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的区别合集12篇

时间:2024-03-04 14:42:07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的区别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的区别篇1

结论①:全球变暖已经成为毋庸置疑的事实,而不是蛊惑人心的伪命题。

科学的依据: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是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于1988年创建的科学组织,这个专门委员会汇集了包括中国在内的130多个国家的2500多名专家。AR4是这个专门委员会花了6年时间的研究成果,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对全球变暖问题最权威的科学报告。在这个报告中,支持地球变暖的科学证据被认为来自地球温度上升、海平面上升、大范围冰川和积雪融化3个方面的一致性。证据一,在1906~2005年的100年时间里,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已经升高了0.74摄氏度,主要的变暖阶段是最近50年;证据二,过去100多年来,地球的海平面总体上已经上升了17厘米,事实表明,全球海洋已经并且正在吸收80%以上被增添到气候系统的地球热量,这样的增暖导致了海水膨胀并造成海平面上升;证据三,过去100多年来,南极大陆、格陵兰岛以及南北半球的山地冰川和积雪在单向度地退缩和融化,特别是1979年以来北极的冰川已经融化了20%。

流行的误区:相当长时间来,社会上流行着一些否认地球变暖的说法,甚至把地球变暖说成是环保分子蛊惑人心的新花样。现在已经证明这样的说法是严重不科学的。说法一,认为有些地区的气温没有升高。事实上,地球变暖指的是由于温室气体增多而造成整个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在增高。由于气候是个复杂系统,因此气候变化的影响不会在所有地方都一样。地球上的有些地方例如北欧,可能实际上是变得更冷了,但是这不能否认地球表面温度整体上在上升,海洋温度也是这样。说法二,认为南极洲和格陵兰岛的冰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因此有人提出地球是在变冷而不是变热。然而最新的调查研究表明,虽然南极大陆上个别地方的冰川是在扩大,但是南极洲冰川的总体是在缩小。从世界范围来看,85%以上的冰川都是在不断缩小之中。

结论②:全球变暖是工业化以来的人类活动所造成的,而不是地球自身自然驱动的结果。

科学的依据:过去100多年来地球温度的上升,是与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密切相关的。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氢氟烃、全氟化碳、六氟化硫等,其中二氧化碳是最重要的人为温室气体。科学证明自1750年以来,这些温室气体在大气层中的浓度发生了惊人的增长,远远超过了工业化前几千年中的浓度值。例如,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已经从18世纪前的280ppmv(即每百万份体积的大气中含有280份二氧化碳),增加到了2005年的379ppmv左右,为65万年来最高。由于这些温室气体主要与人类活动有关,因此说地球变暖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与人类活动有关。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最近50年的气候变化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这一结论的可信度,已经由2001年第三次评估报告得出的66%以上可能性,提高到了目前的90%以上可能性。结论也由“过去50年观测到的大部分气候变暖‘可能(likely)’归因于人类活动”变成“人类活动‘很可能(most likely)’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流行的误区:很长一段时间来,有些企业以及政治方面的人士竭力否认地球变暖是由人类活动所引起的。他们试图让人们相信,即使有气候变暖存在,也是地球自身的原因所驱动的。误导一,认为地球气候随着时间推移会自然地发生变化,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地球变暖实质是地球自然变化的结果。然而,从南极冰块深处取出的冰芯显示,现在的二氧化碳浓度比过去65万年的任何时候都要高许多。这证明了我们当今的气候变化已经超出了地球自然变化的正常范围。误导二,认为地球变暖是由于20世纪初一块陨石撞击西伯利亚而造成的。事实上,一块陨石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就像一场火山爆发,这样的影响是短期的而不是长时间的。其他如认为城市热岛效应造成地球变暖的看法也是荒谬的,因为这类局部事件对地球变暖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结论③:全球变暖对水资源、食物、健康、土地、环境与生态、灾害等有着严重影响。

科学的依据:2006年,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英国政府气候变化顾问施特恩(Stern)发表了有影响的报告――《气候变化的经济学》。这是另外一份有关气候变化的重要文献。按照这份报告的概括,地球变暖对人类社会经济可观察到的重大影响涉及以下6个方面:

一是在水资源方面,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水资源时空分布失衡的矛盾更加突出,部分地区旱者愈旱、涝者愈涝。在高纬度和一些热带地区,降水量可能会增加10%~40%,而在一些中纬度和热带干燥地区,则可能减少10%~30%。

二是在农业与食物方面,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农业和林业生产自然风险加大,大范围严重饥荒出现的概率增大。

三是在人类健康方面,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热带常见流行病的发生范围向高纬度地区扩展;由此造成的鸟类迁徙路径和动物生活习性的变化,将导致应对人禽、人畜共患疾病的难度加大;高温热浪、雾、霾等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多,将威胁老人、儿童、病患等弱势群体的身心健康,甚至导致死亡人数增多。

四是在土地与海岸线方面,全球气候变暖必然导致海平面上升,使沿海地区遭受洪涝、风暴、咸潮以及其他自然灾害的频率加大。人口密集和经济不发达地区面临的风险更大。

五是在地球环境与生态系统方面,若全球平均温度增幅超过1.5~2.5摄氏度,将有约20%~30%的物种灭绝。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将导致海水酸化,影响海洋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又如地球变暖打乱了不同物种间处于微妙平衡中的生态关系,使得许多地区外来物种入侵的数量急剧上升。

六是在大规模灾害方面,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风暴洪水来势更猛。例如,2005年在美国造成重大损失的“卡特里娜飓风”;2005年在欧洲大陆包括瑞士造成重大损失的特大洪水;2005年在印度孟买和中国四川形成的严重洪灾。

流行的误区:长期以来,许多人认为地球变暖是太远的事情,它们还没有影响到我们身边的生活。因此在关注环境问题方面,国内有人强调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自己所在城市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垃圾污染等地方性问题,而不是全球变暖这样的全球性问题。1997年我曾受有关国际组织的委托,就参加气候变化问题的京都会议,联系国内有关城市的官员,得到的回答就是这样的。实际上,地球变暖正对我们身边的生活发生着越来越直接的影响。例如,上海城市的海平面上升、风暴潮加剧、最近的天气变得奇热等,就是全球变暖对我们的直接影响。

结论④:温室气体排放的强度受到人口增长、经济增长、技术革新等因素的影响。

科学的依据:首先在人口方面,在工业化的条件下,人口增加通常伴随化石能源消耗的增加,因此人口增加与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有一定的正相关性。显然,人口减少是有利于温室气体的减少的。如果到2100年地球的人口总量延续当前的持续增长趋势,那么人口总量的增加势必导致温室气体的相应增加。

其次,在经济方面,人均收入增加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之间,一般有一个先增长后减少的关系。经验数据表明大约在人均收入达到8000美元以后,人均二氧化碳和碳排放强度才有可能明显地下降。对于世界来说,由于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穷人的经济状况需要改善,因此由此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也将增加。但是对于那些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来说,通过经济增长规模、速度以及发展模式的转变,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将是可能的。

最后,在科学技术与相应的政策方面,通过节约和替代能源以及增加自然对碳排放的吸收等科学技术变革,可以有效地消减社会经济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但是,这需要我们变革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使之从高碳的科学技术转变为低碳的甚至零碳的科学技术。例如,从传统的燃油汽车转变成为新的燃料电池汽车。

流行的误区:有人认为面对温室气体增加导致的人类气候危机,我们已经无能为力了。这是有关气候变暖问题的最为消极的一种误导。事实上,在减缓气候变暖的问题上我们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虽然我们不可能扭转长时间以来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地球变暖趋势,但是却可以通过人口控制、经济转型以及调节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规模、加快科技变革等手段,有成效地减少对化石燃料的利用,尽可能地将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在人类可以接受的程度与区间。

结论⑤:与工业化以前相比,21世纪末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可能会升高1.1~6.4 摄氏度。

科学的依据:IPCC在研究气候变暖的进程中,组织各国专家对未来的气候变化进行了情景分析,研究结果从2000年开始以排放情景特别报告(称为“SRES排放情景”)的形式。这个报告以全球化与地方化、增长优先与环境优先为向度,设计了4种情况、6种情景,由此可以分析可能有的温室气体排放规模以及相应的地球温度上升。IPCC从中得出的最新结论是:到2100年,地球温度相对于2000年最有可能升高的范围是1.8~4.0摄氏度,很有可能升高的范围是1.1~6.4摄氏度。

流行的误区:社会上常常有人认为这方面的预测是不准确的,理由是科学家对此意见不一。事实上,科学界在人类活动改变全球气候的结论上一直是有共识的,对以上的结果也是认同的。过去多年来,对这个问题有严重怀疑和抵制情绪的主要是美国的一些政治家和企业家,他们的怀疑不是出自科学的理由,而是出自商业和政治的理由。但是我们注意到,自从2007年IPCC公布有关气候变化的新的权威性科学报告以来,美国的一些政治家和企业家的态度开始变得收敛和低调了。

结论⑥:在地球升温超过2~3摄氏度的情况下,气候变化将给人类带来净的负面影响。

科学的依据:如上所述,IPCC的科学家认为在未来的100年里地球气温将升高1.4~6.4摄氏度。科学家认为,在地球升温超过1990年2~3摄氏度的情况下,气候变化对人类所有方面的影响都是负面的。英国科学家莱纳斯在他最近出版的《6度:我们在一个更热的星球上的前途》一书中,详细地讨论了地球未来升温对水资源、食物、健康、土地与海岸、环境与生态、以及突发性大规模事件的影响。总的结论是,在地球未来升温不超过1990年水平2~3摄氏度的情况下,某些地区、某些方面也许会得到一些好处;但是在超过2~3摄氏度的情况下,地球变暖的状况会持续恶化,并且对地球上所有地区只有净的负面影响。因为当温度升高超过2摄氏度时,全球遭遇沿海洪涝、饥饿、疟疾、水短缺的人数将大大增加。

流行的误区:有人对地球变暖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幻想,说地球变暖对地球的影响并不总是负的。例如它能够帮助我们摆脱寒冷的冬天,还可以使作物生长得更快等等。确实,地球变暖的影响对各地是不同的,在一些特定的地区,甚至冬天的气候还会变得比现在舒适。但是,气候变暖对地球总体的负面影响大大超过了它对某些地区带来的好处。在地球变暖整体负面影响增加的情况下,即使那些少数可以得到更舒适气候的人们,恐怕以后也只能在几乎面目全非的地球环境中孤零零地享受所谓的“舒适”了。

结论⑦:减少碳排放的目标,是使地球变暖相对于工业化以前不超过2摄氏度。

科学的依据:IPCC在公布了上述SRES的排放情景研究报告后,进一步开展了减缓和稳定二氧化碳排放情景的研究,称为“后SRES减缓情景报告”。如果人类保持现有二氧化碳排放速度,到2100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将达到850ppmv,届时地球将升温5~6摄氏度,这样的未来对人类可能是毁灭性的。因此,研究报告提出减缓的目标是到2100年,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475ppmv(相对于现在有100ppmv左右的升高)。这意味着到2020年相对于1990~2000年需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20%,到2050年相对于1990~2000年需要减排50%,到2100年需要减少排放75%。显然,如果未来世界的发展是可持续的模式,那么减排的压力就比较小;如果未来世界的发展是纯经济增长的模式,那么减排的压力就比较大。

流行的误区:许多人对地球变暖持有单方面的悲观态度,认为在地球变暖及其影响面前,人类只能遭受败落的困境,已经不可救药了。但是IPCC的情景分析表明,通过人口控制、经济转型、科技变革等手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将地球温度升高控制在不超过2摄氏度的范围内是完全可能的。

结论⑧:低成本地减少和稳定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与政策是可以得到的。

科学的依据:研究表明,虽然在未来的10~20年中,提高传统能源的使用效率仍然是减缓全球变暖的最主要的技术和政策手段,但是从长远来看,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开发与相关政策的推进,以比较低的成本进一步降低全球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是有巨大的技术经济潜力的。

根据2001年IPCC减缓气候变化工作组对2010年和2020年温室气体减排潜力进行的估算,各个产业部门或者经济部门均有可能以较低的成本甚至是净收益来实现较大幅度的减排。其中,建筑部门可以通过提高电器、设备和建筑结构等能源效率的技术与政策,减排15%~30%;工业部门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和原材料效率等技术与政策,到2010年可以减排300~700MtC/a(即每年300百万~700百万吨碳),到2020年可以减排700~1500MtC/a;交通部门通过轻型汽车能源效率技术的改进(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等),到2010年可以减排5%~15%,到2020年可以减排15%~30%。总体上看,到2010年行业部门温室气体低成本减排的技术潜力可以达到1900~2600MtC/a,到2020年可以达到3600~5050,相当于同期排放总量预测值的20%~30%。

流行的误区:有人认为控制温室气体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太大。但是有关气候变化的经济学研究认为,不采取对策比采取对策所要支付的成本大得多,而且越早采取有效的减缓措施,经济成本就越低,减缓效果就越好。在具体方法上,科学家认为,给碳排放定价等市场机制,能够有效推动低碳产品和技术的开发利用。2030年之前把碳价提高到每吨二氧化碳当量20~80美元,2050年之前提高到每吨二氧化碳当量30~155美元,能够使2100年的大气温室气体浓度控制在550ppmv左右。

结论⑨:在分担温室气体减排的任务上,需要强调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

科学的依据:可以将承担不同减排义务的国家分为3类:一是必须马上行动的国家,指那些具备较大的现实和历史责任(义务)、较强的资源和支付能力、较多的减排机会的国家,许多发达国家属于这个类型;二是等状况改善后才可能采取行动的国家,指那些具备较小的现实、历史与未来责任(义务)、较弱的支付能力、较少的减排机会的国家,许多极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属于这样的类型;三是应该马上行动但是承担有区别义务的国家,指介于以上两者之间,有一项或者两项指标但不是全部指标超过全球水平的国家,包括中国、印度、巴西等在内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这个类型。

中国当前的温室气体总量排放虽然很高,但是人均排放量仍然低于世界平均值,因此不属于以上第一类需要马上采取行动的国家。如果中国的未来发展能够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国际间的合作,使得人均排放水平低于世界的临界值,那么既是对控制地球变暖的重大贡献,也是中国实现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的重大成就。

流行的误区:目前发达国家讨论温室气体减排的时候,有一种无视以上“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的倾向。例如,前面提到的英国学者施特恩在他的报告中,要求包括中国的发展中国家从现在起就承担足够的减排责任,就是对中国的不科学要求,限制了中国应该有的发展空间。首先,中国的快速工业化进程至少延续到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估计在2050年之前都不可能停止增长,相比1990年排放水平可能需要增长数倍。中国之所以发展,是因为迫切需要解决几千万人的脱贫问题以及从整体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问题;其次,中国要向低碳经济转型,减排成本远不会像施特恩报告估计的可控制在GDP的1%那样乐观;第三,施特恩报告所倡导的国际碳税以及国际碳市场等手段,不能使中国从国际清洁发展市场(CDM)中获得更大的收益;最后,施特恩报告对碳捕获与存储等技术进步的估计太过乐观,对中国而言,这种技术在短期内成本太高,而且处理过程中还需要消耗大量能源。

结论⑩:人类同时需要采取适应性对策,以减少地球变暖带来的负面影响。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的区别篇2

大气层中CO2、CH4和氮氧化合物等气体,可以让阳光可见光透过,但对地球向宇宙释放的红外线起阻碍作用,并吸收转化为热量,使地球表面湿度升高。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形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即为温室气体。温室气体以CO2为主,约占60%左右。温室气体浓度愈高,近地表的温度就愈高。没有温室气体,地球上的温度就会降到很低。亿万年来,地球一直受益于温室效应,因为温室效应创造了一个适宜生物栖息的环境。

然而,人类活动使温室效应日益加剧,以至于影响气候。自工业革命以来,资源与能源大量消耗,特别是煤、石油、天然气等古物然的燃烧所排放的大量CO2含量增加。据测算,目前全球每年向大气排放的CO2约为240亿吨。甲烷等微量气体也随着人类的各种活动而升高。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不久前公布的研究结果,目前全球平均温度经1000年前上升了0.3~0.6℃。而在此前一万年间,地球的平均温度变化不超过2℃。联合国机构还预测,由于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到2050年,全球CO2排放量将增至700亿吨,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5~4.5℃.

