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新媒体的特征合集12篇

时间:2024-01-13 16:28:11

网络与新媒体的特征

网络与新媒体的特征篇1

[中图分类号]F203;F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6)12-0028-05

伴随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的普及应用,新媒介平台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社交活动体系,构建出了一个与现实生活世界相匹配的群体活动空间。网络新媒介平台在带给人们极大生活便利的同时,我国社会转型期产生的一系列矛盾问题也在这一空间不断凸显,最近几年,网络空间的暴力事件呈现出高发、易发的态势。可以说,每一起网络公共事件的背后都有着不尽相同的情境因素,其发生的过程、指向的对象以及利益的诉求均存在不同,但是在这些事件的背后,一个基本的趋势开始逐渐清晰起来,那就是事件本身的影响越来越超出一个阶层的范围,事件所造成的扩散效果越来越重大。很多产生于网络的公共事件对互联网秩序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有些甚至造成破环性影响,面对不断增多的新媒介,有必要探讨的是,在当前网络平台暴力事件触发因素日渐趋于同质化的前提下,作为一种情绪化的表达,群体暴力行为背后深层次的社会根源是什么,以及针对这种社会现实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加以应对。

一、互联网群体行为的新特征

在互联网空间进行社会活动的各个群体,一方面,基本遵循网络平台运行的一般规范,另一方面,现实社会情境的个体经历和生活经验也同时作用于网络世界。一般来说,网络社会中活动的主体是每一个单独的个体,人们根据个人的工作需要、生活需求、个人兴趣进行相应的网络社交活动,同一类型的主题可以吸引大量的群体参与,但是这一参与的集群活动不一定能形成群体行动。事实上,个体参与的网络活动,只有在特定公共事件的主题影响下,借助特定因素才有可能形成相对一致的群体性行动。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时候网络平台的群体活动往往呈现出松散无序的状态,但是,最近几年,伴随新媒体移动终端在社会各个群体中间的广泛普及,新媒介作为一种新型社交平台,开始迅速凝聚大量群体的关注与聚焦,而特定公共话题在网络新媒介平台往往容易触发群体行为。在这一背景下,网络群体行为表现出三个新特征,“即时性”、“面具型”和“暴力化”。这三个特征从基本共性来看,具有一定的共性,其一,从对象上来讲,网络群体行为具有较为明确的针对目标,或者是具体人物、或者是具体组织机构,诉求目标一致,大多数引起网络群体行为的公共话题源自于现实社会的问题,新媒介起到极大的信息扩散效应;其二,从方式上来讲,网络群体行为主要借助新媒体平台传播、扩散、组织、行动,有特定的组织者或者团体,表达的手段主要在网络平台,也包括部分转化到现实社会;其三,从过程上来讲,网络群体行为大多经历三个阶段,首先是群体情绪的酝酿阶段,特定话题引发社会各方参与讨论,其次是主题聚焦阶段,针对社会话题的争论、探讨与协商开始形成各种博弈集团,参与的网络个体开始分化不同的阵营,再次是行动爆发阶段,随着事件话题的发展,网络群体的行动开始形成相对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并不都是建立在理性判断的基础上,很多时候实际上是每一个个体情感迸发的显现,群体行为容易进而演变成暴力行为。

“即时性”、“面具型”和“暴力化”三个特征也具有各自特点。“即时性”特征充分反映出互联网社会社交活动的基本特性,大量的信息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有效的传播到社会各个群体中去,信息的这种即时传播性同时也影响了人们参与社会话题的行动方式。一方面,社会不同群体关注的话题本身存在不同,但是新媒体凭借“嵌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技术优势,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将特定话题推送进所有人的信息关注视线里,这样,某些社会现实问题在网络空间就得以超越现实地域、时间、阶层的局限,引起社会各个群体的关注;另一方面,随着新鲜话题的不断出现,人们的关注兴趣也变得越来越即时性,这意味着,所有社会公共话题都没有办法在网络新媒介空间里得到长久的关注,即使某些话题一度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讨论。

“面具型”特征则与网络空间的基本属性密切相关。网络空间的个体在进行社交活动时可以具有更大的自由性,这种自由性是现实社会人际交往所不具备的。首先,网络社交打破了人与人面对面交往的限制,借助移动终端,一个人可以同时与多个人进行交流,而不必亲身经历,这使得交往个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社会规范的依赖与顾及;其次,虚拟空间的个体尽管可以通过视频展现面容,尽管存在网络实名制的规范制度,但是,个体在心理层面上仍然感受到比现实世界强大很多的无拘束感,在这种因素影响下,个体的情绪性表达更容易得到尽情的展现;另外,特定话题一旦形成大量个体关注之后,人们在“面具化”情感因素的影响下,容易形成情绪共振效果,即每一个个体都在互相鼓励表达感情,同时又较少的受到现实规范的约束。

“暴力化”特征则是在前两种特征的影响下呈现出来的,在当前阶段,网络公共话题往往引发,而则更多的借助暴力的方式表达出来。第一,群体行为的暴力表达往往具有随机性。事实上,许多话题的公众参与并不必然引发暴力情绪与暴力行为的产生,然而,在当前中国网络平台,公众参与话题讨论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共识,这就使得很多社会议题很容易变成社会不满情绪的宣泄口,进而引发非理性的暴力行为。第二,网络平台的暴力行为危害逐渐增强。以往的网络暴力主要以语言攻击为主,现在则演变成大规模的人肉搜索,并在网络组织人员参与现实社会的实际身体攻击,暴力手段表现为线上、线下交织进行。第三,网络暴力行为发生突然、过程快速、结果震撼。从2016年发生的数起网络暴力事件来看,所有暴力事件发生时具有突然性,出乎人们的预料,这与事件的发起者为虚拟化的单独个体密切相关,公共治安管理不可能对每个个体进行有效的监控,而事件的发生过程不具有持续性,过程简单快速,但是其产生的结果却影响巨大。

二、互联网群体暴力行为的演变轨迹

网络群体行为的新特征与现实社会不同群体的生态环境紧密相关,群体暴力的演变轨迹也与该群体的生活现实与个体经历交织在一起。近年来我国网络空间的发生,往往伴随大量的暴力情绪与暴力行为,这种公共事件的暴力化表达主要受到三个层面因素的交织影响。

(一)网络社会主流群体新变

但互联网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社会时,最早参与网络活动的群体还主要局限与技术精英,随后是社会中间阶层,而新媒介的应用,这使得社会大众几乎全部纳入进新媒体平台。在这其中,网络社会的群体划分受到社会现实变化的影响,当前中国社会的阶层变化衍生于社会结构的转型与调整,社会中低收入群体的内部构成与传统社会相比表现出更多的复杂性与动态性。“低收入”有其特定的时空指向意义,具体说来,弱势、下层和边缘突出的是社会各部分同在一个结构之中,只不过地位或位置有强弱、上下、中心与边缘之分。[1]而在网络社会中,主流的参与群体在虚拟世界中是积极的中坚力量,而在现实社会中可能就是收入偏低群体,学界一般认为是指占有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较少的群体,将具有上述特征的贫困农民、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和城市中以下岗失业者为主体的贫困阶层划入“低收入群体”的范畴之中,同时新生代农民工、城市中无固定工作或住所的群体( 甚至大学生“蚁族”)等也应当包含在内。[2]

“新失业群体”以及“蚁族”现象已经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大学普及化在推动中国教育提升的同时,由于就业的地区差异以及个体因素,也产生了大量未能充分就业的年轻大学生劳动力,这一群体中的绝大多数人来自经济欠发达西部地区或者农村,他们家庭条件一般较差,通过个体勤奋努力考上大学,在承担着家庭期望的同时,却往往在毕业后,因为缺少相应的职业培训而在求职中处于弱势地位,同时,近年来校园内就业竞争激烈,未就业大学生本身承受着心理与生活上的多重压力,这些很容易在特定情境中导致大学生行为的失控。

“新生代农民工”则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社会流动的另外一种代表。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进城农民工的主体,高达1.6亿的群体广泛分布于城市社会建筑、制造、与服务行业中。他们中的很多人几乎没有务农经历,城市成长经历远远超过农村,也是城市“土生土长”,对城市的适应度与认同度超过了他们的父辈。但是,在融入城市过程中,新生代农民工主要面临收入低、技能低、缺乏住房和难以落户等一系列障碍,城市社会“本外”文化的偏见使得他们难以交往城市同龄人,同时从事职业的低端分布也进一步影响了他们的社会流动。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秩序建构过程体现为一种“自愿性隔离”和“自我封闭”的过程、一种社会道德隔离和一种道德基调确认的过程、一种底层生存秩序建构的过程和城市秩序建构的过程[3],城市与农村的两种生活现实张力造成他们自我认同的模糊与未来预期的迷茫。

(二)网络暴力行为的多重触发

现实社会与虚拟空间的差异使得网络社会中的主要参与群体经常处在一种个体情感的焦虑状态中,这为暴力行为的触发增添了更多的潜在诱发性与不确定性。

其一,公众的理解偏差。对普通大众来说,“社会边缘群体”具有双重性认知,也即是说,在公众的脑海中,存在“想象的边缘群体”与“现实的边缘群体”这样一种差异。以往在提到“边缘群体”时,人们第一反应可能是那些衣衫褴褛、穷困潦倒个体形象。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尤其是在当前中国社会,实际情况出现了很大的不同,一些以往人们认为不属于边缘群体的社会群体却正在成为边缘群体,诸如未充分就业的大学生等等。当普通公众没有完全了解到当前中国社会低收入群体的新变化时,对于一些个体暴力事件就产生了不能理解与不能接受的认知差异问题。同时,这种认知差异所造成直接效果就是心理与行为上的无防备性,而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暴力事件的突发性与扩散性。

其二,虚拟生活的隔阂。大部分网络空间的积极活动者在日常生活处于一种相对封闭化与单一化的环境中,简单的工作――宿舍“线性”生活方式,实际上隔绝了大量的现实人际交往,这不仅与他们个体职业属性有关,也与网络虚拟社会空间形成的模式化生活方式相关。无论是大学生、打工者还是失业者,他们的日常生活都极为简单固定化,社会交往的关系圈也非常狭窄,他们中的很多人习惯于通过网络来进行日常的人际交往与娱乐消遣,网络世界往往提供给他们更为强大的心理支撑和情感满足,尽管这种慰藉与现实反差极大。

其三,社会极端思潮的推动。网络空间的非常容易与三种极端社会思潮相结合,即民粹主义、民族分裂势力以及公民运动。这三种社会思潮本身在现实社会中就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在网络事件特定因素的刺激下,进一步的扩大影响,放大了社会破坏力。这其中,民粹主义在中国当前社会发展阶段具有很强的破环性和煽动性,“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中国的社会转型是在特定背景下开始的,转型在给中国带来巨大积极变化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腐败、分配不公、道德沦丧等弊端。所以,中国的民粹主义影响越来越大,而且较少积极意义。”[4]民粹主义善于利用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阶段所出现的新问题与新情况,借助扭曲的传统文化、革命理想等历史遗产,宣扬所谓的“完全公平”,鼓动底层群体仇富、仇官,增强阶层之间的敌意与对抗,希望引发大规模的社会骚乱从而实现其特殊目的,民粹主义与暴力行为紧密相连,这是最应该引起警惕的社会思潮。

(三)暴力事件产生的社会效应

首先,公共舆论对于每个事件倾注有广泛的讨论与关注,并表现出强烈的社会情绪,从每一个网络造成的结果来看,社会效应的产生表现为三个阶段:态度、情绪、反思。事件爆发的最开始,其传播速度通常超越了时间、地域、阶层的范围,也即是无论社会任何阶层、无论是否是事件的直接受众,普通群众最开始的反应是“态度性”的,多表现为震惊、恐慌、疑惑等等;其后,随着事件具体细节的不断呈现,普通群众对事件的反应开始转换为“情绪性”,多数是愤怒的、谴责的,针对具体事件的不同,也有表现为冷漠、同情、心痛等等;最终,暴力行为产生的社会效应是引起全社会的思考,并反思其产生的内在根源。

其次,媒体播报的负面效应。一些媒体在特定事件发生之后,出现了不同的声音,而以新媒体为平台的网络公共空间内更是经常出现与主流媒体不同的观点,形成强大的民间舆论场,有时观点与主流媒体强烈对抗;同时一些媒体针对暴力性本身具体细节的报道,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传播了暴力事件的效果,报道立场的模糊以及对应急安全防范的过度解读,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公众的恐慌情绪与疑惑。

第三,传播模仿与类型化。借助现代化传播工具的应用,网络群体性暴力事件容易形成示范效应,进一步催生新的暴力事件出现,这在现实社会的暴力犯罪中表现明显,比如近年来连续发生的公交车纵火事件、针对幼儿园、中小学学生的砍杀等,都已经成为一种类型化犯罪,不断有人在现实生活模仿与复制。

在这样的社会效应影响下,网络空间参与群体矛盾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征,社会主流核心价值观念时刻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质疑与挑战,而普通群众社会信心的塑造主要依托于政府的信息的权威性与社会治理的公信力,因此,短期内发生的多起、密集的网络不断的挑战的政府的权威性,同时又因为其造成的巨大社会伤亡,严重的影响了群众日常生活安全并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长此以往势必造成网络空间秩序的混乱,加重网络舆论的暴力化程度。

