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论文

时间:2022-04-09 09:26:48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农业 产业化 农业论文

摘要:实践经验表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有效途径。效益性是农业产业化项目实施的重要原则。财政支持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具有一定的公益性特点,更需要追求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这类项目的管理也更为复杂。

农业产业化论文

农业产业化论文:农业产业化发展政策探讨论文

摘要:政策取向是一种前瞻性的研究,是从战略上去认识政策实施可能带来的结果。农业产业化将极大地拓展农业生产的发展空间,使"重视农业生产,突出农业基础地位"的夙愿得以实现;"口头农业"、"文件农业"将被"订单农业、"效益农业"所代替。由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初始阶段,所以,正确地选择农业发展道路将有可能使之获得比发展工业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本文拟通过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解,指出政府应审时度势制订相关政策,顺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内在规律的要求,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分包,投包,农业政策

农业产业化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农业体制的创新和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是在巩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把小生产变为大生产,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企业化经营的有效途径,也是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力措施;扶持、引导扩大农民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走农业产化之路,是当前农村工作重中之重。

一、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开发为基础,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主导产品,按照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经营的原则,把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各个环节结成统一的利益共同体。在实现形式上表现为生产的专业化,布局的区域化,服务的社会化,管理的企业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本质特征是:以市场机制组织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使三者之间由原来的单纯买卖关系变为以利益为纽带,以契约的方式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促进农业发展的新机制,实现利益一体化。

从制订战略性政策的角度来认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推进农业运行的全过程,其中除农业产品市场化外,特别重要的是作为农业生产资料的土地和技术的市场化;二是推进农业运行的高度化。一方面是将传统的低级产业一一粮食种植业降低比重,通过发展其它种植业,用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式,促进农业高度化发展;另一方面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使农业向第二产业延伸提高其附加值,再则是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和水平,使大工业技术和"实验室"技术能普遍而有效地运用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三是实现农业运行的有序化,不但使农业生产各部门要有组织性地进行局部的分工与协作,而且还要实现全社会范围内农业资源的有序和有效配置。

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农业从传统的产品生产演进到商品生产,农业商品化、市场化经营明显区别于计划经济时期的产品农业。基于这一认识上的转变,将为政府制定和实施农业政策注入新的内容。如何实现农业增产只是问题的一方面,实现农民增收才是我们工作的中心。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农产品市场已经实现了"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农产品短缺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过去一提到农业往往意味着农业生产以产出为首要目标,现在所说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首先必须认识"经营"农业的真实含义,即搞农业生产要与赚钱挂钩;农业不再是过去的"从田头到地头"只求产出不求收益的统购统销的模式,而是要使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一直延伸到"餐桌",让农业经营者利用市场机制获得和投资其它产业-样的平均利润。农业不仅包括传统的种植业,也涵盖畜牧和水产养殖业的向产前和产后的延伸。在产业化经营农业的观念下,过去单个的某一种农产品都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或产业体系,整个农业将呈现为众多的各具特色的"链条型经济"格局。积极探索种、养、加相结合,农、工、商综合经营,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方式,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从根本上提升农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竟争力,实现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发展,是制订和实施农业产业政策基本点。

"经营"农业还体现人们对农业的需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在对农业产品的质量和多样化提出新要求的同时,也要求农业功能的多元化,出现了"生态环保农业","旅游观光和休闲农业"等新的内容,这就要求农业生产者要实现质的飞跃,不仅要懂得农业生产的"田间管理"而且还要懂得农业的经营管理,要树立竞争意识和品牌经营意识,讲究市场营销策略,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要借用工商企业管理的理念,用工商企业的经营之道去经营农业生产,推进农业的企业化建设。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另一种含义是对农业再生产过程的整合,它包括相关各经济利益主体的明确分工和利益的合理分享,这是"利益共同体"的内在要求,最终能使各相关的利益主体都得到保障的同时实现降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市场成本。目前,农业产业经营实现形式是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实行基地化,集约化生产,这种模式是由具体的农产品生产引发和拓展而成的。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基本上属于这个层次,虽然已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但仍属于起步阶段。"公司十农户","订单农业"多受制于市场开发不力,流通渠道不畅及信用关系脆弱等因素的影响,农民时有增产不增收的现象,靠"田头摆卖",小商小贩式地"惨淡经营"。因此,寻找农户小规模经营与社会化大市场对接的有效途径,通过生产要素的合理流转和配置及在产业链上的分工与合作,将各经济主体的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转化市场风险,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应成为我国政府农业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农业产业化经营呼唤政府职能的转变,因而对政府指导和管理农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在农业产业化经营条件下主要是通过相关政府和法律为各参与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从制订政策的角度来把握,一是要发挥农民主体精神和首创精神,遵重农民意志,不搞硬性搭配,不搞一刀切,实行自愿、自觉的原则,以典型示范引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农民调整生产要素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农业效益。二是要加大各级政府农业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职能定位的改革力度,从创造"产业化"农业和"经营"农业的良好环境出发,切实转变工作思路,为农业产业化发展保驾护航。三是要重视农业产业化经营人才培养。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农业生产产品化的观念使农业商业化经营未能获得全社会认同,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奇缺。因此,要十分注重发现、培养农业经营人才,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积极引导具有市场开拓能力人才投身农业产业化经营。

二、关于农业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没有土地规模经营,就没有高效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这是国内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朴素而宝贵的经验。农业产业化作为我国农业市场取向改革的继续和延伸,必然要求引入新的市场关系。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土地市场建设尤其为首,因此,必须加快培育农村土地市场,实现农地流转的市场化。目前我国土地经营大都停留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分包"这一层次上,土地经营规模狭小,地块零散,调整频繁,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没有形成,极大地阻滞了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另外,个体农民无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进行农业技术改造,集体组织的弱化难于将分散的劳动集中起来,削弱了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后劲。这种分散经营的结果还会引致土地低效率利用,同时也无法满足"大农业"所要求实行机械化,规模化生产的条件。笔者认为:制订相关并实

施有关政策,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实现分散的土地使用权再次集中,把土地资源的配置问题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结合起来,促进农业土地资源向优势产业和优势龙头企业转移是当务之急,是我国解决农业产业化经营所面临问题的关键性工作。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提下,平均分包形成的土地使用格局已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大市场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的稀缺性进一步提高,土地经营格局的相对凝固化使想多耕地的人不能多耕,不想耕地的人又不能不耕;耕地的人不愿增加对土地的投入,不想耕地的人又不愿放弃所承包的土地。这样就不利于土地向农业龙头企业集中,不利于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也不利于农业劳动力进一步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平均分包土地只能解决农民基本生活条件问题,对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来说存在明显缺陷:(一)、农业粗放经营,规模过小。(二)、出现农户兼业或弃耕现象,土地丢荒,降低土地效率。(三)、国家集体因发展和建设需要征用农村土地十分困难,不利于农村城市化规划与发展,妨碍农村小城镇建设。(四)、土地开发和流转过程中经济利益分配不公。(五)、因征地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民的生活难以保障。为此,把解决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承包权问题作为突破口,改"均田制"为"投包制",实现土地经营从"公平"到"效率"的飞跃,是新时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结点"。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的基本设想是:在不改变原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将土地折价入股,农户土地经营权转换为土地收益权,土地经营从实物形态转换为价值形态,使土地收益和分配股份化,从而保证了农民承包土地的收益。,通过股份合作社(村、镇集体经济实体、农业公司)土地所有权的入股,把所有权同处分权分离开来,集体的土地所有权不变,土地处分权在股份合作社里,收益权在农户手中,实现土地"三权"分离,这样使土地可以在股份合作社或更大的范围内集中、流动和合理规划使用,实现更大规模,更高起点上配置土地资源。农业也就能够由粗放经营走向集约经营,由小生产转向大市场。

目前,我国正积极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三高"农业,逐步形成开发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农业商品基地,对增加土地效益,实现农业专业化生产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农业基地化、专业化生产并非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终结,它仅仅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前端,是初级阶段。从土地使用权结构上来看,"基地化"生产,是以农户分散生产为特征的,是在有限的土地上集中了大量的农户进行同一品种、类型的农业产品生产。这种以分散农户做主体的生产模式,必然不能适应灵活地变换农产品种的生产。由于分散经营的模式自身存在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的缺陷,农户的利益只能命系于目前单一市场功能的"龙头企业",而这种带有明显"中介"性质的组织和农户之间并未能达成"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共识,脆弱的信用关系常常因为市场价格变化的不利影响而相互毁约,使处于相对弱势的农户利益得不到保障。

和我国中西部地区相比,广东顺德、南海、东莞等农业产业化发展程度要高一个层次。这里"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较好"、"农业科技投入较大"、"农村信息网建设较快"等。但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他们敢于大胆革除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旧的土地管理体制,建立了加速土地使用权有偿流转的机制,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顺德、南海在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建设中走在全国的最前头,早在1993年便开始了以土地使用权为中心的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这项改革在保证集体对土地的所有权的前提下,改变土地分散经营的格局,从整体上对土地资源进行综合规划和利用,促进土地的合理流转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并通过向村民配置股权,把土地承包经营权转换为土地收益权,进一步明确了农民在集体经济组织中的地位,明确了产权关系和利益分配关系,保障了村民承包经营土地的收益权。目前他们在进行"固化资产"改革,就是将村里集体资产、土地量化成为若干股,其中20%为集体股,80%为个人股。集体股所得红利用于村里公益事业各项集体福利,个人股按联产承包责任制或现在可以入股的人数平均分配,股份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流通、转让。土地管理权归村、镇股份合作社,股份持有人有投包土地使用权的优先权……。他们改革的成功之处在于:(一)、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重组。由于农户土地经营权由分散承包向投标集中招包方式转变,承包期内农田基本建设投入有了保障,大规模利用土地成为可能,建设农田"园林化、布局区域化、作业机械化、农艺规范化、经营规模化、服务社会化、管理科学化"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便有了条件。(二)、由土地资源的重组引发劳动力资源重组。因为推行股份合作制后,保障了农民对土地的收益权,使土地的承包权与经营权从原来不可分割关系转变为可分离关系,为部分有资金有门路的农民放弃对土地的"依恋"提供了条件。他们从被"束缚"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一心一意从事第二、三产业,加快了农村过剩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实现了劳动力资源的优化组合。(三)、一部分有技术专长的农民(当地农民、外地农民和外商等)通过投标获得了发展规模农业和"三高"农业所需的"大土地",使"龙头企业"的成长、发育有了根基。因为建立在土地规模经营基础上的龙头企业(即拥有自有土地使用权、拥有自有生产基地的大型农业经营者)才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力军,一句话,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最终需要"大农场"的建设来奠基。(四)、实行土地"三权分离",改变了原来因人均分包土地,使土地难于集中规划和合理利用的状况,为土地集中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创造了条件,加快了农村城市化进程。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基本上没有形成,从全国范围来看,土地在农户之间的调整大都采用行政方式为主。土地作为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生产要素,如果不能实现流转的市场化,那么农业产业化经营必定是残缺不全的。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土地市场化问题的研究,发挥政府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在充分照顾我国农民各方面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农业土地使用权流转政策,用市场化的理念实现土地资源向大型龙头企业、农业公司集中,进而实现农业土地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三、关于龙头企业培育与建设

培育经济实力较强、具有健全销售渠道和较强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的农业龙头企业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中,龙头企业担负着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引导和组织基地化生产与农户经营的重任,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力量。

"公司十农户"的经营模式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按照"一体化"农业的要求,全面重新配置资源,形成一大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装备水平高、经济实力雄厚、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使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中占有相当份额,形成农业主导产业和产业开发体系,使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在农业增加值中的比重有较大提高,带动更多的农户和生产基地,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目前,在未能形成大规模、集约化农业生产的情况下,把龙头加工、流通企业建设好不惜为明智之举。农户可根据加工企业对农副产品原料的需求状况来调整自己的种养结构,将自己的生产进程变成产业链上的一个有机环节。这样,通过龙头企业的组织与带动,使众多的分散经营的小农户逐步走向专业化生产,从而在一定的经济区域内形成了规模化经营。大力发展加工型龙头企业,使更多的农产品在深加工中成倍增值,改变我国农产品加工能力不足,包装落后,销售渠道不畅状况具有积极意义。据了解,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大都在农业产值的三倍以上,而我国还不到80%。发达国家农产品的加工程度-般都在9O%以上,我国只有2O%一3O%。因此,必须把培育龙头加工企业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工作来抓。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国农业生产应选择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方向,构建拥有自有农业生产基地的"大农场"才是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的根本出路。目前,由于我国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力弱,普遍存在组织程度低,产品流通渠道不畅等问题。尤其是企业与农户各个环节的联结上没有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稳定机制,影响了农户追求产业化规模经营发展的动力。因此,政府农业工作机构如何转变职能,创造条件,加快龙头企业尤其是具备市场开拓能力的大型企业建设和规范显得特别重要。

目前,我国沿海地区外商投资经营的农业开发企业正发挥着重要的带动和龙头作用,这也是我国龙头企业建设的重要力量。我国政府应充分认识并制订实施优惠政策,大力引进国际先进农业企业管理人才和吸收先进管理技术。学习外商兴办农业企业的管理经验,积极推行农业企业化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外商资汛灵活、渠道畅通的优势,,拓宽销售渠道,拓展国内外市场,解决农民"卖难"问题。同时要突破引进外资只兴办工商实业的传统观念,大力倡导引进外商兴办农业。

培育龙头企业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真正将农业产业化模式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我国政府农业工作重心应放在支持、引导、协调、规范和服务上。实施政策的着力点应放在为农业发展提供诸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公益性技术服务,金融、信息服务等"公共产品"上。特别应避免培育龙头企业时政府农业机构具体介入,因为那样做将违背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要做到"四自主"的最基本原则。各级政府应清醒地认识到,市场机制的诱导才是企业真正成长、壮大之道。出台引导、扶持政策为的是鼓励农业生产的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使之不断提高和改善农业经济效益,而不是因政策的实施或因政府的硬性捏合,象设立政府工作机关那样"人为造就"龙头企业,最终造成农业"龙头企业"的建设和培育对政府的严重依赖,削弱农业的组织创新能力,并让政府财政背上包袱。