2 温室效应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将严重威胁生物多样性。因为生命体无法承受这种快速相加的巨大变化。

2.1全球气候变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全球性气候变暖并不是一个新现象。过去的200万年中,地球就经历了10个暖、冷交替的循环。在暖期,两极的冰帽融化,海平面比现今要高,物种分布向极地延伸,并迁移到高海拔地区。相反,在变新华通讯社过程中,冰帽扩大,海平面下降,物种向着赤道的方向和低海拔地区移动。无疑,许多物种会在这个反复变化的过程中走向灭绝,现存物种即是这些变化过程后生存下来的产物。物种能够适应过去的变化,但它们能否适应由于人类活动而改变的未来气候呢?这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全球变暖经纬过去的自然波动要迅速得多,那么这种变化对于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2.1.1 对温带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由于气温持续升高,北温带和南温带气候区将向两极扩展。气候的变化必然导致物种迁移。然而依据自然扩散的速度计,许多物种似乎不能以高的迁移速度跟上现今气候的迅速变化。以北美东部落叶阔叶林的物种迁移率来比较即可了然。当最近的更新世的冰期过后,气温回升,树木以每世界10~40千米速度的速度迁移回北美。而依照21世纪气温将升高1.5~4.5℃.的估计,树木将向北迁移5000~10000千米。显然要以自然状态下数十倍的速度进行扩散是不可能的。况且,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生境片断人只能使物种迁移率降低。所以,许多分布局限或扩散能力差的物种在迁移过程中无疑会走向灭绝。只有分布范围广泛,容易扩散的种类才能在新的生境中建立自己的群落。

2.1.2 对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热带雨林具有最大的物种多样性。虽然全球温度变化对热带的影响比对温带的影响要小得多。但是,气候变暖将导致热带降雨量及降雨时间的变化,此外森林大火、飓风也将会变得频繁。这些因素对物种组成、植物繁殖时间都将产生巨大影响,从而将改变热带雨林的结构组成。

2.1.3 对沿海湿地和珊瑚礁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湿地和珊瑚礁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然而它们也会受到气候变暖的威胁。温度升高会使高山冰川融化和南极冰层收缩。在未来的50~100年中,海平面将升高0.2.~0.9米,甚至更高。海平面的升高会淹没沿海地区的湿地群落。海平面的变化是如此之快以至于许多生物种类来不及随着海水上升迁移到适当的地域。特别是建筑在湿地地区的居住房、道路、防洪大坝等将成为物种迁移的直接障碍。

海平面升高对珊瑚礁种类有极大危害。因为珊瑚对海水的光照及水流组合有严格的要求。如果海水按预算的速度升高的话,那么即使生长最快的珊瑚也不能适应这种变化。此外海水温度升高同样会对珊瑚产生极大危害。由此将导致大量的珊瑚沉没以致死亡。

2.1.4 对鸟类种群的影响 首先,气候变暖将直接影响种鸟种群。鸟类学家认为由于气温升高,导致一系列恶劣气候频繁出现,将影响候鸟迁徙时间、迁徙路线、群落分布和组成。此外,气候变化导致各种生态群落结构改变,将间接影响鸟类的种群。

2.2 温室气体直接影响生物种群变化 CO2是重要的温室气体,同时又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随着大气中CO2浓度升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将上升。但不同植物具不同CO2饱和点。当CO2浓度超过饱和点时,即使再增高CO2浓度,光合强度也不会再增强。一般CO2饱和点较高的植物能够适应大气中CO2浓度的升高而快速生长,CO2饱和点低的植物则不能快速生长,甚至会发生CO2中毒现象,从而导致种群衰退。植物种群的变化必然导致植物食性昆虫种群的变化。而植物种群和昆虫种群中不可能预测的波动可能导致许多稀有物种的灭绝。

3 针对温室效应的对策

毋庸置疑,温室效应的恶化进程对生物多样性,将构成强大冲击。控制温室效应,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课题。

3.1 控制CO2向大气的排放量 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根本对策是全球参与控制CO2向大气的排放量。为此,在国际上达成共识,即从政治上和技术上控制CO2的排放量。

首先采取法律手段,制定各种旨在限制CO2排放的各种政府和国际的规定,签订各种国际公约。如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发展和环境大会的“气候公约”,要求占全球CO2排放总量80%的发达国家到2000年将其CO2排放量降至1990年的水平。其次采用经济手段,提高易排放CO2能源价格和对超标排放课税等。

技术上,一是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率。二是开发可再生替代能源,例如大力开发无污染的可再生的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能、地热能、氢能等。三是大力发展核能。四是变革能源消耗模式。

3.2 采取措施吸收CO2 其中,搞好绿化是关键,再辅以人工措施。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的区别篇3

“1991年,奥地利和意大利国境附近的冰川,发现了一具约5000年前的男尸,服装和携带品几乎都完好无缺,这次发现显然是由于冰川快速萎缩的缘故。”

“南极大陆冰山出现龟裂,1998年3月23日卫星拍照的冰山与十几天前相比,约有200平方公里的冰山消失了。”

“地球温暖化给北极地带的植物带来极大的影响。一些北极圈内特有的植物开花期提前,致使按期而来的蜜蜂因错过开花期而不能传授花粉。这些植物由于无法传宗接代而数量锐减。”

近年来,有关地球温暖化的报道此起彼伏,日益严重的全球变暖趋势开始受到全世界各国的重视。地球温暖化是由于温室效应引起的。温室效应是通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氯氟烃(CFC)等“温室效应”的机理发生的。地球的温度是由来自太阳的热辐射和地球自身向宇宙放出的热放射之间的平衡决定的。太阳射向地球的热辐射被地表吸收,加热了的地表又向外散发热量。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的短波辐射具有高度的透过性,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只有很少的热辐射能散失到宇宙中去,这种现象叫做“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本是一种自然现象,地球通过温室效应将平均温度保持在15℃左右,如果没有温室效应,地球上将是冰天雪地,平均气温为-18℃。

然而,由于工业革命以来,煤炭、石油等矿物能源的大量开采和使用,使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量大大增加,导致近100年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了30%,地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3-0.6℃。这就是迫在眉睫的地球温暖化问题。

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冰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川溶化,海平面升高,侵蚀沿海陆地,引起海水沿河道倒灌。据推算,如果海平面上升1米,位于尼罗河口的埃及就会有约500万人的生活受到影响,一些珊瑚岛国也会随着海平面的上升处于全岛覆没的危险之中。全球气候变暖会影响植物、农作物的生长,种子植物会由于高度与纬度气候变化过快,移动速度跟不上而不能发育成长,其结果会使小麦和玉米等农作物大幅度减产,农业生产国将会受到巨大的损失。全球气候变暖也会由于降雨量的改变而给一些地区带来灾难,干旱地区将更加干旱,多雨地区将洪水泛滥。据卫星观测,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全球雪盖范围在春季和秋季分别比70年代减少了13%和9%;在过去的100年内,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了10-25厘米,并且还在不断上升。异常天气给很多国家的粮食生产、水资源和能源带来了严重影响,因旱涝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极为严重。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的区别篇4

“1991年,奥地利和意大利国境附近的冰川,发现了一具约5000年前的男尸,服装和携带品几乎都完好无缺,这次发现显然是由于冰川快速萎缩的缘故。”

“南极大陆冰山出现龟裂,1998年3月23日卫星拍照的冰山与十几天前相比,约有200平方公里的冰山消失了。”

“地球温暖化给北极地带的植物带来极大的影响。一些北极圈内特有的植物开花期提前,致使按期而来的蜜蜂因错过开花期而不能传授花粉。这些植物由于无法传宗接代而数量锐减。”

近年来,有关地球温暖化的报道此起彼伏,日益严重的全球变暖趋势开始受到全世界各国的重视。地球温暖化是由于温室效应引起的。温室效应是通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氯氟烃(CFC)等“温室效应”的机理发生的。地球的温度是由来自太阳的热辐射和地球自身向宇宙放出的热放射之间的平衡决定的。太阳射向地球的热辐射被地表吸收,加热了的地表又向外散发热量。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的短波辐射具有高度的透过性,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只有很少的热辐射能散失到宇宙中去,这种现象叫做“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本是一种自然现象,地球通过温室效应将平均温度保持在15℃左右,如果没有温室效应,地球上将是冰天雪地,平均气温为-18℃。

然而,由于工业革命以来,煤炭、石油等矿物能源的大量开采和使用,使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量大大增加,导致近100年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了30%,地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3-0.6℃。这就是迫在眉睫的地球温暖化问题。

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冰川溶化,海平面升高,侵蚀沿海陆地,引起海水沿河道倒灌。据推算,如果海平面上升1米,位于尼罗河口的埃及就会有约500万人的生活受到影响,一些珊瑚岛国也会随着海平面的上升处于全岛覆没的危险之中。全球气候变暖会影响植物、农作物的生长,种子植物会由于高度与纬度气候变化过快,移动速度跟不上而不能发育成长,其结果会使小麦和玉米等农作物大幅度减产,农业生产国将会受到巨大的损失。全球气候变暖也会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由于降雨量的改变而给一些地区带来灾难,干旱地区将更加干旱,多雨地区将洪水泛滥。据卫星观测,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全球雪盖范围在春季和秋季分别比70年代减少了13%和9%;在过去的100年内,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了10-25厘米,并且还在不断上升。异常天气给很多国家的粮食生产、水资源和能源带来了严重影响,因旱涝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极为严重。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的区别篇5

