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计量学合集12篇

时间:2022-06-27 18:35:47

文献计量学

文献计量学篇1

〔中图分类号〕G250.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3)02-0101-04

文献计量学研究源自1969年,是美国目录学家Alan Pritchard提出的将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运用于图书及其他交流介质的研究的一门学科[1]。它是以文献体系和文献计量特征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学、统计学等的计量方法,研究文献情报的分布结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和定量管理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2]。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可定量地、深入地揭示学科动态发展变化规律,是科研人员和信息服务人员深入研究学科或专题的好方法。

进行文献计量学研究过程中,为保证统计文献全面系统[3],需要对源于不同数据库文献进行检索、汇总,因而会产生大量的文献数据,以往国内由于缺乏文献数据归总和统计的简便工具,导致文献计量学研究工作中存在着文献汇总困难、统计的文献数据不全面、统计方法繁琐等问题。基于上述困难,目前我国公开发表的文献计量学研究文章所研究数据来源仅是单种期刊[4-6]或少量期刊或单个数据库[7-16],少量源于多个数据库。文献收集齐全的文献计量学分析研究所用的数据归总后还要借助其它软件[17-20]才能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操作过程比较繁琐。

本文介绍了在文献计量学研究中,如何巧妙利用文献管理软件NoteExpress[21](简称NE,下同)对源于多个数据库的大量文献进行归总、统计和分析,解决了以往文献计量学中存在的文献汇总困难、统计的文献数据不全、统计方法繁琐等问题,为文献计量学研究探索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新工具。

1文献管理软件NE及其文献计量学分析功能的介绍NE是北京爱琴海软件公司开发的文献检索与管理系统,其核心功能涵盖“知识采集、管理、应用、挖掘分析”等知识管理的环节。利用NE平台可把源于不同数据库的信息集中起来进行管理,保证了统计信息的全面性、系统性。在对文献信息进行全面汇总的基础上,再利用NE提供的信息统计功能对所采集的大量文献信息进行分析统计。

2如何利用NE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

2.1建立专题数据库

本文以“基于NE的文献计量学研究”为例阐述专题数据库的建立过程。在新建NE数据库前,先在电脑磁盘中建立一个文件夹,用于保存所有关于文献计量研究文献信息资料。然后利用NE的“新建数据库”功能建立了一个名为“基于NE的文献计量学分析”专题数据库,将其保存至磁盘中的“基于NE的文献计量学研究”文件夹中。为了防止操作过程中的数据丢失,研究者既可利用NE的“数据库备份”功能备份自己建立的专题数据库到目标文件夹中,也可选择“打开数据库时备份”或者“关闭数据库时备份”进行备份。

NE题录信息的采集有3种方式:一是过滤器导入方式;二是联机检索方式;三是手工建立方式。“过滤器导入方式”是指将数据库中检索出来的题录信息通过NE“导入题录”功能进行批量采集,该方式信息采集速度快、内容全面,适合大批量的文献题录信息采集。“联机检索方式” 指利用NE内置的常用数据库检索连接文件直接在线检索数据库,批量生成题录信息,该方式简单、省事,但受网络环境影响较大,适合在网速较快的情况下进行大批量题录信息采集。“手工建立方式”是指用手工输入的方式建立题录信息,该方式效率低、繁琐,不推荐使用。

由于从各大数据库导出的文献信息格式不尽相同,使用“过滤器导入方式”采集题录信息时,不仅要选择适当的题录保存格式,还要选择与题录保存格式相匹配的过滤器。笔者实践经验表明: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库(简称维普,下同)可选择全纪录格式保存;CNKI在总库中信息保存时选择“自定义”字段全选格式,在信息导入时选择“CNKI-Export(custom)"过滤器;万方学术期刊库(简称万方,下同)以NE格式保存较好,导入题录时用NE-万方过滤器;SciFinder(CA)在信息保存时选择“Tagged Format.txt”格式,导入时选择“SciFinder”过滤器;三大农业数据库(Agris,Agricola,CABI)、EI、SCI在保存时选择RIS格式,在信息导入时选择RIS过滤器。研究者若熟悉过滤器的编写规范,最好在数据库中选择最全的数据保存格式,并根据需要利用NE中的过滤器管理功能编辑出与全纪录格式相匹配的过滤器,这样导入NE后的信息内容比较全,不用在题录信息导入后还考虑缺失字段补全等问题,简化数据处理过程。

2.3文献的除重

文献的惟一性是正确进行计量学分析的基础。由于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文献范围既有交叉又有不同,因而源于不同数据库的NE中的信息也会有重复的内容。在NE中可直接利用“查找重复题录”功能对所有的信息进行除重,保证单一信息的惟一性。在的过程中,待的字段可根据用户需要而个性设定,NE默认的字段有题录类型、作者、年份、标题4个字段。选择好目标文件夹、字段及选项内容后,直接点击“查找”即可对目标文件夹内容进行查找,见图1,而后直接一次性删除重复内容即可。

11图1NE中文献的除重11

2.4文献题录信息的适当修正、补全

主题统计和分析是文献计量学研究的重要指标之一。导入NE中的所有文献题录均无主题字段,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时,可通过关键词词频统计,或者通过阅览全文自行对研究内容做人工判定,对主题字段进行补全后才能进行主题分析。建议研究者先用NE对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观察统计结果中同义词情况,再用NE的批量替换功能把所有同义词均替换成其中的一个同义词,而后利用NE统计功能进行统计,在整个统计过程中,尽量减少人工逐条修正工作,多利用计算机及NE各种功能对信息进行处理,既减少了操作的繁琐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减少了信息信息处理的失误率。为了便利研究者对全文进行阅览以便准确把握文献主题,也为了以后更方便管理和查找文献,NE中的每条文献最好都有链接有PDF或CAJ等格式的全文。全文可通过数据库下载后保存在“课题文件夹”中,最后利用NE“批量链接附件“功能来批量链接,但这个工作量比较大,耗时较长,过程繁琐。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本文作者通过实践摸索出了一个省事、省时的全文链接办法,下面以CNKI为例来阐明全文直接下载、链接过程:全选NE中的所有需要下载全文的文献检索(工具栏)下载全文选择全文数据库CNKI点击下载之后,NE会自动从数据库中批量下载、链接全文,而后研究者只要保证网络畅通即可,不用再理会下载过程,等下载完全后关闭下载平台即可,见图2。研究者可酌情决定具体从哪些数据库下载全文。

2.5对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

NE提供了一个“文件夹信息统计”功能,利用此功能可对文献进行计量学统计、分析。NE中设置的可统计字段包括文献类型、作者、年份、期刊、作者机构、主题、基金类型等共有55项,研究者在实际统计过程中可以根据分析需要选择合适的需要的字段,也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增添统计字段。在NE操作界面,选中需要进行统计分析的专题数据库,在工具栏打开文件夹,选择文件夹信息统计,系统会弹出一个文件夹统计信息界面,研究者在界面“字段”栏内可根据需要,选择题录类型、作者、年份、期刊等字段,点击统计,NE会自动对所选的专题数据库中的所有内容按需要分析,见图3,利用word或EXCEL对统计结果进行表、图表示。

文献计量学分析通常会以图或者表的形式把信息内容表达出来,以方便研究者或读者进行直观的理解和分析。在NE中,统计后的数据可以以“另存为”(见图3)的方式保存在课题文件夹中,而后再直接导入EXCEL或word中根据研究者的需要以图或者表的形式表示出来,示例见图4。图4是本研究者通过NE对源于三大中文期刊数据库:维普、CNKI及万方中研究文献计量学的4 296篇期刊论文的年份统计。由图4可以看出:我国自1981-2011年30年期间,有关文献计量学分析的文献发文量基本上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发文量在2010年达到历史最高,共有488篇,说明我国研究者越来越认识到利用文献计量学深入研究学科或专题的重要性。同理,研究者还可以通过NE对作者、期刊来源、基金类型、作者机构、主题等内容作系统而方便的统计分析,为科研工作者深入地认识和研究课题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深度的文献信息服务。

图4我国有关文献计量学研究的年度发文趋势

3展望

利用文献管理软件NE对海量信息进行有效归总和统计分析是一种进行文献计量学研究的方便的、行之有效的新工具。它的使用让文献计量学的研究不再是繁琐的、属于少数人的专利,任何研究者都可以利用它来对自己感兴趣的学科、课题或专题进行高质量的文献计量学研究。高校信息服务人员更应该充分利用NE这一功能来有效提高科技查新、专题服务、读者培训等信息服务,拓展信息服务深度,并借助NE便利的文献归总和数据统计功能撰写出更多的有关专题或学科的文献计量学研究的文章,在提高信息服务质量的同时为我国文献计量学研究的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A P.STATISTICAL BIBLIOGRAPHY OR BIBLIOMETRICS[J].Journal of Documentation.1969,25(4):348-349.

[2]邱均平.文献计量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

[3]董琳.学科评价之文献计量数据准备[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6):49-52.

[4]唐纪元,尹衍玲,李娜.《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07至2009年文献计量学分析[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1,(1):108-111.

[5]赵莹,张家琦,郭向飞.2008~2009年《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文献计量学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2):81-83.

[6]高丹.2009年《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70-73.

[7]朱巧玲,李潇捷,指导,等.1999-2009年国内神经性皮炎文献计量学研究[J].河南中医,2011,(3):302-303.

[8]赵庆龄,路文如.中美土壤重金属污染超富集植物文献计量分析——以印度芥菜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1,(4):370-375.

[9]张稚鲲,李文林.古籍数字化建设的文献计量学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2):45-51.

[10]张燕,王婷,孙成权,等.国际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研究文献计量分析报告(2003-2008年)[J].地理科学进展,2011,(3):369-378.

