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培养合集12篇

时间:2024-04-12 10:55:33

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培养

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培养篇1

1.引言

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只注重升学率,学生只追求学习成绩的提高,大多缺少吃苦耐劳的品质,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求,应当转变传统的培养模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的学生应该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该加强劳动技术教育。

2.劳动技术课的内涵及现状

劳动技术并不是指单纯的体力劳动,劳动技术课是指将生产劳动与知识教育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劳动技术课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它渗透着德育、美育和智育的功能,在向学生传授劳动技能的同时,在无形中也向学生输入热爱劳动、热爱家乡和人民的思想,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教育工作者应当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不能只是片面地追求升学率,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分数,应当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劳动技术课是实现素质教育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为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

我国的劳动技术课是教育教学工作的薄弱环节,没有引起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受到应试教育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们普遍比较重视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对劳动技术课的教学相对轻视。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认识到劳动技术课的重要性;选用的教材与实践联系不太密切,不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学设备也不完善,具有专业技能的教师相对较少。传统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求,应当转变观念,提高对劳动技术课的重视,加强劳动技术教育,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

3.劳动技术课的重要性

3.1劳动技术课能加强学生的德育培养

在劳动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当以教材为载体,有意识地将德育融入到教学之中。教师应当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创设情境,自然地将德育观念传授给同学,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责任感和爱国意识。劳动技术课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实施手段和主要途径,劳动技术教育是把技术理性与社会人文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教育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2]。劳动技术课将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在多元的实践活动中加以深化,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艰苦朴素的品质。

劳动技术课具有实践性和教育性的特点,因此,应当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劳动实践,使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接受思想教育,让他们在劳动实践中体会劳动的光荣和艰辛,克服懒惰、散漫的毛病,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劳动观念,培养他们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劳动技术与道德教育相辅相成,在潜移默化之中达到德育的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学习品德,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劳动能力。

3.2劳动技术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立能力

当今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家长不重注孩子劳动能力的培养,造成许多学生在家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劳动观念不强和动手能力较差。劳动技术课具有广泛的通用性和较强的实践性,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比如,在课堂中讲解一下各种衣物面料的特性及不同洗涤剂的功能,同时利用不同的洗涤剂来洗不同面料物品上的污渍,再将实验结果进行比对。让同学们做记录,回家之后自己动手进行洗涤。这样既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又可以使学生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劳动技术课的形式应当多样化,这样就可以避免枯燥乏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授菜肴烹饪、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宾客礼仪等内容。由于男女学生感兴趣的劳动技能不相同,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要求,适时调整教学重点,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教学。比如,女生重点学习洗涤、烹饪等劳动技能,男生重点学习家电维修等劳动技能。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动手能力。

3.4劳动技术课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领域

劳动技术课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包含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如:园艺、工艺美术、家电维修、烹饪、裁剪缝纫等,其中含有化学、物理、生物、几何等多种知识。劳动技术课能够使学生在其他学科中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领域。通过实践,理论知识得以深化和升华,在实际操作中解决各种问题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提高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水平

加强劳动技术课教学的基础首先是教材建设,应当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劳动技术课的教学目的,注重选用教材的思想性、先进性、基础性和实践性。教材内容应当包含服务性劳动能力和工农业劳动技能两方面。其次,提高劳动技术课教学的前提条件是教育基地建设,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劳动技术教育的投资力度,建立一个规模较大的劳动技术教育基地,支持学校开展劳动技术教育。最后,应当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劳动技术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是高素质的师资力量,各个学校应当挑选专业知识扎实,业务能力较高,动手能力较强且热爱劳动技术教学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建立一支从事劳动技术课教学的专任教师队伍,以保证劳动技术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5.结语

劳动技术课将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具有趣味性和技术性,能够引导学生在追求知识的同时,注重劳动技能的培养。同时,劳动技术课在学生德育、美育和智育的培养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劳动技术教育适应了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创新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培养篇2

一、目前大学生劳动观念现状

当前我校大学生均为95后学生,大部分学生处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状态中,从小学到大学,劳动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另外,目前我们的德育工作中也缺乏此类教育环节。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劳动以及社会实践的学时数比例远远低于在校总学时数。在学生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良习惯:

1、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不尊重校内保洁及勤工俭学学生劳动成果。在学校中随处可见教室墙壁、书桌上的脚印和乱涂乱画的痕迹。随处可见的纸屑、垃圾,食堂里剩饭剩菜成堆。很多学生无视父母辛苦,在消费上大手大脚,铺张浪费,互相攀比。

2、劳动观念和劳动意识淡薄。很多大学生在学校组织的劳动活动中偷懒耍滑,一些必要的劳动比如个人清洁卫生也不愿意做,有的甚至在校期间没有打扫过寝室教室卫生,很少清洗自己的衣服和被褥,假期回家不愿意帮助家人分担家务,劳动意识淡漠,表现在学习上就是好逸恶劳,旷课违纪甚至考试时弄虚作假。

二、原因分析

1、从家庭层面来看,独生子女政策及学业竞争压力,导致劳动在家庭教育中被忽视,学生在家里基本不参与家务劳动,家长也不主张孩子参与劳动锻炼。家长往往只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只要努力学习,什么都不用干。

2、从学校层面来看,没有开设劳动教育相关课程,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培养较少。

3、从社会层面来看,学生在社会大环境影响下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存在一些错误的思想,部分学生受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影响。一部分学生认为混张文凭只需拿到好分数,不需要有积极的劳动意识。学生之间的竞争也只是分数的竞争,没有人会对劳动的积极性进行竞争。同时受某些不劳而获错误思想的影响,导致出现看不起体力劳动、轻视劳动人民的现象。

三、学生对劳动教育的意义的认识

通过调查,学生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时代背景、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有所了解但了解不深入。学生普遍认为劳动教育有利于培养一个人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感恩意识,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自己的责任心,对于参与社会竞争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对于学校劳动教育开展的建议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小事入手,认真对待日常生活中水滴石穿的养成教育,入情入理地达到教育目的,帮助自我管理能力差、艰苦奋斗精神淡薄的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树立克勤克俭、奋发向上、开拓进取、严谨踏实的艰苦奋斗作风。倡导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

2、加强劳动方面的教育。首先,加强劳动观念教育。劳动观念作为人们对劳动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通过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树立科学的劳动观念,端正劳动态度,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为弘扬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优良传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其次,进行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劳动人民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 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最直接创造者。国和民是密不可分的,爱国必爱民,爱民必爱国,这是爱国主义的基本涵义。再次,进行劳动技能教育。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劳动技能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劳动技能教育不仅要通过劳动理论课教育,而且要参加适当的劳动,使大学生学会各种劳动的实际操作规程,以保证劳动的安全和劳动的质量。

3、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意志和品格

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培养篇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67-02

一、前言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一直是高等教育关注的重点和难点,高等院校的教育如何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关系到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能否顺利进行的大事。高等教育的重点应在于促进学生的个体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充分发展,把学生培养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国家需要的有用人才,在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着巨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二、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基本要求

本世纪可以说是教育的世纪,教育与社会将更加紧密结合,教育将更加注重质量和人才素质,要求出高层次人才,这也充分说明了人才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决定作用和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性。教育部在2013年9月3日发出通知,为深入学习贯彻的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部党组决定从2013年秋季开学起,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以下简称“三爱”)教育。由此可见,“三爱”教育对于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1.爱学习

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宽广的知识面是现代知识经济社会对人才素质在学识上的基本要求:当今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分化、高度综合,即二门或二门以上的学科通过分化、交融出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分工日益模糊,文理渗透日益融合,所以,社会对人才在知识文化方面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把握时代之脉搏,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2.爱劳动

马克思说:“劳动创造美”。通过,人们的身心得到舒展,体质得到增强,能力得到锻炼,能够创造出更多更美的符合人类需求和享受的物质产物和精神财富。当代大学生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具有从事自我服务、社会公益、工农业生产等方面劳动的基本知识和初步经验;掌握专业劳动技能,并了解社会化大生产的有关知识和技能;通过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增强劳动纪律,培养创造能力。

3.爱祖国

当代大学生是否热爱祖国,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因此,要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高等学校德育的首要任务。我们党一贯强调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因此,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才能真正服务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成为国家建设所需的有用人才。

三、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途径

1.以“三爱”教育为契机,德育教育进课堂

高校原有课程体系设置在德育教育上存在着普遍的不足。根据当代大学生成长、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在思想观念上要大力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在此之外,应该在其它各门课程中大力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接受德育教育熏陶。高校的课程设置应该朝着少而精、新而实、博而通的方向让德育教育进课堂。同时,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能为科学知识与德育教育的渗透奠定基础。要将德育和科学知识的融合作为人才培养计划制定的一个基本原则,强调在整个课堂教学计划的构成中必须贯彻这一原则。

2.以“三爱”教育为契机,丰富校园文化

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和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营造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校园文化氛围可采取多种方法与途径:第一,可积极举办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系列讲座,邀请名人、有造诣的教授进行专题学习讲座以提高大学生爱学习的热情。第二,可开展演讲、书法绘画、英语竞赛等多项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独立思考习惯,在实践劳动中提升综合素质。第三,大力开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主旋律的社团活动和话剧节、文化艺术节等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受到爱国情怀的陶冶。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也成为学生个人开发潜能、展示自我的空间。同时还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引导学生进行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自我教育。

3.以“三爱”教育为契机,优化育人环境

在高校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三爱”教育要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强调开发人的潜能,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第一需要。也就是说尊重教育规律,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人性等。一方面,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学习的精神,尊重学生的创新思维,相信每个学生的潜能,注重学生个人体验,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在劳动和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树立学生对祖国的强烈归属感,帮助他们提高综合素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而充分地发展。

4.以“三爱”教育为契机,落实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活动是强化大学生爱祖国的有效方式、培养大学生爱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而实践本身就是在积极劳动中进行的,可谓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要特别注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实践能力的训练,这是每个学生适应社会所必须的过程。高等学校要积极组织学生走向社会,贴近生活,面向生产第一线,感受经济建设主战场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呼唤,让学生在交际生活中多方体验劳动人民的优秀思想品德,学习他们的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的精神,这种实践不仅可以锻炼自己,提高思想认识,拓宽知识面,而且也可以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有效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社会、改造社会,同时也发展自我,促进自我的健康成长,培养学生对社会、国家、他人的关爱和责任感。

四、结语

高等院校要把握好“三爱”教育这个契机,高度重视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一问题,努力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高等教育要把全面培养和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放到首位,重点在于促进学生的个体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充分发展,不断提升自我,达到全面发展,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国家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辛绍军.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路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年,第1期.

