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管理论文

时间:2022-06-19 08:36:59 关键词: 计划管理 管理

摘要:综合计划管理不但能够促进电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还能够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及服务水平,电力公司必须要对此提高重视,采取多种措施来提高综合计划管理水平,充分利用综合计划管理来改善公司的发展战略及经营管理方式,使其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来提高公司管理效益的目的。

计划管理论文

计划管理论文:核电站调试计划管理论文

一、核电站调试进度计划层次

(1)一级进度计划:工程的总体进度计划,即一级里程碑,跨度从核岛浇筑第一罐混凝土(FCD)至机组完成全部启动试验投入商运(COD),内容包括此间的设计、采购、土建、安装、调试启动十阶段以及执照申请等重大里程碑和关键活动,是合同商务谈判中进度条款的依据,是二级进度计划的基础和输入。一级进度计划由工程总包单位-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据可研报告的总工期设置和参考电站经验,向业主公司起草建议稿,由业主公司总经理部批准生效。一级进度原则上不予变更,是牵引项目总体进度的纲领;如必须变更,需由业主总经理部同意,董事会批准。

(2)调试二级进度计划:是项目调试进度控制工作的基准进度。调试二级进度计划以项目调试关键路径为基础,以核岛系统和总体试验为主线,严格控制冷试、热试、装料、并网、商运等关键里程碑节点。二级进度计划主要包括各系统的调试开始时间、系统可用时间和各系统临时运行移交TOTO签字时间,是各专业编制三级、四级等详细计划的依据。在一级进度计划生效后,工程公司会按职能分工开展跨板块的接口与协调进度计划编写;其中,设计、采购、土建、安装板块的二级进度计划须在一级进度生效后四个月内提交业主公司备案;调试二级进度计划则须在首个单系统调试前一年提交业主公司审查、备案。

(3)调试三级进度计划:以二级进度计划为依据,首先考虑各系统间的调试逻辑关系和前提条件,以实现调试计划的可操作性。二级进度计划中规定的关键点/里程碑日期均须反映到三级计划中。三级计划以各系统调试程序执行为基本要素编制,并应包括重要的运行和施工等外部支持活动。该层次及以下的进度计划由工程公司及其分包商自行编写,无须报备业主公司;但调试三级进度计划有其特殊性,因为调试过程与接产3T移交过程是有机结合的,《调试三级进度》也就是工程/生产双方联合生效的《移交接产进度计划》,因此需要与生产线提前充分沟通,共同确认。

(4)调试四级进度计划:以三级进度计划为依据,由试验负责人(TS)牵头编写,包含调试准备(人力、文件、工具等)、调试试验步骤和运行/维修移交等调试工程中的重要活动。调试四级进度计划主要体现在联调各阶段的母本计划,如CFT母本计划、装料母本计划、DEM34母本计划等。

(5)调试(双)周计划(五级):安排一周现场调试工作内容的进度计划。每周由调试各专业会同生产、设计、施工等单位召开周计划会,讨论上周进展、下周主要安排,并重点对调试各专业间的系统配合和制约调试进度的问题进行协调。

(6)调试三天滚动计划(六级):据母本计划和周计划,安排三天内联调试验区域所有活动。进入联调阶段后,启动总指挥负责组织调试启动工作组(OSG),召集设计、安装、运行、维修等单位代表召开日计划会,协调总体试验区域内所有试验活动和工作,对前一天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对后两天工作安排进行布置。除上述六层进度计划,实际工作中还针对重大项目编制专题进度计划。具体工作谁执行谁编制,谁编制谁管控。如调试启动过程中的“临界专项计划”、“冲转\并网专项计划”等。

二、核电站调试进度计划的控制

(1)计划控制: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分析比较、调整和修订。从编制计划开始,经过实施过程中的跟踪检查,收集相关实际进度信息,比较分析实际进度与计划间的偏差,找出原因和解决办法,确定调整措施,再修改原进度计划,形成动态闭环管理。建立进度控制会议制度,通过调试日计划会、周计划会、专项例会和项目协调会等形式协调处理实际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确保进度计划的有效实施,实现进度控制目标。

(2)计划跟踪:计划的跟踪包括本期内作业的实际开始、完成日期、尚需工期、完成比例和资源用量等,将计划执行数据与目标计划进行对比。各级计划工程师对不同计划的特点和需要,及时录入调试的进展情况,进行进度计算和分析,为有效控制进度提供客观依据。

(3)计划修订:调试各执行队办负责本专业调试三、四级进度计划的修订。在不影响三级进度计划的情况下,对四级进度的修订可以直接修订;否则需填写《进度变更申请单》,并评估其修订是否会对一、二级进度产生影响。

三、核电站调试启动各阶段母本计划

调试母本计划即阶段性联调试验的总体计划,编制要求完整有效:该阶段的联调试验项目必须完整,并确保关键路径的合理性和最优化;主线计划中项目的逻辑关系须准确,并符合现场作业的工艺流程;所有项目须遵守技术规范、定期试验大纲及其他上游文件的相关要求;统筹安排项目的时间窗口,合理配置资源。母本计划一般在参考计划的基础上,由生产、调试共同编制。基本流程是据最新版本的参考计划,双方计划工程师将之前收集的项目添加到预先确定的机组主线各试验平台,再组织各相关方对所列项目反复检查确认,优化调整,主要内容有:确认是否符合运行技术规范、化学与放射化学规范、定期试验大纲、运行维修程序、经验反馈、管理程序暂行规定、会议纪要等的要求;与核安全监管当局监督要求的一致性;主线各试验平台下与核安全设备可用性要求的一致性等。母本计划一般要求在联调试验开始前一个月出初稿,以供各相关方审核、讨论、反馈;两周前正式出版,以供各相关方提前熟悉,做好演练,准备预案等。

