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健康教案合集12篇

时间:2022-08-14 12:26:18

大班健康教案

大班健康教案篇1

为了确保本园能够及时、有序、高效的应对可能发生的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疫情在本园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教育局对于传染病预防工作的有关精神。结合本园实际,特制定应急工作方案:

一、组织领导:

组长:xxx

副组长:xxx

组员:xxxx

宣传:xxx

二、具体分工

上级精神的传达、措施的制定、指挥:胡玲贤

关于突发疾病的联络:xxx

食堂管理:xxx

三、预防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园内各班,要高度重视预防工作,责任落实,园长,全面负责。对园内卫生工作和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要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平时加强督责。进一步完善内园卫生防病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2、加强宣传教育工作。黑板报、告家长书等各种形式,广泛工展宣传教育活动,使教职工和家长了解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重点宣传煮熟煮透;饮用开水;食前便后洗净手;避免参加群体聚餐活动。

3、进一步做好园内环境卫生。为了避免染病的发生流行,我园认真搞好内园环境卫生,及时清理死角,严把晨检和卫生消毒关;加强每日观餐制,食具每餐消毒,专人专用。

4、加强食堂卫生消毒管理。进一步完善食堂卫生防病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法律与规章。严禁采购腐烂变质和不新鲜食品,食堂24小时留样,每样量不少于50克。炊事人员持健康证上岗,并做好个人卫生。

五、制定应急预案:

本园幼儿或教职工,若有可疑病人,及时上报有关部门(教育局、防疫部门、当地政府),并进行消毒隔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6小时内报告卫生防疫机构。并同时报出疫情详细情况。

六、疫情报告:

1、发现疑似病人应即送当地医院救治,同时上报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监控部门,并按要求消毒处理。要不漏1个疑点,不疏一个环节。一旦发现腹泻、呕吐、发热、疱疹病人,应立即向领导汇报,及时隔离病人,并送指定传染病医院就诊。如疑病人立即消毒处理。

2、与当地卫生部门配合,做好监督防控工作。

3、教师每天上、下午巡查班级,坚持晨检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及登记,消毒工作,尽量避免传染病的发生。

七、后勤保障

1、幼儿园备有一定量的基本消毒用品,和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口服药物。

2、领园导安排有关人员值班,专人管理,搞好防治肠道传染病工作。

八、信息反馈学园确保信息渠道通畅,保健教师每天向领导汇报晨检及观察情况。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方案二】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有关幼儿容易传染上的传染病的情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预防疾病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幼儿学习一些基本的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增强幼儿预防疾病的意识。

二、活动重、难点重点:

了解有关幼儿容易传染上的传染病的情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预防疾病的方法。

难点:幼儿学习一些基本的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增强幼儿预防疾病的意识。

三、活动准备1、有关传染病的资料与图片。

2、幼儿用书。

四、活动过程

1、师幼谈话,由幼儿比较熟悉的手足口病谈到传染病。

(1)、讨论春秋季为什么是流行性传染病的多发季节?(春天和秋天气候乍暖还寒阴雨绵绵,潮湿多雾,气候多变。)(2)、教师告诉幼儿春秋季会有哪些流行性传染病会出现?(如:感冒、麻疹、咳嗽、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等)(3)、重点介绍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4)请幼儿讲述自己生病时的经历和感受。(如请医生诊治,要定时服药,多休息,多喝水,痊愈后才回幼儿园上课等。)2、教师讲述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1)、幼儿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讨论讨论。

(2)、请语言能力强的幼儿到前面来讲一讲小朋友们的经验。

(3)、老师小结:咳嗽,打喷嚏,吐口水,,毛巾及手摸过的用具上都会留下细菌,都有可能会传染手足口病的。

(4)、很多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手足口病是一样的。

3、幼儿讨论: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提问:我们应该怎样预防传染病?

大班健康教案篇2

1、幼儿随教师一起头戴头饰,手持用报纸卷成的小棒,扛在肩上,随着音乐步入操场,教师指导语:“今天猴王妈妈(教师)要带她的小猴子们到很远的地方去搬运桃子,路上要经过许多小沟和木桥,路很不好走。”

2、“猴儿们,操练起来!”幼儿跟老师一起分散站在场地上随音乐做棍棒操。

二、小猴练武

1、教师指导说:“在运桃之前我们要练练武艺,练好了本领才能把桃子运回来。”

2、练习跳跃、平衡。四人一组,练习跳小沟走小桥,两名幼儿用纸棒摆成小沟,另两名幼儿用纸棒摆成小桥,然后练习跳小沟,走小桥,请配合好的组示范。

3、练习投掷。四人一组,练习把桃子投入山洞,一个将报纸揉成团当桃子,另外三人的纸棒放在地上,拼成形,当山洞,轮流练习投掷,请4名幼儿示范后,其他幼儿组合练习。三、猴子运桃 1、做游戏“小猴子搬运桃子”,介绍游戏规则。

(1)4人一组,各组第一个幼儿将纸卷棒横放在地上,跳过纸卷,到前面筐内取一个“桃”(纸团)往回跑,排在队伍后面;第二个幼儿跳过一根纸棒后,把自己的纸棒横放在地上,再跳过去,到前面筐内取一个“桃”后跑回;第三个幼儿跳过一、二根纸棒后,把自己的纸棒竖放在地上,从棒上走过,取一个“桃”跑回;第四个幼儿同第三个幼儿一样。

大班健康教案篇3

2、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想办法获取知识。

3、喜欢与同伴合作,共同探究,共同分享。 活动准备:

1、背景知识:了解有关残留农药的危害,并掌握几种祛除方法。

2、物质材料:各种水果蔬菜、两块展板、幼儿手头资料。

3、活动铺垫:本活动重点让幼儿知道几种祛除农药的方法,所以把了解农药危害放在活动前的铺垫部分,请幼儿收集了农药危害的资料,大家一起展示交流,知道残留农药会使人腹痛、腹泻、消化不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危急生命等然后请幼儿回去后继续收集祛除农药的方法的资料。 活动过程:

1、巩固已有知识:

请小朋友观看上一次活动布置的展板,巩固关于残留农药危害的知识,请两个代表解说一下小朋友的资料。

2、了解几种祛除农药的方法:

(1)、请小朋友小组交流收集到的资料,说一说自己了解到的方法。

(2)、幼儿自由展示资料,相同方法的资料同时粘贴到展板上。总结出四种方法:浸泡、去皮、刷洗、加热。

(3)组讨论:认为哪种方法最好。

(4)组派一名代表说出自己组的想法,其他组进行评价。(例如:第一组认为去皮办法好,农药祛除彻底,其他组有的幼儿持反对意见,认为用刀去皮,容易割到手;而有的幼儿持支持意见,认为桃、芒果可以直接剥皮,不存在危险等等。 [关注点]

