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发展的原因合集12篇

时间:2024-01-03 14:39:23

生态旅游发展的原因

生态旅游发展的原因篇1

生态旅游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生机。但是由于一些地区的生态旅游缺少相关的规划导致生态旅游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旅游在当前我国的发展中还处于初期的阶段,国家应该积极做出相应的规划,保障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生态旅游的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建设和旅游也得发展,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与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生态旅游不仅仅对于生态环境的建设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发展有着关键的作用。做好生态旅游的规划对于生态旅游建设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应该进一步加强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探讨。

一、当前生态旅游规划概述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对于当前的生态环境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生态旅游逐渐受到认可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我国的旅游管理部门也逐渐对生态旅游进行详细地规划,但是由于缺少相应的理论与方法指导,导致生态旅游的发展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生态旅游作为一个新的旅游概念逐渐受到关注,但是我国的生态旅游规划刚刚起步,缺少一定的经验,生态旅游的规划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

生态旅游的规划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更好地保障生态旅游的发展,生态旅游的最终目的仍然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不能牺牲环境发展旅游业获取经济利益。当前生态旅游的规划人员应该认识到生态旅游的本质,更好地保障生态旅游建设。在当前的生态旅游规划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是当前生态旅游的最主要的原则,在生态旅游的规划中需要首先遵循这一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将环境保护与旅游相结合,生态旅游的规划需要针对这一原则进行合理有效地规划,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二是适度开发原则。生态旅游的提出是针对当前由于人们不合理的开发造成的环境破坏而提出的旅游发展方式。因此在制定生态旅游规划的时候需要考虑适度开发的原则,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有效利用。生态旅游规划中需要考虑环境承载能力,充分考虑游客数量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尽量将游客数量控制在环境承载范围内。三是保护生态的原真性原则。生态旅游要求保持生态环境的原真性,对于旅游环境进行保护,避免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出现。对于旅游景点的生态文明或者是原有的文化传统进行有效地保护,保持资源的原生态。

(二)生态旅游规划的特点

生态旅游的规划对于生态旅游的建设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生态旅游与当前的旅游业相比主要有几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协调性。生态旅游将社会经济和环境相协调,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生态旅游将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与社会的发展需要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双赢。二是自然性。生态旅游的规划充分考虑当地生态环境的自然特征,根据当地的生态自然环境做出旅游规划,充分体现当地的自然特色,保持当地的原始传统。三是生态性。生态旅游注重的是生态环境的建设,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旅游业。保护当地的生态性是当前生态旅游规划中需要充分考虑的,很多生态旅游的开发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因此更应该好好保护生态旅游的开发区。

二、生态旅游规划理论与方法

生态旅游的发展对于我国的旅游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生态旅游对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一种新的发展方向。生态旅游的规划需要一定的理论作为支撑,当前生态旅游的理论与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系统规划法

系统规划法主要是在生态旅游规划的过程中对当前的市场信息和资源进行收集分析,做出合理的判断,制定出相应的旅游发展策略和规划。当前生态旅游的规划需要充分考虑旅游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游客数量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旅游在发展旅游的同时需要确保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系统分析法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将系统理论引进旅游规划中,系统分析影响生态旅游发展的综合因素,进而做出合理的决策和判断。

(二)综合分析法

综合分析法主要是分为内部和外部综合分析,内部综合分析主要是指对旅游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包括市场需要,供给和制度建设。外部综合主要是将旅游发展规划到一个国家或者是地区的旅游发展中进行分析。无论是从微观或者是宏观的角度进行分析都需要综合考虑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需要对生态旅游做出综合性的判断和规划。生态旅游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在进行生态旅游规划时需要充分考虑整个系统的发展,综合考虑生态旅游的发展对于环境和社会生态发展的影响。综合考虑各种影响生态旅游发展的因素之后做出合理的规划,保障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三)门槛分析法

门槛分析法主要是指生态系统的极限承载能力,如果经济的发展超过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将不能恢复原有生态平衡,导致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这一方法最初应用于城市规划中,近年来应用于生态旅游规划。生态旅游的发展不能够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因此在生态旅游规划中充分考虑当地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格控制旅游的游客数量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

除了以上的方法之外,一些应用于生态环境发展的方法也应该运用到生态旅游的规划中,提高生态旅游规划的水平,尽量减少旅游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足迹理论对于分析生态旅游规划中的约束机制有着很好的帮助作用,可以为生态旅游的规划提供一定的帮助。旅游环境容量的测算方法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测算方法对于生态旅游规划中如何了解游客承载量或者是生态环境的承载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

结语:

近年来旅游业在我国的发展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对于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了十分不好的影响。当前生态旅游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生态旅游要求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因此在进行生态旅游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生态环境的发展。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在今后的规划中应该得到落实,确保生态旅游的发展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效结合。

生态旅游发展的原因篇2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的旅游追求不仅仅局限于观光旅游,高品质的旅游产品应运而生。原生态旅游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原生态旅游作为一项以保护性、观赏性、责任性为主要特征的旅游活动,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恶化的今天,显示出越来越大的独特性,在目前的旅游市场,原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各国旅游爱好者的一种时尚的旅游业的热点,成为当今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所以研究原生态旅游所涉及的影响因素,对原生态旅游地的开发和社会文化的保护提供有益帮助,具有一定的研究现实意义。

旅游体验是一个过程,个人和外部世界之间为了调整自己心理结构的临时连接过程,是游客精神层面与客观旅游对象的交流活动,他们随时间发展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借助观赏、游憩以及消费等旅游体验形式完成并达到丰富内心的旅游目的的过程。旅游体验的内容主要是以丰富内心世界、接触新事物、获取新知识为旅游体验目标的体验。

在立足于实践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深度访谈获取旅游者对原生态旅游地体验的文本资料,构建出反映旅游者原生态旅游地与体验真实两者间“主―客”平衡关系的Flow体验影响因素及其特征模型。

在社会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角度提出原生态旅游地发展实施价值的相关建议和对策。

2.研究内容

以融合创新促进乡村原生态旅游发展 ,原生态旅游虽然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千村一面”就是其中之一。为防止其出现,原生态旅游发展要因地制宜发展不同特色的原生态旅游,这也是国家旅游局“515”战略中的要求。

原生态旅游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现在是网络时代,樵生态旅游的智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与移动互联网融合,开发微博、微信、网络社区、易信等自媒体平台,可以提升原生态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游客提供导游、导购、导览、导航等智慧化服务。原生态旅游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不仅仅是信息的推送、新的营销推广平台,更要创新服务、产品、市场。

原生态旅游与乡土文化相融合。原生态旅游的根本在于“原生态性”,要从旅游要素出发,深度挖掘并融合乡土文化、休闲文化、创意文化,突出生态、绿色、环保、休闲特色,抓住文化、资源、生态和生活差异,满足市场需求。契约管理原生态旅游环境,原生态旅游环境契约管理模式实际上是在生态文明视野下,依法引入契约关系,在原生态旅游环境治理的各关系主体之间通过各种契约,就控制原生态旅游环境污染、保护自然资源、改善周边环境质量等事项进行规范,明确上述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并把原生态旅游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融入具体契约中的原生态旅游环保机制。

同时结合旅游的溢出性,只有当旅游圈内的旅游资源存在差异时才能对游客产生多样性的吸引力,也就是说虽然旅游圈内旅游资源的数量达到了要求,但是如果旅游资源部存在差异性,游客在游完一个景点之后就不会再去相同类型的其他景区去游览,导致旅游圈不足以支撑游客的旅游需求,这就是说差异性产生资源正向溢出。当然,溢出有一定的关键范围,特别是对旅游圈建设来说,互补的旅游资源可能在一次旅游活动中完成游览才可能发生溢出。

3.拟采取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预期旅游路线及样区现况

3.1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本文在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访谈,收集调查时间内样区游客对样区的心理情绪或体验感觉。以Flow概念为理论基础,通过对不同行业的受访对象进行访谈,发现这些人在从事本行业活动过程中会产生一种令自身十分兴奋的体验感,尤其是在活动过程中顺利完成既定目标,自身技能充分满足于活动所需时,其畅快体验情绪感更强。Flow可以被看作为积极体验后的某种情绪,围绕这一核心要义,国内学者陈彦玮、任俊、曹新美等将其译为沉浸、流畅感、心流等概念。国外学者对于个体Flow体验所处的状态进行了界定,从界定共性来看,学者们普遍认为个体体验应具有以下特征:1)控制自身技能;2)控制自己的命运;3)深度愉悦的体验;4)自我意识的降低以及达到全面的满意。同时,学者们对于个体Flow体验产生应具备的条件进行了梳理,普遍认为挑战与技能的相关性是愉悦满足情绪产生的主要因素;从二者“平衡点论”上升为“环境高于论”,关于Flow体验影响条件、因素的研究经历了一定的阶段。同时,Flow体验理论模型研究经历了由三通道模型向四通道模型再到八通道模型的过渡,Flow体验模型演绎始终围绕“挑战”“技能”两大维度,模型演绎前后差异主要体现为逐步将强度与难度分别引入作为挑战、技能的限定因素。

3.2预期旅游路线及样区现况(表1)

首发站贵阳――凯里西江苗寨――黎平肇兴侗寨――从江岜莎――――加榜梯田。

以旅游扶贫为发展路线,国家旅游局在“515战略”提出目标――旅游部门将与扶贫部门一道,每年共同完成1000个扶贫重点村、50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乡村旅游扶贫任务。

4.原生态旅游地旅游者体验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查询资料以及调查分析来看,西江苗寨、加榜梯田、从江岜莎、肇兴侗寨等4处中西江苗寨更容易产生畅爽感,达到Flow体验。综合这4处原生态旅游地共性可以看出,其旅游宣传力度较大,知名度较高,交通较为便捷。建立游客旅游体验及其满意程度评价体系(表2)通过绩效法,分别代表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并用1-5分来分别为5个选项计分。将此部分的中每一项得分累计后占总分之比即可得出满意程度,它反映了游客对某体验要素的综合满意程度。

据调查统计得出,绝大部分游客首选西江苗寨为第一站,通过沟通了解80%以上的人认为民族传统文化应当作为原生态旅游景区的标杆。比对西江苗寨与其他原生态民族文化基地资源特征差异不难看出,西江苗寨地资源既包含原生态山水呼应的自然奇景,更有独一无二的人工资源。此外以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需求为基础,围绕发展生态农业,围绕旅游发展现代服务业,围绕旅游发展民族产品加工业,实现一业带三产,融合发展,形成产业聚集,让旅游者产生了忘我的Flow体验。文化资源与环境的融合度、资源独特性以及神圣感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旅游者原生态Flow体验的产生。从消费动机到消费过程,再到消费结果的评价及再次消费的可能性,总的来说包括旅游动机、旅游认知、旅游、旅游体验、重游意愿、游客旅游体验满意度等内容。