关键词: 气候变化/法律体系/专门法律/启示 内容提要: 当前,日本已构建了以《全球气候变暖对策推进法》为中心,以《能源利用合理化法》、《氟利昂回收破坏法》、《电力事业者利用新能源等的特别措施法》、《促进新能源利用特别措施法》等相关配套法规为内容的应对气候变化法律体系,积累了诸多丰富经验。我国在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制建设过程中,应积极借鉴日本的成功立法经验,尽快构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法律体系。 一、问题的提出 2009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再一次向世人昭示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为应对这场重大挑战,国际社会进行了旷日持久的谈判,缔结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等相关公约和议定书,从法律上对气候系统的保护进行了回应。为落实《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义务,日本、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纷纷以应对气候变化专门立法形式,明确国家相关部门职责,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为避免全球气候变暖危害人类做出了重要贡献。如英国于2008年通过的《气候变化法案》明确规定,到2050年国内二氧化碳排放量须削减60%;国家须制定减少碳排放量的5年预算,分阶段的实现其减排义务。美国自2007年以来,在地方立法的基础上,已提出了《气候责任和创新法案》、《全球变暖污染控制法案》、《气候责任和创新法》、《减缓全球变化法案》、《安全气候法案》、《低碳经济法案》、《美国气候安全法案》等一系列国家议案,昭示着美国正在迈向气候变化的联邦立法。日本也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应对气候变化法律体系。 作为发展中国家,尽管我国并不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所确定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国家,但是,我国在发展进程中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在应对气候变化立法方面,我国把法律法规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不仅是发展中国家最早制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国家,而且还积极制定与修订了《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森林法》、《草原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为构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体系奠定了良好基础。当然,我们应该看到,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立法相比,在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立法中,尚存在如下主要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我国尚缺乏专门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亟待加强相关法制建设。我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明确规定了国家“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制建设”的任务,因此,研究起草有关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专门法律,科学建构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法律体系成为当务之急。二是,我国现行管理体制制约着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战略的实施。我国虽已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注释1:国务院关于成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国发〔2007〕18号)。)但因“领导小组”组成成员的22个职能部门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具体职责不清,不利于国家温室效应气体减排工作的展开。因此,通过应对气候变化专门法律,明确设置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专门机构,确定其职责也成为必要。三是,我国确定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是一项政策性规定(注释2:2009年11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 -45%。),为保障该行动目标得到落实,还须由应对气候变化专门法律明确规定国家、企事业单位、地方政府及公民个人的具体职责、义务,因此,加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立法已迫在眉睫。 之所以选择日本应对气候变化立法作为研究与借鉴对象,是因为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内立法方面,其成绩最为显著。一是,日本制定了世界首部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全球气候变暖对策推进法》。通过该法,日本为应对气候变化专门立法提供了蓝本。长期以来,日本作为亚洲环境立法发达国家,其应对气候变法立法的成功经验,对我国依然有重要借鉴意义。二是,日本已构建了较完善的应对气候变化法律体系。早在1993年的《环境基本法》中,就以地球环境保全为基本理念,将全球气候变暖对策纳入环境法体系,并构建了以《全球气候变暖对策推进法》、《全球气候变暖对策推进法实施令》、《能源利用合理化法》、《氟利昂回收破坏法》、《电力事业者利用新能源等的特别措施法》、《新能源利用促进特别措施法》等法律为内容的日 本应对气候变化法律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立法经验,既为日本实现低碳社会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世界各国构建低碳社会提供了立法榜样。日本的这种立法体系与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所初步搭建的应对气候变化法律体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相比较而言,日本已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而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立法方面,尚存在缺乏专门法律,以及相关配套法律制度不够完善等缺陷。因此,对国内法学界尚未系统而全面对日本应对气候变化立法问题展开考察的重要立法领域进行研究,探究其对我国立法的有益借鉴经验及启示,则尤为重要。 二、日本应对气候变化法律体系的建构 日本观测点的长期观测结果表明,日本气温最近100年间约上升1. 1℃。在不能完全实现削减全球温室效应气体的情况下,至21世纪末,日本平均气温将上升2~4℃。气候变化将给日本带来巨大灾害。一方面,日本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据统计,洪水、土砂灾害、橡胶林生存地丧失、砂滨丧失、西日本的高潮损害等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害将达到每年17兆日元。另一方面,由于日本是世界上单位面积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日本46%的人口、47%的工业产值、77%的商业销售额均集中于沿海地带,因此,受气候变化影响,海平面上升将导致日本经济、国土等损失。面对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巨大灾害,日本政府十分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在立法方面主要采取了如下应对措施,以构建较为完善的应对气候变化法律体系。 (一)通过《环境基本法》将全球气候变暖对策纳入环境法体系 日本1993年《环境基本法》以地球环境保全为基本理念,将全球气候变暖对策纳入环境法体系。根据该法第15条关于政府制定环境保全基本计划的规定,日本于1994年制定的《环境基本计划》就将有关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置于重要地位,并明确规定了应在国际协作下,以实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人为活动对气候系统的危害,减缓气候变化”目标为宗旨,并考虑“增强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确保粮食生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当然,这一时期的日本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尚停留于依托有关省厅的各种措施,而真正采取法律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则始于加入《京都议定书》的前后。 (二)制定世界首部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全球气候变暖对策推进法》 作为日本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第一步对策,是1998年10月9日通过的《全球气候变暖对策推进法》。该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旨在防止全球气候变暖的法律,显示了日本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姿态。在内容安排上,共包括总则、京都议定书目标达成计划、全球气候变暖对策推进本部、抑制温室效果其他排出的政策、保全森林等的吸收作用、分配数量账户等、杂则、罚则等8章共50条。该法具有如下显著特色: 第一,立法目的明确。其立法目的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将对地球全体的环境产生深刻影响,在对气候圈保持着不致达到危险的人为干涉的情况下,促使大气中的温室效应气体的浓度予以安定,防止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课题。鉴于所有人均自主且积极地参与这一课题将至关重要,因此,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对策,在制定达成京都议定书目标计划措施的同时,通过制定有关促进抑制社会经济活动及其他活动所排出的温室效果的措施等,实现推进全球气候变暖对策之目的,在确保现在及未来之国民的健康与文化的生活的同时,为人类的福祉做出贡献”。 第二,明确了国家、地方公共团体、事业者、国民应对温室气体的基本职责。关于国家的基本职责,该法第3条规定,国家在为掌握大气温室效应气体浓度变化状况及相关气候变化、生态系统状况而进行观测与监测的同时,综合且有计划地制定并实施全球气候变暖对策。国家在推进旨在抑制温室效应气体排出等的措施的同时,对于抑制温室效应气体排出等相关措施,应谋求该措施达成目的之调和,以顺利执行抑制温室效应气体排出等。国家就其自身事务及事业,在采取措施强化削减温室效应气体排出量及吸收作用保全的同时,应支援地方公共团体抑制温室效应气体排出等,以及为促进事业者、国民或者由其组织的民间团体开展有关抑制温室效应气体排出的活动,应该努力采取技术建议及其他措施。关于地方公共团体的职责,该法第4条规定,地方公共团体应配合区域之自然的社会的条件,推动有关抑制温室效应气体排出等的措施。地方公共团体在对其自身事务及事业采取措施削减温室效应气体排出,保全吸收作用及有关强化措施的同时,为促进该区域的事业者或者居民开展抑制温室效应气体排出等相关活动,应努力提供前款所定措施 的相关信息以及采取其他必要措施。关于事业者的职责,该法第5条规定,事业者就其相关的事业活动,应在努力采取措施抑制温室效应气体排出等的同时,必须协助实施国家及地方公共团体所作出的有关抑制温室效应气体排出等措施。关于国民的职责,该法第6条规定,国民,就其日常生活,在努力采取措施抑制温室效应气体排出的同时,必须协助实施国家及地方公共团体实施的抑制温室效应气体排出等措施。 第三,设置全球气候变暖对策推进本部,落实政府机构职责。该法第3章第11条明确规定,为综合且有计划地推进全球气候变暖对策,在内阁设置“全球气候变暖对策推进本部”,具体管理的事务包括:其一,制定京都议定书目标实现计划方案,以及推进实施该方案;其二,综合调整有关推进实施长期全球气候变暖对策。此外,根据该法第12条至第19条的规定,在组织机构上,全球气候变暖对策推进本部设立推进本部长、副本部长及本部部员。本部长由内阁总理大臣担任,全面负责本部事务及指挥监督;副本部长由内阁官房长官、环境大臣及经济产业大臣担任,职责是协助本部长工作;本部部员由其他国务大臣担任。此外还由内阁总理大臣任命若干名干事担任具体工作。除法律已经确定的事项外,有关推进中的措施由政府的政令规定。 第四,规定了抑制温室效应气体排出的基本措施。一是,实行温室效应气体算定、报告、公布制度。即一定数量以上的温室效应气体排出者负有算定温室气体排出量并向国家报告义务,国家对所报告的数据集中计算并予以公布的制度。根据该法第21条第2款的规定,伴随着事业活动而在相当程度上排出较多温室效应气体、并由政令规定的排出者(称为“特定排出者”),每年度必须由各事业所分别就温室气体的排出量向事业所管大臣进行报告。事业所管大臣,将报告事项及集中计算的结果向环境大臣及经济产业大臣予以通知,与此同时,要适当保护特定排出者的权利利益,国家对所报告的数据集中计算并公布。环境大臣及经济产业大臣,在采用文档记录事业所管大臣等通知的报告事项等的同时,集中计算、公布该记录内容,以便任何人均能够请求公开该记录文档。为增加对公布、公开的资料的理解,特定事业者可以提供排出量增减状况相关的资料及其他资料。二是设立全球气候变暖防止活动推进员。即根据地域全球气候变暖的现状,都道府县知事等有权挑选并委任旨在通过开展启发普及全球气候变暖对策,加快促进防止全球气候变暖活动的热心与有识之士为全球气候变暖防止活动推进员的制度(第23条)。全球气候变暖防止活动推进员主要向居民进行启发普及全球气候变暖对策,进行有关咨询、提供信息等活动。三是,设立国家、都道府县等全球气候变暖防止活动推进中心。为积极推进有关启发普及与广泛宣传全球气候变暖对策,有效开展座谈、培训推进员、对日常生活排放温室效应气体的调查研究、提供日常生活使用产品排放温室效应气体信息的提供等活动,该法明确规定了设立国家、都道府县等全球气候变暖防止活动推进中心的制度。 第五,构建了保全森林等吸收作用制度。该法第28条规定,政府及地方公共团体,为实现《京都议定书目标达成计划》所规定的温室效应气体的吸收量相关的目标,以1964年《森林·林业基本法》第11条第1款规定的森林、林业基本计划以及其他完善及保全森林或者保全绿地、绿化推进计划为基础,应保全及强化森林对温室效应气体的吸收作用。 第六,实行分配数量账户簿制度。该法第29条规定,环境大臣及经济产业大臣,以《京都议定书》第7条第4款为基础,根据计算分配数量的方式的有关国际性决定,制定分配数量账户簿,开设可以进行取得、保有及移转算定分配数量的账户。 (三)明确环境省“抑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管理职责 日本《环境省设置法》(1999年通过,2001年1月6日施行)第2章明确规定了环境省的任务及所管理事务。其中,第4条第22款明确规定,从环境保全观点出发,环境省的职责之一便是制定抑制温室气体排放事务及事宜相关的标准、指示、方针、计划以及其他与此类似政策;并制定抑制温室气体排放事务及事业相关法律规范以及其他类似规制。为实施《环境省设置法》与《环境省组织令》,日本制定了《环境省组织规则》(2001年1月6日),其第3章明确规定在环境省设置地球环境局,地球环境局由总务课、环境保全对策课、全球气候变暖対策课组成,负责推进实施政府有关防止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保护等地球环境保全的政策。此外,还负责与环境省对口的国际机构、外国政府等进行协商和协调,向发展中地区提供环保合作。 (四)完善相关配套法律制度 除《全球气候变暖对策推进法》之外,日本还制定、修订了相关配套立法,初步形成了日本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对策的法律体系。 首先,为有效推动《全球气候变暖对策推进法》的施行,日本于1999年制定的《全球气候变暖对策推进法实施细则》,具体就温室效应气体总排出量相关的温室效应气体的排出量算定方法、温室效应气体算定排出量的报告、分配数量账户簿等实施进行了详细规定。 其次,以《全球气候变暖对策推进法》为中心,日本制定、修订了相关配套法律: 一是,修订了《能源利用合理化法》,强化节能与能源效率。该法又称《节约能源法》,是日本能源的核心法律,在体系结构上包括总则、基本方针等、工厂的相关措施等、运输相关的措施、建筑物相关的措施、机械器具相关的措施、杂则、罚则和附则等8章,共99个条文。该法明确了“从综合推进工厂、运输、建筑物以及机械器具等行业合理使用能源的思想出发,经济产业大臣制定有关能源合理化使用的基本方针”的同时,强化了企业计划性和自主性的能源管理,规范了政府、企业和个人之间的用能管理关系和节能行为。该法分别对工厂、运输、建筑物、机械器具等相关行业合理使用能源的具体措施进行了详细规定。该法通过严格规定能源标准,提高了建筑、汽车、家电、电子等产品的节能标准,不达标产品禁止上市。同时,该法对国家应在财政上、金融上以及税制上采取相关措施,以推进普及能源合理化使用。通过教育、广告活动等加强国民对能源合理化使用的理解的同时,对国民的参与等义务进行了规定,并对地方公共团体关于通过教育、宣传活动增进地方居民对能源合理化使用的理解等的义务进行了规定,并明确了一般消费者关于提供相关促进合理化使用能源信息的义务等。该法的施行,一方面使工厂、事业场所的能源使用得到了彻底合理化,另一方面强化了有关与全球气候变暖相关联、并由政令规定的汽车、家电产品等11个种类产品的燃料费标准、节能标准等目标值,使相关企业在不增加能源消耗的前提下,有效实现了经济总量的大幅增加。目前日本节能法已从原来的生产领域延伸到运输部门和生活领域。 二是,制定《氟利昂回收破坏法》,抑制温室效应气体排放。该法将氟利昂类冷媒CFC(氟氯烷烃)、HFCs(氢氟碳化物)、HCFC(含氢氯氟烃)纳入其法定义务范围,以减少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抑制温室效应气体排放,从而降低温室效应。该法在明确事业者、制造业者、地方公共团体、国民与国家各主体职责的基础上,对第一种类特定产品产生的氟利昂的回收进行了详细规定。并明确规定从事第一类氟利昂回收业、第二种特定产品交付业以及第二种氟利昂回收业的从业者,必须获得都道府县知事的登记;从事特定产品氟利昂类破坏事业的从业者必须获得经济产业大臣及环境大臣的许可;在回收、搬运、破坏过程中,必须遵守主管省令规定的标准。对于违反交付、领回义务者,给予指导、建议、劝告、命令;对于违反规定标准者,由传告改为命令。由于该法以排放高浓度温室效应气体的氟利昂类的3种物质的回收、破坏为目的,对应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制定了新能源发电法,促进新能源利用。为保障与国内外经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能源稳定和适当供给,完善电力事业者利用新能源的必要措施,促进环境保护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日本于2002年制定了《电力事业者利用新能源等的特别措施法》。该法第4条明确规定,“电力事业者应当在每年的6月1日前,按照经济产业省令的规定,将该年度4月1日起至次年3月31日一年期间预计利用的新能源电力的基准利用量和经济产业省令规定的其他事项向经济产业大臣备案”,并且,“电力事业者应当在每年度按照经济产业省令的规定,利用超过基准利用量的新能源电力”(第5条)。电力事业者和接受了第9条第1款规定的其他人,应当按照经济产业省令的规定,置备账簿,记载其利用和生产新能源的电量和经济产业省令规定的其他事项,并予以保存(第11条)。对于违反第8条规定,当电力事业者所利用的新能源电力的数量未达到基准利用量,经济产业大臣认为该电力事业者未达到基准利用量没有正当理由并给予劝告、命令后,依然不履行法定义务者,本法规定了“处以100万日元以下的罚金”的处罚措施,以保障法律措施得到正常实施。 四是,制定了促进新能源利用法,促进企业对新能源的利用。“为确保安定稳妥地供应内外社会经济环境的能源,在促进公民努力利用新能源的同时,采取必要措施以顺利推进新能源的利用,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以及人民生活安定作出贡献”之目的,日本于1997年4月18制定了《促进新能源利用特别措施法》,大力发展风 力、太阳能、地热、垃圾发电和燃料电池发电等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此后,该法于1999年、2001年、2002年、2009年等先后进行了修订。该法明确了其立法目的、基本原则、促进企业对新能源的利用等进行了规定。为贯彻实施《促进新能源利用特别措施法》,1997年6月20日又制定了《促进新能源利用特别措施法施行令》,并于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经过多次修订,具体规定了新能源利用的内容、中小企业者的范围。 五是,制定能源基本法,确定国家合作方针。日本于2002年6月14日制定并施行了《能源政策基本法》。该法明确规定了立法目的、基本制定思想、具体措施、市场机制的利用、国家义务、地方公共团体义务、事业者的义务、国民的义务、国家地方公共团体事业者和国民的相关协助、法制措施等、政府的报告义务、能源基本计划、国际合作的推进和能源相关知识的普及等内容。为加强国际合作,防止温室效应气体产生,该法第13条明确规定,“为有助能源于稳定世界能源供需,防止伴随能源利用而产生的地球温室化等,国家应努力改善为推进与国际能源机构及环境保护机构的合作而进行的研究人员之间的国际交流,参加国际研究开发活动、国际共同行动的提案、两国间和多国间能源开发合作及其他国际合作所采取的必要措施”,为日本参与温室效应气体减排的国际合作工作,指明了方向。 (五)实行税制改革,探讨实施全球气候变暖对策税 作为日本实现《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削减温室效应气体6%的减排目标的手段之一,日本政府正在大力推进税收改革,探讨征收全球气候变暖对策税(又称“环境税”),拟在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进口、开采及精炼环节等方面课税,除征收煤和汽油等矿物燃料的税额外,居民也需要缴纳环境税,并将这些税款用于执行《京都协议书》的有关事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日本环境省自2011年11月5日公布《环境税具体方案》以来,每年均公布该年度环境省相关税制改革方案。2009年公布的《2010年度税制改革要求,征收全球气候变暖对策税的具体法案》,将原油、石油产品、气体状碳化氢(天然气、LPG等)、煤为对象,对输入者、提取者进行阶段性课税(灵活运用石油煤炭的纳税制度)。关于汽油,在前述基础上,对汽油制造者等进行阶段性课税(灵活运用挥发油税的纳税制度)。报道说,一旦2010年开征环境税,其税收预计可达2万亿日元。这些收入将优先用于开发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以及推广低油耗、节能环保型汽车。鉴于开征环境税不仅将增加产业界的成本,煤油、电费的涨价也将影响国民生活,首相鸠山由纪夫对2010年4月起开征全球气候变暖对策税的预定计划持谨慎态度。因此,日本政府于2009年12月14日做出决定,放弃从2010年4月起对煤炭、煤油、汽油等所有石化燃料开征全球变暖对策税,将在对该制度设定进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力争2011年度以后开征。 (六)探讨制定《全球气候变暖对策基本法》 时至今日,日本确立了到2020年将日本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到1990年时25%的水平(中期目标);到2050年,将日本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到1990年时80%的水平(长期目标)。因此,为明确相关政策的地位、基本方向,日本已着手制定《全球气候变暖对策基本法》,并将《全球气候变暖对策基本法草案》提交于2010年1月18日至6月16日期间召开第174回国会审议。该草案包括总则、中长期目标、气候变化对策基本计划、基本措施、完善推进气候变化对策目的的体制等5章共52条。 三、日本立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经过多年的努力,日本已构建较为完备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体系,为日本政府有效推进其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提供了法律保障。日本在应对气候变化立法方面积累的立法经验,对我国完善与健全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具有如下重要启示: 其一,科学定位应对气候变化法律规范地位,及早完善环境法体系。就传统的环境法体系而言,并无有关应对气候变化对策的相关法律规范。随着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的展开,世界各国开始注重通过国内立法以强化应对气候变化对策的实施。日本非常注重加强国内立法,明确国家、地方公共团体、事业者及国民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职责,并在1993年《环境基本法》中明确规定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相关法律制度纳入环境法体系,不仅为日本制定有关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法律制度指明了方向,还有利于从整体上完善其环境法体系。有鉴于此,我国在探讨制定全球气候变暖法律制度时,也应该明确将有关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法律制度纳入环境法体系,以便从整体上理 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法律规范与其他环境法律规范之间的关系,为完善我国环境法体系奠定基础。 其二,科学设置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主管机构,明确政府有关部门的职责。从日本完善其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法律制度的经验来看,日本通过1999年的《环境省设置法》、2000年的《环境省组织令》、2001年的《环境省组织规则》等,明确规定了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的职责、权限,从立法上确立各政府机构的职责,避免部门之间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对策方面因职责、权限不清所带来的低效率问题。 与此相对,为切实加强对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领导,我国于2007年6月由国务院决定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以下称“领导小组”),目前,“领导小组”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任组长,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国务委员戴秉国任副组长,由22个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为组成成员。“领导小组”作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具体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制订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方针和对策,统一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研究审议国际合作和谈判对案,协调解决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组织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节能减排工作的方针政策,统一部署节能减排工作,研究审议重大政策建议,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一方面,作为“领导小组”组成成员的22各职能部门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具体职责并不明确,不利于国家温室效应气体减排工作的展开。另一方面,“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是决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方针和对策等,并没有涉及相关法律规范的制定工作。而有关应对全球变暖,节能减排的终极目标实际上是保全地球环境,有关规制节能减排的法律规范属于环境法体系,应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有关立法、管理工作。有鉴于此,笔者认为,我国应从立法上明确规定国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的主导地位,主管全国相关温室效应气体减排的政策、法规制定、管理工作。 其三,加强专门应对气候变化法律的制定,尽快完善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法律体系。从日本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立法动态来看,一旦日本通过正在审议的《全球气候变暖对策基本法草案》,则日本将形成以《全球气候变暖对策基本法》、《全球气候变暖对策推进法》为中心,以《全球气候变暖对策推进法实施令》、《能源利用合理化法》、《氟利昂回收破坏法》等相关配套法规为内容的完善的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法律体系。 就我国而言,如前所述,我国已制订了一系列与温室气体减排有关的法律规范。如《大气污染防治法》、《可再生能源法》、《节约能源法》、《城乡规划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煤炭法》、《矿产资源法》、《电力法》、《森林法》等。这些法律的贯彻与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保护环境,控制温室效应气体排放均具有积极作用。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些法律规范都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对策的相关配套法规,而从实质上而言,我国尚未制定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专门法律,不利于从整体上规范国家、地方政府、企事业者、公民个人等在应对温室效应气体方面的职责,也不利于国家从整体上明确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政策、方针与基本制度,严格落实国家节能减排目标。因此,为保证国家减排目标等积极应对措施的真正落实,我国有必要制定专门应对气候变化法律以明确国家、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公民个人等相关责任,明确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主管机构及其职责,构建有利于推进温室效应气体减排工作的具体制度。 总之,笔者认为,我国在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法治建设的过程中,应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借鉴国际社会制定应对气候变化专门法律的经验,制定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对气候变化的专门法律,并以现有相关配套立法为内容,构建完善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体系。 注释: 邓梁春.美国气候变化相关立法进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环境,2008,(2). 温家宝.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N].人民日报,2009-12-19(2). [日]文部科学省,等.日本气候变动及其影响[EB/OL]. http://www. nies. go. jp/escience/ondanka/ondanka03/lib/f_03. htm,l 2010-01- 06. [日]国立环境研究所.温室化的新证据和可预料的严重影响[M].日本环境省印发,2001:10. [日]大塚直.环境法[M].日本东京:有斐阁,2002:123-170. [日]环境省.税制的绿色化[DB/OL]http://www. env. go. jp/policy/tax/kento. htm,l 2009-11-02. 钱铮.日探讨征环境税可行性[DB/OL].新华每日电讯,2009-10-31. http://news. xin-huane.t com/mrdx/2009 - 10/31/content _12364925. htm,2009-11-02. 日本放弃从明年4月开征环境税[EB/OL].中国新闻网2009-12-14. 日本环境省.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对策基本法草案的阁议决定(通知) [EB/OL]. http://www. env. go. jp/press/press. php?serial =12257,2010-03-15.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的区别篇6

