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的理解合集12篇

时间:2024-01-22 14:56:20

经济新常态的理解

经济新常态的理解篇1

1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背景

在2015年4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会议上提出了“认识经济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认识,特别指出了要对我们当前和今后经济发展上的新常态观念上要认识到位、工作方法上要得力。我们只有深刻理解和统一认识才能把握住经济新常态的大逻辑和大趋势,更好适应经济新常态,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近年来有很多的专家学者提出了中国经济将进入一个中高速发展的时期,这是一个新常态。但是有学者认为由于中国经济受到世界经济的影响,在劳动力成本、资源产品价格上升、国内可用土地减少的情况下,中国经济高增长的时期已经过去,将来对外贸易必将进入一个增加的困难期,出口将对经济增加的贡献率减少。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加必然会导致中国经济呈现“适度增长和中度通胀”的现象,以至于每年GDP增长率在7%左右徘徊。

经济结构也将发生新的变化,这个变化将更加依靠消费和服务业来拉动。产业升级和驱动转型步伐将不断的加快,资源环境的压力将进一步的降低,增长的持续性不断加强,劳动生产率将会提高,可以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上升带来的不利影响。

在劳动力就业方面,经济的增长可以带来源源不断的就业岗位,产业调整和人力资源结构将基本适应。财政、金融、产业等领域的风险将得到有效的控制和逐步的化解。企业整体上可以保持有盈利,政府财政和居民收入将保持增长的势头,中等收入群体将不断的扩大。

2 经济新常态的特征

对于新常态的理解往往要基于“旧常态”,所谓旧常态就是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前的中国经济状态,可以概括为四大主要特征,分别是高增长、低通胀;经济优势来源于廉价劳动力、资源环境掠夺式的开发;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依靠大规模投资建设扩张和房地产投资拉动。高投资率和高储蓄率、高杠杆率和低消费率。在2015年4月中央经济会议中提到新常态的时候对新常态在消费、投资、出口和国际收支、市场竞争、生产组织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概括说来主要有五个方面的特征:(1)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加高级、分工更加复杂合理的阶段转换。(2)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加过渡。(3)经济发展方式正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4)经济结构正在从增量扩能向调整存量的方向发展。(5)经济发展的动力正在从传统的经济增长点向新的增长点转换。

3 中国经济新旧常态的转化逻辑

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处,由于我国经济比较薄弱,各方面都比较落后,物资比较匮乏,百姓吃穿住行都有很大的改善空间。要改变这样的状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运用各种经济手段促进经济的增长,发展成为了检验工作的衡量指标。但是随着30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和发展,中国经济总量已经有跃居世界第二,中国经济增长每一个百分点,在就业和民生方面的规模效应也是非常大,但是对于环境和资源的消耗方面也是成倍增加。与此同时传统产业由于相对饱和,世界总需求量不断下降,对外贸易低成本比较优势不断减少,传统产业相对过剩。生产要素的规模驱动力明显不足,人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动,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人口红利不断消失,资源承载能力已经或超出上限,各种风险隐患发生的概率不断加大。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再也经不住或者是受不了高速的增长,需要一个调整期。国际上经融危机后世界经济的持续调整导致了中国必然要经历一个经济的调整期,导致中国经济进入了发展的新常态阶段。

4 主动适应新常态的战略选择

新常态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我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使我们的工作更有预见性和科学性。在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的换档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的阶段,我们如何才能有效的缓建这一阶段的风险和矛盾呢?让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稳定运行,不仅是经济界而且是中国经济每一位参与者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1)主动适应新常态创造新优势

新常态意味着过去很长时间内,我们依靠廉价劳动力和资源进行投入,但是现在这个优势不复存在,如果再依靠大规模的投资制造业和房地产业以及外贸需要来拉动的话将会产生产能严重过剩的社会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新动力。逐步增强传统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迈进,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新格局。积极寻找经济增长的新亮点。这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的必经之路,也是我们国家中长期的重要战略部署。

(2)主动适应新常态下调结构和稳增长的平衡

稳增长和调结构是同一矛盾中的不同方面,如果我国能处理好这一矛盾将有利于实现我国在新常态下经济的发展。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于这一矛盾的解决也是异常的关注,并且提出了要把稳增长和调结构看的同等重要,要找好着两个方面的平衡点。接下来我国要实现经济在宏观上要放稳发展,在微观方面经济政策要灵活多变,通过实施有连续性的经济政策,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最终实现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在新常态下如果我们结构调整速度缓慢,就会导致我们国家经济稳定发现这一目标难以实现。因此我们对于稳增长和调整结构都要有所考虑。我们只有在微观经济基础上不断改善结构,经济增长的目标才能有所实现。在结构不断优化中实现经济增长,在合理和适当的范围内进行经济转型升级,不仅需要我们极大的智慧也需要超高的调控手段。

(3)主动适应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空间与格局

现阶段在我国经济格局中出现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突出问题已经困扰我们很久。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有合适的政策于时机。针对上述问题在年初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了要不断优化城乡和区域发展格局,我们提出了“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这三大发展战略,对待三大战略我们要毫不动摇的实施。我们相信这三大战略的实施这必将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发展全面均衡的发展,有利于缩小东部和西部的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几大战略又可以相互的互动,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支撑,创新国际开放和开发新品台。

“一带一路”,不仅是扩大对外开放程度的措施,而起让整个西部有着巨大的政策优势,更加具有国际意义。在这个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中国将以资源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重点输出产业,在沿线国家发展和布局能源、资源、市场在外的三外产业,进一步的带动沿线产品和沿线商贸区的建立,让我国和沿线国家的合作更加积极和密切。

(4)主动适应新常态下的改革

经济新常态的理解篇2

一、走进新常态 何谓新常态

“新常态”这一概念最早是2009年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提出来的,其中主要的特点是:低增长、高失业将长期持续;企业利润缩减、资本回报率将降低。而实际上,“新常态”不仅表现在欧美经济中,中国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尤其是加入WTO十年后的高增长之后,2003年~2007年,我国经济增速正在放缓,是新常态下经济规律自我作用的结果,也是各种资源和环境约束所决定的。

在这种情况下,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首次站在决策者的角度,以“新常态”来描述中国经济的特征,并将之上升到经济战略的高度。其实,从经济上看,这也意味着中国经济正在步入增速换挡和结构调整的“新常态”。

二、回顾过去 经济的“过去式”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间,中国经济总量、人均水平和在世界上的地位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当时间停止在1952年和1978年,中国人均GDP按当时汇率计算,分别只有36美元和220美元,各自只相当于美国人均GDP的1.6%和2.1%。而到了2008年,人均GDP合3260美元,是美国的7.2%。中国已从低收入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世界银行及国家统计局数据)。

那么,中国过去的经济高速增长,具体表现为为:

1.工业化和城市化:大规模的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不仅创造了供给,也提供了持续扩张的有效需求,引领经济迅速发展;使生产要素从传统部门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的结构变迁,加快了经济增长。

2.劳动力与人力资本:充裕的劳动力供给和低工资水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导致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蓬勃发展。

3.基础设施条件和宏观经济稳定:中国在改革期间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幅度很大,有效消除了经济发展的瓶颈,从宏观层面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

4.合理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好的政治体制:建立了竞争的市场经济制度,提高了经济效率;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扩大了资本投入和提高了技术和管理水平。

三、新常态下中国的经济环境分析

自从提出的“新常态”重大战略决策后,我们也发现了其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经济正走向了一个新的阶段,新常态下经济环境特点主要表现为:

1.定位产业结构升级。在新常态下,要素投入和能耗污染较少的服务业就较容易脱颖而出,产业结构也不断优化。经济发展从低产的农业中走出来,到高产出的工业和第三产业。

2.强调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过去的发展模式是数量型的增长,依靠廉价的劳动力,而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将更加注重创新,由外生转为内生,立足于自主创新,依靠原始创新和引进技术的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

3.出口和投资增速放缓,更加注重国内市场。需求结构不断优化,城镇化加速,城乡区域结构更加科学,收入分配结构不断优化。

4.政府宏观调控基调以微调为主,发挥市场调控的作用。不因经济一时波动而采取短期强刺激政策,在经济运行合理区间内政府不加干预,着眼于经济中长期发展,通过促改革、调结构和惠民生激发市场活力。

