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的进展合集12篇

时间:2024-01-06 16:41:44
免疫学的进展篇1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免疫学检验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单一的免疫诊断技术发展为微量化、多基因和单细胞技术。而一些继发性和原发性免疫缺陷及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往往要求更加精确的免疫学检验技术,还能对临床治疗的有效性进行定量评价。

1免疫学检验技术的研究进展

1.1荧光素标记抗体技术

1.1.1流式细胞免疫荧光分析技术这是一种新型的血清试验方法,它是在免疫荧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抗体利用荧光进行染色,并在此基础上对所需信息进行获取,进而研制而成的流式细胞仪。其特征是拥有电子计算机技术和激光技术,主要是用于分析DNA含量,可在同一试管中,对多种靶物质的潜在特征进行检测。目前这种技术尽管还没有应用于临床上,但却受到许多临床检验学者的关注。

1.1.2间接免疫荧光技术主要是检测呼吸道病原体抗体、抗平滑肌抗体和抗病原体,可使自动化程度和标准化检测提高,并使手工操作的误差降低。这是一种相对成熟的技术,可用于商品的开发。

1.2酶标记免疫检验技术

1.2.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技术在检测酶联免疫技术上,从理论上分析,相应的抗体或者是某一抗原纯品都可以进行应用,所以在该技术的检测上,抗体系统或者是可融性抗体都可以采纳。这种技术是以免疫过氧化物为基础,有较强的特异性、较高的敏感性,便于观察、操作简单,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利于进行大规模的检查。

1.2.2酶联免疫斑点技术这是一种分析技术,应用于对B细胞分泌免疫球蛋白的测定,是进一步衍伸和发展了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技术。微孔内进入待检测样本后进行培养,在特异性抗原的作用下,对B细胞或者是记忆型T细胞进行活化,产生了IG或者是CK,清洗细胞之后,将第二抗体加入,IG或CK与抗体结合之后,在将酶生物素加入,发生反应,而形成大小不一的圆形着色斑点。此技术即可用于各类CK的T细胞的分泌,还可用于抗体B细胞的分泌,这种技术也是检测T细胞功能的标准技术,其检测灵敏度相当高。

1.3新型标记免疫检验技术

1.3.1核酸标记免疫检验技术其原理是转录翻译或者是扩增核酸。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按照几何数在扩增,最终达到数百万倍,这就是扩增。而转录翻译是通过抗体DNA发生抗原反应后,测定转录翻译成的酶。灵敏性强是这两种检测方法的共同特征,目前,此种方法仍旧用于研究阶段。

1.3.2量子点标记免疫检验技术在传统的标记免疫分析技术中,有较低的酶免疫分析灵敏度,同时有很大的污染存在于放射免疫分析中,而荧光免疫分析和发光免疫分析都有着较短的发光时间,很容易发生淬灭。而在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们就开始广泛关注良好的光电性能,并开始初步应用标记免疫分析,其效果也非常令人满意。量子由于有很小的尺寸,在受到刺激时,会发生荧光,所以它实际上是起到了探针的作用。在早期诊断疾病、细胞成像、测定生物多组分和免疫示踪定位时,其应用价值非常广泛。

2其他免疫检验技术

2.1微阵列免疫芯片技术这是一种小分子抗原分析平台,具有高效的特征,是近年来刚刚出现的,它可以对复杂样品中含量极低的目标物质进行快速的定量检测。同时,还可对生物样品中全部蛋白质含量的变化情况进行检测。其优点是能够进行高通量的平行检验与分析,可使样本或药品的用量降低。

2.2液态芯片技术是新一代生物芯片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Luminex公司研制,其检测平台是流式细胞技术,其载体是带编码的微球体,可用于大规模的测定蛋白质和核酸。还可用于检测多种指标,包括传染病、神经―内分泌等,可用于测试任何使用微量分析的系统。

3免疫学检验技术的发展趋势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要求能够准确分析从特定部位取得的微量样本。随着微纳电子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在科研上免疫学检验技术也有了质的飞跃,在此趋势下,将不断应用各种更为敏感的新的分析方法,使免疫学检验技术朝着更新、更高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静波,吴玉章.MHC/肽四聚体复合物技术及其在T细胞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4,20(9):654-657.

[2]虞伟,武建国.ELIspot技术及其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J].临床检验杂志,2006,24(6):476-477,479.

免疫学的进展篇2

中图分类号:S8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11-0064-02

乳酸杆菌是革兰氏阳性菌,不形成芽孢,因能发酵乳酸而得名。乳酸杆菌不仅已广泛应用于畜牧业、食品加工业,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在疾病治疗和预防也得以应用。肽聚糖是乳酸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真核细胞中不含肽聚糖,因此肽聚糖成了真核生物免疫系统识别的理想靶位。DNA是乳酸杆菌的遗传物质,对高等动物免疫系统具有免疫刺激作用。菌体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ce protein,OMP)是乳酸杆菌细胞膜的一种外膜蛋白,OMP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不仅可刺激体液免疫,而且可以刺激细胞免疫作用。

1 乳酸杆菌

1.1 乳酸杆菌简介

乳酸杆菌是指能使糖类发酵产生乳酸的细菌,其存在广泛,嗜酸性,最适合pH 5.5~6。在pH 3.0~4.5中仍然能生存,在无芽孢杆菌中其耐酸力最强。酸牛奶中有此菌,是一群生活在机体内益于宿主健康的微生物,它维护人体健康和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已被广泛认可。具有控制肠内感染、抗肿瘤活性等,还能促进小肠局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1.2 乳酸杆菌近期研究成果

国内外有大量饲养和临床试验证明乳酸杆菌对人和动物都有保健和治疗功效,乳酸杆菌活菌胶囊阴道置入对产妇局部微环境有调整作用,能有效改善产后女性阴道菌群失调状态,使其接近正常女性阴道微环境[1];在种蛋鸡产蛋期饲粮中添加复合乳酸杆菌制剂可以提高种蛋鸡的产蛋率和对饲粮中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和改善免疫机能以及显著提高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2];乳酸杆菌通过定制和提供免疫信号调节宿主免疫反应[3];Korshunov等[4]通过研究39例HPV感染伴CIN的妇女阴道分泌物情况,发现阴道内乳酸杆菌的减少与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而且乳酸杆菌减少,各种条件致病菌增多,为HPV发挥作用提供了环境。

2 乳酸杆菌免疫

2.1 乳酸杆菌肽聚糖的免疫

2.1.1 乳酸杆菌肽聚糖 乳酸杆菌肽聚糖(peptidoglycan,PG)它是由双糖单位、四肽尾还有肽桥聚合而成得多层网状大分子结构,N -乙酰葡萄糖胺(N-acetylglucosamine, NAG)和N-乙酰胞壁酸(N-acetylmuramic acid, NAMA)交替连接的杂多糖与不同组成的肽交叉连接形成的大分子。肽聚糖占细菌干重的50%~80%由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糖链间由肽链交联,构成稳定的网状结构。

2.1.2 乳酸杆菌肽聚糖免疫增强作用 乳酸杆菌肽聚糖等免疫调节剂引起的免疫调节反应是大量蛋白共同作用的结果,孙进等通过分析实验证实了乳酸杆菌肽聚糖引起了核糖体相关蛋白的明显变化[5]。这种表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个方面,首先,乳酸杆菌肽聚糖刺激后引起TH细胞激活,T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被诱导,同时,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被激活。第二,特定炎性因子表达增强或减弱,及某些抗炎性因子表达上调[6]。

2.2 乳酸杆菌DNA的免疫

2.2.1 乳酸杆菌DNA 乳酸杆菌DNA是一条双股环状DNA分子组成,附着在横隔中介体或细菌膜上。细菌染色体无组蛋白包绕。细菌染色体上的基因与真核细菌不同,无内含子,转录后形成的mRNA不必再剪切、拼接,可直接翻译成多肽。乳酸杆菌胞质中还存在着一种小型环状DNA分子-质粒,质粒能携带2~200个基因,可进行自我复制。

2.2.2 乳酸杆菌DNA的免疫增强作用 乳酸杆菌DNA对免疫有增强作用,其原因可能与其他细菌DNA的作用相似,其免疫活性部位为非甲基化胞嘧啶鸟嘌呤二核苷酸(CPGdinucleotides)的特定结构,即以CpG为核心,3'端紧接2个嘧啶,简写为5'-PuPuCpGpPyPy-3'。据报道,CpG-DNA可直接激活巨噬细胞分泌IL-12和TNF-α[7]。单核细胞受细菌DNA刺激后,IL-6、IL-12和TNF-α等细胞因子分泌增加,MHC-I与MHC-II类抗原表达增加,共刺激信号CD86与CD40表达增加,抗原提呈功能增强[8]。CpG-DNA还可延长抗原提呈细胞的存活期,乳酸杆菌DNA可直接或间接地促进NK细胞的功能。

2.3 乳酸杆菌OMP的免疫

2.3.1 乳酸杆菌OMP 乳酸杆菌外膜蛋白不是由跨生物膜的α螺旋组成,而是由反平行的β桶结构组成,不同的外膜蛋白的β-桶由不同偶数个β-折叠片组成,从8个到22个不等。外膜镶嵌蛋白有多种功能,例如细菌粘附、溶解和蛋白运输,以及信号转导。细菌的OMP通过抗吞噬、抗补体及抗血清杀菌作用而对细菌的致病过程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2.3.2 乳酸杆菌OMP的免疫增强作用 外膜蛋白可作用于参加免疫反应的细胞,OMP 通过加强巨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增强了淋巴细胞的活化,表现出在免疫反应中的重要作用。用鼠伤寒杆菌OMP 50μg免疫小白鼠即可诱导产生特异性抗体并保护500 LD50细菌量的攻击,同时OMP还可诱导产生变态反应,表明OMP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和细胞免疫能力。

3 乳酸杆菌的免疫学应用前景

2株乳酸杆菌L.casei Zhang和MG-1的肽聚糖作为佐剂可明显促进新城疫油乳剂灭活疫苗和禽流感(H5)亚型油乳剂灭活疫苗对雏鸡的免疫效果,并随着肽聚糖添加量的增加抗体滴度也增加[9]。乳酸杆菌L.casei Zhang DNA作为佐剂可明显促进新城疫油苗和禽流感(H5)亚型油苗对鸡的免疫效果,增强鸡的细胞与体液免疫应答[10]。乳酸杆菌菌体OMP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刺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作用,显著提高了新城疫疫苗的免疫效果和抵抗相应强毒的攻击[11]。

乳酸杆菌在免疫学方面的开发有非常中的作用,对家禽的疫苗免疫增强作用已得到证实,对蛋鸡和肉种鸡的健康成长有重要作用,乳酸杆菌的三类免疫增强剂可在禽类传染病防治中进一步加以推广,对其他动物免疫增强剂也提供了可以研究及应用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卢潭敏,李玉珍.乳酸杆菌活菌胶囊阴道置入对产妇局部微环境的调整作用[J].山东医药,2013,31(53):102-103.