四、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必然涉及到土地使用结构调整和农产品结构调整。这是农产品市场状况发生变化的结果。目前,我国农业经济所面临的市场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表现为农产品的供需状况已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急剧转变。从市场需求的变化来看,在解决了温饱和进入了小康阶段后,在食品需求当中,增长最快的不是作为原料的初级农产品,而是经过多次加工具有较高附加值的农副产品,消费者的食品支出中归初级农产品生产者的份额日益下降。相反,对肉、禽、蛋、鱼和蔬菜、瓜果类副食品的需求明显增加。市场需求的变化方向已通过市场价格机制明确指示农户缩减或淘汰目前已不受欢迎的传统作物和品种,特别是质量低劣的品种,而开发和扩大具有市场潜力的新兴作物或新产品种植成为农业企业家能否在农产品市场中获利的关键。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成本发生也发生了变化,农业劳动力机会成本的上升,诱发农业工资的攀升,随着耕作方式的改变,种植业更多地依赖化肥、农药和农膜等现代物质的投入,由于这些投入品的价格不断上升,使种植业在农业产业结构中处在最不利的地位,粮食作物中的一些传统品种,尽管受到强有力的行政干预,种植面积仍然大幅度减少,农户们只好被动地应付那种"用最好的土地来生产最不值钱的东西"的政策。与此同时,新的、比较优势产生,使一大批新兴品种和优质品种的开发和引进,农产品结构正在广大农村发生深刻变化,再考虑到"入世"将带来农产品市场的整体开放,有理由认为,这种市场格局的深刻变化将导致全国性农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调整农业产业和产品结构正好是这一市场格局变化内在要求。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归根结底是实现在新的市场格局中的农业效益和体现农业结构变化中的比较优势。所以,从制定政策的思路上考虑,为保持农业生产的持续增长,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就必须把发展效益农业作为农业生产产业化经营的一项基本政策来实施。因为效益农业的实质是农民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农业,因而必然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农业生产产业化的变革充分显示了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显示了效益农业与农业现代化的高度一致性,这启示着我们必须为农业的政策环境的进一步改善作出努力。因此,各级政府要从提高我国农业整体效益的要求出发,制订切合实际的可操作性的政策,鼓励农户对农业结构作深刻的调整。我国目前调整农业结构最大的困难是在对用地结构的调整政策的理解和运用上,系列农业政策中对区域性粮食自给或基本自给目标的追求造成我国农业产出结构调整的范围和灵活性受到限制。如何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适应当前农村市场经济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重大课题。

农业产业化论文:农业产业化背景下农业物流论文

一、农业物流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现代农业物流的基础是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同时市场供求信息也比较充分,建设的配送网络也非常成熟,提高了农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推动了统一市场的形成,增加了农业产业化规模,进而提高了农产品的价值,拓展了农产品的生产空间。

二、农业物流的发展策略

以上对农业物流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充分表明农业物流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意义,所以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发展农业物流。

(一)从政策上扶持农业物流发展

农业物流可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可以推动三农发展,所以政府部门一定要加以重视,并积极宣传,促使人们意识到农业物流的重要意义;然后政府部门也要制定相应税收、财政政策,激发农民和物流企业的积极性,创设良好的政策和经济环境,对当前的农业物流管理机制进行改善,进而统一和协调农业物流企业的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二)提高物流技术

物流技术是现代农业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所以创新和应用物流技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首先,提高农业生产的标准化程度,在生产的整个过程中严格依照标准执行,确保农业生产的效率。其次,对营销观念和手段进行创新,更好的推动农业物流的发展,例如在商贸中心设置网点、发展商等,健全农业物流体系。再次,对加工和包装技术进行改善,为了延长农产品的保存时间,需要应用新的包装和保鲜技术,进而延长销售期,促使产品可以销售到更远的地方。

(三)推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第三方物流是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为了更好的转变物流模式,就要对观念进行更新,重视第三方物流的重要作用;并且形成共赢的理念,紧密联系物流服务商和农业生产者的利益;也要不断提高服务,以顾客为营销中心,进而挖掘更大的市场价值,降低物流成本;还要建立健全公共信息平台,从信息上支持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四)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加强对农业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并且改善农村的交通,形成农产品以及生产资料的仓储系统,并且促使仓储更加自动和调节职能,还要建立由生产、配送超市、批发市场组成的农业园区,为农业物流发展提供良好的配套设施。

(五)对信息网络进行完善

信息技术对农业物流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农业物流还要加强信息化建设。首先加强建设硬件设施,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全程控制管理,将生产者、消费者、第三方有效联系到一起,并且及时的互动和共享信息。其次,形成一个完善的农业信息网络平台,为农业企业、农业管理部门、农户等提供相应的农业信息,促使他们正确决策和合理发展。

三、结语

我国产业布局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农业现代化,而农业物流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可以通过政策、技术、物流、投入、信息网络几方面对农业物流进行完善,实现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

作者:顾振中 单位:江苏省仓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农业产业化论文:瓜州县农业产业化论文

1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产业优势还不明显

虽然近年来蜜瓜、中药材、果蔬、草食畜四大主导产业发展迅速,但相当一部分乡镇农业布局及品种多、乱、杂现象依然存在,从布局、规模、品种、标准化管理模式上没有形成优势产品集群,“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产业优势还不明显,不利于产业发展和品牌创建。

1.2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提高比较效益为中心,依靠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现一体化经营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目前我县农业产业化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产业链条短,农产品加工大多属于低端、初级产品,在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上没有带来真正实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但运作乏力,还不能有效带动产业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在摸索发展中规范、完善,进而形成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1.3农业技术力量薄弱,新技术推广应用有差距

一是农业技术干部队伍力量相对不足,尤其乡镇农技服务队伍不稳定、专业性不强,制约了基层农业技术能力和水平;二是我县移民多,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文盲、半文盲人数达2.1万人,占到移民总数的26.3%,加之部分少数民族受宗教因素影响,接受科学技术培训的主动性差;三是技术更新和新品种、新产业的更替之间的差距,加大了技术培训与推广的难度和重要性。

1.4龙头企业扶持力度不足,制约农业产业发展

一是项目建设政策壁垒仍然存在,如建设规划、环评、安评等过程中存在的因素影响企业建设;二是企业融资难仍然存在,由于贷款风险,银行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少;三是对重点产业龙头企业建设项目财政扶持不足,由于农业产业化企业投资大,见效慢,影响企业投资信心和决心。

2相关建议与解决对策

2.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来认识,切实增强工作紧迫感,牢固树立扶持产业化经营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观念。进一步强化宣传引导,转变思想观念,用工业化的理念引领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和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消除思想认识上的障碍。

2.2提品质、扩规模,加快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按照”三品、两化、双千“的发展思路,打破地域界限和乡村限制,建立"一片一业、一村一品或数村一品"的产业布局,减少特色作物品种上的多、乱、杂,把效益高、风险低的特色作物培育为新的主导产业,逐步替代增收乏力的粮食、棉花产业,兴建一批有地方特色的优质产品和产业基地。要积极发展蜜瓜、葡萄、甘草、等新兴高效产业,特色产业要树立品牌意识,做响做亮特色品牌。

2.3完善组织体系和机制建设

通过扶持发展和建设经济合作组织、专业市场等,将产业发展诸环节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确保产业按照一体化方向顺利发展。积极开拓农副产品外销终端市场,实现千家万户的分散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市场之间的有效对接,争取新建农产品加工贸易市场。通过组织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带动基地建设,推动产业发展,最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的。

2.4加强扶持引导

农业产业化的主体是企业和农户,政府主要搞好规划和政策扶持,帮助解决产业化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做好引导、支持和推动工作。并加大产业宣传力度,定期产业信息,引导重点产业发展,同时搞好科技服务和技术指导,为产业化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保障。设立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基金,继续实行新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入驻工业园区费不入园、园不免税和按比例配资的扶持政策,将财政、农牧和农发等部门争取的产业化扶持资金捆绑使用,增加资金总量集中投入产业化经营,

作者:李宏亮 王文棣 单位: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农业产业化论文:项目管理下农业产业化论文

1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项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福建省农业产业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与加大财政资金支持是分不开的。2010~2012年,福建省农业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累计投入1.57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0511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5202万元,带动了自筹资金4.3亿元投入农业产业化项目。中央财政贴息资金1.37亿元,带动了自筹资金41亿元和银行贷款45.45亿元投入农业产业化项目。产业化经营项目中财政资金、银行贷款和自筹资金占产业化经营项目的比重分别为3.1%、48.5%和48.4%。从投入构成情况来看,自筹资金所占比重与银行贷款相当,财政资金比重则非常小,由此可见财政资金的“引致效应”非常显著。这些财政资金共支持龙头企业32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88个。扶持了416个产业化经营项目(贷款贴息项目222个,财政补助项目194个),其中种养殖项目135个、农副产品加工项目270个、农产品储藏保鲜和产地批发市场11个。从经济效益来看,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可以新增农产品加工能力24.3亿公斤,水果生产能力1952万公斤,茶叶260万公斤,油料33万公斤,竹笋3224万公斤,蔬菜3795万公斤,其他农产品1305.5万公斤,肉类382万公斤,水产品208.6万公斤。

新增产值142.69亿元,新增利税16.29亿元,净利润11.35亿元。从社会效益来看,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可以带动农户10.7万户,带动18.3万农民就业,带动农民增收43.5亿元,社会效益显著。通过对农业产业化项目进行持续大力的财政扶持,福建省逐步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有效提高肉禽蛋奶、蔬菜水果等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和储运能力,壮大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了福建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对推进福建省现代农业的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以及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福建省农业产业化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在财政支持和产业化发展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1)财政支持的力度不够。受产业化经营项目财政资金“僧多粥少”的局限,虽然财政支持资金逐年都有增加,但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求相比,仍有不足。在扶持项目的选择上倾向于面面俱到,导致有限的资金使用较为分散,对一些发展势头较好、带动作用明显的企业难以给予有力的、连续的扶持。

(2)项目管理滞后。项目的申报和评审、项目资金拨付和验收等项目相关管理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如涉及到项目的补助原则,一般执行先建后补的原则和先用自筹资金再用财政资金的原则,但在具体项目实施中,项目部分资金使用是交叉的,项目进展中也是不平衡的,可能需要用到财政资金的部分率先完工,自筹资金部分滞后完工,以及部分项目建设年限跨度超过设计年限,因此实际工作中,管理制度如何灵活运用和如何进一步完善,需要每个管理者深度掌控。

(3)项目管理人员能力弱。部分农业产业化项目的管理者以农民为主,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市场意识淡薄,缺乏市场开拓能力,缺乏长远的发展眼光,难以适应产业化项目进一步发展的需要。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经营管理知识和管理合作组织的必备能力,使其难以规范运作。合作社治理结构、经营组织、帐目管理等运行机制还不完善、不健全、不规范。有的虽然成立了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但日常运作包括重大事务决策往往个别人说了算,不按章程办事。

(4)财政支持的效果不够明显。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关系不够紧密,企业与农户之间收购产品数量、价格大部分无签订合同,公司与农户的协作关系难以稳定,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的程度还不高,产业化组织运行机制不完善。致使财政支持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带动农民增收的效益依然不够明显。(5)项目管理重视不够。部分农业综合开发部门对项目管理的重视不够,尤其是部分基层部门,把农业产业化项目作为争取财政补助的一种方式,或作为个人的一种政绩,而不是真正想在项目上有所为,不注重项目管理,导致很多项目不按规章制度执行或执行得不规范。项目申报时把关不严,或提供虚假夸大信息,造成立项决策失误;建设实施阶段政府部门容易介入干预项目的正常实施,同时却又缺乏有效的监管检查,出现“越位、缺位”现象。由于对项目管理工作的不重视,许多部门往往重视立项评审而忽视建设管理。有些部门一旦确定了这批财政支持项目名单,就将工作重心转向划拨资金或者着手准备下一批项目名单,而忽视对项目的跟踪和管理。由于政府部门非项目法人,既不能代替农业产业化项目对所涉及的资源进行配置,也不会制定有关项目进度、成本和质量的全面计划,再加上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最终导致了项目实施绩效不高。

(6)项目管理积极性不高。部分管理人员对项目管理处于“被动”状态。在产业化项目的管理程序上,一般都是省农业综合开发部门下达指标和计划后,市县部门仅对企业项目情况进行调查并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产业化项目,并没有对项目立项具有审批权和决定权。在此管理模式下,受指标和额度不确定性的影响,不利于市县部门在计划下达前对项目实施和建设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制约了市县对项目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7)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农业产业化组织对成员不进行利润二次分配,不能充分体现农民加入合作社的好处,缺乏合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致使可持续发展能力差。许多企业无法做到根据会计业务需要配备必要的会计人员,设置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或委托有关记账机构记账、核算,财会人员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原因是会计人员缺乏,影响了财政资金的监管。

2规范和加强财政支持产业化项目的建议

2.1加强项目的立项评审工作

(1)做好项目储备。选择好的项目进行扶持是项目管理最关键因素之一。应对各个项目进行充分比较,深入挖掘项目潜力,做好项目的筛选、可研、设计等前期工作,全面分析评估,选择重点扶持带动辐射能力强的企业,特别是发展前景好的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提高财政支持资金带动力和影响力。

(2)完善专家评审制度。财政支持的农业产业化项目都应经过专家评审,以确保项目的公平公正。根据重点扶持的项目类型和特点,选择涵盖相关行业理论水平高、熟悉政策、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进一步健全专家库。项目库专家库应实行动态管理,适时调整更新,适应项目立项需要。对公信力差、责任心不强、存有私心的专家,从专家库除名,不再聘用,保证评审科学公正。

(3)确保报告材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项目评审时,可研报告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项目财务审计报告应由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户数,以工商部门注册或审计结果为准。在此基础上,应组织相关专家深入项目现场进行调查研究,杜绝弄虚作假或过分夸大。这样既确保符合条件的企业不会遗漏,同时又防止对企业进行过分包装,提高评审质量和实际效果。

(4)探索“简政放权”。通过进一步明确省、市、县农业综合开发部门的管理职责,在严格执行现行项目政策规定的前提下,积极探索简化和下放省级部门项目管理权限。在培育市县部门项目管理能力的基础上,下放部分项目立项审批权,扩大项目计划调整权限,委托市县部门开展项目验收工作。通过这些管理手段来优化市级、强化县级管理职责,激发市县基层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管理主动性,提升全省农业产业化项目管理水平。