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培养篇4

一、培养目标与教育质量内涵的变迁

教育质量是与培养目标密切相关的事情。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以经济建设为发展中心的社会变迁过程中,社会主义的培养目标经历了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到培养适应全球化市场经济“劳动力”(人力资本)的变迁。

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国家和集体社会组织形态逐步瓦解,培养“集体”的公共社会生活空间也随之消解,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已经由国家转向家庭,由集体转向个人及私人家庭。培养“一代人”的具有共同性、集体性、社会性、民族性、理想性的劳动者目标消解为个体性、私人家庭、竞争性、合市场性、全球性的劳动力或人力资源的培养目标。然而,在大的民族、国家、公共集体社会组织形态和意识氛围中培养出来的个体较之于在“市场―商业―全球化生产”背景中产出的“教育产品”在志向(个人的或社会的)、人生观、全局观、国家和民族态度以及人际关系的认知上都有许多迥然不同的品行。

教育质量,在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民族国家中和在全球化经济裹挟的开放国家中,其含义是不同的。对前者来说,培养目标引导质量含义,教育质量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对后者而言,质量重于目标,质量淡化目标,因为质量可以超越集体、民族、国家等而与全球化概念对接。不同的质量诉求主体,常常会有不同甚至冲突的教育质量解读。对于一个民族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跨国公司、一个个体,质量具有不同的意义,例如培养出来的个体是否应该具有“民族特质”“爱国主义”等。教育质量概念替代培养目标概念,其实也是“教育培养劳动者”转向“教育培养劳动力”(即“人力资源”)。

20世纪70年代末期,政治独立、经济自主的社会主义民族国家开始逐步融入全球化经济的格局中,随之而来的是我国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一系列变革,突显出顺应全球化经济重高科技、重资本、轻劳动社会关系的“改革”特点。教育,应和着全球化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自然会有如下的变革:

第一,去除培养目标与国家、民族、集体相关的政治、道德特质,即“社会主义觉悟”空洞化。例如,红与专、德与智、个人与集体、劳动光荣、民族团结、阶级友爱、共产主义理想等内容几乎在学校教育中消失。

第二,与全球化市场关联的“劳动力”和“人力资本”质量概念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目标。英语连同与抽象认知能力发展的相关学科的学习和考试几乎成为学校教育的全部内容;通过考试和分数评鉴学校的质量和声望,也完成了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对接全球化劳动力市场的层级化排序。这个对接的过程,与国际资本进入中国是同步的。

第三,教育质量纳入国际测评系统,通过测量教育质量确定和强化学校教育的工作。可以看出,在教育质量越来越科学化(可测量、可监控)、国际化的势头中,越是可监控、可测评的教育成果(教育质量)――常常称为知识和技术的――越是国际化的。英语、数学、科学等学科成绩成为教育质量的核心内容。然而,越是不可监控和测评的内容,恰好是教育所承载的国家的、民族的、历史的、文化的,对个体和国家有着长远利益的内容,比如说爱国主义、责任感、劳动价值、环境意识、集体意识、历史观等。

目标的改变决定教育质量的改变。“学生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近年来完全被“劳动力”“素质”“人才”等概念替代。人力资本概念,统领着全部教育的阶段和环节,也统领着生产劳动过程的资方、劳方以及所有社会组织,而略过了这其中“人力资本”在社会生产、消费、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关系。

二、消解和消失的教育目标

1.劳动为本的人性观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个几代人耳熟能详的“教育方针”,它的基本内容是包含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劳动者的社会理想和人性假设的:首先,“劳动神圣”意味着每一个劳动者凭借劳动获得生计和尊严;其次,在社会制度的设计上,以劳动者(人)为本,“各尽所能,按劳(需)分配”;再次,劳动本位的人性假设是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基础,例如“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革命工作不分高低贵贱”等所体现的平等价值判断。

从对过去“教育方针”的解读中,我们可以知道,社会主义人与人之间平等关系的基本假设是:尊重劳动者及其劳动;建立在平等的劳动基础上的社会,是尊重劳动者及劳动者的全面发展的,是依赖、保护并维持这种社会平等的公共价值的。“集体主义”“助人为乐”“先公后私”“团结”的价值曾经全面地体现在我们的培养目标中。

然而,我们在反思和清算“”的极“左”路线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消解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平等社会关系的核心价值,即:劳动高于资本,每个人因劳动而获得尊严和体面,而不是富裕和资本积累;人的发展和幸福,不仅依赖个人天赋和努力,更是依赖良好的社会、组织和集体;所谓的公共社会,是劳动者、生产者共建的平等生活、平等参与的社会,而不是抽象的个人、自由和权利的集合。

2.重个人权力和利益的经济理性人假设

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决定人们社会地位的公平性。教育公平不是只停留在公平地享受教育资源以实现个人权利。教育公平如果不能达至社会成员在生产和劳动关系中的平等,是很难真正实现社会公平的。

在我国改革开放融入全球化经济体系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公共空间的狭小甚至消失的趋势,改变了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详见表1)。“关心国家大事”退出了培养目标。经济理性人的人性假设,消减了学校教育许多宝贵的教育性力量和资源。“教师职业崇高的精神价值”“百年树人的教育信念”“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在私利性的计算中一一退出,代之以“科学”的计算和考核,竞争、私利和私欲也合理地成为学生发展、教师工作的唯一动机。

不同的教育目标,决定着青少年一生是否具有稳定、确定的个性和社会性特质。市场资本主导的培养目标,最终以“就业―挣钱”来判定人的发展和幸福,具有资本主义生产与生俱来的短视、碎片化、不确定性、拜金、物欲等特质。

全球化资本主义市场,把一切人的丰富多样性、整体性、社会性、民族性等全面发展的内涵空漠化为具体的、细节的、可监控、可测量的“素质”。而这些“素质”的多少、高低,一方面可以计量化为不同的教育投入和教育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供资本在全球化从高至低的生产链条中,通过“用工”或“职位”的标准辨析出来;此外,还可从个体职业回报的收入中计算出来。

应该说,这些“素质”,例如积极、能动、时间观念、规则意识、合作态度、劳作技能、专业知识等,也是健全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应该具备的。但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并不能使这些素质成为一个人稳定的、确保人生幸福的品行。劳资冲突、过渡剥削、失业等,都会使这些“素质”走向反面,代之以个体的颓废、无所事事、反抗。这背后本质的区别便是:在劳动中,不是“劳动者”,而是“劳动力”成为价值和评价的重心――特定社会职位上的个体的劳动意义只有报酬和升迁的价值,而被消解掉“救死扶伤”(医护人员)、“教书育人”(教育工作者)、“美化城市”(清洁工或设计师)等人本意义和社会意义。

个体关于人的本质特征的碎片化、不确定性的感受与人与人之间不平等关系是相互影响和彼此促发的。一切品格和素质,都是根据追求利润、效率(生产中的资本和劳动力)和消费来确定。看似多样化的生活方式、性格特征、能力表现,在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不断追求最新的“消费―生产”方式的同时,却面对除“资本―市场”之外,没有任何教育目标可以凝练人性的基本“素质”或品格的困境。

总之,社会的生产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观念形态,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质量观。这种形势对个体而言,直接影响其基本品格、态度的稳定性、精神世界的丰富性以及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可能性;对群体而言,决定着社会成员之间是否可能建立平等的社会关系,是否可以达成思想和精神的沟通,是否能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持续性关系。

三、公共教育与人力资本市场

这些年来,教育的“公共性”被经济学“公共产品”概念所垄断。公共教育①在公立学校的实现,是以个人、家庭、教育投入者(除去国家)追求私人性(私有性、私利性)、盈利性和追求经济效益为前提的,教育的私有性主导着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教育”。公共教育,只是体现在政府的公共的教育投入、标准化的学校建设(课程、师资标准等)方面,体现为进入人力资本市场“预备训练”的资格平等方面。这样的公共教育概念对社会主义的教育目标、教育质量以及教育公平都有极大的遮蔽作用。

办教育的“市场经济”价值取向,不仅体现在课程和考试上,而且也表现在培养目标上。教育与考试、就业、生计等功利联系变得更为密切。人们通过考试和文凭进行劳动市场的初次分工,这个过程是由国家(公共教育)和家庭(私人投资)承担了培养劳动者的全部费用,并且,国家和家庭的教育投资带来了社会财富和资本积累的最大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说,近30年来旨在培养各式各类“教育―就业”型人才的教育制度,为社会总财富的增长发挥了最大的效益。

