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应急管理工作计划合集12篇

时间:2022-10-20 06:33:26

公园应急管理工作计划

公园应急管理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城市公园;防灾避难;改造设计;莲花池公园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速度迅猛增长,环境污染、交通事故、人口拥挤、城市噪音和地质自然灾害等一系列城市灾害也随之而来,特别是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造成近7万人死亡,37万人受伤,为我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是在灾时,当地众多的公园、绿地、学校操场以及体育场等空旷场地为灾民安置提供了良好的防灾避险空间。

研究表明,在现代史上几次大规模的城市灾难中,绿地发挥了重要防灾减灾作用1。因此在城市综合防灾避难体系中,城市公园及绿地系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1. 国内外对城市公园防灾改造设计的现有研究

1.1 国外

1.1.1 日本

在城市防灾公园的建设方面,国际上已有不少经验值得我们借鉴,首先就是在地震频发的日本。1923年日本发生了关东大地震,伤亡惨重,但是在这场大灾害中,城市的绿地、广场和公园等公共场所在灭火和阻止火势蔓延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时占东京人口70%左右的市民都因及时逃到这些公共场所避难而得以幸存2。

从1956年起,日本相继出台并修改了有关防灾公园的法律《城市公园法》、《城市绿地保全法》、《紧急建设防灾绿地计划》、《城市公园法实施令》、《防灾公园计划和设计指导方针》等,就防灾公园的定义、功能、设置标准及有关设施等作了详细规定3。

1.1.2 美国

在西方城市化发展较早的发达国家里,城防灾绿地对生态的调节作用早有体现。1871年,芝加哥发生大火,因木制建筑在市区中较为集中,导致火势蔓延极快,10万余人无家可归。在随后的灾后重建过程中,美国开始考虑以开敞的绿地空间分隔原本连成片的市区的方式建造公园系统,为后来防灾型绿地系统规划提供了指导。

2001年,美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9・11”事件,美国政府为强化整体防卫,积极建立以“防灾型社区”为中心的公众安全文化教育体系,其中包括把绿地公园与灾时避难相结合的计划,进一步明确防灾公园是灾难发生时民避难的重要场所4。

1.2 国内

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学者发现唐山的城市园林绿地在灾时发挥了巨大作用,城市绿地的抗震思路得以提出5。2001年10月16日北京市颁布了《北京市实施办法》,2002年10月17日通过的《北京市公园条例》第二条规定:“公园具备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游览观赏、休息娱乐和防灾避险等功能。”在2003年7月1日第11次建设部常务会议讨论通过、1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中,第九条规定制定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应当包括市、区级避震通道及避震疏散场地(如绿地、广场等)和避难中心的设置与人员疏散的措施6。

北京市在2003年10月建成了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这是北京第一个具备应急避难功能的城市公园,并随后在城区乃至更大的范围内开始建立应急避难场所,目的保证市民在十分钟内就可到达。近年来,在逐步强化与重视城市绿地空间防灾功能的基础上,天津、上海、南京等各大城市也开始大规模建设城市防灾公园。

2. 城市公园防灾避难改造原则与设计依据

为能在灾时提供给受灾群众良好的避灾环境,北京市防震抗震工作领导小组文件(京震防[2008]1号)中提出,“要抓紧落实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规划,充分利用公园、绿地、体育场馆、学校操场等空旷地带增建应急避难场所”的要求。

2.1 改造原则

按照平灾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公园现有资源,增加应急避险功能的配套设施,发挥公园防灾避险的功能。

2.2 设计依据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 50412-2007;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场址及配套设施》GB 21734-2008;

《公园设计规范》CJJ48-1992;

《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 14-2005;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3. 北京市丰台区莲花池公园防灾避难改造项目建设

3.1 项目背景

为完善丰台区防灾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城市的综合防灾能力,为广大民众提供(如:发生地震等突发事件)安全的避难场所,丰台区地震局委托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园林一所,对丰台区莲花池公园,以《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场址及配套设施》GB 21734-2008中对I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要求为规划标准,对公园作为应急避难场所进行规划建设提出改造方案。

3.2 公园现状

3.2.1 区位

莲花池公园地处丰台、海淀、宣武三区交汇处,东临西客站南广场,西临西三环路(六里桥至莲花桥路段),距天安门广场8公里。莲花池公园四周交通便利,新建小区林立,人口密集,东侧紧邻西客站,战略位置重要,适合进一步改造成为防灾避难场所示范点(如图1)。

图1 丰台区莲花池公园区位图

3.2.2 面积

公园总面积约为44.6公顷,为自然式山水园林,其中水面面积15公顷,陆地面积29.6公顷,绿化面积24.5公顷。

3.2.3 人口

公园周边以居住区和商业金融性质用地为主,距公园边界500m的范围内,约有20公顷的居住用地,且多为中高层建筑,容积率约为2,按照人均居住面积30计算,约有居民13300人;约有21公顷的商业金融用地,容积率约为3,按照人均办公面积15计算,约有工作人员42000人,在此范围内使用者共计约为55300人。

3.2.4 有利条件

公园附近有首航与物美等仓储超市,北京电力总医院等医疗设施,六里桥小学、太平桥第二小学、太平桥中学,西站南广场、西站北广场、莲花池长途客车站广场、西站公交汽车站广场和西站地上停车场等。可用篷宿区面积为:33730,有效篷宿区面积为:26950。

公园有3个主要出入口,主要出入口处均设有入口广场及停车场,停车场总面积约为7085。在东入口处有公园管理用房。公园内现有公共厕所3处,每处厕所有男厕蹲位7个,小便池6个,女厕蹲位11个。

3.3 改造方案(如图2)

根据相关规范及公园的有效避险面积,推算出公园可容纳避险人员17250人,基本可以满足周边500m半径内31%的人口在此避险,其余避险人员可由周边大型广场和学校用地承担。

图2 莲花池公园防灾避难改造方案示意图

3.3.1 防护隔离带

公园周边建立20m宽的防护隔离带,可利用公园周边道路及河道。

3.3.2 出入口

公园西侧、南侧和东侧各有一个主要出入口,并均设有入口广场,灾时可利用广场,作为避难人员疏散广场及临时物资堆放点。

3.3.3 应急篷宿区数量

根据公园现状道路及广场等场地划分,以公园内大面积湖泊为界,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大区,共8个小区。

3.3.4 应急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设施

利用公园内现有管理建筑内的部分房间和规划的应急指挥中心内的部分房间设置2处应急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点,灾时可放置相关设施,平时作为公园内管理用房或医务室使用,建筑符合GB18306-2001中规定的抗震要求。

3.3.5 应急供水设施

根据避险人员数量及篷宿区分布情况,共需设置67个饮水处以及171个取水龙头,根据公园现有条件,可设置18个固定应急取水点,平均分布在公园中,每个取水点可加装5个取水龙头,并可结合水处理装置,设置应急饮水处。灾时如固定设施无法满足,则采用供水装置加以补充。

在公园东门入口广场上设置一处800加仑的直饮水机,便于灾时直饮净水的供应,平时也可为公园游客进行正常使用。

新规划管线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包括将2012年2月通过《丰台区2011年区属公园绿化用水使用雨水和再生水改造工程(莲花池公园)》申报喷灌系统的中水管线作为应急消防水源,且没有重复建设项目。

3.3.6 应急供电设施

依托现有供电设施,用2台小型汽油发电机(10kw汽油发电机)作为应急供电设施,灾时如现有应急供电设施无法满足则采用应急供电车加以补充。

3.3.7 应急厕所

根据应急避险人员数量及公园内现有条件,灾时共需111个蹲位,除现有3处厕所54个蹲位外,增设固定应急厕所1处,约20个蹲位,其余采用临时厕所补充。

3.3.8 应急垃圾储运设施

根据篷宿区数量,共设置临时垃圾收集点8个,并在公园南入口停车场和公园北侧分别设置两处垃圾转运站作为应急垃圾储运站。

3.3.9 应急标志

在避难场所周边主干道、路口,以及公园内应急避难设施处设置应急标志牌,约114个,其中包括应急避险入口指示牌3个,应急避险设施指示牌69个,篷宿区方向指示牌39个,功能介绍图板3个。

3.3.10 应急消防设施

结合公园现有消防系统,并根据篷宿区分布,需设置21组应急消防设施,消防设施为灭火器,每组4个,在灾时统一由相关政府部门发放,必要时,可将公园内的景观水体,作为应急消防水源。

