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环境的概念合集12篇

时间:2024-03-18 18:28:12

战略环境的概念

战略环境的概念篇1

1.市场定义。深刻理解市场的含义。

2.市场营销定义。深刻理解市场营销含义。理解市场营销相关概念。

3.市场营销学的产生和发展。了解市场营销学的产生和发展。

4.市场营销学研究方法。理解市场营销学的各种研究方法。

5.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及其演进。深刻理解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社会营销观念等观念。

第二章 市场营销环境

1.市场营销环境概念。理解市场营销环境的含义及其构成,了解市场营销环境的特点。

2. 微观环境。 理解市场营销微观环境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

3. 宏观环境因素。深刻理解各宏观环境因素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

4. 环境的分析与营销对策。了解环境分析的一般方法。

第三章 消费者市场及购买行为分析

1.消费者市场。理解消费者市场的含义及其特点。

2.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理解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刺激—反应模式”。

3. 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外在因素。深刻理解文化、相关群体、家庭等因素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

4. 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内在因素。深刻理解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和经济等因素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

5.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理解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参与者。深刻理解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主要步骤。

第四章 目标市场营销战略

1. 市场细分。理解市场细分的概念及理论依据。深刻理解消费者市场细分的标准。

2.市场选择。理解目标市场的概念和市场覆盖模式。深刻理解目标市场营销战略类型及选择目标市场营销战略的条件。

3.市场定位战略。 理解市场定位的含义。深刻理解市场定位的方式和定位的步骤。了解市场定位战略类型。

第五章 竞争性市场营销战略

1.竞争者分析。了解竞争者与竞争者识别。理解竞争者的反应模式。

2.市场主导者战略 。理解扩大市场总量、保持市场占有率、提高市场占有率战略。

3.市场挑战者战略。了解挑战战略类型。

4.市场跟随者战略。了解紧密跟随、距离跟随、选择跟随等战略。

5.市场补缺者。理解补缺基点的含义与特征,理解市场补缺者竞争战略选择。

第六章 产品策略

1.产品整体概念。深刻理解产品及产品整体概念。了解消费品的分类。

2.产品组合。深刻理解产品组合及其相关概念。理解产品组合决策。

3.产品生命周期。理解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及各阶段特征。深刻理解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营销策略。

4.新产品开发。理解新产品的概念及种类。深刻理解新产品开发的程序。

第七章 品牌与包装策略

1.品牌的基本概念。理解品牌的含义和作用。理解品牌与商标的区别。

2.品牌策略。深刻理解品牌设计原则。深刻理解品牌组合及其策略。

3.包装的基本概念。理解包装的含义、种类。

4. 包装策略。了解包装设计原则。深刻理解包装的几种策略。

第八章 价格策略

1.影响定价主要因素。深刻理解企业定价目标。理解影响企业定价的主要因素。

2.定价的一般方法。深刻理解成本导向定价法、需求导向定价法、竞争导向定价法。

3.定价的基本策略。深刻理解折扣策略、地区定价策略、心理定价策略、新产品定价策略和组合定价策略。

第九章 分销策略

1.分销渠道的职能和类。理解分销渠道的含义与类型。了解分销渠道职能。

2.分销渠道策略。深刻理解影响分销渠道选择的因素。理解分销渠道的设计。

3.批发商与零售商。理解批发商的含义与类型。了解零售商店的类型。

第十章 促销策略

1.促销与促销组合。理解促销与促销组合的含义,深刻理解制定促销策略时应考虑的因素。了解促销的作用。

2.人员推销策略。理解人员推销的概念及特点。了解人员推销的形式、对象与策略

3.广告策略。理解广告的概念与种类。深刻理解广告媒体及其选择。理解广告的设计原则。

4.公共关系策略。了解公共关系的概念及特征。了解公共关系的活动方式和工作程序。

5.营业推广(销售促进)策略 。理解销售促进(营业推广)的特点。深刻理解销售促进(营业推广)的方式。

二、考试题型

单选题、多选题、判断对错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满分150分。

战略环境的概念篇2

引言

近十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在经济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但房地产开发中的某些短期行为,却给我国土地、能源储备造成了巨大压力, 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并影响着房地产业的后继发展。有鉴于此,加之可持续发展又是当今国际普遍关注的一个世界性课题,政府和学术界将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了绿色住宅。但住宅供应者――开发商和住宅需求者――消费者,房地产产业走向的真正决定者,其绿色意识却不及政府和学术界对绿色住宅的关注程度。然而,必须看到这种矛盾是暂时性的。在不久的将来,绿色住宅将成为房地产市场的主流产品。

一、绿色住宅在中国的发展

1.绿色住宅的提出背景与概念

据2006年的统计数据,我国建筑消耗已占全国总消耗的25%,住宅每平方米能耗是同等条件下发达国家的3倍,可见建设生态环境必须从绿色生态住宅抓起。我国的住宅产业最初关注的是施工质量,其后是住宅项目的科技含量,再后是经济适用房的住宅产业化。直到2000年前后,一是顺应全球住宅产业提倡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二是十六大以后也提出要新型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要同时抓,我国住宅产业开始普遍关注绿色生态住宅,学术界也开始了对其的研究。

国外对绿色生态住宅的重视早于我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欧美各国民居中就兴起了经久不衰的绿色消费浪潮,其中也包括对绿色住宅的需求;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次人类环境大会,成为生态住宅区理论发展的里程碑。20世纪8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开始组织起来共同探索实现住宅、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如“绿色建筑挑战”(Green Building-Challenge)行动。进入20世纪90年代,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可持续发展”这一重要思想后,绿色建筑更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同,并成为世界建筑发展的方向:美国成立绿色建筑协会,负责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EDTM)开发和管理;欧洲出台了“百万太阳能屋顶计划”;英国政府出台了百万“绿色住宅”建筑计划;日本出台了《日本环境生态住宅地方标准》。总之,世界各国的住宅业纷纷建立城市绿色建筑和绿色住宅小区,最优化地利用和节约各种自然资源,以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境界。

纵观近几年政府、相关协会、房地产企业与学术界的住宅概念,可以发现有这么几个高频词汇: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绿色住宅、生态住宅、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目前对这些概念并没有给出准确的区分,立场不同者之间甚至发生概念之争,比如一场关于“绿色住宅”与“生态住宅”的争论就曾在中国房地产协会与住宅商会之间展开。

基于众专家学者对上述概念的定义,本文认为它们之间的区别联系可以用图1表示。

界定绿色生态住宅的概念及相关概念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了解绿色住宅的发展,因为该概念在不同阶段以不同的形式出现。本文认为,绿色住宅与生态住宅两个概念无本质上的区别,故采用了建设部与世界银行的惯用叫法:绿色住宅。其概念为:以保障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推动绿色能源的充分使用为原则,以绿色环保技术和产品为支撑,全面提高节能、节水、节地、治污总体水平的新型住宅。

2.绿色住宅的政府推动情况

我国政府对绿色建筑的推动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即绿色住宅的核心内容――建筑节能。1986年,颁布了北方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开始倡导建设节能建筑。1987年又发出关于实施《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通知,并在部分地区组织了节能建筑的试点。

1992年转发西部两局《关于加快墙体材料革新,推广节能建筑的意见》以后,在全国各地进行全面推广节能建筑,关于建筑节能的法规标准陆续出台。

直至199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确立了重点资助研究项目―绿色建筑体系和住区模式研究,首次在中国明确提出“绿色建筑体系”的概念。之后政府对绿色住宅的推动主要来自建设部:2001年,隶属于建设部的中国房地产协会首先提出绿色住宅概念。同年,设部通过《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首次明确提出了绿色生态小区的概念、内涵及技术导则。2004年制定了《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管理办法》和《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实施细则》。2005年,建设部领导曾明确表示:中国将建立绿色建筑与节能建筑的税收和收费优惠制度,以实现在2020年新建建筑节能65%的目标,不执行节能标准的开发设计施工单位,将受到处罚甚至被清除出市场

3.绿色住宅的市场运作情况

我国较早以绿色住宅为开发理念的房产项目当属华侨城集团1993年在发展主题公园的同时,建起的一批生态型住宅,这批住宅提升了附近科技园项目的价值。而全国各地绿色住宅的兴建始于1999全国首座环保住宅小区――北京市房山北潞春小区的建成,近年来的代表性绿色住宅项目见表1。

本文只列举了少数具有代表性的项目,事实上从1999年以来,以“绿色住宅”、“生态住宅”等命名项目数量非常多。但是,有些项目甚至只是种些简单的花草或是打着某种新型环保节能产品的旗号便大张旗鼓地冠以“环保住宅”、“绿色小区”、“生态社区”的美名,绿色住宅流于概念炒作。有鉴于此,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由于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参照美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等一批国外有关生态建筑的标准,组织国内权威专家(聂梅生、秦佑国等)按照中国住宅建设的需要进行系统研究,于2001年9月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评估手册在小区环境规划设计、能源与环境、室内环境质量、小区水环境、材料与资源等5个方面进行量化。以手册为标准,住宅产业商会还在会员单位中开展了一批示范工程的建设。

住宅产业商会这一行为体现并发挥了行业组织规范市场运作的作用。2005年,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发展中心、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等单位正式启动中国环境标志生态住宅认证项目,此项举措意在指导规范住宅项目的开发建设和性能评价,结束房地产市场任意打“绿色”、“生态”之旗号的混乱局面。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战略分析与选择

上文所介绍的绿色住宅在中国的发展,正是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战略分析和选择的基础分析。本文按深入程度,同时讨论将战略的分析和选择,探讨面对“绿色住宅”的发展趋势,房地产开发企业应该如何进行战略分析,并做出科学的战略选择,以达到持续创造企业价值的目的。

1.利用产品-市场演变矩阵进行初步分析

产品-市场演变矩阵是由美国的查尔斯霍弗教授首先提出的。他扩展了波士顿矩阵和通用矩阵两种战略选择方法,将业务增长率和行业吸引力因素转换成产品-市场发展阶段,从而得出15个方格的矩阵。该矩阵原用于分析同一企业的不同业务单位,本文则借以分析不同企业的同一业务单位:对于“绿色地产”这一业务单位,不同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可能位于A,B或者C的位置,圆圈内扇形阴影部分,表示企业的“绿色住宅”业务单位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如图2所示。

根据文章第一部分内容的分析,可知“绿色住宅”市场正处在开发阶段,并有着增长的趋势,这一点对每一个房地产开发企业都是相同的。但企业必须依据自身的竞争力量,在矩阵中确定自己的位置。此外,同一位置不同占有率,也意味着不同的战略地位。比如图中的B:处在这个位置的企业,处于产品-市场发展的开发阶段,具有的获得一个较强的竞争地位的潜力,加上拥有相对较大的市场份额,所以该企业可以考虑将“绿色住宅”作为公司的发展战略。图中的A地位和B类似,C则属于瘦狗类型,处于该位置的企业则应另辟蹊径。随着“绿色住宅”理念的深入人心,“绿色住宅”市场将逐渐成熟,这时企业将可能处于矩阵中A、B、C以外的位置,企业应根据具体境况分析。

2.利用IE矩阵做出最终选择

产品-市场演变矩阵是一个易用的方法,但过于简单,有一定缺陷。比如,如果图2中B的阴影部分较小,即市场份额较小,企业该如何选择?所以还需要更为深入的分析来做最终的战略选择。在这一阶段,IE矩阵是一个较为细致而又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

本文不再赘述IE矩阵的应用步骤,而将利用该方法评价是否应该选择“绿色住宅”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两个要素表介绍如下。表中的指标是经过调查总结行业共性所确定,各企在应用时可根据自身情况将指标作调整。

依据上表指标,依次确定要素与“‘绿色住宅’”战略的关系”和“企业把握机会和回避威胁的能力”的评价集、因素评价矩阵、评价矩阵的隶属度矩阵,得到加权平均值Wi和Pi。将各战略要素的权重Wi和相应评价值Pi相乘,得出企业所在相应要素上把握机会或回避威胁能力大小的加权评价值Mi,累加各要素的Mi,得出企业把握机会或回避威胁能力大小的综合评价值M。