三、互联网群体行为的社会治理

每一起网络的发生都有清晰的诱发因素与明确的个体诉求,这些诱因看似仅仅与参与者的个人生活遭遇相连,实则反映了社会群体之间的相互判断以及对公共利益价值的理解,同时,在一定时期内多发的同质化暴力事件也反映出了某些社会政策的缺陷。更进一步说,暴力事件的发生是群体社会情绪的体现,而事件本身的影响又改变着整体社会阶层的心态与情绪。

事实上,如果网络社会中的不同群体能够借助合适的渠道来规范性的表达利益诉求,那么就会减少其走向群体暴力行动的可能性。我们应当看到,在当前中国的网络社会中,真正重要的是社会信任与共同价值的重建,基本的底线是人们应当达成认识暴力和反对暴力的共识,而以及暴力情绪的化解不仅需要从顶层制度设计上予以考虑,同时也要通过分析个体以及群体社会行动的逻辑,在过程中调整政策设置,缓解社会矛盾、弥合阶层差距,构建法治化的网络社会。

(一)突发事件与个体行动

网络公共事件向群体性和暴力性方向的转化后,事件首先影响的是网络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个体,一方面,暴力行为的产生往往有个体主导因素存在,“暴力的爆发可能成了个人或群体释放不堪忍受之紧张并获得意义感的唯一方式,我们经常会说,暴力倾向是在个体内部建立起来的,但是,它也是对外部情境的反应,它是在其他反应方式都被阻断的情境下所做出的一种反应。”[5]另一方面,在一个互联网公共场所中,信息流动快速、网民身份复杂、关系陌生,遭遇突发的暴力行为时,个体如何采取行动方式十分关键。我国公民应对公共安全事件的个体能力明显落后于欧美国家,提升个体有效行动要转变思想观念,改变以往对安全常识的忽视。通过相应的宣传引导,使人们注意网络场所的各类安全提示,熟悉各种网络暴力的应急办法,并重视日常生活中的各类网络安全培训、信息知识讲座,在闲暇时间适度演练并实践操作基本的个体防护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突发暴力行为时,保持个体的冷静判断,并能理解并遵从相关职能部门的统一部署安排,降低群体暴力行为的破坏效果。

(二)应急预警与治安防范

针对网络的有效治理更为重要的还是在日常工作的充分准备上,应急预警是避免公共安全事件发生并进一步恶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是针对事件进一步发展状态的高度警示,合理有效的应急预警方案的编制应当是政治科层体系与社会结构相关要素的有机整合,并且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加以反复演练补充。一般而言,预警不可能对社会生活面面俱到,特别是在网络新媒介平台,群体行为在特定事件的影响具有情绪脆弱性、民意敏感性、暴力易发性等特点,“新媒体对于社会和政府的双向赋权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网络形成的虚拟关系在社会抗争中的作用还有待研究;媒体表面的多元化和信息自由表达,有可能导致言论和观点的极端化,这并不利于理性的沟通和问题的解决。”[6]因此,合适的做法是结合风险指数进行评级分类,对风险高发与暴力易发的公共话题进行重点预警。围绕“立体化治安防控网”的建设,以群众满意度与参与度为标准,以网格化为中心枢纽,有规划、有重点、有质量的推进新媒体平台治安网络全覆盖,做到信息掌握到位、矛盾化解到位、治安防控到位、便民服务到位,从而实现多部门内部联动,警情、舆情平动。

网络的现场处置与应急管理涉及党和政府各个部门的工作实施方法与协调调度能力,在暴力行为尚未造成人员伤亡的时候,要立即有效控制事件的发起组织者,遏制事态的进一步扩大。一方面,在正在进行的时候,首先是将网络现场控制好,开辟新的信息空间,隔离疏散参与的网络群众,其次调动好各种力量,公安、网监、信息、宣传等各个部门责任到位、部门联动,布置有效并果断采取行动;另一方面,在事件已经造成一定影响的情况下,要注意将网络中各类群体的情绪安抚好,相关政府部门要第一时间做好舆情引导工作,信息要准确及时,适时召开权威部门新闻会,统一口径,及时辟谣;最后将后续工作安排好,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并依法处置,同时积极回应群众诉求,总结反思事件的经验教训。

(三)法治建设与公正维护

网络空间内转化为暴力行为的根源在于,部分群体对当前社会法治与公正存在不满与失望,这突出反映在我国当前法治建设上面对的两组矛盾,群众维权意识强与法治观念弱的矛盾――利益诉求强烈却对法律规范了解不够;政府法规精细化不足与干部法治化水平不足――一些领域法规尚有空白,部分领导干部法治思维不强,习惯人治。而在互联网空间,群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情感共振加剧了社会戾气与暴力情绪的生长,“透过对社会其他成员的态度、情绪状态的感知、比较、自我归类、社会认同等心理过程,人们将自身与他人、群体以及社会关联起来,不断强化、修正自己的感受,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形成群体或类别成员感之后,也会连带形成群际关系,包括相互冲突的社会关系。”[7]

面对现实矛盾在网络空间造成的影响,一方面要大力加强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建设,核心是充分保证社会各类群体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与规则公平,尤其关怀与保障底层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情况,以公平正义为基础的社会并不是绝对公平的社会,而是人们能够在其中正常生活的社会,是基本保持底线公平的社会。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党员干部的法治教育与法规培训,使社会治理者群体认识到,依法维权是前提,严格依法办事是矛盾源头治理的关键,依法处置是必要手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健全执法制度标准化体系,以覆盖全面、简明管用为准则;进一步提升执法管理精细化水平,对社会矛盾的综合治理更加强调在源头上化解;进一步增强执法主体专业化能力,加大专业培训与考核力度。

(四)价值培育与文化融合

网络与新媒体的特征篇2

一、网络媒体的概念

我们总说网络媒体对我们的影响,但是我们却经常在研究之前忘了去解释网络媒体到底是什么意思。网络媒体是指:"按照新闻媒体传播流程运作的,有专业人员对新闻和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和。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和能够迅速形成社会舆论的网络传播平台。"在网络媒体凭借传播优势绽放异彩的过程中,自身潜伏的各种隐患也暴露无遗。截至2011年3月底,中国已备案网络数量达到382万个,网民数量已达4.77亿。必须特别说明的是,本篇论文是以YY语音作为研究对象,所以为了让大家更了解这篇论文意义所在,详细介绍下YY,歪歪语音:又名YY语音,是一款优秀的团队语音软件,其用户远远领先与国内其他同类软件。YY是广州多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一款基于因特网团队语音通信平台,功能强大、音质清晰、安全稳定、不占资源、适应国内游戏玩家必备的语音平台,使用歪歪语音平台,可以高效的与朋友一起游戏对话作战,而这一切都是免费的。目前已经有百万人同时在线,YY中的那些最受欢迎的娱乐频道,晚上黄金时间频道同时在线人数甚至可以达到六万以上。根据笔者限定的范围,以YY语音为例,姑且将其视为一个网络社区,由于每年针对网络应用情况的调查数据都有些变化,只呈现一次调查的结果。

二、网络媒体的基本特性

(一)点对点、一对多

在我们常见的媒体中,前者的特点与电信有关,在电信定义里第一重要的要素就是点对点。而一点对多点的特征则同时反映在广播和电视媒体中。网络媒体作为一个复杂的新兴媒体同时具有前面提到的两种媒体的特征。"第一,它具有点对点的通讯特征。"当然,它的点对点方式是传统信件点对点方式的升级,不说其他的,两者的传播介质与传播速度就有很大的差别,它在具备传统媒体的快速蔓延、快速扩张的特点之外,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以光速的介质传播。第二,它又有一点对多点的媒体特征。传统媒体的一点对多点,接受的多点多是被动地接收信息,并不具备选择信息的自主性,而网络媒体的多点是出于自我的需求向一点进行请求。为什么采取传统媒体的运行方式去经营网络媒体没有成功,笔者认为其原因在以上的分析中足以看出。因此具有复合意义的网络媒体在操作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难题,要想解决这些难题就必须更好地了解网络媒体存在的特点。以YY语音为例,它除了网络游戏公会之外,还有聊吧和电台等多种形式。在聊吧和电台的运行模式中,以上两种特征是显而易见的,一个聊吧接待或者一个电台主播在线上说话,而底下有上百甚至上万的受众在收听,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一点对多点的传播。

(二)除全球性,交互性以外的其他特征

全球性实际上也表明了网络媒体的传播具有一种开放的姿态,交互性是指网络媒体带来传受双方双向的互动传播。以上两种特性是大家讨论网络媒体特点的陈词滥调,使得很多人认为除了全球性和交互性外,网络媒体不存在其他特性。而实际上网络媒体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关注的特性。许多学者都纷纷把给网络媒体寻找新特性作为自己的研究目标,笔者觉得其中最值得关注的特性是"多样性"、"双刃性"和"自由性"。

1、多样性

在这个彰显个性的时代,网络媒体作为一个大众展现自我的平台,首先必须具备多样化发展的方向,因为大众的需求各不相同,比如热爱网络游戏的受众与喜欢安静听音乐的受众明显在需求方面会有很大的不同,如果只一味发展其中一个方向,都会使网络媒体这个平台失去很多潜在受众。

2、双刃性

网络媒体的双刃性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每年有多少因为无法戒除网瘾而辍学在家的青少年,作为一个新兴媒体,它对于处于求知高峰期的青少年来说是一个具有极大诱惑力的事物,而如果无法很好地使用它,那么后果也是极其严重的。

3、自由性

谈到自由性,可能大家会认为那就是毫无限制,想说什么说什么,其实并不然,任何自由都是有局限性的。就笔者个人经历来说,笔者曾经在聊吧担任过接待,其实也就等同于电台主播,作为一个传播者,难免会有一些人对笔者恶语中伤,在笔者要求对方对其言行进行解释的时候,被对方告知,网络很自由,想说什么说什么,又不犯法。足见大众对网络媒体的"自由性"的理解出现了多大的偏差。

三、网络媒体传播模式新概念--广场型传播

网络广场传播即是基于虚拟广场的传播者和受众意见之间的信息沟通和意见交流活动,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摆脱了传统意义上的归约和束缚,从而能够使受众体验真正轻松、自由、平等的观点碰撞和信息传播。"在虚拟广场中身体的直接接触是不存在的,人们把它们视为平等、自由的新世界,用各种符号形式表达情感和思想,并且与虚拟广场上的参与者进行共时性、历时性或两者并存的交流。"笔者常常思考为什么网络媒体能够吸引那么多的受众,而且据调查,中国的网民数量还在呈现上升的趋势,不得不说网络媒体是一种全民化运动。知晓广场传播概念的含义之后,笔者豁然开朗,原来人们开始惧怕现实生活中的身体接触之后,转而在网络上寻求到了除了身体接触之外的另类接触,而这种另类接触除了能够带给受众等同于身体接触的刺激之外,还使受众的各种感官接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兴奋。这样的体验,使得网络媒体的受众们欲罢不能,每天都期望通过网络媒体获取更多的惊喜。

参考文献:

[1]佚名.回到元点--网络媒体定义、特征[J].Internet信息世界,2001,(5)..

[2]佚名.网络媒体中的新闻[J].网络传播,2011,(2).

[3]汪武.媒体改革的道德路径[J].新闻与写作,2005,(2).

[4]佚名.网络媒体的十大特性[J].中国电子出版,1999,(4).

[5]吴志文.网络广场型传播的功能初探[J].新闻爱好者,2011,(4).

[6]陈朝晖.网络文化安全的威胁和规制[J].网络传播,2011,(3).

[7]黄亮.网络用户的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9).

[8]王庆稳,邓小昭.网络用户信息浏览行为中的心理模式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0,(5).

[9]张文娟,杨秋燕.网络媒体社会责任与经济利益关系协调[N].中华新闻报,2007-04-18.

[10]马海霞.网络媒体的公信力探微[D].中南大学,2005.

[11]何聪.论网络媒体言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2002.

