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

时间:2022-05-30 04:31:54 关键词: 幼儿园 教师教育

摘要:幼儿园教师美感教育通过引导幼儿认识美的事物和艺术作品,培养他们认识美、爱好美、创造美的能力。充分发挥幼儿园教师美术教育中美感教育的特点,使幼儿的自主创造与美感能力有机结合、互相渗透,从而促进幼儿艺术综合能力的和谐发展。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幼儿园教师音乐教育论文

一、幼师音乐教育目标要十分明确

幼儿音乐教育的目的是通过音乐教育活动促进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儿童对音乐内容的兴趣和对音乐学习的热情,使儿童通过学习和感悟音乐,学会感知音乐和表现音乐的方法,并可以有感情创造性地进行表演。幼儿师范院校及其音乐教师一定要明确幼儿音乐教育目标,要让学生明白幼儿音乐教师在教儿童一些简答的音乐技能的同时,要培养儿童的音乐想去,提升儿童的音乐素养,以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幼师音乐教学中的措施

在明确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作用和教育目标后,幼儿师范院校的教师在幼师音乐教学中,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和学习需求,在教学过程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促进学生的音乐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注重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要想使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知识,掌握音乐技能和幼儿音乐教学技能,幼儿师范院校音乐教师既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因为兴趣可以促使学生自发学习,进而养成自主学习和钻研的好习惯。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中的演奏师范和形象生动的解析引发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对音乐作品有了丰富和深刻的理解,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音乐艺术的热爱,进而以主动愉悦的心态来学习音乐知识。教师要关注学生在音乐学习中闪光点,并给予及肯定的鼓励,这样有利于学生音乐潜质的挖掘,同时也能使学生在体验赞美中巩固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学生会在鼓励和赞美中,将音乐学习当成一种乐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教师要注重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主体性的发挥,要使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有主体发挥的机会,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互动给学生提供表演和展现的机会,使其能体验到学习的自信和喜悦。教师可以在课堂解析和歌曲示范后,通过增进师生互动,为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可以让学生延长一小节或者整首歌曲,之后师生都给予鼓励和肯定的掌声。这样在树立学生音乐学习信心的同时,使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得到了巩固。当然,教师还可以运用其他有效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只要能够认识到兴趣的重要性,就一定要使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其重要的优势作用。

(二)在注重音乐知识传授的同时,要注意幼儿音乐教学技能的提点

教师在幼师音乐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音乐思维的发散,促使其能够更好地领悟音乐学习的真谛,更好地掌握音乐学习方法和技能以及音乐教学方法和技能。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具体歌曲的讲解,使学生产生疑问,教师再通过设置好的递进式问题来引导学生逐渐深入作品的意境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引发学生发散思维的同时,要适当提点教学方法的运用,使学生在收获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既锻炼了思维能力,又学习了音乐教学方法和技能。教师在传授音乐知识的过程中,要将幼儿音乐教育目标的内容适当地穿插其中,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幼儿音乐教育目标熟记于心,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在音乐学习时有侧重,有效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更好地为以后走上幼师岗位的实践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注重多媒体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音乐本身就是一门听觉艺术,教师要想实现好的教学效果,单纯靠课堂讲授是很难达到的。伴随科技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多媒体已经在教学中运用得很广泛,其在教学中的突出优势对课堂教学的良好效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所以,音乐也要重视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并且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优势作用,促进音乐教学良好效果的实现。多媒体融图文声像与一体,运用与音乐教学中,可以很好的丰富音乐形象,引发学生学生展开联想,激发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表现美。同时,多媒体这一教学设备的应用,不单纯在高校音乐课堂教学中,幼儿音乐教学中同样可以运用。教师要通过多媒体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传授学生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让学生了解到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优势作用,同时,让学生学习到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技巧,以便其在以后的幼师岗位上能够灵活而又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来进行幼儿音乐教学。

三、总结

总之,幼儿音乐教育在受到关注的同时应当受到重视,同样,幼师音乐教育更应该被人们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有有了这样的基础保障,幼师音乐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开展得更顺利,教学中的一些改进举措才能顺利施行,为更好地培育合格的幼儿教师奠定坚实的基础。当然,幼儿师范院校及其音乐教师也应当在实践过程中,在明确幼儿音乐教育目标的前提下,为幼师音乐教育教学总结经验,提供宝贵意见和改进措施,更好地促进幼师音乐教育的发展。

作者:苏晓琳 单位: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幼儿园教师美感教育论文

一、幼儿园美术教育中美感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作为幼师要避免只重视知识教育和技能表现,忽视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和态度。幼儿创作作品的过程是他们表达自己想法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所以要鼓励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现,克服过分强调技能和技巧的做法。幼儿美术活动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审美经验,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此外,根据幼儿个性的发展状况和需求,要对其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予以适当的指导,才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幼儿园教师教学过程中美感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教师美感教育培养首先要提升美术欣赏能力。审美与艺术是相互的,没有审美就没有艺术,没有审美情趣和审美洞察力,就不可能创造出审美价值较高的绘画作品。美术欣赏的作用是培养幼儿教师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和水平。首先要选择适合的作品,尽量选择对教师教学有帮助、跟平时技能训练有关系的作品。教师通过欣赏,了解作品的不同风格和表现技法,并从中汲取经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教师通过作品欣赏,思考分析艺术作品和现实间存在的距离,并从欣赏过程中体会艺术的魅力,提高审美能力和理论修养。同时也可将学到的技巧用于日常教学中,如将美术理论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和认识水平相结合,选择更加恰当的美术欣赏内容,引导幼儿学会欣赏,并通过色彩、线条、形状等形式向幼儿传达美的信息。其次是自身专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幼儿教师在美术创作时,提高造型能力,把握色彩关系和色彩变化规律,表现出来的物象会更真切。教师在训练中可大胆地采用多种美术表现技法并融入环境创设,为幼儿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画面颜色要接近自然,这样的色彩可让幼儿产生丰富的想象力,更容易使幼儿产生共鸣,从而引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向往,增强创作的想象力。幼儿教师要根据教育活动的需要自制玩教具,提供幼儿感兴趣并适合的活动材料进行活动。幼儿玩教有利于幼儿认识事物,促进智力发展。教师制作玩教具的过程也是创作美、发现美、欣赏美、传播美的过程。教师可利用感知自然美的能力,积累美、创造美,从活动中体验创作过程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师的环保意识及创新意识,强化了教师的手工能力。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如一次性杯子、蛋壳、毛线等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生活,从中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这也是一名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三、结语

幼儿园教师美感教育通过引导幼儿认识美的事物和艺术作品,培养他们认识美、爱好美、创造美的能力。充分发挥幼儿园教师美术教育中美感教育的特点,使幼儿的自主创造与美感能力有机结合、互相渗透,从而促进幼儿艺术综合能力的和谐发展。

作者:万传菲 董玉倩 单位:山东协和学院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幼儿园教师艺术教育论文

一、研究过程

本调查中的幼教师资特指幼儿园教师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她们作为幼儿园一线教学的实施者和准实施者,其艺术教育素质的高低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表现幼儿教育水平的现状,而在调查对象中又刻意的增加了部分非学前教育专业在校大学生,是为了跟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作一定的比对,为更好地调整和促进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素质提升提供借鉴。艺术教育是提升艺术素养的必要途径,而艺术素养应该是一种深刻的思想、自由的精神、独立的人格以及正确的审美价值观,是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艺术教育素养是培养此种艺术素养的根本性前提。艺术教育素质特指幼儿园教师在组织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有关艺术教育观念、艺术表演能力、艺术鉴赏、艺术创作实践及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能力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而绝非传统所认为的吹、拉、弹、唱等舞台艺术表现能力。课题组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对幼教师资艺术教育素质的要求和当下幼儿园艺术教育现状编制了相关调查问卷。课题组随机选取了山东省内20余所幼儿园,发放幼儿园教师调查问卷250份,回收230份,回收率为92%,其中有效问卷225份,占回收问卷总数的97.8%。另外选取山东省内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6所,发放学生调查问卷320份,其中学前教育专业学生210份,其他专业(包括音、美等艺术类专业)11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学前类学生200份,其他专业学生102份,占回收问卷总数的94.3%。与此同时,在调查问卷发放的同时针对艺术教育问题也进行了大量的访谈与实地考察。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艺术教育观念较为明确但差异明显

对于艺术学习和教授的目的,将“提高素质”视为艺术的最主要功能是绝大多数受访对象的选择,其中在校大学生对于艺术目的观的认识基本一致,而幼儿园教师的某些看法与在校大学生相差较大。如在学校艺术培养的最主要作用问题上,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选项比较集中的依次是提高素质(62.5%)、丰富学生课余生活(20%)、增长知识(7.5%),而幼儿园教师的选项比较集中的则是提高素质(36%)、增长知识(18.7%)和迎合社会潮流(18.7%),除了关注于提高素质外,在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更关注于课余生活的丰富和知识的增长,而幼儿园教师则较关注迎合社会潮流和知识的增长。在个体学习艺术的目的观方面,除了普遍关注提高素质外,幼儿园教师还比较重视增强幸福感(18.7%)、增长知识(17.3%)、迎合社会潮流(12%),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则关注于增长知识(22.5%)、丰富学生课余生活(17.5%)。在艺术的最大功能观方面,除了关注提高素质外,幼儿园教师还比较重视增长知识(16%)、迎合社会潮流(16%),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则关注于增强幸福感(23%)、增长知识(5%)、丰富学生课余生活(5%)。这应该与她们分别所处的教育情境有着巨大的联系。即在校大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属于受教育者的角色,课余时间较多,且以学习知识为主,而幼儿园教师则属于教育者的角色,尤其是幼儿园学生课余时间自主管理能力较差,但为了迎合社会、家长的需求,在学校教育中除关注于学生素质提高外,更关心增长知识和对社会潮流的迎合。值得关注的还有一点,即在以上三个问题上均有个别幼儿园教师持有“艺术毫无用处”的观念,虽然人数不多,但在校大学生却没有任何一人持此类观念,此种苗头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与反思。

2.艺术能力的自我评价相对较低

为了更好地比照各类不同受访群体艺术展现能力的差异,在调查问卷中共设计了10道关于艺术能力的题目,并以量化的形式进行得分,分值区间为0-50,得分越高,则说明对自我的艺术能力评价越高,分数越低,则说明对自我的艺术能力评价越低。从上述数据可知受访对象均认为自己拥有一定的艺术能力,而在三个类别受访对象中,幼儿园教师自我艺术能力认知所得平均分最低,为29.40分,而在受访对象中极小值也在幼儿园教师中出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和非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得分相对较高一些,可以表现出在艺术能力方面在校大学生自我评价相对较高,而非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我评价最高。然而,在某些个案的访谈和实际观察中,却发现幼儿园教师在艺术能力的自我评价方面往往比较客观,比如说第66题“对于五线谱或简谱,你很熟悉”,选择“比较符合”和“非常符合”的幼儿园教师均能做到较好地识谱且能唱谱,而在校大学生无论是学前教育专业还是其它专业,很多选择了“比较符合”和“非常符合”却不能真正地做到识谱和唱谱,这可能与实践机会的欠缺有一定关系。

3.艺术实践活动参与相对较少

为了更好地比照各类不同受访群体艺术参与和实践活动的差异,在调查问卷中共设计了8道关于艺术实践的题目,为了更好地量化分析,将每个选项进行赋值,分值区间为0-40,得分越高,则说明艺术实践参与越多,分数越低,则说明艺术实践参与越少。其中类别1指幼儿园教师,类别2指学前教育专业在校大学生,类别3指非学前教育专业在校大学生。

三、对策与建议

通过调查分析,可以发现在艺术教育素质方面,首先幼教师资普遍具有较正确的艺术教育理念,能够正确地看待艺术教育的功能和价值,但与非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相比差异不大,可知在艺术教育理念培养方面还应适度增强;其次幼教师资在艺术实践方面参与度较低,尤其幼儿园教师在阅读、艺术鉴赏、艺术表演等方面参与更少,这一方面与幼儿园教师的实际职业状况有关系,与其个人的艺术教育理念也有一定的相关;再次幼儿园教师的艺术基础知识掌握的广度和准确度方面存在着明显不足。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营建文化艺术氛围