A、关注幼儿能否积极参与讨论

B、关注幼儿评价时是否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3、在实践中加深对几种方法的理解 (1)教师引导幼儿理解,每种方法都有适合与不适合的水果蔬菜,应根据每种蔬菜水果不同特点选择不同方法。

(2)请各组幼儿按刚才选择的方法,选择适合的蔬菜水果,并说一说自己选了什么,其他组评价。

(3)教师小结:有些蔬菜水果可以用多种方法祛除农药。 4、健康食品餐盒 请幼儿选择适当工具与方法,尝试为各种蔬菜水果祛除农药,经过加工后互相随意品尝。 活动建议: 1、活动组织指导方面:教师也可将收集工具列为单独的一次活动,请幼儿专门收集这方面的资料讨论交流。

2、活动延伸拓展方面:

大班健康教案篇4

2、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想办法获取知识。

3、喜欢与同伴合作,共同探究,共同分享。 活动准备:

1、背景知识:了解有关残留农药的危害,并掌握几种祛除方法。

2、物质材料:各种水果蔬菜、两块展板、幼儿手头资料。

3、活动铺垫:本活动重点让幼儿知道几种祛除农药的方法,所以把了解农药危害放在活动前的铺垫部分,请幼儿收集了农药危害的资料,大家一起展示交流,知道残留农药会使人腹痛、腹泻、消化不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危急生命等然后请幼儿回去后继续收集祛除农药的方法的资料。 活动过程:

1、巩固已有知识:

请小朋友观看上一次活动布置的展板,巩固关于残留农药危害的知识,请两个代表解说一下小朋友的资料。

2、了解几种祛除农药的方法:

(1)、请小朋友小组交流收集到的资料,说一说自己了解到的方法。

(2)、幼儿自由展示资料,相同方法的资料同时粘贴到展板上。总结出四种方法:浸泡、去皮、刷洗、加热。

(3)组讨论:认为哪种方法最好。

(4)组派一名代表说出自己组的想法,其他组进行评价。(例如:第一组认为去皮办法好,农药祛除彻底,其他组有的幼儿持反对意见,认为用刀去皮,容易割到手;而有的幼儿持支持意见,认为桃、芒果可以直接剥皮,不存在危险等等。 [关注点]

A、关注幼儿能否积极参与讨论

B、关注幼儿评价时是否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3、在实践中加深对几种方法的理解 (1)教师引导幼儿理解,每种方法都有适合与不适合的水果蔬菜,应根据每种蔬菜水果不同特点选择不同方法。

(2)请各组幼儿按刚才选择的方法,选择适合的蔬菜水果,并说一说自己选了什么,其他组评价。

(3)教师小结:有些蔬菜水果可以用多种方法祛除农药。 4、健康食品餐盒 请幼儿选择适当工具与方法,尝试为各种蔬菜水果祛除农药,经过加工后互相随意品尝。 活动建议: 1、活动组织指导方面:教师也可将收集工具列为单独的一次活动,请幼儿专门收集这方面的资料讨论交流。

2、活动延伸拓展方面:

大班健康教案篇5

中图分类号:G444;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9-0008-01

班主任的工作内容较多,具体包括班级管理、德育等。在具体工作当中,班主任还需要运用到很多理论知识,如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等。目前,很多学生均不同程度上存在心理问题,因此班主任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应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较为健康的心理。学生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班主任的工作成效。本文对班主任在具体工作中如何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论述。

一、积极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是班主任必须要掌握的一门知识。目前,一些班主任并不是心理教育专业出身,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方面也不够广泛和牢固。为更好地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要积极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在课余时间,班主任可通过网络浏览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及理论知识。发现对自身工作有益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班主任可用笔记本记录下来,闲暇时反复阅读,充分了解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除此之外,班主任应购买一些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专业书籍,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这样,班主任通过长期坚持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所掌握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也会越来越多。在日常工作中,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班主任便可利用自身掌握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二、通过交流了解学生心理问题

班主任的工作内容较多、工作负担较重,在此种情况下,一些班主任并未对学生心理问题予以足够重视,甚至严重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样的做法显然是有失偏颇的,不利于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为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必须与学生积极沟通交流,通过沟通交流充分了解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在交流过程中,班主任应尽可能放低姿态,与学生进行零距离交流,让学生感到班主任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他们的朋友。这样,学生方能真正向班主任敞开心扉,表明自己的心迹。通过与学生的长期沟通交流,班主任很容易了解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因此,班主任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与学生保持沟通交流。

三、积极给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有的放矢。为更好地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要给班级内的每一位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心理健康档案建立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心理健康档案的内容一部分应由学生自己填写。班主任可定期或不定期将心理健康档案发放给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如实填写自身近段时间的心理健康状况。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应通过对学生的观察与交流,填写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当然,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外是保密的,仅学生本人可以翻看自身的心理健康档案。有了心理健康档案之后,班主任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班主任也可以让心理健康教育更具针对性,帮助每一位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有效解决和突破心理问题。

四、ρ生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可采用如下两种重要方式。第一,对学生统一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在周一班会期间,班主任可对学生统一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例如,给学生阅读一些心理健康相关的优秀文章,给学生讲述一些不良心理案例让他们讨论等。对全班同学统一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第二,对班级学生有区别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个体之间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差异,存在的心理问题也有一定差别。因此,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做到区别对待,并根据不同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灵活采用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总之,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有很多,但总体上应主要采用统一心理健康教育和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两种。

五、结束语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应把握好如下几点:积极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通过交流了解学生心理问题,给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学生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只要能认真做好上述几点,心理健康教育一定可以在班主任工作中得以有效渗透。目前,国内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的研究越来越多,广大教师应从多方面去研究,从而不断丰富相关理论与实践,在具体工作中更好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大班健康教案篇6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B-0059-02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社会化成员走进社会,适应社会,走向成功的有力保证。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人的心理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由此,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决定、意见应运而生。

1994年,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1999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生活能力。”1999年8月,教育部又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中,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该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00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中小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2002年,为了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指导和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总结实验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进一步科学地指导和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认真总结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要求注重学生心理和谐健康,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这些《决定》《意见》《纲要》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指明了方向,也为教育的核心人物班主任提出了要求。很多班主任都在不断地摸索、实践心理健康教育。但随着社会发展,给人们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一方面,人们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使其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攀比、焦虑等心理直接影响了人们的心理健康;另一方面,道德的滑坡,审美的错位,人性的异化也影响着人的心理健康。所以,当前,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且向年轻人向学生漫延。人们也在不断地探索心理健康的可行模式。因此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在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中总结出来的已经初步形成的模式,以供同行参考和借鉴。

