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合集12篇

时间:2024-01-12 14:46:41
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篇1

中图分类号:C9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3)02-0049-03

一、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和增长模式

(一)世界人口数量变化

世界人口增长的6个“十亿”所用的时间是在逐渐缩短的。专家研究表明,在一百万年以前世界上的人口总量只有1万人左右。当时人们的生存条件非常差,抗御疾病的能力非常低,再加上战争以及天灾等的原因,使得人口数量增长缓慢,直到1830年世界人口总数才增长到了10亿。到1930年,世界人口增加到20亿。从第一个“十亿”增长到第二个“十亿”花费了大概100年的时间。随着人们生存条件的改善、医疗水平的提高,使得人的寿命不断延长,同时加上出生率的提高和死亡率的降低,使得人口净增长速度不断攀高。1960年世界人口达到了30亿,即世界人口从20亿增长到30亿只花费了30年时间,人口总数的增长呈现加速趋势。随后人口增长速度继续提高,到1975年世界人口总数达到40亿,这第四个“十亿”人口的增加时间只有15年。1987年和1999年, 世界人口分别增加到50亿和60亿。纵观世界人口总数的增长速度,从第一个“十亿”增加到第六个“十亿”分别用了1800年、100年、30年、15年、12年、12年。 到2011年世界人口已经达到70亿,这第七个“十亿”人口的增长也用了12年时间。这些数据表明,近30年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基本稳定,但由于人口基数已经很大,所以即使是一个比较低的增长率,也会导致比较大的增长绝对数。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虽然科技水平在提高,但人口数量的增加对生存环境还是提出了严峻挑战。

(二)世界人口增长模式

根据人类各个历史时期的人口发展状况,可以将人口的增长模式分为原始模式、传统模式和现代模式三种类型。

原始模式即“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人们的生存条件较差,再加上战争、灾荒等各种因素的作用,虽然人口出生率很高,但死亡率也很高,人口的净增长率较低。

传统模式即“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由于人们生存条件的改善,物质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在出生率很高的情况下,死亡率得以降低,人口的净增长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现代模式是“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人们不但生存条件得到更大改善,而且生育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传统思维方式在逐渐改变。很多人开始主张晚婚晚育甚至拒绝生育。于是人口出生率和增长率维持在较低水平,甚至一些国家已经出现了负增长的问题。这些国家开始出台鼓励生育的政策 [1] 。人口增长的现代模式是比较理想的。

由于各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有差异, 上述各种形态的人口增长模式在当今世界上都有表现。一般而言最不发达国家处于原始模式,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于传统模式,发达国家一般处于现代模式。所以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对世界的人口贡献相对较大, 这些国家在人口增长与生活质量提高之间就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率较低,居民生活质量相对较高。

不同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存在的差异以及同一个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是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 这些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福利状况、国家人口政策、居民风俗习惯、传统文化影响等。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社会福利状况越好,国家则对人口实行从紧的限制政策;人们的文化水平越高,则人口的出生率相对较低。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但是更重要的是依靠居民观念的转变。欧美等国家的人口增长率较低,主要并不是政府采取强制性干预的结果, 而是依靠居民自觉实现的。除欧美国家外,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人口增长率也维持在较低水平,但与国家推行人口限制政策有关。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生育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但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出台,人口猛增的势头得以遏制。目前我国很多人的思想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在相当一部分人的心中还是有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传宗接代的观念还很严重。

二、 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新的人口问题

(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问题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实施和人均寿命的延长,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高龄化、增速快、数量大等成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 [3]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发展速度非常之快, 这与我国的人口出生率下降有很大的关系。 美法英德日5国的老龄人口比重从7%增长到14%所经历的时间分别为73年、116年、46年、38年和24年,5国的平均时间是50年,我国用了25年,仅略慢于日本,但比5国平均用时快了25年。 仍是上述5个国,老龄人口从14%增加到21%所花费的时间分别是35年、40年、55年、45年和15年,而我国花费的时间是15年,比发达国家花费的平均时间25年少了10年。

人口老龄化只是人口现象的一个层面, 高龄化是另外一个趋势。 根据国际上对老龄人口的一般规定,低度、中度、高度老龄化人口分别为60~69岁、70~79岁和80岁以上的人口。 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高龄人口在2050年将达到30%左右。人口高龄化问题比老龄化问题将对社会提出更为严峻的挑战。

人口老龄化问题在我国不同区域也存在差异。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农村高于城市,东部高于西部。针对这种情况,在应对老龄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政策倾斜。

(二)空巢老人和留守老人问题

2011年进行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表明, 最近20年间我国处于低生育水平。从人口的流动性方面看,在户籍政策逐渐松动的情况下,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 由于人口的流动性比较高,户籍所在地与居民居住地不一致的问题增强。由此带来的空巢老人和留守老人的问题日益突出。不但在农村,在城市也出现了数量很大的“空巢老人”、“留守老人”。这部分人的养老问题,在家庭养老模式下已无法解决。

三、解决人口新问题的对策思考

(一)“家庭养子,社会养老”

我国传统文化中都是“家庭养子”、“养儿防老”。 但是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 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流动性加强。 父母在年老的时候能够与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可能性逐渐降低,社会的变化对“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提出挑战。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美国家庭中只有不到20%的老人与子女生活在一起。美国老人中只有不到3%的人能够从子女那里得到资助, 发达国家的老人生活来源主要是来自政府转移支付。但是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抚养子女的责任都是主要由家庭承担的。“家庭养子” 的局面虽然没有变化,但“社会养老”在发达国家已成为一种共识。

“家庭养子,社会养老”是社会走向更加完善和成熟的标志,也是解决我国人口增长较快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必然选择。在“社会养老”机制完善的情况下,“养子”在更大意义上是一种社会责任,而不再是“养老”的需要,这时“养子”的高额负担会使很多人自愿少生甚至不生育。很多社会养老机制完善的国家人口出生率低的现象已说明了这一点。随着社会养老体系的完善, 传统观念中多子多福的观念将逐渐淡化。

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的生育率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日本也是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在社会养老机制下,年轻人承担的各种用于向社会支付的养老费用非常高,养育孩子在很多日本人看来是个“奢侈品”。这使得很多日本人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承担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一些人甚至有放弃结婚的打算。 如果目前的政策不作任何调整,就很难提高日本的生育水平。

(二)人口结构维持均衡状态

按照目前的计划生育政策,我国在2030年将达到15亿的人口高峰。 我国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增长势头开始放缓 [6] 。从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表明, 1990年7月1日到2000年11月1日的10年零4个月期间, 我国人口增加1.3亿, 年均增长1.07%;2000年11月2日到2010年11月1日的10年间,我国人口增加0.739亿,年均增长0.57%,比上个10年,年均增长率降低0.5个百分点。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户均人口数量也开始下降,已经由2000年的3.44人降低到3.10人。除了总量变化和户均变化出现如上的特点外, 性别比例开始下降,受教育程度开始上升,城市人口数量在增加。 城市人口数量快速增加有城市人口自然增长方面的原因,也有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原因,而且后者占了60%的比重。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的人口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人口问题开始更加关注,并从人口红利角度进行了研究。人口红利是国内外专家在研究中东亚国家发展模式的过程提出的概念, 是指在出生率和死亡降低的情况下, 人口结构变化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更好的机会。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口红利时代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空间,人们都会从这样的生存环境中获益。人口红利的产生需要社会群体结构中,少儿、中年、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局面 [7] 。在这种情况下,中年人的抚养负担比较小,生活压力相对较小。这样的人口结构对社会的发展是有利的。专家将这个时期称为“人口机会窗口”。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能够在“人口机会窗口”时段内很好地产生人口红利效果。除此之外,人口红利的产生还需要有多个其他前提:人力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劳动力在各个行业中进退自由;劳动力有参加劳动的愿望;劳动者的素质要足够高; 国家的资源还有更多的开发空间。这些前提都需要以国家有合理政策为基础,在有关劳动力资源使用的制度设计上不存在任何限制,让人力资源都能够有愿望并且能够发挥其作用。否则人口红利的作用不但不能表现出来, 反而会给社会发展造成较大的障碍。 人口红利就会演变为人口陷阱。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多少儿、少老年”到“多少儿、多老年”再到“少少儿、多老年”的发展轨迹。在整个过程中,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呈“低―中―高”的发展历程。老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增加,自然就会导致人口红利时代的结束。年轻人是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一定要处理好不同年龄段人口的均衡发展问题。年轻人在总人口中占比过少,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压力就会很大。在抚养比攀升和总人口减少的情况下,就会诱发新的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孟祥林. 小城镇发展的战略选择:实践证明与理论分析[J]. 人口学刊,2005(2):9-15.

[2]蔡P. 未来的人口红利――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开拓[J]. 中国人口科学,2009(1):2-10.

[3]金易. 人口老龄化的理性思考[J]. 学习与探索,2011(6):59-61.

[4]孟祥林. 养老金走向资本市场的国际考察与我国的发展策略[J]. 金融电子化,2008,3(150):83-86.

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篇2

目前,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态势以及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强调,“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需要我们下大力气来应对”。寻找老龄化的应对之策已经成了社会各界的当务之急。

一、快速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1999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已经达到10.21%,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近年来老龄化程度呈加速发展态势,到2016年末,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已上升至2.31亿人,占总人口的比达到16.7%。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20年老年人口数将达到2.43亿人,未来2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将越来越严峻。[1]快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特别是给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一)老年教育需求大幅增加老年教育已经被证实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实现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的重要途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希望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生活,获得文化、精神方面的满足,老年教育需求日益增加。从我国老年教育的规模变化情况可以看出这一点。1985年我国仅有老年大学61所,参加老年学校学习的学员为4万人,到2015年底,全国老年学校已经达到5.3万所,在校学习人员达到732.8万人(见图1)。由此可以看出老年人口对老年教育的需求呈快速增加态势。随着老龄人口数量的快速增加,未来老年教育的需求将大幅增加,急需社会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二)老年护理服务需求的快速增加导致对护理人才需求急剧增加近年来在我国整体老年人口快速增加的同时,老年群体内部人口结构也逐步老化,即80岁以上高龄老龄人口所占比例不断增加。另外,统计表明我国空巢老人数量也逐年增加,根据《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年)》我国的空巢老人已经占老年人总数的一半[3],再加上我国家庭大部分属于“421”式结构,使得家庭成员照顾老年人的可能性逐渐减少,这些因素将导致未来社会对老年护理服务需求的大量增加,因而对专业护理人才的需求也将大幅增加。然而目前我国在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方面还非常薄弱,供需矛盾已日益突出,这就要求现有的教育培训系统必须对未来急剧增长的护理人才需求及时做出反应。

(三)老年生活用品及设施设备需求的增加亟需更多专业的老年用品研发人才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其身体的各项机能也逐渐下降,因此在生活上产生了诸多的不便。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90%的老人愿意居家养老[4],但是我国现阶段的客观情况使绝大部分子女不可能时时在老人身边照顾,因此大量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安全便利的老年用品将越来越受到老年人的欢迎,同时社会公共设施设备也将越来越多地考虑老年人的特点与需求,以方便老年人的出行。这些产品和设施将使得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方便舒适。但目前我国老年用品的设计还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口的需求,因此随着老龄人口的快速增加,社会对更加专业的老年用品研发人才的需求量也将越来越大,这势必为教育培训系统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

二、未来我国教育应对老龄化挑战的趋势

(一)满足老年群体精神需求角度:老年教育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资源逐步整合,形式不断创新,内容更加丰富

1.从政策推进看,各级政府鼓励和支持老年教育的力度将持续增大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重,老年人口的教育问题将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仅从政策推动上看,自1999年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起,国家就陆续出台了大量文件促进老年教育发展。早在2001年6月,由中组部等5个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老年教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尽快制定老年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远景目标,进一步加强领导,科学指导,逐步规范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2010年老年教育纳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重视老年教育”。2012年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办好老年教育机构”。在201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明确提出“国家发展老年教育,鼓励社会办好各类老年学校”和“老年人有继续接受教育的权利”。2016年6月由教育部等9部门联合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中又提出“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将老年教育作为社区教育的重点任务”。2016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颁布《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对发展老年教育做出总体部署。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全国许多省市紧随国家政策的脚步,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相继出台了相应的法规政策与规划,以保障老年教育应对老龄化的有效实施(见表1)。由此可以看出,老年教育作为应对老龄化的重要手段,逐渐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的重视,老年教育的政策法规逐渐健全,并成为重要的社会政策,未来几年从国家到地方层面鼓励和支持老年教育的力度将持续增大,与此相对应的工作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将持续稳步开展。

2.从资源建设看,教育投入不断社会化,整合资源、扩大开放仍是丰富老年教育资源的重要途径我国老年教育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但教育资源供给从总体数量上还是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目前全国参加老年教育的老年人只占全体老年人口的3.3%。据课题组调查,超过30%的老年人有参加老年教育的意愿,老年教育资源供给缺口巨大,老年大学“报名难”已经成了全国各地的普遍问题,因此为了满足老年群体不断增加的学习需求,加大各种资源的整合力度仍然是未来丰富老年教育资源的重要途径。第一,社区老年教育将得到大力发展。老年人退休后,基本上以社区为生活圈子,因而发展社区老年教育是老年教育大众化的最好途径。在国外社区大学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是老年人参加学习的主要场所。近年来由于国内社区教育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社区建立了一大批社区学校和社区学院,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社区教育资源为老年教育服务,未来社区将成为大部分老年人的学习阵地,社区老年教育也将进一步向规范化方向发展。第二,普通教育将进一步加大对老年教育的支持力度。首先,高校教育资源将逐渐面向老年教育。在国外有许多普通大学都开设老年教育。主要形式有三种:一是普通大学里开设老年班,二是老年人直接进入普通大学就读,三是在普通大学中设立独立的老年教育部门。目前国内高校资源也逐渐以不同形式向老年教育开放,如上海开放大学、江苏开放大学南通学院,可以让老年人就读并获得学历。这将成为扩大老年教育资源新的增长点。其次,中小学教育资源的对外开放程度将进一步扩大。在教育部等9部门联合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中,再次提出了共享学校资源的要求,以推动普通中小学有序向社区居民提供适宜的教育服务。这也是丰富老年教育资源的重要途径。然而近年来全国各地实施开放又相继停止的中小学不计其数。管理部门间协调不畅、学校权益缺少保障等诸多阻碍,始终影响着学校资源的开放。在应对此类问题上,英、法、美等发达国家的实践可以作为借鉴。一是在大学中直接设立老年大学,同大学共享教育资源,包括师资、财务、场地等。二是利用学分认证方式,使更多的老年人愿意为所学课程付费,从而也解决了学校资源维护与管理的资金问题。

3.从学习形式看,老年教育将向智能化方向不断发展数字化、智能化将是老年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和体能逐渐衰退,学习障碍增加,活动范围受限,这在一定程度上使老年教育的普及与推广受到影响。而当今不断完善的信息技术给老年教育带来了新变革,网络化、数字化的学习形式使老年教育变得更加便利。澳大利亚、美国、英国等许多发达国家在应对老龄化的过程中都专门为老年人提供在线课程。目前国内各地在面对面的传统老年教育课堂模式难以满足需求的情况下,普遍尝试依托开放大学或广播电视大学建设老年教育新媒体平台。国家开放大学建立了“逍遥学苑”这一专门为老年人提供学习服务的网络平台,提供适合老年人学习的微课程。老年人可通过移动终端进行学习,并利用微信等智能化手段,接收多类别微课程的推送服务。在地方层面,长三角地区的实践较为突出,如上海市建立了老年远程教育平台——“上海老年人学习网”,老年教育信息,提供视频课程,组织主题活动,开展咨询互动。宁波市依托宁波社区教育网开辟“老年学苑”栏目,并打造宁波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结合线下老年教育资源,提供多种学习渠道,积极应对老年大学求学难问题。数字化、智能化的在线学习将成为老年教育的主要学习形式之一,它将会使老年教育更加普及,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解决了老年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问题。