无论是幼儿园教师,还是在校大学生,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现在的社会是多元性的,充满了多种多样的信息与诱惑,虽然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等公共设施建设也愈来愈健全,但相对于购物中心、娱乐场所、网络来讲对于社会公众的吸引力相对不强。为此,政府和某些宣传媒体应充分发挥其功能,借助报纸、图书、新闻、媒体节目等营建文化氛围,并刻意增加艺术因素在社会引导方面的作用,如增加免费的艺术展览,借助各种活动扩大图书馆、博物馆等的影响,让艺术实践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而在幼儿园和高校中,应采取各种措施积极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各种艺术实践活动,并由专人负责各项艺术实践活动的宣传工作,可将艺术实践参与活动作为幼儿园教师职称评定和在校大学生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切实增加幼教师资艺术实践参与兴趣的提升。只有艺术实践参与度高了,艺术教育能力才能得到不断提升,并可以潜移默化地将这种艺术实践的兴趣和热情传递给幼儿,这也应是艺术教育素养的应有之义。

2.加强幼儿园教师职后教育

伴随近十来年高校扩招和近五六年来学前教育师资的急缺,有相当数量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和幼教师资培训机构盲目扩大招生规模,且片面地强调培养学生外显性的艺术表现能力,如吹拉弹唱等,且在课程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大量音乐、舞蹈、美术类课程,而其课程模式则与音乐专业、美术专业完全雷同,无法体现出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性。更有甚者,某些幼教师资培训机构以赢利为目的,缩短教学时间,压缩某些理论类课程,让受培训人员仅用一年或半年的时间学习一些简单的儿歌、舞蹈、美术知识后就推向教学一线,而像《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等基本课程根本未开或仅让学生买书后自学,导致某些在职幼儿园教师学科知识严重欠缺,而艺术教育素质甚至不如某些非学前教育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兼之某些幼儿园教师在职业发展上遇到各种问题,对于学前教育事业信心不足,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混日子,这样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不仅无法关注到幼儿艺术教育的方式方法,甚至无法胜任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为此,加强幼儿园教师的职后教育迫在眉睫。最近政府机构也采取了大量措施增加了幼儿园教师的轮岗培训工作,并且付出了较多的财力、物力,在此基础上还应改革幼儿园教师的职称评定模式以促进其职业长期发展。幼儿园教师虽有专业的教师资格证书系统,在过去的职称评定中却只能评小学高级和中学高级职称,造成大部分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发展困境。此外还应加强对幼儿园的管理和监督,切实控制好班额,增加幼儿园教师的编制,并为每班配足配好专任教师和保育人员,适当减轻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强度,只有这样幼儿园教师才能有时间和精力来改善教学状况、增加艺术实践活动参与度,就此而提升艺术教育素养。

3.改革高校教学培养方案

幼教师资所面对的对象是幼儿,他们接受和模仿能力高,好奇心强,对各方面知识均充满了兴趣,尤其是好跳好唱,好写好画。为此,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中应能充分体现全科教学的学前教育专业特点,除了像《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等学科基础性课程外,还应开设《幼儿音乐教育》、《幼儿美术教育》、《幼儿舞蹈教育》等艺术类技能课程。然而有很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对于过去一味强调理论教学模式的弊端矫枉过正,在加强实践教学的幌子下过多开设艺术表现类课程,如《声乐》、《键盘》、《舞蹈》等,而最关键的问题是其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乃至教学理念都是和音乐系、美术系高度一致的,造成了当下很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艺术表演能力上不如艺术类专业学生,而在理论知识积累上则不如其他非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尴尬处境。鉴于此,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中应适当缩减培养艺术表演能力的课程而增加幼儿艺术类课程,而将过去占据课堂主导的艺术表演类教学放到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中进行,这样做既为其他课程的开设腾出了必要的课时,也能真正做到以兴趣为指向,让学生真正能够做到以兴趣为师。还有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艺术教育素质提升,除了技能类课程外还应开设《艺术概论》、《美学常识》等课程,以更好地弥合音乐、美术、文学等艺术类课程知识,尤其是此类课程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对于艺术理论的了解和艺术观念的形成,并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对艺术现象的整体感知,间接地也能促进其参与艺术实践如阅读、欣赏、评鉴等活动的积极性。而现在实际情况是仅有极少数的学校开设有此类课程,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此类课程开设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4.完善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活动模式

课外活动时间充裕是在校大学生的重要特点,而在大部分高校中都组建了各类的学生社团组织,像文学社、舞蹈社团、手工坊、音乐社团等,但据初步调查,可发现大部分社团组织相对较为松散,前紧后松是学生社团活动的普遍性特点,即在新生入校时各大社团都在积极组织各项活动“招贤纳士”,但在上学期由于新生入学时间相对较晚,加上对大学生活的不熟悉,活动相对不多,而在社团活动中学到的东西也有限,造成大部分社员活动参与不积极的现象,持续到学年结束,大部分社团都形同虚设,仅余个别骨干寄希望于下一学年新生入学时再大展拳脚活动一番。这样的课外活动形式最大的问题是缺少常效机制,缺少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和活动形式,为此高校应采取措施让部分教师参与其间,并适当地与课堂教学联系起来,由教师指导相关社团的运行和活动组织,并真正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类课程,可尝试对教师的考核不再仅限于课堂教学,还应包括指导学生的艺术实践,以及其自身的艺术教育实践和创作活动,并积极将学生带入教师的一些艺术实践活动之中,以此增加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并养成良好的艺术参与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促进艺术教育素养的持续提高。

总而言之,幼教师资的艺术教育素养除了艺术表演技能之外,还应切实关注艺术教育理念、艺术实践参与度等,而且与其他职业人员相比,幼教师资更应注意此点。只有优秀的幼儿园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幼儿,而只有优秀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才能成为优秀的幼儿园教师。

作者:孙琳单位:菏泽学院学前教育系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卓越幼儿园教师学前教育论文

一、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指导思想

“卓越”幼儿园教师的内涵,是卓越的学识素养,更是卓越的从教精神;是卓越的专业基础,更是卓越的实践能力。我们提出“尚师德、厚基础、强能力、重融合”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以达到国家对卓越幼儿园教师的要求。尚师德:追求高尚师德。师德是从教的基础。良好师德是合格幼儿园教师的基本要求,而高尚师德则是卓越幼儿园教师的首要条件。尤其是在当前社会“虐童”事件时有发生的背景下,强调教师的师德更显紧迫和严峻。由于幼儿园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幼儿园教师的师德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高的要求。从信念层面来看,需要有笃实的专业信仰、务实的专业精神、朴实的专业态度;从情感层面来看,需要爱幼儿、爱幼教,对幼儿教育事业有热情、有责任、有理想;从行为层面来看,需要践行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幼儿园教师的培养,首要的任务就是师德教育,不仅要在平时有机渗透师德教育内容,更要通过相关的课程设置将其显性化。厚基础:强调宽厚基础。幼儿园教育的内容从知识深度上看具有启蒙性,而从知识范围上看又具有广泛性和综合性。幼儿园教师的工作不同于中小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全科与整合,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提倡围绕幼儿的生活经验,通过统整性的学习活动,促进幼儿各个领域的发展。显然,幼儿园教育需要的是全科型教师而非分科型教师。这就决定了幼儿园教师的知识结构具有广而全的特点,不仅要有基本的艺体技能,还要有坚实的专业素养;不仅要有教育理论素养,还要有宽厚的人文科学素养。传统培养模式中那种重艺体技能、轻教育理论素养和人文科学素养的做法不能胜任卓越教师培养的要求。只有做到厚基础,才能厚积薄发、深入浅出。强能力:提升多元能力,重视研究能力。幼儿教育的工作不是看护幼儿,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也不仅是会唱歌、跳舞、讲故事。幼儿教育的对象处在生理、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的发展水平、学习特点与其后的小学、中学阶段有明显的差别。这决定了幼儿园教育更需研究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园的一切教育工作均需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因此,幼儿园教师最基本的能力,就是了解幼儿、教育幼儿的能力。首先,幼儿园教师需要有研究能力,成为研究型的教师。通过研究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特点,研究有效支持和促进幼儿发展的方法、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将自身的教育实践真正建立在研究证据的基础上。其次,幼儿园教师需要有教育教学能力,成为有实践智慧的教师。要能将理论、观念、研究证据转化为实践操作策略,从教育实际出发,设计和组织教育活动,实施班级管理,沟通家园关系。第三,幼儿园教师还需要具有自我发展能力,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教师。不仅要能实践,还能对实践进行反思;不仅关注自身的实践,还能与同行进行合作与交流。在反思和合作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提升经验,实现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重融合:注重多维融合。幼儿教育是关系到个体和人类未来的实践,哲学、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乃至脑科学等各个学科的发展都有可能对幼儿教育产生深刻影响。当代中国处在社会文化急剧转型的时期,中西文化价值观念激烈碰撞,各种教育理论和观点百花齐放,这些对幼儿园教师素质以及幼儿园教师培养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重融合的思想,就是不仅要使未来教师具有多方面的知识素养基础,更要具有融合和开放的态度。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多学科的融合。在教师培养中体现多学科的融通与互渗,帮助学生将多学科的视野融会贯通,并将其转化为对教育实践的影响力。其次是中西视野的融合。既要向学生介绍国际研究前沿的新理论、新进展,也要让学生了解中国本土的幼儿教育家和幼儿教育思想,在贯通中西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理解。第三是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要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既要让学生接触与了解理论的多样性,更要让学生体会与认识到实践的复杂性和生动性,避免纸上谈兵。

二、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具体目标

根据“尚师德、厚基础、强能力、重融合”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同时秉承儿童教育家、南京师大学前教育系第一任系主任陈鹤琴先生开创的研究精神和实践精神,本专业设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素养全面、学识宽广、有持续发展潜力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型幼儿园教师。既是有理想、有信念、有理论,也是基础实、善实践、留得住、干得好、能引领的研究型幼儿园教师。以“研究性”和“实践性”为核心,构建了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的目标体系。

(一)具有高尚师德

研究儿童、了解幼教是师德培养的起点。通过参与幼儿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学生应能:

1.热爱儿童,对儿童和幼教抱有研究的精神和态度;

2.热爱并享受幼儿教育工作,愿意终身从事幼儿教育事业;

3.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

(二)具有全面的艺术、人文和科学素养,并能运用于幼儿教育实践工作中

艺术、人文和科学素养作为卓越幼儿园教师的基本素养,既是一种个人素质,也是教育实践的保证。学生应能:

1.具备基本的美术、音乐、钢琴、舞蹈等艺术能力和素养,并运用于幼儿园艺术教育实践中;

2.具备全面的人文和科学素养,兴趣广泛,知识面广。

(三)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专业素养,以及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教育学科基础知识是学生专业素养的基础。它既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教育理论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是学生从事幼儿园教育实践的理论支撑。学生应能:

1.掌握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学前教育专业基础知识;

2.具备初步的教育理论素养和理论兴趣;

.具备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组织和评价能力,胜任幼儿园各项教育工作。

(四)具有基本的幼儿教育研究素养,以及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的能力

幼儿教育研究方法的初步训练,既为学生进一步从事学术性学习打下必要基础,也是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必备的能力。学生应能:

1.初步掌握幼儿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并能独立开展毕业论文研究;

2.初步形成对幼儿教育实践问题的敏感性,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专业品牌打造综合措施

1.把专业思想教育放在首位,培养爱幼儿、爱幼教、具有“鹤琴式”研究精神的卓越幼教人

通过《专业入门指导》《陈鹤琴与中国幼教》等课程,让学生了解南师幼教的历史与传统,了解幼儿教育对人生发展的意义,了解中国幼教对世界文明进步的贡献。学生从接到录取通知书开始,第一个任务就是阅读陈鹤琴先生的著作。要用老一代南师幼教人的专业、敬业、乐业、创业的精神,激发学生对幼教专业的热情。通过我系教师的言传身教,把老师们对工作的热情、对学生的热爱、对研究的执着传递给学生。我系拥有江苏省“巾帼文明岗”、江苏省优秀党支部等称号,是一支凝聚力强的队伍。要通过师生互动的活动,积极向学生传递正能量。通过丰富的实践类课程,让学生广泛接触幼儿、接触幼教,在实践中体验到与幼儿相处、从事幼教工作的快乐。

2.以宽厚的知识素养为基础,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专业教师

在课程设置上,通过公共课程、博雅课程、艺术课程等基础素养类课程,培养学生基本的政治观念、信息技术素养、人文科学素养、艺术素养等,增强学生发展的后劲。利用现有的院级“学业发展中心”,发展学生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素质。学业中心可供学生扩展知识提升能力的途径包括:

(1)学涯室:设有学业设计室、职业探究室、舒心交流室和树德工作室等不同的工作室。

(2)技能坊:主要设计了书法技能、演讲与朗诵技能、舞蹈技能、信息化技能、手工坊等学生综合素质养成活动,每个学生可以参与多个工作坊。

(3)实践园:组织各类社会性调研活动,分层次的实践训练项目,跨专业专题训练项目,面向各类教育机构的社会性学习活动。

(4)学术苑:组织各领域专家主讲的教苑讲坛,以学生自己为主的教苑沙龙,开办学生自己的杂志《教育家》。此外,各类学生社团,组织读书会、理论沙龙、工作坊,拓宽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对于具有学术潜能和进一步深造需求的学生,提供丰富的学科拓展课程,使其接触学术研究的前沿。

3.提升学生的多元能力,培养以研究能力为核心、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研究型教师

课程设置体现研究性,不仅强化研究方法类课程,更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研究能力。研究方法课程模块贯穿四年的学习,教育教学能力课程模块的教学重点全面面向教育实践的需要,反思和解决教育实践的问题,保证学生到幼儿园能“干得好”,不仅能成为好教师,还能成为好的教研工作者。完善导师制,陪伴学生走上研究型教师发展之路。鼓励所有教授担任本科生导师,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帮助其制定读书计划、个人发展规划,将其纳入到导师的课题组,使其接受科研的熏陶。学生毕业之后,导师还要继续负责和学生联系,帮助其解决其职业生涯初期的困难,为其职业发展提供建议。让学生“真刀真枪”做科研。除了教学方案中有专门的研究方法课程模块和毕业论文之外,积极鼓励学生申请各类科研课题(如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并提供相应的科研资助。同时,根据本科生导师的分配,让学生有机会积极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全面提升研究素养。定期组织校友论坛。邀请事业有成的专家型教师、特级教师和园长分享其专业成长经验,为坚持在一线工作、正在成长过程中的毕业生提供“回炉”再造的机会,也为在校学生——未来的幼儿园教师提供专业成长的指引。

作者:张俊顾荣芳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幼儿园教师教育的完善策略

一、现代教育技术视角下幼儿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现代教育技术支持,方式单调难以形成其发展的沃土

由于缺乏现代教育技术支持,无法应对基于网络的深度交流互动带来的诸多问题,许多教育培训机构为方便组织管理,多以讲座形式或者视频会议等取代各种研讨活动,上百人的教学研讨活动一天就能完成,已经完全没有任何教学研讨的意义和作用。一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也只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缺乏校本研修的沃土,难以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以近年来“国培计划”为例,短期班或网络远程教育形式上多为讲座,一连半个月的讲座把参与培训教师的头脑都洗了个遍,可是真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具体做法没有学会,没有建立有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沃土。一回到自己熟悉的岗位,所有的优质教育资源和相关的技术支持都没有了,面对自己熟悉的孩子们又不知道怎么样具体去应对,怎么样灌输学到的新理念,又回到了单打独斗的老起点,最后还是“穿老鞋走老路”,更别提实现“国培计划”目标中骨干教师要在基础教育改革中要起到带动和引领的作用了。

(二)U-S双方缺乏沟通,短期行为没有形成互动互利长效机制

合格的幼儿教师首先要是一名教师,又是一个艺术家,既具备弹、唱、跳、画等艺术特长又擅长和幼儿进行沟通交流的教师,所以对于幼儿教师的培训更应该充分考虑到人文性、先进性及实践性的和谐统一。U是指大学(University),S指中小学学校及幼儿园(School),目前针对幼儿教师的教育活动U-S双方缺乏沟通,没有形成互动互利的长效机制,培训前、中、后缺乏与一线参训教师的深度交流研讨,不能有效解决幼儿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再加上幼儿园教师的学历层次、教学技能水平、自我发展意识和专业成长等方面都处于比较低的起点上,培训过程中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大而全并且统一的培训效果必然是大打折扣,很难完成教师教育本身所应该承担的任务。

二、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促进幼儿教师教学反思和专业成长

(一)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拓宽知识领域

幼儿教师要善于使用无觅网(人工智能根据您的个性化喜好进行文章推荐)、百度、谷歌、360浏览器等信息化工具搜索文字、图片、视频等教育资源,扩展幼儿教师自身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通过利用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囊括耶鲁哈佛等世界名校1200余课时公开课程录像课程的频道以及优酷、土豆、56网等优秀视频分享网站观摩名校名师的公开课,名师以最直观、形象、生动的方式一定会给幼儿教师教学活动树立专业成长的典范。利用鲜果网将自己经常关注的多个网站聚合在一起,第一时间展示给你这些网站的最新内容,这种个性化服务将节省大量的搜索资源的时间。幼儿教师还可以利用又拍网、QQ空间、博客相册等图片分享类网站构建专业知识、制作幼儿游戏及课堂展示用的图片素材。

(二)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深化专业成长

交互是网络的一大优势,网络技术为继续教育中的交流与互动提供了多种通讯机制与交流手段。为高校———幼儿园实践共同体之间创设一个沟通对话的网络环境。幼儿教师通过利用QQ和网易邮箱以及QQ语音(视频)通话、长话宝等网络沟通工具进行研修小组内成员的信息交流与探讨,加快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利用新浪博客、QQ空间等信息工具对所学教学知识记录、整理、、评价、讨论等活动来组合教师专业成长知识,有助于显性知识的存储、积累、传播和分享。

(三)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增强信息处理能力

信息时代的教师要具备的教学能力之一就是数字化信息处理能力。幼儿教师要能够处理计算机多媒体素材文件,如利用Faststonecapture进行屏幕抓图、录屏、编辑图片、屏幕取色及放大屏幕等工作,能利用格式工厂进行各种多媒体文件格式之间的转换,利用微盘与微博账号绑定,将本地文件方便地分享到微博。会利用笔记管理网站如麦库,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用电脑手机随时随地在麦库中保存笔记、备忘、写文档、存资料,方便整理和分享。(四)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教师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幼儿教师学会分析问题,提高解决教学问题的实际能力。幼儿教师能利用在线的思维导图工具进行思维训练,能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在线网络会议,研修小组成员在线协作进行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提高幼儿教师解决真实教学问题的能力。

(五)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增强评课和教学能力

教师的评课能力是反映教师教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评价自己的教学,撰写教学反思日志,将自己和他人讲课的录像通过优酷、土豆、56网等上传到网络上并接受多元化的评价。研修小组成员要利用豆瓣网、贴吧、土豆网、人人网、ThinkSNS,打破小组的界限,把对话的群体扩展到所有的一线幼儿教师和师范生以及教学专家等任何可以上网的人。通过教学评价的综合化、社会化和外化,每一位研修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把其他幼儿教师和教育专家的隐性知识最终“内化”到个人的隐性知识系统中,并产生更具创意性的联结,从而显著提高幼儿教师的评课能力和教学能力,实现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现代教育技术视角下的幼儿教师培训策略

(一)以网络技术为纽带,构建幼儿园和高校远程互动教研平台

面对目前幼儿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且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高师院校幼儿教育见习、实习工作质量不高的两难困境,解决的方法就是建立一批高校和幼儿园的发展共同体学校,在服务基础教育的同时,形成互动互利,互助双赢,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网络技术以其强大的交互性、广泛的共享性、时空的准分离性、数据收集管理的便捷性,一方面为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提供了广泛的技术、资源和工具的支持,另一方面更是扩展了幼儿教师和高校教研人员实践共同体的广度和范围,使幼儿教师得到更广泛的学习支持。高校互动中心负责提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优质教育资源案例库和点评课系统。教学案例库中包括专家教师、一般幼儿教师和新手教师的不同教学案例,案例都附有分析介绍、说明、专家点评、适用对象以及参考资料等,幼儿教师可以看到每项教学技能的视频示范片段,包括优秀教学范例、问题教学范例、基本技能的示范等。发展共同体学校的幼儿园远程点每学期进行一定数量的青年教师展示课,利用远程网络互动平台将幼儿园的青年教师展示课连接到高校的互动中心进行现场直播和录像,高校参与培训的教研老师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网络互动平台进行点评课,还可以和其他远程专家深度互动,针对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安排进行研讨,有针对性地解决幼儿园实际教学问题,这种个性化的深度互动和问题诊断可以显著提高参训教师的专业技能。

展示课、互动点评都会被互动平台自动录制上传到网络资源库中,作为优质教育资源为高师院校的师范生提供可视化的教学案例。这种高效、具体的网络化教研活动促使幼儿园教师团队相互砥砺,激励专业成长,推动一线教师在真实情境中丰富体验、深化认识、改进教学和科研方式,提高实践能力,能够有力地加快远程互动点幼儿园的教师专业化成长步伐,同时也可显著提高高校教师指导学前教育师范生教学技能的针对性和基础教育研究能力和水平。这种模式形成了高校教学科学研究、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和高校师范生观摩反思研修三者共赢的局面,一方面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必要的资源沃土,另一方面形成了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长效机制,还可以地区教研室为纽带,以点带面,以示范点幼儿园的快速发展带动整个示范区幼儿基础教育的良好发展。

(二)以研修小组为主体,践行自主学习加协助学习模式

幼儿教师教育必须立足于帮助教师自我成长,提高自我成长的意识和能力,而不仅仅停留在满足于“授之以知识和技能”或使其获得某种证书上。应将幼儿教师教育目标定位在提高教师师德、教育教学技能与研究儿童、研究教育问题的能力上,不断地鼓励教师自我成长,促进其主动提高与发展。基于实践共同体理论,幼儿教师教育是一个“合理边缘参与”的过程,从幼儿园新教师变成一个专家型教师,从一个实践共同体的边缘进入到中心,需要进行更多的参与和实践活动。幼儿教师教育活动中,我们要在实践活动中保留真实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动态互动结构,以幼儿园为基本单元,以幼儿园—高校远程互动教、研平台为基础平台,建立具有5—7人的研修小组,加上一名高校的指导教师专家,从而建立真实的实践共同体。要强调以研修小组为主体的自主学习和研修训练,强调基于真实的幼儿园情况,通过研修小组间以及高校指导教师的交互和协作,并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和资源来支持学习和交流,从边缘性参与者逐步过渡到共同体中的核心成员,完成从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转变。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被作为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研修小组的实践活动中,既需要小组成员自主学习相关专业知识,设计教案,观摩范例,也需要和小组其他成员一起开展协作学习,共享资源、共同研修、互相借鉴。在幼儿园校内可以灵活采用“现场观摩、即时反馈”式、“专家指导”式、“双线交叉”式等多种有效的幼教培训模式,加速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进程。

(三)以SNS网络为核心,建立网络化优质资源沃土

“国培计划”中学员来自各个地方,可以通过网络开展以SNS网络为核心的研修小组学习与发展研究。借助Web2.0提供的Tag、RSS、SNS等技术,研修小组可以围绕某个研修主题如中班幼儿的时间概念,建立的个人或整个研修小组的Blog和Wiki,吸引更多对此感兴趣的幼儿教师参与进来展开交流、评价与讨论,并“主动”在实践共同体的Blog、Podcasting、Wiki之间建立起链接,这些讨论、反思和评价本身就是丰富的优质资源沃土。众多的幼儿教师被这种链接所聚集,可以很自然的搭建网上交流、多元化评价、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平台,所有实践共同体成员会不由自主地投入协作学习中去,从而大大提高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四、总结

无论是教师教育制定者还是参与培训的教师,在实施过程中要不断思索,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模式,完善机制,认真组织,扎实研讨,以提高幼儿教师专业水平为核心,以提升培训质量为主线,为整个幼儿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林青松 单位:南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现代教育下的幼儿园教师教育

一、现代教育技术视角下幼儿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现代教育技术支持,方式单调难以形成其发展的沃土

由于缺乏现代教育技术支持,无法应对基于网络的深度交流互动带来的诸多问题,许多教育培训机构为方便组织管理,多以讲座形式或者视频会议等取代各种研讨活动,上百人的教学研讨活动一天就能完成,已经完全没有任何教学研讨的意义和作用。一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也只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缺乏校本研修的沃土,难以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以近年来“国培计划”为例,短期班或网络远程教育形式上多为讲座,一连半个月的讲座把参与培训教师的头脑都洗了个遍,可是真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具体做法没有学会,没有建立有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沃土。一回到自己熟悉的岗位,所有的优质教育资源和相关的技术支持都没有了,面对自己熟悉的孩子们又不知道怎么样具体去应对,怎么样灌输学到的新理念,又回到了单打独斗的老起点,最后还是“穿老鞋走老路”,更别提实现“国培计划”目标中骨干教师要在基础教育改革中要起到带动和引领的作用了。

