机肥施用少,耕地质量下降十分严重。土壤有机质从5%下降到2%。同时,一家一户小规模种植方式,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农业生产尤其是水稻生产出现品质下降而出现卖难的现象。加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与建设,促进耕地养护,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鹤岗市水稻生产已发展成为区域内的优势产业,生产面积逐年扩大。但是,由于水田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沟渠不畅,农药化肥的盲目大量使用,农业新技术应用面积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农业面源污染加剧[3-4]。因此,通过加强水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水稻生产条件,运用优质、高产品种,推广高产栽培新技术,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提高农民种稻水平,科学合理使用化肥与农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对于发展该区域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意义。

3参考文献

[1] 刘京希.生态政治理论的方法论原则[j].江海学刊,2001(4):64-69.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意义篇4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当前,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保护的条件和能力。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必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建设新农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

一、内江实施新农村建设问题透视

1.丘陵地区发展经济面临的问题

内江属丘陵地区,以农业为主,工业规模小,人口较多,经济发展滞后,财政负担过重,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现实矛盾和困难突出,已成为内江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

(1)农业结构调整缓慢。丘陵地区农业仍然停留在低水平、低效益的生产上。“调什么、怎么调”一直是困绕丘陵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难题,尽管一些地方也进行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但调整的规模不大、特色不明显、竞争力不强,绝大多数地方多年来处于常规品种的种植和养殖,结构性矛盾相当突出。造成丘陵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缓慢、矛盾突出的原因很多,但落后的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是其重要的客观原因,使得农业的投入成本高、劳动强度大,调整结构慢,给农民增收带来很大困难。

(2)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丘陵地区的农产品以生产水稻、小麦、油菜为主,一些产地条件较差的以生产玉米、豆类等旱谷植物为主,经济效益和附加值较高的农产品很少。这些常规产品只能满足于自供自给、自产自销,很难向加工、销售转化,不能形成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格局,缺乏应有的市场竞争能力,使得当地农业增效难、农民增收难。

(3)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脆弱。丘陵地区地势不平整、水系不配套、道路不通畅、设施不健全,使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脆弱,加大了农业生产的风险和难度,特别是丘陵农田水资源严重缺乏,排灌站年久失修,渠道跑水漏水严重,尤其是在当今气候环境变化无常的情况下,农民为此而引发的矛盾和纠纷时有发生,使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4)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不高。民以耕为业。丘陵地区现有的资源状况和耕作条件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农业生产上,以加倍的成本和精力只能获得事倍功半的效果,使得许多农民舍不得多投入、细耕作,加之二、三产业发展缓慢,一些农民纷纷外出打工,谋求职业。这种现象,虽然也能勤劳致富,但造成了丘陵地区农业生产缺乏新的生机和活力,使丘陵地区的农业面临新的困境和危机。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问题

基础设施薄弱。内江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虽得到较大改善,但是,乡村道路通达率低,许多地方依然通而不畅,机耕道路的严重缺乏,造成农民下田难,机械作业难,粮食运输难,严重影响了丘陵地区农业的机械化、农场化、产业化的形成。水网改造缓慢,全市尚有83座病险水库未整治,许多水渠年久失修,渗漏十分严重;农村通讯网、广播电视网和电网也需加快改造和建设。农业基础设施不仅在存量上与农业发展不相适应,而且在增量上也不能满足发展要求,农业基础建设明显减缓。由于资金缺乏,多数地方只是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简单的维修以维持运行;除公路建设外,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缺少重点工程,开挖土石方少,工程量小。

3.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

内江农村产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农业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不相适应,具体表现在“五多六少”:大路产品多,低档产品多,普通产品多,原料型产品多,结构雷同产品多;优质产品少,高档产品少,专用产品少,深加工产品少,品牌农业和创汇农业产品少。必然导致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业经济效益不高。具体表现在:优质粮不多,普通粮有余,产销结构不平衡;水果品种结构搭配不合理,产期又过于集中,品质低劣,不能较好地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畜牧业结构、畜禽品种、品质、饲料转化率、畜产品的加工水平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水产品仍以传统的“四大家鱼”为支柱,名优特稀品种少,且深加工程度低。长期以来只注重生产,而忽略农副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的作法,导致了全市龙头企业中农产品加工企业所占比重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8%,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仅48家,占全市规模以上总数的23.9%。由于农业加工链条短,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到10%,增值空间小,增值层面简单,同时农产品商品率低,商品率不到60%,农民受益小。

二、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长期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只有实现农业发达、农村繁荣、农民富裕,才能真正实现中原崛起的宏伟目标。“十一五”时期是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内江市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积极、全面、扎实地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真正使新农村建设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德政工程、发展工程、民心工程。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建设和谐村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逐步改变目前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系统工程中,要通过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拓宽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要通过搞好农田基本建设,提高土地产出率,生产出优质的农产品;要通过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农村多形式、多层次的劳动力转移;要通过改善农村道路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保障农副产品的消费和流通,使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生产要素真正流动起来,进一步繁荣市场经济;要通过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美化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只有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统领“十一五”时期的农村工作,通过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道路,才能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消除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才能真正让广大农民能够像市民一样拥有洁净方便的自来水、清洁的燃料、整洁的厨房、舒适方便的卫生条件和平坦的道路;才能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有力手段。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与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环境改善、农民素质的提高以及农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多管齐下,整体推进,是对近年来卓有成效的基层党建工作的新的拓展和延伸,将更加充分地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6)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广优良品种,发展农业机械化,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快发展农业生产力,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既是现代农业建设课题中的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内江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重点围绕新产业、新村镇、新农民、新组织、新福利、新风尚等方面展开。

(1)新产业。就是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要使内江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必须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拓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入手,提高农业结合生产能力,构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

(2)新村镇。就是要改善村容村貌,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应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强村庄环境整治,改善交通、街道、卫生、教育、医疗等公共基础设施,为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奠定物质基础。

(3)新农民。就是要着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新农村必须重视培育新农民。要加强农民的教育和培训,使农民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这不仅是提高科技水平的需要,更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需要。