()

③科学家现在认为,之所以出现地球变得越来越暗这种现象,也许是因为大气层中的浮质和其他微粒增加所致,云中的小水滴在微粒周围凝结在一起,导致云中含有更多的小水滴。反过来,这些小水滴会有反射作用,把更多的阳光反射回太空中。云对热量具有双重拦截作用,一方面拦截了来自太阳的热量,使其无法到达地球,另一方面也拦截了从地球辐射出的热量。在白天,对阳光的拦截会对地球产生“冷却效应”,让地球不至于过热;而在夜晚,对来自地球的热量的反射、吸收以及再度释放出热量,地球的温度就不会过低,让我们在夜晚也不会感觉太冷。所以,云层减少到达地球的阳光是可能的,它以24小时为一个周期,为地球形成一种网状保暖系统,但这不是一成不变的,云层的高度和反射率也影响温度。

④上世纪80年代,以色列和荷兰分别对“地球变暗”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新兴工业国家的崛起,化石燃料例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消费迅猛增长,燃烧时生成的各种气体以及工业污染,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粉尘和固体微粒。此外随着全球变暖,气温的上升增加了云量,光线被大气中的微粒和云层散射,而另外一些烟尘和化学物,例如硫酸盐的微粒会反射太阳光,从而减少了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随着云层和微粒的增多,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量越来越少,地球逐渐变暗。

()

⑤众多科学家在强调全球变暖可能造成的恶果,与此同时,一些科学家却呼吁各国政府注意地球变暗的问题。地球变暗与地球变暖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⑥现在有一些科学家担心,全球变暗这一事实会掩饰全球变暖这一结果,而解决全球变暗的问题可能会对气温和海平面造成大的以及以前无法预料的影响。全球变暖可能会使全球气温进一步升高,预计到2030年气温会上升2℃,到2100年会上升10℃。如果情况真是这样,气温大幅度上升会让格陵兰岛的冰盖融化,热带雨林将会大幅度减少,而海平面也会有很大的升高。地球变暗可以减缓地球变暖的速度,但科学家也担心,全球变暗会改变世界降雨的模式,这种全球气候改变是造成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出现大干旱,夺去数万人生命的元凶。所以,各国科学家在注意温室效应的同时,也应该加大对地球变暗的研究。

(摘自百科知识网)

阅读训练:

1.“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有科学家断言,到达地球表面的阳光将会以每10年减少2%~4%的速度递减。”能不能把这一句中的“断言”改为“预言”?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别给文章的③、④两段和⑤、⑥两段各加一个小标题。

③、④两段的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⑥两段的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说:“各国科学家在注意温室效应的同时,也应该加大对地球变暗的研究。”作者为何期望科学家加大对地球变暗的研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的区别篇7

据统计,1月4日,澳大利亚南部岛州塔斯马尼亚遭遇大火,截至1月11日共有100多栋房屋被烧毁,数千人出逃;1月7日,大火造成澳大利亚6万多公顷的森林被烧毁,所幸无一人遇难;1月8日,澳大利亚人口最多的新南威尔士州共发生了100多起因高温天气引发的火灾。

在南半球迎来酷热盛夏、遭遇酷暑天气之时,北半球各国则经历了暴雪、狂风、霜冻等严寒考验,地球仿佛上演了一场“冰火两重天”的精彩好戏。2012年冬半球及2013年初,寒冷成为了北半球的代名词,北半球大部分地区遭遇到了极为寒冷的天气,中国经历了史上最冷的春节,气温更是连连走低;日本也出现了强降雪天气;欧洲也不例外,大部分地区出现强降雪天气。

乌克兰2012年12月遭到寒流袭击,多地积雪达半米,气温降至零下23℃。2012年12月,俄罗斯大部分地区遭遇异常严寒天气,首都莫斯科气温降至零下18℃,为入冬以来最低。2012年12月9日,瑞士发生雪崩,导致11人死亡。2012年12月9日,捷克局部地区达到零下26℃的低温,共有7人死于严寒。另外,欧洲南部也受到影响,出现大规模降雪。在克罗地亚、塞尔维亚、黑山和波黑等国家共有6人因恶劣的天气情况而死。欧洲多个飞机场受到暴风雪的显著影响。德国法兰克福机场2012年12月8日、9日两天之内被迫取消超过370架次的航班,其中一部分已经在12月10日恢复。2012年12月12日。英国部分地区温度甚至降至零下10℃,一度造成交通困扰。据了解,英国的冰雪天气造成了大约200架航班取消,主要道路出现严重交通阻塞,霜冻和大雾还导致列车晚点。12月12日,伦敦希思罗机场有189架航班取消,导致成千上万名旅客滞留,这些旅客不得不排5个小时的队重新订票。同时,英国利兹一布拉德福德机场和布里斯托尔机场同样陷入混乱。

【考点链接】

近年来,随着全球极端天气的加剧和自然环境的持续恶化,人类在不断思考和反思: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全球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自然环境持续恶化带来的各种灾害频繁发生,谁应为此负有责任?目前,有一定科学根据的主流看法是,全球极端天气与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无不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过量的碳排放所致,自然灾害频发与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息息相关。

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对极端天气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从概率论上来说,如果某一地区或地点的天气在多年平均条件下呈正态分布,那么在平均状态下的天气现象出现的概率最大,极大与极小状态下的天气现象不易出现。就温度这个气候变量来讲,就是说偏冷和偏热天气出现的概率较小,极冷或极热的天气出现的可能性就更小。但现在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气温的平均值增加,这时偏热天气出现的概率将明显增加,并且原来很少出现的极热天气现在也可能频繁出现了,高温热浪等极端事件将变得频繁。

从气象学原理上来说,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地表气温升高,较高的温度会使水面的蒸发加大、加快。这样不仅蒸发到大气中的水汽总量增加了,而且水循环的速率也加快了。由于大气中的水分增多了,这将使更多的降水在更短的时间内发生,雨、雪等极端降水事件以及局部洪涝灾害出现的频率可能增加,个别地区龙卷风、强雷暴、狂风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也会增多。另外,由于水分从植物、土壤、湖泊和水库的蒸发加快,再加上气温升高,一些地区将遭受更频繁、更持久或更严重的干旱。

1.全球变暖及其原因

我们知道,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周围释放能量,这种释放能量的方式就是辐射。一般而言,高温物体向外发出短波辐射,而低温物体则发出长波辐射。例如,太阳表面温度约为6000K,太阳发出短波辐射;地球表面温度约为288K,地球表面发出的辐射为长波辐射。大部分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通过大气层到达地面,使地表温度升高,与此同时,大气能强烈吸收地表发出的长波辐射,仅少量的长波辐射不能被大气所吸收,跑到宇宙空间中去。这样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又很少使地表发出的长波辐射散失而使地表增温,于是形成了大气的温室效应。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把“大气中那些吸收和重新放出红外辐射的自然和人为的气体成分”称为温室气体。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有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臭氧(O3)和氟氯烃化合物(CF-Cn)、水汽(H2O)等。其中,二氧化碳(CO2)对温室效应的贡献最大。由于温室效应的作用,大气温度会升高,大气逆辐射会增强,地球表面温度升高,进而地面长波辐射也会增强。最终,地球接受的太阳辐射的热量和地球散失的长波辐射的热量会达到平衡,形成地球上的平衡温度,即目前地球的平均气温。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当前倍受关注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实质是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引起大气温室效应的增强。其实,大气中本来存在着水汽(H2O)、二氧化碳(CO2)等多种温室气体,大气的温室效应是本来就存在的。假若没有大气层,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不会是现在适宜的15℃,而是十分低的-23℃。这就是说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提高了38℃。有了温室效应,地球表面才能保持相对稳定而又适宜的温度,生物的生存与繁荣才会成为可能。这些温室气体成分在大气中的含量虽然很少,但是对地气系统的辐射能收支平衡却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些温室气体成分浓度的变化必然会对地气系统造成明显扰动,引起全球气候变化。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广泛地改变了地球表面的形态以及动植物的分布,尤其是大量使用化石、矿物燃料等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这使得原来大气中存在的温室气体含量大量增加了,也使大气中增加了一些原来没有的、具有强烈温室效应的气体,如氟氯烃化合物(CFCn)等。随着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大气进一步阻挡了地球向宇宙空间发射的长波辐射,为维持辐射平衡,地表必将增温。

2.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1)海平面上升:

(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改变植物群落的结构、组成及生物量,使森林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发生变化;某些脆弱性物种灭绝风险增加,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产生施肥效应。

(3)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部分地区降水增加;大部分干旱、半干旱区域蒸发增强,变得更加干燥;热带气旋的强度和频率将明显增加。

(4)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3.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既有有利的影响也有不利的影响,我们应更加关注不利影响。

(1)对植被的影响:自然植被的地理分布可能发生变化,我国植被带北移,我国亚热带北界由秦岭一淮河一带移到黄河以北,北方落叶林面积缩小。总体上弊大于利。

(2)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由于生态系统适应能力有限,气候变暖致使生态系统的建群种、优势种及其他物种相应地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目前受到严重威胁的生态系统有珊瑚礁、红树林、热带雨林、北方草原湿地及天然草地、高山。另外,由于海平面升高发生海水倒灌,使海岸受到侵蚀,进而影响海岸及海岸生态系统。

(3)对冰川和湖泊的影响:据有关资料推算,我国西北各山系冰川面积自“小冰期”以来减少了24.7%,达7000km2左右。青海湖1957―1968年间面积缩小了264km2,湖面下降了11m。西北各大湖泊除了天山西段赛里木湖外,水量平衡处于入不敷出的负平衡状态。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湖泊均向萎缩方向发展,有的甚至干涸死亡。

(4)对水资源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将加大海陆热力差异,使夏季风可以深入内陆,降水有可能增加。全球气候变暖将使南方洪涝灾害增加,北方旱灾更加明显。西北地区高山的冰川因全球气候变暖融化量过多而影响该地区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另外青藏高原的冰川退缩和湖泊萎缩降低了其作为“水塔”的功能,对中国的影响将是非常深刻的。

(5)对农业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将使中国温度带北移,其直接作用对作物生长有利,但其间接作用(如病虫害增加)却对作物生长有害,更重要的是未来降水的不确定性将严重影响中国的农业生产。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蒸发、风蚀、干旱加强,台风频率加大,再加上海平面上升淹没大量耕地等方面的影响,据估计到2030年我国种植业产量总体上因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减少5%~10%左右。

(6)对社会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后果对我国的社会影响也是很深刻的。全球气候变暖的不利影响,如干旱、洪涝、沙尘暴、森林火灾等会严重影响我国的生态和经济,进而会影响社会的稳定性。我国著名气象学家叶笃正指出,海平面上升将会影响南水北调、三峡工程的实施和效益的发挥。此外,夏季的热浪使与高温有关的疾病的死亡率上升;升温导致一些热带、亚热带的疾病如血吸虫病向北传播;暖冬造成大量病毒、蚊、蝇、老鼠存活,使流感盛行。

(7)对其他方面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各经济部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海平面上升将大大增加筑堤成本,因为我国约有70%以上的大城市、一半以上的人口和近60%的国民经济集中在低海拔的东部经济带和沿海地区。

4.温室效应的对策

随着温室效应增强引发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对人类生活影响的加深,人们对温室效应的认识也逐渐加深,并采取了一系列对策。1997年通过的《京都议定书》是第一个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行动方案,对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规定了具有法律约束意义的减排目标。一些国家制定并实施了直接针对温室气体减排的气候变化政策。针对温室效应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颁布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

(2)实施征收碳税等多种税收政策。

(3)使用可再生能源。

(4)禁用氟氯烃化合物。

(5)实施保护森林的对策方案。

(6)改善能源使用效率。

(7)对汽车的排气标准进行限制。

(8)开发替代能源。

利用生物能源作为新的干净能源,即利用植物由光合作用制造出来的有机物充当燃料,藉以取代石油等已有的高污染性能源。温室效应增强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国际间应该共同承担起责任,加强交流与合作;各国应该重视温室效应,普及温室效应的有关知识使其深入人心,并依据各自国情采取措施。由于当前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发达国家历史上排放的温室气体造成的,发达国家应该率先依据其经济和技术优势在温室气体减排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加强对发展中国家温室气体减排的技术和经济援助。发展中国家需要在经济发展与温室气体减排之间寻求平衡点,通过技术进步来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从个人的角度讲,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到温室效应增强的后果,每个人都有责任做出行动来挽救自然环境。因为,自然不是某个个体或某个物种的,而是所有物种共有的;应对气候变化,也不仅仅是国家政府的事,个体有责任也有能力采取措施。如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的节约用电、植树种草等小小举动,累积起来就会对气候产生深远的影响。

【创新习题】

气候变化是长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因素有

( )

①太阳辐射的变化②海陆分布的变化③地形的变化④人类活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读图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图中A处为温暖期

B.图中C处为温暖期

C.图中B处为寒冷期

D.图中D处表示未来两万年左右地球将出现一个新的温暖期

3.近年来,诸如暴风雪、寒流、暴雨、热浪等极端天气事件在全球发生的频率增加,强度也加大,气候问题愈来愈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全球性问题。对于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繁发生,下列解释最不可信的是

( )

A.全球气候变暖是造成极端天气频繁的主要原因之一

B.极端天气频繁是地球内能释放的结果

C.大气环流异常是极端天气发生的直接原因

D.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繁发生既有全球气候自然变化的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4.低碳生活方式健康自然,成本低。下列做法与低碳生活方式相符的是

( )

A.提倡少吃多餐

B.购买化纤类衣物

C.电脑不用时应让其待机

D.修建绿道,提倡骑自行车出行

2010共道未来大会于2010年9月9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在大会上作了“中国的绿色低碳能源战略”发言。他指出:“降低温室气体叫低碳,降低污染叫绿色。”结合材料,回答5~6题。

