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红色文化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2-02-24 08:27:46

弘扬红色文化论文

弘扬红色文化论文篇1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全面深化改革。众所周知,当今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面临种种困难和问题。中央领导指出:必须增强攻坚克难的勇气,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要用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改革。面对当今改革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笔者认为,特别需要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学习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那种不怕艰难困苦的英雄气概,学习革命先辈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夺取胜利的顽强精神,去攻克全面深化改革中的种种"碉堡",解决改革中的种种困难和问题,夺取改革的全面胜利。

二、反腐倡廉、加强党风建设,特别需要传承弘扬红色文化

中央对反腐倡廉形势的判断是"三个依然":"腐败现象依然多发,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有些地方,还存在严重的不良作风。中央领导指出,转变作风,最根本的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因此,面对反腐败的严峻形势和存在的不良作风问题,笔者认为,当今特别需要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对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民众深入进行艰苦奋斗的思想教育,学习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英勇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对比革命先辈在战争年代吃草根、啃树皮的艰苦奋斗精神,达到自我净化灵魂,提高廉洁自律、防腐防变、转变作风的自觉性。

三、全党全国人民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特别需要传承弘扬红色文化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有些党员、干部思想动摇、信念淡薄,甚至有的地方领导班子集体烧香下跪拜神,祈求地区平安和丰收;有的干部请来风水先生拆改办公大楼;有的高校学生听政治课,老师讲到"共产党"、"共产主义"就哄堂大笑,甚至起哄鼓倒掌。说明现阶段迫切需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笔者认为,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特别需要传承弘扬红色文化。通过参观展览、阅读故事、观看影视,联系革命先辈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面对故人严刑拷打、威胁利诱,仍然"脸不改色,心不跳",含笑走向刑场等英雄事迹,对树立理想、坚定信念,无疑将发挥有力的正面启迪和深刻的感染作用。

四、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特别需要传承弘扬红色文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健康向上的良好势头。但有些地方仍存在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假冒伪劣、坑蒙拐骗、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现象屡禁不止。群众迫切要求转变不良的社会风气。笔者认为,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特别需要传承弘扬红色文化。通过红色文化所体现的崇高的思想境界、大公无私的道德情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牺牲精神,弘扬真善美,贬斥假丑恶,有力抵制、深刻批判那些自私自利、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不良风气,这对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无疑将产生不可替代的积极引领和有力的推动作用。

五、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特别需要传承弘扬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特定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创造形成的极为珍贵的文明成果。同时,红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体现党的政治思想、意识形态的革命文化。红色文化是具有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的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她产生、发展在中国大地、深深扎根于中国人民大众心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感染力和号召力。因此,笔者认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特别需要传承弘扬红色文化,让红色文化这支中国特色的文化奇葩,在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发挥引领、开拓、创新的重要作用。

六、发展中国旅游产业,特别需要传承弘扬红色文化。

弘扬红色文化论文篇2

1 红色经典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意义

红色资源和民族文化根据地域的不同拥有截然不同的内容,实现红色经典音乐在高校中教育中的传承和创新,对红色经典艺术教育学校的教育方法的研究和改革具有很大的意义,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能够有力的开采不同地域的红色经典音乐教育资源。为了弘扬红色经典音乐教育的时代特点、名族特点以及艺术特点,就应该对不同地域的红色经典音乐资源进行不断的开采、整理与演示。在这些的基础上,进行符合时代意义的红色经典音乐创作,充分的发挥红色经典音乐在体现先进文化建设以及推动社会主义核心观念价值观的作用。

(2)促进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与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帮助大学生身心健全发展。红色经典音乐不仅仅对民族特色、红色革命文化和先进艺术的艺术类文化人才进行培养,还能够为高校红色经典音乐教育培养品学兼优的人才,此外,对重基础、强素质人才的重点培养具有重大的意义。对提高所有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文化素质和爱国精神的培养具有很大的帮助,进一步的促进大学生身心品德的全面健康发展。

(3)帮助重新发现高校进行红色经典音乐在教学中的价值。合理的利用红色经典音乐进行教学,对在校学生的集体荣誉教学和爱国思想学习都具有相当明显的促进作用,能够促进在校大学生民族自信息的养成,以及对学生坚定信仰和进取思想的养成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2 红色经典音乐教育的现状

红色经典音乐是历史遗留的重要资源,具有很高的文化和历史意义,它包含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与此同时还能够充分的发扬我国红色革命的精神。但是,目前红色经典音乐教育却存在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

(1)红色经典音乐传承方式比较单一。红色经典音乐在理论教学和现实演唱革新价值结合存在许多问题,理论研究往往采用旧的观念,没有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这就导致了在多样化的社会文化活动中红色经典音乐文化的传播受到影响,苍白无力的表演形式,为喜爱新鲜事物的高校学生对红色经典音乐的学习失去兴趣,这种现象的存在,导致了红色经典音乐在传承创新和弘扬中出现种种的问题。

(2)没有对红色经典音乐进行传承和弘扬的意识。许多高校进行红色经典音乐活动的目的,通常都是为了应付口号,并没有真正地将爱国教育思想应用的实际文化活动中,仅仅采用上台了就唱一首、下台后全忘记的思想。因此,如何将红色经典 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总有效的传承和弘扬,并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十分值得思考的问题。

(3)随着社会化、全球化的经济发展浪潮不断的推进,传承着传统文明的少数民族经典文化以及红色革命精神的红色经典音乐正在逐渐的消亡中,那些激动人心的红色老歌,已经逐渐地淡出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随着流行音乐的发展,这种现象正在更加明显而迅速的进行中,作为文化传承和弘扬的高校,应该承担起民族红色经典文化的创新传承和弘扬,让大家爱上红色经典音乐,提高人民对红色经典文化的认同。

3 红色经典音乐在高校教育中的传承创新和弘扬的方法

红色经典音乐的教程应该和当地地域文化特色进行结合,传承和创新具有特色的红色经典音乐。文章主要提供下面几种方法,为高校中红色经典音乐的传承创新和弘扬提供帮助:

(1)对红色音乐教育的价值定位。校园文化在学校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能够很大程度的影响到学生的价值观、行为、学校精神、学习目标以及思想品德等方面。学校通过设定合理的教学课程、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计划得到教学目标的实现。例如具有深厚红色文化意义的遵义,这是中国红色革命中最明显的转折点,红色经典文化氛围浓厚,是中国红色经典文化中重要的音乐文化遗产,结合高校当地的红色背景,创建出具有当地特色的红色文化。所以高校音乐专业的定位,应该传承和创新具有当地特色的红色经典音乐,努力的培养更多、更高的全面型音乐继承者。

(2)红色经典音乐的教育方向。高校的教育方向是根据高校教育基本原则进行设定的,学生们在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等政治常识以及理论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应该进行红色经典音乐进行学习,其中包含对红军历史文化、红军成立史、红色经典音乐文化背景进行专门的学习,为学习红色经典音乐奠定扎实的基础,当然,高校还应该投入专门的科研机构对红色经典文化进行研究和探索。

(3)专业师资队伍的培养。师资力量是高校教育必不可少的力量,将理论和实践进行充分的结合后,教师通过课堂教学途径,为学生们传播经典的红色音乐,还应该结合学校如历史和中文等专业,甚至的聘请专门的红色经典音乐专家,对学生们进行红色经典音乐以及红色革命文化的宣讲。将师资力量和其他资源进行合理的布局,并进行实践,促使学生们更好更全面的了解红色经典文化,使之在红色经典歌曲的表演中,更好的阐述红色经典音乐,为红色经典音乐的传承做出贡献。

(4)红色经典音乐的资料整理。在高校教育中,应该在教学大纲中强化红色经典音乐的教育。一方面教师应该把自己对红色经典音乐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编撰成具有本校特色的音乐教材;另一方面还应该引进各种渠道的红色经典音乐教材,其中以遵义红色革命精神创作的经典音乐最为重要。通过对红色经典音乐资料的整理和实践应用,更好地将红色经典音乐在高校教育中进行传承和弘扬。

(5)科研教学与师生共同参与,将红色经典音乐进行传承和弘扬。在创建专门研究红色经典音乐部门进行研究的同时,老师和学生们共同的参与进来,根据本校的红色经典音乐特点,创造属于本校的红色经典音乐文化氛围。特色的音乐教学能够培养出许多不同的音乐人才,提倡与激励广大老师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红色经典音乐的传承创新和发展中。

(6)对红色音乐进行全面的解析,创造更好的艺术形式,以此更好地对红色经典文化进行传承创新和弘扬。将红色经典音乐和时代精神进行结合,依据形势的进展以及学生们的需求对红色经典一跃的教育形式和方法进行不断的艺术创新,更加全面清晰的红色经典文化进行研究和诠释,并且将创造的新型艺术形式和方法在实践中进行应用,帮助学生们更好、更全面的了解红色经典音乐文化。

4 总结

红色经典音乐是在红色革命的暴风骤雨当中产生的,在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每一首红色经典音乐都承载着不同的革命精神,其优美的旋律、高亢嘹亮的形式能够鼓舞人心和催人奋斗,作为一种力量源泉生生不息。因此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应该对红色经典音乐进行重视,通过不断的创作和实践,将红色革命精神与艺术文化的红色经典音乐进行传承创新和弘扬。

参考文献:

弘扬红色文化论文篇3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源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形势下,弘扬井冈山精神,就是要结合时代的发展,创新弘扬井冈山精神的途径。当前,我们应该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发挥井冈山精神的教育功能,让井冈山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放射出新的光芒。

一、弘扬井冈山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举世闻名的革命圣地。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中国革命处于低潮的危难之际,在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在艰苦卓绝的斗争岁月里培育了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为主要内容的井冈山精神。

井冈山精神是一种伟大革命精神。它闪耀着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光辉,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首创精神,体现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源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继承这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使之发扬光大,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巩固执政党的地位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井冈山精神伴随着中国共产党走过了近80年的奋斗历程。虽然现实的环境和条件与当年大不相同,但是作为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升华和长期的精神动力,井冈山精神所蕴藏的坚定的理想信念、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仍然是现今中国共产党人所必须遵循的。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今天,井冈山精神仍然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弘扬井冈山精神,这不仅是新时期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二、发展红色旅游是当前弘扬井冈山精神的重要途径

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人们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新形势下弘扬井冈山精神,必须结合时代的发展,结合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任务的变化,结合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实践,创新弘扬井冈山精神的途径,发挥井冈山精神的教育功能,使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放射出新的光芒。借助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发展红色旅游,是当前弘扬井冈山精神的重要途径。

1、发展红色旅游,是弘扬井冈山精神,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课堂。红色旅游可以帮助人们了解革命历史知识,深入体会革命精神内涵。红色旅游的目的地是革命老区。在战争年代,革命老区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留下许多革命历史文化遗产。这些珍贵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记录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光荣历史,凝结着革命先烈的鲜血和生命。尽管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先烈的英雄业绩永远不会磨灭,革命精神和光荣传统永远不能忘记。在革命旧址遗址进行红色旅游,能够增加人们对革命历史知识的了解,同时丰富革命精神的内涵,赋其以新的时代特色。在红色旅游的过程中,人们自然而然地接受了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的教育。今天,开展红色旅游,通过重温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史、波澜壮阔的革命史,有利于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更加深刻地了解现在的和平、安定、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对党和政府的信心。

2、发展红色旅游,是弘扬井冈山精神,培育民族精神的良好形式。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展现出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等伟大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历史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发展。中国革命斗争中遗留的各种纪念物,不但具有伟大的政治意义,也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人文价值。无论时代和环境怎样变迁,这些革命精神都将永远闪耀着革命的光辉,成为激励人们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发展红色旅游正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它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精神支撑。

