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决策理论合集12篇

时间:2024-02-28 14:40:44

科学决策理论

科学决策理论篇1

0引言

决策是企业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真正意义上的管理,是企业通过计划、组织、控制等环节协调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以较高效率达到企业目标的过程。而决策是管理的核心内容,它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决策不仅包含了计划,而且包含了整个管理。实现决策科学化是企业适应市场化的需要。因此怎样实现决策科学化就是当前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1决策理论概述

决策是企业管理的核心。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HerbertA·Simon(赫伯特·西蒙)提出“管理就是决策”。

西蒙认为,管理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来看。纵向就是从管理的程序看,包括计划、组织、人员、领导及控制等。从横向看,各项管理职能中都存在着如何合理决策的问题[1]。例如,在计划职能中,选择什么样的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如何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在组织职能中,如何建立合适的组织结构,如何划分职权,以及如何配备各层次的管理人员。以上这些选择的过程都是决策。从组织的高层管理者到基层管理者,都要在其工作过程中进行决策,只是决策的重要程度和影响范围不同罢了。因此,可以说决策是管理中最本质的东西,它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

1.1决策定义

所谓决策(DecisionMaking),就是为未来的行为制定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并决定采用某种方案的过程。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为实现某一目标,就需要拟定行动方案,并选择决策者认为是最佳的方案执行。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目标能否实现[2]。

1.2决策的重要性决策本身就是一项人类活动,它是伴随着人类出现而开始的。从原始社会人类选择居住场所、生产工具、狩猎对象到封建社会人们修建万里长城、都江堰水利工程;直至卫星升天、人类登月等行为,无一不贯穿着决策的过程。从国家、民族的命运到民族产业的兴衰;从国有企业的改革到民营企业的发展;从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到短期经营管理,无一不存在着决策。决策对整个国家的发展、以及人类的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管理层与决策决策由五个基本要素组成,即决策者、决策对象、决策信息、决策理论与方法、决策结果[3]。

管理层(决策者)是现代决策体制的核心,重大问题的决策集中于核心管理层,由核心领导选择方案,做出决定,由一般领导者分别负责决策方案的执行。

2决策科学化

2.1决策科学化的定义所谓决策科学化是指决策层要根据决策活动的内在规律,遵循科学决策原则、程序、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和技术手段,实现最优化决策[4]。决策科学化的实质就是决策这一主观活动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力求以最小的投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好的效益,它要求决策层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正确认识决策的具体对象和决策环境的特点、客观规律,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决定决策目标,使决策目标与管理目标相一致,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

2.2为什么要实施决策科学化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对决策提出更高要求,特别是中国在加入WTO以后,市场将全面对外开放,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各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各种国际性的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变量不断增多,在客观上必然要求决策的科学化,以尽量减少因决策失误带来的损失。

2.3管理层与决策科学化决策的科学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而管理层是决策的制定者,可以说决策科学化的实现是依赖管理层,管理层的责任就是要实现决策科学化。

3决策科学化的实现途径

3.1现代科学的决策制度决策制度包括决策层、信息支持系统、智囊组织、执行监督组织[5]。决策层处于核心地位,由负有决策责任的决策者所组成。

3.1.1全面提高决策层的素质一是要变革决策层的决策观念,实现从经验决策向科学化决策的转变,同时还要求决策层具有“全球化”的意识、法制意识、信用意识、服务意识等。二是要切实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决策者的业务素质和决策水平,逐步将他们培养成为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新型决策者。

3.1.2重视信息支持系统信息是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基础。古语云: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美国前总统卡特曾说:“信息就像我们呼吸的空气一样,同样是一种资源。精确有效的信息,就如同我们身体需要活动的氧气”、“我们整个国家,三分之二的成果来自有关的信息活动。信息是经常提供重要情况的火花,点燃创造和发明天才的火焰,帮助人们解决日益复杂的世界问题”。

信息是进行决策的依据,又是检验决策正确与否的尺度。所以,行政领导要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必须掌握准确、可靠、全面、系统的信息,并进行归纳、整理、比较、选择。

3.1.3充分利用智囊组织在现代决策体制中,智囊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智囊团的作用,借用“外脑”,依靠智囊团对各种问题进行精细分析,严密的论证,才能避免决策的失误。因此各级领导者在决策时要重视智囊团的作用。“小天鹅”的腾飞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借用“外脑”,有力的保证了企业决策的科学化,但企业中的“内脑”智囊机构也是保证决策科学化的途径。企业内部智囊来源于企业自身的各管理层和员工。集思广益,可以减少决策的风险。做出决策之前多听一听各管理层甚至员工的意见,总是可以起到拾漏补缺的功效。

3.1.4有力度的执行监督组织一项决策的质量高低,要通过执行来检验;一项科学的决策要通过执行才能得到体现;否则,再正确的决策,也只能是一句空话。正如美国政策学者艾利斯所说:“在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中,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其余的90%取决于有效地执行。”[6]可见,执行过程在整个科学决策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建立民主、开放、有效的决策监督机制,选择适当时机进行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行动中的问题,保证决策的正确实施。

3.2合理选择决策方法科学决策的前提是运用科学的决策方法。管理学家和从事管理活动的实际工作者总结概括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决策方法,其中决策过程的系统分析方法就是一种。:

系统分析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了解问题背景,从外界环境中划出一个系统,并界定系统的边界;

第二步:了解和确定问题的选择目标;

第三步:分析达到选择目标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做出诊断;

第四步:分析备选方案,并给出方案的约束条件;

第五步:分析不同决策方案的决策结果或后果、并分析不确定性因素对决策结果的影响;

第六步:根据所有决策人对决策结果的价值判断,表示出所有决策人的选择偏好;

第七步:用数学模型或其它模型描述;

第八步:分析计算并推荐最终最优决策方案;

第九步:决策实施。

这种系统分析方法将决策问题的基本要素、相互关系和选择方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满足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构成了决策科学化的基本前提,同时也满足了决策人的选择偏好,为决策民主化提供了条件。

3.3科学决策程序

从决策过程分析,比较规范的决策程序大体由下列五个步骤构成:提出问题、明确目标;收集信息、制定方案;咨询论证、方案决断;贯彻执行、督促检查;反馈修正、决策评估。决策的五个步骤,环环相扣,紧密衔接。决策程序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是现代科学决策制度的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徐子健.管理学[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2000,102-103.

[2]赵丽芬.管理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147-148.

[3]陈建坤.科学决策制度论[J].东岳论丛,2001(3),31-32.

科学决策理论篇2

决策是对未来目标及其实现手段的多种方案的最优选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决策活动主要凭借经验而逐步走向科学化。科学决策是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生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社会化大生产一方面创造了空前的生产力;另一方面又带来了空前的复杂性、多变性和竞争性。面对这种客观现实,迫切要求经济管理领导者决策的科学化。决策正确,能够避免经济运行的大起大落,促进经济科学协调发展;决策失误,从宏观经济方面讲,则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从微观经济方面讲则会造成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巨大经济损失。对党的事业和当地人民的生活造成巨大的损失,影响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实践证明,一次大的宏观决策失误,往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调整才能完全恢复经济运行的正常秩序。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一个企业也是如此。如我国1958年出现的严重失误造成的“大折腾”,就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例子。

经济决策的正确性只能来自经济决策的科学性。所谓决策的科学性就是决策能真正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符合实际情况。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客观经济规律,不能以良好的愿望代替客观规律,不做三拍领导干部:即一拍头脑上项目(由于头脑发热、急于求成政绩,没有调查研究,盲目上重大重点项目),二拍胸膛表决心,三拍屁股走人(当决策失误时,要求调动单位);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因此,领导者在经济决策时,就要从战略到战术,从宏观经济到微观经济,从全局到局部,从经济价值到社会效果进行周密的方案论证工作。不仅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事物作出定性的研究,还要用现代科学方法对事物作出定量的分析。为了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进行分析,制定科学决策就必须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原则,并运用一系列科学的决策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决策的科学化。

二、领导者在经济管理中怎样进行科学决策

笔者认为,领导者在经济管理活动中进行科学决策时必须掌握科学决策的原则,按照决策的科学程序方法进行。

(一)决策的原则。

1.信息准全原则。在经济活动中信息是决策的基础,只有掌握了大量的准确的信息,并对之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比较、选择、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加工制作,才可能作出科学决策。经济决策的科学性是与所掌握的各种情报资料的准全性成正比的。情报资料的质量越高、越真实可靠、越全面,决策的基础就越坚实、越具有科学性。

2.可行性原则。任何一项经济决策都是为其实施的,因而必须是可行的,要从实际出发,慎重论证,周密审定,评估、确定其可行性,最大限度地确保决策的科学性。

3.对比选优原则。科学决策必须建立在对多种方案对比选优的基础上。只有一个方案,就无从对比,无从选优。因此,对于任何一项经济决策,重大重点项目、巨额的经济投资都应作出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从中选优。

4.集团决策原则。所谓集团决策,一方面是指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在经济决策中的应用;另一方面是指发挥咨询参谋机构的作用。特别是在重大经济决策中,经济决策的科学化需要有决策民主化作保证。在缺乏制约机制的集中决策体制下,重大经济决策过程往往受到“长官意识”的严重干扰。重大经济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可以避免重大经济决策受少数人的影响,能突破信息量不足的局限,在全面掌握情况的基础上作出正确决断。

(二)科学决策的方法。

1.经验判断法。经验判断法包括淘汰法、排队法和归纳法等具体方法。淘汰法就是根据一定的条件和评价标准,对全部备择方案筛选一遍,把达不到标准的方案淘汰掉,从而缩小选择的范围。排队法是经过综合判断把备择方案按优劣顺序排队,权衡比较,从优选择。归纳法是把类似的方案分成几类,先从每类中选出一个最好的方案进行比较。

2.数量分析法。在多目标、多因素、多变量的情况下进行定性分析,依靠经验判断方法很难直接找到最优或满意方案时,必须借助数学方法,电脑辅助等进行定量分析,使决策达到精确化。

3.试验法。对于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无形因素起重大作用,而不便于用数学方法分析的问题,先选择少数几个典型进行试点,然后总结经验,以此作为最后决策的依据。

三、在经济管理中科学决策的制定

科学决策是科学地制定决策的结果。科学地制定决策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运用正确的方法。它是调查研究、精确计算、系统分析论证、审慎抉择、付诸实施的连续完整的运转过程。按其客观进程,经济决策程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发现、提出和论证有待决策的经济投资问题,是决策的起点,应该看到发现问题并不容易,确认问题更是十分严肃的事,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作指导,需要运用一切现代化的电脑辅助工具作手段,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具体分析,对经济活动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作全面地调查研究。

2.系统分析,确定目标。领导者在调查研究中发现问题以后,为了正确地确定经济决策目标,一定要进行系统分析。目标选择不正确,势必导致决策的失误。确定决策目标是经济决策的重要环节。只有确定了正确的决策目标,才能为经济发展明确方向和要求,才能有目的地去搜集资料、提出方案,并为方案的选优提供具体标准,才能为最终衡量决策的正确性、效果性提供起码的依据。

3.收集资料,科学预测。信息系统是决策系统的神经系统,缺少了它必将导致经济决策失误,经济管理混乱。因此,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单位重大经济活动的科学决策,需要了解国家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国内外的市场动态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等。一个企业重大经济的科学决策,需要了解企业的生产能力、技术状况、设备构成、人员构成等。不但要有生产技术条件和经营管理水平,还要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主管部门的意图,同类型产品,同行业的技术发展水平,本行业与相关行业的状况,以及用户对企业的产品在数量、质量、品种、规格、包装等方面的要求等等。

