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价值合集12篇

时间:2024-02-23 15:40:25

新文化价值

新文化价值篇1

第一次文化创新走出困境

机电集团是一个由多家管理局合并组建而成,是一家典型的先有“儿”后有“妈”的投资性企业集团。成立初期的机电集团,其管理模式、管理观念面临新的变化,企业文化更是一张待书的白纸。然而正是初创的企业文化,引领机电集团走出了困境。

迎难而上明理念 机电集团成立初期,所属的55家企业资产总额约75亿元,营业收入27亿元,亏损企业累计亏损5.1亿元,亏损面达68%,净亏损3.5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07%;许多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亏损千万元以上的企业19户,一半以上企业拖欠职工工资、医药费、养老失业金等,是重庆市国资系统有名的老大难企业。面对“摊子大、负担重、问题多”的严峻局面,机电集团一班人没有退缩,而是知耻而勇、迎难而上,及时提出了“坚韧、创新、提速、振兴”的八字经营理念。其中坚韧是态度,创新是方法,提速是要求,振兴是目标。

以人为本抓破产 面对困难,在八字经营理念的指导下,机电集团全体干部职工以必胜的信念,坚韧的状态、创新的精神,破旧立新,实施减员增效、下岗分流。“破”就是破出旧的管理方式,破除阻碍企业发展的冗员,破掉那些长期亏损的劣势企业。破产重组是确保机电集团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但要解决的最关键还是人,人向何处去?过去的办法是先关门后走人,路该怎么走?机电集团打破禁锢,采取先安置好破产企业职工的生活,再进行破产清算和资产变现的破产重组思路,变“关门走人”为“走人关门”。

2003年以来的7年时间里破产13户企业,减少负债近30亿元,安置职工28 400余人。不仅在重庆创下了仅用3天时间,完成红岩内燃机公司、重庆测试仪器厂两户企业5 600名职工的安置工作,没有出现一例不安定因素的先例,更是率先在无锡安置了返锡居住职工873人,开了国内异地安置破产企业职工的先河。无情破产,有情操作的以人为本的破产重组,大大缩短了破产周期,安定了人心,降低了企业震荡。

经过艰苦的努力,机电集团于2004年终于迈进资产和营业收入双百亿集团的大门,实现了集团整体扭亏为盈,摘掉了重庆国资系统亏损大户的帽子。

第二次文化创新走出精彩

进入2004年,机电集团虽然实现了整体扭亏为盈,但资产负债率仍然高达90%以上,企业亏损面仍达50%以上,用什么去引领干部职工继续奋力拼搏,实现机电集团真正振兴?

用愿景激发活力 从2004年起,机电集团先后提出“装备中国、走向世界”的企业愿景,“建强国之基,攀制造之巅”的企业宗旨和为中国乃至世界装备制造业作贡献的企业使命等一系列文化理念。通过广泛宣传,推进理念落地,宏大愿景激发了干部职工前所未有的工作热情和壮士断腕、脱胎换骨的豪情。

用文化指导调整 为加快推进机电集团的转型,加快发展步伐,做强做优做大重庆装备制造业,向装备中国,走向世界奋进,集团强力推进实施了“四大工程”。

一是实施减幅缩链工程——推进组织管理结构调整。通过债务重组、引资嫁接、土地置换、破产退出等一系列壮士断腕、伤筋动骨、脱胎换骨、强筋壮骨的改革调整和破产重组举措,使集团绝处逢生、扭亏增盈,重新焕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实现了由“苦菜花”向迎春花的转身。

二是实施“旧貌换新颜”工程——推进工厂布局调整。机电集团紧紧抓住重庆市“退二进三”“退城进园”和污染企业搬迁这一历史性契机,对26户企业实行整体搬迁,大力推进机电工业园区建设,改变了过去“老、大、粗、黑”的状况,形成了布局合理、定位准确、资源共享、上下游产业链互动的格局,促进了产业高新化、企业集群化、产品高端化,促进了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增强了发展后劲。

三是实施战略性整合工程——推进产业结构调整。2004年8月,重汽集团根据重庆市产业结构调整总体规划,整体并入机电集团,使集团产品结构向汽车整车和汽车零部件拓展,至此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成为机电集团重要支柱。

四是实施国际化工程——推进资本结构调整。2008年6月13日,重庆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H股整体上市,开创重庆直辖后企业境外上市第一单。使机电集团真正实现了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融资模式、治理结构、资本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通过一系列调整,到2007年,机电集团实现营业收入迈上200亿元台阶,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到2009年,营业收入达到257亿元,利润15.2亿元,成为重庆国资系统四大控股集团增长最快的集团。

第三次文化创新走出国门

时间进入2010年,未来机电集团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应该走什么样的路,应该有什么样的文化来支撑,等等一系列问题在当年的工作会上得到明确:实施“321”战略,即把集团建设成为西部装备制造业高地,建成千亿级产业集团,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力争在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500亿元、力争在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1 000亿元;实现“装备中国、走向世界”的企业愿景。

文化创新支撑战略 实现战略文化先行。机电集团根据发展现状和发展战略需要,及时创新提出“敬业、创新、开放、提速”的新经营理念。敬业是前提,创新是方法,开放是手段,提速是要求。同时集团对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企业领导人员提出了“承前利后”的发展观、“知行合一”的哲学观和“精心谋事、激情干事、大气处事、和谐共事”的工作观的要求。进一步充实完善了集团企业文化理念体系,进一步统一了干部职工向千亿机电进发的思想。

文化引领并购重组 2010年以来的三年多,机电集团在技术创新、产业拓展、并购重组、多元融资等方面亮点纷呈,其中最为闪亮的是海外并购重组,因为此举开创了重庆国企海外并购成功之先河,打出了重庆国有企业的品牌。

机电集团认识到,要在现有产业中实现规模的快速成长十分困难,走出去并购扩张是一条可行且有效的路径。在扩张中集团按照“勇敢而理性”的并购理念,“循序渐进”的文化融合理念,“技术先进、产业互补、市场协同”的并购原则实施并购,决不搞“志在必得”“砸锅卖铁”的盲目并购、虚假并购。到目前为止,已经成功实施了三宗并购案:

一是并购英国PTG打响海外并购第一枪。2010年,集团以2 000万英镑全资收购英国PTG集团下属6家公司,包括3个核心子公司、3个百年品牌、5项世界先进技术,使中国机床产业的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缩短十五到二十年。这一收购使PTG当年实现扭亏为盈,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约2 500万英镑,比2010年翻了一番多,实现利润约190万英镑,是2010年的8倍;以此创建的机电集团欧洲创新中心实现了24小时同步研发;新PTG“返程投资”400万英镑与机电集团下属机床集团合资组建的重庆霍洛伊德螺杆生产基地已经完成设备安装即将投产,与机床集团共同研发的磨齿机已经试制成功,展现出广阔前景。

二是并购美国直升机公司向工业强国进军。2013年1月4日,集团所属重庆直升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收购美国恩斯特龙直升机公司全部股权完成交割,重庆直投正式执掌具有54年历史的恩斯特龙公司,开创了国内航空企业成功并购欧美发达国家的知名直升机整机制造企业先河。同月,签署了并购美国TEI模具公司80%股权的并购协议。两并购将推进机电集团直升机产业和高精铸造产业实现质的飞跃。

三是并购吉林大安晨飞公司布局风电产业。2011年机电集团所属机电股份公司全资收购吉林大安晨飞公司,完成重庆风电叶片生产基地的产业布局,并产生了良好的市场效应和经济效益。文化创新引领价值创新,2012年,机电集团克服前所未有的困难,使资产总额达到345亿元,实现营业收入415亿元,利润总额11亿元,向500亿这个目标迈进了一大步。

新文化价值篇2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传统文化有没有创新价值?这个问题的答案无疑是肯定的!我国第一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发明抗疟良药青蒿素的过程,就是传统文化具有创新价值的一个极好的实例。首先,屠呦呦负责编写的(1969年4月编印)内部参考资料《疟疾单秘验方集》中记载“处方:青蒿五钱至半斤。用法:捣汁服或水煎服或研细末,开水兑服。来源:福建、贵州、云南、广西、湖南、江西”,表明福建等地的民间验方已经为屠呦呦知晓和重视。民间验方、民间习俗当然是民间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屠呦呦等当时的中国科学家的抗疟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五二三”领导小组于1967年6月通过的《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规划》中列出的第二个课题就是“民间防治疟疾有效药物和疗法的重点调查研究”,说明他们重视民间传统文化。其次,文化(包括科学)典籍是传统文化的文字记载。东晋的葛洪在《肘后备急方》卷三中写道“治疟病方:鼠妇、豆鼓二七枚,合捣,令相和。未发时,服两丸;欲发时,服一丸。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段文字对屠呦呦想到用乙醚提取青蒿素发挥了关键作用。所以,青蒿素的发明是传统文化发挥了关键作用的一个科技创新的辉煌实例。

创新不是复古,创新的重点是创造出以前没有的事物,青蒿素就是这样的新药。传统文化中虽有青蒿治疟的说法,但疗效并不显著和稳定;在成百上千种中药里,青蒿的表现并不好,一直就不是首选。所以,发明青蒿素治疟是真正的重大科技创新。

青蒿素的发明和用青蒿素治疟这一创新当然是一个个案。传统文化是不是一般地具有创新价值?抑或它只是偶尔具有创新价值?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了解什么是传统文化?而这要求我们先要了解什么是文化?它的内涵和特性是什么?

