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工作论文

时间:2022-05-30 04:29:00 关键词: 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论文

摘要:幼儿教师要用力、用心、用爱去做好家访工作,不断总结、增强自身家访工作经验,将家庭、社区看作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伙伴,同时使家长、社区人员认识到他们对孩子有着共同的兴趣和责任,让他们在幼儿教育和发展中起到更大的作用,为儿童在园学习提供更多的机会。

幼儿教师工作论文

幼儿教师工作论文:家长工作下的幼儿教师论文

一、幼儿教师家长工作的意义

幼儿教师认真、精心进行的任何一次家长工作都可以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同时,这种成长又可以通过家长工作展现在大众面前,得到外部的认可与支持,而幼儿自然会在这一过程中受益,并形成良好的学前教育氛围。

(一)能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促进幼儿的发展是幼儿园一切工作的核心与宗旨,也是家庭与社会的共同追求。幼儿教师高效的家长工作能使幼儿园与家庭之间达成教育共识,这样可以让幼儿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接触到相似甚至相同的教育内容,这完全符合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特点及学习方式,能最大限度的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教师要呈现高品质的家长工作,除了精心的准备外,更需要其自身具备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和能力。第一,推动教师不断进行专业化的学习。如教师要向家长介绍幼儿的发展状况,就需要了解幼儿,需要教师全面掌握理解幼儿行为的各类知识。第二,推动教师不断进行教学总结与反思。如教师要向家长介绍班级近期的教育教学状况,需要其对本阶段教育教学目标、内容、过程等方面进行梳理、总结和反思,而这一点本身就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之一。第三,推动教师紧跟学前教育发展与研究的前沿。教师要向家长介绍教育策略或推荐优质教育资源,自然需要在前期更多的了解并筛选这些资源。第四,推动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发展,提升教师工作的内在动机。高效的家长工作可以树立教师在家长心目中的专业形象,为自身赢得更好的教育平台和发展空间,收获职业成就感,并进一步激发其职业发展的内在动机。

(三)有利于幼儿园工作的顺利开展

幼儿园的工作可分为对内和对外两大方面,而家长工作就是幼儿园对外的重要工作,在现实中,这一工作占据了幼儿园管理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取得的效果却非常有限。其实如果幼儿园能通过紧抓幼儿教师的家长工作,明确定位家长工作的重要性,并将幼儿教师家长工作的内容常规化、程序化、制度化,将会取得两方面的收益,一方面促进了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另一方面也在家长中树立了幼儿园的形象,为自己营造了优质的教育环境和外在管理氛围。

(四)有利于改善学前教育的社会大环境

教育的变革、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与配合。幼儿园教育尤其需要家长与社会的支持。但在我国,直到2010年7月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之后,学前教育才迎来发展的春天,但其存在政策层面、操作层面以及外部社会环境层面的诸多问题。由于学前教育与中小学教育在内容、形式、方法等多方面的差异,造成很多社会民众甚至一部分管理者对学前教育认识上的偏差甚至错误,如并不将幼儿园看做专门的教育机构,也不将幼儿教师看做专业人员,或认为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比小学、初中教师的工作简单等,这都是对学前教育不了解、不理解所造成的,需要幼儿园通过全方位、多形式的家长工作来进行展示。

二、幼儿教师家长工作内容定位

(一)传播幼儿发展的基础知识

幼儿是学前教育不可置疑的核心,教师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基于幼儿、服务于幼儿,教师做教育教学计划、设计活动或游戏,要基于幼儿当前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需求,并能促使、引领其达到更高水平。那么,如何保障教师设计、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满足或引领了幼儿的发展呢?我们知道,幼儿是一个发展变化中的人,他的发展变化会通过他的语言、行为、情绪、游戏、交友、集体活动中的表现等多个方面体现出来,因此教师需要对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并通过对幼儿的观察,识别、分析其行为背后的原因;通过对幼儿行为持续的观察,发现其行为上的变化,判断幼儿当前的发展阶段及发展需求。如一名幼儿总喜欢在自由活动时间画有关幼儿园周围情况的地图,这说明幼儿在用地图来表征其对空间、方位和来回的认识,这也正是其近期关注的焦点,是需要成人给予支持与引导的教育发展点,教师可以基于幼儿的这一需求设计活动或提供给幼儿更多的支持材料,也可反馈给家长,并建议家长多为幼儿提供与空间、方位、来回等有关的操作材料或书籍。[2]另外,教师也可利用家长会的时机展示幼儿作品,但展示幼儿作品的核心步骤是向家长解读幼儿的作品,告知家长幼儿作品背后的涵义,而非在幼儿之间进行比较或进行好坏、像不像的简单评价。

(二)介绍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

很多家长否认学前教育的意义,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就是吃喝拉撒睡,老师并不会教给孩子任何知识或技能;还有家长认为只有教写字算术才有意义,而“玩耍”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定期的班级家长会,告知家长一段时间内班级的主要教育活动设计与安排、核心教育内容、预期目标、实施过程以及所取得的实际成果等。如实施主题教育活动的幼儿园,可在班级家长会中针对上一阶段实施的主题活动,按照主题来源、主题目标、主题实施阶段及阶段中的故事等进行总结回顾,让家长看到幼儿在园内的生活及成长,深入理解这些活动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同时可针对下一阶段的主题向家长进行初步介绍,并说明需要家长给予的支持与配合。

(三)具体分析本班幼儿特点,并提供教育策略

教师可利用班级家长会的机会向家长介绍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需求及相应的教育策略,以此来引领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帮助家长解读幼儿的行为、情绪,促进家长理性行为的发展,认清学前教育在幼儿一生发展中的意义与价值。早在1927年,陈鹤琴先生就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3]253这一理念在很多国家的学前教育中也都有体现。但在我国,由于历史原因,很多家长在幼儿教育理念认识上有偏差,在幼儿教育的知识与技能上有较大欠缺,幼儿园自然在此应肩负一定责任。

(四)搭建家长之间的交流平台,形成更丰富的教育合力

教师一方面可为家长推荐公共的优质幼儿教育资源和阅读书目;另一方面,充分挖掘家长资源,优化整合家庭教育资源,实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我们的家长来自不同的行业,这是十分丰富的社会资源,各种不同职业或不同文化背景的家长可以带给幼儿园丰富的教育内容,提供多种支持与服务。[3]254这在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就形成了多维度、多层面的信息交流。当然,教师也可通过幼儿园家长会搭建家长之间沟通与交流的平台,可让其分享亲子经验。

(五)关注园内“特殊幼儿”,为其发展更大的支持群体

此处的特殊幼儿可指特殊儿童,如在智力、感官、情绪、肢体、行为或言语等方面发展低于或高于正常儿童的儿童;也可指教师在一段时间内重点关注的幼儿,如班内不合群的幼儿、胆小害怕交际的幼儿或新进幼儿等。教师可以向家长介绍自己具体的做法及原因,目的在于让家长客观认识幼儿,同时理解教师的教育理念,使教师、家长共同帮助幼儿成长。

三、结语

家长工作是幼儿园的常规工作,其特殊性在于它将幼儿园、幼儿教师、幼儿、家长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一工作既对幼儿教师提出较高要求,推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又是幼儿园对外展示其专业性的窗口。本文重点探讨了家长工作的意义,并厘清其内容,这是家长工作有效、高效开展的前提,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陈晓艳 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学前教育系

幼儿教师工作论文:家长工作幼儿教师论文

一、幼儿教师的家长工作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时间非常有限。在幼儿园常见的是教师利用幼儿入园、离园时间,与家长个别交谈。自然,还有很多零交流的现象。其次,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内容较为局限。大多数情况下,教师与家长的交流集中于幼儿在园的吃、喝、睡等情况,少数涉及到幼儿的游戏伙伴、肢体冲突等。似乎教师能告知给家长的就是这些事务性工作,家长关心的也只是孩子在园的饮食、安全等问题。这样的幼儿园家长工作既体现不出幼儿教师作为“专业教师”的特性,也无法得到家长的尊重、认可与支持,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家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幼儿园的内部事务甚至是教育教学工作。因此认清幼儿园家长工作的意义,厘定家长工作的内容,是幼儿教师取得专业化地位的途径之一。

二、幼儿教师家长工作的意义

幼儿教师认真、精心进行的任何一次家长工作都可以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同时,这种成长又可以通过家长工作展现在大众面前,得到外部的认可与支持,而幼儿自然会在这一过程中受益,并形成良好的学前教育氛围。

(一)能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促进幼儿的发展是幼儿园一切工作的核心与宗旨,也是家庭与社会的共同追求。幼儿教师高效的家长工作能使幼儿园与家庭之间达成教育共识,这样可以让幼儿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接触到相似甚至相同的教育内容,这完全符合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特点及学习方式,能最大限度的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教师要呈现高品质的家长工作,除了精心的准备外,更需要其自身具备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和能力。第一,推动教师不断进行专业化的学习。如教师要向家长介绍幼儿的发展状况,就需要了解幼儿,需要教师全面掌握理解幼儿行为的各类知识。第二,推动教师不断进行教学总结与反思。如教师要向家长介绍班级近期的教育教学状况,需要其对本阶段教育教学目标、内容、过程等方面进行梳理、总结和反思,而这一点本身就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之一。第三,推动教师紧跟学前教育发展与研究的前沿。教师要向家长介绍教育策略或推荐优质教育资源,自然需要在前期更多的了解并筛选这些资源。第四,推动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发展,提升教师工作的内在动机。高效的家长工作可以树立教师在家长心目中的专业形象,为自身赢得更好的教育平台和发展空间,收获职业成就感,并进一步激发其职业发展的内在动机。

(三)有利于幼儿园工作的顺利开展

幼儿园的工作可分为对内和对外两大方面,而家长工作就是幼儿园对外的重要工作,在现实中,这一工作占据了幼儿园管理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取得的效果却非常有限。其实如果幼儿园能通过紧抓幼儿教师的家长工作,明确定位家长工作的重要性,并将幼儿教师家长工作的内容常规化、程序化、制度化,将会取得两方面的收益,一方面促进了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另一方面也在家长中树立了幼儿园的形象,为自己营造了优质的教育环境和外在管理氛围。

(四)有利于改善学前教育的社会大环境

教育的变革、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与配合。幼儿园教育尤其需要家长与社会的支持。但在我国,直到2010年7月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之后,学前教育才迎来发展的春天,但其存在政策层面、操作层面以及外部社会环境层面的诸多问题。由于学前教育与中小学教育在内容、形式、方法等多方面的差异,造成很多社会民众甚至一部分管理者对学前教育认识上的偏差甚至错误,如并不将幼儿园看做专门的教育机构,也不将幼儿教师看做专业人员,或认为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比小学、初中教师的工作简单等,这都是对学前教育不了解、不理解所造成的,需要幼儿园通过全方位、多形式的家长工作来进行展示。

三、幼儿教师家长工作内容定位

(一)传播幼儿发展的基础知识

幼儿是学前教育不可置疑的核心,教师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基于幼儿、服务于幼儿,教师做教育教学计划、设计活动或游戏,要基于幼儿当前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需求,并能促使、引领其达到更高水平。那么,如何保障教师设计、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满足或引领了幼儿的发展呢?我们知道,幼儿是一个发展变化中的人,他的发展变化会通过他的语言、行为、情绪、游戏、交友、集体活动中的表现等多个方面体现出来,因此教师需要对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并通过对幼儿的观察,识别、分析其行为背后的原因;通过对幼儿行为持续的观察,发现其行为上的变化,判断幼儿当前的发展阶段及发展需求。如一名幼儿总喜欢在自由活动时间画有关幼儿园周围情况的地图,这说明幼儿在用地图来表征其对空间、方位和来回的认识,这也正是其近期关注的焦点,是需要成人给予支持与引导的教育发展点,教师可以基于幼儿的这一需求设计活动或提供给幼儿更多的支持材料,也可反馈给家长,并建议家长多为幼儿提供与空间、方位、来回等有关的操作材料或书籍。另外,教师也可利用家长会的时机展示幼儿作品,但展示幼儿作品的核心步骤是向家长解读幼儿的作品,告知家长幼儿作品背后的涵义,而非在幼儿之间进行比较或进行好坏、像不像的简单评价。

(二)介绍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

很多家长否认学前教育的意义,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就是吃喝拉撒睡,老师并不会教给孩子任何知识或技能;还有家长认为只有教写字算术才有意义,而“玩耍”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定期的班级家长会,告知家长一段时间内班级的主要教育活动设计与安排、核心教育内容、预期目标、实施过程以及所取得的实际成果等。如实施主题教育活动的幼儿园,可在班级家长会中针对上一阶段实施的主题活动,按照主题来源、主题目标、主题实施阶段及阶段中的故事等进行总结回顾,让家长看到幼儿在园内的生活及成长,深入理解这些活动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同时可针对下一阶段的主题向家长进行初步介绍,并说明需要家长给予的支持与配合。

(三)具体分析本班幼儿特点,并提供教育策略

教师可利用班级家长会的机会向家长介绍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需求及相应的教育策略,以此来引领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帮助家长解读幼儿的行为、情绪,促进家长理性行为的发展,认清学前教育在幼儿一生发展中的意义与价值。早在1927年,陈鹤琴先生就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这一理念在很多国家的学前教育中也都有体现。但在我国,由于历史原因,很多家长在幼儿教育理念认识上有偏差,在幼儿教育的知识与技能上有较大欠缺,幼儿园自然在此应肩负一定责任。

(四)搭建家长之间的交流平台,形成更丰富的教育合力

教师一方面可为家长推荐公共的优质幼儿教育资源和阅读书目;另一方面,充分挖掘家长资源,优化整合家庭教育资源,实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我们的家长来自不同的行业,这是十分丰富的社会资源,各种不同职业或不同文化背景的家长可以带给幼儿园丰富的教育内容,提供多种支持与服务。这在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就形成了多维度、多层面的信息交流。当然,教师也可通过幼儿园家长会搭建家长之间沟通与交流的平台,可让其分享亲子经验。

(五)关注园内“特殊幼儿”,为其发展更大的支持群体

此处的特殊幼儿可指特殊儿童,如在智力、感官、情绪、肢体、行为或言语等方面发展低于或高于正常儿童的儿童;也可指教师在一段时间内重点关注的幼儿,如班内不合群的幼儿、胆小害怕交际的幼儿或新进幼儿等。教师可以向家长介绍自己具体的做法及原因,目的在于让家长客观认识幼儿,同时理解教师的教育理念,使教师、家长共同帮助幼儿成长。

四、结语

家长工作是幼儿园的常规工作,其特殊性在于它将幼儿园、幼儿教师、幼儿、家长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一工作既对幼儿教师提出较高要求,推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又是幼儿园对外展示其专业性的窗口。本文重点探讨了家长工作的意义,并厘清其内容,这是家长工作有效、高效开展的前提,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陈晓艳 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

幼儿教师工作论文: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现状调查

摘 要: 幼儿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不仅关系幼儿教师的身心健康,也关系着国家教育体系。本研究采用李敏编制的《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对天津市五所幼儿园的103名教师进行调查,旨在了解其工作满意度现状。