然而,当“市场经济”决定着培养目标和办学方向,当现代教育的多方面功能窄化为各级学校为劳动力市场服务,出现这样一些结果。

第一,公共教育演变为服务于个体和家庭“升学―就业求职”等私人利益的工具。学校的培养目标附着于个人或家庭范围内的利益计算上:通过教育,让孩子更好地进入劳动力市场,已经成为学校、家庭投入教育的根本动机。无论是学业的成功者还是失败者,学校对他们的意义都演变为“找工作、挣大钱”。

第二,公共教育全面为市场经济所制约:不仅为市场驱动的“就业―生产”服务,同时也为市场驱动的消费所制约。②“高收入职业―高消费”人生模式几乎成为青年一代学生的全部追求,“教育―就业―高工资―车、房与体面消费―现代化生活”的模式,几乎成为教育各方利益相关者的追求目标,造成了应试教育有效、德育教育低效或无效,培养目标轻“人”重“材”,重人的工具性而轻人性和人格的局面。由此,教育忽略社会新生成员的全面发展,忽略公共教育机构的“公共性”以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人的全面发展也异化为“挣钱―消费”这一狭隘人生模式。

第三,通过市场在全球化生产链条中谋得中、高端职位,已经成为全社会追逐的真实的教育目标,这导致办学者、求学者、教育投入(公共和家庭私人投入)者都为当前经济利益和效率的追求所制约。例如,大学的招生、专业及课程设置、校历安排都与就业挂钩,忽略教育的多方面功能,尤其是忽视公共教育对个人、社会、民族以及国家根本而长远的利益的影响。

伴随着培养目标具体化为个体“素质”“竞争力”,一代青少年的成长――顺应着他们自身家庭在不同阶层、劳动力市场的位置以及差别化的学校教育处境――也进行着分化。他们的分化不但体现在知识、技能、语言(特别是英语)等方面,还体现在他们的认同、价值和道德取向上。

总之,“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本的全球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矛盾和风险必然会反映在教育目标和教育实践中。以资本为轴心结成的劳动力市场以及劳动关系必然带来个体发展本质上的碎片化、不确定性以及物欲化;同时,还带来一代人完全隔离、彼此漠然甚至对立的社会关系。

四、城乡教育之别与全球化分工

在全球化的“资本―市场”格局下,农村有组织的学校教育或自发教育,无不准确地把农村人定义为以“国际市场低端劳动力+传统乡村道德”为核心素质“劳动力”。农民及其子女围绕这一目标,游走于学校、社区和劳动力市场。而城市教育,特别是城市优质学校教育则会发展全球化生产链条中更为高端、更具国际化素养的“劳动力”(堪称“人才”)。

城乡教育的不公平和差距,不仅仅是财力、师资、物质条件的差异,也不仅仅是由此带来的办学质量的差异。从根本上来说,它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中“资本―市场”为城乡教育布局后的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

在农村,在消解了国家组织(公社解散)和乡村自组织以至完整的家庭结构(打工带来的亲子分离)的状态下,农村青少年的教育全部交由越来越封闭、应试、远离社区、集中化的学校,这样既不可能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劳动者,更不可能实施素质教育。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本和市场,把每一个家庭都变成劳动力生产的基本单位,变成了承受市场风险、信任缺失、流动迁徙、公共生活碎片化的基本单位。国家、社会、集体等保护性公共力量让位于市场和竞争。在处于竞争劣势的乡村里,劳动力的流动和过度的无保护劳动,破坏了农村家庭最基本的保护和养教功能。正因为此,入学率、升学率、学科考试的合格率、流失率等指标,只能够从数量层面反映农村教育的公平与质量,却无法真实地描述一代又一代农村青少年儿童在人生观、道德、自信心、信念、文化等方面的不利状况――而这些又是支撑个体获得并运用知识与技能的最重要的条件。

最后,再次澄清和关照社会主义的劳动与人的教育观念――社会主义社会教育公平的实质在于:通过教育激发城市和农村的孩子丰富的、有人类价值的社会活力和人生活力,而不仅仅是个人的劳作或挣钱的能力和欲望。③

注释:

①“公共教育”是改革开放后逐渐热起来的概念,它本应包含现代化进程中更为丰富的社会进步意义和人的全面发展内涵。对此,本文不赘述。

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培养篇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The Study on Training of Hard-working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WANG Jingwen

(School of Edu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 The training of hard-working quality was mentioned for a long time. It is the assurance for young people to achieve their personal goals which important by young people themselves and educato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the tough quality improved its value in real society. As society's College students must have this quality. Its information on its own comprehensive healthy growth and social development has a significant meaning. New era, The training of hard-working quality as University students need to re-examine the relations about tough quality and Time; Students their own quality and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Only an unambiguous tough quality of modern College is more conducive to the pro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ignificance about personality hardships quality and social significance. The training of hard-working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recognize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present work and make the appropriate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hard-working quality; education strategy

1 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品质的缘由

吃苦耐劳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自古就受到重视。目前,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养成艰苦奋斗的作风也正是现实社会所需要的。当今有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被辞退或主动请辞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等机构在北京10个区县的2590名“80后”青年、500家用人单位中进行的相关调查报告《“80后”青年的职场状况调查报告》①显示:逐渐在社会各个领域成为主力军的“80后”青年欠缺吃苦耐劳精神、频繁跳槽、工作中“眼高手低”。

以上调查说明,培养大学生的吃苦耐劳的品质不仅是历史的呼唤,更是现实的需要。而我们高校应该重视起来,并将大学生吃苦耐劳素质的教育从思想的重视落实到实践的行动中。

2 对在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品质中几种关系的重新审视

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是先人留给我们后辈的宝贵财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吃苦耐劳精神的认识出现了偏差。而进入21世纪以来,大学生是否具备吃苦的精神来应对各种机遇和挑战的更是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因此,强调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首先要正确认识几种关系:

2.1 重新认识吃苦耐劳品质与“时代”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整个国家的面貌焕然一新。可是,生活条件的改善并不意味着可以丢掉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更是我们中华民族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

2.2 重新认识吃苦耐劳的品质与“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关系

现代社会要求大学生具有多种类型的素质,其中最基本的、也是几乎每一位新世纪人才都应具备的素质就是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素质的内涵也在不断地扩展,不仅要求大学生要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掌握较完备的专业理论知识,社会的发展还要求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球化的趋势愈演愈烈,多元文化的碰撞与冲突,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始面临多样化选择,在这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挫折。而如何战胜这些挫折,如何培养大学生全面的自然素质,这是我们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品质需要重新思索的重要问题。

2.3 重新认识吃苦耐劳品质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近年来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难已是社会的普遍共识。可大学生就业难究竟难在哪里?首先体现在大学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另一方面企业招不到符合要求的人才。而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归结于大学生吃苦耐劳素质的欠缺。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企业规模扩大及企业之间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员工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坚定的意志品质逐渐成为公司在商海立足的重要因素。大学生要想成功的就业,不仅需要机遇等各方面充分的准备,更重要的是还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综上所述,大学生吃苦耐劳品质的培养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不再具有现实意义,相反,吃苦耐劳的素质是当代大学生的必备素质之一,非常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3 大学生吃苦耐劳品质的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教育对策

3.1 当前在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品质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国内外各种思想对大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的传统产生了冲击。访谈中发现,很多大学生进入了大学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思想和行动都出现了偏差,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没有树立正确的健康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很多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所腐蚀。

第二,高校没有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吃苦耐劳品质培养中的主导作用。目前,很多高校并没有重视到培养吃苦耐劳品质的重要作用,因此也就没有采取相应的培养措施。有许多功利性的要求被过分强调,例如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等。另外,现在高校很多课程都是理论性比较强的内容,缺乏实践锻炼的方面。

3.2 大学生吃苦耐劳品质培养的教育策略

(1)明确吃苦耐劳品质在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地位。合格的当代大学生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例如在智力方面、身体方面和心理方面,而吃苦耐劳精神贯穿于各个方面素质提高过程的始终,并且要通过大学生吃苦精神的发挥才能促进大学生自身及社会的发展。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大学生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2)大学生要注重自身在吃苦耐劳品质培养中的主体性作用。当前,我国处于改革开放大环境和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思想观念无时不刻在影响着大学生,教师已经不再是大学生获得信息的唯一途径了,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大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的方式、学习的内容、学习的目的、学习的途径。因此,更应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起培养吃苦耐劳精神的意识并逐渐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去。

(3)高校要创设有利于大学生吃苦耐劳品质形成的教育环境。通过访谈可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都认为吃苦耐劳品质对自己来说很有意义。因此,我们更应创设一种有利于大学生养成吃苦耐劳素质的环境。而这首先就需要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吃苦耐劳品质在大学生成长中的作用,并在自己的工作中积极地向大学生展示其魅力。其次,倡导大学生走向实践,让大学生投身于社会环境之中进行锻炼,使学生了解社会现实,在生活实际中逐步培养自己的吃苦耐劳精神。

注释

① 省略,2008-12-26.

参考文献

[1] 龚道贵.浅议青少年吃苦精神的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3).