(4)新组织就是要探索和发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型生产关系。重点围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加强产前、产中、产后的联合,改善生产营销服务,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生产效率,抵御市场风险,增加经济效益。

(5)新福利。就是要逐步改善和提高农民的社会福利水平。重点是建立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完善和落实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使农民逐步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国民待遇。

(6)新风尚。就是要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应继续搞好文明村镇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法治的新型生活观,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新型农民。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忌搞形而上学

强调新农村建设要尊重农民意愿,基本的一点就是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规划和建设上,量力而行,不增加农民的负担,不期待一蹴而就。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忌搞形式主义

搞新农村建设,农民有三盼:一盼收入增加,二盼环境改善,三盼民主管理。同时农民也有三怕:一怕敛钱,二怕强迫,三怕折腾。农民之怕,根本的问题在于他们担心各地在新农村建设中,能不能尊重农民的意愿,能不能切实为他们的利益着想,能不能真正提供给农民想要的东西。对一些地方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走形式、强迫农民建设所谓“样板工程”的做法,农民最为反感。

2006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加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强求一律,不盲目攀比,不搞强迫命令,更不能搞形式主义”。我们强调新农村建设要尊重农民意愿,防止形式主义,基本的一点就是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规划和建设上,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量力而行,不增加农民的负担,不期待一蹴而就。应该认识到,新农村是农民自己的家园,农民最期盼什么、最需要什么,农民最有发言权。所以,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的自主性,是保障新农村建设成功推进的一个重要前提。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就可能导致在新农村建设中投入了大量资金,付出巨大努力,却事倍功半,没有实现预期的目的,甚至引起农民的抵触。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忌搞政绩工程

要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做好规划。制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时,既要按照新农村的标准严格要求,又要切合实际,切实可行,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强行摊派,不搞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

在建设新农村中要能尊重农民意愿,切实为农民利益着想,不搞形式主义。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应该把减轻农民负担问题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绩考核指标,凡加重农民负担、或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干部应追究责任!

四、调整内江农村产业结构是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要用抓工业思路抓农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大力发展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名、优、特、新、稀的优质高效专用农产品,进一步优化农业的区域化布局,优化农产品的品种结构,努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综合效益。要以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为切入点,着力扶强做大内江的畜牧、粮油、蚕茧、果蔬、林竹、药茶、苎麻等优势特色主导产业。

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开发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严格执行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加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力度,积极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规模经济效益。

农业产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个长期的、艰巨的而有意义重大的工作。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深入。内江市如何实现生态畜牧业大市的建设、如何开发优势产业、如何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等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

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生产、品种和品质结构。(1)调整大农业结构,重点是发展畜牧业、水产养殖业、水果业。畜牧业从分散粗放型向现代集约性转变。积极发展特色农业,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要因地制宜,合理调整农业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增加具有资源特色的农产品的生产,减少或避免不同地区农业结构的趋同化。(2)调整品种结构。要立足市场需求,淘汰产量低、品质差的老品种,发展适销对路的高产优质新品种。(3)调整品质结构。大力发展优质农业。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产品优质化,相应压缩低质农产品的生产。逐步实现农产品优质化,农业产业结构必须向合理化、多样化、高级化方向转化,满足人们生活不断改善和食品多样化的需求,确立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产业结构。重点发展名特优产品和精细特色农业产品,实施绿色农业战略,发展绿色食品,包括发展无公害粮、油和蔬菜、畜禽、水产品及其加工食品。同时要积极发展新型企业,如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创汇农业、标准农业等。

2.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多次增值增利

目前,内江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效益低,主要低在农产品加工滞后,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率低。农产品是进行粗加工或根本没有进行加工就直接进入市场,势必造成竞争能力不强、价格低,影响农民收入。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将成为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必须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使之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内江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各地要围绕本地主导产业,有计划地办好各种类型的加工企业。乡镇工业要重点发展以农副产品为主要来源的加工业并加强与科研单位、国有企业、外商的联合,形成一批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壮大起来。

3.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逐步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科学使用肥料、农药;进一步提高种植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同时要大力发展立体农业,提高复种指数和综合利用水平。

4.积极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内江市人多地少,大量劳动力滞留于种植业,大量人口滞留于农村,这是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低的重要原因,也是农民收入水平低于其他产业的根本原因。从农村经济角度来看,农村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程度,决定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要以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特别是食品加工业和以农产品储藏、运输、销售为主的服务业。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包括旅游业、商业、运输业、饮食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开拓农村非农产业的就业空间。只有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大批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才能真正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逐步提高环境承载力

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以土壤为标志的内江市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已经到了临界点。农业结构调整、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应以牺牲农村环境为代价。在长期发展中,生态环境恶化与贫困一直是一对恶性循环的互为因果的关系。吸取发展历史上众多经验和教训,必须从现在起,做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化。为此,必需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加强生态建设,遏制生态恶化。防止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和超标污灌所带来的化学污染和其他面源污染,摈弃那种高消费、高投入、高污染和高浪费的发展模式,推行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进而减少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靠,缓解对环境的压力。同时,根据生态建设的需要,加强相应的科学研究与科学规划,通过各种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引导农民改变传统落后的耕作方式,扬长避短,合理选择适合各地特点的优势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加快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牧业、水产业和经济作物产业,从根本上改变农业产业结构,促进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合理开发,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逐步改善内江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环境承载力。

参考文献:

[1]刘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聊城理论在线 省略 黄冈市工商联,2006~4~17

[2]李彬: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浪首页

[3]郭振纲:新农村建设要防止形式主义.工人日报,2005~12~15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意义篇5

