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帮扶教师工作计划合集12篇

时间:2022-06-22 10:10:08

语文帮扶教师工作计划

语文帮扶教师工作计划篇1

为将西安培华学院尽快建成国内一流民办高校,实现教育与人力资源强省的战略目标作出贡献,2011年3月,在陕西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和倡导下,西北大学与西安培华学院结成对口帮扶院校并签订了对口帮扶协议书。经两校协商,西北大学根据培华学院需求,派专家学者帮助西安培华学院规划、指导专业、学科建设;为西安培华学院培养青年教师;两校共同争取各级各类科研课题,两校教师可合作申报或相互参与科研工作;为西安培华学院定向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等加快西安培华学院内涵发展。2011年底,陕西省政府出台了《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和规范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意见》,对公办院校对口帮扶民办院校给予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并明确了有关规定和措施,促进了两校的对口帮扶工作更进一步深入发展。

为做好对口帮扶工作,两校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多次互访、协商、制定帮扶规划,落实帮扶项目。2012年初,西北大学副校长杨春德带领该校有关职能部门十多位处长到西安培华学院听取意见,了解需求,共同座谈、研讨帮扶工作。对此,陕西省教育厅给予了高度重视,委派副巡视员张亮、民教处处长权秋虎亲自到会指导协调,解决相关问题。西安培华学院姜波理事长深有感触地讲到:“民办院校从初创至今,一直离不开公办院校的支持帮扶。陕西省政府2011年78号文件中明确提出组织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开展对口帮扶,是对民办院校工作的极大支持,这项工作,收益于当今,见效于长远。我们一定要创造性的落实好省政府的文件精神。相信在我们两校的共同努力下,对口帮扶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张亮要求,两校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理清思路,把对口帮扶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高校建设发展,建设教育强省的大事来抓。他表示,教育厅将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并积极探讨具体措施,逐步建立起支持倡导帮扶工作的政策导向机制。权秋虎希望两校积极探索开展实质性的帮扶工作,为陕西民办高校进一步发展总结经验。

“五项计划”探索对口帮扶新途径

一年多来,两校在对口帮扶工作中主要开展了五个方面的项目:

“青年教师学历提升计划”。在陕西省教育厅师资培训中心的大力支持下,西北大学派出高水平、责任心强的专家学者为西安培华学院青年教师举办了“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为西安培华学院部分青年教师学历和职称晋升搭建平台。目前两校正在积极协商探索定向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工作。

“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西北大学选派有教学经验的教授担任西安培华学院青年教师的导师,实行专业对口一对一的“传、帮、带”,提高青年教师的授课能力和教学水平,目前西北大学9名导师与西安培华学院9名青年教师结对帮扶工作已落实,正在商定具体培养计划。

“科研能力提升计划”。 2011年上半年,西北大学派出社会科学研究处处长刘丰教授到西安培华学院为青年教师举办讲座,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并向青年教师公布了西北大学在研课题项目和有关科研项目主持人、专家的联系方式,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受到西安培华学院青年教师好评。据悉,目前西北大学已将西安培华学院6名青年教师纳入西北大学科研项目组,共同申报科研项目,同时两校还达成一致意见,凡参与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的青年教师可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

“干部培训计划”。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干部培训中心创新培训方式,专门为西安培华学院举办了一期干部培训班,西北大学积极配合,派出高水平教师授课,对西安培华学院100多名处科级干部进行了培训,收到了预期效果。目前两校还在积极探讨如何针对民办院校的特点和实际,培养、培训适应民办院校需求的各类管理干部。

语文帮扶教师工作计划篇2

我校在黔江区委政府、区教委的高度关怀下,于2016年3月24日,成功与重庆名校人和街小学结成联盟姐妹校。四年来,双方积极参与合作事宜,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教师专业成长、课程建设和改革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2020年的帮扶工作成效显著,现将本年帮扶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本期帮扶活动开展情况。

作为新建学校,在人和街的帮助下,我们正在与区内其他直属小学缩小差距,尤其人和街小学厚重的文化和先进前沿的办学理念的植入,让我校实现了“弯道超车”,让我校迅速提升为老百姓满意的学校。本学期在帮扶工作方面主要作了以下几个具体工作。

1.9月7日,学校开学工作刚刚走上正轨,菁华小学杨梅校长带领学校行政团队到人和街小学与肖方明校长及人和街行政团队认真磋商本学期的帮扶计划。在学校发展规划、教科研活动开展、教师培训等方面的帮扶工作形成了详细方案。

2. 4月上旬,为了备战黔江区2020年小学语文优质课大赛,人和街小学选组建成指导专家团队对谭李倩老师的《我的奇思妙想》一课进行精心打磨。在人和街团队的精心指导下,谭李倩老师荣获黔江区小学语文赛课一等奖的可喜成绩!

3.9 月 7日上午,在杨梅校长的带领下,菁华小学一行走进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小学,对接本学年两校帮扶工作。人和街小学肖方明校长、教导处粟佳主任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

4.11月5、6日,菁华小学杨梅校长带领集团内6位校长到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小学校进行考察学习,参加“2020新时代学校育人模式变革研讨会”。

5.11月至12月,菁华小学先后派出语文、数学、艺体、综合团队教师40余人到人和街小学观摩“和声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6.菁华小学语文教研工作坊成员廖元敏老师为了备战重庆市领雁工程优质课大赛、重庆市道法优质课大赛先后到人和街小学参加磨课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

7.11月,菁华小学举行“人和街帮扶专题汇报会”,4个教师代表分别代表各个团队作了专题汇报。

二、今后打算。

1.继续抓好帮扶工作,创新思路,积极争取更多适合我校当前发展的实质帮扶。借助“互联网+”,抓好人和街名师对我校骨干教师的“师徒结对”指导工作。

2.借助人和小学的优势平台,多与市内外学校交流合作,同时争取通过人和街小学的牵线搭桥与国外知名学校结盟,以拓宽我们的办学思路。

语文帮扶教师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

教材使用;教学过程;教学策略

《牛津高中英语》Project板块围绕单元话题,以相关主题的阅读活动为前导,逐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调查访谈、信息检索、交流汇报等形式开展探究性合作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主动参与有意义的语言输入、输出活动,在用英语完成活动任务的过程中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笔者拟以模块六第四单元Project为例,分析探究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实现该板块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内容概述

模块六第四单元Project的活动任务为制定行动计划(making an action plan)。学生阅读一位为无国界医生组织工作的护士所写的日记“Changing the world―my commitment”,了解她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做了一些什么工作。在日记中,这位护士描述了她和同事们以前在苏丹设立救助中心时的工作情况。在新的工作场所,他们目睹了当地居民在医疗、住所、饮食供给等方面遭遇到的困难,准备建立临时诊所,加强与当地人的沟通交流,尽快掩埋死难人员的遗体以阻止疾病的蔓延,在提供医疗救助的同时给予人们精神抚慰。在日记的结尾,这位护士表达了由衷的自豪,对自己能够帮助别人、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去改变人们的生活感到骄傲。在阅读护士日记的基础上,学生分小组开展活动,讨论制定出一项帮助社区居民的行动计划,完成活动任务。

二、教学过程再现

(一)引入生活情境,激活图式知识,逐步导入话题

教师利用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创设情境,呈现一幅学生搀扶摔倒老人的图片,设问:“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 the students? Would you go up immediately to help the old man? Would you just pass by or simply look on to see what would happen next?”学生就“扶还是不扶”各抒己见之后,教师作以下点评:

“Offering a helping hand is definitely supposed to be our first response when we see someone in trouble. It is immoral to blame the trouble on a person who helps others. However, when we offer help, espeically to a stranger, sometimes we do get misunderstood and help rejected. That’s one of the important reasons why we need to work out an action plan beforehand.”

教师通过上述点评语言,将热身讨论的内容与活动主题“making an action plan”自然地衔接在一起,在激活学生图式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制定行动计划的意义,增强学习动力,为进入阅读环节做好准备。

(二)输出驱动阅读,紧扣活动主题,逐层铺垫推进

在Project板块的教学中,阅读语言材料作为前导活动,要服务于后续输出性语言实践活动的需要。在本课的阅读环节,根据后续制定行动计划的需要,教师首先将学生的注意力聚焦于作者在援助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以设问引导学生速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Where had the nurse worked before she came to the flooded island?

(2)Is the situation similar to what she experienced before?

答案:(1)In Kenya and Sudan. (2)No, the situation is very different on the flooded island.

教师随后设问:“What problems are the locals on the flooded island faced with?”组织学生开展找读活动,从以下内容中选出灾区居民们急需帮助解决的问题:

(1)Lack of shelter, food and clean water

(2)Power cut

(3)Destroyed traffic system

(4)Lack of medical care

(5)Spreading of bacteria and disease

(6)Panic and fights

答案:(1)(4)(5)(6)

在引导学生明确问题(problems)之后,教师围绕救助人员采取的措施(measures)和目标(aims)设问:“What have the nurse and her colleagues done to help the people in need?”组织学生第三次阅读课文,完成信息填空练习:

答案:(1)Set up centers; (2)Check the health of babies; (3)To stop them dying from diseases; (4)Set up a temporary clinic; (5)listeners; (6)To stop disease spreading

在上述阅读活动中,学生在教师设问引导下,围绕problems, measures, aims三个主题,逐步明晰了文中救助对象遭遇的困难、救助人员采取的措施和谋求实现的目标,在计划内容和表达语汇方面为后续制定行动计划的输出性实践活动打下基础。

(三)聚焦文章主旨,深层解读文本,渗透品德教育

为了在情感态度方面为助人行动计划的制定进一步夯实基础,教师引导学生回归文章标题,深层解读文本内容,适时渗透品德教育。文章作者在最后一段讲到:“I know I can’t change the whole world, but I’m proud that I can help here and there, and make a difference to people’s lives.”教师引导学生对此开展小组讨论,分析这句话中所说的“I can’t change the whole world”与文章标题“Changing the world ―― my commitment”之间是否矛盾。要回答好这个问题,学生需要整体把握文章主旨,感悟到作者救死扶伤、胸怀天下的道德品质,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部分否定这种语言形式,推导出二者并不矛盾。为了帮助学生提高深层理解能力,教师架设起思维“支架”,针对文章副标题“my commitment”设问:“What is the nurse committed to doing?”(答案:She is committed to helping people in need, thus making a difference to people’s lives and gradually changing the world.)继而引导学生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明晰作者的价值观和全文的主旨要义:She knows she can’t change the whole world. Still, she is committed to changing the world, to making a difference to people’s lives by helping those in need and doing something worthwhile and she takes great pride in this.

在上述环节中,教师在引导学生深层解读文本的同时,弘扬助人为乐、崇德向善的美德,在教学中适时传递正能量,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既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又能使他们认识到制定并落实助人行动计划的深远意义,进一步激发他们参与后续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四)议定计划提纲,合作共享评价,促进知能转化

紧承对作者价值观的深层解读,教师追问:“Like the nurse, we can also help here and there. Think about our community. Who might need help with their problems?”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走出文本语境,走进现实生活,开展头脑风暴活动,思考自己身边社区中哪些对象需要帮助。教师同步板书学生提供的答案并给予语言支持。

disabled people 残障人士

widowed senior citizens 孤寡老人

elderly empty nesters 空巢老人

stay-at-home children 留守儿童

poverty-stricken families 贫困家庭

migrant workers from rural areas 农民工

随后,教师呈现以下表格,组织学生结成四人小组,选择一个帮助对象,讨论拟帮助解决的问题、行动措施和行动目标,集思广益,草拟行动计划的提纲。表格标题栏运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接触的三个核心概念词problems, measures和aims,将前导阅读与后续活动紧密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实现Project板块中阅读环节的“支架”助学功能。讨论结束后,教师选择两个小组的代表在全班展示各自的提纲内容,陈述行动计划。

在小组展示之前,教师呈现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被展示的行动计划的全面性和可行性,做好质疑、补充的准备。

(1)全面性:Are there any other problems remaining to be solved?Are there any other practical measures that can be added to the list?

(2)可行性:Is it possible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carry out the plan?What difficulties might arise and how shall we smooth them away?