4.拟定方案,全面评估。解决任何一个问题客观上存在着多种途径和办法,所以应该提出几个方案加以比较和选择。必须坚持节省、创新、精心设计和求实的原则,使提出的每一备选方案切实可行,并有确切的数据,反映其结果,说明其优点、弱点及其在实践中的条件。在表达方式上尽量做到条理化、直观化,以便领导者择优决断。评估方案,就是对可供选择的各个方案进行分析、权衡和论证:一是可行性研究。着重分析每个方案在人力、物力、财力和其它制约条件下,是否具备充分的技术、经济依据;二是协调性分析。经济决策的制定,要看其是否处理好经济系统,空间结构与时间结构内部各方面的关系,促进经济活动的协调运转;三是效果的综合评价。既要研究备选方案对经济客体性能的影响,又要全面评价备选方案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四是潜在问题的分析。要估评到每个方案可能发生问题的原因,研究预防措施以及万一发生问题时如何补救等;五是充分估计人的因素在决策执行中的作用。

5.综合评价,方案选优。决策在于选择。没有选择就没有决策。在全面评估、权衡各个方案的利弊之后,将各个方案按优劣顺序排序提出取舍意见,交由领导决策。因此,领导者应集中全部精力,善于从一系列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择出具体条件下相对最优的方案。为了追求优化的“满意决策”,必须有一个统一的选优标准:①照顾全局;②技术合理;③经济合标;④见效快。对于风险型经济决策,还应该根据其特点确定选择的标准。风险型经济决策的主要特征是不确定性,它要面临和处理多种不确定因素。这类经济决策不仅受到决策变量即控制变量的制约,而且受客观状态:即自然状态的影响。对于这类经济决策,应当制定出具有不同决策变量的各种备选方案,列出可能发生的影响决策后果的各种客观状态,估计各种客观状态下的可能结果,按照各种客观状态出现的概率,确定出期望达到的标准。

四、科学决策的实施

决策方案择定后,决策者要有气魄和胆略坚决执行决策。

1.拟定实施计划。围绕实现目标的最优化方案,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和任务,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实行定任务、定人员、定数量、定时间等制度。作出时间和进度的安排,要有层层落实方案的具体措施,层层保证总目标的落实,尤其要充分注意起点计划的编制。它不仅有马上起指导行动的作用,而且还会造成一系列的心理和其它方面的影响。

2.建立组织,落实责任。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根据方案的要求,认真挑选合适人才,放到重要环节的关键岗位上,并且制定出各级各部门及执行人员的责任制。

科学决策理论篇3

决策是领导者的基本职责与任务之一。决策失之毫厘,结果谬以千里,严重影响着政策的贯彻落实和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在新形势下,领导与管理活动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各级领导者所面临的决策任务亦愈艰巨繁难,这就要求领导者必须掌握现代决策的科学理论和方法。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一种关于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哲学方法,它揭示了世界中最普遍、最深刻、最基础的本质规律。用这种哲学理论指导领导干部科学决策非常有必要且非常有实践意义。

一、普遍联系的观点对科学决策的影响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对世界存在性概括的两个基本特征之一,要求人们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世界和历史,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切事物都是处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之中,反对以片面或孤立的观点看待问题。

1、联系的普遍性特征指导科学决策需要考量各要素

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及其内部各要素、部分、环节是可以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相互制约。在实际工作中要求必须用普遍联系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反对形而上学孤立、片面的观点。同志写的《论十大关系》一文,是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社会主义建设的典范。邓小平同志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特别强调“各种任务之间又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1]也是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防止片面性。

科学决策就是要求决策者做决定,而这个决定必须是科学有效的。科学决策的过程有五个基本要素。决策者是决策系统的驾驭者和操纵者,决策者的素质、能力、水平如何,直接影响着决策活动的成败。其次确立决策目标,具有方向性,指导行动方案的选择。第三是决策方案的选择,必须明确标准是追求最优最大化效果。影响着决策的正确实施,还取决于决策情势也就是决策环境、决策条件,最后呈现的是决策后果。这五个要素是在决策过程中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缺一不可。如同木桶短板原理一样,哪个因素存在缺陷都会影响着决策的科学性。所以,决策者在决策时,运用联系普遍性原理,多思考决策的各要素,多观察决策的环境,以便做出科学决策。

2、联系的客观性要求科学决策需要调查研究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在实际工作中要求我们,立足于事物固有的联系,不要妄自下决断,“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想当然办事,都是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事物固有联系的表现。

领导干部搞决策定方针,完成党的各项任务落实,必须要以调查研究为基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正确的调查研究,同样没有发言权”,[2]同志这一著名论断,一直都是中国共产党开展工作的座右铭。在调查研究工作中,要求运用联系的理论观点,科学、系统、缜密、全面地观察和认识某一事物,从复杂的联系中掌握事物的总体情况,正确地把握事物内部的规律性。其次还要注意被调查客体的多样性,联系的多维性,保证主体调查研究的全面性。想要坚持做到这一点,就要克服对事物认识的孤立性和片面性,否则就很难认识事物的真貌和全貌。

3、联系的多样性意味着科学决策需要抓住本质

联系的形式是多元化的,不同的联系在事物发展中所处的地位、所起的作用存在异同。其中,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主要决定着事物的基本性质和发展趋势;事物外部的、非本质的、偶然的联系同样会有一些作用,但不起核心主要的作用。要在分析事物或问题时分清哪些是内部联系哪些是外部联系,唯物辩证法中五对基本范畴之一“现象和本质”,事物的最根本性质或事物内部要素的内在联系是本质,所有的外部联系和表象是现象。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透过事物外部的、现象的、偶然的联系发现其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从而揭示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领导干部做决策时,一定要善于区分不同的联系,不能把各种联系等量齐观,否则,就无法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想问题办事情都需要按规律办事,规律是客观的,不按规律办事,事情的成功率几乎为零,这就要求在决策时,找到内在规律、挖掘内在联系,才会事半功倍。

坚持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客观地、全面地、深刻的揭示事物的联系,从而真正把握事物的本质,对决策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起决定性的基础作用。可见领导干部尤其是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的各级领导干部要用联系的观点、系统的思维来辅助科学决策的实现。

二、矛盾的观点对科学决策的指导

用唯物辩证法分析世界不仅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还有“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这两点来源于事物自身的矛盾,所以说唯物辩证法就是研究事物矛盾的学说,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观点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于领导干部的决策来说,矛盾分析方法当然是领导干部实践中需要掌握的核心方法。

1、矛盾的普遍性揭示制定科学决策的目的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没有什么事物不包含矛盾,没有什么时候不存在矛盾。从空间上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处处有矛盾;从时间上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的有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矛盾不仅存在于事物内部还存在于事物之间。

领导在决策的时候,就是源于出现了问题而制定解决问题的决策,问题实际就是矛盾的外在表现。那么做出决策的过程同时也是在认真的处理矛盾的过程,可见决策的必要性来自于矛盾存在的普遍性。新中国成立之初,党中央根据主次解决了许多矛盾,尤其主要通过三大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新形势下,社会内部及周围存在的诸多矛盾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为了更好的达到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富裕,国家更加强盛,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必须时刻为做好解决问题做出决策的准备。

2、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科学决策应具有差异性

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但现实中的矛盾却各不相同,被称为矛盾的特殊性,缘于认识矛盾的特殊性才能区别开事物,这是世界多样性的基础。在承认矛盾的特殊性的前提下,才能进一步的挖掘事物发展的特殊规律,才能认识事物、研究事物、改造事物,所以抓住事物的特殊性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地制宜”。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立足于中国国情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继承和创新。领导干部对于一些重大的战略性决策,需要静下心来找规律,分析矛盾,慎决策,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在决策过程中,分析所要解决问题的特点即矛盾的特殊性,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决策原则。

从时间维度看,矛盾特殊性蕴含于事物发展的每个阶段。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一直主导着事物发展的全过程,除此还有非根本矛盾。虽然根本矛盾在整个事物发展过程中不会消亡,可是非根本矛盾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果不加注意也会导致决策取得的效果会不尽如人意。这就决定决策者在决策的过程中,制定方案时应是多种备选方案,方案中核心措施可以不变,但不同阶段的方案应有阶段性特征,为防止决策环境突变(恶化或好转),方案应该能有应急处置和即时调整的处理。

3、矛盾的两点论和重点论影响着科学决策的方案选择

从矛盾的内部来看,矛盾双方会分为矛盾的主次要方面,从矛盾体系来看,矛盾会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很明显主要方面或主要矛盾,都是决定着事物发展的重要因素,通常情况下是应该被重视,而次要方面或次要矛盾,同样不能忽视。要解决问题,找到突破口,必须抓住主要矛盾。

在决策的过程中,根据调查研究和专家组的论证,会有很多种有价值的决策备选方案,标准的确定更多取决于选择者,决策者应考虑几个方案中哪一个是最有助于满足当前最强烈的需要。针对的问题不同,选择的标准和依据就不同。尤其是有些决策需当机立断,更应该顾全大局,但也要考虑后续问题的出现,只能抓重点、抓关键、抓主要矛盾,拒绝搞绝对平衡和面面俱到。

研究和解决问题所运用的矛盾分析方法,其方法论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把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运用于实际活动中的生动体现。在实际决策工作中,决策程序必须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坚持“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牢牢抓住矛盾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论,从而促进事物朝更优更佳的方向发展。

领导干部决策时,需要用唯物辩证法去分析这一决策同哪些事物有联系,怎样联系,靠什么发展,如何发展。决策已在客观上对唯物辩证法提出了要求,所以领导者需要用唯物辩证法指导决策的命题是成立的,唯物辩证法对科学决策的理论引导也是深远的。

【注 释】

[1]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294.

[2] 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791.

【参考文献】

科学决策理论篇4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6-0122-01

0引言

但凡领导者,总会不可避免的进行各种决策活动,而一个决策是否正确,则与事业成败、经济兴衰息息相关。在经济管理中,领导者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实行科学决策。领导者必须按照科学的原则和方法,科学地制定和实施决策,才能满足市场经济和事业发展的需要。

1什么是科学决策

1.1 决策的涵义什么是决策?所谓决策,就是针对预期的目标,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从众多的可行方案中优选其一,或综合其一付诸实施,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作出决定。领导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决策。

1.2 科学决策能够真正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符合实际情况的决策即是科学决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化大生产在创造了空前的生产力的同时,也带来了空前的复杂性、多变性和竞争性。经济管理领导者决策的科学化是应对这种客观现实的最有效途径。

2科学决策的原则

掌握科学决策的原则,依照决策的科学程序进行决策,是经济管理活动中领导者所应遵循的。①可行性原则。制定任何一项经济决策的目的都是为了有效的实施,因此必须确保其可行性。要从实际出发,慎重论证,周密审定,评估、确定经济决策的可行性,才能最大限度地确保决策的科学性。②信息准全原则。经济决策的科学性是与所掌握的各种信息情报资料的准全性成正比的。越是能够掌握准确全面的信息情报资料,决策的基础就越坚实、越具有科学性。③对比选优原则。科学决策必须建立在对多种方案对比选优的基础上。对于任何一项经济决策,都应作出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从中选优。④民主集中制原则。所谓决策的民主集中制,是指在民主决策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决策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有效结合经济决策的民主集中与科学化,不仅可以使重大决策不受少数人影响,还可以在信息量充足情况在掌握全面的基础上,保证决断的正确性。