一、针对个人:设立班级心理健康个案恳谈会制度

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身心健康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内容,抓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之后,应该把重心放在心理健康教育之上。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上没有问题之后,心理才没有问题,行为才没有问题,行为也才规范,“病”也才不会从口入,“祸”也才不会从口出。如果心理有问题,健康的体魄就恐怕如鲁迅笔下的看客。所以班主任要明白,多给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要等到发现学生出现了问题之后才去想办法辅导。如果平时不留心观察,没有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意识,就很难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时哪怕有个别学生已经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也不会注意到,致使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当然单是依靠班主任的习惯或自觉行为去注意学生的心理问题,还不能从更大的范围内去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我们有一定的心理辅导制度,那么就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并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心理辅导。由此,笔者在班里设立了班级心理健康个案恳谈会制度。

这个是制度要求班里每一位学生在开学的第一周都要向心理学老师学习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从第三周开始,每一位学生至少主持一次班级心理健康个案恳谈会。个案的来源是班里的以“我近来最担心的事”为主题的投递箱和学生的周记。每周选出几个话题,然后由主持人自选话题组织喜欢参与这个话题的同学恳谈。地点自定,可以在校园的任何一个较安静的地方,可以坐着,可以站着,可以用各种方式(情境体验、讨论探索等),畅所欲言。必要时可以请心理辅导老师参加,也可以请班主任、科任老师或家长参加。恳谈后将感受反馈回“成长箱”,班主任收集成长箱的材料,进一步了解学生,必要时进行辅导。

恳谈就是真诚地交谈,这样做的效果是让学生有自觉参与自我调节和提升的意识,有计划地从人际关系、情绪状态、自我控制、动机、自我概念、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评价等方面有条理地进行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营造更好的师生讨论氛围,从而融洽师生关系。

二、针对群体: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环境直接影响心理,所以把班级文化建设的重点定为心理文化建设。班级是学生生活的集体,集体文化建设包括言论导向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所以,我们作为班主任,要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窗帘与心理健康

学生学业繁重,情绪容易急躁,因此教室的窗帘宜用自然、清新、淡雅的冷色,如嫩绿色、淡黄色、浅蓝色等,以便使学生的精神松弛,舒缓紧张情绪。如果窗帘颜色过于深沉,时间久了,会使人心情抑郁;如果颜色太鲜亮了,时间一长,也会造成视觉疲劳,使人心情烦躁。

(二)墙报与心理健康

墙报是教室里常有也常换的东西,它对调节学生的心理有很大的作用。不断地推陈出新给人的感觉本来就很好,但如果新的东西不漂亮,不养眼,只能让人看了不舒服,所以墙报也应该用清新、淡雅的冷色为底色,画上美观的适合时令的花草树木,这样,让心灵之窗与大自然世界相通相适。

(三)班歌、班徽与心理健康

班歌往往用来展现一个班级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是班级德育的一个特色与亮点。但如果选择班歌的时候不慎,选到了过于激昂的或过于潮的歌,都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没有人会选择低沉的,但不是越激昂越好,过于激昂容易造成学生心理的疲倦,也容易使人感到虚伪;过于潮流的歌曲,容易像一阵风吹过,但又会让人时不时回顾那阵早已经过去的凉爽,这种歌从某种程度来说是对学生的耐性进行考验,弄不好也会变成学生心灵的一种折磨。

班徽通常来源于班级的口号、班号,它是一个向别人展示自己形象的标志,它标志着大家从属于一个班级并且团结一心。它是整个班级的精神的提炼,能够反应大家的共同追求,让大家有一种共同的归属感,是班级活力和荣耀的象征。因此,应该选用有一定美感和内涵的简洁明了的图案。如有人用超人图案,有人用骷髅头像图案,有人用简单的班级加上一个英文。很明显第一个图案让人不屑,第二个图案让人反感,第三个图案等于没有。因此,班徽要让人喜欢,让人心理愉悦。

(四)班级文明公约与心理健康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问题,其目标在于增强中小学生调控自我、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发展自我的能力。如果我们仅仅通过规章制度来管束人,恐怕会适得其反,但如果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生商量定下一个文明公约,学生会自觉地遵守,没有心理的逆反,又能培养出更有修养的人才。所以要让学生自己共同制定班级文明公约,以此约束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和思想习惯,让他们自己得到更健康地成长。

三、与时俱进:设立预约制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人在成名成家以后,工作更忙了,时间更宝贵了,别人要拜访,常需预约。其实,在学校,班主任和学生都是“大忙人”,所以,笔者觉得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班主任预约制度。现状下,大部分学生都怕班主任,主要的原因是班主任很细心,经常以发现学生的毛病为主要工作,一旦发现学生有问题,不管学生正在做什么,也不管学生愿不愿意,就找学生谈话。这样不但影响了学生原来安排好的时间,打乱了学生的计划,而且不一定能帮到学生,所以,学生不喜欢,甚至产生反感或恐惧的心理。如果我们在班里有一个“班主任有约”的制度,我们就可以避免以上的问题。学生可以约老师,老师也可以预约学生。地点可以是学校的任何一个你们认为适合谈话的地方,最好少选办公室。这样,学生自己心理有问题需要老师帮忙的时候就能灵活地及时地约班主任,而不是等到学生的问题已经表露到外形了,才去采取措施。当然,因为有些学生是有问题也不自觉找班主任的,对此情况,班主任就要对这一部分人进行反约。一为他们解决问题;二让他们知道,你不约老师,老师也要约你,可能自己约老师还自在一些。这样一来,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意识就提高了。

四、关注学生的“哭”,预防新的心理问题

我们很多班主任常常得意于自己上班会课上到学生感动得哭了。其实,学生本来平静地听讲,那很好,但如果学生感动到哭,很明显,班主任的话已经触及他的内心深处。但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旧伤成新伤。他可能已经淡化的某些东西,现在被你挖出来了,所以,他因为内疚、自责或愤怒而哭了,那显然,学生的心理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了。这时我们就应该留心、关注,并及时给予疗伤。

2.当众出丑了。当着大家的面哭了,如果班主任不及时发现、了解并解决问题,那么这位学生可能会在别人的嘲笑中或自己的自责中出现了新的心理问题。如果班主任当时马上说,某某同学最有同情心或者感情特别细腻之类的表扬话,那么问题就可能很自然地得到解决。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的是要普及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简单地说,学校班级对学生施加的行为规范和系统心理素质训练,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道德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从而让学生思考升学、就业问题,为他们的成长打开光明的道路,让他们勇敢地走向社会并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所以,我们要在实践中尽快形成自己的教育模式,然后根据社会的进步和学生的个体的变化,进行调整。在班级管理中,注意预防学生出现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韦俊卿.育心养德[M].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韦俊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M].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大班健康教案篇7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028-02

一、高校二级工作站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教育管理部门及各高校对此项工作越来越重视,不少高校成立了院系二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二级工作站成员一般由学院的学工干部、辅导员老师组成,主要功能是及时掌握所在院系学生的心理健康动态,并对多数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发展性辅导,帮助他们面对大学期间可能遭遇的各种困扰。

