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

时间:2022-05-09 10:06:05 关键词: 畜牧兽医 畜牧兽医专业 毕业论文

摘要:培养畜牧兽医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是要求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坚持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以“应用”为主题和特征,构建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瞄准技能教育,狠抓育人环节,突出特色专业师资团队建设和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实行多元化合作办学模式是培养适应新形势下满足行业企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关键。

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

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畜牧兽医专业多媒体教学论文

1目的明确,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适时适度运用多媒体教学

由于多媒体教学具备图文并茂、声像具佳、动静皆宜的优势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缺陷,从而在教学中过程中得普遍使用。目前多媒体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既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也有其不足之处,故此要合理使用多媒体,做到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结合进行优势互补,不能过分追求多媒体使用而影响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授课内容是否适合选用多媒体教学时,切忌盲目性,随意性,要从确实的目的出发,才会有好的效果。从畜牧兽医专业开设的课程来看,也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用于多媒体教学,比如一些纯理论知识的讲座,就不适合多媒体教学,由于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信息量大,播放速度快,用多媒体课件表现这些需要记忆、理解的知识点,学生忙着跟上老师的节奏,根本没时间去理解和分析,在短时间内会感到很疲劳,反而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故此使用多媒体教学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来分析选择,适合则用否则不用。

2多媒体教学做为一种辅助手段引进实训课堂

(1)畜牧兽医实训课的实习实验是教学中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教学手段,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畜牧兽医专业进行教学实习、实训时,门类品种庞杂、投入巨大、运行成本高,这是各高职院校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即使是最简单的教学实验也面临实验动物和器材等高昂教学成本的问题。而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畜牧兽医实习实训课教学,不仅能克服实训条件的限制,还能提高实训时的演示可见度,增强演示实训的有效性,加强实习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正确性,为学生进行实习实验设计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的实训知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训的作用。

(2)应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加强实训操作的正确性,更能巩固强化学生实训操作的技能。一方面畜牧兽医实训课的各种实习实验都有一定的要求,一旦学生操作失误,不仅会导致实训失败,造成仪器损坏,还会引起某些危险性,更会引起学生的恐惧心理,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对一些装置和操作学生感到困难的实训,均可采用多媒体教学对实训操作先进行计算机模拟操作,以掌握正确的操作和对不正确操作的理解、训练实习实验操作技能,然后再进行实践实习实验,将大大提高学生实训的有效性,不仅能提高实习实验的成功率,更能深刻理解正确操作的重要性。

3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提高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的能力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适应时代的需要。多媒体课件是教师多媒体教学的工具之一,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全面的分析把握教学内容,合理地选择课件素材,精心的制作课件、撰写教学方案,教学方案要根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授课内容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有些教师由于受年龄或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多媒体课件准备不充分,在实施教学时,只是把纸质教案的内容搬到屏幕上,用幻灯片放一下,以为这就是多媒体教学,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应有的效果。只有教师具有熟练使用多媒体的本领,才能使多媒体教学发挥其特有的优势,所以对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

(1)一方面加强教师队伍课件制作培训,学校可以针对教师现有的计算机水平和课件制作水平,对不同层次的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例如与多媒体教学有关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培训、计算机基本操作、课件制作、网页制作等方面的培训。学校也可以组织教师举行课件制作比赛,通过比赛来达到提高教师制作课件的水平的目的。只有制作出好的课件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

(2)另一方面加强教师队伍专业知识培训,一流师资队伍培养对于提高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提高畜牧兽医专业指导教师能力和素质,建成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专业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充满活力的教学团队,是新形势下培养高端素质人才的需要。本院几年来先后派出19人次的本专业教师外出学习。2012年暑假到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5人,2013年暑假到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9人,2014年暑假到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5人,不仅学习了相关专业知识,也对其教学方式方法有了新的认识,开扩了眼界、拓展了知识面,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促进作用。

4结语

总之,多媒体课件以信息量多、内容丰富,可以较好地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授课效果,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诱思情境,展示相关知识背景,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和研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培养其探究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作为专业教师应深入教学一线,掌握畜牧行业动态,了解新的科技知识,通过多媒体教学传播新知识新内容,能够培养出更全面的畜牧兽医人才。

作者:王桂敏 宋臣锋 王维畅 沈玉善 单位:沧州职业技术学院

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论文

一、充分认识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更新,职业教育也需要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在人才的培养上不能只是应付就业需要,更要注重创新精神等新的素质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工学结合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学模式,这要求职业学校根据自身专业设置去寻求企业的帮助,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一起培养出适用的人才。我校把办学的方向统一到了面向企业需求上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创设新的专业培养急缺的技能型人才,真正达到了服务当地经济建设的目的。在当今社会,职业教育办学最重要的就是要贴近就业市场,积极地寻求适合的企业进行合作,建立起实习与就业、生产和教学、学习与工作等相互结合的产学研一体化新型教学模式,即把作为用人单位的企业和育人单位的学校密切联合到一起,这样才能真正把职业学校做到企业化、市场化,以满足时展的迫切需要。

二、如何推进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

我校综合两年以来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下面几个有效的推进措施。

(一)为了保障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

的顺利进行必须建立相关的管理机制当今社会的职业教育和企业行业的关系密不可分,让企业直接参与到职业教育的办学中是推进工学结合的最佳方式,也是进行技能型、素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之处,能够使校企之间优势互补、共享资源,达到共同发展。为了使企业参与办学助推职业教育发展,2012年我校选取畜牧兽医专业与当地的食品厂、养殖场和饲料厂等相关企业确立了校企合作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与企业合作的新理念,在人才培养上做到了工学结合与产学研一体化,在制度建设上切合实际制定出了《教学与学生实习实训管理办法》等制度,在组织机构上专门设立了针对工学结合的专业化教育团队,学校高层每学期就工学结合问题召开专题化会议,对培训计划进行修改和制定,并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同时解决相应的问题。

(二)在教改政策制定上要以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为重心

对于学校来讲教学的质量就是生命。我校在人才培养上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仅要学会专业的知识,也要学会实际操作的技能,使培育出的人才能够应用到一线的管理、服务和生产岗位中去,以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不适用,达不到这一目的。如今的职业教育模式需要切实推行模块实训和案例教学等更为先进的教育方法。一是要建立贴合企业和市场需要的专业课程,建议组设专门的专业课程建设委员会来指导专业课程的建设,促成“盯住紧俏产业建设专业、根据专业选择适宜产业、学科和产业相互链接、岗位和专业相互链接”的科学化办学模式;二是把课程设置的实用性作为核心内容,在课程的规划和设计上要充分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联合企业建立课改指导机构,在课程体系的建立上把握好“学生为中心、就业为导向、课程为主体、能力培养为本位、职业活动为主线”的总体思想。

(三)推行进入企业顶岗实习的方式

1.如何理解顶岗实习模式

以中职畜牧兽医专业为例,在学生实践教育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顶岗实习,这是学生如何将专业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主要方式,也可以借此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2.顶岗实习模式的具体要求

顶岗实习需要学生通过企业专家和教师的指导独立完成所负责岗位的全部工作,并据此提报顶岗实习的报告。

3.推行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的成效

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能够使企业和学校之间优势互补、共享资源,达到共同发展,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对企业来讲,获取了一定的人才储备,也得到了学校的文化资源、咨询和培训服务;对于学校而言,在教师队伍和专业课程上都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在师资培训上也有了创新,教育培训的服务领域得到了拓展,教学实践的条件得到了提高,实习实训的基地也相对稳定,对于学校的竞争力和知名度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从学生的层面上来说,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就业竞争力得到加强,所学专业更为贴合市场需求,所以对于未来更无需担心。

作者:娜楠 单位:内蒙古乌兰浩特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改革论文

一、确定了系统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课程体系组成

近年来,安徽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改变了原有课程体系的设置,坚持“就业导向”,根据企业、产业、社会的需求建立课程体系,优化整合相关课程,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开设,并把相互关联的课程整合为一个体系。比如,把专业英语课融合到各门学科中进行,不再单独开课;把生理生化等课程的内容渗入到专业课的授课过程中,使课程体系精简化、专业化,更贴近企业对高职高专畜牧兽医一线技术人员的能力要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过程的实施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院校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在授课过程中,部分高校存在着教学过程程序化,教学覆盖知识面广泛度不够,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等缺点。为此,动物科学学院畜牧兽医专业采取了新的教学模式,根据新的教改方案,在教师实施授课过程中改变了原来的一贯式教学模式,采取分工合作的教学方式。把每一门课相关的授课教师组成一个教学团队,在该门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团队成员共同参与教学,这样既扩大了学生学习信息的来源,又把各位教师的特长融合为一体,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深入进行核心课程建设改革

(一)确定核心课程的教学目标

核心课程改革是教学工作内涵建设的攻坚任务,涉及到整个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所有核心课程的改革与内涵建设都要以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标准,以学生职业能力的获得为目标,以课程大纲建设为切入点开展。其决定因素是教师课程观念的转变,核心是“课程的应用性与社会需求性”,关键要引入社会评价,从课程大纲、教材、教学方案、教学实施到教学考核评价体系进行全方位开发建设。

(二)改变授课方式,实施项目化教学

安徽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畜牧兽医专业在以前改革的基础上逐步推行项目化教学,该教学方法彻底改变了原有的授课方式,它是一种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整个课堂以学生的学为主线,老师以课堂主持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上引领学生自发学习新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和基本素质。目前,畜牧兽医专业有养禽生产、养猪与猪病防治、兽医临床诊疗技术等七门课程进行了教改立项,做为教学改革的试点课程进行试验。在试运行项目化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学生课外时间学习主动性不强、教师查阅资料不够广泛等问题,但经过一年的努力,学生基本适应了新的教学方法,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目前,七门教改立项课程已有四门正在实施改革,已经完成项目任务书,教改教案,教改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正在进行项目化教学教材的编写。

(三)确定合理的核心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原来的课程评价方式均是以老师评价为主,考试方式往往采用笔试的方式,这种考核方式并不能真实考查学生的技能,容易培养出背书的“机器”、考试的“高材生”,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却是高分低能,走上社会以后,还会因为得不到用人单位的肯定而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影响学生的后续发展。实行新的教学改革以后,课程的评价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不再以老师考核为主了,考核要转向对学生适应岗位的能力测试;课程的评价标准要转向以社会评价为主,如,社会职业资格、职业资格证书等,课程的考核方式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如,笔试、面试、操作等,让用人单位参与考评,同时,学生自评也变成主要的考核方式。