四、调试/生产一体化计划

所谓“一体化”,即将现场以工程线、生产线,分包商三方为责任主体的调试试验、运行和维修、土建安装等全部作业进行统一管理,以求最大限度的规避交叉作业风险、降低相互影响、统筹配置资源、优化关键路径的计划系统。一体化计划并非一份孤立的计划,而是一套科学的系统,是调试启动期间工程、生产双方的工作方法,是对现场活动统一组织、统一指挥、统一计划的管理机制。宏观上讲,移交接产计划、调试母本计划、调试启动三天滚动计划等由各责任方联合产生的计划都属于一体化工作范畴。

五、调试启动三天滚动计划

核电站调试计划管理体系、一体化计划运作的最终端产品是“调试启动三天滚动计划”,即日计划,是指挥现场工作有序开展的唯一依据。三滚计划由日计划会产生,承接各阶段的母本计划。具体是将母本计划项目拆解到24H刻度,设定日工作进度,并按即日起三天进行滚动;滚动过程中跟踪过去24H作业执行情况,通过及时调整主线来消纳延误或提前,保证主线计划的连贯性;多方分析临时增加的非母本项目,保证工期、质量安全可控。三天滚动计划由调试计划、生产计划、核安全顾问、运行启动经理、调试经理联签生效全场,调试和生产跟踪各自活动执行情况,一并协调现场问题,确保各项目按计划执行,实现对联调试验过程的精细化控制。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核电站机组调试启动期间计划管理体系分六个层级:一级设定联调总体进度目标,二级将联调拆分进行阶段管理,三级控制联调所需系统3T流程进度,四级细化联调母本计划,五、六级分专业按周、日推动具体工作;六个计划层次目标统一进度匹配,以“一体化计划”为抓手配套使用,最终通过计划体系的管理运作实现了对现场进度的有效控制。

作者:武锐 单位: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

计划管理论文:电网综合停电计划管理论文

1编制原则

1.1综合停电计划编制应避免同一供电区域内多项关键设备同时停电,同时应充分考虑设备运行状况、健康水平,优先安排紧急、重大缺陷设备停电

同一供电区域内若同时安排多个关键设备停电,务必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若再有该区域内设备跳闸,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该区域全部停电,造成不必要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综合计划停电应充分考虑设备运行状况、健康水平,统筹安排计划工作,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同时,优先安排紧急、重大缺陷设备停电。

1.2综合停电计划编制应充分考虑对重要电力客户的影响,尽可能避免对重要客户造成停电

综合停电计划编制优先考虑通过安排转供电方式降低电力安全事故(事件)等级,同时充分考虑重要用户安全可靠供电,尽可能减少对重要用户造成停电影响。保证重要电力用户的供电可以更好落实公司“以客为尊,和谐共赢”的服务理念,更有利于客户全方位服务体系建设及客户满意度提升。

1.3设备检修周期应按设备检修规程执行

为减少设备停电次数,对于设备预试、保护定检等常规性工作,其间隔时间可按正常周期提前3个月安排。为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生产效率,对连续运行的电力设备必须进行周期性检查维修,必须按设备检修规程的要求制定周期性检修计划,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同时,为减少设备停电次数,对于设备预试、保护定检等常规性工作,避免设备计划检修过于集中,根据设备运行状况、健康水平,可按正常周期提前3个月安排。

2综合停电管理机制

2.1年度综合停电管理

贵州电网年度综合停电管理工作主要依托年度运行方式编制工作开展,重点针对网内设备预试、保护定检、大修技改、基建配合等周期性较强、可预见性较高的停电项目,根据电力供应、电网运行实际情况综合编排。针对年度综合停电计划的上报,贵州电网调度机构按照“220kV及以上输变电设备每年仅安排一次停电工作”的原则,要求各设备运行维护单位全面、系统地梳理本单位设备检修工作后进行上报,确保不发生工作遗漏的情况,从源头上杜绝设备重复停电。贵州电网调度机构在汇总各设备运行维护单位设备停电计划后,进行优化编排。对于电网运行风险较大的工作(存在一般事故及以上风险),要求必须统筹协调同步安排,并根据负荷情况调整至合理时机(风险最小)进行。每年11月30日前,贵州电网调度机构将年度综合停电初步计划向公司生技、基建、安监等部门通报并征求意见,经反馈调整后于12月25日前正式。

2.2月度综合停电管理

贵州电网月度综合停电计划主要承接年度综合停电计划进行编制。由各设备运行维护单位依据年度综合停电计划,结合本单位实际检修安排,重新上报月度综合停电计划。为确保月度综合停电计划的刚性执行,贵州电网调度机构于2012年11月15日印发《关于加强综合停电管理落实电网风险管控的通知》,要求各设备运行维护单位在上报月度综合停电计划前,必须会同本单位安监、基建、生技等部门集体会商,确定次月综合停电计划,并加盖本单位公章后上报。贵州电网调度机构于次月15日前对上月综合停电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全网通报。贵州电网调度机构在汇总各设备运行维护单位月度设备停电计划后,进行重新优化编排。定期与公司生技、安监、基建部门召开月度综合停电计划协调会,进一步落实相关工作安排情况,并督促相关部门加强综合停电管理。贵州电网调度机构于每月底前正式次月综合停电计划。

2.3周综合停电管理

贵州电网周综合停电管理计划主要承接月度综合停电计划进行编制,侧重于电网风险管控。由各设备运行维护单位依据月度综合停电计划,结合本单位实际检修安排,重新确认下周综合停电安排,原则上月度综合停电计划可在周内滚动调整,但必须严格执行设备月度综合停电计划,不得随意取消计划工作或临时增加工作,以确保月度综合停电计划的刚性执行。贵州电网在周计划中主要优先安排月度综合停电计划中停电工作,并于每周最后一个工作日前下周综合停电计划。周综合停电管理重点在于电网风险管理,贵州电网根据周综合停电计划,认真分析存在的电网运行风险点,提前编制并下周电网运行风险预警通知书,要求各设备运行维护单位提前落实相关风险管控措施。

