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冷知识合集12篇

时间:2024-03-10 08:22:30

初中历史冷知识

初中历史冷知识篇1

(1)明确教学目标,梳理知识点。如《冷战中的对峙》一课就涉及到以下主要知识点:一、冷战政策的原因、含义、本质、表现;二、美苏争霸的过程、结果以及对霸权主义威胁人类和平的认识。

(2)挖掘知识点的内外延,将知识点连点为线。由于课本篇幅有限,课本历史知识点只是寥寥数语,简单出示历史史实的概况。然而实际涉猎的历史知识却不是这三言几句能够将史实交代完整的。所以我们要利用专业知识及能力有意识地将历史课本的框架性知识点连接起来,从而构架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冷战中的对峙》一课,冷战的原因需从二战谈起,二战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遭到削弱,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苏联成为其最大障碍,美苏战时同盟关系出现裂痕(冷战原因);杜鲁门邀请同样敌视共产主义的丘吉尔访美,战后在与苏联争夺土耳其、希腊过程中处于下风的丘吉尔正希望借机让美国出面帮助其限制苏联势力,于是“铁幕演说”为美国对苏采取敌视措施提供了借口;但由于战后人民渴望和平,美国等国只能采取除武装进攻外的一切手段去遏制苏联势力(冷战含义),一定意义上冷战就是一种遏制;遏制的手段包括政治方面、经济方面、军事方面(冷战表现),直接导致了苏联采取反遏制措施――建立华约,进而导致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两个政治军事集团的对峙是一种全面的对抗与竞争,这种对抗与竞争的直接和激化表现为美苏争霸。

初中历史冷知识篇2

针对高考历史复习而言,所谓“大文化背景”是指高中各学科之间形成的纵向与横向知识网络。从某种角度分析,多学科形成的网络知识结构,成为历史课堂复习的基础和背景。在历史课堂的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依托已经获得的知识结构,从多维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结合史料形成一种宏观的历史认知和判断,将政治、地理、生物等学科的知识内容有机融合到一起,最终形成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大文化背景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也可以看作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一方面,大文化背景是历史课堂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另一方面,历史课堂又推动了文化素养的提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的纵向轨迹特征进行线性复习,提升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效果。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和探索。

一、纵向主线法

历史学科本身就是一种纵向特征非常明显的知识体系,因此,进行课程复习的时候,可以采取类似“学科发展史”的方式来进行。这里所讲的“学科发展史”,可以包括诸如“文学史”“科技史”“政治史”等等。具体而言,以文学、科技等学科为主线,从纵向的轨迹进行专题复习或讲授,突出和强化基础主干知识,理解和掌握最能反映历史发展根本趋势和本质特征的基本线索,掌握最能反映学科门类演进基本进程和主要成果的重点内容,并且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构建知识网络,比如中国古代科技史中四大发明以时间顺序重组,西方近代科技成果的纵向表格设计等。高三学生通过自己对基础知识进行难度不大的自我复习,可以查缺补漏,找出自身掌握不足的地方,对其进行强化学习。这样定格在某一专门知识范畴内,学生的复习思路会非常清晰而顺畅,可以减少丢分点,避免前后顺序混淆、人物事件“张冠李戴”的错误。

二、横向水平法

高考历史复习过程中,采取横向水平法时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学习活动。所谓横向水平法,概括起来讲,则是与纵向主线法相对应的一种复习方法或策略。这种方法以空间为主线,横向梳理总结某一时间点内世界范围内所发生的历史事件。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广阔的历史视角,复习的内容或者知识体系不会过于狭隘或者封闭。制作“带状”知识结构图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比如,教师以每50年为一个单位,将古代世界历史划分为若干个阶段,以20年为一个单位,将近代世界历史划分为若干个阶段,由此制成包括多个模块的“知识带”,带领学生逐个阶段填充每个模块的知识内容,最终形成清晰系统的横向知识内容。

三、网格交叉法

网格交叉法概括起来讲,就是以政治、地理、历史、经济等学科知识为线索,针对某些特定时间段内世界范围或者某些区域内所发生的重要事件进行分析和总结。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帮助学生获得“立体化”知识体系,引导学生从系统的角度分析影响历史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逐步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思考能力,能够从宏观背景下探究历史事件发生的背后原因和历史规律。

在讲述世界史的冷战和两级格局的形成事件时,教师则可以将问题抛给学生,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该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对世界发展的影响,以及对于今天的启示等内容。教师可以从“冷战的原因、雅尔塔体系的形成、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华沙条约、社会主义力量的强大、德国分裂、古巴导弹危机”等多个角度引导学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并且要有准确的材料作为支撑,也可以制作一张地图,从地理位置上对美国苏联的支持者进行一个大致划分,看一下两级格局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很明显,冷战这一课时与政治、地理紧密相连,美苏两国在冷战时期的表现都是政治政策的外化表现。通过类似的引导和训练,可以逐步培养并提升学生综合思考与分析的能力,提升复习效率。任何知识点都不是单独存在的,任何学科的知识也不是独立的,各种学科知识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交叉、重复、联系。在历史教学中,可以将历史与地理、历史与政治、历史与生物等学科联系起来。通过类似的引导和训练,可以逐步培养并提升学生综合思考与分析的能力,进而提升复习效率。

初中历史冷知识篇3

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能力选择适合学生的历史教学策略,要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不但能够跟随教师进行重点学习,而且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如在《经济大危机》的教学中,教师要想让学生掌握其中的基础知识,达到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能力,可以首先让学生在课前自主阅读,分析罗斯福政府的改革措施对促进社会生产力恢复的作用。学生在课前通过勾画教学文本的内容,很容易就能够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而在课堂上,教师不但要让学生交流在课前勾画的内容,还要让学生运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辩证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历史事件。学生因为有了课前的思考,在课上回答思考就更容易了,这样自然能在调动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

初中历史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但是学生的历史知识毕竟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现有的条件中选择合适的方式学会查阅资料,并且能够将这些资料有效地运用到学习中。如在《冷战中的对峙》的教学中,教师要想让学生详细了解杜鲁门主义涉及的史实,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就要引导学生查阅“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以及“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政治实力的加强和资本主义霸主地位的确立的相关历史资料。只有让学生将历史事件放到历史进程中去思考、去认识,学生才能真正获得历史学习能力以及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

三、巧用多媒体,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同的,教师可以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分配到不同的小组中,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教学重点、难点,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这样学生才能在同一历史课堂中获得历史知识水平力的提升。

初中历史冷知识篇4

利用多边档案 与以往一般中外关系史研究以及冷战史“旧研究”资料来源上的严重单边性不同,后冷战时期的冷战史研究越来越多地使用多边档案与研究资料,而正是俄罗斯、东欧国家的档案开放,中国也陆续公布和发表了一系列新资料和相关回忆录,使这种特征的形成成为可能。学者综合利用多国档案研究一个专题,对一些重要历史问题作出了更接近历史真实的解释。以朝鲜战争为例,美国、俄罗斯、中国及韩国已经披露和发表了大量有关这个专题的档案,从而使朝鲜战争研究不断有新成果问世,成为冷战史研究中最深入的一个课题。对中外档案的勘比、鉴别,无疑有利于澄清一些历史悬案。例如关于1950年10月2日毛泽东给斯大林的电报,有两份内容相左的档案。1987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公布了一份是日毛泽东给斯大林的电报,电报中明确表示,中国接受斯大林的建议,决定派出志愿军入朝作战,并且说明了出兵朝鲜的部队数量、出动日期和初步作战方案。这份文件为史学界广泛引用,并成为判断中国当时表示同意出兵意见的铁证。而俄罗斯档案馆公布的同一天的电报则表明,毛泽东列举数条理由说明中国暂时不能派出军队参与朝鲜战争,从而拒绝了斯大林的要求。中俄双方公布的档案除了日期相同外,内容大相径庭。这在国际学术界引发了一场不算小的争议,也是1996年在香港举行的“冷战在亚洲”国际学术讨论会的热门话题。这两封电报究竟是一前一后,抑或是一真一假,兹事甚大。冷战史研究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沈志华先生经过细腻的考辨分析后认为,这两封电报都是真实的,只是中国档案馆保存的是毛泽东本人起草但一直未发出去的电报,之所以没有发出去是因为中国决策层意见分歧,而俄罗斯保存的则是苏联驻中国大使罗申与毛泽东会谈后向莫斯科发回的转述毛泽东谈话内容的电报。沈志华的研究结果揭示了中国出兵朝鲜这一重大事件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以及当时中苏关系的微妙之处,同时也以令人信服的论证回应了国际学术界的争论。由此可见,考察双边关系需利用双边档案,研究国际综合事件需利用多国档案,这是冷战史研究走向深入的必要条件。 多边交流对话

