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景观设计论文

时间:2022-04-11 10:28:59 关键词: 校园 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论文

摘要:高校在现代社会当中要想实现良性的发展,除了要具备雄厚的师资力量之外,自身的物理性资产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校园的景观设计,针对校园景观设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且具体介绍了其中的设计方法,希望能够推动校园美好环境的建设。

校园景观设计论文

校园景观设计论文:校园生态长廊景观设计论文

一、国内高校建设发展现状

21世纪的发展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变化也是翻天覆地的。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文化发展的先驱,在当今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下也进行了现代化的改变。以校园建设为例,当今大学需要有足够的校园规模与空间容量,来支持多种形式的教学与科研活动的开展。在改革开放后几十年的发展中,我国大部分高校的校园规模、空间质量上与国际知名高校相比较还存在的相对滞后的状况,这极大地限制了高等学府对人才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各个大学开始对其校园空间进行改建、增建和新建。目前我国高校校园的建设,整体一直保持良好有序的发展,其主要分为一下几种形式:1.高校之间的并购;2.由当地政府主导的大学城区域划分,高校新校区的建设;3.高校老校区扩建;4.老校区的改建。无论是哪种校园建设方式,都需要考虑到如何符合当今社会存在的问题。在注重生态、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如何对校园景观进行更新、改造、再利用,在最大程度上整合现有的土地与景观资源,利用好校园长廊这种独特的建筑景观的价值,己经引起众多领域学者的关注。

二、校园生态长廊相关案例分析

校园生态长廊在国内外均有优秀案例可供参考。校园生态长廊的基础功能是要连接各个教学楼或学生公寓,此时长廊也可以理解成为一个“立体”的交通道路。其次,校园生态长廊就需要满足其“生态”功能。下面将通过沈阳建筑大学校园生态长廊案例分析来说明校园生态长廊的特色之处。沈阳建筑大学中的长廊位于新校区中,并且是亚洲最长的校园长廊。长廊在功能上起着一个连接教学区与教学区、教学区与生活区之间的作用。其生态长廊的建设有如下六个特色:首先,功能性是设计时优先考虑的内容。长廊在功能上起着一个连接不同区域教学区与间接连接生活区的作用。通过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其长廊既符合人流路线的合理性,同时也符合在楼外观看长廊的审美性。第二,以长廊连接各个教学区域,是适应沈阳的寒冷气候的方式。沈阳是位于辽宁省内陆地区,冬天平均气温可以达到-20摄氏度,长廊让师生不必暴露在寒冷的条件下自由穿梭于各个教学区,在夏天同样也可以起到防晒的作用。第三,沈阳建筑大学的长廊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校园交通问题。学生可以选择通过校园长廊内部或外部穿梭与各个教学楼之间,提供了更多的交通选择性。长廊的存在分流里外部人流的数量,缓解了校园内人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之间的冲突。第四,从人文的角度增加了各个不同学院和行政机关之间的交流,这些交流来源于无意识中各个不同流线之间所产生的交集。人文建设应当属于“生态”建设的一部分,叫人文生态建设。第五,沈阳建筑大学在教学楼外部规划了动物、植物生态区,在长廊穿行的过程中处于最佳观赏高处,让师生在学习科研之余,有了放松和接触大自然的生态条件。并且在长廊内部设置合理的植物摆设和功能区规划,增加了长廊的利用率和生态性。最后,通过生态长廊的连接,使得校园的整体性更强,让教学、生态、人文等“元素”紧密相连,既体现了人文设计的关怀性主义,又体现了实用性主义。

三、浅析校园生态长廊设计

通过调研和总结,校园生态长廊的设计可以分为必要条件设计和选择性条件设计。必要条件设计包括:“校园生态长廊的选址”“生态长廊的空间设计”“长廊生态技术的使用”。那么可选择性的条件设计则需要根据当地文化、校园理念、地理情况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本篇论文仅就校园生态长廊设计的必要条件设计进行浅析。校园生态长廊的选址是一个关键问题,其涉及到后期建造成本,因此在前期选址需要规划出最恰当长度和位置的长廊,从而满足高效、便捷的基本条件。如何使得长廊空间作为校园中宿舍区、教学区、生态区的一个重要的连接地带;如何使得在方便师生通达的过程中,也可以有效的与自然相接处;长廊的选址是否破坏了校园整体规划的内容等。这些都是我们在选址方面所要斟酌的。在生态长廊的空间设计方面分为长廊内部设计和长廊外部设计,两个环节的设计是在相对独立的基础上又有着互动的关系。外部设计我们需要考虑:1.景观植物的规划与长廊之间的关系;2.是否需要大面积的集散广场或各个不同的小型休憩空间与长廊呼应;3.围绕长廊的非机动车和机动车的停车位规划4,相关电力系统的合理铺设。那么在长廊内部设计中我们则需要考虑的是:1.步行的畅通性;2.长廊的休闲性融入,例如休闲椅的摆设;3.植物摆放规划;4.文化展示空间的设计规划。从内部空间可以看到外部空间的美景,从外部空间如何最快达到内部空间的位置,这些都是长廊内外空间设计的联系。长廊生态技术的使用是生态技术多样性的使用,例如长廊最上层可以设计城无棚顶的天棚花园形式。在能源使用方面可以用太阳能、风能等节能系统。在长廊周围建设相应的生态动物区域和生态植物区域。生态长廊的建设也可以作为科研实践的场所,例如实验雨水采集系统、净化空气系统等。这些生态、环保、节能等技术均可以运用在校园生态长廊的建设中去,具体的生态技术实施则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四、结语

在当代高校校园建设热潮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要求我们在新时代、新发展背景下去探究和解决的。校园生态长廊这一课题的诞生,既解决了校园存在的一定问题,同时又增添校园的文化性、环保性、生态性、节能性等元素,校园生态长廊也可以容纳校园已有的环境因素、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等,因此校园生态长廊的探究和实施是开拓新型校园建设最佳选择方案之一。

作者:孟丹 单位: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学院

校园景观设计论文:建筑物及校园景观设计论文

1校园景观设计与规划、建筑设计的关系

1.1校园景观与规划的关系

第一,校园的景观,应当纳入校园建设的整体规划,在建筑物的设计施工阶段,要充分考虑校园景观的各种因素,在规划布局和设计构思方面,充分吸收景观设计的美学艺术。第二,要提高景观设计的层次和对立性,合理利用建筑物之间的空间,尊重自然美学规律,借助自然形式和气候风景,充分发挥景观的美学效应,植入一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第三,要在整体规划进行的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切入景观设计,使二者保持一定的层次性。

1.2校园景观与建筑的关系

第一,从校园景观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景观的设计,都是依托相应的建筑物,在一定程度上和建筑物相互映衬,交相辉映。可以说,二者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建筑物在某种程度上,是景观设计与展示的载体,同时,景观的存在,为建筑物增添了美感和艺术性。第二,景观不同于建筑物,其具有一定的移动性,景观与建筑物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相对独立的。二者在设计过程中,所考虑的重要因素也不相同,建筑物在设计方面,对于室内空间和外部整体结构的考虑较多,而景观在设计过程中,主要是对美学艺术和人文精神方面的考虑较多,其功能也主要是提供观赏性,人们的视觉需求。

2校园景观设计的目标原则

从景观设计的主要目的和基本功能层面来考虑,校园景观设计主要是为师生提供富有人文气质和深厚文化底蕴的美学艺术景观,因此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要遵循如下目标原则。

2.1营造交往场所,强调可参与性

校园是一个以步行为主要交通模式的社区,学生课余参加文化休闲活动、体育活动、室外晨读、散步等等都处在特定的场所,根据这种情况,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就需要增添一些室外景观,并且注意景观要有利于学生的聚会和交往,例如,外语角、音乐广场、晨读一角等,在这种景观环境下,学生可以学习、后动参与过程中,欣赏景观并充分利用景观。

2.2创造生态环境

景观的设计,要尊重自然规律,做好绿化工作和环境保护,尽量依托校园环境的有利条件,在一些较大景观的设计建设方面,要做好地质勘测工作,确保不对原有的校园环境产生较大破环。2.3随时间变化,景观呈现一种动态的四季特色景观要根据植物的生长特点配置不同物种,使校园不论冬夏都有活力的气氛,不会因为冬季的叶落呈现枯败景象,也不会因为夏季植物不够茂密导致遮荫功能不足。

3校园景观要素及其设计模式

3.1校园景观要素

自然要素包括植物、山石、水体等。植物在造景方面通常包括面状、线状和散点,面状主要指成片密集的树林,可用是几何形式形成较强的构图方式,往往用于校园非中心景观中。散点是指孤植和群植,一般选择优美、体形高大的树种。山石水体是历代造园的重要要素,它们形成的景观一种是参与性的。另一种是观赏性的,常常由人工堆积山石配以植物衬景,增加观赏情趣。

3.2校园景观的设计模式

中心区域景观,作为校园的核心区域,一般位于校园的几何中心,以校园的最重要的教学功能为主。建筑围和的院落景观,建筑围和的院落空间是较为亲近人的景观空间,由于其近人的尺度,其空间形态需要考虑人的观感和尺度,以及高宽比的关系。

作者:刘丽 单位: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

校园景观设计论文:校园景观设计论文

1学习的功能设计

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学校在进行景观设计的时候必须要注重其中学习的功能设计,不仅要保证景观视野具有赏心悦目的性质,同时还要在宿舍楼、图书馆、实验楼以及教学楼当中将能够休息驻足的庭院留出来。在榆林学院的校园环境中,经常可以看到谈话、观看、等待、看书等活动,学校考虑到校园中这种人流及停止的因素,在道路两旁树下设置长椅及石凳等节点设施,不仅丰富了道路景观,而且丰富和活跃了道路的人文趣味,为师生休息、阅读、观望等提供方便和体验。同时通过石板或卵石地面纹理铺装,让步行小道曲径通幽、耐人寻味。

2休闲交往的功能设计

由于现在大学要对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优秀人才进行培养,因此必须要在实施景观设计时,将能够使师生进行休闲交往活动的空间设计出来。在榆林学院当中,学院中心广场整体布局在规则中又蕴含着变化,理性与秩序中富含动态与丰富的人文气息。广场布局以图书馆作为中心轴,东西两侧由实验楼、教学楼呈半围合状,整体形状为长方形,圆形旱地喷泉布置在广场中心,广场两侧规则式配备圆柏、樟子松、柳树等植物,结合方形花坛,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仍有交流、娱乐,起到放松情绪、陶冶性情并且美化校园环境的作用。

3人文性功能设计

作为一个特殊的单位,学校的文化底蕴一般都比较深厚,通常还具备非常丰富的人文气息。所以在进行校园景观设计时,需要紧密地结合校园的人文因素,从而能够将一种形象鲜明以及独具特色的校园主题突出出来。在榆林学院当中,沁园中孔子雕塑蕴含着积极的教育意义与道德追求,既包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呈现出丰富的现代感。相比校园中少之又少的雕塑,校园中置石的配置相对丰富,兰馨园、楚园、蒲然园及闻新园等环境中把大小不等、造型各异的石头,应用攒三聚五的方式放置在显眼的地方,并在置石上题词刻字表现出深刻的文化内涵及韵味;孺子牛、寸草心及龙腾等利用体块巨大、造型奇特、颜色与质地特殊的材料制成,利用孤置的方式放在校园中,不仅陶冶师生的情操,而且给人带来丰富的精神享受,丰富了校园景观内涵。