四、新常态下的机遇与挑战

1.经济压力

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经济的增长都是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要素投入,但是在新常态下,在由于受资源和环境等因素的双重约束,企业生产成本连年大幅攀升,相当部分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

我国中小企业普遍以劳动密集为典型特征,技术水平不高,两极分化突出。但若不能再提高技术水平上下功夫,找到和培育核心技术,拥有自身的知识产权和品牌,就只能始终停留在产业链的低端,在新常态下,中小企业首当其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故如何在产业升级换代中树立自身独特的优势,对新常态下的中小型企业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压力。

2.潜在机遇

(1)消费升级的新机遇。在新常态下,人们消费水平正在由生存型消费转向享受型、发展性消费,信息、休闲旅游、文化娱乐和医疗保健的消费比重也大幅上升。此外,消费的形式也更多地从“线下”走到“线上”,这种消费升级给行业、企业带来重大机遇。

(2)科技创新的新机遇。经历了过去30多年的发展转型,我国科技发展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某些领域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转变,到了完全可以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崭新时期。

(3)产业升级迎来新机遇。在新常态的经济发展状况下迎来了我国产业升级和加快提速的新时期,产业的加快升级也使得劳动生产率和产品附加值的提高,各企业面临新的“洗牌”机遇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

这些机遇都在提醒我们中国企业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改革是硬道理,继续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无法再立足,企业更多地需要建立起自身独特的发展优势,拥有自身的核心技术,选好创业的方向,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源集约型进行蜕变,才能处于不败之地。

五、新常态下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

在新常态的发展模式下,固步自封只会导致整个企业的衰退和淘汰,改革升级和发展才是硬道理。下面以阿里上市为例谈谈企业如何通过“走出去”战略实现上述商业机遇。

由马云一手缔造的阿里巴巴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集团,也就是在阿里迅速发展的同时,它也在2014年9月19日迎来了全新的开始,阿里巴巴公司在美国纽约交易所上市,每股从68美元发行价涨到收盘价的93.89美元,上涨约38%,市值达到2314亿美元,超越了国内一个中等省份全年的GDP。阿里美国的成功上市无疑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最好见证。

阿里成功的原因,首先,不可否认的是,阿里的模式与中国的国情相符合,阿里是一个商业平台,其活跃买家有2.3亿,卖家有800万,物品丰富齐全,价格便宜,小到几块钱的东西也能送货上门,而这背后就在于中国密集型的劳动力供应,从另一方面又促进了快递物流业的迅速发展。而淘宝小店如蚂蚁般遍布各地,即迎合了大众的消费需求,也满足了人口的就业需要。而中国实体零售业较为落后,商品流通环节过多,效率不高,价格远高于网购,也给了阿里这样的商家难得的机会。

此外,阿里的成功模式,更体现了一种中国式的创新,很多人觉得中国人不能创新,只会“中国制造”,而阿里就了这样一个关于“中国人不能创新”的思想。阿里集团的创新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庶民的胜利”,在淘宝网上集结的更多的是平民的力量,无门槛无区域限制的一种开店模式,也使很多年轻人找到了创业、就业的平台。

究其根本,以阿里的成功为代表,基于“新常态”这样一个背景下,以互联网为载体,集结群众的力量,表面山,这是马云的一种运气,但却更多的透露出在新常态、新挑战、新机遇中,把握增长、转型与改革交织融合的能力。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1] 《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中文版)安格斯・麦迪森,2008,上海人民出版社

[2] 《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

经济新常态的理解篇3

[2]厉以宁.新常态最基本的含义是保持常态的经济增长.财经网,.

[3]吴敬琏.吴敬琏:对中国经济新常态,我们误读了什么?http://.cn/.人民论坛网,2015-02-28.

[4]海外专家看中国“新常态”展望经济发展走向.中新网,http:///gj/2015/03-05/7102105.shtml.

[5]张占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及政策取向[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01-30.

[6]张国.中国经济新常态的问题、挑战和对策研究综述[J].财经科学,2015-05-01.

[7]贾康.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01-30.

[8]刘玉辉.科学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J].红旗文稿,2015-08-10.

[9]邵宇.供给侧改革--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J].新金融,2015-12-15.

[10]王红茹.“需求侧改革”如西药,“供给侧改革”如中药[J].中国经济周刊,2015-12-7.

[11]李.论供给侧改革的理论依据和政策选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6-01-15.

[12]陶善才.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四个着力点[J].领导科学,2016-02-01.

[13]李佐军.推进供给侧改革建设生态文明[J].党政研究,2016-02-26.

[14]肖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逻辑[J].科学发展,2016-03-20.

[15]冯蕾,陈晨.解开“供给侧改革”的三个问号[N].光明日报,2015-11-30.

[16]肖明,王梦瑶.供给侧改革的创新逻辑[N].21世纪经济报道,2015-11-17.

经济新常态的理解篇4

中图分类号:D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6-00-01

经济新常态下,企业要顺应新的经济环境,迎合时代的发展需求。企业文化的建设为企业可以在经济新常态下立足提供了精神动力。因此,企业应该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革新,适应经济新常态,坚定地致力于提高企业文化建设能力和水平,用创新谋发展。

一、经济新常态概念

经济新常态一词来自于欧美国家,2008年融危机之后,中国和欧美地区的新常态有了相互一致性。2014年,国家主席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现在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国民要增强信心,以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点为立足点,来适应新常态,无论是速度、行为、方式、或是发展动力、战略上都要保持平常心[1]。

二、企业文化的建设

(一)企业文化概念。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一种精神力量,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在企业的发展中形成。企业文化是是企业管理人员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的核心体现。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有重要的价值,它涵盖了公司精神领域方面的大多数内容,企业的精神、价值观大多体现在企业文化中。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文化软实力。

(二)经济新常态下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力量,企业也管理者和劳动者的内驱动力。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精神支柱。良好的企业文化,为企业职工统一价值观的树立起到了促进作用。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密不可分。从新常态的特征不难看出,企业经济进入新常态,是经济增长的过渡期[2]。企业文化为企业的发展的提供文化软实力,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就要求企业在经济新常态下,必须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硬件的发展。企业文化应该是与时俱进的,不能止步不前,仅仅停留在某处。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给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正能量。经济新常态是经济发展的新时期,企业文化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企业文化如果一味停留在过去式,将会对企业的发展带来阻力。想要在新常态经济下取胜,要求企业要重新审视新时代赋予企业的责任和使命,要准确地把握、寻找经济新常态下企业文化的建设道路,让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与经济新常态相适应。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企业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重要因素。

三、经济新常态下企业文化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

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后,面对新的经济形势,企业一定要有一个新的面貌。要对内形成一种向心力,凝聚力,才能使得企业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长期处于优势地位。但是,企业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在某些方面仍然处于欠缺状态。

(一)企业文化建设意识模糊。多数企业难以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建设在企业改革发展、经营管理方面有重要意义。不清楚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认为企业文化是表面作秀,与公司发展无关,导致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管理在经济新常态下两者分离。

(二)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目光短浅。不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只着眼于企业的经济收益。业绩和经济上升的指标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经济效益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指标。造成企业文化的建设落后于企业经济的发展。

(三)缺乏企业文化创新意识。缺乏企业文化创新意识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致命伤。企业对文化创新不重视,导致在同领域的企业中同质化严重,大同小异,缺乏行业特色。在经济新常态下,缺少了与同行之间策竞争力。

四、经济新常态下企业文化的建设

(一)创新企业文化,助力新常态。1、要以企业战略为向导,进行企业文化创新: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要依靠企业的发展来支撑。因此,制定新型的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创新密不可分。企业战略没有企业文化作为填充,则失去了灵魂。企业文化没有企业战略来支撑,则缺少了骨架。所以,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是不可分离的。企业文化的建设要与企业战略的展开同时进行。紧密贴合。企业才能在经济新常态下发展,顺应时代要求。2、以企业存在的问题为向导,强化企业文化创新: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发展中的矛盾问题频频而出。经济形势的更新,标志着企业新的问题与情况也会随之而来,有待企业解决。企业的文化建设创新要着眼于企业在经济新常态下出现的问题开展。要从解决新矛盾入手,进而挖掘问题出现的历史原因、直接原因,体制机构是否合理。通过对矛盾在深层分析,确定企业文化的更新,明确企业文化的更新点、重难点、新方向。让企业文化的创新更有针对性、时效性。3、以企业利益为向导,深化企业文化创新:经济新常态下,依然是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原则。企业文化的创新,应该更加明确地和企业利益相结合,以企业利益为导向。企业文化的创新要有利于企业管理的效率,市场营销的效率等。所以,视企业利益为导向,深化文化创新,企业才能在经济新常态下占据一席之地。

