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合集12篇

时间:2022-12-09 14:44:1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篇1

2.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着“以人为本”的时代主题

“以人为本”是我们的时代主题,这是一种理念。“以人为本”中的人是对象,本是原则、理念、要求。人有三层:个人、群体、人类;本有三义:相对人对物的依赖,把人当主体;相对人被边缘化,把人当作依据;相对把人当作手段,把人当作目的。因此,它要求我们尊重人、关怀人、为了人。马克思说:“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以人为本”之所以是时代主题是因为以前我们对人的关注不够,对人的尊重不够,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对人的关怀,并为实现人的本质、人的价值和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以人为本”是人自由地占有自己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人社会关系的总和。和谐社会为人的交往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人的交往范围大大地扩大了,人的关系的种类和数量大大地增加了,人的本质越来越丰富了,更重要的是人的关系是和谐的。“以人为本”为了人,从人出发不断推动人的发展。这是一个人不断自我超越、不断实现自我、不断获得自由的过程,只有这样才使得“以人为本”不至于空洞化,不至于是一种宣传和口号。

3.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前提。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社会的和谐有赖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人对自然资源的盲目的无限制的掠夺,必然会造成自然资源的枯竭,森林的破坏和减少,土地的退化、荒漠化和沙漠化,水资源的减少和污染,最终导致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恶化。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如果不能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不但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可能引发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路,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自身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4.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不是阶级斗争,而是不断提高的人民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把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如何解决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呢?就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建设和生产力的发展。现在看来,我们社会上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财富的最大化就是要把蛋糕做大,分配的公平化就是要把蛋糕分好,蛋糕做大是前提和基础,必须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把蛋糕做大。但是,同时不能忽略了公平问题,不能忽略公平分配问题,要把蛋糕分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有两个基本的执政能力,一是把蛋糕做大,一是把蛋糕分好。共产党人执政既要有把蛋糕做大的本事,还要有把蛋糕分好的能力,执政能力应当有机地包括这两个方面。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因而也是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特别是哲学界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丰题,对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社会矛盾、矛盾性质、基本特征及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方式和机制等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这对于提高人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和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并进一步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我们党自建党以来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不论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始终一贯地明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发展着的哲学,它将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变换着研究的重点或主题,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本身却是相对稳定的,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去讨论理论创新,要从理论与实际、继承与发展的结合上去理解或解读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新理念和新思想。

6.总结

社会和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要求矛盾的双方或矛盾的多方在运动过程中能达到并保持多赢或双赢的局面。具体说,就是既要强调人与人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达到内部各阶层、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和谐,又要争取外部世界格局的和谐发展;既要培育微观的各个社会组织细胞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宏观的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既要经济、政治、文化等各子系统内部的和谐。又要形成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关系,使之共同发展。“和谐社会”这一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人的和谐。造就和谐的人的个体,就是要使一个人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能合理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做到融人自然、融人社会、融人集体。集体和谐是建立在个体和谐基础之上的,社会的和谐也有赖于人的和谐,即社会发展是以人为主体的,人的发展是以个体为本位的。三是社会分工的和谐。社会分工的和谐包括社会各类人员的比例构成的合理性、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社会效率的增长性和社会地位的公平性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篇2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涵义

2005年2月19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它们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历程

(一)、萌芽时期

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明确提出要学会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包括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解决科学文化领域的矛盾,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以解决共产党与派的矛盾,坚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以解决全国城乡各阶层以及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矛盾。他提出:“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这些思想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二)、发展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继承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思想,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成果是属于人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些思想奠定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三)、成熟时期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指导方针,必须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使社会更加和谐;要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要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进一步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

(四)、形成时期

2005年2月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涵义。十六大以来党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的任务。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指明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原则、目标任务等。十七大提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构建和谐社会。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和深化,即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化,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化。马克思主义认为,未来理想社会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和精神生活高度发展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所以说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广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思想指导。

(二)、实践意义

在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布局由“三位一体”变为“四位一体”,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利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国内环境的稳定这样有助于增强我国的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

【参考文献】

[1]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篇3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必须提高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的新情况,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更新社会管理观念,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改革创新,尽快形成适应我国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愿望、更加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善于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的利益,努力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不断前进。要加强对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原因特别是深层次原因的分析研究,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和工作部署,转变工作作风,健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方法,及时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正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切实落实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责任制,确保社会安定团结。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要着力做好关心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的各项工作,实施积极的就业再就业政策,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要建立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及时、全面、准确地传递给各方面群众的畅通渠道,建立健全群众向党和政府反映意见和建议的畅通渠道,建立健全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的长效机制,确保群众合理的利益要求得到妥善处理和解决,努力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保持社会稳定,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前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全国公安机关要努力做到:第一,切实提高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要加强工作部署,健全工作机制,整合工作力量,牢牢把握主动权,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第二,切实提高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要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建立经常性的严打工作机制,加强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全面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继续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确保社会治安大局稳定,确保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第三,切实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要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下,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建立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预警和应急机制。第四,切实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大局,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增强服务意识,拓宽服务领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行政管理工作,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公安行政管理工作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团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是集中各方智慧,形成伟大力量的源泉。人民政协要充分发挥团结各界、凝聚人心的作用,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国家发展目标的实现。我国统一战线已经发展成为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要不断巩固社会主义劳动者之间的团结,充分发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根本力量的重大作用,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基础。要切实做好团结包括新的社会阶层在内的全体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的工作,进一步加强同他们的联系,了解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坚定他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引导他们爱国、敬业、诚信、守法,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鼓励他们为促进国家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和增加社会财富多贡献智慧和力量。要坚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发挥人民政协组织的优势,多形式、多渠道、多领域地开展工作,广泛团结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以湾同胞和海外侨胞以及海内外各方面爱国力量,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做好保持社会稳定的工作。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篇4

在我们进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伊始,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并且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重点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要提出建立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又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搞清楚这此问题.对于中国真正走向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和谐社会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溯源

社会它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本,更不是突发奇想.而是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口马克思王义关于社会发展中社会目标和社会基本矛盾若干理论问题的论述.是其重要的方面无论是从社会理想、社会运行、社会变迁,还是人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都有丰富的理论论述值得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去领会、把握。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社会关系的论断为构建和谐

社会提供了理论支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辩证的,一方面两者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关系,另一方面两者之间又是一种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关系。但是,社会发展是以人与社会的和谐为前提的。在现实社会中,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和社会制度的不完善.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往往是比较紧张的因为“社会”往往容易成为类似于霍布斯所说的“利维坦”怪物,以所谓的普遍意志凌驾于每一个个体的人之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说的“虚构的集体”就是社会与人对立的一个例证。他们说:“从前各个个人所结成的那种虚构的集体,总是作为某种独立的东西而使自己与各个个人对立起来;由于这种集体是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联合,因此对于被支配的阶级说来.它不仅是完全虚幻的集体,而是新的侄桔。”所以.要通过生产力和制度变革,解决人与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使得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实现协调。一方面,要关注人的发展,“‘不言而喻.要不是每一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也不能得到解放”。社会的发展通过人的发展得到实现。另一方面,通过社会的发展实现人的发展,在真实的集体的条件下,各个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由人的发展以社会的发展为前提。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表述,都是指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交往关系”的论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社会发展中交往关系是普遍而又广泛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交往普遍化的历史成为世界历史的现实看作是一个与人们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的扩大、与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的彻底消灭相一致的过程,一个不断地消灭人的活动的地域局限和民族局限的过程。孤独的个体如果不与其他个体交往,也就没有联系,不会产生社会关系。交往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通过交往,人的个体活动加人和转化为社会活动总体,形成了社会的各种关系形态。马克思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普遍的交往使每一个民族同其他民族都有依存关系,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世界历史性的经济活动,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自由的平台,人们之间建立起更广泛、更普遍的相互交往关系。在相互交往中,双方都提高了自己的能力,促进了各自的全面发展。“个人的世界性的存在,也就是与世界历史直接相联系的各个人的存在。”作为世界性存在的人,既是高度社会化的人,又是高度个体化的人。但是只要存在交往活动,就不可避免会有冲突与斗争。我们不否认很多交往关系必然是冲突,需要通过斗争去解决,但是我们更要注意到,也有更多的交往关系是可协调的,是可在协调中形成“合力”的。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矛盾的论断为构建和谐社会

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就我国来说,在社会主义社会,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这种矛盾已不再是对抗性的矛盾,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协调而得到解决。也就是说,我国社会现存的社会基本矛盾和围绕它而产生的一系列矛盾,可以通过自上而下、有意识、有步骤地去处理、解决、协调,可以采取一种和平的、渐进的、非对抗的方法使社会主义社会达到和谐的状态。当然社会上还会存在一些对立的、不可调和的矛盾,需要通过斗争去解决,但这已经不再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因此,马克思主义有关理论无疑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必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一种理论的推演,更不是理论的设计,而是与当代中国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和所处的历史时期密切相关。无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新阶段还是改革发展的关键期,都要求我们必须寻求和谐之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新阶段新特点的要求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唯物主义历史观从下述原理出发: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所以,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对现存社会制度的不合理和不公平、对‘理性化为无稽,幸福变成苦痛’的日益清醒的认识,只是一种征象,表示在生产方法和交换形式中已经静悄悄地发生了变化,适合于早先的经济条件的社会制度己经不再和这些变化相适应了。同时这还说明,用来消除已经发现的弊病的手段,也必然以多少发展了的形式存在于已经发生变化的生产关系本身中。