2.4日前停电计划管理

日前停电计划主要承接周综合停电计划,主要为批复检修申请并执行计划。根据设备检修管理办法,各设备运行维护单位必须向贵州电网提交设备检修申请票。计划检修工作应在开工前2个工作日提交设备检修申请票,贵州电网在开工前1个工作日批复设备检修申请。

3效果分析

贵州电网调度机构通过年度、月度、周、日综合停电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加强与公司各部门的沟通与联动,经过近多年不懈努力,综合停电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1)综合停电计划执行率大幅提高。2014年上半年,全网220kV及以上综合停电计划完成率同比上升7.73个百分点。(2)设备重复停电、检修超期工作大幅下降。2014年上半年,全网未出现设备重复停电,检修超期工作大幅下降。(3)电网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2014年上半年,全网未发生一级及以上电力安全事件(事故)。上半年省地县调共制定1148个三级及以上电力安全事故(事件)防控方案,共916份五级及以上事件风险预警通知书并有效管控,全面提升了省地县三级系统运行风险防控能力。

作者:欧阳可凤 陈锐 曹杰 单位:贵州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计划管理论文:电力公司计划管理论文

1.综合计划管理难题分析

1.1指标任务的分解与平衡。

对于省级电力公司而言,综合计划管理最大的难题就是将指标任务分解到市、县级供电公司并确保指标任务之间的平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电力公司在上报综合计划之前,需要不同供电公司之间、不同专业条线之间做好反复的沟通工作。实践证明,这种方法的效果并不佳,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公司领导层直接决定。

1.2指标执行情况的跟踪与分析。

目前,大多数电力公司能够跟踪综合计划的执行情况,并且能够定期通报下属单位的实际执行情况。指标执行跟踪的难题在于,如何分析实际与计划的出现偏差的原因。除此之外,如果有效保障指标执行情况跟踪反馈的及时性,目前下属单位只有在综合计划主管部门的时刻催促下,才能按时提交相关数据。

1.3虚拟团队的建设与管理。

虚拟团队由跨时空、跨组织的成员组成,主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来完成特定工作。由于从事电力公司综合计划管理的人员较为分散,在工作空间与时间上均有所差异,因而具有虚拟团队的特征,虚拟团队的建设与管理成为各界人员研究的课题。

2.综合计划管理难题的原因分析

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难题的存在,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其中有部分原因是可以通过措施来加以改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对综合计划管理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

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工作必须要立足全局,合理安排各类计划并管理其执行情况,优化配置各种要素,最终促进企业总体效益的最大化。但是,电力行业与其他行业不同,具有一定垄断性,各供电公司都希望得到更多的研究项目及费用降低硬性考核指标的标准。要想促进综合计划管理目标的实现,电力公司各级人员必须要打破传统本位主义思想,突破“争项目、争资金”的思维束缚,这样才能提高综合计划管理水平。

(2)没有建立基于综合计划管理的沟通机制。

目前电力公司关于综合计划方面的沟通都在年度计划上报之前,而关于上级公司的最新战略举措及最新要求等,都需要各公司部门相关人员的高质量传达,必须要建立正规的沟通机制,确保沟通机制覆盖所有单位及部门。

(3)综合计划缺乏刚性约束,缺乏完善的绩效管理机制。

在电力公司与上级公司、电力公司与地市公司之间商榷指标时,一般都尽力争取相对容易的目标,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绩效管理机制,导致难以调动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主动性,无法将工作绩效与激励措施结合起来,因而难以改变现状。

(4)对特定难题没有开展专项研究。

综合计划管理难题涉及到管理与技术两个方面,管理难题包括虚拟团队,技术难题包括线损治理等。大多数电力公司都没有鲁丹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应城市供电公司湖北应城432400明确列出本公司范围内与综合计划管理相关的难题,更没有进行专项研究,这些都导致电力公司综合计划管理水平不高。

3.加强综合计划管理的相关建议

3.1加强沟通,增强管理意识。

电力公司各部门需要加强沟通,要能够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正确认识到综合计划管理的重要性,沟通内容需要覆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及上级公司的最新要求等;其次,需要拓宽沟通途径,例如开会、发文、视频会议、电子邮件等形式。最为关键的是要完善沟通机制,将定期沟通与不定期沟通、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等沟通方式融合起来,从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增强全体人员做好综合计划管理工作的意识,才能够为综合计划管理工作的实施打下坚定的基础。

3.2细化管控流程,明确管控要素。

电力公司需要细化综合计划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例如编制、审核、下发、执行、追踪等,要能够明确各个环节的时间限制,明确具体负责人及工作要求等等。最关键的是要建立架构清晰、标准明确的流程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综合计划管理发挥应有的效用。

3.3借助外部力量,提高专项研究水平。

综合计划管理工作与电力公司各项主要工作密切相关,所以在提高综合计划管理水平的过程中,需要突破内部事务的束缚,可以与外部相关单位加强合作,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可以与科研机构合作,研究线损技术及供电可靠性等;还可与相关咨询单位加强合作,共同研究并建设虚拟团队,找到更加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总之,电力公司与外部单位加强此类课题的研究,不但能够解决特定难题,还能够改进综合计划管理相关工作。

3.4综合计划管理与绩效管理相挂钩。

虽然电力公司高层已经将综合计划管理水平纳入绩效管理范畴,但是并没有对执行层及操作层设立明确的考核条款与奖罚标准,所以必须要将综合计划管理与绩效管理结合起来。在目前形势下,电力公司需要针对与综合计划管理的相关人员,设置KPI考核指标,电力公司发展策划部门可以直接考核地级市电力公司,对地级市供电局的综合计划管理相关人员提出明确的奖罚建议,电力公司领导层在对地级市供电局进行绩效考评时可以将奖罚建议作为参考。只有确保绩效管理体系全面覆盖电力公司综合计划管理相关人员,才能切实保障领导层对综合计划管理的高度重视,才能调动全体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保障综合计划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4.结束语