结合大部分高校二级工作站目前建设的实际状况,本着提升工作实效性的考虑,由二级工作站发起、指导各班级根据需要适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是非常好的一个实践。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是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班级学生某一阶段普遍关注的心理问题科学地设计方案、有序地开展活动,真正达到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提升其心理品质。

二、高校二级工作站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的主要思路

(一)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的主要实施过程

1.完善组织机制。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开展需要完善的组织机制,各二级工作站应结合所在院系的学生实际情况,在不同的时间节点要求组织开展此项活动,并将此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常规工作落实下去。二级工作站的辅导老师要提供具体指导,并调动各班心理委员及其他班干部具体组织实施,充分发挥学校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的作用。

2.主题选定。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首先就要确定主题。班会主题的选择不是盲目的,主题选定主要是通过科学的方法,甄选出针对学生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急需解决的共性和个性心理问题。应该具体视各班级的实际情况而定,要符合学生的心理诉求和需要,可以结合调查问卷、座谈会、平时观察到的具体问题等方面确定主题,主题既要结合学生生活、学习的实际,以利于充分调动他们的参与度,也要有助于班级团队的管理。

3.活动方案策划。活动方案策划是以所选定的主题为核心,对班会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进行科学的设计。一份主题班会的活动方案策划应包括班会的目标、具体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流程、活动分工及注意事项等。二级工作站的辅导老师需要帮助学生在活动方案策划中运用并融入相关的心理教育的理论和心理辅导的方法,对学生的策划方案给予必要的引导。以使班会目标集中、明确;使内容的选择切合主题;使形式活泼、独特,利于表现主题;使班会流程设计流畅、科学、合理。

4.活动开展。活动开展主要就是在班级实现活动方案策划的过程。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一定要使各环节的活动进行到位,比如一些心理游戏活动开展后一定要进一步挖掘、分享,而不是简单地完成活动流程,要调动班级同学积极参与,共同领会主题的意义,实现真正的感悟和成长。

5.活动总结、评价。活动结束后,对活动效果进行总结、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总结、评价应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后的感受、点评;另一方面是学生对于活动的评价。教师的点评应该给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评价,要客观,具体、个性,同时也要立足于学生的心理成长。学生的评价更多应体现在学生的参与度、投入度、对班会主题的认识是否有所深化等方面。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参与活动的人数,在分享、探索等环节是否积极表达,也可以通过设置针对性的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活动满意度等措施来得到比较客观的反馈。

(二)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项目实施要求

各二级工作站要使所组织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达到预期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就必须遵循一定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题明确,针对性强。每一次班会的主题应当集中、具体。班会的主题一定要来自各班同学学习、情感、人际、生活等方面,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和问题,要能结合本班同学的实际,有效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困惑,促进同学们的相互了解和沟通,使大家体验到班级的友爱和温暖,提高大学生各方面的心理素质。

2.内容丰富,受益面广。主题班会要通过设计丰富的活动,营造出良好的氛围,以提高班级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从对主题的相关认识到实践体验,各种内容之间相互关联,层层递进,学生参与度不断提升,互动发酵,影响如涟漪发散。

3.形式多样,操作性强。在主题班会中可以适当地穿插心理小游戏、心理情景剧表演、空椅子技术、头脑风暴及一些简单的心理小测验等。心理研究表明:自身参与体验的活动,印象最深刻,相互影响最大。所以在开展主题班会的过程中一定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调动学生参与、体验,鼓励他们通过活动探索自我。

4.准备充分,提升效果。“凡事预则立”,要想成功地组织一次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前期充分的准备是非常重要的。从班会前期二级工作站辅导老师关于主题及方案策划的具体指导,到具体各环节班级心理委员和各班级干部的任务分解、精心准备,都将为班会的成功召开做好铺垫。

三、高校二级工作站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实践应用举例

针对目前很多学生沉迷手机,在很多场合都只顾着低头玩手机,对很多生活中的美好却视而不见的现象,某学院二级工作站组织2013级某专业开展了以“身边的小幸福――做幸福的使者”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整个班会用时约1个小时,由七个环节组成,紧紧围绕主题,环环相扣,具体环节如表1所示。

通过这次精选主题、科学设计、准备充分、高度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对幸福有了更实际更深刻的认识,很多同学表示愿意收起手机,多抬头看看世界,愿意用心去体会生活的点点滴滴,学会感受幸福。本次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达到了既定的目标。

四、结语

二级工作站结合所在院系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并将它作为各学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常规化形式和平台,既能缓解二级工作站成员专业化程度不高的尴尬,也能最大程度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性及连续性,是符合当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际的理想选择。当然,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效果评价的量化、活动的连续性、推广性等方面仍需继续深入研究探讨。

大班健康教案篇8

二、工作思路

1、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学生发展性、预防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到预防、疏导为主,干预、治疗为辅。加强每月最后一周心理健康班会课的指导与研究工作。

2、密切与班主任的联系,更好地与学校德育工作有机结合。

3、发挥班级心理委员的作用,并对他们进行培训。

4、认真细致地做好个别咨询辅导工作,力求在个案上有所突破。

三、具体工作

1、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室的主要工作之一,我们积极开展针对学生和老师的个体咨询和针对学生的团体咨询。做好学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为来访的学生提供咨询,对学生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给予指导,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困扰,对于个别有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应及时识别并转介到专业诊治部门。每周一到周五咨询室有咨询老师值班,每天咨询室开放2小时。开放时间为:中午13:00到14:00,下午16:00到17:00。

2、加强每月最后一周的心理班会活动课

每月最后一周的心理班会活动课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大特色,是针对全体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本学期要让心理班会成为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的主阵地。根据低、中、高不同年段学生的特点开展系列性、主题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活动。

3、针对师生心理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展心理讲座4、做好班级心理委员培训工作

班级心理委员教育是我校针对学生的发展实际,实施的一项创新性的心理教育工作,旨在在班级中普及心理科学,促进班级心理卫生工作的开展。心理咨询室对各班心理委员进行不定期的心理培训。

5、积极做好一年级新生心理健康档案工作

针对一年级新生,积极作好新生心理健康档案工作,通过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有利于教师或班主任迅速找出一些特殊适应困难的学生问题,依据学生的心理进行辅导,从而提高教育与辅导的效率,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同时有利于预防学生的心理疾病,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体现发展性指导的原则,且可以形成学校,家庭的教育合力,帮助学生家长了解其孩子的心理特点,及时发现其存在的心理困扰。

6、营造积极、健康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积极利用校园广播,网络,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从而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7、加强心理咨询室心理测量软件建设和正常应用

本学期完善心理测量软件建设,搜集和整理适合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心理测评软件,积极开展心理测量工作。