[2] 彭汉庆.高职院校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培养篇6

一、劳动教育的历史传统与意义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他的《手脑相长歌》里写道:人生两件宝,双手和大脑;伟大领袖曾提出“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论断;同志也曾强调有必要让学生适当参加一些生产劳动。我们从小就被灌输“劳动最光荣”的观念,社会主义荣辱观中也倡导“以辛勤劳动为荣”。人类从森林走向陆地,从原始走向现代,从愚昧走向文明,是因为劳动解放了人类双手,创造了人类语言,拓展了人类思维,改造了人类的生存空间。2010年国家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通过劳动教育,大学生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劳动传统和劳动精神,这是当前大学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面对的重大任务。

(一)劳动教育是提升高职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辞海》中对劳动教育的解释为:“劳动教育是德育内容之一”。清朝思想家颜元主张“形性不二”,即品性的形成离不开人的各种活动,“践形”才能“尽性”。也就是说只有身体经过艰苦的实践磨炼,才能实现道德和性格的完善。因此,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理论说教,更不能只局限于课堂,而应更多地让学生行动起来,“劳其筋骨”。此外,参加劳动能使人生活充实,克服懈怠情绪,去除各种邪念。在劳动过程中,学生既检验了自己的书本知识,又锻炼了自己的品德意志,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了自己的道德修养。

(二)劳动教育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需要

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优秀的高技术劳动者,这是当前高职教育首要的人才培养目标,这其中就包含着对劳动技能方面的要求。由此可见,在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方案中,劳动教育的地位不可或缺。当前职业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2014年全国共有高职院校1300多所,仅江苏省就有80多所。随着近年来高考生源数量逐年减少,高职院校招生情况每况愈下,要想求发展,必须创特色,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劳动人才。通过企业走访调查,笔者发现企业对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实践证明,劳动教育能让学生把书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效结合,在实践中获取更高的劳动技能。

(三)劳动教育是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

《中国百科大辞典》中对劳动教育的解释中讲到:“劳动教育是以劳动实践为主,结合进行思想教育。”这就说明劳动教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也不是纯理论说教,而是在现实环境中结合实际开展的。因此,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其实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两者在教育的最终目的上是一致的。

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列宁曾经说过,如果不把青年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意即劳动教育问题。我们国家虽然一直遵循同志的“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办学理念,但在实际教学中,传统的劳动教育理论和实践依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劳动教育的作用和功能也没能得到充分实现。

(一)缺乏劳动意识,劳动观念薄弱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已经从90后向95后过渡,应该说他们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时代赋予他们敢于尝试、勇于创新、易于接受新事物的鲜明特征。但缺点也很明显,一方面他们大多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的娇生惯养使得他们考虑问题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劳动意识缺乏,普遍缺少生活自理能力;另一方面生源质量逐年下降,高职学生整体文化素质不高、道德素质参差不齐,这些都阻碍了高职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导致现在的高职学生劳动观念比较淡薄,实际动手能力较差,将不可避免地影响他们的就业和生活。

(二)重视专业培养,劳动教育缺失

高职院校的基本任务是为社会输送实用型技术人才,这就决定了它更重视对学生的专业培养。素质教育的推行确立了德育的核心地位,但是劳动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却始终没能引起重视。劳动教育在目前的教育教学中仍然像一个摆设,还没有真正融入整个学校教育之中,致使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时陷入误区:一是忽略劳动教育,认为劳动教育只是针对中小学生的,大学生开展劳动教育不仅没有必要,且会浪费专业知识教育的时间;二是以单纯的体力劳动代替劳动教育的系统教学活动。劳动教育的核心是要让学生继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发扬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充分挖掘和发挥劳动教育的教化价值及其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劳动教育的缺失使得当前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思想上没有劳动观念,怕脏怕苦怕累;攀比成风,花钱如流水,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做事急于求成,浮躁;就业时拈轻怕重,不愿进工厂,不愿下农村,不愿到基层或艰苦的地方工作。

(三)缺少劳动投入,劳动形式单一

鉴于素质教育的要求,目前高职院校大都开展了一些劳动教育,校领导也已经开始注重对劳动教育的投入,如新建实训基地、增加学生实习和岗前培训的机会、加大对学生劳动实践场所等的投资,但其力度还是远远不够的。劳动教育形式单一,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性,高校扩招带来的人均实践场地严重不足,等等,这些都限制了劳动教育的发展。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劳动周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是学校的一贯传统,虽然劳动周是在正常教学安排之中的,但是形式显得过于单一,仅仅是安排学生打扫学校的主干道或打扫办公室,干完活就可以自由活动了。劳动周相比教学周,学生觉得轻松,有的甚至直接就视劳动周为放假周。

三、加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途径

(一)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转变轻视劳

动教育的观念从古至今,劳动就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分。受“劳力者治于人”观点的影响,需要付出体力劳动的工作一直处于被蔑视的地位。很多家长关心的是他们的孩子能否顺利拿到大学文凭,对于是否能得到必要的劳动技能与锻炼坚强的劳动意志,则认为无关紧要。这样的错误观念导致现在大部分孩子眼高手低,拈轻怕重,甚至缺乏最基本的自理能力。一方面,大学生要转变“学而优则仕”的观念,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的理念,看到“劳动创造财富”的本质;另一方面,以高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职院校,要转变轻视劳动教育的思想,把劳动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强化劳动意识,专业教师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重视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不断灌输“劳动创造财富”的理念,坚持“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两方面协调并抓。

(二)建立个人德育档案,健全对劳动教育的考核

当前,专业课成绩的优秀与否往往是考核学生的首要标准,这就导致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比较重视,而把不能量化考核的德育课视为“鸡肋”。劳动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不是被专业课占用,就是由学生自由支配。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把劳动教育真正纳入到学生的考评机制。以无锡高职院校为例,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校都开设了劳动课作为劳动教育的一个基础形式,但是劳动课成绩的好坏并不影响学生的综合评定,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也不大。笔者认为,劳动教育的成绩要记录到学生的德育档案,作为学生操行等第评定、团内评优、入党考察、班级评优评先以及各类奖助学金发放的重要考核指标,充分发挥劳动育人的功能。与个人德育档案挂钩,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的考核体系,提高劳动教育在学生品德优劣考核中的比重。这样一是学生可以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劳动教育,有利于提升劳动素养;二是教师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反馈,有利于他们及时调整教学行为,积累丰富的劳动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三是企业能更好地筛选具有优秀劳动品质的毕业生,有利于高职学生的高质量就业。

(三)以工学结合为主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是指学校或者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受教育者通过参加生产(手脑并用)劳动,对其身心施加影响,以受教育者获得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为特征的教育。劳动教育旨在传承劳动的精神,而不仅仅局限于劳动形式。时代在发展,劳动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农耕时代崇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信息社会讲求速度与效率。单纯的体力劳动造成了学生的“磨洋工”现象。因此教学部门要突破“劳动就是干活”的固有观念,探索创新劳动教育的形式。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推行的“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两种模式,是对劳动教育的一种创新,把劳动教育的课堂搬到企业,不仅让学生懂得了劳动的不易,同时还收获了劳动技能,可谓是“一举两得”。但目前这两种模式的应用还局限于某些重点专业,尚未全面铺开,笔者建议可以逐步扩大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的专业应用范围,缩短周期,更好地协调在校理论学习和在外劳动实践的时间分配。除此之外,勤工俭学、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社会调查实践等都可以作为劳动教育的载体,既可以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劳动实践,又可以在劳动实践中总结更多的经验,以强化大学生的劳动意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增强他们的劳动技能。

参考文献:

[1]李小苹.当前我国高校劳动教育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11-13.

[2]孙剑.高职院校学生劳动意识培养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19-23.

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培养篇7

第一首是词:“鹧鸪天”

紫燕呢喃春正芳

杏花初落柳丝长

古原春草连天碧

流水长溪济雁双

青烟晚

九回肠

万家灯火竞辉煌

春风十里伤情意

尘染霜髻泪万行

第二首是新诗:

披着星星,

背着月亮,

扛起石头,

好像飞一样。

干吧,同志们,

为了共产主义的明天,

我们唱在嘴上,

干在手上,

乐在心上。

前一首是汤桂森同学在一九五七年进入天津师大时写的,后一首作于去年海河工地上。相隔不过一年多。两相对比,它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真是判若两人。

是什么原因使这个青年写出了那样充满伤感和颓废情调的词呢?用这个青年自己的话来说,是由于过去教育脱离政治、脱离生产、脱离实际的结果,使他走向了厚古薄今,只专不红的道路,瞧不起劳动,瞧不起劳动人民,沾染了资产阶级没落情绪。又是什么原因使这个青年在一年后又能写出那样充满热爱劳动和革命干劲的诗呢?还是用他自已的话来说,那是由于学校贯彻了党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开展勤工俭学,组织同学们参加改造海河的劳动,学校大办工厂,学生到工厂去帮助工人写工厂史,这一系列的活动,使他的思想发生了质的变化。

的确,这是“质”的变化。党的教育方针真有神话般的力量,使我国的教育面貌,千千万万青年学生的思想面貌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党在教育事业上的领导权巩固地树立了;各级学校教育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大发展;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大部分学生的群众观点、阶级观点、集体观点、劳动观点加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风格提高了;学校大办工厂、开展科学研究、试制新产品,为国家创造了物质财富,直接支援了国家建设。它说明我国旧的脱离政治、脱离生产劳动、脱离实际的教育制度已起了根本变化,知识分子的脱离实际、轻视劳动、轻视劳动人民的状况已发生了巨大变化,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的全面发展的新型的知识分子队伍正在大批的成长起来。这些成绩是巨大的,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看不到这些变化和成绩或者对它估计不足都是不对的。

(二)

当然,教育上的大革命和它所取得的巨大成绩还不过刚刚开始。今后还必须进一步贯彻执行。人们对教育方针的认识也并不是已经完全一致了,思想上没有问题了。绝不是这样。例如,对“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个根本原则的认识上便有这样那样的争论和误解。