[2] 王 涛,任景乐,祝贵华,等.复合乳酸杆菌制剂对蛋种鸡产蛋性能、免疫机能和盲肠微生物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3,25(7):1551-1558.

[3] 孙 进,施用晖,乐国伟,等.乳酸杆菌通过定值和提供免疫信号调节宿主免疫反应[J].科技导报,2006,24(2):43-46.

[4] KORSHUNOV V M,KAFARSKAIA L I,BAGIROVA M S,et al.The effect of Solco Trichovac on the vaginal microflora of patients with a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 assciated with a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m [J].Zh Mikrobiol Epidemiol Immunobiol,1994,5:13-17.

[5] 孙 进,常桂芳,乐国伟,等.乳酸杆菌肽聚糖调节小鼠免疫细胞基因表达的通路分析[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8,24(6)9:553-557

[6] 金盼盼,邓燕杰.乳酸杆菌肽聚糖免疫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微生态杂志,2013,25(4):485-487.

[7] CHU R S,ASKEW D,NOSS E H,et al.CpG oligodeoxynucleotides sown-regulate macrophage class11 MHC antigen processing [J].J Immunol,1999,163(3):1188-1194.

[8] BAUER M,HEEG K,WAGNER H,et al.DNA activates human immune cells through a CpG sequence-dependent manner [J].Immunology,1999,97(4):699-705.

免疫学的进展篇3

乙型肝炎(HB)是一种世界范围内流行的传染病。据估计,全球约20亿人曾经感染HB病毒(HBV),慢性感染者约有3.5~4亿人,每年有100万人死于HBV所致的肝硬化、肝衰竭及原发性肝癌〔1〕。我国为HB高发国家,人群HBV感染率约为9.09%〔2〕,HB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HBV感染和机体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儿童期HBV感染,约90%发展成为慢性感染,而青少年及成年期感染,仅有10%发展成慢性感染。随着年龄老化,手术及输血的机会增多,以及老年人脏器特有的变化,导致老年人慢性HBV感染机会明显增加。

1 HBV的特点

HBV属于嗜肝DNA病毒,其完整的病毒颗粒成为Dane颗粒,直径42 nm,由双层外壳和一个核心组成。核心直径为27 nm,内含环状双股DNA,DNA聚合酶、核心蛋白〔3〕。外部为包膜蛋白,厚约7 nm,即表面抗原。其基因组由S区、C区、X区和P区组成。S区编码前S1蛋白、前S2蛋白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前S蛋白有很强的免疫原性。在HBV的附着和侵入宿主肝细胞的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前S1和前S2蛋白可引出和调节宿主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对于清除体液内的病毒和阻止病毒感染健康的肝细胞提供重要的免疫防御机制。C区由前C基因和C基因组成,前C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经加工后分泌到细胞外形成乙肝病毒e抗原(HBeAg),C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为HBcAg。目前认为HBcAg是宿主Tc(细胞毒T细胞)作用的主要靶抗原。P区是最长的开放性读码框,编码多种功能性蛋白,包括逆转录酶/DNA聚合酶、RNA酶等,参与HBV的复制。X基因编码X蛋白,可激活多种调控基因,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2 HBV感染的免疫学机制

一般认为HBV不直接损害肝细胞,而是通过宿主的免疫应答和反应引起肝细胞的损伤和破坏。宿主免疫反应的不同,直接影响HBV感染所致的转归。HBV感染后,机体清除HBV的机制主要包括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以及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2.1 急性HB的免疫机制 HBV感染肝细胞后,病毒抗原被抗原提呈细胞(APC)的蛋白酶体裂解成小分子的寡肽,并与肝细胞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I)类分子结合成复合物,表达于细胞表面,成为T细胞表位。CTL通过表面的CD8+分子与HLAI类分子产生黏附,并由TCR识别上述寡肽表位,此类CTL即为HBV抗原特异性CTL(HBV antigens Specific cytotoxic lymphocytes,HBVsCTL)。HBV特异性的CTL通过分泌大量的γ干扰素(IFNγ)等细胞因子达到清除病毒的作用。在自限性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特异性CTL应答作用强,可能与病毒被迅速清除而肝细胞损伤较轻有关,而在老年患者中,胸腺老龄退化,T细胞活性下降,其亚群分布发生改变,导致CTL活性和杀伤力明显下降,导致肝炎慢性化〔4〕。

2.2 HBV感染慢性化的免疫机制

2.2.1 天然免疫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s),是至今发现的功能最为强大的专职APC,是机体对异己抗原发生免疫应答的首要环节〔5〕。根据其细胞表面的标志可分为髓样树突状细胞(myeloid dendritic cell,mDC)和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pDC)。pDC在宿主对病毒的防御机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并具有大量分泌Ⅰ型干扰素的能力。DCs既是天然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TLR)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PAMP)而触发,分泌IFN、白介素(IL)等细胞因子,促进DCs自身成熟的同时,对病原体进行原始杀伤〔6〕。同时,DCs也是连接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桥梁。成熟的DC表面高表达HLADR,CD86(B71),CD80(B72)等共刺激分子,可高效激活未致敏T淋巴细胞,发挥特异性细胞免疫〔7〕。因此,DC的功能状态、表达的TLR对机体天然免疫以及获得性免疫起到关键作用。大量研究表明,老年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DCs存在表型缺陷,成熟障碍,功能下调〔8〕,不能有效将外来抗原有效递呈给T淋巴细胞,而致不能及时有效启动特异性免疫,清除HBV,最终导致HBV感染持续化。

Toll受体为Ⅰ型跨膜糖蛋白,识别特异性高度保守分子,可以表达在胞膜及胞内,已知人的TLR受体有11种。其中TLR 2、4、5表达在细胞表面,TLR3、7、8表达在内涵体和溶酶体膜,TLR9表达在内质网,活化后进入内涵体和溶酶体〔9〕。其中TLR 3、7、8、9参与了抗病毒的天然免疫反应〔10,11〕它在天然免疫中通过对病源分子相关模式(PAMP)的识别发挥作用,通过刺激信号的级联反应导致细胞因子的产生和协同刺激因子的表达,在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大量的研究显示HBV和天然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相互的作用,HBV可干扰Toll样受体的信号转导,抑制细胞因子IL10、IFNγ、TNFα的产生,HBV还可引起MD1效应分子的表达上调,进而引起TLR 4的表达下调,间接抑制TLR为媒介的免疫机制〔12〕,从而引起感染的持续化。

2.2.2 获得性免疫 HBV感染机体后,除了早期建立起来的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外,还有特异性免疫应答,而后者更为重要。特异性免疫应答主要包括体液反应和细胞反应。体液免疫中的特异性抗体主要作用是中和循环内的病毒并阻止病毒感染健康的肝细胞,老年人B 细胞的成熟过程明显减慢,其成熟周期延长,B 细胞各亚型的活力不同程度地下降,其周转率也呈不同程度的减退;B 细胞表面免疫球蛋白(Ig)浓度降低,产生抗体活力亦随增龄而下降,免疫应答亦降低〔13〕。细胞免疫反应包括抗原特异的细胞毒怀淋巴细胞(TCL),自然杀伤细胞(NK),抗体依赖的细胞毒细胞(ADCC)和淋巴因子激活的K细胞(LAK)等,其中以CTL最为重要〔14,15〕。

HBV特异性细胞毒性淋巴细胞(CTL),通过T细胞受体(TCR)识别APC(病毒感染的肝细胞,吞噬病毒抗原的树突状细胞等)表面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Ⅰ类分子结合活化,活化的主要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发挥作用①溶胞途径:机体针对HBV编码产物所产生的特异性T淋巴细胞,借助其分泌的穿孔素、颗粒酶及其表面表达的Fas配体等使病毒感染的靶细胞凋亡。②非溶胞途径:机体针对HBV编码产物所产生的特异性T淋巴细胞通过分泌特定的细胞因子如IFNγ和TNFα来抑制HBV的复制继而达到清除病毒的作用〔16〕。CD4+T淋巴细胞的主要作用是辅助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及诱导CTL活化,同时也能增强树突状细胞的活化CD8+效应T细胞的过程,从而清除病毒〔17〕。老年人因胸腺萎缩等原因表现免疫功能低下,而胸腺是主要的免疫器官,是T淋巴细胞成熟分化的场所,在老年慢性乙肝患者中,虽然T细胞的总数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但是其增殖力及活性随着胸腺的退化而逐渐下降,亚群分布发生变化,CTL活性及杀伤力受损,引起感染慢性化〔18〕。

3 老年慢性乙型肝炎的特点

HBV感染后慢性化的机制,除了特异性免疫应答因素外,尚有许多其他的因素,病毒因素包括病毒的基因型、突变等宿主因素包括宿主的年龄、性别、人白细胞抗原基因型和免疫应答等方面。

3.1 免疫系统退化 60岁以上老年人胸腺组织已不易测到。因此,细胞免疫功能显著受损,淋巴细胞功能受损,B 淋巴细胞功能也随之下降,致使体液免疫功能发生改变。另外,老年人血清免疫球蛋白IgA及lgG值增加,IgA增高更显著,而IgM浓度下降,多数老年人血清中有自身抗体。这也反映老年人免疫系统失调。