在展示之后,教师组织学生从上述两个方面自评、互评行动计划的内容,提出修改完善的意见和建议,以充分发挥评价对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调控引导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英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五)升华思想立意,课外衔接拓展,实现知行合一

在结课环节,教师从板块活动主题“make an action plan to help people in our community”过渡到该单元的话题“helping people around the world”,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助人行善的意义,呼吁学生用实际行动传承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后,教师布置各小组课后认真思考大家在评价环节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完善助人行动计划,然后利用周末时间实施计划。四周之后,各小组将通过图片和文字展示计划落实情况,交流心得体会,评选出优秀助人活动小组。

Project板块的语言实践活动量较大,部分活动任务需要学生在课后完成。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向学生明确说明阶段性的课外活动任务和检查评估方法,以确保任务能得到有效落实。教师采取上述结课方式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将本课以助人主题引领的语言实践活动从课堂内拓展到课堂外,以促使学生在课外通过亲身实践进一步内化在课内感悟获得的道德认知,并在落实助人计划的过程中逐步将之转化为自发自觉的道德行为,促进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最终实现知行合一。

三、教学策略评析

(一)以问题为导向,着眼实践活动需求

《牛津高中英语》Project板块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将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在实际生活中,为了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助人行动计划,学生常常需要思考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制定助人行动计划的意义何在?第二,行动计划帮助的对象是谁?第三,采取什么行动帮助别人?第四,实施助人行动计划最终要实现什么目标?在本文课例中,教师遵循实际生活场景中制定行动计划的思维规律,以上述四个问题为导向,从学生开展语言实践活动的需求出发,在导入环节,引入生活中的道德两难问题“扶还是不扶”,明确科学制定助人行动计划的实际意义;在阅读环节,引导学生获取、整合关于问题(problems)、举措(measures)和目标(aims)的重点信息,分析领悟作者的价值观,从计划内容、表达语汇、情感态度三个方面为制定行动计划做好层层铺垫;在讨论展示环节,指导学生从全面性和可行性两个方面开展自评、互评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获取改进行动计划的意见和建议。每个教学环节均服务于最终的输出性实践活动,在输出驱动下开展多层面输入活动,目标指向明确,教学主线清晰。

(二)以阅读为铺垫,适时搭建活动支架

Project板块中文本阅读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启发,引起用英语开展某一活动的兴趣,获得语言表达、活动模式等方面的支持。如何将阅读活动与后续任务的开展有机结合,是该板块教学中值得研究的问题。在上述课例中,教师在文本阅读环节组织学生梳理了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已经和将要采取的行动,分析了行动背后隐含的价值观,使阅读教学的目标不只是训练阅读技能,更多着眼于文本的思想内容,着眼于发挥阅读在丰富图式、引导实践、支持后续活动开展方面的铺垫功能,适时为后续的语言实践活动搭建了认知、思维和实践“支架”,逐步使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从对语言材料的理解认知过渡到行动计划的制定、完善与落实,从学习英语过渡到思考如何用英语做好一件事情,使教师事先预设的各项输入、输出性活动得以有序开展。

(三)以价值观为引领,实现语言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英语教学不仅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的过程,也是帮助学生丰富道德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的过程。在本文的课例中,教师在组织阅读前导活动时,充分利用文本在内容主旨、思想意义方面的特点,引导学生深层解读文本,分析作者的价值观,感悟语言折射出的道德品质;在结课环节,教师强调凡人善举的意义,布置学生课外积极实施助人行动计划,用实际行动弘扬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纵观全课,对价值观的感知、分析、濡染与践行成为贯穿教学始终的一根思想红线,激活并丰富了学生的道德认知,促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努力做到知情意行合一,使英语语言教学活动较好地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帮扶教师工作计划篇4

一、明确目的,明确计划,责任到人

⒈辅导目的:各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要明确各兴趣小组的辅导目的,以张扬学生个性、关注个体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提高学生自主意识、培养学生自立能力、增强学生自信心为己任,以学以致用、寓教于乐为辅导方向,不能出现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等违背辅导目的的行为。

⒉计划明确:各年级组要有相关的管理档案,要求每位教师要认真写好帮扶计划,学期初要落实被帮扶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具体帮扶的对象可以分为优秀生(奥赛生)、边缘生、学困生、易辍生等,每位教师根据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辅导对象。各教研组、备课组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辅导计划,年级组、教导处要对各辅导小组、帮扶教师进行考评量化。

⒊责任到人:学校要求每位教师要有帮扶对象,每个年级组要对每位教师的帮扶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学校不定期抽查教师帮扶记录,以抽查成绩作为对年级组的考评量化成绩。每位教师要把帮扶计划、帮扶名单送交教导处进行备案,以便学校进行监控。

二、措施到位,保障到位,注重实效

⒈学校制定切实可行的奖惩措施。

县教育局组织的各项竞赛活动,学校都将积极参加。参加竞赛的学科任课教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辅导计划,分工协作,精选竞赛辅导题,认真选拨参赛学生进行辅导,争取取得优异成绩。

我校学生参加县级竞赛,以组织单位反馈成绩为准,按全县排名对辅导教师进行奖惩。团体奖的金额为:——名奖元,——名奖元,——名奖元,——名不奖不罚,名罚款元,名罚款元,名罚款元,名罚款元,名罚款元,名罚款元,名罚款元,名罚款元,名罚款元,名罚款元,名罚款元,名罚款元,名罚款元,名罚款元,名罚款元,依次类推。

个人奖:如有学生参加复赛(指按成绩直接入选而非因定试卷数等其他因素额外增加名额),一人次另加奖金元(团体元,任课教师元)。参加复赛的学生进入全市前名,另加奖金元(团体元,任课教师元)。

⒉学校要做好各类辅导的保障工作

对音乐、体育、美术、科技活动小组等的兴趣小组,学校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予适当倾斜。学校要在活动时间、活动场所、活动经费等方面予以解决,以保证各小组的正常活动。

对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竞赛学科组织教师进行辅导,要保证辅导的时间、辅导的地点、辅导的教材、辅导的用具等齐全,保证辅导教师按时开课。

语文帮扶教师工作计划篇5

扶贫异地搬迁协议书1为进一步推动新市民和谐家园创建工作,更好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为社区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提高困难群众生活品质,拓展扶贫帮困送温暖工作平台,丽景社区党支部、社区居委会组织社区党员、致富能手与困难家庭结对帮扶,开展“情系群众,携手共建和谐家园”活动。为促进帮促活动有效开展,经双方自愿协商,建立结对帮扶关系,达成以下协议:

一、帮扶人要尽自己的能力为结对帮扶家庭努力提供就业岗位,积极寻找就业机会,使他们能有一份相对稳定的收入,让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改善生活。

二、帮扶人应经常走访、慰问结对帮扶家庭,关心他们的思想和生活,主动进行交流与沟通,帮助其转变就业观念,疏导情绪。

三、帮扶人不仅要在工作与生活上为结对帮扶家庭提供帮助,应尽可能的在经济上资助帮扶家庭,逢年过节给予慰问,尽可能解决其生活、医疗、就学等困难。

四、受助群众要“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勇敢走出家门,努力寻岗创业,改善生活状况,回报帮扶人和社区的关心和帮助。

五、结对帮扶双方要定期进行交流沟通,帮扶人要一如既往地关心结对帮扶家庭的工作和生活;受助群众就改善生活举措等方面,主动与帮扶人联系,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争取关心和帮助。

六、本协议为期一年,从20__年4月12日始至20__年4月1日止。

七、本协议一式三份,帮扶人、受助人和社区各执一份,本协议经过双方签字后生效。

帮扶人(签字):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年月日

受助人(签字):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年月日

扶贫异地搬迁协议书2结对帮扶单位(简称甲方)结对帮扶对象:(简称乙方)

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推动各级各部门扶持困难企业有关政策措施的落实,支持困难企业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促进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经甲乙双方同意,签订如下结对帮扶协议:

一、结对帮扶时间

结对帮扶工作自本协议签订之日起正式启动,至20__年底基本结束。

二、结对帮扶的原则

建立政府部门推动困难企业稳定就业的协作机制,以稳定现有就业岗位为目标,以困难企业动态管理为基础,以政府相关部门与困难企业结对帮扶为平台,以落实援企稳岗政策为手段,帮助困难企业树立信心,度过难关,维护社会稳定。

三、结对帮扶的主要内容

按照威劳发〔20__〕13号规定,从结对双方的实际出发,结对帮扶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一)缓缴社会保险费。允许帮助暂时无力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困难企业落实在20__年之内缓缴不超过6个月期限的社会保险费工作。缓缴社会保险费期间,各项社会保险待遇不受影响。缓缴的社会保险费不计收滞纳金。

(二)帮助困难企业落实稳定就业岗位补贴工作。对承诺不裁员并采取在岗培训、轮班工作、协商薪酬等办法稳定员工队伍的,在20__年之内给予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稳定就业岗位补贴。

(三)鼓励困难企业通过在职培训稳定职工队伍。困难企业采取轮岗作业、待岗培训、适当降薪等措施稳定职工队伍,培训合格率达到要求的,所需资金按规定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不足部分经审核后,可从就业专项资金或上级培训补助资金中给予适当支持。

(四)落实待遇,做好职工安置分流。困难企业采取多种措施仍需裁员的,要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做好职工经济补偿金支付、失业保险待遇落实、社会保险接续等各项工作,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同时,双方还要积极采取措施,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岗位信息,做好职工的分流安置工作。

四、结对帮扶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甲方要认真贯彻上级关于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的精神,与乙方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乙方要做职工的组织、发动和宣传工作。

(二)甲方要针对乙方的突出困难,尤其是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制定帮扶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征得乙方同意后实施,不断提高结对帮扶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使结对帮扶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甲方要认真落实结对帮扶工作计划,按照工作要求完成帮扶项目;乙方要全力支持和配合,确保帮扶项目顺利完成。

(四)双方要深化结对帮扶活动,创新内容方法,不断总结提高,并做好活动记录,并及时向就业工作联席会议汇报开展活动的情况。

(五)本协议书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报市备案一份。

甲方:乙方

二0__年月日

扶贫异地搬迁协议书3甲方(帮扶学校):

乙方(受帮扶学校):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加大我市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推进力度,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整体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深圳市中小学百校扶百校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深教[20__]48号)精神,经过共同协商,甲、乙两校特订立结对帮扶协议如下:

(一)学校管理水平帮扶

1.甲方帮助乙方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制定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办学行为和日常工作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2.帮助和指导乙方加强校风学风、校园文化建设和班级管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和安全事故防范等方面的学习与交流。

3.甲方校长或副校长每学期到乙方指导管理工作2次以上,教学、安全、德育主任和团队干部每学期到乙方指导相关工作各3次以上。

4.甲乙双方领导班子每学期共同研究管理工作和交流管理经验2次以上。

5.甲乙双方每学期各派1名管理干部到对方挂职,参与学校决策与管理;

双方负责在校内安排挂职人员食宿,其中甲方认真做好乙方挂职人员的培训指导工作(食宿费用标准由双方协商,食宿费用分别在市拨付的帮扶资金里列支)。学期结束前,结对双方分别对挂职干部的工作表现进行考核和书面鉴定。

(二)教育教学工作帮扶

1.甲方帮助和指导乙方落实教学工作常规,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研究,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尤其是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水平。

2.甲乙双方公开课、示范课和教研活动等相互开放,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读书节和团队活动等相互派学生参与和学习。

3.共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科研课题每年不少于2项(德育、教学研究课题各1项),并取得研究成果。

4.初中双方历史与社会课、科学课实行共同备课,每学期不少于3次;

小学双方每学期共同制定德育或团队活动方案,开展主题、内容统一的活动;高中双方对课改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共同研究,每学期不少于2次。

5.每学期甲乙双方在小学五至六年级、初高中各年级共同开展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并统一检测时间、题目、评分标准和及时交流检测分析结果,研究改进措施。

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一年级的检测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初中二、三年级为语文、数学、英语、历史与社会和科学综合,高中检测科目由双方共同商定。教学质量检测重在考查基本知识和学生基本能力,不出偏题怪题,不得按检测成绩给学生排名。

6.甲乙双方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等载体,开展优秀教案、教学课件、习题和辅导资料等交流,促进相互学习和共同提高。