冷战历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都牵涉多国多方,一些历史事件当事人、亲历者仍健在,他们的经历和感受,可以弥补档案记载之不足甚或修正文本史料之谬误。因此,多边交流对话就成为冷战史研究的又一重要特征。

2004年3月24-26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政党政治研究中心、苏黎世大学北约平行项目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中国同东欧国家关系历史回顾”国际研讨会。出席会议的不仅有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的专家学者,还有13位资深外交官,他们是中国原驻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俄罗斯、波兰、东德、阿尔巴尼亚、匈牙利大使,以及这些国家原驻中国大使、参赞等外交官。中国与东欧国家前外交官们,分别就中苏分裂背景下的中国与东欧国家关系;中国、东欧与越南战争;“文化大革命”对中国与东欧国家关系的影响;苏军侵捷与中苏边境冲突后的中国与东欧国家关系;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中国与东欧国家关系的影响、中国改革与东欧国家改革的相互影响等议题作了主题发言,与会专家学者就上述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的讨论。以往学者的研究多依据档案资料,在此次会议上,前外交官以特殊的身份,从一个特殊的视角,观照那一段不同寻常的历史,他们对历史过程的回顾,对某些政策理念的阐释,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细节的描述,将与会者带回到历史现场;专家学者对历史档案资料记载不清甚或溯如的问题的询问,在前外交官那里获得满意的解答,而他们对这一历史过程及重大历史事件的分析,则显现了“后见之明”的优势。这种外交官之间、学者之间、外交官与学者之间的多边交流对话,有助于从不同视角审视中苏关系是如何影响和制约中国与东欧国家关系、意识形态在国与国之间关系中的作用等重大问题。

这种多边交流对话在冷战史研究中并非鲜例。如1997年10月,华盛顿威尔逊中心国际冷战史项目、当代中国研究所等联合举办“冷战与中苏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者来自中国、美国、俄国等6个国家,当年中苏两国国家领导人的翻译、秘书出席会议并回答了学者的询问。可以说,自1990年代初冷战史研究在国际学术界形成热潮以来,中国学者发起或参与的所有学术研讨会,都有多国多方学者参与。这不仅是冷战史研究的特性使然,也表征了当今国际学术交流合作的大势。有趣的是,冷战使东西方世界隔绝与对峙,冷战史研究则促进了东西方学者的沟通、交流与合作。这大概是当年屏蔽东西方世界的冷战“铁幕”制造者所不曾逆料的。

多个热点问题

冷战年代那些地区性全球性事件对当下国际关系的影响及其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决定了国际冷战史学界具有热点问题多的特征:朝鲜战争、伊朗事件、土耳其危机、马歇尔计划、柏林危机、苏南冲突、核武器的发展与军备竞赛、华约与北约的对抗、苏联与东欧各国的关系、匈牙利事件、加勒比海危机、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等等。这一特征也同样表现在中国冷战史研究中,中美关系、中苏关系、朝鲜战争、中印边界冲突、越南战争、新中国外交等,都是学者倾力较多、研究成果较丰的领域。

中美关系 冷战年代的中美关系经历了从对抗走向缓和的过程,学者的研究重点也逐渐从中美对抗转向中美缓和。研究的主要问题有:中美对抗的起源、50年代后期美国政府对中国的封锁和遏制、杜鲁门政府的对华政策、肯尼迪政府的对华政策、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60年代的中美大使级会谈、中美缓和的因素与进程等等。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至关重要,中国内地、台湾及国外学者均予以较多关注。学者依据中美档案和资料研究表明,美国的政策目标是维持台海现状,并因此对蒋介石政府既有利用也有限制。

中苏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国际关系格局,是新中国外交面临有限的选择空间。中国外交的“一边倒”、中苏同盟以及后来的中苏分裂,为中苏关系研究留下了诸多难点热点问题:中苏同盟的成立和破产、斯大林的对华政策、苏联对华援助、联合舰队、中苏关系对中国同东欧国家的关系、中共对苏共二十大的态度、中苏边界问题、意识形态及国家利益与中苏关系、中苏关系对中美关系的影响等。目前,制约中苏关系研究的主要障碍是档案文献的限制。

朝鲜战争 如前所述,这是冷战史研究中多国档案大量公布、成果甚丰的领域。学者讨论较多的问题有:战争的起源、中国出兵的动机及其评价、中苏在朝鲜战争问题上的合作与分歧、中国战略的变化及影响、核武器及细菌武器、停战谈判及战俘、中朝决策层的矛盾与分歧等等。大量新披露的档案推翻了人们的一些习惯认知。

初中历史冷知识篇5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0-0233-02

教材建设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教材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对中学历史教学而言,教材的体系、内容结构、知识层次、理论水平等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历史的宏观把握和总体认识。目前国内通行的数部中学历史教材(代表性的是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和大象版)几经修订,从形式到内容、从基础知识到基本理论都有了很大改进,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普遍肯定,在教学实践中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这些教材在内容结构上也有缺憾。它们十分关注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基本内容,而对于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的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却鲜有涉及。气候变迁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历史学、地理学、气候学等学科领域的知识。它与人类的生存条件、生产生活活动、社会历史的发展等关系密切,许多重大历史问题若从气候变迁的角度去考察,就会获得认识上的重大突破,许多聚讼纷纭的争论便可迎刃而解。因此,笔者认为气候变迁的知识也应当作为历史学的重要内容而在中学历史教材中适当加入。

一、历史研究与教材建设

中学历史教材是普及历史知识、传承人类文明、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培养与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社会历史的重要载体,它基础性强,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因而它的编写必须要以科学的知识和对历史全面深入的研究为基础,以深厚的理论为指导,并广泛吸收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复原历史,弄清历史的真相,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规律。高等院校和其他研究机构从事历史研究的人员,他们不同层次、不同方面被学术界普遍认可的研究成果就是编写教材的直接依据之一。只有在这样的指导原则下编写出的教材才可能最为有效地发挥它的价值和功用。

从理论上讲,历史研究和教材建设的进程应该是基本上同步的。因为历史研究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研究工作虽然由极少一部分人承担,但其成果却不能束之高阁,不能为少数人所独有,而应该使其得以在最大范围内传播和普及,成为人们共享的一项重要资源。中学历史教材就是传播和普及历史研究成果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历史研究和教材建设之间总是处于矛盾之中,存在一定的差距,有时甚至很大。因为历史研究始终处在不停地变化和前进之中,特别是新材料的发现、新方法和新理论的引进,以及研究的深入和研究视域的扩大,都会导致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问题有不同的认识,得出不同的结论。而教材建设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滞后性,因为作为一部全国性的通用教材,应该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现实条件也决定着它不可能在短期内作较大幅度的调整。这就使二者之间始终存在着差距。教材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缩短二者的差距,能够积极吸收和传播为学术界普遍接受的研究成果。

二、中学历史教材中加入气候变迁内容的原因分析

20世纪2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如蒙文通、竺可桢、胡厚宣、徐中舒、文焕然等就注意到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并作了相当程度的探讨。这些学者的开拓性工作,为后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到目前为止,有关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的研究已相当深入。

