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经济学论文

时间:2022-04-14 10:28:32 关键词: 应用 经济学 经济学论文

摘要:目前的情况而言经济学实验教学只能是课堂理论教学的一个补充,不可能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导形式。由于课时有限,只能适当地穿插安排,且特别强调实验课前的充分准备。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课前充分准备,课上积极参与,内容精心组织,细节细致安排,就能成就一堂效果理想的经济学实验课!

应用经济学论文

应用经济学论文:应用型高校微观经济学论文

一、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微观经济学课程模式构建的设想

1.构建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式教学模式

针对应用型高校的本科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的特点,笔者认为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小组式分组教学,即构建一种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式教学模式,从而做到因材施教。这种模式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首先将选修该门课程的学生的专业和班级打乱,征求学生意愿的同时(可以由学生先提出申请),分别进行高等数学和英语的水平测试,按照学生的基础和意愿分成若干授课小组,并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考核的方式。位于第Ⅰ象限的学生,他们的数学功底较深厚,但英语的水平一般。针对这种情况,授课教师可以选用国内的稍难教材,例如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教程,鉴于学生的英语水平薄弱的情况,仅对学生介绍名词的英文,作为理解课程的有益补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比如,讲授成本理论过程中,共涉及短期总成本(STC)、短期平均成本(SAC),短期边际成本(SMC),平均固定成本(AFC)、平均可变成本(AVC),总固定成本(TFC)等十余个名词。课程不仅要求学生能够记住这些名词,并且还要能够理解这些成本名词背后代表的数学意义,要能够推导公式,并运用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这些名词一下子让学生都记住,并且能够自己推导和计算,确实存在很大的难度。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告诉学生这些概念的英文字母表达其实是其英文名称的缩写,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例如,短期总成本的英文是Short-runTotalCost,因此用其英文缩写STC来表示。经过多年的教学反馈,这样讲解后,学生普遍反映对于概念的理解加深了,记忆得更劳了。在考核上可以以论文和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位于第Ⅱ象限的学生,他们的不仅数学基础好,而且有着过硬的英语基础,对于这样的学生,授课教师可以选用原版稍难的国外经典教材授课,不仅使得学生有更宽阔的眼界,而且原汁原味的外文经典教材还可以让学生加强对于微观经济学专业知识的理解。这部分学生往往学习意愿都很强,授课教师在课下可以布置一些研究热点和经典的微观经济学外文文献给学生阅读,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考核方式上可以以论文作为结课方式,并鼓励学生撰写外文论文,授课教师挑选出好的论文可以加以修改后,推荐发表。位于第Ⅲ象限的学生,其特点是无论数学和外语的基础知识都比较薄弱。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往往比较低。针对这部分学生的特点,我们可以选用一些比较简单,案例量更大的教材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授课时,分成若干讨论组,运用更多的案例讨论形式,让学生的参与度增加,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考核时,教师可以采用读书笔记和讨论作业的形式来进行。综上所述,这种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式的教学模式,通过划分不同的学习小组,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取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学方式和不同的考核方式,因材施教,学生整体的学习质量和兴趣都将有所很大的提升。位于第Ⅳ象限的学生,他们的特点是英语功底深厚,但数学水平不高,针对这样的学生,授课教师可以选用国外经典但内容较简单的教材,例如曼昆原版的《经济学原理》这本教材,就非常适合。这样学生不仅能体会原汁原味的国外经典教材,同时由于该教材深入浅出,模型较少,案例较多,注重经济学思想培养,非常适合英语基础好,而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习。考核时,教师可以利用外文试卷和读书笔记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考核。

2.构建批判式创新思维

培养模式创新是一个国家不断前进和发展的源动力。作为当代大学生的一份子,应用型大学的学生有必要肩负起建设国家、复兴民族的重任。因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显得刻不容缓。笔者提出的构建创新思维的教育模式,即突破以往只讲经典理论本身的束缚,而将经典理论的来龙去脉悉数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理论的产生过程和演进的路径,并在其中穿插介绍其他非经典学派的观点,从而将经济理论的全貌展现给学生,而非以往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的理论本身。在授课前,指导学生阅读教师精选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自主地找寻问题。授课时,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在教师讲解完理论的外延和内涵的同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讨论,教师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课后学生根据课堂讨论的结果撰写读书笔记,帮助更好地理解课堂所学的知识。同时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个人观点,定期集中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创新。

3.构建互动式案例教学模式

近年来,案例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应用型高校的学生更加注重实践精神的培养,因而案例教学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构建互动式案例教学模式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首先,授课教师要选取适当的案例做成多媒体课件。因为低年级的本科生大多缺少社会阅历,较少地接触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选取案例时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多选取身边的案例,如政府报告、热点话题、新闻报道等等,这样才能让他们产生共鸣。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尽可能地还原事件原貌,既节省了时间,又在最大的程度上减少学生因为缺乏对案例背景的了解,而产生误解和误判。其次,教师起到一个启发诱导的作用,不直接说出结论,而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说出他们的想法和结论,然后组织讨论,让学生体会畅所欲言的气氛,教师和学生之间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最后,教师通过总结,将微观经济学经典的理论引出,并将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精心的点评,学生可以课下根据讨论的结果完成相关的讨论作业。这样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而教师成为了引导者,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自主性学习的动力加强。

二、总结

总之,将学生进行多角度的分层教育是应用型高校提高微观经济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选取适合他们的教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有针对性启发式案例教学,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得到了锻炼,学生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也随之逐步提升,进一步为应用型高校提升实践型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彭云艳姜颖赵淑英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

应用经济学论文:应用型人才教学微观经济学论文

1微观经济学课程的特征

1.1知识点多、研究方法多微观经济学在知识点的分布上包括了供求与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论、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生产要素市场理论和微观经济政策等内容,理论中又穿插着相关分析方法,如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均衡分析、非均衡分析、数理公式分析、几何模型分析等,在讲授基本理论的同时还要让学生逐步掌握研究方法。虽然一个学期72学时,但鉴于本课程知识点多的特点,一方面对于学生课堂认真听讲、吸收消化知识和课后复结的能力都有较高要求,另一方面,对教师对知识点和理论体系综合总结的能力也有较高要求。

1.2理论性和逻辑性强,内容抽象难懂微观经济学的属于专业基础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虽然在本科阶段的微观经济学是针对初学经济学的学生而设立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的是学科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但是微观经济学是属于西方经济学的课程体系,有大量的知识是对西方国家该学科的发展过程中理论成果的总结,内容比较艰涩、难懂,学生难以产生学习的共鸣。

1.3对数学知识要求较高,有一定学习难度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马歇尔综合了“边际三杰”的成果,提出了流行于西方的系统的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同时,微观经济学也开始大量使用数学方法,大部分理论表现为图形、数理实证分析以及经济学的特有概念去理解,许多经济变量之间的逻辑性很强。即使是在本科阶段的初级微观经济学也已经大量的涉及到数学推导和几何模型的证明,学生对微观经济学课程的虽然表现出较大的兴趣,但由于数学基础相对较差,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一定的困难,出现了教师难教、学生难懂的尴尬局面。

2微观经济学教学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我院在微观经济学教学的实践过程,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教学内容贪大求全,缺乏针对性微观经济学内容十分丰富,虽然在我院的教学中安排了72学时,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选择高鸿业教授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作为教材。虽然该教材在不断再版的过程中建立了十分完善的内容体系,网上相关的教学资源十分丰富,堪称西方经济学教材的经典。但是,从该书在本院的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该教材案例较少,注重理论体系的全面性和一定的深度,对于本院非经济类专业且数学基础不太好的学生而言,理解较为困难,学生课后复习难度较大,习题注重数学推导和相关数学方法的使用,相当一部分学生早早放弃了本课程的学习。

2.2课程考核方法比较片面微观经济学课程的考核方式一般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试题通常侧重基础理论的理解和识记,名词解释、计算题和简答题所占比重较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经济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开放性问题所占比重相对较低。而这恰恰正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所在。在这种考试方式下,成绩较高的往往是擅长死记硬背的学生,而善于思考的学生不一定能得高分。

2.3教师缺少必要的实践机会和经历,阻碍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应用型本科的微观经济学教师,大部分都是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到学校教书,缺乏在企业和社会中运用经济学知识的具体实践经验,教师自身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比较欠缺,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自身概念就比较模糊,因此就更无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基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微观经济学的教学目标

3.1为专业课程和职业课程奠定经济学基础微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和管理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为我院各专业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相关职业课程,如运输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证券投资学等,提供理论基础,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微观经济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决定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课堂讲授中,不能对各专业采取相同的教学模式,应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和后续专业课,有意识地引入专业课程和职业课程中的相关概念、理论和案例,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微观经济学和其他相关专业课。

3.2培养运用经济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微观经济学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掌握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而是在于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法,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对生活中所遇到的现实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针对学生关心的身边的事或者新闻,运用经济学的方法进行分析。

4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4.1基于够用的原则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对微观经济学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尽可能让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掌握与未来工作密切相关的经济学知识,尽可能减少经济理论的数学证明过程和对模型的讲解,结合案例阐述清楚经济学模型的理论涵义就可以了。在教材的选择上尽可能选择适合非经济学专业的、数学推导较少、案例较多的教材,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组织相关教师针对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出创新、注重实践的微观经济学教材。

4.2采取相应措施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微观经济学涉及到的知识内容比较多,在我院以青年教师为主的教学队伍中发现虽然青年教师自身基础知识较牢固,但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较单一。为解决这一问题,学院鼓励集体备课,相互取长补短。在此基础上,应继续加大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微课、慕课等网络教学方式,改善教学方法,鼓励青年教师“走出去”,参加相应的培训和社会实践,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4.3丰富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方法要微观经济学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方法。

4.3.1实施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理论联系实际,尽可能利用一些贴近日常生活、浅显易懂的案例和事实,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尽量选取近期发生的、与中国本土经济贴近的案例,加之大多数学生对经济和金融有一定的参与程度,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讨论中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进行讨论,使知识得到激发和升华,例如,在介绍机会成本这一概念时,可以从上大学或投资股票的机会成本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4.3.2引导和鼓励学生将微观经济学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学院要求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开展社会调查,通过社会调查,学生需要对所关心的经济现象展开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这是将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良好的平台,需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将微观经济学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如学生在描述一家三代生活水平提高的现象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恩格尔系数进行描述,对在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尝试使用经济学原理提出相对合理的解决方案。

4.3.3尝试实验教学法实验教学法是在可控实验环境下,模仿自然科学实验,针对某一现象或经济理论,通过控制某些变量、观察实验过程及分析实验结果,以检验某些经济理论来为经济决策提供依据。比如,在介绍消费者剩余这一概念时,可以设计一次拍卖会或者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过程,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消费者实际支付的价格”这一基本概念。实验教学法趣味性强,这样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较直观、深刻地理解并掌握枯燥的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4.3.4举办专家讲座课堂教学之余,学校可以邀请知名的经济学专家和学者、知名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给学生介绍和分析当前的经济理论热点、前沿问题,以及所学理论知识如何运用到实践中去,以达到开拓视野,激发兴趣的目的。例如,目前我国的房地产行业的风险问题以及未来房价可能的走势,企业如何进行成本的分析和控制问题。

4.4建立较全面的成绩评价体系为进一步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积极改变过去的单一的基于标准试卷的以考查学生记忆力为主的考核方式,建立较全面的成绩评价体系,将学生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完成、课程论文和期末考试成绩三者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鼓励学生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独立思考经济学问题。

总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是一个需要不断摸索和创新的过程,如何适应这一目标并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需要社会、高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作者:李文晶张华单位:西安翻译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应用经济学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西方经济学论文

一、进行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必要性

(一)西方经济学课程自身的特点西方经济学理论系统较庞大且相对复杂。其中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重要的部分,微观经济学主要针对解决资源的配置问题,包含需求理论、消费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国家微观经济调控政策等;宏观经济学主要解决资源的回收利用问题,以及对国民收入的宏观调控、对经济上出现的通货膨胀等问题进行监控和调整。西方经济学包含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在市场经济下确定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现在社会面临的经济问题,具有较强的引导作用。例如国家在应对近些年过快发展的房价问题、国民供需比例失调、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等现象,进行合理化分析,促进国家政府实行适当的宏观整合。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广大院校缺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教程,更多的是对学生进行应用能力理论知识的培养。缺少专业的西方经济学教务人员,教务人员一般都是对于理论知识掌握较强,但是缺乏具体的实践经验,就不能达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要求。加之西方经济学教材系统性较强,学生难以进行通俗的理解,其中包含的案例较多,相对于中国案例的分析较少,缺少针对于中国国情的案例。西方经济学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考核评估系统不完善,主要采用试卷的考核方式,难以综合的进行评估和判断。国内各大院校在教学方法上存在漏洞。教学方法缺乏创新,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严重到影响教学效果,加上学生一味的对权威认可,缺乏自主分析判断的能力,使难以得对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西方经济学学习产生兴趣,学习过程身心疲惫,学习效率降低,最终对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失去信心。

二、对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培养的西方经济学的改革和调整

(一)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在课程教学中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务人员适当插入当今社会出现的经济热点问题,运用多种途径的教学方法,增添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提高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学习的兴趣,最大程度的运用高科技教学,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对西方经济学的运用,注重人才的实际应用。改变传统授课方式适当的进行启发式教学,适当的运用案例教学法,科学的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性,确立良好的西方经济学学习氛围,课堂对于繁琐的西方经济学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后,通过通俗易懂的教学方式进行呈现,对注重多种的教学方式综合。

(二)改革西方经济学教育考核体系确定新的西方经济学教育考核评估方案,深入开展西方经济学课程体系的改革。改革单纯以测试的分数作为学生学习能力高低的鉴别方法,从一张试卷中难以判断学生学习的能力以及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考评的目的是确认学生是否已经掌握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尤其是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新型改革的考核体系应该具有能逐步体现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提倡考核体系从单一向多元化转变,除了运用试卷成绩进行评估,还要具有实践操作的成绩和平时课堂表现的评分,更多的在试卷中增加实际分析题以及实验题,这样的考核体系才能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更加综合的评估,更好地解决出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三)对西方经济学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要通过全面研究国内各大院校经济管理不同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并做好前续课程和后期课程的衔接,为学生学习专业课打好基础。西方经济学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但是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角度来看,课程学习的中心要放在人才实践上的培养。合理的安排课时,要求教务人员在进行课程讲解的同时做好课时内容的分配,在能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保证好教学质量。