中图分类号:F30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1(C)-0154-02

一、新型农民强调的重点在“新”上面,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改善,更为重要的是让农民能够成为新时期的主人,更好的投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当中去[1]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前来说迫切需要大量素质高的新型农民,这可以说是新农村建设当中最为关键的内容,也是最迫切的需求。假如现代农业的建设与发展没有新型农民的参加,农业的现代化实现就比较论难。也就是说,新农村和新型农民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当然是劳动者,同时劳动者也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主体。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一个过程,是人们依靠本身的活动引起、调整并且控制了人与自然之间有关物质交换的一个过程[2]。在物质交换的过程之中,劳动者本身的数量与质量之间,往往更强调质量,尤其是劳动者的智力,这将直接影响生产力各个要素之间的和谐稳定发展,对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也起到一定的决定作用。就目前的体制来说,绝大多数的从事农业工作的劳动者其依靠的生产技术仍然是体力与长期从事农业的生产经验,可以说是较为典型的农民[3]。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在劳动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不断加快,农业发展的关键是靠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劳动者技能的提高。从本质上来说,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不但要求从事体力劳动的农民数量的减少,更重要的是强调农民生产技术的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农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等都需要劳动者尤其是农民的生产素质不断提高,所以可以这样说,提高从事生产领域的劳动者的科技素质是最关键的。

温总理曾经指出,将农民素质切实加以提高,才有利于推动我国目前的小康社会建设。[4]农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有利于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发展现代农业需要靠高素质的农民,他们能够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方面的支持与保障,只有这样才能让农民能够使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使用现代化的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真正提升农业的发展潜力,将传统农业的生产和经营模式能得到根本改变,不断推动现代农业向前发展,也有利于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向前迈进。

二、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加强对农民进行科技方面的培训

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农民科技方面的素质是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比重相当大,所以说农业科技的最新成果能否应用于实际农业生产当中,主要取决于农民所掌握的科技水平的高低。今天我们所说的农业经济,已经与以前只是说到的种地有很大区别,已经形成了一个综合的立体产业,主要包括了农业、林业、牧业、渔业、贸易等,这种综合性的立体产业是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来支撑和引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农民懂得生产技术,还要学会农业方面的生产经营。

目前我国的农村当中具有实际农业生产技术的人才不足。农民接受教育的时间段是比较短的,并且一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居多,还有文盲或者是半文盲的,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就很少,而正式接受农业的相关职业教育的则少之又少。还存在这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农村之中年轻的劳动力和文化程度稍微高点的基本都选择了到城市打工,从事农业方面的则主要是妇女与年龄较大的男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基本上属于具备传统经验的农民,是不具备现代农业所需要的劳动者素质的,很显然也不能够适应农业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依靠这样的力量去进行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还是有很大困难的[5]。

实践证明,现代科学技术只是是能够促进现代农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才能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我国的农民科技文化素养不高,不仅对农民的经济收入产生影响,也能够对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加以制约。由于农民本身科技素质不高,不但影响了农民在经济方面的收入,也不利于农业劳动劳作效率的提高,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也产生影响。对农民加强科技知识方面的教育,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任务还很艰巨。目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农民已经列入农业部需要处理的实事[6]。可是要将数量庞大的农民培养成为适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民,任重道远。所以现在很有必要加大对农民实施科学技术知识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培养大批新型农民,将人口负担努力转化成人力资源优势,这能够提高农业科学技术上的含量和国际竞争能力,积极推动农业以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有很重要意义的,也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三、农民实施科技培训现状

自从改革开开放后,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关怀下,已经加大力度对农民实行农业科技方面的培训,并且始终坚持“三面向”的原则,面向农民,面向农村和面向农业,坚持农业的科学技术教育的方向,逐渐向多个层次、多个形式发展,并注意推广大批新成果、新技术以及新工艺,培养大批的农民方面的技术骨干,已经形成了新型农民技术培训网络,进一步将农民的素质提高,为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作出很重要的贡献。对农民进行科学技术知识方面的培训固然取得了成绩,但和建设小康社会与农业技术现代化之间还有较大的差距[7]。

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民对科技知识培训的认识还不怎么到位。某些地方与部门给农民服务的意识还不强,对农村劳动力进行知识培训重要性认识也不足,并没有放在一个突出位置。农民科技知识培训也没有实行有效调控;用人单位在招录农民工时,也只是重视使用,并没有将培训提到日程上来,没有投入人力开发成本。

第二,农民科技经费的投入量并不足,在进行预算安排时并没有设立专项培训资金。

第三,没有对农民科技知识培训的有限资源整合利用好,相关的监督和激励机制并没有建立起来,法律保障也不健全,农民科学技术培训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第四,农民培训的管理没有进行有效整合。在对农民实行分类培训的时候,只是将重点放在了教材、资金、场地等方面,没有对资源进行统一安排,不能进行合理利用,某些内容的实用和针对性还不强。

第五,组织农民培训还比较困难。很多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由于农村中绝大部分的适龄劳动力都外出打工,或者在当地城里参加工作,农村剩余的劳动力大多数是属于中老年人,其文化水平和年龄结构,并且他们本身认为参加不参加培训的意义并不大,这给培训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四、加强农民科技培训的相关措施

加强政府对农民科学技术知识培训的领导工作。《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指出,要在以后的15年内提高全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其基本方针是“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农村人口在我国人口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提高广大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也是实施公民科技文化素质建设的难点和重点所在,各级政府中的相关领导要切实抓起来。对农民加强科学知识技术的培训,各级政府的响应领导要真正担当起责任来。

第一,思路一定要理清,重点也要明确。各级领导要具有责任感和紧迫感,将对农民科学技术培训方面的工作摆在一个与农业、农村工作相对等的重要位置上来。

第二,加强领导,协调安排。注意按照“政府统筹,农业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管理与运行机制,强化宏观调控,统一协调,相互配合,使得农民的科技知识培训能成为各级政府行为。

第三,注意采取多种培训形式。利用好已经存在的农业科学技术方面的教育资源,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探索好各个部门之间能够进行有效协作的新道路,制定利于农民科学技术知识培训工作的相关规定,对农民科学技术知识培训的运行机制进行进一步完善,有效组织农民开展科学知识技术方面的培训。注意加强农民科技知识培训体系建设,尤其发挥电脑远程教育在培育新型农民中的作用。