三、教材建设改革

(一)教材的选用

教材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优秀教材是培养高质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工具之一。科学规划教材,加强教材建设,改革教材内容,对培养高层次后备畜牧兽医人才非常重要。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材使用大部分是本科教材,教材的特点是知识覆盖面广,偏重理论,部分知识已经老化。高职高专在教学过程中课时量明显少于本科院校,更要突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材选用方面,尽可能使用“面向21世纪高职高专系列课程教材”,淘汰质量较差或出版时代过早的教材,同时,还要注意选择的教材要符合教学改革的要求,使用已经成熟的教改项目化教学教材。

(二)教材的编写

鼓励教师发挥群体优势,编写较高水平、有特色的教材,不断地将一些新知识、新成果、新技术和新方法充实到教材中去,尤其是编写好列入国家、省级重点建设的教材。同时,根据课程教学改革需要,可以编写项目化教学自编教材。通过对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的探索和研究,发现课程体系的确立以及教学方式改革和教材建设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深化教学改革,寻找到真正培养一线技术人才的方法,才能培养出用人单位满意、学生自身满意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袁文菊 袁逢新 贺绍君 赵书景 单位:安徽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

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畜牧业信息互通机制下畜牧兽医论文

一、抓好摸底调查,掌握实际情况。

4月1~2日,市委马军常委连续两天带领市畜牧兽医部门领导,赴牧区乡镇亲自查看灾情,实事求是地掌握具体情况,根据畜群分布情况,深入放牧点,掌握放牧情况及牲畜膘情,要求农牧区各乡镇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把确保牲畜安全度春做为当前畜牧业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制定工作方案,指导农牧民做好当前畜牧业生产。

二、调拨应急饲草料。

为切实做好抗灾保畜、接羔育幼工作,确保牲畜安全度春,保证牧区畜牧业健康有序发展,牧区在做好自救的同时,畜牧兽医局积极与饲料企业联系,购买饲料250t,发放给牧民应对当前恶劣天气,目前已发放100t,预计剩余饲料4月4日前发放完毕。

三、加强饲养管理指导服务。

组织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加强畜禽防寒防冻知识宣传,指导养殖场(户)有针对性地添加能量饲料,提高畜禽抗寒抗病能力,防止畜禽冻死冻伤。尤其做好母畜禽和仔畜、雏禽的防寒保暖工作。同时指导养殖场做好畜禽舍通风换气,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防止疫病发生。

四、建立信息互通机制。

畜牧、气象部门、农牧区乡镇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及时通报天气变化情况及畜牧业生产情况,有效提高自然灾害预警预报水平,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同时,提高预警能力,提前三天对防寒抗雪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各乡镇通过广播通知、入户通知、电话通知等形式,迅速将寒潮信息及时通知给农牧民,使农牧民提前做好各项应急准备。

作者:丁国进 马军辉 单位:昌吉市畜牧兽医局

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行业型职业教育畜牧兽医论文

1集团成员单位组成及其权利、义务

集团实行理事会制。自2011年9月成立以来,规模不断壮大,成员由原来的46家发展到85家,其中本科院校3家,高职院校7家,中职学校13家,企业55家,行业协会学会5家,研究所2家。参考国内行业型职教集团章程,我们制定了黑龙江省畜牧兽医职业教育集团章程,明确了成员单位的权利和义务,根据学校成员、企业成员和协会学会成员的特点,规定了不同权利和义务;同时还规定了集团理事的权利和义务。

2集团组织机构及理事会职责

集团设立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和秘书处等机构。理事会是集团的最高权力机构。常务理事会是理事会的执行机构,在理事会的领导下进行工作。秘书处是理事会的常设机构,具体负责集团的日常工作事务。理事会设理事长1名,原则上由牵头学校校长担任。设名誉理事长1名,邀请行业主管领导、专家学者和社会知名人士担任。设副理事长、常务理事和理事若干名。上述人选均由理事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的职责有:制定和修改集团章程;选举和罢免领导机构成员;制定集团年度工作方案;审议常务理事会年度工作报告;审议通过集团常务理事会或理事单位提出的议案。维护成员单位的合法权益,协调集团内部利益关系和对外关系,反映各成员单位的意志和要求。推广介绍集团内外职业教育与专业培训经验,开展集团文化建设,组织各种参观考察活动,推进管理创新。

3集团决策制度

根据理事会每年召开一次会议的规定,集团共召开了四次理事会议。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常务理事会议根据需要不定期召开,在理事会休会期间,常务理事会行使理事会权利。集团分别就教育教学改革、中高职贯通、技术服务、实训基地建设等问题召开常务理事会议,研讨具体问题。

4集团秘书处及其职能

集团秘书处设在牵头单位黑龙江职业学院,秘具体负责集团的日常工作事务。其职责是:负责集团年度工作方案的落实;负责集团的宣传和档案管理工作,做好集团的联络工作;筹备组织理事大会和常务理事会议,负责起草会议文件,撰写工作报告;集中并代表成员单位间的利益和要求,对招生就业、课程改革、实习实训、教师培训等问题,向集团提出意见和建议;负责集团网站的建设,并维护网站正常运行,收集、行业信息、人才培养和供求信息,协调成员单位间的招生、培训、就业等工作。秘书处在理事大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理事大会闭会期间,在常务理事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秘书处设秘书长1名,副秘书长若干名。秘书长人选由理事长提名。理事大会确认通过。

5集团信息沟通平台建设

集团于2011年9月建立之初即建立了黑龙江省畜牧兽医职业教育集团网站,建立了集团概况,理论研究、成员风采、专业建设、实训基地、职业培训、人才供需、政策法规、新闻动态、重点工作、行业动态、资源共享、下载专区等栏目。后期根据工作内涵的延伸又设置了远程教育、援藏工作等栏目。集团为成员单位设置了会员登录界面,成员通过用户名和密码可以进入网站,人才需求信息、单位新闻等信息,信息通过管理员审核后,在集团网站内共享。新会员可以通过注册、审核后,成为会员,获得相关会员信息的权利。

6实践证明运行机制可行

黑龙江省畜牧兽医职业教育集团成立以来,理事长单位充分发挥了其国家骨干院的龙头作用,团结集团成员单位,在理事会领导下,开展了教学研讨、技能培训、技能大赛、技术服务、中高职衔接、校企深层次合作、援藏等一系列的工作,为黑龙江省行业型职教集团的运行探索出一些经验,成为省级重点建设的职教集团和黑龙江省与教育部共建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重点建设职教集团。建立了16个实训基地,其中2014年成立的以股份制形式开办的龙职宠物医院,实现了集团资源共享,同时也为行业型职教集团的机制体制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经验。黑龙江省畜牧兽医职业教育集团的运行机制是国内大多数行业型职教集团所采取的运行机制,通过三年多来的运行,证明其可行性。

7思考的问题

目前职教集团的非法人身份,与企业法冲突。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将集团化办学纳入国家职业教育体系,明确职教集团的法律属性,赋予其合法的身份、地位。以便更有效地开展活动,处理企业或民间捐赠。在对集团企业成员的政策上,国家尚无相关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的企业成员的积极性。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出台捐赠资金税收减免政策,激励企业和社会各界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征收企业职业教育与培训税,对于参与集团化办学的企业适当减免税收,或税收返还企业专款用于企业职业教育,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提高企业加入集团、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作者:王喆 刘广文 韩行敏 刘春娟 吕芳璐 南文杰 吕衍娟 单位:黑龙江职业学院

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中职校教学改革畜牧兽医论文

1当前教学现状分析

1.1生源情况分析

就读中职校特别是涉农专业(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由于生源文化水平普遍低,自律能力较差,是我们推进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实行自主招生后,这一问题更显突出。从中职校的生源情况分析,绝大多数进入中职校的学生并不是心甘情愿的,甚至有少数学生不知道自己是来学什么的,这些是家长的意愿;因此,导致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同时,还有一部分学生厌学、学习积极性不高或学习能力较差,对传统教学形式反感,没有兴趣。这样就给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地困扰。

1.2教师教学情况分析

从教师教学情况来看,大部份教师从观念和教学方法上还停留在传统教学的思维上,也不能更好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我们传统的教学过程一般是用5min左右的时间复习旧课后引入新课,并用80min左右时间对新课的内容进行讲解,最后用5min时间来小结、练习或布置作业。这样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学生情况,特别是作为传统的畜牧兽医专业,仍然存在着“课本上养猪,黑板上喂鸡”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如兽医临床课中动物普通病的教学,在授课中大部份时间是在课堂上进行,实训实习时间少,更谈不上学生的主动学习,以至导致学生临床实践经验的不足。学生在顶岗实习时,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适应岗位工作。

1.3中职校现状分析

从中职校现状分析看,其教学模式中,特别是在专业课中理论讲授时间占据80%左右的学时数,学生实训实习的课时数相对较少;同时,中职校的师资力量薄弱,人少事多或缺乏“双师型”教师,实训实习教学设备硬件建设滞后等,也是造成中职学生实训实习的课时数减少的原因。

2对教学改革的探讨

针对学生、教师及学校的现实情况,我认为中职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1观念转变才能树立正确的培养目标和模式

现在中职校教学和以往中专教学是不一样的,培养学生应更多的是注重对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由于生源情况改变以及行业企业对中职学生需求变化,导致了中职校必须进行教学改革。要进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首先,思想观念要改变,必须摒弃一些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把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其次,中职校教育的显著特征是培养具有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求学生动手能力强,应采取“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的思路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切实抓好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建立特色的中职培养模式。

2.2构建课程体系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根据当前畜牧兽医专业的行业特点,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畜牧兽医行业工作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胜任畜牧业生产、经营、建设、服务于第一线需要的具有掌握动物科学畜禽饲养与动物医学疫病防治技术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构建中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应通过广泛的社会调研,分析行业发展趋势与对人才的规格要求,按照行业、企业需求确定课程目标;根据畜牧兽医专业技术领域与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国家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选择教学内容;依据学生顺利就业的需要安排教学进度;按照职业结构与岗位内容的变化,构建具备一定弹性的课程体系,要随时关注行业企业的最新发展,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流程和新方法。课程体系构建中应始终贯穿素质教育,通过校企文化的融合,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健全的心理和健康体魄以及吃苦耐劳、艰苦奋斗、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使学生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热爱畜牧兽医这个专业。教师要到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进行见习和工作实践,专业课教师可提高专业技能、实践操作能力;文化课教师可了解专业知识并融入在教学上;而更多的是教师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应树立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行动能力的理念,综合行动能力包括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个性能力和专业能力等4个方面,改变只注重专业技能培养的做法。