4.从课程设置看,由主打“玩乐”与“保健”提升为推动老年人群实现自我价值,构建老年教育学科体系老年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包括生理和精神两个方面。当今,随着生活水平与医疗手段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特别是低龄老年人关注的不再仅仅是寿命的延长,他们对于老年教育的认识不再是“唱唱歌、写写书法”,而是不断追求着老年阶段的自我发展。首先,老年学习课程的设置要在内容不断丰富的基础上,实现多样化与多层次的结合,科学构建学科体系,聚焦老年人群差异化的需求,按需施教。其次,要充分树立“以老年人为中心”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提升老年人学习的自主性与参与度,推动老年人与社会发展的主动适应与融合。再次,鼓励老年人开展多种形式的自主学习,不拘泥于传统形式,随时随地开展知识的分享与交流,组织和参与各类活动,鼓励老年人继续为服务社会发光发热。

(二)满足老年群体生活需求角度:养老人才队伍建设日益受到重视,培养体系逐渐完善

1.从政策推进看,养老人才培养已纳入国家战略,逐渐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我国养老人才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从国家到地方层面都已经对这一问题逐渐加以重视,并下发了一系列重要文件。2014年6月,教育部、民政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意见》,对国家推进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战略部署;在地方层面,许多省市也先后下发了有关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相应文件。北京市2011年下发了《关于加强养老护理员培训管理的通知》;浙江省2012年下发了《关于加强养老护理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2014年下发了《关于加强养老护理人员教育培训的实施意见》;江苏省2012年下发了《关于加强养老护理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及《养老护理员培训实施方案(2012-2015年)》;山东省2012年下发了《关于加强养老护理培训工作的意见》,2014年下发了《关于推进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随着社会对养老人才需求的不断加大,国家将会进一步出台更为详细的、具有可执行性的相应政策,推动老龄社会所需的养老人才培养工作的健康发展。

2.从培养类型看,养老服务及老年用品开发人才的培养力度将不断加大首先,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力度将不断加大。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人才和老年服务需求缺口巨大,但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建设刚刚起步,根据《养老蓝皮书:中国养老产业和人才发展报告(2014-2015)》,2015年在全国范围内仅有30余所院校开设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从毕业生情况看,全国每年输出的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只有千余人,远远不能满足我国老龄化社会发展的需求。[5]随着老龄人口对养老服务需求的增加,将有更多的高校、职业院校和民办院校开设培养养老服务人才的相关专业和课程,社会将不断加大对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力度。其次,老年用品开发所需专业人才的培养将进一步受到关注。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决定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更多的关怀,需要更具人性化设计的用品。较早进入老龄化的国家,如法国、德国、日本都十分重视老年产品的开发,他们的大学和研究部门也都非常重视老年用品研发人才的培养。比如,在日本许多大学开设的工业设计专业,都非常重视老年用品设计人员的培养。日本的老年人用品设计非常成熟,其产品设计人性化程度较高,无论从生理层面还是从精神层面都全面周到地考虑到老年人的需求,产品种类也非常齐全,从生活用品、家政服务到心理辅导等应有尽有。目前国内“银发市场”刚刚起步,随着老龄化的深化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用品的需求也会进一步增加,老年用品开发与制作所需专业人才的培养将越来越受到关注。

3.从培养体系看,多元化的养老人才培养体系将逐渐建立与完善在应对老龄化的实践中,许多发达国家都探索出了比较成熟的养老人才培养模式,大都以服务需求为导向,建立分级分层的养老人才培训体系。德国养老护理教育分为中专、专科培训和大学本科三个层次。在中等职业教育层次上,分别由学校和企业对有关养老服务的理论和实践环节进行培训和考核,并实行双证书制度。在大学层次上,许多学校开设了养老人才培养专业课程,如护理科学、护理教育学、护理管理学等。[6]日本全国设有老龄服务相关专业的学校就有100多所,另外日本还有专门的大学培养老龄社会工作人才,如东北福祉大学。美国大学开设了老年护理专业课程,同时还提供以网络为基础的多种形式的非学历继续教育机会,并且形成了养老护理员准入制度。目前我国在养老人才培训方面还非常薄弱,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随着养老需求的加大,各地教育和培训系统逐渐加大了对养老人才的培养力度。2014年国家的《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以职业教育为主体,应用型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层次相互衔接,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重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较好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以适应和满足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需求”[7]。为了满足不断深化的老龄化社会对养老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我国将不断探索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养老人才的培养模式,未来多元化的养老人才培养体系必将逐渐完善。

参考文献:

[1]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EB/OL]./zhengce/content/2016-10/19/content_5121344.htm.

[2]历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EB/OL]./article/sj/tigb.

[3]孙乐琪.2015家庭发展报告:空巢老人占老年人总数一半[N].北京晚报,2015-05-13.

[4]刘声.我国九成老年人居家养老家政服务员供需缺口大[N].中国青年报,2016-12-30.

[5]陈少远.专业养老人才缺乏,如何“老吾老”?[N].中国教育报,2015-11-23.

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篇3

中图分类号:C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149(2014)06-0012-10

DOI:10.3969/j.issn.1000-4149.2014.06.002

Urban and Rural Population Aging Trend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of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China

TONG Yufen1,LI Yumei1,2, LIU Chuanqi1

(1.School of Labor Economics, 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Beijing 100070,China; 2.School of Management, Guizhou Minzu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China)

Abstract:The research observes trends in urban and rural population aging using census and statistics and predict the future using multiregional population forecasting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aging issue indicated an increasing trend in both areas. Specifically, migration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areas makes great contributions to boost aging in the local region. In terms of aging, the more active ruralurban migration is, the faster the future population of the elder in urban grows. Correspondingly, the population of the elder in rural drops dramatically. And after 2022 the population of the elder in urban will more than it in rural. The greater scale of ruralurban migration is, the less proportion of the elderly population and the dependency ratio in the urban region is, and the situation appears opposite in the rural. In future, the proportion of the elderly population in the rural area will always be higher than that in urban area, and the gap showed a narrow trend rather than expanding. Then we will face greater pension burden and economic pressures in urban, and the challenges of home care and longterm care will be serious in rural. Based on this policy implications, the article put forward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Keywords:urbanization; ruralurban migration; aging; trends

一、 前言

目前,中国城镇化正处于“S”型增长的中期快速发展阶段。2012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52.6%,城镇人口每年以大约3‰~4‰的速度递增,远远超过同期1‰的总人口年增长速度[1]。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主要通过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变实现,即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村人口向城镇转变所作贡献约占90.7%,而城镇人口自然增长在其中的作用只占9.3% [2]。同时,有大量研究成果可以证明,目前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转变主要以农村劳动年龄人口流迁为主。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也显示,在我国城镇地区的常住流动人口中,15~44岁人口约占流动人口总量的78.6%。预计随着未来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年龄人口流迁进入城镇的速度还会加快。这种城乡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趋势也必然会直接影响到城乡人口结构及其城乡老龄化进程。基于这一认识,本文采用多区域人口预测模型,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对我国未来城镇化发展背景下的城乡老龄化变动趋势进行多方案模拟。通过定量考察人口流迁对城乡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必要数据基础,也通过对预测结果的讨论最后得出具有政策含义的结论。

目前关于城镇化进程的城乡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及其后果,虽然已经引起较大关注,但主要集中于乡―城人口迁移对农村、城镇或区域的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及后果的定性研究[3~5],如乡―城迁移下的年龄特征和生育率变动对农村老龄化的影响[6]、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问题[7],以及从历史的角度描述城市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及特点[8];或者是只针对全国、农村或某一特定城市人口老龄化发展的趋势预测等[9~12],目前只有个别学者将中国与其他国家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城乡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13~14],但结论差异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有学者在2005年曾对中国百年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到2053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数将会达到峰值,约为4.3亿,此后开始缓慢减少,但到2100年时仍将有3.5亿以上的老年人口;2010年以后我国将进入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时期,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在2010~2032年间每两年就增长一个百分点,2050年时

将达到31%,2100年继续提高到34%[15]。而2006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百年预测报告》中显示,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2040年左右人口老龄化重心将转入城市,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现象将会消失[16]。蔡茜采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运用年龄移算法对我国农村老龄化的趋势预测结果显示,我国农村老龄人口呈现线性递增,2050年其比重将达到36.51%[17]。

本文借助于人口宏观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PADIS)软件,对我国分城乡的人口老龄化趋势进行了多方案模拟,重点考察了不同乡―城人口流迁水平下我国城乡人口老龄化变动的特点,从而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二、方法及数据来源

1.采用方法、原理及软件

根据本文研究的目的,为满足多区域分要素预测,建立中国分城乡、分年龄性别的人口预测模型的需要,本文对相关数据做出如下假设:

①依据人口平衡方程,假设期末人口数=期初人口数+本期出生数-本期死亡数+净流迁数,由此得出计算期内城乡人口总量。

②采用基期年龄结构,结合生命表、分年龄生育水平和流迁模式的讨论,得到预测期内分城乡、分年龄人口以及人口出生和死亡状况的相应数据。

在上述基础上再按城乡分年龄、性别的人口流迁作为表征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参数,代入预测模型以获得相应的结论。

本文利用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制的国际人口预测通用软件“人口宏观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PADIS)进行预测。该软件引入了多区域人口情景模型预测,相较以往的人口软件提高了预测因素的多元化和模型精确度。

2.数据来源

目前,在还没有一套完全准确的数据可以被作为标准数据的现实情况下,相对于教育数据或户籍统计数据而言,人口普查数据虽然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统计误差,但仍是学者们用于人口问题研究的最重要的基础数据。本文所用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历次人口普查资料和中国人口统计年鉴资料,以确保数据的权威性和精确性。本文以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数据,但考虑到“六普”数据存在低年龄组的漏报问题,参考崔红艳等的“六普”数据评估方法,根据历年出生人数回推,调增了1107万0~9岁人口,其中男性599.95万,女性507.05万[18]。按1岁组预测截至2050年的人口发展状况。由于预测期较长,将近40年之久,本文选取了2020年、2030 年和2040年三个节点年份对参数进行了调整。

三、未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人口老龄化预测及主要发现

1.预测方案设置

(1)生育参数的设定。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总和生育率为1.18,远低于更替水平,学者一般认为这一水平偏低。根据以往研究经验,考虑目前国家对“单独”生育政策的放开,预计未来生育水平将会提高,我们选择两种生育水平作为重要模型参数。其中低方案假定从当前的城镇1.4,农村1.86,2030年以后提高到城镇1.8,农村2.1,并保持该水平到2050年。高方案假定总和生育率从当前的城镇1.4,农村1.86,到2030年城镇和农村同时恢复到2.1,之后一直保持不变。同时假定生育模式从2010年到预测末年不发生变化,详见表1。

(2)死亡和预期寿命参数的设定。

死亡参数的设定,关键是要得到未来各年龄的死亡率或存活率。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编制简略生命表的结果,考虑到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城乡差异因素,本文主要参照联合国平均预期寿命经验步长的变化趋势确定城乡人口预期寿命的增加值。假定未来的死亡概率以2010年为基准,保持不变。对于未来男女两性的分年龄死亡模式,选择联合国模型生命表的一般模式。方案设计如表2所示。

(3)出生性别比的设定。

受生育政策影响,我国出生性别比持续偏高,鉴于国家人口政策是一个逐步调整的过程,出生性别比将逐渐恢复正常。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准,出生性别比为城镇116,农村119,到2030年城镇和农村出生性别比会逐渐下降并恢复至正常水平,即106,保持到2050年不变(见表3)。

(4)乡城人口流迁方案的设定。

本文的乡城流迁是指每年从农村转到城镇的净迁移人口,由于缺乏每年由农村向城镇转移人口的直接数据来源,我们根据公式“城镇期末人口数=期初人口数+(本期出生数-本期死亡数)+净流迁数+因为行政区划调整增加的城镇人口数”,从而,“城乡净流迁人口=(期末人口-期初人口)-(本期出生数-本期死亡数)-行政区区划增加的城镇人口”,对过去10年的城乡净流迁人口进行一定的推算发现,2000~2010年间我国城乡流迁人口增加规模每年大约在1200万左右。根据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经验,当城镇化率达到一定水平时,城镇化趋势将会趋缓。按照我国目前城镇化进程的速度,假设在2030年左右我国城镇化达到发达国家城镇化的经

验值,之后城镇化速度将会大幅度下降,这时城乡之间的流迁人口也会大大减缓。因此,设置高、中、低三种乡城人口流迁方案(如表4)。此外,城乡人口流迁模式采用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的户口登记在县外的分年龄、分性别人口数据作为流迁模式数据,并假定保持不变。且本预测未考虑国际人口流迁,即假定全国总体上为封闭人口。

2.基本结论与发现

不同生育水平和流迁方案下我国城乡人口老龄化的预测结果如表5所示。

(1)不同流迁方案对应的城镇化水平。

根据上述设定的方案进行推算,可得不同流动迁移方案下对应的未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变动趋势(见表6)。在相同生育水平下,流迁规模的大小对我国城镇化水平影响非常显著。以低生育水平为例,2030年高流迁方案的城镇化水平高于低流迁方案6.4个百分点,2050年这一差距扩大为12.7个百分点。以中流迁方案为例,2030年高生育水平的城镇化率高出低生育水平0.38个百分点,2050年这一差距变为0.96个百分点。

图1中流迁方案下城乡老年人口规模变化趋势

(2)未来城镇老年人口规模将很快超过农村

且二者差距迅速加大。

数据模拟结果显示,高、中、低三种流迁方案下未来城镇和农村老年人口规模的总体变动趋势一致(见图1)。城乡对比发现,2010年农村老年人口规模约是城镇的1.3倍,但随着乡―城人口流迁的加快,我国城镇老年人口规模增速快于农村,于2020年超过农村老年人口规模,且二者差距不断扩大,2030年高、中、低流迁方案下城镇老年人口规模分别是农村的1.37倍、1.31倍和1.25倍,2040年进一步扩大到1.79倍、1.67倍和1.60倍,2050年城镇老年人口规模将是农村的2.79倍、2.42倍和2.14倍。

图2中流迁方案下的城镇和农村老年人口比重

(3)未来农村老年人口比重虽然始终高于城镇,但二者之间的差距将经历先扩大再缩小的趋势。

预测结果显示,不同生育水平对应的不同乡城流迁方案下,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始终高于城镇,但二者的差距呈先扩大再缩小的趋势。以低生育水平中方案为例(见图2),2010年农村仅高于城镇2.26个百分点,2036年这一差距达到最大值(约11个百分点)后开始逐渐缩小,2045年高于城镇约8个百分点,2050年比城镇高5.9个百分点,可见,按现有发展趋势城乡人口老龄化倒置的现象不会一直持续。

图3不同流迁方案下的农村老年人口规模

(4)提升乡城人口转移规模,将会明显减少未来农村老年人口的规模,并会加大未来城镇老年人口的规模。

如图3所示,农村老年人口规模呈倒“U”型变化,但将在2026年出现小幅回落,这也印证了1961年开始的自然灾害对农村人口的影响相比城镇更加明显。在高流迁方案下农村老年人口规模于2038年达到顶峰,为1.36亿,而中、低方案下推迟一年达到顶峰,分别为1.41亿和1.47亿。之后农村老年人口总量开始逐渐减少,2050年高、中、低三种流迁方案对应的农村老年人口规模分别为1.06亿、1.17亿和1.27亿,老年人口规模高方案比低方案少2109万。说明乡―城人口流迁规模的扩大将会明显减少未来农村老年人口的规模。

预测结果显示,高、中、低三种流迁方案下,城镇老年人口规模呈线性增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42%、4.31%和4.21%,尤其是2030年之后乡城人口流迁规模对城镇老年人口规模影响越发显著。如图4所示,城镇老年人口规模由2010年的5225万分别增加到2040年的2.41亿、2.34亿、2.28亿,2050年继续增加至2.95亿、2.83亿、2.72亿。对比不同流迁方案下的老年人口规模发现,2030年高流迁方案比低流迁方案高619万,2040年差距增至1297万,而2050年这一差距高达2297万,说明乡―城人口流迁越快,未来城镇老年人口规模增长越快。