(三)教师专业素养帮扶

1.甲方帮助和指导乙方制定教师队伍发展规划和培训计划,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2.甲方每学期组织优秀教师、骨干教师,通过参与集体备课、随班听课、评课、上示范课、专题讲座和“结对子”等形式,对乙方教师进行具体业务指导。

3.甲方每年负责对乙方教师进行1次全员培训。

4.甲方每学期组织学科优秀教师到乙方上示范课15节以上,听课评课不少于30节,举行教育教学专题讲座不少于3次,其中师德师风讲座1次。

5.乙方定期组织学科教师到甲方听课研修,每学期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12人。

6.乙方每学期选派1―2名在编青年教师到甲方任教,甲方负责在校内安排食宿(食宿费用标准由双方协商,并由乙方支付),同时安排优秀教师对其进行具体指导。

学期结束前,甲方对乙方所派教师的任教情况进行考核和书面鉴定。

(四)其他

1.每年由甲方牵头,双方共同参与制定帮扶工作安排表。

2.乙方负责详细记录双方帮扶活动情况,及时收集、整理帮扶工作相关资料,做好年度考核准备工作。

本协议一式五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上报双方学校主管教育部门各一份,市教育局一份。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帮扶期限为20__年3月至20__年3月。

甲方校长:乙方校长:

(学校盖章)(学校盖章)

二__年五月二十七日

扶贫异地搬迁协议书4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特困青少年是青少年中的特殊成员,向他们伸出温暖之手,献出一片爱心,援助他们完成学业,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是社会每名成员应尽的职责。为此,__花公益联盟牵头组织“一对一帮扶贫困学生”爱心活动,为了更好的将该活动坚持下去,并保护帮扶双方的权益,特签订此帮扶协议书,望帮扶双方共同遵守:

帮扶人的责任和权利:

1、怀有一颗不图回报的爱心,自愿付出!

2、愿意资助被帮扶人就学,期限至少一年。

如一年后不愿再帮扶该学生,应提前三个月向公益联盟提出书面申请,并说明原因.

3、资助项目为每学期的学杂费。

4、每年以现金方式资助被帮扶人学杂费1000元/年(九年义务教育期间),高中1202380元/年,款项委托__花公益联盟代管理,并开具收款收据。

5、与帮扶对象保持联系,关心其生活、学习情况。

6、可适时邀请被帮扶人参加各种公益联盟活动。

被帮扶人在接受资助期间遵守以下八条要求:

1、要有一颗感激的心,把捐助者的爱心化作学习的动力,珍惜机会,刻苦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向捐助者汇报。

2、自立自强,不能被动接受捐助,积极参加勤工俭学和热爱劳动。

3、勤俭节约,不乱花来之不易的捐助款,要把每一分钱用在关于学习和生活上。

不攀比,不骄傲,学习和生活上都要多帮助其他同学。

4、如实向帮扶者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

5、不准直接或者暗示向帮扶者索要金钱和其它物品,如果确实是特殊困难或者学习必须品的,而且捐助的款项不够解决的,要通过学校校长汇报,通过学校落实后与__花公益联盟或者帮扶者协商后解决。

6、能够理解帮扶者的困难,如果帮扶者无法继续资助,不能怀疑和误解捐助者的爱心。

7、有一颗报恩的心,捐助者并不要求任何回报,但是要有这种报恩的思想,在今后自己长大有能力后,用这种知恩图报的思想再去帮助这个世界上仍然需要帮助的人。

8、坚持这样一种信念:首先自助,然后才能受助和助人。

__花公益联盟对该协议保留解释权。

帮扶者(签名):年月日

被帮扶者(签名):年月日

被帮扶者学校(盖章):

_花公益联盟(盖章

扶贫异地搬迁协议书5甲方:

乙方:

为了贯彻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对薄弱学校的支持和帮助。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达成以下协议:

一、结对帮扶时间三年。自20____年3月-20____年12月。

二、双方通过加强学校管理优势互补、教师定期交流培训、联合举办教学研讨活动、教育教学信息交流,充分开发、利用、共享两校的教育资源,推动两校共同发展。

三、甲方责任:

1、不定期举办教学研讨活动,课题双方共同确定,地点轮流设定。

2、每学期组织处室负责同志及图书、阅览、电教、仪器、档案等岗位管理人员到乙方学校进行对口指导不少于一次。

3、协助乙方制订学校发展的规划。

4、确定一名副校级领导作为结对帮扶工作的联系人。

四、乙方责任:

1.积极、主动配合甲方做好结对帮扶工作。

2.每学期组织处室负责同志及图书、阅览、电教、仪器、档案等岗位管理人员到甲方学校进行学习不少于一次。

3.配合甲方举办培训讲座等。

4.制订本校的发展规划。

5.确定一名副校级领导作为结对帮扶工作的联系人。

语文帮扶教师工作计划篇6

1.落实教研员在“三定工作制”中的“三定责任”

一定蹲点学校。每名专职学科教研员在全县边远薄弱学校中选择2~4所蹲点学校,通过蹲点,深入学科教学,研究解剖一所学校或一个学科的教学教研工作,帮助蹲点学校建立完善的教研机制,提高教学教研水平,推动薄弱学校发展。

二定培养对象。每名专职学科教研员在所蹲点的学校选择2~4名普通青年教师作为自己的培养对象,通过对培养对象的全程指导,促使其快速成长,并通过他们的成长,为薄弱学校的发展提供人力支撑。

三定责任目标。我们根据蹲点学校的具体情况和教研员的学科特长,围绕深入课堂听课、评课,示范献课,专题研究以及指导培养教师等工作,制定明晰的责任目标,对教研员转化薄弱学校的专项工作进行专项考核。

2.明确教研员在“三定工作制”中的“三项要求”

一是教研员每月到蹲点学校听课不少于5节,座谈交流不少于2次,并形成有针对性的调研材料。

二是每期有针对性地选择和确立2~3个帮助蹲点学校解决实际问题的小课题,通过对小课题研究,帮助学校或教师解决具体问题,培养教师的研究能力,推进学校的教研工作。

三是对蹲点教研员在选择培养对象上作出了要求――在学校普通教师中选择培养对象。同时要求教研员帮助自己的培养对象建立好成长档案,从师德修养、教学艺术、科研能力等方面立体地加以培养,并通过他们的成长,影响和带动全体教师专业水平的整体提高。

3.实施教研员在“三定工作制”中的“三线管理”

一是“预案”管理。教研员到蹲点学校前要提前制订好工作预案,并交分管领导论证认可。每一轮蹲点工作结束后,要认真反思总结,并根据本次蹲点工作的经验教训,有针对性地谋划下一次蹲点工作。

二是“流程”管理。教研员要形成完善的蹲点工作纪要,教研室对教研员的“蹲点工作预案”和“蹲点工作纪要”进行即时性评价。

三是“考核”管理。我们从两方面对教研员的蹲点工作实施考核,一看蹲点学校当年与上年的教研工作进步情况;二看教研员所培养教师的教研成果和成长情况。

一年来,教研员们协助边远薄弱学校制定发展规划36份,帮助解决教学教研以及学校管理等实际问题近200件,帮助教师制定发展计划425份,举办“一对一”或“一对几”的培养辅导讲座126次,协助建立教师成长档案216份。教研员们还特意建立了师徒互动QQ群,每周挤出专门的时间与学员们一道互动交流经验,共同探讨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校和教师的工作热情。

建立“教育科研实验基地校”,有针对性地扶持弱势学校,探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思路

为了进一步发挥教育科研在县域弱势学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理论指导、实验探索、决策咨询作用,我们选择全县最薄弱的学校作为教研室教研员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学校,通过“实验基地校”的建设,有针对性地扶持弱势学校,积极探索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思路。

1.“实验基地校”建设目标明确,操作性强

通过反复研讨,我们形成了三个预期目标:一是在3年的一个周期内,每个基地校同时承担《县域农村学校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与《深化校本研修促进教师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两个课题,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二是每期每学科开展一次有针对性的主题教研活动,通过活动带动和影响片区或全县学校教科研工作。三是在县教研室的指导与智力扶持下,不断总结推广“有效课堂”教学经验,提升教师从职水平和职业幸福感。全县近三分之一的学校编撰出了较高质量的“课堂有效教学”经验或“有效课例”专集,以“有效课堂”促进薄弱学校的有效转变。

2.“实验基地校”建设措施具体,攻关性强

我们一直要求教研员的专业引领要具有先进性,即理念的先进性、行为的先进性与方法的先进性,始终坚持“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理念。把开展教育科研与教育改革大背景相结合,与改变传统教育观念相结合,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与确立科学的教学和管理理念相结合,与提高教育质量和注重人的发展相结合,使教育科研“走进课堂、亲近教师、关注学生”。着力追求教育科研的实效性与草根性,积极营造科研兴校氛围,形成教研强校机制。

为此,我们以教科研扶持薄弱学校,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具体有三个方面可供参考的经验:一是根据岗位分工、责任到“员”。进修校校长侧重学校管理方面,负责薄弱学校的管理指导、发展规划的制定和过程目标的落实;副校长、教研室主任、副主任具体负责高中、初中和小学薄弱学校的发展扶持工作,限期转化薄弱学校。各学科教研员侧重于课堂教学研究,负责薄弱学校的薄弱学科的转化。二是按照预期目标,根据分工,与教育科研基地校一道,以学校为单位制订可行的工作计划,明确每期的目标任务,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工作。三是明确基地建设的主要措施,即扎实推进校本教研、积极开展行动研究、坚持以问题研究为主要载体,切实帮助学校解决实际问题,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发掘教师潜力,引领教师专业,从学校人力资源的开发上促成薄弱学校的转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教研搭桥,校际间双向互动,大手拉小手,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通过校际帮扶来促进弱势学校的发展,已被更多的教育主管部门所采用,在这块天地里,县级教研部门要主动作为。

1.在组织过程中参与。教研室要通过利用自己长期深入学校的调研优势,一方面为县教委或教育局在帮扶对象的选择与结对、帮扶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帮扶机制的建立与完善等方面提出建议意见,供教育主管部门参考;另一方面对结对帮扶学校在确定帮扶目标、制定帮扶方案、拟写帮扶协议、夯实帮扶过程、落实帮扶项目等方面予以专业的指导。同时,教研室应适时地组织结对帮扶学校进行座谈和交流,研讨解决帮扶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和新困难,协调各方在工作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确保帮扶项目的实施与落实。

2.在帮扶理念上引领。教研室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业务引领优势,通过调查研究、常规教研活动开展、工作视导督查等一切有利时机,与帮扶学校一道解剖受援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校园

文化等方面的现状,通过现状分析与问题研究,共同制定受援学校发展规划,帮助受援学校明确学校发展方向。督促支援学校以先进的办学理念、鲜明的办学风格、人本的教育管理、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渗透和影响受援学校,促进受援学校更好更快发展。

3.在联校集体教科研中指导。结对帮扶学校之间都会经常性地开展集体教科研活动,较常见的如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专题讲座活动、教研组或备课组的常规教研活动、教学沙龙活动、课题组互动交流活动等等。对每一项活动的开展,教研室都应力争提前介入,从活动主题的确立、实施方案的制定等方面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以研究的视角全程参与活动过程,活动结束后帮助他们一起进行反思,做好经验的提炼与推广工作。

送教下乡,有针对性地解决弱势学校均衡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送教”的过程中,我们要求教研员必须念好“送”“参”“调”的三字经。

语文帮扶教师工作计划篇7

教师帮扶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一

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一直对班级中的“三困生”进行着帮助,并带动全班同学,倡导“团结友爱,伸出友谊之手”的精神。结合过去一年的情况,新学期我又将工作做的细致些,全面些。

一、对“家庭困难生”的帮助

作为班主任要想方设法的对“家庭困难生”在物质上给予帮助,也可发动班级学生,为他们奉献爱心。比如孩子的文具坏了,太旧了,教师可以在期末以奖励的方式送给孩子文具;孩子家里条件差,吃的营养不够,在平时我要尽力给予帮助。还可以倡导“互相帮助”的活动,让班级的孩子们将自己用过但不是很旧的文具或书本献给那些家庭条件的孩子,但要注意形式,以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二、对“学习困难生”的帮助

