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安全的现状合集12篇

时间:2024-03-26 14:47:16

生态安全的现状

生态安全的现状篇1

Abstract: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national security, is very basic part. The water and soil, atmosphere, forest, grassland, Marine biological component of the natural ecological system, is human survival, development of the material base. A country or region i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conditions can maintain its sustain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t is the ecological is safe, and otherwise. Below I from our ecological security situation,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alk about his superficial view.

Keywords: ecological; security

中图分类号:S89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我国的生态现状

1、 水资源匮乏,水体污染突出。我国人均水资源只有2000多吨,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为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我国水资源分布贫富不均,华北、西北的一些地区缺水严重。同时我国主要河流普遍污染,其中辽河、海河污染严重,淮河水质较差,黄河水质不容乐观。主要淡水湖泊营养化严重,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2、 大气环境恶化。在全国388个城市中,只有33.1%的城市达到国家空气二级质量标准,剩余66.9%都超过二级标准,其中有137个超过三级标准,占统计城市的40.5%。

3、 土壤酸化、盐渍化程度严重。耕地面积减少,土壤肥力下降,我国的土壤酸化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25%,土壤酸化程度有增无减。盐渍化土地总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8.5%。1995年我国人均耕地仅为0.08公顷左右,在全世界26个人口5000万以上的国家中排倒数第三位。

4、 大部分草地已经或正在退化。由于对草地的掠夺式开发,乱开滥垦、过度樵采或长期超载放牧,全国草地面积逐年缩小,草地质量逐渐下降。其中中度退化程度以上的草地超过1.3亿公顷,并且每年还以2万平方公里的速度蔓延。

5、 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虽有所增加,但森林资源总体质量仍呈下降趋势,人均蓄积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7。森林结构不合理,人工纯林比重大,特别是针叶纯林易发生火灾、病虫害,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能力低,等一系列问题导致森林质量过低,森林生态功能严重退化,呈现出“局部治理,总体恶化”的现象。

6、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万平方公里,并且每年在以1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继续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散,目前我国沙化土地面积为168.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6%。

7、 海洋环境不容乐观。1999年我国近海污染严重,四类和省四类海水已达46%以上,其中污染最严重的东海海区,省四类海水比例高达53%。

从以上几方面可以看到我国生态安全正在受到严峻的挑战,并呈现出继续恶化的趋势,生态安全形势十分严峻。

二、 生态安全现状成因

生态环境破坏的加剧已经影响到了社会的安定。表现在洪涝干旱灾害的频繁发生,且范围不断扩大,时间在不断延长。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也在不断加大,严重危胁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江河断流,水资源供需矛盾激化也在不同程度造成了国民恐慌。生物资源的过量消耗,物种的大量消失,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坏,更加剧了生态安全危机,导致一些生态脆弱区居民不得不背井离乡,国家也不得不实施生态移民,因此笔者认为造成生态安全危机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为因素影响。人们的生态安全意识普遍不高,认为生态安全是国家的事,大家的事,与自己没关系,对破坏生态安全行为漠视,甚至是参与其中。农业方面表现在,大量农药、兽药的滥用,盗砍滥伐林木,滥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行为,以及种养殖对水体、土壤的破坏。工业方面的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堆放,生产生活垃圾处理,白色污染现象等不良的生产生活方式。大江大河断流,围湖围海造田导致的物种灭绝以及资源的过量消耗等是导致生态安全危机加剧的成因之一。

2、不合理的开发建设。过度追求经济增长和适应GDP政绩考核的要求,在一些项目开发上缺乏生态安全的论证,即使有论证也是为了给项目实施开绿灯。重经济行为忽视生态保护,重经济效果忽视生态安全。在矿山开发、城市建设、公路铁路建设等方面的随意占地行为,大江大河治理、火电、风电、水电项目实施忽视了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一些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企业的存在,为了追求就业增收而忽视影响生态安全的各种行为和因素应该得到根本的遏制。

3、把环境保护工作长期排斥在社会经济开发计划之外。尽管环境保护工作已引起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森林法》、《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海洋法》等一系法律法规。但在实际操作层面,因机制、体制以及人们的认识程度,导致相关法律成为软法。在经济利益占主导地位的格局下,使保护生态安全的法律法规从属于相关政策和地方保护之中。

4、决策失误是最大的破坏。项目的开发,城市化进程的步伐过快,对资源掠夺性的开发等,导致大量林地被毁坏、分割,大江大河被人为阻断,水体遭到污染与破坏。这些都与决策者的决策息息相关,所以说决策失误是生态安全的最大杀手。

三、 生态安全对策

1、 提高公众责任感。使生态安全深入人心,强化生态安全意识。加大各个层面的生态安全宣传,从学校、传媒、法律法规层面,加大宣传力度,使生态安全深入人心,增强公众对生态安全的危机意识,从我做起,使人们自觉的成为生态安全卫士。

2、 发展方式的转变。调整好产业结构,使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适应生态安全发展,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降低GDP单位消耗,对影响生态安全的企业部门进行坚决关停,适度放缓经济增长规模速度,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3、 人才队伍的培养。人是生产力提高的最主要因素,也是生态安全建设的主体,提高公民的生态安全意识,注重生态安全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已迫在眉睫。在公民普遍提高生态安全意识的前提下,加大体制创新与科技投入,注重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扩大国民经济各部门生态安全专业人才队伍,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提高人才队伍素质。

4、 规范的法律制度做保障。尽快制定国家生态安全法和实施条例,走出先破坏再治理的怪圈。加大现有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增加破坏生态安全的主体责任,加大打击力度,提高破坏成本。

5、 巨大的资金投入与长效机制的建立。林业方面“六大工程五大体系”建设要从国家层面长期坚持,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要注重造林模式与树种的选择,提高林地的综合生产力。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吸引民间组织、公益资金对林业的投入力度,输通投入渠道,完善机制,增强自身造血功能。长期、稳定、连续的投入是解决生态安全危机的前提。

生态安全的现状篇2

对于矿山事故的预警状态控制,可以很好的掌控矿山的具体状况,对于一些安全隐患和事故可以提前做好预判,进而更好的对矿山事故进行预防,避免矿山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矿山事故状态控制以及状态预警模式的重要性

(一)对矿山的开发有重要的意义

矿山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许多的方面,比如矿山开发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经济利益,再比如矿山开发之后可以发展旅游资源,打造旅游市场等,但是在矿山开发的过程当中必然会存在许多的安全隐患,需要利用状态控制预警系统进行判断和预估,有效的对矿山的安全隐患进行规避,进而减少矿山事故出现的概率。

(二)有效的防范灾害事故的出现

利用状态控制预警模式进行对矿山整体的监控,可以更好的预防灾害事故的出现。其中包括对于矿山周边环境的监测、矿山内部环境和运动的监测等等,确保在安全的时候进行矿山的开发以及矿山作业,进而有效的防范灾害事故的出现。

二、当前我国在矿山事故中出现的问题和现状分析

(一)技术手段和安全监管手段较为落后

根据图表现实,当前我国参与矿山开发和选矿的企业,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国有企业、私营企业、乡镇企业和其他企业。而乡镇企业在矿山事故中出现的比例竟然高达55%。这也就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来我国的矿山开发技术手段和安全监管手段相对比较落后,不具备高科技的操作技术,进而导致了安全事故频发,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较大矿山事故所占的比例最高

根据矿山事故等级来划分,据数据分析,我国的大多数矿山事故都是出现在较大事故当中,而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所占的比例都相对低一些。这也就说明我国的许多矿山事故,都是由于一些技术疏漏或者是对于状态控制预警的不够重视造成的,对孕灾系统的所处状态没有进行明确的判断,从而造成矿山事故的出现。

(三)矿山事故造成的人员死亡近些年来比例有所下降

据数据显示,近些年来我国矿山事故造成的人员死亡数量较2000年前后有较大比例的下降。在2005年时我国因为矿山事故死亡的人数达到了高峰,之后便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也就说明了近些年来我国开始逐渐重视起来对矿山事故的防范,加强了对于孕灾系统的完善和对于矿山事故状态控制预警模式的建立。

三、矿山事故状态控制预警模式的分析

(一)状态预警

所谓的状态预警,就是对孕灾系统所处的状态,进行的定性判断。主要就是针对矿山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提前进行预判,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状态预警是矿山事故中的状态控制和预警模式当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因为只有这个环节可以更好的在灾难发生之前进行控制,减少和尽可能的杜绝事故的产生和出现。对于孕灾系统的状态进行预警和判断,可以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同时可以将一些安全隐患及时的消除,然后进行安全事故的规避,从而安全的进行生产和开发,确保矿山事故尽可能的不再发生。

(二)状态控制

状态控制就是指在状态识别的基础上,对于一些重大矿山事故的控制,以便减少特大矿山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高安全质量。一般而言状态控制模式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扰动强度的控制

扰动强度的控制,主要就是依据系统所处的状态,根据不同的情况,调整扰动的强弱,从而控制重大事故的产生。当有重大矿山事故出现或者隐患存在的时候,扰动强度就会增强,这也就为相关部门和责任人员带来了安全预警,将安全措施做到事故发生之前,降低矿山事故的发生概率。

2、状态控制

状态控制实际上就是进行状态的调整,将靠近临界状态调整为远离临近状态,就可以大大的提高稳定性,确保矿山开发的安全进行,有效的降低了矿山事故的发生。

3、切断连锁反应的链条,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任何风险和事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也是有连锁反应的。因此切断连锁反应的链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从而减少灾害发生的可能。一般而言,在矿山事故当中的连锁反应包括许多的方面,例如周围环境对于矿山状况的影响,或者是天气状况对于矿山的影响。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天气或者自然的原因造成了矿山事故的发生,无论是山体的塌陷还是矿难的爆发,自然原因占据了最主要的部分。

4、提高对工作人员的安全监测

除了一些自然原因造成的矿山事故,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操作与否也严重的影响着矿山施工的安全,很多的矿山事故都是由于不得当操作或者是违规施工引起的。因此矿山事故中的状态控制和预警模式也应该包括对于施工工作人员安全施工状态的监测,从而避免因为操作不当造成的安全事故,这样也可以避免矿山事故的产生和出现。

结束语

建立起矿山事故中的状态控制以及状态预警模式,是一种最基础的对于矿山事故防范的思想方法,因此要不断的完善和加强对于其中的状态控制,及时的切断所有的连锁反映,规避风险的产生,提高矿山施工的安全性,降低矿山事故出现的可能。矿山事故的状态控制和预警模式的建立实际上是对于矿山安全基础理论知识的完善,因此不断的对此进行充实可以更好的提高矿山施工的安全性,降低风险,避免矿山事故的产生和出现。(作者单位: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仕雄,李洁,刘年平.矿山灾害事故的状态预警与状态控制模式[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8:3.