[11]管永昌.基于CNKI的我国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研究文献的文献计量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8):25-28.

[12]孙涵雪,刘旭峰,许昌泰.PubMed数据库中(1979~2008)飞行员与心理疗法文献计量学分析[J].医学综述,2011,(2):297-300.

[13]李红阁,吕建新,倪崖.1989-2009年国内白癜风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J].温州医学院学报,2011,(1):90-92.

[14]查先进,曹晨.近20年我国信息资源配置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0,(20):6-10.

[15]周宇梅,王丽琳.2001-2005年我国保险学文献计量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7,(3):137-139.

[16]唐勇.我国图书馆虚拟咨询相关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现代情报,2011,(1):97-99.

[17]马秀文,和艳会.采用文献计量法分析我国蝴蝶兰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安徽农业科学,2011,(6):3761-3762.

[18]张晓鹏,朱晓宇,刘则渊.国际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117-121.

文献计量学篇2

【关 键 词】文献计量学/发展阶段/现状/趋势

目前可获得的文献资料表明,中国大陆文献计量学相关论文最早出现在1964年,张琪玉、王恩光分别在《综合科技动态(第二分册)情报工作》的第5期上发表文章,介绍了美国编辑出版的“科学引文索引”。但文献计量学在我国的真正兴起和传播是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基本上形成了研究、教育和实际应用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已成为图书情报与科学评价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

1 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历程

我们根据统计资料[1][2][3],编制了表1(不含港、澳、台的文献数)。根据文献数量的增长变化、研究的成果和进展,以及发展的实际情况,我们将我国大陆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即起步阶段、发展初期阶段和全面发展阶段。

表1 中国文献计量学文献数量分期统计表

附图

1979-1982年是我国文献计量学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的发展特点主要是论文数量较少,而且异常分散。这一时期只发表了149篇论文,年均文献量只有37.3篇。从内容来看,主要是翻译、介绍、吸收和引进国外的研究成果,缺乏自主性的系统研究。与国外相比,我国文献计量学的起步阶段很短,只经历短暂的4年之后便迅速进入了相对集中的发展阶段。这是我国文献计量学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

1983-1987年的五年,我国文献计量学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其主要的标志是将文献计量学搬上了大学的讲坛,开始了正式的专门教育。1983年,武汉大学为本科生、专科生开设了文献计量学课程,并编写出《文献计量学》教材。同时,这一时期的研究比较活跃,发表的论文数量增长很快,达到353篇,年均文献量为70.6篇,比上一时期增长89.3%;在内容上,既有国外研究成果的介绍和评述,又有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开展的应用性研究,或者验证文献计量学的理论和方法在中文文献方面的适用性等。

1988年以来,我国文献计量学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其主要特点是理论与应用并重,特别是在科学评价和科技管理方面的应用开始大规模地开展起来,取得了许多标志性的成果。一是在1987年,赵红州等人利用美国的SCI进行统计分析,排出了我国主要大学的名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二是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承担国家科技部的资助课题,建立“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进行更大范围、更系统的文献计量统计分析,对我国科技水平在世界上所处的地位以及主要大学、科研院所的科学生产能力和学术水平作出客观评价;三是《文献计量学》等几部专著或教材相继出版,“把文献计量学的有关知识体系化了,使文献计量学的研究由局部知识的创造进入系统知识体系的形成阶段”[4]。这一进展已经成为我国文献计量学研究和发展历程的重要标志。同时,从表1来看,1988-2000年发表的论著数大幅上升,总数达到2032件,年均文献量为156.3件,是发展初期阶段的2.21倍。这些都表明我国文献计量学正处于理论研究、实际应用和专业教育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2 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发展现状和成就

2.1 每年发表的文献数量基本稳定,并形成了本学科的核心情报源

根据统计资料[2][3],我们编制了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我国文献计量学的论文数增长较快,而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1983年比1982年增长31%,进入发展初期阶段;1988年首次突破100篇,达到118篇,比1987年增长37.2%,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1979-2000年的22年间,我国大陆共发表文献计量学论著2534篇/部(含著作),每年平均文献量达到115.2篇/部,而且1988年以来基本上处于稳定,最高的是1991年达到227篇。这表明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并达到了一定水平。同时,这些论文在期刊中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集中与离散规律,的期刊达到225种,图书28种,涉及的作者达1783人(含合作者)[2]。初步分析表明,我国文献计量学研究与应用的文献增长和核心作者、核心期刊的分布基本上符合文献计量学的基本规律,即文献增长按指数曲线上升;80%的论文集中分布在20%的核心期刊中,而20%的论文又高度分散在80%的一般期刊中,等等。其中,发文量在10篇以上的有39种期刊,发文数量占论文总数的70%左右;而发文50篇以上的重要核心期刊只有10种,它们依次是:图书情报工作、情报科学、情报理论与实践、情报学报、世界图书(B辑)*、情报学刊*、情报杂志、农业图书情报学刊、情报业务研究*、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为已停刊)。这些核心期刊都是文献计量学研究的重要园地,在文献计量学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有的还设有“文献计量学”专栏,如《情报学报》,发表的相关论文数量还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以上事实不仅说明了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同时也反映出它在情报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不断加强。

表2 中国文献计量学文献数量的年代分布

附图

*含《世界图书》核心期刊测定专辑中的论文

2.2 确立并提高了文献计量学的学科地位

目前,文献计量学已被公认为国际图书情报领域内最活跃的一个分支学科,成为情报科学研究的主流,体现了当代学科定量化的趋势。1981年,White和Griffith[5]指出:“包括引文分析在内,文献计量学几乎构成了整个情报科学的一半,而且是生气勃勃的一半。”这说明国际情报学术界对文献计量学的高度重视。在这种国际背景下,随着我国文献计量学知识的普及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文献计量学也得到了国内图书情报界的普遍承认和重视,作为情报科学一个分支学科的地位已经确立,并不断得到加强,同时还逐步被社会所接受。这是一个很大的进展,标志着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关于这一点,可以从许多方面得到佐证:①1992年,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科委等单位联合制定的《学科分类与代码》(GB/T 13745-92)的国家标准中,正式确认了文献计量学、情报计量学、科学计量学的三级学科地位;②在最近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卷》的情报学部分,在“信息”、“情报”等大条目之后,紧接着列出的第一个分支学科就是“文献计量学”,并安排11个词条作了较详细的介绍;③一些学术刊物或检索工具开辟专栏,报道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成果和国外进展,例如《全国报刊索引》(哲社版)从1989年起不定期增设了“文献计量学”栏目,《情报学报》也从1988年起不定期设立了“文献计量学”专栏;④在情报学图书馆学专业教育中,文献计量学早在1983年就被正式列入了教学计划,成为本专业教学的必修课程,武汉大学还设立了文献计量学与情报计量学研究生方向,招收和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⑤提高了认识,成立了学术组织。通过多方面的宣传、讲授和深入研究,现在人们对文献计量学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在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于1991年成立的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计量学与情报计量学专业委员会,其工作范围包括: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和情报计量学;其基本任务是:确立学科发展目标和策略,制定研究规划、提供研究选题指导,组织研究分工和协作,开展学术和信息交流,宣传和推广研究成果等,这标志着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发展有了学术组织保证,由分散的个体的研究逐步过渡到有组织有计划的大规模研究阶段;⑥最近几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连续资助了10多项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方面的研究课题,促进其研究上规模、上水平,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文献计量学的深入发展。

2.3 研究范围拓宽,几个主要领域的研究取得进展

我国文献计量学研究的选题范围不断拓宽,既有理论、方法探讨,又有广泛的应用研究,以及国外研究进展的评介等。特别是其应用的范围很广,远远超出了情报学、文献学、图书馆学的范围,涉及到科学学、科技管理、科技史、人才学、预测学、未来学、历史学、社会学等许多学科领域。在具体专业学科领域的应用更广,至少有化学化工、农业科学、采矿冶金、建筑科学等50多个专业,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开展过应用研究。具体来说,我国文献计量学研究基本上包括八大主题,这些主题的重点次序是:引文分析与核心期刊、集中与分散定律、文献统计与应用、文献计量学总论、引文分析方法、在科技预测与管理中的应用、在人才评价等方面的应用、文献增长与老化率等。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文献计量学的应用研究是其内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广大研究者的重视。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除了图书情报领域的各个方面之外,还广泛应用于科学学、科技管理、预测学甚至科学技术领域当中。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将文献计量学指针用于评价科学生产率、评价科技人才、成果质量、科研机构(包括大学、研究所、科技产业公司等)乃至整个国家的科技水平与影响力等,从而使决策者能够进行有效的定量化管理。这方面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文献计量学冲破传统的局限,增强其渗透力和辐射力,大步进入“科技圈”;“管理圈”、“决策圈”,在更大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其作用,从而进一步得到社会各界的承认和重视。