四、每月重点工作

三月份:

1、制订并讨论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2、为迎接省教育现代化验收的咨询室各项材料的整理工作。

3、咨询室正常开放。

4、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活动。(重点:一年级新生学校生活适应性的心理教育)

四月份:

1、六年级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2、心理健康教育示范课研究。

3、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活动方案的设计活动。

4、出好心理健康教育专题黑板报及“我的地盘我做主”。

5、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活动。

五月份:

1、一年级新生心理测试及分析。

2、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家庭心理教育”的有关内容。

4、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活动。

六月份:

1、开展针对班主任的心理讲座。

2、出好心理健康教育专题黑板报及“我的地盘我做主”。

3、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活动。

七月份:

大班健康教案篇9

90后高职生面临自身成长成才和适应社会快速变化的双重压力,高职教育肩负着将他们的发展潜能、理想追求与社会需要、现实可能相结合,培养身心健康、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重任。目前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高职院校已普遍开展,为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建设,进一步发挥课堂教学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心理健康教育课越来越受到各高职院校的重视。如何上好这门课,如何让这门课发挥它特有的功效,大家都在积极探索。

一、对大班课的理解

对大班课程的理解,以我院为例,40人以下为小班,40-54人为标准班,55人以上为大班。对教师而言,通常说的大班上课即两个小班或两个标准班合在一起上课,即合班课。单班上课即为小班上课。

基于大学教学资源相对有限,公共基础课如心理健康教育课、思政课、大学英语等为大班上课,甚至有些专业基础课也实行大班上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通过在大学一年级新生入学之后,以32―36个学时开设,但很多高校只开设16学时,甚至有部分高校还以选修课的形式设置。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自2010年9月由选修课纳为必修课的范畴,开设32学时。课程对师资基本要求一般为心理学或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具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担任学院学生日常心理咨询工作等,对专业性的高要求使得各高校师资力量不足。以我院为例,很多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甚至设在大学二年级。受师资力量、教学场地等诸多条件限制,高校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时,基本都采用大班上课模式。

从教学效果看,多数教师喜欢小班上课,人员单一,人数少,课堂纪律好,课堂活动易操作,甚至可以做到因材施教。大班课两班合上、人数多、教室大、课堂纪律不易管理、课堂活动操作性差、教师精力耗损等现象的存在,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大难题。要解决这个难题,改革教学模式是关键。

二、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大班教学常见教学法的运用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任课教师既要教授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识,又要让学生体验到心理活动和必要的心理调适技能训练。如何从教学方法入手,达到教学目的,同行学者们进行了很多探索和尝试,如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心理测试、团体训练、情境表演、角色扮演、体验活动等教学方法的使用。笔者通过多年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工作,认为以下常见教学方法如果运用得当,就可以有效提高大班上课效率,使教学效果明显。

1.课堂讲授法

这是传统的授课法,也是大班上课采用最多的一种教学方法。现在的课堂讲授法由过去单一课本加黑板板书讲授,演变为在多媒体教室用多媒体课件讲授。这种教学模式也是目前各高校在各课程中用得最多的模式,可以说是教学的主流模式,尤其是在大班上课中。教育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内容要求,包括要使了解心理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心理健康的标准,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异常心理表现,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等等。对于这些知识层面的教学内容而言,讲授法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

要想运用课堂讲授法赢得一堂出彩的课,对任课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多学科的背景知识要求较高。课堂讲授法教学能达到怎样的效果,多半取决于心理任课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的高低。我们在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授课时,除了要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外,还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要张弛有度。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如果任课教师的课件制作过于单一,比如每张页面只有字,字体颜色与底版色彩不搭,学生看着就会产生视觉疲劳,从心理上不愿看,进一步不愿听,或睡觉或讲话,影响课堂秩序。因此,课件的制作要充分考虑图片和声音、视频的比重,做到既生动有趣又不喧宾夺主。第二,授课过程中控制好板书与教材的转换。现在上课,基本上都用多媒体教学,只要动动鼠标、键盘,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教学中的黑板板书基本被遗弃,原来的照本念书,变成现在的念课件,课件当板书。这样势必影响教学效果,学生的注意力也难以持续集中。为使课堂生动,活泼,在进行多媒体课件演示过程中,不要放弃传统板书,不能站在电脑前一动不动地念课件,可以使用激光笔代替鼠标,这样教师可以来回走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便于互动。

2.案例教学法

教学过程中,案例法作为讲授法的补充,师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开展教学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任课教师一般为双肩挑,即一方面担任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做日常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因此,教师有很多第一手的案例素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时,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甄选案例。比如在“大学生情绪管理”、“大学生人际交往”、“大学生压力与挫折应对”等专题中,要选一些大学生常见的一般心理问题做案例分析,具有普遍性;在“大学生人格塑造”、“心理障碍的救助与识别”、“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等专题中,则可选一些严重心理问题或异常心理问题的案例做教学用。

不管选用何种案例,教师首先要注意在运用案例的过程中隐去当事人的姓名等相关信息。笔者在日常心理咨询工作中,接受过几例因其他老师上课选用案例给来访者造成一定困扰的个案咨询,甚至害怕自己此次的心理咨询被当做案例在全年级公开。其次,尽量选用积极的案例,特殊极端的个案不适合作为一个教学案例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容易引起学生内心的恐慌和对心理健康课的反感。再次,老师在引出案例前,要表明案例仅作教学讨论用。有些同学觉得老师上课所讲的案例就是针对自己,甚至觉得自己心理有问题。最后,教师作为指导者,要组织好学生的讨论环节。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勇敢表达,积极交流。总之,任课教师要注意自己所选用的案例对学生来说是安全的,没有歧视性的,非极端的。

3.角色扮演法

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所运用的角色扮演法,特指心理情景剧,即由学生扮演日常学习、生活情境中的角色,把他们的焦虑或困惑等现象用情景剧的方式表现出来,教师进行指导并组织学生讨论。大班上课过程中,教师在进行课堂组织时工作难度加大,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也不高,针对这些现实问题,我们可以把心理情景剧这样的实践环节加进课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活跃度,由学生小组协助任课教师完成课堂组织工作。

以“大学生人际关系与交往技巧”为例,在涉及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因素、人际交往原则及技巧时,可以“寝室人际关系”为主题设置心理情景剧。我们可以采用学生自愿报名、自愿结合,选择相关素材和剧本,由教师课余时间加以指导,学生排练,最后在课堂上表演。寝室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细胞体,部分高校由于资源有限,出现8人间宿舍,房间小,人员多,难免出现各种矛盾和摩擦。即使4人间宿舍,这种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宿舍矛盾也不可避免。在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个案接待中,因宿舍关系引发冲突的心理咨询最常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宿舍关系问题,由几个学生通过心理情景剧的形式表演出来,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自主发现宿舍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方式解决,然后以情景剧形式带到课堂上和全班学生一起讨论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最恰当方式。这种形式的教学,主要靠学生课下的自我实践和教师课下的指导,在课堂上有目的地研讨和交流,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三、结语

大班教学在高校公共课堂上不可避免,学生人数多是常态,对教师而言,大班上课时课堂比较难以掌控也是事实。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任课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活动中,既可采用单一的讲授法,又可多种教学方法并用,无论采用何种形式,都应根据教学的内容和特点,合理运用,扬长避短,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彩娟.大班环境下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实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1).