(5)做好宣传工作。在涉及农民利益时,应坚持“一事一议”和项目公示制度,广泛征求当地干部群众意见,积极争取农民理解支持。应避免项目启动后,因得不到群众支持而无法继续开展。

2.2抓好项目的建设实施

(1)加大督促落实力度。农业综合开发部门要重点加强工程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等环节的经常性监督检查,及时了解掌握面上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存在问题,切实消除阻碍施工的各种因素,推动项目加快实施进度。

(2)严格实行招投标制度。农业产业化项目实行招投标制度既是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是农业综合开发部门实行财政扶持资金监控的有效手段。严格实行招投标制度,可规范项目的建设活动,避免浪费财政支持资金。

(3)完善通报制度。项目进展情况应由各县、市(区)农发部门应定期逐级上报,保持与项目单位紧密联系,督促项目单位按计划进度完成项目建设要求。

2.3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1)加强资金监管。严格资金财政报帐制,实行专用账户和统一核算。项目单位应认真核对原始凭证,确保报销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严禁挤占、挪用财政支持资金,严格遵守“不报账不拨款”原则。对资金管理不规范、财务弄虚作假的,要责令限期整改,停止项目资金拨付,追究相关行政和法律责任。

(2)完善有关政策。对投标单位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制定合理的监理合同和考核办法,加大对项目建设的监管力度。完善项目竣工验收检查办法,加强资金管理,重点应核查财政支持资金的使用是否偏离农业产业化政策,项目资金是否按计划使用到位。坚持项目审计原则,在项目完成后,应组织审计单位对项目建设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效益情况进行审计,充分发挥审计在项目建设中的监督作用。

(3)强化绩效管理。制定绩效评价办法,突出主要指标考核,量化关键环节要求,从项目完成情况、项目监督管理情况、资金管理情况和项目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对项目绩效进行评价,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

2.4加强统筹协调,提高服务效率

(1)充分调动积极性。重视听取基层同志的意见建议,认真研究改进工作的措施和办法。进一步理顺市、县农发机构设置,充实农发人员力量,为做好农发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按照依法办事、科学办公的要求,积极探索以目标导向或者目标导向与过程导向相兼顾的政策激励和工作考核体系,逐步将奖罚措施具体化、系统化、规范化。

(2)强化责任落实。农业综合开发部门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农业产业化项目管理的重要意义,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加强组织领导,细化任务分工,制定计划安排,进一步形成人人有压力、层层抓落实的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的作用,定期沟通情况、研究问题、部署工作,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实更好,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3)提高服务水平。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强化监督和服务职责。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加大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掌握好农业农村发展的规律和要领,提高做好农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优质高效为群众和企业做好服务工作。深入基层,加强调研,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和群众的真实想法,使决策和工作更加切合实际,更加科学有效推进农发工作。同时,可借助社会中介机构、新闻媒体、社会舆论等外部力量加强监督检查,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可通过媒体中介等向社会公布,公开监督电话,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4)加强科技发展推动力。可以开展“龙头企业+中介组织+科技部门+农户”经营模式试点工作。通过增加科技部门的力量,提升科技在产业化经营中的作用,有利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5)注重总结创新。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机制,拓展作为空间,推动创新发展。对各地好的经验和做法,及时总结推广,树立项目样板和工作典型。探索“先建后补”的建设模式,调动业主投入积极性,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落实“集中财力办大事”,统筹安排项目,发挥财政资金最大效益。改进农业产业化项目扶持方式,重点支持关键环节、薄弱环节,促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坚持建管并重,完善竣工项目管护机制,确保已建成的设施长期发挥效益。

3结语

实践经验表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有效途径。效益性是农业产业化项目实施的重要原则。财政支持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具有一定的公益性特点,更需要追求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这类项目的管理也更为复杂。本文通过分析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发展存在的问题,从项目立项评审、过程管理、制度建设和统筹协调等角度上提出项目管理建议,为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供参考和依据。

作者:徐薇 单位: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农业产业化论文: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论文

一、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现况

近年来,元氏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迅速,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初具规模,比例逐年提高。元氏县现有农业产业化企业36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家,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5家,实现了历史性突破。2014年6月末农业产业化企业占地规模与产值分别为3.5万亩、9600万元。同时农业产业化企业由初期的经济作物扩张到小麦、蔬菜、特色林果、畜牧等大宗农产品,由种植业延伸到养殖业。

二、金融机构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情况

元氏县金融机构认真贯彻国家的货币政策,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2014年6月末全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7亿元,涉农贷款余额30亿元,其中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15家、贷款余额1.2亿元。

(一)灵活运用货币信贷政策工具,发挥基层央行的重要窗口指导和引领作用

一是人民银行元氏县支行出台《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指导意见》《关于做好农业产业化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准确把握信贷支农、惠农、助农的着力点,通过涉农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等工作,引导涉农金融机构加大农业产业化企业支持力度。二是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产业化企业授信业务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加大对特色产业、农业科技的金融辐射力度。三是为诚实守信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开辟贷款“绿色通道”,切实做好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工作,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二)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办行”制度,“一对一”帮扶农业产业化

企业人民银行元氏县支行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办行”制度,组织金融机构创建金融顾问制度,“一对一”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精细化金融服务,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增强企业发展实力。如元氏县信用联社、邮政储蓄银行元氏县支行分别与康丰牧业有限公司、丰源物业有限公司结对帮扶,实现了银企共赢。

(三)取得成效

人民银行元氏县支行一是通过再贴现、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促成金融机构信贷投放与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紧密结合,支持农业产业品牌化、特色化,促进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二是搭建政银、银企合作平台,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信贷服务品种,解决融资难题。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公司+农户+基地+合作社”“农户小额信贷+联保”“推荐函+应收账款质押”等方式发放农业产业化企业贷款及农业产业基地贷款。元氏县信用联社通过“公司+农户+基地+合作社”帮扶丰兆蔬菜专业合作社贷款800万元,建成精细蔬菜分级整理车间和蔬菜冷藏库,错开蔬菜销售高峰期,实现营销增效;发放康丰牧业有限公司贷款2400万元,进行生态牧场改扩建,新增职工200人,入住养殖户40户,日产鲜奶25吨,成为河北省单体最大的牛奶生产基地;支持米莎贝尔食品企业贷款2000万元,扩大粮食优良品种种植及农村劳动力就业。邮政储蓄银行元氏县支行根据丰源牧业有限公司产品收购客户君乐宝乳业公司推荐函,通过“推荐函+应收账款质押”足额发放贷款150万元,解决了公司牛场扩建、牛场环境建设等方面问题。元氏信融村镇银行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方式帮扶合泰畜禽养殖有限公司贷款400万元,解决了畜禽养殖急需资金需要。

三、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元氏县金融机构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金融管理体制、社会环境、企业自身等问题的存在抑制了金融服务作用的有效发挥。

(一)信贷管理方面问题

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实现利润最大化、风险最小化经营目标,实行集约化管理,上收了县域金融机构贷款的发放的权限,而利益激励机制没有建立起来,责、权、利不对称,致使县域金融机构对企业放贷持消极的态度。尤其是农业产业化企业贷款发放额度小、次数频繁,管理成本高风险大,致使县域涉农金融机构授权授信不足,农业产业化企业融资难问题较为突出。

(二)租赁土地房产难以抵押

据调查,农业产业化企业普遍存在流动资金紧缺,扩大规模可提供的抵押品不足问题。被金融机构认可的农业贷款抵押物仅是具有土地证的土地、房产等,而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土地流转均是租赁,没有确权颁证,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农业银行元氏县支行帮扶久惠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甜糯玉米1200亩,由于土地、房产租赁不符合贷款抵押担保条件,农业银行元氏县支行仅对企业发放了29万元个人生产经营贷款,尚有800万元资金缺口难以解决。租赁的土地房产难以抵押,有效信贷需求得不到满足,阻碍了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进程。

(三)环境问题

首先,贷款担保抵押条件复杂。一是农业企业贷款担保抵押需要评估、保险等多个机构部门的手续,贷款办理时间长,对农业企业的季节性、时间性要求带来的影响较大。二是贷款抵押担保评估所需的费用较高,企业承担的费用成本较大,企业难以承受。三是贷款担保抵押率较低。农业企业担保抵押贷款一般抵押率土地房产70%、企业固定资产的50%为限,金融机构还要按照每家企业信用程度来确定贷款抵押率的比例。其次,制度规定方面的问题。农业企业生产经营受自然及社会条件的影响较大,企业经营发生困难,不能及时归还贷款时,银行信贷人员往往受到各种惩罚及责任追究。企业也要相应降低信用度,形成不良信用记录登记,企业以后会更难得到金融机构信贷支持。

四、对策建议

(一)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

对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投入农业方面资金积极给予支持,推行激励性措施,如对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的金融机构实行税收减免,地方财政给予贴息,用少量的财政补贴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农村。

(二)加大农村征信体系建设

健全农村征信体系,帮助银行业金融机构掌握县域农业产业化企业的信用状况,缓解银企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农村征信体系通过按期还款的信用记录,帮助农业产业化企业形成“信誉抵押品”,来获得生产经营所需的信贷支持。

(三)建立分层次服务的农村金融发展体制

根据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需求,构筑分层次服务的农村金融发展服务体制。农业银行要将信贷支持放在农业企业发展及农业基地的建设上面,支持具有县域特色农业生产及农产品加工服务项目;农村信用社要以农民致富奔小康为立足点,满足农业产业化企业规模化粮食、蔬菜作物的生产及农村畜禽养殖、药材种植等方面的资金需求;农业发展银行允许介入国家扶持、商业银行不愿承担的农业设施和农业综合开发政策性项目;其他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型农业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构建分层服务互相补充的农村金融发展机制,实现农业产业化整体金融服务格局。

(四)创新金融服务手段

金融机构要根据农业产业化企业的经营特点,创新金融服务工具,提高服务效率。一是人民银行要适当扩大支农再贷款投放额度,保障农业企业资金投入。二是创新信贷品种,量身定做适合企业发展的金融产品。三是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下放县域农村金融机构放贷的审批权,根据在农村贷款的发放数量及贷款质量的好坏,建立银行信贷责、权、利激励约束制度。四是健全金融顾问组织制度,发挥金融顾问优势,实行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一条龙综合服务,为企业提供信息、资信调查、产品咨询等方面延伸服务。

作者:曹书华 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元氏县支行

农业产业化论文:县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区经济社会有了长足发展,但是,与博州其他县市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要缩小这些差距,必须走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

一、温泉县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SWOT分析

1.S(优势)分析。(1)温泉县区现有农牧业各类资源大部分属于原生态状态,这是温泉县区发展生态农业的最大优势所在。(2)温泉县区地处低温带区域,由于独特的光热资源和土地资源,种植的农作物大多具有较高的品质和创利价值,尤其是马铃薯的品质在全疆名列前茅,具有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纵深发展的潜质。(3)温泉县区以查干屯格乡甜菜协会为典范的农民产业协会是今后温泉县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先进运作模式。据了解该协会在组织农民统一种植、推广科技种植、帮助贫困弱势农民、互助互惠互利、协调农民与政府、农民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等方面,都较好地发挥了协会的职能和功效。(4)温泉县区大多数农民已经初步跳出了“以粮为纲”的传统种植习惯,开展了多品种多经济作物的种植,这就为在今后发展新型高效产品方面奠定了良好的思想意识基础。

2.W(劣势)分析。(1)温泉县区地域偏僻,交通条件较差,运输成本较高,直接影响了农产品的创利价值。(2)温泉县区的低温气候条件制约了林果业的多角度发展,使温泉县区的大农业(农、林、牧、渔)缺少了一块利益增长点,这是温泉县区先天的一大缺憾。(3)温泉县区的民营企业经济发展比较滞后,没有能够拉动一方经济的增长极(龙头企业),也没有能够全面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企业集群。(4)分散、零乱的小农经济是制约温泉县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最大障碍。(5)温泉县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较低,农业加工业的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不高,传统农业经营模式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农业产业链条不够长,小农意识仍然存在。(6)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市场建设、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等还相对滞后。

3.O(机遇)分析。(1)党中央提出建设“两型”社会的精神,为温泉县区发展生态农业指明了方向。(2)节能减排,大力发展生物能源已成为经济发展的趋势。温泉县区可以抓住这一契机,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和农作物资源率先进入生物能源的初级加工领域,构建从农业种植工业加工畜牧业养殖有机肥还田的优质循环产业链,从中获得超值的巨额利润。(3)以马铃薯为主要原料的精淀粉已广泛应用于化工、纺织、食品、化妆、制药等多个产业领域,我国以及全球的精淀粉供不应求,温泉县区应较好地利用本地马铃薯种植的优势,尽快形成以马铃薯生产精淀粉的龙头企业和龙头产业项目。(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国策,对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中央为了落实这一战略国策,迄今已出台了20余项优惠扶持政策。温泉县区应及时抓住各项优惠政策,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4.T(威胁)分析。(1)从区域竞争的角度分析,与温泉县区相邻的博乐市、精河县以及兵团87团、88团是温泉县区的直接竞争对手。温泉县区如果不能积极创新发展战略,就无法在竞争中占领先机。(2)从产品结构角度分析,温泉县区原生态农业种植产品在新疆并不是独有优势。因为贫困落后地区的农产品大都属于原生态产品,而新疆贫困地区众多,如果不能尽快地发掘这一后发优势,使之顺利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就仍然摆脱不了贫穷落后局面。(3)温泉县区要想实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最大的阻力不是资金和其他的自然条件,而是农民传统的农业种植观念和种植方式。

二、温泉县区生态农业战略选择

1.产业领域选择。在大农业产业领域中,可大致分为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渔业及其他养殖业等四个分支领域。受气候条件的制约,温泉县区林果业不具备规模化发展的基础条件。温泉县区域内有疆内知各度较高的赛里木湖,近年来兴起的冷水养殖业项目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赢利能力。但由于起步较晚,养殖技术尚不成熟,目前还不具备规模化养殖的条件,而在种植业和畜牧业方面才有实现产业化发展的可能。但温泉县区的畜牧业由于受草场和饲料的限制,目前已出现“天花板”效应,如不解决饲草这一“瓶颈”问题,也难以实现继续做大的目标,而要解决饲草问题,只有走牧区放养和农区饲养相结合之路。因此,农业种植业应成为温泉县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攻方向。