(四)注重多种学科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宏观并且抽象的经济学概论,在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的时候要注意与数学知识的相结合,例如对进行微积分的深入的剖析就会很好地帮助理解西方经济学,为了确保学习效果,教务人员可以在进行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知识的讲解前,抽出适当时间带领学生对经济学中常用到的高等数学相关知识进行简单的复习。西方经济学不同于其他学科要充分做好西方经济学与个学科之间的衔接,例如在高中政治课堂中所讲到的价值决定购买能力,而在西方经济学中则是供需决定价格,因为两者所占在市场分析的角度不同所以对市场经济的理解也会不同,掌握好两者的相结合点进行简单的分析,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学习热情。

为了确保西方经济学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就要在实施好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修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的基础下,平行发展应用型本科人才和学术性本科,着重于培养高科技专业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提高应用型人才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不论是在教学方式还是教学内容上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创新,才能为我国培养好应用型人才打下基础。

作者:施淑蓉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应用经济学论文:论边际分析在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应用

摘 要 以边际效用价值论和边际生产力论为重要内容的边际原理,同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是根本对立的;但边际分析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则在马克思经济学中得到了应用和发展;诚然这种应用有其特点,即它只是作为平均分析这种基本分析方法的有益补充,并且马克思分析的所谓边际量为物质的量,没有掺杂任何主观因素;当然,马克思将边际分析应用与其经济学的根本目的,仍然在于揭露和鞭挞罪恶的资本主义制度。

关键词 边际分析 劳动价值论 剩余价值论 地租论

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的经济边际主义,具有浓厚的阶级利益辩解性。在其发展过程中,它的第二代人物大都肆无忌惮地攻击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公然反对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特殊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边际效用价值论与边际生产力分配论一直为马克思所唾弃。但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边际增量分析却在马克思经济学中得到应用和发展。具体而言,这种应用散见于马克思的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地租论之中。

1 边际分析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的应用

马克思经济学的出发点是劳动价值论,在论述这一理论时马克思应用了平均分析方法。众所周知,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开头就以一种最一般最抽象的形式概括了其价值理论,这种概括抽象方法在后来论述生产价格时得已发展和完善。在分析价值理论的整个过程中,马克思一直从数量上对价值及其转化形式加以规定。马克思一直坚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根本原则。但马克思又认为,这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不同历史条件下有不同的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通常情况下是指社会平均的劳动时间,这一原则适用于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价值量的规定与自由竞争条件下生产价格的一般规定。形成商品价值实体的劳动是相同的人类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在此,马克思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视为社会平均劳动时间。

关于市场价值,马克思认为:“一方面,应看作是一个部门所生产的商品的平均价值,另一方面,又应看作是在这个部门的平均条件下生产的、构成该部门很大数量的那种商品的个别价值。”这也同样适用于商品的生产价格。社会平均劳动时间一般情况下调节着商品市场价值和生产价格,不同的是,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在市场价值场合表现为一个部门内部的平均劳动时间,而在商品生产价格场合则指全社会范围内必要的平均劳动时间。

在论述商品的价值问题时,马克思基本采用平均分析方法。通过这种分析,他得出了平均劳动决定商品市场价值和生产价格的结论。但平均分析方法并不是马克思阐述商品价值时使用的唯一方法,边际分析作为平均分析的有益补充,在其生产价格论中得到应用。他认为,在特殊条件下,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价格量由生产商品所需的边际劳动量决定,即在一定条件下,商品的市场价值和生产价格由那些最好条件或最坏条件下生产的商品来调节。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此表现为最多或最少这两个极端的劳动时间,商品的市场价值和生产价格是由边际劳动量通过供求关系发挥作用的结果。

总之,在论述商品价值的最一般规定时,马克思将价值量归为社会平均劳动量;在分析商品的市场价值和生产价格时,又认为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它们的量又决定于商品的边际劳动量,如地租。马克思的这一修正和补充是对边际经济分析的一大贡献,也是对价值规律在自由竞争条件下的作用形式和数量规定的概括,他将边际劳动决定价值作为一条只在特定范畴适用的原理,而不是像李嘉图一样将其应用于工业品在内的一般价值规定。

2 边际分析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和资本积累论中的应用

边际分析贯穿于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的始终。剩余价值是资本的增殖额,即在G—W—G’中,G’=G+G,其中的G是边际增量,这个神秘的边际增量一经资本流通公式导出,便成为进一步研究和认识剩余价值源泉的基本出发点。可以说,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就是关于G这个边际增量的理论。马克思认为G这个边际增量“必须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G产生的关键是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的使用价值。这种使用价值能在其消费过程中创造出超过自身价值的价值,这种超额价值即G,也就是剩余价值。马克思在此将G归为劳动力创造的边际增量,并以此为基础,认为资本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至此,马克思完成了揭示剩余价值源泉的历史任务。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一大组成部分是将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种划分的科学依据是资本各因素在价值增殖中的不同作用。马克思通过分析表明,不变资本在生产中不超过自己的边际,而可变资本在自己的边际之外还产生一个增量。将资本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进一步揭露了资本的剥削本质,并为确定和计算资本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不可否认,边际分析是这一划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马克思将资本加强剥削工人的方法分为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这两种剥削方法的共同点在于扩大超过必要劳动时间边际以外的剩余劳动时间,而在这里,剩余劳动表现为必要劳动的边际增量。

资本积累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它具体表现资本额在原来水平上的边际增量,分析这一增量的源泉及其重要意义是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的核心。马克思在资本积累理论与资本有机构成学说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利润率下降的规律,他尤其重视并运用了边际分析方法。利润率下降规律主要说明利润率会随资本的边际增量而趋于下降,马克思指出,资本积累导致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是引起利润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这种下降趋势体现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这种发展又与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直接矛盾。这种矛盾在边际资本的剩余价值下降条件下,会导致资本的绝对生产过剩,“只要为了资本主义生产目的而需要追加的资本等于零,那就会有资本的绝对生产过剩。”以上分析表明,边际资本C在资本积累以及随之发生的利润率下降规律中的重要作用,这也更显示了边际分析方法在这一分析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运用边际分析方法论述的利润率趋于下降这一规律,同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称的“资本边际效率下降规律”不同,前者的分析基础是劳动价值论,而后者则以资本生产力论为基础,更为显著的区别在于,马克思通过边际分析指出,利润率下降的基本原因是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而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尤其是凯恩斯主义者则将“资本边际效率”下降主观地归因于偶然的心理因素或精神因素。

3 边际分析在马克思的地租理论中的应用

边际分析方法是马克思地租理论中基本的、普遍的分析方法。马克思曾在其价值理论中,将运用边际分析的那一特殊范畴限定为某种商品的“很大量”或“相当大的量”必须由最坏条件下生产的商品供给市场才能满足社会需求,那么该种商品的价值便由其边际条件下的劳动量来决定,农产品的价值正好遵循这一边际法则。

马克思地租理论中边际分析的首要层次便是“不提供地租的最坏土地的生产价格,总是起调节作用的市场价格。”这是其级差地租理论分析的重要支点,他认为这种边际生产价格决定于耕作的边际,如果农产品生产价格低于此价格,原有的边际耕地便退出耕作,高于它,则将有更劣等土地用于耕作。马克思认为,此种边际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土地经营权的资本主义垄断。这种边际的存在使优中等土地带来了大于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级差地租是这种超额利润平均化的结果,它归属于土地所有者。

最劣等土地产品的价值调节着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这是绝对地租理论的分析支点,也是马克思地租理论中边际分析的第二层次。这种边际价值是土地所有权的产物,同土地的优劣无关,它同样也是一种耕作边际,低于它,土地所有权便无从实现。而高于它,则会侵蚀农业资本家的平均利润。

总之,绝对地租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而农产品价格上涨导致级差地租的产生。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本质上是其边际劳动地租论,这一理论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相关分析,并有其鲜明的特色,马克思没有将其地租理论中的边际分析与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相联系,从而推翻了威斯特、马尔萨斯、李嘉图等人有关级差地租的错误假定,将对级差地租的分析置于更科学合理的前提条件下。马克思的边际分析以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的存在为前提,认为绝对地租是这种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具体表现形式,从而肯定了绝对地租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必然性。马克思运用边际分析区别了农产品价值与生产价格,将边际产品的价值当作绝对地租理论的分析支点,又将其生产价格理论当作级差地租理论的分析支点.这是马克思在边际地租分析上的重要发展。

应用经济学论文:关于实验教学在经济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论文摘要:实验教学作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正逐步在国内理论经济学课堂中应用。该教学模式对于提高知识结构的稳定性、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有着积极的意义。加强实验教学的推广与应用应当成为高校理论经济学教学改革与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内容。

论文关键词:理论经济学;实验教学;构想

一、实验教学进入经济学课堂的意义

经济学“课堂实验教学”是指将实验引入课堂,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经济学原理,通过参与者和观测者的双重身份,激发学生对于经济事件的好奇心,并鼓励学生利用经济学原理思考解释现实世界的一种教学方法。

1.提高知识结构的稳定性。理论教学作为课堂知识传授的一种古老方式,将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学科知识的历史积淀系统地传授给学生,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本课程较为正确的理性认识,从而达到知识增长效益的最大化。然而,由于缺乏直接经验的铺垫和感性认识的积累,这种知识体系难以形成稳定的、长期的理性认识和体系构架,不容易产生内化效应(张革华,彭娟,2009)。实验教学使学生在课堂获得知识的途径更具直接性和直观性,在更清晰地理解抽象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稳定的知识结构。

2.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实验教学最大的魅力在于学生对于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索。实验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着重开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师生的参与与互动,使经济学课堂更具活力。另一方面,实验教学模式进入课堂,增加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性,活跃课堂气氛,增加课堂的吸引力,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中外大学生素质的比较研究的结论中,创新意识的缺乏始终是中国教育的不足。实验教学鼓励学生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并解决问题,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源泉。可以说,实验教学在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更是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和有效途径。(孙文彬,2006)

4.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实验教学中,学生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设计课程体系、准备教学条件、记录过程、撰写报告、汇报结果,完成作业,这一系列的课前、课堂及课后的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充分掌握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且使学生的其他能力得到锻炼,为学生整体素质与综合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

二、国内实验教学发展滞后的原因

1.经济学学科性质与学科定位的制约。经济领域的复杂性,参与主体的多样性使经济实验困难重重,加上经济理论的高度抽象性,更难用简单的实验进行演示或论证。另外,专业基础理论平台课的定位也决定了该学科教学过程中倾向于选择直截了当的灌输式课堂授课模式,舍弃理论的探寻过程,从而忽略学科自身建设和学科内容的创新与发展。

2.师资缺乏以及教师考核体系与教学脱钩现象严重的制约。目前国内创新型教学模式的推广师资欠缺,大部分经济学教师一直处在高校环境中,本身就是在传统理论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很少有机会接触社会,缺乏对现实经济世界的感性认识,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不强。另外,由于目前中国高校教师的考核体系和晋级制度普遍偏重于科研环节,对教学能力和教学创新的要求达到可以忽略的地步,这种机制的导向性决定了任何理性的个体都会忽视教学的创新,因而,理论经济学实验教学不能取得突破就不足为奇了(李军军,黄茂兴,2011)。

3.实验教学的各方面条件不足的制约。首先,授课班级规模的制约。1999年后高校大规模扩招导致大班授课成为大部分基础理论课程主要的授课方式,这严重制约了课堂实验教学的尝试与推广,很难想象在讲座式的课堂展开课堂实验。即便教师有尝试的欲望,也很难在此教学条件下安排和操控课堂实验的有序进行。

其次,教师及教辅团队建设的制约。课堂实验需要教师对课堂的管理和实验过程各个环节的指导。国外高校助教制度较为普遍,通常由助教辅助完成实验各环节。国内高校授课环节很少出现教学团队。这种“单打独斗”式的授课方式很难完成较为复杂的实验教学。

最后,课时与考核方式的制约。经过多次的课程体制改革,许多高校理论课程的课时不断地被压缩,赶进度、完成教学计划成为教师授课的重要目标。另外,在加强档案管理,规范考核制度的要求下,闭卷统考往往成为专业理论必修课选择的考核方式。在此指挥棒下,相对灵活但较难规范的实验环节很难进入课程考核体系,于是缺乏激励成为课堂实验开展的又一大制约。

三、加强实验教学在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构想

由于实验环节的欠缺,我国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普遍存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脱节的问题。加强实验教学在经济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成为当务之急。

1.逐步展开,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稳步提升课堂实验的质量和效果。课堂实验教学需要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内容的随时更新,开设时间的长短对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因此我们倡议经济学课堂尽快展开实验教学的尝试,从无到有,从尝试到推广到普遍应用,从模仿到创新,从简单实验到复杂实验,在教学实践中积累并交流经验,稳步提升我国经济学课堂实验的整体质量和教学效果,注重创新,形成自我鲜明、符合中国特色的课堂实验教学模式。

2.加强师资建设,鼓励教师间的合作与教学团队建设。在师资建设上采取引进与培养并举的方式。一方面通过引进海外人才,利用这些人才在海外接受的教育,尽快完成课堂实验的效仿与尝试。另一方面加强现有师资力量各方面素质的提高,组建教学团队,鼓励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分享实验结果。各高校还应积极鼓励和支持科研活动对教学环节的“反哺”,将科研活动积累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素材应用于课堂实验教学,丰富实验教学内容。这也可以成为实验教学创新的良好途径。

3.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实验中来。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可以学习国外教授的一些做法,给与实验的优胜者颁发一定的小奖励作为纪念,既活跃了气氛,又在课堂中增添一定的竞争意识。奖励的力度可依实验的难度和表现的差距来定。

4.加强必要的配套设施建设,包括网络技术和仿真技术等。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研究内容的拓展还可以借助各种技术手段,包括软件技术与网络平台的应用。例如利用Excel、Matlab、OriginPro等软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将经济学中的变量、曲线、模型在给定条件下自动生成,使学生对经济理论有更加直观的认识,这也可以成为经济学课堂实验的一个思路。

应当强调的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经济学实验教学只能是课堂理论教学的一个补充,不可能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导形式。由于课时有限,只能适当地穿插安排,且特别强调实验课前的充分准备。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课前充分准备,课上积极参与,内容精心组织,细节细致安排,就能成就一堂效果理想的经济学实验课!