3、发展红色旅游,是弘扬井冈山精神,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生动教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充分发挥旅游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特点,把当前亟待加强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主动参与的活动之中,通过手段和方式的创新,寓教于游,使思想道德教育更加生动形象,入耳、入脑、入心,不仅可以迅速扩大教育的范围,还能够大大增强教育的效果,使旅游者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理想境界得到升华。红色旅游将以其深刻的感染力、强大的生命力,成为范围广、影响大、效果好的思想道德建设的新方式。

自古以来,旅游就是人们陶冶性情、增长学识的教育手段。人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充分利用了旅游的娱乐性和趣味性,把枯燥的学习变成了丰富生动的体验过程。中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条件。红色旅游资源是中国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处处革命遗址,一件件革命文物,一个个革命故事,昭示了革命前辈的崇高理想和价值追求,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革命道德,许多革命旧址遗存因此成为旅游者关注的热点,许多地方在开发旅游产品的过程中,都把红色旅游作为吸引旅游者的亮点之一。

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数量多、分布广、品位高。作为井冈山精神发祥地,井冈山市红色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全市现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址100多处,其中21处被列为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茨坪旧居、大井旧居、小井红军医院、上井红军造币厂、黄洋界哨口工事和红军营房、茅坪八角楼、和贺子珍举办婚礼的象山庵……在那里,人们可以了解井冈山斗争史的全貌,缅怀和瞻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井冈山已与众多革命遗址融合为一个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成了人们陶冶情操、振奋精神的生动课堂,成为对外宣传和进行爱国主义以及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

三、发展红色旅游要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谋求创新

发展红色旅游,必须注意红色旅游的特征。红色旅游是一类新型的主题旅游产品,既具有传统旅游产品的特点,又具有新产品的特质,是有形与无形相结合的特色产品。因此,发展红色旅游既要尊重史实,也要谋求创新。

1、必须确立科学的宏观发展思路。发展红色旅游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分级负责,整合资源、切实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按照国家总体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并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加强红色旅游景区建设,既要搞好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和革命文物的保护开发,又要搞好交通、环境、生态等相关建设,为发展红色旅游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弘扬红色文化论文篇4

一、红色文化的概念

目前关于红色文化的概念有很多种界定,笔者通过大量阅读文献倾向于韩延明的观点:红色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中国共红色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文化基础上创新的崭新文化形态,它既区别于传统文化,也有别于近代以来其他阶层与党派的文化创造,构成20世纪以来中华文化的主流和前进方向;它是物态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的统一整体,其主要形态包括“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文化。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红色文化的资源属性得到高度重视,成为发包括“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文化。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红色文化的资源属性得到高度重视,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精神宝库。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精神宝库。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及爱国主义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三、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相同的。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形成的伟大的革命精神的总称,是中国共产党发展的经验总结和精神财富。在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以及建设时期,以民族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红色精神。在土地革命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是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革命理论和革命必胜理念的精神浓缩。抗日战争时期时期,延安精神、太行山精神、秦梦精神、唤醒了许许多多的普通民众投身到抗日战争的伟大洪流之中,凸显了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的时代精神。解放战争时期形成的西柏坡精神、南下精神为代表的红色精神将中国革命全面推向了胜利。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相继展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理念在各条战线上衍生出了厉家寨精神、大寨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等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精神。由此可以看出,红色文化的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谋而合。

(二)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的文化基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党和人民从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我们都要积极继承和发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充分吸收借鉴人类所有文化和文明的成果即红色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西方外来文化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三大文化基础。红色文化包含的团结统一、独立自主、艰苦奋斗、勇于牺牲、自强不息的精神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获得认同,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这些精神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牢固的基石。所以也可以说新民主主时期的红色文化就是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弘扬红色文化的目的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的相同。红色文化是早期的共产党人遗留给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连接民族感情,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具有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丰富内涵,红色文化的物态文化―红色资源,是无产阶级革命先辈从事革命活动的鲜活而生动地历史见证。弘扬红色文化在帮助我们了解红色岁月,保留红色记忆的同时,还能够为我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生动的历史教材,能够在人们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的今天树立起正确的舆论导向,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吸引力和向心力,培育人们的和谐精神,实现和谐社会。党的十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由此可知,弘扬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因此,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对红色文化的继承与弘扬,而弘扬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效载体。

参考文献:

[1] 韩延明.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3(6).

[2] 陈新、曾耀荣.试论红色精神与党的思想建设之关系[J].江西社会科学,2011(2).

[3] 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6:278.

弘扬红色文化论文篇5

中国文化的自信心得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要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要以科学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如果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采取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既不能片面地讲厚古薄今,也不能片面地讲厚今薄古。

 

要很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深入挖掘和阐发其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大力宣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治理等还存在需要协调适应的地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闭上眼睛不看世界。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对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我们当然要学习借鉴,而且要认真学习借鉴,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中国文化的自信心得

 

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红色文化,是我们上党老区的传家宝。无论在血雨腥风、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意气风发、激情燃烧的建设年代,还是在波澜壮阔、生机勃勃的改革年代,红色文化一直激励着长治人民奋勇前进。

 

在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征程中,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传承太行精神,从中汲取昂扬奋进、团结拼搏的精神动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在新形势下弘扬红色文化,就是要从坚定理想信念着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今天,我们面临着“四种危险”和“四大考验”,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广大党员干部从红色文化中汲取营养,把全市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以我们身边鲜活的典型申纪兰、段爱平、申飞飞等模范人物为榜样,坚定信仰,忠诚不二,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在新形势下弘扬红色文化,就是要继承优良传统,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太行儿女的奋斗历程,既是一部气势恢宏的革命战争史,也是一部感天动地的作风建设史。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特别是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各级干部要勤思勤为不懈怠,真抓实干不浮躁,清正严明守纪律,以经济发展的新成效,造福一方百姓。

 