(二)传承优秀文化,延续企业文化的精髓。企业文化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积淀与革新的过程,具有历史的延续性。企业文化的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而是在企业的长期发展中,逐渐累积历史的沉淀物形成的。经济新常态下,新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涌出,从企业文化角度思考解决矛盾与问题的方法,看似陈旧的解决方案中,存在十分适用于解决目前问题的方案。为适应经济新常态创新企业文化,并不代表从里到外全部都要革新,并不是对企业文化进行彻头彻尾地改朝换面,而是将其中历史延续下来的精华保存下来,将其糟粕进行革新。在企业文化创新中发扬扬弃的精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打造适合企业的先进文化的同时,对企业固有的精华进行传承,顺应经济新常态。企业文化的建设要顺应时代的变化,经济新常态下,要全面深化企业文化的改革,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要求。企业文化的建设要有新的目标,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及时作出更新的对策,丰富企业文化的内容。不能一成不变,滞后于企业经济的发展。这类企业才能在经济新常态下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经济新常态的理解篇5

一、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涵分析

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因素众多,其一,国外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总的来说仍然是利大于弊[1]。其二,世界经济管理逐渐回归到旧体系和旧模式,现阶段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依然处于主导地位,导致多元化的运行未能获得全面运用。其三,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对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冲击了其经济发展一体化,虽然使其面临着新的挑战,但是也为其提供了一定的发展机遇。在这样的新形势下,中国现阶段对人民币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大,建立了以人民币为核心的经济体系,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经济结构和经济模式。

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种形式,第一,三期的叠加,指的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潜在增值逐渐降低,致使人口红利有所降低,并且在我国老龄化形势逐渐加重的背景下,生态问题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使经济增长受到制约[2]。而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的经济发展受到新常态的影响将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第二,经济结构出现了相应的变化,促使消费能力得到了逐渐的提高,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其处于主导地位,对社会各行各业的生产结构产生了较大影响,使其发生改变。第三,改革工作的稳定开展,在各领域改革的形势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越来越清晰、明朗,而为了实现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出的目标,就应当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的问题,注重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努力缩减城乡差距。在这样的形势下,稳定的经济结构就得到了建立。

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与国外经济发展情况之间的差异分析

在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实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从专业相关理论的角度上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主要是在经济发展某个阶段,长时间出现的情况以及对历史特征的现实描述和理论刻画[3]。纵观经济发展新常态可知,国内和国外对其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处于关键战略机遇阶段,应当结合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以适应新常态为目的,在此过程中,我们应当具有信心,在战略实施中保持平常心态。这是我国领导对国家经济做出的准确判断。而站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对其进行分析发现,国外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理解是在经济风暴席卷全球后,经济呈现出一定的新特征,即低增长、高失业、投资回报低。综上所述可以分析,经济发展新常态在世界范围内的定义较为模糊不清,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在新常态和就常态的理解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情况尤为特殊。若想对中国经济发展情况作出准确的定位和判断,就应当结合当前有利的因素,充分发挥其优势,克服难点,消除经济发展阻碍。另外,还应当将传统与创新进行有机结合,在融合国外和国内经济的同时,还应当考虑到中国的国情和特点,继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增长方式。

三、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未来趋势

1.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机遇

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为国内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应当抓住新机遇,借助城市普遍化带来的力量,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此同时,国内市场为市场消费的升级产生了较为有利的影响,推动了技术的创新发展。并且随着国内市场的潜力逐渐被开发、挖掘,我国经济的全面改革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4]。除此之外,在市场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经济发展也呈现出一定的多元化特点,为其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加强对经济发展途径的扩展能够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变化

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所带来的影响之一就是国内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变化,相较于企业过去的经营管理模式,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更具有环境优势,对国内企业的转型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促使其逐渐走向科技含量高、劳动成本低的发展道路。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内企业纷纷开始加强对科技的研究开发与创新,促使企业自身获得了新的活力[5]。然而,机遇与风险总是相伴而生,经济发展新常态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国内企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在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的背景下,企业运营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升高,而企业若想生存和发展,也只能“咬牙坚持”,所以获得的经济效益也越来越少,业内竞争形势愈演愈烈,加大了国家宏观调控的难度。对此,国家需要加强对自身宏观调控的创新,对经济发展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借助科学技术创新带来的力量,重视“高、精、尖”领域,以期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在新时期,创新是各领域发展的关键,因此,应当加强对各领域的创新,促使其与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相适应。

3.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趋势

经济新常态的理解篇6

从字面上来看,对于经济发展,“常态”应该是一个经济体运行的具有稳定性、经常性特点的状态。这当中,还隐含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即“一段时期内”。而加上“新”字,即说明是相对于上一阶段,或者是过去的一段时期而言的。

众所周知,人类发展历史上作用于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来自于不同的角度、层面,而这些因素现在共同作用于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明显不同于上一时期、上一阶段的新特点。第一,2013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7.7%,2014年增长7.4%创下历史新低,即说明今年我国经济年均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但相较于其他国家仍将保持在7%~8%的中高速;第二,经济发展方式从依靠传统资源,牺牲环境向科学、可持续的新的发展方式转变;第三,国内经济增长结构发生变化;第四,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虽然世界经济正在复苏,但伴之而生的是国际经济环境不稳定,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第五,积极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以适应新的经济环境,以“保增长、控风险、调结构、促改革”为原则,以期逐渐减少经济增长对宏观政策的依赖;第六,在要素供给来源,由于人口红利到达极限等的影响,劳动力供给面临困境,而长期无节制的要素使用使得来自土地,能源,环境的约束力加大,即应该探寻新的要素供给方向,比如资本、创新力等。必须要认识到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强力刺激措施的特殊优势将逐渐消失。第七,改革与完善国家安全治理的新变化。在过去一段时间的经济发展当中,内外部的不平衡是两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内部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城乡、区域、居民收入等差距的不断加大,外部不平衡主要体现在进出口差异形成的国际收支顺差,以及资源对外依赖程度的迅速提高等。

二、直面挑战,抓住机遇

大千世界,大多数的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硬币有正反两面,作业质量有好或不好,食品质量有安全与否,经济发展亦是如此。经济的新常态在给我国带来挑战的同时,更给我们带来了发展的机遇。新常态经济的发展如万千事物一样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而面对未来将要出现的挑战,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以迎接、克服发展中将要遇到的难题。

直面挑战,破浪可待。所谓“新常态”,对应的就应该是高增长,高耗能,高污染,以高额人力和物力为代价的“旧常态”。昔日,我国经济在保持高增长,高投资,高储蓄同时,依赖于人口红利、房地产业,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扭曲,而在货币方面,走的是高信贷,高投放的通胀之路。毫无疑问,这些做法在带来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逐渐显露。尤引人瞩目的是:储蓄-投资,国民收入分配的结构性失衡;对房地产业的过度依赖抑制了创新性产业的发展;货币供给的美元化和高通胀率的现状对经济的系统性稳定造成了伤害。面对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即就是如何现在面对的挑战。

第一,我们应该正确认识“新常态经济”,认识新常态的机遇与挑战,主动适应新常态。不仅从思想上做好过“紧日子”的准备,同时也要看到新常态下的机遇,建立起足够的信心。目前我国的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确保经济的平稳发展。举例来看,以“形成和平与发展新常态”为目标,肩负着探寻经济增长,寻求区域合作等使命,拓展外部发展空间、协调内陆地区发展的“一路一带”战略将在新时期的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做出突出贡献。另外,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增长所积累起来的资本,也为我国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商机及合作机会提供重要的保障。

第二,在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同时,要推动经济发展质量的改善。经济新常态意味着经济发展增速有所减缓,以中高速为主稳定发展的状态,包括生产总值增速的放缓,经济结构的转型,产业结构的升级,社会的进步,民生的改善,环境保护等丰富的内涵。因此,在新常态下,经济总量及增长速度已经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的要求,即说明了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改善经济发展质量的必要性。