生态安全的现状篇3

安全与不安全是相对的概念。如果把安全描述为平静、正常、没有事故,那么,发生了事故一定是不安全的。因此,事故与安全生产也就是相对的事件了。这里所说的事故指发生在生产过程中,违背人们意愿且又失去控制的事件。具体到生产活动中,事故总是要构成人体伤害或造成财产损失的。虽然,人们并不希望发生任何事故,但是,事故却总是在人们对危险因素控制不力,危险趋势不可遏制后而突然发生。从事施工生产活动,随时随地都会遇到、接触、克服多方面的危险因素。一旦对危险因素失控,必将导致事故。在出现雷电、起重机超负荷时,如对它们失去控制,雷击、起重机倾翻事故可能随之发生。探求事故成因,人、物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是事故的根本原因。从对人和管理两方面去探讨事故,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都是酿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与人失误

不安全行为是人表现出来的,与人的心理特征相违背的,非正常行为。人在生产活动中,曾引起或可能引起事故的行为,必然是不安全行为。人出现一次不安全行为,不一定就屡发生事故,造成伤害。然而不安全行为,一定会导致事故。即使物的因素作用是事故的主要原因,也不能排除隐藏在不安全状态背后的,人的行为失误的转换作用。事故致因中,人的因素指个体人的行为与事故的因果关系。个体人的行为就是个体人遵循自身的生理原理而表现的行动。任何人都会由于自身与环境因素影响,对同一事故的反应、表现与行为出现差异。不同的个体人在一定动机驱动下,为了某些单纯目的,表现的处理行为很不一致。然而,不同的个体人都遵循同一程序,即行为起因(动机)、激励(因素影响,目的目标)。人的自身因素是人的行为根据内因。环境因素是人的行为外因,是影响人的行为的条件,甚至产生重大影响。(1)人的信息处理过程。人能够正确的执行决策所确定的行为,对创造良好的人机控制条件是非常重要的。(2)人失误已造成事故的行为,必定是不安全行为。人失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规定的目标或超出可接受的界限,并产生了不良影响的行为。在生产作业中,往往人失误是不可避免的副产物。在各种性质、类型的生产活动中,从事生产活动的各类操作人员,都可能发生人失误。而操作者的不安全行为,则能导致人失误而发生事故。可以认为事故也是人失误直接导致的结果。发生于管理者的人失误,表现为决策或管理失误,这种人失误具有更大的危险性。一般是出现失误结果以后,是很难预测的。比如遗漏或遗忘现象,把事弄颠倒,没按要求或规定的时间操作,无意识动作,调整错误,进行规定外的动作等。可以认为,人失误现象是人对外界信息刺激反应的失误,与人自身的信息处理过程与质量有关,与人的心理紧张度有关。人大脑意识水平降低,直接引起信息处理能力的降低,影响人对事物注意力的集中,降低警觉程度。意识水平的降低是发生人失误的内在原因。个体人经常、稳定表现的能力、性格、气庚等心理特点的总和,称为个性心理特征。这是在人的先天条件基础上,受到社会条件影响和具体实践活动;接受教育与影响而逐渐形成、发展的。一切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不会完全相同。人的性格是个性心理的核心,因此,性格能决定人对某种情况的态度和行为。鲁莽、草率、懒惰等性格,往往成为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原因。

二、物的不安全状态和安全技术措施

人机系统把生产过程中并发挥一定作用的机械、物料、生产对象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统称为物。物都具有不同形式、性质的能量,有出现能量意外释放,引发事故的可能性。由于物的能量可能释放引起事故的状态,称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在生产过程中,物的不安全状态极易出现。所有的物的不安全状态,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的操作、管理失误有关。往往在物的不安全状态背后,隐藏着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失误。物的不安全状态既反映了物的自身特性,又反映了人的素质和人的决策水平。物的不安全状态的运动轨迹,一旦与人的不安全行为的运动轨迹交叉,就是发生事故的时间与空间。所以,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因此,正确判断物的具体不安全状态,控制其发展,对预防、消除事故有直接的现实意义。针对生产中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形成与发展,在进行施工设计、工艺安排、施工组织与具体操作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把物的不安全状态消除在生产活动进行之前,或引发为事故之前,是安全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消除生产活动中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生产活动所必须的,又是“预防为主”方针落实的需要,同时,也体现了生产组织者的素质状况和工作才能。

生产活动中一时也未间断过能量的利用,在利用中,人们给以能量种种约束与限制,使之按人的意志进行流动与转换,正常发挥能量用以做功。一旦能量失去人的控制,便会立即超越约束与限制,自行开辟新的流动渠道,出现能量的突然释放,于是,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就随着突然释放而变得完全可能。人意外的进入能量正常流动与转换渠道而致伤害。有效的预防方法是采取物理屏蔽和信息屏蔽,阻止人进入流动渠道。能量意外逸出,在开辟新流动渠道时达及人体而致伤害。发生此类事故有突然性,事故发生瞬间,人往往来不及采取措施即已受到伤害。预防的方法比较复杂,除加大流动渠道的安全性,从根本上防止能量外逸,同时在能量正常流动与转换时,采取物理屏蔽、信息屏蔽、时空屏蔽等综合措施,能够减轻伤害的机会和严重程度。

安全技术是改善生产工艺,改进生产设备,控制生产因素不安全状态,预防与消除危险因素对人产生的伤害的科学武器和有力的手段。安全技术包括为实现安全生产的一切技术方法与措施,以及避免损失扩大的技术手段。安全技术与工程技术具有统一性,是不可割裂的。强行割裂则是一种严重错误,不符合“管生产同时管安全”的原则。安全技术措施必须针对具体的危险因素或不安全状态,以控制危险因素的生成与发展为重点。

预防是消除事故最佳的途径。针对生产过程中已知的或己出现的危险因素,采取的一切消除或控制的技术性措施,统称为安全技术措施。在采取安全技术措施时,应遵循预防性措施优先选择,根治性措施优先选择,紧急性措施优先选择的原则,依次排列。以保证采取措施与落实的速度,也就是要分出轻、重、缓、急。

工业生产是一套人、机、环境系统。生产作业环境中,温度、湿度、照明、振动、噪声、粉尘、有毒有害物质等,不但会影响人在作业中轻松的工作情绪,不适度的、超过人的不能接受的环境条件,还会导致人的职业性伤害。系统因素合理匹配并实现“机宜人、人适机、人机匹配”,可使机、环因素更适应人的生理、心理特征,人的操作行为就可能在轻松中准确进行,减少失误,提高效率,消除事故。

生态安全的现状篇4

中图分类号:X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4-3451-05

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资源作为其重要的支撑载体,其生态安全事关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世纪以来,人类经济活动的加剧和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自然土地覆被格局剧烈改变,对区域及全球生态环境都产生了重大影响[1-6]。中国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普遍地面临着生态问题。土地生态安全已逐渐成为当前生态学、地理学以及资源与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任务和重要课题,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并投入力量研究,已取得了许多很有价值的研究成果[2-4,7-10]。国内张军以等[3]探讨了PSR框架评价体系及权重的确定方法;李明月等[7]借鉴历史数据运用BP神经网络方法评价城市土地生态安全;陈彩虹等[8]基于PSR模型利用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方法对湖南省长沙市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分析;蒙吉军等[9]以GIS和计量手段研究典型区域生态安全状况;杨志等[10]探讨基于PSR模型土地生态状况评价的问题及思路;许联芳[11]将3S和计量技术匹配,测算县域生态资产并分析了区域生态状况及其驱动因素。

上述研究者近年来的关注焦点主要在土地生态安全的指标体系构建和对生态安全阈值的确定上,这对于揭示土地生态环境演变及其内在影响机制作出了贡献。但结合LUCC来评价的研究还相对较少[12],且仅有的研究对象多集中在指定区域。由于中国国土面积广袤,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环境迥异。在某一类型区域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其他区域则不尽适合。如山东省栖霞市山区的生态安全整体变化幅度较小,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土壤养分与水土流失等[13]。而在北京市近郊区生态安全变化加剧且与中心城区距离呈逆向变化,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等人文社会因素则为生态安全构成的主要来源[14]。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农村地区,地理环境因素、土地利用类型与结构在土地生态安全中发挥着较大作用[15,16]。因此,从土地利用变化的视角研究特殊类型区域的土地生态环境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河南省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粮食优势突出(2011年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9.7%,仅次于黑龙江省的9.75%),生态保障功能全面,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15]。而新郑市是郑州市的远郊型县级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属粮食主产区,境内地貌类型多样,为豫西山区的向东过渡地带,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兼有,土地的利用形式多种多样,有“河南缩影”之称。近年来,新郑市的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土地生态安全格局面临着较大挑战。发展中的经济增长阶段、快速城镇化背景、特殊的政策区域和有代表性的土地利用结构,使其在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安全的影响中具有典型意义。