在新形势下弘扬红色文化,就是要攻坚克难,大胆实践,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长治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是必然选择。我们要紧密结合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三去一降一补”,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提高传统产业循环率、新兴产业占有率和节能降耗减排率,既要以坚忍不拔的精神把地下资源的文章做好,更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把地上资源的文章做好,加快采掘文明向制造文明转变,加快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粗放增长向绿色发展转变,早日实现资源城市向经济文化城市的转型。

 

弘扬红色文化论文篇6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台盟中央名誉主席、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名誉主席张克辉,原政委、老红军万海峰上将等领导在主席台就座。

会议特别邀请了部分老一辈革命前辈亲属出席。

中国红色文化研究院院长、工商联原副会长王治国在会上指出,这次会议运用人类先进的文化成果和科学方法,对中国红色文化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挖掘整理出适应中国文化特点的发展模式,开拓创新,打造出独具中国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积极推动中国红色文化的研究、弘扬和传承。这次会议将有力推动中国红色文化的研究和传播的深入开展,是中国红色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

第二炮兵原副政委、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副主席贾文先中将代表主办单位致辞。贾文先中将说,中国红色研究院的成立,是一个创举,很有意义。该院确立了“崇尚红色文化、传播红色文化、探索红色文化、创新红色文化”的宗旨,这与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宣传爱国精神、组织爱国工程,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祖国统一”的宗旨,本质上是一致的。他强调,明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日,我们应当利用这一契机,做好传承红色文化工作。贾文先中将进一步指出,传承中国红色文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有益于社会、造福于人民的事业,我们一定要坚定地做好这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弘扬红色文化论文篇7

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是科学把握红色文化体系的需要,有助于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

红色文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于血与火的革命战争年代,并延续至今,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体系。由于各个历史阶段的条件、性质和任务不同,红色文化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在本质精髓上一脉相承,在表现形式和载体上丰富多样。革命战争年代孕育而生的长征精神是红色文化体系中的光辉坐标之一。

长征精神一方面继承了八一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中诸如坚定信念、听党指挥、清廉为民、艰苦奋斗、敢为人先、敢闯新路等优秀品质;一方面又启迪了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对形成内容完整、逻辑缜密的红色文化体系产生了特殊作用。从途径14个省,翻雪山过草地、斩关夺隘,与围追堵截的国民党军队殊死搏斗,到啃树皮、吃野菜,战胜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饥寒伤病,长征将红色文化中坚定信念的精髓予以发扬光大;从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路线,到与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活动作坚决斗争,长征将红色文化中听党指挥的信条予以发扬光大;从长征伊始就明令“严格执行阶级路线,不许丝毫损害工农群众的利益”,到高举抗日救亡的旗帜,提出北上抗日的政治主张,我们党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将红色文化中清廉为民的宗旨予以发扬光大……可见,长征精神为建立健全红色文化体系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发展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长征精神既是我们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也是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柱。

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是深刻理解红色文化价值的必然要求,有助于增添文化自信的底气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是因为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有血与火铸成的红色文化,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指出,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由长征铸成的长征精神,是探究文化自信缘由的一个窗口、洞悉文化自信精髓的重要管道、彰显红色文化价值的一面旗帜。

长征精神是一代共产党人信仰共产主义、不畏强暴和不怕牺牲的写照。湘江战役,中央红军由8.6万人锐减至3万人,受伤被俘的红34师师长陈树湘在扯断自己的肠子后壮烈牺牲;在法国传教士薄复礼的笔下有“一天只能吃一顿饭,天天不分昼夜地行走……但这些身着破衣、草鞋的年轻战士还常常围绕着人的精神等哲学命题讨论”的场景。长征精神是一代共产党人爱国爱民、勇于担当和顾全大局胸怀的展示。长征期间,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复杂、交织缠绕,我们党却在最艰难的时候,以民族利益为重,高扬北上抗日的大旗。长征精神是一代共产党人知耻后勇、敢为人先、敢于创新等优秀品质的再现。在长征路上,我们党召开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为我们党从挫折走向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长征精神是一代共产党人牢记党的宗旨、践行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长征既是一场与国民党军队真枪实弹的较量,又是一次与国民党政府争取民心的博弈。长征中,红军每到一地,都深入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打土豪、分粮食、废苛捐,严守纪律,严格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国民党和白军则军纪涣散、盘剥百姓,失道寡助。长征精神是一代共产党人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将反法西斯的中国力量壮大为一支争取世界和平重要力量的升华。在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背景下进行的长征中,我们党始终以谋求国家独立和民族生存为己任,把军事上的战略转移与政治上的战略转变紧密联系在一起,把长征前进的大方向与建立抗日的前沿阵地联系在一起,以长征的胜利推动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在革命战争年代产生的长征精神,是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产生的先进文化,遵循了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体现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有助于增添文化自信的底气,是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和凝集中国力量的迫切需要,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也是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要求。

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是激活红色文化基因的体现,有助于我们在增强文化自信中走好新的长征路

在宁夏考察时要求我们要不断结合新的实际传承好、弘扬好长征精神,并强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要持续接力、长期进行,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是激活红色文化基因的体现,对于我们增强文化自信、走好新的长征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弘扬红色文化论文篇8

红色文化虽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但它吸取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扬。红色文化正是植根于优秀民族文化,才获得巨大的发展动力,成为先进文化的典型。我们党所倡导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源于《汉书》“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原意是指做学问要注重实际,切忌虚无。以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将“实事求是”予以改造,使之富有新的内涵,成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为人民服务”,也是对古代“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只不过这里的“民”不是泛指,而是特指“人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所创造的“两弹一星”精神,更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和敢于创新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体现。可见,红色文化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先进性。

2.红色文化是最具科学性的先进文化。

红色文化的发展过程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过程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红色文化的发展同样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红色文化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红色文化又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一步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决定了红色文化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已经被实践所证明,它坚持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坚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利益等基本原理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过时,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显得更加充满活力和生机。邓小平同志说:“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打不倒,并不是因为大本子多,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正是由于红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才使得红色文化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和时代特征,才使得红色文化更具科学性。