4生态性功能设计

现代环境当中非常注重的一点就是自然以及和谐之美,而学校在进行校园景观设计时,需要保证大学校园具备良好的生态性。榆林学院设计当中很好地体现出了生态性,其中垂柳、樟子松、河北杨、国槐、白蜡等栽种行道树采用列植的方式,火炬树采用丛植的方式,增加了校园植物景观的整体之美;在校园入口配置圆柏、侧柏、沙地柏等,采用篱植的方式,既保护草坪,又体现绿化规则之美;在校园围墙采用攀爬类的藤本植物配置,降低街道噪音以及减少侵袭,同时极具观赏性。教学区种植了白蜡、国槐等落叶大乔木,具有遮光避荫的效果,采用绿篱分隔绿地空间,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场所,呈献自然之美。

5结语

高校在现代社会当中要想实现良性的发展,除了要具备雄厚的师资力量之外,自身的物理性资产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校园的景观设计。本文以榆林学院为例,针对校园景观设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且具体介绍了其中的设计方法,希望能够推动校园美好环境的建设。

作者:梁鑫 段渊古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榆林学院

校园景观设计论文:校园文化景观设计论文

1总体布局

本设计主要将东山实验小学景观大致分为3个区域。中心广场区、庭院区、绿地区。具体设计如下:

1.1中心广场区

此区域分为接送广场、入口广场和中心广场。接送广场作为学校的门面,结合入口颇具特色建筑设计,为提升景观档次,在门口设计了2个古典式灯柱,并在入口两侧分别种植胸径30cm的常绿大香樟,树干挺拔,枝繁叶茂,加以(遒劲枝条的)红檵木桩景及地被的配合,使校区入口显得郁郁葱葱,烘托百年老校的历史氛围。入口广场区是本设计的一亮点,主要在老校区中提取以物质形式存在的景观文化遗产资源“五老”,包括仰云亭、文昌井、惜字碑、紫藤、银杏。在入口广场处将“五老”元素图案化,再通过地刻的形式表现出来,间隔着铺设在入口广场处,通过这种图示化的表达方式来传达百年老校的文化积淀。同时在入口广场区域放置借鉴香山中学的平面指示牌以及古式的宣传栏,增强场地文化氛围。中心广场区的铺装是本次设计重点。大面积采用方形和三角形元素来进行铺设,设计灵感来源于古典园林的花窗纹样,通过这些元素的组合,一方面与整体建筑风格相协调,另一方面体系苏州市地方文化特色,同时也与校区浓厚的文化氛围相得映彰。这一区域内命名了一条励志大道,运用现代地刻的方式将名言警句间隔着铺设在景观大道的两侧地面上,为校区师生增加学习氛围。在励志大道的尽端是校训景石,本设计采用6块不规则的毛石组成(直径1.5m),分别刻着“人为本,德在先”6个字。这种利用石刻的校训形式,既现代大气,又不失传统特色。

1.2庭院区

这一区域本设计首先解决消防安全问题,由于2个庭院均由教学楼围合,学生相对较多,这就要求铺装的面积要大一些,所以,这2个庭院采用“回形”的消防通道。另外一个庭院由教学楼和办公楼围合,学生相对较少,可以多做一些景观方面的内容,采用的是“尽端式”的消防通道(道路4m,半径6m),这样很好解决了场地的消防问题,同时因地制宜使庭院空间围合性加强。其中功德庭院的南边是消防通道的铺装用地,北面是陈列室,展示品中包括一些可以说明学校悠久历史的文化遗产,包括五老之一的“惜字碑”。在陈列室的入口位置本设计将这一区域设计为能够与陈列室相承接和过渡的空间。中间放置功德碑景石(约8m×2.2m),双面刻字,使读者站在功德碑的两侧道路上都能够看到刻在上面的文字,起到共鸣的效果。在景石周围利用点石、白砂、草地和一些精致的灌木、桩景营造一种灵动的古典园林景观氛围。

2小结

校园景观设计应以校园文化特色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在满足校区内师生基本的学习与休闲功能的基础上,合理结合校区特有环境,组织区域内各景观要素,使校区内自然风貌特征和校园文化精神完美契合,在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很好的展现校园形象,发扬校园文化,从而达到提升校园知名度、信任度的目的。综上,本设计将东山百年老校的文化景观元素在学校的各个区域均有所体现,包括实体的“五老”元素,图示化的“五老”地刻和分散在学校各个区域的小品基座的“五老”石刻,还有增加的励志文字地刻、校训景石、功德碑等新元素,并搭配当地特色古典园林文化与植物景观效果,使新校区处处散发出百年老校的文化氛围。

作者:陆文学 单位: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校园景观设计论文:以生为本校园景观设计论文

一、校园景观设计和学生身心特点的关系

校园中的一景一物,其本质都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认知的载体,而学生的年龄和身心特点决定了其兴趣取向以及接受能力。如,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动漫型人物可能更能够让他们产生共鸣;而对于中学生来说,著名运动员可能更能够获得他们的关注。而事实上,一些学校的校园景观设计未能很好地把握景观与学生身心特点的关系,造成了景观成为师者口中讲述的理念,而不是学生能够感受到的信息。景观成为校园里的摆设,失去了它本该具有的育人价值。由此,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校园景观设计尤其重要。

二、校园景观设计和观赏性、参与性共存的关系

作为设计者,其作品能否被校园内的人群接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作品是否具有可观性和参与性。如在进行小学地面景观设计时,我们不能只在色彩上追求鲜艳,更要针对学生的特点,以卡通的表达方式,以可以参与的游戏形式进行整体设计。如,某小学在进行校园景观设计工作时发现,其地面上原来设计的“跳房子”游戏,很少有学生参与其中。通过调查得知是由于该设计比较单调,吸引不了学生参与的兴趣。于是,设计者将“跳房子”与学生喜欢的“大富翁”游戏相结合起来,让“跳房子”出现进、退规则,吸引了大量的学生参与。该设计不光充实了学校的景观文化,服务了学生的课间活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养成遵守活动规则的意识,这才是设计的本质价值。如果校园里的景观雕塑被各种防护栏限制,学生不能得以亲近,那么学生会离其更远;当学生可以与之合影,在其周围游戏玩耍时,该景观雕塑才具有了生命和意义。

三、校园景观设计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而学生是校园的主体。试想,如果该校园的景观设计不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那么其价值也就失去了意义。如何才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呢?这不仅仅要从设计上考虑到上文所谈及的三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能够让学生参与设计。如,在设计前期,设计者要充分了解设计的目的和方向,分析该校园的学生专业、喜好、需求,要有切合实际的调研,知晓学生需要什么,再结合学校领导期望该设计带来的效果,将其进行有机地整合,才能得到最佳的效果。又如,设计者在完成某项设计后,可以在作品下方注明该设计思路来自某班级某学生,或者该设计原型来自某学生。这样可以很容易使该设计与学生的关系亲密起来,进而得到学生的认可。校园的景观设计不应该让慕名而来的参观者感叹其作品的精美与成人所理解的教育性,而应该多提供激发学生学习和交流的景观空间,追求让每天都生活在此的学生通过与景观设计的亲密接触得到发展,这才是设计的终极价值。因此,在进行校园景观设计时,以生为本作为首要理念显得尤其重要。

作者:宋霞 单位:武汉商贸职业学院美术学院

校园景观设计论文:大学校园景观设计论文

校园景观应力求表现学校的文化,历史和精神。给予老师和学生学校精神的感染,并为之而奋斗。大学校园景观的设计应从学校的整体出发,所以要先了解校园景观的建设背景并通过先进科学的方法,合理地为之规划设计。

1校园景观的建设背景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大学又是激发创新,孕育科技,传授知识和鼓励实践的高等教育学府。而校园环境也将反映一所大学的校园精神,学习风气。在起初的教育,只限于教室内知识的传授,而不关注教室外的环境。如今的学校教育,大学生在课外的时间占到50%以上,校园外部环境也变得重要起来。而且国家对于教育得内涵要求也在逐步的提升,因此,大学校园景观的设计也成为重要的环节。

2校园景观设计原则

(1)功能原则:大学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因此要满足一个基本的功能—学习。良好的景观与学校建筑的结合来创造出一个适合学生驻足学习,研究探讨的地方。譬如建筑之间的适当尺度,适中的公共广场将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学习的空间。大学里,学生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人交流也很重要,而一个良好的校园景观规划将会更好的提供场所以便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而且在大学,学生将是自己自主的学习,学生将拥有更多时间去做其他事,锻炼运动是大学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可以用来放松身心,消除日常琐事的烦恼以及在人际交往与学习中的压力。同时,老师也可以在一天的忙碌疲惫中得到放松。因此在校园景观中中结合运动的活跃,休息的宁静将是学校师生的乐事。总之,校园景观不仅要满足教学,学习等物质功能,还要满足增进师生交流,培养情操,激发灵感等的功能。(2)以人为本的原则:校园景观设计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除了给人以视觉享受以外,还要提供良好的活动空间和人际交往空间。在学校,老师与学生是主要的人群,所以要充分的掌握其的时间行为规律。例如,在进餐时段,食堂附近的道路应该尽量宽些或者在绿地中设置捷径等等。(3)校园文化特色景观原则:在大学,学生了解学校的历史文化是义不容辞的,而看书听人了解未免过于呆板生硬。校园景观应义务担当这个责任,利用景观规划将校园的文化体现,学生将在休闲中获悉校园的历史与文化。不知不觉的得到这些知识将是一大成就,而且进入校园的外来人士,学生,居民等等将可以了解学校的情况,也将成为学校的一大亮点。利用一些雕塑,石碑等等并结合富有特色的植物来强化校园的文化气息。(4)生态原则:生态原则即要体现可持续发展。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是一所优秀大学必不可少的,而且生态思想融入校园景观,将人们从人造的绿色环境走向自然的生态环境,最终以达到生态效果为目的的校园景观是很成功的。在追求生态的的时候还要兼具经济价值和美学价值的判断,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是不提倡的。利用当地本有的资源,进行巧妙的利用回收,创造生态和谐校园。而且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校园,将给大学留下更多的发展空间。(5)艺术原则:艺术是人们通过借助一些特殊的材料和辅助工具,运用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设计技巧,在精神与物质、心灵与审美的相互作用下,进行充满激情和活力的创造性劳动。而校园景观将主要通过视觉与听觉艺术进行校园文化的传承。在大学校园中,毫无艺术感的景观人们只是一扫而过,因此,现在的校园中也应该利用艺术的手法,建造一些富有学校特色的建筑小品和景色。假如在拐点处有着精美,可能会让学生在其中领略惊喜,激发创新,而且校园景观的艺术性也是评价一所高校校园景观设计质量的标准。