第三,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首先,应该正确理解会议提出的“要合理确定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并保持区间调控弹性”,即说明不管预期目标确定为多少,都不是强制性的,而是有一个可以左右变动的弹性区间。其次,按照会议“稳中求进”总基调,将经济发展的目标与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相结合,保持7~8%的中速增长。这有利于保障就业和民生,有利于企业的正常运行,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和全面深化改革等中长期目标的实现。再次,面对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会议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这意味着要创新宏观经济的调控方式。这意味着要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结构性减税,保持适当的赤字,加大政府在科教文卫、社保、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财政支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为企业营造良性的发展环境,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第四,加快改革的步伐,加强技术创新,最大可能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改革正在成为未来增长最大的红利,将充分释放出市场活力,把众多人力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将成为一项要务。近年来,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树立创新意识,培养批判性思维,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是大势所趋,是由社会需求所决定。而面对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挑战,企业家可以有选择的抛弃原有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销售创新等等,在新兴产业,技术优先产业有所突破及发展。

第五,正确对待、合理解决社会矛盾,将民生问题的改革作为政策的重要目标。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是应对新常态,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在经济增长和体制改革的同时改进民生,社会福利在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改善民生,推进福利制度改革需是缓慢渐进的。

在唯物辩证法中,我们知道发展是具有普遍性的,经济发展亦是如此。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现在中国经济遇到的挑战以及机遇。在深入了解当前经济环境、经济形势的背景下,我们要立足于国家发展的整体布局,用综合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当前新常态下的困境以及解决的办法。在看到新常态经济给我们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看到相伴而生无数发展机遇及潜能。在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保持强大信心的同时,也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以应对挑战,抓住机遇,为国家的强大、经济的增长、民生的改善以及人民的幸福生活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陈启清.正确理解和适应新常态.中国国情国力.2014.10.07.

经济新常态的理解篇7

DOI:10.15938/ki.iper.2017.02.002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7)02-0005-07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总书记提出的这“四个服务”是我国高等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宗旨,治国理政“三新”思想是党的十以来形成的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顶层设计。把治国理政“三新”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四个服务”宗旨融为一体,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主阵地,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是现阶段高校“思政课”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

一、“四个服务”宗旨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体现

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显著特征,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对社会主义高校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这一明确定位,不是抽象的,也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具体的,具有实H内涵。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就是具体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和“四个服务”宗旨在根本上是统一的。解决好现阶段治国理政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把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三新”思想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正能量。

治国理政是执政党领导国家管理事务的基本方略,是党执政能力和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具体体现,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出发,深刻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集中展示了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围绕“到二二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治国理政的顶层设计,显示了治国理政清晰的“三新”思想发展脉络。“四个全面”是治国理政战略布局内容的具体化,治国理政是“四个全面”在思想、理念、战略高度的进一步提升。

“四个服务”宗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德育教育的内容,立德树人是立身之本。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德育教育既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也要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四个服务”培养目标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和中国德育教育的特色。我们既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遵循教书育人、遵循学生成长的三个一般规律,更要强化我国德育教育“四个服务”宗旨的特殊规律,把德育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根本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立德树人的现实体现。

说,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总书记阐述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对人才培养内在关系的辨证论述,是对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在观念上的引领: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是第一位的,一流大学的标志是培养出一流人才,一流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核心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立德树人,在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上有了精准定位,智育体育美育教育才能培养出一流人才,离开了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就会在培养一流人才目标上出现偏差。

遵循社会主义一流人才的培养规律,指出人才离开了德,就不是真正的人才,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是负能量、甚至是有损于社会的人,一个具有高尚思想道德的人才有强大的精神动力去学好各种知识;是否能用好各种知识,最终也是由德决定的。在顺应时代、有利于国家、社会、人类的问题上德育始终放在第一位,古今中外没有例外。在培养人的问题上,作为高校、作为培养机构和教育者必须在这一根本问题上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认识。

二、以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三新”的具体体现

中共十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治国理政的首要任务是为发展奠定基础和创造更好条件,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一系列的新问题、新情况、新挑战,治国理政不仅要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而且也必须处理好发展中的各种现实问题,特别是当前新常态面临的新问题,提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1] 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对理论发展和创新的迫切需要,更是体现我们党的治国方略和理政能力的重要展示。治国理政更重要的是对解决现实问题要能够拿出得到人民群众认可的方案和有效措施,在新常态下继续引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这是对党中央治国理政能力直接的现实考验和挑战,是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源。

1.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理论和实践

中国经济在持续了近三十年的高速增长进入到2010年代,经济增长出现了新的特征,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经济发展新常态”是我们在新时期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当前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出发点。

全面认识和把握新常态,需要从时间和空间的大角度审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经济新状态是长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这符合事物发展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规律。在时间上,新常态是我国不同发展阶段更替变化的结果。在空间上,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我国依靠出口来提高经济发展速度的拐点已经到来,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已经发生变化,必须改变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的变化,就形成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这是对发展形成的新的巨大挑战。

认识新常态要抛弃旧的思维方式和逻辑,用创新理念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重大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坚持辩证法,在理论上做出新概括,在政策上做出前瞻性安排,实现要素更合理配置,扩大有效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新常态不是一个事件,不要用好坏来判断,它是一个客观经济发展的状态,具有内在必然性,新常态也不是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把不好的现象、难做的事情都归入新常态。新常态要更好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实现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新常态”既是我们在新时期经济发展的新特征,也是我们深化改革的重要依据和要解决面临的突出问题,我们的改革和经济发展不能再沿用原来的发展方式、理念、战略和政策措施,必须以“经济发展新常态”为出发点,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我们要做的事情是如何面对新的经济特征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点:一是经济增长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发展质量不断提高,走内涵式的经济发展道路;三是从要素驱动、出口驱动、投资驱动促进增长转向创新驱动经济增长。

首先,认识必须准确到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有其客观性,在持续了几十年的高增长以后,我们需要休身养息,有一个发展相对平稳的调整期,在发展的各种要素都绷得很紧的情况下不可能去解决许多存在的问题,如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结构问题、分配问题、各种社会问题、公共服务问题等等 。就象一个人在长期付出高强度的劳动以后,需要暂缓一段得到恢复。这样的发展符合规律,新常态不是不发展,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只是发展的速度慢一点,缓一点。

其次,新常态要重点解决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突出的是结构问题、生态问题、房地产问题、创新问题、国际环境问题,这些是长期积累下来的问题,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这些问题会被掩盖,但长期积累的结果会成为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我们现在需要的是经济稳一点、慢一点发展,使能够有精力着重解决长期积累的问题,新常态重点要着力解决问题,是集中解决问题的时期。目标是实现经济高质量、高效益发展,加快D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遵循经济规律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可持续发展、遵循社会规律包容性发展,构建公平公正、共建共享的包容性发展新机制,使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

把转变结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扎实推进结构深度调整,以振兴实体经济为主线完善相关政策,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产业新体系。

再次,新常态时期也是重新积蓄力量、蓄势待发的时期,我们把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解决了,把经济关系理顺了,把各方面的问题协调好了,就有更好的发展基础。在这过程中,随着新的理念确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将引领我们更高质量的发展,不仅实现发展动能的转换,而且能够更高质量提升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福利,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积极性,这也是新常态时期要实现的目标。

认识新常态的特点,适应新常态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约束,引领新常态条件下的新发展,从国家战略高度,对新常态基本特点、科学内涵作了精辟阐释,对新常态怎么看、新常态下怎么干,提出了明确要求,主动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与时俱进抓好经济工作,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三大转变:即经济增长速度转换、经济结构转变、发展动力转变,既是我们原有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是进一步深化改革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从实际出发当然要研究“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实际,从理论上解释和回答各种问题,研究和解决面临的现实难题,更好地为现实经济发展服务。

第一,新常态下已经不可能再出现过去两位数的持续高增长,要保持稳定的高增长是努力要实现的目标,虽然对经济增长的有利条件也在增加,但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和条件将越来越严峻,资源约束、环境约束、市场约束、增长方式的约束、土地约束等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硬约束,发展观念的约束也将成为软约束,过去粗放型的增长不仅不能再存在,而且成为制约增长的主要障碍,要转换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又不是轻而易举,短时间内就能够实现,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说过去实现粗放型增长的高速度比较容易做到的话,那么现在实现内涵型的中高速增长就具有更大的难度。“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要解决的是降速度的难题:即粗放型增长的高速度增长转变为内涵型的中高速增长。在经济增长速度上我们不再是追求快,而是追求好、追求优。