图4不同流迁方案下的城镇老年人口规模

图5不同流迁方案下的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变化

(5)提高乡城人口转移的规模,将增大未来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但对城镇老龄化程度起到持续的减缓作用。

未来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增长,呈现先升后降的发展趋势,且城乡人口流迁规模作用明显(见图5)。2010~2018年,流迁方案对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影响较小,三条曲线基本重合,2020年开始出现明显差异且差距慢慢拉大。高流迁方案下农村老年人口以3.57%的速度持续增长,并持续保持高位不下降;与此不同,中、低方案分别于2043年和2041年达到峰值,分别为32.94%和29.91%。2050年三种方案对应的比重分别是40.50%、32.25%和28.56%,意味着三个农村人口中就至少有一位老年人。在高、中、低三种流迁方案下,农村老年人口比重由2010年的10.06%增到20%分别用了14年、16年和17年,对应的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3.57%、2.97%和2.66%,表明流迁规模越大,农村老龄化速度越快。

未来城镇老年人口比重变化与老年人口规模趋势相似,受流迁规模影响,不同时期增速稍有不同,大体上经历慢―快―慢的过程(见图6)。研究发现,生育水平对城镇老龄化程度影响微弱,因此,以低生育水平为例,高、中流迁方案下城镇老年人口比重比低流迁方案晚1年,均于2018年超过10%,之后从10%增加到15%则分别用了12年、11年和12年,从15%到超过20%所用的时间为8年、8年和7年,从20%发展为25%的时间依次为12年、10年和9年,对应的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98%、3.11%和3.20%,2050年城镇老年人口比重分别为25.09%、26.34%和27.33%。这说明,流迁规模越大,城镇老年人口比重越低,老龄化发展速度越慢,即乡城人口流迁对城镇老龄化程度有持续的减缓作用。

图6低生育水平不同流迁方案下的城镇老年人口比重

(6)未来乡城人口流迁规模越大,对城镇老年抚养负担的缓解作用越明显,但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将显著增加农村老年抚养负担。

预测结果显示,未来我国城镇老年抚养比将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见图7)。低生育方案下,2040年之前城镇老年抚养比增加较快,高、中、低流迁方案的平均增速分别为4.14%、4.31%和4.46%。2025年之后,城镇老年抚养比放缓,平均增速分别为2.08%、2.24%和2.31%,2050年分别为41.34%、44.08%和46.33%。流迁最快和最慢方案下城镇老年人口抚养比之差由2025年的0.86个百分点扩大到2050年的4.99个百分点,说明大规模的乡城流迁可以减轻城镇老年抚养负担。

未来农村老年抚养比变化特征与城镇有很大的区别,中、低流迁方案下呈先快速上升再缓慢下降之势(见图8),而高流迁方案则持续走高。2040年之前高、中、低流迁方案下农村老年抚养比以5.99%、5.16%和4.64%的速度快速上升,到2040年时分别为80.98%、63.94%和55.04%。2040年之后,中、低流迁方案的农村老年抚养比开始逐年下降;而高流迁方案作用下快速增长的农村老年抚养比却依然呈现上升的趋势,但速度有所放缓。到2050年老年抚养比分别为92.42%、62.5%和52.13%,高流迁比低流迁高40个百分点。充分表明流迁规模越大,农村老年抚养负担越高。

四、政策启示与政策建议

1.政策启示

图7低生育水平不同流迁方案下的

城镇老年抚养比趋势

图8低生育水平不同流迁方案下的

农村老年抚养比趋势

对前面的基本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如下政策启示。

首先,城镇化水平的加速,将对未来城乡人口老龄化水平及老年人口规模产生显著影响。相对而言,对农村的影响更明显。

其次,在人口城镇化转移过程中,如果不改变目前的年轻人个人迁移为主而非家庭迁移的模式,将会导致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给农村养老带来压力和挑战。

最后,虽然城乡人口转移规模加大会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未来城镇老龄化水平,但却会加大未来我国城镇地区的老年人口规模,使其呈现一个加快上升的趋势。解决这些规模庞大的城镇老年人的生活、就业、医疗等问题的压力将主要集中于城镇。

2.相关的政策建议

由于城乡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影响深远而广泛的长期性历史渐进过程,尤其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面临的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稳步推进。因此,我们必须在人口老龄化高峰来临之前制定应对策略,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不至于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绊脚石。

首先,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形成省、市、县、乡、村的五级社会保障网络,是解决我国城乡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根本保障。从具体职能与分工来看,省级政府部门根据本地区的城乡发展情况,负责决策并制定适合本地城镇与农村的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使得市、县级部门执行政策和行使监督职能时有法可依。如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与转移接续问题。市级和县级相关职能部门分别负责城镇和农村的社会保障政策的执行和监督职能,乡、村则是最基层的承担单位,负责农村养老机构的兴办等具体事宜。资金来源上采取公共投入与吸引民间投入相结合的方式兴办养老机构,在此基础上推动社区、家庭、个人养老的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公共养老投入要随老龄人口变动而发生变动,实行更加灵活的动态管理。考虑到未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发展趋势,现有的以县为单位的养老资金模式层次过低,将不能适应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因此建议提高养老运行层次,至少变县级统筹为省级统筹,逐渐转变为全国统筹。

其次,面对城镇和农村老龄化的不同特征和变动趋势,应分清各自的主次矛盾,选择最适合的方案。基于城镇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及执行情况,考虑到受未来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影响,未来城镇老年人口规模不断增长并超过农村的趋势成为必然,因此,社区养老社会化是城镇工作的重点,尽快做好社区老年照料服务体系的建设。国家要加强老年服务业的政策扶持和公共投入,加强疾病医护、生活服务、精神慰藉、文化体育、老年参与社会等硬件和软件的建设。硬件建设要按照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梯度发展。软件方面要完善服务体系,增加服务项目,抓好管理队伍、志愿者服务队伍,鼓励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或患病老人服务,以创造居家养老的新环境。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渠道着手:一是建立以政府主导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重点服务“三无”、“五保”、贫困、失能、智障等老人,发展社区日托和全托型养老服务机构;二是建立以NGO 为主的非营利养老机构,政府通过土地划拨、税费减免、贷款贴息等优惠,鼓励社会力量建立民办公助、公建民营、民办民营等不同性质的养老服务机构;三是建立以市场为主的产业化养老机构,满足老年人个性化需求。

再次,根据中国农村发展的实际,本文认为在社会养老保险初步建立时,农村仍应建立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一方面,发展农村经济,使农村有较强的经济承受力,是解决农村老年人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问题的根本基石。长期以来,我国施行的经济政策都是以优先发展城镇和工业为主导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加之历史遗留下来的资源禀赋的差异,使得农村经济发展一直落后于城镇,而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流迁到城镇,为城镇提供“养老金红利”。因此,城镇也应坚持“先发展带动后发展”的思想,鼓励城镇的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与农村结成帮扶小组,为农村提供资金、技术等的支持,采取“公司+农户”、“农业生产大户+农户”、“公司+村民小组+农户”等多种合作经济,促进农村发展经济,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以提高农村家庭养老和抗风险能力。

另一方面,应增强农村家庭养老能力,鼓励城乡人口流动家庭化转移。农村整体经济的发展不能保证满足养老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加之城镇化进程背景下,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迁到城镇的现实,家庭流动成为增强家庭养老能力的有效途径。农村青年劳动力之所以选择流迁到城镇,肯定是其在城镇获得的收入和实现的效用优于农村,先让这部分群体能永久性留在城镇是第一步,这需要户籍制度的改革,使得他们和城市居民一样,获得平等就业的权利、子女受教育的权利、享受社会公共服务等权利。第二步就是将留守在农村的老人随迁,即实现家庭化转移,进而充分利用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资源,以发挥城镇资源规模效益。这需要完善承包地流转制度以及宅基地流转、退出机制,使农民充分行使土地财产权,让农民有足够的财产性收入,如此才能使得农村通过土地转让换来的收入在城镇安家置业。从而缓解农村养老压力,促进城乡人口流动家庭化转移。退一步讲,只要农村家庭的养老能力提高了,即使农村留守老人不选择随迁也可以通过流迁城镇的家庭成员参与非农村经济活动而获得土地收成之外的收入转移给老年人,以使他们可以在农村购买养老服务。

最后,强化家庭养老的作用与功能,并不只是简单地将国家或社会原来承担的养老责任转移给家庭,而是扩展或延续家庭的功能,在政府、市场、社区等与家庭合作的框架下,统筹这些不同社会系统的作用。应增加农村养老机构建设,改善农村医疗服务水平,从而缩小城乡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上的差距。

参考文献:

[1] 童玉芬,武玉.中国城镇化进程带来的人口变动及特点[M]//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2学术前沿论丛.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02-216.

[2] 卓贤.如何认识中国城镇化的真实水平(下)[N]. 中国经济时报,2013-05-28(5).

[3] 刘爽.中国的城镇化与区域人口老龄化[J]. 西北人口,1998,(3).

[4] 王爱华.新时期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困境与出路――基于城镇化视角的再审视[J].经济问题探索,2012,(12).

[5] 江璇.论城市化中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J].特区经济,2010,(10).

[6] 王泽强.乡―城人口迁移与农村老龄化研究综述[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2,(1).

[7] 刘国斌,王卓识.城镇化进程中吉林省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J].人口学刊,2013,(5).

[8] 翟振武. 中国城市化与城市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与对策[J].中国人口科学,1996,(5).

[9] 蔡茜,向华丽. 我国农村老龄化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

[10] 王立剑, 刘佳. 统筹城乡的人口预测模型构建与应用――以陕西省城乡人口分年龄预测为例[J]. 西北人口,2009,(3).

[11] 赵东泉,黄汉明,龙文. 人口发展模型预测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J].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9).

[12] 杜鹏,翟振武,陈卫. 中国人口老龄化百年发展趋势[J].人口研究,2005,(11).

[13] 杜鹏,王武林.论人口老龄化程度城乡差异的转变[J].人口研究,2010,(2).

[14] 李本公.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百年预测 [M]. 北京:华龄出版社,2006.

[15] 同[12].

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篇4

Urban and Rural Population Aging Trend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of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China

TONG Yufen1,LI Yumei1,2, LIU Chuanqi1

(1.School of Labor Economics, 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Beijing 100070,China; 2.School of Management, Guizhou Minzu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China)

Abstract:The research observes trends in urban and rural population aging using census and statistics and predict the future using multiregional population forecasting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aging issue indicated an increasing trend in both areas. Specifically, migration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areas makes great contributions to boost aging in the local region. In terms of aging, the more active ruralurban migration is, the faster the future population of the elder in urban grows. Correspondingly, the population of the elder in rural drops dramatically. And after 2022 the population of the elder in urban will more than it in rural. The greater scale of ruralurban migration is, the less proportion of the elderly population and the dependency ratio in the urban region is, and the situation appears opposite in the rural. In future, the proportion of the elderly population in the rural area will always be higher than that in urban area, and the gap showed a narrow trend rather than expanding. Then we will face greater pension burden and economic pressures in urban, and the challenges of home care and longterm care will be serious in rural. Based on this policy implications, the article put forward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Keywords:urbanization; ruralurban migration; aging; trends

一、 前言

目前,中国城镇化正处于“S”型增长的中期快速发展阶段。2012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52.6%,城镇人口每年以大约3‰~4‰的速度递增,远远超过同期1‰的总人口年增长速度[1]。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主要通过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变实现,即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村人口向城镇转变所作贡献约占90.7%,而城镇人口自然增长在其中的作用只占9.3% [2]。同时,有大量研究成果可以证明,目前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转变主要以农村劳动年龄人口流迁为主。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也显示,在我国城镇地区的常住流动人口中,15~44岁人口约占流动人口总量的78.6%。预计随着未来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年龄人口流迁进入城镇的速度还会加快。这种城乡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趋势也必然会直接影响到城乡人口结构及其城乡老龄化进程。基于这一认识,本文采用多区域人口预测模型,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对我国未来城镇化发展背景下的城乡老龄化变动趋势进行多方案模拟。通过定量考察人口流迁对城乡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必要数据基础,也通过对预测结果的讨论最后得出具有政策含义的结论。

目前关于城镇化进程的城乡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及其后果,虽然已经引起较大关注,但主要集中于乡―城人口迁移对农村、城镇或区域的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及后果的定性研究[3~5],如乡―城迁移下的年龄特征和生育率变动对农村老龄化的影响[6]、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问题[7],以及从历史的角度描述城市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及特点[8];或者是只针对全国、农村或某一特定城市人口老龄化发展的趋势预测等[9~12],目前只有个别学者将中国与其他国家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城乡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13~14],但结论差异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有学者在2005年曾对中国百年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到2053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数将会达到峰值,约为4.3亿,此后开始缓慢减少,但到2100年时仍将有3.5亿以上的老年人口;2010年以后我国将进入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时期,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在2010~2032年间每两年就增长一个百分点,2050年时

将达到31%,2100年继续提高到34%[15]。而2006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百年预测报告》中显示,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2040年左右人口老龄化重心将转入城市,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现象将会消失[16]。蔡茜采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运用年龄移算法对我国农村老龄化的趋势预测结果显示,我国农村老龄人口呈现线性递增,2050年其比重将达到36.51%[17]。

本文借助于人口宏观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PADIS)软件,对我国分城乡的人口老龄化趋势进行了多方案模拟,重点考察了不同乡―城人口流迁水平下我国城乡人口老龄化变动的特点,从而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二、方法及数据来源

1.采用方法、原理及软件

根据本文研究的目的,为满足多区域分要素预测,建立中国分城乡、分年龄性别的人口预测模型的需要,本文对相关数据做出如下假设:

①依据人口平衡方程,假设期末人口数=期初人口数+本期出生数-本期死亡数+净流迁数,由此得出计算期内城乡人口总量。

②采用基期年龄结构,结合生命表、分年龄生育水平和流迁模式的讨论,得到预测期内分城乡、分年龄人口以及人口出生和死亡状况的相应数据。

在上述基础上再按城乡分年龄、性别的人口流迁作为表征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参数,代入预测模型以获得相应的结论。

本文利用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制的国际人口预测通用软件“人口宏观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PADIS)进行预测。该软件引入了多区域人口情景模型预测,相较以往的人口软件提高了预测因素的多元化和模型精确度。

2.数据来源

目前,在还没有一套完全准确的数据可以被作为标准数据的现实情况下,相对于教育数据或户籍统计数据而言,人口普查数据虽然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统计误差,但仍是学者们用于人口问题研究的最重要的基础数据。本文所用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历次人口普查资料和中国人口统计年鉴资料,以确保数据的权威性和精确性。本文以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数据,但考虑到“六普”数据存在低年龄组的漏报问题,参考崔红艳等的“六普”数据评估方法,根据历年出生人数回推,调增了1107万0~9岁人口,其中男性599.95万,女性507.05万[18]。按1岁组预测截至2050年的人口发展状况。由于预测期较长,将近40年之久,本文选取了2020年、2030 年和2040年三个节点年份对参数进行了调整。

三、未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人口老龄化预测及主要发现

1.预测方案设置

(1)生育参数的设定。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总和生育率为1.18,远低于更替水平,学者一般认为这一水平偏低。根据以往研究经验,考虑目前国家对“单独”生育政策的放开,预计未来生育水平将会提高,我们选择两种生育水平作为重要模型参数。其中低方案假定从当前的城镇1.4,农村1.86,2030年以后提高到城镇1.8,农村2.1,并保持该水平到2050年。高方案假定总和生育率从当前的城镇1.4,农村1.86,到2030年城镇和农村同时恢复到2.1,之后一直保持不变。同时假定生育模式从2010年到预测末年不发生变化,详见表1。