5.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氮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6.下列措施中,能体现中国绿色低碳能源战略主要内涵的是

( )

①大力发展节能技术②高效利用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和石油

③加快发展核能和可再生能源④敦促发达国家减排温室气体⑤加强地质勘探,提高能源自给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7.全球温度上升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关系密切。2009年联合国日的口号是“用爱温暖世界,而非二氧化碳”。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相关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碳阻挡了地面长波辐射

B.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C.二氧化碳能强烈反射地面短波辐射

D.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太阳短波辐射

全球气候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图2是“全球温度上升3℃后,世界不同区域粮食产量(靠雨水生产)的增减状况示意图”。读图2,回答8―9题。

8.下列有关全球升温3。C对靠雨水生产粮食地区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

A.全球气候变暖对全球各地区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

B.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

C.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有小幅增产

D.西半球粮食产量普遍会增产,东半球相反

9.据图2推断,如果全球温度升高3℃,下列几个地区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

( )

A.澳大利亚

B.北非

C.西亚

D.中亚

对野象生活习性研究表明,野象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中。图3为“中国历史时期野象活动地点分布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据图分析可以得出,公元前550年至公元1830年野象活动北界

( )

A.不断北移

B.不断南移

C.不断东移

D.不断西移

11.下列关于该历史时期与现代的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两个时期气候变化趋势基本吻合

B.现代气候变暖使全球陆地面积增大

C.该历史时期雪线不断降低,现代则趋向升高

D.该历史时期我国1月份0℃等温线的位置北移

12.图4说明全球气候变化状况的基本特点是(双选)

( )

A.全球气温逐渐升高

B.降水量呈增加趋势

C.冷暖、干湿交替

D.气候变化周期不稳定

13.为遏制气候变暖,必须(双选)

( )

A.压缩经济发展规模

B.提高矿物燃料的利用效率

C.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D.将温室气体全部回收利用

14.图5为“19世纪中叶以来每10年全球表面气温距平变化图”。下列选项与图5中信息相吻合的是

A.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波动下降

B.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直线上升

C.20世纪50年代,全球气温较1961―1990年平均气温高

D.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每10年都比前10年明显变暖

据专家预测,因全球气候变暖世界海平面到2100年将升高40cm~50cm。图6为“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带的影响有(双选)

( )

A.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

B.使滩涂面积减少

C.淹没部分耕地

D.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16.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双选)

( )

A.臭氧层破坏

B.森林被大量砍伐

C.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D.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

17.气候变化与异常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引起全球气候变化与异常的原因不可能是

( )

A.太阳黑子增多

B.地球自转线速度的纬度差异

C.大气环流的多年变化

D.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大

18.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的叙述,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全球各地的气温持续上升

B.我国各地的降水量普遍增多

C.全球各地的河湖水位上升

D.我国西部山地冰雪总量减少

图7为“挪威雪线高度和中国气温距平(与平均气温的差值)变化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中国从16世纪到20世纪期间,气候处于温暖期的是

( )

A.1470―1520年

B.1620―1720年

C.1840―1890年

D.1910―1950年

20.图示公元后挪威雪线降低时期,我国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A.水稻种植范围向北扩展

B.野象栖息地的最北界北迁

C.热带范围扩大

D.北方河流结冰期变长

《北京日报》2009年11月22日消息:意大利“水城”威尼斯人口多年来持续减少。据此,回答21-22题。

21.导致威尼斯人口持续减少的原因不包括

( )

A.冰川融化

B.全球气候变暖

C.海水膨胀

D.地面下沉

22.人类因素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最主要原因,为控制海平面上升,发达国家应该

( )

A.禁止使用矿物燃料

B.减缓工业化进程

C.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D.减少酸性气体排放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可怕的全球变暖”(图8)

材料二根据卫星观测图像显示,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北极西北航道已经解冻。所谓西北航道是指由格陵兰岛经加拿大北部北极群岛到阿拉斯加北岸的航道,是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最短的航道。这一航道一旦能够进行商业通航,将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数百年来,征服西北航道一直是西方航海家的梦想。

(1)根据材料一分析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严峻后果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分析西北航道被许多国家称为“黄金航道”的原因。

(3)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华网2009年7月6日消息:近30年来,被称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冰川退缩的速度是过去300年的10倍,自1966年以来,黄河源区的冰川退缩比例最大达77%。冰川的融化为全球气候变暖提供了一个最明显的证据。

材料二 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城市化水平关系图(图9)

材料三 2003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人口统计表(单位:亿人)

(1)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填出下列表格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内容。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分析城市化水平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关系,并说明原因。

(3)图9所示国家中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居第二位的是_________,请你谈谈该国为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应采取的措施。

(4)据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测量发现,按近20年二氧化碳排放平均速度,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应增加29.95%,但实际只增加了0.03%,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上述材料可知,减缓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A 3.B 4.D 5.C 6.A 7.B 8.B 9.C10.B 11.C 12.CD13.BC 14.D 15.AB 16.BC

17.B 18.D 19.D 20.D 21.D 22.C

23.(1)①山地冰川融化加快;②陆地上径流量减少,水源短缺;③世界部分地区粮食产量减少,出现粮荒现象;④自然灾害加剧,损失加重;⑤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破坏。

(2)西北航道是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的最短海上运输航线,经济价值非常高。

(3)①改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②植树造林(树木能增加对温室气体的吸收);③加强技术研究,如培育耐旱新品种、应用和推广工业节能技术;④通过经济、行政手段加强环保工作的实施;⑤加强工程建设和防御机制建设以减轻自然灾害对人类的损失。

24.(1)毁林燃烧矿物燃料极地冰川融化沿海低地被淹没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的区别篇8

地球温室效应是由于人类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不断向大气层大量排放各种各样有害气体而造成的。在这些有害气体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此外,还有氟、氯化碳、臭氧、甲烷、氢氧化物、氯化物等40多种微量气体。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不能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而让太阳辐射热顺利通过大气层到达地面,而且它们能够吸收大部分地面长波辐射,而使地面辐射热无法散发到外层空间去,像温室的作用一样,从而导致地面和低层大气温度逐渐升高。这就是地球温室效应。因气温效应的气体称为温室效应气体。

一、全球变暖的原因

(一)人为因素

1、人口增长迅速

近几年,人口增长过快。每人每天所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值。

2、工业发展迅速

工业在迅速的发展,燃烧大量的煤和碳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在大气中迅速积累。氟氯烃、甲烷等气体的排放也大量增加,这些温室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

3、毁林严重

由于社会进步,对土地的需求增大,占用了大多的林地。同时也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木材的需求量增大,导致毁林伐木的现象日益频繁。

(二)自然因素

主要由于太阳的活动,黑子,黑洞等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二、温室效应可能造成结果

(一)从数字看全球气候变化

现在全球气候变暖,冰山溶化,林草减少,沙漠扩大;沙尘暴严重,凝冻灾害和旱灾严重,特大洪涝,大风暴雪,连连发生。城市温室效应显著,低氧环境影响市民免疫力,亚健康人群增加。

1、全球平均气温在未来50年内将升高2到3摄氏度,但是如果温室气体排放继续增加,气温将上升在升高几度。

如果不对温室效应采取适当措施,全球将出现上世纪30年代那样的经济大萧条,由气候变暖在成的洪水或干旱将使大约2亿人流离失所。

2、与100年前相比,非洲大陆的气温上升了0.5摄氏度。

3、气候变暖导致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的冰盖在过去80多年里消失了82%。

第二高峰肯尼亚山的冰盖在过去100年里消失了92%。

4、2005年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主要成分)的含量创下新高,达到379.1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比2004年的377.1ppm增加了0.53%。

5、全球变暖将导致世界上四分之一也就是100多万物种在未来50年里灭绝。

(二)温室效应,瘟疫的招魂使

全球变暖可能造成某些疾病发病率的升高。特别是在冬春季节交替之时,易感动物更容易发生感染,进而诱发养殖业中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流行。专家强调指出,温度升高导致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速度加快,微生物在生长繁殖前必然先经过DNA复制,而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DNA复制过程中。

因此,温度升高的结果必然会引起病原微生物的基因突变率升高。各类病原微生物在突变后其一些生理生化特点也将发生改变,如病原体的存活变异、抗药性变异等。发生变异后,病原微生物(尤其是病毒)将突破其寄生、感染的分布区域进行扩散,形成新的传染病。

三、防治措施

(一)交通业防治措施

在地球CO2排放总量中,交通业因化石燃料消耗占24%,仅次于能源业。现在,交通业被认为是全球人为产生温室气体的最快增长源。为避免全球变暖现象越过危险边缘,需在本世纪中叶之前将CO2,浓度保持在450ppm以下,这样才能把温度提升控制在4cc之内。想达此目标,必须将CO2排放量减半,使用多种更清洁能源,确保能源安全供应。

IPCC确定降低CO2排放的5种方法是:

(1)减少能源消耗

(2)使用含碳量低的代替燃料

(3)使用可再生能源

(4)增加天然落水洞

(5)CO2的捕集和封存

(二)森林防治措施

森林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将碳贮存于树木体内,并向大气中释放氧气。

2002年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总论》讲,“森林每生产10t干物质,可吸收16t二氧化碳,释放12tt氧气。……每公顷森林每年净光合吸收碳:热带林为4.5t~16t,温带林为2.7t~11.25t,寒带林为1.8t~9t,耕地为0.45t~2.0t,草地约为1.3t。据测算,树木的碳含量可达43~58%。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为600×108t~8300×108t,其中90%的碳自然存储于森林之中,森林是一座巨大的碳储库。

因此,要大力保护现有森林,特别是保护天然林。天然林树木种类多,生物量大,与生境相对协调,生态效益高。除禁止砍伐天然林外,特别要防止森林火灾和病虫害,以保证森林的正常发育与生长。

积极发展森林,提高森林覆盖率,在保护已有森林的基础,科学造林,发展林业。

1、封山育林

有天然林分布的区域要定期封山,利用天然林种源,通过天然更新使疏林地、灌丛地和荒山荒地演替为天然林。封山育林要分区、分期、有计划地进行,对有望近期成林的荒山、灌丛地可先期封山育林。封山育林区要由林业部门及当地政府与农民协商后确定,并划界立桩。制订封山育林实施条例,做好当地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特别是防止山火、放牧、开荒、樵采等有碍封山育林的人为活动。此外,必要时可辅以人工促进措施,如补播、补植等。

2、科学经营森林

对已有森林要在认真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经营,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以生态为主的综合效益。

(1)实行森林分类经营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以及森林的立地条件,将已有森林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两类,分别经营。生态公益林遵照“生态效益优先,兼顾社会、经济效益”的原则经营;商品林根据“经济效益为主,兼顾生态、社会效益”的原则经营。

(2)采用科学、可持续的方式与技术经营森林

在“近自然林业理论”指导下,森林经营要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禁止砍伐天然林的方针。森林抚育间伐要不影响森林郁闭度和生物多样性,促进森林健康生长。森林采伐要抛弃皆伐作业方式,公益成熟林必须采用渐伐、择伐的作业方式进行采伐更新;用材林成熟采伐时也要按照永续利用的原则,尽可能地避免大面积皆伐,采用择伐方式作业。通过森林经营使林地的生产力和更新能力不断提高,森林生态系统保持良好的生物多样性,并稳定持续地发展。

(三)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生产的碳基肥料

1、开发复合型碳基钾肥、碳基氮肥、碳基磷肥

一般碳基可溶性化肥都能作为养分被植物吸收,肥料利用率高于非碳基化肥。碳基钾肥有碳酸钾、碳酸氢钾、钾碳铵等无机钾肥以及乙酰丙酸钾、柠檬酸钾、腐殖酸钾等有机(酸)钾肥。碳基钾肥除了供应钾元素以外,还可以提供大量的二氧化碳营养,它的成品最后是白色的结晶体,可以替代我国农民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钾——氯化钾。不论从环境保护角度,还是作物营养需要,碳基钾肥应是钾肥丁业发展的方向。

2、开发饱和的二氧化碳水溶液肥料

在阳光强烈、无风时喷施或滴灌、渗灌均可,如果将此水溶液加入适量的钾、镁元素,可以进一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效果更好。滴灌、渗灌的二氧化碳水溶液进入土壤以后,与土壤中的矿物质结合,形成更为丰富的营养溶液,利于植物生长发育。

3、直接使用二氧化碳

就是将二氧化碳收集、储藏于钢瓶或大型气柜内,直接供给温室大棚。

4、将气体二氧化碳压缩成液体肥料深埋

如果碳基肥料能取代传统化肥,不仅能避免使用传统化肥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还能变废为宝,充分利用二氧化碳,大幅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发展低碳农业的目的。

(四)水土保持减缓温室效应造成的危害

全球变暖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在各种外力作用下的侵蚀,造成的水土流失的现象。如果可以做好水土保持工程与生物工程的结合工作,可以有效地通过提高森林的覆盖率,保持土壤养分,丰富物种的多样性,通过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能够更好地给养森林,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同时水土保持工程可以通过让碳固定于林木的方式,减少二氧化碳。水土保持工程减少水分和养分流失,使更多的土壤为“肥沃土”,避免在开发时,进一步占用林地和有限的耕地,从而更好地保护林木和农田。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的区别篇9

近年来全球气温快速上升的原因主要是人类燃烧矿物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以及毁林导致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含量持续上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增温原理主要是由于其能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吸收的能量多了,气温也就上升了。由于大气的流动性,我们先假设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增幅没有地区差别。再此前提下,我们来分析三圈环流的变化情况。

随着温室效应全球变暖,赤道地区和极地之间的气温差是增大的,尤其是在冬季。赤道地区因空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增多而吸收的地面长波辐射增多,气温上升,极地也应因此而上升,但极地的下垫面多为冰雪覆盖,冰雪主要是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而其吸收后再发出的地面辐射是非常有限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反射出的短波辐射几乎没有吸收作用,只对地面发出的长波辐射有吸收作用。因此,极地的增温幅度要远小于赤道地区的增温幅度。另外,冰雪融化大量吸热也是导致极地增温幅度小的重要原因。冬季赤道地区和极地间的温差增大的原因就更直观一些。冬季的极地处于极夜状态,没有光照,地面发出的长波辐射也就很微弱,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所以,冬季极地和赤道地区的温度差比过去会变得更大,三圈环流也就变得更强。

三圈环流的增强导致近地面的各个气压带和风带都得以增强,西风带在冬季的增强变得尤为强烈。更为强烈的西风从温暖湿润的大西洋带来更多的水汽(随西风带的增强北大西洋暖流也是增强的,它带来的增温增湿作用也相应增强),强烈西风沿两个风道东来,一是北侧风道从比斯开湾、英吉利海峡、北海、波罗的海沿西欧平原、中欧平原、东欧平原翻越乌拉尔山到达西伯利亚地区。此时,来自北冰洋的南下气流起到了作用,它与湿润的西风共同作用到达北疆的阿尔泰山区,因为受到地形的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以暴雪的形式完成降水。过去人们总是误以为这是来自北冰洋的水汽,因为风从北面吹来,且离北冰洋又是那么近,但是,冬季的北冰洋冰雪覆盖、气温极低,北极地区又处在极夜的笼罩之下,哪能蒸发起多少水汽呢?所以,北疆地区冬季的降水的水汽几乎都来自遥远的大西洋。另一个风道是较为靠南的,我们就叫它南侧风道,这是来自地中海地区的。冬季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气压带风带都相应南移,北纬三四十度之间的地中海地区也受西风带的影响。在南侧风道,西风从大西洋经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黑海、里海、图兰低地到达阿尔泰山区,一部分直接经阿拉山口进入北疆准格尔盆地,产生暴雪等强降水天气。当然,南北两条风道在中部地区会有所交混。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的区别篇10