第四,注意加强相关培训经费投入,能够使得培训工作顺利展开。农民科学技术知识培训机制的建立,能够对农民开展有效培训。对农民科技培训的经费要注意再加大投入,建立各级政府为主导的多种农民科学技术知识培训投入机制。采取中央财政投资,各级地方政府投资,进一步解决广大农民科学技术知识培训不足的相关问题。各级地方政府要善于将农民科学知识技术培训中的经费纳入到本地方的财政预算体制中,并且要确保相关的配套资金能落实到位。并且相关政府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做到专款专用,使得资金效益能够得到最大发挥。

第五,加大对培训机构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改善培训的条件,提高培训能力。注意将农民科学技术知识培训工作、农村中剩余劳动力转移到有关培训的工程中去,并在农村实行实用人才专门培训工程,并且加大实施力度。

第六,考核激励机制的建立,保证农民科技培训的目标能够实现。各级政府有关的政绩考核要注意将农民科学技术知识的培训率、就业率等指标纳入其中,也作为选拔后备干部的相关条件,将农民的科学技术知识培训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社会发展目标考核之中,依据“职责有分工、师资有标准、培训有计划、结业有证书、学员有档案”培训标准,开展目标方面管理,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培训任务胜利完成。

作者单位:日照市农广校

参考文献:

[1]赖存理,张耀东.浙江劳动就业发展的十大趋势[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二辑)[C].2002年,18-23.

[2]仲良华,宣云.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A].2003.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论文集[C].2003年,67-69.

[3]加强农村职业教育 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福建省农村职业教育调研报告[A].“职业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研讨会暨第十三次职业教育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198-203.

[4]朱燕芳,李晓霞.湖北农村富余劳动力现状及转移的有效途径[A].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6湖北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58-60.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意义篇6

引言

传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户更加注重农产品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因此,为了尽可能地提高农产品产量,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往往会施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导致生产出的农产品含有一定量的有害物质,对人体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同时,过于依赖化肥和农药还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因此,绿色农业技术的推广对于我国农业生产发展而言就有重要意义。

1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概念与推广意义

1.1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概念

众所周知,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并不是简单的生产出绿色农产品,而是指一种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的种植技术。近年来,在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人们对农产品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数量向质量转变,传统的农业种植技术,对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依赖程度比较高,使得部分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不满足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同时,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我国工业的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然而,由于多方面因素,有些工业废料被排放到自然环境中,污染了农田,导致农产品中的有害物质含量超标[1]。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强调的是绿色环保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毋庸置疑,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必然是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能够更好地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1.2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意义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保障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现已经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不仅是人民群众和国家相关部门深切关注的问题,同时严重困扰着人们的生活。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保证农产品的种植培育在安全环境下进行,生产出绿色、健康、无公害的农产品供人们食用,同时,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强调采用绿色健康的种植技术,尽可能地降低化学肥料和农药的施用量,有效减少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和有害物质含量;提高农业经济性,现代人们的经济收入和生活品质都得到了显著提高,对于许多人而言,宁愿花更多的钱,也要追求健康、高质量的生活,因此,超市中虽然相较于普通食品,绿色食品的价格更高一些,但人们仍然青睐于绿色食品,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生产绿色、健康农产品,能够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带动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保护环境与资源,虽然我国各类资源丰富,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占用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有些地区已经出现了能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枯竭的现象,再加上工业和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使得人们可用的绿色、无污染的空气、水等资源越来越少。基于这种情况,大力应用与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能够起到有效保护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作用,并且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在强调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非常注重资源利用率,由此可见,绿色农业技术的推广,绿色农业生产发展,有利于自然环境与资源的保护,对于农村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农村资源的充分利用,改善农村经济条件[2]。

2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策略

2.1建设示范基地

对于大多数农户而言,要想应用和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建设示范基地是最有效的手段,主要原因在于,在创建绿色农业种植示范基地过程中,农户可以全面、直接地都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进行了解,通过亲身体验和参观学习,真正认识到运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优势与重要意义,从而在今后的农作物种植过程中,更有信心、更主动地去运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此外,绿色农业种植示范基地的建设,为广大农户创建了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促使农户种植技术水平的提高,在让农户全面、深入了解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同时,也让他们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与传统农业种植技术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我国相关农业部门应该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理念和经验,引进国外先进的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并加以研究与创新,使之符合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需求。同时,应该加大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培养出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人才,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提供人力资源保障[3]。

2.2制定有效的惠民政策

相较于传统的农业种植技术,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属于一种新型的技术,对于大多数农户而言,该技术是陌生的,他们不了解该技术的优势,因此,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仍然青睐于传统的农业种植技术,而不愿意去尝试运用新型的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担心新技术的应用会降低经济效益。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各地区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惠民政策,激发农户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应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制定奖励与补贴等优惠政策,鼓励农户采用环境友好生产方式,激发农户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应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促进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有效推广的同时,还有效提高了农户的农业种植技术水平。除此之外,各地区还应该充分发挥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人员的作用,要求技术人员深入基层,给予农户技术方面的支持,使农户尽快地掌握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并将该技术与传统农业种植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有效应用与推广[4]。

2.3与绿色种植企业合作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应用方面,绿色种植企业比一般农户,在种植管理、风险控制和农产品加工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过程中,应该加强与绿色种植企业之间的合作,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扩大绿色农业种植面积,提高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规范性,提高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应用价值[5]。

2.4加强宣传力度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意义篇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任务。需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因此,农民科技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有效发挥,直接决定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且决定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因此,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是实施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科技文化素质、实现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1-3]。现对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意义及对策作一探讨。

1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重要意义

1.1建设现代农业的需要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现代农业依靠的是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的快速提高,以及促使农村经济水平的大幅度提升。现代农业的目标是产业化。农业生产链向产前产后延伸,这样就形成比较好的整体式的产业链条,从而打破了传统的生产模式,走向生产集约化﹑专业化﹑产业化﹑科学化的轨道。因此,需要具有科学的管理理念﹑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营方式来组织生产。而且,现代农业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的本质特点。

