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合集12篇

时间:2022-03-08 13:42:14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篇1

节日习俗是展现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反映着民族的历史风貌和社会生活,在增强国威,加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春节、端午节的习俗的形成

    (一)春节春节是我国最大、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据史料记载,我国的春节已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它可追溯到远古时期的先人们,与他们从事的农业祭祀活动密切相关,我国的大部分民族都过这个节日。“年”是个时间概念,它的生产与农业、历法直接相关,是古人对农作物生长周期和季节变化的一种总结。从历代过节情况来看,年节风俗活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洁祭祖称”,包括拜天地及祖宗、还有家人亲友间的拜年活动,主要表达人们对天地养育之恩的谢意,对祖先的怀念和尊敬,对乡亲邻里的祝贺,是中华民族重视伦理人情的体现,也是宗法观念在人们心理上的反映。二是“进酒降神”,如放爆竹、贴春联、喝椒柏酒、跳灶神之类。放爆竹始于汉代,南北朝时已成岁时风俗。初时只是火烧竹子,故称“爆竹”,后将火药装进竹筒,宋以后普遍改用鞭炮。春联最初是桃符,即把两块桃木板挂在门上,画神茶、郁垒二神以驱鬼,五代以后演变为春联,但门神并不废。这些习俗发展到今天,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春节有那么多的习俗,自然也是人们想营造出过年热闹的气氛来辞旧迎新。俗话说:人多才热闹。春节自古以来也就是一家团圆的节日,回家的节日。然而,在春节来临之际,当前都市里却有大量的“留守族”。他们打电话祝福代替了回家看父母,自然家里过年就热闹不起来。而这些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习俗也被人们能省则省,使年味儿淡了许多,人们过年的喜悦心情也淡了许多。

    (二)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人最熟悉的节日之一,却也是中国人最陌生的传统节日之一。说熟悉,因为在中国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五月初五为端午节。说陌生,因为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端午节究竟应该怎样过。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其起源说法不,有的说源于昊越地区的龙图腾崇拜;有的说是为了纪念屈原;有的认为五月五日是个“恶日”,端午节的活动是为了避邪取恶,等等。这几种说法各有道理,很难判断谁是谁非。极有可能就是这众多因素的融合,因出于对屈原的怀念和同情,把节日都附会到他的身上。我国民间过端午节的活动是各种各样的。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而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却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他。端午节的习俗还有吃粽子,小孩佩戴香囊驱邪,插艾和草蒲,饮雄黄酒。现在赛龙舟在一些地方还在举行,粽子吃得却不那么讲究了,也看不见小孩佩戴香囊,更很少有人去插艾和草蒲,饮雄黄酒。取而代之是逛街购物,旅游出行。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和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根据和现实基础。

    二、中国传统节日的转化及其原因

    从春节和端午节便可以看出,中国的传统节日正在进行着转化。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已经不再稀罕那些吃的东西,而更注重于追求那些新兴的事物,以获得刺激。这是一种典型的快餐文化,不注重内涵、本质及历史传承,只顾眼前,现在洋节的流行这种现象正是最好的例证。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政府不够重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这些闪烁着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政府更多强调的是发展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保护和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没有利用政府的力量让人们明白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之处,从而使很多传统的节日习俗流失了。(二)、物质条件的改善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以前过年过节都是非常热闹的事情,临近节日的时候,每家每户都忙碌着准备过节的物品,尤其是过年,家家户户都忙着洗蒸笼、蒸年糕、炸煎堆,大人会专门挑一个日子去集市办年货,小孩子可以跟着去凑热闹顺便央求父母给买几件新衣服。而如今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穿新衣、吃年糕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人们都不再亲自蒸年糕,因为这些繁琐的工作可以交给专门的糕点店去代劳,这说明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重视春节,那样重视我们的传统文化,功利主义、个人主义以及享乐主义在整个社会占了上风。(三)、西方文化的冲击。近代以来,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加深,西方文化渗透并影响着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在先进与落后的比较中,人们普遍认可西方文化的先进性,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落后性采取否定的态度。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民族传统节日被淡化了。

   三、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篇2

日本

人特别重视新年,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九日至一月三日为全国休假日。日本人把十二月三十一日称之为“大晦日”,也就是除夕日。除夕晚上,日本人称之为“除夜”。除夜时他们祈求神灵托福,送走烦恼的旧年,迎来美好的新年,称之为“初诣”。除夕年夜,各处城乡庙宇分别敲钟一百零八下,以此驱除邪恶,日本人则静坐聆听“除夜之钟”,钟声停歇就意味着新年的来到。日本人称元旦为“正日”。一至三日为“三贺日”。在正日,小辈须先去父母那里拜年,向父母问安,然后到亲友家拜年。新年还是个“吃”的节日,各国人民都以食用自己民族的食物来祈求好运。日本人在“正日”这一天,早餐是很丰盛的,吃砂糖竽艿、荞麦面等,喝屠苏酒。此后一连三天,则吃素的,以示虔诚,祈求来年大吉大利。

埃及

是文明古国,公元前四十年,埃及人就能观察星象了,他们发现天狼星和太阳一同升起时,尼罗河水立时上涨。埃及把尼罗河涨水的这一天作为新年的开始,称为“涨水新年”。埃及的克鲁特人迎接新年,是在门口放一张桌子,七八只碟子里供着大豆、扁豆、紫苜蓿和小麦的颗粒,还有好些绿色植物的小芽,这象征丰裕。献给神的东西越多,新年的收成就越多。埃及的新年在秋天,因埃及的农业生产是从秋季开始的。

印度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篇3

另一种丢针卜巧的方法,是在七夕的中午,放一盆水在太阳下爆晒,过了一段时间后,空间中的尘土就会在水面上结成一层薄膜。这时把针丢在水里,有了薄膜的支撑,针会浮在水面上。再看看水中呈现的针影,如果成为云彩、花朵、鸟兽之形,就是得巧。反之,若呈现细如线、粗如槌的影子,就是未能得巧。

有些妇女,采集各种鲜花,放在盛有水的铜盆里,露置院中,第二天取来搽面,据说可使皮肤娇嫩白净。有些妇女捣凤仙花,取汁,染无名指和小指甲的指,称“红指甲”。有些妇女还唱〈〈乞巧歌〉〉:“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姐妹千万年。”除此之外,七夕当天还得在月下设一香案,供上水果、仙花向织女乞巧。

据载,蔡州有位丁姓女子,十分擅长女红。有一年七夕她乞巧时,看到一枚流星掉在她的香案。第二天早上一看,原是只金梭。从此之后,她的“巧思益进”。乞巧的方式之多,甚至连祭织女的供品也可派上用场。供品中必不可少的是瓜果,如果夜里有嬉子(一种小蜘蛛)在瓜果上结网,就表示该女子已得巧。讲究一点的,如唐朝宫女,就把喜子放在小盒子中,第二天早晨打开来看。如果网结得不好就是巧乞得少。