本文给出了“绿色住宅”战略关键成功因素,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识别哪些能力属于优势能力,哪些能力属于劣势能力,得到与表2类似的“绿色住宅”战略内部要素评价表。确定关键成功因素的影响权重,企业发挥优势和克服劣势能力的评价值,最终得到企业发挥优势或克服劣势能力的综合评价值N。

确定了M和N后,借鉴IE矩阵法,将外部战略要素综合评价值M划分为三个区间,将内部战略要素综合评价值N也划分为三个区间,由此形成九个区域,如图3所示。

根据M和N的值,如果最终落在了矩阵右上角扩张战略的位置,则可以企业考虑以“绿色住宅”为发展战略。

三、结论

本文在界定绿色生态住宅的概念及相关概念间的关系的基础上,从政府推动和市场运作两方面概括了绿色住宅的发展,得出结论政府的推动主从倡导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方面,市场的运作一开始较为混乱,而近年的中国环境标志生态住宅认证项目将有助于改善混乱局面。一方面,绿色住宅将成为房地产市场的主流产品;一方面,开发成本高而需求量并不大。房地产开发企业该如何选择?本文提出可利用产品-市场演变矩阵进行初步战略分析,继而利用IE矩阵做出最终战略选择。撰写此文,以期对业界人士有所启发,并为推动绿色地产的发展尽绵薄之力。希望房地产产企业可以做出合理的战略决策,使企业自身与社会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清宇:住宅商会叫板中房协[J].工程建设与档案,2002,(4):51-52

[2]建设部: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EB/OL].中国建筑资讯网,2001-5

[3]肖红 关莉陈言顺肖荣欣:浅谈绿色生态住宅供需双方应注意的问题[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7):121-123

[4]丁凯:我们为什么关注健康人居[N].经济观察报,2003-7-28

[5]春华:引导行业做吃“螃蟹”者[N].中国房地产报, 2003-4-17

[6]孙继信蔡青青:中小企业的几种战略应用技术.科学与管理[J],2005,(1):451-47

[7]王孟钧陈辉华刘少兵:建筑企业战略管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战略环境的概念篇3

引言

企业面临的战略环境从简单变得复杂,企业家需要具备战略领导能力以摆脱日常繁琐的经营事务,应对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企业认识到组织学习的重要性,建立学习型组织能增强企业的适应能力,使企业更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本文研究的问题有:企业的创新、整合与成长概念模型和关系假设;企业家战略领导能力通过组织学习、战略创新对企业成长的影响机制。

企业家战略领导能力、组织学习、战略创新的基本内涵

战略领导能力的概念国外学者早有研究,战略领导能力是从战略目标的实现及组织绩效达成的角度诠释领导者能力的理论体系(Nahavandi,2003)。Christensen认为战略领导就是领导者预测事件、保持灵活性和指导组织做出长期判断的能力。Ireland和Hitt(2007)提出有效的战略领导能力的概念,包括确定企业方向、建立平衡组织、有效管理企业资源、维持有效的组织文化以及强调道德操守。从实证的角度看,包括战略思维能力、战略决策能力、战略规划能力与战略实施能力。

组织学习的概念出现在1965年,但当时只是强调企业为适应环境变化用以获得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组织学习是一种既能按照创建者的目标和意图发展,也能超越初始目标的主动学习。组织学习是对经验的累积及其转化,是获得与组织使命有关的知识,并且组织学习改变了以往的认知和行为。仅当组织共同的信念、规范等发生改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组织学习。

Mintzberg & Westley(2007)认为战略创新是涉及组织方向性,如思维层次的愿景选择、战略定位和具体层次的程序、设施等。Hamel认为战略创新是对行业中现有为客户创造新价值过程进行重构的能力,同时也是为所有股东实现新财富创造的能力。Markides认为战略创新主要是从为客户创造价值出发,思考并构建相应的商业模式,战略创新关键点在于能够及时、准确地识别出自身运行方式与竞争对手的运行方式的不同,并能够创造出超越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

企业家战略领导能力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企业家只有具有战略思维能力,摆脱日常事务的干扰,才能从全局、整体来观察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的战略方向选择进行思考,具有观念创新的意识,并且能形成企业综合愿景的能力。企业家战略思维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发展空间和盈利空间。企业家战略决策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决定因素。企业要取得战略成功,企业家需要具备快速整合资源的能力,企业家除了动用常规的战略规划模式,还要具备超常的规划设计能力,同时还具备与之匹配的规划执行能力和效果评价能力。战略执行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战略成败,最终也将直接影响到企业成长。

通过对企业家战略领导能力与企业成长关系研究,可以提出假设1:

企业家战略领导能力对企业成长有显著正向影响。

企业家战略领导能力对组织学习、战略创新的影响

如果说企业是一个不断更新和共享的知识系统,具有学习知识与创新知识的功能,那么领导者的任务就是促进企业知识的共享、运用与创新。战略领导能力会影响组织核心价值观,也会促进组织成员间的互动,促进组织学习中的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变,并促成新知识的生成与整合。所以为了提升组织绩效,战略领导者必须发起一个可以促进组织学习和知识整合的战略机制。企业家的支持与参与,能够在组织内部广泛开展组织学习,从而提升组织创新效果。Crossan & Hulland(2002)的研究表明,企业家的战略领导行为对组织学习有显著正向影响。战略领导者面对环境的日益变化,有必要通过推动组织学习进程改变先前已经僵化的学习制度。当企业家具有战略型领导行为时,更有利于组织学习,企业家战略领导行为对组织学习具有显著正向推动作用,并且企业家支持和促进组织学习也将会对组织成长绩效产生影响。

战略创新涉及到组织方向性,如思维层次的愿景选择、战略定位和具体行为层次等。战略创新关键点在于能够及时、准确地识别出自身运行方式与竞争对手运行方式的不同,并能够创造出超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G.Hamel认为促进战略创新的条件是企业家必须放弃对战略的垄断。企业成长需要有持续的竞争优势,但是因为企业家自身能力和战略刚性的存在,创新能力和机会能力减少,难以持续保持竞争优势。企业需要不断通过组织学习,使战略克服刚性,增加创新能力,带来企业持续成长。德鲁克反复以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为创新理论与实践的主题,创新是利用变化的机会并且能开创新的经营业务,创新是企业家专有手段,企业家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创新能力。

在日益动荡的竞争环境中,企业家必须成为推动战略创新的主体,企业家的战略领导能力对企业战略创新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企业家发现机会后,有了新的构想,必须付诸实施,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并能创造新的资源组合,以不同的方式来达到创新的目的,并且通过行动来获取利润。在日益动荡的竞争环境中,有效的战略领导能力能帮助企业实施积极的战略创新。战略领导能力的作用遍及战略创新的全过程,既要关注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又要领导企业形成战略愿景,也就是说企业家必须为组织创造一个愿景并获得成员实现这种愿景的承诺,同时企业家还必须成为推动战略创新的主体。

通过对企业家战略领导能力与组织学习、战略创新的关系研究,可以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

企业家战略领导能力对组织学习过程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设3:

企业家战略领导能力对战略创新过程有显著正向影响。

组织学习、战略创新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创新能力是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战略创新更是创业企业成长的关键推动因素。在创业管理研究领域,大部分人都赞同德鲁克,认为创业企业成长中创新有着特殊意义。通过创新,企业家要么创造出新的财富来源,要么从现在的资源中发掘更大的创造财富的潜力。创新是企业家发现机会并转化企业赢利市场的过程,企业家是创新过程中市场变革的催化剂。企业战略创新竞争优势的源泉,是创业企业初期在面对巨大的资源劣势时取得成功的途径之一,更是现有企业继续成长的唯一途径。创业企业成长中,战略创新是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所做出形式、性质和状态等方面转变,战略创新内容的变化主要包括企业界限、企业资源配置和协调性等方面,同时战略创新执行因企业外部环境变化也会发生相应变化。战略创新能力能有助于创业企业成长中发现潜在的成长机会,并根据所处外部环境或内部情况的变化,改变或整合企业的资源配置,动态调整企业战略内容制定与实施。战略创新不仅仅是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更是企业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的外部环境,获取更多的外部收益(资源、能力、知识等),也就是说企业是通过资源、知识、能力、环境的战略创新生态系统建立,获取系统竞争优势。

G.Hamel认为促进战略创新的条件是企业家必须放弃对战略的垄断,听取不同的声音,特别是组织中年轻人、新来者等。通过战略创新能使企业较好地适应竞争环境,提高企业的运营绩效和竞争优势。战略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然会引起企业系统诸要素(包括企业内外部)的变化,创新能不能带来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战略创新后是否具有协同效应。战略创新的协同有赖于企业内部各部分或企业与关联企业之间的整合与协调,协同也意味着各部分在战略创新过程中相互配合、相互学习。 Rajaopalan & Spreitze认为创新能力是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战略创新更是企业成长的关键推动因素。

通过对组织学习、战略创新与企业成长的关系研究,可以提出假设4:组织学习对战略创新过程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设5:

战略创新对企业成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企业创新、整合与成长概念模型构建

通过上文概念界定及相互关系分析,可以得到企业的创新、整合与成长概念模型图,如图1所示。4个变量的测量维度和测项界定:企业家战略领导能力包括4个变量:战略思维能力、战略决策能力、战略规划能力与战略实施能力;企业成长主要包括3个变量:营业额增长率、新营业网点扩建速度和员工人数的增长率;组织学习主要包括3个变量:学习承诺、共享愿景和开放心智;战略创新包括3个变量:环境感知性、战略推进速度、战略协同性。

企业的创新、整合与成长概念模型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企业成长的理论研究,对战略创新转化为企业成长的机制提供了充分解释,今后研究仍需进一步的检验以及证实或证伪。

参考文献:

1.Nahavandi A.The art and science of leadership[M].China Machine Press,2003

2.Michael A.Hitt, R.Duane Ireland, Robert E.Hoskisson.Strategic Management Competitive and Globalization(Concepts).Seventh Edition, Published by Thomson Learning,2007

3.刘进,揭筱纹.基于环境互动的企业家战略领导能力与决策机制研究—一个新的战略绩效整合模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2)

4.Mintzberg.Mintzberg on Management Inside Our Strange World of Organizations[M].China Machine Press,2007

5.Crossan M,Hulland J.Leveraging knowledge through leadership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A].Choo C,Bontis N(Eds).Strategic management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A collection of readings[C].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战略环境的概念篇4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9)03-0046-05

一、研究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创业活动一直保持活跃状态,根据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推出的俭球创业观察(GEM)2005中国报告》,中国的创业活跃程度一直在全球创业观察成员中处于前列。在创业活动蓬勃发展的同时,创业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新创企业,特别是处于种子期和初创期的新创企业,如何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是创业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为了深入探讨新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很多学者从战略的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在管理研究中,战略研究通常围绕着成熟企业。在新创企业战略研究中,研究人员也往往借鉴成熟企业战略研究的范式。然而,显而易见的是,由于企业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的不同,新创企业战略制定的出发点、战略的具体内容以及实施效果,必然与成熟企业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在目前的研究中常常被忽略。因此,通过对新创企业战略规划过程的深入考察,本研究希望能够从创业的独特视角回答新创企业战略选择的具体模式,并且为实践中的创业活动提出有价值的发展建议。

二、文献综述

创业战略研究的发展有一定的脉络可循。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创业战略研究主要是从新创企业如何规避与大企业的竞争角度出发,例如,新创企业可能选择特定的产品或者特定的区域市场,而这一特定机会可能对大企业无较大的吸引力。其研究焦点相对分散,缺乏系统的归纳和整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战略研究领域一些较为成熟的研究框架被引入创业领域,研究人员开始探讨这些成熟企业的战略规划选择是否适用于刚刚成立的中小型企业,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在创业战略研究领域,很多学者引入“维度”这一概念,从整体上研究创业战略选择的不同维度构成。Mcdougall和Robinson(1990)通过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将新创企业的战略分为两个主要维度――战略力度是适中的还是积极的,市场范围是广阔的还是狭窄的。Carter等(1994)采用同样的方法将新创企业的战略分为两个维度――新创企业的差异化战略的差异化范围是大还是小,经营活动侧重于产品开发还是市场营销。Park和Bae(2003)则通过新创企业案例研究,将创业战略划分为三个维度――技术能力(追随者还是领先者)、产品市场成熟程度(成熟市场还是新兴市场)和目标市场(本土还是国际)。