3校园景观建设途径

(1)正确的设计方向:每一所学校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寻找一种适合学校自身并且具有实用价值的景观设计尤为重要。而且在景观设计中,过多的堆砌可能会显得繁琐复杂,相比之下,广阔的蓝天白云,清新怡人的空气要好很多。在设计中,要充分的结合校园内的建筑,外部的景观看成是建筑外部的延伸。在内部景观设计中,可以利用一些手法,让师生宛如置身于一片绿色环境中。利用成排的树木形成幕墙的形式还能起到划分空间的作用,而且绿色植物有助于学生缓解疲劳。(2)“以人为本”环境的建设:校园景观并非观赏物,它是为其使用者即师生而服务的。如同建筑一样,是提供学习、交流、照明等等完善的功能系统。而“以人为本”的环境建设着重于合理化、生态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育人环境,人际交流。只有环境要求都满足时,才能建设出和谐校园。(3)文化景观的建设:学校有着自己的历史文化,校园景观应该与文化结合起来。利用一些雕塑、石碑等方法或者利用一些抽象的、现代感强烈的材料建造校园的标志物来反映校园历史、杰出的人物来帮助学生更好认识校园文化,在吸收前人精华的同时进行大胆的创新,鼓励学生向更高攀登。(4)坚持主流方向,发掘自身特色:校园内的空间合理化,功能完善化,并且充分地利用学校自身的资源,创造别具一格的特色环境。其中,校园文化融入景观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有一定的教育性质学生长时间呆在建筑物中不免无聊,乏味。在室外环境中设计可观与可触、可赏与可听的景观,富有文化和审美的价值。而且在绿化环境中摆放一些休息的设施,构成轻松的环境。在中国园林中常有一些石头小径,校园中一样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起到指压板的作用,让学生可以赤足走上去,享受石头的按摩,将有利于身心的放松。

4结束语

中国俗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句话的意思是可以凭借声音来判断一个人,而大学校园也是一样,凭借校园的环境便可以判断出这所学校的价值体系和人文精神。因此,校园景观是评价一所高校校园品质的重要因素。而且,在校园景观设计中,不可忽视的是人文,生态,健康这些理念。在这些理念基础上,挖掘校园的特色,才能形成优秀的校园景观文化。如今,大学也在不断地发展,校园景观的设计也应该跟随校园的发展,才能创建和谐统一的校园。同时,校园的景观文化是城市景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校园景观的发展也将带动城市景观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

作者:任慧敏 单位:辽宁科技大学

校园景观设计论文:校园图书馆景观设计论文

摘要:以人为本是现代园林规划设计的主导理念。校园景观设计作为全面发展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塑造大学的良好形象方面,以及在形成大学生完美人格、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与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图书馆;景观设计;人性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水平与精神水平不断提升,图书馆相应的功能也随之增加。它不仅仅是一个文化传播场所,更是提供文化传播的平台以及对一些古籍的收藏、整理和研究的场所。还能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的需要。一本教科书不仅仅是一个硬质的书籍文化的传播,也有空间的文化过渡。作为特殊文化景观的图书馆景观空间设计,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价值。校园图书馆应该具有文化艺术气息。景观设计和改造在硬件设施上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设计图书馆的景观上必须遵循一定原则。

1设计原则

功能分区原则。一般图书馆周边的环境都会分休闲区、阅读区、散步区、娱乐区、种植区。在每个区域都有对应的景观节点。学生无论是在室内图书馆还是室外的图书馆,都能感受到学与乐。和谐原则。图书馆的景观设计必须考虑它的历史传统、地理位置,考虑周边建筑是否与之融合,在协调中保有自己的特色。独特风格原则。结合学校历史文化,结合图书馆周边人文进行景观设计,设计出独具风格的图书馆景观。实用原则。好的设计以人为本,为人服务。鲁迅说过:“美的愉快的根底里,倘不伏着功用,那事物也不见得美了。”图书馆的景观能起到心情调节作用,室内和室外并不是分离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人们坐在室内透过透明的玻璃可以观看到外面的景观。的景观影响着内部空间。在设计中,我们要考虑空间的大小,细部材质的质感和色彩衔接等都影响使用者的感受,所以我们必须全面考量。艺术性原则。优秀的建筑堪称“凝固的音乐”,而一个好的景观设计堪称“跳跃的五线谱”。图书馆景观在满足其功能基础上,也要有更高的艺术造诣,带给人以美感,做到构图美,以点、线、面的形式展现在平面构图上,在小品构筑物上以图书馆的文化元素作为一个向导进行异变,进行对比。主色调上减免刺激色彩,营造安静、雅致的空间氛围。在创新的同时还要注意传统的延续与转化,要做到协调,局部美要服从整体美。

2设计目标

休憩目标。可结合校文化历史设计一个特色休闲地。考虑到休息地的绿荫遮日,周边必定是绿色植物密集地,以打造一个隐蔽、安静的可供休息的地方。文化传播目标。突出文化,间接地传播校文化。然而如何在景观中传递文化呢?在学校悠久的发展历程中,文化历史可以将景观小品,如人物雕塑、特色文化墙等作为一个传播文化的硬件设施。学生在步行时,可一边散步一边了解校文化历史。生态目标。图书馆是学生聚集的地方,环保与绿化尤为重要,绿化覆盖率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地。适当的绿化面积,可让学生减轻学习压力与生活中的烦恼。绿化可以带给人好心情,使人回归自然,与自然共存,与风、光、土、动物等保持着亲密的关系。教育目标。在景观设计中文化阐释尤为重要,学校的雕塑、景观可以反映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校园环境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情,进而影响学习效果。良好的校园环境对教学目标的实现影响巨大。突出主题的目标。图书馆景观是为学生服务的,可以运用景观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活动、交流的环境。图书馆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渊源,是知识的结晶,是众多学子增长知识的聚集地。景观设计必须从人的需求出发,打造舒适、宜人的环境,突出主题。

3文化特性

环境育人化。图书馆环境也是学校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设计重在育人。环境情景化。在小品设计方面,树池、座椅、路灯的设置体现着图书馆的亲和力,使学生、教师找到归属感。动感艺术化。景观设计、绿化配置、铺砖设计、文化墙设计以及喷泉流水等都呈现出动态的艺术性。

4图书馆景观的特点

图书馆主要是由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组成的,长期以来,人们都没有摆脱图书馆是学习场所的想法,而忽略了学生们的娱乐、交流等多样性需求。建造图书馆周边景观有五个关键要素:第一要素是与自然共存。与自然共存不仅仅是绿色植被的增减,而是让学生们与大自然的风光、大自然的水、大自然的土壤、大自然的鸟语花香保持着亲密的关系,使莘莘学子得到良好的体验。第二要素是人文化的场景。每个区域必须具有独特的个性,发挥出区域功能,图书馆中的娱乐区不是游乐场所,必须保持安静,所以设施设备也要多做选择,营造舒适安静的氛围,可以建一个水景观,在小水池里养几条小鱼,学子们可以在这里与水亲密接触。景观的陈设是校园人文素质的表现。第三要素是小品设计。小品设计要将校文化历史元素及艺术元素相结合。精心设计小品,在满足小品的功能性与实用性之余,为学生的生活增添丰富的色彩。第四要素是图书馆景观道路设计。我国早在汉书中就记载:“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锥,树以青松”。道路作为生活领域的一部分,可依据图书馆的地形地貌来呈现一个视野开阔、移步换景的效果。道路景观也有动态与静态之分。两侧建筑和绿化可作为衡量一个步行道路的空间尺寸,道路的设计也具有导向作用,可引导学生通往某些地方。第五要素是图书馆的绿化。绿化是提高图书馆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方面。绿化包括观赏的绿化、吸尘的绿化,还有空间过渡的绿化。可利用绿化的色彩、形状、品种创造不同的场景,营造不同的环境。

5图书馆景观设计过程分析

第一,基地分析。景观的设计要考虑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历史、文化艺术气息。由于时间和经济等原因,许多学校的景观都停留在表面设计上,像快餐一样,缺乏营养,求速度而忽略了质量。出现了缺乏文化内涵,艺术氛围不浓,交流场景缺失等问题。图书馆是一个文化氛围浓郁的地方,所以要重视它的景观设计。第二,概念的演变。艺术设计的元素来源于对物体的解剖,对事物的提炼。而对于图书馆的装饰或是书籍装帧,或是建筑造型,都要依托历史。在对元素的提炼中进一步的构思场景作用。第三,对项目需求、项目功能、项目策略、项目风格的定位。解剖基地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图书馆景观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道德情操。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与更新,对于比较传统的图书馆来说是个挑战更是个机遇。在设计中融入科技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第四,人性化的景观,恰到好处的空间效益,量身定做的尺寸硬件。人性化的设计可以得到出乎意料的收获,我们必须做到精细,不仅要呈现出最好的效果,还要发挥最大的作用,使人们得到人文关怀,放松身心。设计来源于生活,设计改变着生活。

作者:林晓华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校园景观设计论文:高校校园景观设计论文

摘要:作为高校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园景观设计,同时也是构成校园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近些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人数迅速增加,高校出现了现有的校园规模,不能满足学校今后发展需求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高校出台了各自的解决策略。各高校的相关解决策略可分为两种:①在老校区的建筑面积中增加建筑层数,从而增加建筑面积;②校园整体搬迁,建设新的校区。因此在老校区的校园改造以及新校区在校园景观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利用校园景观设计为高校教职工和学生创造一个适宜学习、生活、休息、游憩的舒适校园环境是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的关键。

关键词:校园景观设计;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

1高校景观设计定义

高校是指对公民进行高等教育的学校,按照国家规定的设置标准和审批程序批准举办的面向大众的高层次教育机构,一般可以分类为综合性大学、专科大学和学院三种类型。景观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中空间与物质所构成的综合体[1]。高校景观设计是指高校区域环境内部以及外部关于景观的设计、改造、整合,从而打造一个满足高校师生身体和心理需求的舒适的校园环境。