3.3.11 应急物资储备设施

利用公园内内规划应急指挥中心的部分房间作为应急物资储备用房,建筑符合GB18306-2001中规定的抗震要求;入口广场及停车场可作为灾时临时应急物资堆放点。

3.3.12 应急指挥中心

在公园内现有东门管理建筑用房南侧新建面积约为900一层平房作为应急指挥中心用房,建筑符合GB18306-2001中规定的抗震要求。

3.3.12.1 应急监控设施

利用公园内的监控设施。在现有设施损坏的前提下进行适当增设。

3.3.12.2 应急广播设施

新建无线广播设施,与应急通讯设施改造相结合。

3.3.12.3 应急照明设施

利用公园内现有太阳能照明设施,并在篷宿区周边进行适当的增设。

3.3.13 应急停车场

利用公园内现有停车场作为灾时应急停车场。

3.3.14 应急停机坪

可利用现有的东门入口广场西北角作为停机坪,面积约为2070。

3.3.15 人数统计设施

利用红外计数器对公园内避灾人员数量进行控制,以防止超出公园所能容纳的避灾人员极限。

4. 结语

在都市人不断的实践中,城市防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地系统逐步受到政府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和广大公众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的公共防灾绿地规划主要还是停留在对原有城市公园及绿地进行防灾避难改造,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紧急避难的目的,但是对城市绿地系统的综合性防灾功能仍然缺乏整体性的考虑,相应降低了防灾功效。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应在设计规划之初就充分考虑城市绿地的防灾功能,进一步提高全民的防灾意识,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宋欣/1986年生/女/北京人/硕士/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风景园林院园林一所助理工程师(北京100120)

1许浩.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

2林展鹏. 高密度城市防灾公园绿地规划研究――以香港作为研究分析对象[J]. 中国园林, 2008(9):37-42.

3姜乃力. 日本城市防灾减灾的经验与启示――以城市防灾公园建设为例[J]. 世界地理研究, 2004,13(4):46-50.

公园应急管理工作计划篇2

中图分类号:TU985.12+1;TU984.1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05-0959-03

Discussion on the Integrated Disaster Prevention Reconstruction of City Parks

REN Jun

(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 Zhengzhou 450015, China)

Abstract: Taking Zhengzhou city as an example, the status of the major parks and the practical problems in emergency shelters were analyzed. Combined with the disaster prevention park planning and design principle, under the guidance of urban disaster prevention, ecology, urban planning and landscape design theory,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city parks integrating the need of disaster prevention were explored.

Key words: city park; modification and utilization;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Zhengzhou city

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急剧增长、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等因素,城市自身的功能逐渐呈现疲态,在地震、火灾这些突发灾害面前,人们开始正视城市愈发严重的灾害环境并认识到建立应急避难场所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一些灾害频发的国家如日本,很早就开始进行防灾场所的建设,其中防灾公园对我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它作为城市防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避灾救灾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已建成和在建的防灾公园屈指可数,很多城市甚至还未将防灾公园的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范畴[1]。

目前,防灾公园建设最为完备的要属日本。1923年关东大地震、1995年阪神大地震时城市公园被市民当作避难场所,它们有效阻止了火势蔓延,避免人们受到震后次生灾害的伤害,之后,日本政府加强了城市安全减灾体系建设,把建设防灾公园当成了一项重要的任务。1973年日本在《城市绿地保全法》里把建设城市公园置于防灾系统的地位,1986年制定了《紧急建设防灾绿地计划》,提出把城市公园建设成为具有“避难地功能”的场所[2]。

我国防灾公园的提出和建设起步都比较晚,目前我国主要是借鉴日本的防灾经验,2003年9月建设的北京元大都遗址公园是率先进行试点的公园,其后部分城市也将防灾公园纳入建设规划中。公园因为这些特殊功能在重大灾害来临时已成为安全的紧急避难之地。因此,建设和改造适用于城市的应急避难公园非常必要。

1 郑州市主要公园现状及在应急避难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公园现状

郑州市内现有公园46座,有综合性公园、专类公园和带状公园,其中综合性公园有17座(全市性公园概况见表1)。市区内的人民公园、紫荆山公园及碧沙岗公园是人们常去的游憩地。2007年人民公园和碧沙岗公园作为郑州市首批应急避难场所开始动工,目前避难主体工程已完工,其中碧沙岗公园的防灾建设标准相对较高,公园前身为将士陵园,后改造成公园向游人开放,总面积约23万m2,绿化覆盖率94.3%,避难工程利用面积约20万m2。园内应急救援设施和应急生活设施都已完善,一旦公园作为应急避难场所投入使用,将能同时容纳6万~10万人避难。除此之外,郑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规定市内规模较大的29个公园为救灾据点,其余的社区公园、街旁绿地和附属绿地中不小于600 m2的集中绿地也可作为紧急避灾据点。

1.2 公园在应急避难方面存在的问题

1.2.1 缺乏系统的防灾减灾规划 现今城市防灾公园处在逐个建设或改造状态,没有一套完备的城市防灾公园体系,难以起到面向多种城市灾害的防范作用。其次,相关的法规和设计标准还不健全,缺乏指导和监管。比如在建设施工中,由于缺乏配套的专项法规,导致各类设施按照防灾要求粗陋地布置,缺乏细节考虑,造成重复和不协调。

1.2.2 数量与容量不足,资源利用率低 郑州市现作为避难场所使用的公园数量严重不足,灾时无法满足应急避难的需求。全市性综合公园的服务半径一般为3 km,不在附近居住的人们较难前往。大型公园布局松散,部分设施重复投资,造成区域资源无法共享,空间尺度也不易令人产生安全感。

1.2.3 场地、配套设施功能单一,防灾被动 从现状看,目前园中的防灾避难功能开发不尽完善,还处于被动防灾阶段。首先,缺乏对各种灾害特点的综合考虑,只适用于地震及火灾后的避难;其次,园内的普通设施只能满足平常的使用,缺乏平灾转换的考虑,设施配置不合理,没有具体的使用说明,同时缺乏对防灾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第三,园内有包括水域、考古研究所、文物遗迹等占地面积,实际避难面积应去除这一部分,部分避难场地道路缺乏通达性。

1.2.4 公共认知不足,避难引导指示模糊 在随机询问公园内部分民众后发现,有80%以上的人不清楚所在地是防灾公园,也不知道全市这样的场所有几处及具体分布。少数注意过入口标识和宣传栏的民众仅仅知道防灾公园的概念,对于设施的位置、如何使用不甚了解。园内各避难场所的标识缺乏连续性,箭头指向不明确,各区域间的引导模糊。以上这些都反映出对防灾公园的宣传力度不够,民众防灾意识薄弱。

2 对郑州市公园平灾结合的改造探讨

城市中的公园担负着不同的功能,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能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环境,更能在灾害来临时发挥各自的优势。早期的城市公园大多没有考虑防灾避难的功能,广场、绿地在客观上可以起到一定的防灾作用,但大规模灾害时就会暴露整体防灾能力的不足。因此,如果能根据城市各个公园的特性进行改造,不仅能够利用公园已有的防减灾功能,而且可节约避难场所的用地,减少重复投资。这对于充实城市防灾减灾力量、提高城市空间使用率、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现实意义[3]。

2.1 改造原则

2.1.1 统筹兼顾 规划时从整个城市的应急避难场所布局角度进行考虑,统筹规划防灾公园与其他类型如广场、学校等避难场所的配置。进行公园改造建设时需要考虑城市未来的发展需求,对于现状为已有避难工程设施的公园进行防灾减灾功能调查评价,落实公园在城市防灾体系中的作用,对需要改造的普通公园和建设新的防灾公园,应制定详细规划,长远考虑,确保能够满足一定时期的人员避难需求[4]。

2.1.2 安全优先 确保园内作为避难场所的安全是首位的。平时的游艺、景观设施在灾后可能会与应急避难功能发生冲突,规划时应在安全考虑范围内进行园内的布置和景观处理,如考虑园内观景道路在灾害时的通达性。

2.1.3 因地制宜 利用公园既有的资源如地形条件、水域、植物以及设施,根据城市对其防减灾的实际需求,增加必要的防灾避难设施,并改造已有的设施。如此可节约避难场所的用地,减少重复投资。

2.1.4 平灾结合 平灾结合是规划设计防灾公园的基本原则。城市公园平时作为民众休憩娱乐和避难疏散演习的场所,灾害时转换为避难场所,双重功能的和谐整合,使公园的资源得到有效地利用[5]。

2.2 改造建议

2.2.1 综合规划,提高公园的防减灾能力 规划时需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防灾规划的要求,着眼于各避难场所的统筹规划。把各类专项防灾规划作为一个统一的系统,再根据防灾公园所处环境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设计。尽快完善法规和设计标准,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指导和监管防灾公园的规划建设,研发更实用的高科技应急设备并合理配置,提高公园对各种灾害的承载力。

2.2.2 增加防灾公园数量,均衡分布 市内新建防灾公园的数量有限,主要依靠改造既有公园来增加数量。现郑州市主要公园绿地40余处,可根据防减灾需求以及在各区分布的均衡程度,选择合适的公园进行改造利用。分散在城市中的社区公园、小区游园等场所贴近人群,是人们生活中熟悉的空间,如果对这一部分场所加以适当改造,配备相应的防灾设施,无疑能提高城市的防灾容量。