2.3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近几年,尽管中职校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探索,网络和多媒体系统进入课堂,将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带入了崭新阶段。网络和多媒体全面运用于畜牧兽医教学,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动物传染病》中传染病病变组织器官用大量的图片代替了原先老师的板书或者讲授,《畜牧学各论》的品种介绍、设备观摩、养殖场建设、人工授精、饲料配合、畜禽的饲养管理等均可用多媒体或录像教学。即使这样,总体上来说创新还不够。下一步教学改革,我们应借鉴“行动导向”模式,为学生提供在“做”中“学”,“学”中“做”的学习机会。老师们应该树立行动导向教学理念,改进课堂教学方法。职业教育实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就是教师研究教学的方向、方法、内容和形式等;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尽可能成为职业实践者;不断更新自己的课程内容,不能停留在“教书匠”的位置上照本宣科。要求学生要积极主动地投身教学过程,摆脱“排排座,听课课”的被动局面,通过小组学习、项目工作等活动来体验学习。学习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学生通过学习体验有目的的主动建构知识、形成能力、调整态度的过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必须得到尊重。在现代职业教育中,学生的学习体验是根本的,教学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该成为学习过程的策划者、课程设计者、学习过程中教练、指导者、导师和顾问。我们应由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传统教学方法向大脑风暴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仿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方法转换。但也不排斥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椐不同课程内容采用不同行动导向法,如《动物传染病》可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中的卡片法、伙伴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式进行;《猪病防治》课程教学中可应用项目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进行;《畜禽的生产与经营》可运用现场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引导启发法等教学方法进行。通过以上教学方法改革,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在浓厚兴趣的支配下,学生能将全部的精力放在具有好奇心的事物上,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培养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显得很重要。要使学生对特定事物产生兴趣,教师需要去引导。

2.4考核手段的改进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技能

目前,中职校对学生的考核手段主要以课堂提问、平时作业、实习报告和试卷成绩等为依据。这种考核方式存在诸多弊端,如只能考核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记忆程度,许多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仅仅靠考前几天的突击记忆就可以考试过关了,这样不利于学生对基本技能的掌握和个人专业能力的培养。中职校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不同于大学本科生的,因此,我认为应根据社会对畜牧兽医专业的需求,对课程学生成绩考核评价进行调整,将理论课程的考试成绩调整为总分的30%,实验成绩为20%,现场技能考试为40%。职业素养(课堂纪律、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情况等)为10%。通过对考核手段的调整,我相信能够改变过去重理论轻技能的局面。考核的过程化、多样化和灵活化,才能适应学生的实际,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有利于中职校学生发展。

3结语

总之,为了使中职校畜牧兽医专业更好地持续发展,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通过改革,能更好地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良好综合素质的“应用型”、“创业型”人才。

作者:李静 单位:贵州省畜牧兽医学校

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动物防疫畜牧兽医论文

1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所出现的问题

1.1防疫意识较为薄弱

畜牧动物的疫病具备以下两个特点:慢性化以及非典型化。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每个地方之间的联系也在逐渐增加,并加大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同时,多数畜牧动物在实行免疫工作,且病原极易发生变异现象。养殖户没有较强的防疫意识,因此养殖条件以及环境无法满足动物防疫的要求,缺乏良好的养殖条件。

1.2技术能力较差

资金以及人员等相关因素的阻碍会对畜牧动物防疫造成严重的影响。即使一部分县级创建了兽医实验室,并且在实验室中都配有相应的设备,初步设施较为完善,但是其技术水平以及方法依旧较为落后,没有充足的经费,同样也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因此促使防疫工作停滞不前,没有将检测工作进行到位。

1.3工作人员配备不合理

按照大量的资料数据表明,某些乡镇的畜牧动物防疫工作中没有充分的人员,多数存在人员不足的现象,与此同时,工作人员素质较低,缺乏应对问题的能力,并不能积极的展开防疫工作。

2相对措施

2.1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提升畜牧兽医的认识

就目前而言,政府在对公共管理中的主要任务则是食品安全以及公共卫生,然而食品安全以及公共卫生与畜牧兽医防疫工作也存在相应的联系。所以,应创建相应的防疫体制,对动物防疫予以相应的重视,摒弃传统的思想观念,加大相关制度的完善力度。

2.2增强技术水平

想要提升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技术,就需要对相关的检测设备进行不断的完善,提升设备的技术水平,为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奠定基础。确保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可以顺利的实施。除此之外,应对动物防疫工作进行全面的监测,并培养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2.3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想要促进升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发展,就应加强人才储备,以此来增强团队的建设,并转变人才队伍建设的传统观念,招收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并且,不定期的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总体素质,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对动物防疫工作充满信心,提高防疫工作的能力水平。而工作人员的年龄逐渐老化大大减少了防疫工作的管理力度,致使多数新疫苗在基层并不能顺利的实施,同时大部分的养殖场以及畜牧商并没有对基层防疫站的工作进行相应的配合。除此之外,基层具有较低的经济水平,导致多数动物依旧使用传统的散养方式,造成动物防疫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因此也不会准确及时的找出动物疾病病原。

2.4提升防疫部门人员的待遇

其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和人们的生活饮食存在直接的联系,是公共事业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应按照动物防疫的情况,激发工作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因此政府应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待遇。政府需将畜牧动物的防疫工作加入财政内容中,确保资料的发放,从而对免疫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对出现的动物死亡事件要及时进行相应的赔偿,还要对动物防疫实行相应的储备工作,以此来为动物防疫工作提供保证。然而,在工作中多数人在工作不久则会选择调动,为此给管理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所以,上级防疫管理部门应适当的提升基层人员的薪资。

3讨论

3.1重视疾病的控制,对动物进行相应的健康检查

畜牧兽医防疫工作的主要内容则是对动物所产生的疾病的进行控制。所以,在进行日常的工作时,对动物可能引发的疾病进相应的调查,并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同时对所出现的问题采用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此来保证动物能够顺利的成长。特别是突发性疾病,应选用相应的补救措施,保证动物的健康。兽医还应不定期对动物进行检查,并详细的对动物的情况进行记录。与此同时,还需要动物进行疫苗注射。

3.2重视基础设施,实行科学探究

为了使得动物防疫工作得以顺利的开展,畜牧兽医在进行工作中应完善相应的基础设备以及基层组织机构,同时还备有相应的工作场所。按照动物防疫工作中所出现的主要问题,同时还应和畜牧兽医的实际状况进行相互结合,对当地的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实行探究,以此来提升动物防疫工作的整体水平,还需要对相关防疫技术以及手段进行相应的重视,使得动物防疫工作具有系统性。与此同时,还需要提升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使得动物防疫工作中的每项都可以顺利实施,并且要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工作人员自身的技术水平。

4结语

综上所述,按照动物防疫的实际情况,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需要采用应对方法,以免出现疾病。并且,为了能够使畜牧兽动物医防疫工作可以顺利的发展,应提升畜牧兽医的总体专业水平。

作者:刘成柱 单位:四川省荣县度佳镇畜牧兽医站

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畜牧兽医论文

1教师素质建设

1.1专兼结合,建设“双师”素质教学团队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培、选、引等措施组建一支专业素养高、理论水平扎实和业务能力过硬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积极组织团队教师进修、短训,参与科研项目等力度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着力提高教师的学位层次、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掌握本专业的新知识、新技术。“双师”团队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和核心,由于要求高、资金投入较大,可根据畜牧兽医专业的实际情况,内外结合,坚持“引进来(与行业研究机构和企业广泛合作,聘请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能手,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推进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发展);走出去(选派团队中青年骨干教师到科研机构、高等学府进修,或到企业一线进行生产锻炼,提高学术水平、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实践经验);带起来(重点扶持和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使其作为导师指导中青年教师实习、实训、课程建设、学术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方针,积极拓宽师资队伍的来源,优化教师队伍,健全管理机制,建设具有“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优秀教学团队。

1.2改变教学模式,重视技能培养为培养适应

新形势下对畜牧兽医人才的要求,高校教师必须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体系及教学模式对专业课程及实践教学的效果。要求教师直接参与畜牧行业的生产和经营管理,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组织教学时,推行“教、学、练、做”一体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由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和专业教师设计教学情境,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进行项目构建和任务整合,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完成“教、学、练、做”一体的教学模式设计。通过模块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积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将书本知识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地向学生传递信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其在获取大量知识同时,极大地提高学习兴趣。扩充学生的学习视野,调动其思维,有效地提高了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1.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创业意识

1999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2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上,强调了“培养21世纪人才的创业精神(企业家精神)”的理念,大会指出在技术与职业教育中提供信息和知识、技能及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将成为改革教育与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和精神,增强自我就业能力将是我国高职院校培养新形势下满足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实现以创新意识培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目标,而以学生为中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则是创造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指导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够很好地增强其创业意识。同时,使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教师主动帮助学生联系实习企业、指导其进行创业尝试等环节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完成实际工作的能力,而且为其毕业后创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2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内容

广泛调研区域畜牧兽医企业,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情况,以毕业生就业岗位所需的品德、知识和技能为逻辑起点,围绕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总体目标积极推进岗位能力课程建设与改革,构建以职业岗位作业流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使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适应岗位群变化。打破传统学科体系,以“应用”为宗旨设置理论教学体系,形成融合“多岗位、多层次、多环节”的职业岗位“工学结合”循环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的突破,需符合“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开发理念,以素质和能力培养为主线,依照行业发展和企业实际需求制定课程目标,增加实验实训课程与“双证”课程比例,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避免相关课程内容的重复教学。可根据区域畜牧行业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情况,开展“模块式”教学,改革专业“学科型”的教学体系,进行课程的综合,减少原学科体系中重复的理论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的比重。

3完善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既是实现畜牧兽医专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也是学生自我发展和增强就业竞争力的现实需要,为重点突出理论知识应用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以“技能培养”为中心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实训课时量必须达教学总课时量的40%以上。提高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需要完善的教学管理模式,如实现“双导师、师徒制”的教学模式,确定一个校内导师和一个校外导师全面负责学生的实践技能培训。同时,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形式。

3.1建立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校内实验实训室

学校应根据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成一批设备条件先进、管理科学规范,集教学、培训、生产、科研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特色鲜明的校内实验实训室。校内实训室是高职院校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必备条件。例如,根据学科发展规划、专业和课程设置等建设诸如畜牧兽医基础实训室、动物检验检疫实训室、动物疾病诊疗实训室、药物器械室以及相关动物养殖等实验实训室,除满足本专业课教育教学、实训及科研的同时,还可面向区域社会生产、技术和科研服务。