另有窃听哭声之说,据说必须要是个童女,在夜来人静之时,悄悄的走进古井之旁,或是葡萄架下,屏息静听,隐隐之中如果能听到牛郎、织女对谈或是哭泣的声音,此女必能得巧。

妇女问乞巧,男子也没闲着。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魁星爷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

根据民间传说,魁星爷生前长相奇丑,脸上长满斑点,又是个跛脚。有人便写了一首打油诗来取笑他:不扬何用饰铅华,纵使铅华也莫遮。娶得麻姑成两美,比来蜂室果无差。须眉以下鸿留爪,口鼻之旁雁踏沙。莫是檐前贪午睡,风吹额上落梅花。相君玉趾最离奇,一步高来一步低。款款行时身欲舞,飘飘度处乎如口。只缘世路皆倾险,累得芳踪尽侧奇。莫笑腰枝常半折,临时摇曳亦多姿。

然而这位魁星爷志气奇高,发愤用功,竟然高中了。皇帝殿试时,问他何脸上全是斑点,他答道:“麻面满天星”;问他的脚为何跛了,他答道:“独脚跳龙门”。皇帝很满意,就录取了他。

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传说,说魁星爷生前虽然满腹学问,可惜每考必败,便悲愤得投河自杀了。岂料竟被鳖鱼救起,升天成了魁星。因为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运,所以每逢七月七日他的生日,读书人都郑重的祭拜。

青年男女乞智、乞巧,希望自己的技艺才能高人一等,而已婚的、年老的、贫的、富的,莫不各怀所愿,于是七夕俨然成了一个许愿的日子。七夕当夜,拜牛郎、织女时,马上下拜,说出自己的愿望,不管是乞富乞寿、乞子,莫不灵验。但是所乞求的愿望一次只能有一种,而且要连乞三年才会灵验。

据说七夕的天河,还可预告当年的收成,天河明显,收成就好,粮价就低;天河灰暗,收成就不好,粮价就贵。有的地区在七夕作“青苗会”,也是一种许愿的活动。

佛教传入中国后,汉人从佛经中吸收这个神名,用来为玩偶命名。每年七月七日,在开封的“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其实宋朝稍晚以后的磨喝乐,已不再是小土偶了,相反的,越作越精致。磨喝乐的大小、姿态不一,最大的高至三尺,与真的小孩于相上下。制作的材料则有以象牙雕镂或用龙延佛手香雕成的,磨喝乐的装扮,更是极尽精巧之能事,有以彩绘木雕为栏座,或用红砂碧笼当罩子,手中所持的玩具也多以金玉宝石来装饰,一对磨喝乐的造价往往高达数千钱。

东京城里所卖的磨喝乐,以来自苏州的最为精巧,号称天下第一。用来进贡宫里的磨喝乐,其可爱精致自不在话下,奢侈一点的,甚至以金银铸造而成。其实,磨喝乐应是妇女乞子时所供的吉祥之物,但从磨喝乐的生平中,我们找不出任何与七夕或求子有关的事迹。尽管如此,七夕供奉磨喝乐的手中经常拿着一枝荷叶,因此在七夕时,许多小孩子也都打扮得服饰鲜丽,手持荷叶,在大街小巷游行嬉戏。

除了磨喝乐以外,北宋汴京城到了七夕前几天,市面上还会推出各式应节的特殊产品。例如以蜡铸成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作成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称之为“水上浮”。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又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在摆一写小茅屋、花木在上面,作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七月也是荷花盛开之际,有人便动脑筋,折下未开的荷花,作成假的双头莲,造形可爱,颇受时人欢迎。

这许多应节植物成的各色花样,充分显现了一个盛夏节日的活泼朝气。而夏季特有的炎热阳光,又促成了另一项七夕的习俗——晒书、晒衣。现代的科学报告指出,日光中所含的紫外线,的确具有杀菌的效果。历史上关于文人晒书、晒衣的习俗有过几则有趣的小故事。

据载,司马懿当年因位高权重,颇受曹操的猜忌,有监于当时政治的黑暗,为求自保,他边装疯病躲在家里。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个亲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时值七月七日,装疯的司马懿也在家中晒书。令史回去禀报魏武帝,魏武帝马上下令要司马懿回朝任职,否则即可收押。司马懿只乖乖的遵命回朝。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篇4

[中图分类号]K8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092-01

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人们对春节的认知不深刻

在调查中发现,大众普遍表示对春节及其习俗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具体深入的内涵都不怎么清楚。同时,随着外来文化的入侵,洋节的流行使得春节传统文化发展和传承遇到了瓶颈。因而,提高大家过春节的积极性,或者说使春节变得有意义、有意思是关键的一步。

(二)春节习俗的继承有待改善

在回收的387份有效问卷中,有300人以上至今仍然保留着大扫除、祭祀祖先等传统习俗,然而,诸如贴春联、守岁等传统习俗的保留程度较低,同时,对于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央视春晚的关注度也不容乐观。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以春节为代表的传统的节日文化也一直处于变迁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网络的冲击,电话拜年、短信拜年以及电子邮件拜年逐渐被人们接受。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地春节民俗中的宗教迷信成分不断减少,出于安全考虑,在越来越多的城市中,鸣放鞭炮也日益受到限制或者被取缔[1],春节传统习俗中传统文化韵味越来越淡了。

(三)春节传统习俗的重要性分析

解析本次调研数据得出,虽然现在春节传统习俗有所削弱,但是在潜意识中,多数人认为春节传统习俗的继承和发展是必要的。大家都表示,春节的传统习俗是我们的财富,是不可替代的。然而,春节传统习俗的变迁无疑在很大程度上也考量着人们对春节传统文化的一个坚持。此外,也有人担心,随着社会的发展,东西方交流的日益密切,西方文化的入侵会不断动摇着春节的地位。然而,在本次调研中发现,中国传统节日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以绝对的优势战胜了西方节日。

二、分析建议

(一)搭建文化桥梁,发扬春节文化

春节传统节日的存在是继承和发展春节传统习俗的载体,但要想使春节焕发勃勃生机,还需要文化学者、文化部门以及我们自己的不懈努力,研究和探讨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搭建一座有机延续的文化桥梁,在保留传统文化要素的同时,为传统节日注入新鲜血液,使之充分适应于时代,赢得时代的青睐。同时,也借助各种方式来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使得更多的人参与到传承传统文化的进程中来。

(二)调整相关政策,保护传统民俗

燃放烟花爆竹在春节习俗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应该重新认识烟花爆竹的文化功能。为了安全起见,城市中禁放烟花爆竹的政策已越来越紧。在这一现实状况下,有关部门应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在保证安全的同时,设置部分的烟花爆竹燃放点,让普通大众到指定的地点燃放烟花爆竹,体验春节氛围。这不仅保证了大众的安全,也使得春节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得到新的传承。

此外,也可组织学术界加强对于全国各族人民春节民俗的全面调查,总结春节民俗在民族认同、价值观培养和美学方面的意义。[2]