大班健康教案篇10

1、大部分学校健康教育机构建立健全,有领导分管,有部门专抓,有学校行政人员具体负责,有专项资金投入。

2、大部分学校课时安排合理(每周3节)有老师执教(部分学校按要求把健康教育工作纳入老师评优、选先的依据)、开课率达标,大部分学校有正规教材、老师、教案规范,内容丰富,档案资料完善。

3、大部分学校有年度教学计划,阶段性总结,班级考核评比制度及措施。

4、大部分学校有固定的宣传教育橱窗,班级健康教育学习园地。并按照要求定期更新宣传教育内容。

5、大部分学校环境基本卫生整洁。

6、各学校均制定有预防意外伤害、传染病(h1n1流感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应急预案与制度。

7、部分学校师生健康教育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80%。

以上工作做得较好的学校有:实验小学、中枢三小、育人中学、实验中学、苍龙小学。

二、学校健康教育开展工作存在的问题

1、个别学校健康教育开展工作经费投入不足,无法提供经费投入依据。

2、极个别学校教师教案不规范,内容不详,没有使用正规教材进行教学,部分学校未把健康教育工作纳入教师评优选先的依据。

3、个别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资料档案不规范,一是学校自评方案机制不健全(大部分学校无自我自评价表、评价报告);二是学校无班级健康教育及卫生评比制度和考核奖惩措施;三是档案资料零乱。

4、个别学校宣传教育力度不大(宣传橱窗不达标,不达3平方米),每月未定期及时更换内容,主题班会未及时开展。相关知识竞赛、电化教育、班级健康教育宣传栏(每班每学期不少于5期)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大部分学生不能掌握基本的健康和卫生防病知识,个人养成文明行为习惯达不到要求。部分学生存在留长发、长指甲、不勤洗手、衣服脏等现象。

5、部分学校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不达标。

6、各学校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3%均未开展,学校工作档案达不到国家对学校健康教育评估的建档要求。

7、极个别学校脏乱现象存在,食堂管理未按照食品卫生要求操作,学生乱扔、乱吐、乱倒现象严重,校园内白色垃圾多,卫生整治不彻底,死角死面多,厕所脏、臭味浓。

大班健康教案篇11

 

  一、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帮助中学生培养对校园生活的适应力;提高学习兴趣、动机和自觉性、逐步提高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帮助学生培养集体观念,良好的人际意识和行为习惯;培养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个性品质;另外还帮助学生塑造乐观向上、自信、诚实的心理品质。

 

  二、心理健康教育任务和具体工作:

 

  本学期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刚刚起步,拟实施以下工作和任务:

 

  (一)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室

 

  心理咨询室作为个别心理咨询的专门场所,它的建立和完善,直接关系到个别辅导的效果。好的心理咨询环境能使来访的学生降低焦虑,消除疑虑,愉悦情绪,达到更好的交流和沟通。心理咨询室要做以下工作:

 

  1、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班级心理上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疏导。

 

  2、订购一些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刊物和报纸提供给来询和有需要的学生和老师阅读。同时还可以考虑购买一些心理图片,挂在咨询室里可以营造心理咨询室的气氛;挂到学校走廊或过道的墙壁上,可以起到心理知识科普的宣传作用。

 

  3、建立心理资料库,对前来咨询的学生的咨询档案加以归类和整理,进一步完善咨询室的功能。

 

  4、设立一个心理信箱,为有顾虑的学生或时间方面不便咨询的学生提供一个渠道。

 

  (二)开展团体心理辅导课或专题讲座

 

  1、各班主任根据本班实际可以在班会课上开展一些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2、邀请安师大心理教育专家来我校作专题讲座。

 

  3、针对初三毕业班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开展一次中考前的心理辅导讲座。

 

  4、举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三)刊办心理小报或在学校的宣传橱窗增开心理小常识的宣传窗口

 

  学校的宣传橱窗是一个很好宣传窗口。利用高年级同学、配合,定期在学校的`宣传橱窗出好有关心理健康的黑板报。为宣传学校的特色教育和学生了解一些心理知识和常识创造一个好的宣传平台。

 

  (四)指导家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场所。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实施是不够的,从更重要的意义上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才是学生的来源和归属,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最后也要归结于此。因此,为了我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坚持不懈地向家长提出各种建议,指导家长开展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时班主任提供班级中个别异常表现的学生及家庭情况,由咨询老师归类学生情况,不定期地通知有需要前来沟通的家长进行教育孩子方面的座谈和辅导,指导家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总之,重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利用一切资源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我们工作的终极目标。

 

心理健康学校工作计划2

 

  为使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深入发展,让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凸显其亮点,本学期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标

 

  我们以打造阳光校园,创设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总目标。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让全校师生心理不断成长,人格不断健全,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不断增强,能勇于面对现实,勇敢挑战困难,以良好的心态快乐工作、学习、生活,真正做到开心每一天。

 

  二、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和管理

 

  我校心理健康工作由校长杨向前直接领导,并由德育主任杨轶负责各项工作落实到专人负责,具体分工如下:

 

  1、德育主任杨轶负责全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指导、筹划,校园文化的构建;

 

  2、薛萍老师负责学校心理咨询室工作,开设团体辅导、班级团体辅导、班级活动课辅导,学生信箱,个体咨询,青春期辅导;校园网络教师心语、学生心语等文化氛围建设;

 

  3、大队辅导员顾文娟、团总支书记顾卫东老师协作负责学生信箱,个体咨询,并搜集各种资料,布置“心理之窗”;

 

  4、班主任负责各班级学生的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

 

  三、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1、搞好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与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组织心理辅导教师培训学习,提高心理健康辅导老师的专业素质和品性修养,并能及时为本校的老师提供心理辅导服务。

 

  2、加强对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校本培训。辅导需要帮助的学生,作好辅导记载。

 

  (二)开展学生心理辅导活动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化,紧贴在校学生心理实际,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围绕主题上好各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

 

  2、开放心理咨询室,星期一、三、五中午12:00——13:00,接待学生个别咨询。同时为班主任提供有消极倾向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密切关注,及时干预,防患于未然。

 

  3、办好“心理信箱”,及时收集学生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信箱里反映学生中的问题要通过班会、晨会、课间及时解决。达到一周一清,不留隐患。