2.产业项目选择。温泉县区目前在农作物种植方面的主要产品有:小麦、玉米、油料、甜菜、马铃薯、西瓜、亚麻等。其中,马铃薯与玉米的综合效应指数较高。马铃薯虽然有乐观的发展前景,但目前温泉县区的马铃薯种植面积仅有1000余亩,要达到规模化生产的要求,一是种植面积难以上去,二是品种质量难以保证。因此,马铃薯只能作为备选的种植项目,待时机成熟后再伺机发展。温泉县区的玉米种植目前虽已达到规模化种植的水平,但其价值创造率和利用率却长期在低水平徘徊。大量的玉米除少量用于淀粉加工外,绝大部分都与玉米秸杆一起做了养殖业的饲料,利润转换率和变现率极低。

3.种植产品创新选择。大力推广设施农业,应当成为温泉县区农产品种植的创新选择。设施农业目前在南北疆都有大面积种植的成功典范。实践表明:只要种植产品适销对路,大棚种植的亩产值可达5000~20000元之巨。

4.畜牧业跨越式发展的创新选择。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关键因素取决于饲草的足够供应。目前温泉县区已出现草场超载过牧的局面,畜牧业受到饲草瓶颈的制约而难以发展。生物质能源替代矿物质能源的新兴产业项目——甜高粱生物能源工程的问世给温泉县区带来了新的商机。甜高粱生物能源的基本原理是:采用美国研制成熟的甜高粱种籽种植后,可亩产收获含糖量达23%以上的甜高粱秸杆7~10吨,将其粉碎后进行罐贮3~4天,发酵产出10~12%的食用酒精,该酒精提纯后可与石油产生同等功效,即能作燃油,又能作为乙烯、乙醚、甲醛、聚氯乙烯、聚丙烯等20余种化工原料。而提取酒精后的剩余物是饲养牲畜的全价上佳饲料。这就意味着,一亩甜高粱秸杆可以饲养2头牛或10只羊。假设温泉县区种植甜高粱面积达到10万亩,这就从理论上使温泉县区的牲畜存栏数可陡增20万头牛或100万只羊。这将使温泉县区的畜牧业发生质的飞跃。

三、温泉县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实施策略

“生态”一词的原义是指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共生共息的和谐环境状态。现泛指一切符合自然规律、良性循环发展的事物和环境。生态农业的主要产品包括: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一般统称为绿色产品系列。大力发展生态农产品是产业升级、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

1.玉米深加工产业链培育发展策略。玉米深加工的产业项目有数十种之多,要使之形成优质循环的产业链,应本着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的原则实施。该系统的产业项目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一是以玉米籽为原料的初级、中级、高级深加工项目。二是以玉米秸杆为原料的饲料用和建材用加工项目。实现玉米深加工产业链的关键要素是招商,使玉米深加工企业成功地在温泉县区落地,才能实现玉米深加工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延伸化。

2.甜高粱生物工程培育发展策略。甜高粱生物工程是极具市场发展空间和赢利空间、产业延展性较强的新兴产业项目。该项目一旦在温泉县区落地并形成产业化生产规模,将会使温泉县区的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和变化。

3.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策略。根据温泉县区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与实际需要及国家产业发展政策,今后一个时期,温泉县区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应切实围绕畜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主导产业和品牌产品为支撑,以建设畜牧业标准化生产基地为基础,以培育、壮大畜牧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核心,以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为动力,按照贸工农、产供销、农科教一体化经营方式,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民一体化利益机制,延长畜牧业产业链条,提高畜产品附加值,促进畜牧业产业升级换代,增强畜产品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并通过市场引导、龙头带动、农民参与、政策扶持、政府服务,全面提高农民组织化、畜牧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水平。与此同时,还要加强畜牧业产业化配套体系建设,包括畜牧业产业化基地建设(绿色畜产品基地建设)、无规定疫病区项目建设、绿色牛羊肉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饲草料生产加工标准化体系建设、畜产品加工业体系建设、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畜牧业龙头企业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等。

4.生态农业科技发展策略。(1)实施“科技素质工程建设”。利用“全国科普日”、“牧区科普宣传月”、“三下乡”对农牧民进行科技知识的宣传。积极开展科普知识进社区、进学校活动,提高全民科技素质。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力度,以培训促就业、以就业促发展。(2)实施“科技富民强县工程”。培育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产业;充分利用国家、自治区的惠民政策,积极实施富民强县项目;大力实施畜牧科技项目,包括积极推广“细羊毛羊衣技术”、积极实施牲畜育肥和獭兔养殖。加大农村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将县、乡、村的网络统一整合,使60%以上的村(队)能够享受到现代信息化的成果。加大农牧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使农牧民经济合作最大化,发挥其效能和作用,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服务。加大对温泉县区科技人才的引进力度,建立科技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保护和科技创新机制。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中的主体地位,加大和鼓励中小型企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加强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利用,加大对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的引进和转化力度,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为优质商品粮基地、优质畜产品基地和特色产品基地的建设以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引导、支撑和服务,促进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推动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温泉县区沙棘产业化发展策略。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具有种植枸杞和沙棘的良好条件,精河县在种植枸杞方面早已形成了相当大的规模。据资料显示,沙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要比枸杞高出两倍以上。因此,大力发展沙棘种植业和加工业,应是温泉县区发展特色种植业的努力方向。充分利用国家鼓励荒滩、荒地开发政策,在防风治沙、水利建设过程中,鼓励农民利用农闲时间,在路边、河边以及其他可利用的空闲地带,组织农民大面积种植沙棘林,本着谁种植、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在3~5年内使温泉县区的沙棘种植面积达到产业化的规模。沙棘的耐旱能力较强,稍加浇水便可成活。因此温泉县区在今后应作出系统的种植计划,实施持久的防风固沙工程,并结合各类水利工程建设,使温泉县区的沙棘种植常规划、规模化。在种植沙棘的过程中,应遵循以点带面的原则,各乡、各村都应建立自己的示范园,使农民充分掌握沙棘的生长习性和种植技术。沙棘的繁育技术并不复杂,只要将沙棘插到墒情好的土壤中便可成活。因此各乡都应建立自己的苗圃基地,采用插枝培育法培育大批成活率高的棘苗,以利于大面积种植。当沙棘的种植达到规模化之后,应大力推广滴灌喷灌技术,以确保沙棘果的收成大幅增长。

6.生态农业水利发展策略。重点做好以防渗渠为主的常规节水农业,大力推广高新节水项目,利用地形优势开展自压喷灌工程建设。实行灌溉用水定额管理,总量控制,做好基本农田设施配套完善和改造。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实现农村自来水化。全面提升防洪抗旱的安全保障程度和保障能力,以两河治理和山洪灾害治理为主,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实现农业用水、农村饮水、防洪御灾安全。开发利用冷水鱼养殖资源和水能资源发展冷水鱼养殖。

作者:巴特尔 单位:中共新疆区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农业产业化论文:山区培育农业产业化论文

1、山区农业产业化现状及特征分析

1.1现状

近年来,思南县紧紧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经济实体呈迅猛发展态势。2013年全县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51家,农产品加工企业10家,农产品加工项目入省库数9个,涉农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达214家。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的40家,县级以上龙头企业59家。

1.2特征分析

1.2.1紧紧围绕主导产业。思南县是传统农业大县,气候条件优越,农产品资源丰富,目前已形成一个基础产业(粮油)、三大主导产业(生态茶、果蔬、生态畜牧)和三个辅助产业(烤烟、中药材、油茶)主次分明互为促进的良性发展格局。

1.2.2不断创新经营体制。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的重点在于激活农业经营体制,而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经营体制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新时展要求。

1.2.2.1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紧密结合。思南乌江利民木业有限公司,按照“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在瓮溪镇投入5000万元流转商品林地2万亩,积极开展林地流转工作,通过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进行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抵押等模式,流转抵押林地面积1623hm2,涉及农户215户,1075人,兑现林地流转费3280万元,亩均价格1347元,户均收入7.02万元,最高达到44.28万元,目前公司正在双塘工业园区新建年产5万m3木材精深加工厂1座。2.2.2.2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建设紧密结合。本县积极探索产业化经济实体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有机结合,塘头青杠坝村,从2012年起先后成立了种植协会、养殖协会和用水协会,本村80%农户都加入了协会,“村支两委”以“三个协会”为立足点,分别对种植业、养殖业、用水业进行统筹管理,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13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92.8万元,2014年青杠坝村已成为铜仁市仅有的2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省级示范单位”村之一。

1.2.2.3走联合发展之路。2014年,由县财政补贴38万元,扶持常青、国礼、华康等3家专业合作社和贵州武陵绿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租赁贵阳龙福春茶文化广场门面,协同建设贵阳“梵净山茶城”思南茶叶营销专区。2013年9月县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以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宗旨,以联合和合作为纽带,积极为会员提供指导、协调、服务、维权等服务。

1.2.2.4整村流转土地。大坝场镇小德浩村“聚心农场”成立于2013年,按照每年田200元/667m2、土100元/667m2的价格,先期流转26.5hm2连片土地,建立农业园区,正逐步流转91.3hm2田土、21.3hm2荒山草地,全村土地流转率已达到100%。目前,农场已建成生态养羊场2个,完成存栏基础母羊260多只。建成养猪场1个,开办便民服务商店1个。种植辣椒23.3hm2、优质水稻2.7hm2。同时,辐射带动周边散户种植辣椒13.3hm2,发展水产渔业1.3hm2、养鱼3万多尾。发展模式目前正在全市推广。

2、山区培育农业产业化对策与建议

加快培育和发展山区农业产业化经济实体,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是激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应着力从以下方面推进:

2.1夯实产业基础,力争在基地建设上取得新突破着力抓好生态茶、果蔬、生态畜牧三大主导产业和烤烟、中药材、油茶三个辅助产业基地建设,搞好产品深加工。

2.2做强龙头企业,力争在增强带动能力上取得新突破按照“上规模、高水平、多层次、强带动”的要求,采取政府扶持、招商引资等多种形式,推进优势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集聚。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和个人投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鼓励工商企业进入农业生产领域。

2.3发展专合组织,力争在提升组织化程度上取得新突破借鉴寿光“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成功模式,通过发展专业合作组织促进龙头企业壮大,切实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组织、指导、协调和服务,实现“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群众”目标。

2.4密切利益关系,力争在利益联结机制上取得新突破一是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和“农产品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经验,鼓励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创办或领办各类中介服务组织,培育经纪人队伍。二是健全合作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建立有序的行业自律机制。

2.5强化服务保障,力争在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2.5.1创新方式加快土地流转。一要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权颁证步伐,稳定农民土地预期,规避土地权属纠纷。二要赋予村级集体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调配权,探索由农户将承包地统一向村委集中再统一流转给新型农业经济实体的模式。三要建立土地流转专项资金,引导和鼓励农户采取转包、租赁、互换、转让、入股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四要积极发展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促进土地有序健康流转。

2.5.2创新方式提高融资能力。一是创新信贷支持方式。各类银行要制定配套政策和具体举措,扩大信贷额度和发放专项信贷,全面推行以本县瓮溪镇为代表的林权抵押贷款做法。二是创新保险支持方式。保险机构应结合农业产业化经济实体的各自特点,开发具有针对性的保险产品。三是创新财政支持方式。优先扶持示范性新型农业经济实体建设。

2.5.3创新方式保障人才和农技供给。一是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积极为农业产业化经济实体开展技术服务,提高技术推广的有效性和覆盖率。二是加强农业人才的培养。深入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健全农业技能持证上岗制度。三要建立健全新型农业服务体系。四要营造农业创业和就业的良好环境。

2.6切实加大投入,力争在政策扶持方面取得突破

2.6.1出台财政扶持政策。建议设立农业产业化经济实体发展专项资金,通过贴息、补助、奖励等形式,支持农业产业化经济实体兴建生产服务设施等项目。

2.6.2实行支农项目倾斜。扩大农村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农技推广等涉农项目由农业产业化主体承担的规模;整合各类支农项目,优先扶持农村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规模经济实体,涉农立项要向新型农业经济实体倾斜。

2.6.3实施特别用地政策。对农业产业化经济实体因生产、经营需要兴建的简易仓库、生产管理用房、晒场等农业生产配套设施用地,可按农用地管理,不需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优先安排一定的用地指标专门用于新型农业经济实体的农产品仓储、加工、包装等永久性基础设施建设;对创建养殖小区、农产品临时性收购等用地,办理临时用地手续。

2.7推进标准化建设,力争在农产品品牌建设方面取得突破大力推行标准生产,按照各类基地不同产品,制定和颁发产品标准、质量标准和相关技术操作规程,力争大宗农产品无害化,部级和省级龙头企业的产品绿色化,创造条件,大力发展有机生态产品,靠绿色化和有机产品赢得品牌知名度。

作者:张永江 单位:贵州省思南县农业资源区划研究中心

农业产业化论文:乡区发展农业产业化论文

淮南市潘集乡区地处沿淮,总人口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万人;国土面积600km2,其中耕地面积300km2,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5%,是一个农业大区。为了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现就潘集乡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进行探讨如下。

1发展现状

1.1两大主导产业初具规模

一是优质粮产业。全区年粮食播种面积达5.30万hm2,总产量38.6万t。建成芦集、贺疃6666.67hm2绿色稻米及芦集、贺疃1.00万hm2绿色小麦生产基地;沿淮四乡镇6666.67hm2绿色大豆生产基地;芦集、田集、架河等万亩酥瓜生产基地;高皇鑫农食用菌生产及加工基地;高皇万亩蔬菜生产基地;泥河后湖333.33hm2生态种养及休闲观光。粮食加工企业57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9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18家,区级龙头企业20家,年加工能力87.5万t、产值21亿元。二是养殖业。2013年全区肉类总产2.5万t,禽蛋总产2.6万t;全区养殖水面达3733.33hm2,名特优水产品养殖面积达到800.00hm2,其中河蟹养殖面积逾333.33hm2,水产品总产达1.8万t。渔业总产值达3.2亿元,全区养殖业龙头企业11家,其中市级龙头9家。