5.问题与对策

5.1通过Flow视角下原生态旅游地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

建立原生态旅游与flow“主―客”之间的平衡模型,发现、分析、归纳、总结原生态旅游地存在的问题,为原生态旅游地的旅游规划、建立旅游投资的效益评估体系和具有维持可持续发展功能的旅游管理模式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和对策,使原生态旅游发展在经济增长中占有重要比重,成为样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5.2区域的模糊界线所带来的影响:多重边缘区和内部微边缘区

地域忽略了其与各区域之间源远流长的关系,产生了大量的异质形态,通常是碎片状或混合态。当前地域是一个大型的“零散星云”,为了采取相应行动,必须解释并理解这一现象。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与实地走访为对贵州黔东南西江苗寨、加榜梯田、从江岜莎、肇兴侗寨等处的旅游体验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围绕影响游客旅游体验的各要素和旅游体验满意程度进行分析总结,指出贵州省黔东南原生态旅游的旅游体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补救方法以及甄选出影响旅游体验中可作为最优体验发展的因素。原生态旅游与农业科技相融合。农业科技新产品为游客好看、好吃、好玩的新享受、新体验,农业新品种、新工艺和新产品是最容易吸引游客眼球和味觉的道具。我省的原生态旅游应利用其地形条件,发展小型的不同的原生态农业科技新产品,吸引更多的外来游客。大力发展生态(民族)村寨旅游模式。将原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成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之一,成为促进原生态经济发展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充分发挥贵州“奇山奇水奇村寨”,应该充分发掘其旅游元素,打造具有一定历史渊源、生态奇观、多彩风俗内涵的原生态旅游目的地,将生态性、乡土性和民俗性资源融为一体,以民俗村寨为基本载体,突出“自然和谐”和“宁静致远”等生态主题,释放掉“城市生态”的“紧张”与“功利”,回归初生的本真,实现自然生态式开发。

参考文献:

[1]秦明.旅游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张振鹏.充分发挥城郊旅游产业对新型城镇化的带动作用[J].经济纵横,2014(02):78-82.

[3]王洁,刘亚萍.高速铁路与城市旅游发展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12):1146-1149.

[4]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205257.

[5]谢彦君,吴凯.期望与感受:旅游体验质量的交互模型[J].旅游科学,2000(02):1-4.

[6]李仲广,卢昌崇.基础体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52.

[7]郭亚军.国外旅游者行为研究述评[J].旅游科学,2009(02):38-42.

[8]谢彦君.旅游体验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

生态旅游发展的原因篇3

近年来,旅游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一种风尚。随着绿色可持续发展时代的来临,现代人开始思考如何走出一条既推动经济发展又能保护环境的新型发展之路,而生态旅游开发正好是经济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完美统一。何谓生态旅游开发?就广义而言,生态旅游开发是指对环境以及旅游目的地文化具有相对较小的影响,从而有助创造出更加多的就业机会,而且还能切实保持野生动植物的多元性,对于生态与文化具有非常特别感受而且具备责任感的旅游。就狭义而言,生态旅游主要是指现代人为融合到大自然新奇环境之中的的刺激性而实施的冒险性生态行为之一。与此同时,这对保护环境质量与维护当前的生态平衡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生态旅游开发兴起的原因

一是由于旅游业的大发展对当前的旅游环境产生了很大的不利影响,这就十分需要运用一种更为负责任的旅行方式开保护今后旅游开发赖以维持生存的现实环境质量。生态旅游这种对于生态以及文化具有不一般感受的旅游项目,自然也就成为了推动生态旅游不断发展的一项战略性选择。二是因为旅游者见识的不断增加,富裕起来的人们开始追求更具刺激性内容的旅游形式,而生态旅游正因其目的多元化而成为了众多旅游者都十分喜爱的旅游活动。三是因为旅游是非常重要的社会经济活动之一,而生态旅游则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从理论上推向实施行动,就消除贫困、环保工作、文化合作以及广泛动员社会成员参与等方面展示出推动环境发展问题的新路,从而凸显出旅游者、旅游业经营者以及政府主管部门的长期发展,以求更好地提升生态旅游活动的经济、环境以及社会效益。

三、生态旅游开发的原则

在实施生态旅游开发的具体过程中,一定要切实遵循生态建设之原则来开展各项开发活动。大自然之中的一草一木均具有自身存在的重要意义。在实施生态旅游资源改造之时,一定要充分利用好旅游区内原有的自然资源。比如,可以沿用原来已有的景区内道路,对其稍加修整即可,而不需要实施大面积、大规模的景区环境改造,这样一来就能很好的控制生态旅游开发的资金规模,而且在景区的环境保护上也就有了相当数量的资金节约。充分利用生态建设的自身资源,这可以说是我们坚持生态旅游开发的重要基本性开发原则之一。笔者觉得,该原则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可谓是异曲同工。生态旅游景区还应当全面运用天然的水文、地理等资源开展全面而深入的宣传,在确保坚持生态旅游开发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完成好旅游生态的建设,如此一来,就能够在长远规划与管理的基础上均能很好地实施好生态旅游建设项目任务。

四、推动我国生态旅游开发的对策

一是要立足长远规划健全生态旅游经济开发的投资途径。我国的生态旅游开发应当努力做到以各级政府部门的投入为主体,以生态旅游开发企业的投入为辅助,大力健全投资途径,在充足的资金保障下下实施合理规划与长远开发。在生态旅游开发工作开始以前,应当认真考虑与和评价本地的地理生态环境状况,形成各不相同的开发方式,经过详细的论证,对于开发的成本、成本的回收以及资源的消耗等实施整体评估。因为各个生态旅游景区有着不一样的特点,所以各地的生态旅游景区不可能有完全一致的开发模式,而是要紧密结合实际,创建出属于自身的独特开发模式。应当全面运用自身的各项优势,积极发展富有当地特色的生态旅游产业。对于生态旅游建设的目标、生态旅游建设的土地利用规划、生态旅游景区的发展规划图等,均要与生态旅游经济开发以及环境保护进行充分结合。

二是要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并大力实施生态旅游文明教育。如今,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被列入到我国的全面规划之中,这就需要在全体居民中大力普及生态文明的各项知识,从而让旅游活动能够和教育同步开展,让我国的生态环境教育能够有效满足社会上各种不同类型需求,让生态教育能够走入到各类学校的课堂之中,并且进入到我国国民教育的计划之中,从而让每一个人均能形成生态环保意识,从小就珍惜自然、关爱自然,促进生态旅游经济的不断发展。

三是要健全生态旅游管理机制形成品牌效应。要通过持续健全完善现有的生态旅游管理机制,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更为合理地实施现代生态旅游管理。要依据自身发展之所需积极引入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生态旅游管理经验,从而制订出符合本地实际的生态旅游建设发展规划,体现出当地的鲜明特点。要认真制定符合本地景区实际发展状况的各项政策与制度,形成机制更加完善、制度更趋完备的机制,以此来保障我国生态旅游管理的强有力推进。在此基础上,还应当不断强化对生态旅游景区的宣传工作力度,充分借助于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等多种类型媒体的积极宣传,更好地体现本地生态旅游的特色化品牌。可依据当地所特有的生态旅游资源,积极发展特色化的生态旅游项目。例如,可开发利用那些依山傍水的宝贵山水资源,因地制宜地创建水上乐园,全面开发特色化漂流项目;可运用当地的渔业以及养殖等资源优势,让各地的旅游者前来体验垂钓与养殖的乐趣;可以运用现代化手段来复原与重现当年的历史场景等。

生态旅游发展的原因篇4

长期以来,人们对草地资源的认识及其价值评价集中在草地可通过第一、第二性生产为人们提供所需的有形产品的能力上。随着社会生活向高层次发展和草地学研究的深入,草地资源的内涵开始扩大到草地景观及其周围的环境、气候、民情等综合方面,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草地旅游指在草原地区以草原风光、气候和少数民族的民俗、民情为旅游目标,以具民族特色的歌舞、体育、餐饮、观赏、避暑等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以及为这些旅游服务的经营活动。草地旅游既是发挥草地景观资源美学价值从而产生经济效益的一项开发性活动,也是多途径、多方式开发利用草地资源的新兴草原产业,在20世纪90年展较快。

一、我国草地旅游资源概况

我国草原从东到西跨49个经度(78°—127°E),从南到北跨36个纬度(29°—65°N);东西长约4000km,南北宽约2500km,总面积约4亿hm2,约占国土面积的41.7%。我国草原的类型之多居世界第一位,共有18个大类,37个亚类、1000多个草地型。我国有牧草类型5000多种,草原上还生活着许多珍稀野生动物,草原上还能生产许多珍贵的中草药。截至2000年底,我国已划定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15处,面积达196.7万hm2(表1)。

近年来我国科学工作者提出的自然保护区长远规划的原则之一就是重点加强草原、海洋、地质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到2010年草原和草甸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面积达1600万hm2,2050年达2000万hm2。这些自然保护区,为开展草地旅游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国美丽辽阔、丰富多彩的草原,虽然古人描写的那种“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的情景已有所改变,草没那么高了,但“粉白湖上云,黛青天际峰”的迷人景色,古今仍然一样,正是草原的旷远、壮丽的风光,自古以来吸引着观光旅游的人们。近年来,我国的草原旅游业发展较快,不仅有大量的国内游客,还有很多国际友人。目前,已形成规模的草地旅游区有北京的康西草原、河北坝上闪电河上游及附近的多个旅游点、内蒙古乌兰察布草原的希拉穆仁、灰腾梁等及甘肃祁连山、新疆天山和青海的部分旅游点等。

二、草地旅游的资源利用特点

(一)草地旅游的资源条件特点

草地旅游资源的核心是草地植被,各类草地植被与其环境,如山地丘陵、滩川平地、水体道路、设施建筑等组成宁静迷人的旅游景观综合体,是吸引游客的资源基础。同时草原上还产出特有的野生药材、野生食用植物及特有风味农作物等,可向游客提供。夏季凉爽宜人的气候是吸引游客来草原消夏避暑的主要原因。我国主要草原区均分布于高原和中、高山地,其最热月平均气温多不到20℃,与邻近的大中城市有10℃以上的温差,是调理身心和盛夏避暑的良好条件。“夏季到草原来滑草”,已成为人们的一种时尚追求。优美朴实的少数民族风情和风味是草原吸引游客的又一原因。我国主要草原区是蒙、满、哈萨克、藏、裕固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其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是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源。骑马射箭、手抓羊肉、篝火晚会等独具特色的活动深为游客所喜爱。

(二)草地旅游的市场经营特点

草地旅游属于自然景观型,其客源主要为临近城市的居民,以消夏避暑为主。因此,草地旅游发展最适宜的地区应是距大中城市较近、交通条件较好的草原区边缘地带。经营上则是旅游企业与当地农牧民分工协作进行。农牧民承担旅游企业不易经营的重要服务项目,如向游客出租骑乘马匹、供应风味餐饮原料、出售野生观赏和药用植物等。正是由于农牧民的这种广泛参与,使草地旅游与当地经济和生态环境之间有了更密切的联系和影响。在旅游的资源条件中,除民族风情外,其它每年只有在风季过后的植物茂盛生长期(5—9月)才能具备,所以草地旅游经营的季节性极强,并与农牧林业生产同季。