2.2.3 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健全设施,平灾两用 针对不同的公园形态进行规划布局,比如呈带状形态分布的公园,在这条“线”上分布着设施、绿化、水系等各项因素,具有快速疏散的优点,但同时也不利于运输设施的停靠。因此既要利用公园形态的优势,也要尽量避免劣势可能带来的隐患。

其他的改造诸如利用地形增设防护屏障和缓冲空间;内部空间如广场、停车场、草坪进行设施改造,保留原有功能的同时可供灾时安置;以园内道路骨架为主体,结合周边空地改造成应急通道,同时与其他游览线路连成灾害时的路网;地面铺设及公共设施选择防火、防水、耐腐蚀的材料。健全具有灵活应急功能的配套设施,比如在与市政管网断开的情形下,能够依靠自备水井获得水源;路灯与监视设备、喷泉与消防设施的整合等。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改造时要考虑防灾时的区域划分。比如物资存放地在交通运输地附近,应急生活设施与棚宿区相邻。

2.2.4 人性化设计,有效沟通 设计时把人的因素作为一个重要的条件来考虑,以人性化的最大需求为主。比如公园的护栏改成植物围合或者降低高度,增加可达性;利用景观设施构建尺度适宜的小空间;提高各区域的共享程度,缩短服务半径;利用不同植物的特性增强场所的庇护感;注重无障碍设施的设计,考虑弱势群体在避难中的安全性。

园内防灾标识系统的地位非常重要,能有效引导民众进行避难。可在公园入口的平面示意图中加入各个防灾区域的图示;通过连续性箭头标识引导通往避难场所;避难设施的使用内容尽量简明易懂。

政府应加强防灾知识的教育宣传,及时将防灾公园的名称方位、可达线路、设施分布进行公示,组织公众进行定期避难预演,提高民众应急避难的意识和增强自救互救能力。

3 小结

利用城市既有公园进行防灾公园的改造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目前我国很多城市的防灾公园规划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系统的规划指导以及完善的法规。必须借鉴国内外的优秀经验,结合本国的实情,逐步摸索出适合的道路。应当避免盲目跟风的形式主义,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特点开展规划设计工作,不断地调整和深入。

参考文献:

[1] 包志毅,陈 波.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与城市减灾防灾[J].自然灾害学报,2004,13(2):155-160.

[2] 苏幼坡,马亚杰,刘瑞兴. 日本防灾公园的类型、作用与配置原则[J]. 世界地震工程,2004,20(4):27-29.

公园应急管理工作计划篇3

城市是人口聚居活动的主要场所,城市寓于自然中,各种自然灾害如地震、水灾、台风等灾害的发生都会对城市造成危害。城市应急避难所是指破坏性城市灾害发生时对 灾民紧急救援,并且可供无家可归者避难栖身的应急场所。城市公园与应急避难场所结合设计,就是在城市公园的基础上加入避难场所设计,求同存异,将其功能和建设初衷发挥到最大。

1 城市公园的定义及功能分区

城市公园,广义上是指除自然公园以外的一切公园,狭义上则指一种为城市居民提供的、具有一定使用功能的、自然化的游憩生活境域。按功能可以分为:

(1)安静游览区

安静游览区主要是作为游览、观赏、休息、陈列,一般游人较多,但要求游人的密度较小,故需大片的绿化用地。安静活动的设施应与喧闹的活动隔离,以防止活动时受声响的干扰,又因这里无大量的集中人流,故离主要出入口可以远些,用地选择在原有树木最多,地形变化最复杂,景色最优美的地方。

(2)文化娱乐区

文化娱乐区是进行较热闹的、有喧哗声响、人流集中的文化娱乐活动区。院内主要建筑往往设置在这里,因此常位于公园中部,成为全园布局的重点。

(3)儿童活动区

儿童活动区规模按公园用地面积的大小、公园的位置、少年儿童的游人量、公园用地的地形条件与现状条件来确定。

2 应急避难场所设计的原则

(1)以人为本

以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准绳,充分考虑市民居住环境和建筑情况,以及附近可用作避难场所场地的实际条件,建设安全、宜居城市。

(2)科学规划

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作为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要合理制订近期规划与远期规划。近期规划要适应当前防灾需要,远期规划要通过城市改造和发展,形成布局合理的应急避难场所体系。

(3)就近布局

坚持就近就便原则,尽可能在居民区、学校、大型公用建筑等人群聚集的地区多安排应急避难场所,使市民可就近及时疏散。

(4)平灾结合

应急避难场所应为具备多种功能的综合体,平时作为居民休闲、娱乐和健身的活动场所,配备救灾所需设施(设备)后,遇有地震、火灾、洪水等突发重大灾害时作为避难、避险使用,二者兼顾,互不矛盾。

3 应急避难场所设计内容

应急避难场所的设计,总体来说它包含城市公园的绝大多数设计内容,它们存在一些共性。主要从规模设计、路程设计、建设方式三个方面来阐述;因为这三点是应急避难场所所特有的。

(1)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规模设计

结合城市行政区划、人口分布、人口密度、建筑密度等特点以及居民疏散的要求,可将应急应急避难场所分为三级建设:一级应急避难场所为市级应急避难场所,一般规模在15万平方米以上,可容纳10万人(人均居住面积大于1.5平方米)以上。二级应急避难场所为区级应急避难场所,一般规模在1.5-5万平方米,可容纳1万人以上。三级应急避难场所为街道(镇)应急避难场所,一般规模在2千平方米以上,可容纳1千人以上。

(2)应急避难场所的路程设计

选址要充分考虑场地的安全问题,注意所选场地的地质情况,避开地震断裂带,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易发地段;选择地势较高且平坦空旷,易于排水、适宜搭建帐篷的地形;选择在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的跨塌范围距离之外;选择在有毒气体储放地、易燃易爆物或核放射物储放地、高压输变电线路等设施影响范围之外的地段。

(3)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方式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可采取以下方式:一是体育馆式应急避难场所,指赋予城市内的大形体育馆和闲置大型库房、展馆等应急避难场所功能。二是人防工程应急避难场所,指改造利用城市人防工程施。三是公园式应急避难场所。四是城乡式应急避难场所。五是林地式应急避难场所,指利用符合疏散、避难和战时防空要求的林地。

4应急避难场所的维护与管理

应急避难场所的设计是比较重要,但是后期的维护管理也要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否则,最重它的功能还是会被人们所忽略和破坏。树木是“三分种,七分养”,同样的道理也适应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

(1)实行谁投资建设,谁负责维护管理

应急避难场所的所有权人应按要求设置各种设施设备,划定各类功能区并设置标志牌,建立健全场所维护管理制度。

(2)应急避难场所的管理到位

应急避难场所的政府管理部门,应制定针对不同灾难种类的的场所使用应急预案,明确指挥机构,划定疏散位置,编制应急设施位置图以及场所内功能手册,建立数据库和电子地图,并向社会公示。有条件的地方,还可组织检验性应急演练。

(3)纳入政府政策中

各级政府、各部门编制的单项应急预案应与全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相衔接。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经费应纳入各级政府年度财政预算。

5城市公园与应急避难场所结合设计

(1)城市公园与应急避难场所结合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A与城市规划相整合原则

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与城市规划相整合,争取与政府的计划项目相结合,在近期建设规划中促进实施,尽快提高城市防御能力。应急避难场所必须适应城市的发展,适应城市的人口变化对避难场所提出的要求,在规划年限、人口规划、用地规划等方面与总体规划保持一致。

B安全性原则,因地制宜

应急避难场所的选址、建设要进行安全性、地质环境上应该避开地震活断层、岩溶塌陷区、矿山采空区和场所容易发生液化的地区以及地震次生灾害源,应尽量避开松软地基。在自然环境上,应不会被地震和水灾侵犯,不受海啸袭击;有较好的交通环境、物资供应能力以及必须的配套设施,应设防火隔离带、防火树林带以及消防设施、消防通道。

C均衡布局,就近安排

体现应急、分散、集中、有序的要求,应急避难场所距居民区直线距离2000米到5000米,步行0.5到1小时内即可到达,使群众在发生突发性灾害事件时,能够安全、迅速到达避难场所。

D平灾结合,综合利用

应急避难场所平时具有休闲、娱乐、健身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在战争和发生突发性灾害事件时发挥避难场所的功能。建设时要考虑多种灾害如战争、地震、火灾、洪涝等情况下的应急避难,尽量做到一园多用。