网络与新媒体的特征篇3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3-0029-02

随着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突飞猛进,网络传媒平台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以其及时性强、互动性强、冲击力大、内容容量更丰富等众多优势,迅速成为传媒行业的佼佼者,极大地改变了传媒的发展格局,给传统媒体巨大的冲击,传媒领域正式进入了网络时代的新传媒时代。基于社会的发展变化,基于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广大新闻采编人员唯有不断加强学习,快速掌握新传媒的特征和规律,才能真正驾驭新的平台为我所用,成为网络时代的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本文从网络时代的传媒本身的特征谈起,就新闻采编人员的能力建设问题进行了探析。

1 充分了解并掌握新媒体的特点与属性

在掌握网络时代媒体平台的基本特点与属性,是分析新闻采编人员应该具备那些素质的必要条件和基础。唯有掌握了网络时代的传媒体特征,才能根据现实的需要针对性地找到提高网络时代新闻采编人员素质的“钥匙”,才能从本质上找到自身亟须修补的短板和症结,从而“对症下药”。

网络时代的传媒平台与传统的媒体传播平台的不同,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一是及时性更强。传统媒体时代的新闻采编,由于受到设备、交通工具、通讯手段、传播方式等限制,很多时候必须亲临现场才能采集到新闻,不能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把信息传播出来,实际上新闻变成了“旧闻”。网络时代借助于互联网技术,通过微博、贴吧等工具,在事件发生的同时就能将信息传播出来,时效性更强。因此,网络时代的新闻采编人员要增强紧迫感,进一步增强新闻的时效性。

二是互动性更强。传统媒体只是单向传播,不具备双向交流的特性,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新闻采编与传播的呆板。网络媒体时代的传媒机构,都将传统媒介与互联网等新兴媒介紧密结合,线上线下密切互动,让新闻变得更加生动,更有生命力。所以,新闻采编人员在网络时代要注重与受众的沟通交流,通过互动,去发现新闻,提取信息,升华新闻的主题和内涵,增强新闻的可读性,让新闻更“接地气”。

三是信息大爆炸,信息来源多元化。广播和电视媒介受到时间限制,纸质传媒受到版面容量限制,只能在海量的信息中摘取部分新闻信息进行报道,信息的交流和沟通过既不充分也不深刻,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进步,不能满足社会受众日益增加的信息需求。网络时代的传媒平台采用虚拟技术,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介的限制,实现了新闻信息采编与传播的全新革命。信息大爆炸是网络时代的基本特征,新闻采编人员要分析受众的心理需求,从信息中筛选有价值、富有生命力、能够正确引导舆论的素材信息进行加工编辑,从而扩大新闻的影响力。

四是言论更自由,新闻更开放。传统媒体在很多时候受到信息源的干扰和阻挠,不能全面地展示事件的全貌,或者不能更加深入地探究事件的真正根源。除此之外,还要受到体制内各级管理机构的审查和审核,新闻几乎都是经过过滤的产物,并不是原生态的事实本身。因此,新闻采编人员要更加注重听取和吸收“网友”的声音,在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找到新闻的价值,在观点的争辩与讨论中找寻事实的本源。

2 善于辨别、分析、整理、整合各种信息

网络时代信息传播多元化,微博、贴吧、社交群等都是重要信息传播工具,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娱乐、教育、汽车、房产等社会各方面的新闻信息。信息的者只要具备基本的网络工具操作能力,不管其身份、地位、学历、目的、动机等,都可以信息,发表观点与评论,这就造成了信息的鱼目混杂。

新闻采编人员要善于分析这些信息,发现那些信息是有价值的,那些是没有营养的;那些是真实的,那些是虚假的;那些是表面的,那些是本质的……要运用分析、综合、对比、求证等各种方法检验信息的真伪,保持足够的清醒,独立思考,明辨真伪,编辑整合,传播真实、客观、全面、有价值的新闻。

3 广泛拓展社交网络渠道,扩大信息来源

网络时代一个重要的特征是:信息与信息接收的主体交融。在网络时代,人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只不过,新闻采编人员是职业的信息传播者,身份上赋予了职业特征而已。爆出猛料的微博博主、透漏内幕的贴吧吧主、转发新闻的社交群主……这些人都是广义上的新闻采编人,他们知道或者采集了信息,进行了编辑和,完成了信息传播的全过程。所以,受众由单纯的信息接收,变成信息接收与的角色融合,促进了新闻来源的多样化,促进了新闻信息的更快、更真实、更完整的传播。

基于网络时代新闻信息传播的这一特征,新闻采编人员为了获取更广泛的信息,就要拓展自己的社交网络,扩大信息来源,为新闻的采编提供稳定的多元化的渠道和方式。其一,某一领域的专职采编人员可以重点关注该领域的行业专家的微博、博客、QQ空间等动态,以此来提升报道的专业性和深度;其二,善于参加论坛、QQ群、贴吧等组织的各类网友互动,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其三,维护网络社交圈,通过线上互动,线下交流,增进感情,培养信任,让信息来源更可靠;其四,与同行建立广泛的联络,通过信息共享,资料共用等方式,建立起自己的信息来源渠道。

4 遵纪守法,坚守道德底线

在网络时代,信息传播更加迅速,传播的面积更广,短时间集聚的影响力更大,因此,新闻采编人员在信息传播上更应该认真、谨慎、客观、理性、全面、准确。作为一名记者都必须严格地自觉地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恪守新闻行业自律,遵守职业道德。网络时代虽然很多信息传播平台是虚拟的,但它对受众,对社会的影响是现实的。因此,新闻采编人员在信息,表达情感时,必须要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和框架内适合的正确的信息。

记者在新闻信息前,一定要全面的了解事情的真实情况,遵循新闻信息的一般流程,慎重表达自己的情感,时刻考虑到网络的迅速传播可能会造成的社会影响,这样才能保证网络时代新闻传播的充分、高效、有价值的利用。网络时代新闻传播的及时性、互动性等特征是一把双刃剑,可能会促进事件的积极发展,促进社会的正向发展,也可能会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权衡利弊,取长补短,严格审核,强化监管才能促进网络时代媒体平台的健康长久发展。

综上所述,新闻采编人员要具备应势而变的水平和能力,分析掌握网络时代传媒的特点与属性,充分发挥和利用新传媒的优势,在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的前提下,不断提升自身的采编水平,扩大社交网络,扩大新闻信息来源,通过信息、观点的交流与探讨,以独特的观察新闻视角、崭新的论点观点,让新闻更务实、更接地气、更丰富。网络时代的新闻采编人员应该是一专多能,知识丰富,了解受众,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网络与新媒体的特征篇4

一、网络与新媒体动画研究的意义

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持续变革,人们的消费与生活方式等正在发生巨大的改变。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年1月公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底,中国网络视频的用户规模已达到3.71亿人,对网络视频使用率提升至65.9%。其中25岁以下年龄段是网络视频用户主体,在家上网人数达到91.7%。上述数据表明:新媒体已经成为当代年轻人享受电影和动漫的主要方式。在网络视频的冲击下,电视在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开始下降。这是大众在媒体使用习惯上发生的一个巨大变化,“私媒体”的发展和观影环境的变化预示着未来动画收视率会逐渐向新媒体倾斜,而这种变化势必会影响我国动漫产业的整体发展方向。因此,对网络和新媒体动画的理论和产业研究势在必行。

从2000年蒋建秋的Flas《新长征路上的摇滚》算起,国内网络动画至今仅仅只有13年历史,而从2006年优酷网建立乃至网络动画的大量涌现不过是近年的现象。网络动画虽然历史短,但却发展势头迅猛,目前已成为我国动漫产业的新生力量。网络动画不仅有数字媒体自身的技术特征(数值化、模块化、可复制性和可编辑性),而且在内容上也和后现代艺术所提倡的解构、拼贴、混搭、跨界和重构的美学所吻合。这些往往是传统动画理论所无法解释的现象。因此,对新媒体动画的理论研究不仅有着实际的意义,而且这项研究对于突破传统动画理论的局限,以创新思维来促进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更是十分重要。

目前我国对网络和新媒体动画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根据笔者在2012年2月做的一项数据统计表明:在谷歌搜索单词“new media animation”约有134,000,000项;在百度搜索单词“新媒体动画”约有1,710,000篇,国内相关资讯仅仅占全球同类资讯的1.6%。在中国知网中检索“新媒体动画”关键词,自1990年以来只有3篇论文。同样检索“网络动画”关键词,则只有40多篇论文。此外,国内虽然关于动画的基础理论教材和专著有不少,仅《动画概论》冠名的教材就有十几种,但关于新媒体时代的动画的学术研究著作却只有黄鸣奋教授的《新媒体与泛动画产业的文化思考》。与此相对照的是:国内关于Flash或Maya的动画软件教程却汗牛充栋。国内这种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的现象可见一斑。

二、新媒体动画的范畴和主要特征

黄鸣奋教授曾经指出:“因为动画的用途变得日益广泛的缘故,我们需要新范畴在分类学的意义上描述它所出现的变化,‘泛动画’就是这样一个范畴。”[1]目前我国对动画的分类基本上延续了传统动画根据媒介或制作工艺的分类方法,即现代动画的3大门类:手绘动画、定格动画和电脑动画。根据维基百科的解释,传统动画,也被称为“手绘动画”,是一种较为流行的动画形式和制作手段。定格动画则是一种以现实的物品为对象,同时应用摄影技术来制作的一种动画形式。如粘土、剪纸、拼贴、模型、实体和木偶类动画等。电脑动画则指由计算机来完成关键帧技术和渲染的动画,包括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CG动画)。其它计算机动画技术还包括卡通渲染、动作捕捉、蓝屏抠像、非真实渲染、骨骼动画、变形动画和模拟自然动力学如风、雨、雷、电等的物理动画。这种分类方法在媒介高度融合、“跨界”无处不在的今天,则有着明显的缺陷。由于数字技术的渗透,目前手绘和定格动画已普遍采用无纸化或数码采集+后期剪辑的技术,各种数字剪纸、数字拼贴与特效合成往往会在作品中“混搭”在一起,动画作品的媒材界限日趋模糊。

因此,新媒体动画(new media animation)必须根据时代与技术的发展重新给予定义。作者认为:新媒体动画是“数码”与“动画”跨界交融的一个新生事物。虽然它从制作上属于广义的数字动画(Digital Animation)的范畴。但数字技术与定格和手绘动画的有机结合才是新媒体动画的范畴和主要特征。同时,这些动画还涵盖了数字动态影像(Motion Graphics)的领域。图1的白色框线区域(重叠区域)代表了新媒体动画的范畴。从表现形式上看,“综合媒介”、“混搭技术”与“视觉多样性”是这种动画表现形式的突出特点。这种形式既包括数字化的手绘、剪纸、拼贴、真人定格或Flas,也包括视频剪辑、DV、字幕动画、音乐MTV短片和含有动画内容的数字短片或手机动画等。新媒体动画除了涵盖网络动画(原创短片、网络动画剧、非剧情动画、游戏引擎动画和网络表情动画),也包含一些在非网络环境中如电视新闻、电脑游戏或新媒体艺术展中的动画形式。新媒体动画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它的原创性、流行性、波普性、时代感和多样化的视觉风格。

按照新媒体研究学者、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教授兰迪・克鲁福[2]的观点,新媒体动画的领域属于“叙事逻辑”的领域,它们也同样具备大众性、商业性和娱乐性的特征。但与传统的影院商业CG大片不同的是:新媒体动画由于其网络传播特征,往往更加短小精悍、形式活泼并具有强烈的实验性和反潮流的特征。这一点使得新媒体动画和历史上的非主流性质的实验动画、实验电影和独立短片等有着一定的传承关系。

三、新媒体动画的主要优势

著名媒介研究学者麦克卢汉曾经指出:新媒介“不仅仅是容器,它们还是使内容全新改变的过程”[3]。新媒体动画相比传统动画的主要优势可以从创作者、观众和传播渠道三个方面体现出来。新媒体动画创作群体广泛,作品往往有着丰富的个性化特征。此外,数字化和网络远程集体创作等新工艺制作流程也比传统动画优势明显。而私媒体观影、多时段观影、动画类型多样性和丰富性是新媒体动画吸引青年观众最主要的原因。与此同时,网络化传播、观众互动性和网络自然淘汰率是保证动画质量和内容大众化的重要手段。由此,我们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总结和归纳新媒体动画的主要优势。

从创作者角度上看:网络独立动画的创作者的主体大多数是个人或小型动画工作室,制作周期相对短,成本较低,多数为短片形式。数字化工具如Flash、Maya、PS、AE、Apple Motion、Final Cut Pro、Nuke和iStopMotion等是主要创作工具。虽然这些动画作品有良莠不齐、水准千差万别的问题,但经过网络的“自然筛选”,通过点击量的积累,优胜劣汰、大浪淘沙,使得优秀的作品和人才脱颖而出。曾获国际动画奖项短片《这个念头是爱》(雷磊,2011)和《打,打个大西瓜》(饺克力,2010)都是这种原创网络动画成功的范例。此外,网络的发达也为动画爱好者的集体创作提供了条件。例如:在2011年,新媒体动画网站AnimeTaste就曾发起过多次集体动画创作项目,并产生出了如《嘿!!!大椰子》(图2)和《GoGoGo》等非常有趣的动画作品。这些动画采取了“网络接龙”的方式创作,由十几名业余动画师和大学生联合完成,作品包含了剪纸、实拍定格、手绘漫画、文字拼贴和矢量绘画多样性风格,充满了实验性和年轻人的朝气和冲动。这种完全不同于传统动画的制作方式很好的诠释了新媒体动画的概念和优势。

从观众角度上看,新媒体动画往往针对的是网络、手机、iPad等“私媒体”,也就是个人观影的媒体。因此,更个性化、成人化的内容也可以成为新媒体动画的表现所长。更具风格和个性的动画也会受到观众欢迎。例如,美国喜剧中心制作的Flash+剪纸摆拍动画《南方公园》,经过5年的人气积累,目前已达到15季几百集的规模。而网络热播动画剧《欢乐树和他的朋友们》(2000)也达到了193集。国内网络动画剧如《哐哐日记》和《泡芙小姐》也有着超高的网络点击率。《泡芙小姐》的第1季自2010年播出以来,仅在优酷网上的点击率就达到了450万次。这些动画的网络收视率证明了新媒体动画的潜在优势。

网络与新媒体的特征篇5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001-01

1.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

1.1教育主客体关系的交互主体性特征[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也是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重要范畴,两者的关系问题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元话题"。网络社会是由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构成的,网络社会环境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动的实质同样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往返活动,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沟通。

1.2教育内容传播的技术性特征。

1.3教育环境的耗散结构特征。有以下三个重要特征:一是系统的开放性;二是系统保持远离平衡态;三是系统内部存在着非线性相互作用。

1.4教育方法的连续统特征。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根据网络以及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思想、心理与行为的特点,为完成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任务、优化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促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好地为大学生接受,所采用的方式、程序和手段的总和。

2.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1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2]