3科学决策的方法

3.1 经验判断法包括淘汰法、排队法和归纳法等在内的具体方法都属于经验判断法。根据一定的条件和评价标准筛选全部的备择方案,淘汰掉其中达不到标准的,以将选择范围缩小,这就是淘汰法。通过综合判断,按照优劣顺序对备择方案进行排队,权衡比较,从优选择,这就是排队法。将类似的方案分成几类,比较每类中最好的那一个,这就是归纳法。

3.2 数量分析法在进行定性分析时,常会遇到的情况是多目标、多因素、多变量,用经验判断法已经不足以找出最优方案,这时就需要进行定量分析(通常是借助数学方法、电脑辅助等)以保证决策的精确化。

3.3 试验法对于不便于用数学方法分析的问题,如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无形因素起重大作用时,要通过实验法,即对少数典型做实验并总结,作为最后决策的依据。

4科学决策的制定

遵循一定程序、运用正确的方法才能够保证决策制定过程的科学性。下面就是科学决策制定过程的几个步骤:

4.1 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决策的起点就是,发现、提出和论证有待决策的经济投资问题。这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面调查研究经济活动的内外部条件。

4.2 系统分析,确定目标问题经领导者自调查研究中发现以后,要进行系统分析,以便于正确地确定经济决策目标。经济决策中确定决策目标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唯有决策目标得到正确地确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要求才能得以明确,同时搜集资料、提出方案等的过程才会更有目的性,选择最优方案的具体标准才能够得到提供,最终有了衡量决策的正确性和效果的依据。

4.3 收集资料,科学预测作为决策系统的神经系统,信息系统的缺少必然会引起经济决策的失误,以及经济管理的混乱。在对企业的生产技术条件和经营管理水平,国家的方针、政策、主管部门的意图,同类型产品和同行业的技术发展水平,本行业与相关行业的状况,以及用户对企业的产品在数量、质量、品种、规格、包装等方面的要求等做出全面的了解之后,才能够对一个企业的经济进行科学决策。科学预测必须要有充分的信息资料做基础。

4.4 拟定方案,全面评估任何一个问题在客观上都有多种解决的途径和方法,因此应先选择和比较所提出的几个方案。

评估方案,就是对可供选择的各个方案进行分析、权衡和论证。针对所提出的每一个备选方案,要从可行性、协调性、效果、潜在问题、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认真分析,全面评估,综合论证,切实保证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

4.5 综合评价,方案选优决策的关键在于选择。在对各个方案进行全面的评估并权衡利弊以后,领导者要具备从可选方案中选出具体条件下最优方案的能力。

5科学决策的实施

决策方案择定后,决策者要有气魄和胆略坚决执行决策。

①拟定实施计划。围绕实现目标的最优化方案,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实行定任务、定人员、定数量、定时间、定进度等制度,跟进措施,层层落实,以保证总目标的实现。②建立组织,落实责任。要建立相应的组织,认真挑选合适的部门负责人,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和任务,建立严格的责任制。③宣传动员,统一思想。宣传动员工作,要广泛深入的进行,为实现最终目标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础,力求齐心协力共同执行。④信息反馈,追踪决策。在执行决策的过程中,由于瞬息万变的主客观情况,常会发生偏离目标的现象,为保证结果符合决策,必须要有一套追踪、检查和反馈修正的办法。

6结语

现代经济发展纵横交织相互制约,最终形成的局面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实行经济决策时,即使极小的失误都会引起连锁反应。所以,在进行重大经济决策活动时,经济管理领导者必须必须按照科学决策的原则、方法、程序等进行决策,才能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科学决策理论篇5

目前,医院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档案意识不强,档案利用率低。档案工作对全社会的各项工作的开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可以取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档案界长期以来重“藏”轻“用”,对档案利用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缺乏广泛的宣传,因此使社会公众对档案利用效益知之甚少。(二)档案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范围不明确。医院档案管理一般由设在行政办公室的综合档案室负责。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医院行业管理的要求,综合档案室一般只管理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会计档案、音像档案等,医疗病历档案由病案室管理,而X线胶片档案、病理切片档案、各种检查影像图文档案等分属各个业务科室自己管理,在一个单位内形成多部门管理档案的格局。到目前为止,医院档案的管理还没有一整套科学统一的管理制度、标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档案的内涵和外延都在发生变化,各级医院在管理档案时,由于还没有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模式,各级医院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实践进行管理,使许多应该纳入管理的档案没有纳入管理。(三)档案硬件投入不足。由于医疗用房紧张,致使档案用房狭小,不符合档案安全保管的要求。另外,管理技术滞后,也制约了档案事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医院管理中广泛运用,医院管理手段不断进步。而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管理档案的较少,基本还采用手工收集、检索,信息量小,不利于档案的收集、利用和开发。

综上所述,医院档案管理面临深刻的变化,这些问题的出现既是我国现代体制出现的一种转折,也是科技不断发展的必然。因此,医院必须正视现实,调整管理思路,改进档案管理的方法,应对形势的要求。

二、建立科学规范的档案管理体系

针对医院档案管理中存在的若干主要问题,通过展开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进一步探索了现代化档案管理在医院建设和发展中的应用,需要加强如下各方面的管理。

(一)加强档案法的学习,增强医院干部、职工的档案法意识,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档案管理意识。领导重视是档案管理的前提,要把档案管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医院发展的重要内容来抓,与医院业务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要大力宣传档案工作,使医院领导、医院管理者、医院职工充分认识档案的重要性,认识档案与自己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密切关系,更好地支持档案管理工作。医院以医疗服务为根本任务,长期以来对医院档案缺乏严格的考核,因而实际工作中往往出现档案管理可有可无的模糊认识。并且由于受到人员、设施、经费等方面的限制,档案管理工作很易受到冷遇。提高各级干部对档案工作的认识,不仅是档案工作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影响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健康成长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只有建立规范化的管理体系,才能使档案工作顺利开展。

(二)理顺关系,健全制度,拓展档案的归档范围。建立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健全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是档案管理的关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档案管理手段的更新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必须建立与之相应的、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通过建立信息档案科,明确职能,将医院各个门类、不同载体的档案统一管理,统一考核,使档案管理与医疗业务同步考核评价,同步发展。同时,要拓展档案的归档范围。医院由于处于一种特定的条件下,面临诸多新的问题。因此,拓展归档范围,加强有关内容的收集是档案工作的新课题。如医院经营方面,所进行租赁、承包、核算的方案、协议等应实行归档收集。又如提倡采购招标,其招标方法、程序、协议、合同也应进入归档材料之中。所以,要进一步健全档案管理组织,落实专人收集。

三、逐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对医院决策的科学化

科学决策理论篇6

政府决策是国家决策的主要组成部分,不仅在政府公共管理过程中有重要地位,而且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要推进国家决策科学化,必须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科学发展观战略需要各级政府的贯彻落实,各级政府的科学决策水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条件。政府决策是政府公共管理的关键环节,是政府其它管理环节的前提和基础。政府决策为政府公共管理和治理提供目标、方向和价值判断标准,是影响政府公共管理和治理水平的核心要素。决策的失误是管理中损失最大的失误,科学化水平低是产生政府决策失误的重要原因,如何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水平是现实政府决策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政府决策与政府决策科学化

政府决策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派出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而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行政机构为了履行行政职能,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按照法定程序,针对各种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制定政策、对策和方案,并通过执行达到特定目标的过程。

政府决策不同于私人决策,具有以下特征:(1)政府决策的制定主体是具有法定权限的行政机关,以政府机关为主,但不限于狭义的政府概念。(2)政府决策的对象是国家和社会的公共事务,包括各种公共决策问题。(3)政府决策的依据是国家宪法和法律,不论是政府决策制定过程、执行过程,还是监督过程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4)政府决策目标不仅是为了履行行政职能,最主要是为了解决各种公共问题和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5)政府决策一旦做出,具有权威性,这样才能提高决策执行的效率。(6)政府决策还有责任性,即政府决策出现决策失误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对于因主观失职而出现的决策失误,应追究相应决策者的责任。

决策的科学化是把科学引入决策的过程中,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采用科学的方法,按照科学的程序,通过科学的论证,为正确决策提供技术支撑。政府决策科学化是指政府决策制定主体和其它各相关决策主体按照科学的决策理论、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和决策制度、运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和手段进行决策,使决策过程符合实际规律、决策结果有效解决决策问题。政府决策科学化需要尊重科学,按照客观规律决策,需要运用科学的决策理论、方法和技术。

二、政府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水平,是因为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政府科学决策具有以下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政府决策科学化有利于促进政府管理现代化

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旧的政府管理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世界范围内的政府管理改革浪潮不断兴起,服务型的政府治理模式正在取代管制型的政府管理模式,成为政府管理现代化的趋势。服务型政府强调运用企业的服务理念和管理精神来改革政府;强调顾客至上,顾客包括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和作为社会主体的公民和社会团体,并实现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合作与和谐相处。要实现服务型政府的管理模式转变,政府必须深入了解公众的不同需求,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决策、政策、法规,提供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以满足公众和社会的多方位的、多层次的要求和愿望。大力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是政府深入了解公众的多层次需求、制定符合现实的决策和政策的重要途径和必要环节。政府决策科学化能使政府适应日益变化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环境,不断提高政府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加快实现政府管理现代化。

(二)政府决策科学化是政府决策本身的要求

政府决策的发展趋势和如何减少决策失误的现实需要政府决策科学化。政府决策是政府运用公权力对社会资源进行协调和配置,政府决策失误可能造成的是经济的巨大损失、大范围的社会负面影响、政府公信力下降、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了预防和减少政府决策失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必须实现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减少因为决策不科学所带来的决策失误。现代社会的发展使政府决策的内容、范围、难度也在不断变化,社会新问题、新情况的不断产生使得政府决策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多,社会问题的高度复杂性、高科技的迅速发展、经济社会结构的迅速变化使得政府决策的难度不断增大、影响范围越来越广。因此,政府决策的现代趋势要求政府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不断完善科学的决策程序和决策制度,不断拓展科学的决策方法。

(三)政府决策科学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与合作需要的是一个成熟的规则和制度体系,需要政府的微观直接管理转变为宏观间接管理。宏观地间接管理需要政府制定具有导向性、规划性的规则和制度,这就需要一个健全的科学决策制度和机制,否则宏观决策失误的经济损失、社会影响和政治影响都是巨大的。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伴随的是多重利益主体的存在,平衡和协调各种市场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和诉求将是政府决策的重要内容,这也需要一个科学的决策程序和机制来处理市场中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博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特征要求同国际市场接轨,以分享国际资本、技术、劳动等生产要素的投资优势,这在客观上也要求政府决策科学化。

(四)政府决策科学化是政府应对科技发展的有效前提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知识经济和网络社会成为现实。知识经济时代中,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传统的经验决策模式根本不能适应理论、信息、技术、知识创新的步伐。网络社会的发展使得社会组织结构由线性向网状结构转变、管理方式由自上而下向团队式和同心圆式转变,传统的政府管理的决策模式需要向电子政务式的决策模式转变。要想有效应对知识经济和网络社会带来的复杂局面,就需要政府决策实现科学化,主动适应科技发展新形势。

三、我国政府决策中需要加强科学化的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府决策科学化方面取得了许多进展,但也存在着以下问题及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政府决策相关主体的科学观念有待提高