从现有的创业战略概念建构上看,关于这一概念的讨论还远远不足。一些对于初创企业较有价值的战略选择尚未被囊括在现有的研究框架中。这就使得现有的创业战略概念框架在回答现实创业行动的主要特征,进而给予相应发展建议的同时存在理论方面的局限性。因此,我们有必要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重新划分维度,同时结合中国的客观实践,建立一套有效的新创企业战略分析框架,用于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

三、创业战略的概念内涵

不论是对成熟企业还是对于新创企业,战略都是企业发展的规划。这一规划的存在意义在于提炼和制定企业发展的核心方向。基于企业经营环境和企业核心能力的综合分析所得到的战略规划方案是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主要手段。从战略研究理论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战略研究主要是针对成熟公司的业务发展和日常经营的。现有的大量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都高度关注成熟企业。尽管如此,在创业领域,对于战略的关注已经成为一个较强的趋势。对于新创企业来说,同样需要制定合理的规划,为创业成长指明方向,这一点同成熟企业并无两样。但是,应当承认的是,由于时间和资源所限,新创企业战略规划的复杂性较成熟企业的战略规划而言大为降低。因此,新创企业的战略规划拥有适度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依赖于企业所能支配的资源以及企业的战略目标。

和成熟企业的战略规划不同,新创企业的战略主要集中在竞争战略领域。这是因为作为依托一定创业机会而创立的企业,其主要成长方向已经较为确定,不大可能发生较大调整。同时,由于资源和能力所限,新创企业主要的经营重点是在市场实际经营中迅速打开局面,获得企业成长所必需的各类资源。因此,在创业战略的相关研究中,对于新创企业的战略研究主要是分析其竞争性战略。本文把创业战略定义为新创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所能采用的竞争性经营方案的总和。为了从总体上把握这一概念,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首先,创业战略需要与创业行动的整体经营环境和创业者的资源禀赋相匹配。创业战略并非独立的事务,脱离了创业活动的实际情况空谈战略的实施可能和实施效果毫无意义。在创业活动的推进过程中,创业者首先必须关注当前创业活动的竞争环境。尽管作为刚刚进入市场的初生者,新创企业还无法引领整个市场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但是新创企业至少应当做到的是对市场环境的变化作出积极的反应。这种反应主要体现在战略方案的灵活性和及时性。除了经营环境以外,创业者还需要重点关注目前企业自身的资源状况,也就是企业是否拥有或能否获得有效执行战略所需的资源和能力。如果现有资源尚无法提供充分的战略支持,那么创业者的首选行动方向应当是资源拓展,而非匆忙进行市场竞争。

其次,创业战略具备多元化的构成内涵。就某个单一的创业活动而言,它的主要经营方向和竞争模式可能是单一的,创业者可能仅仅依托于单方面的优势就能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甚至与市场上的在位者获得一争长短的实力。但是就某个区域或某个产业范围内的创业活动而言,不同创业者所主导的创业活动的竞争重点和实施方案应当是多种多样的。这种多样性本质上根源于创业活动的经营环境和内在资源禀赋所体现出来的千差万别。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对于创业战略的概念内涵的识别意义重大。通过对不同新创企业的战略行动特征的概括和总结,能够提炼出不同的战略维度,不同的创业者可以充分借鉴这一概念框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战略行动重点,推进创业活动。

最后,创业战略概念存在不同的认识角度。一个科学而规范的概念的界定和发展需要不同的解读角度。创业活动本身具备高度复杂性,创业过程的推进所涉及到的要素数目众多,创业活动所面临的经营环境也处于高度动荡变化之中。创业活动的这一特征也导致创业战略本身具备一定的复杂程度,这种复杂程

度不仅体现在概念的多元化内涵中,同时还体现在不同的解读视角上。总体来看,对于创业战略的认识和解读存在如下两种主要视角,其一是战略的竞争重点和实施要点,也就是在创业活动中具体的竞争性战略方案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以及所要突破的核心竞争优势,这可以说是创业战略的内在属性;其二是战略的实施目标和拓展方向,这主要是针对创业战略在整个创业活动中的功能和作用而言的,也就是创业战略的外部导向性。创业战略的两种认识角度造就了不同的创业战略概念框架。

四、创业战略的概念检验

为了进行概念检验,我们首先将现有新创企业的竞争性战略方案分为如下几个类型:市场进入战略,创业者在细分市场上早期进入通常能够获得较强的先行优势;营销力度战略,积极的营销活动能够迅速推广新创企业的市场知名度,充分实现快速成长;市场联盟战略,积极的市场联盟战略可以扩展资源获取渠道,使企业获得充足的发展前景;产品创新战略,创业者往往愿意积极主动地进行研发工作,提升产品竞争优势;产品范围战略,广泛的产品范围战略致力于更多类别的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对于竞争者来说也是一种壁垒;产品成本战略,这一战略立足于中国的中小企业发展实践,通常认为,中国企业经营的优势主要是小规模、灵活性和劳动密集型的低成本技术优势。因此,对于国内创业实践来说,积极的产品成本战略是一种有效的竞争策略。

结合不同的认识视角,这里提出两类创业战略的概念建构方式,如图1所示。

这两种建构方式背后的含义不同。市场开发和产品开发的分类方式强调了创业战略的竞争内容本身,也就是创业者应当如何执行竞争行动。超前行动、积极竞争、向外拓展的分类方法则是强调创业战略的功能导向,也就是说战略的实施意义。第一,创业者通常也是先行者,往往希望能够走在竞争者的前面,获取更多的利润。第二,创业者的进入往往会改变现有竞争格局,为了抵抗竞争压力,创业者必须寻找正确的方向,实施主动的竞争方案获胜。第三,企业成长的过程也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影响力不断上升的过程。这两类概念建构方式需要实际数据予以验证。

为了测量创业战略概念,我们参考了Zahra(1993)、Christman(1999)、Covin和Slevin(1989)、McDougall等(1994)、Homburg等(1999)旧的研究中关于战略概念的测量,设计相应的语义差别量表。2005年9月中旬到12月底,我们在海淀科技园和丰台科技园进行了大范围的问卷发放,一共发放问卷800份左右,最终回收问卷239份。剔除填答效果较差的问卷之后,最终用于模型检验的问卷数目为201份。我们应用SPSS 13.0计算了各个指标原始量表的a系数,从检验结果来看,创业战略量表的信度尚可,如表1所示。

我们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来检验创业战略概念的建构效度。模型拟合效果统计指标如表2所示。

从拟合结果来看,两种分类的创业战略概念模型的卡方值都比较小,GFI、IFI、CFI和NFI也超过了临界值0.9,而且GFI、IFI和CFI都超过了0.98,RMSEA都小于0.05。因此,我们认为,概念具备较好的建构效度。同时,基于市场一产品分类的创业战略概念会比基于创业活动属性特征分类的创业战略概念检验结果略好一些。这说明可能前者对于创业战略的概念描述更为妥当一些,而后者可能在三种不同的概念属性中存在一定的交叉度,因此,拟合效果比起前者略低。

五、创业战略的概念发展:基于创业过程的考察

在创业活动中,为了促进企业成长,创业者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用适当的战略方案促进企业发展。多层次多角度的创业战略概念也提供了一个更为灵活的分析视角,在不同层次、不同维度上的适当选择,都可以带来不同的实施效果,这就意味着创业者应当积极分析当前的实际情况,根据市场环境的特征以及企业目前的资源和能力,选择最为适宜的战略实施力度,使得战略成为企业发展的推动力。创业战略的这一发展模式实际上与创业过程的特征密不可分。

创业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不断向外开拓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创业者所面临的管理环境在不断复杂化。相较而言,创业者在决定创业时所设想的创业机会和创业模式就略显单薄了。因此,在创业活动的不断推进过程中,创业者需要不断调整对于外部经营环境的感知,联系和协调企业内外部情况,以动态的方式来决策创业方案。因此,创业过程的复杂特征对创业战略、创业能力、创业实务的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创业过程的发展来看,创业战略展现出一定的发展特征。

从单一的某项战略方案向多元化的战略方案发展。在创业者开始创业的时候,往往会侧重于某一方面的竞争优势,实施单一的竞争性战略方案,在不断打开市场赢得成长的同时,旧有的竞争优势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将不断刺激创业者调整竞争方案,选择更为适宜的成长路径。这种调整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从原来的单一的竞争方案向多元化的竞争方案发展。因此,这一发展方向是外部成长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创业者以及新创企业自身能力不断发展的结果。

从侧重于产品开发方面的战略方案向市场和产品开发并重的发展模式。国内的创业者,尤其是高科技创业者在最初的创业阶段,特别关注自身所能推出的产品特征,希望能够通过产品品质的不断开发,依靠相对同类产品的竞争优势来发展企业。随着企业的发展,很多创业者发现单纯的产品开发难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在此情况下,市场开发的战略方案应当适时地成为企业战略方案中的一环,通过市场开发和产品开发的综合利用,共同推动企业发展。

从超前行动向着积极竞争和向外拓展的方向发展。在很多创业活动的案例中,在最初的创业活动中,创业者是那些积极创新、大力推行全新商业模式的人,他们的创业行动实质上都是相对于竞争对手或潜在的可能竞争者的超前行动。伴随着企业的发展,市场中逐渐出现了追随者,超前行动的优势在不断削弱,此时,创业者可能进一步通过积极而广泛的竞争策略来控制市场地位,甚至进而通过向外的拓展来提升企业获取资源和信息的能力,促进企业成长。

因此,从创业活动的推进过程来看,如果我们把创业战略的具体竞争方案按照市场一产品开发、创业行动属性特征两种维度划分标准组成一个竞争方案矩阵的话,可以看到创业战略方案的发展模式是从左下角往右上方不断演进(见图2)。距离右上方越近,说明创业者的战略模式越趋于成熟化和多样化,创业活动也开始逐渐步入稳定发展的阶段。

这一发展模式意味着创业者在决定选择何种战略方案的时候,应当结合创业过程的特征以及自身的发展阶段,确定企业在竞争方案矩阵中的位置,进而寻求向右上方发展的可能。当然,这一发展思路并非绝对和一成不变的,创业者仍需要审慎地分析市场环境特征和当前企业所具备的能力和资源,使得战略模式的推进具备充分的可行性。

同时,创业战略的发展模式也为创业过程的推进和发展提供了一条线索。战略是企业的整体经营方案,战略服从于企业的发展目标,同时又积极地统领企业发展。创业者应当积极利用战略的这一特点,通过不断把新的竞争方案纳入战略的整体体系中,拓展企业的发展空间,使得企业的成长不断借助新的驱动力,从而提升了企业的发展效率。因此,创业战略的发展模式应当成为创业者实施创业机会开发和发展的积极工具。

战略环境的概念篇5

上个世纪90年代后,由于科技的迅猛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化步伐的加快,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及产品设计周期和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客观要求企业通过提高自身的能力,全面考虑企业内部要素和企业外部环境要素,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在这种背景下,基于企业内部分析和企业内外部综合分析的战略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包括资源论、钻石模型、平衡计分卡、竟合论、超强竞争论等战略理论,可以说是多种范式并存。

一、资源论

1984年沃纳菲尔特的“企业的资源基础论”的发表意味着资源论的诞生。资源论的假设是:企业具有不同的有形和无形的资源,这些资源可转变成独特的能力;资源在企业间是不可流动的且难以复制;这些独特的资源与能力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资源论的基本思想是把企业看成是资源的集合体2将目标集中在资源的特性和战略要素市场上,并以此来解释企业的可持续的优势和相互间的差异。尽管资源论不断发展并在90年代盛极一时,但资源论的缺陷是致命的,且不说它没有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外部关系,将复杂的企业内部结构仅以资源、能力或核心能力来解释,或者说以资源涵盖整个企业,难免以偏概全。