我国正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时期,科学技术正在不断地应用于农业生产之中,科技成果的转化最终需要通过农民吸收消化才能更好地运用于生产建设之中,从而有效地推进机械化﹑信息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水平等方面的快速提升。因此,必然需要具备较高的科技素质﹑具备掌握大量的科技知识和技能的新型农民;需要培养一大批适应现代化农业生产的新型农民,进而提高我国农业以及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因而建设现代农业需要较高素质的农民。

1.2实现农村“三化”的需要

改变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状况,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由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农业经济转变;由传统的乡村社会向现代的城市社会转变;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高,必将解放出大量的劳动力,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就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要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同时,新农村的建设,为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了就业机会,拓宽了农民就业的空间。随着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新的要求。因此,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是有效实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将农村人口压力转变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1.3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农民增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的提升,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科学化,提高了生产效率,推进了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建设,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从而给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能较好地掌握科技知识和技能且运用于生产之中,使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直接与农民科技素质的高低有关,其掌握和运用科技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水平。科技素质较高、具备职业技能的农民,具有顺利转岗就业的优势,在转岗就业中比较容易实现从事高层次产业且收入较高的工作。促进农民增收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因此,必须通过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增强他们创业和就业的能力,这是有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1.4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真正参与者和受益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如果没有广大农民的参与实践,新农村建设就无从谈起。

农民是农业科学技术转化的载体,农业科技成果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最终是靠农民的掌握而且运用于生产实践之中。因此,农民科技素质的高低,严重制约着科技成果的转化程度,决定着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必须培养造就一大批具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2农民科技素质的现状

农民科技素质,主要指农民所掌握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和劳动经验﹑生产技能等达到的程度。它通常反映农民接受文化科技知识教育的程度,掌握文化科技知识量的多少﹑质的高低以及运用于农业生产实践的熟练程度。因此,科技素质是以文化素质为基础,文化基础高低影响着科技素质的提高效果。

现阶段我国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与新农村建设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整体的科技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据统计资料显示,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构成为: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占6.65%,小学文化程度占26.37%,初中文化程度占52.81%,高中文化程度占10.52%,中专文化程度占2.40%,大专以上占1.25%。据对2006年全国及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情况调查统计显示,曾受过技能培训劳动力比重为21.3%[4,5]。很显然,农民的整体文化程度比较低,整体科技素质不高,严重制约了他们学习和接受新的科技知识﹑新的信息﹑新的技术以及掌握和运用科技能力的提高。由于大多数农民文化和科技素质较低,没有经过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教育学习和培训,因此学习和接受以及运用新的科技知识﹑新的技术的能力比较弱。大多数农民主要是通过长辈的经验传授等方式来掌握和运用农业科学技术,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不能自主地学习﹑掌握和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直接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程度。

当前,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都在70%以上,而我国的转化率尚不到40%。科技成果转化程度不高严重制约了生产和经济的发展。同时,由于农民接受职业技能的教育学习和培训还是比较少,缺乏职业专业技能,对于转岗就业,是难以从事技术含量高和复杂且经济效益较高的岗位的工作。因此,文化水平较低、没经过技术教育学习和培训、缺少一技之长的农民,无法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这样就严重地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严重影响了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

另外,由于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农民存在着认为进行教育学习的投资是消费性的投资,而没有充分地认识到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科技素质,是有效地促进生产力快速提升﹑转变农业增长的方式以及促进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投资,所以农民对农业科技教育的学习要求显得不是很主动和强烈。因此,农民科技素质偏低,导致对科技转化能力比较差,增收水平低﹑致富速度慢,从而制约了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3对策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意义篇8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2000年我国总体上已经实现了小康,但这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不平衡的小康,差距主要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以山西省晋城市为例,农村人口的比重高达70%以上,近年来农民收入虽然保持了稳步增长,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而且趋势还在扩大。从2000年到2005年,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213元扩大到5317元,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由1.8∶1扩大到2.5∶1。如果不能有效地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必将严重阻碍全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三农”问题的实质是社会体制问题,正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设计和延续,导致了过多的农民滞留于农村,使得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消费市场相对萎缩,反过来影响工业品的销售,使得城市失业人群增加;于是进一步排挤农民进城,结果又造成过多的农民滞留于农村,由此形成了一个怪圈和一种恶性循环。要打破城乡分割的经济结构,促进城乡发展的良性互动,必须跳出“农”字做文章,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下功夫,从而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新的机遇,为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开辟新的空间。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由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居民消费能力较低,我国目前已经出现了工农业产品的低水平过剩。这种状况不仅制约内需的扩大,而且不利于提高工业经济质量和效益,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影响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5年,晋城市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01%,比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04%的增幅低11.03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仅为18.9%。只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好城乡发展,提高农民消费能力,拓展农村市场,才能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长久动力。

二、关键在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工业化就是“化”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化”农业社会为工业社会、“化”农民为市民的过程,是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变的过程。晋城市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加速推进的时期,产业结构变化的核心是农业和工业之间结构的转化。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就必须着力培育无烟煤、煤化工、电力、中高档铸造、高新技术、新型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加快工业化进程,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就业岗位,为农业现代化提供物质技术基础,为城镇化提业支撑,让农民共享工业化的成果。

城镇化是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进入城镇的主要途径,并能通过要素聚集促进工业化的发展。富裕农民首先要减少农民。从晋城市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就必须以扩容提质为核心,把中心城市构筑成区域经济的核心增长极、对外竞争的主要载体和辐射带动农村经济的龙头;就必须以4个县城和巴公、北留、嘉丰、马村等10个中心镇为重点,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发展壮大一批特色鲜明的小城镇,强化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向二、三产业。

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根本举措。从晋城市来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就必须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抓好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和畜牧、蚕桑、蔬菜、小杂粮、干鲜果、中药材等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把农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成优势产业。