(2)死亡和预期寿命参数的设定。

死亡参数的设定,关键是要得到未来各年龄的死亡率或存活率。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编制简略生命表的结果,考虑到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城乡差异因素,本文主要参照联合国平均预期寿命经验步长的变化趋势确定城乡人口预期寿命的增加值。假定未来的死亡概率以2010年为基准,保持不变。对于未来男女两性的分年龄死亡模式,选择联合国模型生命表的一般模式。方案设计如表2所示。

(3)出生性别比的设定。

受生育政策影响,我国出生性别比持续偏高,鉴于国家人口政策是一个逐步调整的过程,出生性别比将逐渐恢复正常。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准,出生性别比为城镇116,农村119,到2030年城镇和农村出生性别比会逐渐下降并恢复至正常水平,即106,保持到2050年不变(见表3)。

(4)乡城人口流迁方案的设定。

本文的乡城流迁是指每年从农村转到城镇的净迁移人口,由于缺乏每年由农村向城镇转移人口的直接数据来源,我们根据公式“城镇期末人口数=期初人口数+(本期出生数-本期死亡数)+净流迁数+因为行政区划调整增加的城镇人口数”,从而,“城乡净流迁人口=(期末人口-期初人口)-(本期出生数-本期死亡数)-行政区区划增加的城镇人口”,对过去10年的城乡净流迁人口进行一定的推算发现,2000~2010年间我国城乡流迁人口增加规模每年大约在1200万左右。根据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经验,当城镇化率达到一定水平时,城镇化趋势将会趋缓。按照我国目前城镇化进程的速度,假设在2030年左右我国城镇化达到发达国家城镇化的经

验值,之后城镇化速度将会大幅度下降,这时城乡之间的流迁人口也会大大减缓。因此,设置高、中、低三种乡城人口流迁方案(如表4)。此外,城乡人口流迁模式采用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的户口登记在县外的分年龄、分性别人口数据作为流迁模式数据,并假定保持不变。且本预测未考虑国际人口流迁,即假定全国总体上为封闭人口。

2.基本结论与发现

不同生育水平和流迁方案下我国城乡人口老龄化的预测结果如表5所示。

(1)不同流迁方案对应的城镇化水平。

根据上述设定的方案进行推算,可得不同流动迁移方案下对应的未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变动趋势(见表6)。在相同生育水平下,流迁规模的大小对我国城镇化水平影响非常显著。以低生育水平为例,2030年高流迁方案的城镇化水平高于低流迁方案6.4个百分点,2050年这一差距扩大为12.7个百分点。以中流迁方案为例,2030年高生育水平的城镇化率高出低生育水平0.38个百分点,2050年这一差距变为0.96个百分点。

图1中流迁方案下城乡老年人口规模变化趋势

(2)未来城镇老年人口规模将很快超过农村

且二者差距迅速加大。

数据模拟结果显示,高、中、低三种流迁方案下未来城镇和农村老年人口规模的总体变动趋势一致(见图1)。城乡对比发现,2010年农村老年人口规模约是城镇的1.3倍,但随着乡―城人口流迁的加快,我国城镇老年人口规模增速快于农村,于2020年超过农村老年人口规模,且二者差距不断扩大,2030年高、中、低流迁方案下城镇老年人口规模分别是农村的1.37倍、1.31倍和1.25倍,2040年进一步扩大到1.79倍、1.67倍和1.60倍,2050年城镇老年人口规模将是农村的2.79倍、2.42倍和2.14倍。

图2中流迁方案下的城镇和农村老年人口比重

(3)未来农村老年人口比重虽然始终高于城镇,但二者之间的差距将经历先扩大再缩小的趋势。

预测结果显示,不同生育水平对应的不同乡城流迁方案下,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始终高于城镇,但二者的差距呈先扩大再缩小的趋势。以低生育水平中方案为例(见图2),2010年农村仅高于城镇2.26个百分点,2036年这一差距达到最大值(约11个百分点)后开始逐渐缩小,2045年高于城镇约8个百分点,2050年比城镇高5.9个百分点,可见,按现有发展趋势城乡人口老龄化倒置的现象不会一直持续。

图3不同流迁方案下的农村老年人口规模

(4)提升乡城人口转移规模,将会明显减少未来农村老年人口的规模,并会加大未来城镇老年人口的规模。

如图3所示,农村老年人口规模呈倒“U”型变化,但将在2026年出现小幅回落,这也印证了1961年开始的自然灾害对农村人口的影响相比城镇更加明显。在高流迁方案下农村老年人口规模于2038年达到顶峰,为1.36亿,而中、低方案下推迟一年达到顶峰,分别为1.41亿和1.47亿。之后农村老年人口总量开始逐渐减少,2050年高、中、低三种流迁方案对应的农村老年人口规模分别为1.06亿、1.17亿和1.27亿,老年人口规模高方案比低方案少2109万。说明乡―城人口流迁规模的扩大将会明显减少未来农村老年人口的规模。

预测结果显示,高、中、低三种流迁方案下,城镇老年人口规模呈线性增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42%、4.31%和4.21%,尤其是2030年之后乡城人口流迁规模对城镇老年人口规模影响越发显著。如图4所示,城镇老年人口规模由2010年的5225万分别增加到2040年的2.41亿、2.34亿、2.28亿,2050年继续增加至2.95亿、2.83亿、2.72亿。对比不同流迁方案下的老年人口规模发现,2030年高流迁方案比低流迁方案高619万,2040年差距增至1297万,而2050年这一差距高达2297万,说明乡―城人口流迁越快,未来城镇老年人口规模增长越快。

图4不同流迁方案下的城镇老年人口规模

图5不同流迁方案下的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变化

(5)提高乡城人口转移的规模,将增大未来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但对城镇老龄化程度起到持续的减缓作用。

未来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增长,呈现先升后降的发展趋势,且城乡人口流迁规模作用明显(见图5)。2010~2018年,流迁方案对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影响较小,三条曲线基本重合,2020年开始出现明显差异且差距慢慢拉大。高流迁方案下农村老年人口以3.57%的速度持续增长,并持续保持高位不下降;与此不同,中、低方案分别于2043年和2041年达到峰值,分别为32.94%和29.91%。2050年三种方案对应的比重分别是40.50%、32.25%和28.56%,意味着三个农村人口中就至少有一位老年人。在高、中、低三种流迁方案下,农村老年人口比重由2010年的10.06%增到20%分别用了14年、16年和17年,对应的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3.57%、2.97%和2.66%,表明流迁规模越大,农村老龄化速度越快。

未来城镇老年人口比重变化与老年人口规模趋势相似,受流迁规模影响,不同时期增速稍有不同,大体上经历慢―快―慢的过程(见图6)。研究发现,生育水平对城镇老龄化程度影响微弱,因此,以低生育水平为例,高、中流迁方案下城镇老年人口比重比低流迁方案晚1年,均于2018年超过10%,之后从10%增加到15%则分别用了12年、11年和12年,从15%到超过20%所用的时间为8年、8年和7年,从20%发展为25%的时间依次为12年、10年和9年,对应的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98%、3.11%和3.20%,2050年城镇老年人口比重分别为25.09%、26.34%和27.33%。这说明,流迁规模越大,城镇老年人口比重越低,老龄化发展速度越慢,即乡城人口流迁对城镇老龄化程度有持续的减缓作用。

图6低生育水平不同流迁方案下的城镇老年人口比重

(6)未来乡城人口流迁规模越大,对城镇老年抚养负担的缓解作用越明显,但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将显著增加农村老年抚养负担。

预测结果显示,未来我国城镇老年抚养比将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见图7)。低生育方案下,2040年之前城镇老年抚养比增加较快,高、中、低流迁方案的平均增速分别为4.14%、4.31%和4.46%。2025年之后,城镇老年抚养比放缓,平均增速分别为2.08%、2.24%和2.31%,2050年分别为41.34%、44.08%和46.33%。流迁最快和最慢方案下城镇老年人口抚养比之差由2025年的0.86个百分点扩大到2050年的4.99个百分点,说明大规模的乡城流迁可以减轻城镇老年抚养负担。

未来农村老年抚养比变化特征与城镇有很大的区别,中、低流迁方案下呈先快速上升再缓慢下降之势(见图8),而高流迁方案则持续走高。2040年之前高、中、低流迁方案下农村老年抚养比以5.99%、5.16%和4.64%的速度快速上升,到2040年时分别为80.98%、63.94%和55.04%。2040年之后,中、低流迁方案的农村老年抚养比开始逐年下降;而高流迁方案作用下快速增长的农村老年抚养比却依然呈现上升的趋势,但速度有所放缓。到2050年老年抚养比分别为92.42%、62.5%和52.13%,高流迁比低流迁高40个百分点。充分表明流迁规模越大,农村老年抚养负担越高。

四、政策启示与政策建议

1.政策启示

图7低生育水平不同流迁方案下的

城镇老年抚养比趋势

图8低生育水平不同流迁方案下的

农村老年抚养比趋势

对前面的基本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如下政策启示。

首先,城镇化水平的加速,将对未来城乡人口老龄化水平及老年人口规模产生显著影响。相对而言,对农村的影响更明显。

其次,在人口城镇化转移过程中,如果不改变目前的年轻人个人迁移为主而非家庭迁移的模式,将会导致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给农村养老带来压力和挑战。

最后,虽然城乡人口转移规模加大会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未来城镇老龄化水平,但却会加大未来我国城镇地区的老年人口规模,使其呈现一个加快上升的趋势。解决这些规模庞大的城镇老年人的生活、就业、医疗等问题的压力将主要集中于城镇。

2.相关的政策建议

由于城乡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影响深远而广泛的长期性历史渐进过程,尤其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面临的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稳步推进。因此,我们必须在人口老龄化高峰来临之前制定应对策略,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不至于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绊脚石。

首先,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形成省、市、县、乡、村的五级社会保障网络,是解决我国城乡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根本保障。从具体职能与分工来看,省级政府部门根据本地区的城乡发展情况,负责决策并制定适合本地城镇与农村的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使得市、县级部门执行政策和行使监督职能时有法可依。如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与转移接续问题。市级和县级相关职能部门分别负责城镇和农村的社会保障政策的执行和监督职能,乡、村则是最基层的承担单位,负责农村养老机构的兴办等具体事宜。资金来源上采取公共投入与吸引民间投入相结合的方式兴办养老机构,在此基础上推动社区、家庭、个人养老的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公共养老投入要随老龄人口变动而发生变动,实行更加灵活的动态管理。考虑到未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发展趋势,现有的以县为单位的养老资金模式层次过低,将不能适应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因此建议提高养老运行层次,至少变县级统筹为省级统筹,逐渐转变为全国统筹。

其次,面对城镇和农村老龄化的不同特征和变动趋势,应分清各自的主次矛盾,选择最适合的方案。基于城镇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及执行情况,考虑到受未来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影响,未来城镇老年人口规模不断增长并超过农村的趋势成为必然,因此,社区养老社会化是城镇工作的重点,尽快做好社区老年照料服务体系的建设。国家要加强老年服务业的政策扶持和公共投入,加强疾病医护、生活服务、精神慰藉、文化体育、老年参与社会等硬件和软件的建设。硬件建设要按照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梯度发展。软件方面要完善服务体系,增加服务项目,抓好管理队伍、志愿者服务队伍,鼓励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或患病老人服务,以创造居家养老的新环境。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渠道着手:一是建立以政府主导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重点服务“三无”、“五保”、贫困、失能、智障等老人,发展社区日托和全托型养老服务机构;二是建立以NGO 为主的非营利养老机构,政府通过土地划拨、税费减免、贷款贴息等优惠,鼓励社会力量建立民办公助、公建民营、民办民营等不同性质的养老服务机构;三是建立以市场为主的产业化养老机构,满足老年人个性化需求。

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篇5

如何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在国际上尚无统一的标准。究其原因,一是由于人口的平均寿命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不断提高;二是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地理位置、气候、风俗习惯、劳动就业制度等的不同,国家之间人口的平均寿命和就业者的退休年龄差异较大。但为了分析研究问题的方便,人们还是有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见表1),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和界限是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否大于7。

根据我国历次人口普查的资料,特别是第四次和第五次人口普查的资料,我们可以发现,从主要指标分析,2000年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见表2)。

以有关资料为基础,我们利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研制的中国人口预测软件CPPS,在给定不同参数的假设条件下,对今后45年我国人口,特别是老龄人口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

我们设计了高、中、低三种预测方案。三种方案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妇女总和生育率上,以体现不同的人口生育政策。高方案的总和生育率假设为由2000年的1.7降到2003年1.6,2004年和2005年均保持1.6,随着生育政策的逐步宽松,总和生育率由2006年逐步升高到2025年的2.1,然后一直保持到2050年。中方案的总和生育率假设为由2000年的1.7降到2003年1.6,2004年和2005年均保持1.6,随后生育政策慢慢放宽,由2006年开始逐步升高,一直到2050年达到2.1。低方案的总和生育率假设为由2000年的1.7降到2003年1.6,随后一直保持到2050年。至于三种方案死亡率的假设,我们用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来反映。根据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和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得出的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变动情况(10年提高2.85岁),我们将人口平均寿命设置为:2001年,男性70.2岁,女性74.2岁;2025年,男性77.5岁,女性81.0岁;2050年,男性79.2岁,女性84.7岁。城镇化规模,2004年以前按实际统计数(大约年均2160万左右),此后按每年按2500万左右。根据上述假设我们预测得到的人口及人口老龄化发展变化情况(见表3)。

按照预测方案中的“中方案”(如无特别说明,下同)中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如下一些特点。

一是来得快,规模大。中国老龄人口(65岁以上的人口,下同)的比重由7 上升到14将需要 25年。而法国、瑞典、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走完这一历程所花的时间大约在45-120年间。2000 年中国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为 8838万,占世界老龄人口的21.4,是世界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到2025年和2050年这一地位仍不会改变。

二是老龄抚养比提高速度先慢后快,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人口视窗”期。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国策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按人口年龄结构推算,本世纪前几十年新增劳动力年龄人口的相对比重会下降。但另一方面,由于上世纪50~70年代出现的“婴儿潮”等原因,这一时期处于劳动力年龄人口的比重仍较大,我国老龄抚养比的变化会比较平稳。在2025年会达到20.9,超过15.9的世界平均水平。此后我国老龄抚养比将会快速升高,到2050年将达到44.8。即使如此,我国劳动力年龄人口的总数在今后的50年中仍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之一(2030年左右,印度的劳动力将超过我国,到2050年将比我国多1.5亿左右)。在这50年间我国劳动力年龄人口的总数相当于整个发达国家劳动力年龄人口总和。这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人口视窗”期,即,在进入老龄社会之前,出现的一个人口负担率较低的黄金时期:由于生育率水平迅速下降等因素,在这几十年内劳动力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在一个高水平上,人口负担较轻,为发展经济、改革社会政策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遇期。但经历过“人口视窗”之后的国家往往也将成为人口负担较重的国家。

三是经济发展水平低,“未富先老”。与世界其他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相比,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经济发展水平是最低的,且与其他国家的差距极大。2000年我国的人均GDP按当年价仅为950美元左右,换算成1990年的美元仅为828美元。而一些发达国家在1900年左右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均已超过了2500美元(1990年的美元)。更何况随着人类的进步,老龄人口的保障成本变得越来越高。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从动态角度看,上述特点中相当一部分会继续强化。例如,到2025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将达到2亿以上,占总人口的比重会超过14。老龄人口比重年均提高0.28个百分点。老龄人抚养比将达到20.9,年均提高0.43个百分点。二者均大大高于1990-2000年的年均提高幅度。这对正处于转轨和完善之中的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二、 中国养老保险体制的现状与问题