政府决策相关主体既包括政府决策者,也包括政府决策过程中的相关利益公众。政府决策科学化需要决策过程中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技术、手段,遵循科学的程序、规则、制度。部分政府决策者的程序意识、规则意识、制度意识淡薄,决策过程中不遵循已有的程序和制度,依靠个人主观愿望决策。在决策方法上,定量决策运用不够,定性决策以个人经验为主,决策技术也不能跟随社会现实的变化调整。政府决策的相关公众的科学意识有待加强,在个人利益面前,经常忽视合理、科学的参与政府决策的途径,这些因素都制约了政府决策科学化。

(二)政府决策体制存在缺陷

现代政府决策体制是一个包括决策信息系统、决策咨询系统、决策中枢系统、决策执行系统和决策监督系统等既分工合作又密切配合的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在我国当代政府决策实践中,决策信息系统的建设刚起步,调查研究技术和方法有待改进;决策咨询系统中存在着咨询组织独立性不强的问题;决策中枢系统中存在着决策权力、职责划分不明确、决策权力过分集中、决策制定主体决策方式和方法单一的问题;决策执行系统存在着因执行职能受制于决策中枢系统而执行不力和执行低效的现象;决策监督系统存在着监督主体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够的问题;且各子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不紧密、分工合作的效率有待提高。

(三)政府决策程序的科学性有待加强

我国政府决策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调整和优化,建立了许多科学的政府决策程序,但与西方国家成熟的政府决策程序相比还有不足,如调查研究的程序不规范导致政府决策信息系统的信息能力低,专家咨询论证的程序不健全导致政府决策咨询系统的利用程度低,集体选择的程序不完善导致部分决策中枢系统决策失误多,决策评估程序的不健全导致政府决策监督系统的不完善等。

(四)政府决策的制度化不健全

政府决策的制度化、法制化水平低容易造成政府决策缺少约束和监督,主观随意性大,易出现决策失误。当代我国政府决策中有许多相关的决策制度,但制度的执行力需要加强,决策实践中缺少一个系统的制度组合,调查研究制度、决策咨询制度、决策公示制度、决策听证制度、集体决策制度、决策评估制度、决策责任追究制度之间的联系性有待加强。

四、推进我国政府决策科学化的对策

鉴于政府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针对我国政府决策科学化中存在的问题和出现问题的原因,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进我国政府决策科学化。

(一)树立正确的决策指导思想和决策原则

指导思想和原则是行动的前提,政府决策指导思想和决策原则是政府决策行为的前提,政府决策科学化必须有合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政府决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是要在政府决策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中国现实国情。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就是要在政府决策中始终站在中国的发展阶段、历史位置的高度来思考问题。政府决策坚持科学的原则就是要用科学的精神贯穿于政府决策过程中,如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客观实际出发。科学地处理好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当前与长远的关系、重点与全面的关系等。

(二)提高政府决策相关主体的科学素养

政府决策者特别是行政领导是政府决策的核心主体,其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政府决策科学化的水平。政府决策者的科学素养是一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体现。能力方面包括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战略预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等。素质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职业素质等。要提高政府决策者的科学素养,就必须增强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总结经验教训的能力,加强他们的大局意识、创新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等。政府决策者在提高科学素养的基础上,要运用科学的决策思维方式。“所谓科学的决策思维方式、是决策的系统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在具备总揽全局、立意高远的决策境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决策视野,抢抓先机、果断定锤的决策魅力的基础上形成的整体性决策思维、全面性决策思维、准确性决策思维、效能性决策思维、创新性决策思维和惠民性决策思维。”对于政府决策利益相关的社会公众,也应该提高科学合理参与政府决策的观念,对于利益相关的政府决策,应该事先了解其流程和相关知识,以提高决策参与的有效性。

(三)提高政府决策体制的科学性

政府决策体制是规范政府决策制定主体、决策执行主体、决策评估和监督主体的制度规定。完善政府决策体制需要处理好决策信息系统、决策咨询系统、决策中枢系统、决策执行系统、决策监督系统之间的关系,使这五大子系统既相互独立、各司其职,又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在政府决策主体的决策权限方面,既要按照行政权力运作的规律,处理好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又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以有限政府、法治政府明确政府的决策权限和范围。对于市场能自行运行好和政府不该管的领域,政府的决策权力应该撤出,对于市场失灵的领域,政府应该加大决策力度。决策执行可以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和企业管理规律,并用法律的形式确定运转有效的政府决策执行机制。决策监督方面,既要完善政府决策的权力监督,也要加强权利对政府决策的监督。

(四)健全科学的政府决策程序

从决策过程上讲,政府决策科学化是指政府决策过程的科学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政府决策程序的科学化。政府决策程序包括发现决策问题、确定决策目标、调查研究、制定备选方案、科学评估论证和预测、确定最后方案、实施备选方案、决策反馈与完善等决策阶段中的程序。政府决策程序的科学化要求政府决策程序系统化、规范化、法治化。比如在具体操作流程上要明确规定决策议题的提出过程、调查研究的过程和报告、开会集体讨论的过程、专家咨询论证的报告、集体表决的方式、决策试行的标准等。

(五)健全相关决策制度

“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政府决策过程中有许多相关制度,如调查研究制度、决策咨询论证制度、集体决策制度、决策公开制度、决策听证制度、决策监督制度、决策责任追究制度等。完善这些制度都可以在结果上增强政府决策的科学性,下面论述的制度是从信息和知识的角度增加政府决策过程科学化的相关制度。

(六)调查研究制度

调查研究是政府决策的必经程序。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对决策实际情况的认识、了解、分析程度,这取决于调查研究的力度和质量。没有调查研究不仅没有发言权,也没有决策权,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谐社会、先进文化的今天,政府决策者如果不认真调查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新趋势,就不能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政府决策过程中的调查研究需要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并不断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调查研究的技术、方法、手段,对于调查研究的范围、内容、方法都要有明确规定,对于不经过调查研究的决策应谨慎表决。

(七)决策咨询论证制度

目前,我国各级党政机关都成立了政策研究室、政策研究中心、政策调研室等咨询机构,但是这类咨询机构大多是体制内机构,其人事和财政都受制于政府相关部门,导致现实中存在着研究主体不独立、研究结果不客观、研究成果利用率低等现象。要改变这一状况,政府就必须完善政府决策咨询论证制度。一方面要提高政府研究部门的独立性,并聘请社会各界专家担任政府决策顾问,让其切实发挥思想库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民间咨询机构,促进决策咨询的独立化、客观化和高效化。

(八)决策评估制度

完善的决策评估制度是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的重要途径。决策评估制度不仅要评估政府决策结果的有效性,也要评估政府决策本身的科学性,还要评估决策过程的科学性和决策方法的科学性,为提高以后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提供经验和教训。完善决策评估制度要提高决策评估人员的专业性,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完善的决策评估指标体系,以促进决策评估的科学性。对于决策评估的结果要充分利用,并同决策目标相比较,以提高决策评估的有效性。

(九)有效利用科学的决策理论、方法、技术和手段

科学决策理论篇7

政府决策是国家决策的主要组成部分,不仅在政府公共管理过程中有重要地位,而且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要推进国家决策科学化,必须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科学发展观战略需要各级政府的贯彻落实,各级政府的科学决策水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条件。政府决策是政府公共管理的关键环节,是政府其它管理环节的前提和基础。政府决策为政府公共管理和治理提供目标、方向和价值判断标准,是影响政府公共管理和治理水平的核心要素。决策的失误是管理中损失最大的失误,科学化水平低是产生政府决策失误的重要原因,如何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水平是现实政府决策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政府决策与政府决策科学化

政府决策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派出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而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行政机构为了履行行政职能,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按照法定程序,针对各种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制定政策、对策和方案,并通过执行达到特定目标的过程。

政府决策不同于私人决策,具有以下特征:(1)政府决策的制定主体是具有法定权限的行政机关,以政府机关为主,但不限于狭义的政府概念。(2)政府决策的对象是国家和社会的公共事务,包括各种公共决策问题。(3)政府决策的依据是国家宪法和法律,不论是政府决策制定过程、执行过程,还是监督过程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4)政府决策目标不仅是为了履行行政职能,最主要是为了解决各种公共问题和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5)政府决策一旦做出,具有权威性,这样才能提高决策执行的效率。(6)政府决策还有责任性,即政府决策出现决策失误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对于因主观失职而出现的决策失误,应追究相应决策者的责任。

决策的科学化是把科学引入决策的过程中,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采用科学的方法,按照科学的程序,通过科学的论证,为正确决策提供技术支撑。政府决策科学化是指政府决策制定主体和其它各相关决策主体按照科学的决策理论、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和决策制度、运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和手段进行决策,使决策过程符合实际规律、决策结果有效解决决策问题。政府决策科学化需要尊重科学,按照客观规律决策,需要运用科学的决策理论、方法和技术。

二、政府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水平,是因为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政府科学决策具有以下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政府决策科学化有利于促进政府管理现代化

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旧的政府管理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世界范围内的政府管理改革浪潮不断兴起,服务型的政府治理模式正在取代管制型的政府管理模式,成为政府管理现代化的趋势。服务型政府强调运用企业的服务理念和管理精神来改革政府;强调顾客至上,顾客包括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和作为社会主体的公民和社会团体,并实现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合作与和谐相处。要实现服务型政府的管理模式转变,政府必须深入了解公众的不同需求,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决策、政策、法规,提供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以满足公众和社会的多方位的、多层次的要求和愿望。大力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是政府深入了解公众的多层次需求、制定符合现实的决策和政策的重要途径和必要环节。政府决策科学化能使政府适应日益变化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环境,不断提高政府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加快实现政府管理现代化。

(二)政府决策科学化是政府决策本身的要求

政府决策的发展趋势和如何减少决策失误的现实需要政府决策科学化。政府决策是政府运用公权力对社会资源进行协调和配置,政府决策失误可能造成的是经济的巨大损失、大范围的社会负面影响、政府公信力下降、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了预防和减少政府决策失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必须实现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减少因为决策不科学所带来的决策失误。现代社会的发展使政府决策的内容、范围、难度也在不断变化,社会新问题、新情况的不断产生使得政府决策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多,社会问题的高度复杂性、高科技的迅速发展、经济社会结构的迅速变化使得政府决策的难度不断增大、影响范围越来越广。因此,政府决策的现代趋势要求政府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不断完善科学的决策程序和决策制度,不断拓展科学的决策方法。

(三)政府决策科学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与合作需要的是一个成熟的规则和制度体系,需要政府的微观直接管理转变为宏观间接管理。宏观地间接管理需要政府制定具有导向性、规划性的规则和制度,这就需要一个健全的科学决策制度和机制,否则宏观决策失误的经济损失、社会影响和政治影响都是巨大的。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伴随的是多重利益主体的存在,平衡和协调各种市场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和诉求将是政府决策的重要内容,这也需要一个科学的决策程序和机制来处理市场中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博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特征要求同国际市场接轨,以分享国际资本、技术、劳动等生产要素的投资优势,这在客观上也要求政府决策科学化。

(四)政府决策科学化是政府应对科技发展的有效前提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知识经济和网络社会成为现实。知识经济时代中,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传统的经验决策模式根本不能适应理论、信息、技术、知识创新的步伐。网络社会的发展使得社会组织结构由线性向网状结构转变、管理方式由自上而下向团队式和同心圆式转变,传统的政府管理的决策模式需要向电子政务式的决策模式转变。要想有效应对知识经济和网络社会带来的复杂局面,就需要政府决策实现科学化,主动适应科技发展新形势。

三、我国政府决策中需要加强科学化的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府决策科学化方面取得了许多进展,但也存在着以下问题及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政府决策相关主体的科学观念有待提高