三、重点在找准抓手突出统筹上下功夫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找准抓手,突出统筹,把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要统筹发展规划。目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加快工业化的阶段,有条件拿出部分财力来反哺农业、支持农村。因此,在制定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确定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制定重大经济政策时,应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向农村、农业和农民倾斜。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投资,增加农业科研和推广、质量安全和检验检测、农产品流通设施、农民培训等方面的投入,建立完善对农民收入的直接补贴制度。要加大对农村的金融支持,特别是要积极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焕发农村信用社的活力,增加对农业、农村的信贷支持。

二是要统筹生产经营。要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推动农业生产经营向集约化、专业化、机械化发展,向标准化、信息化、产业化迈进。重点要树立四种意识:第一是市场意识。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从“吃饭”农业走向市场农业。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解决好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第二是标准意识。加大农业标准化建设力度,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将农业生产全过程纳入标准化管理体系之中;第三是品牌意识。有品牌才有市场竞争力,才有信誉。要把已有的农产品品牌保护好、发挥好,并高度重视新品牌的培育;第四是资本运营意识。应用工业资本运营理念,吸引各种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意义篇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党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的建设目标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素质,塑造农村新风尚,建设和谐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关于“三农”问题战略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为新时期农民素质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平台。

一、新型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求

从人类社会发展史看,农业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土地,工业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资本,而到了知识化、信息化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则是人力资源和人的素质。2007年农村统计年鉴数据表明:农村文盲、半文盲占农民人口数的6.65%,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6.37%,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2.81%,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0.52%,中专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分别占2.40%和1.25%。[1]可见,在我国农村4.8亿劳动力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0%以上,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差,缺乏就业创业能力,民主意识、法律意识淡薄,集中表现为整体素质较低,影响了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进程,成为统筹城乡发展,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严重障碍。所以,如同舒尔茨所说:“人的能力和素质是决定贫富的关键,提高人口质量的投资能够极大地有助于经济繁荣和增加穷人的福利。”[2]我国农民素质的低下,制约了我国从人口资源优势向人力资源优势的转换,农民的数量优势无法转变为素质优势、经济优势。因而总书记强调指出:“亿万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3]

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满足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人才需要,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和g切要求。那么,何谓新型农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把新型农民界定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 因而,“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是中央对新型农民素质的明确要求和高度概括。

与传统农民相比,新型农民首先必须是具备现代文明意识、科技意识、市场意识的适合现代化大生产需要的开放型人才,必须是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开拓进取的复合型人才,必须是适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勇于创新的能力型人才。概括地说,新型农民必须是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新型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其次,新型农民与传统农民的最大区别在于,新型农民拥有真正的主体性。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劳动力素质具有非同质性,素质低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负担,素质高则会成为经济发展的条件。

农民素质的提高,意味着人的能力的拓展,可以通过改进劳动手段来提高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水平,提高生态意识和生产效率,推动经济增长由资源消耗型向技术内涵式方向转变,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中的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和管理者,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农村经济的兴衰,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的质量和速度。无论是推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还是以小城镇建设为载体来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都要农民亲自去参与。同时,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总要求也必须引导农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转变观念,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加速农村的分工分业。并且随着党和政府的支农、惠农政策在农村基层的逐步落实,新型农民成为了惠农政策有效实现的载体,同时也是对政策绩效进行评价监督的主要力量。

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意愿,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农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4]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可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引导更多农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科学技能,更新思想观念,提高市场和竞争意识,自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而随着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新型农民群体的日益扩大,新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必然日益凸现,必将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把新农村建设不断推向深入。

二、培育新型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曾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地归结为农业产业问题、村容村貌问题和农民增收问题,而忽视农民的自身建设,这是典型的以物为本的发展观。新农村建设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概念,它既包括“物”的建设,更重要的在于“人”的建设。因为人的建设是最基本的建设,人的发展是最关键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并不等同于人的素质的自动提高。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新农村建设的速度和发展质量,决定了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进度。新农村建设不能把经济建设和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割裂开来,不能把“物”的建设和“人”的建设割裂开来,物质生活的丰裕不等于人们文明程度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基础设施的改善不代表人们政治素养的自动提高。可以说,农村落后的根本在“人”,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在“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生态恶化和环境污染对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破坏即是有力的证明。人们对财富的过度追求导致人日益被异化为物质的奴隶,农村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导致农村社会的进步,反而引致人的单向度发展,成为“畸形”的人。

这些现象引发人们对这种以物为本的发展观的反思,促使我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抛弃对经济增长的片面追求,转向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路径。因为任何发展观都是人们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在一定的思想理论指导下,在自已的社会实践中对自身所处的社会发展进程做出的价值设定、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无不体现了社会发展主体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目标。科学发展观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是指导农村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

新农村建设不仅要物质上帮助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更要在文化和精神上帮助农民脱贫,也就是说,要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由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来实现农民的现代化,提高农民的综合素养和整体素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新型农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内涵界定,都集中表明了关于农村发展的价值向度转换。具体地说,在经济发展方面,由物本经济走向了人力资本经济;在发展方式上,由对自然资源的重视走向了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在发展的目的上,由过去注重物质成果的增加走向了注重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

“人是一切价值的出发点,也是一切价值运动的归宿。无论价值现象多么复杂,多么变异不定,多么扑朔迷离,它的源、它的根、它的本就在人这里,抓住了人也就是抓住了价值问题的根本,只有抓住了人才可能找到和猜对价值之迷的谜底。”[5]因而,按照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满足农民自身需求,促进农民素质全面均衡发展,使农民分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成果,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利益享有者,正是新农村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力体现,是衡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衡量新农村建设成就的最高价值尺度。而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要求和目标,丰富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价值内涵和时代要求。

可以说,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培育素质全面的新型农民,实现农民的个体素质、劳动技能、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农民全面发展和农民素质全面均衡发展这一新农村建设价值目标实现的重要标志。

三、新型农民素质提高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共进

社会发展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果,人既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又是社会发展的目的,社会发展的程度最终是通过人的发展程度来衡量的。?所以,作为新农村的建设主体和价值目标,新型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主体,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价值主体,是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的统一。

因此,只有将农民素质提高寓于新农村建设之中,在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实践中有目的地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把农民整体素质的提升体现在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之中,才能让农民不仅成为财富的创造者,同时也使农民的主体作用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得到确证。所以说,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必须以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和农民素质的不断提升为价值目标,在搞好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注重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民主,树立先进的思想道德观念,移风易俗,形成健康风明的新风尚,用“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来加速“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步伐。

总之,新型农民素质提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互促共进的关系。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建设目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民的全面发展和农民整体素质的提升创造了各种物质、精神条件和制度保障;而“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成果和水平,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主体条件和人才保障,二者内在地统一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中。

本文系2009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批准号:B224)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33.