学习困难学生,是一个严重影响教育质量的`群体,它包括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和对学习厌恶的学生。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的自尊心是很强的,教师要尊重、关怀、爱护学习困难生,这是后进生自尊心得到满足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在教育帮助他们的时候,我要注意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在座位安排方面,故意安排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在他们周围,尽心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也可为他们联系一些学科的老师,对他们进行补习。对于他们不理想的学习成绩,继续保持不挖苦、不指责。要帮助他们先找到问题的原因,然后再帮助其改正。我还要争取从学习困难的学生身上找到他的“闪光点”,要在他们特长的方面多搞些活动,以此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然后再转化到学习方面,这样孩子会在自觉不自觉中做出成绩来,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对“思想困惑学生”的帮助

“思想困惑学生”主要指“单亲家庭的学生”。父母的离异使子女失去了爱的温暖。新学期我还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弥补、关心、真爱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要深入了解学生,用心关爱他们。单亲家庭的孩子,得到的爱是残缺的。作为教师,对他们的关爱应无处不在。要真诚的爱护他们,关键要深入到学生中去,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动向。要善于利用集体的力量来感染单亲家庭的孩子,除了要鼓励全班同学与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多接触,特别是班干部关心、团结、帮助他们之外,还可以用“结对子”的方法,采用一帮一结对子。组织一些性格开朗、乐于助人的同学帮助单亲孩子,使班内同学都能意识到自己帮助他们的责任,向他们伸出友谊之手。

在新的学期里,我将继续帮助这些“三困生”孩子,让他们不再“贫困”,让他们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教师帮扶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二

一、指导思想

后进生是相对的;后进生的缺陷是在成长中产生的,是客观的;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一批优秀的学生;以宽容和尊重去赢得学生。为了让每一位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特别是对后进生的思想品德得到教育,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经学校研究决定,本学期在六年级教师中开展“教师帮扶后进生”的活动。

二、后进生转化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

成员:xx

三、我校后进生现状的分析

后进生是指思想素质低、组织纪律观念谈薄,学习成绩差的双差生。这部分学生在心理上一般存在较强的自卑心理,对自己缺乏信心,在组织纪律方面一般组织纪律观念谈薄,经常违反组织纪律,遭到老师甚至学校的批评,在学习成绩方面基础很差,缺乏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但是他们希望能得到老师的关怀,甚至也希望提高学习成绩,但缺乏恒心。这就需要我校全体教职员工要多关心他们,持之以恒的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一)后进生的特点主要表现:

1、自卑感强。后进生由于各方面较差,受到批评多,父母的训斥、怒骂,同学的讽刺、挖苦,加上某些教师的“另眼相看”,使他们感觉低人一等,进而自暴自弃。

2、逆反心理较强。因为深感别人对自己的轻视,例如:学生认为违反纪律是“勇敢”,向老师反映是“出卖朋友”等,他们在处理同学关系时重感情、讲义气。在日常道德行为上言行不能统一。

3、认识特征上特别是认识能力低下,对道德、法纪愚昧无知,常常是非常模糊或颠倒,形成错误的人生观。

4、表现在学习上,学习水平、能力水平、基础都比较差,学习习惯及学习心态偏差,普遍缺乏自信心、意志力和成就动机。

(二)学校后进生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1、学生本身素质差,不求上进,觉悟低。

2、家庭的不良影响和社会的不良影响。

3、教师教育不得法,师生关系紧张等造成的恶果。

4、后进生的形成固然与家庭、社会、学生等因素有关系,但与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和方法更有直接的关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女和男女青年”。事实上,后进生也有其长处和闪光点,教师应该能够做好每一个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四、本学期工作目标

1、建立后进生档案。具体内容包括:主要违纪倾向、学业状况、家庭情况、兴趣爱好、交友状况等等。

2、提高后进生的思想纪律观念。

3、培养后进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4、各班期末主科考试成绩合格率达90%以上。

5、力争后进生转化面达到40%。

五、转化后进生的具体措施

1、建立后进生档案。第三周摸底考试后,各班班主任根据班内学生实际表现及摸底成绩,按每班10人确定各班后进生名单。并于第四周将后进生登记表填写好交教导处存档。

2、每位帮教老师要熟知后进生的情况,及时了解帮教学生的学习思想情况,并有针对性的制定帮教计划。

3、班主任、任课教师责任到人,每名教师转化2名后进生。要根据帮教学生的特点及心理要求,寓帮教活动于日常的教学之中,力争达到较好的帮教效果。

4、要关心帮教学生的家庭生活,全学期电访或家访不少于2次,主动走访学生家庭,做好家校联系,使帮教工作能对症下药,同时要做好家访工作记录。

5、要努力掌握教育转化后进生的'方法,要以诚心、耐心、细心、信心,从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关心感化引导他(她)们,启发其觉悟,坚持不懈地进行教育转化,努力完成学校安排的帮教工作。

6、教师每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一次;每周找帮扶学生谈话一次,且有每次谈话记录。

7、帮扶教师每学期要写200-800字后进生转化心得体会;

8、领导分年级分学科负责制。根据中层干部分工负责的年级和科组,将负责领导蹲点的年级和科组的后进生转化具体工作。

教师帮扶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三

我校以“我与学生结对子”为载体,开展“教师帮扶学生”的主题实践活动,全面实施学校每个同学都能享受平等教育,获得成功的`理念。

一、学生分析从这2名学生成绩来看,他们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情况:

㈠学习态度存在问题:有两位同学,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总是在班级的后边,而且在老师的课堂上,扰乱课堂纪律,影响周围的同学,自己也是不求上进。

㈡智力水平较低:有三位同学课堂上看似认真听课,且认真完成作业,但是基础较差,课上所学

㈢基本知识都掌握的不牢固,遇到稍微需要动脑筋的问题,更是卡壳。

㈣严重的偏科现象:有一位同学语文、数学成绩较好,英语却很差,上课有事走神,学习英语的兴趣提不上去。

㈤学习成绩不稳定:有两个同学学习态度较好,上课也认真听课,作业完成的较认真。但是,成绩不稳定,知识掌握的不够牢固。

二、辅导措施

后进生辅导计划所谓后进生,照目前的情况来分析,主要原因是一些学生学习习惯不好,不一定是学习不好的学生。相信加强常规教育工作,会收到比较明显的效果。

1、坚持以课堂辅导为主,在课堂上多提问多帮助。每个教学环节都要兼顾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的指导与帮助。

2、课堂练习时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抓住重点、难点,采取小组指导或个别指导结合的方式进行辅导。

3、对学习暂困生要给予厚爱、尊重、热爱、信任他们,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励他们上进。

4、对学习暂困生要实施“一帮一”措施,让好学生在课余空闲时间给予辅导帮助。

5、教师在课余时间也要对后进生进行辅导,以免一拖再拖,耽误辅导时机。

三、边缘生辅导计划

在十名学生中,边缘生占大多数学生,他们的智力较好,但是没有好的学习习惯。针对他们的智力特点,适当的进行辅导,使他们全面地掌握知识,辅导计划如下:

1、树立目标,严格要求,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其更快的进步。

2、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上课积极发言,开发智力。

3、设鼓励奖,使其能真正感到成功的喜悦。

4、利用课余时间帮助他们,尽量使他们的成绩有所提高。

5、让他们积极参加各项活动。

6、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让他们进行联系,达到熟练。了解训练情况,尽量少批评多表扬,使每个学生感到集体的温暖,激发他们求知欲,使每位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发展。

尖子生辅导计划具有双基扎实,学习有法,智力相对较高,成绩较稳定的学生可以成为尖子生,在尖子生的培养方面,从以下方面入手:

1、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1)学习动机。在这方面我们不能要求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要结合学生的实际以“学习改变命运”为载体,从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积极引导建立良好的学习心态。

(2)磨炼意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学生可能有一次成绩优异而沾沾自喜,也可能有一次成绩的降低二情绪低落。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安排适度的练习题,让他们独立解决,要从思想上加以指导、提高他们抵抗压力的意志。俗话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3)良好的习惯:可以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如何听课,如何分析问题,如何记忆蹬,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书写解题步骤,规范解题过程。

2、能力培养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及表达能力。

方法是分层教学:

(1)课堂教学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提问,在共同的基础上将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留给尖子生,让他们当先生说一说,将一将。习题的总量也要分层。可以每次课后布置一道思考题由尖子生完成。

语文帮扶教师工作计划篇8

统一部署,精心打造梁河县教师培训团队

云师大为帮助梁河打造一支由各学科专家引领、以梁河县教科中心教研员为核心、以中小学一线教师为主力的强大而稳固的教师培训团队,每年派遣高年级师范生到梁河县中小学和幼儿园实习一学期,置换出当地教师到云师大附属中小学、幼儿园跟岗研修;同时落实“特岗计划”,针对梁河县申报“国培计划”等教师培训项目。

在具体工作中,云师大党政领导多次召开专题工作会,组建专家团、工作组到梁河调研、指导,按需确定培训方案,设置培训课程,及时安排集中培训。2016年10月10日至31日,梁河县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挂职副主任朱彩梅与全县初中、小学的语文、数学、英语、思品等21个学科共45名教研员、骨干教师参加了“国培计划(2016)”教师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项目云南师范大学培训班(梁河)第一阶段集中培训。

培训中,云师大根据国家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教育扶贫实施方案及梁河县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上报的教师队伍情况、培训需求与专家团、帮扶工作组前期调研情况,专门定制的培训方案,分“培训公共课”“跟岗研修”“学科培训教学”3个时段实施。第一时段培训由成教院负责组织,邀请阵容强大的专家团队集中开设综合学科知识课程、专业课程、综合课程。校外专家中,云南省教育厅师范处处长雷韬讲授《教育法规、政策及运用》,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李学容讲授《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研究》,云南省教科院中学特级教师方贵荣讲授《教师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分析》,明德中学高级教师谷润老师讲授《校本教研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等;校内专家原一川教授讲授《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行动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国培”首席专家李辉教授讲授《送教下乡培训活动设计与实施》,张承明教授讲授《示范课、研究课的设计与实施》等。

第二、三时段由文学院、数学学院、外国语学院等负责组织实施。第二时段,学员到昆明市各学科名师工作室、云大附中、云师大实验中学、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云南财经大学附属中学、滇池中学、师大附小、五华区莲华小学等中小学跟岗研修,进行案例教学、优质课观摩、评课议课,以及“送教下乡”观摩学习、交流探讨等。第三时段的“学科培训教学”实行导师制,学员按要求完成指定阅读书目,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第一时段学习内容、第二时段跟岗研修中产生的教学疑难问题,在导师指导下,形成一个专题讲座,并在团队中试讲、打磨,最后到本科师范生中讲授,导师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评议、指导,为下一步的“送教下乡”打好基础。

增强梁河教师团队“造血”功能,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开展

在国家开展“挂包帮”“转走访”脱贫攻坚背景下,云师大借力“国培”项目,有针对性地培养学员,旨在增强梁河造血功能,为其打造一支强大的教师培训团队,以扎根梁河,有力、持续地培训当地一线教师、教育工作者,使之专业素养不断得到提升。

云师大“国培”首席专家李辉教授细致指导培训工作。他提出在“送教下乡”活动中,要改变以往教师离开学校、离开教室、离开学生而进行讲座、讲授的模式,让“送教下乡”真正进入学校、深入课堂,获得更高效的教学效果,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重点注意加强学科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力,自我完善,提升培训能力;送教活动要遵循4个阶段的内在逻辑,即问题诊断――磨课研课――成果展示――总结提升等。

“送教下乡”梁河负责人、县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杨发达一直在思考、规划后续工作。他表示,回梁河后,将结合所学,与云师大共同推进“国培”项目的开展,促进梁河县各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发展。教科中心将遵循省市统筹,区县组织,依托本县培训团队,整合区域外专家资源,采取任务驱动方式,定期开展送教下乡培训,以送教下乡培训带动校本研修,创新乡村教师培训模式,提升乡村教师培训实效。主要落实好以下任务:第一,分学科组建结构合理的高水平送培团队;第二,分阶段开展主题鲜明的送教下乡培训;第三,现场指导乡村学校开展校本研修;第四,提升乡村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第五,加工生成一批本土化培训课程资源;第六,完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在实施过程中,遵照李辉教授指导的四阶段分步法,制定好送教下乡培训年度计划和周期计划,原则上同一乡镇同一学科每年送培不少于4次,每次不少于2天,确保送教下乡培训落到实处。