3.2建立学校主导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建立学校主导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如校内各种动物繁育基地、饲养场、动物医院、饲料及兽药企业等。学校对校内实训基地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完全的使用权和产权,能够根据本校畜牧兽医专业建设发展情况自由调整、新建、改扩建或者撤销,所建实训基地,具有成本低、占地面积小、实训过程中事故风险小、工作程序出错后可以重新纠正等特点。校内导师可以按课程需要随时组织学生开展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不仅锻炼了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3.3建立多元化的校外合作模式

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最终目的是直接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以上实践教学模式存在诸如实训资源利用绩效较低,效益产出率偏低等弊端,且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师生的专业发展和学校形态教育组织的专业分化等。因此,必须面向社会开展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如学校可与当地政府、行业企业乃至同类高等院校之间准确分析各方利益诉求后探索适合的合作策略,使各行为主体在“产学合作,互惠互利”的平台下,互为要素、互为动力、互相制约、互相激励,达到合作的最佳效果。

3.4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训,推行“双证”制度

根据畜牧兽医行业工作岗位需求特点和职业资格工程要求,在完成“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还应该注重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的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双证沟通”课程体系。要求学生毕业除了获得毕业证外,还必须获得职业能力所对应的2个以上的职业资格证。创建多环节的实践考核体系,强化实践考核,激发学生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参加自己所学专业的技能考试,实行“双证书”制度(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4建设专业特色教学资源库

培养人才是为满足市场的需求和工作岗位能力的要求。制定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必须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和企业调查,摸清市场对畜牧兽医专业人才需求和职业岗位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分析所教学生的学习特征等基础上完成的。近年来,各院校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大力构建数字化校园,教学资源库建设必然成为一大重点。笔者以为教学资源库应该是以立足地方,为周边区域经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为重点的特色资源库。组织专业团队教师根据培养方案集中精力对经典特色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分类,形成专业教学资源、课程教学资源、素材教学资源、拓展教学资源等模块,而且教学资源要规范化,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所建成的资源库既要有符合当地区域发展需求,又要能被全国其他同类院校共享的特色。

5完善人才培养考核评价体系

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考核评价必须依据知识获得与技能形成规律进行,除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水平评价外,最主要的就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因此,必须分别制定对教师和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或办法,教师评价可由督导、同行、学生对于教师的素养、教学水平、教学技能、教学方法等进行评价;学生评价可由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企业或岗位评价等组成。同时,考核体系必须灵活化,不求一致的评价标准,摒弃传统“一卷定乾坤”的考核模式,强化实践考核,创建多环节(课程实验、综合实训、教学实习、毕业顶岗实习、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等)实践考核体系,并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考试)相接轨,结合专业与相关职业工种,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推行“以证代考”的考核体系。

6结语

培养畜牧兽医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是要求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坚持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以“应用”为主题和特征,构建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瞄准技能教育,狠抓育人环节,突出特色专业师资团队建设和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实行多元化合作办学模式是培养适应新形势下满足行业企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关键。

作者:周启武 严杜建 单位: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

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大学生爱国情感下畜牧兽医论文

1畜牧兽医专业大学生爱国情感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1学校教育不断加强,但仍未满足畜牧兽医专业大学生的需求。

近几年国家相关文件和政策对爱国主义重要性的阐述日益突出,普通高等院校对在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普遍加强。但随着畜牧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畜牧兽医专业大学生自己也希望在校期间能够获得素质的综合发展。调查显示,在“对当前爱国主义教育满意程度”的调查上,“非常满意”占12.0%,“一般满意”占35.6%,“不太满意”占48.8%,“不满意”占4.6%,这说明目前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程度还未最大限度满足畜牧兽医专业大学生的需求,还需要在教育方法、教育形式等方面不断完善。

1.2目前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环节还比较薄弱。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大部分学生通过理论教学能够了解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知识,但高校在爱国主义实践环节上的教育还比较薄弱。目前,高校组织的与爱国主义相关的活动形式单一,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低。在“学校组织爱国主义相关活动”的问题上,同意“经常组织”占25.7%,“偶尔组织”占44.3%,“不组织”占19.2%,“不清楚”占10.8%。在“你是否愿意参与相关活动”这一问题上,30.5%的同学表示“非常愿意”,50.0%的同学表示“一般”,19.5%的同学则明确表示“不愿意”。这说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开展效果不理想,大学生参加相关活动的积极性也并不高。因此,爱国主义教育中应该适度增加实践、参与环节,让大学生在亲身经历中升华爱国主义情感。

1.3有些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较为陈旧。

当今各高校爱国主义的理论课程教育都体现在“两课”教学中,很多内容已经脱离了目前社会的发展实际。在对“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调查中,认为“与社会热点问题密切结合”占10.0%,“一般”占20.8%,“脱离社会实际”占69.2%,这说明高校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较为陈旧,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1.4爱国主义教育方式缺乏创新性。

目前,高校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正面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育手段相对比较单一。在对“爱国主义教育方式”的调查上,认为通过“课堂”占40.7%,“网络”占31.5%,“电视”占15.5%,“书刊”占12.3%,这表明课堂讲授仍然是爱国教育的主要途径。由此可见,现存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不能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创新。

2畜牧兽医专业大学生爱国情感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2.1受经济全球化影响

自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以来,各国联系密切,意识形态互相渗透,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大舞台,大学生如何把握好正确的价值观、如何弘扬民族精神,是所要面临的一个难题。

2.2受网络多元信息的冲击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网络作为重要媒介已经走进大学校园,并且逐渐被畜牧兽医专业大学生接受,他们通过网络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最新资讯、社会动态等信息。但是网络也有它消极的一面,暴力、拜金、色情、恐怖主义、民族歧视等落后思想也渗透到学生不太成熟的思想中,有些大学生在无意中已感染上腐朽思想的毒瘤,还有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认为是否爱国与己无关,缺乏为祖国献身的意识。

2.3学校爱国主义教育体系不完善

目前,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还流于形式,理论课教程比较枯燥,多以书本内容进行讲授,很少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非课堂教育形式单一,活动设计不新颖,教育的各方面资源,如人力、物力、财力的协调程度不够,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

3加强畜牧兽医专业大学生爱国情感教育的对策

3.1激发大学生热爱畜牧业、献身畜牧业的热情

目前,高校大学生普遍是“90后”,无论是来自城市,还是来自农村,他们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蜜罐中成长,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缺少吃苦耐劳和艰苦奋斗的意识;加之畜牧行业本身特点,如生活环境较差,工作较为艰苦,多在偏远地区等,使得学生毕业后从事本行业的意识淡薄,缺少热情,这就造成大量的行业人才流失。因此,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就要着重培养他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学生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还要在这个行业上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热爱国家、热爱专业,坚定将来的就业方向,立志为行业发展贡献光和热。

3.2改革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将课堂与课外有机结合

目前,大多数学生是通过课堂讲授方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如果条件允许的话,由学校统一安排相关的德育教师,划拨一定经费,规定一定的课时和学分,让爱国主义教育成为每个畜牧兽医专业大学生的必修课。当然,单纯的理论教学存在弊端,教学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因此,高校可以通过课外活动,也就是第二课堂来拓展自己的爱国视野,丰富爱国主义情感。如学校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课余文化活动来吸引大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在活动中提升爱国主义情感,也可以丰富图书馆书籍或者电子读物,来拓宽学生对爱国主义的普遍认识,同时还可以通过座谈、报告会等形式对畜牧兽医专业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高校在课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的同时,把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外活动有效开展,做到课堂和课外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吸引学生,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真正统一。

3.3借鉴西方文化精华,与爱国主义有机结合

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一直以来都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不同点在于两者分别是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服务。虽然国家性质、服务对象不同,但是发达国家先进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经验和启示,对于我国高校开展教育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在此基础上,教育者需要结合我国社会实际情况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从而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

3.4加强虚拟环境管理,重视软环境建设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网络走进了高校校园,而且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和收集信息不可或缺的途径之一。网络的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但因其自身特点,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如反动的言论、消极的价值观,国内的反动势力和国外的分裂分子也会通过网络传播反社会的思想等。针对这些现实情况,高校更应该利用、管理、监督好网络平台,使网络媒介真正发挥积极教育的功能。首先,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阵地,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工作。在校内网上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结合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断对内容进行更新。其次,管理和监督爱国主义教育网络平台。高校要重视对管理人员的培养和对教育资源的管理。最后,可以考虑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的创新可通过与学生进行思想互动的形式开展,如网络调查问卷、飞信、微博、Email、BBS等方式,来加强和畜牧兽医专业大学生的沟通和交流。通过以上三方面,高校才能把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平台建设好,在大学生当中弘扬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旋律。

作者:段静 单位:辽宁医学院

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公共财政畜牧兽医论文

1强化对政府公共财政的效益综合评价

为了全面提供畜牧兽医公共财政支出的使用过程中,合理使用公共财政资金,应对公共财政资金使用方面加强绩效目标方面的管理力度,强化绩效运转的跟踪,不定期进行绩效评估。在进行畜牧兽医项目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全面执行项目工作的施工建设合同制、项目工程投标机制、项目验收机制等,不仅确保项目建设的质量,还能保证项目的顺利运转。同时要对公共资金的支出模式、经费管理等方面加大监督力度,确保公共财政的资金投入,对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产生的效益。

2加大专项经费公共财政投入

2.1发挥县级公共财政资金对养殖户疫病防控的导引作用

县乡的公共财政资金通过支持养殖户的小区建设等方面的路径,加强对养殖户的支持,对进一步完善养殖户的综合生物安全措施来发挥积极性的作用。在当前的财政支持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养殖户建设补助,动物扑杀和无害化处理补偿等相关的投入,指导养殖户加大对动物疫病的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配备相关的技术人员,检测免疫效果,进行消毒处理与无害化处理,环境卫生等多个方面的监管力度,在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和人员培训等方面提供服务,并加强相关的指导。

2.2创建公共财政支持畜牧兽医公共服务发展的新机制

创建适宜畜牧业健康发展、兽医公共卫生管理以及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需要的,实现长期稳定增长的畜牧兽医工作经费的保障机制,县政府公共财政年度针对畜牧兽医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需要随着畜牧兽医公共服务整体产值进一步提高,真正实现按照特定比例实现增长,做到健康养殖,能形成规模养殖经济。全面贯彻“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统一规划、规范建设、强化监管、提高效益”的基本原则,全面发展畜禽养殖小区或者是养殖场。在发展养殖小区的时候,需要做到产业发展和疫病防控相结合、规模养殖和污染治理实现有机结合,保证健康养殖、规范化养殖,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