综合计划管理不但能够促进电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还能够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及服务水平,电力公司必须要对此提高重视,采取多种措施来提高综合计划管理水平,充分利用综合计划管理来改善公司的发展战略及经营管理方式,使其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来提高公司管理效益的目的。

作者:鲁丹 单位: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应城市供电公司

计划管理论文:电网企业五位一体计划管理论文

1电网企业传统综合计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电网企业中,综合计划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战略制定不够明确;二是,电网企业中的战略管理与综合计划之间的关系不够和谐,综合计划与综合计划管理的内涵没有被显著的表现出来;三是,电网企业中全面预算与综合计划的关系没有得到明确的规定,而且各专业计划指标与综合计划之间的相互关系没有准确的界定;四是,在电网企业中,综合计划管理的组织结构、指标体系以及职责分工体系不够完善,在进行综合计划管理过程中,管理体系的信息化程度较低。

2“五位一体”综合计划管理模式概述

“五位一体”综合管理模式的提出是有一定的理论依据的。电网企业在制定五位一体综合管理模式之前必须从电网企业的全局进行考虑,对企业未来一年企业各类的计划以及计划的执行状况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管理的一项工作。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一是,设计电网企业未来一年的战略计划,对任务指标进行合理分配到各个部门,由各个部门实行各专业计划的基础设计;二是,电网企业要进行内部的协调,减少各个部门的交叉与重复,形成资源的最优配置;三是,对企业的最终计划进行下达,并对计划的执行实施全过程的监督与管理。“五位一体”主要是以电网企业内部管理的指标体系为“纲”,建立五位一体的体系,即:综合计划、全面预算、综合统计、计划执行情况分析、绩效考核的综合计划管理模式。相比于传统的综合计划管理模式,五位一体的综合计划管理模式主要的优点表现为:一是,五位一体计划的内容涉及的范围更加的广泛,只要是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都是在其综合计划范围之内的;二是,五位一体的综合管理模式对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平衡进行加强,更加注重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与配合,倡导企业的团队精神;三是,更加注重资源的最优配置,减少企业资源的交叉与浪费。

3电网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五位一体”模式实践应用

3.1明确“五位一体”综合计划管理的战略地位

“五位一体”的综合计划管理作为全面对企业发展战略落实的重要管理体系,其的战略地位是十分重要的。综合计划作为电网企业的年度工作目标,使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近期目标和实施方案进行了明确的规定,综合计划的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促使电网企业形成一体化的管理运行体系,通过企业管理人员对企业年度综合计划的全面管理,全方位的对企业的生产、安全、经营、基建以及科技管理等工作进行加强,同时把工作的各个环节放入目标管理中,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完善,对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进行进一步的提升。

3.2建立五位一体综合计划管理的指标体系

五位一体综合管理计划中的指标体系是综合管理的:“纲”,其贯穿在综合计划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依据电网企业内部控制与管理的要求,企业可以根据与管理指标建立工作的原则与理念,同时要保证各部门指标体系的一致性通用性。比如:在进行综合管理的具体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应该按照电网企业的管理、运营以及绩效之间的运作关系,经过定量与定性的考核分类,构建电网或区域的指标体系结构,其中主要的工作就是对电网企业的综合计划管理指标体制进行细致的设计,对指标体系的属性,包含指标含义、责任部门以及计量单位进行确切的定义,并对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清理。

3.3开发五位一体综合计划管理的信息系统

五位一体的综合计划管理牵涉到整个电网企业的运营与管理,其管理数据关乎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因此,电网企业的管理人员在运用五位一体综合管理模式对企业进行全面的管理时,应该充分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开发并应用五位一体综合管理的信息系统。一方面,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可以对管理中所涉及的数据进行集中的管理,构建成电网企业管理的中央数据库,对数据库进行分权限式的资源共享;另一个方面,依据中央数据库,对所需数据进行详细的统计,并进行科学的分析与探讨,为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与决策提供客观、科学的辅助。

4总结

综上所述,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趋势下,电网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对传统的综合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已经刻不容缓,五位一体综合计划管理模式的提出给电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作者:王小明 单位:国网福建电力南安供电公司

计划管理论文:卓越工程师计划管理论文

一、“卓越计划”培养现状调查研究

企业方面,第一,企业会安排导师,引导学生尽快了解公司的运作和工作的具体流程;第二,企业在给学生布置任务的同时,也会组织专门针对实习生的培训课程,这是学生在学校从来没有接触过的;第三,在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适应新的环境和角色的转换的同时,也有部分企业存在不能严格遵守“卓越计划”中的协议的情况。学生方面,第一,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且实习期满继续留在原实习单位工作;第二,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但实习期满转到其他企业工作;第三,实习期未满就退出“卓越计划”,重新回到校内完成毕业设计。

二、“卓越计划”中断的原因分析

当企业真正介入到高校办学环节中,当学生必须进入企业“真刀实枪”做毕业设计时,必定引发一些前所未有的矛盾。“卓越计划”中断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四种:第一,企业改变招聘计划。学生参与“卓越计划”到企业实习,多数希望早点工作,实习期满后能继续留任。但由于有些企业后期的招聘计划有变,学生无法留在原岗位。第二,企业未能兑现承诺。一些企业签订合同时许下模糊的承诺,多数在学生实践过程中无法实现。第三,个人定位与企业定位错位。有些学生急于想在短时间内做出成绩,谋求大的进步,喜欢做新鲜且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让他们长时间做同样的工作,无法达到他们的自我满足感,产生厌倦情绪。第四,个人提升转岗或其他私人原因。学生在实习期间,仍然能够接触到大量的招聘信息,实习结束后,提升了整体素质,就业选择余地更大。