二、钻石模型

1990年,波特提出钻石模型,可以说是关于企业战略理论的综合分析。波特认为生产要素,需求条件,支持产业与相关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这四大要素创造出国家环境,企业在其中诞生并学习如何竞争。波特还分析了政府,社会,每个国家的社会政治的历史背景、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国家文化)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并进一步指出在国家经济中,钻石体系会形成产业集群,其内部的产业之间形成互助关系。在历史分析中,波特认为,从国际竞争观点看,每个国家可以根据他们的产业表现,分成几个不同的竞争优势阶段,这些阶段就是该国经济发展的详细过程。每个阶段所强调的产业、产业环节和企业战略都不同,就连政府的产业政策也因不同阶段而有所不同。一般说来,国家经济发展经历四个阶段,即生产要素导向阶段、投资导向阶段、创新导向阶段和富裕导向阶段。在历史分析中,波特认为,从国际竞争观点看,每个国家可以根据他们的产业表现,分成几个不同的竞争优势阶段,每个阶段所强调的产业、产业环节、企业战略和政府的产业政策都不同。波特对每个阶段中各个要素的不同表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可以看出波特的钻石理论是对早期企业内外部分析战略理论的完善,使这种理论不仅提供了分析的基本框架,而且有了丰富的理论内容。

三、平衡计分卡

在此阶段,基于企业内部制度分析战略管理理论也开始出现,表现为平衡计分卡理论。平衡计分卡是基于企业绩效评价的战略理论,因而可以将这个理论看作是基于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战略理论。由于传统单纯的财务指标评价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绩效状况,该理论提出用顾客满意度、内部程序(流程)及组织的学习和能力提高三套绩效测评指标来补充财务测评指标。

四、关于企业社会关系的理论

企业社会关系是与企业社会资本概念相联系的一个概念。尽管企业社会关系更多的源于企业外部环境,但它确实不同于一般企业环境分析。二者的差别在于,企业可以或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协调整合甚至管理控制其社会关系;但对于环境来说,企业则无法或难以进行协调整合,更谈不上管理了。从企业社会关系方面看,一个企业既要处理好企业内部组织与组织、人与人、组织与人之间的关系,又要处理好与竞争对手、供应商、客户互补生产商、潜在生产商、政府、企业协会、大学、研究所、社区及其它组织间的关系,从而使企业社会资本最大化。

五、博弈论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的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的,也就是说,当一个主体,如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选择受到其他人、其他企业的影响,而且反过来影响到其他人、其他企业的选择时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包括:参与人、行动、信息、战略、结果、均衡等。博弈论与战略决策问题有着直接的联系。以博弈论为基础来研究战略问题,特别强调对竞争对手的行动的研究,强调企业的战略制定要考虑对手的可能反映,要根据对手的反映或可能的反映来不断调整自己的战略和行动,以达到击败对手或至少领先于对手的目标。在传统经济学所谓的寡头垄断产业中,博弈论的思想在战略制定中的运用已很广泛。

战略环境的概念篇6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形成是企业管理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管理学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变化演进而来的。西方战略管理理论研究到现在形成设计学派等十大理论学派,对这些学派进行评析,对我国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及实践有积极借鉴意义。

设计学派。该学派由阿尔弗雷德•D•钱德勒以及安德鲁斯提出,将战略形成视为一个概念作用的过程。该学派前提是:战略形成应该是一个有意识思维过程;首席执行官就是战略家;战略形成一个完整观念时,设计过程才结束;战略是明确的。设计学派认为评估企业的优势与劣势是战略设计基本步骤,而现实中评估是很难准确的,一般说来优势比企业想象小,而劣势大。该学派认为战略与结构互相决定。但该学派没考虑何时制订、如何制订、何时停止战略,该学派将战略贯彻与执行分离。该学派的“报信观点”和著名的“SWOT”分析法作出了巨大贡献,意义深远。

计划学派。该学派将战略形成看作一个正式的过程,由H•伊洛尔•安索夫在《公司战略》中提出,战略包括四方面内容:产品与市场定位;企业经营方向和趋势;协同效果大于局部效果;竞争优势。该学派的前提:战略产生于有意识的正式规划过程,过程被分解为清楚的步骤;首席执行官负责整个战略过程,战略实施由全体计划人员负责;战略应当明确制定出来,以利于贯彻。该学派也有不足,威尔逊提出了战略的大致错误。

定位学派。该学派将战略形成视为一个分析过程,由迈克尔•波特提出,其前提与计划学派前提没有重大分歧,但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例外:定位学派认为只有很少数的关键战略在某一既定的行业中合乎要求,这些战略可用来对付现在的竞争对手。定位学派的缺陷:战略制定贯彻分离;破坏战略学习;过分依靠硬数据;制定过程过分正式化等。

企业家学派。该学派将战略形成过程绝对地集中在个别领导者身上,最核心的概念就是远见。该学派提出了“企业家精神”与“内部企业家精神”(Pinchot,1985)。这一学派的前提:战略是企业领导人心中一种观念,是对组织未来的远见;战略的形成最好不是一个完全有意识的过程;企业领导人一心一意发展远见;战略是可以变化的;组织同样是可以变化的;企业家式的战略具有某种特殊的位置,这个位置不受市场竞争的冲击。不少学者认为,企业家学派使用的研究方法是很危险的,它是以企业家个人的健康和幻想作为赌注,企业家的个人能力被过分夸大了。

认识学派。该学派把战略形成看作一个心理过程。最早起源于Simon等的研究,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该学派认为:认识是无序的;认识是信息处理的过程;认知是制图过程;认识是概念形成过程;认识是构建过程。认识学派认为了解战略形成过程,最好了解人的心理和大脑,从这个意义上讲,该学派研究内容对认识心理学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但对战略管理研究贡献是有限的。

学习学派。该学派认为战略形成是一个应急的过程。查理•林德罗姆的《“蒙混过关”的科学》是这一流派的开始,詹姆斯•布雷恩•奎因于1980年出版的《应变战略:逻辑渐进主义》是该学派的新起点。该学派认为战略的形成是不断学习的过程,战略规划和执行界限变的不可辨别;学习以应急的方式进行;在管理战略学习过程可能出现新战略。但是,学习的过分强调可能会使一个连续的和完美的可行战略遭到破坏。这一学派的主要贡献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战略。

权力学派。该学派把战略视为一个协商的过程。见之Allison(微观权力学派),Macmillan《论战略的形成:政治概念》等论著。这一学派认为:权力和政治使战略形成具体化;微观权力把战略决策视为利益集团和联盟之间通过说服、讨价还价以政治对策形式表现的相互作用,在任何具有重要意义的时刻都不具有支配地位;组织通过战略操纵和各种网络联盟中的集体战略,促进自身的利益。该学派过于过分集中在联盟分裂和局部问题上,权力学派可能忽视正在形成的战略模型。

战略环境的概念篇7

一般而言,“挑战”(challenge)是个人或团体在追求理想目标时,主要感受的困境与压力。具体的说,当个人或团体追求特定的理想目标时,如因当前的条件或能力不足以实现目标,即陷入困境并感受压力,而此种困境与压力,对个人或团体而言,就是一种“挑战”。“挑战”的本质,其实就是因“目标”与“手段”的落差而形成的“困境”和“压力”,也就是个人或团体追求目标过程中所遭遇的“困难”和“问题”。反言之,如果手段与目标没有落差,如果主客观的条件与能力均足以实现目标,即无“挑战”可言。因此,如果我们想了解挑战的性质与来源,则须进一步思考,何以当前的手段不能实现理想目标?

从变迁的动态观点来看,手段之所以无法实现理想目标,通常有几个可能的原因:其一,由于目标的层次提升了,实现目标的难受度增高了,所以现行的手段不足以实现新目标;其二,由于外在的环境条件改变了,虽然有可能提供新的发展机会,但也会带来新的潜在威胁,而不利于理想目标的实现,所以现行的手段失灵了;其三,由于内在的能力减弱或条件不利了,所以无法实现原本可以实现的目标。这三个原因,其实就是“挑战”的来源。据此而言,“挑战”的来源是主客观条件的变迁,而“挑战”的性质,则是一种不利于目标实现的现实困境。本文讨论开放社会中师范教育改革的挑战,即根据这样的观点来分析。

其次,我们要说明“对策”的概念意义与内涵。所谓对策,其实就是组织与行政管理经常讨论的“策略”。一般说来,“策略”(strategy)是指组织的资源与技术能和环境中的机会与风险作适切的配合。换句话说,组织的策略是组织用以适应环境威胁与机会,以维持组织效能的行动思维与具体方案。策略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已经对环境中的机会与风险作了评估,并且揭示了组织用以实现目标的整体行动方向。通常,在组织与行政管理原理的讨论中,将策略分为四种类型:一是防卫型策略;二是前瞻型策略,三是分析型策略,四是响应型策略。防卫型策略着重组织内部效率的维持,故态度和行动都比较保守;前瞻型策略强调组织的变革和创新,勇于寻求新的机会和利益;分析型策略试图结合防卫型策略的效率及前瞻性策略的创新,因此显得比较谨慎,在未做缜密分析前,绝不轻举妄动;响应型虽无主动变革和创新的表现,但大致能知觉环境的变迁而作必要的响应。这四种策略可能分别表现在不同的组织,而成为组织的特性。但综合而言,当一个组织面对环境变迁时,理想的对策应结合四种类型,以能提升内部效率,也能因应外在环境的趋势与需求,而作必要的响应与变革。当然,走在时代前端,不但能避免风险,更能创造发展的机会,应属组织发展的最佳策略。这样的观点与思维,可作为构思师范教育改革对策的基调。

如果我们从“挑战”的性质与三种来源来构思因应挑战的对策,自然就可以从理想目标、外在条件以及内在能力三方面的调整与改革着手。就目标的调整而言,有三种可能的形式:一是迁就环境现实,降低目标层次或放弃原先的目标与理想;二是维持原先的目标与理想,但寻求必要的支持;三是善用环境变迁的机会,转换目标的内涵与形式,以避免潜在的威胁。第一种调整形式虽然可以避免压力,但无异向环境和挑战投降,当然不可取;第二种调整虽嫌保守,却能稳定发展,堪称“务实”;第三种调整形式最具有机动性和开创性,但目标如何因应环境变迁而转移,则需要决策的“智能”。其次,就外在环境与条件的调整来看,如果环境变迁是一种潮流与趋势的必然,则其改变常非微薄人力所及,故“顺势应变”才是良策,因此必须厘清环境变迁中的新价值与新观念,也要了解环境变迁中的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及新资源,而作有效的因应。第三,如就内在条件与能力的调整而言,因其操之在我,应属最为可行,而且最为必要。因此无论环境如何变迁,条件如何不利,挑战如何严峻,唯有透过健全的制度及有效的领导,维持组织的活力、提高成员的斗志,并透过组织运作方法与技术的改良,提升组织竞争力,才是因应挑战的最佳策略。综而言之,面对环境变迁的挑战,最佳策略是“反求诸己”,提升个人和团体的行动能量与技术水平,切莫怨天尤人,责怪环境的不利;必要时,调整目标而不放弃理想,也是权宜之策。

二、开放社会的特征与挑战

战略环境的概念篇8

1、引言

21世纪以来,技术变化和扩散频率逐渐加剧,知识密度不断增强,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这种高度动态性的外部竞争环境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机遇与挑战,致使各企业必须调整战略以适应这种动态性并由此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绩效。目前,战略柔性作为一种特殊竞争力已成为维持企业竞争优势和驱动企业绩效水平的重要因素,围绕这一构念,国内外学者已进行了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验证了其对企业绩效水平的影响。但至今,对于战略柔性的概念界定尚未统一,战略柔性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仍是当前研究的“黑箱”。因此,对战略柔性和企业绩效关系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战略柔性的理论研究