三、开发草地旅游资源的意义

(一)保护草地旅游资源环境

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大问题。人们从一系列的全球环境问题所带来的危害中认识到,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长期可应用的自然资源,人类将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和社会也难以持续发展。因此,旅游领域内生态旅游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开展草地生态旅游可以提高人们对草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进而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保护草地生态环境。草地生态旅游将游客带往拥有优美自然环境和珍稀动植物的广阔草原,以此为当地赚取更多的收入,从而鼓励他们保护自然资源,改变那种竭泽而渔,捕杀野生动植物的生活方式。并且,旅游的收入也使他们有力量投资草原基本建设和保护,维护、恢复和创造优美的草原生态环境,实现草原的可持续发展。

(二)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

旅游业在20世纪的飞速发展证明,它将是21世纪全球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的发展还可以带动航空、餐饮、娱乐、商贸、交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因此,旅游业成为许多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我国西部拥有广袤的草地资源(33144万hm2)占全国草地总面积(39283万hm2)的83.37%,并且旅游品质较好的草地资源和草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也大多分布在西部地区,随着人们回归自然,走向大草原这种旅游取向的增强,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对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四、草地旅游资源开发原则

(一)生态安全性原则

草地旅游资源生态环境脆弱,旅游开发要以不破坏草原的自然风貌和生物的多样性为前提,依据草原资源的环境条件进行不同程度的开发。在开发利用时要科学确定开发的强度,设计合理的旅游规模,使之严格限制在生态容量范围之内。开发方式上要体现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产品的开发、基础设施的建设要与草地的生态环境相协调,尽量把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负效应减到最小。

(二)公众参与原则

当地公众的密切参与是草地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支持。草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替代当地居民对草地资源的其他利用方式,缓减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并且通过旅游开发,弘扬当地传统文化,增强地方独有文化气氛提高旅游资源的品质。在旅游开发中,公众通过参与也获得了利益,开始珍惜爱护草地资源,成为保护环境的强大力量。

(三)旅游产品多样化原则

草地旅游资源受地质、气候等自然条件因素长期作用,呈现出不同的地质地貌特点,并生成了多样性动植物生态环境,这些丰富的生态资源是开发类型多样的旅游产品的依托。据此可开展典型自然风光观光游、野生动植物观赏游、草原科普教育游、科学考察游、生态牧业观光游、草原野营游、草原民俗风情游等多种旅游产品。

(四)广开筹资渠道原则

由于资金短缺,我国草地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十分不充分。应该广开筹资渠道,从多个方面积极创造条件筹集旅游开发基金。可以合作开发的形式,吸引私人、集体、旅游企业等的参与,加快草地旅游资源向资产的转变。对于有代表性的草地资源,应争取国际组织的合作研究项目,增加旅游开发保护资金的来源。

五、草地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

(一)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草地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保护必须立法,尤其是对重点旅游区更为重要。运用法律手段保护旅游资源,就是给旅游者、旅游经营者和旅游管理者制定行为规范,使他们有法可依。其内容应包括旅游区建设项目的审批办法和权限,旅游资源保护的范围和内容,对违反保护条款者的处罚办法等。1985年6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加强了与之配套的法规建设,各级地方政府还制定了各种实施细则和办法。尽管这些法律法规从不同的角度对草地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保护作了有关规定,但实际保护工作仍不尽人意。这除了法制尚不健全之外,还和普法宣传教育不足和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有关。

(二)运用规划和技术手段保护草地旅游资源

草地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的制定,是旅游开发研究的中心环节。规划在对旅游景点做出科学构想和设计的同时,还要提出地形景观、草皮植被、文物古迹、动植物、水体以及整个生态环境、旅游环境的保护,并合理划定保护范围和确定环境容量。此外,规划还得从总体布局上予以协调组织,避免在风景区布置不必要的服务设施。要根据具体景区的资源和环境特点,慎重确定旅游活动项目。对于那些会导致景区内水体、空气污染的旅游活动项目,要严格限制开发。应开发多种不破坏环境的具有草原特色的旅游产品,并在农牧户中进行专业化生产经营,加强营销、拓展客源,直至形成固定的消夏避暑游客群体,减少无效消耗,提高经营效益。对于那些以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为目的而设置的草地自然保护区,则要限制旅游活动的空间范围,科学划分“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并将旅游活动尽可能控制在实验区范围内,适度向缓冲区发展。

(三)运用监测手段保护草地旅游资源

草地旅游与草地生态系统和环境之间的影响是复杂的和长期的,因而应对草地生态环境各主要因素、草地植被状况、旅游客源状况、游客心理预期等进行持续监测,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调控,使其健康地发展。

(四)运用宣传教育手段保护草地旅游资源

应当树立资源环境道德意识和思考判断资源环境道德行为的善恶标准,要提高公民的资源意识、生态意识、环保意识以及可持续发展意识。要在人们中树立保护资源环境的道德意识和理念,要使人们不仅以坚强的意志来调整自己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还要有极大的勇气和热情支持旅游资源保护。在治理和保护草地旅游资源的同时,应重视游客的资源环境道德建设。旅游景区应采用适当方式,让游客认识到,游客在游览消费旅游资源的同时,也应自觉地维护旅游区的良好环境。

(五)大力开展生态旅游,实现草地旅游资源永续利用

生态旅游是在生态学原则与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坚持社会、经济和生态平衡协调发展,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欣赏研究自然和保护环境的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活动。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指旅游需求和旅游供应相结合的旅游系统的持续良性运行和发展,而且包括旅游资源经济效益的持续发展,它是在现代旅游业的迅猛发展、经营带来生态和环境质量破坏以及对经济社会产生巨大冲击下,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旅游具有自然性、生态性、文化性、可持续性等特征,可以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在广大草地旅游区域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是我国草地旅游业的现实选择。

参考文献:

[1]赵雪.草地旅游在草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其持续发展[J].中国草地,2000,(5):68—73.

[2]孔繁德.生态保护概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生态旅游发展的原因篇5

生态旅游是未来旅游事业发展的趋势,其指引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方向,而且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可以对生态环境起到保护的作用。生态环境对人们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人们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有些地方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如果不对其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任其继续破坏可能会威胁人类的生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旅游行业发展的越来越好,而且经济效益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是一些旅游企业的管理者过多的重视经济利润,容易忽视对自然景区的保护,所以,旅游事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环境问题。为了缓解这些问题,必须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模式。以下笔者对生态旅游的管理进行了探究,并对旅游事业未来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

1 生态旅游管理的内涵以及框架

生态旅游管理是在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的情况下产生的,是对传统旅游管理的创新与改进,对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其是以生态学的思想作为管理制度的指导思想,以生态学理念作为管理的基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对旅游业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生态旅游管理可以促进旅游行业的长远发展,其主张不但让当代人欣赏到美丽的风景以及自然景观,还得让后代人享受到同样的机会。不管是什么年代的人都有享受旅游资源的权利,而且每个人都有保护自然资源的责任,这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只有对其进行必

要的保护,才能使人们生活的环境更加健康。生态旅游管理强调在不破坏自然资源以及人文景观的前提下进行旅游活动,要有长远的眼光以及发展战略,为后人保留美丽的自然资源以及旅游资源。生态旅游管理的内涵影响着框架的构成,下文对其进行了分析,以供旅游管理部门参考。

1.1 生态旅游管理的内涵

生态旅游管理的内涵有两个层面,第一,从生态旅游管理的特征角度分析,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核心思想是使人们接近自然,感受到清新的空气,使人们的身心更加健康。生态旅游可以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在满足其对精神文明的追求中增长阅历与知识。生态旅游管理的建立可以使人们了解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同时更好地贯彻国家的各项旅游政策,促进旅游行业与环保工作的和谐发展。第二,生态旅游管理可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的建设,而且可以更好的规划城市的建设,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可规避旅游开发以及旅游路线建设的盲目性,其管理的核心目标是对沿途旅游路线的风景以及目的地进行生态保护,并对其安全进行维护;其管理的内涵是保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防止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要提高旅游环境的质量。生态旅游管理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下建立的,具有长远的发展意义。

1.2 生态旅游管理的框架

对于生态旅游经济的基本组成框架,澳大利亚国际生态旅游研究中心学者拉尔夫・伯克利曾在基础旅游目标地、管理型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以及环境知觉四个方面进行了定义,分别以旅游产业方面、替代名称、区别特征、环境问题、受影响部门、规模增长、产业构成、管理内容、管理工具以及政策选择等栏目指标作为考虑项目,进行了较为综合全面的分析。生态旅游的管理对象是旅游业及相关生态系统,追求可持续性维护旅游区的生物多样性、景观美学价值以及整体生态特性,从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的硬件载体方面来说,生态系统为环境和生物要素在特定空间进行组合提供了基础,因此,如何将环境要素与生物要素进行有机结合控制就构成了生态旅游管理的框架。

2 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原则

生态旅游经济的管理原则既要符合生态学的原则,还有符合旅游产业经济学的原则,其是对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目的是促进二者和谐发展,并且使人类与生态环境可以和谐相处。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原则应该使地区管理与地方环境相匹配,要结合当地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积极落实政府的各项政策,还要使信息传播与人和自然和谐发展,最后还要符合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原则。下面笔者对这四个原则进行了简要分析。

2.1 地区管理与环境相匹配原则

这项原则可以有效的协调旅游活动的各项制度,其可以对旅游活动的时间以及空间进行调整,从而使地方管理与当地环境更加匹配。生态旅游的管理与企业管理不同,而且与地方的行政管理也具有差异性,具有自身的特点与属性。生态旅游管理需要对地区发展进行规划,还要对旅游环境进行调整。生态旅游会使自然景区聚集很多游客,如果不对其进行管理的话,很容易使景区的自然资源遭到破坏,所以,其管理应该遵循对环境的保护原则。另外,还要控制游客的数量,合理的规划环境容量,使其既满足旅游业的需求,也能对环境问题进行改善,要考虑到环境的承载力,使地区管理与生态环境相匹配。

2.2 政府介入以及因地制宜的原则

不同的地区生态环境的条件不同,所以,生态旅游管理具有多样性,而且不同的管理制度目标也具有差异性。很多地方的政府部门认识到了环境保护是重要性,政府的介入可以促进生态旅游利益的增长,使旅游资源的产权更加清晰,对旅游资源的使用也更加合理。通过政府的介入,可以促增加生态旅游的社会凝聚力,更好的控制旅游资源的消耗,有效的保护自然资源,同时政府部门所制定的相关的旅游规章制度以及政策法规,对旅游行业可以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从各个方面保证了生态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2.3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信息传播的原则

随着游客需求的增多,传统的管理观念已经无法适应旅游业的发展,也无法满足的游客的要求,而生态旅游管理使游客与旅游资源和谐发展。传统的生态旅游管理观念较重视对资源的保护,但是忽视了对游客需要的掌握,现代的生态旅游管理应该注重旅游资源保护与游客需求之间的协调,使其更加均衡的发展。同时管理部门要传播更好的管理理念,对各项政策、法规进行宣传落实。