这些手段不应当从头脑中发明出来,而应当通过头脑从生产的现成物质事实中发现出来。”这段话用来解释我们为什么要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很贴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必然。其依据与动力来源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来源于“已经发生变化的生产关系本身”。

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在20世纪末,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当人类社会跨人21世纪的时候,我国又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开始在向人均3000美元的新目标迈进。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座伟大的丰碑.为我们更加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了新的起点在这一发展新阶段.人民群众对提高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经不再满足于解决好温饱的问题.而是开始要求在思想充分解放与精神极大满足情况下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相应、同步发展要求在以人为本基础上的人的全面发展在这样的发展阶段,整个社会需求更加丰富多彩、结构更加复杂多维、状态更加活跃多变.与传统社会有着巨大的差异应对这一挑战的难度不仅不亚于前一阶段经济发展的难度,反而会更加艰巨,因此,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改革发展关键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要求

根据国际发展经验,人均GDP从l000美元到3000美元.在社会发展中是一个特定的发展阶段。这个时期往往是产业结构快速转型、社会利益格局剧烈变化的时期,是既充满了新的机遇.又面临各种社会风险的时期。美国学者亨廷顿对这一时期有着精到的分析.他认为,经济发展导致人们欲望和期待的急剧高涨,各种社会问题和压力同时涌现确实.在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生活变化更加广泛和深刻,社会利益主体进一步多元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等都进一步多样化,社会的“不同”,比如,不同的利益主体、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行为模式、不同的利益诉求,等等,更加多了起来这种“不同”容易引发冲突和不稳定而且,我们的改革发展进入了攻坚阶段,各种老大难、烂摊子和积累遗留的大量问题都暴露出来了,诸如:由于拆迁补偿问题引发的冲突;由于干群关系紧张产生的纠纷:由于贫富差距导致的对立,等等。

我们以收入差距、城乡差距、东西部差距、行业之间与群体之间差距为例。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1997年到2003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人的增长,连续7年不超过5%、2002年最高增长4.8.2000年只增长了2.1%2003年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农民收人增幅开始卜升,特别是加。4年增长突破6%,是1997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但收人增额和实际增长速度仍然低于城镇居民因为同年城镇居民收人增长幅度为7.9%.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并没有扭转。

再比如,从1980年到2003年,东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由50%增加到59%。人均GDP.西部与东部由l:1.92扩大到1:2.59,中部与东部由l:1.53扩大到l:2.03,区域差别还在拉大还比如,国家统计局在即吐年统计,我国的基尼系数已从1988年。0.34扩大到2000年的0.41了.出于各方面原因考虑,2003年后再没有做全国性统计.但据有关专家学者测算,我国2003年基尼系数大致在0.53左右.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3-0.4的警戒线。虽然我们现阶段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水平有限,但不能让社会上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收益差距太大,使一些利益群体超常规地获得利益,而另一些群众生活的改善却赶不上相应的社会发展进步水平。

在这样双重背景交织下,不仅社会的改革与发展,就是社会稳定也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面对具有不同利益追求的新的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面对社会状态的更加开放化,我们在社会管理中再不能僵化、死板、刚性地“控制”.更不能一言堂地“命令”,而是要科学、有机、柔性地“整合”.要讲“协调”与“协商”,这就是和谐社会的特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是丰富的,也是具体的。就现阶段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局面。使人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使改革和发展所创造的社会财富为全体人民所共享.使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更加密切,使安定团结的局面更加巩固。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安定有序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追求;充满活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

所以,我们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这一重大决定和重大举措恰逢其时,对于我们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途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单兵突进,更不会一跳而就,需要我们多方面努力和准备。就目前来说,至少有确立社会目标、进行利益分析、施制度安排、着手意识培育等四个方面的工作要做。

(一)确立既具中国特色又蕴现代内涵的“社会目标”

“社会目标”主要是解决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在社会中的社会政治地位问题。和谐社会的社会目标要以公正为核心。一个能为全社会认可的社会目标是最基本的.在这个社会目标中,每个阶层都能找到自己相应的地位,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及其他。所以,这个社会目标在设定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普遍利益,能发挥各个阶层最大的积极性。不应该有优势集团无偿地享有改革与发展的全部或大部分收益,更不能让某一阶层或群体无休止地承担改革的代价或社会转型的代价。这个社会目标应该是效率与公平并重,在坚持效率前提下,高度重视分配公平对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的作用。

这个目标应是具中国特色的,即尊重历史的延续,尊重现实的必须。人民民主专政的政体决定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工农联盟应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必须保障他们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基本地位;这个目标又应是蕴含现代内涵的,时代的变迁,知识经济的到来,科技、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口号上,或各种临时性的政策上,知识阶层的地位应该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目标设计中得到体现。

需要指出的是,社会目标的确立要实事求是,应该是可持续的。由于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推进改革的大方略,充分调动社会各阶层对改革的积极性,各项政策的设计大都遵循让利分权的思路,使得几乎全部或至少绝大部分社会民众都充分享受了改革的收益,因此,整个社会对改革的期望值较高,似乎只要一进行改革,整个社会的层次就会自然得到提高,社会民众的生活境遇就会自然得到改善。结果众多的问题积累遗留下来,改革的边际收益开始明显下降,于是有了改革到了攻坚阶段的说法。

(二)进行既能直面现实又具科学理性的“利益分析”

“利益分析”是解决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各得其所的问题,是为各个阶层的现实及其可能利益做一定位,使其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及意识不至于超出社会发展许可的基本规范。应该说改革政策确实使绝大多数的中国民众受益,但是几乎每个阶层又都对自己的境况表示不满足。民众中存在的这种心理并不奇怪,其根源在于各阶层间相对差距的拉大,加之民众对改革的期望过高,再存有一点“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遗留观念。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利益分析时要客观、理性。什么利益追求是合理的,什么利益追求是不合法的;多大的差距是有效的,而多大的差距又会妨碍公正,等等,都需要既从推进社会发展,又保证社会稳定的基础上作出判断。

当前,尤其要重视对待传统利益集团失落和新兴利益集团兴起的问题。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中小企业股份制的实行,委托经营方式的出现,工人阶级占有社会生产资料的实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也越来越不清晰。加之传统意义上的工人阶级所代表的生产力水平与现代生产力发展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而掌握了与现代社会发展同步的现代生产力的一些阶层,通过他们对生产力的占有,在社会政治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高,必将获取对社会生产资料的占有,改变其在社会经济结构中的地位,而形成新的阶层,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

其次,要对既得利益保护与尊重,同时对利益群体寻求利益的行为及意识予以界定与规范。只要某一利益群体的既得利益不是违反国家法律所得,尽管其获取过程中,有不规范之处,或有历史的印记,我们都应该是认可的。应该承认,社会民众,特别是社会中下层民众,对在改革初期政策不完善的情况下,一些阶层虽不能说非法、但至少是以不太合法的行为所获取的巨额财富,在心理上是很不平衡的。我们不能有意无意地强化这种倾向,只能从制度、政策、方案等方面去逐步规范直至消除这种现象。

(三)实施既科学规范又兼公正有效的“制度安排”

邓小平一向强调:“还是制度靠得住”,构建和谐社会,制度安排是关键。“制度安排”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规范化的制度消除人治,实现法治。规范化的、恰当的制度安排可以解决社会结构性的问题,避免人治中的随意性、时效性。如,人民内部矛盾是属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现象,是在本质上有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差异,一致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立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人民内部矛盾用思想教育和适当的调解,并辅之以一定的行政命令即可解决口而不同社会阶层间的冲突则是社会性的现象,冲突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更多的要靠政策的调整,通过改变利益格局来解决,最终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解决。再如,腐败现象是当今社会性问题之一,其腐败程度之巨大、腐败涉及面之广令人震惊。很多腐败行为已经集团化、群体化、阶层化,甚至部门地区化,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腐败究竟是极少数人因理想、信念不坚定所致,还是另有原因,或者进一步讲仅仅是人的腐败,抑或是制度性的腐败?二是通过制度变迁,取消废止旧的制度,重新进行新的制度安排。制度安排必须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保守、落后、僵化的制度对社会是有害的。所以,制度安排要有利于改革的深人、有利于稳定、有利于发展。要着眼于增加社会活力,提高社会效率,推动我国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传统的中国社会有三大制度安排,即户籍制度、人事制度、单位制度。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曾有过其必要性,但其也严重地阻碍了社会流动,限制了社会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实际上增加了城乡之间发展的差距与心理上的对立,不能有效地利用资源甚至浪费资源。这些制度都巫待调整。 转贴于

(四)着手既重崇高理想又能普遍适用的“意识培育”