应用经济学论文:浅谈计量经济学在国际贸易领域应用的文献综述

论文关键字: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文献综述

论文摘要:对于对外贸易迅猛发展的中国而言,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贸易效应受到了学术界广泛关注和思考,本文将对相关文献按照总体和区际分类的角度的进行评述。

1.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中国总体贸易效应研究评述

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关于人民币币值汇率波动对我国总体贸易影响的讨论一直十分激烈。纵观这些成果的研究结论,大致可以分为三种观点: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贸易有着正面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贸易有着负面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贸易影响不大。

1.1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总体贸易有正面影响

魏巍贤早在1997年发表于《统计研究》的《中国出口与有效汇率的关系分析》一文对此有比较详细具体的实证分析研究,最终笔者得出结论:从长期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出口总量的不断增大与有效汇率的持续贬值密切相关,因此这意味着两方面内容,一是我国以促进出口增长为目标的汇率政策是长期有效的,改革以来的汇率贬值确实起到促进出口长期增长的作用;二是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尽人意,长期的出口增长过分依赖于汇率的贬值。临时眭政策因素在短期内也百弱f起出口总量的变化使之脱离它与有效汇率的均衡关系水平。

另外,李海菠2003年在《世界经济研究》发表的一文《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关系》根据1973—2001年的年度统计数据,采用与魏巍贤相类似的方法.即用单方程协整分析检验调整后的实际汇率ARER、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和进口额的协整关系。加之EG两法估计它们之间的长期关系,最后使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了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国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也得出了相类似的结论,即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国对外贸易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并且笔者还证实了实际汇率可以改善短期内中国的对外贸易状况。

通过检索文献发现.该类文献的数量相对而言比较少,原因应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事实与该理论有所不一致。

1.2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总体贸易有负面影响

郑恺2006年发表于《财贸经济》的一文《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基于SITC比较》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总体贸易有负面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简要综述如下:

根据有关的国际贸易理论,决定对外贸易通常有3个变量。第一是外国收人大小,第二是相对于外国商品的贸易条件,第三是货币比价即汇率大小。由此,为了度量汇率波动对贸易的影响,必须控制以上3个变量。但由于GNI不存在月度统计数据,笔者采用美国的工业生产指数来代替GNI或GDP数据,此外由于我国不存在进出口价格的完整时间序列数据,因此可以利用实际汇率进行替代。在构造实证模型时,笔者将波动率作为外生变量,在存在协整的情况下,相应采用VAR的扩展VEC模型来估计估计短期内波动率对贸易波动的影响。其构造的模型为:

其中,EX为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数量的自然对数值,i表示为不同的行业,IPF为美国工业,生产指数的大小,R表示人民币兑美元的实际汇率的自然对数值,v表示实际汇率的波动率,ecm为误差修正项,反映了贸易变化的长期趋势。J表示变量滞后阶数。

笔者运用了以上VAR的扩展模型进行分析,由于VAR可以解决不平稳数据造成的不稳定性以及内生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可以更好的估算出汇率波动对贸易的影响,他研究了自1994年以来中国对美国按SITC出口贸易与实际汇率波动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的一些行业受汇率波动的负面影响较大。

此外,李建伟、余明2003年在《世界经济》发表的《人民币有效汇率的波动及其对中同经济增长的影响》一文也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围总体贸易有负而影响”这-fq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笔者利用的是1995年1月一2003年6月的季度数据,与郑恺使用的方法不同.李建伟、余明两位学者运用的是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进出口贸易和利用外资的十日关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是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和利用外资的重要因素,从而他们认为人民币有效汇率大幅度波动会对中国经济增长形成巨大负面冲击。

1.3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总体贸易影响不大

曹阳、李剑武于2006年在《世界经济研究》发表的《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与波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一文基于1980—2004年的年度数据,首先用AK—GARCH模型测算出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波动率。最后采用Engle—Grnager两步法,进行了协整分析,从而对“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研究,笔者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增加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不显著。

强永昌等2004年于《世界经济研究》发表《有关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对外贸易分析》一文.笔者通过对我国1990—2001年各种价格研究了1990年以后的人民币汇率和中国对外贸易的关系。首先分别构建了出口方程以及进口方程,根据1990—2001年的样本数据,用Eview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最终得出了中国对外贸易出口额、进口额与人民币实际汇率之间存在的弹性关系不大,相关性较弱的结论。

综上所述,以上三类文献分别从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贸易的正面影响、负面影响和影响不大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

2.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中国区际贸易效应研究评述

刘巍、郭友群2003在《国际经贸探索》发表了《对人民币汇率与广东省进出口额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一文,笔者运用广东省1987-2001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人民币牌价汇率变动1个单位,广东省的出口额就同方向变动O.15亿美元.人民币牌价变动1%,广东省出口额就同方向变动29%。这个结论说明,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广东省出口的增长。得出同样结论的有关研究文献是戴世宏2006年发表于《上海金融》的《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上海市贸易收支的影响》一文,笔者采用ADF检验,对上海1993—2004年度的GDP、进口额及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进行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贬值有力地促进了上海市出口贸易的增长,这种促进作用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而不断增强;进口方面,人民币贬值对上海市进口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以上两篇文献主要是基于实际汇率与进出口量的关系分析,而陈志昂2001年发表于《商业经济与管理》的《人民币汇率与浙江出口变动的实证研究》一文则是分别考虑了实际汇率和名义汇率对贸易的影响,在泰米姆·贝佑米估计的贸易方程的基础上,利用浙江省1990-1998年的相关数据,建立了以汇率和贸易国国内生产总值为变量的长期和短期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分析得出结论:人民币名义汇率对浙江出口正相关,实际有效汇率对浙江出口负相关,但汇率弹性较低。

所以,结合以上文献总的来看,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各省对外贸易的影响的不同结果符合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制造”和“世界加工厂”逐渐形成的事实,并且市场规模的出口效应大都分布在中国的沿海发达地区,基本与经验判断一致。

3.结论

以上各类成果因研究方法、样本时间段和采用变量的不同,因而使得其结果也截然不同。这可能也是一直以来学者们在汇率波动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上无法达成一致、稳健的结论的原因之一。

应用经济学论文:实验经济学:兴起、应用与意义

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经济学家弗农·史密斯,以表彰他在实验经济学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实验经济学对于中国经济工作者仍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本文将对实验经济学的发展过程、基本方法及主要特点作简单介绍。

一、实验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

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是在可控制的实验环境下对某一经济现象,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观察实验者行为和分析实验结果,以检验、比较和完善经济理论或提供决策依据的一门学科。

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始终固守着经济理论难以实验的思维定式。

弗农·史密斯教授敏锐觉察到实验经济理论的作用,并首次付之于实践。他在亚利桑那大学十一个班级进行了长达六年的实验,验证了竞争均衡理论。据此实验所撰写的论文《竞争市场行为的实验研究》在1962年的《政治经济学杂志》发表,标志着实验经济学的诞生。此后,实验经济学开始运用于验证市场理论和博弈理论,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例如,弗农·史密斯的“口头双向拍卖市场实验”提出了市场参数完全有可能影响均衡产出收敛性的结论;赫伯特·西蒙根据博弈实验结果分析了存在性理性(Substantive Rationality)和程序性理性(Procedural Rationality)的区别。五六十年代的实验经济学主要局限在市场理论和博弈理论领域,原因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理论自身的缺陷影响可实验性,研究过程往往是从假设前提出发,然后运用复杂数学推导出相关命题。由于假设前提的高度抽象,无法在实验室里得到证实,因而相关命题也就无法实验。

另一方面实验技术的不成熟也制约了经济理论的实验。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经济学的主导理论体系发生了变化。一般均衡理论、工业组织理论、社会选择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将经济研究的假设由抽象拉回到现实。行为理论的成熟和合理预期理论的出现为实验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此外,计算机的广泛运用使得复杂经济现象的实验成为可能。实验方法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公共经济学、信息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等诸多经济领域。

目前,实验经济学迅速发展,逐渐科学化和规范化,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学分支。越来越多的西方主流经济学杂志不断刊登实验经济学论文,实验经济专刊、专著和论文集陆续出版。实验经济学已从美国传播到法国、英国、德国、荷兰、西班牙、意大利、挪威、瑞典、加拿大、尼日利亚、日本、韩国、印度等许多国家。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弗农·史密斯,标志着实验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已步入主流经济学的舞台。

二、实验经济学的方法和运用

经济理论的实验与物理、化学实验一样包含实验设计、选择实验设备和实验步骤、分析数据以及报告结果等环节。由于实验对象是社会中的人,需要验证的是行为命题,经济理论的实验需要运用有别于物理、化学实验的方法,主要有:

1.模拟和仿真

经济理论的实验不能刻意复制出现实经济的运转过程,而是要模拟出允许不同人类行为存在的环境,以便于实验者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观察人们不确定的价值观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查尔斯·普洛特认为:“实验室建立的经济与现实经济相比可能特别简单,但是却一样地真实。真实的人被真实的金钱所驱动,因为真实的天赋和真实的局限,作出真实的决策和真实的错误,并为其行为后果而真实地悲喜”。弗农·史密斯采用只有三个网络节点的模型来模拟电力系统,其实验结果基本上能反映现实电力系统运行中发电企业和电力交易商的行为类型和特征。

此外,实验经济学还通过一些仿真技巧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

一是采取“随机化”方法,被实验者的选取、角色的分配均随机产生;

二是保密实验意图,十分小心地讲解实验,不出现暗示性术语,以防止被实验者在实验前对行为对错已有判断;

三是使用“价值诱导理论”(Induced Value Theory),诱导被实验者发挥被指定角色的特性,使其个人先天的特性尽可能与实验无关。

2.比较与评估

实验经济学高度重视比较和评估的方法。通过比较和评估,判断实验本身的好坏,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验证理论的真实性。

首先,将“效率”作为比较标准。查尔斯•普洛特和弗农·史密斯将实际付给被实验者的报酬总和与最大可能报酬的比率视作实验的“效率”,并把“效率”作为比较分析相互竞争理论的依据,探讨如何改进理论模型。甚至在没有现成理论的情况下,根据效率来提出和验证新的理论。

其次,方法上采取独立变动自变量。实验关系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时,容易出现变量之间的混合作用。因此实验中应独立地变动每个自变量,获得每个自变量对因变量作用的最确切的数据,为比较和评估提供非偶发事件资料。

第三,评估的结论建立在概率分布基础上。现实生活中的人并不始终处于理性状态,非理性就会使人的行为出现变异,因而经济理论的实验数据呈概率分布状态。所以,评估出的结论不可能按照形式逻辑的模式,只存在真或伪两种结果,而是用结论与其概率密度的乘积来表示。例如,弗农·史密斯在电力市场竞争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之一是高峰负荷时期电价提高的概率密度较小,而不是一定不提价。

3.行为分析和心理研究

经济理论的实验是把社会中的人作为被实验者,所要验证的是人的行为命题,自然就需要借助行为和心理分析的方法。

一是运用行为理论来完善和改进实验。例如针对行为人对重复行为有厌烦的心理,在实验设计中运用价值诱导方法,并把实验时间控制在3个小时内。

二是运用行为理论来解释实验结果。许多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出现差异,其原因是理论假设行为人是理性的,而被实验者的行为却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因此只有运用了诸如展望理论、后悔和认知失协理论、心理间隔理论等行为理论,来分析被实验者的非理性行为,才能很好地解释实验结果。

三、实验经济学的意义和局限

实验经济学的兴起标志着经济学方法论上的重大变革。长期以来,西方经济学模仿自然科学的信念十分坚定,实证方法始终是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其范式是提出理论假设并力图避免和消除人类行为或经济关系中的不确定因素,然后在理论假设上建立数学模型并推导出主要结论,最后对理论结果进行经验实证并由此展开深入的理论分析。

不可否认,这种假说演绎方法有科学合理的方面,但同时也有不少缺陷。例如,理论前提假设和数学推导排斥了人类行为或经济关系中的非理性和不确定因素。又如经验检验具有被动性和不可重复性的缺点。实验经济学继承了自然科学的实证主义传统,弥补了经济学实证方法的缺陷。

首先,实验经济学以可犯错误、有学习能力的行为人取代以往的“理性经济人”假说,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取代单纯的数学推导,解决以往实证研究的高度抽象和简化与现实世界不一致的问题。

其次,实验经济学家可以再造实验和反复验证,用现实数据代替历史数据,克服以往经验检验的不可重复性。

最后,在实验室里,可以操纵实验变量和控制实验条件,排除了非关键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从而克服了以往经验检验被动性的缺陷。

实验经济学的兴起促进了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

首先,实验经济学拓展了经济理论的研究范围,将人类决策行为当作研究对象,把经济运行过程纳入到研究领域,从而发现更符合现实的经济规律。

其次,实验经济学还催生出新的经济学科。实验经济学的发展把心理学和经济学有机联系起来形成行为经济学。

再者,实验经济学构建了连接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桥梁。宏观经济理论的实验建立在微观行为的基础上,而对微观经济论的实验也常常验证了宏观经济理论。例如查尔斯·普洛特模拟市场机制既验证了市场价格收敛于一般均衡,同时也考察了货币供给增加对产出的真实作用。

实验经济学的发展仅有短短的五十多年。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还有一些不完善的方面。主要表现为:

实验参与者的主观性影响到实验的有效性。实验者在设计方案时无法完全排除个人偏好和主观猜测,被实验者在实验时有可能考虑与实验者的关系而有意识地完成实验期望。这些主观因素对实验的可重复性提出挑战,造成许多相同实验由不同的实验者设计或者由不同被实验者执行就有可能得出不同的研究结论。