2.1、战略柔性的概念

对企业柔性的系统研究最早开始于生产制造领域,管理领域最早提出战略柔性的则是Ansoff,他认为组织能够借助战略柔性应对急剧变化的环境动态性。之后,学者们主要运用期权理论、权变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动态能力观等从不同角度考察了战略柔性的内涵:Evans认为战略柔性是管理多变环境的权变之计,更适应于以持续创新为特征的高技术领域;Sanchez则将战略柔性界定为企业适应因动态竞争环境而引起的各种需求的能力,并最终形成了动态能力视角下的战略柔性理论。国内学者孙宝文等将战略柔性定义为:“企业与环境互动的、基于多元化匹配关系的、着眼于长期目标的、具有系统性架构的战略控制动态能力”。陈国权等则从竞争种类和竞争速度角度界定了战略柔性。

由上可见,国内外学者就战略柔性达成的共识是:其作为一种有效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保证,是企业在当今激烈的环境下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2.2、战略柔性的维度划分

目前,国内外关于战略柔性的构成尚未形成定论,不同学者就自身研究需要分别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其中,基于企业整体战略视角,Sanchez提出了资源柔性和协调柔性两分法;动态能力学派则把战略柔性划分为资源柔性和能力柔性(Martin,2000),这也是目前广大学者比较认同的划分方法。国内学者刘益等在Sanchez观点的基础上综合资源基础论与动态能力观,把企业战略柔性分为资源柔性、协调柔性和能力柔性。

综上可见,有关战略柔性的维度划分总体可归为基于资源、环境不确定性和动态能力三种视角。

3、战略柔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战略柔性是企业应对环境变化,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与企业绩效密不可分。就二者关系而言,目前主要存在三种观点,即战略柔性对企业绩效的直接作用、间接作用、无明显作用。其中,战略柔性对企业绩效的作用又存在积极与消极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Malone早在1986年就从多样性、内部操作柔性等方面对战略柔性进行测量,发现了工业企业的战略柔性对收益稳定性等有显著的正向影响。Paik通过对美国百家跨国公司的调研,用市场柔性、制造柔性和财务柔性三个维度来衡量战略柔性,验证了在不同国际商务环境中战略柔性与企业绩效间的正向影响关系。王铁男等研究则发现提高战略柔性可增强企业对市场动态变化的适应能力以便及时调整资源用途投入创新、更好把握市场机遇,间接说明战略柔性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综上可见战略柔性对企业绩效,有直接显著的积极影响。

然而,战略柔性的不同维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也具有很大差异。如Madhavan通过对全球钢铁行业的实证研究认为企业的资源柔性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李恒等认为协调柔性有利于企业获取创新收益尤其是突变创新收益,而资源柔性却对突变创新收益的获取产生不利影响。王铁男实证发现能力柔性对企业绩效有很大影响而资源柔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则不显著。此外,与上述研究结果相悖,Krause采用新样本对Newell等人的实证结果重新进行了检验,并未发现战略柔性与企业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甚至,Das等指出战略柔性一定程度上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消极影响,比如企业成本增加、员工压力上升等。

以上论述是鉴于战略柔性对企业绩效的直接作用,但部分学者认为战略柔性并非直接作用于企业绩效,而是通过一定的中介变量发挥作用。其中,环境动态性对二者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广受关注。如Newell以机床制造企业为对象考察了环境动态性对战略柔性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认为管理者感知的环境动态性越高,企业就会寻求更高的战略柔性,并因此获得更好的绩效。国内学者项国鹏等则以环境动态性作为调节变量,对战略柔性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得出战略柔性及其各维度都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的结论。

总之,对于处于动荡环境中的各企业而言,要在自我分析基础上关注外界环境的变化,重视战略柔性的作用,深刻认识到战略柔性既会对企业绩效产生直接影响,也会通过环境动态性等间接作用于企业绩效,从而构建有效的战略柔性体系以提升企业绩效。

4、结论与展望

本文就相关文献中战略柔性的概念及维度划分进行了总结,归纳了战略柔性及其各维度对企业绩效的直接和间接、积极和消极作用,以及环境动态性对二者的调节效应。但这仅是二者关系议题中的冰山一角,很多问题仍待进一步发掘与探讨,如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环境作用下,战略柔性如何影响企业绩效;不同组织学习方式如何影响战略柔性,进而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等。因此,以权变视角探讨战略柔性与企业绩效二者的关系是未来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此外,战略柔性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Karri R V N.Strategic Flexibility and Firm Performance[M].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2001.

[2]孙宝文,涂艳,王天梅,马燕林.企业战略柔性关键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12).

[3]陈国权,王晓辉,李倩等.组织授权对组织学习能力和战略柔性影响研究[J].科研管理,2012,(6).

[4]王铁男,陈涛,贾榕霞.战略柔性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11,(3).

[5]王永贵,邢金刚,李元.战略柔性与竞争绩效:环境动荡性的调节效应[J].管理科学学报,2004,(6).

战略环境的概念篇9

一、城市营销概念的背景考察

(一)全球化与民主化潮流的冲击

首先,无论赞成抑或反对,经济全球化已汇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成为改变着我们这个世界的最强大的力量之一。经济活动与生产要素藉由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在全球范围内重新组织,超国界的生产体系和全球市场体系也在加速形成之中。在这一进程中,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出现复杂的互动乃至冲突,演绎为对当代世界的无数挑战。

城市是全球经济活动、政治生活和文化发展的重要节点。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地的城市已处于前所未有的激烈的竞争环境之中。国际经济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为城市之间的竞争。城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以全球视角来审时度势,发掘并利用新的资源;同时,城市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更多地认识和创造本地的资源,以发展比较优势,增强竞争能力。这也就是所谓的“全球化思考,本地化行动”。

其次,改变着我们这个世界的另外一个深刻力量就是分散化和民主化的潮流。从西方的后福特主义、多元化、大众主义到发展中国家的民主化第三波以及市民社会的崛起等等,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再次翻开新的一页。在此背景下,无论西方还是东方,城市中越来越普遍的市民参与意识乃至参与运动格外令人关注,公私协作成为城市管理转型的重要推动力之一。重新审视公域、私域和第三域的内涵及其相互间的复杂互动,是我们思考城市问题的一个必要前提。

中国在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阶段加入了WTO,意味着我国的城市发展,必将同样面临上述两大趋势带来的各种冲突和不确定性的挑战。研究和借鉴西方相关学术成果和实践经验,推进中国的城市营销研究和营销实践,亦应在此思维背景下展开。

(二)内外环境变迁使城市营销成为城市发展战略新选择

城市间竞争的加剧,引起城市内外环境的急剧变迁,迫使政府必须运用营销手段来刺激和推动地区发展。从欧美城市的实际发展历程来看,这些环境的变化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产业环境的变化:过度城市化导致土地和劳动力成本骤增,传统产业处境维艰,或被迫外移,造成城市人口与就业机会不断流失。而城市新增的服务业远不能弥补就业机会,造成失业、贫穷和犯罪等社会问题的困扰。

二是生活环境的变化。城市物质生活的过度膨胀、失业率增加、犯罪率提高等社会问题丛生,造成城市生活质量下降。加之城市规划失当及中高收入居民大量迁往郊区居住,城市中心景观渐趋衰败,城市“空心化”现象于是产生并会日趋严重。

三是经济环境的变化。产业及人口外移,造成地方税收萎缩,财政赤字扩大。城市政府无力投入基础设施的维护和发展,无力提供所需的社会服务,使地方经济发展环境陷入恶性循环。

环境的恶化迫使城市公共管理者重新审视自身可用的资源,反思城市发展的战略思想。许多欧美城市率先运用城市营销作为地区振兴和发展的重要战略。当然,期间的城市营销实践有成也有败。成功者总是那些能够正确运用战略营销技巧的城市,而失败者的表现却千差万别。此外,舆论对城市营销现象也是毁誉参半,反对者指责城市营销是一种耗费公共资源却收效甚微的“浪费战略”(waste strategy),并且会加剧本已激烈的城市竞争。

以上环境的变迁和争议,刺激和促使众多国外学者投入到城市营销的研究之中,并已取得可观的进展。 在我国城市化加速推进的今天,类似西方这种城市内外环境恶化现象已然开始显现。建立科学的城市营销理念以及正确规划和实施城市营销战略,确实成为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三)我国城市营销面临种种误区

毋庸置疑,城市营销概念的混乱以及种种的实践误区,已经严重地制约了城市营销在我国的发展。比如,将城市营销简单等同于城市推销、城市促销甚至“打造城市名片”,由此引发各种“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误区。此外,某些城市政府打着“经营城市”的旗号违规经营土地、侵犯公民权益,类似现象屡禁不绝,城市营销与城市经营的概念在这一过程中被长期混淆和误读。

二、城市营销概念内涵

城市不仅可以创造性运用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像企业一样营销自己,而且城市营销本身已成为城市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重要特征之一。这已成为学界的一个共识。在英文文献中,城市营销或地区营销的概念尚无统一的术语表达,最常用的是place marketing或city marketing这两个术语。科特勒曾解释说:“地区(Place)可以是一个国家,一个政治地理区域,一个行政区域(省),一个以历史、文化或族群为标志的地区,一个城市及其周边的人口带,一个有着各种明确属性的市场,一个工业基地和相近工业及其供应商的聚集地,也可是一种人际关系的心理属性”。其他学者也大多赞同科特勒的上述见解。因此,在英文文献中,city marketing 和place marketing 这两个概念通常具有相似的内涵,只是概念的外延或其适用的范围存在着差别。

Meer (1990)、Berg (1990)、Ashworth & Voogd(1994)、Ward(1998)等学者,曾分别从城市竞争、城市发展、城市规划乃至城市推销等多个角度,就城市营销的概念给出自己的定义。如Berg等认为,城市地区整体社会福利的提升、城市的经济促进及发展,与它的物质和社会规划密切相关,以生产一个“和谐之城”来满足不同使用者(市民、投资人或旅游者)的需要。换言之,城市营销是一系列的活动,旨在将城市功能的供给面向城市居民、企业、游客或其他来访者的需求做最佳调整。Ashworth & Voogd给出的定义是:城市营销是通过城市活动尽可能与目标顾客群的需要相关,根据既定目标及相应的战略规划,追求社会及经济功能最大化的过程。Ward则认为地区推销(place selling)并不仅仅是某一特定地方的政策或行动,而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地区公共事务中所充溢的企业精神和创业意识,等等。

目前理论界沿用最多的是菲利普・科特勒及其合作者在地区营销的系列论著中逐渐发展和形成的地区营销定义:“地区营销是指为满足地区目标市场的需求而进行的规划和设计,成功的地区营销应使市民、企业对其所在的社区感到满意,游客和投资者对地区的期望得到满足”。这一定义指出了地区或城市营销的目标,概括了地区营销的顾客,并紧紧扣住了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需求。

三、城市营销概念的战略含义

城市营销在理论层面上主要还是指其系统性和战略性的含义。正如科特勒等指出的,如果没有合理的规划和判断,而专注于一两种营销活动,寄望于促销或推广的功能,在昂贵的广告或不和谐的标语上大把花钱根本于事无补。然而,这却是城市营销实践中最常见的误区。

目前,即使在企业界,市场营销的理念和技巧运用也还远未达到普及的程度,更遑论有着多元主体、多元目标且其产品又繁杂特殊的“城市营销”。显而易见,既往常见的城市推销、城市促销策略已不能适应迅速变化的城市竞争环境。一个城市要想在全球的城市竞争中保持繁荣、发展,就必须采用营销战略管理的方法。与品牌营销逐渐成为企业营销战略之核心的趋势相似,城市品牌化战略也正成为城市营销战略的研究重心。

所谓城市营销战略,顾名思义,就是把市场营销战略理论创造性地应用于城市营销。如同营销战略植根于组织战略的逻辑,城市营销战略也应植根于城市发展战略。因此,城市营销战略是地区发展战略特别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进而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或战略组成部分。