“意识培育”主要是解决各个阶层在观念、文化、价值观层面上的团结与合作。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人们的思想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外部世界对中国民众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涌人了社会民众的头脑,开始影响他们的立场与行为。所以,在当代社会,不同阶层、群体之间冲突的情形比较普遍.程度比较严重,这除了相互之间相对利益差距大之外,还与其阶层、群体意识的觉醒有很大关系。“社会强有力的道德和伦理法则是使经济体制可行的社会稳定的要素”,只有具有共同的意识形态,社会成员才可能被有效地组织起来,完成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为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整个社会必须有有助于实现共同目标的、正确的意识形态,必须坚持正确意识形态对社会各阶层、群体的导向性与权威性,以期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当然.同时要注意的是,意识培育要实事求是,不要搞假、大、空的意识形态神话。要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鼓励树立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尤其是要培养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反映时代特征、具有广泛社会性和鲜明实践化特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如敬业精神、合作意识以及诚信、律己、守纪、自强等观念。过高的道德要求不仅达不到预期目标,甚至还会适得其反,这样的教训我们已经有过不少在经历过阶级斗争和市场经济初期那种”你死我活”的阶段后,中国社会开始意识到原来不同乃至对立的集团、阶层、利益群体之间,也可以有相互合作、互惠互利的活动。这就是观念的进步。现代社会的发展已不可能再搞“清一色”“一言堂”.社会意识形态方面更要有.‘有家争鸣”的氛围。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关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之一与我们党的其他理论创新是紧密相关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重要实践之一与我们正在做的其他事情也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在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系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由于“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都落脚于社会这一层面,很多同志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实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种替代,这种认识是不妥当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是中国共产党在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提出的我国新世纪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又是中国社会经过改革发展进人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所谓奋斗目标,就是经过努力,在社会牛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方面有新的体现,在社会主义民主和政治文明方面有新的体现,在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进步状况方面有新的体现。所谓发展阶段,则是标志着我们走出了贫困,跨越了温饱,已经向着富裕迈进。我国现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初级阶段.是完成国家的工业化和实现国家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历史长过程,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我们已经经历了若干个具体的发展阶段,今后还要继续经历若干个具体的发展阶段小康社会是其中一个重要阶段,是我们在胜利完成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开始实施的第三步战略目标.是继续向现代化目标迈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等等,又都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向同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在社会发展中追求的一种社会状态.也是结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实际提出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体现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要求的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是统一的。建设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必须立足于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需要的社会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明确的任务目标和一系列的指标评价体系,是一个相对静态的目标、实现了就是实现了,没实现就是没实现;而和谐社会则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从基本和谐到更高和谐,再到最高和谐,是一个可以不断实现而没有极限的过程。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是结果与手段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发展所实现的社会则必然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些年来,我国社会发展中城乡发展不协调、区域发展不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协调的矛盾相对突出。经济增长方式落后,投人产出的效率不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严重。这种状况不仅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快速发展,而且使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现实矛盾更为难于处理。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紧密结合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借鉴吸收西方社会发展理论的积极成果,创造性地对当代中国发展作出的科学回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也是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

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下大力气解决许多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如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产业结构问题、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和贫困人口以及困难群众问题、诸多方面利益的兼顾和协调问题、生态环境恶化和自然资源不足问题、劳动者素质巫待提高问题,等等。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待于我们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我们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始终。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初是作为执政党加强其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提出来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要求“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由此可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相辅相成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否建立和建立的好坏,直接反映着我们党执政能力的强与弱。

当代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部分社会成员贫富差距趋于扩大,这本身就是增加矛盾、酝酿事故的土壤,再加上部分官员腐败的现象尚未得到根本性遏制,更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科学、规范、民主地整合社会结构、社会利益、社会关系,解决这些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而这自然地涉及作为执政党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能力。

但是,我们发现已经熟悉了的、习惯了的、学会了的执政模式越来越不管用了,而适应社会变化的、管用的、新的执政模式,我们还不会用或者说不很会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党必须随着这些变化而相应地加以改变。改革和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通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通过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来执政,坚持科学执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通过完善执政体制,完善党的工作机构和工作机制来完善党内领导体制、选举制度,完善决策机制和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坚持民主执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通过法律正确认识、选择和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合法利益,抑制非法利益,实现利益整合,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大多数人谋求最大的利益,坚持依法执政。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篇5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奋斗目标,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此作出了全面部署。六中全会还提出到2020年构建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和任务,其中一条便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这表明我们党清楚地认识到,党的方针、政策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都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深深植入人们心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从这种意义上,可以说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顺利实现现代化的生命线。

世界各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针对本国出现的思想道德问题,往往都非常重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明显效果;也有过因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而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从而延缓现代化进程的教训,可以作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借鉴。

一、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现代化肇始于200多年前的英国工业革命,随后向全欧和北美扩散,再向世界其他地区扩大。为了叙述的方便,本文将时间限定在20世纪以来,主要涉及美、英、法、德、日、“亚洲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的实践。

现代化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社会变迁,不仅改变社会物质生产的面貌,也改变人们的社会关系和整个社会的结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这一切变化也带来严重的思想道德问题,带来普遍的忧虑和困惑。正如心理学家弗洛姆所说:“二十世纪尽管拥有物质的繁荣,政治与经济的自由,可是在精神上二十世纪比十九世纪病得更严重”。①面对社会发展变化带来的大量思想、道德问题,发达的科技和经济往往无能为力,各国都认识到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来说,20世纪是最具变化的年代,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20世纪初,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基本完成,实现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古典”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对生产力的发展显示出巨大适应力;但是,现代经济生活的自由放任带来日益严重的社会失控,市场上显示的生产过剩危机与发展中贫富差距增大,形成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结构性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殖民地掠夺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加之军国主义兴起与经济军事化,终于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经济大萧条的爆发;随之而来的是法西斯主义作为自由资本主义的反动而猖獗一时。这些新因素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

美国在20世纪初期,出现了后来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社会转型时期也遇到的种种问题,即贫富分化加剧,社会风气败坏,贿赂风行,假货、商业欺诈比比皆是,金钱至上、拜金主义盛行。在欧洲,激烈的社会矛盾促使人们对工业文明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英国和法国综合国力较之以前有所下降,国内矛盾激烈。他们对文明与进步的信念发生了极大动摇。人们开始对传统的宗教价值观进行反省,不再相信有普遍的、共同的价值信仰,不再相信传统的国家主义说教,反对各种各种各样的束缚和规制,蔑视权威,尊重个体的自由选择,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成为人们思想、道德的主流。

无论是欧洲或是美国,教育改革家们对历史上长期沿袭下来的传统的道德教育,特别是其所采取的强制的、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提出了质疑。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理论家杜威认为,社会上不存在一种绝对的道德真理,任何道德都必须服从于不断变化的道德需要。在西欧,各资本主义国家根据当时人们思想道德的实际情况,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英国在20世纪30年代各种矛盾激化的形势下,掀起了一场“公民教育运动”。1934年,英国“公民教育协会”在其成立宣言中声明,它要给予青年以“为民主主义社会公民所必需的道德品质方面的训练”,这种道德品质的基本内容是一种社会责任感,一种为了公共利益而消泯个人利益及全力为社会工作的意志。提倡合作、忠诚、诚实、节制、礼貌等美德。法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公民道德教育的方针、内容做了精心调整。学校里“公民道德”课受到特殊的重视,有关法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与结构的知识被放在了优先讲授的地位。值得注意的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西欧各国都进行了大量的直接为战争服务的宣传教育工作。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50年代末。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西欧疮痍满目,衰败状况更胜于一战以后;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唯独美国享受这次战争的胜利果实,一跃而居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的顶峰。与此同时,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成为一个世界体系,形成资本主义西方以外的另一个吸引中心。通向现代化的道路呈现出更大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美国的扩张遇到了苏联的挑战。美苏出于各自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国家利益、不同的意识形态而爆发了相互对抗,即冷战。由于双方军备竞赛的加剧,导致冷战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发展成了东西方两种意识形态的全面对抗。

面对战后满目疮痍和一片废墟,西方国家的主要任务是恢复经济,启动满足国家和人民生活的工业生产,思想政治教育似乎不再重要。1957年苏联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震动了整个西方世界,在一些美国人的脑子里第一次产生“美国毕竟是脆弱的”想法。②许多人认为,“国家如果想在经济和军事的前沿与苏联展开有力的竞争,学校就应该在像道德教育这样的‘软’领域中少花些时间,而在学术性主题上多花些时间。民主更多地是依靠国家产品的多少和核弹头的数量,而不是个人的道德自律。”③1958年美国政府制定了《国防教育法》,把数学、外语、科学放在学校教育首位;把教育改革的重点放在“教育内容的现代化”上,甚至把现代化知识作为教育的核心,大大压缩了传播政治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公民教育、历史、地理等课程,使伦理道德、情操教养等内容从教育领域淡出,技术至上主义、学历主义等在教育中居于支配地位。这种重智育轻德育的做法,达到了与苏联抗衡的目的,却产生了严重的思想道德问题。发展至六、七十年代,酿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一度阻滞了经济的发展。

3.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在这一阶段,世界现代化进程出现了若干引人注目的趋势: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日本和德国工业发展速度之快,堪称“经济奇迹”;“亚洲四小龙”的崛起成为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是,由于“技术至上主义”的影响,加之50年代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忽视,社会一片混乱。

20世纪60年代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来说是一个“多事之秋”:抗议越南战争,要求公民权利,反对种族歧视,少数民族叛乱等,使西方发达国家很快陷入极端混乱之中。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失业、贫困和犯罪率的上升,更使社会风气日益败坏,性观念、、甚至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激烈的变化。60年代吸毒在年轻人中甚至成为一种时尚。在生活伦理方面的冲击尤甚:婚前同居、高离婚率、少女妈妈等现象大量出现,人们普遍对传统家庭观念淡漠。尤其是60年代席卷欧美大陆的学生风潮,使国家领导人、学校和家长普遍感到震惊,它不仅表现出对一切传统价值观念的蔑视,而且认为“暴力乃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唯一手段”。④许多批评家指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上的繁荣和根深蒂固的道德沦丧极不相称,社会责任心和正义感远比技术上的高明更为重要。