首先,气候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变迁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进而影响人类社会历史与文化。历史时期的人类生存环境通常称为历史地理环境。人类正是在不同的历史地理环境上创造着自身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气候作为历史地理环境的一个重要因子,它的变迁,直接带动着历史地理诸要素如生态、人文景观等的发展变化。人类最早活动于地理环境优越的几条大河流域,创造出了灿烂的古代农业文化,气候变迁,也会影响这种农业文化的内在结构。而在适宜于草原游牧的气候、地理条件下,创造出了游牧文化。事实上,人类就是在变动着的气候和变动着的历史地理环境下才创造出了形态各异、内涵有别的历史文化内容。因此,作为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历史学,首先就得关注人类自身活动的历史地理环境,而气候变迁就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次,气候变迁,尤其是气候的变冷或恶化,往往导致自然灾害的高度集中爆发,从而直接危及人类的社会生产、经济生活,甚至人们的精神状态。大量研究表明,气候变迁(变冷)与自然灾害之间有着至为密切的关系。在中国古代,这种例子很多,而且也很典型。如公元前2000年的“大禹宇宙期”、公元前1000年的气候寒冷期、公元前200~200年的“两汉宇宙期”、5世纪前后的气候异常期、1500~1700年的“明清宇宙期”等等,都是在气候变化的寒冷期或严重恶化期发生了极其严重的自然灾害。这些频繁严重的灾害,给当时社会生产、人民生活以沉重打击,直接影响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命运。同时,灾害使财富毁灭、田园荒芜、亲人死亡、秩序破坏,这些具有生命根本意义的痛苦不能不给时人的心灵以沉重的伤害和打击,蒙上一层乌黑的阴影,直接影响其社会心理和精神状态。因此在进行历史研究(特别是经济史、社会生活史研究)和历史教学时,必须对直接危及人民生产生活和国家经济命运的自然灾害予以广泛关注,而自然灾害发生的直接动因正是气候的变迁(变冷)。可见,气候变迁是历史研究和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气候变迁对社会历史有重大影响,许多历史问题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考察,往往可获得全新而深刻的认识。国外许多文章指出,5000多年前四大河流域古文明的兴起和3000多年前米诺恩文化、迈锡尼文化、稀提茨人古文化的衰落,都是全球性气候变迁的结果。就中国而言,气候变迁对中华民族的形成、人口迁徙、王朝更迭等都有重大影响。竺可桢对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作了深入的研究,他于1972年发表的名作《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从总体上勾勒出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主要趋势,并绘出“五千年来中国温度变迁图”,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从其所绘温度曲线图看,中国古代主要有四个低温期:公元前1100~前850左右,即商和西周前期;25~600年左右,即东汉至南北朝时期;1100~1220左右,即北宋末年和南宋时期;1570~1710年左右,即明末清初时期,正值欧洲小冰期。这四次气候变迁(变冷),带动着中国古代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一次变迁,黄土高原一带森林带南移,游牧民族向黄土高原的中部和南部推进,农业区随之南退。研究表明,周人从古公起屡次迁都,商王朝向南寻求发展,以及商周之际的改朝换代等都与此次气候变动关系密切。第二次变迁,迎来了社会的大动荡、大战乱,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人口大迁徙,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经济文化得到相当大的发展。中原地区出现了五胡乱华的局面,黄河流域则成为民族融合的阵地。第三次变迁,北方自然条件恶化,促使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发生了我国历史上第二次人口大迁徙。特别是南宋末年,开始了全球性的小冰期,而此时正值蒙古族南下灭宋建元之时。第四次变迁,即明末清初,极具典型意义。此期正值小冰期中,是中国古代最为寒冷的时代,它对明末清初的政权嬗变产生了深刻影响。正如汪荣祖先生所说,“明清之际正值气候之一大异变”。正是这种“异变”,导致了全国性的“特异之灾荒”和“饥饿”,进而促成倾覆国祚之民变。可见,明清代兴,“饥饿确为乱阶”,而饥饿的直接根源就在于气候之“异变”。他说“崇祯诚非亡国之君,诸臣亦未必深误其君。自然界之异变及其难以抵御之伟力,岂沧海一粟之人类所能旋转?”因而气候变迁才是明清代兴的深层原因。这种对于明清代兴原因的认识,无疑是有深刻见地的。可见,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与中国古代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如张全明先生所说,“在数千年时间内,二者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相互不悖的一系列的基本相吻合的历史事实”。

综上,笔者认为,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应为历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学历史教材应适当加入气候变迁的知识和内容,它有助于学生全面地把握历史,深刻地理解某些重大历史问题。许多重大历史问题单从社会政治因素去寻找根据,常常是进退维谷,疑云密布,但若把气候作为影响历史的一个重要因子,从气候变迁的角度去分析考察,则往往疑窦洞开,焕然冰释。同时,将气候变迁的内容加入历史教学,也符合当前学科相互交叉、渗透,互为借鉴和利用的发展趋势。目前的中学历史教材中没有气候变迁的内容,这无疑是一种缺憾。

参考文献:

[1]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考古学报,1972,(1).

[2]蒙文通.中国古代北方气候考略[J].史学杂志.1930,(2).

[3]文焕然,文榕生.中国历史时期冬半年气候冷暖变迁[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4]王晖,黄春长.商末黄河中游气候环境的变化与社会变迁[J].史学月刊.2002,(1).

[5]王子今.秦汉时期气候变迁的历史学考察[J].历史研究,1995,(2).

[6][美]R·A·布赖森.饥馑的气候——人类与变动着的全球气候[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7]陈高佣.中国历代天灾人祸表[M].上海:上海暨南大学,1939.

[8]任振球.公元前2000年左右发生的一次自然灾害异常期[J].大自然探索,1984,(4).

[9]蓝勇.唐代气候变化与唐代历史兴衰[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1).

初中历史冷知识篇6

历史课是中学德育的重要阵地,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源泉,初中历史教学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德育内容、德育方法。通过历史学科的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知识,启迪学生智慧,陶冶学生性情,从而提高学生的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我根据自身实践,谈谈初中历史课如何渗透德育。

一、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评价体制

在一些地区和学校,评价教师就看其中考、统考成绩,评价学生就看其学习成绩,其他方面则忽略不计,甚至可以一俊遮百丑。这种评价体制片面追求学业成绩,牺牲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发展,迫使历史教学和学习朝着追求单纯的学业成绩方向发展,优秀师资流失,导致历史教学和教育目标的背离,使德育渗透与学科知识出现分离,德育渗透的功能弱化。这就要求我们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充分重视初中每一门基础学科,改变以学生考试成绩为评价标准的体制,真正做到素质教育。

二、努力提升历史教师的德育素质

爱因斯坦说:“学生对教师的尊敬的唯一重要源泉是教师的德和才,无德无才的教师是绝对不可能受到爱戴和尊敬的。”可见,在教师的教育活动中,教师个人的道德素质和才是同等重要的。这就要求历史教师不仅有识,即历史教师要具有扎实、系统、广博的历史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有能,即熟练掌握教育科学知识和教学技能,还要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更要有高尚的人格和道德品质,必须自己首先学会做人,是一个对国家、民族充满强烈责任感,对学生充满爱,爱岗敬业、与时俱进的人。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三、与生活和时政热点结合,帮助学生学史鉴今

历史教师要与时俱进,注重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正确的观点,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认识。如结合莫高窟的历史价值和现状,让学生明白当今在发挥莫高窟的文化、历史、艺术价值,发展旅游的同时,必须保护好莫高窟,这是每个炎黄子孙的职责。通过对唐朝、明朝等后期的铺张浪费、贪污成风、宦官专权史实的学习,认识到这些加深了这些朝代的政治腐败和国势的衰落,进而使学生体会到腐败亡国的道理。由此认识到当今我国反腐败和要求励行节约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初步树立节约意识和廉政意识。关注社会热点,用历史帮助学生释疑,如关于问题,初中生出现了思想认识上的盲区。作为历史教师,指导学生查阅资料明白从史实和法理上,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造成今天问题的原因。明确中国领土和是不容商量的,但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又不是初中生认为打一仗就行了的,设计了热点论坛,引领学生树立正确认识。既对学生实时地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又引领学生学习用历史分析处理时事。