1.2四大特色产业区域化生产格局

基本形成基本形成了精细菜、豆制品、酥瓜、食用菌四大区域性特色产业。一是精细菜产业。2013年,全区蔬菜、瓜果种植面积2333.33hm2,其中设施蔬菜、瓜果面积1866.67hm2,产量28万t,产值4.52亿元。建成了以高皇万亩蔬菜基地为代表的沿淮蔬菜基地,创建了祁集鑫创、架河许家岗、芦集绿丰、高皇聚合等蔬菜生产标准园。二是豆制品加工产业。沿淮6666.67hm2绿色大豆生产基地建设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平牧公司豆腐渣饼干产销两旺,祁老大豆腐园已建成投产。2013年全区豆制品总产达4.0万t,产值2.4亿元。三是酥瓜产业。近年来,经过政府扶持引导,全区酥瓜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达1000.00hm2,产量4.5万t,产值2.2亿元。潘集酥瓜2项省级地方标准和潘集乡区酥瓜地理标志均已通过审定。连续3年成功举办了淮南市酥瓜种植能手大赛,中央电视台7套“每日农经”栏目进行专题现场报道,提升了潘集酥瓜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四是食用菌产业。以张岗为中心的食用菌金针菇种植规模年产量已达到9000万袋,日产10万袋菌包生产线已安装投产,鑫农公司日产4t杏鲍菇和天源和顺公司日产5t金针菇工厂化生产线已投入使用,年产值近2.7亿元,产品远销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

1.3农业产业化

龙头企业作用逐步显现近年来,潘集乡区通过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培育和壮大了一批龙头企业。目前,全区已有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33家、区级35家。其中,农产品加工市级龙头企业20家,产值15亿元,占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的37.5%。全区受农业产业化经营直接和间接带动的农户占60%以上。

1.4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起步较快

目前,全区已成立了食用菌、豆制品、蔬菜、瓜果、水产养殖、养猪、粮食种植加工等专业合作组织132个。其中,创建省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1家,市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家,建成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示范社18家。

1.5农业产业化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近年来,随着潘集乡区委、区政府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农业提升年实施意见》(2010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年实施意见》(2011年)、《园区建设年实施意见》(2012年)、《园区推进年实施意见》(2013年),并且在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淮发〔2009〕9号)之后,区委区政府也出台了《关于2010年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实施意见》(潘发〔2010〕36号)。涉农部门根据各自实际,积极支持配合,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为农业产业化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1]。从2010年起,区财政每年拿出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产业化发展工作,以奖代补。

1.6土地规模经营不断加快

近年来,潘集乡区强力推进土地流转,使土地逐步向种植能手、种植大户集中,扩大了规模经营。截至目前,全区已有土地流转面积达7373.33hm2,占总耕地面积的26.32%,其中3.33hm2以上规模土地流转面积达2746.67hm2,土地流转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7产业标准化、专业化更加明显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建设,全区初步形成了芦集、贺疃6666.67hm2绿色稻米及芦集、贺疃1.00万hm2绿色小麦生产基地;芦集、田集、架河等万亩酥瓜生产基地;沿淮四乡镇6666.67hm2绿色大豆生产基地;高皇鑫农食用菌生产及加工基地;泥河后湖333.33hm2生态种养及休闲观光基地;高皇万亩蔬菜生产基地;平圩、高皇、芦集等140万只的蛋鸡养殖基地;采煤深陷区1533.33hm2及泥河水面水产养殖基地;高皇张岗优质葡萄栽培基地;祁集鑫创千亩优质经果林苗木培育基地;古沟亚鹏盛农种苗繁育基地;祁集、平圩豆制品生产加工基地等,目前全区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到2.844万hm2,绿色食品品牌2个、产品4个,无公害农产品品牌12个、产品25个,有机品牌3个,拥有省级著名商标2个。

2存在的问题

2.1农业产业化

龙头企业规模小、档次低,同质化现象多现有的企业精、深加工少,产品档次和附加值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企业所属行业分布不平衡,多数是粮食加工业类,肉食品和禽蛋加工几乎空白,科技型、创汇型龙头企业极为缺乏。另外,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农户等联系不够紧密,带动能力不强,不利于全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全面发展。

2.2农产品营销滞后

农产品营销缺乏专业的销售队伍,不能依据市场消费需求及时传递信息给农户或企业,导致农户和企业盲目经营,影响农产品销售。此外,由于农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较低,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一旦农产品供应量发生变动,农户和企业收入得不到保障[2]。同时,潘集乡区缺乏大型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现有批发市场在道路上进行露天批发,市场交易时间短、交易品种单一、季节性较强、安全隐患大。

2.3农产品市场服务手段落后

现代化的电子商务系统、信息系统、竞拍竞卖的现代化交易手段在潘集乡区的农产品市场交易中基本看不到,仓贮、保鲜设施不足,加工、包装、运输配送等环节不配套。

2.4农产品优质化水平不高

农业专业化生产水平仍然较低,比如粮食加工类企业。少数省级龙头企业大而不优、个别市级龙头企业优而不大的问题比较突出,知名品牌较少,产品的知名度不高,竞争力不强[3]。

2.5服务发展的效率不高,机制不畅

尽管市、区政府相继出台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文件,但是个别部门的少数人办事拖拉。有的企业急用建设发展资金,但无周转资金,迫使企业向民间借贷,催生了民营投资担保公司的诞生。有的企业申报项目寻求扶持,但申报资料繁琐,报告、批复多,周期长,个别方案行文一发了之,无人督查,无受理办结日程可操作。因此,现行机制需进一步完善,服务效率要进一步提高。

3发展对策

3.1抓规模发展

一是抓好土地规模流转。制订出台土地流转优惠政策,鼓励种植大户、合作社、企业积极流转土地,扩大经营规模,通过努力使全区土地流转面积达50%以上。二是抓好基地建设。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相对集中,高产高效”原则,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为重点,做大做强优质粮和养殖业两大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培育和兴建一批有地方特色的优质产品和产业基地。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做大规模,做精品质,做响品牌,推动农业产业化不断向深度发展[4]。三是抓特色产业发展。围绕“精细菜、豆制品、酥瓜、食用菌”四大特色产业,扩大生产规模,加强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在品种优化、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利用上力争有新突破。

3.2抓龙头带动

一是进一步培育壮大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重点在项目争取、信贷、信息、产品开发、技术创新上给予支持,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在发展中晋级;大力引进和培育新的农业龙头企业,特别要引进加工型和出口创汇型农业龙头企业。二是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努力探索、完善和落实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风险共担的联结机制,发挥龙头企业的牵引和带动作用。三是加强合作社建设,培育经营主体。按照“规划引导,农民自愿,差别发展,政策激励”的原则,加快建立以资本为纽带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力开展各种培训,促进企业与村集体、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作共赢[5]。力争到2015年建立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协会组织200个,促使传统的农业合作组织进行转型和规范,确保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3.3抓标准建设

一是抓行业标准,技术规程制定。严格推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鼓励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提倡企业制定更为严格的企业标准;要加快建设各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生产基地;积极制定酥瓜部级技术栽培规程,同时围绕“食用菌、豆制品”制定省级技术规程。二是抓品牌建设。打造具有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实施品牌战略,不断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努力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积极创建国家、省、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三是发展无公害绿色生产基地及产品建设。积极申报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品牌,以抓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为核心,积极推进“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大力发展订单生产;重点抓好6666.67hm2绿色稻米、1.00万hm2绿色小麦、沿淮6666.67hm2绿色大豆、张岗食用菌等订单生产。

3.4抓科技保障

一是积极引进示范新品种、新农机具、新技术,进一步加快良种良法集成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的推进力度。二是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实施“科技入户工程”“阳光工程”,认真开展新型农民培训,让大多数农民掌握实用技术,成为产业化发展的主力军。三是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一方面积极与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科研生产基地;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农业方面人才,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保障。

3.5抓扶持壮大

一是落实优惠政策。大力宣传贯彻中央、省、市有关产业化发展政策,鼓励各组织及个人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吸纳社会资金和工商资本注入农业产业化运营。二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结合潘集乡区特色和资源优势,积极申报国家、省、市级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项目,以项目为支撑,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6]。三是加大地方财政投入。设立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基金,区政府将每年200万元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奖代补资金增加到2000万元,由占全区财政收入的0.2%增加到2%。整合资金,集中投入产业化经营。主要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的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和产品升级、科技攻关,改善产业化基地水利、交通等生产基础设施条件。四是继续开展招商引资。积极引进外来资金、技术、人才,引进优良品种、先进理念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整体水平。采取灵活、优惠的政策吸引国内外大型龙头企业,尤其是部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落户潘集,从事开发型农业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一批规模大、技术起点高、外向程度好的出口创汇龙头企业,提高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作者:许瑞宇 单位:安徽省淮南市潘集乡区架河镇农经站

农业产业化论文:三品生产推进农业产业化论文

“三品”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综合简称。加强“三品”的生产、认证及监管,是推进新平县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食品安全,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新平的迫切要求。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化调整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农产品商品化发展促进了农民收入明显增长,发展“三品”已成为新平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新平的自然环境条件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思路。做好“三品”认证管理,可以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扩大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规模,推动和发展壮大新平县外向型农业生产规模,符合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

1“三品”发展现状

按照“生产有规程、质量有标准、产品有标志、市场有监管”的原则,逐步完善了农产品生产标准质量体系建设。2010年,新平县开展并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先后制定和实施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近30个,认定无公害林果产地2.3万hm2,粮油作物和蔬菜产地2.2万hm2,无公害畜禽产地养殖规模48.7万头(羽)。为推进“三品”的生产认证(定)奠定了基础。目前,全县有无公害农产品用标企业2家,用标产品2个,绿色食品用标企业6家11个产品,种植产地规模3.2万hm2,用标产品总产量9.06万t,产值3.96亿元。监管上,设置蔬菜农残检测点1个,常年开展市场蔬菜销售产品抽样检测。在注重抓好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形成了蔗糖、水果、蔬菜、生猪四大特色产业格局,促进了以农产品产业化经营的企业快速发展。

2“三品”生产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的作用

2.1有利于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

农业标准化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意义重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发展“三品”生产,开展“三品”认证,提高“第一车间”基地的管理,指导农民按照标准化生产,从源头上保障食品的安全性。利用用标企业按照“公司+农户”的生产管理方式,把处于分散状态的农户联结起来,形成公司原料生产基地,通过能人带动,使每个生产者按照标准生产,相互间还可建立监督机制,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也有利于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2.2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作为安全、营养类食品有其独特的品质要求,以系统化的质量标准,全程质量控制技术和管理措施贯穿于“三品”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并落实到每个农户、每个企业,从而使农工商、产供销更加紧密结合起来。“三品”生产的过程,其实质是产业化的生产过程。有利于根据市场需求实现优质农产品基地的扩张,实现公司和农户的双赢。由于“三品”的生产特点,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使农村劳动力向非粮产业转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2.3有利于开拓市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食品消费安全刺激了“三品”旺盛的市场需求,不仅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而且因其有较高的附加值,使农民获得高于一般农产品的收益,刺激了农民生产安全食品的积极性,推动和促进农产品产业结构的调整。“三品”涵盖了种植、养殖等多个领域,又对农副产品的加工有明确的具体要求,养殖业和加工业的发展还为农业结构调整增添了原动力。通过“三品”的认证提升了产品本身价值,在不改变农户家庭经营基础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小规模农户经营与社会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在体制转型和结构调整过程中,为广大农民提供了以较低的成本和快捷的方式与市场对接的途径,从而为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4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三品”的开发遵循产业化的发展模式。作为加工龙头企业为追求自身的规模效益,对基地原料的需求,不仅有质的规定,也有量的要求,因此原料产地除遵循“三品”生产的多项技术标准要求外,还需有一定的规模,以保证“三品”产业化生产的需要。这就要求“三品”生产基地推进规模化标准生产,从而促进农民由传统的分散经营向统一的规模化生产发展。通过认证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分散的农户有组织地纳入到绿色产业一体化发展中,营造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规模化生产新模式,使基地分散生产的“三品”原料通过新型组织紧密地组织起来,统一提供给加工龙头企业,必将获得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规模效益。

2.5有利于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

通过“三品”认证可有效地建立生产全过程的管理制度,认证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制定生产操作规程,在生产上实行“统一选种、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生产技术规程、统一包装、统一销售”,使分散生产的产品质量趋于统一,并指导农户按照规程进行生产,同时与农户签订“利益均沾,风险共担”契约,一方面增强生产者的责任感,有利于安全生产,另一方面农户间也建立一种监督机制,任何一种违约或败德行为都会影响到所有认证范围内农户的利益,保障了农产品质量。企业和农户间通过建立产、供、销记录,建立有效质量安全追溯,形成一种“看得见的农业”发展模式,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健康开展。

3开展“三品”生产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3.1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生产已由过去的长期短缺,转变为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吃饱,而是讲究吃得营养、吃得卫生、吃得放心。当前,农产品市场中,个别地方的一些生产者,仍然存在过量使用农药、兽药等农业投入品的情况,导致蔬菜、瓜果、肉类等农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超标。为确保食品安全,国家农业部在全国组织开展“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并在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城市开展农产品市场准入试点,禁止农残和重金属超标的农产品进入市场销售。推广“三品”生产和认证,从源头抓起,按照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抓好农药、兽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的合理使用,生产过程完全按照“三品”质量标准进行,为人们提供大量安全无污染农产品,是践行“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具体体现,也是未来农产品生产产业化、商品化和人类食品安全消费的必由之路。

3.2是增强农产品出口创汇能力的必然要求

一段时期内,由于农产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不力,相当一部分农产品质量不符合欧美有关国家质量标准,导致大量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价格优势,但达不到出口要求,不能进入国际市场销售。因此,大力发展“三品”生产,是推动农产品可持续发展及开展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质量保障,可以为我国农业,特别是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提高自我保护、自我发展能力,创造有利条件。

