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工程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2-04-28 00:21:56

印刷工程论文

印刷工程论文篇1

一、艺术设计与印刷工艺

艺术设计主要是指在二维或三维空间内将各个元素组合布局,其中包括图形创意、色彩编辑、文字设计等重要元素。这些设计内容的传达最终会通过现代印刷工艺技术来传递,批量复制的印刷工艺属性同时也成为艺术设计传播中最为重要的手段,两者紧密结合,不可分割。印刷工艺的每一次改革创新都会对艺术设计作品的表现方法和形式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印刷工艺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印刷工艺理论

完整的印刷流程主要包括印前、印刷、印后三阶段。

(一)印前

印前技术指的是印刷前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传统手工设计稿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原稿,特别是印前计算机图文处理,伴随科技的高速发展,融合着电子网络技术、激光技术、图文技术等,迅速将艺术和技术结合进入现代数字制版时代,成为先进印刷工艺的主流。

(二)印刷

1.平版印刷由早期的石板印刷演变命名,又称胶刷。印刷图文和非印刷图文几乎在一个平面,通过油水不相融的原理使需印刷的图文涂上油墨,非印刷图文吸收适当水分。版面涂拭油墨后,印刷图文部分便开始排斥水分吸收油墨,而非印刷图文需要水分抗墨。此方法称为平版印刷。2.凸版印刷、凹版印刷凸版印刷是通过印刷机的给墨装置通过墨辊将油墨转印。凸版上的印刷图文部分远高于非印刷图文,油墨只能转印到凸出的图文部分,而非图文部分则没有油墨。在印刷压力作用下,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从而完成印刷。凹版印刷是与原稿图文相对应的凹坑与印版的表面所组成的印版,方法是利用压力接触,直接将凹坑中的油墨压印到承印物上,油墨量的多少决定承印物上墨层厚度,完成印制。3.丝网印刷丝网印刷是将布织物网绷在网框上,传统方法是采用手工刻漆膜、光化学制版制作。现代方法则是利用感光材料照相制版,使丝网印版上印刷图文的丝网孔为通孔,非印刷图文的丝网孔堵住。通过刮板挤压,油墨通过网孔转移到承印物。4.热转印印刷热转印是一种新兴的印刷工艺,由国外传入,通过热转印机加热加压将转印膜上的图文转印在承印物上,油墨层与承印物表面融为一体,视觉效果甚好。传统升华热转印是需要按照图片尺寸制作出网点式凹版电雕版,将凹版安装到机械上印刷到PET聚酯薄膜上即印刷成热转印花膜,转印花膜安装上热转印烫印机上进行印刷,操作简单,图案一次成型,无需套色。数码热转印是当前比较先进的技术,印刷图案打印在转印纸上,用烫印机印制,操作简单。

(三)印后

印刷产品成型的最后阶段,工序流程丰富繁多,例如烫金、打孔装订、磨光、覆膜、涂胶等,通过精修装潢,提高印刷产品的档次。

三、印刷工艺实践实训

(一)校内实践实训教学的主要内容

以数码热转印印刷方法为例。数码热转印的承印物主要针对T恤、布包、情侣服及个性化服饰定制。传统升华热转印制作成本高昂,而数码热转印制版工艺简单,周期缩短,印刷图文从Photoshop软件内处理完毕,直接将信号传输到打印设备打印,效率快,色彩还原度高,是传统热转印无可比拟的。针对当下应用较多的数码热转印,制定“动手绘稿,独特定制”的布包小课题,学生兴趣浓厚。前期的承印材料选择上,学生多途径搜集购买各种承印物,因为材料性能的不同直接关联到数码热转印时间的差异性,也影响最终的印刷效果;原稿设计让学生手绘或软件制作,制定独一无二的个性图案,在此课程先前学生较为系统地学习图案基础、图形创意、字体设计编排等课程,因此学生有基础绘制个性图案;图文完成后开始规范制作打印,通过转印机将图案转印到布包上。

(二)校外实践实训教学的主要内容

1.印刷企业参观学习这个阶段的教学点主要是校外实训基地———隆泰印务,授课教师带领学生去印刷企业了解印刷流程、设备、材料,感受印刷流程的真实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化课堂中的理论知识,培养实践与创新意识。2.布置实际案例操作作业以丝网印刷为例,学生针对本土文化,课下前期调研,每组提炼出泰州代表性文化演变成图案,将先前的图案专业基础很好地衔接;学生在企业内学习“绷网—脱脂—烘干—剥离片基—曝光—显影—烘干—修版—封网”的丝网操作,在独立操作时,教师和企业工人阶段性跟踪。整个过程完成下来,教师监督、企业技术指导,深入泰州文化并将传统手工丝网印刷技法吸收,教学效果甚好。

四、结论

通过印刷工艺理论、校内印刷实训室实践教学、企业参股实训,让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能够系统了解从“印前原稿设计—印前制版—材料运用—印刷流程—印后加工”的整套过程,更大地发挥了印刷工艺课程在艺术设计专业中的作用。

印刷工程论文篇2

印刷工艺课程因为牵涉到许多技术原理,理论讲授必不可少,但很多教材照搬印刷工程专业的理论知识,老师的讲解也照本宣科,文科类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生无法也没必要理解过于艰深的印刷原理,这只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2.缺乏个案实践教学

真实案例的讲解以及软件的实操能让学生眼见为实的学习如何选择印刷材料和工艺,如何进行印前输出设定,这是课程最为关键的一步。许多专业教师因为很少参与设计实践,对印刷工艺也是一知半解,缺乏案例教学的能力,导致这一教学环节严重缺失。

3.忽视学生作品的完整度

印刷工艺课程教学中,许多教师只注重传授理论知识,对于课程作业,没有持续鼓励和深入指导学生努力完成最终印刷成品。学生作业最后往往以简单的彩色打印稿交付了之,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4.主干课程横向打通不够

印刷工艺结课后,书籍装帧、包装设计、VI设计等专业主干课程也会陆续展开,但这些课程的专业教师往往只注重谈设计创意,很少在相应的主题设计中指导学生结合印刷工艺来进行设计实践,这也影响了印刷工艺课程的后续效果。教学硬件设备和实训基地的缺失对绝大多数院校而言,为视觉传达专业配置动则几百万的印刷设备来进行教学实践不太现实。但是,印刷实训基地比较容易实现,现在很多院校也有长期联系的印刷厂供学生考察,但仅限于参观而已,对于印刷工艺流程的了解走马观花。

二、视觉传达专业印刷工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1.明确课程目标,调整课程内容

印刷工艺课程在不同的院校有着许多不同的名称,如《印刷材料与工艺》《印刷原理与工艺》《印刷工艺基础》《印刷品设计与工艺》等,叫法颇多。课程名称各异,也从某个侧面体现了各院校对印刷工艺的课程目标有着不同的理解。在笔者看来,视觉传达专业印刷工艺的课程目标可以明确为:学生通过系统性的学习印刷品的设计、制版、印刷、印后加工等流程,从而掌握印刷设计的基本技能,为毕业即能迅速进入设计师状态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因此,视觉传达专业印刷工艺的课程内容不能脱离实践来谈理论,也不能脱离设计来谈工艺。而过于注重印刷理论和工艺技术的讲授、忽视设计实践与设计创意的引导正是目前印刷工艺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教师应该积极提炼出视觉传达专业学生所须掌握的知识点,注重结合设计创意来谈印刷工艺,加大印刷设计实践教学的比重,才能切切实实提升教学效果。

2.改变教学策略,注重范例教学

教学策略决定了把课程内容转换成何种形式传授给学生。印刷工艺教学如果仅仅遵循教材的编写顺序,使用罗列大量文字和图片的PPT进行按部就班的讲解,会导致教学过程枯燥而拖沓,学生难以接受和理解。转化课程内容最典型的教学策略当属苏联学者沙塔洛夫的“纲要信号”图示法。“纲要信号”是指在上课时用一种直观图表,把学生需要掌握的课程内容用文字、符号或代码的形式表现出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记忆和联想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笔者通过数年教学实践,结合“纲要信号”图示法,建构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行之有效的印刷工艺课程教学模式。该模式以范例教学为中心,所有理论和技术讲解都围绕范例展开,利用图表归纳简化理论,结合印刷成品展示、印刷输出文件分解演示、分色菲林打样实物讲解,印刷材料工艺成本实物核算等形式来展开案例剖析,抽丝剥茧,有的放矢。在讲解过程中,通过充满趣味的案例和教学上的互动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深刻理解理论知识,活学活用印刷工艺,学生往往也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印刷品设计作业的实践中去。

3.细化印前输出指导,完善上机实践

印前输出指导和上机实践是印刷工艺课程教学非常关键的一步,但往往因为专业教师综合能力的问题而把这一课程内容人为简化了。教师亲自上机操作印前输出,同时结合学生印前电子文件进行指导,这是印刷工艺知识落地式实践的重要步骤。笔者把印前细化输出指导分为三个层面,在具体教学中层层递进,相互穿插。第一个层面是细化各类印刷工艺印前输出指导。包括专色印刷、特种材料印刷、印后加工的烫金、UV、模切等工艺在软件里的具体设置,都逐一实操演示。第二个层面是细化各类印刷品印前输出指导。如包装、书籍、报纸、海报等印刷品类型。这一层面强调解决各类型文件如何设置出血位和扣刀位,如何拼版,如何处理陷印和挂网等方面的问题,也须用软件具体操作演示。第三个层面是细化主流设计软件印前输出指导。这一层面强调对主流设计软件的优劣和异同进行分析,从而让学生在以后的设计实践中能根据不同设计要求来挑选软件。笔者通常也会介绍一两款适合学生自学的拼版软件或插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课外学习,作为技术层面的补充。