2.4 旅游经济发展可持续原则

生态旅游管理可以使旅游行业的发展更符合长远性,有效地调节融合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生态旅游是在增加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做好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旅游是人类的一种活动,对社会发展、人们阅历提升、文化的传播等都有重要的促进意义。从产业经济学角度看,生态旅游可以推动旅游业经济的发展,但是这项发展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这项原则需要了解生态学原理,掌握生态学发展原则,使生态旅游管理的制度更加合理,布局更加科学,这样才能促进景区生态的平衡发展,才能避免对环境的破坏,防止生态遭到污染,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提升旅游行业的经济效益。

3 生态旅游管理的发展路径

生态经济管理的发展路径需要结合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原则,这样有利于制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生态旅游管理的其中一项重要目的是提升旅游行业的经济,同时不能破坏生态环境的平衡。生态旅游管理发展路径的选择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是一项综合性工作,而且是对旅游行业发展的规划。同时还要考虑到政府职能的介入,要有效的利用政府的支持以及相关政策,做到生态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管理的发展,与管理人员的能力以及素质有一定的关系,在选择发展路径时,也要注意对管理人员的培训路径。

3.1 突出地方政府在保护和发展本地生态旅游经济方面的职能作用

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缺乏对于生态旅游经济的规划和相关基础性教育,旅游产业的发展长期只有利润导向型的唯一目标,大量的旅游景区开始营业之前都没有进行过环境影响评估工作,为此,在下阶段的管理工作中,要加强政府的宣传教育力度,提升游客对于生态地的环境认识和保护意识,使得生态旅游经济发展要附加政策法律性约束,政府从出台游客思想和观念方面的教育政策入手,摆脱单一行为惩罚措施,加强政府和民间的对话,从战略高度和子孙后代的长远角度看待生态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维护的重要性。

3.2 产业经济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观为实施基础

我国第三产业经济发展要摆脱传统的单极式增长模式,以系统和整体性观点来进行经济增长的统筹谋划。在旅游业这样的服务性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不能与短期利益、局部利益共存的,而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遵循生态学基本理论和规律,以一定的压力测试衡量生态系统的负载极限,预期系统内的游客及旅游组织后续开发可能性,即生态系统能否长期提供稳定服务质量、旅游资源的民族文化特色能否得以保持、环境自我恢复潜力能否保持等,最大限度地发挥因地制宜和适度经济原则。

3.3 构建生态旅游产业局部区域规划与整体性规划的联合发展路径

旅游产业规划的目的是对旅游行业的未来发展状态提前做出设想与统筹,使得旅游业在总体和地区规划中实现阶段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机制,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等一系列考核项目。在整体性的统筹工作中,一方面,要通过合理布局设施来对旅游生态平衡进行维持,另一方面,要以旅游景点所在地区和城市为依托,实现配套设施的同步发展,以此来消除生态经济增长的局限,减少旅游资源保护的盲目性。地区布局方面要以环境、社会、经济效益为中心目标,配合整体性可持续发展经济政策的贯彻实施。

3.4 培育高素质生态旅游管理人才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而且人力资源也是推动旅游行业发展的重要资源,生态旅游管理制度的制定离不开人力因素的影响,管理人员能力的高低关系着管理质量的好坏,所以对生态旅游管理人员的培训非常重要,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其专业的技能以及管理水平,可以使各项规章制度更好的落实与实施,生态旅游行业的发展需要培育出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才能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改进与创新,才能适应新世纪的发展要求。高素质的复合型生态旅游经济管理人才是旅游经济创新和生态保护兼顾原则实施的关键。从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角度来讲,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在产品设计专业化、技术专业化、服务专业化等方面均有非常高的要求,需要生态学知识、旅游学知识、管理学知识以及经济学知识四位一体的复合型人才操控和把握,因此,针对我国旅游业从业人员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和环境保护意识较差的发展现状,建立和培育一只高素质复合型旅游经济管理人才队伍是技术经济增长支撑的必要条件。

4 强化生态旅游管理的对策

(1)政府应当加强宣传教育,在政策上不断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政府应该在政策不断促进生态旅游管理。成立各级(由上而下)的生态旅游管理部门并加强管理。同时应当加强宣传教育,让全部人都能充分意识到生态旅游的重大意义,增强旅游有关各方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并引起他们的高度重视,营造发展旅游与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结合的良好氛围。

(2)旅游管理部门应注重对旅游资源进行生态开发,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旅游管理部门工作的重点就是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评估旅游资源的开发的可行性以及开发的价值等工作。旅游管理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应当树立牢固的生态开发意识,杜绝盲目以及过度开发,应当遵循科学、整体、系统以及可持续性发展的观点、整体的原则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与管理。

(3)旅游管理部门科学规划并有效协调生态旅游的承载力与游客关系。旅游管理部门应当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进行整体以及区域规划,从环境影响的评估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各方面,要进行科学设计,统筹规划。

5 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旅游管理是一项具有环保意义的管理项目,其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态环境与旅游行业应该保持平衡。随着旅游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快,生态旅游管理有必要进行改进与调整,否则无法满足游客的各项要求,破坏生态环境的平衡。游客数量的增多会带来一定的环境问题,而且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很多污染,必须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对其进行约束。

【参考文献】

[1]唐静.生态旅游经济异化的生态反思[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4).

[2]赵得成.基于治沙和旅游共生的地域性旅游模式设计[J].商业时代,2012(4).

[3]李银.生态旅游视域下旅游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创新[J].商业时代,2011(35).

生态旅游发展的原因篇6

根据生物学和生态特点,草原可划分为四个类型,即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和高寒草原。其中荒漠草原的基本特点是以荒漠为主,生长的植物主要是一些耐旱,叶小而少而且根深的植物。原因是叶小而少可以减少蒸发,根深可以充分吸取底下水分。特别是在干旱气候条件下,草原植被由非常稀疏的旱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并混生有大量旱生小半灌木。内蒙古中西部草原就属于典型的荒漠半荒漠草原。如:乌兰察布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近年来随着国家和自治区与旅游相关的鼓励政策的出台及人们自然回归需求的增加,特别是“十一”和“五一”两个黄金周的出现,内蒙古中西部草原旅游业也风风火火地发展起来了。近几年来,来内蒙古草原旅游的人数直线攀升,根据自治区旅游局统计,2007年“五一”黄金周内蒙古自治区实现国内旅游收入近6.40亿元,接待国内旅游者224.53万人次。游客主要集中在自治区的中西部地区,呼和浩特、包头、赤峰、鄂尔多斯、乌兰察布5市共接待游客179.88万人次,占假日期间游客接待总量的80.11%;旅游收入之和为。4.91亿元,占全区总收入的76.72%。其中草原旅游收入是主要来源之一。

草原旅游在为自治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由于内蒙古中西部草原荒漠半荒漠的性质及缺乏整体规划的特点,决定其旅游环境的阈值。可理解为旅游区生态环境对负面影响容限值,指在某~时期、某种状态或某种条件下,旅游区在保证其旅游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不受破坏所能承受旅游活动的最大容量值,会越来越小。与之对应游客的数量却越来越多,这样最终的结果是景毁业亡。因此,为了能够实现中西部草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发挥其经济和社会功能,我们必须注重对其前期的开发和后期的保护,县口实现生态化旅游和旅游生态化。

二、对内蒙古中西部草原旅游实行科学合理的开发

生态化旅游强调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生活双重责任,那么就内蒙古中西部草原旅游的发展而言,就是草原旅游的发展既要发展草原旅游让当地居民得到旅游实惠,又要保护好草原生态环境。满足这一要求的前提就是要对草原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

1、对中西部草原进行合理的地域规划。

在进行草原旅游开发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当地的地域特点和植被情况。首先,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的畜牧业大省,畜牧业和乳品业是自治区的产业支撑,而草原是发展畜牧和乳品业的依托。因此,我们不能为了眼前利益而无限扩大草原旅游的地域范围,压缩甚至是取代畜牧业和乳品业。这样做必然会使自治区中西部的产业支柱由畜牧和乳品业转向旅游业,由于旅游业的脆弱性,可能导致自治区中西部这样一个广大地区国民经济的不稳定。同时由于产业转换所带来的失业、文化冲突也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其次,除了产业因素外,草原本身的植被特征是开发旅游业不得不考虑另~个因素。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草原是典型的荒漠半荒漠草原。这样的植被是极容易受到破坏的,再加上中西部地区降雨量小,植被自我修复期长,这就使得草原~旦受到破坏很难短期修复,如果过度开发还会导致草原的沙漠化。为此,我们在旅游开发时必须要坚持草原环境的可持续性和当地居民生活的可改善性,充分考虑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居民文化和历史传统以及草原的植被特征,找到旅游业和其他产业及当地居民的最佳结合点,统筹规划,有重点、有选择地开发草原旅游资源。

2、开发注重自然与人文、草原与民族的结合。

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地区不但有着神奇多姿的草原旅游资源,还拥有悠久灿烂的人文旅游资源。历史上,内蒙古族与匈奴、突厥、鲜卑等lO多个少数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游牧文化。游牧文化与农业文明交汇融合,在这里形成了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大窑文化、河套文化等。这些与少数民族丰富的音乐、舞蹈、曲艺、文艺作品、石刻等共同构成了特色鲜明的草原文化。因此,在进行草原旅游开发的时候,不能单纯地考虑草原本身,应更多地去利用、发掘赋予草原灵,性的人文、民族文化。进而减轻自然旅游资源的压力,强化民族文化的旅游吸引力,创造更多的旅游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建设旅游基础设施要突出民族特色。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草原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应充分考虑到地域(草原)特征和民族(主要为蒙古族)特点,体现出现代与传统、相异性和相同性的有机结合。这里的现代与传统指的是旅游服务设施的设计、使用上既要利用现代高新技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又要特别突出民族、地域特色。相异性和相同性指的是游客的求同,|生和求异性,即游客到旅游区希望获得和其他地区相同的一流服务,又希望获得和其他地区不一样的旅游感受。这就要求我们在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外形更多体现民族特色,而服务则应充分体现现代气息。可见,只要科学合理、协调有序地进行草原旅游的开发,不但不会破坏草原生态,而且还会有利于当地居民,实现生态化旅游。

三、加强对内蒙古中西部地区草原旅游资源的保护,实现旅游的生态化

生态旅游发展的原因篇7

一、我国发展草原旅游的优势分析

1 基础资源

1.1 草原面积辽阔,类型多样,是发展草原旅游的基础

我国约有4亿公顷草地,约占国土面积的40%,是我国农田面积的3倍多.这4亿公顷草地,包括各种各样类型,这些类型基本上涵盖了世界上主要的草地类型,从热带亚热带草地,温带不同类型草地到高寒草地等,有草甸,有草原,有荒漠.各种不同类型草地,由不同的植物构成,表现不同的结构,呈现不同的景观,多样性十分丰富.它不同于森林、农田,它以其辽阔美丽、多彩而为人所称赞.正因为如此,草原对人们有巨大的吸引力,草原发展旅游的优势十分突出.