3优化畜牧兽医公共服务发展的财政投入结构

首先,建立良种体系,确保种源供应。针对本溪满族自治县畜禽良种供应严重短缺的现状,要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其次全面畜牧兽医公共服务机构的监管职能,根据属地化的基本原则,县级的财政投入和乡镇的投入实现密切结合,并且将其归入到县乡的财政预算内,实现畜牧兽医工作人员经费有全面的保障,工作经费方面存在一定的结余,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有一定投入的具体要求;再次做好动物疫病防控每一个环节投入结构进行全面的统筹考虑。逐渐增加用在流行病检查、疫情监测、病死畜禽的处理补贴、村级防疫队伍建设、建设无疫区、研发防疫技术和疫苗、监测动物和动物产品等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经费方面的投入;最后要抓好技术创新。做好实用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工作,提升科技对畜牧业的整体贡献率,重点做好杂交、良种推广利用、秸秆利用、牛羊圈养、疫病防治、生态养殖模式等实用技术的推广。

4确定公共财政支持的畜牧兽医公共服务的重点

要按照发展、控制、消灭的畜牧兽医公共服务的发展的基本要求,紧密围绕提高动物生产监测预警机制、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动物突发疫情的应急管控能力、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机制、动物养殖的全面推广机制、动物疫病防治的信息化处理能力防控体系方面的建设,公共财政重点需要放在进一步完善动物体系网络、提升畜牧兽医公共服务的补助水平、动物防疫技术的支持机构和检验机构的运作经费方面的投入,动物疫病应急管理等方面,继续加大经费支持的力度。

5提升畜牧兽医公共服务的防控经费补助水平

5.1实施动物疫病的控制计划,加强对疫苗补助

需要进一步扩大财政支持免疫范围。根据地方畜牧业、兽医业发展的实际情形与社会农畜产品的贡献额度,确定畜禽免疫疫苗的补贴额度,并且强化对畜牧业产区的整体扶持力度,切实体现地方财政的相关政策导向。

5.2创建动物扑杀补偿机制

制定销毁动物产品、扑杀动物与相关物品的补偿办法,常见扑杀动物价格评估机构与办法,提升覆盖面与补贴标准,逐渐创建政府补贴为主,并实行养殖合作化组织、农业保险等互助资金等扑杀补偿制度。企业要需要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与养殖场建设的基本要求,创建无害化的处理措施,公共财政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补助。

5.3加强免疫应激死亡补偿标准

创建免疫副反应补偿机制与认定机制,确保广大养殖户的根本利益,清除养殖户自身的疑虑,积极推动免疫工作的有序开展。

作者:孟艳娇 单位:本溪满族自治县南甸动物卫生监督所

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村级防疫畜牧兽医论文

1兽医队伍现状

1.1垂直管理

在江苏省如东县实行的“垂直”管理模式下,村级畜牧兽医工作以动物医院为运行“平台”,将村级服务人员归属于动物医院,不仅解决了这些服务人员的“归属”(组织人事、工资关系、接受教育等)问题,同时也可使他们在上一级兽医站的宏观领导下,开展基层畜牧兽医服务工作。

1.2人员配置

如东县共有14个镇,其中11个镇的防疫员由兽医兼任(5个镇兽医全是防疫员,6个镇的兽医多于防疫员),另外3个镇的部分防疫员由兽医兼任,即全县90%的兽医兼任村级防疫员,10%的村级防疫员不是兽医。目前,如东县兽医队伍中畜牧兽医专业相关人员比例为67.9%,村级防疫员中畜牧兽医专业相关人员比例为66.0%。

2如东县兽医管理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2.1知识层次较低、年龄结构老化

在如东县的基层兽医队伍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工作人员所占比例为1.2%,大专学历所占比例为29.7%,中专学历所占比例为39.7%,高中学历所占比例为11.3%,初中学历所占比例为13.2%,初中以下学历所占比例为4.9%。同时,该县基层兽医队伍中,工作人员的年龄结构也较为老化,其中,61岁以上的工作人员所占比例为10.0%,51~60岁所占比例为12.7%,41~50岁所占比例为36.0%,31~40岁所占比例为25.5%,30岁以下所占比例为15.8%。

2.2工作量大

①如东县畜禽(生猪、羊、家禽)养殖数量较多。按照法律和相关政策规定,小型养殖场或散养户所饲养畜禽的强制免疫工作是政府的行政行为,由村级防疫人员负责免疫注射。就生猪养殖来说,如东县达到省级规模养殖的比例较小,每年的生猪强制免疫注射任务达2700万头次,90%以上的任务都是由村级防疫员来完成,动物免疫注射的工作量大,防疫工作覆盖面积较大。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大中型养殖企业的免疫注射工作,是企业的责任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和《防疫法》规定,大中型规模养殖企业,必须配备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技术人员。但是,如东县畜禽养殖场(户)自聘技术员的比例却较小,90%以上的兽医业务服务都是依赖于基层服务体系。

2.3养殖户对防疫工作认识不足

①受“重养轻防,轻防重治”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疫病不一定会在自己的饲养场中发生”,存在侥幸心理。②对出现的疫情认识不到位,而且也不能积极配合防疫人员的免疫注射工作。这种情况下,一旦遇到疫病流行,往往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③乡(镇)、村合并后,防疫区划分发生了变化,使综合站及村级防治室的防疫面明显加大,养殖户与村级畜牧兽医的关系还有待于重新建立。

2.4防疫员工作积极性不高

①部分老兽医对疫病“防重于治”的认识不到位,且预防意识淡薄。②随着物价的上涨,村级防疫人员的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导致其工作积极性不高。③虽然如东县已经将动物防疫工作纳入政府与动物防疫部门年度目标考核,实行考核奖惩制度。但是,由于该地区防疫任务重,村级防疫员操作不规范、剂量不准确、疫苗保存不当、消毒不严、注射部位不准确及一些防治人员免疫档案填写不认真、记录不全面等情况较为普遍。因此,该地区防疫工作中的漏免现象时有发生,散养户免疫时不能保证“一畜一针”,这些都给有效防控动物疫病留下了隐患。

2.5兽医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如东县现有乡村兽医人员来源复杂,既有原乡(镇)兽医站的改制人员,也有部分饲料厂、种畜场的技术服务人员,同时,部分老兽医的学徒、农牧学校毕业的学生、有经验的养殖户也在从事兽医行业,这就导致该地区防疫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给养殖户择医带来了很大困难。随着如东县生猪养殖量的不断增加及饲养技术科技化程度的不断增高,养殖户对畜禽养殖的一些技术问题以及营养如何科学搭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就要求兽医的业务水平要不断扩大和提高。

2.6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发挥不足

部分兽医对防疫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对动物流行性疾病对社会的危害意识不足,甚至对已发生疫病的畜禽处理不到位,从而导致新的疫病蔓延、发生。相关部门也没有对兽医工作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忽视了基层兽医管理机构在公益服务方面的特殊性。部分兽医在工作上的懈怠情绪,主要是主管部门未能充分发挥其职能所致。只有在充分了解村级兽医服务人员工作的基础上,从他们的角度去考虑如何充分调动基层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切实解决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让兽医队伍成为有活力、有动力、有生气的为农服务群体,才能使他们更好地开展基层兽医防疫工作。

3解决措施

3.1提高知识层次,优化年龄结构

针对如东县基层兽医队伍知识层次较低、年龄结构老化的问题,可以从兽医行业本身出发,在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的同时,合理地提高村级畜牧兽医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同时,还应引进一些兽医或者畜牧兽医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以提高基层服务队伍的专业基础知识。

3.2加强防疫队伍建设

针对如东县兽医队伍工作量大的现状,可以从以下途径进行解决:增加物资投入及各镇村级防疫员的数量;加大与养殖户之间的联系,让村级畜牧兽医成为联系的纽带、沟通的桥梁,并呼吁养殖户积极参与、配合相关的兽医防疫工作;加大规模养殖户的培训力度,以使他们尽快掌握相关的防疫技术。

3.3提高养殖户的防疫积极性

①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杂志等多种媒体,加大法律、法规及防疫常识的宣传,同时,还可利用发放宣传单、科技下乡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广大群众和养殖户的法律意识及履行防疫检疫义务的自觉性,这不仅可使养殖户从切身利益出发,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同时还可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自觉控制私屠乱宰行为,防止有疫病的产品流入市场。②对可能发生的疫情,应呼吁养殖户科学对待,并使他们意识到疫情的重大危害性。③兽医在平时的工作中应该积极、主动地向养殖户传递动物防疫相关知识,加大与养殖户的联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形成和睦的服务氛围。

3.4提高防疫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①提高老兽医们对疫病防疫的思想认识,并让他们将防疫意识在平时的工作中传递给养殖户。加大对《动物防疫法》的宣传力度,从而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纳入社会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奠定思想认识基础。②将防疫员的工资纳入财政预算,保证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待遇,增强动物防疫员的责任感和积极性。③在合理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收入的同时,强化他们对防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通过相关培训来提高兽医的业务水平。④建立奖励机制,对那些工作突出、服务质量高的人员予以物质奖励。⑤在强化防疫意识的同时,加强监督、检查工作。

3.5提高兽医的技术水平

加强动物防疫技术及法律法规培训,提高广大兽医的业务能力、专业技术水平:①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普及动物防疫知识讲座、组织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推广和普及畜禽养殖和疫病防控新技术,使基层兽医防疫员了解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最新发展动态,掌握动物疫病的一般检查方法等知识;②加强对动物疫病防治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如举办动物防疫知识讲座、开办畜产品安全培训班、普及畜禽疫病防治知识等;③通过学历培训、后续教育培训、专项业务培训等方式培养镇、村畜牧兽医业务骨干;④采取定期、不定期的轮训方式对防疫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3.6加强法制管理

①加强对村级畜牧兽医《动物防疫法》的教育和学习,同时让他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将相关的法律法规传递给养殖户。②对登记在册的防疫员进行划区域管理,并采取法律手段对相关违法违纪行为进行处罚。

作者:王丽华 张旭芳 单位:江苏省如东县曹埠畜牧兽医站 江苏省如东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设计中畜牧兽医论文

1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的特点

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是学生就畜牧兽医领域的相关问题,明确观点、发表意见、提出解决问题办法的专业性论文,既有学术论文的一般特点,又有自身的特点。

1.1专业性

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主要是围绕畜牧兽医专业所涉及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阐述观点、展示结果。从“饲养”和“治疗”两大方面进行选题,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1.2实践性

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实际训练,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理论研究较少,大多偏重于实践。毕业论文内容多是学生在实习、实验中的体会和发现,学生更加注重实践性。

1.3创新性

创新是毕业论文的生命,是论文的价值所在。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的创新性表现在对所研究的问题,或理论上要有所发展,或方法上有所突破,或对前人提出的观点进行补充说明,或提供新的佐证材料。例如补充说明某种疾病的症状、补充说明某种药物的用药方法、提出新的诊断方法或治疗方法等,都体现了毕业论文的创新性。