4.强调实验性,印制和手工结合完成作品

印刷的整个过程就是把原稿(一般为电子文件)制成印版,以油墨为着色物质,把印版上的图文大量地转移到承印物表面的过程。印刷的最终产品称为印刷品。2也就是说,印刷工艺课程的教学应该包含设定印前电子输出稿到印刷出成品的整个过程。很多院校没有印刷打样设备,而印刷达不到一定数量印刷厂一般又不给开机,即使允许开机打样,费用也过高。于是,很多学生的作业形式往往就是一套没有任何特色的彩喷稿,印前输出电子稿也没有作为作业的一部分上交。严格来说,这其实没有完成印刷工艺课程教学的整个流程。针对这种困境,笔者对印刷作业提出了“强调实验性,印制和手工结合完成作品”的指导方针。一方面,强调用实验性观念做指导,以设计创意为中心,对印刷材料和工艺做极致性的探索和实践。在作业的具体要求上,笔者往往提供两个主题,要求在设计中采用两种以上的承印材料和特殊工艺,学生任选一个主题,尽情发挥,设计一本富有实验性和创新性的小册子。另一方面,强调印制和手工结合,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使用各种手段,尽力实现创作初衷,完成印刷成品。在笔者的详细指导和持续激励下,整个设计和印制过程,学生展现了无穷的创造力和执行力。在承印物的选择上,学生积极寻找各类特种纸,甚至使用布料、皮革、木材、金属等与纸张混搭;在印刷方式的选择上,学生广泛采用数码快印和艺术微喷等接近印刷效果的方式来模拟印刷,找创意礼品店用热转印烫画机在布料、金属、木材等特殊承印物上实现印制等等;在特种工艺的实现上,学生更是集思广益,用指甲油模仿UV光油效果,用金粉和银粉手工上色模拟金银专色,找店家用烫金机进行烫印加工,用刻刀实现镂空效果等等。整个设计和印制过程,学生充满激情,印刷成品的效果非常不错。通过这样行之有效的实践,学生充分认识了设计、材料、工艺三者间的关系,明白了一个优秀的设计师既要有高超的设计创意能力,又要能深入了解和掌握印刷技术的工艺特点和加工流程,把设计和工艺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创造出优秀的设计作品。

印刷工程论文篇3

[分类号]G250.9;G239.19

伴随着电子书媒介与“无纸阅读”方式的盛行,基于纸质媒介的印刷书与纸本阅读方式本身则成为了一种传统的文化现象逐渐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作为造纸术和印刷术发明国的我国,对于印刷史的研究一直在不温不火地进行着,其中,图书馆界的研究者和印刷界的研究者成为两大学术主力。

1 图书馆学界的“印书史”研究

图书馆学家们关注书籍的印制与形成是自然发生的研究缘起。以曾经在北京图书馆工作多年的张秀民(已故)老先生和钱存训博士为代表的一些学养深厚的图书馆学者们,把对印书史的研究扩展到对印刷史的研究,分别著有传世的关于印刷史研究的代表作。正如钱先生所说:“现代印刷并非单指印书,除用纸张印刷的纸币、纸牌等以外,还包括在纺织品、金属、塑料、皮革、木版、玻璃、陶瓷等表面上的各种印刷。但是一般学者对印刷术的研究,主要对象是书籍,因为文字和图画的复印乃是人类文化交流和知识传播的一种重要媒体,在文明史上自有其特殊的意义和影响。”…所以,被誉为“文明之母”的印刷术的发展历史在图书馆界的研究者们看来,就是一部书籍图文的印刷史。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为中国印刷史研究的成长时期,这个时期的书史研究与教学开始兴盛,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的图书馆学系都开设了中国书史课程,书史内容中融合了印刷史(主要是印书史)的内容,所以可称之为以图书出版印刷史为主流的研究阶段。

1956年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两校图书馆学系都给新招收的一年级本科生开设中国书史课,并编出了新的书史讲义,其中以北京大学刘国钧先生的《中国书史简编》影响最大。

武汉大学皮高品先生也于1956年推出《中国图书史讲义》油印本,书中提出按社会发展的五种形态对中国书史进行分期,故在材料和观点上都有所创新和突破。1964年修订增补后铅印,1986年又以《中国图书史纲》为题由吉林省图书馆学会出版发行。

专门研究印刷史的当数北京图书馆张秀民先生于1958年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影响》一书。作者在广泛收集古今中外有关印刷术的文献资料和实物例证的基础上,提出雕版印刷发明于唐初贞观年间之说,论述了印刷术对亚洲与非洲、欧洲的影响,编制了“世界印刷术发展年表”,“朝鲜金属活字史料”等。

张静庐先生(1898―1969)历时20年苦心收集、精心整理、辑注,推出了七部专题出版史料,全书共250万字,收录了自1862年京师同文馆创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87年间出版事业的重要资料。

除上述有影响的学术著作和大型史料集之外,这一时期还出版了一批有关中国出版史的通俗性普及性读物,如刘国钧著的《可爱的中国书》(1952年)、《中国书的故事》(1955年)、《中国的印刷》(1960年)、《中国古代书籍史话》(1962年),陈国庆著《古书版本浅说》(1957年),阿英著《中国年画发展史略》(1954年)、《中国连环画史话》(1957年)等。

这个时期突出的特点是出版史、印刷史的研究互相交叉融合,由于研究者都来自图书馆界、出版界等文史领域,所以印刷史研究实际上是着眼于图书文献范围,书史、出版史、印刷史研究融为一体。

20世纪60年代中至70年代是我国印刷史研究的萧条时期。除刘国钧、张秀民等又编写出几本有关书史、印刷史的通俗小册子,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内部编印几本“中国书史”讲义外,几乎没有出版印刷史学术新著发表。尤其是1966年至1976年间大陆内地的出版印刷史研究基本陷入停滞状态。

就在内地处于停滞状态之时,港台及海外学者没有停止出版印刷史的研究工作,编辑出版了一批著作和论文集,这一时期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及图书馆学研究院的名誉教授、兼东亚图书馆馆长钱存训先生撰写的《中国古代书史》一书。该书原名《书于竹帛》(Wtitten on Bambooand Silk)英文本完成于1957年底,1962年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

20世纪80年代为复苏壮大时期,五年内出版了三部以出版史、报刊史、印刷史为名的通史著作,各具特色,均有建树,标志着这一阶段的高起点,也预示出版印刷史研究经长期蓄积、准备,盛期将临。这一时期国内也是以出版史研究为主流,但海外的钱存训博士为印刷史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钱存训的《纸和印刷》(Paper and Printing)是英国学者李约瑟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第五卷“化学及相关技术”(Chemistry and Chemical Technolo-gy)的第一分册。该书出版后在海内外影响巨大。

1987年,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在中国图书史研究上又迈出新的步伐,郑如斯、肖东发编著了成套的教材,即《中国书史》、《中国书史教学参考文选》、《中国书史教学指导书》由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这三本书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图书馆专业教材,故发行量较大,被多次印刷,广泛流传。

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的教授谢灼华主编的《中国图书和图书馆史》注意从广泛的文化领域去说明图书出版、编纂和图书馆发展轨迹及相互关系,分析中国图书对世界文明发展史的贡献,局部理顺典籍发展的线索。

1989年最突出的成果是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张秀民的又一鸿篇力作――64万言的《中国印刷史》。该书详细、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自唐初贞观年间印刷术发明后,迄清末1 300余年的印刷事业的源流演进。不仅广泛吸收前人研究成果,更有许多新鲜资料和独到之处,被美国印刷史专家钱存训称为“划时代的作品”。

20世纪90年代为中国出版印刷史研究的丰收时期。研究的深入还表现在一些学术专著视野开阔,角度新颖,富有论辩性。如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教授曹之先生的《中国印刷术的起源》一书是中国出版印刷史专题研究的新成果,开拓了研究印刷术起源的新思路,其方法是通过对各种文化现象的多角度扫描,全方位、多学科地论证“唐明说”。

2 20世纪后期“大印刷观”的印刷史研究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印刷工业界的一些学者专家们在对印刷史文化积累与保护措施的关注、印刷史知识的教学普及方面也有新动向,如1982年6月、王仿子先生联名提出《关于建立印刷技术博物馆的

建议》,经过各方面的长期努力,1993年底举行了中国印刷博物馆奠基典礼,1996年6月举行了隆重的中国印刷博物馆落成典礼。1985年9月,北京印刷学院首次开设《中国印刷史》课程,由张树栋、张耀昆合编教材《中国印刷史(讲义)》。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印刷科技界专家对印刷史研究领域的加入,倡导“大印刷观”、从科技史角度研究印刷史问题的观念逐渐彰显,成为与传统的图书出版印刷史研究的观念相并列的另一流派。

1976年后,、王仿子、范慕韩等先生倡导建立“中国印刷博物馆”。在鼓励学术研究之下,印刷史学研究成果迭出,先后出版了多种重要的印刷史书,1993―1999年举办了6次印刷史学术研讨会(北京5次,台北1次)、百余篇,出版5册论文集等。