3.2 病毒的变异 随着HBV感染时间的延长,自身的不断复制,以及宿主的免疫压力、外环境和药物的作用下,病毒会形成变异,从而对免疫系统产生新的影响。其中比较常见的是前C区1896位点的变异,前C基因变异可能影响到抗原的加工、提呈,变异的抗原与HLA形成的复合物发生构型变化,从而使CD4+T细胞失去了对复制病毒的特异性的识别能力,同时也影响CTL对病毒的识别,致使T细胞免疫作用下降。Bertoletti等〔19〕研究发现野生型病毒前C基因表达的产物可引起HLAA2限制性CTL发生反应,而突变株病毒无此作用,说明特异性CTL对变异病毒的抗原丧失了反应能力,从而导致宿主免疫功能低下。Tur等〔20〕也发现HBeAg的缺失易导致宿主免疫功能紊乱。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前C区位点突变,常伴有较高水平HBVDNA复制效率,存在更严重的免疫紊乱,HBeAg的表达是影响宿主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4 总 结

HBV感染机体后,首先由APCs等吞噬细胞捕获异己抗原,启动天然免疫屏障,发挥非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起到初步清除病原体的目的。继之通过一系列的信号转导过程,把异己抗原信号呈递给淋巴细胞,启动适应性免疫,活化的CTL通过两条途径清除病毒即胞溶途径分泌穿孔素、颗粒酶等细胞毒分子直接杀伤病毒感染的靶细胞或者途径介导靶细胞凋亡和非胞溶途径分泌细胞因子抑制病毒复制。而老年人胸腺老龄化退化,各种免疫细胞的活性明显下降,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应答能力下降,其抗原提呈功能及细胞免疫功能明显下降,导致病毒感染的肝细胞持续发生损害,清除病毒抗原的作用明显减弱,成为疾病的慢性化的主要因素。除上述因素外,老年人肝脏重量减轻,肝细胞数及细胞器数明显减少,也参与疾病慢性化的过程中。因此,对于老年HB的免疫学的研究,对其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Hepatitis B.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fact sheet 2004 dex.(Revised October 2000)〔EB/OL〕. 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204en/in html.

2 Liang XF,Chen YS,Wang XJ,et al.A study on the seroepidemiology of hepatitis B in Chinese population aged over 3years old〔J〕.Zhonghua Liu Xing Bing Xue Za zhi,2005;26(9):65558.

3 Lee WM.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J〕.N Engl J Med,1997;337(24):173345.

4 Weng NP.Aging of the immune system:how much can the adaptive immune system adapt〔J〕? Immunity,2006;24(5):4959.

5 Tanaka Y,Mizokami M.Nucleic acidbased testing for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disease〔J〕.Nippon Rinsho,2005;12(13 Suppl):3317.

6 Vasselon T,Detmers PA.Toll receptors:a central element in innate immune responses〔J〕.Infect Immun,2002;70(3):103341.

7 Shah SR.Understanding hepatitis B〔J〕.J Assoc Physicians India,2005;53(8):7116.

8 曹雪涛.树突状细胞的分化发育、抗原提呈及其功能调控的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4;25(5):5479.

9 Wang RF,Peng G,Wang H Y.Regulatory T cells and Tolllike receptors in tumor immunity〔J〕.Semin Immunol,2006;18(1):13642.

10 Werling D,Jungi TW.Tolllike receptors linking 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J〕.Vet Immunol Immunopathol,2003;91(1):112.

11 Andersen J M,AlKhairy D,Ingalls RR.Innate immunity at the mucosal surface:role of tolllike receptors 3 and tolllike receptor 9 in cervical epithelial cell responses to microbial pathogens〔J〕.Biol Reprod,2006;74(5):82431.

12 Bockhamn J,Lutgetmann M.Intrahepatic analysis of cytokine and tolllike receptors signaling expression in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HBV replication activity〔J〕.Hepatology,2008;48(suppl 4):680A.

13 Min H,MontecinoRodriguez E,Dorshkind K.Effects of aging on early Band Tcell development〔J〕.Immunol Rev,2005;205(1):717.

14 Chang JJ,Lewin SR.Immunopathogenesis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J〕.Immunol Cell Biol,2007;85(1):1623.

15 Thimme R,Wieland S,Steiger C,et al.CD8(+) T cells mediateviral clearance and disease pathogenesis during acute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J〕.J Virol,2003(1);77:6876.

16 Guidotti LG,Chiari FV.Noncytolytic control of viral infection by the 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J〕.Annu Rev Immunol,2001;19(1):6591.

17 Thimme R,Wieland S,Steiger C,et al.CD8(+) T cells mediate viral clearance and disease pathogenesis during acute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J〕.J Virol,2003;77(1):6876.

免疫学的进展篇4

小儿哮喘是一种表现反复发作性咳嗽,喘鸣和呼吸困难,并伴有气道高反应性的可逆性、梗阻性呼吸道疾病,会严重危害儿童的身体健康,异常免疫反应在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主要病理过程为气道黏膜水肿,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气道,导致内分泌物增多[1-2]。由于气道有炎症,使气道高反应性,细小支气管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血清和气道分泌物中总免疫球蛋白(IgE)和过敏原特异性IgE增高,该病理和病理生理改变的本质是异常的免疫反应。

1、遗传学背景

哮喘为多基因遗传病:其遗传度高达77%,但环境因素仅占23%。通过结合DNA芯片技术与临床表型关联的分析得出:哮喘候选基因的筛选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目前已发现11q与过敏体质(atopy)有关,其控制总IgE和气道高反应性的基因位点位于染色体5q31成簇的细胞因子(IL-4,IL-13和IL-4受体)中。这些基因的突变导致细胞内信息传递因子信息传感和转化活化剂-6(STAT6)活化[4],促使atopy和哮喘的发生。而且β2受体的突变与哮喘有紧密的关系,位于14q的T细胞抗原受体(TCR)和特异性IgE反应连锁。由此可见,哮喘的发病和atopy的形成均具有遗传背景.。然而近几十年,哮喘的发病率却在成倍的上升,这说明不仅仅是候选基因发生突变而导致的,主要原因是环境因素变化。此外,从已知的哮喘候选基因来看,均属免疫因子的基因位点,这些基因多态性的表型(临床表现)必然关系到免疫学改变[3]。

2、TH1/TH2 细胞功能失调

TH1 细胞的主要通过分泌IL-2和IFN- γ等细胞因子对抗细胞内细菌及原虫的免疫反应,对诱发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以及抗感染色疫中起面议调节作用,而TH2细胞主要分泌IL-4、IL-5、IL-6、IL-10、IL-13,能够在诱发过敏反应中调节体液免疫反应,并辅助B细胞合成转化免疫球蛋白,其中,分泌出的IL-4能够促进IgE的合成,IL-5和IL-8能够延长嗜酸性粒细胞在气道内的存活时间,所以,形成过敏体质的基础便是TH2的功能亢进[4]。

在一般情况下,TH1/ TH2细胞处于恒定状态,二者功能发生变化时又会产生相互影响,例如当哮喘患者TH1细胞功能下降时,TH2细胞的功能就反而增大,导致生成大量炎症因子,IFN- γ水平降低,IL-4、IL-5水平升高,说明患者体内TH1/ TH2功能失调,当然,TH1细胞和TH2细胞的功能并不是相互独立的,TH1/ TH2细胞起着相互抑制的作用,当TH1内的细胞因子IFN- γ拮抗TH2的IL-4和IL-10时,会导致TH2细胞的活性减弱,相反,当TH2细胞内的细胞因子IL-4和IL-10拮抗IL-2和IFN- γ时,TH1细胞的活性就会减弱。总免疫球蛋白会促进肥大细胞和嗜酸粒形细胞分化,进而形成以IgE为特征的速发型变态反应,即迟发型哮喘反应。

从最近的小儿哮喘发病机制的研究结果:诸多哮喘患儿的体内并不存在TH1细胞功能低下或者TH2细胞功能亢进的现象,由此表明,TH1/ TH2细胞失衡并不是导致小儿哮喘发病的唯一因素,还尚有其他亟待可知的机制参与。

3、TH2细胞引起免疫反应

1、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 嗜酸性粒细胞属于白细胞,其具有粗大的嗜酸性颗粒,内含有过氧化物酶和酸性磷酸酶,气道全层会在TH2细胞内的细胞因子IL-5和 IL-13的诱导下聚集大量嗜酸性粒细胞,从而释放出炎症介质,主要有嗜酸细胞神经毒蛋白、胶原酶、NO、以及血小板激活因子等。

2、免疫球蛋白(IgE) IgE是人体的一种抗体,存在于血中,可以引起I型超敏反应,TH2细胞内的细胞因子IL-4能够促成lgE的合成,它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结合释放出炎性介质,从而产生免疫功能。

3、细胞黏附分子(CAM) 细胞黏附分子能够通过介导白细胞与内皮细胞及其他气道结构细胞的相互作用来调控白细胞在局部的聚集与归巢等活动[2],由于TH2内细胞因子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的刺激,导致炎症细胞大量在气道聚集。同时,血管细胞黏附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分泌因子都会到气道参与聚集。

4、趋化因子(chemokines) 趋化因子在炎症反应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够吸引白细胞移行到感染部位的一些低分子量趋化因子(多为8-10KD),同样,嗜酸细胞活化趋化因子也会参与到炎症细胞在气道聚集。

5、内皮素(Ets) 内皮素存在于血管内皮以及各种组织和细胞中,是调节心血管功能的重要因子,能够维持基础血管张力与心血管系统稳态。其合成主要取决于巨噬细胞原炎症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调控。内皮素不仅能够有效收缩支气管平滑肌,而且还能促进黏膜下腺体的分泌以及促使平滑肌合成纤维细胞的增殖。

4、树突状细胞(DC)

树突状细胞是机体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能高效地摄取、处理和递呈抗原,自身有很强的免疫刺激能力,对小儿哮喘的发病机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通常少量分布于与外部接触的皮肤部位,DC主要分为髓样DC(DCl)和淋巴样DC(DC2),DCl分泌的IL-12和IL-18促使TH0细胞分化为TH1细胞,由于IL-4的刺激,TH0渐渐向TH2发育,同时IFN- γ的正反馈刺激DCl 使TH1分泌更多的IL-12,因而导致DCl功能不足,TH1/ TH2细胞功能失衡,很大程度上,会引起人的过敏反应[5]。

DC有成熟状态和未成熟状态,在人体内, DC大部分是非成熟状态,未成熟DC有极强的抗原吞噬能力,在摄取抗原或受到外界因素刺激时就会分化为成熟DC,而成熟DC能有效激活初始型T细胞,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微环境因素对不成熟DC发育可能造成的影响,比如细胞因子。