四、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凸显历史课的德育功能

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设备,可帮助历史课堂鲜活起来,凸显历史德育功能,这就要求教师精心选用情境资料,比如影片、图片、古诗、漫画、故事等,把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氛围。例如前天在讲授《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一课时,我选择了爱国影片《我的1919》,截取了中国代表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与日本代表据理力争我国山东的场景。“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顾维钧话音未落,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学生们情不自禁地说:“还我山东!打倒北洋政府!”学生们情不自禁地喊出和当年青年学生一样的爱国口号……通过这些方式,成功地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受到强烈的震撼,纷纷表达自己的意见,培养了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初中历史冷知识篇7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0-0262-02

历史概念的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打通历史史实与历史本质的中心环节,使学生对历史不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徐学福在《探究学习教学策略》一书中指出:“概念适合探究学习。”因为“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亲身体验,感受概念的直观背景,再通过‘探究过程’让学生对‘探究活动’进行思考,并在头脑中对活动进行描述和反思,抽象出概念所特有的性质”。探究性学习就是掌握历史概念的好方法。让学生在探究中准确、深刻地理解历史概念,既加深了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又加强了学生探究历史事件的能力。

一、教学思路

1.关于“冷战”的概念。《美苏争锋》一课有个很重要的历史概念――“冷战”。结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及《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历史)》对“冷战”的相关要求及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冷战”这个概念应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要素:“冷战”的背景、含义、具体表现、影响及教训等。围绕“冷战”概念的基本要素,我从以下四个方面帮助学生探究理解冷战的概念:(1)什么是“冷战”?(含义)(2)为什么会发生“冷战”?(背景)(3)“冷战”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影响)(4)“冷战”给我们什么教训?在冷战结束的当今,“冷战”思维依然存在,中国该如何面对?

2.关于“探究性”学习方法。无数研究表明,教师不可能将知识机械灌注于学生头脑,获得与教师一样的理解,在灌输条件下,学生获得的知识也是机械的。事实上,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总是依据已有经验,主动构建知识结构,学生形成新知识的过程,这就是探究的过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实验)解读》也指出:“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和探究性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创新意识。”探究性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极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可以极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使学生充分融入到历史学习中。高中阶段的学生对未知事物依然怀有极强的好奇心。当学生看到“冷战”这个词的时候,心里肯定会有诸多疑问,探究的第一步就是好奇心,依据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形式,在教师引导下,学习“冷战”概念。本课设计根据学情,设置了四个问题进行探究:探究一:什么是“冷战”?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在教师引导下,知道什么是“冷战”,理解“冷战”的含义。探究二:为什么会发生“冷战”?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在教师引导下,理解为什么会发生“冷战”,知道冷战的背景。探究三:“冷战”给世界带来了什么?通过合作探究,在教师引导下,知道“冷战”给世界带来了什么,理解“冷战”的影响。以上三个探究是关于“冷战”概念的基本要素的探究。探究四:“冷战”给我们什么教训?通过合作探究,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冷战”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教训。使学生明白“以史为鉴”的方法。这一探究环节是对概念的拓展。

二、教学过程

1.设置问题情境,导出“冷战”概念。PPT展示:“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苏联人民举国欢庆,而当时当任美国驻苏参赞的凯南却对身边的记者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教师设问:凯南所说的战争指什么战争?为什么凯南说“战争才刚刚开始”?这里,通过凯南的话以及教师的设问引出“战争结束”和“战争才刚刚开始”这一矛盾,让学生感到诧异,使他们产生认知的冲突,唤起学生探究的热情。

2.提供历史材料,学生进行探究。探究一(自主探究):什么是“冷战”?

借助课本(人民版必修一历史教材,以下同,不再一一注释)P154~P155的文本,让学生阅读并概括二战后,美苏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举措,理解“冷战”的含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让学生概括出“冷战”的含义(教师提示含义中应包含的“冷战”概念的几个基本要素――时间、国家、内容、方式、开始和结束标志):“冷战是指1947―1991年之间(时间),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内容),除诉诸战争之外(方式)的紧张对峙和对抗,以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冷战的开始,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冷战的结束(开始和结束)。”为了避免教材提供素材的限制,教师应强调美苏之间的对峙不仅仅在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还包含了外交、文化、意识形态等非战争手段。以使学生对冷战的含义有更全面的认识。

探究二(自主探究):为什么会发生“冷战”?

教师提供材料: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体制,即雅尔塔体制,它勾画出站后世界两级格局的基本轮廓。

――《历史必修一》(人民版)

材料二 美国当局认为,共产主义“成为世界上一切邪恶的根源,在任何地方发生的每一变动中,我们总能看到有‘莫斯科共产主义’在插手。”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他(斯大林)认为一场新的世界战争已经“不可避免”……只要资本主义制度还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苏联人民必须对30年代往事重演有所准备……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雄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为其全球扩张创造了条件。美国的政治野心与他的实力同步膨胀起来。杜鲁门上台后曾一再声称,“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肩头”,“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但是,美国要实现霸权主义野心却遇到了严重的障碍。正当美国的实力与扩张野心在战后达到空前高度时,苏联和世界各国的人民革命力量也在全世界范围内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学生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课本P154第一、二自然段,自主探究,提取有效信息,概括出“冷战”形成的背景:(1)雅尔塔体系奠定基础。(2)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3)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

探究三(合作探究):“冷战”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以课本P156~P157文本为材料,小组合作探究“冷战”给世界带来了什么。课本的知识结构比较清晰,学生很快就能得出结论:(1)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交织,造成国际局势一次又一次的紧张。(消极)(2)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积极)(3)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不同程度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取了教训,并用于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积极)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冷战局面下,冷战与热战的表现,并结合相关图片资料介绍相关历史知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PPT整理如图。

探究四(合作探究):“冷战”给我们什么教训?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也是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的关键。冷战虽然结束了,但冷战思维在当今还影响着很多人。如何让世界更加和谐,不再充满对抗与遏制?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探究环节主要采取合作探究方式,小组共同谈论,结合当今的现实,达成组内共识,再全班交流。经过合作探究及教师的引导,同学们大致达成了以下共识:(1)人类社会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2)要承认和尊重世界文明发展的多样性。(3)要尊重各国人民依据自己的国情所选择的道路。(4)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于国之间的关系。(5)中国应和平崛起。……

三、教学反思

本课围绕“冷战”概念展开探究性教学。由于考虑到山区贫困县学生的实际情况及高一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地利用教材文本作为学生的探究材料,以减轻学生的负担。教学中,围绕“冷战”概念共设计了四个探究活动。在探究二部分,由于课本给的材料以结论为主,不利于学生的探究,教师适当补充了由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的相关材料。本课通过“冷战”概念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历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掌握了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并形成“以史为鉴”的认知,把历史和现实结合在了一起,也使概念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在探究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所有的结论全部通过学生的探究,经学生之口得出,教师只起引导作用。在这过程中,学生通过探究,对“冷战”概念实现了由表现到本质的认识,同时历史问题的探究能力也得到锻炼和加强,达到了本课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学福.探究学习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虞晓贞.探究性学习教学示例[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初中历史冷知识篇8

一、 考试总体概况

高一年级:本学期,高一年级共12个教学班,521名学生于2021年6月28日-6月30日,学校进行了期末考试。

高二年级:本学期,高二年级共5个文科班,231名学生于2021年6月28日-6月30日,学校进行了期末考试。5人未参加考试。

二、试卷分析

高一年级: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长为90分钟。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为2分总共48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有四个材料题组成,第一个材料题为16分,第二个材料题为14分,第三个材料题11分,第四个材料题为11分。这次考试选择题难度适当。第一题到第二十题考的是必修二的内容,主要考查的是中外的经济政策和制度。其中失分比较严重的有第9、16、22题。第二十一题到二十四题主要考的是必修三的内容,主要考查的思想文化的内容。其中失分比较严重的是24题。材料题第一题主要考查的是苏联的经济制度,难度适当学生得分率比较高。材料题第二题主要考查的是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难度适当,学生得分率比较高。材料题第三题主要考查的是美国的经济制度,难度适当但学生得分率不高。材料题第四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近代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难度适当但得分率不高。