(2)功能分区设计

A平时的功能分区,其中包括安静休息区:用于游览、观赏、休息;文化景观区:宣传防灾类知识,置于教育意义的景观小品;儿童游乐区:用于儿童娱乐等。B 灾时的功能分区,其中包括应急指挥中心区:用于指挥救灾;宿棚区:用于临时睡觉休息;水源区:用于临时生活用水;停车区:停放救灾车辆。

(3)配置原则

公园应急管理工作计划篇4

南京化工园区自成立以来,始终将安全工作列入园区的重要工作,通过提高引进项目的安全门槛,高标准建设安全生产保障设施,构建“党政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监管格局。截至2014年7月,南京化工园区已连续12年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为化工园区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安全基础。

抓好源头监管

南京化工园区位于长江北岸,规划面积为135 km2(含扬子石化、扬巴一体化工程)。化工核心区已开发面积22 km2,危化品企业105家。其中,构成重大危险源企业51家,涉及重点监控危险工艺的企业35家,涉及重点监控危险化学品的企业62家。园区内生产、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种类约有300种,年运输量1 000多万吨t,危险化学物料输送管线97根,总长度达到73 km。

南京化工园区在编制区域发展规划时,就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明确用地规模、类型和布局,以满足安全、环保、消防的总体要求。以化工产品产业链设计为依据,编制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实现物料合理流动,减少能耗,确保生产装置具备必要的安全条件。

在前期规划时,南京化工园区还对园区的安全风险进行科学评估,确定安全容量,实施总量控制,降低区域风险,防止连锁事故发生。把符合安全生产标准、园区产业链安全和安全风险容量的要求,作为危险化学品企业准入园区的前置条件。

凡入园企业,特别是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企业、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或者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建设项目,严格按照建设项目“三同时”要求审批,严禁劳动力密集型的非化工企业与化工企业混建。按照“公用工程”一体化的要求,科学配置公共资源和安全保障设施,提高公用工程的安全度、可靠度。

抓牢体制建设

南京化工园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不断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网络。南京化学工业园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园区内危化品企业的安全生产行政审批和日常监管工作,同时负责托管的两个街道的安全监管工作。

根据园区安监局的要求,各危化品企业逐步建立健全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企业主要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定期向园区安监局汇报安全生产的履职情况。企业各部门、各岗位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定期向主管领导汇报安全生产情况,形成自上而下、责任清晰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

根据南京市政府与南京化工园区签订的《安全生产责任状》,并结合园区实际情况,南京化工园区每年与区内企业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并建立详细的责任状考核制度。每年对区内企业的安全工作进行考核,对于发生事故的企业,在评先评优中实行一票否决制。通过考核,园区安监局也能够了解各企业的安全管理状况,同时表彰先进单位,推广先进做法,促使园区内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更进一步。

抓实监管措施

2011年,南京化工园区开始推进园区内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截至2013年底,园区的105家危化品企业已全部通过标准化创建,规范了企业的安全管理。

在隐患排查治理方面,南京化工园区注重发挥“专家问诊”的作用,建立园区专家库,定期组织专家开展化工企业专项检查,排查治理企业的突出问题或隐患。还对园区内的危化品企业实行分级管理,根据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由低至高分为红色、黄色、橙色、绿色4个等级,红色企业每年的安全检查不少于4次,黄色、橙色依次减少。

同时,南京化工园区根据各危化品企业的产品性质、生产规模及种类等因素,将105家危化品企业分成10个小组,实施分类管理。定期组织各小组开展互查互帮活动和自查自纠活动,促使企业建立隐患自查自报系统,跟踪企业自查隐患的治理情况。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安全生产中最大的隐患。因此,南京化工园区安监部门对危化品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班组长、操作工人等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危化品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符合国家、省、市有关部门要求。并且,还定期开展各类安全知识培训班,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安全素质。

南京化工园区还注重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借助“特种设备使用企业标准化示范园区”创建的工作,提高企业的本质安全度,进一步强化企业特种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

抓细保障设施建设

南京化工园区依托国家“863”计划,建设完成应急救援响应中心。该中心集安全、环保、消防、公用工程的生产调度与应急管理于一体,多方位监控重点部位和设施,集中管理应急救援物资。并采用快捷的视频数据传输系统,及时、准确地传输监控数据。

公园应急管理工作计划篇5

一、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框架

新西兰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通常以一年为周期,包括计划、执行、检查等环节的六个步骤:①结合学校情况提出学校的安全管理计划;②制定各项工作的时间进度安排,明确各项行动的职责:③提交校董会批准;④按计划采取行动:⑤定期向校董会汇报进展:⑥进行年度检查,准备下一年的安全计划。

在计划环节中,学校安全工作负责人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或修正)学校的安全政策、安全目标、学校成员安全职责、安全管理程序、安全教育组织安排等。安全政策在新西兰政府及教育部颁布的《新西兰健康安全工作修订法》、《国家教育指导方针》及《公立中小学健康安全行为准则》等指导下制订,是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指导方针。安全目标的制定遵循“SMART”的原则,即specific(特定的)、measur—able(可测量的)、achievable(可达到的)、relevant(相关联的,与学校全体成员相联系)、timely(适时的)。

检查环节的主要工作是对学校安全目标的达成情况、学校自我安全评价(学校成员代表对学校安全的评价)的结果、学校成员的参与度、相关安全法规的遵守情况、安全工作的改进过程、校园安全教育开展情况、仍没有解决的安全问题、提高学校安全的建议等方面进行回顾和检查,并为下一年度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计划的制订提供参考。

二、校园安全危急事件管理

安全危急事件管理是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新西兰中小学把校园安全危急事件管理作为学校安全管理程序的重要环节,特别加强了对校园危险、突发事件的管理,并建立了安全事故的报告制度。

1.危险事件管理

校园危险是指能够导致危害的活动、情形或物质。新西兰中小学把校园危险分为五类:物理方面(物体掉落、电击、室温过高或过低、噪声等)、化学方面(实验室化学制品的储藏搬运、除草剂、游泳池内化学用剂添加等)、生物学方面(盥洗室不卫生、烹饪设备不卫生、传染病等)、工效学方面(工作区域安排、桌椅高度等)、个人及心理方面(危险行为、压力/疲劳、暴力、恐吓/胁迫等)。

新西兰中小学对危险事件的管理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1)确认危险:了解学校的自然地理情况、校内外安全巡查、进行安全讨论、关注学校临时来访者(临时来访者进入校园可能与学校环境、时间安排等因素冲突,对学校安全产生新的威胁)等是发现校园安全隐患的有效方法。对学校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及程序的分析、已发事故调研也能有效发现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2)记录危险:记录危险就是将发现的危险记录在学校的“危险登记簿”中。危险登记簿不仅是学校安全隐患情况的记录册、校园安全教育内容的来源,并作为日后产生法律纠纷的证据。

(3)评估危险:新西兰中小学通常采用计算危险等级的方法对发现的危险进行评估,对重大危险采取优先控制。计算方法是先将危险的严重度和频发率定级。严重度分为4级:1级,可以忽略的损伤或疾病;2级,轻微的损伤或疾病;3级,严重损伤或疾病;4级,死亡。频发率分为5级:1级,几乎不可能发生;2级,过去曾在其他地方发生过;3级,极有可能发生;4级,在学校中发生过:5级,总是发生。定级后严重度与频发率相乘的结果即为危险等级,等级分数较高的为优先控制的危险,危险最高等级为20。

(4)控制危险:学校根据实施效果、费用及人员需要等情况对危险采取消除(修复、移除)、隔离(悬挂警告标志、设置防护栏等)或降低(加强监控、开展培训等)的方法进行控制。在降低危险是唯一控制危险的方法的情况下,学校必须密切监控危险和有关人员的健康状况,并为所有暴露于危险的人员配备足够的防护设备。

(5)监控危险:为及时发现新的危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根据新西兰教育部的要求,学校每个季度要进行一次全面的危险巡查。对于已经发现并经过处理的危险,学校也要继续监控。

2,突发事件管理

校园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对学校及其成员安全产生威胁的大范围事件。在新西兰,校园突发事件通常分为自然发生和人为造成两种。自然突发事件如地震、火灾、洪水、暴风雨、火山爆发、化学制品泄露等,人突为发事件如突袭、携带武器的罪犯闯入、炸弹恐吓、严重受伤/死亡、学生失踪等。

新西兰中小学对突发事件采取“4R”的方法进行管理:

减少(Reduction)——减少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及其潜在影响。这一方法主要与校园危险事件管理相联系,通过加强对危险事件的管理可以减少发生突发事件的可能。

准备(Readiness)——制定突发事件应急计划。学校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都要制定相应的应急计划,通常包括事件行动程序、救援联系人名单(如学校负责人、校医、地方急救人员、消防、警察等)、学校地图、学校师生员工中需要帮助的残疾人员名单、急救人员及器具清单、人员撤离程序等内容。