3.3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要求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基本目标。农业生产不推行标准化,生产资料投入使用控制不严,农产品质量就上不去。农产品内销无竞争力,出口又出不去,将直接影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因此,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迫切要求,是党和政府的明确要求,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选择。

3.4是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需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培育品牌农产品已成为新平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依托可利用于开发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的土地资源和气候资源,沿着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建设绿色强省、紧紧围绕“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这条主线,按照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化、产品加工标准化、市场管理规范化、品牌打造“四大建设工程”的发展思路,县委、政府提出将新平县建设成为“绿色经济强县、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县”的战略目标,为开发新平县无公害农产品及绿色食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实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提供基础条件。

作者:王德林 王正安 单位:新平县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

农业产业化论文:我国发展农业产业化论文

农业是基础性产业,发展农业对于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当前,关于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农业产业化经营[1],产业化经营摆脱了农产品自产自销的状态,引入了农产品贸易的概念,极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同时,农业产业化还推动了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模式,它是通过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实现以农产品为对象的产业模式。当前,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1以初级农产品加工为主,产业化程度不高

在当前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中,农产品加工主要以一级加工为主,如将橘子做成罐头,芝麻做成芝麻酱等。这种产业化模式虽然解决了农产品不能长时间储存的问题,但是这种方式的加工利润不大,要获利主要还是依靠产品的数量,这种初级加工的模式成了当前农产品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发展的阻碍[2]。同时,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条件限制,还没有进行产业化经营,仍然是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

1.2农业科技较为落后,农产品浪费较多

现代农业的发展是建立在科技的基础之上的,它极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在农产品产业化经营之中,农产品加工需要技术,农产品销售需要技术,农产品种植也需要技术。总之,技术涵盖了整个农产品产业化经营过程之中。然而,可以清楚的发现,当前农产品加工的技术不够发达,只是以初级加工为主,在加工过程中造成了一些农产品的浪费。如在将萝卜制成泡菜的农产品加工中,萝卜缨没有被制作成成品进行销售,只是简单的处理或是直接扔掉。

2农业产业化与农产品贸易的联系

当今的农产品贸易范围已不再局限于农产品本身了,它还包括农产品的加工产品,以及由农产品衍生出来的其他产品。农业产业化是促成农产品贸易的直接推动力,它与农产品贸易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农产品产业化为农产品贸易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是农产品贸易的最大支持力量,使得农产品贸易能够持续发展;二是农产品贸易反过来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方向,农产品贸易量大,需求多的产品就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方向。总的来说,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

3发展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策略

3.1加大政府的政策支持

当前,我国农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产业化经营水平正逐步提高。但需要认识到的是,与整个农业发展规模相比,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仍然较低,农业产业化的比重仍然偏小。要发展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政府就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首先,制定优惠的农业政策,减免农产品和农产品制成品的税收,对农户实行补贴政策,提高农民种植农业的积极性;其次,以政府为主导,扶持一批乡镇企业,为农业发展提供技术、资金、设备的支持,让资金不够的农户免去农业种植的后顾之忧;再次,建立农业融资渠道,通过在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设立农业发展基金,为农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最后,建立畅通的农产品销售渠道,许多农产品不仅是在国内市场销售,还可以在国外市场销售,因而政府要积极扩大出口。

3.2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以深加工为主

农产品加工程度不深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大不利因素,而发展产业化经营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以深加工为主。首先,培育自己的优势农产品,利用现有的资源,发展一批生产能力强、生产水平较高、覆盖面比较广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让这些企业生产自己的优势产品,带动农产品的深加工,形成自己的农产品品牌;其次,整合一些有一定生产力的农产品加工单位,新城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扩大产品的竞争力,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经济附加值;最后,建立农户、农产品、加工企业三者之间的链条,将三者紧密联系起来,保证农产品的充分供应和农户的利益。

3.3加大农业科技创新

创新是农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当前,整个农业产业化经营速度正在加快,要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大农业科技创新。首先,运用当前行业内的先进技术和工艺,引进高产农作物品种,发展高产高质的农产品,增加农产品供应;其次,积极引进农业人才,以科技力量发展现代农业,加大对农业的研发力度,以科技优势带动农业发展;最后,加快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的发展,以深加工的方式提高农产品的经济附加值,实现更好地收益,促进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4结语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发展我国现代农业的出路,也是增加农产品贸易的有效途径。只有通过政策扶持、农产品加工和农业创新这几个方面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才能发展好我国农业。

作者:雒婷婷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农业产业化论文:实证研究农业产业化论文

一、实证研究云南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效

(一)产业化经营组织总数迅速壮大,带动农民增收显著农业产业化经营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截至2012年,云南省拥有4822个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其中:根据组织类型划分,龙头企业有2296个、中介组织有814个、专业市场有122个、其他1590个。全省农业产业化组织总固定资产达494亿元,带动农户1064万户次,带动种植基地4215万亩,牲畜养殖量825万头,禽类养殖量5105万只,水产养殖面积30万亩,促进农民增收258亿元。同时,农业产业化经营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全省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达780万人,农民务工收入总额达390亿元。

(二)龙头企业发展迅速,实力增强

2012年,云南省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296家,比2005年增加1093家。龙头企业年总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有925家、1亿元以上的有88家,比2005年分别增加564家和68家,在重点龙头企业中达到省级以上标准的达到298家,其中被认定为农业产业化部级重点龙头企业的有19家。在龙头企业中,有1099家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有117家在1亿元以上。各类产业化组织形式固定资产总额达到494亿元,其中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额402亿元、销售收入达到733亿元、净利润达到73亿元、上缴税金达到29亿元;获得“三品”认证的企业数量和数量分别达254个和1050个;龙头企业主要原料采购值达217亿元;龙头企业对农产品原料基地投入达32亿元;龙头企业从业人员达52万人。

(三)农产品品牌建设初具规模

全省农产品有778个通过无公害认证,有632个通过绿色食品认证,有163个通过有机食品认证。另外,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四个商标分别为“斗南”、“蝶泉”、“云南红”、“宣威火腿”。蒙自石榴、石林圭山山羊等8个产品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四)农业产业化进程良好

制定地方标准1100项之多,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达3000个,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多达235个,示范面积近900万亩。对无公害蔬菜行动计划的实施,支持23个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县建设,无公害农业生产总体负责实施,确定了267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云南省优势特色农业在茶叶、咖啡、中药材、烤烟、蔗糖、橡胶、花卉、蔬菜等产业初具规模,并逐步呈现初步的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区域分布的格局。全国花卉新品种的85%以上独立研究和开发的新品种来自云南;由于云南高原地理环境的特点使云南蔬菜产业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南菜北运基地和外贸出口基地;茶叶产业在调整中整合产业资源、打造具有云南特色品牌、实现茶企业的重组及资本重构;咖啡产业化经营程度较高,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出口创汇基地、主产区及深加工区。

二、云南农业产业化发展程度与全国及其他省份的实证研究

(一)指标体系的基本构架

根据农业产业化必须具体的条件及实施农业产业化的目标和现状,结合全国各地农业产业化中的成功实践,构建出农业产业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它由四项一级指标和八项二级指标组成。这些指标包含了衡量产业化程度高低的基本要素,能从不同侧面反映农业产业化的现状和进程。

1.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指标

产业化进程的实施主体是千万个产业组织,产业组织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产业化进程的好坏。产业组织化程度的高低可用产业组织的规模和效率来衡量。在此研究中用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数量及产业化组织固定资产总额来衡量。农业产业组织数量越多及固定资产越多说明农业产业化程度越高。

2.产业化市场指标

任何一个产业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市场。没有市场需求不管花多少力气培育的产业也是“无源之水”。农业品商品基地的建立、农副产品的加工及销售都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因此,市场化指标是衡量农业产业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指标。在此,用农业商品率反映农产品实现销售、加工、增值的情况,农业商品率越高从而一定程度什么社会化分工程度也就越高,也即产业化水平越高。农业商品率有两层含义:一层是不包括农户之间交换是商品率;另一层是包括农村内部农户之间交换的商品率。从市场化角度出发,我们选择了前者。产业链的延长往往与农户的参与程度是分不开的,农户参与率越高则相对来说市场化程度越高,即可以用产业组织带动农户数来衡量产业化对市场的影响。

3.科技进步指标

农业产业化是建立在新兴技术的基础上。农产品商品基地的形成、农副产品的转化、加工、增值离不开农业技术。农业技术的进步离不开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对研究和实验的投入,投入越多或者投入的有效人工科研时长越多则农业科技进步越快对农业产业化也越有利;其次新产品开发数量可以反映农业技术进步转化为成果、反映产业化程度的高低。为此,用农业技术开发研究与实验人员的全时当量及新产品开发数量来衡量产业技术对农业产业化影响指标。

4.产业化服务指标

农业产业化的根本目的就是使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必将使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农业产业化对农民的增收主要来自两个途径:一是农业产业化推动推动农村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水平的提高,以实现农民增收;二是农业产业化可以推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从而可以提高农民的非农收入。收入评价指标用产业化组织的销售收入和产业化组织上缴税金两个指标进行评价。一般而言,产业化程度高的地区,产业化组织的销售收入越多;上缴的税金的多少,反映了产业链及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创汇的能力强弱。

(二)指标权重和标准值的设定

1.指标权重的设定

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指标、产业化市场指标、科技进步指标、产业化经济实力指标这四个方面来反映和考虑全国各地的产业化状况和进程。因此这四项也就成为评价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四项一级指标。在这四个一级指标中,任何一个对产业化的反映和影响都是共同的、缺一不可。因此,我们把这四个一级指标的权重都设定为25%,并以此来确定各个二级指标的权重。在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指标中,产业组织的效率和规模反映组织化程度的高低,把农业产业组织数量权重设定为12.5%,把农业产业组织固定资产总额权重设定为12.5%。产业化市场指标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的,在这里,所以我们把面向国内市场的商品率指标权重设定为15%,把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数权数设定为10%。科技进步指标是产业化的必备条件,其中新产品开发数量是农业产业化的重中之重,权重设定为15%;农业技术开发研究与实验人员的全时当量是农业技术开发进步的集中体现,权重设定为10%。产业化经济实力指标则是农业产业化评价的指标,其中产业化组织的销售收入是产业化的目标体现,权重为12.5%,产业化组织上缴税金体现了农业产业化实现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权重也设定为12.5%。

2.测评结果说明

通过分析下表2,我们发现以下事实:我国农业产业化是个非均衡渐进演化过程,各地各省份因区位条件、社会经济发展不同而处于产业化进程的不同阶段,云南作为西部省份农业产业化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测评结果显示,农业产业化呈梯度状,产业化程度最高的是东部沿海地带的山东,其农业产业化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次是中部地带的湖北,最后则是西部地区的四川、云南和贵州,其中四川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云南和贵州则远低于平均水平。这不仅说明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同样说明地区内发展的不平衡,处于西部的云南产业化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和全国平均水平还有差距。

三、实证研究云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四点。一是龙头企业少、规模小、层次低、带动能力弱,品牌建设滞后。在全省4822个农业产业化组织中,实现销售收入达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所占份额仅为1.48%,而实现销售收入达5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也仅为19.06%,农产品加工企业“小而散”,“低等级”,“质量无批或批没有品质”的问题十分突出。在中国2011年“500个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可以看出,云南省除了“云南白药”、“云烟”、“红河”3个品牌上榜之外,其他在食品、饮料行业却无一家企业上榜。二是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制度建设和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够完善。目前,龙头企业与农户采用合同只有20%,股份合作等形式,与农户建立经济关系相对稳定,初步形成了“风险分担机制,利益”。三是农产品深加工程度较低,产业链较短导致农产品附加值较低。在云南众多的产业化组织中,更多的是从事农产品初级加工,极少有从事精深加工的比较少,在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还不高。与发达国家对比可发现,在农产品加工率方面发达国家一般在90%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创造的产值与初始农产品产值的比重为3:1至4:1;但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小于40%,两个以上的深加工的仅占20%,农产品加工创造的产值与初始农产品产值的比重为0.8:1。四是市场体系不健全,体制不畅通。多数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加工厂房、养殖场时,申请土地使用难度较大,用地多为租用,因没有土地证,无法利用厂房等固定资产抵押贷款。出现市场监督机构过多、各自为政、地方保护主义、自成体系、职能分散等现象,这不仅仅导致了有些地区封锁及市场分割,同时也加大了不同区域间的矛盾和不平衡。发展对策包括以下四点。第一,加大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围绕优势农产品建立的相对稳定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坚持市场的导向作用,以本地优势的农业资源为基础,选取开发项目,坚持“重区域、创名牌、搞特色、因地制宜、重点突破”。第二,强化科技自主创新。在政策上奖励围绕优势产业开展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的龙头企业,对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在自主研发体系建设上予以财政上支持,鼓励龙头企业引进高端人才和关键技术设备,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延长农产品加工的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第三,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提升农产品市场占有率。立足本地区的资源和产品优势,组织开展各类产品博览会、推介会、展洽会等活动为开拓国内外市场提供良好的平台,同时组织龙头企业多参加影响广泛、知名度大的各类产品博览会、推介会、展洽会等活动,加快本地区产品适应国内、国际市场。优势农业产业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大大幅提升市场占有率和竞争率。在本省市场,加强行业自律,并逐渐形成一个有序的、规范的产品交易系统。第四,加强政府支持,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健康良好的发展环境。龙头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依靠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颁布相关的政策法规,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政府应加大省级财政产业化专项资金扶持力度,并逐年增长。政要对发展有潜力的龙头企业进行贷款贴息扶持,加大扶持龙头企业原料生产标准化基地建设,加大扶持企业检测设备购置以及企业对其联结的基地农户技术培训等。

作者:吴建国 蒋智华 单位:云南财经大学财政与经济学院

农业产业化论文:低碳技术博弈农业产业化论文

一、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得益分析

(一)农户采用低碳技术的成本收益

低碳经济要求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碳排放,保护生态环境。要求农户应采用低碳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少地投入化学用品,保护环境以及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这些都需要农户尽可能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减少农药的施用。生产投入的减少,可能导致产出的减少。因此,农户采用低碳技术的相应成本是技术上的投入,以及可能带来的产出减少。相应的收益是:从长远看,产品需求可能增加,农户最终是盈利的。当然,这也取决于其他利益主体的行为。