“文化(culture)”是一个有多重涵义的词,很难对之给出一个大家一致同意的精确定义。广义的文化指人们的生活方式,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我们这里说的“文化”,其主体是人的群体,通常是某个民族,也可以是其他的有特定关联的人的群体(如生活在同一地域的人群),而不是个人。一般说来,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文化的物质方面,如建筑物、生活用品等)、精神文化(文化的精神方面,如价值观、、科学知识、哲学文学艺术等)和制度文化(含有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包括法律制度、礼仪、风俗习惯等)。

既然文化指人们的生活方式,那么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能有相应的文化特征。所以有宗教文化、官场文化、礼仪文化、节日文化、体育文化(足球文化)、军事文化、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婚娶文化、墓葬文化等各种特色文化之说。

文化有哪些功能呢?王玉梁认为,文化有如下的五大功能:认识功能、教化功能、凝聚功能、消费功能、储存功能。冯之浚则将文化的社会功能分为六种:记录功能、认知功能、传播功能、教化功能、凝聚功能、创新功能。

这里我们感兴趣的是冯之浚所提出的文化的创新功能:“人类不断利用已掌握的文化知识,促使环境朝着有利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方向发生变化,从而变革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改善自身的生活条件,改变自身的精神状态,变革人的观念,扩展人类的思想领域”。我们认为,创新的确是人类的特点,甚至是人的本质;但把创新归结为文化的功能,则是一种错置。人们可以利用文化的因素来创新,也可以利用非文化的因素来创新。另一方面,同一种文化,既有有利于创新、鼓励人们创新的因素,也有不利于创新、压制人们创新的因素。

就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来说,儒家的三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就有一条是专门鼓励人们弃旧图新的。《大学》对此继续论述说:“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这里的推崇创新、追求完美之意甚明。另一方面,儒家文化中孔子的“述而不作”、孟子的“法先王”、董仲舒的“天不变,道亦不变”以及流行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观念等又体现为一种守旧的思想意识,儒家倡导的封建礼制也容易让人墨守成规、惟命是从,这些与社会现实中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发生共振,成为一种阻碍人们创新的巨大力量。

又如西方的基督教文化。传统的以孔德(te)、马克思、德雷伯(J. W. Draper)、怀特(A.D.White)、罗素(B.Russell)等人为代表的观点认为,基督教教义和科学是冲突的,宗教文化阻碍科学创新。布鲁诺(Giordano Bruno)和伽利略(Galileo Galilei)的遭遇是其例证。而默顿(R.K.Merton)则十分详细地论证说,清教(基督教的一支)激发了十七世纪英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以,基督教文化也既有推动科技创新的因素,又有阻碍科技创新的因素。

再说,不是文化自己在创新,而是处于一定文化中的人在创新。不是所有的文化都推崇创新。就同一种文化而言,它也并不总是在推动创新,有时它会阻碍创新。所以,我们不同意“文化具有创新功能”这一说法。

既然一种特定的文化中通常既有有助于创新的成分,也有阻碍创新的不利成分;还有中立的、但可以为创新者所利用的材料。文化中的有利于创新的成分,以及可以为创新者所利用的材料,当然是有价值的,人们可以利用它来创新,所以是一种创新价值。因此,可以说文化具有创新价值。

前面已经说过文化具有五大功能。有某种功能,当然也就会具有某方面的价值。但有某种价值,却不能说一定具有某功能。

一种文化现象,只要它的历史足够悠久,就可以说它属于传统文化。既然一般地说,文化是具有创新价值的,那么,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当然也具有创新价值。发挥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使之用于创新,从这个角度讲,传统文化是一般地具有创新价值的。但反过来,却不能因此认为传统文化具有创新功能。这一点从上面的对作为东方传统文化之一的儒家文化和作为西方传统文化之一的基督教文化的相关讨论中,已经很清楚了。

传统文化虽然具有创新价值,但这种价值不一定能被发现、被利用。传统文化,正因为打上了“传统”的标签,所以它所具有的创新价值容易被忽略、被遮蔽。不仅如此,传统文化常常被人为地与“落后”、“过时”、“愚昧”等挂上钩,被弃之如敝履。中医中药,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典型,有识之士如说过:“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但多年来,也一直有人呼吁取缔中医。所以,我们要改变这种轻视传统文化的观念。当然,如何发现和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价值,更是一个值得注意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理解的传统文化,不应只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世界上其他国家(包括东、西方)的传统文化,对我们也是有创新价值的。古希腊、古印度的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同我们中国的儒、道和中医一样,对我们的创新是有帮助的。对希望在哲学上有重要创新的人来说,学习古希腊、古印度和德国古典哲学甚至是必须的。对于传统文化,对于外来文化,正确的态度仍然是:汲取全人类一切文化的精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参考文献

[1] 周程.屠呦呦与青蒿高抗疟功效的发现[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6(1):1-18.

新文化价值篇3

文化传承与价值传承是人类社会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种社会活动。传统的文化传承是价值传承的重要载体,但是随着文化反哺现象的出现和发展,传统的价值传承受到了巨大冲击。“文化反哺”一词源于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提出的“后喻文化”理论,指的是在文化急速发展和变革的时代,受新思潮、新风尚和新传播工具的冲击和影响,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的过程。①

当然,无论是文化传承还是价值传承,都具有动态发展性、相对稳定性和历史传承性等特征。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我们指出了文化传承与价值传承之间的关系发展。要求我们创新文化传承的同时实现价值传承的创新。”②

文化反哺对价值传承的冲击

在急速变革的社会中,由于新思潮、新风尚和新传播工具的冲击和影响,年轻人较少受到传统思想的制约,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新环境的适应力很强。由此,年长一辈日益失去了绝对权力的地位和威严,年轻一代则“反客为主”地获得新的文化权力,从而形成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具体表现在:

传统主体开始丧失价值传承的绝对权力。苏格拉底有句名言:“美德即知识”。虽然美德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知识,但传统的价值传承恰是把价值观问题与知识问题等同起来,将知识和技能教育运用于价值观教育,甚至用知识教育直接代替价值观教育,而忽略了文化、环境、精神、心理等对价值观和价值主体的影响。③

文化反哺则使文化传承、价值传承发生转变:知识传承的主客角色由相对固定变为频繁互换;传承方式由自上而下为主变为上下结合居多;信息控制由单向输出变为双向交流,等等。简言之,传统的主体逐渐丧失了价值传承的绝对权力。

多元价值对传统价值的挑战。费孝通先生曾说:“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④

融合媒体的发展与繁荣部分导致了文化的多元化,传统的价值也开始受到网络文化的冲击。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是以传播者为中心的、单向的、点到面的传播,而网络传播却是点与点、点与面、面与面的双向或多向互动的传播。无论是精英文化和主流文化还是大众文化和非主流文化,都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广泛传播。这就为传统的价值传承客体提供了更为开阔的视野和富有创新精神的平台,使客体的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价值目标更加层次化、价值评判标准更加多重化。

文化反哺背景下价值传承主客体的对立统一

理性与非理性。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赵鼎新曾说,如果网络上公众的广泛参与可以被看作是民主的一种形式的话,那么这种“非程序的民主”一旦和容忍性很差的文化结合,就会产生“多数人暴政”。比如,互联网中充斥的低俗、媚俗和粗俗信息,可能导致受众的价值观发生偏差,政治觉悟淡化,道德素质下降,从而背离社会主流价值观。另外,虚拟的网络交往也可能对受众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现象与本质。网络文化是典型的“快餐”文化,削弱了文化本身的社会功能,尤其是干扰了青少年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主要表现为:一切价值和行为选择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满足于媒介中的虚拟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⑤对许多现象只停留在表面而忽视了本质,即只关注是什么,而忽视了为什么,该怎样?

权威性与平等性。文化反哺现象的出现,使价值传承的主客角色发生了显著变化。网络文化“去中心化”地建立起富有特色的民主文化,实现了多元文化在网络空间中的共存,没有哪一方能取得绝对的优势。由此,传统价值传承中相对固定的主客体关系开始被打破,价值传承也逐渐走向开放、共享、交互。

灌输与互动。传统的价值传承由于教育内容与目标的特殊性以及对灌输原则的长期强调,导致了在价值传承过程中主体间的不平衡性,即价值传承主体存在着“时间的先在性(年龄大)、知识的先在性(知识丰富)和阅历的先在性(阅历深)”。⑥所以,网络行为主体应自觉自愿地从传统的话语霸权中走出来,以“社会人”的本来面貌和“参与者”的平常心态,将网络交往与群众实践和社会动态联系起来,推动文化反哺和价值传承的有机结合。

系统性与弥散性。“国际互联网络是向世界开放的,精英文化、前卫文化、现实文化、大众文化、宗教文化、消极文化、色情文化、暴力文化、文化等等多元文化共存共融。”⑦这就说明了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与传统的农耕文化、工业文化有着显著的区别。传统的农耕和工业文化之间的联系是割裂的、对立的、非此即彼的关系;而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的、包容的文化,文化的多样性与多元性得以充分显现和张扬。

价值传承的主体总是先受价值传统的规律性、系统性和过程性的影响,习惯于系统性的教育、成熟的思维、缜密的逻辑和长远的眼光。价值传承的客体在信息时代和网络化环境的大背景下,相比传统价值传承的主体,在话语渠道上存在优势,也更容易掌控网络传播的内容,他们不仅享有平等的话语权,更拥有文化的创造权。当然,他们发展起来的知识结构相对零散、多元,缺乏系统化,也更容易受不良思潮的影响,抵御诱惑的能力相对较弱。文化的导师未必是精神的导师和道德的导师。因而,传统价值传承的主体应该主动担当并扮演好精神导师的角色,用他们成熟的心智、丰富的经验、科学严谨的思维和敏锐的鉴别能力引导和帮助客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在文化发展中创新价值传承

更新价值传承观念。正确认识引导、误导与反哺之间的关系。文化反哺使传统的价值传承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这就要求更新观念,创新价值传承方式,加强对“文化反哺”现象的引导,提高价值传承主体的素质,构筑新型的价值传承主客体关系。

应该摈弃固守权威和放弃权威两种错误认识。“文化反哺”现象要求价值传承主体应该对自己的社会角色进行再认知、再定位,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发展的眼光和向客体学习的态度,建构一种面向未来、体现民主、强调平等、重视互动、提倡合作、鼓励创新的新型师生关系。

其次,树立“以客体为本”的理念。价值传承主体要掌握网络时代的“话语权”和“主动权”,树立与时俱进的理念,不断加强学习,创新价值传承内容,改变教育方式,不断为价值传承增添新的活力。

创新价值传承方式。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和交流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创新价值传承方式亟待重视新媒体空间的价值传承功能。

传统的价值传承往往将理论生硬地植入客体的头脑中,将一个复杂的价值形成过程简单化。网络时代价值传承的客体情感丰富,思想自由活跃,不甘于受主体权威的制约。这就要求价值传承主体积极融入客体的生活,比如通过论坛、博客、QQ群、手机短信等载体,创新主客体对话的方式。

丰富价值传承内容。在文化反哺中,传统的价值传承失去了与之相伴的文化辅助,同时失去了知识性、趣味性,容易演化为纯道德传递。在我国特有的情境中,价值传承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内容。在传承过程中,如果重理论轻实践,内容就难以引发客体的学习兴趣,价值传承的实效性也将大打折扣。

对此,应该充分发挥现代传媒技术的优势,建构更加符合时代需求的价值观,加强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提炼与传播,比如于丹对论语的解读就较好地把传统经典融入到现代价值之中。此外,也要积极接纳多元文化,丰富价值传承的内容。

总之,从“文化反哺”视角探析价值传承的新特征及新动态,有助于我们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地推进价值传承的发展与创新,从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作者单位:淮阴工学院)

注释

①[美]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31页。

②《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③廖小平,李家春:“代际关系与价值观教育”,《思想理论教育》,2005年第21期。

④郑杭生:“费孝通对当代中国社会学贡献的再认识”,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新文化价值篇4

一、文化价值观教育的含义

(一)文化的含义

文化,从广义上来说,指人类创造的并在历史进程中积累起来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是客观事物的记录和反映,属于意识形态领域。但是文化没有对错之分,只是有差异,每个地方和每个阶段的文化可以不一样,所以这也就证明了文化具有包容性和传承性。

文化具有包容性,就是说文化可以包含一定范围一定时间内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文化建设不仅包括精神文明建设,还有政治建设、人文景观建设、宗教建设等等。