2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分析

“以人为本”作为长期以来设计的基本理念。在规划景观设计中,“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要求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分析不同使用者的不同行为特点,从而使得设计能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不特定的空间”的概念由日本设计师祯文彦所提出,他认为在信息时代,人与人或人与物之间的反馈加速,人与环境的关系也更加密切,因此设计空间应去适应人们各种活动和交往[2]。如澳大利莫纳什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克莱顿园区广场的设计。在克莱顿园区广场的设计上,从学生、教职工和更加广阔的社区人员等不同人群的需求出发,在广场开放空间进行多功能的设计以满足不同人对于广场的需求,设置了用于学习的学习桌、观景休憩的露台和非正式的座位、以及休闲区域的用餐区和烧烤区等,使得校园空间更加多样化。这样一个多样化的广场成为了莫纳什大学的校园活动中心,深受学生、教师以及社区人员的喜爱。从景观植物设计方面出发,高校的植物设计并不是简单的植物种植,一方面是通过植物组合搭配构成错落有序、形态各异和色彩丰富的高校植物绿化;另一方面考虑高校校园中各个空间之间的包含关系,并列关系以及集中使用时间性等问题,以保证校园空间的合理性。在设置有利于人们交往的户外空间,在植物设计上,这类空间主要通过大面积的草地和分枝点较高的林下空旷区域来实现;在设置高校校园公共活动有序进行,它可以通过花篱、绿篱、高差等手段来获得,如南昌大学举办大型活动的广场——正气广场的设计,正气广场整体采用的是下沉式的设计手法,利用高差设计的台阶式坐位,广场植物设计是采用低矮的灌木如女贞、杜鹃等起到美化、围合和隔离的作用。在设置一些户外安静的个人空间,在植物设计中,可以设置一些绿色屏障的遮挡[3]。众多的高校在景观植物设计配置上都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初期景观植物设计完成,植物绿化设计景观视觉效果比较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校园在植物绿化管理方面,只是进行一些灌木的修建以及苗木等的基本除虫处理。往往忽略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生长,出现有些地方的植物太过密集,死亡或者病虫害等无人管理与处理的情况。这种缺乏对校园绿化的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规划与管理,在损失耗了校园绿化资源的同时,也不利于高校校园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3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原则

在进行高校校园景观环境设计时,不但要满足物质功能方面的需求,如生活、学习、交流等方面的需求,也要满足提高人的精神方面的需求,如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素养、创作灵感的激发等需求。但应该注意避免为景观而景观的设计、惟美主义设计。因此在景观设计中我们在满足物质和精神功能的基础上,景观的整体美感也是我们需要考虑和注意的。在校园景观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学校人口密集、学生流动性大、时间性强和活动方式多样化的特点,结合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去设计景观小品,广场和植物。在景观小品以及广场的设计上,融入校园文化,增加人们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早在1986年,安•罗森伯格(AnnRosenberg)在《一种新兴的景观建筑学模式》(AnEmergingParadigmforLandscapeArchitecture)一文中提出景观设计不再是呆板的、教条的、静止的对环境化妆和装饰,而是通过一种正在出现的灵活的、复杂的、多变的设计模式来促进人与自然、水体、野生动物栖息区、农作物景观和城市绿地的相互融合。莱尔(JohnTilman1e)在《为可持续发展的可再生设计》一书中陈述了再生设计原理以及相关的再生设计实践案例,并从技术的角度论述了再生设计的重要性,认为设计师应该采用可持续发展的再生设计模式来创造新景观。2007年,著名景观设计师俞孔坚他在《可持续景观》一文中提出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4]。如获得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大奖的可持续校园景观设计作品——沈阳建筑大学的稻田景观的设计。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原本为一片农田,设计团队用东北稻和荞麦等农作物以及乡土野草为材料,在雨水收集系统设计的基础上结合水景设计了雨水储存池。设计利用水稻,荞麦和其他农作物维持景观的生产功能。景观发挥其生产功能,将学生和教职工引入到生产和可持续发展中,学生老师参与作物的种植、培育、收割、增强学校学生及教职工对于景观的认同感。作为校园景观参与社会活动的一种体现,“建大金米”成为赠与访客的礼品。

4结束语

高校校园在景观设计方面应展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不同地方的高校应有不同的校园景观设计,同一地方的高校景观设计根据其学校特点有其各自的特色。高校校园景观作为景观设计的一种,设计应该秉承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为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创造一个适宜学习、休息、生活、游憩的优质校园环境。

作者:石艳 陈丽 单位:南昌大学

校园景观设计论文:我国校园的景观设计论文

1校园景观环境的空间布局

空间规划是校园环境规划中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可根据情感功能或者各个建筑物的人文功能划分校园环境“。人文”中“,人”主要是指教师与学生“,文”则是指文明与文化。空间布局规划的目的在于营造温暖祥和的校园环境与促进师生沟通交流的文化氛围。大学校园空间环境不仅包括办公楼房、学生宿舍、教学建筑、体育场,而且包括校外活动空间。校园空间规划主要是指校园建筑风格、内部分区形式与周围景观间的协调关系,是整体的校园机构框架。然而随着近代校园的基本特征逐渐发生改变,要求在空间布局与规划理念方面随之做出变化,具体体现为现代互动式区域组合开始取代传统的校园功能分区。例如,武大的古老建筑整体按照对称形式布局设计,而校园整体规划模式又与周围环境和谐融合,正与其教学精神相互协调、相辅相成。校外的交往空间是指教室外的空间中师生休闲娱乐、生活学习的平台,主要结合风雨操场、休息座椅以及遮阴廊架等景区各要素塑造校园文化景观。

2校园文化景观设计规划

2.1校园文化景观内容。

校园文化是集学校精神、地方精神与民族精神于一身的综合体现,文化景观可以通过直观视觉要素体现。例如,文化铺地、文化墙与雕塑等符号,此类文化设计应注意满足时代、公众与社会要求,而且必须是地方的、本土的与民族的。校园的文化景观是学校标志的组成部分与重要内容,是体现一个学校品格、精神与文化理念的有形实体,具有一定教育功能,主要包括景观设施、公共艺术与建筑物。例如,北大的纪念讲堂,在展现北大文脉的同时,对广大师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激励、约束与导向功能。因此,校园景观设计过程总,需合理运用学校丰富的历史元素与精神文化,在尊重地域特色与历史文脉的同时,通过保护历史古迹,建设设施小品与景观雕塑等一系列措施,利用多样化的植物景观,塑造具有文化精神与人文氛围的校园环境。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学校精神与文化内涵;另一方面让游览学校的人感受到学校的教学氛围与历史积累,有利于学校名誉与教学质量的提升。

2.2具体的文化景观设计。

2.2.1校园建筑。

建筑物是由多种因素组合而成的一种复杂的综合体,应该具有技术品质与美学品质。学校建筑主要通过布局形态与外形特征传达美学特征与情感特征。例如,教学楼或者图书馆等建筑一般建在醒目位置,富有意义且高大的造型让人由衷生出崇敬感,加上本身存在的学术氛围,促使人们于无形中感受到浓厚的学术力量,激发学生投身于学习状态。近年来,由于受到西方思潮影响,我国各大校园的建筑风格出现巨大变化,开始注重功用与简约,最大程度的把自然条件引入建筑。如,加大改造建筑内部的玻璃窗,便于光线透入。

2.2.2公共艺术。

许多校园中都存在公共艺术。例如,公共设施、雕塑、校园涂鸦、POP艺术等。西方国家通常邀请知名度高的艺术家创作校园公共艺术。例如,部分纽约公立大学强调关于公共艺术的教育经费须切实运用到学校软件与硬件的艺术教育中,这种公共艺术可有效增添学校艺术氛围。雕塑是校园中具象的表现形式,是艺术与文化的主要载体。校园雕塑在设计时应引导或者反映学校文化,并且凝聚周围环境文化,所以创作者必须深刻理解学校特色文化与现代教育发展形势,将此类抽象文化逐渐转化为具象要素。例如,清华大学“水木清华”的池边伫立着朱自清的雕像,让人不禁联想到他的著名作品《荷塘月色》。

2.2.3公共设施。

学校的公共设施主要为师生休闲、休憩或者相关活动设置,是体现校园环境的主要元素之一。公共设施的范围较为广泛,包括思想交流、休息设施与情绪放松等方面的设计,包括固定式与可动式的座椅、健身设施、游戏设施等。景观设施设计建造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人的需求,选择适当造型、材质、色彩、尺度与比例,表现出现代设计的独特品位,保证使用可靠安全,易于维护,促进师生之间沟通交流与一系列的休闲活动。

2.2.4软环境。

软环境主要是指容易被人们感知也易于忽略的景观空间,加强景观空间中的细部设计,能够调动学生的空间感受,有利于学生对周围环境多样体认、直接体察与深入体悟。微空间的景观设计中,可采用空间渗透与视觉透视等构图与空间处理方法产生幻觉与错觉,达到扩大周围环境空间感的目的。巧妙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提供的便利条件,镜面、光电、迷彩、水、舞等元素创造丰富的景观空间。例如,上海一所视觉园采用珊瑚绿墙与高大水杉构筑一条狭窄视觉通道,然后将一面镜墙设置于通道终点,使人们产生错觉感、纵深感与幻觉感。

3结束语

校园景观设计不能脱离人文精神,浓郁深厚的人文气息与文化精神主要体现于校园中的建筑景观、主题雕塑、历史遗迹与公共设置等一系列景观元素。所以,应依靠整体的校园空间布局,在地域特色的基础上,将文化景观作为一种具体的表现元素,不断优化校园空间环境,从而形成优雅、良好的校园环境氛围。

作者:张垭欧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校园景观设计论文: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决定性因素探讨论文

一、气候

气候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风速风向和日照时间、日照强度。这些自然界生物的能源反过来影响自然的生态,从而影响了校园景观条件,如选择、活力、植被外观、户外场地的使用、建筑物选址和用以缓解恶劣气候的绿色植被。从宏观上看,气候因素在校园规划和构建景观的整个过程中都要考虑到。风景如画的大空间和小地区,以及由植物确立和强化的地域感,从最广义上讲,景观本身就是由气候决定的设计成果。

恶劣气候也许是一个限定因素,但不是景观设计的阻碍。例如我国北方大学可以考虑冬季和夏季的温差,可以在植物园中加入具有吸引力的冬季景观;中南财经大学设计的户外游廊以及供人们休息和聊天用的草坪将宜人的气候作为了一个设计因素。

二、植被

气候影响植被的选择和利用。每一种植物有其独特的形状、外观、颜色和质地。精明的设计者研究它们的特性,把设计理念与实际的视觉效果结合起来,形成独特、适宜的景观效果。景观有多种选择的可能性,但却不是无限的。气候影响植物生长的自然环境。不按自然环境选择植物,通常没有好结果。大体上讲,将与气候相关的园艺学原理应用于校园景观设计时,通常需要运用常识性的知识。因此,没有一个设计者建议把棕榈树种植在黑龙江省地域的车行道旁。

植物散发魅力,舒缓的激活了人们的思维,这是在工作时间无法做到的。大多数人都同意“树木是健体强身、放松神经与刺激灵感的工具”。绿色植被如同健康科学一样具有疗效,如同艺术一样激发灵感。如果恰当的选择树木,校园路线就会更加明晰。在校园周围密植的树木,可以形成屏障降低噪声。

树木能加强建筑群的整体结构感,设计者在选择树的种类时,一定会权衡再三,以期达到最佳美学效果,树木可以按其高度、形状、木质、颜色、果实和花来选择栽种,或者视地形、季节变化、树的寿命及保养的难易程度来安排。在生态方面,所有的树木选择都要考虑到要与土壤条件和气候相适应,至于外在形式,现代建筑物的线条“主要是水平的,且无法装饰点缀”,这样的建筑如果配以“盘旋生长的树,如果经树木种植在建筑物周围,那么其设计效果最佳”。