三、“卓越计划”管理制度建立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的原则

“卓越计划”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念,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努力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建立大学生自我管理模式,通过寻求专业教育、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三方面的有效契合,激发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育和管理的过程,以校园作为学生锻炼的社会环境和活动舞台,实现由“学生”到“卓越工程师”角色的逐渐转换,最终达到培养人才之目的。

(二)规范公平的原则

参与“卓越计划”的学生的人选通过选拔产生,坚持自愿申请和择优选拔相结合。为保证选拔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学校应专门设立一个“卓越计划”学生选拔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好相关选拔的政策。学校在建立学生的遴选机制的同时也应该建立学生的淘汰和退出机制,以保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质量。

(三)系统可行的原则

严格按照程序实现人才培养计划的初衷,为“卓越计划”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政策,保证其能顺利且高质量地运行,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实践动手能力,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人才。

(四)能动发展的原则

“卓越计划”对人才培养的方案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在实践中进行调研,根据学生和企业的亲身经历及他们的反馈,不断调整和修改培养方案中出现的问题,使“卓越计划”的每一个环节都尽可能规范化,满足学生、企业和学校的要求,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四、“卓越计划”相关管理制度归纳、建议

(一)预备期:宣传制度

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宣传工作应从新生刚入学时开始。首先,在新生报到时向新生及其家长发放卓越计划相关的资料,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和家长了解“卓越工计划”的相关政策,也可让家长为孩子今后的选择做好把关工作。其次,在新生导论课上,学校可安排学生进入“卓越计划”合作企业内参观,更加直观地感受实际情况。再次,邀请同专业已就业的学长来校与新生做专业交流会,使他们进一步了解自己所学专业今后的就业方向,激发他们对于工程师这一职业的兴趣。

(二)前期:选拔、签约制度

成立“卓越计划”学生选拔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相关的政策,坚持自愿申请和择优选拔相结合。选拔分为初选和面试两个阶段:初选阶段,学院依据报名学生的智育成绩和参与科研竞赛的情况,按一定比例计算出进入面试环节的学生名单。面试阶段,邀请我校“卓越计划”合作企业的专家一同参与面试,一般更倾向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同时学校与企业应该建立相应的签约制度。

(三)中期:反馈、考评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学生、学校和企业三者之间应建立反馈和考评制度,以规范学生的行为,有利于学生在校内和企业内更好地学习和开展工作。反馈和考评工作具体可通过调查问卷、开座谈会等形式展开,通过学生和企业的反馈发现卓越计划进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便学校及时解决问题,不断完善“卓越计划”。企业和学校对学生的评价同样重要,在尽量满足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学校和企业在学生中应树立权威,制定好各项考评制度。学校和企业的考评结果也将成为判断该学生最终能否通过实习期,顺利进入该企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后期:答辩、保障制度

本科毕业设计要求参与“卓越计划”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源于企业的实际问题,真题真做,以毕业设计的形式参与企业的工程实践,在真实的环境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进入毕业答辩阶段,学校应将参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学生单列入“卓越工程师”组,考核老师由校内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组成。答辩时间灵活安排,可根据学生和企业的要求适当提前答辩的时间,这个阶段学校更要和企业接洽好,充分帮助在时间、地域上存在困难的学生,为他们的按时毕业及顺利进入企业工作提供便利。

(五)结束期:回访制度

对于参与“卓越计划”且继续留在原实习企业工作的学生,学校应与其保持密切的联系,组织这部分学生回访母校。这些学生亲身经历了“卓越计划”,会有更深刻的感悟,宣传阶段的交流会也可邀请他们参加,与学弟学妹分享他们的工作经验,一方面为“卓越计划”做宣传,另一方面可以了解到“卓越计划”的收效和后续效应如何,为学校制定后续的工作计划做借鉴。

作者:张馨艺 诸丽燕 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计划管理论文:造船企业生产计划管理论文

1现代造船生产计划管理中应用精益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精益管理模式主要是为了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要,致力于自身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提升,在企业全员的共同努力下,对生产组织结构进行不断的优化,将所有不增值的生产环节去掉,减少浪费,从而在降低生产周期的同时将生产成本降低,将生产效率提升,确保产品质量而进行管理的现代化管理模式。由此可见,在现代造船企业的生产计划管理中加强精益管理模式的应用,不仅有助于自身生产成本的降低,还能提高生产效率,为整个生产计划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2现代造船企业生产计划管理中如何应用精益管理模式的几点浅见

通过上述分析,对现代造船企业生产计划管理中应用精益管理模式的必要性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那么在生产计划管理工作中,应如何加强对其的应用呢?该文认为,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致力于基于精益管理思想的生产计划管理系统的构建

为了更好地在造船企业生产计划管理中加强精益管理模式的应用,离不开生产计划管理系统的支持,尤其是新时期背景下的造船企业,必须以精益管理思想为指导,着力构建基于精益管理思想的生产计划管理系统。在构建生产计划管理系统时,应包含设计管理、物资管理、物流管理、生产计划管理、质量管理和决策支持等子系统,并利用NET技术、C/S、B/S组成三层体系结构,即数据层和中间业务层以及表现层,从而利用其提供数据访问服务、事务服务、目录服务、消息服务、分布式组件服务、日志服务、异常服务、权限管控、报表服务和打印服务等。同时,在此基础上对生产计划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进行完善,在完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建立物理数据模型,达到完善系统的目的。例如在搭载网络数据结构时,主要是利用网络对生产计划日常进行办成,从而实现生产行为的网络化,并由计划部门对工程管理基础的接点进行管理,而不同节点之间的作业计划由相应的生产部门直接进行管理,这就为生产计划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而在设计日生产计划与实际绩效管理之间的数据关系时,主要的分解计划编制任务,明确工作单和工作包之间的关系,并利用工作单对工作包的工作状态跟踪实际绩效。