(三)开展文化教育,推动文化发展

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应该对在校学生广泛地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比如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的选修课程;举办有关春节等传统文化的讲座等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成每位大学生的基本素养,从而使他们真正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精英,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同时,在现代化通讯工具不断发展的今天,也可通过各种媒体,来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弘扬。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中国传统文化深入人们心中。

三、结束语

春节传统节日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标识,是大家共有的精神家园。总结本次调研,普通大众对春节传统习俗的继承情况较好,但是人们对于春节传统习俗的认识不够深刻。大众应自主加强对春节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适时地对大众进行春节传统习俗等方面知识的普及,促进春节传统习俗的推广和春节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需要每一个中国人的努力。因为这是集体的精神财富,只有每一个人都意识到春节传统习俗的重要性,开始承担起中华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任,中华文化才能在新时代勃发生机。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篇5

节日习俗,是长期相沿积久成俗的社会风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人类物质和文化成果的总和,它既是人类自身活动在一定社会层面上的文化反映,也反映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重大的风俗习惯和传播活动。同时,从文化形态的构成方面来说,节日习俗的种种广告行为和传播方式也有着宗教和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思想基础和文化基础。正是由于民俗的基础性地位和巨大的包容性内涵,这也使得它在基础文化形态领域中的地位被大大地提升了。因此,从传播学角度研究民间习俗,得出其中潜在的社会心理和文脉关系无疑是相当重要而且具有现实意义的。

近年来,随着传播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以此为基础手段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也被拓展开来,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虽然传播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但传播活动却是由来已久的,并且始终伴随着漫长的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也正是在这个层面上,“人们在长期的传播活动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倾向和习惯—传播习俗形成了。”从传播学的意义上来说,传播习俗也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习惯性、风尚性特征的传播现象。也可以说,在整个社会传播活动中,传播习俗是具有着基因性意义的。

节日习俗及其传播活动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将采用学科式、定性的研究方法来对节日习俗进行传播学意义上的解读和阐释,从而也对蕴含其中的文化概念和民族心理进行重新评价与定位。事实上,节日习俗的产生和发展始终是伴随着节日广告的形式出现的,因为节日习俗乃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其具体形式的确立和内容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依靠具体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来实现的,也就是说,其整个的操作过程和民俗内容都是在节日广告的运作范畴中实现的。

节日广告其实就是指在各种节日期间(包括传统节日和其他由官方确定的庆典日、纪念日等)针对某一节日特有的习俗而的有针对性的各类广告。在这个过程中,广告主利用消费者在节日特殊氛围中的消费心理大做广告,就会有众多的受众被打动,其所取得的传播效果当然也是惊人的。并且,众多的节日广告业主还根据这一商机的特点专门设计广告诉求的具体内容。

我们将通过诸多节日期间特殊的广告现象来对这一传播习俗进行分析,同时运用传播学理论从传者和受众两个方面进行类型化解析,以期获得更为明显的结论。

在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中,若干的民间民俗文化元素便被积淀在了节日的传统风俗中,同时也使得这些节日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不夸张地说,这些众多的传统节日也已经成为一种民俗文化,并不时召唤起人们的民族文化身份和地域文化心理。因为从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角度来说,文化心理是隐藏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最隐秘的情感,甚至连深处于其中的本人都是无法察觉的。精神分析学家荣格早就指出“这是人的心理结构中最深层的部·分,是任何个体都无法意识到的。并且它不是通过生物性的遗传而继承下来的,而是以社会遗传的方式一代又一代在一个巨大的文化模式中对被指定的文化符号不断接受、置换和变形而形成的。并且,一个民族和生活在相同地域中的人们是有着相同的审美心理结构的,这也正是节日习俗中的文化内涵。从远古先民时期的图腾崇拜到铁犁牛耕时代的祖先祭祀活动,以及“恶月”“恶日”的禁忌和众多的神鬼崇信等,这些富含中华文明的古老民间民俗文化活动都是形成传统节日的源头。

从远古时期起,先民的各个氏族就会把某种动物或植物作为具有超自然力量的神灵来崇拜,如对蛇、牛、鱼、树木等的崇拜。其中对中华民族影响最为深远的当是对龙的崇拜,这也最终演变成了全民族共同信仰的图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事实上,龙图腾不仅仅在许多社会文化领域中起着重要的精神引导作用,它还是一系列传统民俗民间节日形成的来源。例如民间农历五月初五的“龙舟竞渡”活动,以及二月初二的龙抬头节日也是与此有重要关系的。

从传统上说,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和最基本特征就在于重视伦理观念和礼教作用。人们每年在年节、清明、中秋、腊八等节日举行的祭祖活动即是重伦理的具体体现,同时,这些祭拜活动传沿下来,就演变成了节日期间要对长者和亲友进行拜访和馈赠礼品的活动,这无疑对当今的节日风俗也有着巨大的现实影响。

从一种文化心理上来判断,中国人很早就对现实中的数字表现出了自己的禁忌和喜好,这表现为人们对于双数的喜爱对于单数的嫌弃。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是讲究双日双月、成双成对的,人们普遍认为双数吉利会带来好的运气并且厌恶惧怕单数的日月,将单月单日认为是“恶月”“恶日”。人们在一些“恶月”“恶日”就要有所禁忌,并且要举行一些仪式来达到冲淡和抵御的作用。如:元旦日要燃放爆竹驱鬼,五月五日要用具有特殊香味的篙草除虫驱邪,九月初九则要登高望远,以避灾病等。

按照现代心理学的结论,出于“心理补偿”的缘由,人浦门对于一些人力不能克服和难以解释的自然现象无法理解,因此要通过一些仪式或活动来达到驱除鬼怪的目的,从而也在主观上起到了抵御的心理补偿作用。远古时期的这些仪式和活动虽然有着迷信的成分,但其中一部分却在民间节日的流传中逐渐演变成为后来的节日习俗,如人们在辞旧迎新的年节挂桃符(今天已经演变成贴春联)、张贴门神以防恶鬼纠缠等。

新的时代,随着一部分传统节日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人们关注的重点也不再是其核心的内容,而是一些比附于这些形式之中的民俗文化,以及以此作载体所折射出来的民间文化价值。但值得注意的是,也有相当多的传统民俗节日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沿革后流传下来,但已经蜕去了其原有的不科学的成分,而具有了更多的新时代风貌。并且在新型的社会历史时期中,传统节日也成为了人们寄托美好愿望,孝敬长辈,走访亲友,沟通信息,协调关系的重要载体,是人们欢聚团圆的重要习俗。而过去的许多民俗节日内容也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转移和改变,特别是其中一些标志性的元素,如过去传统节日里用以驱鬼辟邪的活动和物品则转变成了今天人们经常使用的春联、门神、爆竹等物品,而且这些物品更多地已经演变成人们营造欢乐祥和气氛的工具,成为节日文化的特殊符号。

另外,一些具有重大意义的庆典日、纪念日也被规定为法定节日,如“五一劳动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这些节日虽然没有传统节日那样深厚的文化底蕴,但由于它们所具有的重要性质和特别意义也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节日,并逐渐具备了其特有的节日文化和习俗。