高二年级:本次期中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试卷分为二大题型,分别是选择、本次材料分析题。本试卷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历史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基础知识的分值占60%,历史综合运用能力分值占40%。选择题分值占40分,材料分析题占60分。考查的知识点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以及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重要大战、影响,冷战的形成、过程并影响,冷战的形成和结果,中东地区问题的来源等。通过对此次试卷的分析,学生失分主要集中在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23、24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理解和做题技巧的把握能力,学生对已知的内容和已见的题型,掌握的情况相对不好,找不到解题思路。材料分析题为知识的运用,着重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但学生在23、24题总体得分率太差。

三、考试数据分析

四、题目分析

高一年级:本试卷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一题主要考查的是中美建交,难度低但学生没记时间因此得分率不高。第2、12、13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的改革开放,难度适较低,学生的得分率比较高。第3、15、16题主要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和两次工业革命。难度适当,第16题,学生不会分析提干上给的内容,因此失分比较严重。第5题主要考查的是儒家思想的内容,难度低,学生的得分率比较高。第6、7、8题主要考查的是苏联的经济制度和政策,难度较大,学生归纳总结能力不高因此得分率比较低。第9、10、11、12题主要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建设,难度适当,学生得分率比较高。第17、18题考的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洋务运动,难度适当,学生完成的比较好。第21、22题考查的是近代通讯和交通工具,难度较低,学生完成的比较好。第24题,主要考查的是西方文学,难度适当,学生得分率比较高。材料题第一题主要考查的是苏联的经济制度,难度适当学生得分率比较高。材料题第二题主要考查的是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难度适当,学生得分率比较高。材料题第三题主要考查的是美国的经济制度,难度适当但学生得分率不高、学生对教材的内容不熟,不记重点知识点因此完成的不好。材料题第四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近代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难度适当但得分率不高,提干是文言文,学生的理解能力不高,不会分析和归纳材料因此得分率不高。

高二年级:

1、选择题1、4、8、9、主要考查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各种主要条约为主,第1题60%学生选的对,还有4%学生选的是错的,主要原因是不认真阅读题。第4题70%学生选的对,还有30%学生选的是错的,主要原因是不懂比较历史事件。第8、9题25%学生选的对,还有75%学生选的是错的,主要原因对知识点掌握不牢,不会运用知识点来分析材料。

2、选择题2、3、6、14、16主要考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慕尼黑协定”“非战公约”“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意义和二战的影响等内容,学生失分比较严重。第2、16题35%学生选的对,还有65%学生选的是错的,主要原因是不会运用知识点,不理解题意。第3题45学生选的对,还有55%学生选的是错的,主要原因是不背诵历史重大事件。第6、14题25%学生选的对,还有75%学生选的是错的,主要原因对知识点掌握不牢。

3、选择题5、7、10、15、17、18、19、20主要考查了冷战的所有内容比较详细,主要是冷战开始的标志,冷战的原因,冷战过程当中美苏采取的各项措施,冷战对世界的影响等内容。学生失分率高,冷战的选择题得分情况总体来看60%学生没有选对、40%的同学选的是对的。学生对冷战重点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好,对材料不理解。学生混淆知识点情况比较严重,学生对历史时间不敏感。学生没有记基础知识点。

4、非选择题得分情况以及失分原因分析。

⑴材料分析题21题和22题考查的是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内容,学生在答题的时候没有分层次写,回答的比较乱。但是80%的同学最低也拿到了7-8左右分得分情况很不错。还有20%的学生的了2-3分,主要原因是字体不规范,抄写材料,不认真分析材料。

⑵材料分析题23题是考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战役,该题学生失分比较严重,95%的同学没有回答正确,抄写材料情况比较严重,混淆知识点比较严重。

⑶材料分析题24题主要考查了冷战的标、各国采取措施的特点和冷战对世界的影响等内容。该题第一小题得分率比较高,但是第二、三小题失分比较严重85%的同学没有答出来,主要原因是对知识点掌握不扎实,不会运用历史知识来分析材料题。

五、存在的问题

高一年级:

1、教师层面:

1)没有注重培养学生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2)老师对知识点的背诵抓的不够严,督促不及时。

3)老师平时没有多加强调学生做历史试卷和相关的历史题。

4)培优辅差做的不够到位,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2、学生层面:

1)学生做题不认真,不审题,对应知识点的应用不恰当。

2)学生重点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历史时间和历史人物记不清楚,写答案时表达的不够清楚。

3)学生没有灵活应用对应知识的能力。不注重看提干上提示的时间和一些限定词。

4)材料分析题中学生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较差,存在摘抄材料原文的现象。

5)学生的基础薄弱,没能正确的理解问题并归纳和总结自己的答案。

高二年级:

1、教师层面:

(1)虽然老师认真备课,但是没有做到备学生,对学生情况不太了解。

(2)没有课前小测试,没有安排课前预习,没有安排写错题本。

(3)没有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缺乏听课、评课从中学习老教师的教学技巧积极性。

(4)没有去了解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上完课没有认真课后课后反思、对教学质量分析不够认真,导致没能启发学生积极听课,认真学习。

2、学生层面:

(1)班级学生成绩差距大,有最高分73分,最低分15分,严重两极化。

(2)基础知识不扎实、概念的理解与运用不透彻选择题部分试题明显体现了开卷考试的特点,既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又注重了对学生历史分析能力、比较能力等的考查。但不少考生平时对基本知识和主干知识掌握不牢,出现问题。

(3)试卷考察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这方面学生得分率低。

(4)学生书写不规范,字迹不清晰,知识要点不明确,时有错别字,有些学生错别字写的比较多,这个需要老师重视。

(5)学生做题中,没有注意关键词、字、有效信息的突破,出现答非所问的答案。

(6)学生组织语言能力比较差,表达不清楚,归纳,分析能力较差,口头化语言较多,历史专业术语联系比较少。

六、今后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

高一年级:

教师层面:

(1)认真备课,备学生,备教材,针对班级学生情况,要因材施教。

(2)每一节课进行小测试,复习上一节课的重点内容,督促学生背会。

(3)提高作业效果,作业只安排重点知识点,通过作业扎实学生的基础。

(4)每一节课课堂教学中安排巩固练习,利用巩固练习提高学生的分析材料能力,提高学生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力,学会审题。

(5)教学中多次强调基础知识,提高课堂效果。

学生层面:

(1)狠抓基础,每天安排学生背会两道题,提高学生的基础。

(2)课堂中多带学生做题,先安排学生分析,老师再进行补充,提高学生材料分析能力。

(3)通过作业抓不认真、粗心大意的学生,让他们学会认真,做题审题。

(4)要求学生规范书写,字迹要清晰,答题分条写,教学中多强调答题用历史专业术语。

高二年级:

教师层面:

1.按时布置作业,作业内容必须跟授课内容一致,及时批阅并做好总结,对没有按时完成的学生采取措施;

给自己制定目标,做高考试卷和有关检测试卷,提高业务水平。

做到备课同时备学生,对好班和平行班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

2.加强课前测试,及时了解学生对上节课知识点掌握情况,对学生讲解好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起。

2、学生层面:

(1)及时检查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情况,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和复习习惯;

(2)对于学过的知识及时进行复习,进行小测试,了解学生吸收情况,对于测评不过的学生采取复习和单独辅导的方法;

(3)要让学生多去练习,对于学习情况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措施,具体问题具体解决。

(4)授课与练习相结合,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多做题,理解并把握其做题和答题技巧和方法。

初中历史冷知识篇9

近年来,随着通识教育理念被引入我军院校教学体系,一些军校为了培养本科学员的世界眼光,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增强他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世界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的能力,相继开设世界史课程,对本科学员进行较系统的世界史教育。我院为指技合训学员在第3学期(大二上学期)开设了《世界史要论》课程,作为他们本科阶段必修的一门人文社科基础教育课。《世界史要论》课共20学时,课程选用王斯德先生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大学世界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课程新开之时,我院采取军民融合式公开办学,外请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学科的专家团队首轮授课,初步建立起这门世界史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之后结合多班次的教学运行,授课教员对军校世界史课程的教学法进行了初步探究,总结出以下感悟与体会。

 

一、精心选取教学内容

 

构建教学内容体系、选取教学内容,解决的是“讲什么”的问题,在教学工作中居于核心地位,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基础。在教学内容的选取方面,我们主要遵循以下四点。