反应(Response)——按应急计划对突发事件作出反应。

恢复(Recovery)——事件处理结束后,检查措施是否适切。在突发事件或突发事件演习后,学校安全协调员或校长要召集学校安全委员会成员及事故涉及人员召开检查会议,评估学校对事故的准备情况,并对应急预案进行调整。为让教师员工尽快恢复工作,学校有时也会要求教师员工撰写报告,汇报他们对突发事件的反应。在一些情况下,学校还为部分人安排心理辅导。

3.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安全事故汇报制度主要包括事故汇报和登记两个部分。学校发生安全事故后,学校要立即向相关管理部门汇报,并提交事故报告,与相关部门联手展开事故后续调查工作,听取安全工作改进建议等。此外,学校还要将安全事故的相关信息向学校的教职员工、学生及其家长汇报。这不仅是出于对学校成员权益的维护和尊重,而且在仍有可能发生危险的情况下,通报事故情况可以引起学校成员的充分注意并进行有意识地防范。

公园应急管理工作计划篇6

北京市地震局防御处宋伟副处长说,在国外,应急避难场所早就有了,北京在元大都遗址公园搞这个试点是北京开展这个工作的一个尝试,听取意见后还要建得更科学、更完备、更系统化。竖这个牌绝不是灾难即将来临的预警,而是贯彻落实《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办法》和《北京市公园条例》,是为了更好地加强北京市的防灾减灾工作,即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有备无患。一旦出现紧急情况,不至于老百姓无处可躲。建应急避难场所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也是城市管理向科学化、人性化发展的象征。

据北京市地震局徐平副局长介绍,避难场所有临时和长期之分,临时应急避难场所主要指发生灾害时受影响建筑物附近的小面积的空地,包括小公园、小花园、小文化体育广场、小绿地,以及抗震能力非常强的地下人防设施。这些用地和设施一般只能够起到发生灾害时,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受灾居民临时避难用的功能。此类避难场所用地是整个防灾疏散场所规划最重要的环节,对于受灾市民防灾避难以及避免和减少伤亡来说最为重要。而长期避难场所用地相对于临时避难场所的面积要大,是容量较大的城市和区级公园绿地,各类体育场,包括篮球、排球场、网球、羽毛球场、中小学操场等。该类避难场所用地既可以为一个居住区或办事处内受害市民使用,也可为多个居住区的受灾市民服务。

临时避难场所要求步行5至10分钟内到达为宜。长期避难场所要求满足步行半小时到1个小时之内到达。临时场所应配备自来水管、地下电线等基本设施。长期场所除配备临时避难场所用地的水、电管线等外,还要有较完善的所有“生命线”工程要求的配套设施,如公用电话、消防器材、厕所等。另外,还要预留安排救灾指挥部门、卫生急救站及食品等物资储备库等用地。

公园应急管理工作计划篇7

一、科学规划园区,严格环评制度

(一)科学制定园区发展规划。园区开发建设规划应结合当地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功能区划和环境保护规划要求,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按照一体化建设、分层次布局的原则科学制定。园区的设立应符合区域产业定位,禁止在人口集中居住区、重要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及其他环境敏感区域内设立园区。

(二)强化园区开发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新建园区在编制开发建设规划时,应编制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已经批准的园区规划在实施范围、适用期限、建设规模、结构与布局等方面进行重大调整或修订的,应当及时重新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现有园区未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应自本通知之日起一年内完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逾期未开展或未完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暂停受理入园项目的环评审批。

(三)推行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规划实施五年以上的园区,应组织开展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编制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报告书,由相应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组织审核,并督促园区管理机构对跟踪评价中发现的环境问题进行限期整改。

二、严格环境准入,深化项目管理

(四)规范入园项目技术要求。园区入园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及先进的技术装备,同时,对特征化学污染物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确保稳定达标排放。

(五)实行园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园区所在辖区人民政府应进一步明确园区污染物排放总量,将园区总量指标和项目总量指标作为入园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确保建成后该项目和园区各类污染物排放总量符合总量控制目标要求。鼓励通过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等措施减少园区污染物排放总量。

(六)深化入园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入园项目必须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园内企业应按要求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将环境风险评价作为危险化学品入园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环境风险防控措施。

(七)加强入园项目环境管理。园区管理机构应加强对入园项目的环境管理,对园区项目主体工程和污染治理配套设施“三同时”执行情况、环境风险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污染物排放和处置等进行定期检查,完善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确保各类污染治理设施长期稳定运行。

三、加快设施建设,加强日常监管

(八)实施园区污水集中处理。新建园区应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确保园内企业排水接管率达100%。废水排入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现有园区,必须对废水进行预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接管要求。无集中式污水处理厂或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现有园区,应在本通知之日起两年内完成整改。园内企业应做到“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实现废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并对废水进行预处理,达到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管要求后,方可接入园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园内企业排放的废水原则上应经专用明管输送至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并设置在线监控装置、视频监控系统及自控阀门。鼓励有条件的园区实施区域中水回用。

(九)加强园区废气和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园内企业应加强对废气尤其是有毒及恶臭气体的收集和处理,严格控制挥发性有机物(VOC)、有毒及恶臭气体的排放,配备相应的应急处置设施。园区内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管理规定及规范进行安全处置。鼓励有条件的园区建设相配套的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处置场所,避免大量危险废物跨地区转移带来的环境风险。

(十)鼓励建立第三方运营管理机制。鼓励园区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进行运营管理。采取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第三方运营管理的园区,园区管理机构必须对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污染防治设施不正常运行、或未经批准擅自停运防治设施的,必须及时纠正、限期整改。

四、健全管理制度,强化环境管理

(十一)加强园区污染物排放监测。园区管理机构应制定园区内主要污染物和化学特征污染物的监测方案,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并加强对空气环境质量的监测。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要不断提高化学特征污染物的监测能力,认真做好对园内企业污染物排放的监督性监测和检查。

(十二)严格园区运行监管。园内企业应严格执行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园区管理机构应严格按照国家或地方相关环境保护标准的规定对企业特征污染物实施监督管理,杜绝有毒有害污染物超标排放。凡园区风险防控设施不完善、园内企业污染物超标排放且未按要求完成限期整改、治理的,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暂停新入园区建设项目的审批,污染防治、环境安全隐患整改、生态恢复建设和循环经济类建设项目除外。

(十三)开展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和风险管理。园区管理机构应督促园内企业按照要求进行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加强化学品环境风险管理。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组织开展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工作,并进行监督检查与监测;对不按照规定履行登记义务的企业,应依法给予处罚。严格执行新化学物质登记和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登记制度,加强登记审批后管理。

(十四)加强信息公开。园区管理机构应定期园区环境状况公告,督促园内企业履行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的主体责任,要求企业按相关规定进行排污申报登记,并足额缴纳排污费。园内企业应建立化学品环境管理台账和信息档案,依法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鼓励园区和企业实施“责任关怀”。

五、完善防控体系,确保环境安全

(十五)加快园区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建设。园区管理机构应建立环境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长效机制,建立覆盖面广的可视化监控系统,加快自动监测预警网络建设,健全环境风险单位信息库。加强重大环境风险单位的监管能力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集污染源监控、环境质量监控和图像监控于一体的数字化在线监控中心。鼓励构建适用性强的污染物扩散和迁移状况模拟模型,建设信号传输系统和可共享的应急监测设施。

(十六)健全园区环境风险防控工程。建立企业、园区和周边水系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建立完善有效的环境风险防控设施和有效的拦截、降污、导流等措施。隶属于园区的周边水系应建立可关闭的闸门,有效防止泄漏物和消防水等进入园区外环境。

(十七)加强园区环境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园内企业应制定环境应急预案,明确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园区管理机构应根据园区自身特点,制定园区级综合环境应急预案,结合园区新、改、扩建项目的建设,不断完善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救援队伍、装备和设施建设,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建立重大风险单位集中监控和应急指挥平台,逐步建设高效的环境风险管理和应急救援体系。开展有针对性的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有计划地组织应急培训和演练,全面提升园区风险防控和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运输、使用和废弃处置的企业应当购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六、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责任追究

(十八)落实各方责任。园区环境保护工作由园区管理机构负总责,形成园区管理机构一把手亲自抓,主管部门和负责人员明确的管理体制。园区管理机构应督促园内企业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配合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加强对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

(十九)建立园区考核制度。环境保护部组织制定化工园区环境保护工作考核管理要求,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园区环境管理等相关工作的检查和考核,定期通报考核结果。鼓励园区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二十)完善责任追究制。建立完善园区化学品环境污染责任追究制。对不符合环保要求、污染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环境安全隐患突出的,依法限期整治、责令整改;对存在偷排直排等恶意环境违法行为的园区,依法实行挂牌督办;对屡次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及列入省级挂牌督办范围的园区、企业及相关责任人,按照相关法律和法规处理。

公园应急管理工作计划篇8

Abstract: the emergency shelter set up is a symbol of social civilization and progress. The city emergency shelter system how to digest, how to achieve? Is really a study. City park, green space in the city of important as open space, not only can beautify the city, providing people with good ecology, landscape, culture and leisure place, should be the city emergency shelter system one of the important place,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 of refuge.