广告是一个被广泛应用于传播领域中的产物,而它在现实形态的描述上也充满着文化的意味。事实上,在每一则广告的背后均指出了这样的事实,就是其背后悄然隐藏着的社会文化心理和文化形态。自古至今节日习俗的运行轨迹也是这样的,就是在以广告传播为其具体征象的前提下,实际上是大量具有民间传统的文化元素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并也以现实的内容反映着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不同内容和重大事件,以及人们对这些事件进行认识的各种心态。随着时代的变迁,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这样一些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今天已经成为人们团圆欢庆,休闲放松并借以建立良好社会关系的契机。每逢这些节日,人们必然要互相致电送去祝福,拜访长辈和亲友,当然更少不了相互馈赠礼物。而节日期间互赠礼品的行为,往往使那些适合作为礼物的商品的销售量大增,这种情况不论在国内国外都是普遍存在的。美国学者迈克尔·舒德森( michael schudson)在调查中就了解到:圣诞节期间送礼拉动年零售量的百分之二以上。

正是在这样的契机和条件下,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和社会的转型,今天各种节日习俗的广告传播活动也发生了根本性地转变。它慢慢地在不知不觉中从原先纯粹的民间节日风俗转变成为今天大规模的广告策划和广告营销活动,其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直至今日,众多的广告业主也已发现了节日销售这一商机,在节日到来之前就制定详细的广告宣传战略,展开强大的广告攻势,以期利用欢愉的节日气氛取得优势的商品营销。同时广告主也发现“商品被作为礼品馈赠时,其质量并不很重要,倒是部分由广告塑造起来的有关该产品地位的文化意蕴更为重要”。因此广告业主在利用民俗节日商品广告时,大都充分利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形象、色彩、意象等符号元素,在营造出节日里欢乐祥和的气氛的同时也营造出产品中包含的文化韵味。这从而使得自己的营销策略在众多的广告市场中脱颖而出,能够搭上文化的“便车”实现商品的销售,获得更多的经济价值。

通过对近几年我国的节日习俗中出现的大量广告进行传播学意义上的分析与研究,我们初步得出了以下的结论。

一是众多的广告形式采取了对我国传统节日符号的重新加工和利用。如人们大都习惯于过年要贴春联、剪纸窗花、贴门神、燃放爆竹、扭秧歌;元宵节就得闹花灯、耍龙灯、吃元宵;端午节还要悬挂艾草、戴香囊、吃粽子;中秋如果不全家团圆赏月、吃月饼就不像节,如此等等。这种节日文化一经形成,它的约定俗成的作用就显示出来了。一方面它演变成为一种集体的氛围,对身处其中的人们有着现实的制约和引导作用;另一方面,节日习俗也与其他文化样式一样,对人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起着规范和约束的作用,使人们对节日的认识观念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形态,这也从客观上形成了人们对节日广告的特定接受心理。

在充分利用节日习俗进行广告传播的众多案例中,可口可乐公司的行为是其中的典型一例。可口可乐公司抓住了我国人民重视节日习俗的心理,积极融合中国本土文化,将可口可乐的春节广告与中国传统春节习俗结合起来,在2001年春节期间推出“春联篇”电视广告,2002年推出“剪纸篇”宣传广告,都起到了不错的广告效应。2004年是我国的农历鸡年,该公司就应时性地推出了“金鸡舞新春”的广告,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无独有偶,中国移动公司也在2004年春节期间推出了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节日厂告,运用独创剪纸形式的门神形象,营造出了浓厚的节日气氛,也达到了很好的广告宣传效果。

在非传统节日的节日广告中,上述的节日民俗符号也被大量运用,以此来渲染出节日的热烈氛围。如在“五一黄金周”和“十一黄金周”期间,一些商场就会在店内的招贴画上大量使用中国结、对联、财神、福字等具有明确代表性的传统节日符号,契合喜庆而有文化韵味的节日气氛,从而迎合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特点,也达到了广告促销的宣传目的。

二是在利用传统节日符号的基础上,配合使用我国传统上喜好的色彩元素,如红色、黄色(金色)、绿色等等。这些色彩元素与形象符号的完美结合,使得节日的气氛更加浓厚,文化韵味也从中更好地体现出来。以红色为例,中华民族对红色的崇拜可以追溯到远古先民对日神的崇拜,先秦周代都有崇尚赤的习俗。按照大致的划分,后来凡是遵从周礼崇赤的人们也都被称为“华人”,这些“华人”也大体上发展成为今天中华民族的主体,“中国红”的文化情结也由此流传下来。直到今天,无论在电子媒体还是纸质媒体的节日广告中我们仍然可以见到这种色彩元素。从春节的红春联到剪纸窗花,从大红灯笼到爆竹,从红色的“中国结”到压岁钱的红包,从舞龙灯的红绣球到扭秧歌的红绸子,无不洋溢着富有中国民俗传统的节日气氛。而这些民俗广告中对于红色的使用则更是对中国传统色彩观念的巧妙延伸和利用,并且使得广告本身也具有了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

当然,某些非传统节日的节日广告也并不一定采用上述传统形象符号,但对传统色彩元素的喜欢仍然可以从人们的具体运用中体现出来,如红色宣传版、红标语、红黄相间的图文表现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也可以肯定地说,传统色彩元素仍然是节日广告中最为重要的文化元素之一。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篇6

二、教学目标

1.     识记15个生字,会写“贴、街、舟”等9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知道传统节日不仅带来了快乐,更传递着亲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解决方法

重点:识字、写字、背诵课文

难点:1.通过学习,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习俗,知道传统节日不仅带来了快乐,更传递着亲情。     

2.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解决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

 

四、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课件,音频、生字板贴

1.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图片、视频(教师)

2.多媒体课件:《传统节日》 (教师)

3.熟读课文,预习生字,搜集传统节日习俗。(学生)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一)观看《传统节日歌谣》,学生拍手跟唱。

(二)揭题,板书题目,识记“传统”二字。

(三)课件出示所有二类字,学生自读一遍圈生字。

(四)随文识字。

1.“宵”:宝盖+肖=宵(加一加)——形声字

2.“巷”:港—三点水=巷(减一减)——三坊七巷图片

3.“祭”:甲骨文字形演变——字源识记

4.“舟”:甲骨文字形演变——字源识记

5.“艾”:——艾草图片

6.“赏”、“堂”——下面分别是土和贝——(比一比)

7.“郎”-“朗”(换一换)

8.“饼”:食字旁+并=饼(形声字)

(五)全班齐读二类字及词语。

二、全班齐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写字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二、同桌合作读,圈出传统节日名称

三、思考:你最喜欢哪个传统节日?有什么习俗?