关键词:工作满意度 幼儿教师

一、引言

教育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它延续着人类的智慧和文明。作为知识的传递者,教师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在新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第二个十年,国务院颁布《教育计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机制和工作机制。教师的任务与关注度越来越高,而在教师这一职业队伍里,又存在着一个特殊群体――幼儿教师。幼儿教师在幼儿的一生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要向幼儿传递知识,还要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道德、世界观、广泛的兴趣,为其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工作满意度是指一个人在工作的过程中,对工作本身及其相关因素有着良性感受的心理状态。美国著名人力资源管理公司Monster提出的六个价值标准是这一定义较为流行和普遍使用的,即成功、认同、独立、支持、人际关系以及工作条件,这些基本因素可以适用于各种不同角色当中。本研究中幼儿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是指幼儿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后,根据自身的要求与现实工作的各个方面所产生的一种积极的情感程度,包括对工作本身、工作报酬、同事关系、进修与升迁、园长管理五个方面的心理状态。

幼儿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不仅关系幼儿教师的身心健康,也关系着我国幼教事业的发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天津市五所幼儿园的103名教师进行研究,旨在了解其工作满意度现状,在实践上可以帮助幼儿园管理者了解现教师工作满意度,提前预知本园教师的离职意向,防止优秀教师资源的流失,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去激励教师,使幼儿教师重新充满对工作的热情,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提高幼儿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使幼儿在更好的环境下学习生活。也可以引起社会对幼儿教师的关注,重视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天津市五所幼儿园的103名教师为研究对象,其中年龄在25岁以下的教师占总数的29.1%,25-30岁的占27.2%,30岁以上的占43.7%;已婚教师占58.3%,未婚的占41.7%;本科以下学历的教师占31%,本科学历的占58.3%,硕士及以上的占10.7%;教龄为1-2年、3-5年、6-10年、10年以上教师的比例分别为35.9%、21.4%、18.4%、24.3%;托、小、中、大、混龄班教师比例分别为12.6%、 33%、14.6%、22.3%、 17.5%。

2.研究工具

采用李敏编制的《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共35题,包括基本资料、工作本身、同事关系、进修升迁、园长管理、工作报酬五个维度。其中基本资料问题设有10道,包括性别、年龄、教龄、婚否、学历、园所性质、用工性质、所带班级、班级人数、工作报酬,问卷采用五点式计分,分值越高满意度越高。该问卷的同质性信度为0.9300,各个因素的同质性信度在0.5594~0.9634之间。

3.研究程序

向被试发放问卷并统一回收,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1.幼儿园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现状

图1 幼儿园教师工作满意度各维度均分

如图1所示,幼儿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在五个维度中得分由高到低的顺序是:同事关系、园长管理、工作本身、进修与升迁、工作报酬。该结果表明对于同事关系与园长管理满意度较高,对工作报酬的满意度最低。

2.不同教龄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差异分析

通过表1可以看出,不同教龄幼儿教师对同事关系、园长管理、进修与升迁方面的满意度无差异,但对工作报酬和工作本身的满意度存在差异。通过进一步的多重比较表明,3-5年教龄幼儿教师对工作报酬的满意度显著低于与其他教师,其次是1-2年、10年以上、6-10年教龄的幼儿教师;在对工作本身的满意度上,教龄为3-5五年的教师显著低于1-2年和1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1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满意度高。

教龄为3-5年的教师一般承担了幼儿园做课表演之类的教学任务,不仅工作量大,而且还要面临家庭与婚姻生活上的各种负担,且工资与年轻教师也相差不多,容易导致他们失去原有的工作热情,产生职业倦怠,对工作满意度下降。

3.不同年龄班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差异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年龄班幼儿教师对同事关系、园长管理、进修与升迁方面的满意度无差异,但对工作报酬和工作本身的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通过进一步的多重比较表明,托班教师对工作报酬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小、中、混龄班,其次是小班、中班,混龄班最低,托班与大班无差异;在对工作本身的满意度上,大班教师显著高于小、中、混龄班,混龄班最低,托班与大班无差异。

所带年龄班上,由于中、大班的小朋友已经具备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加上他们与老师的沟通能力也较小班显著提高,所以中大班幼儿教师的工作满意度高于小班;而对于混龄班的教师而言,每个班级的小朋友大约在30左右,人数较多,而且班级上课还要分大班,小班,中班,教师要分别备课,不停转换角色照顾好每一段年龄班的孩子,工作量最大,所以带混龄的教师满意度最低。

四、不同园所性质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差异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园所性质幼儿教师对同事关系、园长管理、工作报酬与工作本身的满意度无差异,但对进修与升迁方面的满意度极显著。通过进一步的多重比较表明,在对进修与升迁的满意度上,私立园幼儿教师的得分显著低于教办园、外系统园、集体园。

五、结论

第一、幼儿教师对同事关系与园长管理的满意度较高,且不同教师之间无差异。

第二、不同教龄和年龄班幼儿教师对工作报酬和工作本身的满意度存在差异,教龄在3-5年和混龄班的幼儿教师得分更低。

第三、在对进修与升迁的满意度上,私立园的幼儿教师显著低于其他教师。

幼儿教师工作论文:幼儿教师家访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复杂的任务。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对于幼儿而言,家庭教育更是对幼儿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故而家园合作必然是学前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幼儿园教育若想取得成功,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或许是不可跨越的前提。幼儿园与家庭的沟通协调,主要的途径还是要通过幼儿教师的工作进行。然而,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作为幼儿教师与家庭重要沟通途径的家访变少了。另外,当前教师的家访工作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严重影响家访的效果。我们呼吁幼儿园在“用好现代教育手段加强家园沟通的同时,积极鼓励教师深入幼儿家庭进行家访,发挥老师和家长面对面沟通的特殊效果,使得家访能够始终围绕‘真实、真情、真诚’进行,这正是在现代科技理性下,教育所要坚守的。”[1]

一、家访的重要性

家访是由幼儿老师发起的,到幼儿家里与幼儿家长面对面交流幼儿的表现、进步和问题,家长的疑惑和期待,教师的困难和理念等,并且寻求和倾听家长的意见、建议,以达成某种教育共识,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的一种家园沟通的方式。

家访作为家园联系的重要纽带,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幼儿教师而言,通过家访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幼儿的家庭情况、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等,更好地对幼儿实施教育,还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对于家长而言,家访可以使其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进步情况,以及班级、幼儿园的情况,以便使其更好地了解和配合幼儿园的教育。相比于家长,幼儿教师更具专业性。通过教师家访,家长可以就幼儿教育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咨询教师,提高育儿的科学性。对于幼儿而言,这是最根本的。家访,核心是幼儿,归根到底是为了幼儿的发展。教师家访,有助于将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联系起来,形成家园共育,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不难看出,幼儿教师家访有着其重大的现实性意义。这一点和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理论以及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的理论所强调的是有着某种一致之处的,社会资本理论强调“学校和家长的相互关系对孩子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2]人类发展生态学也认为某一环境对于发展的潜力将随两个环境之间存在的支持性联系的增多而提高,当两个环境间的联系微弱或互相抵触时,对于发展则不利。因此,在家园互动中,应把家访提上议事议程,作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家访存在的问题

家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访谈发现,现今的家访工作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导致家访效果低下,这些问题分别是:

(一)家访工作缺失,不到位

在被访谈的47名幼儿园主班老师中,只有11名幼儿老师去年一年开展过家访工作,其他老师基本都是通过电话等通讯工具与家长进行信息交流,即只有23.4%的幼儿教师开展过家访工作。这和王伶俐在其硕士论文论述的教师家访存在的几点问题中发现只有22.2%的班主任开展过家访工作的结果基本一致。[3]这反映了当前幼儿园没有对家访工作做整体的硬性要求,更没有规章制度的保障,导致家访工作随意性较大,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全凭幼儿教师个人决定。

(二)家访缺乏计划性

访谈中,当对11名过去一年有开展过家访工作的幼儿老师问及是否会制订家访计划,包括访谈时间表的制订、每次访谈的重心的制订等时,有5名教师回答在访谈前制订过访谈提纲,只有1名教师制订了家访计划。这表明,教师家访工作缺乏计划性,有时纯属心血来潮,较为随意,并没有提上教师工作的议事日程,更没有成为幼儿园工作的重要内容。究其缘由,一方面缺乏监督机制,家访工作的开展纯属幼儿教师为了更好地工作自愿附加的,做不做或做好与做不好幼儿园不加干涉。另一方面,家访工作对幼儿教师能力的提升虽然非常重要,但同时家访工作复杂难做,加之幼儿教师工作繁琐庞杂,剩余家访时间不足,故而使家访成了简单随意的走访。

(三)家访的内容单一

访谈发现,幼儿教师家访内容非常单一。当幼儿教师被问及家访内容有哪些时,幼儿教师主要是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日常表现情况,如上课闹不闹、睡觉乖不乖等,以及交流一下幼儿在家表现情况,对于家长关心、疑惑的如何科学地育儿、幼儿的情绪情感、心理需要、社会性等方面交流相对甚少。

(四)家访效果不佳,不理想

家访从根本上来看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但对教师而言,家访效果更多的表现为和幼儿家长建立亲密的关系,寻求幼儿家长对其工作的支持。被访谈的教师中,有71%的幼儿教师认为家访效果一般,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的家访计划不充分导致家访效果不佳,同时家访效果不好又会影响教师的下一次家访时的信心和勇气,这就导致许多幼儿教师不愿再进行家访。众所周知,幼儿教师日常工作较为繁重,时间较为紧张,这也进一步使家访陷入了费时又无意义的恶性循环。

(五)谈话方式缺乏“艺术性”

家访工作非常细致巧妙,除了需要准备详细的计划外,还需要讲求谈话技巧,因为谈话技巧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家访效果。大多数幼儿教师在家访时由于谈话方式缺乏艺术性,技巧性不够,使家访工作没能按预想的节奏顺利进行,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幼儿教师相对幼儿家长是专业的幼儿教育者,很可能会对自身定位不当,以教育专家、权威者自居,谈话成了训话,说的多听的少,造成谈话气氛严肃;有些教师全然不顾家长感受,家访变成了“告状”,一开场就说孩子这不好那不好,引起家长的反感;还有些幼儿教师甚至直接批评、指责家长,将幼儿的问题直接归因于家庭,与家长产生对立情绪等等。

三、家访工作的对策

家访是幼儿园的一项重要工作,家访工作的成效如何,直接影响到幼儿教师与家庭、幼儿的关系,直接影响到家园共育的方向,直接影响到幼儿教育的质量。家访不仅是科学,更是一种艺术。家访中,应该寻求有效的方法和策略,这样才能提高家访的实际效果,促使家访成为教学成果提高的重要手段。

(一)幼儿园应将家访工作列入教学计划,使其常态化、制度化

幼儿园家访工作的重要性、家访现状都说明,幼儿园应尽快切实将家访工作列入幼儿园教学计划,使其成为幼儿教师一项重要的工作和责任,进而使家访工作常态化、制度化,使家访工作发挥出真正价值。幼儿园还应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使教师家访工作坚持落实到实践中去。只有这样,家访才能成为教师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家访准备要充分,明确家访目的,拟定家访计划

家访能不能达到预定效果,能不能使家、园教育相互支持的关键在于幼儿教师是否把家访当作一件很重要的工作来看待,在于幼儿教师的访前准备是否充分。唯有幼儿教师真正从内心把家访工作重视起来,将其作为自己工作的的一个重要部分,幼儿教师才会努力做好家访的准备,而不是哪天心血来潮时,或是当幼儿出现问题时才去突然家访。幼儿教师在家访前,首先要对被家访幼儿的情况、幼儿的家庭背景、幼儿的家长信息有一个全面而细致的了解。因为不同文化背景、家庭经济水平、地域、职业等层次的家长对幼儿教育关心的重点可能都不一样,甚至每个家长也不同;其次要明确此次家访要达到的目的;再次要仔细思考筹划要交谈的问题,怎样去赢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等;最后制订好详尽可行的家访计划。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家访的效果。

(三)树立家访双主体观,注意谈话内容和技巧

幼儿教师首先要从观念层面意识到家长也是家访的主体,而不是家访的客体,更不是发牢骚和批评的对象。幼儿教师应尊重家长,并且学会聆听,仔细探寻家长意见中的合理成分,并在访谈中进行记录,亦或是在征求家长的同意后进行录音。其次,幼儿教师还要认识到家访的目的不是去批评家长和幼儿的,而是通过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达成一致的意见,更好地育儿。最后,幼儿教师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和态度;要有礼貌,有耐心;要以理服人,循循善诱,而不是以权威压制;要认真倾听家长的困惑和疑问,亲切地交换意见。总之,幼儿园教师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4]进行家访时,幼儿教师态度要诚恳,尊重家长、关怀幼儿,更要针对不同特点的家长注意谈话技巧和谈话内容。[5]

(四)及时总结反馈,制订教育计划

教师在家访时应做好记录,离开幼儿家庭后并不意味着家访的结束,如果就此结束,那家访也只是一种形式,走过场而已,也只是浪费了幼儿教师和家长的时间,很难得到实际的效果。成功的家访,既要从家访中发现问题,还要拿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访谈时,谈话问题一般都是零散琐碎的,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回去后需要将在家访中发现的问题,以及获得的事实和材料进行整理,并仔细分析和总结,从而以此为据制订出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和计划,以便更好地因材施教。同时,幼儿教师也要将访谈中发现的问题,以及下一步的计划等反馈给家长,并征求家长的意见并获得支持。

(五)善于反思,提升家访经验

拿破仑说过:“不会从失败中寻找教训的人,他们的成功之路是遥远的。”幼儿教师若要迅速提升自身家访经验,以期提高自身教师素养,就要善于反思,就要将自己作为反思的对象。每次家访后做日志记录,定期撰写反思日记,反思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做得好的继续保持,做得不好的要仔细思考,及时改进。每一次家访可能遇到的情况都不同,因此幼儿教师不能放过任何一次家访经验,认真回顾,不断反思,不断提升自己。

总之,幼儿教师要用力、用心、用爱去做好家访工作,不断总结、增强自身家访工作经验,将家庭、社区看作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伙伴,同时使家长、社区人员认识到他们对孩子有着共同的兴趣和责任,让他们在幼儿教育和发展中起到更大的作用,为儿童在园学习提供更多的机会。

幼儿教师工作论文:幼儿教师工作倦怠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幼儿教师工作倦怠的现状和原因分析,从社会层面、幼儿园层面以及幼儿教师自身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对策,有利于幼儿教师的自身心理健康以及幼儿园的整体管理。

【关键词】幼儿教师;工作倦怠;情感衰竭;非人性化;个人成就感

近年来,我国教师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倦怠问题,尤其是幼儿教师已经普遍存在工作倦怠的现象,而且伴随着幼儿教师的年龄、学历以及职称的提高,个人成就感越来越小,工作倦怠程度不断增强、因此,加强幼儿教师工作倦怠状况研究,不仅可以为幼儿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还有利于为幼教在职培训及其幸福感的培养提供相关的依据,从而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一、幼儿教师工作倦怠的原因分析

(一)主观原因

1.个体的个性。调查发现性格内向、安静少言的幼儿教师与性格开朗、活泼好动的幼儿教师相比更容易产生工作倦怠。性格开朗豁达的幼儿教师对人对事持乐观态度,自信心强,能很好地自我调适工作中的压力。相反,性格孤僻内向的幼儿教师面对工作压力就显得尤为被动、无所适从,从而加重了压力,诱发工作倦怠的发生。

2.个体期望值。在幼儿教师中,许多的教师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发展空间,很少有什么专业发展的机会,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带班而已,很难获取职称晋升、职务提拔、以及通过学习、研讨、进修或培训获得业务提高的可能与条件,因此许多幼儿教师从一开始就看到了自己以后的命运,显得心灰意冷,从而对工作比较消极。