(二)龙头企业实施安全低碳技术与管理的成本收益

对于龙头企业,实施安全低碳技术需要提高农产品的加工标准化程度,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在产品的包装、运输中,需要采用合理的技术、安全卫生的包装材料,以保证流通环节的产品质量安全[2]。对于产品定价,还需要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能接受的价格水平,以合理定价。技术上的规范与质量管理均需要投入成本,而产品竞争力与良好的社会声誉则会给企业带来收益。

(三)政府加强安全低碳监管的成本收益

目前这种污染环境的“化学农业”难以在短期内有效改善,“低碳化”的整体规模也很难迅速扩大[3]。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户与龙头企业面对“安全低碳农业”缺乏积极性,低碳技术需要的大量投入阻碍了其产业化发展。保证投资和融资,确定农产品的“低碳”标准立法,建立有效的预警、监督与惩罚机制,这些都需要政府的大量投入。但是,“低碳农业”有效运行之后,政府的整体成本会显著下降,运行效率会更高。

(四)消费者选用安全低碳产品的成本收益

显而易见,安全低碳农产品的投入成本高,其定价相应也高。消费者会在“安全低碳”与价格之间进行权衡。高价格的安全低碳产品会让消费者更放心,但会损失消费者的一部分经济利益。但大多数时候,消费者不得不选择生活中的某些必需品,即便知道存在劣质危害,这使得一些生产者去冒险违法生产劣质不合格的产品,这一问题成为当前关注的热点。

二、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利益相关者行动策略博弈分析

(一)政府与农户之间低碳博弈分析

在目前我国农价稳定的政策环境下,农户采用高碳技术得到的收益很高,例如化肥等的施用,少量的投入即可以带来大量的产出。而采用低碳技术,虽然一方面农产品最终收获的价格较高,这个价格高于采用高碳技术农产品的价格,另一方面采用低碳技术的投入成本也可能较低,但是采用低碳技术所对应的农产品产量也很低,例如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等。综合分析考虑,采用低碳技术的收益相应是较低的。因此,在这种情形下,基地农户不愿意采用低碳技术,这形成了一种均衡。打破这一均衡的方法是引入政府对农户采用低碳技术的财政补贴。一方面,对采用低碳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农户、采用低碳生产资料的农户给予财政补贴,或者对提供低碳技术的科技服务企业给予补贴,以便降低采用低碳技术的成本,提高采用低碳技术农产品的收益;另一方面,对采用高碳技术的农产品予以处罚性的政策和法律,例如征收碳税、环境治理费用等等。在政府财政补贴的参与下,农户采用高碳技术的相应成本增加,采用低碳技术的相应成本减少。导致的结果是农户会选择采用低碳技术,这就因此打破了原有均衡,形成了新的均衡。

(二)政府与龙头企业之间低碳博弈分析

对于龙头企业来说,在目前农产品价格较稳定的背景下,龙头企业采用技术化的生产方式、“化学农业”等得到的收益很高,其付出的相应成本则很低。目前发生的很多食品安全事件,其主要原因是生产加工者的生产成本低,其收益远大于成本。生产加工者通过使用农药、添加剂等改善了产品的外观和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结果却得到了更高的效用,于是很多生产加工者甘冒风险。若龙头企业提供低劣产品,这种行为会对消费者产生负外部性,这种负外部性会影响社会稳定、增加政府监管成本。龙头企业若没有采取安全低碳技术及管理,最终提供给消费者的产品就存在质量安全问题,对消费者及政府的利益都会有损害。虽然采用低碳技术得到的价格可能高,但是一方面采用低碳技术的产出很低,另一方面采用低碳技术本身需要成本,例如循环经济中的人工成本、农家肥等等。综合分析,龙头企业采用低碳技术的收益很低,因此龙头企业不愿意采用低碳技术。为打破这种均衡,需要政府一方面对采用低碳技术和生产方式的龙头企业、采用低碳生产资料的龙头企业给予财政补贴,或者对提供低碳技术的科技服务企业予以补贴,以便降低龙头企业采用低碳技术的成本,提高因采用低碳技术的收益。另一方面,需要实施惩罚性赔偿制度、质量监管制度等政策制度。惩罚性赔偿制度是指法院判决侵权行为人应承担的赔偿额高于其侵权行为引发的实际损害额的一种民事赔偿制度[4]。惩罚性赔偿制度则会使这些生产加工者在其原有成本的基础上,考虑惩罚性赔偿所带来的额外成本风险,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这种行为。质量监管制度也是如此,质量监管制度的推行会促使龙头企业严格按标准进行生产、检验、包装、运输和贮存,进而产品质量得到保证,也给龙头企业带来了额外的成本。惩罚性赔偿制度、质量监管制度等政策制度的推行,都使得龙头企业采用高碳技术的相应成本增加,使龙头企业充分考虑成本收益,放弃使用高碳技术,选择采用低碳技术,因此打破了原有均衡,形成新的均衡。

(三)龙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低碳博弈分析

在农业产业化利益相关者之间:一方面,若龙头企业向消费者提供低劣产品,使消费者的相关权益受到损害,即这种行为会对消费者产生负外部性。若龙头企业没有采取安全低碳技术及管理,最终提供给消费者的产品存在质量安全问题,对消费者的利益会有损害。另一方面,如果龙头企业采用安全低碳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价格高、产量少。结果导致龙头企业不愿意采用安全低碳技术,即使采用安全低碳技术,因为低碳产品成本价格高,虽然低碳产品质量可靠,但是考虑到价格因素,消费者对高价格安全低碳产品的购买量也很少,这形成了一种均衡。

打破这种不利均衡,需要政府的参与,需要对采用低碳技术和生产方式的龙头企业予以补贴,才可能使采用低碳技术的产品降价、消费者愿意购买;或者对采用低碳生产资料的龙头企业予以财政补贴,给提供低碳技术的科技服务企业予以财政支持,以便降低采用低碳技术的成本,提高采用低碳技术的收益;或者对购买和使用低碳农产品的消费者予以补贴,降低因购买低碳技术产品的成本。另一方面,政府官员问责制度、社会责任监管制度的建立等,都有利于打破原有的不利均衡。政府官员问责制度有助于减少和抑制行政不作为或乱作为的行为,减少带来的相应损失,也有利于明确相应的责任主体;严格按标准进行生产、检验、包装、运输和贮存,产品质量就可以得到保证,这有利于提高竞争力,保护人身安全、生态环境以及合理利用资源,也有助于维护消费者权益。社会责任监管制度的推行,意味着除政府外,社会公众的参与对龙头企业采用低碳技术成本收益的影响。因采用低碳技术对龙头企业社会声誉信誉、媒体社会形象、以及企业品牌价格等都会带来影响。总体上,会使龙头企业采用高碳技术的社会成本增加,采用低碳技术的社会成本减少。在此基础上,龙头企业进行选择时会充分考虑社会责任带来的成本收益。

综上,在政府财政补贴和社会监管的参与下,龙头企业采用高碳技术的相应成本增加,采用低碳技术的相应成本减少;消费者购买低碳产品的成本减少。这会使得龙头企业愿意选择采用低碳技术,消费者愿意购买低碳技术产品,因此打破了原有均衡,形成了新的均衡。

三、政策建议

首先,政府应对农户采用低碳技术进行财政补贴。对采用低碳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农户、采用低碳生产资料的农户给予财政补贴,或对提供低碳技术的科技服务企业给予补贴,以降低采用低碳技术的成本,提高采用低碳技术农产品的收益;对采用高碳技术的农产品予以处罚性的政策和法律,例如征收碳税、环境治理费用等。使农户在政府财政补贴的参与下采用高碳技术的相应成本增加,采用低碳技术的相应成本减少,让农户选择采用安全低碳技术。

其次,应建立一个能够促使龙头企业选用安全低碳技术的激励约束机制、风险机制、合同机制、责任机制和声誉机制等机制的制度安排,促使龙头企业在充分考虑其成本收益的基础上,选择实施安全低碳技术。对采用低碳技术和生产方式的龙头企业、采用低碳生产资料的龙头企业给予财政补贴,或对提供低碳技术的科技服务企业予以补贴,以便降低龙头企业采用低碳技术的成本,提高因采用低碳技术的收益。推行惩罚性赔偿制度、质量监管制度等政策制度,让龙头企业通过惩罚性赔偿等制度充分考虑法律成本,使其不采用安全低碳技术和管理的成本上升、收益下降、风险提高,采用安全低碳技术和管理的成本下降、收益提高。使龙头企业采用高碳技术的相应成本增加,让其放弃使用高碳技术,选择采用低碳技术。

再次,对采用低碳技术和生产方式的龙头企业予以补贴,使采用低碳技术的产品降价、消费者愿意购买;或对采用低碳生产资料的龙头企业予以财政补贴,给提供低碳技术的科技服务企业予以财政支持,以便降低采用低碳技术的成本,提高采用低碳技术的收益;或对购买和使用低碳农产品的消费者予以补贴,降低因购买低碳技术产品的成本。使龙头企业在政府财政补贴和社会监管的参与下采用高碳技术的相应成本增加,采用低碳技术的相应成本减少;消费者购买低碳产品的成本减少。最终让龙头企业愿意选择采用低碳技术,消费者愿意购买低碳技术产品。

最后,政府应给予充分的支持。在相关政策和制度建设上,给予资金方面的扶持,引导各利益相关者结成利益联合体;在监督方面,政府应充分发挥监督力量,保障各机制和制度的实施,帮助各利益相关者创造良好的环境,明确责任,降低交易成本。从长远来看,应积极引导各利益相关者采取互惠互利、长远发展的行为,采取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模式。转换思路方式,不应只谋求短期利益,而应追求长远利益;不只是追求自身利益,而是谋求互惠互利,这样才能达到共赢。

作者:曾小艳 鲁德银 单位: 湖北工程学院

农业产业化论文:区域农业产业化论文

1、积极宣传,增强企业和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的自觉性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业生产经营上的又一次制度创新,通过把分散农户经营联合起来,实现新的规模经营。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民主体,政府不能靠行政命令强迫农民参加产业化经营,必须通过乡村广播、电视记录片、组织农民代表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积极作用的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农民充分认识农业产业化的优势,认识并感受到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确实对农民有益,能增加农民收入,进而提高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典型示范,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在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积极借鉴山东、广东等发达地区的经验,选择适合本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的经营组织发展试点,充分发挥典型经营组织的示范作用,进而增强企业和农民的发展信心,将对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政府要在带领农民、企业走出去取经的同时,积极培育本地种、养、加工等各类农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带动本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3、科学规划、正确引导、合理布局,促进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

区域农业产业化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需要政府进行科学的规划,正确的引导。政府要充分利用对经济的调控职能,选择适合本地区的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因势力导,突出区域特色,培育农业产业园,发展特色农业经济体,组建农业生产合作社,形成合理布局,避免重复建设、重复生产,克服市场的盲目性。同时,政府要利用所掌握的政策、市场、资源等信息,做农户、经济体、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引导农业经济体和农户抓住发展机遇,加快发展步伐。

4、大力扶持,促进农业经济体做大做强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合作社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发展初期,政府适度地进行扶持是必要的,是促进企业、合作社等农业经济体做大做强的必要条件。第一,政府要抓好交通、运输、通讯、农田水利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产业化提供物质基础。第二,制定税收、信贷、水电使用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减轻农业经济体的经营压力。第三,对区域“龙头”企业予以扶持,帮助企业引入资金、引进技术、开拓市场;为农业合作社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政治环境,普及合作知识,培训管理人员。第四、政府要增强服务意识,加强信息体系、物资供应体系、技术推广体系、融资体系、运输销售体系、政策法规咨询服务体系建设;要加强为生产者提供科技教育、资金、保险及信息服务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做好农业科技推广、普及和培训,农用资金筹集、农业生产保险、信息中介服务等。第五,为农户和企业提供组织协调、信息咨询、法律咨询、技术培训、合同公主、经济纠纷仲裁等帮助。

5、强化监督与管理,确保农业产业化持续健康发展

农业产业化也是“双刃剑”,可能带来环境污染、企业与农民争资源、重复建设造成严重浪费等问题。因此,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政府必须强化监督与管理,首先要制止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出现的损害公众利益的现象,防止企业对环境的污染,加强治理。第二,要处理好企业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平衡企业与农户的利益,确保农业产业化能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第三,科学规划,避免强化监管,避免重复建设、重复生产。同时,政府还要帮助企业加强内部管理,理顺农业产业化市场主体之间的责权利关系,确保农业产业化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王利民 单位:宽城满族自治县发展改革局

农业产业化论文:农技推广农业产业化论文

一、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农业产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农技推广人员知识落后

当今的世界是知识爆炸的年代,知识更新4年就达到一次,而我们大多数人员没时间看专业书,基本没有机会到外地参加学习和实地考查,上级主管部门也很少组织起来,共同学习新科学、新技术、新经验。

2.没有实践的企业或基地,技术指导的少,行政干预的多

3.资金严重不足

各农技推广机构普通表现经营中的资金不足,如我们乡农业站由于资金不中,无法大量经营一些新农药、蔬菜新品种和水旱田的除草剂等。这些新推广应用的各种物质,要求的技术性很强,所以很多群众到某农资部门买药,由于他们不懂技术,就讲不明白使用方法,群众只好不买或不使用这种技术,严重影响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速度。

4.农技推广的服务化体系不健全

我们各农业站相比其它各站,还是较好的,因为,首先我们春天搞全面的农业技术培训,直接深入到各村组。其次全面落实各项农业生产计划,扩大各项新技术应用面积。第三进行较完全的农业生产的物质服务,如我们能及时为农民提供优质、高产的玉米、大豆新品种,水稻推广抛秧技术等,但后加工、销售环节,我们的服务能力很薄弱。诸如养鱼、果树、畜牧、食用菌、蔬菜等推广机构,大多是清一色的技术服务,其它的物质供应是五花八门,真假难辨,这样就难免出现技术不懂,信息不灵,难买、难卖等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的产业化进程。

二、增强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力的措施

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上级部门必须进行宏观调控,在财力上必须集中资金办大事,重点扶持产业化发展和经营,扶持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1.实现产业化经营的五化