(二)U-S双方缺乏沟通,短期行为没有形成互动互利长效机制

合格的幼儿教师首先要是一名教师,又是一个艺术家,既具备弹、唱、跳、画等艺术特长又擅长和幼儿进行沟通交流的教师,所以对于幼儿教师的培训更应该充分考虑到人文性、先进性及实践性的和谐统一。U是指大学(University),S指中小学学校及幼儿园(School),目前针对幼儿教师的教育活动U-S双方缺乏沟通,没有形成互动互利的长效机制,培训前、中、后缺乏与一线参训教师的深度交流研讨,不能有效解决幼儿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再加上幼儿园教师的学历层次、教学技能水平、自我发展意识和专业成长等方面都处于比较低的起点上,培训过程中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大而全并且统一的培训效果必然是大打折扣,很难完成教师教育本身所应该承担的任务。

二、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促进幼儿教师教学反思和专业成长

《礼记•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新课程标准认为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幼儿教师相对于基础教育中的中小学教师具有艺术优势,但是存在教师专业技能水平有待提高的不足之处,更应该通过教学反思与研修这一重要途径和方法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幼儿教师自觉的教学反思研修,教学实践行为更能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研修小组成员既可以独立观摩、思考,也可以在小组合作、多元化评价中进行教学反思的交流,使教师专业技能知识得以升华。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提供了各种数字化和布鲁姆信息化工具,为我们开展信息化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和技术保障。开展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幼儿教师教育活动如下图1所示,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显著提高幼儿教师的教学反思和研修能力,加快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步伐。

(一)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拓宽知识领域

幼儿教师要善于使用无觅网(人工智能根据您的个性化喜好进行文章推荐)、百度、谷歌、360浏览器等信息化工具搜索文字、图片、视频等教育资源,扩展幼儿教师自身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通过利用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www.icourses.edu.cn)、囊括耶鲁哈佛等世界名校1200余课时公开课程录像课程的频道(//v.163.com/open)以及优酷、土豆、56网等优秀视频分享网站观摩名校名师的公开课,名师以最直观、形象、生动的方式一定会给幼儿教师教学活动树立专业成长的典范。利用鲜果网(//xianguo.com/hot)将自己经常关注的多个网站聚合在一起,第一时间展示给你这些网站的最新内容,这种个性化服务将节省大量的搜索资源的时间。幼儿教师还可以利用又拍网、QQ空间、博客相册等图片分享类网站构建专业知识、制作幼儿游戏及课堂展示用的图片素材。

(二)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深化专业成长

交互是网络的一大优势,网络技术为继续教育中的交流与互动提供了多种通讯机制与交流手段。为高校———幼儿园实践共同体之间创设一个沟通对话的网络环境。幼儿教师通过利用QQ和网易邮箱以及QQ语音(视频)通话、长话宝等网络沟通工具进行研修小组内成员的信息交流与探讨,加快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利用新浪博客、QQ空间等信息工具对所学教学知识记录、整理、、评价、讨论等活动来组合教师专业成长知识,有助于显性知识的存储、积累、传播和分享。

(三)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增强信息处理能力

信息时代的教师要具备的教学能力之一就是数字化信息处理能力。幼儿教师要能够处理计算机多媒体素材文件,如利用Faststonecapture进行屏幕抓图、录屏、编辑图片、屏幕取色及放大屏幕等工作,能利用格式工厂进行各种多媒体文件格式之间的转换,利用微盘与微博账号绑定,将本地文件方便地分享到微博。会利用笔记管理网站如麦库,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用电脑手机随时随地在麦库中保存笔记、备忘、写文档、存资料,方便整理和分享。

(四)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教师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幼儿教师学会分析问题,提高解决教学问题的实际能力。幼儿教师能利用在线的思维导图工具(https://bubbl.us)进行思维训练,能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在线网络会议,研修小组成员在线协作进行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提高幼儿教师解决真实教学问题的能力。

(五)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增强评课和教学能力

教师的评课能力是反映教师教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评价自己的教学,撰写教学反思日志,将自己和他人讲课的录像通过优酷、土豆、56网等上传到网络上并接受多元化的评价。研修小组成员要利用豆瓣网、贴吧、土豆网、人人网、ThinkSNS,打破小组的界限,把对话的群体扩展到所有的一线幼儿教师和师范生以及教学专家等任何可以上网的人。通过教学评价的综合化、社会化和外化,每一位研修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把其他幼儿教师和教育专家的隐性知识最终“内化”到个人的隐性知识系统中,并产生更具创意性的联结,从而显著提高幼儿教师的评课能力和教学能力,实现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现代教育技术视角下的幼儿教师培训策略

(一)以网络技术为纽带,构建幼儿园和高校远程互动教研平台

面对目前幼儿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且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高师院校幼儿教育见习、实习工作质量不高的两难困境,解决的方法就是建立一批高校和幼儿园的发展共同体学校,在服务基础教育的同时,形成互动互利,互助双赢,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网络技术以其强大的交互性、广泛的共享性、时空的准分离性、数据收集管理的便捷性,一方面为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提供了广泛的技术、资源和工具的支持,另一方面更是扩展了幼儿教师和高校教研人员实践共同体的广度和范围,使幼儿教师得到更广泛的学习支持。高校互动中心负责提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优质教育资源案例库和点评课系统。教学案例库中包括专家教师、一般幼儿教师和新手教师的不同教学案例,案例都附有分析介绍、说明、专家点评、适用对象以及参考资料等,幼儿教师可以看到每项教学技能的视频示范片段,包括优秀教学范例、问题教学范例、基本技能的示范等。发展共同体学校的幼儿园远程点每学期进行一定数量的青年教师展示课,利用远程网络互动平台将幼儿园的青年教师展示课连接到高校的互动中心进行现场直播和录像,高校参与培训的教研老师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网络互动平台进行点评课,还可以和其他远程专家深度互动,针对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安排进行研讨,有针对性地解决幼儿园实际教学问题,这种个性化的深度互动和问题诊断可以显著提高参训教师的专业技能。展示课、互动点评都会被互动平台自动录制上传到网络资源库中,作为优质教育资源为高师院校的师范生提供可视化的教学案例。这种高效、具体的网络化教研活动促使幼儿园教师团队相互砥砺,激励专业成长,推动一线教师在真实情境中丰富体验、深化认识、改进教学和科研方式,提高实践能力,能够有力地加快远程互动点幼儿园的教师专业化成长步伐,同时也可显著提高高校教师指导学前教育师范生教学技能的针对性和基础教育研究能力和水平。这种模式形成了高校教学科学研究、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和高校师范生观摩反思研修三者共赢的局面,一方面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必要的资源沃土,另一方面形成了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长效机制,还可以地区教研室为纽带,以点带面,以示范点幼儿园的快速发展带动整个示范区幼儿基础教育的良好发展。

(二)以研修小组为主体,践行自主学习加协助学习模式

幼儿教师教育必须立足于帮助教师自我成长,提高自我成长的意识和能力,而不仅仅停留在满足于“授之以知识和技能”或使其获得某种证书上。应将幼儿教师教育目标定位在提高教师师德、教育教学技能与研究儿童、研究教育问题的能力上,不断地鼓励教师自我成长,促进其主动提高与发展。基于实践共同体理论,幼儿教师教育是一个“合理边缘参与”的过程,从幼儿园新教师变成一个专家型教师,从一个实践共同体的边缘进入到中心,需要进行更多的参与和实践活动。幼儿教师教育活动中,我们要在实践活动中保留真实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动态互动结构,以幼儿园为基本单元,以幼儿园—高校远程互动教、研平台为基础平台,建立具有5—7人的研修小组,加上一名高校的指导教师专家,从而建立真实的实践共同体。要强调以研修小组为主体的自主学习和研修训练,强调基于真实的幼儿园情况,通过研修小组间以及高校指导教师的交互和协作,并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和资源来支持学习和交流,从边缘性参与者逐步过渡到共同体中的核心成员,完成从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转变。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被作为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研修小组的实践活动中,既需要小组成员自主学习相关专业知识,设计教案,观摩范例,也需要和小组其他成员一起开展协作学习,共享资源、共同研修、互相借鉴。在幼儿园校内可以灵活采用“现场观摩、即时反馈”式、“专家指导”式、“双线交叉”式等多种有效的幼教培训模式,加速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进程。

(三)以SNS网络为核心,建立网络化优质资源沃土

“国培计划”中学员来自各个地方,可以通过网络开展以SNS网络为核心的研修小组学习与发展研究。借助Web2.0提供的Tag、RSS、SNS等技术,研修小组可以围绕某个研修主题如中班幼儿的时间概念,建立的个人或整个研修小组的Blog和Wiki,吸引更多对此感兴趣的幼儿教师参与进来展开交流、评价与讨论,并“主动”在实践共同体的Blog、Podcasting、Wiki之间建立起链接,这些讨论、反思和评价本身就是丰富的优质资源沃土。众多的幼儿教师被这种链接所聚集,可以很自然的搭建网上交流、多元化评价、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平台,所有实践共同体成员会不由自主地投入协作学习中去,从而大大提高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幼儿教师教育中,国家和地方投入了相当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幼儿教师的关怀和期盼,以及对办好幼儿教育的决心和负责任的态度。无论是教师教育制定者还是参与培训的教师,在实施过程中要不断思索,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模式,完善机制,认真组织,扎实研讨,以提高幼儿教师专业水平为核心,以提升培训质量为主线,为整个幼儿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林青松 单位:南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幼儿园教师教育实习论文

一、班导师引导教育实习的策略思考

某具有幼儿园教师教育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基本是女生,在教育实习阶段,她们具有双重身份———在校大学生和幼儿园教师。这是她们第一次独立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她们缺乏社会经验,却要与幼儿园领导、同事、家长、幼儿等对象展开交往,难免出现初入职的焦虑、迷茫、浮躁、困惑等社会不适应。下文以该校2011级学前教育专业大三年级女生为例,分析与思考班导师引导教育实习的策略:

(一)就业指导———帮助选择优质幼儿园

幼儿园的环境相对比较单纯,可以为教育实习生提供迈向社会的过渡缓冲期,帮助其成熟心智进而增强应对纷繁复杂社会的能力。大型民办幼儿园大多拥有一支优质的教师团队,而省级示范幼儿园都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在这样的团队中教育实习生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专业能力也能提升较快。班导师推荐两位教育实习生到九江早期教育学校(幼儿园)就业。九江早期教育学校是1997年创办的一所大型民办省级示范幼儿园,生源充足,管理规范,提供实习津贴,免费提供食宿。两位教育实习生在一个单位工作,也是一个互助团队,遇到困难能相互商量、照应,共同度过就业适应期。艳艳是这两位实习生中的一位,曾在教育实习之前找到班导师要求给予指导。到这所幼儿园实习后,艳艳给班导师的短信中写道:“真的很感谢老师推荐到早期教育学校实习,感谢老师在我最迷茫的时候指引我。在幼儿园我学到了很多、实践了很多。在教师技能比赛中,我的说课尝试用PPT演示,还担任了主持人。任何一种尝试对于我来说都是学习和成长,是经验的积累和知识的不断扩充。我会继续努力,不会让老师失望。”在这里,班导师帮助实习生选择优质幼儿园就业,为实习生提供了发展的平台。

(二)基层面对面———走近实习生和园长班导师需要

走向基层、走进幼儿园、走近实习生,需要了解实习生在幼儿园工作的实际情况,了解他们的困难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不仅能让实习生觉得亲切、温暖,而且能更加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班导师还与九江早期教育学校的园长进行深度交流,园长对两位教育实习生的评价很高,认为她们工作态度好、有激情、专业能力强。园长还特别表扬了艳艳,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九江早期教育学校春季教学是正月初五开学,正月初二艳艳就离开甘肃老家回到单位工作,责任心很强。园长感谢幼儿园教师教育的院校为幼儿园输送了两位优秀实习生,希望今后能推荐更多的毕业生到幼儿园工作。走基层活动也是班导师全面了解幼儿园的良好契机。2011级有两位教育实习生应聘到一所新园———未来星幼儿园。班导师赴未来星幼儿园对幼儿园办园基本条件、举办者的身份背景、幼儿园园长和幼儿园的资质等方面进行考察,确保教育实习生的实习单位能持续发展,实习生有安全保障。班导师与未来星幼儿园园长交流时,园长反映了实习生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上班时间吃零食、迟到、认为幼儿园管理苛刻、小题大做等组织纪律不严、生活不严谨、对自身要求不严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班导师要正视教育实习生存在的问题,引导实习生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师德为先的基本理念,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