我们常常发现,许多校园为求短期效应,经常将小树拥挤的种植在一起,当它们生长时,就会争夺土壤、阳光和空气。树木发生倾斜,进而达不到原有设计的对称性。更为糟糕的是,由于分布不均,加速植物枯萎,加重植物病害,由此导致的缺陷是无法用新树木代替的。所以景观树在开始种植时不能急功近利,长期保留的树木需要精心养护,绿化管理预算中应该预留充足的养护费用。

三、环境适宜性

环境适宜性同样重要,因此也是一个设计决定因素。例如,过度依赖于单一树种就想设计出引人注目、别具特色的景观几乎是不可能的。某些树木受到疾病的侵害、发育不健全,挽救起来耗费资金,且从视觉上令人不舒服,这就给校园风景留下了缺憾。设计中的这种弊端,我们有必要反复告诫。

同样,设计草坪也要考虑生态问题。在人们的脑海中,草坪就是校园的特征。无论草坪是否适合在缺水的地区生长,也无论学校能否担负施肥和除草机的费用消耗,例如,如果在兰州大学应用大量的观赏草坪的话,那么灌溉费用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缺陷能激发解决办法的产生。现在人们重新对选择其他植被产生兴趣,如野花及不需要精心培养和浇水的草。总而言之,现在的景观设计正提倡使用本地生长的植物和地面覆盖物,这些植物美丽耐寒,基本上不需要施肥、除草剂、杀虫剂或浇水,可想而知,使用适当的乡土植物,会给我们节省一笔可观的绿化养护费用。

四、校园的面积、布局与周围环境

校园景观不是抽象的,而是有形的。校园所在地的面积、布局及周围环境的状况和特征都是决定校园景观的要素。

利用景观学中的数学公式可以合理分配场地。公式包括建筑物的预测使用空间、停车场、运动场,服务场地的面积等等,然后根据地形、资金和政治情况,进一步调整设计方案。

如果尺寸已经确定,就可以研究布局和周围环境了。一般情况下,方形布局比直线布局更为灵活,一块完整的地块要比几个零碎地块更为有利。与不适当的使用方法相比,适当的土地使用方法能提供一个更为优美的环境。

五、规划

景观规划设计对于一个具有多项任务、多种用途的校园来说,规划,作为一个过程和结果,是非常有效和必要的。至少它也可以防止功能不当、浪费、文化冲突、不合理和有悖常理的现象——既不恰当、不合算、不简洁、令人摸不着头绪的设计。例如:不合理的选取在当地气候和环境下不能生存的植物;装饰性路面由于坡度不均翘起和裂缝;绿色植被的位置不当,挡住了那些优美的风景。但只要合理规划,每一种缺陷都可以避免。

总之,高等学校有其特定的结构和功能,校园景观设计是高等学校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景观设计的功效与主体建筑的功效相比,具有其特殊性。校园景观设计的功效主要体现在其独有的生态效益的社会效益两个方面。校园景观设计正是基于这些功效而对高校的师生员工以及学校的建设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必须以生态的理念、自然美的观点、因地制宜的思路以及将之与学校的基本建设规划实施同步进行的原则,使校园景观设计功效得以充分体现。

结论:校园景观设计是高校整体形象的关键,是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更多校园景观的运用将提升高等院校的形象和价值,大学就能更有优势来吸引和留住教职工和学生,推进教育和研究项目,扩大毕业生和校友的资金筹集援助,展示环境设计的原则和理念,扩充现有艺术品,巩固校园作为一个社区设计所具有的价值。要做好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前提是对其设计中的一些决定性因素——气候;植被;环境适宜性;校园的面积、布局及周围环境;规划,做出正确的判断。

校园景观设计论文:大学校园景观设计论文

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的同时,对人居环境质量亦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把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以人为中心的复合环境。对于人们来说,其理想的环境应该是一个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的空间,是一个以人为本,创造宁静、优美的自然环境。人们在其中学习和居住有一种归属感、安全感、舒适感,起到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重塑城市自然生态的功能和作用。

近些年,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决策的实施,为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由此也引发了发展高校新校园建设的热潮。本文着重运用景观规划设计原理到校园规划设计的工作中,探索能够适应21世纪生态文明时代要求的景观型校园规划设计的思想,指导学校走“以人为本”的环境生态化,符合学校建设百年大计的新型景观型校园之路。

1景观型校园规划设计综述

21世纪是回归自然的世纪,随着城市的进步,现代化交通的发展与城市地域不断扩张,加剧着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如大气、河川污染及热岛效应等不良现象接踵而来,人居环境矛盾突显⋯⋯。城市渐渐成为了钢筋混凝土的森林,人们渴望绿地、渴望森林、渴望回归自然,城市景观生态建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校园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同样重视景观生态建设,景观型校园规划设计已成为今后校园规划设计发展方向。

1.1校园规划设计的特点

校园是育人的环境,它应是积极向上、充满知识和趣味的室外大课堂。校园环境应寓教于绿、寓教于乐。它应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1]。校园规划设计是要给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向上、和谐美丽的环境,使它既有视觉效果,又会使置身于此环境者产生心理联想,它尤如一个无声的课堂。在这大自然的课堂里,一花一草一木都孕育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有着高度的启迪感[2]。它们对学生的道德、品格、修养无时无刻不在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校园中良好的教育环境、自然环境,能满足他们生理及心理上的要求,从而使学生心地平和、情感端正、使其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根据校园的具体情况将其划分成不同功能区,并发挥各自的作用,为师生服务。

1.2景观型校园特点

通过道路、建筑物、植物的合理规划布局,营造出生态环境优越的绿色网络体系,更适合师生的工作与学习。

(1)校园规划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

(2)校园道路系统完善,便捷,步行空间与非步行空间关系处理得当。

(3)建筑物尽量选用新型环保、节能无公害材料。

(4)校园内部绿化自成网络系统,具备自我调节、发展、循环的功能;绿化植物丰富多彩,力求做到四季有花,四季常青,达到以点带面的绿化效果。同时多采用对人体有益的植物,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

(5)生活服务娱乐设施齐全,方便师生购物与休闲。

(6)整个校园具备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

(7)校园采取先进技术和严格、科学的管理方法,对校园内的空气、噪声污染、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等进行监控,污水、垃圾等有害物质的收集与处理符合国标。使校园内形成一个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学习、生活环境[3]。

2景观型校园规划设计的内容

2.1规划设计思想

通过环境景观布局,美化校园,装饰建筑,创造一个以静为主,具保健功能、净化空气功能,建筑自然生成的可持续发展的景观型校园[4],适合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良好自然生态环境景观场所。

2.2规划设计原则

(1)体现园林景观与生态保健相结合的原则。

充分利用具有生态保健功能的植物来提高环境质量,杀菌和净化空气,以利师生身心健康。

(2)体现景观型学校的原则。在布局上增设建筑和园林小品,强化校园的园林氛围;在绿化上以常绿树为主基调,适当穿插四季花卉,力求树木高低错落有致、疏密有序,形成优良的植物总体和局部效果,真正达到绿化、美化、净化、亮化、香化和静化,从而产生一种安静优雅的绿化格调[5]。

(3)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作指导,尽可能进行乔灌草复式绿化,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绿量,以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使其可持续发展。

(4)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的原则。做好平面绿化和景观并进行垂直绿化和布景,同时在一些建筑天台布置空中花园,组成一些立体图案,形成立体景观。

(5)以人为本的原则。生态景观规划上考虑以人为本,体现个性化:①空间组织与规划依据不同层次需要,组织不同的活动空间。②为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渴望,各种空间中设施的设置、材料质感的应用,景观的创造充分考虑人们钟情于自然的心理需求。③关注人的审美习惯,以园林山水布置景观,并赋予文化内涵的思想情感。④植物配置选用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保健植物,各种消除疲劳的芳香植物[6]。

2.3规划理念

通过环境景观布局,美化校园,装饰建筑,创造一个以静为主,具有保健功能,净化空气功能,建筑自然生成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艺术式校园,适合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良好生态景观场所。

根据功能定位,景观规划设计的理念确定为:环境效益上追求大生态;绿化布置上追求大绿化;艺术构思上追求大景观。基本定位:“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四书•大学)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技能和方法。大学不仅提供用于传授知识的课堂,还必须提供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启发智力的场所[7]。随着知识经济与网络时代的到来,现代教育已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大学的职能已有了新的内涵:综合教育治学场所;科技研发中心和综合发展实验室;社会文化和人文精神的艺术展示中心。

3校园景观设计决定因素

3.1气候

气候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风速风向和日照时间,日照强度。气候是影响植物生长的自然环境。

3.2规划

规划有助于设计形式区别化的调查。中心区要求景观形式和特征持久耐用,并且具有纪念性意义。而学生宿舍区以宁静,安全,社区形象为特征,运动场和娱乐场按游戏和竞赛规则设定其大小布局,停车场可以按规定标出管理区和便利区。

3.3环境适应性

环境适应性同样重要,因此也是一个设计决定因素。设计树木和草坪都要考虑生态问题。草坪就是校园的象征。要避免使用单一树种,苗圃尽量多样化。

3.4校园的面积,布局与周围环境

比例,周围环境,面积,布局是重要的校园景观设计因素。校园景观不是抽象的,而是有形的[8]。校园所在地的面积,布局及周围环境的特征是决定校园景观的要素。

3.5风格

无论是校园整体景观还是局部景观,风格的选择是设计的一个决定因素。从风格上讲很少有校园是单一形式的。各部分景观表达形式各不相同,风格上的多样性也许具有教育价值。

3.6植被

气候影响植物的选择和利用,每一种植物都有其独特的形状,外观,颜色和质地。研究它们的特性,把设计理念与实际的视觉效果结合起来。树和草是校园景观中必不可少的。树木是“健体强身,放松神经和刺激灵感的工具”。绿色植被在校园景观设计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9]。排列成行的树木能清晰表明大路,小径,界限的位置与方向。如果恰当选取树木,校园路线会更加明晰。在校园周围种植的树也许会像绿化带一样的密度,但树木形成的屏障可降低噪音,如同悬浮粒子过滤器一样提高空气质量。树木能加强建筑群的整体结构感,无论是按传统还是现代的观点,校园树木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4结束语

校园环境要求完整性、稳定性和统一性,要求一种具有严格理性和有意义的设计。校园环境应是恬静和充满文化气息的空间,它的设计应创造一个户外学习、休息、思考、交流和集会等适应学生要求的活动场所。现代教育理念提倡以人为本,注重功能、技术和使用特点,打破对人发展的禁锢,解放人的个性,由重“教”转到重“学”上。校园规划设计应本着人本主义原则、生态优化原则、创新开放原则及地方性原则等理念,为学生提供表达情感、启发智力、培养兴趣、提高素质的场所。