Key word: emergency shelter, city park, urban green space

中图分类号:F540.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中国各地,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发展已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密集度很高,遭受各种突发事件或灾害的威胁形势严峻。尤其在多灾多难的08年之后,深刻体会到我国各城市在这方面的薄弱。城市应急避难系统如何消化,如何实现?确实值得研究探讨。而在城市绿地中实现是最为合理的,可操作性极强。

1. 问题的提出

应急避难场所的建立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也是城市管理向科学化、人性化发展的象征。在城市中建设应急避难场所是建立健全城市防灾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是防震等其他重大自然和人为灾害的需要,更是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迫切需要。

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中重要的开放空间,不仅可以美化城市,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态、景观、文化、休闲场所,对城市防灾避难也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城市公园、绿地应当成为城市应急避难系统的重要场所之一,发挥防灾避难的功能,以备地震或其他灾难来临时,密集居住在城市的居民能在政府组织下,被快速疏散安置到公园,并在指挥系统、医疗救护、饮食饮水、供电照明等方面得到基本保障,以减少灾难损失。应急避难场所的修建可以提高城市的应急避难能力,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应对突发事件和各类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提高公众的安全感。

2. 我国防灾公园的发展现状

我国大陆地区的防灾空间规划我国大陆地域辽阔,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十分复杂,自古灾害较多。1976年唐山市大地震,是迄今为止400多年来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次。震后重建的绿地系统规划为避难、减灾、减轻灾害损失提供了重要条件,扩大了市级公园面积,并且这些公园都与市区抗震通道相接,万一发生地震能使大型救灾专用车辆通行,保证抗震救灾工作通畅及时,居民能迅速疏散到绿地中去。

北京已经计划在城区乃至更大范围内建立应急避难场所,已建和在建的共有27处,目标是保证居民在10分钟内即可到达一个避难所。西安、泉州、天津、上海、重庆、南京等城市对防灾公园的建设也予以了高度关注,并着手开展准备、规划和建设工作。2004年9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国发[2004125号)明确指出“要结合城市广场、绿地、公园等建设,规划设置必需的应急疏散通道和避难场所,配置必要的避难救生设施”。

3. 应急避难绿地规划的设计程序:

3.1. 确定城市应急避难绿地建设指标与规划目标

做城市现状绿地分析,确定城市应急避难绿地建设标准与目标,做城市气象、绿地周边水文、地质等自然环境条件与工作研究,设定城市应急避难工程体系。

3.2. 场地选址及级别确定

认真界定避难圈域界,划分好避难级别。

3.3. 应急避难绿地布局综合设计

涉及应急避难设施配置,应急避难功能区划,园路及铺装设计,种植设计,建筑物及其他设施设计,生命线系统规划(包括生命线设施设计),信息情报系统规划(包括信息情报设施设计),物资供应系统规划。

4. 如何提高应急避难系统

如今,我国城市化率已达到41%,城市发展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在城市公园中建立应急避难系统为灾难的来临做好了准备,但灾难的发生毕竟是非常事件,如何在和平时期将应急避难系统利用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为此,我们应借鉴日本丰富的防灾经验,结合城市公园的功能,平灾结合的建设灾害发生时的避难场所。变维护为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应急避难系统的日常功能,使应急避难系统在公园的日常维护和管理中充分被利用起来,提高应急避难系统的日常运用效率和社会效益。

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4.1 将应急避难指挥中心开辟为公园游客服务中心及科普教育基地。

在平时充分利用避难指挥中心的设备和空间,定期对中小学生和市民开放,组织开展应急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公众介绍中心内相应的应急设施和配置,加强对公众的危机教育和应急避难教育,提高公众的应急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难与自救互救能力。同时,可结合公园的特点开展园林绿化知识宣传,举办山石、花卉、书画展等文化活动,既丰富周围群众和游客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提升公园的文化内涵,又充分利用了空间。

4.2 利用应急避难设施,与地震办和街道办事处合作,共同组织附近居民和中小学生进行应急避难演习,通过市民的参与,更加深入、广泛地宣传和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市民的自救互救能力。

4.3 充分利用太阳能供电系统。

将园内照明和办公用电设置为太阳能和市政电网双路供电,平时以太阳能供电为主,当连续阴雨天造成蓄电池电量不足时再自动切换到市电工作,既可保证公园正常供电,又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4.4 充分发挥监控、广播、通讯系统的功能。

为保证公园公共设施以及游客的安全,服务监控系统平时作为公园安全服务的一种措施,为整个公园的安全防范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广播系统平时用于播放优美的背景音乐,提高公园服务水平。

4.5 将应急设施制作成景观小品,丰富公园景致。

如将应急饮水装置制作成别致的小花坛,形成一种独特的小品景观;将应急棚宿区设置为游人休憩和娱乐的场所;将应急简易厕所采用挖化粪池上面盖板铺设坑位的方法,平时在盖板上种植草皮,应急时增加围挡即可使用;应急停机坪平时作为绿地景观供游人观赏、休闲。

5. 结论

汶川地震以后,防灾被提上日程,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将防灾规划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去实施。在城市公园中建立应急避难系统,将公园建成具有应急避难功能的提法由概念转变为现实,为城市公园规划建设应急避难系统提供了思路和依据。但目前对于应急防灾避难系统的建立还没有统一的规范或模式,且应急避难系统建立后,如何发挥其日常功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这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总之,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课题,而从城市应急避难绿地的概念构建入手,研究如何结合城市绿地建设适合于不同城市空间结构的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是防灾规划的重要内容,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重要的作用。总结出城市应急避难场所与城市绿地结合规划的基本要求,包括选址的要求、内部空间布局的要求、避难设施建设的要求和疏散通道规划的要求,提出在二者结合规划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平灾结合、安全优先、统筹规划、整体性、通达性的原则。

参考文献:

[1] 李静,张浪,陈艾洁等.城市应急避难场所与城市绿地建设结合途径的探讨[J].中国园林,2007,23(5):83-86.

[2] 张海金.防灾绿地的功能建立及规划研究[D].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8.

公园应急管理工作计划篇9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年度工作计划

新学期,新要求,我们将以崭新的姿态,面对工作,相信在我们得共同努力下我校的健康教育工作一定会更加出色。

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认真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健康意识和疾病预防能力,全面推进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特制定20__年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提高师生健康素质为目标,把增强学生健康素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规范公共卫生行为,增强健康防病意识,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努力提高卫生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加强领导

各班要充分认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站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高度,健全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网络,落实监管职责。要建立健全卫生安全及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配备健康教育专职或兼职教师、卫生保健教师,落实健康教育工作责任制,不断增强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自觉性,认真落实健康知识的教育教学活动,努力营造健康的教育环境。

三、扎实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1、切实加强对健康教育师资的培训,结合实际积极组织健康教育任课教师认真学习钻研教材,制定好教学计划,坚持集体备课,充分利用有关文稿、图片、光盘等开展校本培训,及时总结交流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学校要按照《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具体目标和基本内容,开设好健康教育课,使健康教育开课率达到100%,做到开课率、课时、教材、教师和教案、考核和评价“五落实”。同时,还要结合学段、地域、季节及学校实际,有针对性地安排教育内容,确保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性强,针对性突出,教育成效明显。

3、在保证健康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要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知识,如在体育课教学中渗透个人卫生习惯教育,在自然课中渗透环境卫生和人口教育,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等,使学生接受健康教育率达100%,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90%以上。

4、要把血吸虫病、碘缺乏病等地方病防治知识列入健康教育内容,血防等地方病知识教育每学期安排2-3课时。要对中小学生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5、学校在开设健康教育课程的基础上,还要积极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有条件的学校,应建立心理咨询室,为广大留守儿童、中考和高考应考学生及存在心理困惑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提高情绪调控能力、心理障碍预防能力,促进坚强意志品质的磨练和团结协作人际关系的培养。

6、着眼于师生疾病预防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了解非典型肺炎、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禽流感、手足口病、肺结核病、病毒性肝炎、霍乱、流行性腮腺炎、急性结膜炎等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了解地方病(血吸虫病、碘缺乏病等)等非传染性疾病的起因和预防措施,了解性病、艾滋病等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7、各班要积极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开展口腔卫生和预防近视眼的健康教育。血吸虫病疫区学校要积极开展创建“无急性血吸虫病人学校”活动。

8、强化食品安全教育,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和应用营养知识,了解食物营养价值与合理膳食的构成,懂得学习、劳动、生活过程中对饮食营养卫生的要求。