2.2如何利用精益生产计划管理系统开展生产计划管理工作的浅见

在构建生产计划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就应结合系统的功能和企业的实际,致力于生产计划管理工作精益化的开展。因而必须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2.2.1建造线表的生产计划管理

在整个生产计划管理中,建造线表是现代造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中长期计划的重要指标。在对其进行生产计划管理时,主要是对已经签约的船舶在作业时间上的安排,并确定经营目标得以实现而进行线标计划,在整个造船企业中为决策提供依据,并将签约船舶交船的日期进行确定。未按时完成签约的船舶,对企业的人力资源和机械设备资源等进行计划,并对船舶的主要生产环节、不同工种之间人力负荷和设备负荷进行确定,从而得出销售情况,最终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支持,实现符合的平衡。

2.2.2主计划的生产计划管理

所谓主计划,主要是在签订合同之后,将建造线标作为基础,确定所建造船舶的日常计划,在对其进行生产计划管理时,主要是对图纸、物资、生产、进坞、交船等环节进行计划管理。在管理过程中,主要是对基本图、安装图和制作图等图纸以及发电机、主机、锅炉等机电设备和组立、切割、预舾装等生产节点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并以年度整体建造计划对单船的综合建造计划进行分解,从而对造船过程中的生产图纸、物资和作业计划通过大日程生产计划将其体现出来。

2.2.3搭载计划管理

开展搭载计划管理工作,主要是对单船在船坞内生产船体而进行计划,因而在整个船舶建造过程中,其是连接先行生产作业与后行生产作业的关键点。因而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应结合建造线表对单船的各大接点、总段和分段以及船体区域等划分信息和船舶建造过程中的搭载工艺,及时地将搭载的分段日期、搭载的位置和搭载的分段以及间隔期进行确定,最终对搭载网络的顺序和关键路径进行确定,计算并优化工期,从而制定单船的搭载网络计划,根据制定的计算测算船坞的搭载负荷。搭载网络计划既是大日程计划向中日程计划过渡的中枢,也是船舶壳、舾、涂一体化作业分解的重要纽带,是关系到船坞资源利用率的关键计划要素。

2.2.4工作包和派工单的计划管理

工作包和派工单是精益造船业务分解的重要环节,是中小日程计划衔接的纽带。在设计工作包和派工单功能时,首先需要将中日程各作业阶段或作业对象进行进一步分解,通过壳、舾、涂各作业阶段进行代码分类,然后按照各作业阶段进行工序的细分,从而实现工程计划细分到最小的工作单元,达到“派工”的目的。比如在切割加工作业阶段,首先进行钢板预处理,然后按照组立树要求以及船厂切割设备,进行数控切割、板条切割、型钢切割以及内外底板切割,因此划分成不同的工作包和派工单。

3结语

综上所述,对现代造船生产计划管理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在生产计划管理中,必须致力于精益管理思想的应用,着力构建精益化的生产计划管理系统,并利用系统的各项功能,致力于造船计划管理水平的提升,强化企业的造船能力。

作者:马伟 肖径仇 单位:中海工业江苏有限公司

计划管理论文:核电站培训计划管理论文

1培训计划制定

1.1培训需求

各岗位员工根据“岗位培训大纲”要求,将培训需求分解为不同的、相对稳定的培训项目,并对培训项目规定所属的培训方式、主要内容和培训学时,形成个人年度培训需求,各处室领导根据明年工作安排对个人年度需求进行初步修改,然后提交部门领导再次审查,经部门领导确认后,部门培训工程师将个人相同的需求进行合并,形成部门年度培训需求。个人年度培训需求应包括以下方面:(1)员工所从事岗位的基本安全授权培训要求;(2)岗位授权培训要求及员工需增强的岗位技能培训需求;(3)核电站调试、运行、大修和退役(国内核电站暂不涉及)经验,以及同行之间的经验反馈;(4)监管机构评估、同行评估、公司自查等下发整改行动项中与人员培训相关的要求;(5)岗位职责发生变化时,对应改进人员的知识和技能;(6)国家核电法规及标准修改后的新增需求。各处室及部门对个人培训需求审查原则包括:(1)充分考虑项目的可行性;(2)根据处室人员初始培训和再培训要求,综合考虑培训实际、培训条件以及工程进展、调试计划、大修安排等情况进行筛选;(3)根据公司归口管理的原则统一考虑公司内部相应的培训需求,如兼职消防员培训由消防处考虑,外聘人员或承包商人员由归口管理处室一并考虑;(4)培训项目必须包含相应的培训费用预算(包括但不限于:授课费、教材编写费,等等)及其计算方法。

1.2年度培训计划

各部门将培训需求提交至培训部,首先,培训部根据培训需求所属的师资来源,将需求分为外出培训、外聘教员、部门内训、自学、公共培训等类别;然后,培训计划管理工程师逐条审查每项培训需求,与各部门培训工程师进行核对确认,删除多余需求,合并相同需求;最后,对所有培训需求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编码,汇总明年培训费用形成预算,经公司培训审查委员会审查确认,由公司总经理签批后形成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培训部对需求的分析、整合,可以充分利用各类培训资源,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1.3个人年度培训计划

根据国家法规要求,每个核电站人员均需要编制《人员培训计划》,《人员培训计划》应列举每个核电站人员应接受的培训项目及其计划安排。各岗位人员认真对照公司分布的年度培训计划,将自己将要参加的培训项目筛选出形成个人年度培训计划,按期参加培训。