2.1.1新媒体的开放性和多元性有利于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平台。开放的新媒体具有极大丰富的信息资源。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形成的新媒体构建了一个巨型网络体系。在该网络体系中,每个个体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和传播者。通过互联网,每个人都能够掌握最新、最全面的多元信息,以满足自身需要。在一份针对武汉理工大学某一公共课2012级本科生自然班的新媒体之一的微电影进行问卷调查中,有81.63%的同学平时接触最多的媒体为网络(见附录)。

2.1.2新媒体的灵活性和交互性有利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在新媒体时代,手机、博客、论坛、贴吧等以方便、快捷的特点日益成为大学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并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传统媒体时代,大学生主要是在规定的时间和场所接受特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然而,新媒体时代却打破了时间和地点的规定性,大学生可以无时空限制地通过手机和网络等途径获得所需的知识和信息。

2.1.3新媒体的虚拟性和平等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新媒体教育摈弃了传统相对单调的课堂说教模式,新媒体教育更加直观,方式更加灵活,形式更加活泼新颖,特别是青年大学生使用新媒体极为频繁,受新媒体影响较为深刻,更能迎合受青年受教育者的心理,从而使教育的效果和科学化程度大大提高。

2.2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2.2.1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缺失。面对新媒体带来的快速延展了的世界,全新的理念以及大学生不断多样化的价值取向、便捷化的思维方式和简易化的生活方式,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在一定程度上缺少有效的应对之策, 有时处于"失语"状态。 这突出表现为"海量共享"特性解构"一元话语权"、"全天候即时互动"特性凸显传统手段乏力、"个性鲜活"特性挑战"论道"方式、"百家争鸣"特性更显"红色领袖"匮乏、"碎片化"特性呼唤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方式更新。[3]

2.2.2新媒体冲击了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大学生一方面利用新媒体获取信息和知识,开阔了视野。另一方面,他们容易接受新信息、新观念的同时也容易受由西方价值观包装的各种信息的影响。2011年 8月 13日出版的环球时报在社论上指出"新兴媒体成为一个中国言论自由的示范。但是事实上缺乏管制导致谣言飞速传播。"对于价值观还不成熟的大学生是极其有害的。[4]

2.2.3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法难以应对。面对新媒体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身改革的速度缓慢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也形成了鲜明对比。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随着教育环境、工作对象等的不断变化,传统的工作模式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3.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思考

3.1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新媒体时代,互联网越来越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新媒体的交互性要求教育人性化,新媒体的碎片化催生价值选择多元化,新媒体的大众化加速教育管理民主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研究和驾驭新媒体时代的"游戏规则",从统筹工作机制、提升网络媒介素养、形成网上引导与网下教育相互配合机制等方面提升管理新媒体的工作水平。[5]

3.2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

3.3加强媒介素养教育。通过素养教育使大学生能够解读媒体立场、思辨媒体、进而利用媒体来发声,并培养大学生的媒介解读和批评能力,使其能够科学地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

3.4做好校园网络舆情工作。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将新媒体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也要有效开展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和前瞻性,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注重对舆情信息的及时收集,密切关注学生常用的网络平台,如人人网、QQ群、飞信群、贴吧等。高校宣传部、学工部、团委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主题教育网站、BBS等平台的监控和管理,加大对网络舆论的源头管理,努力构建清新健康的新媒体教育环境,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培养一支网络监管队伍,及时了解网络上的思想动态,做好舆情调研工作,第一时间删除不良信息或垃圾信息,对一些不正确的观点和信息进行合现解释和正面引导。同时,注重发掘和培养积极向上的学生干部队伍,通过他们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新媒体主流的网络声音,增强正面的控制力和主动权。

参考文献:

[1]唐亚阳,杨果.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探析[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12,(4).

[2]孙珊.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宄――基于淮安市高校的问卷调查[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20-21.

网络与新媒体的特征篇6

首先,二者传播方式各异。纸质媒体的传播方式具有单向性,其授受主体被严格区分开来;而网络媒体的传播方式通常具有双向性,其授受主体的定位比较模糊,而且,受者往往还可以参与信息的主动传播,增加媒体的交互性和开放性。其次,二者传播所受限制不同。纸质媒体容易受到管理者的影响,其发行有较多严格的限制;而网络媒体所受限制相对宽松,正常情况下,网络媒体所传递信息,监管部门只能进行事后监督,无法提前限制其发表。再次,二者传播形式与风格差异较大。纸质媒体主要以文字为主要媒介传递知识和信息,而且网络传媒除文本格式外,通常集声音、视频、图片、文本以及数据表格等于一身,更具有吸引力与优势。此外,二者在传播时效与传播容量上也存在较多不同,如纸质媒体由于受到出版发行周期的限制,一般只能做到定时,时效性较差,网络媒体则通常即时性较强。

1.2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优劣比较

如前所述,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各自均具有自身的特征,基于此类特征,二者也具有不同的优势:首先,所传播信息内容方面互有强弱。由于纸质媒体的出版所受限制较多,审查较为严格,通常其内容更多地需要符合社会普适价值观以及管理者所倡导的信息,在信息精度、深度、准确性、严谨性以及使用价值上具有明显优势;而通常情况下网络媒体传播的信息准确度和严谨性欠佳,基于其量多面广的优势,网络信息的可检索性及使用上的便利性更具优势。其次,在传播的时效方面各具优势。纸质媒体传播信息往往具有滞后性,传播和更新速度相对较慢,但具有良好的保存性;而网络媒体的优势则表现为信息的传播和更新速度快,甚至可以进行信息的实时互动,不过信息保存性不如纸质媒体。再次,传播的社会效果方面各具利弊。同样基于纸质媒体在传播信息之前必须接受严格的审查,因而其信息的可靠性较高,正常情况下其传播信息的社会效果方面具有优势。

而网络媒体中信息的传播有时仅为个人行为,其信息来源是否真实无从考证,信息真实时性相对没有保障,有时甚至会带来消极的社会效果,但基于其实时全球性传播媒介,且具有即时性的特征,网络媒体的渗透力比传统媒体强。通过对两种媒体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而且在信息传播方面也都具有各自的不同优势和局限。笔者认为,基于对其特征及优劣的对比分析,应结合二者性质特征不同的优势,基于二者的互补性,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将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发挥彼此的优势与长处,弥补各自的不足与缺陷,使其在互补格局当中发展并更好地推动和促进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优化和完善。

2完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路径

网络媒体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对纸质媒体的传统地位带来了有力冲击,但是,同时还存在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即网络媒体的兴起也使不同媒体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传统媒体的网络化将现有的双向式传播与大众传播体系充分融合,各种媒体开始在网上结盟,共享资源,共生共荣,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将成为新的媒介市场又一发展潮流。其实,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互动发展中,“虽分亦合,似分似合”才是二者关系的本质;二者的互动发展中,虽时刻伴随着明显的竞争,但相互间对不同资源的整合过程中也逐渐显现出同质化发展的趋向。随着网络技术及信息化的发展,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联合成为可能,甚至已经成为现实,当新旧传媒间未形成根本的利益冲突时,并且需要互相利用各自的优点时,这种联合的可能性便变成了现实。结合二者关系的本质,我国高校在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优化和完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必须重视并合理运用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的各自优势,并应积极促进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协调统一与融合发展。

2.1加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新旧媒体的协调统一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推进,高校在教育管理工作中,新旧媒体资源互动可谓频繁,如一方面高校依然沿用传统的纸质试卷对学生进行能力测评,另一方面也需要纸质试卷上的得分录入到网络系统进行成绩备案。应当说,现代化高校教育管理中,是两种媒体形式共同完成了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工作任务,并且缺一不可。其实,高校教育管理中,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从来不是绝对对立的,本质而言,网络媒体可以运用纸质媒体的资源优势,而纸质媒体同样可以合理利用网络媒体的便利优势。因此,为应对网络传播时代所带来的挑战,高校教育管理中应结合纸质媒体的优势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形式,增加教育管理在方式与手段上的平台宽度和信息传递上的渠道广度。

2.2合理利用两种媒体的不同优势服务学生

学生是高校无可辩驳的主体,高校真正的主人公,因此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必须围绕学生展开。基于高校管理工作所具有的服务性与引导性特征,高校教育管理中必须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充分发挥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优势,为提高学生综合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对于纸质媒体权威性及较为直观等方面的特征,高校教育管理应通过纸质媒体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辨别与选择能力以及实践与组织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从日益增多的大量信息中选择出重要的信息并迅速加以处理、采纳;否则,高校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也会处于被动地位。而根据网络媒体的便利及节约资源的优势,可以在构建完善的校园网络媒体系统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媒体参与科研或根据自己的偏好参与网络互动与学习,如此教育管理方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也可以较为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性。

2.3建立专门的整合与协调校园媒体的机构

从目前校园媒体的形式考察,可谓形式多样,类型丰富,既有图书馆中海量的纸质出版书籍和报刊阅览室中数以百计的报刊杂志,也有层次不一、内涵丰富的校园网络及互联网服务,同时绝大多数的高校还存在着固定时段统一播放的校园广播,更有甚者,为数不少的高校内还存在着诸如北大“三角地”类似的张贴“纸质告示”的特殊传媒空间与形式。但是,优化和改进高校教育管理进程中,我们不仅应清醒地认识到,必须重视和利用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开展工作,同时,我们也必须充分认识到,媒体的融合与统一,是各种媒体发展的必然方向与必由之路。因此,面对如此复杂的高校传媒形式,高校在推进和改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必须培养和建立一个专门负责整合与协调校园传媒的机构,通过培训、分类指导与现实实践,真正能够熟悉和把握高校传媒的特征与高校传媒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和整合纸质传媒与网络传媒两种校园传媒主渠道,通过合理运用两种主要传媒形式的优势,积极培养和引导学生合理利用媒体资源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最终实现高校育人目的。

网络与新媒体的特征篇7

一、“信息流”传播模式:网络媒体跻身两会报道

“信息流”传播效果最优化,一直是网络媒体“两会”报道的主体追求。

一方面,网络媒体充分发挥“全媒体海量集存”的传播优势,在WEB1.0的概念中寻求“报刊文摘”式转载效应的最优化。1998年3月,联合早报网率先以纯粹的新闻集成列表式专题报道全国“两会”动态,开启了网络媒体“两会”报道的先河;2000年人民日报网络版、中新网、中央电视台网络版等,纷纷推出具备一定编辑思路的新闻分栏版面式专题;此后不论新华网、东方网等重点新闻网站,还是新浪、腾讯等商业门户网站都加入报道“两会”的网络大军。

另一方面,网络媒体也不断谋求自身地位提升,在转载的基础上逐渐实现向“直接记录者”(“两会”驻会记者、现场直播者)的身份转换,以获取具有原创意义的第一手“两会”报道“信息流”。

网络媒体以及时转载、重组整合、专题集成、原创自采“两会”资讯为基本手段,以图文、视频直播开闭幕式、记者招待会等“两会”重要议程为基本特色,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FLASH、电子杂志等载体,在特定网络空间、移动终端上进行预置把关的点到多“信息流”传播,其本质是传统媒体大众传播形态在网络介质上的优势展现。在2008年上海和全国“两会”报道中,仅东方网就分别刊发相关图文、视音频稿件762篇和1838篇,累计55场图文、视频直播。

经过十年的发展,网络媒体在报道“两会”的各类型媒体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位置。然而,作为媒体新兵,在度过了从无到有的高速膨胀性发展之后,网络媒体“两会”报道“信息流”传播效应和能级的提升,也遇到了瓶颈和尴尬。

首先,网络媒体“两会”报道的“信息流”传播模式已趋于常态化,发展势头放缓。倚仗媒介特性,网络媒体在介入“两会”报道初期,创造了一个个令受众耳目一新的“第一次”,而这些只具有形式新鲜感而缺乏内容竞争力的模式,很快成为常态并得到普及。在得不到形式上的首创效应之后,网络媒体“信息流”传播如何转向内容上的创新挖掘,已成为各家网站暗自较劲的主战场。

其次,网络媒体所提供的“两会”“信息流”浩如烟海,已远远超出一般受众的接受需求。以东方网为例,2008年全国“两会”期间,每天提供给受众的“两会”资讯近150篇,直播近3场。面对繁杂“信息流”汇聚起的“透明两会”,除了承受过度的信息以外,受众还需要什么?网络媒体又能给予什么?