(三)教研指导———引导实习生进行教研活动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对专业能力有如下要求: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保教工作。针对保教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制订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十七条规定了幼儿园教师的主要职责,要求教师参加业务学习和幼儿教育研究活动。[2]班导师应积极引导实习生开展社会实践和教研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实习生的教研兴趣、教研能力和社会实践技能。如江西省九江市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每年开展幼教论文、教育案例、观察笔记征集活动,班导师积极鼓励教育实习生参加活动,并对实习生撰写的幼教文章给予修改。在班导师的指导下,实习生英英的幼教论文《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在江西省九江市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2013年征集活动中获得一等奖的优异成绩,也激发了所有教育实习生的教研热情。在江西省九江市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2014年开展的幼教论文、教育案例、观察笔记征集活动中,所有实习生都积极参赛,实习生写作和分析问题的教研能力得到了提升。

(四)管理指导———关注实习生群体动态

班导师要关注教育实习生群体动态,应利用邮件、短信、QQ群等信息平台,突破空间的限制,与实习生交流思想,帮助她们排解心理压力,解决她们的实际困难。如实习生媛媛和兰兰处于单亲、低保家庭,家庭结构不健全,经济拮据。班导师积极为媛媛和兰兰提供了高校毕业生一次性求职补贴的信息,并帮助她们准备申请材料,使她们成功申请到补贴。这不仅体现了国家对低收入大学生的人文关怀,也使她们因为班导师的悉心关怀而备感温暖。幼儿园教师教育院校的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已经参加了普通话考试,班导师了解到,江西省对幼儿园教师资格普通话条件的认定是达到二级乙等即可,而上海、甘肃嘉峪关市等地要求幼儿园教师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二级甲等。为此,班导师便建议部分实习生(普通话二级乙等)在教育实习期再次参加普通话考试,改变普通话等级。在班导师的指导下,班级44位学生中有32人取得了二级甲等普通话等级证书。了解到江西、福建、甘肃等地2014年届毕业生可以报名参加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后,班导师结合岗位计划、岗位条件,实习生的年龄、户籍、个人能力综合考量等情况,为实习生提供报考岗位、招聘考试等方面的专业指导,帮助实习生有效复习、积极应考。

二、总结

在学生档案管理方面,班导师认真负责,并为每一位档案缺失的教育实习生提供帮助。如教育实习生燕燕自主招生的入学档案缺失,班导师积极联系辅导员、学院、学生家长以及学校招生处,在多方寻找档案未果的情况下,班导师了解到另外一个参加自主招生的教育实习生的入学档案是邮寄到户籍所在地,于是分析推测燕燕的档案可能还在农村的镇邮政所。让燕燕家长查找后,果然在家乡的邮政所找到了遗失近两年的档案。此外,班导师还利用信息平台,关注实习生群体动态,在困难补助申请、普通话考试、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档案建设等方面进行有效管理,科学指导。

作者:曾灵霞钱桃英单位:九江市武宁县幼儿园九江职业大学学前教育学院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幼儿园教师如何开展关爱教育

一、教师实施关爱教育的有效途径

1.给孩子创造关爱的机会

生活中,父母长辈在孩子面前,总表现的很坚强,有甚者堪称无所不能,不仅为孩子遮风挡雨,而且事无巨细,很多事情都安排妥当,会提前消除很多不安全因素外,还会让孩子少走很多自认为不必要的弯路,在父母庇护下的孩子耳濡目染,觉得父母很强大,根本就不需要孩子们的关心和爱护,好像父母关爱孩子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但事实真的父母不需要孩子的关爱,也不尽然,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最终会衰老,孩子的关爱会让父母欣慰,觉得生活更有意义。

2.抓住特殊的节日契机,适时进行关爱教育

每逢节日,浓郁的节日气氛会扑面而来,传统的新式的在幼儿园,对于孩子们都是快乐的,我们在组织实施关爱主题时,会节选一些有特定意义的节日,如“三八”妇女节、母亲节、重阳节,以及孩子们自己的节日“六一”儿童节,设计一些活动,如亲子游戏、手工制作等,让孩子知道怎样用语言表达和哪些行为会让身边的亲人感到快乐和温暖。在幼儿园过生日,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许多小朋友围坐在一起。每次遇到班里的孩子生日,他们就喜欢把蛋糕拿到幼儿园里,与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度过自己美好的一天。不知不觉中,这种现象蔚然成风,我想正好利用孩子们的生日,让孩子在我们班这个大家庭里,感受关爱和被关爱的温暖。在孩子们生日的时候,有些家长也会参与我让孩子把第一块蛋糕先要送给妈妈,让全班小朋友在祝福生日的同时,知道感谢给予她生命的母亲,了解孩子的生日,是母亲的受难日。让孩子们充分体会互相关爱的幸福,孩子们会给小朋友准备自己亲手画的画,制作的贺卡或其他小礼物,幼孩子们会很乐意的把自己的玩具、学习用品、好吃的以及自己用心准备的生日礼物拿来送给他的好朋友,为小寿星表演节目,送上自己真挚的祝福。这一刻,孩子们似乎突然间长大啦懂事啦,学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在这样欢快祥和的氛围中,孩子们特别兴奋与开心,总希望此时的时间停留,接到朋友的礼物,他们总会深情的拥抱,总怕这份真情溜走,他们脸上的喜悦,心底的愿望,无不体现出大家庭的温馨。

二、充分发挥社会,家庭资源,让关爱升华

我们教师充分认识到关爱教育的重要,因此,在她们的日常工作中,随时注意抓住教育契机,广泛开展教育活动。刘老师先让全班小朋友讨论:“生病了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大家纷纷说出:“很难受、很疼、很痛苦、想吐、不想吃饭、很寂寞、想小朋友”等。老师又让大家想想“:多多小朋友会怎么样呢?”大家又说出:“想上幼儿园、想和小朋友玩”。“那我们能为他做些什么呢?”刚刚学习了“信的旅行”这一主题的孩子们马上想到了写信的方法,于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全班小朋友给多多写了一封充满关爱的慰问信,鼓励他战胜病魔,早日康复。最后每位小朋友还亲手做了件小玩具准备送给他。并选出几名小朋友代表和老师一起去他家里看望。事后,一些小朋友还打电话问候———这件事情让园领导知道了,考虑到多多的家庭并不富裕,治疗的费用也一定不少,因此决定在全园教职工中发出倡议为这个不幸的家庭捐款。倡议书贴在了园门口,捐款是在一个下午进行的,全体老师纷纷献出了自己的爱心,善款很快就达到了三千多元。而在放学的时候,接送孩子的家长也都看到了倡议书,有很多的家长带着小朋友加入了进来,一张张带着家长和孩子爱心的钱币投进了捐款箱,一份份充满关爱的情感牵挂着这个很多人都不相识的小朋友。这件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由于家长的相互传说,一些周边的人们也加入到捐款的行列,其中有一位保险公司的女士,主动到幼儿园希望和这个孩子的家长联系,要将自己一个月的工资捐给他们……

至此,为多多捐款的活动在全园掀起了一股关爱他人的热潮,让人们看到了人间的大爱,体现了和谐社会的温暖和美好,也使小朋友们亲身经历了关心他人,奉献爱心的过程,体会到了被关爱和关爱他人给自己带来的愉悦。同时也使我们看到:在幼儿园和家庭以及社会当中,这样的教育契机比比皆是,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正面引导,以真情实感触动幼儿的心灵,引起他们的共鸣,相信一定会让“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行扎根于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

作者:王春艳单位:西安市新城区筑梦幼儿园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幼儿园教师教育技术探析

1调查数据

1.1概念认知

幼儿园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了解及认知状况.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前提之一.1)公办园从概念的了解程度来看.郑州市公办幼儿园教师大概了解的占比为100%。也就是公办园全员对此概念都有所了解这一良好状况得益于郑州市自2006年至2010年整整五年对全市中小学教师f含幼儿园教师)所做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及考核2)民办园郑州市民办园教师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了解相对公办园而言.明显处于认识不足状态。民办园教师对于现代教育技术大概了解的仅占到51%.听说过现代教育技术这一概念的为22%.完全不知道此概念的人数占比为27%。

1.2学科认知

幼儿园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学科的认知.影响着教师在日常活动如何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各项活动中.郑州市幼儿园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知情况。1)公办园郑州市公办幼儿园有46%的教师.即将近一半的教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计算机与学科的整合。26%的教师把现代教育技术等同于计算机应用.18%的教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就是现代教育理论的实践.另有10%的教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就是教学软件开发2)民办园郑州市民办幼儿园82%的老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侧重于现代教育理论实践民办园有五成以上教师存在这样的认识是很令人鼓舞的。有22%的教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侧重于计算机与学科整合.13%的教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侧重于计算机应用.另有8%认为现代教育技术侧重于软件开发。

2数据分析

2.1概念认知

1)幼儿园

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了解仅限于浅表层次河南省郑州市自2006年开始.连续五年对全市所有中小学教师(含幼儿园教师)按照地理位置分片区、分批次进行了强制培训与考核.对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认知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培训时间较短.教师的认知仅停留在浅表层次。

2)公办园

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了解程度明显高于民办园教师从师资来源上分析.民办园大多数教师为河南本省的幼JUJili范学校毕业生.本省的幼儿师范学校均未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处于无知状态走上工作岗位后.没有相关部门强制幼儿园必须为教师提供相关培训,故民办园教师认知水平较弱。

2.2学科认知

1)大部分教师将现代教育技术等同于计算机应用依照数据可以得出结论:郑州市幼儿园教师普遍认为现代教育技术离不开计算机.提到现代教育技术一定是对计算机某方面的应用。不难理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日益普及.使得计算机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本专业以外的人员从表面看.很容易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计算机等同起来。

2)大部分教师重视技术学习.轻视理论指导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在授课中使用计算机就认为自己已经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而极大地忽略了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对教育的指导作用。电视的用途就是用来为幼儿收看各个频道的动画片,与教学无关教师热衷于技术的学习.非常重视教学课件的制作,但在实际应用中纯属课件搬家.很少关注教育教学规律。

3对策研究

3.1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学习.强调认知的系统性教育技术作为理论和实践并重的交叉学科.它融合了多种思想和理论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主要有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系统理论等将这些理论运用于教学中.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当今社会,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种学>-JN论各有所好,但在教育技术领域却走向了融合.现代教育技术似乎成为连接教育、心理、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桥梁幼儿园教师只有在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指导之下,才能有效发挥起作用。

3.2突破将现代教育技术等同于计算机教育的误区,强调认知的全面性很多幼儿园教师由于认识上的偏颇.认为只有计算机才是现代教育技术,夸大计算机的作用.无视其它媒体的有效应用。把计算机当做电视机用.仅仅将教材内容以不同的形式搬到了屏幕上.谈不到提高教学质量。郑州市幼儿园教室计算机普及率很低.但电视、录音机、DVD等几乎每个教室都有只有采取有效措施.突破教师认识上的局限性.才可能发挥其它媒体的作用.为幼儿教育活动增添具体的形象.提高教育质量。

3.3推进教师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结合.强调认知的深度教育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理论的学习必须在实践中付诸实施.才能检验其效果教育技术理论的学习不能之停留在书面上,否则就会有纸上谈兵之嫌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强调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认为应当从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借助资源进行学习媒体的主要功能不应只是传递教学刺激的载体,更重的的是教师要利用现代教育媒体。为学生创设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探索知识、发挥自己的潜能教师在实践中将这些理论进行实施。才能不断加深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提高认知的层次和深度。良好的师资是保证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根本所在,拥有一支现代化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幼儿园教学质量得以保证的核心。现代社会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幼儿园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认知能力.使其在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转变教学观念.并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方面的优势.提高教育质量,是适应教育现代化要求的,也是需要关注和继续探讨的。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幼儿园教师教育体会

时光匆匆,算起来我在幼儿园工作已经有大半年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有欢乐也有汗水,有工作上的困惑也有各方面的进步。通过这半年多的工作学习,和孩子相处的这些时间,使我感受很深。这里,我也该整理一下我的思绪,总结过去了的工作经验,以便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各项工作水平。我主要是配合老师的教育工作,努力完成自己分管的保教任务,以下我谈谈工作心得体会:

一、密切联系,增进家园互动

在家园共建方面,我们知道要搞好班级工作,一定要家长的配合。平时,我能热情对待每一位家长,注意和家长沟通。接送孩子时和家长聊上几句,了解一下幼儿在家的表现或关心一下幼儿的身体情况,家长都感觉非常温暖。我通过各种方式及时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生活、学习情况,认真听取家长建议。让家长正确了解幼儿保育方面的内容,了解孩子的一日生活,并向家长提供一些正确的保育方式信息,一起探讨一些现实中的棘手问题,建立了和谐信任的家园关系。