此外,目前实验经济学取得的主要成果还局限在微观经济理论,如何拓展其运用领域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应用经济学论文:论学习动力理论在高校经济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论文关键词:学习动力;高校;经济学英语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学习动力理论研究愈来愈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己成为经济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在正确理解学习动力的基本概念、构成和形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学英语教学发展的实际,可研究大学生经济学英语最佳学习心态的构成和学习动力理论在经济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方案,这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对经济学英语课程产生学习动力,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教育心理理论认为,学习动力是在个体学习心理系统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下,“由个体的需要、兴趣、动机以及信念、理想、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个性心理倾向所产生的,来自主体自身的驱动力”。这种“驱动力”是动力性、结构性、生成性、系统性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合力。该合力引发、维持并强化主体的行为过程,直至达到目标。学习动力系统由认知系统、行为系统和动力系统构成。其中,认知系统是接收信息、加工信息、输出信息等认知活动的内部控制系统,其主要作用是形成学习中的智力潜能。行为系统是由行为、行为结果的评价和习惯等因素构成的外部执行系统。而动力系统则是激励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内部驱动和调节系统,它影响学生的知识、思想、行为和信念的转化过程。

学习动力有目标引力、内部驱力和情境动力三种形式。目标引力是学习目标对大学生的诱引倾向,其作用通过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等因素表现出来。内部驱力由学习者获取知识,解决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的需要引起,并推动学习者从事满足这些需要的学习行为的内部激起状态。情境动力是由与学习者学习相关的外部情境而使学习者持续学习的倾向,其主要以奖励与惩罚形式表现出来。

一、研究的意义

本文的研究具有以下意义:第一,教师建立适当的、发展性的经济学英语学习目标有助于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经济学英语的效率。第二,在经济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学业成功,能维持和加强学生持续的学习动力,从而保证学习过程的持久性。第三,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通过灵活的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能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

二、经济学英语课程最佳学习心态的构成

经济学英语课程最佳学习心态由轻松感、愉悦感、新奇感和成功感构成。第一,轻松感。学生在轻松的时候,思维就会变得迅速敏捷,这加速了知识的接受、加工和结合的进程,知识也能迅速得到巩固并转化为能力。第二,愉悦感。愉悦感是最好的诱发剂和最有效的精神振奋剂。学习中有了愉悦感,学生就会积极主动,不知疲倦,思维机制也会加快运转,知识也会很快被吸收。第三,新奇感。新的教学信息,新的教学方法,新颖而又有启迪的教学模式会使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而这种状态最有利于接受知识。第四,成功感。学生在学习时,每取得一点进步,如能及时得到肯定,便会有一种经常的成功感,使他们看到自己努力得到的成绩,从而树立信心和进取心。

三、学习动力理论在高校经济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方案

为了在经济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

(一)提出适当要求,建立经济学英语学习目标

经济学英语学习目标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直接动力。建立适当的、发展性的经济学英语学习目标有助于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从而提高经济学英语学习的效率。第一,难易适中,突出自主。经济学英语学习目标要适中,并且目标要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预想自己可以实现,学生就会积极的投入经济学英语学习活动。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并结合教学的要求来建立这样的目标。经济学英语学习目标要具有自主性,要出自学生自愿,由学生自由选择、自主安排。在学生自主动力作用下,学生会积极投入学习活动中,而不需要外力的督促和控制。第二,重视过程,注重体验。经济学英语学习目标的确立,要以经济学英语学习行为和学习过程本身为重点。该过程激发直接学习兴趣、指向性明确,没有中间环节。这种学习目标一经建立,就会产生强大的行为动力,并伴随着一种自我愉悦感。第三,目标转化,动力内化。一般情况下,学生怀有一种对集体的责任感、荣誉感,因此在经济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共同的经济学英语学习任务,形成群体性经济学英语学习目标。当利用群体性学习目标的间接动力激起学生投入到经济学英语活动时,教师应适时的引导他们理解学习的价值意义,让学生在经济学英语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学习的魅力,成功的乐趣,从而增强经济学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一般可以采用合作式教学法来培养群体性学习目标。

(二)体验经济学英语学习成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经济学英语教学中,学习活动被激发起来后,需要有持续的学习动力加以维持和加强,以保证学习过程的坚持性和效率。在经济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面向全体学生,鼓励积极参与,培养学生学习经济学英语的自信心。在经济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在经济学英语教学实践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第二,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体验成功与进步,促进学习动力的加强。经济学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过程和结果进行适当的评价,并在评价的基础上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学生的自我评价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教师要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效率等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使学生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及时调整学习过程、寻求学习策略,保持学习的动力。

(三)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调整经济学英语学习内容,克服课堂疲劳心理

教师在安排经济学英语教学内容时,一定要尽可能避免使学生产生疲劳心理,或在学生产生疲劳心理、兴趣开始转移时,及时调整学习内容,使学生接受新的刺激,重新兴奋起来,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具体的做法有以下几种:第一,采用灵活多变的经济学英语教学方法。教师在进行教学环节设计时,要注意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如小组讨论、正反辩论、单独发言等,而听、说、读、写各种训练方式也要灵活变换,使他们始终处于新鲜的刺激中,大脑不易产生疲劳。第二,掌握“逗引”的教学艺术。教师在经济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巧妙的问题逗引学生去深入探究教材,领着他们去领略无限风光。“逗引”能迅速打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并激发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逗引”还能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教师要选准“逗引”的时机和突破点,以此来引导学生去听、去说、去读、去想。第三,掌握教学幽默艺术。教师要擅长运用活泼的、富有情趣的、意味深长的表现手段进行教学,将教学引向成功。幽默能使教学过程更轻松、更有趣、更有效。尤其在学生进行了一段强度较大的学习之后,大脑很容易产生疲劳,这时如果能适当地动用教学幽默,不时给人以轻松愉悦的笑,就能保持大脑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性,减轻疲劳,振奋精神,增强学习兴趣。实验表明,学生对含有幽默色彩的内容记忆最深刻。总之,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其注意力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确保学习任务高效地完成。

(四)优化经济学英语学习环境

系统论认为,系统要素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两方面协调,可以使系统在原有要素不变的情况下发挥更大的潜力,从而提高系统整体功能的效果。因此,对经济学英语学习动力系统的开发要重视其外部环境。经济学英语学习外部环境包括物质环境、文化环境和交际环境。第一,物质环境。物质环境是指学校设施、经济学英语教学设备及有关学习资料等。教师要利用高校的物质环境,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其一,发挥校园设施的影响力。教师可以通过对校园物质环境的设计和校园景点的布置,来树立一种正确的导向,激发学生经济学英语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其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结合经济学英语教材内容,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把丰富多彩的、形象生动的视听信息合理地呈现给学生,实现教学内容从抽象到具体的良性转化。第二,文化环境。文化环境指的是经济学英语学习之外的、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实际影响的一切校内活动以及在此基础上表现出的校风、班风等。教师利用高校的文化环境,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其一,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构建能够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情景和氛围。其二,塑造积极向上的班风,构筑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学生在一种积极的班级气氛中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形成健康的情感,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第三,人际环境。人际环境是在经济学英语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比较稳定和持久的关系。教师利用高校的文化环境,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其一,经济学英语教师的情感能陶冶学生的品德。教师在经济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情感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并加强学生的情感动机,直至形成稳定的情感特征。其二,经济学英语教师的精神风貌能满足学生快乐求学的需要。经济学英语教师良好的思想言行、感情意志、道德品质能使学生的心理中包涵更多的崇师、敬师和亲师的理智情感。

应用经济学论文:论实践环节在高职工程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

【论文关键词】实践环节;高职;工程经济学;应用

【论文摘要】高职工程经济学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型,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文章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EXCEL软件应用、案例教学、编制报告等实践环节的合理设置,构建体现其高职特色、学科特点和工程实践需求的教学模式。

一、工程经济学课程分析

工程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发展中的学科,是工程类、工程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在一些本科院校也称技术经济学。它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与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是工程与经济的交叉学科,具体研究工程技术实践活动的经济效果。它在建设领域的研究客体是由建设工程生产过程、建设管理过程等组成的一个多维系统,通过所考察系统的预期目标和所拥有的资源条件,分析该系统的现金流量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以获得最佳的的经济效果。运用工程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解决建设项目从决策、设计到施工及运行阶段的许多技术经济问题。

由于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实现社会效益和个人效益的最大化,因此,作为工程技术人员,不仅应该能解决工程项目中的各种技术问题,而且还应该能对自己所从事的技术开发和创新活动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另外,在社会需要上,工程经济学课程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在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一级建造师等考试中均设置相应的内容,并且很多工程实践丰富的现场技术人员在以上考试中往往栽在此内容上。

如上所述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对于工程类、工程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高职工程经济学教学存在问题

高职院校的工程经济学教学普遍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工程经济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主,辅以部分课外习题,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首先,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其次,没有考虑高职层次与本科层次学生的差异性。由于高职层次学生相对而言普遍学习基础不是很好,对于各种枯燥经济理论和方法的接受能力弱于本科层次学生,造成学生在学习中疲于应付,而过分强调理论和方法的讲授也使高职教育赖以生存的适用性特点无法体现。

最后,由于以上两个问题使学生在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掌握上出现问题,被我们寄予厚望的课外练习环节也就形同虚设,大部分学生存在抄袭的现象。

三、实践环节的合理实施

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工程经济学课程的学习效果,实践环节的合理设置势在必行。高职工程经济学教学模式和内容应体现其高职特色、学科特点和工程实践需求。

(一)应用电子表格软件Excel

工程经济学是一门定性与定量分析并重的学科,定量性是技术经济学的一大特性,技术经济分析涉及大量函数模型及经济指标的计算,计算机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Excel软件具有直观简明的表格功能及丰富强大的函数与数据处理能力。在课程教学中,应根据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Excel软件辅助教学内容。

1.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在工程经济学教学中,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学习的一个难点,尤其是复利条件下多次支付的计算比较复杂。Excel软件提供了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函数,包括: NPV函数、FV函数、PV函数、PMT函数、PPMT函数、IPMT函数等,这些函数为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提供了方便。Excel软件还提供了RATE函数以简化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之间的换算。

2.折旧函数及应用。折旧的计算比较复杂, Excel软件提供了几种常用的折旧计算方法。可以利用SLN函数计算直线折旧额,利用DB函数(固定余额递减法)、DDB函数(双倍余额递减法)和SYD函数(年数和折旧法)计算固定资产在折旧期内各年的折旧额、累计折旧和账面净值。

3.盈亏平衡曲线的绘制。我们可以利用Excel软件提供的图表功能方便的绘制出盈亏平衡曲线,并可以通过动态图表的绘制直观地看出随着项目条件的变化其盈亏平衡曲线和盈亏平衡点的变化。

当然,EXCEL内容的设置要适中、适用,避免变成计算机基础课。

(二)案例分析

案例教学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对一个包含具体问题的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一特殊情境进行讨论并最终解决这一问题。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才培养理念的不断更新。案例教学已逐渐成为世界先进教学的潮流,成为培养适应能力、动手能力强的实用人才的重要手段。

在本课程中案例教学主要以小论文的形式对实际案例进行综合分析评价,重点考查学生对工程投资方案中各种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的实际应用以及对价值工程方案的评价与实施。

(三)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也称可行性分析,是工程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它是一种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寻求使投资项目达到最好经济效益的综合研究方法。它的任务是以市场为前提,以技术为手段,以经济效益为最终目标,对拟建的投资项目,在投资前期全面、系统地论证其必要性、可能性、有效性和合理性,做出对项目可行或不可行的评价。

可行性研究的最后成果是编制一份可行性研究报告,其内容一般包括:项目兴建的理由与目标,市场分析与预测,资源条件评价,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厂址选择,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原材料和燃料供应,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项目实施进度,投资估算,融资方案,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社会评价,风险分析,结论与建议等。

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为一份正式文件既是报审决策的依据,也是向银行贷款的依据,同时也是向政府主管部门申请经营执照和同有关部门或单位合作谈判、签订协议的依据。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考察学生的对于理论的实际运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教师提供或引导学生参阅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实际案例、报告及资料文献等基本资料文件,要求学生完成一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这样不仅能使教师从阐述性教学向启发性教学转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培养其资料查询、归纳、概括等基本科研能力,从而将课本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为将来毕业后进入实际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四、结论

在工程经济学教学环节中,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密不可分,相容互补的,切不可孤立开来。我们在强调实践环节重要性的同时,要认识到实践环节的有效应用要建立在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前提下。我们在走出传统的只重理论不重实践的误区的同时,也要避免走入重实践轻理论的误区,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环节的有机结合。

同样,也要认识到不同实践教学方式之间也不是孤立的,是可以也是必须配合使用的。如在价值工程的案例分析和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环节就需要配合使用EXCEL电子表格。

在高职工程经济学的教学中合理的设置并应用实践环节,并将其纳入成绩评定的依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工程经济学课程的学习效果,体现高职特色、学科特点和工程实践需求。

应用经济学论文:浅谈循环经济学再认识及其在区域创新规划中的应用

论文关键词:广义循环经济学 新循环经济学 区域创新 区域规划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循环经济的新视角,即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及其研究对象,并将此思想运用到区域创新和区域规划中,以期对该理论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在新循环经济学中,有学者提出发达国家正在实施的循环经济(即后工业经济)是知识经济的第一阶段。笔者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高技术的污染远比传统意义上的污染复杂,在生产、消费和消费后废弃等阶段都对环境产生影响;第三产业也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应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型知识经济是循环经济的最高阶段。

广义循环经济学概念的再认识

空间结构是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新循环经济学的核心是5R原则(包括再思考、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再修复),强调区域协调发展原则和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广义循环经济学也重视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但总体上看,二者对空间结构较少涉及。主流经济学忽视空间结构研究的缺陷已经为学者们所认识,因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新模式,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必须将空间结构作为重要研究内容,以研究空间结构为核心的地理学应该是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建立和发展循环经济地理学将是地理学和循环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但这一点还没有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循环经济地理学可分为通论循环经济地理学、区域循环经济地理学、部门循环经济地理学(包括农业循环经济地理学、工业循环经济地理学、第三产业循环经济地理学等)和公司(企业)循环经济地理学。