第二,新常态下最重要的任务是实现经济结构升级和优化,经济结构既是在经济长期发展中形成的结果,又是经济进一步增长的条件,经济结构不合理、失衡既和长期追求高增长有直接关系,又和我们在很多方面没有按照客观规律发展有关。调结构、结构优化、升级更是一个伤筋动骨的事情,涉及到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关系到人们生活水平的变化,需求结构的变化,消费结构、生活方式的变化,市场的变化等等,还关系到生活转型、社会结构的调整等,从根本意义上说,还是一个生产结构问题,生产是出发点,生产结构改不过来,结构升级和优化也是实现不了的。

第三,新常态下必须实现经济发展动力源的转变,从要素驱动发展转向创新驱动,过去消费、投资、出口“三架马车”的要素驱动是我们的传统习惯做法,现在习惯的做法不能用了,不习惯的做法成为主要驱动力。增长源的转变对企业、对整个社会都是严峻的挑战,首先我们面临的经济环境不一样了,过去我们面临的竞争对手主要是国内企业,现在面临的对手主要是世界的超强企业,我们现在和世界一流企业的主要差距在于创新能力不强,我们的大多数工业产品不具有世界的品牌,只能处在低端市场,在世界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创新不只是一句口号,需要有理念、制度、体制、市场竞争、利益机制保证等各方面的条件保障,创新才能成为社会共识和共同行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才不是通过到处宣传才真正成为每一个企业的生存之道。我们的企业只有真正做大做强做优了,才能真正具有自身的国际竞争力,成槿帽鹑送而生畏的企业和产品品牌。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落脚点在于引领新常态,具体如何实现经济的中高速增长?如何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如何实现经济发展动力的转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从理论上回答、研究这些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可能遇到的问题、西方经济学主流理论也不可能碰到这样的问题,对我国原来的发展理论和实践来说也是全新的问题。因此,不会有现成的理论、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模式,实践提出的问题,需要在实践发展中来总结经验、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模式。

中国的实际情况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的变化一定会产生许多新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从而推动理论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经济发展新常态”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实际,把它作为治国理政解决现实问题的着力点和聚焦点,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中国智慧。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和实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个新提法,内涵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投资有效性,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改善。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时期提出的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提高我国生产力整体水平的战略性举措。也是治国理政“三新”的重要内容,在理论上的创新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突破了凯恩斯主义以需求管理为主来促进经济增长的西方经济学主流观点,把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通过提高供给质量实现促进发展的目标。在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影响下,我们在经济发展的宏观政策上,比较多的是运用扩大总需求的手段,例如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就是从需求的角度来分析经济发展的动力。但是,侧重需求管理带来的问题是经济结构性的矛盾长期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发展深层次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具有内在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新的需求能够激发供给的改善和发展。需求侧管理,重点是解决总量性问题,注重短期调控。供给侧管理,重点是解决结构性问题,注重激发经济增长的动力。

第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在于结构性改革,使供给结构更好地符合需求结构的要求,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效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的供给,不是以需求量的扩大来刺激经济增长,而是通过调整供给结构,优化供给结构和供给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使需求得到更好地满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从提高供给质量、改善供给结构入手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实体经济,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内生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在调整结构。我国经济发展的问题不是简单的需求不足,同时也存在着产能严重过剩,我国迫切需要的大量关键设备、核心技术、高端产品还要依赖进口,我们的一些产品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很好适应市场需求,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带来大量的“需求外溢”,消费能力严重外流,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的供需平衡发展。

第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西方经济学供给学派的翻版,也不是宏观调控简单的由需求管理转向供给管理,而是把重点放在改革供给结构,进一步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以创新和结构改革为动力,是从我国实践情况出发的理论创新。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有益于进一步深化改革,解决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提升经济发展整体质量,也是当前治国理政要着力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的集中体现。

3.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理论和实践

中共十报告指出: “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3]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城镇化是关系我国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人口结构、城乡结构深刻变革的伟大实践,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深刻影响。在我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城镇化,在人类发展史上没有先例。粗放扩张、人地失衡破坏环境的老路走不通了。我们必须走一条新型城镇化道路。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关键是“四化”同步推进,指出:“解决好人地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城镇化最基本的趋势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4]

城镇化和工业化良性互动,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劳动力吸纳器,也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没有工业化的相应发展,城镇化就没有内在动力,也解决不了劳动力往哪里去的问题,工业化发展的结果导致城镇化的发展,二者实际上是同一过程在两种不同领域的表现,没有离开工业化的城镇化。所以,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有效措施首先是加快工业化发展,而不是离开工业化去采取政策和措施加快城镇化发展,这实际上是放弃了根本而在做效果有限的事情。我们现在所说的工业化应该有更宽阔的视野,其内涵比传统工业有了更广泛的含义,包含了各种非农产业的发展。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城镇化就不可能得到迅速发展。农业现代化过程是农业中实现较少劳动力和大规模土地的结合,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从而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用较少的农业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就能够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大量的人口和劳动力从农业转向从事非农产业,人口和大量劳动力随之进入城镇,实现城镇化。由于农业现代化发展不需要那么多的劳动力,释放的劳动力进入城镇推动了城镇化发展。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关系是农业现代化推动城镇化,城镇化是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劳动力、人口不仅居住在城镇,而是在城镇从事工作、学习、生活,真正成为城镇的人,生活方式的真正改变才是城市和农村的二元结构变为一元结构,才是城镇化的核心所在。

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关系上,必须要把握的是农业现代化推动了城镇化,而不是相反,这是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同步发展的关键。我们应该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在农业现代化基础上加快推进城镇化发展。否则,不符合二者的发展关系和先后的自然顺序。新型城镇化内涵还包含了人和信息化结合人的现代化,体现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治国理政新战略的重要热葜一。

4.农民、农业、农村“三农”发展理论和实践

农民、农业、农村这“三农”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解决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收入低下,农业在产业结构中处于弱势地位,农村发展全面落后。农民是我国人口中最大的群体,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是我国社会的主体,“三农”问题是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障碍,也是经济发展的最大难题。

“三农”问题的存在有较长的历史,这和我国的传统的农业国有直接关系,但是,这一问题又会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某个时期会比较突出。在改革开放以后的几年时间里,我国农业的跨越式发展,“三农”问题显得不那么突出,但在以后的发展中,“三农”问题没有得到较好发展,持续徘徊了一段时间,与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相比就显得明显滞后,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们没有退路,必须打好解决“三农”问题的攻坚战。

农民、农业、农村的“三农”问题是有着内在联系的整体,如何在这中间寻找一个突破口是关键,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核心要抓住农业这一关键。农民收入低下,农村发展全面落后,都源于农业在产业中处于弱势地位,即农业占主导地位的是传统农业,具有小农特征的生产方式严重拖累了“三农”的发展,也拖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后腿,这是“三农”问题不能得到解决的根源,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首先要解决好农业在产业中的弱势地位。从我国的国情和实际情况出发,基本遵循以下的思路:

第一,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我国有13亿以上的人口,必须立足国内生产粮食,实现基本自给。提出:“农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产业……中国始终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安全,把发展农业、造福农村、富裕农民、稳定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重中之重的大事,”[5] 我国13亿人口的国情决定了把粮食问题寄希望于国际市场来满足是不切实际的,只有做到手中有粮,才能心中不慌。粮食安全实际上就是口粮安全。在我国,粮食安全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是基本的底线。

第二,加快推进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也是生产关系的重大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农业经济体制进行了巨大的改革,农业生产方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原来的体制改革为今天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经济体制,但是,改革还要不断深化,重点是集体土地制度的产权改革,通过改革进一步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土地制度条件,中央提出的农村集体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就是我们当前深化改革要打的攻坚战。与此相联系的还有农业经营主体的转换,即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由个体农民变为农业企业、专业大户、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的弱势地位,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上,极大增加农民的收入,并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这就是从治国理政“三新”出发解决“三农”问题的大思路。