云师大针对梁河县教师的培训,意在通过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促进全县教育发展。通过精心组织悉心落实,参训学员们普遍得到收获。

梁河县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初中语文教研员杨早芹表示: 乘着云师大“挂包帮”梁河县的“东风”,金秋十月,我以“国培”学员的身份参加了培训学习。这期间,我每一天都在感动:为云师大提供的优质学习资源,为导师谭晓云教授的悉心指导,为云师大文学院挂职我们教科中心副主任朱彩梅老师的真诚帮助,同学们的友好相待……有幸参加这样专业、高端的培训,我感受到了仰望名师的幸福,提升了认识,获得了方法,坚定了信念。名师们的讲座、风范犹如一盏明灯,指引我前进的方向。我决心做个有温度、有情怀、有素养的教研员,与我县的初中语文教师一起成长。

语文帮扶教师工作计划篇9

关键词 初中语文;学习能力;改革;提升

教师做为教学改革的实施者,应发挥其积极的促进辅助作用,通过探究和思考,从学习的主体抓起,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在班级中开展互帮互助的帮扶活动,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促进语文教学成效的整体提升,以下做简单论述。

一、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不难发现学生能很好的掌握语文基础知识,那么造成教学成效不高的原因,其实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较弱,只有被动地完成教师的要求,这样的学习势头满足不了教学改革的要求。所以教师应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才能有效的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成效,首先,教师应给学生自行感受语文魅力的机会,教师应摒弃以往的单向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在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基础上,体会和感悟文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其次,教师应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通过鼓励和表扬,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在参与教学活动的基础上,也能积极的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自学活动。除了善于吸收和强化记忆,学生还要学会自主思考和探究,在掌握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对文学的运用和鉴赏能力。

二、培养学生提前预习的习惯

初中生已经过了启蒙阶段,在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方面也进入了更为科学的阶段,因此教师除了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强化学习的能力。课前预习是值得教师和学生重视的一个环节,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和能力。首先,提升预习活动的计划性,学生应对预习活动制定详细的计划,从预习的任务到重点,都应明确地做好规划,教师在前期可以为学生进行示范,让学生逐步养成拟定预习计划的习惯。其次,提升预习活动的科学性。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方式应进行科学指导,如“阅读、思考、练习、查询、筛记”五步预习方法为例,让学生在预习时,先做到流利地阅读课文,再根据预习计划进行思考,通过做课后练习,验测自己的预习成果,总结预习过程中的疑难点,通过学习工具或其他途径尝试自我解决,并将无法自行解决的疑难点记录下来,留待课堂教学活动中解答,这样不仅可以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更有助于对课堂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工作。

三、增强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率直接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成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对学习参与的热情,所以,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和改革,为学生搭建学习活动的载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增强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首先,结合实际构建学习载体。教师应为学生编排科学合理的学习小组,不但让每个小组都能包含各层面的学生,还需要兼顾小组之间学习实力的均衡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各自的小组合作学习中,积极投入,共同进步。其次,发挥探究提纲引导作用,小组合作的最大特点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中主角,掌握充分的学习主动权,但是也不能一味的放任不管,教师可以设计出承上启下的探究提纲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展开合作探究活动,在探究过程中,为了保障学习活动的有序高效,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巡视,并及时地对学生在活动中遇到的难点进行点拨和启发,为学生的合作探究活动保驾护航。此外,在合作学习活动的最后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组组交流,让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全面的补充和完善。通过当堂测试,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以便对后期教学进行调整,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四、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

教师激励和认可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渴望得到理解和尊重,教师可以立足这一实际状况对教学评价进行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中,为初中语文教学成效的提升奠定夯实基础。首先,教师应分层进行教学评价,针对各个层面学生,教师应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保护各层面的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让学生在相近的能力范围内完成最高的学习目标,以防学习边缘化的产生。其次,教师应进行全面的教学评价,学习成绩不能做为教学评价的唯一标准,教师应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等方面做为评价的因素,这样,学困生只要认真刻苦的学习,即使学习成绩暂时落后,也能得到较为满意的评价,保护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同时,也可以让优秀生戒骄戒傲,以更大的积极性投入到学习中,确保学习的强劲动力。此外,教师应多给予正面的评价,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只有学生努力学习取得进步时,都应该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表扬,增强学生对成功的体验,为努力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五、发挥学生团结互助的作用

语文帮扶教师工作计划篇10

2021工作计划范文1一、注重学习,努力提高总务科工作水平。

加强后勤人员的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学习和贯彻十_大精神,保持_员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学习先进的技术技能,丰富业务知识。带领全体后勤工作人员强化“服务”意识,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树立总务科的工作形象。

二、加强安全防范意识,细化防范范围。

树立安全责任高于一切的思想,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财务管理,认真执行上级财政部门的工作要求,做到帐目清楚,程序规范。

不出安全事故。

2、继续执行公物巡查制度。

加强对校园内的设施、设备的检查和维修,杜绝各类安全隐患的发生。做到经常性检查与突击性检查相结合;一般性检查与专向性检查相结合。

3、严把食堂和小卖部的食品质量关,杜绝一切不合格食品进入校内,严格执行采买索票制度和食品加工操作规定,确保全校教职工和学生的饮食安全。

4、枪库安全。

树立忧患意识,杜绝麻痹大意思想,按照出入库程序运行,定期排查隐患。

5、车辆行驶安全。

做到遵守交通法规,安全行驶,车辆定期检修,注意节油防滴漏。

6、医务室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对学生定期体检,防疫检查与宣传教育并重。

严防各类传染病的蔓延。

三、增强责任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组织后勤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引导大家要以学校的需要为己任,以我校通过ISO9000认证为契机,修正旧有的管理模式,规范工作流程,细化分工,明确职责。树立大局观念,倡导团队精神,切实有效的做好我校的后勤保障工作。

四、抓好财务管理。

按照上级财政部门的工作要求,结合支付制度改革,完善各项制度建设,做到帐目清楚,程序规范。

五、节约学校资金,营造勤俭节约的办公环境。

建立统计和监督机制,对于各科室的办公耗材重新制定登统审计表,根据各科室的办公经费消耗情况每月下发通知单,对各科(室)使用的办公耗材进行监督。回收各类办公废品及废旧报纸等。

六、为省十_运会服务,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省十_运会在20__年还有半年的赛事,我科会继续为省十_运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以确保比赛工作正常运行。

七、重新安装空调,改善办公环境。

在新的一年,我科计划拆除原有旧的中央空调,安装新的空调设备,为广大教职工创建更好的办公环境。

八、开拓创新,不断加大改革力度。

1、食堂管理。

食堂继续推行市场化经营,在确保饮食安全的前提下,着重抓好饭菜的营养搭配,积极为我校运动员做好饮食服务,全力备战省十二运会。每月根据食堂运营情况,组织召开学生与食堂承包人的联席会,无记名填写《顾客满意率调查表》,听取学生意见,改善学生就餐供应。创建教工食堂,改善和提高教职工的就餐条件和质量,从而增加教职工的福利。

2、医务室谋划市场化经营,为学校创收。

建立服务机制,真正做到服务教职工和学生,做到价格合理,服务到位。医务室面向全校学生开放,组织成立各类医学保健小组,宣传卫生保健常识。

3、卫生与保洁谋划市场化化经营,面向社会全面招标,我们相信,专业的卫生与保洁人员会让我们拥有一个干净、整洁的办公和生活环境。

4、采购与维修。

在保证品质和价格的前提下,制定科室办公用品申请制度,按照ISO9000认证要求,在每年年初填写《年度采购计划表》,报经主管校长批准后,我科统一采购,并及时发放。维修工作要做到及时和质量保证,建立维修档案,按时填写《维修记录》和《巡查记录》,并与安全隐患排查同步进行。

5、德育教育。

为做好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我科将与有关科(室)配合,做好德育教育工作。教育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遵守校规校纪,爱护公共设施与环境。

2021工作计划范文2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强化扶贫帮困工作的总体部署,切实做好扶贫帮困工作,根据《中共__市委办公室、__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的意见》(广委办发〔20__〕12号)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_大及__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坚持科学扶贫、精准扶贫为根本,扎实开展结亲结对帮扶贫困户活动,确保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学院的精准帮扶目标。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精准原则。广泛排查摸底,严格标准和程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摸清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情况,精准确定帮扶对象,结亲结对帮扶到村、到户、到人,确保“扶真贫”。

(二)坚持帮户原则。以贫困户为单元,对每个贫困户实行定人、定责、定时开展结亲结对帮扶,并因户制宜确定帮扶内容,包括项目、资金、物资和技术等,实行一定三年不变,不脱贫、不脱钩、不走人,确保“真扶贫”。

(三)坚持发展原则。坚持扶志扶根扶本,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坚定发展定力,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落实改善生存生产生活条件、落实致富项目,发展增收产业、寻找增收门路、提升增收能力,通过发展加快贫困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三、帮扶内容

(一)改善生存条件。参与结亲结对帮扶人员要深入基层、深入贫困村贫困群众,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制定扶贫规划,结合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和民政救助政策,切实解决贫困户出行、吃饭、穿衣、住房、子女上学、就医等“两不愁三保障”方面问题,帮助改善贫困群众基本生存条件。

(二)发展增收产业。帮助贫困群众出点子、想法子,共同谋划发展新思路和新举措,坚持以产业为支撑,因地制宜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特色增收致富产业,尤其要帮助发展一批周期短、效益大、可持续增收的产业,努力探索构建贫困群众持续增收长效机制。

(三)增强致富本领。加大贫困群众教育培训和转移输出力度,帮助贫困群众成为具有增收致富技能的新型农民,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将帮扶对象纳入各项惠民政策保障范围,促进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

(四)提高幸福指数。坚持物的扶贫与人的扶贫有机结合,将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贫困户与开展“洁净水”行动、依法治村、文明创建、文化进村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把改善贫困村贫困户人居环境与提振精气神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贫困地区“村美、业兴、家富、人和、神气”,不断提高贫困群众幸福指数。

四、帮扶方式

(一)参与帮扶人员。学院所有在编人员(近三年即将退休职工和困难职工除外)。

(二)结对帮扶对象。武胜县石盘乡边岩村76户贫困户,武胜县鸣钟乡小寨村56户贫困户,武胜县万隆镇跃进村81户贫困户,武胜县鼓匠乡东原村54户贫困户,武胜县永胜乡平桥村79户贫困户,武胜县真静乡真静村66户贫困户,共412户贫困户。

(三)结对帮扶时间。20__年至20__年,一定三年不变,对象不脱贫、结亲不脱钩、帮扶不走人。

(四)结对帮扶方式。院级领导定点联系1个贫困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每人结对帮扶2户贫困户。其余在职人员(近三年即将退休职工和困难职工除外)每人结对帮扶1户贫困户。(详见附表)

(五)30岁以下青年教师(干部)定期下派帮扶行动计划(方案另行印发)。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学院成立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领导小组,由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平任组长,其余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系、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学院纪委办公室,沈邦兵兼任办公室主任,刘春红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纪委办公室其余人员为成员,负责该项活动的日常工作。

(二)整合扶贫力量。各系、各部门要按照“城乡统筹、全面帮扶”的要求,实行“一对一”参与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统一整合“三严三实”教育活动和“走基层”、“三联五帮”“双联”、定点扶贫、民政救助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扶贫帮扶工作。

(三)落实帮扶责任。牵头贫困村的院级领导和各系、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此次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负领导责任,学院所有在编人员(近三年即将退休职工和困难职工除外)为定点联系贫困村和结亲结对帮扶贫困户的责任主体。各系、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在学院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按照活动方案要求精心组织实施。每位结亲结对帮扶人员的帮扶资金投入不低于每户2000元/年,帮扶人员每年到村到户时间不低于15天,达到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资金和增收产业,实现见项目、见产业、见增收、见成效。