政治风潮和教育界的涣散引起了各国政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美国专门研究如何实施公民教育的学科——“政治社会化理论”逐渐形成,并得到迅速发展。英国思想界和教育界提出了“由道德教育解决道德问题”口号,特别是在60年代青年反抗运动的冲击下,统治阶级及其学者更加感到加强“世俗的”道德教育的迫切性,相继在一些大学成立了专门性的道德教育研究机构,如牛津大学的“法明顿信托研究单位”和“道德课程发展课题组”,莱斯特大学的“社会道德教育中心”等。这些大多得到官方资助的机构不仅研究有关道德和道德教育的重大理论问题,还为学校和社会编制道德教育的计划、教材以及进行师资培训。

在亚洲,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受到了高度重视。60年代是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到了70年代中期,日本基本实现了自明治维新以来梦寐以求的现代化理想。然而,个人主义、自私自利观念大为盛行,青少年犯罪率上升,出现了“暴走族”等青少年反文化团体。因此,日本1977、1978年进行的课程改革中,一方面强调要培养人性丰富的学生,另一方面又强调“特别要养成尊重社会规范的态度”,要求更加重视“纪律和责任、爱国心与国际理解”等,“尤其要进一步培养敬畏超人力量的观念”。⑤新加坡作为一个新兴工业国,属于后发追赶型现代化国家。为了适应现代化的需要,新加坡在建国初期实行“英才教育”,即重视培养职业技术人员,而对道德标准只做了软性规定,结果造成了大量社会问题。政府逐步认识到,西方腐朽和颓废的价值观,将会使国家的工业化成果毁于一旦;在工业化的同时,必须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守住新加坡的“根”——“东方价值观”。以李光耀为首的新加坡领导人开始倡导“精神文明”,倡导诚实、节俭,对长辈和权威的尊敬、孝道,以及社会和国家至上等。

4.20世纪80年代起到现在。这一时期,现代化浪潮已成为一种全球趋势,整个世界已经进入全球化、信息化时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广大亚非拉国家也奋起直追,不甘落后。处于改革开放旋涡中的中国现代化洪流,更是波涛涌起,大势磅礴。同时,这一阶段世界格局也出现了巨大变化。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两德的统一,宣告冷战结束。

这一时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总的来说是“向传统回归”,以保证完成经济政治上的振兴目标,面向21世纪,迎接新的挑战。美国“国家教育优异委员会”于1983年4月发表了《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其中“加强道德教育,整顿校风校纪”成为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9.11”事件后,美国更为重视思想政治教育,2002年3月的“美国联邦教育部2002——2007年工作要点”重申,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新时期负责任的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高素质公民。英国

1988年颁布的《国家课程》,把培养“有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的绅士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在政府规定8条基本目标中有4条是规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⑥90年代末,英国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进一步调整,认为21世纪的竞争对于德育既是压力又是挑战。法国在统一的教育计划中规定思想品德教育始终是学校一项“不能回避”和“义不容辞”的任务,在学校开设了“共和国公民的伦理与道德课程”。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政治养成教育和宗教教育开展,联邦政府以及各州政府均设有政治养成教育中心机构,此外还有大量从事此类工作的社会团体和公共机构。

日本自80年代以来,鉴于本国青少年思想道德水平下降、犯罪日益增多等事实,各界纷纷呼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日本在其规划的《21世纪教育目标》中认为:“只有重视思想素质的培养,才能保证人才的健康成长”,同时将二战后教育实现目标的“智、德、体”顺序改为“德、智、体”,并呼吁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应与其他学科有相同的地位,设置为必修课。日本的教育改革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德育改革。日本政府正是通过包括学校道德教育在内的全民思想政治教育,把国民的爱国心和忠诚意识具体化为经济生活中的工作意识,集中了全体国民的智慧与精力,以超常的速度完成经济政治崛起的任务。

70年代末、80年代初,新加坡开始纠正教育领域重实用、轻人文的倾向。针对学生人文素质下降、社会道德水平明显滑坡的状况,从80年代开始纠偏,实施全面道德教育。1991年,经新加坡人民反复讨论并经国会批准的《共同价值观》白皮书得以公布发表,制定了为各民族不同信仰的民众均能接受的国家意识:(1)国家至上,社会为先;(2)家庭为根,社会为本;(3)关怀扶持,同舟共济;(4)求同存异,协商共识;(5)种族和谐,宗教宽容。由于比较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新加坡在经济高度西方化的同时,保持了作为东方国家的文化和精神的菁华。

对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进行综合比较,我们会发现大都经历了一个“经济发展—道德滑坡—道德回归—经济再发展”的过程。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他们在兴致勃勃发展经济的同时,遇到了由于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而引发的种种困难和挑战,以至经济停滞不前。于是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自我改革和调整,其中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建设则是重中之重。这无疑对我国目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二、各国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现代化的历史表明,在体制变革和经济腾飞的进程中,传统的思想文化必然会遭到猛烈的冲击,而新的价值观念体系又不可能很快地发育成熟,在这种状况下,社会的某些领域和群体中会出现所谓“精神失序状态”。这在发达国家往往引起深刻的文化和精神危机,在欠发达国家则易引起严重的文化“倾斜”与崇洋心理。若不能够及时关注这些不和谐因素,必然影响现代化的整体推进。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国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都不能藐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到战略地位,并且看到了它所拥有的巨大潜能。各国的事实对我国现代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提供了如下启示:

1.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的关键阶段,这也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时期。国际经验表明:很多国家在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可能会出现贫富悬殊、失业激增、分配两极化、社会矛盾激化,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和倒退。当前我国社会利益格局剧烈变化,社会组织形式、就业结构、社会结构变革加快,我们正面临并将长期面对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一些必须认真把握的新趋势新特点。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大力促进社会和谐,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前提。

和谐社会的构建正是应对新形势新问题提出的重大措施。从价值和心态层面来讲,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通过相互了解、沟通、交流建立社会认同机制。人类社会和谐,就必须有共同的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并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去维护和遵守,要求人们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一个国家的目标、信仰、价值观等都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灌输到人们的头脑中,从而为现代化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因此,我们说,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命线。

2.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和谐社会的要求,主动进行改革。西方各国为了适应现代化的需要,先后都对本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改革。在培养目标方面,由培养古典绅士到塑造好公民;教育内容方面,出现了世俗化趋势,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教育的方法、途径更加个性化、多样化。此外,发达国家都加强了国际化教育,培养国民的国际意识和参与国际活动的能力,以适应21世纪更加广泛和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上已经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系统。但在实践中却存在一些偏差。主要表现为把思想政治教育窄化为政治教育,割裂内容的关联性;片面强调最高理想教育,忽视内容的层次性;片面强调社会化教育,排斥内容的个体价值取向性。存在着一定程度超现实的理想主义色彩,重集体、轻个人的倾向以及由此尔造成的意识形态中的浪漫主义情愫。在新的世纪,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应积极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主动进行改革。总书记曾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必然要求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关注生活,和实践密切结合。

3.政治教育要立足本国,放眼世界。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与其他许多欠发达国家一样打开了国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使人们的精神与心灵也经历着强烈震撼与冲击,西方文化价值理念迅速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以往恪守和坚持的价值、理想、信仰等受到严峻的考验,社会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道德困惑、理想迷失、信仰危机现象。有学者尖刻地指出:“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地需要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念的支撑,需要在变动不定的世界里寻求到一个安定的精神家园。”⑦所以,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始终与反传统的道德批判交织在一起,但始终没有真正解决道德的继承性与发展性的问题。当代世界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已更为密切,不仅世界的经济、科技不断得到交流与发展,而且教育、文化、价值观念也不断发生碰撞和融合。不同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多可以吸收的好的理念和成果,这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在大力倡导和谐社会构建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应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探索优良传统的新发展,拓展服务保证的新领域,形成政策制度的新体系,运用科学先进的新手段,为和谐社会的构建、现代化的顺利实现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

4.多方动员,齐抓共管。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和运行是个系统工程,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合力。政府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行强有力的干预,并承担主要责任。在任何国家、任何时期,只要政府对思想政治教育放任自流,社会就会动乱,青少年犯罪率就会升高,国家的经济、政治目标就难以实现。我国在这方面也有过深刻教训。邓小平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训时指出,“最大的失误是教育方面,是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发展不够。”“我们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切实认真做好,不能放松。”同时,世界各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都非常注意动员社会力量的投入,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资源。1990年美国国会还通过了《国家、社区服务信托法》,法国、德国等国还有“国家服务体系”中的民事服务部分。世界各国在齐抓共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很值得我国借鉴。

①②③④Irichfrom.Thesomesociety.NewYork.1955。

②③戚万学:《冲突与整和——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版,第83页、89页。

④黄海洋:《美国品质教育的复归及其启示》,《思想.理论.教育》,2002年第7期。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篇6