[2] (美)西奥多?W?舒尔茨,吴珠华.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44.

[3]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285.

[4]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08:7.

[5](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51.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意义篇10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三中全会,研究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对发展现代农业做出了新的解析。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并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七个层面作出了安排布置,对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视程度可见非同一般。

一、现代农业的特征

与传统农业比较,现代农业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现代农业是科技支撑型农业。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随着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的形成和推广,农业生产大规模采用以现代科技为基础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法,使农业生产经营的科学化程度空前提高。如近年来基因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等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使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第二,现代农业是生产领域广阔的农业。我们知道,农业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农业就是种植业,广义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等业。我们要发展的现代农业,就是广义农业的现代化。随着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推进,现代农业将实现由动植物向微生物,农田向草地森林,陆地向海洋,初级农产品生产向食品、生物化工、医药、能源等多种产品生产方向拓展。第三,现代农业是以高素质的农民和企业家为经营主体的集约型产业,因为现代农业的生产和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所以农业劳动者必须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和经营管理素质。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由于现代农业的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大量农业劳动力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去,如发达国家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在总人口和总劳动力中所占比重一般都在10%-15%之间。第四,现代农业是高生产率和高效益的农业。比如已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西方发达国家,其农业从业人口不到总人口的5%,美国、法国农民人均产粮是我国的50倍,人均产肉是我国的100倍。第五,现代农业是以生产、生态、生息三者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可持续产业。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还要切实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资源,作到农业可持续发展,使经济增长与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协调发展。

二、现代农业的模式

外向创汇型农业模式。在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政策指引下,利用区域优势,采取政策扶植龙头企业或者吸引外商投资,重点发展优质种苗、特色蔬菜、优质花卉、名优水果、优质家畜家禽和特种水产等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农产品生产,积极纳入农产品国际产销加工储运体系。

龙头企业带动型的现代农业开发模式。就是由龙头企业作为现代农业开发和经营主体,本着“自愿、有偿、规范、有序”的原则,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组织形式,向农民租赁土地使用权,将大量的分散于千家万户农民的土地纳入到企业的开发经营活动中去。这种由龙头企业建立生产基地,在基地进行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产业化开发的运行模式,是目前国内的一种主要模式。

农业科技园模式。这种科技园区,由政府、集体经济组织、民营企业、农户等投资兴建,以企业化的方式进行运作,以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单位作为技术依托,引进国内外高新技术和资金、各种设施,集成现有的农业科技成果,对现代农业技术和新品种、新设施进行试验和示范,形成高效农业园区如开发基地、中试基地、生产基地,以此推动农业综合开发和现代农业建设进程。

因地制宜的园艺农业模式。在充分考虑市场条件和资源优势的基础上,确定适宜当地区域条件和发展水平的产业和项目,引进先进的技术成果与传统技术组装配套,发展立体型、多层次、集约化的复合农业。

三、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

发展现代农业,可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在现有的工业结构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占有重要地位。实现工业化目标,必须重点发展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农业资源的精深加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实现工业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繁荣城乡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必然要求。提高城镇化水平,不仅需要提高城镇和非农产业的吸纳能力,更需要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业效益,把大量农业劳动力解放出来,为其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提供条件。只有现代农业发展了,才能搞好搞活县域经济,增加县乡财政收入,增强小城镇发展的经济支撑,形成不同的区域性主导产业和专业市场,走出一条农民循序进城,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城乡和谐发展的城镇化道路来。

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和难点。目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中国农业还在一定程度上是经营规模小、专业性差、商品率低、生产手段落后和竞争力不强的半传统半现代农业,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制约,面临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双重挑战。同时,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又对农业提出了巨大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要满足社会对农业的需要,粗放落后的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是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才能提高土地的产出率以及资源的利用率,生产出量大质优的安全农产品,保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才能集约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突破资源环境的瓶颈,满足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需要,进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产业支撑。建设新农村,无论是促进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还是改善生态环境,都需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基础。现代农业建设的成果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效,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意义篇11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三中全会,研究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对发展现代农业做出了新的解析。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并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七个层面作出了安排布置,对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视程度可见非同一般。

    一、现代农业的特征

    与传统农业比较,现代农业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现代农业是科技支撑型农业。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随着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的形成和推广,农业生产大规模采用以现代科技为基础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法,使农业生产经营的科学化程度空前提高。如近年来基因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等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使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第二,现代农业是生产领域广阔的农业。我们知道,农业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农业就是种植业,广义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等业。我们要发展的现代农业,就是广义农业的现代化。随着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推进,现代农业将实现由动植物向微生物,农田向草地森林,陆地向海洋,初级农产品生产向食品、生物化工、医药、能源等多种产品生产方向拓展。第三,现代农业是以高素质的农民和企业家为经营主体的集约型产业,因为现代农业的生产和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所以农业劳动者必须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和经营管理素质。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由于现代农业的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大量农业劳动力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去,如发达国家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在总人口和总劳动力中所占比重一般都在10%-15%之间。第四,现代农业是高生产率和高效益的农业。比如已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西方发达国家,其农业从业人口不到总人口的5%,美国、法国农民人均产粮是我国的50倍,人均产肉是我国的100倍。第五,现代农业是以生产、生态、生息三者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可持续产业。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还要切实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资源,作到农业可持续发展,使经济增长与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协调发展。