1.4指导性

毕业论文一般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的。从形式到内容,都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师在指导的同时,要尽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1.5层次性

毕业论文在文章质量方面的要求相对较低,具有一定的习作性质。因为大学生缺乏写作经验,其科研能力还处在培养形成阶段,缺乏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因此,要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是比较困难的。

2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的写作步骤

2.1选题

选题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价值性原则,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二是可行性原则,要选择“篮球架”式题目,既可完成,又不太过容易。只要努力就可以完成写作任务。如果选题为《论禽疾病的防治》,这个题目范围太广大,难度太大,学生无法完成;如果选题为《鸡蛔虫病的诊断》,这个题目大小适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经过努力就可以完成写作任务。

2.2收集材料

写作毕业论文要大量的收集材料,占有素材。材料收集要有明确的针对性,要有的放矢,围绕选题选择材料。

2.3立意

立意是循着选题的方向,在选择的资料中确定写作方向。有的时候由于材料收集的不确定性,会同时提炼出几个截然不同的立意方向,这个时候要进行科学地对比、分析,从而正确立意。

2.4拟定提纲

拟定提纲就是给文章搭个框架,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撰定提纲是写作毕业论文的重要步骤。

2.5撰写初稿

依据写作提纲,完成论文写作。撰写初稿时要周密思考,慎重落笔,避免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弊病。

2.6论文修改

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论文初稿完成后,作者要仔细的斟酌,严谨的推敲,反复的打磨。要从主题、材料、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认真修改。

3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的结构与写法

毕业论文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内容:

3.1封面

封面一般包括学校名称、论文标题、系别、班级、学号、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写作时间。

3.2目录

设置目录的目的主要是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该论文之前对全文的内容、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是论文的导读图。

3.3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论文的标题多种多样,但无论是何种形式,如何拟题,都要突出论文的主旨。

3.4摘要

摘要是全文内容的高度概括。以简洁的语言,勾画出全文的整体面目。毕业论文的摘要以200~500字为宜。

3.5关键词

关键词是用来表达论文主要内容信息的词语,一般从论文或题目中精选而出。毕业论文可选取3~6个词作为关键词。

3.6绪论

绪论是论文的开头部分,内容一般包括提出问题、说明选题的缘由、意义、研究方法或论证方法等。这部分的文字要简洁,避免长篇累牍。

3.7本论

本论是毕业论文的核心部分,学生的研究成果要在这部分得以充分的体现。因此,在写作这部分时,要求内容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力,主题明确。本论部分要做到结构合理、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

3.8结论

结论要体现作者更深层的认识,是从论文的全部材料出发,经过推理、判断、归纳得到的新观念、新见解。该部分内容一般应包括:本文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对前人的观点做了哪些修正、补充、发展、否定;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或遗留未予解决的问题等。

3.9致谢

对协助完成研究工作或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表示感谢。毕业论文中的致谢,主要感谢指导教师和对完成论文直接提供帮助的单位。

3.10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的撰写应本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凡有引用他人成果之处,均应按论文中所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参考文献中。

3.11附录

对于一些不宜放入正文中、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论文附录中。例如问卷调查、数据、图表等。

4小结

畜牧兽医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是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毕业论文是对学生科研过程和结果的总结和概括。撰写毕业论文对学生树立科研精神,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郝春生 单位:黑龙江职业学院

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新生考试焦虑畜牧兽医论文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利用统计学中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从西藏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系2012级大专新生325人中随机抽取100名学生,均为藏族。平均年龄20.2±1.4(岁)。其中男生44人(44.0%),女生56人(56.0%)。

1.2调查问卷

2012年底,期末考试结束后,对100名学生进行集中问卷调查,调查员对填表要求做完简短说明后,学生自填问卷,并当场收回。本调查采用由我国学者郑日昌等教授编制的《考试焦虑诊断量表》,该量表共33题,每题均设有四个相同的选项,分别为:A.非常符合、B.比较符合、C.较不符合、D.很不符合,其中A记为4分、B记为3分、C记为2分、D记为1分。将测试者所有项目得分相加即得总分。并将总分分为四个等级,以确定被测试者的考试焦虑情况:1~32为镇定,33~65为轻度焦虑,66~98为中度焦虑,99~133为重度焦虑。

1.3统计分析

将收集上来的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算100名学生考试焦虑平均得分,并在不同性别间进行t检验;计算100名学生考试焦虑四个等级的构成比,并在不同性别的四个等级间进行秩和检验。

2结果

2.1考试焦虑平均得分

本次调查的考试焦虑平均得分为88.99±15.19,为中度焦虑,该平均分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考试焦虑严重程度

本次调查的100名学生中,无1人面对考试做到镇定,仅有6%的学生表现为轻度焦虑,94%的学生表现为中度以上焦虑,甚至有25%的学生为重度考试焦虑。这一比例在不同性别间的差异同样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西藏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系2012级大专新生中绝大多数学生(96%),存在中度以上考试焦虑,63.0%的学生表明自己特别讨厌考试,72.0%的学生认为如果不进行考试自己将会学到更多的知识,75%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感觉头痛。这些数据表明,考试焦虑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本应像朝阳一样美好的青春岁月里,考试像抹不去的阴影,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不可忽略的焦虑和痛苦。形成这种局面,固然跟学生自身的生理、人格因素及家庭、学校等外部因素有关,更重要的是,本次调查的100名学生全部为藏族,其中大多数学生来自偏僻的农牧区,其入学的分数低,基础差,特别是汉语文基础远不如汉族学生和城市籍藏族学生,而来到职业技术学校之后,不但第一学期所开设的考试课程较多,而且老师都是用汉语讲课,从而使学生无法准确理解所学知识,只能靠死记硬背,这在无形中加大了新生学习的压力及考试焦虑程度。介于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大一阶段的任课教师,应根据藏族新生的实际理解能力,及时调整教学方法,避免满堂灌,多采用学生参与式教学方法。课堂中教师应始终保持与学生的眼神交流,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讲到重点、难点内容时,应耐心反复强调。藏族教师在讲到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时,应适当用藏话进行讲解,以提高学生的理解程度。

(2)学院相关部门在新生刚入学的第一学期,应以讲座、座谈会、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进行一些学习技能、考试动机、考试焦虑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技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端正考试动机,学会轻松面对各类考试。

(3)针对一些比较敏感,且抗挫折能力较差的学生,应在考试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合理的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形成正常的考试心理。当前,对考试焦虑的干预主要就有合理情绪疗法、放松训练、系统脱敏法等几种,刘素贞等采用综合性的心理治疗方法对考试焦虑大学生进行团体干预,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米珍 索多 单位:西藏职业技术学院 西藏第三人民医院

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校中厂厂中校模式下畜牧兽医论文

1走出去、把教室搬到工厂,创办“厂中校”

(1)从2010年至今,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系

先后与中粮集团、温氏集团、天津宝迪集团、北京德青源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北裕丰京安养殖有限公司、河北万雉园农牧有限公司等6个国内外知名的大型畜牧生产企业进行校企深度合作,联合开设“订单培养班”,学生在校内学习2年后,即将“教室”搬到畜牧生产企业,进行为期1年的“顶岗实习”。学生“边学边做、学工交替”直至毕业,开创了具有畜牧兽医专业特色的“厂中校”。

(2)非订单培养班实行2.5+0.5的学年分配

即在校内学习2.5年,剩下0.5年,学生根据自己的就业意向,选择自己将来毕业后要去的企业“顶岗实习”。全系学生都要有至少一次暑期“顶岗实习”经历,即利用暑假时间去企业实习。暑期“顶岗实习”的企业可以是系部推荐的,也可以是自主选择的。

(3)通过创办“厂中校”,使实践教学更加贴近企业岗位需求

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和职业经验的获取,提高学生适应企业工作的能力,实现学生实训、就业与企业零距离对接。这种校企联合办学模式使企业由此得到了自己急需的人才,学校也解决了相关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学生提前实现了预就业,真正达到了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受益的目的。

2请进来、把工厂引入学校,建立“校中厂”

在“厂中校”基础上,畜牧兽医系进一步拓展思路,变“走出去”为“请进来”,把个体经营场所引入学校,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目的,建立“校中厂”。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系采用“四路并进”的方式,探索建设“校中厂”式实训基地的新路子。

(1)自建的校内经营性教学实体—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宠物服务中心。

通过完成真实的宠物诊疗和美容任务,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接纳学生进行实训。

(2)“不为我有、但为我用”的经营性教学实体。

例如,沧州职院牧医系与学院周边的一些动物诊疗、生活场所—黑大夫动物医院、宠爱有家宠物医院、派多格宠物医院、同仁动物医院、沧县畜牧局动物医院等通过协商,约定学生课下时间可以随时去各大动物医院、门诊、美容院、生活馆等参观学习。这种形式已经成为畜牧兽医系建立实训基地最广泛的形式。

(3)畜牧兽医系专业教师个人对外承租的生产性教学实体—养鸡场。

沧州职院畜牧兽医系鼓励年轻教师要积极参与一线的生产实践,积累专业经验。为此,部分年轻教师对外承租起了养鸡场,亲自参与生产经营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具有实战意义的实习实训基地。

(4)远程同步传输实训室的建立。

2012年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系耗资40多万元分别对河北民乐牧业有限公司下设的猪场、衡水赛科星澳源牧业有限责任公司下设的牛场、河北泊头五谷蛋鸡优养基地的鸡场实施了远程同步传输。使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亲临一线”,能够随时看到这三家养殖厂的真实养殖场景。创造了新概念“校中厂”。

3创新具有畜牧兽医系特色的“做中学、学中做”人才培养模式

(1)畜牧兽医系依托“厂中校、校中厂”校企合作平台,创新了“做中学、学中做”的产学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形成实训教学的“五合一”。

即“教师与企业员工身份合一,教室课堂与生产现场合一,教学内容与生产任务合一,职业能力培养与生产活动合一,教学评价与完成生产任务质量合一。”

(2)根据畜牧兽医的专业特点和合作企业的具体情况,紧扣“做中学、学中做”内涵,创新出了具体运行模式,形成了畜牧兽医的专业特色。

例如与中粮集团下设的养猪场开展深度合作,实施了“任务驱动、现场教学”的教学运行模式。并且强化顶岗实习管理,实施顶岗实习专兼结合的“双导师制”。要求学生写出顶岗实习过程总结外,还要求开展生产技术革新、工作方法改进、工作环境条件改善等方面的研究,在企业管理者导师指导下写出创新论文。