世界各国的养老保险体制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是现收现付模式。其基本特征是社会保障成本的代际转移是以收定支,即由在职职工承担已退休职工的社会保障成本;支付给退休者的社会保障资金是直接来自该时点的在职劳动者负担的社会保障费用。这一模式要求有较小的人口压力、年轻的人口结构、较强的国家实力、完备的税收体系等。二是个人账户模式。这种模式强调雇员的个人缴费和个人账户的积累,退休者的社会保障权益来自本人在工作期间的积累,且所积累的资金通过投资基金进行运作。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具有累积性和增长性,资金供给比较稳定,在经济波动中表现出较强的抵抗能力。第三种是混合模式。该模式由上述两种模式混合而成。

从20世纪50~90年代,我国实行的养老保险体制是现收现付模式,对象主要是城镇职工。但由于人口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旧体制“收不抵支,难以平衡”的问题日益显露。为此,在20世纪90年代,国务院先后颁布了三个重要法律文件:《关于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1991年)、《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

通知》(1995年)和《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1997年)。基于上述三个重要的法律文件,形成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体制模式。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这一模式显现出一些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关键是社会统筹账户亏空较大,导致个人账户空转,无法形成必要的积累。2001年7月,国家从辽宁开始,在东北三省进行了完善城镇社会保障的试点,并责成社会劳动保障部组织有关部委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2005年12月3日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对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运行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体制模式进行了完善,从而,形成了我国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体制。其大致轮廓如下: 从养老保险的覆盖面来说,仍主要集中在城镇,农村劳动者的参保率还很低。2005年末,全国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人数为5442万人,仅占农村就业者的11.2。由于上述事实,以及农村仍主要依靠传统的家庭式养老保险的现状,在本文以下的讨论中,除非特别说明,一般指城镇养老保险体制。

按照有关法律,城镇的养老保险体制应该覆盖所有在城镇工作的劳动者,包括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但实际上,城镇养老保险的覆盖率还较低。2005年末,全国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为17487万人,仅占城镇就业者的64.0。

从养老保险资金的来源和支付看,不同身份和不同地域的就业者差别极大。

——对于公务员以及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就业人员,个人不需要缴纳养老保险金,这部分人的基本养老保险金主要来自国家财政预算,基本养老保险金的水平大约为在职最后一年基本工资的85左右。

——对于其他事业单位,特别是已经改制为企业的事业单位,其职工按照企业职工缴纳和享受基本养老保险金。

——对于企业职工而言,其基本养老金由两个部分构成:社会统筹账户基金(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其缴费和使用也均由两个部分构成。从缴费看,一是所在企业(或单位)需上缴职工工资总额的20(目前的幅度在18~25不等),进入社会统筹基金账户(简称社会统筹账户),作为基础养老金。二是个人上缴本人工资的8,进入个人养老金账户。而基本养老保险金的支出条件和方式是,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男60岁、女干部55岁、女职工50岁)且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其中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为职工退休时所在地区(一般以地级市范围为准)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个人账户基金用完后,由社会统筹基金支付。

——对于城镇个体工商户业主及在城镇个体工商户从业者和灵活就业人员而言,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缴费比例为20,其中8记入个人账户,退休后按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

除了上述规定本身对不同劳动者的差异之外,为了照顾到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这一事实,国家有关养老保险体制的政策法规在一些具体操作方面也给了省、市、自治区一定的自,而各地根据自身情况所制定的一些地方法规则使全国养老保险体制的统一性和完整性进一步遭到破坏。

从统筹层次看,有以省为统筹层次的,也有以地级市为统筹层次的。从统筹水平看,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程度和工资水平不同,统筹的水平也相差甚大。从对外来劳动力的处理看,各地政策更是五花八门。突出表现在对外来工的歧视上。

总之,目前我国正在实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已由单一的社会统筹制度转向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基金管理方式也由现收现付制转向部分积累制。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上采用传统型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的筹集模式,即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社会互济;在基本养老金的计发上采用结构式的计发办法,强调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激励因素和劳动贡献差别。该制度既吸收了传统型的养老保险制度的优点,又借鉴了个人账户模式的长处;既体现了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保险的社会互济、分散风险、保障性强的特点,又强调了职工的自我保障意识和激励机制。从基本内核看,这一制度基本适合我国国情,但由于各种原因,它尚在建立过程之中,且制度本身还存在一些较大的具体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意味着让在职的一代人既要继续承担供养上一代老人的义务,又要为自己将来的养老进行部分积累,即个人账户积累,这种双重负担对企业和个人均形成很大的压力。集中体现在我国目前个人账户的缺口较大。根据历年有关统计资料,以1998年到2004年的职工工资总额106446亿元为基数,按照8的个人账户积累水平,以及城镇就业者64.0的参保率和城镇灵活就业人员、个体工商户业主及在城镇个体工商户从业者的有关比例匡算,到2005年末,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个人账户的积累应为6100亿元左右。但2005年末,全国基本养老保险金(包括社会统筹基金)的累积余额仅为4041亿元,个人账户缺口2000亿元以上。这还是由于1998年后,各级财政不断拿出大量资金进行补贴的结果。2002年到2005年,各级政府财政用于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支出达到2203亿元。这一方面增加了今后养老保险金的支付风险,另一方面使就业者跨统筹区域进行流动时,会引起调入调出地区养老保险经办机构之间的冲突,阻碍其正常流动。

以上只是静态地分析了养老保险体制的转轨成本,而未来20~5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的事实,对于支付已陷入窘状的现行养老保险体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老龄人抚养比的快速提高使养老基金的支出增加,收缴减少,将加重入不敷出的矛盾。根据第一部分的预测,到2025年我国老龄人抚养比将由目前的10左右,提高到20.9,到2050年将提高到44.8。每个劳动者所负担的社会统筹养老基金将会分别翻一番和翻两番。按照目前的征缴水平,届时就至少需要拿出相当于职工工资总额40和80的财富来抚养老人!

三、 改进我国养老保险体制应对

老龄化的几点建议

面对我国现行养老保险体制起步晚、资金缺口大、管理不规范与老龄化来得快、势头猛、养老保险需求迅速扩大并存;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低、就业压力大与养老保险压力大并存等诸多矛盾,我们需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来看待我国养老保险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一是要认识到建立符合国情、可尽快正常运转的养老保险体制已刻不容缓,越拖越被动。二是把建立符合国情、可尽快正常运转的养老保险体制当成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千秋大计来抓。通过立法使之规范化。三是要坚定走出困境的信心。在正视我们面临困难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国民经济经过半个多世纪,特别是最近27年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实力,特别是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国

有资产;我国养老保险的覆盖面低,扩大保险面,增加保费上缴的空间较大;劳动力和老龄人的赡养成本均比较低;我国尚处在人口老龄化的初期,仍有20~30年,甚至更长一段时期的“人口视窗”黄金时期以资利用;经过近年来的实践,我们已摸索出一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险经验。因此,只要我们能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探索和创新,结合中国的实际,扬长避短,很好地设计和改进我们的养老保险体制,我们是能够顶住老龄化的冲击,比较平稳和谐地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使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地向前发展。具体的政策建议是: (一)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科学发展,在人口老龄化高峰期到来前,尽可能地多积累一些财富。

1.充分利用即将成为稀缺资源的劳动力,鼓励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继续参加劳动,为社会创造财富。一是要逐步提高就业者的退休年龄。第一步,尽快将所谓的女职工(50岁)和女干部(55岁)的法定退休年龄统一为55岁。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企业(包括国有企业)的雇员再分成职工和干部编制是没有意义的。第二步,花3年时间将男女就业者的退休年龄统一在60岁。第三步,每两年将退休年龄延长1岁,直到65岁为止。与此同时,要采取经济措施防止劳动者大量提前退休,明确规定提前退休者要减发养老金。上述措施对于缓解养老保险费的支付困难可收到一举双得的作用。一方面,它可以增加就业者上缴养老保险费的年限。另一方面,它可减少养老保险费的支出。据测算,按目前的收支水平,退休年龄延长1年,全国社会统筹基金即可多征收55亿元,减少支付160亿元。而且,这一做法也符合人类生活条件改善、预期寿命延长、具有劳动能力的时间延长的客观事实,已为许多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国家采用。

2.要通过技术进步、经济结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等多种途径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老龄人口抚养比过高、劳动力负担过重的压力。

(二)与劳动力非农业化进程相适应,逐步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

从道理上说,社会养老保险的对象应该是全体公民(包括农民)。但就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险体制的收支状况和我国财政的支付能力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很难实现这一目标。实际上,美国等发达国家也仍有6~7的公民没有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加上我国农民拥有土地(使用权),长期以来已形成了特有的养老方式。因此,对非城镇人口的养老问题,宜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处理的方式加以解决。对已经或将要进入老龄阶段的“老人”(如45岁以上者),不再参加养老保险。其养老问题仍主要依靠本人和家庭的抚养。政府则应从基本医药条件和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补贴。对于45岁以下,到城里工作的农民工,以及脱离农业,进入非农产业工作的人,均应逐步纳入养老保险的范畴。这样既可通过扩大缴费基数,缓解养老保险近期支付矛盾,也可以使今后全社会有更多的老人享受养老保险,为实现覆盖全社会的养老保险目标创造条件。

(三)逐步建立多层次的综合性养老保险体制。

1.社会统筹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养老保险是为了满足社会最基本养老保险需求。应做到“两高一低”,即社会统筹的覆盖率要尽量“高”,使大多数人能够享受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层次要尽量“高”。而由社会统筹支付的养老保险费水平要“低”,只要能维持老龄人的基本生活即可。这里所说的社会统筹的层次要尽量“高”是指社会统筹保险金的管理和发放要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统一,要在巩固以市为统筹单位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到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统筹单位,创造条件在5~10年内过渡到在全国范围内统筹。全国(或省级)范围内统筹的含义:一是资金在全国(或省级)范围内统一使用;二是各地的社会统筹保险费的发放标准,按工资替代率(由社会统筹支付的养老金相当于在职时薪金的比重)衡量,在全国(或省级)统一。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社会统筹的公平性。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我国地区之间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差异缓解养老保险金收支矛盾。三是可以有效地保证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四是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

此外,目前社会统筹法规规定的法定享受社会统筹养老金的缴费年限应进行修改,不能简单地定为15年,需对不同对象设立不同的缴费年限。将缴费年限定为15年的初衷是基于我国养老保险体制建立较晚,想照顾一下“老人”。但简单地将其推广到所有参保者则会引出麻烦,加重国家负担。一些城市已经出现个体、私营者自动缴费到15年就停止缴费的情况。根据大连市基本情况进行的初步测算,如果一个人仅缴费15年后,在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并且假设其70岁死亡,按现行的收支方法计算,他享受到的养老保险金是其缴纳养老保险费的4倍左右。为此,应以实际可参加劳动的年限作为法定的缴费年限。计算公式为:法定缴费年限=法定退休年龄减去 23(平均开始就业的年龄),放宽一些可以减去25。为了照顾“老人”,只要规定1970年以前出生的人继续实行老办法,即法定缴费年限仍为15年。1970年以后出生的人实行新办法,因为他们目前仍可工作25~30年。

2.个人养老保险账户。要按现行试点方案的规定,坚决做实个人账户,为个人补充养老保险积累资金。

3.采取经济手段鼓励企业或机构给雇员建立养老保险年金(国家对此可以减免所得税)。这部分养老保险是适应多样化社会需求,拉开退休后养老保险金差距的主要来源。它可以体现企业竞争力,促进劳动力流动。

4.鼓励私人自我储蓄养老。对于用于养老的私人储蓄(明确规定要在法定领取退休金以后才能支取,且每月支取的额度不能超过一定数额)可以减免利息税。

5.建立指数化的基本养老金正常提高机制,即基本养老金每年提高的幅度应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幅度一致,以防止基本养老金因通货膨胀而贬值。

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篇6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世界自然遗产;智慧景区

Key words: aging of population;world natural heritage;wisdom scenic spot

中图分类号:C92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2-0328-02

0 引言

无可否认,我国不仅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世界第一老年人人口大国。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按国际标准,我国不仅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人口呈不断增速加快的趋势,尤其是发达的沿海地区,人口老龄化现象更为严重。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如何养老是需要社会和家庭共同面对的问题。我们在承担养老这一责任的同时,也一定要尽力把他们养好:即不仅要满足他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康复护理和医疗保健,同时也要让他们的精神文化等生活更加丰富,老有所乐。

老年人口的增多,同时也说明老年人这一消费群体在增大。在如何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上的需要,旅游业有很大发展空间,尤其是我国的最顶级旅游资源——世界遗产。截止2013年7月我国共有45项世界自然、文化及自然文化双重遗产。相对而言自然遗产那绝美的风景、奇特的地貌、稀有的动植物对他们更是一种身心的放松、精神的享受。所以在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趋势下,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旅游发展应该是一机遇,也是一次挑战。愿对此进行探讨,促进我国养老问题的解决和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1 我国自然遗产地的旅游资源特点

截止2013年7月我国共有世界遗产45项,其中自然遗产10项,由于自然遗产中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和中国丹霞都属于联合捆绑申报,所以我国自然遗产的分布区远多于十处。其具体特点如下:①我国世界自然遗产多分布于湖南、贵州、重庆、四川、云南、新疆等西部地区。这些地区虽地处偏远,但自然景观的绝佳,对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旅游者来说都是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尤其是节假日期间,旅游者络绎不绝,甚至人满为患。造成景区环境压力过大。②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地所在地区大多人口稀少、交通不便,虽近年来为了旅游发展修建了道路甚至建起了机场,但航班、车次都较少。且由景区到车站、机场的短距离联系也不太方便。③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宣传力度不大,尤其科普性的宣传更少,虽游客慕名而来,却对遗产地的了解、认识肤浅,致使旅游者作为遗产地的宣传者、推广者的效果不太理想。④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地除了门票,他们很少去开发根据季节、人口年龄、职业等的特点,类型多样的个性化旅游项目,这导致很多自然遗产地的门票价格过高和对门票经济的过分依赖。⑤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很难保他们都能做到对游客无微不至的贴心服务。让游客有宾至如归的感受,导致游客对当地服务人员信任度的降低。⑥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地景区内虽基础设施不断建设但仍不完善,特别对老、弱、残疾等游客,很难实现无障碍旅游,而智慧景区的建设对各遗产地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和艰巨的任务。

2 我国自然遗产地对老年人的市场开拓机遇

2.1 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是我国的国情 实际上,早在2001年我国就已开始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并且老龄人口增多呈加快趋势。预计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老龄化水平达到14.8%。根据联合国的人口统计数据,我国在2024年前后65岁以上的人口比率将超过了14%,进入老龄社会。而我国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现已是老龄化城市。老年人的增多催生着养老产业的发展。这既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也是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

2.2 老年人有钱,又闲,又有旅游的强烈愿望 很多老年人的子女已经成家立业,孙辈也长大上学,退休后有充足的时间可走出家门饱览祖国的壮丽河山来开阔眼界、放松心情。儿女们更愿意让他们的晚年过得身心愉悦,所以他们都很支持父母的出游。有退休金的老年人在去哪儿玩的选择上更自由些,即使没有退休金的老年人,儿女们也愿意自己出钱让父母出去游玩,只要他们出行安全,放心。

2.3 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养老产业健康发展 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老龄化趋势,养老已是政府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终等涉及的服务项目市场化,这需要政府的智慧,更需要企业能把握商机、定好位置,积极参与,而我国政府对养老问题的高度重视,使养老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4 基础设施的持续建设和不断完善 由于我国近几年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高铁的快速建设,使我们的出行不仅方便快捷,也做到了朝发夕至。机场建设的普遍化,和机票的经常性打折,使普通游客都能承受得起。旅游目的地为了招徕更多游客也不断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旅游者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也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3 我国世界自然遗产地对老年人旅游市场开拓的主要策略

3.1 认真学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国家政策来引导产业发展 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健全保障老年人权益的各项制度,逐步改善保障老年人生活、健康、安全以及参与社会发展的条件,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只有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各章节的规定,才能有针对性地发展符合市场需要、国家鼓励的与旅游相关的养老产业。特别是针对老年人社会服务、宜居环境等的要求,世界自然遗产地针对老年人的旅游项目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一定要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认真的学习和深入的分析,把握好发展方向,以其寻求最优项目。