文化具有传承性,它是历史的积淀,所以一个区域、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脉相承下来的。“文化与一定时代相关,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反映了时代的特征和文化到达的高度。”

(二)价值观的含义

价值观是有关价值和价值关系的一种观念系统,是实践主体以自身需要为尺度对客体重要性的认识。价值观一方面表现为人们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能够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从而指导人们的行为;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价值观是由马克思提出的,它反映着人们的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价值观属于人们的意识领域,正确的价值观能推动和促进事物的发展,反之,则会使事物受到阻碍和后退。

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 ,由于人员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传统价值观念会不断地受到新价值观的挑战。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构成了价值观体系。

(三)文化价值观的含义

文化价值观是主体关于文化价值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看法,是各种文化价值的观念体系。在每一种文化中总有弥布于文化之中的普遍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称为“文化价值观”。

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家赋予了人民及其丰富的权利,人们可以全面和丰富的发展自身。但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也要为国家的建设奉献出一份力量。先进的文化能够使人们进步,指导人们走向正确的方向。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作为国家的新生力量和将来国家建设的主要动力军,代表着我们国家日后的发展方向,所以一定要加强其文化价值观观的教育,指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来观察世界和改造世界。

(四)文化价值观教育的含义

文化价值观教育就是对于人们的文化价值观所开展的教育。综上所述,文化价值观是一个丰富的体系,所以对于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教育不仅仅只是让学生学习课本的文化知识,还应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

有了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教育,学生在主流思想上就会有共同的认识,就能指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文化价值观教育可以使学生形成寻求丰富文化以及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思想,能使学生对于广义文化达到更深的认识,从而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发展文化。

二、新疆大学生文化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一)新疆大学生文化价值观教育的现状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是一个地大物博的祖国一部分,边疆建设、西部开发都是祖国大力支持和发展我们新疆的有效政策。因为只有国家的各个部分和谐共同发展,才能使国家的综合实力上升,整体功能就能大于局部功能,并且使人民生活的更好。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对于国民素质文化教育的培养,目的在于普遍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大学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从1999年国家开始扩招大学生以来,我国每年的大学生数量都在不断地上升,也因此为我国的建设源源不断地提供全面性人才。

在新疆,少数民族聚居和极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地区政府也在不多地重视大学生的各项问题。新疆共有14所本科院校,23所专科院校,其中有两所是属于国家重点211工程,每年所招收的大学生数量也在成上升趋势。这说明新疆的文化建设也开始有了一定的起色。

在高校,大学生开始进入了更专业的学习。学生有针对性的对自己感兴趣或者擅长的领域进行继续学习。这是在增强文化的一部分――知识文化。但是,如果不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能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就不能将其价值展现出来,就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师。

(二)新疆大学生文化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由于网络文化的迅猛传播,大学生更多会倾向于网络式的“快餐文化”。然而在网络媒介中,很多新闻和消息是没有经过严谨的筛选就直接被出来,有一些是与我们所提的精神文明建设而相悖的,有一些是不符合实事求是原则的,还有一些就是脱离我们现在的生活的。许多大学生会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寻找自己的人生,把一切空想化,逐渐模糊自己的理想。

“理想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有可能的信念,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应,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如果一个人没有理想,那么他就没有方向和动力,就会固步自封,没有前进。而一个人如果没有正确的理想信念,那么他就不能自由地在国家中行使权力和义务。

在新疆高校中,大多数学生都会将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变得单薄且无力。学生更多的是在享受个人主义,将自己的意识放任自流,只享受现在和利己主义,从而变得颓废和自私,大大降低和减少了自我的创造价值意识。

另一方面,宗教文化对于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教育也有一定的影响。宗教文化属于唯心主义,它会在一定的程度上阻碍人们寻求真理,所以我们现在要用唯物主义的眼光来看世界,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极端的宗教主义总是会打着“宗教”的旗帜来开展分裂活动,试图得到人们的支持,这给高校开展文化价值观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麻烦。

三、加强新疆大学生文化价值教育观的几点对策

(一)增强学校师资队伍的培训

教师作为文化价值观教育的主体,对于大学生文化价值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能够使大学生的某些思想意识成型。如果教师没有正确的文化价值观,那么他教育出来的学生也不可能有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所以在高校,应该增强老师的素质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道德素养,并且壮大师资队伍。在新疆高校中,由于少数民族同学较多,所以少数民族教师来开展其的文化价值观教育会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这也需要更多优秀的少数民族教师。

(二)开展主流价值观的教育

理想信念是文化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因为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吸收更多的文化,并且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在高校中,我国的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主要由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组成。这些主流价值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国情的精神文明,也是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在当今复杂的国际背景之下,能否经受得住各种挑战,就看这个国家是不是用共同的正确的精神支柱。

没有爱国主义的理想信念,则会使人们对于自己的国家漠不关心;没有集体主义的理想信念,则会使人们丧失社会主义公德,逐渐变得利己和侵犯他人权益;没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就不能以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观点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就会使我们的国家性质遭到动摇,这是十分危险的。

(三)开展特色课程

在新疆各高校,应该充分考虑到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的分布问题,不能忽略某一群体。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来说,应该首先去了解其学生的文化观现状,并作详细分析,然后开展一些特色课程,比如参观博物馆、观看民族团结的教育片等等,提高少数民族同学对于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感。

文化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没有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来引导,大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方向,从而导向不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笔者认为,文化价值观教育是在引导学生如何认识文化和选择文化。我国存在的文化有很多种,但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需要学习、传播和继承。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社会主义文化就是我们现在的主流文化,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文化就是我们所提倡的。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来衡量当代大学生是否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用我们的文化来发展和壮大我们的国家。

参考文献

[1] 愈思念.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5).

[2] 姚本先.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演变的轨迹,特点及原因[J].高等教育研究,2007(08).

[3] 胡忠玲.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J].当代青年研究,2008(11)

[4] 俞新天.中国文化价值观的构建与传播[J].国际问题研究,2011(06).

新文化价值篇5

影视文化是价值观对话和冲突的重要场域,影视文化实践必然包含着一定的价值立场、观念、态度,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地传播着价值观。影视文化价值观的传播有其特殊规律性,价值观的传播与接受涉及价值观本身、传播者、传播方式(媒介、渠道等)、传播环境、接受者的情况等许多因素。因此,有必要对影视文化价值观的传播方式、传播现状等进行研究,提高传播力,才能使影视文化在构建社会主流价值观中充分发挥作用。

一、影视文化价值观的三级传播模式

借用约翰•费斯克(JohnFiske)的观点,影视文化价值观的传播可以分为初级文本传播、次级文本传播和三级文本传播三个层次。①初级文本就是人们所消费、使用的各种文本,初级文本传播以影视剧、电视节目、畅销书、流行歌曲、电子游戏、广告、笑话、段子等形式进行。初级文本是影视文化价值观传播的主要载体。影视剧、电视节目具有最为广泛的受众群体,影视剧作为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方式,从题材选择、人物设置、情节安排等各方面都包含社会集体意识和作者的价值观念,只是它多半通过叙事的方式,将价值观巧妙蕴藏其中,不为观众所察。观众在观看中获得代入体验,并接受角色所传达的价值观。在中国,电视剧的主要受众群之一是文化层次、收入相对较低、年龄较大的女性观众,这个群体是相对传统和保守的价值观的支持者,同时也是容易受传统媒体价值观影响的人群。不过,初级文本并不仅仅以媒介文本的形式呈现,许多歌唱选秀节目的传播不仅通过电视进行,还通过到各地的现场演出、现场互动等形式进行。这也可视为广义的影视文化文本,因为每一次演出或活动都是一次价值观的营销与传播。次级文本传播的具体传播手段包括对影视作品的介绍、批评、制作单位的宣传、节目及人物专栏特写、花边新闻、影视歌迷杂志等,在新媒体时代还包括各种形式的点评、点击、点赞、转发等。初级和次级文本都是由文化工业生产出来的。许多作品的价值观不是在初级文本阶段建立的,而是在次级文本阶段经过广泛讨论确立的。例如,电视相亲类节目中曾一度主张将各种价值观都自然主义地呈现出来,因此,从表面上看,各种价值观平等博弈,难以看出究竟节目本身所坚持的价值立场是什么,只有经过广泛讨论、专家批判,才逐渐将媒体在社会价值观引导上的缺失暴露出来。也有许多影视作品因题材敏感、作者追求艺术表达等原因,文本本身充满从各种角度进行阐释的可能性,而到了次级文本传播阶段,这些可能性变得更为复杂,难以形成相对统一的认识。《蜗居》最初问世时因为触及社会热点,并且人物形象塑造较为成功,舆论也是一片赞扬声,经过不断讨论,观众才逐渐意识到全剧在价值观传播方面的失衡。三级文本则是观众为自己制造的文本,包括观众反馈、对于文本的闲谈讨论以及对文本的接受等。三级文本围绕文本消费展开。消费是影视文化实践的一部分,对影视文化的消费实际上包含着价值观的认同与接受过程。的确,有一些受众以自己所喜爱的人物形象或明星的人生观、价值观指导自我的人生观、世界观,将自己喜爱的作品中的生活方式当作理想的生活方式。为了增强互动性,电视媒体在各种节目及影视剧中设置短信、微博、微信等互动环节,观众可以将自己的感受发送至相关信息平台,电视台选择后于电视屏幕。新媒体的发展,使得三级文本所发挥的作用更加显著,有相当多的观众在决定观影之前,会先到豆瓣、时光网等网站去查看电影评分和评论,并用作自己观影选择的重要参考。近来,弹幕(观众在视频播放过程中,将自己的评论以字幕形式发表在视频里)文化的出现更使得三级文本跨越界限,成为文本的一部分。一般来说,短信等互动形式往往经过传播者把关、选择,多半是有利于文本接受的信息;而弹幕与短信互动不同,以调侃、宣泄、批评和否定性言论为主。