1991年6月南开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隋唐史方向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中国印刷术的起源》,赵永东著,作者从雕版印刷术的定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物质条件、古代社会技术发明的一般机制和雕版印刷术发明的技术背景等方面全面探讨了雕版印刷术的起源问题。1998年4月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史方向方晓阳的博士毕业论文《中国古代特技印刷工艺研究》,从印刷工艺角度研究了古代的特技印刷。

1999年出版的张树栋等印刷科技专家合著的《中华印刷通史》填补了印刷史上的大部分空白,赢得了业界同行专家的高度赞誉。如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的肖东发教授盛赞该书是用大印刷史观、横跨中华各民族、纵贯历史五千年,视野开阔、有史有论、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该书后来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简明浓缩的版本。

以上约10年之间,印刷史学之研究成果远胜往昔。呈现如下突破:①由书史、印书史向印刷文化史转进;②由印刷文化史向印刷科技史转移;③由传统印刷史观向大印刷史观转移;④由争论“发明”年代向探讨“起源”时间转进;⑤由唐初向上延伸至隋代、南北朝、新石器时代;⑥由清末向下延伸至当代;⑦填补历史空白的《中国印刷近代史》及《中华印刷通史》问世;⑧中国印刷史由1 300年往上延伸5 000年,往下延伸百年。由雕刻凸版延伸到雕刻孔板、由汉民族延伸到各少数民族、由印纸延伸到印织物;⑨确认了与韩国的雕版纸上印刷品的发明先后之争,及多项模糊不清的史实结论。

3 印刷史研究的认识观和方法论

如前所述,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出版印刷史研究的学者大都来自图书馆界、文化学术界,对印刷史的研究其实是关于印书史的研究。钱存训《纸与印刷》、《书于竹帛》,从书名就可显示图书馆界的学者将印刷史视为印书史。张秀民、曹之等先生的研究也关注的是印书史。研究者们在历史唯物论认识观与方法论指导下,注重实物考证与史料查证,这也是出版印刷史学领域通用的研究方法。90年代后,随着“大印刷观”的推行,研究界开始扩展史料考证范围,并进行了工艺史、专题史研究。

1993年在全国第一次印刷史研讨会上,郑如斯教授《书史研究与印刷史研究的联系与区别》一文辨析了两门独立学科的相互联系与区别。她认为,书史与印刷史是交叉学科,两者研究的内容都涉及到图书的印刷。当然,两者研究的角度和侧重点是不相同的:在书史研究中,图书是主体。对印刷的研究是第二位的。在印刷史研究中,印刷术本身的发展变化是主体,图书只是印刷品成果之一种,对图书的研究是第二位的,透过图书探索印刷技术发展的成就和水平。

印刷的起源,历来是中外学者研究的重点。诸多论断,大都根据文献上的记载加以解释。大部分意见分歧,只是由于对早期文献中镌刻或印刷的关键名词解释不同。研究的方法在突破了印书史的套路后,强调探讨“起源”。中国是世界上发明印刷术最早的国家,但无法确切知道中国的印刷术是何时由何人发明的。它是一种经验的长期累积,是一种源流的演进发展。从横的方向看,是相互重叠、综合应用的工艺。所以,探讨中国印刷史的源流演变,可将其看作一条光谱的谱带,李兴才先生更确切地比喻为一条调子丰富的连续调灰色尺,它可以概分为暗部、中间调、光部三大部分,但无法截然地明确分界。张树栋先生在《试论中国印刷史的历史分期问题》中,主张将中国印刷史分为四个时期:准备与发明时期;手工刷印的发展与繁荣时期(古代史);近代印刷术的传人与发展时期(近代史);现代印刷术的兴起时期(现代史)。

印刷史研究中观点的歧义,往往源自技术分析的差异。由流溯源,使得近年来的印刷史研究更加倾向于技术的分析。如周广学、宋青梅整体勾勒出活字印刷的技术演进过程及变化的原因,并首次对不同阶段泥活字印刷技术进行了类型分析;而杨玲通过对宋代雕版印刷的基本要素纸、墨与基本工艺的考察,结合文献与考古资料,揭示宋代雕版印刷业繁荣背后的物质技术原因。

在实证研究方面上,北京印刷学院尹铁虎先生对毕升泥活字的仿真复原研究,是近年来我国在印刷史实证研究方面的一次方法创新。

从大印刷史观研究中国印刷史,即从整体的、全面的、全程的、全方位的角度来研究。

1996年6月1日中国印刷博物馆落成典礼之时,召开了第二届中国印刷史学术研讨会。落实论文49篇。论题进一步深化、细化、方位更广阔。会上延续了对印刷史研究的历史观、方法论的探讨。自然地显现出图书馆界与印刷科技界专家学者们研究的着眼点差异。

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的曹之教授《关于印刷史研究的几个问题》探讨了印刷史研究的关于“印刷术”的概念问题。曹教授列举古今中外的例子说明,认为印刷术不是印染术,适宜采用约定俗成的“印字术”、“印书术”。钱博士也认为,一般学者对印刷术的研究,主要对象是书籍,因为文字和图画的复印乃是人类文化交流和知识传播的一种重要媒体,在文明史上自有其特殊的意义和影响。

关于印刷术的起源问题,曹先生认为其发明时限范围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不可能有千年之久。不能把印刷术的发明时间同应用时间混为一谈。印刷术就是印书术,但在研究印刷术起源的时候,就不能从研究印刷图书开始。

对于“大印刷史观”,曹先生认为要从造纸史、制墨史、制笔史、藏书史、目录学史、教育史、抄书史、书业贸易史、图书亡佚史、佛教史、石刻史、外交史、篆刻史、拓印史、文字演变史、印染史、货币史等多方研究,全面考察。印刷史研究是一个巨大的综合工程,需要由一支考古工作者、印刷工作者、文献工作者等组成的一支“大”的队伍,要努力改变各自为战,信息闭塞的研究现状。

印刷工艺界人士与图书馆界人士的认识观与方法论各有特点。海外与内地的观点也略有不同。范慕韩先生的“大印刷观”和李兴才、张树栋先生的“大印刷史观”大同小异。“以印刷为伍,着眼点自然是印刷”,“对中国印刷历史的研究,理应、也只有沿着印刷工艺技术的发生、发展这条主线,顺藤摸瓜,才能逐步接近历史的真实,再现中国印刷术的发展过程。”印刷工业

出版社的黄浮云、张子谦在《用大印刷史观研究印刷史势在必行》一文中指出,“印刷虽是以新闻出版为中心的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但从根本上讲,它是工艺技术,是工业,它的起源和发展,是沿着印刷工艺技术发展这条主线进行的。”

印刷工艺界人士认为,印刷术的导源和历程,织物印刷的起源,套印术的肇始和发展,近代印刷术的传人和发展,以及印刷设备、器材、科研、教育等一系列与印刷相关的领域的研究和考证,都是印刷史研究的内容和对象,一个全面、系统、全方位多视角的研究中国印刷史的局面将会展现在世人面前。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图书馆学界“大印刷观”的重点是强调方法论体系的博大,印刷工业界“大印刷观”的重点是强调研究对象范围的扩大延展。

4 印刷史研究的现状和未来态势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出现了“盛世修史”的繁荣气象,印刷史研究也得到新的发展。笔者曾在2005年通过对国家图书馆的文献资料检索,得知馆藏现有关于印刷史方面的各类图书资料近30种,其中部分在2000年以后出版的专著举例如下:①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钱存训著,郑如斯编订.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②简明中华印刷通史/张树栋、庞多益、郑如斯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③插图本中国图书史/萧东发、杨虎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④近代西欧印刷媒介研究――从古腾堡到启蒙运动/项翔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⑤古代版印通论/李致忠著.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0.11;⑥中国版本文化丛书/任继愈主编.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12。

印刷工程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6-0202-03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及飞速发展的高新技术在印刷业中的广泛应用,使印刷业正在高速发展并伴随着印刷业的结构巨大转变。印刷行业根据行业的发展需要及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制定了“十二五”发展规划[1]。在规划中指出了印刷行业的发展目标,并指出了行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研发人才、创意人才等的缺乏及加强人才培养来提升行业的整体素质的急切要求。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作为印刷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者,我们应该深入学习印刷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并以之作指导,积极进行印刷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改革与实践,使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行业发展需要。

一、确定新形势下的印刷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

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者对所培养出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规定。它既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又是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及其课程体系,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实践。它规定了教育活动的性质和方向,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始终,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2-3]。

我校的印刷工程专业是部级特色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氛围浓厚,有一级硕士学位授予点和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为依托。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及印刷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我校印刷工程系对印刷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科技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印刷工程相关的基础理论,擅长图文信息处理及印刷复制技术,熟悉印刷设备、印刷质量检测技术、印后加工工艺,了解本专业发展前沿和相关学科知识,具备较强实践能力与创新素质,能在印刷及相关企业、科研单位以及高等院校从事印刷工艺设计、生产操作、质量管理、组织管理、科研与教学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该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印刷工程相关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培养印刷及相关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检测及控制、生产组织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毕业时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印刷工程专业主干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印刷、制版等工艺、印刷设备维护、印刷质量检测、印刷企业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技术。

3.具有印前图文信息的编排处理以及电子出版物的策划、设计与制作的能力,具有印刷复制工艺的策划、设计、操作和印刷产品质量的检测、测试以及印刷企业生产组织、管理的初步能力;具有印刷材料和设备的选择、测试和使用以及印刷复制工程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研究开发等能力。