有学者认为,广义循环经济有其特定的内涵,不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筐”,凡有产业联系的都要往里“装”。例如,电-高耗能产业耦合、资源的深加工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发进行的产业活动,不存在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关系,不应是循环经济。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理由如下:尽管目前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政策来推动,但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在根本上具有一致性,市场经济是建立循环经济的基础,因此,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发进行的产业活动排除在循环经济之外是不合理的。在一定的制度和技术条件下,废物如废钢铁就是资源,二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电-高耗能产业耦合、资源的深加工与垃圾发电-高耗能产业、废物如废钢铁的深加工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不能因为不存在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关系,就认为不是循环经济。狭义的循环经济更多地关注生态效益,忽视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难以实现的。如电-高耗能产业耦合和资源深加工尽管不存在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关系,没有形成完整的循环经济链,但只要遵循5R原则,就是循环经济链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区域分工,共同建立完整的循环经济链,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广义循环经济学比目前广义循环经济学的内涵更丰富。

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

新循环经济学的主要创新在于提出新循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与自然生态三个大系统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增加了再思考与再修复的新理念,把原3R的理念进行了延伸与拓展,强调和谐社会的形成(包括区域协调发展原则和消除贫困原则)、知识经济与循环经济的融合、循环经济方程、新循环经济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是新循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循环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P>

广义循环经济学的主要创新在于强调广义循环经济包括经济、自然环境及社会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及相互衔接,涵盖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三个方面,追求三个系统之间达到一种理想的优化组合状态。广义循环经济理论不仅关注工业系统、社会系统内部循环经济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更重要的是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纳入循环经济理论体系,构建完全意义、具有广泛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循环经济理论体系。并探讨了广义循环经济的生态学基础与模式转换、广义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与经济学范式的转换、广义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和社会运行机制与社会治理,推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从以上分析可知,二者的主要共同点在于强调社会系统、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构成的复杂巨系统是循环经济的研究对象,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循环经济的目标,3R原则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原则,与狭义循环经济相比更强调社会效益以及生态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学思想指导下对循环经济理论的创新。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对循环经济原则认识的深度不同,对科学技术系统重要性认识的不同。但从学科视角看,二者的研究对象和目标是一致的,本质上是一致的,都属于可持续发展学。

新循环经济学和广义循环经济学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不能仅以经济效益为目标,也要追求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要研究社会经济系统、科学技术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三大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但重点应是其中的子系统即经济系统,否则,新循环经济学和广义循环经济学就等同于循环型可持续发展学,也就是说目前的新循环经济学和广义循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太过宽泛。广义循环经济学和新循环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应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学思想指导下,根据5R原则和三循环理论(良性自然循环、良性经济循环和良性社会-经济-自然复合循环)等对传统线形经济学进行改造,以循环型市场经济为基础,并将空间结构作为重要研究内容,是更新和更广义的循环经济学,可称为循环型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循环经济与区域创新

区域创新网络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各个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地方政府等组织及其个人)在交互作用与协同创新过程中,彼此建立起各种相对稳定的、能够促进创新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关系总和,结点主要包括企业、大学或研究机构、政府等公共组织机构、中介服务组织以及区域金融机构等。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循环经济必然是区域创新的理论基础之一,区域创新网络将转型为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其中的企业将变成循环型企业,既包括传统企业的循环经济改造,也包括资源再生企业和生态恢复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要研究循环经济技术,并通过教育、培训以及成果转化等方式,有效地促进循环经济知识、信息、技术等的扩散或市场价值的实现。循环经济信息服务中介组织、循环经济社区协调中介组织、双轨制回收中介组织和民间环保社团成为循环型中介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积极营造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创新环境,如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制度,促进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区域金融机构要支持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以上各循环型结点之间的物质(含“废物”)联系和循环经济知识、技术、信息、人才等的联系成为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中的重要关系链条。由于我国的循环经济制度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目前应充分发挥政府在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中的重要作用。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的基本特征除包括传统的动态性、系统性、非中心化和本地化外,还应包括遵循5R原则和公平性,以实现可持续的区域创新。

根据循环经济理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将是区域循环型创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吸引人才,优质的自然资源有利于循环型产品的生产),传统的社会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服务环境和基础设施必须根据循环经济理论进行创新,如加强企业之间相互利用“废物”的运输通道和“废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和制度,倡导循环经济文化。

根据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上理论必须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进行创新,才能成为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的理论基石。规模循环经济理论要求既考虑经济成本也考虑社会成本和生态成本,既考虑经济效益也考虑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范围循环经济理论要求在由动脉产业和静脉产业构成的循环经济产业内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循环经济交易成本理论要求传统交易成本“绿色化”,包括“废物”信息成本、绿色市场信息成本、循环经济技术信息成本、谈判成本、监督管理成本等。环形网络创新理论要求由线性创新模式或非线性创新模式转变为由环形创新模式与传统网络创新模式融合创新形成的新模式。区域循环经济竞争优势理论要求重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要素、绿色市场条件、基于产业生态联系的相关与支撑条件等的作用,既考虑经济优势也考虑生态优势和社会优势。

循环经济与区域规划

新的区域资源观。一方面,在传统的区域资源观中,区域资源包括自然物质资源、知识、信息和制度等无形资源,但在循环经济背景下,许多“废物”成为资源,如垃圾发电。另一方面,传统的认为知识和信息资源等无形要素逐渐取代自然物质资源而成为决定区域发展关键因素的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强调了知识经济的影响,但忽略了自然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稀缺性在逐渐加大的事实。

新的区域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已成为指导区域发展的主流发展观,但在传统的线形经济模式下,有很大的局限性,循环经济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因此,基于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观将是指导区域发展的理想发展观。

新的区域市场观。在循环经济背景下,绿色市场将逐渐取代传统市场,同时,由于循环经济制度在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来,必须加强政府的作用,政府调控与市场导向共同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

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将成为区域规划的新理念,区域循环经济理论将成为指导区域规划的新理论,区域规划要遵循5R原则,重视社会公平(如区域协调与区际协调)和生态恢复,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

区域循环经济研究方法即物质流分析方法、生态效率方法、情景分析法、循环经济系统论方法、循环经济信息论方法和循环经济控制论方法等将进一步丰富区域规划的研究方法。

在城市地区规划(都市区规划、都市圈规划和城市群规划)中,要根据循环经济原则,统一布局基础设施,加强城市之间、城乡之间、不同圈层之间的循环经济联系包括资金、循环经济技术、循环经济信息、循环经济知识、循环经济人才以及“废物”等的联系。

总之,不能孤立地发展循环经济,要在城市地区甚至更广阔的范围内,合理布局产业,根据集聚循环经济效益原则,发展循环型产业集群;要充分利用农村的生态功能,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考虑到城市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要重视发展高端循环经济,积极发展循环型高新技术产业和循环型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和生态化。目前,可利用循环经济提供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就业优势,减轻城市贫困,并大力发展城市循环经济文化,促进城市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应用经济学论文: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应用

[论文关键词]实验经济学 实验环境 实验方法

[论文摘要]实验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跻身于主流经济学之列,引起了经济学家们的极大兴趣。本文系统阐述了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及其与传统研究方法相比独具的两大优点:可复制性、可控制性;并介绍了它在理论与实际中的应用。

一、引言

实验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在可控制的实验环境下,对某一经济现象,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观察实验者行为和分析实验结果,以检验、比较和完善经济理论或提供决策依据的一门学科。它是对传统经济解释方法的拓展,与传统的研究方法相比它具有两个优点:可复制性和可控制性。可复制性是指其他研究人员可以复制实验从而具有独立验证结果的能力;可控制性是指操纵实验室条件以使观测到的数据足以用于评估各种理论。利用实验条件的可操纵性防止了各种与之相伴的不可观察因素的变化,这样就可得到比理论验证更纯粹更有效的数据。

二、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实验的设计

在实验经济学中,经济理论的实验不可能完全复制现实经济的运行过程,因此我们构造的是与实际环境相似的实验室环境,让实验者在模拟的经济环境中做出反应。普洛特认为,实验经济学通过简单的实验来比较和评估各种相互竞争的理论,这种比较和评估并不因简单实验没有完全模拟现实经济而影响其效力。高鸿桢教授也说过,试图在实验室中完全实现现实环境的复杂性是无益的。因此,“简单性”正是经济学实验的长处。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为:确定实验目标,选择合适的交易制度,选择被试,确定被试报酬的支付方案,编写实验指导用语,实验方案的审定。

实验室交易制度的设计。无论实验的类型或研究的焦点是什么,都必须规定交易规则和其他环境特征。在实验设计中是交易规则的细微改变可能对观测的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实验经济学中的交易制度设计是相当重要的。

被试的选择。实验经济学的实验是精心设计的,然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在实验中有时可能出现我们所不希望的行动,所以在选择被试时,要尽量注意减少被试的差异,或选择被试差异与实验目的无关或影响极小的被试。

报酬的支付。支付给被试现金或其他奖励作为报酬,支付的多少与被试在实验中的表现密切相关,这是实验经济学与调查问卷的根本区别。支付报酬要遵循所谓价值诱导理论。绝不可故意欺骗被试。

2.实验结果的分析方法

(1)比较和评估。实验结果的有效性,所验证的理论的真实性都要通过比较与评估的方法得出,因此,实验经济学高度重视比较与评估的方法的应用。一是将“效率”作为比较标准。普洛特和史密斯将效率定义为被试的报酬总和与最大可能报酬的比率,并把它作为比较分析互相竞争理论的依据,探讨如何改进理论模型标准的问题。二是采用独立自动变量。实验中独立的变动每个自变量,获得每个自变量对因变量作用的最确切数量。三是评估结论建立在概率分布的基础上。被试并不能总是处于理性状态,非理性会使人的行为出现变异,因而经济理论的实验数据呈概率分布状态,所以评估出结论不是运用概率密度的乘积来表示。

(2)运用行为和心理理论来解释实验结果。许多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出现差异,其原因是理论假设行为人是理性的,而被试的行为却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因此,只有运用了诸如展望理论、心理间隔理论等行为理论,来分析被实验者的非理性行为,才能很好地解释实验结果。将心理学实验和经济学实验相结合是近年经济学实验的一种发展趋势。

三、实验经济学的应用

实验经济学在理论领域广泛应用于两个方面:

1.检验理论

实验能对不同的理论的优劣进行检验。他有一些与众不同的优势:在简化的实验室环境下,实验者能对实验环境进行良好的控制,从而能比非实验方法更好的确定各个实验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2.发现新规律

在不存在理论时,经过反复的实验,我们往往会发现新的规律。比如人在博弈中的学习行为,这为研究者根据实验数据和现象建立新理论提供了可能。

在现实中,实验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查尔斯·普洛特和费农·史密斯(1978)用实验方法发现了标签价格机制。在日本,实验经济学已在市场研究、谈判、投标、环保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如西条辰义等人将实验经济学应用在“温室效应气体排除权交易的机制设计”方面,取得的成绩备受关注。不只是在经济领域,实验经济学也广泛应用于政治法律管理等方面。

(1)实验经济学为制度设计提供依据。传统上,制度评估必须在制度实施以后才能做出,这可能导致制度无法挽回设计失误。当使用实验经济学方法以后,制度设计、政策设计甚至管理学中的一些策略设计都可以在可控的实验环境下借助实验室完成,这会改变制度设计因依赖于理论而造成的盲目性。(2)实验经济学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指导。如某公司在确定如何对其新产品进行包装之前可以设计一个恰当的实验,考察被试对可供选择的方案的反应,根据实验结果提供的信息帮助确定最优的包装方案。(3)实验经济学应用于公共政策、国际关系、竞选等方面,通过建立模拟环境进行仿真实验,使我们做出最优决策。“总统股票市场”就是实验经济学在政治学上应用的一个成功的例子,该实验成功的预测了1988年美国总统选举中布什领先的百分比,其准确度超过了任何民意调查结果。

应用经济学论文:浅谈计量经济学在国际贸易领域应用的文献综述

论文关键字: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文献综述

论文摘要:对于对外贸易迅猛发展的中国而言,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贸易效应受到了学术界广泛关注和思考,本文将对相关文献按照总体和区际分类的角度的进行评述。

1.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中国总体贸易效应研究评述

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关于人民币币值汇率波动对我国总体贸易影响的讨论一直十分激烈。纵观这些成果的研究结论,大致可以分为三种观点: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贸易有着正面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贸易有着负面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贸易影响不大。

1.1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总体贸易有正面影响

魏巍贤早在1997年发表于《统计研究》的《中国出口与有效汇率的关系分析》一文对此有比较详细具体的实证分析研究,最终笔者得出结论:从长期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出口总量的不断增大与有效汇率的持续贬值密切相关,因此这意味着两方面内容,一是我国以促进出口增长为目标的汇率政策是长期有效的,改革以来的汇率贬值确实起到促进出口长期增长的作用;二是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尽人意,长期的出口增长过分依赖于汇率的贬值。临时眭政策因素在短期内也百弱f起出口总量的变化使之脱离它与有效汇率的均衡关系水平。

另外,李海菠2003年在《世界经济研究》发表的一文《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关系》根据1973—2001年的年度统计数据,采用与魏巍贤相类似的方法.即用单方程协整分析检验调整后的实际汇率ARER、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和进口额的协整关系。加之EG两法估计它们之间的长期关系,最后使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了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国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也得出了相类似的结论,即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国对外贸易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并且笔者还证实了实际汇率可以改善短期内中国的对外贸易状况。

通过检索文献发现.该类文献的数量相对而言比较少,原因应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事实与该理论有所不一致。

1.2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总体贸易有负面影响

郑恺2006年发表于《财贸经济》的一文《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基于SITC比较》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总体贸易有负面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简要综述如下:

根据有关的国际贸易理论,决定对外贸易通常有3个变量。第一是外国收人大小,第二是相对于外国商品的贸易条件,第三是货币比价即汇率大小。由此,为了度量汇率波动对贸易的影响,必须控制以上3个变量。但由于GNI不存在月度统计数据,笔者采用美国的工业生产指数来代替GNI或GDP数据,此外由于我国不存在进出口价格的完整时间序列数据,因此可以利用实际汇率进行替代。在构造实证模型时,笔者将波动率作为外生变量,在存在协整的情况下,相应采用VAR的扩展VEC模型来估计估计短期内波动率对贸易波动的影响。其构造的模型为:

其中,EX为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数量的自然对数值,i表示为不同的行业,IPF为美国工业,生产指数的大小,R表示人民币兑美元的实际汇率的自然对数值,v表示实际汇率的波动率,ecm为误差修正项,反映了贸易变化的长期趋势。J表示变量滞后阶数。