二、新媒体语境下的次级文本传播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各种移动媒体成为互联网舆论生成与传播的重要阵地,并在价值观的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内容等方面都给影视文化价值观的传播带来了新变化,尤其是次级文本在影视文化价值观的传播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相亲节目为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互联网收看电视相亲节目,但一旦通过互联网观看,其所接受的就不仅仅是节目本身,还有围绕节目的各种介绍、评论、吐槽等,对于观众是否选择观看、观看介入的程度深浅、相关价值观的形成或改变,都会产生影响。新兴媒体和自媒体的兴起,使信息流动呈现立体化,丰富了公众表达。概言之,在新媒体时代,影视文化价值观的传播发生了明显变化。1.价值观表达失序不同于传统媒体由点到面的单中心、单向度的传播,互联网的传播具有鲜明的去中心、多中心的特点,网民不再是单纯的接受者,还同时扮演着舆论传播者甚至组织者的角色。每个人都可以借助新媒体工具使自己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成为价值表达的中心。同时,也可以就任何问题进行表达,由此获得前所未有的话语权,使观念碰撞成为日常形态。但是,传播格局的“去中心化”导致意识形态把关弱化,也带来了价值碎片化、缺乏引导等问题,甚至导致不利于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占主导地位,对于主流价值观的传播与建构形成了相当程度的消解与挑战。可以说,从BBS到门户网站,从博客到微博再到各种自媒体,日新月异的新媒体不断改写着公众价值观念生成与传播的机制。然而,互联网也并非价值观自由、平等传播的乌托邦。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民众的话语权被极大地放大,价值观传播碎片化,也呈现出表达失序的混乱状态。在围绕电影《小时代》的争论中,一方舆论领袖是影评人周黎明,另一方则是郭敬明及其粉丝。周黎明在首映当天发表微博评论称:“无数郭敬明粉丝来围攻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你老了,跟不上这个小时代了’。但你知道吗?多数郭粉想要买得起影片中那些东西,过上影片里那种生活,就得乖乖去找‘老东西’当小三小四小五,才有可能。这,就是该片隐含的价值观。”②郭敬明则在微博中回应说:“抱歉周先生,电影里的女孩,林萧是勤奋努力的小助理;顾里是富二代但依然努力修双学位;南湘家贫穷但她画素描赚钱只为选修服装;宛如不在乎名牌,她自信而可爱。她们没有一个像您说的一样。宫洺最后给南湘鼓掌,不为金钱、不为美貌,是为她的才华喝彩。”③这些争论引发了传统媒体的迅速发酵,但众声喧哗并未带来深度争鸣,反而自我消解了讨论的价值,甚至成为电影营销的一部分,为电影票房添砖加瓦。这种情况一方面突显了影视文化价值观在传播和接受方面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说明,新媒体并未促进不同价值观相互之间的真正交流和理解,反而加剧了双方间的鸿沟和双方阵营的固化。影视文化作为生产者式文本,“自身就已经包含了与它的偏好相悖的声音,尽管它试图压抑它们;它具有松散的、自身无法控制的结局,它包含的意义超出了它的规训力量,它内部存在的一些裂隙大到足以从中创造出新的文本。它的的确确超出了自身的控制”④。一部大众文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多个层次传达多种价值观,许多大众文本都具有异质性,既可以从中分析出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也包含一些异质性的以及与霸权相互矛盾、对抗的成分,因而具有颠覆主流价值的潜力。在多数情况下,在互联网上进行价值观表达无须公开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身份,因而事实上更鼓励在现实生活中不便表达的非主流价值观,更倾向于宣泄不满和表达批判立场。同时,这个平台向任何人开放,导致各种价值观都有机会进行传播。而其进行传播时,则是以个人表达、分享交流的方式替代单向性传播,不带有强制性,网民更容易接受。价值观经过群体传播后被放大,由于信息并不畅通,网民对于有限的信息过度解读,加之匿名性导致网民对自我情绪不加控制,更容易引起网民群体的情绪化和极端化。这些评论关注的角度不一,缺乏逻辑性,相互之间并没有形成对话题的深层次讨论。而社交网络则为具有相同爱好和兴趣或相似身份的人提供了聚集的空间,一方面使得相同价值观很容易在某些群体广泛传播并产生影响甚至导致行动,一方面也使得不同价值观之间的鸿沟越来越深。2.价值观传播中的舆论商业化新世纪以来,影视剧的生产注重口碑营销,甚至屡屡出现营销大于内容的现象。营销和宣传人员占据了影视剧的舆论生产和传播中的重要位置,并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对于影视作品的阐释、影响作品价值观的传播。在传播者多元化的同时,社会中对于大众的价值观引导有普遍影响力的舆论领袖却出现缺位。拉扎斯菲尔德(PaulF.Lazarsfeld)认为,信息并不是直接“流”54总第297期讨论与思考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舆论领袖这个中间环节。⑤影视文化是开放文本,意义的流向不再是单向的,意义在双向交流中不断循环往复。不同的人对于同一部影视文化文本可能解读出完全不同甚至相互对立的价值立场,最终哪一种价值立场成为代表大众立场的主流价值观,并不完全取决于支持该立场的人数的多少,还取决于具有话语权的舆论领袖的态度。在网络环境中容易形成强者越来越强、弱者越来越弱的马太效应,话语权大的人容易成为舆论领袖,没有话语权的大多数则成为沉默的螺旋理论(TheSpiralofSilence)中的沉默者,当他们的观点与舆论领袖或多数人的观点一致时,他们会发表回复、评论或以点赞方式强化舆论领袖的影响,反之则可能保持沉默。就影视文化的传播而言,舆论领袖往往是作品或产品的创作者、投资者、营销、宣传人员、专家学者和媒体记者。在网络舆论中,舆论领袖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信息的、转载者以及媒体平台对信息进行筛选的把关者,其作用主要是扩大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范围,他们成为舆论领袖的原因主要是具备强大的传播力,当然这种传播力也可以来自于个体在现实中拥有的地位、名声和影响力。另一种是给出权威、有价值意见的网民,包括具有较高专业知识的个体。在新媒体时代,在豆瓣和时光网以及微博上活跃着一批频繁对热点影视作品发表评论的舆论领袖,他们在相应网站和社区都拥有一定量的粉丝,但许多舆论领袖立场过于主观,很难在价值观的传播中起到主导作用。过去几年,微博代表民间舆论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众多专家学者、社会名人等在社会上具有影响力的舆论领袖往往通过微博影响社会和媒体的议程。2014年,随着微信使用的迅速推广,微博逐渐式微,微博中舆论领袖所发挥的影响力正逐渐被“自媒体人”取代。新媒体时代的舆论领袖出现了商业化的特征。随着影视文化的生产转型为文化工业,影视等文化产品的创作投资方为使舆论有利于自己以获取利益,往往直接充当舆论领袖,对产品的价值立场进行定性、阐释甚至评论。许多微博大V利用自己的舆论影响力,明码标价,转发商业评论,在各种商业和文化营销中谋利。一些个性化、与主流价值观保持距离的舆论领袖的意见被当作主流观念广泛传播,另一些舆论领袖过于积极参与各种话题发言,导致其权威度受到挑战,舆论队伍中缺乏被大众普遍认可的代表。

三、新媒体对影视文化价值观的改写

观众的价值观形成不是依赖于一两部作品,而是在众多作品的持续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因此,许多作品作为个体看,或许并不至于导致价值观的崩塌或损毁,但如果在一段时期内,有大量同类作品出现,则必然会有力地作用于或影响着大众的价值观。新媒体的出现为大量无法在传统媒体传播的价值观提供了传播渠道,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主流价值观的存在合理性。尤其是为了迎合各种亚文化需求,它们甚至常常将小众的甚至具有一定颠覆性的作品、内容当作主流文化,把亚文化宣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当作主流的甚至是所谓超前意识的东西来接受、吸收。例如,宅文化、伪娘等在互联网的助推下都俨然成了主流文化。如果说初级文本更多地作为艺术或文化文本,那么,到了次级文本阶段就更多地作为媒体文本了,其传播完全按照大众传媒的传播逻辑进行。诞生于计划体制下的中国大众传媒原本就数量庞大,而新媒体的兴起带来的海量信息更使得注意力营销的媒体逻辑漫延至整个文化。一些影视剧不怕恶评,个别明星名人也不怕损毁自己形象,只要有利于提高收视率和票房,只要能获得关注,不惜与众不同。这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观:只要能引起关注就可以带来商业效应,为了这一目标,可以不择手段,一切都不重要。传统媒体在新闻来源、话题来源上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不仅使得各种假新闻侵入传统媒体,导致传统媒体失去权威,并且将互联网讨论的伪自由观念带入传统媒体,使许多传统媒体遗忘了自己在价值观引导上的责任——不但新闻源取自互联网,甚至连观点也直接来自互联网。它们彻底放弃传统媒体的责任与优势,将自己变成互联网的另一个传播媒介。实际上,互联网并不仅仅是媒介,它也同时参与影视文化的生产,直接影响传统的影视文化形式,将互联网中流行的价值观渗透进影视文化的生产之中。几年前,作为国内首部以抗日为题材的大型三维动画系列片,36集少儿动画片《帽儿山的鬼子兵》曾经在主流媒体播出。该剧讲述在东北帽儿山,三个儿童智斗驻扎在当地的日本士兵的故事。三个孩子最大的10岁,最小的6岁,他们将战争视为游戏,日军士兵则不堪一击,不断被三个孩子戏弄而不自知。片尾曲采取说唱的形式配上电子音乐,歌中唱道:游戏小鬼子/游戏小鬼子/游戏小鬼子/游戏鬼子兵/游戏鬼子兵/气死气死气死/一九三八年呀/来了帮鬼子兵/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怎么劝他都不灵/咱们的帽儿山呀/出了几个小百姓/虎子妞妞铁蛋娃娃/专搞鬼子兵/我气死鬼子兵/我玩死鬼子兵/我连耍带逗连踢再打/我搞死鬼子兵/气死气死气死/我气死气死气死小鬼子/游戏小鬼子/游戏鬼子兵/气死气死气死。在题材决定论的惯性思维之下,这部剧曾作为优秀动画推荐剧目获得主流意识形态的赞赏和积极推荐,而家长们则充满信任地把孩子们置于这部充满痞气与戾气的作品面前。该剧将一段沉痛的历史改写成一个个充满喜剧感的小故事,无视历史、颠覆历史,血肉之躯铸就的抗战精神被游戏化,战争对人类带来的灾难被完全过滤。这实际上正是把网游的戏谑、恶搞风格带入了动画片的创作。近年来,互联网巨头BAT(百度、阿里、腾讯)全面进入影视剧内容生产的队伍中,新媒体对于影视文化的改变已经贯穿到从创作、传播乃至影视观念、人才培养等方方面面。以《老男孩》《万万没想到》为代表的新媒体影视作品总体上更为娱乐化,为迎合网民趣味,其价值观越发趋向对主流价值观的挑战和对所谓庶民价值观的弘扬。以颠覆传统、颠覆中心、推崇个性为特点的新媒体为各种非主流价值观提供了传播空间,这种对主流价值观的消解、改写并不仅仅发生于新媒体之中。事实上,新媒体语境下影视文化价值观的传播也嘈杂无序,甚至不时离轨。诚然,在社会转型期,社会构成空前复杂,阶层利益诉求差异极大,导致价值观念多元化,这是有其客观现实性的,社会发展应当允许不同阶层表达各自的立场和诉求。但是,经过表达和相互碰撞后,应当形成相对统一的共识与主流价值观,才会最终有利于社会发展。

注释:

①[美]约翰•费斯克:《电视文化》,第119页,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②该微博网址:

③转引自张曦《郭敬明的“硬伤”:不懂电影语言用品牌塑造人物》,

新文化价值篇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价值链呈现全球化的趋势,本世纪初,格雷菲等人逐步建立了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的概念及其理论框架。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继而提出全球价值链是在全球范围内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料采集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及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它包括所有参与者和生产销售等活动的组织及其价值、利润分配等[1]。