(二)客观原因

1.幼儿教师待遇偏低。相对于其他服务性行业以及中学的工资待遇来说,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位于中下等水平,大部分的幼儿教师认为自己的报酬和社会赋予教师行业的崇高使命不太相符,因此幼儿教师们内心会感到非常不平衡。

2、幼儿教师的从教环境较差。公众对于幼儿教师普遍缺乏正确的认识,家长、管理者和社会公众并没有把幼儿教师当作专业人员来给予她们必要的尊重。幼儿教师失败时常常遭到责骂,面对压力,幼儿教师在工作中缺乏了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损耗了幼儿教师的工作士气与热情,从而导致工作倦怠的发生。

3、幼儿教师压力大。幼儿园的工作很繁琐,每天很早就要赶到幼儿园,一天工作结束后身心俱疲,有时候遇上学校、小孩家长有事,还需要加班,很晚才能到家。回家后还要写教案、报告等等。同时,安全责任压力大,每位幼儿老师都心系着幼儿的安全,丝毫不敢有所怠慢。虽然这样,但是还是有些事情避免不了,一出现什么差错,家长就会找上门,并且部分家长就是认定什么错都在于幼儿园,幼儿教师整天都是神经紧绷,感觉工作实在太累。

4、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清晰。幼儿教师都希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但现行继续教育又无法满足,所以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一直很难得以提升。

二、幼儿教师工作倦怠的对策分析

(一)应该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1.提高幼儿教师的工资和待遇。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问题一直是限制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提高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有利于提高她们工作的积极性,使她们更能够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能力,也有利于相应职业的人才的引进,更好的推进幼教行业的发展。

2.提高公众对幼儿教师职业的认可度。通过媒体的宣传、家长见面会等让大家熟悉幼教行业的特点,对幼教行业有进一步的了解,认识到幼儿教师是专业技术人才,并不是所谓的“保姆”。

(二)加强幼儿教师的培养与管理。

1.做好职前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职前心理健康教育,使幼儿教师形成角色认同感。使他们能够充分的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学会在日常生活和以后的教育活动中都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以乐观积极的情绪去对待每一件事情。这样他们才能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未来的工作,不畏难,不怕苦,热爱自己的幼儿教师事业。

2.建立在职教师心理测评机制。针对很多的幼儿教师已感身心疲惫,担忧在职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当前我国教师行业实行持证上岗制度,教师有一定程度的情感衰竭。这一制度的实施,让教师这一行业开始走向专门化,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更为严格。但是它还是有其弊端,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却并没有相应的制度进行测评,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在职的幼儿教师的心理问题因没有合适的心理测评机制进行测量而被忽视。

3.创建和谐、宽松的工作氛围。幼儿园应该在课余时间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让幼儿教师在活动中放松自我,使幼儿教师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

4.应该加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教育主管部门、幼儿园应该帮助幼儿教师制定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并给予幼儿教师学习和发展的机会,让他们在不断地学习与进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个发展的平台,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从而更加得心应手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减轻自己的工作倦怠问题。

(三)加强幼儿教师自我调适

1.正确认识工作倦怠,树立自我保健意识。作为教师本人,应正确认识工作倦怠,清醒认识到工作倦怠并不可怕。工作倦怠是源于自己所遇到的压力。当发现自己有工作倦怠的症状时,要勇于面对现实,反思自己的压力来源,采取多种方式解决,主动寻求帮助,将其加以化解。

2.提高压力应对能力。幼儿教师当面临压力的时候,应该树立积极地心态,掌握压力应对策略,并及时的进行自我反思,合理调控自己的情绪,避免不良情绪影响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同时,幼儿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当工作环境发生变化时,要及时的调整自己,使自己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状态都能够与工作环境想适应,不断寻求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平衡,并提升自己的素质,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应对压力的能力也就相应得到提高,这样幼儿教师在工作中的倦怠感就会相应得到降低。

3.坚持正确的信念和职业理想。教师的信念和职业理想是教师在压力下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坚持正确的信念和职业理想、培养对学生无私与宽容的精神,有利于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进而有利于防止幼儿教师的工作倦怠问题。

幼儿教师工作论文:面向工作场域的幼儿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研究

摘要: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落实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培训前期通过与幼儿园园长、幼儿教师访谈,了解工作场域中对幼儿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要求,结合问卷调查了解幼儿教师对信息技术培训需求,面向工作场域的幼儿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方案,培训内容的选择以数字图像的编辑与处理、音频素材的编辑与处理、视频素材的编辑处理为核心内容,在培训过程中采用案例演示、自主操练、小组协作、现场指导等培训策略;培训考核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通过培训,提高幼儿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实践-应用;幼儿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潮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发展纲要(2010-2020年)》把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列为专章,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信息化是整个教育信息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幼儿教师是幼儿的养护者,是幼儿发展的促进者,是幼儿教育的研究者。当前,各种新型的教学媒体相继进入了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幼儿教师在工作中可以选择使用各种信息技术,把一些本来单调、抽象的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技术,综合运用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素材,转变为生动、活泼的具体情景,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参与活动,以激发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幼儿教师掌握所需的多媒体技术,具备对多种媒体素材的采集、加工、处理、整合能力,能够熟练开展技术支持的幼儿教学活动。同时,研究发现,3-6岁幼儿最具可塑性,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成人言行的影响,教师较好的信息素养可以引导幼儿正确地认识和使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幼儿信息素养的培养。因此,幼儿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这不仅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背景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建立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培训体系,满足幼儿教师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三年内对一万名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部级培训;各地五年内对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进行一轮全员专业培训。”宁波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中心自2010年承担了浙江省及宁波市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园长)培训任务。参加培训的教师来自浙江全省,为各地市幼儿园在职骨干教师,经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参加为期一个月的脱产培训,其中培训模块之一是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的有效应用。

为充分了解和把握幼儿园工作对幼儿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要求,选取一所城区公办幼儿园、一所城郊公办幼儿园、一所民办幼儿园为例,分别对幼儿园园长、幼儿教师进行了访谈与问卷调查,笔者认为,要有效提高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必须结合幼儿教师工作场域对幼儿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需求来规划制定培训方案。对“场域”问题做出较为系统阐释的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他在《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一书中专门论述了这一问题。

布迪厄主张在谈及“场域”的概念时,作为一种开放式概念使用,并认为只有将其置于关系系统中,才能获得概念的真正意涵。由此,依据“临床式解读”原则,对“场域”的把握可以大致涵盖这样五个方面:一是场域:关系的网络。二是场域:共时与历时的交融。三是场域:形塑的中介。四是差异:场域的动力机制。五是场域、资本、惯习的相互关联。

依据“场域”理论,幼儿教师在幼儿园工作场域中处于各种关系之中,既有物质环境,譬如,电脑、网络、数码相机等硬件环境,同时也有幼儿园网站、班级博客、班级QQ群等软件环境。幼儿教师还处在同事之间、家长之间、园长之间等各种人际环境之中,包括幼儿园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的软环境,在幼儿园工作场域中,对幼儿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各种要求。通过园长访谈,幼儿园教师需要掌握电脑的基本操作,学会使用数码相机拍摄照片,记录幼儿在园的日常活动,并掌握数码照片的后期处理技术,不仅要学会与家长进行面对面交流,还需要掌握使用班级QQ群、班级博客等手段与家长做好家园沟通。因此,要制定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方案,必须结合幼儿教师的工作场域对幼儿教师的要求,同时结合幼儿园教师对信息技术模块的培训需求,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式对参训教师开展了调研。结果显示,92%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工作中应用非常广泛,教师的信息素养对于教育教学非常重要;在软件应用能力方面,大多数教师都掌握了常用Office办公软件技术,会进行简单的图像处理,能够从互联网获取所需信息及网络教学资源,会使用PowerPoint制作基本的包含文字、图片的课件。调查结果显示,幼儿教师使用软件处理图像、声音、视频、动画技能较弱,特别是声音、视频和动画的加工处理技术,几乎所有教师都不会。

调查发现,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较强,已经具备较高的信息化意识,对信息技术技能培训热情很高,对信息技术学习具有积极的态度,同时,幼儿教师信息技术技能水平较低,多媒体素材的编辑处理能力较弱。显然,面向幼儿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需要加强多媒体素材处理技术的学习,特别是针对图像、声音、视频和动画等媒体形态,设计相应的采集、加工、处理以及多媒体集成等技术的培训内容,并强化练习,核心目标是通过培训让这些教师掌握相应的技能,并能应用于日常教学中。

针对幼儿教师的现状和需求,我们构建并实践了面向工作场域的幼儿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模式。在此模式下,对近千名骨干幼儿教师(园长)实施了信息技术技能培训。

二、实践-应用取向的培训设计理念

面向工作场域的幼儿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的设计理念为实践-应用,“实践”一词来自希腊文“Praxis”,意指重复进行某项活动,使之变得熟练,有水平;同时它还指人类对自身活动的理性思考以及为此制订计划、付诸实施的行动。实践不是学习者获得知识的手段,从事实践的行动本身就包含认知,实践的过程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进一步讲,实践是学习者最有效的一种学习方式。一方面,信息技术技能的学习需要学习者亲自动手实践,在做中学;另一方面,参加培训的幼儿教师都是工作场域的人,作为成人学习者,他们的学习动机非常明确,学习结果更关注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他们喜欢那些能够在工作中去应用的培训。1961年,美国著名学者霍尔出版《心灵的探索》(The Inquiring Mind)一书,率先研究成人学习的动机,提出成人学习动机定向理论:成人学习以目标为导向、以活动为导向以及以学习为导向。成人的认知结构的最大特点是直接经验的丰富。在他们的认知结构中既有以科学形态存在的成分,又有以经验形态存在的成分。因此,实践-应用取向理念指导下的幼儿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将基于实践、面向应用的理念渗透到培训的各个环节,培训目标的制定基于幼儿教师的现状和需求,培训内容的选择定位在幼儿教师在工作中应用最频繁但存在疑难的知识、技能;培训方式坚持“做中学”,“骑马者应从马背上学”,采用案例演示、自主操练、小组协作、现场指导等培训方式贯穿整个培训过程;培训评价指向工作中现实问题的解决。

三、面向工作场域的幼儿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模式体系构成

(一)培训目标

合适的培训目标是提高培训针对性和有效性的保障,在前期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幼儿教师的现状和需求,培训目标:通过培训,知道多媒体技术概念,了解掌握图像、音频、视频、动画常见格式,学会使用ACDSee、光影魔术手软件处理图像,学会使用GoldWave软件录音、混音、剪辑声音,学会使用Windows Movie Maker制作、剪辑视频,学会使用PowerPoint设计制作复杂动画。

(二)培训内容组织与培训策略

在培训内容的安排上,根据培训目标,分别设计相应的学习模块,在培训策略的设计上根据内容采取基于任务的培训策略、基于问题的培训模式。

1 学习模块一:多媒体技术

(1)培训内容:多媒体技术概念,图片、音频、视频基本概念、常见格式等介绍。

(2)培训策略:专题讲座;小组研讨。

学习模块一的内容属于知识范畴,大部分教师对于多媒体技术但并不十分了解,培训要让教师们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因此,在这部分内容的培训上以主讲教师专题讲座为主,同时为了调动教师学习积极性,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对自己以前的观念和认识进行交流反思,在师生互动、小组合作交流、研讨中达到共同提高。

2 学习模块二:图像素材的编辑处理

(1)培训内容:使用ACDSee、光影魔术手软件设置图片尺寸、转换图片格式、使用魔术棒、套索裁剪工具处理图片、修改图片背景等。

(2)培训策略:案例教学;现场指导;自主合作探究;实践操练。

学习模块二属于实践技能,图片编辑处理是幼儿教师教学中经常用到的信息技术技能,教师们对于一般的图片处理技术,比如,处理图片尺寸基本都会,但是对于转换图片格式、使用魔术棒、套索裁剪工具处理图像、修改图片背景等技能缺乏,在培训过程中,发现幼儿教师经常会提出很多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因此,聘请教育技术专家作为培训主讲教师,采取知识讲解、典型案例教学,同时辅助以现场指导,参训教师在教师演练示范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和实践操练巩固所学。在这个模块,设计一个图片处理的任务,在基本的图片处理技能技巧结束后,完成本模块图片处理任务,使所学技能得到应用,避免技术与应用的脱节。

3 学习模块三:音频素材的编辑处理

(1)培训内容:使用Goldwave软件录音、选中、复制、删除一段声音、混音、降噪等。

(2)培训策略:案例教学;现场指导;自主合作探究;实践操练。

学习模块三属于实践技能,在幼儿园的教学中,音频是幼儿教师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教学资源,很多教师需要录音、添加背景音乐等,但是调查结果显示教师们对于音频的编辑处理能力几乎为零。因此,在培训中,给每位教师提供带耳麦的耳机,供教师们学习录音、编辑声音,教师们的学习热情非常高。在这部分同样聘请教育技术专家作为培训主讲教师,采取知识讲解、典型案例教学,同时辅助以现场指导,参训教师在教师演练示范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和实践操练巩固所学。在这个模块,设计一个音频处理任务,在基本的音频处理技能技巧练习结束后,完成本模块音频处理任务,使所学技能得到应用,避免技术与应用的脱节。

4 学习模块四:视频素材的编辑处理

(1)培训内容:认识、了解Windows Movie Maker软件,使用图片、音频制作一段视频,添加片头、片尾,设置视频效果、过渡效果,剪辑视频。

(2)培训策略:案例教学;现场指导;自主合作探究;实践操练。

学习模块四同属实践技能,视频也是幼儿教师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教学资源,但是对视频的编辑处理都非常陌生。因此,通过Windows Movie Maker使用图片、音频制作一段视频,添加片头、片尾、设置视频效果、过渡效果、剪辑视频,当教师们看到通过自己的动手操练制作出一段视频的时候,他们的学习热情就被点燃了。聘请教育技术专家作为培训主讲教师,采取知识讲解、典型案例教学,同时辅助以现场指导,参训教师在教师演练示范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和实践操练巩固所学。参训教师掌握了视频编辑技能技巧后,完成本模块视频编辑处理任务,使所学技能得到应用,避免技术与应用的脱节。

5 学习模块五:使用PowerPoint设计动画

(1)培训内容:PowerPoint动画设计的技巧,重点讲解动作路径、计时动画、路径动画、触发器的使用、更改动画序列、向动画中添加声音、播放Macromedia Flash动画等。

(2)培训策略:案例教学;现场指导;自主合作探究;实践操练。

学习模块五同属实践技能,大部分教师都能够使用PowerPoint制作简单的包含文字、图片的课件。对于PowerPoint中动画的设计,大部分教师并不掌握。在这部分同样聘请教育技术专家作为培训主讲教师,采取知识讲解、典型案例教学,同时辅助以现场指导,参训教师在指导教师演练示范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和实践操练巩固所学。

同时,在本模块学习结束后,设计一个培训大作业。要求制作一个反映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数字故事,将前面所学图片、音频、视频的处理技能技巧结合起来,这个数字故事也作为信息技术技能培训作品在培训班汇报展示交流,供主讲教师、同伴进行评价。

(三)培训课时安排

(四)培训评价与考核

培训实施后,需开展评价,通过评价一方面可以检验了解参训教师的学习成果,评估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评价,培训机构可以及时了解培训过程中的问题,为下一步的培训工作积累经验。

面向工作场域的基于实践一应用取向的信息技术技能培训模式,受到了一线幼儿教师的普遍欢迎,他们的学习热情高潮,学习动机强烈,培训评价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在培训结束时又有成果展示环节,因此,评估采取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1 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培训活动中实施的评价,它能及时了解每个模块培训的效果和参训教师实时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主讲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就可以实时了解每个参训学员的学习情况,比如,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记录听课笔记、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课堂师生交互情况,在实践操练时集中精力完成练习,每个模块作业完成情况,这些都可以作为形成性评价的档案资料。