1.2 视野开阔,气候条件优越,是避暑的胜地

草原植物主要有禾本科、豆科和菊科等.温带草原的草群低矮,一般都在1米以下,在微风吹拂下,掀起层层波浪,在蓝天映衬下十分壮观.我国草原分布的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较低,特别是夏季,草原几乎可以成为难得的避暑胜地,凉爽宜人的气候是吸引游客来草原旅游的主要原因,如青海湖草原、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就可以成为最佳的避暑胜地.同时草原对于长期生活在城市、海边、农业区的人们来说,也具有一定的神秘性和好奇感.

1.3 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草原植物是由多种植物构成,草甸草原生态系统每平方米约有种子植物20-30种以上,典型草原每平方米内约有15-20种植物,荒漠草原每平方米也有12种左右,它们形态各异,特性不同,构成了复杂多变的草原世界.尤其是草原的花,更是品种多样,绚丽多彩,而且花期长,如又黄又大的金莲花,淡紫色的马蔺,白色的唐松草和金黄色的野罂粟等.草原上的动物丰富,且容易被观察到.如温带草原上的野驴、黄羊、野骆驼等.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不仅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当地牧民狩猎业的对象和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我国的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盟、锡林郭勒盟东部以及其它类似的一些地区分布有世界上所有草地中组成最复杂、景观最华丽、产量最高、自然条件最为优越的一类草原,这就是温带草甸草原.温带草甸草原是森林向草原过渡的一种植被类型,形成在比较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年降水量一般在450毫米左右.草甸草原植物群落的高度可达到40-50厘米,因而是温带草原中产量最高的一种类型.这类草原不仅是发展牛、马等大家畜较好的畜牧业基地.也是草原生态旅游极好的去处.

2 市场优势

据世界旅游组织的2020年国际旅游业展望预测,对异域文化的了解和崇尚生态旅游是新世纪旅游的主要趋势,国家旅游局海外旅游者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海外旅游者对中国旅游资源感兴趣的旅游产品主要集中在山水风光、文物古迹和民俗风情等方面.草地旅游属于自然景观型,正是以草原生态系统为旅游对象的生态旅游产品,具备吸引游客的条件,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有关资料显示,在过去的20年中,前往发展中国家进行自然生态旅游的人数不断增加,生态旅游不仅是旅游产业中增长最快的部门,而且其主要市场就是面对具有特殊兴趣、以自然为导向开展旅游活动的群体,这也反映出世界主要旅游客源国对环境的日益关注.例如,有关美国生态旅游市场的数据就证实了这一增长趋势.研究表明受欢迎的特殊兴趣旅游团大都和自然导向的户外活动有关.旅游经销商的报告显示,每年大约有400万到600万美国人去海外进行与自然有关的旅游活动.

二、草原旅游产品开发类型

草原旅游不仅在数量上要满足旅游者的需求,而且要在草原旅游地构建比较完善的旅游产品系列,在类型上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根据我国草原旅游资源特色及市场状况,可以开发以下产品类型.

1草原观光

观光旅游是处于基本层次的旅游形式,并且符合旅游市场的寻求生态回归的发展趋势,草原及草原民族文化,品位较高,特色鲜明,在国内外有很高的知名度,极具市场开发潜力,而且开发成本较低,是草原旅游活动中首推项目.

2.休闲度假旅游

我国的草原旅游资源丰富,虽多在我国西北地区,但有的草原旅游地距离大中城市并不远,例如北京的康西草原.因此很有开发此类旅游产品的条件.另外由于草原上一般没有污染,空气清新,旅游者来到草原可以尽情享受蓝天白云绿地,也适宜开展休闲度假游.利用大草原空旷宁静的自然环境,还可以吸引专家学者和公务员等前来写作、研究、思考、休息,开展草原学术度假.

3.生态旅游

对于草原旅游中开发的生态旅游产品,建议分为大众生态旅游产品和专门旅游产品.大众生态旅游产品以不损害旅游对象,不破坏生态环境,可持续观念贯穿其中的旅游,其旅游活动主要指向自然系统和与自然和谐并存的人文环境,注重贯穿环境教育.专门生态旅游产品重点推出草原野生动物观赏和徒步旅游.

4.民俗风情旅游

草原居民有着独特的民族发展历史和区域生活特点,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生产生活方式、风味饮食、居住、服饰、歌舞、节庆活动等,具有深刻的自然和人文内涵.民族风情本身的差异性,可以造成一种强烈的新鲜感,可满足人们猎奇、寻求刺激的需要,因此草原旅游地是开展民族风情旅游的上乘之地.

5.体育旅游

草原体育旅游是指以健身或体育性娱乐为主要目的草原旅游活动,草原一般广阔平缓,风景优美,基本没有道路限制,在草原上开车对于城市中长期被堵车困扰的爱车族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可以推出草原越野旅游或比赛项目,开展摩托车、吉普车游(比赛)、自行车游(比赛)、徒步游(比赛)等特色体育活动,但注意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此外,还可开展草原居民的一些民族竞技比赛,如赛马、射箭、摔跤等,既具有民族色彩,有着广泛的群众性,同时又是游乐民俗的表现,丰富了旅游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杨富裕,陈佐忠,张蕴薇.草原旅游理论与管理实务[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

生态旅游发展的原因篇8

生态旅游研究背景

生态旅游(MassTourism)作为替代大众旅游的一种扩展和派生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许多的旅游项目、旅游产品和旅游景区以“生态旅游”命名,“生态旅游”正在大众化。有学者看到了这样的现象,进而提出了生态旅游与大众旅游‘互化’的理论(杨桂华,2004)。但是,也有学者认为,“生态旅游是一种与大众旅游截然不同的旅游形式,而且也有别于其他替代旅游形式”(Fennell,2004)。

本文将基于生态旅游的高度脆弱性和稀有性,分析生态旅游基本要素的关系,建立相关模型,并藉此讨论生态旅游的实践原则,最直接的目的就是约束各方的行为,以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来发展旅游。

文献回顾

有关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多集中于生态旅游的定义、原则和责任方面。

2002年召开的国际生态旅游年大会所提出的《魁北克宣言》(UNEP/WTO,2002)对以下五方提出了呼吁:对政府及国家一级的开发商的呼吁;对(私人)企业的呼吁;对非官方机构、社区性的协会、研究和教育机构的呼吁;对半官方机构、国际性的金融机构和发展赞助商的呼吁;对地方社区和市政部门

杨桂华在其专著中创立了生态旅游的双向责任模式系统,提出了旅游目的地社区责任和生态旅游者责任(杨桂华,2004)。也有提到“要求各方在道义和伦理上怀有责任感,并有相应的行为表现”(Wright,1993)。

或是创立生态旅游受益者体系(包括当地社区、政府机构、旅游业、旅游者、保护机构、志愿部门、专家、媒体),提出诸多受益者之间的利益平衡协调,以保证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目标的实现(Swardrooke,1999)。

《绿色环球21:国际生态旅游标准》(转引自诸葛仁,2005)制定了生态旅游产品的11条原则,对经营者和游客的行为做出了一些规范。

与此相类似,多数原则标准是从旅游管理的角度出发来考虑的,约束的也多是生态旅游管理的职能部门或是生态旅游的直接经营者的行为。

为了更好地把握生态旅游的发展方向,需要全面分析资源与生态旅游参与者各方的逻辑关系。

生态旅游要素模型的建立

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同时也是属于地方居民的。旅游业的发展极大地依赖这些“共享资源”。旅游业界、游客和地方居民三方虽然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同为活跃的因素,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在实际运作中,旅游管理者与旅游经营者的出发点不同,所承担的责任也不同。

生态旅游资源、管理者、经营者、游客和地方居民同为生态旅游中缺一不可的要素,有必要整理其关系,建立关系模型(见图1)。

在一个共生的环境之下,人与资源要素相对独立,但又互相影响——人利用生态旅游资源,又受制于资源;生态旅游资源是人享受的基础,也对人的旅游活动产生反作用。

“人”的要素中,地方居民和游客共享生态资源,管理者和经营者对其起引导和监管作用。各要素牵掣互动,影响也是双向的。

生态旅游资源包括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人文要素对自然的渗透以及人类对自身历史的关注,使得很多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不可分。在生态旅游蓬勃发展的今天,人文要素虽然还不是生态旅游的主要吸引物,可能只是整体旅游体验中的次要或附属的部分,但已经不自觉得作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被游客广泛享用了。人文资源同样是人类宝贵的财富,需要同样的关注和保护。

生态旅游的实践原则

(一)管理者的保育原则

在大众旅游发展的阶段,讲求经济效益至上。随着可持续发展观点的逐步成熟,提出了供给导向的概念。在生态旅游的范畴内,需要政府和行业的宏观调控,其责任也最为关键。

现阶段,我国的旅游管理还是一个多元体系,生态旅游资源的产权关系还不明晰。管理部门不仅包括各级政府及其所属的旅游局/旅游委员会,生态旅游资源还可能隶属于不同的职能部门,比如林业、园林、宗教、文物、水文等等;从中央到地方,从自然到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笼罩在一个复杂的网络之中。对于生态旅游资源,各方都需要承担相关责任,也有着各自不同的利益。容易导致本位主义和学科的狭隘性。

因此可以看出,最大的问题不在于管理者该管什么,而在于谁是“生态旅游的管理者”?在国外也有类似的情况,很多学者意识到让这么多利益集团达成一致是非常困难的。在这个方面,生态旅游研究和发展较为发达的国家也已经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较好的例子有《澳大利亚国家生态旅游战略》(联邦旅游部,1994);加拿大的生态旅游任务组(EcotourismTaskForce)与萨斯喀彻温旅游部(是政府-私营部门合作的行业联合体,是加拿大该省的旅游发展指导机构)曾合作制定了生态旅游指导原则的文件,这个文件将成为加拿大未来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Fennell,2004)。

对于生态旅游来说,全国统一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是必须的。现阶段很多地方政府都在着手制定与生态旅游相关的政策和评估体系,但这样的子体系应该建立在一个国家级的总体发展战略和认证体系之下。在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之下,首先需要一个独立而扁平的体系,成立一个特殊的生态旅游管理机构——独立、非盈利的官方组织或协会,并且不隶属于任何具体的职能部门。同时,由于我国目前基于生态旅游的认识还比较肤浅,这个机构的结构应是扁平的。可以只设国家级和省级两个层面。

在国家级层面,其主要任务是制定生态旅游法规政策和开发的原则框架,进行资源普查,建立生态旅游的认证体系,在全社会推广生态旅游意识;在省级层面,主要任务是确立各生态旅游区的环境承载力,根据国家统一的法规和认证体系遴选经营者,执行检测程序,对生态旅游开发和经营进行跟踪评估。

在立法和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参与者不仅应该包括各学科的专家(生态资源的涵盖面是非常广泛的,对于生态资源的研究需要有系统的概念),同时还需要包括生态旅游资源地的居民代表。虽然可操作性会受到某种影响,但当地居民的参与是相关法律和政策得以最终实施的强有力的保证。