笔者运用了以上VAR的扩展模型进行分析,由于VAR可以解决不平稳数据造成的不稳定性以及内生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可以更好的估算出汇率波动对贸易的影响,他研究了自1994年以来中国对美国按SITC出口贸易与实际汇率波动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的一些行业受汇率波动的负面影响较大。

此外,李建伟、余明2003年在《世界经济》发表的《人民币有效汇率的波动及其对中同经济增长的影响》一文也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围总体贸易有负而影响”这-fq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笔者利用的是1995年1月一2003年6月的季度数据,与郑恺使用的方法不同.李建伟、余明两位学者运用的是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进出口贸易和利用外资的十日关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是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和利用外资的重要因素,从而他们认为人民币有效汇率大幅度波动会对中国经济增长形成巨大负面冲击。

1.3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总体贸易影响不大

曹阳、李剑武于2006年在《世界经济研究》发表的《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与波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一文基于1980—2004年的年度数据,首先用AK—GARCH模型测算出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波动率。最后采用Engle—Grnager两步法,进行了协整分析,从而对“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研究,笔者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增加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不显著。

强永昌等2004年于《世界经济研究》发表《有关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对外贸易分析》一文.笔者通过对我国1990—2001年各种价格研究了1990年以后的人民币汇率和中国对外贸易的关系。首先分别构建了出口方程以及进口方程,根据1990—2001年的样本数据,用Eview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最终得出了中国对外贸易出口额、进口额与人民币实际汇率之间存在的弹性关系不大,相关性较弱的结论。

综上所述,以上三类文献分别从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贸易的正面影响、负面影响和影响不大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

2.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中国区际贸易效应研究评述

刘巍、郭友群2003在《国际经贸探索》发表了《对人民币汇率与广东省进出口额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一文,笔者运用广东省1987-2001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人民币牌价汇率变动1个单位,广东省的出口额就同方向变动O.15亿美元.人民币牌价变动1%,广东省出口额就同方向变动29%。这个结论说明,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广东省出口的增长。得出同样结论的有关研究文献是戴世宏2006年发表于《上海金融》的《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上海市贸易收支的影响》一文,笔者采用ADF检验,对上海1993—2004年度的GDP、进口额及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进行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贬值有力地促进了上海市出口贸易的增长,这种促进作用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而不断增强;进口方面,人民币贬值对上海市进口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以上两篇文献主要是基于实际汇率与进出口量的关系分析,而陈志昂2001年发表于《商业经济与管理》的《人民币汇率与浙江出口变动的实证研究》一文则是分别考虑了实际汇率和名义汇率对贸易的影响,在泰米姆·贝佑米估计的贸易方程的基础上,利用浙江省1990-1998年的相关数据,建立了以汇率和贸易国国内生产总值为变量的长期和短期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分析得出结论:人民币名义汇率对浙江出口正相关,实际有效汇率对浙江出口负相关,但汇率弹性较低。

所以,结合以上文献总的来看,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各省对外贸易的影响的不同结果符合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制造”和“世界加工厂”逐渐形成的事实,并且市场规模的出口效应大都分布在中国的沿海发达地区,基本与经验判断一致。

3.结论

以上各类成果因研究方法、样本时间段和采用变量的不同,因而使得其结果也截然不同。这可能也是一直以来学者们在汇率波动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上无法达成一致、稳健的结论的原因之一。

应用经济学论文:浅谈民族地区高校辅导员双语应用能力的经济学分析

论文关键词 双语 思政教育 民族地区高校 经济学分析

论文摘要 本文在阐释民族地区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双语”应用作用与意义的基础上,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利用“双语”开展工作的问题,并就提高民族地区高校辅导员“双语”应用能力,探索性地提出几点策略与建议;以期对工作的科学开展有所启示。

何为“双语”?简单地说,凡是使用两种语言的都可以称为双语;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学校工作中都普遍存在;本文所探讨的“双语”,是指汉语和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语言两种,可谓“民汉兼通”。使用“双语”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教学和工作早已兴起,现正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模式。笔者欲结合科研与工作实践就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辅导员“双语”应用能力问题作初步探讨。

1 民族地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双语”应用的作用与意义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中,“双语”应用已不仅仅是熟练地掌握两种语言,培养“民汉兼通”、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其在促进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地区人民文化素质、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第一,“双语”应用是少数民族地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教育方针,体现民族、语言平等的重要内容。少数民族语言是区别少数民族与汉族的重要标志之一,积极地使用少数民族语言开展工作是承认民族平等的一种具体表现,也是当前快速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的有力手段。

第二,“双语”应用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也有利于汉文化传播,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少数民族教育中应用“双语”教学,是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与学习汉文化的客观需要;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要让少数民族地区快速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必须借助地区母语,“双语”应用必不可少。

第三,“双语”应用有利于开发少数民族学生智力,提高民族素质。语言具有工具效能,是学生心智活动的重要工具;“双语”应用者拥有两套交际手段,可以通过灵活应用两种语言来教授不同民族知识,学生掌握“双语”的过程也意味着个体智力的发展、民族素质的提高。

2 利用“双语”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济学分析

经济学中有关于消费影响因素的阐述,如:偏好、效用、收人与时间约束、机会成本、替代效应、边际效益以及价格弹性等;语言也是如此,有相关的影响因素,如使用人数、社会开放度、学习难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随之而体现出来的是成本与收益,如学习、机会与心理成本、经济、心理、代际收益等,这些都可以基于经济学来分析,是本文“双语”经济学分析的前提。山东大学宁继鸣博士着重探讨了语言成本收益的一些重要影响因子及其关系,认为语言成本与收益间有如下基本关系:政策决策与实施成本Cp、语言的学习成本Cs、语言学习的机会成本Co,个体所有语言的收益总和Rb、促进交流与贸易的收益Rt,语言代际收益Rg、语言民族文化收益Rc、语言心理收益Rm、语言政治收益Rp等等;总体研究证明,使用相近或相同的语言交流会拉近彼此的关系,提高工作效果。上述研究为使用“双语”开展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工作效果高度依赖语言交流的顺畅与深入程度,使用地区语言交流能获得更多的感情与信任回报。

以本文中提及的语言成本C与交际收益R进行关系考量不难发现,在时间一定的前提下,二者呈反比关系,即C=T/R。也就是说,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当交流时间一定时,语言成本越低,交际收益越高;语言成本越高,交际收益越低。而语言成本的高低又取决于语言应用能力,即语言交流能力越强,语言成本越低,语言沟通不畅则会提升交际成本,影响沟通的效果(收益)。因而从推进民族关系的进一步和谐和融洽发展,以及促进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的角度来看,辅导员“双语”应用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提高民族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双语”应用能力

3.1 科学开展“民汉兼通”双语教师培训工作

(1)放慢速度,缩小规模,延长时间,调整结合。首先,校本培训不能操之过急,无论是对汉语教师少数民族语言水平的提高,还是少数民族教师汉语水平的提高,速度都很慢,应该选拔有一定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基础的教师优先培训,并缩小规模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其次,延长培训时间,可以将培训计划时间延长至一年或更长时间,避免因时间短流于形式;第三,将双语教师培训与考核评优结合起来,切实提高教师学习“双语”的积极性。

(2)从培训对象选择上下功夫,严把入口关。严格审查制度,首先杜绝汉语水平不达标的教师参加少数民族语言培训;其次,挑选适合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年轻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双语教师队伍建设速度与质量,避免培训资金浪费;第三,合理分配双语教师培训名额,重点向汉语水平较差的少数民族教师倾斜。

(3)调整培训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确保培训质量。适当增加听说、公文写作等实践课程;多采取听、说方法开展教学培训,避免过多的理论讲授;适当增加培训实习机会,让培训教师深入到少数民族学生群体中开展工作,切实提高培训质量。

(4)加强对双语培训教师的跟踪管理。建立双语教师培训监督与信息反馈机制,对培训完返回工作岗位的双语教师的“双语”使用情况予以跟踪考察,保证受训教师切实发挥“双语”作用,并将其实际工作情况纳入到绩效考核之中,对“双语”应用不力的教师予以通报批评,并安排重新培训学习。

3.2 选派优秀“双语”青年教师充实双语教师队伍

进一步拓宽民族地区高校辅导员的入口渠道,严把质量关的同时,优先录用与聘请具有双语能力的汉族或少数民族优秀青年大学毕业生担任工作继续实施教育对口支援计划,充分调动大中城市毕业生到少数民族聚集区基层支教、锻炼,锻炼其“双语”能力,对实习支教完成、愿意回到学校工作的毕业生优先安排到高校从事辅导员工作。

3.3 设立专项资金,聘用优秀人员,解决双语教师缺乏问题

为解决民族地区高校辅导员缺额问题,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因教师缺额受到影响,同时考虑到当前少数民族教师汉语基础差、培训无效果,汉语教师少数民族语言能力难以在短时间内提高的实际情况,建议高校管理部门设立专项资金,从兄弟高校或基层中学选聘优秀双语教师,充实高校辅导员队伍,促进工作的开展。

应用经济学论文:论边际分析在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应用

摘 要 以边际效用价值论和边际生产力论为重要内容的边际原理,同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是根本对立的;但边际分析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则在马克思经济学中得到了应用和发展;诚然这种应用有其特点,即它只是作为平均分析这种基本分析方法的有益补充,并且马克思分析的所谓边际量为物质的量,没有掺杂任何主观因素;当然,马克思将边际分析应用与其经济学的根本目的,仍然在于揭露和鞭挞罪恶的资本主义制度。

关键词 边际分析 劳动价值论 剩余价值论 地租论

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的经济边际主义,具有浓厚的阶级利益辩解性。在其发展过程中,它的第二代人物大都肆无忌惮地攻击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公然反对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特殊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边际效用价值论与边际生产力分配论一直为马克思所唾弃。但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边际增量分析却在马克思经济学中得到应用和发展。具体而言,这种应用散见于马克思的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地租论之中。

1 边际分析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的应用

马克思经济学的出发点是劳动价值论,在论述这一理论时马克思应用了平均分析方法。众所周知,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开头就以一种最一般最抽象的形式概括了其价值理论,这种概括抽象方法在后来论述生产价格时得已发展和完善。在分析价值理论的整个过程中,马克思一直从数量上对价值及其转化形式加以规定。马克思一直坚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根本原则。但马克思又认为,这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不同历史条件下有不同的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通常情况下是指社会平均的劳动时间,这一原则适用于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价值量的规定与自由竞争条件下生产价格的一般规定。形成商品价值实体的劳动是相同的人类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在此,马克思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视为社会平均劳动时间。

关于市场价值,马克思认为:“一方面,应看作是一个部门所生产的商品的平均价值,另一方面,又应看作是在这个部门的平均条件下生产的、构成该部门很大数量的那种商品的个别价值。”这也同样适用于商品的生产价格。社会平均劳动时间一般情况下调节着商品市场价值和生产价格,不同的是,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在市场价值场合表现为一个部门内部的平均劳动时间,而在商品生产价格场合则指全社会范围内必要的平均劳动时间。

在论述商品的价值问题时,马克思基本采用平均分析方法。通过这种分析,他得出了平均劳动决定商品市场价值和生产价格的结论。但平均分析方法并不是马克思阐述商品价值时使用的唯一方法,边际分析作为平均分析的有益补充,在其生产价格论中得到应用。他认为,在特殊条件下,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价格量由生产商品所需的边际劳动量决定,即在一定条件下,商品的市场价值和生产价格由那些最好条件或最坏条件下生产的商品来调节。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此表现为最多或最少这两个极端的劳动时间,商品的市场价值和生产价格是由边际劳动量通过供求关系发挥作用的结果。

总之,在论述商品价值的最一般规定时,马克思将价值量归为社会平均劳动量;在分析商品的市场价值和生产价格时,又认为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它们的量又决定于商品的边际劳动量,如地租。马克思的这一修正和补充是对边际经济分析的一大贡献,也是对价值规律在自由竞争条件下的作用形式和数量规定的概括,他将边际劳动决定价值作为一条只在特定范畴适用的原理,而不是像李嘉图一样将其应用于工业品在内的一般价值规定。

2 边际分析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和资本积累论中的应用

边际分析贯穿于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的始终。剩余价值是资本的增殖额,即在G—W—G’中,G’=G+G,其中的G是边际增量,这个神秘的边际增量一经资本流通公式导出,便成为进一步研究和认识剩余价值源泉的基本出发点。可以说,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就是关于G这个边际增量的理论。马克思认为G这个边际增量“必须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G产生的关键是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的使用价值。这种使用价值能在其消费过程中创造出超过自身价值的价值,这种超额价值即G,也就是剩余价值。马克思在此将G归为劳动力创造的边际增量,并以此为基础,认为资本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至此,马克思完成了揭示剩余价值源泉的历史任务。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一大组成部分是将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种划分的科学依据是资本各因素在价值增殖中的不同作用。马克思通过分析表明,不变资本在生产中不超过自己的边际,而可变资本在自己的边际之外还产生一个增量。将资本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进一步揭露了资本的剥削本质,并为确定和计算资本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不可否认,边际分析是这一划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马克思将资本加强剥削工人的方法分为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这两种剥削方法的共同点在于扩大超过必要劳动时间边际以外的剩余劳动时间,而在这里,剩余劳动表现为必要劳动的边际增量。

资本积累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它具体表现资本额在原来水平上的边际增量,分析这一增量的源泉及其重要意义是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的核心。马克思在资本积累理论与资本有机构成学说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利润率下降的规律,他尤其重视并运用了边际分析方法。利润率下降规律主要说明利润率会随资本的边际增量而趋于下降,马克思指出,资本积累导致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是引起利润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这种下降趋势体现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这种发展又与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直接矛盾。这种矛盾在边际资本的剩余价值下降条件下,会导致资本的绝对生产过剩,“只要为了资本主义生产目的而需要追加的资本等于零,那就会有资本的绝对生产过剩。”以上分析表明,边际资本C在资本积累以及随之发生的利润率下降规律中的重要作用,这也更显示了边际分析方法在这一分析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运用边际分析方法论述的利润率趋于下降这一规律,同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称的“资本边际效率下降规律”不同,前者的分析基础是劳动价值论,而后者则以资本生产力论为基础,更为显著的区别在于,马克思通过边际分析指出,利润率下降的基本原因是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而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尤其是凯恩斯主义者则将“资本边际效率”下降主观地归因于偶然的心理因素或精神因素。