T集团在全球家具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企业发展愿景与现实的经济环境和内部管理问题构成了企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一方面集团致力于成为世界第一家具制造企业的目标已经设立并逐步实施;另一方面2007年以来接单价格竞争、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提高,以北美为主的家具市场持续萎缩,从美国市场开始的信贷危机演变的金融危机影响了集团的发展。

为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经营困难,T集团着手进行全球价值链的整合,在原材料生产、加工、运输,产品设计、制造、销售等环节进行配置优化,以最大的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获利能力。因此T集团着眼全球林业资源,先后在远东、东南亚建立了木材基地,并在越南、印度尼西亚建立了制造基地,与中国大陆的生产基地组成了全球的生产网络,利用优势的物流体系,满足欧美市场需求,并进一步开拓国内家具市场。面对这一全球化价值链整合的动作,如何改善企业内部管理的薄弱环节,发挥企业文化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积极中用,解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问题,就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企业作为一种以人与人的组合为基础的经营活动主体,其经营行为必然最终都要人格化,也就是说,企业是人格化的企业,企业的所有活动最终都要靠人来执行。正是因为如此,企业的制度创新,企业的经营战略的创新,最终都必然会体现在人的价值理念中,也就是以企业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2]。美国哈佛商学院终身教授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那些企业文化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是指一个企业中一个分部的各个职能部门或地处不同地理环境的部门所拥有的那种共同的文化现象[3]。”

这意味着企业文化创新的过程,是调整企业发展中人与人,人与团队,人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使企业文化建设适应企业发展。T集团企业文化创新,正是基于全球价值链整合视角,不仅仅是理念上企业文化的整合,更重要的是要形塑一种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企业文化、有利于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文化和有利于推动企业不断创新的文化。

一、T集团的企业文化历程

T集团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永续经营”,它的核心是创新,是在企业多年发展历程中逐渐产生和形成的文化体系,是其创始人对自己事业的期望,是作为家具企业生命力的体现,更是集团对事业的无限追求。

1.初创期的企业文化

T集团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几十年的历程。1990年集团前身是台湾一家小家具工厂。这一时期的企业还在为生存而拼搏,产品仅仅是模仿,市场上没有竞争优势,采取的也是跟随策略,所以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文化。为了适应发展需要当时提出一些关于产品质量、服务意识的口号,这些口号成为贯穿于当时企业经营的价值理念。虽然是文字性的经营理念的阐述,但因其是在其经营中自发地无意识地积累而成的,带有浓厚的经验色彩,故零碎而不稳定。是带有一般性、模仿性、缺乏个性和适应性的浅层企业文化。

初期的T集团文化具有浓郁的功利性,带有强烈的利益最大化的倾向,是以领导者的意志为转移的。虽然此时的企业文化还不够成熟,但是不能否定这个时期企业文化能够给企业发展带来的聚合效应。文化的聚合和认同带动了这批创业者爱岗敬业,拼搏自强,积极向上,形成了最初的创业氛围。

2.成长期的企业文化

1996年,企业从台湾来到广东落脚,用了十几年的时间,逐渐成为世界前几大的家具制造集团。这一时期是T集团家具事业的快速成长期,利用大陆良好的招商政策和投资环境,实现了企业由一定规模后进入了新的投资领域阶段,即资本运营阶段。从文化的角度而言,这一时期着手开始系统地企业文化构建,即行为制度文化,其表现内容为系统的文化工程,如在确定了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的基础上,还要使其丰富起来,提出经营宗旨、行为规范与准则等。在这一时期,公司提出了“永续经营”的口号,引入了规范的生产管理制度,建立了完备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并重新构建了企业组织,加强了对企业的实际管理强度。这一时期的企业文化由浅层文化向中层文化过渡,一方面对企业的每个员工的心理、价值和思想、行为的取向起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对企业的整体心理、整体价值和整体思想、整体行为起导向作用。

3.成熟与再发展期的企业文化

2002年,T集团成功上市,一跃成为全球垂直整合家具批发商和制造商,集团在这一时期已经成为全球家具行业的佼佼者,其规模和专业化程度已经达到领先。这一时期企业文化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特别是在企业经营决策的知识化、企业运作的创新化、员工行为的规范化等方面也得到了较快发展。

按照一般观点,这一时期企业文化建设应努力为企业营造一个团结、和谐、良好的氛围,进而体现出文化的约束与激励功能。然而现实中,T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并没有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没有发挥企业文化应有的效用,加之企业外部环境变化,特别是国际市场的疲软,国内劳动力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对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员工流失率居高不下、生产效率与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企业经营效益出现下滑。

二、T集团企业文化创新的问题

面对全球价值链的整合和构架,T集团本身在推动企业文化创新的步伐相对缓慢,存在诸多问题。

1.T集团企业文化的发展阶段问题

企业的生命周期大致都遵循相同的发展规律,即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蜕变期四个阶段。按照这一划分,T集团正处于成熟期。与企业生命周期相匹配,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文化类型。初创期企业不具有竞争优势,企业求生存是其基本的目标,那么围绕企业目标建立起来的就是保守型的文化模式。企业进入成长期,知名度扩大,优势突显,企业开始赢利,企业的目标就是要发展,所以迎合企业当时的特点就应用而生了稳妥型的文化模式。企业进入成熟期,整个操作流程都在规范化,利润达到最高点,此时,企业行为都具有竞争性。最后是企业进入衰退期,利润下滑,企业的经营目标就是要再生,在这种形势下诞生的企业文化就是风险型的企业文化,它具有绝对的超前意识和忧患意识。T集团企业文化的建设综合各方面的评价目前只能属于稳妥型,只是初步具备了文化的体系,尚缺乏实际的竞争特征。

2.T集团企业文化创新的现实问题

首先是决策层对企业文化创新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将其整合到企业战略中,忽视了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长期规划系统管理。在形成初期的企业文化架构后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再创新,以至于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的构建出现不良状态:各部门协同作战能力差,企业的各项决策和执行缺乏企业精神的引领,没有形成整合,发挥合力的作用;企业精神开掘深度不够,没有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理念。没有深入进行企业文化教育,许多职工包括职能部门的部分工作人员对企业文化的宗旨及内容存在模糊认识。

其次是高级管理层和中下层管理层、普通员工出现断带。集团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企业的管理模式、经营理念与其国际化程度相差甚远,企业的高层(经理级以上)全部来自台湾地区,少数技术管理人士由外籍人士担当,大陆员工不能得到更大的升迁机会。这就造成了管理层断带,割裂了企业文化的整体。企业文化不能得到基层员工的支持是没有生命力的,更谈不到创新,只变成了少数人的企业文化,体现少数决策者的价值观。企业文化不能在企业内部有效执行,下属员工对企业文化不能准确理解,企业文化不能有效分解到企业决策层、管理层和低层员工的工作行为上,难以在企业内开展与传播,企业文化只是挂在墙上的口号。

再次集团没有形成完善的企业文化创新体系。随着集团规模的快速扩大,更重视和关心的问题是如何维持生存和突破发展瓶颈,追求短期的利益和业绩增长。直接导致企业文化建设被忽视,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增长长期的推动作用被逐渐降低,企业文化建设不能随时保持更新,不能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甚至部分管理层认为企业文化与业绩没有直接的关系,与其建设企业文化,不如创造更多经济效益。这种问题主要表现在领导文化、员工文化以及其它小团体文化。

最后是集团的管理层与企业文化的创新要求不一致。企业文化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企业文化的载体、文化理念、文化制度以及文化执行方式等。然而部分决策者、高级管理层墨守陈规,自身的认识、态度与行为导致了管理政策不能匹配企业文化的建设,包括管理制度、管理措施和各种战略发展规划等等。少数高层管理者在制定管理政策往往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是不一致的,这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一方面是忽视企业文化与管理政策相结合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没有把制定管理政策和企业文化相结合的意识,使组织中的成员对企业文化产生怀疑和不信任的态度。

三、T集团企业文化创新的方向

T集团的全球价值链构造充分利用了经济全球化提供的空间,按照最优的资源配置条件将自身的结构进行分解,因为运输、通信和信息技术已经为跨国经营提供了快捷和低成本的服务。集团把研发和设计中心放在美国,把生产车间放在中国大陆地区,原材料采购则深入到中国内地和俄罗斯、斯里兰卡等周边国家。产品的装配还有相应的工厂协同配合。这就对全球化的T集团提出文化创新与整合的基本方向。

1.以保证企业经营战略为方向

企业发展战略是一个企业长期发展的规划,它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进程。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企业发展战略要适应全球市场的竞争,要将经济全球化的总趋势作为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总的参照系,使企业能够在适应新的形势变化的过程中不断发展。T集团当前的战略是要改变企业的竞争态势,实现企业转型与升级,抢占国内庞大的市场,这就要求全面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包括企业经营理念、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文化的创新,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使企业能够适应各种条件的竞争,适应各种文化环境。

2.以推进企业制度创新为需要

企业文化是企业制度在员工价值理念上的反映,反过来,企业文化也会对企业制度的安排以及企业制度的选择有一种反作用,因为人的价值理念支配人的选择及行为。正是因为如此,企业文化的创新必然会带来员工价值理念的创新,而这种价值理念的创新,会推动企业制度的创新。T集团运营的规范准则是要求员工能够很好地遵守和贯彻企业制度的安排及企业经营战略的执行。因此集团建立了良好的生产管理制度、确立了严格的标准化流程及管理文件。但是人有自己的思想,行为主要受个人思想的支配,思想是人的根本约束。现实情况是员工的行为与规范相差甚远,因此T集团需要一种内在的规范,能够去不断实现对员工的思想施加影响,造就具有强烈的使命感、高度的责任感,价值观念与公司安排和企业战略相统一的优秀员工。这种内在的约束的形成,能够促进员工在价值理念上对企业制度安排和企业经营战略的选择认可,能内在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只有在这种内在约束起作用的条件下,企业才能最终保证企业制度和企业经营战略的有效实行。

3.以实现全球价值链跨文化管理为根本

全球价值链整合过程中,来自全球各地的员工组成了集团国际大家庭的背景,这就需要解决跨文化管理的问题。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每个员工都带来了不同的文化,形成了内部管理过程中的文化冲突,这些冲突有时表现为一种沟通方面的障碍,有时表现为价值判断的差异,但更多的时候则是表现为处理企业内部矛盾冲突的观念和方式的不同,这些文化差异和冲突的存在是企业决策过程中的重要障碍,是降低企业效率、增加企业成本的重要因素。这就客观需要推动企业文化创新,在文化管理的过程中,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逐步灌输到员工的头脑中,使员工将企业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

跨文化管理就是在尊重各种文化差异的基础上,通过企业文化来整合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别,用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来统一各种文化价值,用规范的行为方式来约束每一个员工的工作行为,用新的文化理念来推动企业不断创新,企业文化创新必定有助于企业全球价值链的整合和发展。

参考文献

[1]United Nation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eting through Innovation and Learning-the focus of UNIDO’s Industrial Development.2002/2003[R].Vienna,2002:107-116.