Ashworth & Voogd从城市规划的观念变迁入手,认为城市营销是城市规划的一种新的战略模式。传统城市规划的注意力多集中在各种环境功能上,是一种“供给导向”的规划方式。这种理性的、物质层面的规划模式常常忽略人们的真实需求,事实上更多地体现为利益集团的协调,可能使城市发展方向无所适从或陷入争议。城市营销则强调“需求导向”的规划方式,即首先要考虑现有或潜在消费者及目标群体的需求,且在物质规划之前先进行相应的价值衡量并确定城市的价值定位,在此基础上拟定城市未来发展目标,以确保目标符合城市“消费者”的需求,符合利益相关者的利益。Ashworth及其合作者准确把握住了营销战略的核心思想,用“产品传递”(product delivery)和“价值传递”(value delivery)的概念来区分传统规划模式与市场导向规划模式的差别,阐述了城市营销是一种通过营销手段整合资源,树立城市独特风格,摆脱城市衰败困境的战略选择。

菲利普・科特勒等则总结了战略性地区营销的三大要素,包括目标市场、营销要素和营销规划机构。其中,目标市场是地区选择的细分市场,包括出口商、观光与商务人员、新居民、企业总部、制造商、投资者等等;营销要素是指地区吸引力、相关基础设施、地区公众、地区形象以及地区的生活品质等;而规划机构则是对城市营销计划和控制过程负责的组织。菲利普・科特勒等还进一步指出,创造地区或城市的附加值增值进程,需要开展以下四个主要的营销步骤:一是确保基本服务的提供及基础设施的维护,以使市民、企业和游客满意;二是该地区要不断增加新的吸引力,以维持企业和公众的支持,并吸引新的投资、企业和居民;三是通过生动的形象传播和营销沟通,介绍自己的特点、利益和价值;四是该地区的营销必须获得市民、领导者和相关机构的支持,通过对外开放和充溢的热情来吸引新企业、投资和游客。

一般来说,城市营销战略是指城市根据其现有或潜在的目标市场的需求及竞争现实,甄别、发掘和创造城市的价值与利益,通过设计、生产和提供比竞争城市更能满足城市顾客特定需求的城市产品或服务,来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城市发展的一系列研究、计划、执行和组织控制的过程。

四、结语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看,城市藉由城市顾客的需求而彰显其特性和价值,并通过顾客的满意而实现其价值。城市营销的努力,正是通过优化、提升城市的软硬环境及相关服务,发掘和创新城市的独特吸引力,来满足市民、投资者、旅游者、企业等城市顾客的生活和工作需求、创业和投资需求、旅游和休闲需求以及企业发展和扩张的需求等,进而树立城市正面和良好的形象,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战略性的城市营销能够打破城市增长悖论、诱致城市产业发展并促进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和谐度,是创造和提升城市价值的有效战略。

战略环境的概念篇10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1)02-0020-05

优秀的学校文化需要积淀,这是为什么办学历史悠久的学校往往其文化也丰富深厚的原因。但如今大量事实证明,优秀的学校文化也可以通过策划而形成。21世纪以来,以策划为基本手段的学校文化建设运动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继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之后的“第三次浪潮”,“文化”已然成为学校发展的关键词。但在这场运动已轰轰烈烈地开展了数年后的今天,当论及学校文化策划(建设)的内容时,许多办学者甚至研究者还是言必称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等。这里就产生了一个基本的、也是至关重要的概念问题:学校的这些文化真的可以直接策划或建设出来吗?我们策划的究竟是学校文化方案还是学校文化本身?

所谓学校文化,是指学校长期以来形成并信守的精神理念和这种价值观引领下组织及其主体成员共同的行为方式与物化形态。这个界定本身就具有“自明性”,表明学校文化只能依靠内源性的“生成”,而不是依靠外源性的“建成”。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策划办学理念,但不可能策划出学校的精神文化;我们可以策划办学行为、办学制度、办学环境,但不可能策划出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或称物质)文化。一言以蔽之,我们策划的只能是学校的文化发展战略,而这些文本方案要真正转化为学校的文化,还必须通过长期的、能动的办学实践,使其逐渐成为师生共同的信仰,并体现为由这种信仰引领的共同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

厘清了这一概念后再来谈学校的文化策划问题,我们就有了明确的指向。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策划是为学校理想的文化形态描绘设计图和路线图,成功的策划可以将学校的文化建设引入“绿色通道”,有利于学校较快地形成推动文化建设的精神力、执行力和形象力,从而整体提升学校办学的品质和实效。而作为策划内容的学校文化战略,其主体构成是办学理念、办学行为和办学环境。

一、办学理念策划

办学理念是学校在核心理念的统帅下对本校一系列教育思想、教育价值追求及教学和管理观念的概括性表述,是一整套办学概念和观念体系。所谓办学理念策划,就是基于学校优秀的精神传统,以当代学校文化战略策划中全新的办学理念结构框架为参照,完善甚至再造办学的价值观体系,以达到增强学校文化的精神力、提升学校文化内涵品位的目的。

办学理念策划项目大致包含基础性理念和应用性理念。

(一)基础性理念

基础性理念是指具有内核性、恒定性,能够长期统领与支撑学校办学行为的基本思想与价值观。它是学校办学的哲学体系,一般情况下不轻易随学校领导者的主观意志和外部形势的变化而变更。基础性理念的构成要素如下。

1.核心理念

核心理念是学校教育教学行为与管理经营活动的最高指导思想,是学校哲学的逻辑起点,是贯穿于所有办学理念和办学行为的质的规定,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学校文化的生命力就在于其无法比对和仿效的战略个l生,而要建立起这种战略个性,首要前提就是学校必须确立鲜明而独特的核心理念,并以其统领所有办学行为。进一步说,只要一个学校的核心理念具有高度的哲学性(是对办学思想最抽象和最深刻的概括)、适切性(契合学校的办学实际)、差异性(有异于其他学校)、统领性(能覆盖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超越性(能够成为超越时空的“永恒”存在),并真正将核心理念作为贯穿学校所有办学思想的红线,使办学理念系统形成“价值链”,再辅以执行系统的完全跟进与环境建设的完美展现,那么从理论上说,学校文化就必定具备鲜明的战略个性,就必然会建立起独具魅力的品牌形象,从而使学校文化力大大提升。

2.学校使命

学校使命是学校哲学的“价值观”,主要指学校存在的理由和意义,即学校为社会繁荣、教育进步和人才培养承担何种义务。它是贯穿于学校肌体中的一种基因,优秀学校之所以成功,就在于这种基因的一脉相承。所以我们必须信奉学校的使命,在时间和空间上使学校保持这种生命基因的活力,将学校使命落实于一切工作,融会于所有教师的教育行为当中。

3.学校精神

学校精神是学校哲学的“人性观”,指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被学校成员广泛认同和信守的群体风尚、思想境界等共同本质。学校精神是学校办学方针、价值准则、管理信条的集中体现,因而构成学校文化的基石。它既可通过明确的意识支配行为,也可通过潜意识产生行为。其信念化的结果,会大大提高教师主动承担责任和修正个人行为的自觉性,从而主动关注学校前途,维护学校声誉,为学校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4.学校定位

学校定位是对学校本质特征的框架性勾勒,是在学校现实形态和未来趋势的结合点上对办学领域和办学宗旨所作出的高度概括,是对学校的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类型等作出的方向性选择。在教育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一所学校只有准确进行办学定位,才能使办学指向更明确、工作精力更集中、团队精神更强大,才可能在公众心目中留下鲜明印象,才能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赢得社会声誉。

5.学校愿景

学校愿景是学校对未来理想和长远发展所描绘的纲领性蓝图。它与学校定位一起构成学校哲学的“属性观”,分别从现实和未来的角度表达本校不同于其他学校的根本特性。学校不能就现在而发展,应该是为未来而发展。提出和制定清晰、睿智并具有教育家精神的愿景,是学校有效进行战略领导的一个前提条件。愿景的制定要求学校能够战略性地思考未来,对未来发展提出一个可行的概念,阐明学校在生存环境的“坐标系”中所处位置及前进路线,指导管理决策,勾勒发展的战略轮廓,使各项工作步入所有管理者都作出郑重承诺的轨道。

6.校训

校训是指学校提出的对全校师生具有规范、警策与导向作用的行动口号。它往往是对学校抽象的核心理念的生动写照。它要求依托学校的性质,体现学校的意志,是学校着意建树的“应然之风”,甚至是带有某种终极意义的学校指针。

(二)应用性理念

应用性理念是指由基础性理念生发的,具有阐

释性、实践性、灵活性特征的办学思想。它可能因学校内外形势的变化而适时调整。应用性理念主要体现于学校两大职能领域――教育和管理,此外还包括基础性理念的应用文本。其构成要素大致如下。

1.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学校依据自身办学的价值观而对教育活动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是对教育行为特有的基本态度,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信念。它是在思考和回答教育究竟是什么、应当怎样、具有何种价值、如何更好地实现其价值等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观念,而这种观念具有根本性和坚定性。教育理念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方向和方法,决定着教育的成败和前途。在教育理念的统领下,学校还可以具体规划课程理念、德育理念、教学理念、科研理念等专业理念。

2.管理原则

管理原则是对学校所遵循的一系列管理理念与所追求的管理理想的概括性表达,是一切治校行为的出发点。优质学校之“优”固然表现在很多方面,但优质的管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素质教育的实施,教育水平的提高,战略目标的实现,都必须借助强势的、优质的、高效的学校管理。这其中,管理制度、管理措施、管理行为至关重要,而最为核心的还是建立起科学适用的管理原则。在总的管理思想的统领下,学校还可酌情设计规划理念、办学要略、人才理念、质量理念等治校理念。

3.宣言誓词

宣言誓词是办学理念的载体,它以文本化的形式直观而生动地展示学校的理性形象,传达学校的价值追求和规约,包括学校宣言、学校格言、师生誓词等。

二、办学行为策划

办学行为是指对学校各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而形成的成功实现学校战略,充分体现学校组织程度与社会效益的机制、程序、途径、方法等的总和。办学行为策划就是学校在总结过去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借鉴新型的学校文化战略策划思路,努力对办学行为进行战略规划、系统整合、个性强化和规范运作,以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执行力。

办学行为策划大致包括制度、策略、流程三个层面。下面所列是办学行为的部分内容。

(一)制度层面

1.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是学校为了有效实现目标,以不同的任务和利益为依据,把人力、物力等按一定的形式有秩序、有成效地组合起来开展活动的模式。建立一套结构合理、运转灵活、执行高效的组织机构,是保证学校任务有效完成的前提条件。在战略策划的进程中,组织机构建设应从学校现状和未来发展需要出发,注重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审视目前的机构设置,决定是否进行必要的合并、拆分、重组或增设;二是审视目前的机构功能,合理确定层级化或扁平化的管理模式,进一步明确各机构的行政职能和服务职能;三是审视目前的机构名称,以准确定位和提升内涵为原则决定是否需要调整命名。

2.制度规范

制度规范是界定学校组织内各种关系和行为、维系学校正常运转和提高工作效益的各项规定。形成良好的学校管理系统,以科学的制度管理学校,是学校完善机制的基本前提。学校制度建设应把握好几个重点:一是适时适度地调整制度建设的理念与方向,加强制度的人性化、民主化、规范化、能本化、信息化等时代特征;二是梳理原有制度,从战略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与教学业务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党群组织管理等方面对其进行科学分类,以理清管理思路、补充制度缺失、提升制度实效;三是完善有关制度的执行细则与考评细则。

3.课程规划

课程规划是学校作为主体,对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在本校的实施所编制的蓝图,它对课程的开展具有指导、整合、规范、约束等作用。课程规划本应属于制度体系,但因为课程是学校相对于其他组织来说特有的组织要素,又是学校开展专业工作的基本依据,所以将其单列,以示强调。学校课程规划的内容大致包含学校愿景与使命的陈述、课程价值观及其目标的确定、课程规划制定的原则、课程结构的建立、课程内容的挖掘、课程实施方案的设定、课程评价方案的跟进、课程管理的组织形式及其工作开展等。课程规划的制定,其关键在于把握课程的本质与整体,尤其要基于系统思维,完整、准确地呈现课程的目标、内容、方式、评价等四个核心要素,以确保学校的教育教学建立在全面、科学、制度化的基础之上。