(二)经营者的效益原则

一方面,保护生态系统的原则可能与不顾一切追求利润的行为不相容;另一方面,经营者要算投入产出的帐,让经营者不为利润所驱动很困难。

宝贵的旅游资源因为种种原因无法量化,资源的使用不能如实地反映到开发者的成本核算中。在很多开发者心中,旅游资源是没有成本的,天然的和历史遗存的珍贵资源几乎是无偿在使用。

其实,管理者和地方居民收益漏损的至少有两笔费用。一是资源有偿使用费。可以根据生态旅游资源的等级、开发程度和规模,收取资源使用年费;旅游目的地也可以采取资源入股的方式,由投资者按一定比例回归收益给社区。二是管理部门的认证费用和年度审核奖惩费用。一次性的认证不能说明资源动态使用的过程,因此年度审核是必须的。

认证的费用可以是固定的,但年审费用则可以灵活掌握—比如可以规定基准的审核费用,然后根据“谁污染、谁破坏、谁付费”的原则,进行奖优罚劣。以上两项费用上缴后,可以作为环境保护的资金统一运作。这样做,经营成本会提高。

短期内可能削弱投资者的兴趣,表面上也减少了经营者的收入;但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却更符合资源使用的公平原则。

(三)旅游者的纪律原则

在欧美发达国家,严格意义上的生态旅游还只限于高收入、高教育层次的游客。生态旅游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旅游活动形式,虽然在经营中要受到种种约束,但究其本质还是一种经济活动。如果把教育层次低,或是缺少生态旅游常识的游客拒之门外是不现实的。

许多文献都提及游客影响的最小化,要求对游客进行教育。生态旅游本身也是生态教育的过程。纪律似乎是一个过于硬性和严格的词汇,但并没有数据表明约束和纪律会削弱游客的美好体验。对于生态旅游急速扩大的市场来说,游客遵守某些纪律是必须的。不论是一些公开管理的方法,比如限制区域和时间、限制某些活动、限制游客数量;或是一些信息和教育计划,比如分发信息手册和游览指南——这些规范多是以游客“不作为”的形式出现的,需要游客的配合和遵守。

通过不同的形式为游客提供生态旅游的信息,从某种角度来说,是游客的知情权;对他们的行为做出规范,是经营者要做的事;游客的门槛仅仅是要求他们遵守某些纪律。对于纪律的执行情况和难点,则需要一些实地的问卷调查才能说明问题。

(四)地方居民的参与原则

生态旅游提出伊始,就更为关注地方居民的利益,强调为地方居民提供培训机会和工作机会。“利益”、“贡献”这些字眼不应仅仅停留在经济的范围之内。在决定资源是否被开发、以何种形式开发、旅游地如何管理等等问题上,地方居民需要参与的是管理、经营和生产的全过程,而不是管理者决策、经营者设计好一个“产品”后,地方居民只是作为一个接受者的角色接受教育和培训,享用他们提供的工作机会。

在普查和提出开发项目的时候,可以采用居民代表听证会、抽样调查等方式,全面了解居民的真实想法——居民的认可应该成为立项的先决条件;批准立项后,可以成立地方居民旅游开发委员会,或是选取一定代表加入开发区的管理委员会,其目的就是确保对管理全过程的参与。这样,一方面能够全面保障地方居民的利益;另一方面,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征地、拆迁等矛盾也能较好地规避和处理。

从某种意义上讲,生态旅游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旅游方式,牵涉到的是人与自然的复杂的系统。生态旅游资源与旅游者、地方居民、管理者和经营者是共生的,强调各要素之间的双向关系,它们既相互制约也需要协同发展。可以通过立法、认证、教育等不同手段来强化各方的责任感,深化各方的参与意识。成立相对独立的管理部门来体现对环境的保育原则,生态旅游经营者有偿使用旅游资源以全面体现经营的真实收益原则,生态旅游者有义务遵守特殊的旅游纪律,地方居民不仅有条件而且能积极投入开发、经营的全过程—各要素方的行为都需要约束,这样才能确保生态旅游实践的健康发展。

本文的局限在于主要论述了生态旅游五要素关系的双向性,未及表达深层的系统关系,只是针对一些实践操作原则做了相关分析和建议。

参考文献:

1.杨桂华.生态旅游景区开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戴维•A•芬内尔,张凌云译.生态旅游[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3.田里,李常林.生态旅游[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4.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5.诸葛仁.绿色环球21:规范生态旅游的国际标准[J].旅游科学,2005

6.雷德•波赛尔曼等,陈烨等译.弯路的代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生态旅游发展的原因篇9

“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最早于1983年由Hetor和Lascurain两位学者首先提出原意是指那种在强调某种教育目的的基础上,到那些相对受到较少干扰和污染的区域进行自然旅行。其初衷正是在于通过生态方式的旅游来为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系统的质量作贡献,至少能在资金上给以支持。最初的生态旅游只不过是为了维持健康的生态系统而采取的权益之计。随后不到20年时间里,生态旅游业迅速发展,并掀起了一股全球性的“生态旅游”热潮。

一、生态旅游的产生背景

纵观生态旅游产生、发展的历史,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随着影响旅游业主要因素的变化,旅游业内部格局和发展趋势也在不断变化。20世纪末,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教育(包括市场、资源教育和目的地教育)、环境管理、技术、媒体、政府策略等共同构成了影响世界旅游业的多种主要因素。相应地人们的旅游偏好、出游方式发生变化,出游人数增加,传统大众化的团体旅游也转向由小组团寻求对社会和环境负责任的真实经历的旅游。(2)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人们向往“原始”的自然环境,“回归大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情感交流。(3)当今社会有相当部分收入可以自由支配,并具有一定出游能力的人口在不断增加;新闻媒体和因特网增加了对新景点和边远景点的“可视度”;探险旅游和“软冒险”旅游的风行,这些都促成了生态旅游的发展。(4)传统旅游业的发展,在给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例如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冲击和扭曲了当地居民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旅游目的地的拥塞与商业化以及旅游经历的日益恶化;交通混乱、垃圾堆积、噪音、废气、水质污染等问题。出于解决此类问题的考虑,必然需要对这种传统旅游作重新的矫正和反思。

二、生态旅游的含义和实质

(一)关于生态旅游的含义

卢云亭对生态旅游提出了如下定义: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原则为指针,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取向,所展开的一种既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边缘性生态工程和旅游活动;它具有区域上的自然性、层次上的高品位性、利用上的可持续性和内容上的专业性。我国著名旅游地理学家郭来喜则认为生态旅游是以大自然为舞台,以生态学思想为指导,以休闲、保健、求知、探索为载体,旅游者参与性强、品位高雅、形式多样,既使旅游者获得身心健康、知识乐趣,又能增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促进环境优化的健康型旅游活动体系。国外学者认为生态旅游是以欣赏和研究自然景观、野生动植物以及相关的文化特色为目标,通过为保护区筹集资金,为地方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为社会公众提供环境教育等方式而有助于自然保护和持续发展的自然旅游。以上诸种含义均强调了游客在尊重和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去认识和了解自然,从而获得旅游体验和各种知识这一出发点。

(二)关于生态旅游的实质

生态旅游供给是指生态旅游产品的供给。它是应旅游业和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理论上要从两方面来理解生态旅游:从需求角度看,生态旅游指的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或旅游产品;从供给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模式。在实践中,应该将其统一起来,运用生态学思想指导旅游目的地和旅游规划,科学设计生态旅游产品,完善监控体系,保护生态旅游的资源环境基础,在取得生态效益的前提下,为旅游者提供真正的生态旅游经历,取得旅游经济效益,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最终达到最佳的社会效益。

三、生态旅游战略目标的基本原则

(一)与积极的环境伦理目标一致原则

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应把生态保护作为既定的前提,把环境教育和自然知识的普及作为核心内容,是一种求新求知的高层旅游活动。不能把生态消费摆在首位,不惜以生态资源的消耗为代价来满足需求和获取利润。

(二)保护资源完整性原则

生态旅游吸引游客到独特而又可进入的自然界中去,不破坏资源,不对资源整体构成损蚀。如何更好的认识那些能吸引游客,且不会对其构成任何耗竭的吸引物的自然特征?如何最佳的传达旅游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又如何给环境以补偿?这些都与旅游目的地社区的自然环境及环境质量的维持息息相关。

(三)重视对资源内在价值认识的原则

生态旅游者对于自然资源的内在价值和外加价值的认识,相比之下更关注前者,他们会按照自然的原始模式去接受它,而不是从自身的便利和需要出发去改造它。

(四)游客满意度衡量原则

游客满意度以观赏和教育的获益来衡量,而不是寻求刺激,也不是物质上的收获,后者只对自然旅游、荒原旅游和探险旅游更为适用。生态旅游强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过程中获得第一手的具有启迪教育和激感意义的共享经历。

(五)其他管理方面的原则

生态旅游要求高质量的导游服务和合适的旅游组团规模,认为称职的导游除最基本的职业素质外,还须具备语言、自然科学和历史文化背景的知识,以及环境解释、交流、服务及伦理道德规范等方面的良好素质。旅游组团规模“对于较为远程的徒步旅行,组团人数约为15~20人。Finucane(1993)调查开发生态旅游较为成功的西部澳大利亚发现,生态旅游组团通常少于15人,尤其是要参与丛林涉足旅行项目时,更是如此”。

四、生态旅游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生态旅游从开始出台就以不寻常的速度发展。特别是美、法、瑞士等旅游发达国家,以生态旅游为特征的观光、探险、狩猎、科考等旅游组织更是风靡各地,成为新时尚、高刺激的旅游项目。

我国国土广阔,有从海洋到内陆的各种地貌,有热带到寒带的各种气候,有极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到1997年,全国已建立932个自然保护区(国家级24处),已有九寨沟等15个保护区加入了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它们保存了众多珍稀、濒危、特有动植物物种和原始自然本底,环境优美、景色秀丽。身临其境会感到大自然无穷魅力,是进行生态旅游的首选地点。森林旅游是生态旅游的主要组成部分和首要形式,森林的诸多保健功能,使其对游客有巨大的吸引力,也为大力开展生态旅游创造了无比优越的条件。到1997年,我国已批准建立森林公园900多处,初步形成了山丘森林型、海滨森林型、沙漠森林型、冰川森林型、溶洞森林型、火山遗迹森林型、森林草原型、热带雨林型等风格各异、特色鲜明的森林公园体系。

在看到我国具有广阔生态旅游地的同时,我们也不无痛惜的看到:许多决策者和经营者却把生态旅游当作一块招牌、一种商品、一种蚕食保护区的借口。多数景区尚未转变观念,仍在传统旅游观念的错误引导下来开展旅游业,也未从可持续旅游的角度出发建设规划风景区。更有甚者,为追求高额经济回报,大搞建设而不惜破坏风景资源。多数以为生态旅游就是去静幽的大自然旅行,尚不知自己的一些活动对资源造成破坏,如丢弃难降解废气物、采摘花木、驱赶恐吓动物。他们尚无对景区负责、对后代负责的旅游观。所以我们在发展生态旅游时一定要加倍小心、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尊重生态,不能为经济利益驱动而将自然遗产毁于一旦。生态旅游地属于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敏感区,旅游业极易对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尽管自然保护的涵义经历了从“绝对保护”到“合理保护”的变化过程,且在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有诸种合理性,但自然保护区中的旅游资源的特殊性决定了旅游发展必须以保护为前提,发展的程度和方式都要服从保护工作的限制,这是一条根本的原则。因此,在生态旅游地建立一种合理有效的旅游发展措施和管理模式,最低限度减少旅游业对该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是生态旅游地发展的基本目标。在全球生态旅游蓬勃发展之际,我国有关部门应利用好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更新观念、强抓管理、积极引导游客,来发展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以达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小结

综上所述,旅游业是为满足人们向往自然和走向自然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在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是生态旅游,年增长率为20%~25%,可望成为21世纪世界旅游的热点。生态旅游强调的是旅游者与自然景观的协调一致和有机的生态联系。虽然它一开始出台就以不同寻常的速度发展,但与国外生态旅游开展较早的国家相比,我国的生态旅游仍处于起步状态,且有些决策者和经营者为了经济利益大搞建设破坏了风景资源和生态环境。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应严格制止,我们应始终本着发展生态旅游要根据生态原理和运用生态学方法的原则,这样才能在开展旅游,使人们观赏大自然风光的同时也注重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更好地保护我国的生态资源。

参考文献:

[1]吕永龙.生态旅游发展与规划.自然资源学报,1998(1):81.