3.2 认清国内外旅游市场的发展特点与趋势,做好遗产地的自我定位 随着东南亚、港澳台、韩日等旅游市场的不断成熟和欧美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及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中岛国的持续吸引,国内游客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大。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客源国。而很多国外的旅游景区绝不比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地逊色。同时国内旅游资源丰富,品质较好的地区也在大力发展旅游业,不断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所以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地面对国内外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如果不能认清自己,做好定位,而自认为世界独有、资源稀缺、客源充足、门票收入可观,就沾沾自喜,高枕无忧,会迟早被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所抛弃、淘汰。

3.3 开展针对老年游客的个性化旅游项目 旅游既是全社会的活动又是全世界的发展项目。虽然旅游者不断增加,但供他们选择的旅游目的地也越来越多。所以旅游产业未来的竞争会越来越大。为不断地扩大旅游市场,针对不同的游客应开发适合他们的个性化旅游项目。对老年旅游者,虽然他们有很多的出游可能,但体能、精力的不足,让他们及他们的子女不得不对他们的旅游出行产生各种顾虑,如旅游目的地的语言、饮食、住宿、交通等问题。特别是前往自然世界遗产地,这些景区大多地处偏远、面积较大,地形较为起伏,担心能否完成旅游,所以世界自然遗产地应针对老年人出游产生的各种顾虑,开发出让老年人出游无任何后顾之忧的旅游项目。这样才能把老年人的出游可能、渴望变成行动。也才能使自然遗产地的游客源源不断持续增加,不断增长。

3.4 各项设施的安全度、舒适感的不断提高是吸引老年游客的有力保障 无论是联系世界自然遗产地各景区间的交通,还是景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都应不断提高其安全度和舒适感,这不但是景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与升级,也是良好形象的树立和吸引游客的亮点,甚至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设有老年游客VIP服务区,让其出行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使老年人把旅游作为真正的愉悦体验和享受。把去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是其首选的旅游目的地和最满意的旅游地。能把老年游客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良好形象的宣传者、推广者,这是对世界自然遗产地最有效的广告和推销。

3.5 智慧景区建设是世界自然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智慧景区是智慧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科学管理理论同现代信息技术高度集成,从而实现景区电子门票的管理;客流的在线统计分析及实时流量告警等服务;景区安全监控、车辆调度及景区实时信息的;虚拟景区建设和景区的宣传与营销等。这既有效地保护了景区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又为游客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促进景区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由于世界自然遗产地科学保护是其首要任务,而智慧景区建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措施。也是其开拓各层次、各类型旅游项目的保障。所以世界自然遗产地智慧景区建设对于实现遗产地旅游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 小结

旅游资源和旅游服务作为商品,经营者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应把握好主要的消费群体和争取到更多的潜在消费群体。关爱老人、心灵安慰和身体健康对他们来说同样重要。世界自然遗产地首先要考虑到:在旅游服务上注重人性化和细节化,突出以游客为中心,强调以人为本,这是争取老年游客的最有效方法,也是满足国民对于旅游的高品质享受。愿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地,有这一优势品牌的同时,更应有世界一流的服务。成为世界一流的旅游景区。

参考文献:

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篇7

一、我国老年护理问题的发展概况

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的平均寿命在日趋延长,因此便导致了一个难以避免的问题――人口老龄化。面对老年人口日益增多的严峻局面和随之出现的诸多健康问题,研究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提供良好的老年护理,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促进老年人健康,已成为临床护理的额重大课题。老年护理学即以老年人和老年社会为研究对象,认识老年人生理、病理、心理变化规律及社会与老人的关系,从而进行研究、诊断和处理老年人对自身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的学科。老年护理除了对老人进行疾病的护理,还包括饮食、活动、心理、生活方面的护理。

二、我国老年护理的具体内容

(一)饮食方面

老年人所需要的主要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维生素、水和矿物质。因为老年人对蛋白质分解代谢的能力增强、对蛋白质的利用能力降低,容易出现负氮现象,所以蛋白质的摄入需要适当增加。对于老年人而言,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因此要经常进行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多食牛奶、虾、海带等含钙较丰富的食物。老年人常常有维生素缺乏的现象。尤其应注意对VitA、VitB、VitC、VitE的摄取,这些维生素主要存在于各种水果和蔬菜中。中国老年人膳食指南针对老年人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的基础上补充了四点:(1) 食物要粗细搭配、松软、易于消化吸收;(2) 合理安排饮食,提高生活;(3) 重视预防营养不良与贫血;(4) 多做户外活动、维持健康体重。常常导致老年人营养不良原因有:消化功能的衰退、活动能力的下降、疾病因素、药物因素、饮食方法不当。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老年人的饮食护理:平衡膳食、饮食易于消化吸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活动方面

适合老年人的活动项目有:步行、慢跑、跳舞、太极拳等,老年人进行适当的活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新城代谢、保持充沛精力、增强自身免疫力。老年人在活动时要注意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和自我监护,以防发生意外。运动中若出现胸闷、气短、头晕、心悸等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运行并及时就医。对于患病老人的活动指导主要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降低并发症、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存状态。除了要关注活动外,还要注意老年人的休息,做到劳逸结合。老年人有特殊的睡眠习惯:睡眠时间短、早睡早醒、夜间睡眠浅而警醒,因此及易发生睡眠障碍。导致睡眠障碍的常见原因:机体老化、疾病的影响、环境改变、心理因素。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一系列的护理措施:(1) 创建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2) 帮助老人养成良好的睡眠环境;(3) 诱导睡眠,进行背部按摩,促进肌肉的放松;(4) 进行心理护理,五要根据医嘱选用药物治疗。

(三)心理方面

老年人经常出现的消极情绪包括失落感、孤独感、自卑感、衰老感、死亡感。这些不良情绪初期表现为生理上的变化,出现失眠、不安,持续时间较长后,会造成身体和心理方面的疾病。老年人心理变化的影响因素有生理功能的减退、社会地位的变化、婚姻及家庭关系的处理、疾病因素等。对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的维护,要求做到:(1) 加强老年人自身的心理保健,教育老年人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树立老有所用的新观念、善于自我排解;(2) 关心老人、尊敬老人,多与老人沟通,满足老人的心理需求;(3) 注重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坚持适当运动。

(四)日常生活

老年人的居室内要注意温度、湿度、采光、通风等问题,室温一般维持在20℃~24℃为宜,湿度在55%左右,保证室内光线明亮、阳光充足,每天通风至少一小时以上,照明灯应注意使用安全。居室的布置要简洁得体,移去可能影响老年人活动的障碍物,若有步态不稳的老年人,应准备一根长度适宜、坚韧牢固的手杖。厕所和浴室要做好地面的防滑措施,必要时在墙上安装扶手。多数老年人会存在皮肤衰老的现象,出现皮肤松弛、变薄、干燥,皮肤抵抗力降低。因此要注意老年人皮肤的清洁,每天用温水洗脸、定期淋浴,衣着要宽松、舒适,不妨碍活动。对于需要长期卧床的老年人,要做到定时翻身,保持衣被的清洁,防止压疮的发生。最后要加强药物的健康指导,做好老年人用药的解释工作,鼓励老年人首选非药物性措施,加强家属的安全用药知识教育。

三、结语

我国的老年人口在日趋增加,老龄化问题愈来愈严重,但我国的老年护理起步较晚,因此老年护理的发展与国外相比还有诸多的不足。未来在老年护理的不断探索中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但维护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全面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所有护理人员努力的方向。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大学第15批学生科研课题立项资助项目“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老年护理发展现状及趋势调查研究”(项目编号:15C256)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薛蕾(1996.2-),女,江苏扬州人,本科,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护理系,主要研究方向:护理。

参考文献:

[1]张燕坤.饮食与老年痴呆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民康医学, 2012(05).

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篇8

目前我国已经迈进了人口老龄化的国家,不同年龄人口的消费能力、消费偏好和消费习惯不同,老年人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对所需商品和服务同其他年龄段人口不同。随着老年人口比重的上升,老年人需求的扩大和层次的提高,因此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导致消费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将越来越大。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正在发生变化,这一变化,会对我国消费结构产生重大影响。

文献综述

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紧密相关。作为特殊群体的老年人口,他们的消费结构、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与其他年龄段人口有明显的不同。西方人口学家针对人口老龄化与消费结构关系的研究文献非常少,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也不多,还没有深入的研究。包玉香等(2012)用计量方法对人口老龄化对山东省消费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影响程度大于其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的影响程度;马晓君(2004)指出老年人因自身的特点而进行与其他年龄消费主体不同的消费活动,随着老年人这一年龄段的消费主体占消费主体的比重不断增加,将不断扩大对消费结构的影响。晁思达(2012)对人口老龄化对我国消费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理论探讨,从不同的方面对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中国人口老龄化人数和消费结构进行灰色关联分析。

模型构建

(一)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

本文选用改进的灰色关联度模型,其基本思想是:按照因素的时间序列曲线的平均相对变化势态的接近程度来计算因素间的关联度,该模型具有接近性、对称性、唯一性、可比性和无量纲化后的保序性,其优点是能够反映出序列间的正、负相关关系,为具有负相关关系的序列提供了一条新的解决途径。改进后的灰色关联度模型比较客观、实用,计算结果能够较真实地反映序列的发展态势的接近程度。

设参考序列为X0=(x0(1), x0(2)K x0(n)),比较序列为X1=(x1(1), x1(2)K x1(n)),X2=(x2(1), x2(2)K x2(n))…Xm=(xm(1), xm(2)K xm(n))。

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的计算步骤为:

第一步:求各序列的初值像。

Xi′=Xi /Xi(1)=(xi′(1), xi′(2)…xi′(n)), (i=0,1,2…m)。

第二步:求差序列及序列均值。

Δx0(k)=x0(k)-x0(k-1), (k=2,3…n)

Δxi =xi(k)-xi(k-1), (i=1,2…m; k=2,3…n)

,,(k=2,3…n;i=1,2…m)。

第三步:确定两极最大差与最小差。

最大值:max(|Δx0(k)/x0(k)|, |Δxi(k)/xi(k)|), (i=1,2…m),

最小值:min(|Δx0(k)/x0(k)|, |Δxi(k)/xi(k)|), (i=1,2…m)。

第四步:求改进的灰色关联系数。

其中,

因X0(k)、Xi(k)皆为1-时距的序列。若不是1-时距序列,灰色关联系数有变动。

第五步:改进的灰色斜率关联度。

当-1≤ξi

(二)GM(1,1)预测模型

设有变量X (0)={X (0)(i), i=1,2…m}为某一预测对象的非负单调原始数据列,为建立灰色预测模型:首先对X (0)进行一次累加生成一次累加序列:

X (1)={X (1)(k), k=1,2…m},

对X (1)可建立白化形式的微分方程:

dX (1)/dt+aZ(1)=u即:X (0)(k)+aZ(1)(k)=u

最终得到的预测函数为:

数据来源及结果分析

(一)数据来源及灰色关联分析结果

本文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1996-2012)。本文以人口老龄化人数作为参考序列,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及用品、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医疗保健、其他商品及服务作为比较序列,根据模型计算关联度如表1所示。由表1的结果,关联度由大到小的排序为:食品>其他商品及服务>文教娱乐>交通通信>衣着>医疗保健>居住>家庭设备用品。

从表1的结果看出,与老年人关联最紧密的消费是食品,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随之得到改善,对基本生活消费-食品的需求,不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需要不断改善;其次是其他商品与服务的需要,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对年轻时不太关心的服务性劳务和其他的消费品,这时却会倾注更多的关心和注意;老年人的消费结构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而且老年人有更多的闲暇时间来享受文化教育及娱乐带来的感受;由于中国的传统观念,子女的住房通常是由家长来购买,在他们老年的时候,可能对这方面就不太关心;位于最后一位是家庭设备用品,更多的是由子女来购买,可能老年人在年轻的时候,对家庭付出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老年后他们更有重视享受生活带来的快乐,而不是把注意力倾注在家庭的日常杂物上。

(二)人口老龄化人数及消费结构支出的预测函数及预测值

根据公式得到从X 0(K+1)到X 8(K+1)的预测函数如下:

X 0(K+1)=269184.58×(exp(0.02876k)) -261675.08;

X 1(K+1)=15870.17×(exp(0.085886k)) -14098.18;

X 2 (K+1)=3184.05×(exp(0.10065k))

-2704.87;

X 3 (K+1)=1629.37×(exp(0.12481k))

-1345.61;

X 4 (K+1)=1798.25×(exp(0.10707k))

-1534.89;

X 5 (K+1)=1157.50×(exp(0.147356k))

-974.28;

X 6 (K+1)=4671.71×(exp(0.094674k))

-4340.16;

X 7 (K+1)=5002.77×(exp(0.079939k))

-4892.66;

X 8 (K+1)=1218.31×(exp(0.096944k))

-1103.39,经过检验精度都在优良以上。

应用以上的预测函数,可以得到2012-2016年中国人口老龄化人数及消费结构支出预测值,结果如表2所示。

(三)预测值的灰色关联分析结果

选取人口数作为参考序列,类消费作为比较序列,然后带入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得到关联度,结果如表3。

从表3的结果看,老年人未来的消费结构关联度与以往有了很大的变化,医疗保健、食品、其他商品及服务位于前三位,而居住、交通通信、文教娱乐位于末位。关联度排序为:医疗卫生>食品>其他商品及服务>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居住>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对比表1的结果,发现医疗卫生从第六位跃升至第一位,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加,物质生活的改善,老年人对于健康的认识和对健康的意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的身体更易患各种疾病,更需要医疗保健的支持;文教娱乐、交通通信从第三、四位下降到第八、七位,老年人在老年的时期对这两方面的需要减少;从结果来看,食品仍然位于前列,说明基本消费仍然是老年人比较重要的一部分,今后一段时期内精神文明层面的消费从意识上和行动上,仍是偏向重视物质消费。

结论及建议

本文应用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中国人口老龄化及消费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关联分析,得到的消费灰色关联度排序:食品>其他商品及服务>文教娱乐>交通通信>衣着>医疗保健>居住>家庭设备用品。为了预测未来老年人和消费结构的关系,利用灰色GM(1,1)预测模型对2012-2016年的老年人口数和消费结构支出进行了预测,再次运用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关联分析,得到:医疗卫生>食品>其他商品及服务>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居住>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对比关联结果可以看出,老年人从基本消费的物质消费转向理性消费。

伴随着老年人数的增加,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必然会导致消费结构的变化。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老年消费市场现状,适应老年人对不同消费品的需要,提高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质量,要引导老年人转变消费结构,转向更加合理的消费结构模式,不断完善老年人的消费结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完善老年医疗保障制度,发展医疗行业。根据上面分析得到的结果,未来几年和老年人关联最密切的是医疗保健,因此对老年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非常有必要。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结构影响最大也是最直接的便是提高了医疗保健的支出比重。我国传统的医疗服务行业是以治疗及预防传染性疾病和多发病为主,保障的对象主要是婴幼儿和成年人,并且老年人的发病率比年轻人要高很多,当前慢性病对老年人健康产生主要威胁,老龄人对长期保健服务和预防医疗的需求呈现增加状态,医疗服务行业的结构需要向这方面转变,因此社会医疗服务行业的重心必然向老年群体转移,有必要扩大老年医疗服务项目,并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第二,发展符合中国实际的“银发”市场。老年人的消费水平和年轻人有一定的差异,并且随着老年人消费需求的增长,以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的养老服务设施、日常生活用品和社区服务、娱乐业的新型产业,称为“银发产业”。要大力发展“银发”市场就是要对老年人迫切需要的生产和服务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例如,为了老年人使用的方便性,可以设计一些专门为老年人使用的消费品。政府要出台各项惠老政策,必须要贯彻执行;在公共财力的投入中要逐渐增加对老年人投入的比重;并要以老年人的需求为主导,使为老年人的服务工作和服务专业化的水平逐步得到提高;要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使更多老年人的生活得到不断的丰富。