因此,“信息流”的报道模式必须突破,“意见流”便是一个突破口。

二、“意见流”传播模式:网络媒体自身突破的关键

如果说,“信息流”的广泛传播为打造“两会”透明度创造了广阔的舞台,那么“意见流”的多样传播则为提升“两会”参与度提供了有效的渠道。

六七年前,“两会”代表委员提出的议案提案,以及法律制定的过程群众知之甚少,与代表委员的沟通主要靠写信。2000年,媒体的主要互动手段是热线电话,而热线电话接受意见的范围多局限于对“两会”报道的看法和建议,人们无法和代表委员直接沟通交流。③“意见流”的传播瓶颈,成为横亘在受众和“两会”会场间一道又高又厚的“围墙”。

根据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的定义,其本质是为人们提供自由、公共的话语交流互动平台,即公共话语空间。对应哈贝马斯假定的理想言说情境原则,在网络平台营造的“公共领域”中,实现“两会”报道“意见流”传播的要素为:主体(两会代表委员、有互动参与欲望的网民)、载体(特定网络传播手段)、环境(设立可供言说的互动性网络栏目)、客体(有价值的意见和观点)、效果(对话充分自由、不受外力影响)。④

网络媒体“意见流”传播的主体,既是传者也是受者,对于网站而言都属于用户范畴。以用户产生内容作为“两会”报道的内容主体,不仅使网站不必再受限于传统媒体内容,而且大大降低网站原创成本,形成自身的内容差异化特色。另一方面,用户产生内容也为吸引用户参与、捆绑用户关注、满足用户对“两会”知晓需求以外的参与需求,提供了重要手段。

“两会”期间,适度而有效的网络“意见流”传播,与受众的政治生活参与性需求及政府的政治空间透明化要求相契合,对于表达民意、集纳民智、理清关系、化解矛盾,具有实际的价值,也成为支撑网络媒体在“两会”报道中持续高歌猛进的主要动力。回眸网络媒体十年“两会”报道历程,伴随着“信息流”的传播,“意见流”的有效传播模式,也在不断摸索和尝试中逐渐壮大。

2000年,人民日报网络版“两会”专题中推出“网民评说”和网上调查,开创了公众在线点评“两会”的先河。

2001年,新华网与263在线推出“两会焦点访谈”,邀请嘉宾与网民讨论“两会”热点,开创了在线讨论“两会”议题的先河。新浪网与CCTV《经济半小时》联合调查“两会”最热话题,征集网友提案,开创了“两会”在线民调、在线民意征集的先河。

2002年,东方网与上海电视台推出“网议人代会”和“政协委员市民网上访谈”,邀请代表委员与网民直接交流,开创了代表委员与公众在线对话的先河。东方网又与《新闻晚报》推出“百姓议案”,将市民建言与媒体跟踪报道相结合,开创了公众在线建言参政与媒体介入挂钩的先河。

2003年,新华网推出“我有问题问总理”活动,征集网友提问;温总理在2005年记者招待会上对此公开回应。活动开创了公众在线对话政府官员的先河,并逐渐形成“我给省委书记提问题”、“我给部委提问题”等系列。

2006年,全国人大代表程贻举在搜狐网上率先开出首个实名“两会”博客,开创了代表委员实名网上建站,集纳民意民智的先河。一个月后,人民网、央视国际、新浪网、浙江在线等均开设了“两会”博客专区。人民网的“两会”博客设有“代表委员博客”、“记者博客”和“博客写两会”3个专栏。

2007年,东方网对上海及全国“两会”中人大代表分组审议等内部议程,进行图文网络直播,开创了在线公开“两会”代表委员意见交流的先河。

2008年,新华网和中国移动推出“两会”飞信在线访谈和“亿万手机读者向总理提问,为总理分忧”活动,将公众对话代表委员和政府官员的范围从网络拓展到手机终端。

2008年,人民网推出“两会有我”虚拟互动体验栏目,让网民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卡通角色参与两会话题讨论,向总理提问,给政府支招,对部委工作建言,为代表委员献策。同时,网民还可以通过手机上传自己照片与大会堂背景自动合成留念图片。

经过十年发展,网络媒体“两会报道”中“意见流”传播模式,已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和生机勃勃的持续活力,并逐渐成为网络媒体“两会”报道的核心竞争力和主体模式。

三、“意见流”传播模式的三种基本类型

2008年“两会”期间,以新华网、人民网、东方网、新浪网等为代表的160多家网络媒体,在“信息流”传播基础上,纷纷策划了呈现不同方向的“意见流”传播模式,提供了比以往更为通畅的传播通道和交流平台。在此过程中,呈现出三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基本模式。

模式一:“意见流”单向传播:图文直播

代表委员拥有的“意见流”素来广受关注。在以往专访的基础上,东方网于去年和今年尝试对上海“两会”代表分组审议,全国“两会”上海代表团团组审议等实况,进行图文直播,使众多代表委员的个体“意见流”和各个体“意见流”的对话过程,第一时间通过网络平台,原汁原味地向受众进行单向集聚传播。具体操作上,直播没有采用即时编辑难度较大的流媒体形式,而采取了易于选摘的图文辑录形式,确保在直播中增设了“把关人”环节,体现了现阶段的操作政策性。

网络媒体“两会”直播报道,这一以原生态、零时差见长的报道手段,经历了从直播仪式程序(开闭幕式)直播新闻(总理新闻会)直播会内讨论(分组审议讨论)的“三级跳”发展。在从“信息流”向“意见流”的过渡中,层层深入的网络直播,无论对于新闻领域、政治领域,都有着标志性的意义。此外,网络直播凭借着运营门槛低、内容载体丰富、传播领域广阔、集存浏览便捷等媒介优势,逐步崭露头角,成为“两会”报道中不可或缺的“必选项”。

模式二:“意见流”双向传播:访谈、博客

在具有较高公共关注度的“两会”期间,网络媒体为受众营造出相对集中而高调的民间舆论场。这个以交互为主导,以“机会均等、平等参与、自由讨论”为理想状态的公共领域,典型模式为:代表委员访谈和“两会”博客。

“代表委员访谈”表现为“受众提问+代表委员回答+受众即时留言评价”。这一互动、即时、开放的传播模式,能在限定时间内、一定主题范围内,形成代表委员与网民“意见流”的直接双向传播,被媒体喻为“打通了两会会场围墙的对话”。这一过程弱化或隐去了媒体作为“意见流”转述者的身份存在,确保“意见流”相对无障碍、原生态地传播。2008年全国“两会”

期间,仅人民网就组织了150余场代表委员访谈,其中邀请的嘉宾不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省委书记、省长等“高层人士”。

相比访谈,“两会”博客作为“意见流”的个体常设传播平台,包含建言、见闻、观点、随感等更为丰富的内容,具备文字、图片、视音频等更为多样的表述载体。2006年率先实名开博的人大代表程贻举在其博客上说,“在这次全国两会上,我的所思所言,都将通过这个博客告诉大家。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也可以通过这个博客告诉我。”⑤“两会”博客兼具个人性与公共性的双重属性,为公众提供了进行有效政治传播和积极政治参与的全新方法和便捷渠道⑥。

如果说“两会”是代表委员参政议政的“庄严舞台”,那么“两会”博客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社会公众参政议政的“茶楼酒肆”。这是一个规模更为庞大的“会议”⑦。从这个角度来看,“两会”博客已超越了以往传统媒体上常见的“代表委员两会专栏”,从个体“意见流”单向传播升级为个体与受众“意见流”的双向传播。

模式三:“意见流”叠加多向传播:民意调查、民智征集

2008年全国“两会”期间,各大网站的网上民意调查层出不穷,各具特色。在丰富但不严谨的调查问卷、庞大但不准确的调查参与人数背后,以量化数字比例为表述形式的公众“意见流”传播,日益成为宏观层面体现受众对“两会”涉及话题的直接关注,以及国计民生话题延伸关注的重要平台,一定程度上演变为一条衡量和影响“两会”民意及舆论场的标准线。

此外,以话题征集、建言征集、对话征集为主的“两会”网上民智征集,在实现受众“意见流”传播的同时,也不断将“反映民意、集纳民智”的效果放大。而这一过程中不少都呈现出跨媒体合作的特征。

话题征集。在征集的基础上,引入媒体报道,提升话题的意见关注度,形成“点题采访”模式,多见于网报联动、网台互动。以新京报网开通的“两会点对点”栏目为例,读者可上网选择记者及代表委员,留下自己的话题。然后记者会挑选话题采访相关代表委员,这些互动在新京报网和《新京报》上刊发。

建言征集。在征集的基础上,引入媒体关注和政府受理,促使建言从单纯民意文本转化为公共决策行为。东方网与《新闻晚报》合作多年的“百姓议案”,已形成从网上建言征集―媒体选择报道―政府职能受理―媒体跟踪回访的一条龙流程,并与东方网在线民生投诉类栏目“东方直通车”相结合,把“两会”建言常态化、实效化。

对话征集。在基于政府信息日趋公开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2008年,新华网等十几家网站与中国移动推出的“向总理提问,为总理分忧”活动,首次将征集主体从网民扩展到手机用户,将征集客体从提问质询扩展到出谋划策。

经过几年铺垫,2008年通过互联网调查民意、汇集民智已经成为各网络媒体的集体行为。

网络媒体提供平台,供百姓“意见流”或封闭式(民意调查)或开放式(民智征集)传播,而传播既以代表委员为受众,又以其他公众为受众,形成叠加多向的“意见流”传播。放大网民的话语权,是网络媒体的“发家之宝”,也是发展之道,这一点在“两会”报道中被日趋重视。■

(作者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06级硕士研究生、东方新闻网站办公室副主任)

注释:

①周葆华:《上海市民“两会”信息的认知、渠道与评价――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调查中心电话调查分析报告》,《新闻记者》2007年第4期

②彭兰:《网络新闻传播结构的构建与分析(上)》,《国际新闻界》2003年第1期

③陈国权:《手机与互联网:新媒体为百姓带来参政议政新方式》,新华网2007年3月5日

④孟锦、王逸涛:《网络“意见表述”模式与公共话语空间建构》,《新闻记者》2005年第5期

网络与新媒体的特征篇8

本部分将通过对网络传播特点的分析、以及网络编辑与传统媒体编辑工作的对比研究,探索网络新闻编辑的基本规律----开放式规律。以下各部分的论述都将建立于这一基本规律之上。

一 、 网络传播特点分析

关于网络传播的特点,目前存在多种解说。

例如:有将网络媒体特点归结为:1)超越时空限制;2)海量信息;3)多媒体;4)交互性;5)小众化(实质上强调的是个性化服务);[1]有将网络传播特点归结为:1)传播主体多元化;2)传播方式多媒体;3)传播关系的交互性;4)信息接收的个人化和主动化;5)信息传播的快捷性;6)传播内容的广泛性;7)传播环境的全球化;[2] 还有将网络传播特点归结为:1)交互性;2)海量性;3)即时性;4)超文本信息检索方式;5)媒体个人化;[3]

将散见于各报章、论著中的表述归结起来,尽管各方表述在选取词汇与着重要素方面有所不同,但是在网络传播的基本特点方面,大家还是有一定的共识。简言之,就是普遍承认网络传播在如下方面拥有与传统媒体完全不同的特点:交互性、海量性、多媒体、即时性、个人化、超文本等。

1)交互性:传统媒体将信息单向传递给受众,网络传播则提供一种双向传输的信息渠道。用“逻辑拓朴结构”(它是描述不同网络系统中信息传输逻辑过程的方法)分析,传统媒体的逻辑拓朴结构是星型结构,即中心制作,四面传输。其特点是1)中心节点:报社、电台、电视台是传播中的唯一信息来源;2)单向流动:信息由信息源向终端点“受者”流动;3)终端点彼此孤立,没有联系;4)中心节点批量复制同样信息,单向传诸终端点。这种结构使得传统媒体基本上只根据自己的判断决定什么样的信息,受众只能照单全收,形成了“我传你受”的传播定势。网络媒体基于完全不同的一个平等交流的信息平台。网络传播的逻辑拓朴结构是环形分布式的,其特点为:1)拓朴结构中无中心节点,每个节点都可向其他节点发送信息成为信息源;2)双向流动:任何节点都可以向发送信息的节点传回反馈信息;3)网络各节点之间不是孤立的,任意两点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双向信息交流;4)任意两点间的交流路径不只一条。采用这种逻辑拓朴结构的网络传播本身就具有双向交流的特点,这使得传受双方较之传统媒体而言,双向交流的发生更为经常也更为深入。[4]

2)海量性:因特网将全世界的计算机和计算机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了一个巨大无比的数据库。世界上任一时间任一地点发生的任一事件都有可能成为网络的信息被广泛传播。与传统媒体相比,由于它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它可以逃脱报纸版面、广播电视固定时段、节目容量等诸多限制。技术创造的电脑网络时空,几乎可以将全世界的新闻信息全部包揽;此外,由于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人人皆可成为信息源”-----使得网络信息得以最大限度的源源不断;其次,由于数据库的存在,得以纵向保存历史新闻信息,正是信息集纳的广度与深度形成了网络传播的海量特点。

3)多媒体:报纸通过纸质媒介利用文字和图片传递新闻,广播以声音发送信息,电视借助声画播放节目。网络媒体则兼容了文字、图表(片)、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传播手段保存信息、表现信息、发送信息。网络传播的多媒体特点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各种传播形式的“兼容并包”,丰富了新闻传播的手段。受众也有了众多的自由选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选择有字无声、有声有像、图文并茂等多种形式,各种感官得以充分调动。

4)即时性:报纸使用纸质媒介传递信息,传递速度受制于交通手段和零售环节;广播电视采用无线电磁信号的形式,由于受到信号传输覆盖面的限制,传输范围之外的地方还需其他手段帮助来获得信号,增加环节会大大影响传播速度; 网络新闻传播的载体是光纤通讯线路,光纤传递数字信号的速度为每秒30万公里,瞬间可达世界上任何地方,从而在技术环节上保证了网络新闻传播的即时特点。此外,传统媒介需要制作周期,有截稿时间的限制。而网络新闻传播则不受此限,新闻稿件可以随到随发,24小时不间断发稿,受众可以在第一时间知道所发生的一切。

5)个人化: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曾指出:大众传媒应该重新定义为“发送和接收个人化信息和娱乐的系统”。网络传播的个人化特征非常明显,技术带来的优势可以使得受众从容地利用各种检索工具在各类数据库中“各取所需”;受众还可以自由的选择信息接收的时间、地点以及媒介的表现形式;与此同时,作为网络传播另一端的传者也可用一种“信息推送技术”,根据用户的需求为他推送信息的专门化服务。信息的传播在网络中显得个性张扬、特色鲜明。

6)超文本:与传统媒体不同,网络传播是建构在超文本、超链接之上的全新传播模式。超文本,与用字符串来表达,以线性形式进行组织的传统文本信息的处理方式有很大不同。它不是以字符,而是以结点(Node)为单位组织各种信息,一个结点是一个“信息块”,结点内的信息可以是文本、图像、图形、动画、声音或其组合;它的信息在组织上采用网状结构,结点间通过关系链加以链接,从而构成表达特定内容的信息网络。它对信息的存储可以按照交叉联想的方式,从一处迅速跳到另一处,打破了原文本系统只能按顺序、线性存取的限制,可以方便灵活的检索。超文本赋予网络传播许多优势,比如说,形成网状的复杂信息结构,系统能按不同查询条件链接,从而使网络传播拥有强大的检索功能;此外,它有良好的编辑功能,可以进行多窗口编辑,使得网络编辑可以方便地容纳更多元素。

二、 开放式------网络新闻编辑的基本规律

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的新闻编辑工作而言,除了共同遵守的诸如宏观的“把关”、“发言”以及微观的“文稿(声像)通顺”、“节(栏)目整体感强”等编辑规律外,它们还有各自突出的、根本的特性,比如说,报纸编辑突出“版面和谐”,广播编辑强调“口语化、符合听觉规律”,电视编辑则非常重视“声画合一”。正是这些特性构成了不同媒介的不同编辑规律,那么网络新闻编辑的根本特点、基本规律是什么呢?