把治国理政“三新”落实于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使“思政课”教学更紧密联系我们当前正在做的事情、更贴近现实,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更好认识新常态。

三、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思政课”教学的核心是深化内容改革

的治国理政“三新”是“思政课”教学的主旋律,也是不断改进、深化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中心任务,要把深化教学内容改革作为加强“思政课”建设的核心,使教学更好地践行“四个服务”宗旨。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思政课”教师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求把时代进步和实践创新作为教学内容改革与时俱进发展的根本依据。

因事而化,是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的事实,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化为治国理政的“三新”内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离开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不能解释今天中国的实际,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今天治国理政“三新”思想就是和中国国情和实际相结合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因时而进,是按照时代进步而不断创新,离开了时代变化,我们的思想进步就会失去汲取养分的母体。时代变化最重要的特征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制度并存既竞争又合作共同发展。中国的发展改变了世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看法和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但是,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党面临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需要解决的问题之难前所未有,我们的理论必须与时俱进发展,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因势而新,是随时间和形势变化理论不断创新,思想和理论总是随着时间和形势发展而更新,我们的思想和理论不能停留在二十世纪,不能停留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百多年前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论断,不能以传统的思维方式来观察和思考今天时代面临的现实问题。2016年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教条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实用主义也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我们不能用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来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中的而化、而进、而新就是要因事、因时、因势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育部陈宝生部长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政课”水平高不高、效果好不好、阵地牢不牢。全国高校要打一场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以实际行动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迈上新台阶。”

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必须把教学内容改革和科研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教学和科研都是自己的职责,要树立教学是天职、科研是本份的强烈思想意识,在不断提高教学能力的同时提高科研水平,切实改变“思政课”教师教学强、科研弱这样不平衡的负面现象。提升科研水平,关键在于自己去寻找课题,除了纯理论研究课题以外,在教学方法中、在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中都有大量的科研题目。“思政课”教师在这方面比其他教师有更大的优势和潜力。在科研上没有方向,根本的问题是自己没有找到科研的问题,有问题就有题目,我们要有问题意识、问题导向,去年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落到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治国理政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落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 [6]这就是我们要努力遵循的科研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4-12-12(1).

[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5-12-22(1).

[3].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0.

经济新常态的理解篇8

>> 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主要任务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探索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基于经济发展新常态视角的韩国语教育改革思路 “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战略思考 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认识存在的误区及解读思考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提升基层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思考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思考 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思考 “新常态”下内蒙古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新常态下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难点及对策再思考 新常态下加快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升级的思考 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共享模式”理论思考 新常态下加快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企业财务管理的突破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管理职能初探 转变人力资源管理观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 新常态与贵州经济发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王一鸣.中国经济增长的中期趋势和经济转型〔J〕.宏观经济研究,2013,(11):3-11.

〔4〕李扬.未来投资应让民间资本发挥主导作用〔N〕.中国证券报,20140517(A02).

〔5〕龙敏,黄学昌.民间借贷刑法规制价值理念的重构〔J〕.犯罪研究,2014,(3):75-83.

〔6〕韩伟.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J〕.金融经济,2014,(16):44-45.

〔7〕杨慧.推进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策略〔N〕.金融时报,20140901(10).

〔8〕张雪春,徐忠,秦朵.民间借贷利率与民间资本的出路:温州案例〔J〕.金融研究,2013,(3):6-14.

〔9〕蒋晓妍,左晓慧,阮素梅.民间金融服务机构监管立法研究〔J〕.经济问题,2014,(6):79-82.

〔10〕汤红霞.对民间资本运行之嵌入式监管〔J〕.特区经济,2014,(5):55-57.

〔11〕中国人民银行.2014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EB/OL〕.(20140818)〔20140820〕..

经济新常态的理解篇9

1 “新常态”发展中的档案管理

“新常态”是经济学领域的热门词汇,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有别于以往的一种新的状态,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成新的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要形成适应和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好。从档案管理的本身看,档案管理中“新常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引进新思想、新概念。档案管理有着相对固定的理论与实践体系,在管理和服务过程中有着相对成熟的技术与标准,但是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下,要大胆引入新的思想、新的概念,将相关学科与档案管理工作相融合,使信息资源管理、系统论、控制论、情报学以及新的信息技术运用到档案管理工作中,形成新的档案管理体系与系统。二是创新档案管理与服务的技术。对于档案管理在理论研究与实践过程中,依旧按照传统的档案管理技术与标准,在新形势下难以更好的为政府、企业和个人提供所需的服务,因此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既要按照传统的管理方法、管理技术实现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同时要在提高档案管理质量、提升档案使用效率方面进行创新研究,使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服务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经济社会建设提供服务。

2 “互联网+档案”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互联网+档案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围绕这一命题有诸多问题需要进行研究,从互联网+的本质上看,应从互联网的基本属性也就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进行互联网+档案的研究,就互联网+档案中的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看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充分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在政治方面的意义。我国档案管理与服务的对象组成主要是政府、企业、公众(个人)三类群体,作为档案主要拥有者的政府部门,具有推进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整合及利用信息资源的历史责任。政府职能从单纯的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的转变,是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贯彻落实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充分体现。政府带头创造和使用档案信息资源,引导企业、公众使用档案信息资源,不仅是执政能力的体现,也是“新常态”发展中推进社会进步的具体表现。

提高执政能力的表现之一是政策对社会发展预期的引导能力,超前预测的支持和科学判断的基础是档案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运用档案信息资源的比较、分析研究,在区域功能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调整,以及生产结构的改变、生活方式的转变等等方面,在掌握可靠的资料和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先期模拟、推理,对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全局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是充分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在经济方面的意义。我国经济运行模式已经从政策推动转为政策和市场共同推动,并逐渐向市场推动为主体过渡。国家调控市场,通过市场引导企业发展的宏观控制就要求有大量的详实的档案信息资源作为制定政策过程中的可靠依。另一方面社会全口径的档案信息资源有效积累程度,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先进程度的标志。档案信息资源作为继物质资源、能源资源后的人类发展的重要资源。档案信息资源是重要的社会资源,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及其附加在它们上的各种应用是手段和目的。失去了根本也就失去了长久发展的根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资源、能源和环境压力,迫切要求全面转入科学发展的新阶段。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深化信息技术应用,树立增长靠效率,效率靠档案信息资源的意识,将档案信息资源战略融入决策、战略之中,大幅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三是充分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在社会发展方面的意义。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过程中,缺少统一的规划,条块分割所带来的是诸多的档案信息孤岛,互联网+本身的信息资源处于多重分割、互不相通的离散状态,长期发展下去根本就起不到“带动作用”。 这些情况的存在严重影响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若不及时解决,问题堆积将越来越严重延时解决将带来更大的人力、物力、资金的投入。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积累和利用对社会进步所起到的作用是其他资源所难以替代的,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同时档案信息资源的可以重复利用的特性是其他资源所不能比拟的。对它的深入挖掘能产生新的知识、新的资源这一特性在社会各个领域应用所产生的结果远比“倍增”效果大,对改变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具有深层次意义。

经济新常态的理解篇1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绿色发展已经被许多国家作为推动本国社会发展的战略措施和重要举措。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和资源的短缺状况,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2002年了《2002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首次提出绿色发展,认为中国应选择绿色发展模式。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在《2010中国科学发展报告》中指出,绿色发展是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协调协调发展,主要包括“生态健康、经济绿化、社会公平、人民幸福”四者的有机统一。2012年,“绿色发展”首次出现在党的十报告中,关于绿色发展问题发表了系列讲话,阐述了绿色发展理念,并且认为推行绿色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须大力推行绿色发展理念。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十三五”规划将绿色发展进一步推向了具体化,并为中国的绿色发展勾勒出完美“画卷”。

1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的解析

1.1绿色发展理念的由来

绿色发展理念在早期的文献资料中指的是资源环境同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却忽视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全面发展,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气候变暖、资源紧缺、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不断出现,人们开始重新把关注点转向了绿色发展,绿色发展的概念不断充实和完善,逐渐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从内涵来讲,绿色发展是指在传统发展基础上的一种创新模式,把发展的力度同环境的可承受能力和资源禀赋相结合,通过保护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科学发展的新型发展模式和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绿色发展在强调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同时更关注经济质量的发展。绿色发展的前提是发展,途径是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绿色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经济与社会生态的相互协调,保护生态环境,形成以绿色产业为支柱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传统的发展模式相比,绿色发展是一整套全新的理念和价值观念,绿色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绿色发展强调对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真正实现资源节约型发展。