根据学生回答:(一)了解春节习俗:贴窗花、放鞭炮、贴对联等。

(二)元宵节习俗:看花灯、吃汤圆、猜灯谜

(三)清明节习俗:扫墓、踏青

(四)端午节习俗:吃粽子、划龙舟、洒雄黄酒、挂艾叶

(五)七夕节习俗:乞巧、吃油饭

(六)中秋节习俗:吃月饼、赏月

(七)重阳节习俗:赏菊、登高、插茱萸、吃重阳糕

(八)除夕:吃团圆饭、守岁

四、传统节日按顺序排列

五、全班结合图片、顺序尝试背诵

六、男女读、同桌合作读、拍手读

七、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作业:(一)背诵课文。

(二)生字书写

(三)练习册

 

 

七、板书设计

2.传统节日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篇7

二、教学目标

1.     识记15个生字,会写“贴、街、舟”等9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知道传统节日不仅带来了快乐,更传递着亲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解决方法

重点:识字、写字、背诵课文

难点:1.通过学习,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习俗,知道传统节日不仅带来了快乐,更传递着亲情。     

2.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解决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

 

四、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课件,音频、生字板贴

1.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图片、视频(教师)

2.多媒体课件:《传统节日》 (教师)

3.熟读课文,预习生字,搜集传统节日习俗。(学生)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一)观看《传统节日歌谣》,学生拍手跟唱。

(二)揭题,板书题目,识记“传统”二字。

(三)课件出示所有二类字,学生自读一遍圈生字。

(四)随文识字。

1.“宵”:宝盖+肖=宵(加一加)——形声字

2.“巷”:港—三点水=巷(减一减)——三坊七巷图片

3.“祭”:甲骨文字形演变——字源识记

4.“舟”:甲骨文字形演变——字源识记

5.“艾”:——艾草图片

6.“赏”、“堂”——下面分别是土和贝——(比一比)

7.“郎”-“朗”(换一换)

8.“饼”:食字旁+并=饼(形声字)

(五)全班齐读二类字及词语。

二、全班齐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写字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二、同桌合作读,圈出传统节日名称

三、思考:你最喜欢哪个传统节日?有什么习俗?

根据学生回答:(一)了解春节习俗:贴窗花、放鞭炮、贴对联等。

(二)元宵节习俗:看花灯、吃汤圆、猜灯谜

(三)清明节习俗:扫墓、踏青

(四)端午节习俗:吃粽子、划龙舟、洒雄黄酒、挂艾叶

(五)七夕节习俗:乞巧、吃油饭

(六)中秋节习俗:吃月饼、赏月

(七)重阳节习俗:赏菊、登高、插茱萸、吃重阳糕

(八)除夕:吃团圆饭、守岁

四、传统节日按顺序排列

五、全班结合图片、顺序尝试背诵

六、男女读、同桌合作读、拍手读

七、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作业:(一)背诵课文。

(二)生字书写

(三)练习册

 

 

七、板书设计

2.传统节日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篇8

1,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2,清明节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无论是大自然中的植被,还是与自然共处的人体,都在此时换去冬天的污浊,迎来春天的气息,实现由阴到阳的转化。

古有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之说,相传起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后逐渐清明寒食合而为一。唐代扫墓日期一般在寒食节,宋后移到清明。传说中寒食节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来历即是为纪念介子推割股充饥而不图为报,最终在此被大火烧山而亡,绵山也因此又称介山。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节习俗起源】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的正确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

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 齐人篇》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 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官方的认可,墓祭之风必然大盛。

清明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古时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扫坟节、鬼节等。它与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并称为中国三大著名鬼节。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20xx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十大传统习俗】

清明节传统习俗一:扫墓祭祖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风俗传统。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清明节传统习俗二: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清明节传统习俗三: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清明节传统习俗四: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清明节传统习俗五: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

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清明节传统习俗六:蚕花会

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

清明节传统习俗七: 拔河

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节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清明节传统习俗八:踏青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清明节传统习俗九: 放风筝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篇9

一、民俗学的概念

民俗是民风、谣俗、习俗、风俗。狭义上来说,是文化的遗留物,是一个已经发展到较高文化阶段的民族中所残存的原始观念与习俗的遗留物。包括精神文化、民间文化、传统文化。从广义上说,民俗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以城乡民间生活为研究对象的,就民族而言,既研究文明民族的民间生活,也研究后进民族的民间生活。民俗为满足一定群体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而产生的传统行为模式。它与科学行为和官方行为相对应而存在。科学行为旨在追求真理,官方行为旨在维护秩序,而民俗行为重在表达信念和感情。

民俗学是研究民间风俗习惯等现象的一门社会科学。民俗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主要针对信仰、风俗、口传文学、传统文化及思考模式进行研究,来阐明这些民俗现象在时空中流变的意义。民俗学与发生在我们周围的各种生活现象息息相关。

二、民俗学的主要任务

它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历史与当代的民俗事象,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和论证,探求它的本质结构、特点与社会功能,揭示其发生、发展、传承、演变、消亡的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民俗学是一门帮助人们认识历史与文化、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人文科学。它包括对民俗事象的理论探索与阐释、对民俗史和民俗学史的研究与叙述、民俗学方法论以及对民俗资料的收集保存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的探讨。

三、民俗学的研究对象

民俗学的研究对象及社会生活里的种种民俗文化现象,大体具有以下特点:它们是社会性和集体性的,一般要经过民众的认同和长期实践,才能成为风俗:它们大多以类型或模式的形态存在:它们在时间上具有传承性,空间上具有扩展性。上述特点使得民俗现象能够显著地区别于社会生活中那些个人的和暂时性的现象。

民俗文化现象是适应一定的社会生活,首先是物质的生活和相应的社会心理需要而生成、传播和继承的;同时它也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相应的功能,研究各种民俗文化现象,将有助于对社会历史传统的梳理与展示,有助于对民众实际生活及其观念、心理的考察与理解,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发展。

现代民俗学的研究注重实证,要求开展田野实地调查以获得研究的基本依据,包括搜集在民间保存、记忆、变通运用的各种民俗资料,观察和体验民众实际生活。同时,至少在中国还应结合已有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民俗学研究强调对民族或地方的生活文化进行客观描述,也对其形成及演变规律、内外部关系和性质特征等作出解释。由于研究的内容比较广泛和需要有多种观察角度,因此,亦经常借鉴相关学科的资料、理论和方法。民俗学尤其和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历史学、语言学和文艺学等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

四、从民俗学角度分析传统节日

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看,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它浓缩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标志着一个民族的风格,凸显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展示着一个民族的追求。

“传统节日”内容涉及民俗学等多学科知识,与社会学内容非常接近,必须对此进行深刻探讨及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特点主要有一是表现在吃的文化,比如春节吃饺子,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腊八节吃腊八粥,过节大多离不开吃,是中国传统节日的主要特点之一。二是表现在普遍性和特殊性,同一个节日全国大多数地区的人们都过,但又各有各的特色,同样是过春节,北方大多数地区都是吃饺子,但有的地区吃肉馅,有的地区则吃素馅,而南方甚至不吃饺子,却有同样的称呼“过年”。三是全国五十六个民族大团结,各民族都有不同的传统节日,比如藏族有藏历年,回族有古尔邦节。四是传统节日都是表达了群众向往幸福生活的良好心愿,比如春节放鞭炮是为了驱赶“年兽”,中秋节是为全家人能够团团圆圆等等。