 

首先,设计授课专题。用短短20学时、10次课的时间讲述一部宏大浩瀚的世界通史,难度非常之大,唯一可行的解决办法也许是采取专题式授课。我们在首都师范大学世界史学科专家的帮助下,初步确立十个专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检验后,又对之进行适当调整。根据教材中对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划分,结合古代、近代、现代、当代四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与主要内容,我们以人类文明的演进为主轴,兼顾世界历史由分散到整体的“横向发展”,构建以下十个专题:“绪论:世界史是什么”、“轴心时代的西方古典文明”、“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冲突及欧洲封建制”、“全球视野下西方的兴起”、“近代史上的革命与改革”、“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确立”、“两次世界大战与人类历史进程”、“战后世界历史进程”、“近现代国际关系体系的演变”和“冷战后的世界发展趋势”。目前,这10个专题是由多名教员根据各自擅长的领域分工讲授。

 

其次,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在专题名称确定下来之后,接着就要设计每个专题的内容,此时必须兼顾“典型案例”与“历史进程”的教学,即点面结合。世界历史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只有深入地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把握其基本线索和脉络,才能更好地从总体上认识人类历史的全过程和演化大势”[1]。因此,世界史课程教学必然要讲授“历史进程”,以帮助学员搭建起世界历史发展的宏观架构。同时,为了使世界史课程内容丰满起来、立体起来,具有更强的吸引力,教员还必须讲授“典型案例”,即重大历史事件,以此类“点”带动“面”。“典型案例”如同粒粒珍珠,而“历史进程”就如同串起珍珠的那根项链。同样的道理,世界通史的教学内容缺了线索不行,缺了案例也不行。以冷战为例,教员会先概述冷战的进程,然后重点介绍冷战进程中发生的三次国际危机和两次局部热战。如果只讲冷战进程,学员就会感觉抽象、枯燥、不易理解;如果只讲危机与热战的案例,学员就无法掌握冷战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

 

再次,遵循学员的认知规律。在确定了授课内容后,如何安排内容的先后顺序颇有讲究,这种安排务必遵循学员的认知规律。学员认知的第一阶段往往是由个别到一般,因此,教员宜先叙述史实,再总结原因影响。以“战后世界历史进程”专题为例,教员安排的总体线索是冷战爆发、冷战进程与冷战的遗产;在冷战爆发部分,先介绍冷战爆发的过程,然后引导学员分析冷战的起源;不直接把冷战的定义推到学员面前,而是先介绍冷战爆发、两极格局形成过程中,东西方在政治、经济、地缘、军事等方面的针锋相对,然后顺理成章地提出“冷战”的定义。

 

最后,紧贴“形势与政策”。为了增强教学效果,让学员感觉耳目一新,教员还要依据国家的方针政策与国际形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历史课程尤其是世界史课程的学习,容易让学员产生心理上的隔阂,因为他们往往认为课程内容距离自己太远无法“亲近”。因此,寻找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是教员备课时的重要任务。结合点一旦找到便可能成为授课的出彩之处、点睛之笔。以“冷战后的世界发展趋势”专题为例,教员在讲解“经济全球化”时,可以列举中美经济相互依存、苹果手机产业链条等案例;在讲解“世界多极化”时,可以列举美国重返亚太制衡中国、日本争取“入常”、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案例。以“近现代国际关系体系的演变”专题为例,教员在讲解“雅尔塔体系”时,可以列举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席位、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的国际法依据等案例。

 

二、努力创新教学方法手段

 

教学方法手段的设计,解决的是“怎么讲”的问题,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在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方面,我们力图创新,主要遵循以下三点。

 

首先,注重教学实践环节的安排。教员在教学工作中易犯的一种错误是采取“填鸭”式教学,只关注知识传授,忽视对学员能力素质的培养。实际上,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不应该是“我教给了学员什么”,而应该是“学员从我这里学到了什么”。因此,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教员要“舍得”适当安排教学实践,提高学员的能力素质。为此,我们主要安排了以下实践:一是历史文本的解读,即安排学员阅读英文文本,比如杜鲁门1947年3月的国情咨文、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讲等,然后要求他们翻译并讨论交流;二是历史人物的评介,即安排三四名学员利用课前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对上次课涉及的历史人物进行介绍并做出自己的评价;三是讨论课的主题发言,即安排一两节讨论课,让学员代表根据事先明确的主题做主题发言,其他学生做即兴发言;四是人文演绎,即安排学员根据教员提供的剧本演出世界史上的一些经典剧目,比如苏格拉底之死。在教学运行中,学员普遍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不仅由此激发学习热情,而且锻炼自主学习能力。

 

其次,注重学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着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对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还提出要引导广大官兵成长为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历史证明,政治上坚不可摧,军事上才所向披靡。要铸牢军校学员的军魂,必须紧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世界史课程中恰恰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素材,有待教员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总体而言,学习世界史课程,有利于学员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学习“站在中国看世界、站在世界看中国”,培养世界眼光与战略思维,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夯实责任感、使命感,坚定信仰、积极献身。以“近现代国际关系体系的演变”专题为例,在讲述战争的残酷性时,可以教育学员为避免战争的爆发,积极“准备”战争;在讲述大国崛起与衰落的线索时,可以教育学员崛起是一个曲折而艰辛的过程;在比较四大国际关系体系的共同点时,可以教育学员在弱肉强食的国际社会,一国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是持续发展自己、不断壮大自身的综合实力,等等。

 

最后,注重图片、视频与地图的辅助。图片、视频与地图等辅助资料的恰当运用,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有效增强教学效果。图片比文字更具视觉冲击力,而视频则比图片更具立体性、诠释力与感染力。地图的使用是为了引导学员在树立时间观念之外,还树立空间观念。

 

三、重视加强学习方法指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工作中,教员除了讲授课程内容、安排教学实践之外,还负有责任与义务给予学员一定的学习方法指导,解决“怎么学”的问题,这样既能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又能培养学员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学习世界史的过程中,这些理工科出身的学员普遍感到课程内容纷繁复杂、包罗万象,很难理出头绪,教材又厚达500页,令人望而生畏。怎样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呢?经过深入细致的琢磨,教员为学员提出了以下三条学习线索,或者说是学习的切入点。

 

首先,关注历史人物。世界历史中的有名人物尤其是军事家、政治家,学员大多有所耳闻也比较感兴趣,有的学员还看过这些人物的传记。据此,教员可以鼓励学员课外深入了解历史人物,阅读相关图书,以重要历史人物为点,牵出重大历史事件的线索,以点带面,学习世界历史。以冷战为例,教员让学员把冷战期间美国总统的更迭排序,然后对应时间,对苏联领导人的更迭排序。对照这张美苏领导人的更迭表,由人及事,可以将他们在位时的主要历史事件一一理清。

 

其次,赏鉴历史电影。以世界历史为题材的电影数不胜数,将这些历史题材的电影有选择地推荐给学员,寓教于乐,这是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利器。教员设计的是,针对每个专题,精选三五部有代表性的电影,推荐给学员课后鉴赏,必要时可以提供资源。以“近现代国际关系体系的演变”专题为例,教员推荐给学员的影片有:《茜茜公主》、《西线无战事》、《兵临城下》、《狂怒》、《智取威虎山》等。

 

最后,了解经济史。大国崛起的根基是经济实力的增强,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经济的荣枯可以窥见大国兴衰、国际格局演变的端倪,因此,可以从经济史的视角学习世界史。但这一学习切入点比较专业,不易被理工科专业学员掌握,教员只是将这种方法提示给学员,供学有余力又对经济史感兴趣的学员课外钻研。

 

除了以上三种方法之外,教员还应在每个专题中向学员推荐几部阅读书目,鼓励学员课外广泛阅读,并要求他们记读书笔记、写读后感或是世界史论文。

 

四、不断改进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的确定解决的是“怎么考”的问题,它既是检验学员学习效果的重要工具,又是评价教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设计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是实现课程总体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

 