二、不断学习,总结经验,做好自己的保教工作

社会在发展,对保育员教师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当一名合格的保育员教师。在工作中,我以园部下达的任务及本班的教育为中心,努力坐到和各位老师和谐相处,学习他们的长处和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和保育水平,平时遇到园部和班级有什么额外任务,只要自己力所能及,会和本班老师一起加班加点,及时完成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手脚勤快、经常反思

虽然我是保育员岗位上的新手,但是我深知勤能补拙,平时除了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外,有时也在家看点有关业务知识方面的书籍,慢慢地在保育员这个岗位上琢磨出了门道,那就是要“勤”,比如:勤开窗户、勤打扫、勤消毒、勤晒棉被等等,除了手脚要勤快利落外,脑子也要勤快,要经常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今天这件事我做的对不对“等等,常常反思一下自己的工作,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改进,不断进步。

四、关心孩子,热心工作

“爱”是无私的,也是做好一位保育员的前提,我是用心诠释着“爱”,使我在工作中有了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责任心,也会像母亲一样,对待关心每一个孩子,使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我认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只有热爱了,才会去追求,才会不断进取,才会得到家长和孩子的信任。

经过与小朋友的相处,使我想了很多:幼儿虽然年纪小,但是他们对事情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分析和审美能力,他们需要成人的引导教育,而幼儿园是他们人生的第一个受教育地,幼儿教师是他们的启蒙者。保育工作就是把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用老师的爱心和耐心,细致入微地引导幼儿提高自理生活能力,愉快地玩耍,快乐安全地在幼儿园生活学习。我爱每一位小朋友,我喜欢面对他们纯真,可爱的小脸,希望小朋友们的童年健康快乐。对于我个人,要学习的东西、知识还有很多,无论是教育还是保育,都是我学习的目标。要把好的方面坚持住,不够的地方像别人学习,把别人身上的精华吸取过来,使自己成为德育、教育、保育都优秀的教师。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幼儿园教师美术美感教育思路

【摘要】美感教育可以培养幼儿认识美、爱好美、创造美的能力。幼儿园教师应充分发挥美术教育中美感教育的特点,使幼儿的自主创造与美感能力有机结合,促进幼儿艺术综合能力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教育美感教育

一幼儿园美术教育中美感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艺术目标指出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生活、环境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幼儿园教师要积极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与环境中的美好事物,丰富审美情趣,激发幼儿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在艺术活动中要根据幼儿不同的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对有艺术天赋的幼儿更要注意发掘他们的艺术潜能,鼓励幼儿用自己的形式来表达情感,尊重他们的想法,肯定、鼓励、接纳他们的审美感受,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艺术是实施美术教育的主要途径,美术作为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应充分发挥其独有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在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中,来自美术界的代表委员共40多人,其中包含职业画家、美术教育工作者和民间工艺美术家等,到会委员代表非常关注现代美术教育问题。全国政协委员、花鸟画家何水法提到他在国外时常看到教师带领少儿到美术馆、博物馆参观画展,了解他国和世界艺术历史。现在中国的教育结构中,从幼儿园到中小学,教育的主线多是知识教育。孩子从小学开始就有沉重的课业负担,升入初中后更为严重。不少学校和家长更是将学生从早上六点起床到晚上十点睡觉期间,按照“精打细算”“争分夺秒”的标准来制定流程,几乎完全剥夺了孩子的兴趣培养和综合能力发展。全国政协委员、沧州市国学院创办者何香久也表示,长久以来,应试教育忽略了对受教育主体“人”的关注,只关注知识,忽略了对孩子心灵的塑造,造成了美感能力的缺失以及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作为幼师要避免只重视知识教育和技能表现,忽视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和态度。幼儿创作作品的过程是他们表达自己想法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所以要鼓励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现,克服过分强调技能和技巧的做法。幼儿美术活动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审美经验,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此外,根据幼儿个性的发展状况和需求,要对其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予以适当的指导,才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幼儿园教师教学过程中美感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教师美感教育培养首先要提升美术欣赏能力。审美与艺术是相互的,没有审美就没有艺术,没有审美情趣和审美洞察力,就不可能创造出审美价值较高的绘画作品。美术欣赏的作用是培养幼儿教师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和水平。首先要选择适合的作品,尽量选择对教师教学有帮助、跟平时技能训练有关系的作品。教师通过欣赏,了解作品的不同风格和表现技法,并从中汲取经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教师通过作品欣赏,思考分析艺术作品和现实间存在的距离,并从欣赏过程中体会艺术的魅力,提高审美能力和理论修养。同时也可将学到的技巧用于日常教学中,如将美术理论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和认识水平相结合,选择更加恰当的美术欣赏内容,引导幼儿学会欣赏,并通过色彩、线条、形状等形式向幼儿传达美的信息。其次是自身专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幼儿教师在美术创作时,提高造型能力,把握色彩关系和色彩变化规律,表现出来的物象会更真切。教师在训练中可大胆地采用多种美术表现技法并融入环境创设,为幼儿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画面颜色要接近自然,这样的色彩可让幼儿产生丰富的想象力,更容易使幼儿产生共鸣,从而引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向往,增强创作的想象力。幼儿教师要根据教育活动的需要自制玩教具,提供幼儿感兴趣并适合的活动材料进行活动。幼儿玩教有利于幼儿认识事物,促进智力发展。教师制作玩教具的过程也是创作美、发现美、欣赏美、传播美的过程。教师可利用感知自然美的能力,积累美、创造美,从活动中体验创作过程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师的环保意识及创新意识,强化了教师的手工能力。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如一次性杯子、蛋壳、毛线等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生活,从中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这也是一名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幼儿园教师美感教育通过引导幼儿认识美的事物和艺术作品,培养他们认识美、爱好美、创造美的能力。充分发挥幼儿园教师美术教育中美感教育的特点,使幼儿的自主创造与美感能力有机结合、互相渗透,从而促进幼儿艺术综合能力的和谐发展。

作者:万传菲 董玉倩 单位:山东协和学院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村级民办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的建议

摘要:幼儿教师是幼儿园发展的主要力量,加强幼儿园教师的继续教育尤为重要。但目前,村级民办幼儿园还存在继续教育意识有待增强,园本培训匮乏,外出进修机会少,乡(镇)中心幼儿园的示范作用不强,部门监管存在漏洞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途径:追根溯源,对村级民办园进行整改;加强教学整治,刺激村级民办园教师主动进修学习;多级结合,为村级民办园教师提供培训支持;利用各种媒介,有效落实培训内容。

关键词:村级民办幼儿园;幼儿教师;继续教育

幼儿园有公办与民办之分,村级民办幼儿园即属于民办性质,是以村为单位,由当地或村的社会组织或个人举办,主要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单独或联合举办的教育机构。本文以河南省原阳县为研究对象,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经济发展程度分别为富裕、中等、贫困的乡各一个,并针对3个乡各抽取2所民办幼儿园(共6所),然后按实际情况选取贫富差距较大的一个乡,抽取2所民办幼儿园。在8所幼儿园中,有一所联合办园,一所幼儿园投资办园,剩余6所均属于个体办园。

一、选取的村级民办幼儿园及教师的基本情况

(一)幼儿园的基本情况

村级民办幼儿园具有“小、多、松、低”等特点(规模小、数量多、管理松、水平低)[1]。据实地调查可知,村级民办幼儿园的整体质量较差,首先,面积上,多以居民庭院为依托改建而成,大小不一,室外活动空间有限;其次,招生规模上,规模较小,最多10个班,最少4个班;再次,收费上,标准一般由幼儿园自定,教育局和乡政府干涉较少,多数幼儿园采取价格战的方式留住生源的现象普遍。最后,生源上,不局限于本村招生,形成交叉式的蜘蛛网招生模式。

(二)教师基本情况

据调查可知,村级民办幼儿园多就近招聘教师,教师职业素养不高。8所村级民办幼儿园共60名教师,拥有本科学历的教师占1.7%,大专学历的占26.7%,中专学历的占35%,初高中毕业的占36.6%(学历不合格者入园后再参加成人考试补救)。此外,60名教师中,20岁以下的教师有14名,约占23%;21~25岁的有26名,约占44%;26~30岁有14名,约占23%;31~35有5名,约占8%;40岁以上的1人,约占2%。可见,村级民办园教师的整体学历水平低、年龄分布不均衡,30岁以上经验丰富的幼儿教师缺乏。

二、村级民办幼儿园教师的继续教育现状及困境

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具体包括:外出学习;送教下乡及区域教研培训;各幼儿园间的经验交流活动;幼儿园内部的教研活动、学术讲座;个人的自我反思和教育等[1]。村级民办园教师的继续教育现状如下。

(一)继续教育意识有待增强

在村级民办幼儿园,多数教师对继续教育认识不清,缺乏继续教育的意识。首先,各幼儿园对继续教育不重视,认为继续教育可有可无,再加上多数村级民办幼儿园资金有限,很少有幼儿园主动组织继续教育培训;其次,教师对参与培训的权利认识不清,不把其作为正当权益进行维护;最后,村级民办幼儿园之间竞争激烈,敌对态度明显,缺少交流学习。总体来看,村级民办园教师的继续教育意识薄弱。

(二)园本培训匮乏

从整体上来看,8所幼儿园的园本培训较为缺乏。首先,除双语幼儿园外,7所村级民办幼儿园都没有对新教师进行专业的岗前培训,一般都是园长提前一天简单讲解幼儿园的基本规则、教学任务及日常注意事项,新聘教师第二天即可投入教学。双语幼儿园是8所村级民办园中唯一一所配备一班两教,两班一保的幼儿园。在新教师入职前,会安排有经验的教师对其进行两天的短期培训,然后安排进班,协助老教师上课。在幼儿园教研方面,8所幼儿园都没有成立专门的教研组,也没有相应的教研培训制度和定期的教研成果展示。大多数村级民办幼儿园尚未建立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园本培训个人档案制度,没有对教师进行职前评估、建立培训计划,也没有建立有效的“带教”培训制度,由此,园本培训陷入实施不力的困境。

(三)外出进修机会少

关于村级民办幼儿园教师外出进修与学习,75%的幼儿园园长的态度是:一没资金;二没相应的途径;三没多余的时间。资金上,由于学费限制和教师流动性大,园长不愿投入过多资金进行进修培训,且幼儿园教师的工资水平不高,不愿自己出资进行进修学习;途径上,国培计划虽有园长参加培训,但一个县的民办园也仅有两个名额,县教育局虽然有较高的培训意识,但园长培训和教师培训覆盖面窄且偏重理论,与实际差距较大,且缺乏对培训效果后期的跟踪与考核,时间方面,农村有闲时与忙时之分,再加上一班一教的班师配备比例,严重影响教师的进修时间。综上可知,村级民办幼儿园教师在外出进修方面陷入了资金与时间的困境。

(四)乡(镇)中心幼儿园的示范作用不强

根据调查,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教学环境差,多数中心幼儿园一般利用闲置的中小学宿舍,各种软硬件设施不齐全;第二,师资方面,教育局仅调任一名园长,且一般从中小学调配,其他幼儿教师仅通过招聘的形式选择,待遇与编制无保障,导致师资质量不佳;第三,因为资金缺乏,县、乡政府无专门的财政拨款为其购置校车,致使一些乡(镇)中心幼儿园只得以中、小型客车代替校车。这些问题导致乡(镇)中心幼儿园的示范作用不强。

(五)部门监管存在漏洞

乡教办专门对村级民办园进行统计、管理与定时检查,但侧重幼儿园的安全、卫生及玩具设施等方面。县教育局侧重于园长和教师的学历、资格证审查,对幼儿园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研能力等未进行专门考核。此外,县教育局也没有加强对幼儿园管理的监督,以致幼儿园管理混乱,家长对幼儿园印象不好。总之,县级教育部门监管存在漏洞,导致村级民办幼儿园继续教育陷入缺乏整体引导的困境。

三、针对村级民办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困境的建议

(一)追根溯源,对村级民办园进行整改

对整体达标的村级民办园给予鼓励、宣传和相应的奖励;严格控制村办幼儿园的密度与数量,通过联合办园,集两所及以上的资金保证办园质量;乡、镇教委应成立联合办园委员会,明确责任,签订联合办园协议书[2];教育局和乡教办可按硬件完善程度和教师学历达标程度制定分级收费标准,防止“价格战”的恶性竞争。严把村级民办幼儿园教师招聘关,从根源上提高师资质量,还要制定教师的工资标准,在进修与学习方面提供适当拨款与资助。

(二)教学整治,刺激村级民办园教师主动进修学习

在保证村级民办幼儿园有一定的财力与物力的基础上,乡教办应定期开展园长会议,讨论学习《指南》《规程》等文件,制定教学基本标准;定期以上级抽查、园所间互查互改教案的方式监督教师认真备课;开展教学公开示范课,树立教学典型,培养一批园所教学骨干,服务于各园;加强学前教育的普及宣传,纠正家长的错误认知,使其成为学前教育的主要监督力量。从这些方面刺激村级民办园教师主动进修学习。