影响传统节日民俗形态的文化因素有:一是先秦周礼的影响。周代是一个非常注重礼的朝代,那个时代的礼制至今还影响着中国人。二是儒家文化的影响。三是百姓精神信仰的影响,比如信仰祖先神灵等等。四是道教的影响。五是佛教的影响。六是历史伟人的影响。比如据说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但中国节日受宗教的影响要远比西方弱。

今天,当我们强烈呼吁保护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时候。不能不对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文化传承的濒危状况做出分析,特别是对它们濒临失传的原因进行论证。传统节日民俗在中国民众农耕生活中经过了几千年的自在的、自发的传承,早已经形成了世世代代传习不断的全民族重大生活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每一个传统节日民俗的文化内涵和外延都具有相对稳定的完美和谐的特征。

近日,国内民俗学专家们聚首恳谈,呼吁法定春节假期可考虑从年底安排起,使之与民间从年底过渡到年初除旧迎新的习俗相契合,并提出对于个别“洋节”,应加强对民众的教育和指导。个别洋节的越来越红火,我国传统节日的相对冷清,使得捍卫传统文化的呼声日渐高涨,甚至有“抵制洋节”的声音传出。但是,在一个全球化时代,很难想象抵制能够有什么效果。而从历史角度而言,我们的穿着、习俗等都曾经有过异化的时候,但自信的中华文化允许并包容了这种异化,这证明了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篇10

端午节承载着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端午节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端午和清明、中秋一起被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地处“吴根越角”的嘉兴,对这个节日倾注了深厚的感情,自2009年开始举办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至今连续举办三年。今年6月3日至7日,2011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以“嘉兴端午、中国味道”为主题,进一步巩固嘉兴端午民俗文化在中国端午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今年活动包括五大主体活动和八项群众性活动,由文化部、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省文化厅、嘉兴市委、市政府承办。

嘉兴端午民俗文化有着自身独特的魅力,这些年通过对端午民俗的挖掘和弘扬,端午的嘉兴味越来越浓。今年突出民众性和参与性,子胥庙会、南湖竞渡、踏白船表演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丰富了端午习俗的文化内涵,从而提升“我们传统的、本土的、主体的精神情感和光荣感”(冯骥才)。“嘉兴端午、中国味道”,既体现了嘉兴的文化自信,也传递了嘉兴自觉担当传承中国习俗重任的历史使命。今年初,嘉兴被国务院正式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一名片,也是对嘉兴着力打造全国传统文化习俗传承基地和全国地方节庆文化知名品牌的肯定。

传承创新,提升品牌内涵

端午节在其发展和历史演进过程中,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形成了独具地域色彩的节俗,从而呈现出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之间节俗与观念的个性特征。作为全国首个“中国端午文化研究基地”、浙江省首批“民族传统节日保护基地”,嘉兴端午习俗具有“吴越文化”、“稻作文化”和“水乡泽国”的深厚背景,凸现了江南水乡独特的传统文化,历经千百年的传承演绎,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征。

嘉兴端午节俗在演化过程中,积极吸取异地的价值观念,来丰富本地节俗文化的内涵。例如,对苏州端午“伍相”纪念的吸纳,就显示了它的包容性。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嘉兴是吴越交战之地,伍子胥曾在这里屯军练兵,留下了许多美丽哀婉的动人传说。嘉兴端午习俗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纪念吴国名相伍子胥,有别于全国大部分地区纪念屈原。

在6月3日举行的2011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开节仪式上,嘉兴市委书记李卫宁在致辞中说,端午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长期以来都寄托了人们驱邪辟疫、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饱含着忠孝爱国、团结拼搏的精神气质,既是华夏文明“文化的结晶”,也是古往今来“百姓的节日”。

在当天晚上举行的2011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开节晚会上,配乐音画诗《端阳,缅怀子胥贤相》、昆曲《游园惊梦》以及舞蹈《胥相练兵》、《出水莲》、《西施浣沙》等节目展示了绚丽灿烂的吴越文化。《天路》、《青藏高原》、《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以及《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让观众们如痴如醉,在著名歌唱家韩延文《相约在端午时节》歌声中,这台古朴庄重、喜庆欢腾的晚会落下帷幕。这台视觉盛宴演绎了浓郁的“中国味道”。重量级的民俗文化研论一直是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的重头戏。2009年以“民俗文化传承”为主题;2010年走向国际化,举行端午习俗国际研讨会高层论坛。今年邀请海内外专家,以端午节俗为中心来探讨传统节日的流变和形态,更好地挖掘内涵,构建民俗文化研究和传承的高端平台。

重量级的今年端午习俗国际学术研讨会(嘉兴)于6月5日至6日举行。来自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及北京、上海、江苏、福建等17个省(市、区)的50多位海内外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中国民俗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出席了会议。嘉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武亮靓在致辞中说,嘉兴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虚心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努力遵循保护传承理念,彰显嘉兴端午文化独特魅力,进一步把嘉兴打造成为全国端午习俗的重要传承基地,把嘉兴端午打造成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作为一次面向国际的民俗文化理论研讨会,此次研讨会共收到论文90篇,美国、日本、韩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寄来7篇论文。90篇论文中有35%以上出自青年学者之手。在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上,海内外专家围绕“国际视野下的端午文化研究”、“端午节的传承与发展”、“地域文化与非遗视野下的节日研究”等四个主题进行探讨。本次研讨会还特别开设了青年学生专场研讨会,众多民俗研究的新生力量也首次参与交流。来自新疆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的大学生认为,以往人们认为端午的来历,总以为只是纪念屈原的节日,这几年嘉兴发掘端午文化底蕴,举办内容丰富的民俗活动,使人们对端午习俗的地域性和多样性有了更多的了解。

在国际视野下,端午这个东方传统节日在不同的国家有怎样不同的习俗?日本学者前村佳幸介绍,对现代的日本人来说,端午节是被人们当做儿童节一样的国民节日,大家准备了鲤鱼旗等玩具,鼓励男孩子开展游戏。马来西亚欧亚大学副校长王琛发认为,马来西亚华人端午节来源于中国,当地1879年出版的英国殖民地官员撰写的书中记载,“农历五月初五是祭祀一个成神的官员的日子。在过去,槟城经常是以船只来庆祝的。”可见,数百年前,马来西亚华人极力将祖先文化在新开拓土地上落地生根,已有“赛龙舟”等端午习俗。越南学者阮玉诗说,在面积大、人口多且民族丰富的中国,端午节的理论化和正统化,有助于提高全民认同意识和团结精神。

杭州师范大学教授顾希佳已连续三年来到嘉兴参加端午研讨会,他希望嘉兴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不断推进传统节日向健康、理想、完美的方向发展。专家学者们认为,深入挖掘嘉兴端午民俗文化,有利于旅游资源开发,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特别是有利于激活短途旅游人流。