校园景观设计论文:环境心理学对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应用

【摘要】现代景观设计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而如何做到以人为本,就要对环境心理学这一门学科进行深入的学习并加以运用。如今新式大学校园景观的设计更应该突出环境心理学的内涵,吸引更多师生前来工作学习,体现新时代高校教育的新理念,同时也是高校之间相互竞争的方式之一。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内涵体现

现在全国各大高校每年都持续扩招,生源的不断扩大带来的是高校学习、住宿用地的紧张,许多高校纷纷建立新校区和大学城,这成为当下热潮。但就目前许多高校的校园及新建的大学校区,校园景观的建设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如部分大学校园内的广场、草地缺乏生机活力。缺少规划和设计感,老师学生经过也不愿过多地驻足停留,这些景观久而久之成为摆设。不少高校的建筑仍然照搬模仿,缺乏鲜明的个性,意境深远的作品。究其原因,这些建筑、景观的设计并未深入了解使用人群的心理需求,忽略了校园景观与适用人群的互动关系,出现这些现象的重要原因是现在部分大学在建造新校区的过程中设计者并未深入研究环境心理学,没有真正将它运用到大学校园景观的设计上。

一、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经验与人工、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整体科学。相对于人工环境而言,过去设计者忽略了什么样的环境才可令人感到舒适,还有在创造人工环境时应该如何选择侧重点。虽然心理学重视过环境,但因注意力只是放在解释人的行为上,所以对环境的理想状态的探讨被忽视了。如今人工环境日益增多,因而探讨环境的优劣问题引起了专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这种以心理学的方法探讨环境的一门科学就是环境心理学。

(一)环境知觉和环境认知

我们通过自身的视觉、听觉、嗅觉亦或是内心来感知和体验周围环境,我们既可以获得关于周围环境的事实和认识,同时还可以记住通过经验习得对周围环境的情感反应,所以,把感知对象及其前后关系结合起来形成了人对环境的知觉。知觉输入人大脑的具体形式有所不同,但人们会运用知觉对周围环境的实际状况“描绘”成一幅幅“图画”或对其进行最佳猜测。这样知觉呈现给我们的或许是一副自然风光的远景,或许是一个充斥着声音和弥漫着气味的城市街道。这些信息通常都以意象或地图的方式在我们大脑中存储和再现。试想,我们也许能用这种关于自然环境的心理意象来制定计划、了解地形或解决现实存在的环境问题等。

(二)唤醒理论

环境刺激所产生的影响之一就是提高唤醒的强度。主要表现在生理反应上的自主性活动增强,如心跳加快、血压增高、呼吸加速和肾上腺分泌增多等,也可表现为行为反应上的肌肉运动增强,或者简单的自我报告唤醒水平。唤醒是评估环境的维度之一。唤醒模型通常可以预测,低唤醒行为和高唤醒行为的不同结果,还可以有效地解释诸如温度、拥挤和噪音等环境因素导致的行为后果。不论是愉快的或是不愉快的刺激,它们都能提高唤醒程度。

(三)个人空间与领地性

个人空间可定义为一个围绕在人们身体周围的可移动的无形的区域,其他人不可以进入这个区域,它界定了人们彼此之间以多近的距离交往,它随着人们的移动而移动,随着人们所处情境的改变而扩大或缩小。相反,领地是相对固定的区域,具有可见的界限,规范着什么人能相互交往,另一方面,领地通常以家为中心,可以与人分离。领地更多地反映群体的行为,而个人空间更多地反应个体的行为。二者的结合可以提高人对环境的依赖及满意度,同时也会增加环境的丰富程度。

二、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现在大学校园的景观设计应该坚持以人为本、设计为人的理念,不断满足使用者的要求,处理好使用者及环境之间的关系,深刻理解环境心理学有关理论的内涵,并将其运用于校园的景观设计中,建立具有能满足使用者要求的丰富环境内容又可以体现环境心理学深刻内涵的大学校园。

(一)因地制宜,突出校园特色

保罗•贝尔在其书中说到“你决定进入你们学院或大学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你做出这种决定难道仅仅是出自于你的理性考虑吗?还是受到你独特品味的影响甚至是源自于你的突发奇想呢?调查表明,60%的寄宿大学生都把外在的视觉环境列为他们选择学校最重要的因素”。根据环境—行为关系理论中的唤醒理论,外在环境景观给使用者最直接的感觉便是视觉上的感受,或愉快或冷淡,校园景观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宽敞、舒适、干净的校园环境对师生的工作及学习以促进作用。在突出校园特色,展现校园特色文化的同时,突显绿色教育、绿色校园的设计理念,建设集校园特色文化和绿色建校理念于一身的大学校园。清华大学在校园绿化与突出校园文化方面实现了完美结合。清华大学校园景色,像一幅画卷一样,各种各样的绿化设计恰如不同的线条和色块相互交织辉映,组成一个多彩的整体,既避免了建筑群的呆板堆砌组合,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学校的特色。校园西部近春园的“零零阁”,以及著名学者朱自清笔下荷塘周围的“自清亭”等古典式的园林设计,强调自然和谐,它与大礼堂和主教学楼前开阔的、具有现代化风格的大草坪形成有机的结合,既展现出这所世界著名大学的充满活力的现代气息,又时时令人想起其校园的深远文化背景及代表的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底蕴。

(二)合理规划校园功能区,突出领域性内涵

校园是集中了教学、生活甚至是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身的环境空间,如何合理规划和分配校园用地,以至于不浪费材料与每一块空地,一直都是校园景观设计的重要环节。校园是是师生工作学习的地方,在给学生提供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的同时,还要不断丰富校园景观,满足在校师生及外来参观者对校园文化的理解。广西师范大学的王城校区是在桂林市靖江王府的基础上建立的校区,靖江王府是明代的藩王府,是国家五A级景区。校区的建立兼顾了旅游观光和教学的功能,校园的观光区与教学区并非交错布局,王城的中间有连成一线的古榕树,附带一条几乎贯穿王城的人工花圃,形成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隔而不绝,左边是端礼门、承运门等景点,右边是主要教学区,中间绿色屏障既不显沉闷亦不显呆板,浑然天成。校区以历史系的学生为主,更给校园增添了几分文化特色的气息。王城倚独秀峰而建,师生在学习工作的同时,亦可感受靖江王府当年的巍峨壮丽;目睹奇妙的自然风光与中国传统的建筑、园林艺术的完美结合;领略千年沉积的桂林山水文化与历史文化的丰富多彩。

(三)丰富校园景观

大学校园作为一个中型的环境空间,其组成元素包括建筑、场地、道路和标识,类似于一个小城镇,老师学生长期生活于其中,为了满足师生不同的活动需求,大学校园应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景观空间,要做到这一点需利用这些元素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借用材料肌理、植物种植及其色彩的配合,如可以利用地形的交错、植物的遮掩来营造一个私密空间,地形、植物都起到了遮挡视线、隔绝噪音的作用,可供学生静思、密谈。而开阔的草坪、操场则可以成为师生运动休闲,进行户外活动的公共空间。

三、结语

新世纪我国的景观设计除了要突破照搬模仿的桎梏外,设计的过程中还要坚持以人为本、设计为人的理念,对人的心理和行为需求投入更多的关注,深入学习研究环境心理学于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大学校园作为一个小型社会,其不仅仅是师生工作、学习的场所,使用者对其景观设计提出更多心理上的需求,大学校园的建立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形象的树立,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表征,给师生以归属感。我们的心理和行为上的要求影响着校园景观的设计,而校园环境也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我们,久而久之,我们的行为、心理不断与校园环境融为一体,甚至产生共鸣,如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等。环境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优美的环境对人的身心具有“塑造”的作用,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思维知觉,长此已久形成人的思维定势。所以,新时期大学校园的景观设计要不断融入环境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关注并满足师生的心理、行为需求,建设符合新时念的大学校园。

作者:陈虹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校园景观设计论文: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与养护研究

摘要:绿化管理是高校后勤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通过近几年南方高校绿化养护管理现有模式分析,结合南方高校特点,对几种承包模式进行探讨,希望校园绿化管理人员能从中找到适合自身高校的绿化养护管理模式。

关键词:绿化养护;现有模式;探讨

1高校绿化养护的标准

校园绿化工程不同于其它工程,竣工验收就可以了。绿化工程的竣工验收只能说明达到了校园园林规划设计的要求。绿化养护工作是“三分种,七分管”。绿化施工固然重要,但绿化养护更是关键。如果不进行绿化养护或着养护工作不到位,那么校园园林规划设计意图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校园园林绿化建设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就不能得到最大效率的发挥,校园园林绿化建设必将失去其本来意义,所以切实做好绿化养护工作已经成为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的当务之急。高校校园绿地应根据植被结构、功能要求、地理位置等的不同,划分绿地养护等级,参照地方园林绿化管理部门制定的绿地养护管理标准,分别制定符合本校校情的不同类型和不同级别的养护质量标准。绿化养护质量标准是对绿化养护工作的目标要求,同时也是衡量绿化养护水平的一把尺子,是推进校园绿地养护管理的依据。

2南方高校绿化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南方多数高校的校园绿化养护管理现有模式是由学校后勤绿化管理部门负责校园绿地的日常养护工作,学校拨付绿地养护经费,绿化养护人员由后勤绿化管理部门自主招收。以闽南师范大学为例,目前这种绿化管理模式存在着以下问题:2.1绿化养护管理制度不完善绿化是“三分种,七分管”,而各高校往往重视校园绿化设计和施工,舍得投入大量的资金,而在日常绿化养护上资金投入不足,同时也缺乏相应的绿化养护管理制度对校园绿化进行分级别管理。2.2绿化养护人员流动大、招工难由于绿化养护人员常年过着风吹、日晒、雨淋;整天与泥土、杂草、枯枝打交道的苦日子,工资水平又相对低下,造成绿化养护人员流动也比较频繁,一些绿化养护人员刚培训上手,就辞职了,招工成了一大难题[1]。2.3缺乏专业的绿化养护队伍校园绿化养护管理的基本技能与专业知识包括校园植物肥、水、土管理,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树木灌木整形修剪技术,常用园林机械的使用与维护等。而目前从事校园绿化养护工作的大多数是农民和下岗工人。他们的文化程度不高而且年纪大多都超过40岁,没有经过专业的绿化养护培训,缺乏校园绿化养护管理所需要的基本技能与专业知识。2.4绿化养护效率低下由于绿化养护人员个人能力不一,一起工作,很容易造成良莠不分,影响工作的积极性,绿化养护人员出工不出力、窝工情况时有发生,从而造成绿化效率低下。

3南方高校绿化养护管理的机制

3.1建立健全绿化养护管理制度

养护经费是实现养护质量标准的资金条件,应与养护质量标准相对应,各高校应根据自身绿地实际情况合理测算所需的养护经费,逐步增加校园绿化日常养护经费,并确保养护经费到位。同时建立健全各项绿化管理制度,明确校园各级绿地的养护措施和标准,使绿化养护管理做到有法可依。