四、提高学校健康教育水平

学校加大对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校园网、黑板报、橱窗、宣传栏等载体普及健康生活知识;要根据自身的实际,组织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在4月7日世界卫生日、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6日全国爱眼日、9月20日全国爱牙日、12月1日世界爱滋病日等开展相关活动。积极开展爱国卫生活动,努力改善校园环境卫生,为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推进学校的整体卫生水平。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年度工作计划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__总理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强化坚守安全生产最后一道防线的意识

党的__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__总理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安全生产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提出了发展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红线”思想、应急处置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论断,为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一)深化宣贯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要采取举办培训班、组织专题研究、编发学习教材等方式,把学习贯彻活动引向深入,推动应急管理工作全面落实。坚持舆论导向,组织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系统、行业管理部门和有关企业负责同志,撰写发表学习体会文章。开展面向企业和广大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强化应急意识,落实主体责任,注重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安全生产工作的全局中筹划部署、组织实施。加强应急管理宣传队伍建设,建立应急管理网评员和评论员制度,充分利用各类媒体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的氛围。

(二)开展警示教育,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底线思维。坚持把别人的事故当成自己的事故来对待、把过去的事故当成今天的事故来对待、把小事故当成大事故来对待、把隐患当成事故来对待,编印近年发生的一些典型生产安全事故案例,深刻剖析和吸取因处置不当造成次生衍生事故的教训,认真查找在应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安全生产应急准备工作。制作宣传警示教育资料,采取多种形式,突出重点对象,广泛组织实施,确保应急处置警示教育效果。

(三)强化理论创新,积极引领应急管理工作向前发展。加强应急管理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措施。积极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应急管理理论体系,有重点地确立一批理论研究创新课题,集中力量攻关,形成研究成果,指导工作实践。加大与党校、行政学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为理论创新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以下简称应急指挥中心)将汇聚各方面理论创新成果,并适时召开研讨交流会,推动应急管理理论创新工作深入开展。

二、认真落实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加快推进应急管理工作法治化进程

深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努力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应急管理工作法规政策标准,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全面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法治化水平。

(一)积极推动以《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条例》为重点的法规制度建设工作。坚持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教训指导《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立法实践,搞好顶层设计,细化法律制度,进一步明确应急管理工作在安全生产法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指导下修改完善条例,适时组织现地调研,召开专家论证会议,做好立法审议保障工作。研究制定应急管理工作规章和标准建设框架。指导山东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安全监管监察部门选择1-2个不同领域的重点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标准化建设试点。研究制定全国高危行业、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的生产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办法。

(二)深入开展应急管理工作执法检查。创新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执法检查实践,加加强属地监管,强化执法监督,规范执法内容,加大惩处力度,推动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开展以规章制度建立、应急预案管理、应急培训演练、队伍建设、应急装备配备、应急救援资产监管等为重点的执法检查工作。建立完善企业应急管理违法违规信息库,公开向社会曝光一批非法违法典型案例,形成有力震慑。年内,应急指挥中心研究制定应急管理工作执法指导意见,组织部分地区开展1-2次应急管理工作互查互检活动,推动执法检查落实。

(三)深化应急管理专项整治行动。针对煤矿、危险化学品、油气管网等重点行业领域和化工园区、工业园区、开发园区在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持续开展以“六打六治”为主要内容的打非治违专项整治行动。深入贯彻落实煤矿安全“双七条”规定,积极参与全国煤矿隐患大排查活动,督促煤矿按标准配备和更新应急救援装备,实现所有煤矿应急管理措施全覆盖。按照“四不两直”要求,建立国家、地区、行业领域协同联动机制,筹划组织应急管理工作督导检查、暗查暗访活动,保持持续推进的有利态势。

三、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强化和拓展应急管理工作职能

紧紧围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深化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改革的总体布局,推动应急管理工作创新发展,转变思想观念,强化职能建设,充分发挥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的组织协调和综合监管作用,积极适应安全生产工作新常态。

(一)深化应急管理工作改革创新。坚持在省、市、县、乡镇(街道)、行政村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级五覆盖”框架内建立和完善应急管理工作责任体系,加大应急管理工作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考核权重。在地方安全生产领域改革体制内加强省级、地市级应急管理机构建设,推动应急管理工作向基层延伸。总推广广东大亚湾化工园区应急管理创新试点工作经验,围绕提高指挥协调、救援处置和应急保障能力,完善化工园区、工业园区、开发园区应急管理工作模式,强化统一领导,优化资源配置,深化协调联动,探索建设市场化、专业化应急服务新模式。

(二)编制“十三五”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规划。抓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__”规划落实工作,并对其实施情况全面总评估。坚持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安全生产总体规划中统筹谋划、同步推进、协调发展,认真编制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十三五”规划,明确目标任务、重点工程和重大政策措施。组织中央企业研究提出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和战略发展意义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建设项目,编制完成中央企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十三五”规划。

(三)推动应急管理工作“三同时”建设。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通知精神,围绕提高安全生产监测预警、预防防护、处置救援、应急服务能力,完善矿山、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场所应急设施设备配置标准和各类应急救援基地、队伍的装备配置标准,推动安全生产应急设施设备装备与建设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应急指挥中心将协调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研究制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三同时”建设的落实措施,确保各项建设有序推进。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年度工作计划

201x年我市应急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__大以来中央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市“__”时期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为抓手,突出抓好应急平台建设、应急宣讲团组建、专业人员培训和应急物资保障等重点工作,深入推进预案编修演练、队伍扩充管理、信息搜集研判、事前预警预测、事件联动处置等基础性工作,全面推进应急管理各项工作加速、提升、增效。

一、推进应急平台建设,提升现代化指挥调度能力

本着“集约建设、避免重复”的原则,在现用办公大楼建设应急指挥平台,详细做好规划设计、软硬件配备等基础工作,争取年内建成运行,依托现有的金宏电子政务系统和公安、林业、水利等专业指挥系统,建设和完善网络视频会议、视频图像监控、指挥调度系统等基础支撑,构建“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指挥平台。同时,高起点、高标准谋划新市政府大楼应急平台建设。

二、组建应急宣讲团,提升公众应急应对能力

整合公安、卫生、信访、安监等应急联动单位优秀宣讲人才,组建应急宣讲团,结合不同时期公共安全形势,增强宣讲内容的实用性、趣味性、互动性,有针对性地深入到企业、学校、村居等基层单位,普及突发事件应对常识,教授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技能,同时,结合防灾减灾日、应对法宣传日等主题宣传活动,进一步丰富宣传手段和宣传形式,不断提升公众应急应对能力。

三、加强专业人员培训,提升应急工作推进能力

一是请进来,年内结合“科学发展大讲堂”、“市长学法日”活动,邀请国内应急专家、教授举办专题讲座,对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应急专业人员进行培训;二是走出去,组织应急办人员到周边兄弟区市、国内先进城市学习经验、拓展视野,派遣应急办人员到市政府应急办挂职锻炼,提升业务水平;三是深下去,利用全市政府系统办公室主任会议,对全市应急专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确保基层应急工作的高效推进。

四、完善应急物资储备,提升应急处置现场保障能力

出台《市应急物资管理办法》,继续丰富储备形式,拓宽储备种类,保障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需要。把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广场、公园、人防工程等公共场所设置必要的基本生活设施,储备一定数量的应急物资,拓展应急避难功能。年内,建成应急办应急物资储备库,重点采购一批现场指挥保障装备,实行集中管理,统一调配使用,确保赴现场处置人员安全。

五、规范应急预案管理,完善编修与演练互促机制严格落实《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抓好到期市级预案的编修工作,逐一编制操作手册,提高预案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指导各基层单位做好预案编修工作,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将全市提报的136项演练列入年度计划,建立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指标体系,突出重点领域、重要环节,深入基层开展督评活动,提升演练实效,检验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编修与演练互促机制。

六、壮大应急救援队伍,提升处置突发事件实战能力

积极推进综合性应急队伍建设,以应急救援大队三中队建设为契机,配齐配强队员与器械,提升综合救援能力;补充和优化专业队伍类别,熟练掌握救援技能,提升专业处置能力。健全应急联动机制,加强资源共享,确保突发事件妥善处置。

七、健全预警预测机制,提升事前防范应对能力

继续完善隐患分布图体系,健全“长、中、短期相结合,综合与专项相互补”的预警预测机制,指导全市积极防范应对;进一步拓展预警信息渠道,建立完善应急网管理制度,及时更新充实内容,打造应急网上名片。

八、强化应急值守检查,提升应急信息掌控报送能力

进一步规范政务值班制度,采取实地检查与电话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每月抽查20个单位,按季度进行通报,督促政务值班制度的落实。严格执行每周三800兆联调制度,加强对全市公共安全信息的搜集、汇总、研判,规范信息报告时限、内容、程序,提升应急信息掌控报送能力。