(四)严格督查考核。学院党委、行政将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工作纳入重点督查督办事项,实行严格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年终工作绩效考核。同时,学院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办公室将不定期抽查各系、各部门开展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工作的情况,并进行通报。

2021工作计划范文3一、指导思想

1、作为和客户后续沟通的主要渠道,客服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包括客户数据收集,服务产品监查,客户关系的维系都是客户服务的工作。

以“客户为中心”为宗旨,以“客户满意度”为目标,努力做好客户服务的工作;树立精品服务形象,提高售后服务管理水平,建立专业化队伍,将售后服务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和水平。

2、围绕公司20__年产销15万台目标需要很好的服务支持,需要打造一支吃得了苦充满活力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团队,需要一套管理这个团队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要充分发挥服务人员身处市场第一线的优势,收集行业内先进的技术信息和潜在的客户需求信息,要及时反馈外部质量信息和多提合理化建议,要塑造良好的“窗口”形象,要牢固树立“服务营销”的理念。

二、部门总体工作思路

按照工作目标的要求及化、可量化、可考核的原则:

1、延伸服务功能,做到售前、售中、售后、信息反馈的全方位服务。

2、缩短服务流程,避免多头服务,实现“来电一拨就通,一通就服务到底”的一站式服务。

3、加强团队建设,提高服务人员整体素质,全面改善服务形象。

4、根据产品销量及分布区域,逐步增加巡回服务人员数量,缩短服务到场时间。

5、加强客户档案管理和利用,提高回访频率,坚定用户再次购买信心。

6、认真贯彻执行公司方针,是售后工作的必须,对以往的成果要加以保持,在服务体系运作过程中发现的矛盾以公司目标为准。

7、服务体系素质建设,坚决推行服务有关管理制度,为内外部服务人员的工作建立细化的指标,除现有考核内容外,增补月度工作总结、服务过程记录等,实施内部培训。

三、工作目标

1、保修期内客户回访率为100%。

2、服务满意率98%以上。

3、配件出货正确率为98%以上。

四、人员要求

1、人员编制的完善;

随着客服工作的开展,部门人员配备需要完善。

2、完善客服内部流程,管理培训,及相关管理制度;

包括客服部主要内容的描述;客服中心员工守则;客服岗位职责;回访制度;客户抱怨/投诉制度的制定与实施。

五、客户信息管理

1、客户资料的管理:客户资料要求按地区详细登记每个客户的完整资料,并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与销售部保持良好沟通,对客户地址、电话、负责人等有变更的要及时更改;

配件供应厂商的信息要保证准确,以方便公司及客户处售后工作的处理。

2、用户信息管理:客户反回的售后回执单,全部录入系统,方便查找和统计、分析等。

3、产品质量信息管理:收集客户反馈回的各种产品方面的投诉,做好分类、整理、分析工作,及时的交公司相关部门处理。

4、配件质量信息管理:售后仓库要做好配件质量信息的反馈工作,针对重要零件如:电机、控制器、后桥、差速器、车架、前减震、轮辋焊合等做好数据监控,及时将异常信息分类、整理、分析,并报品质检验部以防批量事故的发生。

六、加强客户的培训、监控工作

1、由巡回服务人员对其负责区域内维修技能不高或新开发经销商的售后能力进行评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或定期组织到公司进行培训,提高维修技能,增强产品专业知识;

对公司新产品、新技术要与客户及时进行沟通并详细讲解。

2、针对售后服务做的好的客户;

引导并帮助客户建立独立的售后服务店,独立解决区域内所售车辆的维修,配件更换等售后问题。

3、加强对客户售后服务工作的监督检查,不符合公司规定的要进行纠正指导,发现严重违规行为的要及时反映到客服部,根据《经销商合同书》相关规定进行相应处分。

七、投诉管理

在服务过程中出现的客户投诉,应及时向上级领导反映,并详细记录实际情况。并整理及时交于上级领导等待处理;并严格按照客户投诉处理流程操作。应并协助各部门做好投诉处理,待事件处理完毕时,整理投诉单和各项处理文件归档备案。

八、客服人员培训

随着新技术不断应用,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缩短及客户期望值的提高,客户服务人员素质及战斗力须相应提高一个台阶,对培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做出如下工作计划:

1、加大培训工作的频次,分为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考核;

2、注重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培训,对接待客户要注重产品基本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特别是实际接待能力的考核。

巡回服务人员注重操作技能、常规故障排除能力和沟通技巧方面的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整体战斗力。

九、团队建设

坚持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坚持只有团队利益化,才能确保个人利益化,营造学习氛围,提升员工服务理念及个人技能;进行职业道德、服务理念、主人翁意识培训;塑造员工服务的工作态度,注重细节问题的发掘,促使员工主动提高自身素质

十、弱项完善

1、日结周报,信息共享

每周将回访结果、客户反映情况以书面形式发馈给相关部门,便于及时掌握客户动态。利用质量周会时间,全面总结客户意见及反馈,总结当周服务质量,并分门别类制定相关的整改措施,并重点检查整改措施的执行情况。

2、各部门多方位合作,降低客户投诉

在接到客户投诉,或者在公司内部回访过程中发现的客户不满意时,客服部以书面形式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并且由客服部专人根据部门解决情况再次与客户联系,确认客户满意程度。

2021工作计划范文4通过上一年度在名师工作室的学习,我收获颇多,下一年度能够在名师工作室继续学习,我认为是我的荣幸,能在名师的指导和引领下,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样是我的骄傲。我认为只有出色的完成一切工作,我才有更多的机会在名师工作室这个平台继续深造,才能有机会完成从一名普通的教育者到优秀教育者的蜕变。所以我将努力立足于名师工作室这一平台,虚心学习。因此特制定下一年度个人工作计划:

一、我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室培训当中并积极努力的聆听名师示范课,在示范课的引领中吸取精华,将吸取的精华与自身实际、学生实际紧密结合,找到的教学方案。通过与成员、学员老师的交流、沟通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并将此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实践,帮助学生解决阅读教学中的难点,以此来突破以往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符合新课标下的教学要求。

二、提炼适合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在名师工作室优质理念的引导下,切实提高自身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学员们一起研究课堂、研究课题、进行专题研究并根据自身特点和针对学生水平提炼出适合我自己的教学风格。

三、积极听课,做好听课记录的同时,我还要进行课后反思,想一想听课时自己听到了哪些值得我去学习的东西,为什么我会没有想到成员老师所想到的方法,之后将自己的想法进行总结,写出课后反思。只有经过学习、研讨、反思才能使自己收获到更多的知识。

四、认真撰写名师工作室要求的各种材料。包括个人年度工作总结、下一年度工作计划、教学论文(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经验总结等)。认真做好以上记录,才能促进自身内涵的发展,并争取在县内成为学习方面的先行者。通过教学设计、听课、评课、反思等途径,使这些资料成为名师工作室的教育教学研究的第一手材料。

五、通过示范课、观摩课的学习,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使自己的思想观念不断转变,努力争取在课堂上多实践、多锻炼、多展示,在总结、实践、反思中寻找到的教学方法。

2021工作计划范文5一、指导思想

通过专家教授的讲解引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促使自己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研修目标

1、转变固有的教育观念,与新时期的教育观念保持一致。

2、提高自己对课程标准及教研教改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

3、能结合有关教育理论,针对教育教学不断反思和总结,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能力。

三、研修方式及内容

1、聆听各位专家教授的讲座,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并做好笔记,课后细思慢嚼。

2、多读书且读好书,在读书研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功底与专业素养。

计划读书书目:《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爱弥儿》《爱的教育》《新教育之梦》《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以及历代文学经典中部分作品。

3、观看名师课堂教师,学习名师教学理念。

每周一次利用网络资源,搜索名家上课视频或获奖教师视频,学习窦桂梅、于永正、李吉林、王崧舟等名师的课堂教学实录,对比学习他人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等。

4、坚持每周写一次教育札记,反思自己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得失,寻求更好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我曾经在“国培学习”作业中写到:写教育日志,可以反思自己的教育过程中的不足,想到改进的的办法;写教育日志,可以分享教育的喜悦,为今后的成果构建健全的步伐;写教育日志,无疑是让老师再一次成长,是教师对学生、对教育的一种奉献,也是更好地做自己,做一个更美的自己。

5、每学期听课不低于20次,可以是校内的老师执教,也可以是他校的执教,希望能从一个角度观课,一个主题观课,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断纠正自己的一些毛病。

语文帮扶教师工作计划篇11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15-0071-04

近年来,职业教育作为推动新疆南疆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重要战略举措,得到中央和新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成为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和援疆工作的重点。和田和喀什是南疆最具代表性的地区。笔者于2014年11月和2015年12月分别到新疆和田和喀什地区参与中等职业教育调研,实地座谈和访谈了当地教育部门、职业学校、学生家长和相关企业,收集了职业教育发展材料,对南疆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一、南疆地区中职教育发展主要措施及成效

近年来,在中央、新疆全区和援疆省市的大力支持和帮扶下,南疆地区出台有力政策,加大办学投入,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取得明显成效。

(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在推进南疆地区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的政策指引和国家扶贫战略的推动下,南疆地区政府各部门更加重视职业教育工作,把发展职业教育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精准扶贫紧密结合,积极出台新政策,采取新措施,整合全地区教育资源,提高职业学校办学能力。同时争取中央、自治区、援疆省市项目资金,不断加大办学投入,加强职业学校校舍、教学场地、实习实训设施等基本条件建设,使得办学条件得到整体改善。和田地区,在中央及北京、天津、安徽等援疆省市的支持下,新建或正在改扩建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高级技工学校、洛浦县职业技术学校、墨玉县创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等项目,加强专业实训就业示范基地建设,办学基础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十二五”期间,国家支持喀什地区中职项目5项,总投资4.46亿元,建筑面积24.2万平方米,可容纳学生规模1.45万人,已建设完毕投入使用;喀什地区直属中职学校基础能力建设项目3个,总投资3080万元,其中喀什技校、卫校综合教学楼和艺校多功能教学楼项目已投入使用。对口援疆省市帮助喀什8县中职选址重建,占地面积1500亩,建筑面积32.4万平方米,总投资6.99亿元,其中援疆资金5.5亿元,可容纳学生2.2万人。

(二)完善招生机制,招生规模扩大

南疆地区政府部门通过改善办学条件、完善招生机制、落实“三免一补”政策(免学费、免住宿费、免书本费和助学金补助)和建立地、县、乡、校四级招生工作问责机制等措施,努力让适龄青少年学习在学校、生活在学校、成长在学校,使在校生数量迅速增长,推动了当地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带动了高中阶段入学率的提高。2013年,和田地区初中毕业生进入高中阶段教育的升学率为45.45%,2014年实行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后,升学率上升到89.29%;2014年中职在校生数达到2.33万人,比2010年增加0.23万人。2015年喀什地区初中毕业生进入高中阶段教育的升学率为96.32%,比2014年提高10.18个百分点;2015年中职在校生为4.8万人,比2014年增加0.55万人。另外,南疆地区在抓好中等职业教育的同时,开展“两后生”(初中后和高中后未能继续升学的贫穷家庭学生)技能培训全覆盖工作,切实提高广大农村青少年就业创业技能,增强勤劳致富的机会。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整体素质不断改善

南疆地区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师范生培养计划,与对口援疆省市职业学校建立干部双向挂职、教师互派交流机制,加强转岗教师、在岗教师培训,选派青年教师赴企业实践,还聘请部分行业企业人才、社会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充实教师队伍,优化教师结构。在喀什地区,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职业学校教师编制的同时,大力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师范生培养计划,2011年以来已落实中职定向免费师范生培养计划356名,2014年和2015年有37名中职免费师范毕业生到区报到。近年来,还派出1670人次专业教师及转岗教师参加部级、自治区级及对口援疆省市的各项专业师资培训,其中2015年选派243人次参加培训,组织15名青年教师赴企业开展实践锻炼。