(三)多级结合,为村级民办园教师提供培训支持

首先,各省、市、县政府可以将幼儿园教师培训纳入省、市、县基础教育教师培训体系中[3],并建立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与队伍建设的督导评估、社会公示与问责制度[4]。其次,县级政府可以通过“定向培养”“特岗计划”等方式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为高校提供学生实习的平台,为民办幼儿园注入新活力。在关、停的村级民办幼儿园中选拔有经验的园长或教师作为乡(镇)中心园的教师。最后,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建设可依托开办成熟的民办幼儿园,以政策优惠、资金注入、投放编制的方式扶植,从而实现强强联合。

(四)利用各种媒介,促进培训内容有效落实

结合村级民办园幼儿教师的实际,采用寒假“集中”和农忙“分散”两种方式进行培训[5],在培训过程中,要充分利用音频、视频的方式记录培训内容,提高园级培训的有效性;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把国培计划、县级培训的专家精品课通过专门网站传递给农村一线教师,帮助其进行自主学习;各幼儿园还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远程教育条件和资源,为村级民办园幼儿教师提供学习平台。

作者:李璐 段青如 单位:湖北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系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幼儿园教师的课堂教育公平观思考

【摘要】

为了解幼儿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育公平观现状,采用多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扬州市8所幼儿园152名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教师的任教年级、教龄、所在幼儿园级别和教师对幼儿的期望等都会影响他们课堂教学中的教育公平观。

【关键词】

教育公平观;幼儿园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

一、问题提出

当前,促进教育公平受到了政府及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目前很多研究都将目光聚焦在政府作为上,希望从政府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来解决诸多矛盾,但教育资源配置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如幼儿一日生活中教育公平这样的微观研究还比较缺乏。基于此,本研究从幼儿园教师的课堂教育理念出发,主要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幼儿园教师课堂教学中的教育公平观现状。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随机选取了扬州市8所幼儿园共计152名幼儿园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M=33.15;平均教龄M=8.85)。问卷采用自编问卷《课堂中幼儿园教师教育公平观问卷》,以考察当前幼儿园教师对涉及教育公平若干教育观点和策略所持的态度,分析在日常课堂中不同职务、学历、教龄、年龄、所带班级、所在幼儿园级别、专业背景及有无子女等因素与幼儿园教师的教育公平观之间的关系。研究共计发放问卷155份,回收有效问卷152份,占总数的98.1%。问卷编制主要参考了EmmaSmith和StephenGorard 以及WiebeBerry的相关研究,确立了从教师期望、教学评价和师生互动三个方面考察幼儿园教师的教育公平观:教师期望(包括认为幼儿“有多大可能完成”和“完成得怎么样”)、教学评价(包括评价标准、评价方式)、师生互动(互动机会和对象、互动方式、互动内容)。[1][2]问卷共40题。采用Likert五级量表,按照认可程度从低到高,分别为“完全不赞同”“比较不赞同”“一般”“比较赞同”“完全赞同”。运用Spss10.0进行数据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担任职务、是否有学前教育专业背景及是否有子女等因素对幼儿园教师课堂中教育公平观并无显著性差异;在对数据进行多元方差分析,主要有以下发现。

(一)任教不同年龄班的教师在师幼互动方式和互动对象上存在差异对执教不同年龄班的幼儿园教师进行多元方差分析后发现,在互动方式上,小班和中班的幼儿园教师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中班教师的得分水平更高,这表明中班教师对幼儿互动方式中涉及的教育公平问题有着更高水平的理解;在互动对象上,托班和中班的幼儿园教师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中班教师的得分水平更高(见表2、表3),表明中班教师在互动对象的选择过程中存在的教育公平有着高水平的认识。虽然不同年龄班教师在与幼儿互动方式和互动对象表现出一定差异,但整体来说,教师们普遍注意到对象差异性也会影响他们的互动方式。目前,大多数幼儿园教师认为应该为不同的幼儿提供针对性的教育支持,总体上教师应该以积极、支持的态度给予在学习和个性发展上处于弱势的幼儿更多地支持与帮助。如对“对于能力弱的孩子,我认为应该给他们更多地鼓励和表扬”“我认为,应该常常叫那些发言不积极主动的孩子来回答问题”和“我认为,应给那些不够积极主动的孩子更多回答问题的机会”等观点,分别有91%、85.1%和62.3%的幼儿园教师表示赞成。

(二)不同教龄的幼儿园教师的教育公平观存在显著差异按照BurdenP.R.对教师发展的阶段的划分,幼儿园教师按照教龄的长短将3年以及以下为入职期,3~5年教龄为调整期,5年以上为成熟期。在对不同发展阶段幼儿园教师的得分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处于调整期和成熟期的幼儿园教师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成熟期幼儿园教师得分水平更高,对互动方式中存在的教育公平问题有着更高水平的认识(见表4、表5)。这表明,教师个人的经验可能对他们的教育公平观有着重要影响。而对于入职初期的教师与调整期的教师而言,教师期望、教学评价和师幼互动等各项水平没有太大差异,因此对教龄在5年以内的教师来说,他们在师生互动上需要积极向成熟期教师学习,这样可以尽快缩短因为教龄原因对教育教学效果的影响。

(三)不同级别幼儿园的教师教育公平观存在显著性差异数据分析显示,一般幼儿园的教师在对教育公平问题的理解上,同示范园和优质园教师存在显著性差异。示范园和优质园教师对教育公平的理解和认识程度基本一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一般园的教师同示范园和优质园的教师对教育公平的理解和认识在诸多方面都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6)。另外,就不同园所教师的学历情况看,示范园和优质园教师的受教育 水平普遍较高。示范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的比例高达71.9%,优质园本科学历教师的比例也有47.3%,而一般园本科学历的教师比例仅为34.2%。由此我们推测,由于受教师本身素质、园所文化氛围等影响,他们对教育公平的理解和认识存在偏差。

(四)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的期望对课堂教学中教育公平观有着直接的影响性别歧视被认为是社会公平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人们常常会因为对男女性别的刻板印象,而产生对不同性别个体的偏见。此外,人们对不同家庭背景、社会经济地位的个体发展持有偏见也是构成社会不公平的一个重要部分。研究中我们发现目前大多数幼儿园教师都能对不同性别幼儿保持适当的发展期望,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同时许多幼儿园教师能够对不同家庭背景和社会经济地位幼儿的发展同样保持相对积极的发展期望。

四、思考与建议

由于整体社会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在教育公平一时难以实现的背景下,教师有责任在微观系统中追求教育公平。正确对待主客观原因,积极创造条件,相信教育公平不只是一种理念,而是应通过因材施教等教育教学方式,积极进行尝试与探索,不断进行教育理念的系统学习与更新,逐步实现教育教学层面的教育公平。一方面,在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中,应注重教师对教育教学行为的反思;另一方面,幼儿园应做好教师教学的服务工作和教育资源合理分配的把握,让教师主动回避因幼儿家庭背景对教师教学等观念和行为产生不必要的影响。第三,幼儿园也需注重打造系统内部的公平与正义的氛围,让教师深刻体会到自己所处的环境是公平的,自己生活的环境是积极向上的。

作者:李志玲 峰 单位:扬州大学幼教中心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幼儿园教师创新教育能力

一、幼儿园教师教育能力职前培养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幼儿园教师创新教育能力职前培养现状幼儿园教师创新教育能力是指教师根据活动内容与幼儿身心发展水平以及幼儿之间的差异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进程,并且根据教学进程中的具体情况来激励幼儿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当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愈发紧迫之时,我们才猛然发现,高等教育阶段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遇到了难以突破的瓶颈,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创新教育能力的不足,已影响到我国幼儿园创新教育的开展和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在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堂上,最常见的是教师的提问引不起学生的兴趣,课堂讨论气氛不仅不够热烈,而且时常还时常会出现“冷场”的局面;学生“怕提问题、不会提问题、不愿被老师提问”、因害怕上课被老师提问而争抢教室后面座位等现象司空见惯。许多教师埋怨课堂上的学生启而不发、呼而不应,只好满堂讲[3]。于是便形成了教学上的恶性循环: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得创新教育无法开展与实施,反过来教师的“填鸭式”教学方式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样,在选拔性的考试制度下,同学之间并不乏竞争精神,缺少的使合作、协商等神。创新往往是从问题开始,只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进一步才有创新可言;求知欲则是创新的源动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身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是其创新教育能力的基础,面对已失去求知欲望和问题意识的学前教育学生,谈何创新?创新教育能力又如何具备?在幼儿园教育中,最为常见的师幼互动类型是教师控制、管理着幼儿,幼儿服从、依赖着教师。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希望孩子们的回答是类似于士兵一样整齐划一的,接近与老师预设的答案,而丝毫不考虑幼儿自己的兴趣和真实想法。当幼儿提出的“稀奇古怪的”问题时,老师往往是敷衍了事,当幼儿因好奇而进行“破坏”的探索行为,以及呈现出不符合成人思维逻辑的活动作品时,得到的往往是老师的呵斥,等等。这些教育行为非常不利于幼儿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培养。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没有创新教育的意识,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幼儿的创新精神,也因教师不具备创新教育的能力,而不能正确激励和引导幼儿的创新精神和行为,严重影响了幼儿园创新教育的开展。不可否认,近年来在全国教师教育改革浪潮的推动下,学前教师教育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实践取向”已成为广大学前教育院校的基本课程理念,许多学前教师教育院校不断加大对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力度,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但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并不意味着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一定得到了提高,也并不意味着学生就具备了创新教育能力。具体表现在,学生在幼儿园见、实习期间,遇到教育教学中实际的问题不知如何解决;不会观察幼儿的发展状况或者观察后不知从哪些方面进行客观评价等。在他们看来,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并没有这么多具体的案例指导策略,已有的案例也与现实中发生的不完全一致,让他们感到有些无所适从。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幼儿园见实习后竟然得到的是“学校里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没有用处”的结论。这足以说明学生自身缺乏创新精神,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差,同时,更说明学校在提高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时,却忽视了对其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幼儿园教师创新教育能力职前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诚然,学前教育学生创新教育精神和创新能力较差的现状与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体制及文化消极传统影响不无关系。但这种现状与学前教师师资培养院校自身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没有处理好师范性与职业性之间的协调关系,对学生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忽视有着很大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学前教师教育能力职前培养缺失原因分析

诚然,学前教育学生创新教育精神和创新能力较差的现状与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体制及文化消极传统影响不无关系。但这种现状与学前教师师资培养院校自身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没有处理好师范性与职业性之间的协调关系,对学生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忽视有着很大关系,具体表现如下。人才培养目标中对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忽视。“以就业为导向”一直以来是职业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成为其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课程目标的指挥棒。不少教育教师院校非常清晰学校“职业院校”的性质,但却忘记了自身同时所具备的“师范性”重要特质,忽视了教育的“育人”的终极目标,忘记了自身培养出来的学生将幼儿的“灵魂工程师”。因此,人才培养目标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没能体现,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认为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要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唱能跳,听话、服从,能保证就业,即算是达到了人才培养目标、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而没有认识到学生自身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对其今后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以及学生创新教育能力对其将来工作对象——幼儿的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课程设置与实施中对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忽视。有的学前教师教育院校没能真正领悟《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的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与课程设置的精神要求,完全忽视了对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如,课程设置中,结构不合理、内容繁杂陈旧,必修课程过多,选修课程过少,缺乏幼儿园创新教育方面相关课程的开设。课程实施中,对于必修课,实行统一的教学模式,使用同一教材、同一课堂、同一进度,而不去考虑学生自身是否需要、是否喜欢、学的效果如何等个性问题。教学方式方法不利于学生重新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国古代教育理论论著《礼记.中庸》中的“学,问,思,辨,行”五个递进学习阶段,正是创造性人才所具备的重要特征,如,好奇、好学,不耻下问、敢于质疑,认真思索,善于辨别,意志坚强、切实践行。但实质上,许多学前教师教育院校的教师,自身缺乏创新教育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引导,忽视对学生坚强意志、质疑精神等创新人格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满足于学生上课不捣乱、听话的课堂秩序,教学方法单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致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缺乏思考和质疑精神和自学能力,没能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而是习惯于让老师“牵着鼻子走”的被动学习方式。