3.红色文化是最具大众性的先进文化。

红色文化与人民大众有着天然的联系,这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红色文化反映了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红色文化主张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这充分体现了人民大众的心声。二是红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共同创造。人民群众是红色文化的创造主体,正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阶段,面对不同的历史任务,克服不同的困难,红色文化才得以不断更新,这其中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离不开亿万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只有坚持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的宗旨,我们党才能永远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红色文化也才能获得发展的不竭动力。

4.红色文化是最具时代性的先进文化。

红色文化总是与时代的脉博同跳动,它是时代精神的真实写照。“任何一种文化模式或文化形态、文化内容,都存在于具体的时代之中,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化要求和文化特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文化反映了国家独立、人民解放的时代特征,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红色文化反映了建设新中国,摆脱贫穷、追求幸福的时代特征。不同的时代,赋予了红色文化不同的时代内涵。红色文化与时代特征的紧密联系,使红色文化具有时代魅力,反映时代要求,引领时代进步,成为时代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二、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

1.弘扬红色文化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我们党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成长起来的,可以说,我们党所走的道路就是一条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道路。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还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都是如此。无论现在、过去、将来,坚持马克思主义都是不能动摇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道理,要被人民大众所接受,还需要通过合适的途径,红色文化的具体性、通俗性、生动性、丰富性,正是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最好教材和有效载体。红色文化的发展,使马克思主义更加深入人心。弘扬红色文化及其精神,使我们更加感受党的领导的伟大,感受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更加坚定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2.弘扬红色文化有利于人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前进的精神动力。红色文化倡导的是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坚定的革命信念,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这些精神品质可以极大地鼓舞人民群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当代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追求,实现这一伟大理想,还需要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当前,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和人们的价值取向愈来愈呈现多样化的倾向,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可以把社会成员的思想引向正确的方向,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提供精神动力。

3.弘扬红色文化有利于人们确立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我们处在改革创新的时代,需要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沃土,是时代精神得以生发的源泉。红色文化蕴含丰富的民族精神,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的井岗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还是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无不体现改革创新的品质,成为推动时代前进的重要精神动力。继承红色文化中的民族精神,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时代精神,使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更加深入人心,为时代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弘扬红色文化有利于人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红色文化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感、艰苦奋斗的精神、为人民服务的品质,是我们进行道德教育的鲜活教材,它与社会主义荣辱观在价值取向上是完全一致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不断内化的过程,红色文化既为我们提供了诸多的感性认知,又引发我们深刻的理性思考。从感性认知来说,红色文化中积极的道德成分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从理性思考来说,红色文化融进我们的血脉,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道德情操,使人们能够自觉地知荣弃耻、扬荣抑耻、践荣遏耻。

弘扬红色文化论文篇9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台盟中央名誉主席、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名誉主席张克辉,原政委、老红军万海峰上将,江西省委原书记、中共中央统战部原正部级副部长、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顾问万绍芬,第二炮兵原副政委、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副主席贾文先中将,原副政委、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王作义中将,原副司令员邱金凯中将,武警指挥学院韩双增少将,中央纪委副部级巡视员、中国廉政法制研究学会会长戴俭明,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中国红色文化研究院院长王治国等领导在主席台就座。

会议特别邀请了之女李讷,之侄周秉和,任弼时之孙任继宁,陈云之女陈伟华,李富春之女李特特,项英之女项苏云,烈士孙子李建生,烈士孙女方丽华,王任重之子王涌晖,萧军之子萧鸣等老一辈革命前辈亲属出席。

出会的还有总参离休干部、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常务顾问陈干群,武警四川边防总队原政委、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常务顾问辛子维,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秘书长、中国红色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李和平,中国红色文化研究院常务院长姜文华博士,共和国演说家、世界华人教育促进会副会长李燕杰教授,以及中央有关部门领导、全国有关省市中国红色文化研究院代表。

打造中国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

中国红色文化研究院院长、工商联原副会长王治国在会上作工作报告,总结和回顾了中国红色文化研究院成立以来的工作成绩和经验,报告了今后三年的工作规划。他指出,此次会议以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弘扬思想、传承红色文化为核心,以开展红色文化系列活动为载体,以宣传表彰和推广为红色文化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为内容,以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为目的。运用人类先进的文化成果和科学方法,对中国红色文化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挖掘整理出适应中国文化特点的发展模式,开拓创新,打造出独具中国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积极推动中国红色文化的研究、弘扬和传承。这次会议将有力推动中国红色文化的研究和传播的深入开展,是中国红色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

把“红色文化”同新的时代精神相结合

第二炮兵原副政委、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副主席贾文先中将代表主办单位致辞。贾文先中将说,中国红色研究院的成立,是一个创举,很有意义。该院确立了“崇尚红色文化、传播红色文化、探索红色文化、创新红色文化”的宗旨,这与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宣传爱国精神、组织爱国工程,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祖国统一”的宗旨,本质上是一致的。他强调,明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日,我们应当利用这一契机,做好传承红色文化工作。贾文先中将进一步指出,传承中国红色文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有益于社会、造福于人民的事业,我们一定要坚定地做好这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贾文先中将就进一步做好中国红色文化工作提出了“五个必须”的观点。

要传承中国红色文化,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集体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扬,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思想。当然,它也是传承中国红色文化的指导思想。我们必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切实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以科学的制度为保障,以科学的方法为手段,推动中国红色文化的研究、传播和创新活动又好又快地发展。

要传承中国红色文化,必须坚决抵制“三俗”之风。同志今年七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要求,文化工作者要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这个要求对开展红色文化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必须坚守红色文化阵地,自觉抵制封建文化的糟粕和西方腐朽文化的侵蚀,从文化战线上,努力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发展,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此,要真正从群众需要出发,充分发挥中国红色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引领作用,推出更多深受群众喜爱、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

要传承中国红色文化,必须在继承基础上勇于创新。今天,我们所处的环境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要研究、回答时代提出的新课题,就必须把红色文化同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相融合,就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胆探索,不断开创中国红色文化新境界。

要传承中国红色文化,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传承红色文化是一项社会基础工程,必须具有扎实的实践基础,必须回答、解决现实问题。研究红色文化特别是创新红色文化,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理念和实践相结合的活动,是科学的研究活动。检验这种活动的唯一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传承红色文化,一定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戒空谈、浮躁和形式主义。

要传承中国红色文化,必须加强青少年的教育。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传承红色文化,必须以青少年为重点对象,大力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注重研究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运用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获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真正使红色文化在广大青少年的心中扎下根来,薪火不熄,世代相传!