政府决策相关主体既包括政府决策者,也包括政府决策过程中的相关利益公众。政府决策科学化需要决策过程中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技术、手段,遵循科学的程序、规则、制度。部分政府决策者的程序意识、规则意识、制度意识淡薄,决策过程中不遵循已有的程序和制度,依靠个人主观愿望决策。在决策方法上,定量决策运用不够,定性决策以个人经验为主,决策技术也不能跟随社会现实的变化调整。政府决策的相关公众的科学意识有待加强,在个人利益面前,经常忽视合理、科学的参与政府决策的途径,这些因素都制约了政府决策科学化。

(二)政府决策体制存在缺陷

现代政府决策体制是一个包括决策信息系统、决策咨询系统、决策中枢系统、决策执行系统和决策监督系统等既分工合作又密切配合的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在我国当代政府决策实践中,决策信息系统的建设刚起步,调查研究技术和方法有待改进;决策咨询系统中存在着咨询组织独立性不强的问题;决策中枢系统中存在着决策权力、职责划分不明确、决策权力过分集中、决策制定主体决策方式和方法单一的问题;决策执行系统存在着因执行职能受制于决策中枢系统而执行不力和执行低效的现象;决策监督系统存在着监督主体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够的问题;且各子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不紧密、分工合作的效率有待提高。

(三)政府决策程序的科学性有待加强

我国政府决策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调整和优化,建立了许多科学的政府决策程序,但与西方国家成熟的政府决策程序相比还有不足,如调查研究的程序不规范导致政府决策信息系统的信息能力低,专家咨询论证的程序不健全导致政府决策咨询系统的利用程度低,集体选择的程序不完善导致部分决策中枢系统决策失误多,决策评估程序的不健全导致政府决策监督系统的不完善等。

(四)政府决策的制度化不健全

政府决策的制度化、法制化水平低容易造成政府决策缺少约束和监督,主观随意性大,易出现决策失误。当代我国政府决策中有许多相关的决策制度,但制度的执行力需要加强,决策实践中缺少一个系统的制度组合,调查研究制度、决策咨询制度、决策公示制度、决策听证制度、集体决策制度、决策评估制度、决策责任追究制度之间的联系性有待加强。

四、推进我国政府决策科学化的对策

鉴于政府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针对我国政府决策科学化中存在的问题和出现问题的原因,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进我国政府决策科学化。

(一)树立正确的决策指导思想和决策原则

指导思想和原则是行动的前提,政府决策指导思想和决策原则是政府决策行为的前提,政府决策科学化必须有合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政府决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是要在政府决策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中国现实国情。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就是要在政府决策中始终站在中国的发展阶段、历史位置的高度来思考问题。政府决策坚持科学的原则就是要用科学的精神贯穿于政府决策过程中,如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客观实际出发。科学地处理好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当前与长远的关系、重点与全面的关系等。

(二)提高政府决策相关主体的科学素养

政府决策者特别是行政领导是政府决策的核心主体,其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政府决策科学化的水平。政府决策者的科学素养是一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体现。能力方面包括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战略预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等。素质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职业素质等。要提高政府决策者的科学素养,就必须增强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总结经验教训的能力,加强他们的大局意识、创新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等。政府决策者在提高科学素养的基础上,要运用科学的决策思维方式。“所谓科学的决策思维方式、是决策的系统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在具备总揽全局、立意高远的决策境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决策视野,抢抓先机、果断定锤的决策魅力的基础上形成的整体性决策思维、全面性决策思维、准确性决策思维、效能性决策思维、创新性决策思维和惠民性决策思维。”对于政府决策利益相关的社会公众,也应该提高科学合理参与政府决策的观念,对于利益相关的政府决策,应该事先了解其流程和相关知识,以提高决策参与的有效性。

(三)提高政府决策体制的科学性

政府决策体制是规范政府决策制定主体、决策执行主体、决策评估和监督主体的制度规定。完善政府决策体制需要处理好决策信息系统、决策咨询系统、决策中枢系统、决策执行系统、决策监督系统之间的关系,使这五大子系统既相互独立、各司其职,又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在政府决策主体的决策权限方面,既要按照行政权力运作的规律,处理好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又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以有限政府、法治政府明确政府的决策权限和范围。对于市场能自行运行好和政府不该管的领域,政府的决策权力应该撤出,对于市场失灵的领域,政府应该加大决策力度。决策执行可以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和企业管理规律,并用法律的形式确定运转有效的政府决策执行机制。决策监督方面,既要完善政府决策的权力监督,也要加强权利对政府决策的监督。

(四)健全科学的政府决策程序

从决策过程上讲,政府决策科学化是指政府决策过程的科学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政府决策程序的科学化。政府决策程序包括发现决策问题、确定决策目标、调查研究、制定备选方案、科学评估论证和预测、确定最后方案、实施备选方案、决策反馈与完善等决策阶段中的程序。政府决策程序的科学化要求政府决策程序系统化、规范化、法治化。比如在具体操作流程上要明确规定决策议题的提出过程、调查研究的过程和报告、开会集体讨论的过程、专家咨询论证的报告、集体表决的方式、决策试行的标准等。

(五)健全相关决策制度

“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政府决策过程中有许多相关制度,如调查研究制度、决策咨询论证制度、集体决策制度、决策公开制度、决策听证制度、决策监督制度、决策责任追究制度等。完善这些制度都可以在结果上增强政府决策的科学性,下面论述的制度是从信息和知识的角度增加政府决策过程科学化的相关制度。

(六)调查研究制度

调查研究是政府决策的必经程序。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对决策实际情况的认识、了解、分析程度,这取决于调查研究的力度和质量。没有调查研究不仅没有发言权,也没有决策权,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谐社会、先进文化的今天,政府决策者如果不认真调查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新趋势,就不能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政府决策过程中的调查研究需要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并不断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调查研究的技术、方法、手段,对于调查研究的范围、内容、方法都要有明确规定,对于不经过调查研究的决策应谨慎表决。

(七)决策咨询论证制度

目前,我国各级党政机关都成立了政策研究室、政策研究中心、政策调研室等咨询机构,但是这类咨询机构大多是体制内机构,其人事和财政都受制于政府相关部门,导致现实中存在着研究主体不独立、研究结果不客观、研究成果利用率低等现象。要改变这一状况,政府就必须完善政府决策咨询论证制度。一方面要提高政府研究部门的独立性,并聘请社会各界专家担任政府决策顾问,让其切实发挥思想库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民间咨询机构,促进决策咨询的独立化、客观化和高效化。

(八)决策评估制度

完善的决策评估制度是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的重要途径。决策评估制度不仅要评估政府决策结果的有效性,也要评估政府决策本身的科学性,还要评估决策过程的科学性和决策方法的科学性,为提高以后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提供经验和教训。完善决策评估制度要提高决策评估人员的专业性,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完善的决策评估指标体系,以促进决策评估的科学性。对于决策评估的结果要充分利用,并同决策目标相比较,以提高决策评估的有效性。

(九)有效利用科学的决策理论、方法、技术和手段

科学决策理论篇8

公共决策是指公共组织系统为履行公共管理的职能,就面临所要解决的公共问题而制定和选择活动方案,作出各种决定的过程。公共决策的目的不是为了营利或是牟取私利,而是为了谋求社会的公共利益。公共决策以国家权力为后盾,具有强大的执行力,执行结果会影响到全社会的共同利益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公共决策科学化就是指公共决策这一活动要完全符合客观事物的实际,并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手段和体制进行决策。公共决策的科学化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深入分析公共问题,提高对公共决策的认识。二是科学的决策理论、方法、手段。积极运用我国在公共决策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成功经验,同时,学习借鉴国际上先进理论、方法和手段,指导公共决策实践。三是完善的公共决策机制。不断建立和完善公共决策机制,保证决策的中枢系统、参谋咨询系统、情报信息系统相互配合、相互衔接、彼此协调。四是公共决策民主化。在公共决策中充分发扬民主,使决策能够充分体现民意,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影响公共决策科学化的主要因素

目前,存在许多影响和制约公共决策实现科学化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错误思想和落后观念的影响。决策是决策主体对需要解决问题的分析判断过程,决策者的思想观念制约着公共决策目标的选择、方案的优化、实施和评价。决策者的错误思想和落后观念会导致决策结果脱离实际,背离群众,造成失误,甚至违背公共利益。第二,决策体制不健全。决策体制是影响公共决策科学化的决定性因素。现在公共决策体制仍不健全,决策权与执行权不分,决策咨询组织发育缓慢,决策的预测、沟通、协调、参与、监控、责任、评估监督等机制亟待完善。第三,决策理论研究落后。我国公共决策研究起步较晚,理论研究滞后,而西方决策理论、方法、技术与我国国情和实际存在差距,无法照搬,致使理论指导作用发挥不够,经验决策占主导,制约着公共决策的科学化。第四,公众参与不足。一方面,我国公众参与决策的范围狭窄,缺乏有力的制度保证;另一方面,公众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对社会公共事务缺乏责任感。以上两个原因致使公共决策的公民参与度较低,造成公众对公共决策缺乏认同感,阻碍了决策的民主化。

提高公共决策科学化水平的有效途径

1.强化决策主体的素质

当前,随着公共利益需求的多元化,公共决策问题日益复杂。决策主体作为决策过程中主观能力的体现者,其素质关系到决策的质量和效率。因此,要实现公共决策科学化,提高决策效率,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批政治上合格、业务上过硬,有原则和活力,富于创新、开拓进取精神的高素质决策人才,让他们在决策实施过程中担任领导者、组织者,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指挥、监督的作用。因此,这就要求人大代表和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应自觉地加强学习,在学习中掌握科学的决策理论和方法。此外,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政府要始终坚持“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吸收高素质的人才进入到决策部门,保证决策主体的素质。

2.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合理运用决策方法

公共决策科学化,很大程度取决于决策程序及方法的合理运用。没有科学的决策程序,就难以形成正确决策,决策程序的科学化是现代科学决策制度的重要标志。科学决策一般包括以下步骤:一是认识决策问题;二是确定决策目标;三是拟定决策方案;四是分析方案;五是选择方案;六是实施方案;七是评价决策效果。在公共决策过程中要坚持决策科学程序。对各种公共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跟踪研究,根据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决策方法,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3.建立有效的公共决策法律监督机制

为了防止公共决策不良后果的出现,提高决策效率,减少决策失误,必须建立民主、开放、有效的决策监督机制。建立公共决策监督机制,其核心是对决策主体进行有力的民主监督,使其决策职权在民主、科学的管理下实施,把权力和责任有机结合起来,增强责任感。从目前公共决策来看,一是要建立整套决策监督机制,如政务公开制度、情况通报制度、监督检查制度等。对行政决策领导者是否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决策进行监督,对重大事项进行跟踪督查。二是要规范行政决策领导者的行政决策权力和责任。该集体讨论的,要严格按程序、按原则集体表决,避免少数人越权处理重大问题,搞少数人说了算;该分工负责的,要职责权限明确,责任到人,不搞“眉毛胡子一把抓”,避免事无巨细,都推给集体讨论,搞形式的集体领导,实际上无人负责。