经过研讨与改革,目前我院世界史课程采取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的办法,二者分别在总评成绩中占比30%和70%。过程考核包括课堂表现、讨论课表现与作业成绩等,三者分别在总评成绩中占比12%、6%、12%;终结考核包括机试和笔试两项内容,都分别占比35%。机试主要考核学员对世界史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题目从教研室编制的试题库中抽取,由学员在电脑上答题完成;笔试主要考核学员利用所学分析判断世界历史问题的能力,出题实行“教考分离”,授课教员不参与,题目由考务部门请专家制作完成。

 

总体来看,世界史课程现有考核方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毋庸讳言,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过程考核中的三项考核内容在总评成绩中的占比不尽合理,讨论课成绩占比偏低;另外,课堂表现成绩不易量化到所有学员,其评价标准有待商榷。二是终结考核既考机试又考笔试,经实践证明,两次考试组织安排起来过于繁琐、有待简化;另外,现有终结考核,无论是机试,还是笔试,考核重心仍然偏向知识记忆,没有真正实现由知识考核向能力素质考核的转型。以上不足之处为我们下一步改革考核方式指明方向。

 

初中历史冷知识篇10

初中历史教材比较注重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故事性。以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多视角、多层次的理性的思考和分析偏少。对历史上活生生的人的思想,人的精神意识、品质修养学习偏少。这应该继承衔接初中历史教材的史话教学,激趣导学的教学理念。更要补充完善高中历史新教材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历史教材中丰富、高尚的人文品格、人文素养、人文精神,在青少年可塑性较强的高一年级,培养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矫正学生的心理偏差,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使高一年级,成为学生人生中一个新的健康完美的起点。

例如:在学习政治文明历程的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时,先继承衔接初中史话教学激发兴趣的理念,用谈话的方式提问学生有关希腊的神话。许多学生踊跃回答,激发起兴趣,活跃了课堂。再在高中以人文素养,人文精神培养教育学生的理念的指导下,讲述希腊高度文明的代表人物。如希腊的七贤之一,政治家和诗人梭伦,教育家和学者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在品行和学问方面的高度修养,教育学生,导入新课。在学习了古希腊城邦政体的基础上,再提问:为什么在古代中国出现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而在古代希腊的雅典则出现民主的政治制度?然后,指导学生从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形态来分析认识中国与希腊出现这两种不同政治制度的原因。基本达到了既使学生掌握了历史知识,又使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还培养了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教学目的。学生的心理素质、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完善提高。

还例如:在学习政治文明历程的第6课《雅典城邦的民主制度》时,让学生阅读雅典公民大会发言人资格规定的一段课文:“下列人员不得在公民大会上发言,任何殴打父母的人;任何不赡养父母的人;任何未按指令服兵役和从战场逃脱的人;任何挥霍掉从其父母或从其他人那里继承下列的财产的人……。”然后提问学生:为什么有这些规定?学生回答后,教师做一总结:任何国家,任何历史时期,都非常注重个人的品行。个人品行最基本、最重要的就是尊敬父母,遵守国家法令,不挥霍浪费钱财。这一总结正是衔接了初高中的历史教育教学理念,针对当前学生存在的问题,利用历史学科的特点,进行教育。使学生

历史基本知识衔接也是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高一新学期的开学伊始是学习高中历史新教材必修课的政治文明历程,当中有很多知识,学生在初中就接触过。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初中的知识基础上与高一新教材的基础知识衔接理顺。达到线索明晰,知识蕴厚的较高的认知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基本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学习高中的政治文明历程的第二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的一课中,可先用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在初中历史课学习的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以及相关的故事。在学生答出春秋五霸和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知识后,再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第一部分——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这样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参与性,又衔接理顺了新旧知识。然后再提出:秦国统一有何意义?组织学生讨论,认识到秦国消除割据,完成统一和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采取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符合人民的愿望,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是社会的进步。既衔接理顺了新旧知识又提高完善了学生的理性思维。

初中历史教材的优点是概括性很强。但是有些比较重要的历史知识,分散在几个单元的课程中,使学生不容易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更谈不上较高层次的思维。

针对以上问题,在高中新教材《五四爱国运动》一课的教学中,我采取了联系乡土历史,衔接初高中教材知识,激活学生思维,构建历史专题知识体系的教学实验。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避开提问历史背景、事件原因的俗套。而提问:我们青岛著名的广场有哪些?在学生回答出五四广场,课堂气氛呈现活跃的情况下。进而提问:请大家联系初高中历史知识回答,列强侵略我们山东有何大事?中国人民有哪些反抗斗争?学生略加思索后,会很自然地答出:

1.德国强租胶州湾,划山东为势力范围。

2.巴黎和会,列强分赃,将山东转让日本。引发中国。

在这个答案的基础上,再提问其他学生,加以补充完善,然后点拨讲解:

齐鲁大地,历史悠久,文化蕴厚,气候适宜,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特别是山东半岛,盛产粮食、水果。而且北临渤海,南接黄海,既有丰富海产,又多优良港湾。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势力侵入山东,《天津条约》开烟台为通商口岸。

我们青岛附近有天然良港胶州湾,俄国和德国均对胶州湾垂涎三尺。俄国军舰曾借口“过冬”停泊于青岛湾,并建了一个码头。(今天的青岛老二中、育才中学附近)。早在1869年,德国人黎希特霍芬“游历”了山东各地,调查了山东的矿山、物产。德国政府经与俄国密谋以后,以巨野教案为借口,出兵青岛。1897年11月10日,也就是教案发生后第9天,德国舰队司令棣利士率舰从上海向胶州湾进发,13日抵胶州湾海面,以上岸演习为名,大举登陆。清光绪二十四年二月十四日(1898年3月6日),德国公使海靖与清政府的李鸿章和翁同和签订了《胶澳租界条约》,强租了胶州湾。

康有为闻讯,第五次上书光绪皇帝,请求变法图强,光绪帝下了“明定国是诏”实行变法维新,青岛沦亡导致了近代史上的“”。

接着话题一转,启发提问,激活学生思维:这时候山东人民进行了什么反抗斗争?学生必然联想到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

教师再补充:“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对德国宣战,占领青岛和胶济铁路。又提出“二十一条”。1919年,中国做为战胜国出席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同学们请看书中的内容:

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国亡无日,愿合四万万民众誓死图之!……北大礼堂一片悲愤,学生谢绍敏撕下衣襟咬破中指,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

为了我们的家乡和祖国,北京三千学生走上街头,示威游行。震惊中外的爆发了。”

这种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经过师生的双边交流,得到内化,得到升华。学生进入了一个情绪激昂,思维活跃的状态。比较顺利的把初高中的零散知识,构建成一个近代以来以山东和青岛为主线的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知识体系:

1,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开烟台为口岸,西方列强侵略势力进入山东。

2,中日甲午战争,日军占山东的威海卫。

3,1898年,德国强租胶州湾,划山东为势力范围,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同年发生和义和团运动。

4,1914年,日本军队占领青岛和胶济铁路,又提出,二十一条,袁世凯为了复辟,竟然默认。引发了护国运动。

5,1919年,巴黎和会,把青岛和山东,让给日本。引发了。1922年,华盛顿会议后日军撤出青岛。

6,1937年,日本军队,又一次占领青岛和山东。在山东台儿庄,中国军队歼灭日军一万多人,是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共产党八路军还建立了山东抗日根据地。经过八年抗战,日本投降。山东青岛再次光复。

经过以上的实验,基本达到了初高知识衔接,也达到了历史新教材要求的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的选择学习空间,构建知识体系,激活学生思维,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教学目的。

另外,初高中历史学习方法的衔接和积累是完成高中学业取得优良成绩,并能升入高等学校深造的重要手段。在很多初中由于升学的巨大压力,并不重视历史,考试前划划书,背一背就是学历史。高中历史学习最基本的要求是要掌握较多的知识,要具备较高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指导要求学生,在继承衔接初中时期记忆一定历史知识的基础上,积累学习方法,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习能力。

这样,把中央的二府、三司、三衙和地方的官僚机构归类,有利于学生记忆总结。并且认识到北宋在强化中央集权的同时,又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积贫积弱的后患。