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是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才的总的规格和目标,也是全国统一的目标,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原则。目前,不少人是拥护这个培养目标的,但也有些人还有些争论,归纳起来,有这样两种不同的认识:

一种说,“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也就是培养“普通劳动者”。学生毕业后就去作工人、农民。

一种说,“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对各类高等学校来说不够具体,显不出各自的特点,因此,培养目标应该具体化为工程师(工学院)、科学家(理学院)、文学家、艺术家……等等。

对这两种关于培养目标的说法,在青年学生思想中也有两种不同的反映。对前一种说法,有些学生觉得学习不学习,毕业不毕业,将来都是普通劳动者,都去作工人农民,那还有什么理想呢?有的甚至要求退学。对后一种说法,有些学生又觉得既然还是要培养工程师、文学家、专家,这和旧的教育的培养目标又有什么区别看来,澄清误解,统一思想认识,对进一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明确培养人才的方向,是十分必要的。

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培养篇8

论文摘要:迎接信息化的挑战,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世界各国把希望寄托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人才的培养上。我国一般劳动力严重过剩,但符合产业结构、适应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要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严重不足。要能在信息化社会拥有一席之地,关键是要落实“科教兴国”战略,面向信息时代社会就业市场,加大高等教育改革力度,培养社会发展急需的劳动者和高科技人才。

一 信息化社会就业市场的特点

(一)信息技术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

信息技术是一种有很强操作性的工具,其在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形成了高额的超额利润和基于技术阻碍形成的垄断利润,使信息产业成为20世纪末最受人们关注的社会行业。一批又有一批借助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岗位被不断地涌现出来。同时,还带动了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硬件、办公设备及用品相关制造业就业岗位的增加。据统计。2002年10月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就业人数为620万人,而1997年仅为150万人,在短短的5年里增加了479万人:我国从事IT行业及其IT相关行业吸收的社会劳动力达1600万人,占城镇就业劳动力的6,7%。

(二)信息技术引起了就业岗位结构的变化

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就业以及就业结构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一方面,一些新的生产部门开始出现的同时,另一些旧的生产部门正在走向衰退,与此同时,新岗位被创造出来,一些旧岗位在不断消失;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趋势也发生了变化。

在工业化条件下,随着生产规模扩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企业用于不变资本投资的部分越来越高。而投资于劳动力的可变资本部分相对降低,所以工业化阶段资本有机构成是不断提高的。信息化条件下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动方向出现了新的特点。在知识、技术密集的行业,由于创新劳动的作用逐渐强化,企业投资于劳动要素部分的份额相对于物质资本更快,从而造成这些行业的资本有机构成没有提高甚至出现下降的趋势。这一趋势将使劳动力的需求数量、需求类型发生相应改变。作为一项技术进步的成果,信息技术对就业市场的影响效应是不确定的,它取决于就业岗位所需要的技术升级与劳动者实际技术升级所需时间的长短。

(三)信息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使人力资

本投资价值日显突出在工业化早期阶段,劳动者与机器要素相结合,在分工基础上进行规模化集中生产。劳动者在生产之外的消费过程中,只要能恢复必要的体力与脑力就可以了,人力资本投资对于工业化生产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是,在信息化条件下,技术进步速度大大加快,劳动力群体就业的规模、结构甚至宏观经济的增长都受到人力资本投资的制约,劳动者个体的消费与投资不再是标准化生产过程的附属,而是象其它资本要素一样,也显现出了通过投资实现收益的能力。

(四)信息技术形成了劳动力流动的技术“壁垒”

工业经济时代,劳动力转移普遍存在着由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等到第二产业有了一定发展后,又由一、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的现象。这在理论上被称作“配第一克拉克定律”。然而信息化条件下。技术进步的不断加速,使劳动力转移遇到了新的技术壁垒。一些对技术水平要求高的行业,其特殊的技术要求阻隔了其它行业劳动者的流入。其劳动力需求中,尽管也有一部分劳动者越过技术壁垒,由第二产业转移而来,但更多的却是依靠新增劳动力群体中的高学历、高技能人才来充实。

二 信息化社会高等教育改革趋势

(一)高等教育结构的多样化

高等教育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从单一结构向多种结构演化,这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态势之一。现代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国对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不仅需要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而且需要大批中级技术人才。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建立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的合理的人才结构。改革传统高等教育象牙塔式的结构,实现教育结构类型的多样化。这具体表现为多种形式办学,除扩充原有的大学外,大力发展学制不同的短期大学和初级学院,使各类高等学校并存,培养目标互异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二)高等教育课程的综合化

现代科技与生产的发展。是以综合化为基本特征的,反映到高等教育中就是课程的综合化。所谓课程的综合化。就是使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相互渗透、交叉进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具有解决复杂课题的技能。当今,高等教育课程的综合化已为许多国家所重视,由于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高等教育在课程改革方面已收到了显著成效。

(三)高等教育的科研、教学、生产一体化

科研、教学、生产一体化,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科学和经济综合发展的产物。从宏观上看。建立以高等教育为主导的、同科研和生产紧密结合的联合体,将是世界各国推行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模式,它的出现有其客观必然性。新技术革命和现代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反映了科学理论对新技术的指导作用以及科技对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而大学人才荟萃。智力密集,最能产生新知识、开发新技术,与企业合作就可以把大学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对新兴产业的建立、新技术的开发,都能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今天,高等教育必须面向现实社会经济,并服务于现代社会经济,这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趋势。

(四)高等教育协作的国际化

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尤其是通讯、信息、航天技术的发展,大大缩短了各国之间的地理距离,加强了在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诸方面的联系。同时,各国的教育都是国际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都面临激烈竞争。所以,许多国家高等教育几乎无一例外地以面向世界为前提,使本国的高等教育向国际开放,以促进学术、文化和教育的交流和协作。这主要体现在交流办学经验、交换情报资料、参与国际学术活动和合作研究与开发项目、交换学者和互派留学生等方面。

(五)高等教育宗旨的终生化

迅速多变的现代科技和生产,对社会在职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不但要具备一定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而且还要具备合理的智力结构和不断更新的知识结构。能否使在职人员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的新型社会生产者,已成为各国迎接跨世纪挑战的关键所在。为此,很多国家均把终生教育理论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宗旨。

三 高等教育改革的对策

(一)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适应信息化的大趋势,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真正把教学改革放在核心地位。深化教学改革又应该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世界高等教育的实践证明:“没有一流的学科,就没有一流的大学。”闭哈佛、斯坦福、牛津、剑桥等世界知名大学培养出了无数社会公认的杰出人才,建起了世界领先水平的教学科研设施,具有了广泛开展科技创新服务的能力,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教育传统,它们成功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重视加强学科建设。在一定意义上说,学科建设关系到整个民族高层次人才群体的素质结构、国家科学技术力量的阵容,以及科学技术领域的整体布局。通过一流的学科创建一流的高校。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界的共识。通过创建高水平的高校推动国家科技的进步,也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建立合理的学科结构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加强学科建设必须要有创新、探索的精神,彻底解决学科单一陈旧,专业过细、过窄的问题,要瞄准前沿,有机综合,学科交叉。文理渗透,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学科环境。有利于综合能力的增强、有利于高校的发展和创新,有利于培养高质量人才。

(二)用“跨越式”思路培养人才,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为尽快缩短现代进程,加速实现信息化,我们对人才培养工作的筹划,必须要有一种超前的眼光、跨越式的思路,因为人才培养是一个战略性课题,俗说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这个道理。教育必须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校就培养造就什么样的人才。把人培养目标定位在信息化上,既是一种跨越式发展的确思路,也是一项加速向信息化过渡的战略性举措。当今时代是信息化时代,其发展日新月异,所以当今时代的人才培养工作就不能按部就班,冈循传统的思维定式,墨守陈旧的教育模式,沿袭过去的培养方式,而必须积极顺应信息化大潮,主动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把握好今天,设计好明天,预想到后天,以超前的眼光和思路,推动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坚持走“教、学、研、创、产”结合渗透、协调发展的路子

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培养篇9

一、劳动教育应适应“劳动”的时代变革

以往学界对劳动教育的探讨往往是从“教劳结合”的角度出发,将劳动等同于生产劳动。在教育实践中,劳动教育常被当成是解决学生动手能力差、不热爱劳动等问题的手段。但这实则是对劳动和劳动教育的理解过于狭隘了,并在实践中带来了一系列的消极后果。首先,劳动教育的实施主体不明确。学校对加强劳动教育的责任感不强,家庭也没有明确的劳动教育理念,而社区能发挥的作用有限,更不宜成为劳动教育的实施主体;其次,劳动教育的内容过于机械和单一,无法课程化、体系化、科学化、标准化。这就使得劳动教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很难得到保障,教育内容的随意性太强,实施效果无法控制,更无法进行科学的评价和测量,也很难和其他学科进行整合或联动;再次,目标简单、内容机械的劳动教育也无法吸引学生和家长的兴趣,增强其参与的主动性。

然而更致命的缺陷在于,这种劳动和学生未来真实生活中的劳动有着越来越明显的脱节趋势。传统观念中的生产劳动已经很难再适应信息时代的劳动需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20年前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里就提到:“根据技术进步的速度,许多人在一生的工作过程中将有几种不同的职业或经常变换工作地点。”然而,教育却很少能够帮人们适应这种变化,因此“在中学阶段就应该进行普遍综合技术教育――这种教育可以保证职业的流动性并将引向终身教育。”[2]科技的发展极大加快了劳动分工和转化的速度,劳动变得更加专业、精细和多样化,同时也有着更快的更新和淘汰率。相应地,人在一生之中变换职业的几率也越来越大。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在早年的劳动教育中所了解和学习的劳动技能,与其成年后真正的工作需求大相径庭,从而使劳动教育的意义受到很大损害。