3 边际分析在马克思的地租理论中的应用

边际分析方法是马克思地租理论中基本的、普遍的分析方法。马克思曾在其价值理论中,将运用边际分析的那一特殊范畴限定为某种商品的“很大量”或“相当大的量”必须由最坏条件下生产的商品供给市场才能满足社会需求,那么该种商品的价值便由其边际条件下的劳动量来决定,农产品的价值正好遵循这一边际法则。

马克思地租理论中边际分析的首要层次便是“不提供地租的最坏土地的生产价格,总是起调节作用的市场价格。”这是其级差地租理论分析的重要支点,他认为这种边际生产价格决定于耕作的边际,如果农产品生产价格低于此价格,原有的边际耕地便退出耕作,高于它,则将有更劣等土地用于耕作。马克思认为,此种边际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土地经营权的资本主义垄断。这种边际的存在使优中等土地带来了大于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级差地租是这种超额利润平均化的结果,它归属于土地所有者。

最劣等土地产品的价值调节着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这是绝对地租理论的分析支点,也是马克思地租理论中边际分析的第二层次。这种边际价值是土地所有权的产物,同土地的优劣无关,它同样也是一种耕作边际,低于它,土地所有权便无从实现。而高于它,则会侵蚀农业资本家的平均利润。

总之,绝对地租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而农产品价格上涨导致级差地租的产生。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本质上是其边际劳动地租论,这一理论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相关分析,并有其鲜明的特色,马克思没有将其地租理论中的边际分析与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相联系,从而推翻了威斯特、马尔萨斯、李嘉图等人有关级差地租的错误假定,将对级差地租的分析置于更科学合理的前提条件下。马克思的边际分析以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的存在为前提,认为绝对地租是这种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具体表现形式,从而肯定了绝对地租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必然性。马克思运用边际分析区别了农产品价值与生产价格,将边际产品的价值当作绝对地租理论的分析支点,又将其生产价格理论当作级差地租理论的分析支点.这是马克思在边际地租分析上的重要发展。

应用经济学论文:关于实验教学在经济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论文摘要:实验教学作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正逐步在国内理论经济学课堂中应用。该教学模式对于提高知识结构的稳定性、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有着积极的意义。加强实验教学的推广与应用应当成为高校理论经济学教学改革与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内容。

论文关键词:理论经济学;实验教学;构想

一、实验教学进入经济学课堂的意义

经济学“课堂实验教学”是指将实验引入课堂,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经济学原理,通过参与者和观测者的双重身份,激发学生对于经济事件的好奇心,并鼓励学生利用经济学原理思考解释现实世界的一种教学方法。

1.提高知识结构的稳定性。理论教学作为课堂知识传授的一种古老方式,将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学科知识的历史积淀系统地传授给学生,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本课程较为正确的理性认识,从而达到知识增长效益的最大化。然而,由于缺乏直接经验的铺垫和感性认识的积累,这种知识体系难以形成稳定的、长期的理性认识和体系构架,不容易产生内化效应(张革华,彭娟,2009)。实验教学使学生在课堂获得知识的途径更具直接性和直观性,在更清晰地理解抽象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稳定的知识结构。

2.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实验教学最大的魅力在于学生对于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索。实验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着重开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师生的参与与互动,使经济学课堂更具活力。另一方面,实验教学模式进入课堂,增加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性,活跃课堂气氛,增加课堂的吸引力,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中外大学生素质的比较研究的结论中,创新意识的缺乏始终是中国教育的不足。实验教学鼓励学生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并解决问题,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源泉。可以说,实验教学在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更是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和有效途径。(孙文彬,2006)

4.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实验教学中,学生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设计课程体系、准备教学条件、记录过程、撰写报告、汇报结果,完成作业,这一系列的课前、课堂及课后的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充分掌握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且使学生的其他能力得到锻炼,为学生整体素质与综合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

二、国内实验教学发展滞后的原因

1.经济学学科性质与学科定位的制约。经济领域的复杂性,参与主体的多样性使经济实验困难重重,加上经济理论的高度抽象性,更难用简单的实验进行演示或论证。另外,专业基础理论平台课的定位也决定了该学科教学过程中倾向于选择直截了当的灌输式课堂授课模式,舍弃理论的探寻过程,从而忽略学科自身建设和学科内容的创新与发展。

2.师资缺乏以及教师考核体系与教学脱钩现象严重的制约。目前国内创新型教学模式的推广师资欠缺,大部分经济学教师一直处在高校环境中,本身就是在传统理论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很少有机会接触社会,缺乏对现实经济世界的感性认识,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不强。另外,由于目前中国高校教师的考核体系和晋级制度普遍偏重于科研环节,对教学能力和教学创新的要求达到可以忽略的地步,这种机制的导向性决定了任何理性的个体都会忽视教学的创新,因而,理论经济学实验教学不能取得突破就不足为奇了(李军军,黄茂兴,2011)。

3.实验教学的各方面条件不足的制约。首先,授课班级规模的制约。1999年后高校大规模扩招导致大班授课成为大部分基础理论课程主要的授课方式,这严重制约了课堂实验教学的尝试与推广,很难想象在讲座式的课堂展开课堂实验。即便教师有尝试的欲望,也很难在此教学条件下安排和操控课堂实验的有序进行。

其次,教师及教辅团队建设的制约。课堂实验需要教师对课堂的管理和实验过程各个环节的指导。国外高校助教制度较为普遍,通常由助教辅助完成实验各环节。国内高校授课环节很少出现教学团队。这种“单打独斗”式的授课方式很难完成较为复杂的实验教学。

最后,课时与考核方式的制约。经过多次的课程体制改革,许多高校理论课程的课时不断地被压缩,赶进度、完成教学计划成为教师授课的重要目标。另外,在加强档案管理,规范考核制度的要求下,闭卷统考往往成为专业理论必修课选择的考核方式。在此指挥棒下,相对灵活但较难规范的实验环节很难进入课程考核体系,于是缺乏激励成为课堂实验开展的又一大制约。

三、加强实验教学在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构想

由于实验环节的欠缺,我国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普遍存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脱节的问题。加强实验教学在经济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成为当务之急。

1.逐步展开,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稳步提升课堂实验的质量和效果。课堂实验教学需要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内容的随时更新,开设时间的长短对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因此我们倡议经济学课堂尽快展开实验教学的尝试,从无到有,从尝试到推广到普遍应用,从模仿到创新,从简单实验到复杂实验,在教学实践中积累并交流经验,稳步提升我国经济学课堂实验的整体质量和教学效果,注重创新,形成自我鲜明、符合中国特色的课堂实验教学模式。

2.加强师资建设,鼓励教师间的合作与教学团队建设。在师资建设上采取引进与培养并举的方式。一方面通过引进海外人才,利用这些人才在海外接受的教育,尽快完成课堂实验的效仿与尝试。另一方面加强现有师资力量各方面素质的提高,组建教学团队,鼓励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分享实验结果。各高校还应积极鼓励和支持科研活动对教学环节的“反哺”,将科研活动积累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素材应用于课堂实验教学,丰富实验教学内容。这也可以成为实验教学创新的良好途径。

3.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实验中来。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可以学习国外教授的一些做法,给与实验的优胜者颁发一定的小奖励作为纪念,既活跃了气氛,又在课堂中增添一定的竞争意识。奖励的力度可依实验的难度和表现的差距来定。

4.加强必要的配套设施建设,包括网络技术和仿真技术等。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研究内容的拓展还可以借助各种技术手段,包括软件技术与网络平台的应用。例如利用Excel、Matlab、OriginPro等软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将经济学中的变量、曲线、模型在给定条件下自动生成,使学生对经济理论有更加直观的认识,这也可以成为经济学课堂实验的一个思路。

应当强调的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经济学实验教学只能是课堂理论教学的一个补充,不可能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导形式。由于课时有限,只能适当地穿插安排,且特别强调实验课前的充分准备。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课前充分准备,课上积极参与,内容精心组织,细节细致安排,就能成就一堂效果理想的经济学实验课!

应用经济学论文:实验经济学:兴起、应用与意义

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经济学家弗农·史密斯,以表彰他在实验经济学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实验经济学对于中国经济工作者仍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本文将对实验经济学的发展过程、基本方法及主要特点作简单介绍。

一、实验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

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是在可控制的实验环境下对某一经济现象,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观察实验者行为和分析实验结果,以检验、比较和完善经济理论或提供决策依据的一门学科。

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始终固守着经济理论难以实验的思维定式。

弗农·史密斯教授敏锐觉察到实验经济理论的作用,并首次付之于实践。他在亚利桑那大学十一个班级进行了长达六年的实验,验证了竞争均衡理论。据此实验所撰写的论文《竞争市场行为的实验研究》在1962年的《政治经济学杂志》发表,标志着实验经济学的诞生。此后,实验经济学开始运用于验证市场理论和博弈理论,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例如,弗农·史密斯的“口头双向拍卖市场实验”提出了市场参数完全有可能影响均衡产出收敛性的结论;赫伯特·西蒙根据博弈实验结果分析了存在性理性(Substantive Rationality)和程序性理性(Procedural Rationality)的区别。五六十年代的实验经济学主要局限在市场理论和博弈理论领域,原因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理论自身的缺陷影响可实验性,研究过程往往是从假设前提出发,然后运用复杂数学推导出相关命题。由于假设前提的高度抽象,无法在实验室里得到证实,因而相关命题也就无法实验。

另一方面实验技术的不成熟也制约了经济理论的实验。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经济学的主导理论体系发生了变化。一般均衡理论、工业组织理论、社会选择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将经济研究的假设由抽象拉回到现实。行为理论的成熟和合理预期理论的出现为实验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此外,计算机的广泛运用使得复杂经济现象的实验成为可能。实验方法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公共经济学、信息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等诸多经济领域。

目前,实验经济学迅速发展,逐渐科学化和规范化,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学分支。越来越多的西方主流经济学杂志不断刊登实验经济学论文,实验经济专刊、专著和论文集陆续出版。实验经济学已从美国传播到法国、英国、德国、荷兰、西班牙、意大利、挪威、瑞典、加拿大、尼日利亚、日本、韩国、印度等许多国家。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弗农·史密斯,标志着实验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已步入主流经济学的舞台。

二、实验经济学的方法和运用

经济理论的实验与物理、化学实验一样包含实验设计、选择实验设备和实验步骤、分析数据以及报告结果等环节。由于实验对象是社会中的人,需要验证的是行为命题,经济理论的实验需要运用有别于物理、化学实验的方法,主要有:

1.模拟和仿真

经济理论的实验不能刻意复制出现实经济的运转过程,而是要模拟出允许不同人类行为存在的环境,以便于实验者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观察人们不确定的价值观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查尔斯·普洛特认为:“实验室建立的经济与现实经济相比可能特别简单,但是却一样地真实。真实的人被真实的金钱所驱动,因为真实的天赋和真实的局限,作出真实的决策和真实的错误,并为其行为后果而真实地悲喜”。弗农·史密斯采用只有三个网络节点的模型来模拟电力系统,其实验结果基本上能反映现实电力系统运行中发电企业和电力交易商的行为类型和特征。

此外,实验经济学还通过一些仿真技巧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

一是采取“随机化”方法,被实验者的选取、角色的分配均随机产生;

二是保密实验意图,十分小心地讲解实验,不出现暗示性术语,以防止被实验者在实验前对行为对错已有判断;

三是使用“价值诱导理论”(Induced Value Theory),诱导被实验者发挥被指定角色的特性,使其个人先天的特性尽可能与实验无关。

2.比较与评估

实验经济学高度重视比较和评估的方法。通过比较和评估,判断实验本身的好坏,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验证理论的真实性。

首先,将“效率”作为比较标准。查尔斯&#8226;普洛特和弗农·史密斯将实际付给被实验者的报酬总和与最大可能报酬的比率视作实验的“效率”,并把“效率”作为比较分析相互竞争理论的依据,探讨如何改进理论模型。甚至在没有现成理论的情况下,根据效率来提出和验证新的理论。

其次,方法上采取独立变动自变量。实验关系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时,容易出现变量之间的混合作用。因此实验中应独立地变动每个自变量,获得每个自变量对因变量作用的最确切的数据,为比较和评估提供非偶发事件资料。

第三,评估的结论建立在概率分布基础上。现实生活中的人并不始终处于理性状态,非理性就会使人的行为出现变异,因而经济理论的实验数据呈概率分布状态。所以,评估出的结论不可能按照形式逻辑的模式,只存在真或伪两种结果,而是用结论与其概率密度的乘积来表示。例如,弗农·史密斯在电力市场竞争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之一是高峰负荷时期电价提高的概率密度较小,而不是一定不提价。

3.行为分析和心理研究

经济理论的实验是把社会中的人作为被实验者,所要验证的是人的行为命题,自然就需要借助行为和心理分析的方法。

一是运用行为理论来完善和改进实验。例如针对行为人对重复行为有厌烦的心理,在实验设计中运用价值诱导方法,并把实验时间控制在3个小时内。

二是运用行为理论来解释实验结果。许多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出现差异,其原因是理论假设行为人是理性的,而被实验者的行为却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因此只有运用了诸如展望理论、后悔和认知失协理论、心理间隔理论等行为理论,来分析被实验者的非理性行为,才能很好地解释实验结果。

三、实验经济学的意义和局限

实验经济学的兴起标志着经济学方法论上的重大变革。长期以来,西方经济学模仿自然科学的信念十分坚定,实证方法始终是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其范式是提出理论假设并力图避免和消除人类行为或经济关系中的不确定因素,然后在理论假设上建立数学模型并推导出主要结论,最后对理论结果进行经验实证并由此展开深入的理论分析。

不可否认,这种假说演绎方法有科学合理的方面,但同时也有不少缺陷。例如,理论前提假设和数学推导排斥了人类行为或经济关系中的非理性和不确定因素。又如经验检验具有被动性和不可重复性的缺点。实验经济学继承了自然科学的实证主义传统,弥补了经济学实证方法的缺陷。

首先,实验经济学以可犯错误、有学习能力的行为人取代以往的“理性经济人”假说,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取代单纯的数学推导,解决以往实证研究的高度抽象和简化与现实世界不一致的问题。