3.2积极探索绿化养护管理新模式

3.2.1学校内部承包(1)学校现有的绿化养护工个人承包。个人承包是指由校园绿化管理部门提供园林机械、汽油、肥料、绿化药品等绿化养护需要工具,然后由现有的绿化养护工按区域个人承包,个人承包后再根据承包区域内绿化工作实际情况安排工作时间和聘请所需的养护人员。校园绿化管理部门要求承包人对承包区域内绿化所有工作负责。优点:由学校现有的绿化养护工来承包绿地是因为他们熟悉校园各个区域的绿地情况,可以做到心中有数。每月严格的考核,只要能做到事实清楚,依据充分,打分相对公平,就可以奖勤罚懒。同时较高的承包费用又能保持吸引力,促进绿化养护工自然优胜劣汰,吸引有能力的绿化养护工补充进来,提高校园绿化养护水平。(2)学校相关系部分承包。部分承包是指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如用园林机械打草等由校园绿化管理部门聘请的绿化养护工完成。而其他一般性的养护工作,如常规性的拔杂草、防治病虫害、浇水、施肥等由学校相关系承包。优点:绿化养护工作不同于常规工作,其季节性、时效性很强,采取这种承包方式对校园绿化管理部门而言,可以减少绿化养护固定职工的数量,这样可以减少社医保、工资和劳动保险方面的投入。对相关系而言,可以充分发挥相关系的专业优势,可以让相关专业的师生参与到校园绿化的设计与养护中来,提高师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增强师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师生热爱校园的观念,同时通过他们把爱绿护绿推广开来,促使师生员工更加珍惜校园绿化成果。3.2.2学校外部承包外部承包是学校招标部门就校园绿地向社会进行公开招投标,然后从投标公司中选择一家或多家有资质的公司,由中标公司负责校园绿地的养护管理。通过外部承包的方式可以借助社会上专业的绿化管理队伍,提高校园绿化整体水平。绿地外部承包,是高校绿化管理的一种新型模式,通过很多高校试点证明是可行的。优点:绿地外部承包,可以减少学校绿化管理部门的压力,节约了绿化设备的购置和维修费用,减少了绿化养护人工管理费用,有效解决校园绿化养护过程中效率低的问题。3.2.3南方高校适宜的模式高校内部承包和外部承包相结合:高校可以把校园绿化养护面积划分为三大区域,各自由社会上专业的绿化养护公司、高校的绿化工、高校相关系承包,这样的承包模式就可以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不但可以实现绿化养护专业化管理,又可以减少学校的绿化养护投入,提高师生爱护校园的意识,同时通过设置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监管,建立一套完善的绿化养护考评制度,对各绿化承包方进行考核评比,通过相互间促进,相互间弥补,从而提高高校绿化养护的效率,创造更美好的校园环境。

4结束语

校园绿化养护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校园环境,各高校应在实践中积极探索高校绿化养护新模式,建立起高效灵活的校园绿化养护机制,达到既节约绿化资金又提高校园绿化养护水平,让师生员工有一个温馨舒适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

作者:唐福灯 单位:闽南师范大学

校园景观设计论文:校园图书馆景观设计分析

摘要:以人为本是现代园林规划设计的主导理念。校园景观设计作为全面发展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塑造大学的良好形象方面,以及在形成大学生完美人格、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与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图书馆;景观设计;人性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水平与精神水平不断提升,图书馆相应的功能也随之增加。它不仅仅是一个文化传播场所,更是提供文化传播的平台以及对一些古籍的收藏、整理和研究的场所。还能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的需要。一本教科书不仅仅是一个硬质的书籍文化的传播,也有空间的文化过渡。作为特殊文化景观的图书馆景观空间设计,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价值。校园图书馆应该具有文化艺术气息。景观设计和改造在硬件设施上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设计图书馆的景观上必须遵循一定原则。

1设计原则

功能分区原则。一般图书馆周边的环境都会分休闲区、阅读区、散步区、娱乐区、种植区。在每个区域都有对应的景观节点。学生无论是在室内图书馆还是室外的图书馆,都能感受到学与乐。和谐原则。图书馆的景观设计必须考虑它的历史传统、地理位置,考虑周边建筑是否与之融合,在协调中保有自己的特色。独特风格原则。结合学校历史文化,结合图书馆周边人文进行景观设计,设计出独具风格的图书馆景观。实用原则。好的设计以人为本,为人服务。鲁迅说过:“美的愉快的根底里,倘不伏着功用,那事物也不见得美了。”图书馆的景观能起到心情调节作用,室内和室外并不是分离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人们坐在室内透过透明的玻璃可以观看到外面的景观。的景观影响着内部空间。在设计中,我们要考虑空间的大小,细部材质的质感和色彩衔接等都影响使用者的感受,所以我们必须全面考量。艺术性原则。优秀的建筑堪称“凝固的音乐”,而一个好的景观设计堪称“跳跃的五线谱”。图书馆景观在满足其功能基础上,也要有更高的艺术造诣,带给人以美感,做到构图美,以点、线、面的形式展现在平面构图上,在小品构筑物上以图书馆的文化元素作为一个向导进行异变,进行对比。主色调上减免刺激色彩,营造安静、雅致的空间氛围。在创新的同时还要注意传统的延续与转化,要做到协调,局部美要服从整体美。

2设计目标

休憩目标。可结合校文化历史设计一个特色休闲地。考虑到休息地的绿荫遮日,周边必定是绿色植物密集地,以打造一个隐蔽、安静的可供休息的地方。文化传播目标。突出文化,间接地传播校文化。然而如何在景观中传递文化呢?在学校悠久的发展历程中,文化历史可以将景观小品,如人物雕塑、特色文化墙等作为一个传播文化的硬件设施。学生在步行时,可一边散步一边了解校文化历史。生态目标。图书馆是学生聚集的地方,环保与绿化尤为重要,绿化覆盖率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地。适当的绿化面积,可让学生减轻学习压力与生活中的烦恼。绿化可以带给人好心情,使人回归自然,与自然共存,与风、光、土、动物等保持着亲密的关系。教育目标。在景观设计中文化阐释尤为重要,学校的雕塑、景观可以反映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校园环境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情,进而影响学习效果。良好的校园环境对教学目标的实现影响巨大。突出主题的目标。图书馆景观是为学生服务的,可以运用景观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活动、交流的环境。图书馆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渊源,是知识的结晶,是众多学子增长知识的聚集地。景观设计必须从人的需求出发,打造舒适、宜人的环境,突出主题。

3文化特性

环境育人化。图书馆环境也是学校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设计重在育人。环境情景化。在小品设计方面,树池、座椅、路灯的设置体现着图书馆的亲和力,使学生、教师找到归属感。动感艺术化。景观设计、绿化配置、铺砖设计、文化墙设计以及喷泉流水等都呈现出动态的艺术性。

4图书馆景观的特点

图书馆主要是由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组成的,长期以来,人们都没有摆脱图书馆是学习场所的想法,而忽略了学生们的娱乐、交流等多样性需求。建造图书馆周边景观有五个关键要素:第一要素是与自然共存。与自然共存不仅仅是绿色植被的增减,而是让学生们与大自然的风光、大自然的水、大自然的土壤、大自然的鸟语花香保持着亲密的关系,使莘莘学子得到良好的体验。第二要素是人文化的场景。每个区域必须具有独特的个性,发挥出区域功能,图书馆中的娱乐区不是游乐场所,必须保持安静,所以设施设备也要多做选择,营造舒适安静的氛围,可以建一个水景观,在小水池里养几条小鱼,学子们可以在这里与水亲密接触。景观的陈设是校园人文素质的表现。第三要素是小品设计。小品设计要将校文化历史元素及艺术元素相结合。精心设计小品,在满足小品的功能性与实用性之余,为学生的生活增添丰富的色彩。第四要素是图书馆景观道路设计。我国早在汉书中就记载:“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锥,树以青松”。道路作为生活领域的一部分,可依据图书馆的地形地貌来呈现一个视野开阔、移步换景的效果。道路景观也有动态与静态之分。两侧建筑和绿化可作为衡量一个步行道路的空间尺寸,道路的设计也具有导向作用,可引导学生通往某些地方。第五要素是图书馆的绿化。绿化是提高图书馆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方面。绿化包括观赏的绿化、吸尘的绿化,还有空间过渡的绿化。可利用绿化的色彩、形状、品种创造不同的场景,营造不同的环境。

5图书馆景观设计过程分析

第一,基地分析。景观的设计要考虑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历史、文化艺术气息。由于时间和经济等原因,许多学校的景观都停留在表面设计上,像快餐一样,缺乏营养,求速度而忽略了质量。出现了缺乏文化内涵,艺术氛围不浓,交流场景缺失等问题。图书馆是一个文化氛围浓郁的地方,所以要重视它的景观设计。第二,概念的演变。艺术设计的元素来源于对物体的解剖,对事物的提炼。而对于图书馆的装饰或是书籍装帧,或是建筑造型,都要依托历史。在对元素的提炼中进一步的构思场景作用。第三,对项目需求、项目功能、项目策略、项目风格的定位。解剖基地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图书馆景观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道德情操。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与更新,对于比较传统的图书馆来说是个挑战更是个机遇。在设计中融入科技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第四,人性化的景观,恰到好处的空间效益,量身定做的尺寸硬件。人性化的设计可以得到出乎意料的收获,我们必须做到精细,不仅要呈现出最好的效果,还要发挥最大的作用,使人们得到人文关怀,放松身心。设计来源于生活,设计改变着生活。

作者:林晓华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校园景观设计论文:文化脉络对校园景观设计的体现

摘要:文化脉络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集中体现,它不仅对校园文化的传承具有引领作用,更多的是对在校园中活动的主体有着潜在的巨大影响。校园景观设计中的文化脉络主要是由校园历史文化、学校教学的特征、整体风格的导向所组成,高校不仅是做学问的地方,更是一个不断衍生新的文化气息,并可以直接进行文化传承的地方,也是进而影响广大公民素质的文化基点。所以,在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文化脉络的体现是不可或缺的,而如何在校园中体现文化脉络,这就需要我们来进行不断的研究。

关键词: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的文化脉络;构造;环境;传承

高校校园中的景观设计是归纳自然、人文要素所构成的,由实物景观、文化特性、行为特征、内部构建所组成的精神文化状况的相对集中的反映。[1]校园景观设计中的文化脉络主要是由校园历史文化、学校教学的特征、整体风格的导向所组成,高校不仅是做学问的地方,更是一个不断衍生新的文化气息,并可以直接进行文化传承的地方,也是进而影响广大公民素质的文化基点。所以,在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文化脉络的体现是不可或缺的,而如何在校园中体现文化脉络,这就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研究。