随着21世纪无人化生产方式的迅速发展,人类劳动本身将发生根本性转变,直接被间接劳动、体力被脑力劳动,重复性被创造性劳动所逐步取替,将把人类劳动推向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3]劳动教育应当能对这些历史性变化作出及时回应。尤其是通过劳动教育来缩小、而不是保持甚至加剧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分野,这是劳动教育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使命。然而,这并不能通过一味地引导和带领学生参加各种体力劳动、家务劳动来实现,而应建造起联通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桥梁,在劳动教育中兼顾二者,并实现更有效的结合,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和掌握两种劳动之间的差别与联系。过分强调劳动教育中的“生产劳动”属性,不仅容易误解未来“劳动”的性质,还会强化劳动和闲暇之间的对立。对于个人来说,劳动是通往自由和个体解放的途径,是通往更美好生活的途径,它和闲暇并不对立。如同杜威所说,“我们若以有一种教育系训练人民使能胜任有益的工作,另一种教育则专为使人享受其所有闲暇,其结果必产出社会的阶级区别。须知谓教育仅为给与人以工作技能之训练,实系一个错误观念;同时当并注重利用及享受闲暇方面,然后教育目的始完。”[4]

因此,当我们反思劳动教育的新内涵时,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对“劳动”有更为宽泛的、更具时代性的理解。对“劳动”的内涵阐释决定了学生所需要的劳动素养,也直接决定了劳动教育的内涵。劳动是创造价值的过程,其中既包括社会价值,也包括个人价值。它结合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贯穿于人类生活的始终,形式多样而变化迅速。而劳动教育,则应针对未来的劳动特征,为每个学生未来的价值创造提供充分的学习和锻炼机会。劳动教育应聚焦于那些本质的、共性的劳动内容,聚焦于核心技能的培养以及学习、劳动能力的提升,聚焦于职业精神和伦理的训练,以让学生在未来更好地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劳动环境。

二、劳动教育应包含更丰富的技能

1.生活技能

良好的生活是个人劳动的最终目标。在“五育”之中,劳动教育直接指向了学生的生活,因此应当更加贴近真实生活,帮助学生学会生活,掌握更好的生活技能。这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念相近,即“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5]这一生活教育理念明确地提出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为更好的生活服务,对于劳动教育来说是非常有启发意义的。我国于2016年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包括了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也把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具备健全人格和自我管理能力作为重要内容。

生活技能首先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基本活动,可以通过社会活动课或劳技课来实现,日本中小学里的“家政”学科即提供了很好的范例。[6]但在此基础上,劳动教育中还应包括更高层面的生活自理技能,如选择和创造喜欢的生活方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态度、对生活进行科学规划与管理、树立合理的财富观和消费观等。不仅要让学生未来能够“活着”,而且要过上有尊严、有质量的生活。

2.职业技能

劳动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应有助于其长远的职业发展,因此应在劳动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技能首先体现为择业技能。应当帮助孩子更好地选择自己未来的职业,并尽早开始相应的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择业技能是我们当前基础教育中极为欠缺的一项内容,直接导致了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普遍迷茫不知所措,缺乏清晰的职业规划和发展路径。为此,劳动教育可借鉴西方的“生涯教育”,引导学生在劳动中了解和体验不同的职业内容,更好地树立职业方向。

其次,职业技能还包括学生在未来职场上的各种实用性技能。有研究指出,对于21世纪的学生而言,传统的“三R能力”,即阅读(Reading)、写作(wRiting)和计算(aRithmetic)虽然还是在学校和工作岗位上取得成功的基础,但一套新的“四C素养”的能力已经被推到了前沿,即创造和创新(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Crit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人际沟通(Communication)和与人合作(Collaboration)。[7]相似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也一再强调,21世纪里对于终身发展而言,认知性技能(Cognitive skills)和非认知性技能(Non-cognitive skills),包括开放性、自觉性、外向性等,有着同样的重要性。[8]显而易见,无论是实践创新精神、责任感和自控力、批判性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还是各项非认知性技能,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体系中都需要劳动教育的介入来生成和培养。这就要求劳动教育极大地拓展思路,围绕这些重要技能来丰富教育内容,改进教学方式,以完善学生的技能储备。

三、劳动教育应培养更好的公民

现代社会中的劳动是一种具有显著的公共性的活动,其参与者和受益者,不仅是个人与家庭,更是外部的社区和广大社会。因此,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一直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内涵之一。然而在当前,随着我国的民主化进程和公民教育理念的传播,学生不止应成为一名劳动者,更应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能够拥有良好的公民意识和参与热情,拥有积极的社会认同和关怀,具备宽容、开放的心态和理性思考、?q论、批判的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也专门对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认同国民身份、崇尚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等素养作了阐述。公民教育以往常被归于德育的范畴,但一方面,如上文所述,劳动教育本身就能体现出显著的公共性,为公民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便利的平台;另一方面,仅在德育层面上学习讨论而缺乏动手实践的公民教育是不完整的,也是低效的。而劳动教育的实践取向可以很好地进行补充。因此,公民教育应成为劳动教育的另一项新的内涵,应通过劳动教育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和社会,从动手实践和切身反思中提升其公民意识、品格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奉献精神、宽容精神和乐于助人的品质,从而把公民教育落到实处。这在当今青少年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淡漠、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能力退化的情况下,有着格外紧迫的现实意义。

在新的时代环境下,中小学的劳动教育较之以往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和历史使命。这就要求它面向未来,从时代需求中积极挖掘新的内涵,了解未来劳动的基本性质和需求,把握学生未来在工作和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劳动技能、意志品质和公民精神,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改革重构,才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并帮助学生在长远的人生中更好地劳动,更好地生活。具体而言,劳动教育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培养篇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点在“村”、重点在“农民”。关键是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一、农民教育的核心问题

(一)传统农村教育观念陈旧

受传统教育和计划经济的影响,农民习惯于用封闭的思维方式来审视教育、思考教育,这种狭隘的思维方式不能从长远的眼光来发展农村教育。致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厌学,部分农民送子女上学的积极性不高。农村教育使许多农村成为城市和发达地区的人才来源地,却没有人回乡建设自己的家园。

农村教育部门把提高升学率作为主要目标,重视学生的应试能力培养,忽视学生技术能力的提高,致使部分学生中学毕业后缺乏一技之长,就业竞争能力弱,无法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只好滞留农村成为“知识型”农村剩余劳动力。目前农村教育结构功能缺陷导致绝大部分农村居民劳动力水平低,缺乏技能,就业竞争力差。我们调查显示,在给出的“农民教育培训的主要目的”8个选项中,55.3%的农民以增加收入为培训目的,51%的农民以提高技能为培训目的,10.5%的农民为获得政策扶持,10%的农民选择了为获得尊重,4.7%的农民以获得补贴为目的,6.1%的农民为了获得学历,4.9%的农民为了获得证书, 1%的农民参加培训的目的不明确。

(二)农民职业教育发展滞后

国外农民参加职教培训的比例是:芬兰为46%(1991年),美国为38%(1991年),瑞士为38% (1993年)。而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培训的占0.13%,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农业部的调查数据表明,懂得如何使用农药的农民不足1/3,系统接受农业职业教育的不到5%。广东省农民专业技术培训更处于低谷中,外出打工的农民绝大部分都没有接受过培训。

目前广东省农村职业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而且农村职业初中太少。职业高中与农业类职业高校没有实现完全接轨。而且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着教育内容与产业结构调整相脱节、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严重滞后、缺乏农村劳动力向其他地区转移的教育培训、教育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同时,高等院校、农业部门以及各县市的农机站、林业站等开办农民培训班资金短缺,培训主办方与农民需求信息不对称,院校农业人才输送不足等,正逐渐成为农民职业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调查表明,广东农民职业教育发展滞后,在对“接受过农民培训的类型”7个选项中,居前两位的为实用技术培训31.1%,职业技能培训16.4%。反映了农民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其成因为:农民对职业教育缺乏认识;农村基层政府对职业教育不够重视,投入不足;农村职业教育办学观念陈旧,课程设置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

(三)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缓慢

在农村教育步履艰难的发展过程中,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比义务教育更加缓慢。近年广东省依托产业发展,大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农民成人教育,如绿色证书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工程、农民教育百县千乡万村计划、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措施,对提高农民素质、劳动力转移及增加农民收入等取得明显效果。但无论是从招生规模、在校生人数,还是从毕业生的规模来看,广东省农村成人教育主要还是以低层次的农民初等学校和农村成人学校为主,没有农民高等学校,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农村成人教育的薄弱,不仅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长远发展,而且必然影响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农民教育的时代需求