4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1)畜牧兽医系坚持把学生“能就业、就好业”作为教育改革等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通过全面推行“厂中校、校中厂”校企合作模式,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加强调研,随时了解市场对人才需求变化情况,强调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紧扣就业需求;例如,针对近年来的宠物热,2014年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系组建了“宠物班”。重视学生职业素质和就业核心技能培养;加强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培养学生正确就业、择业观念;采取措施确保学生参加半年以上顶岗实习,扩大学生顶岗实习与预就业的有机结合面。

(2)畜牧兽医系重视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专门开辟专栏宣传畜牧兽医系学生的成功创业案例,并且组织编写了《大学生创业指南》,收录了国家对大学生的创业优惠政策和具体创业操作指南等。同时还开办与专业紧密联系的“创业示范店”—沧州职院宠物服务中心,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有创业实践的机会。由于采取了多种措施,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系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水平,位于其他系前列。近年来,畜牧兽医系毕业生更是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达100%。2008年沧州日报刊登了题为“畜牧兽医人才为何成为“香饽饽”的文章,2012年沧州日报刊登了题为“畜牧兽医系毕业生“抢不上”的文章,2013年沧州日报刊登了题为“畜牧兽医系毕业生“不愁嫁”的文章等。

作者:马世波 田启超 焦莉 王春明 单位: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系

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下畜牧兽医论文

一、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

1.完善制度建设。

在“定编、定岗、定人”实行聘用制的基础上,畜牧兽医技术人员按服务区域、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量化工作指标和责任,建立了“农技五项制度”,并与待遇分配、职称评定等挂钩。同时,该市畜牧兽医管理局根据各镇街的畜禽养殖特点,统一规划布局技术服务版图和责任区,明确了镇街站的推广技术和推广责任。

2.强化基础设施。

2008年以来,该市结合基层畜牧兽医管理站现状,对全市13处镇街畜牧兽医管理站进行规范化建设。截至2012年年底,全市共改造、修缮镇街站8处、投资新建镇街站3处、搬迁2处;信息化办公系统全部配备;配备畜牧执法车辆13台;从根本上扭转了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的办公条件和基础设施落后的情况。

3.保障资金经费。

改革后的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确保技术人员的工资和必需的推广工作经费。同时,在208个农村社区选取了216名社区技术人员,人员经费全部纳入市、镇两级财政预算,保障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基层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做法

1.强化领导抓部署。

在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过程中,根据自身的实际,该市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并组织相关部门分类制定了改革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内容,落实了工作部署。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确保了改革任务的顺利实施。

2.建章立制抓落实。

在改革过程中,该市结合全省的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项目,建立并完善了“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五项推广制度”和三方考评制度。对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工作指标和目标责任制考核进行细分,并落实到责任人。以“按计划、分步骤、有序推”的方式,逐项进行落实,确保了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有章可循,有序推进。

3.理顺体制抓管理。

重点理顺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三权归县”管理体制。通过对“人权、事权、财权”的上收,规范了运行机制,保障了队伍的齐整度,实现了人员的统筹安排,减少不利因素的发生,人员能够更加专注的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初步构筑了以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公益性服务为主导,经营性服务组织、专业合作组织等为补充的比较完备的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健全的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渠道畅通无阻,畜牧业科技成果通过体系渠道顺利进场入户,快速转化为生产力。

4.创新机制抓示范。

在体系改革过程中,积极参与机制创新,大力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并与吉林大学联合成立了诸城动物疾病研究所。通过建立多元化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机制,基本形成了以市畜牧局为中心,镇街站为纽带,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为依托,科技示范户为补充的畜牧科技推广服务模式,提高了畜牧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和效率。目前,全市已建成科技实验示范基地6个,科技示范场户70个,示范带动周边养殖场户1000余户,示范规模畜禽200万头(只)。

5.加大投入抓建设。

加快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完善基层推广机构的基础设施条件。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按照“五有”(有一个规范化办公场所、有一支高素质的畜牧兽医队伍、有一套健全的规章制度、有一套标准化的管理档案、有一个标准的化验室)、“三化”(硬件设施标准化、软件管理系统化、工作开展规范化)的建设目标,本着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服务质量的原则,对13处镇街站进行分类指导建设,投资1600多万元对镇街站进行了规范化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的基层设施和技术人员的办公条件。

三、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人员结构趋向老化。

目前,该市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基层农技推广的需要。13处镇街畜牧兽医管理站45岁以上技术人员占到40%;人员严重不足且老化。

2.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基层推广机构的基础设施陈旧,部分办公用房建设时间久远,维修成本高,资金投入短缺。

3.知识结构参差不齐。

在基层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的人员大部分有实践经验,但缺乏理论素养,新技术、新方法接受能力弱,知识更新渠道有限,业务素质提升慢。新晋技术人员有理论水平,但实践经验欠缺,服务基层的能力较弱。

4.专业技术人员不专。

《农技推广法》的实施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纳入了法治轨道,但是在基层实际的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重执法、轻技术服务的现象,专业技术人员往往承担着过重的畜牧执法监督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任务,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无法全面展开。

四、完善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建议

1.深化体制改革,构筑新型农技推广体系。

要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善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制度和竞争上岗制度;建立绩效工资考核机制,将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与薪酬挂钩,促使农技人员加强学习与实践,扎实开展农技服务;创新职级晋升机制,对现有的职级晋升制度进行改革,引入专业理论能力考试和实践能力考评的晋升方式,促使农技人员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服务质量。

2.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基础设施资金需求。

深化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规范化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基础设施改造资金的持续性。改善硬件设施,建议上级决策部门在规划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方面将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基础设施改造项目纳入计划,从根本上解决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完善软件配套,大力推行基层畜牧兽医服务信息化建设,配备电脑、无线网络终端等信息化设备,改变技术人员的技术服务方式,便于开展网上培训和网上服务等,提高服务基层的能力和水平。

3.分类展开培训,按需提供畜牧兽医技术。

按照“立足实际需求,提高从业者素质”的原则,积极开展层次丰富、形式多样的畜牧业科技培训。加强农技人员培训。着重强化基层年轻技术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采取异地研修和现场实训等方式,不断优化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增强业务能力。加强养殖场户培训,坚持采用集中培训骨干与现场指导相结合,专题培训与实施农技项目培训相结合,广泛深入开展畜牧科技培训活动,充分发挥科技示范户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养殖户的科技素质。

4.吸收实用人才,建设多元技术服务队伍。

鼓励各类人才参与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构建多元化的农技推广队伍。充实基层力量,积极招录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放宽招录条件,吸收专业化、实用型的技术人才,保障基层农技队伍的有序更替。完善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畜牧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部门的技术人员积极参与农技推广,丰富完善农技推广队伍。逐步形成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互动发展、互为补充的农技推广新格局,努力建设一支务实勤劳、业务精湛、服务到位的多元化畜牧兽医技术推广队伍。

作者:谢海鹏 杨景晁 周开锋 侯世忠 单位:山东省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 山东省畜牧总站

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兽医体制改革下乡镇畜牧兽医论文

1乡镇畜牧兽医站现状

1.1体制管理情况

永昌县于2008年完成兽医体制改革,乡镇畜牧兽医站三权归县。由原来的乡镇管理移交县属农牧局下设的二级正科级局兽医局管理,还加挂乡镇兽医监督分所,为县属兽医行政管理派出机构。

1.2人员情况

乡镇畜牧兽医站现有大多数人员都是从2010年至今招考的学生,全县乡镇畜牧兽医站有48人,中级职称10人。各站人员大约在3~6人,年龄平均在38岁,学历平均在大专以上。

1.3经费情况

乡镇畜牧兽医站主要的工作经费还是以20世纪80年代初期依据税改补助核定的数额,各站不同,从5千元~3万元不等。

1.4工作情况

目前永昌县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主要包含动物防疫、动物卫生监督、畜牧技术推广及疫病净化等工作。全县动物防疫工作是“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工作机制。防疫期间村社干部配合,畜牧兽医站全体干部分片包村跟班作业,为确保防疫质量和密度,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当”。每年都从春、秋两季为开始,春季从2月底开始,由于农活少,多以集中联合的方式,大约需要20~30d,之后分散补针。秋季从8月底开始,因各村社种植的作物不同,农活杂乱,加之怀孕牧畜较多,无法集中统一,先分散搞20~30d,之后集中补针。动物卫生监督包括养殖场(户)的监管(免疫档案、兽药及添加剂记录),饲料、饲料添加剂的使用,瘦肉精等的检测、无害化处理以及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检疫工作。畜牧养殖技术推广包括规模养殖场的规划设计、五良配套技术推广等。疫病净化是近年在搞好动物防疫工作之后的又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布鲁氏杆菌病、奶牛结核病的净化工作,它不但影响养殖业的发展,还是人畜共患病。

2存在的问题

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社会消费越来越高,乡镇畜牧兽医站动物防疫工作经费数额太少,无法满足正常工作的需要。其他方面的工作经费更是无从说起。乡镇畜牧兽医站无专业疫苗运输车,疫苗运输存在很大的问题,各乡镇畜牧兽医站距离县城比较远,雇用车辆拉运费又很高(雇用一次300元),正常班次的公共车在运输时间上又无法保障疫苗的质量,因此严重影响了防疫质量。乡镇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下队无统一的管理车辆,人员下队存在安全隐患。社会上车辆数量急剧增加,近年各乡站年轻人又较多,下队都是私家摩托车为交通工具,工作期间带来了很大的人身不安全问题。随着国家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乡镇畜牧兽医站人员逐步年轻化和高学历化,乡镇畜牧兽医站职称评审存在一定的制度束缚和条件限制,严重阻碍了兽医体制改革下乡镇畜牧兽医站工作的创新。村级动物防疫员无任何保障机制(养老金、医疗保险金等),直接影响防疫队伍的稳定。虽然村级动物防疫员签有聘用书,但没有实际意义,除工资之外没有任何保障措施。动物防疫期间疫苗过敏反应死亡赔偿没有足额的专门经费,无法给农户及时兑现赔偿,群众对防疫的抵触情绪很大,使动物防疫工作存在有一定的阻碍性。无害化处理是乡镇畜牧兽医站面临的新工作,此项工作不仅限于猪的无害化处理,在农村大多数是鸡、羊、狗、猫等,这项工作既没有预算经费,又没有拉运工具。成为兽医体制改革后乡镇畜牧兽医站一大工作难题。春秋两季动物防疫抽样检测工作,没有经费支持,采血后外溢在牲畜和家禽体上的血液影响农户对防疫抽检的认识,近年来群众对此项工作的配合有很大的情绪。