[2]张延毅,董观光。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J].经济地理,1997,17(2):108-111.

[3]赵景柱,梁秀英,张旭东.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系统分析[J].生态学报,1999,19(3):393-395.

生态旅游发展的原因篇10

(一)国际生态旅游发展

国外的生态旅游发展较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至今已有40多年的发展历程。这其中,位于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欧洲的英国、法国、瑞士,非洲的肯尼亚、南非,东南亚的印尼、马来西亚及东北亚的日本,都已成为目前生态旅游发展比较成熟、极具代表性的国家。与此同时,有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正在不断完善其生态旅游发展或者加入到生态旅游的行列之中。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态度以及对当地文化的认同与尊重等生态意识是生态旅游发展的思想基础。世界生态旅游协会的数据显示,超过三分之二的美国、澳大利亚旅游者,以及90%的英国旅行者认为积极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并支持当地社区发展是旅游地不可推卸的责任。生态旅游业也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潜能。生态旅游在世界旅游活动中占据了一个非常大的比例。从世界旅游发展的角度来看,生态旅游是近年来旅游业中增长较快的那一部分,生态旅游的迅速发展让其备受旅游业的关注,成为现在旅游发展的潮流。据不完全统计,日益丰富的生态旅游形式与产品给全球带来了至少4000亿美元的收入。相比大众旅游80%消费贡献给机场航班、酒店、旅行社及其他国际公司的情况,生态旅游由于其大量雇佣当地民众且其消费基本都发生在当地,因而收入中的约95%能直接归属于生态旅游社区。

(二)国内生态旅游发展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规范》中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以可持续发展作为生态旅游发展的观念,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尽量做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并依托自然的良好生态环境,在开展旅游的同时,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以及生态体验和认知的旅游方式。目前,我国的生态旅游形式已经由原生态的自然风景发展到了旅游开发者参与开发的半人工形势的生态景观,如一些草原、河流、森林及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旅游也发展成为多种活动方式,如游览、观赏、科考、探险、狩猎、垂钓、田园采摘及生态农业主体活动等,多样化和差异化并存。同时,生态旅游发展的特点也决定其成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重点产业,是当地经济发展的新支撑点。2014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2015年1月,再《〈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任务分解表》,旅游产业发展迎来新的契机。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推动生态旅游。为推进生态旅游发展,国家旅游局和环境保护部联合制定了《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规范》,联合印发了《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管理规程》,这些政策的实施对加快生态旅游的发展,提升我国生态旅游水平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

与美国、加拿大、日本等一些生态旅游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相比,我国在生态旅游建设发展上,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无目标式开发旅游资源

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旅游投资商经常因为利益问题,在投资开发中忽略了对当地旅游资源的调查研究以及合理的评估及规划。无目标的发展方式往往会导致很多稀有的旅游资源被破坏,虽然在最初的一个阶段,旅游发展会呈现良好的态势,但长期下去会造成资源的枯竭。

2.粗放型管理旅游景区

生态旅游区由于在开发的伊始,没有做好规划和管理工作,在旅游资源开发后,很多管理方面的问题会接踵而至,如当地为了招揽游客,对旅游区内一些珍贵的植物和动物进行不限制的采摘和捕杀,甚至有些是稀有的国家保护动物,这样会加快很多珍贵品种灭绝的速度。另外,有些景区的设计仿照城市来建设,旅馆、餐馆的大肆建设,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

3.旅游者生态意识缺乏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过于迅速,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只重视了硬件的建设,而忽略了精神层面的管理,很多生态旅游开发区的当地村民缺乏生态意识,只为盈利而忽略了旅游资源的保护,而一些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也缺乏生态保护意识,到哪里随性游玩,不重视环境保护,因此,生态旅游区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分析以上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二)原因

1.缺乏清醒认识

对于生态旅游的内涵,不少人认为自然的就是生态的,而忽视了对生态旅游知识的普及和教育,以及保护环境文化的意义。在开发的过程中,无目的性,追求利益的开发方式,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导致生态旅游景区的不可持续的发展。

2.缺乏专业人才

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对旅游产品的要求很高,要有专业的设计与包装,这就需要专业的人才来进行开发。而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时间较短,大多都处在层面上的开发,生态旅游产品大多是原生态的自然景观,这对生态旅游的长期发展非常不利。因此,需要懂得生态学和旅游资源开发学的专业人才来进行设计规划。

3.缺乏科学规划

在开发的过程中,旅游开发商的专业知识不够,大多停留在传统的旅游资源开发层面上,而对生态资源的开发需要更深层次和更合理的开发规划方法。另外,旅游者和旅游参与者,如社区居民,对生态旅游的认识还不够,在旅游中,保护生态资源意识薄弱,缺乏正确的观念和引导。4.缺乏明晰管理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需要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因此在开发的过程中,不同部门应该根据自己的职责对开发中涉及到的部分进行合理的管理。但现在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并没有给各部门一个准确清晰的权责划分依据,因此,在开发中,各个部门一哄而上,对于利益的追求大于生态旅游区的长期发展,不利于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策

针对我国生态旅游开发中出现的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应该从根本上找出原因,并做出相应的对策研究,保证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注重统一规划,坚持有序开发

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时,必须提前进行总体的调查研究,如该地区的地质情况,生物资源多少,以及环境的质量情况等,在调查的基础上,利用专业的人才对该区开发旅游资源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破坏进行评估,并做好足够的准备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旅游开发而对该区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现象。对那些高污染,利用大量的经济投资来改变环境获利的项目应该严令禁止。对于生态旅游区的开发应建立在适应环境的基础上,坚持就地取材,展现大自然的美,要将这些美好的资源可持续地利用下去,为后代子孙谋福利。

(二)完善服务体系,理顺管理体制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众多利益相关者均要参与到开发的过程中去,因此,在管理上政府应该做好宏观调控。第一,在政府管理方面,行政执法部门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并做好各部门的协调工作,在开发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决策。第二,在引进旅游投资商的方面,要严把关,高要求,让进入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能够在开发资源的同时,做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并能在获利的同时带动旅游地经济的发展。第三,政府要引进一批专家,对旅游景区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专业问题出谋划策,并在生态保护的层面上,对存在的问题,发展的方向提出专业性的建议。第四,在旅游目的地,也要大力培养当地居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在参与旅游服务的同时,能够提高自身素质,

(三)强化专业培训,加大宣传力度

首先,是对管理人员的培训。管理人员不仅包括生态景区的主要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同时也包括政府引进的旅游投资商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对此类人员的培训,要采用理论知识培训的方式,邀请知名的专家、学者等来定期做讲座,并开设培训班,针对性地讲解生态旅游区的相关管理知识。针对于一般的工作人员,要注重实际操作的培训,并大力支持利用当地的居民来进行当地生态旅游景区的管理,邀请相关专家定期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最后,要大力宣传生态旅游区的保护,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方式,对旅游者和旅游管理者进行生态知识的教育,强化生态保护意识。

(四)加快立法步伐,细化保护措施

健全的政策法规是生态旅游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与旅游相关的法律政策和法规,如《环境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森林法》等。并要根据当地的社会特点,要求当地政府认真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比如,在生态景区的开发过程中,根据法律的规定,哪一部分的旅游资源严禁开发,哪些珍贵的国家保护物种禁止采摘或捕杀,都要有严格的规定,对于那些违法的侵略者,要加大执法力度,使其承担相应的民事和刑事责任。

生态旅游发展的原因篇11

一、全域旅游的内涵分析

全域旅游是在一定的旅游区域内,将区域的旅游产业作为优势产业,通过综合开发旅游区域内的旅游资源来带动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区域产业融合、协调式发展。

(一)以挖掘区域内各种旅游要素的价值为核心

充分发掘旅游资源,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对区域内的自然环境、生态农业、人文产业、传统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等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以生态农业环境开发为基础,来满足人们休闲农业旅游的需求,将旅游消费置于优美的生态环境之中,使消费者的旅游体验感得到满足。在全域旅游背景下,通过生态环境的建设、资源的利用等来提高旅游开发水平,利用全域旅游生态的发展来对区域的旅游产品、服务进行包装,以改变区域旅游的服务质量,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实现地方传统产业的转型与创新。

(二)实现区域产业的融合发展

打破旅游业与农业生产销售之间的壁垒,利用休闲农业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在旅游业的带动下来实现区域内各产业的联动增值,这是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实现旅游业与农业、农业加工企业、第三产业有效融合的关键。以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带动区域总体经济的发展,是促进现代农业向休闲化、体验化、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区域农业的发展为载体,将区域其他产业有机结合,实现区域全产业链的延伸,将区域旅游产业形成一个完善的、功能齐全的现代旅游生态链,进而能够有效地促进全域农业旅游的发展。

(三)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

全域农业旅游的发展应该以满足消费者的休闲、娱乐、体验,以农村生态环境作为农业旅游的基础,根据消费者的偏好设置相应的农业旅游服务项目。因此,农业旅游的发展需要综合分析消费者的情况,对消费者群体进行定位,设置的旅游组合项目要符合消费者各年龄段的喜好,让消费者在旅游体验的过程中,真正地感受到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魅力〔1〕。同时,还要对旅游产品的综合要素条件进行分析,在传统旅游的基础上,添加农业旅游休闲的“商、养、学、闲、情、奇”的体验,实现农业旅游体验的全覆盖,以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四)组合营销的特征