把“红色文化”同关心下一代工作相结合

江西省委原书记、中共中央统战部原正部级副部长、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顾问万绍芬作了重要讲话。她指出,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加强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全面分析了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深刻阐述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明确了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必须抓好的重点工作。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文化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强大动力。

她强调,弘扬红色文化,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以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在讲话中,万绍芬部长还着重阐述了红色文化对未成人年教育的深刻影响。她说,未成年人犯罪虽发生在孩子身上,却是家庭的不幸,更是社会的悲哀,因为这些悲剧暴露出孩子与家长以及社会出了问题。同时,也在提醒社会各界透过案件剖析深究隐藏于背后的诱因。万绍芬部长近年来对全国20多个省市的未成年人犯罪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她认为,很多都是社会环境造成的,这就需要弘扬社会主流文化,今天中国红色研究院就应该在这方面多做工作。

弘扬红色文化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0-0012-02

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在悬崖峭壁间开凿了红旗渠这一人间奇迹,至今仍在林县乃至整个中华大地发射出耀眼的光芒,其精神也随着历史的沉淀而不断得到挖掘与弘扬,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处于社会急剧转型过程的中国目前正亟须思想的繁荣有序以及人心的稳定,党和国家适时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要求,无疑是及时与必要的,必将对我国的长远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需要面临如何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与践行的问题,即所谓的大众化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为广大人民群众接受与践行,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价值与作用。红旗渠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关系,弘扬红旗渠精神,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红旗渠精神及其时代精神内涵

红旗渠建成于20个世纪60年代,是林县人民在最为困难的情况下,发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所得到的伟大成果。林县人民在修建红旗渠过程中的精神遗产,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林县人民乃至全中国人民。与之相关的是,红旗渠精神也由于时代变迁而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丰富与发展了的红旗渠精神则又反作用于我们的时代与社会。

在艰苦年代或者说改革开放前,红旗渠精神的时代内涵主要体现在激励人们的不畏艰苦与自力更生。不可否认的是,红旗渠本身是在一种看似不可能的条件下,历经千辛万苦、锲而不舍的精神才得以建成的,所谓“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逝把山河重安排”,没有顽强的奋斗意识与吃苦精神,是不可能做到的。这一时期红旗渠精神的另一主要作用体现在对自力更生的倡导与弘扬上。当然,红旗渠在修建过程中,林县人自身的艰苦奋斗固然不可或缺,但如果没有临近的河北人民的帮助与支持的话,红旗渠也不可能建成。所以,这里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所侧重的主要还是不畏艰苦与顽强奋斗,而非强调对外部有用因素的拒绝。它只是表明:在外部条件不利的情况下,不要怨天尤人,只能咬牙赶上。红旗渠精神发生于艰苦年代,同样也为当时中国人民渡过这样的艰苦年挥了重要的精神作用。

在改革开放时期,红旗渠精神的时代内涵主要体现在对人们艰苦创业、团结奋斗的激励上。艰苦创业,所突出的是在艰苦条件下对人民事业、群众亟须解决问题的关心与负责,红旗渠精神无疑是这一精神的体现。改革开放初期,国家亟须发展,而发展则又缺乏诸多条件,其中也包括精神方面的条件。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在生产方面实行的计划安排,在分配领域实行的则是为后人所诟病的大锅饭。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不仅人员的流动程度低,而且更养成吃、穿、住、行均向上“要”的心理,不仅不利于生产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且更容易滋长得过且过的坏毛病。红旗渠精神是一种实干的精神,也是一种集体协作的精神。创业需要吃苦、坚持,同样也需要团结与协作。在修建红旗渠过程中,不仅得到省外广大人民与政府官员的热心支持,而且本身就是林县人团结协作的生动写照。修红旗渠既不是单个人、单个家庭、单个村落所能完成的事情,也不是某个长官一声令下的结果,从这个方面来说,红旗渠的修建不是“愚公移山”。红旗渠的修建是成千上万的林县人团结与协作的成果,是相互都基本叫不上名字的人们为了一个共同理想而奋斗的结果。改革开放同样更加需要团结,需要各个不同利益部门的团结与协作。红旗渠的团结精神,激励着改革开放中的人们不畏困苦、迎难而上,同样也激励人们要团结、要协作,不要为了自己私利而忘掉公众的大利,要有团队意识、合作意识。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红旗渠精神的时代内涵主要体现在开拓创新、科学发展的激励上。开拓创新一般指的是人们根据确定的目标与需要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已知的一切知识与信息产生出某种具有独到见解的、新颖的、具有开拓性的富有积极社会价值的精神产品或物质产品的能力。红旗渠修建是一种开拓创新的产物,是林县人利用已有的各种条件,创新性地加以综合利用的结果。中国当前发展要照顾环境、人口变化、资源瓶颈等问题,走创新产业、创新创业的路子,而这就需要从我们红旗渠精神中吸纳精神动力,弘扬红旗渠精神,将鼓励一批又一批中国人踏上开拓创新的伟大征程,为中国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从红旗渠精神及其时代内涵的变迁来看,红旗渠精神是一个活着的有机体,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新,不断为林县人民乃至中国人民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红旗渠精神是生长着的有机体,其丰富内涵并没有也不可能穷尽,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挖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离不开红旗渠精神,而核心价值观需要生根发芽、扎根于现实土壤,需要扎根于民族文化、地方典型文化等精神资源的肥沃土壤。总而言之,红旗渠精神在改革开放不同时挥其应有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红旗渠精神也理应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二、红旗渠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红旗渠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须以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为依托,因此,弘扬红旗渠精神,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更加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得到认可与践行。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大众化这一路径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就是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通俗化、质朴化、具体化、亲切化,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真正发挥观念整合、价值导向、行为规范的实践价值。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精神实质就是要充分发挥我国意识形态的认同功能,价值引领、整合与导向功能,人脑入心,牢牢掌握主动权,积极深层次地维护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实现大众化,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引领与指导作用,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必要性。要发挥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必须引导群众将理论认识落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实践中去,通过亲身实践体验、修正、深化认识,推动自己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发展。一般认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过程中,教育宣传、社会示范、基地普及与制度保障是主要的举措[3],而其中大多数举措都与红旗渠精神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如教育宣传、社会示范,特别是其中的基地普及,都可发现其与红旗渠精神间的密切关系。