新文化价值篇7

在对不同文化语境下的新闻价值观进行比较之前,我们需要先对新闻价值和新闻价值观的内涵作些界定。

1.新闻价值的内涵

“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意义,也就是客体对主体的作用、效用。我们说某事、某物对人有或没有价值,也就是说它有或者没有作用、效用。价值的大小也就是作用、效用的大小”。[1]

按照上述解释,如果把受众作为新闻收受过程中的主体,而把新闻事实作为客体,那么“新闻价值”,即指新闻事实对于受众的意义,亦即新闻事实对于受众的作用和效用。

在对新闻价值定义的理解中有一种是“标准说”,即把新闻价值看做是“新闻工作者用以衡量客观事实是否构成新闻的标准”[2]。这种观点把新闻价值看做是一种主观判断标准,没有揭示出新闻价值真正的内在涵义。

另外还有一种是“素质说”,即认为新闻价值是“事实信息适应和满足公众兴趣与需要的各种信息素质的总和”[3]。“素质说”既突出了新闻价值的客体“事实信息”的基础作用,又强调了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作用”和“效用”,即事实信息要“满足公众的兴趣与需要”。这一定义还说明了事实信息的“素质”是一种客观存在,是新闻事实信息中客观存在的能够满足受众兴趣与需要的东西。从这一意义上说,某一事实信息的新闻价值是客观存在于这一事实信息之中的。因此,其新闻价值的大小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在研究新闻价值问题时还需要将其与“新闻的价值”相区别。“新闻的价值”,指的是经过媒体报道已经成为“新闻”的新闻的“价值”,它完全是主观(既可以是传者,也可以是受者)对于客观(新闻)的一种判断,是一种主观的东西。其实“标准说”,应当属于“新闻的价值”的研究范畴。

2.新闻价值观的内涵

所谓“观”,是指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凡成为“观”的东西往往都反映人们的某种世界观和价值观,是人们的思想倾向、道德观念等意识形态的一种反映。

“新闻价值观”,是人们关于新闻价值所形成的基本认识,它形成于新闻传播实践之中。新闻价值观“直接体现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要受到人们的哲学思想、政治倾向、道德观念、文化水平、审美情趣等等的制约,新闻价值判断的背后是利益原则和利益维护。新闻价值观属于主观的,往往因人而异,并且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不言而喻,新闻价值观不等于新闻价值,然而两者又关系极大,不能相互离散。”[4]

要分析和判断一种新闻价值观,需要从对新闻价值作出判断的主体,即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入手,根据其不同的思想倾向、道德观念等来进行分析和判断,这样才能得出准确的判断和正确的认识。

二、西方国家文化语境下的新闻价值观

1.西方传统新闻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1690年,德国人托比亚斯・朴瑟(Tobias peucer)在其被称做世界新闻学研究“开篇之作”的论文中,提出了新闻选择的两条标准:异常性和重要性。1695年德国学者卡斯帕・斯蒂勒(k.Stieler)又提出了新闻的新鲜性、接近性、显要性及消极性等特征。[5]这些涉及新闻选择标准的问题,已经触及到新闻价值观念的一些内涵。

19世纪30年代,西方报业开始进入大众化报刊时期,报纸被作为商品来经营,报人也认识到了新闻所具有的价值。1899年日本新闻学者松本君平在他的《新闻学》一书中有这样的论述:“如某新闻之论说记者,以无名氏而现于纸上。至其文既成,而耸动全社会之耳目,因此新闻之价值顿高。”[6]在这里,“新闻之价值”已经非常接近新闻价值的概念了,而且他还提出了构成新闻价值的一个要素即显著性。

20世纪初,美国人休曼在他的《实际应用新闻学》一书中明确使用了“新闻价值(News Value)”这个概念,新闻价值作为新闻学的一个术语第一次被提了出来。他还提出了构成新闻价值的三个要素即“报道适时、事实的兴趣、令人惊奇的事件”,这标志着新闻价值理论在美国出现。

1922年,李普曼在他的《舆论学》中提出构成新闻价值的要素即突发事件、地缘接近性、个人影响及冲突等,进一步丰富了新闻价值理论。1933年日本学者关一雄在其《报纸新闻研究》一书中,提出了新闻价值的“六元素”说,即时间的接近性、距离的接近性、著名性、异常性、发展性、感情性。

20世纪30年代,美国学者华连在他的《现代新闻报道》一书中提出了构成新闻价值的10种要素,即时间性、空间性、重要性、独特性、戏剧性、斗争性、离奇、性的因素、情趣、猎奇; 60年代,西方学者再次掀起了探讨新闻价值理论的高潮,约翰・格尔腾(Johan Galtung)和玛丽・鲁基(Mari Ruge)提出了构成新闻的12种要素;70年代又有人提出了新闻价值构成的20种要素。

从以上介绍中可以看出,人们对构成新闻价值的要素有多种多样的理解,但综合起来,西方新闻价值理论基本上包括了时间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异常性、冲突性、人情味、趣味性等,这几个方面成为西方国家公认的新闻价值构成要素,同时也成为其选择新闻的标准。

2.对西方传统新闻价值观的评价

“传统新闻价值观”,是指商业化报刊时期提出的以新闻的吸引力和可读性作为新闻选择和判断主要标准的新闻价值理论。[7]传统新闻价值观中有许多积极的成分,例如它强调以受众为本位,改变了政党报刊时期以传者为本位的价值观念,这是新闻传播观念的一种进步,也是尊重新闻规律的一种表现,因而至今仍然为新闻界所沿用。

但是,传统新闻价值观的弊病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它过分关注趣味性。这种观念强调“读者兴趣是新闻价值的试金石”,为了迎合读者,媒体上充斥了犯罪、性、丑闻和暴力等内容,导致了“黄色新闻”和“暴力新闻”的泛滥。

第二,它过分强调时效性。一些记者、编辑出于竞争需要,为了抢发新闻,不去认真地核实信息,导致虚假新闻层出不穷。另外,为了追求时效性,一些记者往往无暇做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细致的背景分析,从而使许多新闻报道流于表面,失之肤浅。

第三,它过分强调接近性,尤其是地域的接近性。过分强调地域的接近性会导致受众只关注本地的新闻而对整个国家和世界的新闻视而不见。在全球化时代,这种新闻价值观念显然是有害的。

第四,它过分强调异常性、冲突性。由于过分强调异常性、冲突性,所以媒体充斥着大量的天灾、人祸、凶杀、暴力、色情、丑闻等消极新闻,使人们看到的是一个不完整、不真实的世界,是一个支离破碎的、被扭曲的世界。[8]过于强调异常、冲突势必会忽视正常、协作,从而导致受众对社会的扭曲认识,因为它所反映的毕竟不是社会生活的常态,不是社会现实的真实面貌。

三、中国文化语境下的新闻价值观

中国人自办的近代报刊产生于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历史时期,它一出现,就成了中国人救亡图存的宣传工具,成为“文人论政”的重要阵地。由于中国特殊的媒介环境,中国的报人大多重“言论”而轻“新闻”,于是,报刊主要成了“观点纸”而非“新闻纸”,新闻往往不太受重视,当然也就谈不上新闻价值观念了。这种状况直到“五四”时期才有所改变,在这一时期,职业记者的出现,新闻业开始受到重视,中国新闻界出现了学习西方新闻理论的热潮。

最先把西方新闻价值理论介绍到中国来的人中包括学者徐宝璜和报人邵飘萍。徐宝璜在1919年出版的中国第一本新闻学专著《新闻学》中,总结了新闻价值的三个要素,“重要之最近事实,自能引起较多人数与较深程度之注意,故为价值较高之新闻。次要之最近事实,仅能引起较少人数与较浅程度之注意,故为价值较低之新闻。”“同一新闻,其价值与发生及登载相隔之时间成反比例。此相隔时间愈短,则新闻价值愈大,愈长则愈小也”“同一新闻,其价值不仅随时而异,又大抵随地而有别也。吾人所注意之事,大抵以己为中心,渐推及于己所熟悉之人及事。故现虽处交通便利之世,所最注意者,大抵仍为本埠之事,及本埠之人。”[9]徐宝璜关于新闻价值要素的表述,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新闻价值的重要性、新鲜性和接近性。

邵飘萍在他的《实际应用新闻学》一书中,介绍了美国惠斯康新大学新闻教授格兰特・赫德对新闻价值标准的概括:爱读者之数;时机之适当与否;距离远近之关系;性味集中之变迁。格兰特・赫德分析新闻价值减少的原因是:含有广告的意味者;揭发人之阴私者;有害社会之风者”。[10]邵飘萍在书中还介绍了格兰特・赫德提出的提高新闻价值的要领:死伤者甚多之事件;稀有新闻;非常可笑或非常可悲之事件。

徐宝璜和邵飘萍等人对于西方的新闻价值理论并不是全盘移植,而是剔除了其中的消极因素,对其进行了一些适合中国国情需要的改造。

20世纪20年代,潘公展在他的《新闻概说》一文中总结了新闻价值的5个要点:“事的关系”,即事件本身的重要性大小;“人的关系”即新闻人物知名度的大小;“时间的关系”即报道时效的迅速;“地的关系”即事件与读者的空间距离;“文的关系”即新闻文字表述引人入胜的程度。

20世纪40年代,萨空了在其《科学的新闻学概论》一书中提出了新闻价值“两个条件、两个要素”的观点。他把新鲜、真实列为新闻价值要素,而把新闻与人类“有关”、“有益”作为新闻价值的基础,体现了新闻价值的“有益性”原则。这种阐释对新闻价值理论有所突破,回归了新闻价值的本意,但他未对新闻价值的内涵作出详述。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至70年代末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受“左”的思想路线影响,中国的报刊主要被当做政治斗争的工具。这一时期,宣传价值成了新闻选择的唯一标准,新闻价值理论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的东西,成为研究的。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思想的解放和新闻改革的逐步推进,新闻价值理论成为新闻理论研究中的重点问题,西方国家的新闻价值理论再次被介绍到中国来,中国学者对西方新闻价值理论采取了“取其精华,剔除糟粕”的态度,在广泛汲取和积极消化的基础上,对新闻价值理论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形成了关于新闻价值的一些基本观点。其中,关于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主要概括为真实性、新鲜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11]等。

四、中西方新闻价值观的异同

1.中西方传统新闻价值观的差异

中西方新闻价值观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一是西方新闻价值观,尤其是传统新闻观往往强调反常、冲突、变态,热衷于反映阴暗面,习惯于“多报忧少报喜”;而中国的新闻价值观,特别是社会主义的新闻价值观往往注重正面、健康、和谐,着力于反映光明面,习惯于“多报喜少报忧”。