目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经济质量改善、结构优化和国际竞争力增强三大瓶颈,其中,重中之重是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就三大产业来看,2004年我国三大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15.2∶53.0∶31.8,服务业产出占GDP的比重比2002年下降了1.8%,服务业在GDP中所占的比例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人均GDP较高的国家,其服务业的产出与就业比重也相对较高。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首先是第一产业占绝对优势的农业经济时代;其次是第二产业逐渐成为GDP的主要构成部分的工业经济时代;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第二产业一统天下的地位又逐渐被服务业所取代的后工业时代。由于信息产业成了服务业的重要组织部分,因而又称为信息经济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服务业比重的提高是劳动分工发展和深化的自然结果,服务业效率和水平的提高对其他产业提高效率和增强竞争力有重要意义。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业能否有突破性地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的速度和质量。

我国服务业发展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和增长速度趋缓等矛盾,致使服务业增加值在GDP中占的比重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也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目前,“全世界第一产业占5%,第二产业占32%,第三产业占63%。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其服务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差距也很大:34个低水平国家为36%,48个中等收入国家为50%,22个高收入国家为65%。而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英国和美国的服务业产出比重已经上升到70%以上。”我国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形成全面协调、健康稳定的社会,服务业的比重应达到50%~60%左右。能否实现服务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质量,也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目前,我国服务业还比较落后,与上中等收入国家有一定距离,与高收入国家差距更远。发展服务业除了要靠有关的政策环境、人力资源、资金、技术外,最有效的办法是开放。开放提供了加快我国服务业发展、提高服务业竞争力的重要机遇,有利于服务业的改革、创新和效率的提高,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环境的改善,扩大开放是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各类服务业与实际先进水平相比尚有较大差距,服务业已成为我国继续大规模吸引外资的新热点。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放宽市场准入,优化市场环境,加快服务业发展,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充分发挥服务业在扩大就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及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重大作用。

二、努力实现劳动者的充分就业,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决定》指出:“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拉动关系。”就业是民生之本,居民主要通过就业参与社会经济生活、获得收入来源、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充分就业,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就、分享经济增长成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目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无疑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同时也对我国社会的安全运行形成了巨大的威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最大的挑战。今后十年内我国劳动力总供给将会增加到7.8193亿的峰值,此后缓慢下降,到2020年可降至7.7574亿;按照7%~8%的经济增长率和比较理想的0.1707就业弹性系数测算,20年内劳动力总需求将从5.761亿增长到7.414亿。预计在15~20年后我国的就业矛盾才有望缓解。我国不仅劳动力人口总量大,而且结构也很不完善。在全部劳动人口中农民所占比例高达70%,而英国早在1992年农业的就业比重就降为2%,德国和美国为3%,在日本为7%,韩国也仅为17%。与此同时,我国目前服务业的就业比重只有27.7%,世界大多数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一般在45%左右,发达国家大都在70%左右。全面小康社会农业劳动力也不能超过15%,农村人口不能超过50%,而第三产业要超过45%。如果我国服务业就业比重达到45%,就可以吸纳1.3亿人就业,这意味着可以基本上解决今后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富余劳动力。目前,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的就业开发不足,导致就业的不充分同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并存,劳动力转移难度加大。因此,我国要加强农业,提高农业的效率和效益,大幅度转移农业劳动力,要大力发展服务业以吸纳劳动力就业。

要充分认识服务业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产业竞争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的重要作用,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认识服务业的重要性。服务业投资少、回报快、无污染,又能极大地增加就业,只要深化改革、扩大开发,政策因势利导、消除影响服务业的各种体制,宏观控制导向明确、手段有力,服务业相对容易发展起来,就业问题也会随之缓解并逐步得到解决。

三、缩小贫富差距,保持和谐的收入公平关系

和谐是一个公平、公正、结构合理,社会各阶层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互惠互利,各自的利益都能得到基本满足,各阶层间的利益关系能够不断得到协调的社会。目前,我国贫富差距继续扩大,导致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摩擦和冲突增多,有的还比较激烈。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极不合理。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要加大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使居民的收入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间的差别缩小,使城乡居民之间的相对收入差距缩小,力争到2020年使基尼系数降到0.4以下,使收入差距明显缩小,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城乡居民总体生活质量将进一步提高,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的文明程度将进一步提高。

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要通过改革税收制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等措施,支持和扶助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众。要加强对过高收入的税收调节,规范垄断行业收入,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维

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取缔非法收入。建立利益均衡机制,首先是要改善国家的再分配。国家再分配应向农村和城市弱势群体倾斜,迫切的问题是要增加政府财政对社会保障和农村基础教育及医疗的投入。要通过建立城乡一体化的面向所有贫困人口的社会救助体系,消除城乡差距中贫困居民受助权益的不平等,并使贫富差距扩大化趋势得到相应的控制;通过健全社会保险制度并扩大到应当覆盖的全体劳动者,解除劳动者的养老、失业、疾病医疗、职业伤害等后顾之忧,并使之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获得相应的安全保障;通过动员各方力量,大力发展各项社会福利事业,满足老年人、残疾人等不断增长的社会服务需求,使其生活质量得到相应的改善。只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保障体系,社会才能保持和谐。

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关系

《决定》指出:“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节约能源资源。”构建和谐社会,既要实现经济富裕,又要保持环境友好。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资源约束不断增强,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然而,我国数量扩张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至今没有根本转变,GDP的高增长主要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来维持。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的GDP增长了10多倍,而矿产资源的消耗增大了40多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能源消费翻一番,牺牲环境的代价支撑了GDP翻两番。到2020年,要再实现GDP翻两番,即使按照能源再翻一番测算,保障能源供给也有很大的困难,而且环境也难以承受。

目前,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资源产出率低、资源利用效率低。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水环境每况愈下,大气环境不容乐观,固体废物污染日益突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农村环境问题严重。水、大气、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大量产生,与资源利用水平密切相关,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存在内在联系。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篇7

最近,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强调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重要论述,对于我们不断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是民主法治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民主法治社会。和谐社会,就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让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使各种积极因素得到充分调动;就是要有效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纠纷,确保社会的稳定团结;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是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各个方面群众的利益。说到底,和谐社会就是要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实行社会主义民主。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民主社会。同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质上还要求实行法治。和谐社会要求社会依照既定的规则有序运行,反对社会的无序化与无序状态。法治是社会有序运转的重要保证,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法治社会中最重要的规则是法律规则。法律是所有社会规范中最具有明确性、确定性和国家强制性的规范。依照法律规则来治理社会,人们就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社会就有了和谐的基础。因此,也可以说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法治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手段是民主法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终都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利益。人民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和谐与否的最终决定性因素。只有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和最终利益的社会,才具有最深刻的群众基础。只有在人民支持和参与的前提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建立起来。民主是和谐社会得以长期维持与维护的根本保证,是和谐社会的努力方向与理想目标。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得以建立的手段和途径。和谐社会是社会矛盾能够获得及时解决的社会。在法治社会,法律为社会提供了明确的行为规则。严格地遵守法制,社会矛盾和冲突就可以最大幅度地降低或者减少,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法治的意义不仅在于可以减少矛盾,而且还在于可以有效地解决矛盾,使已经产生的纷争能够得到及时解决,使不和谐的状态归于和谐。从减少矛盾和解决矛盾这个意义上讲,法治就是达成和维系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与路径。

同志指出:“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就是要使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让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民主法治是目标与手段的统一,是社会主义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实现的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都需要民主法治的支持,需要以民主法治为基础。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进一步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篇8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4-0021-02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整体布局的一个方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本文尝试从文化及文化和谐的思想内涵,促进文化和谐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最终归宿等方面发现文化发展规律,从而探索出促进文化和谐的有效途径。

一、文化与文化和谐

古往今来,文化的定义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体上来说,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一切反映人类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仅指人类的精神生活领域。本文笔者所谈的文化仅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在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现代文化等基础上依照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发展起来的文化,是既有别于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但又与之密切联系的文化。所以,本文主要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来探讨和分析文化和谐这一重要课题。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实践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形成了科学的、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便由此诞生了。它具有广阔的内涵和外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内容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但是二者又不尽一致;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重在建设,重在创新;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最终状态其实就是文化和谐,文化和谐是中国特色主义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

(二)文化和谐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的内涵为理论基础的文化体系,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思想文化,是创建和谐社会与创建和谐世界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和谐文化的引导下,才能创造出和谐的政治与和谐的经济,只有用和谐文化培养出来的人,才能自觉地去创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

(三)文化和谐与和谐文化区别与联系

文化和谐指的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文化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包括:不同区域、不同民族文化的和谐;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文化体制完善;人的全面发展等。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关注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而就其表现形态来看,和谐文化既有思想观念形态方面的内容,又有制度规范形态方面的内容;就思想观念而言,和谐文化体现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和谐目标的追求;就制度规范而言,和谐文化体现着人们在和谐观念引导下建立的一系列调整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制度设计和机制规范。和谐文化的形成,是一定的社会主体对历史的、现实的和未来的社会生活的认同和向往。而文化和谐的形成是文化要素本身、文化要素之间的先后碰撞和交融,相互排除和吸收,在斗争中求同一,在融合中求发展的。

同时,二者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一是形成的途径存在交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观念,要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而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是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促使文化和谐的源泉。二是指代范围存在包含关系。文化和谐是文化自身的和谐,和谐文化是在文化和谐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反之,和谐文化为文化和谐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文化和谐与和谐文化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二、文化和谐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持[2]