三、“卓越幼儿园教师”创新教育能力职前培养对策

(一)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凸显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教育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或教育内容的增减,而是教育功能上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面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1]。首先,学前教师教育院校在学校的定位中,必须在追求职业性的同时,要凸显师范性特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教育理论学习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启迪教育智慧与培育教育价值观相结合。人才培养目标不仅决定了一种教育的性质,也决定了该类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4]。其次,在实施“卓越幼儿园教师”人才培养计划中,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创新教育理念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与学习动力;创新教育理念必须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善于引导启迪,保证学生主体能动作用的发挥,培养学生提问质疑的反思批判精神和求知探索的思维习惯;创新教育理念必须要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人才培养质量重要考核指标之一。要把创新教育体贯穿在“卓越幼儿园教师”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内容、教育手段、教学方法、评价体系、教育管理等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体现在学校教书育人的每项工作、每个细节中,使之成为教师的精神追求、重要品质和工作习惯[5]。

(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内容首先,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依据社会需求及制定和实施分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来选择自己的专业方向,凸显人才培养方案的个性化和针对性。人才培养方案主要体现在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两方面。因此,以《课程标准》中的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与课程设置为蓝本,优化课程模块,并通过整合原来有重复性质的课程(如原来的五大领域课程)以及删减、修定原来繁琐过时的课程内容等途径整体优化课程科目和内容。其次,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依据,明确幼儿园对学前教师创新教育能力的要求,开设创新教育选修课程,着重培养其创新教育意识、创新教育人格和创新教育能力等三个方面专业素质[6]。(1)具有创新教育的意识。“卓越幼儿园教师”应具有创新教育的意识,认同幼儿天生就具有学习和创新的潜能的、教师应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培养幼儿的创新素质、提高其创新能力等等教育理念。(2)具有创新教育的人格。“卓越幼儿园教师”应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求知欲,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持续钻研的意志力、执着追求的坚韧性,包容与开放性、团队合作精神等创新人格特征。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了创新教育的人格,才能在教育实践中注重对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积极、自信、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等创新人格的培养。(3)具有创新教育的能力。一个具有创新教育能力的“卓越幼儿园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不仅能根据幼儿兴趣需要、年龄特点和发展目标设计和组织教育活动,还能在教育活动中观察幼儿,根据幼儿的表现和需要,调整活动,给予适宜的指导。

(三)营造创新型教学文化氛围,提供有利于创新教育能力形成的平台首先,营造具有创新导向的教学文化。教学文化是师生在长期的教学中形成的师生共享的价值体系和行为方式,以及与之相互影响的环境氛围。其中,价值体系包括师生内蕴的知识基础、教学价值观、教学信仰以及教学伦理,行为方式主要指师生的教学思维方式和教学习惯[7]。因此,教师教育院校的教学文化要引导师生共同营造创新型教学的正向舆论、充分认识创新教育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大意义,提高学前教师教育院校教师自身的创新教育能力。其次,要加大实践、实训基地的质量建设力度,严格遴选幼儿园指导教师,完善“双导师”管理制度,保障学生见实习质量;改革专业课程考核方式,重点考查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等。

作者:杨雪萍 单位: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总结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能结合《纲要》,不断探索、研究、领会其中的精神,树立了新的教育观念,尊重每一个孩子,能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努力为幼儿提供一个可发展、可探索的环境,并不断将新的理念与教育形式融入到我的实际行为中。

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使我重新认识了新的课程观,让我明白:幼儿的一日活动均为实现教育目标而组织安排,它具有整合性、开放性、生活性、活动性、审美性和趣味性一体化的特点。因此在活动中我努力将一些知识以直接经验呈现给幼儿,通过游戏、日常活动及相关事物的辅助作用,使幼儿所学习的知识更实际化、感性化。我努力使自己从一个“实践型”教师转变为一名“反思型”教师,重视观察孩子、学会解读孩子的一言一行。每次的教育活动,

我都会考虑到幼儿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让幼儿真正的成为活动的主体。

能坚持把幼儿的发展放在首位,树立“幼儿是活动的主体”的观念;能留心观察每一个孩子的行为表现,善于捕捉孩子的寻常时刻,并加以正确的分析、判断,不断提高自身观察记录的能力;能认真做好家长工作,及时将幼儿的在园情况反馈给家长,使每个家长安心工作。能积极开发利用海岛资源,开展教育教学的实践研究;能据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认真制定好各类计划,及时的记录好反馈信息;能深刻领会二期课改精神,并以新的课程观指导实践;能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经常反思自己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当然,在这过程中我不断寻找自己的不足,不断充电,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完善自己,争取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回顾过去的一年,虽不曾有什么辉煌的成绩,但总是尽着自己的职责,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地工作着。

工作中,我认真学习《规程》、《**市学前教育纲要》、二期课改的精神,树立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思想,把握好幼儿的年龄特点,遵循《规程》和《纲要》精神,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因地制宜地创设儿童发展的、积极的、支持的环境,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使每个孩子获得发展。

本学期我加入了托班教育的行列,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我反复学习**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并向其他几位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我又参加了赵赫老师的托班教育的研讨班的学习,努力走进2—3岁孩子的生活、学习中。我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特别喜欢开汽车,我就利用孩子的兴趣,结合孩子已有的秋游经验,为孩子设计了开汽车的教学游戏活动。在活动中,让孩子自由选择“加好”喜欢的“汽油”,引导孩子观察不同的“汽油”在马路上留下的不同痕迹,还提醒孩子要注意安全。孩子的注意被吸引,能主动地积极投入,得到了组内老师的肯定。

作为家教指导员,我和其他老师一起仔细作好家访摸底工作,而后一起筹划、组织、实施每一次的家教指导活动。在0—3岁社区婴幼儿家教活动县级展示中,我和施佩琳老师一起设计组织了13—18月孩子的竹竿操活动,还和其他老师进行了有关家长对孩子的指导行为的现场教研,得到了与会老师的好评。

今年,我和徐金叶、施云豪两位老师结成师徒带教关系。为了使两位老师更快地成长,使我们共同进步,在平时我们密切配合,相互观摩,切磋教育教学的方法,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徐老师的课件制作能力较强,我们就一起探讨课件制作等多媒体技术在课程中的运用,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幼儿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施老师对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行为特征能较好地把握,能根据孩子的特点开展适宜的活动。我就向她请教有关托班教育上的困惑。一起寻找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关注孩子的兴趣需要,创设相应的环境,切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我们还一起进行课题研究,帮助他们的课题顺利开展。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今年,我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论文《影响幼儿好问好表现的家庭因素及其对策研究》在县德育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市德育论文评选一等奖;《培养中班幼儿学会关心的实践研究》获科研成果二等奖;我设计的教案《家乡的风景》获全国EPD教案评比三等奖。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我的座右铭,也是我不懈的追求。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幼儿园教师艺术教育能力提升策略

摘要:幼儿园艺术教育是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艺术领域教育大致分为音乐活动和美术活动,其中,音乐活动分为歌唱、律动、打击乐和音乐欣赏等;美术活动分为绘画、手工和美术欣赏等。在实际的艺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往往着重幼儿技能的培养,比如幼儿“唱的好听”、“画的好看”常成为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这种观念违背了幼儿教育的本质,也违背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如何实现教师艺术教育能力的快速提升呢?我们认为,教师的技能与教育理念必须融合,即,教师必须具备艺术本体知识技能和专业大背景下的学前教育理念与发展思路,并能很好的相互融合与渗透,如此,才是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艺术教育;教育能力

近年来,我们利用承担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研究的机会,深入全省多家幼儿教育机构展开调研。在随堂听艺术教育活动并同时对教师的活动方案进行评析中,我们发现,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更着重对幼儿艺术技能的培养,较忽略教育性。即,更偏重艺术技能的艺术活动,较忽略教育性的艺术活动。其结果是幼儿的技能水平提升了,但审美能力却没有得到提升,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如何把幼儿表面的艺术技能转化为幼儿内在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呢?我们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提升教师的艺术教育能力。那么,幼儿园教师艺术教育能力具体是怎样的呢?2013年以来,我们在江苏省先后对60所幼儿园200余名教师展开了艺术教育能力的调研。调研结果主要呈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艺术教育活动中普遍偏重技能的传授

很多老师认为自身的艺术技能越高越好,大多数教师把艺术知识技能放在了教育能力的首位,而且普遍认为艺术学科间较少横向联系,或难以横向联系。在教师的艺术教学论文中,教师对艺术学科知识和技能研究的论文占了所有论文内容的七成以上。论文内容显粗略,极少提及教育学知识,所有艺术教育论文中,提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艺术目标要求的仅不足三成。论文中着重研讨艺术技能的讲解与传授,详尽剖析“怎么做?”,但“为什么这么做?”却鲜有提及。在教学评价中,也更侧重于“唱的好听”、“画的好看”等纯技能方面的评价,评价维度单一,造成评价效度的缺失。

二、教师艺术技能中也普遍存在偏科现象

在音乐和美术两个艺术领域中,教师普遍存在偏科现象。如,有的老师歌唱能力强就偏爱歌唱的教学研究;有的老师律动能力强就偏爱律动游戏等教学研究;有的老师绘画能力强就偏爱绘画的教学研究;有的老师手工能力强就偏爱手工的教学研究;等等。如此一来,被偏爱的方面由于加大了教学研究的力度,艺术技能越来越强;而本身存在的技能弱项被不断忽视,艺术技能越来越弱,最终造成较为严重的偏科现象。另外,幼儿园学科组一定程度上也助推了这一现象的发生,虽然学科组的宗旨是为了促进学科教学活动的发展,但很多参与的教师却借此发展自己的单项艺术特长,片面追求某一技能的突出发展,从而淡化了其他艺术技能的整体提升,这本身也违背了学科组活动的初衷。针对幼儿园教师普遍存在的艺术教育能力的问题,研究认为,要提高教师教育能力,除自身具备的艺术技能外,必须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论学习,并融会贯通加以应用,才能真正促进教育发展,促进自身艺术教育能力的整体提升。

三、由“唯技能”向重教育理念倾斜

艺术教育大致有两种价值取向的教育,一种是艺术技能取向的艺术教育,另一种是教育价值取向的艺术教育。艺术技能取向的艺术教育主要是适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育,如,培养歌唱家、演奏家、画家等专门人才。很显然,这种教育观不适合幼儿,因为幼儿作为人生的起始阶段,重在体、智、德、美全方面发展的全面教育与启蒙教育,其中艺术教育领域也明确了幼儿感受、欣赏、理解、创造的审美价值观,立足感受与欣赏,培养幼儿发现美、感受美、理解美的心灵体验。因此,教育价值取向的艺术教育才是真正适合幼儿的,这也是所有教师必须正视的问题。价值取向不同,也决定着教育理念的不同。幼儿教师要深入学习与领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并以《纲要》中的教育建议为指导,把教育理念和艺术技能有机融合,形成教育的集合体,合力解决幼儿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四、拓展学习空间,实现多项艺术技能的全面发展

幼儿需要多项艺术的熏陶,作为幼儿教师,则更应该具有广博的艺术知识和技能。教师提升自身的艺术技能,除了自学或参加网络学习以外,还应积极主动的参加如声乐、器乐、舞蹈、手工、简笔画、国画、书法、普通话、戏剧表演等相关的教学与学术团体。每周定时学习和参加活动,积极参加技能展示和作品交流。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教师应力所能及的多选多报此类教学与学术团体,避免偏科现象的发生,促进自身艺术技能的全面提升。教师在努力学习各项艺术技能的同时,亦要及时做好总结工作。如,记录学习过程,分析学习问题,提炼学习心得等。同时,要积极参加艺术技能的学术交流,吸收好学习经验,找到自身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加以纠正、改进与完善。

五、强化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关系

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是充满智慧的创造性活动,其教育思维各具特色,艺术技能百花齐放。因此,教师之间的横向交流与合作非常有利于教师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新颖的艺术技能,从而实现自身能力的快速提升。加强交流与合作,可以及时洞察前沿的教育理论;先进的教育方法;新颖的艺术技能,以及卓有成效的教育手段。针对不同的学科,以及各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要,教师均可以在横向交流与合作中获得宝贵的经验。可以说,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提升教师自身能力最直接、最经济的手段之一。教学本身也是一门艺术,对于教师来说,有“教”必有“学”,有“学”才有“教”,“教学智慧”是众多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结晶,是教育事业的宝贵财富,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教育理念与能力的相互借鉴与学习,对教师的成长极为有益。目前,我国幼教事业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工作规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师职业标准》等一系列纲领性文件为幼教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呈现出勃勃生机。幼儿教师应抓住机遇,刻苦钻研,努力成长为厚积薄发的,将教育经验转化为教育智慧的符合时展要求的幼儿教育工作者。

作者:桂海滨 单位:南京应天学院教师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