二是在诸多新闻价值要素中,西方新闻价值观更加注重“趣味性”;而中国的新闻价值观更加强调“重要性”。

三是西方新闻价值观注重以受众为本位,强调以受众的兴趣与需要作为新闻价值选择的主要依据;而中国的新闻价值观则习惯于以传者为本位,将政策宣传和思想教育作为新闻价值选择的主要依据。

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中西方新闻媒介生存环境及其性质定位的不同。西方国家的新闻媒介产生于商品经济时代,生存于完全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新闻媒介主要是作为一种信息与文化企业存在的,媒介产品通常都是作为一种文化“商品”,要在市场上实现其价值,因此必须以其认定的“消费者”――受众的需要作为新闻选择的主要标准。所以,西方国家的新闻价值观主要是建立在追求利润的基础上,将经济效益置于首位。

而中国的新闻媒介产生于内忧外患的历史时期,一开始新闻媒介就被当作是文人论政的阵地,承担起启迪民众、救亡图存的历史责任。新中国成立后,新闻媒介处在国家革命、建设与改革发展的特定环境下,新闻媒介被定位为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承担着思想宣传和舆论导向的重大责任,所以,中国的新闻价值观格外强调社会责任,注重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强调要在确保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2.中西方现代新闻价值观的共同诉求

“现代新闻价值观”,指的是现代社会中人们关于新闻价值的基本认识,它是以现代新闻价值理论为基础的。

“现代新闻价值理论”,是以哲学、社会科学理念为引导,以受众需要为出发点的价值学说,力图建立主客体结合统一的新闻价值理论体系。[12]它是人们在对传统新闻价值理论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

正是西方传统新闻价值观的种种弊病,使得西方学者开始对其进行反思。1961年,国际新闻学会出版的《积极的新闻屋》一书,要求现代记者改变新闻价值的观念,要生动、综合、系统而有意义地报道社会的正常现象,将人类重新导入一个和谐而幸福的世界。[13]

上世纪70年代,密苏里新闻学院编写的《新闻写作教程》中这样写到:“近年来,报纸已经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篇幅,来报道无法以大多数的传统标准很好地加以判断的新闻。它们往往并不含有冲突。它们很少表现任何怪诞的事物或者涉及名流的言行。许多报道并没有时效性。只有一些报道将接近性作为因素。”“有些坚持传统标准的批评家抱怨说,‘真正的’新闻被‘非新闻’或‘软新闻’排挤出去。看来这些被称为‘生活方式’的报道将保持着或增加了他们的新声誉。他们拥有新闻最重要的素质――那就是影响力。”正是在这一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率先提出了现代新闻价值理论。[14]

20世纪90年代,中国学者也开始了对现代新闻价值理论的探讨。刘建明提出的新闻价值“受益说”,就对传统新闻价值观提出了挑战。他认为,现代新闻价值的内涵,是指受众在接受新闻活动中满足其需要所表现出的效用,“有用”、“有益”、“有效”,是新闻价值的三个要素。新闻价值的效用类型主要表现为获知性、激励性、实益性、娱乐性。[15]郑保卫强调要以“事实信息适应和满足公众兴趣与需要的各种信息素质”作为新闻判断的依据,并以“有益”、“有用”、“有趣”作为人们对新闻事实信息的“基本需要”,[16]也体现出了这种新的价值观念。

现代新闻价值观中还包括“系统新闻价值观”理论,它强调要把新闻放在整个社会系统中去考察它的功能和作用。例如Laura J.Hedruxjon等人在其《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扩大新闻架构》一文中,就对传统新闻价值观和现代新闻价值观之间的变化做了比较:

[17]现代新闻价值观中也包括“发展新闻价值观”理论,它强调发展中国家要把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这也是一种新的新闻价值观念。

总的来说,尽管由于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发展历史、现实国情和意识形态等方面有着许多不同,因而在传统新闻价值观上存在一些差异。但是,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中西方的新闻价值观正日益显现出趋同的趋势,现代新闻价值理论的出现就是这一趋势的具体体现。

当前,注意摒弃传统新闻价值观中对“反常”、“冲突”、“变态”等因素的过度追求;注重新闻事实信息的“有益性”、“有用性”、“有趣性”和“有效性”;强调新闻传播的正面、健康、和谐;注意将新闻传播置于社会大系统中,置于社会发展的坐标上来考虑新闻价值的选择标准和新闻传播的效果问题,是中西方在新闻价值观念上能够实现平等对话的基本前提。这说明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还是可以达成对新闻价值理论的共同认知和诉求的。

注释

[1] 袁贵仁:《价值学引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9页

[2]《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年版,第403页

[3]郑保卫:《新闻理论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1页

[4]彭菊华:《新闻学原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3页

[5]徐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129-第130页

[6]余家宏等编著:《新闻文存》,中国新闻出版社,1987年版,第55页

[7]刘建明:《当代新闻学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0页

[8]徐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147页

[9]徐宝璜:《新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4-第27页

[10]邵飘萍著:《邵飘萍新闻学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2-第69页

[11]郑保卫著:《新闻理论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2-第83页

[12]刘建明:《新闻学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7页

[13]转引自李瞻《新闻学》,台北三民书局,1973年版,第275-第276页

[14]转引自徐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147-第148页

[15]刘建明:《当代新闻学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9-第202页

新文化价值篇8

[12] 查骞.边藏风土记(卷1)[M]. 林超,校点.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0:4.

[13] 贺觉非.西康纪事诗本事注[M]. 林超,校点.拉萨:人民出版社,1988:139-141.

[14] 四川省档案馆.近代康区档案资料选编[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259.

[15] 有泰.有泰驻藏日记[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88.

[16] 古今笔记精华[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1:167.

新文化价值篇9

近年来关于高校图书馆的文化功能及其价值的研究不少学者都给予了积极的关注,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但在实践过程中,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的文化价值并未得到完整的理解和运用,存在着诸多片面之处,影响了图书馆文化价值的体现和功能的发挥,主要表现在:

1.高校图书馆不仅是文献资源储存的中心,更应是文化育人的高地

文献资源是高校图书馆结构本位和高度的象征。随着大学扩招,学生对信息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高校经费的大量投入,近年来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卓有成效,图书馆的文献数量、类别以及馆藏面积有了巨大的扩张,并且建立起了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的图书馆管理集成系统和情报系统。但是高校图书馆还应是文化育人的高地,宽敞明亮、设备齐全的高校图书馆已成为一些学生消遣娱乐、沉溺网络、谈情说爱的场所,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的文化品位,削弱了图书馆文化育人作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为了全面提高国民素质,高校“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也就是说,高校图书馆作为“人类客观知识精华记忆”的功能外,还必须通过图书馆文化来引导广大学生,以文化育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2.高校图书馆不仅是物质文化的标识,更应是精神文化的引领

图书馆文化是以图书馆的文化活动为主体,以图书馆精神为底蕴,由读者和馆员共同创造和享有的群体文化,是参与图书馆活动的各个群体中通行的规范准则、行为格式和价值体系。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次。

随着大学的发展,图书馆的物质文化建设得到了高校的高度重视。许多高校都把图书馆的规划和建设看成是学校物质文化的典型代表,列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甚至放在与培养引进大师一样的高度来进行大楼建设。走进校园,人们第一眼看见的往往就是学校的图书馆,其建筑的风格、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建筑样式成为学校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但是在当前社会浮躁、功利主义盛行的背景下,人们对当代大学生及教师的整体文化素质有了极大的担忧。一些大学生只是学历成人,却无法做到精神成人、道德成人。一些教师学术风气不端,过分追求利益,忽视了教师育人的真谛,暴露出高校文化环境,特别是精神文化环境培育上的缺陷。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准确定位文化引领功能,传承和创新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在引领师生精神文化的提升上发挥重要作用。

3.高校图书馆不仅是文化传承的示范,更应是文化创新的榜样

图书馆本身就是文化发展进步的产物,因文化的积淀而生存发展,是一个专门收集、整理、保存、传播文献资源的重要阵地。大学也因为图书馆的存在而不断彰显其文化的存在和文化的气质,英国牛津大学、美国的哈佛大学图书馆皆以其以人为本、推崇觉智、追求真理,向往健全人格的价值伦理铸就了牛津、哈佛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内在文化性格。高校图书馆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物质表现形式之一,在保存民族优秀文化方面高校图书馆曾有重要贡献。随着时代的进步,大学教育更多的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使命,高校图书馆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也应充分承担起文化创新的责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文化传承创新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体现了中国发展和进步的时代要求。高校图书馆必须与时俱进,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继承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和合作,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努力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高校图书馆文化价值的传承创新

1.强化图书馆的文化身份,完善自我,使之成为师生最受欢迎的育人场所

图书馆的文化身份是社会对图书馆作为一个文化性组织和机构的认同。图书馆必须坚守和捍卫自己的文化身份,文化身份的认同来自于图书馆职业价值观的始终坚守。众多国家的图书馆的职业伦理守则都有四项共同内容:专业服务的诚实、客观与能力;热忱提供读者所需服务;维护专业的荣誉与尊严;尊重自主性、个人隐私保密与业务机密。这些共同内容无不体现出对读者细致入微的关心和服务。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是人之为人的品质,文化价值的真正意义在于引领人的心灵涵育和崇高体验,高校图书馆失去了对读者的深入关心和服务,失去了对人和人心的引领,其文化的价值就难以凸显。高校图书馆的文化身份之彰显,除了丰富的藏书和专业的服务外,还必须体现文化良知、公平正义、热爱真理等大学精神。大学精神给大学注入了生命的活力,使得大学不仅是建筑林立、设备齐全、树木葱郁的物质化群落,而是关涉人类思想、价值观念、理性思考、创新、智慧的代表。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的地标和象征,也是大学精神的坚实守护者、捍卫者,失去了大学精神的生命内涵,图书馆也就失去了自身的尊严和文化价值提升的支撑。因此高校图书馆要树立贴近师生、服务师生、以人为本的理念,特别是要通过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积极改进和完善图书馆的软件、硬件条件,消除时空和技术的鸿沟,加强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和共享,通过舒适、方便、快捷、周到的服务,深刻彰显图书馆的文化价值,使之成为师生学习之家、快乐之家和幸福之家。

2.发挥图书馆的文化魅力,引领读者,使师生成为有文化的现代公民

教育是培养人,但教育不是培养“人上人”,而是一个完整的人。所谓完整的人,就是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在社会转型期,弥漫在社会、环境、心理等各个领域的浮躁、功利主义,社会对权力和金钱的极度崇拜深深影响着高校。一些学生上了大学,读了许多书并不一定有文化。因为有知识并不等于有文化。文化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有文化的人,当以知识为基础,但需内化为“修养、自觉、自由和善良”。一些高校教师钱学交易、权学交易、学术失范、学术不端,其法律意识和文化道德水平之低不断引发社会的诘问和指责,与人们心目中的“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教师形象差之甚远。