1 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研究采用的原始数据为2005年和2011年两个时段的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现状图、实地调查与采样数据以及研究时段内各年度的统计年鉴报表等。遥感影像的行政界线、地貌资料和几何纠正参照2005年的新郑市1∶10万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数据按照中国通用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运用ERDAS IMAGE 9.2,进行人机交互影像解译,结合实地调查数据,在Arcmap中进行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的关联,形成基础数据库。由于新郑市部分统计数据经数量检验后发现异常,经与相关部门协调并结合实地调查进行了核实修正。

2 研究方法

3 结果分析

3.1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3.1.1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分析 2005~2011年,河南省新郑市土地利用变化规模整体较大、类型差异明显,基础设施用地扩张显著,功能性景观用地增减不均,其他类型用地略有增加。具体看,草地面积变化最大,无论是绝对量还是相对值,减少量均居第一,分别达4 091.98 hm2、87.46%,而同具景观功能的园地亦趋减,达2 268.77 hm2。随着退耕还林及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等政策的实施,林地及耕地面积稳增,同样连续性的政策支持使得水域及水利设施的用地量攀升。随着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加快,建设用地渐增,其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微增237.15 hm2,远小于交通运输用地增加的1 146.81 hm2,这也体现了新郑市作为河南航空港区的特殊地位和区位优势,见表1。

3.1.3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空间分析 2005~2011年新郑市土地利用结构温和变化,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综合动态度年均为6.10%。从空间变化看,无论是总体或是局部差异均不明显,由快速城镇化区域引领结构演变,高通道、高增长区域相对剧烈,平均幅度超过5.56%,整体呈现点状引导、“Y”型支撑、交错散布土地利用变化空间格局。与全市的平均值相比,15个(乡镇街)道土地利用结构变化高低参半。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最大的为龙湖镇,达8.08%,主因为近年大学城在龙湖镇集聚发展,新村镇则因经济快速增长以7.54%的动态度紧随其后,二者以中心—特征点状散布。孟庄镇、薛店镇、和庄镇、新烟街道办事处属高通道、高增长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居第二梯队,以新郑市中心城区为支点呈现“Y”字型空间分布。动态度最小的是新建街道办事处为3.18%,主要因其是老城区,建设用地比重较大,逆转困难。

3.2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3.2.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查阅文献、咨询专家,并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新郑市土地生态现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数据的可获取性,从生态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环境污染因素三个方面构建新郑市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详见表2。为了消除评价指标量纲不同带来不可评价性[9],采用极差标准化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10]。

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将新郑市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标准分为5个等级[3,14,18](表3),土地生态综合指数值的取值范围为[0,1],越接近于1,生态安全度越高。

3.2.2 新郑市生态安全演变 利用ArcGIS软件将新郑市经处理过的两期土地利用矢量图各自与当年的土地生态安全等级图进行叠置分析,得出新郑市各地类在不同土地生态安全等级分布情况。从整体上来看,新郑市土地生态状况较好,但2011年较2005年稍有减弱,不过没有处于不安全状态的区域,主要是安全状态和较安全状态区域。变化的区域是郭店镇、城关乡、观音寺镇、梨河镇和八千乡,由安全状态退化为较安全状态。

从土地安全等级类别演变看,2005年Ⅳ较安全状态的区域略大于安全状态的区域,2011年Ⅳ较安全状态明显高于其他各种状态。Ⅲ临界安全状态和Ⅱ较不安全状态的面积在这两年中大体不变,变化主要集中在Ⅴ安全状态向Ⅳ较安全状态的转变上,在这两种状态中,正向维持生态功能的地类中草地和园地均有所减少,耕地和林地均有所增加;负向维持生态功能的地类中,交通运输用地的增加较为明显。

3.3 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的叠加分析

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空间分布与土地生态安全的拟合看出,新郑市位于交通要道沿线、毗邻郑州市区、经济高增长等特点使类型区土地利用调整显著影响着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相关分析表明,在α=0.05显著水平,土地利用结构综合变化动态度与生态安全变化率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37,表明土地利用幅度与生态安全呈反向关系,土地利用变化实质影响生态安全。

作为驱动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因素,城镇化、工业化对新郑市而言,其对土地生态环境的作用有所不同。利用上述数据,对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与城镇化水平、工业化率分别作相关分析检验得知,在α=0.01显著水平,Spearman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0.196,说明城镇化水平与土地生态安全呈强负相关关系,而工业化的负面影响远低于城镇化。进一步研究发现,新郑市整体处于城镇化快速增长阶段(2006年以来年均城镇化速度高达1.72%),工业化率高达65.57%,为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也就是说对于地区发展而言,在快速城镇化、工业化成熟的阶段,城镇化是驱动土地生态安全减弱的主因,工业化的负面作用则相对弱化。

4 结论和讨论

基于河南省新郑市土地利用及生态变化的数据分析表明,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水平密切相关,区域类型、经济发展阶段影响区域生态安全。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①2005~2011年,新郑市土地利用变化规模整体较大、类型差异明显,各地类均出现增、减双向转移,基础设施用地扩张显著,高景观生态用地内部转移加剧,达82.89%,热点地类占流动主导地位;②远郊型县域与市辖区相比[14],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较为温和,仅为6.1%。快速城镇化区域引领着结构演变,高通道、高增长区域的变化相对剧烈,平均幅度超过5.56%,整体呈现点状引导、“Y”型支撑、交错散布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③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处于微弱退化中。临界安全状态和较不安全状态面积大体平衡,变化主要集中在安全状态向较安全状态的转变上。沿交通要道、“涓滴效应”显著、高增长等类型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安全影响更显著;④土地利用变化实质影响着生态安全,土地利用的变化幅度与生态安全呈反向关系,相关系数达-0.37。且表现出各区域同向退化、整体均衡趋势;⑤发展中区域,城镇化、工业化主导土地利用变化,进而影响生态环境,城镇化水平与土地生态安全呈强负相关的关系,而工业化的负面影响远低于城镇化,二者与生态安全水平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0.196。

与现有的土地生态评价的相关讨论相联系,本研究结果有以下启迪:①保护性政策或制度因素,尽管短期会引致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微弱;②区位条件中经济社会因素如经济增长阶段、城镇化背景、特殊区域政策,正缓步替代地理环境因素影响力,城镇化与工业化对中部粮食主产区土地生态状况差异正是例证之一;③在快速城镇化、工业化成熟阶段,城镇化是驱动土地生态安全减弱的主因,工业化对土地生态安全的负面作用已大大弱化;④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安全的影响力度与研究尺度、研究对象相关联,如对大尺度区域的年际影响更为平稳,县域比市辖区更易保持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

[1] 杨京平,卢剑波.生态安全的系统分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 史培军,宫 鹏,李晓兵,等.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方法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 张军以,苏维词,张凤太.基于PSR模型的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J].中国环境科学,2011,31(6):1039-1044.

[4] 刘纪远,刘明亮,庄大方,等. 中国近期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分析[J].中国科学,2002,32(12):1031-1039.

[5] 程晋南,赵庚星,李 红,等. 基于RS和GIS的土地生态环境状况评价及其动态变化[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11):83-88.

[6] 王秀兰,包玉海.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J].地理科学进展,1999,18(1):81-87.

[7] 李明月,赖笑娟.基于BP神经网络方法的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以广州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1,31(2):289-293.

[8] 陈彩虹,齐旭明.基于PSR模型的长沙市生态安全评价[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30(1):105-109.

[9] 蒙吉军,赵春红,刘明达.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以鄂尔多斯市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1,26(4):578-590.

[10] 杨 志,赵冬至,林元烧.基于PSR模型的河口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11,30(1):139-142.

[11] 许联芳.喀斯特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研究——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为例[D].长沙: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2007.

[12] 袁 磊,雷国平,张小虎.资源型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以大庆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6):80-85.

[13] 曲衍波,齐 伟,商 冉,等.基于GIS的山区县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4):38-44.

[14] 类淑霞,郝晋珉,尚 韬.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J].生态经济,2011,7(241):38-42.

[15] 李小建,周雄飞,郑纯辉.河南农区经济发展差异地理影响的小尺度分析[J].地理学报,2008,63(2):147-154.