三年来,嘉兴通过举办端午民俗文化节,更好地传承吴越文化背景下的传统端午节俗,扩大吴越端午的影响力。嘉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许晴介绍,嘉兴不断提升办节理念,在继承、延续、发展、升华传统习俗的过程中,让外界了解吴越端午习俗,扩大嘉兴端午的知名度。

2009年,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以“过端午,到嘉兴”为主题,试图引起人们关注有着浓郁端午习俗的嘉兴;2010年,以“欢乐端午,健康嘉兴”为主题,欢迎游客来嘉兴过端午,同时倡导市民欢欢喜喜过端午,挖掘了包括健身、养身以及健康生

活的习俗元素,强调健康的导向,把一座快乐健康的城市呈现给大家。今年,嘉兴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提出“嘉兴端午、中国味道”的主题,更多地体现嘉兴市对于传统习俗的一种责任和承担,以及对自身发展民俗文化活动,在中国范围内影响的一种考虑。这也是基于嘉兴多年举办各类节庆活动的经验积累和思考探索。

从2001年起,嘉兴开始举办南湖船文化节、江南文化节活动,都把龙舟赛和群众性的裹粽大赛作为必不可少的经典项目。2009年以来,连续三年举办“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将城市节日与国家传统节日结合起来,延续民俗文化,融入新元素,构建幸福和谐城市。

嘉兴办节理念步步升华,并且始终坚持“政府引导,百姓过节”的办节方式。在政府的倡导下,让老百姓在时代的变迁中重新发现习俗元素,过好自己的生活。五月初五,古称“毒日”,嘉兴通过有序安排端午民俗文化节的各项活动,让老百姓追寻过去生活的回忆,让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同时,嘉兴在办节中张扬特色,其地处吴越交界的地域特色,以龙为图腾,以伍子胥为吴越精神代表的端午精神之魂,有别于楚地纪念屈原,彰显吴越端午的嘉兴特色。

相对于国内许多城市的“造节运动”,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以古老的传统节日为载体,彰显民族文化大传统的文化基质,即勤劳勇敢、爱国爱乡、温良恭俭、崇文尚智等核心价值标准,并以广泛的参与性,来营造节日狂欢的氛围,满足人们的期待。端午习俗已延续千年,这也说明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的持续举办将有着蓬勃持久的生命力。

品味民俗,亲手参与体验

民俗文化,是过去和现在热爱生活的人们所留下的足迹,也是人生代代相传的记忆。2011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参与性强,6月4日至6日举行的2011中国嘉兴子胥庙会,通过举办端午祭、诗词吟诵会、戏曲票友会、晒宝鉴宝会、童玩会、美食会等民间庙会活动,让端午民俗回归传统、回归百姓生活。

35岁的苗族女子杨秀芳来自贵州黔东南布衣族自治州,她在两年前来到嘉兴,在南湖会景园开了一个特色小卖部,不仅出售嘉兴特产,还提供苗族服饰摄影服务。她高兴地告诉记者,节假日来拍照的人很多,经常遇到贵州老乡,老乡们喜欢穿上鲜艳的苗族服饰在南湖的背景中留影,别有一番风味。对杨秀芳而言,嘉兴也是一个民族风味浓郁的城市,这里的包粽子、赛龙舟也令她倍感新鲜。

漫步月河街区,街道古色古香,香囊特有的药香在空中弥漫。有一家药店的工作人员穿上古朴的中式服装,招徕游客。游人熙熙攘攘,不仅有全国各地的游客,嘉兴本地市民也不愿错过与家人朋友品味民俗的好时光。

来自上海的4岁女孩沈嘉颖看到粽子博物馆的陶坛陶罐很好奇;她母亲告诉她这是远古时代的东西,用来装粮食。她惊奇地问:“我爷爷老家会不会有这样的坛坛?”这些陈列用品,唤起了孩子们的遐想。虽然农耕时代许多生活方式已经远去,我们依稀从中看到历史的背影。

“过端午,到嘉兴。”去年开业的嘉禾端午民俗体验馆,让游客品味嘉兴独特的端午文化。一进门,一艘金光闪闪的木雕龙舟映入眼帘,游客可坐船中“划桨”,感受一下龙舟竞渡。“踩瘟神”游戏别具特色,踩上发亮的瘟神或青蛇、蜈蚣、蝎子、壁虎、蟾蜍等“五毒”画板,就可得分,这让许多孩子大声欢呼。

南湖观竞渡,自古就是嘉兴端午节最具特色的信仰习俗和民间赛事活动之一。《秀水县志》、《烟雨楼史话》、《古禾杂识》中记载了当时南湖龙舟竞渡的盛况。1765年,乾隆弘历第四次南巡,重游南湖烟雨楼,龙舟竞渡赛事在民间掀起高潮。

祭龙是赛龙舟前的一项神圣仪式。6月4日一大早,南湖之畔祭龙坛举行神龙祭。幡旗招展、鼓乐齐鸣,点燃香炉,男、女两支舞龙队呈八字形排列……每年神龙祭与伍相祭是端午民俗文化节两大重要祭祀活动,神圣而庄严。

6月4日上午,江南烟雨中的南湖别有韵味,南湖“烟雨楼”与这样的天气真是相得益彰。2011中国嘉兴南湖竞渡――“五芳斋杯”浙江省首届体育社团运动会龙舟赛、嘉兴市第七届运动会龙舟赛开幕式在南湖会景园热闹举行。26支来自温州、台州等地的代表队与嘉兴本市的代表队展开激烈角逐,瑞安市健身跑协会动感龙舟队发挥出色,喜摘公开组标准龙舟400米直道竞速赛和公开组标准龙舟7000米环河拉力赛桂冠,并获得团体总分第一。

嘉兴端午子胥庙会于6月4日上午拉开帷幕,虽然大雨如注,但雨中来品尝新鲜小吃的游客络绎不绝,有的直喊“早餐吃得太饱了,应该到这里来吃早餐啊。”台湾铜锣烧、泰国榴莲酥、重庆酸辣粉、温州小馄饨、武汉三鲜脆皮、苏州苏阿姨点心以及嘉兴的海宁宴球王、四角粽等天南海北的名吃在这里汇聚。

海宁宴球王总经理居民热情地请记者品尝,他介绍,海宁长安宴球王有着“飞鸟闻香化凤,游鱼得味成龙”之美称,拥有二百多年历史,已列入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去年还亮相世博会民企馆。为了让这道家乡名菜走向全国,居民先生毅然放弃了经营的广告公司,全身心投入到做大“宴球王”的事业中,如今这一名菜已进入大润发、欧尚、华联、沃尔玛等知名超市。

扔沙包、踢毽子、跳房子、抽陀螺、游戏棒、滚铁环……这些民俗童玩,勾起人们儿时记忆。在皮影戏剧园里,海宁江南皮影艺术团正在表演《闹龙宫》,观众兴致盎然,剧园虽是临时搭起的大篷,大雨哗哗浇在篷顶上,却有恍如在龙宫的效果。在剪纸区,6岁女孩陈钰玲正在剪着一只开屏孔雀,她从小就喜欢画画剪剪。当记者问她话时,她仍然专心致志,旁若无人,只得由爸爸替她回答。工作人员说,她剪的作品难度很高,是十二、三岁的难度,她在勇敢地接受挑战呢。