其次,实验经济学家可以再造实验和反复验证,用现实数据代替历史数据,克服以往经验检验的不可重复性。

最后,在实验室里,可以操纵实验变量和控制实验条件,排除了非关键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从而克服了以往经验检验被动性的缺陷。

实验经济学的兴起促进了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

首先,实验经济学拓展了经济理论的研究范围,将人类决策行为当作研究对象,把经济运行过程纳入到研究领域,从而发现更符合现实的经济规律。

其次,实验经济学还催生出新的经济学科。实验经济学的发展把心理学和经济学有机联系起来形成行为经济学。

再者,实验经济学构建了连接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桥梁。宏观经济理论的实验建立在微观行为的基础上,而对微观经济论的实验也常常验证了宏观经济理论。例如查尔斯·普洛特模拟市场机制既验证了市场价格收敛于一般均衡,同时也考察了货币供给增加对产出的真实作用。

实验经济学的发展仅有短短的五十多年。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还有一些不完善的方面。主要表现为:

实验参与者的主观性影响到实验的有效性。实验者在设计方案时无法完全排除个人偏好和主观猜测,被实验者在实验时有可能考虑与实验者的关系而有意识地完成实验期望。这些主观因素对实验的可重复性提出挑战,造成许多相同实验由不同的实验者设计或者由不同被实验者执行就有可能得出不同的研究结论。

此外,目前实验经济学取得的主要成果还局限在微观经济理论,如何拓展其运用领域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应用经济学论文:论实践环节在高职工程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

【论文关键词】实践环节;高职;工程经济学;应用

【论文摘要】高职工程经济学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型,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文章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EXCEL软件应用、案例教学、编制报告等实践环节的合理设置,构建体现其高职特色、学科特点和工程实践需求的教学模式。

一、工程经济学课程分析

工程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发展中的学科,是工程类、工程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在一些本科院校也称技术经济学。它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与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是工程与经济的交叉学科,具体研究工程技术实践活动的经济效果。它在建设领域的研究客体是由建设工程生产过程、建设管理过程等组成的一个多维系统,通过所考察系统的预期目标和所拥有的资源条件,分析该系统的现金流量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以获得最佳的的经济效果。运用工程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解决建设项目从决策、设计到施工及运行阶段的许多技术经济问题。

由于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实现社会效益和个人效益的最大化,因此,作为工程技术人员,不仅应该能解决工程项目中的各种技术问题,而且还应该能对自己所从事的技术开发和创新活动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另外,在社会需要上,工程经济学课程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在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一级建造师等考试中均设置相应的内容,并且很多工程实践丰富的现场技术人员在以上考试中往往栽在此内容上。

如上所述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对于工程类、工程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高职工程经济学教学存在问题

高职院校的工程经济学教学普遍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工程经济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主,辅以部分课外习题,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首先,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其次,没有考虑高职层次与本科层次学生的差异性。由于高职层次学生相对而言普遍学习基础不是很好,对于各种枯燥经济理论和方法的接受能力弱于本科层次学生,造成学生在学习中疲于应付,而过分强调理论和方法的讲授也使高职教育赖以生存的适用性特点无法体现。

最后,由于以上两个问题使学生在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掌握上出现问题,被我们寄予厚望的课外练习环节也就形同虚设,大部分学生存在抄袭的现象。

三、实践环节的合理实施

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工程经济学课程的学习效果,实践环节的合理设置势在必行。高职工程经济学教学模式和内容应体现其高职特色、学科特点和工程实践需求。

(一)应用电子表格软件Excel

工程经济学是一门定性与定量分析并重的学科,定量性是技术经济学的一大特性,技术经济分析涉及大量函数模型及经济指标的计算,计算机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Excel软件具有直观简明的表格功能及丰富强大的函数与数据处理能力。在课程教学中,应根据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Excel软件辅助教学内容。

1.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在工程经济学教学中,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学习的一个难点,尤其是复利条件下多次支付的计算比较复杂。Excel软件提供了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函数,包括: NPV函数、FV函数、PV函数、PMT函数、PPMT函数、IPMT函数等,这些函数为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提供了方便。Excel软件还提供了RATE函数以简化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之间的换算。

2.折旧函数及应用。折旧的计算比较复杂, Excel软件提供了几种常用的折旧计算方法。可以利用SLN函数计算直线折旧额,利用DB函数(固定余额递减法)、DDB函数(双倍余额递减法)和SYD函数(年数和折旧法)计算固定资产在折旧期内各年的折旧额、累计折旧和账面净值。

3.盈亏平衡曲线的绘制。我们可以利用Excel软件提供的图表功能方便的绘制出盈亏平衡曲线,并可以通过动态图表的绘制直观地看出随着项目条件的变化其盈亏平衡曲线和盈亏平衡点的变化。

当然,EXCEL内容的设置要适中、适用,避免变成计算机基础课。

(二)案例分析

案例教学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对一个包含具体问题的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一特殊情境进行讨论并最终解决这一问题。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才培养理念的不断更新。案例教学已逐渐成为世界先进教学的潮流,成为培养适应能力、动手能力强的实用人才的重要手段。

在本课程中案例教学主要以小论文的形式对实际案例进行综合分析评价,重点考查学生对工程投资方案中各种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的实际应用以及对价值工程方案的评价与实施。

(三)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也称可行性分析,是工程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它是一种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寻求使投资项目达到最好经济效益的综合研究方法。它的任务是以市场为前提,以技术为手段,以经济效益为最终目标,对拟建的投资项目,在投资前期全面、系统地论证其必要性、可能性、有效性和合理性,做出对项目可行或不可行的评价。

可行性研究的最后成果是编制一份可行性研究报告,其内容一般包括:项目兴建的理由与目标,市场分析与预测,资源条件评价,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厂址选择,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原材料和燃料供应,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项目实施进度,投资估算,融资方案,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社会评价,风险分析,结论与建议等。

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为一份正式文件既是报审决策的依据,也是向银行贷款的依据,同时也是向政府主管部门申请经营执照和同有关部门或单位合作谈判、签订协议的依据。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考察学生的对于理论的实际运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教师提供或引导学生参阅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实际案例、报告及资料文献等基本资料文件,要求学生完成一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这样不仅能使教师从阐述性教学向启发性教学转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培养其资料查询、归纳、概括等基本科研能力,从而将课本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为将来毕业后进入实际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四、结论

在工程经济学教学环节中,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密不可分,相容互补的,切不可孤立开来。我们在强调实践环节重要性的同时,要认识到实践环节的有效应用要建立在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前提下。我们在走出传统的只重理论不重实践的误区的同时,也要避免走入重实践轻理论的误区,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环节的有机结合。

同样,也要认识到不同实践教学方式之间也不是孤立的,是可以也是必须配合使用的。如在价值工程的案例分析和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环节就需要配合使用EXCEL电子表格。

在高职工程经济学的教学中合理的设置并应用实践环节,并将其纳入成绩评定的依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工程经济学课程的学习效果,体现高职特色、学科特点和工程实践需求。

应用经济学论文:论学习动力理论在高校经济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论文关键词:学习动力;高校;经济学英语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学习动力理论研究愈来愈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己成为经济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在正确理解学习动力的基本概念、构成和形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学英语教学发展的实际,可研究大学生经济学英语最佳学习心态的构成和学习动力理论在经济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方案,这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对经济学英语课程产生学习动力,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教育心理理论认为,学习动力是在个体学习心理系统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下,“由个体的需要、兴趣、动机以及信念、理想、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个性心理倾向所产生的,来自主体自身的驱动力”。这种“驱动力”是动力性、结构性、生成性、系统性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合力。该合力引发、维持并强化主体的行为过程,直至达到目标。学习动力系统由认知系统、行为系统和动力系统构成。其中,认知系统是接收信息、加工信息、输出信息等认知活动的内部控制系统,其主要作用是形成学习中的智力潜能。行为系统是由行为、行为结果的评价和习惯等因素构成的外部执行系统。而动力系统则是激励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内部驱动和调节系统,它影响学生的知识、思想、行为和信念的转化过程。

学习动力有目标引力、内部驱力和情境动力三种形式。目标引力是学习目标对大学生的诱引倾向,其作用通过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等因素表现出来。内部驱力由学习者获取知识,解决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的需要引起,并推动学习者从事满足这些需要的学习行为的内部激起状态。情境动力是由与学习者学习相关的外部情境而使学习者持续学习的倾向,其主要以奖励与惩罚形式表现出来。

一、研究的意义

本文的研究具有以下意义:第一,教师建立适当的、发展性的经济学英语学习目标有助于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经济学英语的效率。第二,在经济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学业成功,能维持和加强学生持续的学习动力,从而保证学习过程的持久性。第三,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通过灵活的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能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

二、经济学英语课程最佳学习心态的构成

经济学英语课程最佳学习心态由轻松感、愉悦感、新奇感和成功感构成。第一,轻松感。学生在轻松的时候,思维就会变得迅速敏捷,这加速了知识的接受、加工和结合的进程,知识也能迅速得到巩固并转化为能力。第二,愉悦感。愉悦感是最好的诱发剂和最有效的精神振奋剂。学习中有了愉悦感,学生就会积极主动,不知疲倦,思维机制也会加快运转,知识也会很快被吸收。第三,新奇感。新的教学信息,新的教学方法,新颖而又有启迪的教学模式会使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而这种状态最有利于接受知识。第四,成功感。学生在学习时,每取得一点进步,如能及时得到肯定,便会有一种经常的成功感,使他们看到自己努力得到的成绩,从而树立信心和进取心。

三、学习动力理论在高校经济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方案

为了在经济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

(一)提出适当要求,建立经济学英语学习目标

经济学英语学习目标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直接动力。建立适当的、发展性的经济学英语学习目标有助于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从而提高经济学英语学习的效率。第一,难易适中,突出自主。经济学英语学习目标要适中,并且目标要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预想自己可以实现,学生就会积极的投入经济学英语学习活动。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并结合教学的要求来建立这样的目标。经济学英语学习目标要具有自主性,要出自学生自愿,由学生自由选择、自主安排。在学生自主动力作用下,学生会积极投入学习活动中,而不需要外力的督促和控制。第二,重视过程,注重体验。经济学英语学习目标的确立,要以经济学英语学习行为和学习过程本身为重点。该过程激发直接学习兴趣、指向性明确,没有中间环节。这种学习目标一经建立,就会产生强大的行为动力,并伴随着一种自我愉悦感。第三,目标转化,动力内化。一般情况下,学生怀有一种对集体的责任感、荣誉感,因此在经济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共同的经济学英语学习任务,形成群体性经济学英语学习目标。当利用群体性学习目标的间接动力激起学生投入到经济学英语活动时,教师应适时的引导他们理解学习的价值意义,让学生在经济学英语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学习的魅力,成功的乐趣,从而增强经济学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一般可以采用合作式教学法来培养群体性学习目标。

(二)体验经济学英语学习成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经济学英语教学中,学习活动被激发起来后,需要有持续的学习动力加以维持和加强,以保证学习过程的坚持性和效率。在经济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面向全体学生,鼓励积极参与,培养学生学习经济学英语的自信心。在经济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在经济学英语教学实践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第二,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体验成功与进步,促进学习动力的加强。经济学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过程和结果进行适当的评价,并在评价的基础上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学生的自我评价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教师要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效率等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使学生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及时调整学习过程、寻求学习策略,保持学习的动力。

(三)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调整经济学英语学习内容,克服课堂疲劳心理

教师在安排经济学英语教学内容时,一定要尽可能避免使学生产生疲劳心理,或在学生产生疲劳心理、兴趣开始转移时,及时调整学习内容,使学生接受新的刺激,重新兴奋起来,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具体的做法有以下几种:第一,采用灵活多变的经济学英语教学方法。教师在进行教学环节设计时,要注意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如小组讨论、正反辩论、单独发言等,而听、说、读、写各种训练方式也要灵活变换,使他们始终处于新鲜的刺激中,大脑不易产生疲劳。第二,掌握“逗引”的教学艺术。教师在经济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巧妙的问题逗引学生去深入探究教材,领着他们去领略无限风光。“逗引”能迅速打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并激发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逗引”还能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教师要选准“逗引”的时机和突破点,以此来引导学生去听、去说、去读、去想。第三,掌握教学幽默艺术。教师要擅长运用活泼的、富有情趣的、意味深长的表现手段进行教学,将教学引向成功。幽默能使教学过程更轻松、更有趣、更有效。尤其在学生进行了一段强度较大的学习之后,大脑很容易产生疲劳,这时如果能适当地动用教学幽默,不时给人以轻松愉悦的笑,就能保持大脑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性,减轻疲劳,振奋精神,增强学习兴趣。实验表明,学生对含有幽默色彩的内容记忆最深刻。总之,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其注意力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确保学习任务高效地完成。

(四)优化经济学英语学习环境

系统论认为,系统要素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两方面协调,可以使系统在原有要素不变的情况下发挥更大的潜力,从而提高系统整体功能的效果。因此,对经济学英语学习动力系统的开发要重视其外部环境。经济学英语学习外部环境包括物质环境、文化环境和交际环境。第一,物质环境。物质环境是指学校设施、经济学英语教学设备及有关学习资料等。教师要利用高校的物质环境,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其一,发挥校园设施的影响力。教师可以通过对校园物质环境的设计和校园景点的布置,来树立一种正确的导向,激发学生经济学英语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其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结合经济学英语教材内容,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把丰富多彩的、形象生动的视听信息合理地呈现给学生,实现教学内容从抽象到具体的良性转化。第二,文化环境。文化环境指的是经济学英语学习之外的、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实际影响的一切校内活动以及在此基础上表现出的校风、班风等。教师利用高校的文化环境,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其一,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构建能够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情景和氛围。其二,塑造积极向上的班风,构筑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学生在一种积极的班级气氛中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形成健康的情感,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第三,人际环境。人际环境是在经济学英语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比较稳定和持久的关系。教师利用高校的文化环境,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其一,经济学英语教师的情感能陶冶学生的品德。教师在经济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情感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并加强学生的情感动机,直至形成稳定的情感特征。其二,经济学英语教师的精神风貌能满足学生快乐求学的需要。经济学英语教师良好的思想言行、感情意志、道德品质能使学生的心理中包涵更多的崇师、敬师和亲师的理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