2 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是在培训临近结束时进行的评价。幼儿教师信息技术技能的培训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把信息技术作为教育教学的工具,因此,总结性评价主要是以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评价依据。在培训的最后环节,安排参训教师信息技术作品展示汇报交流环节。同时邀请培训专家、主讲教师参与,通过教师自我评价、班级成员互评和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总结性评价。参训教师在作品展示交流的过程中汇报自己所用技能技巧,是教师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鉴定、自我提高的过程。班级成员互评是班级内参训教师之间相互评价对方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学习能力的过程,在评价他人的过程中也会反思自我对照对比,对自我也是一种提高。专家点评重点关注信息技术教学效果实施的评价,对每位参训学员会有启发、点拨作用。

四、培训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精心设计培训内容,关注培训过程

幼儿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受到所在幼儿园硬件设施、软件配备、政策导向等外在条件影响,参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培训机构在设定信息技术模块的培训内容时,要通过问卷调查或者教师个别访谈的方式,理解教师的培训需求,在规定的课时内精选培训案例,精选培训内容,把一线幼儿教师最迫切需要掌握的技能技巧讲解示范给参训教师,力争做到培训内容得到参训教师的认可。同时,在培训过程中,主讲教师既要关注全体,又要照顾个体差异,小组合作和个体自主操练相结合,讲解示范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关注培训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参训教师在培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是工作中经常遇到而无力解决的问题,这个时候,如果主讲教师能够在个别指导的时候帮助教师解决问题,参训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就会高涨,培训的效果就有了过程保证。

(二)落实培训评价,提高培训效果

评价是培训的最后一个环节,对于参训教师可以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作为培训机构,在培训结束后,可安排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同层次的参训教师做一个非正式的个别化访谈,在一种宽松愉悦的氛围中,理解参训学员的感受和体会,访谈的主题围绕着参训教师对培训内容、课时安排、培训方式、培训满意度等方面,例如:所学技能是你最需要的吗,这些技能技巧对你的实际工作有帮助吗,为什么,培训有哪些成功之处,还有哪些好的建议,等等,培训机构可以获得一些经验和教训,改进后续工作,更好地提高培训效果。

五、结语

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培训机构、幼儿园等多方共同合作。面向工作场域的实践一应用取向的幼儿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模式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在实践中得到了一线幼儿教师的认可。作为培训机构,如何在规定的课时内较快地提高幼儿教师信息技术技能水平,需要培训机构关注幼儿教师需求,合理制定培训目标,精心选择培训内容,关注培训方式和培训过程,落实培训评价,切实提高信息技术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幼儿教师工作论文:谈幼儿教师的家长工作

摘 要:家庭是人们生活及培养人的最初场所,它担负着发挥其它教育机构无法代替的使命和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教师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但是由于幼儿园家长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许多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追求即时效应,急功近利,对幼儿的要求与幼儿园的培养目标不一致。有的家长因为条件好,刁难幼儿园;有的家长拔苗助长,望子成龙;有的家长因隔代亲,溺爱孩子、、、、、。使幼儿教师的工作处于无奈何尴尬的两难境地。那么作为幼儿教师如何让家长放心地将孩子交给我们,如何获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帮助自己建立良好的家园关系,共同培育幼儿成长呢?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同分享。

关键词:学习 引导 互动 沟通

一、注重学习,促进专业成长

教育是需要智慧的,学习和交流是最好的途径。幼儿教师要做好家长工作,有效地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除了要有一颗爱幼儿的敬业心以外,还必须要注重自我提高,只有当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进一步充实相关幼儿发展与教育方面的知识,掌握更多适宜有效的教育策略和方法,真正让自己的专业不断成长,使自己的专业水平让家长信服后,家长才会对教师产生敬重、信任。在自我提高方面,一是进一步增强自己的职业道德,用真诚的爱关注每一个孩子,二是主动参与学习讲座,专业书籍的阅读,三是处处留心工作事例、电视、报刊杂志介绍的先进育儿经验,四是经常注重与同行交流沟通学习全面促进专业成长。例如:班级中有少部分幼儿不愿意上幼儿园的问题上,家长以为是老师对孩子不好才不愿意上幼儿园,我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了解到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自我约束力差,他们不愿意上幼儿园是因为幼儿园不自由。是的,幼儿在幼儿园需要遵守一些规定,如游戏时要遵守规则,玩玩具时要考虑同伴,需和其他幼儿共同玩耍,集中活动时不能大声喧哗等等,我将已获知识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帮助他们了解幼儿的思想,制定策略,很快帮助幼儿适应了幼儿园生活,家长非常信服。

二、积极引导,在交流中提升家长的教育理念

教育是需要等待的,理解和宽容是最好的心怀。家长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共同养育幼儿的教育理念达成共识,保持教育上的一致性,形成合力,确保幼儿在家、园这两种重要的环境中获得连贯性的、同质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作为幼儿教师要充分理解家长,不能急于求成,要耐心、细致的工作。首先主动出击对全班幼儿进行有效全面的家访(用近一个月时间),目的在于深入了解幼儿在家的真实情况,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态度和方法,家庭及其周围环境对幼儿身心发展影响,介绍幼儿在园的成绩,进步与存在的问题,针对个别幼儿的具体表现,与家长共同商讨教育幼儿措施。同时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并不等于是识字加计算,而是习惯的养成。主要是通过游戏积累经验,体验快乐,通过生活获得技能。让家长逐步理解认同习惯比知识更重要,兴趣比技能更重要,赏识比指责更重要,情商比智商更重要的理念。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先进理念传达给了家长,接下来是让家长看到教育成果。抓住每天家长接送时的简短谈话,与家长交谈有关教育孩子的情况,可以是幼儿吃饭、睡觉、游戏、绘画等每一个细小点滴的进步,也可以是幼儿身体某个部位的不适,心情、脾气的细微变化或差异等,让家长了解孩子的进步,知道孩子应该怎样进一步提高等等,最后做好家园联系栏,建好班级QQ群,每天坚持向家长介绍本班幼儿学习,生活情况的相关图片,还提供先进的育儿经验,让家长图文并茂,联系实际的共同学习,全面提升教育理念。

三、诚恳邀请,参与互动

教育不是说出来的,在行动中和孩子共同成长。家长只有到幼儿园来亲历其境,才能理解幼儿园的生活,才能对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做出明智的判断,才能体验早期教育的原则和方法的实践应用价值,才能更好地支持教师的工作。工作中积极诚恳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如:定期家长开放日、节假日家园同乐、春、秋季的郊游、幼儿园的开学、毕业典礼、环境创设的收集、制作、场景的提供、有特色的助教、主题创意、当志愿者等系列教育活动。对家长而言,幼儿园是他们的教育资源,对幼儿园来说孩子的每个家庭则是幼儿园丰富的人力资源。针对这一情况,我先在家长中征集家长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家长会和班级QQ群中提出问题,加入共同交流育儿经验这一环节,请一些在这方面做得好的家长进行交流发言,然后家长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他们摆事实、谈观念、讲经验,积极讨论,最后我灌入相应的育儿理念,让家园互动在热情参与中得到升华。

四、有效沟通,在互动中加深理解和支持

幼儿教育是人与人打交道的服务,每日的工作全部是围绕着为幼儿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理解家长的需求和期望,为家长提供育儿支持,以及有效地的利用一切人力资源而展开的。因此沟通是我们做好家长工作的重要技能。一是平等沟通,渗透尊重的意向,用真诚换家长的信任。幼儿教育要为其家长服务,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作为幼儿教师就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角色意识,明确自己在家长沟通中承担的任务――构心灵桥梁,让家园关系更密切。面对每天幼儿园发生的一切事情,要勇于面对,有信心和勇气去解决,不瞻前顾后。沟通时公正平等,要换位思考问题。切不能莽撞冲动,凭一时的情绪。要本着对孩子负责,对家长真诚,有艺术性地进行沟通。可采取先说孩子的进步和优点,再谈孩子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方面,或先从其他的教育事例入手,再找切入点和突破口进行交流。要理解地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真诚地谢谢家长的批评,对自己的错误做出诚恳的歉意,及时纠正错误。二是及时沟通,传递关注的信息。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从安全感、可靠感和信任感中发展而来的,家长把自己的生命延续――他们的孩子托付给我们,我们的表现将直接关系到家长的焦点是加剧了还是减轻了,怎样才能让家长相信我们会将他们孩子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孩子在幼儿园一定会渡过愉快的一天呢?这需要我们在及时沟通上下功夫。孩子每天在幼儿园做了什么,我都会用手机录下片段、图片发到班级QQ群中,对个别幼儿我会利用每天家长接送时间,或者利用打电话、便条、家园栏等及时、准确、清晰地进行沟通,传达家长关注的信息。对我们在幼儿园为孩子做了什么方面,我都会通过家长会、开放日、大型亲子活动、班级QQ群等及时发送图片、信息,让家长深切地感受到我们对每个孩子的爱。

幼儿园教育是美丽的,因为我们能够陪伴孩子成长,分享孩子童年的幸福。家长工作是快乐的,只要我们用真心、幼教经验、先进科学的育儿知识,赢得家长的信任,我们会拥有众多的合作伙伴,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家长一起共同托起孩子童年的梦想,在承担科学育儿的活动中共同成长。

幼儿教师工作论文:浅议加强幼儿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摘 要:做好幼儿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是培育优秀幼儿教师队伍的重要保障,是幼儿教育事业有序而持续发展的关键,必须持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保证孩子们在幼儿园的健康成长。要做到以礼待人、以德育人、以理服人、以文化人、以情感人;关心、尊重每一位幼儿教师,真诚对待、耐心指导,消除其职业倦怠,帮助教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关键词:思想政治 幼儿教育 教师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不断深入,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日益增高,对幼儿园及幼儿教师的要求也不断增高。幼儿教师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安全,更要做幼儿知识的启蒙者和灵魂的塑造者。这就对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社会上频发的虐童等各种幼儿园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同时也引发了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反思:做好幼儿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是培育优秀幼儿教师队伍的重要保障,是幼儿教育事业有序而持续发展的关键。所以当前必须持续加强幼儿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保证孩子们在幼儿园的健康成长。现结合本人工作经验谈谈有关的工作方法:

一、幼儿教师思想动态现状分析

1. 幼儿教师低收入与高付出的不平衡。相对于其他职业来说,教师这个职业要求教师具有更强的爱心和耐心,尤其要求责任心较强,一进入岗位就把一颗心绷得紧紧的,期间要时刻关注孩子,直到所有的孩子都被家长顺利接走。然而,目前多数幼儿教师工资待遇较低,加上较强的心理负担和劳动强度,导致了部分教师心理失衡,心态欠佳。 心理不够健康的教师,在无法找到其他情绪发泄途径的情况下,就会选择孩子们出气,把气撒在孩子身上。

2. 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无法得到很好地解决。幼儿教师的工作繁琐而忙绿,既要负责孩子的吃喝拉撒,又要兼顾孩子的行为习惯培养和浅显知识传授。要制作玩教具,备课,还要组织各种幼儿活动,家访以及面对家长形形色色的问题及各种不理解,这些难免引起职业倦怠感,这种职业倦怠对教师的身心健康和日常工作都有很大危害。

3.幼儿教师本人的职业道德状况出现问题。由于幼儿教师准入制度的管理不严,个别教师的个人道德水准不高。教师对自我情感,意志力和能力难以把握,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和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从而丧失自信心,以消极态度对待工作和幼儿。

二、对症下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针对以上原因,必须因人施教,对症下药,多方面开展工作,才能做好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消除教师不健康心理,引导教师全情投入,全力以赴地进行教育工作。

1.“以礼待人”。幼儿教师一般都具有大专以上的学历,知识层次相对较高,情感要求也较高。要以礼相待,不能对其呼来唤去,要尊重其人格,特别体现在对其进行平等的沟通方面。沟通是发现问题的重要方式,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幼儿教师直接与孩子们打交道,孩子们有什么问题也多是一线教师发现的,因此,她们对孩子们的状况最为了解。管理者只有与幼儿教师充分地沟通,才能了解工作的进展情况,同时了解幼儿教师面临的困惑,解决早期矛盾。

2.“以德育人”。管理者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较高的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时时处处牢记自己的使命,始终坚持正确的信念,时刻传递正能量。要刻苦钻研业务,努力提高工作效能。只有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时时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的领导,才能让老师们心服口服,争相仿效并愿意追随左右,接受指导,教师才能够用自己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坦荡的胸襟、正直的为人在有形与无形中感召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教育目的。

3.“以理服人”。要强化幼儿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废除那些枯燥、空洞的说教,而代之以生动活泼、富有人情味、确有实效的以理服人的教育形式。比如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小故事大智慧、利用QQ群、微信群、微博等教师喜闻乐见的形式,让老师们在工作之余的时间、空间里轻松愉快地接受充满正能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反之,如果思想政治工作者思想水平、政策理论水平、业务素质不能成为教师的表率,工作急躁、主观武断,则必然会产生负面效应,形成不和谐因素,影响工作的有效性。

4.“以文化人”。幼儿园年轻教师居多,思想较单纯,容易受大环境的影响。所以要重视对幼儿教师的文化熏陶,这就要求要在幼儿园营造一种乐观热情、积极向上的良好的文化氛围。要打造一只勤政务实、廉洁奉公、率先垂范的领导班子;打造一支团结进取、热情敬业、无私奉献的教师团队;要形成一种严谨、勤勉的园风、教风;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和优雅洁净的园所文化环境,使她们在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中,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如利用学习型组织理论建立共同愿景,重视团队学习,建设团队文化。还可以运用“弟子规”“三字经”等传统文化的学习引导教师。

5.“以情感人”。幼儿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她们性格较敏感,情感较丰富,情绪较复杂。她们渴望尊重、渴望理解和帮助。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尊重和信任。要注意观察她们的情绪变化,及时引导和梳理情绪,化解矛盾。要增强服务教师的意识和能力,努力消除其后顾之忧,增强教师对于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在工作中要注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以表扬鼓励为主,放大其优点,增强其自信心,充分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营造适宜教师成长成才的大环境。要注意尊重幼儿教师成长的渐进性,要允许教师犯错误,重点给予教师职业生涯的指导和规划。要尊重规律,要让老师在工作中感受到自己的成长才能收到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效果。

总之,幼儿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常态化的工作,也是当前必须抓紧抓好的工作,它关系到幼儿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幼儿的健康成长。在日常的幼儿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中,管理者要关心、尊重每一位幼儿教师,真诚对待、耐心指导,消除其职业倦怠,做老师的良师益友,帮助幼儿教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用正能量引导其更加热情地投入到幼教事业这一个神圣职业当中。

幼儿教师工作论文:幼儿教师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实践策略

摘 要: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学习与生活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在这一阶段学校教育机构采取适当的教育措施,积极帮助儿童顺利度过这一转折点。作为幼儿教师,在推动幼小衔接工作、提高幼小衔接质量等方面能发挥重要的作用。一是高度重视并全面认识幼小衔接工作,二是积极认识幼小差异并加强与小学交流,三是要加强对幼儿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四是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幼小衔接工作能力,五是要积极关注家园共育工作。

关键词:幼小衔接 幼儿教师 幼儿园 实践策略;