4.熟悉国家关于印刷以及相关传媒产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印刷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理论前沿。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构建融会贯通、紧密配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的设置关系到人才获得的知识结构是否满足个人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本专业从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全局出发,认真研究和处理好各知识层次、各教学环节与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之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课内教学和课外指导之间的关系,并使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加强课程之间的整合,避免分割过细、简单拼凑、知识脱节和内容重复,防止“因人设课”和“因无人而不设课”的情况出现。通过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措施,减少课内学时,为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留出足够的空间。加强课外指导,使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教育教学活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通过整合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改革,丰富教学形式,以多种方法和途径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多次调研、讨论,对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进行了适当地调整,经过调整之后,本专业理论教学总学时数为2356,实践教学环节为43周。调整后的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该课程体系在保证学生的理论教学学时满足基本学分的前提下,又保证了课程内容的优化,且扩大了选修课程的范围,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及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及全面发展。具体调整如下。

1.通识类与大类专业必修课程的学时比例达到总学时的78%,以突出厚基础的要求,既实现了对学生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的培养,又强化了学生对本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使培养的学生既具有广泛的基础知识,又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以适应社会及行业发展的需要。

2.通识课程增加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和《形势与政策》等职业素质类及身心健康类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以及促进学生人格健全、身心健康及全面发展。

3.加大了通识类和专业选修课程的比例,分别从原来的6学分增加到10学分和8学分,进行学生主体、能力本位的课程设置,让学生自主学习,得到更好的个性发展。

4.新的课程体系对课程进行了优化综合,综合考虑了各课程之间的联系、避免相同内容的重复讲授,注重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相互衔接,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将原《大学化学》和《高分子物理》两门课合并成《印刷化学基础》,将《网络印刷出版技术》合并到《印刷多媒体技术A》中;对《印刷设备电路与控制》合并到《印刷设备》等。为了适应印刷技术的发展,加强了对印前知识及数字印刷等技术方面知识的培养,对部分课程的学时数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5.为了让学生较早地接触和理解印刷专业的性质及内涵,第二学期就开有专业基础课程,且专业课几乎贯穿了学习的全过程。为了使课程之间衔接得更好,将一些课程的先后顺序做了一些调整,如将印刷概论、印刷色彩学、印刷信息记录材料等课程提前一学期开出;而电子出版技术由第五学期改在第六学期开出等。

三、层次性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

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印刷工程专业是一个由很多学科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发展起来的综合体,为了适应市场应用型人才的要求,重视实践环节,加强应用能力的培养,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势在必行。按照系统性、层次性、创新性思路构建与理论教学体系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本专业设有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专业综合技能训练、工程能力训练和创新能力训练等几个层次,包括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课程的实验及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综合课程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

我校印刷工程专业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有一定的基础,建有计算机房、印刷测试、制版、激光、印刷设备、印前图像处理中心、CTP、印刷材料等实验室;建立了株洲外贸包装厂、长沙金沙利、长沙晚报及以东莞包装印刷基地为中心,辐射珠江三角洲的实习基地,能够为本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课程设计、实习等教学条件。为了更好地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国家、地方经济及行业经济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平台建设方面要紧密依托行业和当地政府与企业,建立“产学研教”密切结合的运行机制,重视校内实验平台及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具体措施有以下两方面。

1.运用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等教学平台,分层次进行实践教学,由校内实验室延伸到校外实习基地。利用校外企业先进设备、管理到位等优势,将学生的生产实习安排到企业中去,通过顶岗实习来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择业、就业及毕业后的工作积累经验和培养能力,并可为毕业设计积累素材。鉴于企业及学生择业的要求,鼓励学生联系实际,到企业去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工作,由企业技术人员与学校教师共同指导,使学生的毕业课题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这样可将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毕业生就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实践教学、生产应用、能力培养为一体的教学形式。

2.整合专业实验室,使实验室成为教师和学生教学、科研的主要场所。教师引领学生有机会直接接触学科前沿,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不断开拓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开展“产学研教”合作,吸引企业为教师、学生提供科研、教学的平台。

四、构建一支融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师资队伍

要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及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需要教师具备印刷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坚定的基础和熟练的业务能力。建设好一支科研团队、出一批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是提高教师学术水平、搞好本专业的根本保证,具体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1.有计划地引进和培养高水平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加大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在中青年教师中选拔一批素质好、热爱教育事业、进取心强、学术水平较高、教学与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作为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对象,给他们创造条件,提供舞台,压担子,使之能承担较大的教科研课题和攻关项目,出较高水平的成果,上更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并根据学科、专业和办学发展需要,大力引进人才,形成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具有良好发展态势的教学和科研梯队。

2.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研、科研工作。切实营造学术氛围,加大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和学术进修的力度,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学术报告、进行专题进修和课题研究。组建具有较高科研水平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印刷工艺技术、印刷材料等科研小组,打造科研品牌,不断提高印刷工程专业教师的整体教学和科研水平。

3.加强教师进修、培训工作。专业进修、培训是教师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鼓励符合规定条件的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根据学科和专业发展的需要,选派各方面素质好的教师到学校、企业进修提高。大力倡导贴近市场,加强产、学、研、教的结合,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的专业进修、培训,充分重视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师资培养。

五、建立多元化、立体化的考核体系

考核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检查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的有效手段,也是引导教与学的重要导向。本专业已逐步建立了多元化、立体化的考核体系,通过笔试、报告、作品制作、论文、胶印及柔印模拟系统综合考核等形式,使考核内容更全面、更系统、客观和科学,不仅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考核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地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和领导能力等。考核后做到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和老师,便于纠正教与学的偏差,以促进更好地开展教与学的工作。

印刷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印刷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迫切需要印刷工程专业的人才。在此从印刷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出发,针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教学环节、师资队伍建设及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与探索。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及实际条件,结合社会、行业需求,为把湖南工业大学的印刷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提高到一个新台阶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新闻出版总署.印刷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J].中国出版,2011,(17):22-24.

[2]龙志军,等.应用型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J].广东白云学院学报,2010,(1):27-32.

印刷工程论文篇5

二、理论教学体系的分析

目前,本校印刷品质量检测与控制理论教学共计20个学时,按照印刷品质量检测工具(密度检测、色度检测、测控条及测试版),印刷质量检测和控制参数和变量,印刷品的质量评价方法,最后介绍印刷品质量控制系统四个环节进行讲授。总共分为8个章节,即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本课程学习的目的,意义以及印刷品质量检测与控制技术发展的历史背景等。第二章,介绍密度测量技术,第三章,介绍印刷质量控制色度测量技术,第四章,学习印刷品质量检测和控制工具——测控条和测试版,第五章,介绍印刷质量控制中的重要参数,第六章,介绍如何进行印刷图像的层次控制,第七章,学习印刷品质量评价方法,包括主观评价法,客观评价法和主客观结合评价法,第八章,介绍印刷机质量自动控制系统。通过以上理论教学,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印刷品质量检测密度测量原理和色度测量原理,印刷测控条和测试版基本知识,印刷质量控制中重要参数和印刷图像层次控制等基本理论。

三、实践环节的补充

印刷品质量检测和控制的目的,就是为了正确评价印刷产品的质量,让企业生产出更多的合格产品,并不断提高印刷产品质量。由于在印刷品的质量检测过程中,主观检测和评价在印刷品质量检测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正确对这些印刷品的缺陷进行检测和评价,仅仅凭借理论教学讲授,是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即如果学生学习了大量的印刷产品检测和控制的理论知识,却发现实际生产中仍然不会检测和正确评价印刷产品质量,其结果不仅会导致对该课程学习兴趣的消失,更有甚者还会影响对整个印刷工程专业的兴趣。因此,必须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增强实践教学环节,以达到良好的综合教学效果。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最大程度开发同学们的专业兴趣。实践教学环节的补充分为四种形式:第一,在理论教学的同时,以课堂授课的形式,提出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形式。例如,在讲授密度测量技术时,除了介绍彩色密度测量种类,密度计的测量原理,密度测量中误差分析等,与此同时,详细说明密度测量技术在印刷品质量检测中的应用,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第二,在印刷品主观评价理论讲授的同时,给学生展示各种各样有质量问题的印刷样张,让学生在课堂先主动分析样张,努力发现问题所在,再逐一对印刷样张进行讲解。通过该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同学们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同时加深了对课程中基本理论知识的认识。第三,通过布置课下作业,让同学们自己动手设计印刷测试版,并打印输出,测量测试版相关印刷参数,加深对印刷品客观评价相关内容的理解,并掌握合理正确评价印刷品质量的方法。最后,通过在企业实习操作,到企业中讲授目前主要的印刷设备质量控制系统,比如海德堡的CPC系统和CP2000系统,与课本知识紧密结合。通过以上实践教学的补充,使学生真正实现“学为之所用”。学了,用了,自然就会大大加强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通过实践深刻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在今后的工作中又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论知识指导生产实践。此外,只有了解了生产实践所需,才有可能为印刷行业培养大量的优秀应用型人才,并进一步为培养印刷行业研究型人才储备大量的后备力量。

印刷工程论文篇6

本文旨在探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如何在书籍设计课程中通过丝网印刷教学环节的科学统筹,使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丝该工艺并将其应用到书籍设计中。

丝网印刷的教学定位

在吕敬人先生提出的“书籍设计/3+1(BookDesign 3+I)”概念中,一本完整的书籍设计要求设计师完成装帧、编排设计和编辑设计三个层面的工作,这是一个信息视觉化再现的过程。丝网印刷可定位在装帧环节。