生态安全的现状篇5

随着我国电网的改革,目前我国家用电及工业用电的覆盖率已经达到95%以上[1]。在用电量及电气设备增加的同时,也存在很多的用电安全隐患,国家电力部门根据目前国家用电的状况,实施了电气设备的状态检修,用于保障电气设备的安全有效运行。高压试验作为检测电气设备绝缘与否的重要措施,在状态检修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状态检修高效、科学实施的重要保障。

1 高压试验简述

高压试验用于检测电器设备绝缘与否,以及解决绝缘出现问题的重要措施。随着我国用电量的增加,高压用电日益普遍,对于电气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此种情况下,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用电的安全与否及人民财产、生命安全,因此,高压试验在检测电气设备是否处于安全、绝缘状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高压试验通常根据是否具有破坏性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破坏性试验,通常用于检测较高压状态下的电气设备,对于电气设备的承受能力要求较高,但是也能够集中高效的发现电气设备中存在的绝缘问题。另一类是非破坏性试验,对电气设备所实施的电压较低,因此对电气设备的要求较低,但是同时也会带来诸多的隐患,如泄漏电流等[2]。高压试验应用于多种设备,如开关、避雷针、变压器等。

2 高压试验的影响因素

2.1 温度与湿度

温度对于高压试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变压器上,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和离子的不规则运动加快,导致电阻的极性增大,进而电阻阻值变小,同时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内部的水分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发生溶解,导致阻值降低。因此,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的阻值逐渐变小,绝缘性能变差,进而变压器的绝缘性能降低。湿度对于高压试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试验数据准确性的影响,由于高压试验通常是几次试验,每次试验都要对数据进行记录,因此湿度会对试验数据产生很大的影响。由于温度、湿度对高压试验产生严重的干扰,所以在高压试验中要采取屏蔽措施[3]。

2.2 泄漏电流中的升压速度、电压极性

泄漏电流主要指受潮中的电流,高压试验中的升压速度会对电流的测量值产生影响,导致与理论值不同的实验结果,尤其对于容量大的电气设备。电压极性对于高压试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变压器受潮方面,正极导致水分变少,电流也会减少,负极导致水分增多,电流也会增加。从而影响高压试验的电阻值,影响电气设备的绝缘。

3 高压试验与状态检修的相互关系及各自重要性

3.1 高压试验的重要性

3.1.1 检测电气设备绝缘性的好坏,保护电气设备

电气设备绝缘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气设备能否高效、稳定运行,从而也影响施工人员的安全。在制造厂时,高压试验可以检测所有的原材料、中间产出过程及产品定型等质量是否合格。在电气设备维修、保养以及运输过程中,高压试验可以检测电气设备绝缘性的好坏及作出准确的反馈和采取应急的措施。在电网使用上,高压试验可以检测出高压线上所存在的绝缘问题,避免人身产伤害及国家经济损失。

3.1.2 高压试验是状态检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压试验可以检测电气设备绝缘性质的好坏,从而保护电气设备,而状态检修是根据设备的状态而进行的预防性试验,因此预试的过程中,高压试验有助于状态检修安全、高效、科学的执行。在我国的电气设备的状态检修中,高压试验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在状态检修量化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据相关文献报道,在我国电气设备状态检修中,应用高压试验的比率占到89.6%,并且通过采取高压试验与不采取高压试验在状态检修中,前者安全性、科学性更高[4]。

3.2 状态检修的重要性

3.2.1 保障电气设备的高效运行,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安全性

状态检修改变了传统的定期检查机制,实行了依靠设备运行状态的检测而进行实时监控,除了需要工作人员每天记录设备的工作状态,在线监测系统也会及时的上报设备的运行工况。这种状态检修有助于及时、有效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可以保障电气设备的高效、平稳运行。如果不实行状态检修,如果出现电气设备或者电网故障,则会造成电气设备的毁坏与电网的安全隐患,从而带来人身、财产安全隐患。

3.2.2 保护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由于电力是一门危险性非常高的部门,如果对电气设备管理、监控不当或者电网出现电流泄露,则会对现场施工人员、用电人员造成人身安全隐患,同时国家在电力设备上,投入大量资金,会影响设备、资金的损失。因此实施状态检修,一旦检测出故障,及时对故障进行清除,将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产生重要的保障。

3.3 高压试验与状态检修的相互关系

3.3.1 高压试验在状态检修量化评比中占有很大比重

状态检修量化评比是评价电气设备状态好坏的重要指标,也是国家电力部门加大力度监督的重要方面[5]。高压试验由于可以及时、高效的发现电气设备中所存在的问题,因此可以在状态检修中维护电气设备的良好运行。因此,高压试验成为状态检修量化评比中的重要成分,对于状态检修的成功与否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3.3.2 高压试验保证状态检修的高水平实施

高压试验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及时作出相应调整。状态检修的目的就是要及时发现故障、消除故障,因此高压试验有助于状态检修的顺利进行。但是目前参与状态检修的设备有很多,试验项目也相应的增加,有些试验对状态检修起到了作用,有些则不能及时起效,状态检修的成果不是很明显。而高压试验有助于检测电气绝缘的状态,如果高压试验工作不到位则会影响检测工作无法正常、科学规范的实行。

4 结束语

高压试验是用于检测电器设备绝缘与否,以及解决绝缘出现问题的重要措施,受到温度与湿度,泄漏电流中的升压速度等影响。状态检修是保护电气设备的重要措施,因此高压试验与状态检修均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高压试验可以检测电气设备绝缘性的好坏,是状态检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状态检修保障电气设备的高效运行,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安全性,保护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并且,两者可以相互作用,如高压试验在状态检修量化评比中占有很大比重,高压试验保证状态检修的高水平实施等。

参考文献:

[1]许云江.高压电气设备的试验与状态诊断[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0).

[2]陈雯胜.高压电气设备常规试验向状态检测转变可行性浅析[J].电源技术应用,2013(10).

生态安全的现状篇6

安全意外事故发生的基本要素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起因物、致害物和伤害方式。这五种因素可能同时存在于安全施工事故中,或者部分存在。存在不安全状态和(或)不安全行为是“起因”,伤害方式是“后果”,起因物和致害物则是“事故的载体”,把起因和后果联系起来。因此,如果没有不安全状态或不安全行为的存在,起因物和致害物就不能起作用而导致伤害事故发生。控制了起因物和致害物使其不能起作用时,即使有不安全状态或不安全行为存在时,也不会导致伤害事故发生。从安全意外事故的组成要素看出,要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就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对现场安全作业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杜绝工人的违规现象发生,以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材料――机器系统的有效安全。

2.安全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安全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分为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两个方面:

2.1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是指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产生的最直接因素。各种生产事故,其原因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都可以说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可以导致物的不安全状态,导致不安全的环境因素被忽略,也可能出现管理上的漏洞和缺陷,还可能造成事故隐患并触发事故的发生。在事故致因中,人的个体行为和事故是存在因果关系的,任何人都会由于自身与环境因素的影响,对同一事件的反应、表现和行为出现差异。因为人的因素本身还包括受教育程度、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工作态度等各方面因素,又决定了对事件的发生所表现出的不同的结果和反应。

2.2物的因素

在建筑生产活动中,物的因素是指物的不安全状态,也是事故产生的直接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因素不仅包括机具设备的原因,还包括钢筋、脚手架的高空坠落等物的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随着生产过程中物质条件的存在而存在,是事故的基础原因,它可以由一种不安全状态转换为另一种不安全状态,由微小的不安全状态发展为致命的不安全状态,也可以由一种物质传递给另一个物质。事故的严重程度随着物的不安全程度的增大而增大。所以消除生产作业中物的不安全状态,可以大幅度地减少伤害事故。

3.建筑工程安全隐患的引发原因

建筑工程安全隐患的引发原因主要有环境状态和管理缺陷两个方面:

3.1环境状态引发的安全隐患?

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主要分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两种环境不安全状态:

3.1.1企业内部环境不安全状态主要有:生产(设施)场地环境不良、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安全、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地面有油、冰雪覆盖或有其他易滑物。此外建材的储存方法不当,以及环境温度的高低变化也同样能形成安全隐患。

3.1.2企业外部不良环境主要包括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主要指企业因经济不景气,工人无法得到自己合理的报酬,而影响工作热情,严重的可能导致罢工等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是有些作业环境由于受不可抗拒的外界因素影响。如水灾、地震等这些都将对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造成影响。

3.2管理缺陷引发的安全隐患

管理方面的缺陷主要是没有建立项目安全生产组织机构,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人员忽视安全生产规程,违规指挥。如管理人员对作业人员的选择、调配不当,让无资格者或技术不达标的人员进行施工操作,或者对作业现场的指导、检查、监督力度不够等,这些都是对人的管理不当而导致的安全隐患。设备、设施、仪器仪表等安全装置、安全设施不齐全,维修检查不及时等则是对物的管理不够。对施工作业本身的管理缺陷主要表现为作业强度安排不当,忽视安全操作规程标准,作业程序、工艺流程、作业方法设计不按正规程序,还有就是缺乏在异常或紧急情况下的对策措施,没有以前发生过的同类事故的预防对策措施备案。

4.建筑工程安全隐患的预防对策

4.1建立安全组织机构,健全规章制度

企业必须建立健全项目安全组织机构,确定安全生产目标,明确参与各方对安全管理的具体分工,安全岗位责任与经济利益挂钩,根据项目的性质规模不同,采用不同的安全管理模式。建立科学的安全规章制度,而且这些制度要随着施工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使之与新的施工技术相配套。

4.2加强安全教育,加大违规处罚力度

让每一个员工懂得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实现自己的安全行为责任。做到凡是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都要进行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知识、安全操作技能的学习,并经严格考核合格;特种作业岗位人员一律凭劳动管理部门颁发的操作岗位证书上岗;经常性的开展和利用形式多样的安全生产法规知识宣传活动,努力提高建筑职工和广大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切实做到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他人伤害。对施工生产中违章指挥的管理人员进行严厉批评,给予经济处罚;对施工生产中违章操作员工一律停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经济处罚。

4.3加大安全管理投入,加强现场安全监督管理

企业要加大对安全管理的投入,使之与生产能力相吻合,使安全生产责任制逐级落实到每个工作岗位和每个人头上。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力度,对违章指挥、操作,冒险作业要责令限期整改或停工整顿,规范施工安全行为。安全人员要加强对施工现场材料、机具设备的检查,杜绝不合格的材料、机具设备对人员的伤害。加大安全工作投人,完善各种安全设施。在施工作业面上设固定的安全管理员。对危险性大的脚手架与起重机的搭设和拆除、机械设备吊装、用电设备、基础土方开挖等进行重点安全监督和控制。

参考文献:

生态安全的现状篇7

元素化管理系统从提出设想到软件编制和实际试用,都是我局的一项工作创新,它始终处于不断完善之中。从试运行情况来看,元素化管理系统实际上是主动反映、汇集和处理安全生产信息的管理系统,它不是包罗万象的管理软件,更不是操作系统,它侧重于反映可以判别安全状态的实际(硬性)工作,而对于难以判别状态的规章制度、宣传教育、计划总结和人员素质等等软性管理工作只作总括反映,使得该系统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准确理解基本概念

安全生产元素化管理是一项新的工作,由于许多概念是第一次提出,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参考。为了开展工作,现就元素化管理系统中几个关键词作如下解释:

1、“安全元素”是指把一个单位(部门)安全生产职责层层分解、细化后的相对最小单位。我们只对与安全生产关系较密切的安全元素进行管理。

2、“元素状态”分为待查、安全、亚安全、隐患与故障四类,分别用蓝色、绿色、黄色和红色显示。蓝色(待查状态)是指该元素处于等待检查过程中;绿色(安全状态)是指该元素各方面指标符合规范要求,没有明显的安全隐患;黄色(亚安全状态)是指该元素有明显的安全隐患,但可以正常运行,且近期内不会对安全生产构成威胁;红色(隐患与故障状态)是指该元素已经处于对安全生产构成较大威胁或已经无法正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状态。而“对安全生产构成较大威胁”是指一旦发生预见情况,将造成局部或整体事故的现象。

3、“历史非安全状态”是指系统有记录以来的亚安全和“隐患与故障”状态的元素总和,用于查询历史资料。

4、隐患分类:把安全生产元素化管理过程中发现的各种隐患按两个层次进行分类,首先按本单位(部门)能否解决为标准,把安全隐患分为内部隐患和外部隐患,内部隐患是利用本单位现有资源可以解决的隐患,外部隐患是本单位无法解决的隐患。其次按近期(即3个月内)能否解决为标准,把安全隐患分为近期隐患和远期隐患,近期隐患是3个月内可以解决的隐患,远期隐患是3个月内无法解决的隐患。据此,我们可以把所有隐患分成以下四类:内部近期隐患,内部远期隐患,外部近期隐患,外部远期隐患。

5、工作底稿:班组在检查元素状态时所作的记录称为工作底稿,工作底稿记录的是安全元素的时点状态,至少要2人以上(含2人)参加检查,并签字确认。工作底稿是班组长赖以修改元素状态的唯一依据,平时存放在班组内,年底统一交给部门负责人保管,其中经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认定的重要工作底稿交局档案室保存。工作底稿最短保存年限为5年,元素状态涉及“隐患与故障”的工作底稿保存5年后交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处理,局档案室保管的工作底稿按有关规定处置。

6、整改报告:部门负责人对存在的隐患与故障提出处理意见时,由于内容较多或责任重大的,可以用整改报告形式提交,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先在本机建立文档,存在C盘、D盘或E盘,不能存在“我的文档”里;然后点击系统中“文件上传”,通过浏览锁定整改报告后上传即可(局分管领导回复报告程序同上)。

三、确保所列安全元素的完整性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将安全元素分为必要元素和非必要元素,必要元素是对安全生产关系比较密切的元素,而非必要元素是对安全生产关系不甚密切的元素,在一定条件下两者会相互转化。本系统主要管理当前必要元素的安全状态,因此,全面准确地反映必要元素非常重要,遗漏必要元素就存在工作盲点,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各部门每个月要对系统中所列安全元素的完整性作出判断,及时修正,确保所列安全元素准确无误。

四、正确使用系统权限

为了实现系统目的,维护系统秩序,对不同用户设置了不同权限,有关人员应用足用好系统赋予的权力。一般职工凭本人身份登录后,即可浏览各部门安全生产状况;班组长唯一有权修改所管辖的安全元素状态,有责任填写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部门安全员有权复核本部门安全元素状态,复核结果与班组反映有差异的要及时向班组长或部门负责人提出,直至取得一致意见;部门负责人有权对本部门安全元素状态设置到待查状态,并对存在隐患提出自己的看法,必要时向局主管领导提交整改报告;局分管领导有权对分管工作内存在隐患的安全元素提出整改意见或回复下级提交的整改报告;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主管人员有权对全局安全元素状态进行复核,复核结果与部门确认有差异的要及时向该部门负责人提出,直至取得一致意见;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长有权对全局或部门安全元素设置到待查状态。行使权限实际上是承担责任,相关人员要自觉履行职责,特别是班组长一定要及时将安全元素真实状态反映在系统上,以便各级管理层做出正确判断。

五、加强监督,确保元素状态真实可靠

为了确保反映在系统上的元素状态真实可靠,除了日常工作中班组长要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外,系统从两个层面来监督元素状态的真实性,首先是常规性的,从三个方面来把关:一是本部门安全员要经常对部门内所有安全元素状态进行复核,其中对班组反映为“隐患与故障”元素,要在班组反映后1个工作日内进行详细认真的复核,要确保反映在系统上的元素状态符合实际情况;二是部门负责人对安全员确认的“隐患与故障”元素,要在安全员确认后1个工作日内对元素状态进行调

查确认,并提出处理意见;三是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指定的主管人员对各部门确认的“隐患与故障”元素状态,在反映后1个工作日内进行再复核、再确认,复核结果有差异的要及时沟通,直至取得一致意见。其次是组织临时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分为局级大检查和部门大检查,检查前相应的安全元素设置成待查状态,检查后24小时内由班组长将检查小组确认的安全元素状态逐一填写在系统上,并由安全员和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主管人员分别履行确认手续。六、信息处理和应用

对各元素不同的安全状态,分别按以下原则进行处理:

1、确认为安全状态的,不做任何处理,反应在系统上即可。

2、确认为亚安全状态的,班组长要填写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部门负责人要确认整改措施是否可行、落实责任人;局分管领导有异议的,提出修改意见。部门负责人要及时掌握亚安全元素状况,要力求通过整改使其回归到安全状态。

3、当确认为“隐患与故障”状态时,操作人员根据自身掌握的情况,对每个隐患作出判断,分别归集到不同的隐患类别中。对内部近期隐患,部门负责人在确认隐患存在后3个工作日内,召集相关人员提出解决措施,责成有关人员在规定时间内予以解决;对内部远期隐患,部门负责人在确认隐患存在后15个工作日内,召集相关人员研究对策,责成有关人员做好隐患的监控和备案工作,待时机成熟时立即着手解决。对外部近期隐患,局分管领导在确认隐患存在后5个工作日内,召集相关人员提出解决办法,报局长批准后立即实施;对外部远期隐患,局分管领导在确认隐患存在后30个工作日内,召集相关人员研究对策,提出解决方案,报局长批准后实施。

生态安全的现状篇8

关键词: 车间;定置;管理;安全

Key words: workshop;fixed location;management;security

中图分类号:F3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0-0048-02

0 引言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引发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在车间管理中设备坏损、人身伤亡等形式的事故是车间安全管理极力避免的,但是迄今为止,依然没有可靠的办法能够从根本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因为小概率事件的发生可能是绝对存在的。车间作为一个固定场所,是人员、物资和空间的综合涵盖,作为管理人员如何处理好前述关系,对安全生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通过定置管理在车间的应用,使车间生产的工艺流程、信息流程得到优化和固化,从而促进安全生产的开展,使得事故率直线下降,取得了很好的潜在效益。

1 定置管理

定置管理是对物的特定管理,是在生产活动中,研究人、物、场所三者关系的一门科学。它是通过整理,把生产过程中不需要的东西清除掉,不断改善生产现场条件,科学地利用场所,向空间要效益;通过整顿,促进人与物的有效结合,使生产中需要的东西随手可得,向时间要效益,并通过规范化运作使人与物处以安全状态,向经济要效益,从而实现生产现场管理规范化与科学化。

1.1 人与物的关系

车间生产活动包含人员、机械、材料、方法、环境五项安全生产要素。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是其中最关键的部分,人与物的配合程度直接决定定置管理工作能否有效开展。

1.2 场所与物的关系

车间的生产活动能否安全有效地进行主要取决于人与物的结合程度。一般来说,人与物需要在固定场所中进行结合。所以,只有妥善处理场所与物之间的关系,才有可能实现人与物的高度结合。换而言之,必须妥善维护场所与物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再处理好人与物的关系,最后才有可能安全、有序的开展车间生产活动。

1.3 人、物、场所与信息的关系

在生产现场,人、物、场所之间的结合程度主要取决于信息媒介的可靠性。信息媒介有确认信息媒介与引导信息媒介之分,并且每一类都有两种媒介物(详见图1)。一般来讲,定置管理中的“定置”的意义并不是单纯的归置和固定物品,其实质意义是基于车间生产目标,结合生产效率、质量等制约条件以及物品本身的特殊的要求(如时间、质量、数量、流程等),合理划分物品放置场所,并确定物品的放置状态,作为生产活动主体人与物品联系的信息媒介,从而有利于人、物的结合,有效地进行安全生产活动。[1]

2 车间定置管理工作流程

由于流程图(图2)未详细介绍“对人、物结合的状态分析”以及“对信息流的分析”,下文将对这两个环节进行具体阐述,其他环节不再赘述。

2.1 对人、物结合的状态分析

在生产现场,人与物可以直接结合,所需物品立等可取,不需要寻找,不耗费时间;也可以间接结合,就是在人物分离的情况下,通过信息媒介的指引寻得物品,期间指引媒介的准确性、可靠性直接决定所花费时间的长短。基于人物结合的程度,笔者将人与物的结合状态分为了三类状态,即A状态、B状态和C状态。