1.包玉香,李子君.人口老龄化对山东省消费的影响研究[J].消费经济,2012(1)

2.马晓君,中国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初探[J].辽宁经济,2004

3.晁思达,论人口老龄化对我国消费结构的影响[J].中国证券期货,2012(5)

4.邓聚龙.灰色系统的基本方法[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7

5.孙玉刚,党耀国.灰色斜率关联度的改进模型[J].统计与决策,2007(8)

6.党耀国,刘思峰,刘斌等.灰色斜率关联度的改进[J].中国工程科学,2004(3)

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篇9

中图分类号:F43/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4-2458(2013)03-0034-06

随着人口出生率的快速下降和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日本人口老龄化问题愈加严重。根据世界银行WDI(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数据库的调查显示,2011年日本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占到总人口的23.39%,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最为严重地国家。人口老龄化能够通过影响日本的劳动力供给、劳动力年龄分布、消费和人力资本积累对制造业出口比较优势发挥作用[1]。文章在对日本人口老龄化和制造业出口比较优势变动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对二者的长期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探讨人口老龄化是否削弱了日本制造业出口比较优势,从而为分析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出口比较优势的影响提供借鉴和启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效果的显现,中国已于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根据《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认为,至202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率将达到17.17%,至2050年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老龄化比率将达到30%以上。可见,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要面临严重地老龄化形势。伴随着老龄化而来的是劳动供给的减少和雇佣成本的上升,这对中国过去依靠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较低的人口老龄化比率发展出口贸易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了巨大地冲击[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认清人口老龄化对出口比较优势的影响,对中国这种依赖充裕的劳动力禀赋实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发展中大国产业结构调整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日本作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最为严重地国家,与中国一样同属于东亚地区,二者在经济社会的很多方面都存在共性,为我们研究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

一、日本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其对劳动力市场影响

(一)日本人口老龄化现状及成因

图1是日本1960年—2011年人口老龄化变动趋势图,人口老龄化程度用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衡量(下同)。1960年日本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占5.73%,10年之后,该比重超过了7%,日本进入到老龄化社会,之后老龄化程度继续加剧,至2005年日本已经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并维持至今。值得注意的是,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之后,日本老龄化速度明显加快,年均增长率从之前的2.36%增加到3.10%,远高于同期0.17%的年均人口增长率。

图1 1960年—2011年日本人口老龄化变动趋势图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WDI数 据库。

形成日本人口老龄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人口出生率低。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育意愿下降,出生率从1960年的17.3‰下降到2010年的8.5‰,下降了超过一半,直接后果就是0~14岁少儿人口比重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二是人均预期寿命延长。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以及食物的极大丰富,使日本人均预期寿命从1960年的67.67岁增加到2010年的82.93岁,平均寿命的延长使日本社会老年人口增加[3]。

图2 1960年—2010年日本人口出生率变动趋势图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WDI(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数据库。

(二)日本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1.劳动力供给不足

由于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日本社会同时面临着“少儿化”与“老龄化”两种现象。少儿人口作为潜在的劳动力供给人口,比率过低会减少劳动力供给数量,引起劳动力短缺[4]。从劳动力总量上看,1960年日本劳动力数量为4511万,之后呈上升趋势,至1998年达到顶峰6793万,之后呈下降趋势,至2011年劳动力总量仅为6261万人,具体见图3。作为生产投入的重要因素,劳动力数量减少不利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和增加投资,不利于规模经济的发挥,必然会降低日本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出口比较优势。

图3 1960—2011年日本劳动力数量变动趋势图

数据来源:OECD劳动力统计数据库。

2.劳动力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不仅使劳动力供给数量减少,也使劳动力内部结构趋于老化。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定义,45岁及以上年龄劳动力为大龄劳动力。图4是日本劳动力年龄结构分布图,2011年日本老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比重为48.47%,远高于1968年的29.84%,且45~49岁、50~54岁、55~59岁、60~64岁、65岁及以上等各年龄段劳动力分布比重,均比1968年显著提高,劳动力老龄化问题凸显。由于劳动力直接与生产挂钩,老龄劳动力分布比重高将限制行业生产率的提升和创新活动的开展。劳动人口内部结构老化会给生产带来3个方面的消极影响:一是劳动生产率随年龄增长而减退;二是劳动力老化使劳动力流动性减弱,职业变动少,不利于新技术革命;三是大龄劳动力由于身体素质下降、智力衰退,往往创新性不足,难以胜任行业竞争需求[5] 。这些不利影响会限制日本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开展。

图4 1968—2011年日本劳动力年龄分布结构图

数据来源:OECD劳动力统计数据库。

3.劳动生产率增长放缓

日本人口老龄化程度高,政府在医疗、卫生安全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也相对较高,而在教育、科技和文化事业方面的支出就会相应减少,不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劳动效率的提高[6]。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也意味着老年抚育比高,个体劳动者的抚养负担加重,没法将收入更多的用于人力资本投资和职业技能培训上,这些都对社会平均劳动效率的提高不利。70年代日本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4.39%,80年代为3.70%,90年代为2.40%,进入20世纪之后进一步降低到1.75%。劳动生产率增长放缓不利于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将限制日本制造业出口比较优势的发挥。

图5 1971年—2011年日本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率

数据来源:OECD生产率统计数据库。

二、日本制造业出口比较优势现状及变动趋势

在对日本人口老龄化现状进行分析后,本部分将利用3种出口比较优势指数分析日本制造业出口比较优势的现状及变动趋势。

(一)出口比较优势指标度量

1.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Balassa提出来衡量一国出口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指数[7]。具体计算公式为:

(1)

其中,Xmt表示t年日本制造业的出口额,Xt表示t年日本总出口额,Xmwt代表t年全世界制造业出口额,Xwt表示t年全世界总出口额。RCA指数实际上是指日本制造业出口在全部出口产品中的比重与全世界制造业在全部出口产品中的比重之比。该指数大于1,说明日本制造业出口比重大于世界的平均出口比重,日本制造业具有比较优势。指数小于1,说明日本制造业具有比较劣势。

2.Michaely指数(MI)

由于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并没有考虑进口的作用,尤其是在进口规模较大时很容易导致计算偏差,因此我们利用Michaely指数和净出口率指数同时考虑进口和出口因素。Michaely指数具体计算公式为:

(2)

其中,Mmt和Mt分别表示t年日本制造业的进口额和总进口额。MI指数是指日本制造业在全部出口产品中的比重减去制造业在全部进口产品中的比重。指数变动幅度为[-1,1],越接近于1表示越具有比较优势,越接近于-1表示越具有比较劣势。

3.净出口率指数(NEX)

净出口率指数也称为贸易竞争力指数,具体计算公式为:

(3)

NEX指数是指制造业的净出口差额占制造业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与MI指数类似,指数变动幅度为[-1,1],指数为1时说明该行业只出口不进口,具有较高的比较优势,指数为-1时说明该行业只进口不出口,贸易竞争力较弱。NEX指数与MI指数不同在于,NEX指数衡量日本制造业的净出口能力,而MI指数衡量日本制造业进出口在全国的相对位置。

(二)出口比较优势变动情况

表1给出了日本制造业1962年—2011年3种出口比较优势指数计算结果。首先,从RCA指数来看,在样本期内,日本制造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都大于1,日本制造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日本制造业约占日本GDP的20%、就业的20%、研发的90%、出口贸易的90%。尤其是电气机械、运输机械和信息通信机械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比较优势最为明显,在1998年—2008年间3个行业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了9.9%、3.8%和29.6%[8]。但随着日本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老龄劳动力占比增加,行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受到影响,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开始放缓,日本制造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呈下降趋势。1962年日本制造业的RCA指数为1.47,而到了2011年该指数只有1.29,可见,日本制造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呈下行态势。其次,从MI指数来看,该指数也大于0,说明在考虑进口因素后,日本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仍然具有出口比较优势,与RCA指数相同的是,MI指数也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进入老龄化社会之后,下降趋势尤为明显。最后,从NEX指数来看,均值和变化趋势与MI指数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日本确实在制造业具有出口比较优势,但该比较优势呈下降趋势。

三、实证结果分析

在对日本人口老龄化和出口比较优势现状进行描述后,本部分我们将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ECM)对二者的长期和短期关系进行实证检验,考察人口老龄化是否削弱了日本制造业的出口比较优势。

(一)单位根检验

由图1 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人口老龄化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速度明显加快,是一个存在结构突变的时间序列。对结构突变的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既要确定是否是单位根过程又要确定时间突变点,而且其分布也不再服从DF分布,需要对照着突变点发生的位置,查麦金农临界值表。因此,存在结构突变的单位根过程,研究过程复杂性大大提高[9]。

从人口老龄化序列变化趋势来看,这可能是一个含有均值和斜率双突变的单位根过程,我们将结构突变点定为1990年。在模型中加入阶跃式虚拟变量DL和渐进式虚拟变量DT对这种变化进行描述,得估计结果如下:

因为-5.44

因为人口老龄化序列存在结构突变,所以其单位根检验过程比较复杂,而对于不存在结构突变的3种出口比较优势序列来说,过程相对简单,可以直接用ADF检验式进行检验,具体结果见表2。可知,3种出口比较优势序列的水平值接受了单位根原假设,是非平稳时间序列,但其一阶差分值在1%水平上拒绝了单位根原假设,其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过程。所以,3种出口比较优势序列与人口老龄化序列一样,都是I(1)序列。变量的单积次数相同,可以继续进行协整检验,分别考察人口老龄化对3种出口比较优势的长期影响。

(二)协整检验

1.协整回归

我们利用EG两步法来检验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首先用人口老龄化变量分别对3种出口比较优势变量作OLS回归,具体结果见表3。可见,人口老龄化变量的回归系数都显著为负,说明人口老龄化加剧在长期对日本出口比较优势不利。人口老龄化变量每增加1个单位,日本制造业的RCA指数在长期将下降0.0192个单位、MI指数将下降0.0263个单位、NEX指数将下降0.0236个单位。下面,继续通过检验误差项的平稳性检验人口老龄化和3种出口比较优势变量是否存在协整关系。3个方程的AEG统计量分别是-3.87、-3.92和-3.58,查麦金农临界值表,协整检验临界值为:

C0.05=-3.3377-5.967/50-8.98/502=-3.46 (10)

AEG统计量小于麦金农临界值,说明人口老龄化变量和出口比较优势变量存在协整关系,协整向量分别是(1 0.0192)'、(1 0.0263)'和(1 0.0236)'。尽管人口老龄化变量和出口比较优势变量是一次非平稳的,但它们之间的特定线形组合却是平稳的。

2.误差修正模型

非平稳变量的非均衡误差是平稳的,说明变量存在协整关系。根据格兰杰定理,如果非平稳变量存在协整关系,则变量必有误差修正模型表达式存在。利用OLS回归中的非均衡误差( t)作为误差修正项(ECMt)估计误差修正模型,具体结果见表4。可见,误差修正项系数为负,并且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当日本的人口老龄化变量和3种出口比较优势变量偏离均衡状态时,该经济系统在短期将分别以这种偏离的0.0507、0.0531和0.2503倍强度在下一期朝着均衡点调整。可见,人口老龄化加剧对3种出口比较优势的短期影响要大于对它们的长期影响,在短期人口老龄化对出口比较优势更加不利。

四、结论及启示

(一)基本结论

文章首先介绍了日本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其对日本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其次介绍了日本制造业出口比较优势的发展趋势,最后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对二者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到以下结论:

(1)日本自20世纪70年代进入老龄化社会之后,老龄化程度明显加快,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战后,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育意愿下降,而且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以及物质极大丰富也使人均预期寿命极大地延长,这些因素都加剧了日本人口老龄化的程度。

(2)人口老龄化对日本劳动力市场带来了巨大地冲击。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老龄化”和“少子化”并存使日本有效劳动供给不足,引起劳动力短缺,1998年之后日本劳动力总量开始呈下降趋势;二是人口老龄化使就业大军中高效率的青壮年劳动力占比下降,老龄劳动力占比上升,影响了行业的创新性和流动性;三是人口老龄化限制了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使劳动生产率增长放缓。这些影响都对制造业的生产和出口不利。

(3)虽然日本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出口比较优势,但该比较优势呈现下降趋势。无论是只考虑出口的RCA指数还是既考虑出口又考虑进口的MI指数和NEX指数来衡量出口比较优势,日本制造业都表现出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随着日本进入老龄化社会,日本制造业的出口比较优势开始下降。

(4)单位根检验发现,日本人口老龄化序列存在结构突变。1990年之前日本人口老龄化程度平均每年增加0.2084个百分点,而在1990年之后,人口老龄化程度平均每年增加0.5456个百分点。而且日本人口老龄化程度每增加1个百分点,日本制造业的RCA指数在长期将下降0.0192个单位、MI指数将下降0.0263个单位、NEX指数将下降0.0236个单位。说明人口老龄化加剧对日本制造业出口比较优势不利,这一结果对于不同的出口比较优势衡量指标来说都是稳健的。

(二)对中国启示

1.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与日本不同,中国在较长的时间里都维持着较低的人口老龄化程度。1960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只有4.00%,远低于同期日本5.73%和世界平均5.08%的水平,直到1986年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才达到5.74%,与日本1960年的人口老龄化程度持平。但中国年均1.46%的人口老龄化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世界平均水平。见图6。1998年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超过世界平均水平,2000年超过7%,进入老龄化社会。

虽然说从程度上和速度上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都要慢于日本,但不可忽视的是,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在加快。而且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效果的显现和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将大大提速。《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认为,至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老龄化比率将达到30%以上。

图6 1960年—2011年中国和世界平均人口老龄化变动趋势图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WDI数据库。

2.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出口比较优势的影响

中国作为劳动力丰富、人口老龄化程度低的发展中大国,在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贸易理论的指导下,在过去三十年中依靠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逐步提高,这种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尤其是最近几年,劳动密集型企业有向低老龄化的东南亚和南亚国家转移的趋势。尽管中国目前可能并没有达到“刘易斯拐点”,但人口老龄化加剧必然会促使“刘易斯拐点”提前到来,这对中国过去依靠丰富的农村劳动力和较低的人口老龄化比率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的贸易发展模式带来了巨大地冲击。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导致高效率的青壮年劳动力供给不足,另一方面,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劳动力进入城市工作,工资面临着较强的上升压力。

在当前的人口年龄阶段下,维持中国制造业出口比较优势要做到几下几点:(1),打破户籍制度,增加劳动力的流动性,让更多的年轻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降低大龄劳动力分布比重;(2),稳定房价,加快城市化进程,吸引年轻劳动力在城市安家落户;(3),提高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增加职业培训,通过人力资本积累提高劳动效率,抵消人口老龄化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伟.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及日本政府的对策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2007.

[2] 姚洋,余淼杰.劳动力、人口和中国出口导向的增长模式[J]. 金融研究,2009(9):1-13.

[3] 王莉莉.新时期日本人口老龄化的国际比较研究[J]. 日本问题研究,2011(2):50.

[4] 王晓璐,傅苏.日本超老龄社会及其影响[J]. 现代日本经济,2012(5):65-71.

[5] 武元晋,徐勤.中国人口老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家庭的影响[M].北京:劳动人事出版社,1988:26.

[6] Peterson, Peter G. How the Coming Age Wave Will Transform America--and the World[J]. New York:Times Books,1999.