2.4 文献计量工具和研究手段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

文献计量学是一门定量性、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际应用都必须要有一定规模的资料支持。因此,我们必须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的资料来源工具和原始资料的获取渠道。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就开始编制《科学引文索引》(SCI)。这一大型索引的出版和发行,为文献计量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的有力工具,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引文分析所必需的大量资料,有效地推动了文献计量学的全面发展,被誉为文献计量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没有SCI就没有现代的文献计量学。对于国内的情况来说也是如此。我们早就认识到,如果不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解决文献计量工具问题,我国的文献计量学就不可能提高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此,笔者特别强调“开展我国文献计量工具和手段现代化的研究是我们面临的十分紧迫的任务,应当引起国内情报学界的高度重视”[1],并提出从三个方面进行:①引进和开发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②自编《中文科学引文索引》;③开展计算机辅助的文献计量分析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这些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取得了一些进展。兰州大学图书馆靖钦恕、钱家秀研究馆员经过艰苦努力,在国内首次编制了《中文自然科学引文索引》。尽管这部索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它仍然不失为“我国自编中文科学引文索引的可贵的先例”。计算机辅助的文献计量研究是在新的形势下实现文献计量学突破的重要途径,可用计算机辅助文献计量研究来实现文献计量学研究的规模化、模型化和现代化。特别是从1988年开始,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建立于“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同时利用美国的SCI、EI和ISTP等工具对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和被引情况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每年发表一本统计分析报告,召开一次新闻会,公布其统计分析结果,在社会各界都引起了很大反响。此后,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制了“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南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出版了“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光盘和网络版;清华大学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数据库也具有一定的文献统计分析功能。这些都为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大规模研究和应用提供了现代化工具,大大推动了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全面发展。这是我国文献计量学发展的主要标志和重要成就之一。转贴于

2.5 文献计量学教育起步很快,并获得了迅速发展

我国文献计量学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文献计量学研究开始后不久就很快将其搬上了大学的讲坛,正式开始了我国文献计量学的教学活动。早在1983年,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就率先把“文献计量学”列入了教学计划,为情报学、图书馆学专业的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等各个层次的学生开设了“文献计量学”、“情报计量学研究”(硕士学位课)课程,并出版了有关的教材。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23所大学开设了这一课程。武汉大学等单位还招收了这方面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教学规模和合理的层次结构。通过课程教学,既宣讲、普及了文献计量学知识和定量分析方法,又为这一学科培养了专门人才,从而推动了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发展。

2.6 基本形成了一支骨干研究力量

文献计量学篇3

Meta-analysis of Psychotherapy Outcome Studies in China. Shi Jiaping, Shao Yibing, Zhang Yingping, et al. Lishui Teachers' College, Lishui 323000,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sychotherapy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Methods 103 outcome studies about psychotherapy conducted in China between 1990 and June of 2003 were examined and recorded in the study. Then the meta-analysis method was used in analyzing the effect size of each study. Results The overall mean effect of psychotherapy is positive; effect size comparisons based on outcome variable is significant on published year, psychotherapy methods, psychotherapy environment, subject sex, non-adaptive behavior and statistic method, but not in psychotherapy tropism or experiment design. Conclusion Effectiveness of psychotherapy in China is moderate. Many study features can influence it.

【Key words】 The effect of psychotherapy; Effect size; Meta-analysis

1 引 言

在国内,心理治疗的整体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的评估历来是心理治疗研究的难点问题。回顾以往的研究,对心理治疗效果的评定往往是一种主观推测(Eysenck,1965;Luborsky,Singer,Lubirsky,1975),而且由于不同研究结果之间难以比较,不同评论者的结果也常有很大的出入(Cooper & Rosenthal,1980)。因此,传统的文献回顾无法提供心理治疗效果的大小评估,也就无法探究心理治疗的有效性。

为了弥补传统评定方法的不足,让不同研究结果能以同一量尺单位被量化,Smith和Class(1977)率先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mate-analysis)的方法来系统评量心理治疗的效果。文献计量学分析是有别于传统的叙述性文献评论方式的一种计量化文献整理和评论方式。其基本原理[1]在于:随机分配到治疗和控制组的个案症状分数是呈正态分布的,如果治疗有效,治疗组个案的改善将比控制组个案的改善来得好,测量这个有效性的指标就是效果量(effect size;ES)。效果量主要是评定治疗组和控制组症状分数之间分布的距离,并以标准差作为测量单位。对效果量大小的解释,Cohen(1988)[2]依据效果量的大小将其分为3个标准(见附图)。如附图所示,当效果量的数值为正时,说明治疗是有益的;数值为0时,治疗是没有效果的;若效果量数值为负,则表示治疗是有害的。每一个效果量都有其相应的百分位数,说明在治疗后,治疗组的疗效平均数相对于未接受治疗的控制组的百分位数。例如0.90的效果量意味着治疗组平均数比82%未接受治疗的控制组来得好。Cohen按照效果量大小的分类,将0.20左右的效果量定义为“小”的效果,0.50的效果量定义为“中”的效果,0.80的效果量定义为“大”的效果。从1970年开始,文献计量学分析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教育学、行为学以及医学等领域的干预性研究效果的评估,甚至被认为是一种总体评估某一研究领域成效的有效工具(Suan,et al,1998)[3]。因此,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的技术、使用效果量作为分析的单元来评估国内心理治疗的效果,并以此探讨影响国内心理治疗效果的特征变项。

在本研究中,为了行文的方便,特将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统称为心理治疗。

2 对象和方法

2.1 对象 本研究对国内自1990至2003年6月有关心理治疗效果的研究做一量化回顾。本研究的文献,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天宇全文数据库以及各种其他线上检索资料库收集。收集的文献,符合以下几个标准的纳入研究样本:①文献是有实证证据探讨治疗的效果,而非回顾、讨论或个案研究;②研究设计中至少包含两个组别,即接受治疗组和控制组;③研究报告所提供的资料必须足够计算效果量。研究若存在以下几种情况则不纳入分析:①研究的目的着重在药物效果的比较,虽然混合了心理治疗的成分,但非其主要的研究目标;②排除单一受试或单组实验设计的研究。按照上述的接受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共有103篇研究作为分析心理治疗效果的样本,时间跨度从1990至2003年共14年。

2.2 方法 首先是对文献重要变项的登录。本研究采用Smith与Glass(1977)[4]和Glass et al.(1981)[5]发展出来的变项登录种类和格式为蓝本,经过一定的修订,确定本研究登录的特征变项有:①发表日期:研究报告或论文的发表日期;②治疗的方式:个别治疗、团体治疗和混合治疗(包含个别和团体治疗);③治疗场所:医院(住院)、学校、家庭;④个案的男性比率:男性比率大于50%或小于50%;⑤治疗取向:非行为治疗取向和行为治疗取向;⑥选择的被试是否有不适应行为:本研究将具有适应性问题、情感性问题、焦虑性问题、行为与冲动控制问题、人格问题、精神分裂及兼有生理与心理问题的个案归为具有不适应行为组,若个案是属于单纯的身体疾患或残障,或是学校的正常学生及家庭中正常的人员,则归为不具有不适应组;⑦效果量主要统计来源:平均数和标准差、F值、次数或百分比、卡方值;⑧实验设计类型: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其次,计算效果量。若研究结果是采用F值、卡方值或者次数和百分比进行计算,则采用相应的公式转换进行计算(Miller & Berman,1983[6];Johnson,1989[7];Rosenthal,1991b[8])。最后,运用SPSS 10.0对这些效果量进行统计分析。

3 结 果

3.1 对心理治疗效果的整体分析 对心理治疗效果的整体分析显示,共有132个效果量被纳入分析,加权的合并平均效果量是0.45,标准差为0.26,t=19.61**,(P<0.01,下同)。总体来说,国内的心理治疗有正面的效果,且疗效达到中等程度。

3.2 对研究变项的分析

3.2.1 发表日期 根据效果量分布,找到所有效果量的中数,将所有的效果量以2001年2月为界分为两组,2001年2月前(不包括2001年2月)为A组(n=66,ES=0.42±0.27),2001年2月以后(包括2001年2月)为B组(n=65,ES=0.52±0.25),对这两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t=2.28*(P<0.05,下同),差异显著。由此说明,国内心理治疗效果在不同发表年代有显著差异,2001年2月之后发表的研究报告及论文的效果优于2001年2月之前发表的研究报告及论文的效果。

3.2.2 治疗方式 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研究样本分为3组,A组为个别治疗组,(n=37,ES=0.52±0.25), B组为团体治疗组,(n=51,ES=0.35±0.28),C组为混合治疗组,(n=37,ES=0.51±0.23),方差分析结果显示,F=5.73**,不同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达到极其显著性差异。进行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个别治疗的效果比团体治疗的效果好;混合治疗的效果比团体治疗的效果好。

3.2.3 治疗场所 根据不同治疗场所,样本分为3组:A组的治疗场所为医院(n=54,ES=0.57±0.21),B组的治疗场所为学校(n=43,ES=0.31±0.31),C组的治疗场所为家庭(n=29,ES=0.42±0.42),对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治疗场所的疗效差异显著,F=6.80**。进行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国内心理治疗效果在医院的效果比在学校和家庭的效果好;在学校的效果与在家庭的效果没有显著差别。

3.2.4 男性比率 根据研究样本男性比率的不同分组,A组的男性比率大于50%(n=37,ES=0.43±0.28),B组的男性比率小于50%(n=42,ES=0.51±0.26),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t=-1.37*,结果显示:A、B组的平均效果量差异显著,且男性比率小的B组效果比男性比率大的A组效果好。

3.2.5 治疗取向 根据治疗取向的不同,可以将研究样本分为A组行为治疗取向(n=27,ES=0.50±0.28)和B组非行为治疗取向(n=28,ES=0.53±0.25),对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A组与B组平均效果量无显著差异(t=-0.48)。

3.2.6 个案具有的不适应 根据个案是否具有不适应行为,将样本分为A组有不适应(n=55,ES=0.53±0.24)和B组无不适应(n=73,ES=0.38±0.26),对两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A、B组的平均效果量差异显著(t=3.36**),当个案有不适应时的治疗效果比个案没有不适应时的治疗效果好。

3.2.7 效果量统计来源 根据效果量主要统计来源,分A组效果量来自平均数与标准差(n=87,ES=0.49±0.25),B组效果量来源于F值(n=12,ES=0.22±0.17),C组效果量来源于次数与百分比(n=23,ES=0.47±0.25),D组效果量来源于卡方值(n=10,ES=0.26±0.27)。对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效果量统计源其治疗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F=24.03**)。通过事后比较,表明研究样本的效果量来源于平均数和标准差、次数或百分比的平均效果量高于来源于F值和卡方值的平均效果值。