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文化反过来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反作用。同志指出:“一定的文化(当做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3]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文化的兴盛提供了条件,而文化的繁荣兴盛,反过来又给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2]。因此,文化和谐对促进经济增长,增强综合国力,参与国际竞争,培育民族精神,提高人的素质,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二)文化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

综合国力实际上就是国家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生存、发展以及对外部施加影响的各种力量和条件的总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外交、文化实力等基础实力。文化是影响综合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表现在:文化与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相互交织,共同促进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文化知识无疑将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是推动创新的重要前提;文化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国家发展提供人才保证;文化产品与服务已作为独特的贸易形态,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方面[2]。总而言之,文化建设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凸显的作用将显得越来越重要。

(三)文化和谐有利于促进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形成

文化对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维持,对于国家精神状态和凝聚力,对于国民素质的形成及其能力的提升,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文化哺育和传承民族精神,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激发着民族的创造力,铸造着民族的凝聚力。二是文化极大地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中华文化成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精神动力,为推动中华民族美好未来奠定基础。

三、文化和谐的基本内容

文化和谐的内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拓展,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提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2]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明确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规定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由此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两个最基本的内容[2]。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两个最基本内容进行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体现了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内容的日益丰富。从文化体制改革的角度来看,党的十六大第一次将文化分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2]112。从文化建设的角度来看,党的十七大针对新形势下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地位越来越突出的现实和我国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越来越强烈的现状,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把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方面[2]。

四、促进文化和谐的基本思路

(一)文化和谐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文化和谐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归宿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4]123。人的全面发展可以理解为: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社会公正的逐步实现,精神文明的逐步提升,民利的逐步扩大,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是一切文化创造和发展的发动者、组织者和参与者,也是一切文化成果的最终受益者,因此,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71。促进文化和谐,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文明风尚建设和大量发展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深入推进,通过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日趋完善,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得以弘扬,群众在浓厚的文化氛围内得以熏陶,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升,从而提升参与社会管理、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水平。

(三)文化和谐要坚持促进文化协调发展的前进方向

1.坚持促进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

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的重大举措。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群体生活、生产的真实反映,城乡区域文化的协调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进步与发展,直接反映文化是否和谐。推动文化和谐,需要通过创新文化下乡形式,将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下乡活动,改善农村、偏远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条件,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等问题;推动文化和谐需要进一步改善进城务工农民的文化生活,通过提升农民工地位、改善农民工文化娱乐方式、改善农民工教育培训状况、调节农民工“乡土化”人际关系及公共参与状况,保障农民工基本文化权益。通过城市文化带动乡村文化的方式,促进城乡之间文化的交流互动,推动城乡区域文化的协调发展。

2.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

文化和谐呈现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蓬勃生机:一是社会主义文化传媒事业、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网络文化等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二是具有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文化项目、文化基础设施、卫生体育等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三是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得到实施,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逐步形成,文化市场繁荣,国际竞争力增强[5]136。

参考文献:

[1]曹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历史考察[EB/OL].2010-04-13..

[2]刘斌杰.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篇9

随着社会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实现和谐社会的愿望也愈发强烈。经过长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导,以及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建设的研究,证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适应当今中国的发展趋势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观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着积极地指导作用。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研究,结合中国现代社会的具体国情,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结合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观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建设与稳定、持续的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发展的历史轨迹

任何一项事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他们的发展都有一个极其曲折艰辛的过程,毫不例外,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和发展也有着悠久漫长的历史,下面我们就浅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发展的历史轨迹。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产生前,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他的关于人类活动的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有很大影响。亚里士多德把人类活动分为理论、实践和创制,在实践哲学中,他认为幸福是最高的善。在当时,作为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他否定了自己老师柏拉图的唯心主义,他曾说“我爱吾师,但我更真理。”他批判了柏拉图把理想看作离开个别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实体的理论,但他的批判并不彻底,他是在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之间摇摆,所以他对唯物主义并不坚定,而且他的理论主要指向人的伦理道德活动。然而在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出现之前,哲学理论还有一段重要的发展史。当时,一位唯心主义的哲学家黑格尔,他指出,在泰利士的时代伦理习惯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便成为普遍化。而毕达哥拉斯的实践哲学使得“民族的精神在意识本身中有着它自己的独特的本质”,在毕达哥拉斯的那个时代,伦理便从现实生活中提升到思想上了,人们才意识到我们是有真正意识的绝对个体,我们可以决定自己的一切行为。这个理论也使得哲学不断向着实践哲学发展。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之后,出现了智者学派,他们主要研究课题也是哲学的重要内容“给人以精神教养”,他们主张“智者们以智慧、科学、音乐、数学等教人,人们要在他们的观念方面得到教育”这种思想。哲学史本身就是一个有抽象到具体、由贫乏到丰富的过程,哲学史就是整个认识的历史。毫无疑问,当时不断完善更变的哲学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随着人类对哲学认识的深化,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也逐步形成。而实践观的精神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事物的本质和人的本质问题理解上的历史变革和历史创新,所以作为中国现代青少年,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要把实践本质观和实践人本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观和人本观内在的结合起来,如此才能克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一些方面的弊端,例如:从客体方面理解事物本质,或者从主体方面理解人的本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探索和认识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由此被提出,不得不说的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运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哲学含义

(一)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特点

实践思维方式是一种创新性思维方式,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正是通过这种思维方式超越了那些西方哲学家所提出来的哲学思想。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环境、主体和客体之间是双向互动的”,而且人的实践就是这种互动关系的完整体现。理解实践思维方式对理解马克思的哲学理念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而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有以下几点特征:①马克思哲学是以实践作为思维视觉和切入点的,通过把人理解为受实践规定、在实践中生成和发展的社会化的人、实践的人;并把世界理解为受实践规定、在实践中生成和发展的主体对象化世界、人化世界、属人世界或人类世界这两种的实践转向来为人类哲学开拓出新的视野和境界。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的立足点、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以主体的实践。详细来说就是:在实践中生成和发展的人类社会或者社会中的人类作为立足点,在实践中生成和发展的人、世界或社会作为出发点,在实践中生成和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人的自由发展作为归宿点。③从实践去理解、评价哲学思维,相关哲学方面的研究途径都是以主体实践的内在本性和规律。通过这三条关于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特点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实践思维方式就是马克思的哲学思维方式。

(二)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1、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立足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体化哲学,它超越了一切唯心主义哲学,也克服了唯心主义的局限性,并且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和最显著的特点,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于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而且它也阐明了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因为实践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而且,在马克思看来:必须面向现实世界中的实践,把现实和实践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完成哲学研究。所谓哲学首先要能经受现实生活中的实践的考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另外,要想使得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价值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最大化的体现,就必须把马克思实践观的直接现实性和普遍统一性这两个基本点进行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观点就是实践观,并且其自然观、认识论和历史观的基本观点也是实践观。人类就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进步的,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要通过对时间以及社会进行深入而全面探讨,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无法代替的地位。

2、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作用

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目前人类社会最科学、最具生命力的一套理论,对人类发展的意义深远。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丰富和成熟,它是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如此生命力的关键。另外,实践具有创造客观价值和优化主体这两大社会功能,人类社会就是在人类的活动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能根据时代的发展去针对适时的问题情境,由此揭露人类的生存状况,昭示人类发展机制的改进方向,完善人类的生存方式,使人类能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作为社会的接班人,我们需要明白的是:要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机结合,推动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巨大指导作用,并且不断的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由此可见,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作用无可比拟。

三、马克思社会主义和谐建设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1、以人民为主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以人民为主体。人民是一个社会构成的主体,人民的幸福感决定了以整个社会的幸福感。人民不仅是构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各种社会实践的主体。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应当政府服务于人民,又属于人民。执政者与人民之间不存在阶级差异,与人民平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切机构都应以人民为主体,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均是为人民服务的代言机关。

2、公平、公正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和谐社会中不存在阶级的差异,社会等级制度等问题。消除阶级矛盾意味着在和谐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是平等的,每个人享有的权利与义务是平等的,不存在特权阶级,社会的任何组织活动都是公正公开的的,社会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不存在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等阶级矛盾,付出与收获得以平衡,整个社会的幸福感得以提升,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和谐社会中,一个人的价值的大小决定于一个人这个社会做出的贡献有多少,而不是有一个人的出生、地位所决定。

3、民族团结统一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向来都是政府关注的重点。由于各民族之间风俗习惯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民族混居地往往是社会安定问题高发地带。但民族的团结统一,并不意味着民族的同化,各民族的独特风俗习惯都是宝贵的文化财产,民族的团结统一应该建立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互相理解,互相理解,消除民族歧视,将民族团结放在解决民族问题的首要位置上,这样才能解决民族矛盾,实现各民族的协调发展,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迈出重要一步。

4、重视农民问题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并且正在由农业国家向工业国家转型的过程中,农民问题依旧是民生之本,是政府需要关注的重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加快了城市化建设进程,在提高了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也导致各种人才资源大量从农村流向城市,城乡差距进一步加大。作为农业大国,农民问题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要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农民问题。通过健全农村各种福利制度,普及农村医疗保险等,出台更多地利民政策,保障农民的权益,解决农民问题,让农民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1、思想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各种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均十分匮乏,社会主义建设基本照搬苏联,是同志首先冲破桎梏,提出应基于中国的实际情况建设社会主义。同志指出,苏联在建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暴露了其不足之处,我们在学习其先进思想与方法的同时,应吸取失败的经验与教训,并应以为戒,在中国的这会注意建设中少走弯路。这个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同时提出,现在应重在努力学习、积累经验。这个时期主要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对以后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邓小平理论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新认识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二代领导者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经验与教训,改变了原来的“以阶级斗争”的不正确方针,将建设的重心转移到了经济上。邓小平同志首先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的实行改革开放,并就此推行了一系列措施,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则进一步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到战略地位,全面推动了新时期精神文明以及物质文明建设。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启迪