每一个儿童都要经历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的过渡,都会经历各种不适应的现象,这是他们漫长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作为幼儿园教师,如何帮助幼儿顺利的实现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为他们从心理、情感、学习方法等多个方面做好准备,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而紧迫的课题。[1]

一、高度重视并全面认识幼小衔接工作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与小学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帮助幼儿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学习阶段。幼小衔接主要指儿童对学习环境的衔接和心理情感的衔接,这两方面内容是幼儿园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幼小衔接工作的目标是帮助孩子能够从情感、心理、身体和行为习惯上逐渐接纳、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这就要求幼儿园在开展幼小衔接教育活动时更多关注孩子的情感、心理、身体和各种习惯上的培养。

作为幼儿园教师,在认识幼小衔接工作的同时更要提高对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视,时刻提醒自己关注儿童在心理、情感、学习方法方面的准备。幼小衔接教育工作是帮助儿童从幼儿园学习阶段过渡到小学正规教育过程的准备工作,这种衔接不仅仅是两个空间的转换,而是儿童心理、习惯、学习方面的转折过程。幼小衔接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可能会涉及到教师、幼儿、社会、家庭教育、小学等多个群体,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来做好幼小衔接工作。[2]

二、积极认识幼小差异并加强与小学交流

为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幼儿教师首先需要明确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不同之处,全面了解幼儿园与小学在教育方式、生活环境、儿童心理、师生关系等方面的差异,有助于提高幼小衔接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概况来讲,幼儿园与小学的不同之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教育方式的变化,幼儿园学习阶段,儿童是以游戏的方式与周围的环境互动、学习,而小学则是以文化学习为主要的教育方式,上课时间延长。二是儿童心理上的变化,儿童在进入小学之后心理上会发生重要的转折,由过去依赖父母和老师,受“保护”的角色,逐渐过渡到独立自主地完成学业,解决生活中突发事件的角色。

为增强幼小衔接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幼儿教师还要加强与小学的交流。要加强与小学教师的交流,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的交流主要目的是增进双方的了解,通过与小学低年级教师交流,彼此交换角色,从对方的工作环境、教学现状等方面来体验和感受两种教育的不同之处,从而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幼小衔接工作,这是一种角色换位体验的工作方式。

三、要加强对幼儿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与小学的不同之处有教育环境的变化,即幼儿园儿童独立自主学习和生活的能力较弱。而进入小学阶段之后,儿童要学会大部分事情都由自己来解决,开始越来越少的寻求教师帮助,儿童对教师的依赖性大大降低。具体来说,幼儿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儿童的独立自主能力。

一是培养儿童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儿童良好文明卫生习惯的培养,比如对儿童进餐、盥洗、排泄、睡眠等习惯的培养。要求儿童能够对自己整理个人仪表,学会辨别简单的美与丑。二是培养儿童自我解决遇到的各种困难,创造机会让儿童独自完成事情的处理。比如对于儿童间因为玩具、游戏等产生的吵闹行为,要鼓励儿童间找到问题解决的良好办法,教导他们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尽量减少对教师的依赖。三是加强对儿童各种技能的培训,比如培养孩子互助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还要对儿童间相互理解、包容的心态,培养良好的品质,为以后的集体生活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3]

四、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幼小衔接工作能力

全面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幼小衔接工作的成效关键在于教师的积极付出,所以幼儿教师的应该加强对幼小衔接工作的研究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幼儿顺利实现幼小衔接奠定基础。通常来说,教育领域对幼、小教师教育衔接的探讨主要定位在职后阶段,如幼、小教师互相沟通交流、观摩学习,但这种衔接的具体效果是有限的。

幼儿教师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要充分利用好班级教学这个主阵地,积极践行教学合一的策略。幼儿教师首先要正确认识和理解幼儿期和小学期在教育课程、指导方法等方面的差异,同时要全面了解幼儿的学习和现状,幼儿教师更要注重对小学教育、小学教师教学特点的认识和研究。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小学幼小衔接教师应总结儿童入学适应问题,寻找和分析问题原因,调整幼小衔接课程内容。

五、幼儿教师要积极关注家园共育工作

前面提到,做好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幼儿教师、社会、小学、家长的共同参与,家长在做好儿童幼小衔接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家长在配合幼儿园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中的作用,帮助家长端正并树立好正确的幼小衔接观念,这就要求我们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开展各种家园之间的联系。一是个别预约访谈,针对个别家长的特殊情况我们常常会通过个别预约访谈的形式,来了解家长的特殊需求,帮助家长合理、正确的看待孩子的基础上理性择校。二是召开家长座谈会,聊聊小学的生活和各种要求,帮助家长事先认识到进入小学后必然会发生的各种变化,并估计这些变化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哪些的影响,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使孩子顺利地适应小学生活。

幼儿教师工作论文: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源)对幼儿教师的工作奉献的影响:工作嵌入的中介作用

摘 要 以安徽省224名幼儿教师为研究对象,探究了挑战性―阻碍性压力与幼儿教师工作奉献的关系,提出工作嵌入作为挑战性―阻碍性压力与工作奉献的中介的理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挑战性压力与工作奉献不相关;阻碍性压力与工作嵌入和工作奉献呈负相关关系;工作嵌入在阻碍性压力源与工作奉献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本研究为提高幼儿教师的工作奉献、提升学前教育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幼儿教师 挑战性―阻碍性压力 工作奉献 工作嵌入

幼儿教师是儿童进入集体教育的第一位老师,他将对儿童未来的成长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则要求幼儿教师必须具有很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工作专业性。①近年来,由于媒体频繁曝光幼儿教师虐童等相关事件,使得我国的学前教育和幼儿教师一度被推到了风口浪尖。然而在舆论和工作期望的双重压力之下,幼儿教师如何提高自身工作嵌入、工作奉献和工作绩效等依旧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目前,有关幼儿教师绩效提升的研究只停留在说明阶段,因此本文将从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源)和工作嵌入的角度对幼儿教师工作奉献等绩效影响展开实证研究,最终探索出提升幼儿教师工作奉献和绩效的有效方法,推进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

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关于压力,多数人的第一感觉就认为其是负面消极的。比如有研究认为,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度成负相关关系,与离职倾向成正相关关。②而Cavanaugh等人就将压力做了区分,认为压力源包括挑战性压力源和阻碍性压力源。③其中挑战性压力源对个体工作绩效具有积极影响,包括工作负荷、工作责任、工作范围和时间压力等;而阻碍性压力源将对个体产生消极的影响,阻碍个体的成长和能力的发挥,包括组织政治、混乱的工作程序、工作不安全感以及角色模糊等。在LePine等人在以学生为研究对象时发现,挑战性压力源与学生的学习绩效呈正相关关系,而阻碍性压力与学生的学习绩效呈负相关关系。④关于“奉献”,它一直都是社会所提倡的一种行为,尤其是在当今的人力资源管理当中,员工的“工作奉献”更是被无数的学者和管理人员所关注。工作奉献(Job dedication)最早是由Motowidlo与Scotter(1996)提出,他们认为工作奉献是关联绩效(Contextual Performance)的一个维度,工作奉献反映了关联绩效中人的内部作用,是工作绩效的动机基础,具有大量的意志因素。⑤主要表现为:主动地执行组织中的其他的任务,对工作十分喜爱,满怀激情,并且一直严格遵守组织的规章制度,尽职尽责。

工作嵌入由Mitchell等人于2001年首先提出,该理论指出员工和工作内与工作外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些关系的存在使得员工可以“忠诚”于目前所从事的工作。⑥简单来说就是员工对工作的嵌入程度,主要用于解释员工留职与离职等相关的行为。而根据研究表明,来自于家庭、工作中压力将对员工的留职与离职有显著的影响。⑦比如:有家庭负担的、年龄较大的可能有较强的工作嵌入而不易离职;相反工作压力太大而缺乏相应待遇的则可能工作嵌入较低而容易离职。那么对于目前幼儿教师的处境,其面临的压力是否会影响工作嵌入,使其产生离职的想法,并且是否会间接的影响幼儿教师的工作奉献。这将是本文要研究的一个主要问题。

根据以上的文献回顾,本研究主要提出以下几条研究假设:

H1:挑战性压力源与工作奉献存在正相关关系。

H2:阻碍性压力源与工作奉献存在负相关关系。

H3:工作嵌入在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源与工作奉献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H3a:工作嵌入在挑战性压力源与工作奉献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H3b: 工作嵌入在阻碍性压力源与工作奉献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即本研究将探讨幼儿教师群体的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源对工作奉献的影响及工作嵌入的中介作用,以上研究假设可以归纳图1的概念关系模型。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安徽省4个地级市的30所幼儿园进行了调查。共向幼儿教师发放无记名问卷300份,回收254份,回收率为84.7%。其中回收有效问卷为224份,有效回收率为74.7%。幼儿教师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

由表1可知,安徽省的幼儿教师存在性别严重失衡、呈年轻化趋势、学历层次不高,专业化素养程度不够、幼师的工资待遇低等问题。

2.2 研究工具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源)量表、工作嵌入量表和工作奉献量表对相关变量进行了测量,并且所有量表均采用5点计分法(1代表“非常不同意”;5代表“非常同意”)。

(1)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源)。本文使用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源)量表由Cavanaugh等人开发,其挑战性压力源量表和阻碍性压力源量表分别具有6个和5个条目。

(2)工作嵌入。工作嵌入量表采用的为Curmingham等人对Mitchell等人开发的40个测量项目的量表简化后的量表,将原本6个维度的多个测量项目缩减成一个项目。

(3)工作奉献。工作奉献量表采用了James R. Van Scotter和Stephan J. Motowidlo (1996)所用关联绩效问卷中有关工作奉献的部分,该部分一共包括8个条目。

本研究主要运用了SPSS20.0软件对以上变量进行实证分析,其中包括了信度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等;在中介效应检验方面,本研究采用了的温忠麟中介检验程序(依次检验法),保证了分析结果的合理性与准确性。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信度分析

由表2可知,挑战性压力源、阻碍性压力源和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源(总量表)的克朗巴哈系数分别为0.830、0.790和0.833,工作奉献的为0.911,工作嵌入感的为0.851,表明调查所采用的量表的信度较高,符合信度的要求。

3.2 相关性分析

由表3可知,挑战性压力源与工作奉献、工作嵌入不存在相关关系;阻碍性压力源与工作奉献、工作嵌入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从而说明幼儿教师面临的挑战性压力对工作奉献和工作嵌入感没有影响,但幼儿教师面临的阻碍性压力会减低其的工作奉献与工作嵌入感。同时也能看出工作嵌入与工作奉献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幼儿教师工作嵌入感的提升会增加其的工作奉献。

3.3 回归分析

本研究采用了温忠麟中介检验程序的方法。首先,将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源(X)、工作嵌入(M)和工作奉献(Y)在维度层面上对数据进行合并均值及中心化处理;接着对X与Y、X与M、X和M与Y依次进行回归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的显著性来判断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本研究的实证检验情况如表4:

由表4的数据可知,挑战性压力源与工作奉献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这与相关分析中的结论相一致;但阻碍性压力源与工作奉献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138,表明幼儿教师的阻碍性压力每增加一个单位,其工作奉献则相应的降低0.138个单位,因此假设H2得到验证,而假设H1无法得到验证。

在中介效应检验方面,可以看出挑战性压力源与工作嵌入(中介变量)之间依旧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则说明挑战性压力源与工作奉献之间不存在中介效应,所以假设H1a不成立。但阻碍性压力源与工作嵌入(中介变量)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其回归系数为-0.208,并且通过对工作奉献与阻碍性压力源和工作嵌入进行回归可知,工作嵌入在阻碍性压力源与工作奉献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的作用。表明幼儿教师在遭受到阻碍性压力时,会减低其在幼儿园中的工作嵌入感,进而影响到其对幼儿园的奉献,因此假设H3b得到验证。

4 结果讨论与展望

4.1 研究结论

(1)对于安徽省幼儿教师这一整体而言,其面临的挑战性压力与工作嵌入和工作奉献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即对于我省的幼儿教师增加工作负荷、工作责任、工作范围和时间压力等挑战性压力时,并不能有效增加其对幼儿园的工作嵌入感以及相应地增加其对幼儿园的工作奉献。

(2)阻碍性压力对安徽省幼儿教师的工作嵌入和工作奉献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工作嵌入在阻碍性压力与工作奉献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即目前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舆论压力较大、缺乏安全感等阻碍性压力很大地影响了幼儿教师对组织的嵌入感及可能做出的对组织的奉献度。故可以通过采取减低我省幼儿教师阻碍性压力的办法来有效增加目前幼儿教师的工作绩效。

(3)目前,安徽省的幼儿教师体系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性别严重失衡,男幼师的所占比例极低;幼儿教师队伍过于年轻化、学历层次普遍较低,幼儿教育质量有待提高;薪酬待遇较低,幼儿教师缺乏积极性等。

4.2 研究建议

根据以上的研究结论,本研究认为要想有效提升幼儿教师的工作奉献,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媒体、幼儿园以及幼儿教师个人共同努力。

(1)政府部门需发挥主导的作用,提升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加大在幼儿教师培育上的投入。第一,应建立合理的幼儿教师培养的制度,考虑是否可以依据“产学研”相结合的思路,即由幼儿教育机构提出需求、政府部门参与指导、高校完成专业培训的方法来解决目前幼儿教师队伍性别失衡、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第二,应加强幼儿教师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完善幼儿园编制标准,并严格按照该标准明确幼儿教师的“正式教师”身份,给予幼儿教师合理的社会地位。⑧加大在幼儿教育上的经济投入,给予幼儿教师相应的薪酬待遇,确保其能够“名利双收”,进而减低由于社会地位不高、缺乏经济安全感的阻碍性压力。第三,应加大对幼儿教育的宣传力度,改变社会对幼儿教育的错误认识,即认为幼儿教育就是“带着小孩玩”,承认幼儿教师劳动的独特性,促使社会形成重视学前教育、尊重幼儿教师的氛围。⑨使其达到提升幼儿教师的自信和工作嵌入感作用,进而提升工作奉献。

(2)媒体部门需发挥好宣传报道的作用,对于个别幼儿教师的不良的行为(如:虐待事件),应及时公正地报道指出,但不可为了舆论而舆论,故意丑化幼儿教师的形象。而应积极配合政府部门的相关意见,扩大对幼儿教育的宣传,关注幼儿教师的辛勤付出,给予幼儿教师公正的必要的正面评价,给社会还原一个真实的幼儿教育,从而向社会、幼儿教师传播正能量,降低由于舆论而给幼儿教师造成的阻碍性压力,进而提升其对组织的工作嵌入和工作奉献。

(3)幼儿园需做好对幼儿教师的管理和指导工作。首先,幼儿园应为幼儿教师设计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给幼儿教师提供众多的发展机会,调动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然后,幼儿园需提供较多的培训机会,鼓励幼儿教师不断学习深造,提升幼儿教师的素质水平;其次,幼儿园要建立一套合理的监管考核机制,保证以上措施能够得到较好的反馈,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切实的提升;最后,幼儿园还应在生活上给予幼儿教师一定的关注,主动去了解幼儿教师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帮助幼儿教师及时处理可能的困难和压力,使其感觉到组织的关爱。

(4)幼儿教师需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主动了解政府的相关政策,并将个人目标与幼儿园组织的目标联系起来,规划可行的职业发展目标。在工作上,应不断激发自己的学习欲望,积极接受组织或社会给予的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同时也应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和理性的思维,对于遇到的困难与压力,应学会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处理。