1.4月度培训计划

各部门根据公司年度培训计划编制月度培训计划,具体执行当月培训任务。各部门可依据实际情况就无法当月实施的项目提出延期、取消申请,延期项目需提供新的可执行时间,取消的项目需提供正当理由。培训部将各部门月度计划汇总后,增加培训部统一管理的公共培训项目后,生成公司月度培训计划,无需对各部门月度计划进行审查。

2计划实施

2.1岗前实习

岗前培训是新员工在完成基本的入厂培训并分配至各部门相应岗位后,为取得授权,在拟授权岗位上进行的培训。部门领导为新员工指定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经验,具备指导新入职员工开展工作能力的培训导师。培训导师与培训工程师、学员上级领导,参照相应岗位培训大纲,共同为新入职人员制定岗前实习计划,岗前实习计划应涵盖对应岗位的主要知识、技能和态度要求。并根据具体考核措施对新员工定期考评,使其达到培训计划要求。

2.2岗位培训

岗位培训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开展:(1)课堂培训:是最常用的培训方式。应认真控制和安排课堂教学时间以便及时有效地实现培训目标。应借助于授课、讨论、角色扮演、评论和汇报会等培训方法来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必要时,应使用文字资料、幻灯片、音像资料、计算机、微缩模型和过程模拟手段(比如,过程模拟软件)等培训辅助器材和材料来支持课堂教学。(2)实验室、模拟体:利用各类实验室、模拟体开展的操作培训。对于那些必须快速和熟练完成但不能在实际的设备上进行的培训,应当提供培训模拟装置进行实地培训,培训模拟装置所在的实验室或厂房应保证实地培训满足工作环境要求。培训模拟装置应尽可能是1:1的。(3)模拟机:主要指运行人员、技术支持人员等在模拟机开展的操作培训,涵盖:正常运行工况、异常运行工况、事故运行工况。通过这种培训,可以使核安全相关人员熟练掌握各种机组状态下应采取的措施。(4)计算机辅助教学:主要指利用公司培训信息系统等开展的在线培训,主要进行一些通用性质的管理类培训。(5)员工自学:可不采用集中授课方式,但在任何情况下受训人员均需要接受培训教师或导师的考核。

3监督管理

为确保培训计划能够高效实施,必须采取一定的监管措施,对计划完成率、培训考核通过率、日常培训纪律、专兼职教员授课满意度、培训组织与实施等方面进行监督管理。海阳核电经过多年的探索,建立了独特的“培训检查监察”体系,监督检查公司各部门在培训工作中执行相关法规、标准、程序的情况和在岗培训执行情况,总结培训工作中的良好经验和不足,对各部门培训情况采用百分制进行量化,提出书面分析报告。通过培训检查监察,监督各部门按照培训计划和培训程序要求有效开展各类培训活动,督促培训监察行动项的落实,推广培训活动中的良好经验,使公司培训管理工作满足系统化培训方法(SAT)的要求,持续改进培训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培训检查监察方式包括日常对公司某一培训活动的检查,对公司各部门的季度培训监察。

3.1计划完成率

培训部在每个月底汇总各部门培训工程师反馈的月底计划完成情况,计算出年度计划截止当月的执行率,并将月度计划完成情况报送公司进行综合绩效考核,如果低于目标值将对责任部门进行考核,同时,根据未完成培训项目的数量在每季度监察报告中扣除相应分值。对于因现场条件不具备、缺少培训资源等客观因素导致培训无法按期开展的情况,责任部门及时联系培训部,提出培训延期申请,重新核算计划完成率。经过多年的探索及建设,海阳核电培训管理体系以趋于成熟,近几年的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完成率均能达到93%以上。

3.2培训观察

培训部教务管理人员及各部门管理者通过查阅公司月度培训计划,得知培训项目实施日期和地点,随机选取某项培训进行观察,将培训过程中出现的缺勤、迟到、早退、睡觉及玩手机等现象进行记录,培训部监察人员收集日常违纪情况,在季度监察报告中扣除学员所在部门对应分值。培训纪律决定了培训质量,需要持之以恒进行管理,以便员工养成良好的培训习惯。

3.3季度监察实施

季度培训监察在每年的3、6、9、12月下旬组织进行,分三个步骤来完成,包括:监察前准备、监察实施和监察总结。监察前准备:在监察开始前一周,培训部发出培训监察通知,将监察计划安排、监察内容和要求提前告知公司各部门,各部门提前统计本部门季度培训情况,填写《部门培训情况统计表》。监察实施:培训部相关人员组成监察小组,按照培训监察计划安排,开展培训监察工作。监察总结:根据培训监察中收集的信息和统计数据,编制季度培训监察报告,总结培训工作完成情况,推广良好经验,提出改进建议,形成监察结果与行动项。培训检查监察包括以下事项,根据培训实际可适当增减:(1)部门年度、月度培训计划的制定和完成情况;(2)部门员工个人培训计划的制定及完成情况;(3)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情况;(4)部门组织公司公共培训项目情况;(5)部门员工参加公司公共培训项目情况;(6)部门员工基本安全授权情况;(7)岗位培训岗位授权情况;(8)部门直接管理承包商的培训和授权情况;(9)部门承担培训教材的编写情况;(10)兼职教员授课情况;(11)培训记录形成及归档情况;(12)培训监察行动项完成情况。

4总结

核电站一系列的培训计划制定及管理措施有以下优点:(1)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得到保障:培训计划从员工需求出发,依据采用系统化培训方法(STA)编制的岗位培训大纲,为员工提供了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机会。(2)提高培训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了资金成本:员工个人的培训需求经过部门和公司的筛选整合,将相识的需求统一管理,组织集中培训,节省了培训资源和成本。(3)培训效果好:成熟的监察体系促使培训计划完成率较高、培训纪律较好,能让员工在同样的时间段内获取更多的知识,从而提升培训效果。相比其他行业,核电站的培训管理工作存在以下局限:(1)对培训计划管理工程师素质要求高:培训计划管理工程师需要熟悉全公司各岗位需要进行哪些培训,才能有效筛选培训需求,判断哪些工作短缺可以通过培训得到解决。(2)需要大量的培训管理人员维护监管体系的运转:核电站一系列的培训管理措施均建立在大量的人力基础上,缺少了大量的管理人员(含各部门培训工程师和教员),管理措施难以执行,从而无法保证培训效果。