“三个代表”是以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人在全面认识国内外形式变化,掌握了社会主义建设新要求之后,于十六大中提出的重要思想。它突破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江泽明同志汲取了前期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正确认识到了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将马克思社会主义实践观结合中国国情,改变前期盲目地教条主义,增强全局意识,实现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

四、总结

社会和谐是人民生活安定和谐的基本保证,和谐社会的本质是经济发展,人民安定,民族团结,国家富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探索与研究中提出的,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在探索过程中,马克思社会主义实践观作为理论依据,在不断地被改进与完善,更加的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目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仍处于发展阶段,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去建设,保证不断有先进文明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精神支柱;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为和谐社会提供丰厚的物质保障。

[参考文献]

[1]许华.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篇10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一直在积极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并且在不断深化认识,作出科学回答。实际上中国经历了三种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第一种模式,是传统社会主义,主要是指建国后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的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第二种模式,是发展社会主义,主要是指改革开放之后到十六届三中全会这段时期的发展模式;第三种模式,是和谐社会主义,主要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模式。前两种模式,可以称之为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本文主要从推动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分析为什么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必然会转变到和谐社会主义。

一、传统社会主义贫穷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主要参照了原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探索我国社会主义的模式。总结起来,改革开放之前的社会主义主要特征是集中计划决策、公有制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制度。以这三大特征构成的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必然缺乏效率和活力,最终结果就是贫穷。不进行改革,中国势必步原苏联的后尘。传统社会主义的内部机制如下:

1.从集中计划决策来看,实际上成为“小辫子专政”。受决策信息的限制以及缺少对决策失误的惩罚,决策的自主权在计委等部委手里,消费者没有决策的自主权。结果必然是,供给不能从数量和结构方面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和新出现的需求。

2.从国有制和国有经济来看,生产资料的全民占有变成了生产资料的国家所有,实际又变成了国有企业领导阶层所有。资源的分配和投资项目的决策,都是由领导拍板决定,或者由计划部门的权力机构来制定;企业的领导也是由人事和组织部门来任命。职工并不能对企业的决策进行监督。国有企业缺少发展的动力。

3.从分配方面来看,是从属于国有经济发展的低水平的公平分配。从宏观经济上看,牺牲农民、职工利益,促进重工业的优先发展。从社会层面来看,人与人之间形成了严重的等级划分,表现在户籍迁移、出生成份、所有制身份、劳动力的单位和部门所有制等方面。在企业内部,“吃大锅饭”的现象比较严重。可见,这种分配制度,既不能刺激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也没有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分配的公平。

以上述三大体制为支撑的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结果出现了两个重要问题:一是许多重复、亏损、报废的建设项目,都是由层层计划委员会审批出来的;二是有许多国有企业的领导,没有经营管理能力,没有创新和开拓市场的能力,没有组织和利用人才为企业技术进步服务的能力,甚至一些企业领导贪污腐化,将好端端的企业拖入亏损破产的边缘,甚至资不抵债、破产倒闭。这种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必然导致贫穷,这是其需要转变的最根本的经济动因。

二、发展社会主义的选择背景、成就及其困境

1978年开始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经济上取得巨大成功,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并且与一些老问题交织在一起,推动我们不断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超越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一)选择发展社会主义模式的背景

摆脱传统社会主义发展困境的惟一出路就是发展经济,解决老百姓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问题。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面对中国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中国怎样搞社会主义的问题,“考虑的第一条就是坚持社会主义,而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大大发展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特点”。从这个现实出发,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进行了深化。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界定,是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是他那个时代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最完全、最深刻、最科学的总结。党的十二大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最大的特色就是以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为中心。从这个意义上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发展社会主义的模式。

因此,促进经济增长成为改革开放之后制定所有政策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基准。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正如有人指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归根结底是生产力标准。我们对内采取了非均衡的发展战略,让条件好的地区先发展起来,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对外采取了开放政策,通过设立经济特区,实行有差别的优惠税收政策,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不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农村和城市经济的发展;采取比较低的土地、矿产资源、劳动力等要素价格和环保要求,最大限度地促进资本积累和投资。这些发展政策,大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发展的社会主义面临的主要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比如,从1978年到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473亿美元增长到22257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长到14221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从1.67亿美元增加到8189亿美元,农村贫困人口由2.5亿人减少到2300多万人,等等。但是,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功,并不能掩盖其他方面暴露的问题。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1.政府对经济管得过多,形成政府垄断经济。政府垄断经济是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具体形式。虽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非公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的比重下降了,但政府垄断经济的色彩依然浓厚。表现在:(1)存在严格的投资审批制度,近年来采取的核准制并没有真正减少政府对投资的行政干预;(2)国有企业还占有较大比重,特别是它们普遍依靠行政垄断维持生存,电力、航空、邮政、电信、铁路、金融、石油等行业大多如此,国有银行体制和证券市场为社会资金流人国有企业提供了保证;(3)资源定价的市场化程度还很低,尤其是土地价格、矿产资源、水资源、排污的定价不合理,没有反映市场的稀缺程度;(4)采取农民工和城市居民有差别的工资和福利制度,其实限制了人口的自由迁徙和自由流动。总之,从资源配置市场化程度来看,中国还处在政府主导并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阶段。

2.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对资源环境造成很大压力。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是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高投入、高消耗来维持经济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屡次试图制定政策去改变粗放经济增长方式,但效果都不好。有人认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困难的原因是,没有着重于t肖除形成高消耗、低效率的体制和政策,比如政绩考核体制、财税体制、政府对资源配置的干预,等等。粗放增长导致土地、淡水、煤、电、油、运以及其他稀缺资源的高度紧张,生态环境加速恶化,环境事故频繁发生。

3.创业和就业受到抑制,收入差距过大。就业是老百姓获取收入的主要来源。不合理的审批、收费、执法等体制和政策的存在抑制了创业、就业。有人推算,我国城镇实际失业率在15%-17%。世界银行对沈阳、北京、天津、上海四大城市的调查计算表明,其失业率大约是11%-12%。也就是说,中国很多人无业可就,无事可干,这样势必扩大收入差距。中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演变为经济社会三元体制,它包括城市正规部门、城市非正规部门和农村。不同部门间的收入差距非常大。

4.对民生关注不够,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偏重经济发展的战略,势必会轻视社会事业的发展,对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民生问题关注不够。社会保障是民生的安全网。尽管这几年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社会保障覆盖面依然较低,与群众的需求还存在很大差距。2006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人数分别为18649万、15737万、11187万,占总人口的比例还很低。可见,全国大部分人还在社会保障之外。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也相对滞后,远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

5.区域发展不平衡加剧。改革开放后,我们采取的是非平衡发展战略。20世纪90年代末,党中央和国务院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后来又先后实施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战略,为中西部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但是,东部与中西部的发展差距还是非常大,东部率先发展的优势明显。

我们还可以列举一些其他方面的困境,但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以上几个方面是比较突出的。这些问题的存在,威胁到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2003年发生的“非典”疫情,凸现了社会事业的滞后,同时也证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经济最终也不可能健康发展。一系列偶然事件和一些必然事件交织在一起,加快了我们对发展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反思,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不断探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继承中发展,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新的发展模式。

三、和谐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

和谐社会主义,是对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概括。它是在总结和发扬了我们党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在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吸收了其他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继承和发展,是解决传统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困境的必由之路。

(一)和谐社会主义全面、准确地反映l『社会主义本质特征

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推进,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不断深化。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告诉我们,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认识和把握好两大任务: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二是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促进社会和谐。上述两大任务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统一的整体,并且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长久进程中。也就是说,发展生产力与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都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建国后的社会主义,主要试图建立一个公平的社会主义,但由于没有找到发展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导致没有实现公平和正义的物质基础。没有生产力的持久发展,就不可能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本质所要求的社会公平与正义。如上述分析所揭示的那样,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注重经济发展,在公平和正义方面投入得不够,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相应地逐步推进社会公平与正义,就不可能充分地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因而也就不可能持久地实现生产力的大发展。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来看,发展与公平和正义是社会主义最基本的两个特征,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轻视,必须同步发展、同步推进,才能发挥两个方面的互补作用。和谐社会主义,正是谋求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经济发展。因此,和谐社会主义是最能概括社会主义这两个本质属性的提法。

(二)和谐社会主义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为一体的社会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这里的社会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是“小社会”的概念。它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不断探索和总结出来的。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提出了实现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确定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2005年2月,我们提出了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定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抓好的一项重大任务,并提出了工作要求和政策措施。作为“小社会”的和谐社会,主要把社会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一道列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即“四位一体”的目标。

二是从“大社会”的角度来看和谐社会。从“大社会”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就等于和谐社会主义,它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也就是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和谐社会主义的一个方面。建设和谐社会主义,不仅要求建设和谐社会,还要建设和谐经济、和谐政治、和谐文化,还要推进党的建设的和谐。