4.规范决策后评价及责任追究机制

决策后评价和责任追究是目前公共决策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有待重视及加以改进。决策评估体系可以使政府和社会对公共决策的成效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和了解,有助于检验决策者的能力和水平,强化决策者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为追究决策者的责任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各级人大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决策评估,制定决策评估制度,保证重大决策必须受到准确、及时的评估。首先,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坚持目标导向的原则,决策是否正确,执行是否有效,依据执行决策的结果作出评判,防止只看重形式、夸大成绩的不良倾向。坚持综合分析原则,对于执行效果要作具体分析,综合考虑科学合理性、协调性、可操作性,从执行者能力素质、权威性以及客观环境资源、社会群体认同等方面统筹考虑。坚持标准化原则,根据不同的类别设计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形成科学公正的决策评估结论。其次,完善评价机构。出于主观因素,决策的制定者或实施者往往不能全面客观地进行评价,必须有专门的机构来负责跟踪决策实施并作出评估结论,可考虑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有利于评价体系的完整、科学和客观。力求使公共决策过程贯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法制思想,真正做到“谁决策、谁负责”。

科学决策理论篇9

2当前教育决策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教育决策处于人机分离状态。高校教育决策过于依赖于人在决策中的作用,使教育决策者在决策中的负担过重,决策的科学性受到制约。高校教学管理系统处理日常教育教学业务有余,在教育决策中发挥的作用则明显不足。特别是从目前状况来看,表现出人与计算机的分离状态,不可避免地束缚了教育决策科学化。(2)高校教育决策数据利用率低。目前,虽然信息技术在决策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所有高校都引入了教学管理系统,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学管理效率。但从其使用功能来看,这些教育管理系统都是以管理为主。高校对教育决策所需的支持数据库的研究不够,忽视了教学管理系统所产生大量信息数据的存在,教育决策时对教学管理系统数据的利用率低。(3)高校教育决策信息封闭。在教育决策民主化日益深化的今天,教育决策中的信息公开问题日益突出。教育教学信息数据资源的封闭,尤其是教育决策关键信息的不公开,严重影响了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我国目前的教育决策公众参与状况还处于一种自发性态势,造成高校教育决策的随意性较大,教育决策领域中应用信息数据公开进行决策支持较缺乏。这直接影响到高校教育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进程,以及高校办学的效益和质量。(4)高校教育决策数据来源不够充足。高校教育决策不同于其他决策,其决策需求涉及到多方面数据。教育的目标是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培养涉及到许多人为因素。教育决策既涉及学校内部的许多因素,诸如学生、教师以及院系层面、学校层面等因素;也涉及到学校外部的许多因素。因此,高校教育决策对数据的需求量很大,且必须要来自于多个方面。但目前高校的教育决策的数据来源不够充足,这样就造成了教育决策需求难以划定出相关数据的后果。

科学决策理论篇10

政策科学是二战后首先在西方兴起的一个跨学科、交叉学科、综合性和应用性的研究领域,是管理科学或软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被当作公共管理或政治学的一个新分支(在新修订的我国学科专业目录上,公共政策暂时被列为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它的出现甚至被说成是当代社会科学的一次“科学革命”。后工业社会或信息化时代人类所面临的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当代科学中政策相关知识的增长、政府决策能力的不足、智库或思想库的成熟是促使政策科学兴起的几个主要因素。

政策科学以政策领域或政策实践为研究对象,研究政策系统及其运行或政策的性质、原因及效果,其目的是提供政策相关知识,提高政策制定与执行的质量。政策科学研究的范围涉及政策系统与政策过程,公共决策的体制与机制,政策分析方法和技术以及政策思维、政策价值观、未来研究、政策战略、政策规划、政策执行、政策(或项目)评估,从大政方针到各层次、各部门、各领域的具体政策研究等。政策科学已成为当代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软科学)的一个重要而又充满活力的新学科领域。

“软科学”本身是一个颇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学界和政界广泛使用这一术语,用来表征一个交叉学科或学科群——指的是那些以阐明现代社会复杂性、系统性课题为目的,应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包括人和社会在内的广泛对象进行跨学科、交叉学科研究,并提出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的知识领域。在国外,人们更多的是用“管理科学”的术语来指称这一类知识。二战后,国外涌现了一系列新兴软科学学科,包括人工智能、战略研究、系统分析、未来研究、科学学、决策学、领导科学等。政策科学已成为软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当代软科学的核心。如果从20世纪初算起,软科学已走过了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在它发展的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并具有不同的重点。有学者认为,软科学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重点是科学学尤其是科学社会学的研究;60年代的重点是运筹学;70年代的重点是未来学及预测学;到了80年代,其重点已经转向政策科学了。政策科学实际上是由智库(思想库)与学界一起建立起来的学科,是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以及智库成长的最直接的和主要的支撑学科之一。该学科在解决当代复杂政策问题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已被人们所广泛认识。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法学、社会学、政治学及行政学等学科在我国的恢复,西方政策科学便引起了一些国内学者以及实际部门政策研究者的注意,他们着手进行国外社会科学中的这个新领域的介绍、引进和研究工作。经过学界与政界三十年的共同努力,我国的政策科学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知识积累和知识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近年来学界关于政策科学的本土化研究与中国政策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的意识已经觉醒,立足于中国政策实践及经验的政策科学的理论创新与话语体系的构建开始起步。政策科学业已成为我社会科学以及管理学科(软科学)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但是,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政策科学的发展还不成熟,还没有真正摆脱对西方政策科学的模仿以及对其话语体系的套用,学术界对西方政策科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批判的分析、消化和吸收不够深入,基于我国政策实践、政策系统与政策过程的研究以及中国公共政策的历史传统与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提炼,对现实政策问题的研究,政策科学的实践性与应用性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拓展与深化。有学者曾经指出,由于理论和方法主要是照搬其他学科和西方的体系,缺乏学科自身理论的建树和创新,这种理论上的困境导致学科整体发展缓慢,使我国政策科学学科长期停留在较低的水平。还有学者认为我国政策科学的学术语言和理论体系的西方味道比较浓,中国味道不足。总而言之,中国政策科学的本土化发展及其话语体系建设仍需下大功夫。

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以及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推进,对政策科学研究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我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战略部署,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发挥思想库作用,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2013年4月,总书记就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做出了重要批示,将智库建设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并提出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目标、要求和任务。全面深化改革,国家治理现代化,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以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与发展战略与政策的制定与执行,都迫切需要政策科学理论的指导以及政策相关知识更广泛的应用。这为中国政策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改革与发展的大量政策问题需要系统研究,政策实践及其经验需要及时总结。新形势要求我们迅速改变政策科学发展滞后于政策实践的局面,推动中国政策科学的理论创新与话语体系建设,以适应迅速变化着的中国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实践发展的需要。

作为社会科学和软科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政策科学当然关心事实、理解和预言,追求研究的客观性,但其所涉及的是政治系统、政治生活以及选择或决策行为,必须关心价值和行动,重视价值评价和推荐行动过程,因而它带有政治性、主观性和意识形态性。因此,在政策科学那里,学术与政治、科学和意识形态、客观与主观、事实与价值、传统与现代、本土化与国际化等这样一些因素是交织在一起的。打造中国政策科学的话语体系,首先需要了解政策科学的学科属性,思考、把握和处理好若干重要关系。

(一)学术与政治以及科学和意识形态的关系

政策科学具有学术与政治的两重属性。一方面,政策科学是社会科学或软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一个学术研究领域,所有政策问题都可以在政策科学及其分析框架中加以研究和分析,政策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以大量的科学知识和方法为基础,它的许多概念、理论原理尤其是研究方法及分析技术来自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特别是科学方法论。其实,二战后政策科学诞生的最大推动力并非来自社会科学家,而是来自运筹学家、系统分析家和应用数学家以及智库专家,运筹学、系统分析和管理科学的定量方法及技术的发展实际上构成政策科学特别是政策分析的方法论基础。政策科学研究必须服从于科学的传统,遵循科学研究的程序,并具有科学的精神气质。它强调尽可能使用科学的方法及理性分析,追求科学的客观性、真理性、可检验性,并为更好的政策选择和政策结果而努力。

另一方面,作为政策科学研究的政策实践、政策系统及其运行,涉及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或政府体制尤其是公共决策的体制、活动者、过程及行为。就其本质而言,政策系统是政治系统,政策过程也是一种政治过程。政策科学的研究离不开特定的政治环境,不同的政治制度、决策体制和政治文化会影响或制约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监督和终结等一系列环节。这就使得政策科学带有浓厚的政治性及意识形态色彩。

如何看待政策科学中学术与政治或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政策科学是不是或能不能成为一门科学?如果是,又是什么意义上的“科学”?这实际上是政策科学界内外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特别是上个世纪80年代曾有过激烈的辩论。在这场争论中,有学者坚持“科学的政策分析”的立场,而批评者则称政策分析是披着科学外衣的意识形态,不是真正的科学(由此也可以看出,西方的政策科学并非“纯科学”,而是带有强烈的政治及意识形态色彩)。

(二)事实与价值的关系

事实与价值以及事实分析与价值分析的关系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关系,由之决定了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的分野。经验科学注重对事实或问题的实证分析,而且往往被认为是价值中立的(实证主义所持的就是这种观点)。

政策科学在学科性质上既是实证的,又是规范的。它将事实分析与价值分析并列,作为自己的两大方法论基础。政策科学可以说是关于一般选择理论或(公共)决策的研究,而选择或决策是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备选方案中做出,选择或决策则以价值(观)作为基础。因而政策科学不仅关心事实,要求对事实或问题做实证分析,而且更关心价值和行动,重视价值取向和价值评价。它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创造和批评有关的公共政策价值的知识主张,或推荐应该采取的行动过程。政策选择往往需要在公平、正义、平等、民主、自由、健康、幸福、财富、安全、和平一类的价值中做出取舍。选择哪一种价值,并不仅是一个事实分析的问题,而且更需要以世界观和价值观为指导,需要伦理推导与价值评价。

事实分析与价值分析贯穿于政策过程或政策行为研究的始终,包括从问题发现、问题分析到问题解决的全过程,涉及从议程设置、问题界定、方案规划、后果预测、方案的比较择优到政策执行、评估、监控和终结等活动环节。注重价值分析与价值评价,这正是政策科学区别于一般的经验科学的重要之点。

(三)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政策科学是一门以行动为取向的学科。政策科学将科学知识与公共决策过程密切联系起来,提倡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为中心的知识产生方法,提倡一门能把科学知识和方法直接运用于改进公共决策系统及提高政策质量的新学科。政策科学既在实践中产生,又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和发展,可以说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政策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政策实践,它的目的和功能是提供政策相关知识,为政策实践服务。它要为执政党、国家或政府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的实践服务,它以发现、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为导向;而政策实践则为政策科学提供研究的场域以及政策实验基地,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与提供实践经验,检验政策科学理论并推动其发展。政策科学的目的不仅是了解和解释政策系统及其运行,而且要更好地影响和改造现实世界。

中国政策科学的学术话语体系建设要以中国的政策实践以及政策问题的解决作为立足点,在回应实践的关切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理论创新和话语体系构建。必须善于用中国政策话语讲述中国的政策故事,用中国政策科学理论解释中国现实的政策实践;并在政策实践中,加强政策相关知识在决策过程中的应用,发挥政策科学理论在政策实践中的指导作用,突显中国政策科学的问题导向以及应用性、现实性和生命力。

(四)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政策科学的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几乎与人类文明同样古老。在阶级和国家产生之后,公共政策总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是统治阶级或集团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基本手段。因此,不论是那个历史时代和哪个统治阶级或统治集团,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总是他们首要关心的事务;而政策研究的经验和思想也随政策实践的历史发展而不断演化。伴随着近现代工业革命的兴起和经验研究的成长,政策研究或政策相关知识的产生逐步变成一种相对自主的、由它自己的特殊程序所指导的活动,并逐步建立在系统的经验数据的基础上,最终在20世纪中后期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政策科学或政策分析领域。