揭示与观测、研究气候变化是科学领域一项极其平常的事务。科学界早就普遍认识到,气候始终是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无论是地质时期,还是历史时期和现代,从来都没有停息过。冷暖交替、干湿变化,一直是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它的时间尺度有长达数百万年直到数千万年的地质时期冰期和间冰期的循环,有数千年至数万年的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也有数百年、数十年、甚至几年的近代和现代的气候变化。

对不同时期的气候变化有着不同的研究方法,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使用地质沉积物、古土壤和古生物学的方法。近年来,随着科学发展,还引用了同位素地质学方法;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使用物候、树木年轮、历史气候记录、史书、方志等;近代气候变化主要依据气象观测记录,也有用物候期或历史记载等。在此基础上应用各种气候模型来模拟和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情景。

距今约22亿年到1万年的地质时期,地球气候就不断发生大冰期和间冰期变化。距今1万年以来,地球古气候史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冰后期。在这1万年中,地质、冰川、地貌、植被等资料进一步丰富,气候记载的历史文献客观地反映了气候变化,为研究冰后期气候变化提供了依据。挪威的冰川学家曾作出冰后期近1万年来挪威的雪线升降图。雪线的升降与当时的气候有密切的关系,一个时代气候温暖则雪线上升,气候转冷,则雪线下降。根据一万年来的雪线变化,这位挪威冰川学家把这1万年分为四个寒冷期和四个温暖期:

第一次寒冷时期:距今约8000~9000年,是第一次寒冷时期,主要寒期在公元前6300年前。

第二次寒冷时期: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的气候温暖时期中,出现了一次气候转寒时期,主要寒期在公元前3400年前后,即冰后期第二次寒冷时期,由于这次寒冷期持续时间不长,降温幅度也不大,所以在气候变化史中,仍然把从公元前5000年起,至公元前1500年止,称为这1万年中的“气候最适宜时期”。

第三次寒冷时期: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100年之间,持续1100年之久,这是在冰后期内,跨公元前后的寒冷时期,主要寒期在公元前830年前后,有人称这个寒冷期为新冰期。

第四次寒冷时期:公元1550年到1900年,发生了冰后期的第四次寒冷时期,这次寒冷期距今最近,主要寒期在公元1725年前后,其终期发生在距今100多年以前,欧洲称这个寒冷期为现代小冰川。

冰后期共发生四次温暖期,分别是:

第一次温暖时期,发生在冰后期的初期,距今约1万年, 这个时期冰川后退,雪线上升,植物带向高纬度带推移,标志着气候变暖,这个温暖时期大约持续了1000年。

第二次温暖期发生于距今7000年左右,这个温暖时期较长,大约从公元前5000年起,一直持续到公元前1500年,历时3500年,在这个时期中,气候相当温暖湿润。

第三次温暖时期发生于距今1100~700年之间,被称为第二次气候最适期,其间仍有一系列较小尺度的冷暖起伏。

第四次温暖期,即从20世纪初叶开始,气温波动上升,一些学者认为这一时期应属于冰后期的第四次温暖期。

上述研究成果虽然不是直接观察记录的准确气候变化资料,但仍然可以说是研究1万年来气候变化方面的一项经典性成果,在学术界得到普遍承认和确信。近几百年来,人类有了仪器直接观测记录气候变化。毫无疑问,近代有仪器观测的气候变化是人类历史以来,唯一用各种现代仪器直接观测大气――海洋――陆地系统得到最准确、最完整的记录,其中包括地面、高空、海洋和由卫星观测的数据,这些数据包括温度、降水、风速、太阳辐射、日照和蒸发等。这些气象要素可用来研究大气――海洋――陆地系统的季节变化、年际和十年际变化及其这些变化成因诊断性的研究。

用各种现代仪器直接观测得到的许多完整的气候记录的确表明,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2001年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指出:在20世纪,地球的平均温度上升了大约0.6±0.2℃。其中大部分的温度上升发生在20世纪最后40年。在这40年中,即数据最为可靠的一个阶段,温度大约上升了0.2℃~0.3℃。研究表明,不同区域、不同季节和不同温度类型升温幅度不同,陆地升温比海洋明显,高纬度比低纬度升温明显,冬季比夏季明显,最低温度升温幅度比最高温度升温幅度明显。

中国气候变化具有与全球气候变化的一致性,又有它的特殊性。由于中国有着5000年连续的文明史,保存了其他国家无以伦比的丰富史料,是研究气候异常变化的重要证据。几十年来,中国科学家利用年代学、沉积物的生物化石、考古发现、树木年轮、历史文献,建立了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中国著名地理学家竺可桢根据中国古代的物候记录、文字记载及一些考古发现,作出冰后期近5000年的温度变化趋势线。提出:近5000年来可以明显划分为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

第一个温暖期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000年,即原始氏族的仰韶文化到奴隶制社会安阳殷墟时代,大部分时间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2 ℃,是中国近5000年来最温暖时期。在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中,由发掘出的动物骨骼遗迹表明有獐和竹鼠;在河南安阳殷代遗址中,发现如象、獐、熊、竹鼠、水牛等大量动物残骨,现在西安和安阳这些动物已绝迹,由此可推断当时的气候比现在温暖。这以后,年平均气温有2℃~3℃的摆动,第一次寒冷时期出现在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850年左右(殷末~周初)、第二次寒冷期出现在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东汉、三国到六朝时代)、第三次寒冷期出现在公元1000年到公元1200年(南宋时期)和第四次寒冷期从公元1400年(明末清初)开始,17世纪是中国近5000年来最冷时期,特别在1650年至1700年为最冷。在这50年中太湖、汉水、和淮河均结冰四次,洞庭湖也结冰三次,在中国的亚热带地区,冰雪也极为频繁。始建于唐朝,经营近千年的江西的橘园和柑园,在公元1654年和1676年发生的两次强烈寒冬中完全冻死了,这在历史上是少见的。第二个温暖期发生在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秦汉时代)。第三个温暖期发生在公元600年到1000年(隋唐时代)。第四个温暖期发生在公元1200年到1300年(元代)。从总体上看,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气候变化中,前2000年气候比较温暖,自公元前1000年周代以后发生了一系列的冷暖交错的变化。秦汉、隋唐、元初等朝代比较温暖,周初、三国六朝、南宋、明清朝代比较寒冷。

近百年来,我国的气温记录也显示出中国气温在变暖。中国的气温变化与北半球气温变化一致,从1880年~1910年为持续低温期,1920年~1940年为持续高温期,1950年~1970年中期为又一个低温期,而1970年末期到现在为第二个高温期,1990年是最暖的10年。1860年以来,全球平均温度升高0.6±0.2 ℃,近百年来,中国气温增温率为0.58 ℃/100a,和全球平均接近。过去的100年是过去1000年中气候最暖的,而最近20年又是过去100年中最暖的。最新研究资料表明,近20年年均温增加1摄氏度,每年增加0.05摄氏度。

气候变暖的原因

从万年到千年的长时间尺度来看,气候一段时间处于温暖期,一段时间处于寒冷期,大多数时间处于温暖湿润时期。对于这种正常的气候波动,人类其实没有能力改变,对其原因也并不完全了解。我们告别了1550年到1900年为期350年的最新一个寒冷期后,现在我们处在开始于1900年的一个温暖期。本来,从人类生存角度,人类更担心寒冷期,但或许我们已经经历了百年的温暖期,人们就特别关注和担心气候变暖,并一直在寻找气候变暖的原因。

气象学家首先会想到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系统最重要的能量来源,也是产生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它从根本上决定着地球――大气的热状况。根据全球地面太阳辐射站观测表明,近50年来,全球平均每年减少0.05 Wm-2,每10年平均减少2.7%,对全球各地来说,地表太阳辐射降低的速率则呈现着区域差异:前苏联欧洲部分每10年地面太阳辐射减少6%~7%,其中西伯利亚平原和远东部分每10年减少1%,主要农业区则减少2.4%;在爱尔兰的8个太阳辐射测站中,有7个测站太阳辐射减少,在其南部和中部每10年减少4%,在其北部减少1%。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太阳总辐射的降低是全球性的,而不是个别地区。据对中国1961~1990年来55个辐射站的日总辐射量研究结果表明,自1976年以来,约大部分台站的辐射日总量距平为负值,在参加统计的55个站中,有50个站为负距平,初步认为,太阳辐射是呈下降趋势。近年来大气混浊度和大气中的气溶胶颗粒增加是太阳总辐射下降的原因。这些研究结果说明,气候变暖不是地面太阳辐射增加引起的。

影响气候变化的因子非常复杂,有自然原因和人类活动原因。自然原因包括地球系统本身的某些因素,如火山爆发、海――陆――气相互作用、地壳运动和地球转动等;有的是地球以外的因素,如太阳辐射、银河系尘埃等。科学家现在主要是把气候变暖的原因聚焦在了温室气体增加。

由于1860年工业革命以来,社会文明的发展,人类的生活模式越来越依赖机器,这就需要更多的能源来维持其运作。能源需求的增加,意味着需要燃烧更多化石燃料来满足需求,结果导致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这些温室气体主要有6种,即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和六氟化硫,其中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是CO2,它产生增温效应占所有温室气体总增温效应的63%,且在大气中存留期可达200年,并充分混合,因而最受关注。

地球上对于大气中CO2浓度的直接测量是1957年在夏威夷开始的,观测结果清楚表明,CO2浓度从1957年以来是直线上升,大致从315 ppmv上升到2000年的368 ppmv。大气中的CO2等温室气体可以透过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同时又吸收地面放射的长波辐射,阻碍地面长波辐射向外空发射,也就是说,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通过它们引起的辐射强迫地球气候变暖。

自1979年召开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之后,人们逐渐认识到气候变化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巨大风险和损失,同时气候变化问题由于气候系统的复杂性,尽管气候变化研究在不断的深入,但仍存在不少未知问题。鉴于气候变化是世界性的问题,各国政府在作决策时,需要有一个科学的较权威的依据,于是在1988年11月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成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简称IPCC),为国际社会就气候变化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到目前为止,根据IPCC报告,全球大气CO2浓度从工业革命前的280ppmv已增加到现在的356ppmv,每年大气CO2浓度增加2ppmv,人类每往大气中排放1Gt碳,大气CO2浓度会增加0.47ppmv;当大气温室气体浓度达到400 ppmv时,温度会增加1.7℃-2.3℃;当大气温室气体浓度达到500 ppmv时,温度会增加1.9℃-4℃;当大气温室气体浓度达到600 ppmv时,温度会增加2.2℃-5℃。总之,根据IPCC的观点,结论十分清楚:(1)气候变暖实实在在地发生着;(2)温室气体排放是可能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 IPCC评估报告越来越强调人类活动对气候变暖的作用。但是,必须清楚认识到人类活动对未来气候变化的估计,存在着许多的不确定性:其一,计算模式参数不完备性,模式中仅主要考虑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和气溶胶的影响,未包括自然外强迫因子(如太阳活动)和地球内部的可能变化。其二,也未考虑气候系统内部的反馈作用和过程,而这种过程是极其复杂,人们还不清楚它们之间的联系,因此气候的预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当然,人类对气候的影响肯定是存在的,应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IPCC评估报告除了代表科学的最新进展外,同时对气候变化决策和国际谈判具有重要影响,就是协调和敦促各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份额和数量。

气候变暖的影响

气候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何变化都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产生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多尺度和多层次的,既包括正面影响,也包括负面效应。但目前它的负面影响更受关注,因为不利影响可能会危及人类社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气候变暖,使温度带北移;(2)冰川、冻土减少;(3)海平面升高影响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系统;(4)一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加;(5)病虫害增加,有利于病虫害的越冬,使农业生产面临病虫害的危胁,需要更多的农药控制这些农业害虫,农业生产成本和投资大幅度增加,也造成土地污染和人类疾病增加;(6)气候变暖将导致地表径流、旱涝灾害频率等发生变化,特别是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7)人们因气候变化而产生不适应的感觉,也会助长某些疾病的蔓延,使病情加重,甚至导致死亡。据研究,气温变化与死亡率有密切关系,在美国、德国等国的城市,当有热浪袭击时总体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全球变暖后,疟疾和登革热的传播范围将增加,这两种通过昆虫传播的疾病将殃及世界人口的40%~50%。而且,气候变化可使各种流感病毒滋生蔓延,并通过各种渠道危害人类健康,近年来爆发的禽流感不仅使全球的家禽大量死亡,也导致人类的死亡。

气候变化对全球各地区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系统产生多方面的影响,而且对不同国家产生的影响也不同。一些气候寒冷的国家甚至倾向于认为,气候变暖会给本国带来正面的作用,比如更适宜于居住,可以种植更大面积的作物等。当然,不管是正面影响还是负面效应,气候变化正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类各种经济活动。目前,我们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认识还只限于对现实生态系统和环境的各种影响上。

应对气候变化与碳排放空间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出一个长期目标: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应当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这一稳定要在足以使生态系统能够自然的适应气候变化、确保粮食生产免受危险并使经济发展能够可持续地进行的时间范围内实现。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这一目标已具体化到“将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2℃以下”。为了实现这个共同的目标,各个国家和地区展开了不间断的国际谈判,并且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至今未能在确定碳排放空间分配的前提下确立减排行动的承诺,因此也不可能使温室气体排放量上升趋势发生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逆转。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大气中CO2的环境容量成为全人类日益稀缺的宝贵环境资源,CO2排放份额一方面成为各国在国际谈判中需要争夺的重大国家利益,同时也日益演变为后工业化发达国家约束新兴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武器。中国经济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能源消耗量也在不断地增长,不可避免会出现碳排放量大幅增加的情况。在国际谈判中争取尽可能对中国有利的CO2排放份额,成为我国越来越重要的涉及发展权的国家利益。

碳排放空间的分配方案成为争论的焦点。首先,在现阶段减少碳排放量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其次,一些碳排放量可观的工业化国家不愿意承担责任,这使更多的国家拒绝为气候谈判的进展做出贡献;另外,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自身情况有很大的差异,在谈判中形成了相互制约的利益集团。随着谈判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对公平和效率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迫切期待着一个具有实践性的减排方案,这意味着必须确定一个获得国际上大多数主要国家和地区认可的碳排放空间分配方案。随着生产活动的日益繁荣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碳排放空间愈加稀缺,逐渐成为中国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 依据不同的减排方案,中国可获得的碳排放空间相差很大,对区域功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要应对减排压力,并且实现国家全方位的发展,应设法增大可获取的碳排放空间,中国正处于经济腾飞的关键阶段,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需要碳排放空间。

碳排放空间的分配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减排责任,中国的历史碳排放量相对较小,并且拥有众多的人口数量,因此基于历史公平和人均原则的分配方案对我国相对有利;在未来要缓解来自国内外的巨大的减排压力,在获取碳排放空间方面,中国就需要在国际谈判中坚持按人均分配以及历史公平原则,同时还需要进行更多而且更深入的科学研究,为提出被世界接受的“中国方案”提供足够的科学依据。

应对气候变化和碳减排的立场与对策

全球变暖是世界范围内的共同问题。在碳排放上,中国是人均低碳与历史低碳的,在碳减排问题上,为全球近1/4的人口争取公平发展的权利是中国政府与科学家的共同责任。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及世界不断增长的生态环境压力主要来自于化石能源消费导致的碳排放。现在,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认为,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对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变化负有重要的责任。这种责任的源泉在于化石能源燃烧。自工业革命以来,化石能源燃烧对人为二氧化碳排放负有96%左右的责任,而且这种责任随着能源消费的增长将长期居高不下。

全球变暖是世界范围内的共同问题,低碳经济成为缓解与遏制全球气候变暖风险的长期战略抉择。关于这一点,已经得到世界范围的广泛认同。1992年签署的《气候公约》和1997年通过的《京都议定书》促进低碳经济从萌芽到行动。2007年底,为了配合巴厘岛峰会,英国将减排二氧化碳和建立低碳经济社会的口号,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也纷纷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自己的政治目标加以宣扬。就连拒不签署二氧化碳减排的美国政府,也表示要发展生物燃料、风电等低碳技术。巴厘岛会议形成的新气候变化协议号召发展中国家“采取行动”,以“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方式来减轻气候变化。这样的条款暗示出像中国这样有望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碳排放国的发展中国家将因新的全球气候变化框架协议而面临更多的减排责任和压力。现在,中国已成为减排责任与压力的 “目标”。对此,我国应当弄清楚应当承担多少碳减排的责任,这与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的发展态度并不矛盾,也不至将中国推向发展的环境陷阱之中。