最近研究表明又出现了低3种表型的DC[6],即低分化DC,其吞噬功能很强,但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较弱,它与DC1、DC2不同的是,在提呈抗原的过程中并不会激活TH0细胞。由此看出,树突状细胞对小儿哮喘的发病具有关键作用。

5、免疫耐受现象

免疫耐受是指免疫活性细胞接触抗原性物质时所表现的一种特异性的无应答状态,如在抗原或过敏原刺激下,树突状细胞内不成熟的DC能够抑制气道炎症反应。但准确机制尚不明,导致不成熟DC诱导T细胞的无能化,可能是由于它们之间缺少共刺激分子。

6、哮喘的发作与因素

哮喘发作的前兆便是出现过敏体质,与TH2细胞不同,T细胞主要产生IL-10来抑制TH1细胞和TH2细胞,而TH3细胞主要分泌TGF-β来抑制炎症的反应,通过诱导共刺激分子,T细胞、TH3细胞由于与其配体的相互连接而被活化 ,从而导致细胞功能缺乏,免疫耐受状态被破坏,便出现了过敏体质。

由于近年来哮喘发病率急速上升[7],随之便出现了各种导致因素,感染便是其中之一,感染的抗哮喘机制是极其复杂的,通过toll样受体细菌会促使TH1的发育,由于缺乏经常性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导致TH1不能完全发育,使新生儿时期,TH2细胞的功能亢进发展迅速,便形成了过敏体质。已有医学证明鼻病毒、腺病毒、衣原体或支原体呼吸道感染也会导致哮喘的发作,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呼吸道感染都能诱发哮喘的发作。是否导致哮喘的发作取决于病原体的抗原成分,成分不同,可能诱发哮喘也可能抗哮喘,哮喘的发作与感染机会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7、哮喘的免疫学治疗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更新,目前已研究出许多控制哮喘发作的方法,如气道吸入糖皮质激素、抗原特异性免疫疗法以及LgE单克隆抗体治疗等疗法,但这些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哮喘,,如糖皮质激素,它只能控制哮喘症状,必须持续用药来预防复发。所以深入研哮喘发病机制探索出一种新的能够抑制哮喘的发作的疗法是有意义的。

由于哮喘发作的机制是免疫耐受被打破,所以想要研究出预防和治疗哮喘的有效方法就需重建免疫耐受,增强免疫耐受的方法如下:

7.1益生态学治疗:为激活黏膜免疫系统NOD2的活性来预防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可口服乳酸杆菌。

7.2抗原特异性免疫治疗:通过反复接触少量过敏原来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使机体产生耐受性,当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便可减少介质释放,减轻气道炎症,从而降低气道反应性。

7.3脱敏治疗:脱敏治疗有口服过敏原和皮下注射过敏原,为提高其特异性免疫耐受,可通过诱导IL-10来抑制IL-4的产生。皮下注射过敏原已广泛应用于小儿哮喘的临床。

参考文献:

[1] 杨锡强.小儿哮喘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及其对策[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3(5):487-490.

[2] Zora, J.E.,Sarnat, S.E.,Raysoni, A.U. et al.Associations between urban air pollution and pediatric asthma control in El Paso, Texas[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13,448:56-65.

[3] 郑春盛,林青,林丽婷等.小儿哮喘与白三烯关系的研究 (附109例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09,25(3):167-169.

[4] 李忠东.小儿哮喘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及其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21(11):29-29.

免疫学的进展篇5

1 Foxp3和IL35是Treg发育和功能的关键功能分子

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 Treg)无疑是近10年来免疫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20世纪80年代, 在体内外实验的基础, 提出了抑制性T淋巴细胞(suppressor T lymphocyte, Ts)概念, 认为Ts主要是CD8+的T细胞, 并且一度将Th/Ts比例的检测作为判定机体免疫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Ts缺乏明确的表面标志, 无法获得特异性表型的细胞亚群, Ts细胞的研究逐渐冷落下来。目前发现在CD8+细胞群中确有一个抑制性亚群, 这与最初Ts的概念并非相同。CD4+CD25+T细胞是一群具有抑制作用的Treg。根据其产生来源可分为来自于胸腺的天然发生的调节性T细胞(naturally occurring regulatory T cells, nTreg)和诱导性(或称适应性)调节性T细胞(induced regulatory T cells, iTreg)。Treg的研究迅速从基础免疫学扩展到临床免疫学, Treg与多种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或免疫状态密切相关, 并为自身免疫病、 过敏性疾病、 移植排斥、 肿瘤以及感染性疾病等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

Foxp3在Treg中, 无论是表型或者是功能都是一个关键的转录因子。Foxp3是forkhead/wingedhelix转录因子家族的一个成员, 能够把Foxp3和Treg联系在一起, 得益于一种动物疾病的模型, 即Foxp3基因发生突变(2个碱基的插入导致基因移码突变)的Scurfy小鼠。随后在人类发现了免疫调节障碍、 多种内分泌病和肠病综合征(IPEX)。由此得知, Foxp3在维持自身免疫耐受中发挥重要作用。Foxp3是Treg细胞一种最为关键的表型, 更重要的是, Foxp3调节的靶分子如Smad7、 IL35中的EBI3亚单位等与Treg的负调控功能相关。以往认为, Treg发挥负调控的分子机制可能是通过与靶细胞的直接接触(如Treg膜表面膜型TGFβ、 CTLA4和GITR分子)和分泌抑制性的细胞因子如TGFβ和IL10来发挥作用的。新近, Vignali和Liew两个小组发表了有关IL35的论文, 并初步证明IL35主要由Treg分泌, 是Treg发挥免疫负调控的效应分子[1]。IL35是IL12家族中的一个新的成员, 是由p35(同IL12共有亚单位)和EBI3(与IL27共有亚单位)所组成。在体外, 当Treg与效应T细胞共培养时, Treg中IL35基因表达上调。目前已知, EBI3是Treg细胞中Foxp3转录因子作用的下游靶分子。IL35可促进CD3 mAb+CD28 mAb诱导小鼠CD4+T细胞的增殖, 包括具有抑制作用的CD4+CD25+ Foxp3 Treg和 CD4+CD25-T细胞亚群。在其他不同的条件下, 如CD3 mAb+APC活化T细胞, 或OVA肽段刺激转基因小鼠OVA特异性CD4+CD25-T细胞增殖中, IL35则有很强的抑制作用。IL35另一个重要功能是体内和体外均可抑制Th17的分化及其IL17的产生, 可明显降低小鼠胶原诱导关节炎的病情。缺失Ebi3和IL12a基因(分别编码EBI3和IL12p35亚单位)的Treg丧失对效应T细胞的抑制能力, 也不能有效治愈动物模型中小鼠炎症性肠炎。IL35成为继TGFβ和IL10后一种新的抗炎细胞因子, 可能成为治疗肿瘤、 感染性疾病(如HCV)和自身免疫病的靶点。目前有关IL35的受体及其信号途径还不清楚。

2 IL17家族和Th17细胞

一个新的细胞因子家族的发现, 明确了一个新的T细胞亚群的存在。IL17A/CTLA8最初于1993年发现。IL17及其受体的结构不同于已发现其他细胞因子和受体。IL17家族有6个成员IL17A、 IL17B、 IL17C、 IL17D、 IL17E/IL25和IL17F, 其中人IL17A和IL17F基因都位于6p12, 两者同源性最高, 并且结合相同的受体IL17RA。尤其重要的是只有IL17A/F是由Th17细胞所分泌, 而IL17家族其他成员与Th17细胞的表型和功能无明显关系(表1)。

表1 人IL17家庭成员及其特征(略)

*IL17F两种异型与IL17A同源性程度不同.

Th17细胞是近年来免疫学研究另一个热点。Th17是继1986年发现Th1/Th2效应细胞亚群以来, 出现的第三类效应性T细胞。在小鼠, TGFβ和IL6共同诱导初始T细胞分化为Th17[2, 3], 而单独TGFβ则诱导初始T细胞分化为Treg。Th17所分泌的IL17主要作用于非造血细胞(图1), 因此IL17A/F成为连接适应性免疫和固有性免疫重要的桥梁。由于IL17介导炎症性反应, 可能是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银屑病、 炎症性肠炎、 多发性硬化症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重要的致病环节, 也成为治疗这些疾病的靶分子。

图1 Th17细胞介导的促炎作用(略)

3 IL12家族与CD4+T细胞分化

目前所知, IL12家族有4个成员: IL12、 IL23、 IL27和IL35, 其结构和受体见图2。其中IL12、 IL23和IL27主要由树突状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以及EBV转化的B淋巴母细胞产生; 而IL35主要由Treg产生。此外, EBV转化的B细胞和胎盘也可产生。

图2 IL12家族和IL12受体家族的结构(略)

APC细胞接触抗原性质以及活化的环境不同, 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其分泌不同IL12家族成员, 参与不同CD4+T细胞的分化。IL12是Th1分化的关键细胞因子,IL27是Th1分化的协同因子; IL23对于Th17维持存活和扩增发挥重要作用; 而IL35则由Treg分泌, 不仅是Treg发挥负调控的重要细胞因子, 也参与Treg的分化(图3)。如此看来, 以DC为主要代表的APC细胞对于适应性免疫的调节可以从两个层面去认识: 一是加工提呈抗原, 激活初始T细胞; 另一方面, 根据其接触抗原的性质不同(尤其是病原微生物), 通过分泌不同的IL12家族成员以及其他的细胞因子, 调节免疫系统发挥相应的免疫应答, 从而最有效地清除相应的病原生物等抗原。Th1介导的细胞免疫清除胞内感染细菌, Th2介导的体液免疫介导抗蠕虫和抗菌免疫, Th17/IL17介导的固有免疫如中性粒细胞以及角朊细胞合成β防御素等多种抗菌肽, 可抵御真菌、 细菌和病毒的感染。

图3 小鼠CD4+效应及调节性T细胞亚群的分化(略)