丝网印刷的教学环节在书籍设计课程中的学时比重是相对明确的,以其教学需要来看,该环节少则4学时,最多也只能分配8学时,更多实训操作只能靠课下训练作补充。在学时量占比小的情况下,任课教师更需明确:丝网印刷的教学定位务必要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书籍设计课程重在基础性概念和设计技能的讲授,丝印工艺教学也应定位于技能培养,通过强化实训操作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该工艺制作出美观的书籍实物。

丝网印刷的教学定位取决于人才培养方案定位,但它在书籍设计课程中的功能定位是不变的――丝网印刷是一种把书籍设计创意转化为实物形态的专业技能,这种技能可有效传达作者和设计师的思想内涵,传递书卷的美与韵昧。

丝网印刷教学环节的设计

1.丝网印刷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以多媒体教学、案例解读和课下自学形式,让学生掌握丝网印刷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丝网印与书籍设计之间的关系;以现场演示、实训指导和课下训练的形式,让学生掌握丝网印的操作技能,能够根据不同设计意图选择合适的印刷形式,并印制出效果丰富、富含美感的印刷品。

教学重点:在“课堂8学时模式”中,重点是丝网印刷基础概念和理论的讲解,每项环节工艺操作技能的实训指导;在“课堂4学时模式”中,重点是丝网印刷的流程的讲解和“丝网印刷工艺环节”的实训指导。

教学难点:手工操作过程中经验性、技巧性的操作体会要靠学生大量实践才能获得,单一的理论讲授较难实现。

2.丝网印刷教学模式的设计

(1)课堂8学时模式

书籍设计课程总学时在64学时以上时,用“理论4学时+实训4学时”的模式是比较可行的。

(2)课堂4学时模式

书籍设计课程总学时低于64学时,可以尝试“理论2学时+实训2学时”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时间短促,应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丝网印刷的流程,掌握“丝网印刷工艺环节”的操作技能――同时辅以大量的课下训练时间。受学时限制,其他环节的工艺如制版、晒版等可以外包给专业的印刷公司完成。

丝网印刷在书籍设计课程中的教学体会

1、重技术更要重思想

丝网印刷是一项技能和设计形式,为了丝网印而去丝网印的书籍设计终究沦为形式,只右赋予了深刻的设计思想,恰到好处地借用丝网印刷的特性传达韵昧的书籍才更易被人们记忆。教学中更应强调设计的思想性与创新性,强调书籍设计立意与视觉形式的统一性。

2、应保留丝网印刷的手工特质

印刷工程论文篇7

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在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已由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突出能力本位,开发设计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是各高职院校推进深层次工学结合的关键环节和基础工程。笔者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的视野,对高职印刷技术专业课程设计进行探讨。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主要经历了四个较为明显的阶段:一是“三段式”学科本位的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主要是借鉴国内本专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课程模式并进行压缩复制,此时虽然已经明确了能力本位的高职课程理念,但仍沿用学科本位的形式。二是理论与实践分立的“二元”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在完善理论课程体系的同时,以廓清技能体系为特征,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了实践教学学时,尤其是集中实训环节,但课程体系的变革仍停留在简单的课程组合,没有实现能力本位的深层重构,学科本位痕迹依然很重。三是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的典型特征是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设计课程,实施能力本位的课程方案,即在课程设计方法上,从以学科为起点的课程转换为以职业为起点的课程。Www.133229.coM这次课改可以说真正显示了高职课程从学科本位课程突围的姿态,但由于没能形成成熟的课程开发模式与技术,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流于形式,在能力分析与课程设置上,一些专业课程甚至出现“两张皮”现象。四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以职业工作过程系统化分析为特征,课程设计基于工作过程,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进行课程整体设计,充分体现了工学结合的特点,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流方向。

(一)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从更高层次上体现了高职课程的能力本位

职业教育课程的能力本位,目前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界的共识。然而,由于急于摆脱知识本位的束缚,对“能力”这一泊来概念的理解不免矫枉过正,很多情况下将“能力”单纯地理解为“岗位能力”,即满足学生当下就业需要的能力,以此作为课程建设的唯一出发点和立足点。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通过系统化、整体性思维观照,从更高层次上体现了对高职课程能力本位的独特理解。

对知识的重新审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认为,高职课程反对复制知识,但不等于消灭知识、不要知识,而是重构知识。“工作过程系统化”是对“学科知识系统化”进行“有距离观察”,以解放与扩展传统的知识序列课程的视野,寻求知识关联与分离的路线,确立新的课程内容定位与支点。因此,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通过知识解构与重构,高度融合知识与技能,从知识与技能如何互动的角度更高层次地体现了高职课程的能力本位。

对技术的理性认识不可否认,正是技术的独立性使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一个独立的高等教育类型,也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独特品格和形态。但当把技术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推向极致时,就可能走向“技术主义”,变成“物的技术”,人成为技术的“奴隶”和职业的“工具”。工作过程系统化是借助“人的技术”将“物的技术”转换为对社会财富过程的系统把握,以强调技术与技能的不可分性,寻求工作中“物的技术”与“人的技术”的关联。工作过程系统化是过程性技术,即以个体自身经验和策略等形式存在的技术——技能或所谓“人的技术”。因此,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关注技术存在向技术价值的转换,从技术与技能如何转换的角度更高层次地体现了高职课程的能力本位。

对职业发展的人性关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反对复制技能,反对单纯技能训练,强调综合,强调思维训练,以避免单纯通过拷贝工作步骤进行课程设计的弊病,寻求职业工作的变动与应对的策略。一是通过对现实具体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设计,把握具备具体职业特征的工作过程六要素,即工作的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环境,进而掌握指导完成工作过程的思维过程的六步骤,即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训练,也就是从具体的个性去获取普适的共性。二是通过对完整的思维过程的掌握与迁移,去应对未来变化了的具体工作过程。因此,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通过同一范畴载体的设计,在“重复”中掌握“同”的工作程序,在“类比”中习得“异”的工作特质,从行动与思维如何跃迁的角度更高层次地体现了高职课程的能力本位。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开辟了高职课程开发与设计的新途径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在继承和创新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能力本位”的基础上,其工作过程系统化方法,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对“职业行动”这一复杂活动进行系统化分析,克服了职业能力系统化分析抽象、虚化的弊端,开辟了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新途径:一是通过对知识与技能、技术与技能、行动与思维等高职课程重要概念的厘清与界定,实现了高职课程知识观、能力观、教学观、质量观等课程观在高职课程理论上的内在统一,并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方法与程序,具化为课程目标、课程模式、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实现高职课程理论与高职课程建设实践的有机结合。二是通过对实际工作过程的分析,确立课程的职业培养目标,明确课程模式,在描述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将职业行动领域转换为职业学习领域,再进行学习情境的具体化设计,实现课程体系与具体课程的内在统一。三是通过系统化的课程项目、课程学习领域、课程情境等课程内容组织和呈现方式,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四是通过仿真或真实工作情境的整体化、体验式设计,解决行动导向教学中学生主体性、评价多元化问题。可以说,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是高职课程改革的一次“颠覆性革命”。

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在印刷技术专业课程设计中的应用探索

(一)印刷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的构建

工作过程系统化作为高职课程设计总的思路与方法,具体到某一门课程,主要应考虑三方面的层次与逻辑:一是根据课程性质选择课程模式,如学习情境课程、项目化课程、任务型课程、案例课程等;二是根据课程内容结构之间的关系确定学习情境(或项目、任务、案例等)之间的组合关系,如并行式、包容式、递进式等;三是根据技能与知识的有效整合方式组织和序化学习情境(或项目、任务、案例等)内容。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印刷技术专业可设计多种多样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下面以印刷技术专业部分主干课程为例,探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模式选择与内容设计。

以任务为载体的印刷工艺类课程印前工艺、平版印刷工艺、包装印刷工艺、印后加工等印刷工艺类课程是印刷技术专业综合性较强的核心课程。该类课程可根据印刷工艺的明确印刷任务、印刷准备、实施印刷、印刷质量检验等实际工作来选择和编排课程内容。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精品课程《平版印刷工艺》,以“精装书印刷”单个典型任务为载体,采用任务递进方式,并结合国家平版印刷工职业资格标准,将知识解构与重构,实现了技能与知识在工作过程系统化基础上的高度融合。

以项目为载体的印刷综合实训类课程如印前综合实训、印刷机操作综合等实训课程。该类课程可以选择印刷企业实际生产项目,按照项目类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课程内容安排,学生经过具体项目的反复学习训练,即可较全面地掌握图像制作与处理、菲林输出、印版制作、印刷品印刷、印刷品质量检验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以模块组合为主的印刷机结构与调节课程印刷机结构与调节这门课,可以说既是印刷工艺等综合类课程的基础课,其自身又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该课程可以印刷机的典型构造为基础,按照印刷机结构组成序列、难易程度、操作顺序等综合考虑,系统提取学习模块,使学生在学完各模块后整体把握印刷机结构,并能结合印刷工艺等课程的学习,掌握印刷机调节的步骤、方法和技巧。

以问题为中心的印刷故障排除类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涉及印刷质量故障和印刷设备故障两个类别。如印刷质量检验与控制,可根据故障性质、类别,以一个或几个故障问题为主线设置学习情境,将课程实施演变为一个连贯的实务操作过程。每个学习情境以解决、处理一个或一类故障为目标,学生完成所有学习情境的学习训练后,获得印刷质量检验与控制的系统化能力。