4.3 研究展望

本研究以224名安徽省幼儿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主要分析了幼儿教师的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源与工作奉献的关系,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源与工作嵌入的关系,以及工作嵌入在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源与工作奉献之间的中介作用,反映了影响安徽省幼儿教师工作奉献的主(下转第92页)(上接第70页)要矛盾,为提高安徽省幼儿教师的工作奉献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以后有关幼儿教师工作绩效的研究提供了思路。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本研究只采用了以上三个变量,并不能全面反映影响幼儿教师工作奉献的所有因素,所以还需要后续的研究继续补充。

幼儿教师工作论文:幼儿教师的文字工作如何快乐舞动

摘 要:于幼儿教师而言,所谓文字工作其实就是包括备课、教学反思、周计划、学期计划、教育笔记、观察记录等等,真是数不胜数,名目繁多,其中有好多都是重复的交叉的表格、稿子,使得一线老师备受压力,因此,直面现状、分析原因、探索改进是改变幼儿教师文字工作现状的关键所在!这样才能让幼儿教师的文字变得轻松,简洁,从而自由快乐的舞动起来。

关键词:文字工作;负担;探索改进;合作分享;反思

幼儿教师这个职业,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是份比较轻松的工作。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社会对幼儿教师事业要求的提升,使得幼儿教师越来越辛苦,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这些压力来自多方面,其中也有不少来自于文字工作的压力。

于幼儿教师而言,所谓文字工作其实就是包括备课、教学反思、周计划、学期计划、教育笔记、观察记录等等,真是数不胜数,名目繁多,其中有好多都是重复的交叉的表格、稿子。笔者身为一线教师,对此感受颇深,老师们除了带班,太多的时间用于写这写那,在《纲要》中关于“师幼关系”的精神―“要尊重幼儿、关注幼儿,与幼儿建立积极的对话式的伙伴关系”,一点,每个教师都非常明确。但是文字工作剥夺了许多教师与幼儿沟通交流的时间和精力,试想,如果没有那么多的文字工作负担,老师与孩子的交流时空就能广阔许多,那样《纲要》的精神才不至于落成一句空话。从教育事业的要求来看,文字能力本身就是教师从事这个职业的一项基本功,而幼儿教师的文字工作的根本 目的在于:改进教学,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因此,直面现状、分析原因、探索改进是改变幼儿教师文字工作现状的关键所在!在现有的条件下我们尝试着运用重组优化、资源共享、特色创新等手段,让幼儿教师的文字工作现状有一定的改观,同时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也会有可喜的提高。

一、文字工作压力产生的原因

面对幼儿教师产生的文字工作压力感和厌倦感,首先我们必须找到其症结所在,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1.管理者的两难境地

园长作为一个幼儿园的管理者,肩负的担子也相当重。既要接受上级行政、业务部门的检查考核,又要全面抓好保教质量,提高社会信誉等等。现在大部分园长都是业务型园长,其本身就是从一线教师成长起来的,她们能够体会到教师的辛苦,但是为达成这些目标,在如此两难的境地中也很难得一个有效的平衡。

2.幼儿教师素质的不均衡

幼儿园一线教师大抵有三类:一类是新手教师刚上路,边教边学,一边要精心准备教学,一边还要完成那些成堆文字任务,通常两手抓,两手却都抓不好;第二类是资历不浅,但教学经验贫乏,理论水平不高,便出现了应付检查,不求实效的工作现象。第三类是精于教研,勤于治学的业务精英,因有了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过于规范的文字工作确实成为一种低效的劳动,束缚了她们的手脚。

3.幼儿教师的专业理论和实际经验断链

目前,幼儿教师的合格学历是中专,即使现有学历是大专、本科的大多也是自学取得是,她们多的是实际经验,而在专业理论方面是存在缺憾的。因此,幼儿教师不是专家,无法编制什么“园本课程”,也不能对每个幼儿的全面发展水平进行科学的测量和评估,更没有相应的能力去做“科学研究”,去验证幼儿教育中的规律成发现新的教育原理。可事实上,我们现在的幼儿园教师就在努力地做着这些不切实际的事情,付出太多代价,去攀登不太可能实现的目标。所以,面对检查,许多老师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到处搬抄”、“移植接木”、“改头换面”、“偷工减料”。这实在是一种即辛苦又痛苦的局面。

4.新旧教育理念的碰撞和衔接

不断创新的教育理念与传统的教育理念已日渐渗透到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与此同时,对教师传统的教育评价让教师不得不停下脚步,去完成一堆资料用来被检查验收、然后被保存,甚至会出现工作好不如资料做得好。长此以往也是造成幼儿教师文字工作无奈现象的原因。

但是,从教育事业的要求来看,文字能力本身就是职业的一项基本功,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其实老师们抱怨的不是正常的和必要的文字工作,而是那些额外的、重复的、交叉的东西。因此,我们要在“减负”与“必要”中寻求突破,共同来探索幼儿教师文字工作改进的策略。

二、文字工作探索改进

1.优化组合

据不完全调查,各级幼儿园的文字工作平均都达到十种之多,其中不乏许多重复和交叉的内容。如果我们在一线教师中做一个调查总汇,把大家的意见集中起来,然后想办法改进,将无用的舍弃,把必要的做得更好。同时根据幼儿园自己的特点来确定文字工作的种类,内容,对原来的蚝重组优化,并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讲求实效。那么幼儿教师文字工作的“量”与“质”该如何把握呢?我认为有两条原则可以参考,其一是支持与科学并存的原则。信任是激发主动性的基础,支持是释放活动的保障。罗领导放手让教师在自己的理解基础上大胆尝试新的文字工作方案,并且给予精神上的支持,但是这种支持应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的,并非毫无根据的、违背事业规律的支持。无论舍弃还是重组,都应尊重幼儿教育自身对教师的要求来决定,如此才不至于将一些必要的、客观的文字工作给放弃了,最终导致教育走向无序混乱的局面;其二是传承与创新结合的原则。任何一项改进都是一个传承与创造新结合的原则。任何一项改进都是一个继承与扬弃的过程,要舍得放弃那些无效的负担,而对其中真正是有促进幼儿教师发展的,能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部分,深入传承、加工北有所创造。

2.合作关系

我们的文字工作中有大量的备课任务和主题活动设计等。 按照以往的备课模式,面对一个主题每位老师至少要进行7~8个的活动设计,如果我们采用“分散型共享”、“轮流型共享”、“经典型共享”的模式,那么不仅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能促进彼此间的合作,可谓一举多得。

所谓“分散共享”,即各年级组讨论一个主题时,把涉及到的主要领域活动讨论后各人认领两三个活动设计,然后在电脑上各自“分头行动”,对自己认领的活动进行设计(备课)。最后把自己的活动设计都上传到“共享文档”,这样大家可以针对各自班 级情况和教学风格进行修改、保存。至此,一个主题活动设计就在几位老师的共同任凭与分享中轻松完成了。

另外,我们还可以尝试“轮流型共享”以及“经典型共享”。“轮流型共享”可以将整个主题的设计、准备工作交由一个班级的老师来进行,平行班的老师只需进行必要的修改即可。如此轮流,同样可以提高效率。

“经典型共享”则是指把优秀的、经典的主题设计和活动设计,可以在电脑中存储,创建一个“资源库”,当老师进行相同主题教学时,就可以从资源库中提取出来,再根据本班幼儿的兴趣经验、能力水平对它进行修改,成为一个新的适宜设计。

3.反思交流

教学反思是大多幼儿园都要求教师完成的文字活动,一般分为主题活动反思和教学活动反思。为了避免教师产生应付或反思后却无从下笔的现象,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让教师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写反思,不必规定具体要求,教师可以采取各种格式如条纲式、叙事式,让反思记录极具个性。同时,还可提供给教师展示特色反思的平台,让老师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彼此间获得的信息量大,真正达到交流,丰富和深化的作用。

由此可见,教师必要的文字工作其实就是一种教学研究,也是一种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改进。只有当教师的压力轻了,才会有好的心情,好心情才会造就一群快乐的老师,培养出一代快乐的孩子!如此,我们幼儿教师的文字也是快乐的!

幼儿教师工作论文:关于县级幼儿教师培训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优化培训师资

加强幼儿教师培训管理队伍和专任培训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其待遇和专业化水平,建立一支数量适当、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专业化培训教师队伍是目前教师培训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要加强幼儿培训师资队伍体制建设

教师培训也需要有一定资质的师资,而这一资质不是随意确定的,它应该有一定的国家标准,有相应的准入、使用及考核评价体系。

(二)整合幼儿教师培训队伍

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培训教师资源,同时加大师资队伍的进一步培养;另一方面还要打破常规,整合一部分优秀教师群体,形成以优秀一线教师为主、幼教专家为辅的教师培训团队。

(三)培训师资要实现角色的转变

当前的教师培训赋予了培训者更多的自主权,但如果过分扩大这一自主权,就会造成培训的随意性加大。实际上这一自主权是要求培训者进一步挖掘自己的潜能,鼓励自己不断创新,不断挑战自我,不断重组与反思自己的经验,实现“育人”与“育己”的有机结合。

二、教师培训应充分了解参训者的意愿

(一)说一线教师听的懂的话

教师培训是培训者与被培训者发生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信息的传递,会有情感的交融,会有知识的共同建构。有效的培训也应该要求培训者将有培训价值的内容省时省力地给予被培训者。但是现在,有些培训者玩起了“深沉”,运用了很多新的名词和术语,引用了许多伟人、洋人的语录,无非是想要展现自己的高明和与众不同,而参训的幼儿园教师听了以后究竟有何用处。讲一线教师听得懂的话,这是对培训者的最起码要求。高明的培训者应该是一个能用“大白话”讲透深奥道理的人,而不是一个用谁都听不明白的话去阐述一个简单道理的人。

(二)做对教师有用的培训

1、培训内容要紧密联系保教工作实际

培训内容是决定培训效果的根本,但是现在的幼儿教师培训内容,很多都不是从基层教师的需要和幼教工作的实际出发,缺少针对性。对于县级教师素质的提升,应该集中在怎样上课、保育才是对幼儿教师最有用的,如“幼儿园一日常规注意事项”这样的课程更能够被老师们受用。

2、培训内容要有很强的操作性

教育科研与教育一线有很大的距离,很多教育理论、经验,即使参训者学到了,也很难应用到工作中去,所以培训教师要努力将教育理论这样无形的东西,转化为可操作的看得见的保教实际问题,这样参训教师才能真正的得到。如对《纲要》的解读,要将保教工作贯穿到的每一点上。

3、培训后要及时反思总结

往往我们的培训只注重“训”,对于完成培训任务急功近利,而轻视引导教师进行结合保教工作的反思,这样的培训事倍功半。培训教师要引导参训教师做知识的迁移,即更多、更广的将学到的理论联系到自己的保教工作,尽量多的解决实际问题,进而形成自己的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

(三)尽量采用教师喜欢的培训方式

从以往培训工作看,幼儿教师在现有培训方式中更喜欢“与专家研讨互动、交流对话、“观摩优秀教师课堂教学”、“基于问题的教研活动”、“实地参观考察”,而一直在用的“专家讲座报告型”并不受欢迎。尽量采用教师喜欢的、愿意接受的方式,已经成为我们提升培训方式的重点。

(四)有为教师服务的精神

教师培训的工作人员应该本着,为教师服务,为基层教育服务的态度,拿出我们的耐心,急教师之所急,想教师之所想,帮助参训教师解除更多的后顾之忧。

三、紧抓转岗教师培训

转岗教师在县级幼儿园占教师总数一半以上,这已经成为公认的现状,所以应该把转岗教师的培训工作抓实做细,使其成为提升幼儿教师素质的突破口。

(一)严把“培训关”

根据《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严把“培训关”有以下两层含义:一是必须“经培训”,二是必须“合格后”。但在现实工作中,有没有经过培训、谁来培训、培训什么、培训合格与否等,没有行之有效的行政监管,“随意性”、“走过场”现象常有发生,严重影响了转岗教师的岗位胜任能力。

(二)严把“学时关”

即将走上自己不熟悉的、不专业的岗位,转岗教师应该和新教师一样严格要求“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但又不完全相同,转岗教师的培训应该突出适应性培训的重点,使这部分转岗教师尽快适应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比如,培训内容可侧重于“幼儿教师技能要求”、“幼儿园课程设计”、“幼儿园环境与资源”等分专题、分阶段进行的专题。

(三)严把“追踪关”

转岗教师经培训合格后,还要继续给予跟踪督促、后续指导,尽量为转岗教师提供外出学习、观摩、锻炼的条件和机会,并建立必要的奖惩机制,为他们的专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四、行政单位给予支持

教育主管部门对幼儿园教师培养和培训的规范、要求、管理和政策的导向,决定着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途径、方法、结果以及对教师教育的方案制定、经费流向、人员配置等。

(一)建立合理的培训“选人制度”

幼儿教师培训从长远发展考虑,应建立起合理的“选人制度”,保证在岗教师得到公平的参训机会,采取更自由、更人性化的选人方式,不同的培训内容选择相应适合的教师,从而避免“培训专业户”的现象。

(二)加大经费投入

1、提高参训教师待遇

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就必须从待遇上着手,建立一套培训学习成效与报酬有机结合的分配模式,使教师感到自己的付出与回报成正比,自己的人生价值可以在幼教岗位上得以实现。

2、加大幼儿教师培训的经费投入

由于长期以来政府投入不足,幼儿教师培训工作,很长时间处在停滞不前的状态。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各级政府部门应提起对幼儿教师发展状况的重视,有计划有步骤地增加投入,提升教师的生存发展状态,使广大幼儿教师深切地感受到来自于政府的支持,逐渐提高工作的积极性。

(三)改革管理体制

无论是幼教主管部门,还是各幼儿园内部,都应不断探索适合本县或本园的教师培训管理方法,加强对幼儿园教师培训训的引导和支持,使其向着正规化的方向不断迈进。

首先,制定完善的教师培训制度、自学制度、考核评估细则等专门制度。其次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比如成立县级、学区、园本培训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最后,教育主管部门要负责监督和协助进修学校、学区、幼儿园结合本地区、本园幼儿教师的特点,制定培训计划。规划内容应尽可能地详细,以便教师有章可循,大致应该包括培训目标、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方式、培训课程、培训进程、培训责任人等。

目前,幼儿教师的素质已经成为限制县级幼教事业发展的瓶颈,随着学前教育越发受到重视,提升幼教师资,加强幼儿教师培训势在必行。我相信在教育主管部门、教师进修学校、学区、幼儿园的各方共同努力下,幼教事业的蓬勃发展指日可待。

幼儿教师工作论文:如何调动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摘 要:幼儿教师几乎全是女性,整日面对的是家长和幼儿,从事的工作琐碎而细致,安全保教使得这个行业对教师自身要求很高,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都要高出普通小学教师和中学教师许多。在长期冗杂的、日复一日的重复中,怎样调动和保持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是一项复杂而有挑战的工作。

关键词:幼儿教师;积极性;管理

幼儿园的一切管理,说到底是人的管理。良好的教师团队能将教职工紧紧凝聚在一起,有效促进幼儿园各项工作开展,是优质幼儿教育的有力保证。社会越发展,生产力水平越提高,科学发展越进步,教师的工作就越重要。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明确指出:“一个教师如果不落后于现代教育的进程,他就会感到自己是克服人类无知和恶习的大机构中的一个活跃而积极的成员,是过去历史上所有高尚的伟大的人物跟新一代中间的中介人,是那些争取真理和幸福的人的神圣遗训的保存者,他感到自己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

幼儿园教师多为女性,她们担任着重要的角色,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女。幼儿园工作又是一个相对繁杂的工作,教师回家要做家务,在幼儿园里要照顾孩子,要面对形形色色的家长,还要做许多的案头工作,休息时间很少。如果压力过大,教师难免会产生焦躁、心烦等情绪。总是在这样心理因素的影响下工作,工作质量是难以得到保证的。面对这些问题,如何将教师的工作状态调节到最佳,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是一个园所应该重视的问题。

幼儿园是培养人的重要场所,教育教学工作主要靠广大教师。其管理核心是管人,是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领导要对教师不断地激发与鼓励,促进每位教师发挥其才能,释放其潜能,最大限度地、自觉地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工作中做出更大的成绩。这也是一名园领导的基本职责和必备能力,能不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是衡量一名园长是否成熟、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志。那么,怎样才能充分调动幼儿教师的积极性呢?