3.2.8 实验设计类型 根据不同实验设计类型,分A组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n=73,ES=0.47±0.26)和B组实验组和控制组后测设计(n=58,ES=0.42±0.26),对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t=0.86,说明国内心理治疗与咨询辅导效果在实验控制组前后测设计与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并无显著性差异。

4 讨 论

对心理治疗效果的整体分析表明,国内心理治疗效果量的平均值为0.45,具有大约中等程度的疗效,证实了近十几年来我国心理治疗效果的实质意义。同时,在对心理治疗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中,国内心理治疗效果在不同的发表年代上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即2001年2月以后发表的研究报告或论文所报告的治疗效果的效果量高于2001年2月以前。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心理问题的日益重视,心理治疗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治疗效果也越来越明显。这对广大从事心理治疗的研究者和实践者而言不啻是一个很大的激励。

本研究对研究变项的分析中发现,心理治疗的效果在不同的治疗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即在个别治疗、团体治疗和混合治疗中存在显著性差异,个别治疗和混合治疗的效果比团体治疗好。然而,Julie Reeker等人(1997)对遭受待儿童的团体治疗的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表明,团体治疗的效果量达0.79,即团体治疗能达到中上的效果[9]。团体治疗与个别治疗的一个最大的区别是团体治疗更加要考虑到团体动力的因素。考察国内外关于团体治疗效果的差异,一方面不同的治疗团体的疗效可能有所不同,因而会限制团体治疗的整体疗效;另一方面,这可能是由于团体治疗的人际互动性和团体动力的特征造成的,即团体治疗在规划和实际操作中可能比个别治疗考虑的因素更多,操作更加复杂,因此限制了其总体的疗效。

此外,治疗中所采取的矫正性的还是发展性的取向是影响心理治疗效果在不同场所和个案是否具有不适应行为两个研究变项上有所不同的一个重要原因。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个案在医院中的治疗效果比在学校和家庭中好,而且具有不适应行为的个案的治疗效果也比没有不适应行为的个案的效果好。对文献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其根本的原因可能在于基于矫正性的治疗效果比发展性的治疗效果更能被测量。在医院中,个案往往带有一定的不适应,而且心理治疗医生在个案的认知中可能更加权威;而在学校或家庭中,个案的问题比较轻微,而且不一定带有不适应行为,更多的是一些发展性的治疗。这些都可能导致了医院和学校及家庭中治疗效果以及个案本身特征带来的治疗效果的不同。因此,我们不能凭此就抹煞了学校和家庭中心理治疗的作用。

心理治疗的效果是否存在个案性别上的差异?本研究在对研究个案性别的差异上显示,男性比率大于50%的研究结果中心理治疗的效果低于男性比率小于50%的心理治疗的效果。我们可以推论出女性在接受心理治疗时的效果可能高于男性,而这可能是与女性的求助意识较男性更为强烈有关。

同时,研究表明不同的治疗取向和实验设计对心理治疗的效果没有显著影响。我们在许多文献研究中可以发现,治疗取向是心理治疗中一个重要的变项。然而我们采用行为主义取向和非行为主义取向的划分来评定治疗取向对心理治疗效果的影响时却没有显示出显著性差异。因此,我们推论以行为主义取向来考察不同取向对心理治疗的效果可能不是很合适。Bruce 等人(2002)针对认知疗法和非认知疗法的研究结果显示,认知疗法与行为疗法具有相似的效果,但是认知疗法的效果优于其他疗法[10]。因此,有关心理治疗取向对心理治疗效果的影响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的研究证明。

从上面的讨论中,研究者认为国内心理治疗的效果还是值得肯定的。虽然矫治性的心理治疗效果较发展性的心理治疗效果更为明显,但是在学校环境中,发展性的心理治疗的趋向还是不可阻挡的。同时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如对于影响心理治疗效果因素中治疗者特征的因素由于受限于原始研究样本的叙述说明不够,而未能列入研究变项范围。这也是本研究最大的限制,以期以后的研究能完善之。

5 参考文献

[1]Andews G, Harvey R. Does psychotherapy benefit neurotic patients: A re-analysis of Smith, Glass & Miller data.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1981,38:1203-1208

[2]Cohen J. 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 NJ: Lawrence Erlbaum, 1988

[3]Suan M. Prout, H. Thompson Prout. A meta-analysis of school-based studies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An update.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1998,36(2):121-136

[4]Smith ML, GV. Meta-analysis of psychotherapy outcome studies. American Psychologist,1977,32:752-760

[5]Glass GV, McGaw B, Smith ML. Meta-analysis in social research. Beverly Hills, CA: Sage,1981

[6]Miller RC, Berman JS. The efficacy of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ies: A quantitative review of research evidence. 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3,94:39-53

[7]Johnson BT. DSTAT: Software for the meta-analysis review of research literatures.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89

[8]Rosenthal R. Meta-analysis: A review. Psychosomatic Medicine, 1991,53:247-271

文献计量学篇4

从历史学文献产出的学科领域分布来看,大连市历史学研究的学科领域主要分布在“半封建半殖民社会”、“封建社会”、“中国人物”、“中国考古”等研究领域。大连市的历史学研究领域比较广泛,重点突出。古今中外的历史都有涉猎,主要集中在中国古代史,包括传统课题的通史和断代史。同时,许多研究者对外国人物、外国史等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也是大连市历史学研究的重点领域。整体来看,大连市历史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仍是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史的研究[2]。研究历史人物,评价其在历史上的功过是非,是历史学研究中的重点。近年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人物研究更是成为历史研究最活跃的领域[2]。例如上表中大连市对中国人物研究的文献有340余篇,对外国人物进行研究的文献也有近30篇,这说明人物研究也是大连市历史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

二、高被引文献的分析

文献间的引用是知识传承与流动的重要途径,对样本文献的高被引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客观展现大连市历史学学科领域研究的高质量论文,挖掘该领域研究的关键节点文献,反映该领域的演化情况[3]。从表2可看出高被引文献中的前三篇均出自大连大学的胡凡教授,从其论文的主题来看,主要是对明代历史的研究。这表明胡凡教授研究的领域主要是明代历史。现将被引频次大于等于18的文章陈列如下。

三、文献高产作者统计

发文量是衡量研究者科研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对大连市历史学科的高产作者进行统计,展现大连市科研产出较高的历史学研究者。排名第一位的是辽宁师范大学的都兴智,发文量43篇;第二位是大连大学的王禹浪,发文量42篇;第三位是大连民族学院的关捷,共发表29篇。同时需要强调的是,发文量并不是衡量学者学术影响力的唯一指标,特别是历史学领域研究的文献专著,研究报告等都是反映研究者产出的重要方面。同时由文献的被引频次等计量指标体现出来的文献综合质量更能体现研究者的综合科研能力和素质[4]。

四、高产机构的统计分析

高产机构的发文量可以在一定程度反映研究机构的整体科研能力。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列出前10所高产机构(表4)。其中,辽宁师范大学发文813篇,占全部样本数据的40.36%,以明显优势位居第一。大连大学发文350篇,占全部样本数据的17.39%,排在第二位。大连理工大学发文104篇,占全部样本数据的5.17%,列于第三位。

五、大连市历史学文献研究热点与合作网络的可视化分析

使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对2133条文献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以科学知识图谱的形式展现分析结果。借助CiteSpace软件,不仅可以得到直观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而且可以输出关键词共现频次、中心度和突现率等计量指标数据,为文献的定量分析提供客观依据。其中,关键词共现频次是研究热点和被关注程度的直接体现,中心度反映了关键词在整个共现网络中的重要性,而突现率对新兴的研究方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5]。

(一)大连市历史学研究热点主题的探测考虑

文献量逐年分布的具体情况,本研究时间跨度选择为1952年至2012年,利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工具,运行得到历史学文献的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从网络图谱的整体来看,关键词共现网络中形成了以“大连市”、“大连”、“日本”、“抗日战争”、“张学良”、“”、“”等为核心的关键词共现网络群组,这说明大连市研究者注重对断代史和历史人物的研究,也包括对革命史、区域史的研究。“清代”、“公元前”等为核心的关键词,表明大连市在对中国通史方面文献产量较多。具体来看,在大连市历史学研究文献的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中,共现频次较大的节点主要有”大连市”、”大连”、”日本”、”抗日战争”等,共现频次最多的“大连市”一词的共现频次达72次,“大连”占第二位,频次有46次,这表明了在大连市历史学研究中学者对本区域历史的关注。其次是“日本”、“抗日战争”、“”、“日本帝国主义”等,这充分证明抗日战争相关问题在大连市历史学研究中是一个热点问题[6]。另一方面,在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中,中介中心度的指标通常反映节点关键词在网络图谱中“中介”的重要作用,一般是连接网络中不同群组的关键节点。在选定的阈值下,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中,共有3个关键节点(中介中心度大于0.1),”大连市”、”大连”和”中国共产党”,这也再次表明关于“中国共产党”和“大连”的研究在大连市历史学研究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二)大连市历史学研究合作网络的可视化分析

最近几年来大连市历史学研究的论文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较大的增长和提高。这些论文一部分是独立完成的,还有较大部分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作者或科研机构共同完成。通过使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的作者合作分析功能进行合作网络可视化分析,探测大连市历史学研究论文产出与合作的互动关系。