以案例为载体的印刷业务与管理类课程如印刷成本核算、印刷企业管理等课程。该类课程在开发设计中可根据实际工作类别、工作环节等设置教学单元,以典型案例贯穿单元内容,并且在每个教学单元后安排一定数量的典型案例供学生深入分析和讨论。课程实施建议进行小组或团队教学,将个人能力与团队精神培养相结合。

(二)印刷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印刷工程论文篇8

Drupa 2012展会的热点是高速喷墨印刷,焦点是横空出世的兰达纳米数字印刷机,震撼业界。然而,这些技术都离不开数字印前,数字印前的发展也为这些热点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可以说,印前技术是21世纪印刷的基础,不论使用何种输出设备,不论从设计到色彩管理,还是从RIP到工作流程,几乎所有印刷生产的第一步都是由印前软件制作开始的。历史的轨迹正是由印前来推动印刷发展。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有一家数字印刷公司,有多台知名品牌数字印刷设备,从1份到5000份的产品全部采用数字印刷。其运营模式是,公司最大的部门是印前部门,整个控制流程是数字化的,所有作业的数据交换格式管理、数字化工作流程管理和色彩管理等都在印前做好,印刷产品的内容和品质全部由印前来控制。操作数字印刷设备的员工,只负责纸张的装载和机器的开关,并不需要去管理印刷品的品质和文件内容。该公司仅用一年半时间就收回了3亿美元的数字印刷设备投资。

印前走向全流程时代

网络技术的兴起,使得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数字化工作流程、跨媒体出版和JDF等技术获得飞跃性发展。在这些新技术的推动下,印前与印刷、传统胶印与数字印刷、客户与印企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逐渐演变为一体化的流程解决方案。数字化流程先期是以印前为主,随着JDF、CIP3/4等技术的融入,逐渐扩展到印刷,如今更是把客户的订单提交也纳入流程控制范围,并将延伸至印后加工的全流程。

江苏凤凰新华印务有限公司成立了印刷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和国际印前数字中心,建立了包括印前创意、设计、编辑、校对和印刷之间不间断的数字化全流程。通过网络进行订单接收、文件传递、色彩管理、图像处理、版式制作、数码打样、客户管理,使企业和客户打破局限,实现编校“零距离”交互。客户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进行远程编校工作,系统365天24小时不间断工作,对文件实时处理。数字公司就像一个“司令部”,通过网络接单后,可以自动选择系统内的印刷厂,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订单的最佳取向,并将数据传输到印刷机。

印前是新型文化创意产业

如今,印前与美术设计、创意设计融为一体,并逐步使美术师、设计师、制作师打破各自独立的领域,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形成文化、艺术、设计、制作、工艺、个性和收藏等多种元素组成的新型文化创意产业。

雅昌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凭借先进的印前创意设计制作功底,以艺术印刷为基础,以“中国艺术品数据库”为核心,打造雅昌艺术网的服务平台,通过对文化遗产和艺术资产的保存、管理、开发、传播、利用,为社会大众提供多式样、多视角、高品位的文化艺术服务。雅昌通过新颖的创意设计、精湛的制作技术及考究的印装工艺,印制出许多精美书籍,享誉全球。

雅昌在经济文化领域开拓出一条“为人民艺术服务”的新型文化创意产业,成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一颗璀璨之星。

印前技术与创意设计完美结合

传统印前制版是以加工服务为主、创意设计为辅的经营模式,不少企业则实现了以创意设计为主、制版加工服务相匹配的战略转变。

北京华联印刷有限公司的数字印前中心原来是以制版加工服务为主,近几年则积极发展创意设计前端服务,成立了具有较高水平的创意设计中心,增加了优秀的设计人员,作为企业的“头脑核心”。创意不断、业务不断。

除此之外,目前很多印前的图像处理、DTP制作等重要技术工作已从印企转移到专业设计制作中心去完成,使之与创意设计紧密结合。典型的如中央三大画报《人民画报》《画报》《民族画报》,都由报社自己建立的设计制作中心完成,再把制作好的电子文件交印企拼大版、输出、印刷。

这种印前重要技术与创意设计的融合是大势所趋。

印前研发独立的终端产品

印前充分利用高新技术,研发一种独立的终端产品走向市场,成为一大亮点。

北京圣彩虹制版印刷技术有限公司创建数字式高仿真书画艺术品复制中心,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符合喷墨印刷适性的高分子聚合涂布材料等五项技术,已获得国家专利,并利用这些专利技术把授权的仿真书画艺术品进行创新设计,推出《百册中国历代书画精品大观》等书画复制作品。同时又与当代画家合作,限量复制其作品,通过装裱设计,推向市场,创造出数倍于加工服务的利润。

天可嘉语(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则利用复制出的中国书画艺术品继续开发新的应用,制成大如可作为家具摆设的屏风,小如台历等室内装饰品,还通过特殊工艺技术,制成有金粉效果的唐卡、佛像等,受到客户青睐,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

印前成为研发推广新技术的核心部门

数字印前技术日新月异,印前软硬件的革新更为频繁,各种色彩管理解决方案、数字化工作流程层出不穷,需要创造性应用。一些企业把印前部门当做研究开发和推广新技术的核心部门,也收获了新的发展。

上海龙樱彩色制版有限公司建立印前科技研发中心,致力于新技术的研究,在行业中率先开发了以PDF和JDF数据格式为基础的CTP数字化工作流程,使流程的合理性得到完善和提高,达到使用方便、准确、可靠的效果。他们自行开发的《色彩管理系统优化技术》《印刷密度数据控制管理系统》,已申请国家专利。

龙樱公司还利用自行开发的新技术,印制出高档精品画册《锦绣文章》。该画册共600多页,厚6.6厘米,采用特种纸印刷,还通过创意设计,制作了页边爬升图文,使整个书合上时三边会呈现古朴的龙形暗纹,令人叹为观止。主席访问美国时,曾将《锦绣文章》画册作为国礼赠送给耶鲁大学。

印刷工程论文篇9

一、印刷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一)课程体系的设置还未完全摆脱传统学科体系的束缚

大部分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设置并未依据就业岗位、工作任务、岗位能力进行设置,而仍依靠知识的系统性这一逻辑主线去设置课程体系,因此开设的很多课程高职学生就业后用不到工作中,另外不计划升学的高职学生觉得这些课程理论性太强,不愿意学。

(二)不具备开设课程的条件

虽然有些学校在设置课程体系时考虑从培养学生技能入手,但受到学校实践教学条件、师资条件等限制,很多课程并达不到课程教学目标。在这种实践教学条件下,学生很难学到企业岗位所需要的技能,而大部分学生是在进入岗位后,要经过三个月到半年的培训,才可以真正适应岗位需求。

(三)实训条件不完善

印刷技术是实践操作性很强的专业,但由于学校的实训条件大部分是仿真模拟实训条件,不是真正的企业生产环境,因此授课效果不好,很多实训类的课程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二、印刷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现代学徒制打破传统学科体系框架,将学校学历教育与企业岗位培训相融合,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结合,构建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实施采用双导师联合授课制度,学校要根据专业的特点和企业生产的要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每门课程都由一名教师,若干名企业师傅组成,学校教师为课程负责人,负责课程理论教学和组织协调工作,企业师傅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负责课程岗位技能教学与考核。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步骤如下:

(一)按照行业、企业需求确定专业定位

印刷技术专业本着“服务区域经济,辐射京津冀地区”的原则,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了全方位调研。印刷传媒产业链包括创意设计、印刷复制生产、出版发行三个主要阶段,其中印刷技术专业职业目标定位于产业链中游即印刷复制生产环节,通过对企业岗位调查分析,该阶段岗位群主要涉及印刷工艺设计与生产管理、印前制作、制版、印刷操作等五类岗位。结合师资、设备和开设专业情况,最终确定印刷技术业核心岗位为印前制作和机长。

(二)明确就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

学校和企业共同分析,总结出了印前制作和机长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岗位能力的分析打下了基础。具体操作为印前制作和印刷机操作。

1.印前制作。流程为图文制作与排版;PDF输出与预检;计算机拼大版。

2.印刷机操作。流程为材料的准备;印刷机预调节;试印刷;正式印刷。

(三)明确每个岗位工作任务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点

学校与企业共同分析,确定了完成核心岗位中每个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为开设课程做好了准备。

1.印前制作。主要为印前工艺设计;图文输入;彩色图像调整、编辑、分色与处理;图文混排与完稿;产品设计制作。对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为熟悉重要生产要素与参数的设定规则;掌握操作扫描仪对不同类型的原稿扫描调整;掌握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具备图像校色与分色等技能;掌握书刊排版的规范要求;掌握盒型、标签等常用包装品的制作与排版。

印刷工程论文篇10

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在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已由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突出能力本位,开发设计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是各高职院校推进深层次工学结合的关键环节和基础工程。笔者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的视野,对高职印刷技术专业课程设计进行探讨。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主要经历了四个较为明显的阶段:一是“三段式”学科本位的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主要是借鉴国内本专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课程模式并进行压缩复制,此时虽然已经明确了能力本位的高职课程理念,但仍沿用学科本位的形式。二是理论与实践分立的“二元”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在完善理论课程体系的同时,以廓清技能体系为特征,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了实践教学学时,尤其是集中实训环节,但课程体系的变革仍停留在简单的课程组合,没有实现能力本位的深层重构,学科本位痕迹依然很重。三是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的典型特征是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设计课程,实施能力本位的课程方案,即在课程设计方法上,从以学科为起点的课程转换为以职业为起点的课程。这次课改可以说真正显示了高职课程从学科本位课程突围的姿态,但由于没能形成成熟的课程开发模式与技术,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流于形式,在能力分析与课程设置上,一些专业课程甚至出现“两张皮”现象。四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以职业工作过程系统化分析为特征,课程设计基于工作过程,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进行课程整体设计,充分体现了工学结合的特点,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流方向。