九、打造基层示范点,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公园应急管理工作计划篇10

X、精准扶持,有针对性地做好企业入园孵化。针对智慧产业企业特性,出台专门扶持政策。重点扶持优质本土电商平台企业力争年内培育X家以上交易额过X亿元企业;扶持广告文创企业,力争年内培育X家以上年产值过亿元的广告企业;扶持x等科技型转型发展企业;扶持科技孵化器基地和有众创空间阵地建设。

X、强力对接,重点吸引行业龙头进驻产业园。在企业筛选引入方面。要重点对行业内极具影响力企业进行贴近招商,确保引进X-X家大型互联网企业区域总部或单独业务总部进驻产业园;在广告文化产业方面。要争创部级园区,着力引进

X-X家全省前X强公司或子公司进驻,夯实产业园品牌;在企业培育方面。要依托省级科技孵化器平台,着力引进或培育省级高新科技企业X-X家,并争取培育X-X家部级高新科技企业。在校企融合上。要和文理学院、高职院、技师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等本土院校全面合作。与省内、国内知名高校搞好技能培训、科技应用、创业推广等方面的深层次联系,争取引进军转民高新科技应用项目X个以上,博士站点X个以上。

公园应急管理工作计划篇11

园林防雷信息管理平台

对园林要素,在GIS中也可以比较精确的反映出它们的位置、周围环境和相关信息,可成为一个防雷信息管理系统的技术平台。园林主管部门和防雷主管部门应该利用现在成熟的技术手段,建立完善的防雷设施设备信息查询系统,能够高效地指导和控制园林防雷的方方面面。现在很多城市都在建设基于GIS的高效管理平台,如重庆市正在建设“城市园林绿化信息管理平台”,平台包括数据管理系统、网格化监管系统、古树名木管理系统、综合查询系统、配置管理系统和社会服务共享系统,共六个子系统[3]。平台将实现各类绿地地理信息落地、实时对重庆市各类公园以及古树名木进行查询和统计分析及监控管理的功能;通过网络及时重庆市园林方面相关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三位一体。园林防雷也可以利用这样的平台,建立园林防雷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具体目标应包括[4]:1)利用数据库技术、GIS技术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园林要素防雷数据库的管理与维护,包括每处防雷设施设备的备案资料电子化,产品信息等;2)实现对园林防雷专项措施的电子数据(包括现状与历史)的动态管理,方便查阅与使用,实现动态常态管理;3)实现对各种防雷数据的查询,开通查询通道,甚至像保险公司这样的相关单位也能查询,并能实时监控安全指标;4)系统需实现GIS与主流设计软件功能的结合,方便进行图形编辑操作;5)实现部分特别重要的园林要素防雷信息的可视化管理;6)在构建的软件信息平台的基础上,为新建工程的防雷设计和专项措施提供指导意见和辅助决策功能。园林防雷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织成了一张网,将相关的部门和单位联系在一起,信息传递路径上只有一个中转平台,效率大大提高。

公园应急管理工作计划篇12

应急避难场所是应对重大的突发事件的避难场地,在有重大的灾难来临的时候,提供人们可以躲避灾难和栖身保命的地方。唐山大地震给我们带来了血的教训,自唐山大地震以来,各级政府和部门积极的开展预防灾害的重要措施。重大灾害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是其中的一项措施建设。现在我们的应急避难场所还处在前景规划和建设的层面,今后我们在规划和建设应急避难场所时,要多考虑人员的安置工作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一、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避难场所

在建设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避难场所时,在选址时注意场地的选择,和周围环境的变化,应急避难场所最好建立在城市广场、绿地、公园、学校等空旷地带,需要有便利的交通,方便紧急救援物资的输入和紧急救援人员的疏散,利于人们在遇到重大灾害时能在第一时间找到避难场所,并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到场所中。在对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避难场所进行规划设置建设中,必须规划、设计配有疏散绿色通道和人群避难场地,并储备好足够的食物、饮用水、医疗设备和简单的生活用具等。

例如:青岛市李沧区李村公园,在2008年年底,被李沧区人民政府设立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李村公园应急避难场所建筑在公园的地下,是一个功能较完善的防灾减灾的主题公园,总投资一百五十万元。该场所属于国家二级重大灾害应急场所,场所内设备齐全,备有防灾指挥中心,备用水源,应急卫生间,备用电力,备有伤员休息区,应急医疗设备,应急物资储备等。李村公园应急避难场所占地约六十万平方米,大约可以接待和安置周边居民十五万人左右,储备物资可供养几个月之久。地上交通便利,地势平坦,方便物资的输入和紧急救援人员的撤离。

二、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避难场所功能

应急避难场所是发生灾害时用于安置避难人员的场所,为他们提供基本的生活条件和安全保障的地方,是开展紧急救援活动和施行的灾后重建安置人员的暂住场所。应急避难场所首先要考虑安置人员的安全问题医疗救护和基本生活保障。

1.安全功能

安全功能是应急避难场所的最基本条件,应急避难场所首先要保障安置人员的安全,才能称之为避难场所。首先要确保应急场所的即安全结实又能大量安置受灾人员,要保障安置人员在应急避难场所中安然有序,避免踩踏等事件的发生。

2.救护功能

救护功能是应急避难场所的重要功能,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医疗救护是抢救伤员的最直接的手段,救护功能在重大灾害现场,采取和掌握第一手的信息并进行及时的处理和有效的救治。在应急避难场所内,设有应急避难医疗室,担任伤员的紧急救护与危重伤员的转移任务。

3.生活功能

生活功能是应急避难场所的基础功能,是保障应急避难人员的基本生活需要。生活功能涵盖的事情很多,例如:为应急避难者提供食物、饮用水,提供安全的休息区,卫生间以及浴室等。一次重大的自然灾害会危及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例如:日本的海啸,顷刻之间整个城市变成了一片。因此,应急避难场所一定要配备人们生活所需的日用品和与之相关的配套设施,例如:应急水、应急电、食物、帐篷等。有效应急避难场所还需要暂时性的存放遇难者的遗体等,所以还要配有卫生防疫。此外,还要一些特殊情况发生,例如:灾后重建工作工期会很长,所以应急避难场所要给受灾的学生提供可以学习的条件;另外,灾害如果发生在冬天,应急避难场所还要考虑取暖的问题。当年陕西华县发生时大地震,就是由于没有及时的供暖设施,导致了许多受灾人员的死亡,是世界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场大地震。

三、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研究

1.应急避难场所的选址、容量、空间布局的规划

应急避难场所在选址上要注意交通的便利情况,和周围环境的变化,在规划图纸时,选择空旷的场地进行避难场所的建设。避难场所的容量要够大,当发生重大灾害时,保证附近的居民都能进入到避难场所中避难。在规划避难场所空间布局时,要考虑布局的合理性,多样性,各种设施要齐全。

2.应急避难场所的组织作用规划

规划应急避难场所在组织管理机制所包含的内容有很多,地方政府组织应急指挥部门,营救组织部门,疏散组织部门,医疗救护部门,媒体部门,信息沟通部门等。当重大灾难发生时,需要社会各界人士伸出援助、友爱的双手,积极的配合有关部门进行第一时间的营救工作。应急避难场所的各个部门要有组织、有纪律、有高效进行分工合作,争取把损失和灾害降低在最小的范围之内。

3.应急避难所设施、物资管理规划

应急避难场所的应急设备和物质的管理规划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在应急避难场所的功能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做好应急避难场所设施和物质的管理工作的规划,是开展重大灾害救援工作的前提保障。应急设施的设定、物质的供应情况、储备情况、分况等,其中卫生药品和饮食的管理,需要单独设立一个部门进行管理,保证药品和饮食的安全性。

4.应急避难场所教育文化机制构建

经历一场重大的自然灾害后,要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恢复正常的生活,在恢复正常的生活过程中,为了不让生活枯燥单调和安抚受灾人员的心情,所以需要教育文化管理机制对受灾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文化娱乐等方面管理进行规划和研究。这方面内容较多,比如避难安全文化构建、从安全文化理论视角构建震灾教育体系、恢复学校教学、如何开发和使用信息教育技术、文化娱乐活动、灾后健康教育活动等,对避难所的灾民来说都是非常重要机制, 所以需要系统的规划和研究方案。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要依据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合理的有效的布局,建筑应急避难场所是我国防震防灾安全规划的百年大计,是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步发展的前提保障。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进行选址,健全应急避难场所的配备设施,制定完善的管理模式和相应的安全使用制度,使建立的应急避难场所在有重大自然灾害时发挥最大的功效。

参考文献

[1]郭增建,陈鑫联.地震对策[M].北京:地震出版社,198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