其次,弘扬红旗渠精神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中的地位与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需要以民族文化的丰厚土壤为生长的基地,红旗渠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集中而生动的体现,因此,弘扬红旗渠精神,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从而使其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与践行,因此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利于推进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

红旗渠精神的弘扬在社会主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首先,红旗渠作为一著名的红色旅游基地,可作为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基地与践行基地。红旗渠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艰苦奋斗”与“富强”“团结协作”与“民主”“无私奉献”与“爱国”都具有相应的对应关系,具而言之,艰苦奋斗,就是为了人民、为了国家的繁荣与强盛而甘于吃苦、奋斗不息,艰苦奋斗不仅仅是为了改变自身的命运,是为了更为宏大的目标,对红旗渠精神这一精神因素的弘扬,所对应的恰是核心价值观中的首要性的价值观念;团结协作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是中国特色民主的精神所在,协作式民主是相对于投票式民主而言的,投票式民主强调程序与形式上的合理性,但民主不应等同于投票,当前一些由选票所导致的社会或政治问题层出不穷。这告诉人们:民主只是一种手段,民主也不仅仅是一种方式下的民主,中国提出和谐、协作,这样的精神恰是民主――以民为本精神的集中体现,与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也具有承继性的渊源关系。无私奉献是有目的的奉献,而非不计后果的付出,它是有明确目标指向的,这个指向当然不是行为者个人,否则就不是“无私”了,这目标指向是个人所在的集体或者说国家;无私奉献所强调的是奉献,强调当国家利益或集体利益需要个人做出相应付出甚或是牺牲时,它与个人利益的合理追求并没有本质性的矛盾。因此,弘扬红旗渠精神,本身可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与践行的一种切实途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必然选择,也是最好的选择。

红旗渠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中具有极为关键的地位,那么其具体作用又是怎样的呢?第一,红旗渠景区作为红旗渠精神的具象,可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教育基地,这是红旗渠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中的主要意义与作用。红旗渠长达1 500公里,路途中不仅景色宜人、引人入胜,更是蕴含了不少的教育因子,对红旗渠游玩本身就可作为一次精神的洗涤与洗礼,作为对红旗渠精神深入人心的一次教育过程,因而,利用好红旗渠这一精神教育基地,可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前我国的普及与践行。第二,红旗渠精神中的典型人物形象、感人事迹,可作为社会主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中的社会示范教育。第三,随着红旗渠精神的深入人心,红旗渠精神的宣传也相应进入新时代,红旗渠精神还可以采取标语宣传、主题演讲、与当事人现场交流等方式进行宣扬,在宣扬过程中,一方面弘扬了红旗渠精神,另一方面则让更多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更为深刻的体会,从情、意、理各个方面对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总而言之,红旗渠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的一致,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利于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稳步推进,而其中的具体途径则可随着我们实际工作的展开,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

总而言之,红旗渠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集中而生动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须以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为依托,因此,弘扬红旗渠精神,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更加有利于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群众基础,从而使其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与践行。红旗渠精神本身作为一种红色资源教育示范基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具有内在的契合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具有内在的贯通性。因此,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利于人们更加自觉地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自觉地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也就是说,弘扬红旗渠精神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李下.论“红旗渠精神”的再发掘和再弘扬[J].红旗渠文稿,2008(5).

[2]王全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论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J].河南社会科学,2004(1).

弘扬红色文化论文篇11

所谓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传承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随着红色旅游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红色旅游资源作为研究对象,但对红色旅游教育功能进行专门研究却并不多。通过对红色旅游教育功能的研究,可以提高人们对红色旅游教育功能的认识。具体说来,这种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层面:

1 发展红色旅游,有助于推进爱国主义教育

开展红色旅游,是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形式。可以使成千上万革命前辈和先烈可歌可泣、惊天动地的事迹感染广大人民群体,使我们更好地继承革命传统,抵制腐朽思想和文化的侵蚀。革命先辈们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和教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分布在神州大地上的众多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正是这种精神的载体。

挖掘红色旅游文化,就是弘扬革命精神,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足迹深深地铭刻在华夏沃土上,深深地铭刻在民众心坎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WWW.133229.Com在当前人们的出游过程中,大多数游客把体验长征文化、革命圣地文化、老区文化作为主要目的,这充分说明红色旅游文化深得民心。

2 发展红色旅游,有助于促进公民道德建设

红色旅游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文明道德风尚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无论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无论是处理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还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都要求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红色旅游把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创业的精神继续发扬光大,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使全国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提高我国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使我国公民的道德教育更进一个水平。红色旅游对社会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起着重要的带动作用,使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不断得到提高。