(三)和谐社会主义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和谐社会主义,是以科学发展为统领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社会。保持经济增长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同时成为制定方针政策的两个基准,而不是像过去一样,仅把经济发展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基准。和谐社会主义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主要目标是实现以下五个方面的转变:

1.从现代化总目标来看,从过去三位一体的奋斗目标转向四位一体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把“富强、民主、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此后党中央一再强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使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从原来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扩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社会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经济建设是基础,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支持,社会建设是重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是现代化建设密不可分、相互依靠、相互促进的四大任务。

2.从经济增长的源泉来看,从过去依靠投入来维持经济增长的方式转向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来维持经济增长的方式。传统社会主义的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资本、原材料的投入,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谐社会主义的经济增长源泉主要是人力资本的投入和技术进步,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经济,关键是要把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首先,推进土地、水、矿产资源等要素价格的市场化改革,使价格反映市场供需关系,通过要素价格的相对变化,提高技术进步的收益,增加企业的研发动力,促使企业从依靠低要素价格发展的模式,转向依靠技术进步的发展模式。其次,建立有效的专利制度,保护技术进步收益。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篇11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表述,都是指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党的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把马克思的科学论述逐步变成现实,它完全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推进伟大事业的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篇12

和谐社会、大同世界,这是有史以来整个人类社会及其精英的不倦与不息追求。在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礼记·礼运》中这样描述先民们对和谐社会的想象:“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也描述了一个以公共利益的实现为目标、社会团结的达成为特征、物质财富的公有为手段的理想社会。可以说,对和谐社会的探索与追求一直是推动人类的社会实践与理论思考的基本动力。

但是,只有到了现代社会,到了经济市场化、社会阶级分化、政治民主化的现代社会,对和谐社会的追求才显得格外迫切。前现代社会是一个实行超经济强制的、社会阶级未分离的、政治封闭的共同体型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由于个体的利益表达受到束缚,阶级之间存在连带关系,政治活动的参与者非常有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血缘、族缘、地缘、伦理所规范,所以对于和谐社会的追求、对于社会矛盾与冲突的消弭显得不是那样急切。现代社会是一个利益个体化、自主化、多元化的时代,是一个阶级分离化和个体原子化的时代,是一个政治表达与参与普遍化与深度化的时代。由于这样的社会状况,由于人类视野的开阔,又由于人道精神的普及,所以,和谐社会成为现代社会中社会实践与理论探索的基本主题。

在我国当代,由于向现代社会的迈进——现代化的进程急剧加速,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在旧的社会格局被打破,旧的社会关系破裂,而新的社会格局与关系又未完全建立并得到人们的有效认同的情况下,建设和谐社会、减轻社会矛盾的任务就显得比其它时代、其它国家更为迫切。所以,中共中央高瞻远瞩,及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这个决定既是针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实际提出来的,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理想社会理论的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既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思维结晶,又是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理想社会理论的发展。

如果将马克思、恩格斯当年所设想的理想社会作为高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的话,我们现在所从事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属于低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话,那么,我们现在在低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就会必然以马恩的经典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为指导与目标,但也有自己所独有的性质与特征。正如同志在《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所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设想,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进方向。”所以,如果我们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社会主义在一个特定时段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形态的话,在其基本特性上,它和高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也具有着本质的联系。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区别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要建设和实现的一种社会状态,同作为高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相比,存在着一些基本的、明显的差别。

(一)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性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一种平等相待与合理开发兼顾的关系,人在自然关系的束缚中平等对待自然与合理利用自然。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类正确地、全部地掌握自然规律,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所谓随心所欲而不逾规矩。

(二)在经济生活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性是自由与平等兼顾、效率与公平并重,还不能完全实现人与人普遍平等地分享物质财富,还只能承认某种形式上的平等。在共产主义社会,公共利益取代私人利益成为社会成员普遍的认同,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完全实现实质上的人人平等。

(三)在社会生活中,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存在着阶级分化,只不过这是一种动态、开放的阶级分化;还存在着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分离,只不过这种分离已经在缩小;还存在着脑体、城乡、工农之间的差别,只不过这种差别已经大幅度缩小。在共产主义社会,不存在着阶级差别以及所导致的阶级矛盾与冲突,市民社会与国家合而为一,三大差别彻底消灭。

(四)在政治生活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做到民主化建设与制度化建设并重,必须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通过国家保障人民的权利,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国家的统治职能在特定阶段甚至还有强化的趋势。在共产主义社会,人民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亲自讨论与管理社会事务,国家回归社会,从而实现国家与民主的完全消亡。

(五)在文化生活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虽然存在着主导性的核心价值观,但必须以承认和融入其它非主流价值观为前提,还存在着国家对思想道德领域的引导,文化产品还必须很大程度上依靠市场机制。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利益的高度一致化导致了价值观的高度一致化,思想道德领域实现社会的自我调节,文化产品消除商品性质。这时的思想文化状态,可以用一句体现了一种文化早熟意识的福山的话来概括,即:意识形态的终结。

(六)在社会个体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能做到在专业化基础上的全面化发展,还不能完全消除建立在社会分工基础上的人的片面发展,但已经做到了以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专业发展,在完善人的科学专业素养基础上的精神与人格的健全发展。但在共产主义社会,真正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正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言:“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们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这是一种个体自由发展与社会自由发展相结合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个体状态。

(七)在国际关系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实现的目标是和谐世界,体现了公正与利益相结合的国家间关系、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外交策略,既要致力于公正的国际秩序的实现,也不能忽视自己的国家利益。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国家与政府的消亡而实现了民族国家的融合,整个世界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可以实现唯一的一套适用于全世界人民之间的理想主义的以道德而不是实力为基础的利益调整规范。

通过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两种社会形态的基本特性的比较,我们发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属于低级形态的社会主义社会,它和共产主义社会还存在着基本的区别。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的一致性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性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性相比,虽然具有一些难以忽视的差别,但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想社会理论,根据中共中央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两者同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状态,自然存在一些内在的有机的联系。

(一)对人类真正解放的倡导。对于人类解放的有意识追求起源于近代西方的文艺复兴,在启蒙运动中达到顶点。但这种以资产阶级为主导的人类解放运动的目标与成果并没有做到真正的人类解放。近代资产阶级所提倡的自由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自由,所谓“饥饿的自由”,有产者的自由。这种自由只不过体现在市场经济、机会平等、法律平等方面,是一种片面的虚假的自由。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所提倡的自由是对真正的人类解放的倡导,它的共同目标是要求人类完全从束缚自己的自然、经济、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等诸关系中完全解放出来,成为自己真正的、全面的主人。

(二)对人的实质平等的诉求。平等是近代以来最强势的政治话语之一,成为衡量所有社会现象的存在是否合理性的标准之一。但是,近代资产阶级所追求的平等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平等,即马克斯·韦伯所谓的“形式合理性”。这种形式合理性导致的是对实质合理性的颠覆和道德伦理上的不可欲性。形式平等只是有利于有产者的平等,而实质平等却是有利于社会大众、可以使社会最弱者分享社会财富的平等。共产主义社会的平等就是实质平等,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要兼顾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在形式平等中最终实现实质平等。

(三)对和谐与团结的追求。社会和谐与团结是有史以来人类的伟大理想。但是,前现代社会虽然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和谐,但却是以压制人的自由、保持社会的封闭为代价的和谐。现代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在特定时刻也会达到一定程度的社会和谐,但这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与阶级均势基础上的不稳定的社会和谐,时时有被打破的危险。无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是共产主义社会,最终目标都是缩小乃至消灭阶级差别,消除旧的三大差别,实现在人与人之间完全平等基础之上的社会和谐。无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是共产主义社会,两者都体现出了对社会和谐与社会团结的真正追求。

(四)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在前现代社会,虽然可以实现个体在一定程度上的全面发展,但这是一种建立在落后的生产力与匮乏的物质财富基础上的全面发展,如小农经济生产中的农民,手工业生产中的匠人。资本主义社会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的高速积累为典当,出卖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个体成为机器、成为自己的创造物的奴隶。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被马克思明确地确定为理想社会的目标与特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它目前只能实现在专业化基础之上的全面发展,但它的最终目标、它发展专业化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使个体达到知识、能力、情感、个性与道德的完善。它的最终目标就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性。

(五)对世界大同的渴望。近代出现的一个最重要的政治现象之一就是民族国家。它的出现,重新分割了欧洲的政治疆土,随后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它以国家利益的至上性为借口,导致了国与国之间的战争、造成了各国人民之间的对立。国家利益成为裸的屠杀与欺骗的借口。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国家消失、世界团结的社会,实现了世界大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虽然不以世界大同为其基本特性,但其在国际关系上所体现出的特性是公正与利益的结合,即一方面既要追求国家利益,另一方面也要致力于实现国际公正和世界共同利益,实行互利共赢的外交政策,而不是裸地追求国家利益,体现了对世界大同精神的追求。

综上所述,虽然我们不能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同于共产主义社会,两者不属于同一发展阶段,但两者都有一些共同的价值追求,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性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追求,共产主义社会为界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性提供了基本导向。

通过我们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通过对两者基本特性上的差异性的比较,可以发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低于共产主义社会的较低的社会发展阶段;通过对两者基本特性中的一致性的比较,可以发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必经阶段,两者所追求的基本目标是一致的。

所以,我们可以自豪地宣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必经阶段和必要组成部分,我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事业是伟大的、宏伟的人类事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