网络是一个平台,它本身可以容纳报纸、广播、电视的所有的传播功能,因此,可以说,在网络新闻编辑中,如果偏向文字(如网络报纸)则要重视“版面和谐”、偏向声音(如网络广播)则要重视“口语化、符合听觉规律”、偏向声像(如网上电视)则要重视“声画合一”。从这一角度讲,网络新闻编辑要遵循传统媒介编辑的所有规律。但是它有没有自己的规律呢?有没有自己区别与他者而独享的又是最基本的规律呢?

本文认为,除去一切表象的呈现,更深入研究网络新闻编辑,我们发现“开放式”是网络新闻编辑的基本规律,是渗透到网络新闻编辑工作各个环节中的一条主线,它是网络新闻编辑区别于他类媒体编辑工作的一个基本特点。

因特网实质上是一个时空开放的网络空间。正是这种“时间与空间上的最大限度开放”赋予网络传播以“交互性、海量性、即时性、多媒体、个人化、超文本”等众多特征。通过对网络的这些传播特征深入分析,不难发现“开放式”是它们共有的也是最基本的特性。所以,笔者以为,如同报纸的“版面和谐”、广播的“口语化、符合听觉规律”、电视的“声画合一”等为上述媒体的基本编辑规律一样,“开放式”规律是网络媒体的基本规律。

这里指出的“开放式”包含三个层面:时间层面的开放、空间层面的开放、技术层面的开放。下面我们依次对网络传播的“交互性、海量性、即时性、多媒体、个人化、超文本”6大特征进行分析:以此论证“开放式”规律是网络媒体的基本规律这一命题。

1)交互性:交互性包含“一人对一人、一人对多人、多人对一人、多人对多人”的传播方式。交互的形成正是时间层面、空间层面上的开放性带来的。时空开放,从而可以实现“此时与彼时、此地与彼地、此人与彼人”的共时或异时、同地或异地传播,时空的开放赋予传播更多的深度与广度。

2)海量性:海量性特征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其一、网络传播实现了地域上的全球覆盖(这是空间上的开放性导致的);其二、网络传播实现了信息的海量存储(这是时间上与空间上的开放性导致的-----网络传播可以横向容纳世界各地的所有信息,巨大的数据库可以纵向容纳历史信息);其三、网络传播中信息存储的质的多样性(网络传播中的信息可以以“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存储,这是技术开放性带来的结果)

3)即时性:得益于技术带来的优势,因特网可以不受印刷、运输、发行等因素的限制,实现信息的“瞬间”传输,传播速度快、时效强。时间上的开放性是新闻即时传播的前提与保证;此外,每一个网民都是一个新闻线索提供者,也是新闻者。“地球上没有一家报社、广播公司或电视机构有实力把他们布置到世界上所有的地区,去应付突发事件” [5], 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传播即时性的前提正是在于“空间上的开放性”。

4)多媒体:网络传播实现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手段组合的多媒体传播,这正是技术开放性带来的直接成果。技术的开放增强了网络本身的容纳力,技术的开放延伸并调动了人类的各个感觉系统。

5)个人化:个人化特点意味着受众“可以自由地选时收看”(时间上的开放性)、“可以自由地选择世界各地、古往今来的内容”(时空上的开放性)、“可以自由地选择接收模式(有声有像或有声无像或图文并茂----不同媒介功能的任意组合)”(技术上的开放性)。正是时间、空间、技术上的开放性使得“个人报纸”、“我的新闻”等个人化的传播得以实现。

6)超文本(超链接):超文本(超链接)本身就是技术层面上的一种开放模式。超文本的文本构成模式与超链接的传播结构使得信息检索得以时间、空间全方位开放,从而轻松实现了“此时或彼时”、“此地或彼地”、“共时或异时”、“同步或异步”的查询功能。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网络传播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开放式”,正是“开放式”这一特征,使得网络传媒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特征、不同分布的各类受众的多样、动态、个性化的需求。这决定着,网络新闻编辑也要遵循开放式这一基本规律,网络新闻编辑工作中所涉及的“编辑思想、编辑策划、编辑实务”等都应是基于“开放式”这一规律之上的。

[1] 参见:张海鹰、腾谦编著《网络传播概论》第77页----第80页,复旦大学出版社

[2] 参见:雷跃捷、辛欣主编《网络新闻传播概论》第54页---第70页,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网络与新媒体的特征篇9

墨西哥卫生部于2009年4月27日晚宣布,墨西哥全国确诊及疑似甲型H1N1流感死亡人数升至152人。2009年4月28日12点59分59秒,新华网快讯,《墨西哥确认及疑似甲型H1N1流感死亡人数升至152人》,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纷纷转载,并在第一时间设立专题进行全方位跟踪报道。在这次的疫情报道中,网络新闻再次彰显出它的种种优势,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由于疫情的报道处于网络新闻范畴,此次报道有着网络新闻的固有特征,即时效性和交互性。同时又有着其个性特征,即更加以受众需求为主、多主体报道、全球化、数据库和对经济的影响。

一、共性特征

时效性。就时效性而言,传统媒体几乎无法与网络媒体相比。传统媒体受到技术、成本、时间等方面的制约,所以时效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在信息地位日益提高的现代社会,传统媒体在时效性方面根本无法满足人们逐日增长的需要。而网络媒体则有其独特的优势,如不受版面空间的限制、频道的更新也没有固定的周期、添加或者更新信息在制作过程上十分简单等,这些都使得网络媒体具备随时传播新信息的条件。互联网可以快速传输文字、声音和图像等内容,速度极快,且不受印刷、传输、发行等因素的限制。因此,网络媒体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几乎每隔几分钟或在事件发生几分钟之后就更新一次。

搜狐网、新浪网、新华网、人民网等多家网站“甲型H1N1流感”专题中,无一例外地设立滚动出现最新消息的标题。其中截止到北京时间2009年5月16日中午12:00,人民网于10:38最新消息《日本3名学生呈新型流感阳性反应》,搜狐网于11:22最新消息《厄瓜多尔确诊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新浪网于11:26《日本出现首例国内传染甲型H1N1流感病例》,新华网于12:00《全球甲型H1N1流感疫情最新数字》。

快捷是时效性的精髓,这一特征在网络新闻媒体中因滚动新闻板块、及时更新机制而得到了更加淋漓尽致的发挥。而网络新闻媒体的实效性更多地体现在高效获取和利用新闻信息。

丰富性。网络新闻的丰富性,虽然在日常消息报道中已经展现,但最明显的体现还是在于对某一专题报道中的全方位和多角度,专题这种集纳形式是最好地表现网络媒体丰富性的一种方式。

一个典型的新闻专题往往由若干栏目组成。利用栏目,将最新的新闻、事件进展、各方反应、事件影响等各类文字、图片、音视频信息集成在一起,同时辅以历史材料与相关知识介绍。而网友评论以及互动调查,也往往会成为专题中不可缺少的手段。

在对甲型H1N1流感的报道中,搜狐网、新浪网、人民网、新华网纷纷建立专题,其中以搜狐网为例,专题中包括图片新闻、独家关注、滚动最新疫情、疫情快讯、甲型H1N1流感预防中国在行动、甲型H1N1流感主要国家疫情、甲型H1N1流感预防全球行动、甲型H1N1流感产生的影响、内地患者、流感预防、流感知识、专家一席谈、我来说两句、甲型H1N1流感患者入境详细行程、甲型H1N1流感中国严防入境、甲型H1N1流感预防图片、甲型H1N1流感各国疫情汇总(已有32个国家和地区发现确诊病例)、疫情速递、甲型H1N1流感症状特征、甲型H1N1流感疫情最新消息、甲型H1N1流感疫情最新图片、甲型H1N1流感疫情最新视频、专题回顾、关于预防、关于病毒等,囊括了图片、视频、文字等多媒体,以及国内外情况、相关知识等信息。

交互性。交互性是网络媒体最独特。也是最吸引人的特征之一。传播方式的交互性,在网络媒体作为一种人际传播媒介方面是不言而喻的,人际传播必然需要交流双方进行不断地互动;作为大众媒介的网络媒体在传播方式上,也能发挥强大的交互作用。

在对于疫情的报道中,各大网站除了在每条消息的最后留有评论空间之外,还纷纷设有留言板,如新浪网设立的板块“甲型H1N1流感我们都聊些什么”、搜狐网设立的板块“我来说两句”、人民网设立的留言板块“网友共聊H1N1流感”等。

这些为受众建立起来的虚拟社区,读者可以在其中畅所欲言,相互交流,增强了受众的归属感,是网络媒体所独有的特征。

二、体现出的特点

更加以受众需求为主。随着网络传播的兴起,传统大众传播理论的弊端日益彰显,受众不再是“靶子”,二级传播理论、有限效果论、教化理论和“沉默的螺旋”假说也出现了消解的状况。在甲型H1N1流感的报道中,网络媒体争相从多角度提供新闻,不遗余力地使信息更加实用,以满足受众的需求。

传统媒体主要是传者主导的,受众在接收新闻的过程中主体地位不明显,表现为媒体刊载什么、播出什么,受众就接受什么。虽然有传受的反馈与沟通,但是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反馈与沟通过程漫长而不明显。但是在网络新闻媒体的使用中,受众的主体地位得到加强,首先就表现在网络新闻所呈现的状态大部分是受众主动需要且由受众决定的。

新浪网专题中的“专家解读”向受众解释预防、传播、隔离、疫苗等权威知识:“山东甲型H1N1流感患者回国行程”、“我国甲型H1N1流感疫情”、“各国甲型H1N1流感疫情汇总”、“甲型H1N1流感防范措施”、“甲型H1N1流感疫情问答”、“甲型流感、禽流感和普通流感对比”等板块从很多角度向受众提供疫情的最新消息,增加受众的相关知识,减少恐慌现象。

多主体报道。“接近权”,指“大众即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皆应有接近、利用媒体发表意见的自由”。首先提倡这一理论的美国学者巴隆认为:“为确保大众的言论自由,必须从宪法上确认大众接近媒体的权利。”

信息源和媒体,即信息的者在大众传播学上一直存在一个悖论,信息源游离在媒体之外,所提供给信息者的信息却只能被动接受。网络则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信息准入权,只要有一定条件的人都可以参与到信息的中去,无限“接近”媒体。

给予受众“接近权”。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其有着积极的意义。第一,它有利于提高传播效率。第二,有利于建立健康积极的媒介环境。第三,它比较妥善地解决了信息源和传者之间的关系。

虽然此理论早已提出,但都是分散在网络媒体中出现的,在此次甲型H1N1报道中被突出地应用。由于此次疫情范围广,影响大,一些受众身处国外或被隔离不能直接交流,于是博客成为一种最佳的交流方式。各大网站更是将博客内容链接

到专题首页,使得报道的主体从疑似病例到专家,空前广泛。

始终以“第一”著称的新浪博客在“博友关注甲型H1N1流感”频道中,提供了全国首位记录隔离日记的博主仲爽的博客,还有来自墨西哥、美国和其他国内外疫区博主的博客,介绍他们的生活,更有名博和草根进行评论和支招。在这个平台上。大家的记录和评论让整个专题更加鲜活和立体。

社会变化和媒体的发展使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受众对新闻信息需求的主动性更强,在新闻信息的量上要求极大丰富,在新闻信息的类别上要求多种多样,在使用性上要求更多。为了更好地满足自己的信息需求,受众需要主动参与到媒体的生成过程中去。于是媒体不再是传者的天下,而是多主体的舞台。

全球化。网络媒体从理论上说不受发行量和地理空间的限制,一旦信息发出去,世界上所有人只要登录到所在地址都可以看得到。传播范围广,具有全球性。尽管如此,在早期网络新闻的传播中,新闻的“接近性”还是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受众更加关心和自己邻近地区的情况,但是在此次疫情报道中,由于流感病毒的传染性以及其他多种原因,从网络报道的一开始就十分关注国外疫情。