4.师生手册

师生手册是学校分别针对教师和学生制定的管理文本,规定师生的基本义务与权利,同时又承载传播学校文化的功能,是师生的行动指南。其中,教师手册大致可包括学校概况、办学理念、教师誓词、工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建议、专业培训、薪酬制度、奖惩制度、学校危机处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等;学生手册(可针对学生年龄状况酌情取舍)包括学校概况、办学理念、学生誓词、学生守则与规范、校规校纪、入学指引、学生权利与义务、生涯规划、社会生活指导、校园安全指南等。师生手册需分别发放给每位师生。

在上述制度要素中,组织机构主要着眼于学校组织的机制与功能,制度规范(包括课程规划)主要针对学校人员的职能和行为,师生手册则是为师生学校生活特制的工具性文本。

(二)策略层面

1.战略管理策略

战略管理策略是以学校所处的内外环境为依据,以战略目标为核心,以办学特性、资源配置、竞争优势、综合效益为内容,以资源运作和价值创造为手段,以学校发展为目的的完整的管理规划。合理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战略,有利于落实和强化学校办学的自,增强办学的前瞻性、目的性、科学性、可调控性,提升办学品质。一般来说,战略管理要以学校发展规划为基本依据,涵盖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调控、战略评价等过程。

2.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是以适应学校发展需要,保证学校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最大化为目的,运用现代管理理念与手法对教师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和科学管理的程序和方法。学校对教师的管理思路从人事管理走向人力资源管理,体现的是属性变迁(物化一人化)、理念变革(成本观一资源观)、地位提升(边缘化一核心化)和功能升级(操作型一开发型)。人力资源管理在内容上可包括学校岗位分析、人力资源规划、素质模型设计及应用、人力资源培训、职业生涯规划、评聘与晋升、知识管理、工作管理、绩效管理等。

3.公共关系策略

公共关系策略是为扩大学校知名度与美誉度、获取重要公众对本校的理解和支持、增强学校凝聚力、提升学校发展力而确立的一整套有组织、有系统的活动方案。公共关系建设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善于寻找、整合、优化并有效使用学校内外部资源,是当今学校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学校可针对教师、学生及其家长、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当地政府部门、同行、社区、媒体、教育学术机构或团体等不同公关对象,分别制定和实施宣传型、服务型、交际型、咨询型、公益型、合作型等公关计划,与目标公众真诚

沟通,从而建立彼此之间的和谐关系,赢得公众对学校的理解、支持与合作。

4.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为达到课程目标而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所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行动准则。它是影响教学效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虽说“教无定法”,但基于知识属性、学生特性与课程标准的规定性,学校对教师教学行为理应确定基本的规则。由于教学策略最终要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体现出来,教师对教学策略的认识和运用水平决定着教学效果,因此,学校必须从教师发展的角度确定教学策略。为提升教学策略水平,学校需要在个性化的教育价值观引领下,针对不同学科、不同水平教师的实际情况,在教学的计划与设计、课堂管理、知识传播、教学手段、学习指导、学习评价等方面明确相应的行动准则。

此外,办学行为中还可包括品牌管理、危机管理、教育科研、校本课程开发等策略。完善的办学策略设计应分别从宏观与中观、人与事、行政与业务、校内与校外等不同维度制定相应方案与行动准则。

(三)流程层面

1.学校仪式

学校仪式是指学校教育活动中有特定的主题、惯例、秩序、言行等要素的典礼。主题适切、设计精美的仪式,对净化心灵、提升德性有着特殊的教益。学校应有目的、有选择地强化教育行为的仪式化取向,以独特、规范、持久为原则,一方面可增设一些仪式,如教师/学生宣誓仪式、新教师上岗仪式;另一方面可加强原有仪式的校本化程度,如每周升旗仪式增加升校旗唱校歌程序、毕业典礼在校旗上签名留念等。2,学校礼节

学校礼节是指学校师生在交往中以一定方式表现出来的律己敬人的礼仪规矩。礼节发于人性之自然,合于人生之需要。学校礼节更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学校可结合民族传统习俗、时代特征以及自身实际,设计诸如致敬礼、见面礼、课堂礼、言行礼等具体礼节。

3.主题活动

主题活动是指学校针对学生开展的有主题、有计划、有固定时段的系列教育活动。学校主题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生活、构建健康的人际关系和人格品性,而且能传承民族精神、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学校发挥活动育人功能的重要载体。学校主题活动的内容,一类是学校自定的节日,如科技节(周)、文体节(周)、读书节(周)、心理健康节(周)、外语节(周)等,一类是结合政治、社会和民俗节日(如国庆节、青年节、儿童节、植树节、教师节、助残日、环境日、端午节、中秋节)等所开展的活动。

三、办学环境策划

办学环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办学环境指学校所处的社会生态,而此处所说的办学环境取其狭义,特指校园内物化的软硬件设施及其所营造的氛围。办学环境的推新,应以充分传达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成就和师生的精神风貌为主旨,尤其需要努力将自身历史资源形象化、现实化,以营造高度校本化的育人环境。 办学环境策划包括视觉与听觉两个方面。

(一)视觉环境

1.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是指视觉环境中的硬件部分,包括学校布局、校园绿化、景观小品、建筑物外形风格及内部装潢、教学设施设备等。它是学校的外包装,是学校精神理念的物化形态,是社会公众感知学校的最直观的对象,因而优化物质环境应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学校物质环境的建设不能简单借用园林设计思维,而应以核心理念视觉化为基本原则精心运作。

2.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是指视觉环境中的软件部分,包括学校的宣传橱窗、网站、标语、教室,办公室/学生宿舍的环境布置等。人文环境建设除了有与物质环境同样的意义之外,它还应该成为学校历史的形象载体,即把校史中最典型、最富有传承价值和教育意义的内容恰当地予以展示,使校园成为开放的校史展览馆,使学校的人文景观发挥独特的魅力。

3.视觉识别系统

视觉识别系统是学校为传达理念与形象而设计的视觉符号组合,它在学校的所有办学体系中最具有传播力和感染力,包括学校标志、校名标准字、标准色等基础视觉要素以及这些要素在教学系统、导示系统、办公系统、传播系统中的具体运用。这个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将大大提升学校的组织化程度。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作为学校视觉识别核心符号的校标的设计,应具有超出常规的思路。校标不同于商标,它的第―要义不在于识别组织名称。学校存在的意义和学校文化的意义决定了校标的第一要义必须是承载和传播学校组织的文化理念,是将学校文化所追求的核心价值观以形象生动的形式展示出来,以使公众通过“目染”其形,进而“神会”其旨。

战略环境的概念篇11

尽管关于企业营销能力的研究已经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界的重要课题,且有众多的研究者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观点,但目前国内外对其概念仍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和明确的界定,各研究成果也大都基于某种理论的单一视角分析,其观点普遍存在不够完整与系统的缺陷。而企业营销能力观念在具体行业及相应企业中的应用研究更有待深入。关于川菜企业营销能力的系统研究更是处于初始阶段。如何针对川菜企业的环境条件和自身特点,科学界定川菜企业营销能力的概念、内涵及构成,并构建川菜企业营销能力体系,以指导川菜企业营销能力的建设与提高,从而提高川菜企业的营销能力与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从现代战略管理的思想出发,系统分析界定了企业营销能力的概念,并结合川菜企业的环境条件与自身特点,对川菜企业营销能力的概念、内涵和构建进行了系统分析。

一、营销能力概念的界定

(一)关于营销能力理论研究的回顾

目前,关于营销能力的理论研究存在着多种不同的流派,并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概念和观点。从研究依据的理论基础出发进行分析,主要有三类具代表性的观点,它们由于其研究的不同视角而各具特色,同时也反映出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最直接的研究视角是基于传统市场营销的观念,认为营销能力就是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即企业在实现营销目标的过程中进行营销决策和营销执行的能力。这种营销能力观最典型的特点就是界定了营销能力的直接作用就是实现营销目标,而其最大的局限性是基于营销职能部门层面的,针对目标市场特征的界定,缺乏对企业整体层面的系统思考和企业环境变化的适应性思考。这种观点主要是早期国内研究者的认识。

其次,研究最多且受到广泛认可的是基于某种单一战略管理理论基础的营销能力观。由于战略管理理论存在战略规划理论、产业组织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及学习型组织理论等多种学派,与之相应的营销能力观也各不相同。其中,最为典型的观点有资源基础观、知识基础观、企业营销能力观等多种流派。受到国外学者Day,Fahy,Snuthea等专家认可的基于资源角度的流行概念是:营销能力是基于资源视野,为了配置最佳资产而创造竞争优势的管理技术和累积知识。这类基于战略思想的营销能力观,其共同特征均是从企业整体层面思考营销能力的建构,强调企业营销的竞争性特征,将营销能力构建上升到企业层面而非只局限于营销职能部门。可见,在当今经济环境下,营销能力对企业的竞争与发展至关重要。

在这些观点中,营销能力的资源基础观重点强调对企业现有内部资源的有效配置与整合,营销能力的知识基础观重点强调对企业知识与能力的学习创造与积累,体现了企业资源与知识累积的核心能力特征。而企业营销能力观则强调企业总体战略规划和决策。由于单一战略理论基础本身对企业资源、知识及企业能力观念的局限性,有必要从系统的观点对营销能力进行整体思考与界定。

第三类营销能力观是企业动态能力观,它认为营销能力是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环境变化而整合企业营销资源、知识与能力,并创造更多优质顾客价值的整合过程。该观点重点强调企业营销环境和营销能力的动态性特征,认为营销能力是企业营销活动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随着科学技术和国际经济的发展,企业动态能力观的思想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

除此之外,还有流程营销能力观、预测营销能力观、关系营销能力观等多种思想。

(二)营销能力概念的界定

综上所述,关于营销能力的概念还一直没有统一明确的界定,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文章认为,尽管流派众多,观点各异,但面对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大背景,激烈的竞争市场和环境的不断变化成为企业营销必须面临的关键问题。如何从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体层面进行系统思考,学习、建立并不断积累企业的核心资源与核心能力,以赢得长期持续的优势竞争地位,是企业营销能力的关键要素。因此,在对营销能力的界定中,站在公司整体战略层面的系统思考、核心资源与核心能力的整合与学习和积累、动态适应能力和持续竞争优势是必不可少的关键要点。为此,文章将营销能力的概念界定如下:

营销能力是指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为创造持续竞争优势而有效配置和整合企业资源、知识与能力,以创造更多优质顾客价值并实现企业发展的管理技术和累积知识。营销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上述概念的界定,体现了营销能力的系统性、动态性和战略性的特征。营销能力的动态性要求企业必须随时关注和适应企业环境的变化,创造持续的竞争优势;营销能力的战略性要求从企业整体经营管理的层面构建营销能力,而不是局限于营销职能部门职能功能。而营销能力的系统性特征,则要求企业必须从全局的角度,以企业整体绩效和核心能力的积累为目标来整合企业资源、知识与能力,并建立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和持续竞争优势。

二、川菜企业营销能力的概念及内涵

研究营销能力的目的是为了指导企业的经营管理并赢得企业的成功。处于不同产业和行业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特征,其营销能力的概念及内涵也各不相同。根据前述对营销能力概念的界定,川菜企业营销能力的概念界定如下:

川菜企业营销能力是川菜企业为了适应餐饮行业的市场环境变化,在餐饮行业和川菜企业中创造持续竞争优势地位而有效配置与整合企业资源、知识与能力,为餐饮消费者创造更多优质顾客价值并实现川菜企业整体绩效和稳定发展的管理技术和累积知识。

根据上述定义,川菜企业营销能力的基本内涵有如下几个方面:

1.川菜企业的营销能力包涵了川菜企业自身独具竞争力的优势资源、知识与能力,这些资源是川菜企业经营活动的直接基础。它构成了川菜企业营销能力的基础能力,体现了资源基础观的思想。

2.川菜企业营销能力包涵了一系列的管理技术和营销执行能力,营销能力通过管理技术和营销执行能力来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它体现了川菜企业营销能力的直接作用与功能。