4 结语

CD4+T细胞亚群可分为效应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两类。Th17是效应性T细胞中新的一员, 其分泌的IL17主要作用于非造血细胞, 参与固有免疫。IL35是新近发现的Treg的效应分子, 参与对其他CD4+T细胞亚群的负调控作用。IL12家族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其不同成员分别对不同CD4+T细胞的分化发挥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免疫学的进展篇6

免疫学是21世纪最具挑战性的科学,是医学中比较前沿和基础的科学。近年来,随着我国免疫学的发展,其在国际社会中越来越得到国际重视和认可。基础医学免疫学的发展,有助于帮助患者解决一些实际医学问题,加快患者的康复。基础医学中的免疫学呈现出欣欣向荣发展的趋势,需要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

1免疫学基本介绍及相关应用

免疫包含着“免除疫患”的意思,免疫学是在对生物体对抗物质免疫应答性及其方法的科学。免疫应答能够使机体对抗原产生刺激,也是对抗原物质进行识别和排除的一种生物学过程。一般情况下,这种生理功能对机体是有益的,能够产生感染等维持机制平衡的免疫保护作用。有时,当免疫功能出现失调时,就会对机体产生一些有害的反应和结果。从建国以来,免疫学就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近年来一些免疫产品相继涌现,对我国一些疾病起到了很好的治疗。中国目前已经基本消灭了天花、鼠疫等传染病,并且类似麻疹、破伤风传染病也大大的减少。基础医学中的免疫学发展有其自身的发展体系,在实际的发展中也有独立的方法。它为生物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手段和方式。最初,人们用免疫学来对人们的血型进行有效的区分,在对植物毒素研究过程中,也采用了免疫学技术。近年来发展的一些新技术,也为生物学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手段。

2免疫学总体发展方向

2.1免疫学研究更加广泛:从基础医学中的免疫学发展来看,免疫学已经从对细胞的研究深入到对分子和基因水平的研究,免疫学开始呈现出独具特色的发展方向,在这种情况下它也产生了许多新的研究热点。例如:新型免疫细胞的发现及其功能的调节,免疫细胞的发育、功能调控及信号控制机制。新型分子的发现及其结构的研究对疾病治疗的意义更大。基础医学中免疫学的发展,对临床起到了积极的意义。2.2免疫学与多种学科相交叉:免疫学和其他多种学科交叉,有效的促进了免疫学和其他学科的共同发展,例如免疫学和生物信息学的交叉,使得研究者能够更好的研究免疫反应、识别之间的机制,有助于加快对多种学科的研究和发展。免疫细胞的发育以及结构功能都是分子生物学等的研究模型。

3近几年免疫学项目的进展

3.1免疫识别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对TLR免疫信号调控机制进行了解,能够发现其通过结合抑制了磷酸化解,从而增强TLR和RG信号的产生。这是首次对蛋白质可以抑制并增强细胞因子的抗病毒。这一成果的发现,意味着在对病毒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单一的分子作为支撑点,在加强治疗疗效的同时,能够有效的抑制损伤。3.2抗原提呈细胞的免疫识别和调控:目前,我国学者发现了对免疫应答负向调控功能的突状细胞,并且进一步的证明了DC的调控功能只是存在于分化阶段,对于不同的亚群以及基质微环境和接受到的刺激调控等因素,提出了更加成熟的突状细胞在基质微环境中再分化从而形成新型的调节性树突状细胞的观点。对基质细胞微环境的发挥和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环境,使其验证了“基质微环境免疫自稳”学说。3.3免疫信号转导机制与疾病的关系:目前,免疫信号转导机制和疾病的关系是免疫学研究的重点领域。我国的许多学者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抗病毒信号通路研究方面,发现了一个接头蛋白位于线粒体外膜,其在和RLR受体结合后,通过招募其他的蛋白分子刺激下游信号使其转变为通路。我国学者从人树突状细胞出发,率先克隆了一个新的分子,“死亡抵抗蛋白”,通过进一步的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帮助机体有效的抵御病毒,防止感染。

4免疫学发展的建议

4.1坚持研究特色,创新技术:我国基础医学中免疫学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进步,但是和先进水平相比仍旧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我国的研究水平,就需要对免疫学的技术和机制做出一定的创新,加快理论的研究,制定明确的而目标。要针对现当代世界的研究状况,瞄准着眼点,集中力量,实现重点突破。这不仅能够取得一系列的成果,而且能够增强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从而使我国的免疫学能够有坚实的基础,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4.2解决实际需求,开展医学研究:在基础医学的发展过程中,虽然有一些进步,但是利用基础所取得的成果可能会使相关疾病做出预警,实现早日预防,最终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有利的支撑。从我国基础医学的免疫学方向出发,将临床工作与研究的方向相结合,更加能够实现对生命的动态化整合和转化,实现分子、细胞之间层次的转化研究,使基础免疫疾病得到相关的理论指导。另一方面,我们能够看到,临床免疫学也出现了一些的问题,像感染、肿瘤问题以及一些特异性治疗措施的实施,相关生物制药也需要基础免疫研究的发展。4.3加强交流合作,提高队伍的组织性: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健康问题更加重视。要想真正的促进免疫学对基础医学的作用,就必须加快利用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成果,通过一系列的相关学科相结合,从而更好的实现强强联合,达到技术攻关。通过相关转接进行技术攻关,共同探讨,更好的提出一些实际的解决办法,制定免疫学发展的目标以及技术路线,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深入到免疫学的研究中。另一方面,可以充分的利用各单位之间的优势资源,对一些计算机平台进行运用,提高队伍的组织性。

5结语

随着当前医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有望在免疫学中取得新的突破,为我国治疗一些疾病提供理论支持和思路,进一步的提高我国在国家中的地位,同时为我国生物技术发展提供科学化的指导,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祁灵.华东师范大学免疫学实验多元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2]陈芳伶.中医免疫学的构建[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

免疫学的进展篇7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667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553-01

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第一本临床免疫学检验知识的教科书出版了,经过20年时间的发展及研究人员的不断更新。免疫学检验已经在我国的临床医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这一学科能够影响医学上的其它学科,甚至对生命产生影响[1]。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的发展空间更为广阔,涉及的内容已经延伸到分子生物学、生物学等各个领域,同时,医学其它学科应用临床免疫学的几率也在逐渐的上升,因此就奠定了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在现代医学中的位置。

1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的发现及发展

临床免疫学检验学可的建立已经超过100年的历史,其主要在多种细菌感染实验中形成,起初一些学者主要研究传染病患者及免疫动物,经研究发现两者的血清中都有特异性质的结合病原体,此外还具有能够加快这些病原体形成的物质,有学者将这些病原体物质统一称为抗体,能够促进抗体形成的物质称为抗原。1900年Landsteiner等发现人类血型有ABO三个情况,自此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中诞生一种新型且重要的检验项目——血型鉴定[2]。1897年Kraus证实将细菌培养物滤液和对应的抗血清进行混合会产生沉淀情况,1898年Bordet基于补体溶血体系组建补体结合方案,1906年wassermann等创新使用补体结合方案来对梅毒患者进行诊断。1900-1930年期间,内毒素Shwartzman反应、血清疾病、过敏反应、调理作用、补体结合反应、皮肤反应、Arthus反应等逐渐广为人知,免疫疫苗走上了迅速发展的道路,白喉类毒素预防、卡介苗等陆续出现。

2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的实际应用现状

2.1鉴定血型与检测肿瘤标记物现今在应用免疫学检验技术的基础上,为划分白细胞HLA类型奠定了基础,同时测定多种红细胞血型。通过对人促绒毛膜性腺激素、癌抗原125、癌胚抗原、糖链抗原19-9、前列腺特异抗原、癌抗原153、糖链抗原72-4、甲胎抗原等多种抗原进行免疫学检测,能够得到肿瘤患者的相关数据、信息及资料,辅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预防肿瘤再次出现[3]。

2.2检测细胞免疫功能细胞免疫功能检测方法主要依据生物学性质进行分析,例如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淋巴细胞毒试验、花环形成试验、溶血空斑试验等方式来获取,这样可以帮助医生更全面的掌握免疫情况。

2.3免疫细胞与血液学的测定随着各项技术的高速发展,医学领域对抗原及免疫细胞表层受体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多种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可运用杂交瘤技术来获取,这就为免疫细胞的测定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2.4检测药物临床上常会运用药物进行治疗,一些药物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因而,对患者体内的药物情况进行全面掌握时非常重要的。对患者体内药物进行检测已经成为医生监控患者体内药量的重要方法,这种方法也可以用于检测患者有无吸食。

2.5检测鉴别传染性疾病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导致的,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传染。较为常见的有:乙肝、流行性感冒、细菌性痢疾、结核病、流脑、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等[4]。

2.6检测蛋白质、酶、免疫因子人体中的每个细胞及重要组成部分均存在蛋白质,是由20多种氨基酸根据不同比例组成的,实时的在体内进行更新和代谢。酶是生物催化剂,免疫因子是免疫球蛋白IgG抗体。这些物质在人体内非常小的量就可以被检测到。

3小结

对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的发展及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我们清晰的发现这一学科的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免疫学检验学科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在更广阔及更深的层次内,推动了生物高技术的发展。可以确定的是,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的研究还会为医学提供更多的新型药物,其在临床的应用和开发必然会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更加长远的影响,而且将会为社会创造更加深远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樊宁,孙福生.免疫学检验方法的进展和应用[J].医学综述,2011,23(07):452-453.