1.大连市历史学文献作者合作的可视化分析通过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工具,对大连市历史学相关领域的产出文献进行作者合作网络的可视化分析,运行结果如图3所示。从图4可以看出,大连市历史学文献的作者合作网络已初步形成,科学合作日益加强。其中合作产出量最多的几位作者分别是都兴智、王禹浪等,而且关键节点作者特别明显。这些高产作者多是同一个单位。如王禹浪、王善军、关捷同在大连大学,这说明历史学研究的特点要求学者之间加强交流和合作。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应大连大学对历史学的研究还是相当重视的。

2.大连市历史学文献机构合作的可视化分析对文献产出的科研机构的合作进行可视化分析,探测大连市历史学研究的机构合作情况,运行CiteSpace软件,得到大连市历史学科研机构的合作网络知识图谱。科研机构合作网络展示了大连市历史学研究的合作情况,图4中有5个明显的大结点显示的科研机构[7],也是该领域的科学论文的高产机构,即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大学等。但也可以从中看出科研机构合作的情况并不普遍,最有影响力和合作化程度最高的只有一两所院校。学术交流活动仍需加强。

文献计量学篇5

中图分类号:G250.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38(2014)04-0061-06

文献计量学篇6

[3]周述文,郭晓军,孙爱平,汤海洪.电子商务网站的分类及评价初探[J].中国管理科学,2000,S1:748-754

[4]蒋颖,金碧辉,刘筱敏.期刊论文的作者合作度与合作作者的自引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0,12:23-28

文献计量学篇7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10.029

Panoramic Analysis of Gardenia Bibliometric Research

LIU Ai-bing1, WANG Xiao-xia2, YAN Yu-mei3, QU De-ning4, LIU Bing2

(1.Jiangxi Academy of Forestry Investigation and Planning,Nanchang,Jiangsu 330046, China;2.College of Life Science,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Siping, Jilin 136000, China;3.The Red Flag Avenue of Second Primary School, Ganzhou, Jiangxi 341000, China;4.College of Mathematics Science,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Siping, Jilin 136000,China)

Abstract:A domestic gardenia bibliographic database was established with the results and data searched from CNKI. The paper made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the annual distribution, research field, total cites, the institution of the author, cooperation degree, organization Top 10 and so on. In addition, the paper also analyzed the core authors according to the Lotka's law. This thesis provided some useful help for readers and authors to grasp the key points and directions of the gardenia research and supply some useful proposal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Key words:bibliometrics; gardenia; panoramic analysis

栀子是茜草科(Rubiaceae)栀子属(Gardenia)植物,属于一种常绿灌木[1],生在山野间,广泛分布于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全世界大约有250种。我国只有4种,为栀子、匙叶栀子、狭叶栀子、海南栀子。栀子也称红栀子、黄栀子、黄果树等。我国的栀子主要分布于江西、台湾、浙江、安徽等省。栀子的表皮有棱,尖呈长椭圆形,形像古代酒器,有五棱、七棱、九棱等品种,中仁呈黄红色或深红。栀子分野生栀子(山栀子)和栽培栀子(大栀子)两种,二者的外形大小不一样,但是化学成分种类相同[2]。栀子属于一味常用中药,具有清热利尿、凉血解毒、泻火除烦的作用,外治扭挫伤[3],从《本草纲目》到《中国药典》等历代医药名著均有记载。

文献是科研水平的重要表现形式,利用文献统计数据可以从某个方面勾勒出一个科研机构发展的宏观状态,能够帮助科研人员了解行业发展方向,了解研究领域的科研水平,从而对所研究的领域做出合理的方案。文献计量学是图书情报科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4],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衡量一个学科领域的文献发表情况,对该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献计量分析学是用统计学和数学的方法研究分析文献,把文献学、数学、统计学统计为一体,注重量化的综合性知识体系。主要对象是词汇数、作者数、期数、文献量。分析文献的常用方法就是文献计量学[5]。

1 材料和方法

利用CNKI,以“栀子”为篇名,检索从研究栀子开始一直到现在的文献,共检索到文献10 843篇。笔者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这10 843篇文献进行了分析与统计。分析统计包括论文的来源数据库、文献产出数量及发表年度、学科分布、被引频数、下载次数、作者的合作情况、文献量排在前10位的机构、作者发表的文献量、基金论文比等方面。

2 结果与分析

2.1 栀子研究文献来源数据库分析

数据库是一个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统一管理的、有共享的、有组织的数据集合。由表1可以看出,我国对栀子的研究文献共计10 843篇。其中主要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共计文献8 429篇,是栀子的主要来源数据库。其次是“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共计文献1 032篇。篇数最少的是“国际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共计14篇。还有其他4个来源数据库,具体见表1。

2.2 文献增长趋势

从1956到2014年,CNKI数据库中有栀子的相关研究文献有10 843篇。通过利用CNKI的分析工具对10 843篇文章的发表年代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由图1可知,1993年以前发文极少;自1993年起,发文量呈平稳上升趋势,表明这段时间栀子领域的科研活动始终处于活跃状态,2013年达到最高点,文献发表共1 187篇。可以看出,现在对栀子研究越来越多,2014年截止到6月份发表了57篇论文(图1)。

2.3 栀子研究文献的学科分布状况

从CNKI收录的科技论文统计结果(表2)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医学是栀子研究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一共是3 837篇。其他比较活跃的学科包括中药学、中国文学、园艺、轻工业手工业等。表2是对研究栀子比较活跃的前10个学科所进行的统计。

2.4 对栀子研究的文献被引用频数分析

根据文献计量学理论,文献的被引用频数是衡量文献质量高低的一个主要指标,文献的被引用次数越多,说明该文献对研究很有作用,也说明该文献的科学知识质量越高[6]。从总体上显示出该文献对科研工作者的重视和使用程度,反映了科技期刊包括近期在内的状况,并可以公正地评价和处理各类文献[7]。通过检索CNKI数据库得到对栀子研究的文献被引频数次排列位于前10个的文献见表3。

2.5 栀子研究的文献被下载次数分析

对栀子研究的10 797篇文献均被下载过,下载的次数越多说明该文献的知识质量最高,也说明在该文献所涵盖的领域中研究的越多。从多次被下载的文献也可得知现在在哪个领域对栀子研究最多。通过检索CNKI数据库得到对栀子研究的文献被下载次数排列位于前10个(表4)。

2.6 论文作者的合作情况分析

论文作者合作度是指在一定时域内,一种期刊每篇论文的平均作者数[8]。由两位或更多的作者共同署名的论文称为合著论文,合著论文占论文总量的比值称论文的合著率[9]。合作现象是科研人员合作程度的衡量指标,是度量某文献的作者群体科研能力高低的一个指标[10-11],它反映某种期刊论文作者智能的发挥程度,其程度值越高,合作智能发挥越好[12]。在确定的时域内,一种期刊的论文合著率从宏观上可以反映出完成研究成果所必需的知识结构和论文研究过程中的困难程度。一般来说,合著率越高,学科发展水平越高[9]。从事科研工作中合作已是一种趋势,通过科研人员的相互协作,不仅可以增加论文的发表量,还可提高论文的科技学术质量[13-14]。由于学科之间互相渗透和交叉的特点更加明显,加上新兴学科的快速发展,将促使科研论文进一步朝着合著率高的方向发展[9]。

2.7 发表的文献量排在前10名的机构

笔者认为,发表文献量的多少可以评价一个机构的科研水平,发文越多说明这个机构在栀子研究方面所做的越多,也说明该机构在栀子研究领域的科研水平越高。由表5可知,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共发表文献444篇;其次是山东中医药大学,共发表文献310篇。发表文献量排在前10的机构都是国内知名高校,而且都是中医药大学,这表明在中医药领域对栀子研究得更为广泛,同时也体现出高等院校的学术风气浓厚。

2.8 作者发表的文献量分析

在CNKI上以栀子为搜索词,以作者为组别,可以查到对栀子研究发表20篇以上的作者共有12人。李彭涛发表的论文最多,共计29篇;其次是郭立玮,28篇(表6)。经查询可以得知,这些人是我国研究栀子的知名人士、带头人,在栀子研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

2.9 基金论文比

近年来,对学术论文的质量,可采用基金论文比来间接评价,它是学术期刊学术质量评价的指标之一[9,15]。把基金论文比作为学术期刊质量的评价指标,是中国期刊评价领域的独创。笔者对我国栀子研究文献各类基金各类论文进行了统计,并用(基金论文总篇数/论文总篇数)×100%=基金论文比,得出基金论文分布(表7)。基金论文比可在整体上衡量期刊稿件质量的高低,是体现科技期刊学术水平高低的特征参数之一[9]。由表7可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发文量最多,占10 836篇文献的3.2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我国研究的主要渠道之一,面向全国,重点资助具有良好研究条件、研究实力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中的研究人员。基金论文比次高的基金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从表7中可看出,前5名的都是部级基金,再往后排名才是省级基金,可以说明国家基金资助的都在科技领域的前沿。

3 小 结

笔者以文献计量学为方法,利用CNKI强大的检索和分析功能对中国1956―2014年栀子研究的所有文献共计10 843篇,进行分析统计。从栀子研究论文的来源数据库、文献产出数量及发表年度、学科分布、被引频数、下载次数、作者的合作情况、文献量排在前10位的机构、作者发表的文献量、基金论文比等9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初步掌握了中国栀子研究的发展趋势等。通过分析可知,中国对栀子的研究从2003年以后越来越受到重视,发文量越来越多,并且研究水平也逐渐提高。对栀子研究的机构几乎都是全国高校,还有各大高校的附属医院。该领域发表的被引文献有很多,说明对栀子研究领域比较活跃。本研究可为相关研究人员把握栀子研究现状和为今后栀子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付小梅,周光雄,葛菲,等.栀子类药材的研究概况及展望[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1,20(2):24-26.