单从信息传播的空间加以考察,国际互联网将全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一网打尽”,悉数纳入网络的信息空间。在跨国界跨文化跨障碍的信息交流中,极大程度地突破了不同国家、民族和有着不同信仰的人们进行交流的人为局限。

由于此次疫情的暴发具有典型的全球性,所以报道的范围更加广泛,链接也更加丰富。

从各大网站来看,各国甲型H1N1流感疫情汇总是必不可少的,各国的措施和对各国的影响也是做得很全面。

新浪网开辟“外媒视线”板块,将《时代》、《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等影响重大的外媒观点进行链接和分析,同时有需要的读者也可直接找到几大报纸的网站进行阅读,具有明显的全球性。

美国、墨西哥、加拿大等国外华人纷纷写博,链接到同一网站,只要登录该网站便可阅读国内以及大洋彼岸的疫情状况。

数据库。网络新闻媒体新闻信息服务的基础是新闻信息的数量、种类的极大丰富。在纵向上,网络新闻媒体汇集了所有曾经勃发过的新闻信息;在横向上,网络新闻媒体或直接或通过网络协议从多种信息源获得多种多样的新闻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新闻媒体的服务器上形成了“海量”的新闻信息,为满足受众需要提供了最大可能。这种丰富性是新闻检索的首要前提,也通过相关新闻列表、新闻专题集纳得以表现。

由于报纸的收藏并不方便,很多时候想找到一条新闻时需要大量翻阅,费时费力;而广播和电视都有时间上的不可逆性,播过去便不能倒回来;而网络则有着海量的信息数据库,能将过去的新闻储存起来以便受众在需要时查找。甲型H1N1流感疫情具有时间上的延续性,所以信息数据库的作用显著。新浪网和搜狐网都设有“专题回顾”栏目,点击日期和时间便可选择回到当时的专题网页,搜索信息。

对经济的影响。由于H1N1流感出现在这个全球经济的严冬,各大网站在关注疫情的同时。也特别关注对经济的影响。受疫情影响,亚太地区股市纷纷下挫,各地经济也朝着一些始料未及的方向发展着。

新浪网将专题链接到财经频道“甲型H1N1流感疫情影响经济”专题,涉及甲型H1N1流感对股市、期市的影响,受甲型H1N1流感疫情影响的行业及重点个股,疫情影响的沪深股市个股、观点解析、博客讨论等,力争从各个角度对经济现状及走势进行分析。同时对外媒观点进行引述,如对《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大卫・布鲁克斯的专栏文章《布鲁克斯:全球化中毒了》中,阐述了全球范围内的即时沟通和快速跨国出行可能引发普遍的系统性冲击,而甲型H1N1流感疫情并不仅仅是一次健康紧急事件,它是对我们将如何应对21世纪的一次测验。

网络与新媒体的特征篇10

本部分将通过对网络传播特点的分析、以及网络编辑与传统媒体编辑工作的对比研究,探索网络新闻编辑的基本规律----开放式规律。以下各部分的论述都将建立于这一基本规律之上。

一 、 网络传播特点分析

关于网络传播的特点,目前存在多种解说。

例如:有将网络媒体特点归结为:1)超越时空限制;2)海量信息;3)多媒体;4)交互性;5)小众化(实质上强调的是个性化服务);[1]有将网络传播特点归结为:1)传播主体多元化;2)传播方式多媒体;3)传播关系的交互性;4)信息接收的个人化和主动化;5)信息传播的快捷性;6)传播内容的广泛性;7)传播环境的全球化;[2] 还有将网络传播特点归结为:1)交互性;2)海量性;3)即时性;4)超文本信息检索方式;5)媒体个人化;[3]

将散见于各报章、论著中的表述归结起来,尽管各方表述在选取词汇与着重要素方面有所不同,但是在网络传播的基本特点方面,大家还是有一定的共识。简言之,就是普遍承认网络传播在如下方面拥有与传统媒体完全不同的特点:交互性、海量性、多媒体、即时性、个人化、超文本等。

1)交互性:传统媒体将信息单向传递给受众,网络传播则提供一种双向传输的信息渠道。用“逻辑拓朴结构”(它是描述不同网络系统中信息传输逻辑过程的方法)分析,传统媒体的逻辑拓朴结构是星型结构,即中心制作,四面传输。其特点是1)中心节点:报社、电台、电视台是传播中的唯一信息来源;2)单向流动:信息由信息源向终端点“受者”流动;3)终端点彼此孤立,没有联系;4)中心节点批量复制同样信息,单向传诸终端点。这种结构使得传统媒体基本上只根据自己的判断决定什么样的信息,受众只能照单全收,形成了“我传你受”的传播定势。网络媒体基于完全不同的一个平等交流的信息平台。网络传播的逻辑拓朴结构是环形分布式的,其特点为:1)拓朴结构中无中心节点,每个节点都可向其他节点发送信息成为信息源;2)双向流动:任何节点都可以向发送信息的节点传回反馈信息;3)网络各节点之间不是孤立的,任意两点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双向信息交流;4)任意两点间的交流路径不只一条。采用这种逻辑拓朴结构的网络传播本身就具有双向交流的特点,这使得传受双方较之传统媒体而言,双向交流的发生更为经常也更为深入。[4]

2)海量性:因特网将全世界的计算机和计算机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了一个巨大无比的数据库。世界上任一时间任一地点发生的任一事件都有可能成为网络的信息被广泛传播。与传统媒体相比,由于它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它可以逃脱报纸版面、广播电视固定时段、节目容量等诸多限制。技术创造的电脑网络时空,几乎可以将全世界的新闻信息全部包揽;此外,由于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人人皆可成为信息源”-----使得网络信息得以最大限度的源源不断;其次,由于数据库的存在,得以纵向保存历史新闻信息,正是信息集纳的广度与深度形成了网络传播的海量特点。

3)多媒体:报纸通过纸质媒介利用文字和图片传递新闻,广播以声音发送信息,电视借助声画播放节目。网络媒体则兼容了文字、图表(片)、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传播手段保存信息、表现信息、发送信息。网络传播的多媒体特点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各种传播形式的“兼容并包”,丰富了新闻传播的手段。受众也有了众多的自由选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选择有字无声、有声有像、图文并茂等多种形式,各种感官得以充分调动。

4)即时性:报纸使用纸质媒介传递信息,传递速度受制于交通手段和零售环节;广播电视采用无线电磁信号的形式,由于受到信号传输覆盖面的限制,传输范围之外的地方还需其他手段帮助来获得信号,增加环节会大大影响传播速度; 网络新闻传播的载体是光纤通讯线路,光纤传递数字信号的速度为每秒30万公里,瞬间可达世界上任何地方,从而在技术环节上保证了网络新闻传播的即时特点。此外,传统媒介需要制作周期,有截稿时间的限制。而网络新闻传播则不受此限,新闻稿件可以随到随发,24小时不间断发稿,受众可以在第一时间知道所发生的一切。

5)个人化: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曾指出:大众传媒应该重新定义为“发送和接收个人化信息和娱乐的系统”。网络传播的个人化特征非常明显,技术带来的优势可以使得受众从容地利用各种检索工具在各类数据库中“各取所需”;受众还可以自由的选择信息接收的时间、地点以及媒介的表现形式;与此同时,作为网络传播另一端的传者也可用一种“信息推送技术”,根据用户的需求为他推送信息的专门化服务。信息的传播在网络中显得个性张扬、特色鲜明。

6)超文本:与传统媒体不同,网络传播是建构在超文本、超链接之上的全新传播模式。超文本,与用字符串来表达,以线性形式进行组织的传统文本信息的处理方式有很大不同。它不是以字符,而是以结点(Node)为单位组织各种信息,一个结点是一个“信息块”,结点内的信息可以是文本、图像、图形、动画、声音或其组合;它的信息在组织上采用网状结构,结点间通过关系链加以链接,从而构成表达特定内容的信息网络。它对信息的存储可以按照交叉联想的方式,从一处迅速跳到另一处,打破了原文本系统只能按顺序、线性存取的限制,可以方便灵活的检索。超文本赋予网络传播许多优势,比如说,形成网状的复杂信息结构,系统能按不同查询条件链接,从而使网络传播拥有强大的检索功能;此外,它有良好的编辑功能,可以进行多窗口编辑,使得网络编辑可以方便地容纳更多元素。

二、 开放式------网络新闻编辑的基本规律

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的新闻编辑工作而言,除了共同遵守的诸如宏观的“把关”、“发言”以及微观的“文稿(声像)通顺”、“节(栏)目整体感强”等编辑规律外,它们还有各自突出的、根本的特性,比如说,报纸编辑突出“版面和谐”,广播编辑强调“口语化、符合听觉规律”,电视编辑则非常重视“声画合一”。正是这些特性构成了不同媒介的不同编辑规律,那么网络新闻编辑的根本特点、基本规律是什么呢?

网络是一个平台,它本身可以容纳报纸、广播、电视的所有的传播功能,因此,可以说,在网络新闻编辑中,如果偏向文字(如网络报纸)则要重视“版面和谐”、偏向声音(如网络广播)则要重视“口语化、符合听觉规律”、偏向声像(如网上电视)则要重视“声画合一”。从这一角度讲,网络新闻编辑要遵循传统媒介编辑的所有规律。但是它有没有自己的规律呢?有没有自己区别与他者而独享的又是最基本的规律呢?

本文认为,除去一切表象的呈现,更深入研究网络新闻编辑,我们发现“开放式”是网络新闻编辑的基本规律,是渗透到网络新闻编辑工作各个环节中的一条主线,它是网络新闻编辑区别于他类媒体编辑工作的一个基本特点。

因特网实质上是一个时空开放的网络空间。正是这种“时间与空间上的最大限度开放”赋予网络传播以“交互性、海量性、即时性、多媒体、个人化、超文本”等众多特征。通过对网络的这些传播特征深入分析,不难发现“开放式”是它们共有的也是最基本的特性。所以,笔者以为,如同报纸的“版面和谐”、广播的“口语化、符合听觉规律”、电视的“声画合一”等为上述媒体的基本编辑规律一样,“开放式”规律是网络媒体的基本规律。

这里指出的“开放式”包含三个层面:时间层面的开放、空间层面的开放、技术层面的开放。下面我们依次对网络传播的“交互性、海量性、即时性、多媒体、个人化、超文本”6大特征进行分析:以此论证“开放式”规律是网络媒体的基本规律这一命题。

1)交互性:交互性包含“一人对一人、一人对多人、多人对一人、多人对多人”的传播方式。交互的形成正是时间层面、空间层面上的开放性带来的。时空开放,从而可以实现“此时与彼时、此地与彼地、此人与彼人”的共

时或异时、同地或异地传播,时空的开放赋予传播更多的深度与广度。 2)海量性:海量性特征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其一、网络传播实现了地域上的全球覆盖(这是空间上的开放性导致的);其二、网络传播实现了信息的海量存储(这是时间上与空间上的开放性导致的-----网络传播可以横向容纳世界各地的所有信息,巨大的数据库可以纵向容纳历史信息);其三、网络传播中信息存储的质的多样性(网络传播中的信息可以以“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存储,这是技术开放性带来的结果)

3)即时性:得益于技术带来的优势,因特网可以不受印刷、运输、发行等因素的限制,实现信息的“瞬间”传输,传播速度快、时效强。时间上的开放性是新闻即时传播的前提与保证;此外,每一个网民都是一个新闻线索提供者,也是新闻者。“地球上没有一家报社、广播公司或电视机构有实力把他们布置到世界上所有的地区,去应付突发事件” [5], 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传播即时性的前提正是在于“空间上的开放性”。

4)多媒体:网络传播实现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手段组合的多媒体传播,这正是技术开放性带来的直接成果。技术的开放增强了网络本身的容纳力,技术的开放延伸并调动了人类的各个感觉系统。

5)个人化:个人化特点意味着受众“可以自由地选时收看”(时间上的开放性)、“可以自由地选择世界各地、古往今来的内容”(时空上的开放性)、“可以自由地选择接收模式(有声有像或有声无像或图文并茂----不同媒介功能的任意组合)”(技术上的开放性)。正是时间、空间、技术上的开放性使得“个人报纸”、“我的新闻”等个人化的传播得以实现。

6)超文本(超链接):超文本(超链接)本身就是技术层面上的一种开放模式。超文本的文本构成模式与超链接的传播结构使得信息检索得以时间、空间全方位开放,从而轻松实现了“此时或彼时”、“此地或彼地”、“共时或异时”、“同步或异步”的查询功能。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网络传播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开放式”,正是“开放式”这一特征,使得网络传媒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特征、不同分布的各类受众的多样、动态、个性化的需求。这决定着,网络新闻编辑也要遵循开放式这一基本规律,网络新闻编辑工作中所涉及的“编辑思想、编辑策划、编辑实务”等都应是基于“开放式”这一规律之上的。

[1] 参见:张海鹰、腾谦编著《网络传播概论》第77页----第80页,复旦大学出版社

[2] 参见:雷跃捷、辛欣主编《网络新闻传播概论》第54页---第70页,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网络与新媒体的特征篇11

[论文摘要]:网络是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媒介,它是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而言的一种新型信息传播载体,网络传播信息更加自由,便捷,快速,成本也更为低廉,从当前网络信息传播的现状展开分析,对网络传播的优势与不足进行探讨。