1.2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的解析

中国绿色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在时代背景和现实国情的基础之上提出来的发展理念。中国绿色发展涉及的领域和范围将更加宽广,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具体和完善的实现途径,绿色发展源于可持续发展,又超越了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新的“五大发展”理念,成为指导“十三五”规划的思想灵魂。绿色发展的基本理念是:第一,中国绿色发展要求实现低资源绿色发展、高效益的发展、废弃物排放少的发展、废弃物资源化的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第二,中国绿色发展更加注重把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产业结构向服务经济转变。将“互联网+”作为加快服务业转型发展的新引擎,大力发展“四新经济”;第三,中国绿色发展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导中国的绿色发展。当代中国肩负着实现工业化、建设工业文明和实现生态化、建设生态文明的双重战略任务。这就要求中国必须进行树立新的绿色发展理念,实施绿色发展战略,走文明发展新路。正如所说:“这是人们思想革故鼎新的过程,也是创新发展世界经济的过程。”2015年11月18日,国家主席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进一步对中国绿色发展做出诠释,中国的绿色发展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全面提高应变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这是中国国家领导人继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后,再次在国际场合公开解读中国绿色发展理念。

2中国经济新常态推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必要性

2.1解读中国经济新常态

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指出:“中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新常态为中国经济的绿色发展提供了契机。我们认为,经济新常态的本质是全面推进以节约资源、环境友好为核心的绿色发展,有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从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全面实现绿色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高要求。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将为绿色发展提供科学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平台,为绿色发展创造更多的机遇,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绿色发展的进程,从而加快中国经济的绿色转型,实现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2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推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必要性分析

2.2.1推行绿色发展理念是经济新常态的内在要求。经济新常态的时代背景赋予了绿色发展新的内涵和使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因此必须推行绿色发展理念,走以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为支撑的新型现代工业化化道路,从而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2.2推行绿色发展理念是经济新常态的必然选择。绿色发展的内涵就是人与自然高水平和谐共生的强可持续发展,它与以往的传统发展模式不同,强调的是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因此推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新常态的必然选择。2.2.3推行绿色发展理念是经济新常态的战略之举。经济新常态下绿色发展的重点就是要构建绿色发展创新体系,不断形成以绿色核心技术为主的创新体系,支持发展绿色产业,鼓励企业大胆进行创新,实现企业绿色转型,有利于建成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3应对中国经济新常态,推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对策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各国所推行的发展模式,中国的绿色发展进程需要经过一个从思想观念到制度层面再到实践层面的自上而下的过程,不断强化中国绿色发展理念,构建绿色发展创新体系,提高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建立健全绿色发展保障机制、倡导社会绿色文化、加强绿色国际合作等。

3.1强化中国绿色发展理念

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国绿色发展理念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我们推行绿色发展要在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指导下,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成果,积极倡导以环保为基础的绿色发展理念,向群众讲解普及生态知识,用绿色理念洗礼头脑,增强大家环保意识,弘扬生态文明。实行绿色发展保护环境,不仅是一个国家的事情,而是全社会每个人的义务。绿色发展是我国新经济常态下必须秉持的发展理念。

3.2构建绿色发展创新体系

绿色发展有助于促进新的技术革命,形成新的产业结构,帮助中国逐渐走出持续低迷的全球金融危机状态。党的十提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并且提出了要改革创新驱动战略,指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更多要依靠节约资源和发展循环、绿色经济来推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绿色发展道路的重点就是要构建绿色发展创新体系。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形成以绿色技术为核心的创新体系。

3.3倡导社会绿色文化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要走绿色发展道路,必须倡导社会绿色文化。绿色文化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因此我们要善于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绿色发展精髓,保持中国绿色文化的特有的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将中华民族文化融入到中国绿色文化体系中,还应该不断提升绿色文化的吸引力和创造力。绿色文化作为绿色发展的灵魂,必须始终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使绿色发展成为人类的追求目标。

经济新常态的理解篇11

〔中图分类号〕D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048-(2016)03-0084-05

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从规模速度型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从要素投资驱动型转向创新驱动。”〔1〕他还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2〕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从哲学高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与方法深刻认识与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对于正确指导并推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社会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辩证思维方法,准确把握新常态

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旧常态向新常态的转变过程。“常态”有正常的常态,也有非正常的常态。例如,过去在一些地方或部门,存在着一些干部作风不正,谋事、做人不实的情况,甚至把行贿受贿、买官卖官等非正常现象当作为官做人的“常态”情况的现象。所以,对于常态,应当具体分析,辩证把握,正确对待。从哲学上讲,新常态是相对于旧常态而言的,是常态中的新生事物,即合乎历史发展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所以,旧常态向新常态的转变,就是要转变为合乎客观规律、具有必然性、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代表中国社会未来发展方向的状态。常态又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普遍性概念,其本质是合乎历史发展趋势与规律的新秩序。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理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结构,就必然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政治结构与文化意识结构。所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意味着政治、文化、科技、社会等都要进入新常态。

以辩证思维分析,新常态意味着中国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相对稳定的历史新阶段――中等偏上的发展阶段,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必须从哲学高度正确认识与处理好这一阶段出现的变与不变、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发展与代价、结构与功能、稳与进等辩证关系。

辩证法认为,运动、变化是绝对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作为体现着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历史新阶段的新常态,一方面,经济发展速度要调整(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发展方式要转变(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要调整优化(从低端产业向中高端产业迈进),发展动力要改变(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些都体现了“变”。但另一方面,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所以,新常态下,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不变,经济社会发展始终致力于人民幸福,发展更充分地体现以人为本思想,实现公平公正,使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宗旨不变。可见,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变与不变既对立又统一。

新常态下,限制数量,降低速度,使数量与速度保持在合理区间(适度增长),这不是限制发展,而是为了提升经济质量,增进经济效益,更好地推动经济升级转型,它是中国重新平衡经济的关键过程,包括经济增长动力更加丰富,增长速度更加可持续,更加公平地分配利益,经济结构更加平稳运行,从而谋求更高质量、更高等级、更高境界的发展。〔3〕辩证法认为,量与质是两种不同的规定性,所以数量、速度不是质量、效益,但它们又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质是量的基础,规定量的活动范围,质总是一定量的质,量制约质。所以,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就是实现更有质量和更有效益的经济增长,从而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不断增强综合经济实力。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体现了量与质的对立统一关系。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发展总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这是一个客观规律,具有普遍性。代价是人类为实现社会进步所作出的牺牲、付出,以及为实现这种进步所承担的后果。新常态,意味着我们在短期须付出一定代价,如适当降低发展速度(从10%下降至7%左右),这势必会影响经济数量的增长,但长期来看它会促进高质量的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经济提质增效的目的。这说明我们以牺牲一定的速度、数量的代价获取更高质量与等级的发展是正确的代价选择。社会发展就是在进步与代价的矛盾中运动的,必须树立正确的代价意识。

结构与功能也是新常态下的一对矛盾。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结构是功能的基础,结构影响功能,结构要服从系统整体的目的和功能,功能是结构作用的表现。新常态下,我们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各类要素配置效率,就是为了改善经济结构,优化经济结构,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作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通过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进而发掘经济增长的潜力,获得优化的系统整体结构与功能。所以,调整结构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改善民生,更加注重普惠和公平,使人民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共同富裕)与系统功能要求进行,不能偏离这一根本方向。同时,旧的生产方式与经济结构还会以一种结构化力量束缚我们,形成一种行为惯性与路径依赖。因此,调整经济结构意味着我们要着眼于经济发展的目的与功能,以更大的勇气、魄力与智慧,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协同发挥好市场和政府的双重调节作用,克服行为惯性,打破路径依赖,探寻新的发展模式与增长方式。

“稳”与“进”既有差别与对立,又是辩证统一的。“稳”始终是“进”的前提,“稳”维护和保障“进”,“进”则巩固和发展“稳”。所以,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既要抓住发展机遇,又要看到国际国内各种不利因素的长期性、复杂性、曲折性,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从坏处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牢牢把握主动权,真正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在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经济质量、增加民生福利、改善经济环境的基础上,真抓实干,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以积极进取的实践唯物主义态度,主动适应新常态