一、园领导要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加强科学合理的管理,利用各种可能的方法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园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者要不断提高个人学术理论水平和领导管理才能,对教师要一视同仁,不能有亲疏厚薄之分,增强自身人格魅力,因为领导是否公道,对教师的积极性有着根本性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中有一句名言:“没有‘平庸的人’,只有‘平庸的管理’”。园长学术理论和管理水平提高,人格形象和人格魅力好,幼儿园就有了旗帜,有了主心骨和凝聚力,感召力就会大大增强。园长是幼儿园的管理者,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幼儿园的兴衰成败。

一个好的园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领导要立足本职岗位,思路清晰,认真分析每位教师的特点,注意发挥每位教师的长处,积极营造和谐宽松的环境;园长要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科学民主的决策力度、顾全大局的团结作风及幽默风趣的艺术形象等。这样才能形成合力,感召教师,赢得教师的心,推动幼儿园工作更加顺利进行,使教师发挥出最大价值,使志趣有差别的人去干自己有兴趣的工作。

二、园长在各方面要成为教师的榜样,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

领导在工作中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样样走在教师前面,在利益分配上力戒私心,做到廉洁自律。这样才能为教职工树立榜样,赢得她们的信任。对教职工要平和关爱,如果园长在工作中过度强调自身的能力,时刻强调个人的辛劳,仿佛幼儿园的兴衰就是自己一人的功劳,长此以往,就会引起教师的不满,让教师产生抵触情绪,从而造成工作懈怠敷衍,反抗情绪日渐增长,长久必然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克服的办法就是领导要不断自省,常反思,凡事强调大家的力量,并听取教师的意见,不断完善。

三、民主管理,以人为本,以情动人

园长在工作中,不能做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切忌用手中的权利对教师进行强制管理。对教师要尽可能地理解宽容,领导对教师不能像家长对孩子一样,想训就训,想哄就哄,过于严厉。对于教师做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小题大做甚或在教师会上大肆批评,这样都是极不明智的。作为领导或许认为发了火,泄了愤,这样是种警告,其实这样严重伤了教师的自尊。领导者如果不注意加强与教师间的沟通,处事唯我独尊,缺乏民主意识或厚此薄彼,缺乏公正态度,就容易造成领导和教师之间出现隔阂,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就无法得到调动。

幼儿园的工作繁重,事无巨细,只有让教师达到最佳工作状态,才能发挥出每一个人的潜在能力。管理中情感的投入必不可少,试想:教师如果在情感上排斥园长,工作效率会怎样呢?相反,教师都愿意跟着园长工作,都愿意跟园长交谈,这样的工作效率又会是怎样呢?显然后者的工作效率远远大于前者。

对教师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批评,也要注意策略。一是决不当众批评人;二是营造出一种易于交换意见的气氛,明确对下属既关心又严格,既亲热又不损害自己的监督作用。工作中忌对自己喜欢的教师时刻赞誉,处处表扬,对不喜欢的教师极尽讽刺挖苦,甚至采取打压的工作方式,这样只会让教师心中产生极度不平衡感,极大地损害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园领导无微不至地关怀会使教师真正感受到幼儿园的温暖,从内心对幼儿园产生了一种归属感,从而激发起教师的内在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营造良好环境氛围和人际氛围,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教师是一群有知识、有教养的人,教师的工作主要取决于自觉性,他们比一般人更需要别人的尊重。要创造一个尊重教师的良好氛围,学校领导在工作中应注意尊重教师,对教师多鼓励、多指导、多关心。现代人都渴望得到尊重,作为一名教师更希望能有人欣赏,尊重教师就是对他们最大的赞赏。与教师相处时要做到:纯粹倾听、不带批评、接纳差异、不作指责、肯定其独特的品格、多往好的方向看、以关怀之心告诉他们自己的真正想法。若能够做到这些,教师便会觉得得到了尊重和关怀。

一般人若是感觉得到了较大的尊重和重视,做起事来不只是用心,也会用脑。沟通中对教师适当赞美,这不仅是对其工作的肯定,促进双方人际关系的和谐,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其自觉发挥才能。还有就是要善于倾听,一位因感到自己待遇不公而愤愤不平的教师,其工作积极性可想而知。与其沟通,只需认真倾听。当他倾诉完后,心情就会平静许多,甚至不需倾听者做什么就能解决此事。特别是在教师工作失误时,应少些指责,多些体谅和帮助,要为教师提供发挥其聪明才智的机会,创造自我价值实现的条件,要使学校形成团结和谐的气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让教师感到学校的温暖,能安下心来,消除心理上的不平衡,思想情绪也就会稳定。

五、赞赏和必要的物质奖励,刺激教师树立榜样

教师需要领导的激励和赞赏。善于发现教师的闪光点,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只要发现教师在某个方面有一定进步或收获,都用赞赏的语言和态度,抓住时机给予激励,及时肯定教师的成绩,并给予相应的奖励,更好地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教师的上进意识,形成比学赶超的进取氛围。真实地关注和评价教师的年度工作业绩,为教师树立榜样。教师工作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劳动,他们远比其他人更需要理解,更需要信任。因此,园长要抓好管理,要真心诚意地信任教师,依靠教师,让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充分的归属感、安全感,使她们的自尊心得到充分的满足,激励她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给教师展示才能的机会,让教师体验自我价值的实现,能有效地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总之,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充分调动广大教师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是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又是学生智慧和心灵的开拓者,教师的基本职责就是教书育人。这是一项艰巨的、复杂的、没有时限的创造性劳动。作为学校领导要善于思考问题,不断解决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注重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全心全意依靠广大教职工,才能办出幼儿园的特色,在幼教界独树一帜。

幼儿教师工作论文:浅谈幼儿教师工作

摘 要:幼儿工作神圣而艰巨。孩子像一张白纸,等待老师的牵手与绘制美丽的人生图景,但是孩子认识能力、情绪情感的发展、行为活动的目的性及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等都是不稳定的。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遗传、生理成熟、环境和教育等,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不仅有客观条件,而且有幼儿自身的心理活动、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主观因素。幼儿工作发展过程是一种主动积极的过程。如何调动主观能动性,培养良好地习惯,是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幼儿;教师工作;文化底蕴

教师要有“心”:爱心、耐心、细心、用心。爱心是教育者必须具备的素养,热爱孩子是第一的是从事教学工作的前提,没有爱心就不能用心地备课,不能耐心引导孩子学会各种能力。幼儿处在3~6岁阶段,是一个爱说、爱闹、爱模仿、好动、注意力分散、情绪不稳定的阶段,教师要细心观察孩子的变化,用心与他们交流,耐心引导孩子各种习惯的养成是必要的。

一、教师要有“为”

多看:看孩子们的各种变化,哪些是爱说话的、哪些是爱动的、哪些是注意力集中能够听明白老师话语的等等。多想:怎么培养孩子的能力?怎么改变某些孩子的小毛病?设计怎样的课堂能够更好地调动孩子参与进来从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等品质?多说:语言要亲切,要引导、公正处理孩子之间的小摩擦,课堂语言要幽默风趣,尤其故事的讲诵要能够吸引幼儿才可以,因为孩子的模仿力是不可小看的。多动:幼儿不是学生,他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在有限10~15分钟左右,利用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的开展教学,培养孩子的情趣是必要的。

二、教师要有扎实丰富的文化底蕴

幼儿教师不是保姆,不能只是单纯地解决孩子的吃睡问题。教师需要引导孩子帮助孩子解决怎么吃饭、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遇到麻烦怎么解决、不安的情绪怎么释放,有助于孩子独立能力的提高,形成良好地习惯。教师要讲究方式方法,懂得如何处理能让孩子的心境放松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享受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相处,学会处理问题。所以教师首先要多看书(幼儿教育、丰富的教育案例、心理学等书刊),使自己采取的方式方法是科学合理的,因为孩子的成长比成才更重要。其次,精心设计各个环节,哪怕是开学初的叠被子这样一件小事(教师示范每一步要干什么,注意什么)。演示结束后教师用亲切的话语鼓励小同学示范,对于踊跃参与的同学老师要给他粘贴小红旗以示鼓励,然后鼓励其他同学积极参与。最后,巧妙利用课余时间,解除孩子紧张疲劳等问题。如音乐:教师播放舒缓音乐,短暂休息,舒缓的、励志的音乐帮助放松的同时可以培养幼儿的兴趣,感受世界的美好;交流:正视存在的问题,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寻求原因,寻找科学合理的解压方式。

三、教师要搜索挖掘利用多种教学资源

没有场地不能搞活动了、没有多媒体不能正常授课了等观念是错误的。

四、家校密切联系

家长和学校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和在家表现,关注孩子的细微变化,在语言的使用和方法上要注意艺术性;多搞亲子活动,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同时关注留守孩子和缺乏关爱的孩子,给予帮助尤其是品质的培养,及时鼓励是必要的。

从小事抓起,从小抓起,我有信心、爱心、耐心、用心、精心将孩子们的手牵起,也会适时合理地放手,让快乐的、自信的、有着良好习惯的孩子们步入另一个重要的学龄生活。

(作者单位 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幼儿园)

幼儿教师工作论文:浅谈幼儿教师的文字工作

幼儿教师这个职业,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是份比较轻松的工作。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社会对幼儿教师事业要求的提升,使得幼儿教师越来越辛苦,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这些压力来自多方面,其中也有不少来自于文字工作的压力。对于幼儿教师而言,所谓文字工作其实就是包括备课、教学反思、周计划、学期计划、教育笔记、观察记录等,真是数不胜数,名目繁多,其中有好多都是重复的交叉的表格、稿子。笔者身为一线教师,对此感受颇深。试想,如果没有那么多的文字工作负担,教师与孩子的交流时间就能多许多。从教育事业的要求来看,文字能力本身就是教师从事这个职业的一项基本功,而幼儿教师的文字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改进教学,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1.文字工作压力产生的原因

(1)管理者的两难境地。园长作为一个幼儿园的管理者,肩负的担子也相当重。既要接受上级行政、业务部门的检查考核,又要全面抓好保教质量,提高社会信誉等。现在大部分园长都是业务型园长,其本身就是从一线教师成长起来的,他们能够体会到教师的辛苦,但是为达成这些目标,在如此两难的境地中也很难得有一个有效的平衡。

(2)幼儿教师素质的不均衡。幼儿园一线教师大抵有三类:一类是新手教师刚上路,边教边学,一边要精心准备教学,一边还要完成那些成堆的文字任务,通常两手抓,两手却都抓不好;第二类是资历不浅,但教学经验贫乏,理论水平不高,便出现了应付检查,不求实效的工作现象;第三类是精于教研,勤于治学的业务精英,有了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而过于规范的文字工作成为一种低效的劳动,束缚了他们的手脚。

(3)幼儿教师的专业理论和实际经验断链。目前,幼儿教师的合格学历是中专,他们多的是实际经验,而在专业理论方面是存在缺陷的。因此,幼儿教师不是专家,无法编制什么“园本课程”,也不能对每个幼儿的全面发展水平进行科学的测量和评估,更没有相应的能力去做“科学研究”,去验证幼儿教育中的规律或发现新的教育原理。

2.文字工作探索改进

(1)优化组合。据不完全调查,各级幼儿园的文字工作平均达到十种之多,其中不乏许多重复和交叉的内容。如果我们在一线教师中做一个调查汇总,把大家的意见集中起来,然后想办法改进,将无用的舍弃,把必要的做得更好。同时根据幼儿园自己的特点来确定文字工作的种类、内容,对原来的工作内容重组优化,并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讲求实效。那么幼儿教师文字工作的“量”与“质”该如何把握呢?我认为有两条原则可以参考,其一是支持与科学并存的原则。无论舍弃还是重组,都应以尊重幼儿教育自身对教师的要求来决定,如此才不至于将一些必要的、客观的文字工作给放弃了,最终导致教育走向无序混乱的局面;其二是传承与创新结合的原则。任何一项改进都是一个继承与扬弃的过程,要舍得放弃那些无效的负担,而对其中真正能促进幼儿教师发展的,能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部分,就深入传承、加工并有所创造。

(2)合作关系。我们的文字工作中有大量的备课任务和主题活动设计等。 按照以往的备课模式,面对一个主题每位教师至少要进行7~8个的活动设计,如果我们采用“分散型共享”“轮流型共享”“经典型共享”的模式,那么不仅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能促进彼此间的合作,可谓一举多得。所谓“分散共享”,即各年级组讨论一个主题时,把涉及到的主要领域活动讨论后让各人认领2~3个活动设计,然后在电脑上各自“分头行动”,对自己认领的活动进行设计(备课)。最后把自己的活动设计都上传到“共享文档”,这样大家可以针对各自班级情况和教学风格进行修改、保存。至此,一个主题活动设计就在几位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与分享中轻松完成了。另外,我们还可以尝试“轮流型共享”以及“经典型共享”。“轮流型共享”可以将整个主题的设计、准备工作交由一个班级的教师来进行,平行班的教师只需进行必要的修改即可。如此轮流,同样可以提高效率。“经典型共享”则是指优秀的、经典的主题设计和活动设计,可以在电脑中存储,创建一个“资源库”,当教师进行相同主题教学时,就可以从资源库中提取出来,再根据本班幼儿的不同兴趣、能力水平对它进行修改,成为一个新的适宜的设计。

(3)反思交流。教学反思是大多数幼儿园都要求教师完成的文字活动,一般分为主题活动反思和教学活动反思。为了避免教师产生应付或反思后却无从下笔的现象,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让教师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写反思,不必规定具体要求,教师可以采取各种格式如条纲式、叙事式,让反思记录极具个性。同时,还可提供给教师展示特色反思的平台,让教师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彼此间获得的信息量大,才能真正达到交流,丰富和深化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县幼儿园)

幼儿教师工作论文: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

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是教师对其所从事工作的整体满意程度,该研究能帮助管理者认识和把握教师的工作满意状况,了解其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的成因,提出缓解和预防的策略,促进心理健康及工作积极性的提高。鉴于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对幼儿园组织、幼儿教师个体和教育对象的重要意义,所以应该加以充分重视。本研究利用自编“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并结合观察、访谈的方法,对L市四所幼儿园40位教师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40份,获得有效问卷36份,有效率为90%。

一、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现状

1、继续教育。认为参加继续教育十分必要,态度积极,但是幼儿园提供的培训十分不足,培训内容要针对幼儿园中的实际问题,方式也应改进,不要采用单一讲座的形式。

2、待遇报酬。和同类幼儿园相比,多数教师觉得都差不多;但是对加班补助而言,教师大都表示很不满意,加班多报酬少。

3、工作本身。有将近90%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才能尚未完全发挥,有62%的教师希望接受有挑战性的工作。大多教师认为工作强度高,压力大,身心疲惫。