[2] 高增平,江佩芬.栽培栀子与野生栀子化学成分对比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5,20(11):654-656.

[3] 夏邦旗.栀子深加工综合利用研究[J].安徽科技,1998(4):4-6.

[4] 邱均平,赵蓉英,马瑞敏,等.我国文献计量学信息计量学课程建设的理念与实践[J].图书情报知识,2007(3):56-59.

[5] 阮金月.我国盆栽观叶植物研究文献分析(1979―2010)[J].园艺与种苗,2011(3):35-38.

[6] 岳洪江,刘思峰,梁立明.我国对技术创新的关注与研究――基于24年的文献计量分析[J].科研管理,2008,29(3):43-52.

[7] 自然科学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自然科学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1,12(3):165-168.

[8] 周慧.论文作者合作度评价意义浅析[J].河北科技图苑,1997(1):31-32.

[9] 李德华,余毅,郑月蓉,等.《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008年载文状况统计分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4):572-576.

[10] 王艳,黄晓鹂,库雪飞.《编辑学报》2008―2009年载文分析[J].华北煤炭医学学报,2011(4):572-573.

[11] 胡兴志,王纪坤.2003年―2005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载文、作者和引文统计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411-414.

[12] 任丽萍.《中国草地学报》2006―2008年载文及作者统计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4):162-165.

文献计量学篇8

1 资料与方法

利用美国thomson-isi出版的2005年journal citation reports-science edition(期刊引文报告-科技版),查询ajcm的引证和被引证数据;利用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通过“源文献”和“参考文献”途径查询《中医杂志》在2005年的引证和被引证数据。分别计算出两种期刊的引文半衰期、被引半衰期和普赖斯指数。利用计算机统计汇总,分析两种期刊的被引证状况及两种期刊引证文献的学科、文种、年代分布等特点。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医杂志》和ajcm两种期刊的被引证状况

2005年,《中医杂志》被309种国内期刊所引证,合计被引2 841次。同年,ajcm合计被255种期刊引用了689次。表1列出了两种期刊在2005年被引证文献的年代分布。根据被引证数据计算出《中医杂志》的被引半衰期为7.335年,普赖斯指数为31.33%;ajcm的被引半衰期为6.9年,普赖斯指数为38.61%。

2005年,《中医杂志》出版12期,发表带有作者的文献548篇,该年的影响因子为0.342。ajcm在2005年出版6期,发表文献94篇,影响因子为0.743。表1 《中医杂志》与ajcm发表的文献在2005年被引证的年代分布

2.2 高频引证两种中医药杂志的期刊分布

表2列出了在2005年高频引证(≥50次)《中医杂志》的12种期刊。《中医杂志》被这些期刊引证了810次,占该杂志总被引证频次的28.51%。说明《中医杂志》所发表的文献对这些期刊的学术影响比较大。表2 2005年高频引证《中医杂志》的期刊(略)

在引证《中医杂志》的309种期刊中,有95种为中医中药类期刊,占引证期刊种数的30.74%;合计引证2 265次,占总引证次数的79.73%;有214种属于非中医中药类期刊,占引证期刊种数的69.26%;合计引证576次,占总引证次数的20.27%。

表3列出了在2005年高频引证(≥13次)ajcm的8种期刊。ajcm被该8种期刊合计引证了212次,占该杂志2005年总被引证次数的30.77%。在引证ajcm的255种期刊中,只有6种为中医药相关类(中医、中药、植物药、替代疗法)期刊,占引证期刊种数的2.35%(6/255)。合计引证了157次,占总引证次数的22.79%。ajcm绝大多数是被非中医中药类期刊引证的。表3 2005年高频引证ajcm的期刊(略)

2.3 两种中医药杂志的引文情况

2.3.1 《中医杂志》的引文情况

在《中医杂志》2005年发表的文献中,只有198篇附有参考文献,占总发文量的36.13%;合计引证来自777种中外文图书和期刊文献1 631条,篇均引文数为2.976条;其中附有参考文献的论文篇均引文数为8.237条。

《中医杂志》2005年引证了338种中文期刊1 017次,占全部引证文献的62.35%;引证163种外文期刊265次,占16.25%;引证276种中外文图书349次,占21.40%。表4列出了《中医杂志》在2005年高频引证(≥13次)的12种期刊或图书。表4 2005年《中医杂志》高频引用的期刊与图书(略)

2005年,《中医杂志》合计引证来自273种中医中药类书刊文献839次(51.44%),引证504种非中医中药类中外文书刊文献792次(48.56%)。在全部引证文献中,发表于过去5年的文献有573篇,占全部引证文献的35.13%。引证半衰期为6.47年。

2.3.2 ajcm的引文情况

2005年,ajcm发表来自世界多个国家的研究文献94篇,合计引证来自1 003种期刊的2 076篇文献,篇均引文数为22.09篇。在全部引证文献中,发表于过去5年内的文献占全部引证文献的28.18%,引证半衰期为8.12年。表5列出了ajcm2005年高频(≥15次)引用的期刊。表5 2005年ajcm高频引用的期刊(略)

在ajcm引证的文献中,涉及中医中药类(中医、中药、针灸、植物药、民族药学、替代疗法)期刊25种,引证233次。其中引用中国(包括港台)出版的中医药期刊13种,61次。

3 讨论

3.1 两种中医药期刊的使用寿命和新颖性对比

期刊的被引半衰期是反映特定期刊的使用寿命和期刊老化速度的一个指标,对于期刊的保存年限和读者对期刊的利用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而普赖斯指数可以从另一个角度量度文献的老化速度和程度[1]。一般来说,某一学科或领域发表文献的普赖斯指数越大,半衰期就越短,说明其文献的老化速度就越快,使用寿命也就越短。本统计结果表明,两种期刊的被引半衰期接近,均在7年左右,较现代医学类以及其它自然科学类期刊的半衰期长。同时,普赖斯指数分别为31.33%和38.61%,低于基础医学等自然科学类期刊[2]。此外,两种期刊被引证的文献有约1/3是在10年前发表的,说明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出版的中医药期刊,在出版较长时间后仍然还有一定的利用率。可以认为中医药期刊的老化速度较慢,使用寿命较长。因此,对中医中药类文献的收藏与利用应该注意这个特点。

有研究证明,现代医学类期刊引证5年内发表的文献一般占总引证文献的50%[3]。而中美两种中医药期刊引证5年内文献远小于该比例,而且引证半衰期较长。虽然可以反映出中医类期刊的新颖性不如其它自然科学学科,但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中医药期刊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3.2 两种中医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对比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可以反映特定期刊在特定时间段内发表文献的平均被引证次数。在进行期刊的学术地位或学术影响力评价中,影响因子一直是国内外公认的客观指标。研究数据表明,ajcm的影响因子(0.743)远高于《中医杂志》(0.342),而且前者在计算影响因子时只计算被scie(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源期刊的引证数据,具有较强的权威性;而后者的数据是来源于维普数据库,即引证数据几乎是国内出版的全部期刊引证该刊的数据,权威性较差。在国内较权威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该刊影响因子仅0.175[4]。另外,国内外在影响因子的计算中所采用的指标也略有不同。

此外,《中医杂志》发表的文献有4/5是被中医中药类期刊引证的,而ajcm则恰恰相反。这说明作为国内出版的中医药类核心期刊,《中医杂志》对中医中药类期刊的学术影响较大。因为scie中收录的中医药类期刊较少,因此,所统计出引证ajcm的主要是非中医药类期刊。但也可以说明ajcm发表的文献对非中医中药类期刊也存在一定的学术影响。同时也应该注意,国内出版的《中医杂志》也不排斥吸取国内外其它相关学科的学术思想。在《中医杂志》的引证文献中,有近一半来自于非中医中药类书刊,说明即便是在国内,其它学科的书刊文献在中医中药的研究中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存在密切的相关性,两种类别的期刊存在相互影响。在传统医学的教学与研究中也离不开现代医学基础理论的指导。同时,在科学研究与文献撰写时除了要参考国内的中医中药类文献以外,也要注意参考国外发表的相关学科的文献。

3.3 两种中医药期刊引证文献的特点

在两种中医药期刊的引证文献方面,《中医杂志》发表的大多数文献(63.87%)没有参考文献,许多属于经验交流类文章,如:当代名医、专题笔谈、学术争鸣、经验方荟萃等,研究性文献占得比例较小。即便是该杂志发表的研究性文献的篇均引文数(2.976篇)也远远低于ajcm(22.09篇),而且前者引证的1/5是图书。说明《中医杂志》的信息量较大,而后者的学术性更强。提示在中医中药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中,还应该广泛参考已有的研究报告,以现代生物医学的相关理论作指导,才能获得令人信服的研究成果。

对比两种期刊的引证和被引证数据,令人惊讶的是,作为中外两种重要的中医药学专业期刊,在2005年两种期刊发表的文献却没有相互引证,而且国外出版的中医类期刊引证国内出版的中医药期刊频率并不高。一方面说明国内出版的期刊在学术性方面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也提示国内出版的期刊还应该扩大宣传,提高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医药学文献的国际影响力。

此外,引证《中医杂志》以及《中医杂志》所引证的期刊多属于中医(药)类的综合性期刊,专业性较强或其它学科的期刊较少。引证外文期刊的数量就更少,而且集中在中风、风湿、循环、糖尿病等少数几个临床学科;说明《中医杂志》较注重中医中药的临床实践方面。而引证ajcm及ajcm所引证的期刊则除了中医、脑血管疾病类以外,还主要涉及药学、生物学、民族药学、植物药(医)学、神经科学、综合自然科学等基础学科,说明ajcm更注重发表中医学、中药学(植物药学)等学科的理论研究性文章,并且受以上基础学科的影响较大。

4 结语

通过文献的引证与被引统计分析可以看出,中医药类期刊与现代医学类期刊尤其是药学、植物学、综合自然科学类期刊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中医杂志》和ajcm作为中外中医药类的核心期刊,前者更注重于中医临床,而后者更强调药学包括植物药学、民族药学、药理学以及药学的基础性研究。《中医杂志》的信息量大,而ajcm的学术性强。

两种中医药期刊的使用寿命接近,老化速度均慢于现代医学及自然科学类期刊;在学术影响力方面则ajcm高于《中医杂志》,这也可能是因为后者更注重临床的结果。虽然同属中医药学期刊,两种期刊在发表文献的侧重点、引证文献的学科和文种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参考文献】

[1] 姜春林.普赖斯与科学计量学[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09):20-22.