3 发展红色旅游,有助于提升青少年荣辱观

发展红色旅游,对青少年的爱国情感的增强,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红色旅游以其独特的价值对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起着重要的作用。

3.1 红色旅游教育层面较广

遍布全国各地的红色旅游区都蕴涵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每一处革命遗迹、每一件珍贵文物都折射出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和高尚品质。从教育内容的层面看,它对培育青少年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从教育对象的层面看,它内容全面,形式多样,适合各个不同层次的青少年学生,适用性强,是青少年道德建设的一部内容丰富且十分珍贵的教科书。

3.2 红色旅游感染力较强

旅游是青少年最喜爱的活动之一,用投其所好的方式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宣传和教育,他们将欣然接受。在参加了这些革命地旅游活动后,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对我国的革命历史、革命精神等方面都有了亲身经历,正是这种亲身经历使青少年从实地体会到了中国革命从弱到强、从小到大的全过程,给予他们以真实的心灵震撼,使广大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在主动参与中接受熏陶,这样的教育才达到最佳效果。

3.3 红色旅游价值永恒

红色旅游既有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内涵,又有与时俱进、价值永恒的普遍意义。在发挥红色旅游的教育作用时,既要深入挖掘其优秀传统的内涵,又要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实践活动中不断赋予其丰富的内容。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解放思想,培养广大未成年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有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观念,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同时,引导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养成艰苦朴素、吃苦耐劳、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良好行为习惯。

利用红色旅游树立青少年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能不断激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热情,又能促进红色旅游的发展,在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远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4 发展红色旅游,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际性、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因此,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而开展红色旅游,则是党中央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重大战略部署中的一项重要举措。

4.1 通过红色旅游实现学习目标

红色旅游的出发点是通过旅游,达到学习受教育的目的。通过旅游,我们党的光辉历史、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和英雄事迹可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成为活生生的教材,达到“游中学,学中游”的效果。这种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也就避免了枯燥乏味的“说教”和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排斥心理。通过这种学习方式,促使大学生能更全面深刻地理解历史,这对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拥护共产党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2 通过红色旅游提升学习兴趣

红色旅游能使那些原本在书本上枯燥的历史资料演变得形象生动有趣,使那些记载在书本上的英雄任务走下圣坛,贴近同学,产生亲和力。通过红色旅游,让大学生真切地感受那份厚重的历史感、特有的亲切感和独具魅力的美感,并借助这种内部诱因的支撑,使同学们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4.3 通过红色旅游深化实践过程

当代大学生深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陶冶,垂青于理性思考和实践体验。而红色旅游本身就是一种体验式学习,它通过旅游的方式把同学们所掌握的一些革命理论知识与活生生场景有机结合,这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大学生接受教育的心理。学生们在倾听革命故事的过程中,通过对红色旅游产品的切身体验,能更加真切地感悟革命前辈的崇高理想和价值追求,体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4 通过红色旅游开拓创新思维

当代大学生的心态和思想都在与时俱进,面对新形式、新问题、新任务,如何结合实际, 研究解决新问题,改进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而红色旅游具有深入浅出、潜移默化的特点,借助这种寓教于乐、寓教于游的方式,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结合起来,融入到青年大学生喜闻乐见,主动参与的活动之中,使我们党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光荣史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广大青年大学生思想情感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

5 发展红色旅游,有助于培育优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体表现,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不断丰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革命史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生动体现。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人文价值。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各种革命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丰富。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在经历着物质生活极大提高的同时也在经历着精神生活的变迁。时代进步导致的思想变化、不同文明交融产生的碰撞使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和民族精神受到了冲击,人们的精神信仰在不知不觉中失去方向,凝聚力在淡化。毛泽东同志曾说“人们精神上的丰富与充实是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动力”,虽然在当前我们的民族精神并没有消失殆尽,民族文化并没有完全萎缩,但长此以往,很有可能失去民族的特色,失去前进的动力。优良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流失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社会现象,更是一个关系到民族危亡的政治危机。

基于此,党中央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作出重要决定,要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培育民族精神,以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与美德、弘扬我党在革命时期的红色精神为主流,对党内同志和和党外群众进行一次全面而深刻的教育。但精神阵地的占领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然是长期的过程,并需要持久的正确舆论引导。随着旅游活动的蓬勃发展和旅游教育功能在人民观念中的深入,旅游界结合党中央的部署及时推出红色旅游的主题产品,为全民族的爱国主义教育提供阵地,在全社会营造弘扬革命精神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和正确舆论导向。

6 结束语

综观红色旅游,它是新时期加强改进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公民道德建设、培育当代优秀青年、开拓大学生思想视野、传承优良精神文化的一种创新性方式。因此,充分发挥红色旅游的这一系列重要教育功能,以达到人民群众缅怀前人、教育今人、激励后人的效果,是当展旅游业的重要举措。它不仅是一种旅游产品,更是当代一项有着深远教育意义的文化工程。

参考文献

[1]张建宏.试析红色旅游的功能[j].商场现代化,2005,(12). 

[2]殷盈.试论红色旅游的教育功能[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5).

[3]禹登科,易滢滢.利用红色旅游树立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j].科教论坛,2006,(4).

弘扬红色文化论文篇12

摘 要: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结合时代条件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要借鉴各国

>> 整合儒学与西方现代文化优秀因子,弘扬核心价值观 在弘扬核心价值观中创新武术文化 弘扬潮商文化优秀价值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优秀儒家文化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优秀传统家教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文化自信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核心价值观(上)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核心价值观(下)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群众文化机构应走在前列 弘扬红色文化,推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设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江苏文化产业:大力探索弘扬核心价值观新路径 弘扬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船政文化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清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术交流会综述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李翔海.从后现代视野看新儒家对中国哲学的现代重建[J].文史哲,2006(2):67-74页.

[4] 杜维明.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A]//当代新儒家[J].论著集,211.

[5] 苗润田.解构与传承:孔子、儒学及其现代价值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2.3:261-26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