4、同事关系。同事之间要取得良好的配合,必须以良好的沟通为前提。良好的沟通和配合,是工作满意的保证和前提。在问卷中,认为工作沟通基本充分的占75%,认为同事之间相互配合为“好”的占72%。

5、工作环境。教师对校园环境建设、办公环境、教学设备、活动安排基本比较满意;就餐环境则认为一般。

6、幼儿园领导管理。在“工作要求”方面,领导对教师的工作要求比较明确;教师对幼儿园绩效评估体制的满意程度较低。许多老师认为幼儿园的绩效评估体制并不完善,不能真正地对教师的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真实的评估。幼儿园对于表现突出的教师没有给予充分的肯定、奖励。最终导致教师感觉到自身的价值没有得到认可,教师的工作热情逐渐下降。

二、影响工作满意的原因

1、教育对象特殊,工作压力大。幼儿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他们好奇、好动、好问、好模仿,喜欢探究新事物,却又缺乏明辨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他们既给教师带来快乐,也给她们带来烦恼。尽管幼儿园每天都有安全检查,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安全教育,但由于幼儿对危险的无知或者可以说是不懂害怕,导致他们做事常常不顾后果而出现一些意外。高强度、大负荷的工作,幼儿教师们大都能够适应、习惯,对她们来讲,比身体之累更难以承受的是“心累”。

2、工作强度高,身心极度疲倦。“三有”“八会”“五能”体现对教师的高要求。“三有”指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八会”指会说、会写、会画、会唱、会弹、会舞、会做、会用。“五能”指观察、记录、分析幼儿活动的能力,制定教育、教学计划的能力,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做好家长工作的能力,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有人这样描述幼儿教师:既应是一名关心幼儿生活起居的保姆,又该是一名懂教育的教育家,精通琴棋书画的艺术家,撰写论文的作家,做好家园联系的外交家……且不提这些比喻是褒是贬。但能胜任这么多“家”的人不是超人便只能是疲惫不堪、穷于应付的人,于是幼儿教师无一例外地得了疲劳症,造成她们对工作有诸多的抱怨、诸多的不满。

3、工作内容琐碎、繁重。在一天的工作中。幼儿教师既要关注幼儿的餐、饮、睡、泄与安全,又要负责对幼儿进行知识、技能、规范的教育与指导;既要不停说话,又要不停地走动;既要眼观六路,又要耳听八方。一天工作结束后,很多幼儿教师的声音都已沙哑,话都不想再与家里人说――因为已经与幼儿说尽了。

4、缺乏科学化管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领导的赏识”是重要的激励因素和手段。因为对教师来说,它意味着自己在组织中的位置,自己获得发展机会的多寡,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和获得成功,工作成绩是否得到认可等等,而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到幼儿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但现实中发现有的管理者在评价幼儿教师工作时随意性、不科学性较大,比如打分中园长个人说了算,对与自己关系好的幼儿教师给予特别的照顾;评优、评选也缺乏应有的公平性和公开性,很多时候幼儿教师只能是敢怒而不敢言。

5、付出与获得不对称。老师们普遍对工作报酬不满意,是在对比之中产生的。一方面是自身的投入和回报,一方面是在同等付出情况下同事或同行的回报。人们总是希望有付出就有回报,付出与得到是对等的。但遗憾的是,调查中我们发现,幼儿教师辛劳的付出与得到的回报是很不平衡的。研究期间曾对多位幼儿教师进行一天工作情况跟踪记录,发现每位教师在当班的四个多小时的工作时间里,能坐在椅子上讲课的时间大概15-20分钟左右,其余三四个小时均在教室不停地走动,不停地说话,不停地提醒幼儿喝水、洗手、入厕、注意安全。课后我询问教师:“累吗?”教师回答:“很累,回家都不想说话了。”老师在不当班的时间里,虽然不用上课,但她们依然需要准时到幼儿园上班,坐在教室里写教案,写观察记录,写游戏后的分析和反思,并做好明天活动的课前准备。同时社会对幼儿教师辛劳工作的正面宣传少见,却对个别不负责任的幼儿教师对幼儿的伤害给予更多的宣传报道,无形中造成了公众对幼儿教师的不认可和不尊重,导致教师对工作的不满意。

6、教育理念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幼儿园教育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与家庭和社区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和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由于这种发展往往是隐性的、长远的,而不少家长却将孩子会数几个数、识几个字作为衡量孩子在幼儿园是否学到东西的标准,老师的教育理念与家长的要求之间便产生了矛盾,老师的能力受到质疑,辛勤劳动和付出得不到认可。

三、提高工作满意度的方法

1、社会对幼儿教师的工作提供有力支持。虞永平教授认为,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来源于社会对他们的理解和尊重,这样的幸福感促使教师职业焕发出应有的魅力,可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从而推动了个体的成长进程。因此社会各方面要支持幼儿教师的工作。全社会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将“尊师重教”意识落到实处,保证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行政管理部门可组织心理健康专家定期举办讲座、开展咨询,答疑解难,并教给教师一些缓解身心压力的的技巧与方法,使教师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正确地面对压力,使压力成为上进的动力,提高工作满意度。

2、幼儿园增强管理的科学性。管理者要根据不同年龄、教龄、学历、职称的教师具有不同的压力感这个特点,来安排任务,分配工作,指导教师“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多提供进修、培训的机会,加强与外界的交流。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修养,提高专业技能,扩大知识面。幼儿园管理者应采取民主管理,尊重教师,鼓励教师的积极性,公平地对待教师,客观地评价并帮助教师搞好工作,使教师心情舒畅,干群关系融洽和谐。真诚地关心老师,开展谈心活动,增加教师之间的沟通,减少教师之间的冲突及不必要的挫折感受;组织群体休闲娱乐活动,使教师工作有张有弛,劳逸结合,以降低紧张感、疲劳度、增强满意度。

3、增强幼儿教师自我调适能力。教师应调整自己的心态,教师劳动是培养人的复杂劳动,它具有高度的复杂性。要把幼儿培养成才,使他们既会做事又会做人,需要花费教师大量的心血,付出无法计量的工作量。可以毫不过分的说,教师的劳动是一个“无底洞”,难以划分严格的时空界限,难以准确量化和随处监督。任何一名真正合格的或优秀教师的工作,都很难区别出上班和下班的界限。但教师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苦行僧,教师也有自身的利益和喜怒哀乐,也有七情六欲、丈夫妻子或儿女。而教师所付出的社会必要劳动和由这种劳动所得到的报酬之间是很难对等的,所以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有很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不斤斤计较报酬与得失,要乐于奉献,讲究职业良心,严以律己,从平凡中见伟大,要时刻不忘责任,一心想着事业。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新浦区蓓蕾幼儿园 江苏】

幼儿教师工作论文:幼儿教师教研活动中的创新工作探讨

摘要:创新问题是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但幼儿教师教研活动中的创新问题尚不深入。目前在工作岗位上的许多幼儿教师,创新工作开展得比较好,但很少有人进行动态的、纵向的研究。本文从幼儿教师活动的一般性工作入手,逐步深入分析教研活动中的创新工作,提出了创新工作的新思路。

关键词:幼儿教师 教研活动 创新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十一条指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是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应相互渗透并有机结合”,“并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这就要求工作在一线的幼儿教师不断开拓创新幼儿教研工作,以幼儿为中心,运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引导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一、幼儿教研活动概况

(一)幼儿教师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

1、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自由活动空间;

2、培养幼儿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3、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4、创造幼儿发挥感官作用的活动场所;

5、开拓性创新幼儿游戏;

6、培养幼儿情感教育、语言教育,为幼儿升入小学奠定基础等。

(二)幼儿教师教研活动中的创新工作着力点

1、创造氛围;

2、正面引导;

3、创新游戏内容;

4、培养好习惯等。

(三)幼儿教师创新开展教研活动的目标要求

1、教研活动符合本园课程标准;

2、教研内容符合本班幼儿特点;

3、教研活动要能促进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的素质提升。

(四)幼儿教师创新工作的新思路

1、幼儿生活环境的创新布置;

2、幼儿游戏创新;

3、幼儿思维发展创新;

4、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教育、方法创新;

5、幼儿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动脑能力的培养教育、方法创新。

二、幼儿教师创新措施研究

幼儿教师所面对的是一群心理活动不稳定、心理敏感脆弱、情绪极易感染的3~6岁孩子,围绕创新教研活动的目标要求,仙河社区和胜东社区的多个幼儿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创建幼儿园文化

幼儿园文化是推进幼儿园发展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幼儿园核心竞争力所在,尤其是仙河社区幼儿园标准化、示范性建设的重要内容。多所幼儿园从实际出发,通过挖掘资源,创建课程文化;通过专业引导,创建成长文化;通过倡导阅读,创建书香文化;通过家园合作,创建共育文化等措施,积极营造进取和谐的家园文化氛围,促进幼儿园优良文化的形成和积淀。

1、挖掘资源,创建课程文化

为了达到教研活动符合本园课程标准的要求,第六幼儿园在推广应用普通教材的基础上,开发了一套与教材相依相随的故事课程。该课程充分挖掘了在职幼儿教师的资源和潜能,由全园幼儿教师共同编制而成,园长审定,通过讲动物寓言故事、民间神话传说故事等形式,把普通教材中相应的识字进一步强化,增强了幼儿学习的趣味性,达到了在玩中学的目的。

2、专业引导,创建成长文化

成长文化不仅停留在一本成长记录上,更重要的是让祖国的未来真正有个美好的童年,美好的成长过程,健康的心理发展。第三幼儿园教师针对不同的班、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分别加强了心理健康课程,通过积极向上的正面引导,创建和谐愉快的生活氛围。

3、倡导阅读,创建书香文化

阅读,与语言的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幼儿的语言学习首先是听,重点在“感”的运用中积淀,再是“知”的累积和堆砌,后是“理”的觉悟上。倡导阅读,首先是幼儿教师教研过程中的“美读”,通过“美读”,引导产生阅读的兴趣和渴望感,激发幼儿的听“感”。其次,在不断听“美读”的基础上,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认知的不断积累,自己已经有能力读某些诗词、儿歌、童谣,甚至看懂故事,达到渴望学习的“理”性认知上。从贪玩到爱读书需要一个过程,教师正是在这个阶段起到了启蒙作用,这种作用是书香文化建设的基础。通俗地讲,书香文化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却实实在在存在于幼儿心中,足以见到教育文化的深远影响。

4、家园合作,创建共育文化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幼儿教育工作的原则把幼儿身体健康发展放在了首位,确定了幼儿健康身体的重要性,第四十八条规定幼儿园与家庭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第四十九条提出了建立幼儿园与家长联系制度,所有这些充分说明家庭与幼儿园在共同教育幼儿过程中的重要性。第六幼儿园不仅主动与幼儿家长密切联系配合,还在家长开放日中开设二十分钟的家庭教育氛围讲座,通过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知识,达到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目标。胜东社区盛苑幼儿园搭建了幼儿家庭教育交流平台,支持各位家长上台发表演讲,交流育儿心得和经验,得到了幼儿家长的大力协助和支持。幼儿园重视幼儿的保教工作,家长自然更加重视自己宝宝的健康成长,形成了独特的家园共育文化。

(二)创建益智文化

益智文化是每个幼儿园提高教育质量所不断追求的目标。仙河社区多所幼儿园所创建的益智文化主要包括益智环境文化、益智游戏文化,胜东社区盛苑幼儿园还重点创建了益智玩具文化等。

1、精心设计,创建温馨的益智环境文化

第六幼儿园在专业教师的带动下,精心研究设计了幼儿园区所在环境的颜色、图案,从心理学角度对环境进行了评估设计,创造了有益于幼儿心情舒畅、适于稳定、活泼健康发展的生活环境。幼儿的课堂、盥洗室、作息室改变了以往单调的条条杠杠,呈现给幼儿的是绿色的草原、蓝色的天空、碧绿的大海,有一种人在画中游的感觉。生活区内有和平鸽、长颈鹿等图案,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一般。

2、精心开发,创建充满趣味的益智游戏

幼儿的生活离不开游戏。为了让幼儿在更多的游戏中提高智力,第三幼儿园成立了益智游戏开发小组,由园长带队,自发地编制各种游戏,目前除了日常简单的外,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的游戏数量达到60余个,而且每年以创新10余种游戏的速度在不断开发新益智项目。

3、精心挑选,创建完美的益智玩具文化

盛苑幼儿园在益智玩具文化的创建上,既下了功夫,又增加了投资,对幼儿玩具分门别类进行归纳,针对不同年龄的幼儿,分别购买了动物模型套装、车模套装、积木套装、餐具套装、布娃娃套装等等有益于智力开发的玩具。

(三)创建挫折文化

盛苑幼儿园通过分析挫折的类型、研究产生挫折的原因,总结出了一套适合锻炼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办法。

挫折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两种,一是客观原因,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教育因素等;二是内在原因,如受外界影响的思想水平、自我修养、道德观念、能力、情感、意志、生理等。

1、学习性挫折

盛苑幼儿园在大班教学过程中,运用提问的方式,让小朋友回答,对回答不正确的,适当进行评价,指出其上课时的表现,如精力不够集中、有某些小动作等缺点,同时让他明白,只要克服以上缺点,就能回答正确。应该做到,在给予挫折的同时,不能打击其自信心。

2、交往性挫折

通过幼儿间的配合程度,开展交往性挫折教育。如,做交换玩具游戏,用自己手中的玩具换取另一位小朋友手中的玩具。当游戏结束后,观察哪些小朋友未完成交换任务,剖析没换来玩具的原因,并教育如何才能完成交换,疏导人际交往时彼此之间沟通的障碍。

3、志趣性挫折

幼儿教师要从小班就开始给幼儿树立人有理想、有未来的概念,不同的幼儿可以回答自己将来当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数学家等等。运用挫折教育方法,当一名幼儿想当杨立伟时,就需要指出其不足之处,如长得过胖、说话不清晰等小困难,以打击其志趣,然后再进一步分析其优势,在克服以上困难或弱项后,是可以符合飞上天空的条件的,从而激励幼儿树立进取心。

盛苑幼儿园在应对挫折教育方面采取了三项措施:

1、典型报告。将遭受挫折但能战胜挫折而获成功的人或事作报告,了解挫折的客观性,为幼儿树立战胜挫折的榜样。

2、演讲。进行诸如“面对现实,展望未来”的演讲,使幼儿能恰当地树立理想,感受成功与失败的心情,从而更加激励自己。

3、用“成功路上步步高”解决自己现在面临的挫折。

总之,挫折的经历是有必要的。对挫折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必须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失败和挫折,要根据自身的来确定恰当的理想,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磨练自己,积累经验,提高幼儿的耐挫能力。只有从失败中走出来,在逆境中奋起的人,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三、对幼儿教师教研活动中的创新工作的几点建议

1、加强幼儿身心健康教研活动。特别是要注重幼儿视力产生假性近视的可能性,多开发室外游戏活动;

2、智商开发固然重要,但幼儿教育工作还要开拓创新幼儿情商开发,甚至爱国主义精神教育,道德教育,审美教育,在人生的起点上,奠定良好的启蒙教育;

3、面对第二代独生子女,开创幼儿心理教育是必然趋势,好习惯从娃娃抓起,良好的心态也要从娃娃抓起,在幼儿时期就要开始熏陶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遗产。

作者简介:

崔玉洁,女,44岁,1990年始从事幼儿保育工作,2001年评为幼儿园一级教师,具备多年幼儿教育工作经验,目前专注于幼儿心理教育、安全教育、保健卫生等保教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