A状态:人与物处于及时结合并发挥效能的状态。譬如,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可以在固定地点直接拿到所需物品,不必寻找,也无需浪费时间。

B状态:人与物处于寻找状态或尚不能很好发挥效能的状态。譬如,由于生产现场物品摆放杂乱摆放,员工要使用某件物品必须浪费一些时间通过寻找才能拿到,结果白白浪费时间。再如,因为物料杂堆置,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必须弯腰一个个拣起来,拣的过程实际是利用生产时间做无用功,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无形中增加了劳动强度。

C状态:人与物之间没有联系的状态。这种物品与生产无关,不需要人与物结合。比如,已报废的设备、材料仍放置在生产现场,既占用场地,又妨碍劳动者走动,无形中耽误了工作效率。[2]

本文所提及的“定置管理”就是通过相应的设计、改进和控制,消除C状态,改进B状态,使之成为A状态,并长期保持下去。

2.2 开展对信息流的分析

信息媒介就是人与物、物与场所合理结合过程中起指导、控制和确认等作用的信息载体。在检修设备时,因为设备型号多,规格杂,随意停放、随便检修,会使生产组织产生混乱,物料供应发生分歧,资源调度产生短缺,极易产生纰漏,出现进度滞后、质量失控、甚至是安全事故等问题,鉴于此,定置管理必须以准确可靠的信息媒介为基本前提,以确保现场的人、物、场所高度结合,达到省时省力的目的。

人与物的结合,需要有三个信息媒介物:

第一个信息媒介物是平面布置图,它表明“设备在哪修,物品在哪取”。

第二个信息媒介物是定置联系人,它表明“谁来负责修,负责哪些事项”。

第三个信息媒介物是责任界面,它表明“如何确认修完了,修完了怎么办”。

定置管理的另一个重要前提是在人与物之间建立连接信息,使之高度结合。一般来讲,定置管理能否有效落实,主要取决于人与物是否能有效联结,并形成高效运行的信息流,有效地引导和控制物流。

3 定置管理与安全生产的联系

定置管理在车间作业流程中的应用,使现场各类生产要素得到优化组合,物品的合理归置和妥善存放使生产过程更加顺畅,同时达到了物尽其用、人尽其责的效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调度系统提取的2014、2015年同期设备状态对比表见表1、表2。

自2014年11月开始实施上述方法,该车间设备出动时长比去年同期提高了4810小时,出动率比往年同期高出5.12%;成本结余70余万元;显著提升了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与此同时也很好地控制了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为车间安全生产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现了阶段性车间零事故记录,这也充分的证明车间定置管理与安全生产有着紧密的联系,起着关键作用。

4 结论

通过定置管理,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进行定置,以消除这些生产因素的不稳定性状,以达到“任何风险都可以控制,任何违章都可以预防,任何事故都可以避免”的安全理念,在发掘出安全对企业经营的隐性效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生产的显性效益,实现盈利与安全的和谐共享。

参考文献:

生态安全的现状篇9

1.安全意外事故发生的基本要素

安全意外事故发生的基本要素包括以下五个因素: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起因物、致害物和伤害方式。不安全状态是指存在有起因物和致害物,或者能使起因物和致害物起作用的状态。不安全行为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以及其他可能引发和招致安全意外事件和伤害事故出现的行为。起因物是指直接引发安全意外事故的物体或者物品。致害物是指在安全意外事故中直接招致伤害发生的物体或者物品。伤害方式,包括作用的方式、作用的部位和作用的后果。

以上五种因素可能同时存在于安全施工事故中,或者部分存在。存在不安全状态和(或)不安全行为是“起因”,伤害方式是“后果”,起因物和致害物则是“事故的载体”,把起因和后果联系起来。因此,如果没有不安全状态或不安全行为的存在,起因物和致害物就不能起作用而导致伤害事故发生。控制了起因物和致害物使其不能起作用时,即使有不安全状态或不安全行为存在时,也不会导致伤害事故发生。从安全意外事故的组成要素看出,要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就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加强对现场安全作业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杜绝工人的违规现象发生,以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一材料一机器系统的有效安全。

2.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分为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两个方面:

2.1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是指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产生的最直接因素。各种生产事故,其原因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都可以说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可以导致物的不安全状态,导致不安全的环境因素被忽略,也可能出现管理上的漏洞和缺陷,还可能造成事故隐患并触发事故的发生。在事故致因中,人的个体行为和事故是存在因果关系的,任何人都会由于自身与环境因素的影响,对同一事件的反应、表现和行为出现差异。因为人的因素本身还包括受教育程度、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工作态度等各方面因素,这些微观因素有决定了对事件的发生所表现的不同的结果和反应。

2.2物的因素

在建筑生产活动中,物的因素是指物的不安全状态,也是事故产生的直接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因素不仅包括机器设备的原因,而且还包括钢筋、脚手架的高空坠落等物的因素。物之所以成为事故的原因,是由于物质的固有属性及其具有的潜在破坏和伤害能力的存在。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随着生产过程中物质条件的存在而存在,是事故的基础原因,它可以由一种不安全状态转换为另一种不安全状态,由微小的不安全状态发展为致命的不安全状态,也可以由一种物质传递给另一个物质。事故的严重程度随着物的不安全程度的增大而增大。

2.3环境状态引发的安全隐患因素

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主要分内部和外部两种环境不安全状态。

企业内部环境不安全状态主要有:生产(设施)场地环境不良、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安全、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或者地面有油或其他液体、冰雪覆盖、地面有其他易滑物。此外建材的储存方法不当,以及环境温度的高低变化也同样能形成安全隐患。

企业外部不良环境主要分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主要指企业因经济不景气,工人无法得到自己合理的报酬,而影响工作热情,严重的可能导致追工等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是有些作业环境由于受不可抗拒的外界因素影响。如煤矿企业在井下进行作业时,水灾、地震等这些都将对煤矿的安全生产造成一些影响。

2.4管理缺陷引发的安全隐患

管理方面主要指由于管理人员忽视了安全生产规程,违规指挥。管理方面的缺陷情况又可分为对人的管理、对物的管理、对作业的管理。对作业人员的选择、调配不当,让无资格者或技术不达标的人员进行施工操作,或者对作业现场的指导、检查、监督力度不够这些都是对人的管理不当而易导致安全隐患的。此外,对设备、设施、仪器仪表等设计、安全装置、安全设施不齐全,设备、设施维修检查不及时等则是对物的管理不够。对施工作业本身的管理则表现为作业强度刚安排不当、忽视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的制度,作业程序、工艺流程、作业方法设计不安正规程序,还有甚者表现为缺乏在异常或紧急情况下的对策措施,或者无以前发生过的同类事故的预防对策措施备案。

3.安全事故处理原则及典型案例分析

3.1安全事故处理原则

安全事故处理原则是: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

3.2安全事故典型案例分析

事故简介:X年X月X日,某建筑公司承建的某化肥厂工地,厂房内有一预留洞口,未加盖板,工人在拉推车时,从该预留洞口坠落,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

事故发生经过:某建筑公司承建的某化肥厂工地,厂房内有一预留洞口,原有盖板,整修地面时被拆掉,未及时恢复。水泥工冷某在拉载货推车时,倒着走,边走边与推车的另一名工人聊天,经过预留洞口,不小心掉下去了,经抢救无效死亡。工友在搭救的过程受伤。

事故原因分析:

主要原因是工人违章拆除防护设施使预留洞口。其他管理方面的原因还有,无防护现场工人违反劳动纪律,拆掉盖板不复原,留下安全隐患。施工现场管理不严,监督检查不力,安全防护措施有漏洞;培训教育不到位,作业人员安全素质不高,自我保护意识差。

事故的结论与教训:

生态安全的现状篇10

关键词: 土地生态安全;江苏省;压力-状态-响应

Key words: land ecological security;Jiangsu Province;P-S-R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3-0063-04

0 引言

土地生态安全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核心和基础[1]。土地生态安全是指陆地表层由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构成的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不受破坏,同时,土地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服务的质量和数量能够持续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2]。土地生态安全不仅包括土地生态系统本身的安全性,也包括土地生态系统是否能保证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安全的问题。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是土地生态安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3]。

江苏省作为我国经济强省,省内土地利用分布不均,各区域内经济密度差异大。按照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江苏省分为三大区域,即苏南、苏北、苏中地区。苏南地区毗邻上海,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率先实行了区域现代化。但随着大量外来人口涌入以及高城镇化发展,土地资源短缺,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等问题日益凸显。苏中地区位于长三角洲都市圈,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位于省内中上等,然而伴随城市发展,人口出现负增长,劳动力的缺乏也对土地生态安全产生一定影响。 苏北地区地域广阔,但经济发展落后,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土地资源浪费现象时有发生。本研究以苏南地区的无锡市、苏中地区的南通市和苏北地区的徐州市为研究区,对其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目的在于了解现阶段各地区土地安全现状,并将三个地区的土地生态安全进行比较,提出有益于土地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

1 研究区域介绍

无锡位于江苏省南部,东邻苏州,靠近上海,南濒太湖,与浙江省交界。土地总面积4627平方公里。2014年,无锡市地区生产总值达8205.31亿元,位列江苏省第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26389元,远高于省内平均水平(81874元)。2014年,无锡市人均耕地面积仅有0.0243公顷,是省内13个城市中人均耕地面积最少的城市。耕地面积比重也产生大幅度减少,由37.71%(2000年)下降至25.08%(2014年)。

南通地处长江入海口北岸,东滨黄海,南依长江,是苏中地区的重要城市。土地总面积8544平方公里。2014年末,全市总人口达767.63万人,占江苏省总人口的9.64%,城镇化水平达到61.1%。2014年南通市地区生产总值位列江苏省第四,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3638元,略低于江苏省平均水平(81874元)。