政策科学的理论与实践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政策文化及其话语传统。现代政策科学产生之后,其学科范式、话语及话语体系也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特别是近二、三十年,国外政策科学出现了由实证主义(或现代主义)向后实证主义(或后现代主义)的转变——“后实证主义者强调公共政策的政治内涵与价值冲突”。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出现许多新的话语,如公共治理、政策网络、政策共同体、建构主义、性别、解构与批判、话语分析、公共能量场、制度理性选择、多源流、倡导联盟、中断-平衡、政策扩散、政策悖论、政策对话、政策论证、批判性评估等。

中国政策科学的话语建构不仅要关注当下现实的政策实践,而且要有历史分析的视角,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对中国公共政策的历史传统及思想遗产加以审视,促进中国公共政策历史传统及思想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五)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

话语及话语系统植根于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及语言系统之中,各国或地区(区域)的话语系统的不同或差别是非常自然的事。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和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差异,各国的政策实践、政策制定系统及运行过程的内容和方式有别。因此,各国的政策科学研究必须立足于本国国情以及现实的政策实践和政策传统。

从政策科学的科学性角度看,政策科学反映了人类政策过程与政策行为的某些共性,揭示政策系统及其运行的规律性,因而它的某些概念范畴、理论原理、分析方法具有普遍适应性。然而,由于现代政策科学是先在西方尤其是美国特定的政策背景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包含西方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内容及特征,带有非科学的、消极的成分,必须加以批判分析与辨别。

因此,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科学话语体系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有学者认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建构过程中,既不能割裂中国问题与世界问题的联系,用世界问题来裁剪中国;也不能过分强调中国的独特性,陷入“自言自语”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此提法适应于中国政策科学话语体系建构。

那么,应该如何突出中国政策科学的话语指向,推进中国政策科学的话语体系建设呢?基于上述几大关系的分析,我们提出如下几点思考。

(一)中国政策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世界观和价值观是话语体系形成的基础。中国政策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其政策和策略理论为指导。首先,作为我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国政策科学话语体系建设提供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准则;其次,政策和策略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政策科学的理论基础。因此,深入学习、研究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其政策和策略理论就成为政策科学的话语体系构建的首要任务。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高度重视政策和策略在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的重大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在许多著作(如《哥达纲领批判》、《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原理》、《怎么办》、《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国家与革命》、《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明确地阐述了政策和策略的含义,提出了无产阶级的政策和策略的基本思想,将政策和策略视为无产阶级政党行动的准则;他们论述了无产阶级制定政策和策略的依据,并阐明了无产阶级的政策和策略原则。

毛泽东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内容。毛泽东同志的名言是“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他的许多著作(如《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论政策》、《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问题》、《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可以说是专门讨论了政策和策略问题的。毛泽东的政策和策略思想涉及党和国家政策研究的原则和依据,实事求是、调查研究、民主集中制、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主要矛盾的思想方法、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总路线、总政策与具体政策的关系,政策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关系等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政策与策略思想丰富多彩。邓小平理论中的政策与策略思想包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改革开放的战略设计、“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路径选择,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中事实求是,解放思想原则,重视政策试验(先试验后推广),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以及政策的成龙配套,形成有机体系,政策检验的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和人民满意标准等等。

在新的历史时期,主席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及其政策与策略思想。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为首的新一届的中央领导集体形成了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观点、新论断、新思路与新 风格。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包含着丰富的战略、政策和策略创新思想。例如,关于战略和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方法方面,同志强调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强调全面深化改革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指出要善于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又如,关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方面,总书记将智库建设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视之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出我国智库发展相对滞后,应发挥更大作用;提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目标;要求探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组织形式、管理方式;要求加强智库自身建设,为中央的科学决策提供高质量的智力支持。

从价值维度看,中国政策科学话语体系还必须吸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由24字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和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集中地体现了中国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追求。

(二)中国政策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的实践维度

中国政策科学的学术话语体系构建必须着眼于当代中国政策实践的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立足政策实践、表达政策实践,并推动政策实践发展。必须立足于当代中国的政策实践,切实研究当代中国政策系统与政策过程;强化问题意识或问题导向,研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提出的重大政策问题;把握当代公共政策发展趋势,分析总结中国公共政策的实践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鲜活经验,发现、寻找、概括和提炼中国政策科学的本土化话语表达以及提出新概念、新范畴、新命题、新理论、新方法及新技术。在研究和解决现实政策问题中推进政策科学话语建构与理论创新,用新的话语和理论成果和引领新的政策实践。具体来说,包括下列三个方面的内容:

——立足于中国政策系统及其运行。政策系统涉及政策主体(政策活动者)、决策体制机制、政策客体(政策对象)、政策环境等因素;政策系统的运行体现为政策过程。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特别是社会发展水平、政治制度选择、文化传统基因等的差别,各国政策系统及其运行情况不同。例如,中西方的政策主体或政策活动者的构成因素、它们在政策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发挥作用的方式,公共决策的体制机制(决策权力运行,决策程序与决策方式等),政策运行的具体过程环节等各不相同(我们在《政策科学》等论著中曾对此做过较为详细的比较分析)。近年来学界有不少对中国的政策系统及体制机制和政策过程及其基本环节研究的论著(如最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王绍光、樊鹏的《中国式共识型决策:“开门”与“磨合”》、胡鞍钢的《中国集体领导体制》等)。这是中国政策科学的话语体系构建的源头活水,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突出对当代中国政策问题的研究。中国政策科学必须以问题导向,并从问题意识到问题倒逼。顾海良认为,从“问题意识”到“问题倒逼”是经济思想的重要特色。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从“问题意识”到“问题倒逼”,既是解决中国现实经济问题的科学方法,也是中国经济改革的路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描绘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全面深化改革路线图,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各个政策领域,涉及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简政放权与转变政府职能以及行政审批制度,财政体制、投融资体制、国有企业、农村土地制度、户籍制度、教育及招生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医疗卫生、科学技术、计划生育、生态文明、司法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与发展的政策问题。

与此同时,新一届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创造出大量鲜活的政策实践经验。例如,近期国务院开展政策督查工作,全面检查政策落实情况。李克强总理强调:要打通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力破“中梗阻”,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推动政策措施尽快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并要求这次政策督察引入了第三方评估和社会评价。这是政策过程尤其是政策执行和评估的创新举措以及政府管理方式的创新。这些现实的政策实践给中国政策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丰富的理论源泉和经验材料。“政策督察”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过程环节,“政策督察”是中国政策科学独有的话语。

——注重总结中国共产党人的政策经验和政策理论。中国共产党人一向高度重视政策和策略在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把决策及政策的正确与否提高到革命和建设事业能否取得成功的高度来认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不断地探索并积累适应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以及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公共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的基础。在长期革命与建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积累了丰富的政策经验,形成了许多政策研究的基本原则、理论和方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政策和策略思想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策经验的最高总结。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科学话语体系必须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人所创造的政策经验、政策理论和方法。

(三)中国政策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的传统维度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积累了丰富的公共政策的实践经验与思想遗产,形成了独特的政策研究文化及传统。

同志在2014年2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他说对历史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优秀的政策文化传统是建立中国政策科学话语体系的一个重要途径。

中国古代政策研究的成就辉煌,中华民族为全人类留下大量的优秀政策研究遗产。中国古代典藉不仅记载了历代统治者的治国方略或政策,记载了各种实际运用的谋略和谋术,而且也记载了政治家、圣哲贤人、谋士军师们对政策经验的总结及关于政策研究的思想和方法。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涌现了一大批与政策和政策研究密切相关的著作。诸子百家的著作中有大量治国安邦的至理名言;《孙子兵法》不仅是兵书,而且还是国策(虽然主要是军事谋略的研究,但也有大量的一般政策思想);《史记》、《三国志》、《资治通鉴》等不朽名著记载了许多政策研究的真知灼见;明朝冯梦龙的笔记文学作品《智囊补》记录了从先秦到明代惊心动魄的政策案例1238例。

中国古代的谋略谋术可以说是现代政策研究的先导,而谋士、智囊则是古代的政策研究者。在我国,辅助统治者审时度势、选择时机,进行政策咨询的智囊出现很早。上可追溯到夏商之家臣,西周之命士;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争霸,各据一方。诸侯们为独揽天下,纷纷招贤纳士,养聘食客。有识之士则挟术怀策周游列国。《史记?吕不韦传》记载:“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这些食客中有不少杰出智囊人物,他们为诸侯争霸立下汗马功劳。《战国策》专门记述了这些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政策研究及咨询的著作。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与政策相关的至理名言及成语,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等。

因此,中国政策科学的本土化话语体系建设,必须发掘、整理、研究和提炼祖先遣留下来的这些政策文化遗产以及话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赋予其时代内涵,实现中国政策研究学术传统的现代转换。

(四)中国政策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的世界视野

中国政策科学的发展与话语体系构建需要突出本土化及其传统,采取中国立场、解决中国问题,发出中国声音;与此同时也需要具有全球视野,面向世界,开放包容,兼容并蓄,海纳百川。有如习平近总书记在2014年2月17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他强调“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中国政策科学的发展与话语体系构建既要研究中国的政策实践和政策问题,也要研究全球性或世界性的政策实践和政策问题,并将两者联系起来,从全球的视野审视本国的实践;同样,对政策遗产及政策传统批判、继承和发扬,既要凸显本土的,也要关切全球的。

科学决策理论篇11

后勤管理是一项受多种因素、多种条件影响和制约的综合活动过程。其中,决策因素对其制约和影响最为直接。决策既是后勤管理的基本职能,又是后勤管理主体的主要职责。它渗透到后勤管理活动的各个领域和全过程,决策正确与否,关系到后勤管理的成败,关系到后勤保障效益的高低。正确的决策依赖于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要避免决策不当给后勤管理带来的不良影响,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决策观

正确的决策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转变。后勤管理决策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决策观念落后,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现代战争特点对后勤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要提高后勤管理决策质量,各级领导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决策观。一是战略观,就是决策者要有战略眼光,要高瞻远瞩,制定的决策既要有利于当前又要着眼于未来。二是整体观,要运用系统整体思想分析解决问题,宏观把握、全面计划、统筹安排。三是预测观,要有超前预测意识,准确预测事物的发展。四是创新观,决策者要在思想上树立创新意识。没有决策的创新,就没有后勤管理工作的飞跃。五是效率观,要科学利用时间,把握时机,讲求方法,追求效率,争取以最少的投人获取最大的产出。

二、遵循后勤管理特点和规律,做到决策科学化

决策是一门领导科学。后勤管理决策失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按科学的决策程序办事,凭主观意志、经验或兴趣决策。后勤管理决策程序是决策内在规律的反映,决策程序的各个步骤互相联系,前后衔接,构成一个完整有机的整体。科学的决策程序应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是调查研究,明确目标。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发现问题,明确决策目标。二是确定决策目标评估标准。只有先确立标准,才能评估目标的优劣。三是分析论证,拟定方案。通过分析筛选搜集来的信息,并对其进行整理加工,从不同角度和途径拟定各种可能方案。四是总体权衡,择优决策。哪个方案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常常是既有利又有弊,只是利弊大小不同罢了。因此在选择最佳方案时,要通盘考虑,把握重点,不能单独追求最优化。美国管理学家西蒙提出了一个“满意标准”,认为决策“足够满意”即可,也就是在比较备选方案时,要做到主要指标最佳,同时兼顾其他指标。