5结束语

核电站人员培训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海阳核电站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逐步建立起来了一整套具有自身特色、行之有效的培训计划制定及管理体系,它促使了核电站培训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实现了规范化和系统化。随着现今社会对高素质人次的旺盛需求,各行业的人员培训工作也逐步成为重点,希望本文能为社会其他行业人员培训工作提供有效帮助。

作者:贾后康 单位:山东核电有限公司

计划管理论文:项目计划管理论文

1项目统筹计划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1)项目统筹计划目的是建立项目的总体时间框架,在合同签订前

要根据以往经验编制主计划(属于统筹计划中的一个环节)作为合同计划。但由于缺乏足够时间和资料进行仔细研究,该计划可能有不合理处,应该说,在项目的初始阶段,这种不合理是允许存在的。问题在于,在资料逐步丰富后,工程步入正常施工轨道前,没有及时编制项目总体统筹控制计划,或者囿于主计划一成不变,不进行合理调整。例如A项目(投资2.1亿元的化工项目):在专业工程管理公司介入该项目前,该项目总技术负责人已组织人员编制了《项目进度表》,根据其内容,等同于第一级计划中的项目主计划,计划总体时间框架从2003年2月初至2003年12月底投料试车完。但从2003年3月底开始,工程实施就远远偏离了主计划的要求,主计划要求4月中旬主体工程施工单位进场,招投标工作也如期进行,但由于前期设计准备工作不足,图纸未能如期到达,地基处理工作考虑不周,拖延了工期等原因,主体工程施工单位实际进场时间是2003年8月上旬,拖后了4个月。

2)编制统筹网络计划,调整主计划时

中交时间往往受限,使统筹计划不尽合理,而执行计划被动地受不合理的统筹计划限制编制,没有发挥承上启下的中间计划的作用,只是盲目服从第一级计划,因而成了空头计划、应付计划,实际操作不可行。例如A项目:工程管理公司到位后立即组织编制总体统筹网络计划。由于业主出于市场考虑,将中交时间限制在2004年3月28日前,给计划编制造成困难,在一些工作明显滞后,不可能按计划完成的情况下,也被迫生硬地安排了,高压配电柜3月初才能到货,却要求3月底中交,而正常情况下高压配电柜至少应在中交前3个月开始安装。可以想见,这样编出的计划在一段不长的时间后又成为了墙上的摆设,下一级执行计划即使按此进行安排,也是流于形式,难以执行下去。

3)统筹计划编制前缺乏与各专业的沟通协调

往往受编制时间、资料、经验水平等限制,简单套用以往经验,实际工作中计划讨论不足,第一版提交后就被搁置一旁,需要磨合的设计、施工、采购各环节不能紧密相扣,造成与实际进一步脱节。

4)统筹计划修改调整机制不够灵活

调整滞后,甚至在工程中、后期不再进行调整,成了虎头蛇尾的计划,实际实施过程变成走一步看一步,前期花大量的时间编制统筹工作,却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浪费了宝贵的人力和时间。

2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

1)在实际工作中,项目主计划与工程实施情况经常有较大出入,这种情况应该说是正常的。

为了减少与实际情况的差距及便于调整,主计划应尽可能多地留有调整余地,并在设计、施工、采购等各专业人员到位后,立即收集资料,组织编制统筹网络计划,对主计划进行调整。此时计划应尽可能按实际安排,不要违反专业的一般工作逻辑,以便下一步计划有序开展。

2)根据经验和主计划,一般项目工期会确定在一个大致范围内

但因为每项工程都有与别不同之处,即使是同样工艺、规模的装置,有的平面布置不同,有的场地条件不一,建议不要在总体统筹计划未编制前强加长官意志,定下框框,给编制造成困难。应在编制初步完成,提交上级审阅,上级在科学、合理的前提下对压缩设计、采购和施工的时间提出意见,最终经讨论确定控制目标。目前常出现业主在计划编制前硬性规定工程中交时间的情况,然后统筹计划按此倒排,执行计划再按统筹计划倒排。倒排并非完全不可行,有时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能使各环节想尽办法挖潜力,工作安排得紧凑。但本人认为,至少应先排出第一版统筹计划,打好工作基础,在进行讨论时才按情况调整,提出对中交时间合理的限制要求。这时提出的调整要求往往比较合理,有一定可操作性,可按讨论结果进行合理倒排。工程前期工程管理部门组织设计、施工、采购人员反复讨论磨合,排出第一版统筹。但上级出于及时出效益考虑,在此时提出了苛刻的时间要求,使原来计划面临重大调整,只能按时间点倒排施工统筹。为了达到要求,一些必须的工序被略去了,不仅实际施工很困难,在随后进行供应、设计统筹时,也出现相关点不对应的问题。不实的统筹成了应付领导的计划,对上级造成误导,最终不利于上级对全盘工作的安排。本人认为,总目标确实达不到时,应该据实向上级反映,以便及时作出战略调整。

3)进行统筹计划时应邀请设计、供应、施工方参与讨论,往往需要多次调整才能得出合理安排。

对重要控制点要尽可能确定合理时间,使在未来计划调整中不做大的改动。只要主控制点能达到要求,整个项目就很有可能按计划实施完毕。

4)实际实施存在问题时,计划应及时相应调整。

建议上墙的总体统筹计划应采用活动、可调、成本低的形式,如用白纸打印形式,以便及时更换。

作者:仪林 单位:中石化销售华南分公司