徐州市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地处苏鲁豫皖4省交界区域。全市土地总面积为11258平方公里。作为省内能源城市,煤炭资源储量占江苏省的近90%,是江苏省最为重要的能源基地。近年来,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该市面临产业转型问题。至2014年末,该市城镇化水平由25.8%增长至72%,期间大量农业用地非农化给土地生态安全造成压力。2014年徐州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7655元,与省内平均水平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3 评价结果分析与比较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得出无锡、南通和徐州2000-2014年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图1),并对影响无锡(图2)、南通(图3)、徐州(图4)的土地生态安全的压力指数、状态指数和响应指数进行了初步分析。在对相关文献[1,5,9]进行参考后,结合江苏省内城市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确定了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等级表(表2)。

3.1 无锡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从图2可看出,无锡市土地生态压力指数小幅度下降的变化状态,从0.1408(2000年)下降至0.0931(2014年)。这表明,无锡市的土地生态安全压力状况略有恶化。人类活动对土地生态安全的干扰略有加强,主要表现在城镇化水平和人口密度的大幅提高。无锡市城镇化水平由2000年的42.21%。上升为2014年的74.5%,人口密度由2000年的935人/km2增加至2014年的1031人/km2,都表明了大量农转非人口和外来人口的增加,给土地生态安全带来的压力的加重。

无锡市状态指数由2000年的0.2157急剧下降至2013年的0.1049,其对于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的贡献率也由0.46降至0.25(贡献率=子系统指数/综合指数)。表明无锡市土地生态安全现状恶化严重,如无锡市耕地面积比重下降严重,2000年无锡市耕地面积比重为37.71%。到2014年,无锡市耕地面积比重仅有25.08%。且无锡人均耕地面积位列省内其余城市之后。耕地资源的不足势必对土地生态安全产生恶劣影响。

无锡市响应指数在土地生态安全指数中的比重不断提高,2000年贡献率为0.24,2013年提高到0.54。响应层下的各项指标,除人均粮食产量,和第一产业GDP受耕地面积减少的影响呈现恶化趋势外,其余指标的变化均对无锡市土地生态安全产生有益的影响。

3.2 南通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从图3可知,南通市土地生态安全压力指数在不断上升,从2000年的0.0649上升至2014年的0.1865,其对土地生态安全的贡献率从0.16(2000年)上升至0.27(2014年)。这表明南通市土地生态面临的压力在不断改善,人类活动对土地生态的干扰在弱化。南通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从2002年开始呈现负增长,相应的,人口密度也在逐年递减,人口问题在弱化,对土地生态产生的压力也在递减。

南通市状态指数从2000年的0.2238下降到2014年的0.1899,这说明南通市土地生态安全现状有所恶化。同无锡一样,南通市的耕地面积比重有所下降,人均耕地面积从2000年的0.0615公顷减少到2014年的0.574公顷。耕地面积的减少会导致地区土地生态安全的变化。

南通市响应指数从2000年的0.1214攀升至2014年的0.2963,其贡献率也从2000年的0.29上升到2013年的0.44。人均GDP从9176元(2000年)到73638元(2014年),增幅703%,超过无锡与徐州,这表明进入21世纪,南通经济在迅猛发展。

3.3 徐州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从图3可看出,徐州市土地生态压力指数呈下降的变化状态,从0.1709(2000年)下降至0.1175(2014年)。这表明,徐州市的土地生态安全压力状况在恶化。主要表现在城镇化水平增长过快、人口增长速度快。徐州市城镇化水平从2000年的25.8%增加到2013年的72%。而到2014年,徐州市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17.27‰。大量人口非农化会造成土地资源的不平衡,进而加剧城市扩张使得农业土地非农化,影响土地生态安全。

徐州市土地生态安全状态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在2010年后趋向平稳,这表明,对于土地生态安全现状的恶化,有关部门采取了响应措施抑制生态安全的进一步恶化。除了人均水资源减少严重,从2000年的534.33m3下降至2014年的263.5m3,其余指标均维持小幅度变化,如,该市耕地面积比重一直维持在52%到55%之间。

徐州市响应指数在不断上升,从2000年的0.0597上升至2014年的0.2783。其中,与经济发展相关的指标,如,人均GDP、第一产业GDP比重、第三产业GDP比重的大幅变化,这体现了产业转型对于土地生态安全的巨大贡献,同时,农村与城市恩格尔系数的不断下降得益于城市化水平的显著提高。

3.4 无锡、南通、徐州土地生态安全特征比较

由图2可知,无锡市土地生态安全呈下降趋势,南通市和徐州市土地生态安全呈改善上升趋势,且南通市上升幅度大于徐州市。跟据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等级表(表2),2000-2014年无锡市土地生态安全基本处于风险级,且2011年后下降趋势明显。南通市土地生态安全指数波动上升,2005年之前处于风险级,但是2005年后,土地生态安全发生明显好转,2009、2014年进入了良好级,且2013年年后增幅明显,有望达到安全级。徐州市土地生态安全指数波动较大,2009年后呈明显上升趋势,2014年达到良好级。2000年,南通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仅为0.4101(风险级),低于无锡的0.4709(风险级)和徐州的0.5554(邻近安全级)。2007年,南通土地生态安全指数达到0.5054(邻近安全级),高于无锡的0.4586(风险级),低于徐州的0.5626(邻近安全级)。2014年,南通土地生态安全指数上升到0.6728(良好级),高于徐州的0.6032(良好级)和无锡的0.4273(风险级)。

4 结论与对策

运用P-S-R模型对无锡、南通、徐州2000-2013年的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与对比,结果表明:三个城市中无锡市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较差,基本处于风险级,且有恶化趋势;相比之下,南通市和徐州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良好,总体呈改善趋势,最终均基本达到良好级。人均耕地面积、城镇化水平、有效灌溉率等指标对土地生态安全影响较大。

综合以上,笔者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完善江苏省内不同区域间的土地生态安全:①控制人口数量,优化人口结构,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增加单位土地产出;②坚守耕地红线,合理分配耕地保护任务,确保省内每个城市地区均衡合理的耕地保护指标,严格控制农地非农化;③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对于能源型城市要进行资源的合理开采,避免过度开采影响可持续利用;④保障湿地、草地、林地、自然保护区等生态功能区,推进维护与修复。

因为缺少长时间的连续数据,研究时段仅为2000-2014年这15年,不能很好地反映这几年无锡、南通、徐州的土地生态安全动态变化。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涉及的因素较多,指标体系和方法仍需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李玉平,蔡运龙.河北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3(6):784-789.

[2]张军以,苏维词,张婕.2000-1009年重庆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及趋势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30(4):127-140.

[3]杨春红,张正栋,田楠楠,等.基于P-S-R模型的汕头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12,19(3):209-214.

[4]王小丹,王艳,张建新,等.连云港市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J].江西农业学报,2013,25(6):106-110.

[5]冯文斌,李升峰.江苏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3,33(2):285-290.

[6]史永龙,贾宪威,蔡昕,等.省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365-2368.

[7]刘庆,陈利根,舒帮荣,等.长株潭城市群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10):1192-1197.

生态安全的现状篇11

变电设备的检修与管理直接关系到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人们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要求日趋严格。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管理工序复杂多样,在长期的管理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影响到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须深入分析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综合解决方案,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电力系统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

1 检修模式发展历程

1.1 故障检修

故障检修属于事后检修方式,是最早的检修方式,主要将设备出现功能性故障作为判断依据,在设备发生故障后再采取维修措施,可能会阻碍到生产的正常运行,效率相当低下。

1.2 预防性检修

根据检修的技术条件、目标,电力系统的检修模式可分为状态检修、定期检修、基于可靠性的检修等三种方式。

①状态检修。状态检修中最关键在于定期检查设备的状态,进而制定完善的检修计划,以确保检修工作的可靠性、时效性。

②定期检修。每隔一个固定的时间,必须合理安排检修技术,才能实现检修模式的最佳运行效果。随着电网规模的逐渐扩大,可能会缺乏充足的人力与物力。

③基于可靠性的检修。状态检修主要考虑单个设备的情况,基于可靠性的检修必须综合考虑设备的风险、检修成本等电网情况。

1.3状态检修的优点

状态检修主要是立足于设备状态评价的基础上,依据设备状态和分析诊断结果,实现检修时间和项目的合理性安全。状态检修制度具有明显的经济性,通过应用最先进的技术,实现耗费的最小化,从根本上维护设备的高质量运行。状态检修的优点主要体现如下:实现维修费用的最小化;增强电力设备可用系数的安全性能;确保高效的供电能力;延长设备使用周期;增强供电可靠性、稳定性;降低维修风险,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等。

2 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对状态检修的特征缺乏全面的认识

状态检修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复杂性、长期性,但是由于工作人员专业水平比较低下,没有具备足够的理论知识,因此没有真正认识到状态检修的特征。部分状态检修工作人员为了减少停电次数,随意拉长检修周期,难以保证状态检修工作的安全性。

2.2 技术水平不符合实际的需求

通过深入研究检修技术的发展历史,可发现事故后检修和预防性检修紧密结合相关检修技术。因此,在实际的状态检修管理中,必须以实施状态检修的技术作为基础,才能从根本上确保状态检修工作的稳定高效发展,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2.3 技术管理工作较为滞后

状态检修进行科学管理,才能提高变电站管理水平。但是,在实际的生产实践环节中还是存在很多薄弱的管理环节。比如,设备档案不完整、运行效率较低、试验记录提供不准确、运行检修记录不详细以及资料丢失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管理水平的提高。