(一)农民素质的快速提升亟待加强农民教育

目前我国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与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3年,农村人口中初中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数仅占39.1%,远低于城市人口占65.4%的水平。在15-64岁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1%,比城市低13个百分点。全国4.8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级以上文化程度只占13%,而初中占49%,小学文化程度占31%,不识字(文盲)或识字很少占7%。20世纪90年代后期广东农村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对提高广东农村劳动者文化素质起到很大促进作用。但由于过去农村教育发展不足及农村经济比较落后的粤东、粤北和粤西地区部分儿童因贫辍学的原因,造成一部分农民文化素质比较低。我们调查表明目前广东省农民素质不高:被调查对象中不识字或识字不多有14人,占被调查对象的2.9%;小学文化程度有150人,占调查对象的31.4%,初中文化程度有172人,占调查对象的36.1%;高中、中专文化程度有100人,占调查对象的21 %,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有41人,占调查对象的8.6%。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农民大多是从州立农学院毕业;法国7%以上农民大学毕业,60%的青年农民有中专水平;德国6.7%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53.2%的农民受过2-3.5年职业教育;日本农民中5.9%是大学毕业生,高中毕业生占74.8%。国外有关资料表明:和文盲相比,“小学毕业水平的劳动力可以提高劳动效能43%,高中可以提高108%,大学可以提高300%;从获得效益看,美国1900-1959年,物质资料投资所获得利润增加3.5倍,而教育投资所增加利润高达17.5倍。”

(二)农业现代化的实施迫切需要加强农民的教育

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支持,但科学技术要转换为生产力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能否将科学技术及时送到农民手中,二是农民能否接受和使用这些技术。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以科学技术实现对稀缺资源的替代,从而使农业由以资源为基础的传统农业向以科学为基础的现代农业转变,而其中转变的关键在于农民教育水平的提高。但我国农民教育水平与目前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农业机械化发展初期的国情事实差距较大。现在我国农村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仅占农业劳动力0.71%,每7 000亩土地只有一名农业技术人员,每7 000头牲畜只有一名兽医人员,每万亩森林仅有0.53个林业专业技术人员,每万名农业人口中只有1名农业科技人员,这种状况使得我国现有适合农村应用的科技成果的70%,因人才瓶颈制约而无法推广,科学技术进步因素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只有30%,而发达国家则一般都在60%-80%。

农业现代化是以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理念为支撑,由现代知识型农民和现代企业家共同经营,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一体化多功能的农业产业体系。只有大力发展农民教育,培养能够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学会使用现代技术装备、能够合理支配资源和遵循市场规律进行经营管理的新型农民,才能有效地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乃至整个国家现代化。研究发展中国家农业的资料表明,通过比较低收入国家中上过学和未上过学农民的劳动生产率和革新能力,在能提供诸如化肥、良种等投入以及改进耕作技术的条件下,上过4年学的农民年产量比未上过学的农民年产量高13%,即使没有这些投入,前者也比后者高8%。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20世纪80年代末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可使劳动生产率提高43%,中学文化程度者可提高108%,大学文化程度者可提高300%。发展现代农业,迫切需要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农村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农村高级专门人才及新型农村劳动者。要大力发展农民教育,造就大批有文化、懂技术、能经营、会管理,能够承担起新农村建设的新农民。

(三)农民增收入长效机制的建立急需加强农民教育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质量状况可以归结为数量多、质量差。数量多,就需要把农村富余农村劳动力转移出去;质量差主要表现在文化素质不高、科技素养较差、经营观念不强和身体状况不佳。2002年,广东省文盲半文盲农村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4.0%,其中外出打工人数仅占当年农村转移劳动力总数1.3%;小学文化程度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30.0%,外出打工人数仅占当年农村转移劳动力总数16.8%;而初中程度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52.0%,外出打工人数占当年农村转移劳动力总数61.4%;高中程度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10.4%,外出打工人数占当年农村转移劳动力总数13.5%;中专程度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3.0%,外出打工人数占当年农村转移劳动力总数5.8%;大专及以上程度占农村劳动力总数0.6%,外出打工人数却占当年农村转移劳动力总数1.2%。当前农民收入增长主要靠非农收入,2003年农民工资性收入人均919元,工资性收入增加额占全年农民收入增加额54.1%,在工资性收入中务工收入人均514元。我们调查表明:2008年广东省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占农村劳动力总数59.7%,从事第二产业的占农村劳动力总数17.5%,从事第三产业的占农村劳动力总数22.8%。

世界银行研究显示,劳动者受教育时间每增加一年,GDP就会增加9%,国家统计局农调队对农村劳动力抽样调查显示,2000年农村转移劳动力受教育时间每增加一年,可给家庭多带来198元汇寄现金;受过培训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寄带款比平均水平高13.7%。在全部农村劳动者当中,高收入者平均文化程度较高,掌握专门技能的劳动者比例也高。广东农村劳动力收入与受教育程度也呈正相关,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收入越高。从1985-2005年广东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与其相对应的收入也不断提高。1985年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为6.342年,当时人均收入仅495.13元/年.人;到2005年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为8.983年,人均收入高达4 690.49元/年.人。

有学者对中国1979年以来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研究表明:文化程度越高,转移范围半径越大,没有文化的农民80%在本村。教育对劳动力从农村到城市的永久性迁移作用很显著,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进入本地非农业产业就业概率就增加3个百分点,户口迁入城市概率也会增加6个百分点。只有发展农民教育,培养新型农民,才能不断增强农民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水平和转移就业技能,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增加劳务收入,才能从根本上建立起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推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四)和谐农村的构建呼唤加强农民教育

农村安定和谐是全国安定和谐的基础。加强农民教育,培养新型农民在构建和谐社会及促进农村稳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国外发展进程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1 000美元到3 000美元之间的阶段,既是发展机遇期又是矛盾凸显期。当前广东正处在这一发展阶段。农村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原有区域界限和地缘关系被打破,传统人际关系、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受到巨大冲击,各种矛盾突出,利益间的协调平衡更加困难。只有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竞争和协调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后富、个人和集体、局部和全局、眼前和长远等关系,才能更好地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保持农村社会协调稳定,逐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社会公平,更谈不上和谐社会。谁能享受良好教育,谁就能获得更多发展机会。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摆脱经济贫困,必须改变农村教育落后现状,为广大农民子女提供良好的受教育机会。

(五)新农村建设迫切要求加强农民教育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战略决策。支撑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在于培养数以亿计的观念新、有文化、讲文明、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新型农民在农民队伍结构中主要体现为4种人才:农民致富带头人,即能安心农村,具有较高组织管理和经营管理能力的新型农民专业户;技能型人才,即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即具有种植、养殖、加工等农业实用技术的农村实用型人才;农民经纪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为迫切的要求就是要培育出一大批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新农村建设作为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体现,它必然包含建设主体――农民自身的建设,而新农村建设更主要是农民生活质量建设与自身素质建设。新农村建设中人本精神必然体现为农民的教育权与教育程度。农民教育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能仅仅靠物质上资金上投入,更重要的是通过发展农民教育,培养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推动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培养篇11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契机下对人力资本的要求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的定位为现代商贸物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实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河北省应当抓住这一发展契机,发展现代农业,推动现代城镇化建设,引导第二产业的转型升级,充分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河北省将对中高端制造业的生产、管理技术性人才,高端服务业的技术应用人才,以及能够在工作中利用自身经验和知识进行创新性实践的应用型人才产生较高需求。但是从河北省的人力资源现状来看,现有的劳动力水平距离技能型人才还有一定的差距。当前大量的存量劳动力质量不高,且劳动力结构不合理。因此,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为适应现代化生产方式提供必要的人才储备,是当前河北省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河北省应配合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对人力资本的投入,改变当前劳动力技能水平较低的现状,提升劳动力的技术水平,调整就业结构,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加强对现有的劳动力技能性培训。职业教育本身应当为社会从业人员提供职业技能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当前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主要是来自于高中、中职院校,社会考生较少。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变革越来越快,劳动者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以满足工作的需要。教育终身化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而伴随着教育的终身化,自然也就产生了继续教育和培训的要求。但是当前本专科以及研究生的招生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年龄限制,而且多数为全日制脱产性的学习,这样就将大量需要继续教育的从业人员排除在外。在职劳动者的自我提升一般是通过自学考试或成人业余学习,或者是考取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但是本科层次和更高级层次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更侧重于理论和研究水平的培养。这样的人才提升途径难以实现复合型技能型的人才培养。因此河北省职业教育应当在满足现有职场新人培养的需求之外,更多地开展社会培训,关注劳动者的继续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职业院校在社会服务中,把握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进而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三、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职业院校支持区域发展的路径

河北省职业院校应当利用自身在中小城市的区位优势,在服务区域经济的过程中,配合产业结构的升级,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开展社会培训服务、技术咨询与合作,满足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需求。通过社会服务,促进产学结合,实现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依托新兴产业和重点行业的发展需求,整合区域职业教育资源,建立统一的职业资格体系和能力标准,实现职业教育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提升,从而满足从业人员职业提升的需求。