一、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的原则

1、景观构造的整体把控高校的校园是一个系统性极强的集团,校园内部空间的辨认程度有赖于景观布局的整体性。做好景观构造的整体把握对高校学生的情感依托、价值形成有着潜在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这对学校历史文化及校园精神的传承有着重大的意义。由此来看,怎样才能够把文化脉络与高校校园景观相融合,是我们首先需要梳理的理论方法,这样才有可能设计出独具特色且特征典型的校园景观。2、文化脉络与生态保护的契合近几年,国内各地方的高校普遍进行扩招、合并,现如今许多高校都面临着新建、扩建、改建等诸多问题。[2]许多高校为了满足扩招的需求,不惜以破坏校园文化、生态元素为代价,压缩规划时间与质量,一定程度上片面追求利益与形式主义。现在的高校校园景观普遍存在如下问题:①整体规划的形式性浓重。校园规划的建设应在极大程度上根据人的需求、环境的需求来设定,而不是盲目追求视觉上的冲击,这样对于文化脉络与生态文明的传承并没有促进作用,反而有时会阻碍它们的发展。②生态保护的不注重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不仅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并且会给生态方面的传承带来阻碍。③过多注重文化脉络的营造,反而对生态有一定的忽略。3、人本观念与最高效率原则高校校园景观中还有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分别是穿插其中的人本观念和最高效率原则。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必须注重以人为本,每一个设计的细节必须注重受众的体验,不能把景观孤立而谈。高校不单单提供了一个学习的环境,更是提供了可以交流的机会。校区内部景观恰是孕育了这样的一种环境,所以人本观念在高校各个校区的景观设计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最高效率原则指的是校园景观规划中应思量到学生在校园内完成划一数目的任务和活动所运动的程度最少。力求以最简洁的设计达到最快捷最美观的效果。另外我们在考虑到学生在校园内活动的轨迹与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可以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上,每天在种种其他类型的版块之间移动的一般过程。据此来看,有序的构建各个版块,以达到最大水平的便利,就是我们要达到的目的。

二、高校景观设计内部文化脉络的构建

1、整体的基调与风格的把握高校校园景观的方案是有其自身特点的,风格定位有所差异的景观会对身处其中的人群产生差别影响,是以在对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对其风格进行分辨与定位。除此之外,文化内部脉络的范围直接影响该高校与其他高校的不同之处。在文化风格定位上,以曲阜师范大学为例,校园文化主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此语出于《论语•述而》,意思为勤奋修习而不感到知足;教育他人而不感到疲倦。这是此所学校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世代传承的文化血脉。该校园的规划与设计就可以从这方面入手,打造与之对应的特色学术氛围,与整体文化脉络相契合。2、校园新老建筑的统一与传承在有着相对较多文脉底蕴的校园之中行走会觉察到,崭新的校园建筑应当如何来延伸文化之脉却不局限在老思想中,这成为了设计师需首先要思虑的问题。我们必须也只有本着对文化的尊重,对校园环境记忆的重视,才能充分体现校园环境文化。

三、有文化特色的高校校园景观规划具体方法

1、景观形态设计高校各个校区校园景观设计的构成多种多样,可以由点线面这三种元素构成。应根据地理条件和多方面因素相结合,再加上许许多多的要求,一套实用的高校校园景观设计思路便浮出水面。点状分布是基础,何谓点,例如座椅、喷泉。们的产生是人本观念下结合用户体验才得出的。在进行这些单体以及景观的设计时要进行多种考量,而且需要更加小心文化脉络在其中的各个重要环节。线状分布的校园交通系统是高校校园景观的一部分。道路的构造、地面铺装的选择、道路的生态配比都是非常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道路景观的布置目的是要促进景观节点的交流。[]面的分布是校园景观设计的整体构造,较为完整地展现了校园里的整体风貌,除此以外,有些地方的景观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景观,具有特色。2、人性化的设计高校内校园固定景观的设计不单要思量视觉效果,还要想到便捷性能与安全程度的契合。高校校园中人员和车辆是较为繁杂的,因此要同时考虑到人与车辆通行的畅达性。校园道路的规划理应坚持简洁明快并加上便捷并且快速的风格,宽度必须要契合人与车的往来,在规划停车场的车位时可以考虑与周围自然绿化植物的巧妙结合。杰出的园内交通系统能够显示出校园的同一性与大局意识,这样才能够充分说明校园景观设计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穿插有详有略,与此同时还能够满足各类要求。

四、结语

高校内部的校园景观设计理应本着人本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点进行不断地研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建设更加协调的人文校园。由此可见,高校校园里的景观规划也必须在新的方法中不断探索。这就要求规划者在设计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眼界与设计方案的水平,更加注重实用功能,尽可能多的去关注细节方面的因素,最终规划出能够体现大学独有文化特点和精神内涵的特色景观。

作者:戎雯

校园景观设计论文: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特点分析

1现代高校景观的特色

现在的校园建设,过多追求高、大、上,多了些“脂粉气”。设计上盲目追求欧美模式,淡化或忽略地方特色,全国各地出现了风格、元素雷同的校园景观。尤其是新校建设过程中,时间短、投入大,重景观、轻使用,建成后的校园景观,空间上,大片的广场、草地,空间与尺度不合时宜,呈现空旷无生机的状态;形式上,手法单一、景色单调,很难满足人的不同心理要求,不适合停留观赏。这种脱离地域,忽视个性的设计,很难引起师生对校园环境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无法实现其应有的景观效果。实际上,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历史,即文脉,如何在校园景观建设中保持特色,延续文脉,谱写自己的历史,是高校景观建设中面临和考虑的问题。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高校校园景观会呈现出一些特有的、相似的共同特征,但一所有特色的大学会在景观中展现一些鲜明的个性特征,正是这些个性的元素和空间布局反映了一所大学的历史和文脉,使其不同于其它院校。

2项目背景介绍

该项目是山东艺术学院新校区的修缮项目。梅园初建于2008年,为了纪念2007年已故本院名誉院长、国画大师于希宁先生。因为初期建设简单,景观效果不理想,2012年做了进一步的设计和修缮,完善了景观。

3景观设计理念

3.1体现校园文脉

文脉就是文化的脉络,文化的形式多种多样,景观中的场所精神就是一种,即通过特定的景观设计方法表达场所的主题,引导游人的精神境界。高等学府,尤其是艺术类院校,校园景观的设计要从学校的特色出发,创造利于师生学习和思考,能激发师生创作灵感,宁静而富含文化气息的环境。梅园的文化意义在于体现艺术的代代传承,游人到此可以缅怀老先生,体味老先生留给我们的人生教诲和艺术成就。

3.2方便游览,以人为本

“人创造环境,环境影响人”,在以育人为主的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梅园的功能是以纪念为主,游览为辅,当师生和游人进入园中,可以方便领略园内景致,领会景观精神。梅园总体形状呈圆弧状,在路线的设计上,顺地形而设,方便游览。起伏的地形和风景分布于道路两侧,满足观景的要求。

3.3营造生态环境

高校景观建设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景观作为校园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但要考虑当前的现实需要,同时要兼顾长远的发展,不仅要美观,而且要科学。梅园的植被选择,遵循适地适树原则,乔木为主,搭配小乔木和多种灌木丛,辅以少数草地,形成科学的、多样性的植物群落;材料的选择上注意环保和安全,实现景观的长效性。

3.4形式与功能并重

“形式服从功能”应该是校园景观设计的立足点之一。校园景观的功能主要体现在2方面: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一个好的校园景观应该同时具备这2项功能。梅园的纪念意义决定了它以实现精神功能为主,包括园名、人物雕像、梅花、题字、碑刻,无不传递着老先生的艺术成就和人格魅力,感染和教育着后人。同时园中的铺装、景石、花架、小桥流水、石上木亭和生机勃勃的植物又带给人们视觉上的美感和身体的舒展,不失为一处休憩游览的好去处。

3.5具有艺术品质

追求艺术是园林发展的基础,随着科学的发展,现代景观设计融入了越来越多的科学手段,景观不再仅仅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科学。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艺术都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具备很多素质和艺术修养较高的师生,特别是艺术类院校,师生对艺术的追求更为迫切,景观的设计和实现上更应该注重艺术的多样化,创造艺术化空间,满足师生的审美情趣。

4景观内容

4.1总体布局

该园处于下陷半围合地势中,东、南、北三面是挡土墙,西面临湖,湖面跟梅园高差较大,园子绕湖呈圆弧状。整体布局采用自然式,符合梅园气质,局部采用规则式,烘托其纪念氛围。一条轴线,自然置景,一条主线绕湖而行,采用仿古青砖和碎石铺路,穿插于起伏地形间,构成景观发展轴线,景观序列沿轴线依次展开。局部空间自由灵活,传统造园风格与现代景观技术相结合,互相补充,相得益彰。为了突出梅园气质,加大了地形上的高差,同时利用地形的变化和植物的遮挡将空间分割成多个小空间,这些小空间相互独立又互相关联,沿主线分布,方便游人游览,同时产生步移景异的效果。

4.2空间及景点构成

入口区采用中国古典园林形式,通过圆形拱门、置石、栽竹等手法点缀空间,创造一种曲径通幽的意境,主用作用是引导游人进入园内。该园的中心景点位于园子中心位置的于希宁纪念小广场,场地内设雕像、景观石。空间上,三面塑造土坡进行围合,坡上植梅、红枫、海棠、玉兰、景观松、银杏等,这种设计强化了场所,给人以私密感和安全感。场地一面居高临水,下面为校园内的景观湖,用借景手法将校园景色纳入其中。游人到此,居高临下、依静而思、缅怀前辈、展望未来。梅园中,从入口开始,沿观景主轴线,多处景观题字。其中“问梅、探梅、赏梅”三组题字,既起到点景作用,又作为景观线索串联各个景点。此外还刻有于老先生为自己写下的自勉诗句“才德亲修养,三魂共一心”。

4.3材料的选择

梅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其姿态优雅、香气袭人,深得中国文人名士的喜爱,是中国古典园林中不可缺少的造景植物之一。现代园林中,植梅同样为园林增添无限的诗情画意。为了烘托梅花的古色古香,衬托于老先生质朴的人格,梅园小品在材料的选择上,采用仿古的青砖和原木。

4.4植物的选择

植物种类的选择非常重要,基本要求是适地适树,其次是要求选择的树种在意境上与整个环境氛围相协调。梅园选择的树种都能在当地生长良好,并且具有很好的观赏效果。共种植各类植物30余种,以梅花为主,搭配多种常绿、阔叶、观花、观果植物。梅花主要有杏梅、红梅、美人梅、榆叶梅、腊梅;常绿树种是松树,杉树;阔叶树种为银杏、红枫;观花植物为丁香、玉兰、桃花、海棠、杏树等;观果树种主要有柿树、石榴、山楂、木瓜等。另外,还搭配各种灌木和竹子,有石楠、黄杨、迎春、迎夏、南天竹、淡竹、火棘、贴梗海棠、棣棠等,草坪选择管理方便、生长旺盛的麦冬和结缕草。乡土树种的选择节省了成本,同时避免了日常养护管理难的问题。

5结语

高等院校的校园景观规划和设计,是校园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好的校园环境离不开优秀的景观建设。高校在建设过程中,要重视景观设计和建设,科学规划,精心设计,重视功能和特色,为学校和师生创造一个可观、可览、可忆的独具特色的景观空间。

作者:刘欣玲 单位:山东艺术学院后勤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