    二、现代农业的模式

    外向创汇型农业模式。在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政策指引下,利用区域优势,采取政策扶植龙头企业或者吸引外商投资,重点发展优质种苗、特色蔬菜、优质花卉、名优水果、优质家畜家禽和特种水产等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农产品生产,积极纳入农产品国际产销加工储运体系。

    龙头企业带动型的现代农业开发模式。就是由龙头企业作为现代农业开发和经营主体,本着“自愿、有偿、规范、有序”的原则,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组织形式,向农民租赁土地使用权,将大量的分散于千家万户农民的土地纳入到企业的开发经营活动中去。这种由龙头企业建立生产基地,在基地进行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产业化开发的运行模式,是目前国内的一种主要模式。

    农业科技园模式。这种科技园区,由政府、集体经济组织、民营企业、农户等投资兴建,以企业化的方式进行运作,以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单位作为技术依托,引进国内外高新技术和资金、各种设施,集成现有的农业科技成果,对现代农业技术和新品种、新设施进行试验和示范,形成高效农业园区如开发基地、中试基地、生产基地,以此推动农业综合开发和现代农业建设进程。

    因地制宜的园艺农业模式。在充分考虑市场条件和资源优势的基础上,确定适宜当地区域条件和发展水平的产业和项目,引进先进的技术成果与传统技术组装配套,发展立体型、多层次、集约化的复合农业。

    三、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

    发展现代农业,可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在现有的工业结构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占有重要地位。实现工业化目标,必须重点发展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农业资源的精深加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实现工业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繁荣城乡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必然要求。提高城镇化水平,不仅需要提高城镇和非农产业的吸纳能力,更需要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业效益,把大量农业劳动力解放出来,为其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提供条件。只有现代农业发展了,才能搞好搞活县域经济,增加县乡财政收入,增强小城镇发展的经济支撑,形成不同的区域性主导产业和专业市场,走出一条农民循序进城,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城乡和谐发展的城镇化道路来。

    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和难点。目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中国农业还在一定程度上是经营规模小、专业性差、商品率低、生产手段落后和竞争力不强的半传统半现代农业,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制约,面临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双重挑战。同时,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又对农业提出了巨大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要满足社会对农业的需要,粗放落后的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是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才能提高土地的产出率以及资源的利用率,生产出量大质优的安全农产品,保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才能集约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突破资源环境的瓶颈,满足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需要,进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产业支撑。建设新农村,无论是促进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还是改善生态环境,都需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基础。现代农业建设的成果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效,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意义篇12

新农村建设是农民的愿望和要求,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我国党中央一直走以人为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道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最根本出路。通过分析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和措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对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1、人力资源的概述

人力资源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处于劳动年龄、未到劳动年龄和超过劳动年龄但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即指一定时期内组织中的人所拥有的能够被企业所用,且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的教育、能力、技能、经验、体力等的总称。人力资源包括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内容。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力资源丰富程度不仅可以用数量来计量,而且要用质量来评价。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经济活动人口素质的提高,随着生产中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人力资源的质量在经济发展中将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2、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和农民大国,农村人口和农业从业人员数量巨大。虽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数量众多,但在质量上主要表现为普遍受教育水平低、素质低、技能差。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的农村劳动力,具有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80%左右,其中文盲占10%左右,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0%左右。

今年的两会上,重点强调了农村人力资源的问题,并将采取就业政策和产业政策进一步结合、扩大就业岗位、加大就业公共服务、加强创业引导等措施,使整个就业形势保持基本稳定。

2.1农村人力资源相对过剩,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上,既有“民工潮”,又有“民工荒”的问题。农村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低下的情况下,其技术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造成农村了劳动力技能低,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从而大大限制了农民利用知识创造财富的能力。

2.2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

尽管第一产业仍是农村最主要的产业,但是随着我国农村制度的改革和乡镇企业的发展,部分农村劳动力开始逐步流向工业、住宿、餐饮业、建筑业等第二、三产业,这就需要具备较高文化和技术水平的农民。

2.3农村劳动力经营管理能力较差

由于受计划经济与小农经济的影响,以及文化水平低下等因素的制约,农村劳动者的经营管理较差,信息接受与反馈能力差,市场意识还比较淡薄,适应和参与市场经济的能力弱。

2.4缺乏系统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

世界农业发展史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对人才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我国相关部门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重要性的认识不够,缺乏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全面研究,更缺乏主动性、自觉性与使命感。

总之,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国家和个人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严重不足;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文化素质低;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整体水平不高;农民和乡镇基层人员经营管理素质不高;农村人口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 市场意识比较薄弱;法律意识淡薄。

3、有效配置农村人力资源的对策研究

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进行投资开发,是指在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个人、社会、国家等多种渠道,利用教育和培训等多种形式,有效地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实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特别是在国家积极建设新农村,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阶段,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

3.1加强农村教育发展,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培育

农村人力资源虽然丰富,但技能素质普遍偏低,思维方式较为保守和僵化,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所以因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技能和素质。

3.2加大投入,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培育环境

通过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和完善,把紧缺岗位信息尽快提供给农民,并进行正确引导,有效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营造农村实用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和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激发广大农民学习能力、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

3.3农民应积极参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农民必须树立和加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主动投资于科技和教育,提高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质,走上知识致富的道路。

3.4增加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关怀

“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不仅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发展的理念,也是国际社会坚守和提倡的信念。

人是社会的主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力资源更是社会发展中宝贵的财富。我们只有加强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有效地建立农村人力资源的整合和合理配置制度,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开发观念,坚守人文关怀的基本思想,才能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3.5鼓励农民家庭和个人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的投资开发力度

在我国,农民有送子女读书的优良传统,教育经费投资相当一部分来自农民家庭和个人。要使农民转变观念,要鼓励农民加大力度对自身人力资本的投资与开发,并不断认识到提高自身的知识和技能不仅是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4、总结

我国的小康社会的低水平、不全面和非均衡主要表现在农村,本质上表现为农村人力资源素质的低水平和不平衡。因此,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实现一个历史性的变化,即从长期以来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转向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人力资源开发为主。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质量,加大力度提高农村教育、提升农民素质,着力开发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农村人力资源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