全域旅游的农业发展强调农产品的组合营销,强调季节性的时域开发,需要在旅游产品的组合上进行深挖,提升旅游产品的影响力,将所在区域内所有的农业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组合式的旅游套餐模式,运用差异化的营销策略,使得整个区域形成一个根据消费者的偏好、选择等不同特征的多样化生态旅游环境,针对不同的市场与季节时令推出不同的旅游产品,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能够有效地调动消费者参与农业休闲旅游的积极性,最终实现农业旅游的营销与市场覆盖,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2〕。

二、太原农业旅游开发模式

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太原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主要以欣赏农业风景、体验农村生活与文化为主,结合区域特征走不同的旅游开发模式。

(一)农业发展+旅游休闲结合模式

太原属于历史文化名城,将太原的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以及现代农业结合在一起,形成农业发展+旅游休闲的发展模式,可以促进太原农业经济与旅游经济的发展。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将农产品的深层次加工、特色农业产品的生产及旅游产品的销售等植入到休闲旅游活动中,同时还可将文化创意、生态疗养、亲子教育等融合到全域旅游活动中,实现多种农业产业的聚集,创新农业旅游项目,拓宽农业旅游产业发展的渠道〔3〕。太原宇文生态农业园充分利用区域的生态环境,建立现代都市型的生态农业园区、观赏荷花池、农耕体验中心、水果玉米基地、火龙果采摘园、葡萄采摘园、农家博物馆、青少年农业教育基地等农业旅游休闲活动,让消费者通过亲自采摘,参与到农事会的互动中,体验到休闲农业的魅力,重点打造太原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品牌。

(二)农业旅游休闲度假发展模式

当前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乡村生态环境优美,绿色的空间、清新的空气、纯朴的乡土风情,结合区域周围的田园景观、农业生产与太原独有的特色文化,建设一些旅游休闲设施,为城市消费者提供休闲、娱乐、度假、健身等活动,形成新的农业旅游发展业态。旅游休闲度假村、旅游休闲农庄,为消费者提供田园采摘、健身休闲、餐饮娱乐设施,同时了解农业发展历史、农业科技知识、农业种植科学技术等内容〔4〕。太原市形成了以中隐山为中心的农业旅游度假服务场所,提升了乡村农业旅游的功能与品位,特别是在一些度假区域的采摘园、农家乐和新农牛肉等农业产品,促进了休闲农庄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前来度假、休闲、健身、体验农业旅游服务。

(三)传统古村落的旅游休闲发展模式

传统的古村镇宅院建筑蕴含丰富的文化底蕴,将新农村的建设与传统古村落的保护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古村落为依托,新建农业旅游景点,开发古村落旅游资源。太原历史悠久,有许多古村落、古镇,目前,利用古村落、古民居开展观光旅游、传统民族村寨观光旅游、古镇建筑观光旅游与度假、新村风貌观光旅游等已经成了当前太原农业旅游的重要模式之一。这种模式能够对太原的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形成农业发展与传统古村落发展相结合,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能够促进传统文化旅游品牌的形成。太原市清徐县充分利用传统古村落开展旅游休闲,依托古村落的自然生态、田园景观、民俗文化,以“绿色、休闲、参与、体验”为主题,建立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古村落农业旅游景点,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农业休闲旅游品牌〔5〕。

(四)民俗风情与回归自然的发展模式

太原不仅具有广泛的文化资源,还具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例如晋源是“桐叶封弟”和“三家分晋”的肇始地,同时晋源的森林覆盖率达25.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15%,十分有利于开发农业休闲旅游产业。民俗风情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作为农业旅游开发的起点,开展农耕文化观光旅游、民俗文化旅游活动,观看农村的民间技艺、节庆活动等,为游客提供多元化的文化旅游体验。多数游客到乡村旅游的目标是体验民俗风情、追求民间知识、欣赏田园风光,并通过参与农耕文化活动、地方特色文化节活动、品尝原生态的食品等来体验回归大自然的感觉。因此,民俗风情、回归大自然的旅游活动一直是农业旅游发展的重头戏。这对乡村农业旅游发展具有很强的带动效应。利用民俗风情而开展节庆活动,认识区域民俗文化的内涵,真正领略农村文化的魅力。

三、全域旅游背景下太原农业旅游发展的促进策略

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太原农业旅游开发要因地制宜,深挖内涵,结合太原市经济发展的要求,大力宣传太原农业旅游的优势与品牌,结合消费者的不同特征,为消费者量身定做合理的旅游项目,打造区域旅游品牌特色。

(一)加强宣传,提升旅游区域的品牌知名度

全域背景下对太原农业旅游进行开发,为消费者提供多元、优质、高效的旅游体验服务,在消费者群体中形成良好的口碑,同时还需要利用多种宣传途径对农业休闲旅游进行宣传,并通过农业旅游的品牌形成,对消费者产生影响。例如可以采用海报、宣传画等进行宣传,利用消费者追求健康、休闲、娱乐、健身的心理,扩大旅游区域的影响力。同时还可以利用社会化媒体、新媒体、网络对农业旅游的优势、特征、健身、休闲等进行宣传。游客在旅游时,利用新媒体拍摄自己在景区旅游体验的场景,发送到朋友圈中,对农业旅游景区也是一种宣传。景区利用新媒体将旅游的优惠组合、时令性的文化娱乐活动等通过新媒体进行推送,以便于消费者及时发现农业旅游的信息。

(二)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农业旅游的发展

太原的水利、农业、林业十分发达,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各个农业旅游区域之间的互动,形成服务联盟,积极鼓励一些企业投资区域的农业发展建设,并整合太原的传统古村落、古镇等文化旅游区域资源,形成一个综合性的旅游区域,将传统的古村落、古镇等文化因素与田园娱乐、湿地公园、农业生产融合在一起,让消费者在欣赏传统古村落文化的同时,还能参与到田园娱乐文化氛围中,体验农业生产的过程,感受到旅游区域的优美风光与原生态农业的魅力。太原全域旅游背景下的农业旅游应该积极借鉴其他地区的发展经验,培育太原农业旅游企业,扩大农业旅游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信息管理平台,积极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建设原生态的旅游体验区域,全方位的发展生态农业。打造集农业景观、农耕体验、文化创意、农耕休闲、科普教育、农品展销、农业科技应用及互联网农业于一体休闲农业旅游。

(三)融合旅游资源,打造精品项目

生态旅游发展的原因篇12

二、旅游环境与旅游生态系统

旅游生态环境大体包括两部分:一是相对永久不可再生的部分,人们只要保护好就可以永续利用。二是可再生部分,如动物、植物、地下水和地表水等,人们在旅游的经济活动中,会不断从环境中“取出”,通过生产过程变成产品,并将产品经过分配、流通、消费变成残余物,再排放到环境中,参加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人们为使这一过程变成良性循环,就应遵循以下原则:从环境中取走的原料不能超过自然或人为再增殖的能力,否则将导致资源的枯竭;排放到环境中的废弃物也不能超过环境的容量,否则也会引起环境质量的恶化。这说明,自然再生产的过程是经济再生产的基础,经济再生产影响着自然再生产过程。若使这种生产过程不断地扩大、不断地深入,就应依据自然规律和生态经济规律办事,使旅游经济再生产过程顺利地进行,否则将会破坏生态平衡的结构和功能,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损坏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三、旅游生态环境的特征

若想保护好旅游生态环境,首先要对旅游生态环境的客观特征有一概括的认识。

(1)各种类型的旅游环境都占有大小不等的空间,有着多维的空间结构。空间内各要素既自成系统,又互成系统,互相依赖、制约,形成有机的整体,具有集合性的特征.即整体大干孤立部分的总和,有各要素所不具备的新质和新的功能。其中,旅游者和旅游企业是整体环境中最活跃的因子,其功能强度和空间范围也在不断变化之中。例如:旅游热点地区旅游功能性强、吸引力大、旅游者流量大,因此需要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并扩充空间,开辟新点和新的旅游线,以扩大游人容量和增强效益。

(2)旅游环境具有动态性,即生态系统在时间上有其产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系统一旦产生,就要向前发展,直至系统进入成熟状态。当组成系统的要素停止再生长的时候,系统就会灭亡。这说明生态系统的动态性。这个系统内部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和转化,以保持自身处于平衡状态。随着旧的平衡被打破,又出现新的平衡,生态系统处在永恒不断的变化之中。其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文现象比自然现象有更快的变化。生态环境这一变化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仅要研究生态环境变化方向、趋势、速度、方式,更重要的是还应探索它的变化原因和规律,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进行保护和干预,促进良性循环,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旅游兴旺而不衰。否则,一旦生态环境被破坏,产生恶性循环,旅游活动就难以进行。

(3)旅游生态环境的层次性。旅游生态系统由一系列子系统组成,而子系统又由低一级系统组成,所以旅游生态环境是一个多目标、多功能、多层次的复杂系统,不同层次、不同部分发展的侧重面也不相同。要获得生态系统的最佳效益,就要按各子系统所处的地位、作用、功能、联系方式、运动规律进行层次划分,分析内在联系,经分析综合,将发展目标由高层次向低层次逐级分析,而将战略方案、措施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逐级实施。如果整体或各层次之间发生矛盾或不协调时,就需要通过更高层次系统进行协调。通过协调,使生态系统成为整体,发挥整体功能和效用。

(4)旅游生态环境由于内在各要素联系紧密,有着巨大的优化结构能力,出而有自我调节和控制功能。在正常运转情况下,旅游活动与环境维持着相对稳定平衡状态,有极大的生产力。然而,生态系统自我调节、控制的功能是有一定限度的。一旦超过这个限度,调节就不再起作用,从而使整个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甚至道到严重破坏。因此,旨目开发,过量开发,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四、旅游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我国将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旅游开发中首先要把保护环境放在第一位。在保护、改善旅游生态环境中应抓好下列几项:

(1)制定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生态旅游规划。生态学及相应的原理,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观念,是良好的发展生态旅游事业的关键,同时要求相关部门制定合理的生态旅游规划。生态旅游的主要对象是生态环境资源,它的特殊性在与对生态资源进开发利用的同时进行有效的保护。因此,制定好科学的旅游发展规划是开发生态旅游的前提。生态旅游景区要合理地进行功能分区,可划分为原生态核心区、缓冲区和旅游接触区、生活服务区。原生态核心区一般禁止人内,缓冲区允许有特殊目的的人进入,旅游接触区是游客观光游览区,生活服务区则是提供给服务人员和游客的基本保障区。各区要在科学计算生态环境承载容量的依据下,允许适量的游客、适时的进入。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具生态化,建筑设施不仅要具有特色吸引游客,而且要与周围环境相融合、相协调,使其融入原生的、和谐的生态系统中,而不能随意改变自然生态。

(2)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性产业,是一种资源环境依赖性很强的产业,一定要加强环境立法和管理。旅游中产生的污染会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破坏,丧失环境的美学价值,所以在拟建生态旅游区之前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对所有的旅游经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于不符合标准的应坚决予以取缔。

(3)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生态旅游。在发展生态旅游的经济政策中渗透环保意识。对于那些经济效益虽高,但对生态环境有破坏作用的产业部门坚决予以取缔。从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考虑,以旅游地的自然资源为基础,发展有利于维护生态景观并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经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