(一)开展社会培训,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

河北省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全日制专科层次人才培养之外,还应当开设适应终身教育的灵活多样的短期培训项目,面向参与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各行业从业人员,满足在职劳动者自我提升的需求,为河北省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助力。在提供社会服务方面,可以沿着下述思路逐步进行。1.配合新型城镇化,强化对农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据《河北经济年鉴(2016年)》数据显示,河北省2015年末城镇人口3811.21万人,占全部人口51.33%,乡村人口3613.71万人,占全部人口的48.67%。全部人口中,大专以上人口仅占10.2%,高中人口占15.91%,人口素质偏低。以第一产业为例,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32.95%,创造的地区生产总值只有11.54%,劳动生产率较低,由此可见,提高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对于提升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具有重要意义。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的定位都与第一产业相关。河北省第一产业重点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及观光旅游农业,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降低污染,提高土地使用效率。这就需要加强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完善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河北省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促进农民向市民的转变,需要配套发展教育、医疗、养老,发展为居民生活服务的服务业,这些行业对农村转移出的劳动力在技能方面提出新的要求。以张承地区为例,做为京津冀生态环境涵养区,利用良好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发展绿色产业如养老、健康行业,农业观光旅游等,需要农村劳动力尽快完成角色转换,适应新的工作岗位要求。因而职业院校可以利用自身资源,为农村劳动力提供相关技能培训,使其在城镇化过程中有一技之长,顺利进行角色转换,融入到新的工作岗位中去。河北省职业教育针对农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可以分为提升国民素质和技能水平等不同层次。在市民化过程中,河北省职业院校可以提供食品安全教育、普法教育、社区教育等人文素质教育,实现高校图书馆、文教场馆的资源共享,助力于开启民智,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在职业技能教育方面,重点放在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开展农产品深加工、食品安全、冷链运输、现代化销售手段的培训和服务。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职业院校应当配合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要求,将先进的管理经验引入中小企业,促进县域中小企业品牌化经营,同时通过为中小企业提供入职培训和技能指导,促进一线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实现技术创新,提升县域经济的科技含量,形成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2.开展技术合作,加强对企业在职人员的培训河北省有近50%的地区生产总值来自于第二产业,部分从业人员在职业教育方面较为欠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河北省作为产业转型升级实验区,应积极承接京津地区的产业转移,引进现代装备制造、现代医药化工、现代物流等产业,大力发展物联网、智慧城市、云计算等项目,与京津两市实现错位发展。河北省将逐渐改变以钢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生产为主导产业的经济发展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精细化工、生物技术、新能源等相关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一方面需要技术的革新,另一方面对能够实现创新、适应创新的高技能人才会有更多的需求。随着产业升级,企业在职员工的技能水平要相应地提升,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管理水平也要应对新的挑战。河北省迫切需要中高端制造业生产、管理技术性人才、高端服务业的技术应用人才,以及能够在工作中利用自身经验和知识进行创新性实践的人才。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职业院校应当依托协同发展的重点行业,利用自身的资源,面向新兴产业开展技术合作,加强对企业在职人员的培训。通过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促进新兴产业中新的研发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实现职业院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同时也促使职业院校更好地掌握市场需求,明确专业的培养定位,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培养工作。3.社会培训的实现形式职业院校对农业从业人员及企业在职人员的培训,应采取互惠互利的原则,互相促进。从培训资金来源看,可以考虑从国家支农资金中划出部分文化建设资金,用以完成对农民工的职业提升,而企业在职员工培训则以按职工工资的2.5%提取的职工教育经费部分,作为培训资金,促进员工的职业发展。为了更好地推进企业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可以考虑除上述资金用于职工培训之外,对由企业一线工人实现的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新增收入部分制定一定的税收返还政策,对继续教育过程中由个人承担的部分资金实施一定的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以促进企业和个人重视职业培训,实现员工的自我提升。从培训的实现方式来看,考虑采取培训项目公开招投标的形式。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或者培训部门根据行业要求对培训方案进行设计,以项目竞标的方式供行业企业进行选择,经行业企业部门认可之后,依据中标的培训方案展开培训合作。在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以河北省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为试点,在为新兴产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技能培训的过程中,积累经验,之后,逐步推广到其他行业。在实施效果保障方面,政府和行业部门要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对培训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反馈,对培训成果显著的方案进行积极推广。职业院校在开展对外培训的过程中,要与行业企业共同提炼出不同岗位群所需的关键能力,对岗位群中初级、中级、高级人才应具备的能力进行规范化的区分,便于从业人员在继续教育和提升时,找准定位,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政府人力资源保障部门、行业企业部门以及职业院校在实践中共同完成岗位群的分级工作,力争在京津冀区域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基于岗位群的、明确不同等级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校企双方的良性互动有助于提升企业从业人员的实践水平,也有助于职业院校更好地把握人才需求情况,重点发展与区域经济相适应的专业,提升自身的人才培养水平。职业院校对社会服务的过程,也是在进行更深层次的校企合作,调研企业需求,有利于更好地进行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提升在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院校自身建设。

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培养篇12

1870年以后,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急需一大批具有专门生产技能的新型劳动者,以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当时德国教育的主旨并没有以技术需求为主,仍侧重于传统理论学科,根本不能满足工业经济的发展需求。在这种背景下,以凯兴斯泰纳教育思想为代表的教育思想应运而生,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

凯兴斯泰纳从国家利益和社会需要出发,提出“劳作学校”思想,主张发展“劳作学校”,培养新时期国家需要的忠诚、有用的公民,为德国统治阶级服务。他的职业教育思想受到当时政府的重视,对“二战”后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他的职业教育思想也符合当时欧美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对人的需要,并迅速被欧美国家所接受,对欧美各国的职业教育发展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凯兴斯泰纳职业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公民教育”和“劳作学校”,在《国家公民教育的概念》《劳作学校的概念》等著作中,他对公民教育和劳作学校的理论进行了详细阐述。

公民教育是凯兴斯泰纳职业教育思想的支柱。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他把公民教育作为德国资产阶级陶冶人民性格、控制人民思想的重要工具。他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有用的国家公民,公民教育的任务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学生进行性格训练,培养学生“绝对服从”的思想,主要目的是支配学生的思想和头脑,以抵消社会上各种不良思想对学生的影响。二是对学生进行职业培养,培养和训练公民的职业技能。

劳作学校是实施公民教育的机构。凯兴斯泰纳在《劳作学校的概念》一书中,强调了劳作学校在培养学生方面的主要任务,即职业陶冶的预备、职业陶冶的伦理化和团体的伦理化。职业陶冶的预备就是要帮助学生将来能在国家的组织团体中担任一种工作或一种职务。职业陶冶的伦理化,要培养学生把职业陶冶与性格陶冶结合起来,把个人的工作与社会的进步联系在一起,把所任的职务看作郑重的公事,而不只是专为个人去做。团体的伦理化要求学生在个人伦理化的基础上,把学生组成工作团体,培养他们团结协作、互助互爱的精神。

凯兴斯泰纳认为,人的品格不是通过读书或倾听说教形成的,而是在连续不断和扎实的实际工作中形成的。职业教育是实现公民教育目标的手段,而劳作学校则是实施职业教育的机构。

1887年,凯兴斯泰纳在慕尼黑建立了以“普通补习学校”为基础的第一所职业学校。从那以后,职业学校在德国各地迅速推广。凯兴斯泰纳职业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劳作学校”。在《学校组织的根本问题》《劳作学校要义》《德意志青少年的公民教育》《性格与性格教育》等著作中,他对劳作学校的理论进行了详细阐述。

以人为本 推广劳作学校

1905年,凯兴斯泰纳在汉堡的一次演讲中正式提出了“劳作学校”的概念。他认为,培养有用的国家公民是国家国民学校的教育目标,并且是国民教育的根本目标。根据这一目标制定出学校的任务,制定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学校管理准则(学校各种规章制度),并依照这些准则规定学校的组织形式。这一组织形式就是劳作学校。他提倡以实用主义态度看待学校教育,主张将文科学习与手工劳动结合起来,注重手工劳作,发展公民教育

从1895年到1919年,凯兴斯泰纳先后任慕尼黑市督学长、教育局长和政府高级顾问等职务。在此期间,他主持制定了慕尼黑市职业教育制度,将国民学校改为劳作学校,还为广大在职青年举办“继续学校”(或“补习学校”),开展技术培训。

凯兴斯泰纳强调,劳作学校承担国家公民教育的重要使命,劳作学校最重要的教育内容就是手工劳动。他把国民学校改为劳作学校的具体措施,就是在每所国民学校增设实习工场、缝纫室、实验室等各种教学设施,系统培养学生体力劳作的兴趣、习惯,提升学生实际操作技能。他对传统课程进行了大胆改革,大量减少读、写、算等死记硬背的课程,尽量多地安排手工劳作和实践课程。因为儿童的身体发育总是先于精神发育,身体的活动是精神活动的基础。手工劳作课程主要包括缝纫、园艺、纺布、编织、剪纸等。

凯兴斯泰纳认为,手工劳作是劳作学校中最主要的教育活动,是发展内在价值的手段。随着儿童的成长进步,学校的课程安排也相应变化,劳作课的复杂性不断增强。这一点,在今天看来,仍有积极意义。我们也要敢于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合理调整专业结构,促使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市场。同时,更要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积极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切实有效地实施好劳作课程,凯兴斯泰纳对劳作学校进行了全方位的规划,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制订切实可行的劳作学校教学计划。让每个学生选择一两种“工艺”,教师按学生将来职业的种类进行分组教学。其次是完善学校教学的各种专业设施。为系统落实劳作教学课程,为教学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他主要建立如实习工场、缝纫室、烹调室和实验室等各种教学设施。再次是加强劳作学校教师的培养。他主张聘请受过技术训练的教师进行具体指导。他强调,劳作学校真正的技术教师必须要通过相当的师范教育培养,既要进行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课程的培养,又要进行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

泽被后世 职教集大成者

20世纪初,凯兴斯泰纳的职业教育思想成为德国教育思想的主流。1919年,德国新颁布的宪法中明确规定,公民教育和劳动教育为初等学校的必修科目。1920年,德国教育大会进一步就劳动教育的实施形成决议。凯兴斯泰纳的职业教育有了法律和政策的保障。同时,他的职业教育思想也符合当时欧美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对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并迅速被欧美国家所接受,对欧美各国的职业教育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凯兴斯泰纳退休以后,仍然在慕尼黑大学主讲教育原理和学校组织等课程,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也都曾聘请他去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