新常态是当前全球经济深度调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国际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一个特定历史阶段,具有客观性与必然性。所以,新常态是我国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谋划各项工作的基点,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的积极态度认真对待。

1.实事求是,探求新常态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对待新常态的根本思想方法。尊重事实,直面现实,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逻辑出发,努力探索和把握经济社会运行的客观规律,例如,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演化趋势与规律,产业结构调整的机制、路径与规律,实现由工业主导的产业体系向服务业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转变的条件、途径与规律,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动态平衡与协调规律,经济发展动力机制的演进路径与发展规律,经济结构与政治结构、社会结构的整体性、结构性、关联性与耦合性特征与规律。只有把握这些发展变化的规律,才能取得影响新常态的主动权。只有透过各种纷繁复杂的现象,深刻把握新常态的深层本质与规律,做到客观全面准确深入地理解新常态,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常态。

2.顺势而为,因势利导,主动适应新常态。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按规律办事,洞察大势,顺应新常态的发展趋势与潮流,主动作为,积极创造有利于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就能使事物朝着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例如,在认识和掌握了经济发展动力机制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条件、路径、机制与规律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积极有为,依照创新规律要求,大力培育和构建创新的体制、机制与环境,以全面深化改革的配套化、协同化、一体化整体推进的切实管用举措培植创新源,激发创新精神,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创造力喷涌、创意持续不断、人才辈出的创新氛围,最大限度地释放社会创新活力,全方位凝聚创新力量,开拓中国经济新的活力,实现中国经济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换,从而主动地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

3.直面矛盾,破解矛盾,在攻坚克难中助推新常态。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是客观的、普遍的,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事物就是矛盾体,世界就是在矛盾的推动下变化发展的,发展就是发现矛盾、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矛盾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也是适应新常态的重要思想方法。经济新常态,存在着更为错综复杂的经济社会矛盾,例如,稳定与增长的矛盾,速度、数量与质量、效益的矛盾,政府与市场的矛盾,区域经济不协调的矛盾,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矛盾,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的矛盾,企业转型与政府管理的矛盾,结构调整与就业压力的矛盾,增长需求与资源能源供给不足的矛盾,如此等等。在当前社会结构日益分化、利益多元化、价值取向多样化的格局下,各种矛盾彼此勾连、相互耦合、相互交叉与叠加,呈现出复杂化、整体化、系统化的态势。适应新常态,就必须敢于直面矛盾,以矛盾分析法为指导,拿出挑战的勇气,处变不惊,知难而进,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辩证思维认识新矛盾,破解新难题,从全国一盘棋的战略高度,统筹协调各种关系,抓住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攻坚克难中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在创造性地回应、解决和化解各种风险矛盾中,闯出发展的新路子,使我国经济既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又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整体质量和效益,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三、以正确的思想观念,自觉引领新常态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它对社会实践起精神引领与价值导航作用。我们要遵循客观规律,认识和把握经济新常态的规律就需要接受先进思想和科学理论的指导。

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引领新常态的理论指南。实践的能动性、自觉性、创造性决定了人在事实和规律面前并不是消极无为与盲目被动的,人们具有积极主动的利用规律与驾驭规律的自觉能动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为我们认识、把握并自觉地驾驭新常态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是我们破解新常态下的各种实践难题的智慧之源。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矛盾的基本方法,不断增强新形势下的辩证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与历史思维能力,洞悉历史发展规律,顺应时展潮流。准确把握新常态的新机遇、新变化、新特征、新挑战,切实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探索新常态下的新课题,给出新答案,就能够自觉引领并推动新常态的科学发展。例如,我们以辩证思维看待和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树立发展与保护有机统一的理念,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适度发展经济,使经济发展不超过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这对于引领新常态下的经济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引领新常态的根本指针。“四个全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创新成果,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战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于我国经济换挡减速、贫富差距持续扩大、腐败问题日益严峻、改革步入深水区、攻坚区和矛盾凸显期、发展遭遇中梗阻等严酷现实,以辩证思维看待并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与党的建设等重大关系问题,把它们看作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并具有内在逻辑的有机整体,并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观点和系统思维出发,对它们作出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顶层设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总目标和价值取向,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在近期的系统功能要求,它必然贯穿并渗透于其它三个全面之中,起统领与整合作用;全面深化改革是发展的发动机,它构成其它三个全面的动力与引擎;全面依法治国是发展的基本手段与路径,它为其它三个全面保驾护航;全面从严治党是发展的灵魂与保障,它构成其它三个全面的组织支撑与制度保障。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三管齐下”、协同配合、一体联动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整体效应,取得优化的总体效果。“四个全面”蕴涵着“人民主体、协调推进、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念,凝聚起协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力量。“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于治国理政的全局,抓住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统领中国发展总纲,确立了党和国家当前和今后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勾画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国社会发展的新布局,是实践基础上的重大理论创新。由于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所以,它是引领新常态的根本指针。

3.创新思维与理念是引领新常态的实践要求。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更高级阶段,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所经历的量变到部分质变、积累到跃迁的过程,必然要求要有新追求、新动力、新作为、新特征、新突破,达到新境界。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观念制约人的行为。无论是稳中求进推动转型升级,还是实现新的增长模式的重构,无论是实现发展方式和动力的转变,还是优化经济结构完善制度机制激发创新活力,都需要发扬开拓进取、深化改革、勇于创新的精神。强调,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理念是方向,是钥匙,首要是创新。〔4〕当前,我们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创新思维为指导,以提高质量与效益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所以,引领新常态,在思想观念层面,必然要求要有新思维、新理念、新创意。善于运用创新思维(例如“互联网”思维),大胆解放思想,抓住新常态提供的新机遇,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模式,形成新思路,开辟新境界。从实践层面来看,我国地域的辽阔性,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东西南北、城市乡村差异性很大,新常态下的发展很难采取统一、单一的路径与模式,需要以新思维、新观念探索适合各地实际的不同发展模式与路径。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培育和锤炼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一种不拘一格、突破传统、打破常规、求新求异型开放思维。对此,要求我们以创新思维为引领,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加速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大力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只有以创新思维为指导,解放思想,开动脑筋,紧密结合各行业、各领域、各部门的实际进行新思考,大胆创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灵活应变,充分激发各领域、各部门高昂的创新创业热情,才能闯出新常态发展的多元化模式与多样化路径,引领新常态的健康发展,实现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转换。

总之,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与方法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保持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遵循和实践指南。

〔参考文献〕

经济新常态的理解篇12

从动力层面看,以往廉价生产要素是驱动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进入新常态,要素价格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倒逼经济转向创新驱动。从风险层面看,风险显性化并不是经济本身出了问题,而是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很多原来在高速增长时期被掩盖的风险暴露出来。比如,产能过剩、经济下行导致投资信心削弱,楼市泡沫凸显出来;楼市下行预期导致土地需求减少,土地财政财力紧张,地方债务风险凸显出来;而房地产市场不景气会导致银行相关贷款埋下金融风险隐患。

认识新常态要准确把握新常态带来的趋势性变化。从消费需求看,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从投资需求看,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从出口和国际收支看,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看,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从市场竞争特点看,过去主要是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现在正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从资源环境约束看,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从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看,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这些趋势性变化说明,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这些趋势性变化,既是新常态的外在特征,又是新常态的内在动因。新常态的特点说明,经济增长速度正从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向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的传统增长点转向创新驱动的新增长点。

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认识新常态,首先要全面认识新常态的主要特点,深刻理解新常态带来的趋势性变化,用这些主要特点和趋势性变化审视我们自己的心态和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状态,不能把经济发展仅仅理解为数量增减、简单重复,找到认识上的偏向和发展上的差距。适应新常态,首先要从观念上适应,学会新常态思维,掌握新常态下稳中求进的方法,提高转方式、调结构、换动力、惠民生的能力。引领新常态,就要引领新常态带来的趋势性变化,用新常态思维打造新增长点,创新驱动形成新方式,而不是视而不见新变化,面对新问题素手无策,继续盲目铺摊子,贻误转方式、调结构、换动力、促升级的良机,使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积累、激化,最后总爆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