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篇10

人口老龄化是二十一世纪人口发展的一大趋势,不仅是我国,世界人口也正趋向老龄化发展。人口老龄化给中国城乡、地域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与挑战,给养老保险提出了新的难题,而解决这些难题的关键则在于对养老保险体制进行创新。只有创新养老保险体制,由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特点与趋势

1.中国人口老龄化特点

中国人口老龄化具有如下几个突出性特征:

其一,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水平较高。衡量人口老龄化水平的指标主要有出生率、死亡率、总体人口年龄中位数、6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等。采用低位预测法,以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估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比例将达到12.7%,2030年老年人口比例将达到17.5%,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7.2%。在达到这些保守估计值时,所预计需花费的年限比世界人口老龄化达到同等水平所花费的年限要短10年左右,说明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很快,且水平较高。

其二,在时间上老龄化呈阶段性和累进性。我国人口老龄化在时间上所表现出的阶段性和累进性特征主要与以往人口的自然变动(出生、死亡、生育低潮、高潮)有关,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1974年以来,我国人口共经历了两次生育低潮和两次生育高潮,这一人口变动形成了年轻型向青年型过渡、青年型向老年型过渡的年龄结构,并在老年型维持了十多年的发展路程。1962年至1973年,即第二次人口生育高潮期间出生的人口在现有总人口中占有较大一部分比例,这部分人群大多数为正常劳动力,当他们过渡到65岁以后,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就会进入高峰阶段,形成累进式发展。

其三,在空间上老龄化呈城乡、地域分布不均匀、不平衡现象。从1982年到2010年期间所进行的6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中发现,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在城乡分布、地域分布上表现出某种差异。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老龄人口占比为6.96%,镇老龄人口比例为6.25%,县老龄人口比例为7.74%,市老龄人口比例为7%,较之前几次普查65岁以上老龄人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比上升至8.91%,镇、县、市老龄人口比例分别上升至7.97%、10.06%和7.69%,城乡、地域间的老龄人口分布差异进一步扩大。造成这一不平衡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人口的持续迁移和流动,以及流动人口数量的持续增加。

2.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

2000年到2010年期间内,我国老龄化人口数量呈平稳增长趋势。根据近两年人口年龄变化情况分析,预计2020年至204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将呈快速增长趋势,而2040年之后人口老龄化趋势又逐渐趋于平缓。总的来说,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人口老龄化整体发展趋势较快,且这种趋势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不仅人口结构总体趋于老化,而且老年群体内部也呈老化发展态势,这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也是养老保险体制要重点克服的一个难题。

二、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养老保险体制创新策略

1.适当提高退休年龄,扩大保险覆盖范围

目前,我国对职工退休年龄的规定是男性60岁,女性55岁,从事体力型工作的劳动者退休年龄提前5年。这一规定基于的是上世纪中期我国国情所制定的,俨然与当前人口老龄化的年龄结构不相适应。因此,适当提高职工退休年龄,扩大养老保险覆盖范围非常必要,这可以为我国养老保险体制的改革创新创造有利条件。鉴于提高退休年龄事关重大,涉及每一位公民的切身利益和国家利益,且目前存在较多争议,具体的方案制定与实施还需对我国当前国情及人口老龄化特点及趋势等各相关方面进行综合、深入考虑。但不管延迟退休年龄的方案如何制定,都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关于保险覆盖范围,虽然我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与暂行办法,为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与体制的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就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城市养老保险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对接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一部分群体还未能享受到养老保险的福利。在这一问题上,我国应加强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有效对接,在做好监察工作的同时扩大养老保险覆盖范围,鼓励城市农民工、非国有企业职工参与到养老保险当中。

2.准确定位养老保险体制

对我国养老保险体制进行准确定位,是创新养老保险体制的前提与基础。养老保险体制分为多种类型,有社会福利型、收入保险关联型、储金型、混合型等,我国养老保险体制属于哪种类型呢?笔者认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应划分为混合过渡型,混合指个人缴费与工资收入挂钩,将工资收入的一部分作为养老金,而过渡指新中国成立以来养老保险从小到大,从窄到宽不断改革、不断向前发展的过渡性质。

3.保值、增值养老保险基金

针对养老金存在的个人账户空账现象,应适当填补养老金个人账户空账,使养老保险基金得到保值。同时,做实个人账户,为个人账户的做实制定阶段性做实个人账户计划,在该计划中对部分做实的养老金个人账户的额度、比例、监管规则、资金来源等进行详细明确的规定,以便为养老金的保值、增值打好基础,提高养老保险基金抵御风险能力。考虑到养老保险体制的创新离不开政府的监督、指导与推动,因而在创新过程中,政府应严格依法行事,在实施一定强制性手段的同时,建立和引进市场体制机制,鼓励第三方机构参与到养老金管理当中,通过政策优惠等方式扩大养老金投融资渠道,加强金融风险规避与养老金监管,实现养老保险基金持续性的保值、增值目标。

4.完善保险监管机制,构建多层次保障体系

侵占、挪用等现象在养老保险业务中屡见不鲜,这反映出我国现行养老金监管机制尚不够完善,监管工作不到位,监管力度有待加强。所以,完善养老保险监管机制势在必行。结合我国当前基本国情,充分考虑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与特点,借鉴国外成功经验,遵循法制化原则,建立一套层次分明、独立运行、完整规范的养老保险监管机制与养老金管理体系,对养老金监管工作进行指导和规约,尽可能减少挪用、侵占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在完善保险监管机制基础上,构建多层次的养老金保障体系,有利于减少养老金问题发生。目前,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已开始推广应用多层次养老金保障体系,取得了较好的保障效果,为养老金管理工作的开展与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相对科学的依据,可以为我国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总之,人口老龄化是科技时代、文明时代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出现给养老保险制度以及老年抚养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了推动养老保险事业健康长远发展,更好的服务于老年群体,必须要创新养老保险体制。根据我国人口老龄化特点与趋势,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创新养老保险体制,并将其视为一项长期性工程,最终达到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体制协同发展目的。

参考文献

[1]苏春红.人口老龄化的经济效应与中国养老保险制度选择[D].山东大学,2010

[2]谢安.中国人口老龄化变化趋势及完善养老保险体制的研究[J].开放导报,2011(4):29-34

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篇11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0-0102-03

随着中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实施,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也悄然发生变化,老龄人口比重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日益加深。本文旨在研究新时期中国人口老化的现状、特征和变化趋势,为正确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提供政策建议。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总体态势

所谓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老年人的比例上升,特别是指在年龄结构类型已属年老型的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继续上升的过程。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已处于老龄化社会。

根据第三、四、五、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资料,我们整理了1982年以来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及比重。资料表明,2000年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全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 821万,占总人口的7%,到2005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已占总人口的7.7%,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比例上升了0.7个百分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最新公布,2011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达到12 288万,占总人口的9.1%,与2005年相比,占总人口的比例上升了1.4个百分点。这说明中国在进入老龄化社会后,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在逐年提升,老龄化进程还在加快。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征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人口的老龄化问题有许多特殊的表现。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总量特征:世界最多

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加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人口预期寿命日益延长,老年人口数逐年增加,到2011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85亿,为全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总数的1/5,占亚洲老年人口的1/2,是老龄人口位于世界第二的印度的1.8倍,第三美国的2.5倍,比西欧各国老龄人口的总和还要多。根据联合国预测,21世纪上半叶,中国一直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21世纪下半叶,中国也还是仅次于印度的第二老年人口大国。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变动特征:发展速度迅猛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进入老年型仅用了18年左右的时间,与发达国家相比,速度十分惊人。法国完成这一过程用了115年,美国用了60年,英国用了45年,最短的日本也用了25年。从我们整理的人口结构资料中,可以看到中国1990年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还仅为5.6%,到了2000年就已经进入到老龄化的门槛7%,2011年已快速达到9.1%。相对应的,老龄化指数上升迅速,从1990年的20.1%上升到2000年的30.6%,上升幅度只有10.5个百分点;而2010年的老龄化指数上升到了53.6%,上升幅度高达23个百分点,中国的老龄化速度之快在全世界都是不多见的。

(三)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分布特征:城乡分布不均衡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中国在工业化的同时没有相应地进行城镇化,再加上户籍制度的限制,使大量老年人口滞留在乡村。在2000 年中国8 821 万老龄人口中,乡村为5 944 万,占67.3 %,乡村中老龄人口的比重为7.4 %,高于城镇6.3%的水平。2005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过14 900万人,其中乡村老年人口11 044万人,约是城镇老年人口的2.86倍。到2010年仍有50.32%的老龄人口为乡村人口,而乡村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已经达到15.4%,比全国13.26%的平均水平高出2.14个百分点。而其他发达国家,基本上是以城镇化推动工业化,其乡村居住老龄人口的比重很低了。

(四)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高龄化特征:高龄化速度较快

国际上通常把60~69岁称为低龄老年人口,70~79岁称为中龄老年人口,80岁以上称为高龄老年人口。中国高龄老年人口数在1991—2000年的十年间,以每年3.6 %的速度增长,高龄人口从1990 年的801万增长到2000年的1 201万,到2010年已超过2 000万。中国80 岁及以上高龄老人的比例与数量高速增长,其增速大约等于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体增长速度的2倍。

(五)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经济特征:未富先老明显

与世界其他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相比,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经济发展水平不仅是最低的,而且与其他国家的差距极大。一些发达国家在1900年左右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均已超过了2 500 美元(1990年的美元)。而中国即使是2009年的人均GDP换算成1990年的美元也只为2 440美元,也就是说中国进入人口老龄化接近10年后人均GDP才勉强达到发达国家刚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时的水平。

(六)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文化特征:文化素质较差,适应老龄化能力低

1982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中文盲率高达80%,妇女文盲率高达95%以上。到199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文盲、半文盲率为70.45%,比1982年下降了将近10个百分点。2000年,中国60岁以上老人的总识字率是51.69%,文盲、半文盲比重为48.31%。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现存的文盲人口仍有5 000多万人,主要集中在老龄人口中。中国老年人口文化素质低的情况严重地影响了老年人口生活质量,文化水平不同将导致参与社会能力、对物质赡养依赖程度、精神生活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健康状况自理能力的差别。

三、未来十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分析

(一)老年人口总量及比重变动的趋势模型

中国人口基数大,老龄人口数量多,且大多居住在农村,国际间迁移少,所以老龄人口变化主要受出生和死亡两大因素的影响。

本文通过建立1995—2011年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与年份的回归模型,预测中国未来几十年的老年人口数量,预测如下:

假设回归模型为:Yt=β1+β2Xt +μt

其中,Yt表示65岁及以上人口数,Xt表示年份。

由Eviews得到的最小二乘法估计回归模型为:

Yt=-549 922.2+279.3897Xt

t =(-36.8391)(37.4887)

从估计的结果可以看出,模型拟合程度较好。因为可决系数R2=0.9894,表明模型整体上拟合较好。系数显著性检验:对于β2,t统计量的绝对值为37.4887,在给定α=0.05,查t分布表,在自由度为n-2=15下,得临界值t0.025(14)=2.131,因为t> t0.025(15),所以拒绝H0:β2=0,表明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与年份之间有显著关系,综上,所以模型是显著的。

为方便后文对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进行预测,下面根据1995—2011年中国人口总量与年份的回归模型,预测中国未来几十年的人口总数:

同理,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回归模型为:

Yt=-1 526 918+826.6054Xt

t =(-31.67377)(34.34508)

同上,模型拟合程度较好,表明全国人口总数和年份之间有显著关系。

(二)人口老龄化指数及老龄抚养比变动的趋势模型

1.人口老龄化指数变动的趋势模型

根据2000—2011年中国人口老龄化指数与年份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

假设回归模型为:Yt=β1+β2Xt +μt

其中,Yt表示人口老龄化指数,Xt表示年份。

由Eviews得到的最小二乘法估计回归模型为:

Yt=-43.4257+0.0219Xt

t =(-12.6339)(12.7505)

同上可知,模型拟合程度较好,表明人口老龄化指数和年份之间有显著关系。

2.老龄抚养比变动的趋势模型

根据2000—2011年中国人口老龄抚养比与年份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对未来几十年的老龄化情况进行预测,预测如下:

由Eviews得到的最小二乘法估计回归模型为:

Yt=-370.4991+0.1902Xt

t =(-16.7980)(17.2953)

同上,模型拟合程度较好,表明老龄抚养比与年份之间有显著关系。

(三)未来十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的综合预测

通过以上模型预测未来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及比重,人口老龄化指数和老龄抚养比情况,从预测结果中可以看出,中国从2010—2020年将处于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化社会,即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在这一时期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增长速度呈明显上升趋势,并且将平均每年增加256万人,年增长速度达2%以上,大大超过总人口年均0.66%的增长速度,人口老龄化明显加快。到202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45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0.11%,同时老龄化指数与老龄抚养比也逐年增加,由于多年来中国少儿人口都呈现下降趋势,可见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之快。

四、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建议及策略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目前尚且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均收入水平属于中等偏下国家的行列,在这种的基本国情下,人口老龄化必将带来一些新的矛盾和压力,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因此,采取合理的人口政策,实现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做好应对老龄社会的各项准备,制定合理的人口发展规划

各级政府机关要充分认识和把握老龄化社会的机遇和挑战,调整社会经济政策,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合理的人口发展规划,实现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充分开发劳动力资源、进一步发挥市场经济机制,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加快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健全老年社会保障制度,从而避免或减缓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二)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救助制度的建设

解决养老问题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中之重,建设完善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是从根本上解决老龄社会日益突出的养老医疗问题的重要途径。争取在全国城乡基本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医疗救助制度,以确保城乡老年人养老、医疗问题的妥善解决。

(三)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机制,大力发展老龄产业

当前,中国老年产业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口的需求,因此在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时,应特别注意开发老龄产业。大力研制开发老年消费项目及产品,例如老年旅游、老年健身、老年用品市场等;政府应加强对老龄产业的引导,出台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支持老龄产业的发展,鼓励社会资金进入老龄产业领域。

(四)积极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发挥老年人的积极作用

一是提高退休年龄,延长工作年限。相关研究表明,中国在2015年左右存在着一个提高退休年龄的时机。当前应该开始着手进行提高退休年龄的准备工作,并就具体的政策设计进行充分的解释,以尽量获取最大程度的共识。二是直接利用老年人力资源,提供社会服务。鼓励低龄、健康老人开展志愿性的甚至是经营性的养老服务具有较大的潜力。通过社区互助和储蓄服务时间等方式发动老年人开展志愿服务,将老年人力资源转化为社区养老服务资源。

(五)加强对老龄社会的前瞻性和战略性研究,构建和谐老龄化社会

老龄社会的挑战是巨大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必须要加强对老龄社会特点和规律的探索,加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老龄事业的研究,把人口老龄化和老龄化社会作为国家的重大战略课题进行研究,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形势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在构建健康老龄化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试着探求“和谐老龄化”,站在社会和谐发展的立场上来思考和促进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的和谐,为构建和谐社会增添色彩。

参考文献:

[1] 邬沧萍,杜鹏.对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在认识[J].中国人口科学,1992,(3).

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篇12

在图1的两个散点图中,中国都处于趋势拟合线的上方。这表明,与其他人均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相比,中国的老年人口比例和劳动年龄人口比例都高于平均水平,不仅说明中国过早地迎来了人口老龄化,而且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也提早上升。究其原因,由于中国的生育水干在短时间内下降,少年儿童比例息剧降低,高于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幅度,从而带来了劳动年龄人,比例的相对上升。根据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2004年,中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72.13%,其中.相对年轻的劳动年龄人口,即15―39岁人口,占到了全部人口的41.32%。

通常,人口老龄化不仅表现为老年人口比例的提高,还表现为少儿人口比例的下降,以及劳动年龄人口比例的先上升后下降的动态。观察图1中显示的整体趋势也会发现.中国的老年人口比例不仅将持续提高,而且提高的速度越来越快,而劳动年龄人口比例的提高速度将趋于减缓。

根据联合国提供的预测数据,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在2015年以前会不断上升,此后则处于下降态势(图2)。从绝对数量看,劳动年龄人口在2015年左右达到峰值,为10亿左右,然后会迟渐下降。具体来看,2000―2030年,中国15-24岁和25―39岁年龄组占总人口的比例会持续下降,与之相反,55―64岁年龄组的人口比例处于上升趋势,40―54岁组的比例则是先升后降。也就是说,不仅中国的人口整体上趋于老龄化,劳动年龄人口本身也呈现老龄化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