即布局区域化,逐步形成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生产专业化,实现规模效益;管理企业化,有利于经营和提高效益;经营一体化,即指产供销一体的系列服务;农民组织化;有利于农民互相学习技术,统一组织生产和销售。

2.处理好四方面的关系

一是产业化与经营的关系,二者不可分割,它是产业化的必然产物。二是家庭经营与产业化经营的关系,农业经营的特点决定了家庭经营是目前行之有效的方式,世界各国都是以家庭经营为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农户与龙头企业等经营组织对接,发展订单农业,三是产业化经营与经营环境的关系,家庭的经营上知为产业化经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结果,但应根据县情、乡情、户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掌握。四是产业化经营与政府作用的关系,产业化经营既然是农户和龙头企业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的经营方式,对此,各级政府要以改革促发展,集中精力干农户,企业和市场干不了或干不好的事,在整体规划布局,政策信息引导,协调平衡发展关系,在整体市场体系,维护经济秩序等方面发展发挥作用,全力为企业、农户等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作者:王力 单位:辽宁宽甸县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农业产业化论文:金融支持下农业产业化论文

1国内研究现状

1.1农村金融支持与农业产业化发展关系

2006年通过一系列调查发现,金融支持在农村产业化合作中具有优势。一是农村经济发展中产生大量资金需求,但由于可用资金供给不足而产生巨大矛盾;二是资金需求的多元化。程文兵[3]采用因子分析和线性回归的方法对江西省九江市农业产业化与金融支持的关联问题进行实证分析显示,农业产业化与金融支持存在显著线性正相关。通过建立内生增长模型,利用相关数据,对我国农村地区金融发展与其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证实农村金融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4]。朱建华等[5]以湖南省邵阳市为例,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验证了农业产业化与金融之间确实存在密切的联系。

1.2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约束现状及原因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在于资本形成难于实现,农村金融机构权限不断集中,直接导致资金从农村向城市转移[6]。农村金融难以寻求支持与服务对象,传统的单一农业对金融的有效需求不足,且农村的“合作金融机构”事实上的商业化特点经营,迫使农村金融不得不在信贷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间做出选择[7]。范天森[8]从农村金融体系和二元经济结构角度分析了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的约束因素,并给出相应建议。张红伟等[9]认为,政府的过度干预和金融机构自身的不完善形成了农村地区的金融供给抑制。廖东声等[10]认为,正规金融运行机制的不健全、落后的风险管理水平、单一的金融结构以及非正规金融的尴尬地位造成了农村金融约束。

1.3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路径

王仁富等[11]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提出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主体,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马兴国[12]构建了金融农业支持的基本框架,认为农业发展银行应重点扶持农业龙头企业,而农业信用社要着重满足个体农户和小型加工企业的需求,其他相关部门要搞好配套服务工作,从而形成一个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的金融支持体系;方阳娥等[13]认为,在正规金融提供充足资金的前提下,应逐步引导,规范民间金融来满足农户信贷需求;曹平辉等[14-15]探讨了有效信贷抵押和担保的创新模式,就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风险分担和保障体系提出了创新模式,并提出“小额信贷+保险”的“银保互动”模式。

2江苏省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体系构成与分析

农业产业化需要多层次、多渠道资金支持。农业资本的积累主要靠内和外2方面。外部主要包括金融支持和财政支持,内部支持主要是农业资本的自然积累。由图1可知,江苏省农业产业化的资金支持主要可分为农村金融支持、政府财政支出、私人农业资金支出3部分。就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的概念而言,主要指为实现农业产业化的目标,在中国人民银行领导下,以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为主体,以农村合作金融为基础,以农业保险公司为保障,以证券市场融资为重要补充所形成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原先概念是将政府财政农业支出放入财政支持体系,而不属于金融支持中,但随着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政府农业部门的财政支出已不仅局限于对某些农业产业化项目提供财政补贴。江苏省农委就牵头成立江苏汇隆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农业产业化投融资业务。政府以直补资金为担保,向农民提供生产贷款,这也是一种金融支持。而现阶段金融支持体系存在一定的缺陷,阻碍了产业化发展。

2.1农商行的发展需要弱化了金融支农的力度

江苏省的农村信用社在近几年统一改制成为农村商业银行。原先的农村信用社主要是为入社的社员服务,为辖区的农民和农业生产提供资金。虽然在某些经济发达的区域,信用社已转向为商业化运营,但整体上信用社还是为农业生产和劳动提供了明显的资金支持。现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从而以商业化的方式运营管理。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积累阶段,这样的改变则进一步弱化了其金融支农的职责。

2.2政策性银行资金实力有限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我国主要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而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定位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为实现国家既定的农业政策目标而参与金融活动,从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但实践经营活动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政策性资金实力有限,其职能定位决定一般不可直接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如此政策性银行的资本实力就明显不如其他商业银行,在某些区域内,其资本甚至不如农商行。其次,农村发展银行应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等多个方面服务,这使得金融供给总体不足,无法满足农业产业化的刚性需求。此外,政策性金融机构进行的贷款主要指农业贷款,周期较长且风险较大,使一部分政策性银行的农业贷款资产收益甚至为负,这种负的收益会影响银行的自身发展。

2.3商业银行对农村金融支持缺乏积极性

商业银行以盈利为目标,只需对股东负责。农业贷款的高风险性和低收益性使得商业银行不愿充实农业信贷业务。中国农业银行过去一直处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核心地位,但随着商业化改革的深入和城镇经济的发展,农业银行的业务也逐渐转向风险较小而收益较高的行业,脱离了为农业服务的初衷。另一个在农村地区有广泛网点的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原先一直是只存不贷,吸引了大量的农村资金流出。农村金融的总体现状是,大部分商业银行从农村吸收存款,并上存到上级行,造成本应流向农村并服务农业发展的资金大量外流。

2.4资金互助组织发展不规范

2006年12月,银监会出台《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若干意见》,准许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到农村地区新设银行,批准在农村可以设立村镇银行、信用合作组织、专营贷款业务的银行全资子公司。在此基础上,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迅速,但缺乏一定的规范和指导,由此发展出农民资金互助社等组织。因缺乏有效监管,这类资金互助组织发展很不规范,部分资金互助社非法吸储,非法放贷,完全违背其宗旨,出现许多资金链断裂、互助社倒闭等问题,减弱了互助社对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的作用。

3江苏省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实证分析

3.1数据来源

农业产业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衡量并无统一观点。关于农业产业化具体指标的选取,国内已有较多研究成果。刘树[16]从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农业生产结构优化、生产经营规模化、资源利用率、农业相关产业群发展程度等方面来建立指标体系;徐冯璐[17]从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效率、农业市场化、农业生产规模化、农业结构优化等方面分别选取了指标体系。一般认为,农民的人均年收入(Y1)与产业化水平息息相关,产业化水平高的地方,农民的人均年收入也就高;此外,随着产业化水平的提高,每个劳动力创造的农林牧渔总产值(Y2)也提高,因此,单个劳动力创造的农林牧渔总产值也可作为指标衡量产业化水平。现阶段,产业化的发展一般伴随着高科技的应用和农业机械的投入,所以另将人均农业机械功率(Y3)作为一个指标。而金融支持的量化因素较少,结合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准确性,最终选择人均江苏省农业贷款余额(X1)作为金融支持的指标(表1)。

3.2计量检验与分析

3.2.1单位根检验单位根检验是指检验序列中是否存在单位根,从而验证序列的平稳性。因为存在单位根即是非平稳时间序列。序列中存在单位根过程就不平稳,会使回归分析中存在伪回归。本文采用ADF检验方法进行判断。对于非平稳的变量,要对数据处理使之成为平稳时间序列,若变量是单整的,即可进一步对变量进行协整检验。利用Eviews软件,先对各变量进行单根检验,以确定其平稳性。一般而言,现实世界的经济数据都存在较大的波动性,大多为非平稳序列。以Y1为例,显然该时间序列是不平稳的。因此对所有变量取对数,降低其波动性后再进行检验。由表2看出,4个变量单位根的检验结果并不显著,即4个变量并不平稳。对上述4变量进行一阶差分得到检验结果看出,lnY2,lnY3,lnX3符合一阶单整,而lnY1不满足一阶单整,故对其进行二阶差分分析,此时P值为0.0061,所以lnY1符合二阶单整。3.2.2协整分析时间序列中常会发现2个变量存在一种长期稳定关系,称之为协整关系。传统的协整分析是通过对原始序列进行差分变换,将其转化为平稳序列,得出其中的线性均衡关系,这种协整关系可称为线性协整。线性协整的建模理论是从实际的数据生成过程出发,在平稳序列中寻找可能存在的长期线性均衡关系,以建立序列的结构模型,从而反映序列的运行机制。本文采取Engle和Granger于1987年提出的2步检验法(EG检验),先对每个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再对序列进行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因为lnX1和lnY2,lnY3都是一阶单整的,故选取lnY2,lnY3对lnX1进行回归分析(表3)。由表4检验得到2个回归方程的残差已平稳,故最终确定变量的协整方程即为:lnY2=5.228+0.634×lnX1,lnY3=4.560+0.444×lnX1。以上结果反映了1995-2012年期间序列间存在的长期均衡关系。从方程可得出:反映农民收入的农业产业化指标,即Y1与金融支持指标之间由于单整的阶数不同,所以不能进行协整分析;反映农业生产效率的Y2与人均贷款X1间存在明显的正向关系,提高人均贷款数额,能有效增加每个劳动力创造的农业总产值,即金融支持能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反映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的农业产业化指标Y3与人均贷款数额X3有明显的正向关系,即金融支持能有效地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3.2.3格兰杰因果检验经济时间序列常出现伪相关的问题,即经济意义表明几乎无联系的序列却可能计算出较大的相关系数。格兰杰因果检验在考查序列X是否是序列Y产生的原因时,采用如下方法:先估计当前Y值被其自身滞后期取值所能解释的程度,然后验证通过引入序列X的滞后值是否可以提高Y的被解释程度,若是,则序列X是Y的格兰杰原因(GrangerCause),此时X的滞后期系数具有统计显著性。格兰杰因果检验要求所检验的序列是平稳序列,若是,非平稳就需行平稳性和协整检验。仅当上述两者均符合要求,方能进行Granger检验,因此可检验Y2,Y3对X1的关系(表5)。根据表5得出,江苏省农民人均农业贷款是每个劳动力平均农业总产值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这与协整分析的结果一致,说明江苏省农民人均农业贷款的增长,能促进江苏的农业产业化水平发展,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因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若获得资金支持,就能显著地起促进支持作用;江苏省农民人均农业贷款不是农民人均机械功率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但农民人均机械增长可以看作是农民人均贷款增加的原因。这表明农民在产业化过程中,对农用机械有旺盛的的需求,而这种需求的产生,是促使农业生产的相关人员进行贷款、购置农业机械等行为的原因之一。从另一方面也可看出,农业贷款可支持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从而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4小结与讨论

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过程中的问题本质上是金融对农业的支持问题。在农业产业化及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仅有农村自有资本的积累是不够的,需要有充足的外部资金介入。农民人均贷款的增加能有效提高每个劳动力平均农业总产值,即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实证结果表明,提供农业贷款能有效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因此,各级政府应重视金融对农业的支持作用,积极构建适应于农村发展状况的农村金融体系。另据对江苏沛县实地调研的相关情况,针对江苏农业产业化发展初步提出建议。

4.1建立围绕主导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

沛县是江苏省产业化发展的领头县,其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过程是围绕主导产业进行深化和拓展的。政府结合本地原有优势产业,建立起以优质稻米、特色蔬菜和生态肉鸭为核心的主导产业群。具体来说,政府通过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措施吸引农业投资,以此解决主导产业链过程中资金缺乏的问题。一方面,主导产业本身的资本实力较强,相对的,银行贷款风险较小。另一方面,主导产业链在资本帮助下获得延长,农业生产收益更高,农户、公司和政府均从中获利。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支持主导产业发展,资金获得最充分的利用。主导产业具有较强辐射作用,可带动周边的产业发展,因此建立围绕主导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是对现有问题的优化解决方案。

4.2建立包括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在内的信用担保体系

银行之所以不愿开展农业贷款的业务,归根结底是因为农业贷款的高风险性,这会使银行提取更高的准备金,从而影响银行的盈利。江苏省农委牵头建立担保公司,为农业龙头企业提供贷款担保,从而使银行风险降低,乐于向农业龙头企业贷款。这种商业化方式充分利用了金融杠杆的放大作用,且使政府资金可良性循环,产生持久的正效益。同样政府也可通过相似的方式,建立面向专业合作社的小型基金或担保公司,因为资金的自发逐利性,金融市场中面向农业的担保体系还未发育成熟,建立信用担保体系必须由政府牵头主导,但政府涉入太深,对政绩的追逐又会带来违背市场规律的行为,所以同时还要建立起相应的隔离机制,促进担保公司的良性发展,更好地为农业产业化筹集资金。

4.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保证信贷对农业产业化投入的稳定性

通过政策性信贷支持,改善农业企业发展的环境[18]。资本虽然具有天生的逐利性,但通过对银行的激励,可提高农业产业化的信贷投入。现实中,中国农业银行进行农业信贷,可以享受到一定的税收优惠。国家财税政策支持可针对以下方面:一是对于支持农业发展的贷款,国家应考虑给予部分财政贴息;二是对于提供农业信贷额度达到一定标准的银行,应实施减免税收政策,如营业税率保持在3%以下,甚至可以考虑对一些农村金融机构发放涉农贷款的利息收入免征营业税,以此提高其贷款的积极性,并促进自身良性发展。

4.4促进金融创新,简化贷款流程,加强后续跟踪管理

对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一定的激励,同时金融机构自身也要进行金融创新。一是不断创新贷款品种,满足农业发展中结构调整导致的对贷款种类的不同需要。更进一步完善小额信用贷款制度,适当扩大信用贷款额度,促进农民增加农业收入。推广农户联保贷款这一新的方式,保证农户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大额资金需要。二是适当简化贷款手续,着力解决农民贷款手续繁琐的问题。三是加强贷款后的跟踪和监管,改变传统做法,信贷人员对重点农业放贷的项目还应承担一定的责任。

作者:黄宏斌 王少楠 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