免疫学的进展篇8

临床免疫学是免疫学与临床医学的重要连接环节。免疫学检验是以免疫学原理为基础,利用各种具有敏感特性的标记技术,对各种病理和生理的免疫学指标行特异性、超微量地分析,包括细胞的、体液的诊治及预后评估[1]。就免疫学检验进行准确定位,是临床医生依据检验结果对疾病进行诊治和防控的有效技术手段,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就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的相关实施与探索进行综述如下。

1 临床免疫学概念

临床免疫学属重要的免疫学分支部分,为免疫学应用到临床医学的途径。免疫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与临床免疫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有着密切相关性,为临床及时、科学的应用免疫学新技术,在疾病的治疗、监测、确诊、预后中均发挥重要的引导及参考作用[2]。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临床上多种免疫学技术已被普遍开展应用,如流式细胞式和免疫细胞检测及分类技术、血清蛋白电泳技术及各种肽类物质、激素、细胞因子、肿瘤标志的检测技术等[3]。随着目前检验项目在临床的不断增多,临床医务人员及患者自身都对临床检验有更高的期待和要求,各种免疫学技术均需紧跟医疗科技发展步伐,更全面、迅速的发展,以尽快的与临床应用适宜,进而开展临床免疫学技术的崭新局面。

2 临床免疫学促进新技术发展

技术的产生、发展和创新基础均需有相应的理论,如PCR技术、分子克隆技术等均为遗传学或分子生物学重要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而这些技巧中,理论基础为DNA的双螺旋。同时免疫学的抗体理论与抗原对多种临床免疫学新技术的产生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如标记技术、沉淀、凝集等的发展进展[4]。近年来,受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不断渗透及免疫学的飞速积习难改展,使免疫学在理论上获得了较大的突破。

3 临床免疫学新技术发展特点分析

3.1 多学科交融 临床免疫学经典技术包括免疫标记技术、溶血技术、中和技术、沉淀技术、凝集技术等。以上技术为临床免疫学基础,在临床免疫学传统及现代的理论中均占有较重要的地位。以上技术或其基础上发展创新的技术至今仍在科学研究和临床检验中广泛应用。但生命科学在不断发展,不同学科间渐较难明确区分和界定,形成广泛的渗透和交叉的局面,而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适体技术、分子杂交技术、PCR技术、染色质沉淀技术等免疫学新技术,使免疫应用范围和理论不断拓展。另外,临床免疫检验中,组织学、细胞学中的显微镜技术也为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如由普通显微镜与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联合对抗原进行检测,自身抗体采用荧光显微镜与荧光标记技术联合进行检测。且电子显微镜对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和免疫细胞的行为可直接行动态观察。以上技术的应用,使临床免疫学技术得到了较大丰富,为发展提供了动力及方向[5]。同时免疫学检测数据显著多,用日益复杂,有效分析数据和正确应用结果显得较为重要故临床免疫学与生物信息学、医学统计学等学科的合作与交流也渐趋深入。

3.2 高通量、智能化、自动化的免疫新技术 临床免疫学检测具有同步化、智能化、自动化的特点,与传统手工操作有较大的区别,如微粒子酶免疫技术、电化学发学分析技术等,毛细管电泳技术也在临床广泛应用,目的,生物芯片技术使整个检验医学检测实现了大规模、平行化、高通量的要求。同时,组学技术、后基因技术、酶联免疫斑点技术的研究也不断深入,极大的满足了临床免疫学需要。

4 免疫学检验定义

4.1 临床免疫学中免疫学检验为重要组织部分 以基础免疫学理论作指导,临床免疫学对免疫学方法及技术不断创新,在对疾病研究,特别是自身免疫病、肿瘤、传染病、血液病、免疫缺陷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病发机制、诊治、预后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属免疫学分支学科,是基础免疫学内容与临床免疫学内容的中间环节,为临床医师对疾病进行研究的相关技术方法。

4.2 免疫学检验的相关定义 依据免疫学原理,特别是抗体与抗原反应原理,对各种敏感标记进行利用,如荧光素、发光物质、放射性同位素等,特异地、超微量的对各种病理和生理免疫学指标进行分析,包括细胞的和体液应用,行疾病诊治和评估的一组医学临床检验项目[6]。其要点为即对抗原抗体反应原理加以利用,又可对免疫学参数的各种内容进行检测。

5 免疫学检验存在的问题

5.1 定位 目前,有一定数量的医疗单位中,尚未设立免疫学检验专业,无专业的检验设备,无实验室,无固定的专业的检验人员,免疫学检验中的一些项目被分散在微生物实验室和生化实验室进行检验,对专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

5.2 质量管理分析 虽免疫学检验中大部分项目在各大医学中已参加了国家卫生部相关室间质量评估活动,但在对室内质量进行控制的环节中,仍较为薄弱。对于大部分免疫学检验项目,在质控品和标准品上,国内尚未做到有效统一,虽部分有供应,但项目不全,价格昂贵[7]。故多数试验室质量控制不达标,导致检验质量不稳定。目前,尚普遍存在试剂缺乏统一的现象,检验结果中的假阴性、假阳性较难杜绝,为质量管理及标准化检查带来了一定难度[8]。同时,专业的免疫学检验人员较少,缺乏高素质、高学历的带头人,同时也缺乏娴熟操作的技术人员[9]。此外,还存在研究内容与临床缺乏有效结合等,在疾病诊治中未发挥有效作用[10]。

6 发展建议

针对免疫检验的重要性,医院领导和检验科需重视免疫学检验专业的设置,设备引进、项目定位和人员配备,加强培训,建全室内质量控制[11],同时成立免疫检验学小组,就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解决方案,各级质量部分需加强参考品、质控品的管理,以提高检验效果,使临床免疫学作用落到实处[12]。

7 小结

综上,临床检验为临床免疫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项技术的研发为临床检验学发展提供了机遇,有效缩短了检测时间,节约了样本用量,实现了疾病准确、快速、无创的诊断。同时也需正视存在的困难,对复杂的数据行合理和有效的应用,以减轻患者负担,控制成本。同时加强基础研究的合作与交流,让从业者加强各种技术的培养和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满足临床免疫检验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松华,罗识奇,周为民,等.28所医疗机构检验免疫学部分指标现场检测调查[J].临床检验杂志,2007,25(2):154.

[2] Beutler B,Casanova J L.New frontiers in immunology.Workshop on The Road Ahead:Future directions in fundamental and clinical immunology[J].EMBO(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 Organization),2005,6(7):620-623.

[3] 武建国.老年人抗病毒螺旋抗体测定的假阳性率偏高[J].临床检验杂志,2006,24(4):241-243.

[4] Hartmann M,Schrenk M,Dottinger A,et al.Expanding assay dynamics:a combined competitive and direct assay system for the quantification of proteins in multiplexed immunoassays[J].Clin Chen,2009,54(1):956-963.

[5] 周镇先,吴玉强,黄茂萍,等.国产抗HBs抗体试剂检测结果的评价[J].临床检验杂志,2007,25(1):70.

[6] Shoshan S H,Admon A.Novel technologies for cancer biomarker discovery:humoral proteomics[J].Cancer Biomark,2007,3(1):141-154.

[7] 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559-712.

[8] 史俊敏,吴晓勇.临床检验质量管理的重要性[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12(8):2377-2378.

[9] 张伟民,宋超.落实质量考核与监督措施,促进独立实验室健康发展-对医学独立实验室管理模式的设想与探讨[J].浙江检验医学,2009,7(3):285-287.

[10] 师建国,田玉梅,郭芝芳,等.量子共振检测在精神分裂症诊断中的应用(摘要)[C].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0:288-289.

免疫学的进展篇9

免疫学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它的研究深入到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在临床应用与疾病诊断防治中的价值日益凸显,极大地促进对免疫相关疾病发病机制的认识和治疗手段的研发,同时带动了应用研究与生物技术产业化进程[1]。因此,掌握免疫学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对于现代医学生今后从事临床或科研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中医院校普遍免疫学课程学时较少,学生西医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中医院校学生专业特点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 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中医药与免疫关系密切,中医的一些重要理论与现代免疫学的基础理论有着密切联系,而现代免疫学在阐明中医药的作用机制以及促进中医药的发展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2]。目前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针对七年制中西医结合、五年制中医学、五年制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开设的免疫学为必修考查课,课时为25学时,相对西医院校少。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反映免疫学的研究进展,又要突出中医特色,按照集体备课制定的教学大纲,主要讲授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包括导论、免疫识别的分子基础、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机体免疫应答的过程等。在导论中,通过生动的事例回顾免疫学悠久的历史。免疫学与中医关系密切,早在公元16世纪,我国就利用人痘苗防治天花,为后人发明牛痘苗和减毒活疫苗提供了宝贵经验。在介绍免疫识别的分子基础时,突出了免疫学基础知识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目前,许多传染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的诊断都是利用了免疫学的实验技术。在讲授免疫细胞和免疫应答时,课堂提及了Treg细胞是效应性T细胞的一个亚群,进一步补充了Treg细胞在疾病发病机制、治疗和预后的最新进展,尤其是传统中药有效成分毛萼乙素对这群细胞的调节作用。这样,在授课的过程中根据中医院校学生的专业特点,在讲解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同时,结合学科研究进展和中医药知识介绍免疫学在医学中的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本门课程的重视,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2 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课堂教学老师讲多少,学生就学多少,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往往“课上抄笔记,课后背笔记”,死记硬背,应付考试,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本校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如在讲免疫应答的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时,便结合学生亲身经历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为什么要注射三针为例,来引导他们思考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的规律及特点,从而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走上讲台针对一些研究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给予讲评,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比如在介绍T细胞活化双信号模型,让学生思考这一原理在肿瘤免疫治疗和减轻移植排斥反应中可以有怎样的应用,并围绕这一问题进行分组讨论,这样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树立了相互合作的团队意识。

3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免疫学一直是学生感到吃力的一门课,其研究的对象大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分子,各种免疫分子之间又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和调控网络,名词与英文缩略语繁多,内容抽象,难懂难记。利用网络资源下载一些典型的、生动的图片、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比如: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功能,如果用flash演示,就能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免疫球蛋白如何通过Fab段与抗原结合,又如何通过Fc段与自然杀伤(NK)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促进NK细胞活化进而发挥细胞毒作用。动画省去了教师冗长的说理,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还使抽象的知识形象生动。

4 结合实验、科研讲解

中医院校免疫学学时较少,实验课相对更少。为了让学生利用有限的实验课时学到更多的知识,在实验课上,除了对实验目的、原理、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讲解和示范以外,还强调了该实验在基础和临床中的应用并突出其医学意义。比如结合实验课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单向免疫扩散来讲述抗原抗体的沉淀反应,这一方法常用于定量测定IgG、IgA、IgM和C3等血清蛋白,让学生充分理解沉淀反应的原理及应用。

在上好理论与实验课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免疫学知识和技术进展迅速,通过查阅文献、参与课题设计等可以让学生了解免疫学的最新进展,也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和应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把教研室目前的主攻研究方向、中医药与免疫和自己的研究课题以及相关学术会议的信息介绍给学生。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建议他们成立科研小组,带领他们进入实验室参与到科研工作中来,这将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初步形成,为毕业后开展创新性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5 加强教学检查:课后作业、期末考试与综述报告相结合