首先,要明确发展的公平性,即人与人之间,无论贫富,均享有平等的发展权。中国不否认是二氧化碳排放大国的现实,但是中国人口的生活方式是低碳的。目前,中国人均碳排放尚不及世界平均水平,而且将较长期维持。中国的人口控制政策使其人口增长率在近几十年里整体上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为世界低碳作出了重要贡献。单纯强调碳排放总量来定位减排责任,显然是忽视甚至剥夺了像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的居民的公平发展权,也遗忘了中国为降低自身及世界的人口压力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其次,要明确发展的历史责任。造成全球变暖的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是现在的发达国家历史排放造成的。它们的排放已经使中国这样的发展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得不应对已形成现实的环境约束。现代的发达国家普遍以广纳全球资源、广用全球环境容量的先发优势,实现了经济、技术、基础设施等的实力积累,也提出了更高质量的环境诉求。无疑,它们应该是全球碳排放的最先责任者。从发展的过程看,中国累积碳排放在全球的份额仅为7%,是非常低碳的。

但是,基于对未来人口负责和能源安全角度考虑,中国应当积极推进低碳经济。然而,推行低碳经济与承诺碳排放,无论从政治角度、经济角度还是社会角度,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选择与国家立场,不应将它们等同、混淆。在碳减排的国际谈判中,中国政府与科学家的共同责任是必须客观地为占全球近1/4的人口争取公平发展的权利。

面对新的国际形势,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推行低碳经济,可采取的节能减排对策有:

(1)捍卫自己的碳排放空间:对于现阶段和未来几十年的中国来说,争取碳排放空间就是争取发展的空间。着眼大局,考虑自身,提出中国的全球减排方案,为进行实质性减排谈判做好科学研究上的充分准备,是我国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当前国际热点事务时争取主动的必然选择。进出口贸易指标对我国有利,并且这一指标同时体现了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和各国之间通过国际贸易形成的联系纽带,但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全球减排方案的指标。因此,可将进出口贸易指标作为切入点,深入研究制定对我国有利、体现发展中国家发展权和平等人权的“中国方案”。具体来讲,我国“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的减排目标方案是为我国发展阶段所决定的不得已的选择。面对愈来愈大的国际压力、愈来愈突出的资源环境矛盾,中国已不能在全球减排中作为搭车者了,而且也无车可搭。我国只能加强碳排放相关研究,积极主动参与新的国际规则制定,为国家拓展发展空间,也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造良好契机。

(2)改善能源结构:煤炭和石油两类化石能源是人为排放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我国化石能源结构中,煤炭和石油的比重超过90%,尤其以煤炭为主。要改善我国能源结构,面对的选择有三:一是增加石油开采和进口量;二是增加天然气开采和进口量;三是发展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能。但不管哪个选择,都有巨大的困难和挑战。我国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45%的减排目标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和代价才有望实现。

(3)产业结构升级:2006年我国每千美元GDP能耗为1.21吨标准煤,是美国的3.8倍。 我国单位GDP能耗和碳排放较高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造成的。2006年,我国第一产业单位增加值能耗0.347吨标准煤/万元,第二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单位)2.53吨标准煤/万元,第三产业0.414吨标准煤/万元。我国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短期内难有根本性改变。因此,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将会显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3)转移国内产能:我国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对外贸易拉动的。在进出口产品结构中,高资源、高能源含量的低端产品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我国依然是资源净流出国,工业制成品净出口总额与“三废”排放量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在招商引资中,污染密集型企业仍占引进外资项目投资总额的36.8%。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还比较低,这是现阶段我国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恶化等问题突出的重要原因。众多产品虽然在我国生产,却是出口到别国后被消费,从而有大量为他国排放的温室气体被转嫁到我国自身的“账户”。在这种计算方法下,转移国内部分产能,可以减少我国的排放量。实施“走出去”战略, 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以优势产业为重点,引导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促进产品原产地多元化。扩大高新技术和现代制造业投资领域,推动过剩产能适度境外转移。

(4) 增大陆地碳汇: 森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相当于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2005年,全国森林面积达到1.7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13.9%增加到2005年的18.2%。我国人工造林的固碳率为1.4吨碳/(公顷・年),因此增加林地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

结语:在气候变暖背景下保持冷静

气候变化本来是一个科学研究的活跃领域,这里有4个基本问题需要解答:全球气候是否变暖?气候变暖是否是碳排放造成的?碳排放量与大气CO2的浓度到底是什么关系?大气CO2浓度与地球温度到底是什么关系?以IPCC报告为代表的目前主流的看法是:近20年年均温度增加1℃,每年增加0.05℃;工业革命前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为280ppmv,2009年达到380ppmv,现在每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1.5-2ppmv,碳排放每年增加3.2Gt碳,往大气中每排放1Gt碳就增加大气二氧化碳浓度0.47ppmv,主要结论就是:气候变暖实实在在地发生着;温室气体排放是主要的原因。这看似明确的结论,实际上忽略了地球――大气系统的复杂性。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研究领域本身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有的简单而确定的科学规律都几乎已经被发现和揭示,留下像气候变化这样复杂的研究对象,科学家的任何一个发现都可能只代表一个局部现象而非基本规律,这样,上述结果就难免要受到质疑。正因为基于不同区域研究结果的IPCC评估报告的主要结论在气候谈判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一些国家为应对气候变化所提出的新主张和国内政策也依赖于IPCC评估报告的主要结论。现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大阵营围绕IPCC评估报告的争论也正变得越来越激烈,一些学者和专家公开质疑IPCC评估报告夸大了气候变暖的速度和人为影响的程度。事实上,目前的气候变暖到底是一种自然现象呢还是仅仅因为人类碳排放导致的?即使目前的气候暖化是正在发生的过程,那么靠减排CO2到底能不能解决问题呢?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的区别篇11

自西方工业化以来,世界人口在急剧地增长,人类在日益强大的大规模生产和经济活动中,大量开垦耕地、掠夺与毁坏森林资源,大量地燃烧化工原料,释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致使大气成分发生变化,导致了全球气候日趋变暖。据美国科学家(1979)估计,如果大气CO2浓度增加1倍,全球平均气温将增加1.5℃~4.5℃。进一步研究指出,如果人类继续按照目前速度释放温室气体,那么CO2的有效倍增将出现在2060年左右。如此之大的增温幅度和速度,是我们这个星球近十万年来所没有经历过的,换言之,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我们这个星球的气温将经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点。

最新科学研究成果表明:近一百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一百年前上升了0.48℃(见下图)。中国气候变暖趋势与全球的总趋势基本一致。据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最新观测结果显示,中国近百年来(1908—2007年)地表平均气温升高了1.1℃,自1986年以来经历了21个暖冬,2007年是自1951年有系统气象观测以来最暖的一年。近三十年来,中国沿海海表温度上升了0.9℃,沿海海平面上升了90毫米。

全球气候不断增暖将改变各地的温度场,并影响大气的运行规律,各地蒸发量和降水量的时空分布亦随之改变;增温造成的海水、冰川融化和海水受热膨胀还会使海平面上升。这一切都必将给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包括水资源、能源、土地、森林、海洋、人类健康、物种资源、生态系统和农业生产等带来巨大冲击,并造成许多目前仍估计不到的重大影响。

一、全球气候变暖对农林业的影响分析

1.全球气候变暖将明显提高中国各地的有效积温,使无霜期延长,因而有利于复种指数的提高,并造成喜温作物的种植北界向高纬延伸以及作物产区的地理位移。这意味着我国目前的各种作物气候区划都可能发生变化:现在的一些作物适宜种植区将变得不再适宜,并出现一些新的适宜种植区。各地农事安排都将可能发生重大变动。种植区的北移固然有利于农用土地的扩大,但新开垦的土地因土壤贫瘠或水源不足,大多不易获得高产。而北移了的农作物更容易受到突降低温的威胁。

2.全球气候变暖,将使大量冰川逐渐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自19世纪以来,全球范围的山地冰川都几乎发生了大规模的后退。美国NOAA卫星观察到的雪盖资料表明:1980年以来,全球的雪盖面积减少了9%~13%。英国南极考察队的科学家们通过卫星观测发现,位于拉尔森冰架的一块像牛津郡那么大(约2 900平方公里)的冰山已从南极大冰原分离,并逐渐涌向大海。随着全球的进一步变暖,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对中国来说,这可能会淹没东南沿海大片肥沃的低地,并造成地表水排泄受阻,地下水位提高,带来大片土地沼泽化。长江、珠江三角洲地区因海水倒灌,大片良田将盐渍化。

3.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增暖,气候变率势必也发生变化,极端气候频繁出现。研究表明,在气候要素平均值的变化与极端事件(灾害)发生概率的变化之间,往往存在着某种非线性关系:即使温度、降水平均值发生微小变化,也可能导致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率的显著增加。这意味着干旱、洪涝、台风、暴雨等发生频率将会增加。事实上,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各种自然灾害就没有间断过:1991年的特大洪水曾肆虐江淮大地;1992—1993年的持续干旱更是横扫整个东部;1994年夏季华中出现了旷日持久的干旱和高温酷暑天气,而华南与东北则出现了严重的水患;1995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和辽河平原又出现了建国以来罕见的暴雨洪水。据中国气象局公布的数字,仅1994年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受灾面积就达0.5亿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 700亿元。新世纪以来,各种极端天气就没有间断过,特别是2010年更是反常,北方出现冬天暴雪奇冷天气,春季西南5省出现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受灾耕地面积达到1.11亿亩,2 212万人出现饮水困难,持续干旱近五个月,仅云南一省就损失170亿元。

4.由于全球气候增温,寒冷季节将会缩短,温暖和炎热季节将会延长。这一定程度上会改善某些高纬地区温度条件较差的状况;但对那些夏季原本就很炎热的中、低纬地区来说,无疑是“火上加油”的灾难。高温将加快作物的生育进程,使生育期特别是灌浆期明显缩短,高温逼熟,极端高温对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

[1] [2] [3] 

均有显著的减产效应,还会造成水稻花粉败育。

.随着全球气候增暖,作物的各类病、虫、草害将会流行、激增和蔓延,出现范围也将由目前的中低纬地区向高纬延伸。增温将为各种害虫的生长、发育和大量繁殖提供更优越的条件,因而其越冬存活力将大大提高,雌虫产卵数将急剧增加,繁衍代数亦将明显增多。大气CO浓度的增加还会提高作物生物量的碳氮比,从而刺激昆虫的食欲。大气环流的改变更为风播病原的大范围扩散提供了外部条件。

.气候增暖后,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将会加快,积累量将会减少。长此下去,会造成地力下降。在某些降水量可能增多的地区,径流增大还会加剧坡地土壤可溶性养分与表土的流失。在某些降水量可能锐减的地区,植被将减少,表土易沙化,耕地更易于受到风蚀侵害,一旦遇到暴风袭击时,将产生“尘暴”效应;而遭遇暴雨冲洗时,又会造成严重的水蚀。

综上所述,全球气候变暖将对人类特别是农业生产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或许有其有利的一面,但更多的、令人担忧的却是其不利的一面。因此,如何趋利避害,利用其有利的一面,克服其不利的一面,并寻求适应或延缓气候变化的对策,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一道崭新的课题。

二、从农林角度应对气候变化的思考

人们应对气候变化的思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何控制和减缓温室气体的排放。二是如何增强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前者是长期、艰巨的任务,后者是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一)发展低碳农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

林业以及农业生产中的种植业主要是通过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有机物,并放出氧气的过程,在地球大气碳循环中发挥重要的碳汇功能。但在水稻田及沼泽地、动物粪便要释放一定的温室气体甲烷。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业机械、农业投入品(化肥、农药)要消耗大量的石化能量。农业秸秆等废弃物焚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排放。因此,提倡低排放或零排放的低碳农业是我们的选择。

农业节能减排主要有这样几个途径:

.革新农业技术,大力发展节约型农业。发展节约型农业关键要在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工、节能等七个方面下工夫。“节地”,就是要高度重视土地资源的保护,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充分挖掘土、水、光、热资源的利用潜力,提高耕地的综合产出率。“节水”,农业特别是水稻,是高耗水产业,农业用水占全社会总用水量的%。要加快培育新的耐旱品种,深入研究和大力推广节水栽培技术,加强现有节水技术的集成推广,大力推广覆盖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滴灌施肥技术等节水技术,节约用水。“节肥”,就是要加快建立科学施肥的测土、配方、示范、推广体系,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作物、不同种植制度,制定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改善养分投入结构,优化肥料运筹,改进施肥方法,发挥养分协同作用,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总施用量。“节药”,遏制不合理的过量使用化学农药,大力开发抗病虫良种、进一步完善化学农药的使用技术,形成高效的综合防治配套技术。“节种”,就是提高种子质量,推广精量半精量播种、穴盘育苗等技术。 “节工”,即大力推广少免耕等轻简栽培和机械化生产技术,减少手工作业量,既可节约工本,又可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增收。“节能”,大力开发农村太阳能,因地制宜开发利用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的区别篇12

一、温室效应原理

正如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辐射穿透大气层到达地球表面后,地球在增温的同时也不断对外辐射能量。研究表明,在漫长的岁月中,地球的能量收入和支出基本上处于平衡状态,地表温度大致上没有什么变化。

根据热力学基本定律,任何物体辐射能量的最大值所对应的波长与该物体温度的乘积都等于同一个常数,也就是说,物体的温度越高,其辐射出的电磁波波长越短,反之亦然。太阳表面温度约为6000k,主要为短波辐射,而地球表面却是长波辐射。地球大气层中有些气体对于太阳的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却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再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大部分热量返还地表,从而使地球表面从太阳辐射获得的能量相对多,而散失到大气层以外的热量相对少,地球表面的温度维持在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水平。这就是大气的温室效应,这些气体称为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氟氯烃、臭氧、水蒸汽、二氧化硫以及一氧化碳等。

二、主要温室气体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认为,过去50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其中90%以上与人类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温室气体有关。自从1750年以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大气co2、ch4、n2o和cfcs的浓度显著增加,目前已经远远超出根据冰芯记录得到的工业化前几千年来的浓度值。全球大气co2的浓度增加主要是由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土地利用的变化引起的,而ch4和n2o浓度的增加主要由农业活动引起,cfcs从无到有完全是人类制造并在生产和生活中释放到大气中的。其中co2浓度从工业化前约280ppm增加到2005年的379ppm,ch4浓度从工业化前约715ppb增加到2005年的1774ppb,n2o浓度从工业化前约270ppb增加到2005年的319ppb,cfcs从无到有,年平均以4%的速率增长。正因为这样,20世纪后半期,北半球的平均气温是过去1300年间最高的。除1996年外,最近12年,即1995~2006年全球地面平均气温是1850年以来最高的时期。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21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2.4~6.4℃。

1.二氧化碳co2

ipcc第三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认为,气候变暖至少66%以上与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有关。全球大气co2浓度从工业革命前的280ppm上升到了2005年的379ppm,冰芯研究表明,2005年大气co2浓度远远超过了过去65万年来自然因素引起的变化范围180~300ppm。过去10年co2浓度平均每年增长1.9ppm,而有连续直接测量记录以来的增长率为1.4ppm/a。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40年代,大气中的co2含量平均每年增加0.06%,主要是工业革命以来的土地利用变化、毁林造田以及生物质燃烧等人类活动造成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开始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大气中的co2浓度迅速上升,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全球变暖会越来越明显。

表2 未来大气中的co2浓度值(ppm)