文献计量学篇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501-02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提供的PubMed数据库收录的急诊护理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旨在明确急诊护理文献分布特点和研究现状,为科研人员指明方向。

1 材料与方法 以PubMed数据库为数据源,统计1966~2014年PubMed收录的急诊护理相关文献,检索式:"Emergency Nursing"[Mesh]。检索时间为2014年5月15日。将获得的5628篇文献按发表时间、国别、来源期刊、多产作者及Medline格式所提供的主题词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年代分布(表1) 从表1可以看出,1966~1990年急诊护理文献量一直在低水平徘徊,但自1991年起急诊护理文献量呈渐进式增长,这是因为美国在70年代前,尽管有不少医师、护士转入急诊室工作,1968年成立了美国急救医师协会,但真正承认急诊医学为一独立专业是在1979年,此后急诊医学发展逐渐发展起来,急诊护理学是在急诊医学和护理学的发展中诞生的,是急诊医学与护理学的一门边缘学科,逐渐受到重视[1],因此广大的医务工作者纷纷投入到对急诊护理的研究中。

3结论

通过上述统计分析可知自1991年以来,急诊护理文献量逐渐增加,以美国为首的少数国家在该领域的研究较多,研究热点集中在医院紧急服务,医院护理人员,急诊分诊台[2]等方面。本文提出的重要来源期刊、多产作者、研究热点将对研究人员进行研究有一定帮助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李明凤,叶磊,王晓红.拓新急诊护理临床教育.促进专科发展[J].华西医学,2008,(01):142-143.

文献计量学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主要采用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自科)作为检索对象。

1.2  检索策略

    进入上述数据库页面,输入题名为“糖尿病”,同时设定关键词为“肾”,检索时间范围是2000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对检索到的文献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和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统计分析

2.1  发表年度与论文数量

    通过上述方法共检索到文献7 816条,文献量从2000年的352篇增加到2008年的1 445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以年度为自变量x,发文量为依变量y,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p=0.00<0.01,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线性回归关系,回归方程为:y=145.13x+141.11。以此可预测未来数年中该研究领域的文章发表量。

   

一门学科的兴衰动向与其表达科学成果的文献数量和文献内容结构紧密相连,并且呈某种相关性。从以上分析结果可以预测,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dn都将是一个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这主要是由于国内dm患病率日益增高,dn发生率也相应增加,无论是给家庭还是社会都带来沉重的负担,亟待加以控制。

2.2  各杂志发文情况及被引用情况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发文数量居首位,排名前10名的杂志共发文810篇,只占文章总量的10.36%。可见这类文章的登载集中程度不高,有约90%都分散在其他杂志上。排名前10名的杂志中,只有3种是中文核心期刊。由此分析这一领域论文研究的总体水平也不是很高。见表1。表1  2000-2008年cnki数据库dn文献发表量前l0名的杂志(略)

   

选取2000-2008年间在cnki数据库中被引频次居前50位的文献(包括排名并列的数量共有614篇),对不同杂志的篇均被引频次进行分析,列出被引前10名的杂志,见表2。表2  2000-2008年cnki数据库dn发表文献引用频次前l0名的杂志(略)

    从表2可以看出,这10种杂志中发表的文献受到了同行更多的关注,其中,中文核心期刊有6种,可见中文核心期刊受关注的程度明显大于非核心期刊。表1中的非核心期刊虽然发文数量多,但因为研究水平、论文质量的原因,受关注程度普遍不高。此外,发文数量和引用频次都名列前10名的杂志是《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说明这两种杂志是糖尿病肾病研究领域的重要交流平台。

2.3  基金资助情况

    统计显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文数量远远领先于其他基金资助的发文数量而居首位,前3名都是国家资助基金。发文数量的多寡同各类基金的资助力度有关,国家基金资助力度大,资金充裕,研究内容丰富深入,因此发文数量多。地方资金资助有限,限制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因此论文数量较少。数据也反映了国家对dn研究的高度重视,预示着该领域在现今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国家的一个重点资助方向。见表3。表3  2000-2008年cnki数据库dn文献发表量前l0名基金资助情况(略)

2.4  发文机构情况

(见表4)表4  2000-2008年cnki数据库dn文献发表量前20名的机构(略)

从表4可见,发文数量进入前20名的机构中40.91%是大学,其余59.1%是医院。其中文献发表量居首位的是河北医科大学,其次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前10名机构中大学占了63.64%,说明大学在dn研究领域是产生成果的主力军,这同国际上的dm研究趋势类同[3]。

2.5  研究热点分析

(见表5)表5  2000-2008年cnki数据库dn文献前20名的关键词(略)

    从表5中排名前20位的关键词看,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药理学、中西医结合疗法、中医疗法等方面,表明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已成为治疗dn手段的一大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对于dn单纯用西药控制血糖,恢复肾功能效果并不理想,且长期服用不良反应大。而中医的标本兼治、全面调养对于这样的慢性疾病正好对症下药,因此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日益受到学界的青睐。

3  讨论

    从对以上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 dn都将是一个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也是国家的一个重点资助方向,尤其是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更是日益受到重视。但是这一领域论文研究的总体水平亟待提高。

    近5年来,大学已取代医院成为dn研究领域产生成果的主力军,这同近年来国家对大学的资金、政策的偏向是分不开的。而本应是重点成果出产机构的科研院所却榜上无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在科研院所的政策导向、制度建设、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凸显的一系列问题,正是这些问题,限制了科研院所学术优势的充分发挥,直接影响其成果的产出。

【参考文献】

 

文献计量学篇11

中图分类号:G250.25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4)01-0131-06

苹果是世界性果品,由于其生态适应性强、果品营养价值高、耐贮性好及供应周期长,许多国家都将其列为主要消费果品而大力推荐[1]。美国、中国、印度、波兰、西班牙、比利时、荷兰、德国、土耳其和意大利等国家广泛栽培苹果,其产业是这些国家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近几十年来,科研人员对苹果果实品质[2,3]、营养物质代谢[4,5]、呈色机理[6~8]、核心种质构建[9,10]、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11,12]、基因表达和生物信息学[13~15]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

文献计量学基于文献事实,能客观定量地反映学科的整体布局,揭示新理论发展的方向,已被广泛用于诸多领域[16],如化学学科[17]、数学学科[18]和PM2.5[19]等的分析。但目前利用文献计量学分析世界苹果研究状况的相关报道尚未见到。WebofScience数据库共包括9000多种世界范围内最有影响力的、经过同行专家评审的高质量期刊,收录的文献能够反映科学前沿的发展动态,已成为世界公认的自然科学领域最为重要的评价工具。因此,为了解世界苹果的研究动态,利用WebofScience数据库对2001年以来的苹果文献进行了分析,从科研文献产出的角度揭示了苹果研究领域的发展态势,以期把握苹果科学研究的整体发展状况,为国内外苹果科研工作者和决策者提供参考,促进苹果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1数据来源及方法

本研究采用WebofScience数据库作为分析数据源,基于SCI-EXPANDED数据库,以“apple”为关键词。选择出版年为2001~2012年的数据作为分析资料,于2013年1月进行检索。对检索出的文献用WebofScience自带的引证报告进行分析,部分数据项用Excel进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世界苹果文献总体概况及趋势分析

WebofScience引文数据库中收录的2001~2012年有关苹果研究的相关文献共17699篇,文献类型包括研究论文、会议摘要、会议记录、综述、社论、通讯、新闻、图书等,其中研究论文为主要类型,有15857篇,占发文总量的89.593%(表1),说明学术论文是苹果研究文献的主要发表形式。

2.2世界苹果文献产出概况

2001~2012年苹果研究发文量居世界前20名的国家如表2所示。发文量最多的是美国,其发文量(4578篇)分别是中国(1384篇)和西班牙(1173篇)发文量的3.3倍和3.9倍。美国、中国、西班牙、意大利和德国发文量位居世界前五位,发文量均在1000篇以上。

近十年来,各国非常重视苹果产业的发展。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表2)表明,中国的苹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其种植面积约是印度(第二位)的8倍,总产量约是美国(第二位)的6倍,远远超过其它国家。美国苹果的种植面积居世界第四位,但总产量位于第二位。波兰和土耳其苹果种植面积分别位居世界第三和第五位,土耳其、波兰和意大利苹果的总产量分别位居世界第三、第四和第五位。单产位于世界前五位的国家分别是瑞士、新西兰、法国、比利时和荷兰,其丰产栽培的模式值得借鉴。

3结论与讨论

利用WebofScience数据库对各学科研究产出进行科学计量分析和比较,有助于从一个侧面了解国内外相关机构的学科布局、整体科研实力和学科优势[20]。对2001~2012期间WebofScience数据库中发表的苹果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表明,苹果研究文献以学术论文为主要发表形式;发文量逐年增加,2011年最高,约是2001年的2倍。在国家分布方面,美国、中国、西班牙、意大利和德国论文产出水平遥遥领先。近年来,中国的苹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居世界第一,研究论文数量一直处于上升态势,位居世界第二,可见,中国对苹果的产业和科研越来越重视,科研水平逐渐提升,论文的产出量大幅度增加。