平时经常性地随堂提问,及时进行信息反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以适当调整教学进度与方法。采用几种方式相结合的手段检查学习情况。布置一些探究性作业,比如:“病毒感染后,免疫系统的整个防御过程是如何进行的”,题目综合性强,很难在书上找到现成答案,必须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完成,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免疫学进展迅速,为了紧跟学科发展,并让学生对本领域的发展和研究现状进行深入了解,本组织了综述报告的撰写,比如 :“中西医结合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治研究进展”,然后进行交流的方式。培养了学生文献检索的能力,开阔视野。期末考试全面考查综合学习情况。

对于免疫学发展中最新研究成果以课堂介绍、学生查阅文献进行书面综述、交流或讨论等多途径补充到教学内容中,使学生们在扩大知识面的同时,进行了自学、交流和文献综合与写作的训练。

总之,结合中医院校学生专业特点并联系临床及科研实践讲授免疫学,并通过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知识的传授与应用结合起来, 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学生对教学效果普遍反映较好,而且有学生在进入重点西医院校或海外知名高校进一步深造后碰到相关问题仍愿意回头请教,建立了亦师亦友的良好合作关系。

免疫学的进展篇10

常规医学免疫学理论与实验的学时分配比重大约在2∶1左右[5],深化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首先从其教学内容入手。结合免疫学主要理论以及临床实践和科研工作中主要涉及的免疫学实验操作,我们对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系统化完善,完善后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模块:经典实验、综合性实验以及应用性实验(图1)。

1.1经典实验

经典实验是免疫学实验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内容。通过经典验证实验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免疫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严谨科学思维方式———理论来自于实践。结合免疫学实验教材以及医学免疫学理论教材,纳入实验教学内容的经典免疫学实验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针对免疫器官组织及细胞,另一部分针对基于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免疫学技术。对免疫器官及组织的认知是免疫学最基本的要求,实验动物免疫器官的解剖定位是免疫学实验的入手点。免疫细胞分离和纯化是体外检测免疫细胞数量和功能变化的基础,教学实验为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分离纯化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制备。其中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分离纯化重点介绍密度梯度离心法的原理,此方法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分离中同样适用。将免疫学理论应用于实践而建立的免疫学技术中,很多方法是基于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经典的凝集反应、沉淀反应可以定性或定量的检测抗原抗体相互作用,免疫标记技术的发展使得基于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检测技术不仅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同时实现准确的定量和定位能力。结合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以及常用的临床检测技术开设以下教学实验:试管凝集反应、双向琼脂扩散(沉淀反应)以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BsAg实验(免疫标记技术),即包括经典的理论验证实验,又兼顾了免疫学技术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1.2综合性实验

在学生具备基本实验技能的条件下,增加综合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与经典基础性实验紧密衔接,从免疫细胞的分离纯化到淋巴细胞表型分析,再到免疫细胞的功能检测。结合免疫学基础理论内容,综合实验涵盖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细胞(T、B细胞)以及参与固有免疫的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的分离纯化以及功能和活性的检测。综合性实验的主要内容见图1:淋巴细胞表型分析主要介绍流式细胞仪的原理和操作;免疫细胞功能检测实验内容包括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实验、ELISPOT检测细胞分泌活性实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分析以及NK细胞杀伤实验。此外,根据学生兴趣可以开展病毒表位鉴定的实验。此部分各项实验均涉及了免疫细胞的分离和纯化,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基本技能的熟练程度,功能试验的开展逐渐培养学生参与免疫科研工作的兴趣和能力。

1.3应用性实验

结合笔者所在科室的科研特色,我们开设了免疫预防及疫苗设计的应用性实验。采用实验手段介绍疫苗设计的一般规律,介绍佐剂的概念和应用、疫苗接种的途径及效果影响,让学生初步体验免疫学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改革后的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内容,在经典免疫学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大量的综合性实验。这些教学实验的选择是根据整个免疫学基础理论体系以及科研工作中的常规免疫学实验,集本教研室多数工作者的意见而设定。从免疫细胞分离和纯化逐渐深入到免疫细胞功能检测,即涵盖了适应性免疫应答又包括了固有免疫应答的诱导以及检测,与医学免疫学理论教学内容紧密相接。内容上不仅包括基础理论实验同时增加了应用性实验的开设。通过这些实验的教学不仅有助于培养医科院校本科生临床实践技能,同时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创新思维,为学生今后无论参与临床工作还是基础科学研究均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2教学实施安排的改革

通常免疫学实验多是在理论课结束后才逐渐展开的,笔者以为这是一种极其不妥的教学实施安排,免疫学实验教学的首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对免疫学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理论教学结束后,学生的重点可能更多地放在如何通过理论考核上面,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下降,甚至免疫学实验教学逐渐变成一种形式教学。故实验教学实施时间应当紧随理论教学进度安排。影响实验教学实施的因素还包括教学实施地点的影响,通常本科生的实验教学多数集中于公共教学实验室开展,这不可避免地制约了免疫学特色实验的开展,例如流式细胞仪的操作、ELISPOT读板仪等,因此笔者建议采用公共实验室资源与科室资源结合的方式开展免疫学实验教学,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学实施的成本,保障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而且还可以让学生逐步接触免疫学的科研工作,激发其参与科研创新的兴趣。综合性实验的开设要求合理安排各个教学实验的实施时间,例如淋巴细胞增殖实验,抗原体外刺激淋巴细胞增殖要孵育72h,要顺利完成此实验的教学需要将其分为2次实验,首先做淋巴细胞分离纯化以及抗原刺激操作,72h后再安排染色或者WTS法检测增殖实验。为了确保教学实验的顺利开展,教学组不仅需要安排实验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本专业的实验课教学,还应当为每个实验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材料准备以及前期预实验的操作准备。

3实验教学考核方式改革

医学免疫学实验的成绩通常作为医学免疫学课程的一部分形成性考核成绩而存在,多是基于实验操作的平时成绩以及实验报告的撰写成绩。随着免疫学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笔者认为应当同时完善医学免疫学实验考核程序。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除考查学生平时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以及实验报告的撰写等环节外,增加免疫学实验考试制度。以经典免疫学实验为主,例如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分离纯化或者ELISA实验的基本操作,主要考核学生对免疫学基本实验中关键步骤的掌握程度。通过免疫学实验课的学习让学生真正意义上掌握免疫学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确保在今后参与临床实践或者科研工作时能够顺利开展。

4改革后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的优点及灵活性

改革后的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其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上,从经典实验到综合实验,从简单的细胞分离到其功能或活性的检测,从固有免疫到适应性免疫应答,从免疫学基础理论的验证到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与医学免疫学理论相辅相成。其内容由浅入深,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巩固了学生对免疫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在培养医科院校本科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思维。这里免疫学实验课的内容主要由经典实验、综合实验、应用性实验三大模块组成,各模块的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其他学校可以此为模板,根据自己的特色进行增减和改变。例如,小鼠脾淋巴细胞分离纯化实验可以改为或再增加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纯化实验,而应用性实验部分可以改为设计性实验等。改革后的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的灵活性还体现在它不仅可以作为医学免疫学课程的实验部分进行实施,同时可以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开展。目前在我校生物技术专业已开设了以此实验教学内容为基础的免疫学技术课程,对上述免疫学实验教学进行初步尝试,以期进一步完善和深入探讨医学免疫实验教学的改革。

免疫学的进展篇11

免疫学是于医学和兽医生物学同时诞生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免疫学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了飞跃的发展,其研究范围已渗透到整个生命科学领域,从而发展成了一门独立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兴学科。目前,在我国兽医界尤其重视免疫的预防。

一、免疫在兽医学上的应用

免疫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在兽医学上主要应用于各类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

1.免疫预防和治疗

应用疫苗接种预防人畜传染病历来都是免疫工作者的中心任务,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是20世纪医学界和兽医界伟大的成就之一。我国应用牛瘟兔化疫苗已在全国范围内消灭了牛瘟。马传染贫血弱毒疫苗的研制成功,在短短几年内在国内养马地区控制了此病的流行。很多畜禽烈性传染病如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兔出血症等也都依靠疫苗接种得以控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将出现更高效、安全的疫苗和防制策略。在新型疫苗中,以活病毒为载体的活体载体苗更引人注意。

2.人工免疫

动物体对病原的免疫力可分为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种,前者是动物体在种族进化过程得到的非特异性天然防御机能,后者是动物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受到病原及其产物刺激而产生的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有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两种,二者又有天然、人工之分,所谓免疫接种就是用疫苗进行主动免疫。目前,人工免疫是我国兽医界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各级政府对畜禽的人工免疫都给与了高度的重视。

3.被动免疫

(1)母源抗体的被动保护

母体抗体可通过胎盘、初乳或卵黄传递给初生幼畜(禽)。母体抗体输到胎儿的途径取决于胎盘的结构。

母源抗体的存在虽然对幼畜(禽)起保护作用,但也对主动免疫产生干扰,因此在防疫接种时应事先考虑这个问题。

(2)人工被动免疫

经过多次免疫的动物血清——免疫血清,或自然发病后康复的血清人工输给未免疫的动物,使其获得对某一种病原体的抵抗力,即人工被动免疫。本法免疫期长,一般为2~4周。免疫血清可用同种动物或异种动物制备,前者称为同种血清,后者称为异种血清。

(3)人工主动免疫

主动免疫最重要的优点是免疫时间长(与被动免疫相比较),并可以通过重复注射疫苗而使这种保护反映得到强化和延长。但疫苗毕竟有它的局限性。首先疫苗研究必须在搞清病原的基础上进行。有些病的病原虽然已经搞清楚,但有很多血清型和亚型,如不做精确的型的鉴定,盲目研制也会事半功倍或造成不良后果;其次,必须了解传染病免疫应答的性质和免疫机理。另外,应用的疫苗可能会引起不利的后果。

使用兽用疫苗,最为重要的是控制某一种动物而不是个体的发病,所以必须考虑群的免疫力。群免疫力是通过减少易感动物遇到感染动物的几率,以使疾病传播减慢或终止。如果考虑接种疫苗而带来的一些动物个体的损失,没有及时的群免,那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二、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1.养殖户防范意识淡薄给免疫工作带来的困难