网络是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媒介,网络信息传播手段的诞生,打破了以往信息传播媒介易受时间和空间制约的局限性,网络信息传播以一种超常的魅力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此背景下对网络信息传播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

一、网络传播

了解网络传播之前,我们需要对传播进行科学的定义。郭庆光教授在《传播学教程》一书中对传播的定义为:“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网络传播就是指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国际互联网络为媒介进行的信息传播,它是现代信息革命的产物(《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第49页)。中国现代媒体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诗兰给网络传播下的定义是:以全球海量信息为背景、以海量参与者为对象,参与者同时又是信息接收与者并随时可以对信息做出反馈,它的文本形成与阅读是在各种文本之间随意链接、并以文化程度不同而形成各种意义的超文本中完成的(《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第49页)。根据笔者的研究和和总结,我们倾向于这样定义网络传播:所谓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网络传播具有三个基本的特点:①全球性,网络传播的全球性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而不断发展的。成熟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低廉的网络运行成本为网络传播的全球性提供了软硬件保障;网络操作的简便化和大量网民的存在又为网络信息浏览提供了人才支持;②交互性,交互性是网络传播相对于其它媒介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网络传播的互动性更强,信息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可以进行良好的、实时的、畅通的交流。③超文本链接方式。这是网络传播的独有特征,网络上的信息传播是以网络地址的形式存在,进行信息传播和接受就是反复切换不同的超文本链接。网络信息传播实现了信息传播媒介的多元化,实现了传播手段的创新。

二、网络信息传播现状分析

网络自诞生以来便被迅速地运用于信息传播,网络传播媒介的诞生丰富了信息传播的媒介,当前网络传播媒介体现出以下的一些特征:

(一)网络传播的优势分析

网络媒介相对于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而言,其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即时性(网上进行信息不需要烦琐的制作程序,简单、运行快速,从而保证了信息的即时性)、便捷性(在网络上进行信息,不需要掌握高深的技术,不需要特定的空间和时间,只需要一台运行正常的电脑和联通的网线)、低成本性(网络传播的低成本性是由于其对设备、技术的要求简单)、高参与性(网络传播的高参与性是与便捷性、低成本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高互动性(高互动性是网络传播的一大特征,网络传播转变了信息接受主体的被动地位,使其由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信息获取者,可以在网络的信息库里任意索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网络传播媒介的这些优势使得网络媒介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社会主流媒介并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二)网络传播的不足分析

事物总是辨证的,网络传播也不例外。网络传播在体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我们在今后加以克服。

1.加强信息管理,营造和谐良好的网络信息环境

网络传播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而言具有便捷性、即时性、低成本性、高参与性和高互动性的特征,这同时会导致网络传播监管的复杂性。事实上,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就能实现的网络传播目前日益表现出其监管的难度。当前网络上存在着大量的虚假信息(如诈骗信息等等)、违法信息(如黄、赌、毒信息和其他法律、法规进行的信息等)这些信息的存在一方面破坏了和谐良好的网络信息环境,给网络用户造成了不便,另一方面,对信息接受着传递不良信息,危害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严厉打击网上黄赌毒信息就是网络监管难的反映。因而必须加强对网络传播的监管力度,加快制订网络信息传播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相关监管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严厉打击不良网上信息传播行为。

2.加强网络技术安全保护研究,提高网络信息传播的安全性

安全性是进行信息传播的重要要求。当前由于大量黑客、计算机病毒等的存在网络信息传递的安全性不强。信息者的信息可能会在信息传输过程中丢失,甚至被篡改,从而难以实现信息的初始目的;源信息和保存下来的信息储存在电脑中也可能会由于木马、病毒、黑客的攻击而造成损坏无法使用。因而必须加强电脑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提高防火墙、杀毒软件等在网络安全保障中的性能。

网络媒体目前由于其良好的应用优势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其存在的不足,我们相信将会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完善而被克服。

参考文献:

[1]毕耕著,《网络传播学新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2]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主办,《网络传播》,网络传播杂志社2004年.

[3]程洁,张健著,《网络传播学》,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

网络与新媒体的特征篇12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文学形态不断变革,网络文学将文学与网络结合起来冲击着现有的文学样式。网络文学成为国内学界研究的焦点性话题。研究成果集中在网络文学的含义、特征、机遇与挑战等方面。全面梳理、概括关于网络文学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一关于网络文学基本内涵的研究及述评

内涵是对事物的本质进行把握。因此,对内涵的理解是全面把握网络文学问题的必要前提。网络文学基本内涵主要涉及定义、特征、价值等。对此,学界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解析。

(一)关于网络文学定义的研究

关于网络文学的定义,主要从文化、形式和分类切入。一是文化说。一部分学者强调网络文学的功能性,即依托于网络文化性的产物。黄鸣奋认为网络文学是网民的言志文学,这种言志文学跟我国古文中文学的社会沟通功能一致,只是转移到了网民内部。匡文波认为网络文化以通信技术为基础,与现实社会文化截然不同。李卓钧、陈蓉提出要用传统的物质、制度、精神的三分法进行区分。彭兰将网络文化进行“五分法”,即文化行为、产品、事件、现象、精神。一些学者认为随着信息社会的推进,网络文化占据主流文化,但这部分学者对其主流性没有详细阐释。二是形式说。有些学者认为网络只是文学所依赖区别于传统媒体的形式。网络文化以网络为载体的文化表达形态。网络从业人员将网络文化理解为一种网络社会现象,以“文化生产力”的模式出现。网络文学超越了传统媒介的文学形式。朱威廉认为,网络文学突破了传统文学的限制,使受众接触到新时代的大众文学。三是分类说。杨新敏认为,网络文学分为传统印刷类文学的网络化和网络原创文学。与之相似的是吴晓明,他把网络文学归为三类:一是只存在于网络的文学作品,二是传统媒体下的电子化作品,三是传统的文学创作同时在网络上首发的作品。欧阳友权认为网络文学是新兴文学样式,一是传统媒介电子化后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的作品,二是原创的网络文字作品,三是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作用下的作品,这类作品无法脱离网络而生存。以上关于定义的三种说法,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第一种观点侧重强调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文化表现形式,是一个网民与社会交流的工具。第二种观点侧重于文学形式,是搬运到网络的文学。第三种观点侧重于对网络文学进行具体的分类。有学者认为,网络文学专指原创性网络文学,这是目前学界所说的狭义的网络文学。有学者认为,网络文学不应专指原创性网络文学,更包括通过网络为媒介进行传播沟通的文学形式,这类网络文学是目前学界所说的广义的网络文学。通过目前研究不可否认的一点在于,由于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网民群体已经不断形成并壮大,传统的文化传播媒介无法满足这类群体的需要。网络文学的产生改变了文学的载体和传播方式,甚至改变了信息社会下人际交往的模式。这也是很多学者提出的“原创性网络文学”和“网络文学”的区别。

(二)关于网络文学特征的研究

事物的特征是此事物区别与彼事物的特殊之处,间接体现事物的本质属性。因此,探讨网络文学的特征是对其进行深刻把握的前提。学界的研究大致集中在以下几点。一是网络文学外在特征之说。自由性、大众性、动态性、工具性是这部分学者的观点。黄鸣奋提到网络文学依赖一定的工具而存在,网络文学需要网页这个信息载体,这就是网络文学所依赖的工具。[1]葛红兵提到自由、快捷、恣意是网络文学的特征。[2]藤常伟、桂晓东提出,网络文学的特征是异质性,表现为可以自由的发表、流通的散播、分延的文本、互动性、多媒体化的文本。欧阳友权提出网络文学的外在特征在于作家身份的网民化、创作方式的交互化、文本载体的数字化、流通方式的网络化和欣赏方式的机读化。二是网络文学的内在特征之说。欧阳友权提到“文学存在方式、创作模式和价值理念的变异,是网络之于文学的内在变异”。网络文学作品的结构是全息开放的,将众多文本互相联结成的一个大文本系统。鲍远福提到“网络文学‘上网’的媒介转换最终变为语音、图像、动画、音视频和超链接的叙事缝合,文学的存在方式实现了跨符号、跨文体、跨媒介、跨学科和跨文化”。[3]以上关于网络文学特征的说法,分别从内外在进行阐释。第一种观点侧重从网络技术阐释网络文学特征,但这部分观点没有从文学内部角度进行解释。第二种观点侧重从文学本身阐释网络文学的特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文学创作模式发生了变化,因此从文学角度阐释网络文学特征是必要的。综上可见,国内学者对于网络文学外在特征的看法基本一致,虽然有表述上的不同,但是基本可以概括为自由、大众、动态、工具等。网民在网络空间里进行相应的身份转换,摆脱了现实世界中身份的限制,网民自由进行言论发表,为作家或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平台,在网络空间里都不受限制。网络文学的存在依赖于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才得以快速发展。这是网络文学的外在特征,但是我们不可忽略网络文学本身所具有的文学特征,正如欧阳友权所言,网络文学既有外在特征又有内在特征,需要从两部分对网络文学的特征进行把握。

(三)关于网络文学价值的研究

事物的价值特指事物客体满足事物主体的效益关系。在此关系中,事物主体获得相应的满足从而反作用于事物的发展,把握事物的价值有助于更深层次的把握事物的内涵。目前学界的观点有以下几点。一是四价值说。即文化价值、商业价值、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相结合。网络文学作为文化的一种,毫无疑问会影响文化的发展方向和价值观念的传播,因此具有文化价值。网络文学的出现,促使着网络的出现,这体现着个人价值的倾向。网络新媒体的存在,个人创作作品在网络中可以产生不同的社会效应和价值,各种衍生品出现如影视剧改编,这产生了商业价值。二是价值转变说。即传统文学价值理念的转变。欧阳友权提到,“在价值尺度上由社会认同向个人会心转换。网络文学的价值尺度更重视个体的自娱自足,主要用于互联网交流,既不希冀编辑或出版商认可,也无需社会权力话语的首肯”。[4]李国平提到“网络文学是社会生活的一种真实反映,用来反映现代人情感和现实生活状态的文学形态,网络成了倾诉、宣泄的平台”。[5]以上观点从不同角度阐释网络文学的价值。第一种观点将纸媒时代文学的价值应用到了网络文学,这种观点从正面积极的角度分析网络文学的价值。第二种观点将网络和文学结合起来看问题,将网络时代迸发出的个人主义、利益至上的观点融进网络文学价值之内。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需将网络所带来的各种因素考虑在内。

二关于网络文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研究评述

作为口头说唱文学、纸媒印刷文学之后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网络文学作为网络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有重要影响。学者从“机遇”与“挑战”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网络文学面临的机遇

目前学界的研究成果大致如下:一是从特征来阐释网络文学面临的机遇。自由性保留了话语空间和人文生态环境,人们可以自由书写和表达。它破坏了传统文学的精英意识,是人人都可以自由参与的文学活动。王明亮提到在当今的文学网站,作者发表的作品虽然要经过后台审核,考虑到当今网民的热情,这种审核标准逐渐宽松化,为广大网民群体提供了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栾爱玲提到互动是网络独特又真正的魅力,不同的人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使网络文学作品生命力得以延长。欧阳友权提到“网络创作可由作者设定某一文学题材框架或类型,让众多网民共同就这个题目发表意见,进行群体性艺术构思,然后集中大家智慧进行创作”。二是从文化层面阐释网络文学面临的机遇。网络文学带来了一个美好时代,给文学世界带来了新的活力,传统文学的框架不应用于网络社会,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网络创作。文学网站的互动机制超越了传统文学,各种网络文学推荐榜的出现,使网络文学进行有效的良性竞争。欧阳友权提到“网络文学的文化底色是后现代主义文化,它们之间形成‘图—底’关系。后现代平面化理念与网络写作无深度游戏在文化逻辑上也存在同构与并置性”。

(二)网络文学所面临的挑战

目前学界的研究成果大致如下:一是从文学批评角度阐释网络文学所面临的挑战。具体表现为网络文学批评是即时的,有些评论只是一种寻求自我存在感的噱头。自由使网络文学评论陷入自发和无序状态。而较少有学理性的讨论和对问题的深入研究。二是从网络文学的特征阐释网络文学面临的挑战。黄鸣奋提到“电脑对人类来说究竟是天使抑或是魔鬼,电脑文艺对于传统文艺来说是福星还是克星,电脑文艺学对传统文艺学来说是生力军还是终结者,都需要认真思考”。[7]欧阳友权提到网络空间的自由、开放、实时互动等特征,几乎拆除了所有的信息壁垒和地域鸿沟,以‘不确定’和‘无中心’的方式破除了话语权威,揭开了经典、高贵、宏伟、神圣等弥漫于人们精神世界的神秘面纱,文学与文学批评的神秘性、神圣性因此被消解了。综上,学者们对网络文学的机遇与挑战有不同的看法。实际上,网络文学的机遇与挑战所产生的真正原因在于用网的人决定,正是广大网民群体的存在使网络文学具有这些机遇或是偏差。因此,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络文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网络文学的发展必定达到一种和谐有序的状态。

参考文献

[1]黄鸣奋.网络文学之我见[J].社会科学战线,2002,(04):93-98.

[2]葛红兵.网络文学:新世纪文学新生的可能性[J].社会科学,2001,8.

[3]鲍远福.中文网络文学二十年:基本概念、意指特征与研究范式[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02):30-38.

[4]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挑战传统与更新观念[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01):36-40.

[5]李国平.论网络文学的价值观问题[J].琼州学院学报,2015,22(03):48-5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