在嘉兴,端午节又被称为“粽子节”。千百年来,勤劳聪慧的嘉兴人发明了各种各样的粽子,有白米粽、红枣粽、赤豆粽、碱水粽等等。到了晋代,粽子被正式规定为端午节的食品。如今响誉全国的嘉兴粽子是当之无愧的“江南粽子大王”。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篇11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5-0015-01

一、唐诗中的重阳节文化习俗

重阳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包含很多源远流长的文化习俗。

(一)登高野宴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如孙思邈云:“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归。”由此可见唐代风俗,已与后世近似。《梦粱录》卷五载:“日月梭飞,转盼重阳。”

(二)赏菊饮酒

重阳佳节,我国有赏菊饮酒的传统习俗。,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我国是的故乡,自古培种就很普遍。为文人们赞美为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此重阳节又称节。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佩插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叫做茱萸节。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因为出产于吴地(今江浙一带)的茱萸质量最好,因而又叫吴茱萸,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树干几乎可以长到一丈多高,叶为羽状复叶,初夏开绿白色的小花,结实似椒子,秋后成熟。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

(四)食重阳糕

重阳的饮食之风,除前所述的饮酒,吃食品之外,还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饵,即古代之糕。《周礼》载饵用作祭祀或在宴会上食用。汉代又记有黍糕,可能与今天的糕已差不远。蓬饵,想必也类似于黍糕之类。至宋代,吃重阳糕之风盛行了。

二、唐代重阳诗的诗歌主题

(一)思乡怀人

唐代的文人士子胸襟开阔,志怀天下,常常游走四方,而重阳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几个节日之一,一般这天亲朋好友都会齐聚一堂,共同祈求安康,此时此景,远在他乡的文人士子们不免要触动到思乡的情怀。

(二)羁旅徭役

中晚唐时期,唐朝国力开始日渐衰退,内忧外患严重,因而强迫劳苦人民去边疆服徭役,士兵们在边疆有报国杀敌的决心,但也忍受着远离亲人,思念家乡的痛苦,种种情怀在重阳佳节之时就愈加浓厚。

(三)祈求康寿

重阳节在秋日,秋天是一年中丰收的季节,也寓意着人生的累累硕果丰收沉淀时期。人们在重阳之日庆贺着丰收,也期盼着福寿安康,因此重阳节也被称为老年人的节日。“九九”寓意着“久久”,人们赋予了这一天无尽的美好祝愿。

三、唐代重阳诗的文化价值

重阳节作为传统的节日之一,蕴含有丰富的文化价值。

(一)反映了中华民族崇和尚美,贵人伦的精神追求

1.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崇和尚美

崇和尚美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在传统节日中常有流露,传统节日是人们期盼和谐思想的具体体现。

2.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节日根植于中国古代的农业社会文明。几乎每个节日都是一个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总结大自然的运行规律而逐渐产生的。这些节日活动都可以让人们亲近大自然,感觉到“天人合一”的氛围,使人们更加注重自身与大自然的和谐。

3.人与自己内心的和谐:贵人伦

“伦理本位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节日都有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显著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伦理和礼俗,成为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还有不可不提的是,中国传统节日还具有协调人际、增强成员凝聚力的道德功能。

(二)体现了保护民族遗产,传承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中华民族各种传统节日均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多彩的风俗习惯,堪称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铸造“民族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传统节日文化资源的保持、保护与挖掘,让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三)丰富了“百善孝为先”的精神内涵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综上所述,重阳节在古老文化的积淀下节日气氛浓厚,民俗活动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篇12

一、认知中国民俗文化

1.中国民俗文化的内涵: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与人俱来,与族相连,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烙上了群体性共识的印记。任何民俗,说到底,都是一种群体性的感受和认同。各民族中最古老的民俗:神话、巫术、图腾、方言、仪式等人类最初的原生态文化意识图,它是集群而居的初民在共同的生态环境和生存条件下,相同的生理、心理机制不约而同滋生的共同约定和俗识。其中积淀着人类实现自我进程中,使人逐步摆脱兽性,光大人性的共同的文化基因与文化进化系统,其基础,如同含金的伴生矿的原生态民俗。其延伸,则表现方式颇为繁多。

从民俗的一般形态而言,它是一个国家或群体固有的传承性的生活、文化形态和观点。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风土风物的物质层面。民俗文化的差异具有明显的地域和自然条件因素。“风土人情”具体就是指因山川、物产、气候和风俗习惯等差异而形成的“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地域特征。第二,风俗习惯的制度层面。因自然地理条件影响,社会生产的不同,以及历史遗留的人文制度的不同,而形成各民族特有的生产生活习惯。第三,等的精神文化层面。由于各民族的历史遭遇、战争创伤、民族压迫,以及自然灾害的深重苦难,这些都必然会在民俗信仰上打下深深的烙印。如岁时节令、民族的重大喜庆、纪念日,有不少反映出对战争的痛恨,对压迫的信念,对英雄和杰出人物的缅怀、追念和崇敬,对人寿年丰、美好生活的向往等,各民俗信仰各具特色。

2.民俗与生活息息相关

民俗来源于生活。中国民俗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积累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民俗不是古老的,民俗是一种生活相,一种传承性的生活的样子。没有文字或人规定我们这么做,但我们会不自觉的进行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民间有句俗话叫:“大俗大雅也。”民俗蕴含着许多“大雅”的东西,不仅是过去的、现在的,更是未来的。

原始信仰习俗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长期传承和流行,是中国传统民俗的一大特点。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以及巫术、占卜、祈禳、祭祀、禁忌等习俗不但在人们的信仰活动中集中地表现出来,而且贯穿于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不必花费笔墨去叙述形形、纷繁复杂的巫术、祭祀仪式,只要看看人们日常生活中渗透的信仰习俗,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如图1

我们今天总是谈到的中国传统民俗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涉及的是汉族的传统民俗。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古代文化曾经历了多种变革,并不断地吸收和融合了许多外来文化,却又始终保持着一脉相承、联绵不断的发展系统。上述状况反映在民俗上,便表现出既一以贯之,又不断变迁的特点。

二、“和顺”的中国民俗

管子曰:“不暮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民族的发展与民族习俗息息相关。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积累了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仅汉族的节日、婚娶、寿诞、祭祀等风俗也可谓浩若烟海,难以言尽。在这些习俗活动中,“和顺”始终承载着民俗的内容、民族的感情及人们的愿望。透过除夕夜、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夜、中秋节和重阳节等一年中的各个节日,团圆始终是亘古不变的主题。形形的节日充分反映了在中华民族的心目中对传统节日风俗的重视和对祖辈师长的尊敬,寄托着中华儿女慎终追远的浓浓盛情和吉祥团圆的殷殷企望。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题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平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

三、从中国民俗文化中找到空间展示的设计思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