(一)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从更高层次上体现了高职课程的能力本位

职业教育课程的能力本位,目前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界的共识。然而,由于急于摆脱知识本位的束缚,对“能力”这一泊来概念的理解不免矫枉过正,很多情况下将“能力”单纯地理解为“岗位能力”,即满足学生当下就业需要的能力,以此作为课程建设的唯一出发点和立足点。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通过系统化、整体性思维观照,从更高层次上体现了对高职课程能力本位的独特理解。

对知识的重新审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认为,高职课程反对复制知识,但不等于消灭知识、不要知识,而是重构知识。“工作过程系统化”是对“学科知识系统化”进行“有距离观察”,以解放与扩展传统的知识序列课程的视野,寻求知识关联与分离的路线,确立新的课程内容定位与支点。因此,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通过知识解构与重构,高度融合知识与技能,从知识与技能如何互动的角度更高层次地体现了高职课程的能力本位。

对技术的理性认识不可否认,正是技术的独立性使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一个独立的高等教育类型,也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独特品格和形态。但当把技术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推向极致时,就可能走向“技术主义”,变成“物的技术”,人成为技术的“奴隶”和职业的“工具”。工作过程系统化是借助“人的技术”将“物的技术”转换为对社会财富过程的系统把握,以强调技术与技能的不可分性,寻求工作中“物的技术”与“人的技术”的关联。工作过程系统化是过程性技术,即以个体自身经验和策略等形式存在的技术——技能或所谓“人的技术”。因此,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关注技术存在向技术价值的转换,从技术与技能如何转换的角度更高层次地体现了高职课程的能力本位。

对职业发展的人性关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反对复制技能,反对单纯技能训练,强调综合,强调思维训练,以避免单纯通过拷贝工作步骤进行课程设计的弊病,寻求职业工作的变动与应对的策略。一是通过对现实具体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设计,把握具备具体职业特征的工作过程六要素,即工作的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环境,进而掌握指导完成工作过程的思维过程的六步骤,即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训练,也就是从具体的个性去获取普适的共性。二是通过对完整的思维过程的掌握与迁移,去应对未来变化了的具体工作过程。因此,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通过同一范畴载体的设计,在“重复”中掌握“同”的工作程序,在“类比”中习得“异”的工作特质,从行动与思维如何跃迁的角度更高层次地体现了高职课程的能力本位。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开辟了高职课程开发与设计的新途径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在继承和创新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能力本位”的基础上,其工作过程系统化方法,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对“职业行动”这一复杂活动进行系统化分析,克服了职业能力系统化分析抽象、虚化的弊端,开辟了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新途径:一是通过对知识与技能、技术与技能、行动与思维等高职课程重要概念的厘清与界定,实现了高职课程知识观、能力观、教学观、质量观等课程观在高职课程理论上的内在统一,并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方法与程序,具化为课程目标、课程模式、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实现高职课程理论与高职课程建设实践的有机结合。二是通过对实际工作过程的分析,确立课程的职业培养目标,明确课程模式,在描述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将职业行动领域转换为职业学习领域,再进行学习情境的具体化设计,实现课程体系与具体课程的内在统一。三是通过系统化的课程项目、课程学习领域、课程情境等课程内容组织和呈现方式,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四是通过仿真或真实工作情境的整体化、体验式设计,解决行动导向教学中学生主体性、评价多元化问题。可以说,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是高职课程改革的一次“颠覆性革命”。

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在印刷技术专业课程设计中的应用探索

(一)印刷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的构建

工作过程系统化作为高职课程设计总的思路与方法,具体到某一门课程,主要应考虑三方面的层次与逻辑:一是根据课程性质选择课程模式,如学习情境课程、项目化课程、任务型课程、案例课程等;二是根据课程内容结构之间的关系确定学习情境(或项目、任务、案例等)之间的组合关系,如并行式、包容式、递进式等;三是根据技能与知识的有效整合方式组织和序化学习情境(或项目、任务、案例等)内容。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印刷技术专业可设计多种多样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下面以印刷技术专业部分主干课程为例,探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模式选择与内容设计。

以任务为载体的印刷工艺类课程印前工艺、平版印刷工艺、包装印刷工艺、印后加工等印刷工艺类课程是印刷技术专业综合性较强的核心课程。该类课程可根据印刷工艺的明确印刷任务、印刷准备、实施印刷、印刷质量检验等实际工作来选择和编排课程内容。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精品课程《平版印刷工艺》,以“精装书印刷” 单个典型任务为载体,采用任务递进方式,并结合国家平版印刷工职业资格标准,将知识解构与重构,实现了技能与知识在工作过程系统化基础上的高度融合。

以项目为载体的印刷综合实训类课程如印前综合实训、印刷机操作综合等实训课程。该类课程可以选择印刷企业实际生产项目,按照项目类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课程内容安排,学生经过具体项目的反复学习训练,即可较全面地掌握图像制作与处理、菲林输出、印版制作、印刷品印刷、印刷品质量检验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以模块组合为主的印刷机结构与调节课程印刷机结构与调节这门课,可以说既是印刷工艺等综合类课程的基础课,其自身又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该课程可以印刷机的典型构造为基础,按照印刷机结构组成序列、难易程度、操作顺序等综合考虑,系统提取学习模块,使学生在学完各模块后整体把握印刷机结构,并能结合印刷工艺等课程的学习,掌握印刷机调节的步骤、方法和技巧。

以问题为中心的印刷故障排除类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涉及印刷质量故障和印刷设备故障两个类别。如印刷质量检验与控制,可根据故障性质、类别,以一个或几个故障问题为主线设置学习情境,将课程实施演变为一个连贯的实务操作过程。每个学习情境以解决、处理一个或一类故障为目标,学生完成所有学习情境的学习训练后,获得印刷质量检验与控制的系统化能力。

以案例为载体的印刷业务与管理类课程如印刷成本核算、印刷企业管理等课程。该类课程在开发设计中可根据实际工作类别、工作环节等设置教学单元,以典型案例贯穿单元内容,并且在每个教学单元后安排一定数量的典型案例供学生深入分析和讨论。课程实施建议进行小组或团队教学,将个人能力与团队精神培养相结合。

(二)印刷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印刷工程论文篇11

? 流程再造(或企业流程再造)理论是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管理学重要理论之一。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1993)将流程再造定义为:“以工作流程为中心,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运作方式。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process)进行根本性(fundamental)的再思考和彻底性(radical)的再设计,使企业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改善。”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流程再造的思想是企业通过对流程的再思考与再设计,使之适应环境的变化,并更好地实现组织的目标。近年来,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激烈变化,众多行业都在思考变革与重组,寻求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思想及方法。流程再造理论在这样的变革时代也就受到了格外的关注,很多企业尝试实施企业流程再造。印刷行业也不例外,从信息化到erp,再到将印刷生产与管理各环节及职能部门集成为一个整体的数字化工作流程,都不同程度的体现了流程再造的思想。本文结合流程再造理论分析印刷企业数字化工作流程的思想。?

一、企业流程与流程再造理论?

1、企业流程的概念?

流程一词在《朗文当代英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一系列相关的人类活动或操作,有意识地产生一种特定的结果。从这一概念可以看出,流程由一系列活动组成,其目的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结果及目标。企业流程就是企业完成其业务活动,为顾客创造有效的价值并获得利润的过程。企业流程的分类根据其目的与方法的不同而不同。如按流程的处理对象分,可以将之分为实物流程、信息流程等;按流程跨越组织的范围来分,可将之分为部门间流程、企业间流程等;而从工业企业的角度来说,将其分为管理流程和营运流程更符合其特点。?

2、流程再造核心思想?

企业流程再造的核心思想有两个,也可以理解为企业再造的两个不同层次的目标:一是通过对企业原有的业务流程的重新塑造,包括进行相应的资源结构的调整,使企业在赢利水平、生产效率和速度以及顾客满意度等关键指标上有一个巨大的改进,最终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二是通过对企业业务流程的重新塑造,使企业不仅取得经营业绩上的巨大提高,更重要的是,使企业形态发生革命性的转变,将企业由以职能为中心的传统形态转变为以流程为中心的新形态,实现企业经营方式和企业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

二、印刷企业流程及流程再造?

对于印刷企业,可将其流程分为印刷生产流程和业务处理流程。印刷生产流程又可分为印前处理流程、印刷加工流程、印后加工流程等子流程,主要包括图文输入、图文处理、排版、拼大版、分色加网、软片与印版输出、数码打样、墨键设定、印刷控制、印刷、裁切、折页、装订等活动。?

业务处理流程则主要包括问讯、计算、报价、订单确定、订单准备、生产调配、作业追踪、物流等活动。?

印刷企业流程再造是指对印刷生产流程、业务处理流程进行重新塑造,将原来支离破碎的各职能部门组成一个整体,适应激烈变化的环境,满足以顾客的需求为导向,以作业、过程为中心的目的,改进企业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再造可针对印前处理、印刷处理及业务处理等单个子流程,也可在多个流程间进行,实现印刷生产与业务处理流程的整体调节。?

三、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

1、数字化工作流程基本思想?