3.川菜企业营销能力是一种动态的环境适应能力、学习能力与知识累积能力,它是川菜企业为了适应企业环境变化,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进行有效地配置与整合,并通过恰当的管理技术取得竞争优势并实现营销目标和企业整体绩效的学习积累过程。它体现了川菜企业营销能力的核心能力特征和竞争性特征。

4.川菜企业营销能力具有系统性特征,它要求川菜企业营销能力的构建必须站在企业总体战略层面,以全局的、长远的观点,从实现创造优质顾客价值和企业持续发展的视角来思考问题。它是川菜企业营销能力的思想基础和核心理念。

三、川菜企业营销能力的类型与构建

营销能力是企业的一种战略能力,营销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企业的总体绩效水平、市场竞争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对营销能力类型的划分与构建有不同的观点。从企业资源基础、战略策略决策与执行的运营,到企业核心能力与持续竞争优势的积累等层面分析,可将川菜企业营销能力分为三个类型,它们分别定义为营销基础资源能力、营销运营能力、营销价值能力。

(一)营销资源能力及其构建

营销资源能力是指川菜企业所拥有的独具特色的资源、知识与基本能力。它是川菜企业营销能力的基础。包括企业经营理念、优秀的企业文化、适宜的企业组织构成、独特餐饮产品、优质餐饮服务、良好的就餐环境设施、企业销售环境、销售渠道等基本能力的构成。

营销能力的基础是企业所拥有的营销资源。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要求这些营销资源必须满足独特性、不可复制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特征。否则便不能形成真正的营销资源能力。

餐饮行业具有典型的市场进入壁垒低,餐饮产品易于复制且专利性差,餐饮消费者需求多样化和求新求变的特点,使得餐饮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这就要求川菜企业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管理理念,开发独特的菜品,以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环境设施,为顾客提供更好的价值,确保建立良好的营销资源基础。

(二)营销运行能力

营销运行能力是指川菜企业为了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开展营销活动,进行营销管理的执行能力。它是川菜企业营销能力的技术手段与保证。包括企业战略制定能力、市场调研与预测能力、市场战略与策略制定能力、市场营销执行能力(如产品研发与创新能力、定价能力、销售能力、促销能力)、客户管理能力、组织协调沟通能力等。它是企业营销职能的体现和有效开展营销职能活动的保证。

川菜企业构建良好的营销运营能力,必须时刻关注餐饮市场的环境变化和竞争者的行为,时刻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加强市场调研与预测能力,准确把握市场机遇,建立动态管理与运行机制,灵活快速作出市场反应,从而赢得竞争优势。

(三)营销价值能力

营销价值能力是指能使川菜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地位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它不但能保持企业应对环境的不断变化,而且能创造更多的顾客价值,使企业实现长期稳定增长和长足发展。营销核心价值能力是川菜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是川菜企业营销能力的核心部分。它包括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力、品牌营销能力、关系营销能力、企业学习能力、企业知识创造与积累能力等。它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川菜企业营销价值能力的构建,要求川菜企业以系统的思想,从战略的高度和企业总体规划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以全局的、长远的思想确定不断创造优质顾客价值的企业整体目标,不断积累独特先进的企业文化,塑造优秀的企业品牌、菜品品牌及服务品牌,加强关系营销能力,加强顾客交流沟通与员工培训工作,切实建立忠诚的顾客关系与忠诚的员工关系,并不断学习、创造和积累先进的经营管理知识与经验,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使企业保持持续稳定增长与竞争优势地位。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管理的两大基本职能就是营销和创新。在所有的职能中,只有营销和创新能产生效益,而其他职能则产生成本。由此可知,作为决定企业是否成功的关键要素,营销能力在企业经营管理与持续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川菜企业,由于其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竞争特征,其营销能力的构建与提高更为重要。本文从系统分析的战略思想出发对营销能力和川菜企业营销能力的分析与讨论,对统一营销能力的概念和川菜企业营销能力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建设性意义。

参考文献:

[1]郭咸纲.西方管理思想史[J].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2]陈云川.张洪刚.现代餐饮营销[J].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3]冯嘉.企业营销能力综述[J].商场现代化,2009(5).

[4]陈钦兰.郑向敏.营销能力理论流派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9(5).

[5]王菲菲.王晓来.基于营销资源的企业市场营销能力综合评价[J].商业经济,2010(6).

战略环境的概念篇12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and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Abstract:  Strategic management is derived from market competition, is new stage of 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mpetition tool, is foundation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concepts and traits of strategy and tactic, discusses the problems dealing with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and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in detail.  

Keywords: Competitive strategy  Strategic management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和制定关系着企业参与市场较量的成败,所以,关于竞争战略制定和实施的现代管理模式——战略管理受到现代企业的关注。竞争战略的选择和制定是竞争情报研究的核心问题,竞争情报的研究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基础。因此,企业竞争情报及研究就是以战略管理为目的的关于竞争环境和竞争对手的信息活动。

1  企业竞争战略和竞争战术及其特点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来源于军事术语的战略一词逐渐用于经济领域。70年代,以哈佛商学院为渊源的一股战略研究热潮风行美国,80年代,Michael E. Porter等学者的开拓性工作不仅推进了战略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而且受到了全世界的瞩目。迄今,战略及战略管理在理论界的研究成果日益丰厚,在实践界的认同和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受到企业界的热烈反映。

在军事上,战争的胜利既有赖于战略又有赖于战术,良好的战略和高超的战术都是必要条件,仅有其中之一是不行的。在商业经济活动中,战略和战术同样是互不可缺的。但战略与战术是有区别的,为了更好地理解竞争战略情报研究的具体内容,我们将首先讨论两者的概念、区别和特点。

   1.1 竞争战略和竞争战术的概念和区别

在经济界关于战略和战术的概念有多种提法,如战略表示重要决策,战术表示次要决策;战略是长期的,战术是短期的。这些观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两者的区别,但在实际操作上难于鉴别,因此,我们采用将军事上的概念移植到商业中的作法来界定竞争战略和竞争战术的概念。在军事上竞争战略是关于战役的地点、时间和条件的决策,而竞争战术是在战役过程中有关兵力的分组、行动的决策;或者说竞争战略指明的是在哪里(Where)与敌人作战(竞争),竞争战术指明如何(How)去实施。那么,用在经济活动中,竞争战略就是关于企业在何处的选择,包括地域、产业和部门的选择的决策;竞争战术就是关于企业战略实施如何具体执行的决策,包括有关职能部门的各种事情:管理、科研、生产、营销、会计等等。例如:TCL欲进入新的产业——IT产业的决策就是竞争战略决策。而进入后,在广告宣传上,是通过电视还是通过报纸进行产品推销的决策就是竞争战术决策。

    竞争战略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企业如何凭借实力进入某地、某产业和某个部门并在其中确定自己的竞争目标与方针,以指导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竞争战术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企业如何在战略性竞争策略指引下,制定出能够捕获市场机会的能够发挥其竞争优势的一系列措施与计划,最终赢得竞争市场。

   1.2 竞争战略和竞争战术的特点

竞争战略的特点是:战略不仅受环境力量和资源可得性影响而且受战略的决策者价值观和期望的影响,作为企业的关键管理资源要素影响着企业的长期发展方向,并直接决定和影响着战术的选择或制定。

竞争战术的特点是:战术可以是灵活而多样的,在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中,通过战术的创新,不仅可以很好地使企业的竞争目标得以实现,而且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作为企业的动态管理资源要素,连接着企业的竞争目标与竞争市场,影响着战略实施的结果,而且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

 

2  战略管理

 

   2.1 战略管理的含义

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复杂多变和竞争战略理论研究及实际应用的深入,出现了战略管理的概念,70年代开始,美国的一些大公司着手重视战略管理,学术界也积极探索战略管理的理论和技术。战略管理的提出和运用,不仅使战略研究更加科学、全面、系统,而且标志着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对于来讲,战略管理则是研究企业高层管理者如何在特定的环境下有效地制定、实施和评价企业竞争战略和战术,以使企业能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抓住外部机会和避开外部威胁,达到企业竞争目标的动态过程。

2.2  战略管理的阶段

战略管理过程(Strategic Management Process)包括三个阶段:战略制定、战术运用(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

战略制定——包括确定企业任务,分析企业的外部机会与威胁和企业内部优势与弱点,建立长期目标,制定可供选择的战略,以及选择特定的实施战略。战略制定过程所要决定的主要问题有:企业进入何种新产业?放弃何种产业?如何配置资源?是否进入新的地域?是否扩大市场范围?是否扩大经营或进行多元经营?是否进行合并或建立合资公司?如何防止被敌意接管?由于没有任何企业拥有无限的资源,战略制定者必须确定在可选择的战略中,哪一种能够使公司获得最大收益。战略决策将使公司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与特定的产品、市场、资源和技术相联系。

    战术运用(战略实施)——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公司树立年度目标、制定政策、激励雇员和配置资源,各个职能部门制定具体的战术,以便使制定的战略得以贯彻执行,也就是战略实施阶段。战术运用活动包括培育支持战略实施的企业文化,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制定预算,建立和使用信息系统,制定各种行动。方案和具体计划措施。战术运用往往被称做是战略管理的行动阶段,实施意味着动员雇员和管理者将已制定的战略付诸行动。已经制定的战略无论多么好,但如未能实施,便不会有任何实际作用。战术运用活动受企业中的所有雇员及管理者的素质和行为的直接影响,往往被看作是战略管理过程中难度最大的阶段,因此,在该阶段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关键环节。为激励整个公司的管理者和雇员以自豪感和热情为实现已明确的目标而努力工作,要求每个分公司或部门在战术运用阶段都必须回答诸如这样的问题:“为实施企业战略中属于我们责任的部分,我们必须做什么?”以及“我们能将工作做得多好?”

战略评价——这是战略管理的最后阶段。由于外部及内部因素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所有战略都将面临不断地调整与修改,所以管理者需要及时地了解哪一特定的战略管理阶段出了问题,而战略评价便是获得这一信息的主要方法。战略评价活动包括:重新审视外部与内部因素;度量业绩;采取纠正措施。战略评价是必要的,因为今天的成功并不保证明天的成功,成功总是和新的、不同的问题并存,自满的公司必然失败。

 

3  战略管理与竞争情报

 

战略管理属企业高层管理活动,其核心是战略决策。战略决策必须根据企业的宗旨和目标,在对企业的内部优势和薄弱环节、外部威胁和市场机会进行系统化分析基础上制定的。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竞争情报。竞争情报一般指搜集、处理、分析和利用反映竞争环境和竞争对手的各要素和事件的状态、变化及其相互联系的数据或信息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目的是向企业的管理人员描绘出一个全面的、动态的竞争环境的图景,以使企业充分地准确地估计自身的竞争能力、竞争对手的实力和外部环境所蕴藏的各种机会和威胁,从而制定和实施正确的竞争战略,创建和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从这一意义上说,竞争情报是战略管理的基础,无论是战略的制定,还是战略的实施和评价,都需要对企业的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战略进行基于信息的搜集、研究和分析的过程。

    3.1  战略管理的情报研究过程

战略管理的情报研究的目的是能够提供所需的信息和信息加工能力,使企业能够执行其所期望的在市场中取胜的战略。选择和制定企业的竞争战略是竞争情报研究的最关键环节,是在竞争环境及竞争对手的情服研究基础上开展的,关系着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结果。图1是竞争情报的过程和竞争战略管理的关系。

    3.2  战略管理的情报研究的主要问题

战略管理的情报研究是体现信息活动价值和效用的重要环节,是体现竞争情报“智力性”、“谋略性”的主要过程。竞争战略管理情报研究的主要内容涉及的问题有:

(1) 在特定的环境及竞争对手分析的情况下,企业能否进入新的或改变原有的地域、行业和部门?进入的标准有哪些?

(2)在企业现有的资源实力的基础上,企业在战略改变过程中如何定位?

(3)在战略制定过程中有哪些战略可以选择?

(4)在可选择的战略中企业能够和最期盼实施的战略是什么?

(5)在竞争策略实施的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监测的环境及竞争对手的因素有哪些?

(6)影响战略选择和决策的关键信息要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