再例如:记忆历史大事的年代,是学生学习历史的难点。可指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现实的敏感的信息,展开联想思维,联想记忆。如这届高一新生入学是公元2004年,也是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利用这一信息,用周年联想记年法,衔接初高中知识,展开联想思维,完成以下的知识构建:

1894年甲午战争日本侵略中国

1894年美国的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1904年邓小平诞辰

1904年日俄战争日俄争夺中国东北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占领青岛和胶济铁路

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1934年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944年欧洲战场,诺曼底登陆,德军陷于东西夹击之中

1944年中国战场,豫湘桂战役,丧失了大片国土

1954年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上五大国的地位参加日内瓦会议

1984年国家进一步开放天津、青岛、上海等十四个沿海城市

1984年中英两国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为香港回归,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创造了条件。

2004年我们考上青岛二中,又迈出了人生的重要一步。

2004年邓小平诞辰100周年。

初中历史冷知识篇11

2020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二战后的历史总的说来是在二战和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下的历史。二战后的历史三个阶段:第一是战后初期两极格局的形成(1944--1954);第二阶段是60-80年代冷战和世界的深刻变化(多极划趋势出现);第三阶段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巨变后世界政治,经济的新走势。二战后的历史四条线索:其一是资本主义阵营的稳定,高速发展,不平衡到趋于多元;其二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改革,解体到剧变,曙光(曲折发展。);其三是民族解放大胜利,殖民体系大崩溃,第三世界兴起;其四是国际关系领域两极格局到美苏争霸,两大阵营瓦解,再到冷战结束后多极化的明朗。

1、雅尔塔体系形成的背景,体系的内容(处置法西斯;建立联合国;划分美苏的势力范围)体系中的矛盾。体系的评价(积极为主--三个有利于;消极之处明显。国际格局巨变)。

2、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注意其国家。

3、深刻理解战后美国采取冷战政策的原因,表现,和影响。重点分析马歇尔计划的原因,特点,(两个结合)作用。

4、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形成(互相对峙的两大集团历史上共出现过三次:同盟国和协约国;轴心国和盟国;北约和华约。注意其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5、战后资本主义黄金时代的原因(四方面:科技;国家宏观管理;安定环境;剥削落后地区。)1973年危机的原因,特点,启示。

6、欧共体建立的原因,发展的趋势,产生的影响(对欧洲,美国,世界)。

7、美国霸主地位动摇的原因,表现(经济,政治)。

8、苏共二十大的内容和影响(对苏,东欧,中国,资国,世界)。

9、东欧改革失败的原因。对比东欧和西欧的经济,政治,外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10、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双方的态势,成因。在争霸的不同阶段两强和中国的关系变化。从两强争霸中得出的启示。

11、亚洲新加坡、韩国等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潜在的隐患。

12、60-70年代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表现和成因,影响。

60-70年代世界政治多元化的表现和成因,影响。

60-70年代世界国际关系的四个突出特点和成因。

13、理解苏东剧变的实质和原因。正确认识之。

14、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是总体政治和经济形势的特征和表现。本次国际格局变动的特点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15、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现代科学技术。

初中历史冷知识篇12

【关键词】

初中历史 军事知识 教学方法 科普知识

在初中历史新教材中,有许多专门史的教学内容,如第一册就有8课内容时专门的的文化史内容,而第二册中则有10课的纯文化史内容。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编著的《中国历史》教材中第一册和第二册中有13课内容主要以军事史为主。在本文中,笔者着重对初中历史教材第一册和第二册中的军事史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一、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军事知识,揭示其发展的内在规律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中国历史》第一册和第二册中,有13课的内容集中介绍了军事史的知识,而其余各课中也分散着许多的军事史知识,如有的叙述了一场战役,有的介绍了某一位军事史上的著名人物,有的则插入一幅兵器或者战争遗迹图等等。在教学中,我们讲授给学生的军事史知识大多比较零乱,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因此学生学习起来也觉得比较困难,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把同一类的军事知识恰当地综合,使之趋于系统化,力求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军事史发展的规律。

例如在学习第18课《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一)——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一课时,当讲到该时期我国在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以及火器时,历史教师就可以回顾并总结一下我国古代的兵器发展史:夏朝时主要使用铜制武器,到了商朝时则使用更为坚硬一些的青铜武器,春秋时铁制兵器出现,到东汉时青铜武器完全被铁制兵器取代,三国时期出现了战舰,唐朝时出现了火药武器、火箭等,发展到宋元时期出现了铜火铳、抛石机和突火枪等。在这一基础上,历史教师就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分析我国的兵器发展史的线索:我国古代兵器发展经历了从冷兵器到火器的一个过程,冷兵器则经历了铜器、青铜器和铁器三个阶段。兵器发展是随着生产工具的发展而发展的,军事技术也同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二、渲染民族英雄的悲壮事迹,培养其民族气节及爱国主义精神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中国历史》第一册和第二册中,有很多初中生特别感兴趣的关于民族英雄的史料,在教学中,历史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这部分内容。一是因为大多数初中生在思维方式上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对历史故事特别感兴趣;二是因为初中生的自主意识逐渐形成,他们强烈地渴望成功,希望通过学习历史人物的事迹,可以让他们找到自己崇拜的对象;三是大多数初中生的人生观还没有定型,有很大的可塑性。而我国历史悠久,军事名人众多,通过对军事人物的学习,恰恰可以满足初中生的心理需求。

历史教师在讲授这些军事人物的生平事迹时,一定要饱含热情,特别是要重点讲解军事人物的嘉言懿行,以此来感染学生,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例如在学习第一册的第17课《西汉与匈奴的和战》一课时,历史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介绍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的业绩,同时还应该向学生介绍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情。在学习第16课《元朝统一全国》一课时,历史教师就应该向学生详细地介绍文天祥抗元失败被俘后,誓死不降的英雄气节,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他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全面解析农民战争发生的原因,树立其历史唯物主义观

在教学农民战争史时,历史教师要特别注意揭示农民战争爆发的共同原因和规律,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在阶级社会中,劳动人民总是受到统治阶级的压迫与剥削,剥削是统治阶级的本性,劳动人民在统治阶级的残酷压榨下无法生存下去,从而影响了社会生产的正常进行。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劳动人民才奋起反抗,迫使统治阶级压制自己的剥削欲,从而使社会生产能够正常进行。

例如秦末农民起义。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可是由于统治阶级穷奢极欲,施行暴政,反而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秦统治阶级大兴土木,修长城、建阿旁宫、骊山墓等等,沉重的劳役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生产,很多农民失去了土地,可是却必须承担沉重的赋税,再加上严刑酷法,农民忍无可忍,最终走上了反抗的道路。农民起义了秦朝暴政,从而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西汉王朝就是在农民起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西汉初期,统治阶级注重休养生息,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措施,如“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等,从而出现著名的“文景之治”。通过秦末的农民起义与汉初的“文景之治”的对比,就充分地说明了农民在社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农民阶级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

四、分析不同时期战争的自身性质,培养其全面地辨证分析问题能力

我国历史悠久,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同时也有着五千年复杂的战争史。根据《中国军事史》附卷一《历代战争年表》统计表明,从公元前26世纪开始,一直到公元1911年,我国一共发生战争次数多达3791次,其中包括3608次古代战争和183次近代战争。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中国历史》第一册和第二册中就涉及到了大小战争约50次,这些战争,有的对历史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维护了国家的安宁与统一;有的则阻碍了历史的发展,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与痛苦。所以,历史教师在讲授战争史时,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认清战争的性质,从而能够全面地、辩证地来认识战争。例如,明朝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抗击荷兰等战争就属于抵御外来侵略的正义之战;隋炀帝杨广三次发动对高丽的战争就属于非正义的对外侵略战争。

我们区分战争的性质,主要是根据战争的目的以及战争的历史作用。例如,战国时秦国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扩张领土与人口,导致各诸侯国百姓流离失所,痛苦不堪,这就属于非正义的争霸战争。而到了战国后期,秦国经过变法,国力强盛,统一则成为大势所趋,此时秦国发动的战争就属于统一战争,并最终促成了全国的统一,所以这时的战争就具有一定的正义性。用这样的方式来学习战争史,可以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