由于养殖户知识结构比较低,总是认为免疫不免疫是无关紧要的事情,自己的父辈、祖辈也没给畜禽免疫过,还不是养的好好的。新型养殖场,前几年不免疫,也没有出现多大问题。个别养殖户特别是蛋鸭养殖户在整个产蛋期不配合免疫免疫工作的开展。

对策建议:组织养殖户参加免疫科普培训,向养殖户发放有关的知识材料。站在养殖户的角度去为养殖户权衡免疫的利和弊。对于产蛋制定科学免疫程序产蛋高峰期的蛋鸡更换疫苗和免疫方式,如使用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进行饮水加强免疫。如有一养殖户往年每到蛋鸡产蛋高峰期就不配合免疫工作,每次免疫后产蛋量都会下降20%左右。自从兽医人员通过抗体监测后,合理指定棉衣程序,应用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进行饮水免疫后,免疫抗体达到了保护作用,产蛋量不仅没降反而每天多了10多枚鸡蛋。养殖户喜出望外逢人就说我们兽医工作做的好,确实为老百姓着想。今年又到产蛋高峰期该养殖户主动要求兽医人员开展抗体监测,积极配合免疫。免疫工作不仅顺利完成,而且增加了双方之间的感情。

2.没有科学的进行免疫而造成的免疫失败

(1)免疫程序不科学。如:一些养鸡场(户)对雏鸡仅进行基础免疫,就认为“疫苗已经打过了,不会有事了”而不进行强化接种,“一针定天下”结果疫病照样爆发;(2)免疫方法不正确。如:皮下使用的疫苗用于肌肉注射,点眼、滴鼻免疫时疫苗未能进入眼内、鼻腔,肌肉注射时出现“飞针”、疫苗根本没有注射体内或注入的疫苗从注射孔流出;(3)免疫时机不适当。免疫时机选择不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频繁免疫,二是提早免疫,三是推迟免疫;(4)免疫稀释不合理。如操作人员粗心大意造成稀释液量的计算或称量差错,致使稀释液的量偏差较大;有些人为了补偿疫苗接种过程中的损耗,有意加大疫苗的用量,或在直射阳光下或风沙较大的环境下稀释疫苗等。不按说明规程操作,疫苗的质量均会受到严重的破坏。

对策建议: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免疫程序必须根据疫病在本地区流行的情况及规律、畜禽的用途(种用、肉用或蛋用)、年龄、母源抗体水平和饲养条件,以及疫苗的种类、性质、免疫途径等方面的因素进行制定。免疫过程中要严格操作,比如用小号针头对禽类进行免疫,以免针头拔出后疫苗流出。饮水免疫前先断水,以免造成进入体内疫苗不足。饮水器具一定不能使用金属容器,等选择合理的免疫时机,应该在无风,温和的天气进行免疫,不能选择在天气恶劣、更换不同饲料时进行免疫,以避免发生应急反应而影响免疫效果。如鸡免疫接种应在一天中比较凉爽的时间(早晨或傍晚)。进行合理稀释,稀释前先逐瓶检查是否完好、是否过期。稀释时应在避光、避风尘的环境下操作,然后严格的按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由于疫苗稀释后降解的速度快、有效时间缩短,稀释后的疫苗应在30~60min内用完,当然也可以在冰箱或保温瓶内临时保存一下,不能时间太长。根据常用稀释疫苗说明书告知,多数疫苗稀释的时间超过3h再接种,对机体的保护率为零。如一些养鸡场(户)一次需要接种几千甚至几万只鸡,接种前将几十瓶甚至上百瓶疫苗一次稀释完,置于常温下不断使用,这样越往后用的疫苗,效价就越低,尤其是在稀释液质量不好或环境温度偏高的情况下,效果更差甚至为零。应故在实际操作中视免疫的进度,稀释进度相同的疫苗。

注意避免母源抗体对免疫的干扰,首免时首先要考虑母源抗体的影响,定期对机体母源抗体水平进行监测,以计划合理的免疫时间。如我区兽医人员疏忽大意对刚购进苗鸡进行了首免,21d后进行抗体监测,结果发现血样中的抗体滴度均未达到免疫保护效价,后经检测母源抗体,找出了免疫失败的原因,原来幼畜禽体内存在被动得来的母源抗体,一定的母源抗体能抑制弱毒苗的病毒或细菌,使其不能在体内增殖,致使免疫失败。

3.疫苗因素造成的免疫失败

(1)疫苗质量不合格,例如病毒或细菌的含量不足、冻干或密封不佳、油乳剂疫苗油水分层、颗粒过粗、疫苗反复冻融减效或失效、油佐剂疫苗被冻结或己超过有效期等;(2)疫苗运输、保存不当,如贮藏、运输疫苗由于停电,日光下暴露,疫苗反复冻融使疫苗内微生物死亡,疫苗效价就会降低或提前失效。特别是兽医机构一级一级的供苗环节中,贮藏不当,极易导致疫苗失效,在正常检查中我们也发现个别兽医人员将冷藏疫苗放在冷冻环境中冷冻等;(3)疫苗选择不当,如在疾病流行地区仅选安全性高但免疫力差的疫苗,较常见的是使用的毒型与本地流行的毒型不一致,也达不到免疫的目的。

对策建议:正确选择疫苗。选择质量合格的疫苗,选择真空包装的可靠疫苗。选择适合本场或本地区的疫苗,新场址、幼龄鸡应选弱毒疫苗免疫,以免散毒和诱发疫病;在疫病常发区应选用毒力较强疫苗或用弱毒疫苗加大剂量进行免疫接种。做好疫苗的运输和保存。避免高温和阳光直射,在夏季炎热时尤其重要。往家拿疫苗时一定要使用冷藏设备加冰块降温,确保疫苗在冷链环节中运输。夏季应用疫苗饮水中最好加适量冰水饮用,还要避免阳光直射,才能保证效果。疫苗属于生物制品类,具有严格的保存条件。疫苗应低温保存和运输,但应注意不同种类的疫苗所需的最佳温度不同。如冻干苗一般要在一15℃以下冷冻保存,液体疫苗,一般要在-4℃冷藏保存;而油乳剂疫苗则应避免和铝胶剂疫苗冻结,最适保存温度为2-8℃。对疫苗应有专人保管,并造册登记,以免错乱。不同种类、不同血清型、不同毒株、不同有效期的疫苗应分开保存,先用有效期短的后用有效期长的。应经常检查电冰箱或冰库电源及温度,如果停电,应把疫苗保存在冰池中而非冰箱中。农村时常停电,反复冻融会破坏疫苗的质量。及时注意疫苗的使用有效期限,过期的疫苗及时地清除做无害化处理。

4.其他原因造成的免疫失败

(1)带病畜禽发病期间和用药期间所造成的免疫失败;(2)饲料原因;(3)环境消毒不彻底等。

对策建议:平时要做到勤观察,发现疾病及时治疗,严禁给病畜禽接种疫苗,一定要待病畜禽恢复健康后再进行免疫接种。在免疫接种前,要对畜禽的健康状况进行详细调查,做到心中有数,防止由于接种疫苗而引起畜禽发病及影响免疫效果。平时应注意饲料营养成分,饲喂新近生产的饲料。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要补给充足,特别在夏季应注意添加维生素,因为许多维生素在夏季容易被氧化或还原而失效。还要多注意饲料是否发生变质,变质饲料及时处理。任何时候都要做好消毒工作,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购进苗畜禽前对畜禽圈(舍)和所有用具彻底进行清洗消毒,购进后定期对畜禽消毒。为给免疫接种一个良好环境,必须严格控制环境卫生,加强消毒工作,确保免疫接种安全进行。

参考文献

[1] 杜念兴.兽医免疫学[M].第二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2] 陈建红,司兴奎等.禽病防制专家六讲[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3] 杨增歧.畜禽无公害防疫新技术[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免疫学的进展篇12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每个人的体内都有针对肿瘤细胞的免疫杀伤细胞,包括NK细胞、巨噬细胞和细胞毒T细胞等。NK细胞也叫自然杀伤细胞,在机体早期杀伤肿瘤细胞的免疫监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非特异性的杀伤肿瘤细胞,体内的许多细胞因子如IL2、IFNγ等都可以活化NK细胞,增强N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功能。NK细胞主要分布在血液中和淋巴组织。巨噬细胞被IFNγ等细胞因子活化后,也具有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巨噬细胞则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种组织,它可以及时发现并清除体内的肿瘤细胞,防止机体形成肿瘤。抵抗或防止微生物或寄生物的感染或其他所不希望的生物侵入的状态。

免疫涉及特异性成分和非特异性成分。非特异性成分不需要事先暴露,可以立刻响应,可以有效地防止各种病原体的入侵。医学上重要的抗原:①病原微生物及各种生物疫苗:每种病原微生物都是由多种抗原组成的复合体,都是良好的抗原,能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如细菌、病毒螺旋体等对人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刺激机体可产生抗体,临床上可通过检测抗体诊断相关的疾病;亦可将病原微生物制成疫苗,用于预防疾病。②细菌外毒素和类毒素,外毒素:是细菌在生长过程中分泌到菌利外的毒性物质。毒性极强,对组织细胞有高度选择性,引起特殊的临床表现,外毒素为蛋白质,有很强的免疫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如:破风外毒素、白喉外毒素。类毒素:外毒素甲醛处理,失去毒性保留免疫原性,即成类毒素。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用于人工自动免疫,常用的类毒素有白喉类毒素和破风外毒素。③动物免疫血清,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对动物进行人工自动免疫后,收获含有相应抗体的血清即为动物免疫血清。临床上用来治疗破伤风和白喉的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属此。是用类毒素免疫马制备的。马的免疫血清对人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含有特异性抗体(抗毒素),可以中和相应的毒素,起到防治作用;另一方面,马血清对人而言是异种蛋白,具有免疫原性,可引起血清病或过敏性休克。④异嗜性抗原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等不同物种间的共同抗原,称为Forssman抗原。目前已发现多种异嗜性抗原:大肠杆菌O86与人B血型物质;肺炎球菌14型与人A血型物质;大肠杆菌O14型脂多糖与人结肠粘膜;溶血性链球菌抗原与肾小球基底膜及心脏组织;立克次体与变形杆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