数字化工作流程的基本思想是以数字化的生产控制信息和管理信息为基础,对印前、印刷、印后流程及业务处理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实现业务处理流程与印刷生产工艺流程的完全集成,使得图文信息、生产控制信息、业务处理信息在整个工作流程中的顺畅流动。数字化工作流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印刷企业更好地适应及塑造内外部环境,为顾客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同时提高企业的关键绩效。?

2、数字化工作流程的几个层次?

数字化工作流程从其涵盖活动的数量和范围上可分为三个层次:基于pdf的印前工作流程、基于pdf+ppf的印刷生产工作流程及基于pdf+jdf的数字化工作流程。?

(1)基于pdf的印前工作流程。基于pdf的印前工作流程是以印前活动的数字化为基础,从印前流程中关键活动着手,对流程进行重新设计,提高生产效率。如使用ctp技术缩短流程,以更优异的pdf文件取代ps文件作为页面描述格式,采用自动印前检查方法取代以前完全手工的检查方法,采用自动拼大版技术取代手工拼版,由一个高素质的员工完成从图文输入到处理及检查与输出的整个流程等?

(2)基于pdf+ppf的印刷生产工作流程(印前、印刷与印后)。基于pdf+ppf的印刷生产工作流程除了对印前流程进行上述设计之外,还将通过流程间的整合实现印前、印刷及印后流程的无缝链接。这种链接需要信息化、自动化的基础,以及管理层与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流程间的整合同样可从关键活动着手。如通过色彩管理及标准化实现印刷机油墨预设的自动化,减少印刷的准备时间;通过印前流程中产生的ppf印后控制信息对印后加工设备进行自动参数设置,提高印后加工的效率等。基于pdf+ppf的印刷生产工作流程具有很高的印刷生产柔性,更能适应当前印刷环境的变化及顾客的需求?

(3)基于pdf+jdf的数字化工作流程。基于pdf+jdf的数字化工作流程的核心是通过pdf、ppf、jdf等标准对印刷生产流程与业务处理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并将它们集成为一个整体,实现信息在流程中畅通的流动。该流程以作业为中心,以客户作业信息输入为起点,以jdf为标准,实现问询、生产计划制定与控制、物流配送、应收款回收等活动的流程化处理。同时,客户与外协企业也成为流程的一个节点,企业、客户及外协企业间的沟通更快捷、高效。基于pdf+jdf的数字化工作流程是三个流程中涵盖活动最多、再造最彻底的流程。?

四、数字化工作流程体现了企业流程再造的思想?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数字化工作流程体现了企业流程再造的思想。理由如下:?

1、数字化工作流程是流程内部及流程之间的整合与重组?

基于pdf的印前工作流程是基于印前流程内部的再设计,基于pdf+ppf的印刷生产工作流程及基于pdf+jdf的数字化工作流程是基于流程之间的再设计与组合。?

2、数字化工作流程体现了以顾客为导向的思想?

流程的再设计是为了更快、更好的为顾客服务,在较短时间内为顾客提供高质量的印刷品,满足顾客的需求。?

3、数字化工作流程体现了以作业为中心的思想?

基于pdf+jdf的数字化工作流程是以作业为中心而设计的,整个生产与管理围绕作业而展开。流程输入的是包括客户资料在内的作业信息,流程的各节点能从作业信息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各节点的状态保存在信息网络中,其他节点可通过相关权限了解状态信息。?

参考文献:?

印刷工程论文篇1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1-0014-02

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但不能狭隘地将“技能够用”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应多注重职业素养提升和对该专业衍生领域的了解,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之初应调研行业就业趋势,理清职业能力要求。探索研究高职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学习和素质养成,探讨人文生活与技能生存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出的课程体系是为了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和社会需要的技术型人才。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实施目的是基于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来构建的,通过有效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活动,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且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

1 数字印刷行业人才需求与印刷课程现状分析

传统印刷行业逐步向数字化印刷转变是印刷行业发展的必然性,在变革和发展中对于数字印刷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技能要求也发生较大变化,相对应的高职印刷专业课程体系必须做出适当调整。以下是通过调查得出的对武汉地区印刷行业现状的认识。

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创新能力需求高于专业技术需求 数字印刷设备操作技能要求越来越低,逐步发展为“傻瓜式”的印刷设备,这会淘汰许多传统印刷岗位,但是对从业人员的综合技能和职业态度提出更高要求。如果高职印刷专业对应的课程设置还停留在设备操作学习上,一旦学生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将发现这些专业技能已经被淘汰。印刷设备操作简单化是行业发展的趋势,在课程构建中要将这部分课程弱化处理,开设课程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走访调研湖北地区印刷企业主管,他们提出理想的数字印刷行业从业人员具备的职业技能和素质包括认真严谨的职业态度、良好沟通能力、敢于创新的意识、较高的审美设计能力、足够的印刷操作技能与实践能力等。

不难发现,高职教育的很多课程都过多围绕“专业学习”建设,过分强调专业技能掌握,弱化了人的社会化发展的需求。在数字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是高职数字印刷课程建设中不能忽视的部分。

数字印刷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提高 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经济的需求使得印刷技术和印刷客户发生重大变化,目前市场上数字印刷对客户的服务多是采用“一对一”的模式,这种定制印刷要求从业人员具备更加全面的专业知识:掌握数字印刷技术的全套步骤和流程,掌握印刷设计的技能,掌握更具时代性的印刷工艺,提供针对性的印刷服务等。市场需求要求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课程设置,以满足毕业生在数字印刷行业的发展。

印刷专业课程实施轻实践,实训课师资缺乏 课程实施的主导者是教师,师资不足和实践设备的匮乏是现有数字印刷教学的难点。实践教学的首要条件是引进一流的行业从业人员进行实践教学,提供生产一线的先进设备。而现有教学实施过程中,由于师资不足、校企合作不完善、印刷设备昂贵、印刷实训耗材成本等诸多问题,致使学生实训课程实施不达标。课程名为实践课程,但实际上教授的还是不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理论知识和落后于市场需要的专业知识。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印刷图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明确提出该专业的专业实训课程必须聘请数字印刷一线一流从业人员进行教学指导。

2 数字印刷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数字印刷课程体系构建的工作步骤为:行业调查、市场调查、岗位设置、能力分析、课程体系构建、职业素质拓展课程(活动)实践、课程实施与论证修订。

行业情况分析 深入到湖北印刷协会、武汉地区数码印刷企业走访调研,明确专业培养方向和目标。结合行业、产业或区域发展需求和毕业生的去向,设置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确定专业培养方向:数码印前排版技术、印刷品设计、印后技术、电子商务印刷营销等。

岗位设置与工作分析 根据数码印刷职业岗位群来确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是实际工作和课程之间的桥梁,是课程开发最重要的环节,也是专业核心课程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职业岗位群分印前、印中、印后三大部分。从岗位群分析出具体岗位,印前技术是数字排版、印刷设计、印刷图文采集、印前服务等;印刷中期是数码印刷技术、传统印刷技术、制版排版技术、印刷设备操作与维护等;印后岗位群是印后装订工艺、印后业务、印刷质量管理等。

典型工作任务能力分析 依据每个岗位的职责,要求解构与重构学生所具备的能力,将岗位职责解构为具体能力需求,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重构这些需求转换成对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具体要求,并且将这些能力要求进行分类和总结,包含素质能力、知识能力和综合能力。

课程体系设置 召开课程分析研讨会,由行业协会、行业实践专家、课程专家、专业教师根据职业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的要求,完成课程开发的任务。

其一,将工作任务转换成学习领域,形成专业课程方案和标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课程、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等;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为途径,使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的创新精神和熟练的职业技能为目标。

其二,以典型工作任务描述学习领域。专业技术课程的开发按照“从典型工作任务到学习领域(课程)”的流程,进行归纳和重构,根据专业职业能力的需求,确定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依据典型工作任务进行专业技术课程的结构设计,按照职业人才成长规律原则、理论和实践操作一体化原则,以工作任务和工作项目推行“教、学、做、产”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的数字印刷课程体系主要由三部分课程组成:素质提升与养成教育的通识教育课程、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及专业课程、行业通用能力提高的实训课程。

职业素质拓展 职业素质拓展主要通过各种竞赛或实践活动来提升课程学习的实践性,旨在通过体验式、活动式的课程形式进行职业能力的拓展训练,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通过有效的拓展方式将职业素质、心理素质、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借鉴国外体验式职业拓展培训的理念,运用模拟式、情景式、团队式等方法开展教学,通过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大量体验式活动,使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做,在参与中感悟、在行动中思考、在学习中成熟、在团队中进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如表1所示。

3 数字印刷专业课程实施思考

坚持课程实施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一致性 课程实施是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目的的必要手段,了解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也就明确了课程实施的目标。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实施,一方面能很好地把握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不会因课程实施者的个体意识发生教学目标的偏移;另一方面,实施者能明确当前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关系,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职业技能学习情况。

课程实施需要应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基于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提升为核心的课程实施依靠传统的讲授教法、单一演示法、理论讨论法已不能达到有效的教学目的。变革中的高职教育需要高职教师敢于改革,结合行业发展来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摸索研究新的“四阶段教学法、头脑风暴法、思维导图法、项目教学法、现代工作岗位培训法”等教学方法。

完善课程,实施教学评价 “……教育教学评价应当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个体的职业发展途径,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激发个体最大限度地实现其自身价值。”目前,在高职数字印刷教学评价中开始引入“市场评价”,通过课程实施后学生的技能掌握来完成商业订单,通过商业活动产生过程中的问题来评价课程实施。这种评价能反映出教师工作是否有效,能侧面评价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是否提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