按苹果发文量遴选出的前20名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美国、中国和西班牙等,属于美国的研究机构最多,占到45%。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服务中心、康奈尔大学、加拿大农业和农产品研究所、华盛顿州大学和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发文量位居世界前五位。前20名研究机构中有12所是高等院校,可见,高校是苹果科研的领导者。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和浙江大学在苹果方面的研究位于世界前20位,这说明,我国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苹果研究机构数量较少,赶不上美国。我国科研人员应把握好苹果研究的热点与重点,利用自身丰富的种质资源和产业优势,使在苹果方面的研究突飞猛进。

苹果研究方面的核心作者大部分来自美国、德国、瑞士和斯洛文尼亚,有7位来自美国。匿名作者发表文章数量最多,比利时天主教鲁汶大学的Nicolai教授排名第二,主要从事苹果采后技术方面的研究[21~23]。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程来亮教授排名第三,主要从事苹果光合作用[24]、碳氮代谢[25]和逆境生理[26]等方面的研究。

世界上四分之一以上苹果方面的文章刊登在美国、英国和荷兰承办的期刊。美国的《HortScience》、《JournalofAgriculturalandFoodChemistry》、《Phytopathology》,荷兰的《PostharvestBiologyandTechnology》和英国的《JournalofFoodEngineering》5种期刊载文量居世界前5位,是苹果相关研究投稿的理想期刊。

农业和食品科学技术方面的研究是目前苹果研究的重点领域,发文量占总文献的一半以上。营养保健涉及的学科多,但发文量较少。苹果果实富含类黄酮等抗氧化性物质,对肺癌[27]、心血管疾病[28]和糖尿病[29]等有显著地抑制作用,营养保健功能较强,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BarrioBH.Theappleworld2003-presentsituationanddevelopmentsforproducesandconsumers[J].CompactFruitTree,2003,36(1):15-18.

[2]HeckeK,HerbingerK,VeberiR,etal.Sugar-,acid-andphenolcontentsinapplecultivarsfromorganicandintegratedfruitcultivation[J].EuropeanJournalofClinicalNutrition,2006,60:1136-1140.

[3]韩明三,刘学才,王芝云,等.套袋和不套袋对红富士苹果品质和安全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0,4:43-45.

[4]王金花,刘飞,付春霞,等.缺锌胁迫对苹果砧木幼苗形态及其锌积累的影响[J].园艺学报,2012,39(4):613-620.

[5]苏秀伟,魏绍冲,姜远茂,等.酸性土壤条件下硅对苹果果实品质和植株锰含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1,6:59-61.

[6]MohamedAA,AntondeJager.Formationofflavonoids,especiallyanthocyaninandchlorogenicacidin‘Jonagold’appleskin:Influencesofgrowthregulatorsandfruitmaturity[J].Sci.Hort.,2002,93:257-266.

[7]王延玲,张艳敏,冯守千,等.新疆红肉苹果果皮果肉呈色差异机理[J].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3):2771-2778.

[8]刘金,魏景立,刘美艳,等.早熟苹果花青苷积累与其相关酶活性及乙烯生成之间的关系[J].园艺学报,2012,39(7):1235-1242.

[9]张春雨,陈学森,张艳敏,等.采用分子标记构建新疆野苹果核心种质的方法[J].中国农业科学,2009,42(2):597-604.

[10]刘遵春,刘大亮,崔美,等.整合农艺性状和分子标记数据构建新疆野苹果核心种质[J].园艺学报,2012,39(6):1045-1054.

[11]GharghaniA,ZamaniZ,TalaieA,etal.GeneticidentityandrelationshipofIranianapple(Malus×domesticaBorkh.)cultivarsandlandraces,wildMalusspeciesandrepresentativeoldapplecultivarsbasedonsimplesequencerepeat(SSR)markeranalysis[J].Genet.Resour.CropEvol.,2009,56:829-842.

[12]张春雨,陈学森,林群,等.新疆野苹果群体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J].园艺学报,2009,36(1):7-14.

[13]刘美艳,魏景利,刘金,等.‘泰山早霞’苹果采后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其软化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园艺学报,2012,39(5):845-852.

[14]罗华,胡大刚,张连忠,等.苹果MdGLRs家族基因生物信息学鉴定和表达分析[J].园艺学报,2012,39(3):425-435.

[15]宋杨,张艳敏,刘金,等.GA含量与其合成酶基因在‘长富2号’苹果及其短枝型芽变品种之间的比较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3):2668-2675.

[16]MehoLI,YangK.ImpactofdatasourcesoncitationcountsandrankingofLISfaculty:Webofscienceversusscopusandgooglescholar[J].J.Amer.Soc.Infor.Sci.Technol.,2007,58(13):2105-2125.

[17]AkvarezEC,AnegonFDM.ChemistryinSpain:BibiliometricanalysisthroughScopus[J].ChemistryToday,2009,27(6):61-64.

[18]BehrensH,LukschP.Mathematics1868-2008:Abibliometricanalysis[J].Scientometrics,2011,86:179-194.

[19]李兆林.基于WebofScience引证数据分析我国科研人员关于PM2.5的研究状况[J].编辑学报,2012,24(Sup1):99-102.

[20]李晓,陈春燕,郑家奎,等.基于文献计量学的超级稻研究动态[J].中国农业科学,2009,42(12):4197-4208.

[21]RudnitskayaA,KirsanovD,LeginA,etal.Analysisofapplesvarieties—comparisonofelectronictonguewithdifferentanalyticaltechniques[J].SensorsandActuatorsB,2006,116:23-28.

[22]NicolaiBM,TheronKI,LammertynJ.KernelPLSregressiononwavelettransformedNIRspectraforpredictionofsugarcontentofapple[J].ChemometricsandIntelligentLaboratorySystems,2007,85(2):243-252.

[23]DefraeyeaT,LehmannV,GrosscD,etal.ApplicationofMRIfortissuecharacterisationof‘Braeburn’apple[J].PostharvestBiologyandTechnology,2013,75:96-105.

[24]ChenLS,LiPM,ChengLL.Effectsofhightemperaturecoupledwithhighlightonthebalancebetweenphotooxidationandphotoprotectioninthesun-exposedpeelofapple[J].Planta,2008,228:745-756.

[25]ZhangYZ,LiPM,ChengLL.Developmentalchangesofcarbohydrates,organicacids,aminoacids,andphenoliccompoundsin‘Honeycrisp’appleflesh[J].FoodChemistry,2010,123:1013-1018.

[26]LiYH,ZhangYZ,FengFJ,etal.OverexpressionofaMalusvacuolarNa+/H+antiportergene(MdNHX1)inapplerootstockM.26anditsinfluenceonsalttolerance[J].PlantCellTissOrganCult.,2010,102:337-345.

文献计量学篇12

文本挖掘(Textmining)是数据挖掘的一个方向,当数据挖掘的对象完全由文本这种数据类型组成时,这个过程就称为文本挖掘[1]。1988年,Swanson教授在MEDLINE的生物医学文献中发现了诸如镁缺失与偏头痛的医学关系[2]并获得了实验的验证。至此之后,强有力的文本挖掘工具在现代生物医学研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SCI数据库收录的2004~2013年间生物医学领域的文本挖掘相关文献从年度变化、国家/地区分布、作者等方面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旨在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1方法

笔者所统计的文献数据全部来源于美国ISI的SCI网络版(SCIofWeb),以与文本挖掘相关的自由词textmining,Literaturemining,Knowledgediscoveryintext,Textdatamining和以生物医学相关的自由词Biomedicine,Systemsbiology,Medicine,Genomics,Proteomics,Metabolomics,Bioinformatics,Biology,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对上述数据库进行主题词搜索。然后对下载的所有文献进行数据的筛选和清理后,最终选择纳入文献797篇。检索完成时间为2014年3月20日。

2结果

2.1年度发表量我们整理出来的2004~2013年生物医学领域文本挖掘文献总共有797篇,每年的发文数量从2004年的43篇到2013年的124篇,总体呈现增长趋势。

2.2国家/地区经统计,在所有797篇文章中总共有53个国家参与了文章的发表,遍及全世界五个大洲,但各个大洲的对该领域的研究极不平衡。虽然欧洲有着最高的发文总量,但是北美洲的美国却以最高发文量(289篇)位居全球国家排名的第一位,紧随其后的是英国(125)和中国(82).

2.3高被引论文根据普赖斯定律[3]可以算出在纳入统计的文献中被引频次≥42的为高被引文献(注:Mp=42.21,Npmax=3177)。797篇文献中被引频次≥42的论文共79篇。高被引论文排名前3位的文章为。《SystematicandintegrativeanalysisoflargegenelistsusingDAVIDbioinformaticsresources》(被引3177次),《TheGeneOntologyAnnotation(GOA)Database:sharingknowledgeinUniprotwithGeneOntology》(366次)和《RegulonDB(version6.0):generegulationmodelofEscherichiacoliK-12beyondtranscription,active(experimental)annotatedpromotersandTextpressonavigation》(274次)

2.4核心作者分析在生物医学领域文本挖掘研究的797篇文献中,共有2565位作者(包含所有合著者),根据普赖斯定律,核心作者最低发文数m的值为:。其中指发文最多的作者发表的论文数。本次研究中为23,故m取整数为4。作者论文4篇以上为80人,其发表的论文为468篇,占总论文量58.7%,高于总论文数的50%,说明在生物医学领域的文本挖掘研究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研究群体。

3结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