 

  4、定期制作心理健康小报。每月一期,每期一个主题,至少每班一份,发动学生采、编、出稿,办成学生展示认识成果和交流心得的平台。

 

  5、充分利用校园网站、国旗下讲话、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途径,让更多的人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开辟心理健康宣传专栏。

 

  6、把心理健康教育和班会、队会结合起来,落实发展与预防功能;尝试以队会的形式、班会的内容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中,春风化雨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7、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思想及行动,并对家长进行心理知识的宣传。

 

  8、进一步完善心理辅导室设备的添置工作,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规范性、科学性。增添有关图书杂志,方便学生阅览和教师借阅,进行自我调解。

 

  9、学生心理成长班主任负责全面推行:辅导需要帮助的学生,作好辅导个案记载。

 

  四、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成立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

 

  2、制定心理健康工作计划。

 

  3、建立问题学生心理档案。

 

  4、进一步完善心理辅导室设备的添置工作,增添有关图书杂志,并作好心理辅导书籍的登记入库。

 

  十月份:

 

  1、布置第一期“心理之窗”,开辟校园网络教师心语、学生心语等文化氛围建设。

 

  2、初一年级开设团体辅导课。

 

  3、具体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工作:开放心理咨询室:每周一、三、五中午12:20——13:10。

 

  4、征集学教师成功的心理辅导案例,撰写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十一月份: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

 

  2、初二年级制作心理健康小报,选优展览,布置成第二期“心理之窗”。

 

  3、举办“我的闲暇时间展示会”主题班会课。

 

  十二月份:

 

  1、布置第四期“心理之窗”。

 

  2、各班利用班会、黑板报进行期末临考的心理辅导。

 

  3、总结一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各案收集。

 

  4、完成相关记录簿册,整理归档。

 

心理健康学校工作计划3

 

  一、 指导思想:

 

  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以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为保障,以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为目标,紧密结合新课程改革精神,不断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二、 工作思路

 

  1、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学生发展性、预防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到预防、疏导为主,干预、治疗为辅。加强每月最后一周心理健康班会课的指导与研究工作。

 

  2、密切与班主任的联系,争取每个班主任每学期能专门开2次心理健康专题班会。

 

  3、认真细致地做好个别咨询辅导工作,力求在个案上有所突破。

 

  三、 具体工作

 

  1、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室的主要工作之一,我们积极开展针对学生和老师的个体咨询和针对学生的团体咨询。做好学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为来访的学生提供咨询,对学生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给予指导,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困扰。每周一、三、五下午咨询室有咨询老师值班。

 

  2、加强每月最后一周的心理班会活动课每月最后一周的心理班会活动课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大特色,是针对全体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本学期要让心理班会成为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的主阵地。根据低、中、高不同年段学生的特点开展系列性、主题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活动。

 

  3、针对师生心理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展心理讲座心理讲座是有效的心理教育途径,特殊的空间和环境能起到积极的放大式的教育效果,互动与沟通多种思想的融合是讲座的优势,所以应该加强校园心理讲座。本学期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1)针对初一高一新生的适应学校生活的心理教育。(2)针对毕业班学生开展考前心理调适。(3)开展针对班主任的心理讲座。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发展规律、心理诉求等进行介绍和讲解,促进师生关系的改善,促进和谐班级建设。(4)利用家长学校授课宣传家庭心理教育的有关内容。

 

  4、营造积极、健康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积极利用校园广播,网络,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从而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7、尝试开展网络咨询,开通心理咨询专用QQ,由专任教师负责全天候值班,解答不愿当面咨询的学生问题。@“阳光少年心灵驿站”QQ专号: **

 

  四、 每月重点工作

 

  九月份:

 

  1、 制订并讨论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2、 为迎接县市文明办检查作各项材料的整理工作。

 

  3、 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活动。(重点:初一高一新生学校生活适应性心理教育)

 

  十月份:

 

  1、 初中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2、 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活动。

 

  3、 出好心理健康教育专题黑板报

 

  十一月份:

 

  1、 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家庭心理教育”的有关内容

 

  2、 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活动。

 

  十二月份:

 

  1、 开展针对班主任的心理讲座。

 

  2、 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活动。

 

  元月份:

 

  1、 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活动。

 

  2、 做好学期总结及资料积累和个案分析、心理档案建立工作。

 

  3、 各类资料整理、归档。

 

  三月份

 

  1、心理咨询室新学期宣传(主管校长国旗下的讲话)

 

  2、出一期心理健康宣传板报

 

  四月份

 

  1、 就特殊个案咨询与班主任交流

 

  2、 利用班会进行团体心理辅导;

 

  3、校第三届百佳“阳光少年“评选工作开始

 

  五月份

 

  1、 初三中考考前心理辅导

 

  2、 高三高考考前心理调适

 

  六月份、

 

  1、校第三届百佳“阳光少年”颁奖大会(六一节)

 

大班健康教案篇12

课题的提出

高职院校是普通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造就人才的摇篮,通过教育使高职学子具有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学校体育责无旁贷。但是,近年来大量的调查研究显示,目前我国有60%以上的大学生(包括高职生)体育素质低下,超过20%的学生体质健康不合格,16%~25%的学生有心理问题,更有高达65%以上的大学生处在亚健康状态,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呈普遍下降的趋势。这一结果表明,传统高等学校体育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对目前的高职院校而言,新一轮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存在诸如教学资源、师资力量、观念、环境和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等方面的难题,但是,体育教育的整体效果涉及深层次的学校体育的生命力问题,高职院校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整体健康素质,提高学校体育的生命力,必须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冲破教学旧观念的束缚,及时更新观念,依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精神实质和要求,通过具体的和富于创造性的建构,实现使高职学生的身体健康与专业学习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本课题在2003~2004年“体育课程教学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和实际,提出了整体教学的观点和实践模式,并据此进行了实验,旨在探索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提高大学生整体健康素质的新理论和新策略。

研究方法与对象

研究对象从我院2003级18个教学班中随机抽取8个班,依据实验前测学生体育与健康综合素质相当的原则,分成4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共205人,其中男52人、女153人;对照班204人,其中男53人、女151人),分别由4位教师施教。实验教学时间为2003年9月至2005年7月。

研究方法主要运用比较实验、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文献资料调研等方法。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均接受前测,实测项目为体育学习与运动参与现状、体育知识与认知水平、体质健康与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实验开始后,对实验班进行整体教学实验,对照班则按常规方法施教;实验结束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都接受后测。

测量工具与测试方法选择运用体育学习与运动参与测量表、身心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心理素质测量表、体育知识与认知测试量表等,体质健康与身体素质主要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中规定的实施办法、内容和评价标准进行测定。