教育培养人不应是改变人的身份和地位,而是改变人的品位和精神。《吕氏春秋・尊师》篇有言:“教也者,义之人也;学也者,知之盛也。”当代高校图书馆必须要有这样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使命,为师生的工作、学习与生活,创造优越的物质条件、良好的人文环境,善于引领师生文化素质和境界的不断提升,使得师生成为能够代表人类文明进步、能够汲取人类文明成果,体现大学人的主体地位和人格尊严,具有高贵教养、理性自觉、视野开阔的现代公民的引领者和示范者。

新文化价值篇10

群众文化活动主要以广大人民群众作为活动开展的主体对象,而不同组织将会负责活动的组织、策划、引导等工作,而群众文化活动与职业文化活动存在明显差异性,它通常不以职业化目标作为主要方向,主要目的在于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充实群众的业余时间,使得广大群众能够获得更加充分的精神享受。群众文化活动在执行过程中要充分考量广大群众的根本性需求,确保文化活动能够获得群众的认可与接收,使得更多文化内容能够通过这些活动得到传播与发扬。群众文化活动的思想内核是大众文化与民间文化,前者是在现代工业与科技高速发展背景下产生的普遍性文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与现代性,而后者则是在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与劳动中流传下来的文化思想,二者的发展与融合能够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重要思想引导,进而满足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生活背景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整个社会精神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分析

群众文化活动是物质文明高度发展后的重要产物,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后对精神生活保持了更高的观众,我国当前已经成为社会第二大经济体,但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仍存在明显不足,群众文化活动因此具备了更加鲜明的时代价值。

1.有助于社会文明传承

当今社会的生活节奏非常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承受着较大的工作压力与生活压力,而互联网与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又使得人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不断减少,群众互动交流频率明显降低。群众文化活动的全面开展能够有效丰富广大群众的业余生活,将社会文化与文明有效融入活动之中,有效实现文明传承与发展,进而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间普及社会新风尚,传播社会正能量。不同地区的群众能够有效参与到符合当地风土人情的文化活动之中,在充分展现地方特色的同时吸引群众参与,有效利用文化活动完成这些风俗的传播,同时推动地方文化的发展。

2.有助于提升社会工作效果

群众文化活动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形式与内容多样化的文化生活,满足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这有助于解决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与主要矛盾。当前民众的自我意识不断觉醒,广大群众对社会工作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对社会工作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如何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符合他们需求的社会工作并提升服务质量是所有社会工作者必须要深入思考的问题。群众文化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广大民众的创新意识与参与意识,促使民众更加有效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之中,确保整个社会产生更强的活力,充分体现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

3.有助于加快社会经济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发展瓶颈期,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更加多样的问题,特别是经济转型升级及供给侧改革已经成为国家最为关注的经济发展问题。经济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涌入城市,而城市管理、经济发展及自然环境保护等问题的协调成为当下我们面临着的重要问题。群众文化活动的全面开展能够积极疏导群众心理,使得群众能够在生活与工作中保持更加积极的心态,有效应对外部挑战与问题,从精神文明建设入手为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三、群众文化活动的管理创新路径分析

群众文化活动在全新社会形势下具有更加宝贵的时代价值,我们应该在群众文化活动管理方面投入更多精力,顺应时代及群众需求,更加有效地发挥群众文化活动的价值与作用。

1.有效创新与丰富活动形式

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与丰富能够吸引更多民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之中,改变当前文化活动相对简单和乏味的现状,使得广大群众能够主动自发地参与到文化活动之中,树立群众文化活动的形象与品牌,充分提升其影响力,引导更多群众积极参与其中。当前整个社会的个体差异在不断扩大,不同文化、不同生活背景的群众对于文化活动的需求与认知存在较明显区别,而活动形式创新与丰富能够利用更加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吸引群众关注,满足不同阶层的精神文化需求。

2.持续创新文化活动组织机制

群众活动的组织机制建立能够充分提升文化活动的运行效率,同时也能够确保文化活动顺应时展状况发生有效转变。因此管理人员首先要建立起高效的组织机构,确保整个组织能够保持更加的运行效率及更快的反馈速度。其次组织机构要围绕广大民众的需求展开深度调研,充分了解和把握不同民众的需求。最后组织机构要深入基层,围绕当地实际情况组织更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引导并激发民众的参与热情。

3.深入创新文化活动管理模式

良好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能够保障群众文化活动更加有效地展开,同时将活动中所蕴藏的思想与精神内涵展现给广大民众。在管理模式创新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群众为本,充分考虑群众需求。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个目标,我们要全面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促使他们具有更强的职业水平与专业素养,引导他们更好地发挥个人价值。其次我们要建立反馈与评价机制,针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效果展开系统性评价,针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解决,保持群众文化活动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新文化价值篇11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1

引言

群众文化活动不仅是群众文化的重要内容,同时还是群众文化的表现形式。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导致我国同世界其它国家形成了更加紧密的联系,在联系不断紧密的同时,我国将会面临越来越大的国际竞争压力,然而文化实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我国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立足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大家应该对群众文化活动形成科学的认识,同时有效实现文化活动管理的创新,促使群众文化活动能够在社会的发展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

一、群众文化活动具有的时代价值

(一)群众文化活动能够有效推动当代经济的发展

毫无疑问,在经济获得持续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的物质、精神、文化逐渐变得丰富的当今社会中,群众文化活动已然成为一种难以逆转的趋势,并且在全面推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方面,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极为可靠的保障。因为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加速,所以,相应地要不断加强对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的管理。当今社会中,大多数人都以自我为中心,不断加大的社会竞争压力导致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有效开展群众文化活动除了可以缓解快节奏生活给人们带来的压力,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在这种良好的社会环境中,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群众文化活动能够为社会管理及其创新提供有效的参考指导

群众不仅是我国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同时也是我国管理社会的基础,能否有效地对实施社会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有效地对群众进行管理。相关实践表明,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在一定范围内和社会管理工作存在着相似性,所以,有效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也可以为社会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相应的策略,社会管理工作的创新已经慢慢将群众文化活动当作主要参考对象。

(三)群众文化活动具有时代教育价值

丰富人们日常的文化生活以及精神生活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目的,利用一些群众文化活动有效陶冶人们的情操,促使人和人之间加强交流和互动。然而,人们所处的地域不同,那么所展现出来的文化活动也会相应的存在差异性。对于国家而言,每个地区具有的这种地域独特性也是一种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不仅能够将各个地区的文化特点有效的显示出来,同时还能够有效地体现出其时代教育价值。

二、创新群众文化管理的相关策略

群众文化活动不仅表现为一种文化形式的客观存在,而且还表现为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所以,在管理群众文化活动方面同样要是不能掉以轻心的。只有不断改进以及更新管理群众文化活动的相关措施,才可以促使其在真正意义上将本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一)加大重视思想的力度,不断改善并创新群众文化活动管理的相关机制

群众文化活动具有极其明显的社会公益性质,国家应该重视对这种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活动进行政治管理,国家应该对相关部门做出提醒,即尽快将群众文化活动的管理工作提到日程中,并且对于这类活动,应该在政策上为其提供相应的帮助。对于群众文化活动,政府可以增加对其的资金投入,增加一些基础建设以及供群众进行文化活动的场所,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除此之外,还应该不断改进并更新对群众文化活动进行管理的相关机制,贯彻落实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政策,要及时打压一些不良风气,为正常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营造出更好的社会环境。

(二)对群众文化活动的思想内容加以创新

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加上和谐的社会环境是有效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前提条件,所以,文化活动的思想内容应该做到与时俱进。群众是开展群众文化的主体内容,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群众应该建立起创新型思维,即有机地将文化活动的思想内容同与时俱进的精神文明内容结合在一起。同时为了能够保证群众的参与热情,可以有效地融入一些具有民族性质的活动内容;也可以为了迎合广大群众的喜好,适当地将一些流行元素加入到文化活动中。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有效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并且还能让群众文化活动对更多人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对群众文化活动方式加以创新,加强建设基础设施的力度

为了能够长期并且有效的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就必须要不断改进并且创新其开展形式,同时还要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群众文化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吸引广大群众参与活动的有效手段就是改进并且创新文化活动的开展形式。能够将更多的群众吸引到文化活动当中,从而建立起庞大的群众基础,然而这种庞大的群众基础能够让群众文化活动将其最大的作用发挥出来。

三、结语

群众文化已经拥有悠久的历史,它是群众互相认同的象征,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同时也具备重要的社会功能。群众文化对于社会群体来说是一种交流和娱乐的平台。广大群众能够在进行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团结,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除此之外,它也能发挥出一定的文化价值,可以有效推动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郭利群 .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J]. 今日中国论坛,2013,4(06):33-34.

新文化价值篇12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对于企业的进步和发展都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团队形成强大战斗力,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十分宝贵的财富。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在企业发展的初期阶段,企业文化可以有效的协调好员工,成为了企业的精神支柱。在企业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下,员工的心灵得到了有效的净化,企业文化像熔炉一样能够发挥出神奇的魔力,员工的思想在企业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下得到很好的统一,在企业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下,企业管理能力、企业凝聚力获得了很大的提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是否先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当然,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文化伴随企业的建立而存在。一般情况下,企业文化与企业环境要相互匹配。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创新有很重要的影响。相反,如果企业文化相对落后,保守,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企业的健康发展。在企业文化的作用下,员工自觉遵从一定的行为规范,企业文化将企业成员之间联系紧密。在企业经营的历史上,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管理影响巨大。当企业的战略目标发生变化时,企业文化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此时,员工必须对企业文化要有一个新的认识。不要受传统企业文化的束缚,要重新认同新的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企业文化应该起导向作用,企业文化要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要打破传统思维定式,不断创新理念,重新塑造企业文化,促进企业管理创新。进而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二、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创新的价值

(一)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利于改变思想,提升创新管理能力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管理创新对于企业发展非常关键。而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创新具有重要价值。企业要想提高内部凝聚力,一定要在企业内部树立统一的价值观,营造一种和谐的、得到员工认可的、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建立一种先进文化,进而推动企业健康发展。企业的核心是人,因此,只有在员工中营造一种和谐的、得到员工认可的、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才会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企业文化得到员工的认可,才能够提升企业的凝聚力,促进企业进行改革和创新。企业要想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首先,必须树立统一的价值观,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形成适应企业发展的道德规范,要引导员工信任并认可企业文化,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企业管理之中,促进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要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自我创新能力,为企业创新发展做出贡献。企业管理创新,不仅要改变思想,创新管理能力,还要通过一系列的具体手段促进管理创新能力的形成。思想教育是企业管理创新的精神动力,无形的创新文化是管理创新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在企业管理创新过程中,既要有具体措施的创新,更要有思想管理的创新。企业内部的管理创新,两者缺一不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虽然不能够具体地、直观地体现出对企业的价值,但是,却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推动企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文化建设的关键是人,如果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能够重视企业文化,在先进企业文化熏陶下,都能够形成一种行动的自觉,必然会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提高企业工作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利于促进企业战略管理获得成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