三、增强决策透明度,实现决策民主化

决策民主化是我党、我军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后勤管理决策并不是后勤首长的个人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广大官兵才是决策的主体。正因为是一种集体行为,所以必须在集体内实行民主制度。民主化水平决定着决策的效果,因此各级后勤领导决策时应当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动员广大官兵积极参与后勤决策。决策之前,各级后勤领导应当深入群众广泛听取不同意见,虚心接受采纳群众建议。只有提高决策活动的民主化水平,才能确保决策的科学。

四、决策者要加强学习,提高决策能力

决策的科学化决定于决策主体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等,即后勤管理决策者的素质是科学决策的基本条件,是影响决策正确与否的关键因素,因此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后勤管理决策队伍,对我军后勤建设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决策者要不断学习,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善于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不断提高领导艺术,尤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提高:一是拓展知识面。研究新问题、接受新事物、开拓新领域是提高决策能力的必备条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后勤保障环境的变化,决策者的单一知识结构已难以满足决策要求和保证决策的正确,因此后勤决策者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才能做到准确预测,科学决策。二是提高能力。决策者要将理论知识和经验转化为决策行为的基本技能,如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等。三是拍板定案的魄力。谨小慎微、优柔寡断是决策之大忌。现代条件下,各种信息瞬息万变,时机稍纵即逝,各级后勤领导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要当断则断,做出决策。

五、加强具有我军特色的后勤管理决策理论研究

目前,我军后勤管理决策理论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这是我们的薄弱点。例如,我军在理论研究上目前定位不很恰当,长期以来,有相当一部分同志认为,我军后勤管理的重点在基层,主要表现在基层后勤工作有许多限制性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而高层管理决策受到的法规制约很少。然而,现实情况中失误一般来自高层,而且越是高层的失误带来的损失越大。因此,我军应调整后勤管理研究着重点,在决策层、中间层和执行层三层次中把重点放在决策层,加强理论研究,提供决策指导。加强后勤管理决策理论研究,要通过借鉴外军后勤决策经验进行比较研究后,在理论上拓展和深化。同时,要加强决策理论创新研究,由此探索我军后勤管理决策规律和方法,逐步建立起具有我军特色的后勤管理决策理论体系,为我军后勤管理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在服务行业中,顾客经常要参与服务传递过程.“过程就是产品,产品就是服务”,因此不能忽视与顾客接触有关的行为问题。后勤工作具有服务属性,后勤服务与管理工作中的“产品”交换过程也是以人为载体,服务过程的提供者和接受者都是人,产品质量的好坏实际上就是服务质量的好坏和满意率的高低,因此要重视与师生接触的相关行为的研究。但是在服务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各种行为和冲突,这一方面是由于师生的观念和角度差异,以及每个人思想、性格和行为方式的不同,另一方面则是提供者之间的个体差异。接触,意思为挨上,碰着,指人跟人接近并发生交往或冲突,服务接触就指在服务过程中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之间的交往。后勤除了日常性的服务工作之外,往往是在“隐形”的情况下工作的,这些服务工作参与程度比较低,可以理解为轻度接触,可以说是一种高度的服务接触,这类服务的基本特征是服务提供者与师生之间发生的频率或交往接触程度较高。实际上,大多数后勤服务质量的好坏评价都来自于人们对后勤服务提供者的感觉,通过这段时间短暂的高度接触(也可称为关键时刻),决定了对服务质量优劣的评价,经过一系列的交互作用,最后形成理性认识,决定了该项后勤服务工作的信誉好坏。

科学决策理论篇12

国内企业营销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明确提出把企业推向市场,营销在国内开始真正走向全面应用阶段。历经几十年,营销理论在我国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绝大多数企业已经逐步接受了菲利普科特勒的营销管理思想,但经营中仍存在许多缺陷,例如,众多决策者虽具备先进营销理念和系统理论知识,但真正成功的企业微乎其微;企业营销决策更多地表现为领导的“经验式”决策,决策结果往往脱离市场实际状况等。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一个实质问题,就是“营销理论不等于营销实践”,即营销理论与企业营销实务之间是有一定距离的,如果走不好从“理论”到“实践”这一步,做不好理论到操作的转化工作,纵然拥有营销理论知识,也不会取得良好经营成效。因此,如何实现营销理论到营销实践的飞跃成为当前企业界与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当前,国内多数企业仍停留在“凭经验”式的营销决策阶段,营销决策主要为思辨方式,以问题的定性分析为主进行决策。其结果,对同样的市场信息,不同决策者根据各自经验与直觉得出不同的决策结果,使得营销决策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艺术行为。因此,企业营销失败的占绝大多数,而成功的仅是极个别。但是,营销决策应是一种规范的、科学的决策活动,绝非仅仅为艺术行为。

走访国内企业会发现,多数营销人员的电脑仅是用来打字的,各部门收集的有关市场、顾客和竞争者的海量数据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一大堆信息垃圾。追根究底,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就是,国内营销研究没有提供关于“如何从营销理论到营销实践”的操作指导,导致营销人员空有营销理论知识,而不知如何基于营销理论开展高效营销活动。这种营销理论研究与营销实践之间的偏差,致使国内企业在实际营销问题前难以进行科学决策。

营销工程概述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市场营销学科在新世纪的发展趋势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外众多营销机构和权威营销学术期刊都通过征稿、约稿或调查等方式来回顾与瞻望市场营销学科的发展,并指出了市场营销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张庚淼(2005)在研究国外市场营销研究趋势基础上,将市场营销学科的研究内容归纳为营销基础和营销理论、营销方法、以及营销理论和方法应用三方面。其中,对营销方法的研究使得营销学科真正成为营销科学。目前,在营销方法研究方面,国外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而国内较系统的研究还未出现。例如,Hanssens(2001)运用计量经济和时间序列方法来建立市场反应模型,揭示了一些营销因素变化与营销结果变量间的关系;Lilien(2002)采用营销工程的方法来研究营销过程中决策变量和结果变量的关系,为营销决策提供支持。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国内企业如何利用科学的营销方法进行营销决策,特别是如何进行规范、科学的战略营销决策,将决定企业未来的生死存亡。规范、科学的营销决策最早是在1998年,由国际著名营销专家,“营销工程”创始人,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管理科学著名教授盖瑞利连安(Gary L. Lilien)在《营销工程—计算机辅助营销分析和计划》一书中提出的新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撬起了营销领域的一角,为营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定量化、程序化、科学化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营销工程的提出为营销理论与营销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能为企业营销决策提供科学指导,以此可实现营销理论到营销实践的跨越,如图1所示。

营销工程的本质

Gary L. Lilien将营销工程描述为:“营销工程是制定和利用互动的、基于客户的计算机决策模型来用于分析、计划和实施营销战术和战略”、“营销工程是作为一个通过计划、设计、决策支持结构化和营销管理支持系统将营销数据和知识用于实践的系统的过程”。由此可见,构建营销决策模型及方法成为营销工程的核心所在。笔者认为,营销工程包含的实质性内容可概括为三方面:营销理论基础、营销数学模型及模型运算求解实现,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营销理论基础上,对营销问题进行抽象、决策建模、计算机辅助求解,营销工程可实现从“问题”到“实施”的决策过程,进而发挥从“营销理论”到“营销实践”的桥梁作用。因此,基于工程学的营销决策方法——营销工程,能够实现当前企业营销运作中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

(一)营销理论基础

营销理论是营销工程的基础,是对现实营销问题分析的主要依据。在营销工程中,众多决策模型都是基于营销理论的。以菲利普科特勒为代表的现代营销管理理论,为营销工程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理论支持。从企业的环境分析、战略性STP分析,到营销组合决策,科特勒的营销管理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理论基础。这些都是企业开展营销工作的理论指导,也是营销工程的理论基础,没有这些理论基础,营销工程决策模型的建立将会苍白无力。

(二)营销决策模型

在营销工程方法应用过程中,实现理论基础指导企业行为的核心就是营销决策模型,通过营销决策模型的构建,把握决策问题的核心,才能实现理论指导实践。营销决策模型是为了一个特定的研究目的,应用现实的程式化表述来探索和解决营销问题的一种模型。营销决策模型往往是基于企业的现实营销问题,即具有特定研究目的,通过一定表现形式对问题的核心方面进行抽象建模来辅助决策。它是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来分析,并不一定要求全面系统地分析营销问题涉及的每一方面,因为复杂系统模型的构建与应用推广对企业难以普及。

此外,营销决策模型的表示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概念模型、图表模型,也可以是数学模型。营销工程中,图表模型和数学模型,尤其是数学模型应用非常多。数学模型是一种用定量化、数学的方法来分析营销现象和解决营销问题的模型。通过数学模型的模拟运算,可为使用者提供不同自变量下的模拟结果,从而为企业筛选和优化营销方案提供极大便利。通过数学模型来构建营销决策模型,也为决策模型的计算机实现提供了可能,从而为营销工程的实施——营销工程软件开发奠定了基础。

但是,以数学模型为主来构建营销决策模型时,也会存在一定局限性。例如,对具体营销问题进行抽象建模时,势必提出明确的假设,在假设基础上来建立模型研究营销问题。因此,营销工程中的决策模型并非是现实问题的完全写照,而是对某些因素限制基础上的理想化模型。所以,使用过程中应认识到营销工程中决策模型的局限性。

(三)营销工程软件

目前,营销工程软件开发成为制约其应用推广的“瓶颈”。营销工程的应用推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营销工程软件平台。然而,在营销决策过程中,仍主要借助SPSS、SAS等统计软件来完成决策模型运算,这还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营销工程。此时,企业往往需要自己建立营销决策模型,自己去进行模型分析来辅助决策,这对营销决策者要求极高,也极大影响了营销工程在企业营销实务中的应用推广。

营销工程软件是一套完整的包括典型营销决策模型及其决策分析的工程软件,它是营销决策者进行决策的主要工具,决不是简单的统计分析软件,因此,成熟的营销工程软件是其应用推广的先决条件。它不需要决策者自己去构建复杂的营销决策模型,而是为决策者提供一个较完善的分析平台,通过该平台,决策者只需要把握企业关键营销变量,就可模拟在此情况下的可能营销活动结果,为决策提供决策参考和建议。在营销工程软件方面,Gary L. Lilien带领他的研究小组相继开发出Marketing Engineering Classic v2.4和Marketing Engineering for Excel,已投入商业应用,例如ABB Electric,Marriott Corporation,Syntex Laboratories,German Railroad Corp.等公司,并且取得了良好应用效果,这将会极大促进营销工程的应用推广。

结论

在信息化社会中,更多的市场信息并不一定能够使企业决策更有成效,可能会增加经理们的迷惑而影响决策能力。营销工程的应用可提升决策者的决策能力,但企业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清醒认识到,营销工程其实质仍是营销,是实现企业营销目标的手段或方法,绝不能过分依赖营销工程。营销工程为决策者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营销决策分析方法和平台,但它并不是万能的,它必须依赖决策者对营销变量信息的获取与理解,并不能形成最终的决策方案。决策者应在模拟结果的基础上,综合权衡进行决策。此外,营销决策模型的建立是基于一定假设基础,是对现实的抽象,并不完全等同于现实。因此,使用过程中,应了解营销工程的本质和不足,科学做出判断。

伴随建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完善,特别是营销工程软件平台的成熟与推广,确信营销工程将会极大提高企业营销决策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妙,朱瑞庭,刘艳玲.市场营销学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张庚淼.当代市场营销的研究趋势—基于对美、英、法调查结果及优先资助项目的分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

3.张跃先,康锦江,陈璐.营销决策模型的研究及应用[J].科技和产业,2005

4.王方华,李乃和.营销工程[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4

5.孟力,于守洵,王.营销工程发展综述[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