3今后的工作对策

3.1加大资金投入

希望各级部门高度重视,加大对乡镇畜牧兽医站资金投入支持,确保动物防疫以及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基层畜牧兽医站是动物防疫工作的最前沿,更是动物防疫工作的第一保障线,没有足额的资金支撑,许多工作流于形式化、样板化,为检查而工作,导致动物防疫工作及其他方面的工作华而不实,埋下隐患。

3.2完善工作机制

加快完善乡镇畜牧兽医站工作机制,在创新中做好各项工作。结合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打破常规工作体制,建立激励机制,使年轻人更好的发挥学历高、知识新的优势,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同时,调动老同志的工作积极性,新老结合促使各项工作有新的突破。

3.3健全保障机制

提高乡镇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的待遇,保障基层队伍的稳定。乡镇畜牧兽医站因都在农村设立,条件设施都很差,交通不方便,吃、住、工作在单位,生活单调,个人问题又不好解决,工资待遇和城市工作的又有差别,还外加每周回家车费,很多年轻人不愿留在乡镇畜牧兽医站工作。因此,建议上级部门出台乡镇畜牧兽医站队伍保障机制,提高待遇,使乡镇畜牧兽医站各项工作扎实有效的不断推进。建立健全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的保障体制,使村级动物防疫队伍后继有人踏实工作,更使动物防疫这项工作输入新鲜血液,不断提高队伍素质。

4结语

乡镇畜牧兽医站是我国最基层的动物防疫、动物监督、畜牧养殖技术推广等工作机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养殖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凸显乡镇畜牧兽医站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各类保障体制,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使乡镇畜牧兽医站更好地做好一线各项防卫工作,确保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刘宗元 单位:甘肃省永昌县水源兽医站

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中职毕业生畜牧兽医论文

1具体调查方法和对象

1.1调查方法

1.1.1问卷调查法

调查前设计好调查问卷表,通过信件、电话、网络联系等方式向用人单位或毕业生讲清调查意义,得到对方认同后,请被调查方对表中内容逐项进行如实填写并反馈。

1.1.2实地观察法

利用专门时间(如假期),深入企业和毕业生工作单位,身临其境,实地走访调查,掌握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1.2调查对象及内容

抽取近4年(2009、2010、2011、2012届)毕业的该校畜牧兽医类专业毕业生800人,每年200人。了解畜牧兽医类专业毕业生的最新就业、创业分布、工作性质、任职、收入、用人单位评价等情况。

2结果与分析

2.1毕业生收入情况调查

学生毕业工作后,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经历的增长,其工资收入(指总收入,含各种福利)不断上升:到毕业后满4年时(2009届)有16.5%月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28.0%收入在4000~5000元之间,43.5%收入在3000~4000元之间,不存在2000元以下的低收入者。毕业后第4年(2009届)与第3年(2010届)进行月收入比较,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人员增加了17%,经方差分析各组差异均极显著(P<0.01);月收入在3000~4000元的人员增加了3.0%,经方差分析各组差异显著(P<0.05)。毕业后第3年与第2年(2011届)进行月收入比较,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人员增加了9.5%,经方差分析各组差异均显著(P<0.05);月收入在2000~3000元的人员增加了14.0%,经方差分析各组差异均极显著(P<0.01)。而刚毕业的学生(2012届),绝大多数月收入在2000~3000元,极少数毕业生收入在2000元以下。由此可见,毕业时间越长收入差异越大,而毕业后的前1~2年,由于工作经历不足,工作成效可能不理想,加上单位变动频繁,经常处于试用期,月收入不会太高。所以,邻近毕业的学生要注意调整心态,不要有太高的期望值,为今后的就业做好心理准备。

2.2毕业生就业岗位群分布情况

通过调查数据和对近年来校聘人的单位进行分析得出:畜牧兽医类专业学生在毕业后主要是在养殖场从事饲养管理工作,其次是从事饲料营销其及售后技术服务工作,尤其是刚毕业的前2年内更为明显。学生毕业就业时首选养殖场,尤其是大中型养殖企业,如广东温氏集团、广西春茂集团等企业。主要原因一是大多数学生年纪尚年轻,力求工作稳定,加上毕业实习时大多数在养殖场;二是一些大型养殖企业有较大知名度,管理规范,工资激励机制健全,待遇较好,工作生活环境也有了较大改善。从动物保健行业用人单位还得知:动物保健品营销工作在过去是以营销员的吃苦多跑和口舌功夫为主,但由于畜牧业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使该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养殖户对养殖技术的要求更迫切,希望在用厂家的饲料兽药疫苗时还同时能得到养殖技术上的指导。因此,一些过去从事营销多年的营销员由于文化水平低,只知营销不懂养殖和动物保健技术,很快被近几年毕业的畜牧兽医类中职学生所取代。这些学生年富力强,富有挑战精神,所以,目前的动物保健行业和养殖业对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十分大。如近几年来,该校畜牧兽医类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供需比一直在1∶3或1∶4之间。毕业生中尤其是综合素质高、专业知识学得扎实、能吃苦、善于动手的毕业生最为抢手。通过调查分析得知:学生毕业的最初两年内,能自主创业的极少,进入第4年后(2009届)有14%的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进一步调查得知:在本行业内进行自主创业毕业生的工作经历,均是毕业时就在用人单位工作1~2年,并取得了较好的工作业绩,积累了一定资金,对所从事的工作有了一定的管理和技术经验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此外,能进行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在校读书时大多积极向上,性格外向,是学校或社团组织的各种活动的积极参加者,但学习成绩却并非都是最优秀的学生。

2.3毕业生的职务情况

除自主创业毕业生外,随着工作经历增加,担任企业负责人或部门经理的人数增多,如2009届毕业生中有96人担任总经理、部门经理或业务主管,占48%;2010,2011,2012届毕业生中相应比例分别为23%、13%和6%。可见随着工作经验的丰富,为人处事的成熟,学生将被用人单位重用。从在企业被升职的毕业生分析,他们多数在校时表现较好,个人素质相对较高,很多人在校时担任过学生干部或在社团任职,或个人自学性较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或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养殖、出诊实践锻炼,得到较多的组织能力锻炼机会。

2.4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所从事的行业情况

调查得出: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所从事的行业以畜牧兽医行业为主,只有25%的毕业生是改行创业。改行创业的原因都是由于其家庭或亲友原已从事某一行业,并已有较好的行业基础的前提下而改行的,或者悟性较高,在社会上遇到较好机遇并及时抓住。

2.5毕业生工作单位变动情况

调查得出:毕业生工作单位变动较多,“跳槽”较频繁,不变动单位的毕业生非常少,只有40人,占5%;大多数毕业生均换过2~4个单位,占七成以上;更有3.9%的学生变更单位5次及以上,毕业时间越长变动单位越多。这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该行业的特殊性,这也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经进一步调查分析,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学生的先就业后创业的观念不强,且适应能力较差。二是学生做同样性质的工作,但工资待遇差别太明显,学生感到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三是企业对学生的培养重视不够,让毕业生看不到希望,从而心生离意。

2.6用人单位对畜牧兽医专业中职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经对行业和企业进行调查,普遍认为畜牧兽医专业中职人才应具备如下综合素质要求:

(1)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

所调查的企业普遍认为,畜牧兽医专业中职人才是生产第一线的中高级技能型劳动者,从事的职业专业性强,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

(2)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

畜牧兽医专业中职毕业生从事的是畜禽饲养和疾病防治工作、饲料和兽药的销售和推销工作、宠物养护和动物疾病诊治工作、畜禽和畜产品的防疫和检验检疫工作,这就要求畜牧兽医专业中职毕业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熟练的技能操作,善于运用专业知识做好畜禽疾病防治工作,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在畜禽饲养与疾病防治工作、营销工作中,要善于与他人交往、沟通与协作。

(3)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畜牧场大多是建在偏僻的郊区,从事畜牧业,整天面对的是有生命的畜禽,它们有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当发生烈性传染病时,可能出现大批的死亡,造成大面积的亏损,有时为了诊断疾病,需要进行剖检等。这就要求畜牧业从业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自信、乐观、积极的心态,还要有坚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敢于承受挫折的勇气。

(4)要有健康强壮的身体素质。

从事畜牧业,常常要做搬运、清粪、猪只转群等繁重的体力劳动。同时,畜产品是人们的食品,要求畜牧业从业人员必须具有健康的身体。

(5)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畜牧业生产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不仅与动物本身的生命活动息息相关,而且,畜禽产品是人们的食品,与人的健康也息息相关。这就要求畜牧业从业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耐心、细心的工作态度,培养信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品德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3对策

3.1学校方面

(1)必须对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培养目标进行明确定位。

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创业型人才为目标,突出职业能力培养,重视职业素质的培养,使畜牧兽医中职毕业生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职业能力,又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以适应现代畜牧业岗位工作的要求。

(2)加强校企合作办学,使教学与生产对接。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校企共建顶岗实习机制,校企合作开发教材,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

(3)在现中职普遍使用的《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

教材基础上开发一套具有专业特色的就业指导系列校本教材,体现专业特殊性和实践性,更好地指导学生就业。

(4)重视并加强学生就业稳定性的教育。

各个畜牧企业都有共识,从事这一行至少需在岗位或单位工作半年以上才能稳定、适应,成为骨干或得到提拔重用。时间让学生感到“为难”,许多人选择换岗或跳槽,从而错失了发展的机会。

(5)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

作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主要是为生产第一线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是为学生毕业后能进行自主创业而进行的某一职业方向的教育,只有围绕这一根本宗旨开展教学活动,所办职教专业才有活力、学生才有能力、学校才有希望。

3.2学生方面

(1)认清形势,转变错误的就业创业观念。

如:当国家干部才算就业;到国有、集体企业才算就业;到基层工作无所作为;专业一定要非常对口;有用人单位接收才算就业的观念等等。

(2)正确的自身认识,注重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

学校要积极创造机会和条件,加强学生对自身认识的教育,提高心理承受力,既不能过高的评价自己而失去机遇又不能缺少自信心,要能经得起未来生活中的挫折,受得了委屈,耐得住寂寞,刚工作时还要守得住清贫。心地要宽广,气量要大,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力。

(3)要对自身正确定位,期望值不能太高

眼光不能过于短浅,只着眼于短期利益,一开始就过多在乎待遇,一山看着一山高;或工作不够稳定,经常处于“试用期”,从而失去了许多上升的机会。

(4)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注重就业应变能力培养。

要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多掌握点其他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以适应多种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增加就业机会,使自己在未来的市场、行业不断变化中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而不是只能永远从事一种工作。

作者:吴师 王纯国 杨勤 阙晓南 黄苹祥 黄志善 门友强 蒋丽华 单位: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 广西水产畜牧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