资料、数据管理将调研的资料和测量的数据录入计算机,并用SPSS(11.0)软件对资料和数据进行管理、统计和分析。

实验措施

(一)构建科学、可行的符合高职院校实际的整体教学实验理论

整体教学的涵义整体教学是以整体理念为核心,以《纲要》为指导文件,以人的健康发展为旨归,从整体优化的视角出发,梳理整合体育各要素以及与学校环境、所在专业教育的关系,建构一个教学、资源、管理、环境各子系统协调的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一种优质学习与健康服务的教学模式和实践思想。

整体教学的理论基础本实验的理论基础,一是素质教育理论,二是与时俱进的系统科学理论,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四是体育促进健康的七大心理机制,五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整体健康观念,六是全纳学习理论。

(二)构建整体课程教学实践体系

课堂教学将先进的理念、目标、内容、方法、组织、管理、反馈、评价与课程资源开发等集成一个紧密系统,实施一体化链接,在整体实现中达成体育目标。

整合教学设计和实施课案依据健康目标和专业所需身体素质进行教学设计选择和确定教学内容确定实施课型进行课案编写。本研究要求灵活实施专业素质型、爱好发展型、游戏活力型、自尊自信型、合作交往型、意志—耐受力型、情绪调控型与心理塑造处方型等身心兼顾的课案。

教学组织活动一体化呈现完整的课堂学习目标选择适宜的教学策略实施“习得—会学”的学习方略实施以学生为本的管理调控策略建立多元的师生关系,开展开放式、合作式和探究式教学,开展“三自主”学习,通过俱乐部开展选项教学。

实施校内外一体化的活动方案有计划地开展服务性、操作性、组织管理性的体育活动,定期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定期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开展生态体育活动,在节假日、寒暑假要求学生与家人开展家庭体育活动。

实施课内外一体化的运动锻炼与健康实践实施分类辅导、灵活个体化辅导、创设特定环境的辅导、关爱辅导等;实施温和运动法、接触性运动法、锻炼体验法、体育服务法、自我教育法、游戏竞赛法、生态体育法、形体与表现类运动法、饮食营养调节法等。

反馈评价与学习目标合一实施突出健康和运动主线的“体育课程教学学生学习整体评价”方案,此方案由参与态度、体育素质、健康生活方式、生活体育与综合调控评价等内容有机构成。

强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开展“五个一”活动,使教师树立与高职教育相适应的职业体育观,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课内外体育活动及健康辅导的能力。

结果与分析

实验班学生体育学习与运动参与水平显著提高,对照班变化不大表1显示,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体育学习与运动参与水平前测综合评定等级分布基本相当,实验后测显示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实验班中,对体育表现出稳定的兴趣或将其视为内心需要的学生(即具有四、五级高水平的学生)达到40.6%,而对照班这一比例只有22.3%;对体育持否定或无所谓态度(即处在一、二级低水平)的学生,在实验班占17.4%,在对照班占35.0%,检验显示出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此结果说明,整体教学更能引发高职学生体育学习和运动参与的兴趣,更能激发学生主动练习的行为,更能维持并促使学生自觉地坚持体育学练,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和意识。

实验班学生体育知识与认知水平显著提高,对照班提高不明显表2的数据显示,实验班前测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得分为63.6分,对照班为64.5分,对照班略好于实验班,经检验差异并不具有显著性。但实验班后测得分达到77.8分,提高明显,而对照班只有64.6分,变化不大。此结果表明,整体教学在体育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扩大体育知识面,提高了高职学生的认知能力,为他们科学地进行身体的锻炼实践、培养文明的行为和形成良好的体育卫生习惯打下了良好基础。

实验班学生体质健康和身体素质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提高,对照班则呈小幅下降趋势表3、表4的数据说明,整体教学促进了学生体质健康与身体素质的同步协调发展,与整体教学的理念和实验假设是相符的。实验后测的数据显示,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体质健康除身高、体重和身体综合指数(BMI)数值与女生肺活量体重指数未表现出差异显著性之外,其他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而且,尽管BMI总体上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但两者后测检出的BMI过高与不良的人数差异显著,检出率由实验前的22.6%比21.5%变化为实验后的5.8%比25.5%,具有实质性意义,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实验班学生的身体质量好于对照班,实验班学生的身体素质全面高于对照班,差距明显,经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

实验班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均提高显著,对照班学生变化不明显表5的数据显示,实验前测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自尊自信、兴趣态度、意志、情绪等心理建康水平基本相当。后测数据则表明实验班学生上述心理素质水平有较大的改善,相较对照班变化明显,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自尊自信、兴趣态度、意志、情绪等心理建康水平既是新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教学目标,也是构成高职学生身心健康的实质性的、具体的内容。此结果既证明了体育教学活动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本途径,又证明了整体教学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比传统教学更胜一筹,可以更好地发挥体育这一独特载体的作用。传统教学可能由于只注重学生的体质增强和技能的获得,忽视学生的兴趣和体育习惯的培养,忽视心理素质的培养,因而导致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效果不明显。结合表6进一步分析显示出,实验前测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SCL-90各因子、总得分、均分和阳性项目数基本相当,心理健康状况总体相当。而后测数据则显示出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除强迫、偏执和精神病性3个因子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外,其他如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抑郁、敌意、恐怖以及总分、阳性项目数等因子均差异明显,经检验具有非常显著性,表明实验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于对照班,而且从心理病态学生检出人数的前后变化(实验前为24.5%比21.0%,实验后为12.3%比29.9%)也可以得到证明。

结论

1.整体教学能够有效地整合高职院校并不充裕的各种教学资源,实现高职学生整体健康素质与专业技能的协调和谐发展,提升学校体育综合性教学功能,为新一轮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2.整体教学模式是由整体教学理念、整体教学形式、整体教学策略及学生整体素质评价等要素组成的完整实践架构,是对《纲要》进行整体构建与具体实施的一个范例。对高职院校来说,完整理解、整体把握、完整构建、整体实施是新一轮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

3.研究表明,与高职生的专业学习相结合,使体育课程教学与高职学生的职业基本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应该成为高职院校新一轮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生长点之一。

4.高职体育教师应依据《纲要》的基本精神,开拓创新,建构更适合于高职学生体育与健康发展的教学内容体系、方法体系、组织体系、学习体系与评价体系,充分发挥体育与职业的“无缝”结合,提高育人效果,提高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效能。

参考文献

[1]瑞雪.教育部公布学生体质健康最新监测结果[J].中国学校体育,2003,(6):74.

[2]邱远.关于体育素质教学一体化策略的实验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14(1):68-72.

[3]邱远.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新理念[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2):60-63,65.

[4]邱远.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内在关系的初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2):1637-1638,1641.

[5]邱远,闫虹.体育课程教学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2):1630-1632.

[6]曲宗湖.学校健康教育指导[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7]季浏.体育与健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