(四)健全对口帮扶,整体发展水平提升

在中央的统筹安排下,对口援疆省市与南疆各地区把职业教育作为全方位对口帮扶的重要内容,不断深化帮扶内容,健全帮扶机制,完善帮扶形式。2015年12月8日,北京市教委、天津市教委、安徽省教育厅等10省市教育部门分别与新疆教育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签署了《南疆职业教育对口支援全覆盖协议书》,将南疆所有职业院校全部纳入对口支援范围;12月10日,10个援疆省市的50所职业院校和南疆四地州的50所职业院校在新疆喀什市签署对口帮扶协议,将职业教育对口支援全覆盖落实到具体学校。喀什地区与对口援疆的上海市密切合作,成立了上海・喀什职业教育联盟,建立了联盟网站,举办了工作推进会和校企合作论坛,组建了联盟专家库,成立服装、燃气、机电专业分会。在和田地区,安徽省援建了皮山县职业高中,天津市援建民丰县、于田县和策勒县各1所中职学校,北京市援建墨玉县职业高中实训基地[1]。

二、南疆地区中职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尽管南疆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已取得系列成效,但与南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现实教育教学需求相比,还存在诸多办学困难和问题。

(一)基础设施仍需加强,实习实训设施不足

虽然近年来中央、援疆省市及当地政府部门不断加大职业教育投入,不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但相比逐年增加的招生数量和不断扩大的在校生规模,南疆各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设施仍不能有效满足学生需求,实训场馆、学生宿舍、教师周转房仍很紧张,尤其是学生实训仪器和设施比较缺乏,给学校教学带来困难。由于南疆地区职业学校的教学条件匮乏,住宿条件不够,师资条件不足,导致部分中职学校二年级学生被安排在外分散实习实训,学生学习质量难以监督和保障。在和田地区,2015年中职在校生达到2.7万人,按职高校舍生均面积17平方米测算,校舍面积需要达到35万平方米,但现有校舍面积仅为29万平方米,缺口较大[2]。在喀什地区,“十三五”时期需要新建和改扩建校舍面积33.86万平方米,按2000元/平方米测算,需要投入6.77亿元,教学附属设施和设备购置需投入5.551亿元。而目前,受人口、资源、环境、交通等因素影响,南疆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滞后,财政自给能力弱,低于10%,主要靠财政转移支付[3]。这需要中央、新疆全区及全国援疆省市进一步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协手解决南疆中等职业教育问题。

(二)学生学习基础薄弱,教育教学难度大

南疆地区中职学生是经过内地新疆高中班、内地新疆中职班、北疆普通高中、本地普通高中层层选拔之后,才进入本地职业学校学习的初中毕业生,有的是中学未毕业学生。这些学生绝大部分是少数民族学生,来自农村贫困家庭,整体学习能力不强,理科基础差,汉语水平低,尤其是在全兜底教育的推动下,有的学生甚至听不懂汉语,写不出自己的汉语名字,存在学不会、不想学、不愿学的厌学现象,导致巩固中职学生规模、控制学生流动的压力较大。南疆中等职业学校还招收部分非应届初中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其学历水平和文化基础更弱,甚至不具备高中阶段学习的能力和基础,给中职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三)专业建设不够规范,重理论轻实践

南疆地区各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不够合理,各学校之间存在专业数量多、专业雷同、重复建设问题,难以形成特色专业、精品专业,脱离当地产业需求、市场需求。在课程上,课程设置不科学,各校设置的公共课偏多,而专业课、技能课、实践课偏少;公共课中的汉语课、德育课课时较多,数学课课时偏少,甚至被取消,部分学校的英语课、公共艺术课、历史课没有教学安排;在专业课中重理论轻实践,专业技能课理论课时多,实践课时少,存在重课堂讲授、轻动手实践的现象,而且多数课程教材匮乏,学生没有像样的教材,课程内容陈旧,严重滞后于企业生产实际。在课时安排上,校内学习时间被缩短,校内学习集中在1~2学年,实训实习安排在第3学年,与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2.5年在校学习实训、0.5年在校外顶岗实习的标准不相符。

(四)师资数量严重不足,结构不合理

目前,南疆地区中职学校在校学生规模快速扩张,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面临既缺编又缺人的严峻局面,尤其是专业课教师、双语型教师、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面临极大的教育教学挑战。由于部分教师是从普通初中、高中转岗而来,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都非常欠缺,对专业课知识掌握得更少。虽然部分学校聘请了社会兼职教师,但兼职教师没有明确的经费来源和政策保障,难以稳定教学和持久发展,容易离职和跳槽。各中职学校难以从社会聘请到高技能专业人才及能工巧匠。在和田地区,全区应配中职教师1600余名,但目前仅有中职教师500多名,缺编近1200名[4]。在喀什地区,2015年中职学校在校生突破4.8万人,而中职教师编制仅为1976个,师生比约为24∶1,远大于新疆14.5∶1的标准,教师编制缺口1300多个;“十三五”时期,当地中职在校生预计将达6.6万多人,比照中职设置标准师生比20∶1,需要配备专任教师3300人,而现有教师2013人,需要补充教师1287人。

(五)就业水平较低,吸引力不强

职业教育作为南疆教育的薄弱环节,起点较低,基础较差,办学水平不高,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技术技能水平不高,就业水平不高,部分学生未能直接就业。一是就业率偏低。2014年喀什地区中职毕业生就业率为79.81%,比全国2014年中职就业率96.68%低16.87个百分点[5]。和田地区近三年中职毕业生1万多人,实现就业7300多人,就业率为73%,与全国水平差距较大[6]。二是就业层次低。南疆地区属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农村富余劳动力多,产业发展水平低,工业和服务业不发达,企业少、规模小而散,小工厂、小作坊数量多,社会用工门槛低,造成职业学校毕业生只能在社会中低层就业,甚至与城市中农村进城务工人口的就业层级无区别,降低了职业教育对当地学生及家长的吸引力。

三、南疆地区中职教育发展建议

针对南疆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需要给予南疆地区更加特殊的政策,采取更为有力的举措,全方位地进行改革和完善,多方面联手统筹推动发展。

(一)继续加大投入,完善硬件设施

南疆中等职业教育需要继续加大投入,完善基本设施条件。一是设立发展专项。国家层面要整合资源,统筹协调,设计南疆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在“十三五”期间对南疆职业教育持续加大投入,改扩建薄弱学校校舍,完善教材、仪器设备,配全配足学生实训设施,补足职业学校发展短板。二是纳入“十三五”规划。新疆要将南疆中等职业教育纳入“十三五”规划,安排专项资金,继续加大扶持力度。援疆省市要将援助南疆职业教育纳入本省市“十三五”规划,继续加强项目资金支持。三是加大对口援助。已签署对口援助协议的示范校、骨干校等优质学校要加大援助力度,全力落实南疆职业教育对口援助全覆盖协议。

(二)规范教育教学,创新方式方法

南疆地区要加强中职教育改革,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一是夯实学习基础。从长远着手,更加注重南疆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基础能力和双语水平,扎实推进双语教学,夯实学生学习基础和汉语能力。二是加强专业培养规范。帮助南疆职业学校按照学生学习基础和知识水平,参照国家专业教学标准,规范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翻译经济实用教材,开发本校教材,推进德育教学与汉语学习结合,进一步打牢基础知识,提升基本素养水平。三是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推动南疆职业学校贯彻落实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加强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实行分类分层教学,推进实景教学、项目教学、过程教学、仿真模拟学习,加大实践教学内容、课时,提升动手操作能力。

(三)增加教师编制数量,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南疆中职教育需要多措并举,切实解决教师编制,加强教师培养培训,提高教师能力和水平。一是核编补充教师。要根据在校生数量,重新核定南疆职业学校的教师编制,逐步足额补充教师,并作好未来五年学生数量变化预测,建立教师数量动态调整机制,及时调整专任教师规模。二是制定兼职教师制度。抓紧制定兼职教师管理规定和聘用办法,从国家、自治区、新疆兵团层面,设立兼职教师专项资金,及时从社会聘请行业企业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民族工艺人才,提升双师型教师数量和在专业教师中的占比。三是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组织专业教师、转岗教师在本地、赴中东部地区进行专业培训,大力推进名师、专家、大师走进校园,开办专业技能、教学理论、教育方法讲座,选派优秀教师、骨干教师赴北疆、中东部学校进修学习,着力推进专业教师企业实践活动。四是深入推进师资帮扶。落实援疆省市南疆职业教育对口支援全覆盖责任,加快探索一对一或多对一委托管理形式的对口帮扶,深入推进本地职业学校与对口支援学校管理干部双向挂职锻炼、专业教师双向合作交流,为南疆中职学校专业教师提供岗位培训、转岗培训,提升教学水平和岗位技能。

(四)加强就业创业服务,提高毕业生能力

南疆中职教育需要努力解决教育“出口”问题,加大就业创业服务力度,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技能,增强职业教育社会吸引力。一是做好人才预测规划。南疆教育部门和劳动部门要立足人口普查,加强企业人力资源调查,做好人才需求预测和人才规划,对接地区产业如喀什经济特区、临空经济区及相关产业,调整中职学校专业结构,完善专业布局,加快推进紧缺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二是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南疆政府部门和职业学校要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改变中职毕业生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创业观,建立就业创业指导中心,鼓励多渠道就业,倡导创新创业,提供各种就业创业政策支持和扶持。三是提升就业技能。围绕南疆重要行业、重点产业,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厂中校、校中厂的人才培养模式,广泛开展引企入校、入厂办学,设立订单培养、冠名培养班,提升学生就业创业技能和水平。

参 考 文 献

语文帮扶教师工作计划篇12

在现代社会中,大学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机构。大学的责任与功能随着社会发展而日益丰富。一所优秀的大学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人才,进行科研、生产新知识,而且还需要积极走出“象牙塔”,直接为社会提供服务,要从被动的社会义务履行转变为到主动的社会责任承担者。这不仅仅是角色的转换,更是思想和观念的创新,是行动和实践的进步(严隽琪,2013)。清华大学从2003年开始探索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开展教育扶贫工作,至今已10年,已在全国1,086个县级教育机构、2,520个乡镇中小学建立了3,600多个远程教学站,每年提供的远程及面授课程超过2,000学时,累计培训人次近160万,为贫困地区搭建了“知识扶贫的平台”“整合社会资源的平台”和“多元化人才培养的平台”,实现了大学履行社会责任的一次成功创新。

教育扶贫的基本原则:大规模、见实效、可持续、能推广

进入21世纪后,清华大学率先响应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加入扶贫队伍的号召,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展教育扶贫工作的理念和目标:3年内在10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建立远程教学站,利用学校成熟的远程教育平台,调动学校优质教育资源,根据当地发展需求输送远程课程,帮助提升贫困地区人群自我发展能力。

2003年9月12日,第一批16个清华大学教育扶贫现代远程教学站开通仪式暨教育扶贫工作座谈会在清华大学举办,标志着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工作的顺利启动。2005年9月,在全国26个省市区建立100个清华大学教育扶贫现代远程教学站的初步目标正式完成。在实践中,学校认识到全国很多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都对清华大学的教育资源存在迫切需求,时任副校长的胡东成教授提出了“大规模、见实效、可持续、能推广”的教育扶贫工作的基本原则,决定清华百年校庆之前将教育扶贫工作基本覆盖到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经过艰苦卓越的努力,2011年3月学校百年校庆来临之际,清华大学在539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建立起了远程教学站,实现了基本覆盖部级贫困县的目标,探索建立了成熟、有效的远程教育扶贫模式。

在重点针对部级贫困县开展教育扶贫工作的同时,清华大学还结合当地的实际需求,将建站地点延伸到了其他欠发达地区,如省级贫困县、革命老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地区等。

1.搭建知识传播的高速路:远程教学站

清华大学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对象,利用在远程教育领域的技术优势和经验积累,无偿捐助卫星接收天线、多媒体接收器等设备和技术,帮助欠发达地区建立现代远程教学站,无偿输送适合贫困地区干部、中小学师生、医药卫生人员等所需求的教育与培训资源。教学站主要分两类:第一类主要开展面向干部和社会的培训,一般设立在当地组织部、县委党校、教师进修学校等地。第二类主要是开展针对贫困地区中小学师生的培训,一般设立在乡村中小学。为了得到当地政府有力支持,学校积极促成建站县成立“清华大学教育扶贫教学站领导小组”,由主管教育的县领导任职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任成员,共同指导和监督教学站工作。