2.4 检修管理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低

我国电力行业发展飞快,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实际上,检修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并不过关,管理水平低下,从而降低了管理质量,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降低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3 改进状态检修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掌握设备的初始状态

设计、订货、施工、设备运行等环节贯穿于整个状态检修过程中,因此,必须加强对设备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与控制,才能确保管理的高效性。在装备高压管理中首先必须保证设备在初始时处于健康稳定的状态,同时,在设备运行之前,应熟悉掌握各项设备的数据、性能、型式、出厂试验数据、交接试验数据以及施工记录等信息。通过专业技术人员驻厂监造、加强设备安装、就位施工过程监督及启动前的验收等方式,保障设备在运行前的合格、可靠非常重要。

3.2 深入分析设备运行状态信息

全面统计分析设备状态,可为状态检修工作提供充分的依据,确保系统设备的安全运行。在线监测系统的检测技术还不够成熟,无法完全满足状态检修需要。因此,我们可以进行离线数据与在线监测数据的比对、并充分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等离线监测装置和技术,进行全面的测试设备,进而深入分析设备的状态。在设备管理中,必须紧密结合管理与技术,进行分类汇编设备缺陷,切实做好各项内容修订工作。可见,现有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主要以设备资产为核心,设备安全可靠运行作为其主导路线,涉及到变电运行与检修、试验、继电保护和安全监察等专业。通过统计分析各项系统应用功能,可为设备的状态检修提供完善可靠的信息。

3.3 保持有序的状态检修工作流程

为了改变传统的专业管理模式,必须具备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技术要求,才能形成全新的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理念。在状态检修工作中,必须全面整合运行工况、预试数据、缺陷、检修、在线监测数据、家族缺陷等状态信息,综合评分变电设备的状况,掌握设备的健康状况,以有效延长检修周期。进行合理评估设备状态、制定安全有效的维修方案、编制试验计划方案作为设备状态检修管理的核心。在状态检修中必须全面改进安全性评价、反季节性预防措施、反事故技术措施、安全措施计划等项目,制定相关的状态检修原则和规定,才能增强检修工作的科学性,有效减少检修时间,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设备的可用率。

3.4 提高变电站状态检修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作为专业的检修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学习全新专业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操作技巧,首先通过加强学习各种技术规范、检修试验方法和规程、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保护原理和二次图纸,严格遵循状态检修各专业的规程操作标准,落实可行性的安全保护措施。同时,加强设备检查力度,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标准进行操作,增强对业务操作的熟悉程度,以节省更多的阅读保护图时间,及时处理设备存在的隐患,做到“修必修好”,避免故障的重复出现,维持操作的稳定高效运行等。

4 结束语

供电企业的发展目标在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保障供电可靠性、降低设备故障损耗,维持正常高效的运行状态等。变电站作为电力能源变送及分配的重要载体,是电力网络系统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变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状态检修作为一种预防性检修,主要依据设备监测、诊断,评估状态信息等,并采取各项检修管理方案,切实维护整个变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从而促进电网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房继朋,李巍,佟月珍.浅谈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管理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J]. 电子制作,2013(26).

[2]景飞,姚淑芬.浅谈变电运行的建设检修与安全管理[J].科技风,2011(18).

生态安全的现状篇12

1、实时进行煤矿供电设备安全状态监测的必要性

1.1实施状态检修,主要通过智能化监测和测试等方式,对特定范围的供电设备进行有效监测,及时掌握供电设备运行的工作状况及相关信息,通过对数据的科学分析和准确判断,实时了解供电设备的安全运行状态,制定科学而系统的供电设备状态检修措施。我国各地区的煤矿供电设备由于种种原因存在一定差别,因此我们国家有关部门对供电设备的状态检修方案没有进行更加明确的统一规定,无法统一制定详细的规程和标准,只在概念上对状态检修作了总体要求,指出各地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依照当地煤炭企业不同供电设备的具体特点和各自运行状况采取相应措施。供电设备自安装之日起的安全运行时间没有很具体的区分,大都依据以前的工作经验而确定。有的地方煤矿企业的供电设备采用的检测手段仍然停留在以人工操作为主的先验阶段,其检修程序繁琐,技术尚不成熟,难以有效确保供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具体的实施方案缺乏科学依据,导致具体检修人员的工作力度也不是很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煤矿的供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也应向科学化目标迈进,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向数字化操控程序过度。总之,要想对供电设备实施状态检修,首先必须对区域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系统、详细而准确的在线监测,然后经过对所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运用数字化技术进行科学比较,最终鉴定出供电设备当前的实际运行情况,藉此确定何时以何种方式开展检修。

1.2煤矿供电系统的安全、高效发展离不开电网设备的可靠性,通过计算机软件检测实现供电设备安全、高效运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部分局域性电网容量不断增加,而随着高科技与尖端技术的发展,现代电子产品的品质与性能日益多样化,导致广大生产企业和生活用电的用户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任何技术都是在发展中逐步成熟和进步的,这期间会出现种种意想不到的问题,所以维修管理的重要性必然客观存在,并且日益暴力出传统技术水平的局限。为确保维修费不变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运行风险,必须制定科学的维修措施,改变传统的检测维护程序,为确保煤矿企业安全运行,进一步提高设备管理与检修技术水平,尽可能节省检修时间和费用,是当前供电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1.3煤矿供电系统在随着科技进步设备不断更新,同时必须采用新技术,面对新设备、新工艺的逐步更新,传统的供电设备检修模式已经落后,难以满足现代经济发展对电力企业高效运行的需要,因为传统的人工检测方式主要强调“到期必修”,容易造成浪费,而计算机软件检测能够按设备的实际状况进行检修,不至于造成检修过程中太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浪费。传统检修从另一方面有时也可能造成因检修时间没到而突发的故障问题,由于形成了定期检修制度,那么既然未到检修周期,就不能随意进行检修,长期以往,容易促成供电设备运行的状况不佳,造成电力企业和用电客户的双重损失。由于电气设备各部件之间使用寿命存在个体差异,即使是同一类设备,由于运行环境和外界的影响不相同,其使用寿命也存在一定的差别。为提高供电设备的有效利用率,为确保供电设备的持续安全运行,因此,对电力企业供电设备在完成计划检修的检验基础上完全实施状态检修,必要时充分发挥数控技术和计算机软件开发工程的促进作用。

2、实施煤矿供电设备状态检修的智能化监测

利用计算机软件实施煤矿企业供电设备状态检修,需要在传统人工操控的基础上开发智能化监测技术、在高科技数控诊断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探索一种既科学、合理又经济、适用的设备状态检修模式。首先要科学把握检修时机,明确检修项目,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开展状态检修,始终要以煤矿企业供电的安全运行和社会及经济效益为主,要有科学有效的长期规划,在认真汲取各兄弟单位经验的基础上,及时总结经验广泛吸取教训,实时开展状态检修,力求从源头抓起,必须把对供电设备的规划、设计和设备选型都纳入未来状态检修的安全运行中,保障主设备监造和运输等全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必须确保设备的最佳初始状态。其次要重点做好煤矿的供电设备状态监测工作,只有在准确无误的前提下才能开展有效检修,否则不是浪费便是防患与然,此两种极端的回避是供电设备状态检修在智能化科学技术创新基础上的突破,当前普遍运用的红外线测温就是为及时发现供电设备中潜伏性故障的有效措施之一,可及时提供设备状态准确无误的信息,为下一步的设备状态科学诊断提供有效分析数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所提供的设备状态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决定对设备进行哪些状态监测,以保证设备状态信息的全面性。第三要选择最佳状态监测点和监测设备。供电设备的智能化测试是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基础保障,尽可能避免发生故障,减少供电设备使用材质方面的各种潜在因素,降低安全隐患和稳定性破坏的可能性。实施供电设备状态检修的关键是对所使用设备的客观运行状态分析,发挥数字化技术优势,对可能发生的故障实时诊断,对设备运行、维修和监测数据进行状态分析,使故障诊断更加准确。根据煤矿供电设备的特点,选择相应的监测点和监测设备。最后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要加强煤矿供电设备状态检修的有效管理,与一般的企业管理不同,煤矿的供电设备状态检修管理更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3、煤矿供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的发展趋向

开展供电设备状态检修是确保煤矿企业安全可靠运行的发展趋向,是减少供电系统设备事故的有效手段,实施供电设备状态检修是电力行业不可轻视的现实课题,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安全、高效的电力资源越来越成为城乡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而且能够有效促进现代工业企业的快速发展。为进一步节约能源,利用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设法提高煤矿供电的安全与质量,强化数字化安全运行理念,通过计算机远程监控,提高供电设备的可靠性,全面实施供电设备的安全与智能化状态检修,对提高煤矿经济效益和安全质量保障起着重要作用,促进煤矿企业经济的高效、安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在煤炭、电力企业体制改革过程中,从科学管理角度打破多年来形成的行业垄断局面,在系统各个环节引入技术竞争机制,尤其数字化技术理念,能够有效促进电力企业从技术角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损耗、节约能源,改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煤矿供电今后的发展趋向主要以新技术和新设备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进一步提高用电安全,对于电网及其它供电设备,利用数字化技术,实施状态检修,降低故障检测和维修成本,从节约能源、降低损耗、实时维护、安全运行角度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计算机软件工程的有效开发,提高数字化技术服务水平,强化创新意识,进一步提高安全、优质、高效供电的可靠性,为供电企业的每一家用户提供能源服务保障,尽可能减少无辜停、断电现象的发生,从而改善售电服务质量,提高供电安全性,降低能源损耗,减轻电网输送压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