年份

2025

2050

2075

2100

大气中co2浓度值

404~425

434~480

456~536

469~614

数据来自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2007

大气中的co2主要来源于各种燃烧过程、土壤或其他地方有机物的分解以及人群和动物的呼吸作用。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co2从20世纪90年代的每年6.0~6.8gtc增加到2000~2005年的每年6.9~7.5gtc。20世纪90年代,与土地利用有关的co2释放量估计是每年0.5~2.7gtc,自然生态系统转化为耕地使土壤碳贮量减少了38gt。随着人口剧增,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也不容忽视。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会吸收大量co2,全球森林生态系统中贮存的碳量为1146mt,另外海洋也是一个巨大的碳汇。

表3 全球碳的主要源和汇(百万吨/年)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

5700

土地利用变化排放

2000

海洋吸收

2500

植物生态系统吸收

1000

co2合计

自然源

人为源

年吸收

年增量

770000

23100

781400

11700

引自王彦佳. 气候变化与温室气体减排,2005

2.甲烷ch4

随着人口剧增、水田耕作以及畜牧业发展,大气中的ch4浓度越来越高,全球大气ch4浓度从工业革命前的715ppb增加到了20世纪90年代的1732ppb,2005年更是高达1774ppb,远远超过了过去65万年来自然因素引起的变化范围320~790ppb。据联合国预测,21世纪末大气中的ch4浓度将翻一番,达到3500ppb。

表4 大气中ch4的浓度变化(ppb)

年份

工业革命以前

20世纪90年代

2005年

21世纪末

大气ch4浓度

715

1732

1774

3500

数据来自冰芯资料和直接观测与预测

大气中ch4的每月平均混合比

资料显示,北半球大气中ch4的平均浓度明显比南半球高,可能是因为北半球受人类活动影响比较大,估计人为源占60%,主要是水田耕作、畜牧业发展、生物质燃烧以及固体废弃物填埋。另外自然湿地由于其良好的厌氧发酵条件而向大气释放大量ch4,约占25%。大气中的ch4可与羟基自由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去除,少量会向平流层输送,也有部分被土壤吸收。

3.一氧化二氮n2o

全球n2o浓度从工业革命前的270ppb增加到了2005年的319ppb,冰芯分析结果表明,直到20世纪中叶,大气中n2o的浓度一直处于285ppb左右,其后就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目前大气中的n2o浓度的年增长率约为0.25%,即平均每年增加0.8ppb。

世界各地的观测资料几乎没有显示出南北半球大气中n2o的浓度差,可能是因为它本身浓度很低,人为排放量小,也可能与n2o在大气中的寿命较长有关。不过像燃烧化石燃料、施用化学肥料以及生物质燃烧等人类活动无疑会向大气排放n2o,其中人为源有60%~70%来自耕作土壤,另外一些工业生产过程如硝酸、尼龙、合成氨和尿素等也会向大气释放n2o。大气中n2o的自然源则主要包括森林、草地和海洋等自然系统,约占总排放量的60%。n2o在大气中非常稳定,主要通过光化学反应除去,另外土壤也能吸收少量n2o。

表6 大气中n2o的源和汇(百万吨/年)

n2o

自然源

人为源

年吸收

年增量

9.5

6.9

12.6

3.8

引自王彦佳. 气候变化与温室气体减排,2005

4.氟氯烃cfcs

大气中原本不存在cfcs,只因为它们是理想的制冷剂和气溶胶喷雾剂,长期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制冷、泡沫、消防、气溶胶和清洗等部门。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的cfcs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还会破坏臭氧层。近几十年来,大气中的cfc11和cfc12始终以4%左右的年增长率迅速增加,目前已达到0.4ppb,未来还会缓慢增加。cfcs在对流层会与羟基自由基反应,在平流层中发生光化学分解而去除。

三、城市热岛

正如温室气体会导致全球变暖,城市热岛对气候变化也有一定贡献。在人口高度密集、工业集中的城市区域,由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热量与其他自然条件的共同作用致使城区气温普遍高于周围郊区,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人造火山”。高温的城市处于低温郊区的包围之中,如同大海中的一个小岛,因此也称为“城市热岛”。城市热岛强度表现为夜间大于白天,日落以后城郊温差迅速增大,日出以后又明显减小,主要由以下几种因素综合形成。

城市建筑物和水泥路面大多导热性好,受热传热快。城市建筑物密度越大,布局越呈团块状,下垫面对太阳辐射吸收就越明显,吸收的太阳辐射总量就越多。布局越呈团块状,下垫面的天穹可见度就越小,地表热量损失的空间就越小,地面通过长波辐射损失的热量就越少,气温就越高。城市建筑物参差不齐,形成许多高宽比不同的城市街谷,这种复杂的立体下垫面在白天能比郊区获得较多的太阳辐射,在夜晚相对于空旷的郊区来说不易散开热量,导致了城市热岛的形成。

引自肖荣波等. 城市热岛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2007

人口高度密集、工业集中,燃烧的工业锅炉及冷气、采暖等固定热源,机动车辆、人群等流动热源大量释放城市废热。有资料显示,在人口为50~100万的城市气温要比郊区高1.1~1.2℃,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城郊温差为1.2~1.5℃。

高耸入云的建筑物造成近地表通风不良。

人类活动释放的废气改变了城市上空的大气组成,使其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能力增强。

总的来说,城市热岛强度与城市规模、人口密度以及气象条件有关,其影响不容忽视,对气候变化也有一定贡献。

城市热岛使城区冬季缩短,霜雪减少,有时甚至发生郊区降雪而城内降雨的情况,如上海1996年1月17~18日。

城市热岛在中低纬城市造成的高温容易导致夏季中暑和死亡的人数增加,1980年7月热浪袭击圣路易斯和堪萨斯,两市商业区死亡率分别提高了57%和64%,而附近郊区死亡率只增加10%。

热岛效应使城市上空云雾量增多,导致城市的降水量发生变化,形成明显的“雨岛效应”和“雾岛效应”,2000年上海市区汛期雨量平均比远郊多50mm以上,相当于多下了一场暴雨。

城市热岛会使城市耗电量及用水量大增,从而耗掉大量能源,造成更多的废热,进一步加强热岛效应和其他气候效应,形成恶性循环。

城市热岛使市区温度高,热空气上升,周围冷空气向市区汇流补充,结果把郊区工厂的烟尘和由市区扩散到郊区的污染物重新聚集到市区上空,加重了大气污染。

缓解城市热岛效应需要广泛有效的气象环境监测,减少人为热的排放,开发新能源,发展温排水冷却技术。此外还要优化城市结构,搞好城市绿化工作,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四、气候变化

不管是温室气体还是城市热岛,对气候变化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21世纪末气候变暖引起海平面平均升高26~59cm,因海平面升高等异常气象灾害造成的难民将达到2亿人。1960年以来,西半球中纬度西风在加强。1970年之后,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观测到了更强和更长时间的干旱。强降水的发生频率有所上升,与气候变暖和观测到的大气水气含量增加相一致。近50年来已经观测到极端温度的大范围变化,冷昼、冷夜和霜冻更为少见,而热昼、热夜和热浪却更加频繁。1970年以来全球呈现出热带气旋强度不断增大的趋势,伴随着更大的风速和更强的降水。ipcc预测,未来多年冻土区的融化深度会广泛增加,南北极海冰将退缩。热带以外的风暴路径会向极地方向移动,引起非热带地区的风、降水和温度场变化。高纬地区的降水量很可能增多,而多数亚热带大陆地区的降水量则有可能减少。

气候变化不可避免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海平面上升直接威胁到沿海地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全球变暖和干湿格局变化对动植物适应和农业生产都会产生严重影响。全球水资源分布变化会明显改变河川径流和水分平衡值,进而改变河湖的总水量和水位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的水文学问题。热带气旋、洪水、雷暴、热浪、雪崩、干旱、泥石流和海啸等与气候变化直接相关的自然灾害频频发生,造成巨大损失。例如1998年中国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受灾人口达2.23亿,经济损失高达2700亿元,2004年印度尼西亚海啸有20多万人丧失了宝贵的生命。

五、盖亚假说gaia hypothesis

既然气候变化的后果这么严重,而全球变暖还在继续,地球就真的那么不堪一击吗?英国大气学家拉伍洛克james lovelock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就提出了盖亚假说gaia hypothesis,认为地球上的生物不仅生成了大气,而且还调节着大气,使其保持一种稳定的气体构成,从而有利于生命的存在。地球上的生命及其物质环境,包括大气、海洋和地表岩石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系统进化。生命首次出现的地球完全不同于今天的地球,那时地球大气充满了co2,根本就没有o2。根据恒星演化理论,那时的太阳温度要比现在低25%~30%,早期的温室效应使地球保持温暖的状态。随着太阳温度的升高,海水变热,蒸发强烈,再加上若干亿吨蕴藏在碳酸盐岩石中的co2释放出来,长此以往温室效应必将失控。幸运的是,大约在20亿年前海洋中开始出现蓝藻,它们通过光合作用使大气中的co2转化为有机化合物,释放出o2,拯救了整个生命世界。地球从诞生之日起就从来没有平静过,除了各种旱涝、飓风、海啸、地震以及火山爆发之外,它还不断地被来自宇宙空间的岩石碎块所轰击。平均大约一亿年就有一颗巨大的陨星撞击地球,往地球大气中注入大量尘埃和气体,遮蔽住阳光,使地球遭受极大的灾难,大量物种灭绝,例如恐龙的灭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但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之后经过漫长的年代地球上又出现了新物种,这表明地球上生物和环境结合起来的系统是强健的并能很快修复自己的创伤。虽然灾难发生时生命对全球环境的控制会暂时中断,但在事后生命会迅速恢复控制并重新启动调节功能。这并不意味着地球没有变化,因为物种更新了,环境也有所改变。总之,盖亚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物与环境结合起来的大系统一般来说是稳定的,但当其处于超越自身调节能力的非常状态时,也会发生突变。

盖亚假说的核心思想是认为地球是一个生命有机体,拉伍洛克说地球是活着的, 其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生命有机体, 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为了这个有机体的健康, 假如她的内在出现了一些对她有害的因素,盖亚本身具有一种反馈调节机能,能够将那些有害因素去除掉。生物演化与环境变化是藕合的过程,自然选择的生物进化是行星自我调节的一个重要部分,生物通过反馈对气候和环境进行调控,造就适合自身生存的环境。

自地球形成以来的46亿年中,太阳辐射强度增加了25%~30%。从理论上讲,太阳辐射强度增减10%就足以引起全球海洋蒸发干涸或全部冻结成冰,但地质历史记录却证明,地球上尽管发生过三次大冰期和大冰期内的暖热期交替变化,地表的平均温度变化仅在10℃上下,说明地球存在某种内部的自我调节机制。当前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越来越高,全球变暖越来越明显,理论上将导致陆地植被向两极扩展,面积不断增大,对co2等温室气体的吸收能力也越来越强,这又反过来降低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即地球上存在着负反馈调节机制。

根据盖亚假说,地球上的各种生物能有效调节大气的温度和化学构成,影响生物环境,而环境又反过来影响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过程,两者共同进化。各种生物与自然界之间主要由负反馈环连接,从而保持地球生态的稳定状态。大气能保持稳定状态不仅取决于生物圈,而且在一定意义上为了生物圈。各种生物调节其物质环境,以便创造各类生物优化的生存条件。

盖亚假说认为,地球表面的温度和化学组成是受生物圈主动调节的。地球大气的成分、温度和氧化还原状态等受天文、生物或其他干扰而发生变化并产生偏离。生物通过改变其生长代谢对偏离做出反应,以缓和地球表面的变化。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威胁万物生存,从盖亚假说的角度来看,地球不会变得如此不适合万物生存,总会有一些制衡作用应运而生,而所有作用加起来就是一个恒定的地球。把地球看成一个最大的生物,一些看似不平衡的现象就可以用个体生物上的观念来理解。我们发现气温上升、盐度增加等现象会导致藻类增加二甲基初油酸的排放量,而二甲基硫的增加会使得大气的反射率增加,进而降低地表温度。

虽然根据盖亚假说,地球母亲这个巨大的生命有机体能有效抵制外来变化以保持自身的稳定,适应万物生存,但是这并不代表人类所做的一切都有一个凡事包容的妈妈在为他们处理善后。我们不是悲观主义者,但我们也不要过于乐观,作为孩子的我们应该学会认错,更应该懂得弥补。盖亚假说本身并不是判断人们的行为正确与否的最终道德标准,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物极必反,事物性质的稳定需要一个“度”,一旦超过了这个“度”,事物必然会发生质变。人类肆无忌惮的破坏速度是盖亚母亲来不及赶上的,今天的盖亚假说并不是给人类的所作所为找一个下台阶,而是提供一个思考或研究的方向来合理地对待我们的环境,甚至期待人们可以将创造力用于帮助大地之母,至少不要再增加她的负担。

六、展望

正如我们不能全靠地球母亲来处理善后,气候变暖将持续数百年,会带来一系列灾难性后果,各国政府应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我们不仅要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开发新能源,还要植树造林,合理利用土地,停止使用氟氯烃等化合物。

科学家还设想了一些方案,比如说把co2储存到地下,从空气中过滤co2,向海洋倾斜铁粉以促进那些吞噬co2的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把co2转变成岩石,向云层喷洒微盐粒子以提高云层反射太阳光的能力,还有用太空镜过滤太阳光等。

其实有些技术早已成为现实,例如采用食品级co2替代氟氯烃进行烟丝膨化。光明化工研究设计院开发了利用超临界co2进行无水印染技术,中试各项性能指标达到传统工艺水平。工业气体生产商德国林德公司推出的干洗新方法,使用基于co2的洗涤技术,让绿色化学进入洗衣业。上海化工设计院以焦炭为原料,co2为气化剂,经还原法制备出粗co气,再采用组合装置对粗co气进行净化精制,生产出高纯co气。日本关西电力公司和三菱重工公司正在开发用co2和h2生产二甲醚的新方法,从工业设施捕集co2和h2反应生成甲醇,甲醇再脱水产生二甲醚。内蒙古蒙西高新技术集团在国内首创全生物降解co2共聚物技术,从水泥窖尾气中提取co2作为原料用于全降解塑料生产。河南省上蔡骏马广建化工公司采用上海化工研究院有机化工研究所开发的co2废气在近临界状态下与环氧丙烷直接合成碳酸丙烯酯的清洁生产新工艺,利用化肥生产中富余的co2直接进行生产,可节约蒸汽40%,节约电65%,节约水60%,设备投资减少30%以上。

参考文献:1.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 气候变化的影响、适应与脆弱性,2007

2.陈新光,潘蔚娟,张江勇,罗晓玲. 气候显著变暖使广州极端气候事件增多. 广东气象第29卷第2期,2007

3.江学顶,夏北成,郭泺,李楠. 广州城市热岛空间分布及时域-频域多尺度变化特征. 应用生态学报第18卷第1期,2007

4.肖荣波,欧阳志云,李伟峰,张兆明,王效科. 城市热岛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气象科学第27卷第2期,2007

5.田武文,黄祖英,胡春娟. 西安市气候变暖与城市热岛效应问题研究. 应用气象学报第17卷第4期,2006

6.景元书,谢济善. 城市热岛效应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科技信息第21期,2006

7.范彩玲,高向阳,朱保安. 温室效应及其防治对策. 安徽农业科学第34卷第20期,2006

8.wang shaowu,luo yong,zhao zongci,dong wenjie,yang bao. debating about the climate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vol.16 no.1,2006

9. 王彦佳. 气候变化与温室气体减排. 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2005

10.张强,韩永翔,宋连春.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综述. 地球科学进展第20卷第9期,2005

11.刘强,刘嘉麒,贺怀宇. 温室气体浓度变化及其源与汇研究进展. 地球科学进展第15卷第4期,2000

12.郭李萍,林而达. 减缓全球变暖与温室气体吸收汇研究进展. 地球科学进展第14卷第4期,1999

13.张金屯. 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土壤碳、氮循环的影响. 地球科学第18卷第5期,199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