2.接地气的培训内容:地方出题、清华解题

远程教学站的建立为通过培训开展教育扶贫工作提供了技术和组织平台,如何借助这一平台为贫困地区提供贴近需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和培训,是清华大学10年来不断探索的课题。

学校原常务副校长杨家庆在第一次带领清华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到江西省安远县考察时说:“你们出题,清华做题,你们需要的清华大学将全力支持。”正是抱着这样的决心,学校经常派人深入基层,了解各地的需求,了解了贫困地区人才队伍的现状。在此基础上,结合县域经济的发展,依托清华大学教育资源,有针对性地设计教育扶贫项目,切实协助贫困地区打造人才队伍。教育扶贫的核心在于课程安排,培训课程必须适合贫困地区的发展。为此,学校在设计课程之前,都要派工作人员去贫困地区调研和考察。例如,乡村英语培训课程设计之前,学校组织外语系教师奔赴贫困地区,与乡村英语教师一起学习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现状,找出他们的兴趣点,分析他们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制定详细的课程体系,再将课程体系反馈给贫困地区培训对象,与贫困地区代表一起讨论课程,通过这种方式制定出了最合理的课程体系,受到了贫困地区学员的广泛欢迎。10年来,学校开发了大量关于中小学师生、乡镇医疗卫生人员、职业技术人员、基层干部、农民的课程,每年播出的课程约2,000多学时。

在培训教材上,学校也特别重视开发适合贫困地区实际情况的教材及教学资料。为了开发教材,学校派出工作人员多次往返贫困地区,根据调研的结果,针对普通农民,先后开发出《好日子等着你―实用生活技能教材》《好日子等着你―实用语算教材》等实用教材;针对职业技术人员,开发出《计算机基础应用》教材;针对贫困地区的乡村英语教师,开发出基础英语教师培训系列教材,包括《英语语音训练教程》《英语教学十六讲》《英语读写译教程》《英语口语与听力教程》等教材。正因为这些课程和教材都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经过与贫困地区代表反复讨论之后得出的结果,因此培训获得良好效果。

3.提供贴近需求的培训模式:“请进来”与“送出去”

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工作以培训贫困地区中小学师生及党政干部为主。在中小学培训方面,培训针对中小学校长、班主任、各科目教师等展开。党政干部培训方面,针对基层干部,开展县域经济、依法行政、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公共危机管理等专题培训。

教育扶贫工作采用远程和面授相结合的方式,针对贫困地区的需求,采用“请进来”和“送出去”相结合的培训模式。“请进来”就是把贫困地区的各类人群请到学校来参加面授培训。以2013年为例,学校举办了21期中小学教师面授培训、11期干部培训,每期邀请70名~80名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教师或领导干部来清华大学参加面授学习。针对基层干部,地方政府需承担往返北京的交通费、食宿费和少量的培训费;针对中小学师生,除往返交通费之外,培训和在清华大学的食宿全部免费。

“送出去”包含两个方面:第一,通过远程教学站,无偿将学校的课程资源送到贫困地区,让贫困地区的人群在当地聆听到学校的培训课程。学校每年提供的远程课程约2,000学时,包括实时直播课程及录播课程。第二,把学校的优秀教师及学生送到贫困地区开展巡讲及支教活动,让贫困地区的各类人群面对面地与各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沟通交流。2013年,先后“送出去”学校领导力论坛、中美大学生暑期教育扶贫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周末支教活动、清华大学中小学教师巡讲活动等。

教育扶贫的基本模式:传播知识、消除贫困

一直以来,学校始终把教育扶贫作为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将其作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使命。在教育扶贫工作开展之初的2004年,时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的陈希曾说:“清华大学是一所得到国家重点支持的学校,除了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培养好学生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承担一些对国家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任务,在这些任务中发挥作用、作出贡献。清华不仅是清华人的清华,也是全国人民的清华,用教育资源服务贫困地区发展是清华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1.创新理念:扶贫先扶智

中国扶贫工作进入21世纪以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倡导,新时期的扶贫工作要更加注重贫困地区人群自我发展能力的开发,持续地开展扶贫工作,以推动当地经济、教育、文化等全方面发展。

清华大学作为一所高校,其优势在于教育、科研和人才。在教育资源方面,学校有着来自各院系、附中、附小、附属医院的专业师资队伍,正如学校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高策理所说:“学校拥有雄厚的教育培训资源,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技术教育,从经济发展到环境保护,从医疗卫生到文化建设等领域,学校都能提供合格的教师为贫困地区开展有效的培训工作。”

针对我国教育资源分布非常不均衡的现状,清华大学教育扶贫以提高贫困地区人群的自我发展能力为核心理念,利用技术优势搭建远程教育平台,通过建立广泛的教育扶贫网络,充分发挥高校整合教育、技术和社会资源的能力与优势,拓展了社会扶贫参与渠道,丰富了社会扶贫的工作领域和工作手段,同时也突破了传统的定点扶贫和对口帮扶模式,创新了社会力量尤其是高校参与扶贫开发的理念,实现了扶贫模式的创新。原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评价清华大学的教育扶贫工作:“不断地为贫困地区搭建便捷的学习平台,为那些居住偏远分散的极端贫困人口提供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高速公路,在物质扶贫的基础上开展智力扶贫,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增强他们自我发展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这是从根本上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有益探索,是中国远程教育的一个亮点和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郑文凯认为:“清华大学这种扶贫方式是发挥优势、展其所长,也是对定点扶贫的一种创新。”

2.创建平台:多元化、多领域、广受益

清华大学在深化教师与干部培训的基础上,将教育扶贫网络发展成为一个多领域扶贫的平台和一个多元化人才培养的平台。

从2008年开始,学校将教育扶贫项目与“三下乡”项目充分结合,在贫困地区开展“三下乡”新农村建设的培训工作,累计共培训干部8,432人次,积极宣传国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政策和方针,并协助贫困地区开展新农村住宅规划工作。2008年~ 2013年,针对贫困地区医疗卫生管理人员及医护人员亟待更新理论及实践知识的需求,学校先后开展11期针对乡镇医疗管理干部的培训,面授培训665人,远程培训人数约6,000余人次。同时,学校还积极利用清华附属医院的资源,将医疗扶贫融合到学校扶贫网络上,一方面针对医护人员在远程平台上播放医疗知识,另一方面送专家教授去贫困地区巡诊,当面指导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工作。

2007年,原国家计生委开始与学校合作,借助学校教育扶贫网络,采取在现有教学站上挂牌与国家计生委出资新设两种方式在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466个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远程宣传教育工作站,用来培训基础计生干部。从2007年至今,通过远程和面授相结合的方式培训各级计生干部约4.3万人次。

另外,针对贫困地区的普通农民,学校也开展了相应培训工作。以甘肃陇西适龄失学青少年生存适应能力培训为例,该项目培训对象为甘肃陇西贫困地区13岁~18岁失辍学适龄青少年,2006年~ 2007年先后开展了3期培训,累计培训各种失辍学青少年165人。

经过多年累积,学校教育扶贫工作网络已经搭建成了一个针对中小学教师、学生、党政干部、城乡规划干部、乡镇医疗卫生人员、职业技术人员、普通农民的多元化人才培训平台。从2003年开始,通过远程与面授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总计培训各类人群约176万人次。其中培训各级中小学师生144.7万人次,培训各级党政干部、乡镇医疗卫生人员、计生干部31.2万人次,普通农民及职业技术人员312人(见表 1)。

表1清华大学教育扶贫项目培训人数统计表

单位:人次

3.汇集力量:携手全社会、聚力东西方

教育扶贫工作需要全社会一起努力,携手共进。在项目设计推广早期,学校就得到了国家各部委、派和社会团体在贫困地区进行定点帮扶的挂职干部的大力支持。他们帮助联系贫困地区并介绍教育扶贫项目,陪同考察建站地点,提供培训需求,支持教学站运行。此外,教育扶贫工作得到了国内外爱心人士的积极响应和支持。例如,香港伟新教育基金会、香港曾宪备慈善基金、澳门日报读者公益基金会等长期慷慨捐资支持学校教育扶贫工作。如表2所示,教育扶贫项目完全依赖学校自筹资金和社会捐赠的支持,起到了汇集社会资源的作用。

表2清华大学教育扶贫项目拨款及捐赠款明细

单位:万元

年份 继教学院拨款 香港捐赠 澳门捐赠 内地捐赠 美国捐赠

人民币 人民币 港币 人民币 港币 人民币 美元

2004 130.00 90.00 5.00

2005 180.00 330.00 30.00 4.00

2006 225.00 29.00 15.00 6.00

2007 210.00 250.00 70.00 100.00 31.35

2008 160.00 1250.00 30.00

2009 180.00 400.00

2010 210.00 453.50 30.00

2011 152.25 400.00 30.00 100.00 8.00

2012 150.00 476.00

2013 150.00 443.60

合计 1747.25 4093.10 29.00 160.00 100.00 181.35 18.00

学校还积极与国际社会力量合作,共同探讨远程教育与教育扶贫给贫困地区带来的改变,呼吁国际社会关注教育扶贫。2005年6月,学校召开的“信息时代知识传播与扶贫国际研讨会”共有来自美国、泰国等8个国家和地区的178名代表参会研讨。2007年6月,为期3天的“基于农村社区远程学习的知识共享”区域研讨会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来自孟加拉国、蒙古国等6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2007年11月14日“远程教育扶贫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国际研讨会”在学校举办,来自12个国家部委、香港爱心机构、21个贫困县和美国及日本9所大学的1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教育扶贫融入大学育人工作

1.汇集全校力量,建立了一支专业化的工作队伍

从2003年至今,学校和继续教育学院的历任领导都高度重视教育扶贫工作。学校层面成立了清华大学教育扶贫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由继续教育学院负责落实,实现了校级层面的领导和协调,以及项目的实体化运作。

学校在开展教育扶贫工作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实施教育扶贫的能力,专门设立了教育扶贫办公室,形成了一支具有扶贫专业素质的队伍,目前此办公室现有10位工作人员。在干部培训、中小学教师等领域,均有专业人才组织策划培训课程。专业化的队伍实现了专业、高效的管理模式。学校教育扶贫办公室作为桥梁,已经将教学站和学校紧紧联系在一起,网络中的每一个成员单位都在教育扶贫工作中得到了实惠,实现了学校与贫困地区共同实施教育扶贫工作的管理模式。

更重要的是在10年培训实践中形成了强大的专业师资队伍。师资是教育扶贫的核心,学校一开始就着重积累及培养适合贫困地区的师资。多年来,已经累积了一批由学校各院系、清华大学附中附小、清华大学附属医院、清华科技园及其他兄弟院校组成的专业队伍。

2.传承责任感,引领志愿风

学校在开展教育扶贫工作的同时,还注重与学生培养工作相结合,以公益育人的方式,将学生培养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合格人才。从2004年起,学校教育扶贫办公室利用暑假组织在校生和青年教师奔赴教学站所在地开始扶贫支教活动。3,000多个远程教学站成了学校师生的第二课堂和实习基地,通过支教实践,师生们也加深了对贫困地区的认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经过多年的发展,教育扶贫已经成为清华师生的实践课堂,融入到大学生培养和人文教育当中,成为学生在校期间的选修课程,切实地将教育扶贫工作融入到学生培养计划中。从2006年开始,吸引了境外志愿者参与其中。截至2013年底,共有1,575名学校学生、249名学校教师、550名境外师生参与“中美大学生暑期教育扶贫支教活动”。通过支教,学生和教师加深了对贫困地区的认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2006年12月,在学校教育扶贫办公室支持下,学校学生自发成立了“教育扶贫公益协会”, 致力于搭建教育扶贫的平台,让更多的清华学子关注教育扶贫,并利用业余时间开展教育扶贫工作,将学生教育扶贫常态化、长期化。在教育扶贫办公室的支持下,协会不断探索教育扶贫道路,成员由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300多人,并组织创立了一些在校园内颇具影响、深受欢迎的品牌活动:“周末支教”“电脑传爱行动”“心愿认领”“梦想课堂”等。协会引领学校学生长期持久参与教育扶贫工作,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鼓励了一些学生立志毕业后到贫困地区工作,继续从事扶贫事业。

回首10年扶贫路,任重道远再出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